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火红年代 - xp1024.com
《重生于火红年代》


第一章 我是爸爸?

饥饿是什么感觉,孙英没有感觉,事实上不仅仅他,生于八十年代的中国人至少99%的人都不知道。也许我们还可以把9的数字再增加一到两个,也就是999%或者9999%,当然也许是孙英夸张了些,但是在他认识的同龄人中,从来没有听说谁儿时饿过肚子,所以理所当然的,孙英没有感觉。

问题是现在孙英有感觉了,饥肠辘辘,饥寒交迫这些都无法形容,事实上他也不知道怎么形容这种感觉。如果真要描写一下这样的感受,那就是他感觉肚子空荡荡的,感觉世界都在旋转,连空气都变得香甜,他所见的一切都似乎在向他招手:来咬吧,来吃吧,这种感觉让他的胸腔坍塌,让意识模糊,让他暴怒,让他痛苦。

迷迷糊糊中,孙英到处乱摸,摸了很久,很久,什么也没有摸到,慢慢的成年人的冷静回到了心头,他慢慢的支撑着身子爬了起来,他需要好好理一理,他到底是怎么了?

首先,他是谁,他该不该再被称为孙英都成为问题,因为孙英看着自己的小胳膊小腿,脏兮兮的,黑乎乎的,骨瘦如柴,这很显然是一个孩子的身体,突然间附身到一个小孩子身上,这算什么?是鬼压床吗?还是鬼附身?不管是哪一种,他似乎已经是一条鬼了。

出身于农村的孙英听说过很多鬼附身的故事,最活灵活现的故事是妈妈告诉他的,他们村一个刚刚从外村嫁过来的媳妇,在家中招待客人,突然指着席中的一个老爷们大骂起来,骂这个老爷们是如何的不孝顺,是如何的偏袒媳妇,不论是语气还是说话的姿态都与这个老爷们的母亲是一模一样,可是等骂完了这个新媳妇回过神来,竟然对刚刚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

这样的奇事让孙英十分沉迷,所以他问过很多朋友,又通过上网搜罗了无数类似的故事,然后聪明的他就将这些故事普及给身边的好友,特别是女性好友,再配合他越来越油滑的嘴舌,目的当然是为了泡妞。

所以孙英的第一反应是他这样的故事说的太多了,因此鬼兄弟们找上他了,所以要淡定,淡定,也许这只是一个梦,等一会他就会回过神来,也许这个梦就过去了。可是很快他就反应过来,被附身的不是他孙英重达90公斤的庞大身躯,那么他是那条鬼?

想到这里,孙英不禁五雷轰顶,他好端端的抱着妹子睡觉,怎么就变成一条鬼了?是睡前那个妹子喂了他吃了什么,他不由得想哭。他不想呀,至于吗,杀人是要偿命的,那妹子至于吗?他也没做什么亏心的事情呀,顶多顶多吹吹牛而已。

这好日子刚刚开头没多长时间,怎么就变成一条鬼了,还是一条饿死鬼?这也太不人道了,不对是,是太不鬼道了。

孙英胡思乱想的没完没了,他的眼泪眼看着就要流到了手臂上,他不由得抬了起来,那是一条黝黑的,骨瘦如柴的小手臂,还青一块紫一块的,似乎是受了不小的伤。就在这个时候,一股不知道源自何处的热流突然涌了出来,向他的脑海中喷射过来,孙英猛地晕的过去。

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许是一瞬间,也许是非常久,这就如同量子一般,孙英慢慢的醒了过来,只不过他闭着眼睛进行着调息,如果可以永远闭上,他绝不会想睁开眼睛。

对于附身的这个小孩子的身份,孙英超级熟悉,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几个比他更熟悉的,因为这个小孩子是他的亲身父亲,孙祖杰。

就算是闭着眼睛躺在床上,饥肠辘辘,孙英还是不由得连连晃动着脑袋,这,这算怎么,现在他是老子,还是儿子,乱套了,都他娘的乱套了,乱套了!

在孙英看来,他爹从生下来到病故,都活的十分的累,十分的纠结,十分的无奈,因此孙英在成年之后,就变得十分想得开。

孙英的爹孙祖杰生于建国初期,生下来就被人抱养了,可是到了十三四岁,养母不幸离世,孙祖杰只得回到了生身父母身边。

这样一来孙祖杰不可避免的就与生身父母以及自己的兄弟姐妹有了隔阂,这个隔阂越来越深,愈演愈烈,以至于孙英从小到大总是要做一道判断题,该不该认爷奶伯叔姑。

最让孙英不能接受的是,孙祖杰病重期间,孙祖杰父母兄弟姐妹基本没怎么帮忙。当时由于孙英正在上大学,孙英妹妹也即将上大学,家里经济十分紧张。而孙祖杰得的是不治之症,当时已经是胃癌晚期,事实上也没有多少机会。

当时面临着一道选择题,是做还是不做手术,结果孙祖杰父母兄弟姐妹都坚持要做手术,可是却没有一个人愿意掏钱,最终孙祖杰选择了不做手术,苦苦的煎熬了一年,默默的等死,一直支撑到寒假看到孙英后才离开了人世。

这样的人生经历,让孙英的亲情十分淡薄,再加上孙祖杰郁郁早死,所以到了毕业之后,孙英似乎看透了人生。

工作不顺心,无所谓;没房又没车,无所谓;找不到女朋友,老娘急白了头发,也无所谓,人活一生,还是要开心的好,所以活的没心没肺的孙英在现实生活中慢慢的变成了一个油腻的中年大胖子。

当然旁人眼中的无能胖子,却有一个非常充足的内心,天下大事古今中外的野史八卦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一边啃地瓜,一边操着府前街的心,奥,不知觉间,孙英又对读者吹牛了。

所以当这一天孙英突然间变成孙祖杰之后,他彻底懵逼了,他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应该怎么做是好。

孙英的脑海刚刚闪过了这些,就被一阵剧烈的疼痛彻底弄醒了,孙英,不对,孙祖杰受伤了,为了我们后文的方便,以后这父子都叫孙祖杰了,只有当需要回忆的时候,才叫孙英。

孙祖杰这次的伤有些严重,要不然他也不会昏倒,只不过这原因就有些悲惨了。此时刚刚六十年代初,也就是这个国家最困难的一段时期。

而孙祖杰虽然身在淮西的鱼米之乡,但是同样不可避免要挨饿,甚至饿的十分厉害,因为当时的淮西搞得太过头了,以至于很多地方都有饿殍。

对于这一次挨打,孙英曾经听孙祖杰说过,那时候太饿了,饿的太过厉害,以至于他的鼻子十分的灵,连隔壁村干部家正在煮的菜饭他都老远能够闻到。

当时的农村十分贫穷,作为村干部事实上也没有多少油水,但是偷偷地多拿一些养活自己的老婆孩子那是人的天性,所以这个邻居村干部也不例外,他就偷偷的煮了一锅的饭,加了一些野菜,准备乘着社员们上工之际偷偷的一家人吃掉。

谁也没有想到,待在家中饿的实在受不了的孙祖杰竟然会偷偷的爬到了村干部家中,竭尽所能的大吃了一顿,这一顿饭实在太香甜了,以至于几十年后孙祖杰还念念不忘,跟孙英说了很多次。

偷吃完了当然不可避免的被村干部发现了,但是村干部也不敢声张,所以这个村干部只得找了个机会狠狠的揍了一顿孙祖杰,这不,孙祖杰只得躺在了床上,现在已经是第三天了,全身疼痛不说,那顿饱饭早就只有在梦中才可以出现了。

想到这里,孙英不由得又苦笑起来,我的亲爹呀,你不知道去哪里了,可是现在把你宝贝儿子给坑苦了,他一个四体不勤,五谷稍微能分清小麦韭菜的主现在可怎么活下去呀!

第2章 一顿饭

孙英的苦笑是有理由的,虽然他出身农村,可是自他记事开始,因为很会读书,父母也不让他干农活,一门心思的希望他能够出人头地,走出农村。要说起来孙英倒也做过一些农活,插过秧,锄过草,可是都是偶尔为之,到了现在差不多忘得七七八八了。

就在孙祖杰想着心思之际,房门被推开了,一缕温暖的阳光下一个人影出现了,孙祖杰听到声音慢慢抬起头,他猜的出来来的是谁,应该就是他的养母,杨妈妈。

养母的夫家是孙祖杰亲生父亲的一个远方亲戚,因为年过三十没有孩子或者是孩子过世,所以领养了孙祖杰。之所以有这个或者,是因为孙祖杰也不知道或者是有意没有告诉孙英,也许这是一桩伤心事,何必要让孙英知道呢。

杨妈妈见到孙祖杰醒了,十分开心,但是她走过来的速度并不快,孙祖杰看得出来,她应该裹过小脚,孙祖杰有些紧张,有些手足无措,呐呐的说不出话,不自觉间他的眼圈红了,也许是这个身体的天然反应。

杨妈妈走近了当然看到了,她坐到床头,摸着孙祖杰的脑袋,眼睛中泪水也不由自主的流了出来,“祖杰,都是妈不中用,让你受伤了,还疼吗?”

孙祖杰也不由自主的流出眼泪,此时此刻,这种感觉太过奇妙了,也许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有他这种复杂的情感,他的身体不由自主的想亲近杨妈妈,可是他的思想却让他产生了陌生和距离。

到了最后,孙祖杰闭上了眼睛,顺从了身体的反应,他伸出手抱住了杨妈妈,将脑袋埋在了杨妈妈的怀里,一声不吭,可是他的泪水却慢慢流了出来,沾湿了杨妈妈的衣服。

孙祖杰在哭什么,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是在告别过去,他也是在告别未来,不管他的身体还是灵魂有什么区别,他现在没有任何办法去改变现状,那就大哭一场吧,从现在起,他就是全新的孙祖杰,他需要驾驭着这幅身躯活下去,好好的活下去。

杨妈妈见孙祖杰哭的这么伤心,她的泪水也是哗哗的流,过了好一会,杨妈妈分明听到了孙祖杰肚皮的抗议声,这才止住哭声,也帮孙祖杰轻轻的擦干了眼泪,眼睛里闪着慈爱,亲切的光,“祖杰,妈真是岁数大了,老糊涂了,你饿了吧,妈给你做饭去。”

孙祖杰此时借着光才看清了眼前杨妈妈的长相,她是一张圆脸,可是两腮没有肉支撑着,显得脑袋很大。黄焦焦的脸,黄黄的牙,花白的头发,衣服灰不溜秋的,上面还有一些泥土,看起来刚刚劳作回来。

孙祖杰沙哑着嗓子干巴巴的,他终于喊出声来,他嘶哑着说道,“妈,我不饿。”

孙祖杰的懂事让杨妈妈顿了一下,她不由自主的转过身,用手擦了擦眼睛,然后出去,过了一会她拿出了一个布口袋,小心翼翼的抓了几把东西出来,却是几块芋头。(也就是红薯,当地人都这么称呼)

孙祖杰虽然受了伤,但此时见到有吃的东西,不由得两眼放光,他猛地支撑起来就要下床,杨妈妈见状,连忙按住了他,“祖杰,你别起来,妈去煮芋头粥,在加一些今天采来的野菜,儿子你放心,咱们娘俩饿不死。”

孙祖杰见到有吃的,当然心中大定,他此时十分好奇,纳闷的问道,“妈,这芋头干哪里来的?”

杨妈妈微微一笑,皱纹似乎也减少了不少,她有些骄傲的说道,“你老老实实待着,过会就好。”

很快,一碗芋头粥就端了上来,饿的受不了的孙祖杰顾不上烫,就想往嘴里倒,却被杨妈妈拦住了。

杨妈妈拿着筷子夹起了一块芋头,吹了吹,然后放进了孙祖杰的嘴里。孙祖杰立刻就吞咽起来,真是好吃呀!

这碗芋头粥除了芋头干之外,还有好多野菜,当然还有一小把米,等三下五除二孙祖杰吃干了,然后又从妈妈手里拿过了碗,伸长了舌头舔了起来。

杨妈妈笑着看着孙祖杰,见他舔干净了,含笑问道,“祖杰,妈妈再给你盛去。”

吃了一碗粥,身体似乎热和起来,虽然只有三分饱,但此时的孙祖杰似乎更加饥饿,可是他现在的灵魂已经不一样了,作为成年人最大的不同就是理解对方,知道节制。

孙祖杰舔了舔舌头,言不由衷的说道,“妈,我不饿,您吃吧。你忙了这么久,也饿坏了吧。”

杨妈妈有些吃惊,但她却突然间神采焕发,似乎精神了不少,“祖杰真乖,知道疼妈了,妈知道你没吃饱,妈给你再盛一碗。”

杨妈妈说着就要起身,却被孙祖杰给拉住了,“妈,你去吃吧,我真的够了。我们得留着一些明天吃呀。”

杨妈妈听完,眼泪又忍不住了,既是为孩子的懂事,又是为此时的艰辛。她抱住了孙祖杰,摸着眼泪说道,“祖杰,没事,明天咱们也有吃的。”

这顿饭吃的十分香甜,虽然到最后两人都没有完成吃饱,但最起码也可以熬两天了,饭后孙祖杰终于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妈,这芋头干哪来的?我怎么从来都没有看到过?”

杨妈妈此时摸了摸孙祖杰干枯发黄的头发,说起了来历。这芋头干的来历真的比较神奇,“妈腿脚不好,大食堂那一会只能给大队烧饭,那会吃的真好呀。”

杨妈妈有些憧憬的说道,“那会儿大家吃饭都挑好的吃,芋头很多人咬了两口就丢了,真是糟践东西呀。

我这个老妈子看着不太对劲,就偷偷的把这些芋头带回来晒干了。要是年景好,正好可以喂猪喂鸡,要是年景不好,这些芋头可以救人呀!

没想到还真是歪打正着,咱们娘俩省着点,熬过了这一段青黄不接就不会再饿肚子了。”

孙祖杰几乎难以置信自己的耳朵,他也明白过来,正是靠着这些晒干的芋头,杨妈妈才带着他熬到了现在。

这只是一个十分普通的农村妇女,也不识字,却有这样的人生阅历和眼光,也许可以说是生存哲学,中国的老百姓真是伟大,真是聪明呀!

还带着自怜自伤的孙祖杰此时完全着迷了,这是他新的人生中的第一堂课,教会了他知道什么叫节俭,什么叫有远见,什么叫留有后路,所以他必须每时每刻都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别自以为是,也别自以为知道这个,知道那个就随便胡乱咋呼,与这样的生存智慧相比,他肚子里那些东西都太过肤浅了。

第3章 出门

吃完了这碗粥,天色已经黑了,这个时代的农村还没有通电,照明用的是煤油灯。那阵子,只有公社所在地的街上才有电灯,村子里是不通电的,家家户户都用煤油灯。

有的煤油灯是买的,有的是自制的。自制煤油灯很简单,多是找来一个空墨水瓶,把上面的盖子钻一个小孔,再把废电池的金属皮卷成圆筒穿过小孔,然后用一束棉线或棉布条穿进圆筒当灯芯,往瓶里倒上煤油,一盏煤油灯便完工了。这是一盏买来的煤油灯。绿色玻璃质材,早已褪色,外形如细腰大肚的葫芦,凸显着大大小小的裂痕,上面是个灯头,灯头一侧有个可把灯芯调进调出的旋钮,以控制灯的亮度,里面还有着一丝没耗尽的灯油痕迹。

在孙英的儿时记忆中也有煤油灯的痕迹,只是那盏煤油灯已经锈迹斑斑,和一堆用不上的物品放在一起,以防万一,因为那个时候农村早就用上了电,煤油灯的存在纯粹是母亲舍不得丢弃而已。

点煤油灯的时代,没有什么娱乐的东西,闲着无事的时候,人们最喜欢的就是串门,街坊邻里、亲朋好友、熟人同事间,你到我家来,我到你家去,是很随便的。

有时出去闲转悠,走到一家门口,有交情的,顺口喊一声,如有人在家,就进去坐一坐。在不打饥荒的时候,主人还会把他们的饭菜,端出来让你吃;

要是男人们遇在一块儿,总短不了你一烟锅、他一烟锅,一锅接着一锅抽半天旱烟。如女人们走到一起,东家长西家短,一阵说一阵笑,有时聊的能忘记了烧火做饭。虽然听不懂他们在说些啥,但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人情味。

只是此时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有些人家里已经断了炊,这个时候缩在家中尽量节省每一点能量才是关键,所以这种闲逛此时却根本不流行,只有杨妈的小叔子过来过来瞅了瞅孙祖杰,见他恢复的挺好,就聊了几句,也早早的回去了。

为了照顾孙祖杰,杨妈妈和他睡在了一张床上,听着妈妈熟睡的呼吸声,孙祖杰还是一点睡意都没有,他睁着眼睛看着屋顶的草,不知道想些什么。只不过他这具身体刚刚受伤,又正处幼年,所以什么时候睡着了孙祖杰也不清楚。

第二天等孙祖杰醒了过来,他是被饿醒的,支撑着起身,看到床头有一碗粥,这是一碗白米芋头粥,但是很稀,要不是孙祖杰病了,他还没有机会喝上。

孙祖杰也顾不上冷热,囫囵几口就吃了下去。过了一会,他感觉尿急,就慢慢爬了起来,对着便桶解决了问题。

如果不是出身于农村,孙祖杰不会这么快适应新的生活,但是现在也只好既来之则安之了。少年人新城代谢快,更何况只是喝了一碗稀粥,所以很快孙祖杰的肚子又开始咕咕叫了,在床上再也躺不住了,就支撑着爬了起来。

他找了一根竹子当成拐杖,慢慢的走了出去,准备看一看这个时代的农村,当然他毕竟年纪小,只能在家附近走动,纯当是恢复性训练。

这里是焦湖附近,鱼米之乡,所以农村并不算太过贫穷,虽然大部分房屋是木头结构的土胚房,屋顶是茅草,但是也有不少砖瓦房。

有些意思的是,在这些房子的外墙上刷了很多充满时代特色的标语,这些标语折射出人们最核心的需求和主流的价值取向。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应该是早些年刷上去的,充满了朝气,毕竟这是一个让所有国人感觉到振奋和希望的年代。

当然在孙祖杰后世的目光看来,还是有一丝不足之感,毕竟只能被动防御,叫喊着你不要惹我,而在他的时代,已经喊出了太平洋够大,足以容下两个大国。虽然还不算霸气,但是与老大平分秋色的豪迈已经压抑不住了。

“破旧立新,消灭四害”,这个标语大概是近几年才刷上了,相比于老鼠,苍蝇和蚊子,孙祖杰心里暗自为麻雀们哀悼。

当然还有一些,孙祖杰看着觉得好笑,没有化肥,没有杂交稻,人的胆子再大,地也没有多少产量。事实上在孙祖杰看来,随着人口越来越多,工业化的推进需要农业提供更多的剩余价值,所以现在的困难更多的是一种必然,而不仅仅是天灾人祸那么简单,奥,扯远了!

就在孙祖杰盯着墙上的标语看个不停的时候,杨妈随着一群人回来了,孙祖杰慢慢的迎上去,老远就扯着嗓子喊上了,“妈,上工回来啦!”

孙祖杰这一嗓子立刻逗得人群哈哈大笑,一个四十多岁的大妈笑着说道,“小杰鬼精鬼精的,怕是饿坏了!”

杨妈妈走到孙祖杰身边,看他能走了,当然也挺高兴,眉开眼笑,温和的说道,“妈到责任田去了一趟,拔了一些稗子。小杰,是不是饿了?”

孙祖杰一愣,“责任田?”

不过他很快反应过来,淮西当年确实搞过一年责任田,也正是有了这一年的探索,农村包产到户才会首先发生在淮西。

孙祖杰反应过来之后转而大喜过望,因为在孙英的记忆中,尽管之后有种种的变故,但是从此之后他再也不用担心温饱问题了。这才不到二十四小时,他就快受不了了,他娘的,饿肚子真的不好受呀。

杨妈妈见孙祖杰显得很高兴,笑着摸摸他的脑袋,“责任田就是大队把田地分给我们家种,我们娘两有一斗种水稻(一亩),等双抢收了早稻,今年就不会挨饿了。”

旁边的大妈见杨妈妈一本正经的给孙祖杰解释,不由又笑出了声,“婶子,你跟个孩子说这么清楚干嘛?”

还不等杨妈跟这个大婶解释,孙祖杰却一本正经的抢先回道,“阿姨,我很聪明的,我什么都懂,妈妈什么都跟我说。”

这群大妈听孙祖杰这么说话,也是笑的弯了腰,她轻轻的拍了拍孙祖杰的头,“你个怂孩子,胡说什么呀!”

这个阿姨倒是若有所思,她笑着回道,“小杰确实聪明,你看他喊我阿姨呢,我记得只有前几年趴河时,那些下乡义务劳动的洋学生才这么喊我。

我看呀,这读过书的小伢子就是不一样,我家那个跟小杰差不多,可是现在整天在地里打滚,跟个泥猴子一样。”

听这个阿姨这么一说,这群大妈又开始议论起来,“读书当然好,老话不是说吗,三代不读书,不如一窝猪。”

“话是这么说,现在饭都吃不饱,哪还有钱读书?”

说到这里,这群大妈们慢慢安静下来,也没了聊天的心情。孙祖杰安静的听完,这才被杨妈扶着回到了家。

第4章 蚯蚓养鸡

回到家中,已经快中午了,杨妈首先慢慢走到鸡窝附近看一看,摸一摸,有些失望的摇摇头,喃喃的说道,“这两只瘟鸡,都半个月了,还不下蛋,家里的煤油快用光了呀!”

在这个年代,鸡蛋似乎和黄金一样,成了万能的硬通货。因此,一只生蛋母鸡在家庭中的经济地位决不亚于一个男劳动力。

日常生活中,谁家也离不开“三罐三瓶”,盐罐、油罐、酱罐和酱油瓶、煤油瓶、醋瓶。油是按人口限量供应,一年也就几斤的量;大酱每家自己都会做,剩下的盐、酱油和醋就只能靠买了。

没有钱怎么买呢?唯一的办法就是用鸡蛋去大队里的供销社换了,这就是最原始的以“货货易物”了,用来解决全家的日用开支,因此也被领袖称为鸡屁股银行。

所以,家里生蛋的两只母鸡就成了重点看护对象,就算是这个青黄不接的年代,杨妈也绝没有敢动它们的念头。

而且鸡窝一定要搭在离窗户近的地方,为的是晚上有异响了好及时起身查看,尽管鸡粪的臭味会随风飘进来,也只能忍耐。

白天鸡是散养的,会跑到外面去觅食,等到傍晚时分,村头苍尾到处都是大人们“咕咕咕”……寻鸡的声音,成了另一道风景。

而在在天黑之前要先把鸡窝封好,防止晚上有黄鼠狼来拉鸡。封鸡窝门的时候,一过数发现没到齐,那就得赶紧去找。

找鸡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它专找犄角旮旯的地方钻,有时候为了找它,不知要跑多少路,得费多少劲。

到了晚上,家里的人都睡得迷迷糊糊的,只要听见鸡叫得厉害,马上就会惊醒过来,赶紧穿衣起床抄着顺手的家伙就往外跑,生怕鸡被黄鼠狼拉了去,当然还有偷鸡贼也是要防的。

平时喂鸡一般都是杨妈的事,人穷,饭都吃不饱,鸡的日子当然也不会好过,家里的粮食肯定不会给它吃,只能喂些谷糠秕子之类的,有时候也会把人不吃的老菜帮子用刀剁碎了掺些谷糠喂它。

看着杨妈失望的样子,孙祖杰突然产生了一个主意,在记忆里,似乎有蚯蚓养鸡的例子,只是这蚯蚓是在土里拱来拱去,必然带着一身的病菌,所以蚯蚓必须用热水煮过才能切给鸡吃,据说吃过蚯蚓的鸡产蛋率会提高两三成。

想到这里,孙祖杰开口了,“妈,鸡不下蛋是吃的太差。我看到鸡经常扒来扒去找曲鳝吃,要不我们挖点曲鳝给它们吃,这样也能节省点饲料。”

杨妈听孙祖杰这么说,眼前一亮,觉得说的挺对,转而她又有些担心,“这曲鳝在土里钻来钻去,搞不好身上都有脏东西,鸡能吃吗?要是闹了鸡瘟?”

说完,杨妈就开始摇头。在农村,每一年都会闹鸡瘟,现在又没有庆大霉素防治鸡瘟,要是有一只鸡得了鸡瘟,这空气传播下来,可能一个村子的鸡都跑不掉,这个时候就算把鸡锁在家里也不管用。

没了下蛋的鸡,整个家庭的日常开支立刻就有麻烦,所以杨妈的担心很有道理。

孙祖杰觉得他必须坚定老太太的想法,“妈,这还不好办,咱们把曲鳝身上的泥洗干净了,然后放开水里煮上一会,这样不就行了?”

杨妈听孙祖杰这么一说,也觉得有些道理,可是她还是有些不敢尝试,想等等看,搞不好过两天鸡就会下蛋了。

孙祖杰见劝不动杨妈也没有办法,唉,谁让现在还是小孩子呢,就在这时候,杨妈开腔了,“小杰,你以后不要乱说自己很聪明的话,让人笑话。”

杨妈的意思,孙祖杰当然明白,只不过他之所以这么说也有他的用意。他穿越过来,还不到一天,却可以喊杨妈为妈妈这么顺口,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这具身体的驱动,所以他的思想中既有孙祖杰,也有孙英,这对父子的记忆混合到一起,成了新的孙祖杰。

在记忆里,杨妈过不了三年就要离开人世,到时候孙祖杰只能回到亲身父母身边,而记忆里未来的发展让他对这个未来产生了不小的恐惧,所以他想着改变这个事实。

但是应该怎么改变呢?孙祖杰认为他需要变得有价值,人只有有用了,他才可以被人接受。但是他只是一个毛伢子,还要人照顾,没办法养活自己,十岁的他在未来也许只能上小学二年级,但是现在的他必须得谋划未来了。

所以孙祖杰就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他要变得“聪明”,让整个大队,整个公社,设置这个湖县都知道他“聪明”。对于聪明人,人们通常的态度是更加宽容些,有些用脑的活更容易想到他。

到那个时候,就算是回到生身父母身边,也不用担心辍学,也不用担心挨打,虽然也许真实的情况不是孙祖杰想象的那么严重,但是谁不想自己过得好一点呢?

孙祖杰看着杨妈憔悴的面容,很乖顺的答应了。此时青黄不接,家里就算有一点过去的红薯干,也只能一天吃两顿稀饭,勉强维持着最低生存。

饿呀,真饿呀,这日子一天又一天的挨,可是这两只母鸡就是不下蛋,杨妈终于忍不住了,她决定试一试孙祖杰的办法。

此时孙祖杰也好的差不多了,他听杨妈同意了,立马就开始到处挖曲鳝,就算是这个困难的年代,曲鳝也活的挺好,没有人知道曲鳝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所以孙祖杰母子的行为,大家伙也毫不在意,都以为他们在挖野菜。

花了好长时间,挖了不少曲鳝,然后洗干净了,按照孙祖杰的办法,将这些曲鳝丢到滚开的热水中,煮了起来,这时间长了又怕曲鳝煮没了,所以只是煮了一小会,就把曲鳝捞了起来。

然后将这些曲鳝剪成一小段,混合在谷糠秕子中喂给鸡吃,你还别说,这两只母鸡吃完一会,第二天就下蛋了。

母子俩观察了一个月,经过杨妈的统计,确实这鸡胖了一圈,而且下的蛋也比以前多了,很显然孙祖杰用蚯蚓喂鸡的想法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农村里面有点新鲜事都瞒不过别人,很快他们娘俩的办法就传了出去,也引起了大队支书的关注。

第五章 调研

孙祖杰母子两用蚯蚓养鸡,虽然新鲜,但也没藏着掖着,所以看到的人很多,甚至于孙二叔也开始学着用蚯蚓喂鸡,这做法只要点透了,谁都能明白。

当然现在只是扩散的初期,一来时间短,老少爷们都怕有意外,万一得了鸡瘟可就亏大发了,所以要观察一段时间。事实上要不是杨妈的鸡死活不下蛋,杨妈还要等一等,可是这一吃蚯蚓就下了蛋,杨妈自然就迷信了,当然也就一发不可止。

现在这一个多月下来,孙家这两只鸡越发的膘肥体壮,活蹦乱跳,村支书这不就过来了吗?一来是要问一问孙家母子有没有什么遗漏的,万一他们要有什么秘诀不说出来,大家伙跟着学出了茬子,到时候这责任算谁的。

另一个原因就是张支书有些好奇呀,这母子两一个是小脚婆子,一个是小伢子,到底是怎么想到的。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张支书觉得这门技术虽然简单,但是也有必要向上汇报一下,农村太苦了,这节省下来的鸡饲料多养一只鸡也是好的,特别是在这个困难的年代,所以他需要做一个调查研究。

孙家母子住的是三间草房,堂屋接待客人,两个房间一个住人,一个放东西,另外还有厨房和厕所,家里围了一个小院子,在这个时代是典型的家庭配置,当然不算好,也不算最差。

张支书对此很熟悉,看了看孙家,他第一感觉有些奇怪,再仔细想一想,恐怕就是家里比较整齐,也比较干净,所以不由得对杨妈高看了一眼,这个寡妇不容易呀,带着一个孩子,里里外外一把手,家里还能拾掇着这么干净,真不简单,所以张支书的态度不由自主的就好了不少。

杨妈看着张支书的到来就有些战战兢兢,不仅仅是老百姓遇到干部的缘故,也是因为张支书是公社派到村里的,张支书并不是本村的人。所以为了完成生产任务,有的时候就不可避免的简单粗暴,杨妈看到他能不害怕吗?

孙祖杰虽然人小,但是却并不害怕这位张支书,看着这个四十多岁穿着中山装,起球的中山装口袋上插着根钢笔,手里拿着个笔记本的干部,孙祖杰脑海里不断的转着,他来到家里是为了什么?

张支书在村子里的名声很不好,倒不是说他多占多拿,而是他担负的工作让他没有办法有一个好名声,对于这一点,杨妈可能不明白,网上论坛的老油子孙祖杰是清清楚楚,这是基层工作者的无奈。

张支书见到杨妈很紧张,甚至有些颤抖,他不由自主的微微叹了一口气,这才和颜悦色的说道,“杨大姐,我听说你们家最近用曲蟮在养鸡?”

杨妈有些颤抖的回道,“是,是,确实挖了一些,鸡吃了就开始下蛋。”

孙祖杰见杨妈这样,不是办法,他眼珠子一转,就挺胸抬头,大声回道,“张同志,我家确实用曲蟮在养鸡,是我看到鸡在掏土抓曲蟮吃,所以我就劝妈妈抓了一些曲蟮。”

张支书眉头一挑,有些不可思议的问道,“是你这个小伢子想的?”

张支书的反应十分正常,孙祖杰现在十岁不到,营养不良,所以个子不高,而且还瘦里吧唧的;但是他再仔细一看,却发现这个孩子有些不一样,孙祖杰长相类母,所以比较清秀,当然也许用漂亮来形容更加恰当;另外就是这个孩子全身上下显得十分干净,出奇的干净。

十岁左右的男孩子绝大部分都处在人憎狗眼的年龄,身上脏兮兮的是标准配置,有的不讲究的甚至拉着两根长长的鼻涕,这在农村十分常见。

可是孙祖杰是成人呀,在这个时代虽然苦点饿点,但是基本的卫生总要讲的,他不可能跟别的男孩子一样把自己弄得脏兮兮的,加上现在的生活条件太过艰苦,他又特别害怕因为不讲卫生导致的传染病,要知道国初一类传染病比如霍乱伤寒没有完全灭绝,要是中招了,就算活过来也是元气大伤,所以讲究卫生,把全身拾掇的干干净净是最基本的要求。

不仅仅如此,在伤之后,孙祖杰就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夏天快到了,绝对不能留下什么卫生死角,这时候的苍蝇蚊子的战斗力绝不能小瞧。

孙祖杰这样做起来就显得十分的懂事勤快,当然让杨妈十分激动,这孩子从小养到现在,这么快就懂事了,让她真是开心的不得了,所以母子的感觉越发的深厚,以至于孙祖杰一些异常的表现,杨妈虽然看在眼里,但是更多的是以为孩子大了懂事了,并没有怎么深究。

孙祖杰见张支书这么询问,大着声音说道,“这一点都不难呀,只要留意鸡就可以看得到。只是曲蟮身上脏兮兮的,要用开水煮一煮才能切给鸡吃。”

张支书听完,十分高兴,他感慨的说道,“主席教导我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走群众路线,连一个小伢子都知道的办法,我们这些大人却想不到,唉!”

虽然张支书说的没错,但是孙祖杰听完,还是不由得白眼珠翻了翻。时代不同,他对于这些村干部动不动引经据典很是不以为然,只是他也非常清楚,这是这个时代的特点,他必须适应这个时代,否则日后不会有好果子吃。

感慨的说完这句话之后,张支书开始认真的做起调研。这个时代的基层干部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素质却绝对不差,张支书每一个问题都问到点子上,比如蚯蚓要在水里热多久才比较合适;比如与农村常用饲料的配比。

而孙祖杰回答这些问题时都显得游刃有余,表达的十分清晰,很有条理,这完全超越了此时儿童的能力和见识。

等调研完成后,张支书与杨妈握手告别,临走之时,他摸着孙祖杰的脑袋,动情的说道,“这个伢子真聪明,一定要让他好好读书,将来好建设社会主义。大姐你要是遇到什么困难,就去大队找我,我能够解决的一定给你解决。”

孙祖杰与支书交谈时说的话,杨妈听得懵懵懂懂,但是她也明白了,这用蚯蚓养鸡似乎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以至于支书都要亲自过来调查,听到支书最后说的话,她岂能不懂,只是杨妈也有自己的难处。

“支书,这孩子确实聪明,读书也是顶呱呱的,可是现在我们娘两饭都吃不饱,哪有钱让他读书呀!”

张支书听完,表情十分复杂,他甚至有些愧疚的说道,“都是我们工作没有做好呀!”

过了一会,他才慢慢回过神,又一次摸了摸孙祖杰的脑袋,“这个孩子不一样,一定要读书,一定要读书,要不然太可惜了!”

张支书说完这句话,很快就告别离开了,过了几天,杨妈竟然被叫到了大队,孙支书亲手交给她五块钱,指示这笔钱一定要用来让孙祖杰读书,明年的学费他再想办法。

那个时代小学学费是三元一年,这笔钱节省点使用,家里再筹集一点,孙祖杰上完小学是没有问题的,毕竟前两年他读了两年小学,算是上完了初小。

因此在辍学了一年多之后,孙祖杰又要开始读书了,小嘛小二郎,背着书包上学堂,慢慢走吧。

第6章 借书

孙祖杰并不知道杨妈是怎么来的钱,在他的记忆里,他一直读到了高小,所以他只是以为随着困难时代的过去,中小学又开始恢复上学了,他自然也就可以读书了。

杨妈之所以对孙祖杰保密这件事,也是因为张支书的交代,张支书并不愿意将这件事搞得全村都知道,所以他要求杨妈不要将此事说出去。

事实上孙祖杰这个小二郎正式开始读书要等到秋天了,而现在仅仅是晚春季节,与后世大不相同,这个时代的春天时间比较长,也许没有工业大发展的时代,春天也变长了吧。

这段时间很忙,因为双抢开始了。生活在新世纪的年轻人可能根本不知道这个词,但是孙祖杰却知道什么是双抢。

在那个时代,淮西的水稻分为早稻和晚稻,所谓双抢就是抢收早稻,然后晒干,在抢种晚稻,这段时间非常忙,也决定了农民整整一年的收入和温饱,所以在这个时期,农村全体动员,抢收抢种。

但是两季稻的产量加起来还不如一季杂交水稻,所以对于袁隆平院士无论怎么尊崇都是必须,都是必要的。而早稻的产量因为生产期很短,不仅仅产量不高不说,而且早稻的质量还非常糟糕,在后世很多早稻米是用作饲料。

孙祖杰对早稻的丰收早就急不可耐的,他这段时间实在饿怕了,经历了后世物质生活的丰盛,在这个时代他真是难受的不得了,几乎每天晚上做梦都能梦到鸡鸭鱼肉,可是醒过来的时候,只有满嘴的口水。

双抢正值初夏,气候多变,有时候早上还是大太阳,中午一阵云彩过来,大雨就会倾盆而下,所以双抢期间整个农村都动员起来,孙祖杰也不例外。只不过他现在岁数太小,割稻插秧什么都干不了,所以他的工作是放牛。

这个时候孙家母子的问题来了,双抢是一个强体力活,杨妈那小脚老太婆的体格哪里吃得消,所以必须获得其他人的帮助。

在这个时代,农村的基层组织非常完善,生产队,大队,基干民兵,公社组成了完整的基层组织,所以孙家的困难很快就得到了解决,在张支书这些村干部的协调下,孙家顺利完成了双抢。

而孙祖杰这段日子终于吃上了干饭,一干两稀,但是他觉得特别的香甜,以至于在未来他总是回忆这段时光,痛并快乐着。

孙祖杰这段时间也慢慢有了名气,一个十岁的小孩子发现了曲蟮可以用来喂鸡,随着公社开始推广,整个周吴村,整个公社都暗地里传播着他的名字。

但是地里面的曲蟮毕竟十分有限,随着这件事被上报,作为基层的一大发现,国初建立起来的农业技术体系也开始了研究养殖蚯蚓一事,以求提高鸡蛋这一重要的农副产品的产量。

张支书因为这件事的突出表现,虽然没有被提拔到公社,但是却得到了公开表扬,被很多人看作是最有可能成为脱产干部进步到公社的农村干部,所以张支书的干劲就更足了。

这一年的天气也不错,所以早稻获得了很不错的收成,可惜在国初,化肥产业太过落后,此时农村的肥料还只是农家肥,在加上浮夸风的影响,因此整个农村对于粮食的产量特别敏感,数据也就非常精确。

孙祖杰也就在这个时候知道了早稻的亩产量,习惯了后世动辄一亩一千多斤,甚至于两千多斤的数据,对于此时一亩地仅仅三百斤的早稻产量不由得震惊不已,而这个产量竟然被视作难得的大丰收,他万万没有想到没有了化肥,竟然产量会这么低,这么低!

孙祖杰到了此时,才终于明白为什么国初会不惜代价的积累以发展工业,因为中国人再也不能过这样的日子了,亩产三百斤,中国人永远只能生活在生存线附近,他们这一代注定将为民族的工业积累付出血和泪。

忙完了双抢,炎热的夏天终于开始了,在这个时代的农村虽然辛苦些,没有风扇,没有空调,只能讲究心静自然凉,但是在农村,炎热的夏天同样也是幸福的。

夏天,田间的瓜果很多都成熟了,池塘里还有莲子,瓜果飘香,天然无污染,孙祖杰可以放心大胆的吃,虽然这个时代讲究以粮为纲,但是孙祖杰能说会道,满嘴好话,偶尔弄些瓜果尝尝鲜还是很容易的。

夏天十分炎热,池塘里慢慢也干了,杨妈当然担心水稻没有了水,影响了收成,但是池塘干了,孙祖杰可以跑去抓些小鱼,热了还可以下水狗刨一阵。

到了夜间,母子俩抬着竹制的亮床,早早的来到了河堤上乘凉,孙祖杰可以一边看着夜晚满天的星星,一边在青蛙的鸣叫声中,听着老娘们放肆大胆的聊天。

夜色慢慢黑了,孙祖杰也累了,这个时候河堤上声音越来越小,劳累了一天,村民们都睡着了。

这段时间孙祖杰放牛只能选择一早一晚,但是一边放牛,一边看看书,小小读书郎,书呆子的名声整个周吴村大家都知道了。

孙祖杰家中并没有多少书,应该说没两本书,除了记日子的历书,就是他的两本小学教科书,这怎么可以?没有电脑,没有手机,甚至没有书本,这样贫瘠的精神生活孙祖杰此时怎么可以接受,所以他只得想尽办法的到处借书。

此时的农村有书的并不多,但是村民们也都知道他的“聪明”,也感激他想出了蚯蚓喂鸡的办法,所以一旦有路子就告诉他哪里有书,让他去借。

杨妈对于孙祖杰爱看书当然十分高兴,所以只要有必要,她就领着孙祖杰走村串巷,帮他去借书,这些书既有教科书,小学的,初中的,甚至于也有高中的,他都有看过,很是恶补了一番;

当然也有一些传统的繁体书,甚至于鸳鸯蝴蝶派的小说竟然也有一本,反正乱七八糟的,也不知道村民从哪里搞来的。

孙祖杰看书很快,又知道把书保管好,也知道不乱说话,所以一来二去愿意借给他书的人慢慢的就多了。

孙祖杰到处借书也同样传到了张支书耳中,他不由自主的摸了摸脸,虽然老婆抓的不轻,但是他还是觉得十分值得,这个孩子一定会成大器。

所以张支书又一次把杨妈喊到了大队部,给了杨妈一套高小的教科书,是他想办法找人借的,让孙祖杰先自学,等到九月份新学年赶紧上学,别落下太多的课程。

然后又让杨妈告诉孙祖杰,别什么乱七八糟的书都去借,要多读教科书,多读领袖的书,贫下中农就应该又红又专,别被不好的书给干扰了。

孙祖杰知道张支书是好意,虽然他实在有些舍不得,但是他还是老老实实的把那些不必要的书都还回去了。

第7章跳级

夏天快要结束了,小二郎孙祖杰就要开始上学了,上学当然是一件好事,只是一想起来上学的地点,杨妈就有些忧郁,因为小学的所在地正住着孙祖杰生身父母。

孙祖杰很理解杨妈的心情,他抱着杨妈的手,十分郑重的说道,“妈妈,生恩不如养恩大,我是你含辛茹苦养大的。现在这么困难,我能够活下来都是你的养育呀,我还要给你养老送终呢,你可不要半路上抛下我。”

坦率的说,孙祖杰说这段话的时候是半真半假的,因为他根本没有等到给杨妈妈养老送终的时候,杨妈妈就撒手人寰了,但是他说的话却都不是假话,因为这半年不到相处下去,杨妈妈对于孙祖杰的疼爱远超所有的母亲。

杨妈听着孙祖杰小大人这般说话,不由得柔肠寸断,她按耐不住自己的感情,抱着孙祖杰大哭了一场,可是哭完了杨妈妈却摇了摇头,“小杰呀,那也是你爸妈,要不是孩子多了实在养不活,他们也不会把你送给我。我一个寡妇,身体又不好,什么时候扛不住了,你还是要靠他们呀,记住,别把关系搞僵了,都是一家人。”

孙祖杰沉默了,并没有说话,杨妈妈以为他心里有梗,过不去这个坎,还要劝说,这个时候孙祖杰开腔了,“妈,我知道了,我会处理好的。”

如果这句话出自一个小伙子之口,还可以理解,但是出自一个十岁的黄毛小子之口,只能呵呵了,杨妈妈虽然知道孙祖杰聪明懂事,但是听他这么一笑,也是噗嗤一笑,再也憋不住了。

总算是把这件事情了了,孙祖杰就被杨妈带着去学校,他已经辍学一年多了,这重新恢复读书,按照规定是要从辍学的那个年级重新读的。开玩笑,孙祖杰怎么能接受重新开始,跟一群小屁孩混在一起,所以刚进了校门,他就让妈妈领着闯到了校长办公室,因为他想说服校长,直接从六年级开始读起。

孙祖杰这么做是有底气的,此时农村的一个大队有一所初小,一个公社有一所高小,一个区有一所初中,一个县有两所高中。

一般的农村女孩最多上到初小,大部分是文盲,一般农村男孩只能上到高小,极少数能上到初中,能上到高中那是凤毛麟角,考上大学更是机会渺茫,孙祖杰所在的大队这些年只有几个上到高中的,没有一个考上大学的。

在孙祖杰看来,要说国初不重视教育那是扯淡,再没有比本朝更重视教育的,别的不说,实现工业化,没有足够的人才怎么做到。而本朝在工业化进程中的突飞猛进,你要说没有足够的人才基础,那简直是扯淡。

但是开国初年财力极度有限,又要将大量的财富投入到工业化中,还需要有庞大的军备防止敌国的入侵,可以说能够投入到教育中的资源极其有限。

所以本朝一方面针对基层开始了全面的扫盲,就算是杨妈妈这样的中年妇女也需要阅读扫盲教材,只用了短短了十来年时间,本朝的文盲率直线下降,降到了二成左右,这是历朝历代从所未有的巨大贡献。

另一条就是为了给薄弱的工业培养人才,本朝每一个县最起码有一所水平不错的高中,这些学校十分正规以培养高等人才。而中小学教育尤其是农村的基础教育相当落后,甚至用非常落后来形容才比较靠谱,原因无他,没钱。

尽管这个时候农村的基础教育非常薄弱,培养的人才质量可能很一般,但是当新的时代开始时,数以千万计识字并且会基本的加减乘除的新一代人,为本朝最终的工业化突破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没有足够的人才厚度,未来的大踏步前进又怎么可能?

而轮到孙祖杰读书时,他意外的发现这样的局面,他就很容易钻空子,在他看来现在的小学初中既然这么不正规,那么以他的水平,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基础教育,而如果他能上一上中学,他就有很大的可能脱离农村的辛苦劳作,谁让这个时代的初中生都是人才呢,所以他理直气壮的找到了吴校长。

孙祖杰在未来无数次听过人们抱怨这个校长,因为作为周边最繁华的集市所在地,孙吴村在国初理所当然的被定为了区政府所在地。可是这个时候,这位吴校长发话了,要把区政府安插在孙吴村,学生们还怎么好好读书。

作为当地很有名望的知识分子,他这句话让孙吴村与区政府的驻地失之交臂,而在新世纪开始后,孙吴村不可避免的走向落后,而当地的老百姓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与财富失之交臂,所以能不痛恨这位好心办错事的校长吗?

但是从这件事情上也可以看出吴校长对于教育的重视,所以当孙祖杰来到校长办公室,直截了当的表示,他辍学的这段时间已经完成了高小的自学,现在学到了初二,所以他请求让他从六年级开始读起,这样也好节省一些钱。

这个要求有些匪夷所思,吴校长的第一反应就是拒绝,可是当他知道提出要求的人是孙祖杰时,他不由得有些犹豫。

孙祖杰有名气,在这个公社,已经相当有名气,他可以对着村支书侃侃而谈,也可以去到处去借书,所以教育口的人在张支书的宣传下基本都知道他们大队有一个很“聪明”的伢子。

吴校长这些年见惯了小孩子今天辍学,明天上学,小学的几块钱对于斤斤计较几分钱的家长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所以孙祖杰最终被默许可以从六年级读起,但是前提是他必须通过学校老师的考核。

考核很简单,那就是老师们临时出题,是一篇作文和一张数学试卷,水平达到了六年级的标准,而孙祖杰必须要拿到八十分,这个要求虽然苛刻,但是吴校长更想从中看出孙祖杰的水平。成了,孙祖杰大喜过望。

考试的结果虽然不言而喻,数学满分,看来他自称的自学到初中确实不是吹牛,但是吴校长看了看孙祖杰的作文却摇了摇头,写的东西不够红,这要上初中是要出问题的,当然孙祖杰只是虚岁十岁的孩子,还有足够的时间去弥补这个问题。

所以孙祖杰就在孙吴村开始了他高小六年级的读书,这样一来这个别人家的孩子名气更大了,当然作为一个很有可能上高中,甚至上大学的好苗子,孙祖杰也极受重视,所以他被特别安排在一个靠前的位置上,而他的同桌则是他的兄长孙祖文,这样哥哥好照顾弟弟嘛!

9 小学毕业

此时小学六年级的课程,孙祖杰当然不在话下,他看着熟悉的阿拉伯字母,慢慢的冷静下来,什么都可能发生变化,学到肚子里面的知识不会发生变化,这个才是他安身立命的本钱。

但孙祖杰内心却是有些凄凉,他现在差不多已经是孤家寡人了,只不过为了自己在那个世界的亲人,好好活下去也是应该的,只要心里有他们就好了。

这第一天的课程结束之后,孙祖杰回到家中,又一次抱着杨妈妈大哭了一场,也许现在他才能真正跟过去告别吧。杨妈妈被孙祖杰弄得摸不着头脑,但是见他哭过了却又说没什么事情,所以只是好言安慰了下,就急匆匆的开始做饭了。

孙祖文回到家中,把孙祖杰跟他坐在一起的事情告诉了妈妈,“妈,学校里安排老三跟我坐在一起了。”

“奥,知道了。”孙妈不置可否,十分冷淡的回了句。对于这个被送出去的小儿子,时间一长,孙妈也就淡忘了,再加上前几年孙祖杰上学时并不认他们,所以一来二去,对于这个小儿子,她就当没有生过。

只不过今年又不一样了,也不知道孙祖杰是什么回事,这个孩子弄出来曲蟮养鸡的新闻,虽然很简单,但是却没有多少人想得到,所以内心深处,孙妈倒是不由自主的生出了一丝自豪,毕竟是自己的骨血,不认归不认,但是聪明确实不假。

现在孙祖杰又跟她最喜欢的老二坐在一起,她表面上冷淡,但是内心却掀起了波澜,到了晚间,她跟孙爸躺在床上就说起了这件事,“老二说,老三跟他在学校坐在一起了。”

孙爸憨厚老实,他嗯了一声,就没有下文了,孙妈等了一会,见他没有出声,有些着急了,“老头子,你怎么想的?”

“什么怎么想的,老三不是过继给大嫂了吗,由她养着,你还不放心?”

“大嫂我当然放心,只是,”孙妈转头对着孙爸,“前几天大嫂让人传话,她想过年带着老三给咱们拜年,我这些天一直在琢磨这件事,总觉得有些不对。”

孙爸很不以为然的说道,“老三是咱两口子的种,他来给我们拜年有什么不对。”

“那怎么前几年不来,今年要过来?”

孙爸一愣,只听孙妈继续说道,“这几年日子过得苦,大嫂早些年生了好几个都没有留住,身子一直有些亏欠,会不会,”

孙妈这么一说,孙爸当然听明白了她的意思,他有些无奈的说道,“毕竟是我们生的,要是大嫂不在了,接回来也对。”

“那怎么行?”孙妈的声音猛地大了起来,“老二就要上初中了,他回来了两个伢子读书,咱们养不起呀!”

孙爸叹了一口气,“我听说老三读书比老二还要好,要不然也不会跳级跟老二坐在一起,真不行就不让老二读了。”

听孙爸这么说话,孙妈非常不乐意,她一扭头,“老二那么聪明,人又长得好,初中上完了大小也是一个知识分子,不管在大队里当会计,还是学点什么手艺都好,总比跟你一样,土里刨食来得好。”

孙妈把老二当成宝贝,孙爸对此早就习以为常,他有些无奈的摇摇头,“都是我的种,老三读书更好,你不让老三读,要被人议论的。”

孙妈不高兴了,她背着身说道,“我不管,老二一定要上初中。”

孙爸没办法,他只得安慰道,“你都在瞎猜,大嫂现在好好的,搞不好什么事都没有。”

孙妈白了一眼孙爸,第二天一早,她把老二祖文喊了过来,私下里嘱咐,“祖杰虽然是你亲弟弟,但是他一早就过继给你远房的堂嫂了,以后你不要叫老三弟弟,要叫他堂弟,明白吗?”

祖文有些糊涂,只不过妈说的总没错,所以第二天他在学校,见到了祖杰,就喊了一声堂弟。孙祖杰听他这么一说,先是一愣,转而就有些明白,他就开始试探,果然等知道了孙妈的嘱咐后,他咬着牙笑着说道,“那我就喊你堂哥了,这样也好,这样也好!”

孙祖杰回到家中把二哥喊他堂弟的事情告诉了杨妈,然后抹着眼泪说道,“妈,不管发生什么,你都不要抛下我好不好?”

杨妈听孙祖杰这么说话,哪里还不明白,这边她让人带话,那边弟媳妇就弄出了一个堂弟,不愿意接纳这个孩子的意思很明显,当时就把杨妈气得头昏目眩,只得坐下来休息。

孙祖杰连忙端来热水,杨妈喝了几口水,总算是缓了过来,她摸着孙祖杰的脑袋说道,“不认就不认,妈就算死了也要为你筹划好。”

这么不吉利的话都说了出来,孙祖杰哪里还不明白杨妈的身体出了大问题,他动情的说道,“妈,不要这么说,不吉利,你还要等着看我娶媳妇呢,我一定好好读书,等上完了初中,就可以在生产队当会计,这样就能养活自己了。”

杨妈听孙祖杰这么一说,也觉得他说得对,要说起来就是两三年功夫,她身体再怎么差,两三年还是可以的。

艰难的日子虽然各有各的悲哀,但是过得也快。一转眼一年就要过去了,孙祖杰即将面对人生第一次考试小升中。

那天早晨五点多钟,杨妈就将他叫起,递给他一个雪白的大馍,叮咛他路上注意安全,好好考试。他脸都没洗,背起书包怀揣母亲给他的大馍,就一个人摸着黑先步行到学校,然后由老师领着前往湖县师范参加小升初考试。

考试就两门课。上午考的是语文,重头戏是作文,作文题是:记我最可爱的人,孙祖杰写的是杨妈,他把杨妈这几年的辛酸和劳累都写了出来,写的十分动情,所以他一气呵成,显得很是轻松。

中午休息,孙祖杰十分珍惜的啃着母亲给他们的大馍,因为那个年代除了逢年过节是很难吃到白面大馍的。吃了一半,他突然决定留下一半回家路上再吃,因为考完回家还要步行十华里。

下午考数学,他迅速解决了战斗,验算后显示答案正确就交卷了,不提前交卷,怎么能显示他的“聪明”。

因为他年岁小,又是提前了一个多小时交卷子,所以监考老师看了他好多次,又盯着他的试卷看了良久,这才挥挥手让他离开。

一个多月的下午,邮局送来了录取通知书,一张白纸,上面写着他的名字,中间写着孙祖杰的考试成绩,后面是他他被湖县一中初中部录取,以及报名时间等等。这一下可炸锅了,邻居们闻迅纷纷前来口头祝贺,因为那时乡镇能考上城里重点中学特别是湖县一中的也算得上是凤毛麟角了。

只是杨妈虽然扬眉吐气,但也是面露愁色,这个孩子考到县城里了,她一个寡妇又没什么收入,这可怎么办。

孙祖杰考到了湖县一中,而孙祖文竟然没有考上初中,那就只得回到家中开始学着务农。孙妈对于这个结果有些意料不到,但也没有办法,只得让孙祖文试着从一些轻松的活开始干起,而对于孙祖杰她则是闭口不谈。

有人恭维她,她往往会酸溜溜的说道,老三都不认我,喊老二堂哥,我有什么好高兴的。

这时候杨妈又起了心思,就让人又去联系孙妈,试探一下孙祖杰能不能给他拜年,这也是出于对孙祖杰的爱,毕竟是孙祖杰的亲生父母,她要是有什么好歹,孙祖杰也有人养着读书。

这一次孙爸的态度占了上风,都是自己的种,日后供一个读书应该还能吃得消,更何况孙祖杰读书成绩那么好,确实值得投入,而孙妈这一次则没有再说什么。

所以就在孙祖杰毫无所知的情况下,他的未来似乎已经被安排好了,幸亦或不幸,又有谁知道呢。

章第8章 她没了

应该说吴校长的安排是好意,但是他恰恰忘记了这兄弟两目前只有十来岁,祖文比祖英大四岁,可是却只能跟弟弟趴在一张书桌上,他能不别扭吗?

孙祖杰此时在回忆日后与这位二哥的交往,不由得摇摇头,孙英的记忆里印象最差的就是这位二哥,二伯,认为他们家搞得乱七八糟的罪魁祸首就是二伯,所以恶感满满的孙祖杰对于这幼年的二哥也不知道怎么接触。

这样的结果就是兄弟两人谁也不理谁,孙祖文高了一个头,他居高临下,学着别的同学的样子画出了一条歪歪扭扭的线,“这是三八线,你要敢伸过来,小心我揍你!”

看着孙祖文恶狠狠的样子,孙祖杰有些忍俊不禁,他强忍着笑意,板着脸说道,“好的!说不伸过来就不伸过来,谁伸谁是小狗!要不要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孙祖文也很聪明,他见孙祖杰明显是语带调侃,当然就有些恼羞成怒,所以他一把就推了过去,孙祖杰个子小,但是他对于这位二哥比较小心,所以很灵活的躲了过去。

孙祖文个子大,竟然收不住身子,由于惯性他就像孙祖杰的椅子上撞了过去,也许是偶然,也许是必然,孙祖杰速度很快,一把拉住了二哥,但是他力气不够,结果两兄弟撞到了一起,兄弟两人坐在了地上,两个人的椅子也倒了。

这下子动静就大了,所以教室里立刻就乱了,这些六年级十四五岁的大孩子没想到这小同学第一次上学,就跟同桌干起来了。

正好此时老师开始上课,所以第一堂课这哥们就只能去门外站了,两个人灰溜溜的互相看了看彼此,孙祖杰首先笑了起来,孙祖文也摸着脑袋不好意思的笑了起来。

孙祖杰很小被领养的事情这一带人都知道,孙祖文岁数大点,当然也听说过,他毕竟是个孩子,所以心思还很单纯,这毕竟是自己弟弟,他怎么也不该以大欺小,更何况还被弟弟拉了一把,要不然撞到椅子上搞不好会破头,所以他当然会觉得有些内疚,做的过分了。

而孙祖杰的心情要复杂很多,无论他自己内心的想法是什么样子,眼前这个人毕竟是自己亲哥哥,怎么能把未来的问题套在现在呢?

他当时的瞬间反应告诉他,无论这个人以后怎么样,现在他们毕竟是血肉之亲,没有发生的事情不要强加在他身上,也没必要把这个人想的太坏,当然防人之心不可无。

突然间孙祖杰非常想梦中的那个人,按照孙英的记忆,那个都搞不清楚是什么关系的人,所以他有一种冲动,去看一看少年时期的她,妻子,母亲,谁已经不重要了,只要是那个他心目中的她就好了。

自穿越以来,先是生病,然后忙着生存,后来又忙着造势,他一直没有机会去看一看那个她,当然也是为了避免杨妈伤心,所以他从来都是小心翼翼的避开孙吴村。

这个时候小学的课程非常简单,孙祖杰强烈的愿望让他如坐针毡,好不容易等到了中午,孙祖杰准备拿出饭盒准备吃饭。

他岁数还是小了点,两个村又离了五里路,孙祖杰小腿小脚的要走很长时间,所以为了不耽误读书,只能中午在学校凑合一顿。老师们对于这个小天才十分喜欢,所以他也享用了一些老师的饭菜。

好不容易下午到了,背着小布包,孙祖杰准备走一走这个记忆里他最熟悉的地方。他的家里附近有两口池塘,可惜等到他来到了他未来的家所在,却只得苦笑的摇摇头。那个他从小长大的地方现在竟然是一个晒谷场。

盯了很久,孙祖杰如大人一般长长叹息了很久,他没有心思去见一见自己的生身父母,所以轻车熟路的来到了街上。孙吴村有一条老街,她的一家就住在那里。

孙祖杰远远盯着那个木门看了很久,突然间门开了,一个他万万想不到的人竟然走了出来,那不是她的三叔叔吗,怎么他住在这里,那么她一家又住到哪里去了。

三叔轻车熟路的开门,端着碗在门口一边吃饭一边聊天。隔壁那个中年汉子,孙祖杰并不认识,但是并不干扰他听一听他们说些什么。

也许是孙祖杰的急迫的愿望起了作用,隔壁老汉见三叔端着大碗,大口大口的吃饭,笑着说道,“张老三,我说你家老二当年就不应该进城,在银行有什么用,那些钱又不是他的,这还不是饿的不轻,还要你们兄弟几个接济。”

“都是自家兄弟,有什么接济不接济,二哥负担重,老大刚结婚,要钱花,剩下三个孩子都在上学,二嫂也是没办法,自家兄弟当然能帮衬点就帮衬点。”

这个老汉诡异的一笑,“你就不懂了吧,你家老二那可是解放前的地下党,要是留在老家,最起码是村干部,运气好点,公社干部也能当当,那还怎么会饿肚子?”

三叔摇摇头,“那也没法子,这就是命呀!”

这个老汉突然间楞了一下,“咦,刚才那个小伢子哪里去了,我看着眼熟。”

“你眼花了吧,哪有什么伢子?”

正在聊天的两个人并不知道,孙祖杰躲在了墙壁的后边,两眼无神的望着天上。他到底是活在什么时代,怎么连她都没有了,从来也没有出现过。

是的,通过刚才三叔的聊天,孙祖杰非常清楚她没了,甚至于根本不可能存在于这个世界。在他的记忆了,她的父母一共生了十三个孩子,留住了八个,她排行第六。而八个孩子又分别有两三个孩子,再加上孩子们很多都成家了,以至于后来老太太做寿时,家里根本就坐不下。

可是现在八个孩子变成了四个,而且她的父母竟然去了湖县工作,这也跟记忆里完全不一样呀,这到底是平行的世界,还是什么,会不会他知道的东西都没用了,要知道这可是他在这个时代能够生存下来最大的砝码,可是现在气球破了。

孙祖杰满手深深的抓住了土墙,孤独恐惧充满了他的内心,浑浑噩噩之间,他回到了学校,昏沉沉的坐到了椅子上,眼睛直直的发呆。

孙祖文首先发现了他的不对,使劲的推了推孙祖杰的肩膀,吞吞吐吐的说道,“小三,小三,你怎么了?”

孙祖杰这才缓过神了,他脸色难看的说道,“我没事。”

这个时候,老师走了进来,他开始了上课,孙祖杰强打起精神,开始听课,看着黑板上的板书,慢慢的他冷静下来,没了就没了吧,记在心里就好,最重要的是眼前。



免责:该文章采集于网络,相关权利归相关人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更多文章: 1024社区 xp102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