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名字别号 - xp1024.com
《中国人的名字别号》


第一章 取名的演变 第一节 小名和大名

据《礼记·内则》说,周代的贵族之家,生下男孩之后,满三个月时,由父亲给起名。发展到后世,给婴儿起名不再局限满三个月,也不一定得由父亲起,也可能是祖父,还可能是母亲或祖母。这个名因为是幼儿时期起的,所以叫作小名,也叫乳名,某些地区还有叫奶名的。顾名思义,那就是小时候的名字,形象点说,就是吃奶时候的名字。后世尚文,追求典雅,小名在书面上便称“小字”。

从先秦文献看,那时无小名这一说。没有小名,也就无从说大名。那时大约是一次性命名。许多贵族的名字,有的很俗。如鲁成公名黑肱〔gong工〕,晋文公名重耳,齐桓公名小白,郑庄公名寤〔wu务〕生,陈宣公名杵〔chu楚〕臼,晋成公名黑臀,这都像后世的小名。但是齐桓公对周天子的使者自称“小白”(《左传·僖公九年》),晋文公对天子使臣也自称“重耳”(《左传·僖公二八年》),史书上也不曾说他们后来又叫什么名,可见都只有一个名字。

人的名字分大小,大约是起于秦汉之际。《史记·高祖本纪》说汉高祖“姓刘氏,字季。”司马贞《索隐》说:“按:汉高祖长兄名伯,次名仲,不见别名,则‘季’亦名也。故项岱云:‘高祖小字季,即位易名邦。’”看来项岱说得有道理。两个哥哥一名伯,一名仲,“季”怎么会成了字呢?这显然是富贵之后嫌“小三”(或者应是“小四”,上边还许有个哥哥叫“叔”)不雅,遂也仿效贵族男子另起名叫“邦”,以“季”作了字。好在先秦的贵族也有以行第字眼作字的,这样做也颇顺理成章。只有大文学家司马相如的传中明确记载说,小时候“其亲名之曰犬子”,长大之后“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这应是有关小名的最早记载。至于说,小名怎么起得这么丑,《索隐》引孟康的话解释说:“爱而字之也。”这种命名的文化心态,一直延续到今天。做父母的为了表示对子女的亲昵,小名常是故意起丑的、俗的,如狗蛋、铁蛋、阿狗、阿牛。为了求长命百岁,还有叫“狗剩”的。意思是:狗吃不了剩下的。

汉末三国时代,许多名人都有小名。如曹操小名阿瞒,刘备的儿子、后主刘禅小名阿斗。魏晋以来,文人雅士们还喜欢称小名,这集中表现在东晋。当时士大夫以真率、放诞为高,所以才出现称小名的风气。这在后世则行不通。别说对成年人称小名,就是稍大一点的孩子,当着他的同学、朋友呼叫他的小名,恐怕都会令其感到害臊,甚至不悦。有些出身寒微的人,就只有一个小名,发迹之后嫌小名不雅,都设法改掉。像南朝的张敬儿,原叫苟儿(就是狗儿),富贵之后在“苟”旁加个文,成了“敬”。马仙琕原名仙婢,富贵后改婢作“琕”。小名只能行于家庭,用于幼年时期,长大之后用小名就不适宜了。

旧时人到了入学年龄,要另起个名对外。如就小名而言,它就叫大名;倘就读书而言,它就叫学名;再就写入官府户籍、纳粮当差而言,它就叫官名;假如读书科考中了举,会了进士,做了官,还叫官印,也叫官讳。所以旧时“官印”、“官讳”就成了对他人名字的敬称。

有了大名之后,小名就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尤其是娶妻生子之后,小名就讳莫如深,有些神秘起来,就是父母也往往改用其他代称了,如:老大,老二,等等。

在封建社会,一般女子都只有一个名,就是小名。这个名是不轻易对人说的。等到出嫁之后,这个名在婆家就“保密”了。这就是京剧《贩马记》中,赵宠和李桂枝成婚数月还不知道夫人叫什么名字的原因。当赵宠为夫人写伸冤状子时,问她叫什么名字,她却羞答答地不肯说出。今天的青年人,是很难理解这一点的。《聊斋志异·白于玉》中吴梦仙不知道养母的名字,《五通》中龙女斥责女奴当着金生面喊出她的小字,中有一组写闺情的词,其中有一首《忆汉月·咏美人小字》,都是反映这一情况的。

第一章 取名的演变 第二节 单名和双名

先秦时代的人,有的是单名,有的是双名,但总的来说,还是单名多,双名少。就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来说,几乎都是单名。《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共列出77人,双名者只寥寥数名。两汉魏晋还是单名占明显优势。南北朝双名稍多一些,到了唐宋则渐占优势。清代的文人士大夫,双名似乎要占绝对优势了。

人名之所以由单名向双名转化,是命名取字复杂化的一种表现。促使双名化的原因,大约有下列几点:

第一,单名不易表现思想愿望。如颜回、苏秦、刘邦、周瑜,表达不出一个完整的意思,不如郑当时、杜延年、于定国、檀道济、王镇恶等,能将志向、抱负和愿望,充分表达出来。

第二,越到后来命名取字方式越复杂,取材越广泛,如引用经书,使用典故,袭用古人名字,单名不及双名方便。

第三,人们想通过名字把血缘关系和行辈序列表现出来的观念逐渐强化,出现了行辈区别字;同一辈分的人共用一个行辈标志字,另外再选一个代表自己的字,这便形成了双名格局。

第一章 取名的演变 第三节 行辈字的形成

先秦人的名字,弟兄之间杂乱无章,看不出他们的关系。《左传·文公十一年》记狄人伐鲁时,顺便提到长狄侨如的三个弟弟焚如、荣如和简如,兄弟四人名字都缀一个“如”字,这在春秋时代,实属罕见。两汉时代的人名,也还是那么散乱。刘邦八个儿子,除惠帝刘盈之和文帝刘恒之而外,其他六人是刘肥、刘如意、刘长、刘友、刘恢和刘建。惠帝和文帝的名字,一看便可断定必有亲属关系,其他六人则无从猜测。东汉末刘表的两个儿子,一叫刘琦,一叫刘琮〔g从〕,顾炎武说是“单名以偏旁为排行,始见于刘琦、刘琮”(卷二三)。稍后则有应玚〔yang羊〕、应璩〔qu渠〕弟兄也以偏旁字表示行第。此外,魏晋之际无新发现。不过司马懿弟兄八人,名虽没有排行标志,但字却都共缀一个“达”字。如:伯达、仲达、叔达、季达、显达、惠达、雅达、幼达。应该说这也是一种行辈关系的体现。

晋以后,这种行辈意识显著加强。如齐武帝的17个儿子,名都嵌一个“子”字,字都用一个“云”字。如:萧子良字云英,萧子卿字云长,萧子响字云音,萧子敬字云端……又如武帝之弟萧嶷的六个儿子,名也都嵌一个“子”字,但字则一律用个“景”字,以表示与武帝之子同辈不同父,是从兄弟。如:萧子廉字景蔼,萧子云字景乔,萧子显字景阳,等等。梁萧宏的儿子们,名都用一个“正”字,字都用一个“公”字:萧正仁字公业,萧正立字公山,萧正表字公仪……

这种一家一户的行辈意识,发展到后世,就变成了一个氏族的全体意识。凡是同一祖先的族姓,便共同制订出若干个好的字儿,排定顺序,依次使用。这样,同族同辈的人都有一个“共名”(行辈区别字),又各有自己的专名,只要一看这个行辈区别字,便可知他是哪一代,同一族姓的人就井然有序地呈现出来。

使用行辈字最为典型、延续时间最久的,莫如山东曲阜孔子的后裔。因为颜子、孟子和曾子对孔子学说的发扬光大,起了特殊作用,元代特为孔、颜、孟三家后裔在曲阜设立学馆,明代又增加曾氏,成为“四氏学”。这三家的后裔特准和孔氏共用统一的行辈字。所以孔、孟、颜、曾四氏的子子孙孙的世系,数百年来一直有条不紊地排列下来。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有了共同的族姓行辈字,仍然能够表现血缘关系的远近亲疏。如同父兄弟或同祖兄弟,可以用同一偏旁的字为名;也可拆用一个成语,如:“河清海晏”,“凤鸣岐山”;也可拆用一句经文,如:“元亨利贞”(《易·乾卦》),“温良恭俭让”(《论语·学而》)。

<hr />

注释:

第一章 取名的演变 第四节 因姓取名

所谓“因姓取名”,就是借助姓氏的代表字所具有的语词义,取个名与之组成词、词组或短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也就是连姓成文。

中国人的姓氏虽是用一个个不同形体的汉字来表示的,但这一个个不同形体的汉字,却不是专为这些姓氏“服务”的,它们还是诸多汉语词的载体。也就是说,这些用作姓氏的汉字,不仅有姓氏义,还具有其语词义。譬如“张”字,除了姓氏义外,起码还有这样一些常用义:安上弓弦;使闭合的东西展开;扩大;陈设;看,望;等等。如果用它组成连姓成文的名字,便可能出现:张琴弦、张乐弦;张翼飞、张翼鹏;张其功、张其名;张礼乐、张燕会(燕,同“宴”);张景致、张美景,等等。

这种命名方式始自何时,已难稽考。依清人顾炎武说,似乎起于唐。他在卷二三引了自唐至辽的几个伶人名,如唐黄幡绰、云朝霞,五代的敬新磨,辽代的罗衣轻。在引五代靖边庭时,并引《通鉴》胡三省〔xing醒〕注说:“靖,姓也。优伶之名,与姓通取一义,所以为谑也。”正因为伶人取这种连姓成文的名字是为了博取君王笑乐的,士大夫才不愿仿效,所以顾炎武才慨叹道:“以士大夫而效伶人之命名,则自嘉靖以来然矣!”

其实,这种命名方式出现的还要早一些。例如《后汉书·方术传·华佗》已载有鲁女生,唐虞,南朝宋有垣护之,梁有周盘龙,后梁还有马称心,北魏有封敕文(封好皇帝诏书),北齐有高尚士,隋有常得志,而唐代诗人元结的祖父名亨,字利贞,姓氏、名、字用了《易·乾卦》整句彖辞“元亨利贞”,这岂不都是因姓取名吗?所不同者,只不过少些“镜子新磨”(敬新磨)、“罗衣轻柔”(罗衣轻)的轻佻戏谑意味罢了。

到了宋代,士大夫以此方式命名的就多了起来,但都庄重严肃,且多利用各种文献。举几例如下:

齐闻韶

《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万人杰

《孟子·公孙丑上》“俊杰在位”汉赵岐注:“俊,美才出众者也;万人者称杰。”

葛天民

陶潜《五柳先生传》:“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毕从周

《论语·八佾〔yi艺〕》:“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连姓成文为“全从周代”。

就是不用经史典故的,也没有俳〔pai排〕优的诙谐习气。如江万里、陈嘉言、陈至道等。

以单名连姓成文的名字也极多。如:周南、洪福、严肃、严实、周密、高谈、白珪、梁栋……

金元仍继此风。如张汝翼(“展开你的翅膀”),元好问(语本《书·仲虺〔hui悔〕之诰》“好问则裕”,连姓为文则成了“元本好问”)。

确实像顾炎武所批评的那样,明自嘉靖起,连姓取名成风。其中有雅驯的,有通俗易晓的,有粗鄙的,也有像优伶的。举例如下。

吕调阳

周兴嗣《千字文》:“律吕调阳。”

张四维

《管子·牧民》:“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此正面应用。

席上珍

《礼记·儒行》:“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

龙在田

《易·乾卦》:“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温如玉

《诗·秦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马逢皋

《列子·说符》载,伯乐荐九方皋为秦穆公相马。皋遗形取神,果得良马。以马遇九方皋喻愿得明主赏识。

有的因姓取名者,虽也引经据典,但其格调却与优伶相似。如:

线补衮〔gun滚〕

《诗·大雅·烝民》:“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衮,天子的礼服。以线补缀天子之服,喻为天子纠正得失,拾遗补阙。

马足轻

王维《观猎》诗:“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还有不用典的,如:满朝荐、黎民安、黄河水、湛如水、从所向、莫如忠,都和靖边庭、罗衣轻、翟院深(宋代优伶)相去无几。

也还有些粗鄙的,如猛如虎、虎大威。好在他们都是武人,名与人倒也相称。

清承明代遗风,仍有因姓取名的,尤多见于清代早期。这可能因为这些人是由明入清,名字由上代带来的,如石孕玉、万斯年(取义《诗·大雅·下武》“于万斯年”)、马负图(取义“龙马负图”的古代传说)、慕天颜等,都是如此。康熙以后,此风虽稍杀,但仍有石韫玉、池生春(取义谢灵运《登池上楼》诗“池塘生春草”)、万斛泉之类的名字;甚至还有名与字都连姓成文的,如名黄金台,字鹤楼。黄金台和黄鹤楼都是古建筑名,在这之前,还未发现过。

因姓取名既然能组成一个完整的意思,所以在某个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也可能闹误会或笑话。陆游在《老学庵笔记》卷七曾记述过这样一则时事笑话:

近岁有岭南监司但中庸……一日朝士同观报状,见岭南郡守以不法被勘,朝旨“令但中庸根勘”。有一人辄叹曰:“此郡守必是权贵所主。”问:“何以知之?”曰:“若是孤寒,必须痛治,此乃‘令但中庸根勘’,即有力可知。”同座者无不掩口。其人悻然作色曰:“拙直宜为诸公所笑!”竟不悟而去。

这位自命“拙直”的朝士,把“但中庸根勘”理解为“只可不偏不倚地根究”,不曾想到“但中庸”乃是一个人,只能被同僚们视为冬烘先生了。

既然名和姓连在一起,能表达一个比较复杂而完整的意思,那么在某个语言环境中,就有可能会引起人们的某种反应,时间、场合和接受人物不同,其反应结果亦异。在封建社会中,不少人有的因为名字招了祸,但也有却由此而得了福,这全靠机缘凑巧。这种事,自唐宋以来,史不绝书。远的就不去讲了,只举几个清代的例子,就可概见其他了。

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己酉科殿试时,有一个叫胡长龄的人,在进呈的10本卷子中,他在最末。但当乾隆皇帝看到卷子上“胡长龄”三字时,却不禁欣喜地说:“胡人乃长龄耶!”于是把他提到第一名,“钦点”为状元。原来当时的乾隆皇帝已年近八旬,这之前就已自号“古希天子”,何况又以为文治武功震烁古今,足可超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此时真可谓踌躇满志,别无他求,“所不足者惟寿耳”了。恰在此时看到胡长龄这个名字,以为这是预示他长生不老,于是连“胡”字也不忌讳了,竟自承认是胡人,来应这个吉兆。这是胡长龄做梦也不曾想到的。胡长龄这个人,品德还不错,会试虽出自权相和珅门下,但他并不阿附和珅,所以很为后来的嘉庆皇帝所器重。

有的名字取义原不错,但遇上神经过敏,多忌讳,爱挑剔的人,就难免不节外生枝,变生不测。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戊辰科殿试时,有一位叫王国均的人,本已列在前十名中,那位临朝听政的孝钦太后(就是后来祸国殃民的慈禧太后)以为“王国均”听起来像“亡国君”,很不高兴,便把他降在三甲,做了“榜下知县”,潦倒一生。王国均的名字取自《诗·小雅·节南山》“秉国之均,四方是维”,是非常冠冕堂皇的,然而处在国势已衰,朝政日非的晚清,又遇上个心理状态不健康、多疑忌的太后,竟把前程给断送了。这算一个连姓取名的悲剧吧。

20世纪初,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因为名字吉祥而中状元的故事。

慈禧太后想于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举办70大庆,为了增添吉庆热烈气氛,先一年(1903年)举行一次恩科会试,次年的常科会试,也作恩科举行。这样便“猗与盛哉”了。1903年恩科取中的状元名叫王寿彭。榜发后,好事者便议论道:“‘王寿彭’三字,意思是说,君王之寿可与活了800岁的彭祖一样。这应了太后70大寿的景儿,老佛爷一高兴,于是钦点他为头名状元。”其实,此事“事出有因,查无实据”,多是揣测、分析出来的。不过这种奇闻是不胫而走的,人们几乎都认为王寿彭是因名字好才中了状元的。这位状元公即使浑身是口,恐也难以辩白清楚,只能徒唤奈何了。

因姓取名这种方式,从北齐的颜之推,到清初的几位大学者,无不持否定态度,然而它还是被推广开了。尤其是早期白话小说,人物的名字,不少是用这一方法取的;尤多用谐音。譬如中有两个对全书故事情节的发展,起着起、承、转、合和穿插过渡作用的人物,一个叫甄士隐,一个叫贾雨村。甄名费字士隐,意即真的废掉,事亦隐去,也就是把真事掩藏起来。贾名化,字时飞,别号雨村,意即假话,事非,语言亦“村”。曹雪芹在开宗明义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解说道:

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说此“石头记”一书也,故曰“甄士隐”云云。

又道:

我虽不学无文,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来,亦可使闺阁昭传……故曰“贾雨村”云云。

从“三言”、“二拍”到明清之际的才子佳人小说,如、《玉支矶》等,从、到晚清的谴责小说,如、等,几乎随处可见这种因姓取名的例子。小说作者之所以乐用此法给人物命名,因为它可以寓意,如贾雨村、甄士隐;它可以评品人物,如卜成仁、卜世仁;它可暗示故事情节,如霍启、霍士端……它简直成了一种辅助性的表达手段。

如此看来,因姓取名也未可轻易否定。今时从事文学艺术活动的人,不是还有因姓取名的吗?应该注意的是:要严肃,不要油滑庸俗;尤其要仔细斟酌自己的姓能同哪些词谐音,不然的话,即使你不愿因姓取名,说不定也会起出像小说中连姓成文的名字来。

<hr />

注释:

第二章 字的由来 第一节 为什么取字

周代贵族男子,20岁算成年。年满20岁,要举行加冠仪式。就是将垂发束起来,挽在头顶,戴上冠,用簪把冠和发髻〔ji继〕固定在一起,然后由通过占卜选定的加冠嘉宾根据他名儿的含义,给起一个字,自此以后,就列入“丈夫”行列了。这就是《礼记·曲礼上》说的“男子二十冠而字”和《穀梁传·文公十二年》说的“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

为什么男子成年要“冠而字”呢?因为名儿是父亲起的,是幼年用的;长大成人了,别人不宜呼叫他的名儿,所以得另取字。《礼记·冠义》说:“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仪礼·士冠礼》则说:“冠而字之,敬其名也。”

另外还有一层原因。周人有避讳的习俗,人死之后,为了对他表示尊敬,就不再称他的名儿,这叫作“以讳事神”(《左传·桓公六年》)。为长远计,所以成年之后,就“敬名称字”了。

然而《礼记·冠义》还说,已冠而字,“而后可以为人;可以为人,而后可以治人”。原来这“冠而字”并不仅仅为“敬名称字”,还有深意存焉。它是贵族阶层中,对一个成年男性承认并接纳为正式成员的一种表示,自此之后,便可以让他“治人”。难怪周人把冠礼看得如此庄重,把它当作是“礼之始”呢!

时移世易,发展到后代,世卿世禄制不复存在了,取字的深层次含义被过滤去了。人们取字,只是为了参与社会交际,所以也用不着隆重地举行冠礼了。汉以来,皇太子还有举行冠礼的,还可依稀看到点“治人”的影子,而士大夫阶层很少有这样循古的了。我们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可以看到,起码由唐代起,连知书达礼的人家,对举行冠礼取字一事,都颇感不合时宜了。

取字原属贵族阶层的特权,后来扩展为知识阶层的事,而一般下层劳动人民还不得“染指”。宋代还不准下层社会的人取字。到了明清时代,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几乎无人无字。尽管也遭到文人士大夫们的抨击和嘲讽,但取字的习俗,还是被普遍推广开来。

先秦时代,字是举行冠礼时,由选定的嘉宾给起,后世不举行冠礼了,字则改由父祖、老师,或请其他通文墨的人给起,而且也不一定都到了成年才起,很可能是小名、大名和字一同起下的。当然,也有长成人之后,才请人起字的。有不少文章大家的文集中,常有“字说”这类题目的文章,这都是代人取字的“内容简介”,或者叫“取字说明书”。

上古的贵族女子,原本也起字。《礼记·曲礼上》说:“女子许嫁,笄〔ji机〕而字。”就是说,当女子成年许配人家时,把垂发挽在头顶,用笄别住,并给她取字。这一礼制,秦汉以后没承袭下来。虽然上层妇女中,有的也既有名,又有字,但不一定是“许嫁笄而字”。广大女性一般自幼至成年,就只有一个小名(闺名)。不过,这一礼制虽未推行开来,但在汉语中却留下了许多成语。如说女子已有婆家,叫作“已字”,“已字人”;没找婆家,则称“待字闺中”,“未字人”,“未字”。

第二章 字的由来 第二节 字和名的关系

字是从名儿上派生出的,它对名儿有表述、阐明的作用,所以又叫“表字”;所解释的是名儿的性质和含义,所以也叫“表德”。正因为字和名儿在意义上有这样密切的联系,所以《白虎通·姓名》才说:“或傍其名而为之字者,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如何“傍名为字”,还须举例说明。例如:

颜回字渊

《说文解字·口部》:“回,转也。”《水部》:“渊,回水也。”一为水洄流旋转,一为旋转流动之深水,二者义相类,所以相应。

曾参字子舆

参(旧读shen),借作“骖”〔餐〕。古代一车套三匹马叫“骖”,驾车马在两侧者也叫“骖”。舆为车。名参字子舆是因马而及车。

诸葛亮字孔明

明、亮同义,所以二者相协。孔,极,很。孔明,犹言极明亮。

庞统字士元

《说文解字·系部》:“统,纪也。”段玉裁注引《公羊传》何注:“统,始也。”《一部》:“元,始也。”统、元同义,故二者相协。士,男子美称。

任何一种事物都是多方面的,它可以从这一角度观察,也可从另一角度观察,角度不同,所见也会不同。“傍名为字”也是如此,可以取这一角度,也可取另一角度,这要依命名取字者的意向而定。譬如宋代大文豪苏轼,字子瞻。他为什么这样取字呢?我们且看他父亲苏洵在《名二子说》一文中的解释: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福祸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嘉祐集》)

古代车厢前面的一块横木叫“轼”。其作用有二:人端坐车中面向前方,可做扶手;在车中行礼时,可双手凭轼,俯首示敬。如果名“轼”,字可以叫“子车”,也可叫“子敬”,还可叫“仲礼”(苏轼行二,一字和仲。即是取《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文义与“轼”相应)。但苏洵着眼点不在此,而是看重了“轼”在车的整体上的外观作用,如同君子除有内在之美而外,还要“尊其瞻视”,兼有外在的美,于是将苏轼的字改为子瞻,让他谨记:“惧汝之不外饰也!”重瞻视,即是讲威仪,也就是讲礼仪,仍与凭轼行礼相关联,但比字“和仲”的蕴涵丰富多了,也深邃多了。

至于苏辙字子由,原本也很简单。辙为车行之迹,又示人是车的必由之路,故以“由”应“辙”。但苏洵从车辙上悟到了一个哲理:车辙既然不以指示给车以必由之路而居功,自然也就不会因车翻马毙而受过。享其福者亦必受其祸。他让幼子名辙字子由,是想要儿子明白老子祸福相倚这个深刻道理。

字必须“傍名为之”,使二者有意义上的联系,否则就不成其“表字”,因为它无“德”可“表”了。

不过,先秦时代有以伯、仲、叔、季等行第区别字当作字的,它虽与名儿无意义联系,但情有可原。因为周人曾有“五十以伯仲”的称呼。称伯仲也是为了敬其名,所以就当作字了。这是变格,不足为训。后世此格不行。唐代人虽盛行称行第,但这与字无关。

第二章 字的由来 第三节 字的基本格式

《仪礼·士冠礼》谈到字的格式时,是这样说的:

伯某父。仲、叔、季,唯其所当。

这个典范格式是,先出其人在弟兄中的排行次序的字眼,再列和名儿相配的“表字”,最后缀上一个男性最美好的称呼字眼“父”。举个常见的例子印证一下。如孔夫子名丘,字叫仲尼父。为什么这样?因为其父母祷于鲁国的尼丘山才生下孔子,所以名“丘”字“尼”以记其事。孔子只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字叫孟皮。孔子行二,所以行第字用了一个“仲”。如果父母就生他一人的话,行第字就用不着了。这一格式在先秦常见。如孔子的先祖中,有名何字弗父的,有名周字宋父的,有名嘉字孔父的。孔子是殷人之后,本姓子,孔作氏,就是从这位孔父来的。

“伯某父”这一取字格式,在春秋时代最为流行。但为了方便,使用时多有省略。其格式有二:

(1)“某父”式:鲁国开国君为周公之长子,字叫伯禽父,《左传·昭公十二年》称为禽父,鲁公子仲庆父,《左传·庄公八年》称为庆父。孔子字仲尼父,鲁哀公称之为尼父。其他如鲁公子益师之称众父,公子翚〔hui挥〕之称羽父,公敛阳之称公敛处父,中行桓子之称荀林父,等等,都是省去行第字眼,只称“某父”。

(2)“伯某”式:伯禽父又称伯禽,除见于《左传·定公四年》外,文献古籍中多用此称。周之内史叔兴父,《左传·僖公十六年》又称之为叔兴。孔子除《哀公十六年》鲁哀公称之为尼父外,其他处皆称为仲尼,记述各方面人士谈论孔子时,也是多称为仲尼。

以上二者皆是称字的方式,而非取字的方式,但对后世取字却产生了影响。“某父”式颇为博雅好古的文士所采用,尤多见于宋代。如孔文仲字经父,孔武仲字平父,孔平仲字义甫(父),刘敞字原父,刘攽字贡父,洪刍字驹父,洪朋字龟父,等等。“伯某”式后世取字仿效尤广,仅就《三国志》所见,就不可胜数了。如:孙策字伯符,孙权字仲谋,陆逊字伯言,姜维字伯约,马超字孟起,马良字季常,马谡字幼常,许褚字仲康,郭淮字伯济,程昱字仲德,嵇康字叔夜……

至于那个“伯某父”的典范取字格式,后世取字虽未袭用,但于著作、作品或某种庄重场合署名时,却还是要启用的。譬如明人魏学洢〔yi衣〕在《核舟记》记述微雕艺人在舟的背面这样刻道:

<em>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em>

这“叔远甫”就是仿“伯某父”,也就是“叔远父”。汉代时嫌这个“父”字太刺眼,改用“甫”。虽然“父”作表字缀饰时也读作第三声,和“甫”一样,可是后代人还是少用,只有某些爱仿古的人还偶而使用。这样倒给汉语中添了一个礼貌用语。朋友初次相识,彼此先问:“贵姓?”得到对方回答后,接着便问:“台甫?”这“台甫”的意思就是“尊字”,或是“您的字”。

“伯某父”这一取字的典范格式,在先秦不但适用于贵族男子,也适用于贵族女子,所不同的是,女子要将“父”改作“母”,并于行第字眼后列出姓。如春秋时代的铜器铸公簠〔fu府〕铭文上有“孟妊车母”,干氏叔子盘上有“中(仲)姬客母”。其中“孟”“中(仲)”表行第,“妊”、“姬”是姓。其所以标姓,是因为先秦很强调“同姓不婚”,担心同姓相婚,“其生不繁”,于是形成了“男子重氏(只有贵族才有氏),女子重姓”的风气。这一习俗一直延续到后代,张姓女子嫁到王家便称王张氏,李姓女子嫁给赵家便称赵李氏;名可以不列,姓不能不标。除于行第字后列姓而外,还有于行第字前列国名的。如齐侯匜〔yi仪〕上有虢〔guo国〕孟姬良母。女性名字前之所以列国名,当是礼俗如此。譬如鲁昭公娶了吴国女子,为避免受同姓相婚之讥,便管这位吴国夫人叫吴孟子,让她像宋国女子一样(宋为子姓),而不敢叫吴孟姬。

先秦贵族女性取字格式,《仪礼》、《礼记》皆未载,这是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通过对金文的研究之后才揭示出来的。因为发现得较晚,对后世女性也就谈不上什么影响了。

在先秦时代,另一通行的取字格式,是在“表字”前加修饰字眼“子”。子为男子美称。孔子诸弟子的字,有不少是采用这一格式的。如:陈亢字子禽,南宫(辶昏)〔kuo括〕字子容,卜商字子夏,言偃字子游,端木赐字子贡,颛〔zhuan专〕孙师字子张,仲由字子路,等等。这一格式,在后世颇为流行。如汉代张良字子房,苏武字子卿,三国赵云字子龙,诸葛瑾字子瑜,唐杜甫字子美,柳宗元字子厚,等等。

先秦还有不加任何修饰字眼的一个字儿的字。如公子巩字石,申党字周,公子务人字为,白丹字圭,屈平字原。这其中也可能原本有“子”而可以省去的。例如颜回,只称颜渊,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却颜子渊、颜渊并用。不过后代却一度用过一个字儿的字,如项籍字羽,陈胜字涉。汉以后逐渐少见。唐代又一度出现,如房玄龄字乔,颜师古字籀〔zhou昼〕。

自汉代起,不少人有将“子”置于表字之后的。这种格式似是摹仿先秦各国卿大夫谥号,如季康子、赵宣子、赵简子等。汉人将“子”置于表字后的,如朱买臣字翁子,白光字少子,张禹字长子,陈遂字长子,王崇字少子,东汉张衡字平子。魏晋以来仍有采用这一格式的。如晋司马道子字道子,唐吴道玄字道子。

后世还有将表行第的字当作后缀的。这大概也是仿效春秋时代对已故之卿大夫谥字并称的格式。如齐国田完称田敬仲,齐桓公之相管夷吾称管敬仲,鲁大夫臧孙辰称臧文仲,臧孙达称臧哀伯。这敬、文、哀都是谥,仲、伯一向皆以为是字,不过也可能是行第。周人习惯于50以后称伯仲,人们以称行第为敬,于是就认为是字了。秦汉以后的人,将伯、仲、叔、季等字置于后,则无疑是表行第。如西汉翟义字文仲,史丹字君仲,三国王象字羲伯,何晏字平叔,李密字令伯,杜恕字务伯,等等。

后世字的格式变化,主要是修饰成分的变化。历代都有一些时尚字眼,或置前,或缀后,有的只能缀后(如父、老、叟,村、堂、斋等),情况不一。但不论如何变易,也不论出现多少新的修饰成分,它只能起陪衬辅助作用,不能同主体平分秋色。

但是,后世取字,有许多是引用经书,使用典故,或袭用古人姓名,则往往两个字儿都一并起作用,不同于行第字眼和其他修饰性字眼。如唐代陆羽字鸿渐,用的是《易·渐卦》“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宋代楼伯圭字禹锡,用的是《书·禹贡》“禹锡玄圭”;宋代章宪字叔度,用的是东汉黄宪的名和字;清代的庄曰璜字渭川,用的是姜太公钓于渭水,得一玉璜,后遇文王的故事。这些都是两个字儿的字,都是实体,无一是修饰性的,难分主次。

从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的表字绝大多数是由两个字组成的,其中以一个为主,另一个为辅;为主的与名相协,为辅的只起修饰帮衬作用,有的是表示行第。辅助字有的置前,有的置后,有的只能缀后不能置前。使典用事的字,往往两字并重。

<hr />

注释:

第三章 名和字的组合方式 第一节 同义相协

名与字为同义词,二者相为辅佐,互作解释。如:

〔春秋〕端木·赐字子贡

《尔雅·释诂》:“贡,赐也。”

〔汉〕卓·茂字子康

《诗·小雅·南山有台》“德音是茂”郑玄笺:“茂,盛也。”《淮南子·天文训》“十二岁一康”高诱注:“康,盛也。”

〔三国〕曹·爽字昭伯

《说文·(上××下××)部》:“爽,明也。”又《日部》:“昭,明也。”

〔三国〕魏·延字文长

《尔雅·释诂》:“延,长也。”

〔后魏〕房·景远字叔遐

《尔雅·释诂》:“远,遐也。”“遐,远也。”

〔南朝梁〕到·溉字茂灌

《玉篇·水部》:“溉,又灌注也。”

〔隋〕来·和字弘顺

《诗·郑风·女曰鸡鸣》“知子之顺之”郑玄笺:“顺,谓与己和顺。”弘,大。以饰“顺”,意谓大顺、极顺。

〔宋〕寇·准字平仲

《说文·水部》:“准,平也。”

〔宋〕欧阳·修字永叔

《广雅·释诂二》:“修,长也。”《说文·永部》:“永,水长也。”

〔清〕王·引之字伯申

《广雅·释诂四》:“引,申也。”

第三章 名和字的组合方式 第二节 反义相应

名与字皆为反义词,二者对立相应,各从反面作解。如:

〔春秋〕狄·黑字皙〔xi西〕

《说文·白部》:“皙,人色白也。”黑、白相对。

〔春秋〕曾·点字皙

《说文·黑部》:“点,小黑也。”意谓弄脏。弄脏则不洁白,故点、皙相对。

〔三国〕吕·蒙字子明

《易·蒙卦》朱熹本义:“蒙,昧也。物生之初,蒙昧未明也。”蒙昧即暗,与明相对。

〔北齐〕魏·收字伯起

收为聚拢,起为挺立、升腾。二者相对。

〔唐〕韩·愈字退之

《论语·先进》“然则师愈与”何晏集解:“愈,犹胜也。”又“由也兼人,故退之”朱熹集注:“兼人,犹胜人也。”愈为胜过,退之则是约束使勿胜过。二者对立。

〔唐〕孔·戢〔ji吉〕字方举

《尔雅·释诂》:“戢,聚也。”聚为收敛,举为张开。左思《咏史诗》:“习习笼中鸟,举翮〔he河〕触四隅。”举翮即张翅。收敛与张开对立。

〔宋〕林·希逸字肃翁

《孟子·滕文公上》“逸居而无教”朱熹集注:“然无教则放逸怠惰而失之。”《书·洪范》“恭作肃”孔颖达疏:“貌能恭则心肃敬也。”放纵与肃敬相反。“翁”为时尚字饰。

〔元〕尚·野字文蔚

《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雅与鄙野相反。蔚,茂盛,盛大。

〔元〕孔·思晦字明道

晦为昏暗,与明对立。

〔明〕娄·坚字子柔

坚硬与柔软相对。

第三章 名和字的组合方式 第三节 连类相及

义类相近或相似,遂因甲而及乙。

〔春秋〕孟·侧字之反

反、侧皆与移动程度及所占位置的角度有关,义亦相近,故连类而及。

〔三国〕孙·策字伯符

策、符皆为信物,但形制与用途不一。

〔晋〕武·韶字叔夏

韶,虞舜之乐;夏,周代之乐。二者时代虽异,然同为音乐,故相及。

〔晋〕崔·豹字正能

《说文·豸部》:“豹,似虎,圆文。”《能部》:“能,熊属,足似鹿。”豹、能本为二物,但同为猛兽,故相及。

〔南齐〕孔·稚圭字德璋

圭、璋皆为古代玉制礼器,形制不同,用途亦异,然同为诸侯所执,故可相应。

〔明〕况·钟字伯律

钟为乐器,凡乐必得合于律,故连类而及。又古代音乐有十二律,其中有黄钟、林钟二律。

〔明〕周·缙字伯绅

缙绅,古代士大夫之装束,谓缙笏〔jinhu进护〕垂绅。绅为大带;缙,插笏。笏为朝见君主时所执之手版,不用时则缙于绅。垂绅缙笏二事相连,故连类而及。

〔明〕仇〔qiu求〕·英字实父

英为花,实为果,开花而后结果。二事相连,故相应。

连类相及本不复杂,但后世文人学士在命名取字时,为求奇诡古奥,却使它变得曲折难晓了。这问题主要出在装饰字眼上。如清代的张之洞的名字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张字香涛,是依《说文·水部》“洞,疾流也”取义的。疾流与波涛性相近,义相似,故可相连。因佛经谓佛祖所居住的须弥山有香水之海环绕,遂因“涛”而用了一个形容词“香”,这就出乎一般人的意外而显得奇特了:涛为何能香?张之洞又字香岩。这自然是取“洞”的常见义岩洞的。岩石与山洞义相关,所以也连类而及。因佛家有“香严”一语,于是假“岩”作“严”,明和“洞”相应,暗与佛相连。又,“香岩”还可用来美称佛寺所在的山陵。如唐代储光羲《京口题崇上人山亭》诗说:“清旦历香岩,岩径迂复直。”如此,“香岩”与“洞”相连就更密切了。张之洞原字孝达,这是同义相协。因为“洞”有贯通、通彻义,所以用“达”相应。《说文》“洞”段玉裁注云:“引申为达。”今有洞达、洞彻诸词。

第三章 名和字的组合方式 第四节 因性指实

万物各有属性,名称不同,属性也不相同,其功能也自异。汉语中有不少同形词,更多的是多义词。其书写符号虽相同,但它所代表的不只一词;虽是一词,却又多义。命名的用字相同者,其实质不一定相同,所以取字时便须根据各自命名的主旨、用意,加以说明,指出其意向,坐实其属性或功能。

〔春秋〕然·丹字子革

古人使用皮革,必以丹或漆涂抹,进行加工,因以“革”指实“丹”乃朱红涂料,以与丹砂相别。

〔汉〕井·丹字大春

《说文·丹部》:“丹,巴越之赤石也。”段玉裁注:“丹者,石之精。故凡药物之精者曰丹。”《庄子·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后以“大春”为长寿之称。以“大春”应“丹”,即谓此“丹”乃服食成仙和长生不老之丹药,而非朱红色之颜料。

〔汉〕袁·彭字伯楚

彭,谓彭城,旧为楚地,楚汉相争时,项羽曾定都于此。以“楚”应“彭”,乃指楚地之彭城,而非孔子所言之老彭,亦非鼓声。

〔宋〕金·葵字景阳

葵性向阳,故指明其性。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葵藿〔huo或〕倾太阳,物性固莫夺。”司马光《客中初夏》诗:“惟有葵花向日倾。”

〔明〕金·润字伯玉

《说文·玉部》:“玉,石之美有五德者:润泽以温,仁之方也……”以“玉”应“润”表明乃玉之润,非石础之润,亦非润色之润。

〔明〕南·轩字叔后

凡车前部载重而使后部高扬为“轾”〔zhi至〕,后部载重前部高扬为“轩”。以“后”应“轩”,指明“轩”乃轩轾之轩,非大夫所乘之轩,亦非小型房室之轩,更非长廊或长廊之窗。

〔明〕祁·豸〔zhi志〕佳字止祥

豸,谓獬〔xie泻〕豸。传说中的神兽。《晋书·舆服志》谓能触邪佞之人。《异物志》谓:“一角,性别曲直,见人斗,触不直者;闻人争,咋不正者。”因是瑞兽,故以“止祥”相应,以明“豸”非无足之虫。

〔清〕于·嗣登字岱仙

以“仙”应“登”,表示是用“登”之上升、升腾义,而非攀登义。并暗用苏轼《前赤壁赋》“羽化登仙”文义。古人以为仙人多居名山中,岱为五岳之首,众山所尊,故以“岱”饰“仙”。

〔清〕曹·霑〔zhan毡〕字雪芹

《说文·雨部》:“霑,雨染也。”又:“染,濡也。”是雨水濡染物为霑。又:“雪,冰雨说物者也。”段玉裁注:“《释名》曰:‘雪,绥也。水遇寒气而凝,绥绥然下也。’故许谓之冰雨。说,今之悦字。物无不喜雪者。”古人以雪易附着于物,是万物喜雪,故将沾濡者指实为雪。因苏辙《新春》诗有“佳人旋贴钗头胜,园父初挑雪底芹”之句,遂就“雪”而缀以“芹”。明清文士为表字取修饰字眼,常随文生义或连类而及。

第三章 名和字的组合方式 第五节 辨物统类

就名所代表之物品,加以辨别,以说明其种属关系。如:

〔春秋〕孔·鲤字伯鱼

鲤乃鱼之一种。

〔春秋〕韩·籍字叔禽

籍,假作“鹊”。古籍、鹊音近。鹊为禽之一种。

〔汉〕周·璆〔qiu求〕字孟玉

璆为美玉,乃玉之一种。

〔三国〕周·鲂字子鱼

鲂为鱼之一种。

〔晋〕卫·瓘〔guan贯〕字伯玉

瓘为玉名,玉之一种。

〔五代吴越〕钱·元瓘字明宝

玉乃宝物的一种。

〔明〕周·鼎字伯器

鼎乃上古烹饪器具之一。

〔明〕张·宗琏字重器

《论语·公冶长》:“曰:‘瑚琏也。’”何晏集解引包咸曰:“瑚琏,黍稷之器。夏曰瑚,殷曰琏,周曰簠簋〔gui鬼〕,宗庙之器贵者。”琏为宗庙中贵重礼器的一种。

〔明〕倪·元璐字玉汝

《说文·玉部》:“璐,玉也。”璐为玉的一种,因《诗·大雅·民劳》有“王欲玉汝”之言,遂因“玉”而以“汝”为缀饰。

〔清〕周·篆字籀书

篆为汉字书体之一,籀则是篆体的一种,指大篆。

第三章 名和字的组合方式 第六节 景仰前贤

因为倾慕前代的圣哲、贤者,并向他们看齐,于是就袭用他们的名字。袭用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在名或字中加上师、景、仰、希、若、次、齐等字眼,有的则不加任何字眼,因为袭用古人名字的本身就体现了敬仰,所以也就用不着什么表示了。下面举一些常见的袭用方式的例子。

〔汉〕司马·相如字长〔zhang掌〕卿

《史记》本传说他“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因为蔺相如是赵国的上卿,所以用“长卿”为字。这既表蔺相如的身分,也体现了司马相如建功立业的愿望。

〔三国〕田·豫字国让

此拆春秋战国间豫让之名以为名字。豫让先为晋大夫范氏、中行氏家臣。两家被灭后,豫让又事智伯。赵襄子与韩、魏灭智伯,豫让因智伯以国士相待,故变姓毁形,谋刺襄子为智伯报仇,事败自杀。豫让有国士之风,故以“国”为字之饰。

〔晋〕孔·严字彭祖

严彭祖西汉人,治《公羊春秋》,廉正不阿,不事权贵。慕其人,因拆其姓名以为名字。

〔晋〕孙·放字齐庄

《世说新语·言语》载,孙放见庾亮,庾问孙何字,“答曰:‘字齐庄。’公曰:‘何不慕仲尼而慕庄周?’对曰:‘圣人生知,故难企慕。’”庄周丧妻,鼓盆而歌,形近狂放。晋人尚清谈,崇老庄,故以庄子行迹为名,而以其姓氏为字。

〔晋〕刘·毅字希乐

此拆战国军事家乐毅之姓名以为名字。

〔北齐〕颜·之推字介

此拆春秋晋国介之推之姓名以为名字。据《左传·僖公二四年》载,晋文公封赏随从逃亡的群臣,介之推不去申述自己的功劳,文公竟也忘记,未加封赏。介之推遂与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文公寻访他,介之推不出,遂死于绵山。

〔唐〕崔·黯字直卿

汉代汲黯以“好直谏”著称。这是以其名为名,以其品德、事迹为字。“卿”既体现汲黯身分,也是字的缀饰。

〔唐〕牛·僧孺字师黯

汉汲黯字长孺。这是以其字为名,而以其名为字。

〔宋〕许·仲宣字希粲

东汉王粲字仲宣,是著名文学家,为“建安七子”之一。这是将王粲的字为名,而以其名为字。

〔宋〕张·唐英字次功

唐英,指唐代英国公徐勣(赐姓李,也作李勣,勣,同绩)。徐字懋功(也作茂功)。这是以李勣的朝代和封爵为名,而以其字为字。次,表示愿在李勣的行列中。

〔元〕张·留孙字师汉

汉代张良佐刘邦,因功封留侯。因是同姓,遂自认为古贤哲之后嗣而名“留孙”。字师汉,言师法汉代张良。

〔元〕屈·继平字正卿

此拆战国爱国诗人屈原之姓名以为名字。屈原名平,因与屈同姓,故以后嗣自居而名“继平”。屈原《离骚》中有“名予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之语,遂以“正”应“平”。王逸注云:“正,平也。”“卿”为时尚字饰,亦就春秋职官“正卿”之名,同时也为体现屈原“为楚怀王左徒”一事。

〔元〕曹·知白字又元

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齐名于时,世号“元白”。因取二人姓氏以为名字,以示景慕。

〔明〕张·明道字希程

宋代理学家程颢,死后人们私谥为明道先生。这是以其谥为名,将其姓为字。

〔明〕张·西铭字希载

宋理学家张载,曾著《西铭》,对后世颇有影响,因以其著作为名,而以其名为字。

〔清〕阎·若璩〔qu渠〕字百诗

三国应璩曾作《百一诗》讽谏大将军曹爽,有名于时。此取其著作为字,而以名为名。

〔清〕邹·士随字景何

西汉辩士随何,曾游说英布叛楚降汉,使项羽陷于孤立。慕其人,因袭其姓名。

〔清〕梁·文濂字次周

宋代周敦颐是理学的开山之祖,程颢、程颐都出自他的门下。他居于濂溪,人们尊之为濂溪先生。此取其居处为名,而将其姓氏为字。

袭用前人姓名作为名字的方式,远不止这些,我们只能就常见者略加说明而已。好在凡所袭用者,多为贤哲名流,知名度较高,容易识辨,即便未出全姓名,也多可猜度。如南朝梁谢蔺字希如,一望而知是袭用蔺相如的姓名。又如明代孙炎字伯融,从炎、融二字上可知是炎帝祝融氏。但是,如果所景仰之人知名度不高,只限于一时一地,就不容易识别了。譬如宋代文学家秦观字少游。据他的二十八代孙、清人秦瀛重编《淮海先生年谱》说:“先生始入小学,父元化公游太学。归觐,言太学人物之盛,数称海陵王君观,高才力学,遂以其名名先生。”如果没有这份文献记载,我们还以为是反用《庄子·知北游》“外不观乎宇宙,内不知乎太初,是以不过乎昆仑,不游乎太虚”文意呢!又如民族英雄林则徐,字少穆。这自然是仰慕南朝陈的文学家徐陵了。徐陵字孝穆。但林则徐原字元抚。据施保鸿《闽杂记·林文忠公取名》载,林生时,恰值福建巡抚徐嗣曾簇拥全副仪仗经过其门,徐官声颇佳,很得士人拥护,所以林父为儿子取名“则徐”,字“元抚”,希望儿子能以徐嗣曾为榜样。后来才改字少穆,以徐陵为楷模。如无施氏这段记载,我们无论如何也难明字“元抚”的究竟,也无从了解名“则徐”的本意。

第三章 名和字的组合方式 第七节 记实志盛

先秦时代以命名记事的很多。如《左传·隐公元年》所记郑国庄公生时难产,使其母姜氏受到惊扰,遂名寤生(即倒生,不是先出头)。鲁国庄公与其父桓公生日相同,遂名同生。这种名字组合方式,从字面上是不太容易找到它的内在联系的。有的能看到名与字的词汇意义的联系,但不知它是记事,有的根本就不能判定二者是什么关系。因为不论所记是什么事实,或是有特别纪念意义的盛事,但多为一人一家之事,不但范围小,而且主观色彩也太重,局外人怎能凭两个词就可以了解透彻呢。且看下面的例子。

〔汉〕袁·贺字元服

《风俗通义·正失》:“谨按元服名贺,汝南人也。祖父名原,为侍中。安帝加元服,百官会贺,临严垂出而孙适生,喜其嘉会,因名曰‘贺’,字‘元服’。”

元是头,元服,头上所戴者,就是冠。加元服,是指举行冠礼。原来袁原临去朝贺小皇帝加冠礼时,恰好他的孙子出生了,为纪念这件盛事,所以才给孙子起名为“贺”,字“元服”。虽然我们可以猜出这是庆贺冠礼,但却不能明其所以然。还有,“服”是一个“一身多任”的词,它又特指丧服。居父母之丧叫“服中”。正因如此,外人不明其象,便生猜疑,袁贺的父亲从此为儿子字“元服”而受恶名。《正失》接着叙说道:

俗说元服父字伯楚,为光禄勋,于服中生此子。时年长矣,不孝莫大于无后,故收举之。君子不隐其过,因以“服”为字。

封建时代,居父母之丧夫妇是不能同房的。丧服中生子,无疑是自扬其过:不遵礼。袁伯楚为儿子的表字而受诬,只能怪这个记实的名字有歧义,太费猜测了。

〔三国〕顾·雍字元叹

《三国志·吴志·顾雍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雍从〔蔡〕伯喈学……伯喈贵异之,谓曰:‘卿必成致。今以吾名与卿。’故雍与伯喈同名,由此也。”

按,伯喈是当时大名鼎鼎的文学家蔡邕的字。蔡邕很器重顾雍,认为他将来必有成就,所以让顾与已同名。顾雍因为受到蔡邕的赞叹,故字元叹,雍同“邕”。“元”为美善之词。如果不了解顾与蔡这段关系,是无从“闻名知字”的。“元叹”与“雍”无什么意义联系。

〔晋〕贾·充字公闾〔lu驴〕

《晋书》本传谓,贾逵晚年始生贾充,“言后当有充闾之庆,故以为名字焉”。

这是贾逵对儿子的希望,认定儿子将来必能光大门楣,使喜庆充满闾巷。但只就充、闾二字相联是难生此意的。尽管后来贺人家生儿子都用“充闾”、“充闾之庆”这个语典,但这是从整个故事生出来的。

〔晋〕桓·温字元子

《晋书》本传谓,桓温出生不久,温峤见之,“曰:‘此儿有奇骨,可试使啼。’及闻其声曰:‘真英物也!’〔桓〕彝以峤所赏,遂名之曰温。”

因为温、元皆有和善义,遂就“温”而字“元子”。虽然我们能找出二者的语词义上的联系,但如不知这个故事,就难知道“温”是用的温峤的姓。

〔唐〕张·鷟〔zhuo浊〕字文成

《旧唐书·张荐传》、《朝野佥载》卷三皆谓,张鷟曾梦见紫色大鸟,“五彩成文……以告祖父,云:‘此吉祥也……此鸟为凤凰之佐,汝当为帝辅也。’遂以为名字焉”。(此据《朝野佥载》)

我们仅能知道这种鸟是凤凰之类的瑞鸟,还可以推知它必身有五彩,从而知道字“文成”是取其五彩成文。但无论如何也不可能知道,这是幼年做梦,祖父以为是吉祥,将来必为皇帝的辅佐之臣,故“以为名字”志此盛事。

〔宋〕张·耒〔lei磊〕字文潜

《老学庵笔记》卷四:“张文潜生而有文在其手,曰‘耒’,故以为名,而字文潜。”

这是说,因为有像“耒”的纹理藏在手掌中,所以才名耒字文潜。如就字面解,根本无法想到这上边去。

像这类例子,我们还可以举出一些。如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字务观。从字面上看,我们会有两种解释:拆北宋著名词人秦观名字以为名字(秦字少游);取《列子·仲尼》“务外游不如务内观”文义以为名字。但是,《四朝闻见录》说,陆母梦秦观而生放翁,故以其字为名,而以其名为字。有了这一条佐证,我们就不能不否定取义《列子》的推想。即使如此,要不是《四朝闻见录》,我们就不知道拆秦观名字为名字是因陆母梦秦观而起。

又如清人陈景范字亦韩。如果不是顾镇在《司业陈先生传》中说,陈之祖母韩氏,曾祖母范氏,其父“切顾本之思,故名之曰祖范,字亦韩”,我们还以为这是仰慕北宋的范仲淹和韩琦呢!顾镇的记述是可靠的。因为陈景范自字见复,这是取《诗·小雅·蓼莪〔liaoe钌俄〕》“父兮生我,母兮鞠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文意,也是怀思长亲鞠养抚育之恩的。

总之,记实性的名字,单从字面上是难以了解其全部内涵的,必须有文献资料说明才行。

第三章 名和字的组合方式 第八节 概括经义

自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东汉时期,儒家的典籍便成了家传户诵,老幼皆习的课本了。人们都熟悉了儒家的经典,逐渐就从中选取名字了。汉末三国已渐成风。如黄琼字世英,是取义于《诗·齐风·著》“尚之以琼英乎而”;李云字行祖,取义于《易·乾卦》“云行雨施”;王允字子师,取义于《诗·周颂·酌》“实维尔公允师”;赵云字子龙,取义《易·乾卦》“云从龙”;文钦字仲若,取义《书·尧典》“钦若昊天”;虞松字叔茂,取义《诗·小雅·天保》“如松柏之茂”;嵇康字叔夜,则是取《诗·周颂·昊天有成命》的“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全文。文意是说,成王虽然即王位,但不敢贪图安逸,仍是兢兢业业,深夜操劳。嵇康字叔夜,是正面说安乐,而暗用夙夜不懈来否定安乐。

自南北朝而唐宋,而元明清,文人士大夫名字取义于儒家经典的,触目皆是。不但如此,而且愈来愈曲折复杂,愈来愈工巧奇特。从选取一词、一句或几句文意,而到一章书的文意;从选一书的几处文意而到几种书的文意。“闻名知字”,越来越不容易。我们不妨看一些具体的例子。

〔唐〕柳·公权字诚悬

《孟子·梁惠王上》:“权,然后知轻重。”《礼记·经解》:“故衡诚县不可欺以轻重。”县,古“悬”字。

〔唐〕白·居易字乐天

《礼记·中庸》:“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又《哀公问》:“不能安土,不能乐天。”安土即居易,故乐天。又陶潜《归去来辞》:“乐夫天命复奚疑。”

〔宋〕陆·九叙字子仪

《书·大禹谟》:“九功惟叙,九叙惟歌。”又《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

〔宋〕苏·易简字太简

《易·系辞上》:“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论语·雍也》:“居简而行简,无乃太简乎?”

〔宋〕晁·端友字君成

《孟子·离娄下》:“郑人使子濯〔zhuo茁〕孺子侵卫,卫使庾公之斯追之。子濯孺子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吾死矣夫!’问其仆曰:‘追我者谁也?’其仆曰:‘庾公之斯也。’曰:‘吾生矣!’其仆曰:‘庾公之斯,卫之善射者也,夫子曰“吾生”,何谓也?’曰:‘庾公之斯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我。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庾公之斯至,曰:‘夫子何为不执弓?’曰:‘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曰:‘小人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夫子。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虽然,今日之事,君事也,我不敢废。’抽矢扣轮,去其金,发乘〔sheng圣〕矢而后反。”

名字共四个字,用了《孟子》“郑人使子濯孺子侵卫”一章书。名“端友”即用“其取友必端”;字“君成”,即取“今日之事,君事也,我不敢废”,直至“发乘矢而后反”,完成君命。北宋还有一个名叫江端友字子我的,也是用的这一章书。字“子我”者,即强调“我是尹公之他的端友”,“我不敢以私情而废君命”。

清代人取经义为名字,甚至有比这更离奇的。

〔清〕张·安茂字蓼匪

《诗·周颂·良耜〔si寺〕》:“其镈〔bo 博〕斯赵,以薅〔hao蒿〕荼蓼;荼蓼朽止,黍稷茂止。”

从这几句诗我们可以看出,以“蓼”应“茂”是取荼蓼薅除掉,黍稷生长茂盛之意。但无端缀上一个“匪”字,就不免离奇突兀了,甚至可以说有点惊世骇俗。原来《诗·小雅·蓼莪》有“蓼蓼者莪,匪莪伊蒿”一语,便就“蓼”把“匪”字拉了过来。这个“匪”是“非”,不是后世的盗匪之“匪”。不过《良耜》中的“蓼”和《蓼莪》的“蓼”却不是一回事,前者是名词,一种杂草,后者是形容词,高大的样子。就因为书写形体相同,便将二者捏合在一起了。这难免有逞奇炫博之嫌。

〔清〕唐·懋〔mao贸〕载字袖石

《礼记·中庸》:“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今夫山,一拳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华岳是山,故以“石”应“载”。

以“石”应“载”,就是取“载华岳而不重”文意的。但为什么以“袖”饰“石”呢?那是因为经文将山比作拳石,遂因“拳”而及“袖”。但这个“袖”字并不是平空杜撰的,乃是取自宋代大书法家米芾〔fu伏〕爱石的故事。据《宋稗类钞》载,米芾在涟水做地方官时,因玩石而废政事,察使杨次公知其事,前往督察:

至郡,正色言曰:“朝廷以千里付公,汲汲公务,犹惧有阙,那得终日弄石?”米径前,以手于左袖取一石,其状嵌空玲珑,峰峦洞壑皆具,色极清润。米举石宛转示杨,曰:“如此石安得不爱。”杨殊不顾,乃纳之左袖。又出一石……又纳之左袖。

谁知杨次公也爱石,最后竟把米芾最珍奇的一块抢走了。文人好奇,遂从米芾这件韵事中拣出一个“袖”字,安在了经文的“拳石”上。

清代人对表字的装饰字,很爱翻新,并不限于概括经义的名字上。例如夏维字四只。我们一看便知,这是取自《管子·牧民》“四维张则国令行”或《诗·小雅·节南山》“四方是维”。但缀饰用个“只”是什么意思呢?原来《楚辞》中语气词多用兮、些〔suo缩〕和只,而《大招》中恰有一句“名声若日,照四海只”,便因“四”就缀以“只”了。这在今天看来,十分离奇,因为现代汉语中,“只”作为量词的时候才能同数词结合。这种就表字的词义转折捏合饰字的作法,前代少见。

第三章 名和字的组合方式 第九节 使典用事

这种名字组合方式,先秦没有,两汉也少见,唐宋才多起来。它取材于史传载记,诸子百家之书。有的与袭用经文相似,但大多数是含有故事情节的。举例如下:

〔唐〕崔·护字殷功

《吕氏春秋·古乐》:“殷汤即位,夏为无道……汤于是率六州以讨桀罪,功名大成,黔首安宁。汤乃命伊尹作为《大护》。”以“殷功”应“护”,言《大护》之乐,是歌颂殷之功绩的。

〔唐〕陈·岩字梦臣

《史记·殷本纪》:“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说……于是乃使百工营求之野,得于傅险中。”司马贞索隐:“旧本作‘险’,亦作‘岩’也。”此事亦见《伪古文尚书·说命上》。

〔唐〕李·商隐字义山

《史记·伯夷叔齐列传》载,武王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商隐,即谓殷商之隐者,义山,即谓“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

〔唐〕韩·偓〔wo沃〕字致尧

《搜神记》卷一:“偓佺〔quan全〕者,槐山采药父也,好食松实,形体生毛,长七寸,两目更方,能飞行,逐走马。以松子遗〔wei未〕尧,尧不暇食。松者,简松也。时受服者,皆三百岁。”致尧,即指赠帝尧松子。亦见《列仙传》。

〔宋〕方·导字夷吾

《世说新语·言语》谓温峤为刘琨出使江东。当时东晋新建,朝纲不举,温深以为忧。既见丞相王导,“欢然言曰:‘江左自有管夷吾,此复何忧!’”夷吾即春秋时佐齐桓公称霸诸侯的管仲。温峤将王导比作管仲,故名导字夷吾。

〔宋〕朱·敦儒字希真

《后汉书·桓荣传》:“荣被服儒衣,温恭有蕴籍,辩明经义,每以礼让相厌,不以辞长胜人,儒者莫之及……帝笑指之曰:‘此真儒生也!’”孔子有“君子儒”、“小人儒”之分,后世又有“俗儒”、“醇儒”之别,以“真”应“儒”,言作“真儒生”。

〔宋〕余·允文字隐之

卷二《陶答子妻》载,陶答子为官,不顾名节,专务聚敛,家暴富。其妻劝谏道:“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害。犬彘〔zhi治〕不择食以肥其身,坐而须死耳。”陶答子不听,后果为盗所杀。以“隐之”应“文”,即欲效南山雾豹隐藏以保其文采,以喻洁身自爱。

〔明〕徐·柱臣字题客

《北梦琐言》卷一载:“唐宣公好儒,多与学士小殿从容议论,殿柱自题曰:‘乡贡进士李某。’”此明用“题柱”故事为名字,实则既欲中进士,又欲为朝廷柱石之臣。

〔明〕陈·芹字子野

《列子·杨朱》:“故野人之所安,野人之所美,谓天下无过者……昔人有美戎菽,甘枲〔xi洗〕茎芹萍子者,对乡豪称之。乡豪取而尝之,蜇于口,惨于腹。众哂〔shen审〕而怨之,其人大惭。”这是用“野人献芹”故事以为名字。

〔明〕徐·石麟字宝摩

《陈书·徐陵传》载,徐陵幼年即不凡,家人携以谒高僧宝志。“宝志手摩其顶曰:‘天上石麒麟也!’”

〔明〕区〔ou欧〕·大相字用儒

宋太祖改元乾德时,曾谕朝臣说,拟年号不可蹈袭前朝旧名。后见宫中铜镜上已早铸有“乾德”字样,以问窦仪。窦谓前蜀曾用此年号,此必蜀宫人带入者。验之果然。太祖慨叹道:“宰相须用读书人!”事见《续资治通鉴长编》。读书人即儒者,故以“用儒”应“相”。

〔清〕邵·(马风)(同帆)字无恙

《世说新语·排调》:“顾长康自荆州东归,与殷仲堪求布,中途遭风几败,乃至书于殷云:‘行人安稳,布无恙。’”

〔清〕张·汉字月槎〔cha茶〕

《博物志》卷十载,海滨有人见年年八月有浮槎自去自来,从不失期。此人欲探究竟,遂乘槎而去。十余日至一城池,见房舍中多织机之女,一男子饮牛于河边,因问此是何处。男子答云,归后问蜀中严君平自知。此人后至蜀,严告云:“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乃知所至之地是天汉(天河)。男子即俗说之牛郎星。故名汉字槎。因是八月乘槎,所以饰以“月”。杜甫《秋兴八首》亦有“奉使虚随八月槎”之语。

〔清〕俞·樾〔yue月〕字荫甫

《淮南子·人间训》:“武王荫暍〔he贺〕人于樾下。”高诱注:“樾下,众树之虚也。”按,暍人指中暑者。

<hr />

注释:

第三章 名和字的组合方式 第十节 崇奉宗教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至南北朝而大盛,上至帝王卿相,下至贩夫走卒,皈〔gui归〕依膜拜,举国若狂。汉末起自民间的五斗米教,与先秦的道家和阴阳五行家,以及方士攀上关系后,逐渐成为道教。士大夫阶层中的名流也信奉起来,大书法家王羲之一家都信仰道教。唐代皇帝姓李,认老子李聃〔dan丹〕为祖宗,把道教当成了国教。在这种浓烈的宗教氛围中,人们命名取字也染上了宗教色彩。南北朝时期,上层人物以佛家名物为名字的,已蔚然成风,到了唐代,除仍有以佛家事物命名取字者而外,用道教事物为名字的也推广开来。可看下面的例证。

〔北魏〕元·鸷〔zhi至〕字孔雀

佛教菩萨中有孔雀明王,一头四臂,驾孔雀,性威猛。鸷为猛禽之称,故以孔雀相应。

〔北魏〕张·整字菩提

佛家的菩提,意思是道或觉,与“整”相应,意谓修道。

〔北魏〕杨·津字罗汉

津,指天象中的银河,亦称天汉,故以汉应津。因崇佛,所以就“汉”加“罗”,构成罗汉。罗汉为佛家阿罗汉的省称,意犹真人。

〔梁〕王·僧辩字君才

这是儒、佛合一。僧、君相对,辩、才相应。

〔陈〕杨·僧明字弘照

僧明,谓佛教昌盛。弘照,意欲佛教之光普照世间。

〔隋〕李·则字僧法

法、则义近。以“僧”饰“法”,是指实为佛法。

〔唐〕王·维字摩诘

维摩诘,佛家菩萨名。《旧唐书·文苑传下·王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因崇佛,故拆菩萨名为名字,以示皈依。

〔唐〕李·国贞字南华

唐天子认道家创始人李耳为始祖(道教也以李耳为始祖),故推崇道教,封庄周为南华真人,被尊为《南华真经》。以“南华”应“国贞(祯)”,是将道教经典视为国家的祥瑞。

其他如李抱真,孙处玄,常无名等,虽无字相衬,但也可以看出其浓重的道教色彩来。

第三章 名和字的组合方式 第十一节 采撷名篇

采撷名篇佳作中的警策以为名字,南北朝时已很常见,至明清而大行。例证如下:

〔梁〕袁·昂字千里

《楚辞·卜居》:“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氾氾〔fan范〕若水中之凫乎?”

〔陈〕虞·荔字山披

《楚辞·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被,通“披”。

〔宋〕安·如山字汝止

连姓取名。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大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然不动,即是静止,因《书·益稷》有“安汝止”之语,遂取以应“安如山”。字亦连姓成文。

〔宋〕朱·嗣孟字道鸣

韩愈《送孟东野序》:“臧孙辰、孟轲、荀卿,以道鸣者也。”

〔元〕于·文传字寿道

韩愈《师说》:“师,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道久传不绝即是寿。

〔明〕胡·东皋字汝登

陶潜《归去来辞》:“登东皋而赋诗。”

〔清〕高·凤翰字西园

张说《恩敕丽正殿书院宴应制得林字》:“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清〕宋·端己字耻夫

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诗:“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清〕钱·绮字映江

谢脁《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清〕张·孟词字腾蛟

王勃《滕王阁序》:“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清〕奚·疑字子复

陶潜《归去来兮辞》:“乐夫天命复奚疑?”

〔清〕戴·殿江字襟三

王勃《滕王阁序》:“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清〕夏·之蓉字芙裳

《楚辞·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第三章 名和字的组合方式 第十二节 离合名字

利用汉字形体结构特点,将名拆开以为字。这样,合则为名,分则成字。例如:

〔宋〕邵·晔字日华

〔宋〕楼·字寿玉

〔宋〕王·玠字介玉

〔宋〕谢·翱字皋羽

〔元〕许·恕字如心

〔元〕许·舫字方舟

〔明〕章·敞字尚文

〔清〕林·佶字吉人

〔清〕舒·位字立人

〔清〕钱·侗字同人

〔清〕姚·楗字建木

〔清〕林·侗字同人

〔清〕张·翚字羽军

这种名字组合方式,从形体上看,二者关系即可一目了然。至于在意义上有无说法,那就要看拆的是什么字了。如“恕”拆为如心后,和“恕”的意义还能相关,古人解说“忠恕”时,曾有“中心为忠,如心为恕”之说。儒家以“推己及人”为恕,“如心”可以解为“如其心”,或“将己心比人心”。“位”拆为立人后,和“位”也可关联。位有安置于某处义,立人就是安置人于某处。《论语·雍也》有“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话,“立人”既联系了“位”,也表达了仁者之志。有的拆开后,虽能形成新词,但却不一定和原字有关联。如“敞”为尚文,“佶”为吉人,“舫”为方舟,等等。

名字组合方式,并不止上述12种,但常见而比较复杂的,大致可以包容了。至于拆地名为名字(项元汴字子京),就原名加代词“之”补足文意为字(杜牧字牧之),将名作字(王僧孺字僧孺),等等,不须解说就可了解,所以我们也就不费辞了。

名字组合方式,既是代代相承,又是代代创新。上代传给下代,后代继承前代,每经一代都多少添加点什么,名字组合方式也就逐渐丰富多样起来。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风尚、爱好,往往都会影响到名字。名字取材于什么,体现什么思想,都能显示时代的风貌。就是同一组合方式,也因所用的前加成分和后缀成分的不同,也同前代形成差异。如果将这众多的不同之点集中起来,便可看出各个时代的名字特征。下面我们将讨论这个问题。

第四章 名字的时代特征 第一节 先秦两汉三国名字特征

有文字史料可据的,殷商贵族多以天干为名。据《史记·殷本记》所记,殷开国主名天乙,就是史书上说的成汤。在成汤之前的先王中,有的用天干,有的不用。据《史记》所载世系,依次是:契、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振、微、报丁、报乙、报丙、主壬、主癸、天乙。但从汤以后,则全是以天干命名。如: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直至最后亡国的暴君纣王名叫辛。

周人推翻殷王朝后,直到春秋时代,贵族们的名字还有殷人遗风,所不同的是增添了地支。如鲁僖公名申,襄公名午,蔡庄公名甲午,蔡昭公名申,卫戴公名申,晋定公名午。楚有公子申,卫有夏戊字丁,秦有白丙字乙,楚有公子壬夫字子辛,公子午字子庚,等等。

春秋时代命名取字不尚文饰,多古朴之风,名字多取习见事物或常语。如鲁国展获字禽,楚公子鲂字子鱼,晋师旷字子野,朱张字子弓(施弓弦为张),秦公孙枝字子桑,鲁公子坚字子石。而且不避俗,这在后世是少见的。如:

郑·灵公名夷,字子蛮,一字子貉〔he 合〕。

晋·成公名黑臀。

郑·献公名虿(今名蝎子)。

齐·公孙虿字子尾(蝎毒在尾,故指实其特性)。

郑·公孙虿字子。

鲁·孟孺子名彘。

宋·司马耕字子牛。

莱·正舆子字子马。

莒·苑牧之字羊。

其中像虿、彘、蛮、夷、貉和黑臀之类的名,在后世的小名中,或可看到,在大名(学名)中,人们是不会用的。就是马、牛、羊等字,后世在大名中也罕用了,但表示千里马或骏马一类的词,则应用极普遍。如骥、骢〔g匆〕、骅、骝、骏,还有一个驹,在名字中都习见。这是因为文明程度提高了,追求典雅,忌讳一般的牲畜名或粗野名称的缘故。如果用动物为名字,也都是形象好,气质美,情操高尚或有灵性的,如虎豹熊罴〔pi皮〕,龙凤龟麟,鹏鸾鹤鸿之类。

春秋时代一些记实性的名字,同样也表现了一种朴素无华的特色。如鲁桓公生庄公,因生日与桓公一样,便起名叫同。郑武公夫人姜氏生庄公时难产,很使姜氏受了些苦,起名叫寤生。寤就是(吾午)〔wu武〕,意思是指倒着出生的(不是先出头),不顺利。孔子的父母祷于尼丘山,生了孔子,而孔子的头生有缺陷,四周高,顶下陷,所以起名叫丘,字叫尼。古人管顶端积水的丘叫尼丘。《尔雅·释丘》说:“水潦所止曰泥丘。”

后代也有不少名字是记实的,但所记都是吉祥的、有纪念意义的,或预示小儿将来不寻常的,很少有把生理特征或引起人痛苦回忆的事来命名的。像寤生这种名,也只有在小名中或者能找到,大名恐怕很少,但先秦却堂而皇之地作为大名。

另外,像李耳字聃,《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正义说:“疑老子耳漫无轮,故世号曰聃。”看来老子的名字也带有记实色彩。郑国游眅〔pan潘〕字子明,郑成公名伯(目仑)〔gun4棍〕,恐怕也属于这种类型。眼球多白叫“眅”,眼大叫“(目仑)”,都是表示生理特征的。后世只有武人或绰号才用这种名,文人士大夫是不取的。如《三国志·袁绍传》有黑山盗李大目,北魏有猛将杨大眼。这在文人看来,不免略输文采。

战国人的名字仍承春秋遗风,但古质色彩渐少,进入西汉,名字便走上了典雅的道路。

从《汉书》所载人物的名字看,名字不但没了先秦那种质朴粗野之气,而且还表现出一种对功名、爵禄、身分、地位的强烈欲望。在先秦,人们的名和字大都意义相协,只有一些用来区别行第的字儿如伯、仲、叔、季为字的,二者之间缺乏意义上的关联。西汉人喜欢以公、卿、君、孺等为字,而且多数无词汇意义的联系。举例如下:

司马相如字长卿

苏武字子卿

李陵字少卿

卫青字仲卿

刘辟疆字少卿

郑弘字穉〔zhi智〕卿

金伦字少卿

薛广德字长卿

丙吉字少卿

夏侯建字长卿

……

其中只有司马相如是因为仰慕蔺相如,改名相如,蔺是赵国的上卿,所以字长卿。长、上义近,既表示蔺的身分,也表示自己的愿望,即希望像蔺相如那样成为上卿。这可以说有意义联系。其他许多字“卿”的,找不出其意义所在。颜师古注释《急就篇》中“赵孺卿”这个名字说:“孺,幼少之号也。卿,言可以到卿也。汉有苏贤字孺卿。”我们只能用颜师古这一解释来说明上述字“卿”的人的用意:言可以到卿也。如为国开辟疆土可以到卿,能为国建功业者可以到卿,能广布恩德可以到卿,等等。这都不是词汇意义上的联系,而是揣测推导出来的“联系”。

田广明字子公

夏侯胜字长公

庆善字孝公

师丹字仲公

盖宽饶字次公

王霸字次公

陈万年字幼公

陈汤字子公

何武字君公

杜延年字幼公

……

这类的性质,与以“卿”为字者相似,也是希冀爵位的一种表现。

王莽字巨君

石显字君房

楼护字君卿

窦广国字少君

王禁字稚君

周庆字幼君

申章昌字曼君

贾护字季君

戴圣字次君

戴德字延君

……

颜师古在注释《急就篇》的“景君明”这一名字时说:“君明,言有明德可以为列国诸侯也。汉有京房字君明。”可以拿来解释字“君”的例子。

西汉还有不少以“孺”为字的。这是从先秦的“孺子”一词发展来的。孺子不单纯是少年男子之称,它有特殊含义。春秋时代,诸侯、卿大夫之家,唯有可以继承爵位的男子才可称“孺子”,且不论年龄大小。晋公子重耳在外流亡19年,被秦穆公迎接到秦,送回晋国作了晋君,就是有名的晋文公。当时重耳已62岁,但秦穆公尊称他为“孺子”。到了汉代,“孺”和君、公一样,被用为人之字,同样是表示希望得到爵位。如:

汲黯字长孺

枚皋字少孺

灌夫字仲孺

韩安国字长孺

息夫躬字子孺

云敞字幼孺

韦贤字长孺

王贺字翁孺

……

表示对名位的企羡希冀,是西汉人名字的一大特征。这当是政局长治久安,人们切望建功立业的一种积极心理表现。除此而外,西汉人还爱用公子、王孙等词为字,还喜以倩为字的缀饰。如东方朔、于定国和隽不疑都字曼倩。其他如房、宾、翁等,也是西汉人名字习用字眼。

东汉、三国时期,因为尊儒读经已久,儒家学说早已深入人心。儒家敬宗法祖,崇礼尚文,倡导忠孝,鼓吹道德,所以许多反映儒家思想的字如文、孝、德、仁、忠、礼、祖等,在人物的名或字中,大量出现,其中尤以孝、文、仁、德出现频率最高,限于篇幅,各举数例为证:

宗慈字孝初

边韶字孝先

丁鸿字孝公

赵孝字长平

苏顺字孝山

孔融字文举

张昶字文舒

王宏字长文

许靖字文休

张纲字文纪

朱晖字文季

刘祐字伯祖

李云字行祖

巴肃字恭祖

王考字文祖

李尤字伯仁

杨仁字文义

张纯字伯仁

杨修字德祖

李燮字德公

应玚〔yang羊〕字德琏

李膺字元礼

郝礼真

冯礼

丁贤字孝连

毛玠字孝先

郭嘉字奉孝

仓慈字孝仁

法正字孝直

于禁字文则

张辽字文远

孙坚字文台

徐盛字文向

魏延字文长

苏则字文师

刘宠字祖荣

任安字定祖

杨修字德祖

陶谦字恭祖

曹仁字子孝

孟仁(即孟宗)

许慈字仁笃

刘备字玄德

曹操字孟德

丁廙〔yi义〕字敬礼

孙绍字公礼

殷礼字德嗣

以上所举孝、文、祖、仁、德、礼,或为名,或作字,或作字的修饰、后缀成分,这在西汉都是少见的。当然,表现儒家思想的字,并不只这些,像谦、恭、敬、让、胤、嗣、宗、忠、恕、义、慈、悌等,在三国时代用得也很普遍,我们就不一一举例了。由此亦可见儒家思想对名字影响的深广了。

<hr />

注释:

第四章 名字的时代特征 第二节 南北朝至五代的风尚

东汉以后,地主阶级内部的一些世代簪缨的豪门大户,形成了一个士族阶层。士族也叫世族。他们倚仗着祖上代代功名显赫,而自以为文化教养高,和那些徒有财富或无根柢而当代发迹的人家不同。他们高高在上,以儒家所标榜的士自许,所以在命名取字时,便对这个“士”字特别垂青了,对《尔雅·释训》所说的“美士为彦”的那个“彦”也十分喜爱。从西晋起,士、彦便成了士大夫们名字的时髦用字了。这当然不是说,“士”作为名字用字,是从西晋开始的。所谓风起于青萍之末,它也是由少而多,由微而盛,逐渐发展起来的。汉末三国已开始有以“士”“彦”为名字用字的了。如诸葛亮的岳父叫黄承彦,曹髦字彦士,庞统字士元,东吴吕据字士议,陆氏家族中陆机字士衡,陆云字士龙,陆晔字士光,陆玩字士瑶,等等。陆氏弟兄都是入晋之前就用这名字了。

晋人名字用士、彦,可以说是触目皆是,不胜枚举,只列几个知名度高的人以为证。

陶侃字士行

皇甫谧〔mi密〕字士安

祖逖字士稚

祖约字士少

祖纳字士言

吾彦字士则

袁湛字士深

袁豹字士蔚

贺循字彦先

习凿齿字彦威

胡母辅之字彦国

袁耽字彦道

顾荣字彦先

裴秀字季彦

华轶字彦夏

钟雅字彦胄

宋齐梁陈一直都习用。就是后代也继续应用。

魏晋人崇尚道家,即老、庄哲学,世称玄学,人名用字也受到它的影响。许多体现道家思想的词如玄、冲、道,还有道家、道教、方士合用的“真”,都涌进了这一时代的人物名字用字中了。这几个字眼,在汉末三国就已出现了。如桥玄、夏侯玄,曹冲、曹真等。但出现频率,是远不能同晋相比的,尤其是玄、道二字,和彦、士一样,多得惊人。对此也各举数例如下:

郭象字子玄

傅玄

秦秀字玄良

胡奋字玄威

王览字玄通

荀邃字道玄

荀奕字玄欣

谢玄

龚玄之字道玄

鲍靓〔jing敬〕字太玄

郑冲字文和

王戌字浚〔jun俊〕冲

吉挹〔yi义〕字祖冲

左思字太冲

王湛字处冲

王浑字玄冲

傅畅字世道

荀闿〔kai凯〕字道明

王沈字处道

裴劭〔shao哨〕字道期

刘沈字道真

桓玄字敬道

司马冲字道让

卫展字道舒

刘敏元字道光

翟汤字道深

韩寿字德真

石朴字玄真

赵至字景真

陶瞻字道真

邓骞字长真

刘惔〔tan谈〕字真长

这些字在宋齐梁陈以及隋唐虽然还用,但已不像晋代那样密集,取而代之的是佛家语词了。

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至南北朝而大盛,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庶民百姓,都信奉它。有关佛教的事物,自然也影响到人的命名取字。《后汉书》已有名李昙〔tan谈〕的,这当是因为佛姓瞿昙,故取“昙”为名。《宦者传》有叫高梵的,这是“梵天”的省略。同“梵”构成的佛家名物极多。在《晋书》中,只见郗〔xi希〕昙、郗僧施和曹毗〔pi皮〕等数人以佛家语为名字,到了宋、齐、梁、陈,以昙、佛、僧、法、宝、智、慧等为名字的,就数不胜数了。如《宋书》中有王昙首、沈昙庆、沈昙亮、王昙生,王僧绰、王僧达、沈僧荣、傅僧祐、王僧朗,孙法宗、陆法真、翟法赐、戴法兴、沈法系、甄法护,徐遗宝、戴名宝,杜慧度,段佛荣……都是以佛语为名的。

南齐时代有名和字都用佛家语的。如王慈字伯宝。这个“慈”已不是儒家的“父慈子孝”的“慈”,而是佛家“慈悲”之“慈”了。所谓“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智度论》)。宝,自然指的是佛、法、僧三宝。皇室成员中,也有名和字皆取佛语的。如:

萧宝义字智勇

萧宝玄字智深

萧宝源字智渊

萧宝攸字智宣

萧宝嵩字智靖

萧宝融字智昭

萧宝卷字智藏

萧宝夤〔yin银〕字智亮

虽然儒家也有智、仁、勇之说,但这里却都是取义于佛的。智是《大乘义章》说的“于境决断,说之为智”,仁是佛家对人敬称“仁者”之省,勇指的是“法师十德”中的第八条“勇猛精进”。这是借儒家之躯体,还佛家之灵魂。

梁代以佛家语命名取字的虽非常之多,但其范围、方式全袭前代,在此不必重复,仅略举数例为证而已。如:

王僧孺

王僧度

茹法珍

乐法才

何法藏

君法略

沈慧休

萧慧训

刘昙净

滕昙恭

陈也是如此,不再举例。

北朝崇奉佛教,其势不在南朝之下,命名取字也喜用佛家语词,而且涉及范围远比南朝广,佛家诸多名物,都可用作名或字,不像南朝只限定在僧、法、昙、慧等字上。下面我们举些《魏书》的例字:

元鸷字孔雀(佛有孔雀明王)

崔目连(佛家比丘,为摩诃〔he呵〕目犍连的省称)

吕罗汉(阿罗汉的省称,是小乘之极果)

吴悉达(即悉多太子,是释迦为净饭王太子时的名字)

冯八龙(佛经中有八龙王)

吕七宝(佛以金、银、琉璃、玻璃、珊瑚、玛瑙、砗磲〔chequ车渠〕为七宝)

于什门(佛有什门四圣,什门名简)

张整字菩提(菩提,梵语,义为道或觉、觉悟。整为修。名字相应,意在修道)

以上这种命名取字方式,南朝少见。《陈书》中有个萧摩诃是属于这种方式。摩诃,梵语,义为多、胜或大。僧徒诵《楞严咒》时,结尾唱此语。又有个裴子烈字大士,亦见《陈书》。这是拆“烈士”为名字,因信佛,故就“士”以“大”为修饰成分,凑成“大士”。大士是菩萨的通称,如今民间将观音菩萨,犹习惯称为观音大士。

北朝人名字还有个特色,即朴野少文。还以《魏书》为例。如有薛虎子、许赤虎、傅竖眼、杨大眼、奚买奴、闾大肥、封磨奴、皮豹子、东路头、王洛儿、胡小虎、卢丑、赵黑、孙小……不避俗,不避丑,与春秋时代相类似。这当是北方少数民族尚武轻文的缘故。

北魏自孝文帝元宏变法,全面学习汉文化,逐渐革除了不文明的东西,经西魏而北周,至隋统一南北,上距孝文帝已近百年。从《隋书》所载人物来看,已很少有粗俗的名字了。不过,隋朝时间太短,来去匆匆,不足40年,《隋书》所载人物,多是北周北齐和南朝的遗存。各举数例如下:

北朝色彩的

韩擒虎字子通

周罗睺〔hou侯〕字

李雄字

宇文皛〔xiao小〕字

南朝色彩的

梁士彦字相如

高颎〔jiong窘〕字昭玄

伊娄谦字彦恭

杜正玄字慎微

高构字孝基

薛道衡字玄卿

这里说的“南朝色彩”,并不是说北朝向南朝学的。因为南朝士大夫的名字用彦、士、玄、孝等字的太密集,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倾向,我们才这样说的。其实北朝人也早起用这些字了。中原地区的豪门大族,并未全都南渡,留在黄河流域的还相当多。他们也受东汉尊儒读经的教育,也经历过三国魏晋玄学的熏陶,又同是士族,其好尚自然是一致的。北魏的许多汉族贵官,还有从南朝过来的,有的是出使被扣留的,如著名的文学家庾信就是一个,但更多的是汉晋士大夫的后裔。像卢玄就是晋司空卢谌的曾孙,他的后人有名道将字祖业的,有名道虔字庆祖的,有名道约字季恭的。还有崔挺诸子:孝芬字恭梓,孝(目韦)〔wei伟〕字敬业,孝演字则伯,孝直字叔廉,孝政字季让。这其中的道、祖、虔、恭、敬、孝、玄,都是魏晋六朝人名习惯用字,颇具南朝色彩,只不过不及南朝应用得那么集中罢了。

唐取代了隋,建立起空前统一、繁荣、昌明的封建王朝。李渊上代发迹于北周,李渊又是隋朝重臣,可以说唐是渊源于北朝的。但唐人十分倾心南朝灿烂的文化,文人学士尤其如此。反映在命名取字上,唐人名字有北朝的朴实,但无北朝早期的粗俗;有南朝的典雅,但无它的偏狭及用字那么集中。

唐代仍然崇佛,但名字在这方面色彩并不像南北朝那么重,以佛为名字的人并不是那么多。唐初的人,是自隋入唐的,像马三宝、郑善果、许力士、沈法兴等,虽入《唐书》,但名字却是早有的。玄宗时的人物如高力士,诗人王维字摩诘,其后有牛僧孺,等等。如果以唐人信佛之炽热程度看,实不亚于南北朝,而士大夫中精通佛典的,亦大有人在,一般信仰者更不可胜数了,但以佛家名物为名字的却远不及南北朝那么普遍。

唐帝姓李,为了提高姓氏、宗族地位,有意推崇道家,建国之初,高祖就曾几次下诏,命令修老君殿,为老子立庙,还曾几次临幸终南山,谒老子庙。玄宗则更是不遗余力地提倡:追尊老子为“圣祖大道玄元皇帝”(高宗只上尊号为“玄元皇帝”);立玄学馆,置学士;道家的著作升为“经”;亲自注,令士庶人家,各户都须置备一本,而且每年进行科考,选拔。由于这样大张旗鼓地倡导,所以唐人以道家语为名字的,反而比以佛家语为名字的多,尽管信仰道教的不及信佛的人多,这大约和魏晋玄学对士大夫阶层早有影响不无关系。如李敬玄,一家人名字皆带道家色彩,弟名元素;两个儿子,一名思冲,一名守一。举几个比较著名的人物如下:

崔玄(目韦)

辛玄驭

苏味玄

陈玄礼

吴通玄

刘知几字子玄

李勉字玄卿

窦易直字守玄

崔造字玄宰

卢迈字子玄

裴守真

贺知章字季真

李元素字太朴

韦见素

吴通微

王用字师柔

刘藏器

此外尚有用冲、虚、夷等字的,我们不一一列举了。总之,有唐一代,人名字取之于道家语的多于佛家。有些词虽然魏晋就开始用了,但它出现的背景却不相同。

唐代尊儒堪与东汉相比。唐初即组织著名学者,对儒家经典做考订、注疏工作,像颜师古、陆德明、孔颖达和贾公彦等人都有很大成就。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在修老君殿的同时,还下诏在国子监为孔子立庙。太宗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奉孔子为先圣。玄宗开元二七年(公元739年)又追封孔子为文宣王。唐玄宗还亲自注《孝经》,颁行天下,要家家户户诵读。唐代定三教地位次序是:道第一,儒第二,佛第三。这是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定的。可是在实际作用上,哪一家也超不过儒家。别的方面我们姑且不论,只在人名用字、取义上说,唐代是儒家第一,道家第二,佛家第三。对此,不妨从《唐书》上随便抄些例子。如:

李孝友、李孝义、李孝节、李孝恭、窦孝慈、窦孝谌〔臣〕、祖孝孙,刘审礼、崔敦礼、王求礼,薛仁贵、李仁实、刘仁贵、赵仁本、杨恭仁,李义府、王义方,魏元忠、萧至忠,元让,卢怀慎……确实多不胜举。

唐人不但用儒家的忠、孝、仁、义,礼、让、恭、敬,慈、爱诸字命名,而且还直接用经文或概括经义为名字。其普遍程度,超过前代。举例如下:

李敬业

《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二年视敬业乐群。”

杜如晦,字克明

《诗·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晦、明反义相协。

韦待价

《论语·子罕》:“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价者也。’”

杜求仁

《论语·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孙处约

《论语·里仁》:“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卢藏用

《论语·述而》:“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席豫,字建侯

《易·豫卦》:“豫。利建侯行师。”

李叔明,字晋

《易·晋卦》:“晋,进也,明出地上。”

取经义以为名字,在汉末已出现,历魏晋南北朝,逐渐仿效,到唐代已从量变转到质变。同时,采用历史典故和古圣先贤之名为名字,也成为风气。如李磎〔xi希〕字景望,温岐字飞卿(后改名庭筠),同是取周文王梦非熊非罴之物,出猎时于磻〔pan盘〕磎遇姜尚这一故事为名字。周人昌盛于岐山,得姜尚辅佐,遂建立周王朝,所以温庭筠名岐时字飞卿。飞是由“非”讹变而来。文王见姜尚时,曾惊喜说道:“吾太公望子久矣!”并号为“太公望”,所以李磎字景望。此事见《史记·齐太公世家》。它如李孟尝是用战国田文的封爵为名,陆元方字希仲是用后汉末陈元方、陈季方兄弟二人之名为名字。仲为弟,季方是弟,故以“仲”代季方。

类似的例子很多,难以备举。总之,唐代命名取字,可以说是文质彬彬,丰富多彩。

五代的梁、唐、晋、汉、周,前后统治了不过50余年,取名取字没什么特色。如果说有的话,那就是摹仿。就新、旧《五代史》所载人物而论,名字用字以彦、从、重、承、延等使用最为普遍。尤其是“彦”字,密集程度惊人。清代学者赵翼在《廿二史劄记》卷二二“五代多以彦为名”条中已指出这一现象。据他统计,竟有145人名字是带“彦”的!这些以“彦”为名的人,很多是行伍出身的武将,其中有北方少数民族,甚至有伶人。如

后唐庄宗的伶官就有个叫史彦琼的。他们之所以喜爱以“彦”为名,大约是受士大夫们的熏染。南北朝至唐,许多文人学士都以“彦”为名,时间久了,一般人都知道这是好词,自然就学起来。当然名字不一定是自己起的,很可能是出自略通文墨者之手。各举几例,以见一斑。如:



王彦章 谢彦章 葛从周 王重师



霍彦威 杨彦温 李从益 安重诲 李承训 薛延珪



李彦韬 安彦威 张从训 马重绩 吴承范 景延广



李彦从 金彦英 杜重威 刘承训 任延皓



史彦超 张彦超 折〔she2蛇〕从远 王重裔 王延

另外,还有继、守、审等字也较流行。

上述人名用字,直到北宋仍在使用。《宋史》中例子不少,我们不再列举。

<hr />

注释:

第四章 名字的时代特征 第三节 宋辽金元明清习俗

北宋人的命名取字,虽说承袭了五代的一些风尚,但也增添了一些新的特色,那就是喜欢以老年男性的称谓作名字用字,以叟、翁最为突出。

叟,本是对老年男子的敬称。战国的孟轲第一次见到梁惠王的时候,梁惠王就尊称他为“叟”,说:“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汉赵岐注说:“叟,长老之称。”孟子在批评齐国一位说《诗》的高子时,也称他为“高叟”。《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裴注引《江表传》称郦食其〔li yi ji力义机〕为“郦叟”。后来“叟”逐渐发展为老年男子的通称。

用“叟”作名字,最早起于什么时候已难以稽考了。我们从《梁书·杜龛〔kan刊〕传》看到,杜有一个从弟叫杜北叟,而《魏书》则有个胡叟字伦许。另外,据《旧唐书·文苑传》记载,著名诗人李商隐的弟弟字羲叟。这在当时仅是个别现象,还未形成一种习尚。

以“叟”为名字的风气,大约开始于唐末、五代。《新五代史》有个郑遨字云叟,《旧五代史》直接称作郑云叟。他生于唐懿宗咸通七年(公元866年)。《宋史·毕士安传》说毕字“仁叟”。毕生于后晋天福五年(公元940年),是由五代入宋,名字当然是五代时候起的了。还有刘温叟,字永龄,河南洛阳人。他从后唐到北宋初,都担任过显赫的职务。《宋史》本传有关于他父亲刘岳给他命名的一段文字:

温叟七岁能属文,善楷隶。岳时退居洛中,语家人曰:“吾儿风骨秀异,所未知者,寿耳。今世难未息,得与老夫皆为温洛之叟,足矣。”故名之温叟。

这段文字向我们透露了五代人喜欢以“叟”为名字的底蕴。

原来唐末藩镇割据,战乱不息,进入五代,50年间更是兵连祸接。人民生命安全没有保障,尝够了“乱世人不如太平犬”的苦头,都企望安居乐业,终其天年,所以才出现以“叟”为名字的思潮。由五代入宋的达官贵人,不少人都以“叟”为名字,自然便给社会以影响,或以“叟”为名,或以“叟”为字,效尤者一多,就形成了风气。我们分别举几个例子如下:

以“叟”为名的

王岩叟 徐荣叟 徐清叟 刘羲叟 陈尧叟 林尧叟

以“叟”为字的

范纯礼字彝叟 欧阳通字文叟 杨存字正叟 陈师良字文叟 诸葛说〔yue4月〕字梦叟

另外,还有名和字都用“叟”的,如苏叟字皤〔po婆〕叟。

以翁为名字的也较普遍。“翁”是西汉时出现的人名用字。西汉的许多著名人物都以“翁”为字。如朱买臣字翁子,金日碑〔mi di密低〕字翁叔,赵充国字翁孙,疏广字仲翁,等等。但到了东汉,这个字就少见了;到了宋代,可能受了“叟”的影响,突然又被起用了。如:魏了翁、南安翁、刘辰翁、文及翁,等等。以“翁”为字的,如:杨炎正字济翁,张岩字肖翁,凌浩字直翁,等等。

和叟、翁有关的字有个“老”字,这是宋人名字特色字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字眼儿。有用在名中的,有用在字中的。先看几个用于名中的例子:

胡唐老

徐莘〔shen深〕老

杜莘老

苏元老

王老志

孟元老

用于字的远比用于名的多。如:

钱藻字纯老

孙觉字莘老

刘挚字莘老

孙道字纯老

孙汝方字宜老

阎师孟字醇老

王彭字元老

李邴〔bing丙〕字汉老

詹太和字甄老

杨椿字元老

王次张字汉老

张康国字宾老

李吕字滨老

徐梦莘字商老

吴棫〔yu玉〕字才老

杜颍字清老

人们不太理解“老”怎么能同叟、翁两个名词一样,成为宋代的人名用字。这和“老”在先秦时代所特有的词义有关。“老”在先秦是对天子的公卿中位最尊者的敬称,后来也用以尊称大夫的家臣中的首脑人物;同时还尊称年高德重的男子。文人喜欢复古,遂因叟、翁而挖掘出了“老”。上面举的例子多是以古圣先贤为名字的。如:莘老、商老是指商代的贤相伊尹,他曾耕于莘;渭老、滨老是指姜太公,他曾垂钓于渭水之滨的磻磎;汉老一是指西汉张良,一是指邴汉或邴丹,也许还指东汉邴原,三人都以节操著称;清老是指在颍水洗耳的许由;岩老是指曾在傅岩作苦役的殷高宗的贤相傅说;醇老是指孟子,他能辟杨墨,弘扬儒家学说,可以算是醇儒。这都是为景仰前贤,才尊之为“老”。这些人当中,除姜太公、孟子外,历史上并不以长寿著称。这个“老”和汉以来的公、卿、君、士,以及先秦传下来的父、子,都是美称。在以前贤为名字的时代,缀上这个“老”,既褒扬了古人,也标榜了自己。

上述例子,除我们做了解说的以外,其余都是表示长寿的。尽管王彭字元老,也是以传说活了800岁的彭祖为名字,但因称他为“老彭”,所以我们把王彭看作是拆古人名为名字。

以“老”的长寿义为名,在《魏书·韩茂传》已有记载说,韩茂“父耆,字黄老”。《诗经·鲁颂·閟〔bi闭〕宫》形容老人有“黄发台背”和“黄发儿齿”,耆、黄、老全与长寿有关。

宋以后,叟、翁、老三字,用于名字的仍有,只是少一些罢了,而用于别号的则较多。

辽、金、元是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其汉族官吏、士人的名字,一如先秦汉魏唐宋,全袭传统。少数民族贵族的名字,常见形式一是全部音译。如《辽史》中的耶律夷腊葛字苏散,耶律洼字敌辇,等等。二是姓氏音译,名与字汉化。如《金史》中完颜合达瞻字景山,撒合辇字安之,徒单思忠字良弼;《元史》中的耶律楚材字晋用,耶律铸字成仲。三是名音译,字汉化。如《元史》中的月鲁不花字彦明,廉惠山海牙字公亮。四是全部汉化。如《辽史》中的萧惠字伯仁,《元史》的马祖常字伯庸,汪世显字仲明,赵良弼字辅之,等等。这些名字和汉官毫无区别。

金、元两代,名字颇与北魏早期有点相似,即不避俗,不避丑。清代学者赵翼在他的《廿二史劄记》卷四“命名诡奇”条已指出这种现象。如《金史·海陵记》中有刑部郎中名海狗,《哀宗记》有完颜猪儿,兀术之孙名羊蹄,胡沙虎之子名猪粪;《元史》有石抹狗狗,《孝友传》有个宁猪狗。而像观音奴、买奴、高闹儿、张万家奴这一类名字,在《元史》中就算不得什么了。

明清时代涌现出了一批新的人名用字。最为突出的是一些建筑物名,如斋、堂、庵、轩、亭、台、楼等。

以建筑物为名字大约始于东汉。西汉的张良字子房,京房字君明,都是用的天上的星名,不是房舍名。东汉的温序字次房,房、序并举,互相证明,这个“房”才是指房屋。因为“序”是东西厢的墙,依名字相协的道理推断,“房”自然该是房屋的“房”,而不是二十八宿中的房星。其他像孙坚字文台,陈宫字公台,都是以建筑名物词为名字。

明、清人习惯用的“斋”,作为房舍之称,大约是从斋宫演变来的。斋宫是男子在祭祀前夕斋戒独宿之处,逐渐“斋”受了“宫”的影响,成了文人士大夫读书、聚会之所。《世说新语·言语》有“司马太傅斋中夜坐”,《世说新语·任诞》有“张湛好于斋前种松柏”等记载,后来就成了文人书房的专称了。但用于人名则较晚,大约南宋才开始作别号和人名用字。如杨万里号诚斋,刘容斋字南夫。明代人用“斋”作名字的比前代渐多。如:

曾朝节字直斋

梅鷟字致斋

罗文止字艮〔gen亘〕斋

而清代以“斋”作为字的缀饰就成了一种风气了。如:

章学诚字实斋

张体乾字确斋

庄亨阳字复斋

林时益字确斋

彭端淑字乐斋

汤修字敏斋

朱伦瀚字涵斋

郭起元字复斋

陈士璠字鲁斋

德沛字济斋

赵魏字晋斋

李大本字立斋

张曜字朗斋

崔如岳字岱斋

丁之鸿字渐斋

陆宪曾字慎斋

真是不可胜数。

庵、堂、轩、亭在宋代也是多见于别号,作为名或字则少见。如:赵彦端号介庵,朱熹号晦庵;陈著号本堂;熊禾号勿轩,蔡抗号久轩,辛弃疾号稼轩。朱熹讲学于建阳之考亭,世称考亭学派,但他本人并未以此作号。元人有施耐庵,但难以断定是名是字,还是别号,明代仍然是作别号的多但渐有将庵、轩、堂作字的。如陈鹤字鸣轩,陆堂字肯堂,周遇吉字萃庵,金问字耻庵。

前人既以庵、堂、轩、亭诸字作别号,清人当然也可将之作别号,但他们也普遍应用于名字中了。分别举例如下:

金作楫字济庵

徐涛字江庵

任辰旦字待庵

汪士铎字振庵

乔大凯字颐庵

傅作楫字济庵

郎永清字定庵

傅鼐〔nai奈〕字重庵

胡季堂字升堂

臧礼堂字和贵

郑国鸿字雪堂

顾师轼字雪堂

石韫玉字琢堂

孔广牧字力堂

梁钦构字焕堂

曹仁字山堂

徐桐字荫轩

朱凤标字桐轩

吴敬梓字敏轩

刘玉湛字露亭

张肱字良亭

施廷枢字北亭

费金吾字晓亭

杨于果字硕亭

乔光烈字敬亭

冯浩字孟亭

“楼”在清代也成了时尚用字。如:凌曙字晓楼,费丹旭字晓楼,陆龙腾字云楼,黄金台字鹤楼,等等。

清代人还有一种奇怪的逆反心理表现:他们埋首举业,醉心功名,但在命名取字上,却颇爱用一些富有山林隐逸气息的字眼,如园、圃、畦、村、峰、岚、洲、汀、农、牧、渔、樵……宋人已有不少用这类字作号的,也有作字的。元明士大夫虽也继承此风,但只有到了清代,才堪称盛极一时。这里边虽也有不少绝心仕途的学者,但更多的却是虚恋林泉,附庸风雅。这类名字确实太多,略举数例,以为凭证。如:

杨景素字朴园

沈庭芳字椒园

黄叔琳字崑圃

瞿馨字芳圃

曹为霖字雨村

陶元藻字篁村

秦蕙田字树峰

程矞〔yu玉〕采字晴峰

张若霭字晴岚

纪昀〔yun云〕字晓岚

凌扬藻字药洲

张步瀛字麟洲

陈勤字辛农

姚文田字秋农

徐起渭字吕樵

江忠源字岷樵

孔广牧字力堂

宋荦〔luo洛〕字牧仲

清代人所崇尚的人名用字,还不止这些,如梅、兰、竹、菊,舟、船、舫、舲诸字,也屡见不鲜。还有一个“奎”字,也写作“魁”。这是一个同科举制度有关系的字。自从纬书《孝经援神契》说“奎主文章”以来,迷信的人便把奎星奉作主管人间文运的神。据清初大学者顾炎武说,立庙塑神供奉,奎不便形象化,便改奎为“魁”,于是把神塑成一个鬼状的形象,一足立,一足跷,一手持斗,一手持笔,表示操持文运。科举时代的文士们中与不中,便由这位魁星来决定了。据学者们考证,南宋学校已立魁星庙。故自此以后,就有人以“奎”为名字了。如元代有吴景奎字文可,明代有孙应奎,其中有洛阳籍的字文宿,余姚籍的字文卿,还有个汪奎字文灿,萧奎字汉文。清代取名为“奎”或以“奎”为字的就更多了。如:

程贞白字奎光

庄肇奎字星堂

徐联奎字壁堂

纪大奎字向辰

韩联奎字紫垣

戴联奎字紫垣

历史发展到了清代,文化积存已十分丰厚,历代命名取字的方式方法,也齐集在这里。同时有经史子集可供取材,有多种多样的名字格式可资借鉴,加上文人学者们的刻意求新,追求典雅古奥,所以清人的名字真正做到了无一字无来历,不过也曲折隐晦,使人难以“闻名知字”和“闻字知名”了。很普通的一个名字,却被他们弄得莫名其妙。如陈阿平字献吉就是一例。这是用的汉代陈平的名字。为了避免同名,加了一个“阿”字。陈平死后谥为献侯,所以用“献”与“平”相应。因为《周礼·春宫·占梦》有“献其吉”一句话,便因“献”联缀上“吉”,并用“吉”来谐“计”,以暗示这是六出奇计的陈平。

说到谐音字,不能不指出这是清代人命名取字的一个特点。他们为求古奥,故意摹仿先秦人用通假字的办法。譬如有个著名棋手叫周懒予,他名嘉锡,字览予,是取《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文意的。但他故意将“览予”谐音作“懒予”,以显示名士风采。又如我们上文举出的费金吾字晓亭,也是用谐音的办法将“金乌”作“金吾”的。神话传说太阳中有一只三足乌,所以人们就以金乌指代太阳了。太阳的出没以分昼夜,所以用“晓”来应它,晓是天亮。

清代的命名取字,称得上是绚丽多彩,其文学性、艺术性,是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与之相比的。

不同时代人物的名字有不同的特色,这对我们判断历史人物的时代,倒有一定作用。同时还启示从事文艺创作的人,写历史题材的作品,不可不注意人物名字的时代色彩。如果后代人物名字带前代人物名字色彩,那不奇怪,因为名字有它的继承性;前代人物起了后代人才有的名字,那就荒唐了。

<hr />

注释:

第五章 如何称名称字 第一节 自称称名

总的来说是自称称名,但还要看是对谁,不是对任何人都要称名。

<h3>(1)对君父自称</h3>

封建社会提倡君父一体,儿子在父亲面前,臣子在君主面前,或对天子的使者,都要称名。这就是《礼记·曲礼上》所说的“父前子名,君前臣名”。儿子在父亲面前称名是常事,可以理解,就不讨论了,且说对君主称名。《左传·僖公九年》周天子派使臣去赐给齐桓公胙〔zuo作〕肉,并且宣布说:天子因为伯舅年迈,不让你在阶下叩拜。桓公自称其名回答说:“小白,余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小白”是齐桓公的名。在封建时代,只有建立过特殊功勋的大臣和权臣,才能享受一种殊荣,叫“赞拜不名”。就是说,朝拜天子时,可以不像其他臣子那样,自呼其名行君臣大礼。这在史书中有不少记载。如曹操,司马懿,刘裕等,都享受过这种特殊礼遇。在君主面前,不但自称要称名,在提到其他人的时候,也得称名,就是涉及到自己的父祖和上代先人,都要直呼其名,要说“臣父臣某某”,“臣大父先臣某某”。封建时代,君权是至高无上的,“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君主面前是不允许对自己的尊长表示恭敬的。从看,先秦时代凡在尊长面前谈起自己的同辈人,也都是称其名。孔子诸弟子,在孔子面前都是互相称名,而不称字。

更有甚者,如果儿子做了皇帝,老子也得倒过来称臣。《史记·高祖本纪》记载说,刘邦做皇帝之后,五日一次拜见父亲。老头儿不懂君臣大礼,仍以老子身分自居,他的家令开导他说,不可为父子关系而废君臣大礼,你应尽臣道。太公从此便向儿子称臣,刘邦十分高兴。是大家都熟悉的一部古典名著,第十八回写贾元春回家省亲,当她父亲贾政进见时,元春因久居深宫,不得与家人常叙天伦之乐而伤心落泪。元春虽是贾政的长女,但她做了皇帝的妃子之后,便由父女关系变为君臣关系了,所以贾政劝慰女儿时就得自称名,说:“贵妃切勿以政夫妇残年为念。”这就是“君前臣名”。

<h3>(2)对尊长自称</h3>

对君父自称名,推而广之,对位尊者,对家族中、亲戚中的辈分高者,年长者,自称都要称名,这是一种尊敬的表示,是十分顺理成章的。许多大家的文集中,有不少写给名公巨卿的书信,其中都是自称名。譬如大诗人李白,出川之后,在荆州时想得到荆州刺史韩朝宗的提拔,便写了一封信,这便是有名的《上韩荆州书》。书信一开头就说:“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韩愈的《上李尚书书》、《上兵部李侍郎书》和《上宰相书》,都是自称“韩愈”。这是封建时代的一般礼仪。

在家族中,尊敬父祖一辈的人,见了他们自称名,这是很自然的。但古人还把哥哥当作尊长,且一直被视为一种美德和好的传统保留了下来。民间有“长兄如父,老嫂比母”的说法。东汉马援以敬事守寡的嫂子,被传为美谈。所以韩愈在《祭郑夫人文》中也自称名,郑夫人是韩愈的六嫂。

对亲戚中的长辈自称名,也是情理中事。清人吴敬梓在第八回,写蘧〔qu渠〕太守送别两位内侄时,曾说了这样一些话:

二位贤侄回府,到令先太保公,及乃尊文恪公墓上,提着我的名字,说我蘧佑年迈龙钟,不能亲自来拜谒墓道了。

这太保公是蘧太守的岳父,文恪公便是他的内兄或内弟。“提着我的名字”,就是让两个内侄在墓前直称其名,这是他对他先岳和先内兄表示尊敬。

<h3>(3)对朋友自称</h3>

中国古代的文人士大夫,在朋友交往中,不论对方比自己年长、年幼,自称时都是称名,不像后来俗文学中所写市民阶层和江湖中人那样,年长者便自称“愚兄”,对年幼者便叫“贤弟”。他们不论年龄,甚至同祖兄弟,年长者也自称名。三国的应璩在《与从弟君苗君胄书》中,开头称“璩报”,结尾是“璩白”。在唐代,朝臣对同列、朋友,还都是自称称名。如《隋唐嘉话》记长孙无忌宴请同僚,“酒酣乐阕〔que却〕,顾谓群公曰:‘无忌不才,幸遇休明之运,因缘宠私,致位上公,人臣之位,可谓极矣。公视无忌富贵,何与越公?’”如果说,这是公开场合对群体,那么对个人又如何呢?同书卷下又记娄师德与李昭德一同入朝,“娄体肥行缓,李屡顾待不即至,乃发怒曰:‘叵耐杀人,田舍汉!’娄闻之,反徐笑曰:‘师德不是田舍汉,更阿谁是?’”唐代许多朝廷大臣,对同列多是自称名。《大唐新语》中也有不少例证。如《匡赞》一篇载,苏颋〔ting挺〕为中书舍人,掌制诰,“中书令李峤叹曰:‘舍人思如泉涌,峤所不及也!’”同篇记张说〔yue月〕评论陆坚,也是自称名。韩愈、柳宗元在致友人书中,不论是交情深厚的,还是一般的;也不论是年纪相似的,还是小于自己的,全都自称名。这个自称称名的传统,一直为文人士大夫所保持。清代学者顾炎武在卷二三“自称字”条,曾举了几个致友人书信中自称字的例子。这虽是事实,但不足为训。朋友知己,相互忘形,不拘什么礼法,偶尔自称字,是不足为怪的,但不能视为正常的交游之道。

<h3>(4)尊长自称</h3>

尊长对卑幼者自称名,源自上古。从来看,孔子在与弟子们谈话时,都是自称名,如《公冶长》中的“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述而》的“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丘之祷久矣”和《季氏》的“丘也闻有国有家者”等等,都是自称名。三国时代,此风犹行。如曹丕《与钟繇〔you由〕书》,当时曹丕已是王世子,钟繇是臣,但书信的开头结尾都是“丕白”。曹植以贵公子之尊,在《与杨德祖书》中,也是自称名。《隋唐嘉话》卷上载,唐太宗“初嗣位,与郑公(魏征)语,恒自名”。唐以后,尤其是明清时代,皇帝对大臣自称名,根本没有了。太子、世子、王侯对臣僚自称名,也不那么时兴了。皇权至高无上了,皇室成员的地位也水涨船高了。

在家族中,尊长对晚辈自称名,三国时代还能看到。如曹洪与曹丕书信中自称“洪白”。曹洪是曹丕的从叔。唐代韩愈在《祭十二郎文》中,自称“季父愈”。这在后世也不太通行了。如果对群体,也许还能自称名,但对某一个人称名,就比较少见了。

这里必须强调指出:直系尊长如父亲、祖父对儿孙是没有自称名的。有一个大家熟知的《水浒》故事,很可以证实这一点。《水浒》第三十九回和第四十回写梁山吴用为救宋江脱离江州之危,命萧让摹仿蔡京笔迹写了一封信,盖上金大坚摹刻的蔡京的印章,要戴宗带回江州,信中命蔡九知府把宋江押送汴梁,以便路过梁山时,打救上山。戴宗走后,吴用猛然想起假信中有个老大的破绽,不但救不成宋江,反会拖累戴宗受苦。当众人追问书信中有什么破绽的时候,吴用解释道:

如今江州蔡九知府是蔡太师的儿子,如何父写书与儿子却使个讳字图书?因此差了。

原来金大坚摹刻的是民间常见的,蔡京早年做翰林学士的时候所用的一枚“翰林蔡京”玉筯〔zhu祝〕篆文图章。这是蔡京当年给人家写字、做应酬文章落款时用的图章,用于给儿子的家信上是不得体的。所以戴宗一到江州,就被那个机警狡诈的黄文炳一眼看穿,给蔡九知府分析道:

如今升转太师丞相,如何把翰林图书使用出来?更兼亦是父寄书与子,须不当用讳字图书。令尊太师恩相是个识穷天下,高明远见的人,安肯造次错用?

这“识穷天下,高明远见”,就是说懂得父对子不当自称名。直到1949年前,父、祖、伯、叔写信,结尾都不具名,只写“父示”,“祖字”,“伯父手书”或“叔手示”,等等。当然,也有写“伯父某某”,“叔某”的。

下面介绍称字的问题。

第五章 如何称名称字 第二节 称人用字

为了避讳才称字,所以古人在交际中都是称人之字。称人之字就是敬其名。不过封建时代等级森严,礼节繁杂,就是称字也还须看对象,不是任何人只“敬其名”就行的,称字也有许多讲究。

<h3>(1)平辈之间称字</h3>

亲友之间,凡是同一辈分的,原则上都可称字。孔子的弟子们,彼此间都称字。如《论语·子张》记颛孙师、卜商和言偃等人的相互称呼都是用字。如言偃评论卜商的弟子时说:“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卜商听到这话则说:“言游过矣!”卜商的弟子曾向颛孙师请教交友之道,颛孙师先问道:“子夏云何?”言偃评论颛孙师时说:“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曾参则说:“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卜商字子夏,言偃字子游,颛孙师字子张,这里都是称的字。又如《三国志·吴志·鲁肃传》记叙鲁肃第一次见到诸葛亮时说:“我子瑜友也。”子瑜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的字。又《吕蒙传》记鲁肃同吕蒙交谈后,对吕蒙的胆识才略极为激赏,“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此也!’”

对朋友是不能呼其名的,这是一条传统的礼仪准则。除非对方没有字。许多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常常忽略这一点,让古人在集会场合,大呼朋友之名,实在欠妥。

兄弟之间也以字相称,兄对弟,对称或叙称都可以;弟对兄,一般只用于叙称。三国魏曹丕在《与钟大理书》谈到曹植时说:“是以令舍弟子建因荀仲茂,时从容喻鄙旨。”曹植字子建。这是对他人称自己的兄弟,不称名,称字。兄长可直呼弟之字,如《世说新语·伤逝》记王徽之听说弟弟王献之病逝之后,是这样描写的:

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亡。

<h3>(2)尊长称卑幼者</h3>

身分地位高的对身分地位低的,年长的对年幼的,为表谦敬,可以称对方的字。早在先秦时代就是如此。如孔子死后,鲁哀公在哀悼孔子的文辞中称“尼父”。封建社会早期,等级制度并非像后来那样森严,君主称臣子的字很普遍。如《史记·高祖本纪》记高祖评论群臣功勋时说:“夫运筹策帏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子房是张良的字。又《魏其武安侯列传》中,汉景帝劝窦婴说:“王孙宁可以让耶?”窦婴字王孙。《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注引《江表传》有这样一段文字:

权抚背曰:“公瑾,卿言至此,甚合孤心。子布、文表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

吴主孙权对大臣都称字。这里的公瑾是周瑜的字,子布是张昭的字,文表是秦松的字,子敬是鲁肃的字。

君主称大臣的字,在六朝时此风犹盛。以后随着君权的提高,对大臣就不兴称字了。

亲友中长辈对晚辈称字,比较常见,但父祖对儿孙称字罕见。《世说新语·德行》陈仲躬曾称两个儿子的字,就是有名的“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那两句话。但这是叙称,而对称则少见,尤其是封建社会的中后期。伯父、叔父不同于父亲、祖父;尤其是叔父,有的和侄子的年龄常相去不远,甚至还有侄子年龄大于叔的,所以对侄子多有称字的,阮籍称阮咸就用字。

<h3>(3)关于称尊长的字</h3>

先秦有称尊长字的,如孔子的弟子们称孔子,有称“仲尼”的。《论语·子张》记子贡批驳叔孙武叔时说:“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踰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踰焉。”相传是孔子的孙子孔伋(子思)所作的《中庸》,其中有“仲尼祖述尧舜”的话。孔子的八世孙孔鲋在《孔丛子》一书中,对他的列祖皆称字,如称孔子为仲尼,孔伋为子思,孔白为子上,孔穿为子高,孔慎为子顺。这在封建社会中后期,是要遭人非议的。父祖之名不能说,称字也渐渐行不通。有了别号之后,多称父祖的别号。

君主的字是不能叫的。《三国志·蜀志·马超传》注引《山阳公载记》说:

超因见备待之厚,与备言,常呼备字。关羽怒,请杀之。

这段记载尽管有不符合史实之处,如马超归降时,关羽正留守荆州,并不在蜀中。但这里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三国时代,等级制已较为严格,对避讳已有进一步的要求,已不能称君主的字。马超武人,不懂礼仪,一有安身之所,便忘乎所以。尽管当时刘备尚未称王,但既然委身事人,那就有了君臣名分,怎可见刘备相待甚厚,便把刘备当作朋友而称其字?今天许多根据古典名著改编的电视剧,让剧中人物直呼其君主之名,实在太缺乏历史常识和文化常识了。

总之,名是自称的,字是为他人叫的。自称称名,称人称字。当人之面,直呼其人父祖或君主之名,皆为不敬,有失起码礼仪。而自称称字,不被视为狂悖,即被当作无知,皆为古人所不取。君父之名,自己是不能叫的;中古以来,父祖的字晚辈也不能叫了,多称别号。其或有个别例外,皆不足以为法。

<hr />

注释:

王夫人称贾政为老爷,安太太称安学海为老爷可证。</a>

“舌战群儒”孔明奚落虞翻时说,当年劝王朗投降孙策云云,实不应该。当东吴众臣面,直呼其主之名,失礼。电视剧《请葛亮》中“智激周瑜”一集,鲁肃向诸葛亮解释说:“大乔乃孙策将军之妻”。以臣呼主之名,就更欠妥。张昭当诸葛亮面直呼刘备,亦如电视剧孔明对虞翻呼孙策,皆不符宾主礼节。如忠实于小说的话,当无此失。</a>

第五章 如何称名称字 第三节 称名称字的变化

古人重礼仪,很注意称谓。先秦文献中,如《左传》、《国语》、,等等,凡涉及到人,多是称字。就是在叙述性文字中,也常是如此;名字并称时,字在前,名在后。如《左传·僖公三二年》:

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

在此对秦国的三帅,都是称字。又如《僖公三三年》:

辛巳,败秦师于殽〔xiao淆〕,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这是名字并称,字在前,名在后。

以上都是叙述性的文字,或称字,或名字并称。当然,称名的也不少。

中出现过几十个人名,其中对孔子的弟子们,叙述文字皆称字;涉及齐、鲁、卫、陈、楚等国的大夫也很多,或称字,或称谥,或称官职,或字与谥号并称,单称名的少见。

先秦这种重视称字的风气,一直影响后世。以《三国志》为例,当某人谈到其他人时,多是称人之字,甚至是自己的仇家,敌对者,也常是称字。譬如马超,他临死前,上表托付后事时说:

臣门宗二百余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托陛下,余无复言。

孟德就是曹操的字。马超一家被曹操杀戮200余口,对曹还称字。又如《吴志·吴主传》注引《吴历》写曹操对孙权和刘表之子的一段评论文字:

权行五六里,回还作鼓吹。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可见,对敌对者还是称字。当然也有辱骂的时候。

称人之字,不仅是对人的尊敬,也是显示自己的修养和风度。所以后世一些名人,在著作中写到某些不光彩的人物,有时也称其字。如陆游的《老学庵笔记》称秦桧为秦会之,明人笔记中,有的谈到权奸严嵩时,甚至还有的,叫他严分宜,严是江西分宜人。近代许多贤达提到袁世凯时,有的还称他袁项城,因为他是河南项城人。

中国人一向敬重历史伟人,对前代卓有贡献者,在某一方面成就突出者,品德高尚,堪为人楷模者,总不愿直呼其名,而称他们的字,别号,谥号,官爵,地望,或别的敬称,而以称字最为普遍。如李白之称太白,杜甫之称子美,柳宗元之称子厚,刘禹锡之称梦得,黄庭坚之称鲁直,辛弃疾之称幼安,陈亮之称同甫,等等,都不称名。别号兴起来之后,纷纷称起别号。没有别号的,当然仍旧称字。

前边说到先秦称人有名字并称的,后世虽仍然如此,但稍有变化。先秦是字在前,名在后;

后代是名在前,字在后。如《汉书·王贡两龚鲍传》:

自成帝至王莽时,清名之士,琅邪又有纪逡王思,齐则薛方子容,太原则郇〔huan环〕越臣仲、郇相稚宾,沛郡则唐林子高、唐尊伯高,皆以明经饬行显名于世。

颜师古注说:“并列其人本土及姓名字也。”

又如:

齐栗融客卿、北海禽庆子夏、苏章游卿、山阳曹竟子期皆儒生,去官不仕于莽。以上籍贯、姓名和字连称,都是名前字后。

这一格式一直为后世所遵从。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最后记述同游的另外四人时,是这样说的: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予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著作上署名,也是如此。如清道光三年刻印的何守奇批点本是这样署名的:

淄川蒲松龄留仙著

新城王士正贻上评

南海何守奇体正批点

称名称字的情况,大致如此。

<hr />

注释:

第六章 名字的应用价值 第一节 避免误解

有的人不知道古人一般都是既有名又有字的,更不晓得何为名,何为字,名和字又是一种什么关系,所以常在人物名字上出错。如说杜甫字少陵,苏轼字东坡,陆游字放翁,唐寅字六如,郑燮字板桥,等等。这都是因为常听人说杜少陵、陆放翁、郑板桥如何如何,又朦胧知道古人有字一说,便错误地把号作字了。如只是口头交谈,随便一说,倒也罢了,如果写成文章,登在报刊,印成书,就会贻误他人。如有一篇谈人才的文章,说春秋秦国善相马的孙阳,因为鉴别马的技能太高了,所以人们都拿天上掌管马的星宿伯乐来称呼他。这真是不知所云了。当然,不能怪这位作者,他也是被人所误,《中国人名大辞典》“孙阳”条就是这样解释的。我们说,孙阳是字伯乐,并不是拿天上管马的星宿伯乐来尊称他。阳、乐在古代汉语中,都有喜悦、欢欣义,是同义相协。清代的学者俞正燮、王引之都曾讲过此事。编辞典的人没注意这些研究成果,所以弄错了。

那么,孙阳怎么同天体上的伯乐星拉上关系的呢?《晋书·天文志上》说:“传舍南河中五星曰造父,御官也;一曰司马,或曰伯乐。星亡,马大贵。”造父,就是神话传说中为周穆王驾八骏马,周游天下的那位技艺高超的驭手,所以说是“御官也”。但因人世间又认为此星是主马政的(司马),所以才又有此星为伯乐一说。但是这“伯乐”是秦穆公时代善相马的那位,还是春秋末为赵简子驾车的邮无恤?邮无恤亦字伯乐。恤是忧虑,无恤即无忧虑,无忧无虑就是欢乐,所以字伯乐。从天体上星宿的分布来看,造父之左,是以和邮无恤同时齐名的驭手命名的王良,其右是以夏代的车正(掌管车马)命名的奚仲,造父之下有车府(盛车之处),全是驾车的、管车的和车库,而没有管马的,后人才生出“一曰司马,或曰伯乐”,把善相马的孙阳给搬了上去。善相马,必然识马性,会养马。总之,是人世间先有了造父、王良、奚仲和伯乐,天上才有以造父、伯乐等命名的星宿。天上诸多星名,全是人间事物的投影。

又有人说,当代大文学家巴金先生字芾〔fei费〕甘,这也是由于不知道名和字意义须相协的道理而出的错。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是取义于《诗·召南·甘棠》“蔽芾甘棠”这一语典的。1929年发表他的第一部小说《灭亡》时,开始使用“巴金”这个笔名。然而芾甘是和他的原名相配的,和巴金则不相协。虽然李尧棠、芾甘和巴金三个符号同是指当代一位四川籍的文学巨匠,但却不能违反名字必相协的道理,而将“芾甘”配“巴金”。

<hr />

注释:

第六章 名字的应用价值 第二节 避免误将一人作二人

唐代刘肃在《大唐新语·惩戒》中记叙了一个有吏才而无学术的、名叫张由古的贵官的笑话。张由古在跟同僚闲谈时,说东汉的班固那么大的学问,那么高的文才,作品竟不被收入《昭明文选》,实为憾事。有人诘问说,《两都赋》、《燕山铭》和《典引》,明明都在《文选》中,怎说没收入呢?张由古反驳说:“此并非班孟坚文章,何关班固事?”原来《文选》编者为对前贤表示敬重,都是称字不称名,而不学无术的张由古,既不知班固字孟坚,又不知道名字相协之理,所以不能从坚、固同义这一线索得到启示,及时悟到班孟坚即班固,以至留下了笑柄。

早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人名大辞典》也有不少将一人当作两人的条目,也都是忽略了名字关系造成的。举例如下:

如“高”字下,收高咏字阮怀条,又收了高泳字阮怀条。以“阮怀”应“咏”是取晋阮籍《咏怀诗》为名字的,泳和阮怀不协,泳必是繁体“詠”的讹误,因为手写的“言”和三点水相近。倘若考虑到清人惯好摹仿秦汉人用假借字为名字,也会悟到“泳”同“阮怀”的关系。更何况“两人”全是清代宣城人,幼年又同有“神童之目”,还都有《遗山堂集》和《若岩堂集》,其为一人,不是十分明显的吗?

又,“李”字下,收了一个字景曾的李圻〔qi齐〕,又收一个字景鲁的李沂。可是两人同是明代嘉鱼人,又同是万历进士,还同为吏科给事中,并同因谏中官张鲸不法,招惹皇帝发怒而遭廷杖,被削职为民。天下哪有如此巧合的事。原来沂、圻二字相似,鲁、曾两字形近,所以才发生讹误。《明史·李沂传》作“名沂字景鲁”,别的书则刻为“名圻字景曾”。可以说,《明史》名对,他书字对。依名字相协和结合方式看,这属于“概括经义”。《论语·先进》记述了一个孔子命侍坐的弟子们畅谈个人志趣的故事,轮到曾皙时,曾皙说他愿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子,一起去沂水中洗洗澡,再到舞雩〔yu鱼〕台上吹吹风,然后兴致勃勃的唱着歌回来。这话触动了已近暮年而又不得行其道的孔子的某些酸楚,便慨然叹道:“吾与点也!”孔夫子被奉为圣人,他如此赞成曾点(曾皙的名)的行为,所以人们便取此经义以为名字。名沂字景曾,就是表示景慕受孔子赞叹的“浴乎沂”的曾皙。可见,圻完全是错了。鲁,还多少有点联系,因为沂水是鲁国境内的一条大河,且在都城近旁。但无论如何也不及“曾”和“沂”结合得紧密而直接。辞典编纂者忽略了名与字的关系,上了讹字的当,把一人分为了两人。

“林”字下收了一个宋代字咏道的林师点,又收了一个宋代字咏道的林师蒧,这也是将一人当作了两人。蒧,借作“点”。《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曾蒧,字皙。”集解说:“音点。”索隐引《家语》云:“曾点字子皙。”可见林师蒧就是林师点,只不过因为时而写作“点”,时而又写作“蒧”,后世不了解情况的人,以为点、蒧是两个不同的字,自然就代表两个人。加上辞典编者所据资料又有出入,一作天台人,一作临海人,看来籍贯不同,就更像是两人了。其实,这是由于不了解宋代行政区划造成的。宋置台州临海郡,下辖有天台(台州就是由境内的天台山得名),天台亦称临海,可见,并不是籍贯不同。朝代相同,姓名相同,籍贯又相同,名与字还同是取自上述《论语·先进》曾点言志的事,其着眼点又同落在“歌咏夫子之道”上,这岂不太巧合了吗?所以我们说:这是将一人误作二人。

这类例子还有不少,我们不能一一列举分析了。当然,同时代的人中,或可能有同姓名、同籍贯和同一个字的,要判断是一人还是两人,还要借助其他佐证,不可仅依名字相同而遽下结论。

第六章 名字的应用价值 第三节 校订书刊中人物名字的印刷讹误

书籍报刊印刷中,人物名字常有讹误。出现错字的原因很多:排字者不辨字形,将甲作乙;原稿字迹不清,排错后未校出;原稿写错,编辑未发现;原稿正确,编辑改错;等等。如果都具备一点名字方面的知识,作者、编者、校者都多留意,这种讹错就会减少。我们且以1965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为例,就人物名字印刷讹误者,举出若干剖析如下:

313页 陈公璟字师未

按,师未与公璟不协。“未”应是“宋”之讹误。这是仰慕唐代名相宋璟,所以袭用其姓名。

330页 罗必元字享甫

按,享应作“亨”。这是取《易·乾卦》“乾,元亨利贞”经文以为名字。

316页 赵与票字叔晦

按,票,当作“(上票下灬)”,即“熛”。《说文·火部》:“熛,火飞也。”火有光明之象,和“晦”反义相协。

417页 黄观字伯澜,一作伯润

按,伯澜是对的,伯润不应收。这是取义于《孟子·尽心上》“观水有术,必观其澜”,伯润与观不协。

569页 张汉字月搓

按,搓,当作“槎”。两字形似而误。以月槎应汉,是取《博物志》所记海上有人乘槎直达天汉,见到牛郎织女的故事而为名字的。

695页 杨沂孙字子兴

按,兴是“与”的误字。繁体字興、與形相似,因而致误。这是取《论语·先进》曾点愿“浴乎沂”,孔子慨叹“吾与点也”经义作为名字的。

此书这类排印错误很多,不一一举例了。

其他书刊也有这类错误。如文物出版社的《鲁迅画册》,介绍鲁迅好友许寿裳时,说他字季市。其实,市和寿裳毫不相干。市是“市〔fu服〕”的讹误。市乃“韨〔fu服〕”的初文,是个象形字。远古时代,生产力低下,先民的衣著通常是将一块毛皮之类的东西扎在腰中,悬垂于两股之间“遮羞”,这就是“市”。到了文明时代,市发展成为礼服的一个组成部件,其颜色花纹则依身分等级而定,字则写作为“韨”或“绂”。这是人类的一种返祖现象:不忘本。巿、裳都是下身所穿,所以名寿裳字季巿。印作“市”就无法理解了。

第六章 名字的应用价值 第四节 考证古人的名字

许多古圣先贤,著书立说并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宣扬自己的信仰、理想、观点、学说和主张,使之能流传后世。如注《老子》的河上公,就没留下一个真实姓名。这个,我们就无法办了。有的作者在书中欲言又止,既不愿暴露真实姓名,又不愿让人认为是来历不明的书,便在著作中利用名字关系来向读者做暗示,让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越绝书》,从隋代起,就被认为是春秋末年孔子弟子端木赐(子贡)所作。到了宋代,又怀疑作者是伍子胥。也有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作,又经汉代人增补的。直到明代学者田艺蘅才据此书末的几句隐语和前人推断的启发,认定作者是袁康,编定者叫吴平。因为书末叙《外传》是这样说的:

以去为姓,得衣乃成;厥名有米,覆之以庚。

去、衣相合为“(上去下衣去亠)”,庚覆盖米,乃是“康”字。

又说道:

文属辞定,自于邦贤;以口为姓,承之以天;楚相屈原,与之同名。

一二两句说明是会稽人;以口承天,乃是口天“吴”;屈原名平。合起来便是会稽吴平。

至此虽说可以定案了,但仍有猜谜拆字之嫌,还不能使之铁证如山。

乾隆年间开四库全书馆编《四库全书》,编纂官们在写《提要》时,采用了田艺蘅的考证。迻录如下:

王充《论衡·按书篇》曰:“东番邹伯奇,临淮袁太伯、袁文术,会稽吴君高、周长生之辈,位虽不至公卿,诚能知之囊橐〔tuo驼〕,文雅之英雄也。观伯奇之《玄思》,太伯之《易章句》,文术之《箴铭》,君高之《越纽录》,长生之《洞历》,刘子政、扬子云不能过也。”所谓吴君高,殆即平字;所谓《越纽录》,殆即此书乎?

编纂官虽是以推测的口吻来论断,不过表示谦撝〔hui挥〕罢了。从名与字的组合关系看,吴君高就是吴平,绝对没错了。屈原名平,《尔雅·释地》说:“大野曰平,广平曰原。”平、原同义相协。吴平自说与屈原同名,但《释地》紧接着还有一句说:“高平曰陆。”另外,“广平曰原”这句,有不少著作引用时,都作“高平曰原”。从训诂典籍的解释看,吴平字君高,是绝对无可置疑的了。至如《越纽录》和《越绝书》,古来同书异名的事很多,就无须多说了。

通过名和字的组合关系,可以从字认定名,也可从名确定字。因此,如果有几个历史人物,由于某种原因,名或字发生易位、错乱现象时,也可加以辨别,使之复原,各归其主。

《中国人名大辞典》“常”字下即收录了两个时代相同,地域各异,姓名相近,字却易位的历史人物。他们都是东晋人,一个是仕于蜀地成汉字道将的常璩,另一个是仕于西北地区前凉字元琰的常据(繁体字作“據”)。成汉亡后,常璩归降了晋,他就是《华阳国志》的作者。常据在主人张天锡归晋前,死于同苻秦的一次战役中。不知是什么原因,史臣将他们两人的字张冠李戴了。因为璩同道将不协,据同元琰无所取义。倒是璩和元琰相协,据和道将相配。璩是一种玉环,琰是玉泛出的美好色泽。《说文·玉部》:“璩,环属。”“环,璧也。肉好若一谓之环。”“琰,璧上起美色也。”璩字元琰多么相协!据和将都有扶或引义。《说文·手部》:“据,杖持也。”《广雅·释诂一》:“据,引也。”《诗·小雅·无将大车》郑玄笺:“将,犹扶进也。”扶进即挽引。《木兰辞》:“出郭相扶将。”另外,《史记·鲁周公世家》记有齐国子将,索隐云:“子将即梁丘据也。”这可作为常据应字道将的旁证。

两人不仅表字互易,姓氏也有讹误。常据在《魏书》中作常据,在《晋书·苻坚载记上》则作掌据,在《张天锡传》又作常据。中华书局二十四史点校本校勘记引丁国钧《晋书校文》说:“常据《传》凡三见,皆‘掌’之讹,《苻坚载记》及《元和姓纂》可证。按,《广韵》、《通鉴》一○四亦作‘掌’。”看来常据应当是掌据。姓氏都出错,何况表字!这个错是由于史官取材不精失于考证,还是历代抄写、印刷疏于校对,我们不去管它了。我们只是感到,如将表字交换过来则两全其美,如维持现状则各不相协。

许多文献古籍,千百年来辗转传抄,反复印刷,出些讹字、错字是毫不足为怪的。人们对这种问题多不注意,一则是不重视名字方面的文化常识,二则以为无伤大体,所以就忽略了。但这毕竟有悖历史的真实。这完全是应当避免的。如果从名字组合关系去考证一下,还其本来面目,才堪称是对历史的尊重。这类问题在历史书中最为集中,不妨举些例子加以分析。

《晋书》中有个比较有名气的人叫卞壶〔kun捆〕,但字叫望之。按词义,壶是“宫中衖〔xiang象〕”(见《尔雅·释宫》),也就是房舍间的夹道。古代王侯、平民的房舍都叫宫。房舍间的夹道和“望”有什么关系呢?实在找不出来。我们说,壶是“壶”的讹字,二者形相似,只是一笔之差。不过,这样可就意义全异了。壶指的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三仙山:方壶、瀛壶、蓬壶。因其形状像壶,所以才以壶为名。这三仙山是神仙所居,远处可以望见,坐船靠近就不见了,它可望而不可及。此事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张守节正义有注解,《汉书·郊祀志上》和王嘉《拾遗记·高辛》也有记载。名壶字望之,是表示企羡神仙。这种求仙思想,自汉末至魏晋,非常盛行,

不仅诗文中有反映,人的名字中也有许多反映。如《后汉书·逸民传·法真》“法真字高卿。”李贤注说:“高,一作乔。”乔的繁体字和高的形状很相近,易讹误,李贤的提示很重要。乔,指仙人王乔,也叫王子乔。《说文·匕部》:“真,仙人变形而登天也。”真,乔正相应,是表示羡慕神仙。三国魏曹真字子丹,则是表示通过服食丹药,求得长生不老,古诗所谓“服食求神仙”就是这个意思。卞壶同时代的温峤字太真,也是表示企望成仙。峤,指的是《列子·汤问》所说的海上仙山员峤。另有一个和峤字长舆,也是表示向往成仙。舆,指的同员峤齐名的另一仙山岱舆。名与字各用一仙山。所以我们说,卞壶应作卞壶。千百年来,人们习焉不察,没有理会这位名人的真实名字;也可能没想到“壶”上去。我们无意要给这位古人更名,不过想就“傍名为字”之理正其讹误罢了。

史籍中这种因字形相似而造成名字讹误的例子相当多。如《魏书·辛悠传》说:“悠弟俊,字叔義。”我们说,義和俊不协。義,当是“乂”。宋元以来,義简化为“义”,民间习用。乂、义相似,刻书时书手误把“乂”当作義的简化字,以为史籍中不应用此,遂将乂改为“義”,好心做了错事。以“乂”应俊,是取《书·皋陶谟》“俊乂在官”经义的,讹作“義”,和俊就不相配了。这是将“乂”当作了“義”。还有把“義”当作“乂”的。

《新唐书·蒋乂传》说:“蒋乂字德源。”德和乂不协。这个“乂”是由義变义,再讹为“乂”的。仁义乃道德之源,乂和德不相配。无独有偶,《旧五代史·晋书·寿王重乂传》说:“寿王重乂字宏理。”这个乂也是由義简化为“义”,再讹为“乂”。“事之所宜之谓义”,凡“所宜”的,必是合理的,所以义、理相协,而乂与理则毫无关联。另外,其兄名重信,信义相连,可为旁证。又,《旧五代史·唐书》有睦王李存乂,虽未载其表字,但从其兄名存礼来看,这个乂也当作“义”。这同样是从義变“义”再讹为“乂”的。刻书人只知道古籍不应有简化字,凡见有像当时通行的简化体的字,就往形似的繁体字上靠,至于是否符合文义,就不是他们所能判断的了。

古人名字的错乱现象确实极多,很值得细加考证,重新厘定。

第七章 谥号 第一节 谥号的依据

杀戮无辜曰厉

注释:

年中早夭曰悼

这部《谥法》就是历代定谥号的“宪法”。其内容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类:褒扬,贬斥,怜悯。我们各举数例如下(据《史记》所附者):

民无能名曰神

自东汉刘熙以来,注解《谥法》的有六家。因为各家所据的本子不同,加上历代传抄讹错,条目、文字、次序都互有出入。宋代苏洵奉皇帝之命,重新编定。《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说:

名与实爽曰缪

德象天地曰帝

扬善赋简曰圣

祸乱方作曰愍

敬宾厚礼曰圣

靖民则法曰皇

慈仁短折曰怀

取刘熙等六家《谥法》,删定考证,除其糅杂,凡所取者一百六十八谥三百十一条,新改者二十三谥,新补者十七条,又有七法八类,于旧文多所刊正。

道德博闻曰文

慈惠爱民曰文

早孤短折曰哀

不悔前过曰戾

学勤好问曰文

不勤成名曰灵

谮〔zen〕诉不行曰明

好乐怠政曰荒

好变动民曰躁

<hr />

怙威肆行曰丑

壅遏不通曰幽

定谥号是依据传说为周公旦制定的《谥法》进行的。这部《谥法》就是《逸周书》中的《谥法解》。唐代张守节作《史记正义》时,把它抄录下来,附在了后边,仍袭用《逸周书》中的名称。现附于《史记》的后边。

好内远礼曰炀

经天纬地曰文

动祭乱常曰幽

去礼远众曰炀

刚强直理曰武

恭仁短折曰哀

威强敌德曰武

在国遭忧曰愍

克定祸乱曰武

好祭鬼怪曰灵

《谥法》的内容,大致如上。看来并不复杂,但如具体到某一个人身上,是否能恰如其分,能否做到“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却也并不容易。

照临四方曰明

外内从乱曰荒

第七章 谥号 第二节 上尊号、赐谥和私谥

天子死后,由群臣讨论拟定谥号,上奏新皇帝,经允准,然后施行。殡葬之前未定谥号,只称“大行皇帝”,意思是永远离去的皇帝。《汉书·高帝纪》记刘邦死后,谥号是这样定的:

群臣曰:“帝起细微,拨乱世反之正,平定天下,为汉太祖,功最高。”上尊号曰高皇帝。

颜师古注说:“尊号,谥也。”《昭帝纪》也说:“尊号曰‘昭’,不亦宜乎!”所以为皇帝议定谥号也叫上尊号。但有一点要说明,后代一些皇帝还在位的时候,大臣们为了歌功颂德,编造一串辉煌美盛的字眼奉献给皇帝,也叫上尊号,皇帝给逊位的太上皇加美称,也叫上尊号,这同死后议谥是两回事。前者是终生定称,后者乃一时之荣。

虽然说,“谥者,行之迹也”,但不少皇帝的谥,并不能真正反映他的所作所为。譬如晋惠帝是个白痴,什么都不懂,听见蛤蟆叫,问身边的人说:“蛤蟆是属公家,还是属于私人?”看见饿死的老百姓,竟然问:“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晋书·惠帝纪》)就是这样一个蠢物,竟给定了一个“柔质慈民”和“爱民好与”的“惠”字!其实他何曾给过百姓什么“惠”?臣子为皇帝定谥号,不能不为尊者讳,不得不用曲笔。

在中国古代皇帝的谥号中,也有“婉而多讽”的。晋安帝司马德宗,“自少至长,口不能言,虽寒暑之变,无以变也。凡所动止,皆非己出”(《晋书·安帝纪》)。这样一个植物人,死后谥为“安”。《谥法》说:“好和不争曰安。”也真亏了礼臣们会咬文嚼字,想出了这个“安”字!口不能言,不辨寒暑,行动需人,地地道道地是“好和不争”。

一些被权臣挟制,出来做“禅让”表演的末代少年皇帝,当他们举行完“禅让”仪式后,很快就被悄悄地杀害了。新王朝议谥的礼官们,能善体人主之意,都献给他们一个得体的尊号。如晋司马德文被刘宋谥为恭帝,刘宋的刘准被齐谥为顺帝,齐的萧宝融被梁谥为和帝,梁的萧方智被陈谥为敬帝,北周的宇文阐被隋谥为静帝,隋的杨侑〔you右〕被唐谥为恭帝,等等。这些谥号无一不同被谥者的禅让“美德”相应,无一不显示新王朝之得天下是应天顺人。如《谥法》说:“尊贤让善曰恭。”这受禅让者岂不是非贤即善了吗?

相对说来,对大臣赐谥,还能比较多地反映一些受谥者的行迹。因为评定谥号的时候,主持者无避忌,朝臣敢直言,阿曲较少。宋人王辟之在《渑〔sheng绳〕水燕谈录》卷一记载了夏竦赐谥的故事。夏竦死后,仁宗赐谥文正。当时刘敞任职考功,正是主管大臣赐谥之事,便上疏说:大臣赐谥,是主管部门的事,况且陛下赐给夏竦的谥号也不合乎《谥法》,您何必侵犯主管部门的职权呢?司马光也上疏论争,说:“谥之美者,极于文正,竦何人,可当?”最后改谥文庄。这夏竦勾结丁谓和王钦若,做过许多不光彩的事,所以说他不配谥文正。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也记有宋代大臣赐谥的事。丞相赵正夫死,徽宗亲往吊唁,其家属请求皇帝加恩的有三项,其中之一是要求谥号中带一“正”字。其他两事皆应允,独谥号一事,只说“待理会”(等研究一下),结果谥为清献。

原来自魏晋以来,大臣赐谥都是先由掌管考核官吏政绩的部门——考功司,提供其人的生平事迹资料,太常寺的太常博士拟定谥号上奏,言官及其他朝臣如有意见,可提出讨论,最后议定。尽管如此,也还是有挟嫌报怨,假公济私的事发生。《老学庵笔记》卷五还记载了关于欧阳修赐谥的故事:

欧阳文忠公初但谥“文”,盖以配韩文公(愈)。常夷甫方兼太常,晚与文忠相失,乃独谓公有定策功,当加“忠”字,实抑之也。李邦直作议,不能固执,公论非之。

虽然赐谥比上尊号少了那些溢美不实之辞,但倘若遇上常秩(夷甫)这种小人,或挟嫌报怨,或朋比为奸,或曲意偏袒,那么要真做到“细行受细名”,“大行受大名”,也仍有困难。相对而言,还是私谥公允一些。

赐谥官职限制很严,不到规定的级别,任你品德再好,也得不到谥号。《晋书·刘毅传》记王宫为刘毅死后无赐谥,愤而不平,上疏给皇帝说:

臣窃以《春秋》之事求之,谥法主于行而不系爵,然汉魏相承,爵非列侯,则皆殁而高行不加之谥,至使三事之贤臣,不如野战之将……臣愿圣世举《春秋》之远例,改列爵之旧限,使夫功行之实不相掩替,则莫不率赖。

大臣虽然都赞同王宫之说,但皇帝不同意,结果只赠刘毅仪同三司的官衔,没赐谥。

宋代赐谥的限制宽一些,北宋一些道学家和某些著名隐士,死后多赐谥,但有的是到了南宋才实现的。清代必须官阶一品者才赐谥。《郎潜纪闻三笔》说,李荣保“殁时官止二品,例不给谥”,到了乾隆时,因其子平定大金川之役有功,才追谥为庄恪。为国而死的武将,有的官阶虽不到,也有赐谥的,但那要皇帝的“特旨”才行。

正因为朝廷赐谥是以官阶爵位为依据,使一些品德端方、文行卓越的中下级官员,以及隐居不仕的学者、高士得不到谥号,于是民间就出现了私谥。

私谥一般认为始于春秋之世,最著名的例子莫过柳下惠了。他是鲁国公族,是公子展的后裔,遂以展为氏,名获字禽,《左传·僖公二六年》称展禽。因居于柳下,自以柳下为氏。他只是掌管讼狱的大夫,死后不得向国君请谥,所以就由亲友自谥了。刘向《古列女传·贤明·柳下惠妻》是这样记述此事的:

柳下既死,门人将诔〔lei磊〕之。妻曰:“将诔夫子之德耶?则二三子不如妾知之也。”乃诔曰:“夫子之不伐兮,夫子之不竭兮,夫子之诚信而与人无害兮……呜呼哀哉,魂神泄兮!夫子之谥,宜为惠兮。”门人从之。

从此人们管展禽叫柳下惠,也就是后世妇孺皆知的“坐怀不乱的鲁男子”。

私谥都是由亲友、门生故吏、弟子,以及仰慕者所定,自然没有朝廷赐谥的明争暗斗了。东汉以来,私谥之风大盛。如《后汉书·文苑传》中夏恭被“诸儒共谥曰宣明君”;《独行传》》中范丹被谥为贞节先生;晋代大诗人陶渊明被谥为靖节征士;《宋史·儒林传》贾同,其门人谥其为存道先生;黄震被谥为文洁先生;《文苑传》中朱昂,被其门人谥为正裕先生;清初的冒襄被亲友谥为潜孝先生,等等。

<hr />

注释:

第七章 谥号 第三节 关于称谥号

谥号是一个带有鉴定性的称号,但因它来源于敬名和避讳,所以对前人不称其姓名或字,而称其谥号时,总带有敬意。不过称历代帝王的谥号当作别论。

帝王生前的名字得避讳,不但口头上不能讲,就是书面上也不得写;非用代表他名儿的那个书写符号不可时,可用同音字或同义字代替,万不得已要用原字,那么这个字不准写完整了,必须缺一笔。等他死了,有了谥号,有了庙号,人们习惯上都称他的谥号。渐渐地便约定俗成了。称帝王的谥号是无可选择的,是被动的,不是自愿的,因此便无示敬可言。当我们说到号称圣人的周文王及昏庸残暴的周幽王和周厉王时,没有什么不同。但对一些有选择称谓自由的历史人物来说,情况就不同了。

朝廷赐谥重爵位不重品行,只要达到赐谥的官阶就可得到谥号,只要有人从中维护,就可得到美谥。譬如宋代许多不光彩的人物,入了奸臣传的都有很冠冕堂皇的谥号:曾布谥为文肃,蔡京之弟蔡卞谥为文正,汪伯彦谥为忠定,卖国贼秦桧谥为忠献,秦桧的重要帮凶万俟卨〔moqixie莫齐谢〕谥为忠靖……然而又有谁去称他们的谥号呢?即使秦桧后来改谥为谬丑,也无人理会。古今上下,男女老幼,统称之为秦桧。公道在人心,坏人有谥也不称。

六朝人作品,如以为例,称人多称官职,例如称陈寔〔shi时〕为太丘(陈曾为太丘县令),谢安为太傅,王导为丞相,王敦为王大将军,嵇康为中散(为魏中散大夫),王羲之为右军,等等。而唐人于作品涉及名公巨卿,则多称其封爵,如称房玄龄为梁公,杜如晦为莱公,魏征为郑公,裴度、韩滉为晋公,颜真卿为鲁公,等等。这在《大唐新语》、《隋唐嘉话》、《朝野佥载》等书中习见。到了宋代,除仍用上述称谓外,又多称前人的谥号。如欧阳修在《归田录》称鲁宗道为鲁肃简公,张知白为张文节公,杨亿为杨文公,孙奭〔shi市〕为孙宣公,王曾为王文正公,李沆为李文靖公……江休复在《嘉祐杂志》中称韩愈为韩文公,杨亿为杨文公。范镇在《东斋记事》中,称丁度为丁文简公,薛贽为薛简肃公,王曾为王文正公,蔡齐为蔡文忠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宋人笔记中,称谥号的例证难以枚举。至清代此风更盛,只要翻开杂录、随笔之类的书,就会发现俯拾即是,所以我们就不再胪列了。

宋以来盛行称前人的谥号,大概是有原因的。对一些勋业彪炳,或极为人所钦仰的历史伟人,称其字,则似乎有些欠妥。因为称表字只限于平辈之间,或尊长对卑幼者表示亲近和喜爱时才用。如果称别号,又与其人身分不相称,也欠庄重,况且他还不一定有别号。当然还可称官职,这虽能体现其人之身分,然不能见其人之立身行事,生平业绩。看来对这些人,称其谥号,是最佳选择。如范仲淹之称范文正公,不是正可令人想见这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古代政治家那种奉献精神和浩然正气吗?岳飞之称岳武穆或岳忠武(后改谥忠武),不是也可使人想像到这位“危身奉上”,勇御外侮的民族英雄的气概吗?还有如刘墉之称刘文清,也可体现出这位一生自奉廉洁而多善政的清官形象,纪昀之称纪文达,也充分反映出这位学识渊博而又诙谐机智的儒臣风貌。

由此可见,对历史伟人,名公巨卿,称其谥号既可示敬,又可体现其身分地位和生平业绩,这一点确实是其他称呼所不能替代的。

附带说一下,明以前,对皇帝不称谥号就称庙号。从明到清,民间开始习惯上称年号。如永乐皇帝、正德皇帝、嘉靖皇帝;顺治皇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等等。这种称呼当是民间的创造。

<hr />

注释:

为清初人作品,《哭主》中已有“可怜圣主好崇祯”和“我的崇祯主子呀”等称呼。第九回娄府的看坟人邹吉甫称明太祖为洪武爷,成祖为永乐爷。</a>

第八章 别号 第一节 号的来历

号,最初大约是隐士们自称的。他们隐居山野,就是为了不求人知,所以把真名实姓也隐去,而另起一个“名”作为自己的代表符号。战国时代有位隐士叫鬼谷子,至今也不知道他的真名实姓。虽然有的书上说,他叫王诩〔xu许〕,但学者多以为是后代人的编造。自从汉赋创造出了亡是公、子虚先生、乌有先生等人物名号,给文人起别号以很大的启发。《后汉书·耿弇〔yan演〕传》有位精通《老子》的安丘先生,李贤注引嵇康《圣贤高士传》说:“号曰‘安丘丈人’。”《方术传》封君达号“青牛师”。李贤注引《汉武内传》说:“常乘青牛,故号青牛道士。”《三国志·魏志·管宁传》注引《魏略》说:“山东人有青牛先生者,字正方。”不过东汉末年这些人的号,恐怕多是群众起的,不是自号。

晋宋渐有自号出现,著名的如葛洪自号抱朴子,陶潜自号五柳先生。像葛洪、陶潜这样知名度高的人有了号,对后世毫无疑问地要产生影响。唐代文人有号的逐渐多起来,如杜甫称杜陵野老,卢仝号玉川子,韩偓号云山樵人,张志和号烟波钓徒。到了宋代,文人起号已蔚然成风,几乎人皆有号。而至明清,甚至并不文的人也有了雅号。明人祝枝山的笔记小说《猥谈》,就讽刺过这种现象。清人别号不但普遍,而且多,一人两三个别号的,大有人在,像傅山一个人就有50多个!可谓登峰造极了。

第八章 别号 第二节 号的内容与形式

名和字是他人所命,不能表现自己的意愿。而号就不同了,它是文人雅士自我表现的产物。它可以把个人的生活经历,思想情趣,处境心愿,种种情况充分表达出来。乐意怎么抒发就怎么抒发。客观情况变了,号还可以随着变。名和字当然也可以改,但不能常改。<u>?99lib.</u>

号所表现的内容很多,但不能都把它看作是真实的。某一内容具体到某一人时,甚至须从反面去理解。如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号稼轩。“稼轩”只能看作是他罢职闲居、报国无门的愤懑心情的反映。他曾慨叹:“空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由此可见号稼轩,并不真是想务农。不少人的别号,亦作应如是观。

我们就常见的别号概括为如下14项:

(1)居处 苏轼自号东坡居士,徐炼号耶溪野老。

(2)境况 苏庠号后湖病民,程千顷号东瀛病客。

(3)情趣 欧阳修号醉翁,丁敬号玩茶叟。

(4)身分 杜甫号杜陵布衣,方以智号药地和尚。

(5)职业 朱彝尊号小长芦钓鱼师,龚贤号柴丈人。

(6)形貌 祝允明号枝指生,谢榛号眇〔miao秒〕目山人。

(7)纪实 高凤翰号丁巳残人,黄丕烈号癸未生。

(8)自诩 唐寅号江南第一风流子,金农号百二砚田富翁,齐白石号三百石印富翁。

(9)倾慕 郑燮号徐青藤门下牛马走,杨守敬号邻苏老人。

(10)特征 贺知章号四明狂客,陆游号放翁,姚廷瓒号懒迂。

(11)明志 莫忭号知足居士,奕訢号乐道主人。

(12)自勉 杨万里号诚斋,奕询号惜阴主人。

(13)自谦 侯元棐〔fei匪〕号兔园先生,俞临号识字农,浦起龙号三山伧〔g仓〕父。

(14)达观 高士奇号藏用老人,耆龄号无闷居士。

别号内容涉及面太广,我们虽然举出了14种,还不一定完全概括它,略见一斑而已。

别号有这样一些表现特征:第一,高就低,雅就俗。如高官显宦、文人雅士,起别号都喜用农、牧、渔、樵等下层人民的称号,把一些并非美词的懒、迂、盲、跛、伧等字,也用到别号上来。第二,喜用山川景物、田野风光和建筑名词,如岩、峰、岚、麓、洲、汀、村、野、园、畦,楼、台、轩、亭、斋、堂、庵、阁,等等。第三,本是儒生、名士,偏喜用道人、道士、和尚、居士、山人等名。第四,以各种称谓词入号,如客、主、叟、夫、翁、生、老人、主人、先生、女士、女史等等。

顺便说一下室名。

宋以来文人士大夫,多喜欢给自己的书房、居室起个名字。内容大致与别号一样,有的室名也就是别号,有的加上“主”、“主人”等名也就成了别号。室名以体现庭园周围环境,所收藏的书籍、古物状况、志趣,或者自我勉励等内容居多。如红杏山房,涵碧轩,宝晋斋,皕〔bi必〕宋楼,四砚斋,如不及斋,志学斋,求古居,味学斋,娱墨轩,乐志居,还拙堂,畏斋,惜庐……名目繁多,难以备举。

第八章 别号 第三节 号和字的区别及应用

字须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这是常格,否则就不成其为表字了。至于先秦人的以行第字眼为字,西汉人的以爵位字眼为字,与名无直接联系,毕竟是少数,应视为变格。号就不同了,它不要求和名有什么意义上的联系,可以脱离名任意选取。所以号和名是以无意义联系为常格,有意义联系的倒是变格了。清代人取号,有的似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譬如冯锡镛字鸣虞,号笙侣。镛是打击乐器的一种,形状似钟。笙是吹奏的管乐器,与镛连类而及,完全可以作字。又如黄绘字子章,号太素。《论语·八佾》:“绘事后素。”可以看作是概括经义的字。又如朱凤标字桐轩,号建霞。这是用孙绰《游天台山赋》“赤城霞起而建标”文意,这真是“又专傍字义,转取别号矣”。

号和名不必有意义联系,这是它和字的重要区别。如果同名有了意义联系,那也不为过。

好比做律诗,首联不要求对仗,只要颔联、颈联对仗,但诗人有本事,首联也对仗了,那也很好。没要求做的做到了,可以;要求做的没有做,不可以。字和名不联系,不可以。正是由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发现、纠正各种文献资料、人物传记中有关人物的字和号的错误。如说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字楝亭,这就不正确。曹寅字子清,是取《书·舜典》“夙夜惟寅,直哉惟清”语典的。楝亭和“寅”风马牛不相及。曹寅在织造局供职时,府第中种有楝树,树旁建亭叫楝亭,所以自号楝亭。他曾有《题楝亭夜话图》诗和《楝亭留别》诗,这足以证明楝亭是号,不是字。

《中国人名大辞典》中,这类问题比较集中,稍有疏忽,必被所误。我们从中举数例加以分析,以见一斑。

〔清〕沈·凤字补萝,号凡民

按,补萝与凤无所取义。当是字凡民,号补萝。此取《世说新语·简傲》吕安访嵇康的故事以为名字:

嵇康与吕安,每一相思,千里命驾。安后来,值康不在,喜出户延之,不入;题门上作“凤”字而去。喜不觉,犹以为欣,故作。“凤”字,凡鸟也。

这是吕安讥刺嵇喜是凡鸟。凤,繁体为“鳳”,拆开为凡鸟。文人好奇,并表自谦,所以取此故事为名字,以凡夫自居。

〔清〕桂·馥字未谷,一字冬卉

按,未谷与馥不协,当是字冬卉,号未谷。此因姓取名。骆宾王《上齐州张司马启》:

常山王之玉润金声,博望侯之兰薰桂馥。

又《楚辞·远游》:

嘉南州之炎德兮,丽桂树之冬荣。

桂之华、实、皮皆香,严冬不凋。卉为百草总名,所以名馥字冬卉。未谷当是号。

〔清〕陈·樽字苇汀号仲尊

按,苇汀与樽不协,应是号。尊、樽古今字。这是以名作字,故用古今字加以区别。

〔清〕祝·维诰字豫堂,一字宣臣

按,当是字宣臣,豫堂为号。天子宣示臣下的文书为“诰”,君王传召为宣,二者义相连,故相协。

《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将号作字的例子的确很多,难以枚举。一个人名某,字某,号某,或又别号某,这是事实。但将号作字不仅有悖字号常识,也有违历史事实,应该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第八章 别号 第四节 称字和称号

原先为了敬名,所以才称字。两个陌生人相见,彼此寒暄时,必然是问:“贵姓?”“台甫?”或“尊字?”这就是敬名问字。而回答者必是先回答名某,后回答字某。因为对方所问者实际是名,这“台甫”、“尊字”,是问名的委婉语。号推广开之后,人们觉得称字不够恭敬了,称号才最雅、最恭敬,于是“台甫”、“尊字”变成了“尊号”和“大号”。其实这仍然是在问名。不过,经过这样长时期的使用后,号受到字的同化作用,号竟成了字的同义语。譬如第十五回中就是字号混用的:

马二先生着实恻然,说道:“你且不要伤心。你尊讳尊字是什么?”那少年收泪道:“晚生叫匡迥,号超人。”第十七回则这样说:

(景兰江)便道:“先生贵处那里?尊姓台甫?”匡超人道:“小弟贱姓匡,字超人,敝处乐清。”

可见号就是字,字也叫号。有时也可能指名。如《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

其祖姑闻客出视,又大骇曰:“是东光赵君耶?三十余年不相见,今鬓虽欲白,形状声音,尚可略辩。君号非某耶?”

这里说的究竟是名还是字,我们虽不能十分肯定,但近代民间问人的大名时,却说:“你大号叫什么?”

综上所述,不难看到号的普及和影响之广之深。

号不但取得表字的词汇意义和作用,更重要的是,它一出现即具有表字所没有的一种特殊表敬功能。

封建社会是讲究避讳的,父祖之名是叫不得的。有句古训一直在流传,叫作:“父母之名,耳得闻而口不得言。”就是说,父母之名别人叫得,自己可以听,但自己不能讲。话虽如此,但在大庭广众场合,当人面直呼其父祖之名,也是一种失礼行为。所以《世说新语·方正》说,卢志在大庭广众中,向陆机问道:“陆逊陆抗是君何人?”陆机便毫不客气地回敬说:“如卿于卢毓卢珽!”由此可见中古时代对直系亲属避讳之严。

上古时代,在叙称中本可以称呼父祖之字的,但后世也不允许了。这可能因为字和名的关系太贴近的缘故吧。如果父祖有官爵,有谥号,或者有科举功名,对人称说起来还方便,如没有这些荣身的称号,就不好措辞了。自从有了号,改变了这种尴尬局面。因为号完全同名脱离了关系,无避讳之可言了,不论在书面表达,或是口头称说,都可自由运用,不过还得加上“先生”、“公”或“翁”等敬词。

宋人称父祖之号的还少见,元明就多起来,至清而大盛。元代吴师道在《跋杜端父墨迹》中说道:“盖先大父碧溪翁之友。”纪昀在中,对他的尊亲都称号,如称其外祖为雪峰先生,称其曾伯祖为光吉公,称其舅父为健亭公,称其叔父为仪庵公,称其祖父为宠予公,等等。其父曾为姚安知府,称为姚安公。梁章钜在自订《年谱》中,称其父为翼斋公,称其叔为九山公,称其祖为天池公。蒲松龄五世孙蒲庭橘在《〈聊斋文集〉志》称蒲翁为柳泉公。梁绍壬在《两般秋雨盦〔an安〕随笔》中,称其曾伯祖梁同书为山舟学士,号与官职合称。本来称字的,清人也改为号了。如在《香祖笔记》中,称其兄王士禄为西樵、西樵先生,纪昀则称其兄为晴湖,都是称号。

中国人有尊老敬贤的美德,对前哲,对时贤,一向都是敬名称字的。自有了号之后,多改称号。宋人已称杜甫为少陵,称苏轼为东坡先生、坡公、东坡,称辛弃疾为稼轩,称陆游为放翁。明清时此风更盛。以何良俊为例,他在《四友斋丛说》中,对他的前辈和朋友,几乎全都称号:徐阶为存斋,文征明为衡山,皇甫汸为百泉,康海为对山,陆师道为五湖,顾清为东江,华夏为补庵,沈周为石田,祝允明为枝山,等等;于晚辈则仍称字,如称文征明之子文彭为寿承(号三桥),文嘉为休承(号文水)。清人称号更是普遍,随笔、笔记,诗话、词话类作品中,几乎触目皆是。在社会交际中,甚至可以说是泛滥成灾。一些正统思想严重的士大夫,对社会上流行的称号现象,曾有过刻毒的讽刺。第三二回,作者就曾借邓九公在戏园中的所见所闻,对那位长得像虾米样的状元公和那位胖阔少,同小旦们互相称呼号,作过绘声绘色的描写和挖苦。

尽管称号比称字显得风雅而尊敬,但到底还是有字的多,有字又有号的少,号并没有取代字而成为一尊。因为字是傍名而生的,名不废,字也不会废,号却是游离于名之外的,难以起“表德”作用。

<hr />

注释:

第九章 绰号 第一节 绰号的起源

绰号也是古已有之的,太早的难以稽考了。拿《史记》来说,这里边的“卿子冠军”、“飞将军”、“苍鹰”,就应该说是绰号了。如果同后代的“急先锋”、“双枪将”、“扑天雕”相比,毫无两样。也许春秋战国时代就有绰号了,但同政事无关,史书不载,我们就不便推测了。不过,像战国时代国君的亲属,功臣名将,很多都有封号,像孟尝君、马服君、望诸君,等等,难免不给绰号以影响。

汉末三国,起绰号的多起来。《三国志·魏志·张燕传》说:“燕剽捍捷速过人,故军中号曰‘飞燕’。”张燕原是黄巾军,属于黑山一部。他的合作者叫张牛角,其他人有叫黄龙的,有叫白爵(即雀)的,有叫雷公的,有叫羝〔di低〕根的,大约都是绰号。裴松之注引《典略》对其中一些名字作了解释:

黑山、黄巾诸帅,本非冠盖,自相号字谓骑白马者为张白马,谓轻捷者为张飞燕,谓声大者为张雷公,其饶须者则自称于羝根,其眼大者自称李大目。

从《典略》的解说来看,这都是绰号,只不过是当时无绰号之名罢了。

绰号不只行于民间,士大夫中也有起绰号的。《隋唐嘉话》和《朝野佥载》等笔记,就记载了不少唐人的绰号。如李守素精于世家大族的谱系,人们称他为“肉谱”,虞世南改称他“人物志”。唐太宗因虞世南学识渊博,称他为“行秘书”。这是雅一些的。还有俗的。如《朝野佥载》记酷吏周兴,严酷残忍,人称他“牛首阿婆”。牛首阿婆就是后代说的牛头阿旁,佛家讲的地狱里的恶鬼。苏征举止轻浮躁动,被称为“失孔老鼠”(找不着洞的老鼠)。王熊糊涂贪婪,被称为“王癞獭〔ta塔〕”。这些都极形象生动。

唐代俗文学中有一种形式叫作说话,也就是后来的说评书。发展到宋代,形成了好多专业门类。其中有专说“杆棒”、“朴刀”的,内容都是英雄好汉争斗拼杀的故事。南宋已有说水浒梁山故事的了。说话人为了人物生动形象,都给这些好汉起了绰号;经过文人的加工,现在的中的一百单八个英雄,每人都有一个符合身分的绰号。从此武侠小说中的人物,没有一个没有绰号的。后世绰号就成了擅长技击者的“专用品”了。

第九章 绰号 第二节 绰号的性质

绰号是一种品评方式。它体现了人们对一个人的看法,表明了人们的褒贬和爱憎。根据感情色彩的不同,我们可把绰号分为四类。

<h3>(1)褒扬称美</h3>

西汉李广被称为“飞将军”;南朝梁任昉被称为“五经笥〔si四〕”;《水浒》中,宋江被称为“及时雨”,花荣被称为“小李广”,吴用被称为“智多星”,都属于这一类。

<h3>(2)嘲讽讥刺</h3>

唐苏征被称为“失孔老鼠”;张元一肚大腿短,缩颈凸眼,被称为“逆流虾蟆”;卢怀慎好两眼盯地上,被称为“觑鼠猫儿”,均属此类。

<h3>(3)憎恶诅咒</h3>

西汉严延年判案好杀,被称为“屠伯”;唐周兴被称为“牛首阿婆”,李全交被称为“人头罗刹”,王旭被称为“鬼面夜叉”;后世的活阎王、笑面虎、南霸天、花花太岁等,都属此类。

<h3>(4)客观形容</h3>

这一类属中性色彩。有时须据具体人物而定,其本身无感情色彩可言。如《水浒》中独角兽、菜园子、金眼彪、打虎将、锦豹子、金钱豹子、出洞蛟、玉旛竿、等等,都属这一类。

第九章 绰号 第三节 取绰号的根据和方法

取绰号的根据,大致可分为七类。我们以《水浒》人物为例,罗列于下:

<h3>(1)品德</h3>

宋江仗义疏财,济人危困,被称为“及时雨”。石秀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不顾利害,被称为“拼命三郎”。裴宣当孔目,执法不阿,被称为“铁面孔目”。

<h3>(2)才智</h3>

吴用足智多谋,料事如神,被称为“智多星”。公孙胜通法术,精阵法,被称为“入云龙”。

<h3>(3)技艺</h3>

张清擅长以石子打人,被称为“没羽箭”。张顺深通水性,被称为“浪里白条”。金大坚精于篆刻,被称为“玉臂将”。

<h3>(4)性格</h3>

秦明性如烈火,被称为“霹雳火”。顾大嫂泼辣凶猛,被称为“母大虫”(老虎哺乳期最凶猛)。孙二娘凶悍好杀,被称为“母夜叉”。

<h3>(5)形貌</h3>

王英身矬腿短,被称为“矮脚虎”。杨志面有青痣,被称为“青面兽”。朱仝〔tong同〕生有一副好胡须,被称为“美髯公”。

<h3>(6)职业</h3>

曹正为屠户出身,被称为“操刀鬼”。张横以撑船为业,被称为“船火儿”。武松当了行者,被称为“行者”。

<h3>(7)综合</h3>

李逵面黑,性粗鲁刚烈,勇猛异常,被称为“黑旋风”。索超性情暴躁,弓马娴熟,被称为“急先锋”。

取绰号的方法,可概括为三种。仍以《水浒》人物为例,列举如下:

<h3>(1)比喻</h3>

这一类最为常见。如及时雨、玉麒麟、鼓上蚤、混江龙、两头蛇、病尉迟、扑天雕,等等。

<h3>(2)形容</h3>

神算子、摸着天、短命二郎、神行太保、豹子头、一丈青,等等。

<h3>(3)写实</h3>

大刀关胜、双鞭呼延灼、金枪手徐宁、九纹龙史进(身上刺有九条龙)、镇三山黄信、轰天雷凌振、紫髯伯皇甫端,等等。

绰号情况,大致如此。

第十章 笔名 第一节 笔名的兴起

笔名的出现,大约是受了别号的启发。因为别号是姓名和字以外的一种符号,发表文章不用原姓名,而另外起个名字,其性质与别号相似,只不过二者用途稍有不同罢了。

别号在宋代已经很流行了,许多文人学士,都有别号,有的还不只一个。有,自然就要用。我们发现,南宋就有人在著作上不署真名实姓,而署上一个别号性质的名字,譬如《绿窗新话》就是一个例子。这是一部辑录性质的书,所收都是前代人写的男女悲欢离合的故事(学者认为这是供说话人作素材的)。因为都是男女爱情故事,所以编者署名为“皇都风月主人”。迄今也无法考证这是个什么人,只能大致推断是南宋住在杭州的一位热心俗文学的先生。在封建时代,非正统思想的东西,往往遭人非议,编一部爱情故事集,难免不受道学先生们的挞伐,所以才署上个“风月主人”的名字,表明自己是男女爱情的支持者。

一些揭露社会丑恶现象的文艺作品,虽说托名前代,但取材多自现实,况且还有具体的地点、人物,这就不能不有所顾忌,这也许是明代出现的那部著名小说《金瓶梅词话》不署真名实姓,而写上个“兰陵笑笑生”的原因之一。清代早期的一部方言文学作品,名叫《醒世姻缘传》,写的是山东绣江县明水镇上的故事。县是假托(章丘县有绣江河),镇却是真的(明水今为章丘县治,也是胶济铁路站名)。尽管作者说,主人公“皆非本姓,不欲以其实迹暴于人也”,“至于荡检败德之夫,名姓皆从捏造”,但这都无济于事。有其事的人,做贼心虚,最喜对号入座;局外的明眼人,自然也一看便知。作者如是本地人,显然会有诸多不便,于是就署了个“西周生”的假名。晚清的一些谴责小说,也多不署真名,和《金瓶梅词话》、《醒世姻缘传》,大约是一脉相承。这些假名都应该看作是笔名的滥觞。

晚清盛行办报,有名可考的小报,不下七八十种。这些报上不断发表揭露社会黑暗、抨击时政和鼓吹新思想的文章,署名多是化名,而且是千姿百态,花样翻新。时间一久,形成了风气,写文章都要用个别名。笔名这个词就应运而生了。从此以后,文艺界、学术界,尤其是文艺界,就盛行用笔名了。

第十章 笔名 第二节 笔名的根据

笔名的根据是什么?也就是说如何起笔名?我们分析了一些作家的笔名之后,发现有以下几种常见方式。

<h3>(1)原名谐音</h3>

这种取笔名的办法最多。如诗人田间,原名童天鉴,因幼年生活在农村,对农村和农民有深厚的感情,便用谐音的办法,将天鉴改为田间。又如诗人闻捷,原名赵文捷,用谐音法,文捷便成了闻捷。陈荒煤,原名陈光美,也是用谐音法,光、荒韵母相同,急读音相近。作家吴强,曾用笔名吴蔷。作家、学者吴组缃教授,原名吴祖襄,都是同一方法取笔名。

另外,还有先谐音后取义的,如瞿秋白,原名阿双,后改名爽,又名霜,最后为秋白。双、爽音似;爽、霜音相似,义相邻;秋露为霜,颜色为白,由霜变为秋白。

<h3>(2)变姓为笔名</h3>

有两位大作家的笔名就是这样来的。一位是老舍,他原名舒庆春,析姓为字,叫舍予。将“舍”加了个词头,成了老舍。另一位是剧作家曹禺,他原名万家宝。万的繁体字是“萬”,是由“艹”和“禺”组成的。“艹”的古体为“艸”,就是“草”的古字。因草谐音为“曹”,成了上的姓,“曹禺”就成了一个典型的名字。

作家聶绀〔gan干〕弩,曾以耳耶作笔名,也是拆姓为笔名。耶由耳、阝构成。俗称偏傍“阝”为双耳,耳、阝合起来就成了“聶”。

以上是拆姓为笔名。

也有在姓上增字为笔名的。如诗人公刘,他原名刘耿直。因为《诗·大雅》有《公刘》一篇,而公刘是周王朝一位先人。遂因“刘”加上“公”字,将古人名变为笔名。

还有将姓变为其他同音字之后,随同音字之义补缀一字,构成含有完整意义的笔名。如作家柳青,他原名刘蕴华。将“刘”变为同音字“柳”,因“柳”缀上个“青”字,遂成为“柳色青”或“柳色青青”的柳青。

<h3>(3)将名字中的一个字析为笔名</h3>

剧作家、电影艺术家夏衍,原名沈乃熙,字端轩。他从事翻译工作时,用笔名沈端先,在发表剧本《赛金花》的时候,改笔名为夏衍。这是将“端先”的“先”离析而成的。“先”的声母变为“夏”,韵母变为“衍”;夏、衍二字相拼却又成为“先”。

这一办法是近代才有的。著名的学者有用这一方法命名取字的,如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王力教授字了一。“力”的声母变为“了”,韵母变为“一”;了、一相拼,又成为“力”。文字学家唐兰字立厂〔an安〕。“兰”的声母变为“立”,韵母变为“厂”;立、厂相拼,又还原为“兰”。

<h3>(4)用取字方法取笔名</h3>

文艺理论家周扬,原名周起应。扬、起义相近,且连用成词,遂因“起”而以“扬”相应,成为“周扬”。翻译家耿济之,原名耿匡,字孟邕。济、匡都有“救”义,所以能构成匡济、匡救、救济等词,遂因“济”缀代词“之”,成为“济之”,义为“匡救他”,或“救济他”,俨然成为名匡,字济之。著名女作家谢冰心,原名谢婉莹。莹,玉色,玉光洁、润泽的样子。冰、玉皆为白色结晶体,所以古汉语中冰、玉常联用,成语有“玉洁冰清”。唐人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其名句有“一片冰心在玉壶”,遂因“莹”而以“冰心”为笔名,并以此比喻自己的高洁。笔名与原名,其关系如字与名。

<h3>(5)随文命名</h3>

这多半是一种临时性的笔名。鲁迅所收的杂文,原署笔名都是临时起的。因为他的名气太大了,国民党怕他发表文章讥弹时政,百般防范,不准发表他的文章。他便“另用各种笔名,障住了编辑先生和检查老爷的眼睛”(《准风月谈·后记》),陆续在《自由谈》上发表了60多篇杂文。其中有的笔名常是随文章内容、性质起的。如《双十怀古》一篇,便署名为“史癖”。驳斥某种论调的便署名“敬一尊”,意思是说,回敬对方一杯酒,等等。直到今天,报纸上还常有这类的笔名。

第十章 笔名 第三节 笔名的寓意

名字多是含有某种意义,笔名也不例外。上述一些笔名,也都有一定的含义。但有些作家的笔名,是在原名之外,根据自己的理想、抱负,或值得纪念的某种经历和事件,另行取的。有几位大家的笔名,就是这样起的。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发表《阿Q正传》的时候,用了“巴人”的笔名,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取‘下里巴人’并不高雅的意思”。当发表的时候,改用“鲁迅”。鲁,取的母姓。迅,取义《尔雅·释兽》:

狼:牡,獾〔huan欢〕;牝,狼。其子獥〔jiao叫〕;绝有力,迅。

邢昺〔bing丙〕疏引舍人注说:

狼,牡名獾,牝名狼,其子名獥,绝有力者名迅。

兽雄性为牡,雌性为牝。最有力的小狼叫“迅”。

是一篇反封建、反旧礼教色彩最浓烈的作品。结合“鲁迅”这个笔名来看,意思是要像狼一样向吃人的封建礼教扑过去。鲁迅最欣赏威猛壮伟的动物,反封建最彻底、最勇敢,所以不嫌以狼为名,以表示与封建礼教不妥协,要像狼对待猎物那样来对付它。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他曾用过好几个笔名。茅盾这个笔名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创作、《动摇》、《追求》(即三步曲)时用的。这三部书写的是大革命失败后,知识青年在精神思想方面的种种矛盾及其生活状态。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作者自己的心境。这笔名最初本是写作“矛盾”的,叶圣陶先生说一看就知是假名,不如改作“茅盾”。里有“茅”姓,这样便可避免国民党找麻烦。用“茅盾”为笔名,既贴近作品内容,也记录和反映了作者自己这一个历史阶段的状况。

作家、学者许地山,笔名落华生。他之所以用一个农作物的名字作笔名,是因为幼年时,父亲曾对他讲落花生这种作物的种种美好品质,勉励他做人要像落花生那样,默默为人类作贡献,因此才以落华生为笔名。

笔名较为复杂、多变,随意性也比较大。有些笔名,作者本人如不说破它的含义,外人是无法猜出的,故我们难以将笔名全都概括进来加以介绍,只能东鳞西爪,举几个大家的笔名,略加解说。

附录 文辅文图片

<img src="p:///book/plate.pic/plate_171507_1.jpg" />

王引之《春秋名字解诂》(见《经义述闻》卷二二,江苏古籍出版社影印道光七年本)

<img src="p:///book/plate.pic/plate_171507_2.jpg" />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经韵楼刻本

<img src="p:///book/plate.pic/plate_171507_3.jpg" />

桂馥《说文解字义证》,齐鲁书社影印连筠簃杨氏刻本。

er"><img src="p:///book/plate.pic/plate_171507_4.jpg" />

1.杨廷福、杨同甫《清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br />2.陈乃乾等《室名别号索引》,(增订本)中华书局。

3.陈德芸《古今人物别名索引》,上海书店影印岭南大学本。



免责:该文章采集于网络,相关权利归相关人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更多文章: 1024社区 xp102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