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棋艺 - xp1024.com
《中国古代棋艺》


第一章 围棋 第一节 围棋的起源

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黑白世界的围棋,是我国在文化方面的一项创造发明,同时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的一种棋艺。它是黑白双方轮流投子在棋盘上互争地域的一种盘局游戏,因为它将科学、艺术和竞技三者融为一体,有着发展人们智力,培养人们优秀的意志品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思想意识和全局观点以及丰富人们文化生活,陶冶性情,健康身心等有益的作用,目前在我国已发展成为群众十分喜爱的智力体育项目,同时向海外传播,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国际性的文化体育活动。在日本,围棋已经发展成为他们的国棋,爱好者超过一千万;在东南亚和欧美一些国家,围棋爱好者也越来越多。

围棋在我国古代称之为弈,在古代棋艺中可以说是棋之鼻祖,相传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据我国早期古籍记载,围棋在尧舜时代就已诞生。晋张华在《博物志》中说:帝尧造出围棋来教他的儿子丹朱,又说帝舜觉得他的儿子商均不太聪慧,曾制作围棋教他下棋,以发展他的才智。《路史后记》中写得更为详细,说尧娶妻以后,生了一个儿子叫丹朱,但他骄躁任性,于是尧才造出围棋来陶冶他的性情。此外,在古籍《潜确居类书》中还有另一种说法,说是夏禹的臣子乌曹创作了围棋。

以上关于尧舜和乌曹创作围棋的传说虽然各执一词,后来还有人提出异议,认为尧舜和乌曹所处的氏族原始社会,当时社会生产力极低,很难设想会有人创造出像围棋这样逻辑严密、既高级又复杂的文化活动来。但提出异议者也都不过是些臆断,实际上并无有力的反证可以推翻以上古籍的文字记载。我们知道,任何事物总是由低级逐渐向高级发展的,围棋自然也不例外,它从萌芽到完善,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和发展的阶段。尧、舜、乌曹时期的围棋当是较低级的原始围棋,棋盘不会是现在这样19×19道或古代曾经一度流行过的17×17道,而可能是小棋盘。同时,着法自然也要简单一些。在古代围棋发展的历史中,曾经采用过13×13道和15×15道棋盘,就有力地说明这一特点。

第一章 围棋 第二节 古代围棋盘

我国现行棋制的围棋盘是19×19道的方形盘。这样的19道棋盘据考证在我国东汉时就已有人采用,但真正地广泛采用还是在唐宋以后。在唐朝以前至东汉,属交叉时期,当时流行的围棋盘既有19道的,也有17道的。而在西汉以前,上溯至春秋战国,主要流行17道的棋盘。在采用17道围棋盘以前,我国围棋发展史上还出现过11道、13道和15道的围棋盘。这从古墓出土的围棋盘中可得到印证。总之,在围棋的棋制着法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的同时,围棋盘也经历了由小到大,由11道、13道、15道、17道而发展到19道的变革。

以上考古发现中的古代围棋盘,足以说明围棋在我国原始社会已具雏形。那时,纵横交错的棋盘图形已经基本形成。另外,从出土围棋盘的13道、15道,以及后来流行的17道,直至今天通用的19道的发展和变革过程来看,围棋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棋子由少到多、着法由单一到多样的发展变化过程。在4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积聚了无数围棋爱好者的智慧和经验,不断创造、改进,最后才形成今天这样完善的围棋。

在甘肃永昌县鸳鸯池出土的原始社会末期的陶罐,有一些绘有黑色、红色甚至彩色的条纹图案,线条均匀、纵横交错、格子齐整,形状很像围棋盘。但纵横线条只有10至13道,而不像现在是19道。一些考古学家称之为棋盘纹图案。据此推测,具有悠久历史的我国围棋产生于原始社会的末期,当时采用的棋盘可能就是10至13道的。

据日本杂志报道,古代夏威夷有一种棋戏,棋盘纵横各11道,也在线的交叉点上投子对弈,似是我国古代11道围棋的外传。1977年,在内蒙古发掘的一座辽代古墓里,挖出围棋方桌,高10厘米,每边长40厘米。桌上画有长宽各30厘米的围棋盘。棋盘纵横各13道,布有黑子71枚、白子73枚,共144枚棋子。另有黑子八枚、白子三枚空放着。

夏威夷发现的11道围棋盘和我国辽代古墓中发掘的13道围棋盘,均和我国原始公社时代陶罐上的棋盘纹图案一样,看来是我国最古的两种围棋盘的遗存。

<img src="p:///book/plate.pic/plate_171747_1.jpg" />

我国现制围棋盘(19×19道)

<img src="p:///book/plate.pic/plate_171747_2.jpg" />

东汉古墓出土的石制围棋盘

第一章 围棋 第三节 围棋制度的变革

我国古代围棋制度,历代都有一些变革。如汉、魏、南北朝时,棋局由纵横各17道逐渐演变,最后统一为19道。而在西汉以前又经历了由11道、13道、15道而17道棋盘的变革,这些在上节古代围棋盘的变革中已有交代,这里仅就棋子形状、先后走的规定、结局的胜负计算方法等方面,简要介绍围棋棋制的沿革。

<h3>(1)棋子的外形由方到圆</h3>

汉时,围棋用木头做成棋子,所谓“断木为棋”。当时棋子形状是方形的。后来,觉得木质棋子质轻,落子轻飘不稳,就改用小石子做棋子,于是棋字写成“石”旁,成了“碁”字。考古学家从安徽亳县元宝坑东汉墓中出土石质围棋子117粒。棋子11.5毫米见方,厚三毫米,有粉绿色和墨绿色两种,说明我国汉魏时期的围棋子是石质方形的。唐宋时期,围棋子已由方形改成圆形。如江苏丹阳出土了黑白圆形棋子83枚,淮安宋代杨公佐墓出土黑白圆形石棋子50枚,安徽亳县宋墓也出土了圆形石质围棋子等,都说明了这一变化。

<h3>(2)古代围棋白先黑后</h3>

我国现代围棋,规定黑棋先走,白棋后走。但古代棋制与此相反,规定白先黑后。只有在让先时,被让棋者持黑棋先走。从古谱中看,白先或黑先,相当紊乱,并无明确规定。明末国手苏亦瞻在《弈薮·凡例》中,提出一律改为白先。后来编写的围棋谱据此均统一为白先。日本的近代围棋制度明确规定黑先白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为便于开展围棋的国际交往活动,与日本棋制取得统一,从1956年起才由白先黑后改为黑先白后。

<h3>(3)数子与数空</h3>

围棋的胜负计算,我国古代有过两次重大改革。唐宋时用的是填目数空法,所谓“填路法”,与今日日本的数空法类似。到了明清之际,填路法弃而不用,改为数一边的实子,同时根据块头的多少退子,那一边的块头数越多,退子也越多。一般每多一块退一子。这从《金瓶梅词话》第五十四回中的叙述可得到证明:

“……于是填完了官着,就数起来,白来创作五块棋,常峙节只得两块,白来创又该找常峙节三子,口里说,输在这三着了!连忙数自家棋子,输了五个子。”

第一章 围棋 第四节 最古的围棋国手

随着围棋在我国的发展,围棋爱好者的队伍不断壮大,棋艺水平也不断提高,从而使历代各个时期都出现了一些棋艺高超的围棋国手。其中最古的围棋国手见于史籍记载的是战国初期的弈秋。他是当时诸侯列国都知道的围棋高手,被推崇为国棋鼻祖和通国之善弈者。他曾收徒教棋,因此可以说是围棋教练的祖师爷。关于他的记载,最早见于古书《孟子》。由此推算,弈秋至少是孟子的同时代人,也可能比孟子生得更早。

由于弈秋的棋术高明,当时就有很多年轻人想拜他为师,学习围棋。弈秋收过两个徒弟。一个诚心学艺,听课十分专心。另一个只图弈秋的名气,虽然拜在弈秋的门下,实际并不下功夫学棋。弈秋讲棋时,他心不在焉,探头探脑地看着窗外,一心指望鸿鹄飞来,好张弓搭箭射两下试试。两个徒弟同拜弈秋为师,同时学棋,但前者学有所成,后者未能领悟棋艺。

学棋要专心,下棋也得如此。即使是弈秋这样的大师,偶然分心也不行。有一天,弈秋正在下棋,一位吹笙的人从旁边路过。悠悠的笙乐,飘飘忽忽的,如从云雾中传来,弈秋一时走了神,侧着身子倾心聆听。此时,正是棋下到决定胜负的时刻,笙突然不响了。吹笙人探身向弈秋请教围棋之道,弈秋竟不知如何对答。不是弈秋不明围棋奥秘,而是他的注意力此刻不在棋上。

这两个故事告诉人们,专心致志是下好围棋的先决条件。

出现弈秋这样的围棋高手,说明当时围棋已相当普及。可以肯定,像弈秋这样的国手当时不只一人。弈秋是幸运的。春秋战国延续约500年,他是留名青史的唯一的一位围棋国手,也是我们所知的第一位国手。

第一章 围棋 第五节 古代围棋名人

随着围棋的兴起和发展,历代都出现了一些棋艺超群的国手,其中以唐代的王积薪、宋代的刘仲甫、清代的黄龙士、范西屏、施襄夏等最为著名。这些历代围棋国手的代表,以他们精湛的棋艺丰富了我国围棋的宝库,为我国的围棋发展史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h3>(1)唐代第一国手王积薪</h3>

唐代时国运兴盛,繁荣发展,整个时代的围棋水平比之两晋有较大的提高,涌现了很多围棋高手,如王积薪、郑观音、杨季鹰、冯汪、王叔文、韦延祐、王逢、顾师言、贾玄等,其中以唐玄宗时的王积薪名声最大。

王积薪大约出生在武则天当政时期,是贫苦农民的儿子,从小就上山砍柴。由于他非常勤劳,砍的柴总是堆积如山,故以“积薪”为名。王积薪才思敏捷,聪明好学。他入山砍柴时,经常看山林里寺庙的僧人弈棋,很快就掌握了围棋的奥妙。僧人们见他聪明绝顶,棋艺高强,在山乡里已没有对手,就凑了些银两,还送他一匹好马,鼓动他到太原尉的府里去参加围棋擂台赛。

这时,在太原尉陈九言的府第金谷园设擂的是国手冯汪,棋艺号称天下无敌。一时各路围棋名将都闻风而来,但大都不堪一击,只有年轻的王积薪却一枝独秀,与冯汪连弈三场九局棋,以五比四取胜,载誉而归。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金谷园九局图》。这九局棋盘盘跌宕起伏,下得非常激烈,非常精彩,所以唐末诗人韩偓〔wò握〕在一首诗中曾说“眼病休看九局棋”。可见双方厮杀得多么惊心动魄。

王积薪战胜冯汪后,又胜了一些其他国手,于是声名大振,被推荐到翰林院,当了棋待诏,并经常陪唐玄宗下围棋。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爆发安史之乱。次年,王积薪随唐玄宗逃往四川。一天夜里,他寓宿于山中孤老之家。半夜忽听婆婆对儿媳说:“夜长睡不着,咱们下盘棋吧!”媳妇说:“好。”王积薪见房中没有灯光,心想她们怎么能下棋呢?于是附耳门扉偷听,原来婆媳二人下的是蒙目棋。她们下得非常认真,每走一着,都周密算计,直到四更将尽,东方鱼肚翻白,共走了36着。这时婆婆说:“你已败了,我胜九子。”媳妇沉思一会儿,即表示认输。王积薪把夜里婆媳下的棋步都记在心里,天亮以后,整好衣冠,很有礼貌地向老妇人请教,老妇人非常高兴,教他“攻守杀夺,救应防拒之法”,并讲解她们这局棋势。这局棋后来由王积薪加以传播,称之为“邓艾开局势”。

王积薪除著有《金谷园九局图》外,还著有《棋势图》、《风池图》、《棋诀》等,这些棋谱多已失传,只有“一子解二征”、“风池图”两局为宋明各种围棋谱所采用,至今尚存。

<h3>(2)宋代第一国手刘仲甫</h3>

刘仲甫是宋代第一国手。他在北宋棋坛擅名20余年,无人能敌。

刘仲甫自幼酷爱围棋。由于他学棋刻苦,并能不袭前贤,推陈出新,所以棋艺进步很快,年轻时即已称雄钱塘。宋代和唐代一样,棋风很盛,翰林院经常招考棋待诏。这一年,京师开封又要招考棋待诏了。一些棋友劝刘仲甫去应考。他年轻好胜,经不起朋友们的鼓动,决定前去一试。钱塘即今杭州,自古繁荣,爱下围棋的人很多,闹市区高手云集,百家称雄。刘仲甫想在去开封应考棋待诏以前,先测试一下自己的棋艺水平,于是每天都到闹市区寻找对手。为了吸引当地的围棋高手与他纹枰对弈,于是挂起一幅旗帜,上面写着“江南棋客刘仲甫奉饶天下棋先”13个大字,并以价值为300两银子的银盆酒器作为赌品。消息传开,观者如堵,大家都想亲眼目睹一下这位棋坛上的大言不惭者。第二天,当地棋坛高手真的云集于城北紫霄宫,并推选出一个水平最高的棋手,也以300两银子为赌注与刘仲甫对弈。刘仲甫执白子,后走。当走了50余子的时候,白方形势似乎已较被动,下到百余子的时候,白方形势似乎更加被动了。这时刘的对手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韬手自得,并夸口说:“今局势已判,黑当赢筹矣!”然而刘仲甫却胸有成竹地说:“不见得!”又下了20余子,刘仲甫忽然将棋盘上的棋子扫到了一边。众人一看,当即责问他:“怎么,你看快要输了就耍赖吗?”刘仲甫却说:“钱塘这么大地方,围棋高手一定很多,因此,我在去翰林院应考棋待诏前,先来这里学几招,提高一下棋艺。可是,我半个月来未遇到一名高手,因此挂起这面旗帜,并不是我狂妄自大。”他一面说,一面把这些天来下过的十几盘棋一盘盘地摆出来,指出他的对手都是在关键的时候下了失着,因而败阵。然后,又将刚才和对手下的那盘棋也一子不差地复盘摆出,说道:“此局你们以为黑棋必胜,但依我看,白棋只要走一步好棋,就可胜黑10余子。这步好棋我暂且不说,请你们好好想想。如果想出这步棋,我马上认输回家,再也不涉足棋坛。”大家听刘仲甫这么一说,都用尽心思,结果都未想出来。这时,刘仲甫便在大家不注意的地方下了一子,说:“这着棋再过20步后就起作用了。”开始,大家都不信,但在双方继续对弈到20余步以后,这个子果然发挥了作用,及至敛子收局,果然白胜13子。观棋的人才佩服刘仲甫的围棋棋艺确实高明。大家不但给了他价值300两银子的赌注,还热情招待他十几天。在他去翰林院应试前,又以厚礼相赠。而刘仲甫也果然不负众望,到开封后,以精湛的棋艺考入翰林院,当上了棋待诏。后来,刘仲甫写出了《棋诀》等经典著作,从布局、侵凌、用战、取舍等四方面对围棋作了全面的理论性论述,把围棋理论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h3>(3)清初棋圣黄龙士</h3>

清代康熙年间的黄龙士是日本棋界最为推崇的我国围棋国手,把他称为中国(清代)弈手的最高者。

黄龙士,名虬,字月天,江苏泰县人,生于1651或1654年。他天资聪慧,自幼跟邻人学下围棋,十几岁时即无敌于乡里,十五六岁时已战败所有慕名而来的高手,因此,人们以国手视之。当时扬州有个叫周东侯的老国手,颇好以棋会友。年轻时曾和另一前辈国手周懒予公开进行过“十局大赛”。结果败于周懒予。周懒予死后,周东侯成了当时“十大国手”之一。他听说有个叫黄龙士的少年棋手棋艺精湛,锐不可当,便有意与黄龙士一赛,约定七局大赛。这场老少国手的对垒吸引了大批的围观者,黄龙士初生牛犊不畏虎,着法精细而又紧凑,咄咄逼人,几乎自始至终压得周东侯透不过气来,使他局局被动,处处受制。结果黄龙士七战七胜。从此,黄龙士名声大振。各地一些高手慕名而来对弈的,亦都纷纷落马。继周懒予、周东侯、汪汉年以后,黄龙士在棋坛转战20余年,只有后起之秀徐星友可与之抗衡。

黄龙士之所以能称霸棋坛,受到国内外围棋界的推崇,是和他弈棋时不拘泥于古法、敢于推陈出新分不开的。《清朝野史大观》说:“黄在清代弈家中号称第一流,先世弈家虽渐变明代之着法,但终为成局所囿,习气未能尽除,及黄始,尽变旧法,自出新意,穷极变化,开后来诸国手之先声。”由于黄龙士在当时棋坛享有极高的声誉,因此时人把他和黄宗羲、顾炎武等著名学者、经史家等一起,并称为“十四圣人”,推他为棋圣,可见其影响之大。

比黄龙士大10来岁的徐星友,也是一位围棋奇才。他也是少年成名,但他和黄龙士相比,其水平一直要相差一二子,就是在徐的鼎盛时期,也只能说与黄齐名。

<h3>(4)“弈林李白”范西屏</h3>

清代雍正、乾隆时期是我国古代围棋的鼎盛时期,可谓国手辈出,百家争雄。而在这众多国手中,当推范西屏、施襄夏为最著名。特别是范西屏,13岁时便以第一国手名闻天下。

范西屏,浙江海宁(即海昌)人,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生于围棋世家。他三岁时见父亲与人对弈,即哑哑然指画之。七八岁时就能与当地高手分先对弈。成年后称霸棋坛数十年,仅施襄夏一人与他的棋艺相差无几,其他高手都远非他的对手。他弈棋变化多端,神奇莫测。他还能妙手回春,化险为夷。有一次,他和对手弈棋时,一度全局被动,周围看棋的都以为无法挽救了。可是,范西屏突然与对手争夺一劫,结果全局复活,最后还是他获胜。

范西屏棋风奔放,不循古法,有“弈林李白”之美称。他和施襄夏在浙江平湖对弈的10局棋,后人称“当湖十局”,是他们呕心沥血的围棋大作,被认为是旷古仅有的佳作,这是他和施襄夏给围棋界留下的宝贵财产。

范西屏之所以称雄棋坛,和他刻意求新,并钻研和学习其他高手的技艺分不开的。他对其他高手的技术特点和风格了如指掌,做到知己知彼。

范西屏是高龄棋手,围棋生涯为时较长,给后人留下的精妙棋局有数百局之多。他还教授弟子,培养青年棋手。晚年时,编撰出版著名的围棋谱《桃花泉》。此书问世后,轰动全国棋坛,各地出版商争相镌刻,一时间洛阳纸贵。另外,他还有《自拟二子谱》、《自拟四子谱》等传世。

<h3>(5)“弈林杜甫”施襄夏</h3>

施襄夏又名施定庵,他与范西屏同是浙江海宁人,故有“海昌二妙”之美称。施襄夏比范西屏小一岁,在中年以后,棋艺与范西屏不相上下,只是棋风与流派截然不同而已。他出生在世代书香门第,其父工诗文,善书法,兼画竹兰。晚年家居,常焚香抚琴,对客围棋。施襄夏就是在这样良好的艺术世家里受到琴棋书画的熏陶而钻研棋艺的。他学识广博,才思敏捷,又能将琴棋书画各种艺术的真谛融会贯通,开阔思路,高屋建瓴,渐渐加深了他的棋艺造诣的根基。他和范西屏在棋艺上各有千秋。范西屏走子迅速,着法奇妙高远,如神龙变化,莫测首尾;而施襄夏构思邃密精严,如老骥驰骋,不失步骤,行棋如大海巨浸,含蓄深厚。有人称范西屏的弈棋风格如诗人中的李白,施襄夏的弈棋风格犹如诗人中的杜甫。故两人分别有“弈林李白”和“弈林杜甫”之称。

《当湖十局》是施襄夏与范西屏表现各自棋艺水平的代表作。比赛结果,双方平分秋色,棋艺难分伯仲。

据说施范二人赛完当湖10局,人们乘兴聚集在赛场周围,兴致勃勃地谈论各局的精彩场面时,有人用红纸大字书写了一首打油诗贴在赛场大门口。诗句说:手谈古艺生辉,二妙棋冠南北,龙虎相争竞雄威——难分伯仲。

当众人看完此诗,正在纷纷议论时,门口又贴出了一首打油诗,诗句说:诗坛李白杜甫齐名,棋坛西屏定庵齐名。到底谁最有名——范西屏!看来这是褒范派所贴。褒施派岂能容忍,当时就有人要把诗撕去,褒范派自然不让,双方激烈争吵。幸好棋赛主持人梁魏今、程兰如等棋坛前辈出来劝阻,才避免一场即将发生的混战。但这时门口又贴出一首诗,诗句是:昔有诗圣诗仙,今有棋圣棋仙。到底谁是真仙——施定庵!显然这是褒施派所为。最后,又是梁程两位围棋前辈的参与干涉,动员双方的支持者以团结友谊为重,把两首含有偏见的诗全都撕去,这才平息了“当湖十局”大赛后的一场风波。

这一赛后插曲正好说明施范两大国手的棋艺确实是各有千秋,难分高下。

施襄夏的围棋著述较多,较有名的是《弈理指归》、《自拟二子谱》及《遇要总诀·四子总指·攻角总指》等,都是棋手必读的名谱。

第一章 围棋 第六节 古代围棋少年名手

自古英雄出少年。在围棋这一融科学性、艺术性、竞技性、文化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智力体育项目中,这一人才发展的普遍规律和现象也不例外。历史上曾经出现不少围棋“神童”,曾经有许多围棋高手成名于少年。

<h3>(1)褚胤七岁达高品</h3>

两晋和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围棋大发展的第一个时期,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大都爱好围棋。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出现过不少思路敏捷和聪慧过人的少儿棋手。南北朝初期的褚胤,就是我国历史上见于文字记载的年龄最小的围棋高手。

据《北史》等书记载,宋文帝义隆时期(公元424—453年),吴郡(今江苏苏州等地)有个叫褚胤的儿童,七岁时棋艺即入高品,用今天的话来说,即有高段的水平。当时被人们称为“弈中天士”。宋文帝本人是围棋迷,对褚胤非常佩服。他在评论当时最杰出的人物、最有名的山水和建筑物时说:“天下有五绝,而皆出钱塘,褚胤围棋其一也。”把褚胤的围棋称之为“天下五绝之一”,评价可谓极高。

褚胤虽然在六七岁时便战败很多当时名手,进入高品,而且年龄稍长时即天下无敌,但是,他后来的命运却很悲惨。他的父亲褚荣期因为触犯当时刑律被判全家抄斩。尽管当时有人不惜被问罪而向宋文帝求情,年方十几的褚胤也未能幸免一死。最终成了封建刑法的牺牲品。对于褚胤的死,《南史》记载说:“时人痛惜之。”的确,这是围棋人才的一个损失。设想褚胤这样的围棋天才如果其技艺能够正常发展的话,到他成年时,棋艺水平将是难以估计的。

<h3>(2)朱异多才多艺</h3>

稍晚于褚胤,吴郡钱塘人朱异也从小善弈。据《南史》记载,他10来岁时就好下围棋。稍长,则“遍览《五经》,尤明《礼》、《易》,涉猎文史,兼通杂艺,博弈书算,皆其所长。”可见他是多才多艺的。当时的文学家沈约任梁尚书令,开始时不信其才,后邀其面试,方信。后朱异被推荐给梁武帝萧衍。梁武帝也非常佩服,称赞说:“朱异实异。”

<h3>(3)张小子战胜棋待诏</h3>

唐代是我国第二个围棋大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也出现不少围棋的少年高手。其中年仅14岁的张小子战胜当时棋待诏滑能的故事颇为动人。

据《北梦琐言》记载,唐僖宗李儇〔xuān轩〕时期(公元874—888年),有个叫滑能的棋待诏,棋品甚高,少有敌手,平时专门陪皇帝、大臣下围棋。滑能棋艺精湛、运子神速。但是和张小子对阵时,滑能运子神速的特长就不见了。尽管他沉吟良久,方下一子,尽管他竭尽全力,施展出看家本领,却仍不能取胜。相反,张小子却弈来十分轻松,随手应棋,毫不介意。他每下一子后,便到庭院中去玩耍,等滑能一落子,他随即应棋。张小子的围棋水平可见一斑。

<h3>(4)方子振专艺人神</h3>

据《甲乙剩言》记载,宋代方子振自幼酷爱围棋。大约在他10来岁时,一天,他遇一老人。老人问他是否喜欢下棋,如果喜欢,要他明天一早到唐昌观来,老人愿意教他下棋。方子振闻言喜出望外,第二天很早就到唐昌观去,但到那里一看,老人早已到了。老人很不高兴地说:“和长老相约,怎么能这么晚来?你明天再来。”说完这番话,便拂袖而去。方子振只得怏怏离去。第三天,当天还没亮、观门还没开时,方子振便来到唐昌观。此时老人也“翩然曳杖而来”。老人这才表示满意地说:“你可以跟我学棋了。”于是,教给方子振棋术,后来方子振海内无敌。

不难看出,这则故事是模仿张良遇圯上老人传授兵法的故事而改编的。把方子振的围棋天下无敌说成是唐昌观老人教诲的结果,当然是不足信的。实际上,按方子振自述,他自八岁爱好弈棋。当时他在私塾念书,课余时练习弈棋,并对老师说,他有能力既念好书又下好棋。老师开始禁止他下棋,后来看他对围棋如此入迷,便不再禁止。于是他每天都在书桌下放一棋盘,有空儿就钻研棋艺。这就是他13岁时即成为国手而无敌于天下的奥秘所在。《甲乙剩言》作者评论方子振的棋术之所以惊人,乃专艺入神。

宋代由于天资聪明又刻苦钻研棋艺而成名的少年棋手不少。比如南宋时,越州郑日新由于自幼爱下围棋,不循古法,不袭前贤,刻苦创新,所以十几岁时即称霸越州棋坛,人称“越童”。

<h3>(5)八岁棋童登弈坛</h3>

明朝末年,福建有位在京做吏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的叶台山先生,名向高,弈品居第二,路过无锡,突然棋瘾上来,想找一位水平相当的对手下围棋。地方官推荐当时年仅11岁的过百龄与他较量。叶向高是学台大人,但过百龄毫不畏惧,欣然应命,前去应战。叶公见应召的是个童子,心中非常诧异,觉得偌大的一个无锡,怎么竟然连个会下围棋的文士也没有。及至两人一交手,叶公才觉得不是过百龄的对手,连连认负。乡里的父老因叶公是位大官,为着给他留点面子,休息时偷偷对过百龄说:“叶公官居显要,你应当输给他几局才是,为何屡屡胜之?”过百龄不以为然地说:“弈固小技,但故意让棋取悦对方是可耻的事,我不能干。”又说叶大人如果是好官,是不会怪罪于他的。休息后再战,过百龄仍然拿出真功夫与叶公对弈。叶公已不像开始时那样轻敌,但尽管拿出看家本领,使出浑身解数,仍然抵挡不住过百龄的攻势,很快又连败三局。于是叶向高对他备加赞许,说他前途无量。

过百龄生于无锡的一个围棋世家,五六岁时开始学棋,由于天资聪慧,又得到父辈和亲友中名手的指点,棋艺进步神速,八岁时在无锡即杀败很多酷爱围棋的名流学士,名震棋坛。11岁时战胜叶向高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遍大江南北。明末之际,江南一带棋风很盛,苏、浙、皖一带名手辈出,代有其人。江南围棋名宿、慕名而来无锡向过百龄挑战者,络绎不绝。过百龄在这种情况下学棋更加用功,棋艺进步更快,与当时诸多名手对弈,竟无一人能胜过他。

过百龄晚年回到自己故乡,把自己的一部围棋手稿《三子谱》交给棋友刻印。过百龄的著作还有《四子谱》、《二子谱》等。在我国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曾流传日本。

<h3>(6)清代围棋多“神童”</h3>

清代是我国第三个围棋大发展时期,所以少年时便成名的棋手更多。比如,清初的周懒予,被称为棋中神童。他自幼聪明伶俐,五六岁时便能看懂祖父的对局,从旁观解攻守应变之法。他的棋艺进步神速,数年间达到神妙的地步。他10来岁时便在浙江嘉兴战败所有对手,20来岁时率先击败明末清初第一高手过百龄,从而推翻过百龄无敌于天下的神话。周懒予棋艺虽高,但非常谦虚,初与过百龄对弈时,为了表示对老一辈棋手的尊敬,几次坚持不肯下对子棋。当他棋名最盛时,有人问他:“先生的棋艺是否已到顶峰?”周懒予回答说:“各地高手现在虽说都不能胜我,然而,我每次棋毕复盘,觉得尚有很多不妥当之处,所以离顶峰还相差很远。”

康熙年间的范西屏、施襄夏同是浙江海宁人,都是自幼酷爱围棋。七八岁时即能与乡里高手对抗。在他们的老师俞长侯的传授下,范、施两人同时于十二三岁时达到当时国手的水平。时人称之为“海昌二妙”。他们两人的弈谱《当湖十局》留传后世,成为围棋史上的不朽之作。清末18国手中至少有三四人都在十六七岁以前就成名了。

由上可见,少年棋手在我国围棋事业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他们是我国围棋事业的希望。

第一章 围棋 第七节 古代围棋名谱

围棋的传播和发展,离不开棋谱的编撰和出版。我国围棋谱的产生年代,据现有文献资料,还不能推到汉朝以前。《敦煌棋经》指出:汉朝时有《汉图十三势》;三国时有《吴图二十四》,这两本围棋谱大概算得上是我国最古的棋谱了。到了晋朝,马朗(即马绥明,有棋圣之称)等撰《围棋势》29卷,这是我国古代卷数最多的一套围棋谱。

不过,围棋谱的大量出现,并在我国围棋发展史上成为一件有影响的大事,还是在南北朝时期。这与当时围棋的盛行、统治者对围棋的重视,以及纸张的广泛应用等因素有关。

据《隋书·经籍志》载,南北朝的围棋谱有八部52卷之多,其中,《棋势》、《棋图》、《棋品》之类的围棋专著不下20种。《棋势》、《棋图》似是对局记录,而《棋品》则可能是对棋手的品评。这充分说明当时已非常注意对围棋艺术的研究。据《南齐书·萧惠基传》载,宋文帝为了研究围棋,特地派了高手褚思庄到会稽去与会稽太守羊元保比赛,并录下局图,回来给文帝复盘。梁武帝时,特邀二品围棋高手柳恽品定棋谱,而著名棋手到慨则常与朱异、韦黯一起校定棋谱,复局不差一道。这说明当时对围棋谱的校定工作是很认真负责的。

这些编撰成集、经过校定的围棋谱,无疑都是当时名棋手对局中的精华。它们的流传,对围棋的发展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遗憾的是,这些宝贵的棋谱后来全部失传。但值得庆幸的是,近期发现的敦煌写本《棋经》,也是南北朝时的一部重要围棋著作。该书分七篇,末附《棋病法》和《梁武帝棋评要略》两篇论文,是一本较为完整的围棋论著。

隋唐后史学家重视经、史、子、集的记载,藏书家也偏重这些书籍的收藏,而对棋艺书谱往往不注意。因此,唐代的围棋谱录入《唐书·经籍志》中者几乎是凤毛麟角。实际上唐朝也出过不少围棋谱,其中以王积薪的《棋诀》影响最大,留传后世,成为古今围棋手一致推崇的不朽之作。王积薪是唐玄宗时的棋手,因棋艺高超,考入翰林院,为“棋待诏”,常在宫中陪唐玄宗下棋。

据传王积薪性情豁达,不拘小节,在棋艺上刻意求精,勤奋好学。他成名后从不以名家自居,每次外出游玩,身边总带着一个竹筒,里面装着棋子和纸画的棋盘。途中不管是遇见谁,哪怕是平民百姓,只要会下棋,都要下马来对弈。对于能赢他的人,他还请客吃饭。

北宋时的围棋,比之唐代有进一步的发展,棋艺水平也有不小的提高。这一时期以至后来的南宋都出了不少的围棋谱,据《宋史》、《通志》、《文献通考》等记载,有《围棋义例》、《棋经要略》、《玄玄集》等20余种,然而流传至今的棋书仅有《围棋义例》、、《论棋诀要杂说》、《棋诀》、《忘忧清乐集》、《事林广记》等六种。

《围棋义例》,宋初徐铉撰,内容为围棋术语诠释,共32个术语,它对我国古代围棋术语的统一起过积极的作用。

,北宋张靖撰,是我国古代围棋理论的杰作。它仿照《孙子兵法》写成,分13篇。

《忘忧清乐集》,宋李逸民重编,为仅存孤本。内容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徽宗御制诗、《棋诀》、《论棋诀要杂说》;第二部分为全局,自孙策诏吕范弈棋局至刘仲甫等棋图共10余局;第三部分是边角着法;第四部分是棋势。

《棋诀》,宋刘仲甫撰,分布置、侵凌、用战、取舍四篇,内容精要,详述围棋基本原理。如果说全面论述了围棋的哲理、竞赛、战略、战术及棋品等,而《棋诀》则仅取每局棋的布局、打入、对杀、取舍的基本原理加以论述,比《棋经》有更高的实用价值。

明清围棋渐趋鼎盛时期,围棋在我国有了突出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围棋棋艺创作的繁荣。这一时期,特别是明末清初,出了不少围棋谱,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适情录》、《石室仙机》、《三才图会棋谱》、《过百龄四子谱》、陶存斋《官子谱》、施襄夏《弈理指归》、施范《当湖十局》等。

第一章 围棋 第八节 古代围棋理论

理论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理论是实践的总结、提炼和升华,又是实践的指南。围棋理论的研究、探索、形成、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及其在实战对局中的运用和检验,证明了这一普遍真理的无比正确。

围棋理论是通过历代无数棋手的研究、探索而逐步形成的,它是围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提高,是从无数盘对局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精华。从个别的、局部的对局实战经验逐步地上升为系统的、完整的围棋理论,这是棋手对围棋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的一个飞跃。

我国历史上现存最古最原始的围棋理论文献是东汉时著名文学家班固撰写的《弈旨》。班固特别爱好围棋,且有深入的研究。他在《弈旨》一文中指出:一个好棋手要有“苏张之姿,固本自广”,意思是要有苏秦、张仪那样的雄才大略,使“敌人恐惧”;要“有似夏禹治水之势”,计划周密,关顾全局。否则,“一孔有阙(出现缺口),坏颓不振(一败涂地)”。在对阵中要运用战术,“作伏设诈,突围横行”。要势孤自保,“既有过失,能量弱强,逡近需行,保角依旁,却自补续,虽败不亡”。

班固的学生马融,幼承师教,也爱好围棋。他撰写的《围棋赋》,内容比《弈旨》更丰富,反映他对棋艺的理解更深。文中指出,围棋的胜负策略,犹如头发那样细微,黑白双方的布局,又似麻那样错综复杂,攻守各有法则,守要坚固,攻要前后呼应,上下联系,不能唐突。否则,“深入贪地兮,杀亡士卒”,“上下离遮兮,四面隔闭”,“围合罕散兮,所对哽咽”。马融(公元79—166年),声高望重,门徒千人。他的学生马日磾和卢植都是朝廷大官,学生郑玄是经学大师。因此,马融的《围棋赋》在他的学生中影响很大。

稍后于马融,号称“征君”的名流黄宪,撰有《机论》,专门论述了围棋的虚实形势。黄宪指出:“弈之机,虚实而已。实而张之以虚,故能完其势;虚而击之以实,故能制其形。故善弈者能出其机而不散,能藏其机而不贪,先机而后战,是以势完而难制。”黄宪的《机论》为我国围棋布局的战略思想奠定了基础。

东汉末,名闻天下的建安七子均为围棋爱好者,其中以应玚和王粲的棋艺最精。应玚字德琏,汝南南顿人,魏太祖曹操辟举为丞相掾〔yuan院,下属官职〕,曾撰有《弈势》一篇,论述了围棋临局交争时的得失。

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公元502—549年)在位时,极力提倡围棋与文学,尤爱围棋,常与臣僚通宵达旦地对弈。他还挥毫自撰《棋品》、《棋法》、《棋评》、《围棋赋》等棋书和文章。《围棋赋》至今尚传世,详见李松福编著的《围棋史话》,观其大略,所论述的都是当时围棋高手的心得和经验。其中有不少围棋术语。例如:“今一棋之出手,思九事而为防。敌谋断而计屈,欲侵地而无方……或方四聚五,花六持七,虽涉戏之近事,亦临局而应悉。或取结角,或营边鄙,或先点而亡,或先撇而死。”梁武帝的《围棋赋》论述了围棋的意义、着法和战理,是现时仍完整保存下来的一篇珍贵的围棋理论文献。

在梁武帝倡导围棋的影响下,南北朝时围棋创作繁荣,围棋谱问世数量之多,几乎居历代之首。其中,最完整、最重要的一部围棋著作是敦煌写本《棋经》。从这部书中可以看出,南北朝时的围棋理论,在东汉班固《弈旨》和马融《围棋赋》等书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唐朝时王积薪因棋艺高超而名震天下,他根据前人和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围棋“十诀”,写成《棋诀》一书传世。他提出的围棋十诀是:一不得贪胜;二入界宜缓;三攻彼顾我;四弃子争先;五舍小就大;六逢危须弃;七慎勿轻速;八动须相应;九彼强自保;十势孤取和。这十条诀要简明而准确地概括了围棋实战中常用的战略战术。指明了围棋实战中经常要考虑的攻与守、弃与取、进与退、大与小、子与先、胜与负、优势与劣势、全局与局部等的矛盾关系。王积薪的“围棋十诀”,影响深远。宋、明、清代的棋手,莫不以它为座右铭。后世棋手在探讨围棋理论时,都把“十诀”作为基本原则,并在它的基础上继续发挥和提高。王积薪的《棋诀》是我国围棋古谱中的不朽之作,他的“围棋十诀”是我国古典围棋理论的瑰宝之一。

五代时,南唐徐铉因为擅长文学和围棋而受到南唐元宗李璟(公元916—961年)的信任和重用,官至南唐吏部尚书。南唐后主李煜(公元937—978年)即位后,徐铉常侍李后主弈棋。李后主归顺宋朝后,徐铉也入宋为仕。徐铉的围棋造诣很深,著有《围棋义例》、《金谷园九局谱》和《棋势》等围棋书谱。他的《围棋义例》在我国围棋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是我国围棋史上第一本全面论述围棋战术的理论著作,对围棋战术理论的建立和形成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围棋义例》是徐铉奉宋太宗的旨意撰写的。他将当时围棋实战中常用的各种着法、战术的术语,选择有代表性的归纳成32种,并逐一加以解释,如打劫的“劫”,吃子的“提”,双方相持的“持”,征杀的“征”等等,徐铉在《围棋义例》中都解释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成为千百年来围棋名家评注论述棋艺的通用术语。《围棋义例》中列出的32种术语,计有:立、行、飞、尖、粘、干、绰、约、关、冲、觑、毅、劄、顶、捺、跷、门、断、打、嶭〔nie聂〕、聚、劫、拶、扑、勒、刺、夹、盘、松、持等。

北宋王尧臣等编的书目《崇文总目》载有徐铉撰《围棋义例》一卷。但此宋版本现已不见,只有宋本中的“名数篇第十一”,其中所载32个术语与它基本相同,但未作解释。及至元末明初陶南村《说郛》,首次出现徐铉《围棋义例》。明中叶诸克明《秋仙遗谱》和项世芬《玉局钩玄》改名为《围棋三十二字释义》,未署名。清初陈梦雷等编《古今图书集成》又改名为《围棋义例诠释》,作者署徐铉,然而,尽管书名几经变更,但它的内容基本上是一致的。

《围棋义例》对我国古代围棋术语的统一具有积极意义,至今大多数还在沿用。

北宋张靖撰是我国古代围棋理论的杰作。

相传围棋是“兵法一类”,其中布局攻杀之法与古代军事战争的战略战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孙子兵法》有13篇,故作者张靖仿照《孙子兵法》写成。内容包括:棋局篇第一;得算篇第二;权舆篇第三;合战篇第四;虚实篇第五;自知篇第六;审局篇第七;度情篇第八;斜正篇第九;洞微篇第十;名数篇第十一;品格篇第十二;杂说篇第十三。这是作者博览千年以来的围棋理论书谱和文献资料,从东汉班固的《弈旨》起,至两晋南北朝及隋唐、五代的各种《棋经》、《棋势》、《棋诀》等,并总结北宋国手的实战经验,加入自己的新意而编写成的。这部可以说集北宋以前围棋理论的大成,写得非常精彩。其中最后一篇原名《论棋诀要杂说》写得尤其精彩,深为当时国手刘仲甫所赏识。刘仲甫并为之作注。

对古代围棋理论卓有贡献的另一位北宋围棋名家是刘仲甫。刘仲甫是宋代第一国手。他在北宋棋坛称雄20年,无敌于天下。他晚年撰写的《棋诀》一书,在我国围棋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刘仲甫的《棋诀》分布置、侵凌、用战、取舍四篇,分别详细地论述围棋的基本原理。它是古今以来棋手必读的围棋经典著作。如果说从宏观上全面论述了围棋的哲理、竞技、战略、战术、心理及棋品等等,而《棋诀》则从微观上详细论述了每局棋的布局、打入、对杀、取舍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它比的内容更具体、更实用。刘仲甫的《棋诀》与张靖的两者虽然各有侧重,但实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都受到历代棋手的推崇和欢迎。

元代晏天章、严德甫合编的《玄玄集》,又名《元元集》和《玄玄棋经》,是我国围棋史上很有影响的一部理论著作。这部围棋谱编得很成功,编者晏天章与严德甫都是当时围棋名手。以严德甫最负盛名,而晏天章则是北宋丞相元献公晏殊之后,家藏古谱甚多,这是他们两人合作编好《玄玄集》的有利条件。《玄玄集》分六集:第一集“礼”,卷首有虞集、欧阳玄和晏天章序,此集收入和刘仲甫《棋诀》。还有班固《弈旨》、马融《围棋赋》、柳宗元《序棋》、皮日休《原弈》等。第二集“乐”是围棋基本知识,如起手、死活、受子局面、单拆二、斜飞角、32术语图解及曲三、曲四、聚四、神气六、玉面六、花聚五等的死活。第三集“射”,辑入起手图势10余种。后三集“御”、“书”、“数”,是全谱精华,共收入378棋势,其中有常见的边角死活,有攻杀技巧,反映了600多年前我国围棋的水平。此谱论述围棋的基础理论,详细而全面,曾传入日本,译成日文,深受日本棋界重视。

施襄夏撰的《弈理指归》可以称得上是我国古代围棋谱的典范。它是施襄夏以毕生心血凝成的结晶。不过,原作都是文言口诀,字句深奥,图势少,读者不易领会。后由淞江钱东汇为之增订,谱以图势,成为《弈理指归图》,分上、中、下三卷六册。笙雅堂自刻于乾隆三十五年。

《弈理指归》原本流传不广,目前国内已少见。《弈理指归图》钱东汇笙雅堂刻本发行量较大,国内各大图书馆和私人均有收藏。

施襄夏《弈理指归》于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癸未)在扬州刊行。至三十年(公元1765年)(乙酉)施被淞江钱东汇、张世达聘为棋师。施就将自己年前梓行的棋谱,各赠一册。钱、张两人读后,觉得这是一本前无古人而水平很高的棋谱,只是语句深奥,又缺图解,初学者不易领会。于是钱对张说:“是书变局内,或者黑白撤去,再按歌诀重置则劳,且十门不能一时看竟,稍有间断,接续尤难,不如为它补作实图,以便利学者。”张听后觉得困难不少。这样,钱东汇只好一人担此重任,他凡遇一变,即绘一图,录歌于上,系图于下,历两年始全部完成,付梓印行。

范西屏的《桃花泉弈谱》是受《弈理指归》的启发而写成的。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弈理指归》刊行。一年后,范西屏门徒卞文恒以《弈理指归》给范西屏参阅,范西屏选择变化,著《桃花泉弈谱》,至乾隆三十年,由在扬州做官的大司农高恒为之刻印梓行。

范西屏的《桃花泉弈谱》虽说是受施谱《弈理指归》的启发而作,但并没有模仿的痕迹。就其内容而言,较之《弈理指归》,由10门增至20门,210余局,800余变。在某种意义上说,《桃花泉弈谱》更受读者欢迎。这从《桃花泉弈谱》的一再翻刻,有10余种翻刻本可资证实。《弈理指归》和《桃花泉弈谱》是我国古代围棋谱中的两颗明珠。它们的内容各有千秋,深受读者的推崇。

第一章 围棋 第九节 古代围棋等级制

为了鼓励棋手提高棋艺,现时围棋手有棋圣的称号,授予当代最高水平的棋手,还设有围棋段位制,通过比赛评品棋手的技术等级。现在中国、日本和朝鲜都实行这样的围棋等级制。但考其渊源,当代中国或日本等国,在围棋等级称号方面,都是继承和参照中国古代围棋等级制。在中国古代,就有棋圣的称号和围棋九品制以及棋待诏的官衔。

我国古代对某项技艺有特高造诣和成就者,都称之为“圣”。晋朝时称围棋的无敌者为棋圣。它是古代给围棋手的最高荣誉称号。战国初期,通国之善弈者弈秋,西汉时被称为天下围棋第一的杜陵,都有相当于棋圣的荣誉和实力。三国时代有很多围棋高手,当时吴国的高手严子卿、马绥明,在后来两晋时被棋坛推为“棋圣”。他们是我国围棋历史上的第一批棋圣。

我国古代实行过围棋九品制。时间从三国时代开始,以后历代因袭,曾延续500余年。汉魏时,围棋比赛频繁,高手辈出,棋手等级差别悬殊,逐渐形成不同等级。为了加以区别,当时仿照曹魏实行的九品官人制,围棋也分九品,实行所谓围棋九品制。当时魏人邯郸淳著述的《艺经》上曾详加介绍,这九品由高而下为:一、入神;二、坐照;三、具体;四、通幽;五、用智;六、小巧;七、斗力;八、若愚;九、守拙。以后北宋张靖著的中关于棋品也有相同的记载。关于这围棋九品制如何按棋力品评,明人许仲诒在《石室仙机》一书中作了具体的补充和解释。他说:一品入神是指棋术变化莫测,又能先知,精义入神,不战屈人,无敌于天下者;二品坐照饶半先,次于入神,即三局中有两局走先;三品具体,是指:入神受饶一先,临局之际,见形即悟;四品通幽是指受饶二先,临局之际,见形阻善于应变,战斗与否,意在通幽;五品用智是指受饶三子,未能通幽,战则用智;六品小巧是指受饶四子,临局时不务远图,好施小巧;七品斗力是指受饶五子,临局时动则必战,与对手相抗,不用智而专斗力。八品、九品的棋力,作者未予评解,留给后人思考。这种九品制,为我国现时实行的围棋段位制奠定了基础。现时的围棋段位制将棋手按实力高下分为九个段位,最高的段位为九段。

据史载,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酷爱围棋,常通宵达旦下棋。他非常重视和赏识当时的围棋高手。他曾指示当时的围棋高手柳恽和陆元公主办了一次全国性的围棋大赛,规模宏大,轰动一时。比赛后,由柳、陆二人主持给参赛棋手评品等级。当时评上等级的就有278人,至于参赛的棋手人数自然更多。这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有资料可查的最早的一次全国性围棋比赛。

我国实行棋待诏的围棋官衔制是从唐代开始的。为了教育帝王子弟及宫人,唐初设“内文学馆”,隶属中书省,后改“习艺馆”,设有经、史、书、画、棋、匚〔fāng方〕等博士。唐玄宗初设置翰林待诏,为文学技艺侍从之职。围棋有棋待诏,属翰林院,官阶属九品。当时著名的棋待诏有王积薪、郑观音等。棋待诏官阶虽低,但因常能接近帝王,也有为帝王赏识而当上大官的。如唐顺宗时的王叔文就是由棋待诏而晋升为宰相的。

棋待诏制,从唐初而南宋末,延续了500余年,及至明代,名存实亡,作为制度已不复存在了。

第一章 围棋 第十节 古代围棋诗画

琴棋书画是中国古代四大绝艺,源远流长。它们之间好比是兄弟姊妹,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自古以来,诗人、画家中间,爱好棋艺,特别是围棋的,为数不少。他们以围棋为题材而创作的诗词绘画,歌颂和宣传了围棋,成为中国古代围棋发展历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唐代诗杰王勃也酷爱围棋。他喜欢一面下棋,一面吟诗。据《棋天洞览》说,王勃下围棋,投四子可作一首诗,真不愧为一朝大才子。

唐代大诗人杜甫在诗中提到围棋之处更多。例如“楚江巫峡半云雨,清簟〔diàn电〕疏帘看围棋”(见《七月一日题终明府小楼二首》),写的是诗人观棋的情景。“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见《别房大尉墓》),写的是诗人下围棋。“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见《秋兴八首》之四)。这里诗人用围棋的变化莫测来比喻世事的复杂多变。“且将棋度日,应用酒为年”(见《寄岳州贾司马六丈严八使君两阁老》),这里说下棋饮酒成了诗人晚年的乐趣。从这些诗中,可以看出,杜甫对围棋不仅有兴趣,而且有相当的造诣。

唐代著名诗人元稹,也爱下围棋。从他的“客来有棋局”的诗句中,可以看出他常与来客对弈。元稹还写有《酬段丞与诸棋流会宿敝居见赠二十四韵》一诗,记述了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在他家里举行的一次围棋名流盛会。

唐末诗人李洞,写有“幽人斗智棋”和“石上铺棋势”的诗句,描写他隐居时与友人对弈斗智的情景。

诗中写棋,也曾给一些文人雅士带来麻烦。唐宣宗时,杭州缺一刺史,原拟委派李远去担任这一官职。但李远写过一首诗,诗中有一句“青山不厌千杯酒,白日唯消一局棋”,唐宣宗知道后,说这样贪杯恋棋的人怎样能治理民政,于是改派别人去任职。李远一句诗丢掉一个官职,成了古今奇闻。

宋朝时,因宋太宗爱好围棋,一般文人学士都争相效尤,希望得到皇帝的青睐,因此北宋整个文坛棋风很盛。当时文坛盟主杨亿、欧阳修、王安石、黄山谷等,无不精于围棋。文学家兼书画家苏东坡亦好观围棋。

苏东坡曾任礼部尚书,是北宋时才华横溢的作家,诗词书画散文,无所不精。对围棋虽然只能说是粗通,却很喜欢观看别人下围棋。一天,他独游庐山白鹤观,听到棋子声与松涛声、流水声交织在一起,于是棋兴顿起,以后常在旁观看他儿子与人对弈,并专门写了《观棋序》和四言诗一首,以记叙其事。诗中有“不闻人声,时闻落子,纹枰对坐,谁究此味”等妙句,描写弈者专心致志,屏气静息的情景。诗中还有“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优哉游哉,聊复尔耳”的名句,描述弈者对胜负的正确态度。以后常为棋手传诵,用以自勉。

以唐朝为例。唐朝是我国诗歌兴盛的时代,在唐诗中,可以找到歌颂围棋和棋手的诗句。如,诗人刘禹锡在《观棋歌送还师西游》一诗中,说棋手还师:“行尽三湘不逢敌,终日饶人损机格。”还说他:“雁行布阵众未晓,虎穴得子人皆惊。”把棋手善用奇兵、出奇制胜的棋风描绘得淋漓尽致。

我国历史上,著名画家以围棋为题材而创作的绘画也不少。现存最古的围棋古画要算是山东曲阜孔庙中的围棋画了。这幅图画在汉代画像砖上,图中画有围棋局和六博局,旁有两人正在专心致志地对弈。画像砖是汉代盛行的墓室或祠堂的装饰画。汉代画家根据孔子关于围棋的评述:“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而精心绘制的。它生动地描绘了围棋和六博棋在汉代的盛行情况,为棋史的研究留下了重要的文物资料。

唐太宗李世民为网罗当时天下名士,设立文学馆,收聘贤才,得十八学士。李世民理政之余,一有空闲,便召集这些学士一起吟诗下棋。李世民特别爱好围棋,棋下完后就吟咏围棋诗,而学士们也纷纷随和,气氛非常热烈。李世民的诗有:“手谈标昔美,坐隐逸前良。参差分两势,玄素引双行……”。唐太宗咏毕,众学士应命奉和,在座的弘文馆学士许敬宗奉和的诗中有:“入围争破眼,略野务开边。分行渐云布,乱点逐星连……”。唐太宗重视知识分子,被选中者,谓之“登瀛洲”。“瀛洲”为传说中位于海中的三大神山之一,有仙人居住,为文人墨客所羡慕。后来不少画家为此作画,有《十八学士弈棋图》、《十八学士登瀛洲图》等作品传世。

唐明皇除喜欢斗鸡、打球外,特别好下围棋,常与诸亲王对弈,曾以围棋为题殿试少年的才智,并罗致了不少围棋国手,入翰林院,授予棋待诏的官衔。当时的围棋名手王积薪、郑观音等,都常在明皇左右,楸〔qiū秋〕枰对坐,较量棋艺。

王安石在宋神宗时当过宰相,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以实行变法著称后世。他在日理万机之余爱下围棋。他作过一首诗:“莫将戏事扰真情,且可随缘道我赢,战罢两奁收黑白,一枰何处有亏成。”所以,他与人对局,常不予精思,爱下快棋。王安石弟弟的女婿叶致远,也迷于围棋,常与王安石对弈。王安石好胜心强,棋下胜了,喜形于色,甚至说头可断,棋不可输;但输给叶致远后,又说本图适情忘忧,反而苦思劳神。后来叶致远出门远行,王安石依依不舍,写了一首围棋诗赠给他。诗中有“棋经著在手,棋诀传满箧,坐寻棋局打,侧写棋图贴”等句。

<span>明皇遗事写南唐,杂列朝簪缁与黄。

棋局当前未着子,如何布置且思量。

放猧〔wō窝〕乱局传杂俎,如厕亲王太不伦。

善讳白诗犹厚道,良家如选入宫娥。</span>

这幅名画一直由故宫博物院收藏,后被移往台湾。

南唐建都金陵(今南京),着力发展经济、文化,文风棋风都盛。中主李璟爱好文学和围棋,任用名流文学之士。撰有《围棋义例》传世的徐铉就因为擅长文学和围棋而被任用为南唐吏部尚书。李璟有兄弟五人,除楚王景迁早卒外,其余四兄弟都是棋迷,常聚在一起对弈。当时著名画家、画待诏周文矩曾奉命画了《重屏会棋图》,描绘南唐中主四兄弟会棋的情景。

明代时有很多画家爱下围棋,因此,现存的围棋画以明代作品最为丰富。例如周臣的《松窗对弈图》(藏故宫博物院)和《四皓弈棋图》。周臣高徒仇英创作的《汉宫春晓》、《十八学士登瀛洲图》等都是围棋画,现藏故宫博物院。明代另一名画家沈周不应科举,一生以绘画为专业,业余则以棋会友。他下棋从无架子,常在街坊与粗人对弈,乐而忘返。有时他还邀当时人称“吴中四才子”的唐寅、文征明对弈,自己在旁观看。沈周作的《观弈图》画的就是唐寅、文征明对弈围棋,沈周自己居中观弈的情景。明代著名文人徐渭多才多艺,擅绘画,工书法,善诗能文,还爱好象棋和围棋。一年隆冬腊月,他随胡宗宪驻兵浙江烂柯山。烂柯山传说是神仙弈棋之处,他与胡宗宪在营中下围棋遣兴,忽报戚继光在福建战倭寇,连战连捷,胡宗宪喜出望外,传令开宴庆功。徐文长酒酣长吟道:“接得羽书知贼破,烂柯山下正围棋。”他有围棋画多幅传世。其中一幅《松下对弈图》现藏历史博物馆。

第一章 围棋 第十一节 古代围棋趣闻

围棋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帝王将相、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中间,都有它的爱好者。尤其在太平盛世,围棋每有较大的发展,随之而来也出现了许多趣闻轶事,在历代围棋爱好者中间广为流传。这里,选择其中最有意趣、最有渲染力的,加以介绍。

<h3>(1)烂柯传说</h3>

在梁任昉的《述异记》中,记载着烂柯山的传说。晋朝时,浙江信安郡有个石宝山,山中松木繁茂。一天,樵夫王质进山伐木,忽见两童子在对弈围棋,便在旁观看。两童子边下棋边吃枣子,有时也顺手递颗枣子给王质吃。王质的肚子不觉得饿了,就专心致志在旁观棋。一局棋尚未下完,童子问王质:“怎么你还不回去?看你的斧头……”王质回头一摸斧头,木柄已经烂尽了。王质不觉已有百岁,回到家再也找不到同时生活的人了。他去砍柴的那座山,后人便称之为“烂柯山”。

<span>闲看数着烂樵柯,涧草山花一刹那。

五百年来棋一局,仙家岁月也无多。</span>

<span>仙界一日内,人间千岁穷。

双棋未遍局,万物皆为空。

樵客返归路,斧柯烂从风。

唯余石桥在,独自凌丹虹。</span>

唐代诗人孟郊作有《烂柯石》诗如下:

<h3>(2)棋决雌雄</h3>

唐传奇作家杜光庭的《虬髯客传》,有一段叙述唐太宗年轻时代下围棋的故事: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农民纷纷起义,隋王朝日薄西山,摇摇欲坠。在这动乱的年代里,老百姓希望有个盖世英雄出来,平定天下,一统江山,从而可以安居乐业。这时,有个叫虬髯客的,是位两腮长着蜷曲的胡子的草莽英雄,在途中遇上了后来辅助唐皇成了大业的李靖夫妇,结为好友。虬髯客通过李靖,知道了当时还有一位英雄叫李世民的,很想会会他,央求李靖予以引见。原来,李世民与晋阳县令刘文静常在一起秘密商谈起兵反隋的大事,因两人都好围棋,为掩人耳目,常以下棋为名,出入刘府。当虬、李到刘府访问时,李世民刚好与刘文静棋毕回府。李靖向刘文静说虬髯客羡慕李世民的棋艺,想和他交流一局。其实,交流棋艺是名,试探对方才能是真。刘文静当即飞书请来李世民,虬髯客举目一望,只见李世民神采奕奕,气宇不凡,目光炯炯逼人。经刘文静介绍,两人立刻对坐下起棋来。据传,虬髯客在棋盘的四四星位上连摆四子,并说:“老虬四子占四方!”突出了这位草莽英雄的率直本色。而李世民却机智沉着地在棋盘的中央即所谓“天元”的位置轻轻地投了一子,若无其事地说:“小生一子定乾坤!”虽然仅此一子,棋势却成排山倒海,使虬髯客顿处下风。战不多久,只见他惨然一笑,推开棋局说:“此局输了,无法挽救。”于是打消了与李世民争夺天下的打算。这就叫“棋决雌雄”,以围棋为背景歌颂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才智。

<h3>(3)杨贵妃智救残局</h3>

在唐代的帝王中间,有不少是爱好围棋的。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都是围棋好手。唐顺宗李诵还是太子时,对围棋就很感兴趣,常和当时的棋待诏王叔文下棋。当了皇帝后,仍爱下棋,并且重用棋待诏王叔文,使这位有抱负的棋手有机会在政治上施展才华,实行一系列治国的革新措施,最后当上了唐朝的宰相。

最负盛名的唐朝帝王棋手当推唐玄宗李隆基,就是人们熟知的唐明皇。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一直传为佳话。杨贵妃也懂围棋,而且乖巧、聪慧,因此深得玄宗的宠爱。一年夏天,玄宗与亲王对弈,贺怀智受命在旁弹琵琶助兴,杨贵妃在旁观阵,手里牵着一条温驯的康国猧。棋局一开始厮杀激烈,中盘以后,下着下着,突然,玄宗错走一着,棋势转入下风,以后处处被动。杨贵妃在旁干着急,切盼玄宗走出妙着,挽回败局,但因大势已去,玄宗回天乏术。眼看玄宗就要输棋,杨贵妃急中生智,把手中的康国猧放在棋桌旁边,让它爬上棋盘,结果把棋局搅乱,一局棋便不了了之,给皇上解了围。玄宗如释重负,十分高兴。

<h3>(4)围棋试真才</h3>

唐玄宗深通棋理,曾用围棋作试题,测试少年才智。

据《唐书·李泌传》记载,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旧历八月初五,玄宗生日,长安城内紫禁城设彩楼,召集学者专家各类人才登台比试。唐玄宗和燕公张说等登楼试观天下人才。台上辩论的人有三教九流、四方学者,气氛激烈。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年仅九岁的员俶〔chu畜〕,器宇轩昂,辞辩锋起,论者皆屈。玄宗大喜,命太监高力士把员俶请到楼上,亲试才学,并问员俶:“还有奇童像你一样吗?”员俶答道:“我算什么奇童,我的表弟李泌,才七岁,年纪比我小,但才能比我高!”玄宗问了李泌的住处,并让高力士把李泌召来。这时玄宗与张说正在观看国手下围棋,员俶在旁等候。玄宗让张说出题,试试李泌的才智。张说就以围棋为题,即令做一首“方圆动静”的诗。有几分稚气的小李泌竟不慌不忙地说:“请提点要求!”张说思索一下后说:“方如棋盘,圆如棋子,动如棋生,静如棋死。”张说怕李泌年幼,领会不了他的用意,又补上一句说:“诗意可虚构,但限制诗中不能说‘棋子’两字。”李泌觉得燕公有些瞧不起他,就说:“随意做诗太容易啦!”玄宗在旁笑盈盈地说:“此孩子真是全身是胆,海口大于身!”不料,玄宗话音刚落,李泌已吟成四句:“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材,静若得意。”这四句对仗工整,没一字提到棋子,但处处都言及围棋,用词准确,含意深刻。张说连忙向玄宗道贺说:“圣上嘉瑞也!”唐玄宗在生日这天得到这样的一个神童,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连忙把李泌搂在怀里,轻轻地抚摩着他的头发,叫高力士取来好吃的糕点糖果,亲自用手送到他的嘴里,并且还赐他许多衣物彩缎,高兴地对他家长说:“年少赐官爵,反而不好,恐有损以后成才,希望你们好好培育,将来必成大器。”后来,李泌真的成了大才,历任唐肃宗、代宗、德宗三朝宰相,曾几次运筹帷幄,巧妙地避开祸端,扶助了唐朝,表现出非凡的聪明才智。

这一有趣的故事,千百年来一直在人们,特别是在围棋爱好者中间传诵着。它当然是一则神话传说,但却说明围棋趣味无穷,连旁观者竟也乐而忘返。我国古代关于围棋的神话传说很多,唯有烂柯山的故事流传最广,历代文人墨客常常以此为题材赋诗作画。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原是农民出身,对围棋一窍不通。当上皇帝以后,为了附庸风雅,学会了吟诗下棋。于是围棋的魅力很快使这位皇帝入了迷,常召手下名将徐达对弈。徐达比明太祖棋高很多,为了不使皇上丢脸,常让他小胜。一次,朱元璋棋瘾上来,便在南京西门外莫愁湖畔设下棋局,召徐达对弈。下棋前,朱元璋对徐达说:“徐卿!这莫愁湖美也不美?”徐达答道:“这莫愁湖美极啦!”朱元璋说:“好,这局棋来个赌戏,谁赢了这局棋,湖就归谁所有!”于是,君臣两人,你一子,我一子,较量起来。结果自然是皇帝输了,朱元璋面露愠色。徐达急忙跪下,口称:“万岁,为臣罪该万死,请万岁再观棋局。”朱元璋俯身细看棋局,只见盘面上呈现“万岁”两字。明太祖一时高兴异常,就把这座弈棋的楼赐给徐达,取名为“胜棋楼”,赐联一副:“烟雨河山六朝梦,英雄儿女一枰棋。”

这盘棋,徐达不但赢得了一座花园,而且证明他的棋艺确实比太祖高明得多,否则朱元璋不可能在下棋中,一直跟着他设下的圈套落子,致使棋局最后摆成“万岁”两字。

第一章 围棋 第十二节 古代帝王与围棋

古代帝王中,爱好围棋者,不乏其人。由于帝王本身的参与,宫廷中围棋之风很盛。这对于历史上不同时期围棋在上层人物和社会中的传播无疑起到了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

<h3>(1)西汉宫中围棋盛</h3>

汉高祖刘邦是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对围棋特别爱好。据《西京杂记》载,汉高祖和他的妃子戚夫人于某年八月初四出鵰房北户竹下下围棋,以后每年这一天下围棋就成了汉宫中的风俗。晋干宝《搜神记》将这一风俗加以神秘化,说什么汉宫中在这一天下围棋,胜者终年有福,负者终年疾病,取丝缕就北晨星求长命乃免。这种说法当然是迷信,但也可见西汉宫中盛行围棋的一斑。明代著名画家仇英的《汉宫春晓图》的围棋部分,生动地描绘了汉宫中风行围棋的盛况。

又据《史记·留侯世家》说,秦末汉初,有东园公等四位老人,德高望重,很受当时人们的景仰。汉高祖刘邦爱才,几次想召见他们,给予任用。但他们隐居商山,避而不见。后来这四老跟太子刘盈(后为汉惠帝)交上了朋友,并同坐一辆车从游,出入汉宫。相传这四位商山老人,都是围棋爱好者,称为“商山四皓”。他们常在商山对弈,为当时文人墨客传为美谈。盛唐间著名诗人、画家、围棋爱好者王维,按民间传说画了一幅《四皓弈棋图》。后来,五代画家攴仲、宋代画家李公麟、祁序等,明代画家谢时臣都曾以“四皓”为题材作了画。明谢时臣的《四皓围棋图》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h3>(2)三国君主善弈棋</h3>

三国时的魏武帝曹操和其子魏文帝曹丕、陈思王曹植,既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又是诗人。曹操和曹丕当然还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们在我国历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他们父子也都是围棋爱好者。

三国时期,军阀割据,兵连祸结。很多军事将领都酷爱围棋,把围棋的战理用之于军事。曹操不仅对围棋有浓厚的兴趣,而且有较高的造诣。据《三国志·太祖纪注》说,当时的冯翊、山子道、王九真、郭凯等人是围棋四大国手,而曹操的棋艺水平竟与他们不相上下。他手下有个叫孔桂的军事官员,不但球踢得好,而且精于围棋,是军中的一名高手,所以,深得曹操的宠爱,“每在左右”。曹操一有空闲就和他较量围棋。由于曹操倡导和亲自参与,他手下的文武官员大都精于围棋。如建安七子之一的应玚(字德琏)对围棋颇有研究,曹操征召他为丞相掾属,他曾写过一篇名为《弈势》的围棋理论著作,在我国围棋发展史上很有影响。

曹丕的弟弟曹植是著名诗人,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广为人知。特别是当曹丕要他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要加害于他的时候,他竟能在没有走出第七步时便吟出“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诗句,更使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大为提高。但是曹丕还有一个弟弟曹彰,却鲜为人知。曹彰是一员武将。《三国志》说他“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数从征伐,志意慷慨”。所以,他是曹操手下的一员得力战将,也是曹操帝位继承人中较有竞争力的一个。对这样一名竞争对手,曹丕自然恨之入骨,必欲置于死地而后快。据刘义庆记载,曹丕嫉妒曹彰的骁壮,邀曹彰在太后房中对弈围棋,然后用事先放入毒素的枣阴谋毒死曹彰。曹彰未曾察觉而中毒,太后想用水解毒,曹丕让人把提水的罐子打碎,使太后无法从水井中提水,这样曹彰就被害死了。这一故事从另一侧面反映了曹魏宫中盛行围棋的情况。

三国中最盛行围棋的要算是吴国。吴国的创始人孙策最善围棋,棋艺很高。孙权时代宫中围棋之风更盛,甚至有许多大臣“废事弃业,忘寝与食,穷日尽明,继以脂烛……”,沉浸于围棋。

<h3>(3)晋武帝倡导围棋</h3>

我国古代围棋,经过汉魏时期的发展,到了两晋时代(公元265—420年),在封建统治阶级、上层社会中更为盛行。西晋第一个皇帝司马炎,就是当时的围棋倡导者。

据《晋书·杜预传》记载,一天,秘书丞张华与晋武帝正在对弈围棋,老将军杜预奏请伐吴的表章送来,请示皇帝确定讨伐的日期。皇帝下围棋正在兴头上,随便回答说:“明年。”张华突然站了起来,推枰敛手说:“陛下圣明神武,朝野清晏,国富兵强,号令为一。吴主荒淫骄虐,诛杀贤能,当令讨之,可不劳而定。”武帝听了张华的话,遂定伐吴决心,并选了黄道吉日出师。张华(公元232—300年),字茂先,范阳方城人,晋初任中书令,后官至司空。他是个著名的文学家,对围棋和棋史均有研究,其著述的《博物志》就辑有围棋起源的传说。公元280年,晋发兵20万,只三个月,便俘虏吴主孙皓,灭了吴国。在短暂的太康10年间,晋朝社会确曾呈现繁荣景象。武帝于是更加笃好围棋,常与王武子对弈,并令归命侯孙皓在旁观战。《晋武帝诏王武子弈棋局》共83手,今尚存有棋谱留传后世。

第一章 围棋 第十三节 古代女子围棋

<h3>(1)女扮男装赛围棋</h3>

两晋南北朝,围棋是帝王将相、文人雅士的必修之课,但女子下围棋仍遭社会歧视。据史料记载,浙江东阳有女子名娄逞,文章写得好,又爱好围棋,但因是女子,不能出去以棋会友,交流棋艺,因此心里非常苦闷。后来终于想出一个办法,瞒着父母和兄弟,扮成男子的模样,背井离乡,云游各处,寻访棋友。到了南齐京城后,和那些有地位的公卿进行围棋较量,并由此晋身,做了扬州议曹从事的官。天长日久,娄逞已衰老,终被发现为女子。有人向齐明帝告发她。明帝下令将她遣送回乡。娄逞被逼穿上女子服装时,叹着气不无遗憾地说:“我的棋艺这样好,回家当老太婆,岂不是很可惜吗?”

<h3>(2)唐代仕女爱围棋</h3>

唐代的宫妃和贵族妇女中间,有不少人爱下围棋,如杨贵妃、杜甫夫人等都懂得围棋。

诗人张籍有《美人宫棋》诗一首:

<span>红烛台前出翠娥,海沙铺局巧相和。

趁行移手巡收尽,数数看谁得最多。</span>

围棋在明清时的妇女中,已成为一种时髦活动,一些闺阁小姐和青楼名妓都会围棋,连明朝崇祯皇帝的田贵妃,清朝雍正皇帝的妃子,也都善下围棋。当时的戏剧和小说中,也大都包含妇女下围棋的情景,成为当时男女爱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有“围棋闯局”;《玉簪记》有“手谈”一节;《拍案惊奇》有“小道人一着饶天下,女棋童两局注终身”的章节。尤其是古典文学名著里,就有10余处描写围棋。其中最精彩的一段是贾宝玉与薛宝钗的一局围棋,贾的棋力不如薛,眼看即将败下阵来,中途杀出了“程咬金”,林黛玉来到,只一指点,就妙手回春,击败了薛宝钗。

<h3>(3)女状元与围棋</h3>

五代时,临邛有位年轻貌美的女子,叫黄崇嘏〔gǚ古〕,善弹琴,好书画,工诗文,围棋下得也很好。曾乔装改扮成男子,应举考得状元。后因与失火事有牵连,被临邛县令逮捕入狱。这时有叫周庠〔xiáng祥〕的在邛南留司府事,察知黄是位琴棋书画都无所不能的才子,召见后推荐给府县吏事。周庠本打算将女儿许配与黄,黄不得已作诗表白自己原是女子,周庠才知究竟,后来就为她另行择婿成婚。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妇女所受的压迫最深。封建制度对妇女有种种限制,如女子不得应举,不得参军,不得在官场抛头露面等等。妇女为了争取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就只得乔装改扮成男子,于是出现了女状元、女将军等传奇式人物。围棋在汉代就有明文规定不准女子参加比赛。当时,女子下围棋只能在神话故事中略见端倪。下面介绍古代女子下围棋的故事。

五代时,南唐宫中围棋盛行。当春临大地、百花盛开、风和日丽、花红柳绿之时,宫女们纷纷到荷塘亭畔,以弈棋、钓鱼为戏。五代著名画家周文矩曾作《荷亭弈钓仕女图》,反映南唐宫中女子爱好围棋的生动情景。

宋、元时,宫中仕女下围棋较之五代、唐朝更为盛行。王珪《宫词》有:“碧桃花下试枰棋,误算筹先一着低。”宋时宫女进宫,学围棋是她们的必修课程,甚至还有以围棋在帝王面前争宠的。宋徽宗《宫词》有:“忘忧清乐在枰棋,仙子精攻岁未笄〔jī鸡〕。窗下每将图局安,恐防宣诏较高低。”

<h3>(5)睹棋枰瓶儿输钞</h3>

《金瓶梅词话》有不少处描写宋代妇女下围棋的场景。如第二十三回中有“睹棋枰瓶儿输钞”一段。

说的是春节期间,西门庆外出贺节不在家。他的几个妻妾孟玉楼、潘金莲、李瓶儿聚在一起下棋。孟玉楼问:“咱每今日赌甚么好?”潘金莲道:“咱每人三盘,赌五钱银子东道。三钱买金华酒儿,那二钱买个猪头来……”三人摆下棋子,下了三盘,李瓶儿输了五钱银子。潘金莲立即让人拿了银子去买酒和猪头来。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村古墓群中,有一部分是唐代当地豪族张氏的墓葬,保留了不少唐代文物。其中有一幅围棋仕女图,画出了11位女子栩栩如生的形象,表现了唐初贵族妇女的文化生活。图中有两位贵族妇女正在聚精会神地对弈围棋。

<h3>(4)宫娥弈棋图</h3>

第一章 围棋 第十四节 围棋与古典名著

自古以来,在文学家、小说家和剧作家中间,爱好棋艺,特别是爱好围棋的,为数也不少。在他们撰写和创作的作品中,自然也有不少篇幅反映当时社会中各阶层人士爱好围棋的情景,或者以围棋为创作的题材。在、、《金瓶梅词话》和等古典名著中,都有不少描写围棋活动的章回。

明代著名作家罗贯中撰写的一书中,记述文人墨客弈棋的趣事很多。例如曹操父子一家爱好围棋、曹操围棋可与当时四大国手对抗的描写。而名医华陀给关羽刮骨疗毒,医治臂部箭伤的故事描写得更是淋漓尽致、绘声绘色。关羽当时与马良对弈、谈笑风生,尽管华陀刮骨时,关羽“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且“悉悉有声”,使“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可是关羽却“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围棋竟起到了麻醉剂的作用,消减了手术时的痛苦。这从一个侧面反映罗贯中爱好围棋,否则,是很难有如此生动的描写的。

在古典小说中,作者吴承恩描写围棋的篇幅更多。他在描写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征对弈的情景后,还赋诗一首:

<span>棋盘为地子为天,色按阴阳造化全。

下到玄微通变处,笑夸当日烂柯仙。</span>

在里,在吴承恩的笔下,不仅帝王将相爱下围棋,神仙爱下围棋,连李定偶这样的樵夫也爱弈棋。书中说他“闲观缥缈白云飞,独坐茅庵掩竹扉。无事训儿开卷读,有时对客把棋围”。

作者吴承恩用这么多篇幅在弈棋上作文章,充分反映他对围棋的爱好。据史载,吴承恩从青年时起直到晚年,几乎一生爱好围棋。他还曾给当时的围棋高手鲍景远、李冲分别赋诗酬唱。他给鲍景远的长诗中有:“海内即今谁善弈,温州鲍君居第一。我于二十五年前,已见纵横妙无匹。”诗中表达了吴承恩对鲍景远棋艺的敬佩。

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是位诗人,颇好围棋。曹雪芹家学渊源,也嗜棋。他后来当家财被抄后,穷途潦倒,常以棋酒消愁解闷。

清代另一部古典名著、李汝珍的第七十三回有“看围棋姐妹谈弈谱”。其中谈到许多说明我国古代围棋定式的术语,如“双飞燕”、“倒垂莲”、“镇神头”、“大压梁”、“小铁网”等等。这说明作者李汝珍精通弈理。作者通过小说中的人物香云之口,说出一大段精辟的话语。香云道:

“依我说:姐姐既要下棋,到底还要慢些。谱上说的:‘多算胜,少算不胜。如果细细下去,自然有个好着儿;若一味图快,不但不能高,只怕越下越低。俗话说的好:‘快棋慢马吊,纵高也不妙。’围棋犯了这‘快’字,是最大的毛病。”

作者这里宣扬围棋对局时要认真思考,不能不假思索地一味求快。因此,他暗中提示要多打棋谱。用小说中人物紫琼的话说:“时常打谱,再讲究讲究,略得几分意思,你教他快,他也不能,所以,这打谱是不可少的。”但打谱吸收前人的经验,不可生搬硬套,要随机应变,灵活运用。于是作者又借用小说中人物紫菱和紫芝间的一段对话来说明他的看法。

“紫菱道:妹子当日也时常打谱,后来因吃了大亏,如今也不打了。

紫芝道:怎么打谱倒会吃亏呢?

紫菱道:说起来倒也好笑,我在家乡,一日也是同亲戚姐妹下棋,下未数着,竟碰到谱上一个套子,那时妹子因这式子变着儿全部都记得,不觉暗暗欢喜,以为必能取胜。下来下去,不意到了要紧关头,他却沉思半晌,忽然把谱变了,所下的着儿,都是谱上未有的;我甚觉茫然,不知怎样应法才好。一时发了慌,随便应了几着,转眼间,连前带后共总半盘,被他吃得干干净净。”

李汝珍不仅是小说家,而且也是围棋理论家。他多才多艺,他还著有《李氏音鉴》和围棋专著《受子谱》。李汝珍的围棋水平,据他自己说,当时一流名手仅能让他二子,足见他有相当高的棋艺水平。

第一章 围棋 第十五节 围棋与数学

围棋重在算度,多算往往胜过少算。在对弈过程中,双方要择其重要时刻,审形度势,计算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正因为如此,围棋与数学就自然而然地有了密切的关系。历史上有不少科学家、数学家爱好围棋,与围棋结下了不解之缘。北宋的科学家沈括就是一例,他曾经用数学来计算围棋的无穷变化。

沈括,字存中,浙江钱塘人。他学问渊博,兼通天文、方志、律历、算数、医药,是北宋著名的科学家。据《明道杂志》载:“沈存中博学多能,天文历数、钟律五遁,皆极其妙,尤善用算,甚好弈棋。”

沈括进士出身,参加过王安石的变法运动,是王安石革新派中的重要人物。他当过太史令,出使过当时的辽国,驳斥了辽国的争地要求。他曾任翰林学士,当过陕西延州(今延安)知府,整顿陕西盐政。晚年居江苏镇江东郊,建梦溪园,据平生见闻,撰写了《梦溪笔谈》。他曾精研科学,用功极勤。尽管事务繁忙,但他暇时爱下围棋。并曾试用数学的方法剖析研究围棋的奥妙,计算围棋变化的极限数量。他的探索和研究精神十分可贵。据他的计算,围棋变化的极限数量是“大约连书万字五十二”。用现代数学来表达,沈括计算出的围棋局的极限变化是10连乘208次即10208。其数目之大,也许只有用最先进的电子计算机才能计算清楚。

第一章 围棋 第十六节 围棋与军事

围棋与军事,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上有许多军事家爱好围棋,与围棋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经常运用围棋的哲理去研究战争,指挥战争。而围棋的理论家和一些著名棋手也常常运用兵法和战争实例来解释围棋,研究围棋的理论。

围棋的诞生,一开始就和战争联系在一起。它是适应战争的需要、模拟战争的形式而创制成功的一种智力游戏。西汉时期,有人把围棋当作“兵法”,《隋书·经籍志》把围棋谱列入兵书一类,不是没有道理的。据史载,在尧、舜、禹的时代,每逢交战的时候,必举行部落会议。部落长老和军事首领都是会议的参加者,共同商讨对敌作战事宜,各人提出自己的意见。在讨论中,每个人为了更形象地表述自己的见解,常就地画图,用小石子代替兵卒,设想军事部署。这恐怕就是围棋的萌芽。这种军事部署图,后来逐渐演变成为军事游戏的一部分,成为学习军事知识的一种方法。

事物总是逐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围棋从萌芽到完善也离不开这样的规律。开始可能是军事的需要,以后就逐步变成娱乐的需要。

西汉时,剑客与下围棋,是当时的一种社会风尚。而剑客论围棋,着重围棋战略战术的灵活性。东汉哲学家桓谭在《新论》中,直截了当地说,俗有围棋,或言兵法之类也,把围棋与兵法联系在一起。在桓氏以后几十年,著名经学家马融参照兵法论述围棋,以三尺之局为战场,进行模拟战争。

汉末三国时,争战十分激烈,不少军事家临危不惧,受围棋陶冶很深。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悉悉作声,帐上帐下见者,无不掩面失色,而关羽却与马良若无其事地对弈围棋,毫无痛苦的表情。同一时期,吴国的杰出军事家陆逊,对围棋也十分爱好。据《吴书·陆逊传》记载,一次,吴国君主孙权发兵伐魏,使陆逊与诸葛瑾攻打襄阳,因泄漏军情,诸葛瑾非常害怕,而陆逊却胸有成竹,照常下围棋。表现出深谋远虑、镇定沉着的军事家风度。

东晋时的谢安,也是一位酷爱围棋的军事家。在淝水之战,他以不足八万的兵力击败秦军百万,表现了指挥若定的军事家的风范。

晋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前秦苻坚率军百万,倾巢南下,准备一举消灭东晋。这时东晋的兵力十分单薄,尚且不足八万。秦军兵抵淮淝,东晋举国震动,晋孝武帝提升谢安为征讨大都督,以对付强敌。前方战局吃紧,谢安的侄子、将军谢玄前来请示退敌的办法。谢安面无惧色,说是自有办法,让谢玄随他与亲友一起去山中别墅游玩。到了山中,谢安摆开棋盘邀其侄对局。谢玄原本棋高一筹,因为紧张,却糊里糊涂地败给了谢安。这时,谢安对谢玄说,用兵之道,与弈棋一样,要深藏不露,临危不惧,并以静制动,弱兵也可胜强兵。谢安回家以后,开始面授对敌作战的方案,令其将、帅各安其位,准备作战。谢玄等领了谢安的锦囊妙计后,率八万大军,在安徽淝水大破苻坚百万大军。这一仗把入侵的秦军杀得胆战心惊,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溃不成军。捷报传来,谢安又在下围棋。看到谢玄的捷报,顺手放在一边,不动声色,继续下棋。客人们忍耐不住,纷纷问他战事结果,他才缓缓地说,仗已打胜了。谢安临危不惧、指挥若定的风度,令人叹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战。围棋对军事家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第一章 围棋 第十七节 古代围棋的外传

围棋是战斗的游戏、数学的艺术、趣味的科学、智慧的体操、竞技的项目,数千年来深受我国人民的爱好,并且在国际文化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据历史文献记载,我国古代围棋,大约在东汉前后传入古印度和朝鲜等国。唐朝以前就传入日本,16世纪起逐渐向欧美各国推广。目前围棋几乎遍及全球,成为世界性的体育竞技项目,是世界各国人民文化交往的一个组成部分。

<h3>(1)围棋传入佛国</h3>

早在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我国和中亚、西亚各国的友好往来就已经开始。古印度等国文化传入中国的同时,中国古代的文化也向那些国家传播,其中包括围棋等棋戏的外传。

据后秦的和尚道朗翻译的《大般涅槃经·现病品第六》记载,在印度曾流行过中国古代的棋戏和其他游戏,如围棋、弹棋、六博、拍毱〔jū居〕、掷石、投壶等。这部佛经还劝告人们不要去玩或去观赏这些游戏。可见当时围棋等中国古代棋戏在古印度流传之广。

本世纪50年代时,有人发现锡金、不丹、尼泊尔等国流行着15道和17道棋盘的围棋。其着法与我国围棋基本相同,只是个别着法稍有差异,即叫吃后不能马上提子,须待对方在他处走过一手,己方不应后才可提子,和我国围棋打劫的着法差不多。

<h3>(2)高丽好围棋之戏</h3>

中国同朝鲜的文化交流也从汉朝就开始了。当时朝鲜尚未统一,分成高句丽、(氵岁)〔èI畏〕、韩等三部分。汉光武帝时,高句丽王派使者来中国,带回乐器、衣冠、服饰等。(氵岁)人与汉人杂居,受汉人文化影响更大。韩后来又分为马韩、辰韩、弁韩三部分。汉光武帝时,马韩就开始接受汉人文化,后来,在马韩的故土上建立了百济国,在辰韩、弁韩的故土上建立了新罗国。据《北史·百济》记载:“百济之国,俗重骑射……尤尚围棋。”百济在朝鲜半岛的西南部,和中国的文化交流最为密切,所以围棋首先传入百济国。在我国南北朝时,百济国的围棋已相当盛行,说明朝鲜半岛的围棋在百济国时代以前已有一个相当时期的流传过程。据考,随着秦汉时汉人向朝鲜半岛的移民,汉族文化,包括围棋在内就已经传入朝鲜。

在百济国以后,围棋在朝鲜半岛广为流传,其棋制与中国唐代时的围棋制度完全相同。《旧唐书·高丽传》有“高丽好围棋之戏”的记载。那时朝鲜的围棋盘也是纵横19道的。

公元7世纪时,新罗国统一朝鲜半岛,从此,更多地吸收了中国的文化,并经常派遣一些贵族子弟来中国留学。《新唐书·东夷传》说,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公元692年),新罗王兴光死,唐玄宗派遣使者前往吊祭,以左赞善大夫、鸿胪少卿邢畴为正使。又因朝鲜流行围棋,派棋待诏杨季鹰为副使。到了新罗国后,杨季鹰与那里的围棋国手轮流会战,结果大胜,于是新罗国以金宝厚礼赠送来访的中国使者。

经过中国、新罗两国棋手的相互交流,新罗也出现了不少棋艺较高的棋手。唐末诗人张乔《送棋待诏朴球归新罗》一诗提到的新罗优秀棋手朴球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曾在中国居住多年,并担任了棋待诏。

<h3>(3)围棋——日本的国技</h3>

日本是目前世界上围棋最普及的国家。据统计,日本的围棋爱好者约有一千多万,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围棋。从棋艺水平上说,日本的围棋手棋艺高超,仅著名的高段专业棋手就有500余人,而且设有专门培养棋手、研究棋艺的棋院组织。

中国围棋传入日本,是围棋发展史上的大事。围棋能在世界各国推广,取得今天这样繁荣昌盛的局面,是与日本人民和围棋界的努力分不开的。

日中文化交流始于两汉时。公元57年,日本遣使来中国。《后汉书》、《三国志》都比较详细地记载了当时中日文化和经济交流的情况。公元6世纪末以后,中日交往更加密切,尤其在我国唐朝时,日本曾多次派遣使者和留学生来到中国。

关于围棋从中国传入日本的年代,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围棋经过朝鲜半岛传入日本,时间约在1500年前的大和朝初期。这是日本学者平山菊次郎在所著《简明日本围棋史》一书中说的。另一种说法,认为是由唐初或盛唐时期日本来华的留学生带回日本的。

从历史上看,我国围棋在东汉前后即已传入朝鲜,而两晋南北朝时(相当于日本大和朝初期),由于朝鲜与日本既是近邻,又往来密切,围棋经朝鲜传入日本可能性很大,所以平山菊次郎的说法不无根据。

唐代,日本留学生成批成批来到唐朝的国都长安学习,少则住上数年,多的住上二三十年。当时随同遣唐使来中国的留学生吉备真备、阿部仲麻吕等以及最澄、空海、圆仁等和尚,回到日本后都积极传播中国文化。吉备真备和阿部仲麻吕两人都是围棋爱好者,回国以后都广为传播围棋。由于吉备真备的名气大,所以至今在日本仍流传着围棋是由他从中国传去的说法。其实,在此之前,早有其他的日本留学生把围棋带回日本,吉备真备不过是日本留学生中间一位突出的代表罢了。

围棋传入日本后,取消了对局开始以前先在棋盘四角的星位摆上四个势子的旧着法。这一新的变革,推动了围棋的发展,开创了围棋布局的新时代。

中日两国围棋手的交往,推动了围棋的发展。公元16世纪时,日本棋手僧中虚来华,与中国棋手林应龙合著棋书《适情录》,就是一例。1928年,中国14岁的棋手吴清源到日本学弈。1933年,他和日本棋手木谷实共同研究新布局,从而掀开了围棋布局的新篇章。

围棋在日本被誉为“国技”。目前日本、韩国、中国三国是世界上围棋最发达的国家。

<h3>(4)围棋向东南亚和西方的传播</h3>

在东南亚华侨中,象棋、围棋均极盛行。我国围棋在明代以前就随同侨民传入东南亚各国。据随同郑和下南洋的马观在《瀛涯胜览》中记载:“三佛齐国俗好……弈棋”,三佛齐国即今印度尼西亚的一部分。可见我国围棋在明成祖永乐以前已传入东南亚各国。

葡萄牙航海家门德斯·平托在他写的旅行日记《费南·门德斯·平托航海记》中说,16世纪时,葡萄牙航海人员曾在日本学习过围棋,并把它带回本国。这就是说,早在16世纪,欧洲就有围棋了。不过,一般认为,从19世纪开始,围棋才真正在欧洲流行开来。

最早的一本英文围棋书,叫《围棋手册》,1911年在英国伦敦出版。书中介绍了中国和日本的围棋发展情况,其中还附有我国古代女子围棋的绘画一幅。

第二章 象棋 第一节 象棋概述

帅(将)只许在双方各自的九宫内活动,上下左右,每次只许走动一步。士只能在九宫内沿斜线活动,每次限走一步。相(象)走“田”字,即斜行两步,只许在河界内活动,不得越过河界。如斜行的两步之间即“田”字的中心有棋子阻塞时,即不能越过,称为“塞象眼”。车走直线,步数不限。马走“日”字,即先直走一步再斜走一步。如直走一步处有棋子阻挡时,就不能越过,俗称“别马腿”。炮的走法同车一样,只是吃子时必须隔一子跳走,称“炮打隔子”。其他棋子吃子方法与走子方法都一样。兵卒只许向前走,不许向后走,未过河前每次只许前进一格,过河后,每次既可前进一步,也可横走一步。

七个兵种的棋子各有不同的着法。

<img src="p:///book/plate.pic/plate_171763_1.jpg" />

现制象棋盘局图

象棋包含有体育、艺术和科学的因素,是三者融为一体的一项智力体育活动。凡是象棋爱好者都知道,引人入胜的对局,构思精巧的排局,它的魔力决不亚于一曲动听的音乐、一幅绝妙的图画或其他艺术。另外,在临局交争时的竞技性和战斗性,更是其他艺术所不能比拟的。它同围棋一样,是开发智力,健身养性的工具,有助于发展人们的智力,有助于培养人们优秀的意志品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思想和全局观点,它还有丰富文化生活,陶冶高尚情操,增进身心健康的有益作用。因此,象棋被称为“智慧的体操”。

棋子在棋盘上直线和横线的交叉点上活动。对局开始前,双方棋子在棋盘上的摆法如图。

象棋的变化复杂,趣味浓厚。因此,千百年来,一直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几乎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爱好者的人数以千万计。而且,目前象棋已经随着国际文化交往活动而传播到世界上很多国家,逐渐发展成为一项国际性的体育竞技活动。

第二章 象棋 第二节 象棋的起源

关于我国象棋的起源,我们应当首先从象棋的名称说起。

据我国最早的传说,象棋是虞舜为了教他的弟弟下棋发明的,因他的弟弟名字叫象,所以称之为象棋。有人则认为象棋的名称来源于战国时期屈原弟子的著作《楚辞·招魂》里的“菎〔kūn昆〕蔽象棋,有六博些”之句,或是来源于刘向《说苑》中所载孟尝君“燕则斗象棋而舞郑女”之说。也有人认为象棋诞生于北周武帝天和四年(公元569年),北周武帝宇文邕〔yōng拥〕制《象经》,有日月星辰的象,象棋的名称由此而来。还有人说,古代的棋子是用象牙作的,所以叫象棋。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种说法。为什么象棋一词的来源有这样多的不同说法呢?这实际上是反映象棋起源的一种论争。不但我国国内有各种各样的争论,国外也有很大的争论。印度说象棋起源于印度,埃及说象棋是他们发明的,真是众说纷纭。直到近百年来,象棋的起源地才比较地集中认为是在中国、印度、伊朗或埃及等国,而尤以中国和印度的可能性最大。英国人威廉·琼斯在他所著《象棋史》一书中指出,象棋里有象,而中国古代不产象,而印度却是产象国,这是象棋发源于印度、并由印度传入中国的证据。前苏联的一些棋史学家曾进一步认为印度象棋是在公元570年左右传入中国的。因为据中国史料记载,象戏一名始于北周武帝天和四年。这些说法,都是没有充分根据的。中国自古就有象,古时战争中还用过象战。且不说古时传说中很早就有象棋,仅就确切的文字记载而言,2400多年以前,象棋一词就出现在战国时代的《楚辞·招魂》中,怎么能说象棋是由印度传入的呢?不久以前,英国、南斯拉夫和苏联的棋史学家都开始对象棋的印度起源论持否定态度,早在本世纪70年代,英国的著名学者李约瑟就在他所著述的《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一书中指出,象棋是中国人民的创造,是古代中国人模拟战争而创造的一种游戏。80年代时,前苏联东方学家切列考夫院士曾著文指出,象棋是由中的阴阳八卦原理创造发明的。

象棋由印度传入中国论据不足,倒是中国的古代棋戏传入外国确有实据。远在西汉时,中国的围棋、六博棋、弹棋、樗〔chū初〕蒲等就已传入印度。南北朝时,北周武帝所创制的象戏曾传入日本,经日本人据以改制为今日日本的将棋。唐代时牛僧孺的“宝应象棋”也曾传入日本。至于朝鲜、缅甸和泰国等亚洲国家的民族象棋,更是与我国古代象棋不同时期的形制相近,源出一辙。

另外,唐代时的象棋子曾是立体象形的,特别是棋盘由黑白相间的64方格组成,而欧洲在公元13世纪之前未见使用过这样的棋盘。还有距今700多年前,我国就有南宋陈元靓编的《事林广记》内载入象棋谱,而印度的棋谱文字记载要晚得多。欧洲最早的象棋谱(国际象棋)是1495年在西班牙出版的《国际象棋排局集》,这比我国象棋谱的问世要晚300多年。

由此看来,不仅象棋确实是我国人民创造发明的,是由古代的六博象棋逐渐发展演变改革而成的,而且目前在世界上广泛流行的国际象棋也可能与我国的象棋有着同一源流。象棋是人类智慧的文明产物,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珍视它,把它继承下来,发扬光大,推广于全世界,使世界人民都能分享象棋中的乐趣,并从中获益。

第二章 象棋 第三节 象棋的演变和发展

任何事物都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够完善到比较完善而逐步发展的,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象棋的演变和发展也不能例外。它从萌芽开始,经过不断的改革和演变,发展到现时这样的棋制和形式,其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

战国时代盛行的六博棋,可以说是我国古代象棋的萌芽。六博棋的棋具是由箸、棋、局三部分组成。“箸〔zhù住〕”是一根长六分,类似筷子似的东西,对局时起着相当于骰子的作用。“棋”就是用象牙雕刻的棋子,每方六个。“局”就是棋盘。行棋之前要先轮流投箸,同掷骰子差不多。六枚棋子里有一枭〔xiāo嚣〕五散,以杀死对方的枭为胜。

六博棋在秦汉时期更加盛行,到了东汉时就发展成为大博与小博。小博的棋子增加到12枚。六博棋的产生年代可能还在春秋战国以前。因为在古代小说《穆天子传》里,曾经说在公元前970年的周穆王满,就是个六博棋迷,他跟井公下了三天的棋才分出胜负。

六博棋的面目与现代象棋不同,与古代象棋也不同,都没有车、马、将、卒、士、象等名称的棋子。但它的棋子有六个兵种,也有类似将帅或王的棋子,同时也以杀死类似将帅的棋子枭为胜。这一点却是与古代象棋一脉相承的。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象戏完全取代了六博棋。象戏的棋盘己成正方形,并有马、“符”(即象棋中的兵卒)等棋子。北周武帝为象戏撰写的《象经》,既是一部棋书,也是一部兵书。唐朝以后,北周武帝的《象经》失传,但在北周武帝的同时代为象戏而作的王褒《象经·序》和庾信《进象经赋》现尚保存,可以说明北周时象戏的创制以及当时对象戏的重视。据史料记载,北周武帝曾经在朝廷召集百官讲解《象经》。

到了隋唐时期,隋文帝不赞成“象戏”,但唐太宗李世民却加以提倡。唐太宗的才人武则天就是个象棋迷,她连做梦也与天女下棋。其后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公元772—846年)和元稹也很爱下象棋。唐肃宗时的丞相牛僧孺所著的《玄怪录》一书中,载有汝南岑顺的故事。说他在唐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的一天晚上,梦见天那军与金象军两军相争,醒后在他的屋内发掘出一个古墓,深八九尺,墓前有金属制作的棋局,棋盘上摆满了各个兵种的棋子,都是由金铜成形的立体象形棋子。于是明白梦中军师所说之词,是象戏两军相争的情况。故事里提到梦中所见的象戏两军,有王、有军师,而军师所说的“天马斜飞度三止,上将横行系四方,辎车直入无回翔,六甲次第不乖行”,说明还有天马、上将、辎车、六甲四个兵种的棋子,它们的着法分别与现代象棋中的马、象、车、兵相当。因为故事发生在唐代宗宝应元年,后世称唐代这种象戏为“宝应象棋”。宝应象棋里实际上已有王、军师、马、象、车、兵六个兵种的棋子,与现在流行的象棋已经非常相似了,可以说是古代象棋,同时当时的棋子是立体象形的。从现在保存的唐宋织锦看,琴棋书画四大中国绝艺的图案,棋是由64个小方格黑白相间组成的方形棋盘表示,可见当时唐代象棋的棋盘与现时国际象棋的棋盘一样,而棋子自然是在方格上活动,与现时的象棋不同。这是唐代象棋的特点。

牛僧孺在《玄怪录》中,还写了一个橘中戏的神奇故事。说有个巴邛〔qióng穷〕人,家有橘树园,收过橘子后,橘树上残留了两只大橘子。摘下剖开一看,每个橘子里都有两个老人在下象棋。这虽然是牛僧孺编造的神话故事,但它从一个侧面也证实了唐代象棋的存在以及它在当时民间和文人墨客中的影响。

唐末至北宋是象棋的大变革时期。这期间,出现过司马光的“七国象棋”,民间流传的“广象戏”和“大象戏”。无论是棋盘或棋子,都有较大较多的改革。棋子由立体象形改为平面图形或平面字形,或者一面有字一面有图形的平面棋子。棋子的组成中增加了炮的新兵种。棋盘不再使用64小方格黑白相间的方形棋盘。棋子由在棋盘的方格上活动改成在纵横直线的交叉点上活动。到北宋末期,出现了双方的棋子各16个,棋盘纵10路,横九路,有河界,将、士只许在九宫内活动的象棋,这与现代象棋就差不多了,可以说是象棋的定型时期。这一点从现存北宋的史料中可以得到证实。

南宋时,象棋更是家喻户晓,当时在翰林院有“棋待诏”的官职。“棋待诏”,顾名思义就是等待皇帝来诏下棋的意思。他们都是当时的象棋国手。

例如,北宋著名的理学家程颢(公元1032—1085年)所作的“咏象戏”诗,可以反映北宋时代象棋的某种形制。他的“咏象戏”诗是这样的:

<span>大都博弈皆戏剧,象戏翻能学用兵。

车马尚存周战法,偏裨兼备汉官名。

中军八面将军重,河外尖斜步卒轻。

却凭纹楸聊自笑,雄如刘项亦闲争。</span>

从程颢这首诗中可知,当时他所见到的象棋有车、马、将、士、象、卒等六种棋子,偏裨即士象,棋盘上已有河界,并且已由唐代象棋的纵八路扩展为纵九路,而将帅则居于中路。棋子中没有提到炮的兵种,但这不等于当时在民间流行的其他几种棋制的象棋都没有炮。

比程颢稍后20年出生的晁补之(公元1053—1110年)在少年儿童时期就爱好象棋。他在所著的《广象戏图》中,提到当时民间流行的“大象戏”为纵横11路,棋子共32个,双方对垒。晁补之认为“大象戏”棋盘小,棋子少,意苦而狭,曾试改成纵横19路,棋子98个,利用围棋盘,扩大成“广象戏”。

无论“大象戏”或“广象戏”,当时都在棋子中加入了炮,同时棋子改在线上活动。

再稍后一些,至宋徽宗时,象棋的棋盘和棋子就完全改为和现代象棋一模一样了。宋徽宗曾给北宋制造的铜质象棋子亲笔书写棋子名称,留下瘦金体书法真迹,北宋末年女词人李清照在《打马图经·序》中附有象棋棋盘图,都可以证明上述说法。

象棋从什么时期开始在棋子的组成中有了炮这个兵种?这一直是棋史学家研究的问题。据元代的和尚念常著述的《藏经·佛祖历代通载》记载,古时神农氏以日月星辰为象,唐相国牛僧孺用车、马、士、卒加炮,创制了象棋这种模拟兵机的游戏。这证明象棋的棋子中加入炮,是牛僧孺的发明。同时还指出牛僧孺在象棋的棋子中加入炮,好比古时神农氏以日月星辰为象,研究气象的客观规律,以指导农业耕作一样重要。

明清两代,象棋更加发展,大量关于象棋的著作问世,著名的象棋古谱《适情雅趣》、《橘中秘》、《梅花谱》、《百局象棋谱》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出版的。棋手水平也随之大大提高,超过了前人。象棋从此在中国人民中扎下了根,成为人民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刘克庄的五古咏象弈诗中,对象棋当时的形制、着法、战略战术和胜负规律等描写得淋漓尽致。

当时象棋已完全定型为现代象棋的棋制。这从刘克庄(公元1187—1269年)的《象弈》诗中可以得到印证。诗中有:

第二章 象棋 第四节 古代象棋盘和象棋子

在福建泉州湾出土的南宋古象棋子,是人们在泉州湾的宋代沉船中发现的。其中有木制的圆形象棋子20枚。棋子的兵种有将、仕、士、车、象、马、炮、兵等,分红黑两种颜色。

在内蒙古出土的铜质象棋子,是一面图形、一面汉字的平面棋子。棋子兵种与在开封出土的相同。

现时留存的宋代定型的象棋盘可在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打马图经》中找到。棋盘由纵九横10路组成,中有河界,两头有九宫,其形制与现在沿用的象棋棋盘完全一样。

唐末北宋之间,象棋大革新的结果,棋盘改成纵横11路,纵九路横10路等多种,最后定型成现代象棋采用的纵九路横10路的棋盘。棋子改成平面图形和平面字形两用,最后定型为平面字形。棋子的材质有象牙制的、铜制的、木制的。

现在留传下来的最古的象棋盘,可以从唐宋间苏州织锦的琴棋书画四大艺术图案中见到。织锦中表示棋的,是64个黑白相间小方格组成的方形棋盘。这正是唐代象棋的棋盘形制。它的形状和现代国际象棋盘一模一样,证明唐朝时流行的古代象棋与现代象棋不同,棋子置于棋盘的小方格内,并在方格上行棋。

<img src="p:///book/plate.pic/plate_171766_2.jpg" />

《打马图经》中打马象棋两用棋盘图

在内蒙古、河南开封、四川江油和福建泉州等地都在发掘的古墓中发现宋代的象棋子。比如在河南开封出土的北宋的铜质象棋子,据考古学家鉴定,这批象棋子为北宋末年宋徽宗时期的遗物。棋子由黄铜制成,圆形,直径最大的为31毫米,最小者为11毫米,此外尚有20—30毫米的不等。棋子正反两面,有的一面汉字,一面图案;有的正反两面均为汉字。棋子兵种有将、士、象、车、马、炮、卒等七种。

<img src="p:///book/plate.pic/plate_171766_1.jpg" />

唐宋间苏州织锦琴棋书画图案

第二章 象棋 第五节 古代象棋名谱

在我国古代的四大艺术中,书、画靠真迹传世,而琴、棋只能靠记谱传播。象棋谱是象棋艺术的记录和研究成果。它反映了各个时期象棋的发展情况和棋艺水平,推动了象棋的传播和发展。

我国象棋谱的出现,如果撇开象棋的萌芽时期,而从北周武帝的《象经》起算,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到了唐代,有《象戏格》问世,记述唐代象棋的着法。而北宋初则有尹洙的《象戏格》出版,书中记述的当然是北宋时流行的象棋。可惜因年代久远,这几本记述唐宋时古代象棋的棋谱现已失传。

现在留存传世的最古的象棋谱见南宋陈元靓编写的《事林广记》。《事林广记》是一本文化生活百科全书。书中收有700年前的两则棋局下法。一局是顺手炮,另一局是列手炮。这是我国象棋历史上发现的最古的棋局。书中收入的还有“二龙出海势”残局一个、象棋子法、象棋十诀以及十般局面、人名局面和兽名局面等残排局棋势30个局名和棋诗一首。

明代时象棋的棋艺创作繁荣发展,出现了许多棋谱,大部分以木刻本传世。这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留存的明代残排局象棋谱有《梦入神机》(残本)、《金鹏变法象棋谱》(残局)和《适情雅趣》等五种。《适情雅趣》中除收入《金鹏十八变》的全局着法以外,有精彩残局杀势551局,是我国象棋古谱中收入残排局棋谱局数最多、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部巨著,在我国象棋发展历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明代著名的全局谱有《自出洞来无敌手》、《金鹏十八变》和《橘中秘》等三种。《自出洞来无敌手》产生年代较早,着法相对说来比较简单,变化较少,但在明代相当流行,现在留存的只有手抄本。《金鹏十八变》原本已经失传,现在只有在《适情雅趣》和清代出版的《韬略元机》中可以见到这本明代全局谱的全貌。《橘中秘》的版本最多,流传亦最广,在棋手中的影响极大,是古代象棋谱中知名度最大的几本棋谱之一。直到现在,它仍然不失为初学象棋者的良师益友。

清朝是我国古代象棋发展史上的全盛时期,在当时棋艺家们的努力下,创作出版了数量很多的象棋谱。仅清乾隆、嘉庆年间的棋艺家张乔栋的“竹香斋”收藏的象棋谱就有百余种之多,当时全国的棋谱当然还不止此数。清代留传至今的棋谱有数十种,这是值得重视的一批宝贵的象棋遗产。

清代的印刷业较之明代有了更大的发展,因之出版棋谱较之明代要方便得多,现存明代象棋谱木版本如《适情雅趣》、《橘中秘》等都曾为清代人所翻刻。但是也有一些真正有艺术价值的作品因受压制而得不到出版,例如当时几部著名的象棋谱《梅花谱》、《梅花泉》、《吴著梅花谱》、《反梅花谱》等;都靠棋手们手抄流传。有的象棋谱如《渊深海阔》只有手稿保存在编撰者手中,始终未能出版,几经流传,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才被发掘出来。

清代的著名残排局谱留传下来的有《韬略元机》、《百局象棋谱》、《竹香斋象棋谱》、《心武残编》,被称为清代四大著名残排局谱。此外,还有《渊深海阔》象棋谱、《棋谱秘录》、《烂柯神机》、《烂柯真机》等。清代的全局谱留传下来的有《梅花谱》、《梅花泉》、《反梅花谱》、《吴著梅花谱》、《满盘象棋谱》等。清代的对局集有《吴兆龙象棋谱》和《石杨遗局》两部。这些著名的清代象棋谱,现在大部分已由今人整理诠注出版。它们对于近代和当代象棋的发展和棋艺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第二章 象棋 第六节 古代象棋理论

象棋理论是从无数盘对局的实践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精华。从局部的对局经验上升到较为系统、较为完整的象棋理论,这是对象棋的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个飞跃。我国古代象棋理论在南宋初(11世纪初)就已初步形成。开始时以“象棋诗”的形式阐述简单的棋理。例如:“得子得先名得子,得子失先却是输。车前马后须相应,炮进应须要补车”。这几句诗的意思是说,在象棋对局中,得子以后又得先的才算是真正的得子,而得子以后失了先的实际却会成输棋。车前马后要互相呼应,炮的进取要有车的支持。

稍后一些时候,出现了“象棋十诀”:

一不得贪胜,二入界宜缓,三攻彼顾我,四弃子争先,五舍小就大,六逢危须弃,七慎勿欲速,八动须相应,九彼强自保,十我弱取和

这10句口诀充满了辩证法,指明了象棋对局时的战略战术和策略原则,很有实用价值。直到今天,这“象棋十诀”对我们下象棋还有指导意义。

南宋丞相洪迈编撰的《棋经论》,在象棋理论的论述方面就更为全面。《棋经论》仿照《孙子兵法》的格调和结构,也分成13篇。内容包括:论局篇第一,权舆篇第二,名数篇第三,运筹篇第四,合战篇第五,胜算篇第六,三得篇第七,三审篇第八,多变篇第九,出奇篇第十,玩心篇第十一,十戒篇第十二,择友篇第十三。

弈棋之法,千变万化。如车前马后,发炮逐卒,如电掣雷轰;炮辅卒行,逼近士象,如狼奔虎跃。顺手炮先要车活,列手炮补士要牢。士角炮急使车冲,当头炮车横将路。破象局中心进卒,解马局车炮先行。巡河车赶子有功,归心炮破象得法,辘轳炮抵敌最妙,重叠车兑子便宜。

马飞过角,车便巡河。未得路莫离本位,已得势便可争先。鸳鸯马内顾保塞,蟹眼炮两岸拦车。骑河车禁子有力,两肋车助卒过河。正补士等他车路,背立将忌炮来攻。我势弱勿轻进,彼势强拚便攻。弃子需要得先,捉子莫教输手。急赶将有后着可行,慢入悻〔xìng幸〕无内子宜动。士象全或可求和,士象亏兑他车卒。

算隐着要成杀局,使急着恐悻不完。得先时切忌着忙,输车时还叫心定。子力胜局中寻胜,子力宽即便寻和。此乃局中之定法,合战之大略也。

我国现代象棋,从北宋末南宋初至明代末的几百年中,在一些棋艺家的不断努力下,曾研究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开局形式。如明代的流行开局在明谱《橘中秘》的歌诀中就有五种阵式。下面是《橘中秘》给这五种流行的布局阵式创作的攻防要诀:

<span><h3>当头炮诀</h3>起炮在中官,比诸局较雄。

马常守中卒,士上将防空。

象要车相护,卒宜左右攻。

若将炮临敌,马出渡河从。

<h3>士角炮诀</h3>炮向士角安,车行二路前。

过河车炮上,炮又马相连。

车先图士象,马将炮向前。

敌人轻不守,捉将有何难。

<h3>飞炮诀</h3>炮起边塞上,翻卒势如飞。

横并当头妙,冲前落后宜。

乘虚士可得,有隙象先图。

夹辅须车力,纵横马亦奇。

<h3>象局诀</h3>象局势常安,中宫士必鸳。

车先河上立,马在后遮拦。

象眼深防塞,中心卒莫前。

势成方动炮,破敌两岸边。

<h3>破象局诀</h3>一炮在中宫,鸳鸯马去攻。

一车河上立,中卒向前冲。

引车塞象眼,炮在后相从。

一马换二象,其势必英雄。</span>

朱晋桢在《橘中秘》里收入的象棋歌诀,不是他自己的创造,而是前人传下来的。在今天看来,都是非常精辟的见解。

我国古代象棋高手通过对局实践而总结创造的象棋理论,是近代和现代象棋理论的基础。我们要珍视前人留给我们的这份宝贵的象棋遗产,推陈出新,继承发扬,进一步创造和提高现代象棋的理论。

第二章 象棋 第七节 古代象棋等级制

与古代时的围棋一样,古代象棋高手也有棋待诏的官职。这是古代象棋手的最高技术等级。关于这一方面的情况,得先从翰林待诏说起。

远在西汉时,就有以擅长棋艺而为待诏的。《汉书》卷六四有《吾丘寿王传》,载当时赵人吾丘寿王在少年时擅长下格五棋,因此被任为翰林待诏。格五是古代棋戏的一种,着法近似于六博。

唐代与汉代不同,棋待诏隶属于翰林院。所有翰林待诏,同样为皇帝服务,但范围要广泛得多。除了文学家、经学家以外,还包括和尚、道士等宗教人士,炼丹的化学家,占卜命相的术士,医生,书画艺术家以及擅长棋艺和各种杂技的人才在内。他们按照专业,各住一院,领取薪俸,一早就去等候皇帝召唤,至傍晚才回家。其中的文人们,通过与皇帝的接触,可以被皇帝赏识而任更高的官职,甚至担任宰相。翰林学士、待诏的身份高贵,是升官的捷径。

唐代的棋待诏,有唐玄宗时的王积薪,唐德宗时的王叔文,唐敬宗时的王倚,唐宣宗时的顾师言和唐僖宗时的滑能,都是当时的围棋国手。其中,王叔文在唐德宗时曾专门侍候太子李诵下棋。后来,久病在床的太子李诵即位做了皇帝,即为唐顺宗,王叔文就当了朝廷的宰相。

到了宋代,翰林棋待诏的制度保持不变。例如宋太宗时的贾玄、宋哲宗时的刘仲甫、宋徽宗时的李逸民等都是因围棋下得特别高而被召为棋待诏。

宋代的棋待诏比唐代要活跃得多。可是,从什么时候起,才有象棋方面的待诏呢?在唐代和北宋的大量棋待诏中间,虽然很有可能早已有擅长象棋的棋手在内,但未见有明确的文字记载。正式在文献资料中记载象棋待诏的,是在南宋孝宗时。在周密(公元1232—1298年)撰写的《武林旧事》卷六里,有“诸色伎艺人”一条,列举“御前应制”至“消息”等55个行当,共504人。其中不但有绘画、说唱、戏剧、杂技及体育(如摔跤、举重、足球)等等,而且有“棋待诏”一项。其中记载着当时的棋待诏名单。

郑日新(越童)

礼重(象)

吴俊臣(安表昊)

尚端(象)

施茂(施猢狲)

沈姑姑(象,女流)

矢镇

金四官人(象)

童先(亦作童先)

上官大夫(象)

杜黄(象)

王安哥(象)

徐彬(象)

李黑子(象)

林茂(象)

其中,前五人是围棋待诏,后10人在姓名后面注有象的当属象棋待诏。值得指出的是,在10名象棋待诏中间,还有一名女性,名沈姑姑,这是我们知道的中国历史上任过棋待诏的唯一的女子象棋手。

第二章 象棋 第八节 古代象棋诗画

南宋时刘克庄有一首歌咏象棋的五言律诗《象弈》,是赠棋友叶潜仲的。这首《象弈》诗在象棋的演变和发展一节中已有摘录介绍。原诗有48句共240字。这里,刘克庄以诗歌的形式十分完整地描述了当时南宋流行的、而且沿袭至今一直不变的现代象棋棋盘、棋子的形式以及棋子的着法,同时还粗略地提出了象棋的着法规律和简单的理论原则。

现代象棋定型于北宋,南宋以后家喻户晓,爱好者的人数与围棋相比,相对来说要多得多,而且大都接近下层。但在上层人士中间,历史上也有一些文人雅士、诗人墨客爱下象棋。他们曾经以象棋为主题吟诗作画,留传后世。这些古代留传下来的象棋诗画,歌颂和阐扬象棋,推动和发展了象棋,为我国象棋的发展历史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以上三首咏象棋诗反映出明太子朱高炽等人都具有一定的象棋技艺水平。

八句诗把象棋里不同兵种棋子的性能描述得十分清楚。

清乾隆间还有一位进士叫刘墉的也非常爱好象棋,他写得一手好字,是当时名满天下的大书法家。他有《咏象棋》诗一首:

曾诗更加激起了太子的棋兴和诗兴,于是太子也和诗一首:

<span>二国争强各用兵,摆成队伍定输赢。

马行曲路当先道,将守深宫戒远征。

乘险出车收败卒,隔河飞炮下重城。

等闲识得军情事,一着功成见太平。</span>

《中兴瑞应图》绘成于强敌当前的局面下有站在统治阶级立场粉饰太平的作用,对朝廷的屈膝求和的可耻行为存心掩饰。其中的象棋占卜这一幅,无意中却保存了当时文娱活动的社会风貌。它可说是迄今流传的最古的有关象棋的一件珍贵艺术品。

北宋时的文人尹洙、梅尧臣、司马光、程颢和晁补之等都曾撰写过象棋方面的诗文。

<span>拢袖观棋有所思,分明楚汉两军峙。

非常喜欢非常恼,不着棋人总不知。</span>

清朝乾隆初的进士、大才子袁枚非常爱下象棋,尤其喜欢看人下棋。他当过几年知县,40岁时就退休,在今南京小仓山下的“随园”,聚集一些著名的文人墨客在一起赋诗下象棋,至82岁才死。他曾吟咏了一首观棋的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写得十分有趣。

<span>两军对敌立双营,坐运神机决死生。

千里封疆驰铁马,一川波浪动金兵。

虞姬歌舞悲垓下,反将旌旗逼楚城。

兴尽计穷征战罢,松荫花影满棋枰。</span>

以象棋为主题的绘画,要算南宋画待诏萧照创作的《中兴瑞应图》在历史上最负盛名。宋高宗为了表明他做南宋第一任皇帝是“瑞卜昭应异常”,是上感天意的,特地命令翰林院的画待诏萧照做此画。这套画又名祯应图或圣应图,是一种连环形式的历史画,明清时屡见记载。据清初卞永誉的《式古堂书画汇考》著录(见该汇考中的《画考》卷一四),这套画是绢本,长四丈六尺六寸,高一尺一寸,由曹勋赞引。整套画共12幅,着色。其中,第七幅画的是宋徽宗的显仁皇后用象棋占卜的情景:一宫居中,朱碧焜〔hun诨〕耀,显仁皇后掷棋子于盘中,周围有侍妃七人。宫的左有,树木掩映,中间隔以竹栅。

梅尧臣的《象戏》诗里有“象戏本从棋局争,后宫龟背等人情……堂上有奇谁可胜?樽中赌酒令方行。直驱猛兽如寻邑,何似升平不用兵”等句,程颢的《咏象戏》诗有“车马尚存周战法,偏裨兼备汉官名。中军八面将军重,河外尖斜步卒轻”等句,说的都是当时流行过的象棋制度。

<span>隔河灿烂火荼分,局势方圆列阵云。

一去无还惟卒伍,深藏不出是将军。

冲车驰突诚难御,飞炮凭陵更轶群。

士也翩翩非汗马,也随彼相录忠勤。</span>

第二章 象棋 第九节 古代象棋趣话

象棋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瑰宝之一。与围棋相比,象棋的爱好者人数更多,而且几乎各个阶层都有。上至帝王将相、达官贵人,下至普通的劳动人民,走街串巷的贩夫走卒,都有喜欢下象棋的。可以说,象棋在我国,自南宋以后,已经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随着象棋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在历代都出现了一些关于象棋的趣话轶事,在象棋爱好者中间广泛地流传。本书选择其中流传较广的几则加以介绍。

<h3>(2)文天祥与象棋</h3>

在意大利马罗斯提卡市,现时每逢双年9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和星期日,都要在该市广场举行传统性的别开生面的活人国际象棋赛。相传这种活人棋赛起源于中世纪。两位出身显贵的青年同时爱上了马罗斯提卡城堡君主的女儿,并且一起向她求婚,互不相让,最后只得按骑士的惯例约定在广场上当众决斗。仁爱宽厚的君主决定以比智慧的方式取代这场血战,他让两青年在广场上摆开阵式进行活人国际象棋赛,然后由胜者娶他的大女儿为妻。棋赛结束后,君主又把小女儿许配给负者。为了回顾这段化情敌为亲眷的美好历史故事,每年举行这种传统性的棋赛,并使市民们都来观战。无独有偶,在德国的马格德堡区施特廖别克村,村民们也常常穿上有标志的服装,扮成活棋子,站在一块巨大的棋盘上来回走动进行比赛。

在中国古籍中最早记载活人象棋赛的是明代钱静方的《小说丛考》。其上载有:

当时北京西山有个和尚叫了然,棋艺很高,经常让人一马或一炮,人家还敌不过他。有个内监李二,访得傻贝子精于象棋,于是邀他到西山与了然和尚较量。一开始,了然和尚仗着自己的棋艺高强,坚持要让傻贝子一只马,傻贝子不同意,后经双方协议,了然让傻贝子一先。开局时,了然和尚大占优势,似乎再走几步,傻贝子就要缴枪投降。不料傻贝子胸有成竹,竟走一路边卒,复走一路车藏于卒后。和尚不识其谋,以为全是闲着,随手照将,岂料傻贝子连闪其将,弃双炮双卒一相一士一马,50余着,扳回先手。末后,隐藏卒后的车横出,投入战斗,和尚抵挡不住,只得认负。第二局,和尚为收复失地,即不加谦逊,先走立刻架上当头炮,继而以盘头夹马猛攻,但傻贝子严密防守,稳住阵脚。30回合以后,和尚攻势渐减,而傻贝子则应付裕如。这时和尚一度得机以一马换取双象,似较得先。谁知傻贝子双炮过河,使和尚的九宫内各子麻木,双马退居边隅。接着再走10余着,和尚再次败北。了然和尚在西山,曾以象棋称雄数十年,未曾负过一局,今竟两番失利,羞惭得无地自容,次日悄然离京他去。

这里,把大橘中下象棋的两位老人描述得更是神龙活现。

<h3>(8)清末名手傻贝子</h3>

南宋时,我国南方一带象棋盛行。出生在江西吉安、后来以抗元闻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和他同时代的战友刘洙、刘澄、萧耕山、周子善等,从少年时期起即有象棋的爱好。他们经常在一起进行象棋比赛,棋艺都很精湛。

文天祥(公元1236—1282年)字履善,号文山,著有《文山先生全集》20卷。在《全集》中有不少咏棋的诗篇,反映了他对象棋的热爱。文天祥在南宋末年官至丞相,他从小爱下象棋,就是在炎热的夏天游泳时,也迷恋象棋,与战友周子善浮于水面,不用棋盘,以意为枰,口弈象棋,以决胜负,甚至乐极忘返。据此可以说,在象棋的发展历史上,文天祥还是蒙目棋的最早创始人。每逢生日,文天祥总要与棋友下棋比赛取乐。他在《生日中与萧敬夫韵》一诗中作了这样的自我表白:

<span>客来不必笼中羽,我爱何如橘里枰。

一任苍松栽十里,他年犹见茯苓生。</span>

他在狱中写的诗篇《正气歌》表现了他伟大的民族气节。他在狱中还创作了象棋排局,据朱国祯《涌幢小品》说,文天祥在狱中创作的排局,以危险制胜局势、局势奇绝者命名,自“玉金鼎”至“单骑见虏”,共40局。玉是文天祥居住地的山名。单骑见虏是他以棋局自喻,反映他勇敢、顽强、不畏强暴的民族气节。

1276年,南宋的都城临安失陷,南宋最高统治者投降了元军。但文天祥等主战派带领义军在江西、福建、广东一带抗击元军,最后兵败,文天祥为元军所俘,但他在被元军囚禁北京期间,写下爱国诗篇,创作象棋排局,和敌人斗争,不屈不挠的动人事迹流传千古。

巴园人,收大橘如三斗盎,剖之,有二人相对,身长丈余,象戏。一叟曰:“仆饿矣,须龙脯食之。”食讫,以水喷地为二白龙而去。

唐朝相国牛僧孺编撰的《玄怪录》里,有《巴邛人》一篇。说有个巴邛人,家里有橘园,下霜以后,收了橘子,但余下两个大橘子当时没摘,后来摘下剖开一看,每只大橘子里竟都有两个老人在着象棋。这是描述象棋的一篇神话故事,但它对象棋爱好者的渲染力很强,千百年来一直在象棋爱好者中间流传着。它还说明象棋在唐代已有一定影响。牛氏《玄怪录》里有好几篇故事,都已成为后人编写戏曲、小说的题材,像《巴邛人》这篇所写的橘中象戏,尤其动人,不但是后人小说、戏曲的题材,而且也是后来许多诗人、文人的题材。如南宋文天祥诗有“我爱何如橘里枰”,南宋刘克庄的五古象弈诗有“小艺无难精,上智有未解,君看橘中戏,妙不出局外”,明马浩澜诗有“巴园橘里赌棋还”句子等等,不胜枚举。后人因此称象棋为橘中戏。明代著名象棋古谱《橘中秘》、《橘中乐》等的书名当来源于此。

晚清咸丰、同治年间,棋史上又出现与严世蕃下人棋有惊人相似的故事。据李伯元《南亭笔记》说,当时浙江巨商、封建地主兼官僚的胡雪岩,生活豪奢无比,“家有妻妾36人,以牙签识其名,每夜抽之,得某妾,乃以某妾侍其寝”。其妻妾皆通晓象棋。一次,胡雪岩使诸妾衣红蓝比甲,上书车马炮等,有一台高达一丈,画成棋盘,诸妾按棋局占位,遥遥对峙。而胡与他的妻子则高踞栏杆上,以杆指挥诸妾下棋,称为下活棋,可谓别开生面。

《五彩舆》一剧,事多纪实。严世蕃画地衣成棋盘,令32美人列作象棋,与妻对着,此事见于《美新》。据云此地衣及32美人为王天华所献。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女子象棋在明代也有新的发展,在《金瓶梅词话》小说中,就有许多回反映当时女子爱好象棋和双陆的有趣的故事情节。

明朝末年象棋第一名手首推朱晋桢。朱晋桢字进之,明末崇祯年间江苏东海人。他编著的《橘中秘》是中国象棋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传世之作,是著名的象棋古谱。朱晋桢有弟兄四人,他排行老四。他有个哥哥朱泰,自称无住居士,也善走象棋。他曾给朱晋桢的《橘中秘》撰写序言。序言中说朱泰自己往岁曾薄游中外,并常与四弟进之在一起。每每“见其锐志下帷,思入微渺,篝灯丙夜,靡有他念”(《橘中秘·叙》),为科举曾竭尽心血。后因“家累所牵,不遂厥志”,才“旁涉雕虫,悉造其颠,而于象戏,尤得三昧,即明眼人鲜不敛手称无敌者。”(见《橘中秘·叙》)。朱晋桢总结了明朝以前,直到明末这一时期中几乎所有高手的实战经验和研究成果,加上自己悉心研究的变着,编成《橘中秘》四卷。朱泰在《橘中秘·叙》中说,他自己在明熹宗天启年间曾奉命出任云南总督,平定云南少数民族发动的兵变,“以象战克之”。后在崇祯二年为抵御后金皇太极的军队而驻守北京宁安门(即今广安门),他身当众冲,披甲仗剑为士卒先,亦“以炮击走之”。后来朱泰休暇于林泉,其季弟朱晋桢以所辑《橘中秘》相示。他看过以后,认为该谱反映其四弟“多所发明,更以新意点缀,灵机跃跃满楮”,并深为叹服。设想朱泰如果不工于象棋,决不至于出此断言。《橘中秘》一谱曾由朱晋桢侄朱尔邺、朱景萧为之校阅。由此可见,朱晋桢一家称得上是明末的象棋之家。

<h3>(4)象棋迷</h3>

象棋的盛行自然而然地带来了一些棋迷的出现。这些象棋迷的棋艺水平虽然不一定很高,但由于酷爱象棋,有时闹到笑话百出,成为人们的趣谈。据明浮白主人《笑林》中记述,某处有两人下象棋,旁观者往外解手,及至解手完毕再回到棋盘旁时,发现下棋的两人忽然都不见了,到处寻找,最后竟在门角里找到,发现两人正在使劲地夺车。这则门后夺车的笑话绘声绘色,在象棋爱好者中间影响很大。到了清代乾隆时,在纪昀的中,也有类似的记载。说景城有一道士,因酷爱象棋,人以棋道士称呼他,而他的真名真姓却反而不见留传了。一天,与人对局,棋桌上摆上棋局,但只有31只棋子,而棋道士和他的对手却不知去向。忽然听得窗外有喘息声,来人一看,发现道士和他的对手四手相持,共夺一个棋子,声嘶力竭,互不相让。

明朝末年,象棋的开展比之明代中叶有明显的衰退,但在宫廷和官府,象棋仍较盛行。姚雪垠的《李自成》一书中描写崇祯帝的首辅以卧槽马胜门客以及崇祯帝与宫妃下象棋的故事,并非完全虚构。据史载,崇祯所宠爱的田贵妃,象棋就下得很有点水平。

这则《巴邛人》有关象棋的神话故事,在唐人《幽冥录》里,也有类似的记载,但较简略,现录原文如下:

明赵善政《宾退录》卷四有严世蕃下活人双陆的记载:

<h3>(5)清宫象棋秘闻</h3>

这首诗充分反映当时农村中一般的农民渔夫对象棋的爱好。

更可喜的是象棋在农村中开始广泛传播,著名学者、象棋高手李开先在他的《村翁》一诗中写道:

<h3>(6)活人象棋</h3>

有佥事董某以人双陆馈严世蕃,织紫绒罽〔jì寂〕为局,饰女童三十人,分红、白绣衫各十五,每对直,当食子,则应移女子抱当食女子出局。

关于活人象棋赛,传说唐朝天宝初年,唐明皇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曾在宫中下象棋,以宫女32人为棋子,抹胸缀以棋子名称,然后在绘有棋盘的地上走动以弈棋,故此有了“香车”、“桂马”、“银将”、“金将”、“玉将”等等棋子的名称,这是传说中最早的人棋比赛。此棋后传入日本,被改制成现今日本流行的“将棋”。但这一传说并无史料记载,何况唐代象棋的形制也与现代象棋不同。

明代中期,农业、手工业生机勃勃,商业繁荣,科学和文化都有相应的发展,标志这一时代发展的李时珍的、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和等,相继问世。当时象棋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据当时著名艺术家唐寅(公元1470—1533年)的《谱双·书后》记述,说樗蒲、弹棋都已失传,打马戏、七国象戏、汉官仪、五木等古代游戏虽然都有玩法流传下来,但当时并没有多少人喜欢,也没有什么人加以提倡,只有象棋、双陆两种棋戏盛行。与唐寅同时代或稍后的明代著名学者如杨慎、朱晋桢、谢在杭、李开先等,在他们的著作中都提到象棋。一些著名的象棋谱,如《梦入神机》、《自出洞来无敌手》、《金鹏秘诀》、《金鹏十八变》等等,也在这一时期问世。当时著名的藏书家,如高儒、赵用贤、赵琦美等,还以收藏象棋谱为时髦。这一切都说明当时象棋的繁荣景象。

严世蕃是明朝嘉靖时权相严嵩(公元1480—1569年)之子。他的活人象棋和活人双陆赛可互相印证。这当然是封建地主、官僚阶级的享乐生活,但在中国历史上却是确有记载的活人棋赛。

萧敬夫即萧耕山,棋艺比刘洙、刘澄高一筹,但不及周子善。刘洙随文天祥抗元,为监军。刘澄是诗人,棋艺与刘洙不相上下。周子善棋艺较高,但常败于文天祥。关于文天祥四位棋友的棋艺水平,他在《象弈各有等级四绝品四人高下》一诗中有过定评。

<h3>(1)橘中象戏</h3>

清代末期,著名棋手很多,如番禺李荣,温州陈笙,北京傻贝子,扬州索万年、杨健庭,镇江巴吉人等。象棋爱好者中间流传着不少关于这些各地象棋高手的故事。其中,最有趣的当是傻贝子的故事。

<span>小有兼逢大有年,田家多获即为贤。

有时撒网为渔父,日长登床作睡仙。

破局棋堆随手应,无弦琴不用音传。

一身之外无所慕,下有青山上碧天。</span>

<h3>(3)独象棋盛行</h3>

傻贝子,清宗室,不知其真名,人们以傻贝子呼之。他家住京西海甸黄庄,不务生产,专心致志于象棋的研究,挟象棋而走江湖。

清代宫廷中盛行象棋,乾隆皇帝除了喜好书法外,也喜欢下象棋。当时朝中有五名大臣棋艺都不错,乾隆就召见他们殿试棋艺,观棋六个月,最后让他们编成《五大臣象棋谱》。当时宫廷中太监与大臣等下棋的棋盘,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还有实物保存。

第二章 象棋 第十节 古代女子象棋

再如,向子諲〔yīn因〕(公元1085—1152年)的《酒边词》写到一位女性赵总怜,说她能下棋、写字、分茶、弹琴;谢无逸(公元?—1113年)的《南乡子》描写一位出色女棋手“浅色染春衣,衣上双双小雁飞。袖卷藕丝寒玉瘦,弹棋,赢得尊前酒一卮”。以上这两首词均未言明她们玩的是何种棋,但无疑有一部分女子是精于象棋的。

福建莆田蔡伸(公元1088—1156年)所作《友古居士词》中有《临江仙》一阕:

尤其应当指出的是,女子象棋活动在明代有新的发展。在《金瓶梅词话》这部明代著名的古典小说中,有许多回描写西门庆的妻妾奴婢、侍女歌妓下象棋和玩双陆的故事情景。虽说小说本身写的是南宋的故事,但它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在作者本身所处的明代,象棋已经成为某些女子家庭生活的一个内容。

安徽宣城周紫芝(公元1082—?年),亦有《阮郎归》词云:“月棂〔líng灵〕孤影照婵娟,闲临小玉盘。枣花金钏出纤纤,棋声敲夜寒。”从“枣花金钏”一语看,所咏无疑是女子棋事。其中“小玉盘”,证诸宋徽宗“白檀象戏小盘平”的诗句,此处当指象棋盘。

值得指出的是,南宋时的棋待诏沈姑姑出入宫廷,陪孝宗皇帝等下象棋,教宫娥学象棋,是当时女子象棋手中的杰出代表。在南宋10名象棋待诏中,沈姑姑是唯一的女性,也是历史上最早任棋待诏的女子棋手。古代女子下象棋,能够达到这样高的技术等级和棋艺水平,实在是绝无仅有的了。

<span>帘幕深深清昼永,玉人不耐春寒。镂牙棋子缕金圆。象盘雅戏,相对小窗前。

隔打直行尖曲路,教人费尽机关。局中胜负定谁偏,饶伊使倖,毕竟我赢先。</span>

红香的诗文是:

紫玉的诗文是:

<span>举步即时返去睇,只见棋中车马正匆忙。

士卒纷纷来又往,棋子敲残有几双。

着来急是交关处,探芳其时到身旁。

紫玉举头忙便问:阿姐谁家女娇娘?

语完遂又将棋着,呖呖声飞杂雨长。

正系迷来已见入当局,袖手谁知笑在旁?

红香着到将输处,一婢盛来晚膳香。

乘机佢(即渠)就忙抹乱,开声时便说言章。</span>

唐代,女皇帝武则天就是个象棋迷。据《梁公九谏》说,武则天有一天睡至三更,得了一梦,梦见自己与大罗天女对下象棋,局中有棋子,旋即被打将,频频输给天女,后来突然惊醒。第二天上朝,问各大臣,这梦是什么意思?宰相向她解释说,太子卢陵王贬房州千里,是即局中有子,不得其位。遂感此梦,立卢陵王为储君。另据《记纂渊海》载,武后曾自制大胜局,形状和双陆相似。在唐代与双陆相似的棋局,只有象棋,难怪武后连做梦也在下象棋,足见她用心之重。清人李汝珍在小说第七十四回中专写唐代女子象棋,题名为“下象棋谐语故事”。尽管反映的象棋制度是清代的,但它说明的作者认为武则天所在的唐代已有象棋。

<span>闲呼迷局耐芳情,打破春愁似有声。

散作啼花千点雨,飞飞如满石羊城。</span>

两名妓因知探芳亦解诗章,乃齐声邀请她也做一首,白莲不得已吟道:

<span>底事黄昏最系情,玉棋和雨响春声。

只今笑杀浑差着,一局能输十五城。</span>

南宋君王南渡前后,象棋活动在女子中间逐渐兴盛,从宫廷到民间,都有一些女性参与这项家喻户晓的活动,从这一时期一些文人描写女子下棋的诗词作品中可见一斑。

当时的才子白莲年方17岁,不但诗画俱佳,出口成章,而且东粤围棋第一,精于音律与弹琴。从“正系迷来已见入当局,袖手谁知笑在旁”一句看,他对象棋也很在行。名妓对局,才子唱和,作者是将其当作风流韵事加以渲染的。但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当时青楼女子闲时迷恋象棋的情景。

<span>怪他同局不同情,乱雨敲棋各一声。

虽是相思围未解,好凭车马破愁城。</span>

由于夜雨连绵,白莲不得不留宿青楼,在雅致的房内搭床歇脚。晚妆已罢,红香颇觉无聊,又邀紫玉下象棋。两名妓以夜雨敲棋为题赋诗。

第二章 象棋 第十一节 象棋与古代小说

南宋以后,象棋家喻户晓,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都有爱下象棋的。与围棋相比较,象棋拥有更多的爱好者,而且更接近下层。明清时代,象棋在民间更加盛行,这在当时一些爱好象棋的文人所撰写的民间文学作品中有所反映。

明代金陵笑笑生所编写的小说《金瓶梅词话》里,有很多处描写西门庆的妻妾奴婢、亲朋好友和他本人下象棋的故事。西门庆是集恶霸、富商、赃官于一身的典型人物。西门庆出身于没落的商人家庭。《金瓶梅词话》第一回“说西门庆不甚读书,终日闲游浪荡。父母死后,他经常在外眠花宿柳,惹草招风,学得些好拳棒,又会赌博,双陆象棋,抹牌道字,无不通晓”。第六十九回描述西门庆私通王招宣府里贵妇人林太太,媒婆文嫂向林太太介绍西门庆说:“今老爹不上三十四五年纪,正是当年汉子,大身材,一表人物,也曾吃药养龟,惯调风情;双陆象棋,无所不通;蹴踘打球,无所不晓;诸子百家,拆白道字,眼见就会……”

《金瓶梅词话》第三回中说西门庆的第五个娘子潘金莲“是个精细的娘子,百伶百俐,又做得一手好针线;诸子百家,双陆象棋,拆牌道字,皆通,又写得一手好字”。第七回写孟玉楼“二十五六岁,生的长挑身材,一表人物,……双陆、棋子,不消说”。第十九回写西门庆家中花园卷棚盖成,家人游赏,其妻吴月娘“走在一个最高亭子上,名唤卧云亭,和孟玉楼、李娇儿下棋”。第二十三回有赌棋枰瓶儿输钞一段,说“午间,孟玉楼、潘金莲都在李瓶儿房里下棋……说毕三人下棋,下了三盘,李瓶儿输了五钱”。第四十四回写李瓶儿“打发西门庆出来,和吴银儿两个灯下放炕桌儿,摆下棋子,对坐下象棋儿,……少顷,与吴银儿下了三盘棋子,筛上酒来,拿银钟儿两个共饮”。

《金瓶梅词话》中还有多处写西门庆的亲朋好友会玩象棋。第一回中说“西门庆的好友应伯爵浑名应花子,会一腿好气球,双陆象棋,件件皆通”。第十八回写西门庆的女婿陈经济“诗词歌赋,双陆象棋,拆牌道字,无所不通,无所不晓”。第五十二回写西门庆的另一朋友谢希大和应伯爵两人“一连打了三盘双陆,又和书童儿在书桌上下象棋”。

《金瓶梅词话》的题材内容,由“武松杀嫂”一段扩展演化而来,但全书以恶霸、富商加赃官的西门庆发迹暴亡为中心,细致地描绘了上自封建统治者,下至市井无赖、游手好闲者等的众生相。其中,关于西门庆家里妻妾奴婢和亲朋好友都爱玩象棋的情节不但反映西门庆所处的宋代,而且也反映《金瓶梅词话》作者所处的明代盛行象棋的实际情况。

清朝乾嘉时民间象棋活动盛行。它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象棋迷大量涌现。这些人的棋艺未必都很高明,但对象棋如醉如痴,癖好之状,形形色色,不一而足。纪昀的卷二四《滦阳续录》里所记述的棋道士的故事便是有趣的一例。故事说:

景城北冈有玄帝庙,明末所建也。岁久,壁上霉迹成峰峦起伏之形,望似远山笼雾。余幼时尚及见之。庙祝棋道士病其晦昧,使画工以墨钩勒,遂似削圆方竹。今庙已圯尽矣。棋道士不知其姓,以癖于象戏,故得此名。或以为齐姓,误也。棋至劣而至好胜,终日丁丁然不休。对局者或倦求去,至长跪留之。尝有人指对局者一着,衔之次首,遂拜绿章,诅其速死。又一少年偶误一着,道士幸胜。少年欲改着,喧争不许。少年粗暴,起欲相殴,惟笑而却避曰:“任君击折我肱,终不能谓我今日不胜也。”

在同书的卷十一《槐西杂志》记载:

……景城真武祠未圯时,中一道士酷好此,因共以“棋道士”呼之,其本姓乃转隐。一日,从兄方洲入所居,见几上置一局,止31子,疑其外出,坐以相待。忽闻窗外喘息声。视之,乃两人四手相持,共夺一子。

这两则故事相互补充,使棋道人的形象跃然纸上,令人捧腹绝倒。

关于下象棋时棋迷夺子的情景在好几部古代小说里都有。明浮白主人《笑林》里记载两棋迷门后夺车;曹雪芹的第二十四回也写到大观园中的“焙茗、锄药两个小厮下象棋,为夺车正拌嘴”。而李汝珍的第七十四回《打双陆嘉言述前贤,下象棋谐语谈故事》,更有一段绘声绘色的描绘:

紫芝走出,要去看看象棋,找了两处,并未找着。后来问一丫环,才知道在围棋那边。随即来到白荒亭。只见崔小莺同秦小春对局。旁边是掌乘珠、蒋月辉、董珠钿、吕祥蓂〔ming冥〕四人观局。那对局杀得难解难分,观局的也指手画脚。紫芝道:“教我各处找不着,原来却在围棋一处。看这光景,大约也是要借点馨香之意。”只听蒋月辉道:“小春姐姐那匹马再连环起来,还了得。”董珠钿道:“不妨,小莺姐姐可以拿车拦他。”吕祥蓂道:“我的姐姐!你这话说的倒好,也不望马后看看!”谁知秦小春上了马,崔小莺果然拿车去拦。这里吕祥蓂连忙叫道:“小莺姐姐拦不得,有个马后炮哩!”话还未说完,秦小春随即用炮把车打了。崔小莺道:“人家还未走定,如何就吃去?拿来还我!”秦小春道:“你刚才明明走定,如何还要悔?”掌乘珠道:“小春姐姐把车还他罢。况且这棋小莺姐姐业已失势,你总是要赢的,也不在此一车。”紫芝道:“二位姐姐且慢夺车,听我说个笑话:一人去找朋友,乃至到了朋友家里,只见桌上摆着一盘象棋,对面两个坐儿,并不见人,这人不觉诧异,忽朝门后一望,谁知他那朋友同一位下棋的却在门后气喘嘘嘘夺车。”

李绿园(公元1707—1790年)的长篇小说《岐路灯》第十六回里也有一段象棋的描写:

(王)隆吉道:“药铺老梁相公丢下的那盘象棋呢?”范姑子道:“他丢在这里,又没人会下,只怕少了子儿。”隆吉道:“少两个,写上块瓦片儿。”希侨道:“贤弟奇想!棋子少了,瓦片儿就算了不成?”隆吉道:“算得了。”范姑子寻了一会,拿来。盛希侨笑道:“看来却不少。只是些木头片子,如何下他。也罢,谁下哩?”隆吉道:“大哥与表弟下。”

第二章 象棋 第十二节 象棋与古代民歌

明清时,象棋活动在民间蓬勃发展的情况不仅在当时文人撰写的小说中有明显的反映,而且在当时民间流行的民歌、山歌、杂曲、小调中可以得到证实。

明末杰出的通俗文学家冯梦龙,壮年时经常出入于歌楼酒馆。由于他有机会较为广泛地接触市民阶层,对民间和市民的生活非常熟悉。他采集当时盛行于歌楼妓院和市坊闾巷之间的时调小曲,编成《挂枝儿》和《山歌》两本民歌集子。其中就有反映当时民间象棋活动的时调小曲。

例如:《挂枝儿·咏部八卷》有一首题为《象棋》的情曲:

“闷来时,取过象棋来下。要你做士与象,得力当家。小卒儿向前行,休说回头话。须学车行直,莫似马行斜。若有他人阻隔了我思情也,我就炮儿般一会子打。”

曲调“挂枝儿”初时流行于我国北方,后传至南方,最后“则不问南北,不问男女,不分老幼良贱,人人习之,人人喜听之”。它在16世纪末风行一时,传唱极盛。此处所引《象棋》小曲,其具体创作年代虽已不可考,但可肯定地说,它是明万历后所流行的一首民间歌曲。曲词用天真的即兴比喻,女主人公对于丈夫的苦心规劝,以及那绝不容许丈夫见异思迁的语辞,所反映的完全是市民妇女阶层的思想,具有明显的时代和社会特征。

情歌是明代时调小曲所表现的主要内容。情歌的作者大都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富有特征的事物,通过比喻、象征、双关等表现手法,把情爱生活中人们的各种思想感情生动地描绘出来。由于明万历年间市民象棋特别兴盛,常被时调小曲的创作者们信手采集,谱成歌曲广为传唱,因此以象棋作喻体的情歌,颇为常见。冯梦龙所辑集的民歌集《山歌》卷六《杂歌四句》中也有咏《棋》两首:

“收了象棋着围棋,姐道我郎呀,你着着双关教我(冉阝)亨移,零了中间吃郎打子辘轳结,结来结去死还渠。”

“收了围棋下象棋,石炮当头须防两肋车,我只道你双马饮泉叉起个羊角士,罗道你一卒钻心教我难动移。”

以上二首咏棋的情曲,冯梦龙也收入他编辑的《黄山谜》中,曲词除个别稍不同外基本相同。曲词中一些象棋术语均系双关语。当头炮、两肋车、双马饮泉都是隐喻对方为了求爱向我方发起的主动进攻,而叉起羊角士则暗指我方的拒爱,一卒钻心是指我方筑起的拒爱防御体系被对方巧妙攻破,对方终于牢牢地占据了自己的心。这等于是通过这首象棋情曲隐隐约约地告诉对方:你的求爱已经成功。全曲运用双关性的象棋术语在男女双方之间传情达意,颇为有趣。如果不是男女双方均善象棋,了解象棋布局和残局杀法的术语的意义,绝创作不出这种歌曲。设想象棋不是在当时民间盛行,这类歌曲也决不会广为传唱,同时为一般市民所理解。

以上咏棋曲,充分反映江南吴语地区象棋在民间盛行的事实。

《山歌》卷七《私情杂体》中又有《象棋》情歌一首,歌词是:

“结识私情像象棋,棋逢敌手费心机。渠有当头石炮,我有士象支持;渠用卒儿掤进,我个马会邪(斜)移。姐道郎呀,你摊出子将军头要捉我做个塞杀将,小阿奴奴也有个踏车形势两逼车。”

这首山歌用下象棋比喻男女结识,各用心计,男方使出绝招,女方镇定自若,妙手解围。

清朝乾隆、嘉庆时期,无论南方或北方,象棋之风均很盛,一些民间文人以象棋为题材,编成民间小曲,广为传唱。例如:山东历城的华广生,在他所编的《白雪遗音》(刻于清道光八年)卷二中,有一首《马头调·下象棋》:

“打扫打扫堂前地,抹了抹桌子,排下了象棋。下棋的人个个都是有缘的,输了棋,千万莫要伤和气。你有炮来我有的是车,连环马,看你老将往哪里去?那时节,莫怪俺们无情意。”

这首民间小曲,所咏的似乎是民间棋馆,四方的人都可来此下象棋,这无疑是当时一些象棋迷的好去处。

第二章 象棋 第十三节 古代象棋的外传

从朝鲜象棋的棋局图看,它与象棋不同的是,将帅在开局以前置于九宫的中心,即俗称花心的位置。

<h3>(1)向日本传播</h3>

3.象、相可照田字过河,充作攻子。

关于日本将棋起源还有另一种说法。据900年以前日本的文献《言台记》记述,我国北宋时在民间流传的“大象戏”,在北宋当时就传入日本。因此,日本将棋联盟编写的《将棋入门》认为,关于日本将棋的确切史料,康治元年(公元1142年)从中国传去的“大象戏”,才是最可信的依据。也就是说,日本的将棋是由我国北宋时的“大象戏”改造而成的。

两宋时代,中日两国经济交往甚为密切。从日本地下发掘的中国古代铜钱达56万枚之多,包括唐代至明代,其中以北宋的钱币最多;北宋初日本名僧寂照曾来中国留学。从现存日本这种最古老的将棋的形制来考察,它跟北宋时程颢《咏象戏》诗中所反映的棋制相似。

<img src="p:///book/plate.pic/plate_171775_1.jpg" />

在日本发现的最古的将棋局图

日本现在流行的是中将棋,它是在小将棋的基础上稍加改造而成,棋局和棋子名称与将棋一样,只是每边加了一只飞车和一只角行。实际上,这种将棋是我国北宋末九九象棋的异体。我国北宋末南宋初定型的现代象棋,日本人称之为“金鹏”,这是受明代《金鹏谱》的影响,说明《金鹏谱》也传入了日本。

1.将帅除了照我国现代象棋的着法限定在九宫之内进退左右外,尚可按士的着法,斜走一格。

我国与朝鲜是友好邻邦,历代往来密切。我国的围棋是在南北朝以前传入朝鲜的。朝鲜新罗的棋艺家朴球在唐朝当过棋待诏。

朝鲜象棋又名高丽象棋。着法与我国现代象棋基本相同,但有四点不同:

2.开局以前,象和马的位置,可随意互换。

<img src="p:///book/plate.pic/plate_171775_2.jpg" />

缅甸古象棋局图

4.炮不能吃炮。炮隔子打子时,如中间隔了一炮,则不能产生打子及照将的效力。

<h3>(3)向南亚国家传播</h3>

中国古代象棋在向日本、朝鲜传播的同时,也向南亚国家传播。

目前在南亚一带国家,例如越南、泰国、缅甸、马来西亚、印尼有不少华侨和华裔爱下象棋。除了现代象棋以外,在这些国家里还流传过自己的古象棋。这类古象棋大都与中国古代象棋有着血缘关系。例如,从缅甸出土的古象棋局看,它与我国唐代的八八象棋十分类似。

<h3>(2)向朝鲜传播</h3>

第三章 古代其他棋戏 第一节 六博棋

六博棋是古代棋戏的一种,在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都非常盛行。这种棋由两人玩,双方各有六枚棋子。其中各有一枚相当于王的棋子叫“枭”,另有五枚相当于卒的棋子叫“散”。行棋在刻有曲道的盘局上进行,用投箸的方法决定行棋的步数。

据现代棋史学家的研究,这种古老的六博棋实际上是世界上一切有兵种盘局棋戏的鼻祖,诸如象棋、国际象棋、将棋等等有兵种的棋戏,都是由六博棋逐渐演变改革而成。

关于六博棋的产生年代可能还在春秋战国以前。《楚辞·招魂》中有一段话叙述六博棋的形制和比赛方法:

<span>菎蔽象棋,有六博些。

分曹并进,遒相迫些。

成枭而牟,呼五白些。</span>

第一句,说当时六博棋的棋制是由棋、局、箸三个部分组成。棋是在局盘上行走的象形棋子,由象牙制成,每方各六枚,一枭五散,故称六博。局就是棋盘,方形并有曲道。箸就是骰子。用竹子做成,长为六分。贵族人家用菎即玉来做装饰,以显其珍贵。棋子在局盘上行走,以投箸决定行棋的步数。

棋盘为木制,长38.5厘米,宽35厘米,棋盘的正面阴刻规矩纹,并用红漆绘出四个圆点。

第三句“成枭而牟,呼五白些”,说的是棋走到最后的关键时刻,当投箸投成“五白”,可以任意杀对方重要棋子而取得倍胜(牟),并迸发出胜利的呼声。

第二句,说的是行棋比赛的方法。由两人对局或两组联赛,方法是“投六箸,行六棋”。先投箸,后行棋,斗智又斗巧。行棋时要讲究技巧,相互攻逼,务使对方死棋。

棋子是骨质,共六枚,均为长方形。其中红色的一枚较大,长三厘米,宽1.4厘米,高1.8厘米,这就是枭棋。其余五枚较小,黑色,长2.5厘米,宽1.2厘米,高1.7厘米,这就是散卒。

秦和西汉的六博棋形制,基本上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六博棋形制一样。

湖北云梦曾发掘出战国末期的古墓,其中有战国时期的六博棋局。

箸有六根,由小竹管劈成两半爿,成弧形断面,长19.5厘米。

东汉时期六博棋形制有过一次革新,革新后的六博棋叫小博,而革新前的六博棋改称大博。大博与小博的主要区别在于箸的数量。大博有六箸,小博有二茕(琼)。茕、琼和箸的作用一样,是掷采用具。

东汉时期小博的着法,据《列子·说符第八》记述,由两人对坐,局盘分12道,两头当中名为水,用棋12枚,六白六黑。又用鱼二枚,置于水中。掷采用玉石,锐其头,四面钻眼。玩时两人互相先后掷采行棋。棋行到处即竖之,名为骁棋。即入水食鱼,也叫牵鱼。每牵一鱼,得二筹,每翻一鱼,得三筹,得六筹为大胜。

1972年河南灵宝的东汉墓中出土一套绿釉博棋俑。在一张坐榻上置长方盘,盘的半边摆着六根长条形算筹,另半边置方形博局。博局上每边有六枚方形棋子,中间有二枚圆的“鱼”。坐榻两旁跪坐二俑对局,形象逼真。

第三章 古代其他棋戏 第二节 塞戏

塞戏也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一种古代棋戏。它在六博棋之后产生,是在六博棋的基础上脱胎而出的。古代文献中常常博塞并称,例如:《庄子·骈拇篇》有“博塞以游”之句。塞戏与六博棋在棋盘和棋子方面几乎完全一样,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是在有无掷采上。六博棋有箸,以投箸行棋。塞戏没有箸、琼等类似骰子的棋具,行棋时不掷采。由于不掷采行棋,塞戏摆脱了侥幸靠运气取胜的成分。

塞在古书里又写作簺,汉代也叫格五。格五在汉代很盛,西汉王朝还专门设有“棋待诏”的官,授予善走格五的棋手。《汉书·吾丘寿王传》说吾丘寿王以善走格五而被召为棋待诏,《后汉书·梁冀传》说梁冀善走格五。格五的着法类似六博,只是不用箸,只用枭散的棋子,所以它与塞名异而实同。

关于塞戏的棋局,在西汉古墓中曾出土过两种稍为不同的形制。第一种,湖北云梦西汉古墓中出土,棋局长38厘米,宽36厘米,厚两厘米。正面白地规矩纹,与六博棋完全一样,唯一不同的是没有博箸。棋盘四周绘有红漆一道,背为素面,四个侧面用红漆绘有几何纹或植物纹图案。这可能是较早期的一种塞戏。第二种,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有彩绘木俑,棋盘为黑色彩底,棋局绘白色“规矩形”图案,与六博棋局图案略有不同。盘左一俑,由白黑两色绘画,穿着长袍,梳圆髻,盖须,右臂向前下方伸出,拇指、食指挟长方形的木棋子,正在举手行棋。盘右一俑与左俑形态大致相仿,右手放在膝上,左手举在胸前,正在凝视对方落子。

塞戏的棋子在汉代出土的棋局中见有龙虎两种形制。关于塞戏的形制和着法,汉代边韶的《塞赋》中有详细的介绍。

第三章 古代其他棋戏 第三节 弹棋

弹棋是西汉末始行的一种古代棋戏。至东汉时曾一度盛行。关于弹棋,《西京杂记》有记载,梁冀撰有《弹棋经》一卷,蔡邕有《弹棋赋》。

关于弹棋的玩法,据邯郸淳的《艺经》说,由两人对局,黑白棋子各六枚,先列棋相当,下呼上击之。棋局类似当时的蹴鞠球场,每方各六枚棋子,象征当时的六人足球制。

魏文帝非常喜欢弹棋,技艺很高,并写了一篇《弹棋赋》。从赋中“先纵二八”句,可知,三国时的弹棋,棋子由每方六枚增至八枚。到了唐代,弹棋仍很盛行,很多诗人都写过弹棋的诗篇,如杜甫、白居易、李贺、韦应物等都好弹棋。据柳宗元《序棋》说,唐代的弹棋,棋子的数量又有增加,由每方八枚增至12枚。双方棋子用红黑两种颜色加以区别。棋盘木制,中间部分隆起,一般为二尺见方,状如覆盆。其巅峰处为一小壶,四角微微隆起。《梦溪笔谈》说,大名开元寺的佛殿上有一石局,是唐代遗物。

到了宋代,也许是由于象棋的特别兴盛,弹棋突然销声匿迹,它的着法从此失传。

第三章 古代其他棋戏 第四节 双陆

中国古代棋戏中,还有一种叫“双陆”的盘局游戏曾经风行一时。这种古代棋戏在《大般涅槃经》中叫“波罗塞戏”。另外,还有“握槊”、“长行”的别名。

据北宋初晏殊的《类要》指明,双陆起源于天竺,即古代的印度,三国魏曹初年间传入中国,南北朝的梁、陈、魏、齐时期以及隋、唐之间非常盛行,相传有韦后与武三思打双陆,唐中宗点筹;杨贵妃与唐玄宗打双陆,将输放白鹦鹉乱局等故事,至今一直传为佳话。

<span>何处深春好,春到博弈家。

一先争破眼,六聚斗成花。

鼓应投壶子,兵冲象戏车。

弹棋局上事,最妙是长行。</span>

其中,“一先争破眼,六聚斗成花”指的是围棋;“兵冲象戏车”指的是象棋;“最妙是长行”指的就是双陆。

双陆的玩法很多,形制也各有异同。据宋洪遵《谱双》所收的双陆局有北双陆、广州双陆、大食(今阿拉伯)双陆、真腊(今柬埔寨)双陆、日本双陆等多种。

双陆由两人对局,棋子多数为每方15枚,也有12或16枚的。下棋时先投骰子。至于如何掷骰子行棋,唐李肇《国史补》说:“子有黄黑各十五,掷采之骰有二”,记载相当简略。但我国唐代时传到日本的双陆,其形制仍留在日本《双陆锦囊抄》中,其大意是:

这些双陆局,有些像象棋盘,但又不完全相同。棋子除日本双陆和真腊双陆是圆形棋子外,其他几种双陆均为立体棋子,约三寸多长,形似小棒槌,有点像国际象棋里的小卒。

双陆与象棋有相似之处,但亦有明显的区别。白居易的诗句就是最好的证明。

棋盘上下各12道。棋子黑白各15枚。黑棋自上左向右行,复由下右向左行;白棋由下左向右行,复由上右向左行。二人对坐,轮流掷骰子行棋。骰子有二枚,每枚上下左右前后六面标上<img class="inner" src="p:///book/plate.pic/plate_171779_2.jpg" /><img class="inner" src="p:///book/plate.pic/plate_171779_3.jpg" />的点子。如掷得<img class="inner" src="p:///book/plate.pic/plate_171779_4.jpg" />,掷者可在自己一方的棋子中,让一子走二步,一子走三步。同色(即同一方)的棋子,一道中可任意放数子。一道中如有二枚同色的棋子时,敌棋就不得再进入,已进入者可以从盘上取掉,取掉的棋子当对方下次掷骰时可以再入局。如掷骰后对方被取掉的棋子未能入局,则对方其它棋子均不能行。一方不能行棋时,即由对方掷骰行棋。如一方棋均进入最高的六道(黑方为下内六道,白方为上内六道),即为获胜。

双陆棋在宋、明两代尚有流传,《金瓶梅词话》和明唐寅的《谱双·序》都曾提及。但明代以后,大概是由于象棋的盛行,双陆在民间就不那么时兴了。现时人们对双陆棋的着法已不太清楚。不过,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中流行一种“十五子棋戏”,它的形制和着法与我国古代的双陆完全一样。

第三章 古代其他棋戏 第五节 七国象戏

司马光在北宋宝元初中进士,曾在宋仁宗、英宗、神宗三朝任官,哲宗时高太后临朝参政,他任八个月宰相。他自幼喜欢象棋,总觉得两人对局的象棋不过瘾,于是异想天开,把棋盘扩大为纵横19路,即利用围棋盘,并把对局的人数由二人增至七人。他自认为这样一改,可以玩得更热闹、更有味道。但是,他的改革最终以失败而告终,七国象戏并没有流行开来,只是由于他官大名大,因此他所作的《七国象戏图》流传下来了。南宋裴子喜曾为之刻印,元末陶宗仪也把它收入《说郛》之中。明高儒和清初钱曾等均藏有此谱,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长沙叶德辉还为之翻刻流传。

<img src="p:///book/plate.pic/plate_171780_1.jpg" />

七国象戏图

从司马光的《七国象戏》说明可知,他废去两只象,用偏(将)与裨(将)代之。他误认为象不产于中国,因此不可用于中国。他还废弃了两只车,认为车是将帅和偏裨所乘的,应避免重复。但他却另外增加了两只马(骑),以致每方有马(骑)四只。另外,司马光又把八个卒改为弓一、弩一、刀二和剑四,意思是八个卒持有不同的兵器。

(7)弓 直、斜行四路。

关于各种棋子的走法,大体上与当时北宋流行的两人象戏相仿。

(5)炮 直行无远近。前隔一棋可以击出,前无所隔,或前隔两棋以上,则不可击。这与现代象棋里炮的步法完全一样。不过,七国象戏里每方只有炮一门。

(1)将 直斜行无远近。这说明当时棋局中还没有九宫的设置,将的行动不受九宫的限制。

(10)剑 直行一路。

(6)行人 直、斜行无远近。不能役敌,敌也不能役。

七国象戏共用棋子120枚。其中周占中央一子,各国都不得侵犯。秦居西方,韩、楚居南方,魏、齐居东方,燕、赵居北方。七国各有17个棋子。其中将、偏、裨、炮、行人、弓、弩各一个,骑各四个,刀各二个,剑各四个。棋子的颜色分八种:周黄,秦白,楚赤,齐青,燕黑,韩丹,魏绿,赵紫。

根据人数不同,七国象戏有各种不同玩法。如有七人在坐,七人各相一国,如有六人,则秦与一国连衡;五人,则楚与一国合纵;四人,则齐与一国合纵;三人,则秦与二国连衡;或只由在坐的人各占一国,而其余的国空着。玩时,秦、楚、韩、齐、魏、赵、燕以次行棋。如棋已离原位,即不得再翻悔。不该走而误走棋的,要受罚。凡能擒得敌将者胜。虽未擒得敌将,获一国吏士超过10名者胜。一方所获吏士虽未满10,而另一方失去的吏士已超过10者,也负。最后,坐上获子最多者胜。负者罚饮酒,饮完酒后即敛棋出局。有擒得二将或获诸吏士满30者,称霸,于是诸国均得服从,都饮罚酒。

就象棋艺术而论,七国象戏并没有什么艺术价值,但可以借此推断司马光所在的时代的象棋形制。就这一点来说,它是一份宝贵的史料。

经过司马光的改革,每方棋子总数由16只增为17只。

(2)偏 直行无远近。偏行车步法,这与现代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的车完全一样。

(4)马(骑) 曲行四路,即直一斜三。司马光没有强调有无别马脚的限制,说明当时马的步法与现代国际象棋一样,没有别马脚的限制。

(3)裨 斜行无远近。裨行象步法,它与现代国际象棋里的象完全一样,说明当时北宋象棋的棋制还没有河界。

在七国象戏的说明里,最后谈到各种兵种棋子的交换比例。除将为最高统帅,其价值无法估量外,其余各子的交换比例是:一骑当弓、弩、刀、剑之二,炮当三,裨当四,偏当五。从这里可以看出七国象戏里各子的地位、威力和价值,除将以外,就是偏、裨、炮、马、卒,依次降低。

七国象戏是北宋司马光根据当时民间流行的两人对局的象戏进行改革而设计成的。它在当时虽然没有流行,但却流传到朝鲜和日本。

(8)弩 直、斜行五路。

第三章 古代其他棋戏 第六节 大象戏

大象戏是在北宋民间流行过的一种古代棋戏。它实际上是北宋时期象棋形制的一个变种。

北宋末的女词人李清照在她所撰的《打马图经·序》中说,大小象戏,弈棋,又仅可容二人。这里,大象戏的大与小象戏的小仅仅是相对而言的。正如我国传入日本的北宋“九九象棋”(棋盘为9×9方格组成)称“小将棋”,而另一种棋盘为纵九路横13路的象棋就称“大将棋”。我国北宋中叶后,除“七国象戏”与“广象戏”外,有“九九象棋”和棋盘为纵横11路的象棋。这后一种棋盘纵横11路的象棋就是“大象戏”。

宋晁补之撰《广象戏图》:象棋纵横11路,棋子32个,试以局纵横19路,棋子98个加以扩大。其新旧二位都和现代象棋的棋盘纵10路横九路的不同。古11路,盖兵卒相去中路三,今中二路,其第一路,炮居两旁,兵卒则居纵路的二、四、六、八、十,炮马士双方相对,炮无架,马旁行,士不出帷幄(九宫),三者具不启衅。

近人俞平伯在《秋荔亭墨要》中也拟有《广象戏图》。

这种棋制叫《广象戏图》不恰当,因为“广象戏”在晁补之的序中已指名为“纵横路19”,晁补之据纵横11路棋增广而得名,因此,俞平伯拟的“广象戏图”应改为“大象戏图”。另外,还有四点需说明一下。

<img src="p:///book/plate.pic/plate_171781_1.jpg" />

俞平伯拟《大象戏图》

(1)司马光的“七国象戏”与程颢的“九九象棋”,都废象而不用,但晁序中则说,“象,兽之雄也,故戏兵以象戏名之”。这说明大象戏中是有象的。

(2)在晁补之时代,各种文献中均未提及士这一种棋子。这说明当时“士”尚未出现,“士”的位置,是否由偏裨代入?

(3)司马光“七国象戏”中有一只炮。程颢“九九象戏”中无炮,说明炮的增减问题,当时尚未定型。“大象戏”之所以从“九九象棋”增至纵横11路,可能是每方各增加两个炮。

(4)八八象棋和九九象戏,都是在棋盘的方格上行棋,司马光的“七国象戏”、晁补之的“广象戏”却改为在线和线的交叉点上行棋。“大象戏”也是在线和线的交叉点上行棋,这是与我国的围棋形式统一起来的缘故。

第三章 古代其他棋戏 第七节 广象戏

“广象戏”是北宋晁补之根据当时民间流行的“大象戏”进行改革而创制的一种古代棋戏。

关于“广象戏”的棋图、着法和实例,晁补之在所著《广象戏》谱中加以记述。尽管“广象戏”在创制出来以后并未流行,但在南宋时尚有《广象戏》谱留存。南宋以后,广象戏的棋图失传。但是,宋郑樵《通志》说有《广象戏格》一卷,马端临《文献通考》也说有《广象戏图》一卷,可见“广象戏”原本有图有例,只是后来失传。现在流传下来的只有《广象戏·序》一篇,收入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杂艺术》中,从中可以知道广象戏创制的本意以及这种棋戏的形制和大概情况。

晁补之生于北宋仁宗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卒于徽宗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他自幼爱好象棋,常被那种“纵横出奇,愕然莫测”的象棋所吸引,长大成人后总觉得那种棋盘为纵横11路的“大象戏”还不够尽兴,于是就请了一些民间棋艺家,根据他的意图和兴趣,把棋局由纵横11路扩大到纵横19路,就是利用19路的围棋盘,同时把棋子由总数为32子扩大为98子,改名为“广象戏”。

广象戏的棋盘与七国象戏相同,都用围棋盘,纵横各19条直线,共361交叉点。棋子共98枚,即双方各49枚。但棋子的兵种以及双方开局以前棋子在棋盘上的摆法,因原谱失传而无法详知。据近人研究,棋子在棋盘上的摆法可能与七国象戏相类似。七国象戏里,每方各排依次是一、三、五、七子,最前方再加一排安置行人一子。广象戏里,开局以前的原始摆法可能是:靠近棋盘中央,每方最前一排各置一子,第二排各置三子,第三排各置五子,第四排各置七子,第五排各置九子,第六排各置11子,第七排也就是底线这一排各置13子。照这样摆法,棋盘中央区双方有缓冲地带为五个交叉点,每方底线左右两端各空出三个交叉点。各排棋子总数双方各为49子,但具体有那些兵种,在各排如何列阵,仍然是个未知数。

第三章 古代其他棋戏 第八节 蒙古象棋

唐末五代时,北方的辽国兴起,当时蒙古族各个部落多在辽国的管辖下。这时,我国唐末和北宋的八八象棋可能已在这一带流传开来。北宋时,宋辽对峙,古老的八八象棋经过不断革新,定型为现制象棋,采用纵九路横10路带有河界和九宫的棋盘,而在蒙古及我国边疆一带的古象棋却未必同时进行改革,正如日本现时的将棋仍保留我国北宋九九象棋的面目一样。12世纪末,铁木真被推为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国。蒙古象棋就世代相传下来。

据清初叶名澧《桥西杂记》记载,蒙古象棋的形制与我国唐宋间的八八象棋相似,同时与现代国际象棋大同小异。另外,清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常熟徐兰到过内蒙古,所撰《出塞诗》一卷,其中《塞上集唐六歌·蒙古棋》小序关于蒙古象棋的记述与叶名澧的《桥西杂记》相同。现把两人的记述转录如下:

局纵横九线,六十四,棋各十六枚:八卒、二车、二马、二象、一炮、一将,别朱墨。将居中之右,炮居中之左,上于将一罫,车、马、象左右列,卒横于前,此差同乎中国者也。其棋形而不字:将刻塔,崇象教也;象刻骆驼或熊,迤北无象也;多卒,人众以为强也;无士,不尚儒生也。棋不列于线而列于罫,置器于安也;马横于六罫,驼横行九罫,以驼疾于马也;满局可行,无河为界,所为随水草以为畜牧也;卒直行一罫至底,斜角食敌之在前者,去而复返,用同于车,嘉有功也。众棋还击一塔,无路可走,始为败北。

据此,清初的蒙古象棋与今国际象棋确实是大同小异,棋盘由64方格组成,棋子分红黑两色,每方各16子,也是六个兵种,每一兵种的棋子数量也与国际象棋相同,只是“后”改成了“炮”,“象”改成了“驼”。另外,原始位置的棋子摆法与国际象棋有点不同,那就是双方的将和炮的原始位置不是将对将,炮对炮,而是将对炮,炮对将。关于棋子的走法,马横行六罫,指的是马在日字形的六格中从一角曲行到对角,而驼横行九罫指的是驼在田字形的九格中从一角斜行到对角,这与现代国际象棋不同,但与古代国际象棋却是相同的。另外,卒直行一罫到底……去而复返,用同于车。这与现代国际象棋也有区别,蒙占象棋的卒子到达底线以后,是升变为车,而不是升变为后。

蒙古象棋的棋子为立体象形的,车、马各如其形,相当于象的驼刻成骆驼的样子,相当于后者刻成狮、虎的样子,兵卒除刻成摔跤、奏乐、读写或坐立骑等侍从外,也有刻成小狮、小虎的,但王则刻成头戴有翎的满式官帽的蒙族王公,作骑马、乘轿或坐堂等姿态。

<hr />

注释:

第三章 古代其他棋戏 第九节 藏棋

在我国西藏,自古以来就流行着一种类似围棋的棋类游戏,称“藏棋”。

藏棋又叫“多眼棋”、“多目戏”。它实际上是由古代围棋(17×17道围棋)逐步演变而成。它和围棋在着法和提子的规定方面基本一样。只是棋盘纵横各17道线路。另外,对局以前,要在棋盘上预先按固定的交叉位置,各放置六枚棋子,称为“座子”。除此之外,两者便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了。

在群峰叠嶂的喜马拉雅高原,能有和围棋如此类似的棋类游戏,这自然引起棋史学家的兴趣。藏棋是怎样在高原上落户和发展的?它和围棋有着什么样的渊源关系?

关于藏棋的起源大致有以下四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在汉代,由居住在四川、青海一带的羌族同胞传入西藏;第二种说法是由古印度随着佛教文化于汉朝前后传入西藏;第三种说法是由西藏人民自己发明的;第四种说法是在三国时期由诸葛亮带入云南,又从云南传入西藏。这几种说法以第一种和第四种的可能性较大。据说诸葛亮在云南时,为了增加围棋的趣味性,在弈法上,曾在原来只有四个“座子”的基础上,增加成12个“座子”。另外,他还根据云南少数民族在生活中、劳动中有“对歌”的习俗,人们好以歌唱形式进行“舌战”,而规定了下棋时双方也必须进行“舌战”,以锻炼各自的口才,培养思维的灵敏性,增强弈棋的趣味性。不管这一说法是否真实,但在西藏一些地区,确实有下棋时必须同时“舌战”的习俗。

藏棋在古代时大多在藏族上层统治阶级中流行。现时在西藏还有人下这种棋。另外,藏棋在与我国接壤的尼泊尔、锡金、不丹等国也有流传。

附录 图辅文图片

<img src="p:///book/plate.pic/plate_171785_8.jpg" />

元代玛脑围棋子

<img src="p:///book/plate.pic/plate_171785_6.jpg" />

福建泉州出土的南宋木质古象棋子

<img src="p:///book/plate.pic/plate_171785_2.jpg" />

五代对局图壁画(甘肃省安西县榆林窟第30窟)

<img src="p:///book/plate.pic/plate_171785_5.jpg" />

福建泉州出土的南宋木质古象棋



免责:该文章采集于网络,相关权利归相关人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更多文章: 1024社区 xp102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