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的寺庙宫观与教堂 - xp1024.com
《中国著名的寺庙宫观与教堂》


第一章 著名的佛教寺庙 第一节 中国第一古刹洛阳白马寺

东汉末年,以洛阳白马寺为代表,我国开始出现规模宏大的佛教寺庙。三国以来,长安、洛阳和长江中下游建寺渐多,始呈兴盛之象。南北朝时期,是佛教发展的一个高峰期,不但翻译了大量的佛经,形成南方注重义理修心、北方注重静坐修持的不同学风,而且修建起大量寺庙,造寺建塔成为佛徒的喜好。当时,南方有寺庙8000余座,僧尼18万多人;北方有寺庙三万余座,僧尼200多万人。其中,北魏的洛阳城内外,就有寺庙1367座。隋唐时期,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至唐武宗时,全国大中型寺院54座,小型庙宇四万多座,僧尼近30万人,还拥有15万寺院奴隶和大片土地,寺院经济迅速膨胀。在寺院建筑史上,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唐寺宋塔”这一说法。唐宋以后,创建寺院要向政府申请,得到许可,方准兴建。寺院的名称也由政府颁定。《旧唐书·职官制》说:“凡天下寺有定数,每寺立三纲,以行业高者充之。”到了近代,寺院大致分为两类:一类叫作“丛林”或“十方”;一类叫作“小庙”或“子孙”。每个寺庙都必定属于一定的宗派,世代相承,很少任意更改。尽管许许多多的寺庙在经历雷火地震、风霜雨雪等大自然因素的侵蚀损坏和人为的破坏毁弃,或毁损惨重,仅剩残垣断壁,或灰飞烟灭,无影无踪,但仍然留下了大量的佛教寺院。今天,我们已无法考证出中国佛教寺院数字曾经达到的最高纪录,但我们有充足的统计材料可以说明,到1949年前后,我国的佛教寺院达五万处之多。

大体说来,我国寺院建筑分为依山式和平川式两类。东晋南北朝时期,汉式佛寺布局即已基本定型,往往采用中国传统世俗建筑的院落格局。中轴线上排列主要建筑,东西两侧附属设施对称布局。这样,院落重重,多者至数十院,层层深入。回廊周匝,廊内壁画鲜明,引人入胜。起源于西藏的喇嘛教的喇嘛寺受到藏式建筑的影响,自成体系,主要采用碉楼式建筑式样。

尽管佛教寺庙的诸方面,包括建筑、神像等,往往都与虚构的传说和宗教的解说密切相关,笼罩着神秘的气息,给人们留下了无穷的历史因袭的重负,但是,这些寺庙建筑,撇开其荒诞迷信的一面,毕竟千姿百态,风格各异,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宝贵财富的组成部分,是劳动人民丰富智慧和惊人创造力的结晶。“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如果我们以正确的指导思想,从恰当的角度,去了解这些佛教寺庙,我们就一定会获得一些美的享受,从中吸取一定的宗教、历史、地理和文物知识。

。传入的线路大体与丝绸之路相符,经中亚传入我国新疆地区,再深入内地。晚些时候,佛教经斯里兰卡、爪哇、马来半岛、越南传到我国广州,这是海路。

俗谚“天下名山僧占多”,不仅许多风景名胜之地打上了佛教的烙印,而且由于历代统治阶级的提倡和信徒的崇奉,形成了一股历2000年久盛不衰的建寺之风。于是,中国历史上既有北魏杨衒之在《洛阳伽蓝记》里描绘的洛阳城内外佛寺的兴隆景象,也有唐代诗人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句所描写的南朝佛寺既多且美的盛况。

佛教寺庙是进行佛教活动的公开性建筑宅院,是佛教传播信仰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必然产物。它们不仅和宗教、文化、艺术、教育相联系,而且还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农业生产、商业经济等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具有多种社会功能。寺庙是宗教文化背景影响下的物质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凝结了宗教文化的精髓。它庄严雄伟,精美华丽,与周围山水协调一致,创造了以它为中心的整体艺术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汉魏以来人们的审美情趣和信仰。比如,从文化和景观的视角来说,寺庙殿堂作为集建筑、雕刻、绘画、书法、文学等多种艺术为一体的琳琅满目的综合艺术馆,既是古代文化活动中心之一,也是人们休憩游览的重要场所,不但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也给诗人画家以艺术的熏陶,使之产生创作的激情和灵感。

佛教最初只在我国上层人士中传播,下层民众是被禁止信仰的。中国所建的少数寺庙,也只供来华的胡僧与外域商人进行宗教活动。经过逐渐地适应,缓慢地流传,佛教到东晋十六国时趋于繁荣,南北朝时出现了众多的宗派,至隋唐时期进入鼎盛,形成八大宗派。两宋以后,佛教的一些教义被儒家吸收,加上封建统治者的某些限制,佛教渐趋衰微。2000年来,佛教在中国长期存在,流传甚广,与道教、儒学有对立,更有融合,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他姑且不论,仅从佛教寺庙这个方面的影响来看,即为其他宗教所不及。

第一章 著名的佛教寺庙 第二节 文殊菩萨道场五台山寺庙群

大殿中央有一尊佛像。为衬托佛像的高大,建筑者有意将佛像伸出柱身,并使其后背光与后排柱头斗拱的出挑、天花的斜度相一致,达到了佛像与建筑空间的紧密结合,加上内外槽上部繁密的天花与简洁明快的梁枋、斗拱、精致的背光等形成强烈的对比,充分体现出唐代建筑艺术处理空间位置的特色。

五台山位于山西忻州市五台县东北隅,距太原230公里,传为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由五座山峰构成,总面积达2837平方公里。五峰耸峙,高出云表,峰顶没有林木,平坦宽阔,好似土垒之台,所以称之为五台。东台望海峰,南台锦绣峰,西台挂月峰,北台叶斗峰, 中台翠岩峰。五台之中北台最高,海拔3058米,素称“华北屋脊”。五台山海拔高,盛夏气候凉爽,山中最冷处终年冰雪不化,所以又名清凉山。

大殿面宽进深各三间,平面近似方形,屋顶为单檐歇山式。殿内柱上安装着雄健的斗拱,承托住沉重的屋檐。殿内中间没有柱子,四椽栿〔fu伏〕通达前后檐柱以外。整座建筑梁架结构简练实用,形体美观,加上屋顶举折平缓,充分显示出唐代高超的建筑技艺。大殿内有一座用精美的雕砖砌成的大佛坛,坛上布满唐代彩塑。彩塑的形体、衣饰的样式和制作的手法,与唐代敦煌塑像如出一辙,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彩塑正中为释迦,两侧及前面是释迦弟子、菩萨、天王、童子等17尊佛像。这些彩塑佛像面形丰润,神态自若,服饰简洁流畅,手法精巧熟练,是保存到现代的难得的珍品。

东大殿采用梁柱木结构作为框架,以柱子承重,以榫卯固定接头,是一种柔性结构体系,已接近于现代框架结构。庑殿式屋顶,屋檐出挑近四米,坡度平缓,显得舒展平稳。殿身与屋顶之间的斗拱硕大,在整个立面中的尺度感和重量感因而特别突出,具有很好的结构作用和装饰效果。柱子向内倾,倾斜度由里向外依次加大,起到了稳定大殿的作用。

佛光寺地处五台县城东北32公里处的佛光山山腰,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后因唐武宗禁止佛教而被毁。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又因唐宣宗提倡佛教而重建,至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被列为佛教十大名寺之一。建于唐代的山腰大殿为正殿,座东向西,称东大殿。东大殿居高临下,雄伟古朴,气势壮观,是五台山最大佛殿之一,无论在构造做法上,还是在造型比例上,都集中地反映了唐代木结构建筑的特点,在我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南禅寺在五台县城西南22公里的李家庄西侧,初建年代不详,但大殿平梁下保存的墨书题记可以证明它重建于唐朝建中三年(公元782年)。

寺坐北朝南,规模不大,山门内仅有东西配殿和大殿,以及东跨院和僧房数间,除大殿外,均为明清遗物。唐武宗灭佛时,全国佛寺大都被毁,南禅寺因地处偏远,得以幸存。南禅寺大殿与佛光寺东大殿同属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唐代木结构建筑。

佛光寺的建筑堪称瑰宝,佛光寺的唐塑、壁画和墨迹也久负盛名,它们与建筑合称为寺里的四绝。仅大殿内的佛坛上就有主像五尊,胁侍24尊,罗汉500尊(后毁损部分)。这些塑像布局合理,姿态各一,面目浑厚圆润,生动逼真,线条自然流畅。正殿内现存的十几平方米唐代壁画,描绘了佛教故事,其中右次间内柱前额上的横幅,人物姿态都极优美,富有唐代特征,而其颜面、胡须笔法则部分保留了汉画的风格。大殿左右四梁下均有唐人题字,这些墨迹字迹清晰,笔法沉劲,实在不可多得。

佛教徒一向有寻师求法的传统,历史上也曾先后出现了一些佛教圣地,受到人们的朝拜。到明代,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华山成为公认的佛教四大名山。这些名山景色秀丽,建筑宏伟,拥有种种佛教传说和许多著名寺院,直到今天,仍然是佛教徒参拜的圣地和一般旅游者的游览胜地。

佛光寺的文殊殿,其年代之久、规模之大,仅次于东大殿。它建于金天会十五年(公元1137年),为节约木材,扩大空间,采用了金元时常用的建筑处理手段减柱法。

<img src="p:///book/plate.pic/plate_170353_1.jpg" />

南禅寺唐建大殿

1974年至1975年,国内文物工作者对南禅寺大殿进行大规模落架翻修。殿内最大的木构件即两根四椽栿本来早已劈裂弯曲,下垂幅度分别达九厘米和八厘米。当人们将屋顶负荷拆卸后,令人惊异的情形出现了,其中一根四椽栿自动回弹五厘米。人们对它采取反转压平处理后,它居然变得完全平直,恢复了唐朝时的原貌。另一根四椽栿,经处理后,弯垂幅度也只剩五厘米。经历1200多年的木构件,弹性如此之好,实属罕见。

显通寺位于台怀镇北侧,始建于东汉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是五台山建筑最早、规模较大的一座寺院。相传白马寺建成以后,两位天竺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从洛阳来到五台山,建起了这座寺院,取名大孚灵鹫寺。后来曾改名花园寺、大华严寺,至明太祖重修时,太祖赐额“大显通寺”,故沿用“显通”至今。现存建筑为清代规模,寺宇占地八万平方米,各种建筑400余间,中轴线上排列着水陆殿、大文殊殿、大雄宝殿、无量殿、千钵文殊殿、铜殿和后高殿等七座殿宇。无量殿,高20.3米,宽七间共28.2米,深四间共16米。这座无量殿形制古朴,雕刻精细,是我国无梁建筑中的杰作。铜殿铸于明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其造型和北京故宫金銮殿相仿,共用铜10万斤,是国内保存最好的铜殿之一。显通寺两厢配殿严整齐备,斋堂禅院完好无损。其中两座高达八米的铜塔,造型显得格外秀美。西塔,下层有个拇指大小的小庙,庙内端坐着一位“土地”菩萨。相传,康熙帝来五台山时,“土地”猛然发话,向皇帝问安。康熙皇帝闻声回顾,周围并不见人。费了一番功夫,康熙终于找到了他,不禁笑道:“好大的土地!”小土地十分高兴,急忙跪地道谢说:“谢主龙恩!”别看小土地身材不大,却从此在五台山享有了鼎鼎大名,并不时引来众多的游客前来光顾。显通寺山门外的钟楼,与其他寺庙里的钟楼,从外观上看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它里面悬挂的一口幽冥铜钟,却实在不一般。这口钟铸造于明朝天启年间(公元1621—1627年),重达9999.5斤。撞击一下,声音可以传到10里之外。清末以来,显通寺屡遭战乱破坏,变得残破不堪。1949年以后,国家陆续拨款,进行大规模修葺,现在面貌已为之一新。

塔院寺,原为显通寺的塔院,明代重建舍利塔时,独立为寺。寺内主要建筑以舍利塔为中心,排列着大雄宝殿、藏经阁等建筑。藏经阁内木制转轮藏共33层,各层放满经书,现存经书二万多册,是名副其实的藏经殿。院内的舍利塔,又称大白塔,全身雪白,高约56.4米,比北京北海的白塔还要高出20.5米。大白塔耸入云天,在红墙、琉璃瓦殿顶的陪衬下,显得巍峨壮观,早已成为五台山的标志。大白塔的下层是殿宇,俗称塔殿,内有文殊、观世音、普贤、地藏四菩萨和释迦佛像,还有色调鲜艳的济公和尚瓷像和雕工细腻、小巧玲珑的刘海戏金蟾木雕。

五台山寺庙分为两类,一类是汉僧寺院,俗称“青庙”,一类是喇嘛寺庙,俗称“黄庙”。清代曾将部分青庙改为黄庙,青衣僧随之改为黄衣僧,因此,这里又有了汉族的喇嘛。青庙的首寺是前面已经讲过的显通寺,黄庙的首寺则是菩萨顶。

菩萨顶位于显通寺西北方的灵鹫峰上,是五台山最大最完整的喇嘛寺院,占地45亩,殿堂楼房430多间,一向以它宏伟的建筑和壮观的佛像雕塑,受到人们的重视。菩萨顶相传是文殊菩萨居住的地方,创建于北魏时期,最初取名真容院,也称文殊寺。明朝永乐以后,蒙藏佛教教徒进驻五台山,大喇嘛就居住于菩萨顶。清朝康熙、乾隆几次朝拜五台,也都在这座寺庙里居宿。菩萨顶盘踞山头,地势较高,加上这里殿宇云集,布局严整,因此显得雄伟壮观。山门前的108级石阶,暗指山西旧属的108个县。游人参观菩萨顶时,往往在这些石阶上俯视台怀镇全景,留影逗留。山门内,分布着天王殿、钟鼓楼、菩萨顶、大雄宝殿等主要寺庙建筑,这些建筑的屋顶,都用三彩琉璃瓦覆盖,显得五彩缤纷。虽经几百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依然色泽如新。东禅院当中的碑亭,耸立着两面乾隆皇帝的御碑,每面御碑高达六米。汉、满、蒙、藏四种文字镌刻的碑文,简述了菩萨顶的历史和乾隆皇帝朝拜五台山时的经历,书法字体流利,气势不凡。菩萨顶现存建筑,全都是清代所重建,其形制和手法,多参照皇宫官制式,显得富丽堂皇,尤其雕刻艺术,最值得珍视。

台怀镇杨林街西南侧的殊像寺,因寺内供奉文殊菩萨像而得名。这座寺庙始建于唐朝,元朝延祐年间及明朝成化、万历年间曾三次重修。现存主要建筑有山门、天王殿、文殊阁、钟楼等。文殊阁是全寺的主殿,阁内的文殊骑狮塑,高约九米,以其形体巨大、制作精巧闻名中外。该像塑于明朝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文殊菩萨坐在一只绿色红缨狮背上,面庞饱满,鼻高而直,两耳垂肩,口大唇厚,线条分明,在宽阔的肩头上,斜披袈裟,身躯挺直,衣衫绉褶处的线条显得飘洒自如,眼神庄严肃穆。雄狮张口伸舌,目光炯炯,神色飞动。龛背面塑药师、释迦、弥勒三世佛,两侧为悬塑五百罗汉渡海图,这些明代遗物,既像锦绣的挂毯,又像巨大的浮雕,刻画出一幅佛家生活的动人图景,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工艺精品。

罗睺寺在显通寺东,始建于唐,由于传说文殊菩萨曾在此讲经,故取名“落佛寺”。明清时期,经重建装饰,成为全国著名的喇嘛庙,是五台山现今保存完好的大型寺庙之一。现存天王殿、文殊殿、大佛殿、藏经阁、厢亭、配殿、廊屋、禅院等近500间。正殿中央,有一个名为“开花现佛”的木结构装置。它的下层为圆盘,圆盘上刻水浪图案,图案之上,塑二十四诸天和十八罗汉。圆盘正中安插一朵高达丈余的莲花,四尊佛像背靠背、面朝外端坐于内。佛像的外围是八片莲花瓣。通过地下机关,圆盘可以快慢转动,花瓣可以随开随合。相传乾隆末年时,罗睺寺主持喇嘛长期闹病,卧床不起,寺院无人管理,百废待兴。这时,罗、睺两姓的两位藏族人,自愿前来主持修葺,并设计兴建了开花现佛。后来,罗、睺二人继承了住持的衣钵,兴盛起来的寺庙因之改名为罗睺寺。

五台山腹地的台怀镇,佛塔摩天,寺院林立,清流潺潺,松柏掩映。远自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印度僧人来中国传扬佛教,称五台山为文殊菩萨的演练场所,于是在这里建寺修庙,此后历经北魏、北齐、隋、唐以至清末,五台山寺庙陆续增修。全盛时期,寺庙多达300余座。五台山虽几经衰落,建筑也屡遭破坏,但迄今仍然是我国最大的佛教建筑群。五台山现存南禅寺、佛光寺、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殊像寺、罗睺〔hou侯〕寺、广仁寺、圆照寺、碧山寺、镇海寺、龙泉寺、南山寺、金阁寺、广宗寺、岩山寺、普化寺、尊胜寺、广济寺、延庆寺、秘密寺等47处佛寺建筑,台内39处,台外八处。其中最为著名的,除佛光寺和南禅寺以外,还有被称做五台山“五大禅处”的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殊像寺和罗睺寺。

第一章 著名的佛教寺庙 第三节 洪洞上下广胜寺

广胜寺包括上寺、下寺和龙王庙。上下寺相距里许,山上古柏参天,山下清泉奔涌,景物十分幽美。

今山西洪洞县城东北17公里的霍山南麓,有一组始建于东汉和帝年间的宗教寺庙,东汉时叫做芦舍寺。唐朝经郭子仪奏请重修,改名为广胜寺,并一直沿用至今。后来经历代的增修,形成现在比较完整又具有相当规模的佛教寺院建筑群。

<img src="p:///book/plate.pic/plate_170354_1.jpg" />

斗拱

下寺在山麓,由山门、前殿、后殿、垛殿等建筑组成,随地形起伏高下而建,高低错落有致,层次分明多变。下寺是元代修建的,其后殿充分反映出元代大额式建筑结构的特点。这种结构简洁明快,室内粗犷原始,外观古朴大方。其外檐斗拱朵数很少,排列舒展疏阔,屋檐明显地上翘,屋顶坡度平缓;室内采用移柱法和减柱法,使空间加大。随着元朝的建立,这种蒙古族粗犷、豪放的建筑风格很自然地体现到了宗教建筑上。

上寺在山顶。现存山门、飞虹塔、弥陀殿、大雄宝殿、观音殿、毗卢殿、地藏殿及厢房、廊庑等,这些虽然都是明代遗物,但其形制结构却保留着元代重建时的风格。殿内有许多技法精湛的元代佛像,尤其弥勒殿的胁侍像,造型飘逸典雅,实属不可多得的精品。但上寺最引人注目之处还不在这里,只有那座全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琉璃飞虹塔,才能真正代表上寺的特色。它高47.31米,外贴七色琉璃,显得五彩缤纷,格外鲜丽,犹如雨后长虹,塔名“飞虹”即由此产生。塔身琉璃制作的斗拱、角拱、栏板、佛龛、仙人走兽等,造型无一重复,极其精致。当然,寺内的数十座碑碣,也颇有价值,它们至少为人们今日研究广胜寺的历史沿革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下寺后殿内四壁壁画,是极为精美的元代作品,所描绘的虽然是神话故事,但其中的卖鱼、备餐等情节却充满了生活气息。南壁东侧的一幅“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记载了元代戏剧演出情况,是研究中国戏剧史极为珍贵的资料。只可惜后殿壁画的大部分于1928年被盗卖出国,现藏于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艺术馆。山墙上部残存的16平方米画面,画工精细,色彩富丽。

第一章 著名的佛教寺庙 第四节 佛教南禅发祥地光孝寺

光孝寺在今广州市北书北路。此地原为西汉南越王赵建德故宅,三国时又成为东吴官员虞翻的苑囿。虞翻死后,他的家人舍宅作寺。该寺名称屡变,至宋绍兴十一年(公元1151年)才定名为“光孝寺”。这是岭南最早的古刹之一,也是现在广州最著名的古迹。

东晋至唐,印度许多高僧曾到光孝寺讲律传法,对中国佛教和中外思想文化交流颇有影响。唐仪凤元年(公元676年),怀揣禅宗衣钵的高僧慧能到光孝寺听印宗法师讲经。恰逢风吹幡动,有的僧人说是风动,有的僧人说是幡动,慧能说,既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自己心动,语惊四座。接着,慧能公开自己的身份,当时即在寺中戒台前菩提树下受戒,开辟佛教南宗,称“禅宗六祖”。现在寺内的建筑大多与纪念慧能有关。如六祖殿内2.5米高的慧能坐像,殿东碑廊内的六祖像等石刻,大殿后面埋藏慧能头发的瘗〔yi义〕发塔,两层建筑睡佛阁下层的风幡等,都是我们研究禅宗六祖和南宗的重要文物。

大雄宝殿面宽35.63米,进深24.8米,在寺内最为宏伟,也是广东最大的佛寺大殿。大殿重檐歇山,出檐平缓,粗壮的棱形柱和层层挑出的斗拱相互衬托,造形质朴,具有唐宋风格。

<img src="p:///book/plate.pic/plate_170355_1.jpg" />

歇山顶

东西铁塔建于我国五代南汉时期,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铁塔。西铁塔四角7层,每一层都镌刻佛像和宝莲花,后因塔殿倒塌,铁塔上面四层被毁。东铁塔与西铁塔形制相同,每层刻盘龙和佛像,其中1000多尊佛像遍体饰金,故东铁塔又称“涂金千佛塔”。该塔雕刻、冶炼技术十分高超,至今保存完好。

第一章 著名的佛教寺庙 第五节 江南名刹灵隐寺、金山寺

灵隐寺位于今浙江杭州西湖西北的北高峰下、飞来峰前,别名云林禅寺,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印度僧人慧理和尚来杭州时,见这里峰奇山秀,溪流淙淙,确认这就是“仙灵所隐”之地,于是在此建寺,取名为“灵隐寺”。

灵隐寺在五代时期,进入它的全盛阶段。那时,吴越王钱俶命高僧王延寿主持扩建工程,于是建起九楼,18阁,72殿,房屋共1200余间,僧众也随之增加到3000之多,成为江南名刹。据传,南宋时期的济公和尚,就是在这里出家的。此后,灵隐寺历经兴废,规模日益缩小。今寺为清中叶以后所建,1956年和1970年的两次大修,基本恢复了旧观。现存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等。

天王殿悬挂着清康熙皇帝赐题的“云林禅寺”匾额。殿内正面供有象征太平的弥勒佛坐像。天王殿有这样一副对联:“峰峦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由于天王殿正对飞来峰和冷泉,所以此联乃以“飞”、“冷”二字阐发,谐语雅谑,别开生面。大雄宝殿位于天王殿后,高33.6米,是我国单层三重檐的著名建筑之一。殿内正中供奉9.1米高的金装释迦牟尼像。影壁背面塑“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海岛,象征着极乐世界。

金山寺位于今江苏镇江市区西北的金山上,原名泽心寺,始建于东晋。传说唐代僧人在江边掘得一批黄金,献给皇帝,皇帝发还给他,要他修复寺庙。修复后的泽心寺改名金山寺。此后,虽然前有北宋真宗赐名龙游寺,后有清康熙皇帝赐名江天禅寺,但人们仍然喜欢称之为金山寺。

寺院依山而建,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念佛堂、留宿处、方丈室等建筑,通过廊、檐、石级的巧妙串连,形成楼上有楼、楼外有阁、阁中有亭的精巧布局。七峰顶、妙高台、楞伽台等联缀山腰;留玉阁、大小观音阁围绕山顶;慈寿塔、江天一览亭矗立山巅,规模宏大,精巧壮丽。从山脚到山顶,人们只见有房屋,不见有山,金山由此获得了“寺里山”的称号。北宋王安石写诗称赞说:“数重楼枕层层石,四壁窗开面面风。忽见鸟飞平地起,始惊身在半空中。”

过去,金山是长江中的一座小岛,距市中心约三公里。清中叶以后,航道北移,南岸泥沙淤积,小岛终于与南岸连到了一起。

<img src="p:///book/plate.pic/plate_170356_1.jpg" />

金山寺

金山寺的慈寿塔,七级八面,相当宏伟。塔西侧有个法海洞。传说法海确有其人,他所住的洞原被白蟒所盘踞,于是法海和白蟒斗法,取得胜利,占有了此洞。明朝人把这一神话故事和杭州西湖的神话相联系,形成了完整而优美的民间故事《白蛇传》。许仙被囚和《水漫金山》故事的流传,使金山寺名播四海。

第一章 著名的佛教寺庙 第六节 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佛教建筑有许多种类,石窟是其中最古老的形式之一,在印度称为“石窟寺”。石窟本来是佛教僧侣的住处,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佛寺。一般的石窟寺是开凿岩石成为一长方形洞窟,入口处设有门窗。石窟中间是僧侣集会的地方,两边是住房,后来发展成“礼拜窟”和“禅窟”两种形式。“礼拜窟”雕塑佛像,供人瞻仰礼拜;“禅窟”主要供比丘修禅居住。公元4世纪到8世纪之间,我国的新疆库车,甘肃敦煌,山西云冈,河南龙门,河北南、北响堂山等地,首先吸取印度石窟造型艺术,建造起大型的石窟寺群。

今天,我国境内从新疆的库车、高昌,甘肃的敦煌、永靖、天水,山西大同的云冈、太原的天龙山,河南洛阳的龙门,河北邯郸的南、北响堂山,山东济南的千佛崖,江苏南京的栖霞山,浙江杭州的飞来峰,四川的广元、大足到云南的剑川,有一连串的石窟寺,分布在各个名胜地区,把我们的锦绣河山点缀得更为雄伟壮丽。其中,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和洛阳龙门石窟,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宝库。

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敦煌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洞窟高低错落,上下五层,绵延两公里,是我国现存比较完整的石窟群之一。自北魏历隋、唐、五代、宋、元至明1000多年,人们共计开凿出1000多个洞窟,莫高窟因此又称千佛洞。当初,每个洞窟前面都有木结构檐廊,檐廊间架设蜿蜒的栈道,彼此相通。远远望去,莫高窟犹如一座辉煌巍峨的宫殿群。

莫高窟现存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各代洞窟492个,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15尊,唐宋木结构建筑五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是一处集建筑、绘画、雕塑等各门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宝库。

由于敦煌地处砂砾岩地带,山石石质比较疏松,不宜雕刻,因此,莫高窟主要的艺术创作是泥质彩塑和彩色壁画,雕塑和壁画融为一体。有时,佛、菩萨、弟子、天王用泥塑,天龙八部和飞天龙女等画成壁画;有时,菩萨用泥塑,顶部的圆光、身上的飘带画成壁画。两种艺术交替使用,相辅相成。莫高窟彩塑主要为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等造像。其中,最高的“北大像”高达33米,塑于唐武则天时代,气势非凡;最小的高仅10多厘米,精致细腻。这些塑像千姿百态,服饰、人物动作、表情各具特点,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反映了不同时代的艺术风格。莫高窟大量的窟内彩色壁画,取材极为广泛,除了佛、菩萨的尊像画、佛教故事画、佛教史迹画、经变画、供养人画、飞天龙女画、装饰图案画以外,还有表现民间传说的神鬼怪异画等等,从侧面反映出不同时期的生产过程、劳动艰辛、社会习俗、民族关系、各阶层人物状况以及各个时代的建筑、服饰、音乐、舞蹈等方面的情形。莫高窟的创作高峰在北朝和隋唐时期,这里的艺术遗存,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提供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1900年,莫高窟16窟内又发现了一个珍藏极为丰富的藏经洞。洞门仅高出地面一米,像是一个未及完工便被封闭的洞窟。学者研究说,这极可能是11世纪初西夏人征服敦煌时,莫高窟僧人逃难前所封闭,此后僧人再也未归。900年以后,这个洞偶然间被一名道士发现,很快轰动了世界。洞内存有大量的经卷文书、织绣、画像,文物共计五万多件。除汉文写本外,还有1/6的藏文、梵文、古和阗文、回鹘文等各种民族文字的写本,以及绢本绘画、刺绣等美术品几百件。写本中除了儒、佛、道三家经典外,还有公元4至14世纪近10个朝代的文物图书,包括史籍、诗赋、小说、民间文学、地志、户籍、帐册、历书、契据、信札、状牒等。这是本世纪发生在敦煌的一件震惊中外学术界的大事。这些历史文物和艺术珍品曾被英国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等大量盗窃。藏经洞打开以后,研究敦煌的人越来越多,敦煌学早已成为一门国际性的专门学问。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西16公里的武周山西麓。这里群山叠嶂,连绵如云,所以也称“云冈”。石窟依山而建,密布在长达一公里的山崖上。现存北魏至辽金时期大中型石窟53个,连同小型窟龛,共计窟龛1100多,雕刻了约五万个佛像、飞天和供养人,还有许多飞鸟异兽、楼台宝塔、树木花草等浮雕图案。石佛有的高大魁伟,有的容貌庄严,有的体态安详,是我国气势最为雄伟的石窟之一。

云冈石窟开凿于北魏前期。北魏文成帝拓跋濬(浚)即位后,一改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毁佛政策,下令恢复佛教,并请名僧昙曜进京,开展一系列宗教传播活动。武周山位于北魏都城平城附近(在今大同市东北),又是皇帝祈福的神山,所以文成帝命昙曜在此主持石窟的兴建。第一批开凿出五窟,每窟按文成帝及其以前四位皇帝的形象,分别雕凿出一座高达六七十尺的佛像。云冈这些最早的石窟称为“昙曜五窟”,在现在的编号中为16—20窟。第16窟主像为文成帝。文成帝的脸和脚部有黑痣,雕像也在相应部位嵌上黑石,俨然如帝身。第20窟是昙曜五窟的代表作,也是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性作品。全窟仿印度草庐,平面呈马蹄形,穹窿顶。主佛像高13.7米,造型雄伟,面庞圆润丰腴,鼻梁高直,眉眼细长,薄唇上蓄八字胡,两肩宽阔,体魄健壮,具有北方鲜卑族的体质特征。造像在继承汉代画像砖阴纹手法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了印度佛教艺术的精华。

北魏文成帝以后,云冈石窟规模不断扩大,佛像也越来越多。现在编号中的第五窟,成为当时整个云冈石窟的中心。第五窟洞内的巨大石佛,高约18.3米,脚长4. 7米,手的中指长2. 3米。大佛的两旁分别排列着许多佛像,周围环绕着飞天和供养人等。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人们仿照云冈石窟的模式,在洛阳南面13公里的伊水西岸,开始开凿石窟。这个过程一直延续到宋朝,石窟也超出伊水西岸范围,跨河蔓延到东岸山崖,形成庞大的石窟寺群,这就是龙门石窟。这里龙门山和香山“两山相对,望之若阙”,所以又称“伊阙”。龙门石窟现存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大部分为唐代雕凿,可以说龙门是唐代石窟寺的中心。龙门石窟的佛像,深受当时造型艺术的影响,鼻高、目长、唇厚,面颊丰满,双肩宽阔,体态端庄,服饰美观大方,褶纹棱角流畅分明。龙门石窟中还有不少碑刻,其中驰名中外的“龙门二十品”,是魏碑书法艺术的精品。

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的摩崖佛龛即奉先寺石窟,开凿于武则天时期。佛龛南北宽36米,东西深40米,利用崖面雕刻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巨像九尊。主佛卢舍那像高达17.14米,居中趺〔fu肤〕坐,头部微微前倾,身躯雄伟,居高临下,令人望而生畏。但由于雕像前额宽阔丰满,双眼聪颖下视,面孔微露笑意,无形中让人感到佛是智慧的化身,充满了善良与慈祥。有人因此认为卢舍那佛是武则天的化身。全龛布局主次分明,形神兼备。主像左右两侧的天王、力士,威武雄健,与正面主佛的端庄慈祥,弟子的虔诚以及菩萨的恬静,形成鲜明对照。这些雕刻作品技巧高超,堪称唐代石刻艺术的精品。

石窟寺的雕塑、壁画,是我国古代艺术家把传统的艺术和外来影响密切结合起来而创造的珍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大多数雕塑和绘画都以佛教故事作为题材,但也不乏反映各个时代人间现实生活的情景,是研究中国古代史的宝贵资料。宋元时期,石窟寺的开凿进入尾声。明清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都市经济更加繁荣,城市寺庙大量涌现,边远偏僻山区石窟寺的开凿逐渐趋于终止。1949年以前,帝国主义分子对中国石窟寺精美的雕塑和壁画垂涎三尺,他们凿佛头,刮壁画,盗运出境,极大地摧残了这些珍贵遗产,令人痛心不已。

第一章 著名的佛教寺庙 第七节 净土宗发祥地东林寺

净土宗也称莲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宗派。它以《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和《往生论》为理论依据,宣扬信徒死后即往生阿弥陀西方净土,即佛国极乐世界。净土宗认为,人们所在的现实世界是“秽土”、“尘世”,而佛居住的彼岸世界则是“净土”、“佛国”。阿弥陀佛(梵文意为“无量寿”)所在的西方净土,没有苦,只有乐,所以最值得追求。怎么解脱现实苦难、往生净土呢?净土宗在实践中提倡快速成佛法,认为只要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名号,死后便能往生净土。由于净土宗修行方法简易,中唐以后得到广泛传播,并与禅宗融合。直到晚清时期,净土宗仍有一定影响。

位于今江西九江庐山西北麓的东林寺,是中国净土宗的发祥地。它属于我国江南最大寺院之一,在国内外都有巨大影响。

东晋太元元年(公元381年),名僧慧远在此建寺讲经,并创设莲社(白莲社),倡导“弥陀净土法门”,后世推崇他为净土宗始祖, 国内外许多名僧都曾来此求经拜佛,西域佛界传诵的“东向稽首,献心庐岳”,就是对东林寺的一种虔诚膜拜。

唐朝时寺院规模达到极盛,有殿堂塔室310余间,藏经一万余卷。扬州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以前特来此寺,后来和该寺智恩和尚同渡日本传经讲学,因而慧远和净土宗的教义也随之传入日本。至今日本东林教仍以慧远为始祖,东林寺为祖庭。

明清以来,东林寺屡遭破坏,逐渐衰败。现在寺院的两道山门、四座佛殿,基本上都是清末建造的。寺内建筑以正殿神运宝殿最好,供有释迦牟尼、文殊、普贤、阿难、迦叶等佛像,左右两殿是10人高贤堂、三笑堂。寺内的聪明泉、石龙泉、罗汉松等,都与慧远诵经传教相关。

寺前虎溪,自南向西回流,上有石拱桥,著名的“虎溪三笑”即源出于此。相传当年慧远专心修行,足不出户,送客绝不过虎溪桥。当时的著名诗人陶渊明、山南道士陆修静与慧远相好,经常来寺谈儒论道。一次,慧远送陶、陆二人出寺,边谈边走,兴致很高,不意之中越过了虎溪桥,于是山中神虎大声吼叫起来,三人相视,不觉大笑。世人传为美谈,称之为“虎溪三笑”。

东林寺群山环抱,风景优美,加上它的名气,古往今来为诗人学者所向往。其中不少人在此留下了传世杰作。如李白《庐山东林寺夜怀》、白居易《宿东林寺》、陆游《六月十四日宿东林寺》、岳飞《寄东林慧海上人》以及柳公权真迹残碑等,最著盛名,为人们所喜爱。

第一章 著名的佛教寺庙 第八节 普贤菩萨道场峨眉山寺庙群

峨眉山位于四川省峨眉市城区西南7公里,雄踞四川盆地西南缘,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因其山势逶迤“如螓〔qin秦〕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故有此名。在佛教里,峨眉又称为“大光明山”。《华严经·入法界品》说:善财童子参拜什方世界,寻求善道,在参拜过52位大善知识即圣者和名师后,最后立于妙高峰,观峨眉大放光明。普贤菩萨此时正与3000法眷住在山中,他于是又参拜普贤菩萨,成为佛教有名的“五十三参”,峨眉由此因缘称“大光明山”。峨眉山有大峨、二峨与三峨之分。主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方圆二公里。由山麓第一座古刹报国寺至金顶,全长60公里,沿途散布着伏虎寺、石笋沟、清音阁、一线天、洪椿坪、仙峰寺、万年寺、华严顶、洗象池、罗汉坡、接引殿等寺庙和风景点。一路石径盘旋,直上云霄。这里山脉峰峦起伏,重岩迭翠,流云瀑布,溪水潺流,构成一幅清、幽、秀、雅的自然画卷,素有“峨眉天下秀”的美称。唐代诗人李白写诗赞美说:“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峨眉山最初流行道教,晋代开始出现佛寺。南北朝时期,峨眉山佛教势力增大,逐渐挤走道教,在山上修建起大批佛寺,形成佛教名山的雏型。唐宋以后,佛教日益兴盛,峨眉山寺庙规模逐渐扩大,数量不断增多,并抬出普贤作为山主。宋代人附会说,东汉时有一采药老人蒲翁,一天正在山上掘拾一株黄精,忽听空中仙音悠扬飘忽,自东而来。蒲翁仰头一望,但见一队队云幡前导,宝盖后随,无数金童玉女簇拥着一尊神。这尊神坐在设于六牙白象背上的莲花座上,手持如意,身垂璎珞,头戴五佛金冠,向西冉冉而去。蒲翁后经名师指点,得知他所见的,就是普贤菩萨。宋太祖乾德六年(公元968年),嘉州(在今峨眉市城区东)屡奏普贤菩萨显相,于是太祖派内侍张重进前往嘉州塑造普贤菩萨像。太宗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又造巨型的普贤铜像,并将唐朝时候的白水寺改名为白水普贤寺。宋、元、明期间,峨眉山佛教发展达于极盛,梵宇琳宫,大小寺庙近百座,成为庞大的佛教寺庙群和著名的普贤菩萨道场。清朝以后,因山地潮湿多雨,寺庙多有毁坏。到民国时期,旧有寺庙所存不及一半。景象一片荒凉,可谓“萧寺僧居少,不闻唱梵音,云扉常昼闭,风雨彻霄吟”。1949年以后,政府成立了“峨眉山文物整修委员会”,先后拨款进行大规模修缮和重建,使峨眉山恢复了青春。峨眉山现存主要佛寺有万年寺、伏虎寺、报国寺、洪椿枰、仙峰寺、洗象池、金顶华藏寺等26处。

万年寺位于峨眉山中山区,海拔1020米,前瞻钵孟峰,后顾正龙山,左临净水溪,右濒白龙江,群峰竞秀,古木葱笼,梵刹隐于其间。万年寺是峨眉山上历史最为悠久的寺院,也是峨眉山最重要的寺院。它创建于东晋,初名普贤寺。唐朝时慧通禅师在此精修,更名白水寺。宋太平兴国五年茂真禅师扩建后,改名白水普贤寺。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敕改圣寿万年寺,简称万年寺。现有山门、弥勒殿、毗卢殿、般若堂、砖殿、巍峨殿、大雄殿、行愿楼、斋堂以及法物流通处、鼓楼长廊、幽冥钟楼等建筑。其中,砖殿为明朝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所建,是一座方形砖砌的穹窿顶无梁殿。无梁殿平面呈四方形,四面是很厚的砖墙,边长15.7米,构成一个高大台座。座顶分建五塔,正中稍大,四周较小。中塔高于角塔,通高16米,从外形上看,是一座金刚宝座式塔。无梁殿穹窿顶上绘有手持琵琶、箜篌、芦笙、笛子的四名仙女。这是一座既有南亚建筑风格,又有蒙古喇嘛庙特色的建筑。它的建筑,目的在于保护太平兴国时铸造的普贤骑六牙白象铜像。铜像通高7.85米,分五佛冠、法身、莲座、大象、莲花5个部分,重约62吨。其中白象高3.3米,长4.65米。整座铜像铸工相当精细。铸造原料,自莲台以上为黄铜,白象部分为青铜。各部分分块铸成,每块均铸子母扣,加以铆钉,然后再用铜汁焊缝。有的部分则是分段铸造。象腹、莲台、普贤像都是空心,内置佛经。为了支撑象鼻,内部安设了铜制井字型支架。铜像各部分之间比例匀称和谐,佛像体态丰润,衣纹线条流畅,花冠雕镂雅致,表情肃穆庄严;大象四肢健壮有力,显得古朴雄浑,栩栩如生。这都显示出当时中国冶铸工艺和金属造像的高超技能。

据说,唐代大诗人李白同名僧广浚交往甚厚,常常相会于寺前白水池畔,抚琴论诗,李白为此写下了著名的《听蜀僧弹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遗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这首名作无疑为峨眉山增添了浓厚的诗意。离白水池不远的明月池中,栖息着一种珍稀的“琴蛙”,每当雨后或黄昏时分,它们就向游人反复奏出“5111”美妙动听的旋律,人称“仙姑弹琴”。每到深秋,万年寺附近层林尽染,黄叶纷飞,有如彩蝶翩翩,颇具诗情画意,人们称之为“白水秋风”,这是“峨眉山十景”之一。

伏虎寺始建于唐,宋时名神龙堂。传说这里常有虎患,寺僧建尊胜幢予以镇压,所以改名为“伏虎寺”。伏虎寺殿堂宽敞,气势巍峨,为峨眉山大寺之一。历史上该寺曾几经兴废,现存建筑为清初重建。1949年以后,又在这里重修了东厢新殿,供游人食宿。伏虎寺四周楠木参天,浓荫蔽日。寺庙虽然覆盖于绿荫之下,屋顶却终年不积败叶,因而赢得了康熙皇帝题赐的“离垢园”匾额。

报国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位于峨眉山麓,是进入峨眉山的第一座寺庙。报国寺原名会宗堂,取佛、道、儒三教会宗之义。清代重修后,康熙皇帝御题“报国寺”,沿用至今。主要殿宇依山就势,自前至后依次为弥勒殿、大雄殿、七佛殿和藏经楼等。七佛殿后,保存着一座明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由景德镇烧制的大型彩釉瓷佛。瓷佛高2.47米,端坐千叶莲花台,身缀千佛莲衣,色彩晶莹,比例匀称,国内少有。七佛殿内,明代铸造的14层紫铜华严塔也是一件珍贵文物。它高达七米,全身铸有4700余尊佛像和《华严经》全文,铸造工艺精湛,造型雕饰之纤巧富丽,在中国古代大型金属建筑中首屈一指,是峨眉山寺庙中罕见的文物珍品和报国寺镇寺之宝。报国寺现为四川省佛教协会所在地。

洪椿坪,是地名,也是寺名。古称千佛庵,由明代楚山性一禅师创建。清乾隆时,峨云、圆满禅师予以重修,因寺前有一株1500多年的洪椿树,改为今名。寺院所在地海拔1100米,周围山林环抱,空气清新,环境幽静,因湿度大,常给人以细雨濛濛的感觉,大有“山行本无雨,空翠湿人衣”的意境。洪椿坪建筑保存比较完整,现存殿宇高大整洁。这里门柱楹联较多,极富哲理,如“一粒米中藏世界,半边锅内煮乾坤”;“对己何妨真面目,待人总要大肚皮”,有几分俏皮,又有几分教诲,颇具弥勒风度,耐人寻味。寺内弥勒殿楼上藏有一具清末刻制的七柱千佛莲灯,高约二米,直径一米,上面雕的数百个佛像和七条纹龙,雕镂精细,工艺高超。洪椿坪地处深山老林,是理想的避暑疗养胜地。

仙峰寺古称慈延寺,亦称仙峰禅院。明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创建。仙峰寺的弥勒殿原为道教财神殿,供奉财神爷赵公明神像。佛教盛行以后,才转而成为佛寺。寺内殿宇四重,覆以锡瓦铝皮,每当阳光明媚、山色清丽时,从九岭岗遥望仙峰寺,只见在秀峰碧嶂中闪射出一片耀眼银光,令人目眩。仙峰寺周围是猴群惯常出没的地带,每随游客讨食,野趣无穷。

另外,在峨眉山海拔3077米的金顶上,原来有座普光殿,也很著名。普光殿始建于东汉,最初为道教建筑。因为这里雷火频繁,所以普光殿虽经历代修葺,依然屡建屡废。正殿永明华藏寺,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重修。殿后最高处,原有一座叫做金殿的铜铸佛殿。殿内有铸于明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的铜碑,铜碑的正面为《大峨山永明华藏寺新建铜殿记》,由明人集王羲之书法字体而成,背面为《峨眉山普贤金殿碑》,由明人集褚遂良书法字体而成。可惜的是,铜殿和华藏寺都已毁于火灾。1986年,四川省政府拨款重新修复金顶寺庙,沿用明朝名称叫做华藏寺。这是全山寺庙中唯一的东西座向的一座。在金顶上,可以看到峨眉山的三大奇观,即:云海、日出、佛光。尤其佛光,为中国风景名胜之中罕有之自然奇景。每遇风和日丽的午后,游人站立舍身岩前,往往可以俯瞰一五彩光环浮现云际,自己映罩在光环之中,相随动止,极其神妙。

除以上寺庙以外,峨眉山的白龙寺(白龙洞)、洗象池、雷音寺、清音阁等寺院也都名闻遐迩。

第一章 著名的佛教寺庙 第九节 名闻世界的少林寺

少林寺在今河南登封县城西北的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因建寺前少室山麓丛林满野,故取名少林寺。少林寺一直是国内外著名的佛寺之一。

当初,孝文帝建少林寺,是为了安顿印度僧人跋陀(即佛陀)居住传法。到孝明帝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另一位印度僧人菩提达摩来到寺内。达摩在少林寺传授佛教禅学,后来被佛教推为禅宗初祖,少林寺也因此名重一时,成为禅宗祖庭。

相传达摩面壁九年,在长期打坐修炼过程中,为活动筋骨,发明了心意拳,经少林寺众僧徒演练充实,发展成为极负盛名的少林拳。唐初,擅长少林拳的寺僧辅佐唐王李世民开国有功,唐王大加赏赐,少林寺不但因此得到大量庄田,而且获得了设立营盘、豢养僧兵的特权,寺院规模迅速扩大,殿宇楼阁上千,僧徒众多。后来少林寺几经兵火,几经重建,现存建筑有山门、方丈室、达摩亭、地藏殿、千佛殿和塔林等,占地面积三万平方米。山门额“少林寺”三字为清康熙帝亲书。千佛殿气势雄伟,内有明代《五百罗汉朝毗卢》大型壁画,约300平方米。殿中砖地上有许多凹坑,叫做站桩坑,据说是少林武僧练功跺脚所留下的痕迹。白衣殿内有少林拳拳谱、十三和尚救唐王李世民壁画。

寺西的塔林,是少林寺历代和尚墓塔,共有大小不同的砖塔、石塔220余座,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墓塔群。建塔年代,最早的已逾千年,最晚的也有300多年。其中由元代日本僧人邵元撰文并书塔铭的菊庵塔以及天竺和尚塔,是中日、中印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塔形多种多样,反映了不同时代的建筑风格,是研究我国历代建筑的珍贵实物资料。

少林寺西北有初祖庵、达摩洞, 西南有二祖庵。初祖庵的大殿建于北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是河南现存最古老、价值最高的一座木结构建筑,它的修建,为的是纪念达摩面壁九年。二祖庵则是为了纪念二祖慧可。相传禅宗二祖慧可,向达摩学佛,立雪断臂,终于得到了衣钵。徒众为纪念他,在他养伤的地方建起了此庵。

寺内现保存唐以来碑碣石刻300余品,其中以《唐王告少林寺主教碑》和米芾〔fu扶〕、赵孟頫〔fu俯〕、董其昌等历代名家碑刻, 最为珍贵,可谓塔碑密布,文物满寺。

河南是中国著名的武术之乡,嵩山少林寺更是我国武功的一大渊薮。白居易曾写诗赞少林说:“强健且宜游胜地,清凉不觉过炎天。始知鹤驾乘云外,别有逍遥地上仙。”

第一章 著名的佛教寺庙 第十节 公输天巧悬空寺

在山西浑源县城南五公里处,有一座悬挂于恒山金龙口西崖万仞峭壁上的佛寺,远远望去,犹如琼楼玉宇从天空冉冉而降,这就是当地民谣所唱“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的悬空寺。

悬空寺始建于约6世纪的北魏后期,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唐、金、元、明、清曾予以重修,是恒山最负盛名的古建筑群。现寺内有大小40余间木结构楼阁。在30米高、与地面呈90度垂直的悬崖峭壁处,凿成石洞后插入木头,悬梁为基,就岩建寺,其造型奇特惊险,出人意料。

全寺南北长,东西短,大门朝南。底层正中为一座两层重檐建筑,两边对称以两层楼阁。在最高处有两座全寺最大的楼阁,其中的三教殿,为三层九脊瓦顶楼阁,其重量分别由每层插入崖石的木梁承担,而木梁与层间木柱以及镶嵌在峭壁上的斜撑相互连接成一个整体,半借岩石台面,半在石壁隙间,稳定性相当好。楼阁与楼阁之间,则以栈道相通,栈道上又建两层重檐式阁楼。其布局参差对称,高低错落有致。

具体说来,悬空寺从南到北包括山门、伽蓝殿、送子观音殿、鼓楼、佛堂、地藏殿、千手观音殿、钟楼、雷音殿、三官殿、纯阳殿、栈道、如来殿、三教殿、观音殿、五佛殿等建筑,供奉以佛教为主,兼有儒、道。三官殿供天官、地官、水官三神,宣扬的是道家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的学说;三圣殿供释迦及其弟子像,宣扬的是佛教人物,这里宛然是佛国世界;而三教殿内,除供奉道家始祖老子像和佛教始祖释迦牟尼像以外,还供奉着中国儒家之祖孔子像,可谓集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教信仰和文化思想之大成,这是中国古代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一种具体表现。

寺内共有各种铜铸、铁铸、泥塑、石刻等佛神像80多尊。其中三佛殿的脱纱三世佛像、弥勒殿的明代铁铸弥勒佛像、三圣殿的阿难与迦叶像、三官殿的三官塑像和栈道石窟内的石刻佛像,均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

如今,前来悬空寺游览的人络绎不绝。人们入山门以后,爬石梯,钻洞窟,穿回廊,过栈道,几经曲折,方可至顶。游客登楼俯视,如临深渊;谷底仰望,寺若断崖飞虹;隔峡遥望,寺如壁间雏凤。悬空寺的惊险奇妙甚至超出了古代诗人们的幻想,有人不禁惊叹道:“谁凿高山石,凌虚构梵宫,蜃楼疑海上,鸟道设云中。”

究竟“谁凿高山石”,把这些建筑挂上悬崖峭壁?我们今天已不得而知。但悬空寺一块石碑的记载却告诉我们一段有趣的故事。一次重修时,因无法搭起几十米高的脚手架,大家都束手无策,结果一位名叫张廷彦的高手揽下了工程。他与同伴们没有搭什么脚手架,而是在平地做好所需构件,然后绕行到寺顶山头,用绳索从上面把部件垂吊下来,进行安装施工。这样,不到一年时间,即完成了任务。这个故事也许能帮助我们猜想前人建寺的方法。

悬空寺建筑之精巧,施工之独到,充分显示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高超技艺,用寺内栈道绝壁上石刻“公输天巧”四字加以形容恰如其分。1958年,寺南百米外新建恒山水库大坝,其泄水洞的瀑布,终日飞泻而下,形成巨坝与古刹争奇的景观,为古老的悬空寺又增添了新颜。

第一章 著名的佛教寺庙 第十一节 正定大伽蓝隆兴寺

伽蓝,即佛寺。河北正定县的隆兴寺是一座保存着宋代建筑风格的著名古寺,距离南边的石家庄市只有15公里。

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在后燕龙腾苑旧址上建造龙藏寺,唐代更名龙兴寺,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太祖赵匡胤敕令在寺内铸造高21.3米的铜观音菩萨像,并扩建寺院。现在的主要建筑和布局就是那时完成的。清康熙年间再度大规模维修,并改名为隆兴寺。因该寺铜铸大佛国内著名,又称大佛寺。全寺占地约6.2万平方米,主要建筑分布在南北中轴线上,有天王殿、摩尼殿、戒坛、慈氏阁、转轮藏、大悲阁和弥陀殿等10余座,由南向北依次递进。隆兴寺是我国现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佛教寺院建筑群。

寺内主体建筑大悲阁,又名佛香阁、天宁阁,高33米,五檐三层,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建于北宋开宝年间(公元968—975年)。阁内42臂大悲菩萨像,是我国现存最高的铜铸佛像,通高22米余。佛像端庄自在,比例匀称,衣纹流畅,腰部以下铸工尤精。阁内有楼梯上顶层,可纵览正定全城风光。

<img src="p:///book/plate.pic/plate_170362_1.jpg" />

隆兴寺摩尼殿

摩尼殿是隆兴寺遗存建筑的精华所在。大殿建于北宋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正面七间,进深七间,形制颇为特殊。殿内有宋代泥塑佛像五尊,殿后壁则有悬塑的明代彩色背座观音像,其姿态端庄优雅,形象生动自然,突破了一般宗教偶像的呆板风格,为不可多得的明代工匠之佳作。

寺内还汇集了石家庄历年发现的隋唐以来碑碣、造像、墓志等历史文物。其中龙藏寺碑为隋初建寺时所刻,高2.1米,宽0.9米,碑文30行,每行50字。石碑书体方整有致,笔划遒劲有力,对研究汉隶至唐楷过渡期间的书法艺术、字体演变具有重要价值,为我国现存的著名碑刻之一。

1949年以后,将正定崇因寺的明代毗卢殿和殿中多层铜佛像按原状迁移到隆兴寺,并对全寺重修,使这座古老的大伽蓝焕然一新。

第一章 著名的佛教寺庙 第十二节 北京城内历史最悠久的古刹法源寺

北京的名寺很多,如门头沟的潭柘寺,据说是北京最古的寺庙,有谚语说:先有潭柘,后有幽州;又如潭柘寺附近的戒台寺、海淀区的大觉寺和大钟寺、东城区的智化寺、西城区的广济寺,都比较有名。如果仅就北京城内而言,法源寺则可称得上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名刹了。

法源寺座落在宣武门外教子胡同南端。最初,唐太宗李世民为悼念对高丽战争中阵亡将士,于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下令在此建寺,时建时停,历51年而成,取名悯忠寺。明正统年间(公元1436—1449年)重修后改名崇福寺。清初顺帝时,在此设戒坛,雍正十一、十二年(公元1733—1734年)重修后定为佛教律宗寺庙,主持传戒,并赐名“法源寺”,按乾隆的解释,其含意为“法海真源”。

寺坐北朝南,中轴线上排列着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悯忠台、毗卢殿、大悲坛、藏经楼等建筑。

大雄宝殿是法源寺的主要建筑,是主要宗教活动场所。殿内抱厦梁上悬乾隆帝御书“法海真源”匾额。

悯忠台又名念佛台、观音阁,为唐中和年间(公元881—884年)幽州节度使李可举所建,是寺内现存最古老的建筑。悯忠台建筑在一米高的方砖台基上,是一座单檐歇山顶建筑。外墙用12根木柱支撑,结构颇为新颖别致。寺内珍藏的历代文物极为丰富,如北齐石造像、唐代石佛像、五代铁铸佛像、宋朝木雕罗汉、元朝铜铸观音、明朝木雕伏虎罗汉等。它们有的保存了研究唐代疆域的重要资料,有的清楚地反映了佛教的性质和统治者推崇佛教的目的。台的外壁,东墙上嵌有翁方纲复制唐李邕书“云麾将军李公(秀)碑残础”和“京都古悯忠寺今法源寺龙王菩萨灵井记”,西墙则嵌有清代“西方接引佛像赞”和“法源八咏”等石刻。

大悲坛现在被辟为“历代佛经版本展室”,陈列着唐人、五代人写经,宋版《开宝藏》、《思溪藏》、《碛〔qi器〕砂藏》,元代《普宁藏》,明代《南藏》、《北藏》和《嘉兴藏》、传世唯一残本《武林藏》,清代《龙藏》,以及《贝叶经》、《西夏文经》、《回鹘〔hu胡〕文经》、《傣文经》、《藏文经》、《蒙文经》等少数民族文字的经典和一些善本经书,是我国珍藏佛经最多、版本最珍贵的寺庙之一。

藏经楼位于寺院最后,上下两层,宽五间,深三间,藏有《大藏经》、《贝叶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正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影印本等,这些都是研究佛教文化的重要资料。

法源寺在历史上是一座名刹。宋钦宗被金兵俘虏押至燕京,就被囚禁在这里;金大定十三年(公元1173年),曾把这里作为策试女真进士的考场;元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宋朝遗臣谢枋〔fang方〕被拘,拒不降元,在法源寺绝食而死。

自古以来,法源寺花木繁茂,据说现在寺内还保存着唐松宋柏。至清,法源寺更是以花木幽胜著名。从清初到清末的每个时期,都有一种主要观赏的花卉。最先是海棠,接着是牡丹,最后是丁香。这些花先后使诸多的名人学者流连觞咏,留下许多诗篇。寺内现在仍有丁香花数百株,号称香雪海。每年花开时节,香气浓郁,飘扬数里。

1949年以后,法源寺得到大规模修缮,建起了玄奘纪念馆。现在,法源寺是中国佛学院和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所在地,既是一个研究佛学的学府,也是一个佛教艺术和文物的展览中心。不少国家元首和外宾,尤其是佛教徒,都前往烧香拜谒。

第一章 著名的佛教寺庙 第十三节 地藏菩萨道场九华山寺庙群

安徽省青阳县境内的九华山,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上千年来不仅以它美丽的风景,而且以它独特的佛教寺庙群闻名中外。

据传,东晋隆安五年(公元401年),就有印度和尚来九华山筑室为庵,但九华山真正有佛寺,则是唐朝时候的事。

唐初,新罗国王族成员金乔觉渡海来到九华山,自永徽四年(公元653年)至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修身传佛达75年之久。金乔觉汉文化造诣很深,他的诗作《送童子下山》还被收进《全唐诗》。诗中写道:“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添瓶涧底休招月,烹茗瓯中罢弄花。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金乔觉99岁圆寂后,他的肉身与佛教传说中的地藏菩萨非常相似,因此,人们用其本姓,称他为金地藏,并为他建立肉身塔,予以供奉。据传,李白还作《地藏菩萨赞》诗,称赞金乔觉“赖假普慈力,能救无边苦”。此后,九华山名声大振,香火日盛。化城寺、无相寺、延寿寺、崇觉寺、福海寺等相继建成,形成有名的佛教寺庙群。当时有人形容说:九华一千寺,撒在云雾中。

唐代以后,历宋、元、明、清,九华山寺庙增修不断,香火延续,但也曾多次遭到战乱的破坏,如明初大将常遇春与陈友谅大战九华山,使寺庙破坏殆尽,以至40年里没有和尚。现存建筑都是明清时期重新建起来的。清朝时期,九华山寺庙发展到300多所,拥有僧尼5000余名。

九华山寺庙建筑一反庄严雄伟、轴线对称的传统布局,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山区地形变化,设计大胆而精心,风格独特。建筑材料大多就地取材,庙庵殿堂多采用石墙木柱结构,粉墙小窗,深褐色缸瓦,在色调和风格上具有皖南山区居民住宅的特色。

九华山现存寺庙近80座,佛像1500余尊,藏有明万历皇帝颁赐的圣旨、藏经及玉印、法器等文物1300余件。寺庙以祗园、东岩、万年、甘露、旃檀、上禅堂、拜经台、小天台、万佛寺、慧觉寺和九华莲社规模较大,各有房屋百余间。特别是祗园、东岩、万年、甘露四寺,因其规模宏大,能够开坛传戒,举办各种佛事活动,号称九华四大丛林

九华山的寺庙,主要集中在九华街、闵园两处。九华街不但拥有化城寺、肉身宝殿,而且拥有九华四大丛林的祇园、东岩和万年,寺庙多达20几所。因此,这里被信徒称为“莲花佛国”。

化城寺建在九华街的芙蓉山下,既是九华山开山主寺,又是地藏菩萨道场。唐永徽年间(公元650—655年),金乔觉进山在此修行。明万历皇帝赐钱扩建寺庙,并派太监送来了1000多卷藏经,存放在寺后藏经楼。清康熙、乾隆也都赐予亲笔匾额。现存化城寺为清代建筑。四进大殿庄严雄伟,依山托势,布局既对称,又不完全对称,反映了当时营建者的高超艺术。寺前有一座圆形广场,广场左右,建筑鳞次栉比。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日地藏诞辰日,寺前广场上挤满了朝仙拜佛的香客,庙里庙外撞钟击鼓,热闹非凡。寺后的藏经楼,是九华寺庙中最古老的建筑。内有明正统年间印制的《涅槃经》6777卷,有相传为明代九华无瑕和尚刺血配以金粉、花28年功夫写成的《华严血经》,更有从印度传来的几束梵文《贝叶经》。

肉身宝殿在化城寺西约三里的神光岭,是肉身塔的塔院。穿九华街拾级而上,仰望神光岭上的肉身宝殿,只见殿宇高大生辉,殿前的“东南第一山”匾额,气派非凡,使人肃然起敬。扶石栏铁索上81级台阶,既有登高之险,又有更上一层楼之乐。大殿中央矗立着七层的红色木质宝塔。塔内每层有八间小阁楼,一共摆设了100多个地藏像。

祇园寺建在东岩脚下,山门面向九华街。寺内建筑层层升高,回旋曲折,结构精巧。寺内的拨火寮,存放着古代传下来的八口大锅,最大的锅直径约一丈,人们称这些大锅为“千僧灶”。

万年寺原名摘星庵。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五台山无瑕和尚来到九华山,在东峰之巅结茅为庵,苦心修行,活到126岁,死后尸体三年不腐,山上和尚认为他是活佛转世,将其肉身装金供奉。明崇祯皇帝知道后,封他为“应身菩萨”。人们习惯上称这座寺庙为百岁宫。清代扩建后,改名万年寺。这里的对联“钦赐百岁宫,护国万年寺”,多少概括了该寺的变迁。万年寺随岩石高低起伏组织空间,少则一层,多则五层,屋顶整齐划一,基线蜿蜒曲折,风格别具。至今,无瑕肉身置于空气中已达360多年,居然不腐不坏,说明我国明代的防腐技术已经相当高。

东岩寺分为上下两院,北距万年寺约二公里。上院为明代周经和尚所建,下院为后来的心坚住持增修。上院已毁于1933年的一场大火,下院经过整修,现在已辟为九华宾馆,用来招待游客。

九华山的四大丛林,唯有甘露寺不在九华街。甘露寺位于九华山北半山腰。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皇帝的玉琳国师奉旨进香九华,见这里山环水绕,风景优美,提议在此建寺,山中僧尼一致赞成。开工那天,满山松竹突然挂满了晶亮的露水,一时传说纷纷,说是菩萨赞助,普降甘露。寺建成后,就取名甘露寺。甘露寺地处山腰,又是北路朝山的必经之地,香火十分旺盛。

九华山与黄山同出一脉,周围百余公里,风景奇秀,山有99峰,峰峰竞秀,水有五溪,流泉飞瀑,令人心醉。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三次游历九华山,留下了“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绣出九芙蓉”的诗句。刘禹锡更称赞九华山“奇峰一见惊魂魄”。现在,九华山已被辟为游览区,接纳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和佛教人士。

第一章 著名的佛教寺庙 第十四节 最古老的木结构高层建筑独乐寺

独乐寺又名大佛寺,始建于唐,在今天津市蓟县城西门内。相传安禄山在此誓师叛唐,思独乐而不与民同乐,故称为独乐寺。

独乐寺由东、西、中三部分组成,东西部为僧房和行宫,中部南北中轴线上,排列着辽代重建的山门、观音阁等建筑,反映出唐代佛寺以殿堂为中心的布局特点。

山门建筑在低矮的台阶上,面阔三间,进深二间,中间留门道,两侧泥塑哼、哈二神像。山门上悬挂匾额,所题“独乐寺”三字,相传为明代严嵩手笔。

观音阁分上下两层,中间设一暗层,通高23米多。阁中供奉着国内最大的泥塑像之一观世音菩萨。这一泥塑高16米,面容丰润,两肩下垂,体态似动非动,头顶上还顶着十个小头像,故又称“十一面观音像”。两侧的胁侍菩萨以及山门内的天王像等,塑于辽代,都十分珍贵。阁下层四壁满布彩色壁画,主题是十八罗汉立像和三头六臂明王像,间绘山水云林和世俗题材画,为明代画师之作,亦是珍贵的艺术品。

以佛像为中心,观音阁内四周列两排木柱,柱上置斗拱,斗拱上架梁枋,梁枋上再立木柱、斗拱和梁枋,一共三层;中部天井上下贯通,容纳像身。这种设计既使佛像与空间紧密结合,又能让人从不同的高度和角度瞻仰佛容。不过,让人感觉神秘的是,因阁内后部光线较弱,人们对佛像的背面,只能分辨出一个大概的轮廓。观音阁以建筑手法高超著称,梁枋斗拱数以千计,但布置使用很有条理,尤其是斗拱,因位置和功能不同,就用了24种。历经近千年风霜雨雪的侵蚀和多次地震,观音阁至今巍然屹立,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高层楼阁建筑。

第一章 著名的佛教寺庙 第十五节 由文成公主选址设计的大昭寺

由于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尺尊公主,佛教随之传入吐蕃。那时建立起来的大昭寺和小昭寺,都是规模宏大的佛教建筑群,兼有汉、藏以及尼泊尔和印度的建筑艺术特色。现在,小昭寺已不存世,但大昭寺依然属于西藏著名的古寺之一。

主殿“觉拉康(佛堂)”共四层,采用梁架、斗拱、藻井等形式,上覆鎏金铜顶,既有唐代建筑风格,也吸收了尼泊尔的艺术特色,显得雄伟而壮观。现在,殿内中心部分依然保留着原有式样。第二、第三层檐下,有成排的木雕伏兽和人面狮身泥质半圆雕塑,显示了较高的工艺水平。正殿内供的文成公主从长安(今西安)带来的释迦牟尼12岁时身量紫金像,二层配殿内供的松赞干布、尺尊公主、文成公主等人塑像,仪态生动大方。殿堂及四周回廊满布的藏式壁画,长近千米,色彩艳丽,形象逼真,其中《文成公主进藏图》、《大昭寺修建图》等,都具有一定的史料和艺术价值。第三层殿堂内珍藏的108套《嘎珠尔佛经》(又名《大藏经》)是研究中国佛教的无价之宝。

寺内还珍藏着两幅明代唐卡和金本巴瓶等重要文物。

<img src="p:///book/plate.pic/plate_170366_1.jpg" />

大昭寺远景

大昭寺位于今西藏拉萨市中心。当时的松赞干布为了安置他的两个妻子即文成公主和尼婆罗(今尼泊尔)尺尊公主带去的两尊佛像,决定兴建佛寺神殿。于是,由文成公主选址并设计,建起了这座寺庙。不过当时不叫“大昭寺”,而是称之为“祖拉康(意为大寺集会殿)”,清朝以后才改称“大昭寺”。

唐卡即卷轴画,大昭寺的这两幅唐卡上,绣着格鲁派供奉的密宗三佛像中的两尊。由于气候干燥,虽经500多年,至今仍然色泽鲜艳,非常完整,确属难得的艺术珍品。

金本巴瓶,为清朝乾隆皇帝于公元1792年所赐,高34厘米,通体以莲瓣纹、如意头纹、缠枝纹等图案组成,外包五色锦缎制成的瓶衣。“本巴”即藏语的“瓶”,瓶口内插有签筒,用来抽签决定灵童。乾隆帝为避免当地贵族操纵,赐给此瓶,规定在寻认灵童时,应邀集四大护法,将灵童名字和年庚用满、汉、藏三种文字写在象牙签上,放进瓶里,经活佛七天祈祷后,由各呼图克图(即蒙藏大活佛)和驻藏大臣在大昭寺认定。这个瓶常供奉在宗喀巴佛像前。

大昭寺前有相传为文成公主手植的公主柳和标志汉藏两族亲密关系的《唐蕃舅甥会盟碑》,均极珍贵,既是1000多年来汉藏人民团结友爱的历史见证,也是研究唐王朝和边疆历史的重要文物古迹。

1951年以后,国家对大昭寺加以重点保护,近些年又重加修缮,供藏族群众前往游览和朝拜。

第一章 著名的佛教寺庙 第十六节 观音菩萨道场普陀山寺庙群

普陀山在今浙江省普陀县,是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位于浙江省杭州湾外。它的东南面是著名的洛迦山,二者合称“普陀洛迦山”。普陀山呈狭长形,南北长8. 6公里,东西宽3. 5公里,面积约12. 76平方公里。最高峰佛顶山,海拔291.3米。岛上地势起伏,海岸曲折,景色秀丽,被誉为“海山第一”和“海上仙山”。

唐初时期,岛上出现了早期的佛教建筑,并开始有了观世音菩萨在这里显圣的神话传说。到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普陀山佛教各宗统一于禅宗,嘉定七年(公元1214年)正式规定该山以供奉观世音菩萨为主。于是,普陀山成为公认的观音菩萨道场。

观世音为佛教大乘菩萨之一,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的左胁侍,为西方三圣之一。在佛教徒心目中,观世音是一位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法力无边、神通广达的菩萨。佛经说:当世上众生遇到困难时,只要一心诵念其名号,菩萨就能及时观其声音,前往拯救,所以得名观世音。到唐朝,避李世民讳,略称观音。有趣的是,在印度,观音原本为男性,东传以后,观音被改造为婀娜多姿的“佛国嫦娥”。南北朝时期,我国即已出现女相观音造像,唐朝以后,寺庙里的观音菩萨已经普遍地塑成女相。由于宗教神话的渲染,普陀山上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洞,无不披上“观音圣迹”的外衣。

唐宋以后,由于历代帝王的奖掖封赐,普陀山梵宇栉比,香火鼎盛。全盛时期,全岛拥有寺院、庵堂、茅蓬建筑218座,僧尼2000余人。形成了以普济、法雨、慧济三大禅寺为中心的“海天佛国”寺庙群。

普济寺又称前寺,原名“宝陀观音寺”,已有900余年的历史。普济寺在小岛南部,从普陀山南端的短姑道头上岸后,穿过正趣亭,即可抵达。普济寺建于前山与后山之间的开阔地带,规模宏大,占地14000平方米,是普陀山供奉观音菩萨的主刹。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至十二年(公元1734年)三年时间里,建成9殿、12阁、16堂、4轩,共200余间房屋。中轴线上,现存天王殿、圆通宝殿、藏经楼、方丈殿等建筑。其中,圆通宝殿为单层重檐,是观音菩萨正殿。这里宽敞壮观,可同时容纳数千人。殿中供奉高达8. 8米的毗卢观音,四周塑有观音道场特有的观音三十三应化身。普济寺前的莲花池,面积约15亩,以盛产五色并蒂莲花而闻名。寺东南的多宝塔,建于元正统二年(公元1334年),是普陀山现存最早的建筑。塔四面五层,高32米,用太湖石砌筑而成,是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物。

法雨寺又称后寺,位于后山南麓,创建于明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初名海潮庵。后因康熙皇帝御赐“天花法雨”匾额,改名为“法雨禅寺”。经康熙时期大规模扩建,殿堂楼阁达200余间,占地47600平方米,成为普陀三大禅寺之一。法雨寺依山就势,层层升高,自前至后六重殿宇,共245间。其中观音殿(又名九龙殿),外观金碧辉煌,内部华丽精致。

慧济寺位于佛顶山山巅,创建于明代。1907年大规模重修以后,建成四殿、六楼、七宫。这些建筑雕梁画栋,工艺精致。慧济寺虽然修建较晚,规模也不大,但其布局却独具特色。主体建筑因山制宜,灵活地安排在一条横轴线上,打破了中国传统建筑中轴对称的布局。这些建筑错落有致,加上曲折的红墙,幽深的甬道,使人领略到佛门的清净幽邃,极富宗教气氛的神秘感。慧济寺所处的佛顶山山巅的白华顶,又名菩萨顶,人们如果能赶上好时机,就能在这里观赏到神秘诡奇的海市蜃楼胜景。慧济寺周围古树奇花甚多,寺西北的一颗鹅耳枥〔li历〕,是我国稀有的观赏树。

普济、法雨、慧济三大寺,都占据全岛山系的关键地形、关键部位,因而能够恰到好处地控制全岛的空间领域,有利于突出深山藏古寺的肃穆幽静气氛,也能够加强它们在海天佛国当中的主导地位。

历史上,普陀山虽然屡遭破坏,历经沧桑,却始终风光依旧,香火不绝。除了佛教寺庙群以外,普陀山上还有潮音洞、朝阳洞、梵音洞、千步沙、水晶宫等风景点20余处,幽洞奇岩,海天一色,变幻多端,景色奇丽,是我国南方以佛教名山为特色的著名海岛旅游胜地和海滨浴场。

第一章 著名的佛教寺庙 第十七节 古代建筑艺术史上承上启下的奉国寺

契丹族建立的辽朝取得宋朝的北方地区以后,佛教在东北广为传播,各地建立起许多寺庙。当时的寺庙,多为木结构建筑。这些建筑上承唐代遗风,下启宋代样式,处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的过渡时期。由于木结构建筑不易保存,辽代流传至今的寺庙已为数甚少,辽宁奉国寺大殿这一尤具代表性的建筑保存至今,就显得格外珍贵了。

奉国寺位于今辽宁锦州市义县城内东街北路,原名咸熙寺,始建于辽开泰九年(公元1020年),因寺内大殿塑有高达八米多的大佛像,所以又称大佛寺。

辽至元时的奉国寺,规模宏大,“宝殿崔嵬,俨居七佛;法堂宏敞,可容千僧……至如宾馆、僧寮、帑藏、厨舍,无一不备焉。旁架长廊二百间,中塑一百二十贤圣。”经过970多年的风雨侵袭,奉国寺建筑大多颓塌,唯有大殿至今保存完整。

大殿又名七佛殿,为五脊单檐庑殿式建筑,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高21米,立于高台之上,是国内仅存的体量最大的辽代单层木结构高大建筑。它形制稳健,结构严谨,十分雄伟壮观。殿内采用减柱法,只用了20根木柱,空间由此扩大。檐柱柱头卷杀成覆盆式,所有檐柱的上端微微向内倾斜,四根角柱倾斜角度最大,大殿的斗拱也是倾斜的,这种设计大大减轻了檐的压力,非常符合力学原理。虽经千年风雨,大殿仍巍然耸立。大殿内保存着大量辽代彩塑、彩画和元代壁画。大殿北面彩塑释迦牟尼等七尊佛像,每尊佛像前对立两名胁侍。这些彩塑佛像形象逼真,神态慈祥。胁侍们姿态各异,面露悦色。东西两山墙各绘高3.2米、宽2.9米的佛像五幅,后檐内墙壁绘菩萨像八尊,正面槛墙内侧绘十八罗汉像,正面东西两间檐墙内侧,绘11面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各一尊。殿内斗拱、梁枋上也保留了不少辽代彩绘装饰,内容包括莲荷花、宝相花、牡丹花、海石榴、飞仙等。这些彩绘有的始创于元代,有的补作于明朝,构图、设色都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尤其是椽栿上所绘的在空中赤足飞翔的42幅飞天,姿态各异,动作轻捷飘逸,色调鲜明华丽,充分体现出辽代彩绘艺术的特色,与敦煌壁画中同类题材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

现在的奉国寺,除辽代大殿以外,还有山门、牌坊、钟亭、碑亭、无量殿、僧舍、禅堂等建筑,既可供学者研究辽代建筑、彩绘、雕刻和塑像等艺术时参考,也能供游客旅游观赏。

第一章 著名的佛教寺庙 第十八节 大同的辽金佛寺华严寺与善化寺

上寺布局严谨,以大雄宝殿为主。大雄宝殿采用减柱法,共减少内柱12根,为现存辽金时期最大佛殿之一。殿内满绘壁画,不但四壁环列,天花板上也有 973 块彩画,总面积达887.25平方米,内容包括释迦牟尼传教故事、说法图、善财童子、罗汉及千手千眼观音等,一座大殿内壁画如此之多,为国内罕见。殿中央5尊佛像高3.1米,两侧20诸天身躯都向前倾斜15度,也为国内罕见。

辽统治者所属的契丹族建国前流行原始巫教,建国后仍作为一种宗教保存下来。华严寺沿袭契丹以东为上的宗教信仰,寺内主要殿宇也都面朝东方。华严寺是我国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辽金寺院建筑。

下寺布局较为自由灵活,建筑风格也比较活泼,以薄伽教藏殿为中心。薄伽教藏殿,即藏经殿,始建于辽,虽经各代重修,仍保存着辽代的木结构和梁枋、彩画、彩塑佛像。其建筑艺术向来为我国建筑史籍所称引。殿壁四周存放双层檐楼阁式藏经柜38个,里面藏有明、清经卷共1700余函,18000余册,十分珍贵。另外,寺内的文征明诗碑、金大定二年碑等,也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img src="p:///book/plate.pic/plate_170369_1.jpg" />

下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天宫楼阁”

辽金佛寺的殿堂,除应用斜拱外,往往采用减柱、移柱手法,有时减到不能再减的程度,让人产生危险之感。大同市郊的华严寺和善化寺,均始建于辽金时期,具有当时佛寺殿堂建筑的特殊风格。

善化寺在今山西大同市区南门里,又称南寺,是辽金时期陪都西京(今大同)的大型佛教寺院建筑之一。它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初名开元寺,五代时易名大普恩寺,辽代末年大部分建筑毁于兵火,金代曾予以重修。明朝正式改名为善化寺,并将其作为官吏演习礼仪的场所。

华严寺在今山西大同市区西南隅,是我国辽金时代佛教华严宗的重要寺庙之一。华严宗是唐朝兴起的一个佛教学派,在唐武宗灭佛时遭到沉重打击,辽代得以复兴,辽道宗也亲自写经。在这种情况下,华严寺得以顺利建成。这座寺庙内,曾安放过辽代诸位皇帝的石像和铜像,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它兼有皇室祖庙和佛教寺庙的双重功能。明朝中叶,华严寺被分为上、下二寺,它们各开山门,自成格局。1963年,上下两寺又连成一体,统称华严寺。

<img src="p:///book/plate.pic/plate_170369_2.jpg" />

大同善化寺

大雄宝殿是善化寺主殿,与华严寺风格一致,雄浑、粗犷,反映出辽代建筑特色。殿内佛坛上五尊四米多高的泥塑全身佛像,端坐莲台,衣纹流畅,姿容凝重。东西两侧的泥塑二十四诸天,体态丰伟,神情各异;西壁、南壁上的佛教故事画,画面线条流畅圆熟,人物形态栩栩如生。这些画虽然重画于清代,却在极大程度上保留了元代绘画的遗风。三圣殿因供奉毗卢遮那佛、文殊、菩贤像而得名。檐下左右次间各出60度斜拱,形如鲜花怒放;殿内采用减柱法,殿顶重量仅由四根大柱支撑,内部十分开阔。三圣殿是金初的代表性木结构建筑。殿内有四块珍贵的辽代石碑,其中以《大金西京大普恩寺重修大殿记》最为著名,其碑记是研究善化寺沿革的重要资料。

第一章 著名的佛教寺庙 第十九节 黄教六大寺

公元8至11世纪之间,印度密宗传入西藏,与西藏当地的苯教在斗争中相结合,逐渐形成一种新的西藏宗教,称“藏密”。因藏语尊称僧侣为喇嘛,所以俗称喇嘛教。喇嘛教派别众多,有俗称的花教、红教、白教、黄教等。

花教即萨迦派,元朝时势力最盛。花教首领八思巴得到忽必烈重用,被封为国师,负责管理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行政事务。八思巴以吐蕃字母为基础创制了八思巴文,为促进汉、蒙、藏文化交流作出过重要贡献。西藏的萨迦寺是驰名中外的花教寺庙,属于西藏少有的藏书和写经中心。红教崇信旧密咒,创建于十二三世纪;白教重视口授密法,元末发展到鼎盛时期。

黄教即密教格鲁派,15世纪初由宗喀巴创立。人们因该派僧人穿戴黄色僧衣僧帽,故称之为黄教。黄教确立了佛教寺院森严的等级制,一切权力集中在后世习称的班禅和达赖喇嘛两个最高教主之手。就教阶而论,班禅高于达赖,但因明清以来赋予达赖世俗政权权力,所以达赖的实际声望和影响超过了班禅。达赖住在布达拉宫,班禅住在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明清时期,黄教在西藏、青海和蒙古等地得到广泛传播,建立了许多寺院。

黄教的寺庙称为喇嘛庙,一般由经堂、佛殿、噶厦、扎仓与康村几个部分组成。经堂用来诵经,佛殿用于供佛,噶厦用来办公,扎仓为附设的佛教学院,康村则是喇嘛僧舍。小型喇嘛寺为方形四合式碉楼, 平面布局与藏族民居大体相似。大型喇嘛寺的布局则各具特色。有轴线的喇嘛寺,多建于河谷、山间的平缓地带,主体建筑居中,附属建筑或呈十字展开,或居四角,以方或圆的形状均匀对称分布,与佛教五方四天之说相对应。无明显轴线贯穿的喇嘛寺,多依山势走向高低建筑,房屋建筑多以白色为主调。布局错落自然,杂而有序。主要建筑跨度大,装饰力求精美繁富。黄教寺院以西藏的扎什伦布寺、色拉寺、哲蚌寺、甘丹寺和青海的塔尔寺、甘肃的拉卜楞寺最为著名,被称为黄教六大寺。

扎什伦布寺在今西藏日喀则市南尼色日山下,明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年)由一世达赖主持兴建。“扎什”藏语意为“吉祥”、“福寿”,“伦布”梵文音为“须弥山”,意即堆集。“扎什伦布”即“吉祥的堆集”。明末四世班禅掌权后,扎什伦布成为历世班禅举行宗教和政治活动的中心,为格鲁派第四大寺。

寺院依山傍水,周围筑有城垣,方圆约2公里,内设脱桑林、夏孜、吉康、阿巴四大扎仓(经学院),有殿堂数十处,层楼重叠,金顶碧瓦,巍峨庄严。寺内收藏的佛像、唐卡、刺绣、珍玩、供器、瓷器等极为丰富。其豪华可与布达拉宫媲美。其中有明清两代皇帝颁发的大量金玉印章、封诰敕书及镌刻着八思巴文的元代“大司徒印”印章,有形象生动、风格迥异的壁画,有银皮包裹、镶嵌各色宝石的辉煌灿烂的历世班禅灵塔,这些都是研究西藏宗教和藏汉关系史的重要资料。

甘丹寺,又名噶丹寺,在今拉萨东面约60公里的达孜县境内,明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由宗喀巴兴建,为格鲁派的第一座寺院。全寺由措钦大殿、扎仓、康村(佛殿名)、米村(佛殿名)以及佛堂僧舍等50多座建筑组成,群楼重叠,气势雄伟,寺院规模相当于三个布达拉宫。甘丹寺僧人定额为3300人,宗喀巴的法座继承人、历世格鲁派教主甘丹赤巴即居于此寺。寺内藏有许多明代以来的文物和工艺品,还保存着宗喀巴的遗体和历代甘丹赤巴的遗体灵塔。

哲蚌寺在今拉萨西北10公里处,建于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全寺依山而起,联成一座山城,又以白色为主调,远望犹如雪白的米堆,于是即以“米堆”为名,音译成汉语即“哲蚌”。哲蚌寺由果芒、罗色林、德央、阿巴四个扎仓和措钦大殿、甘丹颇章宫、康村等建筑组成。1951年以前僧人曾逾一万,是喇嘛教最大的寺院。正殿措钦大殿,面积185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六、七千人。甘丹颇章宫,是二世到五世达赖移居布达拉宫之前的宫室。五世达赖时,这里还一度成为西藏地方政权的中心。所以历世达赖都以此寺为母寺。寺内扎仓规模大于其他寺庙,藏书丰富。这里收藏着丰富的历史文物、佛教经典和工艺美术品,其中以三部《甘珠尔经》最为珍贵。

色拉寺在今拉萨北五公里处,建于明永乐十六年(公元1418年),依山面河,规模宏大。全寺由措钦大殿和结巴、满巴、阿巴三个扎仓组成,1959年时寺僧达到9000人。措钦大殿的弥勒等铜铸佛像,造型精美,风格近似尼泊尔和印度特色。

甘丹寺、哲蚌寺和色拉寺合称为拉萨三大寺。

塔尔寺在今青海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得名于大金瓦寺内纪念宗喀巴的大银塔。整个寺院依山势起伏,由大金瓦寺、小金瓦寺、小花寺、大经堂、九间殿、如意宝塔、太平塔、菩提塔、过门塔等大小建筑,组成完整的汉藏结合的建筑群。

大经堂是塔尔寺宗教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所在地,为藏式平顶建筑,面积1981平方米。堂内设有上千个蒲团,这些蒲团当地叫做“佛团垫”,可供2000多名喇嘛集体诵经打坐。数以百计的经卷存放在四壁的经架上,好象一座小型的图书馆。大经堂下设居巴、参尼、丁科、曼巴四大扎仓。居巴扎仓是研究密宗教义和逻辑学的机构;参尼扎仓是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研究佛教显宗教义的机构;丁科扎仓是研究天文、历算、占卜以及工艺的机构;曼巴扎仓是研究医药治病的机构。

塔尔寺的雕塑享有盛名。如九间殿的如来、文殊、观音、金刚手、宗喀巴等塑像,造型敦厚谨严,神态肃穆庄严,观音仙女常被列为塔尔寺雕塑的代表作。不过,塔尔寺还有更为出名的,那就是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这三绝。

酥油花是一种独特的藏族雕塑艺术,为塔尔寺艺术三绝之首。它以酥油为原料,彩塑成各种形象,来表现生动的场景或故事。相传,文成公主进藏时,藏族人民想给她献上鲜花表示欢迎和敬意。可是当时正值隆冬,采不到鲜花,聪明的藏族人民于是用酥油塑了一束鲜花来替代。公主非常感动,把这束酥油花供在大昭寺的佛像前。从此,酥油花逐渐在西藏流传开来。明朝宗喀巴进行宗教改革时,酥油花传到甘、青、藏各地,从此在宗教文化艺术中心塔尔寺扎下了根。每年春节前几个月,酥油花艺人便把纯净的白酥油和各种矿物质染料糅和在一起,塑造各种人物、花鸟草虫以及各种宗教神话故事,赶在一年一度的元宵节灯会上展出。几百年来,塔尔寺的酥油花制作技艺日益精进,使塔尔寺的酥油花独放异彩。在每一组故事中,尽管人物有时多达一二百,小的人物造型只有拇指那么大,但不论人物花卉,还是草木鸟兽,塑造得都是那么细腻匀称,比例适当,形神兼备,惟妙惟肖。

塔尔寺的壁画多用矿物质颜料绘成,经久不变色。有的直接绘在墙壁上,有的绘在栋梁上,而最多的则是绘在布幔上,悬挂或钉在墙上。每年六月观经会上,将十几丈长的大佛像在山坡上凉晒,围观瞻仰者常达数万人。

堆绣是用各色绸缎剪成各种形状,塞入羊毛、棉花等东西,在布幔上绣上具有明显立体感的佛像、佛教生活故事、山水、鸟兽等画面,显得异常生动活泼。

塔尔寺一向是西北地区佛教中心,在全国和东南亚一带也享有盛名。每年农历正月、四月、六月、九月举行四次大法会,尤其是正月十五的大法会,以它许多美妙的宗教传说、神话故事和酥油花、壁画、堆绣“三绝”,总是能吸引数以万计的蒙、藏、汉等各族群众,前来瞻仰朝拜。

黄教六大寺院中,拉卜楞寺的历史是最短的,它位于甘肃夏河县大夏河岸边,是甘肃南部藏族地区最大的寺院,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喇嘛最多时达3000余人,现在寺内还有能煮四头大牛的铜锅。过去,这里曾经是甘肃、青海、四川等省藏族地区的政治、宗教、文化中心,下辖寺院108所,喇嘛总数达二万名。拉卜楞寺搜集和保存的藏族文化典籍,是全国各藏传佛教寺院中最为丰富、齐全的。拉卜楞寺的藏书,始于二世嘉木样(寺主)久美昂吾,他建立起规模宏大的藏书楼,搜集、求购了大量图书。久美昂吾以后的历世嘉木样,继续发展藏书事业,使藏书不断增多。据1959年的统计,拉卜楞寺各类藏书17833种,其中医药类262种,全集类12000种,因明类789种,密宗类735种,经咒类164种,传记类380种,天文历算类547种,修辞类108种,加上《甘珠尔》、《丹珠尔》以及宗喀巴等全集12000多部,所有藏书至少有10万多部。1782年,伴随寺庙规模的扩大,拉卜楞寺创办了藏医学院“曼康”,全名为“曼巴扎仓索日央盘琅”(意为“医药学院医明利人洲”),开始了培养医学人才的教育。从创始自今200多年,拉卜楞寺医药学院形成了一套完整而严格的教学制度,十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现在,该院制作的“洁白丸”、“九味沉香散”、“九味牛黄散”三种药剂,已列入国家医典。

第一章 著名的佛教寺庙 第二十节 北京最大的喇嘛庙雍和宫

檀木大佛也在万福阁内,不过从时间上讲是先有大佛,后有万福阁。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西藏发生了反对达赖的叛乱,清政府派兵予以平定,并将军政大权交给当时的七世达赖,达赖非常感激,思有所报。此时恰好听说乾隆想在雍和宫新建楼阁,便从尼泊尔国王手中买下一根长26米、直径八米的印度白檀木,从西藏送到北京雍和宫。后来,清廷用这根檀木雕成了一尊高18米、径宽八米的大佛(剩余的八米埋在地下)。佛像的西藏名叫“占巴”,汉语里叫“弥勒佛”,意即未来佛。它满身贴金,头戴金冠,装饰极为华贵,作挟天盖地手势。待佛像放置好以后,才着手修阁。檀木大佛已被收入英国《吉尼斯世界大全》,被认定为世界上最大的木雕佛像。万福阁以大佛为中心,列柱架梁,形成一个从地面到阁顶共三层的竖井般的空间,人们可沿楼梯和环形走廊,从不同的高度和角度观瞻大佛。万福阁两侧各有一小阁与之并列,三阁之间以木构飞廊相连,构成一座新奇的整体造型。

五百罗汉山在法轮殿宗喀巴像背后,先用一巨大檀香木雕成山形,再用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制成五百罗汉。山高3.37米,宽3.45米。五百罗汉形态各异,色泽鲜丽,浑然一体。

<img src="p:///book/plate.pic/plate_170371_1.jpg" />

雍和宫万福阁

雍和宫在今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大街路东,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原为雍正帝当皇子时的官邸,他被封为雍亲王后改称亲王府。雍正即位后,将这里作为行宫。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改名雍和宫,这里成为雍正帝进行封建统治的秘密活动中心。后来用于停放雍正灵柩,供奉雍正影像,并召来许多喇嘛诵经。宫内主要建筑的琉璃瓦由绿色改为黄色,升格到与宫殿同一等级,自此成为清帝供祀祖先的影堂。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清朝中央政府为了团结信奉喇嘛教的蒙、藏等族上层首领,将雍和宫正式改为喇嘛庙。从此雍和宫成为喇嘛教黄教的上院。最盛时有喇嘛900名。

楠木佛龛在万福阁内,龛内正中供着一尊铜铸释迦牟尼像,佛像的佛龛和周围的火焰光芒,由金丝楠木精雕而成,工艺十分复杂。

雍和宫珍藏着许多重要的宗教文物。其中五百罗汉山、楠木佛龛、檀木大佛为稀世珍品,被誉为雍和宫“三绝”,在国内外都享有盛名。

第一章 著名的佛教寺庙 第二十一节 承德外八庙

在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的东面和北面的山坡台地上,排列着大小11座喇嘛寺庙,其中八座由朝廷派驻喇嘛,喇嘛银饷也由专司少数民族事务的理藩院发放,因其位置在京城之外以及避暑山庄之外,所以人们习惯上称之为“外八庙”。当时,清朝中央政府为了团结国内少数民族,特别是信奉喇嘛教的蒙、藏等族的上层首领,实行了一系列的怀柔政策。1713年至1780年外八庙的修建,就是这种政策的具体体现之一。

普宁寺别名大佛寺,位于避暑山庄东北约2.5公里,建于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这一年五月,乾隆帝出兵伊犁,平定了准噶尔部达瓦齐汗的叛乱,十月,乾隆帝在避暑山庄大宴各族王公,分封爵位。为团结众心,又仿康熙战胜漠北喀尔喀蒙古后建寺的做法,取普天安宁之意,建普宁寺,以期达到“自雪山葱岭,以逮西海之广大臣民安居乐业、永永普宁”的目的。

普宁寺面南坐北,分为前后两部。前部为伽蓝式,后部为“曼荼罗”式(曼荼罗意为聚集)。主殿大乘之阁象征着须弥山,两侧有象征太阳和月亮的日殿、月殿。殿四周的黑、白、红、绿四色塔,代表佛的四智。阁前后左右的梯形殿,假山上的方形殿、月形殿和日形殿,代表四大部洲,即南方赡部洲、北方俱卢洲、东方胜神洲、西方牛贺洲。另外的八个白色小台,则代表八小部洲,构成佛教所认为的世界格局。整个建筑融合了汉、藏和印度的艺术风格,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阁内的一尊大佛,由松、柏、杨、榆、椴五种木料雕刻相拼而成,高22.28米,腰围15米,是我国最大的拼凑木雕佛像。木佛神态安详,眉目生动,衣纹清晰自然,不愧为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普乐寺俗称圆亭子,在避暑山庄东面约二公里的山岗上,建于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相传乾隆与少数民族首领到避暑山庄秋巡时,看到安远庙之南有一块广阔的平地,可东望磐锤峰,于是采纳内蒙西藏佛教章嘉活佛的建议,在此建寺,依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意,取名普乐寺。普乐寺面积24000平方米,前部为汉族传统式样的寺庙,主体建筑在后部,是一座巨大的阇城(坛城)。在一个三层方形高台上,建有形似北京天坛祈年殿的旭光阁,上圆下方,象征天地。阁内圆形须弥座上,有一座大型立体“曼陀罗”模型,上面供奉上乐王铜佛像。全寺为汉族建筑,但宗印殿屋脊正中琉璃塔、左右配殿金刚塑像,又具有喇嘛教特点。每年正月初一、十五,外八庙各庙喇嘛聚集普乐寺念经,但此寺平日没有固定喇嘛。

<img src="p:///book/plate.pic/plate_170372_1.jpg" />

普陀宗乘之庙

普陀宗乘之庙,因仿照西藏布达拉宫式样而建,所以又叫小布达拉宫。位于避暑山庄之北,占地22公顷,是承德外八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寺庙。乾隆三十年(公元1769年),乾隆帝60大寿,第二年皇太后80大寿,为了祝寿,特地于乾隆三十二年建起了这座庙。普陀宗乘是藏语“布达拉”的汉译。庙坐北朝南,背山面河,围墙向北交于山顶,形成强劲有力的轮廓线。庙内近40座大小建筑,以藏族建筑风格为主,同时又融合了汉族建筑的一些特点。自山门、碑亭、五塔门至琉璃牌坊,均衡对称,具有汉族风格;琉璃牌坊后面约30座建筑依山就势,布局灵活,雄伟高大,具有强烈的藏族宗教建筑风格。碑亭中的《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碑,记载了一件不寻常的历史事件。蒙古厄鲁特的土尔扈特部与准噶尔部,早年居于新疆北部塔尔巴哈台一带。明末两部不和,土尔扈特部西迁到伏尔加河下游。土尔扈特部北与沙俄为邻,沙俄待之如藩属,征税征兵,奴役剥削日益加剧,土尔扈特部怀念祖国。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平定准噶尔部叛乱后,土尔扈特冲破沙俄军队追击阻拦,历经千险,万里跋涉,回归伊犁,清政府给予安置抚恤。普陀宗乘之庙落成时,正值土尔扈特首领来承德朝觐皇帝,乾隆分外高兴,立下这块碑作为纪念。该庙最后一组25米高的大红台建筑,建立在17米高的巨大的台基上,犹如耸立在蓝天之中。台的墙面上排列着真真假假九层藏式梯形窗。台顶正中的万法归一殿,从下面看,只露出一个镏金的殿顶,又衬托着大殿左右权衡之界亭和慈航普渡殿的翼檐。普陀宗乘之庙的吉祥天母骑骡铜像,世所罕见。她相貌凶狠,身披人皮,颈挂人头,传说她能在每年正月初一出来降妖捉怪。另外,五塔门的五座喇嘛庙,相传为佛教中的胜利塔,表示长寿。

须弥福寿之庙又称行宫,位于避暑山庄之北,普陀宗乘之庙以东,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当时西藏政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六世请求来承德朝觐,并祝乾隆70寿辰。乾隆对此极为重视,仿顺治为到北京朝见的达赖五世建寺之先例,在承德按班禅西藏住所扎什伦布的形式,修建此庙,作为班禅的行宫。须弥福寿,是藏语“扎什伦布”的汉译。寺庙建成后,朝廷选派180名内地喇嘛在此学习藏经。这在当时对加强中央和西藏地方政权的关系,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有着重大的意义。庙的布局分前、中、后三部。中部由琉璃牌楼往北至大红台,是全庙的中心。大红台内的妙高庄严殿,供班禅讲经传法;台西北的吉祥法喜殿,供班禅来承德时下榻使用,其陈设非常豪华,后来都被军阀抢劫一空;台东的御座楼,则是乾隆帝的休息处。整座庙从外观上看是藏式建筑,从内部布局上看,却又有不少汉式建筑特点,充分体现了汉藏建筑艺术的巧妙结合。

第二章 著名的道教宫观 第一节 天下第一福地楼台观

曹魏末年,道士梁谌〔辰〕在楼台观师法学道。传说晋惠帝永兴二年(公元305年),太和真人尹轨降于楼台观,将《日月黄华上经》、《水石丹法》和《楼观先生本起内传》等传授给梁谌,从此,北朝有名道士聚集此地,楼台观也成为当时的道教重地。

现存建筑以宗圣宫为主体,观内有说经台、炼丹炉、吕祖洞、栖真亭、衣钵塔、化女泉、仰天池、老子系牛柏和银杏树等众多的道教名胜。观内保留着历代碑碣石刻70多件,其中李白、欧阳询、苏轼、米芾、赵孟頫等著名文人、书法家及元、明、清诗人名士的诗词和手迹,是研究道教史的珍贵文物资料。

楼台观在今陕西周至县城东南20公里的秦岭山麓。始建于周朝,初名草楼观、紫云楼。相传周大夫函谷关令尹喜,为观测天象,在此结草为楼。后来老子入关,在楼南高岗上筑台,讲授五千言,故称说经台,也有称楼观台的。

隋唐时期,楼台观最为兴盛。隋初,楼台观宫宇得到重修,道士达到120人,成为当时有名的道教中心之一。隋末,唐高宗李渊起兵晋阳,楼台观道士曾提供粮食,予以支持。到唐代,该观不但获得赏赐,而且还得到10顷基业田,奉敕大兴土木,建起台、殿、阁、宫、亭、塔、洞、池、泉等50余处,成为道教楼观派的主宫,并被称为“天下第一福地”。

现在的楼台观,碧草铺地,绿荫蔽天,环境秀丽清幽,是陇海线上的一个著名旅游胜地。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反映了外来宗教、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道教的流行所反映的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信仰对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道教以先秦道家老聃(即老子)为教祖,宣扬炼丹修持,得道成仙,信奉老庄思想,以老子的和庄子的《南华经》作为经典。公元142年,东汉张道陵创立道教,此后日渐流行,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乃至人们的风俗习惯,都产生过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第二章 著名的道教宫观 第二节 老子故里太清宫

太清,即道家所说的天道、天空,传说是神仙住的地方,道徒常常用它来作为宫观的名称。

河南鹿邑县东五公里的厉乡沟,原为古代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传为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故里。这里的太清宫曾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道观之一。

太清宫创建于东汉桓帝延熹八年(公元165年),经唐高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大规模扩建后,方圆达10多里。武则天光宅元年(公元684年),尊老子母为先天太后,在太清宫北面建洞霄宫。洞霄、太清二宫隔河仅相距半里,于是建会仙桥将二者连成一体,使太清宫占地总面积达872亩,宏伟壮阔,盛极一时。

唐宋间太清宫累遭兵火,金、元、清各代虽然进行过不同程度的重修、续修,但规模已不如前。现存正殿五间、殿前铁柱、四周汉柏和唐、宋、金、清历代古碑。殿前铁柱高一米余,粗约10余厘米,相传为老子任“柱下吏”时的官职标志。老子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因伏案疾书,写字很累,于是周王赐给铁柱一根,供他依靠,并封他为“柱下吏”。另外,唐代碑和宋真宗书碑,高大雄伟,保存完整,也比较珍贵。

第二章 著名的道教宫观 第三节 以宋代木结构三清殿著名的玄妙观

玄妙观在今苏州市观前街,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古道观。玄妙观始建于西晋咸宁二年(公元276年),迄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初名真庆道院,唐宋时更名开元宫、天庆观。102 二 著名的道教宫观宋时曾多次重建扩建。元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开始使用玄妙观这一名称。

其中,三清殿重建于南宋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是当时名画家赵伯驹之弟赵伯骕〔su肃〕设计的。大殿面阔九间,共45米多;进深六间,共25米多。整座建筑气势宏伟,为国内最大和最古老的道观殿堂之一,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大殿前面有宽敞的月台,月台的正面与东西两面各有一处踏垛,殿前南面与月台周围

有石雕栏杆,栏板和台基上有浮雕的人物和飞禽走兽,虽经后代重修,但西南面还保存着宋代遗作。殿前后和东西砖墙、格扇、门窗等都是后代所建,但木结构梁架、斗拱等部分基本上还是宋代遗物。殿中砖制须弥座,高1.75米,分为上中下三层,雕刻华丽。座上的三尊泥塑装金三清像,也是宋代遗物。1949年以后,曾对三清殿多次进行修整,植树绿化,使三清殿基本上恢复了数百年前的旧貌。

<img src="p:///book/plate.pic/plate_170375_1.jpg" />

须弥座

第二章 著名的道教宫观 第四节 正一道本山江西贵溪上清宫

上清为道教三清境(即上清、太清、玉清)之一,为太上老君所居之境。以这一道教术语命名的江西贵溪龙虎山上清宫,是历史上道教正一道的著名宫观。这里也是正一道活动的本山。

正一道,又称正一派,是元代以后与全真道并列的道教两大派别之一。正一道主要宣扬鬼神崇拜,以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禳灾等活动为主。这一派的道士一般都有家室,也不避荤腥,所以人们称之为俗家道士或火居道士。正一派主要流行于中国南方。

江西贵溪上清宫原名传箓坛,是历代天师传道的场所,也是祀奉道教教祖太上老君的地方。据记载,此宫为张道陵第四代孙张盛于西晋永嘉年间(公元307-313年),自汉中移居龙虎山后所创建。古典文学名著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的故事,就是以上清天师府和龙虎山为背景而写的。

唐朝时,传箓坛改名上清宫,并得到扩建。宋初,这里宫房朱檐丹柱,楼高十丈。钟鼓楼内,铜钟轻轻一击,声音缭绕不绝。右边的三宫24院,建筑雄伟,十分壮观。此后历代,上清宫均得到修葺,名称几经改易,至清康熙十年(公元1697年),最后定名为太上清宫,简称上清宫。

上清宫现存建筑有福地门、九曲卷、下马亭、午朝门、钟楼、玉门殿、东隐院以及龙虎仙峰等。周围保存了不少元、明碑刻,这些对研究我国道教史和道教建筑艺术,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二章 著名的道教宫观 第五节 青城山道教建筑组群

青城山有“道教第五洞天”之称,位于今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15公里。全山周围约120公里,有36峰,72洞,108处胜境。青城山峰峦叠嶂,林木青翠,终年常绿,加上诸峰环绕,状如城廓,故名青城。从东汉末年起,即开始有五斗米道徒在此活动。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隋唐时,青城山上已建起建福宫、上清宫、清都观、长生观、常道观、文昌宫、青皇观、中皇观、上皇观、储福观、延庆观、威仪观等大型道观,初步形成了道教建筑组群的规模,青城山也因此逐渐成为闻名海内的道教圣地。宋明以后,青城山上又陆续增建中小道观,最盛时道观多达40余所。五代诗人唐求写诗盛赞说:“数里绿山不厌难,为寻真诀问黄冠。苔铺翠点仙桥滑,松植香梢古道寒。昼旁绿畦薅嫩玉,夜开红灶燃新丹。钟声已断泉声在,风动茅花月满坛。”天师洞山门的石壁上刻有近人的一篇短文,里面说:“顾青城山于亦雄亦奇亦秀之外,而其幽邃曲深似剑阁、三峡,峨眉皆无不逊色,故以天下幽标明其特点。”青城山现存宫观38处之多,主要的有古常道观、祖师殿、上清宫、朝阳洞、建福宫、玉清宫、圆明宫等。

古常道观即天师洞,位于青城山腰第三混元顶峭壁间,是青城山道教建筑组群的主宫。它始建于隋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初名延庆观,唐朝时改称常道观,宋朝时又改名昭庆观、黄帝祠。现存殿宇为清末重建,主要有三清殿、三皇殿、黄帝祠、灵祖楼、天师殿、祖堂等。这些建筑金碧辉煌,庄严雄伟。三清殿是常道观的最大建筑,内塑三清像。楼上珍藏的明代木刻浮雕花屏,精致美观,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精湛艺术。观内历代碑刻楹联比比皆是,形成一个自然的书法展览馆。董其昌、郑板桥、冯玉祥、于右任等古今名人都留有手迹。其中一幅以道意作为内容的楹联题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联借鉴老庄语体,将玄而又玄的道教思想一语道破,堪称佳作。观后天师洞洞右塑张道陵30代孙虚靖天师张继先像。洞北耸立一巨石,上刻“降魔”二字。相传当初张道陵在此结茅传道、降服妖魔时,雷轰电掣,巨石挡道,于是挥剑一劈,使巨石一分为三。今日所见,三石互相依傍,人称“三岛石”。这里浓荫蔽日,沿石缝中小道扶岩而下,听泉水环流,避暑纳凉,实为快事。常道观内古树甚多,千年以上的银杏树,相传是东汉时第一代天师张道陵手植。此外还有唐代种植的岐棕、明代的仙人松、清代三世同堂的公孙橘、近代神奇的三岔棕等。

上清宫规模仅次于常道观,位于青城山山巅之高台,始建于晋代,唐末五代时曾为前后蜀王的避暑行宫,有殿宇13重。现存玄元殿、文武殿、道德堂、灵官殿等,为清朝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重建。宫门“上清宫”三字,为蒋介石1940年所题。宫前山岩有黄云鹤题“天下第五名山”、“青城第一峰”刻石。宫左二井,一方一圆,泉源暗中相通,人称“鸳鸯井”。宫右一池,形如半月,池深数尺,一年四季不竭不溢,传说为仙女麻姑浴丹处,故名麻姑池。从宫后拾级而上,可达海拔1600米的第一峰绝顶。站在新修的呼应亭上,可俯瞰都江堰市全景。远眺川西平原,岷江如带,平畴庐舍,宛如图画。当然,如果您的机会好,还可在这里看到日出和云海。

祖师殿古名清都宫,又名真武宫,创建于晋代。它位于青城山山腰,背倚轩辕峰,面对白云溪,相传黄帝访仙人宁封子,问“龙蹻〔qiao敲〕飞行之道”,故又名轩皇台。唐睿宗女玉真公主、金华公主曾在此修道并羽化,唐杜光庭、薛昌、宋张愈等则曾在此隐居。陆游《游杜光庭读书台》诗写道:“山中犹有读书台,风扫晴岚画幛开。华月冰壶依旧在,青莲居士几时来。”宫侧的闻胜亭,为冯玉祥出资修建。抗日战争期间,冯玉祥将军曾寓居清都宫,得闻日本投降,喜不自胜,于是建亭刻石以记其事。

建福宫创建于唐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原名丈人观,宋代改名会庆建福宫,宫周围古木参天。后殿李善济撰书的一幅长联,每联字数达197字,居国内第三长。宫左留有明代庆符王妃在此避暑时的梳妆台遗迹。楠木林中设置许多石桌石椅,可供游客品茗弈棋,赏景清谈。

青城山作为道教圣地,以它的庄重与神秘,令无数信男善女倾倒在它的脚下。作为名胜,以它幽雅美丽的环境和丰富的宗教文化内涵,必将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

第二章 著名的道教宫观 第六节 成都最大最古的道教宫观青羊宫

青羊宫在今四川省成都市西南通惠门外,南面百花坛、武侯祠,西望杜甫草堂,占地12万平方米,是成都现存最大最古的道教宫观。

青羊宫古时称为青羊肆、青阳观,相传老子在此出真得道。汉扬雄《蜀王本纪》说:“老子为关令尹喜著,临别曰:‘子行道千日后,于成都青羊肆寻吾。’”时隔3年,老君降临此地,尹喜如约前来,老君显现法相,端坐莲台,为尹喜敷演说法。自此以后,青羊观便成为神仙聚会、老君传道的圣地。青羊宫始建年代已不可考,三国之际取名“青羊观”,唐代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以后,升观为宫。唐宋时期青羊宫变得十分兴盛,唐乐朋龟的《四川青羊宫碑记》说:“冈阜崔嵬,楼台显敞,齐东溟圆峤之殿;抗西极化人之宫,牵剑阁之灵威,尽归行在;簇峨眉之秀气,半入都城。烟粘碧坛,风行清磬。”明朝末年,青羊宫毁于兵火,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予以重建。据记载,当时的青羊宫有三清、五凤、万寿等殿;紫气、八卦、降生、说法等台;真武、纯阳、三官等堂;还有左右庑、山门、桓墉等建筑。

青羊宫是西南地区按照中原道观制式兴建的典型道观,现存主要建筑有山门、灵祖楼、混元殿、八卦亭、三清殿、斗姥殿、降生台、说法台、唐王殿等,由南至北,从低到高,布置在一条中轴线上。经堂、斋堂、客堂、印经院等分布两厢,布局极为规范。其中,三清殿和八卦亭最具有特色。

自唐代以来,每年农历二月十五,人们都要在青羊宫举行老君会(俗称花会)。由于气候温和、土肥水足,成都地区很早就盛产花木,尤以海棠、梅花最负盛名。唐宋以后,花木交易与青羊宫庙会结合,逐渐形成花会。花会会期可长达一个半月。花会期间,四川各地特产纷至沓来,成都著名小吃和川菜应有尽有,富于地方色彩的川戏、曲艺大显身手,游人摩肩接踵,熙熙攘攘,热闹非常。青羊宫花会历代相沿,至今尤盛。现在,青羊宫被列为全国重点开放宫观之一,正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动人的传说,迎来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和国内游客。

青羊宫建筑群中保存最好造型最为华贵的首推八卦亭。八卦亭在三清殿南面,始建年代不详,只知它重建于清同治光绪年间。整体建筑共三层,立于重台之上。下层亭基为四方形,每边长15米,上层亭基为八边形,亭身呈圆型,象征古代天圆地方之说。整座亭子四周没有墙壁,只有龟纹隔门和云花镂窗,石门槛成月牙形,圆形地坪铺设赭色石板,向南正门是十二属相太极图的浮雕。全亭为木石结构,由枋、棁〔zhuo捉〕、拎、桷〔jue决〕等凿成穿孔,斜穿直套,纵横交错,丝丝入扣,不加一栓,不用一楔。八卦亭由内外双排16根擎檐石柱支撑。每根石柱高约4.8米,直径约50厘米,由巨石凿成。其中,立在外檐八角角端的八根盘龙柱,是八卦亭的艺术精华所在。腾云驾雾、栩栩如生的浮雕镂空的八条金龙,盘绕石柱,气势磅礴,黑柱、白云、金龙,色彩分明,是我国罕见的石雕艺术精品。传说八卦亭重建完工之际,向北对着三清殿的右首石柱上的盘龙复活,试图离柱升天,恰遇道长夜观星象发现,一神拳将它钉死在石柱上。从此,这条龙身上便留下了拳头的印迹。每次整修,工匠们都有意原样保留这个拳印,增添了八卦亭龙柱的传奇色彩。八卦亭的顶部,覆盖黄绿色琉璃瓦, 取重檐八角攒〔〕尖顶造型。每层飞檐都精雕狮、象、虎、豹。各种吻兽镶嵌在雄峙的翘角上。屋面上八根琉璃空镂釉瓷花方砖镶砌的背脊,流线型向下延伸,两面复贴碗瓷花飘带,线条自然流畅。它的尾端脊背上,盘绕着张牙舞爪的琉璃青龙, 昂首云天。屋顶莲花瓣衬托着独具风格的琉璃葫芦宝鼎,高约3.6米,在阳光照耀下,熠熠闪光,蔚为壮观。亭内石刻对联“西出函关佛子拜,东来鲁国圣人参”,很有意趣。说的是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时,佛教僧侣向他顶礼膜拜,到东边的鲁国时,连圣人孔子也要向他参拜问道。历史上孔子向老子问道,确有所据,但老子在世时,中国还不知佛教为何物。说佛徒拜老子,纯属子虚乌有,但它反映了中国历史上抑佛扬道、佛道之争的现象,也间接地反映出中国古代儒、佛、道三教合一的些须轨迹。八卦亭布局紧凑,精巧大方,整座亭上共雕有81条龙,象征老子八十一化身。另有64卦,这是根据道教阴阳八卦的学说而设计的,也是道教教理“天圆、地方、阴阳相生、八卦交配成万化”的哲理象征。

<img src="p:///book/plate.pic/plate_170378_1.jpg" />

攒尖顶

第二章 著名的道教宫观 第七节 南宋道教中心之一洞霄宫

道教中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的说法,它既体现了道教传播、发展的地域分布情况,也反映了某地在道教中所处的地位。洞霄宫所处的大涤山列名三十六小洞天之第34位。

洞霄宫在今浙江临安县汪家埠大涤山中峰下的大涤洞前。西汉元封三年(公元前180年)开始在大涤洞前建宫坛,作为祈福的场所。唐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奉敕建天柱观,乾宁二年(公元895年)钱缪又予以改建。北宋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奉敕改名洞霄宫。

洞霄宫是唐宋时期南方的道教中心。南宋时,凡是宰相大臣,退职以后,都冠之以洞霄宫提举这一官衔。

元、明、清时期,洞霄宫多次毁于兵火,又多次重建。全盛时期殿宇宫观极为宏大,占地面积达80余亩。现在仅存的两进院落,均为清末建筑。

第二章 著名的道教宫观 第八节 道教全真派第一丛林白云观

白云观在今北京西便门外滨河路,在700多年时间里号称“道教全真第一丛林”,是北京历史上最为著名、也是北京现存规模最大的道观建筑。

相传白云观创建于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原名天长观。金正隆五年(公元1160年)毁于火灾,七年后重建,取名十方大天长观,观内建筑分为中、东、西三路,殿堂廊庑150余间。金泰和三年(公元1203年)改名太极宫。元太祖成吉思汗西征时,邀全真派道士丘处机一同前往。丘处机劝他少行杀戮,得到赏识。后来,116 二 著名的道教宫观成吉思汗命丘处机住持该宫,予以重修扩建,并改名长春宫。1227年丘处机死后,其弟子改名为白云观。过去,每年正月十九日,人们都到这里来会神仙,实际上是纪念丘处机。

<img src="p:///book/plate.pic/plate_170380_1.jpg" />

白云观

1956年和1980年,白云观曾两次大修,现在是中国道教协会会址。

四御殿为二层建筑,上为三清阁,内藏明正统年间刊刻的《道藏》一部,是珍贵的道教文献。丘祖殿为主要殿堂,内有明代所塑的丘处机像,塑像下埋有丘处机的遗骨。清代重建白云观时,将布局佛寺化,但建筑细部装饰画仍然采用道教图案,如灵芝、仙鹤、八卦、八仙等,富于层次和变化。

白云观保存着大量的碑刻,如重修碑记、捐产碑记、亩产碑记、香火碑记等,保留了白云观历史沿革和变迁的有关资料。但论著名,莫过于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所书的老子刻石。

第二章 著名的道教宫观 第九节 福建道教中心武夷宫

武夷宫又名冲佑万年宫,在今福建崇安县境内武夷山九曲溪口,大王峰南麓,是武夷山最古老的一座宫观。

武夷宫始建于唐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初名天宝殿,南唐时称会仙观,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大加扩建,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改名为冲佑观,元代改称万年宫,明代称冲元观,清代名冲佑万年宫。武夷宫曾屡遭火焚,屡经重修,宫内以三清殿为主,前有汉祀亭、拜章台,后有宾云亭、玉皇阁、法堂:东西还有廊庑、祠堂等。历代为福建道教中心和我国著名道教胜地之一。

宋明两代,武夷宫规模宏大,殿宇多达300余间,列为宋代九大名观之一。宋代著名学者朱熹、陆游、辛弃疾等曾先后以“提举”之职在此主管观事。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抗倭名将戚继光奉调移镇蓟州,途经武夷山时,曾在武夷宫三清殿题诗曰:“一剑横空星斗寒,甫随平虏复征蛮。他年觅取封侯印,愿向君王换此山。”表达了他对此地的热爱与眷恋。

武夷山为福建第一名山,也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从武夷宫前溯流而上,半天时间即可以看尽7.5公里长的名胜集中区九曲溪。

第二章 著名的道教宫观 第十节 保存茅山“镇山四宝”的元符万宁宫

茅山,位于今江苏省句容县,道教称之为第八大洞天。相传此地曾是江浙一带道教的中心和茅山派的发祥地。晋时杨羲、许谧〔mi密〕、许翙〔hui秽〕、葛洪,南朝梁时陶弘景,唐时吴筠,宋时刘混康等著名道士,曾先后在此修炼。唐宋时期,茅山宫观庵院遍及峰麓,多达257处。至清末尚存三宫五观,积金峰下的元符万宁宫即为其一。

元符万宁宫,简称“印宫”或“元符宫”,始建于唐,兴盛于宋。宋哲宗因道士刘混康治愈皇后心痛之疾,于是下诏扩建宫宇,赐名元符万宁宫,同时还赐给八件珍宝。其中,前四件珍宝分别为玉印、执圭、哈砚和镇心符。玉印上刻“九老仙都君印”篆体阳文;执圭光泽澄澈,花纹有的生动逼真,如翩翩欲飞的蝙蝠,有的富于变化,似山峦重叠,如茫茫海浪;哈砚不需投放丹砂,只要哈气舔笔,即有丹朱可以润笔,如将其置入水池,里面的两条游鱼刻纹,立即如活鱼游弋,十分可爱;镇心符上刻“合明天帝曰敕”篆体阴文。这四件珍品后世被奉为茅山“镇山四宝”,保存至今。历代香客更将其视若神灵,如能盖上一颗印宫的印,大吉大利,那香客一定会心满意足的。后四宝分别为《辽王诗简》一卷、玉剑一把、《上清大洞秘录》12轴、《上清大洞卷简词》12轴,均十分珍贵,可惜早已失传。

明朝时,元符万宁宫得到重建,置华阳洞正副灵官各一人,成为江南道教胜地。元符万宁宫原有道院13处,太平天国时遭到兵火摧残,后来又被日寇焚烧,现仅存灵官殿、太元殿和一道院。

第二章 著名的道教宫观 第十一节 古代传说中的仙境蓬莱阁

闻名中外的蓬莱,为古代传说中的三仙境之一。蓬莱阁在今山东蓬莱县城西北1.5公里临海的山崖上,始建于北宋嘉祐年间(公元1056-1603年),是一组由三清殿、吕祖殿、苏公祠、天后宫、龙王宫、蓬莱阁、弥陀寺等几组各不相同的祠庙殿堂、阁楼、亭坊组成的建筑群。

主体建筑蓬莱阁坐北朝南,是一座高15米的重檐八角木结构建筑。楼阁正中悬挂着清代书法家铁保手书的“蓬莱阁”金字匾额。阁上层为厅堂,外部四周有明廊环绕。游人至此,凭栏远眺,海天茫茫,大有伸手摘云,挥手弄潮之势。幸运者还可在此看到著名的海市蜃楼奇景。

阁东的苏公祠内,有石刻苏轼楹联“海市蜃楼皆幻影,忠臣孝子即神仙”;阁东南的观澜亭,是观海听涛看日出的好地方。亭外崖下是古代水城,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曾率水师在此设防,抵御倭寇;阁西的避风亭,又名海市亭,因为它东西南三面无窗,北面临海处又有短墙遮护,即使海风狂啸,亭内依然可以燃烛如故。蓬莱阁下临大海,殿阁凌空,云烟缭绕,素称“仙境”。现在,阁后山下有座结构精巧的仙人桥,传说八仙就是从这里过海的。

蓬莱阁建筑群占地共32800平方米。这里翠柏掩映,丹崖托衬,富有诗情画意,优美的景色加上秦始皇访求仙药的历史故事和八仙过海的神话传说,使蓬莱阁更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自古以来,蓬莱阁即为文人学士雅集之地,留存至今的观海述景题刻就有200余石,翰墨流芳,为这里的楼阁海天增添了不少光彩。

第二章 著名的道教宫观 第十二节 神仙聚集之地八仙庵

八仙庵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关长乐坊,始建于宋代。相传这一带在唐朝是“长安酒肆”,吕洞宾初遇钟离权(亦称汉钟离),钟离权在此点化吕洞宾得道成仙。传说宋朝末年,有个郑生偶然遇见八仙在这里游宴。元初在此大兴土木,建起了“八仙庵”。

“八仙”,是传说中道教八位神仙的合称。八仙的故事最早出现于唐,但至宋元时期,姓名仍未固定,直到明代中叶后期吴元泰通俗小说《八仙出处东游记》中才确定八仙为张果老、韩湘子、吕洞宾、汉钟离、何仙姑、铁拐李、曹国舅、蓝采和等八人。成语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生活中的“八仙桌”等都来源于此。八仙庵就是以道教这八位神仙的合称命名的。

八仙庵经明、清各代扩建,成为西安著名的道教宫观。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逃往西安,住在八仙庵内,赐额扩建八仙庵,慈禧题“玉清至道”,光绪御书“宝箓仙传”匾额,八仙庵于是又名“敕建八仙宫”。

现存八仙庵殿宇都是明清以后建造的,由山门至后殿,分为三进,并有东西两跨院。中路有灵官殿、八仙殿、斗姆殿;东路有吕祖殿、药王殿等;西路有丘祖殿等。其中,八仙殿内塑有吕洞宾等八仙像。

经1952年整修以后,八仙庵面貌焕然一新,院内花木葱茏,景色迷人,环境幽静。

第二章 著名的道教宫观 第十三节 全真道三大祖庭之一重阳宫

重阳宫在今陕西户县祖庵镇北,该处原为道教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故居地。

王重阳名嚞〔zhe哲〕,重阳是他入道后的道号。陕西咸阳人,出身地方大族,早年为儒生,兼擅骑射。后来自感怀才不遇,开始隐居。金正隆四年(公元1159年)声称在户县遇见仙人吕洞宾,从而精通仙术,于是改儒从道。他在山东聚徒讲道时创立了以道为主,道、释、儒三教合一的全真道,使此后的道教,正式分为正一、全真二宗。金大定十年(公元1171年),王重阳死于开封,死后归葬咸阳。

金大定二十五年(公元1185年),王重阳的弟子在他的故居刘蒋村建成宫观,马钰手书“祖庭”二字悬于宫内,其门徒称之为“祖庵”或“祖庭”。后来王重阳弟子王处一奏请立灵虚观,丘处机请求改名为重阳宫。元世祖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改名“重阳万寿宫”。之后,增建殿阁楼台,使之成为当时关中西部的最大道观,亦是历史上全真道三大祖庭(北京的白云观、山西的永乐宫和重阳宫)之一。

极盛时重阳宫有道士近万人,宫殿楼阁近5000间。遗留下不少碑刻,素有祖庵碑林之称。明代以后建筑多废,现在仅存清代重修的一座四合大院及1949年以后修建的十余间房屋。今辟为文物陈列室,展有用汉文、蒙文和八思巴文镌刻的道教碑共30余通,其中如赵孟頫手书的《敕藏御服碑》、《孙真人道行碑》、《七真人图像》、《万寿宫图石刻》都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第二章 著名的道教宫观 第十四节 被完整搬迁过的艺术宝库永乐宫

永乐宫原名大纯阳万寿宫,原在山西芮城靠近黄河北岸的永乐镇,今在芮城县龙泉村东侧,这是一座曾经被完整地搬迁过的艺术宝库。

永乐镇相传是吕洞宾的诞生地。吕洞宾是一位见于历史记载而在民间传说中很有影响的人物,后来被称为道教有名的神仙。吕洞宾死后,其乡人在他的故居建起了吕公祠。以后,随着吕洞宾神话故事的流传,奉祀者日益增多,还受到朝廷的尊崇,吕公祠也随之扩建为道观。不料,公元1244年的一次野火将道观烧得精光。好在当时全真教得势,第三年即开始重建。历时15年,于元世祖中统三年(公元1262年)建成主体建筑。这时,元世祖敕令改观为宫。因宫址在芮城永乐镇,故称永乐宫。此时,吕洞宾也被尊崇为道教的“天尊”。主体建筑建成后,内部装饰仍在陆续进行。元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绘完三清殿壁画,元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纯阳殿壁画竣工。永乐宫前后施工达110多年,几乎与元朝共始终。

宫内主体建筑宫门、龙虎殿(无极门)、三清殿(无极殿)、纯阳殿(混成殿或吕祖殿)、重阳窟(七真殿或袭明殿)自南向北,排列于中轴线上,除宫门为清代建筑,其余都是元代所建。

三清殿最为重要,位置也与一般寺庙主殿在后面不一样,它处于永乐宫前部。三清殿为七开间庑殿式建筑,它继承宋代风格,屋檐和屋脊呈曲线状,它还采纳辽、金大胆简朴的结构方式,将殿内柱子减至八根,使空间宽敞实用。另外,它的殿顶坡度大、出檐短,梁架减化,斗拱比例小,柱间朵数多,开了明清建筑风格之先河。三清殿台基高大,月台宽阔,四壁无窗,殿内藻井镂刻精细,整个建筑给人稳重而轻巧的感觉,加上它黄、绿、蓝三色相间琉璃剪边,色泽鲜丽,别具一格,可称得上是我国建筑技术发展史中上承宋、辽、金,下启明清的一个重要实例。

三清殿内举世闻名的元代壁画《朝元图》,给这座建筑增色不少。近300个值日神像,形体高大,神态各异,有的左顾右盼,有的凝眸欲语,有的恭谨温肃,有的威武雄壮,有的前呼后应,栩栩如生,人物安排高低错落有致,线条流畅飘逸。全图长达94.68米。

另外,其他各殿也有精美的壁画。纯阳殿绘着以吕洞宾神话故事为内容的《纯阳帝君仙游显化图》,一共52幅,幅幅不相同,头尾相连,变化万千。重阳殿绘道教全真派首领王重阳和他的六位门徒修仙传道故事画49幅,每幅都有榜题。龙虎殿绘有神荼、郁垒、神将等画像,个个孔武有力,像是降妖捉怪的能手,技法十分高超。永乐宫各殿精美的壁画,绘制历时110多年,总面积达960平方米,题材丰富,多采用重彩勾填笔法,为我国绘画史上的杰作,是研究我国古代绘画艺术和道教发展史的重要资料。

1959年因修三门峡水利工程,将全部建筑连同壁画照原样迁移到了45里以外的龙泉村。现在,永乐宫内设有文管所,对永乐宫进行日常的保养维修。

第二章 著名的道教宫观 第十五节 正一派华北第一大道观东岳庙

东岳庙在今北京朝阳门外神路街口,是道教正一派在华北的第一座大型道观。

元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道教宗师张留孙及其弟子吴全节在此首建宫观,奉祀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次年续修东西两庑,两庑之间建起殿堂四座,总称东岳仁圣宫。庙于元末遭兵火焚毁,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得到重建。中有“岱岳”、“育德”二殿,两庑设72司和帝妃行宫。“岱岳”祀奉泰山之神,“育德”作神寝。清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的一场大火,将这些建筑连同万历四年(公元1575年)扩建的建筑都烧毁了,于是又有四年后的修复和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的增修扩建,使东岳庙保持了宏伟的规模。

东岳庙现存殿宇,虽为清代重建,但中轴线上的格局以及庑廊斗拱和替木的运用,都保留了元代的建筑风格。庙分为正院、东院和西院三部分。东院有娘娘殿、伏魔大帝殿等;西院有东岳宝殿、玉皇殿、药王殿等;正院有戟门、岱宗宝殿、育德殿等。岱宗宝殿内原来供奉着东岳大帝及其侍臣像,其前两庑设有72司,每司各有神主。因道教认为东岳大帝掌管人间生死,所以这里设有报应司和地狱轮回司等。旧时这里香火很盛,香客尤以穷困者为多。现在72司已经不存。

过去,东岳庙内碑石林立,多达百余块。这些碑石是元、明、清各代的香火会、献茶会、掸尘会等所立,现存只有一二十块了。其中,元赵孟頫所书《张天师神道碑》(俗称道教碑)最为珍贵,碑文书法古朴遒劲,至今保存完好。

第二章 著名的道教宫观 第十六节 武当山金殿

地处湖北均县境内的武当山,峰奇谷险,洞室幽邃,为道教传说中72福地之一,也是中国道教的第一名山。自唐太宗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在此创建五龙洞以来,历代增修扩建,成为拥有八宫、二观、36庵堂、72岩庙、39桥、12亭的庞大道教建筑群。其中最著名的则是金殿。

金殿,俗称金顶,在武当山主峰天柱峰顶。天柱峰海拔1612米,早在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这里就有了武当最早的金殿。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将原有的木结构金殿移到天柱峰侧的小莲峰上,又重新建起了一座更加精美壮丽的金殿,并一直保存至今。

金殿面阔、进深均为三间,高5.54米,宽4.4米,深3.15米,全为铜铸鎏金,仿木结构建筑,重檐叠脊,翼角飞举,脊饰仙人禽兽,形象生动逼真。下置圆柱12根,作宝装莲花柱础;斗拱檐椽,结构十分精巧;额枋和天花板上,雕铸着流云、旋子装饰图案,其线条柔和流畅。殿西南角柱上方外侧嵌有一块黄金,传说为当年修造时所剩,如今已被游人摸得锃亮。殿基为花岗岩砌石台,周围环绕石雕栏杆,与大殿一起,显得庄严凝重。

金殿内的神像、几案、供器也都是铜铸的。中间供奉着主神真武帝君像。真武帝君着袍衬铠,披发跣足,面貌丰润,体魄魁伟,全像重达10吨。真武帝君是武当山供奉的主要神仙,山上的许多神像和建筑都是为附会他成仙的经历而造的。在这些神像和建筑中,金殿的真武帝君像是最珍贵的。帝君两侧侍立的金童、玉女,拘谨恭顺,娴雅威严,亦属全山铜铸造像艺术品之精华。

金殿殿体为分件铸造后拼焊而成,结构严谨,连接精密,毫无铸凿之迹。虽经500多年风雪雷电的侵袭,至今仍然金碧辉煌,美丽如初,实为我国古代建筑和铸造工艺中的一颗灿烂明珠。

金殿下方峰腰环绕着长达1.5公里的石城墙,名为紫金城,临崖负险,极为险峻。登临金殿,远眺群山环绕,苍翠如屏,丹江水库碧平如镜。俯瞰近处诸宫观,美景尽收眼底。凌晨,金顶可以看日出;傍晚,金顶又能观云海。游人每每至此,俨然身居瑶台金阙,大有凌空出世之感。

过去,风雨大作之时,雷电在金殿周围燃起一团团火苗,金殿不但秋毫无损,反而变得更加明亮,犹如洗刷过一般,这一景观被称作“雷火炼殿”。几年前,为了防止意外事故的出现,有关方面在金殿上安置了避雷针,如此一来,虽然安全系数增大,但雷击金殿、金光闪闪的壮丽景观也随之消失了。最近,人们又拟拆除避雷针,另寻其他安全方法。但愿在不久的将来,武当山金殿“雷火炼殿”的壮丽奇观能够重现。

第三章 著名的伊斯兰教寺庙 第一节 北京东四清真寺和牛街礼拜寺

今寺内文物图书荟萃,有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的《清真法明百字圣号碑》,碑阳为汉文,记叙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事迹,碑阴用汉文和阿拉伯文刻“理本无极”四字;有明代烘制的“清真言”瓷牌,还有各种版本的,其中一部元代手抄本文字工整清秀,保存完好。

礼拜殿是寺中的主体建筑,坐西朝东,它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形式,由三个勾连搭式屋顶和一座六角攒尖亭式建筑组成,殿顶衔接处建了一道半弧形影壁,成为顶部的一个特殊装饰。而在细部的装饰方面,又具有浓厚的伊斯兰教建筑的阿拉伯风格,建筑物上满饰阿拉伯文和阿拉伯式的图案,如博古、花卉等传统题材。礼拜殿左右衬以抱厦,古朴宏丽,给人以宽敞、肃穆之感。整个殿堂可容纳上千人同时做礼拜。

1300多年来,伊斯兰教先后在中国的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撒拉、东乡、保安等少数民族当中传播。不仅对我国回族的形成,而且对其他一些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74年,国家拨款将东四清真寺修葺一新,创造了一个肃穆、幽静的寺院环境。现在,这里是北京伊斯兰教协会会址,也是中外穆斯林礼拜与节日会礼的场所。

公元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创立了伊斯兰教,约在8世纪之后,穆斯林已逐渐遍及欧、亚、非三大洲,伊斯兰教由阿拉伯的民族宗教发展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现在,北京、天津、上海、泉州、广州、新疆、宁夏等地都有不少著名的清真寺,这些地方既是穆斯林礼拜与节日会礼的场所,也是不可多得的宗教名胜,可供人们了解和研究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发展流传过程中,吸取和改造了中国某些固有文化的因素,以儒家思想阐发伊斯兰教教义,逐渐形成了中国伊斯兰教的特色。比如,伊斯兰教和中国封建制度相结合,形成教坊制和门宦制。在宗教建筑、宗教节日、宗教习俗等方面,大量吸收了中国的东西。国外绝大多数伊斯兰教寺庙和我国沿海与新疆的某些清真寺,均采取阿拉伯或中亚风格,大殿上均有圆顶建筑,有的还单独建有尖塔。中国内地大部分著名清真寺则不同,大多采纳以中国传统的殿宇式四合院为主的建筑样式。

唐朝初期,统治者对外采取和平友好政策,对外来商人的宗教信仰也予以容纳和尊重。侨居中国的大食、波斯人受到政府礼遇,人数越来越多,并逐步形成以穆斯林为主的聚居区“蕃坊”。在唐政府的帮助下,他们修建起朝夕需要的清真寺。广州的怀圣寺、泉州的麒麟寺、杭州的凤凰寺、扬州的仙鹤寺,就是早期来中国经商的穆斯林在东南沿海建立起来的伊斯兰教四大名寺。至宋代,伊斯兰教借助海上贸易之便利,在中国得到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元、明两代,伊斯兰教因中国统治者对伊斯兰教及其信徒采取友好的政策,而得到迅速发展。那时,除著名的长安清教寺、广州怀圣寺、泉州清净寺等得到大规模修缮以外,燕京、和林、杭州、定州、昆明等地,都有著名寺庙。全国各地,凡穆斯林所处之地,都建起了大小不等的清真寺。

中国的隋唐文化对以经商闻名世界中世纪的波斯、阿拉伯人的影响至为深刻。穆罕默德在传教初期,为了鼓励穆斯林寻求友谊,增长知识,曾说:“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往求之。”于是,一批又一批勇敢虔诚的穆斯林,不远万里,克服险阻,来到了中国,同时也带来了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大约是在7世纪中叶。传入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条是水路,从大食(唐以后中国称阿拉伯帝国为大食)出发,渡印度洋,过马六甲海峡,到达广州、泉州、扬州,即沿着古代的“香料之路”东来;另一条是陆路,从大食出发,过天山南北,穿河西走廊进入中三著名的伊斯兰教寺庙135原,即沿着古代的“丝绸之路”而来。

梆歌楼用来作礼拜之前向教民报告时间,又称唤醒楼、宣礼楼,它的前身是宋元年间修建的尊敬阁。元世祖时,有两位阿拉伯的传教士来寺传教,即在阁上储存经卷。现在的梆歌楼为重檐歇山式方亭建筑。

牛街礼拜寺建筑别具风格。其建筑以紧凑对称为特色,主要有礼拜殿、梆歌楼、望月楼和碑亭等。

第三章 著名的伊斯兰教寺庙 第二节 天津清真大寺

礼拜寺南北两侧的亭阁,檐下有“望月”、“喧时”悬匾,为穆斯林用以观看月亮出没,宣告斋戒时日之所。

<img src="p:///book/plate.pic/plate_170390_1.jpg" />

卷棚顶

天津清真大寺现在是天津伊斯兰教主要活动场所之一。

寺内屋顶和门窗装饰以及砖雕木刻,都采用花卉和几何图案,体现了不使用偶像和动物纹饰的伊斯兰教义和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风格。

主体建筑礼拜殿居于寺庙中心,坐西朝东,面阔五间,进深九间,由四组殿堂组成。前部为卷棚顶抱厦,后部为两组庑殿顶大殿,最后一组殿顶上并排耸立五座六角或八角的亭式楼阁,两侧有回廊。建筑外形檐牙起伏,富于变化,风格十分别致。

第三章 著名的伊斯兰教寺庙 第三节 上海松江清真寺

松江清真寺,又称真教寺,在今上海松江县松江镇缸甏〔beng泵〕村。据方志载,元代蒙古人南下时,兵士中有许多回民,后来他们定居松江,建起了窑殿和梆歌楼。

明初,朱元璋下令:凡有回民居住的城市,都要建立清真寺。根据这一宗教和民族政策,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当地穆斯林将此寺扩充,使之成为上海地区规模最大的一座清真寺。

现存主体部分仍为元明时结构。进门后依次为梆歌楼、礼拜殿、浴室、教长室和窑殿等建筑。其中梆歌楼和窑殿全系砖结构,重檐十字脊,内室构造为阿拉伯风格。礼拜殿面宽3间,为明代厅堂式结构,其柱础月梁,都具有明代建筑特征。

松江清真寺是上海地区最早的一座清真寺,也是现在我国江南地区保存较完整的一座伊斯兰教建筑。

第三章 著名的伊斯兰教寺庙 第四节 扬州回回堂及普哈丁墓

扬州回回堂位于今江苏扬州市解放桥南堍(tu音兔,指桥两头向平地倾斜的部分)的运河东岸,南宋时期,由阿拉伯伊斯兰教传教士普哈丁创建。现存建筑有清代中期所建的清真寺和普哈丁墓园。

清真寺由礼拜殿、经堂和浴室等组成。

扬州回回堂之所以著名,不在于礼拜殿等建筑,而在于堂内的普哈丁墓园。

据传,普哈丁为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第16世裔孙。南宋咸淳年间(公元1265—1274年),普哈丁来扬州传教,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7月20日病逝于天津南下舟中。人们根据他的遗嘱,将他葬于扬州城东古运河畔的高岗上。

普哈丁墓为阿拉伯式建筑,平面呈方形,面积约14平方米。南宋以后,经历代增修,普哈丁墓规模逐渐增大,发展成为墓园。墓园入口处的通道旁,立有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先贤历史记略碑》,碑上镌刻着普哈丁的生平事迹。墓外墙门上镌刻清雍正年间(公元1723—1735年)“西域先贤普哈丁之墓”石刻。墓园中央顶上有一座高3.5米的四角攒尖亭,亭四面砖墙,每面各有一拱门。墓室即位于亭中央的地下。墓室有五级矩形青石墓顶,四周刻有经文。

另外,普哈丁墓园内还有南宋景炎年间(公元1276—1278年)和明朝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来扬州传教的阿拉伯人墓亭和嵌于大封顶式矮墙上的元代阿拉伯人的八块墓碑。这些都是我国人民与阿拉伯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

第三章 著名的伊斯兰教寺庙 第五节 泉州清净寺

奉天坛在寺门内西侧,屋顶早已坍塌,只留下四面石墙。正门在东墙,西墙中部向外突出的一块,叫做讲经坛。坛中有一个尖拱形壁龛,左右辟二门,南北对峙。坛左右相间并列六座小龛和四个长方形门。南墙有八扇长方形大窗,而北墙则只有一扇。奉天坛南墙外壁和坛内大小壁龛上都镶嵌着阿拉伯文的经句石刻,至今保存完好。

泉州清净寺,又名“艾苏哈卜大寺”,在今福建泉州市涂门街,占地2100平方米。

现存寺庙主要建筑有寺门、奉天坛、明善堂等。这些建筑都是按叙利亚大马士革伊斯兰礼拜堂的形式建成的,现在还保持着当年创建时的风貌。寺门通高20米,宽4.5米,用青白花岗石砌成,是一个穹顶尖拱门,具有中世纪阿拉伯清真寺的建筑风格。门分外、中、内三层,门顶作平台,叫望月台。原有的望月楼和尖塔已于清初废毁。望月台三面围筑“回”字形垛,有如城堞。寺内东侧原有祝圣亭,现亭已毁,仅剩台基。这里存有元吴鉴、明李光缙撰写的重修碑记,不失为研究此寺历史的珍贵史料,惜年久风化,其字迹已剥落难辨。

<img src="p:///book/plate.pic/plate_170393_1.jpg" />

泉州清净寺

寺内所存的明成祖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颁发的《永乐上谕》石碑,内容令保护此寺及伊斯兰教。

清净寺为我国沿海地区现存最早的一所伊斯兰教建筑,是我国与阿拉伯各国长期友好往来和文化交往的历史见证,也是研究伊斯兰教建筑艺术和泉州海外交通的珍贵实物。

泉州,是我国古代的一大港口,也是伊斯兰教由水路传入的最早地区之一。据清净寺内现存阿拉伯文石碑记载,该寺始建于回历400年,即中国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是居留在当地的伊斯兰教徒倡建的最早圣寺。元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明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均曾重修。

第三章 著名的伊斯兰教寺庙 第六节 广州怀圣寺

怀圣寺在今广东省广州市光塔路,相传始建于唐代,由当时来华的阿拉伯著名传教士阿布·宛葛素组织侨居广州的阿拉伯商人捐资修建而成,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最早兴建的清真寺之一,过去曾被称为江苏南京净觉寺的姊妹寺。

当时的阿拉伯商人纷纷云集广州,与中国内地的商人进行贸易。他们聚居在专为其设立的“蕃坊”之内,所以才有在此建寺的事情出现。怀圣寺因其怀念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而得名;又因寺内建有高36.3米的光塔,所以又被习称为“光塔寺”。

光塔原名呼礼塔,按波斯语音读作“帮塔”,呈圆筒形,有如巨笔直插云端。夜间,塔顶高悬导航明灯,塔下有进出口,可沿塔内梯级螺旋而上,登上塔顶。塔身外观无层级,其圆型塔身和尖形塔尖,具有典型的阿拉伯伊斯兰教建筑风格。塔顶部的一只金鸡,可以旋转测风。那时,每年五六月间,阿拉伯船队乘季风入港,寺众便登塔祈求风信,颇为壮观。

寺庙占地2500平方米,现存主要建筑除光塔外,还有寺门、看月楼、水房、长廊、碑亭、礼拜殿等。须经三重门、三座院落,再经看月楼,才能抵达主殿礼拜殿。礼拜殿按伊斯兰教教规坐西朝东,造型庄严肃穆,其比例尺度、色彩及细部装饰具有西亚建筑的某些特征。

怀圣寺同时可容纳1000余教徒进行活动。它是我国与伊斯兰教国家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古老的怀圣寺经多次修葺,已焕然一新,近年重新开放。院内环境极为幽静,别具一格。现在已成为信奉伊斯兰教的国际友人和国内穆斯林从事宗教活动的场所。另外,广州市伊斯兰教协会也设在这里。

第三章 著名的伊斯兰教寺庙 第七节 西安化觉寺

西安化觉寺俗称东大寺,在今西安市化觉巷,始建于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明洪武年间,兵部尚书铁铉重建,以后经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和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重修,成为西安最大的清真寺,也是我国四大古清真寺之一。

化觉寺建筑风格与新疆等地的清真寺不同,采用内地建筑式样,寺院宽敞,建筑宏丽。沿东西向中轴线,前后四进院落,排列着讲经堂、大殿等14座建筑,建筑面积达400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前后大殿、省心楼、凤凰亭、朝阳楼,合称五凤朝阳殿。

第一进院落,有厅堂、廊房、沐浴室和客厅等,其中小厅堂供穆斯林平日祈祷。

第二进院落,共五间楼房,其中的砖雕碑龛记载了该寺明、清两代的修建历史。

第三进院落,以省心楼和敕修殿为主。敕修殿为寺内最早建筑之一。朱门上方悬挂着明代董其昌手书的“敕赐礼拜寺”金字横匾。殿门三间,殿内存放着多方碑刻,其中,阿拉伯文“月碑”系清初为推算回历而立,最为珍贵。省心楼为三殿二层木结构建筑,八角攒尖顶,用于召唤教徒做礼拜。

第四进院落,中央立“一真坊”,坊后为攒尖六角亭,亭左右又各倚一座三角形“夹亭”,宛如凤凰展翅,因而取名“凤凰亭”。

最后,为寺内的主建筑礼拜大殿。大殿单檐歇山顶,上盖琉璃瓦,平面呈凸形,前部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后接“虎尾”,宽深各三间。面积共1300平方米,可容上千人礼拜。殿内布满壁板雕画,缠枝蔓草花纹中套雕古兰经文,色彩绚丽,大殿立于月台之上,台阶用雕琢精致的白石砌成,四周环绕石栏,显得宏伟壮观。

寺内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所立的阿拉伯文碑,详细地记载了伊斯兰教的历史,是十分珍贵的文物。化觉寺近年修整过后,面貌一新,可供穆斯林进行礼拜,同时也接待有关外宾。

第三章 著名的伊斯兰教寺庙 第八节 新疆喀什艾提尕清真寺

艾提尕〔ga嘎〕清真寺在今新疆喀什市中心的艾提尕广场西北角,相传始建于1798年,经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扩建后,形成今日的规模。现艾提尕清真寺占地约15亩,是目前新疆、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清真寺。

寺平面为不对称的四合院形式,由门楼、讲经室、礼拜殿组成。宽敞高大的门楼为砖石结构,两侧巍然屹立着两座10多米高的塔楼,楼与寺门之间,采用传统手法,以短墙相连接,巧妙地将两座塔楼、一组壁龛和入口门楼构成一个整体。总之,这部分给人的感觉是结构均衡,比例协调,色调统一而庄严肃穆。建筑外表为米黄色的砖面,上面雪白的砖缝和花纹十分醒目。大门厅上有白色拱顶,与塔楼上的铁制月牙塔尖,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背衬蓝天、白云,景色十分壮观。

进门后为一八角形巨大门厅,左右各有甬道可通向内院。主体建筑礼拜殿在院西,全长160米,进深16米,分内外两殿,可同时容纳六七千名穆斯林作礼拜,是国内现存伊斯兰教最大的礼拜殿。殿内140根绿色雕花木柱,成网络状排列,支撑着白色的密肋顶棚,气势非凡。天棚梁枋交错,每间隔不远,就有一个绘有各种花卉图案的藻井,加上色调浓郁而富丽的壁画,使人目不暇接。

寺内方砖铺地,白杨参天,松柏环绕,池水相映,显得格外清幽肃穆。

第三章 著名的伊斯兰教寺庙 第九节 宁夏同心清真大寺和纳家户清真寺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回民聚居的地区,因而这里的清真寺也格外的多,其中以同心清真大寺和纳家户清真寺最为著名。

同心清真大寺在今宁夏同心县旧城内,相传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又经清乾隆和光绪时两度重修,是宁夏现存规模较大、历史较为悠久的伊斯兰教寺庙。

寺门朝北,门前有一座仿木结构的砖砌照壁,其中央的大幅砖雕,十分精美。由寺门通过券洞,上台阶可登临高达10米的台基。台基外表包砖,面积达3500平方米,上面建有礼拜殿、宣礼楼、阿訇住房等建筑。

主建筑礼拜大殿为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五间,用20多根巨大的圆木柱支撑梁架,殿内全用木板铺地。殿右前侧为二重檐、四面坡式的亭式建筑唤醒楼。礼拜殿和唤醒楼二者把汉族传统的建筑艺术和伊斯兰教建筑艺术融为一体,显示了精湛的建筑技巧。

纳家户清真寺在今宁夏银川市南郊20公里、永宁县城西200米的杨和乡纳家户村内,始建于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是宁夏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

全寺占地面积达8000平方米。礼拜大殿建筑面积1102平方米,可容纳上千人礼拜。大殿建筑为卷棚歇山勾连搭形式,由四尖歇山脊、三卷棚组成,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是一座融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和阿拉伯建筑色彩为一体的伊斯兰教寺庙杰作,仔细观赏,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第三章 著名的伊斯兰教寺庙 第十节 成都鼓楼南街清真寺

成都鼓楼南街清真寺,始建于明初。那时,四川虽然不是回民的主要聚居之地,但成都城乡还是建起了几所清真寺,其中鼓楼南街的清真寺是规模较大的一座。清朝乾隆时,成都鼓楼南街清真寺曾得到重修,寺内建筑主要有礼拜殿、牌坊、梆歌楼、浴室、经文教室以及左右厢房等。1941年,由于侵华日军飞机轰炸,梆歌楼等建筑被炸毁,现存主要建筑有礼拜殿等。

礼拜殿呈长方形,周围是卷棚式双步廊,整座建筑含廊在内进深31.55米,面阔16.86米。这座大殿的特点是殿宇屋顶在长方形平面间架上落重檐爪角顶,然后再在檐顶前后两端建重檐歇山式屋顶,使屋脊平面呈工字形。大殿只有后部墙为砖砌,其余三面均安装木格。格心花纹古朴大方,采用镂空雕刻的工艺,十分精巧。殿内纵列两排金色木柱,柱之间装有格门和天官罩,把殿内空间分成两进,增添了室内的严肃气氛。

成都鼓楼南街清真寺与其他清真寺相比,建筑结构奇特,安排独具匠心,为我们今天研究和了解西南地区伊斯兰教建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第四章 著名的基督教教堂 第一节 北京的南堂、北堂和北馆

1949年以后,北堂曾一度关闭。近几年,经过修整以后,这座具有中西方建筑风格的教堂,又正式对外开放。

早在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基督教的聂斯脱利派即传入中国,当时称做景教。后来中断。元朝时期,基督教的聂斯脱利派和罗马天主教又传入中国,被称做也里可温教。当时,政府里设立有管理基督教的行政机构“崇福司”,地方上如北京、甘肃、宁夏、镇江、扬州、泉州等地都设有教堂,势力十分可观。随着元帝国的覆灭,也里可温教在中国广大地区几于绝迹。

搬迁后的北堂院内,原有王公所建的两座中国传统风格的亭子,一直被保留下来,而北堂搬迁以后,又曾经几次扩建,终于成为我国最大的天主教堂。

1900年,圣尼古拉教堂被义和团烧毁,该堂的一批教徒被杀死。义和团运动失败后,清政府赔款几万两白银,用于该教堂的重建及扩充。重建后的教堂取名“致命堂”,被义和团杀死的教徒都被册封为“致命圣人”,并将其尸骨装敛在三口中国式棺材中,葬于致命堂下。致命堂占地三亩,有房屋80多间。主要由致命堂、钟楼、中外书房及寡妇院组成。致命堂为典型的十字形东正教堂,堂顶上有五个带十字架的拱形堡,堂内装饰华丽。此馆重建后不久,沙俄又在东交民巷俄国驻华领事馆内,建起“奉献节教堂”。因此人们习惯上称北面的致命堂为北馆,南面的奉献节教堂为南馆。

南堂位于北京宣武门东大街路北,它的前身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于明万历年间在首善书院内所建的经堂,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清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天主教耶稣会教士德意志人汤若望在旧址上重建后,这座过去由葡萄牙人控制的教堂从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到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的170年中,一直都是北京天主教教区的主教座堂。这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天主教堂。

明清时期,特别是鸦片战争前后,基督教各派又纷纷传入中国,其规模和范围都远远超出以往。这时的基督教几乎完全成了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工具。特别是《南京条约》之后,各帝国主义教会在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长驱直入,深入内地,传教士的足迹遍及我国城乡。到1949年前夕,中国有天主教徒320余万人,教堂25000余座;新教徒70万人左右,教堂6000余座。

基督教创建于公元1世纪,在其发展过程中,曾发生过几次分裂。出现了天主教、东正教、新教(耶稣教)和其他一些较小的派别。

圣尼古拉教堂原为当地的一座关帝庙。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雅克萨战役后,康熙皇帝将这座关帝庙特赐给俘虏来的哥萨克士兵及其家属,供这些信仰东正教的教徒进行祈祷。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后,这些哥萨克人将关帝庙改为东正教堂。不久,沙俄教区发来证书,将这座东正教堂命名为圣尼古拉教堂。

南堂原有建筑除大堂外,相传还有天文台、藏书楼、仪器室和传教翻译人员的住宅。经清朝时的两次地震和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的火灾,毁损严重。后来虽然修复,却又因传教士偷运鸦片引起公愤,被迫封闭。直到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才重新开放。1900年,南堂在义和团运动中,又一次被烧毁。

如从唐朝算起,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它在中国封建社会,特别是在近代中华民族的风风雨雨中,曾发生过颇大的影响。这里,从众多的教堂中选取一些比较著名的予以介绍,也许有利于我们了解基督教本身以及它在我国历史上曾经起过的作用。

北堂,原来在府右街蚕池口。北堂始建于清初,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时,慈禧太后准备扩充西苑,害怕人们在教堂的钟楼高处向中海里面眺望,于是特地找到法国公使,进行商量,希望能够将教堂搬走。同时表示愿意拨给西什库一带20英亩地皮,并补偿迁移费17.5万英镑。这样,北堂就从原来的府右街蚕池口搬到了现在的西什库。

现在,南堂是北京市爱国教友的宗教活动中心,同时也接待国际友人。

第四章 著名的基督教教堂 第二节 海河岸边的望海楼

天津市东北角的海河上有座狮子林桥,桥北东侧矗立着一座青灰色的宗教建筑,它就是在反帝斗争中名扬四海的天津天主教教堂望海楼。

望海楼始建于1869年,青砖木结构,坐北朝南,正面三座塔楼呈笔架形。它的玻璃窗,由彩色的几何图形组成,在太阳光的照耀下,往往反射出五颜六色的光芒,使人们觉得这里的气氛十分神秘。

这座教堂建起后,这里的一些传教士纠结入教地痞流氓,奸淫抢掠,无恶不作。教堂边的仁慈堂,名为替天主抚养贫穷人家的孩子的场所,教士们却在这里残害中国儿童。仅1870年初夏的几天时间,从这里抬出去的幼童尸体即达40多具。6月21日,人们抱着幼童的尸体,到望海楼质问神甫,结果遭到神甫的举枪威胁。人们忍无可忍,用砖头石块反击,打得神甫慌忙缩回教堂。接着又打死了闻讯前来镇压的法国驻天津领事。随后,愤怒的人群一把火将望海楼烧掉了。这就是历史上闻名全国的火烧望海楼事件。

1897年,由于外国使团迫使清政府赔款,望海楼教堂重新修建,但神甫却不敢照常举行宗教活动,火烧望海楼的事件使他们心有余悸,所以堂门少开,一片冷清。1900年义和团运动时,望海楼教堂又一次被烧毁。

现存的望海楼,重建于1904年。全堂平面呈长方形,长30米,宽10米。内部并列两排庭柱,为三通廊式建筑,没有间隔和隔层。地面砌瓷质花砖,装饰精美华丽。

第四章 著名的基督教教堂 第三节 天津老西开教堂

天津老西开教堂,又称法国教堂,在今天津和平区滨江道独山路原墙子河老西开地带,教堂以所处地址得名。又因为教堂为法国人所建,所以人们习称之为法国教堂。

现存建筑包括建于1914年的天主教总堂和建于1917年的大教堂等。

大教堂采用法国罗曼式建筑造型,平面呈长十字形,正面和后部耸立着三座高大的塔楼,楼座都以红黄相间的花砖砌成,上面砌成绿色圆肚形尖顶,檐下砌成半圆形拱窗。教堂内空间为三通廊式,墙壁绘有壁画,装饰比较华丽。

老西开教堂是天津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座教堂,现在已修饰一新,对外开放。

第四章 著名的基督教教堂 第四节 哈尔滨南岗尼古拉教堂

清朝初年,俄国东正教开始传入中国,并在北京建立了第一座东正教堂。东正教在沙俄支持下,1917年以前已由北京扩展到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和西北等地;十月革命后,大批俄国流亡者进入中国,东正教在中国有所发展。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尼古拉教堂就是俄国东正教在华比较著名的教堂。

南岗尼古拉教堂在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大直街,俗称喇嘛寺。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夏由俄国传教士发起修建,当年底完工。

现存建筑采用哥特式全木结构,细部雕工精致,内部装饰华丽。其规模为哈尔滨市17座教堂之首,年代也最久。

1949年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南岗尼古拉教堂曾被改作他用,近年已恢复旧貌,并发展成为哈尔滨市的一个宗教活动中心。

第四章 著名的基督教教堂 第五节 南京石鼓路天主教堂

今江苏南京市石鼓路,有一座规模较大的天主教堂,叫做南京石鼓路天主教堂。相传它始建于明代,清朝又得到过重修,在江苏现存的天主教堂中,较为典型。

教堂除保存礼拜堂、钟楼、厢房等建筑以外,还保留着四块很有价值的清代碑刻。

其一为《天津条约碑》,呈十字形,上段刻云纹等图案,下段刻唐草、菊莲,中段刻《中法天津条约》第八款、第六款。《天津条约》是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当时,郭士立、卫三畏、丁韪良等传教士参与了条约的起草、签字事宜。条约中包含了外国传教士可以随意在华传教、开设教堂的条款。

其二为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三月初六《内阁奉上谕碑》,也呈十字形。上段刻云鹤,下段刻牡丹图案,中段刻《奏请饬地方官于交涉教民事件迅速持严办理》文。

其三为两江总督和安徽巡抚布告碑。上刻《剀〔kai凯〕切晓谕事照得法国条约第十三款内载》文。

其四为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江宁府正堂涂布告碑。上有《为出示晓谕事准管江安等处天主教堂事务司铎世袭公爵雷文开》等字样。碑文曾一度被涂抹,现在已经修复。

这些碑对我们了解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近代史,都有一定的价值。

近来,这座教堂又得到整修,并对外开放,从事宗教活动。

第四章 著名的基督教教堂 第六节 上海徐家汇天主堂

早在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法国天主教传教士罗类斯(意大利人)利用清政府取消对天主教的禁令,就想在上海徐家汇建天主教堂,当他们在这里强买民地准备修建时,因遭到当地人民的群起反对而中止。

现在的徐家汇天主堂,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当时取名圣依纳爵堂,当地人习惯上称之为徐家汇天主堂。该堂现在位于上海上漕溪北路。

现存的教堂建筑为罗马式,前部有两座钟楼,均高达50余米,外形宏伟壮观。堂内设祭台19座,可同时容纳2500人,为上海市最大的天主教堂。

徐家汇天主堂现在每日接待大量教友,外国宗教人士和游客也经常来访。

第四章 著名的基督教教堂 第七节 广州圣心大七教堂

广州圣心大教堂,又名石室,位于今广东省广州市一德西路。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法国依据《天津条约》,强迫清政府出租土地,兴建教堂。这座由法国天主教会兴建的天主教堂,奠基于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历时25年,于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落成,是国内现存最大的哥特式天主教堂。整座建筑用花岗石砌筑而成,所以人们又称它为“石室”。

教堂前部,两座巍峨高耸的尖顶石塔直指天空,象征着向天国升华,皈依上帝。石塔总高度为57.95米,其中平台天面至塔尖为29.28米,上面悬挂着一组大钟。礼拜堂宽敞宏伟,进深78.69米,东西宽35.5米。教堂内部以交叉线条建成一个连着一个的拱形穹窿,图案相当优美。正门及四周门窗,都采用合掌形式,镶嵌着红、蓝、绿等深色图案玻璃,可避免室外强光照射,既和谐美观,又使堂内光线柔和,有效地烘托了教堂内肃穆、庄严而神秘的宗教气氛。

教堂所在地原为清朝两广总督行署遗址,兴建时教堂原占地面积达四万平方米。四周附设医院、育婴堂和主教、神甫宿舍等。这些后来都已改作他用。



免责:该文章采集于网络,相关权利归相关人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更多文章: 1024社区 xp102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