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文房四宝 - xp1024.com
《中国的文房四宝》


第一章 笔 第一节 早期的毛笔

广义上的“笔”,应该说自人类书绘“符号”(兼有绘画与文字性质的原始“图画文字”等)时就已有了。远在旧石器时代,我们祖先就在一些岩穴中、石崖上绘刻有彩画、线画、浮雕等,这就是岩画。绘制这些岩画,最初可能是利用具有一定“笔”功能的天然物品,或者是稍经加工的半天然半人工物品,这些绘写器具,大概算是最早的“笔”了。

人工制作毛笔起于何时,历史上有一些传说和记载。如清代梁同书的《笔史》上辑录西晋文学家成公绥的《弃故笔赋》上说:“‘有仓颉……乃发虑于书契,采秋毫之颖芒,加胶漆之绸缪,结三束而五重,建犀角之元管,属象齿于纤锋’,是笔始于皇颉也”。这里所说的皇颉就是仓颉,是传说中黄帝的史官。由于赋中所描述的“采秋毫”、“加胶漆”、“结三束”、“建犀角”、“属象齿”等等,显然不是初期的制作毛笔方法,因此不是“笔始”,这种传说的历史根据是不足的。

关于毛笔的起源,过去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蒙恬造笔”。蒙恬是秦代名将,唐代《艺文类聚》所引晋代张华的《博物志》上就有这样的记载。关于蒙恬是制造毛笔的祖师,还有不少传说,如湖笔之乡的浙江省湖州市善琏镇,便流传有蒙公(指蒙恬)造笔的有关故事,称蒙公为“笔祖”,在善琏镇上还建有“蒙公祠”。在我国许多产毛笔的地方,也都筑有“蒙恬庙”。有趣的是,唐代韩愈曾写过一篇《毛颖传》,以拟人手法描绘毛笔,同样表达了上述看法:“毛颖者,中山人也……因封于卯地,……八世孙(需免)〔nou耨阴〕……居东郭者号曰鵕〔jun俊〕,……秦始皇时,使蒙将军恬南伐楚,次中山,将大猎以惧楚……不角不牙,衣褐之徒,缺口而长须……遂围猎毛氏之族,拔其毫载颖而归,……秦皇帝使恬赐之汤沐,而封之管城,号曰管城子。”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所谓《毛颖传》就是毛笔的传。那没有角与牙、裂唇有须、有毫颖的又名(需免)与鵕的“毛氏之族”就是指的兔类,而在中山之楚地的“衣褐之徒”,则是唐代宣州(今安徽省宣州市)一带的有黄褐色毛的野兔。从这些猎获物身上拔取的兔毫,经制笔工的加工“束缚”于笔管制成毛笔,谑称为“管城子”。从此毛笔又有了“管城子”的雅号。但由于文中多次提到蒙恬,也给人造成了毛笔为蒙恬所发明的印象。那么毛笔是不是蒙恬发明的呢?毛笔又是怎样制出和发展的呢?这些问题应从考古、历史文献等方面,加以考察与说明。

新石器时代,人类发明了陶器。在我国磁山文化遗址(今河北省武安市磁山)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陶器上,虽然器表以素面为主,但在一些部位,已出现有画绘的平行曲折纹。在大地湾文化遗址(今甘肃省秦安县大地湾)的陶器上,有些口沿外边,画绘有紫红色宽带纹。这些原始画的线条柔和,在转弯和收尾处,往往留有劈开的岔道,在同一线条上,又有粗细变化,从这些情况看来,它们似是用鸟羽兽毛或植物絮穗制成的原始“毛笔”绘出的。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的《中国陶瓷史》上有下面一段话,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只要仔细观察一下某些花纹的细致现象和流畅笔法,即可得到说明。例如有的花纹上还留有笔毫描绘的痕迹,而有的花纹线条又是画得那样流利(如弧纹线、涡纹、圆点等),可以推想当时已经使用毛笔,否则是难以胜任的。”

磁山文化与大地湾文化,根据放射性碳素断代(放射性碳素断代,是利用死亡生物体中碳14不断衰变的原理,进行推断年代的技术),知其所处的时期,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这也就是说,距今7000年前,我国就已经有毛笔了。

除绘画与纹饰外,新石器时代的一些彩陶与黑陶器皿上,还绘写与刻划有许多符号,以后的甲骨文字,看来就是由这些符号发展而来。远古时代,人们就有把龟类视为“通灵神物”的灵龟观念,所以便利用龟甲进行占卜。占卜时,把要问卜的事情和占卜的结果刻契到甲骨上,这就是“卜辞”。甲骨文是商代的最主要的一种文字。

甲骨文是如何刻写的呢?人们发现,在出土的甲骨中,有些甲骨上有写了而未刻的文字,也有写了全部文字而仅刻其直划者。从这些未完工的情况,可以推想,许多甲骨文是先写后刻的。此外,许多甲骨文笔划粗壮,雄浑庄重,与金文不相上下,很难想像,这些文字是直接用刀刻上去的,一定也是先写后刻的。这些都说明,那时在卜辞刻契之前,是普遍先用毛笔写好待刻的。关于这一点,在篆刻碑石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如《隶释》上说:“石经,蔡邕〔yong雍〕丹书,使工镌刻。”这就是说,东汉《熹平石经》是由书法家蔡邕先以红笔书写好汉隶体的经文,再由刻工镌刻而成。再有,在商代出土的一些陶片上,也发现有毛笔书写的文字。如在安阳殷墟出土的一枚陶片上,就有一墨书的“祀”字,约有一寸见方,笔划粗壮,纤锋宛然。这是当时确已使用毛笔的又一佐证。

郭沫若在《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一文中说得好:“殷代不用说是在用笔了,除刀笔之外,也有毛笔。这从文字中有‘聿’字或以‘聿’为偏旁的字也尽可以得以证明。甲骨文有‘聿’字作‘<img class="inner" src="p:///book/plate.pic/plate_171067_1.jpg" />’,‘画’字作‘<img class="inner" src="p:///book/plate.pic/plate_171067_2.jpg" />’,金文也大抵相同。 ‘聿’即古笔字,像右手执笔,《说文》解释为‘所以书也,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秦谓之笔’。《尔雅·释器》‘不律谓之笔’,郭璞注:‘蜀人呼笔为不律也’。朝鲜呼笔为Put,越南呼为But,日本呼笔为Fude(所谓‘训读’)或su(所谓‘音读’);前者是古音,后者是今音。这些读音,无论古今中外,都是笔音的转变。”

后来在台湾省的考古学家董作宾在《甲骨学五十年》一书中,谈到甲骨文书契的问题时也说:甲骨文中一些字“是用朱或墨写了未刻的文字,笔顺起讫,笔锋收敛,十分清楚,因而可以断定,殷代写字确是用精良的毛笔”。

上面我们从古代遗存的纹饰与字迹上推断,远在殷商乃至新石器时代已经有了毛笔。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在考古发掘中发现的一些毛笔实物。历史上,由于考古发掘工作进行的较少,加之毛笔易朽,较难保存,长期间毛笔的实物很少发现。近年来,随着考古事业的发展,经广泛发掘,已有不少毛笔实物出土。

我国现存最早的毛笔实物,是1954年6月出土于湖南省长沙市左家公山战国晚期楚墓里的一支毛笔。笔杆竹质,长18.5厘米,直径0.4厘米。笔头为优质兔箭毛(即紫毫),长2.5厘米。有竹管笔套,长23.5厘米。此笔与现在毛笔有些不同,一是将笔毛围在杆的一端,用细丝线缠绕,外面涂漆,使其牢固,而不是将笔毛插在杆腔内。这与东汉蔡邕在《笔赋》中所描述的“削文竹以为管,加漆丝之缠束”的情况相仿。二是笔套的用法与现在不同,笔套很长,毛笔出土时是整体装在笔套中的。

由于有了上述楚笔实物的发现,确凿无疑地说明了,至少早在战国时代,就已有了毛笔,这样也弄清了毛笔是否由蒙恬发明的问题。晋代崔豹的《古今注》对蒙恬发明毛笔的说法早就提出过质疑:“牛亨问曰:‘自古有书契以来,便应有笔,世称蒙恬造笔,何也?’答曰:‘蒙恬始造即秦笔耳’。”唐代徐坚等辑的《初学记》,对蒙恬造笔更持否定观点,如说:“秦以前已有笔矣……”再有,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引《博物志》说:“蒙恬造笔,以狐狸毛为心,兔毛为副,心柱遒〔qiu囚〕劲,锋鋩〔mang忙〕调利,故难乏而易使。”按照这一说法,蒙恬所造之笔,用料已多样,是属于兼毫之类的毛笔,制造方法与工艺也较复杂。这种兼毫毛笔,不可能是原始或初期的毛笔。所以也有人说,所谓“蒙恬造笔”的“造”字,指的是制造之“造”,而不是创造之“造”,即不是发明的意思,看来这种说法还比较有些道理。蒙恬虽不是毛笔的发明者,但他改进了毛笔的制作技术,在文化史上也是有贡献的。

蒙恬时的秦代毛笔,已有实物发现。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城关西部睡虎地11号秦墓里,曾出土三支毛笔。这些毛笔的笔杆下端较粗,镂空成腔,笔头栽入腔内,与现代的毛笔已很相似了。这种结构能较好地克服因笔毛束缚在笔杆外围,中心有空隙,笔尖容易岔裂的缺点,在制笔史上是一大进步。

这三支毛笔的笔杆上端都被削尖,看来很可能属于历史上所说的“簪笔”。关于簪笔,《汉书》上说:“(张)安世本持橐〔tuo驼〕簪笔,事孝武帝数十年。”这是说,当时在朝廷负责记言的史官,为了奏事录事时使用毛笔方便,将笔端削尖,插在发束或帽冠上,顺手可取,随手可放。再有,簪笔也是古代的一种冠饰。此虽为汉事,但汉承秦制,上述笔端削尖的秦笔当属“簪笔”。

秦代文字上进行了重大改革,一是统一了文字,由大篆改为小篆;二是推行传说由程邈“创造”的隶书。秦笔的制作已较进步,功能也较完善,这是与当时文字改革及文化艺术的发展相适应的。

第一章 笔 第二节 毛笔的发展

汉代毛笔,较秦代又有进步和发展。汉笔有较多实物发现,1975年在湖北省江陵县凤凰山西汉初期的168号墓中出土一支毛笔,笔杆为竹质,长24.8厘米,细端径0.3厘米,粗端径0.5厘米,笔头栽在粗端。笔毛已朽,出土时笔装在竹笔套内,笔套用细竹管制成,中部镂空8厘米。在同址167号墓中也出土毛笔一支,与168号墓出土的毛笔基本相同。

上述两支汉初毛笔,笔杆都比战国晚期和秦代的毛笔为长,笔头直径也稍大。因笔毛已朽,笔头长度不能确定,但根据直径推测,笔头不会比秦代笔头短。隶书自汉代起业已成熟,盛势空前。汉隶字体较大,波磔〔zhe哲〕增粗,字形弛张流放。为适合这种字体书写,笔杆长度、笔头直径及长度也随之有了增加。

1930年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河(弱水)地区,汉代居延烽燧遗址(汉时称居延泽),发现一支西汉毛笔,这就是著名的“汉居延笔”。笔杆木质,整支笔杆劈为四爿〔pan盘〕,合成圆杆,笔头被夹入末端,外缠以细枲〔xi洗,一种麻〕,表面涂漆固定,笔杆顶端用木帽束缚。笔杆长20.9厘米,笔头长1.4厘米,径0.6厘米。这种结构,可在笔头用废后,拆开笔杆更换笔头。这就是古人所说的“退笔”。

历史上有退笔冢〔zhong肿〕的故事。相传在陈、隋时,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永欣寺僧人智永(“书圣”王羲之的七世孙)练字异常勤奋,“积年临书《千字文》,得800本,……所退笔头置之大竹簏〔lu鹿〕,簏受一石〔dan旦〕余,而五簏皆满,取而瘗〔yi益〕之,号退笔冢”(《书法正传》)。这也说明,直到隋代仍有可更换笔头的毛笔在使用与流行。

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汉代制笔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专门制笔的工匠,可能还有制笔作坊,以及负责监管制笔的官吏。1972年在甘肃省武威市磨咀子49号汉墓出土一支毛笔,杆颖均完整。杆长21.9厘米,径0.6厘米,笔头长1.6厘米,外覆黄褐色狼毫,笔尖为紫色。笔杆竹质,端直均匀,顶端削尖,嵌笔头段稍内收,在0.8厘米长度上扎缠丝线及涂漆。值得注意的是,在笔杆中部有阴刻隶书“白马作”三字。又在同址2号墓,也出土毛笔一支,笔杆竹质,长20.9厘米,上尖下圆,末端外径0.7厘米,笔腔径0.6厘米,嵌笔头段也扎缠丝线和涂漆。这支笔杆上有阴刻隶书“史虎作”三字。从两支笔杆上的刻字推测,“白马”、“史虎”可能是制笔工匠的名字。

汉代应劭在《汉官仪》上说:“尚书令、仆、丞、郎,月赐赤管大笔一双,篆题曰:‘北工作楷’”(一作“北宫工作”)。再有《西京杂记》(书虽实为晋代葛洪著,但内容多为西汉逸闻佚事)上说:“汉制天子笔,……毛皆以秋兔之毫,官师路扈为之。”从“皆”字看,是批量制作,并有官吏监管制造。由这两则记叙,联系到上述出土实物,可以推知,汉代制笔业已较发达,毛笔已有较大量的生产。

有一则故事也可从侧面反映上述情况。《淮南子》说:“仓颉作书,鬼夜哭。”高诱注以为“鬼或作兔,兔恐见取毫作笔,害及其躯,故夜哭”。认为是把“兔”字误写成“鬼”字了,生活在汉代的高诱所以有如此的注释,也反映了当时大量取兔毛制笔的事实,致使汉兔“夜哭”了。

汉代制笔业的发展,也表现在制笔技术的改进与提高上。从甘肃省武威市出土毛笔看,笔头外覆狼毫披毛,笔心及锋(笔柱)由黑紫色毛所制,经认定,是兔箭毛。说明此时制作毛笔,已经注意利用不同毛类特性,选用刚劲锐细的兔箭毛做笔柱,而用较软、弹性稍逊的狼毫覆于外层。这样制出的笔,因为有笔柱,书写时不分绺〔liu柳〕,不开岔,又可增大储墨量。这就是现在所谓的“披柱法”。“披柱法”的发明,是毛笔制造工艺的重大改进,流传至今,仍然是我国毛笔制作的主要方法,现在我国生产的毛笔,大部分采用“披柱法”制作。

汉代制笔技术的改进提高,还表现在对笔的造型与装饰的追求上。《文房四谱》载有西晋哲学家、文学家傅元(即傅玄)所说:“汉末一笔之柙〔xia匣〕,雕以黄金,饰以和璧,缀以隋珠,文以翡翠,非文犀之桢,必象齿之管,丰狐之柱,秋兔之翰,用之者必被珠绣之衣,践雕玉之履。”由此可看出,当时制作的精品笔具是如何华贵,何等考究。

汉代制笔业的发达,与社会需要和书法的发展直接相关。汉代曾规定八体(即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shu书〕书、隶书)为学童应试的内容。当时有谚语说:“何以礼仪为,史书而士宦。”汉代称隶书为“史书”。就是说,只要字写得好,就是知礼仪,就可为官,为宦。由于社会生活中对书写的需求日增,便产生了简便易写的“隶书”,又产生了“汉隶之捷”的“草书”。(章草与今草),以后又出现正楷与行书。汉代可谓诸体已臻完备。多种字体的书写,特别是在其书法艺术上的要求,自然推动了毛笔的改进与发展。

汉代书法艺术繁荣,涌现众多书法家,著名的如曹喜、杜度、崔瑗、张艺、蔡邕等人。其中蔡邕在篆、隶上都很有成就,尤以隶书造诣最深,最有名望。他曾以“八分书丹于碑”。前面说了,著名的《熹平石经》就是主要由他先书而后镌刻的。正是“象齿之管”“秋兔之翰”,使这些书法家得以施展他们的才艺。

总之,无论是汉代社会“以书取人”的风气,或是日常实用需要,或是书法艺术蓬勃发展的需求,都对制笔业在数量上与质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也就促进了制笔技术的进步与生产规模的扩大。

汉代以后,随着制笔业的发展,毛笔的制作已逐步趋于精良、完善,制作方法也日趋定型。自三国时代以后,制笔方法逐渐总结出来,《笔方》与《笔经》先后问世。《笔方》首见于北魏贾思勰〔xie协〕所著《齐民要术》一书,书中介绍了三国魏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韦诞的《笔方》。据《三国志》记载,韦诞字仲将,曾任武都太守,善辞令,尤工书法。魏朝宝器题铭,皆诞所书,又善制笔与墨。据《齐民要术》介绍,《笔方》大致内容是,制笔先要用铁梳梳理兔毫和羊青毛(青羊即山羊,亦称斑羚),把不整齐不清洁的去掉,使其不弯不杂。梳好后各自分开,都用梳背用力拍整齐,毫尖和其上部都排扁,使之极均匀,极平整,“衣”排上羊青毛。然后将羊青毛编到兔毫头下二分左右,再合起来,排扁,卷起,卷到极圆。然后,用力压低,使齐整的羊青毛放在中央,叫做“笔柱”(也叫“墨池”、“承墨”)。又用兔毫青裹在羊青毛外,像做笔柱的方法,使中心齐,也使它平整均匀。用力压低,栽进笔管里。又说,宁可让长毛深深栽入笔管,笔宁可小不要大。这就是作笔的基本要点。

《笔方》所介绍的制笔方法,又称“韦诞法”,前面提到的汉代“白马作”和“史虎作”笔,可能就是按“韦诞法”制造的。

在传为王羲之所写的《笔经》上,介绍有另一种方法。大意说,选用北方赵国的兔毫,“惟有赵国毫中用”。因为那里的平原无杂草,只有细草,这样“兔肥而毫长可用”,并提出做笔须用秋兔,在仲秋取毫,因为八月寒暑调和,毫毛好用。秋兔夹脊上有两行毛最好。选取毫毛后,用纸裹好,浸泡以石灰汁,在小火上煮,让其小开微沸,以石灰之碱性去其油腻脂肪,成为现在所说的“熟毫”。然后“先用人发杪〔miao秒〕数十茎,杂青羊毛并兔毳〔cui 脆〕,裁令齐平,以麻纸裹柱,根令净。次取上毫薄薄布柱上,令柱不见”。意思是用人发数十根,搀杂青羊毛及兔毛,修整平齐后,以麻纸(麻纸遇水不膨胀)裹成柱状,在柱的表面包覆上一层薄薄的好毫毛,然后安装。安装时,要精心地去掉倒毛。又说笔锋应为九分长,笔管应为两握长,管形要圆正。笔制成后还要长时间汽蒸,然后用绳穿笔管,悬吊于水器上,经过一夜方可使用。

由以上介绍,我们了解到,《笔方》、《笔经》分别记述了那时两种制笔方法。前者为分毫,有心,不裹纸;后者为杂毫,无心,裹麻纸。两书同为重要的古代制笔指南。

这段时期也出现了许多赞美毛笔和制笔的诗赋。如前所引西晋成公绥的《弃故笔赋》说:“采秋毫之颖芒,加胶漆之绸缪,结三束而五重,建犀角之元管,属象齿于纤锋。”西晋傅玄作《笔赋》,对笔描述道:“简修毫之奇兔,选珍皮之上翰,……嘉竹挺翠,彤管含丹……班匠竭巧,良工逞术。缠以素枲,纳以玄漆……柔不丝屈,刚不玉折。锋锷淋漓,芒跱〔zhi志〕针列。”大意都是说,制笔要选上好的毫料,优质的笔管,经良工巧制而成。笔毫刚柔适度,笔锋健利,如芒如针。他们还称颂笔作为书写工具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功用与意义。东晋文学家、训诂学家郭璞在《笔赞》上说:“上古结绳,易以书契。经纬天地,错综群艺。日用不知,功盖万世。”上面提到的成公绥也说:“治世之功,莫尚于笔,……能毕具万物之形,序自然之情也。”此外,南朝梁文学家庾肩吾在《谢赉〔lai赖〕铜砚笔格启》等作品中,对笔都有所称颂。

唐代是一个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时代。唐人对书法非常重视,设立了“书学”,作为六种最高学府中的一种,也把书法规定为选拔人才的标准之一。书画的提倡与发展,自然促进了制笔业的发展。

在唐代,宣州(今安徽省宣州市一带)已形成制笔中心,在我国制笔史上首次出现了专业产地。用宣州兔毫(配有鹿毫、羊毫)制作的紫毫笔称为“宣毫”,名扬全国。当时许多诗人写诗对其称颂。唐代诗人白居易有《紫毫笔》一首:“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饮泉生紫毫。宣城之人采为笔,千万毛中拣一毫……每岁宣城进笔时,紫毫之价如金贵。”唐代女诗人薛涛在其《十离诗》第二首《笔离手》中吟曰:“越管宣毫始称情,红笺纸上撒花琼都缘用久锋头尽,不得羲之手里擎。”

唐代还有一种鸡距笔,白居易在《鸡距笔赋》中说:“足之健兮有鸡足,毛之劲兮有兔毛。就足之中,奋发者利距;在毛之内,秀出者长毫。”距即鸡爪后的突出部分,“距,鸡附足骨。”(《汉书》颜师古注)。这是一种笔头形似鸡距的锋短犀利的毛笔。白居易又说:“斯距也,如剑如戟,可击可搏……挫万物而人文成,草八行而鸟迹落。”是用“距”喻笔锋,进而言笔之良好。“不名鸡距,无以表入墨之功”,“亦在假名而善喻”。唐诗僧齐己对其也有“锋铓妙夺金鸡距”的诗句。

历史上,我国的“文房四宝”及其制作技术曾远传许多国家和地区。唐代来华的日本僧人(“遣唐僧”)就曾把一些文具带回国,同时也把制作文具的技术介绍回去。现在日本奈良正仓院(日本奈良时代的一座古物库,在奈良东大寺佛殿的西北,存有万余件古代文物,其中许多是从中国传入的)收藏有唐代毛笔,其中有斑竹管的、象牙管的,也有斑竹镶象牙管的等等。随着唐王朝的强大,中华文化也传播到周围的许多地区和国家,如吐蕃〔bo播〕、朝鲜、日本等。毛笔与其他文具的外传,也促进了东方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

北宋初期,继承了五代时期西蜀、南唐的旧制,在宫廷中设立了“翰林图书院”,编刻了《淳化阁帖》。宋代还将“画学”正式纳入科举考试科目。这些都对宋代书画艺术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在中国书画史上,宋代是一个极为重要和关键的时代。书画艺术的蓬勃发展,创作上对不同艺术效果的追求,都促进了制笔业的发展。

唐宋时期,宣州制笔能工巧匠很多,唐代宣城陈氏即为“作笔名家”。据宋代邵博撰《邵氏闻见后录》上记载:“宣城陈氏家传右军求笔帖,后世益以作笔名家。柳公权求笔,但遗以二枝。”而最有名的则是诸葛氏家族。宋代叶梦得撰《石林避暑录话》上说:“歙〔she涉〕本不出笔,盖出于宣州,自唐惟诸葛一姓世传其业,……熙宁后世始用无心散卓笔,其风一变。诸葛氏以三副力守家法。”无心散卓大约为笔毫散立无柱。《笔史》引明代方以智《通雅》说:“笔有柱有被,有心有副。”看来诸葛家族“以三副力守家法”制出的“无心散卓笔”可能是一种杂以多种毫毛无柱散立之毛笔。这种新型毛笔出现,使传统的制笔技法为之一变。这种制笔技术又称“诸葛法”。南唐时诸葛笔已十分名贵,《笔史》引宋代陶榖《清异录》说:“……用宣城诸葛笔一支,酬以十金,号为‘翘轩宝帚’。”现藏日本正仓院的唐代“天平笔”,可能就是一种“诸葛笔”。

宋代制笔业有更大发展,在笔的种类与制笔工艺各个方面都超过了前代,达到了新的水平。制笔中心宣州的制笔业更加繁荣,宣笔声誉益加高显。在宣州制笔业中,仍以诸葛氏最为显赫,这个在唐代就有盛名的家族世代相传,聚族为业,制笔技术不断提高。尤其诸葛高,褎〔you又〕然举首,成为宋代最著名的制笔高手,制作的“诸葛笔”备受青睐,常被作为馈赠友人的贵重礼品,朝野上下都以能获“诸葛笔”为幸事。

宋代许多著名文学家都有诗文对其称颂。如文学家黄庭坚在《谢送宣城笔》中写道:“宣城变样蹲鸡距,诸葛名家捋〔luo罗阴〕鼠须,一束喜从公处得,千金求买市中无。”又如文学家梅尧臣有诗《次韵永叔试诸葛高笔戏书》曰:“笔工诸葛高,海内称第一。”梅是宣城人,他曾将诸葛高所制之笔作为乡井珍品赠与文学家欧阳修,欧阳修非常高兴,赋诗《惠宣州笔戏书》,曰:“圣俞宣城人,能使紫毫笔。宣人诸葛高,世业守不失。紧心缚长毫,三副颇精密。硬软适人手,百管不差一。京师诸笔工,牌榜自称述。累累相国东,比若衣缝虱。或柔多虚尖,或硬不可屈。但能装管榻,有表曾无实。价高乃费钱,用不过数日。岂如宣城毫,耐久仍可乞。”生动而具体地称颂了诸葛笔的质优价廉,经久耐用。

诸葛氏家族中除诸葛高以外,诸葛元、诸葛渐、诸葛丰、诸葛方等也很有名。除诸葛家族外,宋代宣城地区还有其他一些制笔名家。如《笔史》上引《林逋集》说:“予顷得宛陵(宣城一笔者注)葛生所茹笔,……每用之,如挥百胜之师,横行于纸墨间,所向无所不如意。”《笔史》上又说“制笔谓之茹笔,盖言其含毫终日也。”

无心散卓笔的出现与流行,与当时书写方式改变有关。宋以前多是跪坐于席,低案悬腕书写,宜用坚挺笔毫。宋代高桌高椅日益普遍,再加上为表现书画上不同的艺术效果,促使笔毫的多样化。使笔毫向散毫、软熟、虚锋等多样化方面发展。

据《笔史》上介绍,自宋以来,出现多种笔毫,有兔毫、羊须、羊毛、青羊毛、黄羊毛、鹿毛、麝毛、狸毛、鼠须、虎仆毫(虎仆又称九节狸)、虎毛、丰狐毛(丰狐为大狐)、猩猩毛、狼尾、石鼠毛(即土鼠毛)、貂鼠毛、狨〔rong绒〕毛(即金丝猴毛)、獭毛、鹅毛、鸭毛、鸡毛、雉毛、猪毛、胎发、人须、鼠尾等。除此之外,也有以植物为原料制成的笔,《笔史》介绍有荆笔、荻笔、竹丝笔、仙茅笔等。

宋代除有以上为绘写书画上不同要求而制作的不同笔毫品种外,在笔的大小上也出现了许多品种,还有为特殊需要而制的特种毛笔。据《文房四谱》记载,宋代制作的笔有“大笔如椽〔船〕者”,可用于书写非常巨大的字体;也有写极小字的笔,“写小字,小如半麻粒许,瞬息而就,或于稻粒之上写七言诗一绝,分闲布白,历历可爱。”能在稻粒上书写一首七言诗,所用之笔当如何小巧,可以想见。从这条记载中,也可了解到,至少在1000多年前,我国的微型书法艺术已有相当高的水平了。

在宋代,除宣州外,其他一些地方也产良笔,如宣州之南的歙县、黟〔yi医〕县等地也有制笔能工巧匠。在歙州(今安徽省歙县、休宁、祁门以及江西省婺源等地)有吕道人,黄庭坚在《山谷笔说》中称赞他:“非为贫而作笔,故能工”。在黟州(今安徽省黟县)则有吕大渊,黄庭坚在《山谷笔说》中记载:“黟州吕大渊,悟韦仲将作笔法,为余作大小笔十余支,无不可人意。”从以上记载可知,他们都是制笔能手。还有汪伯立,也是宋代制笔名家,他制的笔,当时曾列为贡品,为“新安四宝”之一。新安为歙州、徽州所辖地区的别称,“新安四宝”指当时曾作为贡品的澄心堂纸、汪伯立笔、李廷珪墨和羊斗岭砚。

除上述制笔名家外,钱塘程奕、绍兴屠希、常州许頔〔di 笛〕等也都是制笔行家。当时由于笔的需求量较大,许多地方都有制笔工匠,如像前面欧阳修诗中所说,“京师诸笔工”多如“衣缝虱”。

宋笔的实物,现留存不多,1975年在江苏省金坛县一座南宋墓中,出土毛笔一支,杆长12厘米,笔头长2.8厘米,笔套长6厘米。总之,宋代制笔业空前繁荣,名家众多,在中国制笔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hr />

注释:

第一章 笔 第三节 湖笔的兴起

自南宋偏安杭州,制笔业也随之由宣州一带移往以浙江湖州为中心的江浙一带,形成新的毛笔产地。如前面提到的程奕、屠希、许頔等都是浙江、江苏的制笔名家。由宋入元,宣州地区受到战乱的严重冲击,昔日制笔业日渐凋敝,金代诗人元好问在《刘远笔》一诗中感叹说:“宣城诸葛寂无闻。”在这种形势下,宣州笔工大多星散,其中一部分迁往浙江湖州一带,也将精湛的技艺带到这一地区。湖州地区盛产长竹,清代江登云《素壶便录》载:“湖笔管出余杭县之文山。”毗邻的嘉兴地区盛产山羊,《笔史》说“羊毛,天下独出嘉兴,硖石(今浙江省海宁市)为第一”,所以湖州善琏镇一带,便逐渐兴起制笔业,因善琏镇隶属湖州,故所产之笔称为“湖笔”。善琏又名善练,市有四桥,即福善、保善、庆善、宜善,四桥联络市廛〔蝉〕,形如束丝,故名善练。自元以后,昔日声名显赫的“宣笔”便逐渐式微,并为“湖笔”所代替,湖州成为新的制笔中心,善琏镇也就成为鼎鼎大名的“湖笔”之乡了。

随着制笔业的发展,湖州地区也出现许多技艺高超的笔工。据《西吴枝乘》记载,在元初“吴兴毛颖之技甲天下,元时冯应科者擅长,至与子昂、舜举并名,今世犹相沿尚之。其知名者曰翁氏、陆氏、张氏,皆兔毫也。”文中提到的子昂是指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fu府〕,舜举是指元代著名画家钱选。冯应科的制笔声誉与赵、钱“并名”,足见其制笔技艺之卓越。据《归安县志》记载,当时把他们称为“吴兴三绝”(唐时曾改湖州为吴兴)。与赵孟頫关系深厚的张进中也是制笔高手。张曾以“一笔之工,数得持笔禁中”,他凭制笔技艺,得到宫中的认可与赏识。再有沈秀荣,元代文学家仇〔qiu求〕远曾有《赠笔工沈秀荣》诗:“近知沈子艺稀有,洗择圆齐易入手。不论兔颖与羊毛,染墨试之能耐久。”称赞他技艺高超,深谙水盆、择毛、圆齐各项工艺,不论用什么毫料,兔毫抑或羊毫,都能制出经久耐用的优质毛笔。

除此之外,元代在湖州以及江浙一带还有很多制笔名工,如范君实、许文瑶、温生以及陆文宝等人。还应注意到,元代有一位少数民族出身的学者,也是制作毛笔的专家,名叫周伯温(原名沙剌班)。他曾参与编修《辽史》、《金史》及《宋史》。他指导笔工,利用西北所产黄羊尾毫制成的毛笔,很受欢迎。

元代,除湖笔外,湘笔也很著名。湘笔原为唐代郴〔抻〕州笔,元代则为在现湖南省长沙市兴起的一种名笔。关于郴州笔,唐代诗人柳宗元曾有诗咏赞,在《杨尚书寄郴笔,知是小生本样,今更商榷使尽其功,辄献长句》中说:“截玉铦〔xian先〕锥作妙形,贮云含雾到南溟〔ming名〕,……桂阳卿月光辉遍,毫末应传顾兔灵。”诗中对郴笔从外形到性能都作了很好的描绘。“湘笔”在制作工艺上,不像“湖笔”分层匀扎,而是杂扎不分层,不重笔锋颖。以水毫、兼毫见长。

湖笔在元代兴起绝非偶然,是与当时文化发展分不开的。元代在文化的许多方面都有巨大成就,出现许多书法家,著名的有赵孟頫、鲜于枢、邓文原以及蒙古族书法家康里巎〔nao挠〕等。其中尤以赵孟頫的书法,后世评价最高,以为可与晋代王羲之、唐代颜真卿相媲美。元代的绘画成就更加辉煌,著名画家除赵孟頫外,还有被称为“元四家”的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书画艺术的发展自然推动了制笔业的发展,促使“湖笔”兴起与发展。

入明以后,随着社会逐渐稳定,文化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明代在中国书画艺术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出现了一些以地区为中心的名家与流派,尤其在江南地区,鸾翔凤集,荟萃了大批书画家。明代书画艺术的繁荣,促进了文房四宝的发展,制笔业也出现了新的面貌。“湖笔”声誉日隆。明代文学家屠隆在《考槃〔pan盘〕余事》中说:“大抵海内笔工,皆不若湖之得法。”说明当时全国各地笔工不少,但技艺都达不到湖笔的水平,“湖笔”至此已取得天下众笔之冠的地位。

明代“湖笔”产地也出现了许多制笔名家。元代已经出名的陆文宝及其子陆继翁,到明代时,声望更高,名声更盛。曾棨〔qi启〕在《赠陆继翁》一诗中便记叙了陆氏父子的制笔成就,诗中说:“吴兴笔工陆文宝,制作不与常人同。自然入手造神妙,所以举世称良工。”又说:“制成进入蓬莱宫,紫花彤管飞晴虹。九重清燕发宸翰,五色绚灿皆成龙。”说明陆文宝所制之笔不仅质量优异,外观造型也极华美,曾入贡成为皇家御用之品。诗中又说道:“国初以来成绝艺,光价自此垂无穷。美哉文宝名已久,当有家法传继翁。我时得之一挥洒,落纸欲挫词伤锋。枣心兰蕊动光彩,栗尾鸡距争奇雄。”曾诗先是惋惜陆文宝已于明初去世,使他的制笔技术成为“绝艺”,继而称颂其子陆继翁继承父传,也制出极好的毛笔,尤其在“枣心”、“兰蕊”、“栗尾”、“鸡距”等品种上更是青出于蓝,达到新的水平。陆文宝父子不仅擅长制笔,也广结文人名士,吸收采纳书画家们的灼见,改进制笔技术。明代陆树声《清暑笔谈》中记载,陆文宝在与当时著名书法家杨维桢交往中,就深得“切磋之惠”。杨亦为陆著论笔书。

“吴兴笔工”施文用亦为“湖笔”翘秀,明中期曾“造笔进御”,其贡品“有细刻小标记云笔匠施阿牛”,明孝宗“鄙其名”,恶其俚俗,令改名施文用,后来,施以技高扬名。

由于绘画与书法艺术的发展,绘写工具分工也越来越细,毛笔也开始出现画笔与书笔的区分。《遵生八笺》中的《燕闲清赏笺》里就说:“余取杭人旧制笋尖笔桩最佳,后因湖州扎缚笔头为细腰葫芦样制,杭亦效之,最为可恨。初写似细,宜作小书,用后腰散,便成水笔,即为弃物。杭笔不如湖笔得法,湖笔又以张天锡为最,惜乎近无传其妙者。然画笔向以杭之张文贵首称,而张亦不妄传人……扬州之中管鼠心画笔,用以落墨白描,佳绝。水笔也妙。”由这段记叙中,我们知道当时对写字作画用笔要求各有不同,看来当时画笔以杭、扬所产为佳,其中又有区别,杭州张文贵所制画笔最好,而扬州的中管鼠心画笔“用以落墨白描,佳绝”。然而,书写还以湖笔为最好,是杭笔模仿不了的。笔种的分工与专门化,反过来也促进了书画艺术的发展。从这些也可以看出,明代制笔技艺已达到了极高水平。

明代著名笔家,湖州地区除上面介绍的陆、施等人外,尚有张天锡以及《笔史》上介绍的王古用等。江南其他地区,除“杭之张文贵”外,尚有许颖、刘节文、傅子封,以及郑伯清等。

清代制笔名家,据《笔史》上说:《朱竹垞〔cha茶〕集》赠笔工钱叟序中写道:“我朝名人诗文集中,标笔工姓名者,当复不少,予寡陋疏懒,不能遍检录出,倘有好事者为予补之则幸甚。”由此可知,清代笔家“当复不少”。但“遍检录出”工作一直未做。梁同书除录有朱彝尊提到的钱叟外,又补十几位。其中有刘必通、孙枝发。梁同书说:“今世京师散卓水笔,此二家最擅长。”梁又说:“夏岐山、沈茂才、潘岳南、王谔廷、陆锡三、姚天翼、沈秀章、王天章、陆世名,以上九人予常用其笔,歧山、岳南制尤佳。”梁同书还为已亡故的夏岐山、潘岳南写诗悼念:“曾闻笔是文章货,健锐圆齐制必良,可惜夏潘亡已久,一番抽管一悲凉。”表达自己对两位制笔良匠去世的“悲凉”、惋惜与深切怀念。

此外,清代书法理论家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提到笔工王永清,说他制笔精良。书中还叙述了清代湖州笔工到其他地方发展制笔业的情况。如湖州善琏镇笔工王兴源,到江苏扬州开拓制笔业等。从清初直到近代,全国各地开设笔庄的,如北京的戴月轩、贺连清、李玉田,以及前面提到的刘必通、孙枝发;上海的周虎臣、李鼎和、杨振华;苏州的贝松泉等,大都是湖州善琏镇人。湖州笔工外流到京、沪、江浙各地,将制作“湖笔”的高超技艺传播开来,从而推动了各地制笔业的发展,对文化事业的繁荣起了巨大的作用。清代也出现了一些集产、供、销为一体的笔庄。据传乾隆初年,湖州王姓笔工,在京卖笔,其时正值闱试,某举子购得其笔,竟中状元,王笔立成奇货,人人争购,遂号其笔为“一品笔”,王后在湖州建场设肆“王一品笔庄”。

“湖笔”兴起之后,宣州笔业渐趋凋敝,但仍有一些工匠,保持“宣笔”传统工艺,继续生产。据记载,至清代仍有“刘、程、崔三姓聚族各千余家,强半攻其业”(《素壶便录》)。此外,流散的宣城笔工,也有一些依附于墨业,使不少墨庄也能制作毛笔,出现了兼制与兼营毛笔的墨店。其中有些还兼营纸业,出现全面综合经营文房用具业的商家。这也是文房四宝业的新发展。

明清时代,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在日常活动中,毛笔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文具。从而也促进了制笔业的发展。柔软圆转的羊毫笔,坚硬锐利的紫毫笔,刚柔相济的兼毫笔,坚挺锐健的狼毫笔等,各种特性应有尽有,相辅相补,各扬其长,出现了毛笔品种的完整系列,形成具有不同功能的笔种体系。

明清两代,羊毫笔盛行。以羊毫制笔虽较早,但明以前,纯羊毫笔使用很少,书写绘画多用较硬的兔毫、狼毫或兼毫。 自明代起,羊毫才真脱“颖”而出,明代文学家瞿佑在《羊毫笔》诗中称赞说:“刚柔何必吹毛问,耐久真堪作友朋。”清代乾隆皇帝以及高官显宦翁方纲、刘墉、梁同书等人皆喜使用较紫毫、狼毫柔软的羊毫笔。邹缨齐紫,上行下效,羊毫笔更加盛行。如邓石如、伊秉绶等书法家,用羊毫笔书篆、隶,婉转自如,流畅舒展,别具一番新趣。湖州盛产山羊毛,以锋颖细长,粗细均匀,柔润适宜而著称,特别宜做长锋羊毫笔。羊毫笔的流行更加促进了湖州笔业的发展,时至今日,羊毫笔仍是湖笔中主要品类,也是书画界最常用的笔种。

明清众多制笔名家不仅在笔毫上大展技艺,各显其能,在笔的外形上,也多彩多姿,有管笔、斗笔、楂〔zha扎〕笔(楂笔笔管短粗,宜书大字)等。在管料上更是各显其华,穷尽奢豪。有金管、银管、镂金管、玉管、瓷管、象牙管、犀角管、琉璃管、斑竹管、琮竹管、紫檀管、花梨管、漆木管等,真是林林总总,美不胜收。此外,在笔管的装饰上,更是巧用绘雕,精施镶嵌。使枝枝笔翰,管管毛颖,都成为精刻华饰的工艺品。藏之用之,真如怀瑾握瑜了。明清两代,以“湖笔”为代表的制笔业,确已达到了我国毛笔制作史上的巅峰。

第一章 笔 第四节 毛笔的种类与制作

以上四点(“四德”)是毛笔的性能,也是分类与制作的主要依据。毛笔笔头按功能与用途,主要可分为“五毫”,即羊毫、紫毫、兼毫、狼毫和鸡毫。它们的特性如下:

羊毫按锋颖长短和笔头粗细,可分为长锋和短锋(以笔头长短而论),厚锋和瘦锋(以笔尖粗细而言)。羊毫有“净”、“纯”、“宿”之分。“净”、“纯”指不夹杂毛。“宿”指经受露宿,毫毛可自行脱脂,有濡墨的功效。有时在羊毫品名前,冠以“极品”、“精制”、“加料”等字样,用来标志笔毫质量的优劣状况。羊毫适用于各种书体,也宜于绘作国画,尤宜写意画。

尖:指笔锋尖如锥颖,书写时利于勾捺。

紫毫与羊毫相反,是采用山兔背脊上一小撮弹性最强的毫毛,其毫性坚硬锐利。山兔毫分为三等:紫毫最硬,白毫次之,花毫再次之。名为“紫圭”的紫毫笔,就是用纯净冬紫毫制成,十分名贵。紫毫宜于绘工笔画。

以上是“湖笔”制作的主要工序,实际上,一支“湖笔”的制作,从开始到完成,要经历100多道工序,制作技术复杂,工艺要求精细。正因湖笔“技甲天下”,故在众笔中“珠槃玉敦〔dui兑〕,独执牛耳”。

羊毫一般指山羊毛,山羊毛细、锋嫩、色白、质净,因此羊毫柔软,毫长,颖锐,柔中见刚,圆转柔顺,回旋适度,舒敛如意。

齐:指笔锋在尖的基础上,还要求整齐,犹如刀切,无参差现象,书写时利于吐墨均匀。

择笔又称择抹,与水盆工艺一样,是一项特种技艺。

水盆工序根据毫料不同,又分为羊毫水盆、兼毫水盆等。

镶嵌工序是用装饰物品(如牛角等),对笔管进行加工装饰,使其美观。镶嵌分为镶头与镶尾。镶头又称装斗,镶尾又称挂头。工艺上要求口面匀趟,起线流畅,接连紧密,螺纹清晰等等。

经过镌刻的笔管,有着“浮雕”的艺术效果。加上镶嵌装潢,彩绘锦饰,使支支笔器赏心悦目。

鸡毫是毛笔中最软的一种,性极柔软。选用白毛乌骨鸡绒毛制作,又称鸡绒笔。鸡毫宜于作画。

《笔史》记载:“《考槃余事》说:‘制笔之法,以尖、齐、圆、健为四德。’”

关于毛笔种类,也有按原料产地来分的,如有湖州湖笔(山羊毛、山兔毛),扬州水笔(黄鼬毛),宣州宣笔(山兔毛)等等。

水盆工序中的拣毫工作,要求极为精细,需要逐根择选,分类,组合。制成刀片状的“刀头毛”。再剔除劣毫,进行“齐毫”,造型成笔头。

由于毫料有扁圆、曲直、长短、粗细等区别,需要在水盆中,将已脱脂的毫料,用角梳(多为牛角制的梳篦)反复梳洗,进一步整理分类。

笔料工序是指对制笔用毛进行分类,就是根据用毛的长短、粗细、色泽、锋颖等方面的不同,拣择分类。

结头就是结扎笔头,也叫“扎毫”。是将水盆工序制成的半成品,经结扎、黏结,制成笔头。《笔史》说:“缚笔要紧,一毛出,即不堪用。”

毛笔种类不同,制作方法与工序也略有不同,现以湖笔为例,简介一下。

择抹是把笔毫捻成笔头形状,把弯曲毫毛剔掉,将笔头抹光。笔头经过择抹后,即可具有尖、齐、圆、健的性能,外观上也锋颖清秀,形态美观。

水盆工序又称水作工,是把分好类的制笔用毛,制成半成品笔头。在湖笔制作上,是最为复杂,也最为关键的工序之一。《笔史》上说:“笔工最难,其择毫。”

兼毫是用羊毫与兔毫或狼毫等毫料配制而成,性居软硬之间,刚柔相济。兼毫以紫毫为心,羊毫为被,常见的品名有“五紫五羊”、“七紫三羊”等,几紫几羊是指其所占比例。兼毫适于中小楷书写。

圆:指笔头浑圆、挺直,绝无凹凸之处,不开分岔,利于书写流利。

装套工序是将笔头与笔管进行装配。先将笔管两端锉平,再将一端掏成空腔,孔径大小需与笔头粗细相适,以装入笔头。装配工作也包括配装笔帽。

健:指笔头富有弹性,既柔且刚,书写时利于显示笔力。

选管就是精选笔管的工序。对管径、管长,圆度、直度都有一定要求。并要剔除干裂、虫蛀、皮色枯劣、粗细不匀的管料。

笔管经过镶嵌加工,或显玲珑华丽,或呈古朴雅美,使之操赏双优,用观两善。

刻字工序是将笔名、商标以及题记等等,镌刻于笔管上的工艺。要求根据字文数目、字体形式,布局适美,安排匀当。

狼毫又称鼬尾毫,鼬俗称黄鼠狼。狼毫性硬挺,弹性强,锐而健,弹性仅次于紫毫。狼毫以在冬季采集的为好,称“正冬北狼毫”。著名的品名有“狼毫兰竹”,“特制豹狼毫”(搀有微量豹毫)。狼毫宜于中小楷书和行草,也宜于绘画。

第二章 墨 第一节 早期的墨

广义上“墨”的历史,应该与广义上“笔”的历史同样悠久,因为笔与墨是相配合使用的。在远古时代的岩画上,就有黑、黄、红、白等几种颜色,据研究,这些大都为矿物颜料,可以称为“矿物墨”。

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峙峪(今山西省朔州市峙峪寺)文化,大约距今有30000年左右。在峙峪文化遗址的出土物中,就有一块石墨,这有可能是原始宗教用品,但更有可能是把它作为“墨”来使用。

本世纪70年代,在属于新石器时代距今约5000余年的姜寨遗址(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姜寨),出土了一套绘写工具,有石砚、砚盖、磨棒、陶杯各一件,以及数块黑色颜料。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一套绘写工具。

姜寨遗址是我国黄河中游,以仰韶文化为主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仰韶文化的彩陶器物,构图精巧合理,纹彩绚丽多变,与优美的造型相结合,成为我国原始艺术创作的典范。

仰韶文化彩陶上的美丽图案,是用什么颜料绘制的呢?经中国科学院硅酸盐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认为以其能经较高窑温,因此它是一种矿物而不是有机碳素物。姜寨遗址出土的颜料,经化验是氧化锰、三氧化二铁。这些矿物质颜料也就是古书上常说到的那种“石墨”。

除此之外,东晋王嘉撰写的《拾遗记》上,记有“尅树汁为墨”,“尅”为刻的意思,这可能是割刻一种树汁有颜色的树,以其汁充“墨”,这可视为“植物墨”。在古代也有以乌贼排出的墨液为墨的,《文房四谱》上就记载有,“乌贼鱼腹中有墨,今作好墨用之。”这可视为“动物墨”。植物墨、动物墨以及上面说到的矿物墨,都是属于天然墨,天然墨是人们早期使用的墨料。由于天然墨的墨质较差,随着社会及文化的进步与发展,促使人们研制质地更好、又可较大量生产的人工墨。

以上是对广义上的“墨”(即早期的天然墨)的介绍。狭义上的“墨”,即人工墨,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墨”。它起源于何时,怎样发展?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从有关墨的一些早期记载,以及已发现的古墨与古代用墨遗迹等等方面加以了解。

关于墨的起源,明代朱常淓〔fang方〕《述古书法纂》上说:“刑夷始制墨,字从黑土,煤烟所成,土之类也。”明代罗颀〔qi其〕《物原》上说:“刑夷作墨,史籀〔zhou宙〕始墨书于帛。”史籀是周宣王时的太史,由此可知刑夷也应是那时的人。不过这些说法只是一种传说。

《礼记》上记载:“史定墨”,郑玄注:“墨,兆坼〔che彻〕也。”古代称占卜为兆,坼是烧骨裂纹。合起来是说古代用甲骨占卜,正如上章所述,是先以墨书写在龟甲或牛胛〔jia甲〕骨上,再进行锲刻,继以火烧灼,观其裂璺〔wen 问〕,以定凶吉。先以墨书写的龟甲,也就是所说的“墨龟”。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殷墟,出土过许多甲骨,从对甲骨上一些残留墨料的化验得知,其中红色的是朱砂,黑色的是碳素单质,碳素也是现代墨的基本原料。

从以上文献的记载,以及一些出土的物件上色迹来看,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代,巫觋〔xi席〕们就用墨及朱砂等来书写文字了。墨的起源至少应在3000多年以前。

关于早期人工墨的实物,近年来陆续已有发现。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的秦墓中,出土有墨块及研墨工具。墨呈丸状,直径2.1厘米,长1.2厘米,这是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人工墨,距今已有2200多年。

经研究,上述秦墨是用松烟与黏合剂拌和制成的。早期的人工墨的主要成分多为松烟,松烟是将松枝经过不充分燃烧制得。黏合剂最早是用鹿胶、麋胶,以后也用牛胶。

秦墓出土的墨块呈丸状,看来是手工捏制而成。由于墨丸块体碎小,使用时需将墨丸放置在砚石上,用研石压磨,所以早期的砚附有研石。这与以后用墨的方法是不同的。由于此块秦墨是以松烟为原料,用动物胶黏合,并制成一定形状,可以说,它已是人工墨的雏型。

第二章 墨 第二节 墨的发展

墨在汉代,制作上已有了较大进步,制墨业已初具规模,出现了许多名墨产地与制墨名匠。在名墨产地中,最著名的是隃〔yu于〕麋地区(今陕西省千阳县一带),元代伊世珍所撰的《琅环记》中说:“汉人有墨,名隃墨。”宋代晁贯之《墨经》说:“汉贵扶风隃麋终南山之松。”终南山又称南山,古代常代指秦岭山脉。上说:“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可见这一带自古就生长茂密的松林。由于树龄古老,枝条中油脂含量高,极适于烧烟制墨,因此当时隃麋地区一带成为名墨产区是很自然的。除隃麋地区产墨外,延州(今陕西省延安市)等地也都产墨。

隃麋地区所产之墨,因原料上乘,制作精良,当时已成为墨中佳品。《汉官仪》中有“尚书令、仆、丞、郎,月赐隃麋大墨一枚,小墨一枚”的记载。又据《文房四谱》上说:汉代“皇太子初拜,给香墨四丸。”这些说明了在汉代隃麋地区所产之墨,已经成为官府部门行政办事的必用物品,甚至还作为皇家的赏赐品。从记载上,我们还可以知道当时的墨已有了大枚、小枚的区分,并已出现了添加香料的高档墨。由于隃麋古时产墨,又最著名,因此“隃麋”也就成为墨的别名。后世制墨者,也多以“古隃麋”为墨名,以夸墨之名贵。

随着制墨业的发展,当时也出现了一些名墨工,如明代麻三衡所著的《墨志》上,就记载有田真等人。

汉代人工墨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生产规模不大,天然墨(主要是石墨)仍占较大比例。《文房四谱》上记载:“陆士龙与兄曰:一日上三台,得曹公藏石墨数十万斤,……今送二螺。”陆士龙即陆云,其兄为陆机,字士衡,二人同为西晋文学家,时称“二陆”。文中的“三台”是指汉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曹操(即文中“曹公”)在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所建的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并在冰井台藏储大量石墨。北魏地理学家郦〔li丽〕道元在《水经注》上对此更有详细记载:“邺都铜雀台北曰冰井台,高八尺,有屋一百四十间,上有冰室数井,井深十五丈,藏冰及石墨焉,石墨可书。”

以上记载说明当时“可书”的石墨还在大量储存与使用。再有,从陆云送其兄陆机的石墨为“二螺”看,当时“螺”是墨的一种单位名称。唐代段公路所著《北户录》也记载有“南朝以墨为螺”。所以称为“螺”,可能是由于墨为螺状。历史上墨的单位名称也是多种多样,并不统一,有时也是交错并用。如上面已提到的就有丸、枚、螺等,历史上还出现过量、笏、挺、锭、块等。

关于汉代墨的实物,在近年的考古发掘中,已有多次发现。1957年在一座汉墓中,曾出土有墨,“……成馒首形……手捏制作……”。1964年河南省陕县的汉墓中,出土了五块墨,出土时这些墨分别和削(书刀)、石板砚等文具放在一起。1973年在山西省浑源县的汉墓中,发现一块长2.5厘米的较完整的半圆锥形墨丸,这是出土的西汉墨丸中较大的一块。1975年在湖北省江陵市的一座汉墓中,也发现有五块碎墨。1983年在广东省广州市一座汉墓里,出土一些墨丸,每个直径为0.81—1.24厘米,均为圆饼形,看来是将糊状原料滴聚而成,墨丸质地细腻。这种墨丸不能执握,仍需用研石研磨。

人工墨的最初形状是粉状,使用时加以调和。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上说:“墨书墨也,从土从黑。”说明早期墨是土粉状的。随着制作与使用上的变化,墨形也有所改变。前面说了,秦墨和汉墨已有丸状、螺状,需用研石压磨,但有的汉墓中又有两头尖细、中间略粗、“握子”形状的墨出土。其表面尚有以手抟〔tuan团〕攥〔zuan钻〕的痕迹。这种墨可执握研磨,便于使用。这说明已开始出现直接研磨的墨。在一段时间里,使用研石与直接执握研磨两种形式同时并存,重叠出现,以后,研石才逐渐消失。随着历史的发展,墨形越来越丰富多彩,更加多样化与艺术化,明清时达到极致,如明代程君房、方于鲁等,所制之墨形制高达数百种之多,关于这些,后面还会说到。

在我国制墨史上,汉代是一个转折时期。这时期松烟墨大量出现,为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制墨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前面说了,“汉贵扶风隃麋终南山之松”,《墨经》又说:“松烟之制尚矣”,说明松烟墨在汉代已经广泛使用。稍后的魏曹植也有诗曰:“墨出青松烟,笔出狡兔翰。”松烟所制之墨,色黑,质细,易磨,在“油烟”墨出现之前,松烟是我国人工制墨的主要原料。

前面介绍过的三国时代的韦诞,他不仅是制笔名手,同时也是制墨专家。元代文学家陆友的《墨史》上说:“洛阳许邺三都宫观始就,诏令诞题署以为永制,给御笔墨皆不任用,因奏蔡邕自矜能书,兼斯喜之法,非纨〔wan丸〕素不妄下笔。夫欲善其事,必利其器,若用张芝笔,左伯纸及臣墨,兼此三具又得臣手,然后可以逞径丈之势,方寸千言。”这是说,当时皇帝命韦诞题写榜额,但宫中所供笔墨,他认为都不合用。他说书法家蔡邕是没有好的“纸”就“不妄下笔”。韦诞也是认为要写好字,必须有好的笔墨。他说以张芝制的笔,左伯造的纸,以及他自己制的墨,方可写出好字。韦诞所制之墨质量的确非常好,《墨史》上又说:“肖子良答王僧虔书曰:‘仲将之墨,一点如漆。’”仲将是韦诞的字。

韦诞不仅善制笔墨,而且还能将他自己的制墨心得与前人制墨经验,总结成理论与方法。前面我们介绍了他的制笔理论总结——《笔方》,现在我们介绍他总结的制墨方法——《合墨法》。

韦诞的“合墨法”在《齐民要术》中有详细的记载,《文房四谱》也有转录。《合墨法》的内容大致如下:先要纯净的烟子,将其捣好,再用细绢在缸里筛,筛掉草屑和细砂、尘土等。因松烟极轻极细,不能敞着筛,以免飞散掉。每一斤墨烟,用五两最好的胶,浸在梣〔尘〕皮汁里面。梣皮是江南的“樊鸡木”的树皮,这树皮浸的水有绿颜色,可以稀释胶,又可以使墨的颜色更好。可以加鸡蛋白(去掉黄)五个。又可用真朱砂一两,麝香一两,另外整治、细筛,混合调匀。放到铁臼里(宁可干而硬些,不可过分湿)要捣30000杵,杵数越多越好。合墨的时令,不要太暖太冷,太暖,会腐败发臭;太冷,软软的难干,见风见太阳,都会粉碎。每锭重量不要超过三二两。墨锭宁可做得小些,不要做得过大。韦诞最后说:“墨之大诀如此。”

韦诞的“合墨法”是古代制墨方法与技术的理论总结,确是制墨之“大诀”。“墨之大诀”的《合墨法》与“笔之大要”的《笔方》,同是中国“文房四宝”发展史与中国文化史上的宝贵历史文献。韦诞是中国文房四宝史上的重要制笔制墨理论家与工艺家。由于韦诞制墨有名,后世竟称其为墨的发明者,尊其为制墨祖师。

晋时的书画艺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与此相应,制墨业也有了很大发展。当时用墨已相当广泛,就连人们往来馈〔kui溃〕赠、丧葬活动也大量用墨,以墨相赠、以墨随葬已成为时尚。《文房四谱》上记载:“陶偘(即侃字)献晋帝……墨20丸,皆极精妙。”近年来,在一些晋墓中就屡有墨物出土,如南京曾发掘有四座晋墓,墓中均有随葬墨物。

关于晋墨实物,1974年在江西省南昌市的两座晋墓中也有发现。其中在东湖区墓中出土的墨,长12.3厘米,粗端6厘米,细端3厘米,呈茄状。根据研究,此形系因长期浸泡所致。有趣的是,墓中还出土有木方一件,上面记载有棺内的殉葬品名:“故书砚一枚,故笔一枚,故纸一百枚,故墨一丸。”真是“文房四宝”,样样俱全了。四件文具被殉葬在一起,说明至迟在晋代,人们已经明确认识到笔、墨、纸、砚四种文具是一个“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人们从事文化活动必备的四件文具与材料。

还值得说明的是,上述出土的木方,也是被浸泡在棺液之中,木方上的墨书字样,虽然经1500多年之久,但仍然清晰可辨,这说明晋墨的质量极佳。晋墨质之高,我们还可从晋代陆机所写的《平复帖》上看到,此帖已经历1700多年,其墨色仍新,宛如初书。

《文房四谱》上转录《合墨法》时,已称墨的单位为“挺”,“每挺重二两”。上述晋墓中出土的墨,看来已具直长的“挺”形。但一般仍称墨为“丸”。可能魏晋时期制墨方式两种并存,有用手握捏制的原始软剂墨;也有用简单木模制成的块状素面锭墨。以后墨形便开始逐步固定为“挺”、“锭”形式。也就是说,我们今天“锭”式的常规墨形,看来自晋代起已逐渐形成了。常规墨的定型,在制墨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的制墨业发展迅速。河北省易水流域盛产松木,《墨经》上就多次提到“易州之松”、“易水之松”。南齐书法家王僧虔的《笔意赞》上,曾提到“剡〔shan扇〕纸易墨”。“剡”指剡溪,即今浙江省嵊县,当时所产藤纸、竹纸著名,时称“剡纸”。“易墨”是指当时易州(今河北省易县)所产之墨。王僧虔还称赞了易墨“浆深色浓”。

关于易墨还有些趣事,《文房四谱》转录《开宝通礼》记载:北齐政府对“字有谬误及书迹滥劣”的“郡守”“必令饮墨水一升”。易州当时在北齐辖区,且离都城邺地不远,那些“郡守”们所“饮墨水”极有可能为易墨。此句意思是否是:对字谬书劣者,令饮墨水,免其“胸无点‘墨’”。此规似与今俗以喝墨水多少,来衡量文化知识的高低的比喻同理。

唐代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也有很大的发展,制墨业更加兴旺。易州在唐代一度改为上谷郡,据《新唐书》所载:唐玄宗时创立集贤院,由太府每季给上谷墨336丸。上谷墨即易州墨。唐代还曾在易州设立墨务官,著名墨工祖敏曾任此职。《墨史》说:“祖本易定人,唐时之墨官也。今墨之上,必假其姓而号之……故祖氏之名闻于天下。”

《墨史》上又说:“按:《唐书·地理志》易州土贡墨,意当时治墨者不特祖氏。”除上述易州地区之外,潞州(治所在上党,即今山西省长治市)等地也兴起了制墨业。

关于“潞墨”,早在南朝,著名文学家江淹在《扇上彩画赋》中就说:“粉则南阳铅泽,墨则上党松心。”松心是指松烟墨。这是称颂南阳的颜料,潞州的墨。在唐代,著名的诗人在诗中对“潞墨”的赞扬就更多了。如著名诗人李白在《酬张司马赠墨》一诗中说:“上党碧松烟,夷陵丹砂末。兰麝凝珍墨,精光乃堪掇”;“今日赠余兰亭去,兴来洒笔会稽山”。从酬诗中可以看出,李白获赠气凝兰麝、明掇精光的珍墨——“潞墨”,想到以后可以“兴来洒笔”,心情是多么高兴喜悦。唐代另一著名诗人李峤〔jiao轿〕在《墨诗》中说:“长安分石炭,上党结松心。绕画蝇初落,含滋绶更深。悲丝光易染,叠素彩还沉。别有张芝学,书池幸见临。”此诗是说,长安地区的石炭,上党一带的松木,都可制墨。画纸上的墨点,望似青蝇停落,含有墨滋的绶带,更显黑泽。生丝着墨易染越生光,素白丝绢墨彩更分明。从众多诗人对潞墨的赞许颂扬,可知昔日潞墨的辉煌。

历史上“易墨”与“潞墨”可以并称。但“潞墨”到了明末,据地方志所记,“久已不传”。“易墨”工艺后来南移,发展成为众墨之首的“徽墨”。“潞墨”不知何日重光!

唐代制墨业一直繁荣,直到唐末仍有许多制墨名家,制墨技术也在改进。《墨史》上记载:“王君德者唐末人”,所制之墨“或有得者,是为家宝也”。说明他制的墨是多么受人欢迎。在制墨方法上,他“捣胶用石臼,捣三二千杵”。在所配药剂上也有革新。“其药用酢〔cu醋的本字〕、石榴皮、水牛角屑、胆矾三物,又法用梣木皮、皂角、胆矾、马鞭草四物。”

再有,唐墨在形制及用途方面也有发展。宋代何薳〔wei伟〕的《墨记》(即《春渚〔zhu主〕纪闻·墨说附》)上说:“近于内省任道源家,见数种古墨,皆生平未见,多出御府所赐,其家高者有唐高宗时镇库墨一笏,重二斤许,质坚如玉石,铭曰‘永徽二年镇库墨’,而不著墨工名氏。”这说明在唐代有一种特型墨,为皇家“御府”用来镇库压祟,墨体较大,也较重。另在《墨史》中也有一条相似的记载:“宋……米芾〔fu 扶〕游京师于相国寺,……见阳冰供御墨一巨铤,其制如碑,高逾尺而厚二寸……有篆款曰:‘文华阁’……篆六字曰‘翠霞’,曰‘臣李阳冰’。左行书大历二年二月造。”这段文字说,宋代书法家米芾,一次在京师有名的大相国寺内,见有“巨铤”“御墨”,“高逾尺而厚二寸”。这种“其制如碑”的巨墨,是唐代书法家李阳冰供奉给宫内“文华阁”的供墨,李擅长篆书,写有“翠霞”二字,看来是供奉给宫内,作为文房的文玩清供。

从以上记载,我们知道,墨在唐末,已不仅用来书写,也有用于镇物,甚至作为清供雅物,说明墨已开始具有更多的功能与用途。

唐墨实物出土与传世的极少。1972年在新疆自治区吐鲁番地区,发现有唐代“松心真”椭圆形墨。1978年在安徽省祁门县的一座宋墓中,出土了一段唐代松烟墨,长8.3厘米,宽2.7厘米,重18.2克。再有,在日本奈良正仓院,藏有唐墨,正面印字为“华烟飞龙凤皇极贞家墨”,背面朱书“开元四年丙辰秋作贞□□□□”。

唐墨之精良,我们从存世的唐人墨迹,如敦煌藏经洞所发现的不少唐人书写的经卷,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所写的《告身帖》、《祭侄稿》,唐代书法家孙过庭的《书谱》,以及唐代诗人杜牧所写的《张好好诗并序》等名帖中就可看出。再有,唐人也勾摹了一些前代人的墨迹,如唐代书法家冯承素等人所摹的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从中也可看出唐墨的情况。这些墨迹,虽时逾千年,看上去仍点划清晰,墨色如新,浓淡枯湿之处,几无走失之痕。犹如方才写罢、墨迹未干的样子。

唐代诗歌兴盛,其中有许多赞墨的诗句。除上面已介绍过的一些外,又如诗僧齐己,有诗颂墨:“珍我岁寒烟,携来路几千。只应真典诰,销得苦磨研。正色浮端砚,精光动蜀笺。因君强濡染,舍此即忘筌。”又如诗人高适诗曰:“起草征调墨,焚香即宴娱。”等等。唐墨书唐诗,唐诗赞唐墨,各在诗史、墨史上,留下生辉的一章。

第二章 墨 第三节 李墨徽墨

唐代后期,北方一带战乱频仍,兵连祸结。相对说来,江淮地区比较安定,致使大量中原人口南移,谋求生计。易州制墨名家奚超携带其子奚廷珪等,举家南避歙州。当时歙州、宣州以及江南一带,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更重要的是,这里有与易水地区相类似的茂密松林。特别是这一地区的黟山(即黄山)、松萝山(即齐云山)以及九华山等地之松,茂密且佳,适于制墨。因此“流离渡江”的奚氏父子一家,便在歙地定居下来,重操旧业,又开始其制墨生涯。《墨史》记载:“廷珪本易水人,其父超,唐末流离渡江,睹歙中可居造墨。”说的就是这一段历史。

《墨史》上又说:“江南黟歙之地,有李廷珪墨尤佳。”李氏父子,原本在易州就是制墨名家,技艺超群,来此以后,经积极钻研,改进捣烟、和胶、配料、定型等技术,制出了“丰肌腻理、光泽如漆”(宋李孝美《墨谱》),“其坚如玉,其纹如犀”(《墨史》)的佳墨。南唐后主李煜〔yu 玉〕也是个文学家,对文房四宝也很内行。对奚氏父子所造之墨备加推重,爱屋及乌,爱墨及人,竟赐国姓,自此,奚姓改为李姓,奚超改称李超,奚廷珪改唤李廷珪。《墨史》说:“葢(即盖字)廷珪本燕人,奚初姓,后徏(徙)江南,其初未奇,久而益佳,故李主宠其能,赐之姓也。”李超后被朝廷封为检校水部员外郎,李廷珪和弟廷宽、子承宴、承宴之子文用、文用之子仲宣、仲宣之子惟益、惟庆等,也都受到朝廷的奖赏。后来,李廷珪的曾孙李惟庆还担任过李煜王朝的墨务官。再后李家虽没继出制墨高手,但直到半个世纪后的宋仁宗时,其子孙仍有任墨务官者。这就是《墨史》上说的“惟庆仲宣次子……歙州供进墨务官”,“此后李氏遂无闻,宋仁宗时,其子孙尚有为(墨)务官者”。由此可见历史上李墨世家之盛。李墨名门中,成就最为显著者,当推李超、李廷珪父子,尤以李廷珪最为突出。《墨史》上说:“超死而珪业益精”,又说:“古今名品甚具,诸李所制皆有之,云:‘皆无出廷珪之右者’。”因此,在以下介绍李墨的过程中,将着重谈谈李廷珪的墨技与墨事。

李墨品精质高,首先是在选料配料上,如一斤松烟要配珍珠三两,玉屑(玉石的碎末)、龙脑(即冰片,有类似樟脑的香气的龙脑树脂)各一两,并和以生漆。《墨经》说:“歙州李氏皆用大胶……若以漆和之,凡煤一斤,以生漆三钱,熟漆二钱,取清汁投胶中打之,匀和之如法。”在和胶时,廷珪首创分次和入的方法,《墨记》上说:“见廷珪一墨,曰臣廷珪‘四和墨’,则知对胶之法寓于此也。”在墨的配方中,除了上面提到过的之外,还别出心裁地加入麝香(这在韦诞制墨时就加用过)、樟脑、藤黄、犀角、巴豆等等。如此制出之墨,能够防腐,防蛀,芸香沁人。书写时流畅不滞,满纸溢香。其次,是制作精细,如以杵捣墨料来说,要求捣杵10万余次。如此配料精良,制作精细的廷珪墨,自然是优良上品。宋代书法家蔡襄就说:“廷珪墨为天下第一品。”(《墨史》)

关于李墨的精良,历史上还有其他一些记载。相传宋大中祥符年间(公元1008—1016年)“李廷珪墨,有贵族偶误遗一丸于池中,疑为水所坏,因不复取。既逾月,临池饮,又坠一金器,乃令善水者取之,并得其墨,光色不变,表里如新。其人益宝藏之。”(宋范正敏《遯(即遁字)斋闻览》)。这是一个很生动的故事,可以说,李墨是在无意中,经过了类似今日称之为“破坏性试验”的检验。该墨虽经一个多月的浸泡,其“光色不变,表里如新”,令人信服地说明了李墨质量的精良。当然,检验墨品的质量,还有其他一些标准。不过墨品的抗损性,也应当是墨品的重要质量标准之一。

又如李墨具有惊人的耐用性。《墨史》记载:“常侍徐铉为太简言,幼年尝得李超墨一挺,长不过尺,细裁如筋。与其弟锴共用之,日书不下5000字,凡十年乃尽。”徐铉、徐锴为五代宋初文学家,兄弟齐名,称“大小二徐”。粗略计算一下,以每日5000字计,十年中他们兄弟二人至少书写了近2000万字,这真是个天文数字。再有,据记载,李墨由于质地致密,“磨处边际有刃,可以裁纸”,甚至能“削木”。这也是李墨的奇异性能。

还有记载:宋初“平江南时,廷珪墨连载数艘输入内库,太宗赐近臣秘阁帖,皆用此墨。其后,建玉清昭应宫,至用以供漆饰。”另有一类似记载:“太祖下南唐,所得廷珪父子墨……作相国寺门楼,诏用黑漆,取墨于藏主,车载以给,皆廷珪父子之墨。”(均见《墨史》)这里指赵宋灭南唐时,掠得大量李墨,所以要舟载车装。这些珍贵的李墨,有些曾用来摹拓〔ta榻〕《阁帖》(《阁帖》即《淳化阁法帖》,拓时即用“澄心堂”纸与李廷珪墨);有些却用来漆饰大相国寺门楼及其他宫殿。此举虽暴殄〔tian 腆〕天物,但确证明了,李墨墨色不易脱落,色泽如漆,具有油饰的效果。

《墨史》中还记载:“……后王之子妇,蓐〔ru褥〕中血运危甚,医求古墨为药,因取一枚投烈火中,研末酒服即愈。诸子欲各备产乳之用,乃尽取墨煅而分之,自是李氏墨世益少得。”这是远在1000年前,以李墨治疗产妇“产褥热”并获成功的一份珍贵处方,说明李墨有多么奇妙。关于古墨可以治病医疾,中就说到了。在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的第七卷上也有记载,墨“释名乌金、陈玄、玄香、乌玉块”。又说墨“气味辛温,无毒,主治止血,生肌肤,合金疮。治产后血晕、崩中卒下血,醋磨服之”。中医的墨疗也是我们祖国宝贵的科学遗产。

关于李墨,历史上还留下许多趣事。如《墨史》记载,宋仁宗晚年内宴群臣,与大臣们无拘束地谈笑,并亲自写了许多飞白体的书法,分送给大家。兴致到了高潮,便以香药与名墨赏赐给群臣。有一位大臣幸运得到一锭李超所制之墨,而君谟(即蔡襄)得到李廷珪所制之墨。蔡襄看出那位大臣流露出不满足的样子,便附耳对其悄声说道:“想不想换一下?”,因为那位大臣只知道李廷珪墨宝贵,却不知道李超为何人,自以为以不知名的墨,换廷珪名墨,能占便宜,便立即交换了。等到宴会完毕,二人骑马从内门出皇宫,将分手时,蔡襄在马上忽然出人意料地对着那位大臣拱手行了一个长揖,并得意地说道:“你该不知道吧?廷珪只是李超的儿子……”。从这个故事中,也可看出当时李墨是多么名贵。

《墨史》上还记载:“苏子瞻(即苏轼)云黄鲁直(即黄庭坚)学吾书,辄以书名于时,好事者争以精纸妙墨求字,尝携古锦囊,满其中皆是物者。一日见过,探之,得承晏墨半挺,遂夺之。”这是说黄庭坚善书法,因为很有名,世上一些爱好者,争相以好纸好墨来求换其墨宝,他们常常带来盛满好纸好墨等物品的古色古香的囊袋。一日,苏见到一个锦囊,便伸手探取,一下得到半挺李承晏(李廷珪侄)的墨,于是情不自禁,急忙夺下。这说明到了宋代,李墨存留下来的不多了,因而苏见到后便立刻夺下。前后两则故事,同是酷爱李墨,不同是蔡为“巧取”,苏为“豪夺”。亦为墨林趣话。

也是因为李墨名贵,自然就有好利者、好奇者进行模仿、伪造。《墨史》记载说:“世有好奇者,多借廷珪姓名,模仿形制以造之,有至好者,苟非素蓄之家,不能辨其墨。”这是说,世间有些好奇逞能者,模仿廷珪的墨形,假冒廷珪姓名(这里就是商标牌子)“以造之”,有的模仿者,技术高超“至好”,以致所仿造之墨,不是有素养的专家,尚不能辨认其墨真伪。有趣的是,《墨史》上还介绍了如何辨认印在墨挺背面,起着既是商标作用,又是防伪标志的“歙州李廷珪墨”几个字的方法,告诉这几个字的笔画,如何写法才“为真”。如说:“歙傍欠字之左足与州字之中或其李字之中画与子字之足贯,又与廷字壬之竖画,墨字右角贯视之,上下相通者为真。”这使我们从另一侧面,又看到李墨的名贵。

由于李墨质佳,耗量自大,加上皇室挥霍,到了宋代,李墨已存剩不多。《墨史》说:“至宣和年,黄金可得,李氏之墨不可得,熙宁间……禁中墨无廷珪成挺者。”当时真是“黄金易得,李墨难求”。廷珪本人所制之墨,虽“不可得”,但李墨世家一直从事墨业,其子孙“颇得家法”(《墨史》),看来也制出了有一定质量的墨。

此外,如《墨经》上所说:“歙州又有耿仁、耿遂、遂之子文政、文寿,而耿德、耿盛皆其世家也。宣州则(有)盛匡道、盛通、盛真、盛舟、盛信、盛浩。”也就是说,当时歙、宣地区,除李墨世家之外,尚有耿墨世家、盛墨世家等。他们“制墨得李氏法”(《墨史》)。可以说,当时在歙州地区,已成为基础雄厚、人材众多的制墨专业区。为日后“徽墨”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歙州改称徽州,辖统歙、休宁、祁门、婺源、绩溪、黟等六县。这一地区所生产的墨品,从此便都称为“徽墨”,这一年也就是“徽墨”定名之年。由于“徽墨”是从“李墨”发展而来,因此,从广义上说,“李墨”即是“徽墨”。

李超、李廷珪父子,早年从易水之畔南迁歙州之丘,在长期的、艰苦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完善了松烟墨的制作工艺,并探索与发明桐油制墨技术,使南唐时期的“李墨”发展成为后来的“徽墨”,歙州即后来的徽州,也发展成为我国制墨业的圣地。李超、李廷珪,尤其是李廷珪的制墨技艺及制墨事业,在中国制墨史上,写下了极其辉煌的一页。李廷珪是“徽墨”不祧之祖。

宋代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国家得到统一,经济经过一段时期的恢复,又重新繁荣起来。经济的繁荣发展,推动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宋代统治者重视文治,全国各地书院林立,科举考试制度得到完善,印刷技术有了突出的进步,出现了一个文化发展时期。与此相关的制墨业,自然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徽墨”,一枝独秀,几乎统领了全国的制墨业,一统了天下墨品市场。

宋代制墨业最突出的成就,就是油烟墨的创立。可以说,在我国制墨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从制墨史上,我们知道千百年来,制墨主要都采用松烟为原料。古代的一些制墨地区,因为取古松烧烟,致使松林被砍伐殆尽。宋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上就说:“今齐、鲁间松林尽矣,渐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大半皆童矣。”《墨经》上也说:“自昔东山之松,色泽肥腻,性质沉重,品惟上上,然今不复有,今其所有者,才十余岁之松。”当时“兖、沂、登、密间之山,总谓之东山”,也就是指今山东省中部地区。原来这一地区的古松“色泽肥腻,性质沉重”,树质非常之好,“品惟上上”。但由于砍伐,“今不复有”。当时东山存剩的松树,只有十余年树龄。由于松树的大量减少,墨源问题严重。沈括甚至提出以石油烧烟的科学见解。他说:“石油至多,生于地下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总之,在松木资源大量减少,用墨需求又大量增加的情况下,寻求新的制墨原料已迫在眉睫。一种新的制墨原料——油烟,就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了。

油烟墨起于何时?由谁发明?历来也有不同说法。元末明初文学家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上说:“宋熙、丰间,张遇供御墨,用油烟入脑、麝、金箔,谓之‘龙香剂’。”这是说,在宋神宗熙宁、元丰年间(即公元1068-1085年)墨工张遇“用油烟”制墨,制成之墨叫“龙香剂”。按照这一说法,油烟墨是张遇在宋熙宁、元丰年间发明的。关于张遇生活在什么年代,曾有不同说法。如《墨经》记载:“唐之匠氏,惟闻祖敏,其后有易水奚鼐〔nai 奈〕……,易水又有张遇、陈贇〔yun晕〕。”从语气上看,好像是五代时人或更后时代的人。但《墨史》上又把张遇列为唐代人,把陈赟列为宋代人。如说“遇墨有题光启年者”。光启是唐僖宗年号,时间在公元885年至888年。又说“世传张遇墨乃唐末时物”。这样看来,张遇是唐末时人。另一方面,如《墨记》、《墨志》里,却明确把张遇列为宋人。此外,张遇是否仅为一人也不一定。《墨史》上就说:“遇之子名谷,然云黟川布衣,则疑别有同姓名者。”由以上看来,张遇是什么时代的人,以及是否为一人都难以确定。但说到“用油烟”的那位张遇,其“用油烟”是在“宋熙、丰间”,这一点是明确的。

《四库全书总目》说:“古墨皆松烟,南唐李廷珪始兼用桐油,后杨振、陈道真诸家,皆述其法。元、明以来,松烟之制渐亡,惟是法独传。”文中明确指出,南唐李廷珪已开始“兼用桐油”,李廷珪的墨,都在什么年代制作,大多缺乏史料记载,但《墨史》上,记有一锭墨“铭曰:‘保大元年歙州进墨务官臣李廷珪造’。”“保大”是南唐中主李璟的年号。南唐公元937年由李昇建立,公元975年灭亡。保大元年为公元943年,属南唐早期。《墨史》又说:“昔李氏以墨显于江南,而遇妙得其法。”综合看来,张遇生活的年代不会早于李廷珪,若从“妙得其法”看来,是晚于李廷珪。再有,更为重要的是,“遇妙得其法”,这“法”中,包不包括“兼用桐油”的制法?从《四库全书总目》上说的“南唐李廷珪始兼用桐油”的“始”字来说,油烟墨就是南唐早期由李廷珪发明的。李廷珪继往开来,他既是松烟墨集大成者,又是新墨源——油烟墨的开创者。李廷珪实为“徽墨”之祖,油烟墨之父。李廷珪在墨史上堪称“墨圣”。

第二章 墨 第四节 宋墨元墨

宋代的制墨业十分发达。首先,是制墨名家众多,地域广阔;其次,制墨技术提高,制墨原料扩大,墨品增多;再次,是达官贵人及文人墨客与制墨名家交往密切,自制墨者增多。

宋代制墨名家非常之多,仅《墨史》收录就有170人;明代麻三衡的《墨志》收录有65人,两书中,除去重复者,尚有200多人。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前代。下面就其中著名的加以介绍。

张遇 前面说过,由于宋代何薳的《墨记》明确记载着“国初张遇”,加上《墨志》里,也把他列入宋代,我们还是把他视为生活在宋初的人。

张遇所造的墨是供宫廷用的。宋朝“靖康之变”以后,宫中的宝藏,包括张遇制的名墨,也都成为金朝的战利品。据《墨志》引《墨笺》记载:“金章宗宫中,以张遇麝香小御团为画眉墨”,这是说在金朝宫中,嫔妃们大约又发现了这种“麝香小御团”有描眉美容的功效,便把它作“画眉墨”了。关于以墨画眉,在《文房四谱》上就记载有“后周宣帝,令外妇人,以墨画眉,盖禁中方得施粉黛。”关于张遇之墨,在《墨志》上也记载有:宋代文学家秦观“有张遇墨一团,面为盘龙,鳞鬣〔lie猎〕悉具,其妙如画,其背皆有‘张遇麝香’四字……世未有也”。这说明张遇的墨,制作得非常精美,所饰盘龙“其妙如画”。还有前面我们提到过的“龙香剂”,是油烟墨,制时加入一些很贵重的配料,自然更为名贵。

潘谷 徽州地区著名墨工。宋代元祐(公元1086—1094年)时人。潘谷制墨善于用胶。用胶得当,能保持墨质坚挺,遇湿不散。他制了很多名墨,如“松丸”、“狻猊〔suan ni酸倪〕”、“枢庭东阁”、“九子墨”,都被称为“墨中神品”。由于潘谷墨技高超,为人豪爽,许多文人名士都愿与他交往。宋代文学家苏轼在《孙莘〔shen身〕老寄墨四首》诗中吟道:“徂徕〔cu lai 粗来〕无老松,易水无良工。珍材取乐浪,妙手惟潘翁。鱼胞熟万杵,犀角盘双龙。墨成不敢用,进入蓬莱宫。”诗中极力称颂了潘谷的墨。其中乐浪是朝鲜地名,辖境约当今朝鲜平安南道、平安北道及黄海北道的一部分。《墨史》对此有进一步解释:“高丽贡墨,……不善合胶。然其烟极轻细,往时,潘谷尝取高丽墨,再杵入胶,遂为绝等。”高丽即朝鲜。这是说当时朝鲜生产的墨,搀胶不得当,但其烟极轻极细。潘谷常常把这种烟料非常好的高丽贡墨复经杵碎,搀入适当的胶,再制出上等的墨。“鱼胞熟万杵,犀角盘双龙”句中的鱼胞即鱼鳔,也指用鳔制作的胶,明代沈继孙的《墨法集要》上称为“鱼鳔胶”。经过万千次的捣杵,使“硬剂杵成熟剂”(《墨法集要》),再在墨额上印上双龙图案。因为潘墨太精美了,以致苏轼“墨成不敢用”。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苏轼是多么喜爱潘谷的墨。潘谷不仅墨艺高超,他人品也极好,苏轼因此很敬重他,称他为“潘翁”。传说他经常负囊售墨,遇有需求他的墨又少钱者,他则少取或不取,慷慨赠予。《墨史》上说,他在临终前,“取积券焚之”,就是说烧掉欠他墨钱的借据。可见他墨德也非常高尚。由于潘谷的墨质高价廉,据宋代孟老元所撰的《东京梦华录》说,当时在东京(今河南省开封市)相国寺的交易市场上,潘谷的墨是大家争购的抢手货。

潘谷不仅能制出“香彻肌骨,磨研至尽而香不衰”(《墨史》)的良墨,而且也精于辨墨。《墨史》上说:“潘谷验墨,摸索便知精粗,一日过鲁直(黄庭坚字),取所藏墨示之,谷隔锦囊揣〔chuai〕之,曰:‘此李承晏软剂,今不易得。’又揣其一曰:‘此谷二十年造者,今精力不及,无此墨也。’取视果然。”这是说,有一次黄庭坚让潘谷鉴别一下他的藏墨。潘谷隔囊立即辨认出来,认为是李承晏(李廷珪侄)的软剂墨。又辨认出另一为他自己20年前所造之墨,并且感叹道,现在自己精力已不够,制不出这等好墨了。从这些生动的故事里,可知潘谷制墨、辨墨的精湛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苏轼曾写给他一首诗:“何以墨潘穿破褐,琅琅翠饼敲玄笏。布衫漆黑手如龟〔jun军〕,未害冰壶贮秋月……一朝入海寻李白,空看人间画墨仙。”虽然潘谷身“穿破褐”,墨染“布衫”,掌指龟裂,但制出了“玄笏”般的良墨。苏轼把潘谷敬誉为“墨仙”。

苏澥〔xie 械〕 《墨史》说他“喜造墨,所制皆作松纹、皴皮,而坚致如玉石”。宋神宗时,“(高)丽人入贡,奏乞浩然墨,诏取其家,浩然止以十笏进呈,其自珍秘盖如此。人有获其寸许者,如断金碎玉,争相夸玩。”浩然是苏澥的字。这是说,当时朝鲜人来宋朝进贡,借此机会,求索苏澥之墨,但苏珍惜难舍,虽是皇帝指令,也只进呈十笏墨。当时有人若得到寸长的苏墨,也如喜获“断金碎玉”,争相夸耀玩赏。到了宋徽宗“大观间,刘无言取苏浩然制铭,令沈珪作数百丸,以遗好事及当朝贵人。”这是说,几十年之后,仍有人要请当时名墨工沈珪仿制苏墨,用来送人。可见苏墨的名贵。

潘衡 《墨史》曾记载一个潘衡向苏轼学习制墨的故事,后苏轼子苏过听到这个故事大笑曰:“先人安得有法,在儋(今海南省儋州市)耳,衡适来见,因使之别室为煤,夜遗火,几焚卢,翌日煨烬中得煤数两,而无胶法,取牛皮胶以意和之,不能为挺,磊块仅如指者数十,公亦绝倒,衡因谢去,盖自别得法,借东坡以行也。”这是说,苏过说潘衡其实没有从苏轼那里学到什么制墨方法,而是潘衡自有制墨方法。只是借苏轼名义推销而已。《墨史》上继续说:“衡今在钱塘竟以东坡故,售墨价数倍于前。”这是说,潘衡利用名人效应,以广招徕,加价售墨。潘衡此举是耶非耶,暂且不论。但他所制之墨质优,至少也是畅销的原因。《墨史》就说:“然衡墨自佳,亦由墨得以名。”

沈珪 《墨史》说他早年贩运丝织品,经常去黄山歙州地区,客居歙时学得了制墨方法,真成了“墨客”。他一开始制墨就有成就,特别是善于用胶。“以意用胶,一出便有声称”。后“取古松煤杂松脂,漆滓烧之,得烟极精细,名为‘漆烟’。”他过去一直以对李墨对胶方法不能得之为憾。可巧,“一日,与张处厚于居彦实家造墨,而出灰池失于早,墨皆断裂,彦实以所用墨料精佳,惜不忍弃,遂蒸浸以出故胶,再以新胶和之,墨成,其坚如石。珪因悟‘对胶法’……故其墨铭云:沈珪对胶,十年如石,一点如漆,此最佳者也。”像许多科学发现出于偶然一样,沈珪“对胶法”的发现也是如此。上面还提到过,在大观年间,沈珪还仿制过苏澥的墨。“然珪作墨,亦非近世墨工可及,实可乱真也。”说明沈珪的制墨仿墨技艺是何等高超。

戴彦衡 《墨史》上说,他在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为复古殿供御墨,制出带有“双角龙”、“圭壁”以及“戏虎”等图样的“御墨”。“双角龙”墨的图样是南宋画家米友仁所绘,米友仁是米芾的长子,人称“小米”。这是墨家与画家合作制墨、饰墨的早期记载,是墨品逐步走向工艺品的重要步骤。《墨史》又说,当时欲在宫苑中建窑烧取松烟,有人欲用当时杭州西湖九里松来烧烟,戴彦衡坚决反对,认为应用黄山地区所产松树,指出西湖九里松是“松生道傍平地,不可用”,“人重其有守”。戴实事求是,“墨”守陈规,自然受到人们的称誉。

蒲大韶 蜀中制墨名家,《墨史》上说:“所制精甚,东南士大夫喜用之。”当时,蒲制的墨是“进御”的,但因墨上题字署名,惹起宋高宗生怒,“即掷墨于地,曰:‘一墨工,而敢妄作名字,可罪也。’”以后就不准其“进御”了。从这项记载也可看出,在封建社会,墨工的地位是如何的低下。此外,蒲大韶是用油烟制墨,而且还摸索出一定的方法,这是值得肯定的。

蒲大韶与许多著名墨家一样,与当时许多文人墨客有着密切联系。《墨史》上说他“得墨法于黄鲁直”。这说明蒲黄相友善,同时也说明文学家黄庭坚也是善于制墨的。宋代文学家杨万里有《谢胡子远惠蒲大韶墨》一诗:“墨家者流老蒲仙,碧梧采花和麝烟。华阳黑水煎胶漆,太阴玄霜作肌骨。”从诗中昵称其“老蒲仙”来看,杨与蒲也有着一定的友情。

蒲大韶是阆〔lang浪〕中人(今四川省阆中市),据《墨史》记载,当时制墨名家中,四川地区的还有不少,如景焕是成都人,何南翔是遂宁人,彭云、彭绍、张楠都是泸州人。《墨史》称这里制的墨为“川墨”。

再有,当时兖州地区的名墨工也很多,兖州即今山东省兖州市。从《墨史》的记载来看,当时墨家所在地区,除徽州外按现在省份来说,北有河北省、山西省、山东省;南有湖南省、江西省;西有陕西省、四川省,东有浙江省、福建省,地域分布相当辽阔。神州墨业,一如众星拱月,辐辏〔cou 凑〕于徽。墨家不仅分布广阔,而且制墨质量都相当高。如长沙墨工胡景纯“专取桐油烧烟,名曰‘桐华烟’。其制甚坚薄,不为外饰以眩俗眼,大者不过数寸,小者圜〔yuan圆〕如钱大。每磨砚间,其光可鉴,画工宝之,以点目瞳子如点漆……长沙多墨工,唯胡氏墨‘千金獭髓’者最著。”(《墨史》)

叶茂实 《墨史》上记他“善制墨”。“茂实造软帐,烟尤轻远,其法用暖阁幂之以纸帐,约高八九尺,其下用碗贮油,炷〔zhu住〕灯烟直至顶,其胶法甚奇,内紫矿、秦皮、木贼草、当归、脑子之类,皆治胶之药。”这是将制油烟方法、设备装置、治胶配药等都记载了。可以说是一份对油烟制墨法的完整“说明书”,使我们知道宋代是如何制作油烟墨的,资料十分珍贵。由于叶茂实“善制墨”,制作方法精细,设备完善,配药独特,“故其墨虽经久或色差淡,而无胶滞之患”。名墨家叶茂实,可以说,在油烟墨的制作历史上,是集大成者。

关于宋墨的实物,近年来也有一些发现。1977年在江苏省武进县前南塘村的一座南宋墓中,出土了半锭墨,残长5.5厘米,宽2.3厘米,厚0.6厘米。墨的正面残存一“玉”字,背面残存“实制”二字铭文。据考证,背面完整的铭文应是“叶茂实制”。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发现,不仅使我们看到了宋墨,而且还见到了名墨家叶茂实的墨品手泽,吉光片羽,犹为珍贵。《南村辍耕录》上说:“惟茂实得法,清黑不凝滞。”从出土的此墨来看,质地坚实细致,虽时隔800多年(估计叶茂实生活在南宋中期),墨面仍泛有光泽。

元代制墨业又有一定的发展。元墨多为仿古墨。当时也出现了一些制墨高手。仅据《墨志》转录《南村辍耕录》的记载就有11名。即清江的潘云谷,长沙的胡文忠,钱塘的林松泉,宜兴的於材仲,武夷的杜清碧,松江的卫学古,天台的黄修之,豫章的朱万初,金溪的邱可行以及他的儿子邱世英、邱南杰等。

元代制墨家中,朱万初实为翘楚。明代项元汴《墨录》中记载:“杨慎曰:‘元初有朱万初,善制墨,纯用松烟,盖取300年摧朽之余,精英之不可泯者用之,真非常松也。’”朱纯用松烟制墨,松材要选经300年之久的历经风霜摧蚀,尚能生存的“精英”之松,而不用普通松木。元文帝时,开奎章阁,拣选一些儒臣的翰墨,书法家康里巎等将朱万初所制之墨进呈给文帝,很得赞赏,因此让朱万初任职于艺文馆。元代学者虞集曾赠诗给朱万初,他说,朱万初的墨,沉着,无留迹;轻清,有余润。《墨录》上说,朱万初的墨技与宋代名墨家郭圯〔yi夷〕父子乃伯仲之间,不相上下。“其品在郭圯父子间。”朱万初也掌握了宋代名墨家刘宁“造墨法”的“精艺”。因此可以认为,元代的制墨水准,至少不低于宋代。《墨录》上又记载:“万初本墨妙,又兼香癖。”看来朱万初除了墨艺精湛之外,也很留意墨的多重艺术效果。

除《墨志》中提到过的墨家以外,元代画家倪瓒的诗集中,也提到过一些墨家,如吴善、陶得和、李文远和沈学翁。

倪瓒赠诗给吴善,诗曰:“吴生制墨变潘法,住近义兴山郭中。洗玉巧当前涧水,采花还觅古时桐。照夜虹光灯影壁,拂云鸾尾谷生风。长年圭璧富润屋,我善养生那有穷。”诗中称颂吴善在义兴(即宜兴)山丘中,将“潘法”(潘衡之法)推陈出新,烧制出油烟墨的情景。

倪瓒也有诗赠制墨名家陶得和。其一首诗曰:“麋角万杵捣玄霜,螺制初成龙井藏。悟得廷珪张遇法,古松烟钿〔dian店〕色苍苍。”另一首曰:“桐花烟出潘衡后,依旧升龙柳枝瘦。请看陶法妙非常,一点浓云琼楮透。”诗中赞誉陶得和的墨艺,称颂他深悟李廷珪、张遇的制墨方法,烧制的桐烟墨超过了宋代名墨家潘衡。这又说明,元墨不低于宋墨,而且还对宋墨有所发展,有所创新。

倪瓒还对沈学翁的墨,加以赞许。称他的墨“烟细而胶清,黑若点漆,近世不易得”。有诗赞他说:“桐油墨法后松烟,妙赏坡翁已久传。麋角胶清莹玄玉,龙文刀利淬寒泉。山廨〔xie泻〕惟珍白鹅帖,云窗谁录古苔篇。爱尔治生吴市隐,收煤一室数灯燃。”从诗中我们知道了沈学翁制墨的情景,也知道了他是烧制桐油烟的能手。这也说明,自宋代以后,油烟制墨的规模与范围已逐步扩大。

元墨实物很少,近年来有所发现,如山西省大同市曾出土元代“中书省”墨。墨为牛舌形,一面为龙纹,一面为阳文篆书“中书省”三字。“中书省”为元代政区名,辖今河北、山东、山西等省。

第二章 墨 第五节 明墨

明朝,特别是明朝中叶以后,经济更加繁荣。这时的制墨业,由于文化艺术的发展,品种上有所增加,质量上也有所提高,出现了专业化的制墨作坊及生产专业区。这时的制墨业,已大都聚集在徽州地区。明代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上说:“新安人例工制墨,……今徽人家传户习。”新安为歙州、徽州所辖地的别称。包括歙县、休宁、绩〔ji积〕溪、婺源四个县。这是说,在明代,广大的歙州、徽州地区,已是家家户户,世代制墨。在制墨流派上,当时出现歙派与休派,以后又出现婺派。歙派墨品风格崇尚富丽堂皇,刻意摹古。休派墨品风格以质朴取胜,注重实用,尤擅长集锦套墨。后来出现的婺派则以普及墨为主。当时以歙、休为两大流派,虽墨派不同,但皆具特色,共同奠定了徽墨的基础。

《歙县志·食货志》中,把当时墨家又分为“文人自怡”,“好事精鉴”,“市斋名世”三种类型。这主要是以制墨的目的来划分的。“文人自怡”是指为了“自怡”,自赏,自娱,自藏;“好事精鉴”是指制出精品、名品为了贻人炫能;“市斋名世”为了市肆售卖。或如“市义”,为施斋墨以名世惠众。

明墨除有实用目的之外,在观赏与收藏上也有着强烈的追求。由于墨家、墨派的增多,更使明墨在造型、纹饰乃至包装等方面更加美观。墨品名称题材繁多,意趣高雅。墨形上有长方形、圆形、牛舌形、圭形、亚(亞)字形以及仿器物形等等。墨面绘画题材上,有山水、花鸟、人物、故事等等。墨面纹饰与色彩也是各式各样,美仑美奂。墨模雕刻考究精致。墨的整体还要加以刮磨、漆衣、漆边、漱金、施彩等,使墨外表绚烂缛丽。总之,墨品经过多项艺术加工,已经成为精美的工艺美术品了。

明代墨业繁荣,墨家林立,仅据《墨志》记载就有120多人之众。制墨业竞争激烈,各派各家争奇斗巧,精品迭出,异彩纷呈,盛况空前。下面将主要流派中的名家简要介绍一下。

歙派,以罗小华为先驱,重要墨家尚有程君房与方于鲁。

罗小华 名龙文,字含章,号小华,明嘉靖时歙县人。《万历野获编》说:“罗龙文所作,价逾拱璧,即一两博马蹄(马蹄指一种蹄状的银锭,即马蹄银)一斤,亦未必得真者。”由此可以看出,罗小华的墨在当时是多么昂贵。由于墨好,连明神宗(即万历皇帝)也命内侍“重赀〔zi资〕争购”。《歙县志》说他的墨“坚如石,纹如犀,墨如漆,一螺值万钱”,仅据《墨志》上记载,罗小华制的墨就有十几种之多,如“小道士墨、太清玉、神品、佛元珠、天宝、玉虎符、伏虎、朝升三级、尧年、通天香、临池志逸、师蛮、龙涎香墨、碧玉圭、龙柱”等。这之中,以“小道士墨”最负盛名。相传唐玄宗时,有“龙香剂”墨,是描述玄宗见有小道士形如蝇,缓行,玄宗非常吃惊,连问这是什么妖怪,旁人告诉他,那是墨的精灵。罗小华即根据这个传说仿制出“小道士墨”。此墨的制作亦开歙派仿古墨之先河。

由于罗制墨艺精,嘉靖时(公元1522—1566年),得到明世宗的赏识,后来又成了奸臣严嵩孽子严世藩的幕宾,谋得了“中书舍人”的官职。后因严世藩伏诛,罗受牵连,亦遭杀身之祸。

程君房 名大约,字幼博,号君房。明嘉靖时歙县人。明清以来的论墨者,都对程给予极高评价。程声誉极高,名气亦大,凡知徽墨者,无不知程君房,是歙派制墨的旗手和集大成者,被称为李廷珪后第一人。他选料严格,如用桐油500斤烧烟,得最轻的油烟不过百两,可见选料之精。程对墨的造型构思,图案设计,都具有极高的水准。程君房的墨品,仅据《墨志》上就有“元元灵气、重元、妙品、芗〔xiang乡〕泽、百子榴、还朴斋墨、合欢芳、贝多、青玉案等”。

程君房在万历年间,编纂成一部墨谱,即《墨苑》,又名《程氏墨苑》,分为玄工、舆地、人官、物华、儒藏、缁黄六目,共有500式墨模图样,每幅图后分别有名人题诗作序。图板均由当时著名画家丁云鹏以及吴古千、李松贞、汪伯玉等人手绘。雕版由名工黄鏻〔lin 鳞〕手刊。此书既是一部墨史的珍贵史料,也是一部精美的版画艺术佳作。

在《程氏墨苑》上,还收录有许多有趣的墨品。如有不少关于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墨品,题材有“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三垣,以及“北斗七星”、“二十八宿图墨赞”等;又有以楚辞为题材的墨品,如“东皇太一”,“湘夫人”等;还有许多名山题材的墨品,如“五岳真形图”、“黄山胜迹”等。更有趣的是,《程氏墨苑》上还收录有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意大利人利玛窦的绘有天主教《圣经》故事内容的墨品,如“信而步海”、“二徒闻实”、“淫色秽气”、“天主图”等,在书后还有利玛窦撰写并注有拼音的赞文《述文赠幼博程子》。

在现存的程墨中,有万历年间的“寥天一”,重67.2克,通体漆衣,面绘牡丹,十分精美。“寥天一”名取自,指无为的人和无形的天协调为一。明书法家邢侗的《墨记》说:程墨“坚而能润,黝〔you友〕而有光,余求所谓,舔笔不胶,入纸不晕”。程亦自诩:“一技之精,上掩千古”,“我墨百年,可化为金”。明书画家董其昌对斯人斯墨更有句著名赞语:“百年以后,无君房而有君房之墨。千年以后,无君房之墨而有君房之名。”

方于鲁 初名大滶〔ao敖〕,改名建元。明嘉靖时歙县人。曾为程墨肆中学徒,深得程氏制墨技艺之壸〔kun捆〕奥。后来与程发生龃龉,遂自立门户。方制墨不像程“意专在名”,而是“多为利”,带有浓厚的商业盈利气息。方早年学诗,深得当时戏曲作家汪道昆的赞许,招入“丰干社”诗社。《墨志》上记有方于鲁的墨品“寥天一、九元三极、国宝、非烟、函三为一、太紫重元、青麟髓、瑞元极品、旃〔zhan毡〕檀香墨、佛幌轻烟、铜雀瓦、龙九子、凤九雏”等。

方于鲁在万历年间编辑《墨谱》,即《方氏墨谱》。此书分为国宝、国华、博古、博物、法宝、鸿宾等六类。其墨象形制如李维桢序中所说:“墨象凡五,曰规,曰矩,曰珽,曰圭、曰杂珮。”每类中又分细目,如圭类中又有脩、锐、荼、葵等。全《方氏墨谱》共385式墨模图样,都是当时著名画家和雕刻高手绘制与制作,纹饰精巧、细如毫发,无不各尽其妙。汪道昆兄弟还分别作《墨赋》赞之。

《方氏墨谱》收录的墨品中,有“蓂〔ming明〕荚载芳”、“始作书契”、“知白守黑”、“刀笔”、“货布”、“蓍〔shi师〕草瓶”、“迴女玦”、“八音十二律”等,真是题材多样,美不胜收。

说到墨谱,还应提及明代方瑞生编著的《墨海》。方瑞生,新安人,明代文学家袁中道的弟子,酷爱制墨。此书分内、外两辑,内辑专载墨法与墨家故事文献。外辑专刊古墨图谱及方自制墨品图形。最后附以董其昌、焦竑、袁中道等人题赞。程君房的《墨苑》,方于鲁的《墨谱》,以及方瑞生的《墨海》,为明代三大墨谱。此三大墨谱,可以说是以“墨模”的形式表现的、一部丰富的、多彩的中华文化艺术史。

方于鲁的存墨中,有一枚“摽〔biao鳔〕有梅”。长方形墨面上,一面有“摽有梅”铭文及“长寿万年”篆印;另一面为一株梅树,枝叶茂密,梅果累累。“摽有梅”取自,意思是梅熟而落,比喻女子已到结婚年龄。另一“文彩双鸳鸯”墨,通体漆衣,加施髹〔xiu 休〕彩,铭文涂金,界染石绿,图案呈金、碧、朱、蓝、绛五彩,真是十色五光,丽彩之极。

明文学家王世贞《于鲁墨赞》上说:方于鲁的墨“黝而泽,致而黑”,“光可晰,坚于璧,置之水,久弗蚀”。可见方的墨技也是十分精湛与娴熟。歙派罗、程、方三人墨艺,总的说来,可谓“颉〔xie协〕之颃〔hang杭〕之”,不分轩轾〔zhi至〕,各有千秋,分领风骚。

休派以邵格之、汪中山为代表。

邵格之 名正己,正德、嘉靖时休宁人。《墨志》上著录有他“元黄天符”等十种墨品。他的“神品”墨铭上说:“得隃麋之妙法”,“法治于超,迈于谷”。他认为自己墨法精良,已学得李超,越过潘谷。邵不仅善制墨,而且还善写诗。休宁派中,邵氏家族都善制墨,邵格之是其中杰出者。

汪中山 汪与邵格之都是休派的创始人。汪中山更独出心裁地首创成套丛墨,即“集锦墨”,或称“瑶函墨”,“豹囊丛墨”。“集锦墨”是以不同形状、不同图案、不同品类的墨中名品,巧思妙集于一囊匣,一匣墨又拼合组成为整体图形。“集锦墨”后来经过逐步完善,发展成为绚丽多彩的一个墨种。《墨志》上著录有汪中山四组墨,即“太元十种”,“元香太守四种”,“客卿四种”,“松滋侯四种”。《遵生八笺》说:“汪中山……其精品以豆瓣楠为匣,内用朱漆,签以中款,表曰太极、两猊、三猿、四象、五雀、六马、七鹇〔xian闲〕、八仙、九鸶〔si丝〕、十鹿,皆以鸟兽取义。”很有趣味,这套“集锦墨”,真如一座珍奇“动物园”了。

休派邵、汪的墨技,在当时与歙派罗、程、方齐名。《遵生八笺》上就说:“世宗时,邵格之墨……亦皆精品……汪中山翰史,初时制墨,质之佳美,不亚罗墨。”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黄宗羲,就曾把邵墨列为名品。

在明代制墨者当中,吴拭也是很著名的。《徽州府志》说他“生平制墨及漆器精妙,人争宝之,其墨值白金三倍”。《墨志》说:“吴拭和胶,精艺深心。”清代万寿祺《墨表》说:“万历、天启之间,程君房、方于鲁、吴去尘最著。”吴去尘即吴拭,这说明吴的墨技是与程、方并驾齐驱,同为墨界名流。《墨志》录有他的墨品共17种,如“无名朴”、“乌玉液”、“慁〔hun 混〕成”、“紫金光聚”、“写经墨”等等。

吴拭字去尘,其人正如其名其字,恰有洁癖。如此喜洁之人,可偏偏酷爱制作黑污易染而不易“拭”去且难以“去尘”的黑墨。吴仍嫌不足,尚有名墨“嫌漆白”。这也算是墨林趣话。

值得一提的是,吴于明末激于民族义愤,毁家纾〔shu 舒〕难,抗敌殉节。前面提到的,著有《墨志》的墨家麻三衡,亦激烈抗侵。《墨志》跋曰:“屯师姑山,兵溃被执,死甚烈,盖节义之士。”在墨业史上,两位墨英,可谓“日月双悬”,永照青史。反之,在墨界中亦有谄事豪门,相仇互敌者。上面提到的罗、程、方三人,皆无墨德,使墨坛留下了“墨”黑的污点!

终明一朝,可谓墨家济济有众,墨帙洋洋大观,足称“徽墨”盛世,墨史名章。

第二章 墨 第六节 清墨

清代徽州地区,除歙派与休派的四大名家外,婺源地区,自明代以来亦产墨,也出了许多墨家,仅詹氏一族,就有80多家。婺源墨多为普及型墨品。因为价格低廉,深受一般知识分子和广大群众的欢迎。婺墨墨名多为民间喜闻乐见的名称,如“八仙庆寿”、“虎溪三啸”等等。婺墨在文化普及活动上,有着重要的贡献。

“集锦墨”是墨品中的交响乐,“系统”地表现了墨的形式美,可谓无美不备,所以常为皇家采用。清代的御用墨大都为“集锦墨”,如在乾隆时,曾特制集锦墨“四库文阁诗墨”。后来胡开文曾聘著名雕刻墨模艺人王绥之,翻刻墨模,复制成墨。这套集锦墨共有四锭,形状各异。文源阁诗墨为长椭圆形;文津阁诗墨为古回文形;文渊阁诗墨为古磬形;文溯阁诗墨为折扇形。这套集锦墨不仅将四库文阁细致如实地绘刻下来,而且还配有诗文,这对四库文阁以及图书管理事业的了解与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清墨除四大名家以外,还有一些制墨名家,亦有声誉,现择其要者,略加介绍。

汪节庵 名宣礼,字蓉坞。乾隆嘉庆时歙县人。他开设的墨肆名“函璞斋”,当时与“艺粟斋”、“鉴古斋”鼎足而立,特别是在曹素功墨店迁往外地以后,汪节庵便成为徽州地区茂秀。汪节庵名墨,据《函璞斋墨品》记载有“五百斤油”、“十万杵”、“远烟香墨”、“朱子读书乐”、“仿古钱式”、“文房瑞霭”、“古松心”、“轻烟隔水”、“落纸云烟”等等。汪节庵墨品有名,常被一些高官大吏选作贡品,有记载说:“江南大吏,多献方物。入选之墨,必用汪氏。”清学者阮元进呈皇家之墨,即为汪节庵所制。阮元说:“宣歙墨派,与易水代兴,在今名第一者,为节庵汪氏。余暇日研经,辄试之,翠色冷光,浮映藤简,因令制以充贡焉。”以上制墨三家都属于歙派,清中期后,休派别出一家,即为与前三雄并称之胡开文。

曹素功早期的墨,曾著录在《曹氏墨林》中,到以后晚清时期,后人又编有《徽歙艺粟斋墨品》一书。曹素功的墨品有“紫玉光”、“天琛”、“天瑞”、“豹囊丛赏”、“青麟髓”、“千秋光”、“笔花”、“岱云”、“寥天一”、“香玉五珏”、“天台十景”、“西湖十景”、“耕织图”等等。曹素功的墨品几乎都是“集锦墨”。

墨模雕刻,在技法上有线刻、浮雕、圆雕等,要求雕工精细。如“螽〔zhong终〕斯羽”墨模,在不足二寸见方的木模面上,要刻出鸟兽、花虫、人物、风景等等,相当不易。有的图画虽小如豆粟,但刻得须眉毕现,一丝不爽,叹为观止。有些墨工,终身尽雕,皓首仅穷数板,可见工艺之精之繁。“徽墨”业中,原积有大量珍贵墨模,仅胡开文旧模即有近2000件,现尚有余存,这些墨模也是宝贵的工艺美术品与历史文物。

清乾隆时,宫廷征召“制墨教习”,汪近圣次子汪惟高应诏进京,现故宫博物院所藏“云海钟灵”即为汪惟高入京后所制精品。汪子惟高,做了“教习”,声名随之大噪。汪近圣有《汪氏墨林》与《鉴古斋墨品》存世。

前面提到的阮元,有钟形墨一锭,中间楷书“天然图画”,边有“臣阮元恭进”五字;另有矩形墨“南屏晚钟”,侧书“浙江巡抚臣阮元恭进。”阮元贡墨,当为汪节庵所制。再有,前面提到的曹寅,所呈“兰台精英”长形墨,背面即有“织造臣曹寅监制”,此为程正路所制。此外与曹寅族谊笃厚的曹鼎望亦喜制墨。时与曹素功有“北曹南曹”之称。曾任四库全书馆总编纂官的纪昀,有“纪晓岚钞书墨”,侧书“海阳吴胜友制”。清代书法家刘墉,有墨“柳汀仙舫”,侧为“歙曹素功监制”。清篆刻家陈鸿寿,号曼生。所设计陶壶极负盛名,有墨“种榆仙馆”,背有“曼生制”,但实为汪节庵所造。同为抗英英雄,功垂千古的林则徐与邓廷桢,并有墨存,林有“拜疏判牍之墨”,邓有“精选拜疏著书之墨”。另外,抗御外侮、舍身殉国、晚节足称的聂士成,有墨“合肥聂氏藏烟”。

在清代,以“徽墨”为代表的制墨业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关于清墨的特色,恰如清代制墨名家汪节庵在《函璞斋墨品》中所说:“法制之良,椎炼之尽,今不及古;而金碧之华,烟麝之备,则古不如今。”可谓一语中的,道出了清墨的特征。清墨在形制之完备,面饰之华丽等等方面,确实超过了前代,成为制墨史上鼎盛时期。

清墨另一大特色,是多“集锦墨”,“集锦墨”至清已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从清初起,墨家无不以精制“集锦墨”为能事。“集锦墨”具有明显的玩赏性。清代集锦墨品类繁多,组合巧妙,绘刻精美,装潢考究。如以造型为例,有鼎形、圭形、璋形、爵形、壶形、长方形、椭圆形、六角形、多边形、荷花、葵花、册页、扇面诸形。墨图有亭台楼榭,洞壑迭石,龙凤麒牛,游人花鸟。一图一景,绘制精细,神态逼真,令人咋舌。

据《苍珮室墨品》记载,零锭墨中有“古隃麋”、“天膏”、“圭璧光”、“渔樵耕读”、“金壶汁”、“乌玉”、“兰烟”、“紫香”等;集锦墨中有“御制四十种西湖”、“御制棉花图”、“御制双鹤斋八景诗墨”等。

清代墨家,仍然集中在徽州地区。前期歙派居统治地位,后期休派独占鳌头。除此之外,婺派也渐有发展。徽墨业中,呈现出三足鼎立之势。自清初始,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先后崛起,形成清代墨界的四大名家。下面分别介绍。

“紫玉光”,康熙赐名,是曹素功的称心之作,《墨品赞》列为第一。墨面上绘的是“黄山三十六峰”,接照黄山各峰的形态绘制,拼合起来则成一幅完整的“黄山图”。真是“玉浮紫光,……天下无双”。因为是“御赐题词”的墨品,故制作极为精丽。

程正路 名义,号耻夫,又号晶阳子。墨肆名“悟雪斋”。所制之墨“黝然而清,莹然而润”。墨品有“伊洛渊源”、“天关煤”、“九畴攸叙”、“西园雅集”、“紫阳易墨”、“漱金”、“大国香”等等。

上世纪中叶,由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徽州地区经济发展遭到破坏。当时墨业,前期颇具声色的三家,至此处境艰难。胡开文墨店,因为分散经营,相互照应,加之经营颇有方略,如所备品种齐全,档次合理等等,便呈现出独家繁荣景象。后又逐渐在长江南北,以至上游多处开设“胡开文墨店”。自此,唯胡氏一家一展身手,独领墨坛风骚。清代徐康在《窳〔yu雨〕叟墨录》上就说:“劫后,惟胡开文盛行。”

汪近圣 绩溪人,原为曹素功墨肆墨工。康熙雍正年间,脱离曹氏而自立门户,开设墨肆“鉴古斋”,独立经营墨业,所制墨坚硬细密,光泽明亮。《汪氏墨林》上载方琴如说汪近圣的墨“光可以鉴,锋可以截,比德于玉,缜密而栗。”又载李升龄话说“汪子近圣,技越寻常,制兼众美,法擅诸详,搜烟三昧,什袭珍藏。”《鉴古斋墨品》载有“御制耕织图”、“御制仿古砚墨”、“四库文阁诗墨”、“御制西湖名胜图诗”、“周宣王石鼓文墨”、“黄山图”、“新安大好山水”、“万杵凝霜”、“龙光万载”、“临池草圣”、“十色硃墨”、“八卦配十色图”等墨品,都是汪墨中的妙品。汪近圣的墨艺确实出众,时人有评曰:“今之近圣,即昔之廷珪也。”

“耕织图”,是一套大型丛墨,共47锭。全套分装在两个漆匣中,匣面有双龙戏珠描金图案,首锭正面为康熙楷书题“御制耕织图诗”;背面为龙纹图案。自2锭至24锭为“耕图”,自25锭至47锭为“织图”。制作极为精美。

集锦墨的创制,在制墨历史上,可以说是一大创举,它把中国传统的绘画、书法、雕刻、漆器、纺织、刺绣、螺钿、裱糊等工艺与艺术,完美神妙地结合在一起,成为综合性的艺术品,是最美的墨种之一。

程一卿 又名瑶田,易畴,易田。乾隆年间著名学者,朴学大师,亦为墨界髦英。所制“礼堂写六经”墨,为其代表之作,当时即见重于世。程氏专精汉学,心仪郑康成。程在《通艺录》上说“余初有康成写经传与其人之志,思建礼堂以居。”礼堂之名就由此而来。程为制墨不惜耗尽家资,以求墨质之精。姚鼐《论墨绝句》:“我爱瑶田善论琴,博文思复好深湛。才传墨法五千杵,已失家财十万金。”可见一卿墨艺之精,爱墨之笃。

“天瑞”,全匣一套共十种,有“草圣”、“酒仙”、“真儒”、“隐者”、“羽士”、“侠客”、“高僧”、“美人”、“词伯”、“画师”。墨面图式,有的偏于写实,有的重在象征,颇具明末胡正言《十竹斋笺谱》的画风。真是,十墨十逸,高德美才,粹显一匣,墨彩“天瑞”。

素功后代皆业墨,十世不衰。后五世孙曹德酬在江苏省苏州市开设了分店;到六世孙曹尧千,墨店达到历史上最好水平;九世孙曹瑞友将家业迁往上海市。曹氏墨业的拓展,推动了更大地区墨业的发展。

贡墨、自用墨为清墨一大特色。或为争宠于朝,或为附庸风雅,或为铭文励志,或为留烟自赏。不管怎样,都丰富了多彩的墨文化内容,为文化艺术史留下宝贵的资料。

“天琛”是仿古义墨。“义墨”是一种混合墨。宋代洪迈的《容斋随笔》上说:“合众物为之,则有义浆、义墨、义酒。”“天琛”是天产的宝物的意思。据《曹氏墨林》所记,陆鸣时的《墨铭》说:“质用天琛,式追隃麋,下迄唐宋,汇成墨史。”附记上说:“曹子素功,仿其遗意,自汉魏六朝,以迄唐宋,共26种。”现存的仿古名墨有“仿耿氏”、“仿李超”、“仿珪漆烟”、“仿张遇天峰煤”、“张永造”、“易水光”、“仲将古法”、“小握子墨”、“软剂”、“再和墨”、“远烟”、“三衢〔qu渠〕蔡瑫〔tao滔〕”,以及王维清的“姑苏山人”,苏眉阳的“卧蚕小墨”、“潘谷造”等。从以上列出的墨名可以看出,都是墨史上的名家名墨,是“式追隃麋”。“天琛”是以一匣集锦墨表现的“墨的历程”,是一部形象化的“墨史”。

程正路与许多名人官宦经常往来,多有墨缘。如与曹寅(曹雪芹之祖)交往密切,程曾为曹代制贡墨“兰台精英”。并曾为曹绘《楝〔lian练〕亭图》,曹亦有诗赠程。曹寅的文学与艺术造诣都很高,对“文房四宝”也很有研究,所印《楝亭十二种》书集中,第一部即为宋代晁贯之的《墨经》,曹氏善品墨,施仕纶有诗赞之:“客退楝亭聊试墨,公余花置日题诗。”

曹素功 名圣臣,字昌言,歙县人。曹生于明末,但其制墨生涯始于清初。曹早年为官,康熙时入布政使司,因无实职,后回乡制墨。接下明末墨家吴叔大的“玄粟斋”墨肆,更名“艺粟斋”。因曹原通官场,遍交权贵,因此生意日炽。后来康熙南巡,素功献墨,颇得赏识,御赐“紫玉光”三字,由此声名鹊起。

<img src="p:///book/plate.pic/plate_171076_1.jpg" />

御制四库文阁诗墨墨模图(文渊阁诗) 清

在清墨中,尚有一类所谓“监制”的“贡墨”与“自用墨”。这是那些地方官员为进贡邀赏,或达官贵人与文人雅士为自用自藏,向一些墨肆、墨家定制之墨。这类墨虽标以某某“监制”等字样,实际大都出自徽州墨工之手。有此类墨者,不乏名士要人,现略加介绍一二。

清文学家姚鼐在《论墨绝句》中称许曹素功说:“除却廷珪夸乃翁,几家绝艺后能同。来男作相虞儿匠,何怪方今曹素功。”清代赵青藜说:“天下之墨推歙州,歙州之墨推曹氏。”清代汪炽甫在《纪墨小言》上也说:“曹实近时烧烟第一子。”如上所述,在清代制墨史上,曹素功占有头等地位,确为墨界巨擘〔bo 簸〕。

第二章 墨 第七节 墨的种类与制作

实用墨又可分为书画墨与亦可供医用的药墨。在书画墨中,又可分为黑色墨与彩色墨。黑色墨即为通常书画所用之墨;彩色墨有朱砂墨、五彩墨等,为广义上的墨。

关于古代墨的制作,前面已介绍过韦诞的《合墨法》。宋代李孝美的《墨谱》、宋代晁贯之的《墨经》等书主要介绍了松烟墨的制作方法;明代沈继孙的《墨法集要》等书介绍了油烟墨的制作方法。有些还附有插图。

古代制墨,大致分为以下步骤:采料、造窑、取煤(烟)、和剂、成型、入灰、出灰、试磨,共八道工序。前三道工序,就是将松、桐等原料置于密闭不透风的窑室内,令其不充分燃烧,使之烟气化。再经冷凝成“烟”;第四项和剂,即是根据一定配方,将各种配料,按一定比例添加,均匀搅拌;成型是将搅拌好的坯料,捣为末状,挤压成型;入灰、出灰是将初制成的墨锭,置入草灰之中“荫〔yin印〕墨”,使之缓慢晾干;最后一项是经过试磨来鉴定墨的质量等等。

<img src="p:///book/plate.pic/plate_171077_1.jpg" />

《墨法集要》筛烟图 明

《墨谱》上介绍的制墨工序为:采松、造窑、发火、取煤、和制、入灰、出灰、试磨。《墨法集要》上分得更细,计有:浸油、水盆、油盏、烟碗、灯草、烧烟、筛烟、熔胶、用药、搜烟、蒸剂、杵捣、称剂、锤炼、丸擀、样制、入灰、出灰、水池、研试、印脱21道工序。

《墨谱》与《墨法集要》二书论述了古代制墨的方法与理论,记载详细,图文并茂,两书中对操作技术、用料配方都有详细全面的介绍,是我国古代制墨工艺技术的珍贵文献。

第三章 纸 第一节 宣纸的起源

“文房四宝”中的绘写材料,首先出现的并不是纸。最早的“绘写材料”,可以说是那些岩壁、陶面、体肤等等。较严格意义上,即专用的绘写材料,看来是从甲骨开始的。大约在商周时代,也开始使用竹、木。从春秋战国,直至东汉以后的一段时间,竹简、木简是我国主要的书写材料,这就是古人说的“简策”或“版牍”。可能在战国时代,缣〔jian兼〕帛就开始用作书写绘画材料。《墨子》一书有“书于竹帛”的记载。历史上,甲骨、竹、帛的实物都有出土。但毕竟“缣贵而简重”(《后汉书》),影响使用。随着社会经济文化以及教育的发展,需要有更新、更好、更能普及的绘写材料。人们在长期实践的过程中,一种新的绘写材料——纸便产生了。

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的伟大贡献。关于纸是什么时候以及由谁发明的问题,长期以来就有不少争论。过去一直有东汉时期蔡伦造纸的说法,可见于据《东观汉记》编写的《后汉书》中的《蔡伦传》。1933年在新疆罗布泊附近,发现了一片古纸,这就是有名的“罗布淖〔nao闹〕尔纸”(淖尔为蒙语“湖泊”之意)。由于同时出土的木简上,有黄龙元年(公元前49年)的年号,所以一般认为该纸是西汉纸,比蔡伦造纸的时间,即公元105年,要早一个半世纪。以后又有西安“灞桥纸”,居延“金关纸”,扶风“中颜纸”等的发现。经测定,这些纸也造于西汉时期。由于有这些新发现,关于纸的起源问题又有了新的观点。周培源在“纪念蔡伦发明造纸术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在蔡伦之前的西汉时期,就出现过纸的雏形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蔡伦完成了造纸术的发明,在当时就被应用,以后并流传到全世界,这是历史的客观存在。”

在造纸历史上,麻纸可以说是最早出现的纸,以后又有以皮(树皮)、藤、草、竹等为原料的纸。因本套丛书有专册介绍中国的纸,这里就不多谈了。本章所要介绍的是我国所独有的,与中国书法、绘画有着密切关系的“宣纸”。

现知“宣纸”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江东地润无尘,人多精艺。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这段引文中的“江东”是指长江以东之地,即宣州一带。清代魏禧在《日录杂说》上说:“对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言,则金陵居江南之东,……金陵、太平、宁国、广德等地为江南东地。”唐时“宣州”辖地,相当于今安徽省长江以南、黄山与九华山以北地区,以及今江苏溧水、溧阳地区,治所在宣城。由此可知两处所指大致相同,所以“江东”即指“宣州”。这一地区产纸,又多在宣城集散,所以便称为“宣纸”。这种“宣纸”可视为日后宣纸之滥觞〔shang伤〕,是广义上的“宣纸”。

由“家宜置宣纸百幅”的记载看来,当时私家备置宣纸已有一定数量;从“用法蜡之”看来是纸有加工,说明当时宣纸也有一定质量。这些都说明那时皖南地区,已经是纸的重要产区,造纸业已相当发达,据《旧唐书》、《新唐书》记载,当时这一地区所产之纸(以及笔)都是入朝贡品。造纸业既已相当发达,便可推知,该地区造纸业出现的时间可能会更早。西晋灭亡后,中原各种手工业技艺人员曾大量南迁,把中原文化,包括先进的造纸技术,带到长江以南地区。很可能就在那时,皖南地区出现了造纸业。“人多精艺”,从而造出可“用法蜡之,以备摹写”的“宣纸”。

第三章 纸 第二节 澄心堂纸

五代十国时期,宣州地区生产出著名的“澄心堂纸”。“澄心堂”是南唐李异节度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时,阅览公文、读书闲居的地方。宋陈师道《后山谈丛》就说:“澄心堂,南唐烈祖节度金陵之晏居也。”关于澄心堂纸,宋代蔡襄在《文房四说》中说:“李主澄心堂为第一,其为出江南池、歙二郡。”池(今安徽省贵池县等地)、歙二地都在宣州地区,只因贮于澄心堂,故名为“澄心堂纸”。《歙县志》上说:该纸“肤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冠于一时”。由于名贵,只有宫廷画家才能使用。与荆浩、关仝、巨然合称为四大画家的山水画家董源,时任北苑副使,世称“董北苑”。人们评他的画是“水墨类王维,着色如李思训”。这位著名画家作画用纸就是澄心堂纸。在其《溪岸图》中,就很好地以澄心堂纸,显示了他用墨的技艺。

南唐覆亡,澄心堂纸散入宋代文人手中,人们一时如获至宝,争相赋诗赞颂。如宋代经学家刘敞从宫中得到百幅澄心堂纸,赋诗曰:“当时百金售一幅,澄心堂中千万轴,……流落人间万无一,我从故府得百枚。”后来刘敞又将一些赠送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欧阳修得纸后,也以诗相和,并转赠两枚予宋代文学家梅尧臣。梅得此纸后,一面抱怨刘敞没有赠给他纸,一面又为从欧阳修处转获该纸而喜悦。在《依韵和永叔(欧阳修字永叔)澄心堂纸,答刘原父(刘敞字原父)》中说:“怪其有纸不寄我,如此出语亦善诙。往年公赠两大轴,于今爱惜不辄开,文高墨妙公第一,宜用此纸传将来。”在另一首《永叔寄澄心堂纸二幅》诗中有说:“昨朝人自东郡来,古纸两轴缄滕〔teng藤〕开。滑如春冰密如茧,把玩惊喜心徘徊……江南李氏有国日,百金不许市一枚。澄心堂中唯此物,静几铺写无尘埃。”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数年以后,宋代文学家宋敏求得澄心堂纸,并分赠梅,梅又赋诗《答宋学士次道寄澄心堂纸百幅》,诗中说:“寒溪浸楮春夜月,敲冰举帘匀割脂。焙干坚滑若铺玉,一幅百金曾不疑……李主用以藏秘府,外人取次不得窥……古纸精光肉理厚,……五六年前吾永叔,赠予两轴今宝之……我不善书心每愧,君又何此百幅遗。”梅诗中除感谢宋敏求之外,还念念不忘五六年前欧阳修也赠给他澄心堂纸的事。从以上诗中使我们知道了这些著名文人对“澄”纸如何赞不绝口,也知道了澄心堂纸具有的一些特点,如“滑如春冰密如茧”,“古纸精光肉理厚”等等。同时,也使我们知道了当时纸工们造纸的艰辛,如从“寒溪浸楮春夜月,敲冰举帘匀割脂”中可以想见在寒冷的溪水中浸泡楮皮、舂捣制浆,要敲破冰层才能举帘抄纸的劳苦情景。

不仅刘、欧阳、梅、宋等人得到澄心堂纸十分愉悦,苏轼获赠澄心堂纸也是十分欣喜。他在《次韵宋肇惠澄心堂纸二首》中说:“古纸无多更分我,自应给扎奏新书。”从文人们对“澄心堂”“古纸”的渴求与喜用,不仅使我们看到了文化用品、文房用具与文人们的密切关系,也使我们看到了文房用具对文化发展的作用与意义,“文高墨妙公第一,宜用此纸传将来”。

据记载,南唐遗留下较多的澄心堂纸,由于纸质精良,到了宋代都一直被用来绘画、书写与摹拓。宋代著名画家李公麟,号龙眠居士,艺术上成就很高,与苏轼、王安石等多有往还。据清代文学家梁章钜《浪迹丛谈》上记述,李龙眠曾用澄心堂纸,以白描手法作过《罗汉卷》画卷。宋代极兴刻帖,皇室私家此风皆盛。私家如米芾的《宝晋斋法帖》用的就是澄心堂纸。那部被称为“法帖之祖”的皇室宝帖——《淳化阁帖》(简称《阁帖》),也是用澄心堂纸摹拓的。此外,据说由欧阳修、宋祁等修撰的《新唐书》等,编写时也曾用澄心堂纸。

由于澄心堂纸有名,宋元以后直至清代,一直仿造不断。《遵生八笺》上就说:“宋有澄心堂纸。”屠隆《纸墨笔砚笺》上也说:“宋纸,有澄心堂纸极佳。”元代费著撰写的《笺纸谱》(即《蜀笺谱》)上说:“余得之蜀士云:‘澄心堂纸,取李氏澄心堂样制也。盖表光之所轻脆而精绝者,中等则名曰玉水纸,最下者曰冷金笺,以供泛使。’”这说明宋代、元代都有“取李氏(即南唐李氏王朝)澄心堂纸为样纸,而制的“宋仿澄心堂纸”与“元仿澄心堂纸”。又据《泾县志》记载,直到清代嘉庆年间,当地还有仿澄心堂纸的“画心”纸的生产。“澄心堂”纸是广义上“宣纸”之高峰,是后日真正宣纸之嚆〔hao蒿〕矢。

第三章 纸 第三节 宋元宣纸

宋代宣州地区的造纸业十分发达。造纸的原料和纸的品类大大增多,众多加工纸出现,纸坛呈现五彩斑斓、令人目眩的景象。以地名命名的纸有:徽纸、歙纸、池纸、黟川雪、龙须纸、新安纸等等。按纸品命名的有:麦光、白滑、冰翼、凝霜、澄心堂、仿澄心堂、金榜、画心、潞王、白鹿、卷帘、进札、殿札、玉版、白音、京帘、堂衣纸、表纸、青光纸、七色、于心、硾纸、栗纸、水纸等等。因加工不同命名的纸有:蜡黄经纸(又名粟笺)、碧云春树笺、龙凤印边三角内纸,印金团花、连四、卷棉纸、丈二匹纸、白棉纸等等。

宋代苏易简的《文房四谱》说:“黟、歙间多良纸,有凝霜、澄心之号”,说明宋代在黟、歙一带,即宣州地区,生产很优良的纸,纸名凝霜、澄心。《笺纸谱》上也记载:“……徽纸、池纸、竹纸在蜀,蜀人爱其轻细,客贩至成都,每番视川笺价几三倍。范公在镇二年,止用蜀纸,省公帑〔tang倘〕费甚多,且怪蜀诸司及州县缄牍,必用徽池纸。范公用蜀纸,重所轻也。蜀人事上,则不敢轻,所重矣此,以价大小言也。”范公指宋代文学家范成大,曾任四川制置使。当时徽池纸远销蜀地(今四川省),虽纸价高出当地近三倍,还是受到欢迎。蜀境地方官员为讨好上司,公函文书使用价贵的徽纸、池纸。从这条有趣的记载中,也可看出徽纸、池纸质地的精良。关于宣州地区所产纸品优良,宋代文学家王令在一首词中也大为称赞:“有钱莫买金,但买江东纸,江东纸白如春云。”

宋代宣州地区造纸技术确实高超,《文房四谱》上记载:黟、徽地区造纸,“有长者可五十尺为一幅,……于长船中以浸之,数十夫举抄以抄之,傍一夫以鼓而节之,于是以大薰笼周而焙之,不上于墙壁也,由是自首至尾,匀薄如一”这是在说如何利用长船,制造超大型纸张。抄纸时,由一人击鼓,统一号令,数十人同步进行。因是超大超长型纸,焙干时不能上墙壁风干,而是用大型薰笼旋转焙干,这样可使纸的厚度均匀一致。由此也可看出,当时纸工是何等聪慧,制出了如此巨幅之纸。

宋代宣州地区造纸方法如此巧妙,在使用上也有奇举。《文房四谱》上记载:“今黟、歙中有人造纸衣段,可如大门阖〔he合〕许,近士大夫征行亦有衣之,盖利其拒风于凝沍〔hu 互〕之际焉。”这是说纸衣可像门一样关开(穿脱),连士大夫阶层的人出远门都穿用,以抵御风寒。据说现今域外已有一次性纸衣出现,实际上,纸衣在我国“古已有之”了。

宋代宣州地区的纸,也大量用来刻印书籍。如南宋时,宣城刻印有谢眺〔tiao窕〕的《谢宣城集》,池州刻印有《尤袤〔mao冒〕文选》,徽州刻印有朱熹的《诗集传》、吕祖谦的《皇朝文鉴》和祝穆的《方舆胜览》等等。这说明宣州地区的纸,在印刷书籍、传播文化等方面,也发挥有巨大的作用。

在中国书画史上,元代是一个重要时期。前面谈过,以赵孟頫和“四大家”为代表的元代绘画艺术体现了中国画又一次创造性的发展,对以后明清两代书画艺术发展也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元代的绘画中,“文人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的绘画,以别于民间和宫廷画院的绘画)开始占据主导地位,适合表现文人画家意兴的山水画大量涌现,他们在书画上,力追风韵超逸、笔墨淋漓的风格,水墨艺术作品大为流行。显然,这些都需用优质画纸来表现。如王蒙说:“平生不用绢素,惟于纸上写之。”吴镇作画“每以佳纸,……故绢素画绝少”。赵孟頫存世的绘画书法作品,也大多为“纸本”。文化艺术的发展,推动了元代造纸业的发展。

关于宣州地区出产的纸,元代一些文人也有吟颂。如元代文学家顾瑛的一首诗中就说:“荷君寄我黟川雪,犹带涟漪泻月声。”这是说当时黟县地方生产的纸,像雪色像月光一样的白洁。另一位元代文学家傅若金有“新安江水清见底,水边作纸明于水”的诗句,也是在说当时宣州地区的纸质优异, 已“明于水”了。

由于宣州地区的纸质优良,元代在蜀地亦有仿制者。元代的《笺纸谱》上说:“近年又仿徽池法,作胜池纸”。

元代宣州地区,雕刻印刷业也很兴旺。如刻印有《汉书注》、《后汉书》、《三国志》等等。加之当时编修谱牒之风盛行,这些都使社会对纸的需求量增加,从而促使了造纸业的繁荣发展。

元代著名农学家王桢,曾在宣州地区的旌德县任县尹,当时用木活字,以宣州地区所产的纸,印刷过该县县志。在他的《农书》中,对造纸的原料——楮树,也有过论述:“煮剥卖皮者,虽劳而利大……自能造纸,其利又多。”

元代造纸业的发展,特别是宣州地区(徽纸、池纸)造纸业的突出发展,已逐步在为真正宣纸的诞生,创造着必要条件。

第三章 纸 第四节 明清宣纸

在中国书画艺术史上,明代也是一个重要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逐步稳定,文化艺术的繁荣,出现了一些以地区为中心的名家与流派。如以戴进为代表的浙派,以沈周、文征明为首的吴门派,以董其昌为首的松江派、华亭派、苏松派以及蓝瑛的武林派等等。真是流派纷呈,各显异彩。在山水、人物、花鸟各种画科上,都有着全面、巨大的发展。

明初“院体画”多用水墨,稍带写意。中期的“吴门四家”(唐寅、仇英、沈周、文征明),尤其是沈周的浅绛山水及粗笔水墨的独特风格,发展了文人水墨写意画,对以后水墨与写意都有很大影响。明代后期董其昌的水墨,深浅渍〔zi字〕染,浓淡分明。徐谓的画更是水墨淋漓,泼墨纵横。

明代书法也是成就斐然。除一些名画家本身也是大书法家外,还有“三宋”(宋克、宋广、宋璲〔sui 遂〕,“二沈”(沈度、沈粲),“二钱”(钱溥〔pu 谱〕、钱博)以及“二张”(张弼、张骏)等名家。也是流派众多,风格迥异。

明代绘画书法艺术的繁荣,尤其是水墨写意画的盛行,促使发展中的宣纸完善,呼唤成熟的真正宣纸出现。

我们现在所指的宣纸,或说真正的宣纸,是指以青檀树皮为主要原料,以沙田稻草为主要配料,并主要以手工生产方式生产出来的书画用纸。它的特点是:韧而能润,光而不滑。薄者能坚,厚者能赋,色白如霜,久不变色,折而不伤,耐腐难蛀。它的突出特点是“润墨性”。

《石林避暑录话》说:“纸则近岁取之者,多无复佳品。余素自不喜用,盖不受墨。”看来在南宋以至元代,许多纸品还是“盖不受墨”。《遵生八笺》上说:“南纸坚薄,极易拓〔zhi执〕墨。”笔者认为“拓”字同“摭”〔zhi执〕字,意为拾取(见张衡《思玄赋》),“拓墨”即受墨之意。这说明在明代南方,宣州地区的“南纸”已经明显具有“受墨”这种特性了。

在明代宣纸中有一种宣德纸,明代思想家方以智在《物理小识》上说:“宣德陈清款……今则棉(纸)推兴国、泾县。”这种产于宣州地区泾县等地的棉纸为皮纸,即为宣纸。“宣德”为明宣宗年号,“陈清款”为造纸者陈清落款。清代邹炳泰在《午风堂丛谈》上也说:“宣纸至薄能坚,至厚能赋,笺色古光,文藻精细……宣纸陈清款为第一。”产于宣德年间的宣纸,因质优曾为“贡笺”,品种也不少。清代查慎行在《人海记》中说:“宣德纸有贡笺,有绵料,边有宣德五年造素馨纸印。又有白笺、洒金笺、五色粉笺、金花五色笺、五色大簾纸、磁青纸,以陈清款为第一。”

关于宣州地区泾县造纸与制造宣纸的历史,《曹氏宗谱》序说:“曹大三于宋末争壤之际,烽燧四警,避乱忙忙。由南陵之虬川,迁至泾县小岭山区,其徙居十三宅。当时因见此系山陬〔zou邹〕,无可耕土,因贻蔡伦术于后,以为生计。”这是说,宋末曹大三避战乱来到小岭,并开始从事造纸业。在以后长期造纸过程中,曹氏造纸世家以及“十三宅”的纸工们,在以往宣州地区造纸经验与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创造出宣纸。以后又经明宣德年间直至明末,历时一个半世纪,已经制造出“至薄能坚,至厚能赋,笺色古光,文藻精细”的优质的、可以说是较成熟的宣纸。

有清一代,尤其初期,文化发达,艺术繁荣。绘画艺术,继续元、明之势,文人画日益占据画坛主流,山水画盛极一时,水墨写意画风靡于世。画界分支繁衍,派系林立,在文人画创作思想的影响下,众多画家刻意追求笔墨情趣,抒发“性灵”,怡情养性。

清代书画家众多,画家如“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hui辉〕、王原祁)、吴历、恽寿平、“四僧”(原济、朱耷〔da搭〕、髠〔kun昆〕残、弘仁)、“金陵八家”(龚贤、樊圻〔qi其〕、高岑、邹喆〔zhe哲〕、吴宏、叶欣、胡慥〔zao灶〕、谢荪)、“扬州八家”(一般指汪士慎、黄慎、金农、高翔、李鱓〔shan善〕、郑燮、李方膺、罗聘),以及任伯年、吴昌硕等。清代亦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称为“书道中兴”。书法家如号称四大家的翁方纲、刘墉、梁同书、王文治等。他们几乎都是以宣纸作画作字。他们的绘画书法,笔法酣畅,气势磅礴,追求墨色淋漓,敷彩鲜艳。这些都推动了宣纸的发展与提高。

再有,清代刻书印书业的繁荣,也促进了宣纸业的发展。仅以文艺作品为例,当时在徽州等地以宣纸刻印的有:高明的《琵琶记》、张凤翼的《红拂记》、《水浒全传》、等等。著名的早期只是抄本流传,清乾隆五十六年及五十七年(公元1791年及1792年),两次在徽州地区用活字印刷,这就是有名的“程甲本”与“程乙本”。在第四十二回,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贾惜春等人,在议论描画大观园全图时,宝玉道:“家里有雪浪纸,又大,又托墨。”宝钗冷笑道:“那雪浪纸,写字,画写意画儿,或是会山水的画南宗山水,托墨,禁得皴〔 村〕染。”这里提到的“雪浪纸”,就是一种宣纸。所说的“托墨”,就是指宣纸的润墨性。雪浪纸很适合绘山水写意画。

清代,宣州地区的宣纸业空前发展。清初的储在文在《罗纹纸赋》中说:“若夫泾素群推,种难悉指。山棱棱而秀簇,水汩〔gu骨〕汩而清驶。弥天谷树,阴连铜官之云。匣地杵声,响入宣曹之里。精选则层岩似瀑,汇征则孤村如市。”这是说,当时泾县的宣纸为群纸之冠,品类众多。山势秀峻,水流清急,谷树(谷树即青檀树)遮天。“坑”地(山与山之间低地)的杵声响彻宣城曹溪乡里。精制的纸张,垒放似岩层,晾晒像瀑布。征收汇集的时日,偏僻的山村,像市集一样热闹。读罢储赋,热闹非凡的造纸景象,真是跃然“纸”上了。

宣州地区的造纸业,直至清末仍很兴旺,《宣城县志》上载有清代诗人赵廷挥的一首诗:“山里人家底事忙?纷纷运石垒新墙。沿溪纸碓无停息,一片舂声撼夕阳。”从中也使我们领会到,当地造纸者“纸碓无停息”的勤劳景象,与“舂声撼夕阳”的动人场面。

最后我们要说明,现今对明代宣纸取样化验,结果表明全部为檀皮浆纤维。这就是说,明代制造宣纸的原料为单一的青檀树皮。宣纸中加入稻草浆为配料,则是清代以后的事(见《宣纸与书画》)。看来宣纸的制造有一个逐步发展过程。广义上说,若是指宣州地区生产的纸,那么这种宣纸至迟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若是指以青檀皮为主要原料所制造的纸,那么这种纸,在明代宣州地区泾县小岭一带才开始出现。若是指以青檀皮为主要原料,沙田稻草为主要配料所制造的纸,即真正的宣纸,则要到清代才产生。经过长期的实践,艰辛的探索,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不仅发明了造纸术,而且还创造了宣纸。宣纸的发明是我国造纸科技史和文化艺术史上的光荣与骄傲,也是对世界文化史的杰出贡献。

第三章 纸 第五节 宣纸的种类与制作

宣纸历史久远,种类繁多。现根据不同分类,作一简介。

(1)根据配料比例,可以分为绵料、净皮、特净三大类。

绵料:青檀皮约占30%至40%;稻草约占60%至70%。

净皮:青檀皮约占60%至80%;稻草约占20%至40%。

特净:青檀皮约占85%至95%;稻草约占5%至15%。

(2)根据厚薄不同,可以分为单宣、夹宣等等。

单宣:单宣即单层,是比较薄的宣纸。

夹宣:夹宣即经过连续两次抄造而制成的宣纸。

(3)根据尺寸不同,可以分为四尺宣、五尺宣、丈二宣等等。

四尺宣:四尺宣是指二乘四的宣纸,实际上是宽二尺零五,长四尺一寸。

五尺宣:五尺宽是指二尺五乘四尺六的宣纸,实际上是宽二尺五寸二分,长四尺五寸九分的宣纸。

丈二宣:丈二宣是指四尺三乘十一尺的宣纸,实际上是宽四尺三寸五,长十一尺四分的宣纸。

(4)根据加工不同,可以分为生宣、熟宣、笺纸三大类。

生宣:生宣就是普通生产的宣纸,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具有渗化、吸水等特性,润墨性很强。用于泼墨、写意画。

熟宣:熟宣是在生宣上加刷一层胶矾,使其失去渗化和吸水特性。因此熟宣也称“矾宣”。用于工笔画。

笺纸:笺纸是用生宣按照不同用途,通过印刷、染色、加料、擦腊、砑〔ya讶〕光、泥金、泥金银粉、洒金银箔片、描金银图案等方法制成的纸。多数又称“花笺”或“锦笺”。用宣纸加工笺纸后,往往冠以种种雅称。主要用于书写。如玉版(以淀粉为黏合剂、将两层以上生宣,托裱制作而成)、虎皮宣(即“金粟笺”,是将宣纸加工点染成斑纹,使之美观)。

主要原料:宣纸的主要原料为青檀,一般称檀树,是我国特有树种。青檀树枝叶茂盛,高者可达15米左右。形似楮树,树皮呈青灰色,茎皮纤维为制作宣纸原料。

主要配料:生产宣纸加入适量稻草,可使纸质更佳。稻草以当地所产沙田稻草为上品,它比泥田稻草纤维细长、坚韧。可增强绵软性。此外,稻草吸水性能好,可改善吸墨性能。

主要药料:宣纸主要药料为杨桃藤,又名羊桃等,为藤本植物。在纸浆中加入杨桃藤的汁液(又称“滑水”),是为了增加纤维在纸浆中的悬浮度,使纤维均匀分散,从而使抄出的纸张厚薄一致。

宣纸的制造是先要取得纤维素,即去掉植物纤维中的木质素、果胶等,制成纸浆,再经抄纸制成纸张。制造宣纸的传统工艺流程是非常复杂的,现简单介绍一下主要工序。

皮料制作:先选料,砍剔青檀枝条,以生长二至三年的为上等。碱水蒸煮一昼夜,再剥离檀皮;再渍灰,即浸入石灰汁;再堆积若干天;再蒸煮摊晒二次,每次约一个月,制成燎皮;再栋皮压榨;再舂捣打料;漂白(五个月左右);制出檀皮纤维料。

草料制作:稻草经木碓碎打;再埋浸水中一至二月;再浸入石灰汁堆积四个月;再蒸煮;再摊晒数月;再蒸煮摊晒一次,制成燎草;再压榨,舂捣打料;再漂白(七个月),制出稻草纤维料。

其中渍灰、蒸煮是使纤维快速脱胶,埋浸、堆积是微生物发酵脱胶。都是使木质素等与纤维素脱离。漂白是增加洁白度,有日光漂白与药物漂白。舂捣是使纤维素氢氧基露出,形成氢键,以便垒积成片,最后成纸。

配料过程:将皮料与草料按一定比例混合,搅匀去水,称为全料。

制纸过程:首先是配水,将全料放入纸槽,注水,加入药料(杨桃藤等黏液,又称纸药),打匀;再经抄纸(又称捞纸、滤纸),抄捞时,将竹帘浸入纸浆中,快速抬出,将帘上存水滤下,纸料积留帘上,再将帘反置槽架上,单手提起,留纸胎于平板上,即成一纸。抄纸是制纸技术重要环节之一,要求技术娴熟,配合默契。抄纸时,首先要将纸浆荡匀,然后持帘抄纸,称为“拍浪”,拍浪工序起着将纸浆搅匀与送浆上帘的作用。抄纸技术决定所制纸张的厚薄与优劣。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上就说:“厚薄由人手法,轻荡则薄,重荡则厚。”再后是将一定数量的积纸,经榨纸工序压出水分,压榨过程需缓慢进行。最后为晒纸,又称焙〔bei倍〕纸、炕纸。焙干即成宣纸。

竹帘是抄纸所用的关键工具,竹帘还因其形状规格不同,以及帘面编织纹路与图案不同,从而抄制出不同规格和品种的宣纸。竹帘制作非常精细,是一门独特的手工技艺。要经过剖篾、抽丝、编织、涂漆等数道工序。宣纸制作,窥此一斑,即知繁难。

宣纸的制作,一般说来,要经过50多道工序,100多种操作手续。生产周期长达300多天,真乃“水火相济,日月光华”之功,能工巧匠之技。宣纸的发明创造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与辛劳的结晶。

宣纸除具千年之寿的耐久性及不易变形的稳定性之外,最大的特点是具有润墨性能,这是指用水墨作画及书写时,墨迹扩散周边匀称,渗透力、吸附力强,墨色浓淡分明,层次清晰,立体感强。泼墨处淋漓豪放,积墨处深沉浑厚,浓墨处光亮鲜艳,淡墨处空濛飘逸。宣纸这种渗化吸水的润墨性,真是如雨入沙,随形幻化。用其书写作画,神韵毕现,妙境尽达。

为什么宣纸有这种渗化吸水的“润墨”特性呢?有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电子显微镜的观察,可以看到在青檀韧皮纤维细胞壁上,有着大量的“皱纹”,而其他植物纤维的“皱纹”要少得多。这种“皱纹”对“润墨”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皱纹”可以容纳、滞留一些细小的微粒,如碳酸钙等,这些微粒可以帮助吸附墨液;另一方面,“皱纹”的深浅,造成了吸墨量的不同,从而使墨色有了浓淡变化,产生出层次丰富的艺术效果。

第四章 砚 第一节 砚的起源与发展

砚是研磨颜料(主要为墨)的文具。它是由原始社会的研磨器具与调色器具演变而来。

关于远古时期的砚,《文房四谱》记载说:“昔黄帝得玉一纽,治为墨海焉。其上篆文曰:‘帝鸿氏之砚’。”这里帝鸿氏指的是黄帝,由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尚无“篆文”,由此看来,此条记载没有什么可靠性,此器可能为后世(赝字中厂字换广)鼎。现在发现最早的砚石有两方,一是发现于陕西省宝鸡市属于仰韶文化早期的北首岭遗址,石砚长17.8厘米,宽14厘米,椭圆形,有大小两个凹槽,距今约5000余年。另一是发现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属于仰韶文化早期的姜寨遗址,石砚长8厘米,宽6.4厘米,平面略呈方形,一角略残,砚面及砚底平整光滑,面有直径7.1厘米、深2厘米的圆形臼窝。砚盖亦为石质,呈扁平梯形。两砚出土时臼中都残存有红色颜料,说明它们都是兼有调色功能的研磨器。

殷商时代,毛笔已较精良,因此与之相配的其他文具,包括砚在内,也较进步了。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妇好墓(妇好为商代第二十三王武丁的配偶),即曾出土一件调色盘。周代的砚,在河南省洛阳市曾出土有两方,一为长方形,以粗砂石磨光而成;另一为牛形,玉质。两方砚面均残留有朱红色,说明以上这些“石砚”,当时仍兼为调色器。

春秋战国时期,仅有一些关于砚的记载,《文房四谱》上说“鲁国孔子庙中有石砚一枚,制甚古朴,盖夫子平生时物也。”《述异记》上记载春秋时越大夫范蠡有石砚。

秦汉时期,1975年发现的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还出土有石砚。砚由不太规则的菱状鹅卵石加工而成,长6.7—7厘米,宽5.3—6厘米,高2厘米。附有研石,高2.2厘米,亦为鹅卵石经简单加工而成。早期的石砚,大都为此种形制,以自然石料简单加工而成,都是用研石将天然矿物墨或人工墨,碾碎研磨的。

汉代的砚出土的不少。如1981年在山东省临沂县(今临沂市)金雀山西汉墓出土的长方形漆盒石砚,砚长21.5厘米,宽7.4厘米,高0.9厘米。木胎砚盒,里外髹漆彩绘,内镶石板,石板上方有研石,同时出土的还有毛笔、木牍等。在汉代古墓中,多有长方形石板出土,并配有精致的木盒或漆盒。这种石板或称黛板,黛板可研磨黛粉用以美容,《楚辞》即有“粉白黛黑,施芳泽只”之语。石板也可研墨,用于绘画书写,因此也称为石砚。江苏省邗〔han含〕江县西汉墓出土有彩绘嵌银箔漆砚,此砚为木胎,平面呈凤字形,砚池中间有三角形泄水孔,羊首木塞。砚身髹黑漆,侧面饰贴银箔人物、禽兽,砚背朱色漆地,饰黑色云气及腾龙飞凤。我国漆器的发明与使用都较早,此件漆砚工艺精湛,绘饰精美,说明漆器在汉代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也说明了我国砚种的丰富与别致。漆砚在以后历代也有制作与使用。

1955年在河北省沧县(今沧州市)出土东汉石砚,砚分为砚盖、砚身及底部三足。砚盖雕成双龙盘绕,两龙口部衔接,颈下透雕,中腰盘转,四足匍匐。此砚也附有研石,砚盖内正中有一凹槽,砚盖与砚身相合时,适可容下研石。整个石砚,设计巧妙,造型生动,工艺精美。东汉石砚的形制与制作,比之多为简单饼状或素面板状的西汉以前的石砚,又前进了一步。1978年在河南省南乐县出土一方三足圆石砚,砚盖雕刻异常精美,浮雕六条相互攀缠的飞龙,阴刻龙鳞,四周刻饰翻卷水浪。飞龙六首攒聚,共戏宝珠,巧妙组成盖钮。如此巧布,尚属少见,实为汉砚杰作。更引人注目的是此砚有铭文44字,盖钮为“君”字,砚底中为“五铢”二字,砚口沿一周隶字:“延熹三年七月壬辰朔七日丁酉君高迁刺史,三公九卿,二千石,君寿如石,寿考为期,永典启之,研直二千。”砚石铭文对了解社会历史与砚主情况等都有重要的价值,是“文房四宝”重要的文化内容之一。

除石砚外,汉代还有陶砚,铜砚等。陶砚如汉12峰陶砚,长18.5厘米,宽21.5厘米,通高17. 9厘米,此陶砚为箕形砚面,前低后高,向前倾斜,砚周诸峰蝤崪〔qiúzú酋族〕,三面环抱,中峰下有一龙首,设有一孔可注水,左右两峰下各为一负山人像,余九峰环绕成半圆砚堂,砚身下为三足。陶砚设计新奇别致,整体和谐。汉砚中还有1969年在江苏省徐州市出土的铜盒石砚,通称鎏金兽形铜砚,长25厘米,宽14.8厘米,高10.5厘米。砚形为一伏地奇兽,双角双翼四爪,张口露齿,鎏金铜质兽体,通身镶嵌近百粒红珊瑚、青金石与绿松石小珠。铜砚分为上、下两部分,上背部为砚盖,下腹部内为砚石,石面光洁润泽。砚盒通体鎏金,光泽灿然,点缀华美,装饰考究,可谓富丽之极。它不仅为汉砚之珍,在砚史上亦属上乘佳作。

《齐民要术》引述东汉政论家崔寔〔shi 实〕的《四民月令》说,“砚冰释,命幼童入小学,学篇章。”“砚冰冻,命幼童读《孝经》、篇章,入小学。”说明当时在小学幼童学习中,已普遍使用了砚,这也说明了汉代砚量增多。

从出土情况看,砚种较多,有石砚、陶砚、漆砚、铜砚等。砚式也富于变化,除长方形、圆形以外,尚有瓢形、峰形、箕形、异兽形等,许多砚还附有精美的砚盒。砚的制作日益精良,已由单纯的文具开始演变为工艺美术品。这些都说明汉砚在质量上,较之前代已有了很大的变化。

汉砚在质与量上的提高与发展,也反映在对砚的理论认识上。《说文解字》上说:“砚,石滑也。”“砚,(石靡)〔mo莫〕也。”((石靡)为磨之本字)。《释名》说:“砚,研也。研墨使和濡也。”从这些对“砚”的解释说明,可看出从功能等方面,对砚的性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魏晋南北朝时期,制砚水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砚的品种更多,又出现了瓷砚以及银砚、玉砚、木砚等等。在砚形上,开始趋于定型化。圆形、长方形等成为基本形式。同时在砚体装饰上,也更加艺术化。

据《文房四谱》记载:“魏武《上杂物疏》云:‘御物有纯银参带台砚一枚,纯银参带圆砚大小各四枚。’”这是说魏武帝曹操时,已有银砚。晋代葛洪在《西京杂记》上说:“以玉为砚,亦取其不冰。”这说明那时也有了玉砚。晋代傅玄在《砚赋》中有“木贵其能软”的话,《文房四谱》上便说:“因知古亦有木砚。”

瓷器是我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我国原始瓷器约在商代出现。现在一般认为,一直到东汉才完成了由原始瓷器向成熟瓷器的过渡。有趣的是,近年来就有晋代瓷砚出土。1958年安徽省马鞍山市出土有青釉三足瓷砚,圆形砚盘,周边起沿,底有三熊形足,直径11.3厘米,高3.6厘米。此砚胎骨灰白,砚身及底施青釉,有细小开片纹,是著名的“越州窑”青瓷制品。由于青瓷产地在江南,主要产地在浙江(如越州窑),因此在江南一带有较多的瓷砚出土。由于瓷质较坚硬,研磨时弹性小,使用时不甚理想。但在尚未发现专用石质砚材的地方,瓷砚可大量制作,能满足教育、文化、艺术发展的一定需求。因此,瓷砚的出现与发展,在砚史上仍有重要意义。晋代以后,直至清代均有瓷砚的制作。

除瓷砚外,也有晋代陶砚出土。1958年在南京的四座东晋墓中,出土四方陶砚,其中一为三足圆形灰色陶砚,墓主为颜谦妻刘氏,另外也在其他女性墓中有砚具发现,这说明当时喜爱翰墨的妇女为数不少。使我们联想起“书圣”王羲之的老师、晋代女书法家卫夫人。传说为卫夫人所著的《笔阵图》就谈到“文房四宝”:“夫纸者,阵也;笔者,刀矟〔shuo 朔〕也;墨者,兵甲也;水砚者,城池也。”将“文房四宝”比喻为兵械战阵,看来,这位巾帼真要“笔伐”了。

晋砚,除出土的与文献中记述的以外,也有反映在古代绘画中的。宋代米芾的《砚史》上就记载有:“晋砚见于晋顾恺之画者,……有十蹄圆铜砚中如(钅敖)〔ao傲〕者。”这说明米芾在顾恺之的画中,见到过有十足的、形如烙饼器具的铜砚。

南北朝时期的石砚近些年也有发现。如1975年在浙江省绍兴市一座南朝砖墓中,出土有兽蹄五足瓷砚,圆形,下有五蹄足,直径20.3厘米,高5.6厘米。南北朝时的北魏也有石砚出土,1970年在山西省大同市一座北魏墓中,出土石雕方砚,长21.2厘米,宽21厘米,高8.5厘米。砚面中间有方形砚池,其余部分均浮雕乐舞、骑兽、蟠龙、禽鸟,砚体四侧满雕纹饰,浮雕力士、禽兽等。北魏在迁都洛阳之前,都城为平城(今大同)。该地为北魏与西域诸国交往贸易的枢纽,在人文地物上,都受西亚的的影响。此件方砚的雕刻风格就集中反映这一特点。砚侧的莲瓣纹饰及肥硕力士,都具有西亚的风格;砚体上雕刻的鸟、兽、鱼、龙均为汉画像中常用图案,具有我国汉代艺术特色。这种完美巧妙的结合,既反映了当时发北魏平城地区的特定历史地理环境,也反映了当时的中外文化艺术的交流。

隋唐时期,特别是在唐代,经济文化的繁荣,绘画、书法艺术的提高,都促进了文房用具的发展。在砚型上更趋于圆形、箕形(长方形),砚堂与砚池连为一体。在砚材上,石砚与陶砚居于主导地位。特别在石砚的选材与制作上,出现了号称“四大名砚”的端砚、歙砚、鲁砚与澄泥砚,揭开了我国制砚史上的新篇章。

隋唐时期的砚,出土与流传下来的都不少,特别是唐砚较多。1952年安徽省无为县出土一件隋砚,为赭〔zhe 者〕釉多足瓷砚。圆形,直径19厘米,高6.8厘米。下为21蹄足,砚身与水池施赭釉,底及圈足内均裸露深灰色胎质,砚面微凸,周环以水池,此即为通常所说的“辟雍砚”。“辟雍”本为西周天子所设大学。《礼记》说:“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蔡邕在《明堂月令论》中说:辟雍之名,是“取其四面周水,圜如壁”。为何设计成此种形状?汉代班固《白虎通义》解释说:“辟者,璧也。象璧圆又以法尺,于雍水侧,象教化流行也。”三国时代就已有辟雍砚,曹魏时繁钦的《砚赞》说:“圆如盘而中隆起,水环之者,谓之辟雍砚。”辟雍砚是利用文具巧妙进行教化宣传的杰作。

唐代的许多陶砚、瓷砚大都为辟雍砚。如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一件唐代22柱足圆陶砚,直径34厘米,高15厘米。圆形陶质,上层砚侧为乳丁纹及花蕾纹,再下排列着相间的凸雕兽面与乳丁纹。最下有22柱,柱首皆为兽头,柱底为兽足。

北京故宫博物院另藏有一唐多足白瓷砚,圆形,直径16厘米,高5.9厘米,下有26个蹄足。我国历史上,瓷器开始出现时是青瓷与黑瓷,大约在北朝末期出现白瓷。白瓷的烧制成功是我国瓷器史上一项重要的成就。在唐代,形成了以浙江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和以河北邢窑为代表的白瓷,这两大瓷窑系统,一般以“南青北白”概称之。唐代的白瓷是很著名的,以白瓷制作社会上大量使用的砚,也是对此的很好说明。

1979年在江西省丰城县(今丰城市)还出土有一唐双盂多足瓷砚,圆形,直径16厘米,高5.5厘米。砚心微下凹,多蹄足,一侧有两个橄榄形笔插,通体施黄褐釉,色泽晶莹光亮,造型美观。这是一件带有笔插的辟雍砚。另外也发现有既带笔插又有水盂的辟雍砚。说明辟雍砚的形式在发展变化,功能也日趋完善。

在流传下来的唐砚中,有一方三堂梅花石砚甚为别致。此砚为双面砚,长方形,长27.5厘米,宽20.7厘米,高5.5厘米。一面为十字界开成双堂双池,砚池为两朵梅花;另一面为单堂,砚池为一朵梅花。石色深紫,砚体敦厚稳重。砚石双面利用,设计构思巧妙。

宋砚仍承隋唐砚风,以注重实用为主,较少装饰加工,长方形抄手砚为砚型主流。抄手砚是砚面略具坡度,自然形成砚堂与砚池,砚底掏空成两墙足的一种砚型。所谓抄手,是执握砚时,便于手抄砚底。因砚底掏空,砚重减轻,也便于持携。这种砚型,属凤字形系统,与唐代箕形砚一脉相承。也可说,抄手砚更早是从汉代长方形石板砚发展演变而来。抄手砚在宋代已发展到成熟阶段,其砚型可使砚面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既制作简易,又经济实用,是砚史上的常规砚型。

宋代也盛行瓦砚。从一些记述中看来,唐末与五代就已有瓦砚了。如《文房四谱》上说:唐末吴融有《古瓦砚赋》“勿谓乎柔而无刚,土埏〔shan 山〕而为瓦。勿谓乎废而不用,瓦斫而为砚。”斫瓦为砚,就是制作瓦砚。《文房四谱》上又有五代时“僧贯休咏砚诗:‘……应念研磨久,无为瓦砾看。倘然人不弃,还可比琅玕〔lang gan郎干〕’”,也似在说瓦砚,并把瓦砚比为美石。

宋代瓦砚,《文房四谱》上说:“魏铜雀台遗址,人多发其古瓦,琢之为砚,甚工,而贮水数日不渗。世传云:昔人制此台,其瓦俾陶人澄泥以絺绤〔chixi痴细〕滤过,碎胡桃油方埏埴〔zhi直〕之,故与众瓦有异焉。”这是说宋初有人以著名的曹魏时铜雀台的古瓦制作瓦砚,性能很好,可“贮水数日不渗”。历史记载,铜雀台瓦在制作时,是将所选陶土,经葛布过滤,并和以胡桃油,成型烧制而成,与普通瓦有区别。除用铜雀台古瓦制砚外,当时还有以汉代未央宫瓦制作的瓦砚。关于铜雀台瓦砚以及未央宫瓦砚,在清代《西清砚谱》中有图录与记述。虽混有“鱼目”,但仍可见些遗意。

唐宋以来,制砚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宋代有许多砚著剞劂〔ji jue基决〕行世,如米芾的《砚史》,高似孙的《砚笺》,李之彦的《砚谱》,以及苏易简《文房四谱》中的《砚谱》等,这些都是研究砚史的重要文献。

元代砚的形式,大体上为宋砚形式的延续,对各种砚材均有制作,风格略显粗犷朴拙。元代还出现一种暖砚。前面提到汉代崔寔在《四民月令》中说:“正月砚冻开”,说明冬季有砚冻现象。清代唐秉钧的《文房肆考图说》上说:“天气严寒,点水即冻,……砚上堆冰。”为了防冻,人们也想了许多方法,如“石灰泡汤,可以免冻,或预磨墨计,以管装悬怀中。”等。为了防冻,还发明一种暖砚,该书说:“冬月严寒砚冻,市肆俱用锡造笔筒形,下置油盏点火,上面研墨……制造三层砚,上层四面钩镶。中央用薄端石,以便磨墨。砚之高处,作锡池贮水,下层无底虚中,可置小炉一个,贮炭常暖。其中间一层,多积热水,令水气上蒸常湿。砚墨不即干燥,真是佳制。”这是设计非常巧妙的一种暖砚,分为三层,上层嵌以砚石,中层蓄水,下层为加热炭炉。较为普遍的暖砚只有二层,上层为砚石,下部设置洞堂,以燃炭火。有的暖砚,下部制成抽屉式炭槽,使用更为方便。

上海博物馆收藏有一件元代镂空刻花暖砚,为两长方形,制作相同之铜砚套叠组合而成。长17.1厘米,宽9.5厘米,高6.8厘米。长圆形砚堂,砚池呈半月状。砚侧四周均透雕蟠环,成有规律的缠枝纹饰。下层为抽屉式炭槽,屉面设有拉环。此外,北京首都博物馆也藏有元代石质暖砚。

清代诗人徐以升有《炙砚》诗:“文思忽飞扬,冰凝砚一方。炙余资石炭,化处受玄霜。调燮交离坎,中和适燠〔yu郁〕凉。不须呵彩笔,抒藻有辉光。”这是说诗人文思涌动,砚却冰凝,燃炭暖砚,炭黑冰白。调节水火,中和热凉。不须呵笔,词藻文光。暖砚增延了砚台使用的时间,拓宽了砚台适用的地域,有助于文化艺术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便利了商业活动和日常生活,确是一种巧妙的设计。

明清两代,砚台制作在工艺上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注重实用性文具用品,逐渐演变为具有观赏性的工艺美术品。制作风格由古朴趋向奢华,由简洁趋向繁缛。自明代始,砚上铭刻更为增多,颂祷、咏志、题跋、记事等等不一而足。有的砚铭铭记具有很高的史料用途,有的铭文具有文学艺术价值,有的铭刻则具有书法欣赏意义。

清代的砚材,除了前代已有的砚材以外,更是极尽奢豪之能事,甚至出现了不具或少具研磨性能,仅视其稀少与昂贵才选择的“砚材”,如水晶、翡翠、玉石、漆砂、象牙、料器等。在砚体加饰的题材上,清砚所表现的内容也极为广泛。花草树木、虫鱼禽兽、云霞日月、山川景物、历史典故、人物神仙、金石碑刻、名家书画等无所不包。在制作工艺上,出现了仿古、仿旧、仿真的工艺砚。在雕饰上也出现了地方特色与不同流派。如有崇尚清秀隽永、高雅脱俗的“浙派”;有追求纹饰丰满、图案繁复的“广作”;有偏宠砚材昂贵、制艺精艳的“宫作”。文人置砚,以雅见长,带书卷气;民间备砚重用为本,具质朴味。清砚真是异彩纷呈,琳琅满目,是砚史上的辉煌时代。

清代砚坛的繁荣发展,也反映在理论研究上,不论在宫廷还是在民间,都有整理、研究、论述与总结性的论著出现。《西清砚谱》以图文方式著录了清代皇家藏砚。该谱所录各类砚共计240枚,清高宗自序说:“内府砚颇夥,或传自胜朝,或弃自国初……因命内廷翰臣甄覈〔he核〕品次图而谱之。”《西清砚谱》编者为于敏中、梁国治、董浩等人。绘图为门应兆等人。砚谱所录一部分是作为文物珍藏的自汉唐至宋元的砚,一部分是明与清初的镌品。“凡例”上说:“是谱荟萃古今得砚二百,陶则汉甓〔pi辟〕称首,而唐宋以下,澄泥旧制胥隶焉。石则晋砚开先,而端歙(上艹下(左丹右隻))〔huo 获〕村诸旧石属焉。”

《西清砚谱》另一特点,是除对砚加以说明外,都附有砚图。“凡例”上说:“前人谱砚,往往详于说而略于图,……是谱所绘尺度既用线法收分,其不及分者,注明砚图之首,至其形制刻画,若蓬莱道山,兰亭等图,细至夔〔kui 奎〕蜗虫鸟,无不摹写入微,而于石质损驳、眼蛀金星、翡翠之属,尤极意皴染,各开生面,其有一图绘至三四面者。”砚图绘制尺度形模准确,生动逼真,惟妙惟肖。

“西清”是清代宫内南书房的别称。南书房又称南斋,为清初皇帝读书的地方。清代以宫廷丰富的收藏、雄厚的力量编制的《西清砚谱》,起到了以“文房之资,立言传道”的作用。《西清砚谱》是宝贵的砚史文献,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清代高凤翰的《砚史》也是很著名的“砚典”。高凤翰是清初画家,好藏砚,蓄砚1000多方,后择其精者,制铭撰记,手绘后自行镌刻,拓出砚图,题句诗文,钤以朱印,编制成《砚史》。高凤翰《砚史》共四册,题识书迹众体皆备,铭记文句意境隽永,实为美集金石、书画、诗文为一体的艺术珍品。

高凤翰《砚史》后经王相、王应绶以及著名书法家吴熙载等人筹划摹刻,得以流传。摹本存砚图112幅,共收砚165方。卷首有高凤翰自题“墨方开国”,次页有高凤翰造像的《云海孤鹤图》,并有清代书法理论家包世臣等人的序跋题识多幅。

在高凤翰《砚史》中,有许多关于名砚的材质、品名、制作等等的记叙与论述。通过高凤翰《砚史》也可以了解高凤翰有关铭砚、制砚、藏砚的资料。高凤翰的许多砚铭、题识也都是佳作。如“陋铜雀,薄未央,陵云作赋声琅琅,试与掷地成铿锵”;“墨乡磅礴,天空海阔”;“波涌云垂想其气奇,玉润镜平想其质清”。

清代朱栋所撰《砚小史》说:“栋固不文,颇有此癖,所得端歙旧坑及古瓦研十三方,不减古人名砚,特名其斋曰‘十三砚斋’。”他收集历代论砚著作,整理研究,撰成此书。该书薛序中说:“取古今论砚之书,仿史家例共成四〔juan卷〕 (同卷字),曰《砚小史》。”该书黄序中说:“《砚小史》原原本本,无一字无来历,无一语不蕴藉,无一图不精彩。”该书主要论述端州、歙州、青州、潭州等地石砚及石末澄泥砚,古砖古瓦砚、玉晶玛瑙砚,铁铜银砚。关于砚的史论有12则,还有赋、文、诗、词与铭等,书后附有“十三古砚图”及“诸公之砚”。《砚小史》最后还附有“墨考”。《砚小史》取材广博,论述精当,是一本简明扼要的砚史读本。

清代吴兰修撰有《端溪砚史》一书,共三卷,上卷专论砚坑。中卷介绍砚材、砚式、砚值以及用砚、藏砚之法。下卷记叙了贡砚、开坑诸事。《端溪砚史》是介绍与论述砚石,尤其是端砚的名著,是了解端砚的必读之书。

清代的砚书超过了以往历代的总和,为我们了解与研究我国古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除以上所介绍的之外,著名的还有纪昀《阅微草堂砚谱》、唐秉钧《文房肆考图说》等。

明清两代,特别是清代,由于皇家豪族的奢欲,文人雅士的嗜爱,砚品在开采、制作、雕饰、装潢等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明清砚业,可谓砚论要著迭现,煌煌巨帙,壁立千仞。砚艺名家辈出,群星璀璨,耸壑昂霄。在砚史上,确已“崧高维岳,峻极于天”了。

第四章 砚 第二节 歙砚 洮砚 澄泥砚 红丝砚

五代十国的南唐时,《歙州砚谱》说:“至南唐元宗精意翰墨,歙守又献砚,并蒸砚工李少微,国主嘉之,擢〔zhuo濯〕为砚官。”这说明在南唐,歙砚已为贡品。当时还设“砚官”管理歙砚生产。宋代洪适辑录的《歙砚说》说:“昔李后主留意翰墨,用澄心堂纸、李廷珪墨、龙尾砚。三者为天下冠,当时贵之。”表明当时龙尾砚(歙砚)与澄心堂纸、李廷珪墨已是最名贵的文房用品。

石砚,特别是优质石砚,确为理想的砚材。《遵生八笺》说:石砚具有“质之坚腻,琢之圆滑,色之光采,声之清冷,体之厚重,藏之完整,传之久远”的特点。唐代著名砚石,除上面说到的端砚、歙砚外,还有红丝砚、淄砚、天坛砚(盘谷砚)等。宋代以后又陆续出现洮砚、黄石砚(方城石)、松花石砚、苴〔ju居〕却砚、易砚、潭柘砚、螺溪砚等。砚石产地,可谓遍布神州。宋代米芾《砚史》上就列有砚石20余种,宋代高似孙《砚笺》上更列有砚石30余种。由于自唐代起砚石增多,其中更有甚佳者,历史上便有了“四大名砚”之说。初称为端砚、歙砚、澄泥砚与红丝砚。后因洮〔tao 逃〕砚出现及红丝砚停采,便又称四者为端砚、歙砚、洮砚与澄泥砚。下面便将以上一些名砚分别加以介绍。

最后再对我国“四大名砚”之首的端砚,专门介绍一下。

歙砚产于江西省婺〔wu 务〕源县,因唐代婺源县属于歙州,故名歙砚。又因歙砚主要产于婺源龙尾山下溪涧,故又名龙尾砚。《文房四谱》说:“今歙州之山有石,俗谓之龙尾石。”米芾《砚史》上说:“歙砚婺源石。”宋代李之彦《砚谱》上说:“歙石出于龙尾溪。”这些都说明了歙砚名称的由来。

洮砚产于甘肃省卓尼县的洮河沿岸,因而得名。过去一般史书上记载,产地为甘肃省临洮县,彼古临洮县非现今之临洮县,应为现卓尼县。

从以上记载可知,澄泥砚唐代已有制作。唐代以及唐以后的生产地方,也不止一处。如有虢州,相州(今河北省南部成安县等地与河南省北部安阳市等地),绛州(今山西省新绛县),泽州(今山西省晋城市)等地,即今冀南、豫北与晋南一带,都有生产。

在宋代,龙尾砚的开采生产规模更加扩大,制砚已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生产业务。黄庭坚的《砚山行》诗对此有很生动的形容:“新安出城二百里,走峰奔岳如斗蚁。陆不通车水不舟,步步穿云到龙尾……其间有石产罗纹,眉子金星相间起。居民上下百余家,鲍戴与王相邻里。凿砺砻〔long龙〕形为日生,刻骨镂心寻石髓。选湛去杂用精奇,往往百中三四耳。磨方剪锐熟端相,审样状名随手是。不轻不燥禀天然,重实温润如君子。日辉灿灿飞金星,碧云色夺端州紫。”诗中对砚石产地之地理环境、交通情况、砚石品种、居民状况、开采生产以及石质品位等,都作了形象具体的描绘,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宋代还有许多吟颂歙砚的诗歌,如苏轼在《偶于龙井辩才处得歙砚甚奇作小诗》中说:“罗细无纹角浪平,半丸犀璧浦云泓。”另外蔡襄、周必大等人也有诗文赞誉歙砚。

随着歙砚的发展,宋代也出现许多有关歙砚的论著。专著有唐积撰《歙州砚谱》、洪适辑《歙砚说》、《辨歙石说》等。此外在《文房四谱》、《砚史》、《砚笺》以及唐询《砚录》、李之彦《砚谱》、赵希鹄《洞天清录集》和杜绾〔wan 碗〕《云林石谱》中也有一些评介歙砚的篇章。对歙砚的产地、开采、坑名、品类和制作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记叙与论述。说明宋代对砚石、对歙砚已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与研究。

关于歙砚砚石的发现与开采,宋代唐积所撰《歙州砚谱》谈到婺源砚时说,“在唐开元中,猎人叶氏逐兽至长城里,见垒石如城垒状,莹洁可爱,因携以归,刊粗成砚,温润大过端溪。后数世,叶氏诸孙持以与令,令爱之,访得匠手,斫为砚,由是山下始传。”这是说在唐玄宗开元年间,当地猎户叶氏因猎兽追捕至山中,见有莹洁可爱的如城垒状之石,带回家去掉粗糙的表面,制作成砚,发现砚石温润性质比端砚还好。几代以后,叶氏后人拿去送与县令,县令十分喜爱,并找匠人制作成砚,从此歙砚便流传开来。

金星是硫化铁黄铁矿之类的点滴状流散物,大者如豆,小者如黍,至小者如鱼子。金纹金晕是熔为线条状、片云状、流云状的“金星”。由于金星是金属矿物质,硬度又大大超过歙石的平均硬度,因此会出现挫墨损笔现象。对于砚石的使用功能来说,是一种缺点,也是一种“石病”。但从另一方面来说,由于金星在深色砚石上鲜亮明艳,晶莹夺目,具有装饰美的效果,因此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又因金星是歙石的特征之一,有时也可起鉴别歙石真伪的作用。

洮石产于大河深底,开采十分困难。《洞天清录集》说:“石在临洮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遵生八笺》也说:“河深甚难得也”。由于开采艰难,历史上流传不多,所以《洞天清录集》便说:“耆旧相传虽知有洮砚,然目所未睹。”又因此,也常以鱼目代珠,多以长沙谷山石充。

砚石因所出砚坑、开采年代等不同,石品、质量等也有区别和差异。历史上砚石出自何坑,产于何时等等往往是重要的鉴别标准,因此对砚坑情况也应加以了解。歙石砚坑很多,《歙砚说》说:“龙尾山亦名罗纹山,下名芙蓉溪,石坑最多。”《歙州砚谱》中“石坑”一节介绍说:“罗纹山亦曰芙蓉溪,砚坑十余处,蔓延百余里。”其主要砚坑如下。

从以上记载中,我们知道,澄泥砚的制作方法,基本上是以细密织物,缝制囊袋,盛泥“澄之”,成型荫干,烧制成砚,因用“澄泥”方法制作,故名“澄泥砚”。前面介绍过《文房四谱》上所记的魏铜雀台瓦砚,从瓦的制作方法来看,实已显日后澄泥砚制法之端倪。

紫红地黄丝纹 石质润美,坚而不顽。因有石英夹杂其间,故大材难得。产于老崖崮。

水嶥〔gui贵〕坑 “在罗纹山西北,……景祐中发(掘),……自水舷至坑五丈五尺,阔一丈三尺,穿笼取之……石里如浪纹”。

罗纹 指砚石表面有如丝罗般旖旎〔yini倚你〕柔美纹理,故名。《歙砚说》说:罗纹“凡十二品:细罗纹,粗罗纹,暗细罗纹,松纹罗纹,角浪罗纹,金星罗纹,刷丝罗纹,倒地罗纹,石心罗纹,卵石罗纹,泥浆罗纹,筭〔suan 算〕子罗纹”。《辨歙石说》上注解说:细罗纹“石纹如罗縠精细,其色青莹,其理紧密坚重,莹洁无瑕璺〔wen问〕,乃砚之奇材也”。粗罗纹“似细罗纹而文理稍粗”。暗细罗纹“罗纹虽细,晦而不露,纹理隐隐,石色微青黑”。角浪罗纹“直纹数路,如角浪然”。金星罗纹“细金点如撒星者,有金抹如眉子者,有横抹金纹长短不定者”。刷丝罗纹“石纹精细缠密,如刷丝然”。筭子罗纹“比刷丝纹理疏而粗大,正如排筭子”,等等。以上罗纹的品名都是很形象的,如角浪罗纹酷似江海中翻腾波浪,视如波浪起伏不平,抚却平滑温润。又如《辨歙石说》中说到的“水波”罗纹,“纹理横细如晴昼微风,清沼涟漪之纹”。罗纹成横向排列,宛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金星 指石中有黄色颗粒,如粟米谷粒大小,灼灼生光。分布于黑色砚面,宛如夜空繁星闪烁,故名。金星为歙砚之上品。由于金星形态不同而各具名称。《歙州砚谱》说:“金星其纹三种:葵花,金晕,金星。”葵花金星是葵花瓣状的金星圈。金晕是云雾状的金黄色晕。

金纹 指石中有云雾条纹状的金黄色晕,故名。又按照条纹色晕的形状,随形赋名。《歙州砚谱》提到金纹有十种:金纹如长寿仙人者,青斑金纹如鹤舞者,金纹如双鸳鸯者,金纹如斗者,金纹如枯槎〔cha查〕仙人者,金纹如金云气者,金纹如眉如卧蚕者,金纹如双鱼蹲鸱〔chi痴〕者,金纹如湖中寒雁者,金纹如金壶瓶者。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金纹形状多为人物鸟兽等,其名乃依状随形而定。

歙砚“石品”天然花纹不同,是因为成因不同。

罗纹是砚石中层状排列的如织物的纱纹,为含有硫化银、铜、锰等矿物的黏土质。层次极薄的为细罗纹,略厚的为粗罗纹,丝直而细密者为犀角罗纹,层次较厚粗宽直纹者为角浪纹等。

上面介绍歙石石品,是依照《歙州砚谱》、《歙砚说》等书的品目分类顺序,先介绍了眉子,实际上眉子也是一种罗纹,是罗纹的变种,为罗纹的变异表现。

历史上也有一些著名的澄泥砚传世,一方为宋代苏轼鹅式澄泥砚,长12.7厘米,宽8.8厘米,高2.7厘米。砚形为转颈回眸之鹅形,鹅体为砚面,深处为砚池,浅处为砚堂。砚背隶书“鹅戏”,并署:“东坡居士轼”楷书款。此砚几经辗转,后入清宫。清帝乾隆特作诗咏砚:“澄泥制砚肖鹅鶃〔yi亿〕,背刻东坡想用之。设以换群遗事谕,斯人诚不愧研斯。”命工刻于砚侧,诗后钤〔qian钳〕“太仆”御印,并楷书“乾隆辛丑季夏御题”。砚盒为紫檀木制鹅形盒。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砚史上,除“四大名砚”之外,还有许多其他著名的砚石,下面择要介绍一下。

作为工艺品或装饰品的石材,可以分为宝石、玉石和彩石。砚石属于彩石。

罗纹里山坑 在罗纹山后,(南唐)李氏时发掘。

罗纹坑 在眉子坑之东,(南唐)李氏时发掘。“山下至取石处,计七十五丈。阔十八丈,深十五丈三尺,石藏土中”。

天坛砚 产于河南省济源县天坛山,故名。亦名盘谷砚。唐代韩愈有《天坛砚铭》:“儒生高常与予下天坛,中路获砚,似马蹄,外棱孤耸,内发墨色,幽奇天然。”说明在唐代天坛砚已有开采。清代谢慎修的《谢氏砚考》又说:“盘谷即唐李愿隐处,产石可为砚,亦具蕉叶、青花、玉带、金线状,可与新坑端石混,惟发墨稍粗,石易剥落,故逊端产,盘谷在济北二十五里。”由此可知,天坛砚也是古老的名砚。

眉子坑 在罗纹山,唐开元中期开采。“从溪下至取石处九丈五尺,其阔二丈六尺,深一丈三尺,坑皆无土相杂”。

溪头坑 “又曰主持山,在罗纹山金星坑之北约二三里,……其石金星率多虚慢焉”。

叶九山坑 “在溪头坑之西约一里,……有眉子石,纹粗慢,与溪头相次也”。

罗纹金星坑 “在罗纹山西北,自罗纹坑相去四十五丈”。

驴坑 “在县之西北七十里,……景祐中,曹平为令时取之。后王君玉为守,又取之。近嘉祐中,刁璆〔qiu 球〕为尉,又取之。其石有青绿晕也”。

济源坑 “在县之正北,凡三坑并列。曰碧里坑,在山上,色理青莹。及半里,有水步石,大雨点白晕。次十里,入里山,石青细有金纹花晕,厥状不常”。

砚石的许多特性与审美价值,多与岩石学有关。从岩石学的角度来说,砚石主要属于沉积岩或变质的沉积岩(泥质、粉砂质、凝灰质或碳酸质岩石)。一般说来,砚石质地细腻,粒度细匀密实,粒径为0.005—0.01毫米,硬度为摩氏硬度计3—5(即硬度在方解石(3)与磷灰石(5)之间),相对密度在2.9左右。

另一方清代荷叶歙砚也很名贵,椭圆形,长14.8厘米,宽12.8厘米,高2.7厘米。砚周略加雕琢,使砚呈仰面卷边荷叶形,四周荷叶内卷。砚背微凹,中间浅雕出叶蒂。石质黝黑微呈青碧,坚劲莹润。纹理匀净,缜密,隐现暗细罗纹,古犀罗纹,尤为精绝。砚石正反两面,布满近十对眉子纹,多数横而不曲,两端略细,成双成对,悦目怡神。此砚砚盒为嵌有螺钿的云龙黑漆盒,衬装砚石,更显华贵。此砚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从以上记载可知,红丝砚石开采于唐代僖宗中和年间(公元881—885年)。其产地为青州(今山东省青州市)之黑山与临朐(今山东省临朐县)之老崖崮。《云林石谱》说:“青州……红丝石产土中,其质赤黄红纹,如刷丝萦绕石面。”由于砚石有“红纹”、“丝红”,故名“红丝砚”。

米芾《砚史》上说:“通远军觅石砚……在洮河绿石上,自朝廷开熙河,始为中国有。”熙河是宋代路名,治所在熙州,现今甘肃省临洮县。《云林石谱》上说:“通远军即古渭州,水中有虫类鱼,鸣或作觅觅之声,土人见者,以梃刀或坚物击之,多化为石,色青黑温润,堪为砺,目之为觅石。”通远军、熙河路即现今洮河一带。这种觅石“自朝廷开熙河,始为中国有”,也就是说,洮石是在宋代开始开采的。金代诗人元好问在《赋泽人郭唐臣所藏山谷洮石研》一诗的序中说:“研有铭云:王将军为国开临洮,有司岁馈可会者六百巨万,其中于中国得用者此研材也。”这位王将军就是拥护宋代王安石变法的王韶,他当时是秦凤路沿边安抚使,是王韶将这种优良的砚材传入中原,从而使洮石在砚材中崭露头角,发展成为著名砚石。

米芾在《砚史》上说:洮石“绿色如朝衣,深者亦可爱,又则水波纹,间有黑小点……亦有赤紫石色斑。”《洞天清录集》上说:“洮河绿石北方最贵重,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遵生八笺》也说:“洮河绿石,色绿微蓝,其润如玉。”洮砚以碧绿色为主,“绿如蓝”的上品称“绿漪石”。这种绿石中往往有条条纹理,犹如万端云霞,千姿百态。肌理缜润,绮丽典雅。发墨生光,呵之成珠。贮墨经月,不变不涸〔he 和〕。另有洮砚“赤紫石”,玫瑰红色砚石,发墨功能不亚“绿漪石”。石质细密晶莹,色彩鲜美,砚纹似波浪翻滚,如卷云连绵,清丽动人。

历史上不少诗人对洮砚有诗赞,黄庭坚《刘晦叔洮河绿石研》上说:“久闻岷石鸭头绿,可磨桂溪龙纹刀。莫嫌文吏不知武,要试饱霜秋兔毫。”这里黄庭坚以鸭头上绿色羽毛,来形容洮砚的瑰丽色泽,实属贴切。金代冯延登《洮石砚》上说:“鹦鹉洲前抱石归,琢来犹自带清辉。芸窗尽日无人到,坐看元云吐翠微。”描写洮石青翠可人,熠熠生辉。

米芾《砚史》说:“红丝石作器深佳。”关于红丝砚的特点,清代汪春煦《寿石斋砚谱》上说:“以墨试之,其异于他石者有三:他石不过以温润滑莹者为尤。此乃浸之以水而有滋液出于其间,以手磨试之久,黏着如膏,一也;他石与墨相发,不过以其体质坚美。此乃常有膏润浮泛,墨色故相凝若漆,二也;他石用讫,甚者不刻,其次终食之间,墨即干矣。此石复之以匣,常数日墨色不干,经夜其气即上下蒸湿,著于匣中有如雨露,三也。”也就是说其石质细腻,致密,更显发墨。

宋代也有一些著名洮砚流传,如宋蓬莱山洮河石砚。长16.9厘米,宽9.8厘米,高3.9厘米。砚石周边雕有双龙戏珠图案。砚上部刻重山叠嶂,中有重簷殿阁。横额篆书“蓬莱山”,因得砚名。砚背凹处刻有赑屃〔bi xi币戏〕负碑,碑额隶书“雪堂”二字,雪堂为苏轼斋号。并有隶书“缥渺神山棲列仙,幻出一掬生云烟,予以宝之万斯年。元丰四年春苏轼识”。此砚形制古朴,又为苏轼用砚,因而弥足珍贵。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明代十八罗汉洮河石砚,长26.5厘米,宽20.2厘米,高8.4厘米。椭圆形,砚池部分线刻宫殿楼阁,云龙海水。砚周环刻十八罗汉。砚底内凹,浮雕海浪翻腾,柱石耸立,鱼龙呼啸。刀法苍劲,气势威严。此砚石质苍碧,砚体敦厚,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

澄泥砚严格说来不是石砚,它的前身是古代陶砚。如果就多数岩石与所有土壤(包括陶土及澄泥之泥土)的构成来说,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硅酸盐是硅、氧和金属化合物的总称),由此说来,“陶”与“石”却又是相通互连的,因此陶砚和澄泥砚,都可说是广义上的“石砚”。

米芾《砚史》说:“相州土人,自制陶砚,在铜雀上,以熟绢二重淘泥澄之,取极细者,燔〔fan凡〕为砚。”《文房四谱》上也说:“以墐〔jin 近〕泥令入水中,挪之。贮于瓮器内,然后别以一瓮贮清水,以夹布囊盛其泥而摆之,俟〔si 伺〕其至细,去清水,令其干……以竹刀刻作砚之状,大小随意,微荫干……厚以稻糠并黄牛粪搅之,而烧一伏时,然后入墨蜡贮米醋而蒸之五七度,……亦足亚于石者。”明代陈继儒《珍珠船》上说:“绛县人,善制澄泥,缝绢袋致汾水中,逾年而取之,陶〔yao摇〕(通窑字)为砚。”

宋代李之彦《砚谱》上说:“虢州(今河南省灵宝市)澄泥,唐人品砚,以为第一,今人罕用。泽州道人吕翁作澄泥砚,坚重如石。手触辄生晕,上著‘吕’字。”

歙石纹理紧密,温润细腻,其纹如丝罗,其声如振玉,其色如苍碧。苏轼《孔毅甫龙尾砚铭》说:“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爪肤而縠〔hu 胡〕里,金声而玉德。”“涩”指石质锋芒,易发墨但不损笔;“滑”指石质坚密但易研墨;“爪肤”,“縠里”指石质如皮肤般柔嫩,纹理如绉纱般细美;“金声”“玉德”指扣之有钟磬韶武之音。坡翁砚铭的确说出了歙砚的优点。

由于泥沙原料成分以及烧制火候等方面的不同,澄泥砚色也各不相同。如“有色绿如春波者,或以黑白埴为水纹”(米芾《砚史》)。有“澄泥砚,正紫色,而坚泽如端溪石,扣之铿然有声”(宋代何薳《春渚纪闻·记砚》)。清代谢堃《澄泥研》说:澄泥砚“黄质,黑章名鱓〔shan善同“鳝”字〕鱼黄者,盖色若鱓鱼之背。又有青色者名蟹壳青,红色者名虾头红,白色者名鱼肚白”。由此看来,澄泥砚也可制出五颜六色的砚品,与其他砚石的天然颜色相比,毫不逊色。

宋末元初,由于战乱,歙砚生产受到影响。据《婺源县志》记载:“自元兵乱后,琢者日拙,而识砚材者尤鲜。”自此以后,制砚业日趋萎缩,一落千丈。明至清初,未见开采记录。直至清乾隆年间,方有开坑取石的记载。清代程瑶田《纪砚》说:“乾隆丁酉夏五月,余从京师归于歙,时方采龙尾石琢砚,以供方物之贡。其石之不中绳度者,砚工自琢之,以售于人。”这是说在公元1777年曾有开采,作为地方贡品。其中未达标准不合规格者,砚工自行雕琢,在民间售卖。 自此至清末,未见有开采的记载。历史上由于长时间较少开采,影响了歙砚的流传与扬名。

清代允祥珍藏的一方澄泥砚也很有名。砚为板瓦形,长33厘米,宽19.3厘米,高2.3厘米。砚侧铭“怡王冰玉道人珍玩”。砚色如茶末,细润如玉。砚面光素无纹,砚体整齐舒展。允祥为康熙第十三子,封怡亲王。著名的“己卯本”,即为允祥府抄藏本,故又称“怡府本”。允祥生平嗜翰墨,喜收藏。此砚现藏天津市博物馆。

宋代唐询《砚录》说:“青州黑山红丝石为砚。”《砚笺》说:“红丝石红黄相参不甚深,理黄者丝红,理红者丝黄,其纹匀彻……洞口绝壁有镌字,唐中和年采石所记。”《青州府志》载,“红丝石产于临朐〔qu 渠〕县南之老崖崮 ”。

著名的砚石中,端砚为绢云母泥质板岩,歙砚为含石英粉砂质泥质板岩,洮砚石为水云母泥质板岩,鲁砚石为微晶质灰岩。

眉子 又称眉纹,其纹为黑色,酷似人眉,故名。成条状分布于砚石中,砚石底色大都为青灰色。《歙砚说》说:眉子“凡九品:雁湖眉子,对眉子,金星眉子,绿豆眉子,锦蹙〔cu 促〕眉子,短眉子,长眉子,簇眉子,阔眉子”。《辨歙石说》上注解说:雁湖眉子“砚心有纹晕如注池,四外眉子密密,如群雁飞集之状”。对眉子“石纹如人画眉而细,遍地成对者”。金星眉子“眉子疏匀而有金星间之”。绿豆眉子“石理稍黑,微暗而斑,内有短密眉子纹”。锦蹙眉子“石纹横如眉子,间有金晕”,“金晕如蹙锦然”。短眉子“眉子密短而匀”。长眉子“眉子长而差大”等等。这之中,雁湖眉子亦称雁攒湖眉子,是以砚心为湖池,四周眉子如群雁翔集,富含诗情画意,令人遐想。因极罕见,故为珍品。

红丝砚石在色泽与品种上也是多种多样的。大体说来,有下列几种。

紫红地灰黄丝纹 石质柔嫩,丝理细润。色泽华美,发墨泛油。因坑脉夹层较薄,极不易得,故较珍贵。唐宋时期柳公权、欧阳修、唐询、苏易简等人,对其非常推重。产于黑山,是红丝砚中最为名贵的一种。

猪肝色地灰黄丝纹 石质细润,色泽深沉,软硬适度,发墨较好。产于老崖崮。

紫红地红丝纹 质坚细腻,色泽艳丽,发墨有光。产于老崖崮。

黄地红丝纹 质坚而润,色泽鲜艳,不渗水,不渍墨,叩之清脆悦耳,但石理滑,下墨较钝。产于老崖崮。

历史上,山东多处产砚石,《遵生八笺》记载“墨角砚、红丝砚、黄玉砚、褐色砚、紫金砚、鹊金墨玉石砚,皆出山东。”此外书中还提到“淄州黄金砚,……青州石末砚”。青州石末砚为澄泥砚,《砚录》说:“石末砚,士人取烂石,研澄其末,烧之为研,即柳公权为第一者。”淄砚在米芾《砚史》上就有记载:“淄州砚,淄石理滑易乏,在建石之次。”清代余怀《砚林》还说:“宋熙宁中尚淄石研,神宗亲择其尤佳者,赐司马温公。”宋神宗赏赐淄砚给司马光,由此可见宋代时,淄砚也是名砚。明代曹昭《格古要论》也提到淄砚。清代盛百二《淄砚录》更是全面地辑录了淄砚的资料,也记述了山东的其他砚石。

红丝砚纹理天然,其状不一。色泽多彩,千姿百态。有的似云水、山峦,有的如花卉、鸟兽。因石中夹有石英,形成冰纹、旋纹、条带、斑痕等等,构成了红丝砚特有的文采与图饰。

红丝砚自宋代以后因停采,遂少显于世,流传不多,但也留下一些名砚。前面说过的清代画家高凤翰,藏砚极丰,其中就有红丝砚。在其所著《砚史》上,第37方即为红丝方砚,因高凤翰为山东胶州人(今山东省胶州市),所刻铭文为:“美不美,乡中水,何必乎,歙之黟,端之紫”,千里莼〔 纯〕羹,表达了他对家乡红丝砚的眷恋与钟爱。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高度发展的时期。在砚史上,唐砚不论在砚材种类上,还是在砚式表现上,都较前代有很大发展。随着制墨业的发展,附件研石已不再使用,砚以单独完整的形态出现,唐砚可以说是砚器发展成熟与完善的标志。在砚形上,多为雕饰素雅、简易实用的箕形砚。它是宋代以后石砚的常规形制,即抄手砚之先导。在砚材上,发现与开采了专用优质砚石,如端溪石与龙尾石(歙石)等均在唐代问世,开创砚史新篇章。明代陈继儒《妮古录》上说:“镜须秦汉,砚必唐宋。”在砚史上,唐砚确占有辉煌的一页。

水舷坑 “在眉子坑外,临溪,冬水涸时方可取,春夏不可得,发(掘)地丈余,乃至石,率多金花”。

螺溪砚 螺溪砚因产于台湾省彰化县,浊水溪下游支流的东螺溪之螺溪而得名。据《彰化县志》所载,清代杨启元的《东螺溪砚石记》:“彰之南四十里有溪焉。源出内山,由水沙连,下分四支,最北为东螺溪,溪产溪石,可裁为砚,色青而元,质润而粟。有金砂、银砂、水波纹各种,亚于端溪之石。然多杂于沙砾之中,匿于泥涂之内,非明而择之不能见,一若披沙而拣金者。”螺溪发源于水沙连(即日月潭)附近之山麓,螺溪石“多杂于沙砾中”,因此是在河床上捡采。因为这些溪石“色青而元”,为黑色卵石,所以又称“黑玉”。

松花石砚 产于吉林省白山市,因产于松花江发源地,故名,又名松花玉。清代陈元龙辑《格物镜原》上说:松花江砥石山石,“温润如玉,绀〔gen干〕绿无瑕,质坚而细,色嫩而纯,滑不拒墨,涩不滞笔,……砚之神妙无不兼备”。在清代,由于长白山地区是满人先祖的发祥地,松花石砚专作皇家御用。

歙石不仅石质优良,还含有丰富多样的、被称谓“石品”的天然花纹,这是由于含矿物质的成分不一而造成的,这些矿物质或以点滴状散开,或以线条状层列。有的规则排列,有的曲折杂陈,变化万千,姿态各异。一般说来,歙石石品可分为眉子、罗纹、金星、金纹等几类。

螺溪砚的石色与石纹可谓五光十色,绚丽多彩。可分为五大类主色:乌黑、翠绿、赭红、土黄及灰白。有金砂、银砂、水波纹等纹饰。宝岛的螺溪砚,也是祖国的名砚之一。

历史上有不少歙砚流传下来。1953年在安徽省歙县小北门窑藏出土宋代歙砚17方,其中一方眉纹枣心歙砚,长方形,长21.3厘米,宽12.5厘米,高2.8厘米。平底,边起直线棱。一端为新月形砚池,中为椭圆形砚堂。砚身为青黑色细罗纹石,砚堂嵌入对眉子石一片,自由取放,可作砚盖,也可作砚面。设计巧妙,匠心独运。清代徐毅《歙砚辑考》说:“歙石以眉子为绝,而眉子品目不一,要以石色青碧、石质莹润而纹理匀净者尤为精绝。”此砚石质、雕琢、造型俱优,为宋代歙砚之瑰宝。现藏安徽省博物馆。

第四章 砚 第三节 端砚

端砚产于广东省肇庆市羚羊峡斧柯山。因肇庆古属端州,故名端砚。又因在端溪水畔,故又名端溪砚。宋代叶樾〔yue 月〕在《端溪砚谱》上就说:“端州……皇朝……赐号肇庆府,府东三十二里有山,曰斧柯山,在大江之南,盖羚羊峡之对山也……自江之湄〔mei眉〕登山,行三四里即为砚岩也。”

端石产地及端石名坑的分布,大致集中在羚羊峡以东斧柯山一带,以及羚羊峡以西偏南的七星岩背后北岭山一带。再有,羚羊峡以东的沙浦一带也产近似端石的砚材。其中羚羊峡以东的斧柯山一带,又集中了端溪砚石最有代表性、最为名贵的砚石坑洞。羚羊峡一带,夹岸“峻峙壁立”,江水汹涌澎湃。清代诗人黄遵宪游端州,有诗赞曰:“归帆正值好秋风,却为看山误我期。急水渐趋江合处,奇峰横出路穷时。”在端溪砚坑附近,山岭更是重峦叠翠,郁郁葱葱。羚羊峡一带,自古即为端州八景之一的“羚峡归帆”。

关于端砚始于何时,以及端砚发展的历史,在清代黄钦阿编著的《端溪砚史汇参》,以及其他许多砚石文献上,都有介绍,现简述如下。

清代计楠《石隐砚谈》“溯源”一节中说:“东坡云‘端溪石始出于唐武德之世’。”“武德”为初唐高祖李渊年号,说明端砚已有近1400年历史了,在几大名砚中,也是历史最悠久者之一。由于端砚的名贵,深受喜爱,自唐代始,历代都有许多赞美它的诗文。其中脍炙人口、流传最广的,自是唐代诗人李贺的《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span>端州石工巧如神,

踏天磨刀割紫云。

佣刓〔wan 完〕抱水含满唇,

暗洒苌〔g 长〕弘冷血痕。

纱帷昼暖墨花春,

轻沤漂沫松麝熏。

干腻薄重立脚匀,

数寸秋光无日昏。

圆毫促点声静新,

孔砚宽顽何足云。</span>

《端溪砚史汇参》编纂者黄钦阿说:“长吉(李贺字)此诗,为自来说端溪之祖。且标题曰紫石,得端溪之真。曰青花,得端溪之精。端溪始出,而即得此诗,诚端溪之幸也。”黄氏之语,言之凿凿。

刘禹锡也有多首诗赞美端砚。他在《谢遗端溪砚》一诗中说:“寻常濡翰次,恨不到端溪……娲天补剩石,昆剑切来泥……鹆〔yu 喻〕眼工谙谬,羊肝士乍刲〔kui 亏〕。”此外,如陆龟蒙也有《袭美以紫石砚见赠以诗迎之》等诗赞誉端砚。这些都说明了,端砚在唐代出现后不久,就受到大家的喜爱。

五代十国时据《文房肆考图说》载,“至南唐李主时,端溪旧坑已竭。”后来为“宋贡砚”,“遂开新坑”。米芾在《砚史》上说:端州岩石“赐史院官砚多是,其后来岁贡,惟上岩石。”《端溪砚史汇参》上也说:“宋贡砚唯赐史官,故端溪重于天下。”这是说,由于端砚名贵,在宋代已成为贡品,皇帝也往往用来赏赐官员。因此端州地方官多有贪取私囊者。《文房肆考图说》又说,在熙宁中,有位知端州的地方官杜某,为了“独占之”,“禁民毋得采石”,老百姓诟称其为“杜万石”。著名学者周敦颐,那时在当地任官,“恶其夺民之利”,“题请”“凡仕于州者,买砚毋得过二枚”。周敦颐此举有力地遏制了贪官恶吏,减少了对端石的滥采。这是一桩在端砚开采史上值得提及的要事。

宋代的许多著作中,如《文房四谱》、米芾的《砚史》、欧阳修的《砚谱》、唐询的《砚录》、蔡襄的《砚记》、高似孙的《砚笺》、李之彦的《砚谱》,以及苏轼的《东坡志林》、杜绾的《云林石谱》等等,都有论及端砚的篇章。宋代也出现了关于端砚的专著,如前面提到的叶樾《端溪砚谱》等。由于有这些砚史文献,使我们对砚史,特别是端砚的早期历史,对端砚在开采、坑洞、品目、制作等方面的情况,都有了很好的了解。

《端溪砚史汇参》说“最重于宋”的端砚,到了“元明端溪渐晦”。这主要是由于“下岩自宋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崩压之后,封闭不开,惟相传曰已竭。元及初明,人所见流传古砚,大半梅花坑、宋新坑、将军坑。墨绣古泽,入手可爱,遂误认为真正下岩,故有黑如漆、色青黑之语,不知此非下岩也。”这是说端溪最有名,石质最好的坑在下岩,即老坑或水岩。下岩自治平四年崩塌之后,封闭停采,这样就影响了端砚的生产与流传,至元与明初时,端砚业“渐晦”。

《端溪砚史汇参》说:“明季端溪复显”,“本朝(指清)端溪大显”。表明明末以后至清代,端砚业又有复兴与发展。

在开采方面,“明永乐宣德间开坑,未几俱罢去”,这只是短暂小规模开采。以后在“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太监李凤开坑封坑月日立石。”可知在明代后期,又开采过。由于砚石名贵,自宋元至明,在端溪砚坑就设有官员,“把总一员,专辖守坑。律令,盗坑石,比窃盗论,其厉禁如此。”这是说自宋元明以来,对下岩(水坑)一直是“驻兵置弁”,布监设守。在万历年间,更派朝廷太监管理,说明官方的重视,不过“宣德至万历,始一开坑,旋即封闭也。”到了明末“蜀人熊文灿总督两广日,指挥苏万邦致石工于江西,緼〔yun 运〕火中夜开坑,不敢自日中也。”又说:“此虽系官开,实同私开。”这是说在明末,当时两广地区最高官吏曾“私开”砚坑,不敢在白天行动,只是利用夜间,燃麻照明开采。由于砚坑开挖较深,所得下岩(水坑)砚石,“其石称最”。后来遂有水坑砚石“以明坑驾宋坑之上”,及“唐斫其肤,宋入肌理,转凿转深,今得其髓是也”的说法。说明自唐代起,随着开掘深入,渐寻得优质石脉。另外,也是因开采日久,经验累积,技术提高的结果。

入清,“端溪大显”。清初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又开坑采石,虽说“守禁罢”,但民间无力“私开”,所以实际上仍是官方“给费”,“督抚采办”。从唐初开采至清初,“凡六开坑”。此次开坑,由于“豪力”,能“得美石”。端溪砚石至乾隆年代,“水坑石,色泽虽亦鲜丽,气韵不能静深”,作者叹曰:“佳石日竭。”后至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又开坑采石,咸丰以后,又因砚坑淤塞,砚石枯竭等等原因而停采。

在制作上,因明代藏砚之风甚盛,故设计制作追求古雅大方,精致细腻。天然砚即随形砚增多,即依照砚石天然形状,巧妙构形,利用天然纹理、斑点,稍加雕饰,“天工人工,两臻其美”,也可谓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明代端砚的石色利用,更是令人叹服。如以石皮色泽作山石或松干;利用“鱼脑冻”作云霞或白浪;利用“石眼”作珠露、星月等等。此外,明代端砚在砚形上,除随形砚以外,砚式更趋于多样化。此时还出现一种“平板砚”,这种砚石专注重砚材质地,一般只削平磨光砚体,不加雕琢,有的甚至不开砚池砚堂。这种“半成品”只是为了赏玩与收藏。明代端砚雕饰题材也十分广泛,如花鸟、鱼虫、山水、人物等等。用意也很全面,如表示吉祥、寿禄、镇邪、引福,以及显示清高、气节等等。明代端砚在砚侧砚底,镌诗刻铭已成风气。砚石已综合形制、雕刻、绘画、书法、诗词、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众多达官贵人,文士墨客,皆爱砚成癖,以嗜砚为荣,着实形成了一股“砚石热”。

清代端砚,在康乾时代空前繁荣,可谓达到了全盛时期。在砚石形制、雕刻技艺、石品评定、砚纹选择、砚盒装潢等方面,都有许多创新。清代流传下来的端溪名砚很多,后面还要加以介绍。

端砚砚石使用性能上的优劣,审美价值上的高低,往往与其石品以及石色、石声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这些又与砚坑有关,因此需要对砚坑情况加以了解,下面简单介绍一些端砚名坑。

水岩 前面介绍过,端石产于羚羊峡东边端溪水一带,水岩在端溪以东,邻近溪水出口处。清代朱彝尊《说砚》上说:“端溪之水……长一里许,广不盈丈,自水口北行三十步,有穴。”此穴即为水岩洞口(清代营造尺,一尺约合0.32米,五尺为一步)。

水岩共分四个岩洞,大西洞、正洞、小西洞与东洞。诸洞中以大西洞砚石最佳。坑洞全长135米,洞口至洞底高差为25.5米,洞底距正常河水水面间距为150米,也就是说,坑洞是处在水位线以下相当深处,这也增加了开采的困难。

端石以水岩为首,其石质细腻、致密、坚实,石色丰富多彩,石品纹饰绚丽多姿。古人赞美其“细润如玉”,“扣之无声”,“温润而不滑”,“贮水不耗,发墨而不损毫”等等。清代陈龄《端石拟》认为,水岩端石具有八德:“一曰历寒不冰,质之温也;二曰贮水不耗,质之润也;三曰研墨无泡,质之柔也;四曰发墨无声,质之嫩也;五曰停墨浮艳,质之细也;六曰护毫加秀,质之腻也;七曰起墨不滞,质之洁也;八曰经久不乏,质之美也。具此八德,质已迈常,信为古今之瑰宝,可遇而不可求者也”。水岩确集端溪各坑之优,久被奉为众坑之首。

坑仔岩 又名康子岩,亦称岩仔坑,位于水岩以南,半山之上,距水岩洞约200余米。坑仔岩历史也很悠久,自宋代以来,历代均有开采。坑仔岩石质也很优良,幼嫩,纹理细腻,坚实滋润。石色青紫稍带赤,颜色较匀。坑仔岩洞口岩壁,镌刻有许多碑记与诗文,记载了不少文人雅士游览与考察坑仔岩的情况,很有史料价值。

麻子坑 麻子坑据说在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开坑采石,相传为一陈姓痘疤砚工发现,故名。此坑位于水岩之南约4公里处,洞在山腰,下距端溪水约600多米。该处山坡陡峭,怪石嶙峋〔linxun林旬〕,道路险峻。麻子坑有水坑与旱坑两部分,水坑在下,终年浸水,旱坑在上,积水时间短,两坑相距甚近。麻子坑石质高洁、细滑、致密、坚实。一般说来,仅次于水岩,与坑仔岩并驾齐驱,其中佳石胜于坑仔岩,优质者可与水岩媲美。

宋坑 因于宋代发现并开坑采石,故名。宋坑为一坑群,其中包括盘古坑、陈坑、伍坑以及蕉园坑等。宋坑位于肇庆七星岩北岭山一带,西起小湘峡,东至鼎湖山,又因北岭山下有将军坑,故前人也称宋坑为将军坑。

宋砚由于不只一个砚坑,所以石质也不尽相同。一般说来,宋坑石色凝重浑厚,以猪肝色(或称马肝色)为代表石色,表面有金星点。上乘宋坑石质致密、润滑。石质稍粗者称为“紫端”。在端溪各坑中,宋坑砚石以下墨快而著称,故所研墨汁以书写奔放、流畅大字为宜。绘制工笔精致图画,书写工整细小字体,以水岩、麻子坑与坑仔岩砚石为佳。

梅花坑 石色呈苍灰白微带青黄,有梅花点,故名。位于北岭山九龙坑,故又称九龙坑。原梅花坑砚石产自羚羊峡沙浦典水附近,故古人又称典水梅花坑。梅花坑砚石以多眼为其特点,石质近似宋坑,较水岩、麻子坑、坑仔岩略粗,但仍为佳石,下墨亦快。

绿石岩 清代吴兰修《端溪砚史》上称,绿石岩为绿端。石色通体翠绿,故名。佳者纯浑无瑕,晶莹油润。绿石岩于宋代开坑采石。砚坑地点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在北岭及小湘峡、鼎湖山,皆为旱坑。另一种认为,上述地点后因砚石枯竭,停止开采。改为端溪朝天岩附近开采,后与朝天岩相合,上层为绿色绿端,下层为朝天岩。绿石岩产绿色端石,但尚有不少地方也出产绿色砚石,如前已有介绍的甘肃省洮砚,吉林省松花石砚等,识砚时应加以注意。

古塔岩 位于坑仔岩之南。石色凝重,紫稍带赤。石质娇嫩、坚实、滋润。佳者可与宋坑媲美。

宣德岩 因于明宣德年间(公元1426—1435年)开坑采石,故名。石色以猪肝色为基调,略带紫蓝,苍灰。石质较细,幼嫩,仅次于坑仔岩与麻子坑。宣德岩砚石多断脉,难采,佳石不多。

朝天岩 因洞口较大且朝天,故名。位于宣德岩附近,清代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开坑采石。石色呈紫蓝色,有青苔斑点,此为朝天岩独有之特色,石质较细腻。

白线岩 《端溪砚史》上说:“白线岩多白筋如粗银线”,故名。位于羚羊峡以西峡北山岭上。其石白筋,乍看如散碎冰纹。岩洞分三层,产石优者可为雕花砚材,逊者作低档淌池砚。

端石中的“石品”,在端砚的使用上,特别是在端石的鉴赏上,也具有重要意义。前面说了,石品是砚石中,因含矿物质不同,而形成的天然花色斑纹。端石的石品绚丽多彩,五光十色,是端砚一大特点。下面就较为名贵的石品,简要加以介绍。

鱼脑冻与“荡” 鱼脑冻是砚石中,有似受冻鱼脑般影纹。色泽为白中有黄,又略带青,最佳鱼脑冻为“白如晴云,吹之欲散;松如团絮,触之欲起”(《端溪砚史》)。有一种不完整鱼脑冻,称为“碎冻”,虽不完整,但“错落疏散”于砚中,别具情趣,也很名贵。

“荡”是“湖”的别名,为鱼脑冻旁支。“荡”不似鱼脑冻完整与轮廓清晰。若隐若现,宛若轻纱。如水在石中荡漾,波影涟漪。

鱼脑冻是石质最细腻、最幼嫩的部分,实如“小儿肌肤”。鱼脑冻名贵,不仅因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也因其发墨好,下墨快,有实用价值。

蕉叶白 蕉叶白又称蕉白。如蕉叶初展,鲜翠娇嫩,色白略带青黄,古人形容其“浑成一片,净嫩如柔肌,如凝脂”。“如秋云绵密,或如水波微尘。视之不见,浸于水中乃见”等等。

蕉叶白与鱼脑冻,初看非常接近,若仔细审视,却不尽相同,各具特色。鱼脑冻是半圆、圆形或椭圆,如晴天浮云,白中透黄;而蕉叶白则成条成片,色白带绿。

青花 青花为砚面上青蓝色斑点,如排粟、如星斗。青花需浸水方能显现。《说砚》中说:“沉水观之,若有萍藻浮动其中者,是曰青花。”青花为难得的名贵石品。李贺那首诗题中,就特别标明为“青花紫石砚”。青花品类繁多,如微尘青花,青花点细如尘;鹅毛氄〔rong 冗〕青花,青花有如雏鹅胎毛;蚁脚青花,青花状如蚁脚般细小;萍藻青花,青花如萍藻水面漂浮;鱼仔队青花,青花如幼鱼结队漫游;雨霖墙青花,青花如屋檐滴雨,等等。

火捺〔na纳〕 火捺又称“火烙”,砚面颜色如经火烙灼焦一般,呈紫红微带黑色。火捺有老嫩之分,老者色泽紫中微带黑,嫩者紫中微带红。火捺又分几种:胭脂火捺,中心部分色泽较深,犹如涂抹胭脂,自心向外,由深渐浅;金钱火捺,中心部分较深,外周环轮状,像古铜钱,又称金钱冻,这种火捺较少见,是火捺中最为名贵的品种;猪肝冻,色泽如猪肝,圆形或椭圆形,是火捺发育成熟的表现,也较名贵;马尾火捺,火捺分散如马尾临风,飘散石中,此种火捺又称马尾纹。

天青 端石中色青微带灰白,纯洁无瑕者叫天青。古人说:天青“如秋雨乍晴,蔚蓝天际”。砚石中如有天青与鱼脑冻或蕉叶白相傍互依,浑然一体者,则为上品。

翡翠 砚石中有翠绿色圆点、椭圆点或条状。有时称条状者为青脉。翡翠不同于石眼,翡翠有眼无瞳。

金银线 是水岩砚石中独有的石品,为条状、线状花纹,黄色者称金线,白色者称银线。

冰纹 亦称冰纹冻,为白晕花纹,如壁挂瀑布,飞泻千尺。冰纹也是水岩独有的石品花纹。

虫蛀 砚石边皮部位,有状如虫蛀蚕食斑迹,齿孔遍布。本属残缺,由于出自天然,反生美感。

鹧鸪斑 又称麻雀斑,砚面上有白中带黄、黄中带褐之小斑点,恰似鹧鸪羽毛斑点。

石眼 石眼是砚面上状如鸟兽眼睛的“石核”,是端石中另一名贵石品。《端溪砚史》上说:“圆晕相重,黄黑相间,黳〔yi医〕睛在内,晶莹可爱”。石眼一般以形似何目而定其名,从形态上区分,多以鸟类或兽类眼目定名,如鸲鹆〔quyu渠育〕眼、了哥眼、珊瑚鸟眼、鸡翁(雄鸡)眼、雀眼、猫眼、象眼(凤眼)等等;从神态上区分,有瞎眼、死眼、活眼、怒眼、泪眼、翳〔yi益〕眼等等;从位置上区分,有高眼、低眼、底眼等等。

关于“石眼”的价值,历来有不同看法。一般说来,有佳眼的砚石,石质相对幼嫩、细腻。但对于石眼来说,因是含铁质的结核体,这些“石疵”,在使用上反而是砚的缺点。前人即已说过:“端石如一段紫玉便佳,何必有眼。”但石眼罕见别致,晶莹美观,“石亦有眼,巧出天工”,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人们自然对其爱不释手,争相宝之。在砚石制作时,如能巧妙布置,因“疵”施艺,确能令石眼为砚石增色添辉。

历史上,有许多名贵端砚流传下来,如台湾省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方“观象”端砚,八棱式,长宽各14厘米,高2.8厘米。色青白,两旁缀兽面铜耳(右耳缺),砚池分三格。上方镌“观象”二字,砚首侧镌“唐研”二字,均为隶书。砚背四周深凹,中心略凸,钤镌“乾隆御玩”篆文,右上方有古钱纹,砚周环镌楷书回文铭。

脂砚斋端溪砚也十分有名,椭圆形,长约8.3厘米,宽约6.6厘米,高约1厘米。明代万历年间苏州吴万有制,砚盒盖内刻有万历名伎薛素素像,砚背刻有王樨登五绝一首:“调研浮清影,咀毫玉露滋。芳心在一点,余润拂兰芝。”下款为:“素卿脂砚,王樨登题。”侧边刻隶书:“脂砚斋所珍之砚,其永保。”据此可知,后来红学史上著名的“脂砚斋”即因藏此砚而得斋名。此砚原藏吉林省博物馆。

以上介绍了“四大名砚”及其他名砚,其中端、歙二石,尤为瑰宝。历史上曾有端、歙高下之较。依照传统看法,一般认为端砚“温润”,歙砚“坚润”。以往“砚贵坚老”与“砚重柔腻”之辩,实乃端、歙优劣之争。

米芾《砚史》上说:“器以用为功……夫如是,则石理发墨为上。”明代张应文《论砚》上说:“发墨谓磨不滑,停墨良久,墨汁发光如汕〔shan善,鱼游水貌〕如漆,明亮照人,此非墨能如是,乃砚使之然也,故砚以发墨为上。”这就是说,砚石之优劣,关键在于“发墨”性能的好坏。清代纪昀就认为,凡莹润发墨者,不管是坚老还是柔腻,都属上品。由此看来,若全面综合观之,端、歙二砚五雀六燕,铢两悉称,实乃不分轩轾,难衡伯仲。端、歙二石在中华砚材宝库中,堪称“连璧”,同为祖国珍贵砚宝。

第四章 砚 第四节 端砚的制作

砚石制作,工序繁多,技艺精细。现以端砚为例,介绍如下。

开坑采石是制砚的首要工作,也是一件十分艰难的工程。清代吴绳年《端溪砚志》的《端溪砚坑开采图记》中,有一段生动具体的记载,记述了当时老坑砚石的开采情景。

砚坑洞门在半山之下,进洞口转右名模胸石,坚不可凿,仅容一人裸体蒲伏(匍匐)而进。傍有出水小池,进数武(清代以五尺为步,半步为武),有梅花桩五段,松木为之,高二尺余,径五六寸,前人用以撑石角也。凡遇洞中曲折处,俱有此桩。迤逦而进,即小西洞口,无石可采,久经沙石壅闭。再进,即东洞,洞势向东,故名。其地较西洞略高,其水流入正洞,故易消涸,但石质稍逊,可无庸开采。过此,路径渐低,形如釜底,有名楼脚者,有名凸蓬者,皆土人因其开凿之形以名之。再进即正洞,一如小西洞,无石可采,自凸蓬转左即大西洞门,亦因向西,故名。西洞地势微高于正洞,洞内开凿年久,宽大如屋,土人即以凿下废石,随时填砌,以防倾堕。 自洞口至洞底,高下相悬约二十八九丈。一路高止三尺,宽止三四尺,不能起立,匠作带领小工,各携小磁坛一,竹箕一。坛可容水五升,箕可贮石十余觔(斤的异体字),每隔三尺,排坐一人,并燃一灯,昼夜将水传递运出,并于洞门外开一小沟,设车一架,用篾筐戽〔hu户〕水至车脚,然后车放入溪。进洞渐远,人数愈增,开至东洞,须排坐四十余人,至西洞须排坐八十余人,方得水干。其采石之法一如运水人数,并隔三五日又须引去客水(指又渗入之水)一次。然后看明石壁脉络,遇有颜色鲜润者,然后下凿采取,否则遇凿出火,并亦无用也。大约坑岩原分上、中、下三层,下岩最为上品。但岩洞年久深远,一岁之内,惟冬月水涸时可开采,而运石车水,先需两月有余,一遇新正春水发生,虽欲车戽,技无所施。

关于采石情况,清代李兆洛《端溪砚坑记》中,也有一段真切的描述。

凡砚坑不论在山顶山下,其中无不有水,故取石必先去水……故入洞者,无不裸体,洞中无不黑暗,故入采者,无不持灯,灯在洞中,气无所泄,烟煤皆著人体,故采石而出者,下身沾黄泥,上身受煤烟,无不剥驳如鬼。

引录了以上这些看来有些冗长的记叙,目的是让读者对200多年前,如何开采端石,能有些真实与具体的了解。更是要让我们知道采石工人的劳苦。入洞狭窄处“高止三尺,宽止三四尺,不能起立”,“仅容一人裸体蒲伏而进”。在这种“不能起立”的劳动环境中,要“昼夜将水和石传递运出”。因为“水涸时可开采”,“一岁之内”只能在寒冷的“冬月”时开采。又因“洞中无不黑暗,故入采者,无不持灯,灯在洞中,气无所泄,煤烟皆著人体”。所以“采石而出者,下身沾黄泥,上身受煤烟”,一个个“剥驳如鬼”。可以想见,采石工人,在严寒冬季,赤身裸体,匍匐爬进,躬身采石,体污黄泥,目遭烟熏。采取端石是多么艰难。《端溪砚志》上接着说:“苏长公云:‘千夫挽绠〔geng耿〕,百夫运斤(指斧凿),篝火下缒〔zhui坠〕,以出斯珍’,则洵〔xun 旬〕乎开采之不易,而老坑端石之所以宝贵也。”苏轼《砚铭》的确道出了采石之艰辛,获砚之不易。

维料又称选料。采出的砚石,经筛选,将瑕疵、裂痕以及石皮、顶板、底板等部分剔除,保留“石肉”。对石料分等列级。根据每块石料的石品花纹巧妙设计,如将“冻”设计于砚堂部位,将“眼”安排在砚额、砚侧地方,又依其天然形状,制成各式各样的“砚璞”。

雕刻是将“砚璞”,经过艺术处理与加工,雕制成精美工艺品,是砚石制作过程中的重要工序。砚石艺术处理与加工,就是对砚石设计、创作与施展技艺,要依石构图,因材施艺。砚石设计定案后,对“砚璞”“打大体”,俗称“凿大坯”。经铲滑,即刮平凿口,使砚石呈线条清晰、起伏分明状;再雕刻,有深刀(高浮雕)、浅刀(低浮雕),细刻、线刻。细刻要求精细、准确,线刻要求婉转、流畅。

精美之砚,须配匣盒,以保护砚石与防尘。砚盒一般为木质,多选用名贵树材。明代屠隆《文具雅编》上说:“不可用五金,盖石乃金之所自出,若同处,则子盈母气,反能燥石。以紫檀、乌木、豆瓣楠及雕红退光漆者为佳。”砚盒造型依砚石形状而定,砚盒底部有“四脚”,杂形与天然形砚盒,其脚称“豹脚”。砚盒制作也有不同风格,多以古朴典雅为贵。

砚石磨光是以油石加幼河沙粉粗磨,去其凿口、刀路。再用滑石、幼砂打磨,使砚石细腻、光滑,再经“浸墨润石”、褪墨等工序处理,方可制成精良砚石。砚石磨光工序,一般放在配盒之后进行。

如枚枚名墨、支支彩笔都是历代墨工、笔匠辛勤劳动制造出来的一样,方方宝砚也是采石工人、雕琢工匠艰苦辛劳、巧思妙作的成果。历史上,由于砚工社会地位低下,他们的名字与事迹,多不见经传,记载很少。《歙州砚谱》“匠手第九”一节中,录有刘福诚、周全、戴义和、方守宗等人。历史上,还有其他制砚名工巧匠,如唐代的马其祥,五代的李处士,宋代的令休(制砚僧人),明代的张寅,清代的黄宗炎(思想家黄宗羲之弟)、朱龙(“扬州八怪”之一金农之仆)、顾德麟、顾二娘(顾德麟之媳)等。他们的业绩永垂砚史。

附录 辅文图文片

<img src="p:///book/plate.pic/plate_171088_8.jpg" />

清十彩墨

<img src="p:///book/plate.pic/plate_171088_15.jpg" />

明十八罗汉洮河石砚

<img src="p:///book/plate.pic/plate_171088_14.jpg" />

清荷叶歙砚

<img src="p:///book/plate.pic/plate_171088_16.jpg" />

清朱彝尊为马思赞铭澄泥砚

<img src="p:///book/plate.pic/plate_171088_9.jpg" />

明天启六年梦轩变古笺谱

<img src="p:///book/plate.pic/plate_171088_11.jpg" />

新石器时代石砚

<img src="p:///book/plate.pic/plate_171088_13.jpg" />

宋六十三柱海水纹长方抄手端砚(背面)

<img src="p:///book/plate.pic/plate_171088_6.jpg" />

清曹素功黄山图墨



免责:该文章采集于网络,相关权利归相关人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更多文章: 1024社区 xp102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