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说天下·谋秦 - xp1024.com
《谋说天下·谋秦》


第一章 草创基业 1、护主巧邀功,秦始列诸侯

商朝末年,纣王荒淫无道,各地诸侯纷纷举兵造反。年轻有为的周武王姬发经牧野之战大败商纣王主力,进而攻陷国都朝歌建立周朝,天下进入一个大一统的时代。周朝经过近三百年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十几个国王,最后传到了周幽王手里。

这个周幽王是个地地道道的昏庸之辈,他当政时期整个周朝恰逢多事之秋。各地的诸侯王势力逐渐壮大,周边的游牧民族也都对中原大地虎视眈眈。但是这些周幽王都不放在心上,为了博得宠妃褒姒的开心,他竟然让人点燃了传递警讯的烽火。周边的诸侯王看到镐京城上的烽烟,纷纷带着勤王的军队急匆匆赶来救援,但是连敌人的影子都没看到,只有周幽王和褒姒看着慌乱不堪的他们大笑不已。周幽王见这招能够博得爱妃的欢心,就时不时地让四起的烽烟把各地的诸侯骗到京都来,但后来的人是越来越少。

后来,犬戎的军队真的攻打镐京。周幽王再次命人点燃烽火向各地的诸侯求援,这次却没有等来勤王的军队。待援无望的周幽王仓皇出逃,在骊山脚下终被犬戎兵所杀。这一切对于处在没落时期的周王朝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却有一个人在这场动乱中看到了自己发展壮大的机会。他就是后来的秦襄公,当时人称他为嬴开。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嬴开还只是一个“大夫”,没有自己的封号和封地,只能依附于别的诸侯。

早在烽火戏诸侯的时候,嬴开就预料到周幽王被杀这一幕,并预先为此做了不少准备。他清醒地认识到周幽王已经失去了民心,对自己不会有多大的帮助。他把自己的全部筹码都压在了被废掉的太子姬宜臼身上。经过一番思谋,嬴开觉得一旦镐京危急,赶往救援虽然有必要,但是自己的实力尚不足以与犬戎军队抗衡,为此不能贸然以卵击石。如果等到犬戎撤退后,再竭尽全力辅助姬宜臼即位,则能最大限度上争取自己在政治上的优势。

公元前771年,犬戎大举进攻镐京,镐京城头的烽烟再次冲天而起。看到镐京告急的烽烟,嬴开立即召集自己部下的所有人马,被紧急召集起来的将领,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立即奔赴镐京,秦襄公却一连几天都没有一点动静。第三天的时候大家终于按捺不住,在谋士叔由的带领下一起来见嬴开。

“现在镐京危急,朝不保夕。我们的人马既然已经集结完毕,就应该抓住时机出兵勤王。可是您将我们召集来之后却没有任何举动,不知道您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

“叔由,你不妨先说说看。”面对叔由的疑问,嬴开不作正面回答,又把问题抛了回去。

“莫非您还在担心消息是不是可靠,毕竟我们的大王曾经跟我们开过这样的玩笑。”

“这次我一点都不怀疑,在召集你们之前,我就已经完全弄清楚了。犬戎的军队确实是在攻打镐京,而且就像你说的那样,镐京朝不保夕。”嬴开微笑着否定了叔由的猜测。

“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按兵不动呢?”

“你先给我说说出兵的理由,就是为了我们的这个大王吗?”

“叔由愚见,我们的大王并非圣明之主。谁都能看到接下来将是一个群雄并起的局面,想必您也早就有所打算。但是以我们现在的实力和地位还不足以跟那些割据一方的诸侯相抗衡,如果现在出兵勤王而能有所封赏的话,那将是您称霸一方的资本。所以我们不仅应该出兵,而且还应该比别人更早一些!如果再做迟疑,就会把机会白白让给别人!”

“如果我们都不去救援,会怎么样?”嬴开始终不作正面的问答。

“镐京将会陷落,大王恐遭不测。”

“那么大周朝是不是会就此灭亡?”

“这,尚不致此。倘若大王真遭不测,还有两个儿子可以为王。”

“对,大王不是还有两个儿子吗?”

“叔由明白了。主公机谋深远,叔由自叹不如。”

嬴开的一路追问使得叔由恍然大悟,转身跟同来的将领们说,“各位不必再做猜测,主公已经做好了一切打算,我们只需听命行事就行了。”

接下来的几天,嬴开还是没什么动静。不过他的部下都已经安静了很多,他们知道他们的领军的思维一刻都没有停下来过。嬴开虽没有调兵遣将,却一直在密切关注着周边的时局变化,派往各地的探马不断带回他所需要的消息。也许是周幽王前几次的玩笑开得有些过头,让各地的诸侯们对冲天的烽烟变得不再敏感;也许是各地的诸侯王都有着跟嬴开一样的打算,总之镐京城上的烽烟接连烧了几天都没能招来勤王的军队。又过了几日,再也看不见烽烟从镐京上空升起。接到周幽王出逃的消息后,嬴开除了派出一批新的探马,再没有做更多的事情。几天后传来周幽王在骊山脚下遇害的消息,那个陪着周幽王一起出逃的褒姒也做了犬戎的俘虏。此外,据探马回报,攻陷镐京、杀害幽王以后,犬戎军队大有退兵的可能。

接到消息后,正准备就寝的嬴开立即披挂上马,带上自己的全部人马,星夜出发前往镐京。嬴开部下所有的将领都只听到一句话:“火速行军,一定要看到犬戎军队的影子。”

这些天一直在养精蓄锐的军士听到命令不顾一切向前狂奔,到最后还真追上了犬戎部队走在最后面的一部分。这时犬戎的士兵已经是疲惫不堪,再加上撤退时无心恋战,嬴开的追兵占了上风。但嬴开很清楚自己的实力还不足以跟犬戎对抗,小胜之后立即掉转马头朝镐京进发。

一切都在嬴开的意料之中,此时的镐京已经是一片废墟。不过除了满城的残垣断壁,更多的是从各地赶来的为数众多的勤王部队,最重要的是那个之前被废掉的姬宜臼也在他外公——申国国王的护送下来镐京料理后事。面对凯旋的嬴开,从各地赶来勤王的诸侯都带兵出城迎接并表示祝贺。尤其是公子姬宜臼更是对嬴开一再拜谢,表示要对他的忠心和功绩加以褒奖。嬴开看到时机成熟,就建议拥立姬宜臼为王。他的这一提议立刻得到了申侯的全力配合,而鲁、许两个诸侯也极力拥戴,最终,嬴开的这一提议得以通过。但是经过战乱之后的镐京已经是破败不堪,要新君在这里登基有些不太合适,申侯便提议将新都迁至洛邑,这就需要有人将继任的新君一路护送前往洛邑。护送新君正是嬴开最想做的事情,于是他便不失时机主动请缨,率得胜之师保护新君东迁。

接下来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新君姬宜臼在嬴开的全力保护下平安抵达新都洛邑,并在申、许、鲁等各地诸侯的拥戴下登基为王,他就是东周的第一个君王周平王。周平王即位以后对嬴开的功劳念念不忘,很想赏赐点什么给他,但是此时周朝的君王只是个傀儡,自己能够登基尚须仰仗外公申侯和其他诸侯王的势力,还何谈封赏。不封赏又觉得有愧,思虑再三,周平王最后将嬴开封为诸侯,封号为秦。由于实在拿不出多余的土地来作为嬴开的封地,他只能把岐山以西之地赐给嬴开。这些地方虽然名义上还是周朝的领土,但是已经被戎人所占领。嬴开想要真正占有自己的封地,就必须通过不断的争战将戎人从这片土地上赶走,接下来嬴开所做的事情就是不断地为占据自己的封地而努力。

嬴开,成为秦国列为诸侯的第一代君主。他在自身的实力还不是很强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过人的智谋和长远的眼光,使得自己的部落摆脱了长期以来一直依附于别人的命运,政治上取得相对独立的地位,为后来秦国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诸侯国,进而横扫六国奠定了基础。虽然他还没有真正拥有自己的封地,但是从此以后,秦正式成为了一个诸侯国,可以同别的诸侯国平起平坐了。

第一章 草创基业 2、先强后弱,秦穆公称霸西戎

秦国作为一个僻处西陲的附庸小国,春秋初年因为秦襄公嬴开帮助周平王东迁才被封为诸侯,并承周平王赐给岐山以西之地,后来定都于雍(今陕西凤翔南)。经过秦文公、秦宁公、秦武公、秦德公、秦宣公等几代人的努力,秦的疆土不断东扩,到穆公继位时,已占有大半个关中,虽如此,跟其他的诸侯国相比,秦仍然是国小民弱。在群雄并起的春秋时代,显得很不起眼儿。所以秦穆公继任后的首要任务依然是开疆拓土。秦穆公继位当年(前659年),就亲自带兵讨伐茅津(今山西芮城东)的戎人,开始了扩张疆土的事业。

秦国要想向东更进一步,首当其冲的便是其东邻晋国。但是秦穆公跟晋国的两次交锋都以失败告终,秦东进的路被晋国牢牢地扼住,只得转而向西发展。

当时,在秦的西边生活着许多戎狄的部落和小国,如陇山以西有昆戎、绵诸、翟,泾北有义渠、乌氏、朐衍之戎,洛川有大荔之戎,渭南有陆浑之戎。这些所谓的小国还是一些尚未开化的部落。他们生产落后,穿着树叶和兽皮,常常突袭秦的边地,抢夺粮食、牲畜,掳掠妇孺丁口,给秦人造成很大的苦难。

面对这样的对手,秦穆公采取了比较谨慎的策略,先强后弱,次第征服。当时,在西戎的这些部落里以绵诸(在今甘肃天水市东)、义渠(在今甘肃宁县北)和大荔(今陕西大荔东)的实力最强,最难对付的当数绵诸。绵诸在地域上离秦的故土最近,与秦疆土相接,对秦的威胁也最大,于是它便成了秦穆公要对付的第一个目标。

以秦国当时的实力,对付绵诸这样的敌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在秦穆公考虑对敌之策的时候,对手绵诸的使者由余偏偏不早不晚地来到了秦国的都城学习。秦穆公当然明白他的这个老邻居在想什么,这时候派一个使者来秦国学习,看来这个绵诸王也没闲着。明白这一层用意的秦穆公,不想接待对手派来的探子,但内史廖听说后却连夜赶去觐见秦穆公。

“听说大王不准备接待由余,不知道这件事是真是假?”

“你说的是那个绵诸王派来的探子吗?难道还让我以贵宾之礼相待不成?”

“如果大王不能以贵宾之礼相待,就请杀掉他,然后立即准备发兵攻打绵诸。”

“现在攻打绵诸你不觉得为时尚早么?”秦穆公的脸色变得有些阴沉。

“如果大王现在没把握对付绵诸,那就请以贵宾之礼迎接由余!”内史廖依然坚持自己的意见,全然没把秦穆公的脸色看在眼里。

“那你就给本王一个合理的解释,否则你便是私通敌国!”

面对秦穆公的盛怒和加在自己身上的罪名,内史廖丝毫不为所动,依然不紧不慢地陈述自己的理由:

“据臣所知,这次来的由余是绵诸王最得力的臣子,贤能而且耿直。这也是绵诸王派他来学习的原因。他来秦国的目的大王已经知晓,但是臣以为这正是隆重接待他的理由。我们以贵宾之礼相待,定会打消绵诸王对我们的疑虑。把由余留在大王身边,绵诸王身边就少了一个能臣,大王可以向他显示我秦国的富庶,还可以向他详细了解绵诸的情形。由余在秦国的时候,大王可以送美女奇玩给绵诸王,这样等由余归国以后,享受惯了的绵诸王就会疏远他。等到他不能为绵诸王所用之时,大王再以礼招之。如此,灭绵诸将不费吹灰之力。”

内史廖的一番话说得秦穆公转怒为喜,急忙走下台阶抓着他的手说:“多亏了先生的一席话,让我如梦方醒,明天就请先生跟我一起用贵宾的礼节来迎接由余。”

第二天,内史廖跟秦穆公一起,用招待贵宾的礼仪规格,为由余的到来举行了非常隆重的欢迎仪式,然后将他安置在豪华的住处,吃精美的酒食,出门有专门的车马。秦穆公还时不时地召由余进宫陪他一起饮酒,带他参观秦国的宫殿,就连囤积物资的国库也都对他开放,向他展示秦国壮丽的宫室和丰裕的积储,当然也会在不经意间向他了解西戎的地形、兵势。

这边秦穆公跟由余的关系处得不错,那边内史廖也没闲着。在留住由余的同时,秦穆公从国库里拿出了大量的珍宝,并抓紧时间训练了几名美貌出众的歌姬。在由余跟秦穆公周旋的时候,这些珍玩和美女被内史廖悄悄地送到了绵诸王的面前。动听美妙的秦国音乐舞蹈,使绵诸王大享眼耳之福。他终日饮酒享乐,不理政事,国内大批牛马死亡,也不加过问。这样过了一段时间,绵诸国内的政事就变得一塌糊涂,就连那个被派到秦国学习的由余,也被绵诸王抛到了九霄云外。

一天,秦穆公在一次宴饮的时候对由余说:

“先生来秦国也有一段时间了,想不想回去看看呢?”

“承大王盛情,这些日子由余真是受益匪浅,想回去看看。如果大王恩准,我这就准备动身。”

这些日子以来,由余在秦穆公的“热情”款待下几乎是与世隔绝,也不知道现在国内是什么情况,曾经几次向秦穆公辞行都因秦穆公热情挽留而不能成行。这次秦穆公这么说,由余正是求之不得,第二天就匆匆忙忙地赶回绵诸。

回到绵诸,眼前的萧条和混乱让由余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风尘仆仆地连家都没顾得上回,他就直接去见绵诸王。他想问一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结果却让他更加失望。听到由余回国的消息的时候,绵诸王正在喝着美酒,欣赏着秦国歌姬的美妙歌舞。醉眼蒙眬的他听到禀报,才想起来曾经派由余到秦国“学习”的事情,但是他现在并不想见由余,眼前的轻歌曼舞更能吸引他的注意力。

“让他先回去休息一下,他也离家很长时间了。先不急着见我,以后有的是时间。”

等在门外的由余听到内侍带出来的回话很是意外,以前要见绵诸王他从来没被拒绝过,就是在半夜有事相商,绵诸王也会起身接见。当他从内侍的口中得知绵诸王正在欣赏秦国的歌舞时,心中不由得多了几分怒气。

“请你再为我通报一次,就说我有要事相商,请大王务必接见。”

这次绵诸王有点儿不高兴了,回头对内侍说:

“算了,就让他进来吧。这个由余什么都好,就是太固执。”

内侍领着由余进来时,绵诸王的眼睛并没有从美女的身上移开:

“先生一路劳顿应该先回家歇息一下嘛,有什么要紧的事情非得见本王呢?”

“大王,在我回来的路上看到国内的秩序大不如从前,有些死掉的牛马在街边也没有处理。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呢?”由余一见面就把问题摆了出来。

“先生刚刚回来,这些烦心的事情等以后再说吧。先生在秦国住了这么长的时间,想必对秦国的歌舞也很了解,跟本王说说这个美人舞跳得可好?是不是秦国的人都是这般的能够善舞呢?”

“大王,您派臣到秦国去可不是为了了解秦国歌舞的,您也不能被这些蒙蔽了双眼呀,这么沉迷下去,对外面的事情不管不问,难道您想效仿那个为了一个女人点燃烽火的人吗?”

耿直的由余犯了自己的倔脾气,说出去的话让绵诸王动了肝火。好在由余以前是绵诸王最为器重的人,还不至于有什么危险。不过自从这一次被绵诸王赶出去以后,由余就很少再有机会进去了。没有了由余在身边唠叨,绵诸王也能够尽情地享受醇酒美人。绵诸的内政就像秦穆公和内史廖所期望的那样一天不如一天。被冷落在家的由余看着自己的国家一天天衰败,急得茶饭不思。他几次要求见绵诸王都被挡在了门外,递进去的折子也都似泥牛入海般没了音讯。时间一久,由余这份心也就死了,将自己关在家里再不问政事。

这一切都没逃过秦穆公的眼睛,等由余彻底对绵诸王死了心,他就派一个能言善辩之人悄悄潜入绵诸,把这个原本属于绵诸王的贤臣请回了秦国。秦穆公以宾客之礼接待由余,和他讨论统一西方戎族的策略。

公元前623年,在由余的帮助下,秦穆公出兵攻打西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绵诸,在酒樽之下活捉了绵诸王。秦穆公乘胜西进,二十多个戎狄小国先后归服于秦,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秦穆公霸西戎”。秦穆公之所以能够这么轻易地就拿下绵诸,称霸西戎,跟战前的准备分不开。在大的方针上他能够看清形势采取先强后弱的路线,在具体的策略上能够听取部下的建议将计就计,这一切都显示了秦穆公的过人之处。

第一章 草创基业 3、用人不疑,孟明视大败晋国

公元前628年,当时诸侯王中的霸主晋文公因病去世。晋文公死后,秦穆公决心接替晋国去做中原的霸主,开始时,由于缺乏经验,接连打了几次大败仗。公元前628年冬,秦穆公拜孟明视为大将,西乞术、白乙丙为副将起兵攻晋。在地势险绝的崤山地带(今河南陕县东),被早已埋伏在那里的晋军杀得全军覆没。孟明视和西乞术、白乙丙两名副将都做了俘虏,后经多方交涉,此三人才得以归国。

过了两年左右,到了公元前625年,孟明视要求秦穆公发兵去报崤山之仇。秦穆公即派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人率领四百辆兵车去攻打晋国。晋襄公派中军大将先且居前往抵御。由于晋国做了充分准备,两国军队在彭衙地方一交锋,秦军再次被晋国的军队打败。

这回秦军虽不像上次在崤山失败得那么惨,但是国内反对的声音却是越来越高。有人主张换掉主帅,甚至还有人向秦穆公建议重治他们几个人的罪,尤其是作为主帅的孟明视。孟明视自己也觉得非常惭愧,简直就是无地自容。在战败以后他自己上了囚车,并且一再向秦穆公表明自己的心迹,希望这一次秦穆公不要再像上一次那样宽恕自己,也算是对阵亡将士的一个交代。

可是,在孟明视回国之前,秦穆公就做好了自己的打算。他仔细分析了前两次失败的原因,觉得孟明视确实是一个可造之材,只不过现在还不是十分成熟。再说战争的失败也不完全是孟明视他们几个人的责任。第一次伐晋时机不太成熟,责任在自己太过于轻敌冒进,而置百里奚和蹇叔的劝阻于不顾。他相信经过两次失败,孟明视一定会比以前更加成熟稳重,如果再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出兵,孟明视定能够一雪前耻。明白了这些,秦穆公知道自己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减轻两次失败带给孟明视的压力,帮助他找回斗志。

打定主意以后,秦穆公在孟明视回来之前,把大家都召集到一起对他们说,对晋国作战的失败是整个秦国的失败,而不是某一个人的罪过。现在事情已经发生,大家需要做的是想尽一切办法来谋求下一次的胜利,而不是追究是谁的责任。谁再说要换掉主帅的话,就先让他受到惩罚。秦穆公替孟明视他们消除了国内的舆论压力之后,还亲自带着众臣迎接孟明视回国,并对他们好言安慰。

孟明视回去以后,秦穆公再一次把大家召集起来讨论对晋国的战争。由于秦穆公在这之前,已经告诫大家不许再提惩罚孟明视的事情,所以这次大家只是就事论事,这才使得性格刚直的孟明视不至于当场自刎。接下来,秦穆公主动承担了战争失败的责任,下令好好抚恤阵亡将士的家属,然后当即宣布孟明视仍然是秦国军队的主帅,秦国的兵马依然归他统领,并告诉在场所有的人,孟明视绝对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帅才,他相信能够打败晋国的人只能是孟明视。

早就把自己装上囚车的孟明视万万没有想到,迎接自己的会是这样一个结局。在失败的那一刻他就做了最坏的打算,两次率兵两次失败,白白战死了几万将士,就算是能够侥幸保住性命,也绝对不可能再有领兵的机会。但是现在不仅秦穆公没有追究自己的责任,同僚们也没有站在一边说风凉话,而且还听到了很多对自己有用的建议,虽然有些人也指出了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但那绝对不是冷嘲热讽。

秦穆公所做的一切让孟明视觉得自己还有活下去的必要,他要活下去证明给所有人看自己是个真正的帅才,他要让秦穆公知道自己没有看错人,更重要的是他自己也不甘心就这么承认自己的彻底失败。

失败归来,孟明视依然是秦军的统帅,但已经不再是以前的那个孟明视了。他不再像过去那么自负、任性,他再也不敢轻敌,而变得更加老练成熟。他开始注意国家政治,关心老百姓的生活,重视每一个兵士的作用,还把自己的所有家产和俸禄都拿出来,送给阵亡将士的家属。他跟士兵们一起吃粗粮、啃草根;他每天亲自训练兵马,埋头苦干。

这年冬天,打了两次胜仗的晋国联合了宋、陈、郑三国打到了秦国的边境。秦穆公仍然派孟明视带兵御敌。这次成熟了很多的孟明视命令将士只许守城,不许出击。晋国人一再挑战,他均不予理睬;晋国人把秦国的两座城都夺去了,他还是照样一声不吭地训练兵马。

这样一来,原来主张要严惩孟明视的那些人再次旧事重提,他们骂孟明视是胆小鬼,已经被敌人吓破了胆,对晋军心存胆怯,要求秦穆公另选良将。可是秦穆公心中有数,仍然不调换这位接连三次打了败仗的军事统帅。他知道他的这个统帅并不是害怕,而是比以前更加成熟了。现在还不是最后决战的最佳时机,他需要更多一些时间来增强秦国军队的战斗力。

直到崤山失败后的第三年,也就是公元前624年夏天,一直保持沉默的孟明视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终于将自己的将士训练成一支战斗力极强的军队。此外,他还仔细研究了晋国的地理形态和晋国军队作战的特点,可说是完全做到了知己知彼,对于和晋军的这场决战已经是胸有成竹。这时候孟明视才向秦穆公请示再一次出兵攻打晋国。为了鼓舞士气,他还请求秦穆公随军出征。孟明视的这一要求遭到很多人的反对,有人向秦穆公进谏说:

“孟明视一连几次被晋国的军队打败。这一次还要大王一同前往,万一再像第一次那样被晋军俘虏可怎么办呢?要是大王您有什么意外,秦国的基业可就危险了。”

“我要是不信任孟明视的话,早就在第一次失败的时候把他换掉了。现在正是看我是不是真正信任他的时候,我要是不去就等于说我不相信他能够打败晋国,而他也就没有出兵的必要了。”

听了秦穆公的说的话,孟明视当即表态:

“要是这次再打不了胜仗,我决不活着回来!”

秦穆公不仅随军出征,还拿出大量财帛,安抚士兵的家属。他还跟孟明视一起挑选国内的精兵,准备了五百辆兵车。这不仅给了孟明视极大的信任,还使得全国兵民情绪高昂,一致决心夺取战争胜利。父母送儿子,妻子送丈夫,都嘱咐说:“这次就连大王也随你们一起出征,他要亲眼看着你们打败敌人,为死去的将士们报仇。要是不打胜仗,可别回来呀!”

士气高涨的秦军在孟明视的率领下,浩浩荡荡,东渡黄河。过河后,孟明视命令战士将渡河的船全部烧掉,说:“咱们这回出来,背水一战,有进无退!”他带领将士勇敢冲杀,不几天就夺回了上次被晋军夺去的两座城,还打下了晋国的几座大城。秦国军队所向披靡;晋国人闻风丧胆,缩在城里,不敢出来对阵。

孟明视这次率领秦军战胜了晋军。秦穆公见晋国屈服,就率领军队转到崤山,掩埋了三年前在这里阵亡将士的骸骨,祭祀了三日才回国。秦国打败了中原的霸主晋国,成为春秋时期的一个新霸主。

这次战争的胜利与其说是孟明视的胜利,倒不如说是秦穆公的胜利;与其说是征战疆场的将军的胜利,倒不如说是秦穆公善于用人的胜利;面对自己部下的一再失利,秦穆公仍然能够一如既往地给予全部的支持,关键时候还能够不顾自己的安危,这需要超过常人的气度和勇气。当然这些都是建立在自己独到的眼光之上的,这几点秦穆公都做了完美的诠释,这也是他成功的原因所在。

第一章 草创基业 4、诱义渠,大败合纵联军

战国中期,秦、齐两强东西对峙,秦军实力最强。惠文王改元时(前325年),秦已完全据有关中,并在河东占有汾阴(今山西万荣西)、皮氏(今山西河津)等前哨基地;在河南占有函谷关(今河南灵宝东北)、陕城(今河南三门峡市西旧陕县)等重要关塞,还控制了关中左中原的战略走廊。黄河天险几乎成为秦之内河,秦进可攻、退可守。秦国的强大让其他国家如坐针毡,却又无能为力。

一天,魏王接到相国公孙衍的奏折,奏折里面论述了当今天下局势,提出当前局势必要联合其他五国一致攻秦,以群狼对猛虎,先发制人,方可转危为安。此事刻不容缓,时间紧迫。魏王立即召集群臣商议,众人权衡利弊认为此计为上上策,于是魏王推公孙衍为相到其他五国进行游说。公孙衍不负众望,凭三寸不烂之舌游走于各国之间,说其合纵之重大意义,得到各国的支持。基本工作已就绪,只差一点儿火候,那就是义渠。公孙衍考虑秦再强大,也经不住两面夹袭,如果能说服义渠于后面夹攻秦国,那合纵一事就胜券在握。义渠何以如此厉害?原来义渠也是当时一强大的郡国,地处于秦的背后,如果他肯攻秦,就会让秦国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可以说是事半功倍。

这一天恰逢义渠君到魏国,公孙衍趁机对义渠君说:“真不容易,没想到我还有幸能再见到您一面啊!”义渠君疑惑反问:“相国何出此言?”

“难道您就没有看到秦一天天的强大吗!秦具虎狼之心、狐狸之尾,他的强大就预示着我们的灭亡。如中原无事,秦就要对你们烧杀掠夺;如果中原有事,秦将会携带重币去同你们交好。你们要是接受了秦的贿赂,那灾难就离你们不远了。”

“为什么呢?”

“如果他吞了中原五国,你们还能幸免吗?到时候我们都会成为阶下囚,受他人所制。”

“如何才是万全之策呢?”

“俗话说团结就是力量。眼下唯一的办法,就是赶在秦未动手之前联合起来,五国攻其前,你们攻其后,秦再厉害也经不住我们两面夹击,这样一来我们就胜券在握了。”

义渠君思考片刻觉得不无道理,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同意和五国联手攻秦。

很快,赵、韩、燕、楚等五国共推楚怀王为合纵长,组织联军进攻秦国。

消息一传到秦国,朝野上下议论纷纷,秦深知五国联手的厉害,谁都不敢轻视。

有人说,我秦乃一堂堂大国,岂能受其他国家的侵犯!一定要联合兵力迎敌,给以狠狠一击才能出这口恶气!

但马上就有人提出异议,我们确是强者不错,但现在一对多的情形下,如果我们与其攻战,必败无疑,不如与其说和,避免战争。

说和的可能性不大,目前我们应该想办法减小我们受敌程度,不能硬战,更何况我们现在是腹背受敌,处境严峻哪!

大家议论纷纷之时,沉默多时的谋士伯齐说话了:“猛虎难以对付群狼,但是这狼有强弱之分。目前魏、赵、韩、燕、楚虽联手攻我,但他们心里各有想法,以各自的利益为重。楚、燕两国更是心存观望,态度并不十分积极,如此队伍外强中干,我们倒也不怕,但是如果有义渠国跟他们联手,在后面对我们进行攻击,那可就胜负难料了。因而,决定这场战争输赢的关键因素在于两点:首先我们要想办法争取义渠的帮助,避免腹背受敌,因为最严重的威胁来自义渠;第二,如果我们能够说服义渠放弃合纵,利用义渠的叛变来鼓舞我军士气,打击敌人的信心,然后集中力量以极高的士气迎击正面的来敌,如此我们的胜算就相对大多了。”

众臣听了一致赞成,惠文王也深以为然。

“那么,你怎么替寡人说服义渠国的国君呢?要知道他现在是站在敌人那一边的。”

惠文王的发问表明他对这件事情的成败尚未做到信心十足。

“大王不必忧虑,普天之下所畏惧的无非是我秦国的雄兵百万,人们所喜爱的无非是金钱和美色。如果能以美色动其心,仗雄兵以憾其志,那个义渠王一定会背叛其他的敌国而站在我们这一边。”

一个晴和的清晨,义渠国宫殿前停着数辆马车,车上装满了秦送来的华美绸缎和精心挑选的百名绝色女子。在秦国的大殿上,献计的伯齐作为使者被派来面见义渠王。

进去通报的使者让伯齐进殿,伯齐将带来的勇士和车马留在殿外,按剑昂首而入。

大殿上的气氛远不像殿外的早晨那么晴和,坐在殿上的义渠王也是满脸紧张。

“不知贵使前来敝国有何指教?”看见伯齐昂首站在殿上,义渠王不得不问。

“听说大王要联合其他的几个国家与我秦国为难,让我们腹背受敌。不知可有此事?”伯齐开门见山。

“你觉得这件事是真是假?”义渠王看到伯齐未带一兵一卒,也未把他放在眼里。

“伯齐觉得大王还不至于蠢到自取灭亡的地步!”

“与秦国为敌就是蠢吗?”

“大王自己想想,义渠国的实力比起其他五国联军的实力来怎样?”

“他们五国联合,当然比我实力强一些。”

“他们约大王一起夹击秦国,又故意叫嚷着让我们得知。如果一旦打起来,我们为了不腹背受敌,你说我们是先打强的呢,还是先打弱的?”

“这……”义渠王细想后惊出一身冷汗。

“不瞒大王,就在伯齐出发的时候,我们秦国的大军就已经开到了贵国的边境。我国君王多念友邻兄弟之邦的情谊,派伯齐前来询问。大王您要是一句话说错,怕就会在他们五国联军发兵之前将整个义渠国给葬送掉。还请三思!”

“贵使莫怪,这件事纯属子虚乌有,完全是别人在离间我们两国之间的情谊。我义渠与秦国一向都是兄弟之邦,怎能帮着别人打自己的兄弟呢?”

“大王果然是聪明之人,义渠也是我大秦的兄弟之邦。临行之时我国君还特意为为大王备下了一份厚礼,就在殿外,还请大王笑纳。”

“哪里,哪里,蒙贵国如此看得起我,送此大礼实不敢接纳。”

面对堆在地上的锦缎和站在面前的绝色女子,义渠王的喉结抖动几下,但是他更知道收下这礼物将意味着什么。

“区区小礼不成敬意,还望您不要见外才是。您若不接受,就是没把我秦国当兄弟看待。这,岂不让我国君心寒!”

伯齐的这些话虽是客套,却说得铿锵有力,透着一股巨大的威慑力。

“难得秦王一片好意,我也只能从命。秦国与别国的交战,我义渠国保证绝不插手。”

秦王得知义渠不插手此事,喜上眉梢,士兵也因此士气大增。

公孙衍得知消息后半信半疑,想不到义渠君会改变主意,方寸大乱,就千方百计封锁消息。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此事在联军中纷纷传开,大家议论纷纷,士气有减无增,怎奈战斗当前,公孙衍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战斗正式开始。

楚怀王举五国之师,气势宏大,浩浩荡荡向秦国进发。

秦国派名将蒙骜、王翦等五路兵马在离函谷关五十里处立营迎战,恭候五国兵马。联军原来的计谋是直攻函谷关,让义渠背后夹攻,现探兵回来报告秦国如此阵势,心已有点胆怯,真不知秦王的葫芦里又装着什么药,但也只能继续前进迎头激战。

经验丰富的老将王翦看出联军其实各怀心思,有机可乘,特别是楚、燕两国,目前并没危及他们的切身利益,进攻欲望并不强烈,如此一来他心中有数了。

阵地上战火连天,杀声四起。五国联军人数虽然不少,怎奈他们各怀心思,外强中干,特别是楚、燕态度很不积极,只是装模作样,简直就像旁观者,只有魏、赵、韩三国军队与秦军交战。而秦却依函谷天险之势,猛烈进攻,不消几个回合便使五国军队“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联军眼看形势不利,再打下去恐怕将士全无,匆匆收拾残余部队向东退到修鱼暂作安顿。

至此,轰轰烈烈的合纵攻秦的第一次战争以五国联军的失败而宣告结束。虽然这件事情过去以后,接受了秦国的锦缎和美女的义渠国国君猛然间醒悟而再次改变立场,但是那时候的形势跟战争刚开始之时已经大有不同。五国联军已经被击退,义渠国对秦国的军事进攻最后也以失败而告终。

秦之所以胜利,在于他能够明晰形势,并不在兵器的锐利、战术的技巧。善于用人,能够抓住对方弱点,钻敌人空子,瓦解对手的内部力量,乘胜追击,这是秦获得最后胜利的主要原因。

第一章 草创基业 5、破蜀国,秦惠文王智送“屙金牛”

秦惠文王三年(前322年),魏国由于惠施任相联齐没有结果,策略失败,不得不采用秦相张仪的秦韩魏连横伐齐楚的策略,逐走惠施,改用张仪为相,企图连秦、韩而攻齐、楚。秦惠文王和张仪的最终目的,是想让魏国做依附秦国的带头羊,削弱魏国以及韩国的实力,以对六国都构成威胁。秦惠文王六年(前319年)魏国人公孙衍受齐、楚、韩、赵、燕等国支持,出任魏相,张仪被驱逐回秦,楚、齐、赵、韩、燕、义渠六国合纵攻秦。秦惠文王八年(前317年),义渠趁秦与三晋大战,攻秦西部地区,大败秦军。秦惠文王派自己的异母弟公子疾在东部战场战胜三晋联军,虏其将申差,败赵公子渴、韩太子奂,斩首士兵八万二千。义渠退兵,魏国合纵失败。

击败合纵国的军队以后,秦惠文王不遗余力地蚕食其他小国,夺回河西以后,又加紧了对蜀国(今四川中西部)的进攻。巴、蜀是两个有着自己文化传统、非常古老的王国,文明程度很高,国力也非常强大,是西南诸国中最强大的两个国家。而且,巴、蜀所在的四川、重庆地区多山,入蜀通道易守难攻。楚国、秦国与巴、蜀发生过多次战争,都没有能够攻入巴、蜀腹地,反而多次为巴、蜀所败。不过,西南两大强国蜀国和巴国也经常发生争斗,苴国(今四川昭化)是西南地区的另一个强国,与巴国友好,苴、巴经常联合抗蜀,秦惠文王从中看到了西并巴蜀的机会。

秦惠文王九年(前316年),韩国大举攻秦。正在这时,苴、蜀两国的使者先后抵达秦国。原来,蜀国为了战胜巴国,决定先剪除巴国的党羽苴国,向苴国发起进攻。苴国向巴国求救,但是巴、苴联军还是被蜀国打败了,由于苴国与秦国曾经建立过防楚联盟,于是就转而向秦国求救。

秦惠文王考虑到,欲想攻入蜀地,必须经过苴国把守的剑门,于是就收下了苴国使者送来的厚礼。对于蜀国使者送来的厚礼,秦惠文王也照单全收了。也就是说,秦惠文王对苴、蜀的要求全都答应了。

待两国使者归国之后,秦惠文王即刻派张仪、司马错、张若、都尉墨率领秦国的精兵火速入川。秦军很快就通过了苴国把守的剑门,直冲蜀国。

论兵力,蜀国虽远不如秦国,可如果凭借险要地势,集中兵力扼守险关,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即使攻入,也是断前绝后,瓮中捉鳖。所以,虽然通过了剑门,突袭攻蜀却没有成功,而且屡攻屡败,折了许多兵将,仍然难以通过秦岭。秦惠文王为此寝食不安,与张仪、司马错等人多次察看地形,并多方打听蜀国虚实。

“蜀道山涧险峻,兵不通路,地势险要至极,我军损兵折将无数,却不得攻入,大家可有良策?”一日,惠文王如是问道。

“主公觉得如果遇山开路,逢水架桥,打造出一个平坦的通道攻入蜀地如何?”司马错第一个开口说话。

“将军,如此耗费人力、物力如何行得通?况且山隘上的每一道关口都有敌兵把守,攻打尚且不易,更何况是如此大张旗鼓的修桥开路呢?”张仪一开始就主张率先攻打韩国,然后再理会蜀国的事情。

“丞相,你难道不觉得天堑变通途这是一个很不错的主意吗?让司马将军接着说下去吧。说不定他真的已经想到了什么妙计。”秦惠文王只想知道司马错究竟想到了什么办法。

“主公,我们跟蜀军现在是相持阶段,他们绝对不允许我们开山架桥来攻打他们。但是如果他们自己肯把山路修得再宽一些的话,那事情就好办了。”

还没等秦惠文王表态,大家就忍不住发出一阵嘘声,还以为司马错想到了什么了不起的高招儿呢,弄了半天竟是在说梦话。现在人家防守还来不及呢,还想让人家帮你修路,看来是打仗打糊涂了。

“接着说,你怎么让他们帮我们修路?”秦惠文王不理会大家的反应,只顾一路追问。

“主公,我所言并非为虚。蜀国兵少力弱,国库空虚,求富心切,如果我们能在艰险地段制造出一头巨大的‘屙金牛’,蜀国国君恐怕不会白白放过吧。”

“什么‘屙金牛’?”大家都很好奇丞相到底有何奇策。

“丞相说的是一头能屙黄金的牛。”

“主公圣明。”

第二天,秦惠文王下令停止了对蜀军的攻打。此后几日,虽然不见秦军来进攻,但蜀军恐有偷袭,仍然不敢怠慢,依旧严守险关。就这样山上的蜀军一直等了半个月,却再没有看到一个秦军士兵的影子。不仅如此,他们还很意外地等来了一件稀奇的事情。据下山打探消息的探子说,原来驻扎在山下的秦军已经不知道到哪里去了,却在他们驻扎过的地方留下来一头硕大无比的牛,更稀奇的是这牛每走几步就会屙出一堆黄金来。消息很快传到了蜀国国君那里,他将信将疑,派心腹前去察看。

心腹前去一看,果然如此:一头三倍于大黄牛的大石牛屹立在道旁,屁股下面有几堆碎黄金。心腹把这些黄金收起来,疾马回宫,将黄金献给国君。

蜀国国君正愁入不敷出,国库空虚,听到这个喜讯心花怒放。为防止其他国家抢先下手,他立即派出军队前往保护,并想方设法把这头能屙黄金的巨牛弄回王宫。但是这头牛实在是太大了,崎岖的山路根本无法通过。于是求富心切的蜀国国君一声令下,同时动用大量的物力和人力。遇山开路,逢水架桥。正如秦惠文王所希望的那样“天堑变通途”,一条通到都城的运输道,经过蜀国军士的日夜抢修很快完工,“金牛”终于顺利地运到了蜀国宫中。

蜀国国君迫不及待地想要看金牛如何屙黄金。可是等了大半天,并没有什么黄金从牛屁股里落下来,他困惑不解,绕着“金牛”转了几圈,生气地问:“这‘金牛’怎么不会屙黄金了?”

心腹战战兢兢地说:“启禀大王,小的实在是不知情。”

国君大怒:“你竟敢谎报军情,戏弄寡人,来人啊,将他拖下去斩了!”

可是话音未落,有卫士进门来报:“秦军已经兵临城下。”国君大吃一惊,宫中顿时乱作一团。

原来,秦惠文王察看地形后觉得强攻不行,得用智术。当他打听到蜀国兵少力弱,国君求富心切时,就派张仪等人秘密凿制了这头庞大的石牛,悄悄运到了通往蜀国最艰险的地段,并且暗中在石牛屁股后撒放了几堆碎黄金。然后叫部下四处散布谎言,骗蜀国国君上当。这样,蜀国在前面开路运“牛”,秦军就在早已放松警惕的蜀军后面悄悄尾随,当“金牛”运到蜀国都城时,秦军自然也到了。

蜀王在葭萌(今四川剑阁东北)战败,被秦军杀死。张仪、司马错接着占领了蜀都成都,蜀国灭亡。张仪又借苴国与巴国劳军之机,一举灭亡了巴国和苴国。秦惠文王尽收巴蜀之地。

秦惠文王在蜀国国库空虚之际窥探到了蜀王贪婪的性格,智送“屙金牛”,蜀王因贪小利而亡国实为天下笑,而秦惠文王以些许黄金的小代价收获蜀地实为智者。

巴蜀与秦国的本土关中一样,是当时天下第一等的良田,富庶的巴蜀之地从此渐渐成为了秦国的后方物资供应基地,极大地提高了秦国的经济实力。接下来,秦惠文王又在公元前312年,命魏章率领公子疾、甘茂在丹阳(今河南西峡以西、丹水以北地区)大败楚军,占领了楚国的汉中。占领了汉中,解除了楚国对秦国本土和巴蜀地区的威胁。这样,秦国的本土关中与巴蜀连成一大片,秦国对六国形成了居高临下的压迫形势。

第一章 草创基业 6、真真假假武关之约

公元前313年,秦相张仪欺骗怀王,要其以断绝齐楚之交的条件,换取秦国割让六百里商于之地。楚怀王中计,与齐国断交后却只得六里地。怀王恼怒不已,发兵进攻秦国,被魏章大破于丹阳。此后,怀王再次召集全国的部队,发动进攻,又惨败于蓝田。公元前311年,秦国攻取召陵,楚三战皆败,走向没落的道路。

公元前299年,秦昭王伐楚,接连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对此楚怀王君臣有些恐慌。而秦国并不满足,如何灭楚被秦国君臣正式提上日程。对此大家议论纷纷,意见不一。

有人说,楚国现在方寸已乱,军心不稳民心不定,不堪一击,打!

有人说,我们刚刚打过几场战争,现在兵马疲惫,粮草不足,需要休养生息。

还有大臣说,虽然楚国已被我国接连打下八座城池了,但是放眼望去,当今世上称得上强国的还是我秦国和楚国。如果我们想一举消灭楚国还不是那么容易,我想他们是不会这么轻易束手待毙的。

又有大臣说,如果这次他们君臣奋起,联合其他国家一起攻打我国,转败为胜,岂不是正好给了别国一个机会吗?那时楚国就会重新强大起来,我们岂不是得不偿失吗?

也有人说,楚国已被我们打得溃不成军,不必再费一兵一卒,只需用计骗楚怀王入秦,作为人质扣留,就不怕楚国不乖乖投降,也避免了打败仗的危险。

有人接上说,这确实是个好办法,但是此计我们对楚已使用几次且食言于对方,他们对此恨之入骨,耿耿于怀,如今还会再上当吗?

片刻,一名老臣轻轻地说出一句话:“楚国不是还有上官大夫和公子子兰他们么?”正所谓一语点醒梦中人,众人听了频频点头认为可行。

在一个夜色苍茫的晚上,秦国的一位信使秘密约见了楚公子子兰及楚大夫靳尚,并请他转交给楚怀王爱妃郑袖一份神秘的礼物。

很快楚怀王接到了一封来自秦王的信函。楚怀王心中七上八下,缓缓展开竹简,只见书中写道:“始寡人与王约为兄弟,两国至欢。太子陵杀寡人之重臣,不谢罪而逃回,寡人诚不胜怒,使兵侵君王之边。今闻君王乃令太子于齐。寡人与楚接壤疆界,又为婚姻,相亲已久。而今楚不欢,则无以令诸侯。寡人愿与君王会于武关,当面订约结盟,还王之侵地,复遂前好,惟王许之。王如不从,是明绝寡人也,寡人不得已以兵戎相见。望君三思。”

楚怀王匆匆看完书信备感呼吸困难,急急召来大臣商议。众人一听炸开了锅。

大夫屈原说:“秦国的虎狼之心,我们楚国已领教过多次,大王若去必是凶多吉少。”

相国昭睢也说:“屈大夫说得很对,大王,您千万不能相信,这一定是秦王的谎言,这次武关会盟,可能就是一个阴谋。您这一去好比是羊入虎口,只怕是有去难回啊。”

更多的大臣发表同样看法,秦王如同虎狼一样凶狠狡诈,一直有吞并各国的野心。大王应该征发更多士卒,送到秦楚边境作战前线,随时做好秦国入侵的战斗准备。

一直沉默不语的上官大夫靳尚却说:“秦王是咱们大王的亲戚,先前我们打败仗、死将士、丢土地,原因正是我们把亲戚看做了敌人,没有诚意;如今人家秦国主动提出亲善,咱们却要推辞,万一惹怒秦王,咱们两面受损岂不是更糟了吗?”

楚怀王的小儿子子兰也说:“本来就是,我姐嫁给秦国的太子,我们早已是亲戚,我又娶了秦王的女儿,更是亲上加亲,理当更亲近些才对,父王可不能拒绝秦王的一片好意啊,显得我们多么的小气。”

楚怀王听到大臣有的说去,有的说不去,彼此争执不下,心中犹豫不决,更加忧虑。

心怀忧虑的楚怀王在大臣们的一片争吵声中离开大殿,并没有和往常一样直接回后宫,而是独自一人来到了书房。他需要一个人静一静,大臣们的争吵让他的思维越发地混乱。

“报告大王,郑妃求见!”

“不见!没看朕正烦着呢!”

“报告大王,郑妃求见!”

“哎呀,这个郑妃,有什么事嘛,让她来吧!”

郑妃移着莲花步一见怀王便嗔怪道:“大王,是什么事情让您生这么大的气,大王连我都不愿意见了?难道是臣妾哪里做错了吗?”

“怎么会生我宝贝的气呢?朕只是发愁如何应秦王的武关之约呀!”

“那大王的意思呢?”郑袖顺势问。

“我这不是正矛盾着嘛!去了怕是圈套,不去又怕秦再攻打,我们已经丢了八座城池了,不堪再经风雨了!”

“大王圣明,秦有那么好的地势,囊括四海、并吞八荒,多少诸侯都趋之若鹜,如今他主动提出与我们和平共处结成朋友,是我们的幸运。如果能够和他拉近关系,那天下的诸侯谁还敢小看咱们啊。”郑袖说。

楚怀王本来就怕秦再次攻打,如今听了宠姬郑袖之流的话,真是正中下怀,想我堂堂一国君,如果一个小小的武关之约都不敢去,岂不让天下人小看我和我领导的国家吗?于是他决定前去武关会盟。

楚怀王上车准备出发了,文武百官前来送行,突然人群中闯出一个人,上前攀扶着楚怀王的驾车,嘶声喊道:“大王听臣一句冒死之言,您这一去怕是再也回不了头了!”这是大夫屈原的呼告。

“乱臣贼子,胆敢如此诅咒我王,来人,还不快拉下去!”上官大夫靳尚怒气冲冲。

在文武百官面前坐上车的楚怀王已下不了车了。

千古恨由此开始。

而这时候的武关,早已被秦国布置成了一个杀机四伏的陷阱。秦昭王并没有像原来约定的那样在这里等候着楚怀王的到来,而是安排他的弟弟泾阳君带上他的侍卫,坐上他的专车,穿上他的龙袍诈称是秦王已来到武关,并安排两路将领在关里里应外合。

当楚怀王一行人来到武关城下的时候,看见关门大开,但并不见秦王迎接,只有一使者来说:“大王一路辛苦了!我们君王为表诚意,在这里已等候大王您三天三夜了,今天只是两位大王约见,其他人都暂且在关外休息。”

楚怀王不便多说,只能一个人进关。谁知一进关门就听见轰隆隆一声炮响,关门紧闭。怀王惴惴不安。

“这是秦国法令规定的,处于这个战争的时代不得不如此做,还请大王不要见怪。”使者说。

“秦王呢?”楚王忐忑不安。

“在公馆等候多时了。”随着使者指的方向,楚怀王远远望见有一些秦王侍卫在公馆门口整齐肃立。走到了门口见有个锦袍玉带、头戴王冕的人出来,但举动并不像秦王。正在踌躇时,只见那人已到跟前行了礼说:“我是秦王的弟弟泾阳君,请到馆中说话。”怀王只得随他走进馆中。谁知刚刚坐下还未开口说话,就听见外面喊声一片,公馆已被秦兵重重包围。

怀王怯意顿生:“我前来赴秦王之约,现在为何重兵包围?”

泾阳君笑着说:“请别多想,只是我皇兄身体有些不适无法出门,又怕失信于您,所以让我前来恭迎大王您去咸阳与我皇兄相见。这些侍卫只是为了保证您的安全特派的,还请您不要见怪才是。”说着楚怀王不由自主被士兵拥上车,往咸阳进发。这时候他才确信大事不好,无奈此时身不由己,悔恨莫及。

要说秦国对楚国所用的这种策略,自张仪开始前前后后有好几次,但是每一次都能如愿以偿。这其中的缘由不外乎两个,一是善察对方心理,抓住对方的软肋,一击中的;二是了解对方身边的可用之人,在行动之前先做铺垫,往往就是这几个人在关键时刻的关键的几句话,帮秦国的行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后来,秦国扣留了楚怀王,却没有换来预想当中的利益,对于秦国来说算是美中不足的一点吧。不用说,楚怀王客死咸阳,魂归他乡,空留余恨于楚国上空绵延千里。楚怀王感情用事,不顾忠臣苦谏。否则,大夫屈原也不至于投江而死。

第一章 草创基业 7、坐山观虎斗,陈轸巧计挫韩魏

公元前338年,任用商鞅变法的秦孝公去世,太子嬴驷即位,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秦惠王。秦惠王在沿用商鞅所实行法令的同时,积极延揽各方面的人才,为己所用。正因如此,天下谋士不断地赶往秦国,他们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为大秦的基业添砖加瓦,这使得秦国逐渐强大起来。游说之士陈轸,就是在此时慕名来到秦国的。

陈轸不仅生就一张能说会道的嘴,而且还是一个十分有谋略的人。他不仅用谋略辅助秦惠王成就了一番霸业,还留下了许多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其中家喻户晓的就是他巧用“坐山观虎斗”,帮助秦惠王消灭了韩、魏两国。

陈轸慕名来到秦国,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但最初的时候,他却时常受到同事张仪的排挤,不能大展其才。

初到秦国,陈轸与张仪同为秦惠王效力,由于秦惠王对他们都很重用,所以,陈轸和张仪常常会在秦惠王那里争宠。

有一次,张仪对秦惠王说:“陈轸他携带大量钱财出使于秦、楚两国之间,本应该搞好秦、楚两国之间的关系。但是现在楚国并没有对秦国表现得更亲善、友好,反而与陈轸个人关系很好。”

秦惠王很奇怪地问张仪说:“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陈轸他替自己打算的多而替大王想得少。我还听说陈轸想要投奔楚国。他都对您这样了,您为何不让他离开呢?”张仪回答说。

秦惠王听后很生气,就把陈轸召来。

“我听说你想要离开秦国而去投奔楚国,是不是真有这回事?”秦惠王问陈轸。

“我是有这种想法。”陈轸答道。

“张仪果然没有说错。”秦惠王很不高兴地说。

“这事不仅仅是张仪知道,可以说是路上的行人都知道。”陈轸对答道。

“为什么有这种想法?”

“如果要被卖的仆妾不用走出家门街巷,便已经被闻讯而来的人买去了,那就说明她是个好仆妾;而被丈夫抛弃了的妇女要是能再嫁于本乡本里的,那就说明她是品德良好的妇人。假如我对我的国君不忠心,那么,楚王又怎么会把我当作忠臣来对待呢?他又怎么会想让我去他那里呢?现在我的忠心都被大王您抛弃了,那么我不投奔楚国又去哪里呢?”陈轸娓娓答道。

听完陈轸的解释,秦惠王才知自己错怪了陈轸,于是,就极力挽留他,之后,对陈轸更好。但张仪还是处处与陈轸作对,为了怕自己在秦惠王面前失宠,张仪更加不择手段地排挤陈轸。一年后,秦惠王任用张仪为相国,陈轸心灰意冷,无奈之下投奔楚国。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并没有得到楚国重用,反而派他出使秦国。这弄得陈轸很不高兴。人在伤心时容易想到故人,陈轸亦如此。这时,他想到了秦惠王,甚至有些想念他。

出使秦国时要路过魏国,陈轸的老友犀首在魏国做事。此时,犀首在魏国也不是春风得意,而且他也了解陈轸目前的处境。所以,开始时,犀首推辞不见陈轸。

“我可以让你家主人改变命运,他不见我的话,我会马上离开。”陈轸让犀首的家丁传话。

正在独酌的犀首听家丁如此说,便出来会见陈轸。

“你怎么喜欢喝闷酒呢?我记得你从来不喝酒的啊!”陈轸见犀首在喝闷酒,便问他。

“现在没有事做啊。”犀首答道。

“我可以使你有很多事情做!”陈轸说。

“那我怎样才会有事情做呢?”犀首问道。

“现在魏国的相国田需邀约各国诸侯合纵联盟结好,但是楚王对此持怀疑态度。现在你只需对魏王说:‘我与燕、赵两国的国君有旧交情,所以,我想去拜见一下他们。’如果魏王同意让你去,你就大造声势,说要到燕、赵两国去。”陈轸说。

思虑再三,犀首按陈轸说的话去做了,结果,燕、赵两国在魏国做客的人得知了这个消息后,马上用最快的方法禀告各自的国君,两国都派人到魏国迎接犀首。但有一个人却十分生气,他就是楚王。

“魏相田需来与我结约,但是他们的犀首却前往燕、赵两国,这分明就是在欺骗我啊!”楚王大怒道。

愤怒之下,楚王不再理会田需的建议。但他却不知道,这样的结果,完全是陈轸,一个不受他重视的人,在背后推波助澜。如果他知道,是否会对陈轸另眼相看呢?

作为使者,陈轸终于到达秦国,却恰逢韩国和魏国已相互攻伐一年多了。由于韩国和魏国都没有停战和解的意思。于是,秦惠王就想凭借自己的实力来阻止这场战争。当然了,这样做不仅可以乘虚消灭韩、魏两国,还可以向其他的诸侯显示一下自己的实力。至于怎么做,他还没有考虑好。

正是此时,陈轸到达秦国。

陈轸到达秦国前,秦惠王曾召来群臣问计:“我想使韩、魏两国停火,和平共处。诸位以为如何?”

大臣们各执一词,众说纷纭。

有人说:“对!我们应该去解救他们,让他们停止战争。”

但立即有人反对:“他们打他们的,关我们什么事?我们应该保存实力。”

大臣们的意见,让秦惠王一时难以做出决定。

陈轸到达秦国,秦惠王特别高兴,特意召见他。

“现在,韩国和魏国之间的战争,一年多了没有停止。我想解救两国的人民,大臣们有的说解救为好,也有的说不解救为好。希望你能为我好好考虑这件事情。”一番寒暄后,秦惠王对陈轸述说自己的烦恼。

陈轸没等秦惠王说完,已胸有成竹。他先不谈韩、魏的这场战争,而是问秦惠王:“大王想统一天下吗?”

“当然想,你有什么妙计?”秦惠王说。

陈轸说:“谈不上有什么妙计,但是我可以给你讲个卞庄子刺虎的故事。”

从前,有个人叫卞庄子,他以开旅馆为生。卞庄子为人喜好勇武,自己也经常练武,在当地十分有名。

不知何时,当地山中出现了两只老虎,经常出来伤害家畜,甚至咬伤、咬死人。卞庄子下定决心要为民除害,于是,他买了一把寒光闪闪的青铜剑,准备去杀老虎。

一天,一个牧童气喘吁吁地跑来,对卞庄子说:“不好了!有两只老虎正在吃我的牛呢!你快帮帮忙去把老虎赶跑吧!”

卞庄子听后,立即提着青铜剑随着牧童跑到山上。到了山上,卞庄子见一大一小两只老虎正撕咬一头牛,而牛则拼命地挣扎着。见此情景,卞庄子二话不说,拔出青铜剑就要去刺杀老虎。

此时,他旅馆里小伙计过来拉住了他,对他说:“不要性急,你看这两只老虎一大一小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牛,吃到了甜头,到最后必然会争抢起来,到时它们之间必然会互相搏斗。正所谓‘两虎相争,必有一死’。而死的那一只肯定是小老虎。等小老虎死了以后,大老虎肯定也会受到伤害。到那时你再去刺杀那只受伤的老虎,岂不是轻而易举。”

卞庄子认为小伙计说得有道理,于是他们就在树丛里隐藏了起来。一会儿,两只老虎果然为了牛而争斗起来,又是扑,又是咬,又是抓,最后小老虎被大老虎咬死了,而大老虎也弄得遍体鳞伤,奄奄一息。这时,卞庄子猛扑过去,一剑就刺中老虎的要害,那老虎长啸一声就断了气。

陈轸所讲的正是“坐山观虎斗”的故事。之所以讲这个故事,是想告诉秦惠王,韩、魏两国互相攻打,一年还不停止,他们之间必定互有损伤。大国也会受损,小国也会残破。秦惠王如果想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那就只有让他们继续打下去,等到他们伤亡惨重的时候,再用重兵去征讨他们,这样就能轻而易举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后来,秦惠王采用了陈轸“坐山观虎斗”的计谋,在韩、魏两国都受到重创时,兴兵讨伐,取得完胜。

陈轸慕名而来到秦国,又因没有受到重用而回到楚国;之后,又因楚王的冷落,出使秦国;尽管他不是名垂千古的良臣名将,却因其让秦惠王采用了“坐山观虎斗”的计谋,不费吹灰之力,消灭了韩、魏两国,从而留下了一段脍炙人口的历史佳话。

第一章 草创基业 8、远交近攻,范雎制定外交方略

战国末期,七雄争霸,诸侯割据一方。秦国由于经过商鞅变法,势力发展得最快。到秦昭王时,秦开始图谋吞并六国,独霸中原。此时,可谓是乱世出英雄,著名政治家、军事谋略家范雎,在此时闪亮出场。

范雎,也叫范且,字叔,战国时魏人。范雎曾担任过秦国丞相,对秦的强大和统一天下起了重大作用。李斯对他的评价为:“昭王得范雎,强公室,枉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范雎是如何帮助秦昭襄王蚕食诸侯,成就伟大帝业的呢?其中具体的细节,我们现代人难以得知全貌,更不可能如述家珍般一一道来。但其最重要之处,则是其帮助秦王制定了远交近攻的谋略。什么是远交近攻呢?说白了,就是联络距离远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是战国时秦国采取的一种外交策略。

当然了,对于范雎来说,要说服秦昭王实施这种策略,自有一番曲折。

古人云,自古英雄多磨难。范雎也是如此。

有一段时间,范雎总是不得志。比如,最初范雎是想为魏国建立功业,但因家贫无法得见魏王。范雎为了展示自己的才华,于是投在中大夫须贾门下当门客。魏昭王让须贾出使齐国,范雎随往。此次出使,范雎凭借自己的雄辩之才,深得齐王敬重。想不到的是,在拒绝齐王的挽留回到魏国后,中大夫须贾却向相国魏齐诬告范雎私受贿赂,出卖情报。

范雎不知道须贾为什么会这样做。但如果不是用了重金行贿相国魏齐手下人的话,他必定会死于魏齐的拷打之下。

半年后,秦昭王派使臣王稽访魏。范雎好友郑安平让化名张禄的范雎同王稽会面。一番交谈后,王稽发现范雎是难得之才,并将他和郑安平带回秦国。好事多磨,由于当时秦国朝政是被昭王生母宣太后和舅舅穰侯一党把持。因而,范雎虽然到了秦国,但依然无法得到昭王的召见。

秦昭王召见范雎,是范雎在客馆里待了一年多之后。而这之前,范雎给秦昭王写了封信,说有极其重要的话奉告。

秦昭王不知道范雎有什么重要的话奉告,但他对范雎的召见,却意义非凡。

那天,范雎见秦昭王坐着车过来了。他既不迎接,也不躲避,自顾自地走他的道儿。

秦昭王手下见状叫他躲开,说:“大王来了!”

范雎回答说:“现在秦国只有太后、穰侯,哪儿有什么大王呢?”

秦昭王听后,急忙下车,恭恭敬敬地把范雎请上车去,因为这句话正好说到了秦昭王的心坎上。

车子一路向前,直向离宫。

在离宫,秦昭王以正式的宾主礼仪接待了范雎,尽管范雎一再谦让。

之后,聪明的秦昭王把左右的人都支使出去,但让范雎想不到的是,当宫中只剩下他们两人时,秦昭王竟然跪身请求说:“请问先生怎么来教导我呢?”

范雎深受感动,“啊啊”了两声。

秦昭王不明所以,再次请求,范雎依然还是“啊啊”了两声。就这样一连三次。

“难道先生不愿意教导我吗?”秦昭王又拜请说。

“当初吕尚与文王相遇的时候,他只是个在渭河钓鱼的渔夫,那时,他们很陌生。此后,吕尚和文王同车回去,这是因为他们谈得很深入的缘故。现在,我与大王还比较陌生,不了解大王的心意如何。此外,大王害怕太后的威严,又被大臣的虚伪迷惑,如果我往大的说,会让国家遭受灭亡之祸;往小处说,会让自己处于孤立危境。所以大王三次问我,我都没有什么可回答的。”

秦昭王听完范雎的话,跪身说:“秦国是一个偏僻边远的国家,而我又是一个没有才能的人,先生能够来到秦国,这是上天的旨意。而我能接受先生的教导,这也是上天要先生扶助我,不抛弃我。所以,先生有什么话,直管说来,千万不要对我有什么疑惑了。”

范雎便推心置腹地对秦昭王说:“秦国北有甘泉、谷口,南绕泾水和渭水,西南有陇山、蜀地,东面有函谷关、崤山;从地理环境来说,没有一个国家能有这么好的天然屏障。秦国有战车千辆,精兵百万,从秦国的兵力来看,没有一个国家有这么多兵车、这么勇敢的士兵。从秦国的人来说,没有一个国家的人像你们这样守法。从统领能力来看,现在,除了秦国,还有哪个国家有统领诸侯、一统天下的能力?但是秦国虽然有一统天下的想法与能力,可是这几十年来却没有多大的进展,如今反而闭锁函谷关门。这是秦国穰侯魏冉为秦国谋划得不好,而导致大王的决策失误啊!”

秦昭王问:“我准备兴兵伐齐,想听听你的妙计。”

范雎说:“大王兴兵伐齐,舍近而攻远,是一种十分错误的做法。你想想,齐国离秦国那么远,中间还隔着韩国和魏国。现在要去打齐国,出兵少,或许会被齐国打败;要是出兵多了,又怕国内出乱子。就算能把齐国打败,如果不能把齐国跟秦国连接起来,也是无法管理。所以,不如采取远交而近攻的谋略。这样得到寸土是王的寸土,得到尺地就是王的尺地。

“什么是远交而近攻呢?‘远交’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避免树敌过多而采用的外交诱骗。‘近攻’的目的,是吞并他国的土地。近攻,因为与近邻的关系比较错综复杂,同时利益冲突也会比较大,而且对邻国进攻可以收到‘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的效果,所以古往今来的谋略都确定在远交近攻上。比如,中山国的土地,方圆有五百里,临近的赵国把它吞并了,赵国不仅获得了财利,而且还为自己树立了强大的声名。

“至于如何采取远交而近攻的谋略,则要看面临的形势。现在秦国面临的形势为:韩、魏居各诸侯国的中央,为天下枢纽。大王如果想要成就一番霸业,就一定要先占据韩、魏,之后用它做天下的枢纽,进而威胁楚国和赵国。如果赵国强盛,那么,楚国就要依附秦国;反之,如果楚国强盛了,那么,赵国就要依附秦国。假如楚、赵两国都来附秦,那么,齐国就一定会恐慌,齐国恐慌肯定就会卑下言辞,并加重财礼来服侍秦国。所以,现在,最好的方法是一面跟齐国、楚国交好,另一面则向韩国和魏国进攻。离我们远的国家既然跟我们有了交情,就不会去干预跟他们不相干的事。把临近的国家打败,就能够扩张秦国的地盘,拓展秦国的版图。当我们把韩国和魏国兼并之后,那么齐国和楚国还能存活吗?”

秦昭王听后,十分赞赏,他高兴地说:“秦国要真能兼并六国,统一中原,全在于先生的计策了!”

第二天上朝,秦昭王即拜范雎为客卿,并下令撤回伐齐的部队。

为了防止齐国与韩、魏结盟,秦昭王派使者主动与齐国结盟。

其后,秦昭王继续坚持“远交近攻”政策,远交齐、楚,并于昭王三十九年(前268年),派兵伐魏,攻占怀(就是现在今河南武陟西南)。两年后,昭王派兵又攻占邢丘(今河南温县东)。昭王四十二年(前265年),昭王开始派兵攻打韩国,首先攻占地处韩国咽喉的荥阳,并将韩断为三截,致使韩处于危亡之中,不得不听命于秦。

远交而近攻,是一种如蚕吃桑叶似的由近而远谋略。范雎正是用它,调整了秦国的外交战略;昭王正是由于采纳了它,才让秦国变得更为强大。

最后,秦始皇用“远交近攻”等策略,远交齐、楚,攻韩、魏,然后又从两翼进兵,攻破赵、燕,统一北方;破楚国,平定南方;最后攻占了齐国,从而实现了统一中原的愿望,完成了一统天下的霸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帝国。

第二章 安内图强 1、羊皮换贤,秦穆公重用百里奚

春秋时期乃是各路诸侯相互兼并、大国争霸的时代,其中秦国地处偏僻西陲,周初为附庸小国。春秋初因秦襄公助周平王东迁才被封为诸侯,并承周平王赐给岐山以西之地,后定都于雍(今陕西凤翔南)。在群雄并起的春秋时代,国小民弱的秦国与其他强国相比,显得毫不起眼儿。直至秦穆公时,国势才逐渐强大起来。这跟秦穆公的用人之道密不可分。秦穆公非常重视人才,其中百里奚是首屈一指的贤士,为秦国的兴盛壮大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

百里奚,亦称百里子或百里,字里,名奚,春秋时虞国(今山西平陆北)人。他本来是虞国的大夫。公元前655年,晋国借道于虞以伐虢国,大夫宫之奇以“唇亡齿寒”劝谏虞君,虞君却因曾经接受晋献公的宝玉“垂棘之璧”与名马“屈产之乘”而答应了晋国。百里奚深知虞君昏庸无能,很难纳谏,从此便缄默不语。结果晋在灭虢之后,返回时顺便灭了弱小的虞国,虞君及百里奚均被晋军俘获。

晋国灭虞国后不久,秦穆公派公子絷代自己去晋国求婚。晋献公把自己的大女儿许配给了秦穆公,还送了一些奴仆作为嫁妆,其中百里奚便在奴仆之列。从一个大夫变成了奴仆,百里奚为此深感耻辱,因此在去秦途中,他借机偷偷地逃走了。

秦穆公和晋献公的大女儿完婚后,在陪嫁奴仆的名单上发现少了百里奚,感到很奇怪,就追问公子絷。公子絷答道:“启禀大王,不过是个奴仆逃走了,没什么关系。”

朝中正巧有个从晋国投奔过来的武士公孙枝听说此事后,对秦穆公说:“大王,百里奚可不是什么无足轻重的奴才,他是个了不起的贤才,只是虞君昏庸无能,因此才没得到重用。”

秦穆公闻言顿生怜才之心,心想百里奚是个有才之人,不得重用,实是损失。他向公孙枝细细打听了百里奚的情况后,转而侧身对公子絷说:“我们秦国缺少的就是像百里奚这样的贤才,寡人想把他找回来,爱卿意下如何?”

公子絷说:“回大王,只是公孙枝片言,并不能证明百里奚有真本事,如若找来,是个草包,岂非被旁国笑话。”

秦穆公把头偏向公孙枝,公孙枝见状立刻躬身跪下来说:“微臣不敢妄打诳语,只因微臣在虞国任职半载,虽没见过百里奚,他的事迹却是听过的,若百里奚无才,微臣甘愿受死。”

秦穆公笑呵呵地道:“且不要先去辨真假,如百里奚真是有才干之人,有他我们必得益,若是个草包也无妨,却把一桩心事了了。”

公孙枝闻言点头说:“大王所言极是,臣马上派人打探百里奚的消息。”

事隔不久,秦穆公召来心腹大臣说:“虞国被灭后,战局又变紧张,我秦国亦不得不谨慎。”他扫了一眼众臣,继续道:“如今之际正是招贤之时,不知那个百里奚有消息了没?”

公孙枝急忙上前回道:“回大王,微臣刚刚得到消息,百里奚正在楚国为楚军放马。”

秦穆公高兴道:“那再好不过,寡人马上安排人准备厚礼献给楚王,把百里奚要回来。”

公孙枝听闻,马上劝秦秦穆公道:“大王,这万万使不得,楚王让百里奚放马,那是不知道他是个贤才之人;如果大王备厚礼过去,让楚国知道了您想重用百里奚,那他还肯放他走么。”

秦穆公略作思考,道:“此言极是,那要怎样才能请到百里奚呢?”

公孙枝答道:“不如这样,我们派使者过去面见楚王,就说百里奚是秦国的逃犯,我们现在要抓捕他回国。因为在市面上一个奴仆抵得五张羊皮的价,使者带上五张羊皮应该就能把他赎回来了。”

秦穆公觉得此策可行,于是把任务交给了公孙枝。

公孙枝接受了秦穆公的命令,派了一名叫蔡汝的使者前往楚国迎接百里奚。蔡汝备礼到了楚国,决定先去打听百里奚的下落。虽然传闻百里奚智勇双全,但始终是传闻,如若领回去一个平庸无能的百里奚,秦王会降罪于自己,于是他花重金向守城楚军打听百里奚,守城楚军告诉他:“前几日来了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头,自称百里奚。他说自己是在虞国给有钱人放牛的,我们便让他在此为我们放马,那老头儿有一套牧畜的本事,楚王得知后把他调到南海放马去了。”

南海是水草丰盛之地,百里奚在此倒也清闲。整日面对一群牛马,连个人影都很难瞧见。虽说孤寂,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虞国灭亡后,他自己也就跟着成了一个流离失所的难民,空有一肚子学问,满腔抱负,可惜无施展之地。每每想到此,他心里总会生出一丝伤感和不甘来。

这日百里奚正在田间放牧,忽然听到有人大喊自己的名字,他以为自己长时间待在这僻静之所产生了幻觉,便朝声音的方向走了几步以确认真假。此时从山坳处现出一人来,那人大声喊道:“老人家是百里奚先生么?”来人正是秦国使者蔡汝。

百里奚应了一声说:“我就是百里奚。”

蔡汝见眼前之人不过是个衣衫褴褛的糟老头子,心里对他的真实身份产生了几分猜疑,碍于使命,他还是恭敬地作了揖说:“秦王很早就钦佩您的才华,今日得知您深陷楚地,特命我来接您归秦。”

百里奚闻言感叹道:“我始终认为自己要老死在这里,没想到有生之年还有人挂念我这糟老头子。”他仰头看了看天说:“虞国被灭早就有了定数,君无贤德,国必亡也!”

这话听在蔡汝耳里,却另有深意,既是对虞国灭亡的解说,也是对秦国的忠告。蔡汝认识到,这百里奚确实不是等闲之辈。

蔡汝复又躬身向百里奚作了大揖道:“说来惭愧,我本不信您有什么才干,刚才听您一言,让我信服了您,我定会把您带回秦国。”

百里奚问道:“你如何把我带回秦国?”

蔡汝答:“如偷偷迎接您回去,楚王必不放您;所以我们想了个办法,把您说成是逃到楚国的囚犯,这样我们就有了接您回去的充足理由。当然在楚王那里得说是押你回去,恐怕还得委屈先生。”

这“押”与“接”的含义断然不同,百里奚也识得其中原由。他静站了片刻,心里突然涌起一阵莫名的冲动,使劲把手里的鞭子扔出老远。

蔡汝不解道:“您这是做什么?”

百里奚笑了几声说:“你们秦国将士谋略之能不浅。也罢,你去安排吧。”

于是蔡汝来到楚王宫面见楚王,开门见山道:“楚王陛下,我们秦国有个奴仆叫百里奚,犯了罪,逃到贵国来了,请您让我们把他带回去治罪。”言毕把准备好的五张上好黑羊皮献上。

楚王想都没想就命令士兵把百里奚从南海押回城,让蔡汝把百里奚带走。

以后,百里奚在秦国受到了秦穆公的重用,为秦国做出的贡献自不必说。

秦穆公羊皮换贤,至今仍流传。一个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是憾事,最后无非在平庸中淹没自己。这就好比伯乐与千里马,两者缺一不可。

第二章 安内图强 2、变法图强,秦孝公迁都变法

战国初期,七雄中秦国最落后。当时中原诸侯相互征伐,秦国由于处雍州偏僻之地,没有参与中原的战乱。为了改变秦国落后的局面,秦孝公即位后,利用秦地远离中原战场的优势,积蓄力量,广施恩德,救济孤寡,修治德政,讲究武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秦孝公还下了一道“求贤令”,吸引了天下大批有才能的人来秦,为秦国的改革献计献策。其中商鞅入秦,对秦的崛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商鞅来到了秦国后,经人指引找到了秦孝公的宠臣景监,他向景监讲述了自己的变法之道。景监闻言很是震撼,知道商鞅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劝留商鞅说:“秦国目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后来,景监把商鞅引荐给了秦孝公。秦孝公当时正处于求贤若渴之际,听到景监的大力推荐,立刻召见了商鞅。商鞅讲述了五霸兴起的历史,向孝公鼓吹富国强兵之术,说明变法革新的重要性。商鞅所讲的强国复兴之道,秦孝公很感兴趣,两人接连谈了几天,秦孝公都不知疲倦,反而精神抖擞,兴致勃勃。

秦孝公觉得,商鞅的变法之道,点点触及国势纲心,不但没有被原律法束缚,反而大胆地运用了新的法则。秦孝公很高兴,对商鞅说:“自发布‘求贤令’以来,带着‘以法治国’的幌子来见我的人不在少数,大都是些按部就班、套用原法的庸碌之才。我心里当时很苦恼,国家的兴亡其实在三点:君、臣、民。从近况来看,我国是缺少敢言敢做的臣,像先生这样的人才,不说在我国,就是其他国家也是凤毛麟角啊。”

商鞅见秦孝公这样夸奖自己,心里十分高兴,回答道:“大王过奖。臣以为,真才的人遇不到识才的人,定会是沦落庸囊。臣刚来秦国之前,去过魏国,当时国相公孙痤推荐我见魏王,魏王却是看我年轻,说我腹中无斗粮,没有真才学。”

秦孝公笑着说:“魏王擅用老人,他本身亦是个年轻人,所以就看轻了与自己年龄相仿,却有真才学的人。”接着他把话题转了个弯说:“我国的国势急需增强,刻不容缓。寡人认为正是因为缺少了新律法的约束,国家才至于此。因此,国家在行进变革的同时,律法也要更换增减。”

当秦孝公说到这点时,商鞅的眉头却紧了,秦孝公不解,于是便问:“先生为何紧锁眉宇,难道寡人说得不对吗?”

商鞅摆手说:“大王会错意了,您说得极是,法律确实应随着国家进步而不断修改……”顿了一下他又说:“臣担心的是,此次变法却不是单纯的修改原律法,而是舍旧换新。此法一旦实施,朝中反对之人定不在少数,这样一来,变法的实施就很难了。”

秦孝公思忖片刻说:“这个爱卿只管放心,寡人将会给予你最坚定的支持。”

商鞅仍有些担忧,说:“朝中有战功显赫的将军、功绩不凡的大夫,甚至与大王亲近的国戚,如他们反对,大王该怎么办?”秦孝公说:“功能赏,不能抵罪,如是这样,依法查办便是了。”

商鞅闻言立刻躬身跪在地上说:“大王有这样的想法,国家复兴必定有望,还请大王答应臣的一个请求。”

秦孝公连忙把商鞅扶起说:“先生不必行此大礼,且不知是何请求?”

“变法实施必会遇到朝中某些人的阻碍,臣本是进入秦国的外人,得不到拥护,所以大王得给臣惩戒之权,以变法之道,惩戒反对变法之人,这样便有了杀一儆百的效果,变法实施也就顺利了。”秦孝公很痛快地答应了商鞅的请求。

几日后,秦孝公召集了朝中大臣,宣布变法之事。

商鞅宣读完变法纲要,殿下便引起了一阵骚动,朝臣们三三两两地小声议论着,有的摇头,有的晃脑。

“这分明是在诋毁先王!”

“变法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

“他是外来人,有什么资格去商讨变法……”

“他太年轻了……”

片刻之后,秦孝公摆了下手,下面安静下来。秦孝公道:“寡人发布‘求贤令’,目的正是为了找到像商鞅这样有贤才谋略之人。商鞅的变法之道,寡人决定推行。今日殿前各位有问题不妨直接提出,寡人与尔等一同商讨解决。”

殿下有一名武将,名叫宛苇,曾立下了不少战功,秦孝公平时很尊敬他。这时他站出来反对道:“先王拟定的法岂是说变就变的?商鞅本是外来人,尚年轻,却又何能制定出规范之法来,还望大王三思,驳回这次变法。”宛苇说完,殿下众臣便都附和起来。

商鞅心知,这是起了连锁反应。

秦孝公面露怒色,说:“本国正处患难之际,如不变革,国家的存亡不可言说。寡人心意已定,变法之事,势在必行,如有违者,必严惩不贷!”

秦孝公这句话,跟刚才的“商讨解决”实在有些出入,看来变法之事事先已经决定了,只是说出几句话敷衍一下罢了,殿下有人这样想。

宛苇心有不甘,仍壮着胆子说:“法可变,但变的后果大王可曾考虑过,这本是长远之事,慢慢磨研而来。而商鞅所提的变法,分明是一步登天的幻想,太不切实际。”

商鞅心想,“等你觉得切实了,国都亡了。”

秦孝公说:“宛将军说的虽然有几分道理,但从目前国情来看,却是没时间磨研下去了。先王的法也是这样走过来的,不但没有像你说的那样,反而让秦在当时的动荡中站稳了脚跟。法也需更新换代,现在我们的律法明显有很多瑕疵,换掉它也是势在必行。”

“大王这样说不觉得牵强么?商鞅的法怎能和先王的相比。商鞅年纪尚轻,腹中能有几斗粮,先王的法是从战争国势中提炼出来的精华,本国的国势本已和法融合不分,您去问问臣民,这法都深入人心中了。”

商鞅心里腾起一股怒意,碍于场面没有发作,只是在心里说:“真是冥顽不灵,顽固不化!”

秦孝公使劲拍了下桌子,又用袖子把桌上面的一沓竹简扫到了地上,怒声道:“寡人本念你立功不乏,给你面子,你却不识相,屡次顶撞寡人。来人,把宛苇压入大牢,听候发落!”

宛苇没想到秦孝公会做出这样的决定,一时间满脸的骄狂之色消失,换做一副惊慌失措之相。其余大臣看到此情此景,均不敢再出声。

至此,变法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施行,秦国国势逐渐强大起来。

公元前352年,秦孝公任商鞅为“大良造”。此为秦爵十六级,相当于相兼将军。两年后,秦把都城从栎阳迁至咸阳(今陕西咸阳)。同年,商鞅开始着手实施第二次变法,主要是进一步从经济和政治上进行改革。第二次变法,进一步剥夺了旧贵族的特权,损害了他们的利益。这些人对商鞅恨之入骨,欲置商鞅于死地,只是碍于秦孝公,一时无可奈何。

一日,一个叫赵良的人前来拜访商鞅。见面后他说:“今日我来,是有件重要的事想和大人谈谈。”

商鞅早就闻言赵良在宗室贵戚中是个举足轻重的代表性人物,他来的目的,商鞅早已猜出了几分。

“赵大人有话不妨直说。”

赵良自认为面子不小,放开话说:“我代表大部分臣民给大人一个忠告。”

“什么忠告?”商鞅问。

“废除酷刑之法,并让位于贤人。”赵良说:“秦国如今富强,是不是依靠了你的变法,臣民都看在眼里。你杀害无辜忠良,制造残酷的刑罚,我劝你还是放弃新政,退位让贤的好。”

商鞅笑了,回击道:“简直是无稽之谈,你这番强词夺理的话毫无根据,我倒是想劝你回去好好儿思量思量。”

赵良见商鞅没有退意,便威胁说:“普天之下,异人居多,有人能穿墙入壁,有人能弑人于百步之外,大人可曾想见识一下?”

商鞅不惧地说:“请把异人请来,切磋切磋。”

赵良一时语塞,牙齿里挤不出半句话来,拂袖灰溜溜地离开了。

虽有小阻碍,商鞅的第二次变法亦圆满地得以开展实施,秦军对外也积极展开军事活动,并取得了节节胜利。

秦孝公的过人之处也在于他不仅能发现人才,关键时刻还能放权,用权利支持他做事,给人以充分的信任。没有商鞅,就不会有改变秦国命运的商鞅变法;没有秦孝公,变法就不会顺利推行。

第二章 安内图强 3、平内患,献公归国

秦献公生于秦灵公元年(前424年)。秦灵公死后,公子连(即后来的秦献公)没有即成位,王位被他的叔叔秦简公抢去。十岁的公子连为防不测,逃到东边的魏国,开始了长达二十九年的流亡生涯。

魏国当时是中原各国的超级强国,秦国的困顿低落与魏国的蓬勃发展形成了鲜明对比,极大地刺激了在魏国流亡的公子连,想到秦国的衰败和自己的遭遇,公子连产生了夺回君位、施行新政变法图强的强烈愿望。由于公子连曾被立为太子,在政治上有很大利用价值,魏国给的待遇很优厚。借此机会,公子连一方面研究学习魏国的强国经验,一方面密切注视秦国国内的局势。

公元前386年,秦简公的孙子秦出子即位。出子即位时才两岁,由他的母亲主持朝政。由于出子母亲任用外戚和宦官,与秦国的公室成员产生了很大的矛盾,秦国内政开始变得紧张起来。

公子连当时住在魏武侯为他安排的一座豪华府邸中,每日研读兵法谋略,每当听到秦国的局势时,他心里便会涌起一阵不甘。一个本为太子的人,竟然沦落到流亡异国,靠着别人的救济来维持生存。他心里其实明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魏武侯这样厚待自己绝非善行,是因为自己还有利可图。但这种寄人篱下的生活,他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走到头。初到魏国时,他没有想过这么多,但是二十年过去了,他内心的压抑感慢慢浮现出来。

魏武侯经常去公子连的府中,谈论一些事情,不管谈什么,最后往往都转到政治上。

一日,魏武侯来府中做客,公子连正在读书。魏武侯见状笑着说:“每次寡人来时,公子都不闲着,除了读书似乎就没别的事干了,难道你不觉得无聊么?”

公子连把他引到上座说:“读书亦有乐趣,贵国的书不但精妙,也很实用,读着自然就有些乐趣。”

魏武侯说:“寡人今日拜访倒是想和公子商量一件事。”

公子连问道:“大王所来为了何事?”

魏武侯说:“自从二十年前公子被秦简公夺去王位后,秦国一直在走下坡路,照这样下去,只怕隔上数年,秦国就灭亡了,寡人相信这是公子不愿看见的。”他看了看公子连又说:“如果公子愿意,寡人可以派人助你夺回王位,但公子得答应寡人,一旦你登基,必须和我们魏国订立盟约。”

公子连心里一震,魏国善待自己将近二十年,此前一直没有提出要送自己归国,而此时魏国所处的外部环境日益险恶,经常受到外国的侵略,正是要利用自己的时候。虽然自己有强烈的归国执政愿望,但多年以来,秦国与魏国一直是死敌,如果是魏国送他回去,自己肯定不会受到秦国人的欢迎。而且,如果自己是在魏国支持下取得政权,必然要受到魏国的制约,这样定会对秦国不利。虽然身处险境,公子连却不愿做出有损于秦国利益的事。

见公子连一直没有答话,魏武侯问道:“公子考虑清楚了没有?”

公子连回答道:“非常感谢这些年魏文侯和大王您对我的照顾。贵国目前正处于比较紧张的环境中,不能因为我的事让贵国再分散精力。”

公子连内心很清楚,他拒绝魏武侯是冒了巨大的风险。自己在魏国的价值就在于他的身份,在于自己在秦国还有一定的号召力,魏国是想在自己身上牟取政治利益。一旦拒绝魏武侯,自己就成了对魏国没有价值的人,很可能会因此招来杀身之祸。

魏武侯笑道:“公子话严重了,魏国目前虽然四处受敌,国势比较紧张,但尚能够应付,这点公子不用担心。请公子从长远考虑,我们帮助你赢得秦国王位,到时候你我两国缔结盟约,互助互应,这对双方都是有利的事情啊!”

公子连含笑不语,过了片刻才说:“大王容我再做考虑,出子及其母的政权还没有到瓦解之时,我若此时回国,必会遭其害。这样一来,大王和我的打算不就全部落空了么?”

魏武侯追问说:“以公子之见,何时才是行动良机?”

公子连想了一会儿,说:“我需要一年时间做准备。”

魏武侯走后,公子连叫来一个叫吴达的机智善辩之人,让其进入秦国联系与出子母亲不和的大臣,并且在民间散布公子连要回国施行新政的消息,并用金银珠宝交接豪杰义士,暗中争取秦军将领。秦国人对当年公子连君位被叔叔秦简公夺走的遭遇都很同情。秦简公在位期间,秦国朝政腐败,国力羸弱,丢掉了河西地,秦人都很有怨言。简公的儿子惠公在位期间,秦国没有什么作为,只求自保。惠公死后,两岁的儿子出子即位,秦国更是出现了出子母亲执政的混乱局面。秦国百姓对秦国的这种危险局面深感担忧,希望秦国能够出现一位有作为的君主,带领大家走出困境,重现当年秦穆公时的强盛。吴达到秦后,朝中许多大臣因为不满出子母亲重用外戚的做法,纷纷答应配合公子连推翻出子母亲的统治。

吴达回到魏国向公子连汇报说:“秦国政权处于瓦崩时期,朝中局势动荡。我联系到许多大臣,他们都愿意跟随您。秦国普通的百姓听说您要回国施行新政后,也都纷纷响应,盼着您早日回去。”

公子连大喜,立刻开始着手筹划、准备。

此间魏武侯陆续来过两次,谈话从刚开始的闲聊很快转到公子连回秦国的事情上。魏武侯有些心急,想让公子连早日回国夺政。

魏武侯为何心急,公子连心里很明白。此时赵国与离魏赴楚的吴起联系紧密,赵、楚联合,就将对魏国的重要城市大梁形成南北夹击之势。而西面的秦国是魏国的死敌,最近与赵、楚的联系也很紧密。如果秦、赵、楚联合进攻魏国,魏国就将处于南北西三面受敌的不利局面。

公子连向魏武侯敷衍道:“一年之期马上就到了,等我筹划完整,时机成熟,立刻动身回国。”

魏武侯心里不高兴,但也无可奈何,只好耐心等待公子连的决定。

一年之期到了,公子连也觉得时机成熟,于是准备动身。魏武侯听说后,立刻带着许多珠宝前来为他践行。

在与魏武侯辞别的时候,公子连与魏武侯盟誓。他说:“感谢多年以来魏国的盛情款待,如果我成功夺得君位,只要大王在世,秦国保证不与魏国为敌。”

这个誓言让魏武侯很不舒服,心想,此时大局未定,公子连却说出这样的话,明显是在表明自己不会和魏国结盟,但如果此时将公子连杀掉,就白白浪费了这么多年对他的良苦用心了。也罢!他既然已经答应不与魏国为敌,赵楚之事就无须担心。想到这里,魏武侯心里也就释然了。

秦出子二年(前385年),秦庶长嬴改迎立公子连于河西。

秦出子母亲知道后心慌如焚,召集亲信商讨对策。亲信献策说:“派一支精良的军队,将公子连一伙诛于途中。”

秦出子母亲依计行事,派遣一员大将领军数万,在半路截杀公子连。谁料到这支队伍的将领早就被公子连收买,其浩浩荡荡地率领大军,不是诛杀,而是去迎接公子连的。

沿途闻讯而来的迎接公子连的秦国百姓数不胜数,公子连在这些人的簇拥下围攻了秦国都城雍,只用了不到半日的时间,守城力量就土崩瓦解,士兵们也宣告投降。公子连趁势攻入了城内,杀死秦出子和他的母亲,夺回了本应属于自己的王位。

秦出子母子的乱政引发了臣民之愤,公子连正是瞅准了这个机会,经过精密筹划,一举夺下了王位,实乃民心所向。作为一个统治者,有道的做法才会得到尊崇,不管是古代还是当今,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魏武侯的失策,则是低估了公子连的处事能力。公子连在洞察了魏武侯的用意后,立刻想出了应对之法。无奈的魏武侯只得自己降低了要求,不与我为敌,不与赵、楚联盟,对魏就算是有利的。

第二章 安内图强 4、丰人口,秦献公废人葬奖生育

以活人殉葬的制度在古代中国早已就有,自秦武公时开始,已在秦国实行了三百多年。其中,秦穆公更是将这一制度发展到了极致。

穆公当政时期,秦国有三位忠心辅佐他的大夫,分别叫奄息、仲行和虎。

一日,秦穆公邀请三位大夫喝酒,秦穆公说道:“三位大夫确实有真本事,帮助寡人做了不少事,这是大秦的福分,也是寡人的福分,正因为有了像你们这样的贤才,我大秦才能有今日的富强繁荣。”

奄息说道:“大王的话严重了,和大王比起来,我们做的这些又能算得了什么。我们只是尽力发挥自己的能力,效忠大王,要是和大王的谋略贤德相比,那是天壤之别啊。”

酒过三巡,秦穆公突然露出一副伤感的表情,说道:“寡人真是害怕啊,害怕日后一死,奔赴黄泉是孤零零的一人,如有你们的陪伴便好了,即使到了地下冥府,我们亦能够在一起,谈谋论略……”

奄息见秦穆公为此事伤感,觉得实在是有些不至于,于是安慰秦穆公说道:“大王不必伤心,我等愿意跟随大王一辈子,生死同归,即使同赴黄泉路也是甘愿的。”

其余两人也同时附和着点头。

秦穆公很高兴,举杯说道:“三位贤臣真是寡人的知己,寡人敬你们一杯……”

没想到,几天之后秦穆公真的去世了。在遗言中,秦穆公直接点名要奄息、仲行、虎三人与自己陪葬,并且言明说:“这是我们事先的约定。”

奄息、仲行、虎大为后悔,本以为是秦穆公酒后乱言,随便说的,一过去就忘记了。没想到,秦穆公请的那顿酒真实用意却是为自己后事做打算。

奄息临终之前立下遗言,告诉后人说道:“我马上就要死去,秦王驾崩却要活埋一百多人,死者本都已经入土了,灵魂升天,无辜的人却要被迫抛弃现世与之同往,无辜人的灵魂能得到安息吗?现在殉葬的风气如此猖獗,不管是君侯或者官吏都以殉葬数量显示自己的显赫地位,这当真是可笑至极。长此下去,国何时能够昌盛!你们记住,今后如果有人死去,不得搞什么活人殉葬……”只可惜,在以活人殉葬大肆盛行引的春秋战国时代,他的这一遗言并没有得到贯彻。

到了秦献公回国当政时,秦国正处在最为动荡不安之时,朝廷内外一盘散沙。奴隶主阶层乘机崛起,而地主阶层在此时则受到了很大的发展限制。此时的秦国由于连年征战和残酷的殉葬制度,使得人口急剧减少,致使大量土地得不到开垦,进而导致秦国国库极度空虚,军队不能按时发放军饷,士气因此大减;邻国魏国则是虎视眈眈,随时都可能侵犯秦国领地。

这种危险的局面让极富进取心的秦献公坐卧不安。他思考多日,为了改变此种局面,他决定,开始实施一场以取消殉葬制度,鼓励多生育增加人口,招募外来农民入秦开垦为主要措施的变革。

献公下令废除殉葬制度受到了秦国最底层人民的大力拥护,因为这样他们就不会白白被杀。此前,秦国的奴隶主贵族以殉葬人的数量来显示自己的身份,因此秦国每年都要杀死大量青壮年奴隶。秦献公废除殉葬制度,避免了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被白白杀死,为秦国保存了大量的劳动力,对秦国的农业和工商业都非常有利。

令秦献公没有想到的是,他废止活人陪葬的措施,却遭受了部分王室贵族势力和奴隶主们的极力抵触。他们认为取消殉葬制,是在诋毁先人,是对逝去的先人不忠。在众多反对者中,奄息的后代,时任大夫的绺更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将先人奄息的遗言完全抛弃在脑后,又开始沿袭了用活人殉葬的做法。不久,在绺的父亲逝世时,绺用了百十来人为之殉葬,在殉葬典礼上,绺对天大呼:“先祖已逝,为贡其灵,保后人,必弑人随也!”

秦献公知道此事后,大为震怒。自己亲自制定的这样一个利国利民的措施,遭遇到如此顽强的抵触,那秦国的复兴还能有什么指望?

绺的行为显然是对秦献公的公开挑衅。秦献公本想直接严办,但随后想,不如召集群臣,在殿内跟绺进行辩论,以此来告诫其他大臣。

次日,秦献公召集群臣来到王宫大殿议事,绺也在其中。秦献公开门见山地说道:“今日寡人召集诸位来,是有一件事想和诸位爱卿谈谈。”说着他看了一眼绺,绺的表情不以为然。

“自寡人从魏归来,发现本国实在是有不少棘手问题,需要尽快解决,当然这需要一步一步来。可是我刚刚发布一项废除殉葬的政策,就有不少人公开进行反对,这让寡人很生气。”他看了一眼绺,继续说道:“绺大夫,可否讲讲你的想法?”

绺听到秦献公喊自己,知道是冲着自己而来,便硬顶头皮说:“回大王,臣认为殉葬制度不能废除。”

秦献公说:“绺大夫有话不妨直说。”

绺说道:“大王,微臣的先人是车子世家,先王秦穆公时期在朝任大夫之职,很得穆王恩宠,做出了不少功绩。穆王仙逝后,先人奄息、仲行、虎三位大夫均殉葬随穆公而去。臣忠于君、仆忠于主,就必须拿出放弃生命的勇气来,即便是死了心里也是安定的,逝者的灵魂才会保佑世人。但是如果逆之而行,用大王的制度去做,逝者的灵魂便得不到安宁,世人的生活也会逐渐走向衰败。”

秦献公说:“你家先人的历史,寡人有所了解,奄息、仲行、虎三位大夫本是先王的三大良臣,功绩不菲,先王逝世后,三大良臣均被纳入殉葬之列中,实乃是大秦的损失。”他把头偏向绺说:“寡人曾听闻,绺大夫先人奄息临终前曾对后人说,如有人逝去,不得用殉葬之法,此话可属实?”

绺这时脸色变得通红起来,说道:“确实有这件事,先人当时已经年老脑衰,所说的话不可当真。”

秦献公怒道:“大胆,你分明是用谎话来敷衍寡人,纵是三岁顽童也能分辨你所言真伪。奄息、仲行、虎三位大夫之死分明乃是强制所为,奄息知道自己马上就要死了,便提前告诫后人,轮到你这一代,竟然误解成了这样,你说你配做车子氏之后么!”

绺见秦献公发怒,心下大骇,急忙跪在地上说:“大王息怒,臣也是为大秦社稷着想。如今听得大王一言,心中豁然开朗,想想从前做法,实在是愚昧至极。臣有罪,还希望大王给我一个机会,将功赎罪。”

“寡人今天召集诸位来此就是想把此事做个解决,悔过当然最好,先前之罪,寡人不予追究。”秦献公见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便说:“今天在朝中所议的事,寡人希望各位能够铭记于心,殉葬制度从今天起彻底消除!如果仍再有执迷不悟者,定斩不饶!”

这次廷议起了很好的效果,至此之后用活人殉葬的事果真再没有发生过,作为殉葬制度的变通措施,秦国的奴隶主贵族开始以陶俑代替真人殉葬。秦国地多人少,献公鼓励多生,奖励多生儿子的人。此外,献公还吸引周边国家和部族的人到秦国种地、放牧,与本国人一视同仁。通过这些措施,秦国的人口数量明显提高,原来的很多荒田得到了开垦。

秦献公在此事件中,充分利用了以理服人的方法来化解事端,用武力虽然能解决此事,却得不到人心。而用道理去解决,则是在人心上给予了一定的“理”,从而减少了暴力、流血事件的发生。

第二章 安内图强 5、立昭王,宣太后力稳内政

秦惠文王死后,十九岁的公子荡,也就是秦武王即位。武王虽然年轻,却英武果断,独揽朝政。武王这个人特别喜欢跟别人比力气,武王四年,他与力士孟说在周天子处举龙文赤鼎,结果被鼎压到腿,没过几天就死了。

秦武王无子,办完他的后事,惠文后准备扶持自己的儿子公子壮即位。她发布消息说:“自秦武王去世,朝政没有人管辖,形势已经变得相当严峻,这样下去别国肯定要乘虚而入,夺我大秦疆土。”她没有明说,但是朝中许多人都已经明白她的立意。拘于她在朝中的实力,有不少人便见风使舵地站出来呼应说:“公子壮年轻有为,着实有真才学,立他为君,实乃上上之选。”惠文后大喜,心想公子壮即位指日可待。

群臣拥护公子壮即位的消息传到了宣太后的耳朵里,她很气愤,觉得惠文后是趁朝纲不稳的空当蓄意谋权。气愤归气愤,冷静后她突然想到,既然惠文后能拥立儿子为王,自己也有权利拥立自己的儿子为君。但转念一想,自己的实力和惠文后相差很大,许多诸侯、公子和大臣支持她,相比之下,自己的实力就显得逊色多了。

考虑到这点,宣太后心里开始犯嘀咕。这时她的弟弟魏冉有事看她,见她愁眉不展就问:“太后有什么心事,脸色这么难看?”

宣太后说:“你可曾听说惠文后要拥立公子壮为太子的消息?”

魏冉笑着说:“太后说笑话了,这事早已传得满城风雨,就是街上乞讨要饭的恐怕也都知道得一清二楚了。”

宣太后说:“你说的不假,但这些正是哀家犯愁的事。你可曾知道,历来新王即位,往往都要杀掉前君手下的要臣,以平朝纲?”

魏冉心里一震,他明白了宣太后话里的潜台词。联想下来,自己当下的处境不容乐观。“太后所言极是,一旦公子壮即位,我们的处境相当危险,甚至有可能首先被杀。”魏冉说。

宣太后点点头,神色逐渐变得坚定起来,她看着魏冉说:“真是这样,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由着她们乱来!”

“太后的意思是?”魏冉问。

“哀家欲立公子市为太子,作为和惠文后抗衡的筹码!从目前实力来推算我们不占优势,你刚才来的时候,我心里突然冒出一个主意,可以扭转这个局面。”宣太后说。

“什么主意?”魏冉欣喜地问道。

“相国樗里疾在军队里很有威望,哀家听说,他对惠文后的做法不能接受,扬言要在公子壮即位的时候大闹一场。”她把头偏向魏冉说,“身为武将,你应该和樗里疾的关系不错,不如这样,你去找樗里疾谈一谈,把利害关系跟他说一下,再请求他帮助。”

魏冉躬身说:“太后想得周到,我这就去找樗里疾。”

此时,樗里疾正在为惠文后立公子壮为太子的事气愤不已,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子。忽闻有人通报说,魏冉前来拜访,正在前厅候着。樗里疾急忙招呼下人说:“赶快把魏将军请到这边来。”

“魏将军可是个大忙人啊,是什么风把你吹到这里来了?”樗里疾见到魏冉开玩笑说。

魏冉作了个揖说:“实不相瞒,我是为当下咱们的处境而来。”

“处境?”

魏冉笑着说:“相国就不要打哑谜了,惠文后只要一立公子壮为太子,我们就被推到一条船上了,被人杀了那是迟早的事。我今天来,是想跟你谈谈解决这件事的办法。”

“办法,什么办法?”樗里疾急忙问道。

“结合我们的实力,推举宣太后的儿子公子市为太子,这样做对你我的好处,相国心里应该也有底吧。”

樗里疾沉默了片刻,一咬牙说:“事到如此境地,也只能这样,麻烦您去和宣太后通报一声,就说我樗里疾随时听候太后的调遣。”

魏冉回宫把结果跟宣太后一说,宣太后大喜,随即发布了立公子市为太子的消息。消息传到了惠文后的耳朵里,让她很气愤,大吼道:“她有什么资格和我争,不过是个二流妃子。田头的麻雀,想飞上枝头变凤凰,也不瞧瞧自己有那个本事没有,真是笑话!”

有知实情的人便告诉她说:“太后您有所不知,以她的实力固然不可能与您为敌,但是我听说,她把相国樗里疾招了过去,樗里疾可不是一个小角色。他们这样一结合,势力就不容小视。”

惠文后瞪眼说:“就算他们不反,我早晚也要将他们除掉,他们这样做反而明智。也罢!遇到这种情况,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趁其翅膀还没充分展开,将其扼杀!”

众人一致点头,同意她的观点。

不料宣太后早就想到了她们的想法,在发布消息之前,就做好了迎战的准备。她吩咐樗里疾和魏冉调集兵力,随时迎候惠文后的军队。

此战打得很快,不到三日,以惠文后为首的十万大军大败,其后的支援军队一听说这个消息,纷纷放下兵刃,倒戈投降。

在与宣太后的较量中,惠文后失败了。随后,宣太后诛杀了惠文后、公子壮和支持他们的大臣、诸侯和公子,逐武王后回归其母国魏,立公子市为王。但赵武灵王命代相赵固迎立秦国在燕国为质的公子稷,将公子稷送回秦国,欲立为王。由于赵国在当时特别强大,刚刚结束内乱的秦国不敢拒绝赵武灵王。而且,公子稷是宣太后的大儿子,宣太后同意了。就这样,公子稷成为了秦昭王。

在铲除惠文后和公子壮后,宣太后任命樗里疾为相邦,魏冉为将军。昭王七年(前300年),宣太后除掉了最后一个大敌樗里疾。任命魏冉为相,芈戎为将。芈戎是宣太后的同父同母弟弟。从此,秦国的政权就彻底掌握在了宣太后的手中。

昭王登基后,政权依旧掌握在宣太后手里。她告诉昭王说:“你年轻不了解其中的利害,先前的几位秦国国君都英年早逝,新君即位时都太年轻,无法驾驭先君留下的强臣而不得不将他们或杀死或驱逐。虽然目前稳固了朝纲,但是仍有不少大臣心存叛逆之心,寻找机会来推翻我们……等你有了经验,学会了应对的方法,我再把政权交给你也不迟。”

昭王闻得此言,心里很不痛快,觉得自己不过是个傀儡君王。但是秦国的江山本来就是太后争取过来的,按常理这个位子本也不是自己的,只是机缘巧合获得而已。想到这里,他心里就变得释然了,他说:“母后所言极是,从此我会努力学习为君之道,不会让您失望的。”

稳住了昭王的心,宣太后心里总算是踏实了些,但她又面临另一个问题。自秦以来,君位的传承是父传子承。她和昭王说的先前国君英年早逝的事,其实最关键还是在这里,一旦昭王早逝,朝政事务必会落得和武王时一样的局面,自己苦心争得的江山,恐怕还要拱手让人。

苦思冥想之际,她想出了一个办法。她决定实行另一种君位传承体系——兄终弟及,以保证秦国的政权能一直掌握在年龄较长、有实际政治经验的国君手里。

她决定立公子市为太子,公子悝为公子市的嗣君。在朝政上重用自己的弟弟魏冉、芈戎和外甥向寿,并给予了他们相应的封地和官爵,富于王室。

宣太后希望通过这种比较稳定的传承体系,来尽量避免因父子相传国君早逝造成的震荡。

这个决定让昭王很痛恨她,但是自己没有权力,也只能硬忍着,只盼着有朝一日太后把权力给予自己,再扭转这个局面。

而宣太后利用权势赢得了对秦政权的统治,因为昭王即位时年幼,她又封弟弟为相国,还分封几个儿子为王,号称“四贵”。她的这些举动虽然有些“强霸”的意思,但从客观上讲,宣太后所做的这些稳固了秦国当时十分混乱的内政。她吸取了先前几代君王的教训,采取兄终弟及制度以及重用内亲的做法,都充分体现了一种谋略,对秦以后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第二章 安内图强 6、激将法,范雎化解内政弊端

秦昭王在位时,国势强盛。秦军南伐楚国,力拔鄢、郢两座重镇,幽毙楚怀王于秦;又挥师东进,连连大败强齐;并数困魏、韩、赵“三晋”之兵,使魏、韩二君俯首听命。秦昭王深居宫中,被权臣贵戚包围,再加上活跃在战国时期政治舞台上的谋士说客多如过江之鲫,难免鱼龙混杂,良莠不分。因此,秦昭王对来自诸侯各国的宾客辩士并没有多少好的印象,以为无信者居多。因而,自魏国逃入秦的范雎用尽心机,却难以跻身秦廷,向秦昭王陈述安邦治国之大计。

一天,范雎求人向秦昭王通报说:“魏国有个人叫张禄,智谋出众,是天下中最能言善辩的人。他请求拜见大王,他声称,秦国现在的状况如同累卵不堪一击,处境非常危险,如果您能听取他的方略采取相应的措施,则能使大秦转危为安。但是他说的话事涉机密,不能代为通报,只能他自己当面直接跟大王谈。”

范雎故意让人这么说,无非是想引起秦昭王的重视。然而秦昭王却以为他只是个普通策士辩客,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因为先前这种事情发生的太多,所以没有去理睬。

就这样,范雎住在下等客舍,粗茶淡饭,在焦虑烦躁中度过了两年的时光。周赧王四十五年(前270年),秦丞相穰侯魏冉举兵越韩、魏攻齐,夺取刚、寿二地,以扩大自己的封邑,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实力。这给范雎攻击政敌提供了借题发挥的机会。他在一年来对昭王内心世界的了解、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果断而大胆地再次上书昭王,阐明大义,直刺时弊,紧紧抓住昭王的心病。

范雎在写给秦昭王的信中说:“我听说,英明的君主执政,对有功于国家的人给予赏赐,有能力的人委以重任;功绩越大的人俸禄越多,有才的人能享受像爵位一样的荣耀。所以没有能力的人不能胜任,有能力的人也不会藏起来。但是昏庸的君王就不同了,凭个人喜恶赏罚,全凭一时感情做事。我听说能使国家安富者是诸侯,而不是一国的君王。但是天下有了英明的君主,那么诸侯就不能专权专利,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一个英明的君主善于分割诸侯的权力。名医可以预知病人的生死,而英明的君主则可以预知国事的成败……有些话,在这封信里我不便深说,我希望大王能牺牲一点游玩的时间,允许我面谏。如果我讲的对治国安邦之业没有成效,我愿意接受大王的惩罚。”

此时的秦昭王正处在心里惶恐不安之时。看了范雎的信,心中大喜,想马上召见范雎见面细谈。无奈宫中耳目众多,稍有不甚就会败露行迹。苦思许久,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跟宫中主管厨房的人见了面,让其出去购菜时用车把范雎秘密拉进宫里来。

范雎进到秦宫里,早就胸有成竹。但他假装不知,径直闯进宫闱禁地。看见秦昭王从对面被人簇拥着过来,他故意不躲不避。昭王随从看见了,怒道:“大王已到,你为何还不回避!”

范雎没有惧怕,反唇相讥道:“秦国什么时候有大王了,不是只有太后和相侯么?”说完继续朝前走。

范雎的举动冒了很大风险,然而,范雎这一句表面上颇似冒犯的话,恰恰击中了昭王的要害,起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

昭王听出话外之音,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把他请到了内宫密室,把身边伺候的人退了,以座上宾的礼仪,单独会见。

秦昭王毕恭毕敬地问道:“先生有什么教诲要跟寡人讲?”

范雎说:“大王畏惧太后,又无权管制为官的奸臣,身居宫中,离不开伺候你的人,这样会一辈子沉沦下去,只怕最后连善恶都分不清了。长此这样下去,小者大王性命不保,大者大秦的基业恐怕就此拱手让人。”

其实上面所说的,并不是秦国的当务之急。范雎所以要大论此事,意在用“强干弱枝”来迎合昭王。与此同时,亦可推翻自己将来立足朝廷的政敌,从而确立自己在朝廷的地位。只要地位稳固了,其他一切都可以顺理成章。

秦昭王闻言感慨道:“秦国地处僻远,寡人又很愚笨。今天听到先生的教诲,真是三生有幸。从现在开始,事无巨细,不管是关于太后的,或者大臣的事,都愿意请先生赐教。”

范雎知道,虽然自己已经取得了秦昭王信任,但毕竟是初入朝廷,不能过于干涉内政,只能谈论一些政外的话题,借着隐喻提醒秦王。

此次与范雎的会面,令秦昭王心里既高兴又难过。难过的是,自己确实是个傀儡君王,只不过虚有帝王的头衔而已,没有多大权威,得不到群臣的尊重,让人看不起。高兴的是,范雎简短的几句话,犹如醍醐灌顶,让他将压抑在心中几十年的痛愤一下子释放出来,他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必须要实质性地做些什么。

“先生有什么办法么?”秦昭王急迫地问道。

“我认为,秦国的地势险要,其他国家不能相比。秦国有雄兵百万、战车千乘,以秦兵的勇猛,车骑的数目,用于挟制外国,犹如良犬搏兔。但是为什么秦国的大业始终没有实现,莫非是秦国将臣的计谋不管用么?”范雎感慨地说。

秦昭王知道,范雎肯定已有对策,所以还没有等到范雎说完,便打断说:“想必先生已有御敌良策,还请先生明讲。”

范雎不急不慢地说道:“我听说相邦魏冉准备越过韩、魏去攻打齐国,这个做法真是愚蠢至极。出兵少了伤不了齐国,出兵多了则把秦给害了。大王不如远交进攻,得寸土之地,便为我秦之寸土。”

“你的意思是?”秦昭王虽然似乎有些明白了,但还是想详细地让范雎解释一遍。

“第一,根据地理位置,韩、魏离秦最近,我们可先攻打韩、魏,得胜后便能趁势占领韩、魏的疆土。第二,北谋赵,南谋楚,扶持弱国,增强他们的实力用以抑制强国,争取夺得中间地带,以挟制各国的发展。第三,韩、魏、赵、楚依附在秦国之后,我们携手五国的力量,去威逼离我们最远、实力在六国中最强的齐国,使齐国回避与秦国的竞争。第四,在压倒各国的优势下,我们从弱国开始,一个个将其消灭,最后灭齐,统一天下。”范雎说道。

秦昭王听完范雎的谋略,高兴地拍起了大腿。但只瞬间的工夫,他的脸色就拉下来了,说道:“先生分析得头头是道,没有一点瑕疵,是很不错的设想。但以寡人现在的能力,这些却是办不到的。”说完,现出一脸愁容。

范雎急忙说道:“大王不必担心,我有一个办法,可解当前困局。”

“什么办法?”秦昭王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范雎说道:“大王首先免去魏冉的相邦之位,将其遣送回魏国,依次再把‘四贵’的封号免去,并驱逐出国,这样一来,宣太后的势力就会立刻垮台。大王不必夺权,她就会乖乖地把政权送到你手里。”

秦昭王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他已完全领悟了范雎的话意,心想,消除内患势在必行。

几日后,秦昭王以商讨国事为由召见了相邦魏冉。魏冉刚一入殿,就见从殿门左右冲出几个身强力壮的武士,还没等魏冉反应过来,就被五花大绑住了。

“大王……你……你这是在干什么?”魏冉一看这种阵势,心里有点害怕,嘴巴有点不利索。

“你可知罪?”秦昭王厉声问道。

“知罪?不知我所犯何罪?”魏冉镇定了片刻,说道。

“哼!你欲将秦国拱手让与他人,这不是犯罪么?”秦昭王的语气不容置疑。

“这……大王的话,不知从何说起,微臣实在是不明白。”魏冉的声音有些发颤。

“你要攻打齐国,准备出多少兵力?”

“四十万左右吧。”

“四十万,相当于秦国军队的三分之二,留守不到三分之一的兵力防守,你觉得妥当么?”秦昭王反问道。

魏冉没吭声,脸上豆大的汗珠开始往下流。

看到一向不可一世的魏冉紧张的情形,秦昭王心里暗暗发笑,脸色逐渐平和下来,他沉声道:“以你所犯罪行,本该判你车裂之罪。但寡人念你为秦的发展立过不少功绩,就将死罪免了,遣送回魏国!”

魏冉的相邦之职被免掉后,秦昭王的势力剧增,他命范雎为相邦,随后听取范雎的建议把“四贵”中其余三人先后免掉,并且驱逐出境。宣太后见势,怕再引起事端,果真乖乖把政权交给了秦昭王。

范雎的谏言,所表达的两点思想颇为可贵。其一,他力主选贤任能,奖励军功,反对任人唯亲。这在血缘关系纽带又粗又长的早期社会里,无疑是闪光点。其二,他抨击了贵族专权的现象,指出了枝繁干弱的危害不浅,这对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君王的统治地位,无疑极有见地。

秦昭王处在宗亲贵戚的包围中,贵族私家富厚日趋重于王室,昭王早有如芒刺在背之感,对这样的谏词自然十分关切。由此可见,范雎不仅胸藏治国韬略,而且工于心计。

第二章 安内图强 7、谋长远,吕不韦奇货可居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维护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常常互派王子到对方国家,作为人质,也称质子。表面上看,质子都是王室出身,地位无比尊崇,其实却恰恰相反,一旦互派质子的国家之间爆发战争,他们的生命安全往往难以保全。因此,质子一般都是由王室里没有地位的人担当,秦国质子异人就是这样一位在秦王室中被看做无足轻重的公子。

异人本是出使赵国的质子,当时的秦国依靠武力不停地东进,力图吞并六国,引起了各诸侯国的反抗,秦、赵两国为此爆发了多次大规模的战争。由于国家之间存在恩怨,作为质子的异人在赵国生活得自然不怎么顺心。直到有一天,在赵都邯郸的街头,他不经意间遇上了生命中的一位贵人,从此,他的命运开始发生改变,在此人的帮助下,他最终走上王位,成为秦国最高统治者。帮助异人的这个人,就是当时的著名商人,后成为秦国丞相,为秦国的强大做出了重大贡献,却最终落得悲惨下场的政治家吕不韦。

吕不韦,卫国阳翟人,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不仅有着丰厚殷实的家底,更有着一颗精明的头脑。按说吕不韦家好歹也算得上是富甲一方了,他家的日子过得也挺滋润。可他并没有因此满足,在他的内心,一直充满着一个更大的理想。古代的中国,有重农轻商的陋习,商人即使再有钱,也得不到人们的尊重,他们始终是人们鄙视的对象。

吕不韦曾发誓,一定要改变这一切,要让天下的人尊重自己,要让天下的人知道,自己并不仅仅是一位出色的商人,还具备其他杰出的才能。

赵国的都城邯郸,是当时六国中最繁华的城市之一。这次,吕不韦为了一桩重要的生意,来到了邯郸城。当时的吕不韦谨记做人要低调的家训,很少出入高级酒楼。这天他闲来无事,独自一人来到了城中一家小酒馆喝酒,在酒馆里,他偶然间碰见了一位穿着普普通通,但浑身散发着非凡气质的年轻人。最让他好奇的是酒馆里的其他客人均对他指指点点,好像认识他似的。那位年轻人对旁人的指点没有理睬,径直一人来到吕不韦的邻桌,要了一觚酒,独自喝了起来。

这位年轻人肯定不是普通人,吕不韦心里暗自猜测。为了满足好奇心,他悄悄地向酒馆伙计打听,打听的结果却让吕不韦大吃一惊,这个年轻人竟然是秦国在赵的质子异人!吕不韦没想到,大秦国的质子竟落魄到如此地步,只能到寻常人才来的小酒馆喝酒,且未带一名随从。

机敏的吕不韦马上意识到,在自己眼前的也许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假若自己帮他脱离现在的窘境,甚至帮他登上王位,那自己将来的荣华富贵不是享之不尽吗?

吕不韦从赵国回到家中后,还未汇报生意的情况就急忙问他父亲道:“父亲大人,农民耕田能获得几倍的利啊?”

“大概十倍。”吕不韦的父亲答道。

“那么经商,贩卖珠宝呢?能获得几倍的利?”

“最少也有一百倍吧。”

吕不韦继续问道:“假若力主定国呢?”

吕父道:“那可就是无数的利啊!”

听完父亲的回答,吕不韦立即把内心的想法和盘托出,聪明的吕父没有阻止儿子。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一个有着独特眼光的优秀商人,必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政治家。

我们不得不佩服,吕不韦确实是独具慧眼。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异人在赵国做质子时,秦国国君是异人的祖父秦昭襄王,虽然异人的父亲安国君被立为太子,但安国君妻妾成群,儿女众多;异人的母亲夏姬不受安国君宠爱,而且异人不是长子,无论从哪方面来说,异人登上太子之位的可能性都是极低。吕不韦投资异人,无疑是冒了巨大风险。可是后来的事实证明,高风险必然伴随着高回报。

有了父亲的支持,吕不韦更加坚定了弃商从政的信念。他再次来到邯郸城,迫不及待地去拜见异人。异人听说有个卫国的大商人不远千里来拜访自己,急忙到大门迎接。

吕不韦见质子异人亲自迎接到门口,笑呵呵地指着大门对异人说:“在下吕不韦,特意前来帮助公子。公子请放心,在下一定能光大你的门庭。”

异人尽管生活潦倒,但却不卑微。听了吕不韦大言不惭的话,心想,你吕不韦有什么了不起!不过有几个钱而已,就敢在本公子面前放肆,本公子再怎么落魄也是王室子弟,是你们地位低下的商人能比的吗?

于是,他不满地向吕不韦道:“你还是先光大自己的门庭再说吧。”

吕不韦听了异人有些生气的话,不急不恼,继续说道:“公子有所不知,我的门庭要等你的门庭光大了才会光大。”

异人听吕不韦这样说,马上明白了吕不韦不是在同自己说笑。于是,他放下架子,将吕不韦请进了住所,虚心向吕不韦问道:“吕先生说是来帮助在下的,那么先生认为,以我现在的境况,该怎么办呢?”

吕不韦见异人主动向自己求教,便知此人非一般人,值得自己相助,便慢条斯理地向异人分析道:“当今秦国之势,昭襄王已年迈,安国君身为太子,不日即可即位;但公子兄弟众多,且公子在赵为质子,不可与国内诸公子相比;在下以为,公子在赵期间应多多结交达官贵人,以建立公子的威信和贤名;此外,卑职还认为,华阳夫人虽无子,但她是安国君的宠妃,公子需多亲近。”

吕不韦的分析句句在理,异人也很同意,可他无可奈何地道:“先生所言极是,但在下碍于在赵,心有余而力不足呀!”

“假若公子有成为秦国未来太子之意,在下愿助公子一臂之力。”吕不韦当即表态。

于是,一个落魄不堪却雄心万丈的秦国公子,一个雄心勃勃而又非常现实的卫国商人,就这样走到了一起。

吕不韦首先拿出自家的一半财产提供给异人,有了钱,自然什么事都好办。在吕不韦的策划实施下,异人开始广交赵国政要和来往邯郸的各国名流,广纳门客。很快,异人就成为在赵和秦举足轻重的人物。

为了能争取到华阳夫人的帮助,吕不韦派使者给华阳夫人送去大礼,并让使者对华阳夫人这样说道:“异人是一个有才华的公子,他在赵广交天下诸侯,同时在异人的心里,他把夫人看得跟天一样重要,异人常常在夜晚因思念夫人和安国君而痛苦不堪,难以入眠。”

华阳夫人听到使者这样说,对异人的好感增进了几分。

与此同时,吕不韦还展开了对华阳夫人的弟弟阳泉君的公关。吕不韦亲自来到阳泉君的府上,对阳泉君道:“我此次前来,是要提醒阁下,你将会大祸临头了!”

阳泉君听吕不韦此言,大惑不解,急忙问道:“敢问吕先生,不知我祸从何来?”

吕不韦分析道:“你现在之所以富贵,是受到了你姐姐华阳夫人的庇护。可是你想想,一旦安国君老去,某位公子即位,你姐姐就将无所依靠,那么你现在的富贵还会存在吗?”

阳泉君一听,吓得一身冷汗,赶紧问道:“那么依先生看来,我该怎么办呢?”

吕不韦道:“在下听人说,公子异人是个贤才,被迫在赵国做人质。华阳夫人无子,如果阳泉君能劝说华阳夫人立异人为嫡嗣,那么异人肯定会对华阳夫人和阁下感激不尽。一旦异人当上秦王,你还会担忧失去你的功名利禄吗?”

阳泉君觉得吕不韦的话很有道理,为了自身利益,他三番五次地劝说华阳夫人立异人为嫡嗣,并向她阐明“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的道理,华阳夫人权衡再三,终被说动。

一次,在安国君空闲时,华阳夫人乘机对他说道:“夫君,能得到您的宠信是我最大的荣幸,可是我未能为你生子。我听手下人说,异人在赵国,非常贤能,和他打交道的人都称他贤能。我希望立异人为嫡嗣,好让我在晚年也有个依靠。”在劝说的同时,她还使出了女人对付男人的撒手锏——眼泪。

面对最心爱女人的哭诉,安国君只好答应。于是安国君与华阳夫人立约为据,确立了异人的嫡嗣地位。

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驾崩,安国君即位,异人被立为太子,公元前249年,安国君驾崩,异人继承王位,称庄襄王。就这样,在吕不韦的精密筹划下,异人从秦国王室一名不被重视的公子,青云直上而成为秦帝国的掌权人,吕不韦也从一名商人而成为大秦国的相国。

历史证明,吕不韦奇货可居是冒险而又伟大的举动。在以士为贵、以农为本、以商为末的古代中国,出身于商人的吕不韦走了一条颇具戏剧性的从政之路,凭着奇货可居的经营理念一跃登上了古代士子心目中最高的人生巅峰。

第二章 安内图强 8、留人才,李斯《谏逐客书》

秦庄襄王三年(前246年),庄襄王驾崩,嬴政即位为秦王。由于嬴政即位时年少,一切军政大权均由相邦兼仲父吕不韦把持。此时秦国虽然已经很强大,但局势仍然紧张。为了使秦国更加强大,年轻的嬴政广纳贤士,各国不少人才纷纷前来投靠秦国,李斯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李斯生于战国末年,是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县西南)人,年轻时做过掌管文书的小吏。有一次,他在仓库里看到老鼠很自在地偷吃粮食,也没有人去管,于是发出这样的感慨:“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出人头地,就应该像在粮仓里偷食粮食的老鼠,才能为所欲为,尽情享受。地位不同,获得的人生礼遇也不相同。”由此可以看出,在战国时期人人争名逐利的情况下,李斯是不甘寂寞的,他很想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来。为了达到飞黄腾达的目的,李斯辞去官职,到齐国求学,拜荀子为师。李斯学完之后反复思考,应该到哪个地方才能显露才干,得到荣华富贵呢?经过对各国情况分析和比较,他认为楚王没有什么作为,其他国家都在走下坡路,最后决定到秦国去发展。

李斯到了秦国以后,得到了秦相吕不韦的赏识。吕不韦推举他当上了秦国的小官,有了接近秦王的机会。

一次李斯抓住机遇上书秦王说:“凡是能干出事业的人,都必须要抓住时机。过去秦穆公时期虽然很强,却没有做出统一大业的壮举,原因是时机还不成熟。自秦孝公以来,周天子的力量逐渐衰落,各诸侯国连年征战,秦国才趁机强大起来。现在秦国力量强大,是因为有大王这样贤德的人。大王现在消灭六国就像扫除灶台上的灰尘那样容易,现在正是完成帝业、统一天下的最佳时机,千万不能错过。”

李斯的见解得到了秦王的认可,秦王提拔他为长吏。李斯劝秦王派人带着奇珍异宝去各国收买、贿赂官员,离间六国的君臣,均收到了效果。不久,他又被封为上卿。

后来秦王下定决心要统一六国,弱国韩国离秦国最近,因怕被秦国灭掉,特意派来水工郑国到秦国鼓动修建水渠,目的是想削弱秦国的人力和物力,牵制秦国东进。但不久郑国修建水渠的目的暴露,恰巧这时各国也纷纷派间谍来秦国做宾客。朝中的群臣对外来的客卿议论很大,就一齐上奏秦王说:“各国来秦的人,大多数是为了他们自己国家的利益,还请大王下令把这些人驱逐出境。”

秦王一考虑,觉得也对,考虑到事态的严重性,秦王立刻下令发布了“逐客令”,此时位居上卿的李斯也在被逐的名单内。

李斯听到这个消息,心急如焚,心想“逐客令”一旦执行,自己这一番折腾可就白费了。李斯于是想联合众客卿,一起上书秦王,让秦王放弃“逐客令”。可是去了其他客卿的住处打探消息后,他才知道有些客卿早就放弃了在秦国发展,并且劝李斯说:“‘逐客令’一发布,留在秦国不仅没有什么发展机会,反而会招致杀身之祸,你还是早些离开吧。”

人都是因利己才去做某些事情的,客卿们嗅到了不利己的气味,做出这样的决定也很正常。

但李斯并没有放弃,他决定再次上书秦王,力图扭转这个局面,让秦王取消“逐客令”的发布。转念一想,他又觉得自己这个想法很可笑,凭自己一己之力,别说扭转局面,就是跟秦王见一面的机会都很渺茫。

“逐客令”终于发布了,秦国每处城门的墙壁上,都贴上了“逐客令”的告示,告示上说:“限时三日,所有外国客卿必须离开秦国,如有逗留,不问缘由,立斩不饶!”

客卿们开始三三两两地离开秦国,城门口守城的官吏们盘查得很仔细,所有客卿出去时还得把自己的资料统统报上来,官拜哪里、姓名、年龄等,门边还坐着几个擅长描述人物特征的人,一一描写出门的客卿,就差给每个客卿画张像了。

李斯在大街上转悠了一圈,见满街都是提着兵刃的官兵和背着包袱的客卿,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他怕被官兵发现盘问,便又回到了住处。

难道自己的愿望真的就这样变成了空想?难道秦国真的没有我的容身之地吗?李斯大发感慨。为了发泄心里的烦躁,他把房间里的东西一通乱摔。

发泄完毕,李斯也冷静下来,反而觉得刚才的举动有些幼稚可笑。现在摆在眼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离开秦国,另谋出路;还有一条是进谏秦王,让其取消“逐客令”。

他认为第一条不可行,纵观目前各国的国势,秦国极有可能把其他六国都吞并了,这样一来投奔其他国家其实是在自寻死路。

而第二条做起来并不容易,平常见秦王一面都很难,别说现在自己以一个被驱逐客卿的身份去见秦王,即便是自己已经有了说服秦王的决心也不行。

苦思了一个昼夜,李斯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第二天他把自己当上卿时秦王赏赐的所有珠宝统统拿了出来,自言道:“我暂时先把你们拱手舍与他人了。”

他带着珠宝去了一个在朝中非常有权势的大臣那里,恳求他设法帮助自己面见秦王。大臣禁不住珠宝的诱惑,就答应了。

当天下午,大臣把李斯的谏书《谏逐客书》递交给了秦王。

秦王召见了李斯,问李斯说:“能详细地讲述一下你的见解么?”

李斯说:“我听说群臣都在议论逐客的事,我觉得这是极其错误的。”

“何错?”秦王问道。

李斯说:“从前秦穆公求贤,从西方的戎请来由余,从东方的楚国请来百里奚,从宋国迎来蹇叔,任用从晋国来的丕豹、公孙枝。秦穆公任用了这五个人,兼并了二十国,独霸西戎;秦孝公重用商鞅,实行新法,移风易俗,国家富强,打败楚、魏,扩地千里,秦国强大起来;秦惠王用张仪的计谋,拆散了六国的合纵抗秦,迫使各国服从秦国;秦昭王得到范雎,削弱贵戚力量,加强了王权,蚕食诸侯,秦成帝业。这四代君王都是由于任用客卿,他们才对秦国作出了巨大贡献。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呢?如果这四位君王也下令逐客,只会使国家缺少富利之实,秦国也没有今天的强大之名。”

见秦王没说话,李斯又说道:“秦王的珍珠、宝玉都不产于秦国,美女、好马、财宝也都是来自东方各国。如果只是秦国有的东西才要的话,那么许多好东西也就没有了。为什么这些东西可用而客卿就要逐,看起来大王只是看重了一些东西,而对人才却不能重用,其结果是加强了其他各国的力量,不利于秦国的统一大业。”

李斯的话说到了重心上,秦王开始后悔发布“逐客令”了,他说:“先生说得很有道理,这样想来,我是真的做错了。”

李斯说道:“大王这样做也不无道理,下‘逐客令’算来也给那些外国派来的假客卿一个警讯,不让他们再抱有什么离间秦国的想法。”

秦王点头,示意李斯接着说下去。

李斯说道:“大王现在收回‘逐客令’,那些假客卿必定不敢再来秦国,而真心效忠秦国的贤士肯定会积极归来。”

秦王说道:“先生这么一说,寡人想来还真是这样,取消‘逐客令’势在必行。”

秦王明辨是非,果断地采纳了李斯的建议,立即取消了“逐客令”。李斯仍然受到重用,被封为廷尉。

李斯的这封上书,不仅情辞恳切,而且确实反映了秦国历史和现状,代表了当时有识之士的见解。因此,他的《谏逐客书》成为历史名作。从客观上看,李斯是个自私利己的一个人,但是他的利己却是结合牟利大秦为蓝本的,从这点上看,李斯的所作所为并非全无可取之处。

第二章 安内图强 9、将计就计,修建郑国渠

战国末期,在秦、齐、楚、燕、赵、魏、韩七国中,秦国最强。如果要攻打其余六国,首当其冲的就是韩国,而韩国当时的国势,对秦国来说,简直不堪一击,随时都有可能被秦吞没的危险。公元前246年,韩桓王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采取了一个非常拙劣的所谓“疲秦”的策略。他以著名的水利工程人员郑国为间谍,派其入秦,游说秦国在泾水和洛水(北洛水,渭水支流)间,穿凿一条大型灌溉渠道。表面上说是可以发展秦国农业,其真实目的却是要耗竭秦国实力。

郑国来到秦国后到处鼓动说:“秦国没有水渠,农作物得不到及时的灌溉,农民们得不到温饱,是间接在拖累秦国的发展啊。”

秦王早就听说秦国有个善于兴修水利的韩国人叫郑国,又听闻郑国鼓动的话,立刻感觉到了修建水渠的必要性。一个泱泱大国连一条像样的水渠都没有,会被其他国家笑话的。考虑到这点,他立刻派人通知郑国,想和他见面商讨修建水渠的事。

郑国早就料到秦王会派人请他过去,在当时的社会里,一个善于水利的人是很受人尊敬的。秦王很看重郑国,说话时也显得极其尊重,他说道:“寡人曾听人说,先生是个善于水利的能人?”

郑国心里有些诧异,便说道:“大王过奖了,在下只是修过一些灌溉用的小水渠罢了,大王的美誉臣实在是不敢领受。”

秦王笑着说道:“寡人就喜欢有真才实学并且谦虚的人,这样的人才会更进步,相反那些有点小谋略、小本事的说客,寡人最厌恶。先生的事迹寡人早有耳闻,但凡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所以就想和先生见一面,看看传言是否为真。”

郑国说道:“大王是想考考臣吗?”

秦王说道:“先生此话严重了,寡人没那本事,哪有资格去考你。是这样,寡人曾听说,先生来秦国是想帮助秦国修建一条水渠,不知道此话是否属实?”

郑国脸上透出一抹绯红,露出一副不好意思的表情来说:“是这样的,说白了像我这样的人算来也只是个干粗活的莽夫而已,跟那些谋略家相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今日能得大王一见,臣就算死也如愿了。”

这话说得让秦王很感动,说道:“我大秦国势虽然强盛,但是农业、水利等方面却和旁国比不得。如今能遇到先生,也是我大秦的运势,不知先生是否愿意为我大秦修建一条水渠呢?”

郑国拱手道:“大王吩咐便是了,臣来秦之意,也是想在秦国修建水渠,只是苦于能力有限,缺少人力、物力。”

秦王说道:“这个问题先生大可不必操心,人力、物力需要多少,只要先生一句话便可。”

郑国心里很激动,心想秦王终于被我的话套住了,但表情上依然装出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大王放心,我必定把秦国水渠修好,如有食言,甘愿受大王重罚。”

事后,秦王给郑国调集二十万的人力和大量修建水渠的物资,让郑国全权指挥水渠的修建。

韩桓王见自己目的已达到,大喜,暗中又派人过去,支援郑国的工作。秦国把大批人力、物力投放到修建水渠上,而修建一条水渠少说也得用上几年,韩国就能趁着这个空当恢复整顿,等秦国把水渠修建好了,自己的国势力量也不容秦国小视,秦王必会放弃攻打韩国的打算。

韩桓王的如意算盘打得响,郑国的间谍头脑灵活。这本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却不知是谁走漏了风声,并四处传播说:“郑国是韩国的间谍,想利用修建水渠,来牵制秦国的人力和耗费资源。”

秦王得知后,大为光火,认为自己一个堂堂君王竟然被耍了,而且还耍得这么壮观,脸面着实从哪个方面考虑都挂不住。

“来人,把郑国给我抓回来,停止水渠修建!”秦王大喊道。

“大王息怒,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啊。”有位大臣说。

“好事?这分明是韩王设下的计谋,怎么能说是好事呢?”秦王不解道。

大臣说道:“计谋是真,却对我秦国没有任何坏处。大王想一想,韩王无非是害怕我们出兵攻打韩国,所以想出了这样一个可笑的计谋,派郑国来修建水渠,牵制我国的大批人力物力。可是大王有没有想过,修建水渠本来就得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还有就是即使韩王不出这样的阴谋。根据我国目前的水利问题,修建水渠的事也是势在必行。我们缺少一个像郑国这样善于水利的能人。”

秦王转念一想,觉得该大臣说的话很有道理,便问道:“如此说来,我们这边该如何应对?”

大臣说:“按兵不动,将计就计,就让郑国继续修建水渠。我们权当什么事也没发生过就行了。”

“那不正好中了韩王的计了么?”秦王还是有些不解。

“暂时是中他计了,不过此时韩王是热锅上的蚂蚁,在做最后的挣扎而已,这点小动作,秦王不必放在心上,相比之下,修建水渠更为重要。”

秦王思考良久,感慨道,“爱卿所言极是,我差点儿就做错事了。”

水渠修建历时五年,韩王的疲秦计谋最终变成了利秦的好事。郑国在水渠即将竣工的时候,听说了秦王知道韩王阴谋的事,感到很吃惊,心想,计谋既然已被秦王识破了,我留在这里岂不是很危险?想来想去,就准备在夜间悄悄离开秦国,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秦王早就料到他会这样做,已派了人在暗中监视他。郑国刚一离开住所,就被几个身手不凡的武士给抓住了。

武士把郑国五花大绑带到秦王那里。

郑国挺身说道:“如今事情败露,大王要杀便杀,要剐便剐,我绝无怨言!”

秦王微微一笑说道:“你可知道我是什么时候知道的?”

“大王就不要调侃我了,什么时候知道结果岂不都是一样!”郑国不假思索地说。

“这哪能一样,我要是早就知道你们的阴谋,照你的想法,你还能活到现在么?”秦王说。

“那大王一定是刚刚得知吧。”郑国说。

“你错了,在你修建水渠不久,我就得到消息了。”秦王说道。

“那大王为什么不杀我?”郑国心里生出一丝疑惑。

“我说过,我很欣赏有能力的人,所以这件事我也看得很开。你是受韩王所命,最多算是韩王一个无用的棋子而已。韩国大势已去,先生这样愚忠着实让我感到悲伤啊。”

“我……大王……还是把我杀了吧,大王的威信不能因为我而失掉啊。”

“如果杀你,我早在知道你的意图后,就把你杀了。至于你说的威信,不是单纯的靠杀戮而建立的。如你有悔改之心,寡人一定不会去追究你犯的过错。”秦王说。

秦王的话让郑国感激涕零,他“扑通”一声跪在秦王面前说:“臣愿意为大王、为秦国肝脑涂地,至死效忠于大王。”

郑国回去后,开始更加完善地建造水渠,把先前故意留下的不足之处也一块儿给弥补了。

郑国主持兴修的大型灌溉渠,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三百余里。泾河从陕西北部群山中冲出,流至礼泉就进入关中平原。平原东西数百里,南北数十里。平原地形特点是西北略高,东南略低。郑国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地形,在礼泉县东北的谷口开始修干渠,使干渠沿北面山脚向东伸展,很自然地把干渠分布在灌溉区最高地带,不仅最大限度地控制灌溉面积,而且形成了全部自流灌溉系统,可灌田四万余顷。“郑国渠”开凿以来,由于泥沙淤积,干渠首部逐渐填高,水流不能入渠,历代以来在谷口地方不断改变河水入渠处,但谷口以下的干渠渠道却始终不变。

韩王的做法虽然在表面上牵制了秦国,却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效果。在郑国去秦修建水渠没多久秦王就闻此消息,却没有做出任何举动,在这里韩王的做法确实是一大败笔。韩用计,而秦则将计就计,秦得了水渠,韩却依旧如故。

秦王的用人之道更是各国君王不可比拟的,只要是他看重的贤才之人,即使犯了再大的罪过,他依旧会一概免之,郑国就是其中最好的一例。

第二章 安内图强 10、以小谋大,嬴政计除嫪毐

秦国在经受了多次内乱和外战后,开始逐渐走向稳定。秦国的强大让其他国家感到不安,其在军事、经济等方面与六国相比已占据绝对领先位置。但就在秦国国势蒸蒸日上之际,秦国国内却爆发了一场叛乱,叛乱的主角是嫪毐。

嫪毐本是秦国的一个武夫,身体强壮,身手不凡,而且长得非常俊朗。吕不韦找到他,将他带到宫中,以假宦官的身份蒙混到后宫献给秦王嬴政的母亲赵姬。赵姬非常喜欢嫪毐。

嫪毐终日侍奉秦太后,所得赏赐异常丰厚,光是侍候嫪毐的奴仆就有数千人之多;后来嫪毐被嬴政封为长信侯,投奔嫪毐求官求仕的宾客舍人多达千余。其间秦太后怀孕,便假称占了一卦,宜徙宫以避时躲灾。秦太后征得嬴政同意,带着假太监嫪毐移迁至雍县居住,在雍县,一切事情都由嫪毐做主,嫪毐经常在手下面前自称是秦王的“假父”。不久,太后赵姬在雍县行宫生下二子。

纸终究包不住火,有人向秦王嬴政告发,嫪毐是假太监,并对嬴政说:“太后占卦避灾是假,太后已经为嫪毐生下了两个儿子,这便是迁居雍县居住的原因。”

嬴政时年二十二岁,闻报大怒,立即派人调查。调查结果情况完全属实,更令嬴政意想不到的是,相国吕不韦也被此事牵扯在内。

“真是家门不幸,竟然做出如此见不得人的事,大秦的颜面都让他们丢尽了。”秦王大发雷霆,怒道:“不将其诛之,我这大王算白做了!”

“大王息怒,请听臣一言。”大夫祺酉劝说道。

秦王嬴政正在气头上,一拍桌子道:“还有什么可说的,出了这样的丑事,不尽早收拾,还要等到它再流传出去,弄得满城风雨么!”说完眼睛一瞪祺酉,露出一股杀气。

俗谚曰,伴君如伴虎,祺酉也明白其中道理,今日看秦王的精神状态,稍有一句错话,可能就会被秦王杀头。但是作为一个臣子,为了国家的安定,尽管有些话不合时宜,但还是要讲出来。祺酉定了定神说:“事已至此,大王应该镇静下来。大王是想把嫪毐等反贼一举歼灭在雍县吧,按常理来说,这是必然的。可是大王想过没有,以嫪毐现在的实力,足以跟大王对抗,大王出兵,正好给了嫪毐反秦的借口。如果真的打起来,可能会引起秦国的内战,即使大王赢了,秦国元气也会大伤,这样的话就给了旁国乘虚而入的机会。”

秦王一想觉得有理,便有些后悔刚才的冲动。他的语气缓和下来说:“爱卿说得有理,但是事情终究要解决,难道就这样放任不管?等到了时机嫪毐还是要反,时间拖得越久对我们越不利,还不如趁嫪毐的势力还在襁褓之中,将其扼杀,这样一来倒省事了。”

“大王明鉴,所言在理。臣考虑的是,咱们能不能避免正面与嫪毐冲突,以小谋大呢?”祺酉说道。

“以小谋大?爱卿的意思是?”秦王不解地问道。

祺酉想了想说:“自嫪毐被封为长信侯后,实力大增,门下食客上千,其中不乏能人异士,再说其兵力的虚实咱们也不是很了解。常言道:‘知己知彼,方可百战百胜。’所以在不了解其虚实的情况下,贸然去攻打雍县实乃犯了兵家的大忌。”

秦王点了点头,示意祺酉接着说下去。祺酉说:“现在嫪毐还以为大王被蒙在鼓里,没有做出任何防备措施,这就给了我们大好的时机。大王不如这样,暗里派出一支精兵,秘密进发雍县,到了雍县马上将大部分兵力潜伏起来,派出一队人去叫城门,告诉守城官吏说,是大王担心太后身体,派人过来送良药补品。官吏必会把城门打开,趁此良机,立即召集人马攻入雍县,面对从天而降的士兵,嫪毐肯定不堪一击,雍县防御工事也起不了什么作用。”

秦王听后,赞叹道:“爱卿的计谋,让寡人钦佩!”

“这样做的优点是,尽可能掩盖了旁国的耳目,减少了事端。”

秦王连连点头说道:“那就按照爱卿所说的去办。”

自嫪毐封为长信侯以后,又得河西太原郡为毐国。他恣意享受着优裕的王侯生活,又怎么能舍得失去?他料到与太后私通之事早晚都会败露,因此早就在暗里招兵买马,充实实力,并且还得到了太后手中的一块兵符,随时可以调动周围各县的官卫士卒。

嫪毐常对太后赵姬说:“我身为嬴政的‘假父’,父亲还没死,儿子就即位了,这从哪个方面讲都不合情合理,迟早我得把属于我的君位拿回来。”

赵姬已经把全身心都交给了嫪毐,他去做什么事,她也懒得去管。只是对嫪毐说:“你要拿去君位我不管,但嬴政也是你的儿子,只希望到时候你不要痛下杀手。”

嫪毐连连点头,答应道:“太后还不信任我么,等我即了王位,把雍县之地赐予他,荣华富贵任他享用。”

然而他却不知,秦王这边已经开始行动了。

十万军队夜间起程,到达雍县时天还没有亮。主帅甘羊吩咐传令官说:“速将部队隐藏在城门周侧,切忌不能让守城兵卒发现!”说完,他亲自带领了几十人朝城门口走。

守城的官吏见了,朝城门下喊道:“城下是什么人?”

甘羊说:“我们是秦王派来给太后送补品的。”说完用手指了指身后装满补品的几辆大车。

守城此时正值换班,看了甘羊手里的信物后,并没有怀疑,便把城门打开了。

甘羊给身边的一个副将使了个眼色,示意他马上去通知藏起来的兵力,在城门关上之前攻入雍县城内。

此时的雍县城仍然在沉睡,毫无戒备。一个守城士兵从换岗点走了出来,对甘羊说:“时间尚早,你们得等到天亮了,才能去面见太后。”

甘羊一边答应着,一边扭头朝城门外看。他心里着急,一旦城门关上,所做的一切都将前功尽弃。

“你在看什么?难道还有人未到么?”守城士兵有些不耐烦。

“哦……是还有几个人没到,可能是出什么问题了吧,再等等……”甘羊说道。

守城士兵朝刚换过班的另一个士兵喊道:“城门先不要关,等人齐了再关。”喊完扭头又对甘羊说:“你不知道,这城门全是用实体的枣木打造的,开关起来很费力气。”

甘羊闻言,悄悄塞给守城士兵几根金条,守城士兵便高兴地离去了。

过了片刻,副将带领士兵们从城门两侧浩浩荡荡地朝城门内拥了进来。守城士兵大惊失色,急忙去关城门,无奈那城门太过于沉重,刚挪动了一丝,头颅便被甘羊的大刀给切到城外去了。

惊天动地的呐喊声惊破了雍县城的寂静,一时间雍县城内大乱。

嫪毐与太后正在酣睡之中,忽闻动静,心里正疑惑间,有人前来报说:“太后、侯爷,不好了……不好了……”

“出什么事了,外面这么乱?”嫪毐慌乱地问道。

“有一队人马冲进城来了,朝内宫这边攻了过来!”

“什么!……”

在雍县兵士没有做出任何防御措施的情况下,甘羊一举拿下了雍县城,嫪毐被活捉。

秦王随后下令:车裂嫪毐,灭其三族。嫪毐的死党卫尉竭、内史肆、佐戈竭、中大夫令齐等二十余人被枭首,追随嫪毐的宾客舍人罪轻者罚为供役宗庙的取薪者,罪重者四千余人夺爵迁蜀徙役三年。太后和嫪毐所生的两个儿子被杀。太后被逐出咸阳,迁住城外的阳宫,断绝母子关系,永不再见,并明令朝臣敢有为太后事进谏者,“戮而杀之,蒺藜其背”。

嫪毐所做的一切是在地位不断提升下逐渐演变的,知道他的实力能与秦王抗衡时,便生出了取而代之的想法。嫪毐最终被秦王诛杀,很大原因是认为嬴政还蒙在鼓里,没有做出任何防备措施。

嫪毐是太后势力的代表,铲除嫪毐,其实就是消灭了太后在朝中的势力,此次行动是嬴政朝集权道路迈出的重要一步。

第三章 蚕食天下 1、游列国,张仪说连横

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国力日益强盛,秦国君主不再甘心居于西方一隅之地,遂把矛头指向东方。马陵战后,齐国代替魏国成了中原地区的霸主。这样,秦、齐都以向中原地区扩张作为自己的主要发展方向,使得混战的局面更加错综复杂。战国晚期,乐毅破齐,齐国一蹶不振;长平之战,赵国严重削弱,秦国取得了对东方六国的绝对优势,乘机吞并了不少土地。六国为了应对强大的秦国,在著名的纵横家苏秦游说之下,六国决定实施合纵策略,联合抗秦。尽管秦国力量强大,但还没大到以一抵六的地步。六国合纵抗秦,给秦国的国家安全带来了危险。

秦惠文王即位后,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他继续采用孝公时代“任人唯贤”的方针,吸引了一大批善于辞令和权术的外交人才,张仪就是其中一位最杰出的代表。

张仪,魏国人,与当时身兼六国相位、合纵策略的开创者苏秦出自同门,都是鬼谷子的学生。公元前329年,张仪由赵国西入秦国,被求贤若渴的秦惠文王拜为客卿。公元前328年,张仪与公子华带兵攻打魏国,一举拿下魏国的蒲阳城。在庆功会上,张仪乘机向惠文王推销自己的连横政策,建议秦王把蒲阳归还魏国,并派公子繇去魏做人质,而他将利用护送公子繇入魏的机会游说魏王投靠秦国。此提议得到了秦王认可。

入魏后,张仪对魏王说:“大王,秦国对魏国可是真心实意啊!得到城邑不要不说,反而又送人质来到魏国,魏国怎么说也不该失礼节呀,你总该报答一下吧?”

“你说应怎样报答呢?”魏王问道。

“秦国只喜欢土地,魏国如果能送一些地方给秦国,秦国一定会把魏国视为兄弟。如果秦魏结盟合兵讨伐其他诸侯国,魏国将来得到的土地肯定会比送给秦国的多很多倍。”

魏王被张仪说动了心,于是将上郡十五县和河西重镇少梁献给秦国,从此秦魏和好,张仪的连横政策首战告捷。

张仪回到秦国后,秦惠文王仿效三晋,设置相位。因张仪为秦做出了重大贡献,惠文王任命张仪出任此职,不受重用的公孙衍离开秦国入魏。张仪就这样成为了秦国置相后的第一任相国。从此,张仪开始了他辉煌的政治、外交和军事生涯。

为了使魏国进一步臣服于秦国,公元前322年,张仪辞掉秦国相位,前往魏国。魏王慑于秦国实力,立即拜张仪为相。

张仪成为魏相以后,便借机为秦国拉拢魏王道:“魏国土地纵横不到千里,士兵不超过三十万;四周地势平坦,没有大山大河阻隔,各国从四面八方都可以进攻。魏国东边和齐相邻,南边跟楚接壤,西边跟韩接境,北边又和赵为邻。因此魏国的地势,原本就是战场。

“大王想想,一旦秦国派兵攻占卷地、衍地、燕地、酸枣等地,魏国与赵国的联系就会被切断,合纵的通路随之断绝,一旦通路断绝,那么大王,魏国就更加危险了。如果秦国说服韩国攻打魏国,魏国的灭亡就不远了。”

听张仪如是说,魏王大惧,急忙问张仪有何良策解此危急。

“我认为,大王不如归顺秦国。归顺了秦国,楚国、韩国一定不敢乱动;大王就可以高枕无忧。秦国想要削弱的只是楚国,而能削弱楚国的只有魏国。楚国虽看似富足强大,实际却很空虚;如果魏国出动全部的军队攻打楚国,胜利是肯定的。割裂楚国而加强魏国,这是大好事呢。”

魏王思量再三,最后同意了张仪的观点。不久,魏王派太子入秦朝见,向秦示好。张仪一共在魏国担任了四年相国,于公元前318年回到秦国,秦惠文王仍然启用他为相。

后来齐国派兵击败了赵和魏,并与楚国结成联盟。齐是东方的强国,楚则虎踞南方。因此,齐楚联盟成了秦国的心腹之患,而离间齐楚联盟,削弱齐楚力量就成为秦向东扩张过程中的关键。公元前313年,张仪再次辞掉秦国相位,出使楚国。到楚之后,他首先买通楚怀王的宠臣靳尚,利用其取得怀王信任,然后着手离间齐楚关系。

张仪对楚怀王说:“我们秦王最敬重的就是大王您,最憎恶的人是齐王。虽然齐国和秦国曾经是友好之国,但齐国在很多地方都对不起秦国。现在秦国想讨伐齐国,如果楚国与齐国断绝关系,秦国就把商、於六百里地献给楚国。”楚王是个贪利之徒,十分高兴地答应了。于是楚怀王立即派人去齐宣布“断交”,并派使者跟随张仪去秦接收土地。

回秦后,张仪称病三个月不上朝,楚怀王得不到土地,以为秦嫌楚与齐断绝关系不够坚决,因此特派勇士前去辱骂齐王。齐王大怒,一面与楚彻底断交,一面派人入秦与秦王商议共同伐楚。张仪见目的达到,见了楚国使者,告诉使者说:“我和楚王说的是六里,哪里是什么六百里呢?”使者回楚报告楚怀王,怀王气得暴跳如雷,大骂张仪出尔反尔,气冲冲地要兴兵伐秦。

公元前312年,楚国与秦、齐大战于丹阳,结果楚军大败,楚将屈匄等将领共七十余人被俘,八万楚军被消灭,汉中郡也被秦夺走。战败消息传来,楚怀王简直气得发昏。在狂热的复仇情绪支配下,他调动楚国全部军队进攻秦国。由于孤军深入,楚军再次大败。这次韩、魏两国也乘机向南进攻楚国,一直打到邓邑。楚腹背受敌,急忙撤军,最终割了两个城邑向秦国求和。

秦国大败楚国之后,与其能够抗衡的国家就只剩下了齐国。公元前311年,秦国派人与楚国谈判:愿分汉中之丰与楚,以同楚结盟。然而,怀王对张仪耿耿于怀,宁可不要汉中之地而要张仪。张仪闻讯,欣然赴楚。张仪一到楚国,就被怀王囚禁起来,楚怀王准备杀了他。但张仪却使用种种手段,通过楚国大夫靳尚,向怀王夫人郑袖说情,郑袖请求把张仪放掉,与秦和亲。怀王受夫人蛊惑,又害怕得罪秦国,加上贪于土地,权衡再三,最后下令将张仪释放。

张仪趁机游说怀王道:“当今天下的强国,只有秦国和楚国,两个大国一旦交战,就将势不两立。秦国现在据有巴蜀,大战船顺江而下,一日能行五百余里,用不了十天就可以到达杆关。杆关受到威胁,楚国的东部地区就很难保住,西部地区的黔中、巫郡就不再属于楚国。秦军如果出武关,楚国北部地区也会断送。楚国遭到秦国的进攻只在三个月以内,而楚国要想得到诸侯的援救却至少得半年,所以,楚国不与秦国亲善是不行的。再说,坐等弱国的援救而忽视秦国的威胁,这是极其愚蠢的做法。

“现在秦国和楚国接境连界,本来是地缘亲近的邻国。大王如果能听取我的意见。我将让秦国太子到楚国做人质,楚国太子到秦国做人质,把秦国女子做大王的姬妾,进献居民万户的都邑作为汤沐邑,长久作为兄弟邻邦,永世互不攻伐。我认为没有比这更好的计策了。”

一席话说得楚怀王连连点头称是,马上同意与秦和好。

张仪离开楚国,立即前往韩国,对韩王道:“韩国土地不到九百里,储粮不够吃两年,大王的士兵全部动员也不足三十万;秦国有武装士兵一百多万,战车千辆,战马万匹,韩国的军事力量怎能和秦国相比呢?

“大王如果不归顺秦国,秦国将出兵攻占宜阳,隔断韩国的上地,东进夺取成皋、荥阳,那么韩国国土将不属大王所有了。秦军阻塞成皋,隔断上地,大王的国土就被分割了。先归顺秦国最安全,不归顺秦国就危险。

“所以我替大王谋划,韩国应该帮助秦国。秦国所希望的莫过于削弱楚国,而能够削弱楚国的莫过于韩国。这不是因为韩国比楚国强,而是它的地势是这样。如果大王向西归顺秦国,攻打楚国,秦王一定高兴。我认为没有比这更好的计策了。”

韩王听从张仪的计策,立即表示与秦通好。张仪这才回到秦国,向秦惠文王禀报情况,秦惠文王念其功劳卓著,遂封其为武信君,并赐封给他五座城邑。

从公元前328年开始,张仪运用连横之术,游说于魏、楚、韩等国之间,利用各个诸侯国之间的矛盾,或为秦国拉拢,使其归附于秦;或拆散其联盟,使其力量削弱。总的来说,他是以秦国的利益为出发点的。在整个秦惠文王时期,他不仅使秦国在外交上连连取得胜利,而且帮助秦国开拓了疆土,为秦国的强大立下了汗马功劳。

第三章 蚕食天下 2、小利诱楚,齐楚中计反目

秦惠文王九年(前329年),张仪由赵国西入秦国,筹划谋略攻伐之事。第二年,张仪正式出任秦相,成为秦国置相后的第一任相国,并开始实行“连横”的战略。

苏秦的合纵之法和张仪的连横之法背道而驰,苏秦主张联合弱小的国家一致反秦,而张仪则主张弱国亲秦的连横之法。

张仪说服魏王背弃合约,转而与秦结盟后,回到秦国受到了秦王的嘉奖。

秦王说道:“如今魏国与我大秦结盟,也算是破了苏秦的合纵之法。蝼蚁厉害是因为数量众多,现在其余五国少了魏国的加盟就像少了一只臂膀,成了一个残缺,无法与我大秦抗衡了。”

张仪说道:“大王说得有理,魏国亲秦确实让合纵大打折扣,但是目前齐楚两国结盟的力量还是不容忽视。”

秦王说道:“爱卿的意思是?”

张仪说道:“我想出使楚国,想办法拆散齐楚联盟,这样合纵之法便不攻自破。”

秦王答应了张仪的请求,几天后张仪动身去了楚国。

张仪来到楚国后,拜托一位在楚为官的同窗公孙茈,让其引见楚王。公孙茈晋见楚王,告诉楚王说:“秦国相国张仪有事求见。”

楚王心里很疑惑,心想:“张仪来楚到底是什么目的,是求和么,不太可能。以目前秦的实力犯不着去跟旁的国家求和。”他越想心里越疑惑。最后终于忍不住对公孙茈说道:“把张仪请过来,寡人要好好儿和他谈谈。”

张仪见到了楚王,先是恭敬地说道:“传闻大王仪表不凡,一身君王霸气,今日有幸一见比传闻更传神啊。”

一句话让楚王对他的戒备之心松懈不少,刚刚想好要摆的架子也放到一边去了。他说道:“相国好口才,寡人哪有你说的那么传神,跟秦王比起来我就不值一提了。”

客套一番,楚王便先问道:“相国此次来楚,也一定是有事要与我商讨吧,只是探望寡人我的话,相国想必也不会亲自跑来楚国。”

张仪急忙说道:“不错,臣来楚是有事要与大王商讨,但探望大王也是臣此次来楚的目的之一啊。”

“哦?不知道是什么事情值得相国大老远跑一趟?”楚王问道,口气冷淡不少。

张仪见楚王没有和自己调侃的心情了,便开门见山地说道:“臣今次来楚的另一个目的是想提醒楚王,楚国现在危在旦夕!”

楚王被张仪的话惊得目瞪口呆,好半天才缓过神来说道:“相国真是大言不惭,说是有事商讨,第一句竟然是这么恶毒的诅咒,你让寡人怎么看你,难道你们秦国全都是像你一样大言不惭的人么!”

“大王太心急了,我的话才刚开了个头,您再耐心听我说完,就不会这么想了。”张仪马上补充道:“此事关系到楚国与齐国,现在弄得我秦国难于取舍。”

“难于取舍?什么意思?”楚王有些不明白,但心里突然涌出一阵不踏实的感觉来。

张仪说道:“当今七国之中,以秦、楚、齐最为强大,三者之中,又以秦最强,齐楚两国实力相当。目前齐楚联盟是以合纵之法,来抵消秦国的压力。这固然是个好办法,但是大王没有往长远去想,一旦有一天齐国背弃联盟,却又和秦联盟,那么齐国就会比楚国强大。如果换个角度去想,楚国和秦国联盟,楚国就会比齐国强大。所以说目前楚国最好的出路是与秦国联盟。”

“如果你是在蒙骗我呢?”楚王沉声说道。

张仪说道:“这点我早就想到了,一句口言,实在难于取信大王,所以我曾跟秦王商量。秦王答应把商、於之地六百余里归还楚国,拿这个作为信物的话,大王心里应该踏实了吧。”

楚王心中一动,仔细衡量一番,认为与秦结盟的事,从哪个角度去考虑,对楚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楚王被眼前的利益所动,不顾众大臣的反对,授张仪相印,与齐国断交,并且派一名将军赵梁随张仪回秦国取回商、於之地。

谁知张仪回秦之后,佯装摔伤脚,三个月不露面。楚王得知之后,竟以为是因为自己与齐国绝交不够,于是又派人到齐国大骂齐王,齐王大怒遂决定与秦结盟。

张仪的脚伤在这个时候突然好了,他找到赵梁说:“我真是倒霉透了,这些日子我可是熬着时辰过来的,幸好脚伤恢复得还挺快。让赵将军在秦国等了这么长时间,实在有些对不住,现在我便兑现我的承诺,把我的奉邑六里送给楚国。”

赵梁顿时变得糊涂起来,不知是自己听错了,还是张仪说错了,便问了一句道:“相国刚才说什么?”

“我说把我的奉邑六里送给楚王啊,赵将军没听清么?”张仪疑惑地问道。

赵梁这次明白了,心想楚王是中了张仪的计了,但是他心中不甘,说道:“相国是否弄错了,明明是把商、於之地六百里归还楚国,怎么突然转变成相国的奉邑六里了?您这样做,我回去也不好交差啊。”

张仪说道:“这我恐怕做不了主,我虽然官居相国之职,却也没有本事挪动如此大面积的土地。赵将军如觉得实在不好交差,就去找秦王问一问吧。”

话说到如此地步,赵梁也不再跟张仪讨什么六百里的地。非常明显,张仪说的归还六百里土地的事,就是挂在嘴边的一句戏言。赵梁便告辞回了楚国。

楚怀王一听赵梁的回报,气得七窍生烟,破口大骂张仪不是个东西,扬言要将张仪碎尸万段!赵梁站在一边不敢吭声。

口头上发泄完,楚怀王心里那口怨气依旧如干柴烈火一般烤灼着他,终于他下令道:“起兵十万攻秦!”

赵梁说道:“大王这样做万万不可,秦国正是抓住这个机会,设下圈套让您钻。您还是消消气,再从长计议吧。”

“从长计议?我一堂堂楚君,被一个说客弄得如此狼狈,传出去我楚国哪还有脸面在六国立住脚!你什么都不要说了,我已经决定了,就算真是圈套,我也钻定了!”

赵梁见自己的劝说没起什么效果,便和朝中大臣商量,又一起觐见劝说楚怀王放弃攻打秦国。

楚怀王这次却是铁了心要和秦国火拼一场,他对众臣说道:“我楚国挑出个兵卒来就能跟秦国的将士比拼,挑出个将军来就能带领士兵把秦国灭掉!这话说得过分么?”说完他朝众臣看了看,见没人敢说话,便又接着说道:“秦国不把我楚国看在眼里,分明是存心想要与我楚国为敌。我们是坐以待毙,还是先下手为强?”

楚怀王的话,让众臣都觉得无法开口。他们了解楚王的脾气,这个时候,最好是言听计从,不然性命难保。

“所以我决定,攻秦势在必行!”说完,他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

第二天,楚怀王果真派了一员大将带领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去了秦国。

楚国的十万大军刚入秦国的境地就被齐、秦联军击败,折兵八万,并被秦国夺走丹阳、汉中之地。楚王不甘失败,又调举国之兵攻秦,再次大败,无奈之余只得再割两座城池与秦国讲和。秦王提出用商、於之地换取楚国黔中之地,楚王竟然答复,只要得到张仪并亲自诛之,甘愿将黔中之地奉送。

张仪作为一个说客游走于各国之间,其高超的应变与说服能力可见一斑。出使楚国时,他本已事先充分给楚怀王做了一次透析,楚怀王好名利、好色、脾气暴躁,可以说,张仪已经在研究楚怀王这个人时,做好了应对的安排。他的口才与谋略是相结合的,口才是先前的铺垫,而谋略则会在铺垫后面逐渐展开。张仪的智谋和说辩之术,瓦解了苏秦生前所创的六国合纵,在他死后,虽然偶有六国背离连横恢复合纵的情况,但是已无法持久。可以说,张仪的连横之术成为了后来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基本战略。

第三章 蚕食天下 3、楚国再诈,张仪妙计换黔中

楚王对张仪承诺给自己的六百里土地,而最终却变成六里土地的事情,大为恼怒。心里始终无法释去被张仪给骗了的怨气,结果一怒之下派兵攻打秦国。楚国在攻秦的时候连连败北,元气大伤。连续丢掉丹阳、汉中等地。在这个时候,秦王却突然提出用商、於之地换取楚国黔中之地。楚王没办法只好答应,随即他又告诉秦王,只要得到张仪,愿将黔中之地奉送。

秦王为此大伤脑筋,心想楚王竟然恨张仪恨到这种地步,宁可舍去黔中之地,也要把张仪给杀了。自己怎么能因为去要楚国的土地,而把张仪推出秦国呢!

张仪闻得此事便找到秦王说道:“大王容许我再去楚国一次。”

秦王说道:“爱卿该不会是疯掉了吧?楚王这次可是冲着你来的,没有卖什么关子,直接表明了立场,只要把你送回楚国,他就是舍去黔中之地,也都不在乎,可见他有多恨你。”

张仪说道:“臣此次楚国之行,不但性命无虞还能让楚国再次跟秦国联合。”

秦王心里还是有些犯嘀咕,但是看到张仪说话这般有自信,便说道:“爱卿还是再做考虑,去不去我都不勉强你,你自己拿主意。”

“那么大王便是同意了?”张仪马上趁机问道。

第二天,张仪就去了楚国,他没有直接去面见楚怀王,而是去见了楚怀王的宠臣靳尚。

张仪给靳尚带了很多金银珠宝,靳尚欣然接受。

张仪说道:“靳大人如今是位高权重,但凡前来楚国办事的人只要通过靳大人,这事就算是成功了一半。”

靳尚笑道:“相国这样说可真是太抬举我了,我哪有这样的本事,只是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办些事而已,有些棘手的事情我也是无能为力。”

张仪说道:“大人不用过于自谦,今日我来的目的,一来是探望大人,二来呢,还是要请大人帮我一个忙。”靳尚说道:“这个,相国不说我也能猜个大概。不过这个忙帮起来实在困难,大王现在是铁了心要置你于死地,就是用黔中之地来换取你的性命也在所不惜。张大人的到来倒是让我很费解,这简直是自寻死路,这忙帮起来岂是这么容易的?”

张仪听罢,又从衣袖里掏出一个檀木盒子来,他把檀木盒子打开,里面竟然是一颗核桃般大小的夜明珠,而此时的靳尚也是两眼放光。

张仪说道:“此次来楚国的目的其实是想劝告楚王能与秦国结盟,我这样做并不是完全考虑自身的利益。如果我这次不来楚国,或者楚王不听我的劝说直接将我杀了,将会引发秦国与楚国之间的战争,对楚国不利。”

靳尚说道:“好吧,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也算是为楚国能够避免战乱,做出的一点努力吧。不过我也只能尽力去办,成与不成都要看相国的造化了。”

张仪躬身说道:“如此便谢过大人了。”

张仪谢过,马上离开了靳尚的府邸,直接又去了楚王宫。

张仪来楚也着实让楚怀王吃了一惊,他本以为张仪会一直待在秦国不露面,来躲避上次欺楚的事端,没想到这次却自己送上门来了。但转念一想,上次张仪所为,让自己丢尽了颜面,不仅这些,甚至别的国家也都嘲笑自己幼稚至极。从个人以至国势上,都严重地丢掉了一层尊严。张仪此次来无论目的何在,都是自投罗网。

想毕,他马上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不和张仪见面,直接派人将张仪押入了死牢,准备在几日后处决。

靳尚和张仪的关系不错,早在几年前两人就有过交往,张仪给过靳尚不少好处,靳尚也是物到事成,从没有失过言。事到如今,从自身的角度去想,这个忙也得要帮。

张仪走后,靳尚就去找了楚怀王的宠妃郑袖,请求郑袖来替自己帮张仪这个忙。靳尚和郑袖的关系很好,有了好玩意他总是会抽出一部分献给郑袖,所以郑袖对靳尚这个人感觉很不错。靳尚告诉郑袖说:“现在大王正在气头上,恐怕谁劝都不管用,张仪要是被处死了,后果不堪设想,想来想去,我认为只有你能劝得了大王。”然后,随手递上了张仪托自己送给郑袖一件狐裘皮衣。

郑袖面露难色说道:“别的事情还可以,你说的这件事太难办了,你容我再考虑考虑。”

靳尚马上说道:“恐怕没时间了,大王几日后就要把张仪处死了,趁现在大王还没动手,你还是想想办法去说一下。一旦张仪死了,便什么也挽回不了了。”

郑袖沉寂了片刻终于说道:“那好吧,我去试试。”

靳尚心中总算是松了口气,既然郑袖说了试试,也就有了八九分的把握。

郑袖找了个楚怀王空闲的当儿,把楚怀王堵在了后宫。

郑袖见楚王提出了张仪的事情,便接着话说道:“张仪?不就是上次欺骗大王的那个秦国相国么?”

楚王点头说道:“这次真是老天有眼,他自己亲自送上门来了,也省得我拿地去和秦国交换了。张仪做出了这么严重有损我楚国声誉的坏事,我一天不杀他,一天难解心头之恨!”

郑袖听完立刻皱眉说道:“大王总是这样,一着急起来,就不会去顾及什么后果了。就像这次杀张仪,如果张仪死了,岂不正好给了秦国挑动战乱的借口了吗?以目前咱们楚国的实力,哪能跟秦国去抗衡啊。”

楚王说道:“爱妃说得很有道理,但就算抛开我与他的仇恨,把问题立足于国家的安危上来说,张仪的威胁实在是太大了,不得不将他杀掉啊。”

郑袖却哭道:“我就知道说不通大王,大王要处死张仪,与秦国对立。为了避免战乱,与其待在这里等死,不如我明天就带孩子回江南去。”

楚怀王这个人什么都不怕,唯一怕的就是自己心爱的女人流眼泪,见郑袖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他的心顿时软了。说道:“爱妃不要哭,你容我再考虑考虑好吗?”

郑袖依旧哭道:“都什么时候了,大王还考虑,这明显是秦国制造的一个陷阱,大王想跳就往里跳好了。”

楚王见哄骗不了郑袖,狠心一咬牙说道:“就依爱妃,马上把张仪放了,这样总可以了吧?”

郑袖用手抹着泪点头说道:“大王这样做是对的,但也不是为了我,而是为了整个楚国。”

第二天楚王果真把张仪给放了,不但放了,还送给了他很多好东西,并以座上宾的身份来接待张仪。

张仪见到楚王说道:“我在牢里日盼夜盼,希望在临死前能够见大王一面,把自己此次来楚的原因亲口跟大王说。大王如今改变初衷,显然是明白了什么,但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和大王细谈一下。”

楚王说道:“相国想要和寡人谈什么?”

张仪说道:“以前的事情,大王切莫放在心上。此一时,彼一时,那时候是存了私心,但现今却不同了。如果现在你我楚秦联盟,对楚国目前的现状来说是极其有利的,合纵之法不是长远之计。一旦有一国撤出来,就会迅速瓦解。到那时候,大王就是后悔也来不及了。”

楚王说道:“相国说的句句都有道理,我不否认,但是先前一次也如现在一样,到最终我还是吃了哑巴亏,不得不斟酌相国的每一句话啊。”

“这个我明白,秦国可以不要楚国的土地,算是对楚国的诚意。大王想好再做决定吧,如果认为此事行不通,大王还是把我杀了,这样不但解了大王先前对我的恨意,也表明了楚国对秦国的立场。”说完张仪沉默不语。

又到了这个节骨眼儿上,楚怀王还真有些犯愁,眼看着旁边的靳尚朝自己一个劲儿地点头,终于决定说道:“寡人同意了!还望相国回去跟秦王通报一声,说同意与秦联盟。”

张仪的第二次进楚,着实是冒了九死一生的险。虽然去之前秦王很担心张仪的安危,并劝阻他考虑好了再做决定。但张仪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了楚国。我们不得不承认张仪的足智多谋,艺高胆大。他利用靳商去说服郑袖,让郑袖去说服楚王,轻易成功地攻破了楚王本来坚定不移的想法。

张仪的谋略中最为重要的是研究透了所要应对的人——他们的性格、喜好、弱点,他都能从其中找出突破口来,所以接下来做的事,就没有不成的。

第三章 蚕食天下 4、君臣盟约,甘茂轻取宜阳

秦惠文王去世后,秦武王即位。武王在位时,甘茂和樗里疾分别为左右丞相辅佐秦武王。秦武王常常对左右说,如果能让寡人的人马、战车、商车在三川内畅通无阻,灭掉周朝,就算让寡人死去,寡人也满足了。

甘茂听说后,便向武王献计道:“大王如果想把周朝灭了,韩国便是我们首先要打的国家。但是以目前我秦国的实力去攻打韩国并非十拿九稳,我们可以联盟魏国,结合两国的力量去攻打韩国,韩国必败无疑。”

秦武王说道:“丞相说得句句都很有道理,不知道派谁去魏国说服魏王联合伐韩呢?”

甘茂拱手说道:“我可以前去一试,可叫向寿与我一同前去。”

秦武王非常高兴,赐了甘茂几车珠宝和上百名随从,送其上路。

甘茂一行人到了魏国后,甘茂突然改变主意对向寿说道:“你马上回去告诉大王,魏国已经同意和秦国结盟并攻打韩国,但是韩国还是不能打,其中的原因等我回去再告诉大王。”

向寿回到秦国把话原封不动地讲给了秦武王,秦武王不解,便问向寿甘茂这样做的用意,向寿说道:“丞相说,他从魏国回来后亲自跟大王讲。”

秦武王在朝中坐不住,便来到息壤等候甘茂。

几日后,甘茂从魏国回来,和秦武王相遇在息壤。

秦武王第一句话便是问甘茂,为什么突然又改变了主意,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阻拦,或者是韩国又和别的国家结盟了。

甘茂说道:“大王考虑的多了,其实原因不在这里。我在魏国说通魏王联盟后,突然又想到一个问题,觉得有必要和您谈一谈,然后再做伐不伐韩的决定。”

秦武王疑惑地问道:“丞相有什么问题?”

甘茂说道:“宜阳是个大县,名为县,其实都能叫做郡了。宜阳地处天险,易守难攻,我秦军行千里的路程,加上对环境不熟悉等种种因素,攻打起来就太难了。”

秦武王说道:“丞相的意思是想放弃攻打韩国?”

甘茂摇头说道:“没有,这其实不是我最担心的问题。攻打韩国耗费的时间一定会很长,在这期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实在没法预料。”

秦武王疑惑地问道:“丞相的意思是指?”

甘茂说道:“大王先听我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人,有个和他一样名字的人杀了人。有人便告诉他母亲说,你孩子杀人了。知子莫如母,他母亲当然不相信。接着又有一个人告诉她说,你孩子真的杀人了。她依然不相信,孩子是自己一手抚养长大的,他的一举一动都在自己眼里,怎么会去杀人呢。后来又有一个人告诉她说,你孩子确实杀人了。她的心就动摇了,觉得即使自己再了解自己的孩子,但也猜不透他的心。她感到害怕,便丢掉了家务,逃走了。”

秦武王说道:“故事讲得很精彩,却不知道这和丞相所担心的事有什么联系。”

甘茂说道:“我只是用这个故事做个比喻,如果去攻打宜阳肯定要耗费很长的时间,这段时间大王身边肯定会出现一些诽谤我的人,说我拿不下宜阳,或者说我没有本事之类的话。一个人这样说,大王可能不会放在心上,但是很多人都这样说,大王的信心肯定就会动摇了,臣害怕大王做出那个错误决定。”

秦武王便问道:“怕寡人做出哪个决定?”

甘茂说道:“如果我猜得不错,在我长时间没有攻取宜阳后,樗里疾、公孙爽肯定会觐见大王,诽谤于臣,大王一定会信了他们的话,命令臣撤兵。”

秦武王说道:“寡人不听他们的便是了,这样丞相应该放心去了吧。”

甘茂见自己已经说服了秦武王,便带了军队,去攻打宜阳。

结果甘茂所料的没有错,因为水土不服,加上宜阳占地易守难攻,五个多月下来,竟然没有攻破宜阳。

而此时,樗里疾、公孙爽果真去觐见了秦武王。

樗里疾说道:“大王,甘茂去攻打韩国的一个小县,竟然耗费了如此长的时间还没有攻破,证明他真的没有作战指挥能力,如果再这样长时间地耗下去,必败无疑!”

公孙爽也附和着说道:“丞相说得对,趁现在还没有到料想的那个地步,还是撤兵回秦比较好,一来减少了不必要的损伤;二来我们可以聚集实力,找机会再讨伐韩。”

秦武王觉得他们的话也不无道理,便传令下去说道:“速速派人去通知甘茂,告诉他取消和韩的交战,马上撤兵回秦。”

传令官把消息报告给了甘茂,甘茂心想,大王果真这样做了。思忖再三,他便提笔写了一封信给传令官,让他亲手把信函交到秦武王手里。

甘茂在信上说:大王可曾记得咱们在息壤时的约定么,我就是担心大王会这样做,才苦费心机地跟大王说了那么多话。宜阳这边的情况大王虽然没有亲眼目睹,也应该在心里有个了解。宜阳易守难攻,再加上将士们水土不服,作战能力大大降低,这才加长了作战的时间。我希望大王遵守当时在息壤的诺言,不要听取别人的话,再给我些时间,拿下宜阳是迟早的事。

秦武王看到信,心里泛起一阵波澜,自己确实答应了甘茂。想到这里,他把心一横提笔又给甘茂写了一封回信。

信上说道:寡人把息壤之约给忘记了,看了丞相的回信,寡人觉得好生惭愧。正如丞相所料想的那样,在如今没有攻取宜阳的时候,朝中有不少人前来觐见寡人,劝谏撤兵回秦。当时寡人觉得,他们所说的也不无道理,所以决定撤兵。你回信中提到的宜阳之约,又让我改变了初衷,想想当时的情景,丞相正是担心如今日所变那样,才处心积虑地说了那些话。在此,寡人收回前信中撤兵回秦的话,支持你攻取宜阳。并且再给你增兵二十万,助你伐韩。

把信交给了传令官,秦武王马上又下了一道旨意说:如今宜阳之事,寡人不想再听到什么退兵的劝谏。寡人斟酌再三,决定继续支持甘茂伐韩,并且调遣二十万军队,前去支援。如果仍有执迷不悟者前来劝谏,寡人定严惩不怠!

这旨意果真起到了作用,有不少准备劝谏的大臣又都打消了念头,心里却都疑惑大王的决定怎么变得这么快,他们哪里知道秦武王和甘茂的息壤之约呢。

随后秦武王调了一名武将带领二十万军队支援甘茂去了。

甘茂看到秦武王的回信,心中的感动溢于言表。大王这么做,在别人看来却是孤注一掷,那就更能证明大王相信我,没有忘记息壤之约。大王如此信任于臣,我要是再拿不下宜阳,就是在大王脸上抹黑,大王必定会受到诸多大臣们背后的耻笑。

甘茂考虑道:宜阳守城军队,依仗地理优势顽强抵抗,便是自己现如今仍没有取胜的真正原因。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大小之战,我秦军对水土以及作战模式已经适应,只不过是军队人数偏少才降低了作战进程,如今大王派遣二十万部队前来支援,就正好解决了自己的当务之急,攻克宜阳指日可待了。

宜阳守城将领本来听到甘茂准备要撤兵的消息,心里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可刚刚把这口气松完不久,探子又回报消息说:秦武王改变了决定,不但没有命令甘茂撤兵,反而又从秦国调取了二十万兵力,前来支援甘茂!

守城将领大惊失色,刚平静下来的心又悬了起来。

“一定要给我守住,马上派人向大王求援!”他命令道。

只可惜他知道的太晚了,宜阳距离韩国都城有千里之遥,折合时间,没有半月的时间,援军根本赶不过来。可支援甘茂的二十万大军已经快到宜阳了。

至此甘茂没有发动对宜阳城的进攻,而是趁援军未到之前整顿军队。

三日后,援军终于赶来,两军一会合,士气顿时大增。甘茂乘此时机向宜阳发起了进攻。

韩国的援军还在半路上,宜阳这边就已经支持不住了,顽强地抵抗了五日后,宜阳城终于被攻破,秦军斩首六万,大获全胜。

甘茂最终取得了胜利,其重要原因在于他的深思熟虑,在他回秦后,秦武王拿出一个装满诽谤信的箩筐给甘茂看。甘茂当时就说:这次的功劳不是臣的,而是大王的,如果不是大王坚持自己的想法,恐怕早就命臣撤兵了,而秦武王心里却是非常佩服甘茂的先见之明。

甘茂的谋略在于,他预知到了秦武王可能会受到左右的干扰,而不能给予其充分的信任,因此提前给他打了预防针,订立了君臣间的盟约。事实证明,甘茂所采取的计策是正确的,秦武王也因此给予了他大力的支持,最终取宜阳才获得了胜利。

第三章 蚕食天下 5、母子同心,巧计解后忧

义渠是秦国西方的一个游牧民族,因为受赵国的控制,战国时期经常劫掠秦国的西部边境。

公元前331年,趁义渠国发生内乱之机,秦惠王遣兵平定,义渠不得已臣服于秦。虽说如此,游牧民族彪悍奔放的个性岂能任由别人主宰!因此,义渠国明服暗不服,阳奉阴违,依然经常偷袭秦国。公元前327年,秦又伐义渠,将其郁郅城(今庆城)夺去,义渠失败,再次向秦称臣。

公元前318年,义渠趁中原诸国混战,背叛秦国,朝贡于魏。魏公孙衍动员赵、韩、燕、楚四国与魏联合攻秦。大战当前,秦以锦锻千匹、美女百名拉拢义渠。义渠拒之,并趁势起兵伐秦,大败秦军。这一重创,减缓了秦国东进的步伐,使其不得不把战略重心重新转向义渠国。

公元前314年,秦调集重兵从东、西、南三面入侵义渠,先后夺得25座城池,使义渠国疆域大大缩小,实力锐减。义渠不得不向秦再次俯首称臣。

公元前307年,年仅23岁的秦武王去世。秦武王没有子嗣,公元前306年,在权臣魏冉的鼎力相助下,宣太后将自己年幼的儿子嬴稷扶上了王位,也就是历史上的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即位之初,由于尚未成年,国家大事均由宣太后和魏冉负责。就在这一时期,消停了很久的义渠再次蠢蠢欲动,不断派兵侵扰秦国的边境。由于当时秦国国内局势不稳,又面临着六国合纵抗秦的危难时机,导致秦国没有太多的力量来抵抗义渠,因而失去了北方的一部分土地。

宣太后和秦昭襄王清楚地看到,义渠的存在对秦国国家安全是个极大的隐患。后来,在宣太后母子的周密谋划下,诱杀了两位对秦国来说有着极大威胁的国王,一位是义渠王,一位是楚怀王。

秦诱杀义渠王后,顺利消除了义渠对秦国关陇地区长达几百年的威胁,使得秦国能够毫无后顾之忧,腾出手来增强国势,成为诸侯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楚怀王在位期间,灭了强大的越国,占有了原来的吴越之地,向北进攻魏、韩、宋,这些胜利使楚国的领土几乎扩充了一倍。楚怀王十分渴望得到秦国占领的巴蜀和汉中,对这些地区进行过猛烈的攻击,但都无果而终。对于秦国来说,楚怀王是一个非常可怕的邻居。于是,宣太后决心不计任何手段也要除掉楚怀王。

楚怀王三十年,也就是公元前299年,正是楚国处于内外交困的时候,宣太后看到了除掉楚怀王的时机,于是决定向楚国伸出一根救命稻草,将楚怀王诱骗到秦,然后逼迫他割地求和。

宣太后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听后有些迟疑地说道:“母后,楚怀王还会相信我们吗?我们已经骗了他不止一次了,这次他还会上当吗?”

“那就要看我们的诱饵是否够大了。”宣太后笑道。

秦昭襄王有些不解地道:“孩儿不知,还请母后明示。”

“现在的楚国正处在困境中,需要救助,我们就以此为突破口,以会盟为名,将楚怀王骗到武关,然后逼迫他割地。”宣太后说道。

秦昭襄王还是有些担心,问道:“如果他不肯就范呢?”

“那我们就把他软禁起来,时间久了,他自然会受不了,到那时他想不答应我们的要求都难。”宣太后狡诈地笑道。

“母后的计策果然高明!”

告别了宣太后,秦昭襄王回到自己的宫中,当即给楚怀王写了一封“感人肺腑”的信。他在信上说:“不知兄还记得黄棘会盟否?那一年登上黄棘的祭坛,我们在天地众神面前约为兄弟。从秦国的山冈到楚国的丘陵处处洋溢着秦楚两国友谊的欢悦。可是这种美好的关系却被一件偶然的事情破坏了——贵国公子杀死我国的大臣畏罪潜逃,这一事件没有引起贵国足够的重视,我国发兵为此事讨个说法也在情理之中。当然,今天我这样讲,并不是要责备谁,就让这一切都成为历史吧!我的母亲是楚国人,所以我的身上也流着楚国的血。当然,你的身上流着的也有秦国的血,还有什么比血缘更亲密的关系,还有什么比血缘更重要的利益?如果偶尔出现一点矛盾,那也是自家人的矛盾,解决矛盾归根到底还是需要和谈。我代表我的国家诚挚的邀请您到武关商谈和平事宜,重续以往的盟约。”

楚怀王看完这封信,一时被秦昭襄王冠冕堂皇的话迷住了心窍,于是下令群臣针对此事展开了讨论。

“秦王约我去武关会盟,不去吧,肯定会招他怨恨;去吧,又怕有什么危险。不知众卿如何看?”楚怀王在朝会上犹豫不决地说道。

令尹昭睢上前反对说:“大王不能去,秦国有吞并诸侯之心,居心叵测,这一次还不知道又在耍什么花招!”

大夫屈原也劝道:“秦是虎狼之国,背信弃义是它的天性,坑蒙拐骗是它的本能,欺骗我国不止一次两次了。难道大王忘了前几次受骗的教训了吗?依臣之见,大王不但不能去,还应该加强边关防卫。”

然而,楚怀王最小的儿子公子子兰却反对说:“秦国人主动跟我们联合,我们怎么能拒绝呢?秦楚多年联姻,最近又娶了咱们的王女,他们的秦昭襄王王后、王太后都是咱们楚国嫁过去的,秦昭襄王说白了是父王的外甥。依儿臣之见,父王一定得去,要不然激怒了秦国,对我们不会有什么好处。再说即使秦国使诈,也不敢把父王怎么样。”子兰之所以劝告楚怀王去武关会盟,自有他心底的如意算盘:假若父王在秦国有个三长两短,太子横又在齐国做质子,那么就该我继承王位了。

楚怀王在小儿子子兰的怂恿下,决定去见秦昭襄王。

楚怀王北上千里赶赴中原,一路上巡视着自己的大好河山万般感慨,却不知这是他最后一次亲临自己的江山。他从中原掉头向西,进入秦东南大门武关。

武关在秦岭东部,南临深涧,北接秦岭山峦,是一个险要门户。来到武关城门前时,楚怀王看到武关城上插着秦王旗号,上上下下都被修饰一新,关前黄土垫道,净水泼街,当地人鸣锣打鼓,到处都是一派喜庆气氛。而且秦昭襄王还面带笑容地站在城门之上朝楚怀王招手示意。“很显然秦国为欢迎本王的到来事先做了精心的准备,看来是真心诚意要和本王订立盟约。”楚怀王心中这样想道,于是,放松了警惕走进城门。

可进了武关城一看,才知是一场空城戏,而所谓的秦昭襄王也不过是由秦王的弟弟泾阳君假扮的。泾阳君一边走下城楼,一边脱着身上那副装扮秦昭襄王的行头,笑脸相迎地说:“楚王千里迢迢远道而来,实在是辛苦了。”

“秦王在哪里?”楚怀王忍不住心中的怒火呵斥道。

“我王偶得风寒,正在咸阳休养,不能前来相迎,甚是抱歉。所以,还请楚王屈驾乘车,前往咸阳城。不过,距此不远,再向北走两百里就是我们的都城咸阳。”

楚怀王满腹狐疑,左右顾盼,秦人见状,说:“楚王就不要看了,城门已经替您关上了,我王三令五申要我们保护您的安全,所以为了您的安全起见,我们早早就把城门关上了。”

楚怀王听后,知道自己已是狼入虎口,中了秦昭襄王的奸计。于是勃然大怒,大骂秦人无信。可是,孤身悬在千里之外,冷静下来后的楚怀王也只好被秦军挟持着,向北去了咸阳。

楚怀王被“押解”到了咸阳宫,在那里,真正的秦昭襄王正坐在象征着统治地位的王座里等着他。那威严、壮丽的殿宇和一级级仿佛永远也没有尽头的台阶,似乎在不停地提醒楚怀王秦昭襄王的权威。

然而,看清秦昭襄王真正嘴脸的楚怀王不再是那个懦弱无能的楚怀王。他不屑一顾地望着高坐在金銮宝殿上的秦昭襄王说道:“这就是你秦王所说的武关会盟吗?本王相信两国之间的婚姻关系,更相信秦国的信誉,所以才单身前来和你见面。想不到你却假装生病,把本王诱骗到此,究竟居心何在?”

“楚王一定是误会了,寡人只不过是偶染风寒……”

秦昭襄王还未说完,就被楚怀王打断了他的话:“你有什么企图就不妨直说吧。”

“既然如此,那寡人就直说了。寡人约你来,用意很简单,因为大秦想要楚国的黔中郡(今湖南沅陵,辖土包括贵州及湖南),所以只好委屈楚王你御驾光临。要是楚王答应割让,寡人晚上就送楚王回国,决不食言。”秦昭襄王笑呵呵地道。

“你们想要黔中郡,可以在谈判中解决,却为何要使出如此下流的手段?”楚怀王满脸鄙夷。

“恐怕这就由不得你了!”秦昭襄王瘦削的脸庞顿时严厉起来,道:“难道楚王愿意在我秦国待一辈子?”

“你……你……”楚怀王气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眼珠一转,道:“本王可以把黔中郡割给你,如若不信,我愿跟你指天盟誓,你可以派一个专使,跟我到楚国接收,如何?”

“你把寡人当做三岁小孩子吗?”秦昭襄王严词拒绝道:“恐怕等你回到楚国,我们连一寸土地都得不到吧?别和我耍这些花招,寡人可不像楚王你那么天真。”秦昭襄王哈哈大笑几声,继续道:“劳烦楚王先派人回到贵国,将黔中郡割让给我大秦。一旦此事办妥,寡人保证,将为楚王你举办一场盛大的饯行宴会。”

楚怀王见自己的心思被人看穿,气急败坏地怒道:“姓嬴的,你这卑鄙无耻的小人!今天,本王就是死在这里,也不会屈服于你的威胁。你以为天下人全像你一样,都是贪生怕死的无耻之徒吗?现在我就让你亲眼瞧瞧,有人跟你是不一样的。”

秦昭襄王见状,只有按照他母亲宣太后的计策,下令把楚怀王软禁在咸阳。他相信,作为一国之君,楚怀王受不了这种苦头,最后必然会屈服。但是,这一次,秦昭襄王低估了他的对手。因为楚怀王决定用自己的生命作武器,誓死也不屈服。

就这样,楚怀王一直在秦国被软禁了两年。软禁期间,楚怀王坐卧不安,一心想着自己的国家。于是他费尽心机,终于在公元前297年,摆脱看守,夺得马车逃离了咸阳。

赵国离秦国比较近,而且国家很强大,楚怀王认为如果能逃到赵国就安全了。可是到了赵国,才得知赵武灵王正在北方扩地。留守都城邯郸的太子只不过是一个孩子,他不敢做主,害怕因收留楚怀王得罪秦国而为赵国招来大祸,因此拒绝打开城门放楚怀王进来。

绝望之余,楚怀王只有向自己遥远的故乡——楚国跑去,半路上被秦国紧追而来的追兵赶上,以俘虏的形式押回咸阳。

回到咸阳后,命途多舛的楚怀王活了不到一年就死了。秦国把楚怀王的尸体送回了楚国。“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

第三章 蚕食天下 6、离间计,赵括换廉颇

客观上来讲,秦始皇最后能统一六国,夺得天下,除了有他自己的雄才大略、识人之明和用人之智外,他的祖辈为他打下的坚实基础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的努力和智识为秦始皇统一天下创造了历史的必然性,使他能够站在祖辈先君的肩膀上完成一统天下的伟业。尤其是秦昭襄王在位时的长平之战,此战的胜利对秦始皇最后灭掉赵国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它大大削弱了当时唯一能与秦国抗衡的诸侯国——赵国的实力,使赵国一蹶不振,最后走上了灭亡的道路。从此以后,秦国的力量蒸蒸日上,而其他诸侯国的力量却日趋衰弱,此长彼消,秦国一统天下也就成为了历史的大势所趋。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派大将白起攻打韩国,占领了野王城,切断了韩国上党郡和国都的联系。韩国想献出上党郡向秦求和,但是上党郡守冯亭却不愿降秦,请赵国发兵取上党郡。平原君刚到上党没几天,秦军大将王龁又率领了军队杀来,令上党守军猝不及防,加上平原君只带来少量的士兵,无力抵抗强大秦军,只有向后退却,上党的百姓也纷纷逃往赵国。秦军乘胜追击,将对方紧逼到了赵国的战略重地长平附近。此时,廉颇在赵孝成王的命令下,率领四十余万士兵赶到长平援助平原君。

长平城位于洛阳东北一百公里处,是个拥有天险的坚固之地,一向是赵国南方最重要的军事重镇。长平扼守着秦军通向邯郸的交通要道,因此它的存亡关系着赵国整个国家的命运。

起初,廉颇利用地势上的优势,采取正面迎敌的战略方针。因为即使赵军失利,可以随时退守到地势险要处。同年六月,在炎炎酷暑中,秦军攻破了赵军的阵地,夺取了两个营垒,抓了四个尉官。由于初战不利,廉颇改变了战争策略,退守到长平,收缩防线,命令赵军在长平城附近的山地大力加固防线,构筑营垒,并颁布了严禁赵军出营作战的命令。急于求胜的秦军对赵军壁垒发动了几次攻击,并没有取得什么结果,无奈之下,只有对着赵军营地安营扎寨,静候良机。

秦军大将王龁本来打算速战速决,没有料到对方会退守长平,避守不出,这样消耗下去,对于秦军来说无疑是不利的。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军粮的供给问题,因为长平离赵国近,秦军远征至此,补充兵力和粮草都比较困难。包围战进行了一个多月,秦军就出现了军需不足的危机。尽管秦昭襄王倾尽全力输出军援,但补给仍然不足,而且变得越来越困难。

相反,廉颇以逸待劳,他在长平城东侧建立了一个非常坚固的阵地,以巩固大军和首都邯郸城的联络。打算和秦军长期消耗下去,打一场持久战。

面对这种僵局,秦昭襄王召见谋臣范雎拟定对策。范雎献计说:“既然他们死守不出,硬着头皮去攻坚肯定不是明智之举,只会损伤我军士气,而我们也不能长期这样消耗下去,只能速战速决。我想过,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廉颇,要攻克长平,就必须设法使廉颇离开。”

“可是,让廉颇离开谈何容易啊!他是赵国的名将,能征善战,这么重要的战役怎么可能调离他呢?”秦昭襄王焦急地说。

“大王莫急!既然我想到以政治手段从内部瓦解赵国的坚固防守,我就自有办法使赵国调离廉颇。”

“那就快说来听听。”秦昭襄王因为焦急,下意识地向范雎的身前凑了凑。

“我派人打探过,听说赵孝成王对廉颇的保守战略深为不满,君臣之间常有矛盾。我们如果使用离间计,用重金贿赂赵孝成王身边的大臣,在邯郸城制造谣言,动摇赵孝成王的信心,目的不就达到了吗?”

“就这么简单?难道他们真的会让我们牵着鼻子走?”秦昭襄王将信将疑地说。

范雎狡黠地笑了笑,说:“大王不必担心,我既然想到此计,就能保证让他们由我们牵着鼻子走。我听说赵孝成王非常信任赵括,可赵括这个人只会纸上谈兵,却没什么实际作战的能力,要是让他将廉颇换下,我们就稳操胜券了。”

秦昭襄王听后,心中的疑虑烟消云散,吩咐范雎立刻依计而行。

得到秦昭襄王的指令后,范雎便按照自己的计策,以大量金钱雇间谍到邯郸制造谣言:“廉颇已老,已经丧失了从前的威猛,过不了多久就会投降。赵国要想取胜,只有让赵括来领兵。因为在赵国所有的将军中,以赵奢最强,曾经击败秦国的无敌将军白起。现在赵奢已死,其子赵括继承其位,勇猛更胜他的父亲,如果由他来领军,秦军只会闻风丧胆溃散而逃。”

与此同时,范雎用大量金钱买通了影响朝廷决策的大臣,让他们在赵孝成王的面前制造同样的谣言。赵孝成王本来对廉颇就心存不满,认为他避守不战是因为畏惧秦军,再加上这时候全国上下,忽然传来这么多的传言,正好迎合了他不满廉颇的心理,自然就信以为真。于是,他下令让赵括取代廉颇,和秦军决一死战。

赵括奉命来到长平,廉颇只好无奈地离去。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赵括一到任,立即改变了廉颇的策略,按照自己的意志改造赵军,将参谋部换成自己的人;他下令将廉颇构建的那些防御工事全部拆除,然后将所有的指挥官召集在一起,说:“人类不是冬眠动物,把庞大的军力藏在城墙后,是不可能消灭秦军的。廉颇消极的作战方法只是在浪费我们国家的资源,我们要主动发起进攻,就凭我们人数上的优势也能将秦军踏平。”由于所有的指挥官都调换成了赵括自己的人,自然就没有人反对。

范雎得知赵国已经让赵括取代了廉颇,喜不自胜,既然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当然一切也就在他的掌控之中。他仿佛看到胜利已经来到秦国的大门。不过胜利才刚刚开始,还不能高兴得过早,因为这一仗将关系到两国的命运,范雎不敢有任何的疏忽,于是拜见秦昭襄王说:“要想取得这一战的胜利,非大将白起莫属,现在时机已到,恳请大王派白起担任主将,让将军王龁担任副将,和赵军决一死战。”

秦昭襄王见事态的发展全都在范雎的意料之中,自然就更加相信范雎的能力,所以二话没说,就下令让白起担任主将。不过,和赵军换将相比,秦军换将却是在无人得知的情况下悄悄地进行的。并传下军令:“有言白起在军中者斩。”

百战百胜、作战经验丰富的白起到达长平后,秘密吩咐兵士构筑防御工事,沿长平城布置了一道八十公里长的弧形防御阵地,并安排两万五千名士兵等赵军进入预设阵地之后截断赵军的退路,又安排五千名骑兵阻挡赵营中留守部队的支援,另安排了一支军队与赵军接触一阵就佯装败退,把赵军引入预设阵地,其余秦军则坚守防御阵地以待赵军的攻击。

布局全都安排好后,白起一声令下,秦军先头部队主动突击赵军正面的先锋军团。由于秦军动作奇快,赵军遭到严重打击,开始后退。在军中的赵括一见初战不利,便下令所有军团向秦军发动总攻击。

于是,四十余万赵军浩浩荡荡地向秦军压来。秦军的先头部队按照事先设计好的计谋刚和赵军交战就败下阵来,装作畏惧赵军的样子向营地逃去。赵括见此情景,大喜过望,立刻下令乘胜追击,命令全军向秦军阵地猛扑而去。

这时,赵军原廉颇军团的将领纷纷表示反对,说:“这里地势险峻,我们对会战战场的地形不明,敌方布阵我们也无法预知,这样全军冲过去恐怕会中了埋伏啊,最好还是先派人侦察地形后再从长计议。”

然而赵括求胜心切,批评那些将领说:“你们懂什么,我军在人数上占绝对优势,有什么可害怕的,如果这次不乘胜追击,给秦军先头部队致命的打击,错过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就很难再有痛击秦军的机会了。”

廉颇手下的那些将领见赵括不听劝告,一意孤行,无奈只有和他一起拼死一搏。赵括一声令下,赵军蜂拥而上冲向秦军。秦军依托有利的地势和坚固的阵地进行防御,使得赵军死活攻不进去。而这时赵军已经离开自己的营地十二公里,赵军想按原路返回,却被预先埋伏好的二万五千名秦军阻挡,留守的赵军试图出城营救,又被秦军的五千骑兵驱赶回来。就这样,运筹帷幄的白起在他天衣无缝的作战方式中,使赵军一下子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在运粮通道被秦军堵死而又无法突围的情况下,悔不当初的赵括只有下令构筑壁垒,顽强固守,等待援兵的到来。

秦昭襄王得知初战告捷,秦军已经堵死了赵国的运粮通道,兴奋不已,赐给全国百姓每人一级爵位,征调十五岁以上的青壮年,在自己的带领下全部赶赴长平战场,阻截赵国救兵,断绝赵军军粮。

赵括所等待的援兵终究没有来,因为赵国已经无兵可派,向其他诸侯国求援又被对方拒绝。四十九天过去了,在外无救兵、内无粮草的情况下,赵军的毁灭近在咫尺。赵括见大势已去,决定亲自率兵作最后一搏,即使失败,也是以死殉国,那无疑是他最后也是最好的归宿,因为全军沦落到此是他一手造成的。

赵括从疲弱的士兵中挑选了一些精力相对旺盛的士兵,组成几支敢死队分散突围。赵括一马当先地向秦军冲去,只见一阵乱箭袭来,不多一会儿,赵括和敢死队的所有士兵就全都血肉模糊地死在了乱箭之下。

白起命令士兵挑起赵括的人头向赵军示威,因主帅阵亡而陷入群龙无首的赵军只有纷纷放下武器,老老实实地做了秦军的俘虏。

可是,面对这些俘虏该怎么办呢?白起下意识地想到一个最彻底、最简单的解决办法,那就是坑杀。

赵王不辨是非,中了范雎的离间计而临阵换帅,犯了兵家大忌。免去稳重老练的廉颇,任命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在战略战术上犯下重大错误,最终导致了赵军的惨败。范雎的离间计,为秦军能取得长平之战的胜利,发挥了奇效。可以这么说,长平的沦陷成为了赵国灭亡的第一步。因为这一战消耗了赵国太多的人力和物力,再加上紧随而来的邯郸之围,使赵国的军力消耗殆尽,再也没有从创痛中恢复过来。

第三章 蚕食天下 7、谋河间,甘罗出使赵国

战国时,秦王嬴政派遣大臣蔡泽去燕国为相,成功拆散燕国和赵国的联盟。后来燕王听信了蔡泽的话,派太子丹去秦国做人质,并邀请秦王再派一个大臣来燕国当相国。秦王打算让张唐出使燕国,却不料张唐以生病为由推辞。原因是张唐曾率兵攻打过赵国,占领了赵国的大片土地。赵王对他恨之入骨,声称如果有人能杀得了张唐,就赏给他百里土地。而这次出使燕国恰恰要经过赵国,张唐畏惧,故此坚辞不去。

嬴政派相国吕不韦去劝说张唐,仍被张唐拒绝。吕不韦见张唐如此胆小怕事,心里很愤怒,一脸阴沉地回到府上。恰巧被吕不韦门客甘罗看见,甘罗见吕不韦阴沉着脸,心里猜测,肯定是遇到什么难办的事情了。

甘罗便上前问吕不韦道:“相国大人,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吕不韦见是十二岁的甘罗,“哼”了一声,没有理他,径直朝府里走。

甘罗追过去说道:“丞相收养门客三千,不就是为了给自己排忧解难么?如今有了心事,却不告诉我,我即便是有能力,也无处使啊。”

吕不韦见他说话很有自信,就停下脚步说道:“大王派刚成君蔡泽到燕国为相,三年期满,现在已经回国。为了继续双方友好的关系,燕王派太子丹来我们秦国做人质,并邀请我们再派一人去燕为相。大王决定派张唐去,占卦的结果也很吉利,可是张唐却借故推辞不去。”

甘罗见状笑道:“原来是这件事,丞相不妨让我去劝说张大人试试,或许能说通张唐。”

吕不韦有些生气,说道:“连我一个堂堂丞相都办不通的事,就凭你小小年纪?还是别大言不惭了。”

甘罗很不服气,说道:“丞相这样说未免太偏激了,我听说项橐七岁的时候就被孔子尊为老师,我现在比他还大五岁,您为何不让我去试试?如果不成功的话,您再责备我也不迟啊!”

吕不韦被甘罗搅得心烦,挥手打发道:“那你就去试一试吧,碰了钉子可别怪我事先没有提醒你。”

甘罗径直来到张唐府邸。张唐接见了甘罗,见甘罗只不过是一个十来岁的小孩,不由得心生轻视,张口就问道:“你来干什么?”

甘罗表现出一副哀伤的样子来说道:“我是来自相府的甘罗,特意来给大人吊丧的。”

张唐顿时气得浑身发抖,骂道:“你小小年纪,出言不逊,我都怀疑你是不是吕丞相门下的。看来今天非得教训你一下不可了。”说着拾起了脚边的一根木棒。

“大人且慢,先听我把话说完再打也不迟。”甘罗急忙说道:“我可没有胡说,试问你和武安君白起相比,谁的功劳更大?”

张唐连忙答道:“武安君英勇善战,南面攻打强大的楚国,北面扬威于燕赵,占领的地方不计其数,功绩显赫。我怎么敢和他相比啊!”

甘罗又问道:“那么应侯范雎和文信侯相比,谁更有权利啊?”

张唐答道:“应侯当然不如文信侯更有权利。”

甘罗听了笑道:“既然如此,那你为何还推辞不去呢?我听说,应侯想攻打赵国的时候,武安君反对他,离开咸阳七里就被应侯派人赐死,像武安君这样的人尚且不能被应侯所容忍,你想文信侯会容忍你吗?”

张唐听了这话,浑身直冒冷汗。甘罗见状又说道:“如果你愿意去燕国的话,我愿意替你先到赵国去一趟。”张唐连忙称谢答应了,请他回去禀报丞相。

甘罗回去把情况告诉吕不韦。吕不韦听了很高兴,甘罗说道:“张唐虽然不得已答应去了,可经过赵国时可能还会遇到麻烦。我想替他先到赵国去一下。”

吕不韦已经相信了他的才能,想了一下就答应了,并把这件事禀报给秦王,说道:“大王,甘茂有个孙子叫甘罗,年方十二岁,投奔在臣的门下。他出身名门,工于心计,能言善辩。这次张唐托病不去燕国为相,经他一说就答应了,而且,他还想替张唐先到赵国去一趟,请你答应他吧!”

秦王听了,就叫甘罗进来相见,过了一会儿,就见殿下走进一个眉清目秀的少年来,心下不由喜欢,笑着问道:“就是你想要出使赵国吗?”

甘罗答道:“是的,大王。”

“那你见了赵王要说什么呢?”秦王好奇地问道他。

“我看他的神色,相机行事。不知道赵王反应如何,我也不能确定该说什么话啊。”甘罗说道。

秦王见他口齿伶俐,对答如流,就答应了他,给他十辆车、百余名仆从,让他出使赵国。

赵王早已听说秦国准备派人到燕国为相,心里一直很焦急,担心秦国和燕国联合起来攻打他。提前在边哨设下了重兵把守,又派人四处打听秦国与燕国的动静。这时听说秦国来使求见,连忙召见。有位官员指着一个小孩说道:“大王,那个就是秦国来使。”

赵王心里正在疑惑,只听那小孩说道:“小臣甘罗奉秦王之命,拜见赵王。”

赵王只觉得这个名字有些熟悉,却一时想不起来是谁。既然是秦王派来的使者,就算是小孩也不能怠慢。赵王连忙让他在旁边坐下,心里暗暗称奇,仔细一端详,也不由心生喜爱之情。只见甘罗长得仪表非凡,眼神清朗,眉宇间露着一股轩昂之气,于是就问道:“秦国过去一位姓甘的丞相是你的什么人?”

甘罗答道:“那是我的祖父。”

“怪不得,我刚看见你就觉得有些眼熟,原来是甘丞相的孙子。”赵王问道:“你今年多大年纪?”

甘茂说道:“小臣今年十二岁。”

赵王听了不由大笑道:“难道秦国没人可派么,把如此重任交给一个小孩。”

甘罗不慌不忙地答道:“大王不知,我们秦王用人,都是按他们才能的大小让他承担不同的责任,才能高的让他担当重任,才能低的担当小的责任,秦王认为这是件小事。所以就派我来了。”

赵王听了对甘罗又敬重了几分,不由得问道:“你这次到赵国来究竟有什么事吗?”

甘罗反问道:“大王是否听说过燕太子丹入秦为质这件事。”

赵王点了点头。

甘罗又问道:“大王是否听说过张唐要到燕国为相?”

赵王又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那你为何还不着急啊?燕派太子入秦为质,说明燕国不欺骗秦国;秦国派张唐入燕为相,说明秦国不欺骗燕国。燕、秦不相欺,赵国就危险了。”甘罗的表情有些夸张,赵王觉得自己的脸有些发烧。

赵王禁不住问道:“秦国和燕国和好,有什么目的吗?”

甘罗回答道:“秦、燕和好没有别的原因,就是想攻打赵国,扩大河间的地盘!”

“哦,是吗,那您这次来有何见教?”赵王问道。

“大王不如给秦国五座城池扩大秦国的地盘,秦王自然高兴,你再请求他遣回燕太子,断绝秦、燕之好,这样你就可以放心地攻打燕国了。以强大的赵国攻打小小的燕国,还愁得不到五座城池吗?”

赵王听了很高兴,心里的忧虑顿时消失了。立即赏给甘罗黄金百两、白玉一双,并且把送给秦国的五座城池之图让他带回给秦王。

甘罗回到秦国,秦王大加赞赏,说道:“你的智慧真是超出了你的年龄啊!”于是就封他为上卿(战国时诸侯国最高的官职,相当于丞相),并且把原先甘茂的田宅赐给他。赵国得知秦国与燕国绝交后,派军攻打燕国,得到三十座城池,又把其中的十一座城池送给了秦国。

在战国这个大舞台上,各种各样的人才层出不穷。甘罗年方十二,就已经凭自己的智慧周旋于王侯之间,并且不费一兵一卒使秦国得到十六座城池,官封上卿,这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确实是一个才能出众的小神童!

第三章 蚕食天下 8、计除信陵君,吕不韦灭东周

周王朝在周平王东迁之前叫西周,东迁之后叫东周。后来东周又分为东周和西周两个小诸侯国。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五十一年,西周君也像东周君一样,看到秦国的强大,号召天下诸侯反秦。被激怒的秦昭襄王下令,派兵攻打西周,西周君不敌,献出了全部所属的三十六座城。此时,传国宝器九鼎从西周都城运到秦国首都咸阳,秦国正式拥有王权象征的神品,西周王朝的统一君主实际上已经消失。

天下诸侯不但没有讨伐秦国,反而纷纷派遣来使祝贺。八年之后,也就是公元前249年,秦庄襄王元年,苟延残喘的东周又扮演了西周君的角色,企图重温共主旧梦,竟在暗地联合各诸侯国图谋进攻秦国。

秦国相国吕不韦得知后,意识到这是自己建功立业的一个大好机会。于是,他急忙向秦庄襄王进谏道:“大王,自西周灭亡后,东周已是名存实亡。一直以来,我们让它苟存于世,并不是害怕它,只因进攻东周,师出无名,在道义上难免受到人们谴责,也怕因此引起其他诸侯国群起而攻之。没想到,他竟暗地联合诸侯国攻秦,大王应抓住这一灭周的天赐良机,万不能错失。”

庄襄王听闻吕不韦所说,道:“丞相所说极是,此次确实是灭掉东周千载难逢的机会。寡人正在考虑派谁去讨伐较为妥当。”

“微臣甘领此命。”吕不韦叩首道。

秦庄襄王道:“吕丞相不是在和寡人开玩笑吧?”

“微臣在大王面前,怎敢戏言。”吕不韦毅然决然地说道。

秦庄襄王关切道:“可是丞相从未带兵打过仗啊!”

“看来大王是信不过微臣!”吕不韦感叹道。

秦庄襄王连连摆手道:“丞相是寡人的股肱之臣,寡人怎会信不过丞相?”庄襄王看了看吕不韦,继续关切道:“战场上打打杀杀,不是丞相该去的地方。万一丞相此次去伐东周,有个三长两短,寡人怎么办?寡人还需要丞相在身边辅佐啊!还是另派别人为好。”

秦庄襄王一番苦口婆心的劝告,吕不韦听得心里暖暖的。可吕不韦心意已决,因为他很清楚,东周早已是名存实亡、不堪一击,自己率军前去讨伐肯定是马到成功。这么好的建功机会,怎么能拱手让给别人?

“请大王放心!微臣向大王保证,此次讨伐东周,微臣一定会完完整整地回来。微臣还要继续辅佐大王完成统一的伟业呢!”吕不韦死死抓住这个机会,丝毫不肯失去。

秦庄襄王见吕不韦执意要去,再多劝说也无济于事,只好答应了他的请求,任命吕不韦为统帅,领兵攻打东周。临行前,庄襄王关心地对吕不韦说:“战场上危险重重,丞相一定要事事小心,如果遇到什么阻难,不必太勉强。”并告诫吕不韦左右,一定要保护好吕相国的安全。

吕不韦回道:“大王对微臣的关爱,令微臣感激涕零。微臣绝不辜负大王的期望,不灭掉东周,微臣甘愿战死沙场。”

告别了庄襄王,吕不韦率领秦军来到了黄河边上,立即向天下发布了一篇伐周的檄文。吕不韦在檄文开篇先是盛赞周文王、周武王的丰功伟绩,接着列举东迁以来周君昏庸无能,周地人民对周君深恶痛绝。并且历数东周君乘秦国连丧二君之时,企图乘人之危,兵伐秦国,实属大逆不道。同时告诫其他各诸侯国,“顺秦者昌,逆秦者亡……”

檄文发布后,吕不韦率领大军渡过黄河,各诸侯国自知东周气数已尽,此时派兵声援只能自取灭亡,所以没有派一兵一卒救援东周。在吕不韦的率领下,秦军长驱直入,直取东周都城巩。面对秦军猛烈的攻势,东周王毫无办法,只有主动投降,愿意称臣。吕不韦没想到,拿下东周竟然比他想象中还要容易。

取胜后的吕不韦立马班师回朝,秦庄襄王在咸阳宫大摆盛宴,为凯旋的吕不韦及秦军接风洗尘。在宴会上,秦庄襄王夸赞吕不韦道:“此次攻陷东周,吕丞相功不可没!想不到丞相不仅治国有方,而且领军打仗也是一等一的高手。大秦拥有吕丞相这样的奇才,实乃寡人之幸,国家之幸!”

“大王过奖了,此次伐周顺利,全仰仗大王的神威。”吕不韦看了庄襄王一眼,接着道:“大王,微臣有一个请求,不知大王……”

“丞相尽管说,寡人一一照准。”秦庄襄王笑呵呵地对吕不韦道。

“如今东周已灭,其国土也已成为我大秦疆土。微臣希望大王以仁义治天下,赦免东周君,赐他封地,令他建立祖庙,沿袭祭祀。毕竟没有周朝,也就是没有我大秦的今天。”吕不韦请求道。

吕不韦请求秦庄襄王赦免东周君,并不是因为他与东周君有什么私情,而是为了放长线钓大鱼。他要让诸侯国的人们看到,秦国不是残忍无道的虎狼之国,他们有优待俘虏的政策,以此动摇其他诸侯国人们抵抗秦国的决心。

“丞相能有如此胸襟,实在是难能可贵。这样做,在世人面前充分体现了我大秦的仁义,本王怎么会拒绝呢?就按丞相说的去办吧!”

“大王圣明!”吕不韦叩谢道。

在吕不韦消灭东周之后,秦国又乘势派兵伐韩。为了保国,韩国只得献出成(今河南荥阳西北)、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求和。吕不韦将秦国原来占领的西周之地域和韩国所献之地,设置为三川郡。秦国自此占据了中原心脏地带,国界已逼近魏国的国都,直接威胁着魏国首都大梁(今河南开封)。

公元前247年,秦国再次攻打魏国,致使魏国陷于一片混乱之中。感到无计可施的魏安王不得不派使者去赵国,请回自“窃符救赵”后留居赵国十年之久的信陵君。

使者来到赵国,对信陵君说道:“公子你名重天下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有魏国。现在秦国攻打魏国,情况非常危急,公子难道没有听说吗?”

“听说了。”信陵君答道:“可我不愿意再回魏国。魏王恐怕还在因为我‘窃符救赵’之事而怨恨我。现在之所以来求我回国,想必也只是迫不得已吧!”

“信陵君名扬天下,怎么能把私仇放在国家的利益之上呢?如果公子完全置魏国的生死于不顾,秦军攻下魏都大梁,毁掉魏国先君的祖庙,公子还有什么脸面立于天下?”

这番话说到了信陵君的痛处,所以使者刚说完,脸色突变的信陵君便决定立即备车回魏救魏。

回到魏国,魏安王和信陵君抱头痛哭。魏安王随即任命信陵君为上将军。信陵君凭着自己的声望,四处派出门客去各诸侯国求救,联合五国(魏、赵、韩、燕、楚)联军抗秦,大败秦将蒙骜,一直将秦军追到函谷关,把秦军打得大败,给了春风得意的吕不韦当头一棒。这是吕不韦当政后军事上的第一次也是唯一的失败。

失败后的吕不韦知道,不除掉信陵君,秦国的军事征服就会遇到更多的困难,于是开始想方设法加害信陵君。经过多日谋划,精心安排,吕不韦派出间谍携带万金潜入魏国,找到信陵君“窃符救赵”时被冤杀的大将晋鄙的门客,说:“众所周知,信陵君是晋鄙被冤杀的罪魁祸首。如今有了为晋鄙报仇雪恨的大好时机,不知道先生是否愿意为自己的主公报仇,以告慰晋鄙的在天之灵呢?”

“我誓死都想杀掉魏无忌,以报答主公对我的恩德,只是一时苦于无计可施。如果真有什么妙计,还请来使快讲。”门客迫不及待地说道。

“只要先生在魏王面前说,信陵君在外流亡了十年,现在回国担任魏国大将军,天下诸侯的将领也都归他统领,诸侯们只知道他信陵君魏无忌,还有谁知道一个魏安王?信陵君早有借此次机会南面称王之心,诸侯们畏惧信陵君,也想共立信陵君为魏王。”

“这样就可以吗?”

“剩下的事先生就不用操心了,先生只要按我说的去做,不仅可以报先生主公的冤死之仇,这些钱财也全都是先生的了。这样一举两得的美事,先生何乐而不为?”

“只要能报主公之仇,我定当鼎力相助。”门客说道。

晋鄙的门客收受了秦国的金钱之后,就开始在魏安王面前离间信陵君。与此同时,吕不韦又派使者到魏国大张旗鼓地祝贺信陵君即将继承王位。魏安王本来就不信任信陵君,这时更加害怕信陵君夺了他的王位,于是就罢免了信陵君的上将军之职,安排他为将。信陵君一看就知道自己又遭到了暗算,索性称病不朝,天天和宾客在一起通宵喝酒,并由美女左右相伴。这种生活仅仅过了四年,郁郁寡欢的信陵君就病死了。

吕不韦听到信陵君的死讯后,立即任用蒙骜带兵伐魏,连拔魏二十余城。

吕不韦用兵,不仅重视军事力量,而且也重视政治攻势,所以他能够轻而易举就征服东周,将其领土并入秦的版图,彻底消灭了统一中国过程中最后的障碍。吕不韦灭东周,却不绝东周君其祀,又为自己树起了崇奉礼义、“兴灭”、“继绝”的善举,从而赢得了六国士人的好感,也减少了一些姜、姬姓诸侯国的仇恨和反对情绪,安抚了他们的亡国之痛,同时也为大批士人投奔秦国和顺利完成统一创造了条件。

第四章 吞并六国 1、“金钱连横”,用人之际尉缭巧献计

在统一六国的战争中,除了如狼似虎的大秦军团正面的作战之外,秦王嬴政还有一支“军队”:一支人数极少,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秘密军队,这就是执行“金钱连横”的秘密使节。这一离间诸侯之间和诸侯内部的关系,使其互相内耗,减轻秦军正面军事压力的糖衣炮弹,为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而策划这一战略的,就是当时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尉缭。

尉缭是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人,对兵法深有研究,写有一本兵书,叫《尉缭子》。作为杰出的军事家,他对当时的形势看得一清二楚。他强烈地意识到:天下诸国,以秦最强;统一全国,非秦莫属。于是,为了不辜负自己的一生所学,尉缭来到了秦国。

尉缭首先找到刚刚受到秦王嬴政重用的李斯,说:“在下尉僚,有一件事情需要拜托李大人,不知大人是否愿意助小人一臂之力。”

李斯早就听闻尉缭的大名,知道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贤士,连忙将尉缭搀扶起来说:“先生有什么话,请先站起来再说!”

“小人是怀着天下大计来投靠秦王的,不知李大人是否可以将小人推荐给秦王呢?”

李斯听说尉缭是来投奔秦国的,甚是高兴。将尉缭这样的人才举荐给秦王,对于自己的仕途来说,无疑也是增加了一个举足轻重的砝码。李斯迅速在心里打好了算盘,说:“为君主推荐贤士自是为臣的职责所在;像先生这样的奇才能为我大秦效劳,实乃大秦之幸,我高兴都来不及!”

“在下谢过李大人的举荐之恩。”尉僚施礼道。

李斯笑了起来,说:“举手之劳,何足挂齿。”

此时的秦王嬴政虽然渴望能够早日实现统一六国的理想,但自知在没有完成发动统一之战的总体部署之前,不能毫无头绪就发动歼灭六国的战争。所以,在刚刚开始亲政之初,秦王嬴政并没有急于发动对外战争,而是将更多的精力用在了准备工作上。

正值这个时候,李斯带着尉缭上朝去拜见秦王嬴政。当他们走到咸阳宫外时,李斯让尉缭在殿外恭候片刻,说:“等我去禀告秦王,得到了秦王的召见你再上朝!”

“秦王会召见我吗?”待到要见秦王嬴政时,尉缭心里一时没了底,丧失了自信。

“秦王看过你写的《尉缭子》,很欣赏你的军事才能。对你这样千金难得的人才自然求之不得,再说国家正值用人之际,先生请稍等片刻。”李斯鼓励尉缭说。

见到秦王嬴政后,李斯开门见山地说:“大王,今天可是值得庆贺的好日子啊!”

“有什么事情值得庆贺,说来寡人听听。”秦王嬴政道。

“我给大王带来一个胸怀天下大计的人才,大王说,这样难得的事情值不值得庆贺?”

“要真如李爱卿所说,他有这么大的本事,而又能为我秦国所用,当然是值得庆贺。”

“微臣所说的这个人就是《尉缭子》的作者尉缭。”

秦王嬴政对尉僚钦慕已久,听到来人是他,连忙问道:“他人在何处?”

“就在殿外等候大王的召见。”

“那还不快点请进来。”因为刚刚取消了“逐客令”,秦王嬴政唯恐怠慢了天下的圣贤之士,从而失去难得的人才,所以显得有些焦急。

受到召见的尉缭来到大殿之上,秦王嬴政一见到他就问道:“先生来投奔我大秦,不知为寡人带来什么好礼物呢?”

“大王一定看过《尉缭子》吧!那就是小人为大王带来的礼物。因为《尉缭子》就是为贤明、胸怀远大理想的君王写的。”

秦王嬴政见尉缭的回答果然精辟,于是,迫不及待地向尉缭请教道:“那先生对当前的天下之势有何看法?”

“如今,以秦国目前的强势,其他诸侯就如同秦国的郡县。单一诸侯不足为虑,但最怕的就是他们联合起来抗秦,这样就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严重的威胁。这就是智伯、夫差、湣王之所以灭亡的原因。”尉缭答道。

“既然这样,那先生有什么办法避免我大秦国重蹈智伯、夫差、湣王的覆辙呢?”嬴政继续问道。

“小人的意见是连横诸侯的权臣来巩固我大秦,这样,连横的目标虽小,但一国之权臣,可以左右其君主,只要以利诱导,以封邑允之,那么这些权臣必会替我大秦国出力卖命,而我们却不用费一兵一卒就能削弱各诸侯国的中坚决策力量。望大王能不惜财物,用重金向各国宰相的‘傍臣’行贿,内可坏其君臣之情,外可断诸侯之谊,这样,既可以进一步削弱各诸侯国,又可以破坏他们的合纵抗秦之策。大王用不了三十万金,各诸侯国就是您的了。”尉缭说完,为了让自己的话有足够的说服力,同时举出秦国历史上使用此类间谍战而取胜的例子,说:“长平之战,廉颇被撤;吕相国设计,使信陵君魏无忌无端被猜疑,不都是使用此法取得成功的例子吗?不知大王以为如何?”

“只要能离间各诸侯国君臣之间的关系,帮助寡人一统天下,就是花再多的金银,寡人也在所不惜。”秦王嬴政坚定地说道。

尉缭精辟的宏观之论,行之有效的操作之法,使秦王嬴政感叹不已。而且嬴政心里很清楚,秦国现在缺少的不是指挥打仗、久经沙场的将才,而是缺乏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战略人才。此时,尉缭的出现,以及他的《尉缭子》一书,对他制定军事路线和军事战略,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尉缭子》虽然篇幅不大(共五卷二十四篇),但内容却很丰富。全书包括战争观念,战略战术的应用,军队的训练、管理和指挥。对战争规律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认真的总结。

《尉缭子》猛烈地抨击了战争的残暴和惨烈。因为破坏社会秩序,人民流离失所,正是战争的直接后果。所以必须以战去战,伐暴乱而建仁义。

这种思想为秦王嬴政统一天下,找到了合理的依据。

另外,从战争本身来说,《尉缭子》强调“人和”为战争胜利的首要因素。同时军队要明法审令,士兵、上下级之间要互相承担连坐责任;军队的后勤保障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提高将、帅素质,注意战争机动,灵活……这一切都对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战争部署起到了指导的作用。

为了留住尉缭,秦王嬴政真正做到了礼贤下士。从那以后,秦王嬴政每次接见尉缭,都是和尉缭穿同样的衣服,饮食也和尉缭一样,然而这种异常的举动最终把尉缭吓跑了!尽管秦王嬴政是真诚的。

因为尉缭从秦王嬴政的面相上看出:“秦王这个人,高鼻子,长眼睛,鸷鸟胸部,豺狼之声。这种人缺乏容忍,心如虎狼,俭约时容易谦卑,得志了就会吃人。我是布衣百姓,但秦王见到我往往低声下气。那是因为秦王有求于我,如果秦王真的得志于天下,天下人就都成为他的奴虏,不能与他长期相处。”

当嬴政得知尉缭逃跑了以后,立即下令,派出快骑,追回尉缭。

尚未逃出秦国的尉缭又被追了回来,本以为秦王会下令斩杀他,不料,秦王嬴政却既往不咎,仍然对他以礼相待,并正式任命他为秦国的国尉。

在社稷与个人荣辱之间,秦王嬴政遵循了吕不韦的“贵公去私、任贤使能”的原则。

由于秦王嬴政不计前嫌,仍以重任相托的真诚打动了尉缭。尉缭决定尽心竭力地效忠于秦王嬴政,故而和李斯一样成为了秦王嬴政统一六国之战的最高决策者之一。

英明的君主,不仅善于招御人才,而且懂得驾御人才,了解人才的能力特点,扬长补短,让属下各尽其能,充分发挥各自的才能,让他们能够做出最大的贡献。秦王嬴政无疑做到了这一点。

第四章 吞并六国 2、使秦欲存国,韩非卷入通天大计

自从除掉嫪毐和吕不韦,正式从太后赵姬手中接管了最高权力,尤其是在得到不可多得的军事奇才尉缭后,秦王嬴政越发感到权力的重要和对权力的占有欲,他最大的愿望就是统一中国,完成秦国三十几代先君未竟的大业。可是如何攻打六国,从攻打哪一国开始,什么时候攻打才是最佳时机,以及战争全局当如何部署,一时也定夺不下来。

就在这时,李斯在《谏逐客书》之后,又上奏了一个对秦国统一六国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策略。李斯认为:“大王应该立即发动统一六国的战争,现在时机成熟,因为秦国已经经营了几百年,在各代先君的努力下,已经发展成一个强大的国家,在军事和经济上,其他六国无法和秦国匹敌,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秦王嬴政听了李斯的建议后,说:“统一六国是秦国几十代先君的梦想,更是我一心想完成的大业,我之所以还没有全面地发动这场吞并六国的战争,只是在等待时机。经过十几年的等待,今天,机会终于到了。可是,令寡人头痛的是,我们应该先灭了哪个国家呢?”

“秦昭襄王在位时,利用远交近攻的策略为秦国开辟了大量的疆土,我们也应该向他们学习,实行远交近攻的战术。就从离我们最近的韩国开始,然后到离我们最远的齐国。先把韩国灭掉,顺便可以恫吓其他六国。大王,你觉得呢?”李斯在一旁说道。

“爱卿分析得很透彻,足见爱卿和本王一样在为统一之战费心费神。”秦王嬴政赞同道:“那我们就先从灭韩开始吧!”

听了李斯灭六国的战术思想之后,秦王嬴政越发觉得李斯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将李斯一下子提到了秦国中央政府的长史。

李斯行礼告别了秦王嬴政,走在回家的路上,心想:“如果说这是秦国统一六国的最佳时机,对于我李斯,难道不也是‘此万世一时也’吗?我李斯出人头地的时候到了,我可一定要好好抓住这个时机啊!”

秦王嬴政决定进攻韩国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韩王安那里。韩王安得知后,十分焦急,他心里很清楚,倘若秦一旦发动对韩的战争,以韩国目前的实力,根本无法与秦军抗衡。为了不至于灭国,韩王安召来韩非,想让他出使秦国,劝谏秦王嬴政放弃对韩的战争,只要让他保住自己的国家,他愿意满足秦王嬴政提出来的只要不是十分过分的要求。

韩非奉命来到秦国,受到了一直都很欣赏韩非才能的秦王嬴政的隆重接待。韩非当即就向秦王嬴政上了一封叫《存韩》的奏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韩非认为:“韩国既弱又小,实力远远不及秦国,而且又和秦国的土地犬牙交错,所以韩国为了自保,三十多年以来一直奉行的都是侍奉秦国的政策。秦、韩之间的关系就像进屋坐的席子和垫子,这样的韩国跟秦国自己的一个郡县又有什么区别呢?

“而且在韩、赵、魏中,赵国最强。赵国一直在扩充自己的军队,合纵抗秦,企图灭掉秦国,所以赵国才是秦国最主要最有力的敌人。如果秦国把几乎属于自己附庸国的韩国灭掉而放掉赵国,其他的诸侯国就不会和秦国交好,而会选择和赵国结盟,那时秦国就很危险。

“另外,韩国虽然弱小,但也不容易就那么轻轻松松就被灭掉的。因为韩国地处‘四战之地’,东西南北都要应对外敌,韩国就是在这样不利于自己强盛的地理位置上发展壮大起来。所以这个国家也不可能就轻易被灭掉。”

为了让自己的奏疏有足够的说服力,动摇秦王嬴政灭韩的决心,韩非不仅提出了“存韩”的理由,还有序地提出了如何灭赵的具体计划。

他在奏疏上说:“秦国倘若去灭赵国,可以先用重金贿赂楚国的重臣,宣扬赵国的劣迹,再给魏国送去人质稳住魏国,然后率领韩国攻打赵国,灭掉赵国之后,只要发一封文书就可以降服韩国。”

秦王嬴政看过奏疏之后,一时也陷入了矛盾之中。但他没有立即做决定,而是在上朝的时候把韩非的奏书发给朝中的大臣商议。在朝议的时候,李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韩非,说:“韩国对于秦国来说,就像是人心里边隐藏的疾病,这个病虽然现在不会发作,但它迟早一定会发作。如果我们去攻打赵国,必然需要举全国之力。这个时候,韩国这块心中的疾病就会发作,就可能重演当年秦穆公兵败崤山的惨剧。而且从地域上来讲,越此即彼,也行不通。秦国要想一统天下,必须由近到远,远交近攻。”

面对韩非和李斯针锋相对的观点,秦王嬴政经过深思熟虑之后采纳了韩非的意见,也就是先“舍韩攻赵”,以免先灭掉韩国,造成赵、楚、魏等国群起而攻之。

这时,李斯接着上奏说:“大王要想灭六国,不仅需要军事力量,还应该利用尉大人的‘金钱连横’的外交手段,软硬兼施。先用重金去贿赂各国的重臣,如果对方不肯受贿赂,那就把他暗杀掉,让诸国首先从内部进行瓦解,这样等到我们去攻打的时候,就容易多了。”

“嗯!既然爱卿都这样建议寡人,那么派谁去合适呢?”秦王嬴政问道。

“大王不知还记不记得姚贾?”李斯试探着问道。

“怎么会不记得呢?他可是在四国合纵抗秦时为我大秦帝国立了大功的功臣啊!寡人怎么可能不记得呢?”

“既然如此,就派姚贾去,在这方面,没有谁比他更合适的了。”

然而韩非听说秦王嬴政准备启用姚贾使用无坚不摧的贿赂的外交手段时,立即上书给秦王嬴政,痛斥姚贾,并指出姚贾所犯的三条大罪。

第一条:姚贾拿了秦国的钱在联合抗秦的四国活动了三年,并没有见多大的成效,而大部分钱都进到了他自家的腰包里去。

第二条:姚贾利用秦王授予他的权力在各诸侯国私交诸侯,为自己建立关系网。

第三条:姚贾出身卑微,而且品行不正。他本是魏国人,父亲是把守城门的小卒,而且在魏国犯过盗窃罪。后来到了赵国,又被赵国驱逐出来。

韩非因为口吃,只能用笔才能流利而又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观念和思想,所以他只有靠上书来进谏。他痛斥姚贾,是因为他心里很清楚行贿这一糖衣炮弹所具有的杀伤力。

秦王嬴政看过韩非的上书后,就把姚贾召来质问。

“听说你拿着寡人给你的钱财去私交诸侯,而且还贪污公款。”

“确有此事。”姚贾不卑不亢地承认道。

“你倒是毫不隐瞒啊!”秦王嬴政大发雷霆,几乎从龙椅上站了起来,“你既然这样做,怎么还有脸面来见寡人。”

“大王一定是听信了谁的谗言吧!在历史上,听信谗言,杀害忠良的事情太多了。大王要是听信谗言,你手下就不会有忠臣了。我没有什么要为自己辩解的,但上天为证,我所做的可都是为了大王你一统天下。”姚贾面无惧色地说,且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这些我们暂且不说。我还听说你是个守门人的儿子,犯过盗窃罪,又被赵国驱逐过,有这些事吗?”秦王嬴政继续追问道。

“没错,是有这些事。”姚贾说着笑了起来。“看来,那个举报我的人对我的过去很了解啊!”他马上恢复了严肃的神态。“可是反过来讲,像我这样的人不是很多吗?当年帮助周文王的姜太公,他在齐国的时候不是也被驱逐过吗?别的先不说,就说秦国的先君吧!秦穆公时期的百里奚,是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换回来的,但他不是帮助秦穆公使秦国崛起了吗?他们哪一个是出身名门望族?这些人不都帮助自己的国君成就了一番霸业吗?”

秦王嬴政听后,觉得姚贾说得在情在理,便不再追究姚贾的责任,把他放了。

气急败坏的姚贾回到自己的封地,就四处打听是谁告发了他。他心里很清楚,这一次,要不是他口舌伶俐,借古喻己,很可能遭到灭顶之灾。所以他发誓一定要把举报他的人查出来,报仇雪恨。

很快姚贾就获知是韩非举报了他。为了泄恨,他找到李斯,与其商议除掉韩非的计策。这两个人一个为了报私仇,一个为了清除自己仕途上的障碍,一拍即合。

于是,他们分别去向秦王嬴政进谏,李斯说:“韩非是韩国王室贵族。现在秦国吞并诸侯已成定局,韩非的血统决定了他终究不会为秦出力,这也是人之常情。以韩非的学识和才干,如果不能为大王所用,久留于秦再让其平安返回韩国,不知道有多少秦国情报会随之而去,终将成为秦国的遗患。韩非使秦已经有一段时间,不但无功于秦,而且数次以文乱法,大王不如依法诛之,消除祸患。”

李斯刚走,姚贾就紧随而至,他来忠告秦王嬴政说:“大王久留韩非是在引火烧身!臣实在是担心大王因为一时的个人私情而误了统一六国的大业,所以忍不住来提醒大王:韩非是韩国的公子,他一定不会帮助秦国,这是不言自明的。他出使秦国也是为了保存自己的国家而来的。现在大王如果不用这个人的话,一定不要久留他,当然也不能放了他,否则他就可能成为秦国的祸害。还望大王三思!”

秦王嬴政听完他们的进谏,自知无法将韩非争取过来,为他所用,可又怜惜韩非的才华,不忍心将他杀死,于是下令将韩非投入狱中。

韩非被投入监狱之后不久,欲铲除韩非而后快的李斯背着秦王嬴政让人给韩非送去了毒药。韩非想申诉而不得,最后只得在狱中服毒自杀。

李斯的成功,在于他懂得“得时无怠”,“得时”就是得到机会,“无怠”就是不要怠慢这个机会。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一生中,机遇是非常少的,当机遇来临之时,如果不紧紧抓住,就会永远错过。古人言之“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李斯看到秦灭六国的时机已经到来,他抓住了这个时机,所以得到了秦王嬴政的重用。

第四章 吞并六国 3、攻赵不胜,起而攻韩

公元前236年,秦王嬴政十一年,赵、燕两国展开了一场激烈交战。这对于想一统天下的秦国来说,无疑相当于一个国家的内战,鹬蚌之争,渔翁得利。秦王嬴政当机立断,趁赵国攻打燕国国内兵力空虚之际,大胆起用名声不大但身经百战的大将王翦为主帅,桓、杨端和为副将,分别率两军以声援燕国为借口,猛烈进攻赵国。

果不其然,面对强大的秦军,赵国只能坐以待毙,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致使秦军长驱直入。王翦率兵进攻上党地区,很快攻占了阏与、橑杨(今山西和顺县)。桓、杨端和所率秦军也很顺利地攻占了赵国的河间六城。不久,桓又攻占了邺(今河北磁东县)和安阳(今河南安阳),上党郡和漳河流域已完全被秦军所控。

这次秦赵之战是秦王嬴政亲政后发动的第一场大规模对外战争,也是王翦作为主将进行的第一次战争。捷报频传,增强了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信心。通过多次的战争考验和执政实践,刚刚执政不久的年轻的秦王嬴政慢慢成长起来。这一次,秦赵之争充分表明了秦王嬴政捕捉和把握机会的能力。他看到了自己的优点:善于分析各方面的情况,运用各国之间的矛盾关系,主动出击,发动猛烈的攻势,最终取得胜利。这些素质,对于一个指挥统一决战的最高统帅来说,必不可少。

然而,对于赵国来说,秦国的乘人之危,对于他们无疑是雪上加霜。面对秦国的猛烈攻势,感觉到亡国之危的赵悼襄王和大臣们在一起商量着如何抵抗秦国的进攻。

众大臣一致建议说:“现在能击退秦军的恐怕只有廉颇。请大王派使者去魏国把廉颇召回,然后再委以重任,以抗秦军。”

而受到秦国贿赂的重臣郭开却反对说:“即使廉颇能抵抗秦军,也是骁勇善战时的廉颇。我们所需要的也是年轻时的廉颇,现在的廉颇已经老了,是否还能征善战就很难说了。大王可要三思而后行啊!”

赵悼襄王此时也感到赵国的存亡缺不了廉颇,并为自己用乐乘代替廉颇感到深深的悔恨;同时他又觉得郭开说得也在理,于是模棱两可地说道:“寡人也想去魏国召回廉颇,可就像郭开所言,寡人担心的是现在的廉颇,是否还能像当年的廉颇那样骁勇善战,毕竟他现在也老了啊!”

“既然这样,大王不如先派使者去魏国看看廉颇的身体状况,然后再做决定。”众大臣建议道。

“也只有如此了。”赵悼襄王点头答道。郭开见状,因为害怕暴露了自己的意图,所以也不好继续从中作梗,只有背地里使钱贿赂使者说:“你可知道赵王派你去魏国是为了什么吗?”

“不是察看廉颇的身体状况吗?”赵使不解地答道。

“此言差矣,是让你去送死的。”

“何出此言。”

“难道你还没有看到目前的局势吗?赵国已经到了穷途末路,命数已尽,秦国统一天下已经成了大势所趋,你这个时候要是奉命召回了廉颇,不就相当于故意与秦国作对吗?等到秦国灭了赵国,能放过你吗?你说这不是自取灭亡是什么?”

“那按郭大人的意思,我该怎么做呢?”赵使问道。

“只要你设法阻止廉颇回国,我可保证让你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即使在赵灭亡的时候,你在秦国也有大官做。”郭开说完,从衣袖里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金子。

使者连忙拒绝道:“郭大人对小人的提醒无疑是救了小人一命,小人已是感激不尽,怎么还能受大人的钱财呢?”

郭开将金子塞给赵使说:“这本来就是你应得的,只要你照我说的去办,顺利完成任务,更多的荣华富贵还在后头。”

“承蒙郭大人瞧得起小人,那小人就恭敬不如从命,还请郭大人放心。”赵使将金子收起来说道。

赵使来到了魏国,见到了廉颇。廉颇因为在魏国长期受不到重用,也很想回到赵国继续带兵作战,听说使者奉命来察看他的身体状况,以视能用否。于是“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可是,收了郭开重礼的使者,从魏国回到赵国后却对赵悼襄王说:“廉颇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悼襄王得知后,以为廉颇真的老了,就没有召廉颇回赵。

公元前234年,在屡战屡胜的激励下,秦王嬴政挟秦军勇往直前,利用赵国的颓废之势,再一次进军赵国。大将军桓担当了此次的重任。桓不负众望,挥师东进,行动迅速,包围了赵国的武城(今河北磁县西南)和平阳(今磁县东南),并对其发起猛攻。而此时的赵国,赵悼襄王已经在忧愤交加中死去,由其子迁继位,也就是赵幽缪王。

平阳和武城位于赵国都城邯郸南面的漳水边上,一东一西,是到邯郸的必经之路,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扼邯郸南方要冲,为门户所在,地理位置也十分重要,如果这两个地方失守,那就等于扫清了邯郸的屏障,邯郸危在旦夕。赵迁急调十万精兵,派大将扈辄前去救援平阳。秦、赵大军在平阳城外展开了激战,赵军全部被歼,将军扈辄死于非命,秦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平阳大战是秦、赵最后一次大战,赵国的有生力量在这次战役中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再也没有能力组织起对秦军的战斗。捷报传来,兴奋不已的秦王嬴政决定亲临前线,鼓舞士兵斗志,一举拿下赵国。他命令桓率军继续向前推进,一举拿下赤丽、宜安(今河北藁城西南)等地方。可以说,统一六国的战争,就从这里正式拉开了序幕。

秦王嬴政的这次战略意图十分明显,主要是攻占邯郸以北的军事重镇,把邯郸外围的障碍清扫干净,然后直指赵国的都城邯郸。此次秦军所攻占的地方与以前秦军所占领的地方遥相呼应,构成了对邯郸的南北合击之势,为最后攻取邯郸创造了条件。

面对秦军的不断进攻,赵王在朝廷上和大臣们商议抗秦之策。

“先王在世时,就说廉颇已老,不能为我赵所用。现在的廉颇恐怕更老了。既然如此,我想,还有一个人,能担此大任。”公子嘉上前说道。

“是谁?”赵王焦急地问道。

“镇守边关的李牧。”

“嗯!此人是个将才。在抵抗匈奴时为我赵国立下汗马功劳,我看可用。”赵王赞同道。

然而,郭开却反对道:“倘若任用李牧来抗秦,那边关谁来守呢?匈奴要是得知李牧被调离,必定会乘机来侵犯我国疆土,而能镇守边关非李牧不行。这样做,不是拆东墙补西墙吗?依臣之见,此法不妥。”

这时,公子嘉恶狠狠地瞪了郭开一眼,郭开不敢再言。公子嘉说道:“父王,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只能就此拼死一搏,要不就只能坐以待毙,还请父王三思。”

赵王经过反复权衡,最终冒着被匈奴乘机进犯的危险,决定抽掉镇守边关的李牧,让其出任大将军一职,全面担负抗击秦军的重任。

李牧被任命抗秦的大将军后,果然神勇无敌,不负众望。他率兵进攻宜阳,与秦军大将桓在肥(今河北藁城市西南)展开激战。由于秦军连连获胜,所向披靡,以为没有谁能够与其抗衡,故而有些轻敌;再加上桓指挥不利,这一战,赵军把秦军打得丢盔弃甲。桓侥幸捡了一条性命,但他不敢回秦复命,唯恐被秦王嬴政所杀,因为这还是秦国近年来第一次遭受到这么大的失败,按照秦国的律法,秦王嬴政必然不会放过他。于是,只好投奔燕国而去。

李牧这次取得了对秦军的胜利,使赵国暂时免除了亡国之危,成功地破坏了秦王嬴政南北合击的战略部署。因此被赵王封为武安君。

然而,对于秦王嬴政来说,统一六国的决心已定,绝不会就此罢休,更不会因为一时的失利而动摇自己统一天下的决心。加上秦军的有生力量在这次惨败中并没有受到重创。统一天下的进程已然势不可当。

公元前232年,秦王嬴政十五年,秦王嬴政再次发动了进攻赵国的战争。此次秦军兵分两路,一路攻到了漳水流域的邺,另一路兵马到达太原,并从这里向邯郸后方的番吾(在今河北磁县)发动猛攻,企图再次形成南北合击邯郸的战略态势,赵国再次陷入危在旦夕的处境中。赵王毫不犹豫地再次任命李牧为主帅,率领赵军抵抗秦军的入侵。

李牧领兵直抵番吾,在这里与秦军展开了激战,再一次把秦军打得大败,解除了邯郸在短时间内腹背受敌的困境。

秦王嬴政没有想到,秦军还会受到赵国如此强有力的抵抗。为此,秦王嬴政决定改变统一六国总体的战略部署,放弃先行灭赵的策略,恢复既定的先行灭韩,消除秦国心腹之患的战略方针,并立即派内史腾率兵攻打韩国。与此同时,秦王嬴政也在寻找时机,除掉李牧这个秦统一天下道路上的绊脚石。到那时,赵国军队就会群龙无首,如一盘散沙,再出兵攻之,就不会遇到什么阻碍了。

公元前231年,秦王嬴政首先派兵攻打韩国的要地南阳(今河南南阳)。不费吹灰之力就将其占领,因为此时的韩国已经名存实亡。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30年,秦王嬴政又派驻守在南阳的内史腾从南阳出发,进攻韩国的都城新郑(今河南新郑)。秦军就像进驻自己国家的某个地方一样,顺利占领了新郑,俘获了韩王安。

这样一来,韩国就成为了秦王嬴政在统一中国的道路上第一个被灭掉的国家。尽管它在灭六国的总体部署上,并不是第一个计划灭掉的国家。

战争的胜利,首先是战略的胜利。在统一六国的总体战略部署下,赵国本来是第一个要除掉的国家。但在攻赵的过程中,当一再遭到失败之后,如果嬴政一味地依照总体部署派遣秦军与赵军作战,那么秦国不仅会消耗掉大量的兵力、财力以及时间,而且也不一定能够取胜。幸而,嬴政随机应变,及时地改变策略,避实就虚,先停止与赵国的交战,转而攻打实力较弱的韩国,这样在等待攻赵时机成熟的同时,顺便攻下了韩国,为统一中国节省了时间。

第四章 吞并六国 4、计杀李牧,王翦灭赵

战争机器一旦启动,很难再停下来。

公元前229年,秦王嬴政发动了对赵国的第三次战争。分别由王翦和杨端和率领。王翦率上党秦军由西向东,抵达井陉(今河北省井陉县),再由北向南,对邯郸构成威胁;杨端和率河内(今河南省黄河以北地区)秦军由南向北,直扑赵国都城,把邯郸团团围住。

这个时候的赵国,天灾人祸纷至沓来,连年用兵,加上地震、饥荒,使得百姓怨声载道,军队得不到应有的补充。在王族内部,各种矛盾也凸现出来,并且不断激化,整个国家摇摇欲坠。赵王迁唯一可以依托的,只有大将军李牧。赵王派李牧和将军司马尚领兵在邯郸城外抵抗秦军。在李牧的紧密部署下,赵军分兵两路,由李牧率领主力对抗王翦,将军司马尚对付杨端和,并且再次击败了秦军。

消息传来,秦王嬴政大吃一惊,他万万没有想到赵军竟有如此强大的战斗力,李牧竟有如此高明的指挥才能。为了扭转败局,秦王嬴政召来文武近臣聚集咸阳宫,商议对策。

此时,大将王翦已应召回咸阳,所率秦军也已退回秦国境内,陈兵以待。王翦并不把此次失败看得过于严重,对最终战胜赵军仍充满信心。

他向秦王嬴政禀报,秦军退回秦国境内皆因赵军来势凶猛,为避其锋芒,保存实力,才停止进攻,并不能看作是一次失败,而是一次战略上暂时退却。因双方尚未进行大规模交战,秦军损失很小。

王翦不赞同有的大臣的悲观论调,认为一战定胜负。李牧确非寻常之将,但其部卒却远非个个骁勇。特别是,赵国全国大饥,国力不强,民心不稳,赵军缺乏充足的粮草储备,损失的兵力也难以得到补充。赵军久置于外,必定将乏兵疲,难以持久。而秦军则后备充实,补给及时,完全可以通过战略相持拖垮赵军,待赵军疲惫,即可一举而战胜之。

听罢王翦这一番分析,秦王嬴政的沮丧情绪一扫而空。他觉得王翦的话很有道理:此战未毕,何以言败?

接着,秦王嬴政又征询如何破赵。尉缭道:“大凡取胜策略,不外乎道胜、威胜、力胜三种。讲武料敌,使敌之气失而师散为道胜;审法制,明赏罚,使民有必战之心为威胜;破军杀将,溃众夺地,成功而返为力胜。如今赵军正当锐势,又有良将统帅,不可力胜,道胜可也。”

秦王嬴政问:“何以道胜?”

尉缭道:“赵军暴师日久,难以支持,极易人心涣散,必将寻求外援,我们派人阻止其与他国联盟形成合力,同时再从赵军内部瓦解它,使其士气丧失,即可战而胜之。”

李斯接着尉缭的话在后面说道:“方才尉缭所言极是。臣以为,赵国寻求外援之国,定是齐国。”

秦王嬴政道:“何以言之?”

李斯道:“当今天下,魏、楚已被削弱,燕、赵又结怨,韩国自身难保,赵舍齐无以为援。齐王建继位三十多年来,我与三晋、楚、燕交战连绵,齐因远在东方,与秦没有共同边界,故独能保全实力,由是观之,赵欲联齐,势在必然。”

秦王嬴政道:“当年长平之战,齐之谋臣周子曾向齐王进谏说,赵与齐、楚,唇齿相依,力主积极援赵。齐王未能应允。此后诸侯多次合纵抗秦,齐国均未参与其中。如此看来赵国岂会再度联齐?”

李斯道:“当年齐国不肯与赵联合,是为了讨好秦国,保存自己。而今,我并吞六国之志昭然于世,齐国自知难以幸免,必急于寻求盟友,以求苟延残喘,这样,赵欲联齐,齐必应允。”

秦王嬴政以为然。又问:“以你的意思?……”

李斯道:“仍可采取我既定策略,重金贿赂权臣,离间赵、齐关系!”

秦王嬴政赞同道:“好!就这么办。寡人倒要看看他赵国究竟有多强。”

王翦因深感军事打击一时难以取胜,对此计策也大为赞同。他又提出,李牧乃赵军统帅,李牧不除,赵军仍难战胜,可使用离间计,借赵王之手除掉李牧。这样,赵军将不战自溃。

秦王嬴政认为此计甚好,便与群臣商定,派使臣携重金同时前往赵、齐二国,进行游说和间谍活动。这样,与军事进攻相伴,在一条听不见刀枪之声、看不到血肉厮杀的无形战线上,秦国又发动了猛烈的攻势。

按照秦王嬴政的部署,姚贾奉命出使齐国,游说齐国拒绝与赵联合;李斯和淳于越前往赵国,瓦解和削弱赵国的军事力量。

鉴于郭开与秦国的“老关系”,李斯和淳于越到达赵国后自然找到了这个“内线”。二人先将黄金千斤秘赠郭开,然后说:“我奉命至邯郸,听有童谣云:‘秦人笑,赵人号,以为不信,视稼禾枯槁。’如今赵国大旱,看来童谣确有征兆。丞相身处危地,难道不以赵亡为忧吗?”

郭开不以为然地说:“万一赵亡,我将在齐、楚间选一国托身,断无后顾之忧。”

李斯道:“丞相以为齐、楚可以自保么?”

郭开反问道:“难道秦国亦欲图齐、楚?”

李斯笑道:“丞相为一国重臣怎不知天下大势?齐、楚虽远离秦国,但与赵、魏无异,赵、魏既灭,齐、楚定难幸免。为丞相计,莫如托身秦国,长保富贵。”

郭开摇头道:“秦国虽强,然秦王不能容人,韩非入秦而被杀,足可使人望而却步。”

李斯听罢,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儿。正欲向郭开进行解释,淳于越抢先道:“我王恢弘大度,屈己下贤,于人无所不容。韩非之死并非我王有意加害,而是因为有人告其为韩国奸细,我王将其暂拘狱中,拟查明真相,然韩非性情狭隘,自杀身死,待我王传令赦免,为时已晚,我王深为惋惜!”

这时,李斯又在后面接着说道:“丞相大功于秦,我王一直铭记于心。丞相待赵亡来秦,必被授予上卿,赵之美女田宅可任丞相随意挑选,今我王以千金相赠,足见诚意,望丞相勿疑。”

郭开闻听,满心欢喜,说:“我郭开既受秦王厚赠,安敢不尽心图报?不知秦王要我郭开帮的是什么忙?”

李斯、淳于越于是对郭开说:“如今秦、赵交兵,秦之所虑者唯有李牧,丞相若能除去李牧,功莫大焉。待赵国灭亡之日,秦王将向丞相封侯赐爵,望丞相鼎力相助!”

郭开闻听要他除掉李牧,心中不禁一惊。李牧乃当今赵国唯一能够领兵御敌的将领,在朝中威望甚高,赵国之民皆敬之如神,若想除掉李牧,不仅难度甚大,也会遭到万夫所指!可转而一想,秦、赵交兵,秦国势必灭赵,既然如此,自己何必顾及在赵国的名声?只要照着秦王说的去做,秦王日后一定不会亏待我!与其为将亡之国殉难,不如铁心依靠新主,以求再展宏图!

想到这里,郭开打定主意:一不做,二不休,除掉李牧,为赵国大厦之倾颓再助一臂之力!

李斯、淳于越见郭开满口应承,心中暗喜,就回到秦国复命去了。

郭开既受秦王的厚赠,便绞尽脑汁地进行谋划,设计加害李牧。这天,他诡秘地来到赵王迁的王宫,觐见赵王迁,煞有介事地说:“大王可知李牧欲反吗?”

赵王迁大惊道:“有这等事?李将军何以至此?”

郭开道:“大王有所不知,李牧此次与秦军交战,秦军不战而退,均因李牧与秦将王翦有密约,李牧是故意放虎归山。王翦还暗地里派人告知李牧,若李牧弃赵归秦,封邑万户!”

自打李牧两败秦军后,赵王迁对李牧敬重有加,把赵国的命运寄托在李牧身上,今闻李牧欲叛赵归秦,精神上顿时失去了支撑。他惊恐万状,魂不守舍,连呼:“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

郭开凑上前去说:“臣有一计可救危局。”

“快讲!”赵王迁如遇救星。

郭开道:“三军之强,莫如一将得力,今李牧暗通秦军,赵军必危。当此之时,莫如及早撤回李牧,另择良将取而代之。”

赵王迁为难地说:“当今赵国,哪有良将?”

郭开道:“能臣良将,就在大王周围,只是大王未知也。”接着,他向赵王迁举荐赵葸、颜聚,将二人的才能夸张地吹嘘了一番,赵王迁不知底细,只好赞同。郭开又出主意说,为避免李牧犯疑,可说是将任命李牧为相国,让他把将军印绶交给赵蒽、颜聚,速回京师赴任。赵王迁点头应允,遂下令召还李牧。李牧接到命令,心存疑惑。他的部下司马尚对他说,大王言欲拜相,分明是欺骗将军,将军万勿轻易回京,以免遭到不测。李牧也意识到定有奸人从中陷害,凶多吉少,于是在赵蒽、颜聚二人到来之前便只身逃走;赵蒽、颜聚到前线后,闻李牧已逃,便派骑兵追杀之。

李牧的被杀是秦国实施反间计的重大胜利。与这一胜利相呼应,姚贾在齐国的游说、离间也获得了成功。他用重金买通了齐国的权臣后胜,使齐王建拒绝与赵国的联合。这样,赵军既失去了得力的主帅,又失去了齐国的外援,而新更换的将领又无领兵之才,一经交战便被王翦率领的秦军击败,赵蒽被杀,颜聚收拾残兵退保邯郸。赵王迁此时已丧失斗志,郭开力主投降,打开了城门。于是秦军浩浩荡荡地开入城中,赵王迁作为俘虏被安置在房陵(今湖北房陵县)。至此,延续了二百多年的赵国宣告灭亡。

公元前228年,秦王嬴政十九年,灭赵的战役刚刚结束,秦王嬴政流放了赵王迁。

韩国、赵国是中原之地,占领了中原,就等于获得了天下的中心位置,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嬴政先占领这块地方,获得了很大的先机。此时秦国的土地几乎包括了整个黄河流域,统一天下已胜券在握了。

第四章 吞并六国 5、荆轲刺秦王,成就千古英雄

秦国灭赵之后,公子嘉逃到代郡,自立为代王。秦国将赵国设置为郡县,然后陈兵易水。燕太子丹见秦军已经陈兵到了燕国的边境,心想下一个受到攻击的国家就是燕国。既然唯一能和秦国抗衡的赵国已经被灭,只要秦王嬴政发兵来攻,燕国立刻就会成为秦国的阶下之囚!他心里认为只有杀死秦王嬴政,才有可能让这场血腥的战争停止下来,从而保住自己的国家。

于是,燕太子丹请来了剑客荆轲去执行他筹谋已久的刺秦计划。荆轲因为要等一位朋友而迟迟没有动身,眼见秦军就要攻来,太子丹只得催促荆轲道:“秦兵现在已经驻扎在我国边境,过不多久就会渡过易水,到那时再去行刺就来不及了。不是我催逼你,我也想等待你所说的那个朋友,可是时间已经来不及了。你就从我那些勇士中挑选一个人陪你一起去。”

荆轲义正词严地说道:“我听说赵国已经被秦所灭,太子即使不来找我,我也会去拜见太子。而今入秦,如果无法取信于秦,去了也是白去。这个时候,他们一定会戒备得更加森严,不会允许什么人随便接近秦王嬴政的。我想,没有信物,是见不到秦王嬴政的。”

“那你觉得什么样的信物,才能让我们接近到秦王嬴政?”

“樊将军的人头和燕国督亢的地图。”荆轲很干脆地说,“樊将军的人头是秦王嬴政悬千金赏万户侯想得到的,督亢(今河北固安、涿州一带)土地肥沃,是燕国最富庶的地区,秦王嬴政对这片土地垂涎已久。只要有了这两件信物,秦王嬴政一定会接见我。”

“好,只要能刺杀秦王嬴政,我愿意献出这两样信物。还望您得到这两样信物后速速动身。”

“就请太子放心吧!”荆轲向太子行礼说。

荆轲所说的樊将军是谁呢?就是在攻赵失败后逃到燕国投奔在燕太子丹门下的樊於期,因为他曾策动秦王嬴政的弟弟长安君谋反,并且到处散布说秦王嬴政是吕不韦的儿子。被激怒的秦王嬴政虽然诛杀了他的宗族,但仍然不能解气,一心想得到他的人头,欲除之而后快。

虽然答应了荆轲的要求,但燕太子丹担心就这样无名无由地杀死樊於期会伤了大家的义气,所以迟迟不敢动手。荆轲看出了太子丹的心思,于是亲自登门造访樊於期说:“将军父母宗族,尽遭杀戮。秦王与将军有不共戴天之仇,将军打算怎样报仇呢?”

樊於期痛哭流涕,说道:“想起此事,我就痛入骨髓,只是不知如何是好。”

荆轲道:“我有一计,既可解燕国之忧,也可报将军之仇。”

“什么办法,先生请讲。”

“我打算带着将军的头去见秦王,秦王一定会很高兴接见我。一旦近身,我趁机左手抓住他的袖子,右手持匕首直刺其胸。这样一来,将军之仇可报,燕国之险可解,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樊於期听后,抓住荆轲的手说:“面对亲人宗室的惨死,我时时刻刻都在受着痛苦的煎熬。我现在过的也是生不如死的生活。既然我的死能换来秦王嬴政的死,我义不容辞。”随即就自刎在荆轲面前。

拿到秦王嬴政需要的信物,燕太子丹就开始催促荆轲了。出发那天,燕王秘密地在宫廷内为荆轲举行了送别仪式。送别仪式结束后,太子丹一直将荆轲和他的助手秦舞阳送到易水河畔,目送着他们策马离去。

事实上,这次刺杀行动在秦灭赵之前就策划好了。公元前232年,在秦国做了十年质子的燕太子丹逃回燕国。因为对秦王嬴政恨之入骨,一回到燕国,燕太子丹就开始广散家财、聚宾客,图谋报仇雪恨。一开始,太子丹与太傅鞠武密计,这位赤胆忠心的老人给他提出了西约三晋,南联齐、楚,北合匈奴共同抗秦的大计。

太子丹听后连连摇头说:“这个我早就想到了,但只能是纸上谈兵,很难实施;如今时过境迁,天下之势已经不再是从前。再说我们需要的也不是长久之计,毕竟远水救不了近火。”

“难道太子想……”鞠武猜透了太子丹的心思,一时惊吓得几乎不敢说出那几个字。

太子丹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说:“太傅可有合适的人选可以推荐给我吗?”

“既然太子想孤注一掷,我倒是有一个人可以推荐。”

“是谁。”

“田光。”

“那就快把他召来见我。”燕太子说。

很快,田光被带来拜见太子丹,可太子丹一见就失望了。因为他感觉田光的年龄太大了,而且田光也觉得自己年事已高,不能担此重任。可他又不忍心让太子丹失望,于是便向太子丹推荐了剑客荆轲,并且帮助太子丹分析那些被收罗的勇士说:“太子身边的几位勇士,只能称得上‘血勇’之徒,完不成重任。秦舞阳虽然十三岁就杀死仇人,但顶多也只能算个‘骨勇’之辈。只有荆轲,可称‘神勇’,天生的勇士,喜怒哀乐不形于色,而且荆轲出身名门,精于剑术,足当大任。”

征得太子丹的同意后,田光亲自约见了荆轲,告知他太子丹相求之事。荆轲经过慎重的思考,答应了这一请求,为了激励荆轲完成大任,田光当场自刎而死。

荆轲去拜见太子丹,说田光已死。太子丹听后,声泪俱下,拜倒在荆轲面前。荆轲感动于太子丹的一片赤诚之心,决心辅佐太子丹完成大计,只是要求说:“完成此重任,我还需要一名助手。”

“我这里有一些勇士,虽然都不是什么神勇之人,但‘血勇’、‘骨勇’还是有的,如果你需要……”

还未等太子丹说完,荆轲接口说道:“那些人我不了解,但我有一个神勇的朋友,他可以帮助我,只是他现在不在,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好,那就等你的这个朋友来了再开始行动吧!”

然而,直到赵被秦所灭,荆轲所说的那个朋友也没有来。在太子丹的要求下,荆轲只得带着秦舞阳一起踏上了行刺之路。

到了秦国之后,荆轲立即持千金之资厚赠秦王嬴政的宠臣中庶子蒙嘉,收买了蒙嘉。

收受了别人的重礼,就必须为人办事。按荆轲的要求,蒙嘉上厅奏知秦王嬴政:“燕王十分惧怕大王神勇威仪,不敢派兵抵抗,愿举国称臣,比之诸侯之列,给贡赋如郡县,乞求得保先王宗庙。现在因害怕所以不敢亲自陈说,特斩樊於期首级,敬献督亢地图,要求面见大王,敬听大王之命。”

沉浸在胜利中的秦王嬴政听后非常高兴,当即下令群臣朝服,设九宾之礼,在咸阳宫接见燕国使者。

咸阳宫中,仿佛正在举行燕国的受降仪式,不仅仪仗齐备,而且秦王嬴政身着朝服,威踞在王位宝座之上,文武百官肃立于大殿两侧。

这时,只见荆轲双手捧着装着樊於期首级的匣子,秦舞阳捧着装有燕国督亢地图的盒子,跟随着九位迎宾赞礼的引导,镇定自若地依次走进威严富丽的咸阳宫中。

然而,到了秦廷台阶之下时,秦舞阳忽然变得面如死灰、浑身哆嗦。侍立在大殿两侧的文武群臣都觉得奇怪,窃窃私语起来。

荆轲回头看了看吓得战栗不止的秦舞阳,笑着对秦王嬴政说:“北方偏远的蛮夷之人,从未见过这样威严壮观的场面和大王这样威风的天子,所以有些胆怯。希望大王原谅,让他完成使节之礼!”

听了荆轲的解释,秦王嬴政望了望镇定自若的荆轲,又看了看浑身哆嗦不止的秦舞阳,若有所思地说:“荆轲,你去取他所拿的地图匣子来上殿吧!”

荆轲从秦舞阳的手中接过装有督亢地图的匣子,步履矫健地走到秦王嬴政的面前,并且在秦王嬴政面前缓缓打开了督亢地图。当地图完全展开时,露出了藏在里面的匕首。荆轲左手抓住秦王嬴政的袖子,右手持匕首向秦王嬴政的胸膛刺去。

惊慌失措的秦王嬴政拼命挣脱,一下子从龙椅上站了起来,被荆轲左手紧紧攥住的衣袖从肩部撕断。挣脱出来的秦王嬴政立即拔腿就跑。

惶恐之中的秦王一边绕着大殿的柱子转圈儿,一边想拔出腰间的佩剑。可是,由于剑身太长,而能够用来拔剑的空间太小,所以剑怎么也拔不出来。

这种危急的场面秦朝的大臣从未遇见过,慌乱之中都不知所措。因为按照秦法规定,大臣们上殿都不得携带任何武器,所以,大臣们只能徒手阻拦荆轲,但这对于一个手拿剧毒匕首的荆轲来说根本就构不成任何威胁。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身背药囊上朝的御医夏无且,突然解下身上的药囊,向荆轲用力砸了过去。荆轲为了躲避药囊,放缓了脚步,正好给了秦王嬴政一丝喘息的机会。

正在这时,愣在一旁的大臣们从惊恐中缓过神来,看出了问题的症结之所在,于是齐声向秦王嬴政呼喊道:“从背后拔剑,大王从背后拔剑!”秦王嬴政听到喊声,将剑推到背后,让剑柄向下,剑锋朝上,终于把剑拔了出来,然后直刺荆轲,刺中了荆轲的左腿。瘫倒在地的荆轲只有作最后的一搏,孤注一掷地将匕首向秦王嬴政投了过去,但未击中。

又怒又惊的秦王嬴政走上前去,为了泄恨,一连刺了荆轲八剑。紧随而来的卫兵一拥而上,杀死了已受重伤的荆轲。

在受到生死惊吓一瞬间之后,暴怒的秦王嬴政立即下令增兵添粮,派王翦为统帅,全面发动对燕国的战争。

试想一想,假若荆轲刺秦王成功了呢?中国的历史又会变成什么样呢?

荆轲刺秦王失败留下了千古悬疑,也让人们越发相信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必然性。如果说历史成就了秦王嬴政,那么秦王嬴政也成就了历史。

第四章 吞并六国 6、借力打力,逼死太子丹

荆轲行刺之举,秦王嬴政想起来就深感后怕,若不是上苍眷顾自己,恐怕自己已成为荆轲的刀下鬼了。同时他感到无比愤怒,他决定,要对燕太子丹的行为予以无情的报复。为了统一天下,秦王嬴政早就有了灭掉燕国的打算,只是被其他的国事耽搁,荆轲刺秦王给秦国灭燕找到了最好的借口。

公元前227年,暴怒之下的秦王嬴政一声令下,命王翦、辛胜领四十万大军攻打燕国。

王翦率大军围攻燕国都城蓟,奄奄一息的燕国只得联合逃亡代地自立为王的赵太子嘉,凭借易水和易水以西的山地为屏障设置防线,抵御秦军的进攻。然而,尽管凭借易水天险,燕军还是没有挡住秦军正面攻击和侧翼迂回配合的攻打,在易水河边遭到惨败。

公元前226年10月,秦军在王翦的率领下攻陷燕都蓟。太子丹的燕军几乎没有做像样的抵抗,便大举退向了北方山野。王翦当机立断,派前军大将李信率五万铁骑追杀太子丹。留下主力立即占据蓟城,安定民治。

太子丹东逃,路径原本是勘定好的,绕过蓟城向北进入燕山,再东渡灌水奔向辽东。一开始尚有数万百姓追随,可随着秦军不杀无辜庶民的消息传开,庶民百姓为了自保渐渐溃散。没过两天,追随太子丹的人马就只剩下一万余人。由于李信率军在后面紧追不舍,太子丹根本没有喘息的机会,只有不分昼夜地向东逃亡,越过辽水进入了燕国东长城地带的衍水河谷。奔驰一月有余,太子丹人马个个骨瘦如柴、疲惫不堪。这日进入一片山谷,士兵们倒在草地上,再也爬不起来。太子丹欲哭无泪,长叹一声,拔出长剑架上了脖颈。

正在这时,一位辽东将军哭喊着抱住了太子丹,夺下长剑,哽咽着说出了一条生路:“太子殿下,向前十余里的衍水河谷,有一个秘密营地可以藏匿,秦军不可能找到。这个秘密营地,是当年乐毅在辽东练兵时开辟的一片山岩洞窟,屯有大量粮草干肉,后来也成了燕国辽东军的秘密驻屯地之一。我们只要到了那里,就安全了。”

“既有此地,为什么不早说?”太子丹很是不解。

“燕王早有严令,辽东营地不得对任何人泄露。”

太子丹不说话了。这便是自己的父王,对他这个儿子放权任事,却在任何时候都不忘记严守兵权机密,纵然自己离国东去,也没有给儿子交代一下辽东路上的救命所在。

此一时刻,心灰意冷的太子丹突然明白:多年以来,自己对这个昏聩的父王太过仁慈,假若听从荆轲谋划早日政变,怎么会有今日燕国之绝境?心念及此,太子丹陡然振作,立即下令马队进入秘密营地,并当即任命那位辽东将军做了燕国亚卿——当年乐毅的最初官职。

听说有秘密营地,这群气息奄奄的人仿佛又看到了一丝希望,立刻精神抖擞起来。等到进入秘密营地驻扎之日,太子丹人马已经神奇地变成了一支精悍的劲旅。

这样,太子丹的逃亡马队便突然在秦军眼前失踪了。

自从王翦进驻燕都蓟后,一直都在关注李信追太子丹的进展。这天却接到李信的快马军报,说燕太子丹忽然消失了。王翦又一次皱起了眉头。太子丹能在秦军的眼皮底下突然失踪,印证了燕国在辽东之地多有秘密营地的传闻。这种营地有多少?燕王喜的驻地,是否也是这种无法在急切中探察清楚的秘密所在?果真如此,秦军纵然出动主力,燕国之残部能在短期内找到么?而如果短期内不能根除燕国残部,燕国势力会死灰复燃么?思忖良久,王翦找来了蒙恬、顿弱,商量破敌对策。

“辽东广袤,根除燕国须做长久谋划。”蒙恬一如既往地稳健。

“燕王喜可暂缓剿灭,但太子丹不能不除!”顿弱说道,“因为太子丹一天不除,大王就一天不能安心。”

“难道上卿有什么良策?”王翦问道。他知道,顿弱久驻燕国斡旋,很可能对如何歼灭太子丹的残军早已成竹在胸。

“借力打力,逼出太子丹!”

“上卿是说,利用代国?”蒙恬的目光忽然变得炯炯有神。

顿弱点了点头说:“现在也只有此计可行。我军可先对代王赵嘉施压,逼得赵嘉施压燕王喜,交出太子丹!”

“嗯。我看此计可行。”王翦略一思忖随即赞同道。

第二天,在辛胜率五万精兵大举压向代国的同时,王翦给代王赵嘉写了一封战书,战书上说:“太子丹主谋刺秦,秦必欲得太子丹首级而后快。而代王藏匿太子丹,实与秦国势不两立也!今我大军北上攻代,代若不交太子丹,则与我举兵一战!”代王赵嘉一接战书,立即派出特使赶赴辛胜军前,申明太子丹并未逃奔代地,秦军不当加罪于代。辛胜根本不为所动,依然挥师北上,直逼代城。代国大臣情急,众口一词地主张代王急发国书与燕王喜,逼燕国交出太子丹,了结这场亡国之患。代王赵嘉无奈,他知道代国现在的实力根本无法与秦军对抗,只好长叹一声,答应了王翦的要求,给远在辽东长城脚下的燕王喜写了一封紧急羽书。

赵嘉在羽书上对燕王喜说:“战国时,手持利刃刺杀秦王于咸阳宫中,只有燕国人荆轲和秦舞阳。秦国之所以要急着消灭燕国,就是因为太子丹是这次行刺事件的主谋。燕国因为刺杀秦王嬴政而得罪于秦国,还连累了代国,怎么向燕、代盟约交代!现在只要燕王诚信杀了太子丹,秦国必会退兵,而燕国的江山社稷就能得以幸存!”

昏庸无能的燕王喜看完赵嘉的国书之后,真的以为秦王嬴政攻打燕国就是为了得到自己儿子的人头。为了保存燕国,不至于沦落为亡国之君,燕王喜决定杀死自己的儿子。可问题是太子丹手握重兵,想杀死他并不容易。幸好,正在这个时候,秦军帮了燕王喜的大忙。原来太子丹率领的残军被率军追随的李信击败,手下的军队大多散亡,太子丹本人也只得在辽东的水泽中四处逃窜。燕王喜得知后,立即派了两万辽东轻骑包围了衍水河谷的秘密营地。

起初,太子丹的手下还以为是燕王派兵来救援他们,等到来将宣示了燕王喜的旨令,说:“太子丹密谋作乱,斩立决!”后,士兵们听后大为惊愕,哄然一声便要拼杀,却被太子丹喝令而止。

太子丹阻止了与他一路生死与共的战士们的抵抗,因为他自知自己难逃一死,不想再去让任何人为他作无谓的牺牲。

就在士兵们愣怔不知所措之际,太子丹说:“诸位将士,父王是不会怀疑我犯上作乱的,父王是想用我的一死换取燕国的安宁,可惜他想错了!八百余年之燕国,断送于如此昏聩君王之手,丹愧对先祖,愧对臣民也……但请诸位将士记住,今日丹死,不怨秦国,不怨代国,唯怨姬燕王室之昏聩君王。”

话音刚落,太子丹拔剑自刎而死。

拿到太子丹的人头之后,燕王喜就立即将太子丹的人头献给李信以请和。

李信让人带着太子丹的人头回到咸阳,禀告秦王嬴政燕王喜献上太子丹的人头请和。秦王嬴政见到被他恨之入骨的太子丹的人头,怒气顿消。可一时还拿不定主意是否答应燕王喜的请和,于是召来李斯,问他道:“依李爱卿之见,寡人是否应该答应请和?”

“依臣之见,大王应该答应燕王的请和,先给他一条生路。燕国即使再强大现在也是强弩之末,日暮途穷,再说如今他们远在辽东,已经对我们的整体战略构不成任何威胁和影响,不如将军队调回,进攻周边的诸侯,等灭掉了他们,再回来对付他们,就不需要一兵一卒了。”

鉴于对战略的通盘考虑,秦王嬴政下令同意燕王喜的请和,让燕国再苟延残喘一段时日,然后调回军队。公元前225年,派大将王翦之子王贲去攻打魏国的首都大梁。

三年之后,即公元前222年,残燕残赵再度联结企图复国,准备乘秦国大军在外作战,国内空虚之际进攻秦国。此时,正值灭魏之后、王翦大军与楚军打得难解难分的时候。秦王嬴政闻知后,决定彻底根除燕赵之患,遂派大将王贲、李信率十万大军北上。

王贲部深入辽东,一年内先擒获燕王喜,又回师向西俘获代王赵嘉,几乎没花费什么力气地就结束了辽东之患。自此,燕、赵两国彻底从战国版图上消失了。

秦王嬴政采取借力打力的方法,逼迫燕王喜杀死太子丹,着实是一招妙棋。不仅因为太子丹是秦始皇最痛恨之人,也因太子丹反秦之心最重,除掉了太子丹,一方面瓦解了燕国人反抗的意志,另一方面也消除了秦国前进路上的一大障碍。

第四章 吞并六国 7、施水攻,王贲灭魏

公元前225年,即秦王嬴政二十二年,赵国被消灭之后,秦王嬴政派遣王贲率领大军攻打魏国。这时的魏国,只剩下都城大梁及其以东少部分土地。其余的土地,早已在公元前231年为了自保献给秦国了。

王贲大军把魏都大梁团团围住,夜以继日地攻城。由于此时的魏国已无险可守,全体军民只有死守孤城大梁,加上大梁城城高池深,异常坚固,秦军一时很难攻下。

王贲见此情景,心想即使这样硬打下去,也只是做无谓的牺牲,于是他开始思考新的战术。仔细查看了大梁四周的地形之后,王贲有一个很大的发现。他发现,大梁虽然固若金汤,但地势却很低矮,城西的黄河堤防远高出大梁的城墙,如果将黄河水灌入大梁,城墙就会被冲垮。即使不被冲垮。久泡在大水中的城墙,根基也会受到侵蚀,到那时,大梁城就会不攻自破。

黄河是从大梁西边流过的,从大梁城西边流过的还有发源于荥阳的汴河,所以大梁又叫汴梁。早在秦国率兵攻打魏国前,信陵君在世时,就忠告过魏安王:“决荥水灌大梁,大梁必亡!”不料,这一计真的让王贲从大梁所处的地势上看了出来。

事不宜迟,王贲立即上书奏请秦王嬴政,请求批准他施用水攻。

接到王贲上书后,秦王嬴政为之震动,因为事关重大,遂召来王绾、尉缭、李斯、郑国等近臣商议。

“大梁,冠绝天下风华富庶,聚结天下财富,是座非同寻常的城池;能否以水战攻之,须细加斟酌,不知各位爱卿有何意见?”秦王嬴政说道。

“以水为兵,亘古以来不是没有。”王绾慨然道:“虽然晋末水战,赵氏并未因此灭亡。但是今日不同,大梁居平原之地,若决河水攻之,焉能不死伤庶民万千?既然如此,秦国纵得中原,其利何在,道义何存?义利两失,何安天下?”显然,王绾反对水攻大梁,且将这一水战方略与秦国一统天下的道义根基联系了起来。

厅中一时沉寂。

“以微臣之见,就兵说兵。”老臣尉缭打破沉默道:“果真水攻大梁,王贲必有周密安排,断不会使满城庶民遭池鱼之灾。倘若用强兵之战,只怕三十万大军耗得三五年,也未必攻得下大梁,这便是根本。若非如此,王贲何须请求水攻?微臣倒是担心,果真水攻大梁,大河距城近百里,决口岂有那般容易,得多少民力物力?其间若遇其他事件耽搁延时,只怕也得年余时光。这样的战争,秦国经得起么?”

“郑爱卿以为如何呢?。”嬴政满怀期待地望着郑国。

“果真水战,决河不难。”郑国娓娓说道:“大河东去,鸿沟南下经大梁城外,距离之近,如同大梁的护城河。果真引水攻梁,水口不在大河,而在鸿沟。但是有一点,鸿沟水量不够大,须从接近大河的上端开口补水,方能成其势。信陵君说的荥口决水,便是此意。”

“鸿沟既然通河,何以水量不大?”尉缭疑惑地问道。

“这便是水事了。”郑国叹息一声说道,“鸿沟历经几代修成,通水百余年,水道已经淤塞,按理,早当停水以掘淤塞了。只可惜大战连年,各国无力暇顾。有民谣云,鸿沟泥塞,半渠之水,河水滔滔,稻粱难肥。”

秦王嬴政看了看一直没说话的李斯,问道:“不知长史有什么意见?”

李斯虽然一直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却一直在聚精会神地听着,见秦王征询,连忙答道:“臣闻方才之论,已经足证大梁水战可行。只是丞相方才所言,关涉灭国之道义根本,臣不得不言。”见王绾肃然转身,李斯翻开了王贲的上书副本指点道:“天下没有虎狼不行,遍地虎狼也不行。王贲之说,对臣之启迪,不可谓不深。因由何在?因为王贲提出了一则根本大道:行天下之大仁,必有难以回避之不仁。想要天下没有遍地虎狼,必得天下先有虎狼;先有最强虎狼,而后方能没有虎狼。具体来说,若不水攻大梁,使昏聩魏国奄奄不灭,天下不能一统,兵戈不能止息,而徒存仁义;长远论之,仁乎?不仁乎?臣以为大梁之战,不宜囿于仁义之说而久拖不下!否则,中原之变数将无可预料。”

“大仁不仁,长史所说极是啊!”秦王嬴政无奈地感叹道,王绾摇了摇头不再争辩。因为战时论事,大臣们都明白“事终有断”这个道理,若无休无止地争下去,任何一件事也做不成。

“事关重大,寡人敢请……”秦王嬴政说着,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肃然对郑国深深鞠了一躬。

“国事至大,大王何言请也?”郑国尚未站起,便被秦王嬴政扶住了。

“大梁水事,敢请您亲临谋划。”秦王嬴政接着说道。

这时,郑国目光一闪,不期然打量了李斯一眼。李斯心领神会,当即对秦王拱手道:“臣愿辅佐赶赴河外。”秦王爽朗大笑道:“老令与长史相事,寡人自可高枕无忧。”

诸般事务安置妥当之后,第二天,曙光初上,李斯、郑国就登上赵高驾驭的王车出咸阳东去。

王贲一见到李斯、郑国前来,就知道秦王嬴政批准他施用水攻了,高兴地上前迎候道:“秦王派二位大人来相助,水灌大梁必然马到成功。”

寒暄一阵后,郑国就开门见山地说道:“大梁是鸿沟南北分段,鸿沟南段不用看,鸿沟北段是水攻要害,北段最要紧处,是引河入沟的沟口。沟口如何开?开在何处?得多少民力?我得亲自勘测一番才能定下来。”

于是,次日清晨,王贲率领着一支千人马队护卫着郑国、李斯赶赴大河南岸的广武城郊踏勘。

广武城坐落在大河南岸。这里原本是一片无名山地,因为广武城,这片山地也叫做广武山。广武城依山势修筑成了东西两座小城堡,中间是一道宽约两百余步的山涧,时人也称广武涧。当年开凿鸿沟引河,便是利用了这道天然山涧。先将山涧向北与河岸打通,河水先入涧再入沟,如此,山涧之岩石入口可控制水量。否则,两道土堤筑成的大沟,堤岸无论夯得如何结实,也经不起汹涌大河的浪涛冲击,要修一道引出大河的人工运河实在是不可能的。唯有充分利用广武涧,鸿沟才得以修通。郑国是鸿沟后期开凿的水工,对鸿沟水路地脉了如指掌。踏勘大半日,郑国心中已经有数,对着身旁的王贲低声指点了各处要害,在暮色时分赶回了营地。

当夜,王贲立即派出快马特使请来了蒙武与颍川郡守,会同李斯、郑国,五人一一将各方事务会商妥当。次日清晨,王贲幕府聚将发令,部署了水攻方略。各方散去,整个河外的秦军营地与郡县官署便悄无声息地忙碌了起来。蒙武回到洛水大营,立即派出一万轻骑交给颍川郡守,分别护卫郡守与郡丞率领的两班吏员赶赴鸿沟南段,秘密督导分别属于魏国南部与旧韩西南部的鸿沟两岸庶民退到山地高处暂住。

王贲率五万主力分作三路:一路是赵佗率领五千人马,督导两万名精壮民工开决沟口;一路是王贲的四万主力秘密进逼大梁外围的四面山丘高地,在决水之前同时策应赵佗两翼;一路是五千轻骑各方策应。三路之中,赵佗军是要害,限定决口时间是五天五夜。这是郑国测算的时日。郑国说不能再短,否则不能保证稳妥无事。

赵佗的决水工程分作四个部分:

一、将原来的进水山口拓宽,使灌田水量大到足以淹没大梁城的水量;

二、将河水进入山口的引沟拓宽,尽可能使河水畅通无阻地进入拓宽了的涧口;

三、将广武涧进入鸿沟的沟口拓宽,使大大增加的水流能汹涌入沟;

四、将鸿沟至大梁的沟段清淤,以防水流进入大梁之前溢出。

仿佛是天意要灭魏似的,恰逢其时,连日下着瓢泼大雨,一时间,黄河和汴河水暴涨。得到天助的王贲当即下令决堤灌城。大堤被凿开后,顿时黄河和汴河的水滔天般地径直向大梁扑来,大水将大梁团团围住。

面对此景,魏王依然不肯受降。他以为,大梁城高墙厚,粮仓兵器库又都是满满当当,纵然无法打仗,也决不会生出民变兵变。于是,魏王下了一道安民王书,谎称齐、楚两国将出动水军战船前来救魏,要民众各安其所静待援军。于是,人心惶惶的大梁城又安静下来。

水淹一个月之后,固若金汤的大梁城出现了种种令人闻所未闻的景象,所有的井水都溢出了井口,所有的街路房屋大墙都湿淋淋的,所有的粮食都生出了绿芽,所有的肉食都霉绿发臭。直至街中积水渐渐增高,大梁城再也没有了往昔的蓬勃生机。此后,城砖石条一块块脱落,露出了夯土墙体;随着时间的流逝,夯土墙体也悄无声息地瘫成了一堆堆泥山,渐渐地,泥山都没有了……

水淹大梁两个月后,秦军堵上了水口,水势渐渐退去。纵然如此,凄惨的景象仍然在继续。厚厚的淤泥填平了所有的洼陷,堵塞了一切进出大梁的通道,两月前还雄峻异常的大梁,已经变成了一片茫茫灰黄的废墟。

三月之后,厚逾数尺的淤泥结成了硬实的地面,秦军进入大梁,进行屠城,俘获了魏王假,水攻大梁取得胜利。

秦国攻打魏都大梁之战,如果硬拼,秦军必定会遭受巨大损失。王贲提出水淹大梁城之计,其实是不得已而为之。抛开水淹给魏国人民带来的灾难不提,仅仅从军事策略上来说,这不失为一种良策。由此可见,王贲是一名有勇有谋的良将,有其父王翦的风范。

第四章 吞并六国 8、全力伐楚,王翦求赏消疑虑

秦灭六国的过程中,真正的对手其实只有两个,分别是赵国和楚国。赵国善战,是硬;楚国辽阔,是大。消灭燕国、魏国之后,秦王嬴政把目光转向了地大物博的楚国。楚国自公元前278年被白起攻破鄢、郢之后,迁都淮阳,收兵自保。后来,国势虽曾一度有所恢复,但依旧是地大而兵弱。公元前253年,五国联合攻秦遭到失败,楚考烈王又急忙迁都寿春,企图避开秦国兵威锋芒。秦国攻破韩、魏、燕、赵之时,楚国依旧是一个南方大国,仍然占有现今河南省东南及南部、山东南部、湖北省东部、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各省。但是由于楚国统治集团已经彻底腐败,故此无法逃避覆灭的命运。

要啃掉这块大骨头,消除秦统一中国这一最大障碍,当然绝非轻而易举。

公元前225年的某日,咸阳宫中,35岁的秦王嬴政志得意满,目光炯炯。他正在与年轻将领李信和老将军王翦研究攻灭楚国的军机大事。

秦王嬴政问李信:“将军估计,讨伐楚国,需用多少兵力?”话中已含有轻视楚国之意。

李信信心十足地回答说:“回大王,二十万足够!”

秦王嬴政用相同的问题问王翦。

王翦回答说:“大王,灭楚非六十万人马不可!李信以二十万人攻楚,必然不克。”

秦王嬴政笑了笑,说:“王将军老了,太胆怯了!还是李将军威猛啊!”

于是,嬴政任命李信为大将、蒙武为副将,率二十万军队攻伐楚国。

王翦看到自己的意见没有被采纳,告病回到了家乡频阳休养。

李信攻打楚之前,公元前226年,王贲曾率兵攻楚。结束了楚国五十年不被进攻的历史,夺取楚国十余座城池,拉开了灭楚的序幕,可见楚国的确兵弱将寡。但是,李信还是低估了楚国的力量。

公元前225年,李信带领二十万秦军攻打楚国。战争初期,李信、蒙武还打得十分顺手,时有捷报传回咸阳。李信攻打平舆(今河南平舆县北),蒙武攻打寝(今河南沈丘东南),均大破楚军。李信攻下平舆后,引兵急进,很快又攻下申城,约蒙武会师城父(今河南襄城西)。楚王听说秦国攻略本国领土,拜项燕为大将,率兵二十万迎敌,楚军水陆并进。项燕探知李信大军正从申城开来。于是决定集中主力在寿春以北、淮河北岸的巨阳迎敌,令副将屈定在鲁台山一带埋伏七处人马。

李信倚仗秦军高昂的士气,一路急行,恰巧与项燕军主力相遇,两军展开激战,难分胜负。随后屈定的七处伏兵一起杀出,李信所率秦军抵挡不住,七名都尉被杀,秦军大败而逃。项燕率领楚军穷追不舍,连追三天三夜,秦军死伤无数,楚被李信抢夺之地全部收复。

蒙武闻听李信兵败逃窜,忙退兵回到原赵国境内。李信伐楚以失败告终。

秦王嬴政听闻李信大败,怒气冲天,削去李信官爵和封地。不过,不久之后,秦王嬴政又派李信与王贲去攻打燕国,次年李信又与王贲攻齐,战功赫赫的李信又被封为陇西侯。之所以重新重用李信,是因为秦王嬴政通过反思认识到,伐楚的失败即使李信有错,也不能全怪他,自己也有责任,因为自己当初没有听信王翦的劝告。

这时,深悔未听王翦之言的秦王嬴政亲自来到频阳(今陕西富平县东北)王翦的家中,恳请这位已经退休了的老将军重新出山。

秦王嬴政单刀直入地对王翦说:“寡人一时糊涂,没有听信将军良言,李信二十万大军果然被楚将项燕打得大败。如今楚兵正在西进攻秦,恳请王将军再受鞍马之苦,领兵与楚军对敌,重振我大秦国威!”

王翦推辞说:“老臣年事已高,体弱多病,是有心无力啊!大王还是另选其他更有才能的将领吧!”

秦王嬴政急忙道:“这次征伐楚国,非将军带兵不可,您就不要推辞了!老将军有什么要求尽管直说,寡人一定照办。”

王翦不再推辞,只好答应说:“如果大王有心启用老臣,那么老臣非得六十万兵马不可,否则老臣无法破楚。”

秦王嬴政听了,笑说:“寡人曾经听说,古代大国只有三军,中等国家只有两军,小国一军,出师时并不全部出动,以免国内缺乏兵力。王霸的威势凌驾于诸侯之上,军队也只有战车千乘,一辆战车七十五名士兵,也从未达到十万。而今将军一定要用六十万大兵,真是前无古人啊!”

王翦回答道:“古代打仗,约定日期,摆开阵势,双方列阵而战,步伐有一定规矩。动干戈不致重伤,声讨罪过但不兼并土地,虽然诉诸武力,但仍然蕴含礼让之意。所以帝王用兵数量不必很多。如今诸侯以力相争,恃强凌弱,逢人便杀,见地就占,兵力动辄万计,围城经常越年,农夫持刀枪,儿童入兵册,形势所逼,没兵不行。楚国拥有东南,一声号令,百万兵员可备。臣领兵六十万,还恐怕不能克敌,无论如何,不能再少。”

秦王嬴政叹息说:“老将军征战多年,分析问题精辟透彻,寡人就依将军。六十万就六十万,这可是我的倾国之兵啊!”

当日,秦王嬴政车载王翦入朝,即日拜为大将,倾全国之兵力,组成六十万大军,交付王翦,仍用蒙武为副将。出师之日,秦王嬴政亲到灞上送行。

王翦敬酒与秦王嬴政说:“大王请饮此杯,为臣有个请求。”

秦王嬴政一饮而尽说:“将军有什么请求尽管讲,只要是寡人能做到的,寡人决不推辞。”

王翦从袖中取出一简,上面列出咸阳良田住宅数处,求秦王嬴政道:“恳求大王赐予为臣。”

秦王嬴政看了一下笑着说:“将军成功回来,寡人便与将军共享富贵,还怕贫穷吗?”

王翦说:“我已经老了,大王即使给我封侯重赏,也只是风中蜡烛,能够光耀几时?不如在我活着的时候,多多赏赐良田美宅,作为子孙基业,这样我的世世代代可享受大王的恩德了。”

秦王嬴政听后会心地笑了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王翦的请求。

等到王翦大军行至关外,又派使者驰回咸阳向秦王嬴政索要园池数处。蒙武见状,忍不住问道:“老将军的请求,不是太多了吗?”

王翦手捋长髯,面带微笑,私告蒙武说:“秦王性格刚强,威风凌厉,但是犹豫多疑,不信他人。如今交给我六十万大军,难免会有所担心。这个时候倘若有人在秦王面前中伤我,后果不堪设想,历史上有多少优秀的将领因君王的猜疑而功败垂成,甚至无辜被杀?乐毅、廉颇、李牧、信陵君……太多了,我可不想步他们后尘。再说一旦和楚国交战,必定需要很长时间。所以我必须向秦王表明我是一个可以信任的人,是一个没有政治野心的将军。我多求田宅园池,谎称为子孙后代考虑,其实是为了安慰秦王之心。如果不这样,岂非让秦王怀疑我的忠心?”

蒙武听后,心悦诚服,感叹道:“老将军高见,蒙武自叹不如啊!”

项燕听说王翦率六十万大军攻楚,遣使快报与楚王负刍。楚国又征发二十万大军令将军景骐带领,辅助项燕抵抗秦军。

公元前224年,王翦大军兵出中原,一举攻克陈(今河南淮阳)、陈以南地区及平舆一代楚城。然后,连营十余里,修筑工事,坚壁固守。

项燕每日派人挑战,秦军总是坚守不出。项燕以为王翦老了,胆小怯战。

王翦让士兵休息沐浴,每日杀牛赏兵,与士共食。将吏感恩,愿意效力,屡次请战。王翦总是奉劝他们多饮美酒,养精蓄锐,如此长达数月。

士卒日闲无事,就以投石和超距为戏。王翦每天派人登记士兵的胜负情况,了解士兵力量的强弱。

王翦命令,不准士兵到楚占区去樵伐,楚人误入营地,用酒食招待并放还,充分表现出坚决自守的姿态。两军对峙日久,项燕找不到战斗的机会,屡次攻击,总是难克。项燕以为王翦名义上是讨伐楚国,实际上是拥兵自保,因而放松了戒备。不久,冬季已到,天寒地冻,楚兵因为都是南方人,非常怕冷,不得已,项燕准备东返,来年再战。相比起来,秦兵却很耐冻。

突然一天,王翦大宴将士,说:“今天我们喝了这碗酒,然后大家一起破敌!”

将士们个个摩拳擦掌,争先恐后。王翦挑选出平时投石超距的高手及骁勇善战的士卒两万人,称为“壮士”,另立一军,作为先锋;然后将剩下的军队分成若干队,从不同路线攻打楚国,并且下令:楚军兵败,马上占领土地,建立根据地。

楚军准备东撤过冬,根本没有料到秦军突袭。面对像巨浪一般涌来的秦军,只得仓惶迎战。秦军两万名勇士积蓄力量已久,都想一显身手,大喊大叫着直冲敌阵,无不以一敌百。楚军大败,副将屈定战死。项燕、景骐率败兵东走,一路遭到秦军猛烈攻击,王翦主力乘胜追击。

楚军退到蕲南(今安徽宿县南),秦军追上,两军激战,项燕战死。楚军无帅,兵败如山倒,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秦军势如破竹,不久就攻占了楚国的都城寿春。楚国就此灭亡,被秦设置为楚郡。

王翦攻打楚国,历时两年,平定楚地、百越。班师回咸阳时,秦王嬴政亲自出城三十里御驾亲迎,并亲自扶车进城,赐赏黄金千金。

然而,对于秦王嬴政的这些恩赐,王翦不但坚辞不受,而且还送还了出师时所索要的全部良田美池楼阁,向秦王乞求告老还乡,颐养天年。

能够灭掉楚国这块最难啃的骨头,秦王嬴政知错就改是一方面:李信兵败后,秦王嬴政认识到王翦是灭楚最合适的人选,于是将秦国的倾国之兵都交给王翦。当然更重要的还是王翦的功劳,王翦从长平之战中廉颇被换从而导致赵国四十多万士兵惨死的教训中,懂得了后院起火的危害性,再加上他对秦王嬴政性格的准确把握,使他能够从一开始就用求赏的方式来向秦王嬴政表明忠心,以打消秦王嬴政的疑虑。王翦能够用权而不恋权、越权,实在是很难得。

第四章 吞并六国 9、收官之战,不战而屈人之兵

灭掉楚国之后,可以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已经毫无悬念。面对最后的齐国,虽然稳操胜券,但秦王嬴政也不敢大意,因为他希望用最少的牺牲来赢取最后的胜利,完成他统一天下的收官之战。

为此,秦王嬴政召来近臣商议伐齐的对策。

“众卿一定对寡人召你们来感到很疑惑吧?以为寡人为了区区一个齐国,还这么兴师动众是不是有些太过虑了?要是爱卿都这么想,就错了。因为寡人召你们来,不是因为担心拿不下齐国,而是想让爱卿们一起商议如何以最简单的方法攻下齐国。当然能够避免战争最好。”秦王嬴政解释说。

“大王所言极是,多年的战争已经让人们的生活苦不堪言,致使军民死伤无数。我们统一六国不仅是为了得到他们的土地,也需要在这片土地上耕作的农民。倘若战争持续下去,最终受害的都是老百姓的利益,因为六国马上就要归属大王,成为大王的天下。此时减少战争的损害,也就意味着在减少我们大秦的损害。”尉缭上前说道。

“如此看来,国尉一定早有灭齐的计策了吧?”

“以微臣看来,我们可以先派大军驻扎在齐国边境,制造出对齐的威胁,然后再派使者去齐游说,用厚赏稳住齐王建,这样或许就可以避免战争。”

“此计甚妙!”秦王嬴政赞同道,“不知其他爱卿意下如何?”

“齐国现在的内政一片混乱,我们所要担心的不是来自齐王建的抵抗,而是其他各派联合起来的对抗。因为齐国的丞相后胜早已经被我们贿赂,在齐王面前灌输亲秦思想。只要大王许诺给他封地,再买通后胜,齐王建就有可能会投降。只要一国之君下令投降,其他各派即使有再大的势力,也不会对我们构成太大的威胁,对付起来相对而言也就比较容易。所以说如果大王想避免战争,没有比尉大人所说的更好的计谋了。”李斯上前说道。

秦王嬴政点了点头,说道:“好,就这么办,如果事情不像我们想象的这样,再从长计议。”

于是,按照尉缭的计策,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派出刚刚灭掉燕国的王贲和李信自北向南攻入齐国。

或许是天意使然,此年齐国遭逢罕见的冬旱,整个冬日未曾下一场大雪,终日艳阳高照尘土飞扬,时有红霾黄霾笼罩临淄,动辄数日不散。齐国本是天下方士之渊薮,神秘诡异之学素有传统。遭逢如此天变,各种流言一时大起,纷纷预言齐国久享一隅之偏安康乐,而今必遭天谴,将有巨大劫难!流言弥漫,各地盗贼蜂拥而生,劫掠世族庄园封地之事终日不断,朝野世族惶惶不安。此时秦军又兵临齐国,齐王建越发感到不知所措。因为在他继位四十多年里,还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棘手的问题。

齐国因为离秦国最远,在秦国远交近攻的外交政策下,数年来都没有发生什么大的战争。再加上最后几代君王的昏聩无能和群臣的骄奢淫逸,坐享其成,以致战备松弛,国防形同虚设。在这种局面下,忽然面临秦军的千军万马,齐王建自然不知如何是好。想要抵抗,却未作任何准备;不抵抗,就只能束手就擒。

另外,秦国大军驻扎在巨野泽畔不进不退不战不和,诱发了齐国多方势力的激荡摩擦。齐王建的彷徨,使各方都看到了尚存有把齐王争取过来实施自家主张的希望,形势愈发盘根错节,交互纠缠。

在高高在上而动摇不定的齐王之下,三股主流势力激烈地明争暗斗着。丞相后胜与历来奉行“和秦安齐”方略的田氏世族力量,一直在斡旋与蒙恬大军订立合约,以图最大限度地保存齐国社稷。许多在朝将军则与田氏王族中以孟尝君后裔田炐为轴心的抗秦派结合,主张防患于未然,立即进入举国抗秦,并在孟尝君旧日封地薛城聚结了一支五千人的门客义旅,声言效法赵人抗秦到底。不仅如此,流亡临淄的亡国世族最是汹汹躁动,非但已经结成了六千人的抗秦义师,且不间断地会聚到王城广场请命,坚决请求齐王发回流民财货以助五国义师。在三方力量之外,齐国民众大起波澜。

这种情况下,任何一方都自顾自地行起事来。无论是王室急书也好,丞相号令也好,都没了效用,国事法度全然失序,整个国家乱成了一锅粥。齐王建也相信了民众中流传的“天要亡齐”的宿命论,无可奈何地说:“天欲亡齐,孰能奈何。”然后两手一摆,将所有国事交给了丞相后胜,从此不见任何大臣。

乘着齐国混乱的局面,秦国使臣姚贾来到了齐国的都城临淄。然后携重金去了相府,后胜听说秦国的使者来访,迅速地接见。

“我们秦王不忘丞相的恩德,再次派本使来探望丞相,不知丞相安康否?”姚贾见面就问道。

“多谢秦王关心,本相身体并无大碍。”后胜答道。

“这是秦王的一点心意,还请丞相笑纳。只是秦王还有一事相求,希望丞相能鼎力相助。”姚贾用手指着随从献上的财宝说。

“不知秦王有何事相求。本相一定尽力而为。”

姚贾对这些外交上的辞令感到厌恶极了,因为以他和后胜的关系,两个人在私下早已经称兄道弟,何苦再用这些例行公事般的僵硬死板的外交辞令来疏远彼此的距离呢?于是,姚贾忽然转变了态度,亲密无间地走过去在后胜的耳边说了几句悄悄话。

后胜听后,心领神会地笑了笑说:“先生放心,此事就包在我身上,不过,还请先生回到秦国后,在秦王面前……”

未等后胜说完,姚贾就打断了后胜的话说:“丞相就放心吧!只要齐国不战而降,您就是秦国的功臣,秦王自然不会亏待您。”

送走姚贾后,后胜当即来到齐王建所在的后宫,装作惊慌失措地说:“大王,请恕微臣不才,微臣实在无法控制住这一片混乱的局面了。再这样下去,即使秦不灭齐,齐也……”

“难道真的一点出路都没有了吗?”齐王建仿佛自言自语。

“现在唯一的出路就是亲秦。听说秦王派来了使者,想必是来和谈的。这可是我们最后的机会,大王不要错过啊!”

“丞相的意思是?”

“大王知道其他五国是怎么被灭掉的吧!大王要是不想像其他五国的国君那样,落一个非囚即死的下场,那么就只有下令举国投降了。大王一定懂得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道理吧!”

“寡人也知道拼死抵抗意味着什么,可是举国投降,寡人的脸面何在啊!”

“要是大王担心的只是这个,就太简单不过了。”

“何出此言?”

“如果大王以老百姓的名义投降,说齐国不战而降是为了让老百姓免受战乱之苦,老百姓恐怕还会感谢齐王呢!”

“妙哉!寡人怎么没有想到呢?”齐王建像遇到救星似的说。

公元前221年,齐王建以为了让老百姓避免遭受战乱之苦为由发下了举国投降的诏令,顿时,齐国人民多半放弃了武装。完成使命的姚贾迅速赶回咸阳,向秦王嬴政禀报了情况,秦王嬴政立即下令秦军进驻齐国。秦军长驱直入,很快就占领了齐都临淄,不费一兵一卒就顺利地接管了齐国,齐国宣告灭亡。秦国将齐地设置为齐郡(今山东淄博市东)和琅玡郡(今山东胶南县东南)。

齐、楚、燕、赵、魏、韩唇齿相依,唇亡齿寒。赵、魏、韩,本来是齐、楚的天然屏障,可是正当秦王嬴政扫平三晋的时候,楚人在那里坐享太平,齐人在那里醉生梦死;等到屏障被消除的时候,楚人只能垂死挣扎,而齐人干脆束手就擒。如果说在秦王嬴政发动统一战争的时候,六国合纵抗秦就可以胜秦的话,那么六国之所以灭亡,就在于缺乏统一的战线。而这似乎都要归功于李斯和尉缭提出的“金钱连横”的外交手段。与此相比,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战略部署是多么缜密!几乎所有的一切都被他们考虑到了。所以说,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有一个具体的规划,当遇到危机时要能够随机应变,及时在原有的规划基础上改变策略。

第五章 千古一帝 1、借刀杀人,嬴政除成

善于谋略的人,往往能在适当的时机,假借他人之手来清除自己前进路上可能的竞争对手和障碍,并且不留痕迹,此所谓“君子善假于物也”。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嬴政就是这样一位善于谋略的君王。

公元前246年,年仅十三岁的嬴政在相国兼仲父吕不韦的鼎力支持下,顺利登基,继承秦国大统。此时的嬴政尚年幼,还不具备处理国事的能力,因此这一时期秦国的军政大权,实际掌握在与秦始皇关系最为密切的两个人手中——嬴政的母亲赵太后和仲父吕不韦。

随着时间的流逝,嬴政一天天地长大了;王室里的尔虞我诈,群臣间的互相倾轧,以及流传在民间的关于他的王位来路不正的谣言,使这位少年天子迅速成熟起来。他渐渐地意识到,有一个人,已对他的王位产生了潜在的威胁。那人不是别人,正是比他年幼的弟弟长安君成。因为此时,在长安君的周围,已聚集了一批反对吕不韦和嬴政的人,这个集团的实力逐渐庞大,其代表人物是秦国大将樊於期。

年少的嬴政意识到了,比他年老几十岁,他的仲父,心思缜密、老奸巨猾的相国吕不韦当然也意识到了。

公元前239年,嬴政20岁。这一年,上党郡六城发生叛乱,叛军杀死了秦派驻在那里的地方长官,并宣称上党自此脱离秦国的管辖。秦国派人调查后得知,此事系赵国在背后策划,愤怒的秦国臣民们纷纷要求报复赵国。精明的吕不韦察觉到,除去长安君成的大好时机到了。

在商讨如何处理此事的朝会上,吕不韦向秦皇嬴政提议,任命长安君成为统帅,率兵讨伐赵国。尽管有少数几个官员提出异议,但嬴政还是准许了吕不韦的提议,并当即做出决定,令长安君成统领十万精兵,前往伐赵,上党原有地方武装,也一并交由成指挥。

当时的长安君成只有17岁,年纪尚小,没有一点带兵的经验。将如此重任交给一个小孩,岂不是如同儿戏?明眼人都清楚,吕不韦提议让长安君带兵讨伐赵国——这一当时六国中军力最强的国家,无疑就是希望借上党叛军和强大的赵军之手,消灭掉这一潜在的威胁到嬴政王位的人。

随长安君一起出征的秦国大将樊於期,勇猛善战,而且极富谋略,深受长安君的倚重。但樊於期与相国吕不韦素来不和,他对吕不韦的独断专权、嬴政的放任不管极为不满,曾多次上书嬴政,结果却是石沉大海,毫无回音。再加上近来广为流传的嬴政是吕不韦私生子的谣言,让他感到更加愤怒。

当长安君率军抵达秦、赵边境时,思考良久的樊於期来到中军帐内,面见长安君。他示意长安君自己有紧急军情回报,让其摒去左右。长安君依言从事,待帐内再无旁人之后,樊於期悄悄对长安君说道:“近来,天下百姓纷纷口耳相传,说当今的秦国已不再姓嬴,原因是秦王嬴政并非先王之子,实乃吕不韦与赵姬苟且所生。百姓们还说,正是他们几人狼狈为奸,窃取了本应属于公子的王位,不知公子可否知情?”

长安君大吃一惊,道:“将军也听说了吗?其实我早就有所耳闻,只是一直以来,不愿相信它是真的,想不到果真有此事。”

樊於期恨恨地道:“公子心地宽厚,却不料这次中了奸人之计。请公子仔细想想,这次令你带兵平叛,表面上看似乎是重用你,实则是暗藏祸心。目的却是想让你战死沙场。而且,如果此次公子出师不利,嬴政定会借此降罪于你,轻则贬为庶人,重则遭到诛杀。”

长安君闻听此言,惊慌道:“多亏将军提醒,不然我还蒙在鼓里,想不到吕不韦与嬴政竟如此狠毒!依将军看来,我该如何应对?”

樊於期道:“如今朝廷大将蒙骜统兵在外,无暇顾及,朝中其余大将均不足虑。公子现手握重兵,只要我们起正义之师,传檄文于天下,揭露吕不韦父子窃国事实,向黎民百姓证明您才是正统,我相信,天下臣民都会拥护公子的。”

长安君被樊於期劝动,愤然道:“大丈夫何所畏惧!此等祸国之人,我意必除之,希望将军助我一臂之力。”

樊於期见已说服长安君,立即坚定地向长安君道:“请公子放心,为扶助公子建立大业,本将死不足惜!”

经过两人的一番谋划,长安君成和大将樊於期率领属下十万大军,停止前进,改变行军方向,直奔咸阳而去,一场旨在消灭秦王嬴政的叛乱发生了。

长安君率军叛乱的消息传到朝廷,秦王嬴政错愕不已。他原本是想借赵军之手清除成,没想到他既未平叛,也未伐赵,倒先行叛乱了。很好!这样我就能名正言顺地杀了你,我的长安君。嬴政冷峻的脸庞上浮现出一丝残忍的笑意。

在秦王嬴政和相国吕不韦的任命下,忠心耿耿的大将王翦率领朝廷十万大军,前往讨伐长安君。此时长安君的中军驻扎在屯留城,其余的属下部队驻扎在长子、壶关等几座城池中。

王翦率军与樊於期一番激战之后,吃了不少亏。深谋远虑的王翦见樊於期骁勇善战,自知强攻不行,遂决定智取。

正巧在王翦的手下,有位名叫杨端和的将军,曾在长安君门下做过食客,与长安君熟识,通过杨端和,可以取得与长安君的联系。于是,在王翦的密令下,杨端和化装潜入屯留城,规劝长安君。

王翦兵分三路,自己亲自率领中军负责围攻樊於期和长安君驻扎所在地屯留城,另外两路分别攻打长子城和壶关城。长安君被困城中,见突围无望,心里很是担惊受怕。他焦急地问樊於期道:“要是王翦军队长期围困屯留不退,我们该怎么办?”

樊於期胸有成竹地对长安君说:“属下今日与王翦一战,已挫伤其军队锐气;明日我将率领全军出动,即可活捉王翦,然后直取咸阳。公子大可放心,登上王位指日可待。”

在与猛将樊於期的战争中,老辣的王翦采取围而不打的军事策略。他令士兵后退十里,深挖沟,筑高墙,还派兵守卫险要的地方,据守不战。为了攻下长子城、壶关这两座被叛军占领的城池,他再拨军两万增援。由于朝廷军以多打少,长子城、壶关城两地叛军顺利被消灭。樊於期本以为王翦怯阵,正商议派兵支援长子城、壶关城时,却不料传来两地失守的讯息。樊於期急忙将原本驻在城内的叛军调至城外,连夜部署防御,而长安君仍驻城内。

城内的长安君听到长子城、壶关城失守,急忙派人召见樊於期进城商议。樊於期见长安君吓得丢了魂儿,只好安慰他说:“只要我马上率大军与王翦决战,一旦胜利,则乘胜追击,如若不胜,我们则退走他国。”长安君无可奈何,也只好答应。

潜入城中的杨端和见秦军胜利在望,于是深夜来到长安君帐内,拜见长安君。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长安君投降。樊於期的节节败退令长安君惶惶不可终日。

樊於期自长安君处回到城外军营后不久,就亲自率领大军与王翦军队激战一场。尽管樊於期骁勇善战,但却无奈手下将士士气低落,斗志全无,最终还是败下阵来。樊於期左冲右突,率领残余部下成功突围,终于逃得回来。

屯留城下,樊於期向守城士兵命令道道:“快开门!”

当时杨端和正陪同长安君在城楼上观战,恰巧看见这一幕。他知道,一旦樊於期进城,就将失去劝说长安君投降的机会,因此决不能放樊於期进城。

杨端和快速拔出随身佩戴的长剑,架在长安君的脖子上,向守城士兵命令道:“我乃朝廷的使者,长安君已经投降,谁要是敢大开城门,放叛贼樊於期进城,格杀勿论。”

守城众将士见败局已定,只好听命于杨端和,皆不动声色,没人敢去开城门,长安君也早已失去了主见。樊於期见状,长叹一声:“庶子不足与谋!”率身旁几名亲兵杀开一条血路,逃向了燕国。长安君见大势已去,在无奈与失望中自杀身亡。

成功平定长安君叛乱后,秦王嬴政下令,杀掉所有跟随长安君造反的士兵,将屯留全城的百姓迁徙到边境临洮;他还悬赏五城和万金,换取樊於期的人头。一场兵变就这样平息,真是“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吕不韦建议秦王嬴政派年仅十七岁的长安君带兵伐赵,企图以借刀杀人之计将他除掉。善于谋略的嬴政则顺水推舟,借着吕不韦的计谋,一举除掉了对自己王位有潜在威胁的长安君,并将他的余党全部铲除,从而牢牢地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第五章 千古一帝 2、赵高献计,吕不韦退位

嫪毐的叛乱虽已平定多日,可那惊心动魄的一战,令嬴政后怕。嬴政可谓是九死一生,一度处在被嫪毐所率叛军诛杀的边缘,幸亏大将蒙武及李信及时率军赶到,才将嫪毐及其余党一举擒获,秦王嬴政也才得以脱身。虽说嫪毐叛乱已经平定,可是,秦王嬴政仍显得寝食难安,脾气更是愈来愈暴躁,动不动就为丁点小事大发雷霆。打骂太监、宫女已是司空见惯,甚至连嬴政最喜爱的齐王后也难逃责备;在朝堂之上,嬴政也无心与众大臣商讨国家大事,一旦大臣稍有差错,他就严厉斥责,弄得宫廷之内人人自危。

大王一定是因为嫪毐叛乱之事而深受刺激。一向擅于察言观色的李斯心想。

朝会上,李斯向秦王嬴政进谏道:“大王陛下,出现嫪毐一事是臣等失职,所幸最终未酿成大祸,现今嫪毐及其党羽势力均已抓获,此案也正在追查之中。还望大王陛下保重龙体,以国事为重,统一霸业还有待陛下完成呢!”

一提到统一六国之事,秦王嬴政的心情稍微平复了一些,他那一贯严峻的面容上淡淡地露出了一丝笑意,对李斯道:“爱卿不必担心,寡人的身体好着呢!只是近来发生之事过多,扰得寡人心绪不宁,相信再过几日便会好。”

其实这些天来,心情不佳的除了嬴政之外,还有一人——文信侯吕不韦。这位商贾出身、以敏锐的洞察力挤身仕途,官居相位,把持朝政多年,为秦国苦心经营多年,也为嬴政父子登上秦王宝座立下了汗马功劳。几十年的相国生涯,他不免有点因功倨傲,平时有点将嬴政不放在眼里。可是,他深知,嬴政再也不是以前的毛头小子了,现在的嬴政身上具备了一切君王所具备的素质,而且杀伐更加果断,手段更加毒辣。嫪毐伏诛,虽然等于帮他除去了一个强劲的政敌,众朝臣也均以他马首是瞻,但是他却突然感到不安。他怕功高震主,稍有差错,自己就会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他也怕自己因嫪毐叛乱之事受牵连,一旦嬴政抓到他的小辫子,他深信,以嬴政的为人,自己难逃一劫。

不管秦王嬴政隐藏得多深,他的心病还是被一人给看穿了,那就是赵高。赵高是赵人,当嬴政的父王还在赵为质子时,赵高就负责照顾他的起居。后来嬴政即位,赵高不受重用,但赵高不是个甘于平庸的人,他一直都想抓住表现自己的机会,只是苦于没有机会。这次,机会终于来了。他看得出,大王和文信侯之间隔阂很深,嬴政一直想除掉文信侯,却苦于没有借口。文信侯老谋深算,他为秦相多年,人脉极深,如不早除,终究会尾大不掉。

一个偶然的机会,赵高冒死拦住秦王的銮驾。赵高跪在地上,向嬴政高声道:“奴才甘愿一死,向大王进谏,希望大王明白,为了大秦的江山稳固,大王必须除了文信侯。”此言一出,嬴政的随从一片哗然,大声斥责赵高。

嬴政未置可否,只是淡淡地问了赵高一句:“你是何人?依你所说,文信侯有哪些罪过?”

“回禀大王,奴才赵高。奴才认为,文信侯之罪有两条:其一,文信侯为相多年,其党羽势力庞大,如若不除,难免会出现‘臣大君轻’的局面,实在留有隐患,难道大王想成与嫪毐之乱再次发生吗?其二,据奴才所知,文信侯与嫪毐一事有所牵连,还望大王明察。”

嬴政一直都想解除吕不韦的相位,却苦于没有借口。赵高所说的第二点,正好解决了他的难题。他感到,这是对吕不韦下手的一次绝佳机会。于是,嬴政将赵高带入寝宫,详细询问吕不韦与嫪毐叛乱牵连之事。

赵高答道:“嫪毐是文信侯安排入宫的,而且嫪毐叛乱时调兵所使的令牌又是文信侯给太后的;另外,文信侯身为百官之首,有监察百官的权利,对嫪毐谋逆负有失察之责,正是因为文信侯的失职,让大王陷入危难的嫪毐叛乱才会发生。仅凭以上几点,大王就应该治文信侯死罪。”

“你所说的涉及我大秦丞相,须得仔细调查。即使证实其确与嫪毐谋逆有所牵连,寡人念他有功于秦,也不想治他死罪,他只需让出相位即可。从现在起,你就跟随寡人左右,做寡人的内侍太监。这件事,寡人交与你去办,办得好,重重有奖;如若不然,要了你的项上人头!”

从普通小太监升为内侍太监,可见嬴政对赵高的提拔。为了不辱使命,赵高就开始着手收集文信侯吕不韦的罪证。赵高心生一计,只要嫪毐肯指证文信侯,任他吕不韦有几张嘴也说不清。

赵高一出嬴政的寝宫,就急忙来到掌管刑狱的李斯府邸。

赵高微笑着对李斯道:“李大人,我们为臣子的就该好好儿为主上分忧,大王近来寝食难安,大人可知其中缘由?”

一直以来,李斯并没有把赵高这个地位低下的太监放在眼里,他漫不经心地答道:“可能是受嫪毐叛乱一事的影响,大王才变得心神不宁吧!”

赵高见李斯没能看出嬴政的心思,哈哈大笑道:“李大人一贯善于察言观色,没想到这次却看走了眼。实话告诉你吧,大王心绪不宁并非因嫪毐,而是因另外一人,但此人与嫪毐有莫大的关系。”

“哦?赵公公想必了解内中实情,愿闻其详。”

赵高于是将嬴政寝食难安的原因及他此行的目的一股脑地告诉了李斯,李斯这才恍然大悟过来,打心底对容貌猥琐的赵高另眼相看,感到此人并不像他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两人如此这般地商量了一番之后,由李斯带路,赵高跟随其后,一同来到了关押嫪毐的死牢。

此时的嫪毐,早已丧失了之前的意气风发。眼睛深陷,浑身上下血迹斑斑,伤痕累累,沉重的镣铐锁住了其双手双脚,由于刚刚经历了狱卒的一顿暴打,到现在还昏躺在地上。于是李斯命人端来一盆冷水,将昏死在地的嫪毐浇醒。

“嫪毐,本官这次来只是向你问几个简单的问题,希望你如实招来。”李斯一脸严厉的神情道。

嫪毐抬起头,用空洞的眼神看了两人一眼,没有说话。

李斯继续问道:“嫪毐,你的调兵令牌是从哪里得到的?为何你假腐入宫竟然没人知道?”李斯这两个问题,嫪毐知道其实都是直指吕不韦。他进入秦宫是吕不韦安排的,虽说他服侍太后,想尽了荣华富贵,且被封为长信侯,但平时却与吕不韦积下了一些恩怨。嫪毐本来就是地痞流氓出身,毫无礼义廉耻。他心想,临死拉个垫背的,有人陪伴也不孤独,在嫪毐那没有一丝血色的脸上顿时浮现出了令人恐怖的笑容。经过李斯和赵高的循循诱导,嫪毐统统承认了罪行,并死死咬住吕不韦不放,将任何罪责都与吕不韦扯上关系。

看着赵高呈上来的嫪毐口供,嬴政满意地点了点头,面带笑容地对赵高说:“很好,你干得不错,你将这份口供交给吕不韦,寡人倒要看他识不识相。”

赵高带来的口供,犹如晴天霹雳,让一向稳重的吕不韦瘫软在地。口供上所述,条条都是灭门的罪行啊!他知道,这下自己是彻底完蛋了,恨只恨嫪毐如此心狠手辣,嬴政如此奸诈狡猾。自己的性命丢了倒也不怕,可是以嬴政的残暴,吕家上下的脑袋能否保得住都未可知!望着一家老小,一股悲凉突然占据了吕不韦的心扉,自己一心为秦,竟想不到到头来是这样的结局。吕不韦思前想后,为今之计只有自己亲自向嬴政认罪,或许才能免于满门抄斩。

吕不韦一路战战兢兢地来到朝堂,老泪纵横地向嬴政叩拜道:“大王陛下,臣身为丞相,对嫪毐叛乱之事有失察之罪。嫪毐叛乱所使调兵令牌,是臣当时私给太后,以防不测,臣也是一片苦心啊。没想到,臣的一时不慎,却酿成今日大祸。至于嫪毐口供上的一切,均是他对臣的诬陷,望大王明鉴。臣如今年事已高,常常感到力不从心,请求辞去相国一职。微臣愿告老归田,恳请大王准许。”

嬴政念及吕不韦为秦相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从内心里,他也不想杀了吕不韦,因此恩准了吕不韦的请求,让其携带一家老小回到其封邑之地,颐养天年。

名不见经传的赵高无疑是幸运的,他抓住了仅有的一次机会,一举获得了嬴政的信赖。凭着自己狡猾的手段,让一位伟大的商人、一位精明的政治家、一度官居秦相几十年、有仲父之称的吕不韦,就这样心有不甘、无可奈何地结束了其仕途之路。

第五章 千古一帝 3、设郡县,确立中央集权

公元前221年,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注定是不同寻常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一位叫嬴政的秦王,在一大批能臣良将的辅佐下,运筹帷幄,历经近十年的南征北战,终于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长达两百多年的诸侯纷争、烽烟四起的战国时代,在这片古老的土地第一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嬴政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

一个崭新的国家刚刚建立,百废待兴,摆在秦始皇面前的问题千头万绪,令秦始皇很头疼。怎样建立一个集权的政权以实现在政治上的高度统一?如何才能使大秦江山千秋万代?他决定将这些问题交给大臣们在朝堂上讨论,希望他们能替他想出好的解决措施。

廷议之时,身为百官之首的老丞相王绾第一个上前奏道:“启禀陛下,老臣认为,正是因为周文王当初封国立藩,实行分封制,才保得周朝八百年的基业。如今我新朝初建,局势尚未完全稳定,尤其是燕、齐、楚等偏远之地,民风剽悍,如不封王镇守,实难管理。所以老臣建议,请陛下分封诸皇子为王,率大军镇守各要地,以实现对这些地区的管理。在臣看来,只要效仿周制,我大秦国祚必然长久。”丞相王绾的奏议得到了一部分老臣的同意。

听了王绾的一番话,秦始皇思考良久。其实,在这之前,他就对如何治理这个庞大的国家,做了一番深入思考,对周朝的分封制,他也进行了利弊权衡。最终,他认为,春秋战国之乱的出现,根源就在于周朝的分封制。虽然当初周朝的分封制确实加强了君王对封地人民的统治,但是到了后来,各地封王实力大增,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各分封诸王不再受君王的约束,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大肆发动战争,封地内的百姓因此难以得到安宁。如今天下刚刚安定统一,如果他再学周文王分封诸皇子,无疑会埋下祸乱根源。因此,他个人并不同意王绾的主张。

秦始皇摆了摆手,望着下面曾经为统一大业立过无数功劳的众位大臣道:“在朕的眼里,周朝八百年基业算什么!朕要的是我大秦帝国千秋万世,生生不息。请诸位爱卿想想,为什么几百年来战乱不止?周朝的分封制不正是天下大乱的根源吗?因为周朝分封立藩,出现了众多国中之国,于是才有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如今,天下在朕的手中终于得以统一。朕希望,在朕及朕的后继者的治理下,天下将永享太平,战争将永远结束,百姓安居乐业。因此,朕绝不能重蹈周朝覆辙,老丞相的提议不可取。”

被始皇帝当众批驳,王绾的脸面有些挂不住。他本想再争辩两句,但看到嬴政满脸威仪,只好悻悻地退了下去。

秦始皇看了看下面默不作声的大臣们,明白了他们沉默的原因是害怕说错了而受到惩罚。为了打消他们的顾虑,于是他面带微笑地向他们说道:“诸位爱卿还有何其他良策?只管大胆地说出来,让大家商量。即使说得不对,朕也不会追究任何责任。”

廷尉李斯本来就不赞成王绾的建议,见始皇帝鼓励群臣谏言,于是他抓住时机向秦始皇进谏道:“皇上圣明,陛下能如此高瞻远瞩,令臣等深感佩服,也让臣等自叹不如,同时也是江山社稷、黎民百姓之幸。”

李斯大胆地继续说道:“这些天来,臣一直被这一问题而困扰。思来想去,微臣觉得应将天下设为若干郡县,实行新政。在臣看来,实行郡县制,有诸多好处。例如,一方面,它解除了因分封制滋生祸乱的危险;另一方面,它会使得像燕、齐、楚等偏远之地,政令畅通,让那里的百姓也能享受到陛下福祉的庇佑。”

李斯所说的郡县制,引起了秦始皇强烈的兴趣。在他心中,李斯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有经天纬地的才华。他知道,这些年来,身出法家的李斯为秦国出谋划策,贡献颇多。多亏李斯在身边辅佐,自己才得以完成了统一六国的霸业。于是,他面带笑容地对李斯道:“李爱卿所说的郡县制,倒不失为一个好主意,只是不知这郡县制如何实施,还请李爱卿向朕和诸位卿家详细说明。”

于是,在秦始皇议事的朝堂之上,廷尉李斯侃侃而谈,将他心中思考多日的郡县制度一股脑地说与皇帝和众大臣。听着李斯的讲解,秦始皇时而颔首,时而蹙眉思考;众大臣也都被他的这一套理论深深吸引,屏气凝神,仔细聆听。

郡县制其实并不是李斯首创,早在商鞅变法时期,为了国家安全,亦因战备需要,战国七雄就纷纷在边关重镇设立了郡县。只是那时候的郡县制,与李斯所设想的郡县制度稍有不同,古时的郡,级别稍稍低于县。李斯在吸收前人的经验之后,加以创新,提出了自己有关郡县制的独特设想。经过李斯的讲解,秦始皇认识到,实行郡县制,有利于政治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因此对于李斯的这一主张,他表示坚决支持。

根据李斯的设想,并且经过众大臣的一番讨论,大秦帝国的郡县制度就这样形成了。其基本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考虑到大秦帝国疆域辽阔,将天下分为三川、河东、南阳、南郡、九江、彰郡、会稽、颍川、砀郡、泗水、薛郡、东郡、琅琊、齐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代郡、巨鹿、邯郸、上党、太原、云中、九原、雁门、上郡、陇西、北地、汉中、巴郡、蜀郡、黔中、长沙郡、内史郡等三十六个郡,以方便治理。

其二,各郡设有郡守、郡尉等官职。郡守为一郡最高长官,总揽一郡各项事务;郡尉掌管一郡军队及司法权力。

其三,郡的下一级行政机构设为县,设县丞、县尉。县的下面设有乡、亭等基层组织。

其四,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使中央政令得以顺畅执行,郡守、郡尉、县丞、县尉均由皇帝直接任命,不能世袭。

郡县制确立后,为了加强对地方政权的控制,秦始皇还实行了三公九卿的制度,加强对各郡县的考核和监察。郡守每年秋冬向中央朝廷申报一年的治理状况,县丞同样也要向郡守上报其治理情况,中央或郡在这时对其下属进行考核,有功者可受奖赏或升迁,有过者轻则贬,重则免官、服刑,和考核相辅而行的是监察,中央派郡监以监郡,郡县同样也派监察人员以监县或乡。通过这种自上而下的层层监督,中央政令能较为顺利地贯彻到最基层,它基本保证了政令的畅通。

郡县制的实行,对初生的大秦帝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中华民族的影响,也异常深远。秦始皇实行郡县制,大大巩固和稳定了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和全国统一。通过官僚体制的运作,国家权力可以自上而下延伸到社会的最底层,一切均以最高统治者的意志为准绳。中央和地方的主要长吏由君主直接任免,避免了贵族阶层对官职的垄断,有利于君主选拔人才。郡县制不仅大大加强了君王手中的权力,并且有效地避免了战争的发生。

秦朝的郡县制,是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官僚体制的开端,奠定了中国地方政治行政体系的基础,构建了中央集权式封建王朝的基本框架。另外,郡县制支撑的国家民族统一的思想一直深深地影响着后世。

第五章 千古一帝 4、“一”统天下,安邦定国

公元前221年,自从向秦始皇进谏实行郡县制之后,59岁的李斯越来越受秦始皇的宠信。白天,李斯多次出入咸阳宫,为秦始皇进献安邦之计;夜晚,伴随着昏暗的油灯,他时而翻阅古籍,时而搁笔冥思。虽然瘦了一大圈,但李斯却从不知疲倦。因为他感到,大一统的秦帝国将是自己表演的绝佳舞台,他决不会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郡县制,虽遭到了以丞相王绾为首的一帮老臣的抵制,但有了秦始皇这位帝国最高统治者的支持,实行起来还算顺畅。眼看着新帝国的一切逐渐步入正轨,一手由自己推动和制定的郡县制也得到深入贯彻执行,李斯疲劳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满足,在李斯的心中,他已经为帝国构建了更为宏伟的设想。

一天,正当李斯在廷尉府忙碌于琐碎小事之时,宫里的太监传来话说,秦始皇要召见他。李斯急忙放下手中之事,匆匆登上随时准备好的马车,急忙向咸阳宫赶去。乘着此次进宫面谏的机会,他一定要把自己为帝国的全部设想向皇帝禀明,李斯一路这样想着,并把他自认为是伟大的构想认真地梳理了一遍。

李斯风尘仆仆地进入咸阳宫,还没等他行完君臣大礼,秦始皇就急不可耐地向李斯道:“天下刚刚平定,朕所烦忧之事甚多。此次召李爱卿进宫,一来是让爱卿陪朕聊聊天;二来呢,朕想知道,爱卿怎么看待朕这些年来的表现?”

听完始皇的问话,李斯想了想,伸出手掌,在手心写了个大大的“一”字。

秦始皇不明所意,纳闷地问道:“爱卿此举何意?”

李斯狡黠地笑了笑,向秦始皇侃侃奏道:“古人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意为,一为万物之始,无一则无以至天下。一,看似微不足道,实则意义非凡,彻悟一道而可贯万机,就是这个道理。今陛下一统寰宇,一主天下,开创了古人从未有过的伟业,陛下实为亘古以来的第一人也。”

秦始皇笑道:“朕能横扫六合,问鼎中原,多亏像爱卿这样的贤臣辅佐,才有此成就,今后还得继续仰仗爱卿的辅佐啊!”

李斯起身施礼答道:“陛下之言,令臣汗颜。陛下为中国自古以来的第一圣君,功德远超三皇五帝。忠心辅佐陛下,自是臣的职责所在。”

秦始皇摆了摆手,向李斯道:“李爱卿用词过矣,其实朕内心明白,朕还存在诸多不足。现在天下初定,不知爱卿可有什么安邦定国之良策?”

李斯见秦始皇主动提及,知道进言时机已到,于是清理下嗓子,高声向秦始皇道:“臣斗胆以为,陛下若想大定天下,仍需从‘一’做起。”

“此话怎讲?”

“禀陛下,想当初七国分治期间,各国法令不一,货币、文字各异,度量衡也大不一样。今虽天下得以统一,但此等遗留问题,却令天下黎民百姓深受其累,若不解决,将严重影响我大秦的稳定发展。臣以为,当今第一要务乃迅速采取措施,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法令、币制、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如此方可万众归心,我大秦也才会长治久安。”李斯一口气将内心酝酿已久的想法和盘向秦始皇道出,他企盼,这些建议能引起秦始皇认真考虑。

的确如此,李斯的这一建议,立即引起了秦始皇的高度重视。因为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以来,他一直就面临着一系列棘手的问题。

首先是文字的差异。在战国七雄并存时期,各国出于政治的考量,往往同样一个字,不同国家有多种不同的写法,甚至在一国之内的不同地区,写法都不相同。秦朝统一天下之后,因为文字的不统一,朝廷诏书传到地方后普通民众看不懂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严重影响了政令顺利传达。

其次是各国的法令不相一致。往往对于同一种犯罪,由于各国刑法各异,量刑标准不一,造成判罚也就不一样,这让天下的人们感到无所适从。

另外,当时各国使用的货币各不相同。秦国当时使用的是圆钱,三晋地区的人们主要使用布币,而刀币则盛行于齐、燕、赵三国,更甚者是有的国家竟允许私人铸币。这些形状、大小、重量都不一样的货币,给秦帝国各地区间人们的贸易往来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还有就是量制和衡制的极度混乱,使统一初期的人们无法顺利进行商品交换,而且还造成各地的赋税收入不均。

这种混乱的局面,在统一之前长期存在并不足为奇。但现在却不一样了,天下一统之后,这种局面的存在,无疑会给各地的交流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也不利于朝廷对地方的管理。如果任由其发展,必将影响大秦帝国的安危,因此急需解决。

李斯的建议,对秦始皇的触动很大。他意识到,李斯的这一建议,是真正在为大秦王朝着想。李斯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秦始皇心想。在秦始皇的心中,李斯的分量又加重了几分。

“臣奏请首先统一天下文字,以利政令通畅。”李斯的话语让秦始皇从沉思中醒悟过来。

“爱卿认为应以何种文字为好?”

“大篆既难于书写,又难以辨认,六国的文字也难于识别。所以,臣建议,不妨以小篆为蓝本,在它的基础之上加以简化,即可推行。”

李斯的建议,得到了秦始皇的恩准。在秦始皇的命令下,李斯编写了《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编写了《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编写了《博学篇》。这三篇文字共计三千三百字,都是在秦小篆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整理得来。秦始皇看到这些整齐、华美的小篆后,很是高兴,很快便将其推行到全国,并下诏废除了各国原有的异体字。同时,还统一了偏旁部首,固定了偏旁的位置,并且规定了字的书写笔顺。自此以后,字形固定、整齐协调的小篆成为了大秦帝国的通行文字。

紧接着,在李斯的谋划下,秦始皇相继颁布实行了一些新的措施:

法令方面,秦始皇下令,在秦国原有的法律基础上,结合六国的法令,稍作修改,形成一套统一有序的法令,并制定出了一套等级森严的封建君臣礼仪制度。

此外,秦朝开始大刀阔斧地整顿货币政策。秦始皇下令,废除秦以外的六国货币,并规定铸币由国家统一管理,严禁私人铸币。同时将货币分为二等:黄金为上币,以“镒”为单位;铜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原先通行六国的珠玉、龟贝等不再充当货币。

与此同时,废除六国的度量衡,以原秦制为基础,颁发诏书,向全国推行新的度量衡制度。统一后的度量衡,度和量均为十进制,度的单位有分、寸、尺、丈等,量的单位为合、升、斗、斛,衡的单位为铢、两、斤、钧、石(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

在这些措施颁行的同时,秦始皇还下令收缴民间兵器,铸成钟座和十二金人;拆毁所有阻碍交通的堡垒、关塞;实行私田和赋役制度。

由李斯力举实行的这些制度,具有很重要的积极意义,不仅保证了秦朝政令的畅通,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加强了文化的传播,便利了人们之间的沟通交流,有效地巩固了大一统的秦帝国的统治,还对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历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第五章 千古一帝 5、收河南,北伐匈奴

战国后期,中国北方一直活跃着一个善于骑射、凶悍无比的游牧民族——匈奴。一直以来,匈奴人都是散居在阴山以北地区。随着匈奴内部之间发生的合并战争,匈奴人逐渐由一盘散沙统一起来,实力大大增强。但此时的匈奴还不敢与中原各国为敌。因此,当时燕、赵、秦诸国北方边境还算相对稳定,没有与匈奴发生大规模的冲突。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原各国实力强大,匈奴人不敢轻易挑衅。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匈奴所处的形势险恶,他们西临大月氏,东接东胡,南面中原各国,三面都有强敌存在,因而不敢轻举妄动。

随着中原混战的开始,燕、赵、秦等国忙于各自的征战,无暇北顾,匈奴人于是乘机不断骚扰北方各国边境。在秦始皇统一中原的同时,匈奴军队亦跨过黄河,占领了河套以南的大片土地,即当时人们所谓的“河南地”。

匈奴的存在,始终是这个新兴帝国的心腹之患。秦始皇是个有雄心的帝王,他早有征伐匈奴之意。公元前221年,也就是秦始皇刚刚统一六国之时,他就有意趁热打铁,一举收服匈奴,只是因为李斯等大臣的坚决反对,秦始皇也考虑到中原刚刚统一,百废待兴,稳定中原局势显然比贸然进攻北方更为重要,北击匈奴的事才因此搁置下来。

公元前215年,正当秦始皇因国事而忙得焦头烂额之际,北边的云中、九原等郡不断传来急报,匈奴军队大军压境,在秦边境地区大肆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边境居民深受其苦。恰逢此时,受秦始皇委派去东海寻求长生不老之药,而又屡屡无功而返的方士卢生带回来一本《录图书》,这本书上记载了一个惊天的秘密:“亡秦者胡也。”这句话令秦始皇寝食难安,他可不希望看到自己亲手建立的大秦帝国被胡人所灭。

为了能对匈奴问题有个较为清晰的了解,秦始皇决定亲自到北边九原郡视察,由李斯和蒙恬陪同。一路巡视的情景,让人触目惊心,由于匈奴的多年侵袭,当年还是一片繁华的边疆小城,如今已变得破败不堪;为躲避匈奴人的抓捕,妇女和男丁甚至都不敢出门,路边只有寥寥几个老人和小孩。满目疮痍的景象,让秦始皇震惊不已,他没想到,匈奴人的猖獗已达如此地步。如果任凭匈奴继续发展下去,那我大秦子民不知还得遭受多大苦难!正是此次的巡视,坚定了秦始皇北伐匈奴的决心。

为了使匈奴扰民问题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只有派军北伐匈奴,秦始皇想到。但此事却引起了以国尉尉缭、左丞相冯劫为首的一班大臣的坚决反对。他们认为,天下久战之余,最要紧的是与民休息,经略河南的事应稍待时日。但秦始皇是位雷厉风行的君王,他的作风是,一旦下定决心,马上就付诸实施。面对众多大臣的反对,秦始皇始终不为所动。他还下令尉缭和冯劫二人退休,由支持北伐的李斯任左丞相,冯去疾为右丞相兼国尉。秦始皇力排众议,北伐匈奴之事最终确定下来。

北伐匈奴的事情已经确定下来,可是任命谁为统帅呢?秦始皇思来想去,觉得非蒙恬莫属。蒙恬身出名门,祖父蒙骜为秦国名将,官至上卿;其父蒙武更是一代骁将,为大秦统一六国屡立战功,深得秦始皇信任。蒙恬、蒙毅兄弟因此深得秦始皇的喜爱。另外,秦始皇选择蒙恬还有两个原因:其一,青年时代的蒙恬长年在北方边境守卫,对匈奴的战法极其熟悉,这是那些长年征战中原的老将所欠缺的;其二,蒙恬是秦军里最富有进攻精神和野战能力的将领,秦朝其他将领打的多是中原地区的攻坚战,对于塞北草原上与匈奴的野战并无多少经验。想到这里,秦始皇的嘴角不禁露出一丝笑意,因为他坚信,自己的选择绝不会错!

秦始皇急忙招来蒙恬进宫,商议如何解决匈奴问题。蒙恬刚一进宫,秦始皇就痛心疾首地道:“蒙将军,如今匈奴屡犯我大秦边境,百姓深受其苦,不知将军对匈奴是否有所了解?”

蒙恬向秦始皇行了礼,道:“启禀陛下,臣曾经戍守边境,对匈奴有所了解。匈奴为游牧民族,一直羡慕我中原文化。他们入侵,志在财物,犹如麻雀觅食,有食则聚,无食则散,虽极难对付,却也不是无法应对。”

听了蒙恬所述,秦始皇笑道:“蒙将军的比喻,着实令人发笑,听将军说来,心中应该已有御敌良策,说与朕听听。”

蒙恬道:“陛下想必知道赵国大将李牧,他曾经发明了一种专门对付匈奴的法子,臣姑且将其称为‘张罗捕雀法’吧,以此种方法对付匈奴极其有效。依据此法,对付匈奴可采取全民皆兵和坚壁清野两大策略。其主要内容为,将散居边境的百姓迁入到一个大的村寨,这些百姓,无论男女老少,都得接受军事训练,并按军队编制编排。平时,老百姓们照常务农;战时,轻壮者随军上阵杀敌,老人、小孩和妇女负责预警及情报传递。匈奴来袭时,所有牲畜一律赶进村寨,成熟的庄稼及时收割,如来不及收割则一律烧毁。照此法,匈奴就得不到及时补给,只好攻坚。如此一来,我军则可根据匈奴人数的多少,灵活采取战争策略,或死守,或围歼。”

听了蒙恬的一番话,秦始皇哈哈大笑道:“蒙将军不愧是我大秦良将,此法甚好。朕决定了,任命爱卿为北伐匈奴的主帅,望你不要辜负朕的期望!”

接到始皇的命令,蒙恬急忙跪道:“请陛下放心,驱除匈奴一直是臣的夙愿,臣定当竭尽全力,绝不辜负陛下的重托!”

经过长时间准备后,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日夜兼程,终于赶赴边关。扎下大营后,秦军马上就进入了一级战备状态。蒙恬一边派人侦察敌情,一边亲自翻山越岭察看地形,并且命人严格执行他的“张罗捕雀法”。

这次,匈奴人仍像往常一样,大举来犯。他们原本以为肯定会有一番斩获,令匈奴人意外的是,秦国的边境百姓不再像以前零零散散,而是全聚集在一个大的村落里,而且村落的外面还构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御工事。村落的外面什么都没有,总不能空手而归吧?匈奴王心想。他下令部下向村寨进发。忽然,战鼓声大作,喊叫声震天,从村寨里冲出一支训练有素的秦军,在蒙恬的带领下,骁勇的秦军士兵将匈奴人杀得人仰马翻,四散逃窜。第一次交战,秦军大获全胜。

在战斗中,蒙恬审时度势,一面令秦军和百姓坚守村寨,一面领军四处追击逃窜的匈奴军队,采取各个击破的战术,直杀得匈奴人闻风丧胆,再也不敢南下。不到几个月的时间,蒙恬就将匈奴人驱赶出黄河河套以南,成功收复了长期被匈奴人占领的水草肥美的河南地区。一时间,北伐匈奴的捷报频频传到咸阳,秦始皇龙颜大悦,在群臣面前对蒙恬大加赞赏,更是亲笔去信,要求蒙恬乘胜追击。

一个接一个胜利,大大鼓舞了秦军的士气。紧接着,蒙恬率大军渡过黄河,主动出击。公元前214年的春天,蒙恬跟匈奴人在黄河以北进行了几场激烈的战争。在战斗中,因为秦军的战马数量无法与匈奴军队相比,蒙恬就采取步骑和战车相结合的战法,而且还运用了当时先进的进攻武器——弩。弩当时是中原人所特有的武器,匈奴人没有。秦军以重装战车开路,其体型高大,上载各式弩箭,发射起来密集如雨,箭矢如蝗,单一兵种的匈奴人根本无法防御;弩箭刚一发射完毕,秦军步骑大军立马冲杀而出。在秦军强大的攻势之下,匈奴主力屡受重创。最后被蒙恬所率军队彻底打败,逼得匈奴人向北边逃窜七百多里。

蒙恬北伐匈奴一战,杀得匈奴军队丢盔弃甲,一举顺利收复河南地。北伐匈奴取得胜利之后,秦始皇令蒙恬沿黄河河套一带设置了44个县,统属九原郡,作为防范匈奴再次来犯的据点。公元前211年,秦始皇发遣三万多名罪犯到洮河、榆中一带垦殖,发展经济,加强军事后备力量。这些措施对于边防的加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蒙恬是秦朝短暂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将军,他勇猛无敌,果敢机智。北伐匈奴一战,不仅让他扬名天下,更是解除了长久以来一直困扰大秦帝国的一个隐患,从此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匈奴人再也不敢南犯。

第五章 千古一帝 6、平岭南,增设桂林郡

在苍茫的五岭之南,有一片广袤的地区,史称岭南。先秦时期,在这里生活着上百个原始部落,当时的人们称这一带为百越。那时这里的人们尚处在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依靠石器和为数不多的青铜器,过着刀耕火种、捕鱼狩措的生活。

公元前221年,历经十年征战,秦始皇消灭了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原的大业。但是,在秦始皇心中,一直还有一个未完成的心愿。他相信,凭借大秦百万铁骑,荡平当时还未纳入大秦帝国版图的岭南地区,应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在廷议时,秦始皇将有关征伐岭南的想法交付大臣们讨论。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此举遭到了众多大臣的反对,尤其是老丞相王绾的态度最为坚决。王绾认为,百越地区路途遥远,山路崎岖,大军行军都特别困难,更不要说运送粮草了,而且后勤保障亦有诸多不便。因天下刚刚平定,人们需要休养生息,不宜大动干戈。征伐岭南事宜应再过几年,等大秦一切步入正轨,国库充盈之后,再做打算也不迟。

秦始皇的性格中有固执的一面,一旦他认定的事,很难被人说服。王绾竟敢在朝廷上公开反对自己的意见,秦始皇感到相当愤怒。而且上次王绾提出分封天下,已经引起他的不满;再加上交代王绾执行的收缴武器、修驰道等事进展缓慢,在他心中早就认为王绾已经老糊涂了,不堪大任。一怒之下,他撤了王绾的丞相之职,由一直深得自己信任的李斯继任。

大臣们看到老丞相因反对平定岭南而被罢相的下场,知道秦始皇在这件事情上已经拿定了主意,谁也无法阻止,于是纷纷见风使舵,本来持反对意见的也都异口同声地表示,秦始皇讨伐百越的决定英明神武。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任命大将屠睢为主帅,赵佗为副帅,率领五十万秦军征伐岭南。选定良辰吉日之后,秦军即刻开拔,奔赴前线,秦始皇更是意气风发地亲自来到咸阳城外为秦军饯行。看着浩浩荡荡、威武无比的大军渐行渐远,秦始皇内心感到莫名的骄傲与自豪。

秦军兵分五路,经广西北部的越城岭、湖南南部的九嶷山以及江西南康和余干等地,向岭南地区进军。其中,赵佗率领的攻占番禺的一支秦军最为迅速。他们经九嶷要塞,顺北江而下,直达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军纪严明,军队在沿途严禁扰民,因此一路并未遇到任何抵抗,顺利占领了番禺。

由屠睢统领,负责进攻广西地区越族人的两支大军,则行军速度迟缓。由于他采取歧视越人的政策,急于推行秦始皇的暴政,引起了越人的全面反抗。越人不但熟悉地形,而且善于跋山涉水,他们利用丛林的掩护,常常在夜间突袭秦军,时而聚集,时而化整为零,扰得秦军苦不堪言。因山路崎岖,河道纵横,导致秦军粮道被断,供给不足,一时间,秦军陷入了极度危险的境地。在一天深夜,由屠睢所率领的军队遭越军重创,屠睢在突围时中箭身亡。主帅战死,严重动摇了军心,再加上秦军士兵对岭南气候条件极不适应,思乡情绪蔓延,西线秦军全线崩溃,秦始皇征服岭南的战争初告失败。

前线战败的消息传到咸阳城,令秦始皇和大臣震惊不已。他们原本都以为,五十万秦军征伐南越应该是手到擒来,却没想到,到头来会是这样的结果。秦始皇忽然想起老丞相王绾来,他曾经反对自己讨伐百越的决定,看来当初自己真的错怪他了!恨只恨自己当初没有听从王绾的劝告。他只好急忙召集大臣来到朝堂商议应对之策。

在朝堂之上,秦始皇痛心疾首地对大臣们道:“诸位爱卿,想当初,我大秦军队是何等威武,不费吹灰之力就扫平六合,统一中原。没想到,实力远逊六国的百越蛮夷之地,竟让我大秦军队吃了败仗,将军屠睢也战死沙场。这是对我大秦帝国所有臣民的侮辱,此仇必报!爱卿们有何御敌良策,速速呈上。”

大臣们一片沉默,均无言以对。他们心想,老丞相王绾之前曾再三劝告,切不可对南越地区鲁莽用兵,你自己刚愎自用,不但不听,将老丞相的金玉良言抛诸脑后,还因此撤去他的丞相之位。如今,事实证明,王老丞相当初的担忧是正确的。

见没有一人回答,身为百官之首的丞相李斯只好硬着头皮,上前答道:“禀告陛下,臣以为,我军失败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屠睢好大喜功,急功冒进,采取歧视越人的政策,才招致他们激烈反抗;二是由于岭南地区特殊的地理条件,致使我军粮草不能及时运到,影响了我军军心和战斗力。依臣看来,为今之计,首要解决的是运送粮草的问题;其次,应先期派兵戍守岭南边境,暂缓围剿南越。另外,让南越蛮荒的人民学习我中原耕种技术,接受中原教化。如若这样,我军可不费一兵一卒,就能轻而易举夺得岭南之地。”

听了李斯的奏报,秦始皇点点头,决定采纳李斯的建议。

公元前217年,为了解决粮草供给的困难局面,秦始皇命监御史史禄在今广西兴安县境内开凿沟通湘水和漓水的运河,即闻名后世的灵渠。灵渠总长34公里,工程的劳动量不大,因此秦军很快就完成了。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珠江水系,大大改善了岭南地区与外地的交通运输,借助灵渠,秦军的粮饷能够从湘水络绎不绝地运到岭南。灵渠的修建,为秦始皇完成岭南的统一大业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命任嚣和赵佗再次进攻百越各部族。由于吸取了屠睢失败的经验教训,这一次,秦军势如破竹,很快击溃了今广西等地的西瓯族和今越南中、北部的雒越族的反抗,整个岭南地区从此划入了秦朝版图。岭南平定之后,秦始皇论功行赏,由于龙川地理位置和军事价值都极其重要,赵佗被秦始皇委任为首任龙川县令。

另外,为了加强对这些地区的管理,秦始皇根据李斯等众大臣的建议,还在此设立了三郡,分别是象郡(今柳州、象州等地),南海郡(今广东南海地区)和桂林郡(今广西桂林地区)。

公元前208年赵佗调任南海郡尉,他在任龙川县令、南海郡尉期间,一直实行“和辑百越”的政策,把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带到了南越荒蛮之地,促进了民族融合,使百越地区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为了保持岭南地区的长期稳定,秦始皇命令进军岭南的将士留守当地“屯戍”。另外,秦始皇还下令,从中原之地迁五十万罪犯到岭南地区,让他们在此平时开垦,战时戍边。留守的将士和移民,除了少数与中原移民女子结婚外,其余多娶越女为妻。这些移民为岭南地区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农业、手工业技术,为岭南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秦始皇发动的平岭南战争是统一中国战争的延续,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将岭南纳入了中国的版图,使越族正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这一战,对促进汉越民族的融合,以及岭南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第五章 千古一帝 7、筑长城,以绝外患

公元前215年,在秦始皇的命令下,名将蒙恬、皇长子扶苏率三十万大军直奔边境,讨伐匈奴。经过历时一年的艰苦奋战,秦军终于将盘踞在黄河以南河套地区的匈奴驱赶至漠北,暂时解除了曾经长期困扰秦国的匈奴之患。尽管如此,在秦始皇的心中仍一直存着一个隐忧,说不定他们哪天卷土重来也未可知。此担心令秦始皇如鲠在喉,坐卧不宁。为了能彻底消除隐患,秦始皇决定,将前线的蒙恬、扶苏等人召回京城咸阳,与众大臣一起商量,以想出一个一劳永逸解决匈奴之患的办法。

咸阳宫大殿上,秦始皇感慨万千地向大臣们道:“诸位爱卿,朕曾经出巡北境,亲眼目睹了边境百姓遭受匈奴烧杀抢掠的苦难情形,着实令朕痛心。朕此次命蒙将军和皇儿扶苏率军北伐匈奴,得上天保佑,他们没有令朕失望,历经多次激战,终于成功收复河南等地。蒙将军更是孤军深入,一路追击,将匈奴残部驱逐至漠北。我大秦军取得这样重大的胜利,令天下百姓欢欣鼓舞,朕也深感欣慰。”

听闻秦始皇的感慨,众大臣齐声贺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在一旁的扶苏也急忙上前奏道:“此次孩儿与蒙将军北伐匈奴,幸不辱命,全依赖于父皇的英明决策。”

秦始皇笑呵呵地道:“如今匈奴已被驱逐,朕心中的一块石头可以暂时落地了。”随即他表情严肃地向群臣说道:“匈奴人骁勇无比,怎肯轻易服输?我军虽此次胜利,切不可掉以轻心。”

一直没有说话的蒙恬答道:“皇上圣明。请皇上放心,臣已严令部下,时时刻刻严加防范。”

秦始皇看了蒙恬一眼,面向群臣,威严地说道:“派兵严加防范,只是一时之策。朕要的是匈奴之患彻底解决,不知诸位爱卿有何良策?”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无一人上前应答。见此情景,蒙恬连忙走上前去,道:“启禀陛下,臣在与匈奴交战时,也曾思考过此问题,悟出一粗略对策,只因当时考虑尚不成熟,所以臣才没有上奏。”

“蒙爱卿,但说无妨,让朕与诸位爱卿参考参考。”秦始皇饶有兴趣地道。

蒙恬于是拿出一幅随身携带的军事地图,一边手指地图,一边向秦始皇道:“陛下请看,在地理上,我大秦与匈奴接壤,边境线漫长,如只派兵驻守,所需兵力众多。长此下去,难免耗费巨大,不是长久之计。过去燕、赵、魏等国曾广筑长城,用来抵御匈奴,我国亦曾修筑过,所起效果非常明显。臣此次在边境,经过一番实地查看,发现那些长城仍保存完好。臣以为,在此基础上,我们只需将这些长城连接起来,筑起一条横贯大秦北境的长城,形成一道抵御匈奴的天然屏障,只要有此屏障,谅他匈奴再凶悍,也永不敢来犯。”蒙恬稍微清理了下嗓子,继续说道:“另外,在臣看来,近年匈奴之所以猖獗,主要原因是我中原连年战祸,造成边境地区人烟稀少,往往几百里都不见一户人家,他们南下侵犯才变得容易。所以,臣建议,迁移内地百姓至边境地区,并在那里设置县级城镇,平时开垦,战时戍边,一举两得。”

蒙恬的建议,引发了群臣们的一阵议论,有的觉得可行,有的则认为不可,秦始皇则越听越兴奋,冷峻的脸上绽放着逼人的光芒。

“说得好!”秦始皇情不自禁地喊道。他发现,蒙恬比以前更加成熟,他不仅是一个能征善战的将才,更是一位运筹帷幄的帅才。秦始皇以欣赏的目光看了蒙恬一眼,后又扫视了在场的大臣们一遍,继续道:“朕觉得,蒙将军的计划切实可行。诸位爱卿如还有什么想法,不妨大胆地说出。”

蒙恬的计划,李斯本来并不赞成,但看到秦始皇赞同,李斯马上就改变了注意。他先向秦始皇行了行礼,道:“启禀陛下,为了大秦的安危,匈奴之患必须彻底根除。蒙将军所提出的计划,不失为一个绝佳的方案,臣也认为可行。只是臣以为,要修建一条自临洮至辽东,横跨大秦北境的万里长城,势必会消耗掉大量人力、物力。天下刚刚太平,为民福祉着想,臣请陛下慎重斟酌。”

蒙恬见李斯心存疑虑,急忙补充道:“禀告陛下,其实我们需要修筑的长城,并没有万里之长。因为燕、赵长城的存在,我们实际修筑的仅有两千余里。当然,修建两千余里的长城仍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所需人力、财力是惊人的。可是,唯有如此,才能彻底消除胡患。”

丞相李斯的话语,引起了秦始皇的高度重视。他抬起头,看了看站立在身旁的扶苏,他发现,经过战争的洗礼,扶苏变得越发魁梧、坚毅。秦始皇知道,自己的这位长子,为人忠厚,深受百姓和士兵的爱戴。

为了考察一下扶苏,秦始皇侧身问道:“李丞相所担忧不是毫无道理,扶苏,你认为应该怎样解决呢?”

听到父皇询问自己,扶苏恭敬地回道:“回父皇,儿臣以为,修筑长城,兹事体大,切不可贸然行事,不然可能会适得其反。另外,儿臣曾听部分官员谈到,我大秦刑法初行,天下触法者众多,监狱已人满为患。父皇不妨下令,赦免他们的罪刑,让他们移民到边境修筑长城,开垦荒地。如此,不仅解决了修筑长城的人力问题,监狱里人满为患的状况也得以缓解,那些罪犯对父皇的宽大为怀也肯定会抱崇敬、感激之情。”

扶苏的建议到了大臣们一致称赞,秦始皇也满意地点了点头,对于儿子的成熟,他感到很欣慰。

会议一直持续了很长时间,随着大臣们纷纷建言献策,修筑长城的计划得以不断完善,最终获得一致通过。秦始皇决定,马上着手实施,具体负责人当然就是提出此建议的蒙恬。

一时间,大秦帝国的北方边境上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局面,大量为了能得到赦免而自愿来此的罪犯和蒙恬率领的三十万将士,日日夜夜奋战在修筑长城的工地上。此后的几年里,从辽东到临洮的每一个地方,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

蒙恬充分利用了秦、赵、燕三国原有的长城,在此基础上加以修补、连接,花费了四年的时间,终于使西自临洮,途经贺兰山、阴山,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万里长城修筑成功,给因“亡秦者胡也”这句谶语而担惊受怕的秦始皇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他相信,有了它,大秦的北方将一片安宁。

客观来说,秦始皇下令修建万里长城的初衷是好的。在依靠冷兵器作战的时代,万里长城不失为一条抵御匈奴铁骑的坚固军事防线,它不仅有效地阻挡了北方匈奴人对中原地区的骚扰,还让中原地区的人们从此放下心来。如果没有这道屏障,大秦帝国在对付匈奴入侵时可能会付出更为惨重的代价。

万里长城影响深远,在秦朝灭亡后的一千多年,它对中原农耕民族防御北方游牧民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是我国各个民族相互融合的伟大历史见证。

但是,作为一位好大喜功的皇帝,秦始皇在天下刚刚统一、社会生产尚未完全恢复之际,不顾民力艰难,就开展如此巨大的工程,毋庸置疑,给百姓造成了惨重的负担。

第五章 千古一帝 8、掌握言论,焚书坑儒

春秋战国时期,尽管诸侯纷争,战乱不已,但思想文化却是异常活跃,各种思想流派竞相出现,异彩纷呈。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有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兵家等学派,学术思想空前繁荣,史学家赞誉这一时期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他曾专门派人从六国的宫廷和民间搜集了大量的古典文献,收藏于大秦宫殿,并且授予七十多位声望很高的博学之人之官,同时召集天下学子对文献进行清理甄别。

公元前213年的一天,秦始皇在咸阳宫内大摆筵席,宴请群臣,庆祝北伐匈奴和南平百越双双获得胜利;同时,这一天也是秦始皇四十六岁的生日,秦始皇亦有为自己庆贺寿诞之意。

宫殿内,俊才贤士济济一堂,让秦始皇顿生天下之士皆为我所用之感。他意气风发地向群臣说道:“诸位都是我大秦的栋梁,朕的左膀右臂,朕治理天下,今后还得仰仗诸位全力辅佐,以使国家太平、人民安康。”

仆射周青臣乘机上前道:“昔日秦国地不过千里,今仰赖陛下神威,扫平六合,安定海内,驱逐蛮夷;但凡日月之光所照之处无不向我大秦称臣,诸侯国的土地也已成为我大秦的郡县;黎民百姓安居乐业,再也没有战争,大秦帝国传承万世而不灭;陛下的神威和恩德,自古以来无人可比。”

周青臣的颂扬之词,秦始皇听得是心花怒放。而这一切,都全看在博士官淳于越的眼里,他对周青臣的阿谀奉承深感不满,于是满脸鄙夷地向始皇道:“周仆射当面阿谀陛下,并非忠臣。”

周青臣气愤地道:“淳于越,你不要无缘无故诬陷本官!”

淳于越白了周青臣一眼,没有答理,转而向始皇奏道:“匡正君过,乃臣等职责,陛下请容臣禀奏。”

“爱卿但说无妨。”秦始皇道。

“禀陛下,周朝的天下之所以能持续八百余年,主要得益于分封子弟功臣。如今,陛下拥有的土地远超历代君王,但陛下的子弟功臣却是平民百姓,没有封号和封地。朝廷万一出现意外,将无人救援。如果不师法古代,国家不会得到很好治理,希望陛下不要因为周青臣等人的阿谀逢迎而加深自己的过错。”

淳于越的话,令四座皆惊。早在秦王朝建立之初,朝廷中就有过一次关于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争论,后来由于秦始皇力排众议,坚决实行郡县制才作罢。今天在朝堂之上,淳于越公然再提分封制,无疑是否认秦始皇当初的决定。群臣纷纷战战兢兢地注视着秦始皇,宴会融洽热烈的气氛顿时变得很紧张。

秦始皇没料到,在这样喜庆的场合竟还有人敢重弹分封天下的老调,内心早已怒火中烧,但为了保持君王的风度,秦始皇平静地道:“有关分封和郡县制,在当初就引起了争议。当年老丞相王绾力举分封天下,被朕否定,没想到现在淳于博士仍反对郡县制。朕不是独断专行的皇帝,诸位还有何意见,不管反对与支持,大可全部说出来。”

秦始皇的反应大出群臣所料,他们本以为秦始皇会大发雷霆,却没想到陛下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早就按捺不住的儒生们于是活跃起来,纷纷参与了辩论。一个个旁征博引,争得面红耳赤,发展到后来,他们好像全然忘记了秦始皇的存在,竟将平日对朝政的不满全部发泄出来,涉及大秦的国家制度、刑罚与赋税、徭役等诸多方面。

秦始皇内心十分愤怒,虽然平日对儒生们非议朝政之事已有所耳闻,今日亲耳听见,仍令秦始皇震惊无比,他没想到,儒生们已“猖狂”到如此地步。他挥了挥手,制止了儒生们的辩论,意味深长地看了李斯一眼,道:“李丞相对此有何看法?”

李斯知道,始皇此举意味着要他表明自己的态度。郡县制是当初自己向皇帝力荐实行的,淳于越反对郡县制,实质就是在针对自己,自己身为百官之首,岂能沉默不语?于是他不慌不忙地道:“回禀陛下,世情随着时代的更替而改变,国家的制度当然应顺乎世情的变化。分封制在周朝也许有效,但其也是后世战祸的根源。为大秦千秋万世的安危着想,岂能分封天下?再说郡县制乃陛下亲手所制,其优点正逐渐显现,又岂能随意更改?儒生们自恃读过些所谓的经典,不考虑实际情况,只知一味照搬古制,非议朝政,实乃妖言惑众。”

李斯的话,引起了儒生们的极大不满,于是他们又开始了一轮对李斯的反击。秦始皇见此情景,连忙挥手制止到:“各位爱卿不要再争论了,郡县制已行,朕无意更改。天色已晚,朕要休息了,诸位请回吧。”一场争论宣告结束。

李斯回府后,心中一直忐忑不安。他认为,以淳于越为首的一帮儒生顽固不化,鼓吹陈腐之见。若陛下真依他们之见,帝国滚滚向前的车轮必然倒退。他思考良久,突然心生一计,何不借机向陛下上书,建议焚烧《诗》、,严禁儒家迂腐思想泛滥,独尊我法家思想,以实现帝国在思想上的高度统一,进而强化中央集权。他挑灯夜战,奋笔疾书,不一会儿的工夫就写就了一篇洋洋洒洒近万言的奏疏,看着自己辛苦的结晶,李斯略显苍老的脸庞上浮现出了一丝笑容。

李斯在这篇奏疏里,向秦始皇建议:除《秦记》外的史书全部烧毁;除博士官外,普通人收藏的《诗》、及诸子百家著作,一律烧毁;相互谈论《诗》、的,一经发现,在闹市处死;以古非今的,诛杀全族;官员知情不报的,以同罪论处;法令下达三十天后仍不执行的,处以刑罚;医药卜筮种树方面的书,则不必销毁;如果想学法令,须拜官吏为师学习。

当李斯的奏疏呈给秦始皇之后,秦始皇也感到,焚烧天下《诗》、、史籍,势在必行,于是召李斯来到皇宫内殿密谈。正是此次密谈,坚定了秦始皇焚书的决心,也标志着秦朝思想文化领域一场大劫难的来临。没过几日,李斯的奏疏即以大秦法令《焚书令》的形式昭告天下,身为丞相的李斯不遗余力地执行着最高统治者的命令。在李斯的大力推动下,各个郡县政府都严格执行着焚书命令。一时间,大秦帝国内烽烟四起,不是代表战争的狼烟,而是焚烧书简所留下的烟雾。

公元前220年,自从最爱的皇后过世后,秦始皇感到人生无常,于是他渐渐痴迷上求仙问道之事。由于这次焚书令的下达,他发现那些术士渐渐不愿与他接近。这些术士本来就是儒生,对秦始皇的焚书政策极为不满,因此都不愿再为秦始皇炼制仙丹。李斯于是乘机向秦始皇进谏,说明那些术士只是在利用鬼话欺骗他,世上本来就没有长生不老。恰巧这时,御史大夫姚贾也向秦始皇呈上一捆简册,这捆简册是弹劾老臣王绾的。简册上说,王绾笃信儒学方术,与儒生方士来往甚密,焚书令下达后,王绾偷偷告知儒生方士让其将禁书秘藏好,后来终被发觉,这些方士只好逃之夭夭。

儒生方士的纷纷逃离令秦始皇异常愤怒,他令李斯严加审问那些已经抓捕到的儒生。儒生们受不了严刑拷打,于是纷纷诬告和牵连他人,结果竟有四百六十余名儒生被捕入狱。秦始皇在一气之下,下令将所有儒生全部坑杀,制造了一起历史上骇人听闻的坑儒事件。

秦始皇实行的焚书坑儒,是士大夫政治抗争的第一次大惨剧,也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首次大劫难。它不但没有给秦朝带来稳定,恰恰相反,秦始皇在天下儒生和学者眼里,变成了一位惨无人道、独断专行的暴君。

第五章 千古一帝 谋9、赵高设阴谋,胡亥篡皇位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经常四处巡视。能够亲眼看看自己一手建立的秦帝国的美好河山,对已步入风烛残年的秦始皇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心灵慰藉。尽管旷日持久的巡游使秦始皇在精力、体力上都损耗不小,但他仍乐此不疲。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皇子胡亥的陪伴下,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巡游。令秦始皇没有料到的是,此次巡游却已是他生命里的最后一次远行,正是这三个一路陪伴自己的人,改变了帝国前进的方向,积难深重的大秦帝国就此步入覆灭的边缘。

在此次巡游途中,秦始皇意外地病了,而且是一病不起。当秦始皇的车队行驶到沙丘这个地方时,秦始皇的生命已危在旦夕。眼看着皇帝病入膏肓,李斯只好下令车队停止前行,将秦始皇转移至沙丘的行宫修养。

三更时分,长时间昏迷不醒的秦始皇终于醒了过来,他蜡黄的脸上没有一丝血色。秦始皇的咳喘声将守候在一旁的赵高惊醒,看见皇帝醒来,赵高急忙走至榻前,轻声地问候道:“陛下现在觉得怎样?是否再服些药?”

秦始皇摆了摆手,有气无力地道:“朕的大限将至,服药恐怕已是多余了!”

“陛下龙体只是偶感风寒,不会有大碍的。”赵高安慰道。

秦始皇本想再说些什么,已经没有了说话的力气,他吃力地抬起了手,像是要笔墨。赵高会意地赶忙取来笔墨,又将一块素绢铺展在秦始皇面前,将始皇扶坐了起来。

秦始皇艰难地拿起笔,在弥留之际,用那双软弱无力的手歪歪扭扭地在素绢上写下十二字的遗诏:“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

躺下后不久,他突然像想起了什么似的,向服侍在身旁赵高叮嘱道:“赵高,朕……相信……你的忠心,一旦朕……升仙而去,你务必要把……密诏送给……扶苏,务必!”

秦始皇终于了却了最后一桩心事。他为大秦选择了一位仁慈、英明的君主,百姓们应该都满意了吧!他知道,百姓们痛恨他,官吏们敬畏他,但自己的铁腕政策何尝又不是为了大秦江山的稳固呢?秦始皇长叹一声,带着深深的留恋和遗憾告别了他极不愿告别的人世。这位有着巨大贡献的杰出政治家,在人们心中是位罪恶深重的残酷暴君,终于走完了他的四十九岁的生命旅程。

始皇要立扶苏!当赵高亲眼看到秦始皇遗诏的时候,他吃了一惊。扶苏一向鄙视赵高,甚至根本就从未答理过他,扶苏做大秦的皇帝,是赵高最不希望看到的结果。要是立胡亥就好了,胡亥可是自己的学生,而且是自己一手带大的,而最重要的一点,胡亥只知吃喝玩乐,对政事从不关心,如果立胡亥为帝,自己将会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赵高心想。顿时,一个阴险的计划涌上赵高的心里。

赵高急忙把李斯、胡亥叫到一起,宣布了始皇驾崩的消息。胡亥惊闻他父皇仙逝的消息,不由得放声大哭,但却被赵高劝止了。

“陛下一心想求长生不老,因此临到驾崩也没对后事做任何安排,为稳定大局,我们暂时不宜对外公布消息,请公子节哀顺变。”赵高安慰胡亥道。

等胡亥心情平复下来,赵高又转而对李斯说:“为防止消息泄露,车驾应立即赶回咸阳,李相意下如何?”

李斯略作沉思,他知道秦始皇一向自负,也许根本没想到这一天如此快地到来,于是相信了赵高所说始皇未对后事做任何安排的话,并且同意了他的建议。

根据李斯的命令,巡游的队伍从沙丘转向西行,直奔咸阳。回咸阳的途中,百官照常奏事,由于车是封闭的,他们并不能看见车里的情形;那些送水、送饭的近侍,也照常按时送到车前,再由车内的内侍转交,一切活动和秦始皇活着时没什么两样。只有赵高、李斯和胡亥等几个始皇身边最亲近的人知道,车内躺着的只是一具秦始皇的尸体。

对于丞相李斯同意自己秘而不宣的做法,赵高深深感到庆幸,这为他实施自己的计划赢得了时机。他决定,将自己的所有计划告诉胡亥。

赵高借机来到胡亥的车上,对胡亥道:“先皇驾崩,没有封诸皇子为王的诏书,仅仅给你的长兄扶苏留了一封书信,待其回到咸阳,即立为皇帝,你却没有尺寸封地,怎么办?”

胡亥没有察觉他的师傅的阴谋,平静地道:“明君知臣,明父知子,父皇未分封诸子,自有他的道理,没什么可说的。”

赵高见胡亥胸无大志,无奈地道:“公子所言差矣。现在皇帝驾崩的消息只有我等知道,当今皇帝的宝座给谁,决定权掌握在你、我和李丞相手中。希望你好好想想,统治别人和被别人统治,可是大不一样啊。”

胡亥总算明白了赵高之意,连连摇头道:“废兄自立为不义,不奉父皇遗诏是为不孝,力薄才浅却贪别人之功是为不能,此三者大逆不道之事,如果我去做,不仅天下人不服,江山社稷也难保存啊。”

赵高见胡亥始终顾虑重重,继续劝说胡亥道:“我听说,商汤、周武王杀死君王,天下人都说他们仁义,没有说他们不忠。卫君杀了他昏庸的父王,卫国人都感其恩德,孔子也将此事载入史册,没有将他称为不孝之徒。所以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只要你抓住机会,敢作敢为,就能取得成功,公子请不要在迟疑了。”

经过赵高的一番劝说,胡亥有些心动了,但他又有些担忧地道:“父皇驾崩的消息还未公布,丧礼尚未举行,李斯丞相那里也不知能不能通得过?”

见胡亥终于同意了,赵高胸有成竹地道:“公子请放心,说服李斯的事就包在我身上了。”

赵高知道,李斯私心最重,他最担心的就是丧失官位,只要抓住这一点,必能使李斯就范。于是离开胡亥那里之后,赵高径直来到李斯的车里,开门见山地向李斯说道:“先皇驾崩前,给长公子扶苏留下了一份遗诏,让他赶回咸阳奔丧,实际就是要立他为新皇。这件事没别人知道,遗诏和皇帝玉玺现在都在胡亥手里。现在,决定谁为太子的权利在你我手中,不知李丞相打算怎么办?”

李斯听闻赵高此言,吓得非同小可,厉声说道:“赵高,你怎能说出此等大逆不道的话?这种事难道是为人臣子应该议论的吗?我等当然应按先皇旨意从事。”

赵高淡淡一笑道:“丞相是聪明人,非得我挑明吗?请丞相想想,丞相与蒙恬相比,谁的功劳大,能力强?一旦扶苏即位,你的丞相之位还能保得住吗?”

赵高的话令李斯惊出了一身冷汗,前景不妙,该何去何从,李斯也陷入了沉思。

赵高见自己的话起了作用,继续威逼利诱道:“二十年来,我从未见过秦国的丞相、功臣能把富贵传给下一代的,相反,他们大多被诛杀。长子扶苏刚毅勇武,素有威望,与蒙家向来亲近,他即位后肯定要立蒙恬为相。若是这样,李丞相的处境将相当危险,且不说荣华富贵难享,身家性命能否保得住都未可知啊!只要丞相依我计划行事,自可长远封侯,子孙世世代代高官厚禄,如不依我计,将会祸及子孙。何去何从,丞相自己掂量吧。”

赵高的威逼利诱,让李斯没有了选择的余地。为了权势和富贵,李斯也顾不得许多了,他只好与赵高狼狈为奸。于是,经过赵高、李斯、胡亥三人精心策划,一场由赵高发动、李斯和胡亥密切配合的政变开始了。

首先,由丞相李斯在群臣面前宣布,正在病中的秦始皇已下令立胡亥为太子。接着,李斯和赵高又以秦始皇的名义分别伪造了两封给公子扶苏和蒙恬的诏书,令扶苏和蒙恬交出兵权,自裁谢罪。

扶苏接到诏书后,大吃一惊,他怎么也不相信父皇会让他自裁。蒙恬也不相信,因此他力劝公子扶苏上书请示,以免遭受奸佞之徒的陷害。可是扶苏见诏书上盖着他父皇的玉玺,那可是只有他父皇一人能用的玉玺啊!因此便不再怀疑,并对蒙恬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请示又有何用。”说完,便拔剑自刎而死。蒙恬却不像扶苏那样愚忠,他始终不肯不明不白地死去,传令使者只好命人将他关押起来。

赵高等人获悉扶苏自裁的消息,欣喜若狂,载着秦始皇尸体的车队行进速度不由得加快了几分。刚一回到咸阳,赵高等人立即宣布了秦始皇驾崩的消息,赵高、李斯并伪造了一份始皇传位于胡亥的遗诏。胡亥顺利登上帝位,称秦二世。

阴险的赵高,为了助胡亥登上帝位,以实现自己的利益,逼迫李斯与其同流合污,逼死秦帝国法定的接班人扶苏。可以这么说,胡作非为的秦二世、助纣为虐的赵高、明哲保身的李斯三人导演的这一出戏,唱响了秦王朝覆灭的序曲。自此以后,大秦帝国坠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免责:该文章采集于网络,相关权利归相关人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更多文章: 1024社区 xp102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