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好梦时代 - xp1024.com
《重生之好梦时代》


第一章 三愿望

1979年7月7日,数以百计的考生站在京城一所中学的考场门外,绝大部分人心中有些紧张,而李建华很轻松,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

“估计除了我之外,没有一位考生不希望自己考上大学!”李建华心中嘀咕道。

李建华自信有能力考上大学,但他不准备读大学,三个月之前,他还抱着考上大学鱼跃龙门的念头,一场高烧过后,他放弃了这个想法。

三个月之前,李建华还是一位高二学生(79年的时候,高中两年制),放学回家,因没有带雨伞,淋了一场雨,得了重感冒,他高烧昏迷时,一个名叫高建华男子的灵魂依附在李建华的身上。

高建华是一位八零后,家里有点小钱,父母都盼着他能够考上重点大学,为此逼着他复读了三年,他最终考上了西南一所重点大学,可大学期间,他没有好好读书,混过了四年,毕业后,还托了父亲的一位朋友的关系,在老家找了一份既饿不死,又发不了财的稳定工作。

工作了几年,过了而立之年的高建华还未结婚,甚至没有稳定的女朋友,家人催着他结婚生孩子,为此,他有些烦恼,他不想为了生孩子而随便找一个女人结婚。

2016年国庆放假期间,高建华独自一人逛古玩市场,花了一千五百元淘了一把无款竹段紫砂壶,虽无款,但他觉得是件老物件,没买亏。

回家的途中,高建华被人狠狠的撞了一下,摔倒在地,紫砂壶摔碎了不说,他的手掌还被紫砂壶碎片割破了,正当他要找“肇事者”赔偿时,别人早就跑得无影无踪了。

这天晚上十一点左右,高建华躺到床上睡觉,闭上眼不久,他便入睡了,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梦到了以光图形态出现的外星人。

“嘚嘚……建华,时间不早了,起床吃早餐了!”

正在做美梦的高建华被母亲吵醒了,睁开惺忪的眼睛爬了起来,对着房门喊道:“妈,我听到了,马上就起床!”

高建华并没有马上起床,他发现自己手指上戴着一枚银色的戒指。

“这是怎么回事……我手指上怎么会有戒指……难道我做梦梦到的一切都是真的……”

在梦中,外星人说愿意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帮助高建华实现三个愿望。

大学期间,以及毕业后,高建华没少看网络小说,他没有多想,就提出了让自己和家人长生不老的愿望。外星人说,生命有始有终,不管什么生物都不可能长生不死,所有无法帮助他实现这个愿望。

之后,高建华又提出了几个异想天开的愿望,外星人无法帮助实现的愿望,PASS了,最终定下了带着记忆穿越到过去重生、拥有空间戒指和穿越重生时通过空间戒指携带物资三个愿望。

高建华嘀咕了一会儿,凝神盯着手上戴着的空间戒指看了几眼,戒指的内部空间呈现在他眼前,一个戒指形状的密封空间,不用测量,他就知道这个空间的体积足有三千六百五十二立方米。

“试一试!”

高建华抓起床上的枕头,一个念想,枕头从他手中消失了,进入了空间戒指中。

“哇!”高建华兴奋地高呼,“我发达了!”

片刻后,高建华将手机送进空间戒指中,通过观察手机显示屏,他确认相对地球上的时间,空间里的时间是停止的,他马上联想到这个空间是最顶级的保鲜容器。

高建华起床洗漱后,吃过早餐,重回卧室,规划起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高建华的父母都还健在,而他是独生子,如果他重生了,那就没有人给他这个时空的父母养老了。

“我怎么这么傻啊!”高建华兴奋地拍自己的大腿,“外星人也没有说什么时候让我重生,只要我对着空间戒指连着说一百声“重生”,那他就可以重生了,我可以等父母都去世了,我再重生。我现在手里头有空间戒指,凭借这个宝贝,我很快就能成为有钱人,让父母过上富裕的生活……”

高建华很希望外星人能够再次出现在他梦中,或者直接出现在他面前,但他的希望没能实现,那个答应帮助他实现三个愿望的外星人消失的无影无踪。

高建华想过自己为何有幸会遇到外星人,他猜测这可能和自己买的那个紫砂壶有关,但他也不能确信,因为他再没有见过这个外星人,他也就永远无法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之后一段时间,高建华利用空间戒指进行跨国贸易活动。

短短不到三年时间,高建华成为拥有上百亿身家的隐形富豪,住上了豪宅,开上了豪车,另外,他还追上一位可以用“完美”二字来形容的女友,正当他准备向女友求婚时,他出了一场车祸。

望着迎面撞来的货车,高建华觉得自己躲避不了,要挂掉了,最后一个念头就是自己无法对着空间戒指连着说一百声“重生”,不能实现重生的愿望,自己太冤了。

老天爷,不,是外星人,太眷顾高建华了,他被货车撞死后,他的灵魂穿越时空,来到四十年前的1979年,依附在一个名叫李建华男子的身上,并融合了此人的记忆。

原来的李建华学习成绩并不是很出色,如果运气好,高考超常发挥,有可能能够考上大专,以他平时的成绩,很难考上大学。

1979年,全国有近470万人参加高考,全国六百多所高等学校共录取新生27万多人。

不管原来的李建华,还是高建华,他们都不知道1979年这一年,多少学生参加高考,但他们都知道录取比例极低,能够考上大学,就算是普通的专科,也算得上天之骄子。

李建华的家人也没有指望他一定考上大学,距离他高中毕业还有半年多时间,他家人就开始张罗着托人帮他找一份工作。

原来的李建华希望自己能够考上大学,但他心里很清楚,自己考上大学的可能性不大。

新生的李建华拥有两个人的记忆,在上不上大学上这件事情上,他心里挺矛盾的。

新生的李建华按部就班地到学校上了几天课后,他觉得这个时代的老师水平真的很一般,还不如他,加上空间戒指里存放着高考恢复后四十届高考全部试卷,以及标准答案,只要他肯高考的时候把标准答案抄写下来,就算不写作文,肯定可以成为高考状元,进什么大学读什么专业的随便他选择。

八十年代的大学生是天之骄子,大学毕业后,国家分配工作,而且都是好工作,这样的好事是没有背景的八零后大学毕业生很难想象的。

如果只是重生,没有空间戒指,新生的李建华(以后直接称李建华)肯定一心想着考上大学,毕竟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做点小生意会被当做“投机倒把”,安心在学校读四年书,好处还是很多的。

可拥有空间戒指,还有空间戒指里装着大量的物资,李建华的想法自然不同了。

高建华重生之前的不到三年的时间,他靠空间戒指赚了很多钱,他学会了享受生活,吃惯了美食,他很清楚钱的好处,能让自己吃好喝好,而李建华的家境一般,虽不至于饿肚子,但不可能放开肚子吃肉,更别说天天吃鲍鱼海参之类的高价美食。

如果考上大学了,李建华只能和同学们一起吃食堂,就算自己想要改善伙食,只能偷偷摸摸的,很难让家人一起沾光,而没有考上大学就不同了,他可以假借倒腾东西,赚了一些小钱,从而改善家人的生活条件。

1979年这一年的高考,外语还不是必考科目,报考重点高校须考外语,以10%计入总分。报考一般院校的不计分,李建华都不打算考上大学了,自然没有去考外语。

李建华是理工科考生,两天半的时间,完成了语文、数学、政治、物理和化学五门考试。

进入考场之前,李建华有想过只考其中几门功课,成绩好一点,同时错过一两门功课没考,这让别人觉得他是有实力的,而运气不好,这才没能看上大学。

李建华也就是这么想想了,没有去实施,他可不想家人让他复读。

五门课每门满分100分,总分500分,李建华只得了200分,其中语文及格,考了六十三分,他高考落榜了,看到这样的成绩,他觉得挺好笑的。

在考场中,李建华仔细看过考卷,觉得以自己的本事,考四百分以上的高分,并非难事。

第二章 写文章

李建华没有考上大学,他家人非但没有失望,反而很高兴,高兴的原因不是他没有考上大学,而是他进入了《华夏青年》杂志社工作。

高建华从小就喜欢看书,考上大学之前,他没少看世界名著,也看过国内当代作家写的小说和诗歌,自诩文青。

考上大学后,高建华接触到网络小说,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他也试着写过几本网络小说,这其中有两本还签约了,并进入VIP,如果他能够稳定更新的话,他完全可以靠写小说赚钱谋生。

为了自己高中毕业后能够找到一份轻松的工作,李建华在参加高考之前,写了几篇文章,试着向《华夏青年》等杂志报刊投稿,没成想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他就收到《华夏青年》杂志社编辑部的回信,得知自己写的文章录用了,并拿到了稿费。

因为《华夏青年》杂志社的效率高,李建华将剩下的文章都寄给了这家杂志社,虽然不是每篇文章都被录用,但录用率很高。

刚开始,《华夏青年》给高建华的稿酬是每千字六元钱,后来,这家杂志社主动加价,加到每千字十元。

截止高考之前,李建华写的十二篇文章被《华夏青年》录用,总共八万余字,加上三篇被其它杂志报刊录用的文章,他靠稿酬赚了七百三十元。

李建华的父母都健在,他是家中幼子,上面有两位兄长和两位姐姐,大哥和大姐都已经结婚了,没有和他住在一起;二哥还未结婚,现在住在工厂宿舍;二姐比他大三岁,高中学历,下乡两年,去年年末返城。

李建华的父母工作了三十多年,都是车间主任,几个月前,还加薪了,他们现在每人每个月的薪水也才四十多元,而他的二哥月薪二十八元,她二姐还是徒工,月薪只有十八元。

李建华写文章拿到稿酬的事情,并没有向家人隐瞒,拿到稿酬后,大部分都“交公”了,并在他的强烈要求下,母亲大大改善了家里的伙食。

高考结束后的第二天,李建华给自己买了一辆凤凰牌自行车。

过了一天,李建华骑着自行车找到《华夏青年》杂志社,毛遂自荐来此工作。

杂志社总编亲自接待了李建华,两个人聊了很久,总编觉得李建华年纪不大,但很有想法,同意录用他,给他安排了助理编辑之职。

杂志社总编辑看重李建华的写作水平,没有给他安排太多的工作,让他安心写作。

刚开始一个多月,李建华很老实,每天按时上班,可过了一个多月,他请了一个长假,理由很简单,写作要找灵感。

总编辑没有多想,直接批假了,批假的理由也很简单,李建华写作效率很高,杂志社每个月拿出三十六元的薪水养着李建华的做法很划算的,不亏,还有赚头。

在杂志社工作一个多月时间,李建华写了近二十万字,两篇中篇小说,一篇长篇小说开了一个头。

总编辑看过之后,非常满意,他拍板决定,《华夏杂志社》以每千字十二元的稿酬拿下了三部小说的连载版权。

得到了总编辑批的长假,李建华变“懒”了,写作时间大大缩短,把时间花在享受生活上。

高建华被车撞挂之前,他是隐形富豪,他的大部分资产都被他存放在空间戒指之中,同时,绝大部分是以黄金的形式存在。

高建华以平均每克300元的价格购入20吨的金条,这些黄金的纯度都在99.9%以上,总共花费60亿元。

黄金的密度是19.32克/立方厘米,仅仅一立方米体积的黄金就有19.32吨重。

20吨大小不一的金条放在空间戒指里,占用空间只有一立方米多一点。

当初,高建华得到空间戒指后,想过自己可能会出现意外,所以,早在为随时穿越重生做准备,在空间戒指里装了很多跨时代的科技产品,以及大量科技专利的资料。

在李建华的眼里,空间戒指里的一台笔记本电脑的价值就比20吨的金条高,前提是,他不怕死,敢拿出来叫卖。

高建华决定大量储备黄金时,他上网查了不少历史上有关黄金价格的资料,并将这些资料保存在笔记本电脑上,有的还打印在纸上。

改革开放后,人民币贬值很严重,如果用人民币来说黄金的价值,普通人没有直观感觉。

就美元而论,1979年八月中旬,黄金伦敦定价超过350美元/盎司,1盎司等于31.1034768克,相当于,每克黄金市价超过11美元,那么20吨黄金价值超过2.2亿美元。

可能现在的华夏政府拿不出2.2亿美元的资金购买一台笔记本电脑,而美国政府肯花这笔钱的可能性很大。

不管李建华,还是高建华,都有一颗爱国之心,两个人地记忆融合之后,没有动过叛国的念头,不会想着谋求私利,而帮助美国快速提升计算机科技。

其实,此时的李建华有想过,就算把笔记本电脑卖给美国人也无妨,高建华上辈子的时候,美国人在计算机科技领域占有领导地位,就算他重生了,也很难改变这种情况……但这只是一个想法,他确定自己不会这么做。

……

高建华在梦中和外星人交流之后,他上网查了很多资料,其中包括华夏建国后发行的哪些邮票价格会暴涨,他并没有刻意去记这些信息,他直接下载到电脑上,一部分打印出来,另外还网购了几本有关邮票收藏的专业书籍……这些资料都存放在空间中。

庚申年猴票是特种邮票,编号为T46,全套一枚,面值8分(人民币),是原邮电部(简称华夏人民邮政)于1980年(庚申年)2月15日发行的一套生肖邮票。

猴票背景为红色,图案是由著名画家黄永玉绘制的金丝猴。邮票原图由黄永玉绘制,邮票由邮票总设计师邵柏林设计,由姜伟杰雕刻,采用影写版与雕刻版混合套印方式印刷,由京城邮票厂印刷。

庚申猴票尺寸为26×31毫米,齿孔11.5度,一版80张(8×10)。

猴票的发行量猜测在360万枚至800万枚之间,《华夏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2003)中记载的庚申年猴邮票的发行量为500万枚。

就算没有特意去查资料,高建华都知道庚申猴票值钱,如果能够这种邮票发行时,多买一些,肯定能够“发财”,他没少在网上看到庚申猴票价格暴涨的信息,有人因机缘巧合买了一些猴票而发财的故事。

高建华穿越重生后不久,新生的李建华就想到了投资猴票,他知道猴票还没有发行,他希望猴票发行之前,他能够通过合法途径赚一些钱,这样,他可以让别人知道他买了很多猴票。

除了用自己赚到的钱购买猴票,李建华还想着用高建华重生之前存放在空间戒指中的钱买猴票。

高建华不仅在空间戒指里存放了很多金条,他还特意兑换了不少旧版人民币纸币放在里面。

高建华没有像以投资为目的的收藏家那样,追求旧版纸币的品相,他特意兑换了一些有些破旧的旧版纸币,毕竟这样的旧版纸币市价要便宜很多。

在空间戒指中,1965版10元(俗称大团结)的纸币有五十多万张,为了兑换这些纸币,高建华花费了两千多万元,差不多四十元购买一张“大团结”。

当初,高建华以每克300元的价格大量买入金条,相当于每盎司1500美元多一点。

1979年八月中旬,国际黄金价格超过350美元/盎司,李建华看了资料之后,知道未来一段时间,国际黄金价格持续上涨,最高涨幅超过一倍,高峰过后,一路下跌。

李建华觉得,按照美元计算,未来三十几年,黄金价格上涨三倍多一点,储备黄金和储备“大团结”,区别不是很大,资产“缩水”三倍左右,相比之下,此时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要比后世高几倍,人民币购买力要强上很多,储备“大团结”可就划算多了。

高建华挂掉之前,600元可以买到两克黄金,如果用来兑换“大团结”,可以得到十五张“大团结”。

李建华从母亲口中得知,当下一克纯金市价在二十块钱左右。

此时,华夏政府挂出的汇率是一美元兑换1.5元人民币多一点。

华夏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政府缺外汇,改革开放后,依旧如此。

华夏的物价一直由国家计划规定,长期没有变动,许多商品价格偏低且比价失调,形成了国内外市场价格相差悬殊且出口亏损的状况,这就使人民币汇价不能同时照顾到贸易和非贸易两个方面。

后来,为了加强经济核算并适应外贸体制改革的需要,国务院决定从1981年起实行两种汇价制度,即另外制定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并继续保留官方牌价用作非贸易外汇结算价。这就是所谓的“双重汇率制”或“汇率双轨制”。

李建华心里很清楚,储备“大团结”比储备黄金更妥当一些,这并不仅出于购买力的考虑,如果他不想让别人知道他的秘密,短期内,他根本不可能卖掉大量的金条,黄金不能直接当做货币购物,而“大团圆”就是货币,他可以用“大团圆”买到很多东西。

其实,李建华并没有后悔储备了这么多的黄金,他觉得自己手里的现钱足够多了,将来他会更有钱。

包括五十多万张“大团结”在内,空间戒指存放着总面值八百多万的第三套人民币,另外,还有总面值超过三千万元的第四套人民币,第五套人民币的总面值超过三亿,另外还有美元和港币两种外币,这些外币总面值折合成美元不低于五千万,其中八十年代之前发行的外币总面值有一千多万美元。

庚申猴邮票发行量以500万枚计算,每枚8分,500万枚总面值40万元。

三十几年后,一枚庚申猴邮票市价超过一万,理论上,500万枚庚申猴邮票市值超过500亿,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庚申猴邮票的价格之所有能够成为暴涨,有很多原因,主要是因为庚申猴邮票当做邮资使用了,真正的新票数量很少。

李建华计划投入购买上百万枚猴票,他看过查看高建华搜集存放在空间里的资料得知,到了1985年,一枚猴票就能够卖8元,他准备从这个时候开始抛售猴票,五年时间,就能够获得百倍利润,而之后价格从8元的增长到800元,时间则超过十年时间。

虽然百倍利润很惊人,但李建华并不打算过了五年时间,就卖掉手中所有猴票,慢慢抛售,持续抛售,毕竟八十年代中后期,国内的集邮市场刚刚形成,在猴票价格不下跌的情况下,市场短期没无法接受他手中所有的猴票。

第三章 集邮票

八月中旬的一天,李建华在家吃过早餐后,独自一人拎着篮子出门买菜。

在吃方面,李建华很舍得花钱,特别是见到将来价格会暴涨,他自己又喜欢吃的食材,他愿意“一掷千金”。

比如大黄鱼,算上花钱购买“鱼票”的花费,买一斤大黄鱼的成本仅仅比猪肉贵一倍多点,而李建华知道再过三十几年时间,单条上斤重的野生大黄鱼一斤能卖好几千元,是猪肉价格的百倍以上。

显然现在没人养殖大黄鱼,市面上能见到的,都是野生的,不存在人工养殖冒充野生的情况。

高建军喜欢吃大黄鱼,特意学了几种烹制大黄鱼的方法,厨艺还不错。

如今,新生的李建华拥有高建华的厨艺。

换着花样做,用心做,大黄鱼的美味,得到家人的称赞,加上李建华自己特别喜欢吃,各种因素综合在一起,让李建华成为他人眼中的“败家子”,频频“高价”买大黄鱼吃。

李建华买完菜回到家时,家人都出门上班了。

放下菜,李建华喝了口水,骑着自行车出门,骑了二十几分钟,来到位于东华门的华夏集邮总公司营业部。

高考之前的一个星期天,他和同学来过一次,那一次,他花了四十多元购买邮票。

去年年底,京城邮票公司恢复营业,营业部门口挤满了人,到了星期天,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仿佛农贸市场一般。

没过几个月,不少人已经不满足于仅仅抱着个集邮册在人群中穿来穿去,寻找交易的机会,而是干脆铺上报纸,摆个地摊,干起了守株待兔的行当,几本集邮册一打开,花花绿绿的邮票便会映入眼帘,由不得集邮者不去立马掏钱购买。

李建华看过高建华搜集的资料,并特意去记了一下,记住了一些将来的价格涨幅大的邮票,遇到“全国山河一片红”之类的珍邮,就算卖家开出了“天价”,他也会掏钱购买。

面值八分钱的邮票,卖家开价几块,甚至小几十,这样的价格在普通集邮者眼里就是天价,而李建华的看法则完全不同。

就说“全国山河一片红”吧,李建华现在花小几十块钱买一枚,再过十几年,就能够卖几万,利润高达千倍,存放的时间越久,利润越高,买入这类稀缺珍邮,绝对不亏。

很多邮票现在的售价在李建华的眼里很低,但他不想自己成为别人眼中的“凯子”,就算知道按照卖家的开口价买下,自己占便宜了,但他依旧会砍价,大部分时候,他能够以较低价格买下。

这一天,李建华在集邮公司门口待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选购了千余枚的邮票,大部分是大革命邮票,买了好几张整版的邮票,总共花费三百元。

回家的途中,李建华脸上洋溢着笑容,他挺开心的,他很清楚自己刚才买的邮票,再过三十几年,涨幅都在千倍以上,高的有好几万倍,平均涨幅超过两千倍。

靠写文章赚了钱后,李建华和家人说将来要买套大房子,并向父母询问,现在京城的房价几何,得知自己家附近的房子每平米三百元左右。

此时,一平米三百的房价,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绝对算的上天价,京城人均月收入不到四十,不吃不喝干八个月未必能够买一平米的房子。

李建华家附近有一所重点小学,他查看了高建华存放在储物戒指空间里的京城地图资料,知道将来自家房子不会拆迁,附近重点小学依旧存在。

京城的学区房,面积不大,李建华知道这两个因素加起来,势必造就房价有惊人的升值空间。

三十五年时间,涨六百倍不是难事。

显然,未来三十几年,京城的房价涨幅远远比不上李建华所买邮票的平均涨幅,而且,李建华知道1997年年初,邮市行情到达顶端,之后,邮市进入多年的熊市,如果能赶在这波牛市中,卖掉大量邮票,再做其它投资,比如投资买房,那利润肯定更多。

储物戒指,价值上亿美元的黄金,以及自己对未来的了解,让李建华坚信自己在十年成为全球范围内明面上的顶级富豪,合法资产会很惊人,而十几年后,依靠买卖邮票赚钱提成他身价的帮助并不是很大。

但是,李建华依旧对投资邮票感兴趣,这可能与原来的李建华和高建华都是集邮爱好者有关。

其实,现在的京城比国内其他城市的房价贵不了多少,主要是京城的土地价值没有真正体现出来,也没有富裕阶层和外来人口对京城房价的推升。

当下的京城人,不管居住条件如何,绝大部分不会想着自己去买房子,一是没钱买,二是可以等着单位分房。

没工作的人想着找到工作了,再等单位分房,至于个体户,当下几乎不存在。

李建华心里也清楚,如果不怕别人发现他的秘密,就算他现在投入两三亿元买房,将来这些房子市值上千亿并不是一件难事,而投资买邮票,他不可能投入这么多的资金。

相比之下,邮票生意只是小生意,房地产生意才能做成大生意。

高考结束后,李建华就开始做长远的事业规划,写在纸上,并多次修改,将来他会涉足房地产业,但不是这不会成为主业,各种黑科技才能让他频频兴奋,甚至激起他的肾上腺素。

李建华很希望不久的将来能够改善自己和家人的住宿条件,可前提是他靠写文章赚到买房的钱,要不然,他和家人说不清购房款的来源。

……

高建华从初中开始,就喜欢收集邮票了,可他没有太多的钱购买邮票,主要收藏一些新发行的邮票。

高建华的集邮册中的绝大部分邮票是九十年代后发行的,这些邮票的发行量实在太大了。

从信封上揭邮票收藏,这不需要金钱成本,而高建华花钱购买新邮收藏,几乎没有增值,甚至没有保值,反而贬值了。

借助空间戒指发家后,高建华买了不少珍邮,新华夏成立后公开发行的全套邮票,以及全国山河一片红等几枚印刷后因各种原因而取消发行的邮票,他都有收藏,邮票装在集邮册中,这些集邮册放在空间戒指中。

如今,李建华拥有这些邮票。

李建华买了邮票回家后,伏案写了半个多小时的小说。

见时间不早了,李建华亲自下厨,做五个人的饭菜。

李建华的父母和二姐都不回家吃午饭,他亲自给他们送饭菜,顺带给住在职工宿舍的二哥送饭菜。

李建华的大哥是国庆节那天出生的了,名叫李建国;二哥出生于八月一日,名叫李建军;大姐名叫李孝丽,二姐名叫李孝珍。

李建军和父亲李宝农同在红星机械厂工作,而且同在一个车间工作。

李建华先来到父亲和二哥工作的机械厂,到了车间门口,刚停好车,二哥从车间里出来了。

“小五,你来了啊!”李建军笑呵呵道,“今天做了什么好吃的呢?”

李建华在家排行第五,小名小五。

李建华靠写作赚了钱后,对家人非常的大方,大部分稿酬上交给父母外,他还出钱给二哥买了一辆新的自行车。

李建华家里距离红星机械厂很近,平时李宝农上下班都是走路的,李建军住在工厂宿舍,他也经常回家吃饭。

李建军之所以住工厂宿舍,是因为他家住在大杂院里,居住面积太小了,全家不足三十平米,如果他住在家里,那人均面积不足六平米,而且,他觉得住在工厂宿舍更方便。

李建华的母亲宋秋菊和李孝珍一起在利民纺织厂工作,宋秋菊早就骑自行车上下班了,李孝珍返城进入纺织厂工作后,李孝珍骑自行车载着母亲上下班。

李建华觉得母亲和二姐共用的自行车太旧了,想着给她们换一辆车,但他母亲没有舍得换。

宋秋菊说,将来家里花钱的地方有很多,毕竟李建军和李孝珍都到了结婚的年龄。

李建华小时候很调皮,从小没少让父母操心,自从高建华的灵魂附身他身上后,他变得成熟了,特别是他靠写小说赚了钱后,他的父母觉得他长大了。

李建华没有坚持让母亲买新自行车,想着自己拿到更多的稿酬,再买也不迟。

李建军骑上新自行车之前,正在追求同厂的一个女工,那个女工长得挺标致的,而且她的家里的条件比他家好,有点看不上李建军。

李建华不仅出钱给李建军买新自行车,还偷偷塞了不少泡妞经费。

李建军腰包鼓了之后,花钱大方了起来,请女方看电影,下馆子(国营饭店),吃雪糕喝汽水,没多久,他追上了这个女孩,二人成功确定恋爱关系,虽然还没有偷偿禁果,但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

“你自己看吧。”李建华取下三个饭盒,递给二哥,这是二哥和他父亲今天中午吃的饭菜。

李建军见李建华跨坐在自行车上,问道:“你这就走了啊?”

“你别偷吃菜,和爸一起吃。走了,我还要给妈和二姐送饭菜呢!”

十几分钟后,李建华见到了母亲和二姐。

“小五,你吃过午饭了吗?”李孝珍笑嘻嘻问道。

“没有。”李建华微笑道,“我们一起吃。”

打开饭盒,宋秋菊见到了鱼和肉,嗔怒瞪了李建华一眼:“你又乱花钱了,昨天不是吃肉了嘛,怎么今天还买啊?”

“妈,哪条法律规定我们不能天天吃肉啊!”李建华笑道。

“就是,谁说不能天天吃肉了。”二姐嘻嘻笑道,“小五现在有本事了,多吃肉,才能够写好文章。”

“没错,想要写出好文章,要多吃肉。”李建华开玩笑道,他夹了一口红烧肉放在母亲的饭盒里,“妈,您多吃点!”

“你也多吃点。”宋秋菊欣慰的笑了笑,往李建华和李孝珍的饭盒里夹了一些菜。

“小五,你变懂事了!”李孝珍嫣然笑道。

“我都这么大了,不能像小孩一样。”李建华微笑道,吃了几口饭菜,问道,“妈,二姐,你们工作累不累呢?”

“不累。”宋秋菊微笑道,“小五,你天天动脑筋写文章才累。”

“谈不上累,觉得日子过得很充实。”

“小五,你这么聪明,复读一年,肯定能够考上大学的。”李晓珍说道,“要不,过几天,你去复读吧。”

“二姐,我承认自己很聪明,呵呵,但能够写好文章,并不代表高考成绩一定会好。而考上大学的学生,就算读完大学了,未必能够写好文章……我觉得在杂志社工作挺好的,既有稳定的工作,还可以靠写文章拿稿酬,总编辑和同事都挺照顾我的,我真的不想丢掉这份工作。其实,就算是大学生毕业,未必能够能够进入我们杂志社工作。”

“既然这份工作这么难得,那你就好好工作。”李孝珍微笑道。

“小五,找到一份好工作不容易,杂志社总编辑同意你请长假,你在家可要好好写文章。”宋秋菊嘱咐道,对她而言,小儿子能进杂志社工作是祖坟冒青烟的天大好事。

“妈,您就放宽心吧,我心里有数的。”李建华笑了笑,“过几天,我就把自己新写的稿子交给总编看看,又能拿到稿酬。”

“你自己心里有数就行了。”

第四章 成诗人

一个多星期后,李建华来到《华夏青年》杂志社,双手向杂志社总编辑呈上自己最近新写的稿子。

“总编,这是我最近写的,试着写了几首诗,您帮忙看看。”李建华面带微笑道。

“你还会写诗啊,不错。”总编辑微笑道,“你坐吧,我先看看你写的诗。”

总编辑低头看到扉页上一首只有两行的小诗,诗歌名为《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看到这首诗,近五十岁的杂志社总编辑愣了半晌,嘴里重复默念了两遍:“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总编,您觉得怎么样?”李建华含笑低声问道。

高建华挂掉之前,搜集了不少改革开放后,国内文学领域的资料。

新生的李建成看了一些资料,知道顾城的成名作《一代人》发表于1980年《星星》第三期,这首诗歌发表后,震动了整个诗坛,不管是对朦胧诗抱肯定或者抱否定态度的人,对这首诗却是一致的称赞。

李建华觉得《一代人》这么经典的诗歌写出来后,肯定很快刊登,而现在距离这首诗歌发表还有一段时间,他不能百分之一百肯定顾城没有将这首诗写出来,但他觉得顾城没有写出来的可能性不会低于九成,就算对方已经写出来,只要他先发表了,他就不怕别人背后说他剽窃。

“好,好,好!”总编辑连着喊了三个好字,并拍案而起,“建华,这首诗写的好啊!”

总编辑盯着李建华看了几眼,问道:“写这首诗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

“写出这首诗歌也算机缘巧合。前几天早晨,天还亮,我睡醒了,躺在床上,望着窗外,看着天色从黑变亮,这个过程很美妙。想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们华夏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黑夜离去,迎来光明,就写出了这首小诗。”

“呃!”总编辑沉吟一声,低头看着李建华写的《一代人》,片刻后,爽朗一笑,轻轻拍了拍书桌,“这首诗歌避开了情感的直抒,弃置了景象的实叙,它没有着意建构完整的意境,只是用意想、用隐喻,在浓重的黑色背景上凸现了一双不同寻常的‘黑色的眼睛’,这黑色的眼睛象征着一代人的觉醒,在眼睛的前方,似乎可以看到从乌云的缝隙中射出一束白光。整首诗,宛如一幅有立体感的版画。有点王维诗作《画》的意境,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不,你这首《一代人》的意境远胜于《画》!”

“总编辑谬赞了!”李建华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不,我说的话是实话,这是个刊登之后,我想肯定能够震动国内整个诗坛。我认识《星星》诗刊的编辑,我帮你推荐,我们《华夏青年》也要刊登这首诗歌。”

“谢谢总编。”

“不客气,我再看看你写的其它诗歌。”

除了《一代人》之外,李建华还写了三首诗歌,这些诗歌都是他自己创作的,虽然他很用心,但意境上和《一代人》差太远了。

总编辑知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道理,看了其它三首诗歌,虽然没有让他眼睛一亮的感觉,但细细品读,觉得写的不错,他又称赞了几句。

等总编辑开始看小说时,李建华主动提出看看同事有什么事情需要他帮忙,他起身告辞了。

这天,李建华在杂志社上了一天班,下班之前,他又请假了。

之后一个多星期,李建华没来上班,待在家中写文章。

在杂志社总编辑的推荐下,半个多月后,《一代人》在《星星》诗刊发表,正如他和李建华所有说的,这首歌发表后,震动了整个诗坛,得到了一致的称赞,从此华夏大地众多喜欢诗歌的人记住了“林夕”这个人。

高建华上辈子,上网看过很多名人的百科资料,包括为很多天王歌后写过歌的填词人林夕,他不记得这位填词人的本名,但他记住了林夕这个笔名来自“梦”字的简体版上下拆开来,有梦中林下看夕阳之意。

新生的李建华很喜欢林夕这个名,他写完诗歌后,特意用上了这个新笔名。

这之前,李建华一直用“木子高”这个笔名发表文章,他觉得自己既姓“李”,也姓“高”,而他觉得“李高”或者“高李”这个笔名不好听,没多想,就用上了“木子高”这个笔名。

李建华不知道《星星》诗刊刊登别人的诗歌给多少稿酬,包括《一代人》在内四首诗歌,他总共获得了四十元的稿酬,而《华夏青年》只刊登一首了《一代人》,给了二十元的稿酬。

凭借《一代人》这首小诗,李建华成为了知名诗人。

四首诗歌总字数不到两百字,拿到六十元的稿酬,李建华觉得自己赚大了,但他并没有想着大量剽窃后人写的诗歌发财,他都是等自己有灵感的时候,用心写几首。

李建华自己创作的诗歌没有成为经典之作,但很多算得上不错的作品,能够在全国性的专业诗刊上发表,他看着自己写的诗歌刊印出来,并得到诗歌爱好者的喜欢,他心里很开心,甚至有些小得意。

九月下旬的一天,李建华拿着自己写的稿子来到杂志社,杂志社的同事拿出二十几封信。

“建华,这些信都是读者写给你的,呵呵,你现在可是大名人!”

“我算什么大名人啊。”李建华谦虚地笑了笑,伸手接过了那些信件。

这之前,李建华就收到读者写给他的信,他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情,写信给他的读者,大部分都在信里面夹着一枚未使用过的邮票,意思就是让他回信,不需要他自己花钱购买邮资。

虽然李建华经常忙着写作,但他的空闲时间也不少,读者写给他的信,他都会撕开看,他也不管里面有没有附带邮票,他会有选择地给一些读者回信,回信比例不到三成。

李建华见到杂志社每天都收到很多信件,没有人去管信封上贴着的信销票,虽然大部分是普通邮票,但有不少“J”字纪念邮票和“T”字邮票,他知道这两类邮票,就算是信销票,再过三十几年,每枚至少能卖好几元。

李建华知道自己将来肯定能够超级大富豪,对他而言,靠撕信封上的邮票,三十几年的时间,每枚赚几元钱,这是蝇头小利,谈不上看不上,他享受集邮的过程。

为了得到贴着邮票的信封,李建华特意找杂志社总编辑,说自己和几个同学喜欢集邮,总编辑同意他拿走一些早就看过的信封。李建华挑选了一些信封拿回家,让家人帮忙,通过泡温水的方法,将一枚枚信销票撕下来,晾干了,夹在书本里保存起来。

第五章 品名酒

不知不觉中,国庆节来临了。

李建国今年刚满三十岁,他原本不打算特意举办生日宴的,生日那天,他妻子给他下一碗鸡蛋面,还多买两个菜,改善一下家里的伙食,这样就够了。

李建华向父母提议,买些好菜,买几瓶好酒,做一桌丰盛的酒宴,替大哥庆祝三十岁生日。

李宝农和宋秋菊没有反对李建华的建议,不过,宋秋菊说让他花钱来办这桌酒宴。

李建华靠写文章,赚了一些钱,在他家人眼里,他和大款差不多。

李建华将来花钱的地方有很多,虽然他不缺钱,但是他不希望家人知道他拥有空间戒指的秘密,他想到了通过让家人知道他投资购买邮票赚了很多钱。

为了让父母同意自己大量购买邮票,李建华费了不少口舌,他和父母“交涉”了几次,最终,他和父母达成共识,那就是,他每个月给家里500元,剩下的钱,他自己留着,但这些钱也不能乱花。

为了办好大哥的生日宴,李建华特意找了一个高中同学。

这位名叫郭德凯的同学在家门口见到了李建华,有些意外,笑呵呵道:“建华,大作家,你怎么有空来找我啊!”

“我们可是老同学,我过来看看你不行啊?!”李建华笑道,将手中拎着的一网袋苹果递给郭德凯,“给你的,拿着!”

“这……我吃一个就行了。”

“拿着吧,我家买了很多苹果,我和家人可以连着几天拿苹果当饭吃。”

“大作家,我知道你现在赚钱多,兄弟我就不和你不客气了。”郭德凯笑了笑,伸手接过网袋,从中取出一个苹果,“你要不要来一个?”

“不用了。”

“那我不客气了。”郭德凯将手中的苹果在衣服上擦了几下,大口咬了一口,嚼了几下,“走吧,去我家坐会儿吧。”

郭德凯的父母还没有下班回家,他拿出钥匙,打开房门。

二人进屋坐下后,郭德凯含笑打量了李建华几眼,问道:“你在杂志社工作,还好吧?”

“挺不错的,工作很轻松。你呢,你在供销社工作,还好吧?”

“沾了我老子的光,还不错,没有人给我脸色看。”

“那个……”李建华笑了笑,“我这次来找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事。”

“我知道你找我有事,说吧,我能帮的肯定不会推辞的。”

“过几天,我大哥三十岁生日,我想替他好好庆祝,想要买一些紧俏货。”

“你想买什么?”

“想买几瓶GZ茅台酒,可我手里没有酒票,找你帮帮忙,我可以多加些钱的。”

“具体多少瓶呢?”郭德凯又问道,“少的话,我可以帮你弄几张酒票,如果多的话,还真的需要花钱买。”

“如果买很多的话,一瓶茅台酒加多少钱呢?”李建华反问道。

“呃……”郭德凯沉吟片刻,“如果你买十几瓶,加一块,每瓶八块钱。如果买的更多的话,那就不好说了,每瓶可能要九块。”

“每瓶茅台酒,我加两块钱,九块钱一瓶!”李建华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把钱,“这里有一百八,你数数,帮我买二十瓶茅台。”

“哇!”郭德凯故作夸张地叫了一声,“你还真有钱,一百八,你不怕我拿了钱,不认账啊?”

“在我眼里,一百八不算什么,咱们之间的友情远不止这个价!”李建华微笑道。

“谢谢你对我的信任。”郭德凯爽朗一笑,接过李建华递过的钱,仔细数过一遍后,又说道,“建华,其实买一瓶茅台,用不了九元,你……”

“就九元吧,你帮我忙,我不能让你吃亏。”李建华打断道,“我不管你花了多少成本,我愿意以每瓶九元的价格从你这里买茅台酒。”

“这……我这算不算投机倒把呢?”郭德凯开玩笑道。

“这怎么能算投机倒把,我买茅台酒,可不是用来卖钱的,都是我家人喝。”

“这么贵的茅台酒,你和你家人舍得喝啊?”

“不瞒你说,我靠写文章赚了不少稿费,就算我家里人以后每个星期喝一瓶茅台酒,我都能够承受得起了。”

“你还真牛!”郭德凯说着站了起来,“光顾着聊天了,我都还没有给你倒茶。”

“我还真的有点渴了,不用泡茶了,倒杯凉开水就行了。”

“那我就不和你客气了。”郭德凯没有去泡茶,给李建华倒了一杯凉开水。

李建华喝了一口凉开水,含笑问道:“德凯,你能不能帮我买到几年之前出厂的GZ茅台酒,最好是十几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老酒。”

“年头久的老酒味道更好,价格肯定要高一点,就算能够遇到,数量也也不会多的很。”

“我知道,78年出厂,距离现在不远,还是按每瓶九元的价算,从77年的开始,距离现在的时间每增加一年,购买价增加五毛钱……你看怎么样?”

“77年的九块五毛,76年的十块,66年出厂的茅台酒,价格是十五块,呵呵,我没有算错吧?”

“没错。”

“我帮你找找看,可能能够找出几瓶好几年前出厂的茅台酒。”

次日,李建华在家和家人吃晚饭时,郭德凯骑着一辆脚踏三轮车来到李建华家居住的四合院门口,喊道:“建华,在家吗?”

“在家,我马上出来。”李建华应了一声。

李建华放下筷子,和家人说了一声,跑到四合院门口,问道:“德凯,吃过晚饭了吗?”

“还没呢。你要的酒,我都给你买来了,一共二十瓶,其中三瓶七五年出厂的,还有两瓶七六年出厂的。”

李建华心中默算了片刻,微笑道:“我还差你六块五毛钱。先去我家吃晚饭,等吃过晚饭,我再把钱给你。”

“我就不在你家吃晚饭了,来之前,我没有和我父母要来你这里,我晚回去了,他们会担心的,呵呵,不满你说,我购买七五年出厂和七六年出厂的茅台酒,都没有多花钱,你给我一百八,我赚了了十几块,怪不好意思的,要不然,你少给点吧。”

“亲兄弟明算账,我们之前谈好的协议,不能随便更改。”

“既然你这么说,我就不和你客气了。”郭建凯笑了笑,“别闲聊了,帮忙一起搬吧,搬完酒,我就要回去了。”

李建华知道再过三十几年,七十年代中后期出厂的GZ茅台酒,一瓶能卖好几万元,甚至十万元以上,他觉得就算往市场上抛售几千瓶陈年茅台酒,甚至几万瓶,每瓶依旧能够卖上万元。

现在,李建华打算以九元,或者九元以上的价格大量买入GZ茅台酒。

除了出于投资考虑,李建华准备购买大量茅台酒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喜欢喝这种酒,就算他现在多买一些,将来也会被他和亲朋好友一起消灭掉,就算会拿出来卖钱,也不会拿出太多。

“将来,举办慈善拍卖会的时候,我可以拿出一些陈酿筹集善款。”

在郭德凯的帮助下,李建华将二十瓶茅台酒搬回来家,他父母见到他买了这么多茅台酒,有点不高兴,但他们并没有马上出言责怪李建华,他们不想让儿子在同学面前落面子。

将郭德凯送到门后,李建华掏出六块五毛钱递给郭德凯,郭德凯假客气了一番,最后还是收下了。

李建华回到家里,见父母脸色有点不好,灿灿一笑,说道:“爸,茅台酒可是好酒,少喝一点,对身体有好处,以后,您就喝这种酒吧,别再喝二锅头了。”

“小五,你别嬉皮笑脸。”宋秋菊板着脸说,“茅台酒这么贵,你一次买这么多,这不是败家嘛!”

“妈,就算我爸天天喝茅台酒,每天只花几块钱而已,建华写几百字的文章就可以买一瓶茅台酒,这不是败家,是孝顺。”二哥李建军微笑着插了一句话。

“也是……就是太花钱了。”宋秋菊嘀咕了一声,脸上挤出一些笑容,瞥了丈夫一眼,“我就不说了,说多了,别人还以为是我不让建华孝敬爸爸。”

“我……”李宝农刚张口,他的话就被李建华打断了。

“好了,别说。”李建华从箱子里取出一瓶茅台酒,“今晚我们就喝茅台酒,每个人都尝尝。”

“这么贵的酒是要好好品尝。”李孝珍笑道,“我去拿酒杯。”

李建华打开酒瓶,倒酒时,宋秋菊让他少倒点。

李建军品了一口茅台酒后,眯着眼睛笑道:“好酒就是不一样,真好喝。”

“好喝也不能多喝。”李建华微笑道,倒了五杯酒之后,举起酒杯,“来,我们干一杯。”

“干什么干啊,慢慢喝!”宋秋菊板着脸说道。

“呵呵!”李建华笑了笑,“那就不干了,但杯子还是要碰一下的。”

高建华上辈子发家之前,很少喝茅台酒,但喝过几次,等他靠空间戒指发达了,不仅经常喝茅台酒,还花过几十万购买八十年代出厂的茅台陈酿品尝。

碰杯之后,李孝珍品尝了一小口茅台酒,眉头一皱,长大嘴巴,吐吐舌头,说道:“好辣啊,我有点闹不明白了,你们男人怎么喜欢喝白酒啊。”

“觉得不好喝,留给我。”李建军微笑道。

“给你。”李孝珍将手中的酒杯放到了李建军的面前,“酒鬼!”

“二哥,茅台酒虽好,可不好贪杯!”李建华说道。

“我知道。今天高兴嘛,以后,这些茅台酒就留个爸爸和你喝。”李建军说道。

“没有说不让你喝酒,多喝对身体不好,少喝点,没关系的。”李建华笑道。

“别关顾着说话了,多吃点菜。”宋秋菊说道。

第六章 帮朋友

李建华没有贪杯,喝了一两左右的茅台酒,他就不再喝了。

吃过晚饭后,李建华对家人说:“我出去一会儿。”

“出去干什么?”李孝珍问道。

“我听说温忠良华返城了,我去看看他。”

李建华口中所说的温忠良是他的好友兼初中同学,初中毕业后,就下乡了,今天下午,他听另外一个同学说,温忠良返城了。

“温忠良,是你初中同学吧?”李孝珍问道,“我记得他来我们家玩过几次。”

“是啊,不聊了,我走了。”

李建华骑着自行车来到温忠良的家门口,见到温忠良正在洗碗。

“建华,是你啊!”温忠微笑打招呼道。

“是啊,忠良,洗碗呢!”李建华应了一声,停好自行车,轻轻在温忠良的胸口擂了一拳,“我们有些日子没见了。”

“是啊,大半年了。”温忠良笑了笑,“真没有想到你成为了一个大作家。”

“我的事情,你知道了啊?”

“我也是今天刚听说的。你不来,过几天,我也会去找你。”

“那个……找到工作了吗?”

“没有。”温忠良轻叹了一口气,“现在很多返城青年待业在家。”

“我记得你初中的时候集邮的,现在还集邮吗?”

“以前集的邮票还保留着,但很久没有买新邮票了。你想集邮?”

“是啊,我最近迷上了集邮。如果你一时找不到工作,你就帮我去收购邮票。”

“还要我帮你收购邮票?”温忠良略带惊讶道,“你准备买多少邮票呢?”

“每个月花费四五百元不成问题。”

“这么多啊?”温忠良瞪大了眼睛,一脸惊讶,“你写文章这么赚钱啊?”

“是挺赚钱的,我写文章的速度很快,稿酬不低,状态好的话,一个月少说能赚一千多。”

“哇!”温忠良惊呼一声,脸上流露出带着羡慕的笑容,“你发达了。”

“明天上午,你来我家一趟,我们一起去趟东华门,很多人在邮票总公司门口买卖邮票。”

“行。我家的自行车都有人骑,你载我去东华门。”

“我载你去,你载我回来。”李建军微笑道,“明天,我陪你去一趟,之后你一个人去。”

“我怎么帮你收购邮票啊?”

“我需要什么邮票,可以列个清单,各种邮票的收购价都标出来,这是你卖给我的价格,至于你的收购价,我就不管了,收购邮票的本钱,我来提供。”李建华压低声音说道,“你放心,只要你用点心,帮我收购邮票,肯定能够赚到钱的,一个月赚七八十,问题不大。”

温忠良闻言一愣,略带疑惑地打量了李建军几眼,绝对对方在吹牛,他觉得自己帮对方买邮票不可能月赚七八十块钱,嘀咕道:“一个月买四五百元的邮票,就算你集邮,也不用买这么多邮票啊。”

“忠良,我觉得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们华夏就变天了,现在不能做的事情,将来可以做。可能现在政府会觉得买卖邮票这种行为是投机倒把,而以后国家允许百姓买卖邮票。我觉得将来集邮的人肯定会越来越多,而以前发行的邮票,存世量是固定的,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数量会越来越少。买邮票的人多了,而邮票数量有限,物以稀为贵,将来老邮票,特别是一些发行了少的珍邮,将来价格涨幅肯定会很大。我靠写文章赚了一些钱,把钱存在银行,也没有多少利息,用来买邮票可能更划算。”

“你还真精明。”温忠良笑道,“听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老邮票将来会涨价。”

这时候,温忠良的母亲从屋里走出来,见到了李建华,笑呵呵道:“建华,你来了啊,进屋坐啊!”

“阿姨,我就不坐了,我和温忠良聊几句,我就回去了。”

“妈,您别管了。”温忠良说道。

“你这孩子,你同学到了家门口,你不请他进屋坐坐,给他倒杯茶,这像样嘛?”温母瞪了儿子一眼。

“阿姨,您就别客气了,我和忠良说悄悄话呢!”李建华笑呵呵道。

“随便你们了。”温母微笑道,“建华,你吃过晚饭了吧?”

“刚吃过。”

“妈,您就回屋吧,让我和建华好好聊几句。”

“好,好,我不打扰你们了。”温母微笑着回屋了。

“我妈挺烦人的。”温忠良苦笑道。

“我妈也差不多,呵呵,我们可不能说自己的母亲烦人,长辈也是为了我们好。”李建华灿灿一笑,“最近大半年,过得还好吧?”

“下乡有什么好的,苦死了。”温忠良顿了顿,问道,“你说你一个月赚一千多,是高考之后,每个月都能赚这么多?”

“算平均的话,差不多有两千。不过,每个月,我要给家里交一些钱。”

“给家用,也是应该的。”温忠良呵呵一笑,打趣道,“你还真厉害,以前怎么没有看出你有写作方面的才华啊!”

“我早就知道自己有这方面的才华了。”李建华半开玩笑道,“我不和你聊,明天和你去东华门,今晚还要写点稿子。”

“听说你在杂志社工作,明天不用去上班?”

“我请了长假,去不去上班关系不大的。”

“这么好啊?!”

“不去上班,并不代表我可以天天玩,稿子写少了,杂志社那边说不过去。”

“待在家里写文章,累不累呢?”

“还好吧,我觉得挺轻松的,这份工作挺适合我的。好了,真的不说了,我走了,你明天吃过早餐后,马上来我家,也不用太早的。”

“知道了。”

“明天见!”

李建华找温忠良帮他收购邮票,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他真的没有太多时间放在收购邮票上,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想帮帮温忠良,他知道京城有大量返城知青,家里没有一定的关系,很难找到一份工作,待业在家的滋味不好受。

第二天早上,李建华的家人都出门上班了,温忠良来到他家中。

“你够早的啊。”李建华打招呼道。

“你不是说让我吃过早餐就来嘛。”

“没错!”李建华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白色布袋,抓了几把核桃放在桌子上,并拿出一把铁钳子,招呼道,“吃核桃。”

温忠良没有客气,笑了笑,拿起钳子,夹开一个核桃,挑出肉,吃了起来。

“你已经买了多少邮票?”温忠良问道。

“具体多少,不能告诉你,呵呵,这是秘密,但我可以让你看看我最想要得到的邮票。”李建华转身进了自己的卧室,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集邮册。

李建华去东华门买邮票时,从集邮公司买了几本集邮册,虽然空间戒指里有不少集邮册,但那些集邮册都是二十一世纪的产品,他拿出来,太醒目了,他不想惹上麻烦。

买了这个时代的集邮册后,李建华将高建华上辈子买来存放在空间戒指里的一些邮票放在集邮册中。

翻开集邮册之前,李建华正色说道:“忠良,你在我这里看到什么邮票,不能告诉别人,就算你的父母也不行。”

“知道了,我会替你保密的。”

“你帮我买邮票的事情,也别让太多人知道,等你回家,你和你家人说一声,别和外人说。”

“行,行。呵呵,怎么搞的像做地下工作一样啊!”

“小心没坏处。”李建华微微一笑,打开集邮册,指着十几枚邮票介绍了一起来,“你仔细看看这些邮票,只要价格不超过二十元,有多少,我要多少。”

“噢!”温忠良应了一声,仔细看了几眼,脸上流露出笑容,指着两枚邮票说道,“这套邮票,我家里有的。”

“你看清楚了,这是错版邮票,《第五届世界学生代表大会》,你收藏的邮票应该是《国际学联第五届代表大会》,两种邮票看上去差不多的,但存世量相差很大,有天壤之别,前者没有正式发行。”李建华笑道。

“好像是啊。”温忠良灿灿一笑,“你这邮票是怎么来的?”

“买来的。”

“对了,你说这错版邮票没有发行,你怎么能买到啊?”

“邮票正式发行之前会从印刷机构发送到各地的邮局,统一时间发行,可有些邮局提前发售邮票了,等发现有错,回收邮票时,已经有少量流出了。”

“花了多少钱?”

“整套十五块钱。”李建华撒谎道,这套两枚的错版邮票不是他最近买的,而是高建华上辈子花费上百万元买的。

1958年国际学生联合会在BJ举行国际学联第五届代表大会,邮电部于1958年9月4日发行一套纪念邮票2枚,编号:纪54,面值为8分(紫色)和22分(绿色)。

图案为阿拉伯数字“5”、中间是代表大会会徽,会徽由地球、火炬和书组成;会徽下面是天安门图,天安门图上印有“1958”字样,表示这个会议是在BJ召开的。这套邮票是正式发行的。

但是在筹印这套纪念邮票时,有关部门通知会议名称是:第五届世界学生代表大会。邮票发行局就照样设计了邮票图案,票上印有“第五届世界学生代表大会”。

但就在发行日前几天,有关部门又通知邮票发行局,说这次会议是国际学联召开的“国际学联第五届代表大会”。邮票上的名称有误,只好原票作废,改版重印。但由于邮票已经发到各地,极少数单位已提前出售,致使一部分错票流出,数量甚少。

“你还真舍得花钱。”

“有钱难买心头好啊,如果你能够帮我买来这样一套新票,就算让我出价二十五元,我也愿意。”

“刚才你说,这些邮票,你愿意以每枚二十元的价格收购,现在又说一套二十五元……”温忠良笑了笑,问道,“这价格到底怎么算呢?”

“呃……”李建华沉吟片刻,笑呵呵道,“如果是单枚一套的邮票,每枚收购价二十元。如果是多枚一套的,一枚十块钱。你也别抱太大希望,据我了解,这些邮票的存世量很少的,很多集邮爱好者都没有见过这些邮票。”

“我仔细看看,把这些邮票都记住了。别到时候,遇到了,还错过了,那太亏了。”

两三分钟后,温忠良说:“我记住了。”

第七章 占便宜

李建华翻了一页,介绍道:“这套两套《梅兰芳舞台艺术》,有齿的,每套收购价5元;无齿的10元。还有,小型张,每枚20元……刚才看的那些邮票,我愿意以每枚十元的价格收购,我说的这价格是全品相的价格,如果不是新票,是盖销票,或者是信销票,价格嘛,要便宜很多。我主要以收藏全品相的邮票为主,遇到了盖销票和信销票,你也可以收购一些,价格至少要便宜一倍,具体什么价,你自己把握吧,先别买太多了。”

“记住了。有齿的《梅兰芳舞台艺术》,我家里有一套的。”

“你自己先留着收藏吧。这枚是蔡伦错体邮票,你看这里,出生时间变成了‘公元前’,这枚是没有错的,错体邮票,我愿意以每枚三元的价格收购。”

“我知道这枚错体邮票,以前在别人那里见过,记住了。”

“这些是大革命期间发行的邮票,就这些,二十几枚,单枚,全新的,我愿意以面值四倍的价格收购,如果是整版的,带边的,或者连张的,我还可以加点价。”

“好。”温忠良点了点头,盯着集邮册里的邮票看了起来。

半个小时后,李建华出门了,骑着自行车载着温忠良前往东华门。

李建华担心温忠良没有做生意的经验,他先示范如何和卖家讨价还价,买了几次邮票后,他让温忠良自己去和卖家商谈。

温忠良性格较外向,和卖家谈价时,很有技巧,谈了几次,都有较低的价格买到了邮票,如果这些邮票按照李建华开出的收购价格出售,那他能够获得一倍以上的利润。

“建华,你在你家说的收购价,是不是太高了啊?”温忠良低声问道。

“不高。你别以为现在很容易收购邮票,再过一些日子,你不抬高收购价,就买不到多少邮票了。”

这天早上,李建华在家吃早餐时,他就和家人说了,今天上午,他要出门,让家人在工厂食堂吃午饭。

李建华和温忠良二人在集邮公司门口待到中午,到了饭点,李建华说请客,他们来到附近一家国营饭点大吃了一顿,此时,钱之前,物价低,一顿饭花了两块五毛钱和七两饭票。

吃过午饭后,温忠良骑着自行车载着李建华回家。

“有点吃撑了!”温忠良笑道。

“那别骑了,走会儿路吧,消消食。”李建华乐道。

“不用了,骑的慢一点,没事的。”

回到李建华的家,李建华从兜里取出一把钱,抽出一张“大团结”(十元)递给温忠良,说道:“你今天帮我买了不少便宜的邮票,和我之前收购的收购价相比,有多少差价,我就不去算了,这十元算是你的酬劳。”

“不行,不行。”温忠良摆摆手拒绝道,“没有我,你一样能够买到邮票。”

“你不要,我就不给了。”李建华微笑道,接着取出了十九张“大团结”,“这里有两百元,是给你买邮票的本钱,你自己数一数。”

“那个……建华,如果按照你说的收购价计算,可能我花七八十就能够买到两百元的邮票。”

“呵呵!”李建华笑了笑,“你别不好意思,能够以较低价格买到我需要的邮票,那是你有本事。”

“什么本事不本事的,我知道你这是为了帮我。”

“咱们是朋友,日子还长着呢,你收着吧。”

温忠良点点头,接过了李建华递过来的钱,直接放进了兜里。

“你这习惯可不好。”李建华眉头一皱,“亲兄弟,明算账,我不小心少数了几张,你可就要吃亏了。”

“你数钱的时候,我跟着一起数了。”温忠良微笑道。

“还是再数一遍吧。”李建华坚持道。

“好吧。”温忠良拿出钱,数了一遍,“两百元,没错。”

“没错就好。好了,不和你聊天了,你回去吧,我要写文章了。”

“好,那我回去了,我明天就去东华门帮你买邮票。”

温忠良很有做生意的天赋,他和李建华去了一趟东华门,他就发现有些集邮爱好者喜欢和别人换邮票,他独自去东华门买邮票时,带上了自己收藏的邮票,他准备用收购价格较低的邮票被他用来和别人交换收购价格较高的邮票,他甚至还特意买一些收购价格较低的邮票用于交换。

用了五天的时间,温忠良就花完了李建华给他的两百元。

李建华见到温忠良收购的邮票,挺满意的,他估算了一下,按照他提出的收购价计算,总成交超过五百元。

“买这些邮票,就花了两百元?”

“手里还剩下几块钱,我家里还有一些用你给我的钱买的邮票,哪些邮票在你这里收购价不高,我准备用这些邮票和别人换收购价高的邮票。”温忠良嘿嘿笑道。

李建华闻言一愣,笑道:“你行啊,动了脑子了,有些时候,用邮票还邮票更划算,真的动脑子了。你算过没有,这些邮票卖给我卖多少钱?”

“你看着给吧。”温忠良微笑道,“买邮票的本钱都是给你出的,我也没有花多少时间。”

“呃……”李建华沉吟片刻,笑呵呵道,“看来我之前开的收购价太高了,不过,做人不能言而无信。该给多少,就多少。”

温忠良犹豫了一下,一本正经地说道:“建华,如果你真想让我多赚点钱,那你给我十块钱,加上我家里的邮票,我已经赚了很多了。”

“十块就够了?”李建华笑盈盈问道。

“够了!”温忠良语气肯定地点点头。

“那……我再给你一百块钱,这笔钱算你以后买邮票的本钱,你卖邮票给我,该给多少给多少。”

温忠良闻言一愣,一时没有明白李建华的意思,低声问道:“你的意思是,花三百块钱,买这些邮票?”

“嗯!”李建华含笑点头。

“不行,不行……”温忠良连忙摇头,“这也太多了,买这些邮票,我没花多少时间,也不累,你给十块钱,已经很多了,我不能太占你便宜了,我……”

“就这么定了,谈不上谁占谁的便宜。”李建华打断道,“我去取钱了。”

李建华转身进了自己的卧室,取出两百元。

“给,拿着!我说一百就一百。”李建华语气肯定道,“说实话,花三百块钱买这些邮票,我觉得自己占便宜了。”

“我不要。”温忠良摇摇头,态度很坚决,“建华,你哪有占我便宜了,上次,你带我去东华门,你自己买邮票,价格大大低于你开出的收购价。”

“你就当我是雷锋吧。”李建华笑道,将钱塞到温忠良的口袋里,“你还没有自行车呢,坐公交车出行,有很多不便,争取早日给自己买辆自行车。你是家中的长子,应该多多出力帮助父母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你赚了钱,可别乱花。”

“谢谢。”温忠良真挚地道了一声谢,热泪盈眶,有种想哭的感觉,他知道按照李建华开出的收购价,将来他每个月靠买卖邮票能赚不少钱,当然前提是李建华有足够的资金购买邮票。

“客气了!“李建华微微一笑,“以后收购邮票的时候,小心一点,身上别带太多的钱。”

“我会小心的。”

“那个……真遇到有人抢钱,别太虎了,被抢就别抢了,被人用刀扎了,那就不妙了。”

温忠良不置可否一笑,心想真有人敢向他抢钱,他就和对方玩命。

“明天国庆,我哥三十岁生日,家里会买些鱼肉,你过来吃饭吧。”

“不了,我明天还有事。”温忠良说着站了起来,“我不打扰你写文章了,我回去了。”

“别急着回去,我送点东西给你。”

李建华从抽屉里取出一小包冬虫夏草,递给温忠良,说道:“这是冬虫夏草,用来炖老鸭很好的,每次放十几根,给你家人好好补补。”

“谢谢!”温忠良微笑道,“我听说过冬虫夏草,名贵药材,这东西挺贵的吧?”

“我觉得挺便宜的。”

“多少钱一斤呢?”

“五十几块。”

“这么贵,你怎么还说便宜啊?!”温忠良吐吐舌头。

“以后这种好东西的价格肯定会越来越贵的,现在便宜,多吃点,算是占便宜。”李建华笑道。

三天之前,李建华从同仁堂买了花了一百八十元,买了三斤多的冬虫夏草,每斤含虫草条数不超过1500条,这种等级的冬虫夏草放在三十几年后,每斤十万元以上。

高建华上辈子服用过很多次冬虫夏草,觉得这种高档药材的效果很好,如今的李建华觉得现在冬虫夏草价格低,多服用几次,那就是占便宜了。

温忠良和李建华闲聊了半个多小时,再次提出告辞,李建华这次没有挽留。

第八章 重知识

李建军的女友名叫张英秀,这次,他大哥三十岁生日,特意把李英秀请到家里做客,亲自上门迎接。

张英秀早就见过李建军的父母,但她还没有来过李建军家做客,尽管这个时代不兴送礼,但她还是从家里拿了十几个苹果。

张英秀与李建军确立恋爱关系后,想过不久的将来,嫁给李建军,可当他听到李建军的大姐问她什么时候结婚时候,她挺害羞的。

“大姐,你急什么啊,我结婚的时候,还能少了你几杯酒喝啊!”李建军开心笑道,看到含羞模样的张英秀,他觉得自己的对象是天底下最美的。

“结婚的时候,可以不喝喜酒,但一定要吃喜糖。”李建华笑道。

“喜糖也不会缺的。”李建军乐道。

“你单位还没有分房,结婚后,你们住哪呢?”大哥李建国问道。

“我还不知道,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等到单位分房。”李建军无奈道。

“不用等单位分房了。我多写点文章,明年送套房子给你。”李建华说道。

“小五,二哥先谢谢你了。”李建军连忙道谢,他知道凭借李建华现在赚钱的速度,几个月的时间给他买套小房子并不是一件难事。

“小叔,你还真大气。”大嫂阴阳怪气道。

“大嫂,你别羡慕。等云飞(侄子)大一点,过两年,我也给你们买套房子。”李建华笑道。

“小五,就算你写文章赚钱多,也不用给我买房子。”李建国摇头拒绝道,他和妻儿现在住在筒子楼里,但他并不觉的居住条件有多差,“我和你大嫂,还有云飞有房子住,等将来单位分房了,也能够住进大房子的。再过几年,你也要娶老婆,花钱的地方很多,留着钱给自己买套大点的房子。”

“大哥,自家兄弟,就不用客气了。呵呵,我现在只能说说,买不买房要看实际情况,如果我赚了钱足够买几套大房子,总不可能看着自家兄弟住在小房子里。”

“小五,你二姐我对你怎么样啊?”李孝珍笑盈盈问道。

“一个字——好,两个字——很好,三个字——特别好!”李建华笑道,“放心吧,你的嫁妆,我会替你准备好的,呵呵,你现在是不是特别想嫁人呢?”

“你别瞎说,我才没有呢!”李孝珍含羞嗔道。

“孝珍,你有对象了?”大姐李孝丽含笑问道。

“没有。”李孝珍红着摇头道。

“你也不小,该找对象了。”李孝丽说道。

“我倒觉得二姐不用急着找对象。”李建华说道,“二姐,最近,我看你没少看书,想不想重新回学校读书呢?”

李孝珍闻言一怔,问道:“去读复习班?”

“嗯!”李建华点点头,“读一年复习班,好好复习后,再考大学。”

李孝珍底气不足道:“我这两年都没有摸课本了,我肯定考不上大学。”

“先别担心考不上,一年不行,就复习两年。过几天,我们一起去趟学校,如果能够近重点高中的复习班,就算多花些钱也无妨。”

李孝珍很喜欢读书,高中毕业时,如果当时恢复高考的话,她很有可能考上大学,下乡一年后,全国举行高考,她也参加了,因考前复习准备不充分,高考成绩不理想,差十几分就能够达到专科录取线。

“一个女孩子家读那么多书干什么。”大嫂低声嘀咕了一声。

“大嫂,现在和以前不同的,知识用处很大,知识能够改变命运。”李建华正色道,说着转而往向李建军,笑道,“二哥,如果你有兴趣的话,我也支持你回学校读书。”

“我就算了,我对读书没有兴趣。”李建军苦笑摇头,这绝对是他的真实想法,他从小学习成绩就很差。

“小五,你说的这么好,你自己为什么不去复读一年考大学啊?”李孝珍含笑问道。

“我嘛,我是特殊情况。高考之后,我也一直在学习啊。不一定进了学校才可以学习的,我靠写作赚钱不需要我有高学历。如果二姐能够考上大学,那她毕业后,就可以找一份好工作。”

“如果孝珍能够考上大学那就好了。”李宝农说道。

“读完大学,孝珍都成老姑娘了。”宋秋菊嘀咕道,她不太想让李孝珍重新回学校读书,但她不好反对宝贝幼子的意见。

“妈,您不懂别瞎说,现在和以前不同了,女孩子就算三十岁结婚,也没有关系。再说了,恢复高考后,很多考上大学的学生岁数很大的,三十几岁的人都有。”

“你别说我不懂。”宋秋菊反击道,“如果真的三十岁结婚,怎么嫁一个好丈夫啊?”

“呵呵!”李建华苦笑了起来,“您这是老观念了,我还想着三十岁后再结婚了。”

“这不行,我可不许你这么晚结婚。”宋秋菊板着脸说道。

“你说不行也没用,你还能逼着他结婚啊。”李宝农呵呵笑道,“孝珍,你别听你-妈妈-的话,爸爸支持你多读几年书。现在小五长本事了,你不用担心家里会缺钱。”

“爸,小五,谢谢你们!”

“傻瓜!”李建华笑道,“一家人客气什么啊。”

“不许你说我傻瓜!”李孝珍抬起手在李建华的额头弹了一下。

“嘶!”李建华故意装作很疼的样子,“你还真狠!”

“谁让你说我傻瓜的,我可是你二姐,不许你对我没有礼貌!”李孝珍得意地嘻嘻笑道。

“知道了,我以后把你供起来。”

国庆节过后不久,李孝珍去厂里办理了停薪留职的手续,插班进入一家重点中学办的高考复习班读书,她并不是班上年龄最大的,有好几个人年龄比她还大。

没过几天,李孝珍开始沉醉于学习中。

十月中旬的一天,温忠良拿着最近刚买的邮票来到了李建华的家中。

“建华,大白天的,你在家关什么门啊?”温忠良笑着问道。

“门开着,会有人来串门的,这样会打扰我写文章。”李建华笑道,他并没有撒谎,温忠良敲门的时候,他正躲在房间里抄《品三国》。

空间戒指中存放着数以百计算的笔记本电脑,五十台台式液晶屏电脑,数以千计的手机,还有数十台打印机,还有不少插线板,李建华的家里有插座,他很容易就把存在电脑里的资料打印出来。

李建华想过直接对着笔记本电脑或者智能手机抄资料,不过,没抄多少,他觉得这样太累了。

先打印出来,再抄写这样更方便一些,也更安全。

“今天写了多少呢?”温忠良问道。

“没多少。”李建华没敢说实话,刚才,他抄了一个小时,足足两千余字,转移话题说道,“把你这几天买的邮票拿出来看看吧。”

“好!”温忠良应了一声,一边拿出放在包里的集邮册,一边说道,“昨天,我买了一张特别的邮票,名字叫‘全国山河一片红’,但和我之前在你见过的同名邮票样子不一样。”

“大一片红,新票,温忠良的运气也太好了,居然让他遇到这样的珍邮。不,呵呵,是我的运气好!”李建华心中暗道。

高建华上辈子想过收藏“大一片红”,但他一直没有机会遇到这枚邮票。

“大一片红”是未发行邮票,是华夏最著名的珍邮之一,位列世界珍邮之列,存世仅见八枚,其中新票五枚,旧票三枚。

“不会是假的吧?”温忠良问道。

李建华拿起“大一片红”,装模作样的看了几眼,说道:“感觉这枚邮票的纸质没有问题,虽然以前没有见过,但我想不会是假的,可能是样品……你花了多少钱呢?”

“花了十五块钱。”

“你想卖多少?”

“二十块吧!”温忠良笑道,“我赚五块,算不少了。呵呵,我现在明白了,越稀少的邮票越值钱。你都没有见过这种邮票,你花二十块钱收购,不吃亏吧?”

“不吃亏,占便宜了。”李建华笑道,“其它邮票,算算多少钱呢?”

“加上这枚邮票,你给一百八就行。”

“行。你稍等一下,我去拿钱。”

李建华知道温忠良每次拿邮票过来,都会“便宜”卖给他的。

温忠良卖邮票给李建华,利润很丰厚,虽然“便宜”卖了,但他没有觉得李建华占他便宜,他心里一直很感激李建华对他的帮助。

最近,温忠良赚了钱,并没有忘记是李建华帮了他,如果没有李建华,他现在还待业在家,不像现在他一个人的收入比父母的收入加起来还要高,高出很多。

其实,温忠良心里很清楚,他买来的邮票只能卖给李建华,因为他知道,自己很难找到一个出价比李建华高的买家。

温忠良说一百八,李建华马上付一百八,付完钱后,他翻看刚买下的邮票,同时,他心里在估算,按照他之前说的收购价计算,这些邮票值多少钱。

粗略估算后,李建华笑道:“忠良,我看了一下,这些邮票,能卖三百多啊。”

“什么三百多不三百多的,呵呵,除了你,谁愿意花这么多钱买邮票啊,对了,前几天,发行了一张小型张邮票,你要不要买点?”

“知道叫什么名字吗?”李建华问道。

“知道啊,我记得很清楚,从小爱科学,志编号T41M,面值两块钱,你想要的话,加两三毛,可以买到很多。”

李建华记得《从小爱科学》小型张的发行量不大,到了1997年,市价超过六千元,他早就想过等这枚小型张发行后,自己多买一些,但他忘记具体发行时间了。

“你先帮我买几枚看看,如果我觉得漂亮的话,那就多买一些。”

“行。那我后天再过来?”

“后天不行。后天,我准备去趟杂志社?”

“去交稿?”温忠良含笑问道,见到李建华点头了,又问道,“交了稿子,马上能够拿到钱?”

“不是啊,要等几天的。还有,稿子不被录用,是没有稿酬的,不是写什么都能够拿到钱的。”

“天天待在家里写文章,会不会觉得烦呢?”

“还好,写文章也算是我的兴趣。我每天用来写文章的时间也没有几个小时,看书,还有欣赏自己收藏的邮票,也挺有趣的。过几天,我抽空和你去集邮市场看看。”

“什么时候有空呢?”

李建华想了片刻,说道:“那就大后天吧。”

第九章 高稿酬

对《品三国》这本书,李建华抱有很大的期望,他不仅希望可以在《华夏青年》杂志连载,还希望能够出版,他想着靠这本书多赚一些钱。

再过四个月,庚申猴邮票就要上市发行了,李建华希望靠写文章赚几万元,如果能够赚这么多钱,他可以告诉家人,他拿出了上万元购买邮票,当然,他还会暗中拿出高建华上辈子存放在空间戒指里的资金,花费数万元购买邮票,甚至拿更多的资金用来买邮票。

《华夏青年》杂志社的总编辑看到李建华抄的《品三国》,看了一章之后,就开口称赞。

“不错,不错,看看你对《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很有研究啊!”总编辑笑道。

“略有研究。”李建华微笑道,“总编,我写的《品三国》可以在我们杂志上连载吗?”

“我看了一章,如果后面的章节保持这样的水准,可以连载。”

“我希望可以出版成册,您能帮我向出版社推荐吗?”

总编辑含笑打量了李建华几眼,点头道:“可以啊!呵呵,不过要在杂志社连载完了,才能够出版,这没有问题吧?”

“没有,没有!”李建华乐道,“总编,如果《品三国》能够出版,那我可要好好谢谢您。”

“小狐狸,你准备怎么感谢?”总编辑打趣问道。

“送几瓶好酒给您。”

“送酒就不用了,有机会,请我去饭店吃顿烤鸭。”

“行啊。今天中午就去吧!”

“不,我今天有事要忙,以后机会再说吧,再说了,《品三国》还没有出版呢。你再坐一会儿,我先浏览一下还没有看的文章……”

总编辑浏览完剩下六章后,问道:“你打算写多少章呢?”

“不出意外,会写五十几章。”

“好。”总编辑欣慰地点了点头。

“那个,总编,我们杂志连载《品三国》,我能够拿到多少稿酬呢?”李建华笑着问道。

“你想拿多少呢?”

“越多越好。”

“你靠写文章赚了很多了,整个杂志社属你的收入最高,你还缺钱啊?”总编辑微笑道。

“能不缺钱嘛,我家里房子很小,人又多,很拥挤的,都没有地方摆书架。我想多拿拿点稿费,明年买套大点的房子,给自己弄个大书房。”

总编辑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每千字二十二元,这是最高标准了。”

“谢谢总编。”李建华连忙道歉,他知道就算是《华夏青年》刊登名家的文章,给的稿酬最高每千字二十五元,而且那些文章都是短篇的,不像他抄的《品三国》,有好几十万字。

“你不用谢我的,好好写文章。”

“放心吧,我的人品,您还不信啊!”李建华笑道,“对了,《品三国》这本书连载的时候,我打算用新的笔名——易中天。”

“易中天?这个名字有什么讲究?”

“没有特别的讲究,就想换个笔名。”

“随你了。下一本写什么呢?”

“呃……”李建华沉吟片刻,笑呵呵道,“下一本,我想用有趣的方法写历史。”

“和《品三国》差不多?”

“差别很大的。等写出来后,您就知道了。呵呵,我估计您可能接受不了这样的风格。”

“你还没有写出来,怎么就知道我接受不了。过些日子,写几章给我看看,可以在写完《品三国》之前,就开始写的。”

“我知道了。半个月后,我拿给您看。”

李建华准备下本小说抄《明朝那些事儿》,上百万字啊,只要能够在杂志上连载,还有出版成册,那他就可以赚到好几万元,这个时代,国家还没有对稿费征税,作家可是超级牛的职业。

其实,这个时代,向国家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人很少很少,比例不足千分之一,毕竟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八百块,月收入超过八百元的人太少了。

“听你这么一说,我有点兴趣了,写什么朝代的历史?”

“明朝。”

“明朝?写谁为主呢?”

“明朝的每个皇帝都会写,还会写一些明朝的名人。”李建华说着站了起来,“总编,我不打扰您了,回去写文章了。”

“先别急着回去,去趟会计那里,把之前的稿酬拿走。”

“有多少呢?”

“你自己去问吧。”

“噢,那我走了,半个月后,我再来杂志社,拜拜!”

半个月后,李建华将《品三国》的剩下稿子交给杂志社总编辑,《明朝那些事儿》也写了三万多字。

看到了《明朝那些事儿》的稿子,总编辑笑道:“有趣,有趣!你们年轻人想法就是多,我真没有想过历史可以这么写。你这样写历史,肯定能够激发广大读者对华夏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兴趣,在读史的过程中瞻仰先贤们的风采,领悟先贤们的道理。”

“总编,您谬赞了。”李建华呵呵笑道,“听您这么一说,我这本《明朝那些事儿》可以在我们杂志上连载了。”

“可以!”总编辑含笑点头道,“建华,你的脑子是怎么长的啊?你写文章的速度也太快了!”

“我写的文章没有什么深度。”

“不,你别这么说,你写的文章可受到很多读者的喜爱。呵呵,幸好你聪明,连载《品三国》时,换了一个笔名,不然还不知道读者怎么议论你了。”

“当初换笔名时,我就想到了这一点。总编,您写文章,最快的时候,两个小时能够写多少字呢?”

“状态好的时候,最多能写两三千字。你肯定不止这个数吧?”

“要多一些。不过,在下笔写之前,我会把故事大纲想好,心里有了大纲,写的时候,就不会断了思路,写作速度就快了。”

“这种办法好。”

聊了几句,总编辑问道:“最近,你写诗歌了吗?”

“没有,都忙着写《品三国》和《明朝那些事儿》,哎,每天写作时间超过八个小时。那个,那个,呵呵,总编,有出版社愿意出版《品三国》了吗?”

“你上次给我的稿子,我给几家出版社的编辑看过了,他们都觉得挺好的,说看完剩下的稿子,没有问题,就可以出版。”

“那稿酬呢?”

“你俗不俗啊?”总编辑白了李建华一眼,片刻后,笑容满面,打趣道,“小财迷,你可知道在国内,现在没有几个作家的收入比你高?”

“雅俗共赏,俗也没有什么不好的。我写的文章,不是阳春白雪,是下里巴人。”

大革命期间,稿酬完全取消。1977年4月稿酬重新恢复,到了1979年,国内还没有改为版税制度,一位作家写小说出版成册了,不管发行量多少,都按照字数计算稿费。

十一月下旬,李建华和华夏青年出版社签订协议,出版《品三国》,每千字26元。

李建华并没有简单的抄袭《品三国》,他自己也添加了一些内容,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写了进去,总共写了六十余万字,计划分成上下两册出版。

李建华和出版社签订协议后,马上拿到了稿酬,无须纳税,总共拿到15860元。

虽然《品三国》还没有在《华夏青年》杂志上连载完,但李建华早早拿到了稿酬,和出版社签订协议时,他凭借这本书从杂志社拿了11220元的稿酬。

一本《品三国》让自己赚了两万多元,李建华很满意了。

这个时代,华夏大部分人月收入低于五十元,就算《百家讲坛》让易中天成为名人,也让《易中天品三国》大卖,易中天得到丰厚的版税,但是,李建华依旧觉得这个时代的两万多元更值钱一些,他拿这些钱用来买邮票,随便买,三十几年后,这笔投资能为他带来数千万的收益。

写一本小说拿到了两万多元的稿酬,李建华没有打算马上将此事告诉家人,他准备等两个多月后,他买了足够多的猴票,准备买房子的时候,再和家人说此事。

国庆节,大哥生日那天,李建华说过送套房子给二哥,后来,他父母说,让他别想着送房子给他二哥,如果他有钱的话,自己买套大点的房子,他父母和他二姐住在他家,而他父母的房子则留给他二哥住。

李建华很愿意花十几万元买几套房子,他大哥,二哥,还有大姐和二姐,每人都送一套,可他心里也清楚,自己靠写文章赚十几万元,这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尽管空间戒指里有大把的资金,但他不敢乱花。

有钱不能花,有大把的钱只能装穷人,对于绝大部分人而言,是件苦逼的事情,李建华则不然,他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现在小心一点,可以让将来的生活更加潇洒!

第十章 增家用

从华夏青年出版社拿到稿酬后,李建华回到家中,待在家里抄《明朝那些事儿》。

傍晚十分,父母下班回家了。

“妈,我今天拿到稿酬了。”李建华笑道。

“上个礼拜,你不是拿到稿酬了嘛!”宋秋菊开心道,“这次拿到多少呢?”

“不告诉您。”李建华笑道。

“你这孩子。”宋秋菊佯装不悦,“怎么这么不懂事啊!”

“没说不给您!”李建华呵呵一笑,从裤兜里拿出一个装着钱的信封,“给您的!”

宋秋菊接过信封,倒出里面的钱,见到了都是“大团结”,惊喜道:“这么多啊!多少呢?”

“您数数吧。”

“呸!”宋秋菊往手指上吐了口吐沫,开始数钱了,数完后,笑道:“三千呢!”

“整好三千,三百张大团结!”李建华笑着点头。

“你是把之前没有花完的钱都给我了?”宋秋菊问道。

“没有了,我手里还有不少钱。”

“比三千还多?”宋秋菊又问道。

“没有这么多。”李建华语气肯定道,他可不想自己的私房钱被母亲征缴了。

“建华,我听你二哥说,你买了很多邮票,总共花了多少钱呢?”李宝农问道。

“花了一千多。”李建华讪讪一笑,为了避免父母不高兴,他没有实话,还解释一句,“爸,妈,您们别觉得我乱花钱,再过几年,您们肯定会庆幸我买了这么多的邮票。说不定,那个时候,我把自己收藏的邮票卖掉,可以买辆轿车。”

“买轿车?”宋秋菊笑着打趣道,“你知道一辆轿车要多少钱吗?”

“便宜的几万,贵的十多万。”

“你买这么多邮票,不会犯法吧?”李宝农问道。

“不会的。爸,妈,您们不用替我担心这些的。”李建华轻松笑道,“没有几个人知道我买这么多邮票,温忠良帮我收购邮票,每次都买一点,就算被抓了,也没什么。”

“你自己小心一点吧,别惹麻烦。惹了麻烦,杂志社可就不要你了。”李宝农说道。

“我都这么大了,心里有数的。我就买来自己收藏,这不算投机倒把的。”李建华转而说道,“妈,时间不早了,你开始做晚饭吧,我肚子有点饿了。”

“你中午没有吃饱啊?”宋秋菊问道。

“吃饱了,但现在又饿了。”李建华笑道。

“真饿的话,吃几块江米糕吧。”李宝农微笑道。

李建华点了点头,他刚拿出江米糕,他二姐放学回家了。

“二姐,你今天怎么这么晚回来啊?”李建华问道。

“有几道题目不会做,问同学怎么做,耽搁了一些时间。”李孝珍答道。

“有什么题目不会做,可以问我啊。”

“难题,你也会做?”

“试试不就知道了。”

“等会儿,我再向你请教。”李孝珍含笑打量了李建华几眼,继续说,“你今天去杂志社,写的稿子,被录用了吗?”

“被录用了,还拿到了不少稿费。”李建华笑呵呵道,从兜里掏出一把钱,抽出两张“大团结”递给李孝珍,“二姐,你拿着,给你的零花钱。”

“我不要,你上次给我的零花钱,我还没有花完呢。”李孝珍抿嘴一笑,顿了顿,建议道,“建华,如果你真的有钱没有地方花,送点钱给大哥大姐,他们家花钱的地方很多。”

“上个月,我给他们每人两百,不少了。”

“我怎么没有听你说过啊。”李宝农问道。

“爸,不用什么事情都向您汇报吧?!”

“和我说一声,不行啊?”李宝农笑着瞪了李建华一眼,他很高兴幼子对哥哥姐姐大方。

“没说不行。”

“小五,老实说,你写文章,一共赚了多少钱了?”李孝珍好奇问道。

“干什么啊?”李建华反问道。

“就是问问了,我又不问你借钱。”

“等明年,买了房子后,我再告诉你。”

“你明年能真能够买上房子?”李孝珍惊讶问道。

“当然了。”李建华自信笑道,“爸,上次,我说送套房子给二哥,太小的,他住不好,太大的了,我有点舍不得,毕竟我们现在住的房子面积也不大。我想我自己先买套房子,面积稍微大一点,您和我妈就跟着我住,二姐出嫁之前,也和我们住在一起,家里这套房子留个二哥,你看行吗?”

李宝农闻言愣了片刻,问道:“你明年能买比这房子面积更大的房子?”

“最近几天,我开始写一部长篇的文章,大纲已经写好了,整部文章写完估计有上百万字,靠这本书的稿酬,我就能够买套四五十平米的房子。”

“好。”李宝农开怀笑道,“你买房子的时候,我和你妈把家里的存款拿出来,多凑点钱,买套更大一点的房子。”

“到时候再说吧。”

十二月份整个月,李建华几乎每天都待在家中写作,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就抄《明朝那些事儿》,抄了足足五十多万字。

李建华不希望杂志社的人把他当怪物看待,所有,他并没有将抄下的稿子马上交给杂志社的编辑,而是每个半个月的时间,给十五万字左右的稿子。

事实上,杂志社的员工已经把李建华当成“怪物”看待了,毕竟他这么年轻,短短数个月,写了这么多的字,这也太惊人了。

1980年元旦的前一天,李建华和家人一起吃早餐时,李孝珍说道:“小五,明天,我放假,你应该有空吧,陪我去王府井百货逛逛。”

“明天啊,算了吧,过阵子再去逛百货公司吧。我估计明天百货公司肯定很拥挤的,比肩接踵的感觉不好受。你急着买什么东西吗?”

“不急,那下个星期天再说吧。”

“下个星期天,我应该有空的,就这么说定了,下个星期天,我们一起去逛商场。”李建华喝了一口稀粥,转而望着二哥问道,“二哥,你要不要一起去吧?”

“可能没空。”李建军微笑道,他的空闲时间都用来陪女朋友了。

“小五,你好像有些日子没有去杂志社了吧?”宋秋菊说道。

“快半个月了,后天,我会去趟杂志社。”

“这次能够能够拿到稿酬?”

“能啊。”李建华嘿嘿得意地笑了起来,“这次差不多能够拿到两千多。”

“这么多啊?!”李建军笑道,看了李建华几眼,有瞥了父母,以及李孝珍几眼,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建华,快要过年了,我想买件衣服送给英秀,能不能借点钱给我啊?”

“借?无需说借,我给你就是了。不过,二哥,我要说你几句,你别不爱听。”

“你说吧,我听着。”

“就算你和张英秀谈恋爱,也不能太乱花钱了。你基本上在家里吃饭,不用你给家用,你赚的钱,可都是自己留着花,省点够用了。”李建华并不是一个小气的人,自从高中毕业后,他给李建军的零花钱有好几百了,这零花钱比李建军自己的收入还要多。

“我一个月就赚那么一点,真的不够花。”李建军灿灿笑道。

“你不够花,比你赚的少的人,那怎么办啊?!”李宝农板着脸瞪了李建军一眼,“小五,以后不许你拿钱给你二哥。”

“爸,我……”李建军耷拉着脸说,刚开口,就被他母亲打断了。

“建军,建华说的没错,你太乱花钱了。等你结婚的时候,花钱的地方还很多,自己要懂得存钱。虽然小五赚的多,但你不能一直让他帮衬你。”宋秋菊说道。

“二哥,既然你觉得收入太低了,那我给你找个赚点的路子。”李建华微笑道。

“什么路子啊?”李建军脸上流出感兴趣的表情。

“乱世黄金,盛世古董。这句话,你听过吧?”

“听过啊。”

“我觉得我们华夏就要进入盛世了。以后古董肯定会越来越值钱的,除了古董,以前的老邮票也会越来越值钱,我现在收藏了不少邮票,我让温忠良帮我收购邮票,他赚了不少钱。二哥,如果你感兴趣的话,你可以帮我收购邮票。”

“我一个星期放一天假,就算不用来陪秀英,一个月也才四天啊。让我帮你收购邮票,一天能赚多少呢?”

“运气好的话,一天能赚几十块,甚至上百。”

“温忠良一个月能够赚多少呢?”宋秋菊问道。

“听他说,上个月赚了六十多。”

李建华没敢说实话,他心里很清楚,如果让他家人知道他收藏邮票,让温忠良每个月赚小几百元,那他家人肯定会觉得他收藏邮票这件事情上吃大亏了,因而反对他集邮,那就不美了。

“他一个月赚六十多,那我一天怎么可能赚几十,甚至赚上百块钱呢?”李建军不解问道。

李建军挺佩服李建华写文章赚钱的本事,可他觉得自己这位五弟有时也喜欢吹吹牛。

如果李建华知道自己在二哥眼里是一个喜欢吹牛的角色,那他肯定要苦笑起来。

李建华平时说的一些话,别人听了之后,会觉得他在吹牛,可事实就是如此,当然,他不能让别人知道他真正的“本事”,要不然,他可就要被抓去切片做研究了。

“除了邮票,我还打算收藏一些旧版纸币,还有收藏古董。”

“小五,你这么乱花钱,还怎么存钱买房子啊?”宋秋菊担心道。

“妈,您就别担心了,写文章赚到的稿费,大部分都会交给您的。”李建华安抚道,“我自己留下的私房钱,也不会全部用来购买收藏品的,这是我的爱好,您就别反对了。”

“老实说,藏了多少私房钱?”宋秋菊含笑问道。

“没多少。”李建华讪讪笑道,“要不,从下个月开始,我每个月给家里的钱加一点……加到一千,怎么样?”

“好啊!”宋秋菊连忙应下,“明天就是元旦了,明天就给我一千!”

宋秋菊知道幼子藏私房钱,对此,她并没有制止,只要幼子给她的钱足够多,她能帮幼子把钱存起来便可,以备不时之需。

“没问题,这钱我早就准备好了!”李建华爽快的答应了。

为了不让自己太拮据了,或者说多一些资金用于投资,李建华早就偷偷从储物戒指中取出一些第三版人民币,要不然,他也不能向温忠良提供那么多的资金收购邮票。

第十一章 买古董

1980年元旦下午,李建军从一位同事的手中买了三十六张旧版纸币,大部分是第二套人民币中的纸币,其中最值钱的一张纸币当属罕见的面值三元的人民币。

当初,第一套人民币退出流通时,第二套人民币与第一套的兑换比例为1:10000,李建军收购旧版纸币,不管第一套,还是第二套,都是按照面值两倍的价格收购,第一套人民币中的一万元,他用第三套人民币的两元购买。

李建华从李建军这里买,价格就没有一概而论,不仅看品种,还看品相,将来升值潜力大的,他开出的收购价自然高一些,而升值潜力小的,那价格要低一些,但不会让李建军吃亏。

买下三十六张旧版纸币,让李建军获利十几元,这笔生意做成功后,他很高兴,有些兴奋。

之后一段时间,李建军四处打听谁家有旧版纸币,过年之前,他靠买卖旧版纸币,获利一百多元。

过年前几天,李建军收购旧版纸币的过程中,他见到一户人家墙上挂着一幅书法,他觉得上面的字写的很漂亮,心想李建华可能会对这幅书法感兴趣,仔细看了几眼,便向主人问价。

主人本没有打算卖这副书法,随口说要卖一百元,李建军不懂书法,自然不能马上拍板决定,只说会带个人过来看看。

高建华上辈子并不懂什么书画鉴赏,但他为了重生后大量买入古董字画,搜集了大量相关资料放在储物空间戒指中。

李建华从二哥的口中得知这幅画上的落款是“玄宰”,独自一人时偷偷查阅资料得知玄宰是董其昌的字,同时,看了一些有关董其昌的资料,得知历来有一种说法是“乱董”,即其作品真赝难分。

出现“乱董”的说法,原因在于,董其昌的名气太大,其书法作品存在复杂的代笔及后人仿造现象。

李建华亲自上门看了这副字之后,觉得是一幅高水准的书法,“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内容他很喜欢,他记得这是一所名校的校训。

在没有确认真赝的情况下,李建华打算买下这副字,但他不接受卖家开初的报价,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李建军以45元的价钱买下了这幅书法。

离开的时候,李建华往户主的卧室瞥了一眼,看到柜子上放着一只青花龙纹瓶,他停下了脚步。

“那个瓶子挺好看的。”李建华手指那只龙纹瓶,淡淡说道。

“那个瓶子可是宝贝,我听我爷爷说,那个宝贝是他用了几个馒头从一个从紫禁城逃出来的太监手里换来的。我爷爷去世之前,说这个瓶子,价值好几两黄金。”

“好几两黄金?”李建华笑了起来,他知道对方在吹,但他并不介意,他知道对方说这话,就是有意出售,“能不能看看呢?”

“可以,我给你拿出来。”

户主拿出瓶子,直接递给李建华。

“先放在桌子上。”李建华说道。

瓷器是易碎品,两个人手对手传递时,哪个人一不小心,咔嚓一声,瓷器掉到地上摔碎了,这样的话,到底是谁的责任说不清楚。

所有,在古玩这行,有瓷不过手之说。

等户主将龙纹瓶放在桌上,李建华小心地拿了起来,仔细看了几眼,觉得瓷器上的龙画的很生动,翻了个身,看底款,“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双圈楷书款。

“‘大’字尖圆头非高,‘成’字撇硬直倒腰,‘化’字人匕平微头,‘制’字衣横少越刀,‘明’日窄平年应悟,‘成’字三点头肩腰……应该是真的。”

李建华心里有些惊讶,不知道自己怎么记得某位陶瓷鉴定专家将成化六子款概况编成的六句歌诀,至于这位专家叫什么名字,他怎么也记不起来了。

“好东西吧?!”户主笑着说。

“大叔,您看我这年纪,能够分辨出是不是好东西吗?”李建华含笑反问道。

“呵呵!”户主不置可否一笑,“这瓶子是好东西,明代的,上面画着龙,官窑,皇帝用过的。我也不多说,付一千块钱,你拿走。”

“吓着我了。”李建华笑着放下手中的瓶子,“二哥,我们走……”

“别急着走啊。”户主连忙挽留道,“漫天要价,坐地还价。你可要还价的。”

“大叔,咱们实诚一点,这瓶子嘛,我看着觉得挺好看的。是不是明代的,我不清楚,退一万步说,就算是明代的,也值不了一千块钱。”

“那你说,你能出多少钱?”

“三十。”

“什么?”户主不悦地瞪了李建华一眼,“走,走,你们走,就算砸了,听个响,三十块钱,我也不会卖给你。”

“三十不少了。这既不能吃,又没有多大用处的东西,能卖钱算是不错的了。”李建华笑了笑,“大叔,您说,这瓶子卖多少?”

“八百。”

“五十!”

“七百。”

“八十。”

“六百。最低六百。”

“最高一百。”

“我说了,最低六百。”

“再给你加二十,多了,我就没有了。你好好想想,不行,我就走了。”

“你……一百二实在太低了,我再退一步,五百。”

“五百?”李建华笑着摇了摇头,“算了,我买不起。”

李建华身上大部分口袋里都放着钱,他二哥的口袋里也放了钱,总共一千元,他担心遇到好东西,因为身上没有带足够的钱而错过了,下次再来的时候,买不到,或者要加价。

将钱放在不同的口袋里,就是避免让卖家知道他有多少钱,要不然,卖家看他有钱,开价的时候肯定会往高了开。

“钱不够,你可要先付一部分定金,回去再拿。”

“五百,实在太贵了。大叔,我说实话,我就看这瓶子挺好的,是不是明朝的古董,我真的不知道,如果真是明朝的,我花一百五,或者两百,可能不会吃亏,如果是后是仿造的,那也就值几十,甚至几块钱。我花五百买,风险太大了,肯定要吃亏的。”

“一百二,肯定是不行的。你再加点。”

“一百二,不少了。”

户主盯着李建华看了几眼,正色道:“一口价,四百,你要就拿走。刚才卖给你的这副字,你占便宜了。”

“这这副字,我花四十五块钱买,可没有占到便宜,不是名家的字,不值钱的……我现在有点后悔买这幅字了。”

“你真后悔的话,我把钱退给你。”

“行!”李建华伸手从李建军的手中接过那副卷起来的书法,“我退!”

“买卖都成交了,不能退了。”户主连忙反悔道,脸上挂着尴尬的笑容。

“不退就算了,这瓶子,一百二,你同意,我马上就付钱,不同意,那我就走了。”

户主沉默片刻,装出一副很无奈的样子,说道:“行,行,卖给你了。”

花了一百六十五元,买到一幅书法和一件青花瓷瓶,李建华心里挺高兴的,虽然他不知道真伪,但他知道这个时代伪作很少,就算是伪作,也是好几十年前伪造的,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成交后,李建军骑着自行车载李建华离开。

“二哥,你骑车小心一点,摔了我没关系,瓷瓶摔了,可只能听个响。”李建华笑呵呵道。

“我骑车,你还不放心吧!”李建军笑道,“小五,你买这两件东西,花了我半年的收入,会不会太多了啊?”

“不贵,一点也不贵。”

“你怎么就喜欢上古董字画了啊?”李建军不解问道。

“我早就喜欢了,只不过你不知道而已。”李建华呵呵一笑,“二哥,这次我买了这两件东西,给你中介费,成三破二,我给你两块九毛钱的提成。”

“好啊。”李建军乐道,他并不拒绝李建华给他钱,“成三破二什么意思啊?”

“解放以前,古玩,还有买卖房产等行业,中间人所得报酬为卖价的百分之五,按卖主百分之三,买主百分之二的比例收取。成,就是卖家卖成的意思,而破,就是指买家破费了。”

“听明白了。这么说,我该去找那个姓章的家伙要八块四毛钱?”

“按规矩说,是该问他要的,但我觉得他不会给你这钱。”

“我估计也不会,呵呵,成交之前,我就应该和他说道说道。”

“有什么好说的,你问他要钱,那他肯定会抬高卖价。最近几天,我让你赚了一百多,你还不满意啊?”

“满意!”李建军乐道,“不过,小五,我总感觉你收藏邮票和旧版纸币,还有收藏古董字画,这……这不是个正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有人喜欢下象棋,有人喜欢喝点小酒,而我,喜欢古玩字画。”

“收藏古玩字画,只有有钱人玩得起。”

“古玩字画有贵有便宜,不一定特别有钱才可以玩。就说收藏邮票吧,花几块钱,就可以收藏几十套邮票,不一定像我这样收藏那么多邮票,只要觉得自己有趣就行了。说实话,我买邮票,已经不是收藏了,而是投资,为了将来能够卖一个好价钱而买邮票。”

“希望你的投资能够获得丰厚利润。”

“必须的!”李建华笑道,“二哥,如果你对收藏感兴趣的话,也可以收藏几件。”

“我没兴趣,没闲钱搞收藏。说真的,小五,没你帮衬,我靠我在机械厂那点收入,可能追不上张英秀。幸好你现在赚得多了,不需要我给家用,还塞钱给我花,要不然,我真不知道这日子怎么过……”

“放宽心吧,咱们家的日子肯定越过越红火!”

第十二章 买大宅

为了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李建华想了很多法子,买到了不少高价菜,不仅自己家吃,还送了一些给他大哥大姐家,他大伯和二伯家,以及母亲的娘家都送了一些。

事实上,空间戒指里面存放着大量的食材,全部拿出来,做成菜肴,可供十个壮汉大吃大喝一年以上的时间,另外,空间里还存放着上三千多份拿出来马上可以吃的菜肴,这些菜肴可都是名厨精心烹制的,当初花可高建华不少钱。

相对地球上的时间,空间戒指里面的时间是停止的。

把刚刚出锅热腾腾的菜肴装进食盒里,再放进空间戒指中,不管地球上的时间过了多久,放在空间的菜肴刚拿出来时与刚放进去时是一样的,依旧是热腾腾。

储物戒指的空间体积足够大,需要存放的物资远未装满空间,为了充分利用这些空间,高建华在空间里存放了大量的食物以备不时之需,他穿越重生后,储物戒指里存放的物资一件没少。

过去半年多的的时间,新生的李建华从空间里取出不少食物和食材,绝大部分进了自己的肚子。

李建华六二年十一月出生的,未满十八周岁,营养跟得上,加上他每天都锻炼身体,过去半年多时间,他的身体足足长高了五厘米,成为李家身高最高的人。

我的个子还能长高,这是李建华的自我感觉,事实也是如此。

正月初二,李建华待在家里休息。

到了初三,李建华在家吃过早餐,马上就骑自行车出门,前往各家邮局购买庚申年猴票。中午的时候,李建华回到家里吃饭,下午继续出门购买猴票。

一天的时间,李建华就买到了526张整版的猴票,每张整版的猴票有80枚,共计42080枚,总共花费3366.4元。

李建华买来的猴票都是整版的,不是整版的猴票,他都没有买,留点汤给其他人喝。

将来,一张整版的猴票比80枚单枚的猴票值钱,李建华对此很清楚,但他不会整版整版地出售猴票,大部分整版的猴票会被他撕开成单枚的。

李建华打算五年后,开始出售猴票,他不会为了图方便,而将猴票卖给邮商,他更愿意雇人将猴票买给集邮爱好者,毕竟猴票到了集邮爱好者手中,就算会重新流回市场,但比例不会很大,这样可以避免有人和他抢生意,毕竟他手里有大量的猴票。

京城的邮局数量太多了,李建华用了三天的时间,将大部分邮局逛了一圈,他总共花费9088元买下了1420张整版的猴票,总共113600枚。

买下十万多枚猴票,李建华依旧没有满足,他还亲自去了廊坊、TJ等京城周边城市,用了一个多星期的时间,买了两千多张整版的猴票。

“差不多四千张整版的猴票,才花了两万五千多元,三十多万枚啊!”

返回京城的途中,李建华有种偷着乐的感觉。

快到京城火车站时,李建华忽然想到,自己已经改变了历史,会不会起到蝴蝶效应,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邮票收藏。

“想着干什么啊,不管了,就算将来猴票没有大量当做邮资使用掉,猴票的价格涨幅没有那么惊人,我现在投资买猴票,利润肯定很丰厚……退一万步讲,这笔投资亏本了,也伤不了我的筋骨。”

离开火车站,李建华倒了两班公交车,回到了家中。

出门之前,李建华骗家人说,杂志社组织员工去TJ考察,他家人相信了他的话。

从外地回来后,李建华有了新行动,开始四处打听谁家卖房子,他准备买套大房子住。

这个时代的京城,还没有民营房地产开发公司,新房子都是政府单位盖建的,他自己想买套房子,只能从私人手里购买。

三月初,李建华到杂志社交稿,他和总编聊天时,他说自己想买套房子,问对方知不知道有人想要卖房子。

“建华,你问我算是问对人了!”总编笑道,“我有个朋友正要卖房子,就是他那套房子面积有点大,价格不便宜。”

“多大呢?”李建华感兴趣道。

“那是一座四合院,独门独户的,建筑面积有两百多平米,院子有一百多平米。”

“多少钱?”

“那房子的位置很好的,走出大门就是大街,距离中南海不到七百米。房子是好,就是价钱贵,要价八万元,一口价。”

“八万……”

李建华听了总编对这房子的介绍,他已经下定决心买下这套房子了,可听到售价,顿时意识到自己暂时不好把存放在储物戒指里的资金拿出来买房子,而自己之前写文章赚到的所有稿费总和,距离八万元的房价差一大截。

“真贵啊!”李建华轻叹道。

“是挺贵的,整个京城能拿出这么多钱买房的人也没几个。”

李建华并没有放弃买这房子的念头,问道:“您那位朋友为何要卖房子啊?”

“我那位朋友的家里,以前挺有钱的,是民族资本家,在京城有好几套大宅,大革命期间,他和他家人受到了冲击,几套房子也被没收了。去年,他全家人都平反了,没收的房子也还了。现在,他准备送儿子去国外读书,花销很大,而房子的租金收入太低了,所以,想到卖房子。建华,你有兴趣的话,可以先去看看房子,如果你满意的话,我可以给你做担保人,你先付四万,剩下四万,明年再给。”

“四万,”李建华沉吟道,“我一时也拿出这么多钱……”

“你拿得出。”总编笑道,“忘记告诉了,华夏青年出版社准备出版《明朝那些事儿》,之前出版的《品三国》的销量不错,加上《明朝那些事儿》在我们杂志上连载后,反响很不错,出版社方便主动提高了这本书的时间的稿酬,每千字三十元。”

(本人感觉每千字三十元的稿酬标准太高了,出版社还主动提高,太不合理了,但为了小说情节的发展考虑,还是这么写了,希望读者谅解!)

“涨稿费了,太好了!”

喜从天降,李建华顿时乐了。

一个多星期后,李建华在没有告诉父母的情况下,先拿出了四万元,买下位于中南海东面的一座四合院。

剩下四万元购房款,1980年11月1日之前付清……李建华给卖家写了一张欠条。

这座四合院落成于1948年,房龄三十余年,保养好,看上去不没有破旧感。

四合院的建筑面积足有236平米,院子的面积有148平米,面积够大,够气派!

地段更没的说的,完美!

李建华初次登门看房时,就喜欢上这座充满老京城韵味的建筑。

花费花八万元买房子,房主还主动提出免费赠送旧家具,李建华觉得自己赚大了,偷着乐了。

在别人眼里,这些旧家具不怎么值钱,而李建华的看法完全不同,他在这堆老家具中看到了多件红木材质的,五件紫檀老家具,三件海黄老家具,最让他满意的是一件保存完好的海黄架子床。

李建华知道将来红木的价格会大幅上涨,其中海黄为最,简直涨疯了,再过三十五年,这些红木家具总市价在五千万元以上。

三十五年后,单单卖旧家具,不卖房子,就可以让李建华获得五百倍以上的回报。

拿到房产证后,李建华高高兴兴的回家了,等父母下班回家了,他拿出房产证献宝。

“爸,妈,您们看看这是什么!”

“什么啊?”宋秋菊接过本子,低头一看,愣了片刻,翻开本子,看到了幼子的名字,惊讶道,“小五,你怎么买房子了呀?”

“难得遇到这么一座好房子,我就把它就买了。”

“你这孩子,买房子这么大的事情,你怎么不和爸妈商量啊?!”宋秋菊不悦道。

“妈,您放心吧,这房子真的不错。”李建华呵呵笑道,“房子,我已经买下来了,想退也退不了啦。门锁,我都换上新的了。明天正好星期天,我们一家人去看新房子。”

宋秋菊无语了,盯着幼子看了几眼,问道:“花了多少钱?”

“八万。”

“什么?”宋秋菊瞪大了眼睛。

李宝农脸上也流露出惊讶的表情,问道:“小五,你怎么有多钱呢?”

“写文章赚的呗,呵呵,其实我拿不出八万块钱,先付了四万,剩下四万,十一月份之前还清。”

“四万?”宋秋菊笑了起来,“你说,你靠写文章赚了四万?”

“赚了四万多。我买邮票,买古玩字画,已经花了好几千了。”

“你……”宋秋菊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你长本事了。”

“妈,我长本事不好啊!”李建华呵呵笑道。

“买房子这么大的事情,你先和爸妈说一声都不行啊?”宋秋菊板着脸问道,“你……”

“我没说不行。我就是觉得,如果让您和爸知道,我要花八万元买房子,可能您们不会同意,所以,我就先斩后奏了。”李建华抓住母亲的手腕,摇晃了几下,“妈,您就别生气了,您气坏了身子,我的罪过可就大了。”

宋秋菊扑哧一笑,瞪了李建华一眼,说道:“这次就算了,下次有这种大事,可一定要让我和你爸知道,不然,把你的屁股打开花。”

“知道了,我记住了。”李建华嬉皮笑脸道。

李建华的父母,以及他的二哥二姐,见到他新买的房子,都很高兴。

“小五,你买了这么大的房子,就算住进十人也不挤。我结婚后,能不能住在这里啊?”李建军含笑问道。

“可以!”李建华微笑道。

“谢谢了!”李建军开心道。

“自家兄弟不客气。”李建华顿了顿,继续说,“不过话要说清楚,北面面的正房,我和爸妈住。”

“没问题,我住东厢房。”

“那我只能住西厢房了。”李孝珍嘻嘻笑道。

“小五,那我们现在住的老房子怎么处理?”宋秋菊问道。

“本来说给二哥结婚用的,既然二哥愿意在这房子里结婚,我觉得老房子就给大哥吧,大哥一家住在筒子楼太挤了。再过两年,我给大哥二哥,还有大姐二姐都买一套房子。”

“小五,你就别显摆了。”李孝珍打趣道,“你是不是怕别人不知道你有钱啊?”

“我对你好,你不满意?”李建华翻白眼道。

“哪有不满意了,我的小五最好了!”李孝珍笑着伸手捏李建华的脸颊。

李建华任由李孝珍捏他的脸颊,宋秋菊看过不去了,拍开了李孝珍的手。

“你别对小五动手动脚。”宋秋菊不悦道,“你一个女孩子家家,这样像什么样啊?!”

“妈,您别说二姐了,没事的。”李建华微微一笑,转移话题道,“我们什么时候搬过来住呢?”

“今天下午搬过来吧!”李建军说道。

“这也太匆忙了!”李宝农说道。

“就今天有空,不然要等到下个星期天了。”李建军说道。

“就今天吧,多叫几个人帮忙。下个星期天,家里做些好吃的,请亲朋好友来家里做客。”

这天晚上,李建华和父母,以及二哥二姐住进了新家。

没过几天,李建国一家人也搬家了,住进了李宝农名下的房子里,将来,李建国不能走路上下班了,但他妻子上班路程更短了,新住所距离他儿子就读的小学也不远。

第十三章 兄报恩

四月初的一天,李建华到杂志社交稿。

看完李建军的稿子后,总编说没有问题。

“建华,过几天,社长的孙子满月,要办满月酒,你一起参加啊!”

“好啊!”李建华和社长打过几次交道,挺尊敬对方的,并不会排斥参加对方孙儿的满月酒宴,“那个……总编,我给多少礼金合适呢?”

“随意了,给多给少,一份心意。”

“那……我给一百,行吗?”

“一百,太多了,没人给这么彩礼。我看呢,你封给十块钱的红包就行了。”

“那我就给十块钱的彩礼,再准备一份礼物,行吗?”

“行,但别太破费了。”

“谢谢总编提醒。”李建华灿灿一笑,“这方面的事情,我不太懂的。”

几天后,李建华参加杂志社社长的孙子的满月宴,他按照总编辑的建议,给了十元礼金,另外还给了一张整版的猴票。

一张整版的猴票,总共80枚,每枚面值8分钱,整版猴票面值6.4元,此时,相比十元礼金,这份礼物并不算珍贵。

李建华知道将来猴票的价格会涨到惊人的地步,三十几年后,一张整版的猴票能卖上百万,在三线城市,能买一套三室两厅上百平米的房子,估计到那个时候,社长的孙子可要感谢他的大方了,但有前提,这张整版的猴票能够保存三十几年。

收礼金的人是小寿星的父亲,李建华送上礼金和礼物时,说了几句恭喜的话,还介绍了自己赠送的礼物,并嘱咐对方好好收藏。

“这是今年发行的邮票,是我国第一套生肖邮票。孩子属猴的,很有收藏价值。呵呵,我希望您好好收藏,别撕开当邮资使用,过几年,肯定会涨价的,相信我!”

几个同事听到了李建华的话,坐到酒席上后,有位同事用开玩笑的语气问道:“建华,你说邮票将来会涨价,你是不是买了很多呢?”

“张哥,不瞒您说,我真的买了很多邮票。就刚才送的庚申年猴票,我就花了好几千。”李建华微笑道,见到同事们脸上流露出惊讶的表情,继续说道,“我说的是实话,可能你们不集邮不知道,最近一年的时间,很多邮票价格上涨了很多。十几年前发行的梅兰芳小型张,面值3元,一张就三块钱,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这个价,而现在,已经涨价到三十多块钱。几个月前,我买了几张梅兰芳小型张,当时一张才十几块钱。”

“十几块变成三十多块。”张姓同事有点羡慕李建华的运气,“建华,你还真是生财有道啊!”

“我不怕大家笑话,我收藏邮票,就是看中了邮票的升值潜力。如果你们手里有闲钱,对集邮感兴趣的话,我建议你们现在多买些邮票,肯定不会吃亏的。”

“听你这么一说,我都想去买邮票了。我从你这里买可以吗?”

“可以是可以,但我怕你们说心太黑了,我开价很高的,呵呵,一般情况下,我只进不出。”

“只进不出,哈,建华,你属貔貅啊?!”

在李建华的影响下,从1980年4月开始,杂志社的大部分员工逐渐成为集邮爱好者,每位集邮的人都获得丰厚收益,甚至有两个人后来下海成为了邮商,在商海打拼二十几载,成为亿万富豪。

吃完酒席,李建华告别同事,骑自行车回家。

快到家门口,李建华远远看到大哥独自一人站在墙角吸烟。

“大哥。”李建华先打了声招呼。

“小五,回家了啊。”李建国脸上挤出一些笑容。

看到大哥脸上的表情,李建华猜测对方可能要问他借钱,直接问道:“大哥,你是不是要借钱?”

李建国微微一愣,苦笑着点点头,解释道:“建华,是这样的,我一个战友的母亲生病住院了,要做手术,可他母亲没有工作,住院要自己花钱,他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我想问你借点钱。”

李建华眉头一皱,心想自己的大哥不该问他借这个钱,若是大哥的丈母娘生病了,问他借钱,他没有二话,可战友……忽然,他想到男人之间的三铁,盯着大哥看了几眼,开口问道:“你和他关系很好?”

“过命的交情,在部队的时候,他救过我的命。”

“救过你的命?”

“有一次进行手榴弹实弹投掷训练,我由于过度紧张,将手榴弹掷在了自己的脚下,在手榴弹即将爆炸瞬间,当时站在我身边的浩锋眼疾手快,把我救离险境,要不然,我早就死了。”

“还有这事啊,怎么没有听你提起过啊?”李建华好奇道。

“这又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没什么好说。”李建国苦笑道。

兄弟俩对视了几眼,李建国低声说道:“建华,可以的话,你借我一千块钱,这钱,我肯定会还你的。”

“一千……”李建华沉吟片刻,表情平淡地问道,“大哥,大嫂知道你问我借钱妈?”

李建国犹豫了一下,实话实说道:“她不知道。”

“那……你准备怎么还这笔钱?”

“我……”李建国无言以对,不管对他而言,还是对他的战友周浩锋而言,一千块钱都是一笔巨款,想从小几十块钱的月薪中节省出一千块钱,不知道何年何月,而李建华虽是他的亲弟弟,但没有责任帮他还当年战友的救命之恩。

“大哥,我和你开玩笑的。”李建华微微一笑,“你是我亲大哥,你的战友对你有救命之恩,现在他的母亲住院,需要花钱救命,这钱,我有能力借钱,自然不会拒绝的……”

“小五,你愿意借这个钱?”李建国兴奋地抓起了李建华的左手。

“在你眼里,我是一个小气的人吗?”李建华翻白眼道。

“不,不……”李建国连忙否认,讪讪笑着解释道,“毕竟一千块钱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你不愿意借,我也不会怪你的。”

“你是不是不是特别想要这笔钱?”

“不,没有,我很需要这笔钱。”李建国正色道,“小五,我相信我这个战友的人品,将来,他肯定会想办法还这笔钱的。”

“我不认识他,谈不上信任,既然大哥你开口了,这笔钱,我肯定会借的。”李建华微笑道,“大哥,我身上暂时没有这笔钱,明天上午,我去银行取,中午十二天,你抽空过来拿钱,行吗?”

“行!”李建国点点头,“小五,太谢谢你了,我替我战友,还有他的家人谢谢你。”

“大哥,你说这话可就太见外了。”李建华佯装不悦道,“你在说这种话,这钱,我可不借了。”

“借,借,借,别不借,我不说就是了。”李建国脸上挤出一些笑容,“那个,小五,你借钱给我的事情,别告诉爸妈,还有你嫂子,最好谁也别告诉……行吗?”

“行!”李建华笑了笑,“对了,大哥,你去医院看望过你战友的母亲吗?”

“看过了……”李建国张张嘴,没有继续往下说了。

李建国本想说战友虽开口问他借钱,但没问他借这么多,他知道战友的母亲做手术还缺一千余块钱,自作主张从李建华这里借这笔钱,他有点担心自己言多有失,说多了,李建华反而不肯借这笔钱了,那他也太对不起战友了。

第二天中午十一点半左右,李建国从李建华这里拿走了一千块钱,拿钱之前,他坚决要求留一张借条给李建华,说什么亲兄弟明算账。

李建国离开后,李建华看了看大哥留给他的借条,苦笑着自语:“看来大哥以前没有写过借条,还款时间都没有写,如果将来他不肯认账,凭借这张借条,我向他讨债,有点难度……”

自从李建国决定借钱给大哥,他就没有想过短期内收回这笔借款,就算大哥的战友将来没有能力还这笔钱,或者有钱也不还,他也不会生气,就当自己替大哥拿钱报了当年此人对大哥的救命之恩。

第十四章 亲外公

送走大哥李建国,李建华关上院子的大门,把借条收进储物戒指空间中。

“重生一年多时间了,我都干了什么事情?”

仰望天空片刻后,李建华暗道了一声,回想着过去一年多时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些事情。

“赚钱的速度会不会太慢了点?”

李建华从屋里搬出一张躺椅,悠闲地躺下,悠哉悠哉地晒着太阳。

“一直写小说,也不是一个事……可现在,在国内,做生意做大一点,稍不留神,就会成为人民专政的对象……美国,美国还是算了,现在去趟美国很容易,就算到了美国,想要快速积累财富,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只要历史轨迹别发生太大的变化,将来想要赚美国的钱,机会大把大把的,不急一时。香港,东方之珠,我说粤语不算流利,但我能听懂,在香港应该不难混,写小说都可以赚钱,可护照签证……”

“嘚嘚……”

敲门声打断了李建华的思绪,有点不情愿地站了起来,对着房门喊道:“谁呀?”

“建华,是我,快把门打开。”

李建军听出了母亲的声音,一边开门,一边问道:“妈,这个点,您怎么没有上班啊?”

打开房门,李建华见到了母亲,以及母亲身后站着的一位陌生老者。

这位老者头发花白,穿着一身中山装,手里拎着一个行李袋。

“进屋吧。”宋秋菊对着老者说了一声,迈开脚步,跨越门槛,走进了院子。

“老人家,我帮您拿行李袋。”

“建华,你挺有礼貌的。”老者没有拒绝,乐呵呵地将行李袋递给对方。

李建华不置可否一笑,并没有急着问对方的身份。

老者跟在李建军的后面,走进院子,四处张望了几眼,说道:“这个院子,就你们一家人住。”

“前不久,建华花钱买的。”宋秋菊淡淡答道。

想到过去一年时间,幼子写文章赚了很多钱,大大改善了家里的生活条件,宋秋菊开心起来,心里甜滋滋的,脸上浮现出笑容来。

宋秋菊转头瞥了对方一眼,顿时收敛起笑容,没给对方好脸色。

老者没有注意到宋秋菊的表情变化,他的目光停留在李建华的身上,嘀咕道:“买这么大的房子,要花不少钱啊!”

宋秋菊和李建华母子俩没有接话茬,直接走进客厅。

老者进了客厅,好奇问道:“建华,听你妈说,你现在在杂志社工作,你的收入怎么这么高啊?”

李建华微微一笑,没有回到老者的提问,转头望向自己的母亲。

“小五写文章赚钱。”宋秋菊自豪道。

“写文章?!”老者乐呵呵道,“好,好啊,没想到我外孙是一个大作家。”

“大作家算不上,现在勉强算是一个小作家。”李建华谦虚道,“老人家,您别站着了,坐吧!”

“好。”老者含笑点点头。

李建华见母亲没有泡茶招待客人的意思,觉得有些奇怪,但他没有多问,自己动手泡茶。

泡茶时,李建华想起老者刚才称他为“外孙”,心想:“他和我外公是兄弟?亲兄弟,还是堂兄弟?之前,没听说家里有这个亲戚啊。”

“老人家,请喝茶,这是西湖龙井茶。”

“谢谢。”

“妈,您也喝茶。”

“嗯!”宋秋菊端起茶杯,吹着气,小口的喝着茶,丝毫没有说话的意思。

李建华给自己也泡了一杯茶,坐下喝了一口,见老者脸上挂着尴尬的笑容,有点好奇对方和自己的关系,忍不住开口问道:“老人家,我该怎么称呼您呢?”

“呵呵!”老者笑了笑,没有开口回答,面带歉意地望着宋秋菊。

三人沉默了一阵,宋秋菊开口介绍道:“建华,他是你外公。”

“外公?他和我外公是亲兄弟?”

“他是你亲外公。”宋秋菊淡淡说道,“当年,你亲奶奶去世后,他就把你妈我扔给了我舅舅养。”

李建华讪讪一笑,闭上了嘴巴,没再说话,他已经明白母亲和眼前这位老者的关系,同时感觉到母亲和他的亲外公关系不好。

“秋菊,当年你爹我也是没办法。”老者含着泪花歉意道,“不管怎么说,都是爹的错,让你吃苦了。”

“谈不上吃苦,我舅舅把我当亲生女儿一样养,一点也没有亏待我。你来之前,建华一直觉得我舅舅就是他的亲外公。”

“我知道你舅舅是好人,要不然,当年我也不会把你托付给他。”

“……”宋秋菊没有接话茬,脸上闪过一丝不屑。

“那个……外公,这些年你在哪里生活啊?”李建华找话题问道。

外公穿着一身衣料上等的中山装,手腕上带着一块劳力士的手表,脚踩皮质上佳的皮鞋,李建华感觉外公不像生活在内地的普通老头。

“香港。四六年就去香港了,这些年一直待在香港。”

“原来外公是香港人。”

“我虽入了香港籍,但依旧觉得自己是华夏人。”

“看来我这个亲外公是位爱国人士,估计他现在想不到,再过十七年多一点的时间,香港会回归祖国的怀抱。”

李建华暗道了一句,喝了口茶,继续问道:“外公,这么多年,你都没有回大陆看看?”

“去香港头几年,条件挺苦的,等条件好了,想回大陆看望你妈妈,可当时国内……回一趟大陆有很多不便之处。”老者说着打开行李袋,从里面取出一个小盒子,“建华,这是劳力士手表,瑞士名表,外公送给你的礼物。”

“……”

劳力士是瑞士名表,李建华自然知道,他还知道现在一块劳力士手表值不少钱,但他有点看不上。

储物戒指空间里储存了好几十块名表,李建华想显摆的话,随便拿一块都比外公送给他的贵,再说了,他看得出母亲心里对外公有怨气,他自然不会没得到母亲同意的情况下,收下外公的礼物。

宋秋菊见李建华没有马上收下礼物,心里挺高兴,觉得幼子没有给她丢脸。

可转而一想,宋秋菊的想法逐渐发生了改变。

这么多年都过去了,就算自己心里有气,也不能让子女拒绝亲外公送的礼物。

“建华,你外公给你的,你就收下吧。”宋秋菊沉声道。

“噢!”李建华微笑着应了一声,站了起来,郑重地道了一句谢,“谢谢外公。”

道过谢后,李建华伸出双手接过了礼物。

老者乐道:“拆开吧,看看款式喜不喜欢,如果不喜欢的话,我这里还有其他款式的手表,可以换的。”

“好!”李建华拆开盒子,熟练地把手表待在手腕上,“真好看,我很喜欢,谢谢外公。”

“不客气。”老者犹豫了一下,又从公文包李拿出了两个盒子,一只盒子里装着女士手表,另外一只盒子里装着金首饰,“秋菊,这是爹送给你的。”

“……”

宋秋菊没有抬头看礼物一眼,也没说要不要,低着头喝着茶。

第十五章 恋家乡

李建华见外公有些尴尬,微笑着替母亲接过礼物,放在母亲面前的桌子上。

“哎!”老者长叹了一口气,“秋菊,你也别怪爹当年心狠……”

“啪!”宋秋菊拍案而起,放下手中的茶杯,一脸气愤地望着自己的亲生父亲,含着泪花问道,“你是不是觉得当年我年龄小,不记得自己的母亲是怎么死的了?”

“我……”老者老泪纵横,摇摇头,“过去的事情,我就不说了,都怪我,都怪我,我对不起你。”

“哼!”宋秋菊看到老父亲流泪,还低声下气地向她道歉,她心里很不好受,但她依旧没有给对方好脸色,怪声怪气道,“是不是现在发达了,回来向我显摆呢?”

“秋菊,你怎么能这么想你爹呢?!”老者脸上流露出惨笑,“几年前,你……我后来的老婆,我的儿子,女儿,儿媳妇,女婿,还有几个孙辈,都被一场大火烧死了……要不是想着回来见你们一面,我早就随他们去了。”

宋秋菊闻言一怔,脸上浮现关切的表情,她恨父亲,但她从未想过让白发人送黑发人这种人间惨剧发生在自己亲生父亲身上,低声说道:“你怎么不早说啊?!”

“这不是什么好事,太糟心了,没什么好说的。”老者沉声道。

宋秋菊轻咬下唇,说不出安慰的话。

李建华也没有开口劝慰外公。

三人沉默了一阵,老者脸上挤出一些笑容,欣慰地打量了李建华几眼,感叹道:“看到自己的外孙长大成人了,有出息,我很欣慰,就算现在死了,也能瞑目。”

“呸,呸,呸!”宋秋菊不悦地瞪了父亲一眼,“好的灵,坏的不灵,爸,你会长命百岁的。”

见女儿如此关心自己,老者呵呵地笑出声来。

“外公,您来京城多久了?”李建华找话题问道。

“来了好几天了。”老者微笑着答道,“建华,你有女朋友了吗?”

“没。”

“那……你愿意去香港读书啊?”

“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现在,你可以考虑一下了,如果你愿意,我安排你去香港读大学。”老者微笑道,“外公去香港三十多年,赚了一些钱,有房有车有存款,能供你上大学。”

“我一个内地人,去香港读书不方便吧?”

“你是我的外孙,你可以去香港投奔我。最近几年,我向香港大学捐了不少钱,你写文章能发表,是有才华的,只要入了香港籍,申请进香港大学读中文系不是什么难事。”

李建华从未想过入香港籍,但他没有急着拒绝外公的好意,微笑道:“我再考虑考虑。”

“是要好好考虑一下,自己的人生道路,需要自己选择。”外公微笑道,“不管你做出什么选择,将来,我百年之后,我的财产都留给你和你的哥哥姐姐们。”

“爸,你才几岁啊,说这些干什么啊?!”宋秋菊不悦道。

见到女儿关心自己,老者爽朗大笑了起来,乐道:“人生七十古来稀,我都已经七十多岁了,还有什么事情看不透的。早死晚死都得死,都看透了。只要你们一家人过得好,我这辈子也算知足了……”

宋秋菊有点想哭,但她不想在父亲面前落泪,转头看了座钟一眼,站了起来,说道:“建华,你陪你外公好好聊聊,我出去一趟,叫你大哥和大姐晚上过来吃晚饭。”

“好的。”李建华点头应道。

宋秋菊出门后,李建华和外公相视一笑。

“那个……”李建华找话题问道,“外公,您姓什么啊?”

“我也姓宋,我叫宋有德。”外公自我介绍了一句,感叹道,“把你妈妈交给她舅舅抚养,她没有改姓,我算是占便宜了……建华,不怕你这个后辈笑话,外公年轻时挺混蛋的,说我自私也不为过,要不然,你外婆也不会早逝……”

不管当年发生了什么事情,李建华都觉得自己这个后辈没有资格来评判外公的是非,劝慰道:“外公,这一切都过去了,不开心的事情,咱们就不说了,人要朝前看。”

“你说的对,人要朝前看,过去的事情都就让它过去吧,不说了。”外公讪讪笑道,“建华,去香港读书的事情,你好好考虑一下。”

李建华沉思片刻,说道:“外公,我不想去香港读书,但是,我想去香港看看,看看资本主义治下的东方之珠到底是怎么样的。”

“东方之珠?”外公之前没有听过这个词,初次听到,有点新奇,“这词倒用得好,香港算的上东方之珠。不管你要不要去香港读书,我都会带你们一家人去香港游玩的……”

聊了一阵,外公把话题扯到了李建华写的文章上,说想看看李建华写过的文章。

李建华回卧室,拿出一些报刊杂志,上边刊印着他写的文章。

外公的学历并不比李建华低,年轻时候也算是才子,考上了名校京城大学,读了一年半的时间,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学校开除了,当时,他的父母被他退学的事情气的半死。

翻看了几篇文章后,外公欣慰地点点头,称赞道:“建华,你写的不错,很有文采,你写的这些文章拿到香港,大部分可以发表在报纸上。”

“都是瞎写的。”李建华谦虚道。

“瞎写都能写出如此出色的文章,那你用心写,还不写的更好啊!”外公爽朗笑道,“对了,内地的稿费不高吧?”

“相比普通人的薪水,我的稿费挺高的,在杂志上连载,每千字有十几二十块,出书的话,那稿费就更高了。”

外公暂时还不知道李建华写文章的速度,以一般作家的写作速度来推测外孙写文章能赚多少稿费,在他的眼里,外孙的收入并不高。

“建华,你跟我去香港更有前途……如果你不想读书,可以给报社出版社投稿赚钱,熟悉香港的环境后,进出版社工作,好好干几年,学到本事了,外公会帮你开一家出版社。”

“梁园虽好,却非久恋之家。外公,我真不去香港读书,也不会在香港定居的。”

外公闻言一怔,没有因为李建华的拒绝而不生气,反而挺高兴的。

宋有德移居香港三十多年,他已经习惯了香港的生活,之前,他没有想过回内地养老,这次他回到京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让他感慨万千。

见到女儿之前,宋有德逛了大半个京城,相比三十几年前,京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他还是找到很多熟悉的景色,还有让他倍感亲切的乡音。

“我尊重你的选择。”宋有德欣慰道,望着门外的院子,心想,“或许,我将来可以回到京城养老。”

……

第十六章 聊房价

李建华见外公的茶杯里的茶水不多了,拿起热水瓶,往茶杯添加了一些热开水。

“外公,你香港做什么的?”

“以前做生意的,经营一家服装加工厂,后来,我把厂子卖了,最近几年,靠炒房炒股赚钱。”

“噢!”李建华点头道。

“呵呵!”外公笑着问,“建华,你知道炒房炒股吗?”

“知道一点,靠低买高卖赚钱,炒房炒股存在一定的风险。”

“没错。”外公欣慰笑道,“没想到你懂得挺多的。”

“我懂的不多。”李建华谦虚道,“最近一两年,回内地的港澳台同胞有不少,香港人的生活方式,我多少从别人的口中听到一些。”

“羡慕香港人的生活吗?”

“谈不上羡慕不羡慕。”李建华淡淡说道,“之前,我觉得香港人的生活距离自己挺远的,不过,我觉得内地人的生活会越过越好,有才华有能力的人,只要肯干,将来会过上比香港普通人更滋润的生活。”

“看来你挺相信内地ZF的能力。”

“是的!”李建华语气肯定道。

“刚才听你妈说,这房子是你花钱买的,你写文章的速度很快吗?”

“还行吧,平均每个月有二十多万字发表。”

“二十多万字?”外公脸上流露出惊讶的表情,“一天能写七千字以上?”

“多的时候,一天能写一万五千字。”

“你真是才思敏捷啊!”外公呵呵一笑,“你这么有本事,更应该去香港看看,就算你不打算入香港的籍,也可以在香港常住的。你写文章投稿给香港的报社出报社,收入应该会更高的。”

李建华微微一笑,没有接话茬,不知道到当下去香港的签证政策。

李建华和宋有德二人刚认识,就算他们之间能够找到共同语言,但刚开始也需要没话找话聊。

李建华转移话题问道:“外公,我听说香港的房价很贵,到底有多贵啊?”

“你这房子什么价?

“总价八万,房子的面积有三百多平米,买房送旧家具。”

“没想到京城的房价这么便宜。”外公嘀咕了一声。

“对内地普通百姓而言,这座房子的成交价算的上天价了。过去一年,整个京城,成交价超过六万元的房子,屈指可数。”

宋有德想到当下内地普通工人的月收入情况,而敢经商的人极少,能拿出几万元人民币买房的人家,还真不多。

“在香港买卖房子,面积不是按照平方米计算的,一平方米差不多有……10.8平方英尺。香港的房子分档次,不同档次的,价格相差很大。普通的中小型住宅楼宇,好一点的,现在一尺要七八百,甚至一千,而最贵的太平山顶别墅要贵上三五倍,而且有价无市,很多时候,按照市价购买,想买也买不到。”

“这么贵啊。”李建华故作惊讶,他脑子里有高建军的记忆,加上最近他看过高建军之前搜集存放在储物空间里的一些资料,对当下香港的房价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是挺贵的。最近几年,不,最近十几年,香港的房价都涨疯。幸好你舅舅,就是我已经去世的儿子,在他的建议下,这些年投资买了不少房子,要不然,仅靠经营服装加工厂赚钱,就算再拼,也不可能像现在这么有钱。”

“噢!”李建华呷了一口茶,好奇问道,“外公,六七年的时候,香港房价暴跌,您投资买房了吗?”

“你知道六七年的时候,香港房价暴跌?”外公略带好奇地反问了一句。

“知道。”李建华含笑点头,“当年,香港有点乱。”

“不是有点乱,是很乱。幸好当时没有离开香港……”外公轻叹道,“当年,我几个生意伙伴因不看好香港的前景,选择离开香港,移民欧美。不管移民到哪个国家,现在都没有我混得好。”

“外公当年为何没有走?”

“我和你舅舅经过分析,觉得内地ZF当时收回香港的可能性不大,也不会让香港继续乱下去。”

外公喝了口茶,继续说:“我年轻的时候喜欢赌,当时就想着赌一次,就当进了一回赌场,下了一次大的赌注,赌赢了,那就赚到了,输的话,再想办法翻身。香港的房价暴跌,快跌倒底了,我和你舅舅投资买了几套房子,若是当时从银行贷款容易一些,我们会筹集更多的资金购买更多的房子。”

“几套房子?”李建华脸上的表情丝毫没有变化,但他的心思活泛了起来,“六七年,距离现在十几年了,当年,外公就有几套房子。过去十几年,香港楼市的大势是房价大涨,外公早就开始投资买房了,应该赚了不少钱,十套房子应该有的……面积少算点,一套房子50平米,十套房子就是500平米,一平米算一万港币,这么说,外公有好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身价?!”

外公见李建华沉默不语,喝了两口茶,微笑问道:“建华,你是不是在想外公有多少钱呢?”

李建华不置可否一笑。

“如果把我名下所有房子和股票套现,估计有四千多万港元。”外公微笑道。“港元和RBM兑换汇率,你知道吗?”

“按照官方汇率计算,可以兑换上千万元RMB”

“你知道私下里,港元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吗?”

“知道啊,现在国家需要大量的外汇,普通百姓出国时,想要获得外国货币,困难重重,很多出国人士会选择从黑市上获得外币。”

“建华,你挺有见识的。”外公欣喜道,“看来你是一个不出门,也闻天下事的英才。”

“外公,您这么夸我,我会骄傲的!”

“和你说话很有趣。”外公含笑打量了李建华几眼,“建华,你一定和外公去一趟香港,见见世面,最好选择在香港定居。相比内地,香港就是一个花花世界,像你这么有本事的人,在香港肯定能够大展拳脚,成就一番事业的……”

“香港,我愿意去看看,但我不会选择在香港定居的。”李建华坚持道。

李建华心里很清楚留在内地对发展自己的事业更有利,更何况他有一颗经商报国之心。

第十七章 奇男子

李建华得知外公拥有几千万港元的身价,他并没有想过为将来能够多分一些,而好好巴结对方。

此时,李建华把储物戒指空间里的黄金拿出来卖掉换钱,那他的身价远远超过外公。

放弃遗产继承?不,李建华可没有这个打算,他依旧对“继承”外公的遗产很感兴趣。

如果,李建华能够外公那里得到几百万,甚至上千万港元的资金,那将来,他发展自己的事业会轻松很多,不用总想着如何获得清清白白的“第一大桶金”。

对李建华而言,就算不取出储物戒指里面的黄金和资金,以及物资,借助储物戒指的空间,赚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打个比方,夏天大量买入西瓜,等到了冬天,再把西瓜拿出来出售,就可以获得丰厚利润。

可当下国内塑料大棚很少见,北方的冬天几乎见不到新鲜的西瓜,显然,李建华拿出大量新鲜的西瓜太显眼了,对于他而言,这种赚钱的方式很不妥当。

……

若是肉都烂在锅里,没有他人抢食,李建华不介意从外公这里少分一些钱,毕竟他少拿了,他的家人就可以多分一些。

凭借李建华对未来全球经济大势的了解,想要赚钱太容易了,就算只能分到一百万港元,甚至更少,凭借这些资金,十年内,他就可以轻轻松松地成为全球富豪榜上的人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建华拥有的资产会更多。

我可是要成为世界首富的奇男人!

这是李建华的内心独白。

奇,不是奇葩,而是神奇。

如果让宋有德知道李建华的想法,肯定会哈哈大笑,问一句,乖外孙你知道世界上最有钱的人有多少钱吗?甚至会说,按照京城现在的房价计算,世界首富有能力买下大半个京城。

天黑之前,大哥大姐都带着家人来到李建华的家中,见到了亲外公,并收下外公赠送的礼物。

得知亲外公来的消息,二哥特意把女朋友张英秀带回家吃晚饭。

外公没有把未来的外孙媳妇当外人,送了一块手表当礼物。

吃晚饭之前,李建华回了一趟自己的卧室,仔细看了看外公送的手表,觉得不像是冒牌货,心想外公挺大方的。

“当下回国看望亲人的港澳台同胞有不少,未来几年会更多,可像外公舍得花钱买名表送礼的人,数量肯定不会很多,甚至有可能是蝎子粑粑独一份……呵呵,不对,蝎子粑粑独一份,有点贬义。对我和我的家人而言,外公大方一点,舍得在我们身上花钱,这是天大的好事。”

得知自己可以移居香港,二哥李建军挺感兴趣的。

“外公,我去香港后,能干什么啊?”李建军问道。

“这样看你的喜好,还有能力……”外公停顿了一下,继续说,“办工厂,太辛苦了,也需要经验。我看你开个店铺挺好的,至于做什么生意,咱们可以好好商量一下。开店铺做生意,不会做一辈子,将来,你还可以做其他事情。”

“噢!”李建军含笑点点头,他对外公的安排很满意。

香港对李建军而言,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如果让他一个人独自去闯荡,他不太敢,而现在他有外公这个靠山,他相信自己移居香港后,可以在那里站稳脚跟。

李建军和外公热聊时,张英秀脸上不时浮现患得患失的表情,她是李建军的朋友没错,但她还不是李建军的老婆,如果李建军现在去香港,可能不会带着她。

“二嫂,二哥会带你一起去的。”李建华注意到张英秀的表情变化,压低声音和她说了一句。

张英秀闻言一愣,回过神后,尴尬地冲李建华笑了笑。

李建华和张英秀接触的时间不短了,觉得这个女孩不错,他二哥能够娶这个女孩为妻,是一种福气。

怕二哥被“馅饼”砸昏了脑袋,李建华直接挑明了说:“二哥,你和二嫂也谈了半年多时间的恋爱,我看你们可以结婚了。”

李建军没想过做陈世美,听了李建华的话,丝毫没有不悦,挺开心的,脸上堆满笑容,伸手抓住了张英秀的双手,含情脉脉道:“英秀,明天就让我爸妈去你家向你爸妈提亲,好吗?”

害羞不已的张英秀抽回双手,用手捂住满脸通红的脸颊。

“明天太急了。”宋秋菊乐道,“要准备礼物,过几天吧,等礼物准备好了,我和你爸就帮你去英秀家提亲。”

“多买些礼物,外公来出钱。”外公大方的说道。

“家里有钱。”宋秋菊淡淡说道,虽然她收下了亲生父亲送给她的礼物,同时,她也知道自己的子女将来会去香港分她父亲的财产,但她心里和父亲还是一些隔阂,还不太习惯和对方在金钱上有瓜葛。

宋有德笑了笑,没有接腔,他很理解女儿现在心中矛盾的心理。

如今的港币要比后世值钱很多,宋有德拥有数千万港元,在全球范围内都算的上富豪。

宋有德知道金钱有很多妙用,但他不觉得钱能够买来亲情,在他心中,钱不是万能的。

与女儿一家人接触了半天的时间,宋有德感觉李建华最对他的脾气,已经下定决心,一定要想办法让李建华去香港定居,如果李建华的表现没有让他失望,将来,他会把三四成的财产留给李建华,剩下的六七成财产留给其他几个孙辈。

这天晚上,外公留在李建华家吃晚饭。

外公在酒店订了房间,女儿一家人挽留他住在家里,他没有推辞,反而欣喜的住下了。

翌日,在家吃过早餐后,李建华陪着外公前往一家涉外宾馆,进客房拿了行李后,接着把酒店房间退了。

之后一段时间,外公都没有回香港,安心地住在女婿家,准确的说是外孙家,这房子的户主是李建华。

张英秀的父母原来有点看不上李建军,但女儿喜欢上了这个小子,他们也没有多说什么,当他们得知李建军的亲外公是香港的富豪,李建军和他们的女儿结婚后,要去香港生活后,他们有点患得患失了。

香港的生活条件比内地好,这一点,张英秀的父母很清楚,可女儿去了香港,就不能经常见面了,他们担心张英秀将来可能会被李建军欺负。

夫妻俩私下有商量过要不要劝女儿离开李建军,仔细分析之后,他们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如果真的这么做了,而女儿将来日子过不好,肯定会怪他们的棒打鸳鸯,甚至恨他们。

第十八章 外汇券

一般情况下,提亲的时候不需要带非常贵重的礼物,只是双方的父母见面碰头,一起商谈婚事。

外公的到来,让李家“一夜暴富”,李建军的父母没有在提亲的礼物上省钱,用掉了六张面值最高的外汇兑换券。

外汇兑换券是外公给的,之前,除了李建华外,其他人都未见过外汇兑换券,甚至没有听说过。

李建华的脑子里有高建军的记忆,加上几个月前,他看了高建军存放在储物戒指里面的资料,知道1980年4月1日,愚人节这天,国内会发行外汇兑换券。

外汇兑换券是在特殊历史背景下出现的。

改革开放初期,来华访问的外国人、归国的华侨和港澳台同胞日益增多,而国内的市场供应还非常紧张,国内居民的日常用品(如粮油、肉、布等)还实行定量供应。

为满足来华的外国人及归侨的需要,华夏兴建了一批宾馆和商店。

然而,当时国内是禁止外币流通的。

为了便于外籍人士在这些场所购买物品和支付费用,同时又使他们区别于国内居民,国务院于1980年4月1日授权华夏银行(对等中/国/银/行)发行外汇兑换券。

国务院规定,外汇兑换券是一种含有外汇价值的人民币凭证。

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过入内地时,须将所持外币,在华夏银行或指定的外汇代兑点,以实时汇率,兑换成外汇兑换券,并在指定范围内与人民币等值使用。

离开中国大陆时,外籍人士可以选择将外汇券换回外币或留着以备下次来华时使用。很多外国人当时都管外汇券叫“旅游货币”。

在欧美国家,只要有钱,有足够的钱,可以买到所有合法商品,就算是不合法的,依旧可以买到。

可当下,国内一户家庭一个月只能领到四包香烟,新婚家庭才能领到糖吃,更不要说进口家电等商品了,拿了钱还要凭票……而凭外汇券在友谊商店就能买到进口家电等紧俏货。

外汇券只能在特定的地方使用,如宾馆、友谊商店、免税店等等,也只有在这些地方,人们才能买到当下被视为奢侈品的高档货——人头马的洋酒、万宝路香烟、彩电、瑞士手表。

一些有中国特色的手工艺品和丝绸等也能在友谊商店买到,来华的外国人中,很多都喜欢这类有华夏特色的商品,难得来一次,自然会买一些带回去。

虽然当下国内普通工人的收入很低,但依旧存在贫富差距,很多人下海经商,就是为了改善生活条件。

很多人家愿意为给家里添置一台电视剧而紧衣缩食,并存很长时间的钱。

国产电视剧是紧俏货,进口电视那就更紧俏了。

使用外汇兑换券,可以购买一些用人民币买不到的紧缺商品,这使得外汇兑换券的购买力超过等值人民币。

依规定,不准私自在民间用外汇兑换券兑换人民币,但有需求存在,黑市自然就出现了。

李建军知道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内生活物资短缺的情况会逐渐改善,那些原本只能用外汇兑换券的商品,用人民币也可以购买,进友谊商店也不用看护照了,到了1995年1月1日,外汇兑换券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一些人开始收藏它。

高建军获得储物戒指之前,他未收藏过外汇兑换券,甚至没有见过,后来,他发达了,买了很多收藏品,这包括成套的外汇兑换券。

外汇兑换券面额有100元、50元、10元、5元、1元、5角、1角7种面额,全套总面额为316.6元。

外汇兑换券面额分为1979年版和1988年版两种,其中1988年版只有 100元和50元两种面值。

高建军在储物戒指中存放了四套整全套的外汇兑换券,另外,还有一些1979年版本的50元和100元两个面值的,总面值超过1万元。

除了无号码的纸分币,每张人民币纸币都拥有独一唯二的编号,外汇兑换券的编号也是唯一的。

李建华看到高建军放在储物戒指中的外汇兑换券后,权衡了一番,决定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拿出来使用。

相比大量流通的人民币纸币,外汇兑换券的数量太少了,而且能够使用外汇兑换券的地方不多。

如果李建华拿着高建军收藏的外汇兑换券去友谊商店购物,让工作人员发现他用出去的外汇兑换券上的编号有问题,不是看到同编号的,而是编号还未发行使用,那他可能就要惹上麻烦了。

安全第一,李建华很惜命,也不愿意坐牢,就算到了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他必须使用有问题的外汇兑换券,那他会倍加小心的,使用之前,会乔装打扮一番,而且,一次不会拿出太多的外汇兑换券……

李建华记得收藏大家马未都说过,八十年代,国内很多文物商店里的古董只卖给外宾,只收外汇兑换券购买。

见到亲外公之前,李建华就有想过,将来一定找机会,多弄一些外汇兑换券存放在储物戒指中,以备不时之需,此举最主要目的是用外汇兑换券从文物商店大量买入有升值潜力的古董。

……

早在半多年之前,宋有德就委托一位回内地找亲人的朋友帮忙寻找他的女儿宋秋菊。

虽然宋有德提供的信息不多,但有内地公安帮忙,查到了有关宋秋菊和她家人的信息,他的朋友在公安部门同志的陪同下,来到宋秋菊上班的地方,但宋秋菊拒绝和亲生父亲的朋友见面。

宋有德得知朋友找到他女儿的消息,特别高兴,当他知道女儿不愿意和他的朋友见面,这让他很失落,这表明女儿心里对他有气。

为了让女儿原谅自己,宋有德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前往京城之前,他买了很多礼物,并从银行里取出很多港币,打算把这些钱赠送给女儿女婿,以及外孙外孙女。

到了内地,按照规定,宋有德将港币兑换成了外汇兑换券。

抵达京城,宋有德在酒店住了几晚,带着患得患失的心情,他来到女儿的家门口。

敲门没人应,住在附近的一位五十多岁的男子问宋有德找谁,宋有德说出了自己女儿和女婿的名字。

虽然他没有见过女婿,但他已经从朋友的口中得知女婿的名字。

“宝农搬家了,这房子留给他的大儿子住了,他大儿子现在不在家,在厂里上班。”

宋有德从兜里掏出一包在内地购买的中华香烟,取出一根烟,递给对方,问道:“请问他搬到哪里了?”

“好烟啊!”邻居用火柴点上香烟,美滋滋地吸了一口烟,把李宝农的新家地址告诉了宋有德,并邀请对方到家里坐坐。

宋有德婉拒了对方的好意,邻居建议道:“你现在去宝农家找他,可能见不到人,他在红星机械厂上班,你现在可以去厂里找他。”

道了一句谢,宋有德便离开了。

宋有德早就从朋友的口中得知女儿和女婿在哪里工作,但他此时不打算去找女儿或者女婿,选择先回酒店,他还未完全做好与女儿相见的准备。

第十九章 婚与考

李家花费600元外汇兑换券购买的提亲礼物,如果愿意转手卖掉,卖750元人民币,真不是什么难事。

当下,整个京城,一年到头,舍得花好几百元购买提亲礼物的人家,屈指可数,甚至可能是独苗苗。

相比提亲的礼物,聘礼自然要更重一些。

不把宋有德“赞助”的香港货算在内,李家足足拿出价值超过一万五千元人民币的聘礼,这还不包括外公送给张英秀的名表。

聘礼丰厚,而且李家主动提出不需要张家准备什么嫁妆,毕竟不久的将来,张英秀要和李建军一起移居香港,买了太多嫁妆,不好运到香港。

尽管奢靡之风还没有在这个时代的京城吹起,但绝大部分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嫁到一个富裕人家,这样可以不用吃苦。

李家大方,张家风光嫁女,在参加婚宴的亲朋好友面前,张英秀的父母倍有面子。

五月十日,宜婚嫁的黄道吉日,李家大摆宴席,为李建军和张英秀举办了盛大的婚宴。

宋秋菊远在香港的亲生父亲是一个有钱人,现在回来了,给李家人送了很多礼物,还给了很多钱,而且还是比人民币值钱的外汇购物券……这些消息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传遍了亲朋好友的耳朵。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这一次,平时不怎么来往的远方亲戚,还有关系一般的同事,纷纷要求参加婚宴,李家人自然不好拒绝,甚至有的人得到消息晚了,不请自来。

参加婚礼,自然少不了礼金,为了巴结李家,这些带着功利心参加婚礼的人很舍得“投入”,带上比他们参加他人婚礼给的更多的礼金。

除了礼金更多,好听的话更没少说。

……

经过深思熟虑,大哥张建国决定留在国内,不和外公一起去香港。

父母不算老,暂时不需要人照顾,但是,将来肯定需要有人照顾。

二弟李建军要移民香港,三弟李建华要去香港看看,将来很有可能会在香港久住,李建国觉得觉得自己是家中长子,将来有责任留在父母的身边照顾他们。

大姐李孝丽觉得自己是已经嫁出去的女儿,外公的遗产将来应该留给她的三个兄弟,如果她能够分到一些,她会高兴,不能分到,她也不会太介意。

事实上,外公对邀请李孝丽去香港并不积极,准确的说,没有说过让对方一家人移民香港,但有邀请李孝丽一家人到香港旅游。

外公的观念有些陈旧,觉得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扑出去的水,更何况是外孙女,如果他的儿子现在还活得好好的,可能过几年,他会回内地看看多年未见的女儿,但绝对不会在1980年这个时间冒着一定的风险回内地,还想方设法地让外孙和他一起去香港。

李孝珍还没有嫁人,正在复读考大学,外公有意让她去香港读书,但不知道李孝珍是怎么想的,可能脑袋转不过来弯,她坚持留在国内读书,她的家人也没有劝她去香港读书。

五月初,经过深思熟虑的李建华决定从储物戒指的空间里取出1980年的高考试卷,亲自动手抄下一部分考题,以及相对应的答案,准备把这些考题交给李孝珍,让二姐好好做一遍,并让她好好记住这些考题的答案。

李建华的智商和情商没有欠费,他自然不会只抄1980年的高考试卷上的考题,他还从空间里取出了三十几年后的一些高考复习资料,从上面也抄了一些试题。

这些试题也不是随便抄的,绝大部分试题都可以在1980年的高考试卷上找到同类型的,多做这些试题,对提升二姐的高考成绩有帮助。

本来,以李孝珍平时的成绩,能够考上一所专科学校就不错了。

如果把重点大学之门比喻成世纪门将列夫*雅辛把手的球门,李孝珍考上重点大学的难度好比她这个从未踢过足球的女孩子和十位和她水平差不多的女孩子组成球队把足球踢进有十位顶级明星球员相助,雅辛把守的球门一样困难。

多困难?

比登天还难!

可李建华就是一个大BUG,他成球神了,各种过人,飞速带球,单刀直入,引诱门将主动出击,并将门将晃倒在地……

李建华用神技将踢到了球门线边缘,李孝珍跑到球门前,伸腿一拨,把球踢进了球门。

后来,李孝珍进入高考考场,她觉得特别不可思议,同时有种偷着乐的感觉,因为很多考题,她之前做过,而且记忆深刻。

在李建华的再三建议下,李孝珍认真地去记这些考题了答案,以及解题方法,绝大部分答案她记住了,到了高考考场上,可以熟练的解答出来。

因为多了一些必拿分的考题,这让李孝珍考试时的状态特别的好。

状态好,运气也来了。

原来一些可能会丢分的考题也让李孝珍她答对了,这让她的高考成绩远远超出了她自己真实水平。

内地高考期间,李建华远在香港,要不然,李孝珍每考完一门功课,她都会兴奋地机叽叽喳喳和李建华大说一通。

……

高考前一天晚上,住在外公家的李建华洗完澡,躺在床上,闭眼睡觉之前,他还想着二姐在高考考场上见到那些熟悉的试题,会是什么心情?

有可能高兴,也可能后悔。

之所以会高兴,原因很简单,记住了那些试题的答案,会做,能答对,能得分,这是大好事,自然高兴了。

如果李孝珍没有记住那些试题的答案,或者记住一部分,那可不后悔,毕竟有机会拿高分的,这个机会来的还很容易,可自己没有把握住。

李孝珍初次进入高考考场,她并不紧张,等她拿到考卷,发现很多考题之前做过,她不免兴奋了起来,稍稍平复激动的心情,开始答案,下笔如有神一般的答题。

对李孝珍而言,李建华给她做的试题有很多和高考试卷上的考题是一样,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她没打算告诉其他人,就算她的父母也不说,但她准备见到李建华后,好好问问对方几个问题。

猜题怎么这么厉害?

既然这么厉害,为何自己不去复读?

李建华也想到自己回到京城后,二姐会有很多问题要问他。

当下,填报高考志愿在高考成绩出来之前,需要高考生自己估分。

很多高考成绩不错的学生,因为估分估低了,没敢填报好的高校,最后只能被一般的大学录取。

李孝珍用心地给自己估分,不估不知道,一估吓一跳,成绩好的出于她的预料。

估出的分太高了,李孝珍觉得这可能是今年的高考试题难度低的原因,其他同学也考了高分。

李孝珍没把自己真实的估分告诉同学,但她特意了解了几位平时成绩在复读班名列前茅的同学的估分,这些估分比她预计的低,这才确定今年的高考难度并不低。

“我超常发挥了,高考成绩极有可能达到重点大学的录取线!”

李孝珍最终做出了这样的判断。

对于很多人而言,高考是鱼跃龙门的大好机会,能考上重点大学,一生就因此而改变。

李建华不觉得能不能考上重点大学会影响二姐的一生,毕竟二姐有他这个靠山,将来想不发达都难,但是,他依旧希望二姐能够考上重点大学。

为了帮助二姐,李建华冒着一定的风险拿出了那些试题。

李建华觉得只要二姐好好去记他提供试题的答案,就算不能全部记住,只要记住绝大部分,考上重点大学的可能性很大。

为了避免二姐考了高分,而没有填报重点大学的志愿,李建华离开京城之前,特意嘱咐二姐,高考结束后的估分环节,千万不能马虎,一定要好好估分,还有胆子大一点,填报志愿的时候,填上重点大学的志愿,这不影响专科学校的录取。

填报志愿时,李孝珍回想起了李建华说过的一些话,觉得太不可思议了,心想李建华是不是老天爷派来帮助她的。

李孝珍心里没有想过李建华偷了高考试卷,因为她知道高考试卷的保密级别很高,而他弟弟一个普通人没有这个本事。

李孝珍只是一个普通人,根本不可能猜到自己的弟弟脑子里拥有未来人的记忆,还拥有储存未来三十多年高考考卷和考题答案的储物戒指。

李孝珍填报的志愿,没有让同学看到,她不想听到同学说怪话,依她平时的成绩,填报重点大学,绝对算的上自不量力,可能会被同学笑话的。

有同学问李孝珍填报什么志愿,她只说了自己填报的两个专科学校的校名,以及专业名称。

李孝珍可以藏着不让同学看她填报的志愿,而班主任老师必然会看到她填报的志愿,毕竟她需要通过老师把高考志愿交给学校,最终送入教育部门。

班主任老师看到李孝珍填报的志愿,觉得有些奇怪,他认为凭借李孝珍平时的成绩,真的没有必要填报重点大学,但他没有多说什么。

后来,李孝珍被重点大学录取了,这位复读班班主任得知此消息,惊讶不已,对“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二十章 繁简异

六月十一日,宋有德、李建华、李建军和张英秀一行四人乘坐飞机离开京城,前往羊城。

四人抵达羊城后,在涉外酒店住了一晚,第二天乘坐火车离开大陆,抵达香港九龙火车站。

离开京城之前,李建华拿到一年期的往来港澳通行证,一年之内,可以多次往返内地和港澳,每3个月就须重签,即每次在港澳逗留时间不得超过90天。

港澳通行证,俗称双程证,是由华夏国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签发给华夏内地居民因私往来香港或澳门地区旅游、探亲、从事商务、培训、就业、留学等非公务活动的旅行证件。

李建华和张英秀二人持有前往港澳通行证前往香港,他们已经决定投入资本主义的“怀抱”,抵达香港后,外公宋有德会帮助他们获得香港居民身份证,他们在香港定居七年后,将获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证。

单程证,俗称前往港澳通行证,就是有去无回的,是公安部门发给有条件的申请人赴我国的港澳地区定居的证件类型。单程证不像护照,护照是一个小本子,而单程证为一张纸质证明书。

“单程”的意思是指只有去的一程,没有回程内地的一程,持有人必须于指定日期前在指定口岸出境。

当下,有资格申请单程证的人的数目不少,可单程证每年签发数量都是定额的,数量有限,今年的放完了,那就要等第二年的。

不说当下,就说三十几年后,依旧有很多内地人想靠单程证投奔香港的亲人。

明星刘嘉玲,一代红顶商人的儿子R智健等名人都是靠单程证获得香港身份的。

相比之下,单程证比双程证更难获得。

通过正轨渠道,排队办理双程证和单程证,实在太慢了,不想等太久了,只能选择走特殊渠道。

幸好宋有德是有钱人,舍得花钱,而且还是购买力杠杠的外汇兑换券。

李宝农托人找了一位背景很硬的红三代,有些心疼地将一大笔外汇兑换券交给此人,请让对方帮忙疏通各方面的关系。

幸好找对了人,办成了事,要不然,李家肯定要闹翻天。

给钱之前,宋秋菊问李宝农,如果给了钱,没能办成事情,那怎么办?

“凉拌!”李宝农心中暗道了一句,为了减少妻子的担忧,微笑着安抚道,“你放心吧,这个人之前多次帮人办这些事情,拿钱办事,肯定会办成的。”

给钱之前,李宝农就考虑到了,自己和家人都没有能力找对方的麻烦,如果给了钱,事情没办成,还不肯退钱,那他也只能认倒霉,但他不能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妻子。

李宝农不想节外生枝,让妻子知道风险很大,那妻子可能为了避险,而选择放弃拿钱请人疏通关系的办法。

对这个拥有强硬背景的人而言,只要条件符合,加快办理护照、签证和单程证都不是什么难事,更何况这笔生意,让他获利丰厚,所以,得到李宝农委托的人把事情办的漂漂亮亮的。

……

离开京城之前,李建华把自己之前写过的稿子整理了一下,出书的,直接拿书,刊印在报刊杂志上的文章都剪了下来,还未发表的文章,则带上文章的原稿。

李建华打算香港的报刊出版机构投稿,不管能不能通过审核,他都想试试。

香港有什么报刊出版机构?

融合高建华记忆的李建华,想都不用想,他就能想到《明报》,毕竟金庸金大大的名气实在太大了。

除了《明报》之外,还有哪些?

李建华仔细想想,想到《南华早报》,因为这家报社将来会被马爸爸的阿里巴巴收购了,另外,他还想到了后世专门报道八卦的《壹周刊》,但他不知道这家八卦报刊的创建时间。

李建华想给《明报》投稿,为了一炮而红,他选择了《诛仙》这本仙侠小说,他觉得萧大神写的这部大作肯定能够在《明报》上连载,而且稿费不会很低。

乘坐火车前往九龙的途中,李建华也没有闲着,把纸和笔拿出来,埋头写《诛仙》,准确的说,是抄写这本小说,之前,他偷偷用打印机把这本小说打印出来,并放在储物空间中。

李建华抄袭储物空间里的小说,只要别表现的太怪异了,旁人很难看出有什么问题。

宋有德见李建华写的挺起劲的,心里有了一些好奇,让李建华把之前写的稿子拿出来给他看看。

内地已经普及简体字多年,而香港依旧在使用繁体字,宋有德回京城之前,平时接触的文字都是繁体字,看到外孙用简体字写的小说,有点不习惯,连蒙带猜,他也看懂了《诛仙》这本小说的内容。

宋有德并没有急着向李建华提醒想要在香港华文报纸上发表文章,需要写繁体字,写简体字是不行的。

其实,李建华早就考虑到这个问题了,他依旧用简体字写小说,就是为了图自己方便,他觉得就算他用简体字写,《明报》的编辑依旧会看上《诛仙》,报纸要连载这本小说,完全可以找一个懂简体字的编辑,把简体字更换成繁体字。

看了十几页的稿子后,宋有德惊为天人,放下手中的稿纸,一脸惊讶的望着李建华。

正巧,李建华有点渴了,拿起水杯,喝了一口水,见外公看着自己,展颜一笑,笑着问道:“外公,您是不是觉得我特别有才华呢?”

“我早就知道你有才华,但没有想到你能写出这么出色的小说。”宋有德欣慰道,“我看你写的这本小说可比一般的武侠小说有趣多了,肯定可以在报纸上连着,出版成书的话,销量肯定不会差的……你多写几本这样出色的小说,肯定能够成为像金庸那样的大家。”

“我能有金庸一半的成就,我就很知足了。”

“你知道金庸是谁?”

“知道啊,金庸的原名是查良镛,《明报》的创始人,写了《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等武侠小说,听说,在香港,收入最高的文人当属这位大家。”

“没错!”宋用德笑着点点头,“不过,你这样写稿子,可很难在香港发表。”

“为什么?”李建军插话问道,“外公,您刚才不是说写得很好看么,怎么就不能发表了?”

李建华猜到外公的意思,解释道:“香港人用繁体字,而内地人用简体字,我用简体字写小说,大部分香港人看不懂。看不懂,审核无法通过了,自然不能发表了。”

“噢,明白了!”李建军恍然大悟地点点头。

“建华,你太担心这个问题,简体字是繁体字的简化,更何况很多汉字的简体和繁体是一样的。香港报社出版社的编辑都是文人,我相信大部分人不会完全排斥简体,不用担心编辑看见简体字的稿子会直接扔掉。只要你的文章写得好,就算用简体字写,也能得到香港的编辑的欣赏。”

“外公,我没担心。”

李建军问道:“小五,你看得懂繁体字呢?”

“常用的繁体字,估计有七八成,我能看懂,”李建华哂然一笑,“用心学学,剩下看不懂的两三成,很快就能看懂了。”

李建军又问道:“你以后会学写繁体字吗?”

“看情况吧!”

“对了,”李建军望着外公,问道,“我记得古人的书写方式和我们现在不一样,他们是从上至下,从右到左书写。香港人现在的书写方式,还和古人一样吗?”

“华文的书写方式是这样的,不过,现在香港普及英文教育,英文的书写方式是从左至右,从上到下,和内地人书写方式一样。”

外公回答了李建军的问题后,对李建华说:“建华,就算你不改变书写方式,香港的编辑也看的习惯。只要小说的内容吸引人,一切都好说!”

第二十一章 早出名

李建华写文章赚稿费,具体赚了多少钱,他没有将准确的数字告诉家人,但他家人知道一个大概。

张英秀和李建军交往的过程中,她也了解了李建华稿费收入的大概情况。

相比内地,香港经济发达,同样是普通工人,香港普通工人的月收入比内地普通工人的年收入还要高……这一切,见到宋有德之前,张英秀就知道了。

相比内地,香港普通工人的收入更高,张英秀猜测香港作家的稿费会更高一些。

“外公,香港的稿费比内地高吧?”张英秀好奇问道。

“应该更高一些,具体情况,我也不太清楚。”

宋有德说话的语气不太肯定,他知道李建华的稿费收入情况,觉得挺高的,而他不知道香港的报纸连着小说给多少稿费,也不知道作家写小说出版成书,能拿多少版税。

“小五,我记得你说过,出名要趁早,是这话吧?”李建军笑道。

“出名要早,趁年轻,趁时机好。张爱玲说的。”

李建军不知道张爱玲是谁,听李建华这么说,猜测对方是一个名人,他没有问张爱玲是谁,笑着说:“小五,你觉得自己出名了吗?”

“我在内地文学界,只有丁点的名气,但还算不上出名。”李建华哂然一笑,“如果我写的小说在香港出版了,销量超过二十万册,那我算是在香港出名了。”

“香港的人口可没有内地多,销量超过二十万册的小说可不多见。”宋有德说道。

“香港多少人口?”李建军好奇问道。

“五百万左右,具体多少,我也不清楚。”宋有德笑道,“每一天,香港的人口都在增加。”

闲聊了几句,李建军问道:“外公,您认识在出版社工作的人吗?”

李建军不是见不得弟弟比他优秀的人,他打心眼里希望李建华写的小说能够早日在香港发表,多赚钱,早日出名,早日获得成功。

“我还真认识一个。”宋有德乐呵呵道,“我有位老友的儿子在《明报》担任编辑,过几天,我请他们一家人吃饭,到时候,建华,你把你写的稿子给他看看。”

“他看得懂简体字文章吗?”李建华问道。

“应该看得懂,不懂的地方,不是可以问你的嘛!”

“谢谢外公。”李建华乐道,他知道有位熟人帮忙推荐,最好是大力推荐,那他写的文章在《明报》上连载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你和我还这么客气。”宋有德微笑着轻叹了一口气,“我现在就希望你们这些后辈都能过得好。”

“外公,您放心,将来,我肯定会好好孝敬您的!”李建军保证道。

李建军和新婚妻子之所以能够移民香港,就是为了将来给外公宋有德养老送终。

“我信!”宋有德含笑点头。

经过两个月时间的接触,宋有德觉得李建华这个外孙最对他的脾气,也最看好这位外孙能力。

宋有德很希望李建华能够入香港籍,将来让李建华给他养老送终,可李建华已经明确表示过了,不会抛弃内地的户籍。

知道李建华的想法后,宋有德也没有勉强,他知道勉强没用,勉强只会适得其反,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这个念头,他计划着李建华去了香港,逐渐改变这位外孙的想法。

宋有德不想亏待留在京城的外孙外孙女,他本打算给张建国、李孝丽和李孝珍每人四万元RMB的购房款,但遭到了李孝珍的婉拒。

李建国和李孝丽接受了外公的馈赠,毕竟他们的居住条件不好,又购房需求。

外送向孙辈赠送购房款,李建华也收到了一份,也是四万元人民币,外公让他把之前买房剩下没有给的房款还清。

宋有德之所以决定给每位孙辈四万元的购房款,是因为做出这个决定之前,他知道李建华花了八万元买房子,还有四万元没付清。

李建华写文章赚钱的速度很快,只要他愿意,他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凑齐剩下没有支付的四万元人民币,但外公赠钱给他付房款,他丝毫没有拒绝的意思,直接收下了,说了几句感谢的话。

长者赐,不可辞。

李建华有这样的观念,但他没有外公就应该给他这笔钱的想法,心里想着将来自己肯定会发达的,等发达了,一定要好好孝敬外公。

孝和金钱并不挂钩。

这一点,李建华心里也明白,在他明面上的身价超过外公之前,只要他在外公身边,他就会孝敬外公。

李宝农和宋秋菊夫妇不会去香港定居,而李建华觉得由母亲来照顾外公,外公的晚年生活会更幸福一些,他想到过两三年让外公回京城居住。

李建华之所以没有马上建议外公留在京城居住,并不是因为他想去香港旅游,需要外公陪着,而是因为李建军和张英秀要移民去香港,需要外公的帮助。

得到外公的赠款后,李建国花费两万五千元购买了一套小四合院,剩下一万四千元存在银行里。

得知大哥打算把钱长期存在银行吃利息,李建华觉得这样太不划算了,建议大哥投资买邮票和古董,但李建国觉得这不保险,拗不过李建华,最终拿出了五千元买邮票和古董。

大姐李孝丽也买了一套四合院,位于后海,总共花费三万八千元,李建华看过这套四合院后,觉得位置不错,未来三十几年,拆迁的可能性不大,将来,这房子升值潜力并不比他买的差。

李孝珍之所以拒绝外公赠送的购房款,是因为她觉得自己年龄还小,暂时不需要买房。

李孝珍没有想过报考外地的大学,不管能不能考上大学,她都会留在京城。

如果高考成绩不理想,落榜了,该怎么办?

李孝珍没有太想这个问题,落榜了,那她会就选择回到原单位上班,她没有想过去香港投奔外公。

此时,李孝珍一门心思放在学习上,她很希望考上大学。

外公赠送给李建国、李孝丽和李建华三人的十二万元,不是外汇兑换券,而是人民币。

宋有德拿出十二万元的外汇兑换券,在银行以1:1的比例兑换成人民币,得到十二万元人民币。

兑换人民币之前,宋有德和李家人都知道,外汇兑换券的购买力超过等值的人民币,把外汇兑换券拿到黑市,可以换得更多的人民币。

经过商量,众人觉得暂时不进行黑市交易,太麻烦,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最终决定宁愿吃亏一点,也选择和银行换。

当然,宋有德并没有将自己手中的所有外汇兑换券都换成人民币,剩下大部分赠送给了女儿和女婿,少部分由他带回香港,留着下次他来京城的途中使用。

第二十二章 说粤语

到香港之前,李建华有想过外公可能住在太平山顶别墅中,但他没有多问,到了外公在香港的家,才知道对方住在太古城,一套使用面积不足600呎的小户型房子中。

“别担心这房子小,没地方住。你们来了香港后,我们住另外一套房子,刚装修好的房子,四室两厅,1000多呎的面积,就在附近,等会儿,我带你们过去看看。”

宋有德抬起手,看看腕表,继续说道:“时间也不早了,我先带你们出去吃饭,吃过饭后,再去逛街买东西,生活用品要买,衣服也要买,多买几套……”

宋有德真的有一套新装修的房子,他内地之前,这栋房子刚刚装修好,装修这套房子时,他就想过不久的将来,内地的亲人会和他一起住进这套房子里。

新房的装修材料算不上最好的,但选购的时候,花费了宋有德不少心思。

李建军和张英秀都觉得新房很漂亮,他们特别满意自己的卧室,算不上特别大,但很舒适,而李建华则没有太多的感觉,毕竟后世高建军发达之后,住上了豪宅,还经常入住世界各地的五星级豪华酒店。

来到香港的第一夜,李建华睡得很舒坦,睡眠时间足有八个小时,李建军和张英秀则不然,他们还不习惯睡铺着席梦思床头的床,但他们特别有兴致,睡不着觉,尽情折腾,等第二天早上,宋有德喊他们起床吃早餐了,他们才迷迷糊糊醒来,起床时,脸色很差。

吃早餐时,宋有德说道:“今天,你们在家好好休息吧,明天,我再带你们出去逛逛,香港好玩的地方有不少,这次,我也好好玩几天。”

“外公,我想尽快找份工作做。”李建军说道,他心里很清楚,弟弟李建华比他优秀,外公更喜欢李建华,他需要好好表现,如果他的表现太差劲了,那将来,就算外公有很多钱,他分到的那份也不会太多。

这些事情,也不完全是李建军自己想明白的,张英秀也算是一个聪明人,李家的一些事情,她都看在眼里,为了自己和丈夫将来过得更好考虑,她和丈夫挑明说了一些她的想法。

“呃……”宋有德一时不知道该安排李建军和张英秀做什么生意,之前,他就说了让二人先开个店做点小生意,但一直没有想到做什么生意好。

“二哥,不用急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你先让外公带你在香港好好转转,看看对做什么生意感兴趣。如果外公安排你做你没有兴趣的生意,那这生意肯定做不好。”李建华微笑着插了一句话。

“建华说的没错。”宋有德呵呵一笑,“建军,你不必心急的,先玩几天,我再帮你和英秀办理入籍手续,做生意的事情,真的不急,磨刀不误砍柴工么。对了,以后,你们要学说粤语,毕竟开门做生意要和人打交道。听不懂粤语,不会说粤语,那就没法和顾客交流……”

“外公,我和建军肯定会好好学的。”张英秀微笑道。

这天,李建华、李建军和张英秀并没有完全待在家里,宋有德带他们去逛菜市场,还有在住所周围逛了逛,都是为了让他们早日融入香港的生活。

吃过晚饭后,五个人一起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电视剧——《京华春梦》。

《京华春梦》这部TVB的电视剧,主演是刘松仁,汪明荃和韩马利,改编自张恨水小说,主题曲由汪明荃主唱。

李建华的脑子里有很多优秀电视剧的记忆,储物戒指里的电脑中还存储了数量惊人的影视剧,他有点看不上这部看上有些老土的电视剧。

看了十多分钟,李建华就不想再看了,他想着回自己卧室写小说,不,准确的说是抄写《诛仙》,他希望这本小说早日在《明报》上连载,早日靠这本书赚港元。

“外公,我回卧室写小说了。”李建华说着站了起来。

“这电视剧不好看?还是看不懂?”宋有德问道。

“《京华春梦》改编自张恨水的小说,小说,我之前看过,这部电视剧嘛,拍的挺好的,有字幕,我看得懂,不过,我觉得还是写自己的小说有趣,说不定将来,我写的小说也能改编成电视剧。”

“那你回卧室吧,好好写,外公希望你写的小说早日改编成电视剧。”宋有德欣慰道。

看到外公脸上的表情,张英秀心里有点不高兴,她不希望外公太看重李建华,但她并没有想过耍手段,让李建华在外公那里降分,片刻后,她的心思就放在看电视剧上了。

过去一年时间,李建华靠写小说赚了不少钱,但他从未想过给家里添置一台电视剧,他不是舍不得花这个钱,而是觉得国内的电视频道太少了,没什么好看的电视节目。

李建华回到卧室后,拿出纸和笔,开始抄写《诛仙》。

忙了一个多小时,李建华放下笔,站了起来伸了一个懒腰懒腰,心中暗道:

“两多月后,我要会内地一趟,不过,回去后,我可以再来了,反正一年之内,我可以多次往返内地香港两地……”

“炒股,空间戒指中储存了不少香港股市的资料,我可以查看一些知名香港上市公司未来三十几年每日的股价变化。如果历史轨迹没有发生变化,我现在投资香港股市,一年获得十倍,甚至百倍的投资回报率……百倍可能有点夸张了,十倍、二十倍的投资回报率,还是可以获得的……”

“可是,在别人眼里,我之前没有接触过股票,根本不懂股票,想要短期内,靠买卖股票获得丰厚利润,这有点太异常了。为了长远考虑,暂时不买股票了……”

“不,可以先试试水,等从《明报》拿到稿费了,我就拿出一部分钱投资股市,外公不是炒股嘛,让他教我怎么炒股,再买几本炒股的书,装模作样地看看……”

这时候,房门敲响了,李建华听到从门外传来李建军的声音。

“小五,外公炖了甜汤,出来喝点。”

“我马上出来。”

李建华走出卧室,和李建军一起来到餐厅,坐下和外公,以及张英秀一起喝甜汤。

“刚才写了多少字呢?”李建军问道。

“两三千字吧。”李建华淡淡说道,“电视好看吗?”

“挺好看的。”李建军笑道,“我觉得通过看电视剧,可以学说粤东话。”

“不仅要多听,还要多说。”宋有德说道,“我看以后,我们在家里尽量说粤东话。”

“么问题了!”李建华笑着说了一句粤东话。

“说的挺好的。”宋有德也开始说粤东话。

(不太懂粤东话,就不自揭其短了,后面一般情况下,就算说粤语,也用普通话的说话方式用文字写出来。)

第二十三章 见编辑

这个时代的香港,到处都是工地,毕竟现在房价在暴涨,新盖好的房子不愁卖,只要把房子盖好了,就能够赚钱,赚大钱。

其实,现在香港炒楼花的人很多,投入少,回报率高,对房地产开发商而言,卖楼花可以降低开发成本,降低风险,更早盈利。

后世的高建军获得储物戒指之前,他就去香港玩过两次,等发达了之后,不仅经常去香港购物和游玩,他还花费一亿多港元买了一套高档公寓。

三十几年后,香港的房价实在太惊人了,太平山顶别墅买两三亿算是便宜的,十亿以上的别墅交易并不少见。

高建军是隐形富豪,虽然有钱在太平山顶买顶级别墅,但他需要低调,不想被媒体曝光,自然不会花这个钱。

李建军拥有高建军的记忆,对游玩香港的景点并不是特别感兴趣,如果他独自一人来香港,他肯定不会花费太多时间在游玩上,可他身边有外公,还有二哥和二嫂,这三人出去游玩,他不好独自一人待在家里抄写小说,自然跟着一起出去了。

带着三个晚辈玩了几天,宋有德觉得自己更年轻了,他没有忘记正事,在没有旁人的提醒下,他主动联系了一位老友,这位老友的儿子在《明报》工作,他邀请老友一家人吃饭。

对方得知宋有德的两个孙子和一个孙媳妇来香港了,欣然答应了宋有德的邀请。

宋有德没有把老友一家请到家中吃饭,而是在一家档次不低的茶楼设宴。

见面寒暄了几句,宋有德笑着介绍道:“建华算的上作家,他写的文章频频在内地的报刊杂志上发表,他写的小说不仅在杂志上连载,还出版成书了。建华,你把你写的稿子给你的余叔叔看看。”

宋有德的老友姓余,名叫余大海,他的儿子余少哲在《明报》报社工作。

“余叔叔,这是小侄新写的拙作,请您雅正!”

李建军没有把之前写的稿子拿出来,直接把新写的《诛仙》交给对方看。

余少哲算是文人,他没有文人相轻的臭脾气,从宋有德口中得知年纪轻轻的小辈是作家,并没有马上觉得对方在吹牛,接过稿子后,微笑道:“建军,如果你写的文章适合在《明报》发表,我肯定帮你的。”

“谢谢余叔叔,这是一本长篇小说,我很希望能够在《明报》上连载。”

“呵呵!”宋有德呵呵一笑,“别光顾着说话了,点菜吧,少哲多点一些你喜欢吃的菜。”

“宋叔,您和女儿一家人团聚,这可是大好事,您放心,我是不会和您客气的,我要多沾这种喜气。”

点完菜后,余少哲就开始翻看《诛仙》这本小说。

看到小说是用简体字写的,余少哲并不意外,他知道李建军刚刚从内地来香港。

虽然有些不习惯,但余少哲基本上看懂了写在纸上的文字,翻看了几页后,他看书的速度越来越快,最后浏览了起来。

饭菜上桌后,余少哲也没舍得将手中稿子放下,让大家先吃。

翻看完五十多页的稿子后,余少哲盯着李建华看了几眼,微笑问道:“这小说是你写的?”

“当然!”李建华自信的笑了笑,“余叔,您不会觉得我抄袭了已经在内地发表的小说吧?”

“没有,我就是随口一问。”余少哲笑了笑,“你外公不是说,你写的文章有不少在报纸杂志上发表嘛,能拿出来给我看看吗?”

“当然可以!”李建华从外公送给他的公文包取出几本书,“这都是我写的。发表在报纸杂志上的文章,我有剪下来,但这次没有带过来。”

“这几本书,我能带回家看看吗?”

“可以。如果余叔不嫌弃的话,就送给您了。”

“怎么会嫌弃呢,谢谢你了,既然是你送给我的书,你就在扉页上签个名吧。”

“没问题。”

公文包里钢笔,李建华拿出钢笔,在每本书的扉页上写了不同赠书寄语。

看了李建华写的字,余少哲开口赞道:“这字写得漂亮!”

“谢谢!”李建华笑着收下了对方的赞语。

“你和普通的内地人不一样,内地人听到别人的表扬,一般都会谦虚几句。”

“余叔,我一直很谦虚的,可没办法啊,我才华横溢。”李建华用开玩笑的语气说道,脸上挂着俏皮的笑容。

“哈哈!”余少哲大笑了起来,“有趣有趣,你是一个有趣的人,你写的小说也很有趣,想要在《明报》上连载,并不是什么难事,回去后,我和报社总编商量一下,争取给你一个较高的稿酬标准。”

“谢谢余叔。”李建华举起酒杯,“我先敬您一杯酒。”

“好!”

余少哲喝了一杯啤酒,吃了几口热菜,继续和李建华热聊。

酒足饭饱了,众人并没有离开茶楼,继续聊着天。

聊到九点左右,余少哲见时间不早了,说道:“明天还要上班,今天就聊到这里了。建华,我发现你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年轻人,将来肯定能成就一番事业。”

“余叔,您就别给我戴高帽子了,写文章方面,我有点才华,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将来还有很多弯路要走,这条路能不能走到头,还两说。”李建华谦虚道。

李建华不是普通人,可是立志成为世界上最有钱的人,不,他相信自己肯定会成为世界首富,成就一番事业是必须的。

“呵呵!”余少哲笑了笑,“你谦虚了,《诛仙》在《明报》上连载的事情,我会抓紧的,有消息了,我第一时间给你打电话,余叔家的电话号码,我知道的。”

“少哲,我现在换房子住了,家里的电话号码也换了。”宋有德微笑道,“我把新家的电话号码抄给你,你有事就打这个电话……”

十几分钟后,宋有德、李建华、李建军和张英秀四人共同乘坐一辆出租车回家了。

宋有德有辆甲壳虫轿车,考虑到请客要喝酒,这次出门时,他没有开车。

宋有德坐在副驾驶座上,李建军坐在后座中间,李建华和张英秀二人坐在李建军身边,一左一右。

回家的途中,李建军问道:“小五,那个余叔叔没说,你写的小说在《明报》上连载能拿多少稿费吗?”

“没说。”

“你估计能拿多少?”

“每千字低于……100港元,我不会签约的。”

“每千字100港元,这么多啊?”李建军惊讶道,“报社能答应吗?”

“二哥,你想想,我写的文章在《华夏青年》杂志社连载,稿费是多少?香港人的收入远比内地高,《诛仙》,这么出色的小说,我相信金老板肯定愿意出高价买下这本小说的连载权。”

李建华说这话的底气并不是很足,在他的记忆中,香港多位知名作家说金庸“扣”,这些作家向《明报》投稿,拿到的稿费很低,后世有不少相关逸闻趣事在网上流传。

一年之前,李建华刚开始写文章,投稿时,稿费并不多,每千字只有六块、八块,后来,他有了一些名气,稿费不断往上涨,上涨幅度远超出他的预期。

相比当下内地普通工人的收入,作家的稿费标准算是定的很高了。

之后十几年,作家的稿费标准提升幅度不大,而普通工人的收入大幅提升,等到了一口价的稿费变成看销量的版税,到那个时候,畅销作家的收入才会大幅提升。

一般的作家,一年能写三十万字的小说,这算是不错了,而李建华是“快枪手”,只要他愿意,他一个月就可以写四十多万字的小说,当然,他想要出版,他不可能自己原创文章,而是抄袭后世得到大众认可并出版的小说。

第二十四章 立场异

除了认识余少哲这个文化人,宋有德不认识其他在出版社或者报社工作的人,李建华这个刚从京城来的毛头小子,他就更不认识了。

和余少哲见后的第二天晚上,李建华接到了对方打来的电话。

“建军,听你外公说,你刚才在卧室写小说,够勤奋的啊!”余少哲笑呵呵道。

“想赚钱,不能不勤奋啊!”李建华笑了笑,“余叔,《诛仙》通过审核了?”

“通过了,报纸方面给出的价格是每千字四十港元?”

“什么?”李建华故作惊讶的大叫了一声,装出一副很不高兴的样子,“这也太少了,《明报》发行量那么大,怎么才给这么一点稿酬?”

“建华,你不懂行情,每千字四十港元的稿费标准,这已经很高了。你自己算算,你说自己状态好的时候,一天能写一万多字,就算你一个月写15万字,每千字四十港元,一个月就能赚六千港元,这收入在香港绝对算的上高收入了。你可以问问你外公,香港普通的白领,一个月能赚多少钱。”

“余叔,账可不是这么算的,不是我自夸,在香港,能写出《诛仙》这么出色小说的作家,就算不是屈指可数,数量也不会很多。”

李建华故意停顿了一下,余少哲没有接腔。

“这本小说在报纸上连载后,肯定会得到很多读者的喜欢,说不定能够促进报纸的销量。”

李建华继续说,“再说了,我也不是没有见过钱的乡下人。不瞒您说,《品三国》和《明朝那些事儿》在内地出版,虽然拿得不是与销量挂钩的版税,而是稿费的标准可不低,每千字足有三十元人民币。我不知道您清不清楚人民币和港元之间的汇率,不管按照官方汇率计算,还是按照黑市汇率计算,你开出的价格,远远低于我在内地的稿酬……《明报》只给每千字四十港元的稿费,我是绝对不会接受的。”

“建华,你别急着拒绝嘛!”余少哲微笑着解释道,“在香港,你还是一个新人作家,虽然你写的小说不错,但是,你没名气啊,想要报社给太多的稿费,这是不可能的,我相信只要你和《明报》签约了,这本小说在报纸上连载,等得到读者的认可,等有了名气,下一本书,那稿费会大幅上涨的。”

“我想出名,这很简单,《明报》可以先连载《品三国》,或者《明朝那些事儿》,先签一本,我吃点亏,每千字五十港元就行了。等连载一段时间后,看看读者的反响,如果得到认可了,有名气了,下一本书,再加钱,若是反响不好,不减价,甚至降价,我都可以接受。”

“这……”

余少哲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劝说了,他感觉到李建华的态度很坚决。

宋有德和余少哲的父亲关系好,这不假,而李建华向《明报》投稿,余少哲作为报社编辑,为了自己的事业考虑,他更愿意牺牲李建华的利益,而让报社以较低的价格获得《诛仙》这本小说的连载权。

两天前,余少哲初次看到《诛仙》这本小说,虽然内容不是特别多,但他已经肯定这本小说能火,第二天,他把稿子递交给了报社总编。

当时,总编有事要忙,没有急着看,到了今天上午才有时间看。

总编看过之后,觉得这本小说肯定能够大火,当即把余少哲叫到办公室,询问作者的信息。

余少哲为了表现自己有能力,主动把稿费标准定为每千字四十元,当时,总编就说了,如果能够以这个价格签下《诛仙》这本小说,那就给余少哲加薪。

其实,李建华明白其中的道道,《明报》是私营的报社,余少哲是这家报社的员工,他觉得对方不会为了让他多得好处而损害报社的利益。

余少哲沉吟片刻,正色道:“说实话,《品三国》和《明朝那些事儿》并不适合在《明报》上连载,《诛仙》这本小说是挺好看的,每千字四十港元,这稿费标准已经很高了。如果你不能接受这个价格,我真的没法帮你了。建华,你可以这么想,《诛仙》在明报上连载,打响了名气,到那个时候,你拿出《品三国》和《明朝那些事儿》这两本书,《明报》报社一定会高价签约连载的,这样算算,你也不吃亏。”

李建华不置可否一笑,没有接话茬。

二人沉默了一会儿,余少哲再次开口说道:“建华,你再好好想想,可以和你外公商量一下。”

“其实没有什么好想的,也没有什么好商量的。”李建华淡淡说道,“余叔,《诛仙》、《品三国》和《明朝那些事儿》三本书,《明报》可以选择先签约一部分书连载,《诛仙》的稿费标准是每千字一百港元,后面两本书的标准是每千字五十,这都是税后的价格,也是最低价。如果您能帮我获得更好的签约条件,我感谢您,如果《明报》报社方面拒绝不接受这个签约条件,那我只能找其他报社试试,就算没有报社愿意连载,或者价钱谈不拢,我还可以找出报社洽谈,直接出书,拿版税,收入和销量挂钩。”

“呵呵!”余少哲不屑地笑了笑,“建华,你也太异想天开了,你一个小作家提出这样苛刻的条件,你觉得《明报》这样的大报社,会答应你的无理要求吗?”

“答不答应,可以试试的。”李建华脸上浮现自信笑容,“退一万步说,就算写小说赚不到稿费,我可以不写。我外公算是有钱人,凭借他给我的零花钱,我也可以过得很好。若是将来,我觉得无聊,还可以重新回学校读书。”

“你这么和我说话,我们聊不下去了。”余少哲生气道。

“呵呵!”李建华笑道,“余叔,您别生气,气大伤身,小侄不是年少气盛嘛,您是长辈,请多多担待。条件,我已经说了,很希望能够谈成,请余叔多多帮我……如果不能成,呵呵,那就算了吧!”

“你……”

李建华不想和对方继续说下去了,连忙打断道:“余叔,先说到这里吧,我内急,要去卫生间了,拜拜!”

说完后,李建华直接撂下了电话。

第二十五章 优势方

被李建华挂了电话,余少哲气的开口骂娘,还想摔电话,可他忍住没摔,如果电话摔坏了,他还得花钱去买新的。

“建华,你和余少哲是不是在稿酬上没有谈拢?”

宋有德坐在一旁听着李建华和余少哲通电话,余少哲说什么,他没听到,李建华说的话,他可听得清清楚楚。

“嗯!”李建华笑着点头,“外公,您不会怪我刚才用那样的语气和余叔通电话吧?”

“没事的,自己的利益,需要自己去争取。如果余少哲提出了一个很低的价格,你接受了,那只会让你自己吃亏,而报社占便宜,余少哲也会得到好处。”高有德乐呵呵道,“看来,你不是一个书呆子,很好,将来肯定有出息!”

“必须必啊!”李建华乐道。

李建华和外公愉快地聊着天,余少哲还在生气,嘴里还在念叨骂人的话。

骂了几句后,余少哲意识到自己不能和李建华闹翻,如果李建华真的拿《诛仙》向其他报社,或者出版社投稿,还成功了,那《明报》报社的总编肯定不会给他好脸色看,怪他办事不力。

余少哲沉思了一阵,有点渴了,站起来,倒了一杯水。

喝了两口水,稍稍把火气压了下去。

余少哲看到客厅书架上的书,嘀咕道:“《品三国》,《明朝那些事儿》,这两本书还没给总编看过呢,写的也还可以,先给总编看看,总编应该能够看上的……我就说,李建华不打算马上在《明报》上连载《诛仙》,原因就说,存稿有限,怕连载跟不上,呵呵,这样的话,总编就不会说我办事不力,而李建华不会拒绝签约。等李建华有点名气,《诛仙》连载的时候,稿费标准自然好往上提了……”

想到李建华刚才和自己说话的语气,余少哲顿时又生气起来。

“我不生气,我不和他一般见识,他就是一个乡巴佬……”

在余少哲心里,李建华就是一个乡巴佬,并骂了很多难听的话,如果让李建华知道这一切,李建华不会生气,也不会拒绝和对方合作,不痛不痒的,他不会和钱过不去。

其实,李建华已经猜到余少哲会因为他的“无礼”而生气了,但他这么说话,自己很舒坦。

若是时光可以倒流,李建华依旧会那么和余少哲说话,说不定,还会说出一些让对方更生气的话。

李建华并没有把余少哲当回事,虽然他很希望《诛仙》能够在《明报》上连载,但这不是他唯一的选择,他还有其他的选择。

香港还有发行量更大的报纸,向其他报纸投稿,可能稿费更多。

若是,连载这条路走不通,李建华还可以选择找出版社出书。

我是优势方,我怕谁?!这是李建华的内心独白。

没被李建华当回事的余少哲,可没有不把李建华当回事,通过电话的第二天,他就把李建华送给他的书,拿到了报社,交给了总编。

“这两本书都是《诛仙》作者写的,在内地的销量不错,主编,您看看。”

“这个人还出过书啊。”总编有点好奇,但不惊讶,看了书名后,先翻看起了《明朝那些事儿》,看到第一章,他就笑出声来,“有趣。”

看第二章,总编抬起头望着余少哲,问道:“这个人很年轻吧?”

“不到二十岁。”

“噢,原来是一个少年天才啊!”总编沉吟片刻,继续说,“《诛仙》,每千字四十港元的稿费,有点低了,我看这本《明朝那些事儿》写的还行,可以先签这本书。连载后,如果反响好的话,再签《诛仙》,到时候可以给他加点价……不,这三本书,一起签,对报社更有利!”

“总编,这小子有点滑头,他希望先连载《品三国》,或者《明朝那些事儿》,另外两本书,过段时间再谈。”

总编眉头一皱,不悦道:“相比这本《明朝那些事儿》,我更看好《诛仙》,如果只能先签一本连载,自然先签《诛仙》。”

“总编,我也觉得《诛仙》会更受读者喜欢,可……对不起,我办事不力,那小子有点自傲,他不接受每千字四十港元的价格,加价到每千字一百港元,还是税后的价……”

“什么?”总编沉下脸来,“他狮子大开口啊!”

“我也觉得他狮子大开口。”余少哲苦笑道。

余少哲不好多说什么,之前,他已经和总编说了自己和李建华之间的关系,如果他帮着李建华说话,总编可能会觉得他损公肥私。

但是,余少哲又不能说放弃和李建华合作的话,毕竟他真的看好李建华写的几本书,他不希望因为自己的原因而让报社没有签下这几本书的连载权。

总编沉默了一会儿,放下手中的书,端起茶杯,呷了一口茶,问道:“连载《品三国》和《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开出什么价啊?”

“每千字五十港元,也是税后的。”

余少哲见总编放下茶杯了,连忙拿起放在墙角的热水瓶,往茶杯里添加了一些热水。

“总编,《品三国》和《明朝那些事儿》这两本书在内地出版的稿费不低,每千字达到三十元人民币……”

“这么高啊。”总编略带惊讶道,知道内地普通工人的收入水平,“每千字三十元,他写一两千字拿到的稿费比一位工人一个月的收入还要高了……你确定他没有撒谎?”

“他应该不会撒谎,”余少哲有点底气不足,“这两本书在内地的销量很大,他之前写过不少文章发表在《华夏青年》杂志上,在内地有不小的名气。”

“这样啊,没想到他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年轻作家。”总编沉吟道。

“那个,总编,那个小子说了,如果我们不接受他出价,他会选择向其他报社投稿,当时,我火冒三丈,狠狠骂了他几句。”

“怎么骂的?”总编淡淡笑道,不等对方回答,继续说,“这两本书,先放在我这里,我会抽时间看的,如果还过得去,每千字五十港元的税后价,也不是不能接受。我们也大气一点,一次签两本吧,至于《诛仙》,你给我盯着点,可别让他和其他报社,或者出版社接触,我们一定要拿些《诛仙》。”

余少哲还没摸透李建华不按理出牌的脾气,怕煮熟的鸭子飞了,他不想担责任,建议道:“要不,直接以每千字一百港元的税后价签下《诛仙》?”

“呃……”总编想了想,“这个价在我们报社可是最高标准,而他是个新人,能不能签这个价,我可做不了主,需要老板(金庸)拍板。他手头肯定还有后续的稿子,让他再拿一些过来,我再看看,估计老板会喜欢他写的文章。”

“好,我马上联系他。”

“你去忙吧。”

第二十六章 想炒股

离开总编的办公室,余少哲给李建华打了一个电话,也没多说什么,就问对方手里还有没有《诛仙》后续的稿子,得知有后,又说晚上去李建华的住所拿稿子,如果总编看过后,没有问题,就以每千字一百港元的税后价签约。

李建华听到这个消息,很高兴,本想问问其他两本书的情况,可余少哲直接撂下了电话。

“我靠,这是赤/裸/裸的报复啊!”李建华笑着自语了一句。

“小样儿!”余少哲挂下电话后,有种小仇已报的痛快感,他猜测李建华此时会有点郁闷。

三天后,李建华在外公的陪同兄弟啊来到《明报》报社签约。

三本书的连载权,需要签六份合同,签完合同,李建华拿走其中三份不同的合同。

签约之前,李建华仔细看了合同,他可不想不小心被《明报》报社给坑了,看不懂的条款,他都会开口询问,直至他确定没有问题了,才拿起签约。

宋有德也没有闲着,帮忙看合约,以他的水平,看不出合约有什么问题。

签完合同,马上算稿费,算完后,李建华就拿到了第一笔稿费。

《品三国》上下两册,总共62万字,而《明朝那些事儿》出版了两册,总共40万字,李建华暂时没有拿出其他稿子,这四册书总字数102万字,每千字五十港元的税后价,税后稿费总共51000港元。

《诛仙》这本还未出版的小说,李建华向《明报》报社递交了13万字左右的稿子,先取12万字的稿费,每千字100港元的税后价,完税后的稿费有12000港元。

宋有德开车载着李建华的途中,笑着问道:“小五,你赚六万三千港元,这笔钱,你打算怎么花啊?”

“肯定要给京城的亲朋好友买些礼物,估计要装满两个行李箱,剩下的钱……外公,明天,你带我去证券公司看看吧,我对炒股挺感兴趣的。”

“你对炒股感兴趣?”宋有德好奇地瞥了外孙一眼,“你怎么想到炒股啊?”

“把钱存在银行吃利息,从长远来看,肯定要吃亏的,存款利率肯定低于货币的贬值速度,至于买房,算是一个不错的投资,但我觉得香港的房价有点高了……”

“内地的物价不是持续很多年都很稳定吗?”宋有德打断道,“你怎么会觉得存款利率肯定低于货币的贬值速度?”

“呃——”李建华有点懵圈了,后世的常事从他口中说出来,会有些不合时宜,“我最近可没少看香港的报纸,有看到物价上涨、货币贬值的消息,还有拿物价涨幅和银行存款利率作比较。”

“多看报可以博闻广识。”宋有德微笑道,“你继续往下说。”

“刚才说到哪了?”

“你说,你觉得香港当下房价有点高。”

“噢!”李建华笑了笑,“香港不同欧美的大城市,现在英国人在统治香港,将来,内地ZF肯定会收回香港的,而英国人不会轻易放手,不管最后结果怎么样,未来几年,香港楼市极有可能会出现暴跌的情况。相比楼市,如果能够在股市中发掘有发展前景的优质企业,买入这种企业的股票,长期持有,肯定能够获得丰厚的投资回报率。”

宋有德听了李建华的话,陷入了沉思之中。

“外公,小心开车!”李建华提醒道。

“呵呵!”宋有德回过神后,笑了笑,“你说的有点道理,经济和政治挂钩,67年的时候,如果内地的军队进入香港,那我抄底买房就是一个笑话。内地改革开放了,应该不会乱来,就算内地要收回香港,也不愿看到香港的房价暴跌,不过,仔细想想,风险还是挺大的……小五,你觉得外公该怎么做?”

“静观其变,不要再买房了,租金用来还银行贷款。等觉察到房价要下跌了,当机立断,马上以稍低于市价的价格将一部分房子卖掉。”

李建华知道“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去京城谈判是两年多时间后的事情,摔那一跤之前,不,华英谈判之前,香港楼市的大势是上涨的,可后期的增长有些乏力了。

现在买房,不会吃亏,还能获得不错的利润,但是,李建华依旧不建议外公再炒房了。

外公年纪不小了,应该过安稳的生活,太刺激的事情不适合外公。

“嗯!”宋有德欣慰地点点头,“我的岁数也不小了,不想再折腾了,钱,我这辈子赚够了……以后,我不买房了,至于股票,我手里头的股票,暂时不卖,每年的分红够我的生活费了,等将来,我不能动了,这些股票要不要,让你们这些后辈自己来决定……”

二人回到家时,张英秀已经做了一桌丰盛的午餐。

“这么丰盛啊!”

李建华闻到菜肴的香气,嘴巴里分泌了不少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在香港待了一个多星期,张英秀已经敢独自一人去超市菜市场购物了,只有一次独自出门购物的经历,这是为了试胆量。

李建华觉得妻子独自一人出门不安全,宋有德也这么看,所以,张英秀出门时,李建军这个护花使者都会陪在身旁。

吃午饭时,李建华问道:“二哥,你没有让二嫂一个人出门吧?”

“没有,我陪着呢!”李建军叹了口气,“我现在又没事干,只能做点买菜做家务的小事了。”

李建军想到自己一事无成,而弟弟李建华写的三本书要在《明报》上连载了,拿赚了六万多港元的稿费,将来还会赚到更多的稿费,他心里不免有些失落。

宋有德知道李建军的心思,笑着说:“建军,你急什么啊,等你能说一口流利的粤语,我肯定会安排事情给你做的。”

“外公,我正在努力!”李建军讪讪一笑,举起酒杯,“今天小五和报社签约了,拿到了稿费,这是大好事,我们干一杯,好好庆祝一下!”

“是应该干一个!”宋有德微笑道,“英秀,你也举起杯子。”

宋有德、李建华和李建军三人都喝啤酒,而张英秀对会冒泡的可乐感兴趣,来香港这段时间,她每天都要喝下两瓶500毫升的可乐。

喝乐喝太多了,对身体不好,李建华脑子里有后世高建华的记忆,他自然知道,可现在,没几个人认同这个后世的常事,他作为小叔子,真的不好开口让张英秀别喝太多可乐。

如果说了,李建华会惹张英秀不高兴。

李建华的情商没有欠费,不该说的话,他自然不会说,他明知吸烟有害健康,他爸吸烟,他大哥吸烟,现在他二哥也成老烟枪了,他也没劝过他们戒烟,他觉得人生在世几十年,过得开心最重要,多活几年,少活几年,真的不是那么重要。

后世高建军有烟瘾,两个人的记忆融合之前,李建华没有烟瘾,融合之后,新生的李建华没有吸烟,他还排斥吸烟,他打算一辈子都不吸烟。

……

李建华去报社签约之前一天,宋有德带着他,还有李建军和张英秀三位晚辈去了一趟恒生银行,让他们每人办理一张银行卡,并从自己的银行账号里拿出十二万港元,在每位晚辈的银行卡里转了四万港元。

外公的赠款,加上稿酬,李建华在恒生银行的存款超过了十万港元。

李建华本以为自己一个内地人无法在炒股,拿到稿酬的第二天,但在外公的帮助下,他在一家名为新鸿基金融的证券公司注册股票账号。

注册股票账号之前,李建华偷偷查看了存放在储物空间里的一些资料,分析之后,确定了未来两年内,该如何买卖股票。

李建华不打算“微操”,今天买明天卖的事情不会出现在他身上,最短持股时间不会低于两个月,最长会持有两年的时间,两年之后,他会清空自己手中的香港股票,等股市触底了,他再杀入股市。

第二十七章 谈追求

买股票之前,李建华从外公的口中得知对方手里持有哪些公司的股票。

汇丰银行,恒生银行,和记黄埔,长江实业,还有三家不太知名的企业,李建华的记忆中,没有这三家企业的信息,可前面四家公司,可是知名企业,就算三十几年后,名气依旧响当当,而且市值很高,长期持有这四家公司的股票,肯定不会亏。

“外公,前阵子,你在京城待了一段时间,回香港后,我看你也没有去证券交易所,你不怕股票下跌啊?”

“有点怕,不是很怕!”宋有德微笑道,“回到香港之后,我不是马上买报纸了嘛,在报纸上,我看到了自己持有的股票股价上涨了,而且涨幅超出了预期,之后几天,我每天通过看报了解股市。”

“噢!”李建华点点头,“那,你投资买七家公司的股票,股价涨幅最大的是那一家呢?”

“和记黄埔!”宋有德得意地笑了起来,“当初买入这家公司的股票,股价特别的低,业绩特别差,很多人说这家公司要破产了,但我仔细分析后,这家公司的净资产远远大于市值,等我建好仓了,长江实业宣布收购和记黄埔的股票,之后,这家公司的股价成本上涨。”

李建华通过查看储物空间里的资料,他知道长江实业入股和记黄埔之前,和记黄埔经营不善,股价很低,李超人攀上汇丰银行的高枝,贷款买下汇丰银行手中的和记黄埔股票,从此,李超人一飞冲天,个人资产不断上涨,坚固了香港顶级富豪的地位。

“投资买和记黄埔公司的股票,花了多少钱?”

“一百多万,差不多两百万,当初几个和我一起炒股的老友得知我大量买入和记黄埔公司的股票,都是我疯了,劝我把这只股票卖掉,可我坚持自己的判断,还劝他们也买入一些和记黄埔的股票,呵呵,他们都没听劝。”

“后来,他们都后悔了吧?”

“后悔了,他们很后悔,可天底下没有后悔药吃啊!”宋有德乐道。

……

开户之后,李建华主动向宋有德寻求“帮助”,问对方什么股票值得购买,宋有德推荐了几只股票,其中有几只就是李建华自己本来打算马上买入的股票。

在外公的“建议”,李建华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花掉了十万,全部用来购买股票,他选购了三家公司的股票。

“建华,如果明天,你买的股票,股价暴跌了,你会怎么办?”

“凉拌!”李建华脸上浮现轻松的笑容,“股市有风险,您和我说过了,我也清楚了,股价涨涨跌跌,这是正常的。如果股价下跌了,我就吃不下饭什么的,甚至心惊胆战,那就太无趣了。呵呵,我心理承受能力挺强的,就算将来我手里的股票一文不值,我依旧会保持良好的心态活下去,凭借我的才华,靠写小说赚稿酬,就可以活得更好。”

“既然你写小说赚稿酬,能让自己过得很好,那你为何会选择投资股市呢?”

“不是觉得把闲钱存在银行里太吃亏了嘛,呵呵,如果有需要用钱的地方,我会把股票卖掉,不会为了多赚钱,而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

“你这心态很好。”宋有德笑着拍了拍李建华的肩膀,“时间不早了,我们回家吃饭吧。”

此时,张英秀正在厨房里忙碌,李建军在一旁打下手。

“老婆,你说,外公给我们的钱,我们该怎么花呢?”李建军嘻嘻笑着问道,不等对方回答,继续说,“等建华准备回京城了,我们去逛商场,给你爸妈他们买些礼物,多买一些!”

“你觉得这么乱花钱,好吗?”张英秀翻白眼问道。

“有什么不好的,你爸妈就是我爸妈,咱们现在有钱了,咱们可不能对他们小气。”

“你对我爸妈大方,我很高兴,可……”张英秀苦笑了起来,“你就不想想自己将来的事业啊?”

“想啊,我怎么没想了。外公不是说了,让我们多练练说粤语,等我们能够说一口流利的粤语,到那个时候,他会找店铺,帮助我们开店做生意的。”

“你就这点出息。”张英秀不悦道。

“你还想我有什么出息啊?”李建军苦笑了起来,他很清楚妻子的心思,“我知道你希望我比小五弟弟有本事……一年多以前,小五还没写文章赚钱,我自问不比他差,可后来,哎,我真看不透小五,他怎么就那么厉害啊,见到外公之前,他靠写小说赚了好几万啊,还有,来到香港后,他写的文章还被香港的报社看上,签约连载,稿费又那么高……”

李建军说着摇了摇头,又叹了口气,说道:“人比人,气死人。为了让自己活得自在一点,我就不和小五比了,再说了,他是我弟弟,他有本事,我应该为他感到高兴。”

张英秀张张嘴,话到嘴边了,没有说出声,仔细想想,觉得丈夫说的话也挺有道理的,小叔子李建华有本事,她也应该为对方感到高兴,可想到外公有很多钱,百年之后,肯定会把这些钱传给李建军,以及李建军的兄弟姐妹,她希望丈夫能够多拿一点。

二人沉默了一阵,张英秀笑着摇摇头:“不想了,想太多也没用,反而容易惹人生厌。”

“你想明白了?”李建军笑着打趣道。

“我想什么明白啊?”张英秀翻了翻白眼。

“刚才你自己说的。”

“我没说什么,你出去吧,你待在这里,碍着我做事了。”

“那我出去看电视了。”

“别总想着看电视,多看看报纸。”

“有区别吗?”

“没追求的人看电视,有追求的人看报纸。”

李建军嬉皮笑脸道:“看报纸上的小说,就成为成为有追求的人?”

张英秀无语了,哼了一声,“不和你说了,你出去。”

“我去看报纸,多看新闻,争取早日融入香港的生活!”

李建华说着离开了厨房,来到客厅坐下,拿起放在茶几上的报纸,翻看了起来。

相比之下,宋有德更喜欢李建华,但他并没有太偏心了,对他李建军这个孙子的关爱并没有少几分,他将花更多的时间来培养李建军。

和《明报》报社签约了,股票也买了,李建华静下心来,花费大量时间用于抄袭《诛仙》这本小说上,另外,夜深人静时,他会把卧室的房门反锁上,从储物空间戒指中取出他感兴趣的资料。

看过这些资料,李建华不时对自己的人生规划进行修改。

第二十八章 五百强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中,李建华、李建军和张英秀三人来香港快一个月了。

7月7日这天早上,在家吃早餐时,李建军笑着问:“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啊?”

李建华当然记得今天二姐要进高考考场,但他并没有急着回答。

宋有德吞下嘴中的食物,沉声道:“四十三年前的今天,RB人发动了卢沟桥事变。”

李建军知道卢沟桥事变这回事,但他不记得此事的发生时间了,见外公脸色不好,尴尬道:“外公,我不是说卢沟桥事变,今天二姐她进考场了。”

“噢——”宋有德脸上挤出一些笑容,“你不说,我还真忘记了,也不知道孝珍她能不能考好。”

“我相信二姐的实力。”李建华微笑道。

“在内地读书也挺好的。”宋有德轻叹了一口,“内地人口那么多,如果改革开放能够成功,那有本事的人,在内地发展自己的事业,相比来香港发展,可能会更好一些。”

“小五,你是不是也是这么想的?”李建军问道。

“嗯!”李建华点点头,微笑道,“二哥,你和嫂子来香港,也挺好的。每个人的际遇不同,只要肯拼肯干,肯定有出人头地的一天。”

“小五,你觉得到什么地步,才算得上出人头地呢?”宋有德笑着问道。

“这——”李建华讪讪一笑,“这不好说。可能一个人在别人眼中已经事业有成了,算得上出人头地,而他自己立志高远,会觉得自己还算不上成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判标准,一万人眼中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

“你一定有理想吧,有什么理想呢?”外公好奇地问了一句,“之前从未听你说过自己有什么理想。”

李建华沉吟片刻,讪笑道:“我有一个远大的理想,现在说出来,我怕您觉得我好高骛远。”

“你都没说,怎么就认定我会觉得你好高骛远呢?呵呵,就算别人觉得你好高骛远,只要你愿意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外公也会给你竖大拇指的。说吧,我很想知道你有什么远大的理想。”

“创建几家在世界级的企业。”

外公闻言一愣,打量了李建华几眼,问道:“多大的企业才算得上世界级的企业?”

“公司的市值,还有营业额,以及盈利能力,都能排在世界前五百。”

“哈哈!”外公顿时乐了,“你这理想是挺远大的。世界前五百,市值,营业额,还有盈利能力,在香港,可能汇丰银行和怡和集团勉强达标,不,应该不能达标,三个条件都满足的企业,全球范围内也不到两百家吧?”

“具体数字,我不知道,肯定不会超过两百五十家。”

“这么厉害的企业,你想创建几家?!”外公呵呵一笑,“小五,你还真敢想。你知道能达标的企业,市值能达到多少吗?”

“十亿美元以上?!”李建华笑了笑,“我瞎猜的。”

“我也不太清楚。”宋有德笑道。

后世的高建军被车撞死之前,全球市值上千亿美元的企业有好几十家,而现在,美元还没有大幅贬值,购买力很坚挺,市值能够达到10亿美元的企业,绝对算的上巨无霸。

后世的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已经上市十年了,1980年这一年,这家公司的销售收入刚刚超过10亿美元。

再过两年时间,1982年,鼎鼎大名的《福布斯》杂志发布了首份权威榜单,对美国最富有的400个人进行了排名。

李建华看过储物空间戒指中的资料后,他知道两年后的美国首富是尼尔·基思·路德维格(Daniel *Keith *Ludwig),那时候,此人以20亿美元的身家荣膺美国首富。

在媒体面前相当低调的路德维格拥有一家造船厂,在二战期间为美国生产油轮,他也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造出超级油轮的人。

《福布斯》杂志首次推出的富豪榜上,有几位八零后九零后读者依旧耳熟能详的人物,比如苹果公司传奇般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这位“电脑怪客”当年只有27岁,身家就已达1亿美元,之后三十年多年,只有扎克伯格以更年轻的年龄登上美国400富豪榜。

沃尔玛超市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Sam Walton)1982年的净资产为6.9亿美元,再过三十几年,沃尔顿家族有六位成员进入这个富豪榜,总身价超过一千亿美元,算的上是全球最有钱的家族。

由此可见,李建华此时理想的是多么的“异想天开”,但李建华很清楚,只要他不挂掉,他开挂的人生肯定会精彩无比,创建三五家世界五百强并不是啥难事。

……

有很多次,宋有德觉得自己看不透李建华,虽然他相信这个年龄最小外孙将来会成就一翻事业,但他不太相信对方能创建世界五百强企业,这概率太低太低了,创建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那可能性肯定为零。

宋有德没有向李建华扑冷水,就算远大的理想不可能实现,也不是什么坏事,只要李建华不要坐享其成,肯吃苦,肯拼搏,将来肯定有出息。

“如果你愿意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那你应该多看书,最好能够重新回学校读书,就算想去美国读书,外公也支持你,别担心考不上美国的大学,只要给足学费……”

“外公,我暂时不想回学校继续读书了。”李建华打断道,“活到老学到老,我很认同这个道理,书,我会多看。将来,您会因有我这个外孙而感到自豪的。”

“我现在就挺自豪的。”

听到宋有德和李建华之间的对话,张英秀心里有点不高兴,觉得眼前这位小叔子太能说会道了,太会显摆了,再看看面脸笑容的丈夫,心里不免有些泄气。

吃了几口面包后,张英秀心中又涌上了斗志,心想:“写书厉害,做生意未必厉害,显什么摆啊。我和建军在外公面前,要好好表现,将来找个赚钱的生意做,努力点,不要怕吃苦,干好了,外公都会看在眼里的,等将来……外公不会看我和建军做生意赚钱,分遗产的时候,少分一份吧?”

想到分遗产的事情,张英秀抬起头,偷偷看了几眼外公,矛盾的心情更加矛盾了。

吃过早餐,张英秀进厨房洗碗筷。

想着想着,张英秀想明白了:“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我和建军不傻不笨,我们也能吃亏,从外公这里拿到钱做生意,好好干,将来,我们也可以成为有钱人的……”

片刻后,张英秀又开始矛盾了:“等以后比外公有钱了,那我还惦记着外公的遗产干什么啊,大方一点,主动要求少分点,让建军的兄弟姐妹多分一些。不对啊,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扑出去的水,就算能分钱,也不能让孝丽和孝珍拿太多了。李建国待在国内,将来有出息的可能性不大,而李建华,他,有点看不透啊,如果将来分钱的时候,他比外公还有钱,也挺好的,他可以少分点……”

如果宋有德知道张英秀的想法,他不会太生气,但肯定会哭笑不得,自己的遗产怎么分,什么时候轮到张英秀这个晚辈来做主了。

第二十九章 刹那间

在香港待了两个多月,八月中旬,李建华开始准备回京城了。

准备工作很简单,那就是给京城的亲朋好友买礼物,买很多礼物。

李建华有想过,拿出一些储藏在储物戒指空间中的外币,买一批大受内地百姓欢迎的香港货,通过储物空间将这些货物运到,找几个代理人,将这些货物分销出去,他觉得可以获得丰厚利润。

想到温州八大王还未被抓,经商和投机倒把还挂着钩,李建华权衡利弊后,放弃了现在就开始倒腾香港货的念头。

储物戒指空间中存放的黄金可以让李建华成为世界级富豪,他不缺第一桶金,再过几年,国内的改革开放形势进一步明朗化,到那个时候,才是他大展宏图的最佳时机。

开始做准备工作之前,李建华接到二姐从京城打来的电话,得知对方被京城财经大学会计专业录取的好消息。

入学之前,李家要为李孝珍举办考上重点大学的庆祝酒宴,李建华知道酒宴举办时间,他准备赶回京城参加酒宴。

李建军和张英秀二人没有和李建华一起离开香港,他们的生意已经开展了,在外公宋有德的运作下,他们成立一家国际贸易公司,拿下了欧洲一家服装品牌在香港的独家代理权,并租下了一间九十多平米的门店,准备开服装店。

宋有德没和李建华一起去,他要留着在香港。

店铺正在装修,计划9月9日开张,开业之前,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宋有德不可能不管不顾,毕竟李建军和张英秀还是什么事情都不懂的新手。

李建华离开香港时,宋有德嘱咐道:“路上一定要小心,等到了羊城,转坐去京城的火车,一点要买卧铺票,还有,和乘务员打好关系,送点小礼物,睡觉的之前,别睡太死了,我给你准备的锁链,你别忘记使用,用锁链锁行李箱,这样安全很多……”

李建华微笑着听完了外公的嘱咐,说道:“外公,您放心吧,我会小心的。之前,我有独自一人出远门的经历。”

“时间不早了,你上车吧!”

在外公的目送下,李建华拎着两个很沉的行李箱登上了火车。

当下,羊城和京城两座城市之间通航班,没有特别身份的人,很难买到飞机票。之前,李建华一行人之所以能够乘坐飞机从京城飞往羊城,是因为李宝农花钱托了关系,这才买到机票的。

宋有德本想先送李建华到羊城,再想办法帮李建华买到羊城的机票,让孙子坐飞机回京城。

李建华不想太麻烦了,坚持坐火车回京。

登上火车,李建华将行李箱放在货架上之前,心念一动,从储物戒指空间里取出了两个行李箱,并同时把刚才拿着的两个行李箱放入了空间中。

两个一模一样的行李箱,交换的过程是刹那间的事情,人眼根本觉察不到,甚至三十几年后最顶级的高速相机,都无法捕捉到异常。

后世的高建华做过试验,证明交换同样的行李箱是很安全的一件事情。

李建华之前拿着的两个行李箱,里面装着很多送给亲朋好友的礼物,若是他拿着这两个行李箱入关,需要交纳不少关税,而刚从储物戒指空间中取出来的两个行李箱,里面装着的东西很普通,都不是贵重物品,除了一些生活用品,就是供他回京城途中吃喝的食物。

李建华之所以换行李箱,目的不是为了逃税,而是想省点事,不想麻烦。

京城和羊城两地之间有直达火车,七八十年代,绿皮车通行在连接京城和羊城的京广线,这种火车最快也只能跑到时速80公里。

此时,京城和羊城的直达车有两趟:15/16次和47/48次。前者属于羊城铁路局,是“特快”;后者属于京城铁路局,原来是“直快”,再过几年才升级成“特快”。

但是,不管是什么“快”,七八十年代的时候,从羊城开到京城都需要至少40个小时,相比后世的高铁,此时的绿皮车真的挺熬人的。

为了省时,李建军选择乘坐15/16次火车。

八十年代,火车卧铺特别难买,这是一句大实话,但在金钱开路的情况下,李建华还是很轻松地买到了一张卧铺票,而且还是下铺的。

乘坐四十多个小时的火车,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聊天可以打发时间。

刚上火车不久,坐在对铺的一位三十多岁男子主动和李建华聊天,笑着问:“小伙子,哪里人?”

“京城的。”

“我也是京城人啊,老乡啊!”

“你好,我叫李建军!”

“我叫王大方。”

“你们都是京城的啊,我也是京城的……”一位刚上火车的年轻男子自来熟的微笑道,“放暑假,我来羊城探亲,学校要开学的,我赶着回京城上学。”

“小伙子,你读大学了吧?”三十多岁的男子问道。

“下学期大三了,京城交通大学的学生。”这位大学生微笑道,冲李建华说,“你也是大学生吧?”

“我不是,去年参加高考,没有考上。”李建华淡淡说道。

过了一会儿,又一位京城老乡登上了火车,他睡在李建华的上铺。

四个人刚好可以凑一起打牌,闲聊了几句,王大方拿出了纸牌,说打牌打发时间。

没有赌钱,单纯为了打发时间。

打打牌,聊聊天,感觉时间流速变快了。

相识就是缘,下火车之前,李建华和三位老乡交换了联系方式,约好有机会聚聚,但他们谁都不知道今生何时才能再见了。

将来,李建华不会主动去找这三位老乡,如果再次相遇,他想起了对方是何人,他会主动打招呼,他估计这三个人也不会主动来找他。

聊天时,被别人问到羊城干什么时,李建华撒谎了,回答说到羊城探亲,自己有个亲戚住在羊城。

李建华不是一个喜欢显摆的人,特别是在陌生人面前。

如果让三位老乡知道李建华刚从香港回来,肯定会问东问西,李建华有能力招架,但他不想这样,他觉得这样会很无趣。

为了不引起他人的注意,离开香港时,李建华换上了自己之前在京城百货商场里买的一身衣服。

在三位老乡眼里,李建华穿着这身衣服挺体面的,猜测李建华的家里不会太拮据。

相比之下,李建华在香港买的衣服要新潮很多,如果他没有换衣服,三位老乡极有可能会把话题扯到他的穿着上,那他要多费一翻口舌了。

第三十章 尽贫嘴

8月29日,傍晚时分,风尘仆仆的李建华回到了家门口。

刚下班回家的李宝农远远看到了往家门口走的幼子,靠近后,按响了车铃。

李建华转身望去,见到了父亲,笑呵呵道:“爸,您下班了,两个多月没见,我想死您了!”

“有多想啊?”

见到幼子,李宝农并不意外,他早就知道幼子今天回家。

李建华在羊城买了驶往京城的火车票后,他给京城的家里打了一个电话,把自己大概到京城的时间告诉了家人。

通电话时,李孝珍说要去火车站接李建华,但遭到了李建华的婉拒。

三个多月之前,李建华家里没有安装电话。得到了宋有德的资助,李建华家里安装了电话,但这个电话不可以打国际长途,也不可以接国际长途。

宋有德原来的住所有安装电话,但不可以通国际长途,后来,他和三位孙辈一起住进了新家,安装了一台新电话,并开通国际长途业务。

为了方便和内地的亲人联系,宋有德给女婿李宝农发了一个电报,把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告诉了对方。

之前,李孝珍把自己考上重点大学的消息通过电话告诉远在香港的李建华等人,不是在家打的电话,而是在邮局,为了打这个电话,花了很多钱不说,还花了很长时间排队。

“食不知味,夜不能寐。”李建华毫不犹豫道。

“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尽贫嘴!”父亲乐呵呵道。

李宝农觉得李建华这个儿子以前不是一个贫嘴的人,可自从幼子开始写文章赚稿费后,就变成了一个喜欢贫嘴的人,一年多时间了,他已经习惯了幼子的说话方式。

李建华呵呵一笑,没接话茬,连忙将手里拎着的两个行李箱放在地上,里面可没有装礼物,也不重,他可不想被父亲抢走了。

李建华心念一动,刹那间,完成了行李箱的交换,装着礼物的行李箱放在了地上。

“这两个箱子挺重的吧。”

“您要不要试试?”

“你来推车,我来拿行李箱。”

父亲一手提起一个行李箱,惊讶道:“这么重啊,你不累啊?”

“有点累。最近一年的时间,我的力气是涨了很多。从公交车站到我们家门口,我走走歇歇,花了挺长的时间。”

“辛苦你了,进屋吧,我看你流了不少汗,好好洗个澡,休息一下,就可以吃晚饭了。”

正在院子里洗菜的李孝珍听到李建华的声音,脸上绽放出开心的笑容,连忙抬头,笑着喊道:“小五,你有没有给我带礼物啊?”

“你说呢?”李建华微笑反问道。

“如果你没给我买礼物,你这两个行李箱就是我的了!”

“你……你女强盗啊?!”

“当回女强盗也没有什么不好的。”李孝珍嘻嘻笑道,走到父亲身边,伸手接过了一个行李箱,“挺重的啊。”

“送给你的礼物就放在这个箱子里。”

“这里面的东西都送给我?”李孝珍微笑道,她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家里人不少,李建华不可能买一箱的礼物给她,而其他人的礼物合在一起只有一箱。

“你要的话,都送给你也无妨。”

“我才没有这么贪心。”

到了客厅,李建华坐在靠椅上,从兜里拿出一把钥匙,递给李孝珍,说道:“这是钥匙,那只棕色的箱子里装着送给你,还有爸妈的礼物。”

“送给大哥的礼物放在另外一个箱子里?”李孝珍一边问,一边摸索着用钥匙开行李箱。

“嗯!”李建华点点头,忽然觉得有点困了,张大嘴巴打了一个哈欠,站了起来,“我先去洗澡,吃晚饭之前,先睡一觉。”

“你在火车上没睡啊?”李孝珍问道。

“睡了,但睡眠有点不足。”

李建华也没有顾忌李孝珍是女孩子,直接在客厅脱衣脱裤,剩下一条四角裤衩。

打开行李箱,见到一堆花花绿绿的衣服,李孝珍顿时瞪大了眼睛,拿起一件绿色的连衣裙,惊喜道:“好漂亮啊,小五,这衣服送给我的?”

“你觉得老妈能穿吗?”

“也可以穿啊,就是花俏了一点。”李孝珍笑道,“你选的?”

“呃——”李建华沉吟片刻,“我和二哥,还有二嫂一起选的。”

“买这些礼物的时候,外公没和你们在一起?”

“有时在一起,有时没在一起,外公没给什么意见。”李建华伸手从二姐刚打开的行李箱中取出一袋东西,里面装着几件衣服,都是他穿的。

“什么东西啊?”李孝珍好奇问道。

“我穿的衣裤。”李建华摆摆手,“你慢慢看吧,我先去洗澡了。”

洗完澡,李建华进自己的卧室,把四角裤衩换下,穿上一身在香港买的衣裤。

李孝珍含笑打量了几眼,说道:“小五,你穿身衣服,挺洋气的。”

李建华开玩笑道:“一般般了,天下第二。”

“天下第二?你真敢吹!”李孝珍笑道,“在香港认识女孩子了吗?”

“没,我哪有时间认识女孩子了,在香港期间,我也挺忙的。”

“不会忙着写小说吧?”

“花了很多时间写小说。”李建华微笑道,转头望着正在喝茶的父亲,“爸,我在香港赚稿费了。”

李宝农乐道:“香港的出版社给你稿酬了?”

“是的。”李建华点头道,“不仅在报纸上连载,还和出版社签约,出了六册书,销量还不错。”

“赚了多少稿费?”李孝珍好奇问道。

“差不多有二十万。”

“这太多了?!”李孝珍惊讶道。

“很多吗?”李建华笑了笑,“不是20万元人民币,而是20万港元。”

“20万港元也很多了。”李孝珍嘻嘻一笑,“小五,你二姐我考上大学,你要给我一个大红包,我要打土豪分田地。”

“够狠的啊。港元给你,你也没地方花。过两天,我要去一趟杂志社,能拿到稿酬……两千块钱的红包,够不够啊?”

“一百块钱就够了,我读大学,每个月学校都会发生活费的。”

“看来你还不够狠。”李建华打趣道,“大哥大姐他们今晚要过来吃晚饭吧?”

“要过来的,我已经通知过他们了。”李孝珍看了看手表,“时间还早着呢。”

第三十一章 有口福

李孝珍和李建华这对姐弟聊了一阵,父亲李宝农插话问道:“小五,你外公身体还好吧?”

“挺好的。外公自己都说了,自从见到我们之后,每天都很开心。心情好了,身体自然健康。”

李宝农喝了口茶,又问道:“前两天,你在电话里说,你二哥二嫂要做服装生意,正在做准备,你说这生意能做好吗?”

“应该能做好。不,肯定能做好,外公是老江湖了,有他把关,二哥二嫂的生意肯定很快走上正规的。”

“太麻烦你外公了。”李宝农轻叹道。

李宝农是一个不喜欢麻烦别人的人,如果岳父的亲生儿子还在世,他肯定不会让自己的儿子去香港投靠李有德的。

“爸,您就别操心了,外公有二哥陪着,才不会孤单。”李建华劝了一句,转移话题道,“爸,您最近工作还好吧?”

“还是老样子。”李宝农微微一笑,“小五,你待在香港还习惯吗?”

“还好,大部分时间待在家里写小说,外公也经常带我出去玩。”

李孝珍问道:“香港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好玩的地方有很多,我估计香港的商场最吸引你。”李建华笑了笑,“二姐,等明年放暑假,我们一起去香港。”

“好啊!”李孝珍爽快应道。

高考之前,李孝珍有想过去香港玩,但想的不多,她把心思放在学习上,高考结束后,忽然有种空落落的感觉,很想去香港看看,之后一个多月,这种念头越来越强烈。

李宝农说道:“听你外公说过,一年之内,你可以多次去香港。明年暑假之前,你不去香港了?”

“要去的。我和外公约定好了,十月底,或者十一月初,我会再去香港一趟,过年之前回京城。”

李宝农沉默片刻,又问道:“你一个人回京城?”

“呵呵!”李建华笑了笑,“爸,您是不是想让外公来京城和我们一起过年啊?”

李宝农说道:“你外公能来京城过年当然好了,人多点,一家人热热闹闹地过年才有意思。”

“如果没有特别情况,我估计外公愿意来京城过年。”

李孝珍问道:“外公来京城过年的话,那二哥二嫂他们肯定会回来吧?”

“看情况吧,如果过年的时候,生意很忙,他们可能会留在香港……”

“不聊了,我要去做晚饭了。”

李孝珍刚离开客厅,大哥一家人来了。

打过招呼后,李建华从行李箱里拿出两包糖果,分给大家吃。

吃晚饭之前,李建军已经把要送给大哥一家人和大姐一家人的礼物都拿出来,并一一分给他们,至于送给父母和李孝珍的礼物还没分。

收到礼物的人都很开心,说了一些感谢的话。

吃饭时,李孝丽脸上堆满了笑容,嘴里念叨着,香港的衣服漂亮,就是有点不好意思穿出去。

“大姐,你是不是嫌我没有买好啊?”李建华开玩笑问道。

“没有了,我很喜欢。”李孝丽笑了笑,转而和李孝珍说,“小妹,你这么漂亮,再穿上漂亮的衣服,到了学校,你那些男同学还不看花眼啊!”

李孝珍风轻云淡道:“他们看不看花眼,关我什么事啊。”

“二姐,遇到自己喜欢的男生,可别端着,别等对方追你,你要主动出击,要不然,被别的女生抢走了,你可就后悔莫及了。”

李孝珍噗嗤一笑,调侃道:“小屁孩,你都没有谈过恋爱,和我说什么大道理?!”

“呵呵!”李建华苦笑着点点头,“算我没说。”

李孝珍打量了李建华几眼,又说道:“我的大学同学,应届生,年龄应该和你差不多的,我看到漂亮的女生,要不要,我帮你介绍一下呢?”

李建华淡淡笑道:“如果有貌似天仙的大美女,我愿意认识一下。”

李孝珍打趣道:“你不会动春心了吧?”

李建华不置可否一笑,说道:“家里后天办酒宴,菜和酒都准备好了吗?”

李宝农说道:“酒准备好了,菜,都定好了,后天早上去买新鲜的菜。”

李建华吃了几口饭菜,又问道:“做几个菜?”

李宝农说道:“十五六个菜,猪肉、牛肉、活鸡和活鱼都会买的。”

李建华笑道:“有口福了!”

李孝珍嘻嘻笑道:“我不信你在香港没吃好。”

“吃的挺好的。外公经常带着我们下馆子,二嫂的厨艺不错,食材充足的情况下,能够烧出美味佳肴。”

大哥家的侄子李云飞好奇问道:“三叔,香港有什么好吃的东西?”

“香港好吃的东西有很多很多,我就不一一介绍了,等明年……”李建华微笑道,“等明年放暑假,我带你去香港玩几天,好不好啊?”

“好啊!”李云飞笑着点头道,转头看了看自己的父母,“爸妈,你们要不要去啊?”

“到时候再说吧。”李建国淡淡一笑,望着李建华问道,“小五,去了香港后,有写文章吗?”

“有写。”

“大哥,小五厉害着呢!”李孝珍自豪地说道,“有三本书在香港出版了,还在香港的报纸上连载,足足赚了20万港元的稿费。”

李建华写文章赚了很多钱,在李孝珍这里,根本不存在羡慕嫉妒恨,反而倍感自豪,弟弟有本事,她与有荣焉。

“这么厉害啊!”李建国乐道,他也替弟弟感到高兴。

得知幼子赚钱了,宋秋菊脸上堆满了笑容,连忙问道:“二十万港元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你没有都花完吧?”

“还真花的差不多了。”李建华乐呵呵道。

“什么?”宋秋菊瞪大双眼望着幼子,“你怎么花的啊?别告诉我,你买这些礼物,花了十几二十万。”

“买股票。在外公的推荐下,我在香港投资买了一些股票。离开香港之前,我手里的股票市值超过二十八万港元。”李建华见母亲脸上挂着疑惑的表情,解释道,“如果我愿意,把那些股票卖掉套现,能够获利近四万港元。”

“获利近四万港元?”李孝珍不解道,“你投资多少钱买股票啊,数目对不上啊。”

“我自己赚的钱,全部投入股市了,另外,外公先后给了我八万港元,其中近四万港元被我投入了股市,剩下的,用来买礼物,还有一部分存在香港的银行里。”

“噢,这样的啊!”李孝珍恍然大悟地点点头。

第三十二章 机灵鬼

得知外公拿钱给李建华,李建国的媳妇朱谦慧的脑子顿时飞快的转了起来,开口说道:“外公给你钱,有没有给你二哥啊?”

“有给。”李建华知道大嫂的心思,笑着说,“大嫂,外公说了,等他下次来京城的时候,会拿出一些钱分给大哥和大姐,还有二姐的。”

“外公给我的钱,已经够多的了。”李建国轻叹道。

“钱又不会咬人。”大嫂不悦地瞪了丈夫一眼。

“钱是不会咬人,但……”李宝农说着叹了一口气,“你们外公是有钱,他也愿意拿钱分给你们,这是好事,毕竟钱可以买很多东西,有了钱,可以让你们过上富裕的生活。可有些时候,好事会变成坏事,如果你们兄弟姐妹因钱而闹矛盾,甚至大打出手,那……我觉得这钱还是少点的好,钱越多,这个矛盾越大,亲情比钱重要。”

“爸,您说的话太有道理了。”李建华笑着冲父亲竖起左手的大拇指,“我觉得您可以和外公说说您的想法。”

“我没什么想法。”李宝农瞪了李建华一眼,沉声道:“这种话能对你外公说啊?!”

“也不是不能说。”宋秋菊轻叹了一口气,“下次见到你们外公,我就厚着脸皮和他说明白了,三个外孙,两个外孙女,一个人一份,一样多,不能偏心。如果他拿出一百万,那就给每人分二十万。”

宋秋菊说完后,众人陷入了沉默之中。

李孝丽知道自己的身份有些尴尬,她出嫁了,亲生父母不需要她养老送终。

见到亲外公之前,李孝丽从未想过将来继承父母的遗产,得知亲外公很有钱,也很大方,不仅送了贵重的礼物,还拿出了四万元人民币资助她家买房。

刚开始,李孝丽很开心,但没想太多,没想过可以得到更多。

住进新家,居住条件大大的改善了,吃更好了,穿也更好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李孝丽的心态逐渐发生了变化,心里想着,就算自己是嫁出去的女儿,也可以继承外公的遗产,但是,她没有犯迷糊,知道自己可以拿的那份不可能有哥哥弟弟他们的那么多,她争不过哥哥弟弟。

李孝珍听到母亲说,她可以拿一份一样多的,心里偷着乐,知足了,也舒坦了。

李建华是一个喜欢金钱的人,可他手里有储物戒指,里面装着一大堆黄金,相比这些黄金的市值,外公能提供给他的资金根本不算什么。

分多分少,李建华真不在乎。

李孝珍吃过苦,她期盼过上富裕的生活,当可以获得一笔意外之财,而且不是小数目,这没有让她感到高兴,反而有种恐惧感,好像她拿到这笔钱,本来广阔无边的前途会变得漆黑一片。

李建华回京城之前,有点清高的李孝珍下定决心将来不接受外公赠送给她的钱财,进入大学后,她要好好读书,等大学毕业了,她要努力工作,通过自己的拼搏,让自己过上好日子。

李国庆觉得自己是家中的长子,要让着弟弟妹妹,自己能从外公那里分到多少遗产,他不会去挣,但他没有想过拒绝,外公愿意分给他多少,他就带着感恩的心收下。

朱谦慧的想法和丈夫的不同,她希望能多拿一些。

从宋秋菊的口中得知李孝丽和李孝珍二人能够分到一样多的钱,朱谦慧心里挺不高兴的,多少个人参与分外公的遗产,与她的利益休戚相关。

朱谦慧她就觉得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扑出的水,没有资格分外公的遗产,而李孝珍这个没有嫁出去的小姑子,一样没有资格。

朱谦慧不傻,没有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说出来,如果真的说了,那肯定会惹公公婆婆不高兴,极有可能适得其反,反而让丈夫少拿一些。

众人默默地吃喝着,过了一阵,李云飞开口说道:“奶奶,一百万是不是很多很多钱啊?”

“很多。”宋秋菊微微一笑。

“用来买棒冰,能买多少根?”李云飞好奇问道。

“馋猫,想吃冰棍了吧?!”宋秋菊笑道,“问你爸爸。”

“爸——”李云飞转头望着父亲。

“全部用来买棒冰,可以把这房子都装满。”

李云飞晃着脑袋,四处看了看,意识到这房间的空间很大,用来装冰棍,可以装很多很多。

“这么多啊,我一辈子都吃不完了。”李云飞张大嘴巴,一脸惊讶道。

“云飞,你知道一辈子有多久吗?”李孝珍笑着问道。

“知道啊,老寿星能活一百。”李云飞洋洋得意道,“小姑,我年龄虽小,但是,我不是什么都不懂,我很聪明的。”

“聪明?”李建国讪笑道,“我怎么没觉得你聪明啊。”

李云飞嘴巴一瞥,没有接腔,不理父亲了。

李建华夸奖道:“云飞,你很聪明,比三叔还聪明。”

李云飞微笑问道:“三叔,我比你还聪明?”

李建华笑道:“你可以问问你奶奶,我小时候,可没有你这么能说会道。”

“云飞,你三叔小时候,傻傻的!”宋秋菊乐呵呵道,“没你聪明。”

“傻傻的?”李建华苦笑了起来,“妈,我真的服了您了,居然用这个词来形容您的儿子。我还没结婚呢,您就不怕这话传出去,让别人知道您有个傻儿子……”

“打住!”宋秋菊笑着打断道,“现在,我认识的人,谁不知道我宋秋菊有个当作家的儿子啊,想和我结亲家的人多得是,别担心将来找不到老婆。”

“三叔,你想娶老婆了?”李云飞笑嘻嘻问道。

李建华瞪了侄子一眼,反问道:“你想吗?”

“我不想!”李云飞笑着摇摇头。

李建华笑道:“云飞,你就是一个机灵鬼!”

李孝珍感觉侄子特别有趣,笑着问道:“云飞,小姑考考你,好不好?”

“好啊,问吧。”

“一百万,二百万,这两个数,哪个大,知道吗?”李孝珍笑着考问了一句。

“当然二百万大了,二比一大。”李云飞吃了一口肉片后,冲李孝珍笑了笑,问道,“小姑,我也考你一个问题。”

“问吧。”

“树上有三只鸟,猎人开枪打死一只鸟,请问还有几只鸟。”

“一只都没了。”

“不对,”李云飞笑着摇摇头,“答案是还有三只鸟。”

“为什么啊?”李孝珍不解道,“没有打死的鸟,听到枪声,会飞走啊。”

“会飞走,这没错,我是问还有几只鸟,死的鸟也是鸟,飞走的鸟,还是鸟啊!”

“噢!”李孝珍苦笑了起来,“这个脑筋急转弯,是谁和你说的。”

“晓明。”

“晓明是谁啊?”

“我的同桌。”

第三十三章 宁吃亏

吃饱喝足后,李建华连着打了几个哈欠。

“困死了。哈——”李建华又打了一个哈欠,“我不和你们聊了,要去睡觉了。”

“小五,明天早上要叫你起床吃早餐吗?”李孝珍含笑问道。

“不用叫的,让我睡到自然醒吧!”

李建华摆摆手,进自己卧室睡觉去了。

一觉睡到天亮,李建华醒来后,感觉神清气爽。

穿上衣裤,李建华走出卧室,见到父亲正在院子里洗脸。

“爸,”李建华打了声招呼,“我妈起床了吧?”

“你妈出门买早餐了。”

“我二姐起床了吗?”

“起床了,在自己卧室里。”

李建华走到二姐的卧室门口,门敞开着,看到二姐坐在书桌前看书。

“二姐,你够努力的啊,这么早就起床看书了。”李建华笑呵呵道。

李孝珍转过头,笑盈盈地望着李建华,说道:“睡够了?”

“睡够了!”李建华微笑着走进卧室,坐在了二姐的床上,“你今天有什么安排?”

“待在家里看书。”

“你的升学酒宴,邀请多少个同学朋友?”

“十几二十个。”

“不少啊,呵呵,看来你的人缘不错。”

“你二姐我的人缘当然好了。”李孝珍佯装洋洋得意,“今天去杂志社,能拿多少稿费呢?”

“应该有两万多。”

“你递交新稿,马上能够拿到钱?”

“不能啊。”

“那这两万多是你之前老稿的稿费?”

“嗯!”李建华点点头,“今天,我会拿些新稿去杂志社,过不了多久,就能拿到稿费。”

“还是你厉害,写稿子能赚钱……”李孝珍长叹了一口气,苦笑道,“不怕你笑话,高考结束后,我也写了几篇文章,写信向《华夏青年》等几本杂志社投稿,一篇文章都没有录用。”

“你没必要写信投稿。直接把稿子给我,我帮你把稿子交给《华夏青年》杂志社的编辑,这样的话,录用的概率要大一些。”

“这样也行啊?”李孝珍惊讶道,“这算走后门吧?”

听到李孝珍说“走后门”,李建华想到“污”的那种,脸上流露出一丝苦笑,说道:“你想多了,能不能录用,主要还是看文章的质量。”

“你刚才说的话,我听得清清楚楚。”李孝珍白了李建华一眼,“你说,让你帮忙交稿,录用的概率要大一些。”

李建华不置可否一笑,说道:“稿子给我看看。”

“不给。”李孝珍拒绝道,“我现在已经断了写文章赚稿费的念头了。”

“那你现在想什么呢?”

“进大学后,好好读书。”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呵呵,好孩子!”李建华笑着站了起来,“不聊,我先去洗脸刷牙呢!”

“咦,难怪我闻到了一股臭味。”李孝珍一脸嫌弃道。

“哈——”李建华把手放在嘴巴前,哈了一口气,嘿嘿笑道,“香的。”

李建华走到卧室门口,面带笑容的李孝珍嘟囔道:“臭男人,真不要脸!”

李建华听到了二姐的说话声,苦笑着摇摇头,没有接话茬。

刷完牙,洗完脸,李建华挂好毛巾,母亲买早餐回来了。

“妈,早上吃什么啊?”

“豆汁儿,油条,包子,还有你喜欢吃的炒肝儿。”

“这么讲究啊,我有口福了。”

李孝珍走出卧室,笑着问道:“小五,你觉得在香港吃得好,还是在家吃得香?”

“在香港吃得好,在家也吃得香。”

过了一会儿,李建华喝了一口豆汁儿,满意地点点头。

李孝珍咬了一口油条,一边咀嚼着,一边问道:“小五,我听说,其他地方很少有人喝豆汁儿,在香港,喝不到豆汁儿吧?”

“喝不到。”李建华答道,“香港那边有豆奶,味道和京城的豆汁儿相差很大。”

宋秋菊问道:“你在香港喝豆奶喝的惯吗?”

“喝的惯。其实,也没喝过几次,一般都喝牛奶。”

李孝珍问道:“外公家,早上不吃稀饭?”

“有时也吃稀饭。”

吃过早餐后,李宝农和宋秋菊并没有急着去上班,待在家里陪幼子聊天。

等上班时间快到了,李宝农和宋秋菊夫妇俩才急匆匆地出门。

“今天中午,你回家吃午饭吗?”李孝珍问道。

“呃——”李建华沉吟片刻,“暂时还不知道,可能会请同事吃饭,也可能会回来。”

李孝珍又问道:“你给几位同事准备了礼物呢?”

昨天,李孝珍在李建华的行李箱里看到了不少电子表和钢笔,询问得知都是用来送人的。

“二三十个。”

“就送钢笔和电子表?”

“就送?”李建华苦笑了起来,“还不够啊,你觉得我该送什么?”

“我不知道,我又没送过礼。”

“你同学考上大学,请你去喝酒,你不送礼啊?”

“没送过。我现在又不赚钱,加上其他同学都不送礼,我送什么礼啊,再说了,我请同学来我们家喝酒之前就说了,让他们别买礼物。”

“够实诚的啊!”

“你心里觉得我缺心眼吧?!”

“没,我绝对没有这么想。”李建华笑着摇摇头。

姐弟俩对视了几眼,李孝珍说道:“你在香港期间,不少人拿钱到我们家里兑换外汇券。”

“你不说,我也知道,用外汇券可以买紧俏货,很多人都需要外汇券。”李建华停顿了一下,问道,“现在兑换比例是多少?”

“一般一比一点二,一元外汇券兑换一点二元。亲戚朋友过来兑换,就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兑换……你说是不是亏死了?”

“现在我们家生活条件最好,而大部分亲朋好友家里还很拮据,能帮一点,就帮一点吧。”

“有些人人心不足蛇吞象,我们吃亏帮了他们,他们反而觉得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说起此事,我就来气,有几个人换了很多外汇券,他们拿外汇券回去,肯定不是自己用,拿去和别人换人民币,赚差价,太……太卑鄙了。”

李建华不以为然地笑了笑,问道:“这些话,你和爸妈说过吗?”

“没!”李孝珍苦笑了起来,“爸妈又不傻,他们比我看得透,宁愿自己吃亏,也不愿意让亲戚朋友说我们家的坏话。”

“家里的外汇券快用完了吧?”

“具体用了多少,我也不太清楚。前阵子,我天天在外面玩。”

第三十四章 会做人

李建华上次离开京城时是六月中旬,现在已经八月末了。

李建华独自一人骑着自行车来到杂志社门口,特意停下车,给门卫大爷发了一支三五牌的香烟。

“建华,我可听说,你和你外公去香港了,怎么回来啊?”门卫大爷美滋滋地吸了一口烟,吐了一个圆形烟圈,笑着问道。

“我是去香港玩,又不是去香港定居,自然要回来了。”

李建华不吸烟,但有时他的口袋里会装香烟,这是出于社交礼仪考虑,见到要吸烟的熟人,主动递根烟,聊上几句,容易拉近彼此的关系。

“香港好玩吗?”

“还行吧,也就那样,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咱们京城。”

闲聊了几句,李建华抽出两支香烟递给门卫大爷,微笑道:“刘大爷,您收着,这次回京城,没带太多香烟,您尝尝鲜。”

“你太客气了,有一根就尝鲜了。”门卫大爷嘴上这么说,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接过了那两支香烟。

进了办公区,李建华不时见到同事,不管和对方熟不熟,只要认识的,都会和对方打招呼,要吸烟的,他主动递烟,并聊上几句。

过了半个多小时,李建华来到了总编的办公室。

“总编,忙着呢?”李建华笑盈盈道。

“建华,你小子舍得回来啊,我还以为你小子投奔资本主义了呢!”总编开玩笑道。

“哪能啊,我可是在社会主义光辉沐浴下长大的,立场绝对坚定。”李建华臭贫道。

李建华走到总编身边,从兜里拿出一包没有撕开口的香烟,将整包香烟递给总编,笑呵呵道:“总编,这是孝敬你的。”

“我知道你现在发达了,就不和你客气了。”总编笑着收下了。

李建华从背包里取出一支装在盒子里的钢笔和三块电子表,说道:“也不知道您喜欢什么礼物,瞎买的,希望您别介意。”

总编拿起一块电子表,仔细看了几眼,盯着李建华问道:“这电子表看着这么漂亮,不便宜吧?”

“对咱们内地普通百姓而言,是有点贵,但对香港人而言,不算贵。”

总编微微一笑,又问道:“这三块电子表都是送给我的?”

“当然了。”

总编放下电子表,打开装着钢笔的盒子,看到明显的LOGO,笑道:“你小子还真大方,这可是派克钢笔。”

打开盒子,总编看到了钢笔的款式,苦笑道:“这钢笔肯定不便宜。建华,你送这么贵重的礼物,我怎么好意思收下……”

“总编,您就别客气了,收下吧。且不说自从我进入出版社,您对我的照顾,除了您,我给很多同事都准备了礼物,您不收也不合适啊。”

“让你破费了,谢谢你了。”总编笑呵呵道,“对了,你之前还有不少稿费没有取走,等会儿,你去财务部拿稿费,还有薪水。”

“薪水,我就不拿了。之前,我很少在杂志社上班,每个月都拿薪水,已经很不好意思了,现在,我真的没脸再拿薪水。”

“你别觉得不好意思,这是杂志社主要领导商量后做出的决定。过去一年时间,以刊载文章数量计算,你绝对是最多的,远远超过第二名,我估计第二至第十的作家都加起来,也比不上你。还有,未来半年时间,杂志社还会刊载你写的文章,每个月给你那么一点薪水,真不算什么。”

“那……”李建华沉吟片刻,笑道,“我就收下了,谢谢总编。”

“这你不需要谢我。”总编笑道,“去香港之前,你可和我说了,到了香港,也会好好写文章的……一共写了多少字呢?”

“四五十万字。”李建华没有说实话,往低了说,他怕说出实数会吓着对方。

“你还真勤快。《明朝那些事儿》快写完了吧?”

“没有。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来写新书了,一本名为《诛仙》的仙侠小说。”

“仙侠小说?”总编好奇道,“类似《蜀山剑侠传》的小说。”

“是啊,总编也看还珠楼主的书。”

“看啊,以前偷偷地看。”总编笑道,“这本小说的稿子拿过来了吗?”

“拿过来了。”

李建华从背包里拿出了两份稿子,一份是《诛仙》的,另外一份是《明朝那些事儿》的。

“你坐吧。”总编接过稿子放在办公桌上,站了起来,“我给你这个大才子倒杯茶。”

“我自己来吧。”刚坐下的李建华又站了起来。

“别,还是我给你倒吧。”总编坚持道。

总编喜欢喝茉莉花茶,他的办公室里只有这种茶,李建华不常喝茉莉花茶,但喝的惯。

总编泡了茶递给李建华,李建华微笑着伸出双手接过茶杯。

总编重新坐下后,拿起《诛仙》的稿子,没有急着看,问道:“你什么时候回到京城的?”

“昨天,昨天傍晚回到家的。”

“你喝茶,我看稿子。”

总编看了十多分钟的稿子,抬头望着李建华,说道:“建华,你这篇小说写的很好,可以在《华夏青年》上连载,稿费嘛,就按每千字二十二元计算。”

“这……呵呵,总编,稿费标准会不会太高?”

“你还嫌稿费多啊?”总编白了李建华一眼,“稿费标准的事情,我还是能做主的。”

“谢谢总编。”

李建华嘴上道了一句谢,心里并不是非常感激对方,如果不是他会做人,送了四件价值不菲的“高档货”给对方,对方肯定不会主动提出这么高的稿费标准。

当然,李建华也知道,如果自己只会巴结人,写出的文章水平很一般,就算总编肯帮他,他也无法获得高稿费标准。

“不用谢,你写出出色的文章,杂志社自然会提高稿费标准的。”总编停顿了一下,瞥了瞥办公桌上的电子表,问道,“建华,你手里还有多余的电子手表吗?”

“不好意思,没了。”李建华苦笑摇头道,“初次去香港,要带的礼物实在太多了。总编,十月份,我可能还会去趟香港,如果您需要电子手表的话,您和我说了一声,到时候,我给您带几块回来。”

“我家里人多,如果你能帮我买六块电子表,那就太好了。花了多少钱,你和我说一声,我会把钱给你的,呵呵,可我手里没有港元,只能付人民币,咱们按照官方汇率来算,可以吗?”

“可以,没问题。”

“那我先谢谢你了。”

“不客气。”李建华喝了口茶,放下茶杯,站了起来,“总编,我就不打扰您工作了,我出去了。”

总编点点头,微笑道:“这些稿子有多少字,我会找人尽快统计的,再过一个星期,你就可以过来拿这些稿子的稿费了。”

道过谢后,李建华离开了总编的办公室。

除了总编想买电子表外,很多收到礼物的同事也提出了这样的请求,也有人想买钢笔,他们都得到了一眼的答案,李建华没有多余的货卖给他们。

现在没有,但将来会有,毕竟一个多月后,李建华会再次前往香港。

不少同事在李建华这里下了订单,除了钢笔和电子表外,还有人求购其他商品。

一些之前没有和李建华打过交道的同事,虽没有收到礼物,但他们闻讯而来,向李建华下订单。

大部分订单都被李建华记下了,他会帮忙购买,但有小部分订单被他拒绝了,比如收录机,这东西的体积太大了,在要带很多东西的情况下,真的不好放在行李箱中携带。

看到同事们的购物热情,李建华想到了走私的暴利,但此时,他并不打算通过非法手段获得财富。

李建华拥有未来人高建华的记忆,手里还有储物戒指,空间里有大量科技资料,他坚信自己完全可以清清白白地登上全球富豪榜的榜首。

而花费多长的时间,这是一个问题,李建华并没有觉得越早越好,除了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他享受着活着的每一天,他不想活得太累了,更不想成为金钱的奴隶。

第三十五章 装糊涂

相比李建军迎娶张英秀的结婚酒宴,李孝珍考上重点大学的升学酒宴,来的宾客要少很多,不过,还是来了很多人,中午摆了七桌,晚上则摆了十桌的酒席。

菜肴很丰盛,硬菜很多,也很足,在绝大部分人缺少油水的当下,很多菜都清盘了,但还是吃剩下了一些菜。

烟是好烟,中华牌香烟,每桌都放了两包香烟,李宝农、李建国和李建华三人口袋里都装着烟,不时给宾客发烟。

酒水准备的很充足,每瓶一毛五分的北冰洋汽水,每瓶八块钱的茅台酒都可以敞开喝。

购买北冰洋汽水很方便,只要有钱就能买到,而茅台酒是紧俏货,李宝农手里有外汇兑换券,想买茅台酒不难,每瓶八元外汇兑换券的价格,整整买了整整十箱,每箱十二瓶。

还有,每升四毛钱的散装鲜啤,准备了五十升,喝完了,就没了。

糖果,整整买了十几斤,酒桌上根本吃不完,晚宴上,李孝珍和父母一起给每位宾客发糖果,每人一份,一份十颗。

有几个嘴上花花的长辈分到糖果,开玩笑问李孝珍,什么时候能够喝到她的喜糖。

此喜糖,非彼喜糖,今天吃到的糖果算是喜糖,宾客说的喜糖则是李孝珍将来结婚时的喜糖。

李孝珍性格活泼大方,但她从未谈过恋爱,听到长辈的调侃声,不免有些害羞。

李孝珍不好冲长辈发脾气,她把气撒在了李建华的身上。

正在吃菜李建华忽然感觉到有人狠狠地拧他的腰,很重,很痛,但他没有顿时发火,会拧他腰的人肯定和他亲近的人。

“谁啊?”李建华转头见到一脸凶巴巴的李孝珍,不解道,“二姐,你拧我干什么啊,我有没有惹你。”

“你惹我了!”李孝珍不悦地瞪了李建华一眼,大大咧咧地坐在了李建华,端起酒杯,喝了一口橘子汽水,瞪着李建华说,“你说给客人发糖果,这是一个大大的馊主意。”

“怎么成馊主意了?”李建华依旧不解,忽然想到这个时代,一般只有在结婚喜宴上发喜糖,苦笑道,“是不是有人调侃你了?”

“哼!”李孝珍不再理李建华了,转头和坐在同桌的朋友们有说有笑的聊了起来。

升学酒宴结束后的第二天,李建华送李孝珍去财经大学报到。

一人骑着一辆自行车,每辆自行车后面都绑着行李。

一路上,二人有说有笑。

李孝珍骑着自行车,微风徐来,没有扎起来的秀发在风中飞舞,如银铃般的琳琅笑声,充满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二姐,你这么漂亮,追你的男生肯定会排成队的。”

“我觉得我很漂亮?”李孝珍笑着问道。

“漂亮。”

“呵呵!”李孝珍开心地笑了笑,“我也这么觉得。”

“臭美!”

“你还好意思说我臭美,我可经常听你自夸自己是才子,是帅哥,是美男子……恶心死我了!”

“这么说,你在学我的说话风格!”李建华笑道。

“真受不了你了!”

李建华笑了笑,没有接腔。

二人默默地骑了一会儿自行车,李孝珍瞥了李建华几眼,微笑道:“小五,老实说,你最喜欢什么类型的女孩子,我知道了,可以帮你找女朋友。”

“不同类型的女生有不同的美丽,谈不上最喜欢。没有最好,只有自合适。”

“切!”李孝珍佯装鄙视,“你才几岁啊,小屁孩一个,你懂爱情吗?”

“怎么不懂了,要不然,我怎么能写出《诛仙》。”

“《诛仙》里有爱情故事?”李孝珍好奇问道。

李孝珍知道弟弟写了一本名为《诛仙》的仙侠小说,但她看没有看过这本小说的手稿。

“有。”

“你说这本书在香港出版了,你怎么不带本书过来给我看看啊?”

“你又不是没见过我从香港带回来的两箱东西,那么重,再放几本书,还不累死我啊!”

“也是啊,挺重的。这本书什么时候在内地出版呢?”

“还不知道。”

“这本书没有被出版社看上。”

“不是的,先在《华夏青年》上连载,连载一段时间后,才会在内地出书。”

“有多少稿费呢?”

“连载稿费标准是每千字二十二元,出版社给多少稿费,还没谈,不出意外,应该更高一些。”

“这本小说在香港的报纸上连载,又在香港出版成书,呵呵,这么说,你写一本小说,拿四份稿费啊!”

“没错!”

“牛,你太牛了!”

“一般般了!”李建华淡淡笑道,“二姐,我写小说的事情,你可别和你同学说。”

李孝珍本没有打算和大学同学说此事,听李建华这么说了,没有应下,反而问道:“为什么啊?”

“为什么?”李建华瞥了二姐几眼,哈哈大笑,“我怕你骄傲!”

“我有什么可骄傲的,最多为你感到自豪而已。”李孝珍微笑道,“对了,小五,有好几次想问你,你去香港之前让我做的试题是从哪里来的?”

“什么试题啊?”李建华装出一脸疑惑的表情,他当然没忘,但他不想和二姐深入交谈这个话题。

“你不信的记性有这么差。”

“我真不记得了。”李建华哂然一笑。

李孝珍觉得弟弟在和她装糊涂,直接说道:“谢谢你,你让我做的试题,有不少和高考考题是一样的。若是我没有做过那些试题,我肯定无法考上重点大学。”

“不客气!”李建华暗道一句,没有接话茬。

二人沉默了一阵,李孝珍歪着脑袋瞅着李建华。

“小心点,看路。”李建华苦笑着提醒道。

李孝珍转头看着前方的路,说道:“你让我做试题的事情,我也没有别人说过,以后也不会和别人说,此事烂在我肚子里了。”

李建华笑了笑,没有开口说话,心想:“也不知道二姐心里是如何猜测的……不想了,多说无益,幸好二姐不是一个八卦,喜欢探究真相的人,要不然,我可就要麻烦了,很难自圆其说啊!”

第三十六章 春心动

京城财经大学非综合性大学,在高等教育资源稀缺的当下,这所学校每年录取的新生数量并不多。

因今天是新生报名入学的日子,学校大门里面特别的热闹,各个专业设立报名处,老师和老生一起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新生。

到了校门口,李孝珍见到绝大部分女生穿着朴素,再看看自己的穿着,忽然生出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瞪了李建华一眼,嗔怪道:“小五,我本来不想穿这身衣服的,都怪你的怂恿。”

“这衣服没问题啊,挺好看的。”李建华装糊涂。

李孝珍上身穿着浅红色的T恤,下身穿着一条蓝色修身牛仔裤,脚上穿着白色的运动鞋……对一位八零后九零后而言,这样的穿着很普通,但在当下,用“洋气”二字形容才合适。

年轻漂亮的女孩子,没几个不喜欢穿漂亮衣服。

李建军从香港给李孝珍带回四套衣服,撩起了李孝珍爱美的天性,每天换一套,换下的,用手洗,都不用洗衣刷,就是为了避免刷坏了。

穿什么衣服去报道,李孝珍向李建华征求意见,要不是考虑到二姐要骑自行车去学校,他会建议二姐穿拿着那件最惹人眼的连衣裙。

李孝珍没有怪罪李建华的意思,推着自行车走进校门,她的感觉急剧发生变化,觉得自己开始融入这所学校,穿什么已经不重要了。

“小五,帮我看看会计专业在哪里报名。”

“我在找。”

走了十多米,李建华远远看到了会计专业报名处,伸手一指,说道:“在那里!”

“我看到了。”李孝珍红着脸应道。

李建华见到二姐满脸通红,并不觉得意外,他早就注意到有很多男生向二姐行注目礼。

一个大胆的男生主动走到李孝珍面前,流露出灿烂微笑,说道:“同学,你好,我是这个学校的大三学生,你是新生吧,你是哪个专业的,我带你去报道。”

“不用了,我是大四学生,这是我弟弟,我带他过来报道。”李孝珍板着脸说道,“学弟,别挡道。”

“原来是学姐啊!”这位大三的男生苦笑了起来,退了两步,让出了一条道。

李建华推着自行车,走了几步,转头看了看那位男生。

“别看了。”红着脸的李孝珍。

“呵呵!”李建华乐道,“二姐,我觉得你对会计专业,埋没人才了。”

“我适合读什么专业啊?”

“表演专业啊!”

李孝珍噗嗤一笑,片刻后,收敛起笑容,沉声道:“我能获得读大学的机会很难得,我不想浪费青春和时光,在校期间,我不想谈恋爱,我要好好读书。”

“等丘比特之箭射中你,你就不会这么说了。”李建华嘀咕道。

忽然,李建华愣住了,停下脚步,注视着不远处迎面走来的一位女生。

她长发飘逸,一袭白色连衣裙,笑靥如花,肌肤娇嫩,美目流盼,如铃般的笑声。

炎炎夏日,依旧李建华感觉到春的气息,心中暗道了一句:“她是一抹靓丽的风景线!”

等对方走近了,李建华听到她和同伴的交谈声,声音如娟娟泉水般美妙,沁人心扉。

擦肩而过的那一刻,李建华回神了,他听到了李孝珍的喊叫声。

“小五,你愣在哪里干什么啊,快过来。”

李建华愣了片刻,推着自行车往前走了几步,转头看了看刚才见到的美女。

“你看什么啊?”李孝珍催促道。

李建华不悦地瞪了二姐一眼,没再停留,朝二姐走去。

过了一会儿,李建华再次转头时,已经看不到那位美女了。

“我怎么主动上前和她聊天呢?!”

李建华心中懊悔异常,期盼着能与对方再次相遇,如果能再见面,他要追求对方。

见李建华有点心不在焉,李孝珍含笑问道:“是不是见到美女了?”

李建华没有接话茬,说道:“把报名需要的东西都拿出来吧。”

李孝珍报名时,一位男学长说送她去宿舍,但遭到了她的拒绝。

“谢谢学长,我弟弟会送我过去的。”

“你们初次来学校,不认识路,还是让我送你们过去吧。”

“真的不用了。”李孝珍板着脸说道。

报完名,前往女生宿舍的途中,李孝珍微笑道:“小五,刚才那个女生,我看到了,真的很漂亮,你觉得自己追得上她吗?”

“我都不认识她,怎么追啊?”李建华苦笑道。

“我记住她的相貌了,我会帮你留意她的,下次见到她,我就想办法成为她的朋友……怎么样,二姐,对你好吧?”

“好,二姐是天底下最好的。”李建华乐道。

“傻样,你自己拿镜子照照,笑得好傻啊!”李孝珍打趣道。

“……”李建华无语了。

李孝珍瞥了瞥李建华,呵呵笑了起来。

“笑什么啊,有什么好笑的?”李建华淡淡一笑,“二姐,我还没说你呢,那位同专业的学长送你到宿舍,你为什么拒绝啊?”

“拒绝需要理由吗?”

“不需要。”李建华点点头,看了二姐几眼,开玩笑问道,“你不会不喜欢男人吧?”

李孝珍翻白眼道,大声说道:“我当然喜欢男人了。”

李建华问话声很小,而李孝珍的回答声很大,让周围很多同学听到了。

一个女生在公开场合说喜欢男人,显然与当下的社会风气不符,有几个男生面带笑意打量着李孝珍,这让李孝珍羞赧不已,但她没有开口怼李建华,她怕自己又说错话了。

李建华拎着二姐的行李,和二姐一起走进女生宿舍里时,被以为会被看守宿舍大门的大妈阻拦,而对方全当没有看见。

“没想到这个时代和后世也是一样的,新生报到,是男生进入女生宿舍楼的难得机会。”

李建华暗自嘀咕了一句,虽然后世的高建军很怀念大学生活,但是这并不影响此时的李建军下定不读大学的决心。

其实,李建华想要进大学读书太容易了,毕竟储物戒指中存放着之后三十几年的高考试卷,他想何时进大学读书都行,国内所有高校都向他敞开大门,但他暂时不想进大学读书。

李孝珍来学校报到的时间比较早,她第一个来到宿舍。

李建华是男的,而且年龄比李孝珍小,李孝珍没有让他帮忙铺床,李建华也没有主动帮忙。

李孝珍是干家务活的一把好手,很快铺好了床,铺床时,她和李建华闲聊着。

“也不知道同宿舍的同学好不好相处。”

“不好相处,你可以回家住的,或者在学校附近买套房子。”

“我可没钱买房。”

“我可以资助你的,你也可以回家问爸妈拿。”

“就算回家住,我也不会自己在学校附近买房的。”李孝珍打量了李建华几眼,“小五,我发现你现在花钱越来越大手大脚了。”

“二姐,你说钱是用来干什么的?”

李孝珍闻言一愣,想了片刻,噗嗤笑道:“钱就是用来花的,你赚钱的本事厉害,多花点钱也无妨。再说了,你花钱没有浪费,按照你的说法是投资,这些投资将来能为你带来丰厚的投资的回报……”

第三十七章 火气旺

中午,李孝珍和李建华在学校内的食堂是吃饭,李孝珍请客。

过了十一点,李孝珍肚子饿了,看了手表后,说道:“有点饿了,这个点,学校食堂应该有饭吃了。”

“那我们去吃饭吧。”

“我请客!”

李孝珍从行李箱里找出几件餐具,递给李建华一个搪瓷碗和一副筷子。

学校食堂不提供公用的餐具,来学校之前,李孝珍就考虑到了这一点,从家里带了几件餐具。

二人到了食堂,已经有不少人在吃饭了。

李建华见菜肴不够丰盛,就打了二两饭。

“建华,你这么大的个,吃二两饭能吃饱吗?”

“今天还不大饿了,再说了,晚上有好吃的,中午少吃点也无妨。”

“我要受苦了,只能吃学校食堂的大锅菜了!”李孝珍轻叹道,“我以后每个星期都回家一趟,改善改善伙食。”

自从李建华高中毕业,进入杂志社工作,赚的稿费越来越多,他家的伙食水平逐渐改善。

宋有德的出现,让李建华一家人步入了小康生活水平。

相比李家现在平时吃的菜肴,学校食堂的大锅菜要差很多。

姐弟俩吃午饭时,有说有笑的的聊着,坐在周围吃饭的很多同学都以为他们之间是情侣关系。

李建华先吃饱,先放下筷子。

“你慢慢吃。”

李孝珍点点头,小口的吃着饭菜,问道:“你要不要陪我在学校逛逛呢?”

“不了,我还要回去写小说呢。”

李建华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其实,他并没打算回去写小说,而是想回去多看看储存戒指里保存的资料。

李孝珍笑盈盈问道:“你不想再次见到那个让你心动的女生?”

李建华犹豫了一下,哂笑道:“有缘自会相见的。”

“百年修得同船渡,你和她能见上一面,算是有缘分了。”

李孝珍的话没有让李建华改变主意,反而遭到了对方的调侃。

“二姐,今天想帮助你的两位男学长,谁和你更有缘分呢?”

李孝珍翻白眼道:“我看你和她之间的缘分已尽!”

李孝珍也吃饱了,站了起来,收拾了两个人的餐具。

二人走出食堂,来到门口的洗手池旁。

李孝珍洗碗筷,李建华站在一旁陪着。

“你在香港的时候,家里的碗筷是谁洗的?”

“一般都是二哥洗的。”

“你不洗?”

“洗啊,洗的少。”

“你自己偷懒?”

“不是的,二哥吃的比较慢,还有,他觉得我写小说辛苦,抢着洗了。”

“二哥吃饭的速度是慢,上辈子,他肯定出身富裕人家。”李孝珍笑道,“以前,我们家条件不好的时候,家里难得做顿好菜,他也吃不快,幸好我们家家教好,若是在喜欢抢着吃的人家,二哥肯定要饿死,呵呵,饿死太快张了一点,营养不良,长不壮,这是肯定的。”

李建华没有再进女生宿舍里,在女生宿舍楼门口,告别二姐,骑着自行车回家了。

离开学校之前,李建华在路上见到了几位颜值不低的女生,但是没有一位让她心动,心里还想着那位让他一见钟情的美女。

“如果以后能够遇见她,我一定要追她。”

出了校门,李建华刹住车,转头看了几眼,暗道:“佛说,前世的三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希望我和她有更多的缘分!”

虽然李建华期盼着能与那位美女再次相见,但他没有为此付出努力,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为来财经大学一趟。

九月中旬的一天早上,李建华早早起床了,洗漱之后,他回卧室写小说。

写了半个多小时,母亲宋秋菊来到了他的卧室。

“建华,你起床了啊?!”

“妈,我刚才起床开门,您没听到啊?”李建华微笑道。

“没听到,我刚起床,看到房门开着,过来看看你。”宋秋菊微笑大,“这几天,你去杂志社啊?”

“二姐去学校报名之前,我去过一趟,之后就没去了。”

“那一次,我知道的。”

“妈,您问这个问题,是不是想问我要稿费啊?”李建华开玩笑道。

“不是。”宋秋菊微笑着否认道,“现在家里不缺钱,你大哥大姐家,也不需要我帮衬,你赚的稿费,自己留着吧。”

“知道了。”

“别乱花钱。”

“买古董,买邮票,算乱花钱吗?”

宋秋菊瞪了李建华几眼,抬起手,指着角落里的几件旧家具,“你自己看看,买这么一堆旧家具,不是乱花钱吗?”

李建华哂然道:“妈,这可是红木家具,很有升值潜力的。”

“你别和我说什么升值不升值,有钱人谁愿意买旧家具啊?”

“我不算有钱人?”

“你脑子坏了。”宋秋菊白了李建华一眼,“你长大了,我也管不了你了……”

“妈,您咋管不了我了?”李建华苦笑道,“让别人听见您说这话,还以为你儿子我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

宋秋菊展颜一笑,说道:“你不让我说,我就不说了。我要出去买早点,你要不要一起去呢?”

“不了,我还要写小说,过两天,我要去杂志社交稿。等拿到了稿费,都交给您。”

“真的不用了,你自己留着……喜欢古董,想买就买吧。”

宋秋菊离开后,李建华抬起双手,抱住自己的后脑勺,轻叹了口气,暗道:“和爸妈住在一起,有很多不便之处,每次从储物戒指中取资料出来看,都要小心翼翼的。如果我再买一套房子,搬出去住,爸妈肯定会不高兴……若是我有女朋友了,爸妈可能能接受我住在外面,不,也不一定,现在内地人思想都很保守,婚前同居遭到吐弃,受到抵制,就算我爸妈同意,女方的父母也不可能同意……”

李建华想起了十多天前在财经大学见到的美女,闭上了眼睛,回忆着那张在他脑海中留下深刻记忆的美丽容貌。

激动了!

不,是那个激动,为了避免河蟹,只能写这个激动了。

“十九岁的年龄,火气旺,这是正常的!”

李建华嘴角微微上扬,自言自语了一句,但他没打算请五指妹来解决,忍忍就过去了。

第三十八章 买买买

整个九月份,李建华的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家里创(chao)作(xi)小说,仅出了七次门。

这个月,李建华足足花掉一万三千六百元人民币和两万六千二百四十五元外汇兑换券,大量买入有升值潜力的古董字画,以及今年新发行的邮票。

在京城的旧货商店里,李建华不难找到旧红木家具,一把标价二十元人民币的海黄官帽椅,虽然有一点点损坏,但他能确定是清代之物,升值潜力大大的,别人看不上,在他的眼里可是宝贝。

当下,在文物商店有创外汇的要求,按照规定,一部分古董只卖给外国人,而李建华不是外国人,拿不出外籍护照,但他手里有外汇兑换券,照样可以买这些古董。

买!买!买!

李建华很喜欢这种感觉,在卖货给他的人的眼中,他就是“凯子”,对此,他不以为然。

改革开放四十年,华夏古董价格暴涨,这是重生人士的知识点。

对,这就是人尽皆知的知识点。

价值投资,对李建华而言,买古董就是价值投资。

可能存在买贵的情况,但不会买亏,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古董价格大幅上涨了,什么亏都补回来了。

为了避免惹父母不高兴,李建华买入大量古董,没有都往家里放,绝大部分都被他偷偷存进了储物戒指空间中。

如果高建军的记忆是和十年后的李建华融合,那新生的李建华对买古董之事不会如此热衷,因为他有更多更合适的投资渠道,但现在,多雇佣几个人帮他干活都是违法的,“七上八下”标准都还未产生。

雇工即是剥削!

自从五六年华夏实行工商业改造以后,“雇工”几近在华夏绝迹,“雇工即是剥削”几乎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

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初的改革年代,私营经济、个体经济的地位就像传统大家庭的如夫人,而与之相伴随的“雇工”,其地位则好比是如夫人的庶出子,甚至是见不得光的私生子。从诞生之日起,就被笼罩在深暗的理论激辩的迷雾之中。

在此背景下,由《资本论》里的一个算例和一段注释出发,“七上八下”标准应运而生——雇佣“8个人以下就叫做请帮手,8个人以上就叫雇工,8人以下不算剥削。”

“七上八下”,它的诞生是为了成为护身的尚方宝剑,但随着社会的演进,最后却不免成为一柄高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1979年,粤东高要县农民陈志雄承包了8亩鱼塘,效益可观。次年,尝到甜头的陈志祥扩大规模,跨越两个大队,承包了141亩鱼塘。规模扩大后夫妻二人忙不过来,于是雇请固定工一人,临时工400个工日。至81年,陈承包的鱼塘规模继续扩大,面积达497亩,雇请了固定工5人,临时工1000个工日。

陈志雄这种在后世看来再正常不过的举动,在刚刚走出“大革命”不久的当时,却极大地触动了社会敏感的神经——在社会主义国家,是否可以允许以往被视为带有剥削意味的“雇工”存在?

而在此前,1980年中央75号文件,已明确规定了“不准雇工”

各方面对陈志雄雇工的质疑和指责,迅速闹到了《人民日报》。

1981年5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一场关于承包鱼塘的争论》一文,介绍陈志雄承包集体鱼塘的情况后说,此事有分歧,有人赞成,有人反对。

争论的焦点是:“雇工算不算剥削?”“能不能跨队承包?”

为此,《人民日报》开辟了“怎样看待陈志雄承包鱼塘问题?”的专栏,展开讨论。

讨论历时三个月,至8月30日结束。

这次讨论,发表文章21篇。

最后一篇是佘大奴、黄克义的文章:《进一步解放思想,搞活经济》,可以视为此次讨论的一个总结。

文章认为,陈可以跨队承包,也可以雇工,雇工也不算剥削,因为他的“收入比其他人高,主要是多劳多得,是无可非议的”。

这场讨论中,最重要的成果,是中央书记处政策研究室的经济学家林子力,从马克思《资本论》的一个算例中,推算出一个结论:“8个人以下就叫做请帮手,8个人以上就叫雇工,8人以下不算剥削。”

这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三篇第九章《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中划分“小业主”与“资本家”的界线。

按马克思的计算,在当时(19世纪中叶),雇工8人以下,自己也和工人一样直接参加生产过程的,是“介于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中间人物,成了小业主”,而超过8人,则开始“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是为资本家。

这就成为社会主义正统的政治经济学标准。

在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理论中,“七上八下”是一条铁定的界线。

由此,中央当时就出台文件,规定家庭专业户、个体经营户,雇工不能超过8个,超过八个就要限制,尤其是党员干部不能超过8个雇工。

陈志雄恰恰没有越过这条界线。

尽管有了“七上八下”的理论标准和界限,关于陈志雄的“雇工”行为的争论仍然没有平息。

1982年1月,在春城召开全国农业生产责任制讨论会,两位来自羊城社科院经研所的与会者提交了一份调查报告。

报告认为,陈志雄的大户承包已经不是以个人劳动为基础的经营,而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大规模经营,其资本主义性质是非常明显的。

新华社记者以这份报告为根据,写成《粤东沙浦公社出现一批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承包大户》一文,刊登在1月17日出刊的《国内动态清样》上,引起了中央的重视。

面对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当时的中央高层领导人意见也并不统一,但总体上均持谨慎态度。

譬如:

时任*******的HU乔木在给粤东省委的批示里写道:“附上一份材料,不知确实性如何。如果属实,不知省委怎样看法?我个人认为,按这个材料所说,就离开了社会主义制度,需要作出明确规定予以制止和纠正并在全省通报。事关社会主义制度的大局,故提请省委考虑。”

WAN里的批示则是:“此事请调查研究,对农民发展商品经济的积极性要珍惜和保护,不可轻易用老框框来套。”

接到来自高层的批示后,时任粤东省高官的REN仲夷和分管农业的省领导DU瑞芝经过商量,决定由DU瑞芝组织人到高要县调查。

4月22日,粤东省委将《关于陈志雄承包经营的情况报告》送到国家农委。报告肯定陈志雄开创了专业承包先例,对承包双方带来好处。认为“这种承包方法和经营方式,就其经济效益来说,比原来‘吃大锅饭’的集体经营要好”,同时强调:“这是发生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效益。”

二十几年后,经济学家郑炎潮2004年接受访谈时曾忆及粤东省委为了使“雇工”合法化所做的努力。

1982年,郑炎潮当时是华南师大研究生部的一名还没毕业的研究生,当时他在粤东做了大量调研,断定个体经济蓬勃发展的趋势已是不可阻挡。

但按照马克思的说法,雇工到了八个就不是普通的个体经济,而是资本主义经济,是剥削了。

经过研究,郑炎潮认为需要一个新概念来定义和规范超过雇工八人的个体经济,但叫什么呢?

就自己定义了一个概念,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私营经济”。

但这个概念很敏感。

论文答辩前夕,导师告诉他,关于私营经济那一章必须放弃,不放弃,他的答辩肯定不能过关。

当时他很痛苦,到底是放弃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呢?

郑炎潮将毕业论文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私营经济》的一章用信件单独寄给粤东省委第一书记REN仲夷。

在看到郑炎潮的论文之后,REN仲夷亲自约见了郑炎潮。

REN仲夷说:“现在对个体经济,只能扶持不能压制,但要扶持个体经济,首先就要给个体经济正名,如果个体经济头上始终悬着一把‘资本主义’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个体经济还怎么发展?你的论文非常好,为我们的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我支持你。并且我们还要围绕着你的这些观点,制定一个政策,给它取个正式的名字,就叫做‘私营经济’怎么样?让它发展,让它壮大。”

陈志雄的争论还没有结束,42岁的AH芜湖商贩年广久又进入了争论的视野——1979年年底,年广久和他的“傻子瓜子”已经小有名气,“雇工”则达到了12人。按照“七上八下”的理论,在当时正统的政治经济学话语体系中,年广久的剥削性质是毋庸置疑的。“傻子”无意中成为了理论上的“资本家”。

“AH出了一个叫年广久的资本家”、“年广久是剥削分子”的流言顿时传遍AH,在政府官员中也广为流传。流传归流传,却也没有人来禁止他的经营行为。

中央高层也在关注着“雇工”问题。

1984年10月22日,平公明确指出:“前些时候那个雇工问题,相当震动呀,大家担心得不得了。我的意见是放两年再看。那个能影响到我们的大局吗?如果你一动,群众就说政策变了,人心就不安了。你解决了一个‘傻子瓜子’,会牵动人心不安,没有益处。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怕什么?伤害了社会主义吗?”

此言一出,年广久和陈志雄等人顺利从理论上摆脱了“资本家”的命运,获得了生存空间。

而在平公1984年说“放两年再看”的意见之前,中共中央已于1983年1月对社会上超出政策规定,雇请较多“帮工”的行为有了明确的说法,即所谓的“三不”原则:

“不宜提倡,不要公开宣传,也不要急于取缔。”

……

原来的李建华不是能掐会算的神人,他不会提前知道改革开放初期的各种争论。

后世的高建军是位八零后,生活在信息时代,可以通过网络查阅各种资料。

高建军对自己出生之前,改革开放之初,国内社会发生的哪些变化,特别的感兴趣,他写网络小说的时候,搜集了很多相关方面的资料,存在了电脑中,之后一直存着。

有些资料,高建华仔细看过,有些资料只是浏览一遍,更多的资料下载后,看都没看几眼。

随着的时间的推移,高建军脑海中对这些资料的记忆,越来越模糊了,甚至完全忘记了,毕竟他没有在那个年代生活过,没有切身体会。

得到储物戒指之后不久,高建华买了新电脑,把老电脑里存放的东西拷贝到了新电脑中,之后,这台新电脑一直存放在储物空间中,从未拿出来使用过。

高建华被车撞挂了,新生的李建华出现了。

新生的李建华脑子中根本没有“七上八下”标准的记忆,但是,去年七月份,他就从储物空间戒指取出的笔记本电脑中看到这方面的资料。

李建华很年轻,有理想,有抱负,浏览到这些资料,觉得对自己有用,仔细研究一番。

显然,研究这些资料,对李建华完善人生事业规划是有用处的。

计划赶不上变化。

外公的宋有德的出现,让李建华对自己的人生事业规划做了很大的调整,之前,他计划着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在国内发展私营企业,而现在,他有了海外关系,完全可以提前和外公一起搞华外合资企业。

私营企业,就像小舢板,适合小河小江中慢慢划行,不能下海面对狂风暴雨。

而华外合资企业可以提早创建,毕竟现在鹏城已经设立经济开发区了,招商引资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找对了项目,就像白捡了一艘质量杠杠的远洋货轮,在航运业行情大好的情况下,想不赚钱都难。

……

这章字数不少,但有点水,就这样吧,资料部分就不多删了,看看也挺有趣的。

哈,这句话应该写在这章的第一段,后面添上,有点马后炮的嫌疑。

就放马后炮一回了!

第三十九章 寡与均

十月初的一天,李建华和父母在家吃早餐。

“爸妈,找个时间,咱们出去吃顿大餐吧!”李建华笑着建议道。

如今家里富裕了,听到儿子说要吃大餐,宋秋菊并没有大惊小怪。

“想吃什么啊?”宋秋菊淡淡笑着问道。

“去全聚德吃烤鸭。”

“行啊!”宋秋菊应道,“下个星期天吧,叫上你外公外婆。”

宋秋菊此时说的“外公”并不是指她的亲生父亲宋有德,而是她的养父兼亲舅舅。

“好啊!”李建华喝口豆汁儿,笑盈盈道:“咱家这么大,二姐没回来的时候,就我们三个人住,太冷清了,请外公外婆过来和我们一起住吧。”

宋秋菊微笑道:“这话你对我说没有用,想请外公外婆过来住,你自己过去请。”

李建华讪讪笑道:“请,我是会请的,但我不保证他们回来。”

宋照阳和宋秋菊之间的关系很亲密,很多亲生父女的关系也没他们亲密。

宋有德上次回京城,与亲生女儿宋秋菊一家人见过面后,他主动携重礼拜访宋照阳,感谢对方帮他把女儿抚养成人。

宋照阳已经八十多岁了,身体算健朗,脑子也不糊涂,还清楚记得宋有德辜负了他的妹妹。

没见到宋有德之前,宋照阳已经不再生这个人的气了,甚至有些时候,他希望能与对方再次见上一面,毕竟这样可以让宋秋菊和自己的亲生父亲重逢。

可是,见到宋有德后,宋照阳心中涌上了无名之火,狠狠地骂了对方几句,还不让对方进他的家门。

宋有德听到难听的话,他并不生气,他也觉得自己该骂,宋照阳帮他把女儿抚养长大,他觉得自己亏欠了对方很多,被骂几句,他的心里反而舒坦了。

宋有德并不是独自一人登门造访,宋秋菊和李建华二人陪着。

宋秋菊没有多说什么,她很难开口让养父不要骂她的亲生父亲,李建华这个能说会道的孙辈起了作用,他劝宋照阳这个外公,气大伤身,气坏了自己的身体不划算……

李建华说了一大通后,宋照阳气消了不少,不再阻止宋有德进门了,但依旧没给对方好脸色。

宋有德准备的礼物并不是送给宋照阳一个人的,来之前,他详细了解了宋照阳家里有哪些人,有针对性的准备礼物,还用外汇兑换券当红包。

宋照样的子女,还有孙辈,以及曾孙辈,见到宋有德准备的礼物,还有厚厚的红包,几乎每人都流露出高兴的表情。

当下,宋照阳一家人的生活条件和千千万万的普通京城人没什么区别,算不上贫穷,但很拮据,一分钱都想掰成两瓣花。

宋照阳自己一个人可以不收宋有德的礼物和红包,但他不能阻止家人收,毕竟收下了,可以大大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

本来宋照阳还想装回清高,宋有德送给他的礼物,坚决不收,可宋有德才去了迂回的策略,把礼物给宋照阳的妻子。

宋照阳的妻子年轻的时候,很漂亮,家里条件也好,当年嫁给宋照阳是下嫁,这些年陪着宋照阳吃了很多苦。

宋照阳和妻子很恩爱,他心里觉得亏欠妻子,很多事情都让着妻子,见妻子收了宋有德赠送的礼物和红包,他有点不高兴,但没有冲妻子发脾气。

之后两个月的时间,宋有德离开京城之前,多次来宋照阳家做客。

一来二去,宋照阳放下之前的成见,愿意和宋有德喝喝茶聊聊天了。

宋照阳有三个亲生儿子和两个亲生女儿,他和妻子现在和幼子住在一起。

宋有德知道宋照阳家的居住条件不好,本想在京城买套大房子送给对方的,但宋照阳坚持不肯收这份大礼,他的妻子也很支持他。

见宋照阳夫妇不肯收下,宋有德就没有再坚持了。

说赠房之事时,没有旁人在场。

不患寡而患不均。

这道理,宋有德心里很清楚。

如果宋照阳收下了宋有德赠送的房子,那将来,谁和宋照阳夫妇一起住,这是一个问题。

幼子会觉得父母原来和自己一家人住在一起,现在父母得到宋有德赠送的房子,他一家人应该继续和他的父母住在一起,而大哥二哥会有不同意见,虽然分了家,但他们也出钱给父母养老的,现在父母有房子了,那这房子也有他们的一份,他们也可以搬过来住,父母百年之后,三兄弟平分这房子。

宋有德有想过直接送三套房子给宋照阳,这样对方的三个儿子每人都可以分到一套,可想到宋照阳还有两个女儿,还有,宋照阳的孙辈很多,如果他表现了如此大方,那将来,肯定会出现各种麻烦。

权衡之后,宋有德也就放弃了改善宋照阳夫妇居住条件的念头。

当下,在普通内地百姓的心中,能够吃饱穿暖,每隔一段时间能吃顿肉,打打牙签,过年的时候能给全家人做一身新衣服,家里人没病没灾,这日子就算不错了。

宋秋菊嫁给李宝农之后,李宝农家的居住条件一直不好,因为房子小,一直没有主动邀请岳父岳母(宋照阳夫妇)留住在他们家过夜。

李建华高考毕业后,进入杂志社工作,不仅能够拿到工资,还能写文章赚稿费,而且赚的不少,他又愿意拿钱出来给父母家用,逐渐改善了自家的生活条件。

宋秋菊第一次从李建华的手中拿到家用时,她就说了,下次发稿费发薪水了,就买点礼物去外公家一趟,送礼给外公外婆,另外,还要准备一个大红包好好孝敬外公外婆。

李建华不太清楚当下给长辈送什么礼合适,他就问母亲,还问了给多少钱合适。

送什么礼,宋秋菊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而给多少钱,她没详细说,只说,给多给少是一份心意。

之后,李建华按照母亲的建议,准备了礼物,亲自登门把礼物送给外公外婆。

===========================

求推荐票,求收藏,恳求支持!

第四十章 受欢迎

初次收到李建华赠送的礼物,外公外婆挺高兴的。

相比之下,李建华找到一份好工作,还有能力写文章赚稿费,这让外公外婆更加高兴。

外公外婆没有单独烧饭,平时和幼子一家人一起吃。

李建华来做客,自然和三舅(外公外婆的幼子)一家人一起吃。

吃过午饭后,李建华没有急着离开,坐在客厅陪着外公外婆等人聊天。

找了一个机会,在没有外人在场下,李建华从兜里取出用红纸包着的红包,塞到了外婆的口袋里,道别后,急匆匆地离开了。

李建华离开后,外婆打开红包,看到里面装着不少十元面值的纸币,被吓了一跳。

“怎么这么多啊?”外婆惊讶道。

“你先数数有多少。”坐在一旁的外公说道,他也挺惊讶的。

外婆数了一遍,说:“二十张,两百块钱,这建华也太……乱花钱了。”

“外孙孝敬你,不算乱花钱。”面带笑容的外公欣慰道。

“都是秋菊和宝农教育的好。”外婆笑呵呵道,“我们也没什么地方花钱,这钱不能收,下次见到建华,把这些钱还给他。”

“前阵子,秋菊来看我们的时候,她不是说了,建华写文章的速度很快,一个月赚的稿费比秋菊一年的工资还要多。外孙孝敬你的,你就收下吧。”

“这——”外婆沉吟片刻,笑道,“这不是孝敬我一个人的,你也有份。”

之后几个月,李建华多次拿着礼物去看望外公外婆,因外公外婆不再接受他赠送的红包,他选择多送一些礼物。

每次见到登门的李建华,外公外婆都会责怪李建华乱花钱,不该买这么多礼物,而李建华每次都说下次不会了,可下次依旧如此。

李建华花自己赚的钱给外公外婆送礼物之前,他在外公外婆眼中算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孙辈。

宋照阳夫妇俩把宋秋菊当成亲生女儿养,这不假,可他们自己有五位亲生子女,亲生的孙辈足有二十多位,加上宋秋菊生了三儿两女,而原来的李建华是个很普通的人,这使得李建华在外公外婆心中没有太重要的地位。

当下,写文章赚稿费,这是一件很体面的事情。

从宋秋菊的口中得知李建华拥有写文章方面的才华,外公外婆都很欣慰,这位外孙在他们心中的地位开始攀升。

随着李建华送礼的次数越来越多,外公外婆越来越喜欢李建华,也愿意和他聊天。

之前,李建华花了八万块钱买房子,入住新家没过几天,他和父母一起登门,邀请外公外婆去他们家住上几天。

刚开始,外公外婆都没有同意,经过再三劝说,最后,他们答应了。

金屋银屋,比不上自家的狗窝。

换了新的住所,外公外婆有些不习惯,勉强住了一个多星期后,他们就回自己家了。

之后,李建华和他的父母多次去邀请,外公外婆都拒绝了。

见到宋照阳对宋有德的态度有了改善后,宋秋菊开口邀请养父母去她家住一段时间,但遭到宋照阳的强烈的拒绝。

……

从香港回来后,李建华第一次拿着礼物去外公外婆家做客,得到了热情的招待。

不仅外公外婆对他热情,三舅(宋照阳的三子)夫妇,以及三舅的几个子女都对他很热情。

李建华很清楚三舅他们为何如此热情,无非他有一个既有钱又大方的亲外公,当然,他自己的本事也得到了这些亲戚的认可,就算宋有德没有出现,这些亲戚依旧会对他热情的。

除了邀请外公外婆去全聚德吃烤鸭,李建华还要请了三舅一家人一起去,这些亲戚欣然接受了邀请。

……

一天晚上,李建华在家和父母一起吃晚饭时,说三舅一家人也会一起去吃烤鸭。

“你还真大方,这么多人,好吃掉不少钱!”宋秋菊笑道,“你请的,你付账!”

“没问题。”

李宝农说道:“既然请你三舅一家人,那以后,你要请你大舅,二舅,大姨,二姨,以及他们的家人吃烤鸭。”

李建华哂笑着点点头。

“是不是嫌麻烦呢?”李宝农微笑问道。

“呃——”李建华沉吟片刻,哂然一笑,“有一点点,其实,也谈不上嫌。”

“小五,你这人看着挺四海的,其实,你喜欢安静的生活。”李宝农说道。

李建华没有接话茬,默默地吃着饭菜。

“你爸说的没错。”宋秋菊笑道,“要是你二哥在京城,我估计他会经常下馆子请朋友吃饭,而你呢,也会请朋友下馆子,但次数不多,你更愿意待在家里,写写文章,看看书。”

“您们分析的很对!”李建华呵呵一笑,问道,“爸,妈,您们是不是希望我多请客,多下馆子啊?”

“没有的事,我就是这么一说。”宋秋菊笑着否认道,“你长大了,你懂的不比我少,知道该怎么处理人际关系。”

在宋秋菊的眼里,李建华这个儿子是完美的,在幼子的身上,她看不到丝毫的缺点。

李建华先吃饱,放下筷子,看了父母几眼,问道:“妈,舅舅阿姨他们有问我们家借过钱吗?”

“你怎么想到问这个问题啊?”宋秋菊语气平淡地反问道。

“随便问问。”

“没。”宋秋菊微微一笑,转头看了丈夫一眼。

“看我干什么啊?”李宝农讪笑道。

“看你不行啊?”宋秋菊瞪了丈夫一眼。

李宝农吃完碗里的最后一口饭,放下了筷子。

宋秋菊往自己的碗里夹了一些菜,对丈夫说说道:“这些菜别剩下了,都吃了吧。”

“好!”李宝农重新拿起了筷子,开始吃菜。

等父母都放下筷子了,李建华准备收拾碗筷拿去洗,但被母亲阻止了。

“宝农,你去洗完。”宋秋菊对丈夫说。

“妈,还是我来洗吧,爸上班挺辛苦的。”

“还是我来洗吧,你妈要和你说话。”李宝农微笑道。

李宝农收拾起碗筷,拿到院子的洗碗池里洗。

“妈,要喝茶吗?”李建华说着站了起来。

“刚吃饱,喝什么茶啊,你也别喝茶,坐下。”

“噢!”李建华应了一声,重新坐下。

“呃——”宋秋菊沉吟片刻,说道,“你大伯二伯从我们家里借走了一些钱。”

李建华心不在焉地点点头。

“你不想知道借走多少吗?”

“不想。”

“你大伯借走了三千,其中一千是外汇兑换券,李晓君谈了一个对象,准备明年年初结婚;二伯家借走了一千五。”

李晓君是李建华大伯家的堂姐,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

“晓君姐谈恋爱了啊?”李建华好奇问道,“男朋友是干什么的?”

“给领导开车的。”

“哪里的领导?”

“市政府。”宋秋菊答道,“那个人,我见过一面,感觉挺斯文的,和你晓君姐挺般配的。”

“既然晓君姐要结婚了,等下次,我去香港的时候,给她买份结婚贺礼。”

“你打算花多少买这礼物啊?”

“还没想好。”李建华哂然一笑,“您觉得多少合适啊?”

“你自己看着办。”宋秋菊淡淡笑道,“说少了,显得我小气,说多了,就是我让你当冤大头……不,话不能这么说,不能用冤大头这个词。”

“那该用什么词啊?”李建华笑道。

“什么词都不用。”宋秋菊说着站了起来,“不和你聊了,我要去烧热水了,我今晚要洗澡……”

宋秋菊离开客厅后,李建华就回自己卧室了。

第四十一章 私密事

十月二十五日,星期六,黑天之前,李孝珍骑着自行车从学校回到了家中。

李建华正在院子里做引体向上,为了锻炼身体,他特意花钱在院子里竖起了单杠。

只要在家,李建华每天至少要做上百个引体向上。

除此之外,李建华每天都会做仰卧起坐和俯卧撑,有时,他还会偷偷从储物戒指中取出哑铃等器具,用来锻炼身体。

“小五,锻炼身体呢!”李孝珍笑着打招呼。

李建华已经做了五十几个引体向上,不想再做了,双手一松,平稳坐在地上。

“二姐,今天这么晚才回来啊?”

李孝珍进入大学读书以来,只要没有特别的事情,每个星期五的下午,她都会回家吃晚饭。

“学校里有点事情,耽误了。”李孝珍说着停好了自行车,朝厨房看了几眼,笑着问,“今晚吃什么?”

“都是你喜欢吃的。”

“过几天,你就要去香港了,准备的怎么样了?”

“没什么好准备的。”

“那个,回到京城这段时间,你写了多少字稿子?”

“五六十万。”

“五六十万字,这么多啊!”李孝珍感叹道,“过去一年的时间,我写过的汉字加起来……可能不到二十万字。”

“这很说明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你没有好好学习。”李建华打趣道。

“我没好好学习,不照样考上重点大学。”李孝珍装出一副很得意的表情,片刻后,收敛起笑容,正色道,“小五,二姐要好好谢你,没你……”

“打住!”李建华无奈道,“你怎么又来了啊?!”

“你不想听,我就不说了。”李孝珍笑了笑,转移话题问道,“你最多在香港待九十天,这次到了香港后,要待上两个多月?”

“看情况吧,不出意外,要在香港待两个多月。”

“你觉得住在京城有趣,还是住在香港有趣?”

“都挺有趣。”

“更,哪个更有趣?”

“差不多。”李建华走了几步,打开水龙头,用手捧水洗脸。

“我去厨房看看。”

半个多小时后,李宝农、宋秋菊、李孝珍和李建华四人坐在一起吃晚饭。

吃了几口饭菜,聊了几句,李孝珍忽然想到了一件新奇的事情,笑着说:“你们听说了么,前几天,京城第一家私营餐厅开业了。”

“没听说过此事。”李建华微笑道。

李孝珍见父母没有接话茬,问道:“爸,妈,您们听过这个消息吗?”

“没有!”李宝农答道。

“我也没听说,没想到现在私人能开餐馆了。”宋秋菊看了女儿一眼,好奇问道,“那家餐馆开业后,生意好吗?”

“听说特别好。”李孝珍笑道,“小五,你明天陪我去那家餐馆看看,好不好?”

“不好,没兴趣,家里又不是没有好吃的。”李建华毫不犹豫地拒绝道。

“不对啊!”李宝农不解道,“现在买米买面要粮票,买油要油票,买肉要肉票,买蔬菜要菜票,买酒要酒票,那家私人餐馆怎么经营啊?”

“这我就不知道了。”李孝珍说道,“小五,你猜猜看。”

“无非上面的领导开了方便之门,那家餐馆的经营者可以议价购买食材,或者直接偷偷摸摸地从黑市买入。”李建华淡淡回答道。

“从黑市买,这是违法的啊。”李孝珍嘀咕道。

“你明天可以过去问问那个餐馆老板。”李建华笑道。

“你不陪我,我才懒得去那家餐馆。”

这天晚上,李宝农和宋秋菊夫妇俩躺下后,聊起了有关私人餐馆的话题。

“也不知道私营餐馆的生意好不好做。”宋秋菊嘀咕道。

“好做的话,你是不是想让孝丽和志刚去开餐馆呢?”李宝农微笑问道。

李孝丽的丈夫名叫何志刚,是位厨师,在一家医院的食堂干活。

宋秋菊说道:“要不要开餐馆,他们自己做决定,我可不替他们拿主意。”

李宝农说道:“志刚是厨师,他爸妈,还有他的两个哥哥都是厨师,他妹妹也在食堂干活,很适合开餐馆。”

“开餐馆……”宋秋菊沉吟片刻,“如果他们真开餐馆,可能不会租房子,直接问我们借钱买房子。”

“他们需要的话,借给他们就是了。我们在银行存了那么多钱,我们两个人用,一辈子都用不完,以后还不是留给孩子。建华最有本事,他有本事赚钱,以后不需要我们操心;建军去了香港,也不用我们管了;建国,孝丽和孝珍,还需要我们多帮衬着一点……”

翌日早晨,正躺在床上做美梦的李建华被二姐吵醒了。

“二姐,这才几点啊?”李建华郁闷道,“难得休息一天,你咋不好好睡一觉啊?”

“是不是梦到那次在我学校见到的大美女了?”李孝珍笑盈盈道。

李建华不置可否一笑,他还真梦到了那位美女了。

李孝珍见李建华不接话茬,她也不生气,又问道:“今天有什么安排?”

“待在家里写小说。”

“今天可是星期天,待在家里写小说多无趣啊,陪我出去逛逛。”

“对我而言,每天都是星期天。”

“是啊,你想什么时候出去玩都行!”李孝珍装出一脸羡慕的表情,“小五,我太羡慕你了……”

“打住!”李建华打断道,“我要起床穿衣服了,麻烦你出去的时候,帮我把门带上。”

“你不会没有穿裤衩吧?”李孝珍打趣道。

“要你管啊?!”李建华翻了白眼。

“呵呵!”李孝珍笑着离开了卧室,并把房门关上了。

“火气旺啊!”李建华掀开被子,爬了起来,看了看裤衩,苦笑着暗道了一句。

李建华没洁癖,但爱卫生,下床从衣柜里取出了一条干净的裤衩。

为了避免有人撞进来,李建华先把房门反锁上,之后才开始内裤。

李建华觉得自己在梦中做了那事,是一件很私密的事情,他不想让家人知道,所以,他决定自己洗裤衩,换下后,先藏起来。

李宝农和宋秋菊都有工作,一个星期上六天班,李建华觉得父母工作挺辛苦的,平时,他不仅洗自己的衣服,只要不是星期天,父母有衣服换下下来,他都会帮忙洗。

吃早餐时,李建华想到了洗衣服的事情,说道:“妈,现在天气变冷了,以后洗衣服会越来越辛苦,我觉得咱们家很有必要添置一台洗衣机,有了洗衣机,您就不用太辛苦了。”

“过几天,让你爸买一台回来。”宋秋菊欣慰地笑道。

“小五,最近,你有帮爸妈洗衣服吗?”李孝珍笑问道。

李建华没有开口回答,父亲李宝农笑着说:“将来能嫁给我们家小五的姑娘,肯定能享福!”

“小五,你听到了没有,爸盼着你娶老婆呢!”李孝珍开玩笑道,“抓紧点!”

“将来,这个词的意思,你听不懂啊?”李建华笑了笑,反击道,“二姐,你的年龄可比我大,而且,一般情况下,女人结婚的年龄比男人小,我要抓紧点,那你……到大街上随便拉个未婚的适婚男青年,直接结婚的了。”

“你也太狠了!”李孝珍毫不介意地笑了笑,“你……”

“别拌嘴了,好好吃早餐。”宋秋菊打断道,瞪了李孝珍一眼,“都上大学的人了,说话还这么没分寸,也不想想自己几岁了。”

“妈,您这是偏心。”李孝珍佯装不悦,“小五说了那么多,你怎么不说他啊?”

“他是我宝贝儿子,我就偏心了。”宋秋菊开玩笑道,“而你,女儿,以后要嫁给别人的……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话你肯定听过,呵呵,说你是赔钱货,一点也不为过。”

知女莫如母,宋秋菊知道李孝珍的脾气,她开这个玩笑,不怕女儿会真的生气,她开了这个玩笑。

“……”

李孝珍无奈的叹了口气,也不吃早餐了,嘟着嘴巴望着母亲,过了一会儿,深呼吸了几口气,哼了一声,说道:“妈,我现在知道自己在你心中的地位了。”

“二姐,妈和你开玩笑呢,你不会真生气了吧?”李建华笑道。

“真生气了。”李孝珍提高了嗓门,“我要化悲愤为食欲,我要多吃点,吃穷你们!”

“想吃穷我,那你得好好努力了!”宋秋菊乐道。

吃过早餐后,李孝珍就出门会友,而李建华留在家里写小说。

第四十二章 相思病

写了一个多小时,李建华听到院子里有喊声,走出卧室,见到了大姐。

“小五,爸妈不在家?”李孝丽问道。

“应该出去了。”

“噢!”

“大姐,有事?”李建华微笑道。

“呃——”李孝丽沉吟片刻,哂笑道,“有事,等妈回来了,我和她说。”

“自家人,我就不和你不客气了,要喝茶,自己倒,我回屋写小说。”

“好!”

李孝丽给自己泡了一杯茶,坐在客厅喝了几杯,端着茶杯来到李建华的卧室。

“小五,最近写文章,还顺吧?”

李建华转过头,含笑望着大姐,答道:“挺顺的。过几天,我去了香港,交了稿子,能拿不少稿费。”

“还是我们家小五有本事。”

这时候,出门买菜的宋秋菊回来了。

听到李建华和李孝丽交谈声,宋秋菊特意走到卧室的门口。

“妈,买菜了!”李孝珍笑着打招呼道。

“什么风把你吹来了?”宋秋菊开玩笑道,“要来,也早点过来啊,我可以买点菜啊,今天没准备你吃的菜,只能喝汤了!”

“有汤喝,也挺好的。”李孝珍笑道,“妈,我发现您越来越会开玩笑了,向谁学的啊?”

“小五啊。”宋秋菊笑道。

“我可没有这么嘴贫!”李建华微笑道,“大姐,你不是有事找妈么,你去和她聊吧,顺便帮我把门关上。我今天状态不多,想多写点。”

“好,我不打扰你了。”

李孝丽走出卧室,关上了房门。

“什么事啊?”宋秋菊低声问道,

“那个——”李孝丽的表情有些尴尬,沉吟片刻,开口说道,“我想问您借点钱。”

“借钱干什么啊?”宋秋菊说着坐了下来。

“我先给您泡杯茶。”

李孝丽放下手中的茶杯,又去泡了一杯茶。

喝了口女儿泡的茶,宋秋菊微笑道:“我昨晚就猜到你可能会过来借钱。”

“您怎么猜到?”李孝丽不解道。

“你小妹昨天从学校回来,听她说,京城有私人餐馆了,开业后,生意特别好。我估计你和志刚也听说这事情了,可能会动了开私人餐馆的念头。”

“妈,您猜对了,真是神机妙算。”李孝丽哂笑道,“我和志刚一起去那家私人餐馆吃了顿饭,生意特别特别的好,到了饭点,餐馆里根本没有空座位,顾客想要在那里吃饭,还需要排队。”

“打算再买套房子?”

“是啊,开餐馆需要门脸房。”

“房子找到了?”

“找到了,价钱也谈好了。”

“还缺多少钱?”

“八千六,但我想借一万。”

“一万……”宋秋菊沉吟道,又问道,“你们开餐馆,食材从哪里买?”

“妈,志刚在食堂做事,你害还怕他买不到食材啊?!”

“从黑市买?”

李孝丽笑了笑,虽没有回答,但不言而喻,就是从黑市购买。

“开餐馆可是做生意,黑市交易毕竟是违法的,你们可想清楚了?”

“想清楚了。”

“哎!”宋秋菊叹了一口气,“家里又不缺吃穿,你和志刚根本不需要……”

“妈,瞧您说的。”李孝丽打断道,“照您的意思,您和我爸都可以退休在家养老了。”

“你行,没说你什么,你到说上我和你爸了。”宋秋菊苦笑道,“行吧,你要借一万块钱,给你就是了,以后出了什么问题,可别怪我啊!”

“不会的,我又不是那种蛮不讲理的人。”李孝丽乐道。

“你坐着吧,我去屋里拿钱。”

“妈,一万块钱啊,这么多钱,你就放家里啊,没存银行?”李孝丽略带惊讶道。

“一部分存银行里,一部分放家里。这事情别让别人知道,我可不想家里遭贼。”宋秋菊正色道。

“我不会乱说的。”李孝丽点头保证道。

李孝丽拿到钱后,就准备走了。

走之前,李孝丽和李建华打了声招呼:“建华,好好写文章,大姐走了。”

“慢走!”

李孝丽离开后,李建华走出卧室,笑着对母亲说道:“妈,大姐找您有啥事啊?”

“没啥事。”宋秋菊微笑道,“你后天就要离开京城了,想吃什么和妈说,妈做给你吃。”

“没有特别想吃的,您做的菜,我都喜欢吃。”

“你啊,嘴巴这么甜,将来找女朋友,肯定没问题。”

“你希望现在就找个女朋友?”

“遇到了好的女孩子就谈,谈几年再结婚;不好的女孩子,你可别往家里带,不然我不认你这个儿子。”宋秋菊笑了笑,“你见过的女孩中,就没有一个让你喜欢的?”

“呃——”李建华笑着沉吟了一会儿,“之前送二姐去学校报到,我看到一个特别让我心动的女孩子。”

“没有问对方叫什么名字?”

“这要怪二姐,要不是……不,也不能怪二姐。我就见过她一面,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如果以后都见不到那个女孩子,只能说明我和她没有缘分。”

“呵呵!”宋秋菊笑了笑。

“妈,您笑什么啊?”

“时间过得真快啊,小五都长大了!”宋秋菊感叹道。

“最近一年多时间,我可没少听您说这话。”李建华哂然一笑,“不说了,我去做运动了。”

李建华走到院子里,走到单杠下面,开始做引体向上。

宋秋菊望着屋外的幼子,暗自嘀咕道:“犯相思病了,幸好不严重!”

十月底,李建华乘坐飞机离开京城,前往羊城。

为了买到机票,李建华特意找到《华夏青年》杂志社的领导开了一张介绍信。

到了羊城,李建华买火车票,坐火车到香港。

买到火车票后,李建华并没有打电话给远在香港的外公,之前,在京城的时候,他买到机票后,就和外公通了电话,把自己抵达香港的大概时间告诉了对方。

李建华没有让外公到火车站接他,第二次来香港了,他自信有能力知道外公的家。

为了方便,李建华下了火车,乘坐的士前往李建军和张英秀经营的服装店。

这家服装店位于铜锣湾,李建华之前去过几次。

李建华出现在服装店门口时,李建军和张英秀二人都在店里,李建军在摆弄挂在衣架上的衣服,张英秀和两位女店员在招呼顾客。

“两位大老板,忙着呢!”李建华笑着打招呼道。

“小五!”张英秀微笑着打了声招呼。

“小五,你想死你了!”李建军笑着冲到了李建华的面前,张开双臂,紧紧地抱住了他,并用力的在他的后背上拍了拍。

“二哥,你这么热情,我很不习惯的!”李建华笑呵呵道,“就两个月没见,你这样也太夸张了。”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两个月就是四十几年……呵呵,我没算错吧?”

“别问我,你算错账,吃亏的人可不是我。”李建华开玩笑道,“你先让我去打个电话,告诉外公一声,我来到香港了,省得他担心。”

“今天早上,外公还和我念叨你,说不出意外,你今天就到香港了。”

李建华走了几步,拿起店里的电话,拨通了外公家的电话号码。

第四十三章 最贵的

外公正好在家里,接通电话后,李建华和外公聊了两三分钟,他就挂断了电话。

“外公让你们今天早点关店,回家吃晚饭,等会儿,我回去烧晚饭。”

“我正有此意。”李建军笑道,“今晚,我们哥俩,还有外公,多喝几杯。”

张英秀瞪了丈夫一眼,说道:“外公岁数大了,别让他喝太多酒。”

“老婆大人说得对,没错,不能让外公喝太多了。”李建军笑着点点头。

“唔——”张英秀忽然干呕了起来。

“怎么了,二嫂身体不舒服?”李建华问道。

“嘿嘿!”李建军得意地笑了笑,“不出意外,你二嫂怀孕了,我快要当爸爸了!”

“真的啊,那恭喜你们了,呵呵,也恭喜我自己,我要当叔叔了!”

闲聊了几句,李建军指了指摆男装的区域,说道:“小五,你挑几件喜欢的衣服,二哥送给你。”

“那我就不客气了。”

李建华挑了两套衣服,就不再拿了。

“多挑几件啊。”张英秀微笑道。

“不用了,我不缺衣服穿,拿太多了,放在衣柜里不穿,浪费!”李建华笑着拒绝道。

在店里待了半个多小时,李建华准备离开了。

李建军问道:“小五,你记得去外公家的路吗?”

李建华微笑道:“记得啊。今天,我不想坐公交车,打的过去。”

李建军走到店门口,目送李建华乘坐出租车离开。

李建华达到外公家门口时,外公在家。

见到多日不见的李建华,宋有德挺高兴的。

宋有德本想为李建华泡杯茶的,但李建华自己抢先泡了,还往宋有德的茶杯里添了一些热水。

“你外公外婆身体还好吧?”

“他们身体都挺好的,前几天,我还请他们去全聚德吃了一顿烤鸭。”

“说到全聚德烤鸭,我要流口水了,呵呵,我好这口。”

李建华喝了口茶,笑道:“外公,我爸妈让我和您说,如果您愿意的话,他们都希望您回京城养老。”

宋有德开心地笑了笑,开玩笑问道:“如果我不愿意呢?”

“不愿意的话,呵呵,也不勉强,如果您在京城住不习惯,那留在香港更好。”

“哎!”宋有德轻叹了口气,微笑道,“我有想过将来回京城养老,你爸妈希望我回京城养老,我自然愿意了。可短期内,我回不去,过两年再说吧。”

“为什么要等两年啊?”李建华不解道。

“你二哥的生意啊。”

“我听二哥说,服装店的生意不错,算是走上正轨了。”

“现在的规模太小了,抗风险的能力很低,这个月赚钱,可能下个月就会亏本。我要帮你二哥把生意做大做强了,还有,现在股市楼市行情都挺好的,有点舍不得把手里股票和房子都卖掉。”

宋有德说着喝了口茶,微微一笑,继续说:“我想帮你们兄弟姐妹几个多赚点钱,这样,你们将来的日子也好过点。”

“外公,儿孙自有儿孙福,您真的可以安心养老了。”李建华真挚的说道,“您给我们这些晚辈的,已经足够多了,如果我们自己争气,将来肯定会过上更好的生活,如果不争气,败家的话,那您给的再多,也会败没了。”

“你会败家吗?”宋有德含笑问道。

“应该不会!”李建华讪讪一笑,他觉得刚才说的话题有些沉重,转移话题问道,“外公,您在商海沉沉浮浮几十年,那笔生意让你赚到最丰厚的利润?”

“六七年买房。”宋有德毫不犹豫地说道。

“看来还是炒房赚钱的。”

“你想学炒房吗?”

“这需要学吗?”李建华笑着反问道。

“你别以为炒房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里面的门门道道很多的,过两天,我带你去房产中介公司看看,先了解一下其中的门道……”

这天晚上,李建华亲自下厨,做了一桌丰盛的晚餐。

吃晚饭时,李建华把大姐要开餐馆的消息告诉了外公,以及李建军和张英秀。

李建华离开京城之前,大姐李孝丽已经买下一套临街的房子,准备用来开餐馆,买了房子后,就马上开始装修了,预计十一月中旬开业。

“没想到孝丽和志刚挺有魄力的!”宋有德欣慰道,“开餐馆,这门生意不错,只要厨艺好,运营得当,肯定赚钱!”

“小五,大姐家开餐馆,是大姐的主意,还是大姐夫的主意?”李建军微笑着问道。

“应该是他们俩一起商量过后作出的决定,如果有个人不同意的话,估计,这餐馆也开不起来。”

“对了,”李建军说道,“你在店里的时候,我忘记问你了,你回京期间写的稿子,带来吧?”

“带来了。”

“等吃过晚饭,拿给我看看!”李建军笑着感叹道,“两个月了,馋死我了!”

“你也太夸张了!”李建华笑道。

“《诛仙》这本小说,你写完了吗?”李建军问道。

“写完了。”

“太好了。”李建军略带兴奋道,“有多少字的新稿?”

“具体有多少字,我没数过。”

“写了多少页?”李建军又问道。

“也没数。”

“你这算是懒吗?”李建军笑着问,不等对方回答,又问道,“写新小说了吗?”

“写了。”

“新小说讲了什么故事的?”

“一两句话说不清楚。”

“写了多少字了?”

李建华看了李建军几眼,苦笑道:“二哥,咱们吃过晚饭后再聊吧。”

“行!”李建军笑了笑,“今晚,我先看《诛仙》,等看完了,再看你写的新小说。”

四个人默默地吃了一会儿翻,宋有德开口问道:“小五,预计新小说写多少字呢?”

“一百多万字。”

“你觉得新小说写得好看,还是《诛仙》好看?”

“这个问题有点难回答。”李建华哂笑道。

宋有德含笑点点头。

李建军笑道:“一万人眼中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可以用在这里吧?!”

“不是很妥。”李建华微笑道,“对于一位作家而言,一般希望下部作品比上部更好,可事实上,这就不好说了。我觉得《九州缥缈录》写得好,可能读者会觉得《诛仙》好。”

“《九州缥缈录》,新书的名字?”李建军问道。

“嗯!”李建华点头道。

“书名听着听着挺有感觉的,肯定好看!”李建军笑道,“真想再倒一杯酒,敬你一下。”

“算了吧,没这个必要。”

吃过晚饭后,张英秀抢着收拾碗筷,拿到厨房清洗。

宋有德、李建华和李建军三人来到客厅,坐在了沙发上。

“新书什么时候向报社投稿?”李建军问道。

“过几天,我去趟《明报》报社,把新书稿子拿过去,让报社编辑看看。如果稿费标准谈的拢,就在《明报》上连载,若是价钱低了,就换家报社。”

“你想要什么价?”李建军又问道。

“每千字一百五十港元。”李建华淡淡说道。

宋有德问道:“《明报》报纸上刊登的文章,最高稿费标准是多少?”

“千字一百五十,算的上最高标准了。”

宋有德闻言乐道:“如果报社接受了你的报价,那外公送份大礼给你。”

“为什么啊?”李建华不解道。

“你让外公长脸了啊!”宋有德乐呵呵道,“外公送辆轿车给你,好吗?”

“我又不在香港定居,不需要轿车。”李建华拒绝道。

“你可以选择在京城接收这辆车。”宋有德笑道。

“这……”李建华想了想,笑着摇摇头,“在国内,现在很少有私人拥有轿车,我不想太招摇了,还是算了吧,过几年,我自己买。”

“那你想要什么礼物?”

“您送支顶级的钢笔给我吧。”

“行,没问题!”宋有德笑着应道,“明天,我就出去找找,找一支在香港卖的最贵的钢笔给你。”

“谢谢外公!”

此时的宋有德还不知道高档钢笔也可以私人订制,若是他知道,他极有可能会花更多的钱为李建华订制一直特别的钢笔。

第四十四章 车的名

张英秀洗好碗筷,来到客厅,笑着问:“小五,你有英文名吗?”

李建华闻言愣了片刻,含笑反问:“二嫂,你给自己取英文名了?”

“取了,Anne!”张英秀说着坐在了丈夫的身旁。

“这英文名不错,二哥,你取了吗?”

“Jack!”

“外公,你的英文名叫什么?”李建华问道。

“Mark!”

“这个英文名用了多久了?”

“当年读大学的时候取的,用了五十多年了。”宋有德感叹道,“小五,要不然,外公帮你取个英文名呢?”

“不用了,我之前已经为自己取过一个英文名了,挺喜欢的,不想更改。”

“叫什么?”李建军好奇问道。

“Noble。”李建华答道,“Noble Song Lee。”

“N-o-b-l-e,Noble?”宋有德微笑道。

“是的,就是这个词!”李建华笑了笑,“这个英文名不错吧?”

“很好!”宋有德笑呵呵道,“Noble,这个词不错,有贵族的意思。”

后世的高建华读初中时,为给自己取个英文名,翻看华英字典,选中了Noble这个词,他的英文名为Noble Gao。

如今的李建华清楚记得Noble这个英文词的意思,作名词时,意思为贵族;作形容词时,意思为高尚的,贵族的,宏伟的,高尚的,崇高的,高洁的,光辉的,卓越的,极好的,杰出的,优秀的等等。

在西方,很多人名为Noble。

高建华获得储物戒指后,通过跨国贸易发了家,决定买几辆跑车玩玩,特别上网查了不少有关名车的资料,他这才了解到有个名为Noble Lee汽车设计师,创建了名为Noble的汽车公司,生产小众跑车。

因为Noble跑车的名称与自己的英文名是一样的,高建华把市面上能够买到的Noble跑车买了个遍。

听到外公说英文名,李建华不仅想到了Noble这个英文单词,他还想到Noble跑车。

另外,高建军还知道一家总部位于香港,华文名为来宝集团的企业,这家公司的英文名为Noble Group。

“高建军挂掉之前,就想着重生后,创建汽车公司。Noble这个名称不错,将来,我创建汽车公司后,可以生产名为Noble的跑车,汽车公司叫什么名呢?”

……

“外公,中间加上您的姓,Noble Song Lee,听着会不会更好一些?”

“Noble Song Lee……”宋有德沉吟片刻,“听着挺顺耳。”

“NO不送礼。”李建军噗嗤一笑,“这个英文,我觉得会说普通话的人,听着怪怪的。”

“我喜欢就行了。”李建华淡淡笑道,“我就用这个英文名了。”

“马屁精,真会拍马屁!”张英秀腹诽道,她觉得李建华给自己取一个带名外公的姓的英文命中带外公的姓,就是为了巴结外公,“回去后,我要和建军也说说,让他的英文名中也带外公的姓。”

Noble Song Lee,李建华取这个英文名,是有让外公高兴的想法,说他巴结外公并不算过分。

李建华觉得自己和家人已经从外公这里得到很多好处,将来还会继承外公的遗产,想办法讨外公高兴是人之常情,他还想着将来创建几家名带“宋”字的企业。

聊了一个多小时,李建华有点困了,连着打了几个哈欠。

“昨晚没睡好?”李建军笑着问道。

“没睡好。”李建华点头道。

“既然困了,那就回卧室睡觉吧,有话明天再聊。”宋有德微笑道。

“那我先去洗漱了。”李建军说着站了起来。

李建华进卫生间洗漱之后,重新回到客厅,微笑着对李建军说:“二哥,今晚还要看《诛仙》吗?”

“看啊!”李建军站了起来,“快把《诛仙》的稿子给我,我现在就想看。”

“小五,把你新写的小说拿给我看看。”宋有德微笑道。

“好。”李建华应了一声,走进自己的卧室,打开行李箱,把最近两个月写的稿子拿了出来,递给了李建军,“这是新书的稿子,帮我给外公,我就不出去了。”

“好的。”李建军嘿嘿一笑,“我今晚要很晚才能睡了。”

“别看太晚了,明天还要去开店呢。”

“晚点没关系的。”

李建军离开后,把卧室房门关上了。

李建华脱了外套,躺在床上,又不困了。

“不困,就等会儿再睡。”

李建华没有强迫让自己入睡,一边做仰卧起坐,一边想着为自己将来会创建的企业取个好听的名字。

“……Noble Song Lee Motors Group,华文名李宋来宝汽车集团,这个华文名听着有点怪,差了一点,需要简约……来宝汽车集团,这名听着还行,英文名改成Noble Motors Group,直译是高贵的汽车集团,外国佬也看得懂……来宝,来宝,这华文名,还是差了一点……对了,差点忘记了,BMW,宝马,如今在香港的名称是巴伐利亚汽车,音译的,哈哈,宝马,这个好名就不留给BMW了,我要了!”

……

宝马,在三十年后的内地绝对算的上大名鼎鼎,甚至有很多人知道这家公司的简称为BMW,可是当下,这家公司还未名扬四海,甚至华文车名和后世有很大的出入。

BMW,是一家德国公司的简称,这家公司德文全称为BayerischeMotorenWerkeAG,可用华文翻译为巴伐利亚机械制造厂股份公司。

当下,不管在内地,还是香港,BMW的华文名称为巴伐利亚汽车。

三十年后,绝大部分内地人听到巴伐利亚汽车这个名称,不会往宝马汽车身上联想。

香港人则针对BMW其操控优异,称其为“宝马”,如汗血宝马般珍贵、血统纯正,且能奔善跑,香港回归之前,香港人对其品牌特性早已了如指掌,才翻译出这么一个能传达其品牌神韵的名字。

BMW后来也正式把其华文名字改成“宝马”,可见对该名字的认同。

……

地域不同,文化不同,同一样东西的叫法都不尽相同。例如,电影《速度与激情》,这是大陆的叫法,香港叫《狂野时速》,台湾叫《玩命关头》。

香港流行说粤语,而内地普及普通话,香港人给一项事物命名,很多时候与内地的名称存在很大区别。

在内地,一些耳熟能详的汽车品牌,在香港的叫法会有些“另类”,有些听起来压根对不上号。

凌志、极品、平治、富豪、波子、万事得和林宝坚尼,这都是一些世界级名车在香港的车名。

初次听到或者看到这些车名,很多内地人会问,这是什么鬼啊?

“凌志”这个车名,有些内地人还是挺熟悉的,毕竟这名是丰田雷克萨斯的曾用名,后世的高建军一直觉得凌志更好听,意义上有些内涵,也算贴近Lexus的发音。

后来,不知道丰田汽车公司出于什么考虑,用雷克萨斯取代凌志之名,而港澳地区则一直沿用凌志这个叫法。

“你想买什么车?”

“买极品。”

“你妹!你咋不说买极品飞车?!“

极品这个违反广告法的品牌名称,显然无法在内地注册,内地人很难猜出这是啥车。

在香港,“极品”就是风牛马不相及的本田讴歌。

后世内地人提到宝马轿车时,会很自然的联想到奔驰轿车。

在很多内地人心中,宝马奔驰是豪车的代名词,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这有多方面的原因,后世的高建军觉得这与两家公司的华文名称有很大关系。

宝马,汽车像宝马。

奔驰,汽车飞速平稳地奔驰在路上。

宝马奔驰之名,从字义上,就可以传达车辆拥有良好性能之意。

后世的高建华,初次知道奔驰车在香港的叫法时,是他在看一本网络小说的时候,看到主角赚大钱后买了辆豪车平治,当时,他觉得有些奇怪,因为他从未听过那种豪车叫平治。

搜索了一下,这才知道,平治其实是Benz的香港叫法。

Benz,奔驰和平治两种翻译,高建华觉得不管读音,还是字义上的感觉,还是内地的名称奔驰好听。

另外,在香港,沃尔沃VOLVO名叫富豪,保时捷Porsche叫波子,马自达mazda叫万事得,兰博基尼Lamborghini叫林宝坚尼。

其实,保时捷(Porsche)是香港人粤语的译音,波尔舍为普通话的译音,Porsche公司的华文名称一般都称为保时捷公司,而说粤语的人,一般都喜欢把“保时捷”叫做“波子”。

第四十五章 双十一

李建华不是香港人,没有在香港注册过公司,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在香港注册一家公司。

李建军和张英秀在家吃过早餐后,就出门上班了。

李建华洗好碗筷,来到客厅,见外公正在看报纸。

“外公,最近股市行情怎么样?”

“你买的那几只股票,股价涨幅不小。”宋有德抬起含笑望着李建华说道,“过来坐,陪外公聊聊。”

“好的!”李建华挨着外公坐了下来,拿起一个蜜桔,“外公,吃橘子。”

“你吃吧,我现在不想吃。”

李建华掰开橘子,一边吃,一边问道:“《九州缥缈录》,您看了吗?”

“看了一点,你给的稿子,我还没看完。”

“感觉怎么样?”

“还不错,相比之下,我更喜欢《诛仙》。”

“听你这么一说,我有点不敢问《明报》报社要更高的稿酬标准了。”

“别不敢啊,你的笔名木子高,现在在香港有些名气了,可以要求获得更高的稿酬。”

“那我就试试吧!”李建华呵呵一笑,“那个,外公,我没入香港籍,在香港注册一家公司,不难吧?”

“不难!很多外公佬在香港开公司,不是香港人也可以在香港注册公司的。”宋有德好奇地打量了李建华几眼,微笑问道,“你想经营什么公司啊?”

“暂时没有经营实业的想法,我就想注册成立一家公司,申请注册一些商标。”

“想注册什么商标?”

“外公,听到宝马二字,您会想到什么?”李建华反问道。

“汗血宝马,还有冠军赛马。”

“一家汽车公司的名为宝马汽车公司,您初次听到这名,会不会很有……感觉?”李建华笑道。

“很有感觉?”宋有德笑了笑,“你是想说,第一印象会不会很好吧?”

“是的!”李建华点头道。

“宝马,宝马汽车公司……”宋有德沉吟道,“是挺有感觉的。你现在注册这个商标,将来可能会被大汽车产商看上,到时候,可以卖个好价钱。”

“我可没有想过卖。”李建华自信地笑道。

“不卖?”宋有德好奇道,“你想将来成立一家汽车公司,生产宝马牌汽车?”

“没错!”李建华嘿嘿一笑,“外公,我这个理想是不是特别远大呢?”

“挺远大的。”宋有德哂然笑道,“在内地,卖得最好的国产轿车是什么车?”

“不知道。”

“你知道世界范围内,汽车制造业的竞争有多大吗?”

“不知道,但我可以猜测,这竞争肯定很大。”李建华笑了笑,“外公,成立汽车公司是我的长远计划,我不会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上马的。”

“你的短期计划是什么?”

“多看点书,多学点本领,还有多写小说,多赚稿费。再过几年,找个好项目,开始做生意,等生意做大了,有雄厚的资本了,再开始涉足汽车制造业。”

宋有德点点头,微笑道:“你在香港注册一家公司应该不是什么难事。过两天,我找人问问具体情况,有了结果后,我再帮你在香港注册一家公司。”

“谢谢外公!”

“不客气!”宋有德笑道,“去帮我泡杯茶。”

“今天想喝什么茶?”

“泡壶铁观音吧,我们一起喝,好好聊聊。”

过了一会儿,宋有德喝到了第一口茶。

“刚才说到了汽车,小五,你可以抽时间去驾驶学校学习一下,考个驾驶证,这样你以后在香港,就可以自己开车出门了。”

“二哥二嫂他们去学了?”

“你离开香港后不久,我就让他们去学了。不过,最近他们有点忙,学开车的时间不多,等你报名了,可以和他们一起去学。”

“行!”李建华含笑点头,“您哪天有空,你带我去报名。”

“我每天都有空,你明天有空吗?”

“有空,那就明天吧。”

后世的高建军会开车,车技很好,有时还飙车,而且在储物戒指中存放了不少车,有售价数千万的限量版顶级跑车,也有售价几万元的入门级微型车。

之所以会在储物戒指中存放微型车,是因为高建军在世时就想着等自己重生后,创建汽车公司,研发生产微型车时,可以参照存放在空间里的微型车。

闲聊了几句,宋有德想到李建华的生日快到了,微笑道:“小五,我记得听你妈说过,你的生日是十一月份,具体哪一天,我忘记了。”

“阳历生日是11月11日,这个日子比较好记,四个一;农历生日是十月十五,也挺好记的,下元节。”

去年李建华在京城过十七周岁之前,他从自己的生日联想到了电商,计划着将来涉足电商,自己的生日,双十一,将成为大众的购物狂欢节。

“还真是啊,你阳历生日和农历生日都好记,听你这么一说,我记住了,以后很难忘记了。”宋有德笑道,“你是一九六二年出生的,我没记错吧?”

“没错。”

“下元节,呵呵,咱们挺有缘的,我的生日是上元节,你知道上元节是哪天吗?”

“知道啊,正月十五,元宵节就是上元节。”

“那你知道中元节吗?”

“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

“你和我详细说说你对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的了解。”

“呃——”李建华想了想,笑道,“李唐时期,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中元、下元,从唐代开始,咱们华夏开始有了‘三元’岁时节令。上元祭天官,中元祭地官,下元祭水官,各地奉祀三官大帝的寺庙都会举办盛大的庆贺活动。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

李建华说着停顿了一下,端起小巧的茶杯,喝了口茶。

“你还真是博闻广识!”宋有德赞赏道。

“我还没说完。”李建华微微一笑,继续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华夏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中元节,定于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传说这一天,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按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系华夏民间最大的鬼节。

农历十月十五,为华夏民间传统节日——下元节,亦称“下元日”、“下元”。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管赦罪,水官解厄。”

“你刚才说的话,有些重复了,你不怕读者说你放水啊?”宋有德打趣道。

“是水了一点。”李建华尴尬地笑了笑,“外公,我们换个话题聊聊。”

“换话题……”宋有德沉吟片刻,笑道,“要不,我给你介绍个漂亮女朋友吧。”

第四十六章 害羞了

李建华听到外公要给他介绍漂亮的女朋友,他立马想到了钟楚红、赵雅芝等几位当下香港娱乐圈比较火的几位女明星,还有将来会在香港娱乐圈出现的关之琳、朱茵和李嘉欣等女明星。

在后世的高建军眼里,这些女明星都算得上他的梦中情人。

如今的李建华拥有高建军的记忆,审美趣味没变,依旧喜欢这些女明星。

“漂亮女朋友?”李建华哂笑道,“外公,你咋认识年轻漂亮的女孩子?”

“我在香港待了四十多年,认识不少朋友,这些朋友中,很多人的孙女,还有女儿,年龄和你相当,这些女孩子中,肯定能找出几个漂亮的。”

“听您这么说,肯定还没有合适的对象。”

“暂时没有,回头,我一定帮你好好问问。”宋有德笑了笑,“你喜欢文静的女孩子,还是喜欢活泼开朗的女孩子?”

“只要合得来,不管什么性格,都喜欢。”李建华尴尬地笑了笑,“外公,我年龄还不大,和你朋友聊天的时候,别说给我介绍女朋友,就说介绍朋友,我在香港,多认识一些朋友也挺好的。”

“害羞了?”宋有德打趣道。

“没有。”李建华笑着指了指自己的脸颊,“你看我的脸,没红啊。”

“我感觉你害羞了。”

李建华不置可否一笑。

“你二哥和英秀是什么时候谈恋爱的?”宋有德问道。

李建华还未开口回答,宋有德就想起之前听李建军说过,李建华写文章赚了稿费后,拿钱赞助李建军泡妞。

“忘记了,你赞助过你二哥泡妞,就是去年的事情。”宋有德笑了笑,“你大哥和你大嫂是怎么认识的?”

“好像是我大哥工作单位的领导介绍的,我也不太肯定。”李建华说着站了起来,“外公,先不和您聊了,我要回卧室写新书了,多写点稿子,方便《明报》报社的编辑评判新小说的水准。”

“你给我看的稿子,要还给你吗?”

“不用的,我没有把所有稿子给你,留了最后面的几张。”

“那你去忙吧,等会儿,我去菜市场。”

李建华走了卧室门口,转过身,望着外公问道:“外公,您就没有想过家里请个佣人啊?”

“想是想过,不过,我觉得自己身体还硬朗,出门买菜这种轻松的事情,我还是能做的。”

“过去两个月,我二哥二嫂在店里忙的时候,您就独自一个人在家吃饭?”

“不会的啊,我经常和老友一起聚餐的,呵呵,放心吧,我不会觉得孤单无聊的。”

“噢——”李建华哂然一笑,“外公,等会儿,您出去买菜的时候,我陪您一起去。”

宋有德犹豫了一下,欣然点头道:“好啊,一个小时后,我们一起出去买菜!”

过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李建华才前往《明报》报社交稿。

两个多月前,李建华还未离开香港时,《明朝那些事儿》所有的稿子都递交给《明报》报社了,尽管只连载了一下部分,预计要连载两年多时间,虽未连载完,但这本书的所有稿费,他都拿到了。

交稿之前的一个晚上,李建华给余少哲打了一个电话。

打过招呼后,余少哲笑着问:“建华,你现在香港了?”

接到李建华的电话,余少哲挺高兴的。

《品三国》、《明朝那些事儿》和《诛仙》三本书在《明报》上连载后,获得了很多读者的追捧,这让“发掘”李建华的余少哲得到了不少好处,虽然没有升职,但加薪了,而且拿到了不少奖金。

“是的。我准备明天上午去报社交稿子,您明天会去报社上班吗?”

“我明天上班的。明天,你到了报社,直接来找我,把稿子给我看看。”

“好的。”

“两个多月时间了,你写了多少稿子呢?”

“具体多少字,我没有计算,呵呵,我相信《明报》报社不会在稿费上坑我的。”

“你估计《诛仙》什么时候能写完?”

“第一部已经写完了,以后有机会,我可能还会写第二部。”

“什么有可能啊,既然你有写第二部的想法,那就继续写,第一部获得了成功,第二部写出来也容易成功啊!”

“第二部和第一部的关系不大,第二部是一个全新的故事,全新的人物,但背景是一样的,在不同的时间下,展开全新的……宏大叙事。”李建华笑道。

“宏大叙事,呵呵,我喜欢宏大。”

“宏大叙事和宏大这两个词的关系可不大。”

李建华暗自嘀咕了一声,微笑道,“除了《诛仙》的稿子,我还写了一本新小说。”

“新小说讲什么故事?”

“一两句话说不清楚,我就不在电话里说了。”

“等我看了新书稿子后,咱们再谈吧。”

“余叔,新书的稿费标准,我希望可以往上提升一些。”

“你想加多少?”余少哲淡淡问道,他听到李建华的话,并不觉得意外。

“等您,还有报社的总编看了新书稿子之后,再谈稿费的事情。”李建华笑了笑,“余叔,我们先聊到这里吧,明天见面再聊。”

“再见!”余少哲挂了电话后,轻叹了一口气,沉思片刻,自言自语道:“希望这个小滑头新写的小说和《诛仙》一样出色,甚至更高,要不然,他想加稿费,估计查老板(金庸)不会同意。”

余少哲只是一个小编辑,他没有权力决定是否接受李建华提出的稿费标准,甚至《明报》总编也无法做出这个决定,只有金老板能来做这个决定……这一切,李建华心知肚明。

余少哲端起水杯喝了口水,深思一想,觉得只要李建华提出的稿费标准不要太过分,查老板会接受。

“《品三国》、《明朝那些事儿》和《诛仙》,现在都在《明报》上连载,广受读者好评,他算的上当红炸子鸡……如果他写新小说的消息公开了,肯定有报社愿意出高价和他签约……我一个小编辑,想这些事情干什么呢,让总编和老板去操这个心吧……”

余少哲摇了摇头,脸上浮现意思苦笑,暗道:“我不能这么想,如果李建华不再和《明报》合作,对我只有坏处,没有好处。我要想办法促使李建华和《明报》继续合作下去……”

第四十七章 投资经

每千字一百五十港元,而且还是税后的稿费标准,在当下的香港,绝对是最顶级的。

余少哲只是一个小编辑,他没有权力决定是否接受李建华提出的稿费标准,甚至《明报》总编也无法做出这个决定,只有交给金老板来做这个决定。

李建华来到《明报》报社交稿,他见到了余少哲,也见到了报社总编,但他没有见到金老板。

交了稿子,李建华就把自己的要求和报社总编说了,对方表示看过稿子后再说。

两天后,金老板拿到了《九州缥缈录》这本小说的部分稿子,看稿之前,他就知道了李建华提出的稿费标准。

十多万的稿子看完后,金老板沉思良久,打了一个内线电话,让余少哲到他办公室一趟。

“查先生,您找我有何事吩咐?”余少哲恭敬地问道。

“坐下说。”金老板说道,等对方坐下了,问道,“《九州缥缈录》的稿子,你看了吗?”

“前面几章仔细看过,后面的稿子,我浏览了一下。”

“你觉得这本书写的怎么样?”

“我更喜欢《诛仙》。”

“你觉得《九州缥缈录》这本小说的水平匹配每千字一百五十港元的稿费标准吗?”

“这……”余少哲犹豫了一下,苦笑道,“如果《诛仙》没有在报纸上连载,也没有出版,那李建华拿着这本新书过来,肯定不能给他这么高的稿费标准,可……他现在的人气很旺,新书连载后,会得到很多书迷的追捧。”

金老板眉头一皱,沉声道:“你的意思是匹配了?”

余少哲沉默片刻,答非所问道:“新书的稿子还不错,可以让他在写一些,看过后面的稿子后,再决定怎么和他签约。”

“呃——”金老板微微颔首,沉默半晌,用手指轻轻敲打桌面,微笑道,“你让他再交十万字的稿子,看过新稿后,再谈稿费的事情。”

“好的。”

“那你去忙吧,尽快联系李建华。”

余少哲离开金老板的办公室,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前。

“老余,老板找你什么事啊?”坐在隔壁的同事低声问道。

“木子高新书稿费的事情。”余少哲坐下后,拿起了电话,“我打个电话。”

余少哲拨通了宋有德家的电话,接电话的人是宋有德。

“宋伯父,是我啊,余少哲,我找李建华。”

“你稍等一下,他在屋里写小说。”

宋有德放下电话,走了几步,推开了李建华卧室的房门。

“小五,余少哲打电话过来了。”

李建华放下手中的笔,走到门口,微笑着和外公说:“肯定是新书稿费的事情。”

“你觉得报社会接受你提出的稿费标准吗?”

“不好说。”

李建华拿起电话,笑着说:“余叔,新书稿费的事情是不是有消息了?”

“有了。”余少哲微笑道,“你猜猜是什么消息?”

“我估计不是好消息。”李建华哂笑道。

“既不是好消息,也不是坏消息,金老板让你再交十万字的稿子,看过之后,再和你谈稿费的事情。”

“这样啊。”李建华淡淡地嘀咕了一声。

“没问题吧?”

“没问题。”李建华呵呵一笑,“再过五天时间,我能够拿到《诛仙》的稿费了,去报社拿稿费时,我把十万字的稿子交给你。”

前两天,李建华把《诛仙》的稿子交给《明报》报社后,没有马上拿到稿费,毕竟他交了多少字的稿子,这需要统计,有了详细的数字后,他才能拿到这本书在这本报纸上连载的最后一笔稿费。

“这么短的时间,你拿得出十万字的稿子啊?”

“之前交稿,没有把所有的稿子都拿去,再给我三天的时间,足够了。”

“交稿之前,好好修改一下,毕竟你希望新书拿到最高标准的稿费。”

“我会用心写,也用心修改的。”李建华笑了笑,“还有其他事情吗?”

“没了。那就先聊到这里吧,我不打扰你写作了。”

五天后,李建华拿着十万多字的稿子来到《明报》报社,把稿子交给余少哲之后,聊了几句,他就去报社的财务室领取稿费了。

拿到稿费之前,李建华就决定把这笔钱全部投入股市。

离开报社,李建华来到附近一家茶餐厅找他外公。

这家茶餐厅是宋有德一位老友的儿子经营的,宋有德带李建华来这里吃过几次饭。

这次,宋有德开车送李建华来报社,送达后,他独自一人来到这家茶餐厅。

进了茶餐厅,李建华就见到了正在看报纸的外公。

“外公。”李建华打了声招呼,在外公的对面坐下,拿起茶壶,倒了一杯铁观音,“您点吃的了吗?”

“点了。”宋有德放下手中的报纸,冲站在不远处的一位店员说,“可以上吃的了。”

“稿费拿到了吧?”

“拿到了。”李建华笑道,“等吃饱了,我们先去逛逛百货商场,之后,再去证券交易所买股票。”

“小五,我发现你心态特别好。”宋有德笑盈盈道,“你买了股票之后,根本不关注股价,你就一点不担心,短期内,自己手里的股票价格暴跌吗?”

“有一丁点的担心,但我觉得,只要公司有发展前景,就算股价一时下跌,随着业绩的提升,股价也会上涨的。”李建华笑了笑,“外公,我觉得这可以称之为价值投资。”

“价值投资?”宋有德沉吟片刻,笑道,“这个词用得好。买股票要卖有价值的股票,就算一时得不到大众的认可,股价别低估了,时间长了,价值……会回归的。”

李建华说完“价值投资”四个字,顿时意识到自己说出话了,他想起在证券投资领域,价值投资是指专门寻找价格低估的证券,可听外公这么一说,再仔细想想,感觉自己也没说错。

这时候,外公点的食物被端上来了。

“你自己吃吧,别帮我夹了,我自己夹。”宋有德微笑道。

“外公,我没想帮您夹,您有点自作多情了。”

李建华开玩笑道,夹了一口烧鸡肉,放进了自己的嘴中。

“你这小滑头!”宋有德毫不介意地笑了笑。

第四十八章 显神通

李建华是一个喜欢开玩笑的人,他见外公不排斥他开的玩笑,他有时也会和外公开开玩笑。

宋有德吃了几口食物,说道:“既然买了股票,你还是要抽时间关注一下的,如果一家公司的股价暴涨了,你觉得股价被高估了,这个时候,你可以选择抛售一部分套现,甚至全部卖掉。”

李建华点点头表示认同外公的观点,微笑道:“我在香港期间,虽然没有每天关注股市,但每隔几天,我都会通过看报纸,了解我手里几只股票的股价的。”

“等会儿,我们别去逛百货商场了,陪我去一趟房屋中介公司。”

“干什么啊?”

“取租金。”

“您把房子出租出去,从房屋中介公司拿租金?”

“是的。为了省事,我把房子租给中介公司,中介公司再把房子转租给顾客。”

“中介公司转租的过程中,会加租金吧?”

“肯定会加一点,要不然,也不会以这种方式和我合作。这么做,我可以省去不少事情,不用追着租户要房租。”

李建华吃了几口菜,又问道:“租房合约,多久签一次呢?”

“少部分签两年,大部分签一年,等会到了中介公司,签了租房合约后,才能拿到租金。”

“最近一年时间,香港房价涨幅不小,那这次签新约,租金会上涨吧?”

“会的。”宋有德嚼了几下,咽下嘴中的食物,“之前,我和那家中介公司的老板通过电话了,这次加百分之二十的租金。”

前往房屋中介公司的途中,宋有德说道:“等拿了租金,你再陪我去一趟银行。”

“外公,您打算把钱存在银行,还是还贷款呢?”

“还贷款,还有,我打算把放在汇丰银行保险箱里的金条取出来卖掉。”

“卖黄金啊。”李建华嘀咕了一声后,便陷入了沉思之中。

李建华心里想着过去几年,以及未来三十几年的国际黄金价格变化。

想了一会儿,李建华微笑道:“外公,我记得今年阳历一月中旬的时候,黄金价格比现在还高,那个时候,你咋没有卖呢?”

对李建华知道此事,宋有德并不觉得意外,他知道李建华看报纸,特别喜欢看财经方面文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宋有德呵呵一笑,“当时,我还想着价格还会上涨,没想到之后几个月连续下跌,幸好那段时间,我在京城,不用天天从报纸上看到黄金价格下跌的消息。”

“在香港,黄金好出手吗?”

“香港是自由港,只要不是违禁品,热销的东西都好卖,黄金可是硬通货,只要肯在价格上让点利,不管有多少黄金都能卖掉。”

宋有德说着瞥了李建华一眼,微笑问道:“你不会对投资黄金有兴趣吧?”

“没有!”李建华微笑着摇摇头,心想:“现在投资黄金,就是一个套,以美元来计价,想要赚钱的话,需要等二十五年以上的时间才能解套。未来二十几年,美元购买力大幅下跌……”

“等卖了黄金,钱都给你,你可以拿这笔钱买股票。”

李建华闻言愣了片刻,好奇问道:“外公,您手里的黄金能卖多少钱?”

“差不多能卖五百多万港元。”外公得意地笑了笑,“大部分黄金是两年多以前买的,现在卖掉,差不多赚了三倍的利润。”

“外公,您运气真好!”李建华浅笑道,低声问道,“五百多万,这么一大笔钱,给我一个人啊?”

“是的。你们兄弟三个,我最看好你,我也喜欢你,我愿意多分些钱给你。”

外公说话的语气很平淡,李建华心里挺感动的,他和外公相处的时间算不上长,但他能够感觉到外公对他的关爱和信任。

李建华沉默半晌,做出了一个让他自己都有些惊讶的决定。

“外公,你给我这五百多万,你会和其他人说吗?”

“不会。”宋有德微笑着摇摇头,瞥了李建华一眼,“小五,这事情,你可别和你爸妈,还有你哥哥姐姐们说。你外公我活了七十多岁了,见过很多人为了金钱而言至亲的亲人反目成仇的。”

“您不怕一碗水没有端平,让我哥哥姐姐们怨恨啊?”

“如果他们真的怨恨我,我也不介意。”宋有德一脸无所谓的表情,“我这么一大把岁数了,很多事情都已经看透了。钱,这东西,用好了,可以做好事;没用好,那就成坏事了。”

宋有德把车停到路边,转了个身,双目盯着李建华,说:“小五,外公看好你,相信你将来能够成就一番事业。你选择不放弃国籍,留在内地,还看好祖国的发展前景,并愿意为祖国的发展添砖加瓦,这让我很受感动。外公希望你好好利用我给你的钱,将来多做一些利国利民的好事。”

“外公,谢谢您对我的信任。”李建华嘿嘿一笑,“我告诉您一个天大的秘密。”

“什么秘密?”宋有德淡淡笑道,脸上丝毫没有好奇的表情。

“我……”李建华犹豫再三后,决定说出小半的秘密,“外公,我得到了神通。”

“神通?”宋有德不解,“什么神通。”

“外公,您先深呼吸几口气,别吓着。”

“好!”宋有德笑着深呼吸了几口气。

“您没心脏病吗?”

“我没心脏病,心脏好着呢!”宋有德不以为然地笑了笑,“你啊,你就别磨蹭了,让我看看你有什么神通吧!”

李建华双手摊开,捧在胸前,心念一动,从储物空间里取出了一块足有十公斤重的金条。

见到一块黄色的物体凭空出现在李建华的手上面,宋有德顿时愣住了。

“外公,您没事吧?”李建华关心问道。

“没事。”宋有德惊讶道,“这不是变戏法,这东西是怎么来的?”

“您猜猜这东西是什么?”李建华微笑反问道。

“黄金?”

“对!”

宋有德从口袋里取出一枚硬币,稍稍用力在金条上划了一下,看到了清晰的印痕。

李建华让金条翻了一个身,让外公看到上面印的一些文字,微笑着介绍道:“没骗你,真是黄金,这根金条刚好1万克,十公斤,纯度百分之九十九点九。”

宋有德愣了半晌,低声问道:“驱鬼从银行金库弄出来的?”

“呵呵!”李建华笑了笑,“外公,您挺有想象力的。”

“吊外公的胃口。”宋有德笑着瞪了李建华一眼,兴奋道,“快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您可以理解为我得到一个别人看不到的乾坤袋,这个乾坤袋可以装东西,而且得到这个宝物时,里面就装了很多金条。”

“乾坤袋?”宋有德惊喜道,“能不能让我看看?”

“不行,好像除了我,其他人都看不见,甚至摸不着。”李建华随手一指,“乾坤袋就在这里,您试试,肯定摸不到。”

宋有德伸手在空气中乱抓一把,除了空气,还是空气。

“你怎么打开乾坤袋?”

“只要我动个念头,就可以让乾坤袋打开。往里面装东西,还是把东西取出来,动个念头就行了。”

李建华说了句,心念一动,把金条放进储物戒指空间中。

第四十九章 卖黄金

宋有德见金条凭空消失了,并没有觉得意外,此时,他的脑子懵懵的,还没完全回过神来。

“那……”宋有德想了想,微笑道,“你什么时候得到这个神通的。”

李建华毫不犹豫地撒谎道:“上次,我和您一起坐飞机的时候。”

“坐飞机?”宋有德笑了笑,“你能得神通,我咋得不到呢?”

“这我就不知道了,说真的,我还不知道自己为何会得到这种神通。”

宋有德笑道:“还是你得到这个神通好,如果我得到了,再过几年,我死了,这个神通也随之消失,那也太亏了。”

宋有德忽然意识自己坐在车里和李建华谈论着惊天大秘密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连忙环顾四周,深呼吸了一口气,说道:“先不去中介公司了,我们回家,到家后,我们再好好聊聊。车停在路边,我们坐在车里聊刚才的话题,实在太危险了。不能让别人听到我们之间的对话。”

“刚才,我有留意周围的情况,就算让别人听到了,也不会多想的,只会把我们当成怪人。”

“不管别人怎么想,小心是不会有错的。不说了,我们现在就回家。”

“外公,别急着开车,再缓缓神。”

宋有德心中又很多疑惑,他忍住没问,甚至忍住没有转头去看李建华。

进家门后,宋有德连忙关门,并反锁上了。

二人相视一笑,宋有德说道:“走,去我卧室聊。”

“我先给您泡杯茶吧。”

“不喝茶,我怕呛着。”

宋有德拉起李建华的手,往卧室走去。

进了卧室,宋有德低声问道:“有多少黄金?”

“差不多有一立方米。”

“黄金可是常见金属中密度最高的,具体密度是多少,我忘记了。一立方米,应该有十几吨重吧?”

李建华含笑点头道:“近二十吨。”

“二十吨?!”宋有德嘿嘿一笑,“就按这个数计算,2万公斤,两千万克,每克卖100,那这些黄金能卖20亿港元啊!”

宋有德一脸惊喜的望着李建华,笑道:“小五,这些黄金卖了之后,你就是香港最有钱的人了。”

“我不是香港人。”李建华微笑道。

“没让你做香港人,就是让你和香港的富人比一下谁更有钱。”

“包船王应该比我有钱。”李建华嘿嘿一笑,“不过,我的潜力远远超过他,过不了多久,我就比他有钱了。”

“你手里有别人看不到的乾坤袋,想赚钱太容易了。”宋有德乐呵呵道,“那个……你拿一块金条出来给我看看。”

李建华心念一动,从储物戒指中取出一块10公斤重的金条,落在外公的床上。

外公用双手捧起金条,仔细看过印在上面的文字后,抬头望着李建华,微笑道:“这上面有阿拉伯数字,99.99应该是金条的含金纯度,10004是重量,呵呵,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这条市价超过100万,谁拥有这根金条,就能成为百万富豪。”李建华笑着开玩笑道。

“你没说错。”宋有德含笑点点头,“我觉得,这上面有阿拉伯数字,可以说明金条不属于外星人。”

“外星人?”李建华笑了笑,“外公,这也不一定,比如,外星人也懂阿拉伯数字,或者阿拉伯数字原来就是外星人创造并传授给地球人的。”

“好像也解释的通。”宋有德笑了笑,将金条扔到床上,“多拿些金条出来,让我感受一下……见到金山的感觉。”

“拿太多,会把床压坏的。”

“十公斤的金条,拿十几根吧。”

“行!”

片刻后,十六根金条凭空出现在床上。

“太不可思议了!”宋有德惊叹道。

宋有德双目盯着床上的金条看了几眼,转头望着李建华,微微一笑,问道:“小五,如果我没说给你五百多万,你是不是打算继续想我隐瞒这个秘密?”

“是的!”李建华微笑点头道,“外公,此事实在太不可思议了,我原来打算隐瞒一辈子的,这一辈子,不会和别人分享这个秘密。”

宋有德收敛起笑容,正色道:“你以后一定要严守这个秘密,就算娶了老婆,也不要告诉她。”

“我知道了。”李建华一本正经地点点头。

“或许将来,你老了,可以把秘密告诉你的子孙。”

“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李建华微笑道。

宋有德含笑打量李建华几眼,越看越顺眼,微笑道:“你之所以把这个秘密告诉我,是想让我帮你把黄金卖掉,是吧?”

“嗯!”李建华含笑点头,“外公,如果我手里头有价值几百万港元的黄金,可以不劳您的手,自己小心一点,就可以偷偷地卖掉,而乾坤袋里的黄金实在太多了,我自己卖,风险太大。如果不卖,继续存放在乾坤袋里,这实在太浪费了。把钱存在银行,还有利息收入,可黄金放在乾坤袋里,不会变多的。黄金卖了之后,我可以拿钱投资国内的实业,实业报国。”

“实业报国,很好!”宋有德欣慰道,“小五,我为有你这个外孙而感到自豪!”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李建华哂笑道,“外公,还请您以后多多帮助我。”

“只要你愿意听我的意见,我会多提意见的。”宋有德笑道,“你打算把黄金全部卖掉?”

“短期内,全部卖掉,风险会太大了。我是这么想的,先卖一部分,得到资金后,我投资国内的事业,刚开始,不需要太多的资金,如果资金太多了,大手大脚的花钱,反而容易造成浪费。”

“看来你早就考虑过怎么卖黄金了。”宋有德欣慰地点点头,“谋定而后动,这很好。”

“外公,我还没‘谋定’呢,怎么卖黄金更安全一些,我还一头雾水,根本摸不着门路。”

“呃——”宋有德想了想,理清思路后,说道,“我认识周大福的老板,算是朋友,只要你让利足够大,他会大量买入金条的。”

“他能买入多少黄金?”

“这……呵呵,有点不好说,虽然他是香港有数的有钱人,可他手里现金不会特别多,很多时候,还要向银行贷款,他从你这里大量黄金,肯定会向银行贷款的。”

“把黄金卖给汇丰银行可以吗?”

“可以是可以……”宋有德沉吟片刻,微笑道,“卖给汇丰银行不失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小五,虽然外公觉得黄金价格会走低,但你没有必要急着在短期内把所有黄金都卖掉。”

“说不急也不急,说急也有点急。说不急,我暂时不需要太多的资金,可是,我担心黄金价格会出现大幅下跌的情况……我宁愿现在多让点利,也希望早日将所有黄金都卖掉,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安全。”

“安全很重要。”宋有德点点头。

二人沉思了好一阵,宋有德微笑道:“小五,我觉得你的第六感很灵,而且,你拥有神通,外公相信你的判断。既然你觉得黄金价格会暴跌,那我帮你在短期内把黄金都卖掉。先不聊了,我去打个电话,先找周大福的老板聊聊……”

第五十章 二十亿

宋有德为人四海,在香港待三十多年,认识不少朋友,三教九流的人都有。

在外公的帮助下,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李建华以平均每克101港元的价格,卖掉了20吨的黄金,得到20.1亿港元。

最后一批金条卖掉后,宋有德开车载着李建华离开了恒生银行。

“小五,我们找个地方喝几杯,好好庆祝一下。”宋有德笑着提议道。

“外公,您最近经常处于亢奋状态,还是少喝点酒吧,吃,不能吃太油腻的,吃清淡点好。”

“你想下厨,是吧?”宋有德呵呵笑道。

“我下厨,反正家里有食材,简单做点就行了。”李建华微笑道。

“看来你的心态比我还好。”

“一般般了。”李建华谦虚道。

“之前,你说要创建汽车公司,觉得你异想天开了。现在,你有这个本钱了。”宋有德感叹道,“像做梦一样。”

“研发制造汽车,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有大笔资金投入,创建汽车公司不难,但想要盈利,需要做很多功课,就算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也未必会成功。等我在商海沉浮十年,再考虑造车的事情。”

“你能这么想很好。”宋有德欣慰道,瞥了李建华几眼,“你现在想涉足什么行业。”

李建华从储物空间里拿出了一瓶饮料,笑着说:“如果价格不太贵,我想买下生产这种饮料的公司。”

说完后,李建华拧开了盖子,喝了了一口饮料。

宋有德看了一眼李建华手里拿着的饮料,说道:“之前看你喝过这种饮料,不是香港生产的吧?”

“泰国生产的。”

“味道很好?”

“味道一般般,但效果很好,这是维生素功能饮料,困了累了,喝上一瓶,精神头就好了。”

“还有这种饮料啊。”宋有德好奇道,“卖的贵吗?”

“比可口可乐贵不少。”

“卖得好吗?”

“我之前问过卖这种饮料的店老板,他说销量一般,相比可口可乐要差很多。”

“你觉得生产这种饮料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是的。”李建华笑着点点头,“要不然,我也不会想到收购生产这家饮料的泰国公司。”

“如果你买下这家公司,你是打算去泰国发展,还是把这种饮料引入到国内?”

“呃——”李建华沉吟片刻,说道,“我不会长期待在泰国,可以请职业经理人来管理这家公司,至于引入到国内,要再过几年,毕竟国内普通百姓的收入还不高,舍得花钱买这种饮料的人实在太少了。”

“你手里只有往返港澳通行证,没有护照,暂时取不了泰国的。”

“我知道的。过阵子,我回国一趟,先把护照办了,至于泰国的签证……可以缓缓。离开香港之前,我就要和这家泰国公司联系上,看看有没有收购的可能性。”

“如果对方不肯卖,或者开价很高,那你怎么办?”

“刚才我不是说过了,价钱不贵,我会收购,价钱太高了,我自然会放弃收购的念头。”

李建华喝完最后一口饮料,拧上盖子后,将空瓶放入了储物戒指的空间中。

“小五,你以后能不用乾坤袋就不要用,一个不小心就让人看到了。”

“我会小心的。”

宋有德正色道:“别嘴上说说,要记在心里,时刻都不要忘记。”

“知道了。”李建华笑着点点头,“外公,您喜欢什么豪车?我送您一辆。”

宋有德笑道:“我最喜欢劳斯莱斯。”

“行!”李建华豪爽道,“我就给您买辆最贵的劳斯莱斯!”

“不用了,虽然你现在成为世界级的富豪,但不能太张扬了,低调一些为好。”

“低调……呵呵,扮猪吃虎,也挺有趣的。”

“扮猪吃虎?”宋有德笑了笑,“除了饮料业,你还想做什么行业的生意?”

“我对房地产业挺感兴趣的,可我觉得香港现在的房价实在太高了,政府卖地的价格更惊人了,现在进入这个行业,风险太大,暂时先观望着,等时机成熟了再涉足也不迟。

“就没能做的生意了?”

“我觉得服装制造业挺有搞头的,外公您之前在这个行业干了好几十年,认识不少行家里手,只要薪水给的高,不难找到能人相助。现在内地搞改革开放,吸引外资,我想在鹏城投资服装制造厂。去内地建厂之前,先在香港租个厂房,成立一家规模不是很大的服装厂。服装厂先给外国的服装企业贴牌做代工,以后,创建自主品牌。”

“你还想做什么生意?”

“外公,我想涉足的行业有很多,可饭要一口一口地吃,您不能总想着我手里有二十亿港元,想短期内把这些钱花完,其实也不难的,多收购几家大公司,这钱就用没了,可这样乱花,只会让自己亏钱。虽说吃亏是福,这种亏,我是绝对不会主动去吃的。”

“你能这么想,我高兴还来不及!”宋有德乐呵呵道,“再过几天,你就满十八周岁了,你现在远比我有钱,是不是不需要外公送生日礼物了?”

“当然要了!”李建华微笑道,“不过,别送太贵重的礼物,之前,二哥生日的时候,您就送了一套高档西服给他。”

“不用你提醒,你现在比我有钱,我不会用多给钱来表达我对你的偏心。”

“呵呵!”李建华讪讪一笑,“外公,您说这话,我听着怪怪的。”

“你有没有觉得我对你偏心?”

这时候,宋有德把车开到自家楼下的停车位上。

“有!”李建华含笑点点头,“外公,谢谢您对我的……好!”

宋有德一脸欣慰地注视着李建华,沉默了一会儿,微笑道:“你刚才喝的那种饮料叫什么?”

“Krating Daeng。”

Krating Daeng,这是后世畅销全球的功能新饮料红牛在当下的名称。

李建华环视四周,见周围没有人,从储物戒指中取出一瓶没有喝过的KratingDaeng饮料,拧开盖子,递给外公,“外公,您尝尝。”

宋有德接过来,喝了一口,眉头一皱,哂笑道:“我有点喝不惯。”

“您喝不惯是正常的,本来不是给老年人喝的。”李建华笑了笑,“外公,收购这家泰国公司之事,还需要您帮我找专业人士来完成。”

宋有德沉思片刻,微笑道:“我先在香港找几个帮手,过阵子,我亲自去一趟泰国,详细了解这家公司的情况后,再去谈收购的事情。”

“为了更好了解这家公司,我觉得可以主动上门,洽谈香港独家销售代理权事宜,旁交侧击一番,就可以大概了解这种饮料的销售情况。”

“你这个方法不错,就这么做!”宋有德笑着点点头,“去泰国之前,我会帮你把服装厂办起来。”

“这个服装厂,刚开始不求赚钱,先做口碑。只要有了好口碑,欧美的服装企业会主动上门商谈代理代工事宜的,就算不主动来谈合作,咱们也可以主动出击,成功的概率会很大。”

“走吧,回家聊吧。”

宋有德说着推开了车门,准备下车了。

第五十一章 聊美股

回到家中,关上房门。

李建华问道:“要不要叫我二哥二嫂他们回来吃完饭呢?”

“你又不准备做大餐,就别叫他们了。”宋有德微笑道,“我们两个人庆祝一下就行了,你赚大钱的事情又不能告诉他们。”

“算不上赚大钱,那些金条本身就存在的。”

“你的金条是白得来的,无本的买卖,也算是赚大钱。”宋有德坐在了沙发上,好奇道,“之前,有好几次想问你乾坤袋能装多少东西,体积到底有多大?”

“具体有多大,我也不清楚,感觉装个六七辆汽车没有问题。”

“那体积不小的。”宋有德笑道,“这个乾坤袋可是无价之宝啊,你想靠它赚钱太容易了。若是现在是战乱时代,你用乾坤袋搞运输,那来钱肯定快。”

“现在搞运输,来钱也很快啊,跨国贸易,不需要缴纳关税。”

“你这是逃税,违法的。你现在有足够的本钱,非法的事情少做,最好不要做。”

“外公,我不会乱来的。”

“想到当年列强对我国的侵略,特别来气。”宋有德苦笑道,“有点让你借助乾坤袋把违禁药物运到RB等国家。”

“不会吧?”李建华故作夸张道,“外公,您怎么又这么邪恶的想法吧?”

“我不信你就一点没有想过。”

“呵呵!”李建华笑着点点头,“想过,想过很多次。”

“那些侵略者是禽兽,甚至禽兽不如,但他们的后人不是罪犯,我们不能把气撒在他们的身上。”

李建华想到后世RB政府的很多高层不承认金陵大屠杀,心里顿时来气了,脸色微微一变。

“老天爷,不对,是外星人,对我而言,外星人和老天爷差不多……外星人如此眷顾我,我这一生除了要多做一些利国利民,甚至有利益全人类的事情,自己也要活得潇洒一些……率性而为,将来那些是非不分的RB人,我不能视而不见,要给他们一点苦头尝尝……”

宋有德见李建华在发呆,没有开口说话,静静地打量着他。

回过神后,李建华哂然一笑。

“想什么呢?”

“我在想,如果遇到一只疯狗,疯狗要袭击我,我是直接打它死,还是虐死它。”

“有选择了吗?”

“暂时没有选择,等遇到了,我肯定会做出选择的。”李建华笑了笑,转移话题问道,“外公,您以前有什么理想?”

“人生不同阶段的想法是不同的,我现在最大的理想就是自己能多活几年,亲眼见证你成就一番伟业,呵呵,听清楚了,不是事业,是伟业。”

“多伟大的事业才算得上伟业呢?”

“你之前不是说过,要创建几家综合实力能够排在全球世界前五百强的企业,现在,你手里拥有二十亿港元,资金雄厚,怎么着,我闭眼之前,你要创建两三家这样的企业吧?”

“太容易了。”李建华轻松写意地笑道。

“很容易?”

“看您面相,您是高寿的命,活过一百岁,不是什么难事。二十多年时间啊,足够我完成外公心中的伟业了。”

“虽然知道你在吹牛,但我听着很高兴。”宋有德乐道。

“二十几年后,你会发现我现在说的话就是事实。”

“如果真成事实了,外公可以含笑九泉了。”宋有德笑了笑,想到眼前这个外孙的年龄还不足十八周岁,不免有些感慨,“二十亿港元啊,该怎么花这些钱,你真的要好好想想。”

“外公,我投资购买美国上市公司的股份,这困难吗?”

“不难。就算你没有护照,不能亲自去美国,也可以购买美国上市公司股票。”

“怎么操作?”李建华脸上浮现感兴趣的表情。

其实,李建华早就想过去美国投资买股票了,毕竟储物空间里存储了很多美国大公司上市后的股价变化的资料,过去几天,他偷偷查了一些资料,选中了一些值得购买的股票。

若是历史轨迹没有发生太大变化,李建华按照资料上的价格买入卖出自己选中的股票,每年都可以轻轻松松获得一倍以上的利润。

如今,李建华手里有20.1亿港元,按照当下的汇率,全部兑换成美元,会超过3.9亿美元,拿着笔钱做投资,如果每年都能获得一倍利润,那一年之后,3.9亿美元会变成7.8亿美元,而十年后,这笔本钱会变成3993.6亿美元。

哈哈,十年时间,每年翻一倍,1可以变成1024,这就是数学的魅力!

若是,李建华手里只有3.9万美元,全部投资股市,他相信凭借储物戒指中存放的资料,十年时间,他手中的股票市值将超过3.9亿美元,上涨一万倍,甚至更多。

如今,李建华手里的本钱足有3.9亿美元,是3.9万美元的一万倍。

美国所有上市公司总市值不是无限大的,而其中股价涨幅大的股票也是有数的,李建华想在十年时间内,让3.9亿美元变成,3993.6亿美元这很困难。

下决心把部分秘密告诉外公之前,李建华有想过,持续数年频繁的买入卖出股票,借此获丰厚的投资回报率,可现在,他的想法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那些短期内暴涨暴跌的股票,李建华有点看不上了,他不想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盯着自己手里的股票,他更愿意投资购买一些股价长期稳定上涨的股票,这样可以省很多事情。

选择在低价位期买入,持股数年,等到股价上涨到一定高度,适时抛出,不仅能够获得丰厚利润,还可以盘活资金……这是李建华的追求。

相比股市,投资实业,李建华更感兴趣一些,他心里很清楚,自己买卖股票能够获得丰厚的利润,如果他不把资金抽离股市,那他在股市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他大量买入一家股价被低估的上市公司股票,会大大拉升这家公司股价,等他要抛售套现了,短期内卖出大量股票,那股价肯定会大幅下跌,这使得买卖股票的实际收益远没有他看资料后算出的收益那么高。

“你可以在开曼群岛、百慕大等几个离岸金融中心注册一些公司,这些地方没有外汇管制,并严格遵守金融保密法,由这些公司出面委托美国的证券商,买入你想要购买的股票,什么时候卖出,也由你自己来做决定。”

“外公,您懂得真多!”

李建华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他没有想到外公居然知道开曼群岛和百慕大是离岸金融中心。

“这就是多看报的好事。”宋有德笑呵呵道,“之前,我在报纸上看过一则广告,香港有家代理公司可以帮助顾客在开曼群岛等地方注册公司,详细介绍了一下在这些地方注册公司的好处。”

“什么时候的报纸?”

“有些日子了,好像那家公司办公地设在中环,等你需要注册公司的时候,我会找人问问那家公司在哪里的。”

“外公,您尽快帮我问问吧,我希望尽早拿出一部分资金投入美国股市。”

“你想买哪家美国上市公司的股票呢?”

“可口可乐。”李建华说道。

之所以说想买可口可乐的股票,是因为这家公司的名气大,李建华在没有查阅美国上市公司运营状的情况下,他选择这家公司的股票,宋有德更容易接受一些。

李建华之前查过资料,未来六年多时间,可口可乐公司股价持续上涨,涨幅超过五倍,对于普通人而言,这么高的投资回报率已经很诱人了。

若是为了追求最高利润,李建华完全可以选择购买投资回报率更高的美国上市公司股票,但是,他依旧会拿出少部分资金购买可口可乐公司股票。

在外人眼里,李建华选择购买大公司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是一件合情合理的事情。

“你知道这家公司去年的销售额和利润吗?”

“不知道。”李建华微笑道,“虽然不知道,但这并不影响我知道这是一家好公司。”

“可口可乐,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名头是很大,如果市盈率不是特别高的话,这家公司的股票,还是可以买一些的。”宋有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不管要不要买,买之前,你都需要先了解一下这家公司过去几年的业绩。”

“会去了解的。外公,以后还请您多帮我把关。”

“说实话,你选股票的眼光比我好,你之前选购的几支股票,股价涨幅都挺不错的。对了,你打算投入多少资金买美国股票?”

“至少一半的资金。”

第五十二章 生日礼

11月22日,农历十月十五,李建华十八周岁农历生日。

早上七点左右,李建华被敲门声吵醒。

“小五,还没起床呢?”

李建华听到了二哥的声音,睁开惺忪的眼睛,苦笑道:“二哥,这么早,你敲什么门啊,你不知道扰人清梦是犯罪吗?”

李建华说着爬起床,走到门口,打开了房门。

“你睡觉还锁门啊?”李建军笑着问道。

“这是我的习惯。”李建华打了一个哈欠,“什么事啊?”

“那,送给你的礼物。”李建军将一个精心包装的小盒子递给李建华,“祝你生日快乐。”

“谢谢!”李建华笑了笑,“什么礼物啊?”

“自己拆开看看吧。”

“现在就拆?”

“随便你。”

李建华撕掉包装纸,见到了Walkman的包装盒,笑道:“随身听啊,这礼物,我喜欢,我早就想买一个了。”

“你喜欢就好。”李建军乐呵呵道,“你今天要去逛百货商场吗?”

“你怎么会这么问?”

“今天可是你的生日啊,你不想自己买些东西庆祝一下?”

“不需要。外公不是在餐厅订了位置了嘛,晚上我们一起吃饭,就算庆祝了。”

李建军打量了李建华几眼,打趣道:“小五,如果你出家的话,以你的性子,肯定能够成为高僧。”

“出家?”李建华翻了个白眼,苦笑道,“我可从未动过出家的念头,将来会娶一个漂亮的女人当老婆,再生一大堆的孩子。”

“一大堆的孩子?”李建军打趣道,“你未来的老婆肯为你生吗?”

“不愿意,那就休了她。”李建华淡淡一笑,“我看你眼角有眼屎,恶心死了,先去洗脸刷牙吧,我再睡一个回笼觉。”

“你昨晚几点睡的啊?”

“凌晨一点多。”李建华说着把房门关上了。

昨晚,准确的说是今天凌晨,李建华盘坐坐在床上,对着笔记本电脑,看了很多的资料。

放下二哥送的礼物,李建华躺到床上,闭上眼睛,没过一会儿,重新入睡了。

李建华再次起床时,李建军和张英秀都已经出门了,而外公坐在客厅沙发上看报纸。

“外公,早。”李建华走出卧室,微笑着和外公打了声招呼。

“早!”宋有德抬起后,含笑望着李建华。

“我先去洗脸刷牙。”

李建华洗脸刷牙之后,来到餐厅吃早餐,不时和坐在客厅的外公聊上几句。

洗好碗筷,李建华来到外公身边坐下。

“那,这是送给你的生日礼物。”宋有德将装着钢笔的盒子递给李建华。

“谢谢外公。”

外公送的礼物没有特意用包装纸包装,李建华接过盒子,一看就知道是万宝路钢笔。

“试一下,看看好不好写。”

打开盒子,取出钢笔,李建华拧开笔帽,看了看钢笔头,微笑道:“这钢笔很漂亮,应该好写,等会儿再试。”

“等以后,你旗下的公司开张了,你还会写小说吗?”

“会啊,我觉得写小说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不过,以后写小说的时间不可能像现在这么多,可能一年能写四五十万字。”

“一年写四五十万字,也不少了。”

宋有德喝了口茶,说道:“本来打算给你买块名表的,也不知道你喜欢什么款式的,还有,你现在比我有钱了,想买什么名表,自己去选购更合适。”

“您之前不是送我一块名表了嘛,我很喜欢,值得珍藏一辈子!”李建华笑着抬起戴着手表的左手。

“你喜欢就好。”

“外公,您手上戴着的手表,看着有点久了,是不是有特别的意思?”

“是我妻子送给我的。”宋有德微微一笑,抬起手,看了看戴在手腕上的礼物,“她送过不少礼物给我,一场大火把大部分礼物都烧掉了。”

“那个……”李建华犹豫了一下,讪笑道,“外公,有个问题,我不知道该问不该问。”

“有问题就问吧,我们之间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您的第二人妻子,她娘家没有亲戚?”

“都已经去世了。”外公轻叹道,“我有阵子没有去祭拜她了,小五,明天,你能陪我去一趟墓地吗?”

“可以。”李建华毫不犹豫地点头应道。

“其实,她并不是我的第二任妻子,我先后结过三次婚。”

李建华闻言一愣,好奇问道:“你第二任妻子现在在哪里呢?”

“不知道,我和她分开后,再也没有联系过,是死是活,我都不知道。”外公沉声道,沉默片刻,又说,“我和她没有孩子,如果有孩子的话,我可能不会和她分开。”

“外公,我看您年轻时候的照片,很帅,当年主动追求您的女孩子有不少吧?”

“有,但不多。”宋有德爽朗一笑,“以前不同现在,那时候的女孩子绝大部分都很保守的。小五,你年龄也不小了,满十八周岁了,都可以结婚了,该找个女朋友了……”

“外公,在内地,男人结婚年龄不得早于22周岁,我还早呢。”

“这么说,还有四年啊。”宋有德笑了笑,“就算四年后才可以结婚,你现在也可以找女朋友,就算让女朋友怀孕了也无妨,可以先把孩子生下来,以后,还可以让孩子参加你的婚礼。”

“您喜欢孩子?”

“挺喜欢的。”宋有德想到被大火烧死的家人,顿时觉得心痛,用手揉了揉自己的胸口。

“外公,您没事吧?”

“没事!”宋有德挤出一些笑容,“明年,可能明年,我就要去京城定居了。”

“这很好啊,我爸妈肯定会很高兴的,如果您去京城了,就让我妈提前办理退休手续,再把我二姐的闺女接到我家里,让我妈帮忙带孩子,这样,您就可以天天抱孩子了。”

“含饴弄孙,这日子美!”宋有德乐呵呵道,“我喜欢!”

二人聊了好一阵,宋有德看看手表,问道:“上午,你不出门吧?”

“不出去了,中午,我们在家吃点吧。吃过午饭后,我们出去逛逛,等天快黑了,再去服装店找二哥二嫂,叫他们一起去餐厅吃晚饭。”

“行。”宋有德笑了笑,“你有事就去忙吧,等会儿,我下去转转。”

“那我回屋写小说了。”

第五十三章 李和宋

李建华过完十八周岁的生日,没过几天,他在两家代理公司的帮助下,在香港、百慕大和开曼群岛三地注册了多家公司。

李建华对这些公司有不同的定位,定位不一样,决定它们将来的命运不一样,有的短命,有的长寿。

有些公司只是为了买卖美国上市公司股票而设立的,买了股票后,持股一段时间,股价上涨到他的心理价位,那他就会把股票卖掉,套现得到资金后,这些公司就会注销。

为发展实业而成立的公司,李建华从未想过将来会有一天会注销它,他希望这些公司能够长寿,他坚信只要自己没有出意外,没有英年早逝,这些公司成立后,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壮大。

李建华觉得自己将来成为全球明面上的顶级富豪时,很多人会对他发展事业的资金来源感兴趣,如果有人或者有官方机构通过查看这些公司的信息,会查到他的资金来源有点说不清楚,同时,会惊叹他的投资股票的眼光……显然,李建华不希望别人知道这些事情。

出于安全考虑,出售金条期间,李建华和宋有德特意对了口供,就算将来有政府部门来查李建华的资金来源了,他们也可以从容应对。

若是真的被调查了,李建华会说,资金是外公宋有德提供的,这钱不是无偿赠送给他的,而是借给他的,将来要还的。

李建华没有写欠条,如果没有人来查,就不存在他向外公借钱之事,就算有人查,也不一定要还。

当下,港府征收遗产税,在香港,一个人去世后,遗产达到一定的数额,需要缴纳遗产税。

宋有德拥有数千万港元的资产,如果他去世了,港府会征收不少遗产税。

遗产涉及赠与要纳税,宋有德在世时,他把钱借给其他人,等他去世时,只要港府征收遗产税,那宋有德借出去的这笔钱需要缴纳遗产税,不管他有没有免除借款人的借款。

宋有德在商海沉浮三十几年,他大概多少资产,外人根本不知道。

宋有德拿出20吨的黄金出售,虽然有些不可思议,但是,香港政府不可能查到宋有德违法的证据,自然不可以因为他是隐形富豪而把他送进监狱。

……

除了注册了二十多家公司,李建华在香港以华联国际有限公司的名义,注册了数十个商标,华文商标和英文商标各一半,其中包括宝马汽车商标,对应英文名Noble Motors。

将来,李建华还会注册更多的商标,另外,还会在香港以外的地方注册商标。

少部分是留给自己使用的,大部分是用来出售的,李建华觉得这些被他看重待售的商标,将来肯定能够买个不错的价钱。

注册宝马汽车商标之前,李建华脑子里产生了让Song 和Lee这两个姓与宝马汽车集团结合的念头,并对自己将来发展汽车制造业做了一个极其简单的规划,规划如下:

九十年代初期,以民营企业家的身份收购国营汽车公司,成立宝骏汽车公司,涉足微型车、轿车、面包车和皮卡的生产,使用后世宝骏汽车的名称和LOGO。

到了九十年代后期,在国内成立宝马汽车集团,在国内生产中高档汽车,使用宝马和Noble两个名称,豪华车型用宝马贵族和Noble Lee & Song两个名称。

……

宋有德看到李建华旗下公司名称的单子后,笑道:“Lee & Song Group,李宋集团,这家公司将来会涉足什么行业?”

“这家公司将来会涉足很多行业,我希望李宋集团将来会发展成为一个巨无霸。若是能够收购泰国的那家饮料公司,我打算把这家公司设在李宋食品公司旗下,而李宋食品公司是李宋集团旗下的子公司。”

“你需要我马上去泰国帮你收购这家公司吗?”

“过阵子,等服装公司开业了,再说此事也不迟。”

“将来,你会和你的哥哥姐姐们合资做生意吗?”

李建华微微一笑,反问道:“外公,您是想问他们会不会入股我旗下的公司,是吧?”

“也可以这么说。”

“我很欢迎他们入股我旗下的公司,甚至欢迎我大伯二伯的子女,以及京城那位外公的子孙们入股我旗下的公司。他们拿不出入股资金,这没有关系,只要有能力,就算能力一般,只要用心帮我做事,不偷奸耍,做出贡献了,我就会分股份给他们。”

“太大方了,可不好。”宋有德笑道,“别人会把你当冤大头的。”

“给股份,给高薪,都是有前提条件的。那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不管和我又多亲,我也不会对这类人大方的。”李建华淡淡一笑,“外公,您觉得李宋集团这个名,好吗?”

“好啊,我喜欢,西方很多企业名称都是以创始人的姓命名的。”

李建华想到外公经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人间悲剧,心里心疼他的,想到此事,他想宽慰外公。

“外公,以后我有了儿子,我会挑选几个让他姓宋,给您宋家传香火!”

“小五,你是我的外孙,和孙子一样,也一样传宋家的香火。”

宋有德听到了李建华宽慰的话,他挺受感动的,但他没有想过挟恩图报,让女儿的孙子跟他姓宋。

“这事情就这么说定了。”

宋有德打趣道:“你现在女朋友都没一个,就想着生几个儿子,是不是想的太远了?”

“您不是说过,将来可以让我的孩子参加我和他母亲的的婚礼。”李建华哂然笑道。

“等你找到女朋友再说吧。”宋有德笑道,“今年香港小姐的评选,你也看了,哪位是你喜欢的类型?”

李建华并没有去现场看港姐的评选,但他看了电视节目,知道1980年港姐前三甲的名单,冠军戴月娥、亚军陈凤芝和季军黄静。

融合高建军记忆的李建华,来香港之前,他对着1980年港姐前三甲的印象很模糊,在TVB看到这个选美节目后,觉得冠军戴月娥挺漂亮的,但与李嘉欣等不同届的港姐相比,相貌差了不少。

“今年的港姐,我不太喜欢,去年的港姐冠军郑文雅,还有第四名钟楚红,我都挺喜欢的。”

“你喜欢钟楚红?!”宋有德大笑了起来,“缘分啊!”

“什么缘分?”李建华好奇道,“外公,您不会认识钟楚红吧?”

“我还真认识她,你舅妈,就是我的儿子的妻子,她的父母和钟楚虹是街坊邻居,我以前见过钟楚红这个姑娘,是挺漂亮的。”

“您可以介绍我和她认识?”李建华略带兴奋道。

“当然可以了!”

“太好了!”李建华乐道。

“有必要这么高兴吗?”宋有德打趣道,“你现在可是拥有二十亿港元的超级大富豪,想追什么女孩子不行啊?”

“外公,我有钱这不假,但钱不是万能的,钱买不来爱情。”

“你真这么想的?”

“嗯!”李建华含笑点头。

李建华并不完全认同“钱买不来爱情”这句话,他知道女生面对两位不同的追求者时,很多女生会选择有钱的男生,金钱会给爱情增加砝码。

举个简单的例子,黎姿这个大美女,她为何会嫁给一个腿瘸的丈夫?

黎姿的丈夫很有钱,是位富豪,愿意为黎姿和她的家人花钱,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那过几天,我去见见钟楚红的父亲,找他聊聊,给你创造和钟楚红见面的机会。”

“谢谢外公。”

“好像她的年龄要比你大两三岁吧,不过,这也没关系,女大三,抱金砖,也挺好的。”

李建华笑了笑,转移话题问道:“外公,您和舅妈的亲生父母还有联系?”

“有啊!你舅舅舅妈在世的时候,我和你舅妈的亲生父母关系不错,这些年也有来往。”

第五十四章 花十亿

见到大美女钟楚红之前,李建华已经花掉了十亿港元的资金,这些钱被他兑换成美元,流入了美国股市,买入了可口可乐和伯克希尔哈撒韦等七家公司的股票。

可口可乐,就不多介绍了,全球名气最大的饮料品牌。

李建华投入数千万美元买入可口可乐这家公司的股票,并没有大幅拉升这家公司的股票,平均购入价没有超过他的预期。

伯克希尔哈撒韦,这也是一家无比牛逼的公司,股神巴菲特旗下的公司,此时,这家公司的股价只有四百多美元,李建华旗下的投资公司以每股420美元的价格买入10万股股票。

李建华很佩服巴菲特能力,他知道在巴菲特的带领下,三十几年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会成为全球企业市值十强之一,股价突破30万美元。

如今,李建华手里有20.1亿港元资金,全部兑换成美元,超过3.9亿美元。

如果,李建华把手中自己全部买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票,平均股价以每股420美元的价格计算,再过三十几年,以每股30万美元计算,那他手中的股票市值超过了2785亿美元,那他可以牢牢占据世界首富的位置。

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说不可能呢?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当下市值还不到十亿美元,李建华投入超过3.9亿美元的资金在二级市场上打量买入这家公司的股票,势必会造成股价暴涨,等花完这笔钱,可能这家公司的股价翻了好几番了,平均购入价格也远远超过每股420美元的价格。

当然,李建华可以主动找到巴菲特,和对方商谈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定向增发事宜,这样他有可能以略高于市场的价格买入定向增发股。

如今想低调行事的李建华不打算成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大股东,他相信未来三十年,他的投资收益将远远超过股神。

十二月中旬的一天早晨,李建华接到了二姐打来的电话。

闲聊了几句,李孝珍问道:“小五,你准备什么时候回京城呢?”

“二姐,你想我了?”李建华笑着反问道。

“想啊,想你的礼物。”李孝珍咯咯笑道。

“过几天,我会离开香港,但我不会回京城。”

“为什么啊?”李孝珍不解道。

“我现在和外公学做生意了,香港这边有很多事情,我暂时不能回京城。”

“这样啊。”李孝珍嘟囔道。

“是不是很失望?”

“有一点点。”李孝珍微笑道,“爸妈肯定比我更失望。”

“爸妈有说让二哥二嫂回京城吗?”

“没有。”李孝珍笑道,“他们知道二哥二嫂开店很忙的。你这次不回京城,那什么时候回呢?”

“呃——”李建华苦笑道,“过年之前,可能抽不出时间,可能要在香港过年了。”

“真的?”

“真的,没和你开玩笑。”

“爸妈得到这个消息,肯定特别失望。”李孝珍轻叹了一声,开玩笑道,“上个星期,二姨来我们家做客,她说她的侄女很漂亮,要把她的侄女介绍给你认识。”

“外公也说要给我介绍女朋友,可一直没有做。”李建华呵呵笑道。

“你不会想娶个香港老婆吧?”

“我才十八岁,不,过了十八周岁了,十九岁了。呵呵,我还小,现在谈结婚的事情太早了一些。二姐,你呢,在学校里找男朋友了吗?”

“没有。你现在学做生意,小说还写吗?”

“写啊,但写小说的时间减少了。嘿嘿,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新写的小说,以每千字150港元的稿费标准签约了。”

“这么高啊,写一个字,就可以赚到一毛五分!”

“香港这边不说毛和分的,一港元等于十毫,一毫等于十仙。”

“毫,毫米的毫?仙是神仙的仙?”

“真聪明,让你猜对了。”

“呵呵,其实我早就知道了,刚才说一毛五分,是口误。对了,刚才电话铃声响之前,你起床了吗?”

“刚刚起床,进卫生间小了个便,还没有洗脸刷牙。”

“二哥二嫂他们起床了吗?”

“你想和他们通电话?”

“他们起床的话,我就和他们聊几句,没起床,那就算了。”

“他们还没起床,但外公起床了,我让外公和你聊几句。”李建华笑着对外公说,“外公,孝珍的电话,她想和您聊几句。”

“好的。”

宋有德接过电话,微笑着和李孝珍聊两三分钟,最后问李建华:“你还要和你二姐聊吗?”

“问问她还有事吗,没事就不聊了。”

宋有德继续和李孝珍聊了几句,便挂断了电话。

“刚才你说我要给你介绍女朋友,可一直没有做……”宋有德笑了笑,打趣道,“是不是急着找女朋友呢?”

“没有。”李建华斩钉截铁地否认了,“外公,要不,过两天,我就去羊城。”

“行,反正一来一去花不了多少时间。”

“这次到羊城,我想在那边待两天,去看看羊城的名胜古迹。”

“你是应该多出去走走。”宋有德含笑点点头,“平时没有事情,你也可以出去逛逛的,还有,我应该多给你介绍一些同龄朋友。有些时候,我觉得你独自一人待在家里写小说,挺孤单的。”

“不会吧?!”李建华大笑了起来,“外公,我可从未觉得自己孤单,您也不用担心我养成孤僻的性格,在京城老家,我有很多朋友的。”

“我在你家住过一段时间的,你不也是经常待在家里啊。”

“我那是为了陪你而待在家里。”李建华笑道,“等会儿,我们出去吃早餐,吃过早餐后,我就一个人出去逛街,天黑之前不回家。”

“好啊,自己多注意点安全。”

这时候,刚起床的李建军走出卧室,打着哈欠,说道:“外公,小五,你们今天怎么这么早起床啊?”

“刚才二姐打电话过来了。”李建华微笑道。

“孝珍催你回家吧?”李建军笑道,见到李建华点头了,继续说,“你和她说时候回京城呢?”

“没说具体时间,说可能过年之后才能回京城。”

“过完年后,我和你一起回京城。”

“那二嫂呢?”

“她啊——”李建军沉吟片刻,苦笑着摇了摇头,“我不可能留她一个人在香港,可回京城一趟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店铺关一天要损失不少钱。我听店里店员说,过完年后的一段时间,服装店的生意不错。”

“损失点就损失点吧,钱赚来也是用来花的。”宋有德说道,“你和英秀离开京城半年时间,你们的父母都很想念你们,过完年后,就给自己放十几天的假,不,还是过年回京城,我们在京城过年。”

“同意!”李建军笑道,“小五,你呢?”

“外公都这么说了,我还能一个人留在香港过年啊?!”

第五十五章 老吉王

买火车票离开香港之前,李建华发现一家值得收购的饮料品牌——老吉王。

李建华逛街的时候,在街上看到了老吉王凉茶铺,顿时想到要收购这个将来具有上千亿元价值的品牌。

老吉王的品牌之争,后世的高建军在网上多少看到过一些相关报道,此时的李建华,他脑中还有不少相关的记忆。

“先从王氏家族独有的老吉王正宗凉茶祖传秘方买下来,不是独家授权,还有要获得老吉王在香港,以及海外的商标权,等以后条件成熟了,再收购内地的老吉王的商标。”

当下,香港的凉茶品牌挺多的,老吉王可能勉强打算上是最出名的,但绝对算不上领导品牌。

收购之前,李建华请外公宋有德帮忙,找了两个人想调查一下老吉王凉茶铺当下的运营状况。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了解收购目标的情况后,李建华主动上门谈收购事宜。

经过一番商谈,李建华成功买下了凉茶配方和商标,还把四家老吉王凉茶铺盘了下来。

这些凉茶铺都是凉茶始祖王泽邦的后人从房东手里租过经营的,李建华让这些人把凉茶铺转租给他们,并高薪留他们在凉茶铺工作。

宋有德觉得李建华此次收购有点乱花钱的,只要多花些时间和心思,便可以用更低的价格买下,但他没有多说什么,毕竟他外孙现在是世界级富豪,小几百万的生意就是洒洒水。

签完收购合约后的第二天,李建华便离开了香港,乘坐火车前往羊城。

火车抵达羊城,李建华下了火车,找了一处涉外酒店,凭借他手中的往来港澳通行证,以及大把的港币,他入住这家酒店非常的顺利。

当下,国内的高档酒店特别稀少,后世鼎鼎大名的白天鹅宾馆刚刚奠基,两年多以后才开业。

李建华觉得自己现在居住的酒店有些简陋,有点比不上后世的快捷酒店,但他没有更好的选择,只能将就着住了,反正他也吃的了苦。

入住酒店后,李建华在酒店附近转了转,找了一家国营的饭店吃了晚饭,之后便回酒店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李建华就起床了。

在路边摊吃了早餐,李建华四处闲逛了起来,不时拿起相机拍照。

储物戒指中存放了不少后世制造的数码相机,李建华暂时不打算把数码相机拿出来使用,而是用之前在香港买的相机拍照。

李建华觉得自己有些轻微的购物瘾,本来打算买一两台相机的,可去了卖相机的店铺,见到琳琅满目的相机,购物瘾顿时涌上,无法制止。

买,买,买!

一次足足买了十几台相机,这让店老板偷着乐了。

李建华手里有大把的资金,但他还是没有养成土豪的习惯,购物时依旧喜欢还价。

一笔生意的成交额比这家店铺之前一个星期的成交额还要高,店老板不是不懂变通的人,见李建华还价,丝毫没有不高兴,打了九折。

李建华觉得打九折后,这笔生意依旧可以让店老板赚很多钱,但他不打算再还价了,直接付款了。

除了买相机,李建华还买了很多柯达胶卷,只要他没有疯狂拍照片,这些胶卷足够他使用数年的时间。

李建华也不担心胶卷放太久了会坏掉,他手里有储物戒指,这是最完美的保鲜容器。

选购相机的过程中,李建华想到了将来古董相机会成为收藏品,能够拍照的古董相机能卖不错的价钱,具体能涨多少价,他就不知道了,他脑中没有相关信息,储物戒指中也没有相关资料。

李建华没打算在收藏古董相机方面投入太多的资金,但他觉得买一些自己玩玩,还有将来当做礼物送人也挺好的。

……

走着走着,李建华走到了一家邮政局门口。

“邮票!”李建华脸上浮现了一些笑意,心想,“猴票发行快一年时间了,也不知道在羊城的邮政局里能不能买到,如果能够买到,而且买到很多,那说明我的运气很好。”

李建华的运气真的很好,他走进这家邮政局,来到卖邮票的窗口,询问道:“你好,你这里有卖猴票吗?”

“你是问今年年初发行,庚申年的猴子邮票?”一位二十岁出头的年轻女子微笑问道。

“是的。”

“你是不是香港人?”

李建华哂然一笑,反问道:“这和我买邮票有什么关系。”

“如果你手里有港币或者外汇兑换券,并愿意用港币和外汇券购买邮票,那我可以帮你找找。”

“真精明!”李建华暗道了一句,微笑道,“我手里有港币,按照什么汇率兑换啊?”

“三比一,三港元可以兑换一元人民币,你不吃亏的。”

“行,就这么还。”李建华点头道,“猴票有多少,我买多少。前几年发行的邮票,我也要。”

年轻女子脸上绽放出兴奋的笑容,问道:“你有多少钱?”

李建华淡淡笑道:“你还没有给我看邮票呢,就问我有多少钱,这不合适吧?”

“是有点不合适,我带你去看邮票。”年轻女子指了指左边的一个门,“你往那边走进来,我带你去库房挑选。”

“这……”

李建华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

前往库房的途中,年轻女子微笑道:“我叫周爱欣,你叫什么啊?”

“李建华。”

“你来羊城旅游,还是探亲啊?”

“探亲,顺便玩几天。”李建华撒谎道。

“你在香港做什么的。”

“摄影师。”李建华指了指挂在胸口的相机,胡扯道。

“你这相机肯定很贵,你在街上行走时,一定要小心,偏僻的地方少走,让那些坏小子看到了,说不定会抢你的相机。”

“谢谢你的提醒,我会小心的。”

“不客气。”周爱欣笑呵呵道,“我就喜欢你这种文质彬彬的男孩子。对了,你有女朋友吗?”

“有了。”

李建华连忙撒谎,他怕眼前这个热情的女子说要做他的女朋友。

“到了,就这里。”

周爱欣说着掏出了钥匙,打开了库房的房门。

第五十六章 交朋友

库房没有窗户,门打开后,里面依旧有些昏暗,周爱欣打开电灯。

“进来吧。”

“我还是站在外面吧,你找到了,拿出来给我就行了。”

“不用避嫌的,我爸是这里最大的领导,没事的。”

李建华犹豫了一下,跟着周爱欣走进了屋子中。

片刻后,李建华就见到了一叠整版的猴票。

“这么多啊。”李建华脸上闪过一丝悦色。

“外面窗口卖邮票,一般都卖普通的邮票,就算有人要求买猴票,很多时候,嫌麻烦,也不会特意进库房拿的,就说卖完的。”

听了周爱欣的话,李建华并不觉得意外,当下,国营单位的员工给顾客脸色看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和颜悦色、拿顾客当上帝那才不正常。

“你先数数有多少张,我再给你找找其他的邮票。”

周爱欣花了半个多小时时间,拿出了大量李建华需要的邮票。

很多邮票都是整包的,里面有多少张整版的邮票,外面的包装纸上都标注着,这极大的方面了买卖双方计数。

五万多张整版的邮票,总计260万多枚,总面值20余万人民币。

“这些邮票卖六十多万港元呢,你拿得出这么多钱啊?”

“暂时拿不出,但过两天,我就拿得出。”

李建华放下背在背上的背包,拉开拉链,心念一动,从储物戒指中取出一些港币放在背包中。

把所有现金都拿出来,李建华直接说道:“这里有六万港币,你数数。”

周爱欣接过钱后,仔细数了一遍,兴奋地笑道:“没错,刚好六万。这些钱买猴票处处有余了,你选总面值2万元人民币的邮票。”

“好!”

经过一番挑选和计算,李建华选购了总面值2万元人民币的邮票。

“剩下的邮票,你过两天再来买?”

李建华盯着周爱欣看了几眼,觉得对方挺耐看的,刚开始觉得对方姿色一遍,多看几眼,发现对方没有化妆,还挺漂亮的。

周爱欣被李建华盯着看,有些不习惯,脸上浮现一抹羞涩。

“呵呵!”李建华尴尬地笑了笑,“你挺漂亮的。”

“漂亮有什么用,你都有女朋友了。”周爱欣红着脸低着头,低声说道。

“其实——”李建华犹豫了一下,“我没女朋友。”

“你刚才说你有女朋友的,我不信你没有女朋友。”

“我没骗你。我有个女性朋友,我喜欢,也追求她了,可她不喜欢我,还和我的一个好哥们在一起。正因为此时,我才来羊城游玩散心的。”

后世的高建军算不上情场高手,但也算是见过世面的老司机,李建华融合了他的记忆,撒起谎来一点也不脸红,他说这些话就是为了博同情。

“你这么高,这么英俊,她看不上你是她没有眼光。”

“你挺有眼光的。”李建华俏皮地笑了笑,“我也觉得自己很优秀。”

“臭美!”周爱欣噗嗤一笑,“可能是因为你太臭美了,你追的那个女孩才没看上你的。”

“你看上我了吗?”

周爱欣脸颊顿时红,嗔怪白了李建华一眼,“你坏死了!”

“这玩笑开的有点过分了。”

李建华暗道了一声,尴尬地笑了笑。

周爱欣低着头沉默了一会儿,抬头望着李建华,说道:“我们可以先认识一下,从普通朋友做起,如果将来……将来的事情将来再说。”

“好的,我们先交个朋友。”李建华微笑着伸出了右手,“你好,我叫李建华,很高兴认识你。”

“你好,我叫周爱欣。”面带桃红的周爱欣伸手和李建华握了握手。

握过手之后,二人一时都没有先开口说话,相视一笑。

“你买这么多邮票干什么啊?”

“我喜欢集邮,还觉得邮票将来会涨价,所以,多买了一些。”

“听你这么一说,我也要买些邮票存着了。”

“你现在买邮票肯定不会后悔的。”

“你买六十多万港元买邮票,你家里人不管你啊?”

“这是我自己的钱。”

“你做生意的?”

“不是,我写小说的,我写的小说在报纸上连载,还出版成书,稿费很高的。”

“刚才你说你是摄影师,现在又说是作家,哪句话是真的?”

“摄影是我的业余爱好,靠这个赚不到什么钱,当作家写小说才是我的主业。”

“你写过什么小说呢?”

“《诛仙》,你听过吗?”李建华问道,“这本书在《明报》上连载。”

“没听过,希望以后有机会可以拜读你的大作。”

“不用等以后了,我送两本给你吧。”

李建华打开背包,先从储物戒中取出两本书,《诛仙》的第一册和第二册,接着拿了出来,递给对方,微笑道:“希望你能喜欢。”

“谢谢,我肯定会好好收藏的。”周爱欣欣喜地接过两本书。

“那个……”

这时候,一位三十多岁的女子出现在库房的门口,微笑道:“爱欣,这位帅哥是谁啊?”

“我朋友。”周爱欣红着脸答道。

“外面有事情,本来想让你出去帮忙的,既然你和朋友在聊天,就不打扰你们了。”

周爱欣的同事离开后,李建华哂笑道:“我有事要走了,后天这个时候,我再来找你买邮票。”

“噢!”周爱欣点头应了一声,“我先把你选中的邮票放在纸箱里……”

二人走出房门,周爱欣把库房的门锁上。

“你……你后天真的要来?”

“真的回来,不会放你鸽子的。”李建华笑道。

走出邮政局员工的工作区,李建华和周爱欣道别:“很高兴认识你,再见了,后天见。”

“我送你到门口。”

走到大门口,周爱欣依依不舍摆摆手:“拜拜!”

李建华离开后,周爱欣驻足望着他离去的背影。

“爱欣,那位帅哥是谁啊?”刚才打扰周爱欣和李建华聊天的同事凑了过来,笑着问道,“个子高,相貌英俊,穿着也挺体面的,和你挺般配的。”

“孙姐,你别瞎说,我和他只是普通朋友。”周爱欣红着脸说道。

“我可没瞎说,我看得出你喜欢他,他好像对你也有意思。”

周爱欣听到同事说李建华对自己有意思,她心里偷着乐了,但她没有承认,说道:“我不和你聊了,我有事找我爸。”

周爱欣直奔自己父亲周鼎辰的办公室,拿出了李建华给她的六万港元。

“这么多港币,哪里来的啊?”周鼎辰惊讶道。

“卖邮票得来的。”

“香港人来卖邮票了?”

“是的,三块港币对一块人民币,不亏吧?!”

“不亏。”周鼎辰微微一笑,注意到女儿手里拿着两本书,问道,“手上拿着什么书呢?”

周爱欣犹豫了一下,说道:“那个买邮票的香港人送给我的。后天,他会拿五十多万港元过来买邮票。”

“什么?”周鼎辰瞪大了眼睛,“你说真的?拿五十多万港元买邮票?”

“他是这么说的。”周爱欣抿嘴一笑,“邮票有没有给他,不怕他骗我。”

“香港有钱人很多,肯花五六十万港元在内地买邮票,这可真不多啊!”周鼎辰笑呵呵道,“如果真能卖出五十多万港元的邮票,那可以赚不少钱。”

“爸,这个香港人家里肯定有人是做生意的,如果我们和他们合作,让他从香港多带一些紧俏的香港货过来,那我们可以赚更多的钱。”

“你这个小财迷,脑袋就是灵光。”

“我想着多赚钱,还不是想让我们一家人过得更好一些嘛!”周爱欣嗔道。

“如果真的和他达成合作了,爸好好表扬你。”

“口头表扬有什么用啊?还不如来点实际的。”

“等你以后要结婚了,爸多给你准备一些嫁妆。”周鼎辰笑道,“对了,那个香港人有几岁呢?”

“和我差不多大。”

周鼎辰微微一愣,打量了女儿几眼,笑道:“你不会看上他了吧?”

“爸,您别瞎说,我和他才刚认识。”

“感情这东西很奇妙的,当年,我和你妈妈可是一见钟情的。”周鼎辰轻叹了一口气,“你将来嫁一个什么样的丈夫,这由你自己来做决定,但我希望他是一个爱你疼你的好男人。”

“爸,我还小,我还不想嫁人。”

“你不小了,你现在没有男朋友,等有了男朋友,就会急着嫁人的。”周鼎辰笑着打趣道,“那个,那个香港人下次来买邮票的时候,你带他过来,让我见他一面。”

“您见他干什么啊?”

“不是要谈合作的事情嘛,总要见个面啊。”

“噢,我记住了。”

周鼎辰盯着周爱欣了几眼,柔声道:“爱欣,你刚认识的这个香港人家里有钱,他的人品如何?性格如何?你都还不清楚,你和他做普通朋友,我不反对,但做男女朋友,你可要多留几个心眼。香港有钱人不少,但有钱人很多都不是好人。爸真的不希望你在感情上受到伤害。”

“爸,您别想太多了,我和他就是刚认识的普通朋友。”周爱欣略带尴尬地笑了笑,“不和你说了,我要出去做事了……”

望着女儿离去的背影,周鼎辰轻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时间过得真快,爱欣都已经长大成人了,到了该嫁人的年龄。希望那个香港年轻人很优秀,他也看上了爱欣,并愿意去爱欣……我想这些干什么呢,八字还没有一撇了,等我见他之后,再想这些事情也不迟……”

第五十七章 魏国涛

离开邮电局,李建华并没有回酒店,而是漫无目的地在街上闲逛。

过了十一点,找了一家国营饭店吃午饭。

李建华点菜时,女服务员微笑问道:“先生是香港人吗?”

“我像香港人?”李建华淡淡一笑。

“像啊!”

李建华不置可否一笑,说道:“三个菜够了,再加一碗米饭。”

“先生手里有港币吗?”

“你这里只收港币?”

“也收人民币,最好是港币,外汇兑换券也行。”

“一港币兑换多少人民币啊?”

“两毛五分。四港币兑换一元人民币。”

“你们还真一点不吃亏啊。”李建华淡淡说道,“我手里没港币。”

“如果你觉得价钱不合适,我可以再加一点的。”

女店员还不死心,她很希望从李建华这里得到港币。

“真的没有。”

“如果你只有人民币,除了给钱,还要给粮票和菜票。”

“我给。我有点饿了,麻烦快点上菜。”李建华早就在储物戒指中存放了一些全国通用的粮票和菜票。

“你慢等着吧!”女店员不悦地白了李建华一眼,转身离开了。

“靠!”李建华暗骂了一声,“就这服务态度,将来肯定得下岗!不过,也挺有商业头脑的,见到一个穿得好的人就问对方有没有港币,将来早点下海经商,说不定可以发财,成为先富裕起来的人……”

暗自嘀咕了几句,李建华想起今天在邮电局初次遇见的周爱欣的经过。

“人才啊,还有背景,只要别出错,将来很有可能会成为一个人物。”

“长得还可以,挺耐看的,好好打扮一下,也算得上大美女。如果……我长期待在羊城,我倒是可以追求她……我靠,我这是怎么了,发/情了?”

李建华脸上浮现一丝苦笑,暗道:“不一定要做情侣,做普通朋友也挺好的。她在羊城有些关系,如果能够得到她的帮助,我可以大量买入邮票,不对啊,我怎么和邮票耗上了,太小家子气了。”

李建华心里很清楚,相比收藏邮票,古董字画的收藏市场要大很多很多。

“从明年开始,我要开始在国内各大文物商店,还有友谊商店扫货。不需要我亲自出面,可以找人帮忙。现在买,三十几年的时间,获得上千倍的利润,根本不算什么事……”

“对了,沉香,居然让我想到了沉香,当下东莞应该有不少沉香树,现在的价格应该不贵,我可以先和周爱欣做沉香生意。看看她的表现,如果表现好的话,那将来就和她一起做大生意……”

等了好一阵,饭菜都没上桌,李建华有点不高兴了,不耐烦地拍了拍桌子。

“等了这么久了,怎么还没上菜啊?!”

“后厨忙,你急也没用。”刚才招待过李建华的女店员不悦地说道。

李建华见到对方摆出一张死人脸,心里顿时来气了,但他没有把气撒出来。

女店员见李建华脸色不悦,担心对方向领导投诉她,主动退了一步,说道:“我帮你去后厨看看。”

“谢谢!”李建华习惯性地道了一句谢。

过了一会儿,第一道菜上桌了。

“要喝的吗?”女店员问道。

“不需要,帮我把饭端上来。”李建华淡淡说道。

三盘菜的分量都挺足的,但味道很一般,李建华吃了不少四分之一的菜,就放下了筷子。

钱,粮票,菜票,给足了之后,李建华离开了饭馆,一刻都不想多留,

“先去文物商店看看,遇到喜欢的古玩字画,就多买几件,反正我随身携带者储物戒指,根本不用担心没有地方存放,更不用担心携带的问题……”

走了几步,李建华拦住了一位骑着自行车的男子,微笑道:“师傅,问个路。”

还没有开口问,李建华先从兜里掏出一包三五香烟,递给对方一根。

“外国烟啊,我要尝尝!”这个三十来岁的男子毫不生分,笑着接过了香烟。

李建华从兜里拿出打火机,为对方点了烟,问道:“您知道文物商店吗?”

“知道啊。”男子吸了口烟,吞进了肺里,美滋滋地吐了出来,“你是香港人?”

“我像香港人?”李建华含笑问道。

“像,你这一身衣服可不便宜,内地人没几个买得起的。”

男子呵呵一笑,立下立脚,伸出右手,自我介绍道:“我叫魏国涛。”

“李建华。”李建华微笑着和眼前这位名叫魏国涛的男子握了握手。

魏国涛环视四周,低声问道:“你手里有香港货吗?”

“什么香港货?”

“手表,电子表,计算器等等,什么东西都行。”

“你想从我这里买香港货?”

“是啊。”

“不好意思,我暂时没有香港货。”

“暂时?”魏国涛脸上浮现兴奋的笑容,“这么说,过阵子,你能拿出香港货?”

“过几天,我要回香港,不能和你做生意。”

“那……你什么时候再来羊城,我想和你做生意,只要你把香港货拿到羊城,我就高价从你手里买,保证你赚钱。”

“呵呵!”李建华笑了笑,“做生意可是要本钱的。”

“我暂时拿不出太多本钱,但我有很多亲戚朋友,我可以向他们借钱。只要你有货,我们可以一手钱,一手货,保证不让你吃亏。”

李建华不会看面相,但魏国涛给他的印象不错,觉得这是一个实诚的人。

“多一个合作伙伴也挺好的。”

李建华暗道了一句,沉默片刻,问道:“你家住在哪里?”

“就住在附近,我可以带你去。”

“不用了,等会儿,你把你家的地址写在纸上给我。你现在能带我去文物商店吗?”

“可以啊!”魏国涛拍了拍自行车的后座,“你坐在后面,我载你过去。”

“我需要给你多少报酬?”

“不要钱,只要你肯和我做生意。”

“做生意的事情,以后再说,我还不知道带香港货到内地能赚多少钱,赚的少的话,我可没有兴趣做。”

“做好了,肯定赚钱的。”魏国涛坐到了自行车上,一只脚撑着地,“坐上来。”

“你先说我要给你多少钱。”

“你这人怎么这么拧啊,我都说不要钱了。”魏国涛苦笑道,“你一定要给钱,那就随便给吧。”

李建华从兜里掏出一枚一圆面值的港币,说道:“这是付给你的车费。”

“港币啊,谢谢了!”魏国涛笑着接过了硬币。

李建华坐在自行车的后座,说道:“走吧。”

第五十八章 商和机

魏国涛用力踩踏脚,自行车的轮胎滚动了起来。

“李先生,你知道香港最有钱的人是谁吗?”魏国涛笑着问道。

“不知道。”李建华淡淡一笑。

“听说船王包玉刚是最有钱的人。”

“也可能是李嘉诚更有钱。”

“我听说过李嘉诚,什么长江公司,特别有钱。”魏国涛笑了笑,“你姓李,李嘉诚也姓李,你们不会是亲戚吧?”

“你想多了,香港富豪中有不少姓李。”

“你在香港做生意,还是给别人打工?”

“给自己打工。”

“做小本生意?”

“下次见面再告诉你。”

“为什么这次不说啊?”

“省的下次没有话题可聊。”李建华开玩笑道。

魏国涛闻言一愣,刚开始有点没听明白,听明白后,呵呵笑了起来,“怎么会没有话题好,我这人很能说的,只要你不嫌我烦,我在你面前可以连着说着两个小时的话。”

“太大嘴巴了,这不好。”

“放心吧,和你做生意,我不会和其他人说的。”

“你之前做过生意?”

“做过小买卖。”

“具体说说。”

“去乡下收购活鸡活鸭,还有鸡蛋,弄到城里卖给钱。还有把城里的布匹弄到乡下卖。”

“赚钱吗?”

“小买卖只能赚些小钱。”魏国涛转头瞥了李建华一眼,“李先生,你手里有港币吗?”

“有一些,但不多。你想拿人民币兑换港币?”

“如果汇率合适的话,我想兑换一些。”

“怎么兑换才合适?”

“呃——”魏国涛沉吟片刻,“一块人民币和你换三块港币,可以吗?”

“可以倒是可以,你想换多少?”

“真的啊?!”魏国涛兴奋道。

“你小心骑车。”李建华提醒道。

“我骑了十几年的车,老把手了,不会摔着你的。”魏国涛笑呵呵道,“那,我送你到文物商店,之后,我回家取钱,再到文物商店找你换钱,可以吗?”

“行啊!”

“我拿一千块钱人民币给你,你给我三千港币?”

“没错。”

“你身上有三千港币?”

“有!”李建华毫不犹豫地说道。

“那我就和你换三千港币。”魏国涛乐呵呵道,“现在电子表挺好卖的,下次你来羊城的时候,带一些电子表过来,别带太多了,带十几二十块,看一下质量和价格。只要我们都有利,这生意可以一直做下去。”

“就卖电子表?”

“再带一些手表,你手上戴着的这种名表就别带了。在香港卖几十港币,还有一两百港币的手表,你带过来。种类多一点,好选择,从中选出几款好卖,又赚钱的手表。”

“你在香港有亲戚吗?”

“应该没有,可能有不来往的远房亲戚吧,我爸妈没说过香港有亲戚。”

“你几岁了。”

“二十七。”

“不像啊。”

“呵呵!”魏国涛苦笑道,“我看着显老,读初中的时候,有人把我当成了学校的老师,当时成一个笑话了。”

“结婚了吗?”

“还没呢,但有女朋友了,打算明年结婚的。”

“下次我带多少香港货过来?”

魏国涛想了片刻,问道:“一万港币,可以吗?”

“可以啊!”李建华微笑道,“你之前没有买过香港货,你不怕我吃下我的货,卖不掉,压在自己的手里啊?”

“富贵险中求,这没什么好怕的,再说了,如果你带来的香港货,价格实在太贵了,我也不会买的。”

魏国涛转头瞥了李建华一眼,苦笑道:“我这么说,你不会不高兴吧?”

“不会,做生意要互惠互利,钱不能让我一个人赚了。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这生意才能长久地做下去。”李建华笑呵呵道。

“这话说得对头!”魏国涛乐道。

二人相谈甚欢,不知不觉中,他们来到了文物商店门口。

“到了。”魏国涛说着减缓车速。

李建华跳下车,从背包里取出了钢笔和一个本子,让魏国涛把自己家的地址写在本子上。

魏国涛一边写地址,一边问道:“等一会儿,我就拿钱过来,你可别走啊。”

“不会的。”李建华淡淡笑道,“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我在电力局工作,抄抄电表,收收电费,特别没劲。”

“你觉得做什么工作有劲?”

“做生意啊!”魏国涛兴奋道,“钱这东西可是好东西,有了钱,可以吃好的,穿好的,还有喝好酒。你们香港人是不是都喝红酒啊?”

“不会的,喝啤酒的人更多一些,有些年老的人,喜欢喝白酒和黄酒。”

“你平时喝什么酒?”

“什么都喝,但不经常喝,酒量不好。”李建华呵呵笑道,“你回去拿钱吧,我在这里等你。”

“再见,我尽快赶过来。”

魏国涛盯着李建华看了几眼,踩动踏脚,直接离开了。

望着魏国涛离去的背影,李建华暗自感叹道:“羊城不愧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相比京城人,羊城人更懂得开放思想的道理,知道钱的好处!”

“如果我做背包客,向海关缴纳足额的关税,通过正规途径把香港货带到羊城,卖给魏国涛,利润肯定很一般。不过,勤劳一点,多跑几趟,相比香港普通工人的收入,做这事的收入会更高一些。”

“这个时代充满了商机!”

“商,机,商和机,对于没有眼光的人,机会摆在眼前,也不会主动伸手去抓!”

文物商店里面走出一位中年男子,微笑问道:“先生,想买古玩字画?”

“是的。”李建华微笑道,“您是这里的领导?”

中年男子含笑点点头,伸手坐请。

“请进。”

走进文物商店,李建华见到古色古香的古玩字画,有些小激动。

“先生贵姓啊?”中年男子站在一旁,微笑问道。

“免贵姓李。您贵姓?”

“我就姓贵,我这姓有点占便宜了。”

“贵,这姓好。”李建华笑道。

“李先生,喜欢哪类的收藏品?”

“喜欢的比较杂,只要遇到喜欢的,价钱合适,就会买一些。”

“李先生,你随便看,看中了什么,和我说一声。”

“这里买的东西都是一口价?”

“是的,不可以还价,不收人民币,只收外汇兑换券。”

李建华含笑点点头,说道:“我好好看看。”

花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李建华选购了三十多件古玩字画,其中几件是易碎的瓷器和玉器。

李建华选好后,文物商店的员工很快用算盘算出了总价。

“真便宜。”

李建华暗道了一声,装模作样的打开背包,伸手进去,心念一动,从储物戒指中取出了一叠外汇兑换券,抽出几张后,把剩下的都递给刚才和他攀谈的男子。

数了一遍,这位姓贵的男子笑着点头说没错,并让同事们帮李建华打包。

文物商店的工作人员拿出了一些废弃的报纸,小心的将这些易碎物包裹上,最后放在一个行李袋中。

这个行李袋是文物商店免费提供的,这让李建华觉得文物商店的经营挺人性化的。

第五十九章 买沉香

李建华提着行李袋走出文物商店之前,他心里想,下次来文物商店购物之前,一定要拿两个空的行李箱,这样可以多买一些古玩字画。

其实,这一次,这家文物商店里面有很多物件被李建华看重,可它们的体积太大,不方便携带,只能放弃了。

走出文物商店,李建华抬头看了看挂在门楣上的牌匾,暗道:“两个行李箱也赚不了东西,应该找一辆汽车,直接进文物商店的库房选购古玩字画……”

“过阵子,外公会和我一起回京城过年,到时候,请他出门,帮我去文物商店买古玩字画,呵呵,到时候,一车一车的往我家里拉,幸好我家面积大,可以腾出几间房子用来装古董。”

“那些将来特别值钱的古玩字画,不能存放在家里,偷偷放入储物戒指中存放……”

李建华嘀咕了一阵,抬起手,看看手表,之后,有看了看魏国涛之前离去的方向。

“等你十分钟,十分钟不到,那我就走了,咱俩没有一起做生意的缘分。”

十分钟后,魏国涛依旧没有出现。

李建华迈开双腿,朝自己入住的酒店走去。

走了五六分钟,李建华远远见到骑着自行车的魏国涛。

“还是有点缘分的。”

李建华微微一笑,停下了脚步。

魏国涛骑行到了李建华的身边,笑道:“李先生,你买好东西了?”

“买好了。”李建华微笑道,“钱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魏国涛立下立脚,停好自行车,从裤兜里取出了用手帕包裹着的钱,“一千块人民币,不多不少。”

李建华换了一只手拿行李袋,伸手到裤兜里,拿出一叠三十张面值一百港元的新钞,递给魏国涛。

魏国涛先接过港币,之后把人民币递给李建华。

李建华接过钱后,直接放进了自己的口袋。

“你不数一下吗?”

“不用数了,少了的话,下次就不再见你了。”李建华淡淡笑道。

魏国涛微微一愣,笑道:“不会少的,我和我家人数了好几遍了。你给我的这些港币,我可要好好数数,少几张,那我几个月就没肉吃了。”

“慢慢数。”

魏国涛不仅数的很仔细,还不时抽出一张纸币,对着阳光看看,他怕拿到假钞。

魏国涛之前在朋友那里见过港币,也摸过,他觉得李建华给他的纸钞都是真的。

“都是真钞,刚从银行里取出来的,从未用过。”

“数目没错。”魏国涛笑了笑,“你去哪里,我送送你。”

李建华犹豫了一下,把自己入住的酒店名称告诉了对方。

“坐上来吧,送你到酒店后,我再去上班。”

前往酒店的途中,李建华问道:“魏先生,你去过外地吗?”

“什么外地?”魏国涛一时没听明白,“你是指羊城以外的地方?”

“是的。”

“我去过外地啊,我母亲的娘家在DB县,每年都会去DB县。呵呵,你知道DB县吗?”

“DB县?”李建华嘀咕道。

李建华感觉这个地址有些耳熟,但想不起这个县在哪里,或者有什么特别之处了。

“没听过吧?!”魏国涛呵呵一笑,“很正常,小地方,没什么名气。”

“这个地方是不是产沉香?”

“是啊,DB县的沉香很有名的,我外公一家人住的那个村子,后山上有很多沉香树,经常有人上山采沉香卖给药铺。”

“沉香价格贵吗?”

“这……这怎么说呢,对于我这种没钱的人来说,挺贵的,但对有钱人来说,不贵。我听说有钱人为了闻沉香的香气,会烧沉香,这和烧钱没什么区别。”

“你外公家有人懂沉香吗?”

“有啊,我外公也时常上山采沉香。”

李建华沉思片刻,说道:“等会儿,我把你给我的人民币还给你,我再给你六千港元,算我给了你三千元人民币的货款,你帮我去DB县购收购沉香,我喜欢块头大一点的沉香,还要品质好的。”

“行啊,我可以马上请假去DB县帮你收购沉香。”

“三千块钱给你,你帮我把这些钱都花了,等下次,我来找你的时候,我会付九千港元以上的资金给你,货越好,钱给的越多,这样你也有钱赚。”

“李先生,您的话,好像说错了,你已经给我三千块钱人民币的货款了,下次你来的时候,不需要再给货款了,直接拿走沉香就行了。”

“好像说错了。”李建华笑道,“我会再给你一些港币,算你帮收购沉香的报酬。具体给多少,看货后再决定,可以吗?”

“没问题!”魏国涛乐道,“李先生,您不怕我拿了钱,不认账啊?”

“你会吗?”

“不会!”

“那不就得了。”李建华笑了笑,“九千港币对我而言,不算什么,如果这次合作,你让我满意了,将来,你和我合作做生意,肯定大赚特赚。”

“谢谢李先生,我肯定会用心帮你收购沉香的。”

“你先把停车,我拿钱给你。”

“不急得,等到了你住的地方,再把钱给我也不迟。”

李建华本不想让魏国涛进他住的客房,听对方这么说了,也不再坚持了。

二人沉默了一会儿,魏国涛问道:“李先生,您下次什么时候来羊城。”

“过年之前回来一趟羊城,到时候,我送些新年礼物给你。”

“谢谢。”

过了好一阵,李建华带着魏国涛进了酒店客房。

李建华打开背包,从里面取出九千港元,递给了魏国涛。

“九千港币,你给我的人民币,不给你了,我留着。”

魏国涛接过钱后,数了一遍,确定数字没问题,笑着点头道:“刚好九千港币。”

“记住了,帮我收购三千元人民币的沉香。”

“多收购一些可以吗?”

“呃——”李建华沉吟片刻,笑道,“如果你确定你帮我买的沉香能让我满意,那你可以多买一些,见到货后,我会付款的,如果不能让我满意,那我就拒绝付款,只拿走价值三千元人民币的沉香。”

“我知道了,我买的沉香肯定会让你满意的。”

魏国涛微笑着看了李建华几眼,片刻后,收敛起笑容,正色道:“李先生,你身上带着上万港币的钱,一个人在街上乱走,这也太危险了,如果遇到坏人,那就麻烦了。你以后出门的时候,要小心一点。”

“我会小心的,谢谢你的提醒。”

李建华想到自己要拿着五十多万港元的资金去邮电局购买邮票,心想:“那个周爱欣应该不敢黑我,而让魏国涛陪我一起去,可能更不安全……我手里有储物戒指,一个人过去更方便一些,就算遇到危险了,我也可以从容应对……”

魏国涛张张嘴,本想说话的,见李建华在想事情,又闭上了嘴巴。

“魏先生,你还要上班,就不耽误你了,我送你出去。”

“好的。”

“要喝水吗?”

“不喝了。”

魏国涛走到门口,让李建华留步,之后便离开了。

第六十章 独静思

送走魏国涛,李建华躺在了床上。

“我现在像狗熊掰棒子,掰一个丢一个。”

李建华嘀咕了一声,脸上浮现一丝苦笑,说道:“不对,我更像贪吃蛇,只要见到吃的东西,就吞进自己的肚子,根本不管食物有没有营养……”

“也不对,邮票,古玩字画,还有沉香,这些投资都可以为我带来丰厚投资回报率,可是,不能为社会创造太多的价值,如果我在内地投资建工厂,可以增加国家的税收,还可以提高一部分人的收入。”

“为了获得丰厚利润而去买收藏品,相比搞实业,前者和投机倒把没什么区别。”

“我也想加快在国内搞实业的步伐,可是,我的资金来源有点说不清……还是不找理由了,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我可以把资金投入到美国股市,投资国内实业,根本不算什么事。”

“资金来源,就说外公提供的,外公偏心,把绝大部分资产都给了我。可能这会影响我和哥哥姐姐们的感情,但现在只能这么做了,过几年,我拿出一大笔钱给他们,还有和他们合作做生意……”

李建华心里很清楚,钱既可以促进彼此的感情,也可以伤害彼此的感情,他真的不希望自己和哥哥姐姐们将来会因为金钱而闹矛盾。

“走一步,看一步吧,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我的人生已经开挂了,相比他人,我眼前遭遇的这些小问题,根本不算什么。心态要好,还有,有些事情急不得……”

“未来三十几年,我都开了外挂,不,是只要我活着,我的人生都开挂了,毕竟我手里拥有可以储存三千多立方米体积物品的储物戒,够逆天了,这可不是普通的开外挂作弊这么简单……”

“真的没有必要天天想着追求金钱和财富,太没追求了,呵呵,我可以追求美女啊,我太老成了一点,以后要多做一些与自己年龄相符的事情,跑车,美女,游艇,美酒,人生得意须尽欢,别拘着……”

李建华幻想了一会儿穷奢极欲的生活后,苦了起来,嘀咕道:“太高调了,也不好。只想着享受生活,这才是没追求……慢慢来,人生之路还很漫长,小心驶得万年船才是硬道理。”

“今天在这里再住一晚,明天换地方住。至于买邮票,还是明天直接过去吧,希望那个女孩子明天在邮局上班。拿钱去买邮票之前,我先去其他酒店办理入住手续。走路出行,速度太慢了一点,幸好我在储物戒里面放了自行车,等明天找了僻静的地方,把自行车取出来……”

后世的高建华被车撞死之前,他就在储物戒中存放了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包括老式自行车。

李建华觉得高建军存放在储物戒中的老式自行车可当下市面上的自行车有少许区别,为了安全起见,他没有取出来使用,还特意花钱买了几张自行车票,买了自行车后,把自行车放入了储物戒中。

这天下午,李建华从外面回到酒店客房,他就一直没有出去,天黑之后,他也没有出去找地方吃晚饭,而是从储物戒中取出了一些热腾腾的食物,红烧排骨、清蒸大黄鱼和清炒小白菜,还有一碗白米饭。

李建华中午没吃几口饭菜,肚子有点饿了,面对美食,胃口特别的好,三菜吃光光,一碗米饭没剩下一粒米。

吃饱之后,李建华又从储物空间里取出了一瓶矿泉水,拧开盖子,喝了一口。

“有比较,才能显出好坏,吃了美食,再让我去国营小饭店吃饭,真的无法下咽啊。”

李建华轻叹了一口气,望着桌子上吃剩下的骨头和菜汤,心念一动,把碗筷放入了储物戒中。

“有些时候,幸福很简单,吃顿美食就可以让自己觉得幸福!”

李建华心念一动,从储物戒中取出一台笔记本电脑,插上电源后,打开电脑,查看存放在这台电脑中的一些科技资料。

“将来我一定要创建一家比后世苹果公司更成功的科技公司,如果我成功了,那这家公司的市值有望超过一万亿美元,呵呵,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啊,也很诱人。也不一定要上市,华为公司没上市,一样成为了世界级的科技公司。后世全球五百强中,很多企业都没有上市……”

“上不上市的事情,可以以后再想,现在应该多想想未来几年,要涉足什么行业……”

想了好一阵,李建华有了一些头绪。

“国内百姓对家电和电子产品的需求量很庞大,三洋收录机这种在RB没有什么市场的产品走私到内地,居然能热销。再过几年,燕舞牌收录机在央视上投入广告,获得了巨大成功。还有,九十年代初,冰箱和空调热销……

“如果我早点涉足制造收录机、冰箱和空调等产品,肯定能够获得丰厚利润,赚钱是一方面,只要产品质量好,还可以赢得好口碑,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利……”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先涉足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的研发制造,将来,我还要涉足电脑和手机等高科技产品的制造。可以多学学三星电子,零部件,特别是核心零部件的研发,不能松懈,只有掌握了核心专利,才可以获得最丰厚的利润……”

“不光想,还要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省的时间久了会忘记。计划赶不上变化,发展自己的事业,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李建华创建了一个空白的WORD文档,开始码字了,他讲自己觉得有用的想法都用键盘敲了下来。

连着敲了近两个小时键盘,李建华进行了字数统计。

“哇,真厉害,这么短时间,我居然写了六千多字。”

李建华呵呵笑出声来,重新浏览了一遍,之后又开始修修改改。

这天晚上,李建华稍稍有点兴奋,加上喝了一瓶KratingDaeng,这让他迟迟没有睡意。

到了凌晨一点,李建华见时间不早了,这才准备睡觉。

躺下后,李建华关了灯,闭上眼睛,周爱欣出现在他的脑海中。

“五官清秀,鹅蛋脸,条挺顺的,虽然穿着毛衣,但能够感觉到她的罩杯不小,如果穿一身紧身衣,肯定很迷人……”

李建华感觉到自己的小兄弟起来反抗了,怪他没有本事,没有让它得到满足。

“不想了,再想下去,天亮之前也睡不着觉了。”

李建华重新爬了起来,去卫生间,用冷水洗了一把脸。

刚才,李建华为了偷懒,没有洗脸,也没有洗脚,脱了外套,就直接躺下了。

冷水洗脸的效果不错,刚刚冒起的欲/火很快就被浇灭了。

重新躺下,李建华很快入睡了,一觉睡到大天亮。

第六十一章 情窦初开

起床后,李建华看了看手表,见已经九点多了,嘀咕道:“就不找地方吃早餐了,从储物戒中取些吃的东西出来,再把港币装在行李箱里,直接去邮局买邮票……不,还是先换一家酒店住。”

李建华暂时不想再与魏国涛见面,如果他继续住在这里,魏国涛很有可能会主动过来找他。

一个多小时后,李建华入住了新的酒店。

进客房坐了一会儿,李建华就拎着一个空的行李箱出门了。

找了一处僻静的地方,李建华从储物戒中取出一辆老式的自行车和一根绳子,将行李箱绑在自行车的后座上,之后,骑上自行车前往邮局。

抵达邮局门口,李建华见到刚从里面出来的周爱欣。

“李先生,您好!”周爱欣微笑打招呼道。

“周小姐,你好。”李建华微笑道。

“您过来买邮票?”

“是的。”李建华含笑点头,“你有事要出去?”

“没事。我带你去库房。”

李建华停好车,解开绳子,拎着行李箱跟着周爱欣走进邮局的库房。

周爱欣拿出昨天存放邮票的纸箱,说道:“李先生,您看看这些邮票,看看数目有没有错。”

“不用了,我相信你。”

李建华心念一动,将储物戒中的一部分港币取出来,放入行李箱中。

行李箱打开后,周爱欣见到了一堆港币,忍不住有点小激动,呼吸加速了一些。

“这里有六十万港币,你再帮我拿些邮票,凑二十万元人民币面值的邮票。”

“行!”周爱欣拿出放在纸箱中的一张纸,纸上面写着纸箱中所有邮票总面值,“李先生,您还是数一下吧,我再拿些邮票出来让您挑选。”

过了半个多小时,李建华和周爱欣二人完成了交易,周爱欣把港币装进了纸箱里,而李建华把刚买下的邮票装进了行李箱里。

“李先生,合作愉快!”周爱欣笑着伸出右手。

“合作愉快!”李建华和周爱欣握了握手。

“李先生,您以后需要购买邮票,可以过来找我,这家邮局没有,我可以帮您从其他邮局调拨过来。”

“还是用港币交易?”

“是的。”

“呵呵!”李建华笑了笑,“我从你这里买入的邮票,只要价钱没上账,我以后还要,年份更久的邮票,我也要,不是那种普通的邮票……”

“我知道的。发行量特别大的普通邮票,您看不上。”

“最好种类多一些,如果单种邮票数量太多了,我不会全部买下。”

“记住了。”

“还有……”李建华盯着对方看了几眼,“你卖邮票给我,收港币,不能用港币入账,等港币兑换成人民币后,再入账?”

“是啊!”周爱欣嫣然一笑,“我爸是这里的头头,但我没有想过占公家的便宜,等我把港币兑换成人民币了,再入账,不会亏公家一分钱的。”

“这还不算占便宜啊,你这是借公家的资源,肥了自己的腰包。”

这是李建华心里的想法,他还想和周爱欣继续合作下去,自然不会说出来。

二人对视了一会儿,周爱欣脸上浮现一抹羞涩,问道:“你下次什么时候来羊城?”

“过年前几天,我会来羊城一趟。到时候,我回来找你的。”

“好啊,您来之前,我会帮您把邮票准备好的。”

“那个,周小姐,你直接叫我名字就行了,总听你称呼我‘李先生’,听着怪怪的。”

“建华——”周爱欣笑盈盈道,“香港人很少取建华这个名字,你是在内地出生的?”

李建华犹豫片刻,哂然一笑,说道:“实话和你说吧,我是京城人,在京城出生的,现在还是京城人。”

周爱欣闻言一愣,不解道:“那你手里怎么有这么多港元啊?”

“我的外公在香港,他特别有钱。”

“噢!”周爱新恍然大悟地点点头,含笑打量了李建华几眼,“之前为何骗我说你是香港人?”

李建华呵呵一笑,反问道:“我说自己是香港人了吗?”

周爱欣愣了片刻,嘀咕道:“没说吗?”

“没说过!”

“没说啊?!”周爱欣笑了笑,“是我自己把你当成香港人了,可你没有否认啊……你挺坏的。”

“这不能怪我。”李建华淡淡笑道,“过年之前,我会再次来到羊城。到时候,我会送件礼物给你,算是给你的补偿。”

“真的啊?”周爱欣脸上浮现喜色。

“真的,不骗你。”

“那我可记住了,如果过年之前没有收到你送的礼物,我就咒骂你。”

“如果万一我出了意外,住院了,不能如期赴约,那怎么办啊?”

“呸,呸,呸,你别瞎说,不会出意外的,你会健健康康的。”周爱欣嗔道。

“你笑起来,有两个小酒窝,特别可爱!”

周爱欣脸上浮现一抹红晕,抿嘴笑,流露出两个小酒窝给李建华看。

“真美!”

“……”

周爱欣的脸更红了,低下了头,不敢再和李建华直视。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李建华念了一句徐志摩的诗句,鬼使神差地凑到周爱新的面前,歪着脑袋,轻柔的亲了一下的脸颊。

亲到之前,周爱欣就感觉到李建华要做的事情了,她没有拒绝,反而挺高兴的。

亲上的那一刻,周爱欣的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她觉得此刻的感觉特别的美妙。

“我爱上他了!”

“我爱上她了!”

周爱欣和李建华都觉得爱上对方了。

周爱欣缓缓地抬起头,和李建华直视了起来。

李建华深呼吸了几口气,抬起双手,捧着周爱欣的脑袋,狠狠地吻住了对方的嘴唇。

周爱欣没有接吻的经验,甚至没有可学习的对象,当下很少有年轻男女在公开场合接吻,她只在《庐山恋》这部电影上看过男女接吻。

李建华拥有后世高建军的记忆,而且他看过存在储物戒中的教育片,可以说他有接吻的经验,也可以说他没有经验。

刚开始,李建华有些生疏,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彰显出老司机的本色。

在李建华的引导下,情窦初开周爱欣生疏地回应着,沉醉于热吻之中。

第六十二章 臭显摆

吻罢,二人相视一笑。

李建华的笑容中带着一些得意,而周爱欣的笑容中带着羞涩。

“爱欣,你做我的女朋友吧!”

“好啊!”周爱欣毫不犹豫地点头道。

“太好了!”李建华乐呵呵道,张开双臂,把周爱欣抱在了怀里。

周爱欣感觉脑袋晕晕的,沉醉于此刻。

“爱欣,追你的男孩子肯定很多吧?”

“不多啊。”周爱欣抿嘴一笑,“你呢,你追过几个女孩子?”

“不怕你笑话,我没谈过恋爱。”

“我不信。”

“真的,高中毕业之前,我对追女孩子的事情不感兴趣,高中毕业后,把心思放在了写小说上。呵呵,爱欣,你男朋友我很厉害的,靠写小说赚了上百万元港币。”

“真的?”周爱欣推开李建华,一脸惊讶的望着他。

“真的。”李建华笑了笑,“我外公特别有钱,有好几亿港元的资产。”

说完这话,李建华就有点后悔了,心想自己不该说这话,说了显得自己特别俗气。

“我这是怎么了,臭显摆的毛病有犯了!”李建华暗道了一句。

“这么有钱啊。”周爱欣淡淡一笑,好奇地问道,“你写了几年的小说?”

“一年多时间,还不到两年。”

“这么短时间,怎么赚这么多稿费啊?”周爱欣不解道。

“你觉得我骗你?”

“没说你骗我,就是觉得太不可思议了。”周爱欣微微一笑,“香港的作家收入很高?”

“顶尖的作家收入很高,一般的作家,收入很一般。《华夏青年》杂志,你看过吗?”

“看过啊,我经常。”

“上面连载的长篇文章,你最喜欢什么?”

“《明朝那些事儿》写得特别有趣……”

周爱欣忽然想起《明朝那些事儿》作者的笔名就是木子高,而李建华昨天送给她的两册《诛仙》,上面印着的作者名为“木子高”。

“你就是木子高。”

“是啊,《诛仙》书面上就印着这个笔名。”

“我看到了。那个,《明朝那些事儿》也是你写的。”

“是的,《品三国》也是我写的,这本书在《华夏青年》上连载的时候,我用了易中天这个新笔名,后来出书了,我重新用回了‘木子高’这个笔名。”

“一年多时间,你就写了这么多文章啊?”

“这不算什么,我还写了其他的文章,平均每天写一万多字。呵呵,我可没和你吹牛,今年六月份,我和外公去了香港,把之前写的稿子投给香港的《明报》,都被录用了,赚了不少稿费。”

“你……你现在香港籍了?”

“没有。”李建华把右手伸入裤袋里,心念一动,把储物戒里的来往港澳通行证取了出来,递给周爱欣,“我外公希望我入香港籍,但我不想。我觉得作为一个华夏内地人,很自豪。”

周爱新接过通行证,打开一看,见到了李建华的照片,还有他的名字。

“帅不帅?”

“什么?”周爱欣没听明白什么意思。

“照片拍的好吗?我上镜吗?帅气吗?”

周爱欣噗嗤一笑,嗔道:“我发现你这人真的挺臭美的。”

“一般般了,天下第二。”

“第一是谁啊?”

“我认第二,每人敢认第一。”

“呵呵!”周爱欣笑了笑,“你说话真有趣。”

李建华微微一笑,盯着周爱欣看了几眼,问道:“你平时有什么爱好?”

“看电影,我最喜欢看电影了。”

“想过当演员吗?”

“小的时候有想过,现在没有这个想法了。”

“哎!”李建华长叹了一口气。

“你叹什么气啊?”

“我小的时候,什么都不懂,根本没有什么理想,甚至不知道理想是何物,也没有什么爱好,不,爱好就是玩,就知道玩了。”

“我不信!”周爱欣抿嘴一笑,摇了摇头,“你会写小说,写得又快,还赚了这么多稿费,你小时候,肯定喜欢看书,理想是成为大作家吧?”

“看书对我而言,就是玩,至于成为大作家,动笔写小说之前,我还真没有想过。说实话,老师让我写命题作文,我一般都写的很差的,语文老师从未表扬过我。离开学校后,为了生计而写文章,反而才思泉涌。”

“你以前的老师知道你成为作家了吗?”

“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具体情况,我也不太清楚。以前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我算不上捣蛋分子,但也不讨老师喜欢。离开学校后,都没见过以前的老师。过阵子,我要回京城过年,过年之前,我去拜访一下那些老师,好歹我现在也算是成功人士。”

“成功人士?”周爱欣嘻嘻一笑,“你真会自夸。”

“你是想说我脸皮厚吧?”李建华笑着问道。

周爱欣不置可否一笑,把通行证还给李建华,问道:“你什么时候去香港?”

“舍不得我走?”

“我舍不得你走,你就不走了?”

“如果你爸妈肯认我这个上门女婿,我可以留在羊城的。”李建华嬉皮笑脸道。

“你怎么什么话都说的出口啊?!”周爱欣娇嗔着白了李建华一眼,“邮票,你也买了,可以走了。”

“我真的舍不得离开你。”

李建华真挚地说道,再次把周爱欣搂在怀里,并吻住了她的嘴唇。

周爱欣没有拒绝,她很享受与和李建华热吻。

吻罢,周爱欣红着脸问道:“你是不是只想和我玩玩?”

“你怎么会这么想?”

“你条件太好了,我有点配不上你?”周爱欣底气不足地说道。

“你多想了。王子不一定只娶公主的,有的王子喜欢灰姑娘……在我眼里,你就像公主一样。以后,我也会对待公主一样对待你的。”

“油嘴滑舌!”心里甜滋滋地周爱欣嗔道,“你这么能说会道,我真不信你之前没有谈过恋爱,还有,《诛仙》小说里的爱情写的那么好……”

“打住!”李建华笑着打断道,“你对我的了解还不够深,等以后我们相处久了,你会知道我是个什么样的人。”

“你还没说,你什么时候去香港呢。”

“本来打算明天去香港的,可现在,为了不让你难过,我在羊城多待几天。”

听李建华这么说,周爱欣心里挺高兴的。

“这库房的空气有些浑浊,我们出去聊吧。”

第六十三章 特色菜

为了避免让同事知道李建华这位顾客拿港币购买邮票之事,周爱欣把李建华带进库房后,她特意把库房的房门关上,并反锁了。

周爱欣犹豫了一下,说道:“等会儿,我们一起出去吃饭,好吗?”

“好啊,我请你吃饭。”

“那你到门口等我一下,我把钱拿到我爸的办公室。”

“没问题!”

离开库房后,李建华便和周爱欣分开了。

周爱欣关好库房的房门,抱住装着六十万港币的纸箱前往父亲的办公室。

进了办公室,周爱欣冲父亲笑了笑,放下纸箱,把房门关上了。

周父放下手中的笔,微笑着对女儿说:“不好好上班,跑我办公室干什么啊?”

“爸,那个香港人来了。”

“卖邮票的那个香港人?”

“是啊。已经成交了。”周爱欣将纸箱放在办公桌上,“刚好六十万港币。”

“他真的花这么多钱买邮票啊?!”周父惊讶道。

“我昨天不是和您说过了,他要买这么多邮票。”周爱欣展颜笑道,“他说,他外公有好几亿港元的资产,他家特别有钱。”

周父翻白眼道:“你别听他瞎吹,香港有上亿港币资产的人,屈指可数,他说他家里有钱,就是骗骗你这种小姑娘的。”

“他肯花六十六万港元买邮票,这怎么说?”

“这……”周父呵呵一笑,“能拿出这么多钱买邮票的人,手里肯定很有钱,说不定他的外公真的是大富豪。”

周爱新脸上浮现甜蜜的笑容,好似父亲的话实在夸奖她有眼光,找到了一位完美的未婚夫。

周父感觉女儿有点不对劲,特意多看了女儿几眼,但没有看出有什么问题,以为女儿做成了这笔生意特别的高兴。

“钱数清楚了,不会有错?”

“数清楚了,不会有错的,都是新钞。”周爱欣微笑道,“爸,这些钱,您收好了,我有事要出去了。”

“什么事情啊?”

“没事,我也不能一直待在您的办公室啊。”

周爱欣说完后,转身就走,走到门口,转身望着父亲,说道:“爸,您自己把门反锁上,别让别人看到了。”

“我知道的,不需要你提醒。”

周父站了起来,走到门口,目送女儿离开,之后把门关上,并反锁了。

周父从纸箱里拿出一叠钞票,凑到鼻子前,深吸了一口气,哂笑道:“钱是香的……”

忽然间,周父意识到女儿哪里不对劲了,嘀咕道:“她不会和那个香港人交上朋友了吧?”

想到这个猜测,周父开始患得患失起来,心想那个香港人和女儿的年龄相当,会对他女儿好,他愿意让女儿嫁到香港去,可如果女儿遇到一个花花公子,骗了他女儿的感情,那他可就头疼了。

“爱欣打小就是一个有主见的人,如果她真的看上一个男孩子,肯定会不管不顾地和他在一起。”

周父轻叹了一口气,暗道:“刚才,我应该拦住她,不让她出去,多问几句,我就不用在这里患得患失了。”

片刻后,周父把目光投向了纸箱里的钞票,顿时阴转晴了,心里盘算着怎么使用这些港币。

周父并不打算将这些港币直接换成人民币,他觉得这不能获得最高的利润,他有意拿出一部分港币去友谊商店里买东西,再专卖出去,一买一卖,可以获得不错的利润。

“随便弄一下,就可以赚好几万元人民币啊。呵呵,那个香港人真是我的财神,爱欣昨天说了,如果那个香港人还打算买邮票,就会和他继续合作下去,这钱,还能赚下去。”

周爱欣离开父亲的办公室时,心想父亲肯定要偷着乐了。

其实,周爱欣也有种偷着乐的感觉,她初次见到李建华时,她就对对方有好感了,说一见钟情也不为过,而现在,李建华已经想他表白了,而且李建华不是香港人,这让她觉得自己和李建华的距离不太遥远。

走到邮政局门口,周爱欣见到李建华正在拿绳子将行李箱绑在自行车后座上。

“需要我帮忙吗?”

“不需要,马上就绑好了。”

“你这辆自行车从哪里借来的?”

“不是借来的,是买来的。”

“你买的啊?”周爱欣微笑道,“你准备把这自行车带回香港?”

“本来打算折价卖给别人的,既然,你成我女朋友了,我离开羊城之前,把这自行车送给你。”

“那我是不是要谢谢你啊?”

“不客气!”李建华笑了笑,“咱们什么关系啊,不用这么客气的。你会骑自行车吧?”

“会啊。”

“那你把你自己的自行车来过来,你带我吃饭。”

周爱欣犹豫了一下,红着脸说:“你这车不是有前杠嘛,我可以坐在前杠上的。”

李建华微微一愣,看了看自行车的前杠,再看了看周爱欣,特意盯着对方的翘M臀看了两眼,笑着点头道:“好啊!”

“还是算了吧,等会儿,我和你分开后,还要走路回来,太慢了。”

“我可以送你回来的。”

周爱欣忽然有点想去李建华住的酒店看看,仔细一下,觉得自己骑自行车更方便一些,坚持道:“我自己骑自行车。”

“也行。”李建华没再坚持了。

周爱欣的自行车就停在附近,她打开车钥匙,骑了上去,面对着李建华,抬起手往东边指了指,说道:“我们去那边的饭馆吃饭。”

“好的!”

李建华和周爱欣二人一人一辆自行车,骑行在道路上。

“那家饭馆有什么特色菜?”

“你是想问什么菜做的好吃吧?!”

“是啊。”

“白切鸡和白云猪手挺好吃的。”

“那今天中午,我们就吃这两道菜,呵呵,两道菜不够吃,再点四五个菜。”

“两个人吃,吃不了那么多,有两三个菜就够了。吃不完,就浪费了。”

“听你的。”李建华从善如流道,“再点一个什么菜?”

“你喜欢吃什么菜?”

“我不挑食。”

“臭豆腐,你也吃?”

“入得了口,但不太喜欢吃。”

“我也吃不惯臭豆腐。”周爱欣微笑道,“到了饭馆后,看看有什么菜可点。刚才说的两个菜,今天未必有,没的话,只能点其他的菜。”

第六十四章 禾花雀

李建华和周爱欣愉快的聊着天,感觉时间过得特别的快,没过一会儿,他们来到了一家饭馆门口。

“这就到了啊。”周爱欣嘀咕道。

“你是不是不认识路,想去更远的饭馆?”李建华开玩笑道。

“我认识路,就是这家餐馆。”

停好车后,李建华将行李箱从自行车后座上取下来。

“你这个箱子挺漂亮的,是香港货吧?”

“在香港买的,但不是香港人生产的,是从RB进口的。你喜欢的话,我下次过来的时候,送你一个。”

“我又不出门,不需要行李箱。”

“现在不出门,将来会出门啊。”李建华一手拎着行李箱,一手伸手作请,微笑道,“请吧!”

周爱欣嫣然一笑,她觉得李建华挺绅士的。

过了一会儿,二人走进饭馆,李建华做出更绅士的事情,他为周爱欣移椅子。

“谢谢!”周爱欣甜甜笑道。

点菜时,李建华问服务员,有没有白切鸡和白云猪手,答案是有。

“爱欣,你再点一个菜一个汤吧。”

“你吃过禾花雀吗?”周爱欣问道。

“禾花雀?”李建华听着有点耳熟,但没想起这是什么东西。

见李建华一脸疑惑的表情,周爱欣微笑道:“个头和麻雀差不多大小的小鸟,肉特别好吃。”

李建华想起禾花雀是什么了,后世的高建军在网上看到过有关禾花雀的报道,此时的李建华脑海中还保留着这样的记忆,禾花雀味道鲜美,三十几年后,快被粤东人快吃灭绝了,成为了“极危”物种。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李建华暗道了一句,虽然他知道大道理,但他还是想尝尝这种美食,微笑着说:“那就点一份吧。”

李建华知道当下禾花雀是一种很常见的鸟类,数量很庞大,他觉得自己和周爱欣二人一顿吃几个禾花雀,不会加速这种鸟类灭亡的进程,但他有一丝愧疚,心里想着将来拿出一大笔钱,用在珍惜动植物的保护事业上。

“白切鸡和白云猪手,要不要去掉一个?”

“不用了,这三个菜都要,你再点个汤。”

“有什么汤?”周爱欣望着服务员问道。

“冬瓜排骨汤。”

“没其他的汤了?”周爱欣又问道。

“紫菜鸡蛋汤。”

“你喜欢喝什么汤?”周爱欣问李建华。

“冬瓜排骨汤吧。”

周爱欣点点头,对服务员说:“就这四个菜,麻烦你快一点。”

“禾花雀要几个,怎么做?”

“红烧的,要十个。”

“好的,马上给你们做。”

服务员离开后,李建华和周爱欣二人相视一笑。

“有点多了,我们两个人吃不完。”周爱欣微笑道。

“吃不完,可以打包啊。”

“你打包带回酒店,留着晚饭吃?”

“也行啊!”李建华笑道,“我外公有钱不假,但他很节省的,下馆子时,经常把剩菜打包带回家。”

“你外公对你大方吗?”

“挺大方的。”李建华微笑道,“我现在和他学做生意。”

“你不是作家吗?”

“作家也可以做生意的,写作和做生意并不矛盾。”

“做什么生意?”

“服装生意,还有凉茶生意。”

“做生意难,还是写文章难?”

“都很简单,可能是我太聪明了吧!”李建华呵呵笑道。

“臭美!”周爱欣嫣然一笑,

“那个……”李建华笑了笑,“下午,你有什么安排?”

“呃——”周爱欣沉吟片刻,“吃饱后,我回一趟邮局,请个假,之后,我带你四处逛逛,好吗?”

“太好了!”李建华乐道,“那明天呢?”

“你延迟去香港的时间,你外公不担心你啊?”

李建华想了想,说道:“来羊城之前,我和他说过,最晚后天回去。明天一天,我们还可以见面的。你可以再请一天假吗?”

“可能不行。”

“行的话,你带我逛逛羊城,不行的话,那我明天也不去香港,明天中午和晚上,我可以请你吃饭的。”

“我爸是我的领导,我想请假,一句话的事情。”周爱欣微笑道,“明天早上,我去你住的酒店找你,我带你四处好好逛逛,羊城有不少好玩的地方……”

红烧禾花雀最先端上桌,周爱欣微笑道:“你先尝尝,看看合不合你的口味。”

李建华点点头,拿筷子加了一只,放入嘴中,嚼了几口,暗道:“难怪会被吃灭绝。”

“好吃啊?”

“我想说不好吃。”

“什么意思?”

“意思是,味道很好吃,可我说禾花雀是美食,会造成很多很多的读者朋友来品尝,吃过之后,上瘾了,这势必会造成禾花雀被大量捕杀,可能过不了几年,就被吃光了。”

“你杞人忧天了,禾花雀很多,数量比麻雀还多,吃不光的。”周爱欣笑呵呵道,“再说了,你不在文章里写禾花雀好吃不就行。”

“哎,这黑锅就让作者去背吧,不对,我不想英年早逝,这个黑锅还是我来背吧,我会做出弥补的,,将来我会拿出一大笔钱来支持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

李建华暗道了一句,埋头吃着美味佳肴。

周爱欣见李建华忙着吃菜,开玩笑道:“我估计你在文章里写禾花雀好吃,也不会有太多读者看到。”

李建华闻言愣了片刻,打量了周爱欣几眼,呵呵笑道:“爱欣,你没看到读者给我寄的信,我现在可是知名作家。”

“知道木子高的读者可能有很多,但有几个人知道你和木子高是什么关系呢?”

“我就是木子高,木子高就是我。”

“有女读者给你写信求交友吗?”

“可能有吧,读者寄信给我,不会寄到我家里,而是寄到杂志社,我很少拆信看。”

“你就这么对待喜欢你的读者啊?”

“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写信给我的读者有很多,我不可能每封信都拆开看,就算看了,我也抽不出时间给他们回信啊。”

“写信给你的读者大概有多少?”

“多的时候,一个月能收到好几百封信件。”

“这么多啊。”周爱欣一脸欣喜地看着李建华。

“你也吃菜啊。”李建华微笑道,“你要喝点什么吗?”

“不喝。”周爱欣夹起一只禾花雀,问道,“你想喝什么酒?”

“我没酒瘾,平时不喝酒。”李建华笑了笑,“你家里距离这里近吗?”

“不远也不近。”周爱欣嫣然一笑,“你想去我家坐坐?”

“呃——”李建华沉吟片刻,笑道,“我不准备把邮票存在香港,而是存在京城的家里。我想把邮票寄存在你家里,下次我来羊城,带着邮票回京城,这样可以方便很多。”

“你相信我的话,就把邮票放在我的家里。”周爱欣甜甜笑道。

“我当然相信你了。”李建华乐呵呵道。

第六十五章 笑一笑

二人边吃边聊,话题转移到了二人的家人身上。

“你家里有几个兄弟姐妹?”

“五个。两个哥哥两个姐姐。我的年龄最小。”李建华微笑道,“你呢?”

“我是家里的老幺,有两个哥哥,没有姐姐。”

“你是家里最小的闺女,那你家人肯定很疼你吧?!”

“嗯!”周爱欣含笑点点头,“你呢?”

“哥哥姐姐们对我都挺好的。”

“之前听你说过,你见到你外公之前,你就开始写文章赚稿费了,还赚了很多,你怎么花这些钱的?”

“一部分上交给我爸妈,一部分给我哥哥姐姐们,帮改善他们生活条件,还有,自己留一部分。”

“自己留的那部分,都用来买邮票了?”

“不是的,买了一些古玩字画,还买了一座四合院。”

“你真有本事,这么年轻就自己赚钱买房子了。”

“这能证明你有眼光!”李建华乐呵呵道。

“我有眼光?”周爱欣愣了片刻,很快明白了李建华的意思,噗嗤一笑,红着脸说,“你和你爸妈也是这么说话的?”

“笑一笑,十年少,能把我爸妈逗乐,这不是好事吗?”

“嗯!”周爱欣含笑点头。

这顿午饭,李建华吃的很开心,不仅胃口大开,吃得饱饱的,还与周爱欣相谈甚欢。

李建华结账后,拎着行李箱,和周爱欣一起走出饭馆。

“吃得太饱了,不想骑自行车,我们走走路,消消食,好吗?”

“好!”周爱欣点头应道。

二人推着自行车,行走在路边,有说有笑的聊着。

“等我到了你家,你准备怎么向你家人介绍我?”

“你说?”周爱欣微笑反问道。

“实话实说呗!”李建华呵呵笑道,“马上要见到未来的岳父岳母了,有点小激动。”

“油嘴滑舌!”周爱欣嗔道,“对了,我还不知道你几岁呢。”

“六二年出生的。”

周爱欣脸上闪过一丝失落,因为她的年龄比李建华大一岁,她担心怕对方介意此事。

“你比我大吧?”

“比你大一岁。”周爱欣轻咬下唇,略带幽怨地望着李建华。

“大一岁好啊,我比较早熟,如果你比我小的话,我和你之间会没共同语言的。”李建华笑着宽慰道,“你没觉得,自从我们相识以来,我们聊的很快愉快吗?”

周爱欣闻言顿时阴转晴了,脸上有了一些笑意,低声问道:“你不介意我比你大?”

“真的不介意!”李建华笑道,“你真的没有必要介意此事。我爸妈也不会介意的,之前,我妈还说让我找个比我大的老婆管着我。”

“你妈和你开玩笑的。”

“等以后,你见了我妈,你可以亲自问问她。”

“以后的事情,谁说得清楚。”周爱欣轻叹道。

“你这是对我没信心,还是对自己没信心?”

周爱欣没有接话茬,微微一笑,走了几步,转移话题问道:“明年,你会在常住在哪里?”

“京城,香港,还有羊城,这三个地方,我都会常住的。”

李建华停顿了一下,继续说:“我计划明年在羊城开个工厂,到时候,我们可以常见面的。”

“开工厂?”周爱欣好奇道,“你打算开什么工厂?”

“你觉得开什么工厂赚钱?”

“不知道。”周爱欣微笑道。

“做什么生意,要好好思量一下。”

“你外公让你做生意?”

“是啊。”

“那——”周爱欣犹豫片刻,又问道,“你外公做什么生意的?”

“房地产,股票,还有黄金。”李建华淡淡一笑,“你听得懂吗?”

“听得懂啊,房地产就是买地盖房子买房,股票,买了股票,就成上市公司的股东了,黄金么,你外公开金店卖金首饰?”

“他没开金店,大量买卖金条赚差价。”

“你说你跟着你外公学做生意,这些生意,你都学会了?”

“门路摸着了,但想要摸清,还有很多地方要学。在我外公的帮助下,我在香港成立了一家服装厂,厂房已经租了,正在买设备,已经开始招聘员工了,等我回到香港,差不多就可以开张营业了。”

“开服装厂啊。”周爱欣好奇道,“赚钱吗?”

“不管做什么生意,做好了,都能赚钱,而做不好,可就要赔钱了。”

“我不懂做生意的事情。”周爱欣微笑道。

“等我在羊城办厂了,你辞掉现在的工作,过来帮我。除了服装厂,我在香港还有几家凉茶铺,煮凉茶需要中药材,以后,可能还需要你帮我在内地买些中药材。”

“这些事情,我都不会做。”周爱欣底气不足地说道。

“我也不太会做,可以慢慢学的。”

“你不怕做不好亏钱啊?”

“怕,也不怕,只要肯学,肯好好学,什么困难都能克服的。”

“你说你有两个哥哥,他们也去香港了?”

“我大哥待在京城,还未去过香港,而我二哥现在算是香港人了,他和他老婆现在在香港定居。”

“噢。”周爱欣点点头。

“点什么头啊?”李建华笑着问道。

“听到了,听明白了。”周爱欣微笑道。

二人沉默地走了一段路,李建华呵呵一笑,说道:“咱们认识的时间还不长,本来有些话不该这时候和你说的,想想,还是都和你说了吧。”

李建华说了一句后,没有继续往下说了。

周爱欣微笑道:“你想说什么啊?”

“除了我妈,我外公现在没有其他的子女了,将来,他的钱财都有我家几个兄弟姐妹继承,我外公最喜欢我了,我会拿到最大的那一份。”

周爱欣闻言一怔,停下脚步,略带惊讶的望着李建华。

“现在是不是特别有压力啊?”李建华驻足,笑着问道。

“你怎么什么话都说得出口啊!”周爱欣翻了翻白眼,“让你外公听到你说这些话,他肯定不高兴。以后,你以后别再说了。”

李建华见女朋友站在他的立场考虑问题,他挺高兴的,含笑点点头。

李建华觉得自己和周爱欣在一起时,很轻松,很惬意。

第六十六章 热豆腐

周爱欣也喜欢和李建华在一起,但她并轻松,她想到的男朋友是一位年轻的富豪,心里不免有些压力。

“你外公没有给你介绍一个香港女朋友?”

“没有。”李建华毫不犹豫地撒了一个谎,“我的年龄又不大,他没有急着给我找女朋友。呵呵,爱欣,咱们挺有缘分的,我来羊城有好几次了,只有这次去邮局买邮票,我们能够相遇,这是天大的缘分?”

“你相信缘分?”

“以前不会太信,现在,我信了!”

“我……你,你为什么会喜欢上我?”

“你的笑容很迷人,和你聊天,有种特别美妙的感觉,如浴春风,这个成语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李建华呵呵笑道,“你有没有觉得我像个暴发户啊?”

“你就是个暴发户。”周爱欣开玩笑道。

“暴发户也没有什么不好的,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暴发的。”李建华不以为然道,“只要心态好,暴发户也可以得到别人的认可。”

“为何一定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周爱欣嘀咕道,“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自己问心无愧就行了。”

“说的太好了!”李建华笑着赞道,“我真想亲你一下。”

周爱欣脸上浮现一抹红晕,嗔道:“流氓!”

“这话可不能乱说。”李建华微笑道,“让警察叔叔听见了,可要抓我的。”

周爱欣抿嘴一笑,问道:“你平时都是这么贫嘴的?”

“呃——”李建华笑了笑,“只有和我亲近的人交谈时,我才会开开玩笑。不认识的,不太熟的人,我和他们说话,挺沉稳的。和你说件事情,去年过年之前,我排队买年货,和一起排队的几个人聊上了,一位五十多岁的大妈问我孩子几岁了,有没有上学,当时吓着我了,在她眼里,我有三十几岁了。

“我不信。”周爱欣噗嗤笑道。

“你不信什么?”李建华明知故问道。

“我不相信有人会觉得你看上去有三十几岁了。”

“没骗你。”李建华笑了笑,“只是之后的事情没说而已。”

“之后什么事情?”

“我把实际年龄说了出来,那个大妈挺不好意思的,她说自己有老花眼,看人看不出清楚。”

二人有说有笑的聊着,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

周爱欣带着李建华来到一栋五层高的小楼下面。

“你家住在这里?”

“嗯!”周爱欣微笑道,“把行李箱取下来吧,去我家坐坐,喝杯茶。”

周爱欣的家人不在家,这让李建华自在了很多。

进周爱欣的闺房参观时,李建华直接坐在了她的床上。

“坐下聊吧。”李建华拍了拍床。

周爱欣脸上浮现一些羞红,犹豫了一下,坐在了李建华的身边。

李建华很自然的伸手抓住了周爱欣,仔细看了看对方的芊芊细指,微笑道:“一看你的手,就知道你家人很疼你,你平时没有干过什么家务活。”

“你瞎说。”周爱欣嗔道,抽回了自己的手,“我每天都干家务活的,还经常烧菜,我的厨艺不错的,我爸妈和两个哥哥都喜欢吃我做的菜。”

“那我以后有口福了。”李建华乐道。

“我做的菜可能不和你的口味。”周爱欣微笑道。

“肯定会喜欢的。”李建华抱住了周爱欣,亲吻了她的额头。

周爱欣推开了李建华,嗔道:“你别动手动脚,你再这样,我让你出去了。”

李建华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为了避免让周爱欣尴尬,找话题问道:“你两个哥哥结婚了?”

“都结婚了。”

“他们都没住在这里?”

“没有。不过,他们每个星期都会过来吃饭。”周爱欣说着站了起来,“我去给你倒茶。”

李建华点点头。

“去客厅喝。”周爱欣说完,转身走出了卧室。

李建华也跟着走出卧室,来到客厅坐下。

周爱欣泡了两杯热茶,一人一杯。

二人捧着热茶,一边喝茶,一边聊着天。

“我还没请假呢!”

周爱欣连忙放下茶杯,拿起旁边的电话,拨通了父亲办公室的电话,告诉父亲自己要请假,至于请假的原因,她没说。

被女儿挂了电话后,周父嘀咕道:“爱欣不会和那个香港人在一起吧,还把他带到家里了?”

仔细一想,周父摇摇头,否认了自己的猜测。

“茶也喝好了,我们出去走走吧。”周爱欣提议道。

“好!”李建华微笑着点头应道。

下楼时,李建华笑道:“我载你出去玩。”

“不用了,你住的地方距离我家有点远,送我回家,再回酒店,太麻烦了,我自己骑自行车出去也一样的。”

李建华本希望周爱欣坐在自行车后座时,抱着他的腰,若是对方不抱,那他就骑快车,并不按直线行驶,把车弄晃了,周爱欣被吓着了,自然会抱住他的腰的。

见好事告吹了,李建华也不心急,微笑着点点头。

下了楼,打开车锁,二人骑着自行车前往李建华入住的酒店。

“你的相机呢?”

“放在宾馆。”

“你不怕被偷啊?”

“没想过会被偷。”

“下次记得带着身上,被偷可就麻烦了。”

“记住了!”李建华笑了笑,“你喜欢拍照吗?”

“喜欢啊,我家里每年都会拍好几张照片。”

“我那里有不少胶卷,我给你多拍些照片。”

“我想和你一起拍照。”

“行啊,到了景色不错的地方,找人帮我们拍。”李建华笑了笑,“那个相机,我送你,再给你留几个胶卷,你可以给你家人多拍些照片。”

“我不会拍照,以前没有用过相机。”

“很简单的,我教你一下,你就会学会的。”

“你教我拍照,我愿意学,可……那相机,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李建华缓缓的刹住了车,周爱欣见他刹车,她也刹车了。

“干什么啊?”周爱欣转头望着身后的李建华。

李建华慢慢地骑到了周爱欣的身边,脸上浮现一丝苦笑,说道:“爱欣,我喜欢你,你喜欢我,所以,我们才谈恋爱。我们之间是平等的,我不会因为自己更有钱,就觉得自己比你高人一等,你也不用觉得找了一个有钱的男朋友,心里没底气……我很希望你是一个自强的新时代女性,如果将来有一天,我做出了对不起你的事情,你不想再理我了,就狠狠给我一个巴掌,说老娘看不上你了……”

周爱欣噗嗤一笑,嗔道:“如果你敢欺负我,我真的会打你。以前在学校读书的时候,班上的男生都不敢欺负我,因为他们知道我不是忍气吞声的性格,打不过他们,我会回家叫两个哥哥帮我打人。”

“我拿敢欺负你啊,疼你还来不及,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着了。”

“油嘴滑舌!”周爱欣嗔道。

“想再尝尝我的舌头?”李建华微笑道。

周爱欣想到自己和李建华接吻时,二人的舌头交缠在一起,脸上顿时浮现羞红色,嗔道:“流氓,你再说这么流氓的话,我不理你了!”

“不说了!”李建华用手指在嘴巴前做了一个拉拉链的动作。

第六十七章 晕晕的

今天上午,李建华换了酒店。

入住新酒店之前,李建华在途中,偷偷把装在行李袋中的古董字画送入了储物戒中。

李建华知道自己离开酒店时,相机放在房间里,很有可能会被偷,但他还是选择了放在客房里。

来到酒店客房,李建华拿起放在背包里的相机,笑着对周爱欣说:“给个笑脸,我给你拍照。”

周爱欣展颜一笑,李建华按下了快门。

“真漂亮!”

李建华赞了一句,再次按下快门。

“别拍了,要拍也换个景色好点的地方拍啊。”

“不用担心,我手里头有很多胶卷,一时拍不完的。”

“你这样拍,也太浪费钱了。”周爱欣嗔道,“就算有钱,也不能这样浪费啊。”

“给你拍照,我可不觉得浪费。”李建华笑了笑,从背包里取出几块巧克力,递给对方。

“什么东西啊?”

“吃的,很好吃的。”

这些巧克力是李建华在香港买的,美国进口货。

周爱欣不懂英文,撕开包装纸,笑道:“进口的巧克力啊。”

“吃过巧克力吗?”

“别把我当成没有见过世面的乡下妞。”周爱欣嗔道。

“没有。”李建华微笑道,“尝尝味道。”

周爱欣轻咬了一口,脸上流出迷人的笑容,说道:“好吃,比我之前吃过的巧克力好吃。”

“喜欢吃,下次,我给你多带些过来,不过



免责:该文章采集于网络,相关权利归相关人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更多文章: 1024社区 xp102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