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过美国还要多少年 - xp1024.com
《中国超过美国还要多少年》


第一篇 什么样的国家会成为当代发达国家 导言 理解现代经济

要谈中国赶上和超过美国这件事,就必须先谈怎样成为发达国家的话题,如果你连发达国家都成为不了,超过美国又何从谈起。

所以本书的第一篇就是来和各位探讨一下,到底什么样的国家才会成为当代发达国家,当代国富国穷的基本逻辑和真相是什么。

而要搞清楚这个逻辑,就必须先搞清楚现代经济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

让我们从温总理经常挂在嘴边的信心二字谈起吧。

2009年春节期间温总理出访欧洲是定位为“信心之旅”;往前推,1月9日到11日温总理在江苏考察工作,每到一个企业提的最多的也是“信心”两个字;2008年9月24日,温总理在纽约与美国经济金融界人士举行座谈时提出在危机中著名的“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的口号。

信心是温总理在这次全球经济危机中一以贯之的关键词,也是他每日的所思所想。由于温总理在如此多的场合反复强调信心与经济复苏的关系,不妨称之为“信心经济学”。

面对危机,为什么不先强调客观方面的努力,而是首先反复强调信心?

这是因为,现代经济已经是心灵的经济,“看不见的心”已经和“看不见的手”一样成为从微观和宏观层面操控现代经济的力量。

确切地说,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仍然在发挥作用,但是更隐蔽地,看不见的心却在操控着看不见的手,是最深层的决定性力量。

看不见的手,是指市场机制对经济的调节;看不见的心,就是指直接作用于经济运行的心灵力量,并且这种心灵力量直接外化为经济运行的特定规律,它是无数微观市场主体心灵的合力。

在工业化完成之前,经济规律的心灵规律并不明显。

在工业化完成之后,一方面,由于生产的发达普罗大众在满足温饱之后仍有大量剩余财富用于追求更高的精神满足,这种精神需求催生各种相应产业的发达,比如影视娱乐产业、各类文化产业。这些满足精神需求的产业除了遵循市场价格和供求规律外,还直接由大众心灵规律操控;另一方面,金融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资本虚拟经济直接受作用于大众的心灵,成为一种独具心灵规律的现代经济。

现代行为经济学、行为金融学与新古典主流理论的区别就在于以“看不见的心”来替代“看不见的手”,探讨金融的心灵规律。

具体地说,看不见的心在三个层面操控整个经济:

第一个层面是虚拟经济层面,即金融证券市场,看不见的心直接决定市场走向。资本市场的运行规律的确是由看不见的心决定的,经济学界的实证研究也表明,长期来看找不到股市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相关性。例如,熊市和牛市的区别,既不是股指的高低、也不是市盈率的高低,更不是股票价格的涨与跌,区别熊市和牛市的关键其实是投资者的投资心态:不妨回顾一下2007年“5.30”以前的中国股市以及“5.30”以后沪指冲击6000点大关时的中国股市,只要股指敢跌,就有人敢买,这就是牛市。再看看沪指6124点见顶以后的中国股市,每一波上升或反弹,就有人想卖、想解套、想割肉,这就是熊市。所有技术指标只不过是股票投资者心理状态的集中反映罢了。

第二个层面是宏观经济走势,看不见的心直接决定宏观经济走势,在经济萧条开始后,经济萧条引发信心丧失,信心丧失导致投资、消费萎缩,这进一步加速经济萧条,这样无限恶性循环下去,就是一场灾难。

所以调控经济,首先要从心灵出发,把这个恶性循环的第一个链条打破,它就没法进行下去,经济就会止跌回升。

温总理的信心到底为何物?

我想它就是这种打破恶性循环链条的力量,一种使经济反弹的心灵力量。在危机中,看不见的心对宏观经济走向的决定作用是首要的,经济转好,首先要有信心,有信心开足了马力,创造一个新的复苏的起点,才会有今后的持续经济回升,可以说,什么时候信心恢复了,什么时候宏观经济就开始重新腾飞。信心是第一位的,第二位的才是客观的努力。

第三个层面是纯粹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经济领域,这些领域的运行规律完全由社会心灵决定。

比如明星娱乐经济、炫耀性经济、“意识形态经济”(欲知其含义,请到网上搜索本人的《愤青是个大市场》一文)、品牌虚拟经济,这些经济的规律既要遵循传统的市场规律,同时更要受到心灵的牵引。

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心灵经济,已经渗透到各个经济领域,既细致入微地影响每一个人的生活、呈现在各个领域的微观经济中,又对宏观经济的运行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事实上,整个现代经济已经是一种走入人类心灵世界的经济,这样一种经济时代的国富国穷的逻辑需要我们重新去把握,这种逻辑已经不同于工业化早期的国富国穷逻辑,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已经可以安放起来。

第一篇 什么样的国家会成为当代发达国家 第一章 大话金融:中国经济是庞氏骗局吗?

<h3>一、外汇的故事</h3>

外汇的问题,涉及中美经济的许多核心,中国2.4万亿美元的巨额外汇储备的形成过程、政府对其的使用方式,都隐含了“中美国”的运作本质,其中展现的中美国富国穷的逻辑更是精彩绝伦,中国要超越美国,在汇率和外汇储备问题上必须有新的战略思维。

不过这里我们还不需要深入论述,还是先得给各位普及一下关于外汇的常识再说。

国内无论是老百姓还是经济学者,对于外汇储备的言论实在是惨不忍睹,迄今为止,我还没有发现一个说的好的,说得都对的。所以,只好由我再来为大家深入浅出地谈谈这个问题。

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外汇。

老王家15口人,老王家大院是个独立王国,大院里面只准许流通人民币,他们要出了大院则一律需要用美元来购物,那么老王家需要储备美元,以满足十五口人到院外够的需求——每一个人到院外购物都需要把人民币先换成美元才行,王家规定680元人民币可以换100美元。

王家大女儿进城卖菜,坐车来回各需要10美。她就需要拿出68元人民币去老王那换10元美元,否则司机不让上车啊。她卖掉蔬菜得了110元美元(坐车回家花掉10美元,还剩下一百美元),回家就得上交给老王。老王呢,就印刷680元人民币给她。这样,老王家的GDP就增加了680-68=612元人民币,同时,老王手里增加了100元美金的外汇储备了。

这100元美元老王把它放在哪里呢?放在墙洞里面?即使家里没有老鼠也不成啊。美元天天贬值啊。所以啊,就放到美国银行里面赚点利息,啊,不,买些美国国债更保值些。这100美元的外汇储备有何用呢?有啊。1)小孙子想吃麦当劳,人民币人家不收啊。小孙子他爹就得拿出680元人民币跟我换100元美元才行。同理,大女儿的女儿想去西单商场买袜子也得这样。2)下个月,二女儿也要进城卖菜了,她也需要10美元坐车啊。老王呢,是个葛朗台式的人物:小孙子不许吃麦当劳,小孙女不能穿新袜子。外汇要留给女儿们进城卖菜路费用。这样一年下来,女儿们进城卖了100次菜,老王家外汇储备增加了1万美元,再过十年,老王家就累积起了10万美元的“巨额”外汇储备。(本故事改编自凯迪网友“浏星雨”《和爱国学者深入浅出地谈美元外汇储备》一文)。

现在我们明白中国的外汇储备是什么了,中国的企业出口商品赚到的美元,由于不能在国内流通,只能去银行换成人民币,银行哪来的人民币给它呢,印刷。银行每收到一笔美元,就会印刷等值的人民币还给当事人。所以,外汇储备本身不是财富,它所代表的财富已经印刷成人民币在国内当事人手中了。

那么外汇有什么用呢?

仅仅是当国内有人要进口或者出国购物时,让人能够交换到美元而已,也就是说,外汇储备是为需要使用美元的国内人士做的一种准备。现在问题来了,储备了那么多的外汇,平日里拿着人民币来兑换美元的人们只消耗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剩余的这么多闲置在银行的美元是不是可以用来干点什么呢?是的,可以到海外投资,让它升值。是不是什么都可以投资呢?当然不是,只能投资流动性高的项目,就是随时可以脱手的项目,要不然,一旦国内来兑换美元的人突然增多时,你拿什么给他们。同时,也不能买风险大的投资品,同样的道理,如果亏了你拿什么应付国内的兑换需求。

如此一来,美国国债无疑是最佳选择,流动性高、风险小。

明白了外汇是什么,也就可以摆脱一些误解了,这里举两个常见误解,其他则可以触类旁通了:

误解一:外汇储备在贬值。

这种误解最为普遍,它看起来实在太有道理了。因为美元相对人民币一直在贬值,所以我们的美元外汇储备也就贬值,难道不是吗?

当然是错的,外汇是用来买外国商品的一种准备,它代表的财富已经印成人民币发给国人了,所以自然不能根据它能交换的人民币的多少评判它是否贬值。你不能说这2万亿美元外汇几年前你可以换到16万亿的人民币,而现在只能换到15万亿就说它贬值了,这之间毫无关系。外汇是否贬值,只能看它对外的购买力是否降低。国际通货的购买力评价应该兼顾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和通货本国的物价水平两个方面。

这两年来,国外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经过一轮暴涨后逐步回归历史中游水平,由于全球经济的不景气,短期之内价格大幅上升的概率并不高。

美国一直处于低通货膨胀水平,其他主要国际储备货币属国(如欧元区各国、日本等)的通货膨胀率也基本处于较低位置,所以,这些国际通货区域的通货膨胀率不高,也即是说,外汇储备的对外购买力并没有受到削弱,外汇储备并没有贬值。从内部来将,央行收揽了国内经济体货币错配的损益,代管了对外购买力,人民币的对外升值仅仅表明进口部门换汇成本下降,或是出口商的售汇收益减少,损益留在内部。对外部购买力的评价而言,国民总体财富没有减少。

误解二:拿巨额外汇分给百姓刺激内需。

显然,这是对外汇储备的含义的低级误解,有著名经济学家提出把外汇储备直接分给百姓的荒唐说法。

我们已经知道,外汇所代表的财富已经换成人民币形成了国内财富和购买力。在央行手中,外汇储备是对进口或债务清偿的支付准备,以备国内实体对外之需。如果央行把外汇直接分给老百姓去刺激国内市场,老百姓还是要把美元外汇换成人民币进行购买,这与央行直接印刷人民币发给老百姓有何区别,不过是无端地增加了流通中的货币而已,最后的结果只能是通货膨胀,任何人的国内的实际购买力没有任何改变,内需也不会有任何改变。如果民众拿着分到的外汇去进口外国商品呢?这就是直接用外国商品取代了内部消费,内需同样毫无增加,比方说A拿着分到的1000美元直接购买外国笔记本,那他就直接挤掉了一台国内笔记本的销量,内需毫无增加。

<h3>二、股市的故事</h3>

这是我上学时一位教逻辑学的教授讲述的他表哥(下文用张三作为代号)的离奇事迹。

张三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乃内蒙古某地乡下人士,却是个天才的大忽悠,因为他竟然心血来潮跑到忽悠的发源地东北去忽悠。

1998年年初的某一天身无分文的他来到东北某个中等城市,以投资商的身份和当地政府谈兴办养殖场的事。也不知怎的,政府就相信了,给他划了一块地,还提供贷款帮其兴建厂房。养什么呢?记不太清了,好像是养狸猫。

这张三声称他的团队配种出来的这种东西具有相当高的药用价值,只要进行养殖,销路不成问题,最诱人的是,他的公司负责回收全部的狸猫。这东西一买要买一公一母两只,买回去之后养大交配生仔,公司负责原价(开始卖出去的那对狸猫的价格)回收全部生出来的仔。而年初买来的一对狸猫到年底可以生育四只幼崽,这样对养殖的百姓来说明摆着是稳赚不赔、年利润达400%的买卖。

一开始人们将信将疑,他就先签订回购合同,也就是只要你养,我就肯定高价回收。这样就有一小部分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购买了些幼崽回家养殖。几个月之后成熟了交配后生了四只小狸猫,张三果然按合同回购,于是这批养殖户都赚到了钱。他们尝到甜头之后,当然会扩大养殖规模,想赚更多的钱,同时周围的人也被带动起来,加入到养殖户的行列。

于是这个雪球越滚越大,到1999年年初的时候,整个城市包括郊区有近千户家庭都在养这个东西,累计购买幼崽的金额达到了300多万元。

各位应该看出了其中的端倪,没错,张三回收的小狸猫其实都卖给了下一波养殖者,而全然不是卖给制药厂。只要下一波的饲养者大大超过前一波,那么这个雪球就一直可以滚下去,何时是个尽头?直到没人接盘的时候,就是尽头。

到了2000年年初,卖出上一年年底回收的全部幼崽后,张三已经坐拥千万资产了。

就在这一年,由于张三的养殖场和带动的全民养殖业大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可观的税收收入,他当选了该市的人大代表,这下可好了,更加坚定了老百姓对他的信任,以至于一些蒙在鼓里的领导也加入到了“稳赚不赔的”养殖行列。

2001年年初,张三卖掉回收的幼崽,收入了近亿元。

按照合同条款,这年年底张三公司要支付数亿元来回购成熟的新诞生的幼崽。可养殖户们却等不到这一天了,因为张三估摸着养殖户人数已经到了这个城市极限了,下一波不会再有什么人了,雪球要滚下去,除非把范围扩大到全省乃至全国,可是他做不到这一点。于是在这一年的中旬,他便宣布公司破产,逃之夭夭。当然最后还是被抓进了牢房。

我们来续写一下这个故事,假如张三可以一直逐步把这个“养殖业”扩展到全国,会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和结果。那他这个养殖业就成了中国的股市。一波一波的跟进,拉起一个大牛市,直到最后一批接盘者而崩溃。

在最后一批之前的那些人,则确实赚到了钱,他们赚的钱也就是最后这批人亏的钱。

从本质上说,股票的微小价值就是它的每股收益,比如说每年5毛钱,那么设想得存多少钱去银行才能得到5毛钱的利息呢,假如是100元,那么这个股票的价格就是100元。你会质疑,我花100元只买了只值五毛钱的东西,我傻啊。

别急,这股票可以转让,如果你总是能找到下一个买者,就不用担心了。听起来很合理,实则经不起推敲,每年支付5毛钱还不容易吗,我拿着一张废纸给你,说这张纸每年产生5毛钱的收益,售价100元,你愿意买吗?实际上我根本不用经营什么产业,每年就从卖出的白纸上抽出几毛钱给你们就可以了。没错,股市与张三的骗局非常类似,股票就是张三的狸猫,张三是诈骗罪,那么股市则是一个简单的善意欺骗。

股票与张三的狸猫一样,本身没什么价值,是因为后面有人接盘,它才有了价值,与狸猫一样,到了最后没人接盘的时候,它就露出了自己毫无价值的本来面目。

<h3>三、银行的故事</h3>

这也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那个时候很流行办贵族学校,一开始从广东、海南,后来延伸到各大城市,包括北京。

李四当时是一个在海南开皮包公司的大忽悠,“天资聪慧”的他很快洞悉了贵族学校的奥秘所在,于是他准备“干一票”,他选择到北京。

一到北京,他租了一辆奥迪A4直接跑到景山中学找到当时的校长谈“合作办学”。校长一看,此人穿着高贵时尚,又有这么豪华的车,当即一拍即合。

说实在的,在此之前有很多商人找过他谈合作,但都比这位李四派头小多了,看不上眼。

这下李四拿着与景山中学合作办学合同的金字招牌,很容易就忽悠了一个人投资,他愿意出200万元。李四继续忽悠下一个投资者,说我有200万元,有景山中学的合作,咱们一起办贵族学校。

就这样忽悠了近千万元,拿着这些钱就可以忽悠政府给地了,很快就划到了一块地。马上动工建学校,同时开始招生,他的学校只有高中部,三个年级。

招生的办法是,每个学生缴纳50万元,三年之后全部还给你。不考虑利息的话,相当于免费上学啊,生源很快就搞定了。

并且,由于李四有雄厚的资金,又有景山中学的合同,还有政府给的土地,极为靠谱,所以每个报名者都乖乖地在报名时就预付了学费。拿着这些报名费和之前的1000万元,学校很快就以深圳速度盖起来了。景山中学的校长、老师们、当地政府人员、第一批学生家长跑来一看,果然够高档,楼梯扶手全都是不锈钢的,那年头这是很少见的。

接下来,空手套白狼的李四就开始了一个简单的游戏:每年他只须把新招的高一学生交的学费退还给毕业的高三学生,只要每年都能招到新生,那么李四手中永远都握着两届学生的学费,那是几亿元的资金,这些钱,他想用来干嘛就干嘛。

没错,李四的贵族学校与现代银行是一样的,银行也是如此,把新客户存入的钱支付旧客户要支取的钱,银行比李四更厉害的一点是,存钱的人并不会到了某个时期就把钱全部取出来。什么情况出问题呢?

对于李四来说,招不到新生就是他的末日,因为他就必须把手中两届学费拿出一半来支付给毕业的学生,连续两年招不到新生,李四就破产了。

对于银行来说则是经营不善导致坏账烂账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无法应付日常的取款需求,它就破产了。

李四深知这个游戏很危险,所以他干了几年之后就卷了一笔钱走掉,把学校转让给了别人。

<h3>四、中国经济是庞氏骗局吗?</h3>

我还需要介绍一个非常重要的词汇给大家:庞氏骗局。

相信对这个词有所了解的读者已经反应过来了,我前面提到的张三养狸猫的例子其实就是典型的庞氏骗局,至于胸无点墨的张三是天才自创还是“学习”了理论加以运用,就不得而知了。

什么叫做庞氏骗局呢?

它是指用后来的“投资者”的钱,给前面的“投资者”以回报。

“庞氏骗局”源自于一个名叫查尔斯·庞齐(CharlesPonzi,1878—1949)的意大利人,他1903年移民到美国,干过包括油漆工在内的各种工作,但他却一心想发大财。他发现最快速赚钱的方法就是金融,1919年的某一天他忽然灵感浮现设计了一个投资计划,来到波士顿向大众兜售。他宣称,购买欧洲的某种邮政票据,再卖给美国,便可以赚钱。国家之间由于政策、汇率等等因素,很多经济行为普通人一般确实不容易搞清楚。庞齐一方面在金融方面故弄玄虚,另一方面则设置了巨大的诱饵,他宣称,所有的投资,在45天之内都可以获得50%的回报。

而且,他还给人们“眼见为实”的证据:最初的一批“投资者”的确在规定时间内拿到了庞齐所承诺的回报。

于是,后面的“投资者”大量跟进。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差不多有4万名波士顿市民,傻子一样变成庞齐赚钱计划的投资者,而且大部分是怀抱发财梦想的穷人,庞齐共收到约1500万美元的小额投资,平均每人“投资”几百美元。当时的庞齐被一些愚昧的美国人称为与哥伦布、马尔孔尼(无线电发明者)齐名的最伟大的三个意大利人之一,因为他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发现了钱”。

庞齐住上了有20个房间的别墅,买了100多套昂贵的西装,并配上专门的皮鞋,拥有数十根镶金的拐杖,还给他的情人购买了无数昂贵的首饰,连他的烟斗都镶嵌着钻石。当然,作为张三的祖师爷,庞齐也享受了和张三一样的悲惨结局——这是必然的结果,你要想庞氏骗局不破灭,只能是下线可以发展到无限多,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1920年8月这个游戏就玩到了终点,庞齐破产了。庞齐被判处5年刑期。

出狱后,他又干了几件类似的勾当,因而蹲了更长的监狱。

1934年被遣送回意大利,他甚至想办法去骗墨索里尼,可惜没能得逞。1949年,庞齐在巴西的一个慈善堂去世。死去时,这个“庞氏骗局”的发明者身无分文。

自庞齐以后,不到100年的时间里,各种各样的“庞氏骗局”在世界各地层出不穷。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改头换面地“庞齐骗局”也大量进入中国。

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南方地区曾经出现一种“老鼠会”,就是“庞氏骗局”的翻版。而更令人熟知的“庞氏骗局”改进版,就是各种各样的传销。一些在中国发生的非法集资案,大多也都是“庞氏骗局”的再现。某些突然暴富的中国商业奇迹,例如前不久被拆穿的浙江26岁的女富豪吴英,其发财手段也是“庞氏骗局”的再现。2007年蚁力神事件,也是类似的骗局,利用新加入的购买设备和蚂蚁种的钱来支付之前的投资者。其他如万里大造林,事实上也是这一“古老”骗局的更新版,只不过“庞氏骗局”45天回报周期,被万里大造林改为8年。

其他如向农民推销种植某种奇怪的农产品或养殖产品,然后许诺高价回收,都属于此类骗局。

好,现在的问题来了,既然我前面说了张三的养殖业其实和股市的道理是一样的,那么这是不是说,我们的股市也是一种庞氏骗局呢?

是的,从这两者的运行机制上是可以这么说的。但它与一般的庞氏骗局有两点根本区别,第一点我在前面已经提到过,就是股市因为有国家力量的推动和公司信誉的号召,它的下线可以发展很大,可以扩展到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第二个区别是,一般的庞氏骗局破灭之后它就结束了,最后一批接盘者的财富灰飞烟灭,而股市泡沫破灭之后尽管最后这批介入者也是财富灰飞烟灭,但是股市却不会就此结束,它还继续开下去,这就意味着只要等下一批股民攒够了钱,可以重新拉高股价,也就是说,那些被套的股民存在解套的机会。

所以给股市下一个最精确的定义:它就是一种可持续的、永远不会结束的庞氏骗局。除非有一天全世界各国的政府一致同意取消股市,否则它就不会灭亡。

最近我们听到一种更为耸人听闻的说法,美国有一个哥们说,中国经济增长其实也是一种庞氏骗局。说这话的人是美国西北大学的中国问题专家维克托。其原话是中国经济是“一个庞氏骗局,主导的是中国的央行,而且它还可以印钞票。”(见美国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12月号刊《中国的泡沫》一文)

这样的说法有什么依据呢?

《中国的泡沫》一文主要说到两点:

一是中国的房地产泡沫,由于央行无限制发放贷款,大量信贷资金进入楼市,把房子炒到天价,使房屋成为了“金融产品”而不是居住物。投机导致房价不断上升引起民众恐慌性购房,成为可怜的接盘者。现在百姓拿着两万元的钱去买本来只值五千元一平米的房子,房子已经成为了庞氏骗局中的中介物了。虚高的房价不是房子本身的价值,而是由于不断有人接盘而炒高的价格,一旦将来民众的财富耗尽,再无接盘者,楼市则崩溃。楼市的庞氏骗局之所以推出中国经济也是庞氏骗局,在于,中国的GDP中房地产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尤其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其比重一直高于百分之五十。

如果楼市果真是一种庞氏骗局,那么中国经济就也带有了庞氏骗局的成分,即GDP中其实有很大的比重是即将瞬间大幅缩水的毫无价值的房价。

二是中国的股市,道理一样,也是信贷资金炒高了股价。那么,这样的说法站得住脚吗?中国经济真的会成为庞氏骗局吗?这是书的后面部分要解决的问题。

我会告诉各位,中国经济不是庞氏骗局,美国经济和美元本身才是真正的庞氏大骗局。

简单地说,中国在世界上是生产物质产品最多的国家,怎么可能是庞氏骗局?庞氏骗局的本质是只有货币的转移而没有财富的生产;而美国恰恰是借贷消费(实则是印钱购物),同时他们不生产大部分的物质产品,他们的经济才是一种庞氏骗局,他们的美元更是一种庞氏骗局,美元的价值在其国内已经完全没有匹配实质的财富去对应,它之所以有价值的解释只能像一首歌唱的那样:因为爱所以爱。是因为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已经傻掉了,各国都去接受美国的废纸,心甘情愿让这个废纸具备价值来购买物品。

美国是一个空壳经济,空壳美元,不事生产而坐收暴利,他们是一种全球性庞氏骗局的巨大受益者,这就是他们富强的根基之一。

<h3>五、虚空的金融,却是国际剥削的利器</h3>

通过上面的三个例子,我们对金融得到一个最为直观的了解,它是虚的、空的,金融就是虚空,它本身毫无价值,它本身也不直接创造任何价值(可以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而间接促进企业创造价值)。有了这么一个对金融本质的基本认识,我们可以做出以下有用的判断:

1、金融是一种接棒游戏,由于它本身无价值,必须在接棒的进行中它才会表现出市场的价格来。这其中的具体含义,上文中的张三养殖狸猫的案例已经说清楚了,狸猫本身无价值,它如果要在市场上表现为有价之物,必须是不断地有人接棒,并且这种接棒不能停止,必须是动态的。股票、银行概莫如是。本书的后面分析房地产泡沫时,会指出房子也经常异化为金融产品,丧失了它原来的用途:居住,而成为金融接棒游戏的中介物,买房子不再是为了居住,而是为了玩这种接棒游戏。

2、凡是金融泡沫,则必然会破灭。因为它是虚空的,靠接棒者维持一种虚假的市场价格,用脚后跟想想都知道,接棒者不可能是无穷数量,一旦后继无人,泡沫就崩溃。股市、“金融化”的楼市都如此。

3、金融可以让一个国家不用劳动而生活富足。道理很简单,一方面,金融本身是虚空,毫无价值,金融产品不需要劳动来生产;另一方面,它却具有可以无限膨胀的市场价格,一旦金融跨出国界,那么它就可以去交换别国的实打实的财富。虚空的东西交换大量实际的财富,这就意味着输出金融产品的国家凭空得到了财富,它的国民不需要干活也能住大房子、开汽车、有用之不尽的生活用品。现实中的美国就是一个这样的国家,至于它是怎么实现这种空手套白狼游戏的,则须留待后文解析,这其中外汇、股市、银行充当了最重要的工具。

4、对于一个不能用金融去剥削别国的国家,它的金融一半属于瞎折腾,做无用功。之所以说是一半,是因为银行、股市多多少少还具有为实体经济融资的功能;但另一半的情况它是在吹泡沫,不创造财富却导致财富的不公正的大规模转移,在法治不健全的情况下,金融成为权贵席卷百姓财富的工具;在任何情况下都成为国际炒家的超级提款机,比如香港,即便有健全的法制,也成为了欧美金融巨鳄们的提款机,你看看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央给香港了多少美元填补亏空。

第一篇 什么样的国家会成为当代发达国家 第二章 走入人类心灵世界的现代经济

<h3>一、“画饼充饥”的明星娱乐业</h3>

电视剧《走向共和》里面有一个这样的情节,说是清朝末年袁世凯在天津搞新政办洋务,也就是引进当时国外的各种近代工业和新鲜玩意儿,其中就包括电影。

洋务搞得差不多的时候袁世凯就请慈禧太后来天津视察,老佛爷很给面子,说来就来了。袁世凯安排人把老佛爷视察进行全程录像,制作成电影胶片,然后请老佛爷进入电影院观看。这可是慈禧第一次看电影啊,而且第一次看的电影就是她自己当主角的电影,别提有多震惊和兴奋。

不过兴奋之余,慈禧却对袁世凯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她说:“这东西好是好,可终究是个画饼啊,画饼可不能充饥啊,还是搞点实际的东西吧。”(大意,不一定是原台词)

显然,好莱坞的导演和明星们是不会同意慈禧太后的观点的,因为他们天天都在画饼充饥,他们一部电影的票房收入,用来买武大郎的烧饼的话可以绕地球好几圈。

什么情况下画饼可以充饥?

那就是画饼也能忽悠别人来买单的情况下,你的画饼可以换来无数的真饼。好莱坞电影不就是这样吗?它可以无限复制,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在全球范围内席卷财富。

看看最近在中国热映的电影《阿凡达》的业绩吧。

《阿凡达》在中国稳坐票房冠军,中国成为《阿凡达》最大的海外市场,累计票房为1.76亿美元(约合12亿人民币)。而在北美累计票房更是达到了7.069亿美元,成为历史上第一部北美票房突破7亿美元的影片。而《阿凡达》的全球累计票房达到24.81亿美元。(以上数据截至2010年3月1日)

24亿美元是什么概念呢?你可知道重型航母(排水量60000吨以上)的造价是35亿美元左右,组建编队(4艘护卫舰,4艘驱逐舰,2艘反潜,1-2艘潜艇)共35亿美元左右,舰载机,需要35亿美元左右,共100亿美元左右,也就是说推出四部《阿凡达》这样的电影,就可以建造重型航母战斗群;中型航母(30000~60000吨)造价15亿美元左右,组建编队15亿美元左右,舰载机15亿美元左右,共50亿美元左右,两部《阿凡达》搞定;而轻型航母(30000吨以内)美元造价5亿美元左右、组建编队7亿美元左右、舰载机5亿美元左右,共20亿美元左右。可见一部《阿凡达》的收入就可以造一个轻型航母战斗群。

《阿凡达》一片导演十多年前的另一部电影《泰坦尼克号》同样是创造了183530万美元的票房神话。

这就是现代娱乐业的威力,面对这样的事实,你能说明星娱乐业不是美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吗?

有数据显示,娱乐业每年的出口额多年来一直占据了美国每年总出口额的1/3之多!明星娱乐业无疑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你走到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只要它实行的是市场经济,那么就一定有这种经济形式的繁荣存在。

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可以说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明星娱乐产业的,那时候大家都崇拜毛主席,而不是崇拜明星,那时候只有革命电影,只有样板戏。

改革之后,港台明星娱乐业迅速进入中国大陆,一夜之间催生了大陆规模庞大的明星娱乐业,影视歌全面发展,从一开始只有港台明星和相关娱乐产品,到今天的大陆自产的多如牛毛的本土明星和产品,其发展可谓波澜壮阔。

对于这种现代经济形式,我们应该怎么看待?

首先要承认它的客观存在,无论你喜欢与否,它都已经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会一直存在和发展下去,只会越来越繁荣,而不可能衰败和消亡。

因为,人们普遍满足温饱的时代,多余财富只能用来满足精神需求,影视娱乐对人的精神需求的满足无可取代。

其次更重要的是要认清娱乐业对于当代世界各国国富国穷的意义是什么,它对于一个富国的意义是什么,对于一个力争成为发达国家的落后国家又有什么意义。这是本书关注这种经济形式的落脚点。

我要告诉各位,娱乐业对于一个国家的意义不在于娱乐了大众,更不在于催生了一批大大小小的富翁明星和导演,它的真正意义只能体现在国与国的经济交往中。

这是因为,娱乐业其实本身不创造任何价值和财富,相反它是在耗费巨额的物质财富。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好莱坞拍一部电影假定花费1亿美元,然后在全球上映票房收入20亿美元,从GDP核算的角度美国会增加19亿美元。

那么,世界果真会因为这一部电影而增加了19亿美元的财富吗?

显然是扯淡,世界范围内的财富没有任何增加,而是拍电影之前就已经存在的全世界人民的财富在观看电影之后转移了20亿美元给美国,世界范围内的财富其实是蒸发了1亿美元,也就是好莱坞拍电影耗费的1亿财富,拍电影炸毁的各种道具(汽车、飞机)等等是世界范围内财富的损失。

可见,娱乐业的所谓产值是通过转移别的产业的价值而来的,它本身毫无价值,相反还摧毁了大量财富。这也就是说,假如娱乐业圈定在一国之内折腾的话,这一行业带来的总的效果就是一部分财富从大家手中转移到了明星和导演手中,社会的总财富没有任何变化,同时,这一国境内的物质财富要因为拍电影而损耗一定的数量。

所以,娱乐业如果不能走出国门,它对一国而言就是一种内耗,带来的是一国财富的净损失。

中国大陆的娱乐业基本上就属于自己瞎折腾的类型,被周边的香港、台湾、韩国、日本全面包围,毫无招架之力。这样的娱乐业是国家的祸害。

娱乐业只有走出国门,用电影、音乐、明星品牌等娱乐产品去席卷别国的财富,它才具有价值。

因为,尽管拍一部电影在全球上映带来的是全球范围内财富的净损耗,但是对于拍这部电影的那个国家而言,它却是获利巨大的:它拍电影耗费的资源远远少于得到的票房收入。

所以,明星娱乐业对于当代国家富强的含义就是,它必须成为席卷别国财富的工具,如果不行,则至少要能抵挡别国的娱乐业入侵。这个逻辑我在后文还有诸多论述,暂且打住。

<h3>二、炫耀也是巨大生产力:荣誉产业的兴起</h3>

“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其动机都来自性欲和虚荣心”“性欲和虚荣是原动力”,这两句话不是我瞎说的,而是人类伟大的先知们说的,前者是弗洛伊德的名言,后者是伟大的哲学家休谟说的。

在经济的运行中,虚荣派生出了什么呢?

是炫耀性消费,从而是一个整套的生产“荣誉”并出售“荣誉”的产业,说的通俗点,就是生产用来满足面子的商品的产业。这种商品在经济学上有一个专有名字叫做炫耀性商品,人们买它不是为了使用它,而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通过别人的羡慕、妒忌而达到满足。

炫耀性消费,就是自我陶醉的一种精神层面的消费。这种经济有多重要呢?

浙江大学有一位一生致力于研究亚当·斯密的的罗卫东教授,他从这本书中得到一个结论:没有虚荣,就没有经济增长,炫耀性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因为,衣食住行的本能消费只能是简单的重复,不会有增量发生,今天你吃两碗米饭就饱了,明天也一样是吃两碗。

只有当你把吃饭当成一种炫耀时,你才有可能花费更多,你可以锦衣玉食,这时的吃饭就不是为了填饱肚子以及获得舌头感官的享受了,而是为了虚荣,为了尊贵。

但凡卓有成就的经济学大师都会关注到这种经济形态。

100多年前,经济学家马歇尔的旷世名著面世,该书第三篇特别强调了人们对自豪感的欲望的追求,他详细论述了自豪感的欲望与经济活动的关系。“由于自然变化产生的对衣服的需要,是随着气候和季节而变化的,并随着人的职业性质而稍有不同。但在衣服方面,习惯上的欲望却胜过了自然的欲望。”

所谓自豪感欲望,就是虚荣心。

马歇尔进一步说“当一个人的财富增大时,他的食物和饮料就变得更为多种多样和昂贵了;但他的食欲是受自然的限制的,当他花于食物的费用达到奢侈浪费的时候,满足款客和夸耀的欲望,比放纵他自己的感觉器官,次数更多。这一点使我们注意到西尼尔所说的:多样化的欲望尽管是强烈的,但与优越感的欲望相比却是微弱的。”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马歇尔已经发现,在决定人消费活动诸多欲望中“优越感的欲望”占据的是支配地位:“多样化的欲望尽管是强烈的,但与优越感的欲望相比却是微弱的”。当人的金钱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用于购买虚荣满足的钱就要占最大的分量:“当他花于食物的费用达到奢侈浪费的时候,满足款客和夸耀的欲望,比放纵他自己的感觉器官,次数更多。”

不过,研究虚荣经济的真正大师是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teinBVeblen,1857—1929),他的开山之作《有闲阶级论》就是一部专门研究有闲阶级炫耀性消费的著作。凡勃伦认为人类有两种本能:一是歧视心理和虚荣本能;二是作业本能。人类社会存在着两种社会制度:一种是满足人类物质生活需求的生产技术制度;另一种是满足人类虚荣本能的私有财产或金钱关系的制度。前者以作业本能为基础,后者以虚荣本能为基础。基于这样的认识他建立了一种新的经济学:制度经济学。

凡勃伦显然与弗洛伊德以及休谟遥相呼应,凡勃伦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人类的经济活动主要就是虚荣心来驱动的。

在工业化之前的时代,人们努力成为有闲阶级(也就是不用参加生产劳动的阶级),通过雇用或多或少的奴仆来炫耀自己的有闲,从而得到一种作为人上人的尊贵感的满足,这就叫做炫耀性休闲;工业化之后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时代,每一个人的奋斗目标不过是为了最终能进行炫耀性消费而已,通过歧视性对比(通过拥有昂贵的炫耀性商品来形成与普罗大众的区别,形成高贵与卑贱的反差)来寻找人生价值。

凡勃伦对炫耀性消费的研究非常精湛博大,限于篇幅我不能叙述过多。我要告诉各位的是,在现代社会,由虚荣心所派生的经济产业得到长足发展,这些产业多以品牌形象为基本特征,或直接生产无形的荣誉商品、或以某种物质形态的商品为“荣誉载体”,向“求荣若渴”的消费者提供丰富多样的“荣誉享受”。

所谓荣誉商品,就是指能满足人类荣誉需求的商品。

现实中的荣誉产业可以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主流荣誉产业。

奢侈品经济、品牌服装业、美容业等在现代社会随处可见的经济形态,都归类于主流荣誉产业。

主流荣誉产业主要就是指诸如此类以满足人类荣誉为主的产业,这些产业的商品,多数也有其实际用途,但是其最主要功能在于带给人荣誉。

当你在“阿玛尼”专卖店买下一件价值2000元的上衣后,再到服装批发商场却能以100元的价格买到一件质量、外观都差不多的衣服,你为购买前者多花费的1900元,只是为了获得品牌的荣誉——1900/2000=91%就是“阿玛尼”的荣誉成分。

可用同样方法计算奢侈品的荣誉成分:也许你只要花费500元,就能在裁缝店定做到与售价10万元的品牌西服在物质层面上不相上下的服装,那么,品牌西服的荣誉成分为99500/100000=99.5%。

可见,奢侈品的荣誉成分接近于100%,其现实含义是,奢侈品是纯粹的满足虚荣心的商品。

主流荣誉产业可细分为三个层次:

高级荣誉经济——主要就是指奢侈品经济,这类经济是一种天然的垄断行业,一个奢侈品牌的打造,往往需要百年以上的历史奋斗和多方努力,巨额的成本投入只是必要条件却不是充分条件,单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未必能打造出奢侈品牌,世界上的奢侈品牌大多有优良的“皇室血统”,有超乎寻常的高端制造工艺,奢侈行业的门槛之高足以奠定其垄断特征。高级荣誉经济具有至高的荣誉性,在历史发展中其荣誉不会发生损耗,长久保持高荣誉高价格是此类经济的本质特征。

品牌时尚产业——这类产业也必须以品牌为基础,但是其品牌“荣誉含金量”要比奢侈品低一个档次,其不具备奢侈品那样的至高的荣誉性,也不能像奢侈品一样长久保持高荣誉,而是具有荣誉效用递减的特征。

品牌服装业是这类产业的典型,对市场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一个事实:品牌专卖店的服装总是要经历一个价格递减的过程:刚上市时价格很高,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打折,最后在略高于普通服装的价格水平清仓。隐藏价格递减后面的是荣誉效用递减:时尚的东西经过时间推移,随着在人群中密度的扩大,其满足人们荣誉需求的能力越来越低,这决定了商家要不断降低价格来保证销量,后文对此将有更深入的叙述。

“转化型”荣誉产业——比如美容经济就属于此类代表行业,前述两类荣誉商品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商品直接带给消费者荣誉,商品本身就是直接用来炫耀的,或者说,消费者主要是通过商品本身的品牌和高价格来获得炫耀满足,但是美容业却不是如此,比如人们购买了高级护肤产品,消费者并不以商品本身为炫耀,而是通过护肤品美化自己的容貌,美化后的容貌使得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获得更多的赞美。可见,美容商品需要转化为消费者的美貌才能带给消费者荣誉,正因为如此,才把这类荣誉产品成为转化型的荣誉产品,以体现跟其他荣誉经济的区别。

第二类:“泛荣誉经济”。

由于“出售”荣誉总是能带来超额利润,在利润的诱惑下,现代经济中许多产业都有荣誉化的倾向,荣誉经济正在以极快的速度渗透到众多产业当中,许多本来不属于荣誉经济的,都在不同程度上具有了荣誉成分,而另一方面,这些产业在具备荣誉的同时又保持了以实用性为主的特征,所以这类产业不应当归类为主流荣誉产业,不妨称之为“泛荣誉经济”。

这类经济在现实中的例子俯拾皆是,如餐饮业中服务员的仆人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仆人化的服务员根本的用途就是使顾客获得心理上的尊贵,而不在于高质量的服务能带给顾客肉体上多大的快感。

那么从国际经济交往看,荣誉产业对于一个国家的兴衰有着什么样的重要关系呢?在本书的后面部分我会告诉各位,奢侈品和国际品牌其实已经成为了当今“新帝国主义”剥削别国的极为重要的手段。这种剥削的效率,远远大于100年前的帝国主义靠抢的方式。

国际品牌是当今发达国家维持繁荣的生死攸关的法宝,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走向富强的国家,一定数量的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品牌的创立则同样是必要条件,一句话,无国际品牌则无中国的真正崛起。

可惜的是,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无比悲剧的现实:改革开放30年,我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品牌都没有建成。

<h3>附录:闲话意大利人</h3>

意大利人有个恶习,这恶习是两件武器,一曰手机,一曰香烟。

而且两件武器常常并用,无论在校园,或街头巷尾,此番景象比比皆是。

意大利手机费极贵,但仍挡不住意大利女人用它作招摇的道具;吸烟之妙,是在公共汽车到站的一刹那,果断掷地的潇洒。

在意大利,陌生女人交往的方式,便是互敬香烟。烟瘾大,则免不了声音沙哑。沙哑是务求之境还是必然之过,不好轻易论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沙哑使意大利女人身上的野性美更加恣肆。单凭这声音,这女人便有了飞矢之力,仿佛令你筋骨寸断,动弹不得。意大利人的这种恶习其实是缘于一种虚荣心。

初到意大利的人,往往很有些自卑感,原因是与当地人比,自己的穿着打扮不免寒酸粗陋。若是走到米兰街头,类似的感觉会更趋强烈。

在全世界的时装之都,没有理由不让人感觉如此。

不过,意大利人的钱,差不多也就是你从头到脚,用肉眼所能看到的全部。

意大利人再委屈,也不能委屈了自己的外表。

还有就是,大多数意大利人会向亲友谎称外出度假,而实际上却躲藏在家中。他们在冰箱里塞满食品饮料,适当调节空调的温度,打开电话录音,放下百叶窗……仿佛真的去度假了。

为了对佯称要去的地方了如指掌,对当地的商店、餐厅非常熟悉,他们阅读大量材料,还编造一些“亲身经历”的趣闻轶事,并向亲友寄送明信片,让收件人好不妒羡。这些撒谎人由于手头拮据或其他原因,无法像其他人那样欢度美好假日。可又出于虚荣不愿在他人面前示弱,就采取了这种弄虚作假的做法。

叶楚华按:由此文观之,意大利的虚荣经济成分已经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了,在那里,似乎人们的所有消费行为都是出自于虚荣欲望,包括使用手机、吸烟这样的事,都仅仅是出于虚荣的欲望才去做。更严重的是意大利人似乎把所有的钱都用来购买虚荣心的满足了:“意大利人的钱,差不多也就是你从头到脚,用肉眼所能看到的全部”。因此可以认为意大利人已经进入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经济时代:虚荣经济时代。

<h3>三、走入人类心灵世界的现代经济:它渗透到了每一件产品、每一个产业</h3>

写到这里,我要总结一番了。说这么多,无非是要告诉各位一件事情:我们所处的已经是一个走入人类心灵世界的经济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经济是主导,是龙头,它在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中占的比重与这个国家的发达程度成正比,越是发达的国家,它的经济就越是精神的。

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中国古人不就说了吗:饱暖思淫欲,衣食足而知廉耻,仓禀实而知礼节。温饱之后,就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我们还可以搬出需求层次理论来论证它。需求层次理论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1954)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可以分为以下7个层次:①生理需求。②安全需求。③归属和爱的需求。④尊重的需求。⑤认知的需求。⑥审美的需求。⑦自我实现的需求。可见人的生理需求属于最低级需求。

该理论认为,每一个层次的需求的产生都必须建立在比他低级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例如,一个人如果连肚子都填不饱,那他就不可能去追求审美的享受。每一个人都是按照这七个需求层次,由低到高去追求的,从经济角度看,这种追求的限制条件就是人的收入水平。

随着收入的增多,人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首先是满足生理的需求,解决了温饱,衣食无忧,才有了求知欲、审美欲,才会去追求尊严,进行炫耀性消费。

对于个人来说,他的收入越高,在他的所有消费中,精神层面的消费的比重就越大;同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越是富裕的国家,它的精神层面的产业比重就越大,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就可以近似地看成是满足精神需求的产业,我们知道它在发达国家的比重都在70%以上,在美国更是高达80%。

正如我在本篇导言中所言,人类经济新旧两个时代的分水岭是工业化的实现,工业化的完成和生产力的大规模提高,导致人类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状态:工业化国家中的任何一个人,他通过工作之后所获得的收入,在满足衣食温饱之后都有大量的结余,这些结余最终都成为追求精神满足的消费需求。

换言之,这样的时代是一个大众化的追求精神满足的经济时代,正是因此,心灵经济才会形成庞大规模,才会成为现代经济的主导,也才有了从关系国家富强的角度研究它的价值。

须知,在工业化以前的时代,任何一个社会的绝大多数的人一生的劳动成果,仅仅足以养家糊口而已,炫耀性消费和其他类型的精神消费是极少数的有闲阶级的专利。这个阶段的心灵经济显然没有成为一国经济的主导,也不会与一个国家的富强与否有着密切而重要的关联。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早已进入到衣食无忧、普罗大众追求精神满足为主的经济形态,而中国也正在以极快的速度朝那样的形态发展,中国的这种变化,主要是改革开放30年带来的。

在这些年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心灵经济形态从无到有,直至遍地开花,无孔不入。

影视娱乐业,文化创意产业,旅游经济,宠物经济,炫耀性经济,金融投机业乃至赌博业等等,都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并且其比重日益增大,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这些方面的支出也日益增加。

在当今世界和中国,不仅这些纯粹的满足精神需求的经济形态不断发展,而且这种层面的经济也几乎渗透到了许许多多的那些本来不属于精神层面的产品和行业之中,你可以发现,今天的每一个产业、每一件产品都或多或少的汇聚了某种精神成分。比如,任何一种产品都要讲究包装,你买了它至少别让它丢了你的面子,别让人看着砢碜。

所以,我们所处的是一个精神经济的时代,是一个走进人类心灵世界的经济时代,在这种新的经济时代中,我们必须从心出发探讨国富国穷的当代国富论。

第一篇 什么样的国家会成为当代发达国家 第三章 我们怎么成为发达国家:当代世界国富国穷之真相

<h3>一、城里人为什么比农村人富裕</h3>

我们从一个简化的问题开始,即城里人为什么富,乡下人为什么穷?

这是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经济学问题。说它简单,是因为它本来就很简单;说它复杂,是因为我们大量的水货经济学者把它搞复杂了。

你回到100年前、工业化早期的欧洲,去解释城里人为什么富,农村人为什么穷,只须用到一条极为简单的经济学原理,就是在任何一本微观经济学教科书中关于完全竞争市场和非完全竞争市场的理论。

完全竞争市场的商品,价格总是最低的,生产它的厂商在长时期中仅仅获得零利润(意思是赚到的钱仅仅够支付厂商自己的劳动付出,也就相当于没赚钱)。

而非完全竞争市场的商品,则具有一定的垄断性,依据垄断力量的强弱,厂商可以不同程度控制商品的市场价格以实现最大利润。垄断性的厂商总是能获得比竞争性厂商更高的利润,生产竞争性产品的厂商肯定没有垄断性厂商获得的利润率高。

竞争性厂商拿自己的产品去和垄断性厂商的产品交换,肯定是吃大亏的。

尽管这种交换在现实中不是体现为物与物的交换,而是竞争性厂商卖了自己的产品获得货币,再用货币去买自己需要的东西,如果他买的恰好就是垄断性的产品,他就吃亏了。

试想一下,假如这一个国家的电视机只有你一个人能供应,那么你可以变着法子来获得最大的利润,比如,你把第一台电视机卖给最富裕的那个人,售价一个亿,不买拉倒,依次类推,你可以总是把每一台电视机卖给出价最高的那个人,你的利润将是最大的。或者你认为这样对同样的电视机定不同的价格可能不现实,你仍然可以找到一种产量和价格的最佳组合。假设电视机成本是4900元,定价2万元,可以卖出1000台;定价1万元,可以卖出4000台;定价5000元,可以卖出10000台,你经过比较,中间这个方案利润最大,那么你就生产4000台电视机,定价1万元出售,获得最大的利润。

但是如果这个国家突然出现了无数个和你一样的电视机厂商,你就惨了,你会发现你再也没办法随意定价和确定产量了,更别提把每一台电视机都卖给出价最高的人。道理很简单,这个价格你不卖,无数的人等着卖,所以同样的电视机最终竞争会使得价格跌到靠近成本的价格,比如5000元。

农民就是与生俱来地处于这么一种悲剧状态,他们就是这么一种面对无数竞争者的“电视机厂商”,当然,他们的产品是粮食而不是电视机。

没错,农民为什么穷?

就在于农民都是竞争性的厂商,农民提供的产品,几乎都是竞争性的产品,无数的单个农民之间相互竞争,不同农民之间的农产品接近于可以相互完全替代,这足以把农产品价格压到最低,单个的农民对市场价格没有丝毫影响力。

而与此同时,城里人提供的却都是或多或少带有垄断性的工业产品,有的是高度垄断的产品,比如医疗、交通、高端品牌商品、金融服务等等,这一类产品价格高得离谱;有的是中度垄断性产品,比如普通品牌服装、各类家电、各类电子产品等等,这一类产品不同厂商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但并不激烈,价格还是要大大高于完全竞争的状态;有的是轻微垄断性产品,比如廉价服装、廉价包装食品等等,这一类工业产品,由于过于低端,国内有数量繁多的厂商进行竞争,其竞争性基本上接近于农产品了,其垄断性是轻微的。

这注定了从事农业生产的绝大部分农民是不可能靠农业发家致富的,因为你们生产的是竞争性产品,却要和城里人生产的垄断性产品相交换,每交换一次你们就吃亏一次,你们生产的越多、交换的越多,你们吃的亏就越多。这才是剪刀差的真正含义——竞争性产品与垄断性产品相交换的结果。城里人因为提供的都是比农村人更具垄断性的产品,所以从整体上看,城里人一定比农村人富裕。

农民要发家致富大概只有四个办法:

1、脱离农业,进入工商业、金融业等等具有垄断性的能生产具有垄断性产品的行业。

2、碰运气。祷告让你所种植的农产品因为天灾全国减产一半,而你的农产品没有减产。或者买彩票买股票中大奖走大运。

3、生产具有垄断性的农产品。这一点国内只有山东的部分农民做到了。他们的大棚蔬菜质量上乘,形成了与普通同类农产品的差异化和无可替代性,山东部分地区种大棚蔬菜的农民年收入十万算少的,他们的好东西卖给日本、韩国,最差的才考虑卖给国内。

4、串谋。所有农民联合起来,联合定价,算出一个利润最大的产量与价格的组合,低于这个价格俺不卖给你。这若在现实中能办到,对城里人那可是灭顶之灾啊,因为你不吃粮食就得饿死,所以农民可以任意定最高的价格。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句口号多么可怕了吧,如果真的联合起来,恐怕没有一个资本家雇得起工人了,因为工人对自己的劳动漫天要价。

别说是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看看美国,全美国的工人联合起来,就把美国的通用汽车整垮了,在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通用的老总好不容易忽悠美国政府给他们300亿美元救济。结果通用的工会竟然拒绝老总降工资的提案,美国人民一听,你们这些不知死活的家伙,竟然无耻到这种地步,算了不给你们钱了,你们自生自灭吧,美国政府听人民的,当即取消了这笔救济款。

<h3>二、这就是当代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根本区别:虚实之间的经济逻辑</h3>

上面的分析,我们似乎完美地解释了城里人为什么比农村人富裕的问题,然而,我要告诉各位,这个解释在一百年前是完美的,但是用在今天,则是欠缺的。因为,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走入人类心灵世界的经济。

我们要有新的解释,或者说要具体化、时代化,与时俱进。

我告诉各位,当代经济存在的是这么一个规律,即虚实相间,虚高于实。

我这里的虚,不仅仅是指产品的形态虚拟化,而是指一切用于满足人类心灵需求的产品,这种产品可以是物质形态的,也可以是虚拟的。比如,一件时髦服装,它是物质形态的,但它除了保暖遮羞,更重要的是带来精神的愉悦,时尚的虚荣满足;本身就是虚拟产品的则更多,比如金融产品,比如电视节目、电影等等,乃至于前文提到的随时在五星级酒店出现的门童的开关门的动作。

我这里的“实”就是指除此之外的传统产品,就是那些只能满足人的本能、生理需求的产品。

虚实相间,就是说当代世界同时并存着这两类产品产业,虚高于实,就是说虚的产品总是比实的产品具有更高的价值,获得更高的利润。

从这一原理出发,城里人比乡下人富裕,在于城里人生产的是“虚”的东西,而农村人只能生产“实”的东西。

若要更具体地解释所谓城里人生产的“虚”的东西,一是城里人的产品都或多或少能满足某种精神需求,具有精神层面的效用,而不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比如品牌服装,它不仅是用来保暖遮羞,还可以用来显摆,这一显摆的妙用就值钱了;二是城里人有虚拟产业,主要就是指金融信用行业。

农民呢?只能生产满足最低生理需求的未经加工的食品,或者少量工业原材料,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大米就是用来吃,没什么大的精神效用,大米也就不会有附加价值。

这么一来,城里人用高附加值的虚的东西,来交换农民毫无附加值的实的东西,农民当然穷,城里人当然富。

这年头,家电汽车都下乡了,你说农民要养多少猪,卖多少大米才能换来一辆小汽车?

就别说小汽车了,就是城里商人搞的各种五花八门的名牌服装,农村人要买的话,那得多少大米换一套西服?

一套西服才耗费多少布料、多少人工?

城里人就是玩虚的,让西服变成一种精神产品,爱面子的农民兄弟也不能不买啊,逢年过节,婚事大喜,总会买点吧?一买你就上当了,买一次吃亏一次。

城里人用虚的东西换农民实的东西,这就是当代城乡穷富的解释。

各位已经发现,我们对于城乡之间的描述,与当今富国与穷国之间的现实状况多么的相似。

是的,在今天的国际经济格局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此,发达国家为世界提供的是虚的产品,发展中国家则是提供实的产品。

我们看当今世界的金融体系,是不是牢牢地掌握在欧美日发达国家手中,无人能撼动,他们提供的这些虚的金融产品,可以在全世界招摇过市,席卷财富。

再看时尚业,是谁在引领世界潮流,那些卖到天价的时装,正充当着欧美剥削全球的有力工具,发展中国家的权贵们、资本家们,正挥霍着从廉价劳动力中剥削得来的财富去交换这些贵的要命的时装。

娱乐业,美国是全球唯一的带头大哥,欧日韩紧随其后,在世界各地引爆他们的票房。

奢侈品,这是以法国为首的西欧的专利。

……

是的,发达国家在精神上主导了这个世界,我们都以他们的产品为荣,任何一件产品打上了他们的标签,就具备了无穷的魔力与魅力,让我们为之倾心,为之陶醉,在我们沉迷的梦幻中,他们在高贵地数着我们贡献的钱,永远数不完的钱。

<h3>三、当代国富论:升级版的国际剥削</h3>

不知各位是否熟悉这句话,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

我要告诉各位我们的祖先真是充满了经济学智慧啊,这句流传下来的话道出了亘古不变的经济原理:“剥削”是发财的唯一通道。

请各位首先注意,我这里用到这个词并不是要回到马克思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中去,我这个和他的那一套没什么大的关系,我是做纯粹的、客观的经济分析,不带任何意识形态色彩。

一个人怎样才能发财,变得富裕,很简单,就是他付出了很少,回报却高的惊人,这就叫做发财。

如果一个人靠劳动一分力一分钱,他顶多就能养活自己而已,要发财,必须想办法把别人的劳动成果无偿地拿过来,至于怎么拿,方法多得是。

比如,你可以掌握暴力,这样就可以直接抢;当了皇帝收税,天下子民都为你干活;你可以靠骗,布下一个大骗局,让数量众多的人自愿把钱掏出来给你,积少成多,你就发财了,比如前面说到的庞氏骗局;你还可以用钱生钱,古代只能是放高利贷、经商、囤积居奇,现代的话你可以是碰运气炒股或者有过硬的关系靠消息炒股,当然还有其他金融方式;当然,现代很多产品都“金融化”,比如房子,你可以去投机房地产,一年翻一番,你就把别人的财富转移到你那里了。

这所有的发财方式,都是靠着“剥削”二字,也就是把别人的劳动成果占为己有,不论你用什么坑蒙拐骗、投机倒把的方式,发财了就是本事。

人都是一颗脑袋两只胳膊两条腿,单单靠自己真的不可能直接创造出什么可以发财的财富。

你质疑说,比尔·盖茨不就是靠自己成为了世界首富吗?

是的,他是靠自己的专利,但请听明白我的话,我是说人不可能直接创造可以达到发财级别的财富,比尔·盖茨之所以成为世界首富,当然不是他直接创造了财富,恰恰是他通过他的首创专利产品作为“剥削”工具,让无数人为他创造了财富而已。

明白了这些道理,对于我们上升到国家层面理解国富国穷的真相相当重要,对于个人成立的某些命题,放之于国家之间也照样成立。

我可以先告诉各位答案: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发达国家不是靠着“剥削”别国而富强的,没有一个发达国家不是通过各种设计精巧的中介物来让穷国人民为他们劳动、为他们创造天量的财富的。这就是当代国际剥削(再次强调,我不是从意识形态的角度谈这个问题)。

直观地说,100年前,西方国家与其他国家的区别是,他们用高生产效率的工业产品来交换落后国家的农产品、原料,所以他们富足;今天,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的区别是,他们用高附加值的“心灵产品”来交换我们的“物质产品”,所以他们持续繁荣。

深层次地说,100年前,在世界范围内的少数几个率先工业化的国家,他们高效率生产的工业品,这种工业品对于大多数的国家而言都是稀缺的,他们有定价权,因为他们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垄断性。他们把这种具有定价权、垄断性的产品卖到全世界,交换数量众多的穷国的、到处都是的农产品和原料,这就是原始版的国际剥削。

100年前的西方国家正是靠着这种国际剥削,而发家致富,席卷全球财富。一句话,他们用垄断性的产品交换别人的竞争性产品,这就是最初的国际剥削的含义。

我为什么把这种市场交易称为剥削呢?

很简单,在这种交易中,西方人用很少的劳动量,交换了世界穷国们的数倍、乃至数十倍、数百倍的劳动量。这种交换的基础就在于少数几个工业国对于工业品的垄断性,我有的你们没有,你们有的到处都是,所以我可以漫天要价,交换你们的“下贱”劳动产品。

100年后的今天,各国都有了工业体系,都有了门类基本齐全的工业产品,那么这就意味着传统的国际剥削就无以为继了,怎么办,如果这样下去,其他国家很快就赶上了发达国家,而如果发达国家不能使得别国的人民为他们白白付出巨量的劳动,他们是不会再保持富裕的:我说过了,一个单个的人单靠自己的劳动不可能直接创造可以发财的财富,一个国家单靠自己的国民也不可能直接创造可以达到富足的水准的物质财富。

不用担心,当今的发达国家早就发明了一套新的剥削方法,那就是升级版的国际剥削,那就是用发达的心灵的经济去比对你的实实在在的经济,用“虚”来交换你的“实”。

好,你们这些傻瓜国家不是说你们也有工业品了吗,那么,我告诉你,我这个工业品表面上看起来和你的是一样的,但是实际上要比你的高贵一百倍,因为我的是国际名牌。我的这个东西以一当百,你得拿一百个看起来同样的产品来和我这个产品换才行。我们这些傻瓜国家被他们忽悠得晕头转向,觉得这很有道理啊,马上成交。这就是每天每时发生着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

各位看明白了吧,当今发达国家只需玩弄一个概念,可以使得他们的劳动交换我们百倍的劳动,这样的交换之下,他们能不物质极大丰富吗?而我们又如何能不处于“勤劳而不富裕”的状态。

事实上,当代发达国家远不止玩这种贴标签的游戏,贴标签他们还需要把物质产品生产出来,更绝的是,干脆连物质产品都不用生产,直接拿虚拟的东西来卖给你,这就是我们前面说的金融产品、娱乐产品等等。

虚拟的东西作为国际剥削的工具而言具有更加强大的威力,因为它往往可以无限复制,并且复制起来不需要什么成本和重复的劳动,你比如好莱坞大片吧,一部片子从拍完录制在胶片中,美国人付出的劳动基本上就结束了,那只不过是数量很少的几个演员付出的个把月的劳动而已,然后这个胶片可以无限复制,全球公映,席卷全球财富;公映完了,还可以全球发行影碟,也是无限复制。

金融产品则更虚,复制电影还需要胶片或者光盘,金融产品只需要几个电子符号就行了。他们这些虚的产品,都只需消耗极少的劳动,但是他们在国际市场的价格呢?则是相当的高,一部好莱坞电影的全球票房动辄数十亿美元,各位千万不要傻傻地以为好莱坞创造了这数十亿美元的财富,其实只不过是用电影这种工具让世界人民的财富转移到他们手中而已。

从实质上说,是他们通过电影这种把戏,实现了用极少的劳动交换我们成百上千倍的劳动的战略目标。

<h3>四、怎样才会成为当代发达国家:《国富论》可付之一炬</h3>

我是不是疯了,竟敢狂言烧掉这部号称经济圣经的伟大著作?

我相信各位只要读懂了我前面的叙说,就不会认为我疯了,而只会由衷地认同我的观点。

《国富论》是个什么东西呢?

它只不过是一部适合于描述100年前的那个时代的经济著作而言,在已经走入人类心灵世界的经济时代,这部著作彻底地out了!我希望各位不要再看它,买了的就烧掉吧。

《国富论》究竟讲了些什么玩意儿呢?

《国富论》共分五卷,我们来看看各卷的主要内容:第1卷,共11章,主要内容是分析形成以及改善劳动力生产能力的原因,分析国民财富分配的原则;第2卷,共5章,主要内容是讨论资本的性质、积累方式,分析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取决于工作的性质;第3卷,共4章,主要内容是介绍造成当时比较普遍的重视城市工商业,轻视农业的政策的原因;第4卷,共9章,主要内容是列举和分析不同国家在不同阶段的各种经济理论;第5卷,共3章,主要内容是分析国家收入的使用方式,是为全民还是只为少数人服务;如果为全民服务有多少种开支项目,各有什么优缺点;为什么当代政府都有赤字和国债,这些赤字和国债对真实财富的影响等。

好了,各位,不用看了,从这些内容简介中你就可以知道它丝毫没有涉及当代世界国富国穷的任何方面,这样一部著作或许能使一百年前的国家富强,它适合在那个少数几个工业国家用工业品交换数量众多的穷国的农产品和原料的时代指导一个国家如何富裕起来,它适合解释传统国际剥削时代的国富国穷之状况;而在今天则只有我所提出来的升级版的国际剥削理论,才能解释当代国富国穷的真相,才能为一个国家步入富足的发达国家指出一条明路。

当然,我说把《国富论》付之一炬,是一种玩笑话,并不是从它对于经济学诞生和发展的意义上说的,而是从它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现实价值而说的。事实上这部著作是经济学的开山之作,正是它开启了(政治)经济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历史,而我们所熟知的看不见得手的市场经济原理,就是《国富论》的中心思想。能在一百年前认识到这一点,实在是伟大的不得了,须知,我们的改革开放的进程就是对这一思想的运用而已。

亚当·斯密在那个时代就认识到了,看起来似乎杂乱无章的自由市场实际上是个自行调整机制,自动倾向于生产社会最迫切需要的货品种类的数量。例如,如果某种需要的产品供应短缺,其价格自然上升,价格上升会使生产商获得较高的利润,由于利润高,其他生产商也想要生产这种产品。生产增加的结果会缓和原来的供应短缺,而且随着各个生产商之间的竞争,供应增长会使商品的价格降到“自然价格”即其生产成本。谁都不是有目的地通过消除短缺来帮助社会,但是问题却解决了。用亚当·斯密的话来说,每个人“只想得到自己的利益”,但是又好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牵着去实现一种他根本无意要实现的目的……他们促进社会的利益,其效果往往比他们真正想要实现的还要好。”(《国富论》,第四卷第二章)

然而我要告诉各位的是,只知道“看不见的手”,只是简单地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远远不够的,在走入人类心灵世界的现代经济中,我们更需要把握的是“看不见的心”。

“看不见的手”已经不足以使一个当代国家成为富国,它只会使你纳入国际市场而成为发达国家剥削的对象,因为发达国家已经高度娴熟地运用着“看不见的心”的理论和战略,通过升级版的国际剥削来让你为他们打工、白白劳动了。所以,亚当·斯密《国富论》只能造就当代穷国,而不是使一个国家变得富裕。

不仅“看不见的手”的理论不可能造就当代富国,该书另一个重要的国富逻辑放到今天也需要得到修正。他在《国富论》中认为国民财富的产生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劳动力的技术、技巧和判断力,二是劳动力和总人口的比例。他的意思很好理解,就是说一个社会参与产品生产的人越多,劳动的技术越高,那么生产的财富就越多。这个逻辑放在200年前他的那个时代,显然是成立的,因为那个时代基本还没有发生产能过剩的现象,劳动力越多、技术越高,生产的越多的产品都能卖出去被国民享用,换言之,生产了多少产品,就有多少产品被国民享用了,生产产品越多国民越富足。

而今天的世界是一个产能普遍过剩、消费不足的时代,这一逻辑则需要稍加修正。

为什么呢?

你只要稍加思考就会知道,亚当·斯密说的那两条所决定的其实是一个社会的总产能,而不是一个社会的总产品产量(也就是财富总量)。只有在产能不过剩的情况下,总产能才会和总产量相等。可惜,工业化以来的世界各国经济都是产能严重过剩的经济,并且到今天为止仍然是一种常态。你劳动力再多、总体技术再高,也只是产能高,而这种非常高的产能却由于市场需求不足(主要是消费不足),有很大一部分不能开足工,也就是有很大一部分(相当大的部分)本来有能力生产的产品,却不能生产出来。这也就是说,现代社会中有很大一部分本来可以冒出来的财富,却由于“消费不足”而没有冒出来。怎么想办法让这些本该生产的财富得以生产出来,才是当代国富的另一大重要逻辑!

事实上,马克思、凯恩斯都对此问题有深刻认识,他们的经济理论和制度、政策构想主要就是用来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很少人能看清这一点)。因为马克思和凯恩斯都认识到了现代经济问题的症结: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导致了社会中本来可以创造出来的非常巨大的财富不能被生产出来。

马克思构想的社会主义,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这也正是(构想中的)社会主义制度对比资本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同样的劳动力数量和技术水平,社会主义制度能生产出比资本主义高得多的社会财富,人民能过上比资本主义富足得多的生活。在马克思的逻辑中,这是毫无问题的。

对此问题的更详细论述在本书第八章第二节,那里介绍了马克思和凯恩斯分别设想的解决产能过剩的办法,实践的结果大家都知道,前者设想的公有制下的计划经济终告失败,而后者设想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干预则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取得了巨大成功。

而我提出的设想是什么呢?

这仍然在第八章中,我告诉各位结论,只有印钱购物才能最完美地解决现代经济的产能过剩,使得社会生产出最大的财富。

所以,到底什么样的国家才会成为当代发达国家?

我可以先给出一个简单的结论,第一,这个国家必须是从“心”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国家,“看不见的手”必须让位于“看不见的心”;第二,实施印钱购物战略解决产能过剩问题。这两点,将是本书后文的两个核心,我所有的论述都将是围绕这两点来展开。

而具体到中国,我会告诉各位,我们存在一夜暴富的机会,只要我们实施印钱购物,我们就能在一夜之间成为生活富足的发达国家,而只要我们同时实施心的战略,我们则一定能在某个时候在经济上全面超越美国。

第二篇 中国赶上美国难在哪 导言 中国怎样才算赶上了美国

现在有太多的人从GDP的指标去预言中国超越美国,正如我在开篇中所言,GDP超过美国实在没有多大的意义,要说真正有一定价值的是人均GDP超过美国。

中国的总体GDP超过美国基本上已经没什么悬念,最悲观的估计也不超过20年,就会成为现实,这个学过初中算术的人都能算出来。

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35353亿元,而这一年人民币兑美元年平均汇率约为6.83,那么换算成美元,2009年的GDP约为4.91万亿美元。而美国2009年GDP是14.33万亿美元。我们可以最保守地假定今后中国每年的增长率都是百分之八。至于美国的经济增长率,也可以根据它最近十年来的增长率做一个估计:

1998 4.2%

1999 4.5%

2000 3.7%

2001 0.8%

2002 1.6%

2003 2.5%

2004 3.6%

2005 2.9%

2006 2.8%

2007 2.0%

2008 1.1%

根据这些数据,不妨假定美国今后每年增长率为2%,那么很容易算出来大概20年中国就会超过美国。

当然这是很保守的估计,一方面中国基本上每年的增长率都是超过8%的,而美国则经常是低于2%。截至目前关于这个问题的最新预测是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在2010年1月20日发布的,他们预测中国只需要10年也就是在2020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它还预测,到2030年全球十大经济体排名将为: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巴西、俄罗斯、德国、墨西哥、法国、英国。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按照2008年的数据统计,目前全球前十大经济体为:美国、日本、中国、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俄罗斯、西班牙、巴西。普华永道宏观经济部门负责人约翰·霍克斯沃思说:“按照预测,中国可能最早将在2020年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到2030年很可能将继续领先美国。”到2030年,中国、美国、欧盟和印度占全球GDP的比例将分别为19%、16%、15%和9%;而2010年的比例为13%、20%、21%和5%。事情已经很清楚,中国在一二十年内在经济总量上超过美国已经基本没什么悬念。

当然,这离我所谓的中国赶上美国的概念还差很远,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赶上美国,绝非是指GDP总量超过了美国。

那么,中国怎样才算是真正赶上了美国呢?

必须是中国学会了美国(也是当代所有发达国家的逻辑)富强的逻辑,并按照这样的逻辑去做了,并且取得了和美国相当的成就,那么这时我们就可以说中国真正赶上了美国。具体来讲,要实现以下几点:

首先,在硬指标上,中国的人均GDP必须达到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这是从经济上赶上了美国的最基本的指标。

总量无意义,只有人均才象征着每个国民的富裕程度,才与国民的富足程度直接挂钩。美国目前的人均GDP是4万美元左右,中国是接近4000美元,相差还相当悬殊。所谓人均GDP与美国相匹敌,不一定是说中国也要达到4万美元,中国人口太多了,是美国的四倍多,中国的人均年GDP能达到美国的一半,就相当不容易了。

其次,中国的虚的产业或者说软实力必须能够与美国抗衡。

也就是说,中国的品牌就是世界品牌,世界各地都以拥有中国货为荣;中国电影风行全球;中国文化成为了世界主流文化之一;中国的金融在世界上占据首要位置之一,人民币必须成为国际货币;中国成为世界科技创新的中心。

中国赶上美国,就意味着中国也能和今天的美国一样,依靠品牌和专利技术在全世界收“租金”,可以不事生产而生活富足;可以像今天的美国一样,让国民享有印钱购物的红利;可以像今天的美国一样,通过金融把世界的财富都集中到本国来;可以像今天的美国一样,一部电影在全球的票房收入就够制造一艘航空母舰。

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发达国家一定是要让别国人民为他们生产劳动的,而他们的国民则大部分从事清闲、低强度的行业,同时还能过着物质极为富足的生活。这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种说法,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都是占70%以上的,所谓的第三产业,就是装模作样的把戏,今天我为你服务,明天你为我服务,工资还要开到老高。你上卫生间,我给你开个门,小费的收入要抵得上一个发展中国家普通工人一天的工资才行,这就是发达国家。中国真正赶上了美国,就必须到了这种地步。

中国必须拥有强大的虚的产业,让国民都可以优哉游哉地过日子,把大多数的人民从物质生产劳动中解脱出来,让他们都去互相“服务”,并且拿到高工资。

我们的物质产品从何而来,很简单,和美国一样,用虚的东西去全世界忽悠而来。我这样说绝不是调侃,而是相当认真地告诉各位事实。世界上绝不存在这样的发达国家,即他们的物质产品都是自己生产,靠自己国民的劳动来实现物质极大丰富,这样的国家不可能是发达国家,因为从事物质生产本身就是劳苦之事,一个举国大部分人都很劳苦的国家,怎么称得上是发达国家呢?

中国要成为发达国家,真是太难了,按现在的模式发展下去,要赶上美国恐怕更是难于上青天。

中国赶上美国难在哪?

很简单,从内部讲,中国经济太实在,不会玩虚的,玩不好虚的;从外部讲,美国人玩虚的玩得太好了,并且他们拥有剥削中国的四驾大马车,所谓中美国,就是美国人用虚的东西牢牢套住了中国,让我们当牛做马为他们提供天量的无穷无尽的物质财富。

美国实际上是一个印钱购物的空壳经济,这个空壳经济是靠着中国才能维系下去的。

只有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才有可能把美国掀翻在地,才有了赶上美国的可能。

第二篇 中国赶上美国难在哪 第四章 致命内伤:中国经济太实在

<h3>一、中国制造是两百年前的玩意儿</h3>

在前面的讲述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国富国穷的两个逻辑。

第一个逻辑是,两百年前,西方国家是用工业品来交换我们的原料和农产品,工业品与农产品之间巨大的生产效率差异注定这是一种不对等的贸易,这种贸易是一种盘剥,这种盘剥是当时的工业国越来越发达,而我们越来越穷的原因。

第二个逻辑是,两百年后的今天,当我们也能生产工业品的时候,西方国家就不再在产品本身下工夫,他们干脆不生产了,而只经营品牌、技术和专利。同样的鞋子,贴上他们的品牌标签,一双就可以交换我们的一百双。这样的盘剥比之两百年前的盘剥来得更凶猛、更有效。所以你会发现今天的发达国家物质比两百年前更富足,他们更加富强了。

今天的中国明白第二个逻辑了吗?

我看是没有。

今天的中国制造还在遵循着两百年前的逻辑,中国制造仅仅是在制造产品而已——实实在在的物质产品。这样发展下去,中国成了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可是你会发现越生产,别人(欧美)就越富足,而我们得到的是残羹冷炙。

郎咸平对中国制造的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是点中了要害的(我在后文会指出他的问题),他说中国制造业沦落在了价值链的最低端。

他用所谓的“6+1”理论来说明这个问题,“6”就是指现代产业链中比较能赚钱的六个环节:第一,产品设计;第二,原料采购;第三,仓储运输;第四,订单处理;第五,批发经营;第六,终端零售。至于“1”当然就是指物质产品的生产这个最没价值的环节了。

美国把价值最低的制造业一端(即“1”)放在了中国。价值最低的制造业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因此,美国人把它全放在中国,而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六块非制造业(即“6”)都掌控在自己的手里。“6”是“软”的生产环节,“1”是“硬”的生产环节。在这样一种“6+1”产业链的定位下,中国就沦落在了价值的最低端。

以浙江生产的芭比娃娃为例,芭比娃娃出厂价是1美元,到美国沃尔玛就是10美元,按照郎的理论,多出来的9美元都是“6”创造出来的。明明是我们生产出来的芭比娃娃,在市场上能卖10美元,而我们只能拿到1美元,于是郎感叹这是多么可悲。这的确很可悲,不过郎教授没有搞懂这可悲之处到底在哪里。

第一,芭比娃娃如果由中国生产,出厂价1美元,而在美国卖10美元,注意这是卖给了美国人而不是中国人。那么我们根本就不可悲,因为这个生产我们没有任何损失,我们赚了1美元,至于美国人愿意花多少钱就买去吧。其实,真正可悲的地方在于,芭比娃娃是要在中国卖的,我们中国工厂生产出来的芭比娃娃物质实体,出厂厂家拿了1美元,贴上芭比娃娃的标签之后转手就以百元人民币的价格卖给了中国人,这才是真正的可悲之处,这种交易其实正是一种盘剥。你想想,美国人什么不用干,仅仅是贴了一个标签就赚了近百元人民币,而他们拿着这无数的100元人民币,又可以买很多的中国制造的廉价商品:衣服鞋帽、自行车、洗衣机、冰箱等等。这种交易的实质是空手套白狼,用芭比娃娃的概念卷走了我们数额巨大的实实在在的物质财富。

第二,我告诉各位,“6+1”中只有1才是创造价值与财富的,其他六个环节根本就不创造任何财富。千万不要被事情的表象蒙住了眼睛,中国工厂生产出一个芭比娃娃,它就是一个,不会因为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折腾之后变成了两个,这是最简单的物质守恒。

至于为什么经过折腾之后芭比娃娃的价格变成了10倍,我告诉各位,这不是因为那六个环节创造了9美元的价值,而是美国人通过品牌把戏拐走了我们的9美元。

为什么说它不创造价值而是拐走价值呢?

很简单,那六个环节折腾之后,这世界上不会多出任何的物质财富,只是这六个环节的人凭空得到了总额九美元的货币而已,这九美元本身不是财富,但是它可以再去购买更多中国廉价商品。还是回到第一点的逻辑,美国人通过这套把戏白白套走了我们的物质财富。

简言之,只有物质产品才是真正的财富与价值,但是在实际中美国通过品牌空手道,可以让本来不是财富的东西在市场上值很多钱,有很高的价格,从而卷走我们实实在在的巨额物质财富。

中国制造什么时候才能走出被人卷走财富、被人坑的死循环呢?

唯一的途径就是向美国“学习”,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是品牌,我也搞成品牌,这样我们就平起平坐,你就无法剥削我了。同样质量的鞋子,你是品牌我不是,你就可以一双换我十双,有朝一日我也做成品牌了,你一双也就只能换我一双了,你再也赚不到我的便宜。

总之,中国制造一定不要再搞两百年前的那些玩意儿,这样下去只能永远被人盘剥,永远也无法赶上发达国家的脚步,更别提超越美国。

<h3>二、明星娱乐业都是些在国内瞎折腾的小丑</h3>

我们已经知道,明星娱乐业在当今是作为发达国家剥削发展中国家的工具在使用的。美国好莱坞大片,就是它在全球席卷财富的法宝。

中国的娱乐业呢?

只能用悲剧两个字来形容。一句话概括它的现状就是:自娱自乐,在外来娱乐产品入侵面前毫无招架之力。

看看最近《阿凡达》和的票房战绩吧。

要多少部才能抵得上一部《阿凡达》在中国的票房?当前者只有9000万票房的时候,后者在大陆已经有10.9亿的票房,前者只是后者的零头。

中国大陆的明星娱乐业,纯粹是在国内瞎折腾的小丑,非但不能走向世界,哪怕是在亚洲乃至东亚都不能占有一席之地。日韩轮番轰炸,你方唱罢我登场,从改革开放之初的港台风到近几年的韩流,我们没有一次能招架得住。

韩剧的热播意味着什么?

那是滚滚白银外流。2005年韩国的电视剧《伤心恋歌》还未播映,日本的富士电视台便以高达40亿韩元购买了剧集的日本版权,可说是破了近年韩剧版权费的纪录,韩国媒体预料《伤心恋歌》在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和东南亚的版权费,会比平时的高两至三倍。

明星娱乐业是一种虚的东西,精神的东西,它的产品可以说是一种可以无限复制,一本万利的东西。

电视剧、电影的胶片、光盘,流行歌曲的碟子都是可以无限复制,而成本几乎为零的,中国有13亿人口,哪一个国家的娱乐产业能不觊觎这块大肥肉?

好在中国现在盗版比较猖獗,买正版的习惯也没有形成,去影院看电影的人也极其稀少,否则,中国被外国娱乐产业卷走的财富将会是现在的百倍、千倍。

你得知道老外跑到中国最感叹的事情之一就是我们这里的各种影碟、音乐CD是如此的便宜,须知这些东西在他们那里是很贵重的,上百美元一张的音乐专辑是很平常的,如果在生日的时候能收到一张你喜欢的歌星的CD,会是多么宝贵的礼物。所以老外来到中国无一例外都要疯狂采购影碟和CD。试想,如果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也做到他们那样,我们买一张美国大片的正版影碟或者外国明星的一张专辑都要花上千元或者几千元,那么外国娱乐业对我们的盘剥将会是何等猛烈。所以中国当前的情况是不幸之中的万幸。话又说回来,这种幸运之中其实告诉我们更大的危机。

中国要进步,是不是得不断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中国人素质不断提高,是不是会有更多的人去影院看电影?如果有朝一日我们都只能购买正版影碟,盗版被打击到断子绝孙了;如果有朝一日我们中国人很大一部分都把周末去影院看电影当成生活习惯了,那么真正的灾难就来了。因为你会发现,中国的各类娱乐产品在外来的好莱坞产品面前毫无竞争力,面对贵的要命的影碟,人们只会买美国大片,只会买美国、日本、韩国歌星的专辑;而在好莱坞大片和国产片同时上映的时候,选择好莱坞大片的也一定是占绝对多数。

我们可以单就电影这一块粗略地算一下账。各位知道全中国有多少电影院,总共有多少块银幕吗?一共只有4097块银幕,13亿人口只有4097块银幕。那么美国有多少块呢?有38990块银幕,而他们只有3亿人口。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假定10年之后看电影的人数比例不断增加,我们不说太乐观,就说能达到美国的十分之一好不好?美国现在是7000人有一块银幕,那我们到时候是7万人有一块银幕,那就是全国总共有近2万块屏幕,也就是说看电影的人增长了五倍(因为屏幕数量增长了五倍),不妨假设电影总票房也增长五倍,那么2009年中国的票房收入是多少呢?60亿人民币。按照假设十年之后也就是300亿人民币,这当中要有多少被外国电影拿走了,答案是一半以上。也就是十年之后单单一个电影行业,我们每年就会被老外卷走200亿人民币的财富。可怕吗?很可怕。

我们继续以电影业为例说明为什么中国娱乐产业只是在国内瞎折腾的小丑,我们用真实的数字说话。先来看中国电影业的出口额。2009年,中国共有22家制片单位在海外销售了45部影片(其中合拍片34部),销往68个国家与地区,共计185部次,实现销售收入27.59亿元。其中,海外票房销售收入24.04亿元,影片后产品收入3.55亿元,收入总数比2008年增加2.31亿元。

此外,与2008年相比,新增制片单位3家,新增销往7个国家与地区。2009年,国产电影的海外市场仍然集中在北美、欧洲及亚太三个传统地区。其中,有两部合拍影片销往美国,票房发行总收入为6.10亿元,占全年海外收入总额的22.11%;共有15部国产影片(其中合拍影片9部)销往欧洲,实现收入4.06亿元,占全年收入总额的14.72%;共有8部国产影片(其中合拍影片6部)销往日本的,收入7.61亿元,占全年收入总额的27.58%;共有11部合拍影片销往韩国,收入总额为3.14亿元,占全年海外市场总收入的11.38%。由于中国内地影片受题材和受众所限,大多数根本无法走出国门,即使走出国门,票房成绩一般也不理想,2009年在中国内地票房高涨的同时,海外市场的增幅依然较低。从这些数据可见,中国电影业在海外的销售总额(约30亿人民币),差不多只相当于人家好莱坞一部大片(例如《阿凡达》全球票房有望达到30亿美元)在全球收入的1/10。所以中国电影走出国门很难成功。

2002—2009年中国电影产量我们再从国内看,这些年来,中国国产电影在数量上是泛滥了,如下表所示,2009年中国的电影总产量已经达到了456部,只可惜由于多数属于粗制滥造,这其中只有130部得以在影院上映。那么这已经上映的一百多部影片面对好莱坞大片的表现如何呢?2009年中国票房过亿的电影总共只有18部(含进口片),也就是说130部得以上映的国产电影绝大部分都是低票房收入电影。那么对比一下18部票房过亿的电影中国产片与进口片就知道二者有多悬殊了,如下图所示。18部中只有7部进口片,其总票房近18亿元,而剩下的11部国产片票房总共才20亿元左右,几乎平分秋色。

如果把《阿凡达》在2010年的票房也算上,阿凡达总共票房达到了12亿元人民币,一部《阿凡达》就差不多就是所有中国排在前十名的大片票房之和了。

</tr></tr><td>保利博纳/上海东方/广东省电影公司/中影</td></tr></table>

所以,中国电影不但走不出去,并且在国内也挡不住别人的进攻,数十年不变的颓势一发不可收拾。电影业的局面反映的是整个中国娱乐产业的落后,它进则死路一条,退则抵御无力。这样我们就只能眼睁睁看着海外娱乐产品来席卷我们的财富。而随着中国人在娱乐产业上的生活开支加速增长,海外娱乐业盘剥中国财富的规模也将以加速度翻番扩大。

<h3>三、金融是个任人宰割的羔羊</h3>

列宁这样的革命导师有时候你会发现他也挺可爱的,比如他在那个年代就指出了帝国主义已经发展到了金融帝国主义的阶段了,他一针见血地说,金融掠夺是资本输出的最高阶段。

说真的,看了这话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我告诉各位,列宁他们这一代革命者的问题是多,但是他们对许多重大问题的看法却着实高明,放到今天非但不过时,反而更贴切,更适合于描述今天的国际经济局面。

金融对于当今各列强而言,其意义早已超出了为实际经济服务的初衷,其最重大的意义是跨出国门,进行国际剥削。

至于这种剥削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后文详述。在这里我们只需要先明白这么个道理,对于一个对外开放的经济体而言,它的金融如果不能去剥削别人,那么就只能是被别人剥削,没有什么折中情况可言。

一国面向国际的金融,核心是其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然后才谈得上所谓的面向全球的金融服务业,建立若干国际金融中心,在全世界范围营销金融产品。

中国的金融业和娱乐业一样,都只能在国内折腾,跨出国门一步都是步履维艰。人民币连东亚小区域内的结算货币都算不上,距离国际货币相差就更远(这是一种很不应该的局面)。

我在后面会讲到一国货币的国际地位对这个国家的极端重要性,可以打个比方说,如果人民币能到达美元那样的地位,那么到那一天中国人都不用干活就可以白白得到富足的生活,因为我们可以印钱去全世界购物,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天方夜谭,我后面会告诉各位,这就是美国人一直在干的事情。

我们的股市、银行都没有真正市场化,它们时至今日仍然主要是为国有企业服务的。中国的股市曾一度被质疑为是为国企解困的圈钱工具,是忽悠广大中小股民令其财富灰飞烟灭的场所。

股市的情况最能说明中国金融这种只能在国内瞎折腾自己的老百姓的财富的悲剧现状。

中国的股市连最基本的金融功能都不具备,股市本来是为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融资的,它是鼓励有才华的企业家或者发明家创业的,你看看美国的比尔·盖茨为什么成了世界首富,它的微软帝国的起步全都仰仗了美国股市的帮助。我们的股市连这点最基本的功能没有,全都是圈钱为国企补窟窿,所以很难鼓励民族的科技创新,你看看张朝阳这些人,都得跑到美国去,依靠那里的股市机制才建立起了自己的科技企业帝国。

一句话,我们的股市不具备它最原始的应有的金融功能,而纯粹是折腾国内财富的工具。非但如此,它还时常成为海外热钱的提款机。每次大起大落,这些海外热钱也不知道怎么就算得那么准,总是能在合适的时机进出。

我们各种各样的金融产品,包括国债在内,也不用说都是自产自销,自娱自乐。从来也没听说过我们可以把我们的“次级贷款”债券变成金融债券打包卖到全世界去。这种好事只能轮到美国人头上,我们没这福气。

<h3>四、30年都没打造一个真正的世界品牌</h3>

今天的中国到底有没有世界级的品牌?

搞不好是有的。联想不是吗?海尔不是吗?tCL不也是吗?

只可惜我要告诉你,联想是国际品牌只不过是你的“联想”而已;海尔出海已经快被淹死了;tCL国际化则远远没有达到它这三个字母的“国际化”水平,这三个字母在海外谁都认识,但连在一起就够戗了。我们必须面对一个惨痛的现实:30年了,我们仍然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品牌。

所谓国际品牌,必须在国际范围内获得一种普遍的品牌美誉度,必须在同类产品中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我有一个最简单的验证国际品牌的标准,那就是在世界某个角落的某个人在拥有它时是不是引以为荣,如果世界每个角落的人都是以拥有它而感到自豪的,那么这就是一个世界品牌,真正的国际品牌。比如芬兰的诺基亚手机、韩国的三星手机,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你拥有它,都不是一件掉面子的事,所以诺基亚和三星就是国际品牌。

联想为什么不是国际品牌?只需要简单地套我的评判办法即可,试问世界上有谁会觉得拥有联想笔记本是件光荣的事情?美国人会吗?德国人会吗?都不会,为什么我可以如此肯定地说不会,因为连中国人都还没有觉得拥有联想笔记本是一件有面子的事情,更何况老外?当然,你不能拿IBM来说事。

要验证联想是不是国际品牌,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你跑到中关村去看看,如果说联想在台式电脑的辉煌成就了联想的壮大,那么现在联想在笔记本电脑特别是消费笔记本电脑上的表现则有可能导致联想的没落。漫步中关村电子市场,你会明显感到联想家用笔记本电脑所受到的冷落,感受不到作为全球排名第三应当受到的礼遇,同样配置SONY可以依靠其品牌比hP、DELL贵出1000元赢得顾客,华硕也可以依靠比hP等厂商便宜1000元赢得顾客,而可怜的联想虽然拥有国际化的排名,却享受着国产品牌的待遇。

所谓国际化品牌,直观的印象就是同样的质量就是比国内厂商要贵,因为国际化品牌代表着消费者的虚荣、尊严、甚至身份,联想具有这样的功能吗?完全没有,所以它还不是国际品牌。

同理可得,海尔和tCL也都还不是国际品牌。

我们国内很多人可能有误解,觉得海尔应该在国际上有很高的美誉度,是一个老外也认可的品牌,这些都是在国内电视看多了形成的错觉。我们看张瑞敏先生自己是怎么说的:“……我在德国一次晚宴上,一位先生带了他的太太来,我说你知不知道海尔产品,她说知道,我说我们的产品质量很好,她说知道,但是我不会买你们的产品,我还是会买米勒的,是德国很知名的品牌。我说为什么?我们的产品比米勒的质量不差,而且价格还好。她说因为米勒的产品是艺术品,她把米勒的产品看做是一种艺术品,如果在当地消费者心中做成艺术品的印象,我觉得还需要很长时间,不是一朝一夕的时间。我觉得中国企业真正国际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还需要很长时间……”

海尔国际化一开始就是走的欧美高端路线,但时至今日,海尔的品牌仍然没有被主流认可。你拿美国为例,至今许多美国人都误以为CL国际化之路走的是和联想差不多的并购海外知名品牌的路线,结果如何,我就不多说了,各位只要上网稍微查找就能看到它有多么难堪。

其实,判断国际品牌的最为专业、最一针见血的标准是两个字:暴利。国际品牌一定是暴利的,因为它占有稳定的、庞大的市场份额,并且与同类产品相比,其同样的成本价格可以卖出高几倍的价格。

所以,要看联想、海尔和tCL的国际化到底有没有成功,只要看他们有没有获得暴利就一目了然了。目前可以查找的最新数据是,2007年海尔集团的年营业收入为1180亿元,而其利润总额仅为18亿元,企业利润率仅为1.5%。这当然算不上暴利。至于联想和tCL则在今年内经常传出巨额亏损的消息。三个在国人心目中挺牛的品牌,都被否决了,那么,我们还有国际品牌吗?答案不言自明。我说了,品牌就是暴利,国际品牌就是国际暴利。什么叫国际暴利,那就是美国拿着它的品牌可以搞掉中国的巨额财富。

所以,没有国际品牌对于中国而言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别国的国际品牌在我们这里卖得贵的要命,白花花的银子如海水般汹涌流向了列强口袋里。品牌,是国际剥削的超级利器。

最后我要说的是在品牌的问题上我并非是完全绝望的,我们虽然没有真正的国际品牌,但是我要告诉各位,我们已经有了一些国际品牌的胚子了,它们不是联想、海尔和tCL,而是我们的民营品牌,那就是华为、中兴、比亚迪、华旗等屈指可数的具有核心技术的企业。至于我们30年都没有创造出一个国际品牌的原因,以及到底如何才能杀出一条血路,留到下一部分探讨。

<h3>五、奢侈消费全是送钱给法国</h3>

奢侈品是最高端的国际品牌,由于它的独特性,我把它单独拿出来讨论一下。

奢侈品绝不是一般的商品,也不是一般的国际品牌,它是商品拜物教的最顶层,它纯粹是一种信仰。它是人类对于完美、卓越、奢华的变态追求。

许多人都搞不懂现代意义的奢侈品到底是什么,你翻开书本也有各式各样的定义。

其实我告诉各位,当代意义的奢侈品其实很简单,它就是指可以列出清单的那些知名的奢侈品牌,也就是说,奢侈品是可以罗列出来的,分门别类,有汽车、钟表、珠宝、服饰、香水、皮具,等等,每一类都有确定的奢侈品牌。除了这清单上罗列的名字之外,其他一切都不属于奢侈品。

当代奢侈品绝不是等同于昂贵商品,而是专门指这些品牌化、符号化的异常昂贵、被全世界上流社会所普遍认可的商品。我前面说了,中国目前连一个国际品牌都没有,就更别提什么奢侈品了,你在国际奢侈品的名单中想找出中国的产品那绝对是徒劳的。

国际品牌是国际暴利,而奢侈品则是暴利中的暴利。

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不具有任何奢侈品牌的国家而言,中国的富人去大肆购买海外奢侈品,其本质上就是整个中国遭受了巨额的国际盘剥,因为富人的钱也是全体国民劳动创造的。

一个珠三角的中小企业老板去法国购买奢侈品,其本质就是拿着中国无数廉价劳动力的减价产品去交换虚无的符号。

在全球经济危机中,中国已经赶超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这样的增长势头,赶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奢侈品消费国也只是时间的问题,并且这一天不会来得太晚。

我要说的是,奢侈品这种东西,除了满足富人的虚荣炫耀外,对于整个国家有百害而无一利。奢侈品不会给国家民族的进步带来丝毫的积极意义。

奢侈品不是生产性的,也不是技术性的,而是炫耀性的、挥霍性的。

毫无选择、绝对地抵制外国货是愚蠢的愤青思想和行为,但是有一个层面的外国货是有必要进行限制的,那就是来自国外的虚的东西。这些虚的东西除了卷走中国劳动者的财富外,对我国毫无益处。

奢侈品其实是“高雅”国家对相对“低俗”国家的一种剥夺,因为这种高价值的东西,可以一夜之间剥夺掉他国的巨额财富。

拿着百万千万上亿资金在法国购买奢侈品的中国富人,他们的财富归根结底是中国的劳动者创造的,这种交易表面上是富人的货币与奢侈品的交换,实质上是中国劳动者实实在在的劳动产品与法国奢侈品这种虚得不能再虚的东西进行交换。

法国人一个路易威登的小包可以交换一个中国珠三角的劳动者三年的劳动成果。这种剥夺,是相当可怕的。

奢侈品不会给国家民族的进步带来丝毫的积极意义。奢侈品不是生产性的,也不是技术性的,而是炫耀性的、挥霍性的。国人对奢侈品的大量消费,不但丝毫不会带来我国技术水平的提高,也丝毫不会带来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提升。但市场机制又是无法阻止中国富人去接受法国“剥削”的,所以需要中国政府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征收重税是没用的,在奢侈品消费上富人不在乎价格,越贵越买,这方面要靠强制性措施。限制奢侈品并非是限制炫耀性消费,笔者从不认同对炫耀性消费进行道德批判。相反,我一直认为炫耀性消费只涉及本国产品,则利处甚大。富人手中的财富,必须花出去或者送给穷人(捐赠)才会进一步带动经济增长,造福社会。

而中国的国情是,富人对慈善事业的热情不够,那么除了投资,富人的钱想要以更快的速度花出去,购买昂贵商品无疑是一种最好的方式。所谓炫耀性消费,就是同样功能的物品,富人的购买价格十倍百倍乃至千倍万倍于穷人,这叫做与穷人形成歧视性对比,富人从中获得快感。尽管这样的炫耀性消费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穷人的精神损伤之上(穷人由于妒忌可能产生精神痛苦),但是这种损伤是无足轻重的。同时,只有这样的对比,才能让人形成激励,形成对拥有财富的憧憬,经济社会发展才有活力动力。只有炫耀性消费能让富人更快地花钱,倘若富人也和平头百姓一样,一顿饭只花费几元钱,那么他们这一部分的内需潜力就远远没有开拓。好在现实中的中国富人恰恰不是这样,胡润说,在中国年消费8000万元人民币才算新贵。这是多大的一个内需动力?如果愚蠢到让富人节约,何年何月能花掉8000万元。我们要反对的是那种跨越国门的炫耀性消费,也就是购买国外奢侈品的行为。由于奢侈品特有的信仰逻辑,所有奢侈品都只能诞生于西方世界(主要是西欧,美国有少量)。

这些奢侈品产地国可以十拿九稳地盘剥全世界的财富,而不用担心有其他地区的竞争者出现。在全球范围看,奢侈品是他们高度垄断的产品。经济学告诉我们,垄断性产品可以任意定价,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所以一个奢侈品的小皮包售价十几万元人民币不足为奇,如果他们愿意,完全可以定价一亿元,也一定会有人买。奢侈品本质上是一种商品信仰,它体现的是人对于完美、卓越的无止境、也可以说变态的追求。

前商务部长薄熙来曾经痛心疾首地指出这样一个事实:我国得用8亿件衬衫才能进口一架空客飞机,尽管这个现实已经够让人难过,但毕竟购买外国大飞机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而且是造福全体国人的事情。然而,我们用1万件衬衫(每件10元人民币)去换一个奢侈品小皮包(价值10万元人民币),则完全是不同性质的事情了。后者仅仅是为了满足极少数富人的短暂而变态的快感,于国于民无任何益处。这种交换,本质上是奢侈品产国利用一些虚无缥缈的商业概念(或曰商业意识形态)空手套白狼。这种交换是我国财富对外的高速流失;而只涉及本国产品的炫耀性消费无论怎么折腾,财富仍在国内间流转,其扩大的是内需。所以,奢侈品远非善物,金融危机下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则是一个大大的坏消息。

<h3>六、不会玩虚的,就永远没法超越美国</h3>

说了这么多,总结为一句话,那就是中国经济太实在,我们30年来都没有去玩虚的,或者说不知道怎么玩,也去尝试过,但没玩出花样和名堂来。

我要说的是,如果我们不学会玩虚的,那么我们就永远不会成为发达国家,毋庸说超越美国。

如果我们没有高质量的虚的产业与之对抗,那么诸如国际金融业、明星娱乐业、奢侈品、国际品牌等来自发达国家的紧箍咒就会一直牢牢地附着在我们身上,任由他们吸光我们的血而无能为力。

发达国家向我们出口的都是国际品牌化的各种电子产品、机器设备、精密仪器、民用飞机、汽车以及高级耐用消费品等高附加值产品。

这种高附加值的国际品牌的进口与我们的廉价商品出口之间的对比是恐怖的,例如,1997年中国与法国双边贸易中,法国对中国出口的最大宗商品为24架飞机,其总价(约为12.1亿美元)竟大大超过中国向法国出口的服装、鞋帽、箱包、玩具、塑料制品、家具及纺织纱线等前十类商品的总价值(约为10亿美元)。这还算好的,尽管法国大飞机必定是暴利的,其价格也一定是不公道的垄断价格,但是毕竟我们还得到了我们自己生产不了的大飞机,这大飞机怎么说还有巨大的实用性。

更坏的还是这样一些情况:一部好莱坞电影从中国卷走10亿元人民币;一个奢侈品小皮包被中国人用10万元人民币买走;成百上千亿的中国资金去购买诸如次贷债券之类的美国金融产品……

最后的结论就是:中国必须学会玩虚的。

<h3>七、案例: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全部真相</h3>

通过这个案例,可以把本章以及本书前面的内容都可以串起来。看似完美的“6+1”理论近年来,在各类媒体(尤其是网络)有一个流传甚广的用以解释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理论”,那就是郎咸平提出的“6+1”理论。郎咸平在许多不同场合阐述过这个理论。他认为,今天的国际不再是产品竞争,而是进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的产业链的竞争阶段。产业链包括七大环节:一是原料与生产,二是产品设计,三是原料采购,四是仓储运输,五是订单处理,六是批发经营,七是零售。在这七个环节中,后面六个环节是需要大量大学生去做的,第一个环节则是基本不需要大学生的,而中国恰恰在国际分工中分到了所谓的“6+1”中的“1”,即生产环节,也就是说中国的主要产业是低端制造(对产品物质形态的制造),这种产业根本不需要大学生,中国在“6+1”中需要大学生的“6”中极度欠缺,所以导致中国大学生就业难。

咋看这一“理论”,似乎无懈可击,完美地解释了中国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问题。实际上,郎咸平先生的确找对了门路,可惜的是浅尝辄止,并没有深入下去,这种“6+1”理论的解释只能是肤浅的。为何这样说呢?

我们先来看美国大学生就业情况吧。

美国为什么能长期消化大量大学生就业从20世纪末开始一直到今天,十多年的时间,中国大学生就业愈发艰难,无论是量(就业率)还是质(工作的好坏)都每况愈下,而这十多年恰恰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繁荣兴盛的时期。这就是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离奇之处。

美国绝不会出现这种局面,美国只有在遭遇经济萧条时才会出现暂时的大学生就业困难,这种局面往往是几十年才一遇,在大多数时期,美国大学生毕业之后是高枕无忧的。即便是在经济危机和金融海啸之后的今年,美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并未遭遇特别严重的就业寒冬,美国大学和雇主协会在今年4月对850所大学的3.5万名毕业生所作的抽样调查,在申请工作的应届毕业生中有19.7%的学生找到了工作,乍看起来很吓人,其实2008年同一比例是26%,今年与去年相差并不大。从就业的“质”的层面看,2009年应届毕业生的平均起薪是49353美元,几乎与2008年的平均起薪49300美元相同,有一半以上的专业起薪还有不同幅度的上涨,比如,金融专业毕业生的起薪上涨了2.3%,达到49754美元。

这么多专业起薪逆势上涨,说明美国大学毕业生的质在提高,这个事实只能说明美国大学生就业即使有困难,那也是暂时的、局部的、不严重的。

那么,美国为什么能长期吸收那么多的大学生就业呢?

其实很简单,这是因为美国拥有的是高技术、垄断性、“虚”的产业,这些高技术和虚的产业恰恰就是大量吸收大学生的产业。高技术自不必说,美国的军工、航空、计算机、互联网等都是需要大量大学生的,本国的学生还不够用,还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吸收优秀人才。

至于“虚”的产业,就是指美国基于综合国力和文化优势,建立的非物质形态的产业,这主要包括“虚拟化”经营的世界级品牌(美国仅经营品牌符号本身,物质产品放到中国大陆来生产)、金融服务业、娱乐产业、少量奢侈品等等,这几样虚的东西,无一不是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搜刮财富的强大工具,而这些产业,恰恰需要大量大学生来做。

我举一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美国的耐克鞋有30%左右都是中国东莞一家叫做裕元工业的台商企业生产的,假定一双耐克鞋最终售价1000元人民币,裕元工业顶多能拿到100元,中间商(运输、售卖)和品牌所有者(即耐克总公司)各拿450元左右。在这个过程中,美国人把中国人生产的鞋子,贴上一个商标之后又卖给了中国人,赚到的钱又可以回过头来从中国进口五双同质量的鞋子,这就是说中国的裕元工业每为耐克生产一双鞋子(卖给中国人),最终还要再附送五双同等质量的鞋子给美国人穿。

这样的空手套白狼的国家,物质能不极大丰富吗?

美国本土保留的是产品的品牌塑造和产品设计等“虚”的层面,这些层面恰恰是需要大量大学生来完成的。高技术、垄断性(对全球而言)和“虚”的产业保障了美国大学生的持久高就业率,这就是我的解释。

那么,我的解释与郎咸平的“6+1”理论有什么异同之处呢?

相同之处在于,二者都看到了“虚”的层面是能吸纳大学生就业的所在,没错,吸收大学生的就是“6+1”的“6”。

不同之处在于,郎咸平只停留在了表面的七个环节,错误地得出今天的国际竞争不再是产品竞争,而是产业链竞争的结论。

要证明郎咸平的错误非常简单,按照他的理论,我们只要发展好“6+1”的“6”就能在国际产业链竞争中取胜,大学生就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而实际上,中国在“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零售”六个环节早就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准,许多世界品牌的这六个环节都是中国人在做,除了产品设计这一环节可能稍逊,其他五个环节中国人做的非常好。

事实上,问题的关键根本就不在于这六个环节本身,问题仍然在于产品(品牌),国际竞争仍然是产品的竞争,而不是所谓的产业链竞争,你只要创立了世界级的品牌,那六个环节自然而然就运作起来,如果你没有品牌,去搞这六个环节就如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就是说,所谓的六个环节,是围绕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去运作的,而不是独立存在的,是品牌竞争胜利之后催生了六个环节,而不是靠六个环节本身去竞争。

如果中国创造出一个可以和耐克匹敌的世界级运动品牌产品,那六个环节马上就会运作起来,大学生就业岗位就源源不断。品牌的打造只与六个环节中的“产品设计”有关联,单靠产品设计是打造不出品牌的,品牌打造是一个综合性的庞大工程。所以说,“6”是果,而不是因,把大学生就业难归根于“6”本身是值得商榷的。

<strong>发展大学生密集型产业是治本之策</strong>

“6+1”理论除了肤浅之外,还在于片面,仅仅设计了产业领域的大学生就业,而实际上,政府部门也是吸收大学生就业的关键领域,政府对大学生的需求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维持日常运作,二是开发公共产品(包括国防产品与技术研发、制度设计、法律建设、经济政策研究,等等)。大量的大学生是直接进入政府工作或者为政府打工的,国家战略和方针政策也就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我想综合考察中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但政治层面只一笔带过:

其一,国家战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低技术发展战略,国家对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投资严重不足,这一领域恰好是需要大学生来完成的。

其二,法制化进程。

我国的法制化进程障碍相当大,行政力量依然非常强大,法律“说话”不算,这就导致法律人才的需求大打折扣,如果我们能像美国那样,每一个人都聘请为自己长期服务的私人律师,法律专业的大学生就业将大大增加(增加数十倍、数百倍甚至数千倍),甚至不够用了,其他专业的大学生就会转学法律类。

其三,其他一些短期政府政策。

我们回到经济层面作为探讨的重点,毕竟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经济问题。

从经济角度看,只有两类产业是“大学生密集型产业”,这就是高技术产业和“虚”的产业,大学生就业难就在于缺少这两种“大学生密集型产业”,而不在于什么“6+1”理论。

从高技术产业看,我们的计算机产业、软件产业、汽车工业、军事工业、航空航天工业没有一个能在世界上占据重要位置,产品在世界范围内销量太小,自然就无法吸收更多的大学生来生产、研发产品。

在这些方面,中国哪怕能在一个领域占据世界市场的较大份额,就能让理工科大学生就业大大改观,韩国都能创造出现代这样的世界品牌,难道中国举全国之力就不能做出一个来吗?

从“虚”的产业看,我们几乎不拥有世界级的品牌,没有一个奢侈品牌;我们的明星娱乐产业冲不出华人圈;我们的金融业非但不能剥削别人,反而成为国际游资席卷我国财富的工具,所谓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也主要靠大陆支撑着。

虚的产业无一例外都是大学生密集型产业。

如果我们有世界级的品牌,我们就可以虚拟化经营,让印度的廉价劳动力为我们生产物质产品,我们只须雇用大量大学生进行技术研发、外观设计、广告宣传(明星代言),须知,韩国三星手机仅仅外观设计团队就聘请了500多名艺术类的大学生,软件和硬件等技术类的大学生更是数量巨大。

如果我们有真正的世界级的金融服务业,我们经济类的毕业生就不必挤破脑袋去外国的投行,我们自己就能消化掉这些毕业生。

如果我们有能走出国门的明星娱乐业,我们就需要大量的文科大学生进行编剧、摄像、表演、导演、营销、宣传、策划,等等,事实是,我们连“韩流”都抵挡不住。我们所谓的去了好莱坞发展的导演和演员,只不过是出口转内销而已,他们只是充当了美国人占领中国市场的好工具。我们的娱乐明星如果只能在华人圈里折腾,那么所能吸纳大学生的数量是相当有限的。

如果我们能有在世界范围内或者至少在亚洲范围内大行于世的软件、网游产品,我们就可以吸收大量的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进行软件开发和产品生产。事实上,我们的网游市场被韩国人占据了半壁江山。

纵观所有发达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在某些虚的产业或高技术产业上在国际范围内占据一席之地,这是他们不存在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共同原因。

法国有无数奢侈品和国际品牌,还有飞机,德国也有诸多国际品牌,日本汽车工业世界首屈一指,美国军工、金融服务业、汽车行业也是世界领军,韩国也有三星、现代等国际品牌。

所以中国大学生就业难,不在于“6+1”,不在于高校扩招,也不在于专业不对口,我们的大学生比例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在于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技术产业和虚的产业,一句话,我们缺乏“大学生密集型产业”。

要解决中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只有一条路可以走,那就是大力发展“大学生密集型产业”,也就是要在高技术和虚拟产业上在世界范围内杀出若干条血路,日本和韩国都能做到,中国也一定能做到。

须知,日本和韩国乃至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都是依靠大量虚拟产业寄生在中国大陆无数劳动者身上的,我们必须摆脱这样的局面!

第二篇 中国赶上美国难在哪 第五章 美国剥削中国的四驾马车

<h3>一、剥削中国四驾马车领头兵:金融吸血鬼</h3>

金融无疑是这四驾马车中最厉害的一驾,是排头兵。我可以说一句话,金融霸权和美元的霸主地位,是美国经济的生命线,如果没有了这条生命线,美国会一夜之间变成仅能维持温饱的穷国(这一点到后文具体再谈)。美国靠金融的忽悠,在全世界白白获得了太多太多的物质财富,供养他们的国民丰衣足食,饱食终日。

美国是怎样通过金融来剥削中国的呢?先来看大家比较熟悉的几种方式。

第一,忽悠中国购买美国的金融产品。

我告诉各位,今天美国的金融产品,已经没有好坏之分,全都是虚的,全都是庞氏骗局,它就是靠全世界的资金不断去接盘才具有了表面的价格和“稳定”价值表现。美国已经是一个空壳经济,它生产的真正的财富已经占不到“GDP”的20%,根本就没有支撑这么庞大的金融产品的现实财富基础。各位已经知道,庞氏骗局是一定要破产的,以美国之大,可以让这样的庞氏骗局维持的相当持久,因为它面对的是全世界的傻瓜市场,美国的金融庞氏骗局基本上都可以维持几十年,但终究还是破灭,2007年的次贷危机就是距离现在最近的一次庞氏骗局的破灭。

美国金融产品从根上说,是空手套中国财富的工具,所谓的具有长期稳定的投资价值是庞氏骗局的假象(第六章将全面分析美国经济和金融的庞氏骗局)。中国也是世界上陷入美国金融庞氏骗局的众多傻子之一,就拿次贷来说,中国到底买了多少次贷?有人说中国买的很少,事实是怎么样的还真难以考证。不过,2008年7月14日,有报道称,美国最大的两家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房地美和房利美可能会宣布破产,而中国用外汇储备购买的这两家公司的约3760亿美元的债券14日公开市场没有买家出价。中国外汇储备中约有1万亿美元的美国证券,其中包括2000亿~3000亿美元的ABS债券,如果再加上这次两家房贷公司的3760亿美元公司债券,外汇储备有至少超过5000亿美元的次级债,占到了中国购买的美国债券总值的一半。我们已经知道陷入庞氏骗局是相当危险的,如果你是最后一批接盘者,前面所有的赢利者都是你买单(他们赚的钱就是你亏的)。这一次美国金融危机爆发,我们不幸就是充当了最后一批接盘者,事实上我们一直深陷其中,从来没退出。

我们买美国债券是一种长期战略,也压根没想到要赚一把就退出。

第二,给中国挖金融陷阱,席卷中国财富。

在这一方面,郎咸平有一些比较精妙的分析,当然,很多是他的揣测,并不是全都站得住脚,郎咸平是坚持美国金融阴谋论的学者。美国金融到底有没有阴谋,肯定是有的;他们有没有到处挖金融陷阱让中国往下跳,我想肯定也是有的。我只想举一些事实和数据:

1、2007年5月,中投公司斥资约30亿美元以29.605美元/股的价格购买黑石集团近10%的股票。随后,黑石集团股价连续下跌导致中投公司投资大幅缩水。2007年年底,就在人们以为中投公司应该“学聪明的时候”,中投公司购买了摩根士丹利56亿美元面值的到期强制转股债券,占摩根士丹利当时股本的约9.86%。随后,这笔投资因金融危机的爆发而大幅缩水。

2、中国平安2007年年底和2008年年初在二级市场购入约1.13亿股富通集团股票,2008年6月26日又参加闪电配售增持750万股,共计持有1.21亿股,合计成本为人民币238.38亿元。

由于比利时富通集团爆发财务危机导致股价暴跌,手持富通股票的中国平安投资浮亏超过157亿元。

3、2007年9月中旬,中国首个股票型QDII南方基金全球精选火爆发行,当天被抢购一空,此后华夏、嘉实和上投摩根分别发行的QDII均受到内地投资者的追捧。然而,受美国次贷危机冲击和美国经济降温等因素的冲击,一年后的QDII却出现巨额亏损,其中,净值最低的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单位净值已跌至0.52元,全国已发行的9只QDII基金均全线亏损,仅前四只先发行的基金QDII持有人亏损幅度就高达700亿元。而银行系QDII也出现逾95%亏损。基金QDII产品近期也随着全球股市的暴跌,而连续大幅下挫,10月8日新净值更是在前期大跌的基础上再遭重创。华夏全球当日净值为0.531元,跌幅达6.68%;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净值为0.411元,跌幅达7.22%;嘉实海外净值为0.428元,下挫7.56%。此外工银瑞信净值也由10月6日的0.636元骤降至10月9日的0.586元。0.411元已经与最低的A股基金份额净值接近。全球的金融海啸让基金QDII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根据最新的国内基金QDII净值显示,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嘉实海外基金已经跌破5毛,南方全球也已跌破6毛,其余后出海的QDII基金面值也全都徘徊在1元以下。国庆长假过后,国内基金QDII净值变化尤其明显,上投亚太优势、南方全球、工银全球的跌幅均超过10%,创出新低,其余产品也是大幅下跌超过5%。以上三个例子,就是所谓的中国海外投资三大败笔。败是必然的,因为这些本身就是美国人挖的坑让你跳。当初美国金融风暴席卷全球,陷入危机的那些金融公司、投行和商业银行都在寻找买家,中国当时高达18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就成了他们的主要忽悠对象。我说过,当代美国的金融公司都是庞氏骗局,庞氏骗局在结束之前都是赚钱的,到了危机爆发的时候,其实就是到了骗局破灭的尾声了,这时候他们是在忽悠最后一批傻子呢。中国的资金想法是好的,是想低成本收购点国外的金融公司。这结果就是很傻很天真。庞氏骗局都是“成长”期间才能赚钱,它本身就是个骗局,本身没有任何价值,你到最后的时候去收购它,一则买了个毫无价值的空壳子,二则骗局破灭会进一步让虚的“价格”暴跌,价值湮灭,产生瞬间的巨亏。

面对这些惨烈的悲剧,2008年12月3日,中国2000亿美元主权财富基金中投公司董事长楼继伟在香港表示,在投资摩根士丹利和黑石集团而损失60亿美元之后,海外金融机构已经不敢再投,而非金融产业公司还可以投资。这算是初步长了点脑子。美国金融还有很多坑等着中国跳,坑你一次就是几十亿几百亿美元。

第三,通过中国的金融漏洞进行投机炒作而套利。

各位都知道,美国资本运作大师、国际金融大鳄索罗斯是学哲学出身,他从他的老师那里学到一条伟大的智慧:任何事物都存在漏洞。他投身金融领域,就是用漏洞哲学来指导,专门寻找某个国家的金融漏洞,进而去攻击,为了赢利,不惜毁掉这个国家的金融和经济(比如在亚洲金融风暴中搞垮泰国)。美国金融投机家们也在利用中国的金融漏洞投机炒作,当然,由于中国有比较严格的金融管制,他们想要搞垮中国金融和经济是不太可能的。不过,相对于中国大陆而言,作为世界四大金融中心的香港,由于金融比较自由,比较容易受到美国金融大鳄们的攻击,经常成为他们的提款机。

例如,在亚洲金融危机中,1997年10月,国际炒家首次冲击香港市场,造成香港银行同业拆息率一度狂升至300%,恒生指数和期货指数下泻1000多点,大获而归。10月风暴过后,又多次小规模狙击港元,利用汇率、股市和期市之间的互动规律大肆投机,将香港戏称为他们的“超级提款机”。据统计,这些折腾导致当时的港人财富蒸发高达2.2万亿港元。美国金融投机家们在中国投机主要是大规模热钱介入中国股市和楼市等,国际热钱有多大能力在中国投机赢利?用郎咸平的话说,国际热钱有三个“不可想象”,“第一,外汇操作手法之复杂是你不可想象的,而这是为什么1400多亿美元怎么流进中国来,我们到现在不知道,因为这个操作太复杂,怎么进来的我们都搞不清楚。第二,动用资金能力之庞大是你不可想象的。能够在短短几个月之内,挤垮英格兰中央银行。你会是对手吗。第三,最重要的一点,国际炒家跟各国政府关系之暧昧是你所不可想象的。”2007年下半年之前,由于中国持续的大牛市,美国热钱主要投机中国的股市,例如,仅仅在2007年上半年就有高达上千亿美元的国际热钱涌入大陆,这些钱最终大部分流入股市,股市大起大落之后,他们卷走的财富是你不可想象的。2007年下半年开始,中国股市几乎崩溃,外资大赚一笔后撤出。2007年之后,国际热钱(主要是美国)则进攻中国楼市,2009年是中国楼市的大牛市,这一年国际热钱大规模围堵中国楼市,例如,2009年3月到9月之间,中国无法解释的外汇储备增量分别为149亿美元、362亿美元、610亿美元、250亿美元、271亿美元、130亿美元和418亿美元,七个月合计达到2190亿美元。

伴随着这些热钱流入,深圳、北京、上海等城市纷纷取消房地产投资的“限外令”,炒房客中出现了相当规模的香港和老外炒房团,甚至于一些外资与内地房地产大企业结盟,以项目合作、股权融资等支撑内地房企四处创造地王纪录。众多国内经济观察家在2009年6月份就指出,进入内地的2000亿美元热钱相当部分已经进入内地楼市。

为什么国际热钱可以那么准确地判断中国股市楼市的走势?总是能在行情大牛之前进入,涨到最高时候撤出?我想只有郎咸平的三个“不可想象”能够回答这样的问题。你看看人家摩根士丹利是如何未卜先知的,英国路透社2009年6月17日报道:“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日前在接受采访时称,中国目前不存在全国性的房地产价格泡沫,眼下的房地产业复苏是可持续的。”结果如何,各位都看到了,2009年下半年中国楼市加速持续上涨,一直持续到了春节。

这倒告诉了我们,介入中国的股市楼市,最好跟着外资走,十有八九没错。2010年2月份,国际知名房地产服务机构仲量联行发布最新报告,报告显示,国内投资者在中国房地产市场投资份额的比重已经由2008年的36%上升到今年上半年的70%。这一方面是2009年国内放宽信贷导致内资剧增,另一方面也是由于2009年年末开始外资开始撤离了。这意味着什么,请读者自己判断。

第四,为中国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收取巨额服务费,比如美国的大投行帮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

就这个还算靠谱点,基本上属于金融的最初的功能范畴,虽然收费高点,中国企业怎么说还是得到了服务的。

以上四种方式,就是我们耳熟能详,各类媒体整天宣扬的,包括许多经济学家不厌其烦灌输给我们的,仿佛这些就是美国金融席卷中国财富的主要手段。我要告诉各位,他们都错了。

美国真正厉害的地方,席卷中国财富最多的手段不是这些,而是什么呢?是印钱购物。上面四种方式卷走的是货币,而印钱购物直接卷走的就是我们的财富:商品和货物本身(见第六章)。

<h3>二、剥削中国四驾马车之二:好莱坞的吸星大法</h3>

我已经多次指出,今天美国的娱乐业是作为他们搜刮全球财富的工具而存在的,若是用实实在在的东西出卖赚钱还好,关键是娱乐产品这种东西是虚的,它得以在全球高价出卖,在于美国营造了一种好莱坞文化崇拜,这几乎成了全世界的精神信仰。

美国娱乐业是靠着这种精神信仰来赚钱的,本质上说,这与中世纪的宗教上层利用人民的宗教信仰搜刮钱财没什么区别。我们说娱乐业是美国剥削全球和中国的工具,而这其中电影则是重头戏。

我告诉各位,别以为世界各国都有电影,都有娱乐业,其实,只有美国才有真正的电影和真正的娱乐业。因为世界任何其他国家的娱乐业与美国比起来,都是被搜刮的对象,都是在瞎折腾,没办法在国门之外赚取巨额利润,只有美国的娱乐业可以在全球获取暴利。

我想有必要细说一下电影业的历史,我们知道电影是从法国和美国几乎同时兴起的,最初是无声黑白电影。

那么美国是怎么打败了法国成为世界电影业的垄断者呢?很简单,法国把电影当成了艺术,而美国则是把电影纯粹当成商品,就是这个区别,导致了法国和整个欧洲电影成了好莱坞的手下败将。

说白了,这是两种电影史观对立,最后决出了胜负。法国的是艺术电影史观,它的要点是:

1、电影是一门艺术,艺术发展的规律在于艺术家的独特创新。它们构成了电影史上一个个节点,一块块里程碑。

2、艺术家的先锋思潮及艺术团体、流派的先锋运动带动下,在电影形式的革新性创造下,电影不断的发展着。所以,形式创新是电影发展的原动力。

3、好莱坞电影虽然霸占着全世界电影的市场份额,然而,它属于商业电影,支撑它的是“类型”“明星制”这些工业化的商业要素,而非艺术规律,因此它虽是银幕主流,却是“电影艺术”中的另类。法国的艺术电影史观注定了它的惨败,你可以从历史中看到他们是多么荒唐可笑。当有声片出现时,他们大呼默片(无声)艺术消失,电影不复存在;当彩色片出现时,他们又大呼黑白片艺术消失,电影不复存在……然而这么多新手段、新科技出现时,电影非但没有消失,反而日益繁荣。

当初反对有声片的学者们,也在转过身去反对彩色片的时候忘记了目前他们所坚持的“黑白有声片”;而美国电影则毫无疑问地紧紧跟随着科技的步伐,每一样新发明出现,永远是美国人首先将它运用起来,将科学的柴火不遗余力地添加到电影的熊熊烈火当中。电影艺术观将这种现象与美国式的功利主义联系在一起,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地说了100年,一直说到今天,并眼睁睁地看着好莱坞电影统治着全世界每个角落的每一块银幕。把电影当做商品,把电影的进步寄托于技术进步的态度,是好莱坞取胜的关键。事实也是如此,电影压根不是什么艺术,如果是艺术,它的进步就应该是来源于研究这门“艺术”的艺术家们的理论创新。而事实是,电影的进步来自于技术革命,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再到今天的3D电影,所有这些,都是在一出现的时候就被好莱坞应用到了极至。那些把电影当成艺术的国家,注定要毁掉电影。注定无法和美国在电影业竞争。我们将目光从过去转向未来,好莱坞将继续独霸全球娱乐业。

从DV技术、U-tube网络视频等新鲜玩意开始盛行以来,我们不断地看到这样一种倾向,那就是非电影从业人员用家庭DV拍摄的短片也开始赢得观众,并在拍摄水平上呈现出越来越专业的倾向。可以想见,也许这样的倾向将导致主流电影将来发展成为3分钟的手机视频短片,以电脑屏幕、手机为终端下载播放。到那个时候,欧洲电影人将会在“电影已死”的悲哀中,在空空如也的剧场中坚持着“长片艺术”,然后眼睁睁地看着好莱坞的商业电影美学继续让电影在手机里好好的活着,并用无以伦比的商业策略,将影院转化成像现在的歌剧院一样的精英阶层奢侈型消费的高雅艺术展示场所。

美国电影能给美国带来天文数字的收入,原因是什么呢?是劳动创造的这些价值吗?是因为美国人拍片子耗费了比我们多得多的劳动吗?实际上,这和劳动毫无关系,而是市场决定的,美国电影面向的是全球市场,很简单的道理嘛,电影的票价乘以总销售数量不就是它的收益吗?美国电影面对的是六十亿地球人,你算算这是多少。你中国的电影只能面对华人市场,同样的票价,你的销量只是美国电影的几十分之一,你的收益也就只能是人家的几十分之一。

不过最后我还要重复在第二章中说过的,电影本身根本不创造财富,而是带来财富的净损失。我在第二章打了个比方,好莱坞拍一部电影假定花费1亿美元,然后在全球上映票房收入20亿美元,从GDP核算的角度美国会增加19亿美元。那么,世界果真会因为这一部电影而增加了19亿美元的财富吗?显然是扯淡,世界范围内的财富没有任何增加,而是拍电影之前就已经存在的全世界人民的财富在观看电影之后转移了20亿美元给美国,世界范围内的财富其实是蒸发了1亿美元,也就是好莱坞拍电影耗费的一亿美元财富,拍电影炸毁的各种道具(汽车、飞机)等等是世界范围内财富的损失。好莱坞电影风靡全球的原因:一则它的商业定位让它打败了竞争对手欧洲,二则美国在全球灌输美国文化,让观看好莱坞大片成为时髦和潮流,成为一种精神追求乃至于“身份象征”。

对于中国来说,好莱坞也有除此之外的专门招数,那就是搞一些中国元素,弄几个华人演员,拍些与中国相关的剧情,夸夸中国,拍拍中国人马屁,这样我们更加趋之如鹜,屁颠屁颠跑到电影院奉献我们的财富。这就是好莱坞的吸星大法,用电影这种虚的东西卷走了我们巨额的财富。

电影之外,美国娱乐业在中国捞钱的方法还有:出口歌星音乐专辑到中国、出口电影光盘到中国、美国歌星到中国开演唱会、美国明星为中国企业的产品代言(收取高额代言费)等等。

当然,这些领域在中国的获利比较难以统计,而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历年票房是可以详查的,我罗列一下自从好莱坞大片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以来,所有票房超过2000万元的片名及票房收入:

<h3>三、剥削中国四驾马车之三:虚拟化经营的世界超级品牌</h3>

我已经在本书中多次强调,品牌已经是当代帝国主义剥削发展中国家的重型武器,通过品牌来剥削,其“效率”远远超过了旧帝国主义的战争掠夺。我也多次阐明了,在品牌上当代发达国家的富国逻辑:100年前,发达国家用工业品交换我们的农业品和原料,所以他们富裕;100年后的今天,当我们也能生产工业品了,发达国家如何维持以往的“剪刀差”呢?

用品牌,他们对我们说,你们看啊,虽然你们造的工业品和我们的是一样的,但是其实不一样,我们的是品牌产品,是高档品,用起来倍有面子,所以我们一个产品可以换你们的几十个几百个乃至于成千上万个(同样的产品,他们的价格是我们的x倍)。所谓的品牌,卖的是符号,值钱的是符号。物资层面的工序成本都差不多,比如熟悉皮鞋行业生产的读者都知道,商场里售价上万元、几万元的皮鞋,其成本也就是几十元人民币。同理,售价上万元、十万元、数十万元的路易威登的小皮包,成本也高不到哪里去。现在的世界就是这么神奇,一样的“血”一样的“种”,一样的皮一样的包,贴个世界品牌的标签身价就百倍了。

发达国家拥有品牌,用同样的东西可以交换我们百倍的东西,这样的剥削你可曾在马克思那里读到过?

没有,因为还没有人真正认识到这种残酷的剥削,这种剥削率百分之一万的剥削。你学过的剥削,都是不超过百分之百的(以往的剥削是指资本家从工人创造的财富中拿走的比例,总会给工人留点,不会达到百分之百,不然工人饿死了,谁给你干活),所以品牌的剥削,是超乎你想象的剥削。美国的一个可以换我们一百个,净赚了九十九个。我要告诉各位的是,美国对于中国(和世界)的品牌剥削发展到今天又到了一种登峰造极的新阶段,那就是虚拟化的品牌经营。

美国人最初是怎么搞出这种发明创造的呢?

很简单,我前面说了,品牌商品的“价值”不在于商品物质实体本身,而在于其符号,我都能看明白的问题,美国无比奸诈的资本家怎么会看不出来?既然如此,他们就想啊,干脆老子只经营“品牌符号”算了,我没必要再辛辛苦苦去造产品,产品的生产就让那些穷国代劳吧,等他们生产好产品,我们低价收购过来,贴个标签,价格翻一百倍出售。这就是虚拟化的世界品牌经营。

美国的品牌总部只负责做广告和产品设计,在全球推广品牌符号,不断增加知名度和美誉度,而产品物质实体则全部由穷国(例如中国)代工。这种虚拟化的品牌经营是美国哪个哥们最先发明的呢?是耐克的创办人P。

耐克从20世纪70年代就完全不生产鞋子了,它全部的生产流程都交给了日本和西欧的厂商,80年代则进一步蔓延到韩国、中国台湾、中国大陆和印度,90年代东南亚也逐渐有了耐克的代工者。耐克总部都干些什么呢?就是品牌经营,做广告,比如请乔丹做代言;产品设计,比如1994年设计了“双重气垫系统”的运动鞋,1998年又推出了“全掌气垫鞋”。我在前面已经(多次)举了一例美国如何通过制鞋业剥削中国,这里再重复一下,各位可以加深印象:美国的耐克鞋有30%左右都是中国东莞一家叫做裕元工业的台商企业生产的,假定一双耐克鞋最终售价1000元人民币,裕元工业顶多能拿到100元,中间商(运输、售卖)和品牌所有者(即耐克总公司)各拿450元左右。

在这个过程中,美国人把中国人生产的鞋子,贴上一个商标之后又卖给了中国人,赚到的钱又可以回过头来从中国进口五双同质量的鞋子。这就是说中国的裕元工业每为耐克生产一双鞋子(卖给中国人),最终还要再附送五双同等质量的鞋子给美国人穿。这样的空手套白狼的国家,物质能不极大丰富吗?实际上,何止耐克是裕元工业生产的呢?中国人在大陆购买的几乎所有国际知名运动服装(包括鞋子)品牌的运动鞋都是裕元工业生产的:耐克、锐步、阿迪达斯、彪马、新百伦、天木蓝等,裕元工业生产了全世界知名品牌运动鞋的17%,这个产量不但足够供应中国大陆市场,还远销全球,这就是你在国外买的名牌鞋经常是“中国制造”的原因。这其中最知名的耐克是在裕元工业生产最多的,例如,2002年,耐克鞋全球的总产量的25%都是裕元工业贡献的。最后,别忘了,中国大陆还不止一家为耐克之类的品牌代工的工厂,中国大陆为耐克总共生产了多少,还无法统计,肯定远大于25%。

事实上,美国虚拟化经营的品牌远不止运动鞋,还包括了所有服装品牌,所有其他类别的品牌,例如,汽车、电视机、冰箱、电脑,等等,只有那些不方便交给中国生产的,他们才会自己生产,比如涉及到保密的军事工业、高技术产品,等等。美国通过虚拟化经营,让中国人白白为他们干活还倒贴数倍的财富,多年来从中国攫取了数不清的财富。

我们单拿汽车行业为例。美国的汽车品牌不算是完全的虚拟化经营,但与虚拟化经营也差不多了,我们都知道,美国的福特、通用、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品牌在美国本土的生产是长期亏损经营的,全靠中国市场的巨额利润来弥补。

美国的福特、通用、克莱斯勒都在中国大陆有生产基地(与中国企业合资),中国汽车行业的利润大部分都是被包括美国在内的外国公司拿走的,2008年,福特(美国车)、丰田、本田、日产、现代等企业的外国母公司,在中国汽车市场获取的净利超过2000亿元,占整个中国汽车行业利润的60%左右。我们以通用为例说明美国汽车品牌在中国攫取的惊人财富。?通用汽车在中国建立了8家合资企业和2家全资子公司,拥有员工超过20000人。

通用汽车在中国进口、生产和销售别克、凯迪拉克、雪佛兰、欧宝、Saab萨博及五菱等品牌的系列产品,所提供的产品系列之丰富位居所有在华跨国汽车企业之首。2007年,通用汽车及其合资公司在国内的总销售量为1031974辆,同比增长了18.5%,连续第三年在华销量位居国际汽车制造商之首。2004年通用汽车在华利润达到4.37亿美元,2005年中国已经成为了通用公司利润最高的市场,到了2007年,通用在中国的产量只占它全球总产量的4%,但是在中国获得的利润占到了通用全球总利润的25%。

<h3>四、剥削中国四驾马车之四:无耻的知识产权和技术专利</h3>

2004年在中国的武汉大学珞珈山上,美国有一位奇怪的著名大经济学家米歇尔·博俊(MicheleBoldrin)发表了一个奇怪的言论,其言论概括而言包含以下三点:(1)知识产权保护是美国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障碍物。(2)知识产权保护阻碍全球经济增长。(3)美国经济起飞时就是“偷”英国、德国和法国的先进科技成果和科学知识,它没有资格在现在要求中国。

天下真有这等怪事,这位美国教授怎么不为美国说话,而为中国说话呢?

在下感到有点得意的是,我与这位经济学大师有共同看法。很显然,博俊先生对于美国用知识产权牟取暴利感到义愤填膺,我同样声讨美国利用知识产权和技术专利对中国进行无耻的剥削,无止境地卷走中国劳动者用血汗创造的巨额财富。

知识产权和技术专利与品牌有共同之处(有时候它们也重叠在一起,有的品牌就是以技术专利为基础的,如微软),都是虚的,不用生产就能不断地收获暴利,它与一般的品牌的区别是,它一般是实用性的(比如微软的技术专利),不像一般的品牌那样仅仅是个符号、提供“精神享受”。技术专利和知识产权同时还可以无限“复制”(比如微软的正版软件),同一个东西卖无数次(这一点又和娱乐业产品比较类似),你每使用一次就得支付一次专利费给我。

呜呼哀哉,世上还有比这更无耻的买卖吗?技术创新是值得鼓励,应该鼓励,但总得有个限度吧?

对于此问题,博俊这哥们比我还激进,他愤怒地讲出来以下话语 人民网 p://ml

“国家授予创新者的独占权对自然生态或社会并无实质益处!”

“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由于根本没有所谓的全球性知识产权存在,在科技方面较为落后的美国对来自欧洲的先进技术也是采取模仿和改造的方法加以学习”?

“一张唱片卖得这么贵是因为制作方和歌手都想牟取暴利”。

“中国在和美国就技术进口谈判时,不要认为是自己在乞求对方降低价格,而要认为中国正在帮助美国缩短成本回收期”。

“即使设置专利,其有效期也不应该太长”。

“无数创新发明,都是在没有知识产权保护的情况下涌现的”。

“真正需要专利保护的应该是一些特殊的行业”。

“企业界也一直在尝试各种毋须政府介入而自愿解决问题的方案”。

“西方发达国家侵犯知识产权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

不过我与这哥们还是有点区别,他是完全否定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正面作用,专挑不好的说。

我仅仅是反对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作为剥削手段而使用所体现的巨大的不正义,它让发展中国家的人民被奴役为拥有这些专利的发达国家白白干活,为他们创造物质财富,并且这是无止境的。发达国家、美国不能无耻到这种地步。

美国靠知识产权和技术专利剥削了中国和全世界多少财富呢?看看微软的情况。

indows、Office和服务器部门是微软的主要赢利部门。微软已发布的去年的财报显示,截至2009年12月31日的第二财度,微软indows与indowsLive部门营收为69.04亿美元,上年同期为40.64亿美元;运营利润为53.94亿美元,上年同期为40.64亿美元。

微软服务器和工具部门营收为38.44亿美元,上年同期为37.55亿美元;运营利润为14.91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3.75亿美元。

微软娱乐和设备部门营收为29.02亿美元,上年同期为32.56亿美元;运营利润为3.75亿美元,上年同期运营利润为1.30亿美元。

微软商务部门营收为47.45亿美元,上年同期为48.81亿美元;运营利润为30.10亿美元,上年同期为30.21亿美元。

不过各位可能和我一样感到比较欣慰的是,由于中国的盗版比较严重,很多人都不使用正版的微软软件,这极大地缓解了美国对中国的剥削。不过,软件、电影和音乐光盘等可以盗版,很多在生产中实用的技术产品则无法“盗版”了。比如制造发动机的专利技术,你就非得从美国人(当然也可以从日本人)那里买,这东西没有盗版的。美国在军工、航空、航天、发动机、汽车工业等都是世界一流的,拥有所有核心技术专利,随便一个都够你中国喝一壶的。

第二篇 中国赶上美国难在哪 第六章 事实真相:美国经济是印钱购物的空壳经济

<h3>一、金融立国、强国的美国</h3>

我在前面谈了太多的金融虚的一面,其实,金融最初是好的,在它没有变质为投机泡沫和沦为国际剥削工具之前,它对经济发展乃至于一个国家的富强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注意,我这里的意思是指金融在最初是可以实实在在地帮助一国创造巨大财富实现国强民富,而不是指前文说的当代新帝国主义依靠金融国际剥削对别国财富的掠夺而维持富足。

我这里就来谈谈金融之“实”,看它与美国建国后最初两百年(从1776到20世纪中期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之前。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美国金融为美国谋求财富的途径越来越演变为虚的国际剥削,帮助本国的实体经济自己创造财富的实的一面不断减弱)崛起之间的关系。

美国其实是一个金融立国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建立靠的是金融(借钱打仗),立国之后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金融(主要是股市)也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先来看金融与美国建国的关系。我们知道,美国独立战争始于1775年4月19日“来克星敦的枪声”,这一仗打了两个月,英军伤亡一千多,“美军”伤亡五百。战争打了一年多以后,1776年7月4日第二届大陆会议宣布美国独立。

从这时候开始,才是“美军”真正艰难的日子。8月27日英国海军攻下曼哈顿的长岛,“美军”惨败。之后,华盛顿不得不领导“美军”开展长达四年的“游击战”,而不敢大规模和英军作战。

“美军”的颓势根源在于经费问题。他们怎么筹措军费?

宣布独立后的美国只有十三个州,本来可以征税,靠税收维持军费,然而这实际上不可行,因为独立战争打英国人的理由就是反抗英国人对北美殖民地征税,“美军”根本不可能自己也去征税,否则就失去人民支持。最后,“美军”只能靠金融和债务市场。主要分为五个方面:其一,政府印钱,发行“大陆币”,1775年到1780年间总共印37次;其二,大陆会议决定政府发行政府公债;其三,13个州凑的“份子钱”,这些州自己也发行了债券筹钱;其四,国际贷款,主要是从法国借;其五,拖欠士兵工资,打欠条。在前一两年,这些金融措施很好使,越往后则越艰难,大陆币无限发行导致了超级通货膨胀大大降低了大陆政府的信誉,大陆币和债券都越来越被北美人民反感,“美军”筹得的军费越来越少。

到了1780年下半年,北美已经没人愿意购买政府债券,同时大陆币也无人接受,13个州也弹尽粮绝、无法再支持,在所有人看来,美国独立战争看样子都要失败了,北美将重新沦为英国殖民地。

然而,“美军”靠“国际金融”扭转了战局。华盛顿派去法国的助理成功说服法国国王再借250万法国金币给“美军”。可是远水不解近渴啊,如果等到金币运到北美,“美军”可能早就被全歼了。这时大陆政府内天才的“金融家”汉密尔顿(此人后来成为美国第一任财长)的一个简单的金融安排就解决了问题,这哥们在法国金币没到之前就用这些金币作抵押,向北美人民重新发行巨额债券,终于筹得了救命钱,这笔钱让“美军”一直打到了1781年9月,终于在法国海军的支持下彻底打败了英军,美国独立战争结束,这是美国真正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开始。

可见,美国是靠金融打的独立战争,靠着金融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

美国建国之后,金融进一步成为美国富强的根基之一,简单地说,金融主要在三个方面促成了美国的崛起,并维持了其繁荣。

第一是股市的建立和发达使得美国超越了英国。

我们知道,股市最初是在英国兴起的,然而1720年英国政府因为南海公司的“股票泡沫事件”带来的金融危机,一气之下关闭股市长达130年之久。到1850年英国醒悟过来重新允许私人公司发行股票、恢复股市的时候,美国已经在股市上遥遥领先了。这意味着什么?你得知道股市对于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股市是人类迄今为止实现社会化大生产、鼓励创新的最佳机器,美国用这个机器捷足先登,迅速成为世界创新的中心,把英国远远甩在了后面。

股市是怎么在促进经济增长和各领域创新上发挥威力的?

很简单,股市可以让未来财富变现,也就是说,一个很有前景的公司,它的股票就会受到追捧,人们因为看到这个公司未来的收益而提前投资该公司(以便分享该公司未来的收益),这样一来,凡是前景好的公司都能把未来的收入提前拿到手,这些资本投入到生产,使得公司更加以百倍的动力迅猛发展。什么样的公司是有前景的公司,当然是创新的公司,具有开发新的产业、新的利润领域的公司。所以,股市天然地鼓励创新,鼓励具有创新能力的公司、个人获得巨大财富,形成财富与创新之间的良性互动。

英国金融是受海洋贸易激发出来的,主要是银行、政府债券和公司债券,而美国金融主要是围绕技术创新的股市。陈志武说,18、19世纪美英资本主义的核心差别就是美国具有英国不具备的股票文化,而这个差别是美国能超越英国的重要原因。以19世纪中期最为关键的铁路技术为例,本来火车和铁路是英国人发明的,但是美国却因为有发达的股票市场而后来居上,率先建立了贯通全国的铁路网。那时候大量的美国铁路公司在新英格兰、芝加哥等地成立,而当时全美国人都认为铁路是新世界到来的象征,积极参与其中,于是在纽约和波士顿各地迅速掀起购买铁路股票的热潮,1860年代左右的美国证券市场交易的大多数都是铁路股票。这为美国铁路建设迅速筹集了足够的资本,促成了美国铁路网的建成。美国股市还促成了美国各种近代发明的大爆发。

比如著名的爱迪生1875年发明电话之后,建立了贝尔电话公司,到1892年他的公司和另一家电力公司合并成一个新公司,1902年这家公司股票上市,借助股市的力量,这个公司成为了美国最大的公司,这就是通用电气公司。总之,英国开创盛世靠的是海外贸易,它在金融上的依托是债务、银行和保险;而美国的盛世则是靠股市支撑的技术创新,它的依托是以股票为代表的风险资本。这也就决定了美国超越英国。

第二是政府债券,就是美国国债。赤字财政极大,使得美国政府可以用足够的财力去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以国家力量推动技术创新、发展军力。

第三是信贷消费。这其实是美国维系繁荣的根基。

美国早在1850年代就进入了消费瓶颈时代,当时美国最大的缝纫机公司的一项销售方式的创新,拯救了美国经济,开创了美国经济从此以后蓬勃发展的百年神话。1856年一台缝纫机要100美元左右,而美国普通家庭年收入才500美元,所以缝纫机就滞销。怎么办,这家公司的销售总监想到妙招:先让美国家庭用上缝纫机,然后让他们分期付款。首付5美元,以后每月付几美元。这样,消费的瓶颈就解决了,该公司20年内卖出了26万台缝纫机。这种销售技巧迅速蔓延到所有行业,例如,钢琴、汽车、后来的电脑、等等,并且不再是分期付款这种简单模式,更多的银行和金融机构介入进来提供借贷资金服务,美国经济从此最大限度地摆脱了消费瓶颈。你要问了,借钱是需要还的,今天消费多了明天不就少了吗?长期看不是没有任何好处吗?这当然是大错特错,借贷消费的真正奥妙远不止于解决了当时的消费瓶颈,还在于借贷消费会创造天量的就业岗位来生产满足这些新需求的产品,这些就业岗位会大大增加你的未来收入。

<h3>二、美国金融走出国门变成作恶多端的恶魔</h3>

各位是否觉得我有点自相矛盾,一方面说金融是毫无价值的虚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说金融是当初美国富强的根基。

其实这不矛盾,而是看问题的两个层面而已,说金融之虚,主要是说它跨出国门成为剥削手段之后,它成为了一种投机推动的庞氏骗局,说金融之实是指金融原本的功能,它本来是为实体经济提供融资服务,促进创新的。

美国依靠金融立国,靠金融实现经济崛起,也靠金融维系繁荣。本来,美国靠着金融的实实在在的功能就可以一直发达下去,然而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强之后,美国很快就发现用金融虚的一面去全世界圈钱,财富来得更快,规模更庞大,从此,金融国际剥削成为了美国的国家战略,自从美元成为世界货币霸主以来,美国金融就蜕变为在全球作恶多端的恶魔了,美国金融在全世界张开血盆大口,虹吸财富,不断地实现着空手套白狼,做着无本万利的营生。

走出国门的美国金融,其作恶手段我在第五章已经说了四种。这里不再重复,需要补充的是,美国借贷消费也凭着美元的地位而走出国门,美国人借全世界的钱来消费,主要就是把国债卖到全世界,美国政府再把这些借来的美元又转手借给美国老百姓进行消费。

这种跨出国门的借贷消费与一般的借贷消费的区别是,它很可能是一种“可持续”的借贷,我的意思是,它可以一直借下去而不用归还。这种可持续的借贷是由两个原因导致的。

第一,美国人面对的是全世界的债主,可借面极广,可以借了东墙还西墙,手头总是有“免费”使用的别人的美元。

第二,外国与美国之间的贸易与美元流动本身的可持续的循环。比如说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吧,中国卖了价值1万美元的货物给美国,中国收到1万美元,美国收到货物。

而一转眼,中国拿着这一万美元又去买了美国的国债,美元又回到了美国,美国人继续借这些钱来买中国的东西……如此循环往复,美国人不用还钱,却在这种动态中白白获得了货物。这种可持续的国际借贷只有美国人才能做到,这种可持续性的借贷,其实已经和印钱购物没什么区别:借来的钱反正是不用还的,这和印刷出来的是一样的,或者说和天上掉下来的是一样的。

俗话说,多行不义必自毙,然而,作恶多端的美国金融却从来不会死,任何时候都不要轻言美国的衰败和美国金融的破产。因为,美国人已经非常娴熟地玩着印钱购物的把戏,虚实有度,从来不把自己玩死。可持续的循环借贷消费只是美国印钱购物的一种,下面我就来全面揭开美国印钱购物的迷局。

<h3>三、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实质是美元危机</h3>

认识美国经济和金融的真相,要从这次金融危机开始,第一步就是要看清这次所谓的金融危机其实是美元危机。这一点其实很多人都已经看出来了,包括我在本书开篇中提到的那篇《美国在技术层面上已经破产》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表面上看,这次金融危机是美国人挥霍无度的借贷消费导致的危机,或者说是美国“债务经济模式”的危机,就是美国在全世界借款把全世界都掏空了,没法再借下去了,这样以次贷危机为导火索,爆发了美国人无法偿还债务为特征的危机。

而实质上,这是一次美元危机,那就是由于美国人不干活,不事生产,专靠借贷和印钱来购物,美国经济就空壳化,已经没什么实际的财富与美元所代表的财富相对应。随着借贷消费的规模不断扩大,这种空壳经济与美元地位不相称的矛盾就日益突出,到最后就会以金融危机的形式爆发出来,金融危机其实是对美元的客观质疑和警告。

《美国在技术层面上已经破产》一文也写道:这场危机的本质绝非一般意义上的金融危机,而是美国债务经济模式(注:格林斯潘2004年第一次使用这个词)走到了尽头的危机,是美国“死不了又活不成”的信任危机,是第二次美元危机。

“次贷危机”不过是使技术上早该破产的美国,遭遇了一个破产的契机、或者说导火索而已。这次的金融危机实质是第二次美元危机。

第一次美元危机则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我们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霸主地位。这个体系是一种金本位体制,就是美元绑定固定数量的黄金,发行美元必须有相应的黄金储备,同时美国承诺35美元与1盎司黄金的自由兑换比例,就是说你拿着美元/黄金随时可以去美国兑换黄金/美元。1970年代初深陷越战的美国产生了巨大的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双赤字”进一步导致欧洲国家不再信任美元,从而大规模地用美元换回黄金。

面对这样的困局,美国总统尼克松竟然宣布废除35美元与1盎司黄金的自由兑换的约定,世界一片哗然,布雷顿森林体系由此瓦解,由此,引发了历史上的第一次美元危机。

这场危机曾让世界苦不堪言。然而,基辛格博士很快就成功游说“欧佩克”组织将美元确定为国际石油市场唯一的计价和结算货币,美元的地位总算保住了,同时由于失去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黄金的约束美元变得完全虚空,从此开始了在全球肆无忌惮的剥削。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紧接着发生了两次石油危机,石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导致世界各国的美元需求大幅上升(因为美元是国际石油交易的唯一结算货币)。这就意味着,所有国家为了获得石油都得储备大量的美元外汇,各位请注意,奇妙的变化就从此刻开始。既然你们都得储备美元,那么我美国就只需要印刷美元就可以了,我印刷的美元当然不是白白给你的,你得拿货物来跟我换。从此,美国的印钞机开始满负荷运转,美国债务经济模式就此拉开历史序幕。

所谓债务经济模式,就是说,美国不再需要一般性实业企业,除食品、一般性工业设备等生活生产的必需品外,其他商品都从国际市场购买,并借此向世界输出美元;其他国家为了国际贸易结算顺利进行,不得不持有相当数量的美元储备;为了美元储备保值增值,这些国家又不得不去购买美国债券或其他所谓安全的美元资产。

因此,在世界上形成了这样一个循环圈:美国所需要的商品,只需印刷钞票去外国买就是了;美国买东西花掉的美元,通过出售美国债务(国债或公司债)重新回到美国本土,变成美国政府或公司可以任意支配的现金;这些现金被用在美国人身上,使他们有能力去消费那些从外国买来的东西;美国的商人通过在本土出售外国商品而获得收入,然后继续购买别国的商品。(见《美国在技术层面上已经破产》)如此循环往复,只要美元国际结算货币的地位永远不倒、外国政府永远需要美元储备,美国欠下的债务就永远不必归还。由于发现了这种债务经济模式的巨大好处:不事生产而可以生活富裕。

从1970年代到21世纪初,美国干脆把几乎全部物质生产都赶出了美国,到了今天美国仅剩下金融、高科技以及军事工业作为国民经济之本,其他的一般性商品生产均让位于欧洲和亚洲。今天你在世界任何角落都很难再找到标有“MADEINUSA”的一般性商品了。

了解了美国债务经济模式的历史,我们就明白了,美国的这种债务经济之所以得以发生,根基在于美元的霸权地位牢不可摧,世界各国都需要储备美元。所以美国债务经济模式的危机,实质就是美元危机。但是现在问题来了,请问各位,既然从理论上讲美国可以一直印刷钞票,并不断地从世界各国借钱,从而可以不断地吹大借贷消费泡沫,而一直维持下去,那么美国为什么要主动去捅破泡沫,以致于爆发次贷危机呢?这就需要揭开美国印钱购物的最后谜底了。

<h3>四、印钱购物的美国经济奇迹</h3>

我要告诉各位,上面说到的所谓债务经济模式,并没有从本质上准确描述美国经济,美国经济本质上是我已经反复提到过的:印钱购物。

美国经济的持续繁荣,是印钱购物的经济奇迹,中国的三十年高速增长的经济奇迹,在美国人的这个经济奇迹面前注定是黯然失色的,因为美国人在人类历史上首创了这种可以举国不劳而获,不事生产而生活超级富裕的“经济模式”。

但是有趣的是,中国经济奇迹和美国经济奇迹又是绑在一起的,美国的经济奇迹,从客观上和物质层面说其实是中国人帮他们创造的,连接二者的纽带,就是印钱购物,三十年来,美国人一直在“帮助”中国印钱购物,消化中国的巨大规模的“过剩”产能。

什么叫做印钱购物呢?它可以说这是一条还未被人类发现的一条经济规律(美国也只是歪打误撞而应用了它)。工业化以来的人类经济都是产能过剩、消费不足的经济,由于消费不足,工厂就不能开工,白白浪费掉了产能,从全社会的角度看,本来是可以创造多得多的财富的,而仅仅是由于没有“利润”,工厂就不能开工。

这时候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上帝偷偷地发给所有穷人足够的钱,让他们去购物,那么这些过剩的产能立马就运作起来,整个社会的物质财富迅速增加。

这种财富的增加是什么导致的呢?是货币的增加!

换言之,上帝扔过来的纸币(它本来仅仅是纸而已),竟然就直接变成了丰富多彩的物质财富、工业产品。这个工作根本不需要上帝去完成,只需要中央银行开动印钞机就可以。

印钱购物的逻辑就是: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印刷钞票就会直接导致相等价值的物质财富的增加!也就是说,中央银行印出1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境内就会立刻相应地多出1万亿元的各种产品。而这一切都是伟大的印钞机带来的!

那么中国的现实情况是如何的呢?很可惜,由于我们并没有认识到印钱购物的原理,所以我们有巨大的产能过剩。

我的意思是说,我们的企业有能力生产出大量的产品,而我们国内却只能消费掉一小部分。那怎么办呢?

出口呗,卖给美国人。

美国人是拿什么买我们这些“过剩”的产能生产的产品呢?美元呗——印钞机印刷出来的美元。

它的本质是纸,美国人用这些纸帮助了中国印钱购物——既然你中国不懂得印钱购物,干脆美国来帮你的忙。要不是美国帮着我们印钱购物,我们中国的企业除了生产出能在国内卖掉的那些产品,就不会继续生产,美国的印钱购物使世界范围内“凭空”多出了巨额的物质产品,美国人是有功的。只不过,这些多出的产品都白白给了美国人而已。

换句话说,由于中国自己不会印钱消费,让美国人钻了空子,他们印刷美元来帮我们购物,消化了我们的“过剩产能”,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自己干这种事情的,中国完全可以自己印钱购物,我将在第八章讲中国应该怎样印钱购物。

中国被美国(还包括欧洲等国)印钱购物的具体数额是怎么样的呢?下表列出了中国1996年以来的GDP结构中国内消费、投资、净出口所占的比重。

净出口是出口减去进口的值,这就是我们的“过剩产能”,确切地说,是我们过剩的产能的一部分,到底是多大的一部分,很难说。也就是说,净出口表示的是国内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国内卖不出去、卖到了国外的部分。因为中国的产能还远远不止于此,如果还有更大的内外需求来买中国货,中国的厂商们还能生产的多得多,所以它自然只是中国过剩产能的一部分。我们的净出口是不稳定的,但经常是高于10%和20%的,最高的时候可能接近GDP的一半,也就是说有时候我们生产出来的一半的产品都得卖到国外,国内消化不了。我们的净出口中,出口到美国的占了大头。

中国到底白白送给了美国多少货物?很简单,统计一下历年来中美贸易顺差的总额就知道了,这个总额就是答案。从我们前文介绍的中国外汇储备的形成机制就可以知道,大体上历年中美贸易顺差总额就等于中国的美元外汇储备,截止到2009年6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为21316亿美元,价值这么多的货物就是美国历年来“帮”中国“印钱购物”消化的部分。

事实上,美国不但“帮助”中国印钱购物,而且把无私的国际主义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全世界任何一个产能过剩的国家,都得到了美国人的热情帮助,截止到2007年9月底,美国累计的贸易赤字总额已达6.44万亿元美元,价值这么多的货物就是美国人在全世界帮别人印钱购物白白得到的。当然,这6.44万亿美元大体上就等于世界各国的美元外汇储备之和,因为世界各国的美元储备就是靠卖给美国人货物而得到的(扣除从美国进口的部分)。印钱购物的美国,创造了真正的世界经济奇迹,这30年来他们累计从全球白白得到了价值6.44万亿美元的货物,须知,这些商品的大多数是诸如中国制造之类的廉价商品,6.44万亿美元所代表的实物量是无比巨大的,这和美国自己卖给别人的高价“虚拟产品”是地下天上的区别。事实上,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天大的忽悠。

<h3>五、美国的GDP荒唐之处在哪里</h3>

我告诉各位,美国人进口货物的价值和他们出口的价值完全是两码事,前者是忽悠,后者是实实在在的真实财富;美国的GDP和中国的GDP也完全是两码事,前者是忽悠,后者是实实在在的财富。我在开篇中假设的中美日之间贸易的例子,就能很好的说明这个问题。

现在我再通过一个更简单的类似的寓言来说明这个问题。话说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A国和C国,A国的货币叫做美元,C国的货币叫做人民币(很巧,这两个货币名称和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的某两个国家的货币名称一样),美元和人民币之间按照固定的8∶1的比例兑换,A国人从来不生产任何物质产品,他们的GDP全部都是“服务业”构成,C国的GDP则几乎全都是由制造业的物质产品所贡献。所谓的A国的服务业是什么玩意儿呢?就是今天我为你服务,明天你为我服务,今天我给你揉揉肩,明天你给我捶捶背,我给你揉揉肩你给我一万美元服务费,明天你给我捶捶背我也给你一万美元,A国GDP就有了两万美元。你得知道,这两万美元可以从C国买到很多廉价商品呢,比如说两万件衬衫。因为A国和C国之间的汇率保持在8不变,所以A国人总是可以从C国买到这么多的货物。

这下你看明白了,原来啊,A国所谓的服务业就是一套把戏,通过这套把戏把A国中央银行印刷出来的美元“发到”老百姓手中,这套把戏的要诀是要把服务业的工资定的相当高,这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把美元发到A国人手里,让他们有足够的美元去换取C国的物质产品。没错,A国和C国就是现实中的美国和中国,不要以为这是讲故事,这其实是血淋淋的现实。

美国的GDP中服务业高达80%,服务业就是美国人互相之间虚张声势,互相服务,今天我帮你开一下卫生间的门,你给我100美元,美国GDP就增加了100美元;明天你给我搬个家,我给你500美元;这个月我帮你女儿辅导一下钢琴,你给我1000美金……

美国的GDP就是这么来的,有价值吗?

没有任何价值,服务业的高工资不过是更快地把银行印刷的钱分到美国人手里而已,让他们有足够的钱去购买大量中国商品,实现富足生活。其实,本来美国人压根不用去干活,就躺在家里等着美国银行印刷的货币发到手里,拿到钱就去买中国货。但这样搞有点太不好意思,被中国人发现了也说不过去,所以为了掩人耳目,那就发明高工资的庞大服务业吧。你看,我们美国人是通过服务业赚的钱哦,不是政府发给他们的,还有我们美国人也是创造财富的,我们的服务业创造了我们80%的GDP。

世界上还有比这更荒唐的事情吗?

我看很难找。现在你明白了,美国的GDP本质上是印出来的,所谓的服务业就是把印出的钱发到美国人手中的一种方法。

你会发现,美国大多数的人都在从事“服务业”,所有这些行业的工资都高的惊人,基本上这些行业都能拿到三四万美元的年薪,比如护士可以拿到4万美元,每年拿三四万美元是美国人的主流,在人数上占据超过50%的多数,就是这些人构成了美国的庞大的中产阶级,美国的中产阶级是服务业“服务”出来的,从本质上也就是银行印出来的。当然,“更高级”的服务业拿到的薪水则更高,比如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比如在那里干活的华人邹恒甫和林毅夫)一般能拿到20万美元以上的年薪,美国大学教授(比如在耶鲁大学的中国人陈志武)、金融服务业的从业人员也能到这个水平。

美国2009年的GDP高达14.33万亿美元(无疑是世界第一),各位现在知道了美国GDP其实与财富的创造毫无关系,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印出来的。

美国人为什么可以靠这种虚拟GDP活下去,从不用担心会买不到足够维持富足生活的物质产品?很简单,还是回到前面的逻辑,这是由于美元的地位和世界各国的产能过剩导致美国可以印钱购物,印出的钱就能换回来货物。

<h3>六、美国印钱购物的循环系统</h3>

我想有必要再完整地解析一下美国印钱购物经济的资金和货物的系统循环,以便清楚地了解美国印钱购物是如何运作的,基本上也可以看作是对本书前面内容的一个总结。

(一)印钱。

这没什么好解释的。

(二)发钱与购物。

发钱基本上就是上一节讲的,通过服务业的高工资把货币发到美国人手中。购物也就是美国人拿这些钱去买货物,主要就是中国制造。

(三)资金“回笼”。

美国人用钱买外国货,美元就到了外国人手中,变成了人家的外汇。为了继续下一轮发钱,美国就要想办法把这些美元搞回美国来。

回笼美元的方式主要有:

1、向全球发行美国国债,忽悠各国拿外汇储备来买,这一招相当有用,很多国家都拿出一半或更多的外汇储备去买美国国债,比如中国购买的美国国债就在9000亿美元左右(现在减持之后是7000多亿了),中国总共的外汇储备是两万亿美元多。外国政府得到国债凭证,美国回收的是美元。

2、通过“剥削中国的四驾马车”在全球虹吸美元回国。金融、娱乐业、品牌、专利技术这四驾马车实际上并非仅仅针对中国,而是针对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如此,美国人都要用这四件法宝来虹吸美元。美国就是用金融在全球到处忽悠钱财,在全世界到处收取品牌费、专利费,在全世界上映好莱坞电影、占领世界的每一块银幕。

通过这两个方式,美国有效地回笼了散落在全世界的美元。

(四)新一轮印钱购物。

回笼美元之后,如果不够,再印点,新的一轮循环开始,把钱发到美国老百姓手中,然后购物,然后……

现在我来提一个问题,既然美国本来可以印钱购物,又何必辛辛苦苦用那么多花招去回笼资金呢?干脆不回笼算了,花出去的不收回来,不够用了咱再印就是了。

美国为什么没有这样做?

我觉得最好的解释是美国人其实压根就没有认识到印钱购物的原理,他们只是歪打误撞而应用了这个原理,虽然已经用了几十年了,但是他们根本就没弄明白其中的真谛,所以也就没有这么大的胆子,没有直接全靠印钱算了。

我们再回到本章第三节提到的问题,既然美国人可以循环、可持续地进行印钱购物,他们为什么要捅破次贷泡沫,为什么不继续印钱填补所有资金窟窿?

最好的解释仍然是美国人没有弄明白印钱购物的原理,他们看到金融泡沫、潜在的烂账坏账就心虚的不得了,当这些烂账达到一定程度后,他们吓得尿了裤子,赶紧自己捅破算了。因为他们头脑里仍然被传统的金融学所占据,觉得泡沫不可能一直吹下去,如果继续吹下去一定会带来难以想象的灾难。所以,捅破泡沫带来的金融危机(也就是美元危机),实际上是美国人的“无知”(对印钱购物的无知)导致的一种本来不必要出现的灾难,这纯属一场“误会”。

事实上,美国的泡沫就是可以无限吹大的,无论吹到多大都可以,都不会有什么风险,你美国只管不断地印刷美元填补一下漏洞,并继续帮助全世界印钱购物就可以了。

为什么说美国的金融泡沫可以无限吹大?

因为全世界的产能过剩是无限大的!我不是指在某一时刻全世界的产能过剩是无限大,而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年一年加总的产能过剩是无限大的,你美国的泡沫也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吹大一百倍吧,你也得一天天一年年慢慢吹大吧?只要美国金融泡沫(印钱购物的泡沫)变大的速度别超过世界产能过剩累积的速度,就完全没问题。

我可以打个比方把这个问题说得更明白点,比方说每年美国之外的所有国家过剩的产能总共可以生产价值8万亿美元的产品,这意思就是世界各国在本国卖不出去的产品总和价值8万亿美元,那么,你美国印钱只要不超过8万亿美元,就没问题,什么次贷漏洞,那些还不起钱的老百姓,美国政府印钱帮他们填上就行,还可以继续发钱给他们去购买全世界的物品。在全球有8万亿美元过剩产能的情况下,你美国印刷一万亿美元,就会导致世界范围内多生产一万亿商品,印刷两万亿元就是两万亿商品,印刷八万亿元就是八万亿商品,如同变魔术一般。

<h3>七、美国经济是真正的庞氏大骗局</h3>

本章(也是本篇)的最后,我想做一个总结,也是回答在第一章中提出的问题,中国经济到底是不是庞氏骗局?

答案是否定的,美国经济才是巨大的庞氏骗局。

为什么中国经济不是庞氏骗局呢?

很简单,中国的GDP主要是实实在在的物质产品堆起来的,都是实在得不能再实在的财富,也就不符合庞氏骗局的首要条件:标的物是毫无价值的东西。

至于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即便它真是大泡沫,与中国每年生产的总的物质产品相比,也算不了什么,况且房地产再怎么泡沫,它最原始的标的物——房子,也是实实在在的财物,而不是像庞氏骗局中的邮票、小动物之类的东西一样纯粹是忽悠。

总之,中国经济绝非庞氏骗局,最多你只能说中国经济的某个角落存在庞氏骗局。

相比之下,美国经济则非常接近真正的庞氏骗局。首先美国已经是印钱购物的空壳经济,他本国基本上不生产物质产品,符合了庞氏骗局的首要特征。其次,美元本身就是一种庞氏骗局,美国的印钱购物经济正是靠美元的庞氏骗局去维系的。

为什么美元是庞氏骗局呢?

因为美元实质上是废纸,一方面布雷顿森林体系破灭之后它没有了黄金与之相对应,另一方面美国经济的空壳化导致已经没有足够的实际产品(财富)与之相对应。作为废纸的美元之所以在现实中有价值,就在于全世界都在做美元的庞氏骗局接力赛:因为所有国家都认可历史上形成的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A国、B国、C国、D国……无数的国家互相之间都可以用美元来购买对方的货物,A国认为美元有价值是因为B国、C国、D国等都接受美元来买他们的东西,同理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美元有价值就在于它能买其他国家的东西,而不在于美元本身有价值。

美元的庞氏骗局进行下去,就是各国不断地增加美元外汇储备,不断地“投资”美国国债和其他证券,你把这些美国国债和证券的价格就看做是美国(把美国这个国家当做一个商品看待)的价格的话,世界各国的举动不就和本书第一章中列举的所有庞氏骗局一模一样了吗?

“美国”这件东西根本就是一个空壳子,由于世界各国都没有认清美国,而认为“美国”很有投机价值,所有国家都一个接一个地去买“美国”,不断地抬高美国的价格,由于世界是如此之大,世界上的国家是如此之多,综合起来的财富是如此之多,所以在这个庞氏骗局中似乎总是有持续不断的接盘者,这个庞氏骗局几乎成了一个永不破灭的骗局。

第三篇 超越美国可以不是梦 导言 我们有可能超越美国吗?

在第二篇的导言中,我已经说明了到底怎样才算从经济上赶上了美国,那就是人均GDP和虚的产业都要与美国势均力敌。那么,超越美国就是在这些方面都要强于美国。但是,我在这里要稍微改变一下说法,把中国超越美国分为“初级超越”和“高级超越”。

初级超越就是说中国在人均GDP上超越了美国,人们普遍过上了比美国人富足的生活;高级超越呢?就是加上原来那个条件,不仅人均GDP要超越赶上,而且金融、娱乐业、品牌、专利技术等虚的产业也要与美国势均力敌。

在本篇的前面两章,我们首先探讨了中国对于美国的初级超越的可能性,我会告诉各位,只要中国自己进行印钱购物,而不再让美国人来“帮”我们印钱购物,那么中国初级超越美国将不会是难事,夸张地说,甚至可以在一夜之间超过美国。

首先美国是一个印钱购物的空壳经济,一旦中国不再让美国来印钱购物,相反中国自己去印钱购物消化自己的过剩产能(就是指现在必须靠出口才能消化掉的那些产能),那么美国一夜之间就会变成大多数工业品都稀缺的国家,像服装、家电、自行车、音响等等无数生活用品都将稀缺。

好在美国的农产品可以自给(并且有大量富余出口),所以美国首先还能保住温饱水平;

其次虽然美国不能从中国印钱购物了,它还可以从其他国家印钱购物,并且可以依靠金融、服务业、品牌、专利、好莱坞电影从世界各地换回来一些工业品。

但无论如何,由于中国产品在美国人消费中占据极大的比重,没了中国产品,美国人的生活富足程度一定会降低一大半,基本上短期内美国会变成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

但是接下来美国会迫于无奈而恢复它的制造业,重新开始生产一般性产品,慢慢地美国人的富足程度会恢复。

这对于中国赶超美国,却是好机会,美国失去中国产品,自己再要折腾(恢复制造业)怎么也得好几年,中国在这段时期却是以极高的速度发展的。至于中国自己印钱消费之后,发展能快到什么程度,我在下面的章节会详细说。

最后一章则进一步谈中国如何实现高级超越美国,这个难度可能会大一点,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科技能力、品牌等等都很难在短时间内(50年内)全面超越美国。尤其是科技创新方面,以目前中国的科研状况很难看到任何有望超过美国的前景。至于品牌,它本身分为两种:一靠技术,二靠文化影响力。

日本的品牌绝大部分都是靠技术闯出来的,欧美的品牌则除了技术类品牌之外,还有大量的靠着文化势能(西方主流文化对弱势文化的高压优势)打造的虚的品牌(比如多如牛毛的国际服装品牌、符号化的奢侈品等)。

中国经济超越美国到底还要多少年?

如果是全面超越(高级超越)的话,还是要回到我在本书开篇中的论断,恐怕还需要几个世纪。

到底要几百年呢?

我给各位一个最乐观的估计,就是假定中国在50年内幸运地在科技上与美国势均力敌,这不一定非得中国引领一次科技革命才行,中国只要能达到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半个世纪的科技创新速度就差不多了。换句话说,你就把中国当成是1950年的日本,从今天开始能够和日本当年那样奋起科技创新50年,并取得和日本相当的成效。那么50年后以科技为依托中国首先可以创造出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世界品牌来,比如我们的家电、汽车、飞机等等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都在世界上领先,那么中国立刻就成为了今天的日本,相当于日本在当今世界经济的地位。

接下来,中国要成为今天的美国,则仍将是一个持久战。

因为,虽然中国在技术上超越了美国,但是软实力的推广以至于在全世界深入人心,让东风彻底压倒西风,还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西方文化的影响在世界各地可以说已经深入到了人的骨髓,你要改变它、让中国文化去取代它,无异于让他们换一次血,这是无比艰难的。或许,必须等活着的几代人都老死了,新生的人才有可能淡化掉西方文化的印记,那时候中国文化才可能长驱直入。

再者,欧美各国自己也会负隅顽抗,继续在全球坚守他们的软实力堡垒,阻挠中国软实力在全球的推进。

不过,我们这个时代比之西方国家推广他们的软实力的19、20世纪,我们也有更多的便利,一则世界的交流程度远远大过那个时代,二则世界各国人们的开放程度、接受新事物的速度也远超那个时代,三则当代世界传媒发达,互联网等媒体对于中国文化的推广可以极其高效、迅猛,这是最关键的一点。

西方用两百年才推广开他们的文化并成为主流,那我们用最乐观的估计,假使老死两代人后,中国的软实力的势力范围终于开始在世界占据优势,这又是50年的时间。

中国超越美国,最乐观的估计还需要100年。当然如果中国在20年内突然引领了一次科技革命,那中国50年内全面超越美国也不成问题,这种小概率事件说起来也没什么意思。

第三篇 超越美国可以不是梦 第七章 中国可以“一夜暴富”

<h3>一、中国“供养”了美国和世界</h3>

中国到底为全世界提供了多少廉价商品,尤其是中国到底被美国印钱购买了多少制造业产品?

这是个必须搞清楚的问题。

不看不知道,一看则会吓一跳。

随便一种商品的数据都足以让人惊呆。中国出口了多少双皮鞋?

2006年是13.9亿双,2007年是13.1亿双。

出口了多少台电视?

2006年的数据,9500多万台。

出口了多少双运动鞋(橡胶或塑料底布鞋)?

2006年,12.88亿双……

各位再看一下下面这个表吧,它统计了2006年和2007年中国各类产品的出口情况。限于篇幅,我只选了一小部分中国制造的商品出口情况(看完整版请查阅2008中国统计年鉴p://www.sei.gov.cn/m)。表中金额的单位是万美元。

</tr></tr></tr></tr></tr></tr></tr></tr></tr></tr></tr></table>

这些是中国所有出口产品中的冰山一角,通过这些数据,你不得不承认,中国在事实上“供养”了全世界,当然主要就是欧美,首当其冲的是美国。中国劳动者的劳动成果使美国人过着着富足的生活,中国在贸易价值上计算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其实从实物上看,无疑是中国提供了最多的物品给美国。美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是加拿大,你得知道加拿大本身也是发达国家,它出口给美国的产品并不便宜,同样的价值总量,中国比加拿大付出的产品要多好多倍。

我们再看看中国对各发达国家的贸易顺差吧,下面是2008年的数据:

美国2663.3亿美元,英国413.1亿美元,法国210亿美元,德国374亿美元,加拿大300.3亿美元,意大利251.3亿美元,西班牙220.6亿美元,日本185.9亿美元,荷兰132亿美元,波兰15.3亿美元,新西兰24.8亿美元,以色列24.4亿美元,爱尔兰20亿美元。

各位需要知道,这样的顺差是在发达国家对中国的剥削贸易格局下产生的,他们对我们出口的是高科技产品和虚的产品(品牌、娱乐、金融、等等),其价格都是极为昂贵的,除了高科技产品真的对我们有很大用除外,这些虚的东西的骗人的价格都极大地掩盖了我们对欧美人的供养程度。

以美国为例,2008年中美双边贸易额为4092.5亿美元,其中,美国对中国出口714.6亿美元,自中国进口3377.9亿美元,美方贸易逆差2663.3亿美元。你想想看,714.6亿美元对华出口中高科技产品只是小部分,其余大部分是品牌、娱乐、金融等虚的产品,价格贵的离谱,714.6亿美元的进口使我们得到的真实财富少的可怜。如果我们中国也有足够的厉害的虚的产业与美国对抗的话,美国这些产品的价格就会被打回原形,一双耐克鞋就会露出它本来的财富真面目:它和我们中国制造的鞋子一样,它就是一双鞋子而已。美国人卖给我们的714.6亿美元货物的真实财富远远没有这个数字呈现的那么多,这些东西的真实财富可能只值714.6亿美元的1/10。也就是说,中国白送给美国的真实财富远远大于2663.3亿美元,而是要再加上600多亿美元。

如果这里说的还不够明白的话,我们下面接着聊这个逻辑。看看欧美人骗人的GDP和商品价格是怎么掩盖他们对中国的剥削,怎么掩盖中国供养他们的事实的。

<h3>附录:2010年1~2月中国主要工业产品数据</h3>

粗钢产量同比增长25.4%;水泥产量同比增长26.5%;电解铝产量同比增长45.6%;汽车产量同比增长92.4%;造船完工量同比增长1.68倍,新接订单达同比增长7.67倍;手机产量同比增长29.7%;彩电产量同比增长68.6%;计算机产量同比增长41.3%;纱产量同比增长26.6%;布产量同比增长51.2%!

数据简单的分为了四类,欢迎补充。

一、基础工业数据:

1、粗钢产量:5.68亿吨,占世界份额的46.6%,超过第2~第20名的总和;2、钢材产量:6.96亿吨;3、水泥产量:16.3亿吨,超过世界份额的50%;4、电解铝产量:1285万吨,占世界份额的60%;5、精炼铜产量:413万吨,占世界份额的25%;进口430万吨,消费铜超过800万吨,占世界精铜产量的50%;6、煤炭产量:30.50亿吨,占世界份额的45%;7、原油产量:1.89亿吨;进口2.04亿吨,消费量占世界份额的11%;8、乙烯产量:1066万吨,世界第二(第一是美国,与美国还有差距),消费2200万吨,自给率约为50%;9、化肥产量:6600万吨,占世界份额的35%;10、塑料产量:4479.3万吨;

二、基础设施数据:

1、新增发电装机容量897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达到8.6亿千瓦(美国为10亿千瓦);2、新建高速公路4719公里,总里程达到6.5万公里(美国9万公里),2009年新开工1.6万公里;3、新增公路通车里程9.8万公里(含高速),农村公路新改建里程38.1万公里;4、铁路投产新线5557公里,其中客运专线2319公里;投产复线4129公里;营业总里程达8.6万公里(仅次于美国);2009年新开工1.2万公里。

三、工业产品数据:

1、汽车产量1379万辆,占世界份额的25%,世界第一;2、造船完工量4243万载重吨,占世界份额的34.8%;新接订单2600万载重吨,占世界份额的61.6%;手持订单18817万载重吨,占世界份额的38.5%;3、计算机产量1.82亿台,占世界份额的60%;4、彩电产量9899万台,占世界份额的48%;5、冰箱产量5930万台,占世界份额的60%;6、空调产量8078万台,占世界份额的70%;7、洗衣机产量4935万台,占世界份额的40%;8、微波炉产量6038万台,占世界份额的70%;9、手机产量6.19亿部,占世界份额的50%。

四、轻工产品:1、纱产量2393.5万吨,占世界份额的46%;2、布产量740亿米;3、化纤产量2730万吨,占世界份额的57%。

<h3>二、骗人的GDP和商品价格</h3>

有两个假象掩盖了中国供养了欧美发达国家的事实。

第一个假象是GDP。

我在第六章说了一下美国GDP的荒谬之处,现在我要继续接着那个逻辑再说一下。其实不单单是美国GDP很荒谬,事实上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有类似的特点,欧美日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都占GDP比重都在70%以上。其实不仅仅美国在印钱购中国的物,欧洲也一样,他们的欧元虽然比不上美元厉害,但是毕竟也是仅次于美元的国际货币。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进行类似于美国那样的印钱购物。只要进行印钱购物(这里是指本国印钱买外国人的物),那么它的GDP就和美国一样是荒谬的,骗人的。他们和美国一样,第三产业就是发钱的手段而已,第三产业所谓的GDP产值,只不过是掩人耳目的障眼法。我们千万不要被GDP的数字给骗了,不要以为一个国家的GDP总值比我们的高,就说明他们生产了更多的财富。他们的产值高,只是卷走了我们的财富而已,或着换句话说,他们的很高的GDP恰恰就是搞走我们财富的手段:把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的工资定的极高,第三产业的“产值”也就极高,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拿到高收入去买中国货。其实这些人什么财富都没创造,和政府直接发钱给他们是一样的。

各位都知道GDP是什么意思吧?它就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的所有物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各位注意了,这其中的关键是劳务的价值,“劳务”是不创造物质产品的,发达国家只要把劳务的费用定得极高,那么,这些劳务的的总产值就极高,这些产值就是GDP,那么这个国家的GDP中第三产业的比重就极高。我在第六章已经举过例子说明发达国家怎么通过这种安排造就这种虚假的GDP,然后国民拿到足够的货币去购买中国货而过上幸福富足的生活。事实上呢,这种状况的形成很可能不是欧美政府有意识做到的,而仍然是瞎蒙蒙上的,或者说碰巧形成的。导致欧美各国劳务费极高的原因其实是工会作祟。美国的工会外号叫做“工会吸血鬼”,即使在萧条时期,工会也对工人福利和工资寸步不让,很多企业就这样死翘翘了。工会使得任何一个劳动者的劳动报酬高到离谱的地步,而第三产业(服务业)直接就是人的劳务,我帮你搬搬家、浇浇花、洗洗头都是要很高的报酬的,去过欧美的人都知道他们那里的搬家公司收费有多贵。

一位在德国的留学生记录了他的相关经历:“起了个大早,去帮同学搬家……没太多的东西……所有的东西被搬下楼,搬上车,又搬上楼,重新组合家具,到基本完成时已经3个小时了……算账了,每人每小时26欧元,加上路上来回的时间总共是4小时,一共416欧元。拆床,搬沙发什么的好像各加了3欧元,油钱好像是25欧元,还有一个什么费用是80欧元,全算下来527欧元,再加上19%的税,总共是627元。天啊,搬个家,而且这么短的距离,德国的人工可真是贵啊!……我是坚决不找搬家公司了。”(p://blog.sina.com.cn/s/blog_5067b6fc0100c6kml)各位算算627欧元相当于多少人民币,有没有觉得有点吓人。那么,这些劳务的价格真是市场形成的吗,它真值这么高的价格吗?当然不是,庞大的工会、潜在的庞大的工人运动把工人的工资顶到了天上。

各位只要学过经济学都知道,这么昂贵的人工成本,并且是一个国家的普遍现象,那么这个国家经济不瘫痪才怪。可是为什么欧美各国没有瘫痪,因为中国救了他们。本来,如果美国是封闭的,它人工成本那么高,那些美国人拿再多的美元也没用,因为美国没有产品可买,那么高工资就只会造成通货膨胀而已,但是有了中国之后,他们这些高工资就可以源源不断地购买中国货了。还是回到了我的论点上:他们的高工资的本质就是印钱购物而已,他们的GDP根本不意味着他们创造了什么财富,而是卷走了我们的财富。骗人的GDP,掩盖了中国供养了欧美人的事实,让人误以为欧美各国真的创造了多少财富,其实他们的富足生活,都是用毫无价值的废纸从中国换来的。中国亏大了。

第二个假象是价格。

欧美各国的产品价格都高的离谱,和我们同样质量的产品价格普遍是我们的几十倍,什么原因?我已经说过多次了,是品牌使然。

品牌导致他们产品的高价和暴利,再一次掩盖了财富创造的真相。品牌导致的高产值,也就在数字上带来了很高的GDP,世人便误以为欧美各国真是创造了这么多财富。其实,这错的离谱,品牌没有创造多余的财富,而是卷走了我们的财富。一双售价1万元的法国名鞋,它的本质财富也就是一双鞋子,这双鞋子卖100元它是一双鞋子,它卖1万元,它还是双鞋子,这个世界不会因为它卖1万元而多出一丁点财富来。物质是守恒的,这么简单的道理各位还不明白吗?它的鞋子卖1万元,唯一的效果是他们的一双鞋子可以换我们的100双,他们由此变得富足,而他们富足根本不是因为他们创造了财富,而是他们卷走了我们99双鞋子的财富。我前面说的还是最原始的国际品牌的剥削情况,如果是像阿迪达斯一样的虚拟化经营的国际品牌,品牌所在国根本不生产产品,他们纯粹是靠品牌空壳子获得收入。

一百双鞋子都是白白得到的:我们为他们生产一双鞋子,他们贴上标签后一万元卖给我们,他们得到一万元去买回一百双同等质量的中国鞋子给本国人民享用。各位,难道还没看出来吗?他们创造了什么财富?什么也没有创造,全是我们创造的。他们只不过是用品牌空手道卷走了我们的财富而已。骗人的价格和骗人的GDP一样,都让人误以为欧美人真的创造了财富。

面对这两个假象,我们该怎么办。

办法自然就是以毒攻毒。你们用第三产业堆积起来虚假GDP的方式实现印钱购物,白白弄走我们的产品,那我们就自己来印钱购物,再也不需要你们来“帮忙”了;你们用品牌构建的财富创造假象来卷走我们的财富,我们也一样可以以毒攻毒,用我们的品牌对抗你们的品牌,随着我们中国的品牌越来越强,你们就越来越会被打回原形:你们根本没有创造任何财富。

现在你们一个品牌对我们的非品牌,一个可以换我们一百个;明天你们的品牌对我们的品牌,一个只能换一个,那么你们的死期就到了,你们上哪里去弄剩下的90个以维持国民的富足生活呢?

<h3>三、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富国</h3>

骗人的GDP和商品价格掩盖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已经是世界上创造财富最多的国家,中国创造的这些天文数字的惊人财富(产品)不仅让中国人开始过上小康生活,而且还供养了欧美人、保障他们富足生活。

现在各位已经明白,只有实实在在的产品才是真的财富,因为满足人的需求的最终只能是它们,一国人的富足程度最终就是看每个人消耗了多少各类产品。

欧美人虚假的GDP和虚拟的品牌最终是要靠忽悠到中国的天量产品提供给他们的国民,他们的国民才能过上富足生活。

换言之,是中国人创造的财富让欧美人过上了富足的生活,而我们知道,这些财富中的很大部分是被欧美人空手套(印钱购物、品牌忽悠)走的。

那么各位想想,如果说这些财富我们想办法把它留在国内,分给自己的国民,那么我们的富足程度该如何呢?

我给各位算算,美国有3亿人口,欧洲(不包括俄罗斯)有6亿人口,我们让近十亿的欧美人过上了富足生活,这些产品如果给我们自己,我们也才13亿人口,那么我们一夜之间就会成为和欧美一样富足的国家,而欧美如果没了我们的供养,则会一夜之间变得物资匮乏,乃至于短期内跌到温饱线上(长期中他们可以自己恢复制造业或着找别的国家代替中国为他们干活)。

需要说明一下,为什么我只谈欧美呢?

因为日韩这两个国家忽悠我们的财富其实不多,日本也没什么虚的品牌,他们都是技术性的品牌,并且性价比是很高的,卖给我们的也是实实在在的性价比很高的汽车、电子产品,等等,基本上是公平的交换。我们卖给韩国一万件衬衫,就能换回他们的一辆现代轿车;卖给日本两万件衬衫就能买辆日本车,这虽然也有不公的成分,但基本上还靠点谱,日韩对我们的品牌剥削程度要大大低于欧美。另外,日韩基本上也没法用印钱购物的方法忽悠我们的财富。

为什么说中国已经是第一富国了呢?

就在于,中国如果把那些被欧美人无端(请注意这两个字)搞走的财富想办法留在国内,那么中国就已经是与欧美现在一样富足了;而欧美没了我们的供养,富足程度一落千丈,我们位居世界第一是显然的事情。

其实,更为准确的说法不是把那些财富留在中国,而是我们有没有办法在欧美人不买那些产品的情况下,也能生产出那些产品来,并让它们被中国人所拥有、使用。

这是什么意思呢?

我说过了,现代经济都是消费瓶颈、产能过剩的经济,就是说你有多大的需求,我们都能生产出来,产能永远是过剩的。这种经济是消费决定生产,多大的消费需求就导致多大的生产。如果我们的产品不卖给欧美人了,自然也就不可能生产出这些产品来,那么这巨大的产能就过剩在那里。

我们现在就要想办法,怎么才能在不卖给欧美人的情况下也能使这些过剩的产能运转起来,把产品生产出来,并让这些产品使中国人过上和欧美人一样富足的生活。只要我们实现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一夜之间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中国就这样一夜暴富。

而且,前面还远远低估了中国可以富裕的程度,因为中国生产产品的能力还远远大于现在的状况,我的意思是说,这数十年来的每一年、每一天,中国除了生产出内销和出口的产品之外,仍然有巨大的产能过剩!不然你怎么解释这几十年来无论珠三角的中小企业的国外订单怎么增加(即便是突然增加),他们总是能按时生产出足够的产品来。这就是说,中国完全能够生产出比现在还多得多的产品。如果我们能够想办法把这些产能都发挥出来,发挥到极至,并想办法让这些成果都由我国百姓享有,而不是被欧美人忽悠掉,那么我们还能更富不知道多少倍。

下面两章我就来和各位探讨实现这一假想的办法。

<h3>附录:2006年和2007年中国主要工业品产量</h3>

(各位可以算算如果这些产品都给中国人自己享用,我们的生活水准将会怎样)

<span class="right">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08中国统计年鉴</span>

第三篇 超越美国可以不是梦 第八章 我们自己来印钱购物

<h3>一、美国是金融危机,中国是严重的实体经济危机</h3>

次贷危机是从2007年8月开始席卷整个美国并逐渐蔓延全球,酿成全球金融危机的。我前面已经说了,本来美国完全没必要去捅破次贷漏洞的,继续印钱填补漏洞就行了。不过,既然它捅破了,那金融危机就真的来了。然而,自始至终美国也就是金融危机,而没有经济危机,因为它本来就是一个空壳经济,哪里有经济危机。要说有,那就是他们的百姓不那么容易借到钱去买“中国制造”了。

而中国则相反,从次贷危机在美国全面爆发的第一刻起,中国开始了经济危机,很简单,美国是中国制造业第一大的出口市场,次贷危机就是让美国人一下子没钱买东西了,中国的产品就卖不到美国了,中国沿海制造业的中小企业立马成片倒闭。这不是经济危机是什么?你把马克思请出来,他也得说这是经济危机,因为这恰恰就和他定义的经济危机是一回事:生产过剩(产品卖不出去)、大量企业倒闭、大量工人失业。

当然,我前头说了,今天的资本家基本上不会生产过剩,而是产能过剩,他们今天发现苗头不对,明天就会解雇工人、减少产量,而不会出现大量产品积压的情况。早在2008年年底,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以下简称人大课题组,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教授)就对中国将要面临的这种经济危机做出了预测。他们当时预计2009年潜在GDP缺口将进一步扩大,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不平衡进一步恶化,2009年潜在GDP缺口比2008年平均恶化了85.3%;失业水平将进一步扩大,2009年中国的失业规模将会接近3200万人,调整后的失业率也将由2007年的7.1%攀升到9.3%左右。世界经济将深度下滑。这会对中国出口带来严重打击,使得中国外需下滑的幅度远超过2008年的水平。同时,由于中国出口收入弹性很高,出口对于主要贸易国的国民收入增长较为敏感。欧洲、美国、日本三大经济板块的同步大幅度下滑将对中国的出口带来直接的深度冲击。

因此,对中国当前经济影响巨大的出口和进口增速将双双持续回落,其中出口增速下滑更为剧烈,预计出口增速将下降6.9%,进口增速下降6.1%。这导致2009年贸易顺差较2008年减少146亿美元,贸易顺差的增长速度为-5.5%。与2007—2008年不同的是,2009年中国出口的问题不是内部成本上升与竞争力下降的影响,而是外部需求下降的冲击。2009年金融危机对美国、欧洲、日本的实体经济带来的实际冲击,其进口需求的下降才将全面显现。这种需求冲击,很难利用人民币升值减缓、出口退税率提高以及出口补贴等供给方刺激政策来缓和外需的下降。当然,我们幸运地看到,无比强大的中国政府在2009年用凯恩斯主义的方法打败了经济危机,4万亿(2008年11月推出)基建工程砸下去,立马消化了钢筋水泥的过剩产能,从而也弥补了出口骤减导致的GDP增长缺口,中国经济在2009年成功保八,全球一枝独秀。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凯恩斯主义的方法已经越来越不适用于中国,因为中国的基础设施已经不薄弱了,铁路、高速公路和其他设施都已经不错,如果继续搞出来的基建工程都是没什么用的工程,新修的高速路上没车走。那么4万亿的效果就是消化了今天的产能过剩却换来明天更大的产能过剩。此话怎讲?

一方面,4万亿的基建有可能会导致建筑材料厂商扩大其产能,请注意,如果没有4万亿,这些厂商本身产能就已经过剩了,4万亿砸下去让他们的产品突然又供不应求了,那他们很可能新增生产设备、扩大厂房,也就是扩大产能。那么一旦4万亿花完了,水跌船落,这些企业又被打回原形,那时候他们面临的是比4万亿之前更大的产能过剩。

另一方面,四万亿建出来的那些东西,很可能本身就是“产能过剩”的,比如西部没车跑的高速公路,这就是“产能过剩”的高速公路(如果你把高速公路承载汽车跑这个事情看成是高速公路的“生产”的话,就可以说没车的高速公路是产能过剩的告诉公路),同理那些遍地开花的一个公务员分一间还剩余不少的政府办公楼也是产能过剩的办公楼。

我不得不说,中国,有比凯恩斯主义更好的选择。是什么选择呢?

那就是中国自己印钱购物消费自己的各种过剩产能。

<h3>二、印钱购物的完整逻辑</h3>

说了这么多印钱购物,我觉得有必要对这个东西本身做一个较为严格的解释了。印钱购物绝不是我拍脑袋想出来的,而是进行了长期的苦苦思索。这整个思考过程的开始就是对消费瓶颈经济的研究。消费瓶颈经济也就是东西卖不出去的经济,也就是产能过剩的经济,也就是马克思那里的生产过剩的经济,也是凯恩斯那里的有效需求不足的经济,更加是克鲁格曼那里的“增长型衰退”的经济。这一切都说的是一回事,工业化以来的人类经济,普遍存在着消费跟不上投资的现象,整个社会的生产能力远远大于全社会对商品的购买需求。事情就是这么简单,这个社会有能力生产100辆自行车,而有能力并且想买的只有50辆,那么剩下50辆就是过剩的产能,基本上所有产品都是如此。

马克思是怎么解释这种现象的原因的呢?

很简单,他认为这是由于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导致的,因为资本家拿了太多,工人拿的太少,然后呢?资本家进一步扩大生产,而工人的消费能力进一步萎缩,这结局就是资本家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

于是就发生了诸如农业资本家向河里倒牛奶的事情,也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你现在看那个时代的资本家会觉得挺搞笑,他们怎么这样蠢呢?为什么不调查清楚市场的供求信息而决定自己的产量,搞到最后形成了生产过剩,多生产的产品还要毁掉。

事实上,不是他们蠢,而是客观条件的限制,你看今天的资本家智商也没增长,但是由于信息发达,供求信息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查的一清二楚,所以就不存在生产过剩了,而只存在产能过剩——资本家们没有把多出的产品生产出来,尽管他们是有能力生产那些产品的,凯恩斯是怎么解释的呢?他是用消费者的三大心理定律来解释的,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用大白话说就是,随着你赚的钱越来越多,你用于消费的钱占你收入的比例会越来越小。

比方说,你18岁的时候每个月赚500元,这些钱你几乎全部都会花掉,因为你要活下去差不多就得花掉这么多,这时你的边际消费倾向是百分之百的,到你20岁的时候,你每个月赚2000元,很可能你每日仍只花500元,剩下的钱你存起来了,这时候你的边际消费倾向是25%,因为你每日领到的2000快钱,你都只花掉500元;当然,假如你40岁的时候不小心成了亿万富翁,年收入上亿,那么你这每一年新赚的一亿元钱很可能就花掉了一百万,这时你的边际消费倾向就是低得不得了——只有0.1%了。

这种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规律意味着什么呢?

很简单,会导致全社会有效需求的严重不足,也就是全社会的人愿意(当然必须也有这个能力)花在消费上的钱严重不足。这就导致产能过剩,消费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克鲁格曼是怎么说的呢?他把这种消费瓶颈经济形态叫做“增长型衰退”:“一个经济体仍在增长,但增长的速度赶不上产能的扩张,于是,闲置的产能和失业者越来越多。”克鲁格曼认为他的萧条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就是“经济的需求面失灵——私人消费不足以充分利用可用的生产能力。正因为没有充足的消费需求,一个接一个的经济体遭遇衰退,无一幸免:20世纪90年代起历时10年的日本,1995年起的墨西哥,1997年起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尼、韩国,2002年起的阿根廷,2008年起的所有国家。”克鲁格曼的这些说法其实毫无新意,和马克思几百年前说的没什么区别,和凯恩斯说的也是一回事。所有的经济学家都会认同这一点,产能过剩是一种经济困境或者是灾难,从全社会的角度看,这是一种巨大的效率浪费,因为整个社会本来可以生产多得多的产品,从而能使得人们过上比现在富足得多的生活,然而,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消费不足,愣使得这些商品不能被生产出来。一句话,这是个巨大悲剧,是一个人类有能力生产却不能生产的悲剧。

怎么走出这个巨大的悲剧呢?

马克思的方法我们都很熟悉,那就是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公有制可以消灭剥削,没有了资本家的剥削,工人分得的部分就多了,消费需求就旺盛了,就不会导致产品卖不出去了;计划经济呢,则解决了利润限制生产的问题,资本主义的产能过剩不就是因为没有利润而不能进行生产吗?那好,在计划经济中,生产不是为了追求利润,任何一家工厂你只管按照政府的命令开足马力生产,能生产多少就要生产多少,一点过剩的产能也不留下。怎么样,很完美吧。你会发现这样的安排的确实现了生产力的最大发展,一点也不浪费,整个社会获得了最多的产品,从理论上讲,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社会可以让人民过上最富足的生活,因为它的产品最多嘛。然而,理论是一回事,现实又是另一回事。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实践几乎都无一例外地取得了相反的结果:他们的生产效率非但没有超过资本主义,反而要比“产能过剩”的资本主义国家还要低得多。

为什么会这样?

问题不在理论,而在于实践,自私的人不可能在公有制经济里卖力干活。

凯恩斯是怎么解决同一问题的呢?

那就是我们现在非常熟悉的凯恩斯主义,就是政府干预经济,通过政府的财政扩张、大兴土木去消化全社会的过剩产能。这是非常管用的,1930年代的美国就是靠着这个走出了大萧条。1980年后的中国也在持续、反复使用凯恩斯主义,这一次中国政府的四万亿投资也是这玩意儿,多亏了这4万亿,中国才实现了保8。

我思考的结果是什么呢?

首先是不能抛弃市场经济,计划经济解决产能过剩只在理论上行得通,在实践中行不通。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么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完全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让社会生产实现在现有生产能力的条件下最大化,从而产品最大化、人民生活最富足呢?思考的结果就是印钱购物。

凯恩斯主义其实就是印钱购物的一种,只不过它是政府在花钱,政府在购物,政府是靠着财政赤字、发行国债筹集资金实施凯恩斯主义政策的,其实完全没必要这么折腾,直接印钱就可以,一样的效果。事实上,凯恩斯主义的印钱购物只能适用于基础设施薄弱或欠缺的国家。在这样的国家中,各种建筑材料(钢筋、水泥,等等)产能极大过剩,市场本身可能只能消化一小部分,那么政府就可以参与进来,印钱购买这些钢筋水泥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大修铁路、高速公路、体育场馆、农业基础设施,等等。你会发现,政府(央行)印钱带来的是皆大欢喜的局面:工厂获得了利润,整个社会多出了那么多的钢筋水泥等产品,最终这些产品又变成了铁路、公路、体育场馆,等等,还从两方面增加了社会就业(一是钢筋水泥产量的增加需要雇用更多的工人,二是基础设施建设直接需要大量建筑工人和工程师、设计师,等等)。

印钱会带来通货膨胀吗?

不会,因为通胀的前提是货币多了,而商品没变(或减少),但在印钱购物中,印刷货币直接导致了商品的等量增加,岂会有通胀?但是,凯恩斯主义并不适合那些基础设施已经健全的国家,因为这样最终建成的这些基础设施却是无用之物(原来的设施已经足够用了),你建设的高速公路、铁路都没车跑,体育场馆长期空置、农业设施压根用不着,这更是极大的浪费,你把过剩的钢筋水泥产能开发出来,结果搞出一堆无用的废物,也就没有任何意义。

最后,我严格地列出印钱购物的实施条件:

第一,只能在产能过剩的国家施行,只有这样才会印刷货币直接导致社会产品的等量增加。

第二,在基础设施薄弱的产能过剩国家,可以一方面进行凯恩斯主义印钱购物,消化生产资料(钢筋水泥)生产厂家的过剩产能,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比如发给居民消费券)实施生活资料上的印钱购物。

第三,在基础设施完善的国家,只适合实施生活资料上的印钱购物,你印刷的钱只能去购买生活用品。

第四,印钱的总额不要超过过剩产能所能生产的商品总值。在实践中很好把握,可以逐步地增加印刷量去购物,一旦发现商品出现供应困难时,就要停止印刷,如果你继续印刷就会导致通货膨胀。因为,产能已经开发到了极致,继续印刷的货币不会带来商品的增加,那就形成货币增多,而商品不变的情形。

<h3>三、何必再让美国帮着我们印钱购物</h3>

了解了印钱购物的全部逻辑,我们终于知道,原来事情竟是这么简单,在任何一个产能过剩的经济,你只要印钱去购买这些物品,这些本来不能被生产出来的(因为没人买)物品就能被生产出来,社会的总财富就会因为你印钱而剧增。

印钱直接导致了社会物质财富的等量增加,这就是印钱购物的基本逻辑。

我们一定要推翻印钱购物导致通货膨胀的传统经济学观点,欧美人这种理论是在愚弄我们。一方面欧美人自己在印钱买我们的货物;另一方面他们吓唬我们说千万要注意印钞机哦,印多了是会导致通货膨胀的,而通货膨胀是会导致证券不稳定的。

美国印了那么多的美元在全世界购物,怎么就不见美元巨额贬值(也就是货物相对于美元的“通胀”)?

很简单,因为世界的产能过剩,所以美国每印刷一美元去买外国人的东西,就会导致世界范围内多生产出一美元的东西来,各位千万要理解,如果美国人不印刷这一美元,世界范围内是不会生产出这个东西来的。

也就是无论怎么印刷美元,总是导致世界范围内等值的货物冒出来,货币多了,货物也多了,又怎么会通胀,美元怎么会贬值?

从长期看,美元一直是坚挺的。但是对于美元坚挺的原因,这个世界上还没有几个人真正认识到了,基本上所有人都愚蠢地认为美元坚挺是因为美国经济厉害,而我在这里就告诉各位,美元坚挺是因为上面说的这种印钱购物的规律(多印钱导致多冒出来货物)在起作用。这哪里是因为美国经济厉害,美国明明是个空壳子。

知道了印钱购物的原理,我们也就知道,这种东西并非是国与国之间(美国印钱购中国的物)才能施行,而实际上,一国之内也同样可以施行,我们前面说了,美国当年大萧条施行的凯恩斯主义,本质上就是美国人自己印钱购自己的物,是一国范围内的印钱购物。事实上,我们前面也说了,所有国家施行凯恩斯主义政策其实都属于本国内的印钱购物,凯恩斯主义主要是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印钱购买生产资料,从而消化了制造生产资料的厂家的过剩产能,使他们开足了工生产,也就雇用了足额的工人,就业也保住了。

对于基础设施薄弱的国家而言,凯恩斯主义的印钱购物能迅速提升和完善诸如铁路、高速公路、城市设施、农业设施,而这些成就,就是印钱导致的。由于世界各国都还没认识到印钱购物的规律,所以现在各国只有在经济萧条的时候才敢用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是误打误撞的一种印钱购物,任何国家在用它的时候都不知道这其实是运用了印钱购物的规律。政府都只是在通过增发国债、财政赤字的办法来筹钱购买投资品(钢筋、水泥、工人等),其实根本就没必要这么绕圈子,直接印钱购买就得了,压根就不会通胀,因为你一印钱,就会导致本来不存在的钢筋水泥冒出来。

事实上,几乎所有的政府玩凯恩斯主义最终都完成了印钱购物,因为发行的国债最终还是靠印钞机来还,或者是发行新国债还旧债,这和印钞机还债在本质上没什么区别。现在我们明白了,原来政府已经会用印钱购物,只是他们并不理解其中的真谛,而一直把这叫做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主义的本质是什么呢?

我告诉各位,就是在产能过剩发展到极端严重的程度时,也就是需求不足与生产无限扩张之间的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的境地时,政府采取印钱购物以解决供需矛盾的行为。了解点马克思的读者都知道,这种情形就是马克思说的经济危机的情形,经济危机不就是生产过剩嘛,牛奶卖不出去倒河里嘛。当然经济危机有大有小,但凡这些大大小小的经济危机,当代国家都是靠凯恩斯主义(实则印钱购买钢筋水泥)去解决的。

事实上,印钱购物并非只能在经济萧条时才能使用,只要产能过剩达到一定规模,就可以运用。

这也就意味着,印钱购物的政策可以作为政府的日常政策,因为产能过剩是现代经济的常态,每年每月每天每分每秒中国的任何角落的产能都是过剩的。我们可以印钱横扫这所有角落的过剩产能,使整个社会的产品极大化,从而使人民生活水平极高化,当然,前提是想办法让这些产品都能被百姓享有。

综上所述,既然从空间上看,印钱购物并不限于国际之间,而可以在一国之中实施,那么我们何必再让美国来帮我们印钱购物?我们自己来嘛!既然从时间上看,印钱购物并非只能在经济萧条时实施,那么我们何必只在经济出问题时才动用凯恩斯主义?我们可以把印钱购物变成常规国策嘛!它可以年年用、月月用、天天用!

<h3>四、中国式印钱购物的含义</h3>

现在已经没什么疑问,我就是要鼓吹中国进行印钱购物。

在细说中国该怎么印钱购物之前,我先说两个重要的前导问题,以为后文铺垫。

第一个问题是,美国人(为了简化分析,就不提欧洲了)帮我们印钱购物导致的结果是什么。

首先,我要说美国人为人类做了一件大好事。你想啊,如果没有美国印钱购物,中国出口到美国的那部分商品就不会被生产出来,换言之就是美国人印钱导致了这部分天量的产品冒出来了,从整个人类的角度看,美国人印钱导致了人类物质财富的巨额增加。你说美国人是不是功劳不小?并且即便是美国人拿白纸换的中国货物,但从全人类的角度说中国人没白干,因为这些劳动果实供养了美国人。你再为全人类着想一下,如果没有美国人印这些纸钞来买中国货,中国就不会生产出这些产品来,这对人类来说是不是一个挺大的损失?

其次,我们必须看到,从中国的角度出发,我们亏大了,我们白干活没捞到好处。更为吃亏的地方还在于从逻辑上讲,我们本来可以自己来印钱购物买这些东西,我们自己过上富足的生活,现在我们什么没捞着,产品白送给美国人了。

美国人帮我们印钱购物带来的最滑稽的后果是什么呢?

你会发现,它最终的结果是在人民币印刷量上会和我们自己印钱购物(假如我们自己印钱购物的话)完全一样,而那部分货物则全部跑到美国去了。

这是什么意思呢?

现在我们有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些都是我们和美国的贸易顺差积累而成,我们知道,对于每一美元外汇储备,中国都新印刷了按照汇率算出来的等值的人民币,这么多年这些外汇储备导致我们印了13万多亿元的人民币。换句话说,13万亿元的货物跑到美国去了,中国冒出了13万亿元货币。

假如中国不卖这些货物给美国人,中国政府自己印刷货币购买这13万亿元的货物发给中国人,结果会如何呢?很简单,中国境内多出了13万亿元人民币,同时多出了13万亿元的货物,因为产能过剩嘛,你印多少钱,就会生产出等值的产品。那些害怕中国自己印钱购物会导致通胀的人对比一下这两个结果,你就什么都想通了。真正造成通胀的恰恰是把商品出口到美国,美国人帮我们印钱购物的结果就是导致我们通货膨胀,因为我们的货物少了13万亿元之多,而同时纸币增加了13万亿元之巨嘛。

你会不会觉得很神奇,这一切都在和欧美人教给我们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唱反调,印钱的美国人反而没有通胀,卖东西的我们反而通胀了。所以,不要再害怕什么钱印多了就会通胀,要看你印钱用来干什么,在产能过剩的现代经济中,印钱购物带来的结果就是:稳定的币值+和新印刷货币等值的货物。有百利而无一害。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对什么样的产能过剩的产品实施印钱购物,才会真正增加社会财富,提高我们的富足水平。

印钱购物当然是要把产能并不过剩的产品排除在外的,对这种产品实施印钱购物,只能导致它价格暴涨,而不会导致它产量增加。在中国,这类产品主要就是一些受到资源限制不能扩大产量的产品,比如城里的房子,受到土地资源的限制,一直是稀缺的,你如果对它实施印钱购物,那就是推高房产泡沫而已。

那么,是不是所有产能过剩的产品都适合实施印钱购物呢?

答案是否定的。

这种产品必须是“相对过剩”的产品。

什么叫相对过剩呢,就是说这种产品在全国范围看,还存在着大量想买它而买不起的人。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不用举出来。我举一个相反的例子,你就能更好地理解相对过剩的意思。

比方说电灯泡,基本上每家每户都不缺,想买都买得起,这种产品产能过剩,政府印钱去购买它,就毫无意义,因为生产得再多,也用不上了,大家都有了。所以,印钱购物就不能针对这类产品,你生产一百亿个电灯泡有什么用,不能增加任何人一丁点的幸福,我们也把这种产品称为绝对过剩产品吧。

这个问题联系上出口问题,我们又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哪些产品是可以让它继续出口的,就是电灯泡这种产品。你厂家爱出口就出口吧,你乐意换美元也无所谓,你们生产的已经满足了全国人民的所有需求了。二是哪些产品不能让它继续出口,而是政府印钱把它全部购买,那就是上面说的相对过剩的产品,就是很多国人想买买不起的产品,那么政府印钱把它买下来,发给这些人,他们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就提高了。

政府的这种举动到什么时候为止呢?

很简单,就是直到每一个中国人都拥有了它,再也没有人想要它却得不到它的时候,政府就可以停止印钱购买它了。从这时起,这个商品又可以继续出口了。

为什么要谈这个问题呢?

因为现实中今天中国出口的商品,确实有一部分是非常接近于是绝对过剩的产品的,比如我们每年出口十几亿双廉价皮鞋和运动鞋,基本上中国不存在想买而买不起这些东西的情况,基本上大家都有了,这些东西在国内的每年的销量无法再增长(比方说13亿人每人每年都买一双国产运动鞋就够用了,那么每年的销量就是13亿双,没法再多了),不是因为中国人没钱,而是这些东西中国人绝对地没有增加的必要了。这样的东西的过剩产能,只能靠外国人来消费。所以我谈到中国自己印钱消费取代外国人对我们的印钱消费,其所针对的产品只能是相对过剩的产品,绝对过剩的产品只能出口,要么就只生产刚够满足国人的那个量,就不再生产了。

综上所述,我想告诉各位,中国印钱购物的含义就是,中国政府印钱购买那些相对过剩的产品分发给需要的民众,迅速提高民众的富足程度。这样做不会引发通胀,其真正的风险是怎样防止腐败问题的发生,如果政府印的钱都被贪官偷偷搞到自己的腰包里去了,麻烦就大了。

我们中国自己印钱购物能达到什么效果,前面已经说了,你想想价值13万亿的货物都分发给中国人,是什么概念吧。

<h3>五、我们怎样印钱购物?</h3>

现在我们进入真正的主题,中国应该怎样印钱购物。说实话,对这个问题的探讨是很吃力的,也很危险,任何一点漏洞,都会导致在实践中的破产,甚至引发灾难。比如我前面说,政府印钱购买各种物品发给老百姓,这只能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或者说是理论化的说法,现实中面临的问题太多了。政府印钱去购物,那么谁来监督负责采购的公务员?怎么防止他们的腐败。我反复强调,理论的可行性不代表现实的可行性。马克思构思的公有制下的计划经济,不也破产了吗?本来这种构想多么美好啊,它能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实现了生产的极大化,社会以最快的速度走向富足。

在这里,我只能说是提出一些初步的设想,既有从大的方面说的,也有涉及细节的。

第一,印钱购物的前提必须是国家实现了高度的政治文明,法制化已经完成。政府完全受法律的限制,任何违法的腐败行为都要能由制度本身的运行而自动被发现并被惩处。

印钱购物可不是一般的玩意儿,它印出来的可是钱啊,是可以买东西的钱啊。这些货币的印刷权、使用权、支配权都存在着巨大的腐败空间。

第二,印钱购物的实施者和主要运作者必须是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中央政府是核心。

这样的事情不可能由民间的团体去完成,一国的货币是国家经济的命脉,只有政府操控这个大局,才能应对一切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变故。或许,国家可以成立一个印钱购物委员会,各地方政府也有相应机构,从中央到地方实行垂直管理。他们具体职能可以是:负责搜集各种产品的产能情况,研究相应的货币印刷量,购物,确定物品发放的对象,分发物品给民众。

第三,关于印钱购物的方式。有几种可能的选择,各有利弊。

①中央的机构直接把钱存到民众的账户上,这可以用电脑软件去自动完成,通过银行内部的电子网络就可以完成。我有个有趣的想法是,这些软件中可以设计出一个随机地在全国各地撒钱,就是随机地不断地往全国各地不同的人账户存钱。

这种直接存钱的方法减少了中间腐败的环节,弊端是没有针对性,得到钱的民众不一定会去购买中国的相对过剩的产品,他们可能存起来不花。这下就麻烦了,存起来的钱就是储蓄,就会被银行贷给企业,这样的效果就是进一步刺激了企业的产能过剩。

②政府直接拿着印刷的钱去购买相对过剩的产品,发给需要的群众。这样做自然最能实现我所说的印钱购物的目标,其弊端是如何防范权力腐败的可能。

③购物券的方式。政府给民众发放购物券,购物券上指定只能购买哪些产品,并规定在一定的日期内必须花完,甚至可以在购物券上打上被发放者的名字,只有他本人才能使用。厂家在发货给民众后,拿着消费券去找政府要钱,政府就印刷货币给他们。这种方式应该是最完美的,首先,它保证了购物的针对性,同时也保证了这些钱一定会被购买物品,而不可能被民众存起来,因为过期作废嘛。你要问,民众也可以转卖掉购物券(就当我白说了购物券是实名制的),把钱存起来啊。效果一样,买它购物券的人最终还是要去购物,说到底,发了多少购物券,就会有多少购物券最终被拿去购物,无论你中间怎么折腾,总效果都一样。

再者,一旦发放购物券成了政府印钱购物战略的常规行为,人人有份,人人都有一大把,也就不会转来转去了。其次,它也消除了腐败的可能,因为政府一开始只是发实名制的购物券,政府人员无法贪污,拿到手里也没用,到企业来讨钱的时候,你也只能足额给钱就是,少一分都不可能。唯一可能的腐败是,规定购物券购买什么物品的时候,决策者可能照顾行贿的企业,把他们的产品写上。不过,既然印钱购物已经是国家战略,它就必然是大规模的行为,而几乎所有企业是产能过剩的企业,几乎所有企业都的产品都会被纳入印钱购物的行列,并且我所说的印钱购物是要一购到底,一直购到这种商品发到民众手里都没人要为止,行贿也没什么必要了。

关于购物券如何最有效地发放的另一个现实安排可以这样:政府制作了所有相对过剩产品的购物券,不规定哪些购物券发给哪些人,只规定每个人应得多少面额,而让民众自己填写申报表选择自己想要哪些东西,直到选够那个金额为止。这样就避免了发到民众手里的购物券并非他所要的货物的情况发生,也就不存在购物券的转让的折腾了。

第四,中国常规性的印钱购物必须是在消费品领域。

这是因为,在生产资料领域的印钱购物(也就是凯恩斯主义)一定时期内(几十年内)对中国而言已经没什么意义了,因为我们的铁路、高速公路以及各种其他基础设施都已经不错了,至少几十年内是够用了。印钱买钢筋水泥搞这些设施,不会马上增加国民的福利,改善人民的生活。事实上,只要实施了印钱购物,由于消费品需求旺盛,最后所有消费品都会达到不存在产能过剩的地步,这也就意味着工厂需要不断地增加生产设备,不断提高产量,这也就带动了生产资料的需求(那些设备就是生产资料),生产资料领域的产能过剩也就解决了。所以压根就不需要单独对生产资料领域实施印钱购物。而在消费品领域,民众的需求则是永无止境的,如果是非耐用品,就得经常换新的,而耐用品经过一定年限也会坏掉,需要更新。食品则是立马就消化掉了,时时需要更新。

第五,印钱购物的度要把握好。

这个我在前文中已经说过,就是要密切跟踪各种产品产能的变化情况,一旦某种产品有供不应求的趋势时,就表明这个领域的产能已经不是过剩,而是发挥到极致了,这时就把该产品暂时从印钱购物的名单中划掉。

当然,还要继续跟踪它,如果这些厂商又接着购入设备、扩大产能,产品再次变得供过于求,那就恢复它在名单中的位置。

第六,处理好印钱购物与对外贸易的关系。

我说了,印钱购物就是中国自己印钱把相对过剩的产品买下来发给需要的民众,而不再让这些产品被美国人白白卷走。怎么才能让这些原本大量出口到美国的产品不再出口到美国呢?其实很简单,一方面只要我们对这类产品大规模实施印钱购物,那么生产这些产品的厂商自然就选择把产品都卖给国内的需求者,谁会舍近求远去出口呢?源源不断地中国民众拿着政府发放的购物券去换取他们的产品,他们供给国内民众还忙不过来,自然就不会出口给美国人了。另一方面,由于对那些国内绝对过剩的产品不实施印钱购物,过剩的产能依然让美国人印钱购物帮我们消化,继续出口。我说了,那些本来出口到美国的各类产品,很大一部分在国内属于相对过剩的产品,也就是说很多人想买但经济条件不够而没买的产品,所以大规模印钱购物会使得我们的出口额骤减,这就会导致我们的外汇收入骤减。从进口的角度看,我们的确是需要一定数量的美元的,因为没办法,国际上很多战略物资(包括石油)你都得用美元去买。

所以,从外贸的角度看,中国印钱购物的限度就是必须保证中国的美元够用,就是说要能保证出口换回来的美元够用,如果由于印钱购物导致中国回到了改革开放前的外汇极为稀缺的境地,那就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们既不需要目前的这种几万亿美元外汇存着没什么用的极端,也不需要外汇稀缺不够用的极端。够用,有一定富余是最好的。

最后我要补充一点,政府对于社会保障和福利的建设会大大有利于印钱购物的实施效果。当社会保障不完善的时候,你发购物券给民众,有可能他的总消费额仍然没有变化,他把省下的钱存起来了(这些钱在没有购物券时是要花出去的),以备不时之需。这样你会发现,印钱购物前后社会的总消费需求可能没变化,没有达到消化过剩产能的目的。当然,百姓的福利自然是提高了的:他原本用来购物的钱存起来了可以供医疗等之需。但是,如果政府先把社会保障问题解决好了,效果就会更好。

至于说,政府可不可以也印钱来解决社保问题呢?这个问题过于复杂,暂时先不在本书讨论,日后再说吧。我也希望各位能一起继续思考中国怎样印钱购物这个问题。关于中国社会保障和社会公正问题,请参照全书附录中的第一篇《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方面》。

<h3>六、问题延伸:中国可以进行“国际印钱购物”吗?</h3>

谈过了中国内部进行印钱购物,各位或许会问,中国可不可以也像美国那样,进行跨国印钱消费,我们也去剥削别人?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决定一个国家能否进行国际印钱购物的最基本前提有三个:一是内部条件,即这个国家的货币必须是国际货币;二是国际环境,即国际范围内存在普遍的、至少是可观的产能过剩;三是必须在信用货币的时代,金本位时代是不可能进行国际印钱消费的(比如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的美国如果大规模开动印钞机,世界各国对美元产生不信任就会拿着美元来挤兑美国的黄金。只有这个体系解体后,摆脱了黄金束缚的美元才像脱缰的野马)。

国际环境自然是没问题,在可预见的历史时期内,世界范围内的产能过剩都将长期存在,唯一可能使得这种情况发生逆转的是各国都学会了自己印钱购物。我们的问题是没有内部的条件,人民币不是国际货币。从理论上说,所有国际货币的发行国都可以进行印钱购物。

世界上有哪些国家的货币属于国际货币呢?根据华东师范大学黄泽民教授的观点,衡量一国的货币是否是国际货币有三条标准:

一是在国际贸易的清算当中,这个货币是否能够用来作为计价和清算的货币。现在大约全球贸易总额当中有65%左右是用美元来进行清算的。

二是这种货币在多大程度上被作为一个国际间的货币来使用。衡量一个国家货币国际化的程度主要还是在看在离岸市场上的活动。

三是这种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就是他国中央银行持有这个货币作为储备。美元现在在全球官方外汇储备中所占的比重达到了60%多一些,其次是欧元以及其他的一些货币。

根据以上标准,世界各国货币中最符合国际货币定义的前六名是:①美元;②欧元;③日元;④英镑;⑤加元;⑥澳元。

人民币从各方面看都还差得远,目前国际贸易中用人民币进行结算的比例很小,中国今年与东南亚有一部分贸易是用人民币结算的;人民币更不是国际储备货币。

为什么说所有国际货币的发行国都可以进行国际印钱购物呢?

就是因为他们的货币是国际结算货币和国际储备货币,能被众多的国家接受和信任。那么,这些国家直接印刷本国货币就可以从任何接受此货币的国家中购买物品,同时由于这些国家是产能过剩的,只要你印钱的数量不超过过剩产能的量,就能买到相应的东西。而由于你每印一笔钱都对应地使该国多生产等额的货物,所以不会导致你的货币贬值。

一国货币作为国际结算和国际储备的程度越大,它在全球进行印钱购物的力度就可以越大。

为什么不拥有国际货币地位的国家就不能进行国际印钱购物呢?

很简单,这样的国家要去国际上买东西,必须把自己的货币换成以上六种国际货币(多数情况下是美元),你才能买到。而你要换以上几种国际货币,不是说你拿着本国的货币去别国换,人家就会换给你。人家不会跟你换的,因为你的货币不是储备货币,人家不可能换了你的货币储备起来。那么,这样的国家要想在国际上买东西,就必须自己建立国际货币储备,也就是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是怎么建立起来的?

当然是卖东西给这些国家啊。所以,非国际货币国家买外国货的本质是物物交换,而不可能进行国际印钱购物,直接用废纸去换别国的货物。而你从这些非国际货币国家不得不存储国际货币的行为,又能反过来更加理解这些国际货币发行国可以利用这点进行印钱购物。

你要储备他们的货币,你就得用物品来换他们的货币,即使明知道他们是印出来的,你也没办法。

以中国为例,中国要在国际上买东西,直接用人民币人家是不收的,你用人民币去别国换国际货币,也是换不来的。我们只能靠中国自己建立的两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而这些储备每一分钱都是靠出口产品换来的。中国人在国际上买东西,从本质上看,就只能是实打实的物物交换。虽然从理论上说拥有国际货币的六个国家都可以进行国际印钱购物,但是真正在用这一招的主要还是美国和欧盟,其他几种货币的国家,一则因为害怕印钱购物会损害其货币的国际信誉和币值,二则其货币的国际化程度也不是太高,三则可能压根没认识到印钱购物的原理,他们进行国际印钱购物的规模是很小的。

国际印钱购物是一种极为“不道德”的空手套白狼的行为,导致这一极为不公正、极为荒谬的国际经济现象的是主权货币作为了国际货币。

是美国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了先河,不与黄金挂钩的美元是罪恶的开始。要消除这种不公正的现象,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取消主权货币作为国际货币,建立不属于任何国家的世界元。事实上,这样的构想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就郑重地被提出过。

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尾声时,国际货币发行权的争夺战在英美两国之间展开。争来争去,处于劣势的英国考虑到经济实力不够,干脆提出一个“国际清算同盟计划”(由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主张在自由兑换的原则下,创建一种以黄金为基础、独立于任何国家的国际货币。而美国则坚持一个“国际稳定基金计划”,主张设立一种国际外汇基金,以黄金为基础,在自由兑换的的原则下创建一种与美元相联系的国际货币单位,实际上就是要把美元作为国际货币。

激烈的争论持续了一年之久,到1944年7月1日,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的有44国参加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终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非常不幸,英国的超主权国际货币提案破产,为美元今后在全球作恶埋下了祸端。

这一次金融危机导致人民开始重新思考建立超主权国际货币的问题,幸运的是,这次的提出者是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2009年3月23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央行网站发表题为《周小川: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的署名文章。文章指出,现在的国际货币体系由于使用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国际储存货币,因此具有内在缺陷与系统性风险。全球应该创立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的,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货币。

我认为这个时候重提这样的主张是合适宜的,但是真要实现目标,不是光靠提意见,而必须有实际的行动来给美国压力。对美元最大的压力莫过于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而当前正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大好时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不是要用人民币去取代美元,而是要让美国到最后不得不放弃美元作为国际货币,同意实行超主权的国际货币制度。

<h3>七、搞得好中国超过美国只需一两年</h3>

我们回到中国赶超美国的话题,在中国实行内部印钱购物的情况下,这一问题的答案有什么变化呢?

印钱购物把原来白送给美国人的、而很多中国人也需要却买不起的那部分货物都分到了中国人手中。由于这部分财富是如此的巨大,印钱购物必然会使中国人迅速地过上富足生活,乃至于达到马克思设想的物质极大丰富的程度。

我想说,中国自己印钱购物而不再需要美国帮忙,很快就会把中国变成美国,当然这只是在人民生活的富足程度以及人均GDP上变得和美国不相上下,也就是我在本篇导言中所言的,实现了对美国的“初级超越”。

印钱购物会使得人民的富足程度很快赶上美国,我这样说的意思就是中国人享用的产品会很快达到美国人的水准,这就是真实的富足。这不需要多解释,印钱购物不就是把天量的产品分到了有需要的中国民众手中吗。

至于账面上的人均GDP为什么也会赶上美国,这就需要一番解释。

第一个原因在于,印钱购物也一样会导致中国以人民币计算的GDP的剧增。

关于这一点,我们需要考察一下印钱购物前后中国GDP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

首先,印钱购物之后,本来出口到欧美的那部分货物大部分转而内销了,各位知道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一般都会低于内销的价格,这样一来账面上的GDP直接就提高了很多,那么本来每年出口美国的3000亿美元(按汇率价值700亿人民币),转而内销说不定就价值1000亿人民币。其次,印钱购物会导致中国的总产品比印钱购物之前的总产品多得多,这是因为,印钱购物之前中国的产能在满足内销和出口之后仍然是存在过剩的,印钱购物就是能把全部的过剩产能都激发出来,一点产能也不剩,所以必然生产出比原来多很多的产品。这些新增的产品计价进入GDP,导致GDP大增。

第二个原因则更凶猛,因为中国不再依赖出口了(印钱购物导致产品内销完全没问题了),那么人民币兑美元就可以拼命升值,怎么升值也无所谓,升到和美元1∶1也无所谓,这样带给中国GDP的变化是什么呢?当然是以美元计算的中国GDP翻了六七倍嘛。我们和美国比GDP当然要换算成一样的货币计价,这样一算我们的GDP总值一下子就是美国人的两倍了(美国2009年GDP是14万亿美元,中国是4万亿美元,中国涨七倍后刚好是美国的两倍)。

这样算还是保守的,因为第一点说了,印钱购物会导致汇率不变的情况下中国GDP(以人民币计算)剧增,这个因素结合汇率升值,那么我们的GDP美元值就不止美国的两倍了。比方说吧,印钱购物使得我们2010年的GDP从2009年的33.5万亿剧增为50万亿人民币,那么当人民币兑美元变为一比一时,我国的GDP也就是50万亿美元,这时候就差不多是美国的四倍了。算人均GDP也和美国差不多了。

中国存在一夜暴富的机会,就是这么个意思。印钱购物就能够使得中国的人均GDP迅速赶超美国,如果把这算作是中国超过了美国的话,那么中国超过美国根本不需要多少年,搞不好一两年就够了。你如果要推翻我的说法,就请指出我上述两点的漏洞。

<h3>八、美国经济的末日之一:假如再也没人为美国白干</h3>

中国的印钱购物会不会马上导致美国经济的末日?

如果没有了从中国白白得来的、每年价值两三千亿美元的货物,美国人还能过上富足的生活吗?

只需简单一想,就会得出美国人一夜之间就会告别富足生活,生活水平一落千丈,很可能跌到温饱线上。这其实是美国人被打回原形。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他们本来就不创造财富,而是靠印钱购物的伎俩白白卷走中国的财富过上了富足生活。现在中国自己知道印钱购物了,他们就立刻被打回原形了,变成了穷人,他们本来就该是穷人。

但我要告诉各位,这还不是美国经济的末日,美国人只会在短暂的瞬间被打回原形,他们会马上找到解决办法。解决的办法很简单,他们可以在全球寻找替代中国为他们干活的国家,比如印度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与中国相比是次优选择。现在印度之所以没有被美国人选择为为他们劳作的对象,就是因为有中国这个最优的选择。

一旦中国自己印钱消费了,解散了“中美国”,不再为美国人干活,那么美国人立马就会找到印度这个替补,组成“印美国”,印度也有十亿人口嘛,好几亿的廉价劳动力,还个个懂英文。这么多廉价劳动力开发出来必定又形成巨大的“过剩产能”,印度人也开始像今天的中国一样每年生产十几亿双皮鞋、8000万台彩电……统统在国内卖不出去,怎么办,美国人印钱购物来把这些统统买走。

于是,中美国解体之后,印美国继续保障着美国人的富足生活。印度人开始沉浸在外汇储备不断攀升的“惊喜”中,十年之后面对几万亿的美元储备开始发愁不知道用来干什么,最后只能借给美国人,买美国国债和其他金融证券,于是乎开始了美国印钱购物的循环,和当初与中国的一模一样。

那么什么情况下美国经济的末日才会真正到来呢?

很简单,就是当全世界没有任何国家愿意为美国人白干活的时候,美国经济的末日就到来了。

换句话说,只有当印度等国家也和中国一样开始自己实施印钱购物、而不再需要美国“帮助”的时候,美国经济就彻底完蛋了,美国人的富足生活从此将画上一个句话,他们将长久地回归贫穷的生活。

你要问了,难道美国人不可以自己恢复制造业吗,他们在迫不得已的时候可以重新开始生产那些生活用品啊,衣帽鞋袜、彩电冰箱、音响电话,等等,他们可以重新建立起来。

的确,有这种可能,我在前文中也提到过长期中他们可以重建这些产业。

但是我还是重复我的另一句话,理论的可能不等于现实的可能,美国要重建这些制造业面临巨大的工会吸血鬼的阻碍,如果美国真要恢复制造业,则必须把工会吸血鬼除掉,你要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很可能是全国大动乱。因为美国工会实在是太强大了,他们誓死捍卫美国工人高的要命的工资福利,他们有能力联合起全国的工人天天游行,天天搞对抗。高昂的人工成本问题解决不了,重建制造业就是做梦。

退一步讲,假如美国真能破除这些障碍重建制造业,那也将是十分漫长的过程,没有几十年是不可能成功的,这漫长的时期的苦日子,过惯了好日子的美国人能忍受吗?说不定早就爆发“社会主义革命”把美国的制度砸烂了。

<h3>九、美国经济的末日之二:美国“货物银行”的破产</h3>

我在第一章中举的贵族学校的例子,其实是在影射美国,美国其实就是一个世界货物银行。在任何时点上,都有本来属于世界各国的价值6万多亿美元的货物暂存在美国。美国与那个贵族学校唯一的区别就是代管的东西不同,后者代管的是货币,前者代管的是货物。贵族学校和银行都是在任何时点都有巨额的资金拿在手里,新来的资金就可以用来支付给那些要取走资金的人。

而美国呢,全世界有6万亿的美元储备,这些钱都是各国与美国的贸易顺差积累的,这些钱各国可以随时去美国买回来相应的货物,换言之,不就是世界各国有价值6万亿美元的货物暂存在美国吗?

六万亿美元是什么概念呢?

档次不错的车大概也就两万美元,美国3亿人,这相当于每个美国人平均有一辆好车其实是外国人的,外国人随时可以来买走这些车,你想想,3亿辆车被外国人买走了,没有了汽车的美国还是美国吗?所以只要各国都把外汇去美国换回产品来,美国这个世界货物银行就破产了。

但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这种现象,这就类似于银行发生挤兑现象,大家都去银行取钱,银行当然破产,但是现实中很少见到这种情况发生。什么时候才会发生挤兑,只有当银行信用崩溃的时候,大多数人都对银行失去信任的时候才会如此。如果这个银行是国有大银行,它的信用则是和国家捆绑在一起的,只有当国家失去民心的时候,才会发生银行挤兑。

不过周其仁先生讲过的中国的一个例外,就不是由于国家和银行信用问题导致的挤兑“……为了进行物价改革……先放开了名烟名酒价格,20来块的酒一下子就变成200块……于是老百姓就得出一个简单公式,价格放开就等于物价涨10倍……1988年那次《中共中央关于改革物价工资体系的决定》一发表,竟变成了一个抢购动员令。没人好好学习中央的决定,都去买东西了……凡是不要票不要本的东西见什么买什么……人们为了要抢购就要把银行的存款拿出来,这下银行傻眼了,因为银行的钱已经全部用到基建项目里去了。现在那么多人同一时间取钱,哪能应付……”

其实呢,美国这个世界货物银行也一样,如果要被世界各国挤兑,可以是发生了各国对美国经济的信任危机,也可以是某种偶然性因素。

当然,偶然性因素的可能性极小,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什么样的信任危机会导致各国都到美国挤兑货物。

其实这个问题和上一节的问题是同解的,只有在全世界都发现美国印钱购物的骗局,世界各国都学会了自己印钱购物的时候,世界才会彻底看清楚被打回原形的美国空壳经济。一旦看到这个原形,世界各国一下就傻眼了,赶紧去美国换些货物回来(可以换的只有美国历年从别国买回来的旧货以及少量美国生产的新产品,美国每年生产的产品是极少的,我说了它的服务业已经超过80%。美国这些新产品不够世界各国挤兑多长时间),去晚了说不定什么整个美国都被买空了。

你要问了,不是说有印钱购物的规律吗,各国拿美元去美国购物,有多少钱不就会使美国新冒出来等值的产品吗?

各位,别忘了印钱购物的前提,它必须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才会有效,今天的美国是产能过剩吗?笑话,它根本就没有产能了。各国去挤兑,唯一的后果将是导致美国物价飞涨,因为这么多的美元挤进来购物,而美国范围内的产品无法增加,总需求涨两倍,物品数量总量没变,物价水平就涨两倍。

这种货物的挤兑的在金融上叫做什么呢?就是美元危机嘛。各国去美国挤兑物品,同时不就是“抛售”美元的过程吗。

大家都抛弃美元,不就是美元危机吗?

但是千万别低估了美国的“无耻”,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美国政府一定会实行强硬措施阻止各国去美国购物的。第一次美元危机的时候他们就这样干过,前文我们说过这个事情了,本来按照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必须无条件按照35美元1盎司的比例给任何一个拿着美元的人兑换黄金。然而,当越战导致美国政府巨额赤字引发世界各国对美国经济的信任危机,纷纷拿着多年积累的美元外汇来美国交换黄金的时候,美国总统竟然无耻地宣布不再履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规定。

我又说了,2007年开始的这场世界金融危机的本质是第二次美元危机,但这只是轻微的危机,是美国人自己也不懂印钱购物的原理而整出来的滑稽事件,他们本来可以继续印钱填补一切窟窿,继续过好日子的。这一次的美元危机也并没有引起世界各国大规模抛弃美元,挤兑美国这个世界货物银行,所以只能算是轻微的危机,与第一次世界各国都去美国挤兑黄金相比,这次危机的严重程度差远了。

第三次真正的美元危机会到来吗?

我想,只有当各国都认识到可以自行印钱购物,不再需要美国印钱购物的时候,它才会真正到来。因为只有在那时,美国空壳经济的真相才会大白于天下,才会导致全球对美国经济和美元的信任彻底崩溃。

第三篇 超越美国可以不是梦 第九章 以毒攻毒:赶超美国须有“心战略”

<h3>一、中国要有怎样的金融业</h3>

中国金融业首先要和美国建国之后两百年的美国金融那样,对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实际促进作用。这是我所谓的金融的实的一面。

陈志武先生在《金融的逻辑》一书中所鼓吹的金融的治国战略,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

中国的金融非但没有上升为虚的国力(后面解释这是什么意思),就连金融最实在的功能我们都远远没发挥好。

其一,我们的股市远没有像美国19、20世纪的股市那样成为鼓励科技创新的摇篮。

我们的股市是为国企服务的,国企这30年来有什么科技创新吗?能拿得出一两件在国际上叫的响的成果和产品吗?没有。中国股市的发展方向必须是走向美国19、20世纪股市的方向。2009年中国推出创业板,我觉得是个好事,尽管这远没有走出中国的体制弊病,但它至少是朝着当年美国股市那个方向发展了,开始鼓励“创业”。(中国的创业板的弊病仍然是:很明显为国企服务,国企比重大;行政干预严重,许多地方政府把争取本地企业进入创业板当做政府工作来攻坚)

其二,我们的借贷消费非常落后。

其实,除了印钱购物,借贷消费也可以在很大程度解决工业化之后的产能过剩经济矛盾,前面我已经说了美国就是这么干的,当然他们最后演变成了跨出国门的印钱购物了,最终美国不是产能过剩,而是完全没了产能了,跨出国门的印钱购物把美国的大部分产能都消灭了。

中国不指望对别国实施印钱购物,我们继续搞自己的印钱购物来消化过剩产能,而借贷消费也可以作为印钱购物的补充,一起来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当然,中国唯一和美国干的一样好的就是政府赤字财政刺激经济增长,通过发行国债、和国有银行“串通一气”的办法,施行凯恩斯主义很好地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中国的金融首先要在上述这些实的层面做好。下一步,才能谈虚的战略。

中国金融要成为虚的国力,就是指它跨出国门所爆发的力量,是中国的人民币与美元对抗的力量,是中国的金融产品与美国金融产品对抗的力量,是中国的世界金融中心与美国的世界金融中心对抗的力量。

那么,中国的金融怎样才算形成了与美国抗衡的虚的国力?

我想引用一下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先生的说法,他说中国金融的崛起需符合以下五项标准:第一,要有国际化的人民币;第二,要有经营和管理几种国际货币的大型金融企业;第三,在香港之后要有像上海这样的国际金融中心;第四,在国际金融体系要有发言权;第五,会同有关新兴经济体,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研究和决定重大金融问题时有影响力。

戴相龙是在2010年度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上说这番话的,他还指出这五点当中最核心的是人民币国际化,这是中国金融崛起最根本的标志,而当前正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利时机。

面对双顺差形成巨额外汇储备和人民币长期稳定的外部条件,中国应不失时机地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但通过货币经常项目、资本项目的可兑换,也通过政府之间、央行之间的信任来推动。

在金融产品上,戴相龙还建议,中国可允许外国政府、中央银行、大型企业等到中国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同时,也可和有关国家协商,通过特定安排,扩大人民币在境外的使用。我基本认同这样的判断和措施。

中国现在首先要做的就是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h3>二、案例:什么是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最大障碍?</h3>

2009年初以来,中央政府不断发布政策信号支持上海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媒体和政府透露出来的都是信心满满。

有雄心壮志固然是好事,但如果不认清这件事的真实困难,就不会办成这件事。

上海成为世界金融中心难在哪?

中欧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许小年部分地回答了这个问题:“香港不要担心,国际金融中心不是GDP,不是你的港口、机场,不是你的电脑系统有多发达,不是你的办公大楼有多少。造就国际金融中心的是什么?是软实力,是法律体系、是监管体系、是信用、国际化的信用,是和国际操作的接轨,是国际化的人才,是国际化的Business Process。”

“OK,这些东西你数一数上海哪一项有?所以上海想追上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是一个美好的梦想。但是,这个美好梦想的实现,首先要改革法律体系,要改革监管体系。OK,要改革所有不适于国际金融操作的这些规章制度等等,也就是要提高上海的软实力。造就金融中心的,不是硬件,是软件。”

的确,法律体系、监管制度、国际化金融人才都是上海成为世界金融中心首先面临的巨大难题。

暂且不提制度层面,单就语言环境这么一个最基本的条件,试问世界有哪一个金融中心不是英语普及之地?一个老外跑到上海问路都没人答得上来,这样的城市怎样成为为全世界提供金融服务的世界金融中心?

说到国际化金融人才,郎咸平有一个著名的论断,他说中国一个国际金融操作高手都没有。这或许有点夸张,但是我还真没听说过华人中有这样的人才,如果有,各位不妨告诉我,姓甚名谁。

不过许小年先生说的这些虽然也是上海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的核心困难,但是并没有搞明白最根本的困难,而且他还犯了一个重大错误,那就是把香港当成了国际金融中心。

我先来拷问一下,香港到底是不是国际金融中心?

答案是否定的,说香港是国际金融大鳄们的提款中心还差不多。

首先来看香港是怎么变成表面的金融中心的。这得从1950年代说起,那时候新中国成立之后,大量资本家逃到香港,大量资本聚集在香港,同时东南亚的政局也动荡不堪,其大量资金也流向香港。

接下来,由于中国自己的自闭以及美国的封锁,香港成为中国和世界进行贸易的要道,中国巨量的进出口贸易都要通过香港进行,有货物交易就得有资金的结算,也就带动香港银行和整个金融业的发展,英国殖民当局不失时机对香港的金融进行规范的管理,使之得到迅速发展,逐渐成为东南亚的金融中心。请记住,它的金融中心地位来自于背后的无比巨大的港口贸易,主要就是中国大陆的进出口贸易。

然而当1978年以后,随着中国的全方位开放,香港的这种作为大陆对外贸易窗口的地位已经逐步丧失。没了贸易的金融中心还是金融中心吗?完全成了空壳子嘛。你看看其他的世界金融中心,哪一个不是靠背后的产业支撑着的。英国伦敦、美国纽约在历史上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并在漫长的岁月中保持这种地位,都是以他们强大的科技力量和发达的工商业为支撑的。现在香港什么也没了,剩下一个空壳子,既没有制造业,也没有了以往的巨量港口贸易,它怎么可能再是世界金融中心。

各位看到香港今天仍然汇集世界各地的很多钱是真的,这给各位造成它仍然是金融中心的幻觉,其实钱多并不等于就是金融中心。你得看看这些钱是来干嘛的?你猜对了,这些钱是来香港捞钱的,投机香港房地产,“金融赌博”。

香港的所谓金融中心,顶多是存贷款中心,也是国际洗钱中心和金融赌博中心。欧美金融机构是经常到香港来洗钱的,所谓金融赌博,就是诸如对赌合同、保证金交易之类的东西。没有了实际工商业为基础的香港金融中心,更成为国际金融大鳄们的取钱中心。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中,香港是欧美金融机构开设赌场骗取整个东南亚各地人民钱财的中心,是国际金融巨头的巨大提款机。金融风暴之后,更是有数不清的欧美金融机构以香港为基地,诱导中国大陆的各种大额资金到香港玩各种对赌项目,香港在事实上成为了一个比澳门更厉害的赌场。

可见,以目前这种模式发展下去,香港不会是真正的国际金融中心。相比之下,上海是有条件成为真正的世界金融中心的,因为它有长三角的广阔工商业腹地,并且上海从清末到今天一直都是中国的科技中心和工业中心,上海的港口贸易也日益发达。

当然,许小年先生讲的那些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难点,也是事实。事实上,最难、最根本的地方还不是许小年先生说的那些,最难的是什么呢?

是中国没有那种傲视全球的魄力,是中国人在国际上说话没底气,像个肾亏阳痿的人。

很少有人认清玩国际金融的根本在于说话,在于影响和控制世界范围的舆论。这一点我在本书的第一章的结语中就说明了,金融这种东西,话语权相当重要,别把国际金融操纵想得太高深,你控制了国际舆论,你就玩转了国际金融。

一个跑到国外说话都没有底气的中国,怎么可能搞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来?

我们如果还这样对洋人唯唯诺诺,一切听他们忽悠,我们就永远不可能建立国际金融中心。

中国在国际上没有话语权除了我们自己缺乏自信的原因外,从客观上看,还在于外资在中国本土经济中占据了太重要的位置,你看看我前文中提到的中国的汽车行业被外资控制的程度就可见一斑了。这些外资怎么可能为中国说话呢?这些外资显然要雇用无数的人为他们在中国国内外的媒体上放炮,为他们在中国的利益说话。

中国太缺乏自信了,不自信到连黄金储备都要存在美国,我们这样怎么可能搞出国际金融中心,你自己都不自信,怎么让世界人民信任你?

<h3>三、打一场娱乐业的“卫国战争”(上)</h3>

事实上,目前影视娱乐业并没有让美国等发达国家从中国剥削到像品牌剥削那样多的财富,我前面说它是美国剥削中国的四驾马车只是从这种东西的潜力上说的。为什么呢?

首先,中国人还没有真正掀起去影院看电影的热潮,你看看我前文中说的中国人均拥有的银幕数量就知道了,看看中国内地电影票房总额与美国的票房对比就知道了。

其次,盗版的泛滥导致美国收不到本来应得的很多影视业的版权费。

但是你得知道,从潜力上讲,美国影视娱乐业在中国的剥削翻100倍都不成问题,目前这种翻番成长的苗头已经呈现出来了,《阿凡达》是首部在大陆超过10亿人民币票房收入的电影,这就是标志。

我把改革开放以来所有票房过亿的好莱坞电影按年份先后罗列出来,你就清楚地看到这种趋势:

在2006年之前,很少有在大陆上映的好莱坞电影票房过亿,二十多年才冒出了四部。但是从2006年就开始逐渐增多,直至开始扎堆出现,2007年和2008年都有五部,2009年更是有7部之多,显然,它是在以加速度增长。照这样的加速度,未来十年扎堆出现大量票房过10亿的好莱坞电影都不是难事,这意味着好莱坞电影年总票房在中国要比现在翻十倍乃至几十倍,20年之后呢,可能就是百倍。

电影业的趋势反映的是整个娱乐业的趋势,随着中国去影院看电影的人逐渐翻倍上涨,随着中国打击盗版、维护知识产权的力度不断加大,美国人在中国收到的票房收入、娱乐产品版权费也将翻着倍增长,一二十年内翻100倍都极有可能。

这是一种多大的剥削呢?

单单电影这一行业,20年后很可能每年就要被美国人卷走上千亿人民币的票房。到了这种地步,美国娱乐业的对中国的剥削效率就会接近美国品牌的对中国剥削效率了。这是一种比当年帝国主义武力抢劫还厉害的掠夺啊。现在所有人都把金融较量比作战争,谁又能看到不久的将来娱乐业的竞争也会成为巨大的战争呢?

中国从现在开始,必须着手准备打一场娱乐业的“卫国战争”。

怎么打,就是用国家的力量支撑以电影业为核心的娱乐业,把它上升为国家战略去发展,一定要不惜用举国力量打造能够和美国好莱坞匹敌的中国电影生产基地。

这不是什么难事,因为娱乐业的“生产技术”还没有像高科技那样被限制“出口”,只要肯投钱,就能把全世界最好的导演、道具师、化妆师、剧本作家、演员、3D画面制作大师……全部挖到中国来,中国政府甚至可以动用一切国家力量为中国的电影拍摄服务,包括调集荷枪实弹的军队为电影充当道具,飞机、坦克、军舰全部可以为拍电影免费服务。这与在国庆展示具有同样深刻的意义。

各位以为我疯了吗?

没有,这些事情美国政府早就做了,好莱坞与五角大楼一直保持着无比暧昧的关系,美国军队从来都是任凭好莱坞调遣,免费为他们服务的,包括美国的航空母舰,都要为好莱坞拍电影免费服务,顶多象征性的给军人发点报酬。

你不信吗?

那我举例来说明:刚跨入21世纪的某一天,美国上空突然出现了两架B2战略轰炸机、两架F16战斗机、三架海军陆战队Ch53E直升机、一架Uh60陆军直升机以及一架由波音747改装的负责通信指挥的飞机,这架名为“全国空中行动中心”的飞机本来是供总统在发生核战时使用的;地面上,有四辆特种车、50多名士兵;海上,一艘排水量9.7万吨的核动力航空母舰,载着80多架飞机和5000名水手。

各位,这是美军准备出动陆海空军去阿富汗打击恐怖主义吗,或者是美军的一次大规模军事演习吗?

都不是,这是为好莱坞电影《恐惧的总和》的拍摄而上演的一出大规模“银幕军事行动”。说白了就是帮这部电影布景。各位可以去查,这部电影已在2002年6月份开始全球上映了。

事实上美国政府和军队对好莱坞电影的支持在20世纪初就开始了,1915年《一个国家的诞生》拍摄,西点军校的工程师便亲临片场帮助他们重演美国内战的细节,并出借古董军火做道具;1924年电影《美国》得到了陆军1000多名骑兵和一个军乐队的协助……美国国防部为好莱坞调兵遣将成为了家常便饭。

美国政府为什么和好莱坞穿同一条裤子,仅仅是为了让好莱坞宣传美军形象,吸引美国年轻人参军,以解决招兵难的困境吗?

这样的理由显然是不够充分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好莱坞事实上已经是美国综合国力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为美国在全球谋取的利益已经是美国的核心利益之一,不仅仅是直接的票房收入,还有推广美国文化、美国价值带来的无形收益,有多少人是因为受了美国影视剧的影响而热衷购买美国的各种品牌、逛美国的各种连锁店?世界各地有多少人从小怀着对美国的憧憬、奋发努力成为高端人才而投奔了美国?难以估量。

都说美国是一小撮聪明人统治着大部分傻瓜,作为高智商高情商的这些美国政客,当然能算清楚这些账,全力扶持好莱坞,就等同于维持美国的核心利益!

所以,你会再为我的提议感到可笑吗?一点都不好笑,你再笑说明你是傻子。

<h3>四、打一场娱乐业的“卫国战争”(下)</h3>

我讲中国要把娱乐业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首先不是基于娱乐业本身有多大价值,也不是基于娱乐业能创造财富,我前面说了,它不创造财富,而只是导致财富的转移。

当然,我们发展强大的娱乐业的第一步目标也不是为了用这个从其他国家转移财富到我国,我们第一步的目标是防御性的,就是防御即将到来的美国娱乐业在中国每年卷走数千亿元人民币财富的可怕剥削。

也就是说,第一步是反抗美国的娱乐剥削,保卫我们的财富,这就是一场娱乐业的“卫国战争”。

怎么才能遏制美国的剥削,我们不能靠行政手段限制美国电影在中国上映,就只能用市场的手段把美国电影挤出去,这就需要我们拍出比好莱坞更吸引中国人的电影来。让中国人用脚投票去看国产电影,当好莱坞电影在中国无利可图时,它自己就撤军了。

中国能做到这点吗?

你可能又要说这是天大的笑话,国产电影怎么可能打败好莱坞电影。我要告诉你,没有什么是我们党做不成的。她基本上干什么都干成了世界第一。

远的不说,就说近30年来,1978年开始搞市场经济,连续30年的高速增长,举世无双、亘古未有;搞奥运奖牌,从零开始,一直搞到2008年奥运会金牌榜第一的位置,又是世界第一;搞奥运会,那开幕式的宏大规模和壮观也是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届奥运会。所以,问题不在于能不能超越好莱坞,而在于党愿不愿意搞。只要能拿出搞奥运会的架势来,一定能搞过好莱坞电影。

决定愿不愿意搞的是值不值得搞。我掐指算了一下认为是非常值得的。

首先是把好莱坞电影赶出去,就可以免遭将来美国电影每年千亿的剥削,并且如果中国政府不主动出击,每年的剥削量一定会不断攀升。2005—2012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增长趋势每年千亿你觉得不可能吗?的确,2009年中国内地电影总票房才62亿人民币,但是你必须看增长趋势和总的潜力。

上图是艺恩咨询公司绘制的2005—2012年中国电影票房增长趋势图。其中2005—2009这五年是已经发生的真实数据,你可以看到,这五年每年都是以大于27%的高速增长的,2007年比2006年增长了27%,2008年比2007年增长了30.5%,2009年则比2008年增长了43%之高,这是在以加速度增长啊!短短五年时间,中国电影票房总收入翻了两倍(变成了原来的三倍):从20.46亿元增长到62.06亿元。2010—2012这三年则是预测的数据,我认为这种预测是过于保守的,他们可能认为2009年是因为阿凡达等多部好片的上映才导致票房那么高,2010年要开始减速增长。即便是按照这种保守估计,三年之后的2012年年底,中国的年票房总收入又比2009年年底翻了一倍多,达到了145亿多元。我们就以五年翻两倍的速度计算好不好,也就是五年之后票房就变成五年前的三倍。那么你算算20年后的2029年中国电影业票房是多少?我还是列一个表吧,为简化计算,2009年的票房就取整数60亿好了。

<span class="center">无限制条件下每五年翻三倍的中国电影票房情况</span>

各位看清楚了,按照保守估计,也就是按照2005—2009年的每五年变为三倍的速度,中国到2029年的票房收入可以达到1.45万亿元!按照现在美国片占据中国票房一半的比例计算,2029年美国将从中国卷走7000多亿人民币。可怕吗?很可怕。事实没这么可怕,1.45万亿元早超出了中国票房的增长极限。和今天的北美对比一下看看就知道,2009年美国电影在本国和加拿大总票房收入是106亿美元,我也没查到其他电影在这两个国家的票房,干脆假设这两个国家的人只看美国电影算了。北美一共多少人口呢?3.3亿。这是两个发达国家的票房收入,到2029年中国也是个发达国家了,那时的人口是接近15亿(预计中国人口在2033年达到15亿的峰值),差不多是北美的5倍,那中国也应该有500亿美元的票房,也就是3000亿人民币。

打个折扣吧,2000亿元作为中国票房的极限好不好?

<span class="center">有极限的条件下每五年翻三倍的中国电影票房情况</span>

从这个表中可以看出,中国在2022年左右就会达到2000亿票房,以后就稳定在这个数据,波动不会太大了。这样,从2022年开始,美国每年用电影从中国搜刮1000亿元的财富。事实上,现实比我们的想象和预测来得更残酷更猛烈,2010年的中国票房并没有像艺恩咨询公司预计的那样减速增长,反而发生了剧增。最新的数据已经出来,据专业机构数据统计,2010年前5月的票房已突破40亿,而截至6月20日,内地票房已高达44亿,预计整个上半年票房将达46亿元,这个数字比去年上半年的25.53亿元总票房激增80%。业界保守估计2010年全年总票房将突破100亿大关,远远大于我们上图预计的83.91亿。这意味着什么呢?这表明,中国的电影市场正在爆发式的增长,正式形成了加速度增长,一年比一年的增长速度加快。

各位,这难道不是一个极为恐怖的消息?以这样的速度,五年内中国的电影总票房就会超过一千亿,七年内就达到两千亿。中国电影业迅速成为美国的超级提款机,以美国电影票房占据50%的估计(实际上要大于这个比例,比如2010年上半年进口片票房26亿元,占59%,国产片票房仅18亿元,只占41%。),五年后美国一年从中国提取500亿,7年后提取1000个亿……这只是美国娱乐业的一部分,综合起来更多。

中国政府有没有必要保卫这每年千亿乃至数千亿的财富?

当然有必要。账还没有算完,防御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就开始进攻了。在把好莱坞电影赶出国门后,我们拍的大片也可以进军全世界嘛。

我们拍出的是比好莱坞大片更好看的片子,难道就不能跟它在世界范围内争夺市场?

当然可以,就假定我们把好莱坞在全球的1/3的市场夺下来好不好。2009年好莱坞电影在全球的票房是近300亿美元,即便20年后世界票房市场保持不变,那也是100亿美元。用20年的时间,打败好莱坞电影,从一场娱乐业的“卫国战争”一直“打”出国门去,每年少被美国剥削1000亿人民币,每年还从世界收获100亿美元(其实算上增长的话应是好几百亿美元)。

这样的事情中国不干吗?账仍然没有算完,中国电影也可以成为宣传中国文化的最有力武器,可以成为在全球建立中国软实力最强措施。这种效益是无法计算的。

难道这不比花无数银两在全球建孔子学院有效得多?孔子学院到底花了多少钱,从他们总部自己披露的一个数据就吓死人,他们建一个网站(所谓的网络孔子学院,各位可以上网查新闻)招标都花了一个亿。投资搞孔子学院绝对不如投资搞中国电影,孔子学院是只赔钱不见效或收效甚微的买卖,电影则一本万利,赚钱的同时还推广中国文化。

在所有虚的产业中,我认为就只有这一条中国政府有能力在可预见的时间内办成,因为它的门槛很低,只要前期不顾一切地烧钱,把全球最好的设备、人才搞来,就一定能干掉好莱坞。世界上也只有中国有可能干掉好莱坞。美国导演和明星动则数千万、上亿美元的报酬可怕吗,我们付不起吗?美元是有点可怕,但是人民币呢?不可怕了吧?现在中国的导演和演员都有达到这个价位的(片酬人民币数千万)。那不就好办了,我前面不是说了吗,印钱消费之后人民币可以尽情升值,就升到和美元一比一算了,那么1000万美元也就是1000万人民币而已。

只要肯花钱,整个好莱坞都可以一锅端过来。当然端过来之后我们不能搞成和美国好莱坞一样,我们要有中国特色嘛。

<h3>五、在品牌上杀出一条血路</h3>

品牌的重要性我不想再多说,品牌也同样要上升为国家战略,其理由和娱乐业类似。我们只有有了自己的国家品牌,才可以终止美国利用品牌对我们的掠夺。以我们的品牌对列强的品牌,我们就不吃亏。

第一步是守,把列强的品牌剥削赶出国门。

第二步才是攻,打造出中国的世界品牌卖到全世界,让全世界的人都以拥有它为荣,到这一步,品牌就成为为中国谋取巨大财富的利器。

中国必须在品牌上杀出一条血路,我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词汇和句式,因为这条路一定是充满艰难险阻的,必须豁出去才有可能成功。在第四章中我说了海尔、联想、tCL的国际化都是不成功的,现在我告诉各位为什么这几个企业根本不可能成为国际品牌,很简单,它们不符合中国这样的国家创造国际品牌的基本逻辑。

什么是中国的国际品牌创造逻辑呢?

一句话,中国这样的国家想要搞出国际品牌,必须靠革命性的技术,中国现阶段只能创技术性的品牌。

海尔、联想、tCL有什么革命性的技术?

海尔集团在美国不过搞了些小冰箱而已,这有什么创意呢?小冰箱又不是什么不可取代的技术,没了小冰箱我可以用大冰箱,并且也不止海尔能造小冰箱。

联想和tCL知道自己没什么核心技术,不可能靠技术而成为国际品牌?他们想到的是并购路线,搞拿来主义,把列强既成的世界品牌拿过来,然后我来借壳生产产品,贴上标签卖到全世界。这其实是一条好思路,一举两得,一方面解决了没有核心技术的难题,另一方面解决了中国产品荣誉性(面子性)差的问题。

就面子问题而言,的确是中国产品的极大劣势,品牌很大程度上是炫耀性的,中国的产品在欧美人眼里简直就是耻辱的象征,买了中国的产品都不好意思跟人说。并购外国品牌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

为什么联想和tCL的这种看起来很美好的国际化思路也同样遭遇困境呢?

我想,很多人分析的不无道理,列强只会把衰败的品牌卖给中国企业,好的也不会卖给你。你想去把麦当劳、肯德基、阿迪达斯、通用汽车的品牌买过来,门都没有。既然联想和tCL并购的只是列强不想要的品牌,那就是个破壳子,买来了也没什么用。所以并购的路线注定行不通。

中国的品牌创立逻辑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呢?

创立品牌不外乎两种逻辑,一是靠革命性的、无可取代的技术,造出的产品具有别人无可取代而又确实是世界人民大量需求的产品,你就自然而然成为了世界品牌,最原始的品牌都是这类品牌;二是靠概念,靠精神“信仰”,这就是符号化的现代国际品牌,这些品牌不需要什么核心技术,就因为人家产在高贵的欧美,人家就成了世界品牌,你就是造出和他们一模一样的东西,你也不构成对他们的任何一丁点威胁。比如可口可乐、肯德基、麦当劳、各种服装品牌、各种奢侈品、星巴克咖啡连锁店……这些都不是靠技术,而是靠文化势能。欧美就是时尚的代表,就是高贵的象征,你去体验一下,那感觉就是飘飘欲仙啊。

显然,在世界中处于非主流文化地位的中国,现阶段(以及可预见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压根不可能产生出后一种国际品牌。而并购它们也不可能,人家压根不卖给你。所以中国只能用第一种品牌打造逻辑,谁让咱是一个东方国家呢,如果咱也是一个欧美国家,咱就可以双管齐下同时打造两类品牌。

现在只有一条路可走了,怎么办?

没什么大不了,人家日本和韩国也和我们一样,也只能靠技术创品牌,日本拥有了那么多的世界级品牌(索尼、松下、日立、夏普、东芝、丰田、本田、三菱、尼康、佳能、日产等),韩国也至少有三个(现代、三星、LG)。事实上,中国就是要走日本和韩国的道路。日本和韩国创立世界品牌的历史也证明了并购思路行不通,你看看日本韩国现有的品牌无一不是靠核心技术自己打拼出来的,如果并购行得通,当年他们早就做了。好东西欧美人不卖给咱。

中国怎么走这条路?

我还是那句话,要靠党,只有靠举国体制才有可能在科技创新上杀出一条血路,就是国家大力支持企业进行艰辛的科研创新。但我要说,看样子共和国长子(国企)不是这块料,干脆不要再把科技创新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事实表明,国企要么只会靠垄断地位牟取暴利,要么则极为短视不愿意投入足够的科研力量,因为这些老总干几年就走嘛,走了之后这个企业又不是他的,费那么大力气搞科技创新不是为别人(下任)做嫁衣嘛。

那么,科技创新、创国际品牌的希望在谁身上呢?

当然是民企身上。

华为、中兴、比亚迪、华旗就是中国开创国际品牌的希望所在!你不得不佩服这些可爱的民营企业,他们在极度缺乏资金的情况下,拿出来如此巨大的科技创新投入,他们是信奉技术为王的企业。

比亚迪:突破电动车核心技术,世界第一,无可取代,奔驰想让它开放这一技术,被比亚迪拒绝。

华为:它是依靠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取得国际化成功的典范,其在全球设有7个研发中心,每年投入的科研经费占总体销售收入的10%左右,87000名员工中的43%从事研发工作,截至2009年12月底,华为累计申请专利42543件。在3GPP基础专利中,华为占7%,居全球第五。华为2007年PCt国际专利申请数达到1365件,位居世界第4,前三名的企业分别是松下、飞利浦和西门子。

华旗资讯:华旗资讯信奉技术为王,长期储备高素质的软硬件产品专业研发和技术人员五百余人,“成为令国人骄傲的国际性企业”是它的奋斗目标。它的爱国者产品比华旗的名号更响。

需要对爱国者格外提出表扬的是,它竟然在现阶段就打响并打赢在品牌上的“卫国战争”,爱国者MP3随身听入市仅一年即实现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并已连续三年销量遥遥领先,将垄断此领域长达四五年之久的众多韩国品牌远远甩在后头,成为It消费类电子产品领域首个领先于众多国际对手的民族品牌;爱国者显示设备及其他外设产品一直稳居国内市场第一集团,其中电脑机箱市场占有率连年第一。爱国者的这些成功的意义非同小可,它标志着中国在便携视听电子产品领域内抵御列强剥削的首次成功,在这些领域打得外国国际知名品牌毫无招架之力,并且这种打败不是靠廉价,而是靠技术!好得很,中国以品牌对抗外国品牌的第一步目标(抵御、防守)就这样被爱国者(在它所在的领域内)实现了。可以说,爱国者已经在外国品牌重重包围的中国本土杀出了一条血路,爱国者的下一步,就是要走出国门去和三星、LG这样的国际品牌一决高下。

中兴:河北中兴汽车是目前国内最具规模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及整车研发能力的现代化皮卡、SUV生产企业,是中国第一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产品牌皮卡车的诞生地。中兴公司是国内同行业中首批通过国家汽车产品3C认证企业,首家全线产品通过电喷发动机“三高”(高原、高温、高寒)环境标定试验企业,全线产品达到或超过欧洲Ⅱ排放标准。公司顺利通过ISO9001:2000版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美国RAB认证和海湾认证,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评定为“中国对外贸易信用体系指定示范单位”。

中国政府就是要支持华为、比亚迪、华旗资讯、中兴这样的企业,这些民营企业取得的成就已经充分表明他们完全有能力成为世界级品牌,像爱国者、华为可以说距离这个目标仅一步之遥,只要政府推他们一把,就一定能跻身国际品牌的宝座。

回顾当年日本同一历程,他们何尝不是靠着政府的力量支撑诸如索尼之类的企业去欧美市场上拼杀,最终杀出了一条血路。

索尼公司的创办者盛田昭夫以新技术为公司生命线,而政府则为他提供源源不断的贷款支持其搞诸如显像管这样的科技攻关,终于打造出了独一无二的产品,成功占领美国市场。

最后,我想说中国要在虚的产业上全面超越美国,就必须让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超越美国,也必须成为世界科技创新的中心。因为无论是品牌、娱乐业、金融业都与这两者密切相关,这些产业要做到世界第一的位置,必须以文化和技术的世界第一为前提。只有技术,就只能成为日本,而只有同时有了全面的软实力,才会有像今天美国那样既有技术性品牌,也有精神符号性品牌,双轮齐动席卷全球财富。文化的影响是深入骨髓的,这才是真正厉害的国际影响力,必须有朝一日让世界每一个角落的人都对中国品牌如同神灵一样顶礼膜拜,让他们发自肺腑地以拥有中国产品为最高荣誉、最大的面子。

此外,我还要提出,中国要真正成为像美国一样的富强国家,还必须寻找下一家接棒者。世界上不存在哪个发达国家是靠自己的国民辛苦劳作而过着富足生活的,凡是发达国家,必须有能力让别国的劳动者为本国生产物质产品,而本国人则大多数从事服务业的清闲工作。

中国实施印钱购物,就是开发出本国人的产品生产能力的极限,靠自己的劳作过上富足生活。但这样的富足生活绝非真正的发达国家的人民所享受的那种富足生活,因为我们的大多数国民还要去从事产品生产的劳苦工作。

要走向真正的富足生活,就必须进一步地把我们的大部分国民都从产品生产中解放出来,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

这只能靠我们在印钱购物实现初步富足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推广我们的文化、创立我们的世界品牌、把我们的影视娱乐业推向全球,让这些逐渐成为为我们获取财富的强大手段。到了这一步,我们就可以找到一个X国,我们为这个国家提供品牌、娱乐、专利产品,我们收取天价的品牌费、票房、专利费,X国则靠巨量的制造业产品才能换来我们的这些东西,这种关系,就如同今天的美国与中国的关系一样。

我们做了那么多年的美国打工仔,我们是该把自己也变成美国,同时也在全球寻找我们的打工仔了。

延伸阅读 第一篇 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方面

<h3>一、资本与劳工力量均衡</h3>

随着中国贫富差距的拉大,穷人和富人的问题在中国内地成为刺目的字眼,有部分官、学、商勾结形成所谓“特殊利益集团”,窃取改革成果的问题,也有一些人开始针对所有富人,全盘否定民营企业家,借此否定改革开放,希望回到过去国家大一统的时代。

医疗,尤其是教育方面有不少问题,穷人向上的通道狭窄,公权力得不到有效的制约,权力与财富还有密切关系。一部分企业家与权力过从甚密,但又有相当多企业家,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家受到权力和制度的压制……

这些问题纠结在一起,我们迫切需要理清头绪,辨明方向,在理清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中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今天中国头等的危险是什么?

马克思已经在《资本论》里面早早讲明白了——一个不讲究公平正义、资本剥削无度的经济和社会,最终必然陷入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直至最后的灭亡。

不要以为马克思的观点过时了,马克思这个论断是完全正确的,一个不讲究分配公平的社会,最终必然导致持续消费能力的萎缩,同时生产却在无限扩张,这就形成马克思所谓的生产相对过剩,生产相对过剩就导致经济危机:大量的产品卖不出去,工厂一批一批倒闭。

我们来看西方发达国家,他们已经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没再爆发经济危机了,是马克思错了吗?

不是,是这些国家变了,他们用公平正义的分配解决了马克思指出的矛盾,用郎咸平的话说,这些资本主义国家已经社会主义化了。

我们知道,现代西方发达国家工人具有强大的力量与资本抗衡,他们有强势工会,有政府的最低工资法撑腰,有法律赋予和保障的罢工等权利,工人对争取工资的力量如此巨大以至于导致了经济学中说的“工资刚性”——工资只能升不能降。

中国政府需要防范的是,警惕社会主义中国被资本主义化,即走向资本无所顾忌地剥削劳工的局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是,部分地方政府官员把这一条执行成了一切以资本为中心,全心全意为资本服务,极端情况下,导致官僚资本的再生。

在市场和经济活动中,工人相对于工厂主是天然的弱势者,只要政府不以强势帮助工人,工人就如同任人宰割的羔羊,资本剥削就会毫无节制,这就如同马克思所生活的那个时代那样,工人的处境到了悲惨的地步。由于工人与资本家的力量悬殊,所以即便政府对资本和劳工采取中立态度,其实也是对资本剥削的放纵和鼓励,更不用说政府协助资本的情形。

中国政府正在力求建设和谐社会,这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正确道路。问题是怎么达到和谐?

我认为,真正的和谐应建立在力量均衡之上,在中国而言,最根本的就是促进劳资双方力量的均衡。

纵观他国经验,和谐乃是经由劳工与资本的合法斗争而得来,而不是由强势一方压倒另一方来达到和谐。今年以来,声势浩大的罢工潮不仅席卷了西欧国家,而且还波及到美国、亚洲和俄罗斯,美国最近的是好莱坞编剧罢工。我们知道,这些罢工并不会影响社会和谐,反而会促进社会和谐,全世界都在罢工,为什么我们没有?

我国政府应该开始考虑协助工人对抗资本,促进资本与劳工力量的均衡,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真正的社会和谐,才能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推动劳资力量均衡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实现藏富于民,让源源不断的国民内部强劲消费、投资需求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保障。

认识到资本无度剥削严重后果的不只马克思一人,历史上那些有远见的经济学家和政治家们都理解了经济危机的逻辑,并且采取了解救的办法,否则,资本主义国家早就被马克思预言灭亡了。

看我们身边的日本是怎么做的,日本从1960年池田内阁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到1967年比计划提前三年使实际国民收入增加了1倍,至1973年,日本人均实际国民收入甚至增加了2倍。由此奠定了日本经济起飞的基础,从制造大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强国。

事实上,几乎所有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起飞都经历过类似的国民收入培增计划。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最大的缺憾在于,没有类似的计划使国民财富同步增长,反而使国民成为改革成本的长期承担者,并因此留下内需不振、经济失衡、社会矛盾激化等种种后遗症。

增加劳工收益,扩大国民收入不仅是中国长远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且是当前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迫切需求。

目前中国经济面临偏快转向过热是不争的事实,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作为2008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经济降温的方法有很多,汇率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都可以应用,但笔者认同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只有通过“藏富于民”才能从根本上治理经济过热,并把经济推向长远健康发展,即通过二次分配加快生产要素价格的改革,尽快实现财富向民间的转移,以拉动内需市场,杜绝国民的后顾之忧。

通过提高劳动收益、藏富于民来扩大内需绝不会像通常认为的那样加剧通货膨胀,而是相反这将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强健发展。在劳动者权益保障差的情况下,劳动者工资上涨一定是假象,它是通货膨胀导致的名义工资上涨,也即是说现在许多行业工资见涨并不是通货膨胀的原因,而是相反,它们是通货膨胀的结果。

增加劳工收益从两个方面抑制经济过热,其一是降低对外依存度,减少过多的出口,劳工工资强劲增加,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下降,出口必然会受到抑制。其二是抑制国内过热的投资需求,比如明显过热的能源产业的投资,如果大幅提高矿工的工资,必然能够强劲抑制其增势。

总结到一点,提高劳工收益就是通过增加投资成本来抑制投资。通过这种方法使经济降温,将是一举两得:一方面使经济过热的趋势快速得到抑制,另一方面藏富于民保证了经济未来发展的强劲后势。

在此,要特别提醒一下中国所有对民众“仇富情绪”感到担忧的企业主和富人们,提高劳工收益不仅仅是对劳动者的改善,更是你们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一个社会中穷人没有足够的购买力,富人的钱何处去赚。所以,企业主们不要反对劳工加薪,相反应大力支持。

到此为止,我们的一个结论是,解决穷富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和实现经济持续发展,根基都在于提高劳工报酬,促进劳资力量均衡。

<h3>二、人力资本投资亟待提高</h3>

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这是由各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轨迹所证明的一条原理,尤其是亚洲新兴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表明:一开始依靠劳动密集产业和制造业对外出口迅速增长的经济体(比如日本和亚洲四小龙),随着本地区劳工成本的逐年递升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劳动力更廉价的区域的开辟,其逐渐丧失成本优势,能够继续支撑经济持续增长的是人力资本优势和产品技术含量的提高。

试想,如果日本几十年前没有技术研发的长远目光和巨大投入,而一直满足于劳动力成本的暂时优势,那么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它早就被竞争所淘汰掉了,是技术优势保证了日本在国际市场的持续竞争力。

很多人认为,中国近年来10%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过快。然而,经济增长速度提高的好处不言而喻。关键的问题不在于经济增长速度过快,而在于人力资本投资不足。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以该国的总产出来衡量的。总产出取决于总投入。

投入有三个来源:劳动、资本和技术进步。前两者都是物质投资,后者则是无形投资。

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内生的技术进步可以带来内生的经济增长,而内生的技术进步则来自于经济当事人的无形资本投资即人力资本投资与研发投资。

由于无形资本具有外部性,当无形资本投资不足时,经济将达不到帕雷托最优或经济是动态无效的。

新经济增长理论将知识和人力资本因素引入经济增长模式,应用专业化的知识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可以产生递增的收益投入,从而收益的利润也在增加。

其中,罗默的技术进步内生增长模型指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增长的原动力是知识积累,资本的积累不是增长的关键。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作用,人力资本又具有规模报酬递增性,而且存在着投资刺激知识的积累,反过来知识的积累又促进投资的良性循环。

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实际GDP增长率的绝大部分依靠资本和tFP的贡献份额,劳动投入量的变化几乎可以忽略。其中tFP贡献是实际GDP增长的决定性因素,tFP贡献占GDP增长的比重为19.2%~33.3%。因此,技术进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再如,根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IMD)的国际竞争力研究报告,英国研发投入综合排名为世界第五,科技竞争力综合评价排名第五。英国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表明,稳定的经济增长与稳定的技术进步在一定层面上具有相关性。

然而,东南亚国家的资本—产出弹性则比日本和其他发达国家高得多,劳动投入则相反。东亚国家的人力资本投入以及研究—开发支出在GDP中所占的份额都很低,人力资本投入不足严重限制了人力资本的产出,反过来影响到对人力资本的需求。

从新经济增长理论来看,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增长中根本不存在技术进步,也就是说,东南亚国家经济增长缺乏后劲。

从我国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的每次经济增长速度过快都是物质资本投资增长加速引起的,物质投资的高增长带动了经济的高增长。当出现过快的经济增长局面时,中央政府就会采取紧缩政策,压缩固定资产投资,使经济增长回到正常水平。根据测算,1987—2003年,我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总体贡献率不到30%,而物质资本投入的贡献却达70%,2003年受到政府投资直接和间接影响的物质投资活动,比例应该在60%以上。

因此可以认为,受政府部门和组织经济活动影响的物质资本投资的过热和萎缩是造成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

然而,物质资本投资具有规模收益递减性,如近年来,中国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和当地经济水平的非相关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由此可见,解决中国经济增长所谓速度过快的根本对策是大幅度提高人力资本投资。一般人们都认为,经济问题很多都是由于政府干预造成的,然而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许多社会经济的进步都是政府行为的直接后果。因此,政府必须加强对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视。

人力资本投资主要分为五大块:一是医疗和保健;二是在职人员的培训;三是正规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四是非厂商组织的为成年人举办的学习项目;五是劳动力适应于就业机会的迁移以及提高企业能力方面的投资。其中,教育投资与医疗保健是整个人力投资主要因素。由于教育和医疗保健的改善具有外部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投资,而中国政府的教育、卫生投资相对规模尚处于较低的水平。

同时,目前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利于就业,这将导致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市场有效需求更加不足,使经济增长速度更加依赖于投资需求与出口需求,结构性缺陷进一步加深,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h3>三、以国企分红和财政支持为依托的社会保障体系</h3>

必要的社会保障和福利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社保基金亏空严重几乎是世界各国的通病。富若美欧日尚且都在为庞大的社保基金黑洞而头疼,更何况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

众所周知,中国社保基金亏空巨大(官方公布数据为7200亿人民币)然而个人养老金账户几乎全是空账状态运行,这样的情况在世界上基本上绝无仅有的。

从中国的教育支出来看,只占GDP的3%,然而许多发展中国家这一比例都已达到5%左右。因此,我认为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支出各占GDP的5%左右才是正常的。

社保基金的解决主要依靠财政支持与国企分红。

一是要加大中央和省一级政府在社保上的投入。可以通过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或者提高地方政府在分税中的所占比例,保障政府提供上述基本服务。要把公共财政的服务扩大到整个农村的努力中,政府的职责主要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的卫生医疗、基本的失业救济和养老保险,以及必要的公共设施服务。

公共服务提供的不足,对于一个努力建设和谐社会的国家来说是不能接受的。

因此,以下核心公共服务应该建立最低国家标准: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卫生医疗设施,基本失业补助金和养老保险,以及农村地区基本的公共设施服务。另外必须强调的是,保证所有的公民都能够享受到政府提供的核心公共服务项目是中央政府的职责。

二是国企分红投入社会保障体系。国有企业理论上为全体国民所有,国有企业由国家用纳税人税款投资建设,国家用纳税人的钱为国企承担了很大一部分成本(政府接管了过去由企业支持的学校、医院、下岗职工安置费用和养老金等负担,而这正是这些国企的赢利在随后出现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全体纳税人实际上都是国有企业的股东。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有企业应向国家分红转变为社保体系注入资金。2004年国资委旗下国有企业共实现利润4000亿元,2005年上半年则实现利润2999亿元。假如国企利润的50%,2004年时为当年GDP的6.5%上缴政府,中国政府的教育、医疗、社保相关支出就可以相应增长85%。

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可以减少居民在相关领域的资金支出,因而能对当前财富分配的失衡起到一定的矫正作用,能够一定程度地改善民众生活质量。

国企分红政策必须强化审计防止做假账、必须保障国企分红被足额转换为社会保障基金,必须出台包括国企分红资金的管理与使用的相关法律,以确保国企分红能够真正化作民众福利,确保民众能够真正成为改革与发展的最大受惠者。对于资源的配置,必须有一个统一的预算分配过程,即按照一套统一的标准来分配所有资源,以满足公共需要并提高公平性和效率。同时,必须对社保基金进行制度化的管理,对腐败官员严惩不贷。目前对涉案人员处罚过轻,不但无助于遏制腐败,而是在纵容腐败。近日,中国财政部会同国资委发布了《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办法》,标志着中国新的国企分红时代的到来,尽管现在的国企分红大部分仍然重新投回到国企,没有明确规定用于民生的部分,但是开了头,就会有希望。

我的梦想是中国有一天把国企分红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并投入社保基金,中国应防止垄断性国企成为满足少数人利益的工具,国企既然是全民所有,理应让全体人民受益。

实现国企分红的一个重要障碍在于,国企利益集团化导致国企实际控制权被小集团操纵,一些国有企业在改革发展中,内部管理权力近亲繁殖,权力结构逐渐被企业高层家族成员或利益圈子的成员垄断,财产资源逐渐被小集团占有或借用,这就造成一些国企发展的成果被少数人享有。

西方发达国家对国有企业有健全的监督控制体系,以避免这种状况的出现。在这些国家中,国会或议会对企业的监督主要通过审核企业年度报告、法律执行情况和提起诉讼等方式来行使监控权。

英国法律规定,国有企业要向议会提交年度报告和账目,议会通过经常听取企业的财务报告,监督和审核国有企业经营状况。

美国国会有权传国有企业的行政官员到国会作证和陈述法律执行情况及政策落实程度。

法国国会通过调查和诉讼方式对国有企业监督,并且法律对诉讼提起条件、程序、诉讼和解等都有较为详细的规定,议会监控提高了监控权威性。

因此,要杜绝国企利益集团化,必须把对国企领导的考核与控制落到实处,要明晰监督主体,界定监督职权,同时要严刑峻法规定对监督主体失职和对监督客体具有威慑作用的法定诉讼权,同时还要通过司法、人大等机构对监督人员进行必要的监督,以杜绝监督人员与企业领导以串谋独占全民利益的机会。

<h3>四、走向社会和谐</h3>

以上三点仅是笔者认为对于保持长远发展最为重要的,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依赖诸多其他条件,比如短期来看中国需要应付经济过热问题,需要综合运用汇率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这些方面,笔者也都表明过观点,中国日益走向大型开放经济时应更加注重汇率政策。

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可或缺科学的制度保障,丁学良说,制度落后才挨打,这是对的。我们常说要实现各种现代化,却没有人认识到制度也要现代化、科学化,什么是科学的制度呢?

科学的制度正是一种可以保障持续发展的制度,而不是像封建王朝一样遵循一种可怜的生命周期。

关于这个问题,毛泽东早在延安时期与黄炎培先生的一段谈话非常发人深省。黄炎培对毛泽东吐露诤言:“我生60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个周期律的支配力。”毛泽东回答他:“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能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我相信以上的话会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我们在世界银行的长期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很容易陷入经济腐败、不平等、暴力和社会动荡甚至内战的恶性循环,其中腐败是关键环节。

腐败是一种寻租行为,特权阶层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经济资源配置,为自己谋取私利,是极不公平、严重违背社会正义的分配方式。

同时,腐败和政府低效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严重损害了经济增长的制度基础。

腐败降低资源配置的效率,抑制私人部门的正常发展,给穷人造成巨大的伤害。

我们的研究表明,腐败与社会、经济严重不平等之间确实存在着因果联系。根据世行估算,控制腐败、改善政府效率在较长时期可以使人均收入增长4倍。

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国家,控制腐败力度从低度到中度、从中度到高度(世行把控制腐败力度分为低、中和高三种水平),实际人均收入年增长率的差异达到2~4个百分点。

在腐败盛行的环境下,人们积累财富和获得收入的机会极其不均等,贫穷阶层很难接受困苦的现实,富人收入的合理性会受到质疑。特权阶层掌握着基础资源的配置权,他们凭此可以在瞬间积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财富,这在完善的市场制度下是无法做到的。如果他们的权力没有受到制度或者道德的约束,而任由私欲泛滥,整个社会将陷入极度的社会、经济不平等。极少数人掌握社会极大部分财富,绝大多数人处于赤贫状态,这种现象在非洲国家并不少见。

美国社会学家斯托夫指出,相对剥夺感会使一些人的反社会倾向变得相当明显,它是社会不满和社会动荡的重要源泉。

这时可能滑入霍布斯所描述的动态过程:

如果多数人认为财富分布格局是不公正的,社会紧张就会自我强化,政府可能对局势失去控制。

如果腐败和由此造成的经济不平等十分严重,贫穷阶层会有很强的被剥夺感。

如果人们都觉得只有越轨腐败或者心黑胆大才能富起来,面对一个突然冒出的富人,人们心里会怀疑其纯洁性,而不是视其为值得尊敬的成功人士。犯罪和对财产的掠夺会因此增加。例如,世行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表明,不平等小幅增加就会使抢劫上升30%至35%。

那么,发展中国家如何避免腐败、不平等和社会动荡的恶性循环呢?

在世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的联合报告中,为发展中国家开出的药方主要包括实现社会、经济生活民主化;增强社会的透明度;确立公正、长期稳定的财产权制度。这些措施可以从根本上抑制腐败、提高政府部门效率。

总之,唯有在基本制度科学的基础上,行使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我们才能避开腐败、不平等和社会动荡的恶性循环,才能够走向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

延伸阅读 第二篇 对话邹恒甫、曹建海:中国怎样成为一流国家

<h3>一、美国真的不行了吗?</h3>

叶楚华: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处在一流发达国家塔尖的美国作为危机的发源地,我还是对美国的现状和前途比较感兴趣,美国到底怎么样了,这次美国真的不行了吗?想请教一下邹老师。

邹恒甫:这个问题很好,在这场危机中,中国要不做傻事,首先要认清美国。首先不能回避的一点,这次危机就是金融资本贪婪无度导致的。马克思说“资本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这话并未过时。这次金融危机让我们看到,从贝尔斯登到两房,到雷曼兄弟,再到美林,AIG都是金融资本剥削、竞争、欺骗、非理性投机、金融腐败、只作假账、操纵市场的必然结果,这与几年前安然的倒闭没有任何差别。然而,千万不要高估这次危机对美国的影响,金融危机影响了美国在全球金融服务业的霸主地位,但有利于美国中小金融机构在这种惨烈的投机竞争中成为美国金融市场的一支新型力量,从而成为国际金融服务行业重要成员。这和美国航空业和计算机产业的发展极端类似,Nort,UnitedAirline等公司的倒闭,使得美国航空工业更具有竞争优势,服务更加改善。可以断定的是,美国经济仍会恢复稳定和健康发展,这是由美国的软、硬实力决定的。

美国的自然资源如土地、石油、煤、森林等等的使用和开采还不到百分之二或百分之二十;美国的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遥遥领先;美国的金融服务业仍将遥遥领先,无可取代;美国的电影,娱乐,歌唱,时髦等等遥遥领先,全世界将继续心甘情愿为好莱坞献出自己的财富;美国的企业管理更是日新月异;美国的军事工业(含通信、飞机、坦克、导弹、军火、运输,等等)从来没有衰败的时候;美国的社会和政治民主有效地遏制了权贵资本腐败的程度(尽管这次危机也暴露了它仍存在问题);美国的移民政策,产权保护,法律机制,全面的动态竞争机制等等吸引了全世界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美国的社会福利(教育、卫生、医疗、社保,等等)也在追赶欧洲和加拿大的福利资本主义。

美国仍是“绩优股”,中国政府对此还是看得清楚的,近期我们看到的好现象包括:中国官方和民间资金流向美国抄底,中国中小人力资本流往美国自费留学培养,中国资金购买美国房产、地产、金融公司、产业等,当然也有无法统计的腐败分子的资金流入美国。

因为这些因素都加大了中国人对美元的需求,乃至人民币出现短期贬值。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坚持这个方向不会错。

<strong>低技术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末路</strong>

叶楚华:是的,我也注意到,近日中国政府又公布了增加购买美国国债的消息。另外,我认为与美国比起来,中国的实体经济反倒面临更严峻的形势。根据人大“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的预测,2009年潜在GDP缺口将进一步扩大,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不平衡进一步恶化,2009年潜在GDP缺口比2008年平均恶化了85.3%;失业水平将进一步扩大,2009年中国的失业规模将会接近3200万人,调整后的失业率也将由2007年的7.1%攀升到9.3%左右。世界经济将深度下滑。

这会对中国出口带来严重打击,使得中国外需下滑的幅度远超过2008年的水平。同时,由于中国出口收入弹性很高,出口对于主要贸易国的国民收入增长较为敏感。欧洲、美国、日本三大经济板块的同步大幅度下滑将对中国的出口带来直接的深度冲击。因此,中国当前经济影响巨大的出口和进口增速将双双持续回落,其中出口增速下滑更为剧烈,预计将出口增速将下降6.9%,进口增速下降6.1%。这导致2009年贸易顺差较2008年减少146亿美元,贸易顺差的增长速度为-5.5%。

由于中国工业处于全球经济价值链的最低端,低技术企业的利润过薄,对外不具议价能力,对内则对成本变动高敏感,更无力进行研发以实现产业升级来承受需求冲击。曹建海老师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曹建海:我的观点是,全球经济的失衡模式已走到尽头,美国过度消费模式的崩溃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中国过度储蓄与过度出口的模式的崩溃,中国出口将在中美经济的两极互动中出现结构性和总量性的同步下滑。

对于中国来说,徘徊于廉价劳工模式的外向型经济的潜力已释放殆尽,低技术经济发展模式已到末路。

叶楚华:的确,中国的经济增长是时候转移到依靠人力资本上来,不能再继续依靠剥削劳工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在1994年曾做过判断:“东亚的经济增长模型,不可能持续”,当时他这个话是针对亚洲“四小龙”的。为什么?因为他们8%~9%的GDP增长中75%耗费的是人力和物力。幸运的是后来四小龙技术转型成功了,保持了持续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日本经济危机主要是金融危机,制造业所受影响并不大。由于日本拥有一流的技术能力,不仅未出现制造业大批破产的现象,反而在海外积累了巨额产业资本。以日为师,是今天中国的一条好路子。

此外,关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许多学者都提到藏富于民是世界所有发达国家历史证明的一条经验,比较早的是郎咸平提到这个问题,最近则包括谢国忠、陈志武和张维迎提倡国企分给老百姓,还富于民,邹老师好像也对此有过关注,您的看法如何?

邹恒甫:要保持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藏富于民是必要条件之一,在这个问题上我原则上同意陈志武、谢国忠以及张维迎等提出的把国企民有化的主张,就是说将国有资产中的一部分股权划拨给社保基金,将剩下的注入公民权益基金均分给老百姓,以实现还产于民,藏富于民。

此外,中国还需要在社保和民生工程方面下大力气,目前是要用好这4万亿的投资,政府可以考虑多在民生问题上加大力度,拿教育、医疗与养老保险这三项来说,我看到的资料数据是30年来,我们共投入1700亿元不到,只占基础设施的1/6,占GDP的1%,从这个比例上来说,我们的社会福利工作还是需要再加大投入。我在世界银行工作,了解的数据是:美国对这三项的投入一般是占GDP18%~24%,加拿大是36%~46%,而北欧国家则更多,高达40%~50%。我们中央提倡的是建设和谐社会,那如何建设呢?

这需要消除贫富的两极分化,需要加大国民的福利工程。此次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的放缓,可能正是中国在经济上加大建设和谐社会的机会,只要构建了经济正义,中国就可在危机中走向长远的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h3>二、对中国长期发展的两个忧虑</h3>

叶楚华:总结一下,也就是说,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至少需要具备三个基本的必要条件,即技术进步、藏富于民、推动民生工程。但是,经济发展也离不开政治和制度等问题,仅就经济谈经济就未免偏颇了。邹老师对中国的制度性问题有什么忧虑呢?

邹恒甫:不仅是制度性问题,还有道德问题,市场经济离不开法制,也离不开道德体系,所以从经济以外的角度,我对中国的长期发展有两个忧虑。

第一是制度失衡问题。

当代中国的国家具有强烈的物质主义精神,倾向于追求国家对物质财富的控制。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体现为国家对物质的直接占有,此后则表现为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迷恋,由此形成了以GDP为核心的官员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各级官员追求经济高速增长,政府权力的运作就偏离了常态政府的合理职能,从而导致经济活动过程中政府权力与民众权利的制度性失衡。政府也系统地采取“亲商”政策,在企业与消费者、投资—经营者与劳工的关系中,本能地倾向于前者。政府为了经济增长,也可以牺牲民众福利,牺牲生态。

因为在政府权力与民众权利失衡、在不同人的权利不能得到平等保障的制度环境下所出现的繁荣,必然呈现为财富分配的不公平。经济繁荣的过程也正是部分民众不满和怨恨积累的过程。一旦繁荣结束,这些怨恨就会以某种破坏性方式宣泄出来。这也正是中国经济减速的真正风险所在。

第二个忧虑是道德危机。

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不仅折射了中国食品行业的现状,更是把整个中国企业的道德危机展露无疑。这种不注重产品和服务质量,仅仅追求短期暴利的行为,必将深深的戳伤消费者的心,严重损害中国企业的形象。如何形成健康的道德范式,是摆在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道难题。

<strong>特殊利益集团怎样掠夺百姓财富</strong>

叶楚华:谈到制度失衡和官员,我想到的是地方政府与房地产的问题,现在事实很明白,高房价地方政府拿去了一半以上。全国工商联在今年的全国政协会上,递交了一份名为《我国房价为何居高不下》的大会发言。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去年就全国9城市“房地产企业的开发费用”的调查显示,在总费用支出中,流向政府的部分(即土地成本+总税收)所占比例为49.42%。

其中,三个一线城市中,上海的开发项目流向政府的份额最高,达64.5%;北京为48.28%;广州为46.94%。土地财政让政府成为最大受益者。

在经济危机条件下,外需严重收缩,而中国内需不举,内需不举可能很大程度上与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对老百姓财富的盘剥有关,人们积累几十年的财富,一下子就被政府拿去一半(地产商拿去另一半),口袋里没钱,又怎么消费呢?

曹建海老师是地产专家,对此问题有更深入考察,请你剖析一下。

曹建海:你完全不用这么委婉,你直接说地方政府本身就是地产商就得了。当然,确切地说,地方政府是土地商,是卖地不卖房。谁是我国最大的土地供应商?是地方政府。目前的地方政府就是一个典型的土地商。从产业链的角度,可以把地方政府归于房地产业的一个上游环节。

当前我国的土地市场可以归结为政府垄断下的市场。这种市场可以划分为征地、储备和出让三个环节。

地方政府之所以可以归结为地产商,是因为现在存在征地、储备、出让的巨大利益机制,激励了地方政府为卖而买的征地行为。征用土地是指政府以公共利益为名义,以城市规划为工具,用比较低的价格征用包括商业用地在内的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如同商人进货的目的是为了销售一样,征地的目的是为了出让。而作为土地被征用的一方,农村土地由于其所有权的虚置和对政府权力的依附性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形成了政府剥夺农民利益的巨大剪刀差。据估计,从改革开放开始到2003年年底,这种剪刀差已经累计高达2.5万亿元。政府储备土地,名义上是进行宏观调控,实际上储备阶段往往是土地升值的过程,储备周期的长短取决于出让收益与土地储备成本之间的利润。

土地出让是政府前期环节的最后阶段。我认为,在出让阶段,如果剔除腐败因素,政府还是有动力采取招标、拍卖方式的,但考虑到工业用地的长期性及其对政绩、就业等综合利益的影响,采取差别地价对地方政府而言是合理的,由此必然推动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建设活动。

现在一些人把协议出让看作是市场化行为,而把招标拍卖看成是土地的市场化行为,这是对市场化的重大误解。

市场化的前提是生产要素的市场化,即能够从制度上保障对生产要素所有权的自由买卖。可现实的矛盾是,如果地方政府采取最严格的方式拍卖土地,将会导致社会财富向政府层面、开发商和拥有多套住房的社会阶层迅速集中,在税收增长超过GDP增长速度的情况下,将会加大企业的经营成本和居民的生活成本,并诱发地价暴涨、失业增加等宏观经济问题,这是理性的市场经济政府最应当回避的。

<h3>三、中国要寻找下一个接棒者</h3>

叶楚华:我很佩服曹老师,不像有的地产专家仅仅把矛头指向地产商,避而不谈更大的庄家——地方政府。事实的确如此,不但大城市人们深受其苦,就是县域之内,那些打工仔辛苦积蓄20年,到头来到城里买一套100平米的房子(县城房价一般都在2000元/平米左右),一下子就花光了,而这其中的10万元以上是到了地方政府的腰包,相当于打工仔为地方政府劳作了十年。

中国的劳工真是很辛苦,受到双重盘剥:资本家和地方政府。

谈了这么多国内问题,现在我想转换一下角度,中国已经日益走向一种大型的开放经济体,在全球视野下,中国应该有一种什么样的定位呢。刚才邹老师也谈到美国,谈到中国要向美日欧学习,我觉得除了学习他们的福利和社保制度,学习他们的技术创新和藏富于民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习他们的“剥削”精神——把自己的富裕建立在虹吸别国的物质资源和产品的基础之上,这是所有发达国家的共同特征,也是一个国家之所以发达的必要条件,离开了这一点,不可能成为发达国家。

第三产业比重高被当做发达国家的标志,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基础上的国际分工的问题,关着门来讲提高某国的第三产业比重,是一个伪命题。打个比方说,发达国家A国人口是10人,发展中国家B国20人,A国7人从事第三产业,3人从事一、二产业,B国14人从事第一、二产业,那么A国正是利用其先进的品牌、技术、金融服务业等,以大大超出其价值的垄断价格大规模交换了B国的物质形态产品,A国才成为物质丰富、百姓富裕的发达国家。

说白了,富裕国家之所以富裕,之所以大多数人可以从事非物质形态的行业而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乃是因为,发达国家用具有垄断性的、稀缺的、无形的东西去大量交换了发展中国家的竞争性的低价物质产品。这不但在国与国之间使用,就是在一国之内,农民比城里人穷,很大原因也在于城里人的产品比农民的产品更具垄断性和稀缺性,而农民只能生产近似于完全竞争的农产品,经济学告诉我们,完全竞争市场价格是最低的,低到利润为零。现在假定B国就是中国,中国要转变为A国那样的国家,就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是中国拥有了品牌、技术和服务业优势,第二是中国成功找到一个接棒者C国为中国生产物质形态产品。

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这两个条件,需要国家意志的引导。这一点要向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看齐,当年他们就是这么走过来的,中国就是他们的接棒者,直到今天他们仍然是寄生在中国大陆的无数物质产品劳动者身上的,我们不能永远安于被人寄生,而要找下一家接棒者。

非洲会是一个好的选择。经济危机条件下,发达国家正在从新兴市场抽离资金,这是中国的机会,我们对非投资,可以大规模转移国内过剩产能。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矿业将进入新一轮衰退期,矿产品价格进入低位,使以出口矿产品为主要外汇来源的国家外汇资金更加紧缺。非洲对外资、外援的需求更迫切。这就为我国国内企业投资非洲提供了机会。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国内部分产业生产加工能力的富余,增加了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动力和压力。

从目前看,非洲是我国比较理想的投资地。最近几年中国对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的投资增长较快。截至2008年年底,中方对非洲的直接投资存量已超过50亿美元。此外,朝鲜将来如果能够实行开放政策,也将产生千万计的上好劳动力。还请曹建海老师指正。

曹建海:这个提法不错,中国的确需要寻找下一家。按你的说法,寻找接棒者就是用我们的垄断性的、稀缺性的、无形的东西去大量交换他们的物质产品,这一点基本可以同意。但不能把寻找接棒者归结为新殖民主义,也不能简单地界定为对穷国的剥削,这应该是双赢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也是通过接发达国家的棒来完成的,我们也曾经承受了这么多年的被剥削,今天中国找下一个接棒者,也是一种经济正义。

中国的发展多亏了被剥削,中国的下一家如果要发展,也需要被剥削,除了这样他们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道理很简单,他们只有劳动力、物质资源这些到处都有的东西,也就是你所谓的竞争性的东西,靠这些不可能要到一个好价钱。

宏观经济学有一个趋同理论,就是说世界各国的经济最终会趋同,起步阶段的经济体都是依靠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心甘情愿接受别国剥削,待到发展到一定程度,它就会丧失这一优势,经济增长速度会放缓,如果它能实现技术和品牌转型的话,仍能保持稳定的地增长,同理,这时它寻找的下一家具有劳动力优势的经济体开始迅速发展,最终,这种传递性会使得世界经济趋同。当然这种趋同仅仅是趋势,如果受到政治动荡等因素影响,世界经济趋同的环节就会被破坏,有些政治不稳定的国家可能一直处于贫穷落后状态。

叶楚华:总之,中国要成为一流国家,就要有一流的制度,一流的发展战略,要学习一流国家的一流经验。

延伸阅读 第三篇 现代荣誉经济与企业经营(节选)

<h3>一、荣誉经济概述</h3>

荣誉产业的分类(略,本书第二章第二节已叙述过这个内容)

荣誉经济的繁荣根源于市场中巨大的荣誉消费需求,企业想从中谋利,不能不深入了解荣誉消费行为。

荣誉消费不完全等同于“炫耀性消费”,后者是指消费者纯粹通过挥霍财富,露富以达到被人羡慕的目的的经济行为,其本质是通过金钱本身的炫耀获得荣誉。

荣誉消费的内涵更为广泛,它包括一切以满足荣誉需求为目的的消费行为,除炫耀性消费外,荣誉消费还包括多种方式,比如前面提到的美容消费,人们购买化妆品并非以化妆品的价格为炫耀,而是以化妆品带来的可观美容效果来博取别人的赞美。

总的来说,炫耀性消费是构成荣誉消费的主体,也是人类所有荣誉经济活动中最具规律性的一种行为,炫耀性消费是企业所能把握并且有益自身经营的根本荣誉消费方式。因此,这里着重对这种消费行为进行分析。

炫耀性消费在中国发展迅猛,潜力巨大。中国经济的不断繁荣,造就了一大批富翁和不断扩大的中产阶层,这些新富阶层大多陶醉于炫耀性消费之中,新富阶层中大约有5万名亿万富翁,他们在别墅、名车、名表、出国旅行上一掷千金。

而更多的中产阶层则往往是车展和房展的常客,更是国际名牌专卖店的拥趸,他们通常年轻而不特别富有,常在名牌打折时买一些顶级品牌的小配件,比如领带和皮包,他们强烈渴望过上亿万富翁的生活。

现代炫耀性消费的一个趋势是“品味化”——由于直接的奢侈炫耀难免遭到社会的鄙夷,为了消除这一负面效应,富人们开始寻找“遮羞布”:艺术、品味、实用性等。

在西方社会,“布波族”(BOBOS)——不因出身、财产或政治贡献而获得社会地位的新一代社会精英,是引领这种消费潮流的中流砥柱。“布波族”的行为方式首要地就体现在其消费方式上,他们主张进行高品位的奢侈消费而谴责有损格调的、低俗的消费方式。他们的消费行为看起来往往很“荒谬”:他们可以一年花费五百万美元,而同时还要显示他们是多么不在乎物质的东西。

美国加州一位名叫罗尔·伯内特的总经理针对自己购买的炉子说道,“我一年也许就用七次,但是我还是买了一个7000美元的炉子,你可以把它看成是一幅油画,使厨房看上去更优美。”他们认为花2.5万美元去装饰一个浴室或者厨房完全没有问题,而花1.5万美元买一个大屏幕电视则是应当受到鄙视的下等行为;他们使用的生活器具也有很高的“品位”:粗纤维的地毯、敦实的陶制杯碟、粗糙的乡村家具、带有刀斧凿痕的木梁和不规则的实木地板,总之他们追求“原始的粗糙的美”,但是所有这些商品都有一个共同点:价格昂贵。从本质上说“布波族”的消费目的跟历史上传统的方式没有区别,所不同的是形式——他们以品位来遮掩挥霍的事实,以“艺术品位”与昂贵商品的结合来获得极大的高人一等的满足,他们还通过鄙视传统的挥霍行为来显示知识精英的与众不同。

人性是共通的,一方面,经济迅猛发展的中国,必然也会产生全新的“布波族”,品位化的荣誉消费也将成为一种趋势,中国企业应该顺应这种趋势,即最大可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从中谋取利润。然而另一方面,中国的特殊国情在于,新富阶层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源自社会底层,这就可能导致在将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富人的炫耀性消费仍将停留在原始而直接的挥霍浪费上,企业应当对此有明确认识,在把握新趋势的同时尽最大可能满足眼前的消费需求。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后一代的富人文化层次的提高以及“国际交流”的频繁,他们会逐渐转向品位消费。

荣誉经济在整个经济中所占比重有多大?

这是一个难以准确衡量的问题。一方面,官方公布的国民经济数据中不可能罗列出荣誉产业的产值来,我们难以计算它的比重;另一方面,由于荣誉经济的自身特点,在实际操作中无法准确界定一个人的消费行为中荣誉动机所占的比重,例如,当一个人购买一件价值1000元的衣物时,我们无法断定这1000元钱到底有多少是用来购买衣服本身,有多少是用来满足炫耀需求的。

然而,这些因素并不妨碍我们得出与客观事实接近的某些结论。

首先,荣誉经济中的一些重要产业是有确切数据可以考察的,在荣誉经济中占很大比重的奢侈品行业的发展速度可以成为整个荣誉经济发展状况的标志。中国现在已经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奢侈品消费市场,据中国品牌战略协会估计,中国大陆的奢侈品消费者目前已占总人口的13%,约1.6亿人,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下的年轻人中。其中,有1000万~1300万人是活跃的奢侈品购买者,选购的产品主要包括手表、皮包、化装品、时装和珠宝等个人饰品。在这些人中,有30万是私人财产超过千万元的富豪。

其次,可以通过逻辑的推理得出相关结论。荣誉需求是一种高级的精神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在满足了低层次的需求(如吃喝的需求)的前提下,便会努力追求高层次需求的满足。这反映在经济现实中,就是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将不断提高荣誉消费的比重,并且荣誉消费增长的速度将大大高于收入的增长速度。

中国品牌战略协会的施政研究也证明了这个事实,该协会秘书长杨清山指出,“一个国家奢侈品的消费增长大概应该是其GDP增长的两倍左右。当亚洲人面对自己突然增加的财富时,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奢侈品来表明自己新的经济和社会地位,这是一种非常自然的心理需求。”

中国在改革开放30多年中的年平均增长率在8%以上,由此可以推断,中国的奢侈消费增长速度每年应该在16%以上,以这样的速度保持20多年的增长,到今天荣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有多大可想而知——奢侈经济仅仅是荣誉经济的一部分。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认为,现代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是一种荣誉化的经济,我们所处的是一个荣誉经济繁荣的时代,在这种经济中,人们的荣誉消费需求空前高涨。对比在工业化以前的时代,人类经济活动的主体是满足生存需求,绝大部分人一生的劳动成果仅仅够维持自身和家庭的生存,购买食品时几乎是他们的全部消费。

现代科技和生产技术的发达使得人类大范围地解决了温饱问题,人们普遍在满足生存需求之外还有大量闲置的财富用来满足精神需求,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区别于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代的根本特征。这一基本特征应当成为是现代企业生产经营的根本立足点。

<h3>二、荣誉经济的“生产”环节</h3>

经营荣誉产业,企业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生产荣誉商品,荣誉的生产从本质上区别于物质产品的生产。

我们先举例剖析是如何生产荣誉的:北京乐家花园内的白家大宅门食府生意非常兴隆,由大门至正厅的通路上,两排红纱灯夹道,身着仆从式长衫、头戴清式红缨帽的侍者趋前致意,顾客感受的是昔日王府的雍容。这数十名训练有素的“仆人”,实际上在生产一种抽象的无形商品——荣誉。

上述案例体现的是服务业中的荣誉生产,事实上,荣誉生产遍及现代经济的各类产业。

可如此定义荣誉生产:它是指投入资金通过各种方式使产品具备荣誉效用的行为,荣誉生产的结果是商品具备了满足人类荣誉需求(或虚荣心)的功能,简言之,生产荣誉就是指制造荣誉效用。

荣誉生产可划分为两类:有形产品领域的荣誉生产和无形的荣誉生产,前者贯穿诸多产业,后者主要在服务业。

现实中荣誉生产的方式丰富多样,下面对若干比较典型的荣誉方式进行介绍。

物质产品领域的荣誉生产商品的荣誉效用主要由以下因素决定:产品的质量、稀少性、高贵血统、知名度、外表包装,现实中的生产荣誉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凡能对上述因素带来积极作用的企业行为都能生产荣誉。

在工业化早期,产品质量曾经对荣誉效用有很大贡献,许多世界级的奢侈品当初都是依赖超乎寻常的高质量取得市场和成名的,比如劳力士手表。

但是,工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商品物质实体对于荣誉的贡献已经被极度弱化,在多数荣誉产业,商品质量仅仅是一个基础,荣誉主要在工厂车间之外的领域“生产”。

品牌化是生产荣誉的必要过程和重要方式。品牌与稀缺性、知名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品牌本身就意味着稀缺:中国有无数种香烟,但是能给人带来尊贵的却只有中华烟一种。

品牌,是使商品鹤立鸡群的法宝。品牌同样意味着知名度,没有很高的知名度,不成其为品牌。这两个因素,足以给商品带来很高的荣誉效用。

广告是打造品牌的主要手段,在荣誉产业中,广告是一种生产荣誉的方式。

比如在服装业,通过影视明星代言的方式树立服装品牌,人们在使用这类服装时可以自豪地宣称:我这是某某明星代言的服装。服装的主人可以普遍而持久地获得荣誉。

高端的荣誉产品在品牌的基础上还要有更高级的荣誉生产方式,世界级的奢侈品一般都有“皇室血统”,皇室是人间尊贵的极限,一种商品一旦跟皇室联系在一起,则立即可以获得巨大的荣誉效用。

1998年,劳斯莱斯公司的两款轿车劳斯莱斯和“宾利”分别被宝马和大众收购,当时,劳斯莱斯是英国皇室专用车,而宾利在性能上和劳斯莱斯不相上下,但是毕竟牌子不硬,市值也不会太高,业内人士均认为大众吃了大亏(大众花了十倍于宝马的价钱,最终只获得劳斯莱斯的破厂房和宾利这个较差的品牌),然而,大众集团接下来几年的巧妙经营使得宾利完全盖过了劳斯莱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个举措是,通过多方努力大众终于说服英国皇室于2002年摒弃劳斯莱斯而改用宾利车,从此宾利获得了至高的合法荣誉,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宾利开始了其辉煌的历程。

厂商说服皇室用自己的车,其中的公关环节必不可少,这些耗费资金的公关活动无疑是以实现产品高品质荣誉为目的的,这些活动属于生产荣誉的活动。

现在国内有许多商品注明“人民大会堂国宴专用”,“国宴专用”等标志,其所蕴涵的荣誉是不言而喻的,而厂家要获得这类名号,自然要费一番周折(可能意味着巨额公关费用),这些周折努力也属于生产荣誉的行为,这种生产行为对产品市场价值的贡献比起产品的物质形态生产来丝毫不逊色。

世界上的奢侈品集团普遍采取的一种方式是限量发售,这有效地防止了奢侈品在全球范围密度的扩大,保证了高度荣誉。限量发售是需要机会成本的,比如劳斯莱斯轿车本来可以卖出100辆,而只发售80辆,那么这种行为的成本就是20辆车的利润。这种限量发售的策略也可以看成是一种生产荣誉的行为:20辆车的机会成本,保障了品牌的荣誉。

现代企业生产荣誉的另外一种比较普遍的方式是给产品本身“贴金”,比如积极参加各类品牌、质量评奖活动,尤其是参加国外的此类活动,并且获取奖项,能迅速使产品缠绕光环、荣耀无比,参加评奖所耗费的各类费用和开支,属于荣誉的生产费用。

1998年成立的山东孔府家集团有限公司,一直以来采取非常正确的经营方式,一方面注重产品本身质量,另一方面也积极扩展产品的荣誉属性,孔府家酒在近十年内不但获得了国内许多奖牌,而且还获得了数枚国外的质量金奖和银奖(巴拿马金奖一枚,布鲁塞尔金奖一枚、银奖三枚)。

服务业中的荣誉生产相对产品行业的荣誉生产而言,无形荣誉的生产则较为简单和直接,这类生产主要在服务业中,比如餐饮业,宾馆业,KtV,等等。消费场所的豪华化和尊贵华是服务业中荣誉生产的物质基础,例如,宾馆业中主要就是根据宾馆的硬件设施来分星级的,不同的星级有不同的荣誉,顾客群体也就有高低贵贱之分。入住星级宾馆(尤其是高星级)的人,主要就是寻求一处与自身地位“相配”的尊贵场所。在奢华的硬件设施的基础上,服务业中的荣誉产品主要靠仆人化的服务来生产。

宾馆的“星级”越高,其侍者(服务员)则越“仆人化”,这些训练有素的侍者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使顾客获得尊贵,比如“高水准”地直接赞美顾客、夹道欢迎、点头哈腰、“奴才”般地为顾客代劳各种“体力活”(开门、关门等),使顾客充分享受到有闲阶级的尊贵。

为了达到这些效果,宾馆老板必须耗费巨额资金聘请大量的侍者并进行培训,这些在单纯的食宿服务业中是不必要的,这些额外的成本开支,就是生产荣誉的投资。就如同前文提到的白家大宅门食府中夹道欢迎顾客的侍者,他们并非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摆设,而是一个个必要的生产岗位,他们无一例外地在生产着荣誉商品——这种无形商品不直接出售,而是附着在食府的物质产品之中,随着酒菜一起出售。(不排除某些情况下服务荣誉直接出售的可能,比如宾馆服务员经常可以得到小费,小费就来自于消费者对服务员仆人服务的报答)

立足现实,无论是从事物质产品生产还是从事服务业的企业,都应当认清现代经济的特点和趋势,积极推进荣誉化经营,积极生产荣誉,创新生产荣誉的方式,才能在现代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延伸阅读 第第四篇 关于刘德华星路历程的经济学原理(节选)

按:本书在谈到明星娱乐经济时,都是从国与国之间的宏观角度分析,为了让各位更好地理解这样一种当代经济形式,特收录一篇从微观角度谈明星经济的文章,它发表于《经济学家茶座》第30辑。

<h3>一、刘德华是什么?</h3>

一个人——刘德华,一个集歌星、影星、电视明星于一身的人;他主演的电影之“卖座”,令众明星望尘莫及;他的唱片销量之高,令歌坛天王天后为之逊色;他在娱乐界长期保持的极高人气,无人能企及。

客观评价刘德华先生的演艺成就是本文的一个前提,后文的一些用语和表述纯粹是出于做学问的必要,无半点冒犯刘先生之意。

一种商品——当人们习惯于探讨各类明星的身价时,其实已经默认了其是作为商品而存在的——不是商品,何来价格?

承认明星刘德华是一种“商品”,是本文立论的前提。

刘德华不同于经济学中一般意义的商品,它的效用、出售方式均很特别,比如,一般商品是具有竞争性的,即它一旦被某人购买使用,它就不能同时被另一个人消费,而刘德华则不具备这一属性,刘德华可以同时被无数人共同消费和“使用”——可以数万人共同观赏他的演唱会而不相互冲突。

一个企业集团——从另一个角度看,刘德华又是一个企业集团。这个集团“生产”诸多产品:刘德华牌电影、刘德华牌歌曲、刘德华牌演唱会、刘德华牌慈善会、刘德华牌广告。一个人的企业集团,生产如此多的产品,你不能不对这种现代商业模式感叹!

<h3>二、刘德华的商品效用</h3>

效用是指商品所具有的满足人类某种(些)欲望的能力,探讨刘德华的商品效用,须先探讨刘德华可以满足消费者那些需求。

笔者认为,刘德华可以满足消费者如下几种需求(欲望):

性本能需求——这主要对女性fans和同性恋者有效,刘德华的歌影迷中女性占的比例很多,这与刘德华的俊朗外表所决定的强烈异性吸引力不无关系。许多女性fans把刘德华当作梦中情人,能获得“虚幻”满足。

审美需求——刘德华具有俊朗的外表,美好的歌喉,这些对歌迷来说是一种高度的美,能高度满足其审美需求。

归属感——为数众多的刘德华的歌影迷在事实上成为一个存在许多共性的“族群”,他们通过诸如加入刘德华歌迷会等形式获得一种归属感。刘德华的歌迷之间有一种“族群”认同感,他们倾心交流,他们为同一个名字撕心裂肺地呐喊,他们找到了自己生命的归属。刘德华满足了fans的社会归属需求。

时尚需求——明星向来是时尚的引领者,刘德华对于其fans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超强的时尚号召力和影响力。刘德华在香港电影中使用的“Yessir”短语,曾经带来全国上下一片“Yessir”声;刘德华的衣着也是男性fans竞相模仿的对象;刘德华代言的各种服装、手机也风靡一时,众多fans竞相购买使用,引以为荣。

好奇心——在现实中我们可以发现,人们具有对于名人的强烈好奇心,尤其是对于影视明星的好奇心。明星的各种琐事都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人们对于明星的好奇心,使得娱乐媒体有了无穷无尽的报道资源。

荣誉感——fans无不以自己的偶像为荣,当fans讨论刘德华所获得的各种荣誉时,他们那种洋洋自得的表情,就好像他们自己或者他们的亲人得了奖一样。刘德华的光荣等同于fans的光荣,可以说,他们之间是共存共荣的。风光无限、获奖无数的刘德华带给fans极大的荣誉满足。

虚荣心——刘德华作为一种昂贵商品,自然可以成为炫耀性消费的对象,富人即使并不喜欢刘德华,也有可能购买昂贵的刘德华演唱会门票去观看演出,以此炫耀财富,满足虚荣心。

浪漫梦幻需求——明星的歌曲、电影都可以勾起追逐者的浪漫的梦幻感觉,fans很容易沉醉其中。精神分析影视美学理论揭示,电影之所以吸引人,在于观众把自己融入电影情境,把自己幻想成影片中的角色,得到虚幻满足。

综上,刘德华可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欲望,用经济学的语言描述,刘德华具有审美效用、社会归属效用、时尚效用、好奇心效用、荣誉效用、虚荣效用、浪漫梦幻效用等多重商品效用,刘德华是一种多重效用综合的名牌产品。

<h3>三、经济学分析:刘德华何以“长盛不衰”?</h3>

我们再来讨论一下明星的效用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其效用函数的形状是怎么样的。媒体经常报道各种明星“转型”的新闻,那么什么是“型”呢?

“型”就是一种路线,它表明的是明星以什么样的姿态展现给世人。具体地说,一种特定的“型”限定了明星在外型、言行举止、所唱歌曲类型、所演电影类型等各方面必须符合某种套路和风格。

从经济角度看,“型”就是一种市场定位,是经纪人通过对明星本人特征以及市场需求的多方面考虑,为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为明星量身定做的一种发展路线。例如,一歌星如被定位为“叛逆型”,就应当表现得如同谢霆锋,应当有在演唱会上摔“吉他”之举。

不同的“型”可以吸引不同的消费群体,其本质含义是不同的型具有不同的商品效用,不同的商品效用满足不同类型的消费者,从经济学出发,每一种“型”都对应一个效用函数。

我们发现,当一个明星走上一种“型”之后,其走红之后,马上又会逐渐冷下来。这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星的效用递减,于是,以时间为自变量,以效用为因变量可建立效用函数,如图一所示。

需要解释一下选用时间作为横轴的含义,其并不单纯指时间本身的流逝,其隐含的意义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种特定的“型”的各种因素“生产”效用的能力越来越弱,用通俗的话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喜新厌旧,先前的明星越来越不能吸引消费者。

图一效用函数图

刘德华长期走红的经济解释转型效用函数

如前所述,在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下,昙花一现的明星数不胜数:张明敏以《我的中国心》走红之后不久便被风起云涌的新人淹没;高枫凭一首《大中国》唱遍大江南北之后,再也没有唱出第二首有知名度的歌……

效用递减规律是如此的无情,那么,有没有什么策略可以抵制它呢?

答案是肯定的。

“转型”就是一种可以有效抑制效用递减、延缓明星衰退的一种办法。顾名思义,“转型”就是指明星由一种“型”转变为另一种“型”,比如,由“偶像派”转变为“实力派”。“转型”之妙在于可以移动效用曲线,当一个明星的效用在最初的“型”所确定的曲线上不断地递减时,通过“转型”,可以“跳”到另一条曲线上,达到一种新的高效用开始新递减。

转型是把双刃剑,成功转型可以保持稳定的高效用,如图二所示,从曲线一到曲线二就是一次成功的转型;失败的转型则会加速明星“灭亡”,图二中由曲线二到曲线三的转型就是失败的转型,失败的转型在现实中举不胜举,比如小燕子赵微改走性感路线,完全不符合其外表和内在品质,效果很差,效用大不如前。图二转型效用函数在当年的“四大天王”中,刘德华曾经被评价为最不可能长红的人,然而20多年过后,刘德华却依然在fans尖叫声中一路行走。

是什么因素导致“资质平平”的刘德华一红数十年呢?

让我们用经济学的解剖刀来揭开谜底吧!经过阅读大量关于刘德华的文献,笔者将其“星路历程”总结成“表一”,同时,依据表一,我们描绘出刘德华的转型效用曲线图(如图三所示)。

<td>出版大量情歌专辑,被评为“四大天王”之一浪漫情歌王子</td><td>演唱歌曲《中国人》传统中国人的代表</td>

下面我们结合刘德华“星路历程”对图三进行解释:1982—1990刘德华初出茅庐时期,这个时期的刘德华特点并不鲜明,各方面均处于尝试阶段,主要成果是电视剧(如),歌曲和电影是副产品。在效用递减的作用下,在1980年代末刘德华人气下滑,这要求其转型,否则其将被淘汰出局。图三刘德华的转型效用函数1990年左右,刘德华开始转型,走浪漫情歌路线,出版了若干轰动一时的情歌专辑,代表作是1991《一起走过的日子》和1992《谢谢你的爱》专辑,1994《忘情水》专辑。1992年他被评为“四大天王”之一。从我们的图形中可以看出,刘德华的成功转型使得效用向右曲线移动,刘德华又恢复了高效用。

1994年《忘情水》火热过后,刘德华开始走下坡路,并于1996年左右步入低谷。1997年刘德华凭《中国人》MtV中的经典造型,乘着香港回归的爱国热情沸腾,不费吹灰之力在全球华人心目中树立起了传统中国人的形象,这足以支撑刘德华继续走红一段时期。好景不长,到1999年前后,“中国人”刘德华已经失去大半号召力。刘德华转而走实力派路线,2000年刘德华凭《暗战》成为香港金像奖影帝。这次成功的转型,又使得刘德华的效用曲线得以右移,原本快要枯萎的效用又水涨船高了。一次影帝带来的光环毕竟不可能维持太久,从2001年的《无间道》开始刘德华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充满魅力成熟男人路线。2002年,《无间道》上映,获得了巨大成功,从此,他的成熟男人形象深入人心,一直保持到了现在,从市场反响看,这几年刘德华的人气都比较稳定,没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所以从2001年开始的刘德华的效用曲线比较平缓。

可以预见,成熟男人加上演技电影的路线,将使刘德华继续走红。

<h3>四、结语</h3>

本文分析明星的效用递减问题看起来像是在阐述经济学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实则不然,后者是指某个消费者不断地消费一种商品,其每增加一次消费所得到的满足感是递减的,而笔者所谓的明星效用递减不是由于某个消费者不断消费所产生的主观感受的减弱,其具有某种客观性,明星的效用是随着整个社会“口味”的变化而递减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某种“型”逐渐过时、被淘汰。

本文的分析也有许多问题进行了简化,比如,本文只分析了刘德华比较大的转型,其还有许多次小的转型,比如1999年刘德华染黄发开演唱会,形象较以前大为改变;此外我们也没有关注刘德华一些不变的东西,比如俊朗的外表、勤奋努力、热衷公益事业,等等,这些稳定因素或许构成了刘德华的效用转型基础,或许也是其长期走红的基础。

事实上,美国学者Sars(巨星经济学)”一文,分析了“巨星”的效用函数由于Rosen是对所有类型的“巨星”(包括诸如体育明星、医疗明星等)的泛化分析,而本文只分析娱乐明星,所以本文没有采用其所建立的效用函数,而是“自创”了一个专门的效用函数。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最后建立一个简单的均衡模型。

时至今日,美国娱乐明星行业产品的出口额已经占据总出口额的1/3以上,而Sherwin Rosen也早有了一批追随者,若非其于2001年由于癌症病逝,他极有可能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可以预见,这方面经济理论的研究将是前景广阔,我们任重而道远。



免责:该文章采集于网络,相关权利归相关人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更多文章: 1024社区 xp102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