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推送至APP |
级别: 总版主
UID: 2
精华: 1
发帖: 12967
威望: 12978 点
铜币: 1126817 枚
贡献值: 0 点
注册时间: 2022-03-21
最后登录: 2024-02-18
0楼  发表于: 2022-05-23 18:29

“敢”字当头写评论

  看一家报纸有没有品位,不妨读一读这家报纸的评论,常言道:评论是报纸的灵魂、号角和旗帜。也正因为评论具有新闻性、指导性等特点,虽说它寻常只是区区几百字的篇幅,却是不太容易写得好。当然,想写好评论也有许多路径可走,“‘敢’字当头”可谓其中之一。当作者从生活中捕捉到素材、提炼出观点,再通过“敢于尝试、敢吐真言、敢为人先”等的写作来加以释放,“评论出彩”就不是什么“九天揽月”、“五洋捉鳖”之类的难事了。
  自从1978年12月在《人民前线》报上发表第一篇评论,到2012年10月在《中国记者》杂志上发表第N篇评论,我写评论的经历已长达34个春秋。近日整理数百篇评论稿,我向自己发问:如果用最简洁的表述来概括30多年写评论的体会,这句话应该是什么呢?思虑再三我想到了“‘敢’字当头”。
  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在部队服役担任文书,每周都要出黑版报,及时报道连队各方面情况。我尝试着将一些有普遍意义的新闻稿件向团部的报道组呈送,这样,一年下来总有数篇消息稿被团部油印“快报”采用,并有消息稿发表在《人民前线》报上,还获得了报社通讯员“三等奖”奖励。
  消息稿见报多了,我就开始尝试写评论,“只瞧稿件雪片去,不见报上刊一字”就是当时的状况。团部有位宣传干事看我整天伏案写稿不见效果,好心劝我说:“评论要观点新、说理透,小中见大、深入浅出,是很难写的。连队通讯员去写评论,大都是‘无效劳动’……”但我不服输,又跟报纸较上劲了,连队报架上《人民前线》、《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上刊登的评论,每一篇不读到几可默记的程度我决不罢休。渐渐地,我的视野开阔了,观察问题的角度也新了;我不再想到一点就写,而是要反复琢磨后心有所得才动笔。功夫不负苦心人,一篇题为《团日活动要“投其所好”》评论终于登上1978年12月3日《人民前线》报。
  实现了军报上“零的突破”,我又尝试着给军外报纸写评论,一篇篇稿件依旧不断地寄往报社编辑部,大都“泥牛入海无消息”。然而,无数次的“无效劳动”竟使劳动“有效”了,《中国青年报》1980年7月26日第3版一气发表了我的两篇评论:在“关于人生观问题的讨论”专栏里刊登的是《嫉妒——无形的毒蛇》;在“国际瞭望”专栏里刊登的是《莫斯科狐狸吃不着葡萄》。团获悉后亲自下连队看我,说是两篇评论标题比喻很形象,文章说理也充分。特别是对苏联侵略阿富汗引起了国际社会莫斯科奥运会事件的关心,连队战士能写出一般由新华社资深记者来完成的“国际漫评”,真不简单!团还勉励我继续多写评论,为部队争取新的荣誉。
  尝试给各种报纸写评论,即使未发表也不是什么“无效劳动”,因为评论成稿的过程就是绝好的写作实践。实践出真知,也出好评论。
  进入80年代,随着全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部队里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不少新兵喜欢娱乐生活,有的还讲究吃喝穿戴,这引起了部分老兵的反感。夏季军训中发生了这样一件事:连队架线班老班长对一名在班务会上与他争执的新战士实施报复:罚新兵多做10遍攀爬电线杆动作。新兵忍气吞声吃力地爬上爬下,可就在做最后一遍下杆动作时,不慎滑落坠地崴了脚踝。
  如何看待此事?连队不少老兵认为不把敢“顶牛”者压顺了,新兵不好带;而新兵们则“一边倒”,觉得训练中不能搞“军阀作风”。我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又收集其他一些资料,写成了《当今战士的新特点》。就在准备朝黑板报誊抄时却被连长阻止,他说我写稿立场偏向新兵,怕得罪老兵就不让采用。我再三辩解无果,就自发将稿件寄给军报编辑部,并附一信对此事作了说明。投稿一个月后,1980年9月10日《人民前线版头条位置发表了我的这篇700字评论《当今战士的新特点》。我例举了7方面内容:一是成份变,文化高;二是想四化,肯钻研;三是不盲从,善思考;四是忌空谈,讲实效;五是爱训练,反陈套;六是喜娱乐,多兴趣;七是吃穿戴,都求好。军报还刊发“编者的话”说道:“要教育战士,首先要了解和熟悉战士,这是教育的基本功。正确分析新形势下战士的特点和他们的心理特征,希望大家来研究探索。”9月26日《人民前线》刊登专题讨论《也谈当今战士的新特点》,汇集了众多干部、战士的来稿,大家在赞扬我的评论的同时还作了一些补充,像“求实惠”;“想自由”;“爱表扬”;“缺乏实干精神”等等,让我受益匪浅。
  写评论时怀揣一颗“公平、公正”之心,才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如果离开这个前提,任你怎么坚持也无甚意义。
  1982年前后,一些全国性大报如《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等,都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更新观念”的思想讨论。这时我已退伍安排在扬州仪表厂工作,如同在部队一样我写评论的热情不减,积极参与各种讨论,稿件不时被报纸采用。比如《工人日报》“怎样认识和对待先进人物”、“青年的幸福生活靠让谁来创造”等讨论,便先后刊登了我写的《“人言可畏”吗?》、《战士的性格和胆识》、《要有正确的荣耻观》、《做生活中的强者》等6篇评论。
  我写思想讨论稿件不耍花腔,大都是实话实说。针对当时有人说先进人物带头干活是“假积极”、“想入党”、“追逐名利”等,我在1981年12月18日《工人日报》发表了《为“想”字正名》。评论最后一段是这样写的:“就拿想入党来说,上积极要求进步这有什么不好?入党后不是可以更好地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吗?推而广之,就是想成名、成家,想当模范、英雄,这又有什么错?难道我们不需要一大批学者、教授、作家、劳模、英雄来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吗?可是这些年,由于、‘’反流毒的影响,‘想’字常被理解为‘追逐名利’,并且成了嫉妒者向先进人物进攻的利器,极大地挫伤了人们敢想敢干的积极性。为此,我要大声疾呼:要理直气壮地为‘想’字正名!”
  写评论需要真知灼见,也同样需要真情实感。否则,话语说得天花乱坠,也如浮云一般无法打动人的内心。
  90年代中期以后,我在扬州广播电视报社当记者。1998年夏季,市广电局发生这样一件事:7月底,局纪检负责人几次召开座谈会,向市电台、电视台、广电报社等单位的同志,通报该局8名党组成员上半年的勤政廉政情况,并宣读了他们各自的勤政廉政格言。8月初,这些格言又随着第30期广电报下发到“三台一报”及各县(市)区的广电部门。我觉得此事可以议论一番,就向报社总编汇报。总编说你写归写,能否见报还要请示局领导。这让我感到此篇评论不易写。
  有难度才具挑战意义,我琢磨了一个好的角度:把勤政廉政格言形象地比喻成一面“镜子”。接着由此说开去,谈了格言常被制成座右铭以指导人们的言行。当年,陈毅元帅曾请人在心爱的砚台上镌刻了“满招损,谦受益,莫伸手,终日乾乾,自强不息”的格言;县委的好榜样焦裕禄以“我是人民的儿子”为格言。今天,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勤政廉政格言便是党员干部立身处世、居官从政心得和体会的总结。评论结尾处我直率写道:“市局领导敞开了明镜一般的心胸,他们‘说得到’能否‘做得到’,广电人自然会给他们‘照照镜子’——若言行一致,领导的人格形象会升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若言行不一,干部的人格魅力会丧失,‘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终让人嗤之以鼻。”
  《勤政廉政格言这面“镜子”》经局领导签字后刊登于1998年8月13日《扬州广播电视报》头版,它还获得该年度江苏省政府广电报优秀稿件评论类一等奖。
  写文章对自己的领导品头论足很是棘手:你称赞领导,有人会说是“马屁精”;你贬损领导,有着“小鞋”让你穿。这就需要找准角度,掌握分寸。否则,还是站一旁“稍息”为好。
  我写评论注重追求新意,常把“让心里一动”的人与事记在本子上,不时翻看、整理、思考,有所感悟后才动笔。2002年6月13日,一篇被读者认为是“敢为人先”的评论《打造〈〉品牌》,发表在《扬州广播电视报》头版。
  在写《打造〈〉品牌》的半个多月前,我已收集了不少与民歌《》相关的资料,并在6月6日的广电报上发表了《“三福临身”说“茉莉”》一文,指出:扬州的美景、美食能让游客一饱眼福、口福,相比之下能让游客一饱耳福的美曲却很难听到。而扬州民歌《》已先后在香港回归祖国、澳门政权交接等重大场合奏响,对这样的美曲扬州人理应重点“打造”。我在《打造〈〉品牌》评论中提出的6条具体做法,引起了众多读者的关注和共鸣,大家都赞成我的“把《》定为扬州市歌”的构想。打铁须趁热,我又在6月20日以及7月4日广电报副刊版上组织了《〈〉与“市歌”》等文稿,还刊登了《》歌词以便市民传唱……有志者事竟成,2003年3月21日,扬州市五届会一次会议终于确定扬州民歌《》为扬州市歌。当年5月30日扬州广电报“800期报庆”时,还特辟半个版面刊登《市歌,我们率先构想》,这篇专稿对我“构想《》作为扬州市歌”的前后经过进行了详细报道。
  评论有新意大家才爱读,这新意常常就体现在“言人所未言”。追求新意虽说不易做得到,但经过努力还是可以做得到。
  伦敦奥运会期间,《人民日报?奥运特刊》先后开设了众多专栏。我与同事聊起其中有几个专栏名称词不达意,同事说权威大报专栏名称不会有问题的,现今词语日新月异,不能理解说明自己落伍了。但我仍然质疑,就写了篇评论传送出去。《中国记者》杂志2012年第10期刊登了我的《专栏名称更应规范用语》评论,现摘录部分内容:
  某报“奥运特刊”先后开设了“奥运观察”“奥运之星”“伦敦日记”“漫步英伦”“赛场风云”“热点直击”等十多个专栏。这些专栏大都醒目、有特色。不过,有的专栏名称理解起来容易产生歧义,让人“不得要领”,比如“‘尔’听八方”“‘闲’看奥运”。
  “‘尔’听八方”显然是由“耳听八方”变化而来。“耳”变成“尔”,读音虽相同,词义却怎么也说不通。查《现代汉语词典》,“尔”的基本字义为①……⑤……(略)
  “‘闲’看奥运”中的“闲看”,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还查不到这样的条目。再将“闲”字打上引号,是“闲”非“闲”真让人“雾里看花”了。
  报纸开设专栏是吸引读者眼球的重要手段,其名称的拟定要力求做到准确易懂,才能正确地表达思想。否则,就可能产生误解、歧义和谬误。报纸更应对专栏名称规范用语,一定要字斟句酌,确保文通字顺。切不可一味“赶时髦”,让读者望文生义不知所云。
  《专栏名称更应规范用语》发表后,即被中国日报网、新华网、天津网等众多网站转贴,受到了新闻传媒的关注。
  写评论要有点质疑精神,但这种质疑必须建立在“踏实的求是作风,严谨的科学态度”基础之上。否则“遇事则疑”,那只能是胡乱猜疑,断不可取。
  不雅视频 厅官涉案北京 雾霾天气湖南商人贿选代表房媳北京户口合规代表呼吁鞭刑2012全球清廉指数榜克里出任美国国务卿赵红霞真实照片曝光日本建专属部队手机定位服刑人员火车票14时0时捡漏WCBA总决赛冲突北京豪宅过户激增网购面粉收手机外籍男机场裸奔
☛ 1024社區区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电影2090 » 互动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