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推送至APP |
级别: 总版主
UID: 2
精华: 1
发帖: 12967
威望: 12978 点
铜币: 1126817 枚
贡献值: 0 点
注册时间: 2022-03-21
最后登录: 2024-02-18
0楼  发表于: 2022-06-20 19:32

中外经典电影赏析

  科幻系列:《猩球崛起》 《阿凡达》 《2012》 人物传记:《孔子》 《阿育王》《花木兰》 平民人生:《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立春》 英雄传奇:《十月围城》 《赤壁》《勇敢的心》 经典爱情:《乱世佳人》《失恋33天》《甜蜜蜜》 另类情感:《喜宴》《霸王别姬》 青涩恋情:《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生死朗读》 童真世界:《小鞋子》《美丽人生》 喜剧天地:《办公室的故事》 《表姐你好啊》
   “我们每天穿梭在广告和报纸、摄影和杂志、电影和电视的视觉世界中。 这个视觉帝国因其影像和塑造我们生活的力量而受到了批判。------各种形 象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不断地从电影、时装、杂志广告和电视 中选择形象;它们代表了现实,并成为现实,成为经验的符号和自我的符 号。”
   “时间和空间变得很灵活,可以任意收缩和扩展;时间延续的年代顺序和 相对价值不再同现实相吻合;首尾呼应的情节可以延续几分钟或几个世纪; 从慢动作到快动作的转换加强了两者的冲击力。电影的发明似乎是为了表现 已深深植根于诗歌的下意识生活
  “电影诞生”:1895年12月28日  “第七艺术”:  1910年,意大利 卡努杜:  音乐、诗歌(文学)、舞蹈、建筑、绘画、雕塑  现在通行:  文学、戏剧、音乐、美术、建筑、舞蹈  “第八艺术”:电视艺术
  观众在电影中“所看到的运动好象是真正的运动,实 际上是他自己心中制造出来的。连续的画面的残像,并 不能完全代替尚未中断的外部刺激,这就是说,其中的 必要条件是内在的心理活动,把支离破碎的局面统一起 来,形成连续运动的观念。因此,------电影的纵深, 不过是纵深的暗示。换言之,那是用我们自身的活动创 造出来的纵深,而不是实际存在的纵深。”
  ----“窥视”的“合法化” 1.为什么《后窗》称得上是“一部关于电影的 电影”?影片中哪些地方可能隐喻了电影? 2.细细体会这部电影的紧张、悬念以及犹疑的 气氛.这种气氛是怎样被导演营造出来的? 3.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本片导演希区柯克的艺 术特色.
   技术角度的一种描绘:  1、“活动照相阶段”  2、无声电影阶段  3、有声电影阶段(《爵士歌王》,1927)  4、彩色电影阶段(《浮华世界》,1935)  5、“三维动画”高科技阶段(如:《星球大战》,1977;《谁陷害了兔子罗杰》,
  1988;《侏罗纪公园》,1993)  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彩色电影?《红色沙漠》(安东尼奥尼,1964)  “体现机械世界对于自然世界的胜利”(斯坦利 梭罗门)  彩色的相对性(《辛德勒的名单》、《鬼子来了》)
  电影正在变成一种和先前存在的一切艺术(其中特别是绘画和小说) 完全一样的表现手法。电影从市集演出节目、类似文明杂剧或记录 时代风物的工具,逐渐变成——能让艺术家用来像今天的论文和小 说那样精确无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哪怕多么抽象)和愿望的一种 语言(也就是说一种形式)。这就是为什么我称这个新的时代为摄 影机是自来水笔式的时代。这种电影画面含有精确的意义,也就是 说,它正在逐渐摆脱视觉形象、为画面而画面、直接叙事、表现具 体景象等等旧规的束缚,以至于这种方法成为一种像文字那样灵活 而巧妙的写作手段。[1]
  [法]亚 阿斯特吕克(1923-) 鲍特的火车大劫案是第一次用电影画面说出了“与此同 时”这样的意思。(斯坦利 梭罗门) “格里菲斯创造了电影的句法。在1908年以前电影还只是在 拼凑字母;但自从有了格里菲斯,它开始有了银幕文法和摄影修 辞。”(拉萨姆)
  电影最基本语言单位的变化:从场面到镜头 鲍特:《火车大劫案》(1904) “第一次用电影画面说出“与此同时” 格里菲斯:《一个国家的诞生》(1915) 《党同伐异》(1916) 核心故事:“母亲与法” 并列故事: “古巴比伦的陷落” “受难” “法国圣-巴尔特雷米教堂大” 过渡镜头:一个老母亲摇摇篮 无休无止地摇着这个摇篮,将今生和来世连在一起。
  --惠特曼 这一结构的原型性意义: 《重庆森林》、《爱情麻辣烫》/《公民凯恩》、《罗生门》、《英雄》等
   苏联蒙太奇学派的前驱:维尔托夫(“电影眼睛派”《持摄影机的人》;库里肖 夫:库里肖夫效应:一个小女孩、一盆汤、一口棺材/白宫会面(格里菲斯的影响)
   爱森斯坦:《战舰波将金号》(1925) “呐喊”(70分钟,1346个镜头)“理 性蒙太奇”
   一、“蒙太奇”:功与过:  A、生活的时空完整性的被肢解:非真实性  B、导演主观性太强:单一性  C、观众权利的被剥夺:被动性  二、[法]巴赞:长镜头理论与场面调度理论  物理含义:30秒以上  美学思想或理论依据:  A电影的本性:“照相的延伸”(巴赞)、“物质现实的复原”(克拉考尔)  B时间完整性:长镜头  C空间完整性:景深镜头  三、辩证关系:长镜头是一种特殊的蒙太奇,镜头内部的蒙太奇。  四、影响或印证: 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偷自行车的人》等)、新浪潮:《四百下》  伊朗新电影《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小鞋子》等  /中国八十年代第四、第六代导演,纪实美流
  1、影片原本并非以美国西雅图为背 景,为何导演要改成以西雅图为背 景 ?以西雅图为背景的电影你看过 的有哪些?为何导演们喜欢以以西雅 图为背景来描述爱情? 2、影片中大量使用了长镜头,有何 涵义? 3、影片中多次出现餐厅的场景,导 演以此想表达什么? 4、男女主角背景选择上有何意义?
   西洋绘画----”自觉讲求艺术与科学的一致。画家兢兢于研究透视法、解剖学,以建立合理的真实的空间表现和 风骨的写实。所以西洋透视法在平面上幻出逼真的空间构造。而中国画“运用笔法墨气以外取物的骨相神态,内 表人格心灵”,“提神太虚,从世外鸟瞰的立场观照全整的律动的大自然,他的空间立场是在时间中徘徊移动,游目 周览,集合数层与多方的视点谱成一幅超象虚灵的诗境”
   写意性或表现性:神/形,虚/实,抒情/叙事,表现/再现,主观性/客观性  常规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小城之春》、《早春二月》  常规风格:空镜头象征(比兴)、移步换景、缓慢、沉稳的移动镜头,凝重、抒情的风格、“我”的主观化视觉、乡
  村自然风光取景  王家卫:《旺角卡门》、《春光乍泄》、《重庆森林》、《堕落天使》、《春光乍泄》、《东邪西毒》 《花样年
  华》、《2046》  (1)视觉感官印象化和感性抒情:色彩的大写意,运动性构图、华丽浓烈的音响  (2)画面的扭曲夸张变形:广角镜头  (3)回旋往复的结构和多视角散点透视的运动镜头:  (4)人物写意化:符号化、夸张变形、倾诉的诗意:具有“内德”的残缺人、饶舌的画外音  (5)艺术表现的“乐”、“舞”的趋向:视听感俱佳的抒情性段落  (6)寓言化的现实与意蕴的含混性:“过期意识”、九七感受、来自现实又超越于现实
  1、片名《重庆森林》有什么含义? 2、影片在情节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3、分析影片中几个人物的心态特点和类型意义。 4、如何理解影片中抒情性和写意特征? 5、如何评价影片中表现出来的摇摇晃晃的动感 和迷离恍惚的声色画面?
   一:纪实性电影美学-新现实主义-伊朗新电影-中国第六代导演  卢米埃尔兄弟:《水浇园丁》、《火车进站》 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偷自行车的人》、《罗马11点》、《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把摄影机扛到大
  街上去’、‘一种人道主义’  伊朗新电影:《谁能带我回家》、《何处是我朋友的家》、《橄榄树下》  中国:《小武》《妈妈》《广场》《儿子》《安阳婴儿》新纪录运动(吴文光等)《流浪北京》《江湖》
   三、现代主义电影美学:  先锋电影-表现主义电影-法国新浪潮-欧洲艺术电影(意大利安东尼奥尼、费里尼、瑞典伯格曼)-中国的
  第五代导演、第六代导演  《广岛之恋》《四百下》《第七封印》《筋疲力尽》《八部半》《红色沙漠》  ‘作者论’:把摄影机当作自来水笔来写作。风格化、表现主观性、自我意识、幻觉和潜意识/个体生存
  的危机、异化、存在主义/《冬春的日子》《苏州河》《悬恋》《巫山云雨》  四、后现代主义电影美学:新好莱坞-后现代电影  《邦妮和克莱德》《飞越疯人院》《不准掉头U形拐弯》《天生杀人狂》《低俗小说》《疾走罗拉》《猜
  火车》/《三毛从军记》《寻枪》《北京》  反传统、反文化、滑稽模仿、叙述游戏、颠覆和解构、开放的结尾、自相矛盾、“摇滚化”
  1、注意一些电影语言:景深镜头、长镜头、 运动摄影、音响蒙太奇、画面构图等的使 用并思考其表现的效果。 2、通过此片思考电影与戏剧的某些不同。
  观看一部经典电影,写一部影片分析,字数不少于800 字。 用word附件形式发至邮箱,以“专业姓名学号”命 名,命名格式不对视为无效,截止时间为6月6日,邮箱 .
☛ 1024社區区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电影2090 » 互动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