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与股市风云 - xp1024.com
《三十六计与股市风云》


正文 第一章 “瞒天过海”与股市内幕交易

1988年,一股由于股票贿赂被披露而引起的风暴席卷了整个日本政治舞台,这场风暴在日本创下了几个骇人听闻的历史记录:首先,调查时间长:从1988年该案败露直到1989年1月才告一段落;其次,波及范围广:在调查期间查出的涉嫌者包括政界、企业界、新闻界和教育界等各阶层人士约200余人;第三,被曝光者社会地位非常高,其中包括日本内阁副总理兼大藏省(注:即财政部)大臣、法务大臣和经济企业厅长官三位内阁重臣,在一个月内相继辞职,关心国际股票市场动态的读者们一定还记得这件发生在1988年的丑闻吧?这就是被日本人民称为“国耻”的利库路特股票贿赂案,它之所以被揭露,是由于臭名昭著的股票内部交易。

在股票交易中,内幕交易无疑属于不公平交易,利用职权通过内幕交易形式获利的一方,实际上是在进行欺骗,使普通的利用公平竞争手段的投资者的利益受到极大损害。近年来这种内幕交易在国际股市中甚嚣尘上,而且其手段花样翻新,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内幕交易者经常使用的手段有:

虚报、假报各种公司报表,掩盖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盈亏状況,以求达到操纵股价的目的;

通过贿赂手段买通政府官员以获得某些经营特权,扩大公司影响,从而达到影响公同股价的升降的目的;

为维持本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股票发行公司以垄断方式买进自己的股票,待价格大幅度上升时,再采取相应的对策,利用不同身份的个人,开立很多银行账户,或者利用互相冲销转账的方式等,人为的进行虚假的买空卖空交易,引起股票行情的剧烈波动;

承购包销某些股票的证券公司采用垄断的方法,在股市上大规模买进或卖出这些股票,操纵这些股票的价格在特定时间内的涨落等等。

对于这些伎俩,运用得炉火纯青的人物可称得上是著名美国华尔街证券经纪商伊文·博斯基,这位大亨在1975年开办了一家股份公司,当时拥有的全部资产不过区区70万美元,然而,这位博斯基真非等闲之辈,他利用了解股票市场内情者新提供的情报,大肆从事内幕交易,从中获取超额利润。例如,一个投资银行家告诉博斯基,一家公司准备卖掉其五分之一的股票,凭借丰富的经验,博斯基预计到该公司将被兼并,按照惯例,被兼并的公司股票价格肯定会上涨,于是,博斯基马上行动起来,用低价购进了该公司170万美元的股票,随后又乘该公司被兼并后股价飞涨之机,决定抛出手中持有的股票,仅此一举,他就赚取了2830万美元,利用如此的手段,仅几年的时间,他就使自己下属公司的总资产达到了2016亿美元,个人财产超过了2.3亿美元!

然而,纸里包不住火,1981年11月14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约翰·谢尔德宣布:博斯基因搞内幕交易而触犯法律,法庭判处没收其非法盈利5000万美元,罚款5000万美元,并剥夺其证券交易权利终身。

消息传遍华尔街惊呆了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律师、经纪人和交易商,震撼了千百万股票投资者,持续的股票市场牛市突然混乱不堪;买卖声、呼叫声响成一片;交易所中的人乱作一团。道·琼斯股票指数一降再降,当日收盘时已下跌了43个点,此后两天又下降了110多个点,震动之大,可见一斑。

在人们看来,博斯基真可谓手段高超,赚钱有道。实际上,他发财的绝活儿内幕交易,中国古代的兵书上早有记载,这就是闻名于世的《三十六计》中第一套胜战计中的第一计,谓之“瞒天过海”。

“瞒天过海”按《三十六计》一书中的解释,即“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

实际上是告诉人们,自认为戒备周密,就容易放松警惕,对于日常见惯的现象就不生疑问。在非常公开的形式中,可以隐藏着非常的机密。

在一个被人控制或对己不利的环境中,要争取主动,转危为安,很容易产生“瞒天过海”的念头。同时也是一种以假乱真的疑兵计谋,即用伪装和假象来隐蔽我军的情绪,发起攻击的时间等,达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目的。熟视无睹,常见不疑,是人们观察社会现象时常犯的毛病,巧妙的制造和利用这种错觉就能达到预定的战略目的。

“瞒天过海”和我们常说的“掩耳盗铃”有若不同的地方,“掩耳盗铃”是想欺骗别人,反而弄巧成拙,“瞒天过海”是有配套的计划,目标早已定好,玩弄对手于股掌之间,因此,在使用此计时,一定要观察清楚,考虑周详,做得快当,干得秘密。否则便会弄巧成拙。由“瞒天过海”变为“掩耳盗铃”,本意是欺骗别人,结果反而骗了自己。就像前边我们曾经提到过的伊文,博斯基,本欲瞒天过海,结果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其实,在战争史上,成功地运用“瞒天过海”而达到目的的例子委实不少。不信,请看“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吧!

故事发生在我国的战国时期,前258年9月,秦昭襄王派大将王陵率二十万大军攻打赵国,秦强赵弱,秦军迅速攻至赵都邯郸城下,好在邯郸军民上下一心,奋勇作战,再加邯郸城池坚固,秦军一时竟也奈何不得。但是,邯郸城中粮食军械所存不多,经过半年多的围困,几乎粮尽援绝,形势万分危急。赵王派使者向近邻魏国求救,“唇亡齿寒”,魏王当即发十万大军,派大将晋鄙率领前去救赵,秦王得到这一消息,马上派使者到魏国前去威胁魏王:“如有人胆敢出兵救赵,待我军攻下邯郸以后,立刻掉头去消灭它。”魏王大惊,忙令晋鄙屯兵于邯城(今河北省临漳县),等待局势的变化。

邯郸被困,早惊动了一位魏国的显贵,此人就是魏王之弟,名闻天下的“战国四君子”之一,魏公子信陵君无忌,他聪明过人,素知赵、魏两国唇齿相依,命运共同,再加上他的姐姐嫁给了赵国的公子,同是“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平原君赵胜,因此,他极力敦促魏王继续进兵救赵,但魏王小怕事,始終不允。为了解救赵国的危机,信陵君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挽狂澜于即倒。

信陵君手下门客如云,其中有个人名叫侯羸,素有谋略,信陵君平时对他极为器重,视为心腹。这时,他便向信陵君献策:“我听说大王调动军队的虎符,就放在他的卧室里,只有大王最宠爱的妃子如姬,才能进入他的卧室把虎符偷出来。我又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杀害,她求人给她报仇,三年没有结果,最后还是公子派人把她的仇人杀死,替她报了杀父之仇,如姬一直感激公子。如果公子肯开口去求如姬,她一定会感恩图报,设法把虎符偷出来,公子得了虎符,就可以把晋鄙的军权夺在手里,解救赵国,抗拒强秦,这可是了不起的大功啊!”

信陵君依计而行,他买通了一个平时和他有私交的魏王近侍托他把窃符救赵的事偷偷去和如姬说了。如姬满口答应下来。这天夜里,如姬趁魏王酒醉,偷出虎符,托近侍交给信陵君。信陵君得到虎符,大喜过望。这时,侯赢又为他献计道:“大将统兵在外,有时候就是君主的命令也可以不接受,公子就算拿了虎符去调兵,如果晋鄙不肯把兵权交出,事情就很危险了。我有个朋友朱亥,是一位勇士,神力过人,公子不如带他同去。晋鄙如果交出兵权,那再好不过5如果不肯交出兵权,就叫朱亥当场打死他。”信陵君听从了侯赢的计划带上朱亥,藏起虎符,坐车到郊外,会集自己手下的千余门客,奔赴邺城。

在这里,我要为读者们解释一下什么是虎符。虎符又叫兵符,是我国古代调兵遣将的一种凭据,用铜铸成老虎的形状,因此叫做虎符,一个虎符分为左右两半,发兵时左边半交给带兵的统帅,右边的一半留在国君手里。国君要调动军队的时候,就把右边的一半交给新的将帅,去和原来将帅手中的左边一半扣合,只要能够合成一个完整的虎形,就有权调动军队。

信陵君带着虎符来到邺城,假传魏王命令,要晋鄙交出兵权,晋鄙把虎符接过来,跟自己带着的那一半虎符一合,果然一点不错,可是他心中十分怀疑,暗自琢磨:“魏王把十万大军委托给我,我并没有什么过错,现在没有奉到魏王手书,信陵君光是凭着虎符,就来接替我的兵权,这事实在蹊跷?”于是他对信陵君说:“这样大的事,我还要向大王请示以后才能交代。”话音未落,站在信陵君身后的朱亥大喝一声:“晋鄙,你不听王命,竟敢反叛!”晋鄙大将忙问:“你是何人?”朱亥更不答话,从袖子中拿出柄四十斤的大铁锤,冲着晋鄙的脑袋砸去;并大喝一声:“我是惩办反叛的。”晋鄙当时气绝。

信陵君接管了军队,手握虎符昭示众将,边安抚人心,边整编军队。将老弱遣返,得精兵八万,于前257年1月,兵临邯郸城下,城中赵军也出城接应,内外夹攻,秦军不支,全部解围而去,至此,历时一年多的邯郸之战,终以魏、赵联军全胜而结束。信陵君也从此而成为名重一时的风云人物,这便是“窃符救赵”的故事。

其实,“瞒天过海”这条计策,照样可应用于正当的股票交易。大凡进行股票交易的人,总体可分为两种:一种人进行真正的投资,期望从投资中收取稳定的收入,这种人在股票投资者中占绝大多数,被称为“股票市场的脊梁”,另一种人则进行投机,期望从中发横财,这部分人仅占小部分,但却被称作“股票市场的兴奋剂”,他们能起到搞活市场的作用,而所用的却是合法的手段。不信,请看下面的例子。

60年代末,美国股票市场行情持续看好,吸引了一大批新手加入。于是,一些称得上是“老油条”的经纪人趁机混水摸鱼,他们利用自己出没股票市场多年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出色的想象力,大肆招揽追随者。他们总是声称自己掌握着内部情报,并发明了选择股票的新技术,如果有足够的人相信他们,并在他们的宣传下购买了足够的股票,接着办理转手出售,这就正中这些经纪人的下怀。因为,这无形中是在为他们做广告,贴标签,证明他们的正确性和能干。于是他们就会在更多的顾客身上故伎重演,这一时期,美国股票市场似乎给每个人都带来了发财致富的好机会,几乎所有上午收到的新发行的股票下午晚些时候就可以处理,以原价两倍的价格出售,这样,顾客可以从中取利,那些虚张声势的经纪人也可以从中取利。从以上投机活动中可以看出,经纪人只是利用智力和能力在技巧上要了个花招,并没超越法律规定,他们的投机是在法律允许的投机交易的范围内,结果是双方得利。

由此可以看出,“瞒天过海”同样可应用于正当的股票交易,而不必一定要靠像博斯基那样搞内幕交易来实现。对股票交易感兴趣的读者们,当您了解了这条计策之后,希望您会从中获得以下两点启示:第一,您也可以在股票交易中试一试这条计策,只要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第二,当今股市中,像伊文,博斯基那样的人还为数甚多,了解了这条计策,您既可以保住您的合法利益,又提高了揭穿他们阴谋的能力,对吗?

正文 第二章 “围魏救赵”与股票多样化

请读者们先看一看下列的报道:—位股民因忍受不了股票下跌的经济亏损于五月十二日下午在家自缢身亡。

居住在上海浦东陆家嘴地区41岁的康某,系某公司职工。随着“股票热”升温,他和其弟于4月中旬以每股293*35元价购进上海延中实业股票107股,其中他本人73股,其弟为34股。之后,延中实业股票连续下跌,跌至每股200元左右。4月29日,康某与其弟弟商量,将不久前买进的107股延中实业股票以每股205元价卖出,兄弟二人共亏损9453,45元,康某本人亏损达6449,55元。从这以后,康某整日闷闷不乐,时常叹气。虽然家属和亲朋好友善言相劝,仍无济于事。终寻短见。

这篇题为《上海一股民亏损上千自缢身亡》的文章,就登载在1992年5月15日的《解放日报》上,区区二百余字,告诉了人们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股市高处不胜寒!

从股票投资者的心理出发,当然人人都想赚钱,但是不是通过股票交易每个人都能如愿呢?国外股票市场上流行着这样一个有趣的说法:在十个投资人中有七个人赔钱,两个人不赔不赚,只有一个人赚钱。那么,为什么大家还都要争先恐后地参加股票市场上的买卖活动呢?这是因为七个赔钱的人不甘心,要把赔掉的本钱捞回来,另外两个人白忙了半天不赔不赚,当然要继续努力;那一个赚钱的人还想多赚一些,所以大家的劲头都有增无减。这种说法虽然有些过头,但却不无道理,它告诉人们买卖有价证券并不是这么好赚钱的,而且赔钱的概率相当髙。因为,任何投资活动都具有一定的风险,而股票投资的风险就更大。所有股票的风险都是千真万确的。不论你过去在股票投资中的战绩多么辉煌,你所设想的前景多么美好,你的投资技巧多么高超,你都应该了解面临风险的严重性,并且充分做好心理准备,想好应付的对策,否则你就不应成为股票投资人。

证券投资、特别是股票投资,是一种高度复杂、极具冒险性的活动,它既能给人带来丰厚的利润,又能使人倾家荡产。作为一名投资者,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证券投资的风险賴收益情况,尽量避免投资风险,获得最大的投资收益,股票投资风险来源很多,从理论上概括来源主要有三种:(一)市场风险。是由于市场价格的波动而引起的,因为股票交易是按其市场价格来进行的,因此,股票市场价格的波动就可能给投资者带来损失或收益。(二)企业风险。企业风险是指企业经营不善,企业处于危险状况,企业经营活动受到严重限制,企业具有倒闭的可能性等等所带来的风险。因为,如果企业经营状况不佳,企业支付股息的能力就减少,而该企业发行的股票的投资价值也随之降低。(三)购买力风险。是指由于通货膨胀的影响,投资者定期所获固定收入的实际购买力将会下降,通货膨胀对股票价格的不利影响有两方面:一方面影响公司的赢利;另一方面股息的增长速度往往赶不上物价的上涨速度,所以证券的价格最终将下跌,从而影响证券市场的稳定。

任何一种形式的投资都是有风险的。作为投资者,要慎重选择自己的投资方式,要尽可能获得较高的投资报酬。特别是对于我们中国的股票投资者来讲,绝大多数都是有面定职並的工人、农民、教师、职员等等,他们少有时闻和精力,整天守在证券交易所里跟踪市场的发展,研究行情的走势,投资往往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而且工薪阶层的投资者大多是用自己的积蓄进行证券投资,资金有限,没有足够的实力又缺乏过硬的金融专业知识,极易随风倒,糊里糊涂地把自己的血汗积蓄赔得一干二净。

既然股票投资中的风险不可避免,那么有什么好办法能使交易中的风险降到最小程度呢?

让我们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与你的朋友各有10万元现金,都想把这笔钱用于股票生意。所不同的是:你一股脑地把这笔钱全部购买了六公司的股票,而你的朋友却用这10万元买了A、B、C三个公司的股票。不巧,一个月后,由于八公司经营管理不善,它所发行的股票价格下跌很快,很明显,由于你和你的朋友都买了这家公司的股票,你们就都在经济上蒙受了损失。那么,你和你的朋友究竟谁的损失更大一些呢?

答案也是很明显的:当然是你。因为你孤注一掷,用10万元买了A公司的股票,而你的朋友购买A股票的金额只是你的几分之一,因此,损失自然也就比你小得多。而且,由于你手中只握有公司一种取票,因此,你挽回损失的唯一希望在于A公司经营状况好转,股票价格回升,而这是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样,你的命运揮在别人手中,你就成了一名非常被动的股票投资者,干着急,使不上劲儿。而你的朋友则不同,他的手中除了我公司的股票之外,还握有B、C两种股票,只要这两种股票价格稳定,那么他的损失就会大大得到缓解,甚至如果B、C两种股票价格看好的话,他在股票中的损失完全有可能从这两种股票中弥补回来。这样一比,买一种股票和同时买几种股票,这两种做法孰优孰劣不是一目了然了吗!试想,在本节刚开始提到的那位不幸的康某,如果他不是倾其所有只买了延中实业股票这一种,而是多买几种的话,那么,他的损失毫无疑问将会小得多,他的下场也就不会那么悲惨了。

可见,股票多样化,确实是降低风险的灵丹妙药。其实,这个办法,我们也可以从《三十六计》中找到它的影子,这就是“胜战计”中的第二计:围魏救赵。

这条计策,出于中国古代一个著名战例,即桂陵之战,也发生在战国时代。

公元前353年,魏惠王派手下的大将庞涓率重兵进攻赵国,魏军来势凶猛,很快便围住了赵国都城邯郸,庞涓想一鼓作气灭掉赵国,而赵军依据坚固的城防,拼力死守。双.方在邯郸城下激战了一年多,打得两败俱伤,但仍难分胜负,赵国的国君赵成侯便派使者到齐国去求救,并情愿把从魏国拿来的中山送给齐国为谢礼,齐威王便拜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率八万大军前往救援赵国。

孙膑是春秋末年大军事家孙武的后代,曾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为人勤奋好学,足智多谋,他曾流落魏国,他的同学庞涓因嫉妒他的才学,设计陷害,使他受別刑(剜去膝盖)之苦,成为残废,后来,孙膑装疯才逃到齐国,得到了齐王重用。此次带兵援赵,主将田忌主张发兵直趋邯郸,而孙膑则有不同的见解,他认为:“要解赵国之围,如同要解开一个纷乱而没有头绪的绳结,如果我军直接进军邯郸,就如同用重拳去打这个绳结,恐难以见效。要排解激烈的争斗,不能直接参加进去厮打,而要避实就虚,才能击中要害,解决纠纷。目前,魏国的兵乌已经把邯郸围了一年多,我们此刻去救邯郸恐怕已经晚了。可是如今魏军的精锐国而出,国内兵力必定十分空虚,我军应向魏国进兵,猛攻它空虚的都城大梁,庞涓必然回师救援,我们在半路埋伏,定徒击败魏军,赵国之围自然化解。”

田忌采纳了孙膑的计策,他命令齐军一面佯攻魏都大梁,一面在魏军必经的桂陵(在山东省菏泽县东北)之旁,埋伏下重兵等待庞涓。庞涓正在加紧围攻邯郸,忽然得到消息说国都大梁告急,赶忙从邯郸撤兵回国。由于形势紧迫,魏军长途昼夜奔波,人困马乏,当他们途经桂陵之时,早已埋伏好的齐军以逸待劳,把魏军杀得大败。庞涓折损人马两万多,带残兵逃回大梁,齐军大胜,赵国之围不战面解,孙膑也报了庞涓当初陷害之仇。这便是桂陵之战——围魏救赵计策的来历。

关于这条计策,《三十六计》书曰:“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意思是:“攻打集中的敌军比攻打分散孤立的敌军困难。急于出击不如后发制人取胜的把握大。”治兵如治水,对于来势凶猛之敌,要避其锋芒,用分导引流的办法,各个击破。运用这条计策的首领,我们可以从桂陵之战齐军取胜的原因中获得启示:一是齐军出击选择在魏赵相争,精疲力竭的有利时机;二是选择了敌军空虚的地方进行攻击,诱敌疲于奔命,陷于被动挨打的处境,正所谓攻其所必救,歼其救者攻其所必退,歼其退者,就能战胜强敌。

由此可见,围魏救赵应用在军事上,是解救盟友,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妙计,而正如前面所写的,如果把这条计策应用于股票生意上,那么在危急时刻,它也是一剂解救危难的灵丹妙药,特别是对于我们中国的投资者来说。

中国股市目前正方兴未艾。1984年11月,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公开向社会个人发行股票,这是全国最早的可交易股票,1987年4月,深圳的发展银行也公开在社会上招股。1990年12月19日,上海成立证券交易所,其后,深圳股票交易所也正式挂牌开业。据统计,上海、深圳两地最初下海的两三万股民,大约有半数以上都不同程度地发了财,上海有个杨百万,最初用几万元资金从事国库券和股票买卖,现在已有百万资产,雇了34个人抄录,分析行情表,专业从事股票买卖。深圳一个小伙子当初倾其所有,把3.2万元人民币换成股票,几年后用股票换回人民币变成150万元。目前,上海持有股票者已达50多万,深圳的股民也在40万以上。这么多人疯抢着买股票,不能不给人一种谁买股票谁赚钱的现象。

实际上,正如前所述,股票买卖的冒险性极大。以深圳市为例,去年就经历了长达10个月的熊市(即股市前景暗淡,行情见跌,交易沉闷,且跑动迟缓而得名),股市平均下跌56%,持股者十有八九都亏了。有一位男子见别人炒票发财,把原打算给妻子买首饰的几千元投入股市,结果赔本近半,看着天天往下跌的股价,这位男子竟当众大哭起来。此情此景怎不叫人触目惊心!

为了防止这种惨剧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股票行亞的投资人必须牢记,千万不要把自己的资金都投资一种股票!行话来讲,就是股票多样化。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买进许多不同种类的股票,以组成一个股票群。这种方法很久以前就已被股票投资者学会使用,尽管他们讲不出太多的原理,但他们知道这能降低风险,特别是当股票群是由约20个不同种类的股票组成时,它会使总风险下降95%。因此,即使是小股东,用少量不同种类的股票实行多样化也能查益匪浅,减少风险,另外,购买股票的时间和地点也不能固定于一时—地,这样都可以降低股票下跌造成的风险。

这正是:股市高处不胜寒,围魏救赵保平安。

正文 第三章 “借刀杀人”与卖空交易

对于一位作家来讲,要完成一部作品,他必须要有丰富的创作经验和一定的创作技巧;对于一位将领来讲,要打赢一场战争,他必须要有一支装备精良,战斗力过硬的部队;对于一位股票投资者来讲,要想在股票业上获得收益,他必须要有丰富的股市投资常识,灵活的头脑,更重要的是,他要拥有一定数量的资金。正如常言所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干任何一件事情,必须具有相应的资本。那么,对于股票投资者来说,有没有自己不需要投入太多的资本就可以获得成功的方法呢?股票投资的行家里手会告诉你:有!那就是所谓的卖空交易。

股票的卖空交易,又称空头,是指投资者向别人借来股票,然后将这些股票出售给他人,期望将来这种股票的价格会下跌,等股票价格真的下跌时,再购回这些股票还给股票所有人。长期以来,普通的中国人都把“买空”与“卖空”看作是一种资本家特有的不道德的投机倒把行为,这也难怪,因为目前中国股市中还没有信用交易,没有期货交易,更没有期权交易。其实,“买空”与“卖空”在股市中是不可避免的正当交易行为,特别是“卖空”,在各国的股票交易中均占一定比例。如,1987年,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的卖空交易约占股票交易总额的6%。在我国,随着人们观念的更新和股票投资的逐渐广泛,这种交易也会逐渐增多。因此,笔者认为在这里为广大读者介绍一下这种较为“特殊”的投资方式是很有必要的。

卖空与买空都属于投机性的交易,但前者与后者相比,风险就要更大一些。因为在卖空交易中,投资者期望的是他所卖空的股票价格能在将来有所下跌,假若事与愿违,将来这种股票的价格非但没有下跌,反而上涨了,这位卖空投资者就会受到很大损失,而且,这种损失一般地来讲总要比做买空交易所蒙受的损失大得多,因为从理论上讲,股票价格的上涨是没有上限的。而买空交易所蒙受的损失最多不会超过投资人在买进某种股票时所付出的代价。因为股票的价格下跌决不会低于零。买空交易的目标正好与卖空交易相反,即投资人买进股票,并期望这种股票的价格在将来会上涨。前面已经讲过,做卖空交易的投资者要卖掉他所借来的股票,最后还要如数买回这些股票来归还原主,但只是希望从卖出买进中赚取差价。那么,投资人卖空的股票是从哪里借来的呢?他可以向他开设账户的客户去借,要是在保证金账户的客户那里借不到合适的股票的话,证券公司还可以进而向其他的证券公司或专门从事借股票给他人的股票所有者去借,按照账单的规定,证券公司是不能向开设现金账户的客户借股票的,除非得到这些客户的特许。

总的来说,卖空交易的风险很大,带有很强的投机性和冒险性。但是,自有股市以来,就不断有人从事这种冒险投资,甚至有一些对股市没有深入了解的一般投资者也在上面进行尝试,原因何在?皆因这种投资不需要太多资金,所需股票都是从别人处借来的,而一旦成功,投资者会有大宗收入,而且会产生“借刀杀人”的那种痛快淋漓的感觉。

“借刀杀人”,本是《三十六计》中第一套胜战计中的第三计。“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意思是敌我的阵线已经分明,而第三者的态度还不稳定,要诱导他去消灭敌人,以保存自己的实力,善于运用“损”卦中关于“损上益下”的逻辑去推理演算。

此计的“借”字,具有多种含义。诱敌就范,以逸待劳,为借用敌力;制造错觉,使敌军各部之间产生误会,自相残杀,为借用敌刀;取之于敌,用之于敌,为借用敌人财物;在敌军将领中制造矛盾,使之自相争斗,为借用敌将;探明敌方计谋,又将计就计,为借用敌谋。诸如此类,等等。“借刀杀人,”既为一种政治权术,也是军事谋略,要求施计者善于利用第三者的力量,善于制造和利用敌人营垒内的矛盾,克敌制胜。“郑桓公灭郐”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证。

春秋时期,郑桓公要发兵灭掉邻近的郐国,以扩大本国的疆土。但是,他听说郐国国君手下有一批能干的文臣武将,文有韬略,武有勇力,而且都忠心耿耿。如果贸然发兵去攻击,必会遭到他们有力的抵抗,一时很难得手。应该想一条妙计,首先除掉郐国的这班忠臣良将,于是郑桓公便使出了“借刀杀人”的伎俩。

郑桓公首先命令手下人,秘密潜入郐国,打探郐国国内有哪些有本领的文武大臣。不久,这个手下人返回了郑国,向郑桓公呈上了一份名单。郑桓公大喜,次日,他在朝堂之上大会群臣,商议攻打郐国的计划,郑国的朝臣们不明其中底细,急忙劝阻,大家都认为攻打郐国的时机还未成熟,郑桓公顺水推舟,拿出了手下人呈上的那份名单,当众一一宣读,并假称:“这些人都是郐国的文臣武将,我已用重金将他们买通,到时候,他们会里应外合,帮助我灭掉郐国。一旦我的计划实现,我要用髙官厚禄重赏他们,并且把郐国的土地都分封给他们做领地。”

郑国的朝臣们闻听此言,大都将信将疑。为了表示自己绝不食言,郑桓公故意大造声势,他在自己的国都郊外筑了一座极高的祭坛,命令手下人杀猪宰羊,举行了极隆重的仪式,郑桓公亲自登上祭坛,当着全国百姓的面,焚香祷告:“我对天盟誓,一旦攻下郐国,将重赏那些助我一臂之力的人,绝不负约。”

如此声势浩大的祭典,早惊动了郐国潜伏在郑国的探子。他哪里知道这是郑桓公借刀杀人之计,急忙飞奔回国,向郐国国君禀报。郐国国君闻听此事,勃然大怒:“这些人貌似忠良,原来都是叛徒;食我俸禄,竟敢出卖国君,我还蒙在鼓里。”他当即下令:“把这些乱臣贼子全部打入死囚牢。”可怜郐国的这些忠臣,糊里糊涂地含冤下狱,不久,就全被处死。

郑桓公在国内,得到了这个他盼望已久的消息,大喜过望:“这些人一死,我就可以毫无阻拦地率军伐郐了。”他当即亲自率领大军杀向郐国。郐国国君听到报告之后,大惊失色,意欲点将率兵抵抗,可是他纵观朝堂上下,竟无一人可当此重任,此时,他才明白自己借了郑国的借刀杀人之计,页惜,悔之晚矣。郑桓公率领大军长驱直入,轻而易举地灭掉了郐国。

通过此例,我们可以看出,借刀杀人,无非就是假手杀人的意思,在本身没有办法,环境受到限制的时候,自己不动手,叫别人去执行自己杀人的意图,这就是借刀杀人。

当然,对于单个的股票投资者来说,运用此计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杀人,无非是要借助第二者的力量,来帮助自己在股票投资中获得收益,弥补自己在资金方面的不足。再回想我们前边所讲的卖空交易,连股票都是向他人借贷而来,这难道不是借他人之力,助自己成功,这难道不是“借刀杀人”吗!

不过,这条计策如果运用于股票大亨们的彼此竞争,可就没那么简单了。世界股票市场犹如血腥味十足的战场,每一次巨大的股票市场震荡都产生赢家和输家,赢者心情舒畅,大把的硬通货塞进囊中;输家则垂头丧气,甚至用人类最凄惨的手段结束自己的性命。澳大利亚的一位股票商,由于对1987年世界股票市场的行情做了过分乐观的估计,结果,这一年出现的世界股价暴跌,一下子使他从亿万富翁变为百万富翁。残酷的现实使他精神崩溃,一气之下,这位大亨从悉尼一家大饭店的顶楼跳了下去?命归西天。而这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符合自然。

经营股票,在股市中打天下,没有钱不行,没有头脑更不行。西方的证券市场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与钱、战争、政治、经济和人类各种其他行为联系在一起,组成了证券市场的缤纷世界。正如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所说的:“未来不可测。”在股市争夺中,即便是最有实力的大亨,有时也要借助他人的力量来度过难关,击败对手,这也是“借刀杀人。”

本世纪60年代,美国的八家大公司制订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占据香港金融界,彻底打垮华人和英国人在香港的金融实力,夺取香港股票市场,并逐步以此为据点,向东南亚渗透。毫无疑问,为了扫清阻障,美国股票大亨们的屠刀首先斩向富有盛誉的香港汇丰银行的身上。

汇丰银行是由中英两种血统组成的金融集团,在香港拥有极雄厚的根基和社会基础,其首脑人物也与当地居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血缘关系。打垮汇丰,才能稳获香港金融大权。对此,美国金融界早有准备,他们首先大量收购汇丰银行的股票,使其股票价格连翻数番,紧接着,美国人又在几天之内将所有所持汇丰股票向市场抛售,同时大造谣言:汇丰银行经营状况不好,无力收回这些股票等等。一时间,汇丰银行股票价格如落潮般狂跌下来,如果不收购这些堆积如山的股票,汇丰的信誉便会一落千丈,甚至有关门垮台的危险。而就在汇丰银行准备大量吃进股票时,各地许多不明真相的储户纷纷提款,如果不闭门休业,存款有被提空的危险。

面对挑战,汇丰银行开始反击。他们首先广而告之,安抚民心,强调汇丰银行会对每一位储户负责,然后,他们四处贷款,找老关系户,甚至请香港黑社会组织出面“摆平”,然而,对手实在太强大,一切都未奏效,汇丰银行离失败已经不远了。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国金融的权威机关——中国人民银行本着稳定香港的目的,决定支持汇丰银行一定数量的贷款,并迅速指示驻港人员火速办理入账业务。这一举动,使形势急转直下,股民们深知,这意味着全中国的资本都抵押在汇丰银行身上了。该银行的资信毫无疑问了。一时间,汇丰银行股票价格直线上升,形势发生了逆转。

对此,入港的美国金融界只能自叹命薄,他们被迫与汇丰银行谈判解决问题,一场惊心动魄的股市大战就此告终,汇丰银行“借刀杀人”奏了奇功。

的确,想通过股票买卖达到各种目的,关键在一个“狠”字,作为一名从事股票交易的人来说,首先也应该具备这种素质。它能壮胆,能灭对手的威风,能增强信心。作为一个从事股票交易的机构,也同样需要“狠”字,这样才能团结一致,战胜对手。“借刀杀人”,不正是“狠”字的一个突出体现吗?

正文 第四章 “以逸待劳”与补救落空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股票投资的行家里手都晓得,股票市场常常会在风平浪静之时突然风起云涌,令投资者措手不及,导致重大损失。因此,股票投资者必须有承担风险的心理准备。常言道:“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入市的股票投资人在股票投资中,一时性的亏损是不可避免的。鞋湿了,晾干以后还可以再穿;而钱赔进去,却不可以再穿出来,但是,总还可以想些办法再赚回来。

股票投资人在市场上买进某种股票,当然是希望这种股票的发行公司的经营状况能够比往年更好,从而可以得到更多的红利;或者希望这种股票的价格能够迅速上升,以便在适当的价位抛出,获取较大的利润。没有哪位投资人是带着赔钱的愿望买进股票的。但是,股份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股票市场价格的变化并不受单个投资人意志的左右,常常会与投资人的愿望呈反方向变化。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呢?有一种预期落空而补救的很简单的方法,称为“搁置不理”。所谓“搁置不理”,就是说当股价不像你盼望的那样上升,而是反其道而行之时,你干脆暂时把股票锁入保险柜,安心静等股价的回升。一般说来,只要手中的股票不是在高价位买进的,而且股票发行公司的经营状况从长期来看还较为乐观,那么,股价还是有回升的可能的。采用这种简单的操作方法,要么会使你在将来一举获得巨大成功,要么会使你在以后赔得一塌糊涂。因此,当朋友们采取这种操作方法时,有几个事项需要大家注意。

首先,你要考虑投在该种股票上的资金在你全部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如何。因为“搁置不理”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孤注一掷的做法。因此,如果投在该股票上的资金占全部资产的比重过大,例如达到以上,就会冒倾家荡产的风险,显然,这是划不来的;如果投在该股票上的资金占全部资产的比重较小,假如还不到5%,即便该股票将来一文不值,也不致使你大伤元气,如果是这样,试一试未尝不可。

其次,你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眼睁睁看着股票价格一再狂跌而当事人都置之不理,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事情。因此,如果你是一个意志薄弱,对风险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小的人,那么你最好还是不要选择这种操作方法,否则为此而坐卧不安,夜不能寝,就有些不划算了。

再次,这样做是否会影响你对资金流动性的需求。任何人手头总要有一些现金或银行存款,以保持必要的支付能力。例如,为了保证正常生活的需要,你手头总要有些现金来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如果你要在股票投资中继续有所作为,总应该准备一些存款,以便能在适当的价位买进合适的股票。因此,如果你采用了这种方法而导致大量资金沉淀,并因此丧失了必要的流动性,那也是得不偿失的。

最后,你要考虑你手持股票的发行公司长期发展的前途如何。如果你认为该公司会很快倒闭,那么采用这种方法也就没有任何现实意义了。

如果你经过深思熟虑,认为以上这些不测你都可以应付裕如的话,那么,你就可以大胆地使用这个方法,如果时机有利,运用得当,它会使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做到“以逸待劳”。

“以逸待劳”是《三十六计》第一套胜战计中的第四计。“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三十六计》中如是说。意思是阻拦强敌的攻势,不必直接采取作战的手段,因为刚与柔、强与弱是能相互转换的,因此实行积极防御,逐渐消耗,疲惫敌军,强大的敌军就能转为弱小,处于被动的我方就会变为主动。重要的是能主动掌握战争发展趋势,因势利导,后发制人。要能以少敌众,以不变应变,以小变应大变……,总之,牢牢掌握战争的主动权,能动地支配局势的发展,待敌锐气丧尽,就能战而胜之。

孙子曰:“军事以近待远,以逸待劳。”即在战术上自己先处于主动地位,应付敌人进攻。引伸来说,凡事先做好充分准备,沉着应付外力侵扰,不管什么事,都可以“以逸待劳”。处事和做人的原则不同,做事是今天的事今天了,效率越髙越好;做人,尤其是处理一个复杂的人事问题,拖延才是一个好办法。拖并不是怯懦,也不是卸责,它是一种权变手段,要使自己的意志不为猝然发生的事件诱惑,使自己永远站在主动地位,这就是所谓“拖延政策”。从消极一面说,是静观事物的变化,以作最后的决策;从积极一面说就是设法使对方疲于奔命,挫折其锐气,然后伺机出击,使其一蹶不振。即如孙子所说:“藏于九地之下,动于九天之上。”

使用这种策略的时候,务必要沉着应变,把自己和对方的环境和意图,以及彼此间实力估计清楚,机警地随时植地注意事情的变化,时机未成熟就不动如山岳,机会一来就要翻江倒海。

这策略如果运用得当,可以做到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历史上有许多个重大战役是因为使用此计而扭转局势的,齐鲁长勺之战就是一例。

故事发生在我国春秋时期。公元前684年,齐桓公拜鲍叔牙为大将,带领大军进攻鲁国,一直攻到了长勺地区。

齐强鲁弱,鲁军不久前刚刚在齐军手上吃过败仗,再加上此时朝中没有一位文武全才能领兵出征的统帅,因此鲁庄公十分恐慌。幸亏大臣施伯为他推荐了一位隐士曹刿,说他有将相之才,鲁庄公马上派施伯去请曹刿。

当两人来见鲁庄公时,庄公问曹刿:“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抵坑齐军的入侵?”曹刿则回答:“战争的情况是变化莫测的,不能够凭主观臆测来下结论,如果您能给我一个随军参战的机会,,那么我就可以随机应变,设法取胜。”庄公见他说得有道理,便拜他为大将,鲁庄公也随军出征,共同领兵前往长勺。

古时候打仗是用旗、金(铜锣一类的响器)、鼓来指挥。主将的大旗指挥全军,颜色不同的旗指挥各部分军队。金鼓管进退,击鼓冲锋,鸣金收兵。冲锋陷阵一般击鼓三通,每一通鼓是三百三十三槌。齐国大将鲍叔牙仗着自己兵强马壮;再加上以前曾打败过鲁军,便有轻敌之意,他命令手下打起第—通鼓,齐军如潮水般向鲁军冲过来。

鲁庄公看到敌人进攻,也下令击鼓反攻,曹刿赶忙阻止:“现在被军锐气正盛,我军只可严阵以待,还不到反攻的时候。”就这样,齐军连攻两次,由于鲁军阵容坚固,齐军无法得手,等到打起第三通鼓的时候,人人都感到疲劳,泄气,再也无力向前冲了。这时,曹刿对鲁庄公说:“现在您可以下令击鼓反攻了。”鼓声一响,鲁军人奋勇冲杀,齐军没料到敌人皮攻,被杀得大败而逃。庄公正要下令乘胜迫声,又被曹刿阻止。他下车仔细查看了齐军留在地上的车叙马迹,又上车远眺了一阵,才对庄公说:“请您下令追击吧!”鲁军奋力追杀,连追三十里,齐军惨败,只好逃回本国。

战后,鲁庄公询曹刿询问获胜的原因,曹刿说:“打仗靠勇气,齐军一鼓进攻,士气正旺盛,这时如果我军发动反攻,一定会吃亏的。齐军第二次击鼓进攻时,他们的士气就有些衰退了,但是还不是我军进行反攻的时机。等到第三次击鼓进攻,齐军的勇气就投有了。这个时候,我军以逸待劳、士气正旺,所以能够一鼓作气,冲破齐军的阵营。”庄公又问:“可为什么不立刻乘胜追击呢?”曹刿说:“齐国是大国,兵力很强,又善于用计,他们撤退时我怕他们是诈败,因此劝您不要立刻追赶。我看到他们留下的车辙很乱,又望见他们的旗子东倒西歪;从这些仓惶混乱的迹象来看,我断定他们是真正败退了,所以才建议您下令追击。”作庄公所了这番话,对曹刿十分敬佩。

通过这个古代战例,我们可以看出,运用此计最关键的—点在于“稳”。用此计者,必须有乱不惊,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勇略,能做到者,堪称大智大勇。正如西方一位金融大亨所说的:“中国古代一位大思想家留下了对当今股市很有用的一个字,就是‘稳’。”这位金融家指出,要想在当今股市中取得成就,需要一个“稳”字,无稳则无大将风度,更谈不上什么发财了。

把中国古代传统精华最适当地应用到股票经营技巧中,并融会贯通。在这方面善于把握的首推被珎为“商业动物”的日本人。

精明强悍的日本人在国际股坛上素以“稳”宇著称。1987年国际股市发生大动荡,一周之内由于股市狂泄而损失的财富达2万亿美元之多,国际股市一片慌乱。日本东京股票市场同样出现了慌乱的景象。但是,慌乱之中,由于许多日本股票经纪商早有准备,因此在这次风潮中,日本商人损失最少,相对于他们的欧美同行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例如,有一位日本股票投机商,在几个小时里损失了100万美金,但是由于他的房地产生意又为他赢得了70万美金。一次如此巨大的股跌浪潮,仅损失30万美元,这对一个拥有亿万资产的老板来说不能不是一个奇迹。

股票投机商中具有“稳”的素质的人,在日本比比皆是。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东京证券交易所的一份调查资料表明:73.5%的日本证券商人都受过传统中国文化的熏陶,并经常参加各项庙会活动,其中,这些人有90%以上的都认为股票经营是人生的最好写照,并着重强调稳重,稳定,并以“稳”字取胜。

目前,国际股市的重要据点之一的日本证券交易市场逐步在国际股市中起着一种重要的稳定作用。这不仅与日本证券交易商的经营特点有关联,还与日本人“稳扎稳打”的性格有着直接的联系。

目前,东京股票市场已跃居世界股票市场的第二位,仅次于美国纽约股票市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日本股票市场还有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日本做靠山,可想而知,日本股票市场将在未来世界经济里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对此,股民们自然会得出一个一致的结论,那就是取代美国,成为国际股市中的超级大国。日本股票市场,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失败的废墟中起步,仅用了四十儿年的时间就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众多日本股票投资者的秘诀%稳中取胜。

股票投资者们,以逸待劳,稳中取胜本是我们中国人的发明创造,如果你们开动脑筋,从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吸取类似的营养,你们一定可以取得比日本人更辉煌的成就。

正文 第五章 “趁火打劫”与股市中的逆向而行

喜好文学的读者一定都知道,我国文坛巨匠茅盾先生曾写过一部名著——这部宏篇巨著以戏剧化的手段生动地再现了193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里的众生百态。内中有这样一个情节颇耐人寻味:

买办资本家赵伯韬,由于背后有美国、日本金融资本家的撑腰,在证券所神通广大,乱放空气,与军界政界勾结,欺行霸市,在公债投机中无往而不利,甚至逼迫上海滩有名的实业家吴荪甫与他勾结一气,共同进行公债投资。由于二人实力强大,再加上赵伯韬在公债上一路顺风,因而吸引了众多的追随者。大家都随他的行动而动,认为跟着他走准会发财。谁料赵伯韬明做多头而暗做空头,趁着公债库券的狂跌大捞一笔后扬长而去,弄得大批追随他的人倾家荡产,乡绅冯云卿就在绝望中上吊自杀。

当然,赵伯韬之流任意践踏证券交易法,任意操纵公债市场的行为,会成为千夫所指。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些因素排除,那么也不得不承认,赵伯韬所做的空头,在股票投资中理应属于合法手段。

所谓空头,也称抛空。它是指这样一种交易行为:投资者预计股票价格将要下跌,向他人借股票卖出,待日后股票价格真的下跌时,再以比卖出价低的价格买进来还给他人,自己从中获得差价收益。有些国家规定,只准在股价上升时才能做空头交易,以防止投机者们火上加油,从中牟利。我国目前对此还没有明确规定。

与空头相反的交易行为称为多头,它是指这样一种交易行为:投资者预期股票价格将上升时,买进股票,待股票价格在日后真的上升了,再以比买进价高的价格卖出,自己从中获得差价收益。又称买空。

“多头”和“空头”在股市中立场是绝对对立的。做“多头”的希望涨价,做“空头”的希望跌价。如果做多失的人较多,实力较强,就发生求多于供的现象,这时股票涨价,多头赚得利益;如果做空头的人较多,实力很大,就发生供大于求的现象,这时股价下跌,空头赚得利益。

但是在这里,笔者却要教你一个反其道而行之的方法,就是涨价的时候做“空头”,跌价的时候敗“多头”。因为,股市有一条常人不容易注意到的规律,那就是:“绝大多数人看好时股价就下跌,绝大多数人看淡时股价就上升。”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

在股市刚刚进入回升期时,市场成交量相对较少,大多数投资者不敢贸然入市,只有有眼光的投资者才敢在这时入市购买,并且可以以较低的价格买到质量较高的股票。当入市的股票投资人逐渐增多,交易量开始加大时,股票价格这时也因供求关系趋于紧张而逐渐上升,并且逐步远远超过它的实际价值。而市场由于“从众心理”的影响并不更多地考虑一些问题,如该股价是否真实地反映该公司的经营情况,是否真实地反映出经济发展的因素等等。这就是“绝大多数人看淡时股价就会上升”的道理。

但是正所谓“高处不胜寒”,当市场上99%的人都在争相购买股票时,也就意味着社会上已没有更多的游资进入股票市场了。于是,股票市场开始变薄,购买量逐渐减小,价格上升的速度开始转缓。有一部分投资者开始考虑一些实际的问题了。经过冷静的分析,他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即该股票价格大大超过了它的实际价值,而且他们从市场的成交量中也分析出市场正在变薄,已经没有很大上升的力量了。那为什么不趁高价抛售呢?于是他们开始不声不响地卖出手持的股票。细心的投资者发现了这一蛛丝马迹之后,立刻把它看成是市场的抛售信号,也跟着立即抛售,这时,“从众心埋”又开始起作用,市场会一传十,十传百地迅速将这个信号通过各种途径通知给投资者,人们会纷纷出来抛售。一旦形成大量抛售时,股票价格将会迅速下滑,而这时如果有任何不利的消息出来,都将会促使股票价格一泻千里,由升势转为跌势,而且会持续若干时日。试想,如果你只是“跟着感觉走,”盲目随波逐流,你就只能在大家都在抛出股票时也学着出手,要知道这时已经晚了,股票价格很可能降到你买进以前的价格了。因此,“跟着感觉走,”在股价上升阶段就要“连本都赔进去”了。这就是“绝大多数人看好时股价就要下跌”的道理了。

正因为知此,假如你在涨价时做“空头”,那么,由于绝大多数人都看好,股价会很快下跌,你就可以从中大捞一笔;而假如你在跌价时做“多头”,那么,由于大多数人看淡,股价会很快飞涨,这又是你发财致富的好机会。当大多数随波逐流的投资者,由于出乎意料的暴涨或暴跌而如热锅蚂蚁乱作一团的时候,你却因反其道而行之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收益,欣喜之余,是否还有点“趁火打劫”的乐趣呢?当然,你大可不必为此而良心上过意不去,因为,你只不过是选择了你认为正确的正当投资方式而已。

当然,“趁火打劫”这条计策更多地是应用于对敌斗争中的它见于《三十六计》第一套胜战计中的第五计:“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意思是:趁人家发生火灾效时,于混乱之际抢夺他海财物;两军对垒,只有正义,邪恶之分,所以,当敌方出现困难和危机的时候,趁机出兵夺取胜利。

“趁火打劫”有两种方式:一是趁火打劫,一是纵火打劫。无论趁火也好,纵火也好,其目的都在于劫夺别人,充实自己。趁火虽然不用自己动手,但行动处于被动。真正的用计者做事应该主动,要别人给自己制造机会,不如自己去创造机会,或制定路线使别人为自己去创造机会。总而言之,用此计者要忍心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人家的痛苦之上。因为在战争中,如果你以仁义去对待敌人,只能招致自己的毁灭。

“趁火打劫”的关键在于利用敌方的危机。总体说来,敌方危机来自两方面:内忧和外患。敌军入侵,这是外患;当国内发生天灾、内战、暴乱、奸臣专政时,这都是内忧。敌方出现内忧,我方则可以去占领它的土地;当敌国有了外患时,我们就可以去夺取它的民众和财物;当敌人内忧外患交困时,那么我们就干脆去吞并它的国家。在这方面,我国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可称之为榜样。

公元前494年,吴越两国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争。越军惨败,作为保留越国的条件,越王勾践作为人质,在吴国养了三年马,直到公元前491年,才被释放回国。

勾践受此奇耻大辱,回国之后发誓要报仇雪恨。他卧薪尝胆,采取各种措施奖励妇女生育,发展耕织,苦练兵马。经过七年的休养生息,越国逐渐恢复了战争的创伤,并逐渐强大起来。在这七年间,曾经有人劝说勾践攻打吴国,报仇,但勾践和大臣文种、范蠡等人考虑再三,认为吴国还很强大,报仇雪恨的时机还未成熟,于是没有动手。

又过了九年,吴国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勇冠三军足智多谋的名相伍于胥因直言敢谏得罪了吴王夫差,被迫自杀身死;接替他的是昏庸贪财,且已被越国收买的伯嚭;吴国的农业连续几年由于干旱而颗粒无收,百姓衣食无着;而昏庸的吴王夫差却仍在大兴土木,他下令建造姑苏台,越王勾践趁机派人送了几根极大的木料去,更增加了工程量,弄得吴国的百姓怨声载道。凡此种种,都说明攻打吴国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公元前432年,夫差发兵打败齐国,并在黄池(今河南封丘县西南)同晋、卫等国会盟。勾践认为,此时吴国国内空虚,攻打吴国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便亲自率军攻吴,夫差慌忙率军回援,但被打得一败涂地,他走投无路,被迫自杀,吴国就此灭于勾践之手,勾践也一跃而成春秋霸主之一。

“趁火打劫”应用于军事上,说穿了就是损人利己,但是如果应用于股票业,“损人”则谈不上,“利己”则是始终目的。你不要以为别人的失败、破产都是你的过错。金融规律是残酷无情的,凡违背者一定会遭到惩罚,而你之所以成功,则是由于你顺应了这一规律,这就是你比他们的高明之处。读者看了前边所写的内容,恐怕有人会觉得这是危言耸听,这也难怪,因为我是在让大家逆潮流而动。但无论如何,“绝大多数人看好时股价就要下跌,绝大多数人看淡时股价就会上升”这句话却是千真万确的真理。不信吗?请看下边的例子。

1990年自从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以各种方式敦促伊拉克撤出科威特的提案之后,世界股票市场就开始笼罩着一派战争气氛,人们普遍认为,美国由于近年来的经济退化,已经进入衰退时刻,战争将会把美国经济推向崩溃甚至死亡的边缘。因此人们纷纷抛售美国的股票,这时候几乎没有人相信美国的经济会起死回生重新好转,股票价格会重新上升。但是当2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开始向伊拉克发动猛烈攻击时,有一部分投资者认为:首先,多国部队的猛烈进攻将会使战争迅速结束,而迅速结束的战争将会对美国的经济产生巨大的支持作用;其次,目前的股票价格被市场过分低估,不能正确反映美国的经济,而他们认为,美届的经济尚未坏到不可救药的地步。既然上述两点成立,那么现在就是购买的绝好时机。于是他们就开始购买。果然不出他们所料,此后不久,道·琼斯股平均价格便开始扶摇直上。而这些最先购买股票者的前景自然就十分乐观了。

亲爱的朋友,如果你处在当时的境地,你会像他们一样吗?你有魄力逆流而上,保持正确的判断吗?

股坛风云变幻,但是命运却是掌握在你自己手中的,若在这混乱的股市中做到狠、准、稳和头脑灵活的话,那么利用股价大起大落吃差价肯定是能捞上一笔的。但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即:你必须学会趁火打劫,乱中取胜。

正文 第六章 “声东击西”与股价的人为操纵

曾经有人把股票市场比喻为战场,这是恰如其分的。

因为,它们都是千变万化的,随时会出现令你捉摸不定的情况。不过,股票市场上最常见的变化恐怕有两个:一是股票价格的变化,一是股市中芸芸众生情绪的变化。毫无疑问,前者决定着后者,面对着股价的同一种变化,有人会手舞足蹈,欣喜若狂,也有人会垂头丧气,痛不欲生。可见股价变化对于投资人来讲是何等重要。因此,当你准备介入股票市场时,应该首先学会判断股票价格的变化趋势。想掌握这一基本技术,必须对影响股票价格的主要因素有所了解。股票价格变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影响股价的因素很多,最经常、最直接的是经济因素,此外还有政治因素。这些,都不足为奇。而对于初学者来讲,最感困惑不解的,恐怕是“人为操纵股价”这种现象了。

在这里,可以正告投资者,股价市场的股价操纵行为,严重违背了自由竞争的公平原则,因此,各国均对操纵行为严厉制止。而在我国,股市刚刚起步,股价操纵现象自然在所难免6例如,上海就曾发生过这样的事:个别人利用工作之便,掌握了某上市股份公司将在不久破产的情况,先在市场上大量买进其股票,引起价格暴涨,然后再迅速抛出,使大多数投资者受骗上当,蒙受损失。这种情况,就属于不正当的买卖行为。而我国目前尚无证券交易法对这种不法行为加以限制,因此,这种现象还会发生。而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为了防止落入不法者损人利己的圈套,就必须对这种非法行为有所了解,以便将来在实践中真的遇到类似情况时,不至于为人所用。一句话,即要“防患于未然”。

通常所谓“操纵”,必须是一个集团,如外国的财团、基金会、投资沙龙、公司董事会等组织,运用庞大的力量,包括巨额的资金,学识丰富、智慧高超的专家等。以抬高或压低股票价格为手段,而达到嫌取利润的目的。要知道,在一般的证券市场,一个人是很难操纵股市行情的。

最普遍而且巌常见于各地股票市场的一种操纵行为,是籾用股市疲软之时,低价大量买进,然后设法哄抬价格,以便“低进高出”,以达到获取巨额利益的目的。在哄抬的过程中,要不断继续买进,同时发动各种似是而非的谣言攻势,引诱散户的银进,使市场形成一种“利多”的气氛。待股价达到相当的髙峰时,不声不响地卖出,达到了低进高出的目的。相反的,自然也有当股价髙峰时不断卖出,并且设法压低行情,造成跌风,然后再于低价位时买进,以达“高出低进”的目的。

不论是哄抬行情或低压行情,都必须造成有利于诱惑散户盲目跟随的市场环境,然后才能达到操纵股价的目的。操纵集团常是股市的先知先觉者,因而最后吃亏的,总是盲目的敢户。

操纵股价的技术花样繁多,不断在变化中推出新的花样,投资人必须了解之后才能在股市应付裕如。最常见的有:

对公司实情了解较一般人为早的发行公司人员勾结经纪人,先买进或卖出,然后公司实情公开,影响股价的变动,然后卖出或买回,以达目的。

在数家不同的证券公司中开户,以“拉锯”方式作价,甚至和经纪人勾结,造成一种有利于自己的形势;

如果市场中有同类股齐涨同跌的情形,选择其中股数较少或余额较小易于操纵者,采用声东击西的方法,使众多投资人盲目跟风,而达到抬价;

一个集团利用不同的个人身份开立两个以上的户头,以互助冲销转账方式反复“作价”只须付出少量的手续费和交易税,即可轻易地把股价任意抬高或压低;

过去有“例行交易”,利用“当日”与“例行”期间的空档,卖出当日现货,买进例行期货,或是买进“当日”,卖出“例行”以制造行情;

连续以小额买卖,以“高进低出”,或“低进高出”的方式,一再行之,赔少量的金额以达到压低或抬高股价的目的;

有信用交易制度的市场,利用一定比率的“保证金”即可扩大信用,加码买进或借股抛出,增加股价涨或跌的压力。

利用股市荣枯循环斯的市场心理,在低价时大量吸进,然后运用各种外来因素设法哄抬,达到低进高出,而获巨额利益;或是在髙价时先卖出,然后造成跌风,至低价时再买回;

选择同性质或同类型股票,哄抬或打击其中较弱的一项,使之逐渐扩大成为对整个同类型股票的乐观或悲观气氛,以逐其阴谋。

以上这些手段,虽名目繁多,但概括起来无非四个字:“声东击西”。先虚晃一抢,大造于己有利的舆论,诱使投资者选择错误的投资方向,然后转东而击西,从中获取暴利。

“声东击西”,是《三十六计》第一套胜战计中的第六计。“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像,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此计是用假象造成敌方敢错觉,来伪装攻击方向的谋略。坤为地,兑为泽。坤卞凫上,即是水髙于地。当敌方指挥混乱,全军乱撞乱碰的时候,就失去了判明情况与防卫自身的能力。敌串乱,则我胜,敌志不乱,则不可用此计。兵法要灵活运用。忽东忽西,即打即离。不攻而示之从攻,欲攻而示之以不攻;形似必然而不然,形似不然而必然;似可为而不为,似不为而为之……在敌方根据我们制造的假象判断混乱的时候,我军因势而用此计,出敌不意必夺取胜利。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北方出现了以袁绍和曹操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公元200年,袁绍凭着巨大的实力,调集了十万大军,一万匹战马,准备进攻曹操的大本营许都,曹操亲自统领两万军队,屯驻在官渡(今河南省中牟县东北),准备迎击袁绍。

战幕刚一拉开,袁绍凭着兵多将强,欲置曹操于死地。他命手下河北名将颜良,带一万人马攻占曹军的战略要地白马城(在今河南滑县东北),准备截断曹军的退路,然后前后夹击,一举击溃曹军。那颜良乃袁绍帐下第一悍将,作战极为凶猛,白马守将刘延抵抗不住,便遣快马到曹操处告急求救。

曹操得到告急战报,急忙召集手下众谋士商议对策。有人建议分兵去救援白马,但曹操手下本来兵将不多,分兵势必使力量更为单薄,倘袁军趁机掩杀,难以抵敌。正在莫衷一是之时,智囊荀攸献上了一个声东击西的妙策。他说:“袁绍的老窝在邺城,主公先做出渡黄河袭击邺城的姿态,袁绍必然分兵回援,而我似就可以趁机派精兵袭击包围白马城的袁军。”曹操连称妙计,马上派兵向延津(今河南省延津县北)做出渡河的假象。袁绍不知是计,以为曹操渡河要进攻邺城,他马上集合队伍去延津迎敌。

曹操一见袁绍中计,马上派出一队精锐的轻骑,以虎将关羽、张辽为先锋,日夜兼程赶往白马城。曹军来到离白马城十余里的地方,颜良才发觉,慌忙上马应战。关羽出其不意地杀入袁军阵中,手起刀落,斩颜良于马下。主帅被杀,袁军立刻大乱,有的被杀,有的被俘,有的逃跑,白马之围被解。而袁绍率军赶到延津,却不见曹军踪影,才发觉中计,待回援白马之时,颜良被斩、攻城部队全军覆灭的消息已经传来,袁绍大叫上了声东击西的当。

“声东击西”用于军事上,目的在于转移敌人目标,使之疏于防范,然后乘其不意,攻其无备。即凡是对任何一件事,为了要消除当前人为阻力,减少本身损失,一定要分散对方力量,或松懈其意志,才可以乘虚而入,达到目的,这本无可厚非。但遗憾的是,一些股市上的不法投机者,为了达到损人利己的目的,竟借“声东击西”的方法,如制造谣言,混淆视听,增加人们顾虑,迷惑其意志等手段,大搞股价操纵,使众多投资者倾家荡产,叫苦不迭,中国古老的军事计谋竟被用于非法的股市投机,真是可悲!

如前所述,股票市场的股价操纵行为,严重违背自由竞争的公平原则,因此,各国对操纵行为均严厉制止,采取了多种规定。但遗憾的是,这种现象非但没有杜绝,反而愈加猖獗,竟至牵涉到国家要人。不久前被曝光的印度股市丑闻就是一例。

孟买是印度第二大城市,从东印度公司时代,这个城市就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商业和金融中心。几十家银行和金融机构都位于该城的达拉勒大街上,使这条大街有“印度的华尔街”之称。

1991年10月,印度拉奥政府为推动经济改革,宣布提高银行利率,开放证券和股票市场。扶摇直上的股市行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股市的行列。人们拿出散发着自己体温的血汗钱纷纷来到证券交易所。股票指数就像脱缰的野马越涨越高:1000点、2000点、3000点、4000点……认定炒股就能发财的股民们就像着魔一样拼命抢购,唯恐错过这趟发财的快车。

到1992年4月底事情的真相披露时,证券指数从4163点一下跌到3086点,有些股票甚至骤然暴跌了50%和90%,数以十万计的小股民在3周内就损失了6000—3000亿卢比,就连—些财大气粗的大银行也损失了好几亿美元。

据报道,此次股市丑闻涉及的金额有3000亿卢比,卷入的银行有数十家,其中包括印度国家银行、国家住房银行、联合商业银行等国营大银行和标准渣打银行、格林得雷银行、花旗银行等著名国外银行的分行。此外还有为数众多的私营银行,金额之大,涉及面之广,堪称印度历史上最大的金融丑闻!

案发之后,包括印度国家银行总裁在内的一批银行髙级主管或被撤职查办,或被迫辞职;一些银行高级职员和股票经纪人已下狱,联邦商业国务部长契丹巴兰也因涉嫌而辞职。人民党和印度人民党等反对党乘机指责政府对此负有责任,并扬言要对拉奥政府提出不信任案。拉奥总理表示,如有部长牵涉此案就将被解职。他还要求每个部长申报本人和家属是否购买过与此案有关的股票。

目前案情还在发展之中,但此案的中心人物已经曝光,他就是炒股大王哈什迪·迈赫塔。人称“迈百万”。那么,这位“迈百万”是通过什么手段导演了这场印度历史上最大的金融丑闻呢?请看下节《无中生有》。

正文 第七章 “无中生有”与股价的人为操纵

在孟买股市案中呼风唤雨的人物——哈什迪,迈赫塔,是位38岁的印度男子。该人从1980年开始成为一名职业股票掮客,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出身贫寒的他,搬进了孟买市的富人区,成为名重一时的风云人物。不过,在1988年以前的迈赫塔的经营能力还很有限,买卖规模也不大,对股市行情的影响还不足以引起人们的注意。1989年以后,迈赫塔好像“突然变了一个人”,股票买卖的规模大得令人吃惊,大到可以控制股市的涨落。他成了孟买股市的头号大亨。

据报纸披露,,“迈百万”1992年交纳的个人所得税高达2.6亿卢比,是全印度最大的个人纳税者,也就是说,他已是印度的第一大富翁。他的海滨别墅富丽堂皇,而且配有高尔夫球场,价值1亿卢比。他喜欢汽车,车库里属于他个人所有的各型汽车有29辆之多,他最喜欢的一辆丰田车价值340万卢比。

那么,迈赫塔的财富到底是怎么一下子膨胀起来的呢?

使迈赫塔“变了一个人”的是钱,是他可以调动的巨额资金。

在多年的股市交易中,迈赫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懂得,在股市中看准行情固然可以赚钱,但归根结底只有左右股市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而要控制股市就必须有巨额资金。1984年,他曾在一次股市交易中跌了大跟头,几乎弄到倾家荡产的地步。那次就是因为另一家经营股票的公司故意压低股价,而他当时因财力不足无法与之对抗。因此,多年来他一直在寻找资金来源。

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迈赫塔如愿以偿。他声称得到了中东资金的支持,一家迪拜的阿拉伯银行是他的后台。善良的人们都信以为真。丑闻被揭露后人们才知道,向迈赫塔提供资金的并非海湾的石油巨富,而是印度自己的银行。

每天上午8点,孟买印度国家银行债券部投资官员希塔拉曼都要准备接一个内部专线电话。打电话的人是权力极大的基金部的银行副执行经理哈马尼。他指示希塔拉曼当天出若干数额的债券收据给某家银行。债券是印度政府集资的重要手段,由印度国家银行组织发行。在印度,各银行均可买卖和掌握一定数额的债券。据透露,这种在银行之间流动的债券总金额髙达1.2至1.4万亿卢比。印度国家银行也对自己发行的债券进行买卖,数额常常有数十亿卢比。

这种银行间的债券买卖,正常做法是:买方银行收到债券后开出银行的债券收据,卖方银行以此向印度储备银行登记债券转让状况,同时买方银行将款项转到卖方银行的账户。但哈马尼指示希塔拉曼开出的债券收据却不同,实际上他并未收到卖方银行的债券,开出的是假收据,卖方银行收到假收据后,一方面依法向印度储备银行进行债券转让登记,同时开出一张相应数额的支票。但这张支票又没有交给印度国家银行,而是交给了债券交易的经纪人迈赫塔,迈赫塔就是利用这笔资金投入股市大显神通的。

从1986年起,迈赫塔就找到了进入金融市场的入口,他逐步同数十家银行、特别同资本雄厚的国家银行的高级主管建立了特殊的“合作关系”,从而使国家银行、国家住房银行等国营大银行和其他许多银行成了他的私人金库。有消息说,从1991年4月到1992年3月一年中,印度国家银行债券经营额的35.6%是由迈赫塔经手的假交易。这些银行采用开假债券收据、做假债券分类总账等方式,向迈赫塔提供了几十亿、几百亿的周转资金,这些巨额资金的往来没有任何文件保证,靠的只是他们私人之间的“信任”。

有了如此巨大的资本作为后盾,迈赫塔自然有恃无恐,胃口越来越大,不过一年时间,他的资产便增加了10倍,持有的股票总价值髙达200亿卢比,个人收入20亿卢比。他的一举一动往往是众多股民判断市场行情的重要依据。迈赫塔自称是个“推销梦想的人”。他的梦想是:1995年个人资产达到900亿卢比,即30亿美元,进入世界超级亿万富翁的行列。

以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迈赫塔之所以成为印度股市丑闻案中的主角,是由于他有操纵股市的巨大能力,而他用来操纵股市的巨额资金,完全是依靠各种非法的、营私舞弊的欺骗手段得来的,可算得上是“无中生有”。

“无中生有”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篇:“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是一种哲学观点。而计谋中说的并不如是。《三十六计》第二套敌战计第一计中,对“无中生有”有如下的解释:“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明、太阳。”意思是用假象蒙骗敌人,但不能弄假到底,而是有真东西隐藏在假象之中。在这过程中,由假象逐渐变为真相。“无”就是迷惑敌人的假象,“有”则是在假象掩盖下的真实行动企图。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此计在运用时,应注意两种情况。首先,要根据敌军指挥官的性格弱点用计,例如,有的将领头脑简单,容易轻信,有的将领过于谨慎,用兵优柔寡断,对于这些人,都可以利用“无中生有”去欺骗他们;其次,要抓住时机,在敌人迷惑不解之际,由虚变实,给敌人以出其不意的打击。“无”而示敌以“有”,是诳骗,诳骗时间长了,容易被敌人发觉。“无”中生出“有”,则由虚而实了。“无”不足以败敌,生“有”则可以败敌。

“无中生有”这条计策如果运用得当,真可以说是变化万千,奥秘无穷。但同其他计策一样,“无中生有”既可为我所用,又可为敌所用。所以,将军们在战争中应该时刻提防自己的对手运用此计。同样,对于广大股民们来说,也应该时刻提防股市中的一些不法之徒,如“迈百万”之流,“无中生有”可以说是他们损害公众利益以肥私的拿手“好”计。

为了帮助广大股民明辨真假,防止被他人所用,我们再介绍一些股市非法投资者惯用的“无中生有”的伎俩。

如:这些不法之徒常常有意无意地散布一些谣言来混淆视听,以此来影响人们的股票投资倾向有意扩散某公司企业的虚假的盈利和亏损状况,以影响该公司股票的买卖和股价的升降,传播有关某种股票价格将要上升或下降的假消息,以操纵该种股票价格的下降与反弹,利用不同身份的个人,开立多个银行账户,或用互相冲销转账的方式等,人为地进行虚假的买空卖空交易,引起股票行情的剧烈波动;贿赂政府官员以获得某些经营特权,以此提髙公司的知名度,从而影响公司股价的升降虚报、假报各种公司报表,掩盖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和盈亏状况,以求达到操纵股价的目的;在毫无实际成交意向的情况下,空报股价以欺骗交易对手;承购包销某些股票的证券公司采用垄断的手法,在股市上大规模的买进或卖出这些股票,操纵这些股票的价格在特定的时间内的涨落,股票发行公司本身为维持本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以垄断方式买进自己的股票,待公司股票价格在市场上大幅度上升时,再采取相应对策,等等。这些投机者,在赌博心理的驱使下,甘冒风险操纵价格,毫无道德标准可言,并常常为自己的股市交易顺利而洋洋自得,自以为是。他们是一群真正的赌徒!

然而,正所谓“玩火者必自焚”,那些试图通过非法手段操纵股价的人,以身试法,一时得利,终逃脱不掉身败名裂的结果。请看“迈百万”的下场:

1992年2月,印度中央调查局以调查个人所得税交纳情况为名,通过迈赫塔的私人电脑检查了他的账目。4月,孟买首次传出迈赫塔涉嫌金融丑闻的消息,股市行情马上开始下跌,尽管迈赫塔故作镇静,但新闻媒介的持续揭露引起了政府的重视。中央调查局和印度储备银行分别成立了专门调查委员会。随着调查的深入,丑闻内幕逐渐被揭开,人们发现,卷入此案的银行不是一家两家,而是几十家,迈赫塔盗用的资金不是几亿,几十亿,而是整整300亿。举国上下为之哗然,要求尽快彻底查明真相。5月,文卡塔拉曼总统签箸法令,冻结迈赫塔的资产,调查速度也随之加快。两个调查委员会分别揭出了调查拫告。5月27日卷入此丑闻较深的卡拉德银行被宣布停业清理。6月4日,迈赫和印度国家银行副执行经理哈马尼等5名银行高级职员被捕入狱,昔日不可一世的迈百万现在被关进了一间4平方米的牢房,在他的隔壁的牢房里关押的是惯犯和抢劫犯。

迈百万的下场说明,尽管股市中不乏形形色色的不法投机分子,但国际股市还是日益兴旺,因为各国普遍重视对股市实施有效的管理。这正是: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正文 第八章 “暗渡陈仓”与股市中的舞弊行为

1992年8月10日晚,素有我国改革开放试验场之称的深圳市,发生了一起自特区设立以来前所未有的騷乱事件。从10日下午到次日凌晨,数万人未经申请上街游行,围观者甚多,有关方面被迫采用非常手段,平息事端,少数不法之徒乘机闹事,砸商店橱窗、砸公用设施,甚至推翻烧毁多辆警车及民用汽车。騷乱平息后,海内外多家新闻单位,出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该事件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报道。那么,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呢?

1992年8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深圳工商行政管理局、深圳市公安局、深圳市监察局联合发布公告,称:深圳1992年度的新股发行采用买表抽签方式。1992年度发行国内公众股五亿股,发售新股认购抽签表500万张,一次性抽出50万张有效中签表,每张中签表可以购本次发行公司的股票1000股。公告规定,购表人须携带中华人民共和国有效居民身份证,每证限购一表,每人一次限购10张,每一表收费100元。

尽管售表时间定为8月9日至10日,但从8月7日晚,深圳市内各处的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门前,就陆续排起了上百条长长的人龙。8日,市内300余处售表点门前,差不多每处都有三五千人在苦苦等候。闷热的天气,躁动的心情,加上挤来挤去的混乱秩序,差不多所有的购表人,都被汗水浸湿了多次。就在人们费尽千辛万苦翘首以待之时,他们却看到了一幕又一幕令人极为气愤的场景:

9日上午,在深南中路建行售表处,维持秩序的银行职员,公然违犯有关部门“不准私下买表”的有关规定,几次从售表口购得认购表,仅在这一个点上,一上午的时间,至少有四五名值勤人员违反规定参与购表,或指名道姓拉亲友优先购表;

工商行上步支行售表处,一些工作人员出于“搅浑水,好摸鱼”的不光彩动机,竟荒唐地将按先来后到排好的序号公然倒置,从后来者中点名购表。其间,少数与值勤人员相熟的人,竟三番五次被叫到上前买表,以至于不少旁观者将几个频频出现的名字记了下来;

深圳一家银行的分理处主任因涉嫌私购上千份认购表,并雇人高价抛售牟利,最近已被警方拘捕。

现在,让我们来算一笔帐。每售一份10张表,要点10张身份证、10张认购表及1000元现钞,为免错漏,至少要点两遍,因此,售完一人,至少需耗一分半钟。可是,8月9日,有公布发售10000张表的两点,开张仅一小时便告售完。排队股民说:“即使开10个窗口也不至于卖得这么快!”

大量存在的公开舞弊行为,本来就已引起不少民愤。8月10日,深圳市几家新闻单位却众口一词,“此次发售工作体现了‘公正、安全、髙效’原则”,更使股民们愤愤不平。人们不禁要问:“存在这么多舞弊行为,能说得上公正呜?”

8月10日下午,数百名群众开始向深圳市政府门前聚集,一些人要求见市长,并打出了“反对贪污,要求公正”等横幅,游行请愿。人群越聚越多,终于导致了騷乱的发生。

股民们的不冷静,确实对騷乱的发生起了一定作用。但正如一位股民所说:“我们也知道不经申请批准的游行请愿是非法的,但是我们打市长专线打不通,新闻单位又不说实话,股民们投诉无门,不上街,又有什么好办法?”如此来看,股民们的行为是情有可原的。问题的关键是:在深圳百万股民近乎疯狂地抢购新股认购表的同时,一些金融、证券从业人员及公安、武警、保安人员竟利令智昏,公然营私舞弊,这才是导致騷乱的最直接原因。这些人,打着“执行公务”的旗号,行的却是借公职之便非法舞弊的匈当,真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暗渡陈仓”是《三十六计》中第二套敌战计的第二计:“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意思是:在作战中故意表现出某些佯动,吸引敌方在此固守,我军趁机迂回到另一地方偷袭。这一计策的创造者,是我国西汉初年的著名军事家韩信。

秦朝灭亡之后,项羽为各路诸侯之首。他为了限制刘邦的势力,封他为汉王,同时又把关中地区分为三郡,封秦朝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翦为王,注意监视刘邦。刘邦心里明白,让自己到交通闭塞的汉中去上任,是想把自己挤出中原。但迫于项羽的压力,他也只好先去汉中再图发展。为了表示自己再无返回中原之意,以打消项羽的顾虑,刘邦听从強良的建议,将联系关中与汉中的栈道,在他退入汉中之后全部烧毁。

刘邦到汉中之后,拜韩信为大将,招兵买马,积蓄力量。经过几年的准备,刘邦兵强马壮,决定东征,杀四中原。然而栈道已烧,如何入关成了个大问题。韩信则向刘邦建议:“进入关中有两条路:栈道和故道陈仓。我们如此这般,即可进入中原。”刘邦大喜,当即召来大将樊哙、周勃,令二人领一万士兵,限期三个月修好栈道。由于工程十分浩大,一个月下来,只修了几里路。刘邦即以二人监工不力为名,将他们调回。章邯等人听说刘邦在修栈道,十分紧強,以为刘邦要经要道重返巾原,马上派重兵在哨口严阵以待,准备截杀刘邦。其实,他们早已中计。韩信见章邯主力已被吸引到栈道,马上率樊哙、周勃等人,领几万精兵,神不知鬼不觉,经过故道陈仓,进入了关中。从此开始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

韩信用“明修栈道”来分散敌人的注意力,才取得了“暗渡陈仓”的成功。这一“明”一“暗”,反映了兵法中的“奇”和“正”的关系,只有用正面佯攻、佯动等迷惑手段,伪装攻击路线和突破点,诱使敌人按照正常的用兵原则来判断我军行动企图,才能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

“暗渡陈仓”是一条军事计策,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它成了投机取巧,营私舞弊的代名词。的确,近年来,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舞弊行为的确太多了,考场舞弊,法庭舞弊,甚至近期刚刚在我国出现的股票市场,也毫无例外地受到了这股歪风的污染,深圳的股市骚乱不是很发人深省吗?股市舞弊在我国还属于“新鲜事物”,在西方,由于股市交易历史悠久,发展充分,因而类似的丑闻也屡见不鲜。其中,以一个发生在1963年底至1964年3月的美国的例子最为著名。

当时,在美国德克萨斯海湾硫磺公司的董事长、董事、工程师、地质师、律师等“内幕人士”及其亲朋好友中,一条严格保密的消息不胫而走:公司在加拿大东部发现了一个擒、锌、银含量极为丰富的大矿藏。接着又一个消息在他们中间流传开来:公司买了矿区周围的土地,以备开矿发展之用,这要绝对保密!

这条消息意味着什么?稍有金融知识的人都会意识到:该公司股票价格肯定会大幅度上升。于是,这些“内幕人士”及其亲友们纷纷购入大批该公司的股票,有的甚至还做了大显的买入选择权的期权交易,以图厚利。一时间,谣言四起。针对已在社会上传开的这一秘密,公司居然还发布新闻予以否认,以“澄清事实”,真是欲盖弥彰。

1964年4月,该公司不得不向报界承认了事实真相,因为加拿大矿业部已先行公布了它们的探测结果。这自然引起了股民们的神速反应。就在当天,该公司股票价格由原来的每股18美元上涨了1倍,此后,股票价格持续上涨,至1968年起,每股股价已达150多元。

公众纷纷指斥该公司透露机密是违法行为。而公司代理人却辩解说,公司有权为自己的命运做出决定。事后,各级法院部门经过长期的辩论之后,最后裁定:该公司违反了股票交易公开与公正的基本原则,事先向“内幕人士”透露机密消息,是典型的舞弊行为。

舞弊行为在股市中,使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受到极大损害。因此,长期以来,舞弊行为一直是股票交易管理的对象。各国政府纷纷立法以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这些法令,对于我国的股市管理,确实可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

我们先来看看英国。在英国有关证券交易管理的立法和规定中,最重要的是议会1986年通过的《金融业法》,根据此法,设立了证券投资局,它行使政府职权、负责监督证券投资市场,每年向贸易和工业大臣提出报告。它的主要职责是保护投资者和促进金融市场的效率,确保各证券投资公司达到规定的“诚实、有效和偿付能力标淮”。各证券公司都必须向该局申请营业许可权,未获授权者不得进入伦敦市场经营。证券投资局公布一份经它授权的公司名单、供公众查询核实,以免受骗上当。对于那些违反规定的公司,证券投资局将给予警告、干预和限制经营范围、中止授权或撤回控权的处分。对于那些非法经营的假冒公司,证券投资局将提起刑事诉讼或通过民事法庭发出禁令,禁止其营处并追回客户的钱财。该局对其所属公司还进行定期检查或现场突击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证券投资局设立了一项“投资者补偿计划”,如果该局所属的一家公司倒闭,私人投资者财产最多可获得8万英镑的补偿金。

日本也有类似的立法。它禁止任何人有弄虚作假的不正当的买卖行为,不允许操纵市场,必须稳定运营,限制卖空等。还限制公司干部等内部人员利用尚未公开的情报从事买卖。对于违反证券交易法的行为,该法都做出了明确的处罚规定。

和英、日比起来,香港股市显得更注重信誉。香港证券条例严格监管证券公司和从业员、经纪人不能欺骗顾客。赚了归自己,亏了推给客户届违法行为。高层人员要自律,不能利用职务谋取好处。对上市公司也有规范,公司董事知道内幕情况,他不能透露给别人,否则即属违法。经纪人与上市公司不能联手造“假市”,扰乱市场。

近年来,我国股市正在以极为迅猛的速度发展。据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管理部门一位负责人说,1992年我国股票市场将实现股票的跨地区交易和有计划扩大内部股票的发行,以促进股票证券业的扩大和发展。我们希望,我国的股市立法能迅速跟上股市本身的发展速度,使股市日益规范化、法律化,从根本上杜绝“暗渡陈仓”的现象。人们都在呼唤着股市立法!

正文 第九章 “隔岸观火”与股市行情判断

人类自来到这个地球之上,从我们的祖先披荆斩棘到现在,已有二三百万年的历史了。在这段漫长的时间中,人类经过了各种各样不同的社会阶段,各个阶段又都有其不同的特点。有人说,古代社会是农耕社会;

近代社会是工业社会;而现代社会则是信息社会,谁能以最快的速度掌握最准确的信息,谁就会处于有利的地位。这一点在股票市场体现得更加明显,更加充分,谁能以最快的速度掌握最准确的信息,并且先别人哪怕半步而行动,谁就能在刀光剑影的股票厮杀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每一个股票投资者都希望能比别人尽早地获得一条准确的信息,使自己处于有利的地位。但是,令人大感挠头的是,在股票市场上,每天都有无数条信息出现,要掌握一条准确的信息,真比大海捞针还要难。

股票市场的行情对信息的反应是十分敏感的,经常是信息左右着市场行情的起落。正因为信息对股票市场有着如此重大的影响,所以,投资者对打听信息都怀有浓厚的兴趣,因此,股市里信息也就最多,这就难免鱼目混珠,粗精共存,真假难辨。这里面自然会有一些真实的信息,如股份公司的经营情况,以往业绩,股份公司发行的股票的价格波动情况及其历史记载,以及国内外政治、经济情况及动向,未来产业结抅的变化,政府所发布的各项财政经济措施及实施情况等;但也不排除虚假的货色。在“声东击西”、“无中生有”两节中,我们已经为大家详细介绍过,一些国家的许多大型的投资公司为了影响股票价格的波动,甚至自造消息,散布到股市里,以迷惑广大投资者,自己从中渔利。但无论真消息也好,假信息也罢,有一点是无可置疑的:没有消息的股市就是一个“死市”,因为如果没有任何外力的推动,股票价格在短期内是很难波动的。由于普通投资者信息不灵通,对各种信息的分析、理解能力不同,因此在公众之间,很容易造成以讹传讹、人云亦云的情况。而且消息传播所引发的连贯性买卖,往往也会呈几何级数扩散,以至于经常随着消息的好坏而动荡不定。

在股票交易过程中,一般把好消息,也就是有利于股票价格上涨的消息,称为“利好”消息;而把坏消息,也就是不利于股市并会引起股票价格下跌的消息,称为“利淡”消息。绝大部分股票投资人都要跟随着消息来进行操作,甚至有许多经验丰富的投资人,每天也以利益的好坏作为制订他们投资的决策依据,他们所关心的,并不仅仅是真消息,假消息对于股票投资的老手来讲也十分有价值。因为就算消息是假的,也可以提供一些线索,为他们制订决策提供依据。另孙,市场的从众心理,也可以使他们有获利的机会。这是因为一般的投资人因势单力薄,通常难以在股市形成气候,并进一步影响股价的变动,但这些人毕竟人数太多,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如果他们因为某种消息而产生不约而同的一致行为时,他们的冲击力合而为一,也可以对股市产生排山倒海的作用。

既然股票市场上的消息数不胜数,那么许多消息的真实性也非常值得怀疑。如前所述,有些消息干脆就是一派胡言,甚至是某些实力雄厚的大投资者为了满足他们的某种利益而放出的,企图以此来影响一些投资者的买卖,从而达到从中牟取暴利的目的。因此,投资者们对自己所得到的消息一定要认真分析,避免盲从,误中他人圈套。

不过,由于股票市场消息众多,来源渠道不一样,而且对同一消息每个投资人的理解也不完全一样,因此,个别投资人的消息可能与股市的实际情况完全相反。有时利淡的消息,股票价格却节节上升。有时的消息是利好消息,股票价格却在下跌。那么,对于投资者来说,一旦遇到这种举棋不定的情况,该如何处置才好呢?

作为一名真正合格的股市投资者,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即在操作过程中暂时受假象迷惑,或是无法判断消息的真伪而举棋不定时,他应该能够做到不乱阵角,抱着“看不清、不操作”的宗旨,渡过彷徨期,待形势明朗或判明真假之后,再采取相应的操做方法。在兵法上,把这招称为“隔岸观火”。

“隔岸观火”,是《三十六计》第二套敌战计中的第三计。计曰:“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意思是说,当敌方内部矛盾趋于激化,秩序混乱的时候,我方不必急于出击。要等待他们内部自相残杀,他们的争斗会更加激烈,待敌人两败俱伤之时,我方再出击,不用费多大力气就可以得到胜利。而如果我方操之过急,草率行事,那么急于进攻反而会促使敌人内部达成暂时的联合,来共同对付我们。正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东汉末年,曹操夺取了官渡之战的大捷,他以少胜多,一举歼灭了袁绍的主力。曾经不可一世的袁绍仅率八百亲兵逃回了自己的老窝冀州。他羞愤交加,不久便病死了。

袁绍死后,他的三个儿子袁谭、袁尚、袁熙为了争夺袁绍留下的冀州、青州、并州、幽州,各不相让。他们各自手握重兵,并有一部分袁绍的谋士支持,为了争权夺利,开始互相残杀起来。

曹操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心中十分髙兴,他想趁袁氏兄弟内讧之机,一举消灭袁氏力量,夺取袁绍留下的河北地盘,达到独霸巾原的目的。于是,他挟官渡得胜之师,向冀州杀来。

那袁氏三兄弟正杀得不亦乐乎,忽然得到报告:曹操率大军杀来,一时间惊慌失措。他们深知,以他们中任何一人单独与曹操对抗,都不会胜利,而只有联合起来抗拒曹操才是办法。在一些谋士撮合之下,这三兄弟居然尽弃前嫌,合兵一处,与曹操对抗。这三支力量共有精兵数十万,曹操虽老谋深算,一时竟也奈何不得。

曹操手下的重要谋士郭嘉见状,忙向曹操献计:“我军此次出兵,时机选择不当。袁氏兄弟正在因争位而互相厮杀,我军的进攻反而使他们合力对外,因此,当下之计,我们应当退兵,没有了外部威胁,袁氏兄弟必会重新火并,待他们两败俱伤之时,我们再进军即可轻易取胜。”曹操觉得有理,便下令退军。

果然不出郭嘉所料,曹军退去之后,袁氏兄弟为争夺地盘,又重新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厮杀。曹操心中暗喜,他隔岸观火,待双方伤亡惨重之时,曹操再次出兵。袁氏三兄弟本欲再次联合,怎奈三人均已元气大伤,无法抵抗曹军。曹操轻而易举地先后攻占了青、冀、并、幽四洲,袁谭也战死了。袁尚、袁熙两人不敢恋战,带残兵败将逃向北方,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去了。

这时,曹操手下有人建议一鼓作气,追杀到辽东,而曹操却下令兵退易城,以观其变。手下人多数困惑不解。而曹操通过上次的教训,心里清楚:“辽东太守公孙康既害怕我军进攻,又害怕自己被二袁吞并。现在如果我贸然进军辽东,他势必和二袁联合拒我。而我若退兵易城,公孙康就会认为二袁是最危脸的敌人,他必会杀二袁以向我讨好,我可坐收渔翁之利。”果然,曹操退兵后不久,公孙康就派人送来了二袁的首级,曹操不费吹灰之力,将袁氏集团一网打尽。

当然,运用“隔岸观火”之计,要以军事实力为后盾。曹操若没有大军压境,公孙康也不会杀二袁来讨好他。而且,“隔岸观火”不能只是消极等待。在时机成熟的对候,就要由“坐观”转为出击了。同样对于股票投资者来说也是这样,判断形势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而要在一旦形势明朗化之后,迅速行动起来,由“坐观”改为“出击”。

此外,股票投资者还要注意,运用此计,你必须要異备一种特殊的素质:“忍”。正如前边所讲,股市上每天都会出现大量真假难辨的消息,如果你按捺不住焦急的心情,为大量假象所迷惑而慌忙从事的话,很有可能为你招来灭顶之灾。所以,在股票经营中,暂时的“忍”是十分必要的。有一次,美国的一位大学教授来华讲学,谈起他如何为一“忍”而发了股票大财的情况,令人深思。

他说:有一个时期,美国股市上炮手增多,大家都预计股价大幅度下跌不可避免。这个时候,许多人劝我抛出手中持有的大部分股票。然而,我却并没有那样做。因为我认为,股票市场上的逆行者也有可能取胜,于是我暗暗告诉自己,忍一忍,千万不要盲动。不过几天之后,美国国家统计署的月度报表出来,经济增长率是上半年中最好的一个月,这个时候,股票价格迅速回升,我一下子抛出了许多,从中获取了不少投机差价。这就是在股市中“忍”的妙用。

在你死我活的股票竞技场上,股票大亨们为了击败对手,往往不择手段,好勇斗狠,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这样,就会把对手逼入绝境而作困兽之斗,结果,很可能会出现两败俱伤的局面,没有真正的胜利者。这实在是得不偿失。且不说“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就算是“股市无父子”,可最后却弄得个“杀敌一万,自损三千”的下场,也确是划不来。殊不知,在股市争夺中,“忍”也是必要的因素和战略之一。

20世纪初,美国两大财团“摩根财团”和“洛克菲勒财团”形成对峙的局面。前者控制着美国主要的金融机构一一华尔街,后者操纵着美国的石油命脉。以前,双方几乎很少正面交锋,井水不犯河水,但是,随着20世纪前期经济实力的变化,摩根财团从铁路、钢铁等几个方面开始向实业进军,继而开始进占石油領域。此时,洛克菲勒也正在把自己的兴趣逐步从石油转向华尔街,想在股票上刮起一股“美孚”旋风。行家们都认为,一场空前规模的商战,即将开始。

然而,使他们大跌眼镜的是,为了各自的利益,摩根把华尔街的一部分权利让给了洛克菲勒,而洛克菲勒为了从华尔街获取资金,操纵股票,进而帮助自己在采矿、修筑铁路和保险业这些领域进行冒险活动,把自己管辖的一部分产业范围让给了摩根。事实证明,两位大亨的这一举动,对美国金融界和实业界是有利的,至少给了道“琼斯股票价格一种无形的支持,为后来的评论家所称道。

可见,在运用“隔岸观火”这一计时,要“忍”为重,否鄉,就会“小不忍则乱大谋”。

正文 第十章 “明知故昧”与“重势不重值”

股票价格的变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影响股价的因素很多,最经常、最直接的是经济因索,此外还有政治因素,国际形势的变化也会引起股市的暴涨暴跌,与经济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相比较,我们国家的股票市场现在仍处于萌芽状态,对国家的经济状况和政治动向的反映仍有很大的局限性。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和国家对股票市场管理的不断完善,我国的股票市场对经济和政治情况的反映将会日益敏感。

目前,推动我国股价波动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因素,其中与股息率有很大的联系。股息率是指股息占股票面值的比例,投资者购买股票的目的之一是定期地得到股息,因为投资者把购买股票看成是一种储蓄方式。但他之所以把资金投到股票上面而不是存到银行里去,就是因为他希望得到比银行利息高的股息收入。因此,在银行存款利率、股票发行量不变的情况下,股息率越高,想买进股票的人越多,想卖出股票的人越少,股票的市场价格越高;相反,股息率越低,想购进股票的人越少,想卖出股票的人越多,股票的市场价格越低。因此,股息率是影响股票价格的重要因素。股息率的变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直接受发行股票企业的经济效益的影响。

表示企业经济效益的指标很多,如产值利润率、资金利润率、资金周转天数和自有资金利润率等等。与投资人利益最有直接关系的是自有资金利润率。例如,某企业全部自有资金为2000万元,实现利润600万元,自有资金利润率为30%。假设该公司全部股份为1000股,如果不考虑税收和增加自有资金的因索,则每股能够分得股息3000元,股息率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实现利润不是600万元,而是300方充,则自有资金利润率和股息率都为15%。可见,企业经济效益越好,股息率越髙;企业经济效益越差,股息率越低。因此,企业的经济效益与股票的市场价格是正方向变化。在实际操作中,投资者是以股份公司未来的经济效益预期作为判断股票价格变化趋势依据的,因此,往往会出现股价变化实际趋势与股份制企业经济效益不完全吻合的现象,特别在经济繁荣时期,这种现象更为突出。我们不能因此得出股价与企业经营状况无关的结论。相反,这种现象正是众多投资人对企业未来经营效益预期不一致的结果。因此,投资人在购买股票之前,一定要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股息红利的派发等因素注意观察。

不过,股票市场的实际走势,常会摆脱了企业经营的业绩及股息影响等,而因金融、市场心理等因素而变动。“势”就是股票价格的未来趋势。如果股价进入上升趋势时,它所表现的股价指数所形成的趋势,也是在上升,如果顺着上升趋势去投资,必定有所收获;如果股价正处于下降趋势,表现股价的指数所形成的趋势也在下降,那么投资者就应将手中的股票抛售出,而不应予以买入。因此,投资者在购入股票之前,应首先看清你所要购入的股票处于什么趋势之中。

在股市中,有许多投资者在股价上升的时候,因为没有做出很明确的判断,而做出了相反方向的交易。这时,他们常常会采取等待或者在高位继续卖出,以将平均价格拉低的方法,以求将来在股价进行下降调整的过程中,再将卖出的股票平价或低价买回。但他们却没有考虑到在股价一旦形成一种实际走势后,将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且顶位难测。例如,一种股票从低位开始回升,如果其形成了一个实际的上升趋势,那么这种股票在未来一定时间内能够上升到多高是很难预测和掌握的,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卖出,则只会适得其反。因此,在股票市场上有“重势不重值”的格言。

这句话中的“值”,含意较多,它不但包含有股票的价格,而且包含着企业经营的业绩、股息红利的派发等内容。“不重值”就是要投资者不要在这些方面斤斤计较,以免错过时机。投资者看到这里,想必会问:前面写了要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股息红利的派发注意观察,因为这些是影响股价变动的重要因素,而现在又不让我们计较这些,这不是“明知故昧”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让我们来看一看什么是“明知故昧”。

“明知故昧”是《三十六计》第二套敌战计中的第四计(原文欠奉)。词解意就是明明知道了这件事情,却故意装作不知道。

这种态度,是一种处世哲学,俗语有云:“大智若愚”,也即所谓明哲保身,其目的在于避免是非。

相传,宋朝名臣吕蒙正初入朝廷时,有人指着他讥讽说:“此小子亦来参政?”吕蒙正好听不见地上殿,同人中有为他抱不平的,便想追问说此话的人,吕蒙正却阻止说:“不必,若知此人姓名,会终生记在心里,还是不知的为好。”这种故昧表现现出“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博大胸怀。但“明知故昧”作为一种谋略,就并不是明哲保身了。计谋足用来对付敌手的,逃避现实的态度又怎能排除当前的障碍,为自己大展宏图呢?

实际说来,对一件事情,能够做到“明知”而“故昧”的,绝非易事,非要有髙度的涵养才行。人之所以有聪明傻子与奴才之分,就在于知与不知,能昧不能昧。儍子与奴才,莫测聪明人之高深,动辄说人家包藏祸心,阴险狡诈,莫名其妙,殊不知妙就在其中,这才是“大智若愚”。

且看下面所列举的例子,就会明白“明知故昧”的效果如何了。

春秋时,楚王曾在宫中大宴群臣,名曰太平宴,所有文武大小官员,包括宫内的宠姬妃嫔,统统出席,务要大家尽欢。席间奏乐歌舞,美酒佳肴,正是“男女杂坐,觥筹交错,罗褥襟解,香泽微闻”的快乐狂欢,饮至黄昏,兴犹未尽。楚王便命人点起蜡烛继续夜宴,还特别叫两位最宠爱的美人许姬和麦姬,轮流为客人敬酒。

正在许姬敬酒之时,忽然刮起一阵狂风,将宫中所有的蜡烛吹灭,弄得一片漆黑。席间有一位官员乘机占便宜,摸了一下许姬的玉手,许姬又羞又急,把手一甩,不想却扯断了那个人的帽带。她忙匆匆回座附耳对楚王说:“我刚才奉大王之命去敬酒,不想有个人乘机调戏我,我扯断了他的帽带,大王赶快叫人点起烛来,看谁没有帽带,就可以重罚他。”

楚王听了,非但没有动气,却赶忙命令点烛的人不要点,还大声地对众人说:“孤王今晚的宴会,务必要与各位同醉,现在请大家都把帽子除下来,开怀痛饮。”

众人听了,都莫名其妙,不过大王下了令,便都把帽子摘下,楚王这才下令重新点起蜡烛。一见大家头上都没了帽子,自然也认不出到底是谁要占许姬的便宜。

席散之后,楚王回到内宫,许姬不禁埋怨楚王不重办那个轻薄的官员,楚王却笑着说:“此次宴会,大家均很尽兴,洒后狂态,乃人之常情,如果我当众把那人揪出来,岂不是大刹风景,这又岂是宴会的原意呢?”许姬方才拜服楚王高见。

后来,楚王发兵伐郑,有一大将独率领百余人,为三军开路,斩将夺关,直逼郑京,使楚王声威大振,此人即当年席上揩油许姬的将军唐狡。

可见,“明知故昧”并不是窝窝囊囊,忍气吞声,而是本着“小不忍则乱大谋”的原则,暂且忍下,以图将来大展宏图。使此计者,非要有远大的眼光和博大的胸襟。同样,我们教给大家“重势不重值”,也是为了提醒大家,不贪图蝇头小利,跟着大趋势走,才能获得丰厚的报酬。

确实,企业经营的业绩和股息红利的派发确实是影响投资者对该种股票投资的重要因素。但是,股票市场是企业经营状况的先期预测表,当一种股票的价格开始上升或下降时,该股票发行公司的经营状况并不一定马上就表现出业绩良好或经营不善,而有可能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才能够体现出来。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股票市场有时偶然性很大,根据正常的“理性”判断是很难分辨的。这就需要投资者的实践经验和现场判断了。如果在这时候投资者仍拘泥于该企业的经营业绩不佳、股息红利低于其他公司等原因,而非要等到这些情况改善之后再投资,将会坐失良机。因为等到这些条件均转好以后,该股票的价格往往已高得不宜购买了。

“重势不重值”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大多数人在日常购物中都有这种经历:在集贸市场买东西时,会在价格上与卖主讨价还价半天,才能成交。因为人们都有这样一种概念:高于我的目标价格我就不买了。当然,买东西的人希望越便宜越好,卖东西的人则希望价格越高越好。不过,便宜与贵,只是相对而言。当人们看好某一种股票时,大家都会蜂拥而至去抢购这种股票,该股票的价格便会直线上升。这时,你也看好这种股票,但你心中有一个入市价格,即购买该股票的最髙价。由于购买者很多,股票价格难以下降,如果这时你为了股价与你的目标价格相差无多而不愿入市购买,死等价格下到你的目标位后再入市,就有可能失去购入股票的好机会,因为股票价格有可能根本跌不到你的目标价位就扶摇直上了。你岂不是因小失大吗?

因此,“重势不重值”同“明知故昧”一样,强调的是更长远、更大的利益,要求跟着大势走,而不去为一点点利益而患得患失。当然,“重势不重值”并不是说不问价格如何,不分青红皂白上来就买,而是说:相对于股票价格来讲,股票价格的走势更重要。每一个投资者在投资股票前,都对所要投资的股票价格有一个估算,准备在什么水平购入,这样,股价趋势已明朗,入市价格也已定妥,剩下的就是时机了。如果你的入市价格定得合理,你的机遇也不错,则你的入市价格可以达到,且股价趋势也如你所料,你将会有丰厚的收入。如果你的入市价格定得合理,但机遇不好,你就更应该抓住时机,不要顾虑几点之差,尽快入市购买,这样,你仍会有较理想的收入。这一切,都取决于你能不能当机立断,不为较高的股价所吓倒而果断入市,一句话,取决于你敢不敢“明知故昧”。

正文 第十一章 “李代桃僵”与控制损失

在股票市场:不论逛新手,还是高手,都没有常胜将军。即便食那些身经百战的股市老“汕条”,也难免有失手的时候。深圳股市上的一位大腕,手头有近百万资金,他曾向记者透露,1991年深圳股市出现低潮时,他一下子赔进去好几十万。综观国际股坛上的那些大亨们,有哪个不是一路顶风逆水,涉险而来。可见,股市上没有永远的赢家,谁投身于股票业,都会受到一些损失,只不过何时损失,损失多少互不相同而已。

既然损失不可避免,那么每一个股民所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将损失控制在最小的程度,保存实力以图东山再起。这里,我们请大家看一个例子:

1992年4月,南京审计学院团委举办了一场“模拟股票投资竞赛”,模拟了股票现货市场彼此间隔两个月的6次交易日。全校学生积极参加,每三人搭成一伙。其中以90级审计专业的学生邱伟创、強武军和王明武三人最引人注目。

在第三次交易中,这三人委托同学陆骏以每股不低于120元的价格卖出800股他们所持的股东股票。而当陆骏进入交易所后,发现这个价钱根本卖不出,他急忙把这个消息告诉邱伟创等三人。

多日来,他们三个人收集了各种信息,这些信息宏观到海湾局势、对华最惠国待遇、“厄尔尼诺”现象、火山爆发、三峡工程等;微观到包装落后,财务对拨款做广告态度暧昧等等。他们听了小陆反馈的情况,又根据信息的股市行情,果断地决策出环东股票坚决抛出,120元卖不出,110或100元也行。

小邱等人抛出环东股票,回笼了现金,还小赚了一笔。

最后,他们干脆以每股80元的价值将手头的100股环东股票悉数卖出。在此以后,传来了环东公司年利润负增长的消息,结果不言而喻。他们用回笼的现金,以略高于面值的107元,吃进了行情看涨的红河股票500股;飞达公司股票效益挺好,他们除坐吃红利之外,经纪人又帮他们以低于委托价10?20元买进一部分;一直买进的晋陵公司股票,价格下跌之后,他们在收盘前少量高价抛出,使每股收盘价抬高了30元,所持800股,又获2.4万元。

这样,以小邱为首的三个投资人,以面额为50万元的股票和20万元的现金,盈利43.61万元,在股市上收入独占鳌头。

这个例子虽然说的是一个模拟实验,不是真刀真枪的股市搏杀,但它也同样能给人们启示。小邱他们获得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他们能够审时度势,及时地抛出了手中的劣质股票,以局部的损失保住了全局的成功,可称得上是丢卒保帅,“李代桃僵”。

“李代桃僵”这句话,源于一首古乐府诗:“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啃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本身相代,兄弟还相忘。”后来,这句话被收入《三十六计》中,成为第二套敌战计中的第五计。书曰:“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在军事谋略上是指当战局发展到必然有所损失的时候,要舍弃局部的损失,换取全局的胜利。

在社会上,有许多作奸犯科的头子是雇有替身的,即是髙价请人主持犯罪买卖,自己躲在幕后操纵,无事时,薪金照付,遇事则由替身出面,或罚款,或坐牢,甚至代上刑场,也可以量钱搅掂,叫他死而不想。

看来,“闯祸者”与“代罪人”之间,必存有一种特殊关系。人都是爱惜自己的,谁肯白白牺牲利益去成全别人?何况拿生命去开玩笑呢?古人重义,今人重财,亦有为情爱的,可算别开生面的一种新公式。春秋时著名的“赵氏孤儿”的故事就是一例。

晋国有一家大臣姓赵,从赵衰、赵盾直到赵朔、赵同,世代忠心耿耿地辅佐,晋国国君,威望甚髙。谁知却招致了朝中一个奸臣屠岸贾的忌恨。他经常在国君面前诬告赵氏。晋景公此时也正担心赵家宗族强盛,功高震主,便听信了屠岸贾的谗言,罗织罪名,将赵氏满门抄斩,要斩草除根。

偏偏此时,赵朔的夫人生下一个男婴,取名赵武,赵家的两个门客程婴和公孙杵臼拼死把他救出,藏在首阳山。屠岸贾闻知男婴失踪,马上悬赏黄金一千两,捉拿赵氏孤儿,一时间搞得风声鹤唳。

公孙杵曰见外面风声甚紧,恐怕婴儿不保,便与程婴商量,找一个最近出世的婴儿,冒充是赵氏孤儿,由他抱到山中躲藏,程婴去向屠岸贾告密,待屠岸贾搜着了假的,真的孤儿也就不会再受威胁了。程婴无奈,只得依计而行。

屠焊贾得到了孤儿的消息,马上亲自带人去搜,他杀了公孙杵臼和假的孤儿,这才放心。程婴则趁着检查松懈之机,带着赵武投奔他乡,隐居起来。

15年后,晋悼公即位,朝中有人在他面前为赵家中冤,晋悼公也正想趁此机会灭掉屠岸贾的势力,便派人找回程要和赵武,特许赵武雪冤。屠岸贾全家被杀,赵氏遗案也从此昭霄。这使是“李代桃僵,程婴救孤”的故事。

程婴甶于用了“李代桃僵”之法而成为赵氏的恩人,同样在当今时代,“李代桃僵”应用于股票业,照样可起到扶危济困的作用。正如前述,股票投资人在市场上买进某种股票,当然是希望这种股票的发行公司的经营状况能够比往年更好,从而可得到更多的红利或者希望该种股票的价,能够迅速上升,以便在适当的价位抛出,获取较大的利润。没有哪位投资人是带着赔钱的愿望买进股票的。但是,股份公旬的经营状况和股票市场价格的变化并不受单个投资人意志的左右,常常会与投资人的愿望呈反向变化。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好呢?您不妨试试下面的方法:

当您发现您所购买的股票价格向反方向变化,而且接连下跌时,您应当立即抛出您手中这类的全部股票,把损失限制在最小程度。然后再收回资金去做其他种类的股票的投资,以期用在其他股票买卖上的收益来弥补在该种股票上的亏损。这就是以局部的损失来换得整体的利益——“李代桃倕”。这种方法的适用性很广,尤其适合那些新入市、没有股市经验,不熟悉技术分析技巧、本钱不多的投资者,因为他们不能够明确断定股价下跌是大势还是小势,也没有能力担太大的投资风险。

这种操作方法虽然简单,但在使用的时候还需大家注意,关键在于“果断”两个字。一旦发现势头不对,马上抛出,万不可瞻前顾后,拖泥带水。因为,就在你徘徊观望的时候,你的损失正在不断扩大。比如,有张三、李四、王五三个人,均在3股票价格为40元时买进1000股,虽然三人都对股市行情看好,但风云突变,3股票价格不但没有上升,反而开始下跌。张三发现苗头不对,在下跌到30元时迅速抛出,那么他损失了10000元;李四也发现苗头不对,但想再看一看,又过了几天,他感到3股票价格近期没有上升的可能,就在20元的水平卖出,结果他亏损了20000元;而王五虽然看到价格在下跌,但仍寄希望股票价格会在近期内回升,所以按兵不动,过了几天,他仍没有看到3股回升的可能性,不得不忍痛卖出,这时3股票价格已跌到10元丁,王五亏损了30000元。那么,张三、李四、王五,三个投资者谁的损失最小呢?不言而喻,当然是张三。如果你在运用这个操作法时能收到同张三一样的效果,那么“李代桃僵”就算成功了,而如果你在实践中做了李四甚至王五,那么你就是个失败者,因为“李代桃僵”是要使你的损失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在股市上虽然无论是新手和高手都有亏损的可能,但新手和高手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当新手意识到自己可能购进了不当的股票,他们通常不愿意卖出,寄希望买进的股票有一天会涨上来,结果等来等去,最后看到实在没有涨回来的可能性,才决定卖出去,这时的股价可能已下跌了许多,结果损失巨大,后悔莫及。而髙手和新手的区别就在于:当高手发现自己搭错了车,购进了正在下跌的股票,会迅速卖出,将损失控制在最小的程度。股市的新手们,请不要不服气,俗话说:“姜是老的辣”,不信,请看下边的例子:

本世纪初,世界股坛上出现了一位风云人物——安德烈·米耶,这位出生在巴黎的犹太人以其狐狸的狡猾,蛇的阴狠,鹰的锐眼著称于国际股市。为了实现他的目的,米耶几乎算无遗策,一切都经过精密的设计。按照计划表,步步蚕食或録吞,终于确立了他的金融王国。在他的一生中,曾遇到过无数次大风大浪,他都能应付裕如。

1920年法国不断发生金融危机。1924年仅仅两三个星期,法郎币值就下跌了一半。这一点,米耶早就在一次金融寡头聚会上,从当时法国财政大臣的面部表情上获知。米耶马上命令自己的经纪人随时与自己保持联系。8月下旬一天下午1点至3点15分,巴黎交昜所的股票价格猛跌,许多股票炒家立刻涌到电话机旁,命令自己各交易所的经纪人立刻抛股票。然而米耶早在12点钟的午餐间就已抛出了自己的一大半股票,望着大厅内乱做一团的同行们,米耶露出了嘲笑的面孔。他知道,尽管他由于这次股票跌风而蒙受了一些损失,但是因为他行动迅速,已经把损失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他的元气丝毫未伤,待时机好转,他仍可以在股票投资上大展宏图。

投资股票本身就是一种与自己的心理作斗争的事业,投资者要学会战胜自我。无论新手,还是高手,当他们的投资方向发生错误时,首先燃起的是希望之光,希望股价会因某种突发因素而起死回生,这是二种无可非议的正常的心理反应。然而下一步就应该是冷静分析,做出相应举动的时刻了。高手们会迅速地战胜自己,扑灭心中的希望之光,正视现实,迅速反应,以尽可能地减少损失,就像安德烈·米耶所做的那样。这也正是股市上的新手们所应下大力气效仿的。如果你总是犹豫不决,总是凭借着无影的希望支撑着你那错误的投资,你只会一败涂地。因此,我们奉劝投资者,尤其是那些刚进入股市的新手,千万不要吝惜自己的损失,否则,你会受到更大的损失。要记住,“李代桃僵”这条计策,限制损失只是手段,保住元气,东山再起才是目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你该不会不懂吧?!

正文 第十二章 “顺手牵羊”与判断正确顺势而为

在“趁火打劫”一节中,我们曾经提到过一个名词:“从众心理”。说白了,就是随大流。比如:一位女士某日穿了一件很漂亮的时装,其余女士看见不错,便也去购买。在大家争相购买的情况下,这种时装的价格就会上涨。其实,多数女士也不见得特别喜欢这种时装,不过是“从众心理”影响罢了。在股票市场上常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当有一个人在抛售某种股票时,其他人也会随之响应,很多人甚至连抛售的原因都不闻不问,结果却使这种股票的价格一路下跌。可见,人们的从众心理也会对股票价格产生重大影响。这样,也给那些“趁火打劫”者以可乘之机。不过,用此术赚钱者,大都是股市老手,他们经验丰富,手段老辣,且有雄厚的实力为后盾,才敢冒险。而对于广大中小投资者来讲,则应牢记一条股市格言:“不要逆着潮流走。”它告诫人们如果大家都在买,你也应该买,而不要卖。因为对于小额股票投资者来讲,本身谈不上操纵股市,只能跟随股价走势,采用顺势投资法。当整个股市大势向上时,以做多头或买进股票持有为宜;而股市不灵或股价趋势向下时,则以卖出手中持股而拥有现金以待时机而动较准。这种跟着大势走的投资做法,似乎已被公认为小额投资人的“金科玉律”,凡是顺势而为的人,不仅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获利的可能性也必然大大增髙,当然,这一切的前提必须是你对一个时期的股市走势有着正确判断。所以,対于中小投资者来讲,“判断正确,顺势而为”是非常重要的。

也许,有的投资者会问:在进入股市之前,我能够对市场有关情况进行了解,并经过技术分析制定出操作策略)在进入股市之后,也能够按照自己所拟定的操作策略进行投资。可是,在股价恰好向着我所预想的方向波动时,我却不清楚如何乘胜追击、扩大战果,往往在沾沾自喜中贻误了战机,失去了扩大利润的可能,究竟怎样才算是真正的“判断正确,顺势而为”呢?为了使读者能够获取最大的收益,避免出现“获利不多,后悔不小”的情况,我们特在此介绍一种乘胜扩大战果的方法。

按照一般人的理解,投资人预测到股价将要上涨时以低价买进的股票,在当股价真的上涨时应以较髙的价格立即抛出。这种想法固然不错,但导致“获利不多,后悔不小”的可能性却很大,因为如果在将股票抛售之后股价仍在上涨,而且上涨的幅度还很大,投资人就会丢掉可能到手的大额利润。我们为大家介绍的乘胜追击法则不同,它主张投资人在预测股价会长期上涨,而且已经为事实所验证时,要一买再买,乘胜追击,只是买进数量要随着价格的上升而逐次减少,并在预期的价位停止买进;在停止购买之后,如果股价真像预期一样还在上涨,则开始抛出,但不能一次出手,而是随着价格的上涨逐次扩大出手的股票数量。

首先,因为在购入股票时采取随着价格的上升逐渐减少购入批量的策略,使得购入股票平均成本(累计支出金额除以累计购入数量)只比最低位高13元(平均成本为13.03元、从而把在购入阶段股价因异常因素突然下降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几乎全部消除了。例如,股价在涨到16元以后,突然猛跌至13元,因为八投资人在16元的价位时已经购进650股,平均成本为12.92,所以,他将650股全部以13元的低价售出,还可以赚得一些微利,此乃“步步为营,万无一失”的妙计。

其次,因为在购入股票阶段采取分批递减购入战术,使得八投资人在避免风险的同时把越来越多的“多头”筹码握在手中。只要股价能够像他自己预测的那样继续上升,就能赚到大钱,真是“以攻为守,寸土必争”。

第三,因为在停止购买以后,不是一次全部抛出手中的股票,而是静观时机,随着价格的上升逐渐增加出手的批量,使得卖出股票平均收入(累计收入金额除以累计卖出数量)29.11元比最高价仅低0.89元。从而既避免了因股价突然下降,手中股票难以出手,已经到手边的利润失之一旦的风险,又取得了最大收入。六投资人之所以如此放心大胆,是因为他已经在购入股票阶段为自己留下了充分的后备力量。上边已经讲过,六投资人在购入阶段购入的660股股票,平均成本仅为13.03元,在抛出阶段,即使遇到价格突然下跌的情形,例如从21元下跌到16元,他同样可以稳操胜券。最后,既然已经稳操胜券,八投资人当然可以稳坐钓鱼台,见到价格上涨,他就出手一批,而且釆用出手数量随着价格上升呈递增趋势的策略,其结果自然是“获利最大,后悔最小”。

综上所述,这种乘胜追击法的高明之处在于步步为营,以攻为守,寸土不让。它不是在股价刚一上涨时立即出手,而是主动捕捉战机,在各个阶段均能有所作为,在不同时斯均有所收益,这种收益叠加起来,自然可观。这种原则,与《三十六计》中的“顺手牵羊”类似之处不少。

“顺手牵羊”是说当在行路的时候,忽见路边有一只羊,顺手把它牵回家的意思。这是一种意外的收获。世上的事是千变万化的,有时却非常微妙,往往在无意之中得到想不到的便宜货,也有因形势所迫,“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表面看来,这巧遇似属幸运,但实际上却是“事在人为”,在军事上有“伺隙捣虚”之意。

“顺手牵羊”是《三十六计》第二套敌战计中的第六计。“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意思是在战争中,对于敌方出现的微小漏洞,要及时利用,把敌方刚刚出现的疏忽变为我方成功的开端。在大军运动之时,必然会有漏洞出现,及时抓住机会取得胜利。这就是“顺手牵羊”的要领。

公元前770年,郑庄公为了灭掉宋国,借口宋殇公不朝见周天子,联合鲁、齐两国,以奉天讨罪为名,攻击宋国。宋殇公见敌人来势甚猛,急忙召集文武大臣商议对策,大司马孔父嘉献计说:“郑国倾巢来犯,国内必定空虚,我军可以乘虚袭击它的重镇荥阳,郑庄公必然回师自救,那时我国就没有危险了。”宋殇公采纳了他的建议,当下拜孔父嘉为大将军,联合卫蔡两国,杀向郑国荥阳。郑庄公果然调前线大军回国救援,宋国终于化险为夷。

孔父嘉一见计策已经成功,便下令撤兵回国。行军途中,有手下人向他献计:“我大军劳师远征一次,应该有所收获。这次回师,我们可以途经戴国。您可以派人向戴国国君请求借道,我们趁机就能灭掉戴国。”孔父嘉立功心切,连称妙计,便向戴国派出了使者。

使者到戴国后,向戴君说明来意。戴君知道孔父嘉存心不良,就拒绝了借道的请求。孔父嘉得到使者回报后,勃然大怒,马上下令宋军将戴国围困起来,昼夜攻打。戴国势单力薄眼看不保。戴君突然想起,郑国是宋国死敌,便派人杀出重围请求郑庄公出兵救援。郑庄公不愿管此闲事,但忽然灵机一动,唤来手下将领如此这般吩咐了一通,便发兵直奔戴国而去。

郑军到达之后,杀退了宋国军队,戴君见郑国援军到达,欣喜异常,马上打开城门,将郑军迎入。谁知郑军入城之后,趁戴国疏于防范,解除了戴军的武装,轻而易举地灭掉了戴国。孔父嘉见自己费力攻城,反让郑国占了便宜,不禁火冒三丈,怎奈郑军强大,只好眼睁睁看着戴国成了郑庄公的囊中之物。

郑庄公的行为,就是典型的“顺手牵羊”。在战争中,机会一般都是突然暴露出来的,具有来去顺路,夺之顺手,赢之顺利的特点,这就要求指挥员能审时度势,.灵活指挥。“顺手牵羊”是一个创造和捕捉战机的谋略,关键在于如何乘敌之隙,夺取胜利,扩大战果。股市中的乘胜追击法也是这个道理。一般股民在购入股票之后,股价稍微升高就想脱手,生怕到手的鸭子飞了。实际上,在后一段时斯,还有很多战机可以捕捉,还有很多利益可以获取,放弃它岂不可惜?乘胜追击法就是一个最大限度扩张战果的方法,也就是“顺手牵羊”。

为了能够确实掌握方法的真谙,股民们还应该记住“乘胜追击法”的几个要点:

第一,必须在股市价格在较长时间内上涨的大趋势下使用这种操作方法,否则,很可能使你赔得一塌糊涂。

第二,在买入阶段,要随着股价的上升逐步减少每次买入的数量;在卖出阶段,要随着股价的上升逐步增加每次卖出的数量。只有这样,才能降低买进成本,提高卖出收入,把风险降低到最低的程度。

第三,停止买进点或开始抛出点要选择适当,过早,会减少你的利润;过晚,会加大你必须冒的风险。虽然这个点难把握,但只要能做到“在价格上升趋势还十分明朗的阶段就停止购买”,就可能做到大体准确地把握买进卖出的价位。第四,在买入阶段,如果价格上涨很快,每次买入的金额要少,买入的次数要多;反之,如果价格上涨速度很慢,每次买入的金额要多,买入的次数要少。在卖出阶段,如果价格上涨速度很快,每次卖出的金额要多,卖出的次数要少;反之,如果价格上涨速度很慢,每次卖出的金额要少,卖出的次数要多。

如果你对上述要点能够做到融会贯通,对于“乘胜追击”法你就可以运用討如,收到“顺手牵羊”的最佳效果。

正文 第十三章 “打草惊蛇”与股票投资的准备

在我国的唐代,当涂县曾经有过一位叫王鲁的县令,此人爱财如命,贪污受贿,聚敛了大量的金银珠宝。上行下效,他的一班衙役们也纷纷如法炮制,弄得百姓叫苦不迭。一些县民实在气愤不过,便状告王县令手下的一位主簿贪污,王县令看了状纸之后,以为这是在影射自己,惊骇之余,便在状纸上写了“汝虽打草,吾已惊蛇”的八字批语。这件事既为后人传为笑谈,同时也留下了一句沿用至今的成语“打草惊蛇。”

后来,这句成语被收入《三十六计》中,成为第三套攻战计中的第一计。“疑以非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这计主要是说明观察了解到对方的动静以后再采取行动。在军事上是强调要反复侦察。比如进军路上遇到地势复杂,草深林密的地方,要反复搜索;安营扎寨的时候要四处侦察,防备敌人埋伏、偷袭等等。孙子说得好:“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就含有这样的意思。战争,是关系到一个国家、一支军队生死存亡的大事,发动战争之前要慎重考虑,一旦决定开战,也要处处小心,准备随时调查研究,做好一切准备工作,以防不测。否则,将会铸成大错。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派大军进攻赵国,两军在长乎(今山西省高平县西北)僵持不下。这时,赵王听信谗言,派毫无实战经验的赵括为主将,换下了身经百战的老将廉颇。相反,秦王却选派了卓越的军事家白起为主帅,并增派沒军,企图一举歼灭赵军。

白起针对赵括没有实战经验、鲁莽轻敌的弱点,决定对赵军采取迂回包抄的战术。他首先命秦军在长壁地区构成一个袋形阵地,以主力坚守,阻止赵军进攻,同时命原第一线上部队一旦受攻便诈败,将赵军诱入包围圈,然后,他又在长壁的两翼布置两万五千名精兵,准备插入赵军后方切断其粮道;另外,他还派出精骑五千,插入赵军营垒中间,使赵军首尾不能相顾。

对于自起的这番安排,赵括丝毫没有察觉。公元前260年8月,他果然率军向秦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秦军先:头部队假装败退。不明虚实的赵括没有做丝毫的侦察工作,便下令追击。结果赵军在长壁受胆。这时,布置在两翼的2万5千名秦军立即出动,插到赵军后方,对赵军构成了包围阵势。5千名骑兵也迅速插入,往来突袭赵军。赵军发动几次攻击均未奏效,只好就地扎营,等待援军。不料赵国的援兵和粮运已全部被秦军切断。到了这年9月,赵军断粮已经46天,士兵们饥饿难奈,陪中互相杀食。赵括连续组织突围,也没有成功。绝望之中,他决定拢选一支精锐部队,均厚甲快马,由他亲自指挥,强打突围战。但这次他又没有做仔细调查,他的突围部队遇到了秦军的精锐,以至于他刚出现在阵前,就被乱箭射死。手下见主将阵亡,不战自溃,40万大军全部投降。最后悉数被坑杀。长平之战,以秦军大胜,赵军惨败告终。原本拥有很强军事实力的赵国,经此一战也由盛而衰,短短30余年之后,就被秦国灭掉。

赵括失败的主观原因,完全在于他缺乏实战经验,没有做任何的调查研究,在完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贸然与强敌进行决战,结果招致惨败。简单地说就是,他没有“打草惊蛇”。这个教训不仅仅值得后代的将帅们借鉴,更值得我们今天的股票投资者们深思。要知道,股市如战场,如果你在进行股市投资之前,不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不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就贸然行事的话,只能招致和赵括同样的结果,投资者赔钱,重者倾家荡产,直至走上绝路也未可知。因此,朋友们应该记住,在进行股票投资之前,“打草惊蛇”这个程序是必不可免的。

那么,对于股票投资卷来说,事先应当做哪些调查研究和准备工作呢?

首先,应当收集资料。孙子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即正确地、客观地估价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短处,以便做到扬长抑短,或以彼之长,补己之短;知彼,即正确地、客观地估价对手,洞察对手的心理,以做到以己之长,攻彼之短。股票投资也是这样,如果你对己所要投资的股票及其发行公司的情况一无所知或者所知甚少,那岂不是盲人骑瞎马,因此,投资者在投资之前应当广泛收集资料。

目前,可以成为基本分析重要依据的资料很多,大致可分成下列几个方面:

国家重要的经济政策及其措施。如:产业政策的变化,利率的提高或降低,增加或减少税种,国家对股票市场的管理措施,提高或降低税率,等等。

—般经济统计资料。如:各行各业的产值增长违度,各行各业的平均财务指标,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等等。

股票发行公司的经营动态。如:股份公司董事会关于经营管理的重要决定,公司主要负责人的变化,公司每期的营业额,重大投资计到的实施与效益。公同每季的损益表上的各项经济指标等等。

股票市场的有关资料。如:各种主要股票价格的变化,股市上大多数投资人的投资热情,股票价格指数的变化,新上市股票发行公司的基本情况等等。

金融、物价统计资料。如:各种投资方式或收益率的变化,货币流通量的变化,主要存贷款利率的变化等等。

突发性的非经济因素。如:自然灾害及其对经济的影响等等。

搜集资料的渠道很多,既可以从电视、广播、杂志中了解情况,也可以收集上市公司的说明书、年报、季度、财务报表及损失报表,更可以到股票市场上去进行实地观察。总之,投资者要根据基本分析的要素,不间断地收集各种有关资料以备决策。这项工作会很枯燥乏味,但它却能使你做到有的放矢,对你的决策正确与否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美国苹果电脑公司的发迹就很能说明问题。

号称“美国现代奇迹”的苹果电脑公司曾经是一家极为普通的小型电脑公司,一度生存十分艰难。因为当时公司几乎垄断了全美电脑,世界上40%的电脑均由这家公司生产。面对如此强大的竞争对手,小小的苹果电脑公司要发迹真比登天还难。但这时,美国一些风险投资商们毅然地用一大笔资金购买了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的股票。因为他们通过分析资料得出结论,不用多久,美国电脑业将发生一场重大变化,家庭、个人电脑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苹果电脑公司正符合这一趋势的发展。他们认定这样的公司肯定有利可图。

果然,几年之后,一股个人电脑旋风把苹果电脑公司推向了个人电脑业的顶峰,随之而来的苹果电脑公司的股票价格猛涨,使那些掌握苹果电脑公司大笔原始股票的风险投资家们大发其财。这不是一个“打草惊蛇”的极生动的范例吗!

其次,应该进行股价分析,收集了资料,掌握了信息,目的就是为了进行股价分析。这对于投资者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当你准备介入股票市场时,要首先学会判断股票价格的变化趋势。影响股价变化的因素很多,最经常、最直接的是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周期循环,物价变动,利率的高低,税收政策,汇率的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增减等,同时,与公司的经营状况,人为操纵的因素也有关系。如此复杂,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来分折呢?

股价分析可分为基本分析与技术性分析两方面。所谓基本分析,指的是通过对各公司的经营管理状况、行业的动态及一般经济情况的分折,来研究股票的价值,衡量股价的髙低。基本分折的依据就是国内外政治经济动态、财政经济状况、产业兴衰与各股票发行公司的经营情况等。股价的基本分析的目的是判断现行股价的高低,可以解决“应该购买什么种类的股票”的问题;股价的技术分析,是泛指利用某些历史资料来判断整个股市或个别股价未来变动的方向和程度的各种分折方法。技术分析的依据是股票市场上投资考买进与卖出的意愿、股价波动的方向与势头的强弱等情况。股价的技术分析的目的是预测股价涨落的趋势,可以解决“何时买卖股票”的问题。

股价的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和互为补充的。熟悉基本分析可以培养证券专业知识和内在修养,但若对技术分析一无所知,忽略买进与卖出的时机,虽然会选择股票,但却无法将有限的资金运用在最适当的时机,从而造成浪费。熟悉技术分折,可以培养股票投资者的操作胆识与信心,但如对基本分析缺乏了解,也只可成为匹夫之勇,虽可能获得一定成果,却终难成大事。

以上这些理论,对于初涉股市的新手来说,可能未免枯燥了一些。但对于股市中人来说,无论你多么痛恨说教式的理论,对股市理论却不得等闲视之,因为参与股市就意味普自己的生计至少有一部分维系在股市的变化上,学一些股市理论,等于多了一份成功而少了一份冒险。辩证法告诉我们,理论产生于实践,并指导实践,学了它,可以指导我们少走弯路,不过,话又说回来,“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对于股市理论,我们应当活学活用,在学习股市理论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持自己的主见,不要人云亦云,望风而动,君不见有些熟谙股市理论的大腕也时常跌跟头吗?请看下边的例子:

在香港股坛有“杀手”之称的刘銮雄,1963年投身股市以来,无往而不利,有常胜将军之称。不过,正如说书人常讲的“瓦罐不离井上破,大将难免阵前亡”,刘銮雄尽管在股坛上屡施杀手,并接连奏效,但也免不了被人“砍杀”。1987年下半年,香港股市疯狂上涨,刘銮雄也雄心万丈,下决心大捞一把。他发疯一样狂买股票,先购买了东方日报和惠泰公司股票。随后又购入“新昌”,“罗氏针织”股票。最后又购入“玉郎”及“保华建筑”股票,自以为得计。谁知好景不长,后来发生世界性股灾,香港股票也跟着疯狂下跌。刘銮雄手中的股票一下变成了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命。至于那些自认跟着刘銮雄不会吃亏的小股东,更是大喊倒霉。可见,股坛髙手也有马失前蹄的吋候,过分迷信权威理论或权威人物,也会招来祸事。以上,笔者为大家介绍了一些进入股市前应做的准备工作。“不打无准备之仗”是军事家们的信条,“打草惊蛇”也应成为投资者进入股市时的指南。

正文 第十四章 “借尸还魂”与投资三分法

在“围魏救赵”中,我们已经为读者介绍过,由于股市风险莫测,因此对于股票投资者来说,比较稳妥的办法是采用“股票多样化”的对策,即买进多种股票组成一个股票群,这样就可以相应地使总风险下降。但是,这种方法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也会失灵。如:1987年10月,西方各主要股票市场拔地而起一股黑色风暴,美国、英国、日本、法国、香港、联邦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股市出现普遍性大暴跌,仅美国股票投资者一天就损失了5600亿美元;1990年12月下旬,我国深圳股市也出现跌风,在类似的股市大崩溃中,几乎每一种上市的股票都无法幸免。对于这种风险,“股票多样化”这种对策显然已经无能为力。在这种时刻,准确的对策是采用“三分声。”

在西方金融界,常有“三分法”的说法,也就是将资产合理地运用于三个方而: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不动产。美国人对于个人资产的运用大多是遵循“三分法”的。

在有价证券的投资方面,一般证券市场的“老手”也多采用三分法来利用资金。这就足通称的“投资三分法”,其内容是:以一部分资金购买安全性高的债券或优先股;以另一部分资金投资于具有良好绩效的成长性股票,以最后剩余的部分资金作为预备金或准备金,以备机动运用。

投资于证券或其它事业,都是为了获利,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都有风险。所以在投资于证券之前,必须作充分的心理上的准备,遇到亏损不必怨天尤人,遇到盈利也不必喜形于色。这里要讲的“投资三分法”的宗旨是:既要获利,又要减小亏损的风险,这当然也是股票经营者们的一致愿望。在我国,居民个人投资的方式除购买股票外,还有储蓄、保险、国库券、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等多种形式。因为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法律对居民个人的利益予以充分保证,所以储蓄、国库券、政府债券到期收不回本息的风险是没有的,这几种投资方式是最安全的。在当前,从事保险业务和发行金融债券的金融机构都是国营企业,因此,投资于保险和金融债券也是非常安全的,只有投资于股票和企业债券存在一定风险,而且股票的风险程度大于企业债券。正因为上述原因,所以最好的选择是将自己的资金分别投向这些可能选择的资产上。特别是国家债券,因为它的信誉等级最高,如国库券、金融券、地方债券等均是信誉良好的债券,一般投资者,特别是妇女,手头拥有部分安全可靠的债券心里踏实且收入也可观。1990年末深圳的机场债券发行轰动一时,尽管销售债券的起价为800元且限购1万元,人们仍排长队争相抢购,其年利率髙41%,远远超出银行存款利率。而同一时期,深圳股市处于“疲软”状态,股价持续下跌,这与机场债券的冲击有很大的关系。债券之所以倍受人们青睐,是因为其收益可观,且保险系数大,其担保人是深圳投资管理公司。

成长性股也是投资人争购的对象,此种股票有前途,不但红利优厚,有时其市场价格会意想不到地升高,因而成长性股票在各地股市中都是宠儿,如深圳发展银行的每股面值仅为1元的股票,1990年12月上旬上涨到市价每股近80元,就是很好的例证。不过,成长性股票的市价上升过高时,其成长性消失,收益与市价相比显得无足轻重,继而成为不可取股票。

以一部分资金作为预备金,意在等待最佳时机,以其机动性,灵活投资而出奇制胜。这部分预备金可以在自己吃亏时支撑自己,是日后“捞本”必不可少的筹码。“三分法”投资各部分之间比例一般因人、因时而异。如果你的投资水平以10年来衡量,可以把70%的资产投资于股票上,15%投向债券,剩下的15%投放在国库券或货币市场基金上。相反,一个依靠投资收入的已退休的投资者,可能希望用股票来抵消通货膨胀的潜在影响,但又不能轻易冒险,他或许会以20%~30%的资产投资于股票,30%投向货币市场或国库券,剩下的投向高质量的中期债券。长期投资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者愿意承担多大的风险。当确定了一个合适的风险水平时,投资对象多样化的比例要选取适当。

投资三分法告诉人们,千万不可“因贪妄为”,孤注一掷,以致“全军覆没”,应将风险减小到可以承受的范围。如果你确实按照这种方法去做了,那么一旦将来你真的遇到了股市大崩溃,你就大可不用惊慌失措。因为,“三分法”会使你保存实力,一俟时机成熟,你又可以用这部分保存下来的资金东山再起,你的损失很快会弥补回来。在兵法上,这叫“借尸还魂。”

“借尸还魂”是《三十六计》第三套攻战计中的第二计:“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意思是:有能力作为的,难以控制和利用。没有作为和自立能力的,往往要依附别人而强立,需要外人援助。利用这个机会顺势控制他。不是受他的支配,而是我支配他。

“借尸还魂”,是比喻已经灭亡了的东西,要凭借或利用某种力量,做东山再起的意思。凭借的新力量是“借尸”,东山再起就是“还魂”。在军事谋略中是指: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改变战争局势,变被动为主动。比如,可以利用出兵援助别人的机会,乘机控制或占领他的地盘。

东汉末年,刘备和孙权联合,在赤壁一战中大胜曹军,从而得以在荆州站稳脚跟。而荆州一带由于连年战乱,经济很受影响,而且当地土地贫瘠,不是一个能图大业的基地。刘备便想另找地盘以图发展。

此时,曹操为了扩充实力,又发兵进攻据守汉中的张鲁,撼动了汉中的近邻益州,益州牧刘璋十分惊恐,生怕曹操灭了张鲁,再来攻益州。谋士张松献计说:“曹操势力强大,我们恐怕抵挡不住。不如请刘备以讨伐张鲁为名进入益州,共同抗曹。”刘璋心想:“刘备与我是汉室宗亲,同姓兄弟,义是曹操的仇敌,手下有一班精兵强将,请他来共同抗曹最好。”于是便派法正去迎接刘备。

法正到荆州之后,刘备以礼相待。他对刘备说:“刘璋赴个懦弱无能的庸碌之辈,没有什么太大的出息。他手下的许多官员都心存二心。益州是个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方,是您建功立业的良好基地,您应该利用这个机会发兵夺取益州,我与张松愿为内应。”刘备心下甚喜,马上发兵进益州。

刘备进兵之后,以讨伐张鲁为名,得到了刘璋许多物资和兵马,实力大增。他在行进途中又广做争取民心的工作,以致益州老百姓对他交口称赞,只知有刘备,不知有刘璋。刘备一见时机有利,便以回荆州之名,拘捕了白水关的守将,以白水关为基地,向成都进军。经过两年的战争,刘备终于.夺取了富庶的益州,取得了与曹操、孙扠抗衡的实力,三国鼎立之势形成。刘璋只好自认倒霉,老死于荆州南郡的公安。

“借尸还魂”法为“借尸”,义在“还魂”。刘备以援助刘璋,讨伐张鲁,共兴汉室为名,目的是夺取益州。在千变万化的战场上,常胜将军是没有的,失利是常有的事。而一个聪明的将军,无论处在什么形势下,冷静地分析判明情况,就能找到可借之“尸”,利用一切机会和东西,争取主动,就能转败为胜。同样,一个优秀的股市投资者,无论处于何种逆境之下,也都能找到转移风险,保存实力的良策。“三分法”就是他们常用的技术。

近年来,在我国南方,出现了一位股市上的风云人物,人称“杨百万”。他现在不仅仅是上海、深圳的“股市名人”“新闻人物”,而且上了华尔街的金融业《老板圈子》大报,成了世界级的新闻人物。美国《华尔街日报》两个月发了两篇关于他的专访,称他是“成了百万富翁的杨”;台湾一家电视台也花了几天时间,来拍他的专题片。

这位被华尔街《金融时报》和其后海外传播媒介称作“中国的百万富翁”的“杨”,过去是上海某工厂仓库管理员,他从做国库券起家,提着皮箱单人匹马走南闯北,深入安徽农村、山区,先是自己收购,后来又雇人代为收购,建立固定两点,利用地区差和时间差,月收入高达几万元。他订了26种经济报刊,据说有一个月,经他手流入上海的证券高达1000万,使他迅速成了上海金融界的名人、新闻人物。这入9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对证券市场加强管理,他又及时把目标转向股市。仅根据“有案可查”的几次大进大出,他1991年的股票买卖收益便在50万元以上,更引人注目的是,行为夸张,惹人关注,他的名片正面是:上海平民股票证券职业投资者杨怀定,背面是:本人致力于发展中国股票、证券事业,愿做一块铺路石。本人学习吃蟹人的勇气,进行个人风险投资,以技术操作获取资金量大效益增值,有同志者引以为友等等。

这样一位与众不同的人物,在股市浪潮中,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人物。1992年8月12日,上海股市发生大崩溃,当天,海通证券公司营业大厅人山人海,男女老少都翘首朝着一个共同的方向——股市行情电子报价器。几乎所有股民的脸色都是阴沉沉的。随着电子报价器的频频闪烁,人群中不时发出一阵又一阵叹息声。此时,“上证指数”已经从前一天的844.83降为718左右,“龙头大股”二防机股票从当日开盘时的154元跌到110元,延中股票也从128元落到80元,电真空跌得最惨,昨天的收盘价还是1502元,眼下却有人愿以900元抛掉。此刻,全市各证券经营机构柜台上,委托卖出的单子已经厚得不能再厚了。慌忙失措的股民一个个妇惊弓之鸟,“抛出”成了这个夏日上海市的最强音。

而这时,那位闻名上海滩的杨百万却坐在建行大户室最前排的大沙发上,悠然自得地填写着委托买入单。很明显,他根本没有因这次下跌而伤筋动骨。他的雇员郭建替他解释说:“上海股价不可能无限地掉下去,现在正是买进股票的最准时机。”此刻,杨百万也不无得意地说了一番耐人寻味的话:“置身股市,无论如何要用三分法投资,千万不能把鸡蛋放在一只篮子里!那些急得跳脚的股民大多犯了孤注一掷的错误。要是手头留有后备资金的话,现在正是低价位收进降低投资成本的最准时机。”

原来,使杨百万从容渡过难关的秘诀,正是那“借尸迅魂”的“三分法!”

正文 第十五章 “调虎离山”与股票投资预测

在“围魏救赵”“以逸待劳”“李代桃僵”等章节中,我们已经陆续为股民们介绍了几种风险来临之后的应急方法。这几种方法,虽然都十分有效,但稍嫌不足的是:这都是风险来临之后的对策。风险即意味着损失,这是广大股民,特别是小股民所最不愿意看见的事情。对于股市投资者来讲,最好不过是有一条捷径,能使他们清楚地看到股市发展趋势,以便在风险来临之前,及时地采取诸如转移投资方向等对策,来避免受到损失。用古语讲,这叫“防患于未然”。

在《三十六计》中,削弱敌人的抵抗能力,减少自己风险的计策不少,“调虎离山”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

“调虎离山”是《三十六计》第三套攻战计中的第三计,“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意思是说:借劢天然条件使敌入迚于困境,诏人为的假象去诱骗敌人。把强大绮敌人比傲猛虎,那么山就是指良好的阵地或根在作战中,如果正面进攻困难,可以诱敌离开原来的俗话说,“虎落平阳被犬欺。”一旦敌人离开了彼赖的地方,他的威风先就被杀下了一半,我军再行进攻,就容易得多了。

东汉末年,会稽太守孙策,在平定了江南诸郡之后,谋划向长江以北发展。他的眼睛01住了卢江郡。这个地方物产丰富,土地肥沃,便于筹粮筹款,是成就霸业的好地方。再如上卢江郡守刘勋是个志大才疏的人,而且贪财如命,因此孙策对卢江虎视眈眈,志在必取。然而,在经过一番调查之后,孙策发现卢江的地形易守难攻,刘勋虽然无能,但毕竟%盘踞卢江多年,手下兵强马壮,还有富饶的后方作为支持。妇果直接进攻,恐怕难以取胜。胆大心细的孙策,便与谋士商议了一条密计……

公元199年,孙策派人带了一份厚礼拜见刘勋。刘勋见了礼物,立刻眉开跟笑。这时,使者又呈上了一封孙策的亲笔信。信上写道:刘太守虎踞卢江,威名远震,兵强马壮,我非常愿意与您结交,世代友好。但是和您相比,我国势力非常小,因此,需要您的提携。最近,我多次遭到上缭郡的攻打,自己却无力回击。您如果能出兵讨伐上療,不但能为我报仇,还能得到上缭,扩大您的土地。真是一举两得。这封信正中刘勋下怀。贪财的刘勋,自从占有江淮之间的万亩良田之后,又在当地收罗了许多兵马,正想吞并邻地,扩充势力。见了孙策这封信,他不辨真伪,便决定亲自率兵去攻打上缭。他手下的一些谋士连忙出来劝告:“孙伯符(孙策字伯符)乃孙坚之子,虎狼之后,志不在小。上缭城池坚固,难以攻下。我们孤军在外,孙策恐怕会乘虚而入,夺我卢江。”然而刘勋盲目自大,根本不把孙策放在眼里,他不听谋士的劝告,仍然率军杀向上缭。

果然不出所料。刘励走后,孙策一见计策成功,马上发兵,结果不费力气,很轻松地占领了卢江。而刘勋进攻上缭不克,自己的老巢又丢了,他无路可走,只好带着人马去投奔曹操,卢江从此便归孙氏所有。

可见,“调虎离山”是一个调动敌军的谋略。作为一军的统帅,要善于利用敌人的错觉,巧妙地制造各种假象,因势利导地调动敌军,以达到自己的军事目的。如果把这一计策施诸于人身,则指的是:把主要的危险人物引出了他那根深蒂固的地盘,使他丧失了反抗的信心,慢慢地整治他或者把他身边的危险人物弄走,削弱他的实力,然后逐步将齒收拾。韩非子所说:“夫虎之所以能服狗者,爪牙也。使虎释其爪牙而使狗用之,则虎反服于狗矣。”这策略用在争权上最多,目的就在于削弱对方的抵抗力,减少自己的危险。那么,此计在股市中如何运用呢?换言之,如前所述,有没有一种预测并及时规避风险的方法存在呢?有的,那就是股票投资预测,说白了,就是为股票算命。

当然,我们常说:“未来不可测”“股市中风险不可避免”,但世上万事万物都不是绝对的。股市中有些突发性风险,如国际时事政治的风云变幻、自然灾害等,确实无法预测,但有些则相反,因为股市投资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商品经济有其内在规律。循着这条规律,我们就可以对股市发展趋势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推断出股市内部所潜在的风险,及时地采取措施。

在证券事业极发达的国家,股票投资预测制度被视为证券市场的大领域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其宗旨无非是使投资股票的社会各阶层获得比较安全的保障。

投资股票事先必须有所预测,然而能真正做到预测的投资人为数并不多。因此,政府机构或民营机构就邀请专家对各类股票的未来发展趋势加以预测,供投资大众参考。在美国各类型的投资顾问公司有专门这类专家为投资大众提供服务,而且所收费用极其昂贵。

跻身于股票市场的人有着各不相同的个性,有的人心胸开阔,一味追求巨利而无视风险之存在,也有人生性谨慎,步步为营,唯恐亏了血本。因此,各人对于投资对象的选择,自然难求一致。老人们希望其退休金的利息稳定而又妥当,自然喜欢投资于财务结构既健全而且获利能力坚强的优质股票,以便年年都可领取利息而不愁股价急剧下降。年轻人初生牛犊不怕虎,好大喜功,其储蓄节余当然会在风险性较高的热门股、投机股中打滚,以博取优厚的差价利润,万一赔光,以后还可以再来一决胜负,因为他们年轻,来日方长。

正因为投资人的性格各异,因而一些西方的证券投资顾问常被投资人冠以“财务装潢设计家”的美称。就因为这些人善于察颜观色,精于体贴人意,能够依据每位投资人不同的情况,不同的财力,不同的个性,而建议一套适合其投资的证券组合,就像设计家根据顾客不同的爱好及个性而提供给他们一套套恰当的装璜设计一样。

在国外,有股市分析专家为投资人提供投资分析报告,供投资人作为股市投资的参考。此外,还有证券投资顾问公司为投资人提供投资意见。但是因为这一类资料的提供,往往必须付出相当高的代价,因而投资人大多自行预测行情。所以,玩股票者必须具备股价涨落趋势的预测知识,自己学会为股票算命,作为投资时的参考。

从投资学原理上看,预测制度的类型极为繁多,但基本上预测都离不开长期预测和短期预测两种,这两种预测中都包括证券投资环境,国家经济成长情况、对外贸易数额、物价指数、发行公司的产销情形、利率环境、存货数量、盈亏状况、人事组织及管理等方面。

长期预测和短期预测,两者各有特点,影响股市长期趋势的因素非常复杂,而短期趋势则又受到有关消息和市场实际供求情况影响较大。不过总的来说,从事股票投资,短期预测的重要性较长期预测要高,其预测所应注意的项目,除包括前边我们提到的各项以外,还要搜集市场动态的情报,包括大户动态、商业循环中的短期波动,而最重要的一项是必须研究和判断各种消息的真伪。尤其是在我国,股市起步不久,在交易中绝大多数的交易者都是新手,经验不足且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在交易前后一旦遇到风吹草动,就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去年深圳股市曾传言某公司原经理要出山,并有一项重大投资决策时,该公司股票价格从1*07元在短短几天之内猛升到1.40元,涨幅达30%。事实上,这个消息纯属潘言。因此,在预测中能否判明传言的真伪便显得格外有价值。这一点,我们已在“隔岸观火”一节中,做了较详细的叙述。

对于股市价格发展趋势的预测必须多方面收集资料,包括发行公司的说明书、财务报告、产品种类、成本、公司管理费及员工待遇、内销市场价格、外销市场价格、外销市场有无扩张的可能性、产品在销售市场的反应情况、纯收益数额等发行公司有关资料以及本国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国民消费、利率与汇率的变化、经济发展情形等经济方面资料。此外,预测股价趋势时经济范围以外的其他因素,例如:政治方面的因素,如国外政权更迭,国内政府政治政策的改动等;自然界的天灾人祸因素;战争的可能性;社会就业情况是否改善等都应包括在内。

股市行情预测必然不一定做到百分之百的准确,然而,如果有关的资料很完备,来自四面八方的消息又很灵通,经过分析和研究的方法没有错误,则所得的预测是颇具参考价值的。

总之,股票投资人为保障利益及分散危险,自行预测股市的未来趋势是有必要的。我国股市也应该早日建立预測制度。一方面,如前所述,我国股市初建不久,各种制度都不健全,建立预测制度可以避免发生资金浪费的不经济现象;另一方面,应该看到,我国广大股民初入股市,虽然热情有余,但经验、技术不足,还不能用科学方式来指导自己的投资。另外,绝大多数股民还没有养成健康的投资心理,有些人甚至用迷信来指导自己股市活动。当然,这并不仅限于大陆,就连香港股市这个在东南亚极其“火爆”的投资市场,也常有类似事件发生。如:中英双方关于香港问题进行谈判时,当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人民大会堂险些跌了一跤。就这一跤,香港股市狂跌,因为对迷信财运的香港人来说,大事不好,这一跤可能把财运摔掉了,于是,大部分人纷纷抛出自己的股票,而也有些香港人认为这叫“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于是则大吃“熊市”股票。且不论结果如何,单就这种行为本身而言,确是荒唐可笑的。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在大陆股市发生,应普遍推行预测制度,使无知的投资大众有导航指引,增加成功的比率,使投资者的财富增加。香港里昂证券公司卫淑庄女士就曾建议:大陆证券交易所应培养一支分析员队伍,分析员将上市公司提供的大量资料、信息以及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及其前景,进行分析、研究,然后再向股民及时提供翔实的资料,以供股票投资者选择时参考,这样做就可以避免市场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这的确是真知灼见。

综上所述,我国应早日建立预测制度,这种“调虎离山”的方法,可以使广大股民避开“暗礁”,是达成“共同富裕”的最快速的捷径之一!

正文 第十六章 “欲擒故纵”与股票买卖时机的选择

“挡不住的诱惑。”

一看到这句话,读者朋友们马上就会想到,这是世界著名的美国可口可乐饮料公司新做的广告中的一句名言,对于这家公司,人们实在太熟悉了。百多年来,它凭借雄厚的实力和高超的手段,在对手如林的激烈竞争中,一直处于不败之地,雄踞世界饮料业魁首。那么,在同对手的勾心斗角当中,可口可乐公司都有哪些致胜的法宝呢?

让我们来看一看下边的例子:

—条震动全美的消息在新闻界、在社会上不胫而走:从即日起,可口可乐公司将停止生产过去老配方调制的饮料,而采用一种不为人知的新配方。这条消息在美国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对它确信无疑,因为这条消息是在可口可乐公司成立一百周年纪念日那天公布的。一时间,“你是否饮用可口可乐公司采用新配方调制的饮料”,成为整个美国街头巷尾所讨论的热门话题。一些比较保守的可口可乐公司的老主雇一怒之下,宣布从此不再饮用可口可乐饮料,一些有关可口可乐公司的广告牌都成了一些不接受新配方的主顾所袭击的对象;很多可口可乐的职员由于害怕遭到人们的唾骂而不敢上班。

这些,被可口可乐公司的老对手百事可乐公司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他们认为,这是击败自己的老对手,雄霸美国饮料业的千载难逢的好时机。于是,他们立刻行动起来,在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介中大肆诋毁可口可乐公司,并加强百事可乐的宣传。正当他们自己以为得计而暗自庆幸之时,从可口可乐公司又传出了一条惊人的消息。经过该公司董事会的紧急磋商,决定恢复老配方的生产。同时,为了满足顾客的新需要,将在有新配方生产的可口可乐饮料中打上标记,这样,新老顾客就可以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配方的可口可乐饮料了。

消息一出,百事可乐公司的头头们马上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愚蠢的错误,他们无形之中帮助对手做了新老配方的广告,从而更加稳固了对手的顾客,扩大了对手的顾客队伍。这一次他们估计对了,同期的市场销售指数表明,可口可乐公司的销售量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大幅度增长,而百事可乐公司的销售量则停滞而有所下降。

一场惊心动魄的商战就这样以可口可乐公司的胜利而告终。

读了这些文字之后,明眼人一跟就可以看出,可口可乐公司之所以在这次竞争中取胜,是使出了“欲擒故纵”这条妙计。

“欲擒故纵”是《三十六计》第三套攻战计中的第四计。书中关于此计有这样一段解释:“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需,有孚,光。”意思是说,过于紧逼使敌军无路可逃,它会反扑,使敌军有路可退,就会削弱它的气势。紧紧追踪敌军,但不过于逼迫它,消耗它的体力,瓦解它的斗志,待敌军士气涣散,溃不成军,不必经过血战,就能擒获它。

运用这条计策的要点在于,用计者必须有远大的眼光,过人的谢性,那些斤斤计较、点点见利的人是绝对做不到的。而且,用此计最关键的一点在于纵。“擒”是目的,“纵”是手段。“纵”并非是放虎归山,而是有目的地放松一步,故意卖个破綻,使敌军产生侥幸逃跑,不战求生的思想,士气丧尽,我军就可以战而胜之。

对于这条计策,外国人所运用的熟练程度,并不亚于我们中国人。除了前面讲的商战的例子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上,还曾发生过这样一件有趣的事。

1943年,纳粹德国集中了全国的优秀鱼雷专家,研制成功了一种声响自导鱼雷(简称“音感鱼雷”)。它的头部装置器在水中按敌方发出的噪音,特别是舰艇螺旋桨的转动声来调整方向,命中率惊人。一时间,盟军舰船屡被击沉,盟军海上运输受到极大威胁。美国中央情报局奉命破获音感鱼雷的秘密。怎奈几项技术在德国属于超级机密,美国的间谍幻虽使出全身解术,但仍无功而返。

恰在此时,美军在海战中俘虏了一位德国鱼雷专家——汉斯·克鲁普中尉,据其他战俘透露,他掌握音感鱼雷的全部杭密。然而此人性格高徵,又是狂热的纳粹党员,决心献身于法西斯事业,是个软硬不吃的家伙。很显然,采用一般的审讯方式很难让他开口,于是,盟军的审讯专家便同心理学家们一起,制订了一个巧妙訪审问计划。他们挑选了一位印第安纳波利斯海军大学鱼雷系硕士毕业生泰勒上尉作为主审人,此人博学多才,精通德语,还有出色的表演才能。在几次审讯中,泰勒用极为流利的德语同克鲁普进行交谈,并有意无意地同他拉家长,但从不涉及有关鱼雷方面的问题。克兽普对泰勒也逐渐产生了好感,希望多同他接触,但同时也对泰勒不对自己进行实质性的审问而大惑不解。

当克鲁普对泰勒的戒心完全消除之后,在一次闲谈中,这终于鼓足勇气问泰勒“为什么你不对我迸行正式审问,這你对鱼雷问题不感兴趣吗?”泰勒故意做出不屑一顾的表情,极力贬低克鲁普和德国的科技水平,这一下大大激怒了高傲的克鲁普,他开始同泰勒互相考问鱼雷知识,但没有占上风,于是,他抛出了王牌“您知道音感鱼雷吗?”泰勒佯做不知,克鲁普大感快意,吹嘘音感鱼雷的威力,并用纸笔画出了音感鱼雷的设计图。泰勒假意认输,但当他把克鲁普送走之后,马上把图纸送交中央情报局。这样,音感鱼雷的机密解开了,美国军事科学家很快就发明了干扰音感鱼雷的装置,它们被迅速安装在盟军的舰船上,音雷在大西洋猖狂横行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这真是使用“欲擒故纵”计策的一个绝妙的范例。

“欲擒故纵”如果运用在股票交易中也不失为一条发财致富的良策。大家都知道,股票市场上的股价受各方面因索的影响而变化,而且,由于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股票市价有时会高于股票面值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有时也会低于股票面值,甚至一分不值。股票市价的波动以及市价和面值的背离,既为股票买卖者提供了赚钱的条件,也给股票买卖者造成了赔钱的可能。例如:你如果在某种股票市价上升时买进一张面值100元的股票,在以后当该种股票价上升到500元时卖出,你就可以净赚400元钱,但是,如果你的行为与上述例子相反,就会赔钱,因此,只要你能够准确识别股票的优劣,能够客观判断股票市价的变化趋势,并能够不失时机地买进或抛出,就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益。

我们还知道,当股票价格低且预计会上升时大量买进,待价格高时再卖出;当股票价格高且预计会下降时大量抛出,待价格低时再买入。这是典型的投机行为。投机者凭借他的股票交易知识和经验,对股市行情进行分析和预测,抓住时机买进或卖出股票,从差价中获利,这种做法的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刺激性,因为投机人要敢于承担别人不敢承担的风险,在股价下跌时敢买也敢卖,在股价上升时敢卖也敢买。由于股票市场瞬息万变,投机者一着失手就会满盘皆输,轻者在经济上蒙受一些小损失,重者则会债台高筑,甚至自杀身亡。而那些在风险面前,审时度势,洞察行情,分析预测,做出决断并一举获利的人,肯定会在其中得到最大的心理满足,对于那些富于冒险精神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正是因为股票买卖具有以上所列举的魅力,所以它才能够吸引成千上万的投资者。而对于投资者来讲,一旦决定投资于股票,那么,下一步所面临的问题即买卖何种股票和何时买卖何种股票了,对于这两个问题,依笔者之见,何时买卖股票比买卖何种股票更重要。因为;股票虽有优劣之分,但是无论优质股票或劣质股票的市场价格都是经常波动的,这种价格经常变化的客观情况,为投资人利用买入和卖出价格差,谋取利润提供了可能。即使你买入的是劣质股票,只要能够敬到在价格较低时买进,较高时抛出,就能够赚到钱。另外,优质股票和劣质股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形势、全球状况、产业结构、国家经济政策、股份企业经营情况甚至国际环境的变化,优质股票在一夜之间可能会变为劣质股票。因此,尽管手中持有的是优质股票,也要随时注意周围环境变化对股票质量的影响,以选择最佳时机抛售出去。从以上意义来讲,何时买卖股票确实比买卖何种股票更重要。再者,投资者都希望自己能够在价格较低甚至最低时买进股票,在价格较髙甚至最高时卖出股票。但是,股票价格的变化是无常的。价格下跌时可能是暴跌的前奏,也可能是回升的前兆;价格上升时也是如此。因此,任何买卖高手都无法准确无误地指出一定时期内股票价格的最高位和最低位,所谓“低进髙出”只是卖出相对髙价而言,时机把握得好,买卖价格可能大些,时机把握得差,买卖差价可能小些,甚至会出现负数。可见,选择买进和卖出股票的时机如此重要,那么,如何选择时机就成为股票投资人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门技术。在这门技术中,“欲擒故纵”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巧。让我们再来看一看下边的例子。

在被称为“鳄鱼池”的香港股市中,无人不知“杀手”刘銮雄。此人从1983年投身股票市场,仅过了8年,他个人的资产由3亿多元膨胀至30亿元,成为香港屈指可数的富豪。他的父亲以制造风扇起家,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积累了一笔家产。刘銮雄接手之后,仍以出口吊扇为主。由于他经营得法,事业日益壮大,获得了“风扇刘”的称誉。刘銮維不满足于出口风扇的“小打小闹”。他的胃口大得很。1983年7月,他趁工业股在香港上市热潮阶段,安排“爱美高”投入股市,决心杀入股坛,与别人争个雌雄。

当时,刘銮雄才35岁,股市中人亦不知他是何方神圣,但他对股市却好像天生就有一套本领。当时“爱美高”以每股2元的价格发行新股,正值工业股粟“炒”得如火如荼,于是半年后,“爱美髙”每股就被炒到4.4元。刘銮雄抓住时机,将所持股粟大手抛售。到1985年2月刘銮雄丰上的股票全部抛光的时候,“爱美高”每股又跌至每股1.5元。此时,刘銮雄已小赚一笔,他索性连“爱美离”的主席也辞掉了。众股东慌了手脚,连忙推举副主席梁英伟接手该公司。不少人还以为“风扇刘”这是抛股得手金蝉脱壳,连亲手开创的“爱美高”也不要了。谁知这些人完全估计错了。不久,工业股票连连下跌,“爱美高”受其波及,股价拾级而下,最后竟跌到每股仅值7角。刘銮雄乘机在市场大批买进“爱美髙”股票。1985年9月,他反轰梁英伟出局,重掌“爱美髙”帅印。刘銮雄的股票一出一进,不但赚了个脑满肠肥,还以低价白白拣回了“爱美髙”。对他这一手,连股坛老手都拍案叫绝!他的胆识和手段,也让股市中人刮目相看。

刘銮雄的确胆识过人,对“欲擒故纵”掌握得炉火纯青。对于广大中小投资者来讲,人人都想成为刘銮雄那样的股市大户,但必须首先熟练掌握“擒”与“级”,因为,这是股市中的两种最基本的技术。

正文 第十七章 “抛砖引玉”与股票机会成本

中国民间有句俗语,叫做“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听起来虽粗,但它却告诉了人们一个很深刻的道理:干一件事情如果不事先付出一定的成本,那么也就不可能收到相应的利益。万事皆如此,瞬息万变、风险莫测的股票业当然也不例外。

在经济学的词典中,有这样一条名词,称作“机会成本”,它是指把一定的资源在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生产另一种产品的价值,或者说,机会成本是指利用一定的资涯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例如,一块土地可以种植小麦和大豆。为种植小麦而放弃的大豆的产量,便成为生产小麦的机会成本。运用机会成本的概念可以对一定资浮的不同使用所能达到的经济收益进行比较。

那么,股票投资的机会成本是什么呢?股票买卖的机会成本是指:用一定数量的资金购买股票所放弃的其他投资方式可能带来的收益。我们大家都知道,在我国居民个人投资的方式中,除购买股票之外,还有储蓄、保险、国库券、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等多种形式,它们与股票投资一样,都是摆在你面前供你自由选择的投资机会。在你选择买卖股票这个投资机会的同时,也就放弃了其他众多方式的投资机会。而其他投资机会可能带来的投资收益就是你股票投资的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对于股票投资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決策依据。一般在考虑股票投资是否划算时,往往总是看股票投资给自己带来多少收益,而把因投资股票而放弃的其他投资机会可能带歩的收益忽视掉了。得到的判断很可能是错误的,甚至是与客观相反的结论。例如,你用100元钱买进一张股票,两年后以120元的价格卖出,或两年中得到的红利为20元,于是可得到收益20元在这种情况下,是赔了还是赚了?如果不考虑机会成本,无疑是赚了3但如果把机会成本的因素考虑进去,是赔是赚还要看成本的高低。假如股票投资的机会成本大于股票投资利益,则实际上是赔钱了。例如两年期金融债券的年利率为仏外,两年后可得到利息4元,你实际上是赔了4元钱。假如股票投资的机会成本小于股票投资收益,才算得上赚钱。例如,两年期金融债券的年利率为9%,两年后可得到利息18元。在这种情况下,才能说了“我赚了2元钱。”可见,如果不考虑机会成本,往往会出现在已经赔钱的情况下沾沾自喜的可能——投资人在购买股票时,必须计算股票投资的机会成本。

股票投资人如要更准确地计算机会成本,必须全面了解我国在目前条件可供个人选择的投资方式及其收益率的计算方式。主要有:

银行储蓄存款及计算利息的方法;债券及计算利息的方法;保险,等等。

为了更准确地计算股票投资的机会成本,股票投资人在日常务必要格外注意各种投资方式利率的变化,把报纸、广播中公布的储蓄存款、国库券、各种债券的现行利率记录下来,以备决策时利用。

当然,如果请投资人在股票投资和其它投资机会中选择,恐怕大多数人会选择前者。因为,持有股票可能在短斯内获得令人瞠目的收益,如果你能够做到在股票价格低且预计会上升时大量买进,待价格高时再卖出;或当股票价格高且预计会下降时大量抛出,待价格低时再买入,你就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益。而一般投资方式的获利和股票投资获利相比,无疑是小巫见大巫。因此,绝大多数投资者都会毫不犹豫地抛出一般投资这块“砖”,而引入股票投资这块“玉。”一旦你决定投资于股票市场,需要你抛出的“砖”还很多。因为股票市场错综复杂,各种机会并存。你必须不停地在次要利益和主要利益中做出选择,有时,在你已稳获主要利益的时候。你还必须忍痛舍去一些次要利益,以保住你手中的“玉”。

深圳市的股票投资者金某,用其几乎全部积蓄5万元买了股票,其中有近一半股是他从朋友翟某那里转买过来的。在他买入股票后一个星期,股票价格开始上升。它起初以每天的速度递增,然后又以每天10%的价格递增。金某手中股票的价值已经是面值的10倍以上。如此算来,这笔股票已为金某赚取了20万元的利润,没有任何实业和商业有这么大的利润。

谁料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金某从翟某那里买进的股票并没有过户,分红也只能分到翟某名下。当两人联系时,翟某只答应以一周前的价格将股票折算给金某,这使金某损失了一万元。然而金某还是压下怒火认可了。因为他知道,股票过户必须出示身份证。如果翟某以出差等借口拖上一两个星斯,那么他的损失将以数万元来计算。金某尽管在经济上蒙受了不小的损失,但这却使他保住了其余十几万元的主要利益。这也是“抛砖引玉”的一例。但有所变化,可谓之“抛砖保玉。”

在《三十六计》第三套攻战计第五计中写道:“类以诱之,击蒙也。”意思是用极其类似的东西去迷惑敌人,在敌人做出错误判断、以假当真的时候,发动攻击。

诗经有云:“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这是人与人之间礼尚往来的情感表达,并无恶意存在。但若施诸于利害相争的计策上,却恰恰相反,这句话应该改为“投彼以木桃,定要报我以琼瑶。不报,取之,文取不得,武夺之”。这就是“抛砖引玉”的最实际的解释,其手段是钓鱼方式,目的在于以小易大。“抛砖”就是利用一些人贪小便宜的弱点,先给予一点甜头,诱人上当,慢慢地把“玉”引过来。好比钓大鱼一春,先用小利去诱敌上当。用极似真的东西,迎合敌人的主观想象,这才是妙计。

前面我们已经为大家介绍了孙膑“围魏救赵”的战例,距那场战役十年之后,孙膑又导演了一出“抛砖银玉”的战役,此次他不仅打败了敌人,而且置自己的仇敌庞涓于死地。

公元前343年,魏惠王又拜庞潜为大将,率军攻打韩国,韩国力弱,求救于齐。齐威王发兵五万,仍以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救援韩国。这次孙膑故伎重演,率军直捣魏都大梁。

庞涓得知本国告急,忙率军回援。孙膑见敌人中计,因势利导,采用减灶之法,第一天命手下垒十万灶,第二天减少到五万,第三天只垒三万。庞涓在齐军身后尾追三天,数完齐军的灶之后很高兴,他认为齐军怯战,十万大军只过三天便逃走过半,轻敌情绪顿生。他命令步兵在后,亲率轻骑和精兵在后猛追。

孙膑仔细计算了魏军的速度,对田忌说:“敌军大约今晚到达马陵道,此地道路狭窄,两旁多是绝壁险关,我军正好设伏。”他命令士兵进入阵地,并让人砍去一颗大树的树皮,上书:“庞涓死于此树下”七个大字,并命军中一万名善射军士夹道埋伏,看到火光便一齐发射。

当夜,魏军果然到达马陵道,庞涓见这棵大树奇怪,命手下火炬照明,当他发现树上的字时,心知中计,忙令手下退兵,怎奈为时已晚,周围的齐军见火光万箭齐发,庞涓死于乱箭之下,主帅既死,魏军作鸟兽散,齐军又获得了一次辉煌的胜利。

“抛砖引玉”应用于军事上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攻击敌人。应用于股票投资则是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对于单个的股票投资者来说是这样,对于那些貌似财大气粗的股份公司来讲,就显得更为重要。

所谓股份公司,指的是通过发行股票把分散的资本集中起来进行经营活动的企业,一般可分为三大类型:一种是股份有限公司,一种是股份无限公司,还有一种兼存上述两种股份公司特点的股份两合公司。

一家股份公司的兴旺,一方面来自企业内部的管理和创新,另一方面来自外界的支持。内部如何管理和创新,公司负责人应胸有成竹,同时,对外界的风云要善于观察。因为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外界的影响有时会导致企业陷入困境且:濒临破产。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股份公司都要竭力扩大经营业务。

为扩大经营业务,股份公司一般采取两种方法:一是发行公司债券和新股;二是到银行申请贷款。公司一般都是双管齐下。这些办法可以比较好地应付外界在各方面发生的变化,使企业经营得以扩大和发展。不过,作为企业的决策者,到银行贷款有很大的困难,这主要是银行贷款来得不容易,不主动和不灵活,所以,企业家们时常采用发行债券和新股的办法来发展自己的企业。

发行债券和新股有很大的学问,用什么方式发行则是关系到发行成本、销售前景、还本付息负担、公司业务前景、市场证券价格、批准可能性等多方面因素,一般的公司在发行债券和新股之前,往往要大造声势。并付出一定的血本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这就用得着“抛砖引玉”这条计策了,请看下面的例子。

南京有一家中外合资公司,为了在南京地区发行公司债券,他们在考虑好各种对策的前提下,搞了一个与其它公司发行债券的不同办法。首先,他们利用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行施工建造的南京长江大桥为宣传据点,连续几天在大桥上搞彩灯展览,惹得南京市民和新闻机构纷至沓来,一时间盘成很好的社会效应,紧接着这家公司广聘人材,引来各路人士到公司竞争;这些工作做了以后,他们才开始向社会发行公司债券。可想而知,这样有影响力有号召力有吸引力的公司债券能不受人青睐吗?市场销售的前景能不好吗?

股票、债券、股份公司,这些概念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还比较陌生。我们中国的企业家们对经营股票业往往还缺乏经验。有鉴于此,我们再举一个外国人在股票上“抛砖引玉”的例子,供大家参考,希望我们中国年轻的企业家们能从中:得到某些启迪。

18世纪初,一位名叫约翰·肖的苏格兰人成立了一家密西西比公司,负责北美大陆密西西比河流域上法国殖民属地的开发。为筹集开发资金,公司成立时,计划发行1亿法郎的股票,每股500法郎,共203股。起初,公众对该公司的股票反应十分冷淡,没有兴趣,因为人们对该公司缺乏了解,不愿担风险。这样,密西西比公司股票出师不利,股票价格一下跌落到300法郎一股。这意味着公司财产的巨大损失,为挽回损失走出困境,约翰,肖使出了浑身的解术,不惜做出重大牺牲。他公开宣布,半年后他的公司愿以500法郎一股的价格购买愿出售的股票,以刺激投资公众。果然,该公司的股票价格上涨,公司财经有了起色,但约翰·肖并未就此罢休。接着,他又宣布借给政府15亿法郎,以偿还国债,同时,他还决定购买该公司股票可以采取分期付款的形式。这个招数十分灵验,该公司的股票价格在短期内直线上升,最高时竟达1.8万法郎一股。约翰·肖采取“抛砖引玉”的计策,使公司发行股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读者朋友们,如果您正准备发起创办一家股份公司,在发行债券、股票的时候,可不要忘了用上这条计策——“抛砖引玉”。

正文 第十八章 “擒贼擒王”与选股

当历史跨入20世纪80年代,债券股票已经有30多年未在我国经济中出现了。近几年,社会闲散资金开始增多,如何引导这部分资金的投向,将其转化为利公利己的生产建设基金,成为急待解决的课题;而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经济建设基金不足,单靠银行贷款、财政投资已经很难满足现实需要,所以,建立证券制度和开拓证券市场的呼声越来越高。1984年11月,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公开向社会个人发行股票,这是全国最早的可交易股票。1990年12月19日,上海成立证券交易所,续接了股票交易的历史断层。上海、深圳两地最初下海的两三万股民,大约有半数以上都不同程度地发了财,深圳炒股票成为百万富翁的已数以百计,炒到一二十万的很普遍,当初买上千元股票,现在市值二三十万的都不好意思跟人说,生怕人家说他没眼光。到目前为止,上海持有股票者已达50多万,深圳的股民也在40万以上。

看了这些,禁不住使人砰然心动。巨大的诱惑促使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股市。但是,当他们进入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看到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股票时,他们会很自然地产生这样的疑问。我们究竟该买哪一种股票好呢?

股票,和其它任何事物一样,也有优劣之分。和购买商品一样,任何人都愿意购进优质股票以获得巨大的收益。股票的质量,主要取决于股票发行公司的经营情况。要判断股票的优劣,必须先对股份公司经营状况有所判断。

股份公司的经营状况有近期和远期之分。远期经营状况的好与坏,决定了股票价格在将来一个较长时期中是处于上升趋势,还是处于下降趋势;近期经营状祝的好坏,决定着股票价格在目前的降与升,因此,股份公司的长期经营状况决定股票价格变化的大势,股份公司的近期经营状况决定股票价格变化的小势。在很多情况下,股票变化的大势与小势存在很大差距,有时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判断股份公司的经营状况,最好对其各种财务报表逐月进行分析。但这对投资者来说是十分困难的,因为企迚财务分析本身十分复杂,股票投资人很难全面掌握,即使能够掌握有关知识,时间祖不允许。所以,投资人对股份公司经营状况进行分析时采取比例法最简单易行,也最行之有效。

衡量股份企业短期经营状况的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它是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比率,该比率越高,还债能力越强。

速动比率。它是企业速动资产与速动负债的比率,可更精确地銜量一个企业的偿债能力。

现金比率。它是指现金与银行结算户存款与流动资产的比率,比率越髙,风险越少,对债权人的保障程度越高。

应收账款周转率。它是企业应收贷款或劳务款项的余额与一定时期内累计销售额的比率。一定时间内周转次数辉多,企业.货款回笼越好。

存货周转率。它是企业销售成本与平均存货的比率,出率越大,说明企业资金周转越快。

净值收益率。它是企业税后净利润与企业股东产权账面价值的比率。这个指标越高,企业经营收益越髙,股息越多。销售收益率。它是企业税后净利润与销售总额的比重。这个指标越大,企业盈利越多。

自有资金比率。它是企业自有资金与资产的比率。这个比例越大越好。

衡量股份企业长期经营状况的指标主要有:股东权益对总资产比率。它是股东权益与总资产的比率。这个比率越高,企业资本越雄厚。

负债对股东权益比率。这是企业总负债与股东权益的比例。与大多数比率相反,该比率越小越好,它说明企业经营稳健,股东权益受到的威胁小。

流动资产对总资产的比率。这是企业流动资产对全部资产的比率。该比率越大越好。

固定资产对总资产的比率。这个指标与上个指标正好柑反,越小越好。

长期负债对总资产的比率。这是企业包括银行1年期以上借款、向其他企业1年斯以上借款、发行1年期以上债务在内的长期负债对总资产的比率,当然,比率越小,说明企业对外长期资金的依赖程度越低,资本结构越稳面。

流动资产对总负债比率。这是企业流动资产对银行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发行债券及其他借入资金之和的比率。比例越高,经营安全性越强。

固定资产对股东权益比率。这是企业固定资产对股东权益的比率。这一比率越小,说明企业经营越安全,长期偿债能力越强。

固定成本比率。这是企业固定成本对全部成本的比率。比率越小,企业盈利能力越强。

当股票投资者对这16种指标都掌握丁之后,应该对它们进行详细的分析。如果发现某公司的各项指标都在走下坡路,你绝不能长期持有这个公司的股票;如果发现某公司的各项指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你也不要急于买进该公司的股票,而要将该公司本期和近期的各项指标与其他公司的相同期间的相同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看看是否好于其他公司。如果确实好于其他公司,你再下决心购进该公司的股票。只要你不对枯燥的数字感到厌烦,对各公司的股票进行科学的分析,你一定可以发现质量最好的股票,买进持有,会给你带来巨大的利益。这就像在两军阵前,斩获了敌人指挥官那样,“擒贼擒王”,效果最准。

“擒贼擒王”是《三十六计》中第三套攻战计中的第六计:“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意思是摧毁敌人的主力,抓住它的首领,就可以瓦解它的整体力量,就好比龙离开了大海一筹莫展。在攻战中如果得胜,可获之利很多,但假如贪小利而放跑敌军主帅,只是击溃了敌人,不是获得完全的胜利,就如同纵虎归山,后患无穷。因此,必须击倒其首领,敌人群龙无首,乱了步伐,也就不可怕了。

公元756年,唐朝叛将尹子奇率领几十万大军围攻睢阳城。睢阳太守张巡指挥守城军民,打退了叛军多次进攻,怎奈敌军人多势众,不在乎攻城的伤亡,始终加紧进攻,形势十分危急,张巡见状,认为只有杀死尹子奇,使敌人群龙无首,才可得胜。

—日,叛军又来攻城,张巡一面组织防御,一面在叛军中寻找尹子奇。怎奈叛军如潮,一时寻找不到。张巡急中生智,命令手下停止向城下射箭,而改用蓠子杆射击叛军。手下不解其意,但也只好从命。叛军发现城上射下的是蒿子杆时,十分髙兴,都以为強巡的箭已经用尽,在用蒿子杆吓唬人,由此看来,破城在即,于是纷纷手持假箭向尹子奇报喜。这样一来,尹子奇便暴露无遗。张巡在上看得真切,忙唤来神箭手南霁云,指点位置,命他一定要射中敌帅。南霁云不负重任,一箭正中尹子奇左眼,血流如注。尹子奇疼痛难忍,忙大呼“退兵”,睢阳之围解决。

可见,首领,是一个组织的团结核心,是集体行动中的一个枢纽,能“擒王”,即可捣乱其组织,破坏其活动系统,起码会使得它的内部发生变化。所谓首领,是指握有实权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人物,没有这种条件的,不管他的地位多高也没有作用。像三国时昏庸透顶只知吃喝玩乐的后主阿斗,要来有什么用?弄到手反要蚀米饭钱,增加一种负担,反不如属下的诸葛亮,身系国家安危,一直成为敌国的妒忌对象。俗话说“打蛇打七寸”,是说在打蛇的时候要朝它的要害处下手,一棒致它死命,如不击中要害,蛇会随棍而上,而遭反咬一口。我们买股票也是如此,如果持有高质量的股票,毫疑问会获益,如果被各种假象迷惑,买进了劣等股票,那么后果就不堪设想了。请看:

美国纽约一家金融机构副总裁贝特曼,因购入低质股票,即便赔上整个家产也无法偿还股票买卖的亏损,走投无路之下,从一幢32层楼的顶楼跳下。

一位叫凯恩的美国人,因购入股票不当而破产,绝望之中,开枪打死打伤证券公司副总经理和经纪人,随后自己也饮弹身亡。

上海股民康某,因购入经营不景气的上海延中实业股票,亏损达六千元,一时气短,自缢身亡。

试想,如果他们购入了高质量的股票,这些惨剧还会发生吗?这说明在股市交易中运用“擒贼擒王”是何等重要。“擒贼擒王”,购入高质量的股票,还应该注意对投资行业的选择。因为不同的行业都有自己的生产特点,在各个不同的时期,各个行业的发展前景也是不同的。比如说,汽车工业、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它们都属于基础工业,这些工业的发展都要受到经济循环周期的制约。在经济袞退吋,这些工业就会跟着衰退,在经济繁荣时,这些工业的发展步伐就加快。因此,投资者如能选择在一次经济繁荥开始时,购买这类工业的股票,通常能获得较丰厚的利润。例如本世纪60年代,美国汽车制造业雄霸世界,世界各地儿乎都在使用福特、大众、通用、克莱斯勒等公司制造的汽车。其股票价格也如日中天。而这时,一些股票老手却偷偷购买了正在悄然崛起的日本汽车工业的股票。因为他们预测,由于世界范围内的能源短缺,以省油、耐闬为特点的日本汽车很快会对美国汽车业形成极大的威胁。果然,1977年,世界发生石油危机,油价上升,美国消费者的汽车消费嗜好发生了改变,偏爱省油的小汽车,结果美国的汽车制造业大受打击,其股价剧跌,而日本的汽车工业都得到进一步发展,股价上升,持有日本汽车工业股票的投资者自然大发其财。

另外,电信工业、电力工业、食品工业和煤气工业这类工业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因为它们不太会受经济循环周期的影响,其发展平稳。再比如,电子工处、计算机工业、激光工业、生物工程工业这些是新兴的工业,这几年发展的势头比较猛。未来学家也称它们为“朝阳工业”,其新产品层出不穷,并且有着十分广阔的市场,也是国外投资者比较看重的行业。行业的特点对投资者提向的选择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股市行情瞬息万变,新上市的股票日益增多,作为投资者都希望买进优质股票,“擒贼擒王”。本节谈论的内容,都是根据国外和港台地区的专家老手的经验、体会汇编而成,望大家铭记在心。

正文 第十九章 “釜底抽薪”与“以静制动”法

假如,现在你的面前有一堆熊熊燃烧的火,火上架着一只盛满水的锅。火焰熊熊,锅里的水也在不断沸腾着。那么,你有没有什么办法阻止锅中的水继续沸腾呢?

恐怕大多数人想到的第一个方法,就是向锅里倒冷水。其实,这不过是权宜之计。火势并没有减弱,你倒入锅中的冷水终会变成沸水,而且弄不好在你倒入冷水的时候,沸水会从锅中溅出,烫伤你的身体。可见,这个方法绝非良策。其实,阻止水沸腾的方法很简单,你只需抽去锅下面的柴草,让火势减弱直至熄灭,锅中的水自会平静下来。而且,柴草对人没有伤害,这可以说是一个事半功倍的好方法。正所谓:“扬汤止沸莫若釜底抽薪。”

釜底抽薪,是北齐史家魏牧所撰《魏书》中的一句话。后来,成为《三十六计》中第四套混战计中的第一计:“不敌其力,而消其势,兑下乾上之象。意思是,与力量强大、锐不可当的敌人作战,要避其锋芒,从拫本上削弱它的气势和战斗力,用以柔克刚的办法制服它。

“釜底抽薪”用在战争中,乃是一种“兜底战术”。在双方互相对垒、剑拔弩张的时候,避免作正面的主力攻击,而从对方的背后去下功夫,侧面暗算,扯其后腿,拆其后台,敌人于不知不觉之间变成了一个泄了气的皮球,结果自然是不攻自破。

这条计策的妙用,在于听之无声,视之无形,无穷如天地,难知如阴阳,施用暗往明来、阴差阳遣的手段,使对方堕于术中而不觉。孙子跅云:“徽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令。”司令,就是指能够掌握敌人的生死,如天上的司命神一样。即是说,在战斗中已经掌握了主动权,可以困惑敌人的意志,左右敌人的行动,这是一种放冷箭的攻击,配合一套造谣捣乱、滋事困扰,既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又可以一战而缴人之械,岂不快哉!

在我国西汉景帝在位时,公元前154年,以吴王刘濞、楚王刘戊为首的七个诸侯王,打着“诸晁错,清君侧”的旗号发动叛乱,企图倾覆汉朝的中央统治,叛军人马有七国之众,来势汹汹,首先进攻忠于汉朝中央政府的梁国。

汉景帝得到消息之后,急忙任命西汉开国名将周勃的儿子周亚夫为太尉,发兵救援梁国,平息这场叛乱。周亚夫不愧为名将之后,足智多谋。他认为,以吴楚为首的七国叛军兵马彪悍,而且人多势众,同叛军进行面对面的交锋,恐怕难以取胜。如果汉军能切断叛军粮道,叛军本是犯上作乱,军心不稳,时间一长,会自然溃败,梁国之围也就会自动解除了。于是,他没有与敌人做正面接蝕,而是率领军队绕道向荥阳开进。

荥阳是军事重镇,占东西要道,左有粮仓,右有军库,是叛军的主要补给基地。周亚夫率军抢占荥阳之后,命手下一名大将带部分兵马在此坚守,自己则领兵退守冒邑,并命令手下在军营四周密布弓弩手,如叛军来攻,只能坚守营寨,不准擅自出战。

吴王刘濞和楚王刘戊此时正领叛军猛攻梁国都城,忽然得到报告:“周亚夫率军截断我军粮草,劫走军粮。”刘濞闻听大惊失色,急忙下令:“放弃进攻梁国,向冒邑进军,与周亚夫决一死战。”然而,当叛军赶到冒邑时,汉军已严阵以待。叛军进攻数日,不能得胜,而此刻军中粮草断绝,军心动摇,无心再战。周亚夫则抓住这个时机,下令汉军全军出击,几十万叛军作鸟兽散,至此,七国之乱经过三个月被平定。

可见,这“釜底抽薪”应用于战场上实在是最狠毒的阴谋,同样,在商场、政治舞台乃至股票投资中,这条计策也照样有它的用武之地。

对于这些初入股市、经验不足又缺乏足够资金的投资者,恐怕最感头痛的事就是股价的摇摆不定了。确实,股价就像小孩儿的脸,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变天,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知道,股票在市场上的实际成交价格称为股价。它与一般商品价格一样,也是由供需关系抉择的。从理论上讲,若供大于求,股价必跌,若求大于洪,股价必涨。

然而,股价的决定过程与商品价格的决定过程却不完全相同。当一般商品的需求增加时,价格随即上升,厂商给利润也会增如,生产者就会设法增加生产,供给量增加后,价格又会下跌。总之,当一般商品的需求减少时,价格随即下跌,这些商品的生产也会减少。供需关系变化的结果,导致新的价格产生。

就股票方面来说,当对多头有利的消息突然出现时,需求固然会增加,股票价格也会上升,可是,由于投资者常有买涨卖跌的心理,因此,此时的股票供给不但不会増加,反而可能减少,结果,股价必然激升。

相反,当对空头有利的消息突然出现时,需求固然减少而股价也会下降,可此时股票的供给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结果,股价必然暴跌。

由此可见,股价的变动,主要决定于供需关系的变化,因而,影响供需关系发生变化的因素,也就是影响股价变动的因素。影响股价变动的因素很多,主要有:经济形势的变动、石油价格的调整、利率的升降、财政金融政策的更改、行业寿命周期的变化、公司利润的增减、战争等等。这些因素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同时出现,可能只对某一行业的股票或某一公司的股票有所影响,也可能对全球所有的股市产生影响。

如果将以上各种影响股价变动的因素加以综合归纳,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是影响全球市场的因素;二是影响某一行业的因素,三是影响某一公司的因素。也就是说,股票价格的变动,可以归纳为三种因素,一是来自市场的因素,称为市场因素;二是来自行业的因素,称为行业因素;三是来自公司特性的因素,称为公司因素。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对于股票价格发生影响的因素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对于这些因素,单个股票投资人没有丝毫左右它们的能力。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投资股票的本身就存在着赔钱的可能性。我们将赔钱的可能性称为风险。而对于那些本微利薄的中小投资者来说,无疑承担风险的能力是很低的。一旦股市出现异样,处于换手、轮做,股市行情走势表现为“东升西跳”“此起彼落”,各种股票时涨时跌,怎样才能购入总是上涨的股票,投资者无把握。他们往往担心买进股票之后自己手中的股票价格上涨势头停止或下跌了,而没买进的股票却又开始上涨。这时,由于经常出入股票交易所的人,大多数容易受情绪的影响,故而会做出不明智的决策。比如,在股票轮做,行情东升西跳时,采取追涨的做法或跟随主力进出,很可能买到的是就要停顿或回头的股票。其结果必然如同我们前面所提到的那样:“扬汤止沸”,疲于奔命,吃力不讨好。

那么,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在股票轮流跳动阶段,有没有一种同“扬汤止沸”相反的,能够以柔克刚、“釜底抽薪”的方法呢?

有,这就是“以静制动”法。即投资者选择涨幅较小,或者尚未调整价值的股票买进持有,等到其它同类股票涨高了,自然会有更多的人发现这种未动股票的潜力,即所谓生意场上的说法,“大家都做的,我不做。”“迎风的树,结不牢果实。”这种操作法,带有很大成分的“釜底抽薪”性质,因而对中小投资者来说,是一种较为安全可行的办法。

如果投资者资金力量允许,可对多种股票各买进几个单位。如果投资者觉得选股困难,担心不能买进有利的股票,可采取撒网的方法,也就是买进在黑板上挂,而且每天有交易的多数或所有般票,每种仅买一个单位。用此法的投资者,可以自己定一个原则,把涨到一定程度的股票卖出,把跌到一定程度的股票买回来,这样,只要股价有升有跌,就不至于亏得太多,还可能获利。但釆用此方法投资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经济景气,总的趋势是上升,虽然股市行情此起彼伏、二是投资者要下定决心,不赚不卖,,要排除外界信息的影响耐心等待;三是不要买进过分冷门的股票。这种股蓽驟不好买进,更不好卖出,买进后就会冻结部分资金,对中小投资者来说,应避免这种做法。

从事以静制动者需要有很深的修养,如处世不慌,进出冷氟培养不动公的意境等等。做股票固然是在“利”字上打滚,但操持人的内在涵养不可偏废,要有姜太公稳坐钓鱼台的气度,才能“釜底抽薪”。

如果你在股市投资中已经获得了一些成功,积累了一定的资本,进而想在股市竞争中击跨对手,也可以使用此计。对手实力强大,强碰硬难免两败俱伤。你应该采取分化、瓦解、时系段,逐步削弱他的实力,待量变引耝质变时,:再发动决定性的攻击。这在商战中是经常采用的手段。

解放前,上海有一家银行,吸收很多存户,其老板以此自骄,盛气凌人,却招致了同行某甲的忌恨,阴谋将他搞垮。某甲乃不惜牺牲十多万元活费,叫手下去该银行开活期存款,约有一千多个户口,不到二星期,这些存户在同—时期集体去捐款。君不见曹禹名剧中的银行家潘属亭,也是绝黑帮头于余八爷用这种“釜底抽薪的提款方法逼得身败名裂的吗?

前面提到过本世纪印年代美国金融界进攻香港,对汇丰银行也使用过这种伎俩。他们首先利用香港当时的股市传播信息系统不变的条件,大量收购汇丰股票。使汇丰股票翻了几个跟头,成为人们手中发财的象征。紧接着,美国人在—二天内把所有汇丰股票向市场抛售,并制造各种谣言,如汇丰银行经营状况不好,无力收回股票,等等。一时间,汇丰股票价格暴跌,许多不明真相的储户纷纷提款,几乎要把存款提空。汇丰陷入了有史以来最大困境中。如果不是中国人民银行相助,汇丰银行肯定会在美国人“釜底抽薪”计策下败下阵来。

可见,“釜底抽薪”既是防止中小投资者在股市中陷于没顶之灾的保护伞,又是股市大亨们击败对手的杀人刀,这也许就是事物的两面性吧?

正文 第二十章 “混水摸鱼”与股市中的“抬轿”“坐轿”

“居安思危”,干一件事情,无论成功与否,先要想好退路。股市交易也是如此。当股票市场的股价不断升高之际,大部分玩股票的人都会因为股价的升高而喜不自禁,却往往容易忽略一种情况:即对可能继之出现大跌风而被套牢的后果,缺乏必要的准备。

1991年12月10日以前,深圳股市价格持续出现牛市,不少对股票知识知之甚少的股票新手发了大财,但这并不说明,他们已具有同股市老手相提并论的水平。

股市老手,对于股票投资知识和经验都很丰富,因此,每一笔的买进或卖出,事前都经过了慎之又慎的考虑。尤其是当股价连续上升之后,股市老手们总菇多角度去衡量,从业债、股息、产品销售市场情况、利率环境及水平趋势、资金情况、市盈率及股市实际情况去判断股价是否合理,以及可能继续上升的程度。因此,很多有经验的投资人在低进高出的原则下做出了最适当的处理。

然而,那些刚进人股市不久的新手则不同。他们因为研究判断能力及经验均比老手们逊色得多,所以多数是凭借—时的冲动,在股价连续升高之际不断买进,固然当时获利;不少,然而如果以后股市走势一旦转变,就难免手杧脚乱,终于导致前功尽弃的情况发生。而那时,老手皁已脱手,吃亏的几乎都是新手。

在股市中,一般把一部分眼光锐利、经验丰富投资人,称为“坐轿”者。他们于低价时买进,然后按兵不动,等到一些散户跑进,时机成熟时,这时价位逐升髙,他们就可以坐享其利,这就是股市俗称的“坐轿子”行为。这些人,大都是一些先知先觉者;至于跑进的散户,或者也尝到了一些甜头,或者根本无所收获,终于成了被跌风套牢的牺牲品。股市俗称这种人为“抬轿者”,都是一些后知后觉的人。股市发生变化时,价位还逐渐升髙,早买进的股票相继获利卖出,坐在轿中获利,而后实进的因为价位已高,在出时无人愿意承接,在僵持中,终于价位过低而蒙受损失,真是费力不讨好的行为。

股市行情瞬息万变,很少出现长期直线升高或下降的情况,更多的时候则是变化多端,错综复杂,稍有不慎,就容易招致金钱上的损失。1991年深圳股市大跌风之前,一些有识之士已发出警告,指出股价过髙不但不是好现象,反而是风险降临的前兆,从以后的情形来看,行家的分析确实正中要害。本来,投资股票常会有一窝蜂的情形,手疾眼快者,常能逃离风险圈,但大部分投资人却无法逃脱厄运。这一教训说明了投资股票切忌盲目跟进的真理,跟进者,将会大吃“抬轿”苦头。

不过,股市中,也确曾发生过“坐轿者”与“抬轿者”共同获利的情况,其中一个最著名的例子发生在60年代末期的美国。

当时,美国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引人入胜、持续时间最长的多头市场,多头市场把许多新手都吸引到了华尔街。在这种形势下,一些经纪人开始混淆视听大肆宣传,利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有关市场的广博知识,大着胆子装模作样招徕追随者。这些经纪人喜欢任何迅速而戏剧性变化的事物。他们声称掌握着内部情报,并发明了选择股票的新技术。如果有足够的人相信他们,并在他们的招揽之下购买了足够的股票,接着办理转手出售,这种靠自己来实现的预言就见效了,而且此举也确实使这些经纪人显得十分能干。接着他们会在更多的顾客身上故伎重演。这一时期,多头市场似乎给人人都带来一种机会,几乎所有上午收到的新发行的股票下午晚些时候就可以处理,以原价两倍的价格出售。这样,顾客得利,经纪人也获利。这些人因手段髙超,敢于冒险,被人们称为“带枪歹徒”。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总结出“坐轿者”通常使用的致富方法:他们在判明了股市行情之后,于低价位买进,或者采用“带枪歹徒”的方法,使众多散户跟进,这时价位逐渐升高,他们便在一个适当时机果断出手,稳获巨利。而这时,股市往往正处在此起彼落的混乱时期,他们的行为很不容易被人察觉。所以说,这些“坐轿者”是股市中的“头羊”,其行动带有很大投机性,这种乘乱取胜的方式,在《三十六计》中被称傲“混水摸鱼”。

“混水摸鱼”是《三十六计》第四套混战计中的第二计:“乘其明乱,利其弱而无主。随以向晦入宴息。”众所周知,鱼在浑水中是看不清去向的,人在混乱的环境中也难辨真伪。在谋略中,是讲乘敌发生混乱,利用它力量虚弱而没有主见,使它顺从我方,像人随天时作息一样习惯、自然。

东汉末年,袁绍、曹操在官渡地区进行决战。当时,袁绍手下有雄兵十万,且粮草充足。而曹操手下仅有人马两万余,而且缺乏粮草,因此袁绍很轻敌。

为了击败强敌,曹操整日冥思苦想,这时,袁绍手下的谋士许攸前来投奔曹操,并为他献上了一条妙计。从善如流的曹操当即采纳,他马上调集五千名步骑兵,都换上袁军服装,伪装成袁单队伍,当天夜里,趁天色昏暗,曹操亲自率领人马,打着袁军旗号,向袁绍囤积粮草和辎重的乌巢进发。为了保密,曹军把所有的马嘴都绑起来,每人口里还衔着枚(一种像筷子的小木棍,两头绳子拴在脖子上,古代夜间行军或偷袭敌营,往往让行军营每人口中衔枚一个,以免说话或出声,被敌人发觉)。曹军一路上几次遇到袁军盘问,都假称是袁绍派到乌巢去增援的,就这样,顺利地通过了袁军的防线,天还没亮,曹军到达乌巢,把袁绍的粮囤团团围住。曹操命令士兵点燃干柴放火,霎时间,只见粮囤浓烟四起,火光冲天。袁军从梦中惊醒,慌作一团,不知如何是好。袁军守将淳于琼仓促应战,经不起曹军一阵猛攻,只得败退下来,保守营门。在曹操坚决果断的指挥下,曹军人人拼死战斗,势不可挡,很快就攻下了袁军的营泰,杀死了主将淳于琼,袁军的一万车粮谷被烧得一干二净!

“军无粮则亡”,袁绍失去粮草,军心动摇,不战自乱,曹军乘势反击,袁军大败,主力差不多全被歼灭,袁绍仅带八百名亲兵逃回老巢。曹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

“混水摸鱼”,实际上是乱中取胜,若要在乱中取胜,就需要采用主动的军事行动“把水搅混”,先以假乱真,再借机行事。不过,搅混的水终有澄清之时,伪装的兵力也终会被发现,因此,“混水摸鱼”贵在速战速决。而且,“混水摸鱼”一般都是为主力部队的正面攻击创造有利的条件,只能作为配合主力攻击的重要辅助手段。在股市中也是如此,混乱的局面固然会为“坐轿者”提供获利的良好环境,但根本上还是要依靠本人扎实的投资基本功。

“坐轿者”的“混水摸鱼”行为,虽然看上去有些不道德,但它并不属于非法行为,因为“坐轿者”一直在靠自己的实力进行搏击,所进行的是公平竞争,只不过在各方面均较投资新手为佳而已。比如上面提到的美国股市中的“带枪歹徒”,他们只是利用智力和能力在技巧上要了个花招,并没有超越法律规定,他们的投机是法律允许的投机交易,因此“抬轿者”不应因自己遭到了损失就怨天尤人,而对“坐轿者”进行过多的指责。就“抬轿者”而言,更多的应是对子己的行为进行分析,即:自己为什么要“抬轿”,这说明自己的投资带有较大的盲目性,还不能冷静地分析股市,合理地采用一些投资技法,抓住有利时机,大胆地进行股票交易。在明确了这些以后,你所要做的就是尽快提高字己的技术,增加自己的经验,使自己尽快走出幼稚彻,避免再犯诸如“抬轿”之类的错误。

为了帮助广大投资新手尽快走出股市的“误区”,我们特收集了一些专家和老手在买卖技巧方面的经验,供读者参考。

对于一般投资者,首先应学会逆向而行。股票市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市场,股价的波动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作为涉足股票交易的投资者,尤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在股价高涨之时格外注意下跌的可能性;在下跌之时要密切注意上涨的趋势。因为当股市出现空前的“繁荣”景象时,往往隐藏着灾难。过分热门的股票往往是人为操作最剧烈的股票,其股价已大大脱离股票价值,因而也往往是涨价、跌价最剧烈的股票。股价急剧上涨之时,也就是大跌价的前兆,因此,切忌盲目随大流,跟着别人后面干。殊不知损失往往就产生于此。一定要学会逆向思考,采取相反的动作。这一点,我们在“趁火打劫”一节中已有所叙述。

其次,应学会坐等良机。股票市场的交易气氛,往往会影响投资者的行为,常促使他们做出违反其主观意愿的动作。比如,有些投资者本来是想买进股票的,但被股票市场一片卖声所感染,反而将手中原有的股票出售掉,本来是可以获利的,反而坐失利润。由于股市气氛的影响,往往使人难以对股价趋势做出准确判断,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停下来休息。要知道,投资股票的三个程序就是买进、卖出、休息,这才是所谓放长线钓大鱼。因此,对于一些吃不准的消息,要过一阵再决定,或者掌握好交易的节奏,有所克制,特别应当注意的是,不要因突发性的坏消息而改变初衷买进或卖出。

再次,投资者应具备沉着果断的素质。从事股票交易,不能过分急躁,过分慌张,以免经常以最髙价买进,以设低价卖出。也不能迟疑畏缩,犹豫不决,当断不断,痛失良机。因而沉着冷静,细心分析股市,在投资大好机会来临吋,果断地采取行动,以获得较大的利润收入。

最后,投资者应注意切勿贪小失大。股票投资的目的是追求最大的利益,但由于股价的波动频繁,一时很难判断出获利的最准时机。因而作为投资者,切不可把获利指标定得太髙,为再多卖一二个报价单位而失去既得利益,或只顾眼前利益,而失去长远利益。

以上,就是一些投资者所必备的技巧。无论如何,周详的研究判断和谨慎的行动,在股票投资方面是不可忽略的。如果你真能循序渐进,对于以上技巧做到熟练掌握,那时就是你与“抬轿者”告别,跻身于“坐轿者”行列的时候,你也可以在股市中尝试着运用“混水摸鱼”这条计策了。

正文 第二十一章 “投石问路”与试探性投资

广大股民在进行股票投资的时候,常常会遇到辨别不清行情走势的情况,因而不敢贸然采取行动。是的,股价的涨落本来就是如此偶然,并不是某个人可以准确地预测出结果的,稍有不慎就会痛失良机,甚至会血本无收。

我国南方深圳股市,在经过了半年多的暴涨之后,于1990年10月10日开始逐渐下跌,一些股民忙不迭将持有股栗尽数抛出,另一些人则揣测谷底或许将至,因此按兵不动。在1990年的最后几天里,股民们更如热锅蚂蚁,纷纷到各证券公司代业部观察动态,生怕失去良机,却又不敢投新入市。然而事实是无情的,股价就像垒得太高太快的积木一样,发生了大幅度的坍塌,令股民叫苦连天。南方某重点大学一个经济学硕士研究生1990年初在深圳实习,有着丰富股票理论知识的他从未有机会在股市上小试牛刀,这下终于可以大显身手了。他向友人借敎数千再加上自己的积蓄,用8000元从别人手中购得某公司股票若干股。低价吃进,髙价抛出,转眼之间大发其财。随着股价一天天上涨,到9月,他已可净赚4000元。这时的他,认为胜券在握,使把股票交给深圳一位亲戚保管,10月初回学校做论文去了,他自认为是深圳股市上少数几个懂得股市理论者之一,并推测股价将继续上涨,便在学校静心等待他的8000元再生出一个8000元来……当股市暴跌的消息传来后,他顿时慌了手脚,忙给深圳的亲戚打电话,用颤抖的声音大叫:“抛!抛!能抛多少就是多少。”结果,他仅剩2000元的本钱,6000元钱在股市暴跌中付之东流,真是惊人!

这时,深圳股市死气沉沉,12月26日一天,发展股仅成交1160股,27日成交了5160股,28日似略有转机,成交了8500股。但绝大多数人仍在观望。股价是否要回升呢?各种消息使人举棋不定。有人推测:“新年将至,许多人因借款购进的股票,需要变现款还账,也许过了元旦就会有转机。”于是,人们又把希望寄托在元旦过后,怀着既紧张又兴奋的心情,期待着股市起死回生。结果,1991年元旦过后,元月3日刚开市,成交股数即高达21240股,这确实是一个足以振奋人心的消息。然而,大多数人仍作壁上观,使本应回升的股市变得冷冷清清。在后来的一段日子里,成交量还是没有什么太大的起色,股价依然下跌,这一跌就是几个月,何时可以回升,仍然不清。

深圳股市的长时期持续下跌说明了什么?首先,政府部门对股市的干预政策频繁变动,限制了投机性,也使股市很难再度活跃起来。在深圳股市升温阶段,许多群众根本不去了解上市的公司是干什么的,就敢于买他们的股票。大多数人抱有这样的心理:股份制是改革的重要内容,我们买股票是在支持改革,所以政府是不会让我们垮台的。一位外国股票专家对此评论说:“他们也许确实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只要这个股票市场不是真正受市场机制的约束,、就不会有太大风险。但是,使用行政命令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是一种应急的治标办法。而这种看上去很灵的办法,一旦形成一种经常行为,将会严重扭曲发展中的股票市场。”事实验证了他的话。由于深圳股市的狂热,市政府通过深圳分行于5月末推出了股票交易限价政策,规定委托买卖的价格不得髙于上一营业日收市价的10%,其后,再限制每天上涨不得超过5%,为了有所诱导,还规定下跌可达5%,结果使成交量急剧下降,出现丁“抛少买多,有行无市”的现象。这是极不正常的。

其次,深圳股民的承受股价下跌打击的能力很弱,一遇股价下跌,纷纷倾其所有不顾一切地抛出,结果导致股价以更快的速度下跌。同时,又很少有人愿意冒险吃进,即便有几个股民在一起探讨形势后,决定联手买入股票,终因势单力薄,无力挽狂澜于既倒,股价仍然下跌不止,自己也损失惨重,今后更无人敢做类似的尝试。

再次,股民的盲从心理又在发生作用。大家都在看别人脸色行事,别人部买我也买,别人都卖我也卖。在上一节“混水摸鱼”中,我们已为大家分析过,这种“抬轿”“坐轿”现象,只能使小部分人获利,对大多数人来讲,往往慢了半拍,会在顶预时跟进,在谷底时跟出,这岂不吃了大亏,这也是造成股价大幅度下跌的重要原因。

最后,我国的证券商既无干预市场的义务,又无干预市场的能力,这对股市的发展是极不利的。经过大幅度的波动之后,人们都对股票心有余悸,“一朝%%蛇咬,十年怕井绳”,许多人不顾亏本,慌慌张张抛出股票以收回资金,另谋它途。

由于以上几个因素的存在,股市要恢复到以前那样繁荣兴旺的时期,还未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做到,这确实是我国股市的一大憾事。

那么,对于股民来讲,在股市不明朗的时候,应该采取什么对策呢?在“隔岸观火”一节中,我们已为大家介绍过,这时应本着“看不清,不操作”的宗旨,渡过彷徨期,待形势明朗或判明真假之后,再采取相应的操作方法。不过,凡事都怕过了头,像深圳股民那样,一味期望而错过了时机,也就失去了采用此对策的意义。因此,对于一些胆大心细的股民来讲,除了恰当地运用“隔岸观火”之法以外,还可以瑪一试“投石问路”这条计策,那就是:试探性投资“投石问路”,是《三十六计》第四套混战计中第三计(原文欠奉)。“投石问路”的解释其实很浅显,使用也非常普遍,有善意与恶意之分。最常见的莫如人前打听朋友的近况,也算“投石问路”。但成为“计”的就非爭意了,它大都是用于存心算计人家的。“投石”是试萍别人的动静,“问路”是决定自己的行动。最常用计的是那些鸡鸣狗盗之徒,欲入宅行窃时,先投石子进去,听听院内有无反应,若听见狗吠人喊,便知此路难通,马上逃之夭夭。

如此说来,此计好似雕虫小技,其实不然。此计之使用,本无大小之分,可以杀鸡用牛刀,也可以四两拨千斤,文争武斗,均无不可,大有大效,小有小用。请看“张良定计取咸阳”的故事。

秦末,刘邦率军向咸阳进发。欲取咸阳,必经崤关,此关形势险要,又有重兵把守,只宜智取。这时,张良向刘邦献计,“崤关主将韩荣乃商贾之后,应以利动。”刘邦便令人在关前及山上多张旗帜为疑兵,遣谋士郦食其等人携重金往关上去劝降韩荣等人。

郦食其见韩荣之后,说明来意,韩荣却答道:“本人食秦禄很久,今反戈一击,似与义不合。可否给我三天时间,我与众将共议,或战或降,取决于大家,先生且先退回关下,三天之后再来。”郦食其便回军中等候。

这边,关上众将共议此事,或战或和,莫衷一是,韩荣也拿不定主意,自然放松了对关隘的防守。三天之后,郦食其重回关上问问结果,韩荣说众人意见不一。郦食其顺水推舟,说:“将军以忠心为重,值得钦佩,对将军的处境,我主公刘邦也十分同情。今特奉上黄金千两,以表对将军的崇敬之情。我主公已下令暂时退兵,以图他谋。”韩荣大喜:“既然如此,我权且收下此礼,希望大家以和为贵,以免生灵涂炭,望先生回去转达此意。”

郦食其回见刘邦,告之详情,张良即说:“既有此可乘之机,正好用计。”于是调兵遣将,命几员大将,带一哨人马,扮作百姓模样,各挑柴草一担,其中暗藏引火之物,从小路绕到崤关背后,放火烧山,又命大将樊哙率军大张旗帜,擂鼓呐喊而进,拼力攻粹前关。

韩荣卑受了鲫邦尊金岑巵,以岁前輯不会有战事,逐终日饮酒作乐,不作丝毫准备,忽然手下来报敌军大队已冲至关前,韩荣慌忙下令與兵迎敢,话音未落,又有人来报,说关后遍山是火,喊杀声不绝,韩荣顿时手足无措,秦军死伤惨扇。韩荣一厲薛雄于前后受攻之势,便弃了崤关,奔回咸用,刘辟乘势穷竭教,终于攻入咸阳,灭了秦朝。

“投石问路”之计运甩得最为普遍,什么人都可以使用,小丑可用之跳梁逾墙,将军可用之探营势寨,客可用之纵横捭風,。对于广大股民李讲,在股市走向不清时,“投石问路”一谆探性投资可以为您解体。不但可以起稳住市场的作用,又可以获利富。试想投资如能为投资人灵活应用,收效一定很不错。他们的心理负担也不会太重。这种技术操作方法,可以使投资人在万一遇到风险时,不受太大的损失。试探性投资方法,一般而言。有两种时机可以试用,一是股价经过长时间下跌,市场人气清淡,但有转稳的迹象时,可以作试探性投资;二是股价经过相当时期的徘徊,无大的波动,在此价位愿意抛出股票的人渐渐减少,此时,该买的都买了,该卖的都卖了,有利于空头交易的条件丧失,可以作试探性投资。

以上我们为大家介绍的,就是股市当中的“投石问路”之法,如为广大股民在实践中熟练运用,并做到举一反三,必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正文 第二十二章 “关门捉贼”与最佳点选择

众所周知,股票市场的价格的涨与落都是有限的,呈波动状态。股价在涨到一定点时,必然会下降,我们把价位最高点称为“峰顶”,同样的道理,股价下落到某点时,必然会回升,我们把价位最低点称为“谷底”。如何把握峰顶和谷底是有相当大的难度。但同时也是最关键的。掌握“峰顶”,可适时抛出股票以获取最大的收益,避免降低价带来的损失;在“谷底”时,如判断准确可以买进最便宜的股票,以获取股票涨价的收益。毫无疑问,“峰顶”和“谷底”是股市投资者进行买入或抛出的两个最准点,因为无论是空头还是多头,在最准点买入或抛出都会获得最大的利益,因此自有股市以来,股民们就一直探寻着捕捉这两点的秘诀。

然而,由于股价的多变性,使人们难以确定封顶与谷底,如果一味地去等待这两个点,往往会使人们蒙受重大的损失。如,1987年之前,美国股市持续了五年的“牛市”仅从1986年3月到1987年8月,道·琼斯工业指数就由1686点猛升到2720点,这种过度升高的股市模糊,人们对繁荣背后潜在的危机的认识,因此当人们正满怀乐观地去等待峰顶的到来时,10月19日,美国股市暴跌,无以数计的人倾家荡产。股市格言也告诉人们:“你永远不要想在最低价买进,于最髙价卖出。”因而对于股民们来讲,明智的方法是退而求其次,选择“次顶点”和“次底点”,在“次顶点”抛出股票,在“次底点”买入股票,这样也可以收得丰厚的利益,而且比一味追求最准点要稳妥得多。

股价走势从下跌到上升,行情的“次底点”较“谷屁点”多一个点;同样“次询点”较“峰顶点”也多一个点。如“V型底”,谷底点只有一个点,然而次底点有两个,一个是股价下落至“谷底点”之前的某点,另一个是股价回升必经的某点。以“双型底”而言,最低点有两个,而次底点则有三个。

在“次顶点”抛出股票或“次底点”购入股票的时机较峰顶卖出或准备买入的机会多一次,这样就可以用小的损失代价换回更多的收益机会可以避免在行情过峰顶下跌时,一窝蜂抛售股票,以致抛不出去而受损;在股价下落到谷底时,疯狂抢购而导致购不进股票的情况出错,失去获利的机会。对“次顶点”与“次底点”往往较峰顶与谷底容易得多。

1990年2月40日左右,深圳股市的“发展股”的股市挂脾为每股80元,股价的涨幅很小,加上政府对涨价购幅度加以限制,股市日趋平稳;这吋,短期投资者见获利小而且风险大,便纷纷抛出股票,导致股票价格狂跌不止,以致政府不得不对股票价跌幅度有所限制,但也无回天之力,当时正逢各公司即将分配红股之际,股票下跌不止,说明股市的投机性受到限制后呈现一面倒的情况,同时,这也是对股票市价过高的一次调整。它告诉人们,在股价涨幅日减,已成强弩之末时,应及时抛出股票,以避免风险。在深圳股市下跌之初,许多人对股市的回升仍抱有幻想,在次高点没有及时出手,结果坐失良机。在深圳“发展股”降到每股60元时,有的人甚至包括1些行家都估计谷底将至,可谁知股价仍继续下跌,由于政府对跌停板幅度已从原来的3%调到0.5%,尽管股价下跌趋缓,但仍难判明是否接近谷底。而从股票的净值来看,市值仍与净值相去甚远。在深圳证券公司,一位青年对股市前景优心忡忡,想要抛出手中股票,又怕股价回升,守了很长时间的股票岂不是前功尽弃了吗?后来他在一位持股大户的尽力劝阻之下,决心再守下去。这位大户因购入的是原始股,所以在股票下跌不止时,仍有相对亏而绝对赚的信心。可见如果不及时把握投资“最准点”果断出手,势必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

当然,对于股民们来说,选择“次顶点”和“次底点”也有一定难度。由于股市风云变幻无常,时而“牛”气冲天,股价飞涨,时而又“熊气”弥漫,股价狂跌,更多的时候则是上升与下降交织盘旋,叫人迷惑难以断定最准投资点。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使用股价技术分析中的“滤嘴法则”,它最适宜用作涨势末期或跌势末期经营股票参考之用。股价上涨一段时间之后,最困惑的投资人,除了空手户以外,要算是持股的投资人。因为持股的投资人在行情冲刺之后,一方面为一截的差价高暗喜,另一方面却又担心万一行情反转回头,使得即将到手的利润化为乌有。股价下跌一段之后,空手户及空头户也有回补或不回补的困惑。因为,不回补,万一行情回升,岂不是空欢喜一场?如果回补,要是行情继续滑降,那不是叫人后悔不迭吗!

解决这些疑难的最好方法就是滤嘴法。,该法则的作用,就是以定式的比率,牺牲一小截利益,以掌握最满意利润的操作法则。采用滤嘴法则的投资人,并不希望赚“足”一段行情,只打算在一段行情中获取最满意的利润。

滤嘴法则的做法事实上也很简单,投资人先拟定一段行情中愿意少赚的比率,这一比率便称为滤嘴。比如某投资人在涨势中不卖最髙点,只卖次髙点,而其心目中最高点与次髙点的差距为10%,则此投资人的滤嘴为10%。另外某投资人愿意少赚的比率为5%,则其滤嘴为5%。同理,跌势中买进次低点的敲定,也随投资人的意愿而不周。

滤嘴是投资人自己订的主观比率,同样采用滤嘴法则的投资人,其“买点”与“卖点”也不一定相同,主要原因即各人所定的滤嘴比率各不相同所致。

采用滤嘴法则作为技术操作的依据,其“买点”的决定,在于股价跌落之后回升到投资人的主观比率时。例如:某一投资人所订的滤嘴比率为10好,那么不论股价怎样起起落落,也不论股价怎样大跌小升,只要回升的比率不到10%,均不作买进的考虑;然而,一旦跌势停止,反弹回升的比率达10%,就应该立刻断然买进。同样,滤嘴的比率为5%或的操作方式,其“买点”的决定也可以依此类推。至于滤嘴法则“卖点”的决定,取决于股价涨势结束而回落到投资人的主观比率,换言之,滤嘴法则的卖点只是选择于股市挺扬气数已尽的时候,例如,某一投资人所订的滤嘴比率为15%,不论行情怎样涨,只要不囬跌到15%的程度,就不考虑卖出,等到涨势衰竭,股价回跌到所订的滤嘴比率时再卖出,如果投资人所订的滤嘴比率为5%、10%、甚至20%,其“卖点”的操作也可依此类推。滤嘴法则的基本假设有如下两点:一是从事股票投资既然难以绝对把握买到最低价位或卖到最高价位,何不以次低价或次高价作为“买点”或“卖点”;

二是买卖股票不必存心赚足一整段行情,预备一定比率的行情给他人,对投资人本身既安全,又不必操心搞错。

可见,滤嘴法则确是一种简便易行且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如果你能不贪心于最准价位,而采用这种操作法,那么你一定可以准确地把握住“次高价”和“次低价”,从中赚取最大程度的利益,如同战争中打胜了一场歼灭战那样痛快淋漓,这在兵法上称作“关门捉贼。”

“关门捉贼”是《三十六计》第四套混战计中的第四计:“小敌困之。剥,不利有往。”意思是对付弱小的敌人,要包围起来歼灭。零散的小股敌人,虽然势单力薄,但是行动自由,诡诈难防,因而不利于急追远赶。应该四面包围,不使其漏网,就能一举全歼。而如果让敌人跑了再加以追击,敌人有脱身的希望,必然拼死以决斗。这条计策是一种歼灭战的思想,不一定只着眼于“小敌困之”,在掌握了战争主动权的情况下,以敌我力量之对比作为依据,也可以用于歼灭敌人主力兵面,有时也可以设下埋伏,诱敌就范。

抗日战争爆发之时,我军与日寇在华北地区进行拉锯战。其中的平型关大捷,可以说是歼灭战的一个优秀范例。9月下旬,我八路军一一五师主力赶到山西平型关以西大营镇集结待机。平型关是山西和河北的接合处,日寇选中了这个薄弱的地方来进攻。此时,敌已攻至灵邱,我军当机立断,决定利用平型关险要配合友军在正面进行防御,等敌人进攻平型关时,我军便出其不意,从侧后予以猛烈的袭击。23日夜间,师部就率领主力赶到离平型关三十余里的冉庄。从上寨到冉庄的路上,已可以听到隆隆的炮声。24日,平型关方面炮声不断,据情况判断,敌人有于第二天大举进攻的可能。25日,我军以主力布置在由乎型关到东河南镇的约十华里长的汽车路以南的山地一线上,同时派出一队人马迅速由南向北以隐蔽动作穿过汽车路,占领东河南镇以北的一个高地,以便切断敌人后路,又派出另一队人马从关沟方向出去,以便接应友军的出击。天微明时,敌人进攻平型关的兵力布置已隐约可见,这时,从灵邱方向又开来了一个旅团,约四千人的兵力:前面是一百余辆汽车,紧接着是二百余辆马车,后面是少数骑兵,完全联成一线,进入了我军的伏击圈。

这时,师部下达了攻击的命令,我全线部队即以居高临下之势向敌袭击。因为在袭击之前,我们得到民众协助,封锁消息,秘密运动,所以这时的敌人,一点也料想到他们的面前便是我们的埋伏。战斗一开始就进入了短兵肉搏,我军全线展开猛烈攻击,十多里长的山沟里,全是手榴弹爆炸声和喊杀声。有人虽负隅顽抗,但有利的地形已被我军尽占,那条山沟都在我军控制之下。我军从高地上向挤在夹沟马路中的敌人猛烈射击,无论敌人如何顽抗,终于被全歼在我军的冲击之下。经过几日的肉搏,平型关以东十里以内的敌人全部被歼,敌人死伤3千多,汽车被毁百余辆,大车被毁200余辆,我军缴获野炮一门,机枪20多挺,步枪1千余枝,战马50余匹。这一胜利,是全国抗战以来的第一个歼灭战,增加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

从平型关大捷的例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运用“关门捉贼”的谋略,要统观全局,恰当地选择“关门”的时间和地点,因势而用计,因情而变通。这同我们前边叙述的,采用滤嘴来适当掌握投资的最准点,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吗?

正文 第二十三章 “远交近攻”与长短线交易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一些上了岁数的人,用这样的话来教导年青人:“要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切忌眼光短浅。”民谚也这样告诉我们:“放长线,钓大鱼。”看来,高瞻远瞩,不急功近利,不贪图短斯效应,已成为人们做事的一条锥则。不过,在笔者看来,这条准则在股票市场上并不适用于每个投资者。阁为,股市是千变万化的,投资者的精力和财力、经验各不相同,所谓长远利益和急功近利也只能相对而言,因人而异,切不可一概而论。

从时间范围上来划分,投资者可分为两类:一类以做长线交易为主,这种人在外人看来,似乎不注重眼前的利益,而重视长远利益,他们持股时间长,短者半年、一年,长者甚至十几年;另一类以做短线交易为主。这种人在外人看来,似乎不想长远利益,只图眼前赚钱,见跌就买或见涨就卖,他们持股时间短,长者两三天,短者一两天,手中股票即会出手。在外行人看来,前一类人似乎胸有宏簡,志不在小,而后一类人则目光短浅,难成大事。其实,内行人则懂得,无论长线或短线,都是投资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所制订的合情合理的交易方式,谈不上谁目光远大,谁鼠目寸光。

那么,做长线或做短线的依据又是什+呢?这需要对股票价格变化的大势和小势有一个明确的判断。

股票价格变化的大势,即长期变化的趋势,是由政治和经济形势、股份公司的经营管理状况、股份公司的长期盈利能力、产业结构的变化等稳定、渐变的因素决定的;股票价格变化的小势,即短期变化的趋势,是由偶然性的政治和经济风波、股票企业经营管理临时出现的问题和股票投资者的心理变化等因素决定的。在实际生活中,稳定、渐变的因素和偁然、临时的因素是交织在一起的,所以,即便是大势呈上升趋势的股票价格,也会因偶然、临时的不利因素存在而出现下跌的现象,只是这种价格的暂时下跌一般不会影响它的长斯向上发展的趋势而已;同样,大势呈下降趋势购股票价格,也会因偶然、临时的有利因素的作用而出现上涨现象,这些暂时的有利因素也同样不会影响它们长期向下发展的趋势。如果你对股市上各种股票价格的大势没有一个基本的估价,就会被小势所迷惑,做出错误的判断,导致投资失败。

判断股票价格的大势,就是根据股价已经呈现的被动趋势和当时的各方面情况资料来对该股票价格今后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和判断。对大势有了一个估计之后,投资者再自我估计,决定自己究竟选择长线,还是短线。无论长线还是短线,都各有利弊。一般来说,时间越长,获利越髙,这是一个十分普通的投资常识。比如,一位美国人于1916年以3600美元买进了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150股,随后就将股票锁入了银行的保险柜,由于他的事务繁忙,再加上天长日久,这位先生竟把这些股票忘记了。当他于1969年死去时,亲友们清理他的遗产,无意之中,发现那些半个多世纪前购买的股票,已由150股增至近8万股,市价达3000万美元以上。这似乎说明了做长线投资应该是最简易的投资方式了,尤其对于那些技术不精、知识不足、精力有限,不能频繁进入股票交易所的投资者最适合。但这种交易方法却要求投资者具有较雄厚的资金实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因为一旦你从事这种投资方式,需要你应付的情况很多,如:资金在短斯内周转不灵、股价短期的反向运动会使你暂时表面受损,你必须面对每天不断出现的不利情况,承担由于投资方向错误而引起的巨大损失等等。

由此看来,长线投资者一般都是一些实力雄厚、不求近利、十分沉着的人。这样的人只要判断正确,就能发挥自己的长处,有大宗收入进帐。假如你喜欢迅速看到自己的成就,而又没有耐心去等待很长时间,对自己的投资十分关心,你应该做一个短线投资者。

一般地讲,在股市上做短线投资的都是一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他们精力充沛,反应敏捷,能够跟上股市价格飞快变化的节奏。短线投资主要依赖于市场的“感觉”和技术分析,随机性很强,投资行为有时甚至需要严重偏离股价的大势。如某公司经营差,连年亏损,该公司的股票价格一路下跌。但很多短线投资者认为经过一段大跌之后,该股票应该有一段技术性调整的过程,于是便蜂拥而至购买该公司的股票,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该公司的股票会暂时向上升一点。可见,短线投资方式带有很大的炒买炒卖的投机性。因此需要耗费投资者很大的精力去学习有关的知识,研究股市每天的动向,关注市场各种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但这毕竟是一种有效的投资方式,它特别适用于这样一些投资者:精力有余,有充裕的时间进出市场,洞悉股价动态;但资金不足,无法承担长线投资者所带来的负担。对于这样的投资者,应该选择短线交易,与其用自己有限的资金去做遥遥无斯的长线,倒不如先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扬长避短,在短线交易上获得丰厚的收益。在《三十六计》中,这叫“远交近攻。”

“远交近攻”,是《三十六计》第四套混战计中的第五计。“形禁势格,利从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意思是:在军事目标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时,攻取近邻的人可以获利,而去攻取远隔的敌国是有害的行动。火苗是沸腾的,河水是向下流淌的,志向虽然各不相同,同样可以结成暂时的同盟。远方的敌国,虽然和我们有着对立的政治主张,也要同它们取得暂时的联合,达到各个击破的战略目的。

在我国战国时期,秦昭襄王在位时,相国诸侯为了扩展自己的势力,没有对当时的列国形势做出客观的分析,便向秦王献计:我国应该攻打齐国,把他们的纲寿地方夺为己有。秦王不知底细,便准备依计行事。

当时著名的政治家范睢得知此事后,马上去游说秦王。他说:“现在秦国把自己封闭了十五年,没有大的作为,其中有穣候不得力的原因,也有大王计策失误的地方。”秦昭襄王不解其意,便问:“请问先生,我们失误在什么地方?”范睢便答道:“穣侯献计,越过韩国和魏国去进攻齐国,这种作法是错误的。齐国强大,且路途遥远,且不说攻打纲寿需要花费时间和巨大的人力,即便进攻得手,派兵把守这样一个遥远的地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在,大王应该同距离远的国家修好,安抚他们,而去进攻距离近的国家。这样,占领哪怕是一寸土地,就立即变为秦国的土地;获得一尺領土,便是秦国的领土。综观天下形势,韩国和魏国地处中原的中心地带,是天下的枢纽,而依据秦国如此广阔的领土,如此强大的军事力量,去征服弱小的韩国和魏国,就像用有名的猎犬去抓瘸腿的兔子一样容易。因此,大王必须亲自征服韩、魏这块中心枢纽地区,以威胁楚国和赵国。楚国和赵国失去屏障,必然都来依附秦国。楚、赵都依附了秦国,那么遥远的齐国和燕国还能和秦国对抗吗?”

秦昭襄王听了范睢这番精辟的见解,心中十分高兴,当下就下达了停止进攻齐国的命令。公元前266年,秦昭襄王封范睢为相国,并按照范睢的谋略,逐渐征服了临近的国家,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秦国采用“远交近攻”的计策,先灭韩国,再灭赵国,往后依次是魏、楚、燕、齐等国均被消灭,秦国最终统一了中国,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王朝。

范睢的良策,使秦国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避免了走弯路;同样,短线买卖,这种“远交近攻”的交易方式,也可以使投资者获得巨大收益。在股市中,一般把这种短线交易,形象化地称为“抢帽子”。

所谓“抢帽子”,是指当天先低价买进股票,然后再高价卖出相同种类、相同数量的股量,或当天先卖出股票,然后再以低价买进相同种类、相同数量的股票,以求赚取差价利益。在香港和台湾证券交易所大量存在这种情形,以致这一术语至今仍被大众所沿用。

“抢帽子”可以说是一种技术,投资人要对当天影响行情起落的因素进行判断,同时也需要观察行情的走势。如果是看涨,就先买进后再卖出,如果是看跌,就先卖出后买进。如果判断不准确,“断头”与“吊空”也是常有的事。抢多头帽子,买进股票,而股票当天未上涨,反而下跌,只好低价赔钱卖出,称为“断头”;抢空头帽子,卖出股票,而当天未下跌,反而上涨,只好髙价赔钱买回,称为“吊空”。此外还会出现“多杀多”与“轧空”的情况。多杀多即普遍认为当天股价将上涨,于是抢多头帽子的人特多,然而股价并没有大幅度上涨,无法髙价卖出,等到交易快到结束时竞相卖出,因而造成收盘时股价大幅下跌的情形;轧空即普遍认为当天股价将下跌,于是都抢空头帽子,然而股价并没有大幅下跌,无法低价买进,临收盘时,只好竞相补进,致使股价大幅度升高的情形。或者有力多头暗中操纵市场,使空头于交割时无法获得其应交数量,只得在价格上满足多头要求的条件下,忍痛进行了结。此时空头受轧,急欲脱身,而多头则任意抬价,获取暴利。这些都是短线经营者要注意的。

一旦你的判断正确,短线经营者即可大大获利。这在历史上不乏先例。在二三十年代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有些人抢着买进来某类股票,然后又在当天将股票卖掉,就在这样一进一出之闻,他们就可以赚进银元3—5元一个几口之家数日的开销。

现在,我们的身边也在发生着类似的事情。1991年11月下旬,深圳股市金田股的起落在10元左右。一些投资者经过正确的研究判断,买进了几百股乃至上千股,然后当天将股票卖出,转瞬间就赚进了几千元人民币,一个普通劳动者一年的工资收入。

不过,投资者在获取利益时,不应忘记“远交近攻”这条计策的目的。在军事上,“远交”不是永久地和好,而是避免树敌过多所采用的外交诱骗,这是为了孤立近邻。一旦“近攻”成功,“远交”也就变成了新的攻击对象了。同样,对于投资者来说,短线交易只是一种循序渐进,积累经验和增强实力的手段,目的是待条件成熟,向当初“远交”的对象长线交易发起挑战。如果你贪图眼前利益,一味迷恋于短线交易而忽略了更长远的目标,那倒真是鼠目寸光了。

正文 第二十四章 “假道伐虢”与股份公司的财务制度

近年来,股份制企业在我国悄然兴起。虽然时间很短,却迅猛异常。各地出现的股份公司多如牛毛,越来越多的新股投入市场,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股民入市搏杀。“想发财、买股票”已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现实,是你和我都值得尝试的一种选择。

股份公司之所以格外兴旺,是由于它具有招揽股民,从而挖掘社会各方面资金的潜力。有关这一点,我们将在“树上开花”一节中进行详细的介绍。股市投资,不仅对于股民们,对于发行股票的公司之间来讲,也意味着激烈的竞争。竞争什么?主要是竞争股民,换言之,即希望有更多的人购买自己公司发行的股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股份公司对处于各家股份公司之间的股民,不惜采用任何手段(当然必须是合法的),把自己的势力渗透进去,以吸引股民,使之购买本公司的股票。这种激烈的竞争,在《三十六计》中,被称作“假道伐虢”。

“假道伐虢”是《三十六计》第四套混战计中的第六计。“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困,有言不信。”意思是,对付处在敌对势力夹缝中的小国,应该找各种借口顺势把兵力渗透进去。在控制住对方以后,再发动突然袭击。这条计策的发明者,是我国春秋时期的晋献公。

当时,虢国、虞国是两个近邻的小国。晋献公早有吞并它们的野心。不过,他也考虑到,“如果我攻打虢国,必须要经过虞国。如果虞国出兵阻拦,甚至联虢抗晋,我国虽然很强,但同时对付两个国家,也难有取胜的把握,应想一个万全之策。”

晋献公手下的大臣荀息,看透了自己主公的心事,就为他献上一条计策:“虞君是个十分贪财的人,您可以把我国出产的良马和名贵的宝玉送给虞君,向他借路伐虢国。”晋献公一听,有点心疼:“这良马和宝玉是我国的国宝,怎么可以随便送人呢?”荀息说:“送给虞国的宝物,不过是从晋国的内库中取出来,暂时存放在外库里而已。只须如此这般,这两样宝贝早晚还是我们的。”晋献公这才放心。

不久,晋献公派荀息带着宝马和宝玉去见虞君:“虢国屡次进攻我国的边邑,我国想借道于贵国,去质问虢国为什么要入侵晋国边境。”虞君一见厚礼,马上眉开眼笑,满口答应,还表示要派兵作为先头部队去攻打虢国。虞国的大夫宫之竒听说之后,连忙劝阻:“我国积虢国是唇齿相依的邻邦,虞国灭亡了,不是唇亡齿寒吗?”然而虞君主意已定,听不进宫之奇的话,宫之奇不忍心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带领家属逃往别国避难去了。

晋献公一见虞君上当,就派大将里克和荀息率军途经虞国伐虢,轻而易举地灭掉了虢国。晋军得胜回来,驻扎在虞国。里克借口要整顿人马,请求在虞国暂住一个时期。虞君对此毫不戒备。他认为自己虽然失去了虢国这个盟友,却有了晋国这个强大的后盾,从此可以髙枕无忧了。谁知,晋军休息几日之后,马上就对虞国发动了突然袭击,很快就灭掉了虞国。虞君这才想起当初宫之奇的劝告,可惜后悔晚矣。虞国灭亡之后,名马和宝玉又回到了晋献公的手里,宝玉没有变化,只不过马的牙齿又长了一些。

处在困难的境地,不能轻信别人的话。虞君不懂这个道理,认敌为友,遭致国破家亡。这是不奇怪的。晋献公一举而灭亡苘国,其谋略思想足以启示后人,特别是足以启示当今众多的股份公司经营者。晋献公“假道伐虢”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处于困境的小国,事先把自己的势力渗透进去。股份公司发行股票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购买,事先要采取各种方式吸引投资者。这两者之间相似之处不是很多吗?

股市竞争的激烈程度并不亚于战场厂为了吸引更多的股民,一个股份公司必须做到经营良好,运行顺利。对于公司经纪人来说,要使自己的公司兴旺发达,必须建立起一整套健康的财务制度,这也是股民銜量公司状况良好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

有人说,公司的财务制度,犹如人身上的血液循环系统,循环功能的畅通和健康,是公司兴旺发达的基础之一。一家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制度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来说,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制度主要包含了5个方面,即会计表册、股息及红利分配、费用推销、公积金、财务检查等。一个公司的首脑,必须对这几个方面特别加以留意。

年终阶段,董事会要向股东例会上交的表册主要有:营业报告书、资产负债表、财产目录、损益册和盈余分配或亏损弥补的方案等会计表册。这些表册在没有提交股东例会之前,对外界进行保密,以防有人利用这些表册进行一些非法活动。每家股份公司的每年股东的例会都有一次重要的议题,就是审查和批准董事会的股东们提供的各项表册,股东们将对各项表册逐一审核,以举手表决和代表股份比例通过各项表册,并通过决议。在通过各项表册及决议时,公司债权人可以要求索取或抄写表册及决议内容中任何一部分,董事会和股东会不可拒绝公司债权人的这项要求。

一年到头,各单位应该有所表示,这是情理之中的事。在股份公司中,首先考虑的是给股东们发放股息或红利。分配股息或红利,各公司一般都在公司章程中有明确规定,各种分配方案必须严格按照这些规定。除有特殊情况外,大都以各股东持有股份的比例为准,公司职工所获得红利也有适当的比例规定。

任何一家公司的开办与经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钱的支付与使用是一家公司运用自如的前提,没有这种前提,公司就有可能半途而废。不过,有了钱没有好的财务管理,只能是事倍功半,以致公司破产。所以,费用摊销也是公司财务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公司财务制度中的费用摊销一般由公司创立费用的摊销、发行新股和公司债差额的摊销三个方面组成。这些费用有两个明显特点:①费用摊销全部列入资产负债表的资产一方。②这些开支一般在公司开业后的3到25年内的每一次决策中平均摊销。

有支出就有积累,在股份有限公司里,公司割除交纳的税收以外,剩余的就必须先充满10%的法定公积金。当然,特别盈余公积金还需要股东代表大会来决定。公积金相当于我国许多企业的利润留成,这笔资金主要包括:超过票面金额发行股票所得的益额、每一营业年自资产估价的增殖扣除估价减值的益额、处理资产的溢价收入、受领赠与的现金价等等。这笔资产,是固定资产部分应以估价依法入公司财产,是有价证券,应兑现入账,否则,股东代表大会有权过问,并对此提出自己的看法。公积金是股东的共同财产,就像企业的利润留成一样,不得以个人及其它名义任意使用。作为股份有限公司,使用这笔公积金必须有一定运用范围。一般来说,主要用于弥补公司亏损,或转化为所增成本,如发行新股等。

公司的财务是公司的血液系统,金钱则是血液循环系统中的血液,血液的流向受到血液循环系统的制约,所以不得不对血液循环系统进行每年一次的检查。在我国,每到年底,国务院都要求各级党政机关进行财务税收大检查,在股份有限公司内部也是如此。那么,什么人能够担任这项使命呢?许多股份有限公司为了保证检查的公开性,聘请法院和审计人员来检查,以防出现各种差错。

被选派到公司检查财务及财产情况的人,是受公司的主人——股东们的委托来行使权利的。许多公司的经营者都视这种检查为“过门坎”。

财务制度是衡量公司好坏的象征之一。有了一个严格而灵活的财务制度,公司才有生命力,才能赢得广大股民的信赖,公司“假道伐虢”,吸引股民的目的才能成功。否则,公司的命运可想而知。

由于财务制度恶劣而导致经营不善的公司首先遇到的就是公司重整。公司重整是指公司因财务发生困难,有暂时停止或有可能停业的苗头而向法院提出进行重整要求的法律手续。据美国一家专门从事证券交易的研究机构分析,美国每年要求重整的公司,大多数是由于流动资金周转速度太慢引起企业财务状况恶化,企业生产和经营出现困难而要求公司重整的。这样的公司,如果自己不提出重整的申请,为了保证股市的正常运营,有关方面也可以强迫公司接受整理并停止该公司的股票交易。不久前,在我国深圳,就曾发生过类似事件。

自1991年3月以来,深圳市工商局陆续接到关于原野公司原始股本投入不实,利润数字有出入,擅自变更重大股权和资金不合理流动等问题的审计报告和投诉。根据调查,有关方面终于发现该公司财务制度存在重大问题。

首先,原野公司的所谓大股东香港润涛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政府批准,非法取得原野公司某发起人的股东地位。该公司不仅不交分文股本,反而通过虛假增值,评估升值等手段,串通深圳某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不真实的验资,窃取原野公司巨额增值的固定资产,仅四个月的时问,就占据了控股地位。在此情况下,作为合股中方的第一大股东深圳市服装工业公司,不但为他人垫付不合法的股本,而且不经政府批准,擅自放弃股权。

其次,香港润涛公司利用非法窃取的控股地位,操纵原野公司,无视我国外汇管理规定,假借支付境外购货款、工程款和海外投资等名义,将原野公司的资金汇出境外,用截留境外销售货款等方式进行逃汇,将折合一亿多元人民币的原野公司外汇资金转至香港润涛公司及其海外关联公司。不仅如此,原野公司在大量资金让其他企业和个人长期非法占用的同时,还有折合三亿多元人民币的银行货款逾期不还。

再次,原野公司在香港润涛公司的控制下,未按法定程序,不正常地频繁更换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及其有关部门的负责人,致使母公司和有关子公司的财务部门均由香港润涛公司主要负责人的亲属把持。

最后,原野公司下属三个合资经营企业,其外方股东均占有控股地位,但这些外方公司均未按规定实际投入或投入不足。

最近,深圳有关方面已做出决定,原野公司的股票暂停交易,原野公司的问题将作深入的调查处理。

原野公司股票被暂停交易,足以引起各方面的思考。对于股票投资者来讲,一定要关心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以有效地行使股东的权利和维护自己的利益。对股份公司的经营者来讲,在你死我活的商战中占有一席之地,本公司财务制度至关重要。如果重蹈原野公司的覆辙,不仅“假道伐虢”以求发展成为空话,连公司的生存也成问题了。

正文 第二十五章 “偷梁换柱”与股票识伪

有人说,股票市场就像一个巨大的舞台,主角不可少。但这个主角可能是一个正直的投资者,更可能是一个骗子。的确如此,自股票问世以来,这张小小的纸片,就成为财富的同义语,吸引着无数投资者在股市中载浮载沉。其中,依靠正当手段发财致富者不乏其人,但居心不良,玩弄阴谋者也层出不穷。这些人心目中毫无道德标准可言,为达到目的,除了使用我们已为大家介绍过的,诸如内幕交易、操纵股价、营私舞弊等卑劣手段之外,更有丧心病狂者,居然制造假股票,鱼目混珠,从中骗取钱财。1992年3月,重庆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戴笠股票”诈骗案,就曾轰动一时,使善良的人们为之瞠目结舌。

该诈骗案的主犯是四川省江津县农民简昌文和杨绍其。一个47岁,小学文化,一个33岁,文盲。当部分农民在改革开放中率先富裕起来之后,这两人也挖空心思,朝思暮想发大财。1983年底,简、杨二人在江津县一家旅馆相识后,因臭味相投,一拍即合,经过密谈,决定以假股票为诱饵进行诈骧活动。

几天之后,二人在重庆市一家旅馆再次会面。这时,简昌文已将假股票精制而成。尽管简、杨二人都近乎于文盲,但此时,垫着半边英文半边中文的“股票”上那“3亿美元,美国花旗银行”等字样,嘴角上不禁露出了狡诈满意的笑容。经过一番苦思冥想之后,二人将“股票”定名为原国民党军统特务头子戴笠的“戴笠股票”,骗局就这样草草出笼了。

为迷惑人心,简昌文又自称是戴笠之子,对“股票”有着合法继承权。同时还伪造了对办股票有功人员进行奖励的“中华人民共和国(88)12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解冻资产专办公室收到股票的收据、图章。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图章、中共国务院专办室图章及“奖励登记表”等。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杨绍其找来自己的老友郝某,谎称简昌文是戴笠的儿子,有一张戴笠存在美国花旗银行的3亿美元股票,希望郝某能集资,并带路去北京,把股票交给财政部兑现,并答应事成之后赠给郝某“股票”的30%。郝某激动不已,决心大干一场。

在简昌文、杨绍其的竭力宣传鼓动之下,参与诈骗的郝某等人,不分昼夜,四处活动,大肆鼓吹:戴笠的儿子确有3亿美元股票,为其集资办理解冻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12号文件”,给予特等、或一、二、三等及经济名额5种奖金。分别发给100至200万元物质奖,同时给予全家庭居大城市、出国旅游、子女安排就业等待遇。经过紧锣密鼓的准备,诱饵终于抛出,鱼儿撞上钩来已是指日可待的事了。

从“戴笠股票”问世,拜金主义者无不顶礼膜拜,除简昌文、杨绍其及为其效力的人大肆宣传鼓动外,社会上的义务宣传员也不乏其人。友串友,亲串亲,个个争先集资,期望获奖后早日达到小康水平。工人拿出了仅有的积蓄,农民卖掉粮食、猪羊,干部、职员则各显神通。在简、杨二人的诈骗据点里,门庭若市,热闹非凡,有的人为了得到一个“奖励名额”,相互攀比出资多少,甚至还有花钱办招待,走后门的。真可谓不尽财源滚滚来,自1989年5月至1990年8月的一年多时间里,简昌文、杨绍其亲自或通过为其效力的郝某、罗某等人,先后在四川省的广安县,重庆市的市中区、綦江县、江津县、永川市及北京市等地,大肆进行诈骗犯罪,被其诈骗者达170余人,骗得人民币15万余元及美金1000余元。上当受骗的工人、农民、干部哪里想到,自己节衣缩食积攒起来的血汗钱,竟被简昌文、杨绍其等人用于游山玩水,吃喝玩乐,肆意挥霍。

根据群众的检举揭发,公安人员逮捕了简、杨二人,他们因犯诈骗罪,分别被处以有期徒刑15年和10年。在法庭调查中,审判长特意宣读了公安机关在国家财政部查证的真实情况,“我部从未收到戴笠3亿美元股票及收取凭证和清单,收据纯系伪造,财政部从未发过资产解冻后有关待遇方面的文件。”受骗者万万没有想到,为此辛勤效劳和用大量金钱换来的,却只是一张16开大小的废纸。他们成为简、杨二人“偷梁换柱”卑劣伎俩的牺牲品。

“偷梁换柱”是《三十六计》第五套并战计中的第一计,“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而后乘之。曳其轮也。”古时两军作战,列阵分为东、西、南、北的方位排布。阵的前后部位称为梁,阵的中央部位称为柱,梁柱方位上一般要布置精兵。和盟军共同对敌时,多次变更盟军的阵容,暗中转换它的主力,使它失败,就可以乘机控制或吞并它。如果说,暗算盟军过于阴险的话,那么,该计的另一种解释则是偷换敌军梁柱为我军梁柱,如同拖住车轮,就可以控制车辆的运行,抽去梁柱,房屋自会倒塌一样,凡与强敌作战,应先施各种调动、分散敌军的力量,使之化强为弱,才能取得胜利。

战国初斯,晋国由智、赵、韩、魏四家大夫共同掌权。其中智氏势力最大。其首脑人物智伯瑶骄横跋扈,要求其余三家分别割让土地给自己,却遭到了赵襄子的坚决反对。这下惹怒了智伯瑶,公元前451年,他联合韩、魏两家人马共同攻打赵氏。

智伯瑶三家围攻赵氏的老巢晋阳城,两年未获胜利,手下有人献计:“晋阳城地势低洼,我们可以掘晋水淹城,赵氏必不能持久。”智伯瑶马上令士兵掘晋水,眼看着晋阳被淹,他得意地说:“今日方知水也可亡国,晋水可淹晋阳,韩、魏之地也有绛、汾二水可以决灌。”韩、魏二公听后,不禁暗自寒心,逐产生了反智的念头。

这时,在晋阳城中,谋士张盂谈也向赵襄子献计:“韩、魏两家遥被迫从#,如能说动两家反智,就能偷换韩、魏为我军梁柱,智氏必垮。”赵襄子即派张盂谈潜入韩、魏营中,劝说二公:“智伯贪婪成性,灭赵以后,必来攻打韩、魏,我们三家应结盟共同消灭智氏。”二公当即同意,马上派人乘夜摸上水堤,另掘水口,使晋水反灌智氏军营,赵、韩、魏、三家趁势杀来,智氏全军覆没,智伯瑶被杀,智氏封地由三家瓜分,这就足“偷梁换柱”,三家分晋的历史典故。

“偷梁换柱”在军事上虽不失为高明之计,但在生活中,却是欺上蒙下,盗弄政权的同义语。为正人君子所不齿。广义地说,凡使用卑劣手段,把原来的东西换了,拿假货去欺骗人的就叫做“偷梁换柱”,用假股票去骗人钱财,就是名符其实的“偷梁换柱”。

在美国股票史上,也曾经出现过一位以“偷梁换柱”而名闻于世的人物,此人叫丹尼尔,德鲁,早年在乡间当过牛贩子。为了使他的骨瘦如柴的牛卖个好价钱,他用盐为牛充饥,并不让牛喝水。当他把牛赶到肉市出卖之前,才给它们水喝,口舌冒烟的牛,可以把50磅的水喝下去,顷刻就变得膘肥体壮。德鲁靠“灌盐术”大发横财。

后来,德鲁进军华尔街,成为美国运输业中的一位风云人物,在与对手的交手中,他屡屡得手,特别是,他用“掺了水的股票”,把百万富翁范德比尔特搞得几乎破产。

为了对付德鲁,范德比尔特计划控制伊利铁路公司,把德鲁赶出董事会。为此,范德比尔特宣称他愿花几百万美元买进他所能得到的每一份伊利公司的股票,直到足以控制该公司为止。德鲁可不是一盏省油的灯,他决心智取范德比尔特。

打金融战,当然要用钱来做武器。一般人都这么认为,范德比尔特的武器也是美元。可德鲁的武器却是印刷机。他租了一所偏僻的印刷车间,短时间内,就印出了700万美元的崭新股票。范德比尔特毫不犹豫,马上买下了它们。他哪里知道,这些股票实际上是堆积如山的废纸。

伊利股票的泛滥引起了股市的大跌价,证券交易所慌作一团,德鲁却从中捞取了几百万美元。范德比尔特发现自己购买的股票掺有大量“水分”,不禁暴跳如雷,他买通法官签发了许多命令,要抓德鲁。这位“掺水股票”发明者被迫躲了起来。几个月后,德鲁的儿一个心腹与范德比尔特进行了秘密交易,把“掺水股票”骗来的钱如数交还给他,作为条件,范德比尔特答应不再过问伊利公司。德鲁被撇在一边,只好灰溜溜地离开了伊利公司。

德鲁的下场又一次雄辩地说明了法律是无情的,那些靠“偷梁换柱”而得逞一时的不法之徒,如简昌文、杨绍其之流,终究逃脱不了可耻的下场。对于广大股民来讲,在相信法律的公正的同时,也应对股票及其记载事项有全面而清楚的了解,提髙自己分辨真伪的能力,以免上当。

股票是一种所有权证书,它代表持有人对发行股票的公司的所有权股份。因此,股票票面上的内容必须表明股份公司的基本情况和发行股票的荘本情况,以便投资者对它有明确的了解。股票上的记载事项没有统一的规定,有的股票上的记载事项较为简单,只包含一些对所有权的简要说明,有的则比较复杂。一般说来,股票上的记载事实应包括以下内容:

股票的正面,应印有:公司的名称;公司的住所;公司依何处法律并在何处注册登记及注册成立的日期;打金融管理机关的名称,批准发行的文号和日期;股票的种类,普通股或优先股;公司的股份总额、本次发行的股份数额及每股金额;股东的名称及股票的发行编号;股票的发行日期,负责登记股票转让的银行或信托公司名称,公司董事长,财务长及转户机构负责人的签名和公司的公章,等等。

股票的背面,应印有发行股票公司的若干说明,某些缩略语的解释和含义。还有一些栏目供转让股票时签名用。当该股票的持有者决定将股权转让时,须在这一栏目内签上自己的姓名和住址,受让人也须签上自己的姓名和住址。股票作为股东长期保存的有价凭证,为防止损坏、欺诈和伪造,其股票票面不宜太小,应选用较好的纸张印刷,并应有水印或防假暗记。

我们希望,股份公司在发行股票时,应严格按上述规定进行制作,股民们也应对股票的记载事项做到心中有数,这样,那些“偷梁换柱者”便没有可乘之机,广大股民和股份公司的利益也就能得以保障。

正文 第二十六章 “指桑骂槐”与股市和政治的关系

在“釜底抽薪”一节中,我们曾为读者们分析过,影响股价的因素最经常、最直接的是经济因素,此外有政治因索,国际形势的变化也会引起股市的暴涨暴跌。在西方经济首领的决策中,总是把股票看作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指示器。一些经济学家也认为,股票与政治、战争有着直接的联系,有关股票市场行情与经济危机、政府内阁的桃色新闻和一触即发的战争紧密相联的理论也随之应运而生。

股票是随政治经济的变化而变化的。传统上,股票是由债券特别是政府公债演变而来,并随着西方经济的逐步扩大而形成的一种有价证券形式。目前,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首脑机关都对股价密切关注,同样,股票与政治经济的联系十分明显,同时,股价对战争因素也很敏感,比如海湾战争斯间,在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向伊拉克发动进攻的消息传来前三个小时,全世界股票市场上的股价都剧烈下跌,而后当人们认为战争会迅速结束时,又开始大幅度回升。为此,人们称股票市场为经济情况和政治动向的雨表。

1987年10月,美国股市发生大崩溃。风潮过后,一些政治学家纷纷出台,把这次暴跌的责任归咎于美国总统选举中的党派斗争。因为,1988年是美国总统大选举年,当时就任总统里根是共和党人,民主党要战胜共和党,夺取失去已久的总统宝座,首先要打倒里根,需要从人人关心的经济方面着手。股票成为民主党人下手的突破口。

在美国,民主党的经济支柱大都是华尔街的后合老板。从美国历史上看,民主党的财源主要靠东部和南部财团资助,共和党的财源大都在西部和北部。东部财团为了推荐对自己有利的政党,造成1987年股市的大暴跌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据有关资料表明,美国自1913年至1977年,凡是民主党总统上台,任期第一年的股票市场行情都上涨,而共和党总统上台任期第一年的股票市场行情都下跌,只有个别年份例外。不管这个统计是否有根据,它至少告诉人们一个规律,政治对股票的影响是十分重大的,忽视了这一点,将会使自己经济受损。

尽管没有任何证据说民主党造成1987年的股价暴跌,但有一点应该清楚,当人们投机心理的注意力转移到股票上来,必须把一些政治因素揉合进去。这时,如果不考虑政治因素对股市的影响,其后果不堪设想。

社会需要通过股票这一方式来筹集资金,发展经济,不过,有了股票就有投机。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投机不是一件坏事。怕就怕那些不了解政治和具体情况的人去盲目投机,从而导致自己的失败。因此,投资人在进入股市之前,必须收集一些国内外政治、经济情况及动向的资料,进入股市之后,也应随时注意世界上的风云变幻。中国有句俗话:“干什么吆喝什么。”这句话却并不适用于股票业。因为股票业包罗万象,几乎是整个社会的缩影。单有某一方面的专长,很难胜任。因此,股民们尽管无意从政,但也应对世界政治形势做到心中有数,并逐步培养自己的洞察力和预见力,以便有效地支配自己的股市投资。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乎山水之间。”在《三十六计》中,这一招被称作“指桑骂槐”。

“指桑骂槐”是《三十六计》第五套并战计中的第二计“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意思是:强大的慑服弱小的,要用警戒的手段诱导、威吓他。刚强之道,运用得适当,可以得到拥护和敬服。调遣、驾驭下爲,若只用利益去拉拢他,反而会使他生疑,以严责他人之过,暗中警告,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春秋时期,齐桓公用管仲为相,国富民强,手下兵强马壮。他见时机成熟,便向八个国家发出会盟的邀请,意欲一举成为中原的霸主。

不料会盟时间已到,八国之中只来了四国,以鲁国为育的卫、曹等国都不来参加。齐桓公见自己的威严受到损害,便要联合各国共同讨伐鲁国。前来会盟的宋君见齐桓公如此骄横,心有不满,竟率手下人扬长而去。桓公得到消息,更加生气,马上命令调集军队,准备先讨伐宋国。

这时,管仲劝住了齐桓公。他说:“宋远鲁近,而且鲁国不来会盟,所以应该首先讨伐鲁国。为了讨伐鲁国,我们又可以先攻打逐国。逐是个依附于鲁的小国,很容易攻打。我们进攻逐国,鲁国必然十分害怕。等鲁国服从了我国,宋国力单,也必然会依附于我。”齐桓公于是发兵攻打逐国,没费吹灰之力便取得了胜利。鲁君得到逐国灭亡的消息,才知齐军果然厉害,连忙让手下准备了车马,亲口去向齐桓公谢罪。鲁君一动,卫、曹二国国君也纷纷前来向齐桓公告罪。桓公一见大事将成,便宽恕了这八国不敬之罪,同时大造声势,扬言要率四国联军共同攻宋。宋君一见自己势单力孤,急忙向齐国请求和解。结果公元前678年,齐、宋、鲁、陈、卫等国会盟,齐桓公终于如愿以偿,做了中原的霸主。管仲之计,攻打一个小小的逐国,可以制服鲁、宋两强国,这便是典型的“指桑骂槐”。

可见,在此计中,“骂槐”才是根本目的,“指桑”不过是一种手段而已。同样,股坛风云变幻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政坛风云变幻,为此,广大股民都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尽快尽多地掌握世界政坛的一些新动向,用意是帮助自己做出正确的投资判断,这也是“指桑骂槐”。

那么,股民们所应注意的政治因素都有哪些呢?政治因素通常主要指国家时事政治的风云变幻以及各国政府制定的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的大政方针。政治因素对股票市场行情的影响往往具有偶然性和突发性。

对股票市场行情最常见的政治影响因素是各国政府关于金融方面的政策,例如税收、利率、货币、汇率等方面。例如:1990年英国政府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在欧洲一体化方面发生了严重分歧。当时的首相撒切尔夫人指责欧共体在农业补贴、税率、进口等方面严重损害了英国的利益,并拒绝在欧洲统一货币条约上签字。一时间,欧洲股票市场迅速下跌,反应速度之快真是前所未有。后来,保守党选举新的领袖梅杰出任英国首相,才平息了英国与欧共体之间的不愉快,欧洲股市才基本恢复正常。英国与欧共体之间从摩擦到重归于好对股市的影响,充分说明了国家经济政策对股市的作用之大。

另外,政权交替、领导人更替、政府换届、总统选举等事件是影响股市行情突发性的因索。当初,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任上突发心脏病,以及肯尼迪总统遇剌身亡等事件都曾引起纽约股市的突然暴跌。前美国总统里根,遇到一个疯狂男青年的刺杀,虽然大难不死,却引起了国际股市的波折。《纽约时报》当时就开辟了专栏,派前线记者常驻医院,尽快掌握第一手资料,以最快的速度在报上登出,并附加有世界各股市的行情变化,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股市与政治的联系何等密切。在台湾股市,因阿拉伯某国国王遇刺,投资者们担心阿拉伯各国领导人就此改变石油政策,便纷纷抛售股票,导致股票价格暴跌。

种种事实都表明,政治对股票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并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有志于从事国际股票经营的人,如果缺乏对政治局势的全面看法,换言之,即不能事先做到“指桑骂槐”,那么吃亏是必然的。

股民们在判断某一股市是否健康、正常发展时,首先应该看该股市有没有一个良好的经济稳定环境。

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届政府的施政目的无非都是努力发展经济,保持经济稳定和繁荣,1992年以来,拉美各国证券市场普遍活跃,出现了西方报界所说的“证券市场空前繁荣”的景象。据有关方面统计,1992年前6个月,拉美各证券交易所的行情指数上升达75%,居世界首位,远远超过纽约、东京及伦敦证券交易所。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证券交易所每天的成交额达6000万美元,巴西证券交易所每天成交额达6200万美元,委内瑞拉证券日交易额从1989年的50万美元增长到目前的600万美元。

据行家分析,除赢利这一根本因素外,令拉美证券爲有吸引力有如下原因:

首先,拉美政局稳定,经济开始好转,投资环境有明显改善。拉美经济委员会、泛美开发银行等国际机构都预计,90年代拉美经济将有可观的发展。

其次,经济开放已成为当前拉美国家的经济主导方针,各国纷纷减少关税,建立小地区自由贸易区,以推动经济发展。外向型的发展模式正在取代持续几十年的内向型发展模式。这种转变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机会。

此外,拉美国家由于沉重的外债负担,都感到发展资金匮乏,相继采取鼓励外国投资和本国逃资回归的措施,允许外国资本收买当地企业部分和全部般份。

从拉美股市活跃的例子中,我们可看出政府的经济政策对股市所起的作用。不过,和美、日、德等国股市比较起来,拉美股市还得自认晚生后辈。通常认为,美、日、德三国占据了世界经济中心。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三个国家对世界股市的影响各有不同,从美国来看,尽管80年来经济发展有所下降,但仍可称得上世界经济的火车头。美国经济无论从规模和实力来看,在世界经济、贸易和国际金融等方面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美国经济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国际股市价格的变化。日本和德国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但由于近几十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金融实力大大增强。日本经济和金融的对外主要战场是美国、亚洲和中东,德国经济和金融的对外主要战场是西欧、美国、东欧和中东。由于区域交往的特点,日本和德国对自己的经济区的影响相对来讲就要大一些。

从上述分析来看,经营国际股票的人如泉对世界经济缺乏一系列的了解,那么要想在股市中把握良好的战机是绝不可能的。这就需要投资者做好准备工作——“指桑骂槐”。

正文 第二十七章 “假痴不癲”与投资自信的培养

有人说,股票市场是男人的世界,这话不无道理。的确,在世界股坛上,维大多数成功者都是男性。以美国为例:统治华尔街的巨富杰普·摩根;善于欺骗的杰伊·古尔德;道貌岸然实则手段毒辣多变的卡内基;华尔街第一批巨头的后代威廉·享利,范德比尔特……这些人,无一不是须眉男儿。不过,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美国,却曾出现过一位股坛女强人——海蒂·格琳,她以女性的身份、男性的头脑和手段让一些华尔街的男性巨富,也不得不让她三分。

当时的美国,妇女与男子的地位极不平等,她们身上压着许多清规戒律,才能得不到发挥和显露。男性占据优势的舆论界总是对女权运动报以冷嘲热讽。在这种形势下,海蒂·格琳坚持自己投机的权利,她只身来往于纽约股票交易所周围的各种经纪人办公室,利用刚刚继承的一大笔钱进行投机活动。为此,充满大男子主义的报界为她起了个难听的绰号:“华尔街女巫”。

这位“女巫”,浪迹华尔街几十年,通过投机,把继承的600万美元的财产,变成了1亿美元的巨资,她虽然生不逢时,但还是凭着顽强的毅力在强人如林的华尔街站稳了脚跟。她不靠任何人的帮助,仅仅凭着自己的精明能干跻身于最成功的亿万富翁投机商的行列。

然而,这样一位女富翁,她的行为却十分怪诞,使人从外表上很难把她同一个成功的投机者结合起来。此人衣着朴索,生活节俭,虽财大气粗,却经常像平民一样,以粗面饼干充饥;此人性情古怪,手提包经常是鼓囊襄的,人们总以为她要做的是百万美元的金融交易,实际上,手提包里装的却是各种各样零零碎碎的小纸片。据说,她的嘴里常常念着生意经,而且我行我素,把尖刻的戏弄评论当作耳边风,像男人一样自信地出入华尔街,直到1916年她去世……

海蒂·格琳的行为,用一句中国成语来形容,或许应叫做“大智若愚”,或许正是这种“有为而示之以无为”的怪僻举动,才掩盖了她的真实目的,才使她的出击显得格外出人意料,才使她的成功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这在《三十六计》中,被称作“假痴不癲。”

“假痴不癫”属《三十六计》第五套并战计中的第三计:“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边。”意思是:宁可装作无知,不采取什么行动,而不可以冒充聪明,轻举妄动。表面沉静,暗中筹划而不露声色,这样才能抓准时机,以退为进,后发制人。在军事斗争中,宁可有为示无为、聪明装糊涂,不可无为示有为,糊涂装聪明。

公元239年,魏明帝病危,由太子曹芳即位,朝权则由司马懿和曹爽共同执掌。那曹爽仗着自己是皇亲国戚,大肆沪充自己的势力,视司马氏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以独揽大权。司马懿老谋深算,深知树大招风之理,为明哲保身,他称病在家,国事都交给曹爽,还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也退职闲居,以避嫌疑,实际上却暗中派人注意朝廷动态,准备寻机东山再起。

公元248年冬天,魏主派李胜接任荆州刺史。曹爽见这是个刺探司马氏虚实的好机会,便对李胜说:“你到司马懿府上去辞行,趁机观察一下他的动静。”李胜便到司马懿府上请求拜见。

司马懿听说李胜来访,知道他是来试探虚实,便在床上頂被而卧,头发散乱,故意装出病入膏肓的样子。李胜进见吋,司马懿推说自己口渴,让恃女献上米汤,喝汤时故意显得力不从心,将米汤洒在衣襟上。李胜看了,暗自吃惊:“不想叱咤风云的司马懿竟病成这样。”便假意说了几句问候的话。司马懿却说:“听说你马上要到并汛去上任,那地方离胡人近,你要好好防范。我恐怕离死不远了,请你转告曹爽大将军,今后多多照顾我的家小。”李胜忙说:“我是去荆州,不是并州。”司马懿又故意打岔:“你才到并州?”李胜又纠正:“是到荆州。”司马懿叹道:“年老脑子不好使,耳朵也聋,听不清你在谈什么。”李胜又寒暄几句,便告退而出。

李胜回去告诉曹爽:“司马公病得只剩下一口气了,形神已经分离,怕不久于人世了。将军不必对他担忧了。”曹爽大喜:“司马懿即将病死,我再也没什么可怕的了。”于是,就放松了对司马氏的监视,司马懿趁机集合忠于自己的力量,于249年2月5日发动政变,曹爽及其党羽全部落网,2月9曰,司马懿以“阴谋反逆”的罪名,将曹爽等人全部押赴东市处死。从此,魏国大权便由司马氏执掌。

海蒂,格琳的行为,与司马懿极为相似,都是“有为而示之以无为”。世道沧桑,人心叵测,如此锋芒毕露,必然成为众矢之的,难免栽跟头。竞争激烈的股市更是如此。为了避免树敌过多,“假痴不癫”确是一种自我掩护的好办法,一旦成功,则可以收到出人意料的收益。司马懿的夺权,海蒂,格琳的发迹,不都说明了这一点吗?

不过,股市当中风险莫测,“假痴不癫”也有另外的使用形式,请看下边的例子:

1907年,美国华尔街又进入了一个大恐慌的年代,像以往任何时候一样,大恐慌都要出现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华尔街突然地、灾难地丧失了公众对它的信任。

就在这个危急关头,金融大亨摩根,而对他一手主宰的华尔街所面临的大危机,却显得像个超人,表面上看不出一点慌张的神态。他的女婿,对他参加了一个特别紧急会议之后的神情,做了十分精彩的描述:

“那天,任何一位看到摩根从股票交易所出来往他办公室走的人,都不会忘记当时的情景:他上衣没有扣,敞着胸,左手紧紧拿着一份文件,匆匆向纳索街走去。他头上紧紧地戴着一顶平頂的黑礼帽,嘴里叼着装有半截雪渐的烟斗,两眼直射前方。他走路时,挥动着手臂,什么人也不看。他在路上不是看人来人往,而是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他正在做的事情上……在往前走路时,同街上所有其他人不同之处是:他不东躲西闪,不走进走出,不踌躇不前,他只是大摇大摆地走着,好似他是唯一走下纳索街斜角、路过分金庠的人。他是权势和意志的化身。”

摩根当时的心理状态是什么样子的呢?毫无疑问,面对着有可能毁灭他的王国的灾难,他的心中肯定会产生紧张情绪。但最妙的是:他的心中也许正波澜起伏,他的表情却是平静如水。这种坚定的神情,既是对自己心理的一种稳定,又是对旁人的一种震慑。它似乎在表明:摩根并没有因灾难而手足无措,他仍有能力控制并制止这场灾难。摩根正是由于有了这种坚定的信心,才使得华尔街渡过了1907年的大灾难,才使他成为一位力挽狂澜的股票大亨,这也是“假痴不癫”。

1929年秋天,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发生大暴跌,一天跌幅达12.82%,被历史学家们称为“大崩溃”。在这段日子里,也曾发生过一段“假痴不癫”的有趣插曲。

10月24日下午一点半,正当人们因股价的暴跌而像无头苍蝇一样在市场上撞来撞去的时候,一位叫理查德·惠特尼的绅士出现在华尔街交易大厅。此人是纽约股票交易所的代理董事,摩拫公司的经纪人。只见惠特尼泰然自若,径直走到奕国钢铁公司的股票柜台前,以每股250美元的价格购买丁钢铁公司的一万股股票。这可不是普通的交易,谁都清楚,惠特尼是在代表华尔街最有权势的机构施加有组织的影响,竭力制止这场可怕的股票跌风。

然后,理查德,惠特尼又以同样坚定沉着的神情,在众—人的注意之下,走到其他几家柜台前,一一订购了股票。刹那间,信任就像电光一样,照亮了整个交易大厅。惠特尼的举动,使许多股票的价格开始回升。如:铌铁公司的股票本来已下降到193美元,收盘时上升到206美元;通用电气公司的股票虽下降了33点,但大部分损失在收盘时都已补上。理查德“惠特尼的勇敢姿态,和他所作的戏剧性的努力,在股市中长期传为美谈。

无论是海蒂·格琳、摩根,还是理查德,惠特尼,在施招“假痴不癫”之计时,心目中都有一根坚强的支柱在撑持着他们,那就是:高度的自信,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断。没有自信的镇静是外强中干,而内心胸有成竹,表面上却不动声色,这才是真正的“假痴不癫”。

自信,是每一个企业家成功的秘诀之一。尽管有时自信与自大很难区分,但这毕竟是不可缺少的。作为一名投资者,要获得像海蒂“格琳、摩根那样的成功,必须从涉入股市一开始就培养自己的自信心,不要被周围的环境、股市变:化所左右。要相信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决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唯別人马首是瞻。股价变动频繁,机会常常转眼转眼即逝,没有坚强的毅力,非凡的胆略,往往会失去良机。因此,投资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胆略,在自信的基础上,才能把短暂的利害看得淡薄一些,才能在关键时刻果断出手成交。要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必须记住以下诸点。

胆量大、心思细、决心大,是成功的三项条件;买进靠耐心,卖出靠决心,休息靠信心;故股票要自己研究、自己判断行情,不可因为未证实的流言而改变决心;

可买时买,应卖时卖,须止时止,安全第一,稳定第一,莽撞则失,贪心则贫,最徒劳无功的行为莫过于试图去猜测大户股东的心理;天天到股票市场的人,不会比市场外的投资人赚得多;不可以自己财力去估计行情,不应以赔赚多少而影响决心;

不预备做委托买卖股票的人,最好远离市场。天天到股票市场观望行情的人,容易受行情变化及市场谣言的影响造成错误的决定;

没有只漲不跌的行情,也没有只跌不涨的行情。本节介绍的“假痴不癞”,是应付股市异常情况的妙计。但必须具备充足的自信心。因此,广大股民应有意识地加强自己在这方面的培养,并且时刻记住居里夫人的名言——“拢们要有惲心,尤其要有自信力。”

正文 第二十八章 “上屋抽梯”与保本投资

世界上有许多事情人们很难把它们明确划分开来,如雄心与野心、自信与自大、虚心与虚伪等等,在股市中,也.有这样的事物,那就是投资与投机。

一般地说,投资指的是利用资金购买股票,目的在于获得股利及长期资本利益的活动,而把愿意承担一种不可避免的风险,为求得短斯的买进和卖出差价的活动看作投机。在股市上,任何投资都具有一定的投机性,而且,某一个人的.投机往往就是另一个人的投资。

投机与风险同在。进行投资时,存在着各种风险,因此,要掌握机会采取行动,仔细地衡量一个好的或者是坏的机会,这便是投机政策。所以,在股票市场中,风险总是存在的,投机也就不可避免和不可缺少。一个很简单的事实是,如梁没有愿意承担风险的投机者的存在,新股票就不能发行,股票交易也无从进行,可以说,没有投机便不可能有真正的金融市场,也就没有股市。

如果非要对投资和投机进行区分的话,那么这二者之闻的区别恐怕主要有5种:一是动机不同。投资者买卖股票的目的在于获取股利及长期性资本利益,而投机者只求短期资本利益,因此投机者更愿意股市在短期内有很大起伏。二是持有股票的气息那不同。投资者持有股票时间较长,投机者持有股票期限较短。三是决策所运用的情报多少不同。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要运用相当多的情报进行分析研究,而投机者所用的情报相对来讲比较少。四是分析方法上的不同。进行投资时要全面地进行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并以基本分析为主,而投机时是用技术分析方法。五是承受的风险不同。投资者不愿承受较大的风险,较重视投资的安全性,投机者为求得较大的利益,愿意承受较大的风险。

长期以来,普通的中国人一般都把投机看作是“种资本家所特有的不道德的投机倒把行为。”其实,投机在股市中是不可避免的正当交易行为,况且,正如世界上许多事情难以说清道明一样,一个人看上去是投资者,实际干了一些投机交易,一个人看似投机者,而他的行为又是投资者特有的。谁是谁非?没人能说清。股市不仅仅需要投资,也同样需要投机,因为它无形中促进了股市技术性的运用,具有稳定市场及活跃市场的功能。由于投机的持续进行,形成了股市繁荣的一股力量。所以,在西方国家,并不反对股市投机。他们所反对的,是股市中的另一种行为,那就是赌博。

股市中的赌博,是指仅靠机会或偶然性,冒无需冒的风险而进行买卖股票的活动。赌博与投机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投机者也冒风险,但这个风险是投机人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认为自己可以承受的,而赌博者则不分青红皂白,不考虑风险的大小和自己承受能力,一味蛮干。他们中有的人为丁发横财,不惜投入自己的全部资产,有的为了牟取暴利,竟不惜采用非法手段。要么飞黄腾达,要么一文莫名,不给自己留一丝退路。这在《三十六计》中,称“上屋抽梯”。

“上屋抽梯”是《三十六计》第五套并战计的第四计,“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援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意思是:在作战中,故意暴露破绽,给敌人方便条件,引诱它深入我方……,切断它的前应后援,就可以置衆于死地。“上屋抽梯”有对敌、对己两用,对敌是利诱、围歼,对己则是敌意使军队置于死地,有进无退,以此来激励将士与敌人决一死战。韩信的“背水之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公元前204年,汉王刘邦派大将韩信、张耳等人,率军五六万人,进攻赵国。赵王歇和主帅陈余集结30万兵在井陉(今河北省井陉县)迎击汉军。当时,汉军不仅人数少,而且有一半是招募来的,缺乏训练,更没有作战经验,再加上长途奔袭,人困马乏,因此赵军占有绝对优势。但韩信胸有成竹,他针对双方形势,做了与众不同的安排。

韩信从军中选出两千精骑,每人手持一面红旗埋伏在山谷间,命令他们:“明日两军交战,赵军见我败走,必然倾巢出动追击,你们火速杀入赵营,插上我军红旗。”然后,他又命张耳分兵一万,在绵延河东岸背水扎营。张耳大惊,忙说:“背水列阵乃兵家大忌,这样扎营,我军怎可以少胜多?”韩信则坚持自己的命令,张耳只好引兵而去。

第二天拂晓,韩信率军杀向赵营,两军厮杀在一起。过了一阵,韩信命手下撤退,赵军以为汉军支持不住,想一口气吃掉韩信,便空营而出,十几万人漫山遍野向汉营杀来。韩信引军退到河边与张耳会合,见赵军尾随而来,便对士兵们说:“前有河水,后有追兵,我们与其掉到河里淹死,不如与敌死拼,求得生路。”汉军听主帅一番话,无不以一当十,拼死战斗,赵军不能得胜。此刻,两千轻骑顺势攻入赵营,换上汉军的红旗。赵军一见大营被占,前后受攻,立刻军心涣散,无力再战。汉军趁机追杀,陈余被斩,赵王歇被擒,赵军一败涂地。

战后,将领们向韩信请教得胜原因,韩信说:“兵法云:‘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我把军队安置在后退无路的‘死地’,才能使他们人自为战,拼死冲杀,不如此,不可以战胜强敌。”将领们都十分叹服。

可里,此计是一种“激将法”,将士兵置于死地,他们反而会放下一切包袱,奋勇作战。不过,对己方运用此计,—定要策划周密,搞不好,就会像“失街亭”的马谡一样,弄巧成拙,聪明反被聪明误。

股市如战场,很多军事原则都可以用来指导股票投资。但“上屋抽梯”却是一个例外。因为,对于广大股民来说,投身于股市无一不是想获得丰厚的利益。当然,股市中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股市中也没有常胜将军,任何人都可能在股票市场上蒙受损失。但“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你从失败中得到启发,及时调整对策,更重要的是,只要你元气不伤,保有一定的资金,你就完全可以在未来的股市投资中东山再起。而完全不必像一些赌博者那样,不厫一切地投入股市。他们也许会因此而财运亨通,但更多的人却是从此在股市上销声匿迹。这对于股民来讲是非常划不来的。所以,股民们应该牢记。在股市中蒙受损失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保住实力,以图将来,万不可对自己施用“上屋抽梯”之法。

也许有的股民朋友要问我也知道在投资中不能孤注一掷,可是股市风险莫测,怎样才能保住自己的血本呢?为了回答这个何题,现给大家介绍一种“保本投资法”。

保本投资法是指避免血本耗尽的一种操作方法。投资人打算获得多少利润及愿意承受多少风险,都是事先预定好的。保本投资中的“本”,并不表示投资人用于购买股票的总金额,面是“不容许亏蚀净尽的数额”。因为用于购买股票的总金额,人人不同,即使购买同种类型、同种数量的股票,不同的投资人用的金额也不一样。通过银行融资买进的投资人所使用的金额,就只有一般人所用的金额的一半面已。以垫款买进的投资人所用的金额,更是远低于一般投资人所用的金额。所以“本”并不指买进股票的总金额。“不容许亏蚀净尽的数额”,是指投资者心目中主观认为在最坏的情况下,不愿被亏掉的那一部分,即所谓停止损失点的基本金额。

保本投资法的理论依据是:任何人的钞票都是有限度的,因此,它的关键不在于买进的决策,而在于卖出的决策。为了做出明智的卖出决策,保本投资者必须首先订出心目中的“本”,珣不容许亏损净尽的那一部分5其次,必须确定获利卖出点;最后,必须确定停止损失点。例如:如果一个股票投资人心目中的“本”定为投资总额的1/2,那么他的获利卖出点即为所持股票市价总值达到最初投资额的150%时,这个股票投资人可以卖出持股的1/3,先保其本。然后,再定所剩下持股的“本”,比如改定为20%,它表示剩下的持股再涨20%时,再卖掉其中的1/6,即将这一部分的“本”也保下来了。以此类推,再定出还剩的持股的“本”。上述获利卖出点的确定是针对行情上涨时所采取的保本投资策略。

至于行情下跌时,则要确定停止损失点。停止损失点是指当行情下跌到达股票投资人心目中的“本”时,即予卖出,以保住其最起码的“本”的那一点。比如,假定一个投资人定立的“本”的那一点是其最初投资额的80%,那么行情下跌20%时,就是股票投资人采取“停止损失”措施的时候了,这时就应该马上退出以免蒙受过分的亏換。这就是保本投资法的关键在于卖出决策的道理所在。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经济景气欠明朗时,股价趋势与实质因素显著脱节时,放及行情变化怪异难以捉摸时。使用这种操作方法的人,切忌贪得无厌。

随着股市投资在我国的日渐兴盛,社会上也出现了一部分赌博于股市的人。他们为了发横财,不择手段,甚至不惜采取非法伎俩。1991年11月,深圳市某区法院就查处了一起借用他人身份证认购上市新股的案子,被告人被处以罚款惩罚。靠赌博致富的美梦终究难成。综观当今国际股市,在众多成功者中,除极少数人外,都是具备健康投资心理的明智人物。香港的李嘉诚就是一个。

李嘉诚是港澳十大富豪之首。他经营的地产、金融、酒店、石油、电力等业务遍布五大洲。他在香港的五家上市公司共占恒生指数成分股市值两成,他在海外的投资亦难以确计。然而,他并没有因财大气粗而忘乎所以,轻举妄动,仍然处处小心谨慎。

1978年,李嘉诚开始向英资公司进军。他把目标对准了有“洋行王匯”之称的怡和集团身上,并把怡和主将之一的“九龙仓”作为主攻方向。他不声不响地买入股票,一年多来,他已收购2000万股,股价已由十几元涨到四十元。然而此时他发现,“九龙仓”仍具与他抗衡的极强实力,如果蛮于,只会鱼死网破。于是他当机立断,1979年9月,他以每股36元二次将2600万股转让给了船王包玉刚,转手赚了5000多万元,不久便成功地收购了另一家大公司“和纪黄埔”。东方不亮西方亮。试想,如果他不顾一切地与“九龙仓”拼下去,他能不能有今天的成功恐怕还是个问题。

李嘉诚的例子告诉我们,一个成功的投资者必须具备健康的投资心理,“上屋抽梯”是典型的赌徒行为,应加以摈弃。

正文 第二十九章 “树上开花”与股份制的功能

“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间就把这件事情完成了。”这是马克思在论及资本主义股份制时的一段名言,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对股份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全国各地特别是沿海开放地区,涌现了大批的股份制企业,新上市的股票也日益增多。上海、深圳等地股票投资和交易的热潮此起彼伏。这些现象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和浓厚的兴趣。人们都在问:什么是股份制?什么是股份公司?在我国实行股份制对经济建设会起到什么影响呢?本章,就来解答这些问题。

股份制度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是以股份公司为主体,以发行股票为基础,股票交易市场为依托的三位一体综合经济运行机制,也是由股份公司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进行生产和经营,股票投资人按投入资本的份额参与管理和分配的一种经营方式。

股份制度作为一个历史的经济范畴,其产生、发展和完善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早在古希腊、古罗马社会,就出现了股份制度的前兆,.到了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股份制度经过了发育、生长阶段与逐步成熟。之后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大生产的要求,现代意义的股份经济才明显的增长。特别是战后国际分工日益扩大和加深,交通运输工具和通讯设备也越来越现代化,从而使股份公司也跨越了国界,发展为遍布世界的跨国大公司。

现代意义上的股份制有许多重要的特症,其中以四个“分离”为最明显,即:

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资本价值形态与实物形态相“分离”;股权与产权相“分离”资本经营与企业经营相“分离”。股份公司就是通过发行股票的形式,把分散的货币资本集中起来经营的企业。具体地说,它是由一群股东充当发起人,他们筹集到一定规模的资金,便可向政府主管部门申请注册,经审核后即取得股票发行权;然后以公司的名义在金融市场上发行股票并公开招股;待筹足资本之后即可开张营业。股份公司是独立的企业法人组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公司有权与其他法人或自然人签订合同。依照法律规定,发起人必须认购一定数量的股份,因此发起人在公司成立之后必然成为股东。

从历史上看,股份公司是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早在原始资本积累时期,股份公司就已经在欧洲出现了。到了19世纪下半叶,已广泛流行于资本主义各国。进入20世纪以来,股份公司已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目前有90%以上的工商资本是在股份公司的控制之下。股份公司加速资本集中和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中起到了有力的杠杆作用。资本主义正是通过股份公司的形式,很快把分散在社会上的大大小小的货币资本集中成巨额的股票资本,不仅用于现代化大企业的运营,还以这种形式组织了数量众多的跨国公司。

当前世界各国的股份公司多如牛毛,如日中天。这种企之所以长盛不衰,是有它内在的原因。鹰击长空,靠的是坚强的翅膀,虎踞山林,靠的是锋利的爪牙,而股份公司由于具备一种特殊的能力挖掘社会各方面的资金潜力,才显得格外兴旺。这在《三十六计》中,称作“树上开花”。“树上开花”是《三十六计》第五套并战计中的第五计。“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意思是,借其他的局面布成有利的阵势,虽然兵力弱小,但是阵容显得强大。鸿雁高飞,穿云破雾,横空列阵,凭着羽毛丰满的双翼助长气势。这条计策,实际上就是借助其他力量来扩张自己的气势。在战争中,弱小的一方经常用这条计策来战胜强大的对手。

战国时期,燕国联合秦、韩、赵、魏等四国攻打齐国。齐军根本抵挡不住强大联军的进攻,半年之内,被连克七十余城,齐闵王被杀。最后,偌大的齐国只剩下即墨还掌握在齐军手中。

这两城的齐国守将田单足智多谋,他死守三年,居然未被攻破。田单胸怀大志,一直想收复齐国旧地。但他明白,联军强大,必须智取才能成功。于是,他筹集了民间黄金万两,派即墨城中的富豪送给联军统帅、燕国大将骑劫,假意说:“即墨被困三年,已支持不下去了,城里人正在商议马上投降。我特来请求将军,希望城破之后,不要触动我们的妻妾财产。”骑劫大喜,以为胜利就在眼前,逐渐放松了对诚中的围困。

田单一见机会来到,马上从城中搜集了一千多头牛,他命人在牛身上披上丝绸,画上五彩龙纹,把尖刀捆在牛角上,还把芦苇茎中灌满油脂,绑到牛尾上。一天夜里,田单命军士在城墙上打了几个大洞,下令点燃了牛尾上的芦苇,牛群负痛受惊,发疯似地从城洞中冲出,直扑敌营。燕军正在熟睡之中,惊醒之后以为是怪物闯进来,顿时乱成一团,被牛角尖刀刺死、被牛踩死,以及自相践踏而死者不计其数。田单随后又派出了五千壮士冲入敌阵,即墨城中老幼也在城上击鼓呐喊助威,乱军之中,骑劫被杀。燕军失去了主帅,更是兵败如山倒,齐军乘胜追击,连连获胜,被占的七十多座城池在半个月之内全部收复,齐国又成为了东方的大国。

这个例子中,田单由于兵力不足,用“火牛阵”来壮大自的力量,这是典型的“树上开花。”一棵大树,如果枝叶尽落,则会显得势单力弱,而如果花繁叶茂,则会显得生机勃勃。股份公司的组成是这样,也许它的资本不多,但由于它能有效而不断地挖掘社会各方面的资金潜力,它的实力就会不断增强,这同“树上开花”是一个道理。

股份公司虽然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普遍发展起来的,但作为一种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的形态,绝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现象。在社会主义短短70余年的历史中,社会主义各国也都曾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程度上,利用股份公司这种形式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各地先后出现了不少类型的股份企业,企业股份化已成为深化企业改革运动中一个引人注目的浪潮。深圳宝安公司就是这个浪潮中的先行者。

1982年,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来到深圳,提出特区农民集资办企业的思路。第二年,宝安投资(集团)公司成立,新中国第一张股票在特区的土地上诞生了。与天相比,当时的新生事物显得稚嫩和不正规:这种股票有利息,能分红,可以自由退票,却不准自由买卖。公司领导骑自行车四处兜售,到年底得了几百元股金,年终分红率18.4%。

股份制赋予企业自我约束、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强有力机制。到宝安股票公开上市前的1990年,这家靠百万股金起家的股份公司已成为拥有12家二级公司、8家三级公司、11家中外合资企业、40家来料加1:企业的企业集团;资产净值1.65亿元。公司也正式定名为宝安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991年6月,在发展、万科、金田、安达、原野股票上市之后,宝安股票也终于上市。上市不到半年,宝安突飞猛进,房地产进展神速,工业生产保持强劲势头,进出口贸易进一步扩大,1991年销售额达4亿元,工业总产值达1.19亿元,实现利润1.06亿元,利润比1990年净增5倍。

现在,宝安公司已拥有6.5亿元资产,净值4.3亿元,子公司、中外合资企业,内联企业达35家,来料加工企业45家,形成8个大型工业区和一个设有铁路专用线的仓储运输区。

宝安正在实施战略性转变:从“三来一补”为主转为兴办合资企业为主;从普通加工业向高科技工业转变;从国内经营向国内及海外双向投资转变;总投资1.1亿美元的6个中外合资项目已付诸实施。宝安公司已经正式走出深圳,在上海浦东、武汉、海南等地投资房地产开发等事业。

宝安公司成功的实践表明,股份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式在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推进社会化大生产中,具有独特作用。这一点,专家学者们在理论上已给予了充分的肯定。1992:年年中,在上海社联召开的“上海经济理论界学习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座谈会”上,复旦大学经济系一位知名教授指出,我们以往总认为资本发展三阶段是:自由(个人)资本、国家资本和垄断资本,最近发现马克思对资本形态的分析上有两个一直被我们忽视的提法:一是股份资本是资本的最适当形式;二是股份资本是资本的最后形式。这两个提法非常重要,因为它指出了通过股份制的形式,联合的个别资本转化成了社会资本。只有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理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纷纷兴起国有化的国家和地区,为什么在80年代后纷纷兴起私有化,并通过股份制的途径使资产社会化,并取得了相当的经济成就。

这位教授还说,所有制包括性质和形式两个方面,我国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性质当然不能变。然而,所有制的形式应当随生产和经济水平的发展而加以完善和变革。国有资产占有的形式上应当社会化,使资产社会化。舍此,是很难实现两权分离,完善企业经营机制和增强企活力的。而股份制,则是实现资产社会化的最适当形式。

随着观念的更新和理论的升华,我国股份制改革的步伐也在逐渐加快,这个刚刚爬出襁褓的婴儿尽管还不成熟,但却以惊人的速度成长着,大有“富国兴邦,舍我其谁”之势。据报载,我国一家最大的股份制公司将在1992年出现由上海氯碱总厂——亚洲最大的氯碱化工厂提出的组建总股本8亿元,向国内外发行2,4亿元8种股票和8000万元八种股票大型股份有限公司的方案,目前已为上海市有关部门组织的专业论证所肯定。他们的目标是:“本世纪内还掉一个氯碱总厂,上交一个氯碱总厂,力争再建一个氯碱总厂。”

我们期待着:以“树上开花”为原则的股份制给中国带来更大的繁荣。

正文 第三十章 “反客为主”与股市理论的灵活运用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国,山于封建社会的漫长,氐期以来,我们国家逐渐形成了一整套上下尊卑的等级制度。如:一国之间,有君臣之分;家庭之中,有父子、夫妻之序;朋友交往中,也有所谓主客之分。随着社会的进步,这些繁文缛节大都已被人们摈弃。而主客之间的关系则大致未变,“客随主变”,不可“喧宾夺主”也是我们沿用至今的准则。主与客,是人与人之间礼仪上的名分区别,不能混淆,一混就是主客不分,孔子所说的“必也正名乎”就是这个道理。不过,如果施用于斗争的场合,主与客并没有什么界限,总之,能支配人的就是主,受人支配的是客,能从被动中争取到主动的就是“反客为主”。

“反客为主”,是《三十六计》第五套并战计中第六计。“乘隙插足,扼其主机,渐之进也。”客者,奋几等之分,不能立足者为暂客,能立足者为久客,客久而不能主事者为贱客,能主事则可渐握机要,而为主矣。要反客为主,第一步须争客位;第二步须乘隙?第三步须插定;第四步须握机;第五步乃成为主。这在军事实践中是讲变被动为主动,争取先机之利。

春秋时期,秦国大将孟明视等人率重兵偷袭郑国,想乘郑国不备,一举灭掉它,所以一直秘密进军。

正巧,郑国有一位牛贩子名叫弦高,他买了几百头牛到周京去卖,走到阳津地方,遇上了一个朋友名叫蹇他,刚从秦国回来,两人闲谈之中,弦高询问秦国可有什么新闻,蹇他便说:“秦军已奉命去打郑国,十二月丙戌日出发,恐怕这几天会由此处经过。”弦髙大惊,心想郑国乃自己父母之邦,一旦灭于秦,岂不受辱于人。他想回国报信,但时间已不允许,情急之中,他心生一计,当下辞别了蹇他,一面派人赶回郑国报信,一面自己准备好劳军礼物,选带了二十只肥牛,单独去迎秦军。

当弦髙走到延津之时,恰好碰见秦军的前哨,他连忙拦住了去路,对秦国士兵说:“我是郑国的使臣,有事要见主帅。”秦兵把这事报告主帅,盂明视大吃一惊,心想,“郑国怎么知道我军的行踪?”他让人请弦高入见。弦高见了盂明视,便假传郑国国君之命,说:“我国知道将军要率军辱临敞境,特派下臣弦髙前来迎接劳军。”便把礼单呈上。盂明视故作镇静地问:“既然是来劳军,怎么没有你们国君的信函呢”?弦高对答如流:“将军在十二月两戌日出发,时间非常匆忙,来不及写信,只托我口头向将军致意。”盂明视见他居然说出了自己的发兵日期,更加吃惊。愣了一会儿,便对弦高说,“我们不是往郑国去的,此去是要攻打滑国,烦你回去多谢郑侯一声。”弦髙便告退。

盂明视心想,再向前攻郑,已没什么便宜可占,不如真的去打滑国,也不枉此行。于是便挥师攻滑,由于弦高的机智,郑国才避免了这场灭顶之灾。

可见,“反客为主”的目的在于争取主动,控制对方。在军事斗争中,可以采取变客为主,变主为客之术,钻空子突然攻击,而不必一定要循序渐进,拘泥于常理。以中国历史为例:皇帝是世袭的君王,当然是无可争辩的“主”,而历代的造反夺权者则是“客”,如果照主客不可混,实不能夺主的常理来看,恐怕现在还是夏朝的天下,中国的英雄也不会如此之多。然而,中国人毕竟聪明,他们不拘泥于常理,仍然代代有夺权之举,朝朝有造反之事。每每“反客为主”。因此,运用此计的关键,在于随机应变,而不必拘泥于教条。“反客为主”对于广大股民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股票市场千变万化,令人捉摸不定,因此,很多行家花费了大量的心血,研究其规律,来指导股票投资。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股票操作规律。如道氏理论、传统股价理论、传统信息学说以及技术分析理论等,影响很广。不过,也有许多人对此不以为然,认为在股市的实际操作中,按投资理论的原则进行投资总是难以灵验。因为影响证券投资的因索太多了,难以用一种或几种投资法加以概括,要是遇事不能变通思路,仅仅拘泥于书本理论,受传统思维的束缚,那无异于拿自己手中的钞票打水漂。

然而,股市经营中,确实存在着一些放之四海而1皆准的真理,如买股票忌贪,低价进、髙价出,投机与风险同在,选择多种股票,分散投资风险等等。问题的关键楚:谁能够按照这些投资原则去做每个投身股市的人都知道,投资是为了获利,可是怎样获利呢?这才是最难解决的问题。比如低价进,髙价出,这话说得容易,可是什么价位算低价位?什么价位义算高价位呢?什么价位应该买进,什么价位又应该卖出呢?恐怕谁也说不清楚。再如买股票忌贪,也是绝对正确的道理,可是如果有人问你,我遵循了这个原则只赚了一点点,而别人孤注一掷却成了富翁,这原则到底对不对呢?可见,光有原则却不会运用,等于没有原则。股价理论大多是用过去的股价来推测未来的股价,所以肯定会有差异。理论往往对长期投资者更有作用,它能对股价的大趋势做出预测,而短期投资的股价则是随机应变,这就得靠投资者掌握了各种股栗知识以后,再根据现实情况做出抉择。

浪迹股市时间较长而经过大风大浪的股票投资人,由于见的场面多,饱尝“风险”的苦头,因故多半变得小心翼翼;同时,这些资历比较深的投资人由于见惯了传统的老套,对于一些不合常规的行情走势通常觉得无所适从,所以,一旦非常的行情出现,这些投资人经常眼巴巴地望着行情一路向上飞涨,就是缺乏投身之中的勇气,最后,往往落得两手空空,懊悔莫及。

例如,股市老手有一种传统观念:股价行情涨了一段,必然出现“回档”的现象;“回档”之后,再看各种因素的配合程度,还能再涨一段。对于这种“回档的必然性”的看法,他们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那就是最强势的市场的回档为上升幅度的三分之一,否则必须“回”上升幅度的三分之二。根据这个原理,行情已涨了一段了,至少该回它三分之一。而往往这些人越是弄得两手空空等回档下来,股价却硬是昂扬坚挺。弄得这些投资老手毫无办法,手上没有股票,想追涨又有些不大心甘情愿,只好眼睁睁看着那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新手吃得脑满肠肥。

深圳某金融研究机构的翁某,手中持有500股发展股票,等待了很长时间。当发展股的市场价涨到每股55.75元时,他苒也坚持不住了。原因是,这时的平均市盈率已高达打96%,而他认为这是极危险的信号。因为同期世界各发展中国家股市的市盈率一般在10%左右,独领风騷的南朝鲜股市也不过34.1%,日本证券市场正是因为过商的市盈率而导致股灾的。翁某认为,股市的大跌风将紧随而至,于逛他赶紧将手中股票全部抛出。他虽然小赚了一笔钱,然而股价非但没有像他所预料的那样狂跌不止,反而倒一路飞涨,到12月10日,发展股的市价已经涨到每股7~95元。算起来翁某少盈利了一万多元。这对于小本经营的他来说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所以他非常后悔。

经营股票的老手都知道股市有一句格言:“股票市场从无过去。”这被证明是经营股票的至理名言。过去的事情往往会成为现在的羁绊,很多初涉股市的新手常爱留意过去股市所发生的情形,来作为投资时的参考。比如,过去某种股价曾涨或跌至某个程度,而以此作为根据认为某一价位应是最高或最低的价位。然而,事实上的情形并非如此,遇到了涨风或跌风时,很可能轻易超过过去的价位标准,或达不到过去的标准。

一个正常的股票市场,股价的变动画然受外来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总离不了市场本身的供求关系,而且一个正常的股市,总是很少受到行政方而的干预。因为股票的价格是表示发行公司本身的获利能力,在正常的情形下,上升或下降的机会是相等的,如果有一方面受到干预而无法伸缩时,就不能充分表现出股票的真实价值。而目前的股市也是过去所没有的,也可以说是吻合了股票市场从无过去这句格言的另一种说法。

毕业于某财经大学的上海股民顾某,对股票的理论功底颇深,他也在实践中试过几次,但令他后悔的是,每次把股票抛出以后,股价却总是继续扶摇直上。虽然小赚了一二千元,但一点快感也没有,反而有一种失去了成千上万元似的失落和沮丧。1992年2月,上海放开延中实业股票价格。股价急升,开始时他有些犹豫,但眼看着不少朋友一下子成了巨富,他的心里也开始焦灼升温了。根据他以往的经验,以及他深厚的理论功底,他觉得延中股价上升到五六百元没问题,于是,他不但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还充当亲戚朋友的经纪人,一共筹得二三十万元,以每股350元买入了延中股票700股。没想到,股市风云变幻,短短几周,顾损失了数万元。麻烦的是,朋友亲戚马上变脸,沉重的债务负担,加上沉重的感情负担,使他终日长吁短叹。又一个为理论和经验所累者。

“股票市场从无过去”这一句格言在大涨大跌期中,有些事确实是能和这条格言相符合。但是,如果投资人过于相信这句格言,又往往会导致失败。如果所有的股市行情都牢牢地记在您脑中,那么它只具有参考价值,而不能作为决定的依据,这一点,投资人应该特别加以注意。

股市的实际走势常会摆脱了业绩以及股息影响股价的领域,而成为金融、心理、人为操纵等因素影响的产物。在股价长期上升之际,股价指数所形成的趋势是一条呈升高趋势的长带,顺着这个趋势去投资的人无不大有收获,如果在这个时候念念不忘业绩、股息等因素,你必然会错过机会,这就是股民中的所谓“重值不重势”现象,也就是说投资人的选择与股价行情背道而驰。

由此看来,眞有太丰富的投资经验,懂得太多的股价趋势“模式”,如果不能灵活地适应情势,有时候也会成为投资获利的包袱。所以说,实际从事投资的操作,贵在灵活,而非一成不变地根据过去老套行事,这样才不至于坐失良机。切忌拘泥于陈迹,与趋势背道而驰。股票投资必须因时而异,顺势投资,敢于打破常规,即敢于“反客为主”。

正文 第三十一章 “美人计”与股息发放

在《三十六计》中,有一条计策,人们对它了如指掌,却又讳莫如深,那就是第六套败战计的第一计:“美人计”。对此计,书中有这样的解释:“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意思是说:对付兵力强大的敌人,要去制服它的将帅,设法腐蚀他的战斗意志。将帅的斗志衰退,兵卒的士气消沉,部队就失去了战斗力。利用敌人的弱点进行控制和分化瓦解工作,我军可以顺势保存实力。

有人说过:“上帝创造男人去创造世界,再创造女人去控制男人。”利用美女去对付敌人,是为美人计。

女人,虽然不善于横刀跃马,驰骋沙场,但能“巧笑倩兮”,工于媚取。哪怕是铁壁铜墙,要塞堡垒,三军无法攻破,主将也束手无策,只要美人出场,保管烟销灰灭,缴械投降。

女人之有此魔力,可说是上帝故意想征服男人的创造,特别对那些英雄人物。英雄和美人俨然一体,不管古今中外,占尽历史镜头。此无他,互相需要也,说好,是相得益彰,说坏,即是朋比为奸。因此,使用美人计,绝不会受时间空间限制,有用此计于战场上取上将之头者,有用此计于国会夺元首之魁者,有父凭女贵,兄凭妹贵,甚至有甘戴绿帽而夫凭妻贵者。此计既可以诱惑敌人,也可以作向上爬的阶梯。

关于“美人计”的例子,历史上不胜枚举,不过其中最有名的,还要算是中“献貂婵王允除董卓”的故事了。

东汉末年,汉献帝病故,少帝刘辩继位。因年幼,则由重臣董卓摄政。此人专横拔直,滥杀无辜,有篡位自立之野心。朝中大臣对他恨之入骨,欲诛之以正朝纲。可是董卓党羽众多,更有一义子吕布,此人武艺绝伦,为汉末第一名将,与董卓狼狈为奸,且终日不离左右,很难下手。

大司徒王允见董卓愈加强横霸道,不禁忧心如焚,决心为天下除此逆贼。他心知因吕布在,不可力取,便想以巧取胜。王允知道,董、吕二人均为好色之徒,便决定利用其弱点。他手下有一歌伎名曰貂婵,年方十六,色艺倶佳,索以亲女儿看待,便与貂婵密谋:“今贼臣董卓,把持朝政,将欲篡位,且有义子吕帘,骁勇异常,朝中大臣,均无计可施。我观此二人,皆好色之徒,想用美人计,以你为饵,好从中行事,务要使他们翻脸,如此挽救汉室江山便有希望,未知你意下如何?”貂婵为报答王允养育之恩,便慨然应允。几日后,王允请吕布喝酒,席上将貂婵引见给他。吕布见貂婵美貌,不禁垂涎欲滴。王允便顺水推舟,将貂婵送与吕布为妾。吕布大喜,约定择良辰告日,接貂婵过府。

又过几天,王允又请董卓至家中饮酒。其间命貂蝉为董卓把盏。董卓一见貂婵,也不禁怦然心动,王允便乘机将电铲送与董卓,董卓马上将貂婵随身带回府去。

吕布听说自己爱妾被义父夺去,不禁心头火起。一日,乘董卓不在,他偷偷来见游禅,貂蝉便向吕布哭诉董卓霸占之苦,吕布更是火上浇油,发誓夺回貂婵。这时,赶上董卓回府,见二人窃窃私语,不禁狂怒,持戟猛刺吕布。吕布大惊,落荒而逃。从此,父子二人结下怨仇,吕布暗自发誓:“不杀老贼,誓不为人。”过了数日,王允便借吕布之手杀死了董卓。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美人计”。

“美人计”要求对于直接用军事行动不能战胜的敌人,应“养其乱臣以迷之,进美女、淫声以惑之。”从古至今,美人计作为一种谋略不乏其例。在历史上,范蠡之用西施、杨国忠之用杨贵妃,均为绝色美女,均收到了非同一般的效果。不过,若将其用之于股票业,则未免可失之阴毒。特奉劝股票投资者,特别是那些股市“大腕”们,不可用此计来对付那些竞争对手们。

其实,对于美人计这条计策,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英雄”之所能被“美人”所吸引,是因为她的“美”;股民之所以能被股票所吸引,则是因为它的收益多然而,“美人”的背后,往往潜伏着祸端,而股票的背后,则往往伴随着风险。从这点来看,二者倒是有些相似。一个有心计的“英雄”,为免中“美人计”,最好守身克己,方能保得无事;而那些小本经营的持股者,为了免遭股市灭顶之灾,最好少介入股市的买卖活动。因为持股者除了进行股票买卖之外,还有另外一条途径可获得比一般投资更丰厚的收入,那是股息。

股息是按股票面额计算的相对稳定的收益,一般为面额的一个同定的百分比。股息有三大类:现金股息、股票股息和实物股息。现金股息指的是以现金支付的股息,它在股市行市看跌以后尤其受投资者的重视。股票股息是指公司以股票形式支付股息,即到期后,股东们领到的不是现金,而是公司的股票。在经济大发展,股票行情看涨时,这种股息形式深受大家的喜爱,因为股价的增值比现金收入往往更多,而且也减少了股票的投资成本,推迟了赋税支付。例如,一位股东购回了每股40元的股票50股,后来又领到公司发给的股票股息30股,这样,该股东实际单位投资成本不再是40元,而逛25元。由于税务机构只对现金征税,他又可以推迟交纳赋税。实物股息多指母公司将其子公司的股权作为股息分配给股东,这种股息比较少见。

值得注意的是股票股息和公司筹资的另一种方式析股有相似之处。析股又称股票分割,就是按一定比例将原有股栗进行分割,通常以2:1或3:1或其它组合表汞。“2:1”就是把原来的一股股票换成新股票两股;“3:1”则换成三股新股票。析股的情况多发生在公司经营非常成功,股票价格髙涨时期。从投资者方面说,股票股息与析股区别不大,因为它们并没有改变每位股东在公司总股份中所占的地位,同时面股的实际利润的比例也没改变。但在会计意义上是不同的,公司支付股票股息时,会计账目上表现为股本资金的增加和盈余资金比例的减少;而在公司析股时,会计账因上的股本资金不变,仅仅是股票总数增加,股票面价减少而已。另外,还要区分红利与股息的不同概念。一般说来,先有股息,后有红利。股息指的是企业的股东从企业取得的利润,红利则是股东从企业取得的超过股息部分的利润。一般只有普通股才有可能取得红利,因为普通股的股息是不确定的,它随企业利润的大小而变化,而优先股则按面定利息率领取股息。

按照惯例,公司分发股息时有4个不同的日期,开股息公布日期、除去股息日斯、股权登记日期和股息发放日期。有些国家的大公司往往在全国的各家报纸刊登或以其他形式公布,股息宣布日是指董事会研究决定的分配股息的日期。除息日期对众多股票投资者来说是最为关键的日期,无论是抢帽子的投机者或是想获取股息的投机者,都将会根据这个时刻的股市行情做出重大决策。

所谓除去股息日是指没有股息的口子。任何一位投资者只有在“除去股息日”之前购得股票,才有权领取它即将派发的股息。在除息日当天或以后购买的,均无此权。在美国证券交易业务中,除息日当天股票的报价应比前一天的低,这两天的报价差额就是应分派的股息数。如果除息日当天的股价与前一天的一样甚至更高,则表示股价上涨了。除息口前后的差价,正是那些做短期买卖的“抢帽子”者所追逐的财富。对于一般只想领取股息的投资者来说,也应在除息日之前购买股票,而且还要注意自己的姓名是否在股票发行公司的股东名册上登记入册,因为只有股票发行公司股东名册上载有姓名的人才有权领取股息。正因为这样,董事会要宣布一个股权登记日期,凡是在这一天或之前将其姓名登记入册的购买者都有领取股息的权利。

股息发放日期一到,股票持有人便可在公司设在各地的代理机构领取。如是记名股票,公司也可分别寄发。总之,直到这时您才算真正领到了股息,获得了投资应得的收益。股息,确是一项比较稳妥的收入。不过,俗语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股市风险虽大,但不是不可战胜。“美人计”虽然毒辣,可历史上不也发生过诸葛亮筹划若定,周公瑾施“美人计”不成,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事吗?

正文 第三十二章 “空城计”与保证金信用交易

对于一个股民来讲,了解在股票交易所内的股票交易程序,也是十分重要的。股市的交易方法很多,不同的投资人有不同的交易嗜好,各人手中的自有资金量以及对风险与收入的评价不同,因而采用的交易方式也不会完全相同。股票的各种交易方式之间并没有髙低、优劣之分,可以供投资人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作不同的选择。遗憾的是,目前我国股市由于起步较晚,因而交易方式比较单一。但是,随着股市在我国的不断成熟与完善,交易方式必定会更加多样化。为了迎接这一变革的到来,股民在进入股市之前先要了解一些股票交易方式。在本节中,将介绍一种西方股市颇为流行的交易方式——保证金信用交易。

目前,我国股市通行的是现金交易。说白了,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交易的双方中必须有一方持有现金,而需要现金的另一方则持有等价的股票,这两个条件缺一则交易不能进行。这也是最传统、最简单也最能为广大股民所接受的股票交易方式。

玩股票可以带来可观的收益,这种收益对各个阶层的人士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不过,由于受自有资金的限制,很多人根本无力涉足股市,也有些股民会因为时间和力量有限,眼睁睁地看着机会流逝,却无法赚得更多的钱,或在风险降临时尽可能地减少损失。这样,在西方股市中,一种新的、与以往交易方式不同的股票交易方式应运而生。这,就是保证金信用交易。

所谓保证金信用交易,又称垫头交易,是指投资者买卖股票时向经纪人交付一定数量的现款或股票,这就是保证金,不足部分由经纪人或银行贷款给他进行交易。

例如:为投资人要买300股甲种股票,市价每股40元,应付12000元现款,这是现金交易。如果用保证金信用交易方式来购买,他就只用付一定数量的现款,比如说6000元即可,其余6000元则由经纪人或银行垫付,这种情况就称为保证金买入。又例如:8投资人要卖300股甲种股票,市价每股40元,如果用保证金信用交易方式,他只需要交付一部分股票,比如150股甲种股票,所差的150股由经纪人垫付,这种情况称为保证金卖空。这种交易在成交之后,投资人都要归还经纪人垫付的现款和股票,且要付一定的利息。从事保证金信用交易的人主要是企图利用股价短时间的变动牟取暴利。当然,他们所冒的风险也是极大的。

为什么投资者要用保证金买入呢?在现金交易中,如果股民手中的现金数目少,那么他只能获得相应比较少的股票。而保证金信用交易则可以使股民利用较少的资本获取较多的股票,从中获取较多的收益。例如:八投资人有本金3万元,他欲购的股票价格为每股30元。如果用现金交易,他只能买进1000股。当价格上涨到一定程度,如涨到20%,即每股36元时,他卖掉全部股票,可得现金3.6万元,获利6000元(未计算经纪人佣金),是投资人本金的20乂,和股价上涨幅度相同。那么投资人换保证金方式买入,并假定保证金比率为50%,那么,他的3万元本金就可以买2000股,不足的3万元现款由经纪人垫付,当股价上涨到每股36元时,他卖掉股票,得到现金7.2万元,还清欠款3万元,扣除本金3万元,获利1,2万元,为投资者本金的40%,与全部用本金购买,获利多一倍。当然,在股价下跌时,投资者的损失也要加倍。

在保证金卖空交易中,投资者向经纪人借股票卖,然后再买回该股票还债。投资人在借股票时也需要向经纪人交付一定数额的保证金,其保证金比率通常也是50%左右,也要支付利息。在借股票期间,如果发行公司发放股息,投资人则应该付给股票原主应得的股息。

一些人用保证金卖空是为了投机,利用股票价格的波动来获利。用保证金卖空的人估计股票价格将下跌,便通过高价卖出,低价买进获得收益。例如:投资人有本金3万元,保证金比率为50%,当时甲种股票价格为每股30元,按规定投资人可借股票2000股,卖出后得现款6万元。当股价下跌20%,每股24元时,他决定买回2000股甲种股票还债,这时他只需付出4.8万元,获利1.2万元(未计算经纪人佣金、应付利息和股息),是基本金的40%。

保证金信用交易也可以为股票投资者用作保值手段。比如C投资人在1990年买了50股甲种股票,市价每股100元。到1“0年年底,股价上涨到每股150元,C投资人如果卖掉股票立即就可以获利2500元。但由于种种原因,他并不是立即卖掉股票,而想等到1991年年初再卖。但他又担心1991年初股票价格会下跌,使本来可以到手的盈利损失。为了保住这部分盈利,他可以利用保证金卖空50股同样的股票。到1991年初,如果股价下降,比如每股下跌20元,这时他手中的股票每股损失20元,但他用保证金卖空的股票每股又可以赚回20元,仍可保住2500元的盈利。若1991年初股价继续上涨,比如涨到每股170元,那么他用保证卖空的股票每股将损失20元,但他手中的股票每股又多赚了10元,仍可盈亏相抵,保持2500元的盈利不变。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专业股票商也常用卖空来满足买主要求,调节股票市场。

通过以上对保证金现用交易的介绍,股民们不难看出这种交易方式的一些显著特点,有意思的是:这些特点,在我国古老的军事计谋“空城计”中,可以找到它们的影子。

“空城计”是《三十六计》中第六套败战计的第二计:“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意思是:兵力空虚再故意显示出不加防守的样子,使敌人难以揣摩。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这种用兵之法显得更加奇妙。

在很多场合中,“空城计”是与“虚张声势”结合在一起的。在战争中,由于已方力量不足,故出此计来迷惑对方,松懈其斗志,削弱其战斗准备,以渗透或压倒形势,以实际行动,达到掠夺目的之手段。之所以要虚张声势,主要是因为本身的条件不足以制人,声威未足以吓人,不能不如此来壮大自己的声势。既然是以打倒对方为目的,其手段自然狠毒。一般这条计策的运用,少不了“吓、榨、拆”三个步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皇家海军曾成功地运用此计,消灭了纳粹德国的主力战舰——“海军上将斯佩伯爵号”。

“斯佩”号是德国海军重型水面舰艇的精华。该舰排水量11700吨,航速26节,武装6门280毫米火炮。虽号称巡洋舰,但任何普通巡洋舰在火炮、装甲、航速等方面都无法与之匹敌。

大战爆发后,在短短的三个月内,“斯佩”号就击沉了9艘英国船只,共5万吨。英国海军经反复搜索,终于在1939年12月13日,“斯佩”号被英国“0”舰队截于南美洲拉普拉塔河口。经过激战,英军在付出了惨重代价后(主力巡洋舰“埃克塞特”号被摧毁),终于将“斯佩”逼入了乌拉圭的蒙得维的亚港。

然而,形势对于英国“0”舰队来讲仍不乐观。由于主力受损,该舰队只剩下两艘轻巡洋舰。如果在24小时内,“斯佩”从港内返身杀出,那么没有任何一艘英舰能阻挡它。英国海军部紧急行动起来,命令英国舰队火速驶往拉普塔河口。虽然这些舰队编有多艘战列舰和航空母舰,足以对付“斯佩”,可它们最近者离目的地也有900海里。为了造成“斯佩”号被包围的错觉,英国人开始大造声势: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在无线电广播中宣布已经围住了“斯佩”,英国880电台也推波助澜,鼓吹拉普拉塔河口外的封锁线面若金汤。其实,这时英军在该地只有两艎轻巡洋舰,仅拥有152毫米炮,且都已在战斗中受伤,根本不是“斯佩”的对手英国人在自编自演一场“空城计”。

伦敦的宣传战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斯佩”舰长兰斯道夫从无线电中得到深刻印象:即使突破了舰队的封锁,也难以逃脱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英国强大舰队的包围圏,再加上“斯佩”的炮弹和燃料在战斗和远航后也大大消耗了,兰斯道夫陷于绝望。他被迫把700多名官兵转移到德国商船上,然后将“斯佩”号自沉于拉普拉塔河口外。英国海军从此少了一个强劲的敌人。

从这个战例中,我们可以总结出“空城计”的一些特点,与保证金信用交易有很多相似之处。其一,“空城计”是一方兵力不足而采取的应急措施;保证金交易则是一方资金不足而采用的应急措施。其二,如果成功,“空城计”可不费一枪一弹击退敌人5保证金交易则可用较少的资金获取较多的利益;其三,都有很大的风险。可见,二者何其相似。因此,把保证金信用交易称作股市中的“空城计”似也并不为过。

运用保证金信用交易的人,还要对保证金比率(保证金和顾客要买卖的股票总值之比)予以特别注意。股价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常常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投资人就要受损。下跌越多,损失越厉害。随着股价下跌,顾客交付的保证金不仅绝对数额减少,其相对数值(余下的保证金占投资人拥有股票当时总的市场价值的百分比)也减少。例如,投资人本金3万元,股价每股30元,保证金比率为50%,用保证金信用交易他可买进2060股股票,假定股价下跌20%,每股跌到24元,这时投资人股票总值为4.8万元,去掉经纪人的3万元,还剩1.8万元,占4.8万元的37.5%,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投资人的保证金绝对数额从原来的3万元减少到1.8万元,相对数值从原来的50%减到37.5%,如果股价继续下降,这两个数字也将随着减少。我们把投资人剩下的保证金占他所购买的股票当时市场总价值的百分比称为保证金的实际维持率,出如上面的37*55%。各交易所经纪人对保证金的实际维持率都有最低标准,低于最低标准,经纪人就要向投资人提出增加保证金的要求。如果投资人对股价在短期内回升抱有希望,他就会继续保存股票,以便扭亏为盈或减少损失,但这时他必须向经纪人增加保证金,香港股民俗称“补仓”,使保证金实际维持率不低于规定标准。如果股价继续下跌,他就要继续“补仓”。若投资人对股价在短斯内回升不抱希望,他可让经纪人卖掉他的股票,还清欠款,宁可遭受一些损失。若是顾客无力增交保证金,经纪人有权卖掉他的一部分股票,这两种情形香港股民谓之“斩仓”。

通过以上的介绍,读者对这种保证金信用交易想必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尽管我国股市目前交易方式还很单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与“空城计”异曲同工的交易方式一定会在我国股市推广开来。

正文 第三十三章 “反间计”与加倍摊平止蚀法

股市投资吸引着大量股民在股市中搏杀,但由于不同的人在经历、年龄、职迚、经济收入、所处环境、知识水平、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所以,不同类型的人对于购进股票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在风险面前有着不同的承受能力。比如,一个年收入在十万元以上的个体经营者,肯定要比一个挣月薪的职员有更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再比如,一个性格开朗、心胸开阔的人和一个遇到一点不顺心的小事就愁眉不展的人招比,前者肯定比后者能够承担更大的风险。了解自己对风险持什么态度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因为,不同的投资行为和不同的投资组合在风险程度上有很大差异,投资人按照自己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选择投资行为和投资组合,才能避免赔本给自己造成的无法承受的打击。如果你属于一个对于风险承受能力很低的人,却选择了高风险的投资行为和投资组合,那么,你在心理上和财务上都将无法承受可能赔本的打击。

对于一个腰缠万贯者来说,如果你现在手头有几十万元甚至更多的银行存款,与此同时每月还有正常稳定的经济收入以维持较高水平的家庭生活,那么,你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应该是很强的,至少损失几千元对你来讲是微不足道的。同样,即使投资股票赚上几千元,你也不会觉得过瘾。如果真是这样,你在确定购买股票数量时,最好采取追求最大收益的思维方式。这样做的结果,可以使你在自己能够承担的风险范围内得到尽可能大的满足。因此,你应该在众多选择中排选盈利最多的方案。也就是把盈利多少的可能性作为决策的主要依据。

对于一个实力平平者来讲,如果你目前手头只有一两千元存款,而且每月正常稳定的经济收入只能维持一般水平的家庭生活,那么,你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应该是很低的,几千元的投资损失会使你多年的积蓄付之东流。同样,如果在股票买卖中能赚到几千元钱,你将从中得到最大的满足,即使是只赚几百元钱,你也会十分高兴。在这种情况下,你在确定购买股票的数量时,还是采取追求最小风险的思维方式。这样,可以使你在不冒太大风险的前提下从事股票交易。因此,你应该以众多选择中挑选风险最小的方案,也就是将风险的大小作为决策的主要依据。

日常生活中,往往还有这样的人:几乎在办每一件事情之后,总抱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后悔感,就拿做股票买卖来说,这种人在股价上涨、赚到钱以后,会为当初在价格低时为什么不多买一些而后悔不已;同样,在股价下跌、赔了钱之后,我们也会听到他在为当初在价格较髙时为什么不抛出股票而唉声叹气。如果你属于这种人,无论手头有多少钱,你还是远离股票市场为好。如果你生性难攻,又经不住股票交易的诱惑。那么,在决定购买股票数量时,最好采用追求最小后悔程度的思维方式。所以,对于股票,你最好采用小批量购入的方案。只有这样做,才能保证将来你的后悔程度最小;如果股价下跌了,你会觉得幸亏当初没有过多买入;如果股价上升了,你也不至于过分后悔,因为小批量购进的股票也能使你多少赚一些钱。总之,谨小慎微者的思维方式应该是:如果盈利的期望值为正数,要在财力允许的前提下多买一些股票;而在盈利的期望值为负数时,应相应少买一些股票。当然,盈利的期望值在实际操作时很难掌握。不过,你只要按下述原则去做,即:在某种股票的价格处于上升期间时,可以多买一些;而在某种股票的价格处于下降时期时,千万不要多买,你就不至于为自己的行为后悔不已。

以上,我们为大家介绍的是不同类型的投资者购入股票所应确定的不同思维方式。同样,一旦风险降临,损失不可避免时,不同类型的投资者也有不同的对策。小投资者大都会抛出手中的全部股票,把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这叫单纯止蚀。我们在“李代桃僵”一节中已有所介绍。但对于一些实力雄厚者,则不满足于此。他们希望,能够控制风险,利用风险,在风险中弥补受到的损失,并且有所盈利。这对于小投资者来讲是不可思议的:风险来临,躲避尚且不及,不赔得太多就是好事,怎么还能利用风险呢?实际上,在股市中确有这种操作方法。这就好比在作战中,敌人派来了间谍,大多数将领都会把他杀掉或囚禁,而髙明的将领则会利用他,控制他,通过敌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在“三十六计”中,这一着被称为“反间计”。

“反间计”是《三十六计》中第六套败战计的第三计:“疑中之疑。比之自内,不自失也。”意为:在欺骗敌人的手段中又布置一层“迷雾”,顺势利用敌垒内的间谍辅助我做工作,就可以有效地保全自己,争取胜利。两军交战,敌必派间谍来窥探我方,我或者厚贿赂之,反为我用;或者佯为不觉,把假情况显示给他,再放他回去,那么敌人的间谍就为我利用了。运用反间计,要了解敌方将领对所知情报的反应和采取的行动。想办法使敌人向着有利于己的方向行动,利用敌人的错误达到取胜的目的。宋太祖赵匡胤即位之后,西平蜀,南平汉,声威大振,只有江南一带的南唐政权尚未臣服。南唐后主李煜亦感到势孤难敌,就派弟弟李从善去朝见宋君,表示愿去掉南唐国号,改印文为“江南国主”,使臣来往不受限制,但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宋太祖念念不忘要征服南唐。

李煜手下有位勇将叫林仁肇,极力主战,要和宋朝比试髙低。宋太祖也知道他勇敢过人,不敢轻敌,暂时不去进攻南唐,但私下里积极筹划,必欲除之而后快。

这时,李从善又来宋朝见,宋太祖時意把他留住,封他为泰守军节度使,李煜觉得,弟弟留在宋朝,可以探听消息,便允许从善久留宋朝。

为了除掉林仁肇,宋太祖特派一位善画的使臣过江访问林仁榮,回来之后,便绘了一幅他的画像,悬挂在宫中,李从善入宫朝见宋太祖,忽见有林仁肇画像挂于墙上,忙向内侍询问。内侍故作神秘,含糊应付,半晌才说:“足下既已在京供职,同朝之臣,不妨直言。皇上甚爱仁肇之才,特赐诏谕,令他前来,仁肇已经答允,先送此像为实。”又说,“闻皇上已把一公馆赐与林将军,将来,至少要封一个节度使呢。”

李从善听在耳中,记在心上,便遣使回报南唐。李煜得信,马上传召林仁肇,问他是否受过宋太祖的诏谕。林仁肇不知底细,连声否认。李煜却已先入为主,也不打探清楚,怀疑仁肇有意欺蒙。当下赐他酒宴,暗下毒药,回家不久,便七窍流血而死。大敌既除,宋太祖即下令进军江南,终把南唐灭掉了。

宋太祖施用“反间计”成功,在于他巧妙地利用了敌人,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对于股民来讲,风险即是一个最大时敌人。对于一些有较丰富股票买卖经验且资金实力雄厚的投资者来说,他们希望在风险中也能赚到钱,即利用风险得利。这便是股市中的“反间计”。下面,笔者就介绍两种有关的方法。

方法一:加倍止蚀。指在预期股价上涨、而实际股价却在下跌时,不仅将刚刚买入的股票抛出,而且将以前买入的股票也拋出,从丽达到总体上盈利的目的。例如:某位投资人在某种股票价格为20元时买入了100股,以后该股票价格逐渐上升到40元。这时候,这位投资者预料价格仍会上升,因此,又以40元一股的价格买进100股。但是,此后股价却反升为降。在这种情况下,他一时还看不准股价下降是大势,还是小势,或是临时调整,于是他开始盘算把手中的200股股票在什么时候卖出才能稍有盈利了。因为他手中股票的买入成本为6000元,平均成本为30元,所以,只要在30元的价位卖出手中的全部股票即可保本,只要在比30元高的价格卖出,即可有钱可赚。当他心目中有了这个底数以后,他就可以静观动静。如果该股市价格在30元以上可以改变趋势,他就应该而且确定是大势所趋时,他再抛出手中的全部股票。这就是典型的加倍也蚀法。釆用这种操作方法,必须对自己手中股票的平均成本心中有数,以便确定抛出的价位。

方法二:摊平止蚀法。该方法适用于经验非常丰富、资金实力极其雄厚的投资者。这些人往往不仅把眼点放在这一轮的胶价变动之上,而且同时还关心下一轮股价的变化。他们希望在股价下降时求得账面上的盈利,然后在股价上升时将账面盈利变成实实在在的盈利。

例如,一位投资人在某种股票价格为20元时实进100股,本来以为股价能够上漆,谁知股价却背道而驰,从20元降到15元。这时候投资人已经预感到股价会继续下跌,于是他迅速抛出手中的100股股票,收回资金1500元,实际亏损500元。接下去,他并不转移投资方向,而是继续盯住该种股票价格的变化,当股价降到他认为不可能再嵌的价位,比如,降到5元时,再用500元买进100般。现在,和以前相比,他手中持有该种股票的数量没有变化,都是160股,但却同时收回了1000元钱,即获得账面盈利1000元。因为这位投资人手中股票的平均成本为10元,所以,只要股价在今后能够涨到10元,抛出股票即可将1000元的账面盈利变成现实。这就是典型的摊平止蚀法。

在实际操作中,股价走势一旦形成,就将会持续一段时间,如跌势形成,人人都可对跌势做出估计,那么,在跌势中,股价的反弹会非常有限,在下跌趋势中加码买进,如若看不准,就会被潮流所卷进,越陷越深,亏损不但未补回,反而造成更大的损失。摊平的次数越多,各个价位距离越近,则损失的可能性越大。所以,这种方法仅适用于有丰富市场经验且具有雄厚资金实力的投资者。

上述的两种“反间计”可以说各有利弊,股票投资者应在实际操作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方法。但这两条对策,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只适用于投资大户。对于广大中小股民来讲,还是运用单纯法最妥当,因为“反间计”虽然有效,但风险也很大,中小投资者往往不能够明确断定股价的趋势,也没有能力承担太大的风险,故而不应使用这两种方法。

正文 第三十四章 “走为上”与投资忌与贪

1929年10月28日,星期一,这个日子对于大多数美国人%来讲是难以忘记的。这一天,美国股市大暴跌,波及整个西方世界,酿成西方经济史上空前的经济危机。这就是西方经济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一”,它给整个上一代西方人的心头留下了难以抹去的可怕的梦魇,五千万人失业,上千亿美元的财富损失,生产倒退回了19世纪,法西斯希特勒上台……。这一切都是怎么发生的呢?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历史吧。

从1922年到1929年,美国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持续发展着。这段时间,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作“繁荣的七年”。这“繁荣的七年”把可以捞到巨额财富的前景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它极大地激发了华尔街投机商的野心,将华尔街繁荣的交易变成了一种狂热的投机活动。一时间,几乎每一个美国人都在购买股票,把辛辛苦苦积攒起来的血汗钱塞到华尔街股票经纪人的手中。据说,当时美国在医院候诊的病人所讨论的都是股市行情,连达官贵人家的仆人,都把股票行情自动收录机放在厨房中,一边忙碌着,一边偷闲收听股市行情。华尔街毫无疑问成了万众瞩目的中心。举国上下,无论于他智勇双全,再加上将士用命,宋军连胜三十余仗。然而,当大军进至历城时,北魏派来精兵堵截,欲与檀道济决一死战。此时,宋军由于长途奔袭,都已疲惫不堪,正所谓“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更令人担忧的是,宋军军粮缺乏,难以和北魏军长期对抗。凡此种种,都已被明察秋毫的檀道济看在眼里,他当机立断,命令属下伺机退却。

北魏军队到达之后,见宋军按兵不动,便派了一名密探偷偷潜入宋军营地,以摸清宋军虚实。而足智多谋的檀道济早已料到敌人会有此一着。他决萣将计就计。当下,他唤来军粮官,命他如此这般,依计而行。军粮官心领神会,得令而走。

当天晚上,军粮官在帐中传令:“今夜点数军粮。”手下忙不迭地把军粮抬来,都堆在帐处。几名兵士一边装卸,—边大声报着粮数,旁边一名统计官登记上册。北魏的探子看到了那堆积如山的粮袋,足够宋军数月消耗,不禁暗吃一惊。他还怕中计,等宋军登记完毕,将粮袋抬走以后,他趁四下无人,捡起宋军洒在地上的米粒,确认是粮食无疑之后,便星夜赶回军营,向主帅报告:“宋军粮食充足,恐怕一时不会撤军,我们应该做好持久的准备。”魏军主帅便照此做了部署。

几天之后,北魏军队发现宋军毫无动静,便派一支部队来袭击宋营,谁知宋营早已四壁空空,宋军早已全部撤离,那些堆积如山的粮袋却还堆放在营中,打开一看,里面哪里是什么粮食,却是沙土。魏军才知上了大当。

可见,无论嗯一种战斗,不管是文是武,谁都没有“常英”把握,像檀道济那样的名将,尚有气短之时。在战斗过程中的小胜小败,若隐若明,瞬息方变,不变通无以达权,盖所争取的并非暂时得失,而是最后胜利,最后胜利属于坚持到最后五分钟的人。所以,“不走”并非英雄,“走”也并非懦夫。从这里看来,“走”这一计,并不是懦弱的行为,“走”得越多越危险的,往往成就的事业越大,这就是“多难兴邦”的意思,当“走”的经验越积累越多,应付逆境就越容易。问题在于能走得脱,不至于“逃跑不成身先死”。

“走”的好处既是这样,“不走”的坏处又怎样呢?有这样一句经验之谈:“应走不走,反受掣肘,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这是说在事态严重,该走而不走,应当机立断而不决的,必会招致更大的麻烦与危险。

在股市交易中,经常出现这样一种投资者,他们总是希望自己能够卖得比别人所卖的价格更好,或是买得比别人所买的价格更好。在实际操作中,他们本来也有自己的目标价格,即在什么价格时买入,或什么价格卖出。但当市场波动到达他们心目中的价格时,他们又开始犹豫了,开始怀疑自己的目标是否定得过低或过高。笔者的一位朋友在刚刚投身股市时就犯过类似的错误。他在进行投资之前,进行了非常详细、认真的分析,随后确定在30元的水平购入原野公司的股票,并在70元的价位抛出。但当他购入股票之后,发现原野公司的股票价格确实正在上涨,而且很快就要达到他的目标价位70元了。需要指出的是,他是在1990年深圳股市涨势惊人的时候从事股票交易的,当时,市场上的股票价格以小跑的速度上升,与之对应的是一个新的购买股票的浪潮的兴起。许多群众根本不知道上市的公司是干什么的,就敢于买他们的股票。在这种狂热的氛围中,我的这位朋友开始盘算:“如果我在70元时抛出而价格又继续上涨了岂不亏了?如果我在更髙的价格抛出岂不是能赚得更多?”于是,他改变了初衷,决心等到更好的价格再抛出。原野公司的股票价格涨到75元,他希望在80元时再抛出,当价格涨到80元时,他又希望在85元时再抛出。他就在这种无止境的贪心、企望中毫无行动。但原野公司的股票在8月份涨到84元,5个月内增值7.4倍之后,就裹足不前了。甚至开始下跌。待到他从自己的贪心、幻想中惊醒时,时机已经错过,从12月下旬开始,深圳股价开始下跌,而且像滚雪球那样越跌越快。笔者的朋友不禁捶胸顿足,懊悔失去了赚钱的大好时机。试想,如果他不是贪心不足而是遵循“走为上”的原则,他还会如此后悔吗?

作为投资者,进入股市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通过投资获得利润,因此在操作时总是希望自己能够做得更好些,赚得更多些。这种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但无休止的贪心不但可能使投资者失掉宝贵的投资机会,甚至有可能导致投资者损失巨大。因此,我们奉劝投资者不要在投资时瞻前顾后,优柔寡断,不要过于贪心,以免错过最准时机。如果您在投资中遇到了笔者的朋友所遇到的那种情况,本已获得很大利益而非要追求那虚幻中的最大利益时,您不妨对自己说一声:“三十六计,走为上。”



免责:该文章采集于网络,相关权利归相关人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更多文章: 1024社区 xp102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