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春秋 - xp1024.com
《牧野春秋》


姜子牙

殷商三十一代王商王帝辛,因在女娲娘娘圣诞之际,在女娲宫中,题淫诗亵渎女娲娘娘。

招致女娲记恨。后又受贿北伯侯崇侯虎,强令冀州侯苏护与崇侯虎换地,苏护不肯遂反,命北伯侯领兵攻打苏护,崇侯虎交战不利,又大将鲁雄领兵,大败冀州侯苏护。

冀州被围,苏护纳谋士之言,献女求和,途径恩州驿,苏护之女,苏妲己被千年狐狸精,吸魂附体,妲己入宫后得万千宠爱于一身。

帝幸自得妲己以后,荒淫无度,不理朝政,后又听妲己之言,制炮烙,炮烙大夫梅伯、赵启,斩太师杜元铣,罢免丞相商容。

话说昆仑山玉虚宫掌阐教道法元始天尊因众仙犯一千五百年神仙杀戒,杀罚临身,故此闭宫止讲。

正思解厄之法时,白鹤童子来报:“天皇坐下春神句芒求见。”元始天尊说道:“让他进来。”句芒说道:“小神句芒叩见元始天尊。”元始天尊问道:“不知天使,到来我玉虚宫,所谓何事?”句芒说道:“小神奉天皇之命,请元始天尊上三十三重天太昊宫。”元始天尊问道:“天皇有何要事,召我上天?”句芒说道:“天尊到了便知。”说完元始天尊便乘九龙沉香辇与句芒,一同上三十三重天。

元始天尊随句芒到了,太昊宫前,见太上老君、灵宝天尊、通天教主早以在太昊宫前等候多时。

句芒说道:“四位天尊请稍候,待我进去禀告天皇。”不多时句芒出来说道:“四位天尊请进。”四人即随句芒进太昊宫,见天皇伏羲,行礼,礼毕。

太上老君问道:“不知天皇,召我等四人前来所谓何事?”伏羲说道:“今成汤气数以尽,又逢神仙杀戒,故朕特制封神榜。共编成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分八部:上四部雷、火、瘟、斗,下四部群星列宿、三山五岳、步雨兴云、善恶之神。想要交与你们阐教、人道、截教三教共议入榜之人。”元始天尊说道:“天皇法旨,我等不敢不从,只是不知,这封神榜,该交与何人执掌?”伏羲说道:“你们议完封神榜后,就交与玉虚宫二代弟子姜尚,姜尚与仙无缘,难成仙根,但其身怀将相之才,可享人间富贵,今成汤气数以尽,周室当兴,可让他下山扶保明君,成万世之功名。”说完伏羲便让句芒将封神榜交与四人。

四人商议,先让姜尚下山,在共议封神榜。元始天尊回到玉虚宫后,便命白鹤童子到桃园请姜尚,白鹤童子到桃园,说道:“师叔,师公有请。”姜子牙忙到宝殿,行礼说道:“弟子姜尚拜见师尊。”元始天尊问道:“子牙你上山几载了?”姜子牙答道:“弟子三十二岁上山,如今虚度七十二岁,以有四十年了。”元始天尊说道:“子牙,今天下午大乱,你虽上山修行四十余年,但仙根难成,你身怀将相之才,可下山扶保明君,成万世之功名。也不枉你上山修行四十年之功。此处亦非汝久居之地,可早早收拾下山。”姜子牙说道:“弟子乃是真心出家,不敢贪恋红尘富贵。”元始天尊说道:“子牙你与仙无缘,难成仙根,如留昆仑山上,只会虚度此生,你有经天纬地之才,可愿一生庸碌无为,在此终老?”姜子牙听完,沉思一会儿,说道:“师尊弟子愿下山。”元始天尊说道:“你既愿下山,我便赐你三件宝物。一本天书、一柄桃木剑、一件八卦仙衣。书教你神机秒算;剑助你降妖除魔;衣帮你辟邪避灾。”姜子接过三宝,拜辞元始天尊,出宫门而去。

又收拾行囊,拜别众师兄,出玉虚宫。南极仙翁与昆仑十二上仙,送姜子牙至麒麟崖。

南极仙翁说道:“师弟此下山,身怀重任,需觐记师尊教诲,不可急功近利,如遇难事,可找我等师兄帮忙。”姜子牙说道:“子牙谨记师兄教诲。”说完子牙便与南极仙翁和十二上仙拜别,自己暗思:“我上无叔伯兄嫂,下无弟妹子侄,叫我往哪里去。我似失林飞鸟,无一枝可栖。”忽然想起朝歌有一结义仁兄宋异人,不若去投他罢。

子牙借土遁而去。(注:通天教主非灵宝天尊,更不是三清,封神榜原著中的,三清是指老子一气化三清,而非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三人在封神榜原著中被称为三友而非三清。

更非灵宝天尊,封神榜原著更加没有任何明示或暗示过通天教主是灵宝天尊,通天教主与灵宝天尊没有任何相像之处。

通天教主来自白莲教的教主崇拜,而非道教的灵宝天尊。)

子牙捉五鬼

话说姜子牙借土遁,离开了昆仑山来到了,朝歌南门外三十里的宋家庄。

姜子牙到了宋异人府外,子牙看门庭依旧,绿柳长存,子牙叹道:“我离此四十载,不觉风光依旧,人面不同。”子牙走到门前,对看门的问道:“你家员外在家否?”管门人问道:“你是谁?”子牙说道:“你只说故人姜子牙相访。”庄童来报员外:“外边有一故人姜子牙相访。”异人正算帐,听见子牙来,忽忙迎出庄来,口称:“贤弟,为何数十载不通音信?”子牙连应道:“不才弟有。”二人携手相搀,至于草堂,各施礼坐下。

异人曰:“常时渴慕,今日重逢,幸甚,幸甚!”子牙曰:“自别仁兄,实指望出世超凡,奈何缘浅分薄,未遂其志。今到高庄,得会仁兄,乃尚之幸。”异人忙分付收拾饭食,又问道:“是斋是荤?”子牙说道:“既出家,岂有饮酒吃荤之理!弟是吃斋。”宋异人说道:“酒乃瑶池玉液,洞府琼浆,就是神仙也赴蟠桃会,酒吃些儿无妨。”子牙道:“仁兄见教,小弟领命。”二人欢饮。

异人问道:“贤弟上昆仑多少年了?”子牙道:“不觉四十载。”异人又叹道:“好快,贤弟在山可曾学些甚么?”子牙说道:“怎么不学,不然所作何事?”异人问道:“学些甚么道术?”子牙说道:“挑水,浇松,种桃,烧火,煽炉炼丹。”异人又问道:“贤弟只学了这些?难道就没有学过捉鬼降妖之术?”子牙回道:“捉鬼降妖之术,倒也略知一二。”宋异人听后,便起身向子牙跪拜,说道:“我有一事相求,万请贤弟相助。”姜子牙见此,说道:“兄长何必如此,兄长有何事需要小弟,尽管说来,小弟必鼎力相助。”宋异人说道:“贤弟我宋家庄,有一座五神庙,庙虽然叫五神庙,但庙供奉的不是神,而是五个鬼。”姜子牙听后问道:“既然供奉的是鬼,那为什么要叫五神庙?”宋异人说道:“贤弟有所不知啊,这五个鬼一年前来到宋家庄,自称为神,在我们宋家庄兴风作浪,逼迫我们为他们建庙供奉啊,如果有人不肯为给他们进献贡品,他们轻则把人家搅地六宅不安,重则把人生吞活剥啊,昨夜有一女子,想乘夜放火,把那五鬼和庙一起烧了,不成想还没放火便被他们发现,被他们吊在旗竿之上鞭打,现在还吊在旗竿之上了”姜子牙听后拍案大怒:“岂有此理,兄长放心,我现在就去除了这五个祸害!”姜子牙出了宋异人府,来到了五神庙。

进入庙内后,见一年轻女子伤痕累累被吊在旗竿之上,子牙走到竿下,将女子放下,又葫芦中取出一枚丹药,喂女子服下,不一时女子伤势便愈,醒了。

向子牙问道:“你是谁?”子牙答道:“贫道是宋异人员外请来捉鬼的。你现在伤势以愈,就快点回家去吧。”女子说道:“这五个可是很厉害的,我还是留下帮您吧。”姜子牙说道:“你能帮我什么,你还是回家去吧,以免一会儿受伤。”女子说道:“我也许帮不了你什么大忙,但多一个人总比一个人好吧!”姜子牙听后笑道:“既然你不肯走,那就留下来吧,但要听我的。”女子说道:“小女谨听道长吩咐。”二人来到大殿门前,听到了从大殿内传出的呼噜声。

姜子牙听到后,用手指戳破窗户纸,透过小孔看到里面,有一个黑鬼躺在地上睡觉。

姜子牙对旁边的女子说道:“你在这待在这里,不要乱动,我进去捉这黑鬼。”说完姜子牙便推开大门,进入大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八卦衣,将黑鬼套入袖中。

女子见子牙一招便捉住了黑鬼,称赞道:“道长神通广大!降伏另外四鬼不成难事。”姜子牙问道:“为什么庙里只有这一个黑鬼,另外四鬼去哪儿?”女子说道:“我之前其他四鬼出去了,只留下黑鬼守庙。”姜子牙将背上的桃木剑取下,对你说道:“你现在拿着这把桃木剑,埋伏在庙外,等到四鬼回庙后,将此剑挂在大门之上。”女子接过桃木剑后出庙,埋伏在庙门东侧。

子牙收女

三更天,那四鬼归来。四鬼进入大殿,不见黑鬼只见姜子牙坐在大殿中央。

四鬼问道:“你是何人?为什么会在这?老四去哪了?”姜子牙说道:“你等恶鬼,何故来此兴风作浪?”四鬼说道:“大胆!你既敢说,我等五路神为恶鬼。”姜子牙笑道:“小小恶鬼既敢自称为鬼。”说完,姜子牙使出,三味真火,将白鬼烧的,痛不欲生,连连惨叫,满地打滚。

另外三鬼见状大怒,一起攻向姜子牙。姜子牙见三鬼攻向自己,不慌不忙,念咒使出水遁遁,用海水将红鬼淹没。

又使出金遁遁,平地升起四面金墙,将青鬼困于金墙之中。黄鬼见四鬼,都以姜子牙被收服,自知不敌,急忙跑出大殿,想要跑出五神庙,跑到庙门,被早已挂在庙门之上的桃木剑挡住。

姜子牙又念咒,使出木遁遁,将黄鬼困在桃林之中。收服了五鬼,姜子牙念咒唤来黄巾力士,又收回五遁术,将黑鬼从袖子扔出。

对黄巾力士说道:“黄巾力士,将此五鬼,押往泰山,交与宗布神处置。”黄巾力士说道:“领法旨。”言罢,黄巾力士便用豹皮囊,将五鬼收入囊中,往泰山而去。

女子见姜子牙降伏了五鬼,跑入庙内,向姜子牙跪拜,说道:“道长神通广大,为我们宋家庄,除了这五鬼,邑姜在此代宋家庄百姓谢过道长。”姜子牙听后说道:“邑姜?你叫邑姜?”邑姜说道:“是小女名叫邑姜”子牙又问道:“我之前听异人兄说,你是因为要烧这庙,才被那五鬼吊在这旗竿之上,那你为什么要烧庙。”邑姜说道:“五鬼作恶多端,残害百姓,索要祭品。所以我就要烧了,他们破庙替天行道。”子牙说道:“你来烧庙,虽然是为民除害,但就没有想如果烧庙不成,你遭不测,你的父母该如何是好?”邑姜说道:“小女八岁双亲相继去世,正是因为双亲早亡,无顾虑,才敢来此烧庙。”子牙道:“原来如此!”又说道:“我问你,我现在让你烧了,这五鬼庙你敢不敢?”邑姜说道:“之前五鬼在我都敢烧,现在五鬼都被道长收了,有什么不敢。”子牙说道:“好!那你现在就烧了这庙,让宋家庄的百姓知道,五鬼以除,此庙以毁。”邑姜听后,找来火把,点燃了五神庙。

顿时火光冲天。宋异人和宋家庄百姓,看见五神庙火光冲天。便一起来到了五神庙,只看见姜子牙和邑姜站在五神庙前。

邑姜见宋家庄的百姓到来,说道:“乡亲们,五鬼已经被这位道长除了。”百姓听后一齐拜道:“谢道长为民除害!”子牙说道:“各位乡亲请起,捉鬼除妖,本就是修道者,应尽之事,不必谢。”异人说道:“子牙你位我等除去五鬼,使我宋家庄百姓,免受恶鬼荼毒。只因受我等大礼。”姜子牙说道:“兄长如果你们真谢我的话,那就为我安排一卧室,让我休息一晚。”异人笑道:“既然如此,贤弟就随我回府,我立刻命下人,为你收拾房间。”姜子牙说道:“那就多谢兄长了。”又对百姓说道:“乡亲们,你们各自回去吧,以后不用在担心恶鬼骚扰了。”言罢姜子牙便与宋异人,回宋府而去。

一月以后,姜子牙感离宋家庄,以有四十余年,便想看看宋家庄,与四十年前有何不同。

遂出宋府游玩。游至一草庐前,觉得这草庐似曾相识。便走到草庐前,草庐内有一女子走出,女子看见姜子牙说道:“道长!我们又见面了!”姜子牙说道:“原是邑姜啊,你我倒是有缘。这里是你家?”邑姜说道:“是啊,这里是我家,道长你也别在这站着了。到我家里坐坐吧。”姜子牙进屋后,看见一张竹制的桌子和上面的茶几。

又四处看了看,说道:“这间草庐是,你父母与你留下的?”邑姜说道:“算是但也不是。这间草庐原来是宋员外租与我父母的,后来我父母死后,宋员外见我年幼,便将这间草庐送给了我。”姜子牙说道:“那你知道,宋员外是从哪儿得来的这间草庐吗?”邑姜说道:“我听宋员外说,是他一位姓姜好友上山行修前,送与他的。”姜子牙听后叹道:“四十年了!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我没想到这间草庐既然来在。”邑姜听到子牙所说,问道:“道长难道,你就宋员外,那位姓姜的好友?”姜子牙说道:“没错这间草庐是我四十年所盖,今天我出门游玩。走着走着就走到了这里,我第一眼看见,这草庐就觉得眼熟,进来以后才发现这是我当年那间草庐。”邑姜听后向子牙跪拜,说道:“草庐既然是道长的,那么就请道长搬回,我这就搬出去。”姜子牙说道:“草庐我早以送人,而且哪有原主人,把房子送人后,回来后让新主人搬出去的道理。”邑姜说道:“道长你为我们除了五鬼,对我们宋家庄有大恩!我怎么敢霸占你的房子。”姜子牙说道:“何来霸占之说?我送给了宋员外;宋员外送给了你。现在它就是你的房子。你住在这里天经地义,让你搬出去,让我搬进来才叫霸占!”邑姜说道:“道长这毕竟是你的草庐,不如这样道长你搬回草庐,而我也继续住在草庐。原意早午夜服侍道长。”姜子牙说道:“这那里行,你我非亲非故,况且男女有别,同住一室。怕是会落人话柄。”邑姜又向姜子牙跪拜,说道:“小女有一不情之请,不知道长可允否,小女想拜道长为父,一来是道长与小女同住草庐不会落人话柄,二来是小女第一次见到道长就攻击特别亲切,所以想拜道长为父。”姜子牙听后,从袖子取出金钱算了一卦。

笑道:“没想到我姜尚古稀之年,既得一女!邑姜你起来吧。”邑姜听到后,喜道:“道长是答应?”姜子牙说道:“还叫道长?”听后邑姜说道:“女儿见父亲。”姜子牙收邑姜为女后,就回到了宋府。

将收女一事告诉了宋异人后,回到了卧室收拾了行囊后,就搬回来草庐。

子牙收徒

姜子牙自收邑姜为义女搬回草庐后。又因每日故向宋异人,讨要一间空房子,在朝歌南门开了一间命馆。

贴几幅对联,左边是

“只言玄妙一团理”,右边是

“不说寻常半句虚”,里边又有一对联云:“一张铁嘴,说破人间凶与吉;两只怪眼,善观世上败和兴。”上席又一幅云:“袖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子牙选吉日开馆。

不觉光阴捻指,四五个月不见算命扯帖的来。只见那日有一樵子,姓刘名乾,挑着一担柴往南门来。

忽然看见一命馆,刘乾歇下柴担,念对联,念到

“袖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刘乾原是朝歌破落户,走进命馆来,看见子牙伏案而卧,刘乾把桌子一拍。

子牙吓了一惊,揉眉擦目看时,那一人身长丈五,眼露凶光。子牙曰:“兄起课,是看命。”那人道:“先生上姓?”子牙曰:“在下姓姜名尚,字子牙,别号飞熊。”刘乾曰:“且问先生,‘袖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这对联怎么讲?”子牙曰:“‘袖里乾坤大’乃知过去未来,包罗万象。‘壶中日月长’,有长生不死之术。”刘乾曰:“先生口出大言,既知过去未来,想课是极准的了。你与我起一课,如准,二十文青蚨;如不准,打几拳头,还不许你在此开馆。”子牙暗想:“几个月全无生意,今日撞着这一个,又是拨嘴的人。”子牙曰:“你取下一卦帖来。”刘乾取了一个卦帖儿,递与子牙。

子牙曰:“此卦要你依我才准。”刘乾曰:“必定依你。”子牙曰:“我写四句在帖儿上,只管去。”上面写着:“一直往南走,柳阴一老叟,青蚨一百二十文,四个点心两碗酒。”刘乾看罢:“此卦不准。我卖柴二十余年,那个与我点心酒吃?论起来,你的不准。”子牙曰:“你去,包你准。”刘乾挑着柴,径往南走,果见柳树下站着一老者,叫曰:“柴来。”刘乾暗想:“好课,果应其言。”老者曰:“这柴要多少钱?”刘乾答应:“要一百文。”少讨二十文,拗他一拗。

老者看看:“好柴!干的好,捆子大。就是一百文也罢。劳你替我拿拿进来。”刘乾把柴拿在门里,落下草叶来。

刘乾爱干净,取扫帚把地下扫得光光的,方才将尖担绳子收拾停当等钱。

老者出来,看见地下干净:“今日小厮勤谨。”刘乾曰:“老丈,是我扫的。”老者曰:“老哥,今日是我小儿毕姻,遇着你这好人,又买的好柴。”老者说罢,往里边去。

只见一个孩子,捧着四个点心,一壶酒,一个碗:“员外与你吃。”刘乾叹曰:“姜先生真乃神仙也。我把这酒满满的斟一碗,那一碗浅些,也不算他准。”刘乾满斟一碗,再斟第二碗,一样不差。

刘乾吃了酒,见老者出来,刘乾曰:“多谢员外。”老者拿两封钱出来,先递一百文与刘乾曰:“这是你的柴钱。”又将二十文递与刘乾曰:“今日是我小儿喜辰,这是与你做喜钱,买酒吃。”就把刘乾惊喜无地,想

“朝歌城出神仙了”。拿着尖担,径往姜子牙命馆来。早晨,有人听见刘乾言语不好,众人曰:“姜先生,这刘大不是好惹的。卦如果不准,你去罢。”子牙曰:“不妨。”众人俱在这里闲站,等刘乾来。

不一时,只见刘乾如飞前来。子牙问曰:“卦准不准?”刘乾大呼曰:“姜先生真神仙也。好准课,朝歌城中有此高人,万民有福,都知趋吉避凶。”子牙曰:“课既准了,取谢仪来。”刘乾曰:“二十文其实难为你,轻你。”口里只管念,不见拿出钱来。

子牙曰:“课不准,兄便说闲话;课既准,可就送我课钱。如何只管口说?”刘乾曰:“就把一百二十文都送你,也还亏你。姜先生不要急,等我来。”刘乾站立檐前,只见南门那边来了一个人,腰束皮挺带,身穿布衫,行走如飞。

刘乾赶上去,一把扯住那人,那人曰:“你扯我怎的?”刘乾曰:“不为别事,扯你算个命儿。”那人曰:“我有紧急公文,要走路。我不算命。”刘乾道:“此位先生课命准的好,该照顾他一命。况举医荐卜,乃是好情。”那人曰:“兄真个好笑。我不算命,也由我。”刘乾大怒:“你算也不算?”那人道:“我不算。”刘乾曰:“你既不算,我与你跳河,把命配你!”一把拽住那人,就往河里跑。

众人曰:“那朋友,刘大哥分上,算个命罢。”那人说:“我无什事,怎的算命?”刘乾道:“若算不准,我替你出钱。若准,你还要买酒请我。”那人无法,见刘乾凶得紧,只得进子牙命馆来。

那人是个公差,有紧急事,等不得算八字;

“看个卦罢。”扯一个帖儿来,与子牙看。子牙曰:“此卦做什么用?”那人曰:“催钱粮。”子牙曰:“卦帖批与你去自验。此卦逢于艮,钱粮不必问。等候你多时,一百零三锭。”那人接了卦帖,问曰:“先生一课该几个钱?”刘乾曰:“这课比众不同,五钱一课。”那人曰:“你又不是先生,你怎么定价?”刘乾曰:“不准包回换。五钱一课,还是好了你。”那人心忙意急,恐误了公事,只得称五钱银子去了。

刘乾辞谢子牙,子牙曰:“承兄照顾。”众人在子牙命馆门前,看那催钱粮的如何。

过了一个时辰,那人押解钱粮到子牙命馆门前,曰:“姜先生真乃神仙出世,果是一百零三锭。真不负五钱一课。”子牙从此时来,轰动一朝歌。

军民人等俱来算命看课。朝歌城中有一首富,姓范讳蠡。因听说城有一姜先生,算命如神,故也想算上一卦。

到子牙命馆了,姜子牙问道:“敢问员外名讳?年岁?”范蠡说道:“姓范名蠡,字少伯,二十有八。”姜子牙听后说道:“员外请回。”范蠡听后问道:“为何?”姜子牙说道:“不为何,贫道不愿为你算卦,所以请回。贫道要关张了。”范蠡问道:“先生何故不愿为我范蠡算卦?”姜子牙说道:“贫道已经说了,不为何,只是不愿为你算了。”说完姜子牙便将范蠡赶出出了命馆,关上了命馆的门。

范蠡被赶出来后,只得打道回府。途径黄石桥,看见姜子牙坐在桥。正思子牙为何会在此,只见姜子牙指着自己说道:“姓范的,我鞋掉到桥下了,你去帮我捡回来。”范蠡见四下无人,而姜子牙又是老人。

便到桥下帮他把鞋捡起,鞋捡回后姜子牙说道:“小子帮我把鞋穿上。”范蠡看在姜子牙是老人的份上帮他穿上。

姜子牙又将另一只鞋踢到了桥下,说道:“帮我捡回来。”范蠡见姜子牙故意刁难自己,心中顿时起了怒火,但还是强忍着怒火,帮把鞋捡回。

姜子牙又要范蠡帮他穿鞋,强压着怒火帮姜子牙穿上。穿完姜子牙起身说道:“我看在你帮我捡鞋穿鞋的份上,你明天清晨来此等我。”说完姜子牙便拂袖而去。

晚上范蠡在府上,回忆白日种种。思考了一会。便出府到黄石桥等姜子牙。

过了一个时辰,便见姜子牙来到黄石桥。姜子牙见范蠡早已在此等候,问道:“我叫你明日清晨在此等我,为何你现在就来此?”范蠡说道:“我回府后便想白日种种分明先生您在故意刁难于我,所以我想先生你明日恐怕还会故意刁难我。会比我早到此,所以我想不如现在就来此等先生。”姜子牙听后笑道:“孺子可教也!”从袖子中取出,一本书交与范蠡。

说道:“此书名曰《老子》你会去后多加研习,看完以后把心得写,并到朝歌南门外,三十里的草庐来见我。”范蠡回府日夜研习老子,深得感悟,并按子牙吩咐将心得写下,看完老子范蠡来到了草庐。

并带来了十石大米,两斤猪肉、二十斤茶叶、两坛米酒、向姜子牙拜师。

范蠡对子牙说道:“弟子看过老子后,才知此天地之大道。才先生乃是神人,弟子已将家财散尽,家仆遣散,愿拜姜先生收我为徒。潜心修炼。”姜子牙说道:“我要你写的老子心得你可写了?”范蠡说道:“写了。”姜子牙说道:“姜子牙交与我看看。”范蠡将心得交与姜子牙,姜子牙看完后说道:“从今日起,你范蠡就是我姜尚的弟子。”范蠡喜道:“弟子范蠡拜见师傅!”姜子牙收范蠡为徒后便就毕生所学,传授于范蠡,范蠡也早晚勤奋,不离姜子牙,传心研习老子、六韬、阴符。

(已经写到第四章,我给目前我这部垃圾,做个评价,那就是

“烂”)

西伯侯燕山收子

话说西伯侯姬昌,其治下西岐,百姓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民丰物阜,市井安闲,做买做卖,和容悦色,来往行人,谦让尊卑,可谓唐虞之世。一日西伯侯姬昌设殿,聚文武讲论治国安民之道。端门官来报道:“旨意下。”姬伯带领文武接天子旨。使命到殿,跪听开读:

诏曰:北海猖獗,大肆凶顽,生民涂炭,文武莫知所措,朕甚忧心。内无辅弼,外欠协同,特诏尔四大诸侯至朝,共襄国政,戡定祸乱。诏书到日,尔西北侯姬昌速赴都城,以慰朕绻怀。毋得羁迟,致朕伫望。俟功成之日,进爵加封,广开茅土。谨钦来命,朕不食言。汝其钦哉!特诏。

姬昌拜诏毕,设筵款待天使。次日,整备金银表礼,赍送天使。姬昌说道:“天使大人,只在朝歌会齐。姬昌收拾就行。”使命官谢毕姬昌去了。不题。

且言姬昌坐端明殿,对上大夫散宜生道:“孤此去,内事托与大夫,外事托与南宫适、辛甲诸人。”宣儿伯邑考至,分付曰:“昨日天使宣召,我起一易课,此去多凶少吉,纵不致损身,该有七年大难。你在西岐,须是守法,不可改于国政,一循旧章,兄弟和睦,君臣相安。毋得任一己之私,便一身之好。凡有作为,惟老成是谋。西岐之民,无妻者给与金钱而娶,贫而愆期未嫁者给与金银而嫁,孤寒无依者,当月给口粮毋使欠缺。待孤七载之后,灾满自然荣归。你切不可差人来接我,此是至嘱至嘱,不可有忘。”伯邑考听父此言,跪而言曰:“父王既有七载之难,子当代往。父王不可轻去。”姬昌曰:“我儿,君子见难,岂不知回避。但天数已定,断不可逃,徒自多事。你等专心守父嘱诸言,即是大孝,何必乃尔。”姬昌退至后宫,来见母亲太姜。行礼毕。太姜曰:“我儿,为母与你演先天数,你有七载灾难。”姬昌跪下答曰:“今日天子诏至,孩儿随演先天数,内有不祥,七载罪愆,不能绝命。方才内事、外事俱托文武,国政付子伯邑考。孩儿特进宫来,辞别母亲,明日欲往朝歌。”太姜曰:“我儿此去,百事斟酌,不可造次。”姬昌曰:“谨如母训。”随出内宫,与元妃太姬作别。西伯侯有四乳,二十四妃,生九十九子。长曰伯邑考,次子姬发,即武王天子也。周有三母,乃昌之母太姜,昌之元妃太姬,武王之元配太妊,故周有三母,俱是大贤圣母。姬昌次日打点往朝歌,匆匆行色,带领从人五十名。只见合朝文武:上大夫散宜生,大将军南宫适,毛公遂、周公旦、召公奭、毕公、荣公、辛甲、辛免、太颠、闳夭四贤八俊,与世子伯邑考、姬发,领众军民人等,至十里长亭饯别,摆九龙侍席,百官与世子把盏。姬昌曰:“今与诸卿一别,七载之后,君臣又会矣。”姬昌以手拍邑考曰:“我儿,只你弟兄和睦,孤亦无虑。”饮罢数杯,姬昌上马,父子君臣,洒泪而别。

西伯那一日上路,走七十余里,过了岐山,一路行来,夜住晓行,也非一日。那一日行至燕山,姬伯在马上曰:“叫左右看前面可有村舍茂林?可以避雨。咫尺间,必有大雨来了。”跟随人正议论曰:“青天朗朗,云翳俱无,赤日流光,雨从何来。”说话未了,只见云雾齐生,姬昌打马,叫:“速进茂林避雨。”众人方进得林来。但见好雨:

云长东南,雾起西北。霎时间风狂生冷气,须臾内雨气可侵人。初起时,微微细雨;次后来,密密层层。滋禾润稼,花枝上斜挂玉玲珑;壮地肥田,草稍尖乱滴珍珠滚。高山翻下千重浪,低凹平添白练水。遍地草浇鸭顶绿,满山石洗佛头青。推塌锦江并四海,好雨,扳倒天河往下倾。

话说姬昌在茂林避雨,只见滂沱大雨,一似瓢泼盆倾,下有半个时辰。姬伯分付众人:“仔细些,雷来了。”跟随众人大家说:“老爷分付,雷来了,仔细些。”话犹未了,一声响亮,霹雳交加,震动山河大地,崩倒华岳高山。众人大惊失色,都挤紧在一处。须臾云散雨收,日色当空,众人方出得林子来。姬昌在马上浑身雨湿,叹曰:“雷过生光,将星出现。左右的,与我把将星寻来。”众人冷笑不止,将星是谁?那里去找寻?然而不敢违命,只得四下里寻觅。众人正寻之间,只听得古墓旁边像一孩子哭泣声响,众人向前一看,果是个孩子。众人曰:“想此古墓焉得有这孩儿?必然古怪,想是将星。就将这婴儿抱来,献与千岁看,何如?”众人果将这孩儿抱来,递与姬伯。姬伯看见,好个孩子:面如桃蕊,眼有光华。姬昌大喜,想:“我该有百子,今止有九十九子,适才之数,该得此儿,正成百子之兆。真是美事。”命左右:“将此儿送往前村权养,待孤七载回来,带往西岐。久后此子福分不浅。”姬昌纵马前行,登山过岭,赶过燕山,往前正走不过一二十里,只见一道人,丰姿清秀,相貌稀奇,道家风味异常,宽袍大袖。那道人有飘然出世之表,向马前打稽首曰:“君侯,贫道稽首了。”姬昌慌忙下马,答礼言曰:“不才姬昌,失礼了。请问道者为何到此?那座名山?什么洞府?今见不才,有何见谕?愿闻其详。”那道人答曰:“贫道是终南山玉柱洞炼气士云中子是也。方才雨过雷鸣,将星出现。贫道不辞千里而来,寻访将星。今睹尊颜,贫道幸甚。”姬昌听罢,命左右抱过此儿,付与道人。道人接过,看曰:“将星,你这时候才出现。”云中子曰:“贤侯,贫道今将此儿带上终南,以为徒弟。俟贤侯回日,奉与贤侯,不知贤侯意下如何?”昌曰:“道者带去不妨,只是久后相会,以何名为证。”道人曰:“雷过现身,后会时以‘雷震’为名便了。”昌曰:“不才领教,请了。”云中子抱雷震子回终南而去。

西伯侯囚羑里

姬昌一路无词,进五关,过渑池县,渡黄河,过孟津,进朝歌,来至金庭馆驿。馆驿中先到了三路诸侯:东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北伯侯崇侯虎。三位诸侯在驿中饮酒,左右来报:“姬伯侯到了。”三位迎接,姜桓楚曰:“姬贤伯为何来迟?”昌曰:“因路远羁縻,故此来迟。得罪了。”四位行礼已毕,复添一席,传杯欢饮。酒行数巡,姬昌问曰:“三位贤伯,天子何事,紧急诏我四臣到此?我想有甚么大事情,都城内有武成王黄飞虎,是天子栋梁,治国有方;亚相比干,能调和鼎鼐,治民有法,有干何事,宣诏我等?”四人饮酒半酣,只见南伯侯鄂崇禹平时知道崇侯虎会寅缘钻刺,结党费仲、尤浑,蛊惑圣聪,广施土木,劳民伤财,那肯为国为民,只知贿赂于己。此时酒已多了,偶然想起从前事来,鄂崇禹乃曰:“姜贤伯、姬贤伯,不才有一言奉启崇贤伯。”崇侯虎笑容答曰:“贤伯有甚事见教?不才敢不领命。”鄂崇禹曰:“天下诸侯首领是我等四人,闻贤伯过恶多端,全无大臣体面,剥民利己,专与费仲、尤浑往来,督功监造摘星楼。闻得你三丁抽二,有钱者买闲在家,无钱者重役苦累。你受私爱财,苦杀万民,自专杀法,狐假虎威,行似豺狼,心如饿虎。朝歌城内军民人等不敢正视,千门切齿,万户衔冤。贤伯,常言道得好‘祸由恶作,福自德生’。从此改过,切不可为。”就把崇侯虎说得满目烟生,口内火出,大叫道:“鄂崇禹,你出言狂妄,我和你俱是一样大臣,你为何席前这等凌虐我?你有何能,敢当面以诬言污蔑我!”看官,崇侯虎倚费仲、尤浑内里有人,欲酒席上要与鄂崇禹相争起来。只见姬昌指侯虎曰:“崇贤伯,鄂贤伯劝你俱是好言,你怎这等横暴!难道我等在此,你好毁打鄂贤伯!若鄂贤伯这番言语,也不过是爱公忠告之道,若有此事,痛加改过,若无此事,更自加勉。则鄂伯之言句句良言,语语金石,今公不知自责,反怪直谏,非礼也。”崇侯虎听姬昌之言,不敢动手,不提防被鄂崇禹一壶酒劈面打来,正打侯虎脸上。侯虎探身来抓鄂崇禹,又被姜桓楚架开,大喝曰:“大臣厮打,体面何存!崇贤伯,夜深了,你睡罢。”侯虎忍气吞声,自去睡了。有诗曰:

馆舍传杯论短长,奸臣设计害忠良,

刀兵自此纷纷起,播乱朝歌万姓殃。

且言三位诸侯久不曾会,重整一席,三人共饮。将至二鼓时分,内中有一驿卒见三位大臣饮酒,点头叹曰:“千岁!千岁!你们今夜传杯欢会饮,只怕明日鲜红染市曹。”更深夜静,人言甚是明白。姬昌明明听见这样言语,便问:“甚么人说话?叫过来。”左右侍酒人等俱在两傍,只得俱过来,齐齐跪倒。姬伯问曰:“方才谁言‘今夜传杯欢会饮,明日鲜红染市曹’?”众人答曰:“不曾说此言语。”只见姜、鄂二侯也不曾听见。姬伯曰:“句句分明,怎言不曾说?叫家将进来,拿出去都斩了。”驿卒听得,谁肯将生替死,只得挤出这人。众人齐叫;“千岁爷,不干小人事,是姚福亲口说出。”姬伯听罢,叫:“住了。”众人起去。唤姚福,问曰:“你为何出此言语?实说有赏,假诳有罪。”姚福道:“‘是非只为多开口’,千岁爷在上,这一件事是机密事,小的是使命官家下的人,因姜皇后屈死,西宫二殿下大风刮去,天子信妲己娘娘暗传诏旨,宣四位大臣明日早朝,不分皂白,一概斩首。今夜小人不忍,不觉说出此言。”姜桓楚听罢,忙问曰:“姜娘娘为何屈死西宫?”姚福话已露了,收不住言语,只得从头诉说:“纣王无道,杀子诛妻,自立妲己为正宫……。”细细诉说一遍。姜皇后乃桓楚之女,女死心下如何不痛!身似刀碎,意是油煎,大叫一声,跌倒在地。姬昌命人扶起,桓楚痛哭曰:“我儿挖目,炮烙双手,自古及今,哪有此事!”姬伯劝曰:“皇后受屈,殿下无踪,人死不能复生。今夜我等各具奏章,明早见君,犯颜力谏,必分清白,以正人伦。”桓楚哭而言曰:“姜门不幸,怎敢动劳列位贤伯上言。我姜桓楚独自面君,辩明冤枉。”姬昌曰:“贤伯另是一本,我三人各具本章。”姜桓楚雨泪千行,一夜修本,不题。

且说奸臣费仲知道四大臣在馆驿住,奸臣费仲暗进偏殿见纣王,具言四路诸侯俱到了,纣王大喜。“明日升殿,四侯必有奏章,上言阻谏。臣启陛下:明日但四侯上本,陛下不必看本。不分皂白,传旨拿出午门枭首,此为上策。”王曰:“卿言甚善。”费仲辞王归宅。一夜晚景已过。次日,早朝升殿,聚积二班文武。午门官启驾:“四镇诸侯候旨。”王曰:“宣来。”只见四侯伯听诏,即至殿前。东伯侯姜桓楚等高擎牙笏,进礼称臣毕。姜桓楚将本章呈上,亚相比干接本。纣王曰:“姜桓楚,你知罪么?”桓楚奏曰:“臣镇东鲁,肃严边庭,奉法守公,自尽臣节,有何罪可知?陛下听谗宠色,不念元配,痛加惨刑,诛子灭伦,自绝宗嗣。信妖妃阴谋忌妒,听佞臣炮烙忠良。臣既受先王重恩,今睹天颜,不避斧钺,直言冒奏,实君负微臣,臣无负于君。望乞见怜,辩明冤枉。生者幸甚,死者幸甚。”纣王大怒,骂曰:“老逆贼,命女弑君,忍心篡位,罪恶如山。今反饰辞强辩,希图漏网。命武士拿出午门,碎醢其尸,以正国法。”金瓜武士将姜桓楚剥去官冕,绳缠索绑。姜桓楚骂不绝口。不由分说,推出午门。只见西伯侯姬昌、南伯侯鄂崇禹、北伯侯崇侯虎出班称臣:“陛下,臣等俱有本章。姜桓楚真心为国,并无谋篡情由,望体详察。”纣王安心要杀四镇诸侯,将姬昌等本章放于龙案之上。西伯侯姬昌见天子不看姜桓楚的本,竟平白将桓楚拿出午门,碎醢其尸,心上大惊,知天子甚是无道。三人俯伏称臣,奏曰:“君乃臣之元首,臣乃君之股肱,陛下不看臣等本章,即杀大臣,是谓虐臣。文武如何肯服,君臣之道绝矣。乞陛下垂听。”亚相比干将姬昌等本展开,纣王只得看本;

具疏臣鄂崇禹、姬昌、崇侯虎等奏:为正国正法,退佞除奸,洗明沉冤,以匡不替,复立三纲,内剿狐媚事,臣等闻圣王治天下:务勤实政,不事台榭陂池;亲贤远奸,不驰务于游畋,不沉湎于酒、淫荒于色;惟敬修天命,所以天府三事允治,以故尧舜不下阶,垂拱而天下太平,万民乐业。今陛下承嗣大统以来,未闻美政,日事怠荒,信谗远贤,沉湎酒色。姜后贤而有礼,并无失德,竟遭惨刑,妲己秽污宫中,反宠以重位。屈斩太史,有失司天之内监;轻醢大臣,而废国家之股肱。造炮烙,阻忠谏之口;听谗言,杀子无慈。臣等愿陛下贬费仲、尤浑,惟君子是亲;斩妲己,整肃宫闱。庶几天心可回,天下可安。不然,臣等不知所终矣。臣等不避斧钺,冒死上言,恳乞天颜纳臣直谏,速赐施行。天下幸甚,万民幸甚。臣不胜战栗待命之至!谨具疏以闻。

纣王看罢大怒,扯碎表章,拍案大呼:“将此等逆臣枭首回旨!”武士一齐动手,把三位大臣绑出午门。纣王命鲁雄监斩,速发行刑旨。只见右班中有中谏大夫费仲、尤浑出班,俯伏奏曰:“臣有短章,冒渎天听。”王曰:“二卿有何奏章?”“臣启陛下,四臣有罪,触犯天颜,罪在不赦。但姜桓楚有弑君之恶,鄂崇禹有叱主之愆,姬昌利口侮君,崇侯虎随众诬谤。据臣公议:崇侯虎素怀忠直,出力报国;造摘星楼,沥胆披肝,起寿仙宫,夙夜尽瘁;曾竭力公家,分毫无过。崇侯虎不过随声附和,实非本心,若是不分皂白,玉石俱焚,是有功而与无功同也,人心未必肯服。愿陛下赦侯虎毫末之生,以后将功赎今日之罪。”纣王见费、尤二臣直谏赦崇侯虎,盖为费、尤二人乃纣王之宠臣,言听计从,无语不入。王曰:“据二卿之言,昔崇侯虎既有功于社稷,朕当不负前劳。”叫奉御官传旨:“特赦崇侯虎。”二人谢恩归班,旨意传出:“单赦崇侯虎。”殿东头恼了武成王黄飞虎,执笏出班。有亚相比干并微子、箕子、微子启、微子衍、伯夷、叔齐七人同出班俯伏,比干奏曰:“臣启陛下,大臣者乃天子之股肱。姜桓楚威镇东鲁,数有战功,若言弑君,一无可证,安得加以极刑?况姬昌忠心不二,为国为民,实邦家之福臣;道合天地,德配阴阳,仁结诸侯,义施文武,礼治邦家,智服反叛,信达军民,纪纲肃清,政事严整,臣贤君正,子孝父慈,兄友弟恭,君臣一心,不肆干戈,不行杀法,行人让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四方瞻仰,称为西方圣人。鄂崇禹身任一方重寄,日夜勤劳王家,使一方无警,皆是有功社稷之臣。乞陛下一并怜而赦之,群臣不胜感激之至。”王曰:“姜桓楚谋逆,鄂崇禹、姬昌簧口鼓惑,妄言诋君,俱罪在不赦,诸臣安得妄保。”黄飞虎奏曰:“姜桓楚、鄂崇禹皆名重大臣,素无过举。姬昌乃良心君子,善演先天之数,皆国家栋梁之才。今一旦无罪而死,何以服天下臣民之心。况三路诸侯俱带甲数十万,精兵猛将,不谓无人;倘其臣民知其君死非其罪,又何忍其君遭此无辜?倘或机心一骋,恐兵戈扰攘,四方黎庶倒悬。况闻太师远征北海,今又内起祸胎,国祚何安?愿陛下怜而赦之,国家幸甚。”纣王闻奏,又见七王力谏,乃曰:“姬昌,朕亦素闻忠良,但不该随声附和。本宜重处,姑看诸卿所奏,赦免。但恐他日归国有变,卿等不得辞其责矣。姜桓楚、鄂崇禹谋逆不赦,速正典刑。诸卿再毋得渎奏。”旨意传出:“赦免姬昌。”天子命奉御官:“速催行刑,将姜桓楚、鄂崇禹以正国法。”只见左班中有上大夫胶鬲等六位大臣进礼称臣:“臣有奏章,可安天下。”纣王曰:“卿等又有何奏章?”杨任奏曰:“四臣有罪,天赦姬昌,乃七王为国为贤者也。且姜桓楚、鄂崇禹皆称首之臣。桓楚任重功高,素无失德,谋逆无证,岂得妄坐?崇禹性卤无屈,直谏圣聪,无虚无谬。臣闻君明则臣直,直谏君过者,忠臣也;词谀逢君者,佞臣也。臣等目观国事艰难,不得不繁言渎奏。愿陛下怜二臣无辜,赦还本国,清平各地,使君臣喜乐于尧天,万姓讴歌于化日。臣民念陛下宽洪大度,纳谏如流,始终不负臣子为国为民于本心耳。臣等不胜感激之至。”王怒曰:“乱臣造逆,恶党簧舌。桓楚弑君,醢尸不足以尽其辜;崇禹谤君,枭首正当其罪。众卿强谏,朋比欺君,污蔑法纪,如再阻言者,即与二逆臣同罪!”随传旨:“速正典刑。”胶鬲等见天子怒色,莫敢谁何。也是合该二臣命绝,旨意出,鄂崇禹枭首,姜桓楚将巨钉钉其手足,乱刀碎剁,名曰“醢尸”。监斩官鲁雄回旨,纣王驾回宫阙。姬昌拜谢七位殿下,泣而诉曰:“姜桓楚无辜惨死,鄂崇禹忠谏丧身,东南两地,自此无宁日矣。”众人俱各惨然泪下,曰:“且将二侯收尸,埋葬浅土,以俟事定,再作区处。”有诗为证。诗曰:

忠告徒劳谏诤名,逆鳞难犯莫轻撄。

醢尸桓楚身遭惨,服甸崇禹命已倾。

两国君臣空望眼,七年羑里屈孤贞。

上天有意倾人国,致使纷纷祸乱生。

且不题二侯家将星夜逃回,报与二侯之子去了。且说纣王次日升显庆殿,有亚相比干具奏,收二臣之尸,放姬昌归国。天子准奏。比干领旨出朝。傍有费仲谏曰:“姬昌外若忠诚,内怀奸诈,以利口而惑众臣,面是心非,终非良善,恐放姬昌归国,反囗东鲁姜文焕、南都鄂顺兴兵扰乱天下。军有持戈之苦,将有披甲之难。百姓惊慌,都城扰攘,诚所谓纵龙入海,放虎归山,必生后悔。”王曰:“诏赦已出,众臣皆知,岂有出乎反乎之理。”费仲奏曰:“臣有一计,可除姬昌。”王曰:“计将何出?”费仲对曰:“既赦姬昌,必拜阙方归故土。百官也要与姬昌饯行。臣去探其虚实。若昌果有真心为国,陛下赦之;若有欺诳,即斩昌首,以除后患。”王曰:“卿言是也。”

且说比干出朝,径至馆驿,来看姬伯。左右通报,姬昌出门迎接,叙礼坐下。比干曰:“不才今日便殿见驾奏王,为收二侯之尸,释君侯归国。”姬昌拜谢曰:“老殿下厚德,姬昌何日能报再造之恩。”比干复前,执手低言曰:“国内已无纲纪,今无故而杀大臣,皆非吉兆。贤侯明日拜阙,急宜早行,迟则恐奸佞忌刻,又生他变。至嘱,至嘱!”姬昌欠身,谢曰:“丞相之言,真为金石。盛德岂敢有忘。”次日,早临午门,望阙拜辞谢恩,姬昌随带家将竟出西门。来到十里长亭,百官钦敬,武成王黄飞虎、微子、箕子、比干等俱在此伺候多时。姬昌下马,黄飞虎与微子慰劳曰:“今日贤侯归国,不才等具有水酒一杯,一来为君侯荣饯,尚有一言奉渎。”昌曰:“愿闻。”微子曰:“虽然天子有负贤侯,望乞念先君之德,不可有失臣节,妄生异端。则不才辈幸甚,万民幸甚。”姬顿首谢曰:“感天子赦罪之恩,蒙列位再生之德,昌虽没齿,不能报天子之德,岂敢有他异哉。”百官执杯把盏。姬伯量大,有百杯之饮,正所谓“知己到来言不尽”。彼此更觉绸缪,一时便不能舍。

正欢饮之间,只见费仲、尤浑乘马而来,自具酒席,也来与姬伯饯别。百官一见费、尤二人至,便有几分不悦,个个抽身。姬昌谢曰:“二位大夫,昌有何能,荷蒙远饯。”费仲曰:“闻贤侯荣归,卑职特来饯别。有事来迟。望乞恕罪。”姬昌乃仁德君子,待人心实,那有虚意,一见二人殷勤,便自喜悦。然百官畏此二人,俱先散了。只他三人把盏。酒过数巡,费、尤二人曰:“取大杯来。”二人满斟一杯,奉与姬伯。姬伯接酒,欠身谢曰:“多承大德,何日衔环。”一饮而尽。姬伯量大,不觉连饮数杯。费仲曰:“请问贤侯,仲常闻贤侯能演先天数,其应果否无差?”姬昌答曰:“阴阳之理,自有定数,岂得无准。但人能反此以作善趋避之,亦能逃越。”仲复问曰:“若当今天子,所为皆错乱,不识将来究竟可预闻乎?”此时姬伯酒已半酣,却忘记此二人来意,一听问得天子休咎,便蹙额欷歔,叹曰:“国家气数黯然,只此一传而绝,不能善其终。今天子所为如此是速其败也。臣子安忍言之哉!”姬伯言毕,不觉凄然。仲又问曰:“其数应在何年?”姬伯曰:“不过四七年间,戊午岁中甲子而已。”费、尤二人俱咨嗟长叹,复以酒酬西伯。少顷,二人又问曰:“不才二人,亦求贤侯一数。看我等终身何如?”姬伯原是贤人君子,那知虚伪,即袖演一数,便沉吟良久,曰:“此数甚奇甚怪。”费、尤二人笑问曰:“如何?不才二人数内有甚奇怪?”昌曰:“人之死生,虽有定数,或瘫痨鼓膈,百般杂症,或五刑水火,绳缢跌扑,非命而已。不似二位大夫,死得蹊蹊跷跷,古古怪怪。”费、尤二人笑问曰:“毕竟如何?死于何地?”昌曰:“将来不知何故,被雪水渰身,冻在冰内而绝。”后来姜子牙冰冻岐山,拿鲁雄,捉此二人,祭封神台。此是后事,表过不题。二人听罢含笑曰:“生有时辰死有地’,也自由他。”三人复又畅饮。费、尤二人乃乘机诱之曰:“不知贤侯平日可曾演得自己究竟如何?”昌曰:“这平昔我也曾演过。”费仲曰:“贤侯祸福何如?”昌曰:“不才还讨得个善终正寝。”费、尤二人复虚言庆慰曰:“贤侯自是福寿双全。”西伯谦谢。三人又饮数杯,费、尤二人曰:“不才朝中有事,不敢久羁。贤侯前途保重。”各人分别。

费、尤二人在马上骂曰:“这老畜生,自己死在目前,反言善终正寝。我等反寒冰冻死,分明骂我等。这样可恶!”正言话间,已至午门。下马,便殿朝见天子。王问曰:“姬昌可曾说甚么?”二臣奏曰:“姬昌怨忿,乱言辱君,罪在大不敬。”纣王大怒曰:“这匹夫!朕赦汝归国,倒不感德,反行侮辱,可恶!他以何言辱朕?”二人复奏曰:“他曾演数,言国家只此一传而绝,所延不过四七之年。又道陛下不能善终。”纣王怒骂曰:“你不问这老匹夫死得如何?”费仲曰:“臣二人也问他,他道善终正寝。大抵姬昌乃利口妄言,惑人耳目。即他之死生,出于陛下,尚然不知,还自己说善终。这不是自家哄自家。即臣二人叫他演数,他言臣二人冻死冰中。只臣莫说托陛下福荫,即系小民,也无冻死冰中之理。即此皆系荒唐之说,虚谬之言,惑世诬民,莫此为甚。陛下速赐施行。”王曰:“传朕旨,命晁田赶去拿来,即时枭首,号令都城,以戒妖言。”晁田得旨追赶。不表。

且说姬昌上马,自觉酒后失言,忙令家将速离此间,恐后有变。众皆催动,迤逦而行。姬伯在马上自思:“吾演数中,七年灾迍,为何平安而返?必是此间失言,致有是非。定然惹起事来。”正迟疑间,只见一骑如飞赶来,及到面前,乃是晁田也。晁田大呼曰:“姬伯,天子有旨,请回。”姬伯回答曰:“晁将军,我已知道了。”姬伯乃对众家将曰:“吾今灾至难逃,你们速回。我七载后自然平安归国。着伯邑考上顺母命,下和弟兄,不可更西岐规矩。再无他说,你们去罢。”众人洒泪回西岐去了。姬昌同晁田回朝歌来。有诗曰:

十里长亭饯酒卮,只因酒语欠委蛇。

若非天数羁羑里,焉得姬侯赞伏羲。

话说姬昌同晁田往午门来,就有报马飞报黄飞虎。飞虎大惊,沉思:“为何去而复返,莫非费、尤两个奸逆坐害姬昌?”令周纪:“快请各位老殿下,速至午门。”周纪去请。黄飞虎随上坐骑,急急来到午门。时姬昌已在午门候旨。飞虎忙问曰:“贤侯去而复返者何也?”昌曰:“圣上召回,不知何事?”却说晁田见驾回旨,纣王大怒,叫速召姬昌。姬昌至丹墀,俯伏奏曰:“荷蒙圣恩,释臣归国。今复召臣回,不知圣意何故?”王大骂曰:“老匹夫,释你归国,不思报效君恩,而反侮辱天子,尚有何说!”姬昌奏曰:“臣虽至愚,上知有天,下知有地,中知有君,生身知有父母,训教知有师长。‘天、地、君、亲、师’五字,臣时刻不敢有忘,怎敢侮辱陛下,甘冒万死!”王怒曰:“你还在此巧言强辩。你演甚么天数,辱骂朕躬,罪在不赦!”昌奏曰:“先天数乃伏羲演成八卦,定人事之吉凶休咎,非臣故捏。臣不过据数而言,岂敢妄议是非。”王曰:“你试演朕一数,看天下如何?”昌奏曰:“前演陛下之数不吉,故对费仲、尤浑二大夫言,即曰不吉,并未曾言甚么是非。臣安敢妄议。”纣王立身大呼曰:“你道朕不能善终,你自夸寿终正寝,非辱君而何!此正是妖言惑众,以后必为祸乱!朕先教你先天数不验,不能善终。”传旨:“将姬昌拿出午门枭首,以正国法。”左右才待上前,只见殿外有人大呼曰:“陛下,姬昌不可斩!臣等有谏章。”纣王急视,见黄飞虎、微子等七位大臣进殿,俯伏奏曰:“陛下,天赦姬昌还国,臣民仰德如山。且昌先天数乃是伏羲先圣所演,非姬昌捏造。若是不准,亦是据数推详;若是果准,姬昌亦是直言君子,不是狡诈小人。陛下亦可赦其小过。”王曰:“骋自己之妖术,谤主君以不堪,岂得赦其无罪!”比干奏曰:“臣等非为姬昌,实为国也。今陛下斩姬昌事小,社稷安危事大!姬昌素有令名,为诸侯瞻仰,军民钦服。且昌先天数据理直推,非是妄捏。如果圣上不信,可命姬昌演目下凶吉。如准可赦姬昌;如不准,即坐以捏造妖言之罪。”纣王见大臣力谏,只得准奏,命姬昌演目下吉凶。昌取金钱一晃,大惊曰:“陛下,明日太庙火灾,速将宗社神主请开,恐毁社稷根本。”王曰:“数演下目,应在何时?”昌曰:“应在午时。”王曰:“既如此,且将姬昌发下囹圄,以候明日之验。”众官同出午门,姬伯感谢七位殿下。黄飞虎曰:“贤侯,明日颠危,必须斟酌。”姬昌曰:“且看天数如何?”众官散罢。不题。

且言纣王谓费仲曰:“姬昌言明日太庙火灾,若应其言,如之奈何?”尤浑奏曰:“传旨明日令看守太庙官仔细防闲,亦不必焚香,其火从何而至?”王曰:“此言极善。”天子回宫,费、尤二人也出朝。不表。且言次日,武成王黄飞虎约七位殿下俱在王府,候午时火灾之事。命阴阳官报时刻。阴阳官报:“禀上众老爷,正当午时了。”众官不见太庙火起,正在惊慌之际,只听半空中霹雳一声,山河振动。忽见阴阳官来报:“禀上众老爷,太庙火起。”比干叹曰:“太庙灾异,成汤天下必不久矣。”众人齐出王府看火。好火!但见:

此火本原生于石内,其实有威有雄,坐居离地东南位,势转丹砂九鼎中。此火乃燧人氏出世,刻木钻金,旋坤转乾。八卦内只他有威,五行中独他无情。朝生东南,照万物之光辉;暮落西北,为一世之混沌。火起处,滑刺刺闪电飞腾;烟发时,黑沉沉遮天蔽日。看高低,有百丈雷鸣;听远近,发三千霹雳。黑烟铺地,百忙里走万道金蛇;红焰冲空,霎时间有千团火块。狂风助力,金钉朱户一时休;恶火飞来,碧瓦雕檐撚指过。火起千条焰,星洒满天红,都城齐呐喊,轰动万民惊。

数演先天莫浪猜,成汤宗庙尽成灰。

老天已定兴衰事,算不由人枉自谋。

话说纣王在龙德殿,正聚文武商议时,只见奉御官来奏:“果然午时太庙火起。”只吓得天子魂飞天外,魄散九霄,两个奸臣肝胆尽裂。姬昌真圣人也。纣王曰:“姬昌之数,今果有应验。大夫如何处之?”费、尤二臣奏曰:“虽然姬昌之数偶验,适逢其时,岂得骤赦归国!陛下恐众大臣有所谏阻,只赦放姬昌,须……如此如此,天下可安,强臣无虑,此四海生民之福也。”王曰:“卿言甚善。”言未毕,微子、比干、黄飞虎等朝见毕。比干奏曰:“今日太庙火灾,姬昌之数果验。望陛下赦昌直言之罪。”王曰:“昌数果应,赦其死罪,不赦归国,暂居羑里,待后国事安宁,方许归国。”比干等谢恩而出,俱至午门。比干对昌言曰:“为贤侯特奏天子,准赦死罪,不赦还国,暂居羑里月余。贤侯且自宁耐,俟天子转日回天,自然荣归故地。”姬昌顿首谢曰:“今日天子禁昌羑里,无处不是浩荡之恩。怎敢有违?”飞虎又曰:“贤侯不过暂居月余,不才等逢机构会,自然与贤侯力为挽回,断不令贤侯久羁此地耳。”姬昌谢过众人,随在午门望阙谢恩。即同押送官往羑里来。

羑里军民父老牵羊担酒,拥道跪迎。父老言曰:“羑里今得圣人一顾,万物生光。”欢声杂地,鼓乐惊天,迎进城廓。押送官叹曰:“圣人心同日月,普照四方。今日观百姓迎接姬伯,非伯之罪可知。”姬昌进了府宅,押送官往都城回旨。不表。

且言姬昌一至羑里,教化大行,军民乐业。闲居无事,把伏羲八卦反复推明,变成六十四卦,中分三百六十爻象。守分安居,全无怨主之心。后人有诗赞曰:

七载艰难羑里城,卦爻一一变分明。

玄机参透先天秘,万古留传大圣名。

话表纣王囚禁大臣,全无忌惮。一日,报到元戎府,黄飞虎看报,见反了东伯侯姜文焕,领四十万人马,兵取游魂关;又反了南伯侯鄂顺,领人马二十万取三山关。天下已反了四百镇诸侯。黄飞虎叹曰:“二镇兵起,天下慌慌,生民何日得安!”忙发令箭,命将紧守关隘。此话不表。

哪吒闹海1

话说陈塘关有一总兵官,姓李名靖,自幼访道修真,拜西昆仑度厄真人为师,学成五行遁术,因仙道难成,故遣下山,辅佐纣王,官居总兵,享受人间之富贵。

夫人黄氏乃是朝歌武成王黄飞虎之妹,为李靖生有二子,长曰

“金吒”,次曰

“木吒”。夫人后又怀孕在身,已及三年零六个月尚不生产。时武成王黄飞虎因东伯侯举兵犯境,奉命巡查边防。

至陈塘关,时正真黄夫人生产。李靖急起来,至前厅坐下,暗想:“怀身三年零六个月,今夜如此,莫非降生。吉凶尚未可知?”正思虑间,只见两个侍儿,慌忙前来:“启老爷:夫人生下一个妖精来了。”李靖听说,急忙来至香房,手执宝剑,只见房里一团红气,满屋异香。

有一肉球,滴溜溜圆转如轮。李靖大惊,望肉球上一剑砍去,划然有声,分开肉球,跳出一个小孩儿来,满地上跑,白面如傅粉。

见一孩儿满地上跑。李靖骇异,上前一把抱将起来,分明是个好孩子,又不忍作为妖怪,坏他性命,乃递与夫人和看。

后又递与黄飞虎看,黄飞虎看后见其双手有字,说道:“妹夫你快看他手上有字。”李靖见其左手掌上一个

“哪”字,右手掌上有个

“吒”,说道:“既然如此,他就叫哪吒吧。”却说次日,有许多属官俱来贺喜。

李靖刚发放完毕,中军官来禀:“启老爷,外面有一道人求见。”李靖原是道门,怎敢忘本,忙道:“请来。”军政官急请道人。

道人径上大厅,朝上对李靖说道:“将军,贫道稽首了。”李靖忙答礼毕。

尊道人上坐。道人不谦,便就坐下。李靖问道:“老师何处名山?甚么洞府?今到此关有何见谕?”道人说道:“贫道乃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是也。闻得将军生了公子,特来贺喜。借令公子一看,不知尊意如何?”李靖闻道人之言,随唤侍儿抱将出来。

侍儿将公子抱将出来,道人接在手看了一看,问道:“此子落在那个时辰?”李靖答道:“生在丑时。”太乙真人道:“不好。”李靖问道:“此子莫非养不得么?”太乙真人道:“非也,此子生于丑时,正犯了一千七百杀戒。”又问道:“此子可曾起名否?”李靖答道:“因其双掌上有,‘哪吒’二字,故取名哪吒。”太乙真人道:“我观此子与我道门有缘,就与贫道做个徒弟,何如?”李靖答道:“愿拜道者为师。”太乙真人问道:“将军有几位公子?”李靖答道:“不才有三子,长曰‘金吒’,拜五龙山云霄洞文殊广法天尊为师;次曰‘木吒’,拜九宫山白鹤洞普贤真人为师。老师既要此子为门下,自然感谢不尽。”唤左右看斋。

道人乃辞道:“这个不必。贫道有事,即便回山。”说完又从袖中取出,金镯红绫交与李靖。

说道:“李将军,金镯名曰‘乾坤圈’红绫名曰‘混天绫’乃是我乾元山金光洞镇洞之宝也,请你交与哪吒。”说着实固辞,李靖只得送道人出府。

那道人别过,径自去了。

哪吒海闹海2

李靖夫妇生下哪吒后,过一年又生一女,取名

“贞英”。话说李靖在关上无事,或闻报天下反了四百诸侯。忙传令出,把守关隘,操演三军,训练士卒,谨提防野马岭要地。

乌飞兔走,瞬息光阴,暑往寒来,不觉六载,哪吒年方七岁,身长六尺。

时逢五月,天气炎热。李靖因东伯侯姜文焕反了,在游魂关大战窦融,因此每日操练三军,教练士卒。

不表。且说三公子哪吒,见天气暑热,心下烦躁,来见母亲。恭见毕,站立一傍,对母亲说道:“孩儿要出关外闲玩一会,禀过母亲,方敢前去。”黄夫人爱子之心重,便说:“我儿,你既要去关外闲玩,可带一名家将领你去。不可贪玩,快去快来,恐怕你爹爹操练回来。”哪吒应道:“孩儿晓得。”哪吒同家将出关。

到海边游玩,哪吒因天气炎热,出了一身的汗想要在海边洗个澡,走到海边。

对家将:“我方才出关来,热极了,一身是汗,如今且在石上洗一个澡。”家将说道:“公子仔细,只怕老爷回来,可早些回去。”哪吒说道:“不妨。”脱了衣裳,坐在石上,把七尺混天绫放在水里蘸水洗澡。

不知混天绫乃是乾元山金光洞镇洞之宝。哪吒将此宝放在水中,把水俱映红了。

摆一摆,江河晃动;摇一摇,乾坤动撼。那哪吒洗澡,不觉那水晶宫已晃的乱响。

不说那哪吒洗澡,且说东海敖光在水晶宫坐,只听得宫阙震响。敖光忙唤左右问曰:“地不该震,为何宫殿晃摇?传与巡海夜叉李艮,看海口是何物作怪?”夜叉来到海边一望,见水俱是红的,光华灿烂,只见一小儿将红罗帕蘸水洗澡。

夜叉分水大叫道:“那孩子将什么作怪东西把河水映红,宫殿摇动?”哪吒回头一看,见水底一物,面如蓝靛,发似朱砂,巨口獠牙,手持大斧。

哪吒说道:“你那畜生,是个甚东西,也说话。”夜叉大怒:“吾奉主公点差巡海夜叉,怎骂我是畜生!”分水一跃,跳上岸来,望那哪吒顶上一斧劈来。

哪吒正赤身站立,见夜叉来得勇猛,将身躲过,把右手套的乾坤圈望空中一举。

此宝原系昆仑山玉虚宫所赐太乙真人镇金光洞之物,夜叉那里经得起。

那宝打将下来,正落在夜叉头上,只打的*迸流,即死于岸上。哪吒笑道:“把我的乾坤圈都污了。”复到石上坐下洗那圈子。

水晶宫如何经得起二宝震撼,险些儿把宫殿俱晃倒了。敖光曰:“夜叉去探事未回,怎的这等凶恶?”正说话间,只见龙兵来报:“夜叉李艮被一孩童打死在陆地,特启龙君知道。”敖光大惊;

“李艮乃灵霄殿玉笔点差的,谁敢打死。”敖光传令:“点龙兵,待吾亲去,看是何人?”话未了,只见龙王三太子敖丙出来,口称:“父王,为何大怒?”敖光将李艮打死的事说了一遍。

三太子曰:“父王请安,孩儿出去拿来便是。”忙调龙兵,上了逼水兽,提画杆戟,径出水晶宫来。

分开水势,浪如山倒,波涛横生,平地水长数尺。哪吒起身看着水,言道:“好大水,好大水。”只见波浪中现一水兽,兽上坐一人,全装服色,持戟骁雄,大叫道:“是甚人打死我巡海夜叉李艮?”哪吒说道:“是我。”敖丙一见,问道:“你是谁人?”哪吒答道:“我乃陈塘关李靖第三子,哪吒是也。俺父亲镇守此间,乃一镇之主。我在此避暑洗澡,与他无干。他来骂我,还想杀我,我打死了他也无妨。”三太子敖丙大惊道:“好泼贼,夜叉李艮乃天王点差,你敢大胆将他打死。尚敢撒泼乱言!”太子将画戟便刺,来取哪吒。

哪吒手无寸铁,把手一低攒将过去:“少待动手,你是何人?通个姓名,我有道理。”敖丙说道:“孤乃东海龙王三太子,敖丙是也。”哪吒笑道:“你原来是敖光之子。你妄自尊大,若恼了我,连你那老泥鳅都拿出来,把皮也剥了他的。”三太子大叫一声:“气杀我!好泼贼!这等无礼!”又一戟刺来,哪吒急了,把七尺混天绫望空中一展,似火块千团往下一裹,将三太子裹下逼水兽来。

哪吒抢一步,赶上去,一脚踏住敖丙的颈项,提起乾坤圈照顶门一下,把三太子的元身打出,是一条龙在地上挺直。

哪吒说道:“打出这小龙的本像来了。也罢,把他的筋抽去,做一条龙筋绦,与俺父亲束甲。”哪吒把三太子的筋抽了,径带进关来。

把家将吓得浑身骨软筋酥,腿慢难行。挨到帅府门前,哪吒来见黄夫人。

夫人道:“我儿你往哪里耍子,便去这半日?”哪吒说道:“关外闲行,不觉来迟。”哪吒说罢,往后园去了。



免责:该文章采集于网络,相关权利归相关人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更多文章: 1024社区 xp102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