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说:金融超限战 - xp1024.com
《郎咸平说:金融超限战》


第一章 解密金融超限战的阴谋 一、我们社会的钱太多了吗

如果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你手中的钱太多的话,请你想一想。如果你手上的钱突然很多的话,你会干吗?你会吃五碗饭吗?你会一天吃20公斤猪肉吗?那除非你是傻子。或者是你炒蛋的时候,过去是一瓢油,今天倒满满一桶油下去,你会吗?因此,如果真的是你的钱太多的话呢,你绝对不会去吃五碗饭,也不会炒个鸡蛋放一桶油,你更不会一天喝50瓶矿泉水,没这些可能性,你会做什么?你会去LV买个包包,去买更多的奢侈品,或者去PRADA去买件几万块的服装都有可能。因此,你钱再多也绝对不会去多买食品。如果大家都不买食品,而去买PRADA、买LV呢?如果通货膨胀的原因真的是因为钱太多的话,食品价格的涨幅绝对不会超过其他货品的涨幅,可是实际情况呢?食品价格飞涨,远远高于其他货品的通货膨胀率,可见通货膨胀根本就不是因为手上钱太多了。为什么中国有通货膨胀?所以我就把通货膨胀,冠以一个看似毫不相关的、前所未有的名称,就是所谓的金融超限战。

●原来在他们心目当中,甚至主流的观点都认为通货膨胀的成因是我们这个社会的钱太多了。

●在媒体上看到有一些专家学者的讲话,他们说通货膨胀是由流动性过剩造成的。

提要:国际金融炒家发动金融超限战的最高战略指导思想就是取得定价权,而我们过去所理解的供需关系原理在国际金融炒家的扭曲之下变得如此不堪一击。

第一章 解密金融超限战的阴谋 二、为什么中国有通货膨胀

●70多美元一桶,147美元一桶,好像很奇怪。

●他们已经在供需关系之上创建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市场。

●为什么你觉得很有道理呢?因为都被忽悠了。

●我们都懂的事,国际金融炒家更懂了。他们怎么进行操纵呢?

2008年,高达8.7%的消费物价指数上涨,让普通老百姓感受到了压力,同时也疑问丛生。不少人都感觉到,自己的生活正在物价的波动中悄然发生着某种变化,在大米、猪肉、蔬菜这些熟悉的东西背后,好像隐藏着一些说不清的力量,这些说不清的神秘力量到底什么呢?难道我们身边的生活必需品与所谓的金融超限战也有关系吗?

大家有没有学过微观经济学呢?学过,可是你学的都是错的。

你发现我们老师教的很多都是错的,为什么是错的呢?因为在微观经济学里面,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是由供给跟需求决定的。老师怎么教导我们的呢?老师说如果供不应求,价格就要上升,如果供过于求价格就要下跌。最近三年铁矿石的价格涨了多少,第一年,第二年19%,第三年95%,2008年9月初巴西淡水河谷又通知中国价格再涨20%。哇,铁矿石价格飞涨,肯定是需求大于供给。

供不应求,对不对,因为微观经济学都是这样说的。只要你是做钢铁的,你都知道铁矿石基本是供大于需的,产能是非常丰富的,今天进口铁矿石的真正问题还不是铁矿石本身涨价,而是船运运费大涨十几倍,铁矿石本身的产量是非常丰富的。既然供过于求,那为什么价格大幅上涨呢?

我给各位一个数据,石油价格从70美元一桶涨到了147美元一桶,然后又跌到35美元一桶,这么跌这么涨难道是供需失衡吗?可是实际数据显示每一天的消费应该是8700多万桶,每一天的产量也是8700万桶左右,而且经常有小幅度的供过于求。那么,既然石油的供需关系基本平衡,甚至有小幅度的供过于求,按照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价格应该平稳或者偏软,对不对?为什么这么涨这么跌呢?

2008年9月份之前,国际农产品价格也是飞涨,国际优质大米价格是我们国内的5倍。但是我以2008年的数据为例,2008年全世界粮食总产量21.6亿吨,需求21.5亿吨,年底共有累计库存亿吨没吃完,所以也是供过于求。

我刚刚讲过了,铁矿石也好,石油也好,大众农产品也好,基本上都是小幅度的供过于求,我还没有见过大幅度的供不应求现象。

那么,请问各位,为什么这些产品的价格还是大幅上涨呢?

我并不是说,供需关系理论是错的,供需关系理论本身是对的。问题是今天的情形已经不是这么简单了。今天的价格组成因素复杂得不得了。我可以告诉各位,这些大宗物资的价格,是由国际金融炒家所决定的。已经不是由供需关系所决定了。他们已经在供需关系之上创建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市场,他们决定了这些产品的价格。

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很多国家要求欧佩克增产的时候,他们的反应是这是国际炒家做的,因此增产没有用。他们是对的,至少在这一点上我是比较赞同欧佩克的意见。

在我回答问题之前,只要你关切媒体的报道,你一定可以看到最近一些很有趣的报道,那就是,除了刚才讲的几种物品之外,国际各种物资包括铜、锡、镍什么价格都涨,他们说那都是因为我们中国人的错,因为我们中国人太多了,13亿人口,买什么什么就涨,读者听过没有?你们一听就觉得很有道理,为什么你觉得很有道理呢?因为都被忽悠了,你相不相信这些都是国际金融炒家造的谣呢?

第一章 解密金融超限战的阴谋 三、国际金融炒家是怎么致富的

曾经的物资稀缺,让国人对于自己的消费显得小心翼翼,并且始终愿意用居安思危的方式来想问题。可是很多人怎么也没有想到,那些神秘的国际金融炒家也是心理学的高手,他们甚至可以通过散布符合国人思考方式的谣言瞒天过海。那么,这些国际金融炒家用来攫取财富的真正手段又是什么呢?

比如说炒股,假设你今天买的股票是12块,你怎么赚钱呢?明天一定得有一个哥们买这只股票,而且拉到了13块你再卖给他,你才能赚钱。对不对?因此我今天买股票赚钱的必要条件就是明天或者后天,一定要有人用更多的钱买同样的股票,从而拉抬股价,我再卖给他才能赚钱。这是很简单的道理,我相信谁都懂。我们都懂的事,国际金融炒家更懂了。他们怎么进行操纵呢。就是进入到所谓的期货市场进行操纵。期货市场怎么赚钱的道理跟股票市场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今天买了期货,明天有人买,而且用更高的价格去买,你卖给他,你才能赚钱,对不对,和股票是一样的。因此,“中国威胁论”就出来了,那就是,他买了以后说,哇,你看中国有13亿人口。买什么涨什么,他们要买大米喽,他们要买钢铁喽,很多人一听,很有道理,对啊,中国确实有13亿人口,确实买什么涨什么,对对对,赶快去买,因此拉抬价格,让他们赚了一笔。所以请大家以后看报纸看媒体,尤其是国际新闻,要千万注意,这一切是国际金融战的一部分,他们养了非常多的媒体,非常多的马前卒,到处散播谣言。

第一章 解密金融超限战的阴谋 四、国际金融炒家的代言人

在国际金融舞台上,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经常公开登场亮相,风度翩翩,仿佛明星一般,而每一次走上前台,他们都会纵论经济大势,语出惊人,一副风云变幻尽在掌握之中的样子,而他们的预测往往与市场走势高度吻合。他们是谁?是市场之神吗?我认为,这些频频亮相的人物不过是国际金融炒家的代言人,他们所扮演的角色也不过是传声筒而已,真正隐藏在幕后进行市场操纵的才是真正危险的主角。

●怎么操纵?他们挑了大米。

●本来都吃饱了,听他们一忽悠,肚子马上就饿了,就是很奇怪的感觉。

●你们注意到没有,你们总在天价的时候进货,没错吧,然后在低价的时候被套牢,你说为什么呢?

那么,我就开始研究国际金融炒家如何操纵,研究完之后,我把大腿一拍。这些人太高了、太厉害了。他们开始违反供需关系原理进行操纵。怎么操纵?他们挑了大米,我就在想为什么挑大米。

不挑小麦。因为吃大米的国家相对于吃小麦的国家通常都是比较贫穷、落后的。

这就是重点了,所以请注意。第一步。国际金融炒家在期货市场拉抬大米价格,你知道大米价格一涨会有什么结果,很多贫穷落后的大米进口国就买不了大米了,你以为买不了大米就算了吗?买不了大米的下一步是什么,那就是有人要饿死了,而且请各位回去查一查,就在那个阶段,很多国际炒家的马前卒就在那边忽悠,有人要饿死了……包括罗杰斯都讲过这个话。难道老百姓饿死就算了吗?饿死之前必有暴动,必有社会动荡,政府就容易垮台,就这么简单。

所以大米价格一飞涨,这些大米的出口国立刻不敢出口了,因为他们为了满足自己老百姓有大米吃,立刻禁止出口。好了,开始全军溃败,为什么?你按照国际金融炒家的指挥棒起舞,国际金融炒家就希望你这么做,因为一旦禁止大米出口会有什么结果呢?国际大米价格更飞涨,你就帮助了国际金融炒家来炒作大米。随着价格越飙越高,那些贫穷落后的大米进口国更买不起了,那更多人要饿死。然后马前卒们又忽悠有人要饿死,本来都吃饱了,听他们这么一忽悠,肚子又饿了,就是很奇怪的感觉。有人饿死就麻烦了,政府就要垮台了,在这场危机中,很多大米进口国就不得不砸锅卖铁,求爷爷告奶奶借来那么一点可怜的钱,进入国际市场去买天价大米。然后就像你们炒股一样被套牢。你们炒股时注意到没有,你们总是在高价的时候买入,没错吧,然后在低价的时候套牢,你说为什么呢?水平都差不多,跟买大米差不多,在最高价买进大米。

所以只要你在最高价时买大米,就像你们买股票一样,今天为什么12块,因为12块你去买的,因此这就是市场价。

那么你在最高价买的大米。这个价格就是市场价。这个市场价一旦定下来,就再也和供给、需求无关了,这个价格是由谁决定的?

由国际金融炒家决定的。

第一章 解密金融超限战的阴谋 五、金融超限战的战略指导思想

价格这个在一般人看来还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事物。在今天已经成为国际金融炒家进行金融超限战的有效武器,在大米等民生必需品供应渠道下面。隐藏着翻云覆雨的超级大鳄,这些大鳄用老谋深算的操纵手段在全球频繁出手:1992年血战英格兰银行,1997年策动亚洲金融风暴。那么,在2008年,国际金融炒家策划金融超限战的战略指导思想是什么呢?

在2008年国际金融炒家的最高战略指导思想是什么?经过我研究之后发现。就是取得定价权,这叫定价权之战。而且我再告诉各位,国际金融炒家的厉害之处在于。他们每一次的战略都不一样。

2007年有一本畅销书,叫做,你们看过没有?千万别看,胡说八道的。但是如果你们的时间实在够多,而且穷极无聊的话,比如说你们想上厕所没事的话,你们可以看看《还珠格格》,顺便看看。如果国际金融炒家就像那本书所谈论的那点水平的话,我们就可以偷笑了,我所了解的国际金融炒家的操纵手法之复杂,和各国政府之间关系之暖昧,他们动用资金力量之庞大,是你不可想象的。如果就像那本书上骂的,就那点水平,为了赚钱还去杀美国总统,那是三流水平。人家赚的钱是我们心甘情愿给他的,我们自己还不知道,这才是第一流的水平,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金融炒家。那种为了赚钱去杀人的,像那本里面讲的,那都是三流的傻帽,还杀美国总统,可笑嘛。万一杀错了怎么办?我看完这本书,就哑然一笑,你知道我心里怎么想的吗?

我替国际金融炒家感到难过,他们的水平完全被这本书低估了。

第一章 解密金融超限战的阴谋 六、打一场金融超限阻击战

掌握着大量市场资源的国际金融炒家们,在全球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的环境下,已经把原本单纯的市场手段演绎成了金融超限战中的“进攻武器”。市场、价格、汇率在他们的搅动中与经济规律渐行渐远,这就是我所说的金融超限战,也就是国际金融炒家利用金融手段谋取巨额利益,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规则被打破了,所有的限制被超越了。

你们觉得郎教授聪不聪明?够聪明的吧,郎教授这么聪明,但是国际金融炒家起码比我聪明十倍、百倍,由此可见他们有多聪明。

然后很多年轻朋友可能会说,郎教授,我听了以后,我很激动哦,我就不信我不是国际金融炒家的对手。所以下一个问题是,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打败国际金融炒家。我告诉你打不败的,你要把他打败要有两个必须条件:第一个,你必须要有最充足的国际资本,这个我们有,我们有那么多外汇,没问题;第二个,我们要有最卓越的金融人才,我们中国有13亿人口,包括郎咸平在内,没有一个金融操作高手,最可悲的是我们自己不知道自己没有人才。可能还会有人说,郎教授,我应该看什么书才能成为国际金融炒家,我的答案是看书没用,读书无用论,因为国际金融炒家都是师徒制,中国没有师傅所以不会有徒弟。

我这一生见过最聪明的国际金融炒家大概就在沃顿商学院,以后就很少再见过了。商学院、法学院、医学院,那里聚集了美国的精英。请问各位,美国总统在哪里毕业的?法学院。华尔街的精英、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国际金融炒家呢?商学院。不好意思,我也是商学院毕业的,不过我不是人才,我的水平实在有限,因为我看过太多太多的世界顶级人才了。当然还有医学院也是人才济济,这三个学院才是美国精英荟萃的地方。

如果大家都明白的话,你可以想象在这种强势运作之下,国际通货膨胀有多复杂。很多人问我,郎教授能不能预测一下美元的走势,我说你开玩笑。这是你可以预测的吗;有人问我说,郎教授能不能谈谈黄金的走势,我说这是你能谈的吗。你知不知道美元、黄金跟各种货币,它们的关系有多复杂。我可以告诉你们,它们就是这种美国商学院的精英策划的。我可以大胆讲一句话,2008年上半年,全世界的人都认为美元会持续地贬值,我相信你们每一个人也是这样认为的,而黄金,欧元、澳元都不断在涨,而股票是不断在跌,所以很多人就不炒股了,也不炒楼了,然后把钱拿出去炒货币,去炒黄金,去炒石油了,因为大家认为美元一定会持续下跌,结果你又错了。做梦也没想到,就在石油价格达到147美元一桶的时候,美国政府举行国会听证,一家伙就把油价打下来了,而美元立刻坚挺,其他货币全跌,黄金也跌,石油也跌,什么都跌,最后全世界的投资人几乎全亏,只有美国金融资本大捞一笔。所以我可以告诉各位,我们股民被套牢也别难过,因为像你这个水平的人很多。包括我们中国人在内的非金融(资本)炒家的投资者,也就是像我们这种水平的人:炒股,股市亏;炒楼,楼亏;放银行,通货膨胀;出去买货币呢,全亏。所以做什么错什么,做什么亏什么。因而今天我告诉各位,以后你们真的想炒国际货币的话,记住下面的话,你不要想赚钱,你能够不亏钱就谢天谢地了。

什么时候会赚钱?整个经济往上走的时候,怎么做怎么赚,连傻子都会赚钱,只要钱放进去就能赚钱,这不是水平问题。到了整个股市下跌,或者全球经济下跌的时候,怎么做怎么亏,假如在这个时刻你不赔钱的话,你就是最伟大的投资者,因为你今天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国际金融超限战当中。

<h3>延伸阅读 金融危机经济学:如何避免下一次经济危机</h3>

美国正在成为全球经济的参与者而不是领导者,美国也许能在全球市场上取得一种新的、更加平衡的姿态,这将是一个更合理但仍然强劲和稳固的经济增长时代的基础。

把美国看成一个国际参与者的这种新认识,也会对其国际政治地位产生一些影响。更加强大和自信的中国、俄罗斯、欧洲和印度,也许会加速向新的全球景观的不可避免的转变。

这并不是说美联储对美国的经济命运失去了控制能力,而是美联储意识到自己变成了一条更小的鱼——因为海洋已经极大扩张了。未来全球经济的稳定可能就系于各国央行一致行动的能力上。<strike>?99lib?</strike>

经济往往侧重于整个市场的效率,而忽视政治在公平分配经济发展成果上的重要功能。政治就其本质而言还是政治,与政治无关的经济学在其中毫无建树。很多人都注意到了最近的金融危机的到来。正如农民通过观察家畜和野生动物的反常行为来预测地震和火山喷发一样,世界金融市场日益加剧的不稳定性也是不祥的信号。然而这些前兆并不能使我们很快地应对当前的危机,事实上也没有任何前兆显示后来发生的全球性灾难会如此严重。

那么,一个强劲的中国经济能把世界金融体系从全球金融崩溃中拯救出来吗?答案是:不能。如果说这场经济危机给了我们什么教训的话,那就是:一个国家拉动世界经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新的世界金融秩序将是合作与协调的秩序,中国已经决意在其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我们能预见到,在短短一代时间里,中国就会晋升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它将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银行、最大的企业、最庞大的中产阶级、最多的讲英语的人口,还将拥有最多的科学家、医生和工程师。

现在,我们的孩子能够感觉到,我们也许比以前更能掌握自己的经济命运,我们也要对自己的经济命运负责。对我们来说,接受这种经济现实,越早越好。

(本文摘自[美]科林·里德的《金融危机经济学:如何避免下一次经济危机》)

第二章 金融超限战:他们是如何算计中国的 一、国际金融炒家是怎么回事

其实我的肤色就决定了我今生要当教授的命运。除非你是犹太人,或者是正统的白种人(英文叫做ASP,e Anglo-Saxon Protestant翻译为白种盎格鲁一撒克逊清教徒),那你才有资格当国际金融炒家,因为他们非常讲究门第出身,就像我们魏晋南北朝一样,讲究门派。而像我这样子的外国人是不可能加入这个行列的。可是我们所学习的东西是一样的,我们念一样的教科书,做一样的习题,考一样的试,甚至老师也是一样的,所以我们的逻辑思维是一样的,这就是为什么我能看出他们的操作手法。

提要:国际金融炒家通过对定价权的操控大幅拉抬能源价格,而中国企业误判能源价格的上升源于需求上升,以为是常态。为了确保原料来源,避免进一步损失,从而被国际金融炒家误导进行国际收购以及签订各种形态的套期保值合同,最后,能源价格大跌,中国一家伙就被算计了几千亿美元。

因此我比较有把握地告诉各位,我经过最近几个月的分析之后,我可以把国际金融炒家在2007年和2008年的操作情况和各位做一个深入的探讨。

国际金融炒家是非常非常非常聪明的一群人。他们的操控手段之复杂是你无法想象的。动用资金能力之强大更是你不可想象的。

很多媒体说我是经济学家,其实我根本不是。美国大学当中,社会学院、人文学院的经济系所毕业的博士,才叫经济学家。我是在美国沃尔顿商学院金融系拿到的博士学位,这个叫金融学家,我根本就不是经济学家。

而我们这个系所培养的金融学家,聪明的都去当了国际金融炒家,而笨的,像我这样的,就来当教授了,当然,这是自我解嘲。

第二章 金融超限战:他们是如何算计中国的 二、日本的教训和亚洲金融危机

1985年9月22日,美、日、英、德、法五国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在美国纽约的广场饭店举行会议。会后五国发表联合声明,即所谓“广场协议”。按照“广场协议”的相关条款,五国将联手实现主要货币对美元的有序升值。以矫正美元估值过高的局面。按照当时的普遍认识,发表“广场协议”主要是为了减缓日本对外收支盈余的急剧上升。1982、1983和1984年,日本的贸易盈余已经迅速从69亿美元猛增到205.3亿美元,之后又飙升至336.1亿美元,这其中绝大部分来自美国。而在“广场协议”发表几小时后,美元开始了疯狂的贬值进程,进而持续两年来见止跌迹象,其中美元兑日元更是贬值这50%。日本经济从此一蹶不振,“广场协议”成为日本经济由盛而衰的转折点。那么,“广场协议”是不是一个针对日本的惊天阴谋呢?

●一个协议击溃一个国家的经济。

●联合攻击日本。你知道日本经过那次打击后,经过了多少年的萧条吗?——20年后的今天日本还未能走出萧条。

20世纪80年代亚洲经济强权是日本。日本当时非常嚣张,不但出口汽车、家电到美国,而且给美国创造了大量的贸易赤字,美国老百姓简直气疯了,区区日本小岛国家,能够创造如此多的外汇存底,而且给美国造成这么大的经济压力,那是美国很难忍受的。而且最令美国人难以忍受的是日本的三菱公司竟然收购了洛克菲勒中心。洛克菲勒中心不是一般人可以收购的。它代表了美国精神,像麦当劳,可口可乐一样。

就在这个时候,一场精心策划的金融超限战发生了,即国际金融炒家和美国政府合谋攻击日本。你知道日本经过那次打击后,经过了多少年的萧条吗?20年的萧条,到现在都没有恢复。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简单跟各位讲一下,当时美国政府要求日本和英国,德国,法国,一起联合签订一个广场协议。这个协议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条款就是,由于各国对日本的贸易逆差,因此要求日元升值。这个协议本身就是一场阴谋。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当时这个协议要求日元升值,而日本政府一旦签字确认之后。就等于送了一个非常清楚的信号给国际金融炒家。那就是日元要升值了。就这么简单。所以大量的国际热钱涌入日本,炒日元,越炒日元就越升值。

就在这个时刻,我发现了一个重要的消息。我们平常也很难注意到。那就是美国财政部对日本央行施压,要求它降低利率放宽信贷,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消息。什么意思呢?那就是国际金融炒家炒汇率,然后美国政府通过财政部施加政策压力,压迫日本降利率,放宽信贷。

由此带来的结果是非常可怕的。由于利率降了、信贷放宽了,使得日本信贷泛滥,日本各大商社都借钱做大做强;日本老百姓借钱炒楼炒股,买产品。因此你看这么多的钱流入市场的结果就是炒什么什么就变成泡沫,炒楼,楼市泡沫;炒股,股市泡沫;买产品,通货膨胀。所以到最后,在国际金融炒家和美国政府的合谋之下,我发现日本发生了什么现象呢?第一,汇率上升;第二,股市泡沫;第三,楼市泡沫;第四,通货膨胀。这和我们2007年所发生的情况是一模一样的。但是我告诉各位读者,两者形成的原因是不同的。

日本之所以产生这四种现象,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在美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炒家的操纵之下形成了流动性过剩。信贷泛滥就叫做流动性过剩,也就是说这个社会钱太多了,我在这本书里面,不想讲一些专有名词,而我们学者整天挂在嘴上的所谓流动性过剩,其本质含义就是这个社会的钱太多了。所以造成了泡沫现象,炒什么什么涨。

于是,危机就来了:楼市泡沫、股市泡沫还有通货膨胀,而且日本的商社借了这么多钱,使得他们的资本负债比例失调,企业的负债比例有时候高达四五百倍,那是不可想象的。高负债的结果,就是使得这个企业的财务风险过大,轻轻用针一刺就破。结果被美国用针一刺。这些虚假繁荣就爆破了,从而使得日本经济到现在都难以恢复元气,永远成为美国的附庸国。

请各位读者注意,日本之后,到了1997年之前,亚洲又出了“四小龙”跟“四小虎”’。它们又通过出口和日本一样,给美国造成极大的压力。结果从索罗斯1997年狙击泰铢开始,产生了一场可怕的亚洲金融危机。而亚洲金融危机过了之后,“四小虎”死了,“四小龙”死了两只半,后果惨不忍睹。我就以香港为例,香港经过这一次打击之后,股指从18000点跌到了6000多点。然后房价平均跌了6成,这一切全部被国际金融炒家席卷而走。一直到2004年之后,通过中央政府的自由行政策,香港才慢慢恢复过来。

在此之后,又有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兴国家,叫做越南,由于外资大量流入,炒股炒楼买产品,从而形成股市泡沫、楼市泡沫,导致通货膨胀,汇率不断地上升,出现了和日本同样的现象。结果就在2008年4月,外资非常有秩序、有纪律地一起撤出。结果楼市跌了,股市跨了,泡沫爆破了,但是通货膨胀没走,使得越南的金融危机摧毁了越南经济。

以此类推,中国这几年也通过出口给美国造成极大压力,那么,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我们中国带来了什么压力呢?

第二章 金融超限战:他们是如何算计中国的 三、被国际金融炒家算计的中国企业

无论是1997年与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还是2008年的越南金融危机,都从深层次反映出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迄今为止,世界以及各国的经济体系都存在着各种缺陷与漏洞。按照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有7万亿美元的流动国际资本,相当于美国GDP的一半。如此规模的资本,使这些握有超级资本的国际金融炒家被形容为潜在水中的大鳄,他们一旦发现哪个国家或地区有利可图,马上会潜伏过去发动一场精心策划的金融超限战。那么,随着全球化的逐渐深入,我们与这些大鳄是否已经不期而遇了呢?

<h3>1. 交易是谁安排的</h3>

我请各位想一想,油价凭什么从70多美元一桶涨到147美元一桶?而且我已经观察到了一些现象,就是在油价上涨到147美元一桶之前,我们中国的企业大量地走出去,从事各种各样的收购,包括银行收购和矿产资源收购。其实,在我看来,这都是中套了。

而且安排这些交易的,就是你们所熟悉的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甚至还有雷曼兄弟投资公司。这些公司我如何定义它们呢,我想应该把它们定义成国际金融资本(炒家)或是它们的马前卒。所以对于这些国际金融资本的经济学家,比如在我们国内很有名的胡祖六、龚方雄、谢国忠等等,你们不要把他们当成纯粹的经济学家,他们只是公司经济学家。他们讲的话呢,都代表他们的公司,而不是代表一个客观的观点。当然了,这些人都只是边缘化打打杂的小角色,以后听他们讲话听听就算了,像看《还珠格格》或是一样,你不要认真,因为他们有他们的立场。因为当你进入这些金融资本公司的时候,你讲的话是代表金融资本,而不是代表个人观点,各位读者理解我的意思吗?

这几个人都扮演了类似的角色,也就是在整个金融战当中,他们扮演着另外一方的角色,他们常常会在我们国内安排一些交易,最后的结果就是我们中方大输。我就想跟各位讲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2008年12月3日,我们中国投资公司的董事长楼继伟在香港发言,我把他的原话讲给各位听,他说“由于投资摩根士丹利和黑石集团而损失60亿美元,今后对海外金融机构我们已经不敢再投,而非金融产业公司还可以投资”。这不是我批评他,而是他自己讲的,他亏了60多亿美元。

他这句话讲完之后我很好奇。我就开始陆陆续续地收集资料,我发现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从2007年11月27日开始,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收购了富通银行5%左右的股权。你知道花了多少钱吗?238亿人民币。那么到了2008年底,还剩多少钱?股票价还剩10亿人民币,也就是说亏了228亿人民币。这就是我看到的平安保险公司收购富通银行的结果。读者们记不记得在2008年的时候,平安保险公司要死要活地非要在国内融资1600亿人民币?如果平安真的把融资的1600亿人民币放到国际市场的话,那肯定就是图利国际金融炒家的一块大肥肉。这就是我们出去收购金融机构的问题。你看,中投公司是这种情况,平安保险也是这种情况,这些都是非常危险的国际收购。

而且我再告诉各位读者,2007年我们中国对外收购矿产是8起,2008年是21起。基本上,我不敢讲100%,因为还有几家的资料我没有收集到,这些收购绝大多数都是在油价高达147美元一桶之前所签订的合同。

<h3>2. 哪些中国企业被算计了</h3>

●厄瓜多尔突然下了一个总统令,规定什么呢?

●这家公司在圣诞节的时候,开了盛大的圣诞节晚会来庆祝,为什么呢?

●给你10%的好处,而且每天结账,每天把钱打给你账户去,很爽的。

●还讥笑高盛是傻子、傻帽。

我跟读者谈几家大家很熟悉的公司。2008年1月,中国铝业公司通过旗下的子公司以140亿美元收购了英国力拓矿产集团公司的股权,各位听到力拓矿产集团公司应该会觉得很耳熟吧,那是全世界三大铁矿石的供应商之一,另外两家是必和必拓以及淡水河谷。读者知道现在它亏损多少了吗?140亿美元收购的结果是,现在已经亏损了110亿美元,大约折合750亿人民币。这也代表着中国的这笔最大的海外投资成了近年来中国海外投资战略中损失最惨重的一笔投资。而中国铝业2007年的利润不过100亿元人民币左右。在中铝的这场收购中,雷曼兄弟投资公司担任了中国铝业的首席财务顾问。

此外,中石油跟中石化在2005年的时候,用14亿美元联合收购了加拿大的安第斯石油公司,安第斯石油公司在厄瓜多尔有五处油田。但是2007年10月12日厄瓜多尔政府突然出台了一个总统令,它规定99%的超额收入全部归于厄瓜多尔,不归你中石油、中石化。也就是当你卖出的石油的价格高于某一个价格时,所产生的收入全部收归厄瓜多尔国有。所以这14亿美元的投资,就是14亿美元的投资巨亏。

还有,2008年圣诞节的时候,我发现加拿大有一家石油公司叫做tYK(我们翻译成坦根伊卡石油公司,很难听的名字)被中石化收购了。中石化大概花了130亿人民币,以接近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这家公司。这家公司在圣诞节的时候开了盛大的圣诞节晚会来庆祝,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在油价处于147美元一桶的时候把公司卖给了中石化。这家石油公司的市场价格是多少呢?4年前这家公司想出价把自己卖掉,标价2亿美元,2亿美元想卖掉卖不掉。2007年因为情况好转了,再卖,标价7亿美元。但是2008年卖给中石化,却是接近20亿美元。

在今天,经济全球化形成了超国界的巨大新市场体系,各国也在发展中确立了高度的互相依存与互相关联,商品、服务、资本、技术、知识的国际间频繁流动,令全球经济活动日趋错综复杂。在这种错综复杂的状态下,各国面对新的金融活动也都显得经验不足。国际金融炒家所瞄准的也正是这一点。因此,就连一个看似简单的合同也开始变得玄机重重。

除此之外。还有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东方航空公司、中信泰富、深圳南方电力公司,都和这些国际金融资本(炒家)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分别签订了不同的远期保值合同。这些合同细节都没有披露,他们也不敢披露。

但是我告诉各位读者这些合同大概是什么意思。中信泰富在收购西澳铁矿的时候,签了一个澳元累计期权合同。举个例子,假如澳元现在是100块的话,他付给你10%的利润,而且每天结账,100块他给你10块。如果第二天涨到200块,再给你10%的钱,就是20块钱。第三天涨到300块。再给你10%的钱,就是30块。第四天涨到400块,再给你10%的钱。40块钱。只要澳元不断地升值。每一天按照当天的收盘价给你10%的利润,而且每天结账,把钱打到你的账户去,赚得很爽的,而前一阵子,美元大跌,澳元不断地涨,涨到最后都快和美元一样了。

突然之间澳元又大跌,最后跌了多少呢?跌了40%以上。但是澳元拉到最高点的时候,假如说400块,但当澳元价格一跌之后,就根据400块赔偿。你跌到300块就赔100块,跌到200块就赔200块,理解我的意思吗?反正怎么跌就怎么赔。很不幸澳元狂跌,所以你知道中信泰富因此亏了多少钱吗?亏了147亿美元。赚没赚多少钱,而且这个赚还是有上限的,比如赚了几千万美元就不准再赚了,赔呢,赔是无限制的,国际金融资本就这么坑人。2009年的年初,中信泰富由于这笔巨亏正接受香港政府的调查。

不止这个。还有国航、东航他们签的什么合同呢?叫做燃油套期保值合同,其实按照我们所收集到的数据,它可能不是一个正规的期货操作,如果是正规的期货操作可能还好一点。他们没有公布合同的细节,我也不敢讲一定,但是按照我们所收集的信息显示,它基本上是和中信泰富的这种澳币合同是一样的。油价不断上升的时候可以赚钱,一跌之后你就赔钱。

他们是油价在147美元一桶之前签的,所以油价不断上升它可以赚钱,一下跌下来就开始大赔。那么赔了多少钱呢?到2008年年底为止,国航账面亏损了68亿人民币,东航亏了62亿人民币,上海航空赔了1.7亿人民币。而国航在2007年总共只赚了33亿人民币,还不够2008年赔的呢。

这些作为对手方的国际金融资本包括高盛、德意志银行和渣打银行等。而根据媒体的报道。东航的负责人指出他们对油价走势的判断,主要基于这些国际金融资本的分析报告和对国际经济形势、石油供需关系的分析。而提供这些报告的国际金融资本。也正是他们套期保值合同的对手方。这些公司竟然根据合同对手的研究报告做出图利对方的判断,这种愚昧实在不可想象。

当然,如果你们看最近的报道的话,还会发现深圳南方电力(即深南电)也做了差不多的事情。它和高盛对赌。其实高盛就是国际金融资本或其马前卒,你怎么敢赌。就是在油价处于80~90美元一桶的时候,他们对赌62美元一桶,如果油价跌穿62美元一桶,深南电输,62美元一桶以上的话,高盛输。请读者记住我的话,高盛本身就是国际金融资本,高盛敢赌62美元一桶,那真实的价格就一定在62美元一桶之下,各位理解我的意思吧?赌完之后深南电大亏,油价现在变成30多美元一桶了。

大家都认为这种价位是不可想象的,在十几年之前也不过是70多美元一桶,现在拉到147美元一桶,再跌就算跌回历史低位也不过70多美元一桶。我甚至怀疑,当时在签订合同的时候,深南电可能还讥笑高盛是傻帽,油价怎么可能会62美元一桶,这你都敢签。

不晓得是谁傻,签完之后做梦也没有想到跌到30多美元一桶。各位读者晓不晓得30多美元一桶的油价是什么概念?30多美元一桶是1980年的价格,从1980年到2009年,这30多年期间,难道没有通货膨胀吗?这怎么可能嘛?石油价格怎么可能有这么低。那是为什么?操纵。所以把油价拉高之后,把我们中国的企业都给算计了。

第二章 金融超限战:他们是如何算计中国的 四、中国企业是怎么被算计的

●暖昧双簧,世人面前做足惊人演技。他们在干的事,叫二人转。

●小心谨慎却难逃疯狂陷阱。

你怎么会签这些合同,为什么都在147美元一桶的时候签呢?

尽管对于国际金融炒家的操纵手法我们还缺乏更加深入的了解,但是按照常理,当面对不熟悉的事物时,每个人最正常的反应应该是小心翼翼,那么,一些看起来极为大胆的国际合同又是怎样从小心翼翼中孵化出来的?国际金融炒家难道还有什么更为耐心、更为精巧的布局吗?

我当时在研究,这些企业怎么会去签这些蠢合同,为什么都在147美元一桶之前签呢?我发现这种情况的发生往往是这样,当油价从70美元一桶开始往上涨的时候,一些国际金融资本,比如我刚刚讲的雷曼兄弟投资公司、高盛等等马前卒,就来找这些公司了,说要不要购买矿产,要不要签订远期石油合同,而且他们告诉你油价会上涨到90美元一桶,所以要赶快。当时这些公司肯定是不信的。

结果过了几个月油价涨到90美元一桶的时候,他们心里面就有点痒,他们在想当时如果签了就好了,就赚了。可还是不敢签,因为总觉得不放心。结果这些马前卒又来了,他们说你看,70多美元一桶你不签,现在涨到90多美元一桶了,赶快签吧,或者赶快买吧,去买别人的矿产,买别人的银行,或者签远期合同,签签签,因为油价会涨到100美元一桶。可这些公司还是不敢相信油价会涨到100美元一桶。这一切早就在国际金融资本的预料之中了,然后油价再被拉到100美元一桶,他们心更痒了,他们在想如果70美元一桶签的话现在就赚30美元了,当时没签,现在还是不要签算了,因为油价已经太高了。这些国际金融资本再回来说你看看。没签吧,没签吧,亏了吧,赶快签,下个礼拜油价还会再涨到110美元一桶,他们不信。结果油价真的涨到110美元一桶,懊恼死了,应该签的,应该签的。结果很多企业还是忍住没签。因为终究很多是国有企业,心里面还是有点顾忌的,不签。这些国际投资银行又回来说,赶快,还要再涨。结果真的涨到了120美元一桶,到130美元一桶的时候,这些企业再控制不住了。心中充满那种极度的挫败感,心痒难受,就在这个时候开始签了,签了之后,下个月涨到140美元一桶了,赚死了。

我突然发现,就在这个时刻。国际金融炒家的马前卒,包括罗杰斯等人向媒体宣布油价会涨到200美元一桶。请读者上网查查,看罗杰斯当时是不是这么说的。所以他们在一百三四十美元一桶的时候会签这些合同,是因为国际金融炒家的马前卒在媒体公布油价会到200美元一桶,所以在油价处于一百三四十美元一桶的时候签的话,还可以赚个六七十块钱呢!他们心中在想,早知道在70美元一桶时签的话,可以赚更多的钱。亡羊补牢,犹时未晚,现在赶快签,因此集体中计。我注意到这些交易都是这么签下来的。

我请读者注意油价是怎么从147美元一桶跌下来的?可能你们平常都没有注意到这个重要新闻。油价在147美元一桶的时候,我不知道为什么,就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美国政府突然宣布举行国会听证,调查油价为什么会飙高到147美元一桶。然后在听证会上把那些所谓的美国籍国际金融炒家全部叫过来骂一顿,袖子一挽说,你几个人太嚣张了,炒这么高,我告诉你们怎么怎么着,我判你刑罚。但是我根本不信,你知道他们在干吗?他们就像刘老根大舞台的演员在唱二人转。简单的讲,就是两个人串谋,在那边演个双簧,各位知道什么叫双簧吧,你演我唱,因为到最后我没有看到哪个国际金融炒家被判刑。

从那一天开始油价就开始狂跌,也就是说当油价不断上升,把这些中国企业全部套牢签下合同以后,他们认为差不多了,从这一天开始,国会听证结束之后,油价一路从147美元一桶跌到了35美元一桶。可是拉到147美元一桶的时候,已经把我刚刚讲的这些中国企业全部套牢了,再加上我们政府投资了3760亿美元购买次级贷款债券等等,加总应该已经亏损了几千亿美元了。

我告诉各位读者,在谈这些问题的时候我的内心是非常沉重的,因为这一切都需要学习,我可以告诉各位,我们今天中国的最弱项不是制造业没有人才,也不是没有企业家,也不是商业没有人才。那么,最弱的一环是什么?金融。而且请各位注意,从20世纪年代的日本开始到亚洲金融危机,再到2008年越南的金融危机,到今天这个147美元一桶的石油价格算计了中国这么多的企业,你可以亲眼看得出来,这一切都是由于国际金融资本(炒家)的操纵。

第二章 金融超限战:他们是如何算计中国的 五、何谓定价权

目前,整个全球金融体系和制度更有利于金融大国与金融手段强大的国际金融炒家。无论是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的越南危机,还是一场以石油为手段的金融超限战,我们都可以看到,实力雄厚的国际金融炒家利用了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手段来进行操纵。按照我的观点,这些国际金融炒家眼下的最高战略指导思想就是取得定价权。

国际金融炒家和各国政府之间,尤其是和美国政府的关系之暖昧是你不可想象的。而且他们的手段非常复杂,你根本不知道他们会做什么。那么你们要问我了,郎教授,这些国际金融炒家为什么这么厉害?因为国际金融炒家的最高战略指导思想就是取得定价权。

所以这些国际大宗物资的价格不是由供给跟需求所决定的,而是由国际金融炒家所决定的。以后各位不要再用供需关系原理来判断国际大宗物资的价格,什么供过于求价格下跌,供不应求价格上升。

那是书本上的理论,现在基本都是错的,这些价格是由国际金融炒家来所操纵。国际金融炒家操纵定价权进而席卷全球,这就是他们的厉害之处。

●精巧设计,发动不见硝烟的战争。

●通过中国的银行改革,一行席卷1300亿人民币而走。为什么可以席卷这么多?

比如中国建设银行上市。建行的最大外资股东是美国银行,美国银行在2007年年底宣布说,由于次贷危机他们亏损了很多钱,可是建行的上市呢,让他们赚到了1300亿人民币,也就是每一位读者都亏了100元,乘以13亿人口,刚好等于1300亿人民币,而你根本不知道亏了,这才叫国际金融资本的水平。通过中国的银行改革,美国银行席卷1300亿人民币而走。为什么可以席卷这么多?请你想一想,建行上市的定价权是谁的?国际金融资本所决定的,其目的一定是图利国际金融炒家。所以最后我要告诉各位,国际金融炒家通过定价权来获利,拉抬油价到147美元一桶,把中国企业算计了一遍,席卷几千亿美元而走,这就是我的判断。

<h3>延伸阅读 热点的背后</h3>

CPI里面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被严重低估的就是鸡鸭鱼肉的价格一一它导致你吃饭的花费大幅上涨。我给你们一个数据。2007年5月,猪肉价格上涨26%,蛋类价格上涨37%。也就是说你咬一口肉就多付26%的钱。多吃一口蛋就多付37%的钱。从5月份到8月份,情况持续恶化,没有改善的迹象,我们每一个老百姓吃饭的花费平均增加了50%。也就是说,你吃个早饭要多付50%的钱,吃个午饭要多付50%的钱,吃个晚饭又要多付50%的钱。

这个50%吃饭费用的上升没有反映在CPI里面,为什么呢?因为是你所有用到的消费品的平均数,你这个3%代表说你所有用品的增长是3%,但是真正重要的指标要单个来看,看猪肉价格上升多少,鸡肉价格上升多少,粮油价格上升多少。所以,各位观众、各位来宾不要被CPI所误导,这个不能反映你日常生活费用的增长,你想了解日常生活费用的增长,就要逐个去看。

通货膨胀是怎么产生的?和这个政策有没有关系?我以猪肉为例,猪肉价格为什么上升?猪肉价格上升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猪瘟,第二个是饲料价格上升。由于猪瘟以及饲料价格上升,使得养猪的市场环境继续恶化,所以养猪户不养猪了,去炒股炒楼了。由于供给不足,造成猪肉价格全面上升,那么这种情况能不能通过所谓的货币政策得到缓解呢?不行。怎么办?一定要鼓励养猪户养猪,提高供给,才能够解决猪肉价格上升的问题。这也是最近中央政府鼓励大家养猪、养鸡的原因。什么目的呢?就是把流到股市跟楼市的钱用来打压猪肉价格上升。

货币政策不都是有用的,但是对于老百姓而言,通胀和利率上升基本上是两个互相抵消的因素。一般来讲,利率减通货膨胀率,是你存款的实际收益率。如果通货膨胀率是10%,银行利率是6%,就表示你手上的钱每年会以4%的速度贬值。理解我意思吗?如果你把这个钱放在家里更糟糕,你的积蓄每年贬值速度就是通货膨胀率10%,存在银行还可以少一点损失,你只损失4%。

(本文摘自郎咸平的)

第三章 金融超限战的牺牲者——俄罗斯被涮了 一、俄罗斯的改革与发展

2008年之前的俄罗斯还沉浸在经济“黄金十年”的发展快乐当中,直到2008年6月,俄第一副总理舒瓦洛夫还乐观地表示,俄罗斯已经跻身世界最大经济体之列,并有望在当年上升至世界第六大经济体。俄经济发展部长纳比乌林娜也表示,俄罗斯外汇和黄金储备接近6000亿美元,当年外国直接投资总额有望比2007年增长。然而,到了2009年元旦,一切似乎都改变了。俄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库德林是这样展望2009年的,他说,对俄罗斯来说,2009年将是自二战结束以来最困难的一年,2009年俄罗斯预算收入将出现1.5万亿至2万亿卢布的赤字。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俄罗斯经济骤然逆转了呢,这个此前各方实力都不断膨胀的大国又是怎样一步步落入陷阱当中呢?

各位读者想一想,美国怎么可能会让俄罗斯变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呢?其实油价从147美元一桶跌到35美元一桶的目的那就是要算计俄罗斯。俄罗斯是蛮可怜的一个国家。从戈尔巴乔夫时代就开始慢慢进行改革,而且这几次改革都不太成功。

俄罗斯的国企改革思维,是希望突然之间能够把低效国企变成像美国企业一样的大众持股公司,而帮他们设计方案的是美国哈佛大学的两位教授:萨克斯和史莱佛教授。那么他们怎么样把俄罗斯的国营企业通通变成大众持股公司呢?于是,他们就发行了兑换券(voucher)。举例而言,假设给每个人100张兑换券。你可以拿兑换券买公司,比如说这家国营企业的价值是10000张兑换券,如果你拿100张兑换券占换。那可以换多少股权呢?按100除以10000。等于1%的股权。于是,他们在想,如果每一个老百姓都拿自己的兑换券去换股权的话,突然之间,俄罗斯的国营企业就会变成像美国一样的大众持股公司。可是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俄罗斯人对这个没兴趣,他们根本不想当持股1%的小股东。他情愿拿着兑换券去黑市卖掉,去吃一个麦当劳汉堡包,或者喝一瓶伏特加酒,叫他当小股东,他一点兴趣也没有。结果在当时产生了大量的黑市,干吗呢?买兑换券。

当时俄罗斯有七名最聪明的人,他们勾结俄罗斯的银行和财政部。用国家的钱收购全国的兑换券,收购完成以后突然兑换。结果俄罗斯从国家所有就变成这七个人所有了。这七个人把俄罗斯买下来之后,对俄罗斯造成极大的伤害,为什么?不生产了,煤挖出来卖掉,战斗机卖掉,军械卖掉,树木砍下来不加工卖掉。为什么?这是最省钱的赚钱方法,什么工作都不要做,什么都直接卖了,结果把整个国家都卖掉。到了1999年左右,俄罗斯整个国家的大跌50%,俄罗斯的GDP只相当于中美洲的墨西哥的水平,因为整个国家被这七个人卖光了。

最后普京上任了,才挽回颓势。普京上任后,为了重塑自己的形象跟权威,立刻把七大寡头里面一个人叫霍多尔科夫斯基的石油大王给抓起来了,树立了自己的权威。俄罗斯走过这一段艰辛的路程之后,才开始了稳定的发展。

第三章 金融超限战的牺牲者——俄罗斯被涮了 二、俄罗斯是怎么被算计的

有人将普京上台整顿俄罗斯的这段历史称之为“普京中兴”。而普京自己也一定记得自己上台时说的话,“90年代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几乎下降50%,大概这是俄罗斯近二三百年来首次真正面临沦为世界二流国家抑或三流国家的危险。”为了带领俄罗斯走出低谷,普京所需要的是一个切实而高效的经济发展计划。那么,俄罗斯政府最终又是采用了怎样的发展计划,这个计划又隐含了怎样的致命风险呢?

●他们开始向国际银行团去借钱。

●我相信他们内心当中还在嘲笑国际银行团,你们好傻。

●连我郎咸平这种的水平都看得懂。

●他们规划了双轨制的国家战略发展方案。

俄罗斯的“发改委”,叫经济发展部,他们当时做了一个什么样的规划呢?请读者听清楚,他们规划了双轨制的国家战略发展方案——利用高能源价格和低廉的国际资金将俄罗斯做大做强。这个发展战略听起来很有吸引力的。因为这几年能源价格不断上升,比如铁矿石、石油的价格不断上升,而俄罗斯出口的大宗物品是什么?就是石油、天然气、化工产品、钢材等等。所以能源价格大幅上升的结果,使得俄罗斯全国产生了误判,误判这是由于供需关系原理而造成价格上升。

而我在前面就告诉各位读者,这次国际大宗物资价格上升不是由供需关系所决定的,我以大米为例进行了分析。这些价格基本上都是违反供需原理的,而是由国际金融炒家所取得的定价权决定的。注意,这个意义太重大了,因为能源价格的波动不是供需关系所决定的,而是由国际金融炒家操纵的泡沫。而俄罗斯对这种情势误判,认为这是由于世界经济发展带来的结果,需求上升而使得能源价格上升。

这个误判带来结果非常得严重。由于俄罗斯是这么认为的,所以国际金融炒家刚好逮着这个空子,准备算计它一把。由于俄罗斯政府和俄罗斯的企业都出现了误判,认为是供需关系所造成的价格上升,也就是由于需求过大所造成的价格上升。因此,它们继续扩大生产石油、天然气、化工产品和钢材。继续大量出口,钱越赚越多。

到了2008年底,俄罗斯所积累的外汇接近6000亿美元。这些钱都被拿去干什么用了呢?和我们的做法差不多,都去买美国的国债了。但是由于企业和政府同时误判,它们对未来寄予无限美好的憧憬,认为按照这种局势走下去的话,俄罗斯会越来越强,因为价格不断在上升。所以它们就希望通过这种高能源价格的方式去发展。于是它们开始向国际银行团去借钱。为什么向国际银行团借钱?因为俄罗斯的利率实在太高了,而国际银行团的资金成本又很低。

各位知不知道国际银行团的利率有多低,是在2%左右。为什么向国际银行团借钱?因为俄罗斯本国的资金成本非常高。在2008年月时,你们猜俄罗斯的利率有多高?我们把2008年12月时俄罗斯和美国的基准利率做一个比较,美国当时的基准利率接近0,俄罗斯有多高你猜一下,是13%。如果俄罗斯人在2008年年底买车子的话,汽车贷款利率是16%,所以俄罗斯这些大企业,根本就不想向俄罗斯的银行借钱,因为利息太高。而国际银行团给它们的贷款利率是2%左右,国际上最低的利息就是银行间的拆借利息,这些国际银行团在此基础上再加一点点借给俄罗斯企业。它们是哪些银行呢?主要是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又是这些国际金融资本,而且胡祖六就是高盛的经济学家,各位理解我的意思吗?所以为什么告诉各位,像胡祖六、龚方雄、谢国忠这些人讲的话只代表他们所在公司的立场,而不是代表公正的立场,所以他们也是国际金融炒家的马前卒。还有什么银行呢?还有德国商业银行、德勒斯登银行、富通银行、汇丰银行、摩根大通、瑞士银行等等,都是这些大银行。这些银行团以2%左右的低利率大量借钱给俄罗斯的企业。

请读者看这个完美的双轨制发展战略,能源价格不断地上升,俄罗斯企业越赚越多,而且再利用国外银行团给它的低息贷款,让它们有更多的资金去做大做强。所以俄罗斯的股价到了2007年年终时跳上了一个不得了的高峰,达到2000多点,相当于我们股市的6000多点。

2000~2008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70%。工业增长了75%,投资增长了125%。这些指标让俄罗斯重新回到世界经济十强的行列。与此同时,2007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已相当于1990年的指标。这意味着,俄罗斯不仅摆脱,而且最终结束了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危机。美国“尼克松和平与自由中心”主任迪米特里?赛姆斯在详细研究俄罗斯近年来的发展后指出,俄罗斯仍然是“一只熊”,美国现在与俄罗斯对话时必须开始把它作为一个重新崛起的大国,而不是“一个像叶利钦时代那样需要更多理解和耐心的病弱大国”。俄罗斯的高速发展得益于将石油天然气行业中的大部分资产和收益收归国有的政策,这使得俄罗斯成为了能源超级大国。然而,俄罗斯没有想到,就在这个时刻,国际金融炒家已经将精心设计的陷阱挖在了一个最出人意料的地方。

那么,各位读者注意,当国际银行团借钱给你的时候,是需要抵押的,你知道它们要求用什么做抵押吗?就用资产或这种有泡沫的股票做抵押。我相信俄罗斯这些企业当时还认为。这些国际金融资本真是傻帽,用那么高价格的股票做抵押,所以这些企业非常高兴,欢欣鼓舞地把股票给他们做抵押。它们哪里知道全部上套了,它们总共向国际金融资本借了多少钱?总共借了5000亿美元,而俄罗斯的外汇也不过6000亿美元。

俄罗斯企业借了5000亿美元的低息贷款,而且基本上用资产或者股票做抵押,因为它们认为股票升值了,用这个做抵押,它们认为自己占了便宜了,它们甚至内心深处还在嘲笑国际银行团:你们好傻,怎么用这么高市盈率的股票做抵押,你们难道不怕有风险吗?

高能源价格加低资金成本,这就是俄罗斯这几年的发展战略。结果它们做梦也没有想到,石油价格会从147美元一桶跌到35美元以下一桶。请你注意。石油价格跌到35美元一桶是什么结果?那就是俄罗斯这些大型企业,包括俄罗斯石油公司、俄罗斯天然气公司、欧亚集团等等,全部出现了亏损。而俄罗斯股市的股指由2000多点跌到500点,它的跌幅跟我们中国股市差不多,跌了70%。我突然发现,就在这个时刻,欧美银行团竟然同时要求俄罗斯企业还钱,而且被扯进去的还不止是俄罗斯这些石油、天然气、钢材和化工企业。连俄罗斯的三大银行也都向国际银行团借了钱,包括俄罗斯的农业银行、储蓄银行、对外贸易银行。因为利息低成本低嘛,所以连他们都开始借钱,这一下子把整个国家的大银行、大企业全部套进去了。而就在这个时刻,国际银行团要求还钱。

你想想,怎么还啊?原来这些企业就是靠着能源出口赚了大钱,现在能源价格一跌,大家都亏损了,还不起了,还不起怎么办?股票不值钱了,甚至不能够卖股票还款,就像中国的股票一样,跌了这么多。从2000到点跌到500点,根本不值钱了,你的股票就算卖掉也值不了多少钱,还不了会有什么结果呢?你的抵押品怎么办呢?抵押品全部没收。也就是说俄罗斯的三大银行,加上俄罗斯大型企业的股权几乎都被这些国际金融资本控制了,因此俄罗斯这几年等于白忙了一场,忙到最后是为人作嫁,忙到最后它发现是替国际金融资本而忙,忙到最后把股权拱手让人。那么,你想想看,走到这个地步是多么危险啊,连我郎咸平这种水平都看得懂,普京比我聪明得多,他不会看不懂。

所以,普京出了一个方案,开始救助这些企业,希望把股权赎回来。于是我就开始思考,并且顺着国际金融炒家的思路,算了一笔账,看看俄罗斯能够拿多少钱出来赎股权。因为我在想,如果这是国际金融炒家有意算计俄罗斯的话,他们一定是步步为营、精心策划的,你相不相信。那种让你赎都赎不回来的做法,才叫做高手,不然让你赎回来还是高手吗?

第三章 金融超限战的牺牲者——俄罗斯被涮了 三、被套住的俄罗斯何去何从

俄罗斯10年来的经济繁荣几乎完全建立在高能源价格基础之上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出口占了俄罗斯总出口额的一半以上,而且俄罗斯没有将喷涌而来的大笔石油收入运用到经济发展之中。在世界金融风暴和国际油价下跌的双重夹击下,俄罗斯的股市急转直下,全年跌幅超过70%。股市暴跌的同时,俄罗斯几大能源巨头纷纷向政府伸出求援之手,一向兴旺的俄罗斯楼市也开始出现低迷的征兆,抵押贷款市场局势日渐复杂。在这个时候,普京为首的俄罗斯政府也在想方设法对企业实施救助。那么,作为国际金融炒家,他们有没有预判到俄罗斯政府救助企业的可能,有没有在普京动手之前就已经完成布局了呢?

所以俄罗斯这几年的发展可以说是是白忙了一场,请读者仔细想想,连郎咸平都算得清楚的账,国际金融炒家比我聪明得多,他们一定算得比我清楚。俄罗斯政府手中有两个储备基金,一个叫做俄罗斯的储备基金,总共有5万亿卢布多一点。另外一个叫做俄罗斯的国家福利基金,大概有3万多亿卢布,加在一起有8万多亿卢布。这个8万多亿卢布是多大一笔钱呢?等于2万多亿人民币。但是储备基金和福利基金有它的特定用途,比如说教育、退休、国防等等的支出。所以,我判断俄罗斯会用最大的努力从基金中拿出一部分来赎回这些股权,但是俄罗斯最多最多能拿出一半。到最后发现俄罗斯就是拿出了4万亿卢布,4万亿卢布是多少钱呢?大概等于1万亿人民币,折合1400亿美元。请你注意了,俄罗斯倾全国的财力只能拿出1400亿美元,而俄罗斯这些银行和大型企业所借的外债却是5000亿美元,而你最多只能拿出1400亿美元,所以它只能赎回25%的股权跟资产,剩下75%它就赎不回来了,因为钱不够了。

剩下4万亿卢布的资金,储备基金或者是福利基金不能再用了。因为还有国防、教育、退休的用途。你想想看,如果现在俄罗斯的储备资金还是不够的话,下一个可以动用的是什么?只有财政盈余。我给俄罗斯再算了一笔账,2008年俄罗斯政府的财政总收入是9万亿卢布,总支出是9.5万亿卢布,所以还有点小赤字。可是这个万亿卢布怎么赚回来?太有意思了。那是每一桶石油的价格都在95美元以上才能赚回9万亿卢布。所以,如果2009年俄罗斯政府想通过压缩支出,通过财政盈余来做补贴,赎回这些股票的话,就必须得有充足的财源,如果再想拿回9万亿卢布的话,那么油价要维持在95美元一桶才有可能。可是目前是2009年初,按照现在的趋势走下去的话,这种可能很小。当然了,从30多美元一桶涨到95美元一桶虽不是那么容易,但也不是不可能,因为价格也不是我说了算,是受国际金融炒家操纵的。

可是油价如果在60美元一桶以下的话,俄罗斯就会出现财政赤字,如果油价在40美元一桶以下的话,俄罗斯还会有国际收支的赤字。也就是说石油价格只要是40美元一桶以下,俄罗斯连后续资金都没有了,一刀给你全部斩断。换句话说,俄罗斯只能赎回25%的股权,剩下75%股权是否能赎回就寄托在未来的财政盈余或国际收支盈余上,现在这似乎也无望了。

所以,油价跌到40美元一桶以下,你知道意义有多重大吗?这会把俄罗斯未来的财源全部给一刀斩断,而斩断的结果是俄罗斯永远赎不回那75%的股权。也就是说俄罗斯这么多年白忙了,把这一切将拱手让人。我不晓得各位读者有没有看上一章的内容。同样,算计俄罗斯的这些国际金融资本又是高盛、摩根士丹利、雷曼兄弟投资公司等等。

现在俄罗斯的银行和企业与中国被套牢的大型企业一样,而油价呢,从147美元一桶跌下来,跌下来是什么结果呢?那就是俄罗斯赖以生存的石油、天然气、化工、钢材的出口全部亏损,而亏损也就是这些国际银行团要求它们还款之时,它们因为还不了钱而只能将股权拱手相让。

如今,俄罗斯在世界金融危机下痛苦地呻吟着,莫斯科的两个股市出现停盘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而几乎每天都有大公司宣布它们的缩减措施:建筑业、汽车制造业、连锁餐厅、媒体业以及原料生产业……这个名单还可以开列得很长。这一切让人们看到,金融危机可能比所有人想象得还要复杂许多,在金融危机之下的金融超限战也更加惨烈,而又有谁能知道国际金融炒家的下一个陷阱在哪里呢?

第三章 金融超限战的牺牲者——俄罗斯被涮了 四、案例分析

当然了,为了让本章更精彩,我又找了三个案例分析给大家看。看看俄罗斯是怎么被算计的。

<h3>1.俄罗斯铝业公司</h3>

俄罗斯杰里帕斯卡集团旗下有一个大型企业叫做俄罗斯铝业公司,它是全世界三大铝及铝合金的生产商之一;2008年的4月,它收购了俄罗斯诺里尔斯克镍业公司,后者是世界上最大的镍生产企业。收购了多少呢?25%的股份。你知道总价值是多少吗?总价值130亿美元,而它们自己出了85亿美元,另外45亿美元是借的。注意,它们向谁借的?向高盛、摩根士丹利跟苏格兰皇家银行等借的,借了45亿美元的信用贷款。然后用什么做抵押呢?因为俄罗斯铝业公司收购了诺里尔斯克镍业公司的25%股权,所以这几家银行就要求把所收购的25%的股权全部作为抵押。现在呢,俄罗斯铝业公司还不起钱了。好在,在2008年的10月30日这家公司在最后一刻获得了普京给它们的45亿美元的融资。可是西方财团拒绝按现在的市值退回股票。为什么不还?你给我钱我都不想还你。我就要你这个公司,它不要钱,它真正要的就是股权。

<h3>2.阿尔发银行</h3>

阿尔法银行是俄罗斯的第五大银行。2008年10月30号。俄罗斯一个叫VEB的银行向阿尔法银行提供了20亿美元的贷款,用于偿还阿尔发欠德意志银行的贷款。因为阿尔法银行向德意志银行借了20亿美元,抵押物是什么?是全俄罗斯第二大手机运营商的股权。也就是说,OAO Vimpel的控股公司是阿尔法银行,于是阿尔法银行拿手机公司40%的股权,抵押给德国的德意志银行,从而借了20亿美元,现在阿尔发银行还不出了。还不出的结果呢?没有办法就通过VEB银行借回20亿美元,来赎回这些债券,否则公司40%的股权,将落人德意志银行的手中。这是第二个案例。

<h3>3.欧亚集团</h3>

第三个,跟我们中国有关的,叫做欧亚集团,它生产钢铁和煤。这个公司向西方银行团借了100亿美元,并于2008年2月收购了中国邢台地区的一个冶金企业51%的股权。现在欧亚集团陷入了金融危机,也同样由俄罗斯政府买单,它们想借多少钱呢?2008年11月日欧亚集团向俄罗斯的对外贸易银行提出18亿美元的贷款申请。11月27日双方签订贷款协议,其中2亿美元将用于偿还欧亚集团的短期债务。最后欧亚集团又获得了10亿美元的支持。

从我给读者举的三个例子可以看出这些企业的共通之处在于股权都抵押出去了。2009年的1月份,最有趣的新闻就是俄罗斯政府忙着救企业。救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要把把股权赎回来。以防止在这一次金融危机冲击之下的这些俄罗斯大企业、大银行的股权完全为外资所掌控。

我这两章的内容讲的就是油价拉高再打压的结果,是国际金融炒家算计了中国,又算计了俄罗斯。这两个结果都不是我们所预见的,也不是我想看到的。可是我们想告诉各位读者,大家不要把国际金融危机当成一个单一事件来看待。请注意了,在国际金融危机这么大的冲击之下,对全世界尤其是欧美银行造成了如此大的冲击,但它们还是留有余地的。

而且,你看这种操作水平之高让我们感到不寒而栗,为什么呢?这种高水平的操作手艺,会让它们更容易获得资金,因此它们有可能通过从中国和俄罗斯被算计的钱,让它们慢慢脱离困难而使得我们进入萧条,进入困难。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是资源的转移。

所以,我现在认为,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欧美各国银行与国际金融炒家相互配合的结果,是从中国跟俄罗斯席卷大量资金,以作为它的复苏之用,而使我们陷入困难。这一点我认为我们的企业、我们的政府要多加注意。这就是我所谓的金融超限战。

<h3>延伸阅读 即将来临的经济崩溃</h3>

在我们的社会采取有效措施阻止即将来临的能源危机之前,我们首先必须要理解其中的利害关系。我们知道,科技股泡沫曾经给大多数投资者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事实上,这次危机的后果本来可能会更为严重,要不是我们运气好,美国可能已经遭受了一次经济大崩溃——不是历史上的那种普遍贫困,而是整个文明的覆灭。如果我们不采取预防性措施,即将来临的能源危机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就会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大崩溃。

这个预言听起来也许有点危言耸听,但事实上,今天的危机同历史上那些毁灭了整个社会的危机并没有什么两样。你只要对比一下不同时代的世界地图就会发现,国家的更替是如此频繁,一个文明简直就像一个企业一样的脆弱。如果我们人类对自己的自负不加约束,那么当下一个危机来临时,我们将措手不及。

当然,我们很难接受“文明可能会覆灭”的说法。试想,美国已经存在了大约231年,活着的人没有谁会亲眼看过建国之前是什么样子。另外,西方文明与存在了数个世纪的犹太教和基督教一起,一直在激励着我们,让我们相信,我们是这个世界上独特的种族。扩大一点说,我们习惯于认为我们的文明和我们的国家一样特殊,因此,我们的文明不可能像古代文明、异教徒的文明或者其他的文明那样容易覆灭。

然而,科学——打破我们这一美妙幻想的有力工具提醒着我们:我们并不特殊。因为人类学告诉我们,历史上那些衰落的文明也认为他们比他们的邻国和祖先更加优秀。就像在1999年的时候没有哪一位投资者会相信科技股泡沫会破灭一样,当时的人们没有谁会想象到他们的文明会突然崩溃。难道我们真的相信仅仅存在了231年的美国比延续了1000多年的罗马帝国更加坚实吗?

(本文摘自[美]斯蒂芬·李柏、格伦·斯特拉西的《即将来临的经济崩溃》)

第四章 金融危机如何冲击实体经济 一、祸水之源的次贷危机

●这一次金融危机本身,到底对我们的冲击是什么

●我们的实质问题是什么?是别人不来买我们的产品,这比什么都严重。

●所谓的次级贷款,就是一群信用不太卓著的人也去向银行借钱。

●由于次级贷款,使得整个美国的债务里面,充满了一个新的元素,叫做三聚氰氨。

大家先想一想,这一次金融危机本身。到底对我们的冲击是什么?我们很多人在这个时候还在痴人说梦,说我们的银行没有买太多美国的次级贷款债券,因此我们不会有问题。你知道他们为什么会这么想吗?因为我们是一个感觉非常良好的民族,从来看不到自己的问题,看到的都是别人的问题。但是现在根本就不是金融不金融的问题,我们的问题实质是别人不来买我们的产品,这比什么都严重。

那么请大家想一想,美国次贷危机到了2008年11月底已经走到什么地步?实际上已经冲击到了实体部门。所谓的次级贷款,就是在以国际金融资本及其马前卒为首的华尔街的运作下,允许一群信用不太卓著的人也去向银行借钱买房。他们为什么借得到钱呢?因为他们找了中介机构,这些中介机构过去很严格,可是最近,我看也腐败了,不太严格了。

这些信用不卓著的人和中介机构伪造资料一起骗银行,假设把美元的房贷骗到了,把钱骗到之后,银行又干了什么事呢?银行把10000美元的债权再卖掉。卖给美国政府的事业单位,包括房利美跟房地美。房利美跟房地美成立的初衷是美国政府希望通过这种事业单位帮助美国老百姓买房子(细节不用说了),或者卖给证券公司。这些机构拿到10000美元的债权之后,就把它切割成衍生性金融工具。也就是说,从银行开始所衍生出来的所有金融工具,都叫做衍生性金融工具。我这个解释比较清楚,你们看到媒体上报道的衍生性金融工具都太复杂。

这些机构怎么将10000美元债券切割成衍生性金融工具呢?就是切割成10张房地产抵押债券(这就是所谓的衍生性金融工具),每张债券的面值都是1000美元。10张刚好是10000美元。然后,这些机构把这些债券再卖出去,买给老百姓。买给银行,或着卖给政府。

现在问题出来了。这个买房子的哥们还不起钱了。他还不起钱的必然结果就是通过整个链条冲击到最后的买家,就是买这些债券的人,包括我们中国政府,包括美国老百姓,包括花旗银行。花旗银行在2008年10月下旬也几乎破产,也是因为买了这些次级贷款债券,美国政府也要来救它。情况非常严重。各位想一想,这个事件会在美国人心中造成什么震撼?那就是,本来一个好好的美国,就是由于次级贷款,使得整个美国的债务系统里面,充满了一个新的元素,叫做三聚氰氨。

所以金融危机的真正问题就是次级贷款,你把它理解成为三聚氰氨,就什么都懂了。请读者想一想,当我们碰到三聚氰氨的时候,我们什么感觉?我们对牛奶工业完全丧失信心了,而我们对牛奶工业丧失信心的必然结果就是中国的牛奶工业将全面崩溃。同理可推,当美国人碰到次级贷款这种三聚氰氨呢,他们对于美国金融体系也几乎完全丧失信心,而丧失信心怎么办呢?结果就是银行不敢再借钱而使得美国的金融体系全面崩溃。

第四章 金融危机如何冲击实体经济 二、使人丧失信心的金融体系

过去银行对你很有信心,借钱给你,你会还钱,然后银行可以赚点钱,所以它不但借钱给老百姓消费,也借钱给企业当短期融资,然后企业通过短期融资发薪水,买原材料,运作非常好。借给老百姓用于信用卡借款或者消费贷款,老百姓吃饭刷,买家电用品刷,买汽车也刷。因为银行很愿意借钱给你们,因为你们都会还钱。别的银行缺钱的话,它们也愿意把钱借给其他银行做短期拆借。

所以美国整个金融借贷市场,过去就是这么活络,银行的钱借给企业,借给消费者,借给其他银行。那是没有问题的。可是请各位读者注意。当次级贷款这种“三聚氰氨事件”发生的时候,银行那么一想。我还要借给企业吗?那家伙不还怎么办?就像我们对牛奶没信心了一样。你可以想象。你们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过去你喝奶茶的,搞不好今天中午不敢喝奶茶了,你喝柠檬茶,虽然都是茶,但你不敢加牛奶了,活到这把年纪也不容易,何必跟自己过不去,去喝三聚氰氨什么的。

美国人是一样的,银行借钱给消费者。它也在想,我要借给你吗?如果你不还怎么办?借给银行拆借呢,它也不想借,万一银行倒闭了怎么办?而且最近银行倒闭的很多,到2008年11月中旬为止,高达147家美国银行已经接近破产边缘。所以,银行不敢借钱出去了,既不敢借给企业做短期融资,又不敢借给消费者做信用卡贷款或者消费贷款,又不敢拆借给银行,干脆全部扣在手里边。

按照我得到的一项数据显示,美国的银行在10月份的时候,没有借给房地产商一毛钱。按照估计,美国房地产商应该有一半会倒闭,因为资金链断裂了。到了11月,你发现情况更严重了。不借给房地产商是10月份的事情。但是到了11月,尤其到了下旬大家发现,虽然企业可以通过好不容易拿到的一点短期融资还能扛得下去,可以继续发薪水,继续买材料;银行也可以通过银行间的短期拆借,勉勉强强地维持下去;但是消费者的问题出来了,银行不太想借给消费者,因为资金不够等等原因,而且银行害怕消费者不还钱。

第四章 金融危机如何冲击实体经济 三、借不到钱的日子

●如果消费者借不到钱怎么办?

●只要不借钱的话,美国的消费市场立刻会萎缩。

●而经济增长率下滑的最大原因,是消费市场的萎缩,因为老百姓借不到钱。

问题这时就极其严重了,请你想一想,如果消费者借不到钱怎么办?而且再给各位一个数据,美国家庭的负债消费比重,也就是美国家庭借钱的比重。它们占GDP的比重高达95%。美国是一个以借钱为主的国家,所以美国家庭负债比例高达GDP的95%。而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中就包括了量入为出的生活方式,不喜欢借太多钱,所以我们只有13%。但是美国人借钱是一种习惯了,不能不借,什么场合都借。连吃个饭10美元都要借个钱,用信用卡来刷。你有没有想到,如果哪天借不到钱怎么办?家电怎么买?汽车怎么买?银行缩减信用卡的额度你怎么刷卡过日子?消费贷款全部都不贷,只要消费贷款不放出去的话,美国人就无法买汽车,无法买电视机,无法买冰箱,无法买微波炉,就这么简单。

如果信用卡额度给你卡一半,你平常的支出,比如买衣服、吃饭,都要缩减一半,就这么具体。只要不借钱的话,美国消费市场立刻会萎缩。而我给大家一个数据,你知不知道美国的消费有多重要?美国经济的发展,基本都靠消费。也就是说,在美国的GDP当中,有70%以上都是消费。如果消费减少了呢?那么,美国经济立刻会下滑。所以,2008年的第三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率是负的0.5%,而第四季度下跌幅度高达3.8%。而经济增长率下滑的最大原因,是消费市场的萎缩,因为老百姓借不到钱。

第四章 金融危机如何冲击实体经济 四、美国人不买中国产品

●我们中国人是一个非常量入为出的民族,美国人是一个绝对不量入为出的民族。

●我现在对于我们政府立刻出来救市这一举措本身,我还是比较激动的。

那么消费减少会使得整个GDP下滑,而消费市场的萎缩,也将冲击到我国的出口。我今天还没谈欧盟。如果欧盟的消费也减少呢?这对我国出口的冲击之大是不可想象的。我现在对于我们政府立刻出来救市这一举措本身,我还是比较支持的,至少我认为政府有非常快速的行动,这是对的,不要让事情恶化。

不但是我们政府,包括各位读者,谁都不希望美国人减少消费,因为这对我们打击太大了,美国政府更不希望看到,因为如果美国消费减少的话,会造成GDP大幅下降以及大量美国人失业。可是问题是银行不想借钱了。因此保尔森在记者会上这么讲,银行对于消费性贷款的放款速度太慢。慢得让人觉得受不了,希望能够快一点。

我给读者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美国银行拿1000美元借给A去买汽车,买完之后。把这1000美元汽车债权卖给投资人拿回来美元;再拿同样1000美元给B去买冰箱,买完冰箱之后,再把冰箱的债权卖给投资人,银行再拿回1000美元,银行再把同样美元借给C去买电脑,然后再拿电脑的1000美元债权卖给投资人,取回1000美元。也就是说,美国银行所扮演的角色,就是把投资的人3000美元通过银行负债的方式借给消费者。

目前是什么状况呢?当银行把1000美元借给A去买汽车,拿到1000美元的债权后,银行不干了。它不把债权卖给投资人了。同时,B跟C也不向银行借钱了,因此整个消费市场被冻结了。

第四章 金融危机如何冲击实体经济 五、金融机构不玩了

●美国经济过去是靠不断的资金流动。

●整个消费贷款,包括信用卡货款、学生贷款、消费贷款都被冻结了。

●目前的问题就是银行不作为,啥事都不想干,整个死水一潭。

金融危机发生之后,美国的金融系统到了什么地步呢?金融机构不玩了,钱也不借给B和c了。金融机构既然不借钱给你花,它的资金就不减少了,既然资金不少了,它也就不需要把债券卖给投资人了,它什么事都不干可不可以呢?

美国经济过去是靠不断的资金流动,从投资者那里把钱给银行,银行给消费者,不断地流动,不断地流动。因此美国人的负债才可以高达GDP的95%。因此才需要我们中国人造出这么多产品卖给它。如果都停了怎么办,也就是保尔森同志在记者会上用的一句话——整个消费贷款,包括信用卡货款、学生贷款、消费贷款都被冻结了。也就是我刚才讲的,把钱扣在这边,像傻子一样什么都不动,反正我也不借给你,你也别来找我,我最近心情不太好,扣着不借。那么如果金融机构这样做就完了。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由于资金不足,消费下降,因此把美国的GDP拉下来了。消费下降的结果必然影响到中国的出口。

中国人不愿意看到这个结果,美国人也不愿意看到。那么怎么办呢?保尔森在11月25号的记者会上提过,他说美国政府把救市资金从7000亿美元提高到8000亿美元,拿出其中1000多亿美元借给投资人(所谓的投资人又是国际金融资本或其马前卒)。什么意思呢?就是请投资人拿着1000亿美元中的1000美元,向银行收购汽车债权,然后银行拿着1000美元借给B去买冰箱,再把1000美元的冰箱债权卖给投资人,投资人从美国政府1000亿美元中再拿出1000美元给银行,银行再拿这1000美元借给C买电脑。然后银行再把电脑的1000美元债权卖给投资人,投资人又拿美国政府1000亿美元里面的1000美元给银行收购电脑的债权。通过美国政府这种资助,使得消费市场能够解冻,促使银行的资金借出去。

这个事让我感到很紧张,紧张什么呢?如果银行还是不动怎么办?它要是因为次级贷款这个“三聚氰氨事件”把它吓怕了,不借钱出去给消费者买汽车,可不可以呢?不借钱给消费者买冰箱,可不可以呢?它什么事都不干了,可不可以呢?

那就没办法了,如果这样子的话,对于全世界各国而言,也不仅仅是中国了,那就是一个灾难。所以,现在整个金融危机已经延续到了2009年,目前的问题就是银行小作为,啥事都不想干,整个死水一潭。

所以保尔森说,整个系统被冻结了。我相信大家都听懂一了。你们可能问我,郎教授,我们都听懂了,我们很激动。我们要帮助我们的国家,帮助我们的出口,郎教授。能不能告诉我们,我们应该怎么办?对于美国银行这种不作为的方式,我们应该怎么办?我认为只有四个字:“束手无策”。我们只能寄希望于保尔森同志,看他们怎么办了。

所以我们唯一能做的事就是祷告。不是向别人祷告,是向保尔森同志祷告:拜托你,下次再召开记者会的时候,再鼓励你们美国老百姓千万不要量入为出。什么是量入为出呢?举个例子来讲,我吃饭带现金,现金不够的话我就刷借记卡,我绝对不会刷信用卡,我嫌烦。我这种人就不行,因为我年纪大了。比较保守,像我这种花现金跟刷借记卡的人的消费模式,就是量入为出的消费。因为我是传统中国人,我还保有传统中国人的美德。

但是如果美国人也开始刷银联卡或用现金的话,那咱们就完了,所以我希望美国政府通过1000亿美元的消费性信贷,能够把这一潭死水给激活了。

第四章 金融危机如何冲击实体经济 六、奥巴马会怎么做

●我倒觉得先帮自己是真的。美国政府里面人才济济,让他们自救吧。

●那就是政府在救市的过程当中,目的是明确的,就是要救市。为什么?预防萧条。

●坦白讲,今天整个世界都是联结在一起的。美国政府的任何作为和由此引起的结果,都会对我们国家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认为在整个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的情况之下,我们能做的事很有限,我们很多人问,我们是不是该帮美国政府?我倒觉得先帮自己是真的。美国政府里面人才济济,让他们自救吧。我们谈一谈新当选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吧。美国总统要当选的话,必须具备两大条件:第一个,是卓绝的口才,能把死的说成活的,说起来一套一套的;第二,要有非凡的组织能力,因为每一个人出来竞选总统的时候,他都不是总统,他身边有一群哥们儿,能不能选上总统,就看他能不能找到好的哥们儿,找到一群无能的人的话就绝对选不上。因为从初选一直到当选总统,你知道要走多长的路?起码两年,走那么长的路,如果你的竞选班子不好,你的组织能力不强的话,你就很难走下去。所以到最后能够当选美国总统的人,各个口才好,能言善道,另外他们都有非凡的组织能力。

比如我们以奥巴马为例。他一上任之后,就有300个人组成的外交团队,成员各个是精英。同时,他还选拔了前总统克林顿时代的财经团队的成员,包括萨莫斯教授等人。美国总统的最大优势是他有取之不尽的人力资源;而且他可以当选的原因之一,就是他非常善于组织一个非常好的班子来解决问题,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但是正如同保尔森所言,这次的金融危机太过复杂,美国政府决定采用弹性的救市措施,哪里出问题去救哪里。

当然以我个人来看的话,今天整个世界都是联结在一起的。美国政府的任何作为和由此引起的结果,都会对我们国家产生深远的影响。美国的消费会不会因为美国财长保尔森11月25号宣布的政策而激活,在我们进入了2009年的时候,我们热切地拭目以待。如果能够激活消费的话,会对我们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如果它失败,将会使得全球各个国家的经济都受到重大影响。但以年1月底的数据而言,我是不乐观的。

<h3>延伸阅读 市场、权力和世界食物体系的隐形战争</h3>

我们发现为什么亚洲和非洲会发生饥荒,为什么全世界那么多地方有流行性的农民自杀事件?为什么我们对我们所吃的食物成分一无所知?为什么美国的黑人比白人更容易体重超重?为什么在洛杉矶中南部有那么多牛仔?世界上最大的社会运动是如何进行的?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并最终改变我们与食物的关系。

在讲述食物起源故事的时候,我们还常常提到,种庄稼是为了填饱乡下人的肚皮。当食物起源被简述为一条简单的生产线,我们无法理解的东西就太多了,甚至我们都不知道该问什么问题了。

比如,谁是粮食生产中的主角?——农民?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他们能吃得起什么粮食?当我们提出这样的问题时,才会知道:世界上大多数农民都在受苦。有些农民只能卖掉自己的土地才能分到一小片养家糊口的耕地。有些农民必须迁往城市甚至国外,才能生存下来。而剩下的一小部分的农民,只能选择自杀。

但问题远不止这些。比如,农民该种些什么作物?大多数农民选择种庄稼。这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的,假如种的粮食是为了卖掉而非自家消费,大多数农民,尤其是南半球的农民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他们必须种植符合市场需要的粮食。

总体而言。种植业受到市场竞争的制约。我们这个说法其实掩盖了市场处于险境的事实。

比如,由谁选择农药的安全级别?如何界定“安全”这一标准?谁来决定食物的生产地?谁来决定农民和农场工人的工资?谁来确定安全的食物加工技术?谁从食物添加剂中获利最大?这些添加剂对人体是否有害?世界上到底有没有足够的便宜能源用来运输粮食?

看来这场隐形的粮食战争,可能是多方参与的世界上复杂的战争,它不仅是国家力量、战略和策略的角逐,也不仅是金融大鳄资本的血腥和世界四大粮商逐利的阴谋,它最后的指向更关乎生活、生命和道德的批判,是每一个人必须关注、必须懂得的,必须奋起而争的力量角逐。

(本文摘自[美]拉吉·帕特尔的《粮食战争——市场、权力和世界食物体系的隐形战争》)

第五章 中国要如何救市(一) 一、市场能解决所有问题吗

通过产业链整合提高利润,以供给创造需求

立刻救市,而且是拿出白花花的银子来救市。那么这个救市的理念到底有什么意义?我想先以美国为例说明一下。你想一想,如果美国不救市的话。是什么下场?那就是金融系统崩溃。而金融系统崩溃的下一步是什么呢?美国老百姓的信心崩溃。信心崩溃的下一步是什么呢?消费减少。再下一个呢,生产受到影响,企业破产。再下一个呢,失业,再下一个呢,消费继续减少。从而影响到实体经济。

●美国的次贷危机发生之后。美国政府可没有把问题推向市场,要市场来解决。

各位看到没有,这就是一个链条的崩塌。也就是我今天想和各位提的一个新观念,来取代市场化的观点,那就是美国也好,中国也好,我们已经走入了前所未有的“工商链条”的新时代。

提要:政府的4万亿人民币救市工程的目的是明确的,行动是果断的,但是手段却偏重于基础建设。虽然基建可以提高就业量,但是副作用就是通过发行债券或银行融资而使得民营经济的资源转向公共建设。造成民营经济的萧条,失业率上升。为了避免副作用,政府应该考虑推动产业链整合,提高企业利润,从而建立以供给创造需求的新思维,而不是增加企业产能。

●他们为什么要违反市场化的原则去救市呢?

我们应该怎么去理解救市?首先。我想趁这个机会。和各位谈一谈救市的一个新理念。过去当我们政府谈到救市的时候。我们内地很多的专家学者都会说,政府不要干涉市场化的运作:。让市场来解决所有的问题。我对此持什么观点呢?我说这种观念都是老旧的观念了,那么你现在看一看美国政府的做法。美国的次货危机发生之后,美国政府可没有把问题推向市场。要市场来解决。美国政府而是在短短的日子当中。迅速地、果断地做出了决定。什么决定呢?

第五章 中国要如何救市(一) 二、救市的手段

●究竟准备用什么样的方法,什么样的手段去救助经济?

●今天干这个,明天干那个,因为他自己不清楚要怎么救。

我们回到中国的4万亿人民币救市工程,我想和美国的救市在三方面做一个对比。第一,目的。目的就是斩断工商链条设立防火墙。第二,速度。速度要快,你速度慢的话,就来不及了,整个工商链条因为信心的崩溃而全面崩溃,因此速度要快,也就是要果断。第三,手段。什么才是有效的手段。三者缺一不可。

保尔森在2008年11月25日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是这么说的,他说大家千万不要认为,使出一招来就可以解决美国经济的问题,他说实际情况复杂得多。美国使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各种不同的手段来救助美国经济。所以美国救市最大的问题是你准备用什么手段,非常复杂。同理可推,回到中国的4万亿人民币救市工程。我们政府在短短的时间之内,立刻决定提出GDP的16%,即4万亿人民币来救市。那么这个目的目前是清楚的,就是斩断工商链条,设立防火墙。否则老百姓信心崩溃的结果会使得整个中国经济受到冲击,这就是温家宝总理一再提出的信心比黄金重要的背景。所以对于目的而言,我认为中国和美国是一样的,这一点我也给予正面的评价。

而且,这次中国政府的救市速度非常快,不像过去,把什么事情都推给市场,过去政府的反应太慢。这次没有。非常果断。我认为中国也吸取了美国斩断工商链条的经验,速度也够快。

最困难就是第三步,我相信美国政府也好,中国政府也好,同样陷入一个手段的问题,究竟准备用什么样的方法,什么样的手段去救助经济?美国政府说得很明白了。它是走一步看一步,它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有效,反正它该做啥做啥,因此它可以说每天都在变,今天干这个,明天干那个,因为他自己不清楚要怎么救。

我们和美国政府一样,不知道到底什么才是有效的手段。所以,最初4万亿人民币大部分用在基础建设,政府希望能够通过把4万亿人民币投入到基础建设中去,继续拉抬我国的GDP,希望保持的增长率。4万亿人民币的小部分用在其他跟民生有关的建设。问题是这个方法对不对?

我们今天有这么重大的衰退问题摆在前面。我们政府也很有决心拿出这么多的钱来救市,可是我要呼吁政府以及全国老百姓,救市手段是非常复杂的。你想想看,美国政府的金融经验这么丰富都搞不清楚要如何救市。因此,我们对于资金的使用一定要具备相当的灵活性。请注意,美国政府第一笔7000亿美元救市资金的目的是希望收购银行的不良资产,一个月之后全改了,因为实际情况太复杂。

我们一开始,4万亿人民币基本上是投资在基础建设上的,我也希望我们政府的救市手段也要具有相当的灵活性,不要一锤子买卖砸下去,砸错了怎么办?所以一定要走一步看一步,好在现在政府的救市手段也正在慢慢地调整。

第五章 中国要如何救市(一) 三、4万亿人民币怎么花才是正确的手段

●4万亿人民币里面它的资金是怎么构成的?

●资源从民营经济大量转移到公共建设部门,从而形成公共部门是过热。而民营经济过冷的局面。

●你们的薪水增长率减掉通货膨胀率,有多少人是挣的。我相信很多人都是负的。

●真正雇用了90%从业人员的是谁?是占据我们经济总量的民营经济。

●如果金融危机影响到他们的消费,他们不进口了,我们出口不了怎么办呢?

我对4万亿人民币究竟要怎么使用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各位想想,我们把大量的资金投资在基础建设上对不对,同时我再请问各位一句,4万亿人民币里面它的资金是怎么构成的?其中1万亿人民币是中央政府出,1万亿人民币是地方政府出,另外2万亿人民币是通过银行融资。首先,地方政府的1万亿人民币我很担心它出不了,为什么很担心?因为任何国家都一样,在经济逐渐走向萧条的时候,税收会大幅减少,而且我们地方政府的税收来源很大一部分和房地产有关,包括房地产的各种税收以及拍卖土地的收入,占了我们财税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当然了。其他还有所得税、企业各种税收等等。

可是目前房地产是非常萧条的。而且各地拍卖土地的情况都不乐观,不但价格奇低。甚至常常有流拍的现象。另外一方面,企业的经营也比较困难,税收自然而然大幅度减少,这就是为什么在广东地区,很多地方政府的税收从2008年9月份开始大幅下跌了。如果在经济萧条的情况下,税收大幅下跌,地方政府如何支付这1万亿人民币?当然了,有些观点认为地方政府可以发行债券,但这个说法目前又被政府否决了,还是从财政收入当中出这个钱。不过我认为非常难。因此,最稳妥的钱大概就是2万亿人民币的银行融资。

中央政府跟地方政府2009年的财税收入有问题的话,很可能他们也会转向银行继续融资,所以到最后,我很担心银行融资又变成了一个最后的手段。刚才问过各位读者了,银行融资的钱哪里来?我相信民营经济的资源又会被银行挤压出来,转到政府去做基础建设工程。而其结果会造成一个特殊的二元环境,也就是说资金由民营企业部门转到公共建设领域,因此公共建设部门就会慢慢膨胀,而民营经济就会慢慢萧条。这就是现实情况。

而且,2008年11月上旬到下旬的股价走势就开始反映出二元经济了。原先股指是1700多点,由于政府提出4万亿人民币的救市方案,使得股价涨到接近2000点。请你们想一想,是哪些股票在涨?是钢铁,水泥、大型机械,大型国企等等的股价涨了,因此拉动大盘上涨到了2000多点。

再请你想一想,民生必需品、消费品等等民营经济这些领域的股价涨了没有?你会发现没涨。也就是说,又是大概20%、30%的部门,拉动了股指涨到2000点。当然到2008年11月下旬,股指还是继续下跌了。我告诉各位,股价的走势充分反映了我刚刚告诉各位的二元经济现象,也就是说4万亿人民币投下去之后的必然结果,就是资源从民营经济大量转移到公共建设领域,从而形成公共部门是过热,而民营经济过冷的局面。这种过热跟过冷并存的现象,也反映在11月整个月我们整个股市的走势,就是过热的部门带动了股指的上升,而过冷的部门却没有带动股指。到了11月下旬,股价又开始下跌,你发现情况并不如我们所想的那么乐观。这种过热部门拉动股指的现象并没有持续,而是在反复。这让我非常担忧,担忧什么呢?担忧我们太早决定了这4万亿人民币的用途。我觉得我们应该向美国政府学习,随时保持弹性,哪里需要资金就用到那里,而不要一头扎在基础建设上。

读者认为我们每年保持8%~10%的经济增长率有这个必要吗?首先我想从观念方面和全国老百姓跟政府进行沟通。我们以2008年为例,2008年GDP的增长率还可以到达9%。经济增长率达到是什么意思?实际上它意味着实值产出的增长。比如说今年有瓶矿泉水,明年是110瓶矿泉,110瓶和100瓶相比就相当于增长了10%。这里,我们是不谈矿泉水的价格的,价格涨也好跌也好,我们是不看的,我们看实际的矿泉水从100瓶涨到110瓶,这就是10%的实质产出的增长。所以我们这个GDP的增长率就类似以于矿泉水从100瓶涨到110瓶,价格不重要。

我想请问各位读者,如果排除掉通货膨胀的因素,也就是说利润增长率减掉通货膨胀率的实值利润增长率,有多少企业的利润增长率是正值?还有你们的薪水增长率减掉通货膨胀率的实质薪水增长率,有多少人的薪水增长率还是正的。我相信很多人都是负的。

如果你们的实值薪水增长率、实值利润增长率是负的,而GDP的增长率是正的话,各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那就是大量资源从民营经济转移到公共建设领域的结果。也就是说,我们仍然可以取得亮丽耀眼的GDP增长率,可是我们付的代价,就是由于民营经济丧失资源,而使得各位更贫穷了。所以这不是我所愿意见到的。而这就是为什么我建议政府在用这4万亿人民币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政府救市的目的是正确的,速度是果断的。但是在救市手段方面,我们还是僵化了一点。以美国政府最近这两个月出台的政策来看,美国政府的弹性政策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我想我们不应该回避问题。对我一个学者而言,我认为4万亿人民币应该用在刀口上,也就是说要将4万亿人民币通过政府的力量,用到与民生相关的行业上去。讲得更极端一点,这个4万亿人民币。我不希望它用于公共建设领域,因为我从来不认为通过造桥铺路就能让大部分人都充分就业,当然我从来不否认造桥铺路可以增加建筑工人的就业量。

请大家注意,真正雇用了90%从业人员的是谁?是占据我们经济总量70%的民营经济。是他们雇用了我们全中国绝大多数的就业人口。虽然这些基础工程的建设确实也需要雇人,可是雇的人数量再多,也远远比不上占我们经济总量70%的民营经济。而且数量相差非常大,所以千万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如果民营经济因此失去资金来源,造成衰退的结果,那么会使得大量人员失业。而大量人员失业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虽然公共部门能够解决一些就业问题,可是公共部门的就业范围毕竟小,就业人数也有限。而民营经济一旦衰退,所造成的失业量是很大的,那是很可怕的,所以这点我们要注意。

我承认虽然投资公共建设领域也会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可是如果钱用在刀口上的话,救市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我认为,应该把这个钱用在最有效率的领域,最需要钱的领域。而公共建设领域目前是不太需要钱的。和20世纪90年代相比,那时我们的消费还是比较旺盛的,大概占了整个GDP的60%。当时投资基础建设所创造的效益是非常高的,到了今天,和90年代相比,为了创造同样的效益,今天的基础投资必须提高3倍,你要投资3倍的钱才能创造出和90年代差不多的效益。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基础建设做得太多、太滥、太低效了。我们的基础建设,即这种所谓的钢筋水泥占的比例有多高呢?已经高达55%了,而消费却被压缩到35%。而且我担心消费的比例还会持续下滑。如果整个社会的消费持续下滑,那怎么撑得起整个宏观经济?

而且我们整个民营经济的产能占GDP的比重高达70%,而我们的消费只能吸收掉一半,另外一半产能过剩了,这部分怎么办?过去是靠出口,但是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起了全世界的金融危机,如果金融危机影响到他们的消费,他们不进口了,我们出口不了怎么办呢?那就会出现大量工厂倒闭,大量人员失业。而且目前这种趋势正在发展,这是我非常担心的。

如何将这4万亿人民币用在刀口上呢?我认为,要拿4万亿人民币来提高消费之用,而提高消费不是单纯叫老百姓花钱。我们要改变一个观念,我们天天讲要扩大内需,那什么叫内需?就是国内的需求叫内需。我们能不能换个思维,提高供给可不可以?

第五章 中国要如何救市(一) 四、如何扩大内需

●我们今天的问题不是需求不足的问题,而是老百姓太贫穷的问题。

●公共建设是一锤子买卖,民营经济它会产生滚雪球的现象。

不要老是讲提高消费,提高供给可不可以?什么叫提高供给呢?绝对不是叫企业在萧条时期扩大供给,这是错误的理解;而是让民营企业能够赚更多的钱,他们赚更多的钱之后,他们就会给员工更多的薪水,员工拿到更多的薪水之后,富裕了他才敢去花钱。

我们今天的问题不是需求不足的问题,而是老百姓太贫穷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消费在GDP中的比重非常少,因为你没钱,就是这么简单。

而且最近很多人又被股市套牢了,更没钱了,怎么消费呢?所以,今天替老百姓创造财富是最重要的,怎么创造财富呢,那就通过政府的力量,拿着4万亿人民币给民营企业,去帮助广大企业赚更多的利润。而企业赚更多利润之后,它就会给员工更多的薪水。员工拿了薪水之后,它才会去消费买很多东西,然后企业才能赚更多的钱,企业赚更多的钱之后,它才会去做转投资,然后才会有乘数效果。比如说你投资1块钱,大概可以赚到5块钱到10块钱的投资效益,然后赚更多的钱聘用更多的员工,然后再赚更多钱,形成一个滚雪球的效应。

如果投资在基础建设上,那就是一锤子买卖,比如说建一条高速公路,聘请一堆人来建公路,建完了呢?失业。怎么办呢?再建第二条。再让他们就业。如果第二条高速公路又建完了怎么办呢?再失业。回头来,再拆掉第一条高速公路再就业,拆完之后又失业了,再拆第二条高速公路,再就业。因为拆公路也需要人的。各位要注意,你建高速公路也好,拆高速公路也好,都是可以提高增长率,不是认为把高速公路拆了以后GDP就会减少,不是的。所以最简单的做法是什么?建一条拆一条,拆一条建一条。你可以永远增加就业量。可是不觉得有点荒谬吗?我们公共建设领域的投资效益已经很低了,我们的效益已经减少了3倍,而且雇用人数有限,现在我们还投入大量资金的话,那还不如把这些资金投入到民营经济中去,让它产生更多的效益。因此公共建设它是一锤子买卖,民营经济才会产生滚雪球的现象。所以,今天不要简单地讲扩大内需,需求虽然是重要的,可是在这个时刻,由供给创造需求才是一个新思路。

第五章 中国要如何救市(一) 五、供给创造需求的新思路

●怎么协助我们的企业赚更多的钱。

●我们应该在产业政策方面要有一个认识,不要继续在制造方面下工夫,而要从制造转到大物流的环节,而这种转移通过政府的力量来推动,我认为是最有效率的。

●救市的钱要如何用在刀口上?

什么叫供给创造需求呢?那就是协助我们的企业赚更多的钱,而不是叫企业简单地增加供给。怎么协助企业赚更多的钱呢?我想给我们政府一个建议。如何协助我们的企业赚更多的钱。

我就以我们目前比较困难的东莞为例。我们东莞玩具工厂制造一个芭比娃娃,它的出厂价大概是1美元,2008年的利润是多少?如果不是负的话,也应该是0。所以,如果我们拿4万亿人民币资金去直接帮助这些制造企业来制造芭比娃娃的话,他们制造得再多,利润都是接近于0,所以我不是建议政府直接帮助制造企业。要怎么做,请你想一想?这1美元的芭比娃娃卖到美国的售销终端——沃尔玛的零售价是多少钱?10美元。10美元减掉1美元的9美元就是通过整个大物流环节产生的,即它是由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定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等六大物流环节所创造出来的。

如果我们能够帮助企业,从纯制造而走入到利润更高的六个大物流环节,我常常称之为“六加一”,“一”是制造,“六”是大物流环节,那么由此产生的效益是不可估量的。这里我不想说如何帮助企业在“一”里面赚钱,这里你很难赚到钱的,因为利润太低。政府应该协助我们的企业从“一”走人到“六”,从“六”里面赚钱,它的利润才是高的。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我们应该在产业政策方面要有一个认识,不要继续在制造方面下工夫,而要从制造转到大物流的环节,而这个转移通过政府的力量来推动,我认为是最有效率的。

我想给各位几个例子。我在2008年11月和12月曾经去过泉州、晋江做演讲,我也去了汕头做演讲。我跟地方领导做了很多的沟通。我今天在这里不想讲这些企业的名字,免得有宣传的嫌疑。

以晋江为例,晋江的领导告诉我,他们的出口企业的产值占了当地经济58%的比重,2008年年底面临着严重的困境。可是他们有相当多的品牌企业,而且他们的品牌企业都很大很有名气的,目前经营得还可以,整个成长率还不错。晋江的领导指出。这是由于他们品牌战略优势带来的效果。以晋江为例,零售点就高达23万个。汕头是一样的情况,虽然东莞很多玩具工厂倒闭了。但是汕头有一家玩具企业做得很好,它也是有很多的终端零售点。当然了,地方领导告诉我说,这可能是因为有品牌的缘故。我说,不是这个样子的,不是简单的品牌效应,而是他们除了“一”的制造之外,这些公司还有产品设计部门,而且还有众多的终端零售点,这就是“六加一”其中的一个环节。当然从产品设计走到终端零售还有其他的几个物流的环节。

也就是说,表面上看起来这些企业都是知名企业,实际上这些企业成长率还不错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掌握了“六加一”的整条产业链。虽然“一”的制造利润很低,接近于0,但是通过整个大物流“六”大块的环节,让这个企业非常有利可图。所以一平均下来,整个公司的效益还是不错的。而这就是为什么它能够创造品牌,也就是说当你做“六加一”产业链整合成功之后,你就能创造品牌。所以我们不要误解,不是它有品牌,所以创造出它的效益,而是它掌控了整条产业链之后它才会有品牌。

今天,我给政府提供一个新的思维,来考虑救市的钱要如何用在刀口上。目前我们的制造业似乎很困难,但困难的原因在哪里?

比如说浙江、江苏跟广东有很多企业倒闭,生产力水平低当然是其中一个原因。可是我告诉各位,由于它们只重视制造这个环节,所以生产力水平低的问题就很严重,最后利润是负的时候,它们扛不下去,必须倒闭。但是对制造企业来说,如果它掌控了六大物流环节的话,它的生产力自然会提高,就这么简单。

所以,通过掌控整个所谓的“六加一”产业链之后,企业就特别能抗压。而我们所谓的产业升级思维就要做改变,不要在“一”里面继续下工夫,因为你的利润率接近于0,你要从“一”进入到“六”。这个才是产业升级的具体观念。所以我们各级政府在这个萧条的时候,希望能够促成产业转型。在这里,我也希望把政府所谓的产业转型更加具体地勾画出来。所谓的产业转型不是在制造里面继续下工夫,不是叫你去购买更多先进的制造设备。我认为在萧条时候,我们政府更要协助企业进行一种特殊的转型,也就是从过去的“一”转到“六加一”的高效整合,才是我们该做的事。

只有做成“六加一”的整合,才能替企业创造可观的利润,而企业赚更多利润之后,它就会给员工更多的薪水,员工拿了薪水之后,他才会去消费买很多东西,然后企业才能赚更多的钱,企业赚更多的钱之后,他才会去做转投资,然后才会有乘数效果。这就是供给创造需求的新思维,而不是简单地要求企业增加产能。

<h3>附录</h3>

现场观众针对这个章节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问题,我把问题和解答罗列如下给各位读者做个参考。

观众:您觉得有什么措施是可行的,比如说带动某个行业来刺激国民消费?

郎咸平:就像温家宝总理所提出的,希望大家赶快汰旧换新耐久消费品,把旧的电视机赶快换掉,买新电视机,然后再完善销售的渠道。但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使整个消费品的消费上升,倒不需要局限于哪个行业,最好是大家有一笔钱去花,你爱买什么买什么,反正就是不要买民生必需品。你不要去买菜、买猪肉,这是不行的。你要买什么呢?你要买比较奢侈一点的东西,比如说钻石、音响、摩托车、汽车,买这个玩意儿还可以。

观众:好,谢谢郎教授。

观众: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基础设施投资这块,因为现在国内有一个新的消息,国内要投资中南部的高速铁路,从安徽合肥到湖北武汉。现在我的问题是,国家在做基础设施投资,是不是因为我们的基础设施它还是不够完善?因为美国的基础设施已经相当完善了。所以美国不可能再通过基础设施来投资,去度过危机。像罗斯福新政的时候,他也是通过基础设施投资来促进国内消费的。所以说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从一个什么样的范围来说,政府在基础设施上已经做得很完善了,比如说饱和的时候,就可以把这部分的资金用于国内消费了。

郎咸平:我们的基础设施已经非常完善了。基础设施刚开始是这样子,你建铁路,建公路,在一个没有铁路没有公路的地方,你这么做经济效益会往上走。建得多了之后,它产生经济效益的效率就下降了。我们目前不是在这个高点,而是在效益大幅下滑的低点。拿这个钱干吗呢?要藏富于民。希望能够通过消费刺激生产,产生一种良性循环。因为刺激生产之后,可以聘用更多的工人,给他薪水,然后再刺激消费,希望形成这种良性循环。由于我们目前投资基础设施的效率已经太低了,所以我认为不应该再投资于基础建设。

观众:刚才您提到2009年应该比2008年困难很多,我想您可不可以除楼市外,从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我们做一个宏观的分析。比如说今年2009年比2008年困难,到底具体表现在经济生活的哪些方方面面呢?

郎咸平:我请问你一句话,你知道中国制造业企业大量倒闭的现状会产生多少失业人口吗?这就是胡锦涛主席为什么说2009年就业情况非常严峻的原因。过年之后,尤其是正月十五之后,当工人回来找工作找不到的时刻,那才是真正的危机时刻。而我们大量倒闭的制造业企业,是带来这个失业危机的首号杀手。中国最大的危机是自己的制造业,在金融危机之前已经出了问题,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得我国制造业迅速衰退。

中国制造业除了直接雇用的工人之外,还有他的家属。工人大概就有2亿多人,加上他家人的话,可能会有七八亿人。这是不能掉以轻心的,这就是为什么我希望政府的4万亿人民币救市资金能够用在刀口上,也就是真正需要救助的不是那些基础建设的修路工人、建筑工人。而是这一大摊子的民营经济,它不能垮了,垮了的话后果就会不堪设想,它涉及中国90%的就业人口。

观众:按照我的理解,制造业出现一些危机的话,它应该在定单减少之后的大约半年时间,制造业才会出现萧条。如果说从年第四季度开始定单大幅度减少,那么我们制造业真正的萧条是在2009上半年。而2008年第四季度已经出现了萧条。这说明在年的上半年定单就开始减少了?

郎咸平:当股价、房价在2006年出现泡沫的时候,制造业的投资经营环境已经开始恶化了,而其原因基本是汇率上升,《劳动合同法》的推出,成本的上升,还有宏观调控的误判。制造业的投资经营环境已经恶化一段时间,只是到了2008年年中才开始以制造业企业大量倒闭的现象显现的。

观众:我理解,就说目前我们的经济面临着两种威胁,一种就是已经出现的制造业的危机,第二就是金融危机。

郎咸平: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我们是一个自我感觉非常良好的民族,我们只看到别人的问题,从来不看自己的问题。所以我们看到欧美各国忙于应付金融危机,我们天天讲人家要怎么样,怎么样。可是人家只有一个危机叫做金融危机。我们的问题比别人都多,我们有两个危机,我们不但有金融危机,我们还有制造业本身的危机。我们就算没有金融危机的话,我们的制造业危机本身也足以让我们进入衰退期。所以我们的问题比别人严重。

观众:现在很多媒体上都在宣传,渲染金融危机带来的萧条。在金融危机出来之前,我们已经存在的种种危机,我们国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同时应该如何来解决我们原来的问题?

郎咸平:也就是说,我们国家应该在两三年之前,当股市跟楼市发生泡沫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拿今天的政策去帮助当时的制造业,比如说从融资、税收、产业转型或者是服务等方面。如果当时帮它们解决困难的话,楼市泡沫跟股市泡沫说不定都不会发生。就是因为制造业的经营环境太差了,所以它们的资金才转移到楼市、股市的。如果帮它们改善投资经营环境的话,它们就不会炒楼炒股。如果没有2007年的楼市泡沫、股市泡沫,这些资金也不会被套牢,这些都是误判。而实际上,我两年前所提出观点就是,楼市泡沫跟股市泡沫问题的本质,就是制造业的回光返照。

观众:您认为4万亿人民币的投资,对于金融危机的冲击来讲,对于解决我们制造业的危机会有什么作用?

郎咸平:我担心通过银行挪出一部分来做基础建设投资会有负面的作用,会使得制造业更缺资金、更萧条。

观众:郎教授刚才您也谈到,中国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比较薄弱,那么您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样来振兴农村地区的消费能力?而且中央政府好像这次4万亿人民币的资金里面,似乎没有多少部分是用来振兴农业或者农村地区经济的,那么您认为中国政府应该做哪些事情?比如说来帮助振兴中国的农业,我认为是广义上的农业。包括比如说种植业、养殖业,包括林业。如果能够振兴中国农业的话,可能会吸引一部分去长三角或者珠三角那边打工的人员回乡,来从事他们原来的行业,也许会减轻一下中国制造业的失业情况。

郎咸平:全世界各国,都是通过工业来支持农业的,没有听说过创造农业的内需来支持工业,那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呢?因为相对而言,农业的附加价值是很低的,所以根本就不可能靠农业的内需来拉动经济,而一定是通过附加价值高的工业来补贴农业。反其道而行之,其他国家几乎没有做过。因为农业人口太贫穷,附加价值太低。没有足够的冲击力能够冲击整个经济。

观众:我还有一个问题,比如说像欧盟和美国有大量对农业的补贴。

郎咸平:对,这是我讲的意思,用工业创造的价值补贴农业。举个例子,你在中西部投资1000块人民币,你的收益是100块。同样1000块人民币投资在上海呢,也许可以赚到10000块人比币,你从10000块人民币里拿出1000块人民币送给农村,这比你直接投资农业要好。为什么美国都投资在东海岸,包括加州、纽约州,美国的中西部也都是农业地区或者沙漠,那里根本不太开发的,为什么?因为效益太低。因此,美国或者欧洲如何对待农业呢?基本上是靠工业赚了大钱之后来补贴农业的,因为附加价值不同。1000块人民币的投资,投资在工业上赚的钱可能是10000块人民币,投资在农业所赚的钱可能是500块人民币。那么赚了10000块人民币之后,拿出500块人民币来补贴农业比较好,不需要浪费钱投资在效益低的农业,这个就是资源有效配置的问题。

<h3>延伸阅读 产业链阴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h3>

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今天的中国享受着“世界工厂”的美誉。根据研究。在工业制成品中。中国已有超过130种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种种证据表明,中国好像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

然而,我告诉你,中国根本不是制造业大国,相反,中国制造业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因为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产业链竞争时代,单纯在劳动成本上面下工夫的中国制造已经走到了尽头。所谓的制造业大国。只不过是国际产业链的分工里利润最薄的一环。事实上,在国际产业链中,中国企业做实际制造那部分如果赚到一块钱(10%)的话,那么对于外商,做这种产品设计与研发以及采购、仓储、订单处理、批发,零售这部分能赚到九块钱(90%)。换句话说,我们就是用这不到10%的价值。积累了1.8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意味着我们同时为国外贡献了万亿美元,这几乎是全国80年的工资总额!

那么什么叫做国际产业链分工呢?我们不妨以玩具业为例来看,一个芭比娃娃的前期产品设计,市场调研等均在美国完成,中国工厂只不过进行“来料加工”或“来样加工”,而后期的仓储、物流、批发、零售也是由外商来做。换言之,就是在国际产业链中真正做制造的是一块钱。我们称之为“硬一元”,而做这种设计、采购、仓储、订单处理,批发、零售这部分的产业链叫做“软九元”。国际产业链分工背后是怎么回事呢?本质是通过“软九元”将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同时也是最不赚钱的部分外包给中国工厂,外商凭借其主导的产业链,靠其在订单上的优势,实际上支付给中国工厂的价钱可以远远比其自己制造的成本还便宜。

过去我们犯了很多错误,例如市场换技术,结果市场丢了,技术也没换来。这两年很多地方政府呼吁企业搞产业升级和品牌战略,我认为这又是一个误区。所谓的产业升级,不应该仍然在“6+1”的“1”上面搞升级,而应该从1升级到6的环节。此外,以ZARA为例,品牌的建立是产业链高效整合后的必然结果而不是企业成功的原因,因此我们不能倒果为因。

《本文摘自郎咸平的《产业链阴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I~II》)

第六章 中国要如何救市(二) 一、4万亿人民币怎么用

2009年的就业形势严峻,而且就业是我国经济系统里面最重要的一环,那么我们如何来帮助老百姓解决就业的问题呢?我在上几章里面曾经谈过,4万亿人民币的救市计划原定的用途是用于基础建设的,这对于中西部各省份的就业量而言它的效果是显著的,有正面的刺激作用,这是一定的。所以,如果说我们仅仅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的话,我觉得在中西部从事基础建设本身那是有正面动力的,这点我同意。可是当我们推行政策的时候,我觉得我们应该要坦然地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投资这么多钱,在中西部做基础建设拉动就业的同时,我想请问,这么做的副作用是什么。

提要: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政府的4万亿人民币救市措施以中西部的基础建设为主。这个政策忽略了中国的消费只占了的35%的现实情况。而中国的过剩产能也占了GDP的35%。过去通过美国人的泡沫消费将这个过剩产能吸收掉了。但是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得美国人的泡沫消费在2008年的11月爆破了,从而冲击到了我国的实体经济。我们不能期望美国人恢复泡沫消费来吸收我国的过剩产能,我们应该自立救济,提高消费,而不是将大量社会资源用于公共建设的投资。

<h3>中国的最大问题是消费不足,公共建设无法救市</h3>

比如说这次4万亿人民币当中有2万亿人民币是通过银行融资的,按照我对中国银行体系的理解,银行在这个压力下,会从民营经济挤压出2万亿人民币,然后转给地方政府从事中西部的基础建设。虽然中西部的基础建设本身能够增加就业量,可是我所担心的副作用就是资源从民营经济转到公共建设领域的时候,民营经济本身会因为资源的大量流失,而面临更萧条的局面,这么做会减少总体就业量。所以,虽然4万亿人民币的救市工程计划能增加就业量,但是能不能弥补因为资源流失而造成的民营企业就业量的流失,这点是我们要关注的。就在2008年的12月26号,周小川在中国金融论坛上做了一次发言,我觉得。他这次发言是很重要的。他说扩大内需是拉动中国经济最主要的内容。政府应采取更加全面、更广泛的提高收入和支持消费的政策。当然我们目前不知道这个谈话的落实程度有多少。但是至少,我认为政府已经将民营经济的问题摆上了议程。也就是说政策也开始慢慢向民营经济倾斜。增加收入和增加消费本身正是当务之急,因此政府不要光做基础建设。增加中西部的就业人口,而且还要避免因为资源流失,而使民营经济进入萧条,从而影响民营经济的就业量。

第六章 中国要如何救市(二) 二、把美国人的信用卡丢给中国人

托马斯·弗里德曼在文章中提出“中美共同体”(ChIMERICA)的说法,他说,正是由于中国愿意用其对美国的出口所得,持续持有美元和美国短期国债,美国才能一直实行低利率政策。这样,美国人便有了所需之资,可以持续购买来自中国的货物,并且可以在美国添置房产。接着,美国人以其住宅作为抵押,向银行贷款,这样便可以进一步消费。这正是美国人在收入未见显著增长的情况下,财富却不断攀升的原因之一。

可是当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的失业率不断攀升,美国人成为“世界历史上,负债情况最严重的消费者”,他们再也没有能力购买如此众多的中国商品。为了摆脱当前这场危机,美国人需要增加储蓄与投资,减少消费,抛弃持有的大多数信用卡。

文章又说,当美国人这样做时,中国方面需要接受这些被摈弃的信用卡,并将其分发给它自己的人民。只有这样,中国人才有能力购买更多的中国商品,才有能力从其他国家进口更多的货物。可以说这篇文章描述了中美两国如今的经济困境,将中美经济紧密挂钩在一起了,信用卡代表了美国的消费模式,那么中国人到底应不应该接过美国人的信用卡,用美国的消费模式来增加消费呢?

我还记得当我们政府在2008年11月份提出4万亿人民币刺激内需的方案之后,全世界各大媒体都予以大篇幅的报道,给予非常正面的评价。但是我觉得我们不要在这个时候被冲昏了头,别人的好评价当然让我们很高兴,但我们也要很虚心地接受别人不同的意见。我认为我们应该更加深层次地去思考各种不同的评价。

我给各位举一个例子,我看到一篇非常好的文章。这篇文章是年12月28号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作者是一名专栏作家叫做托马斯·弗里德曼,各位知道这个文章的标题是什么?标题是——“中国是救世主吗?不,它不是”。这篇文章我觉得最可爱的地方是它一开头,就讲了非常具有启发性的一句话。那就是他呼吁美国人把信用卡都丢掉,然后给谁呢?给中国人去消费,这句话我觉得讲得太有水平了。为什么要呼吁美国人把信用卡丢掉,而丢掉的结果是给中国人消费?

因为中美两国在这几年的发展当中,已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怎么个紧密法?他用了一个英文单词来表示,叫ChIMERICA,前三个字母是中国的意思,后面是美国的意思。ChIMERICA就是“中美共同体”的意思。他说美国人的消费和中国人的消费已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他认为,今天中国经济真正需要的,就是周小川讲的那句话,拉动中国人的消费。而不是简单的基础建设。这种消费和美国人息息相关,弗里德曼开了一句玩笑,但我觉得不是玩笑,我觉得是很正确的一句话。那就是美国人应该把信用卡丢给中国人。

这句话完全地、深刻地,而且是具体地描述了中美两国的困境,这篇文章写得太好了。我想把他的原话先说出来。然后我再告诉读者。我是怎么解读这番话的。他说你知道美国人怎么消费的吗?你看。中国每年大量出口商品,赚取了大量的美元外汇,然后中国人拿这么多的外汇,比如说2万亿美元的外汇去买美国人的债券,买了美国的国债。使得美国债券市场的资金非常充裕,由于资金非常充裕,结果就使利率变得很低了。而美国利率低的结果,就使得美国人开始购买房子。

房子怎么买呢?就是在利率低的时候买房子,买了房子等房价不断上涨以后就把房子抵押掉,然后拿着这一笔钱再去消费。那么中国人怎么消费呢?比如我们在中国怎么买汽车呢?在中国买汽车你不是刷信用卡,而是付现金。要想从银行贷款是非常难的。那么美国怎么做?美国是110%的贷款,连保险费都给你一起贷掉。而且由于利率低,美国人买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脑统统是百分之百贷款,这就是美国人的消费形态;而且平均每个美国人有6张信用卡(他是这么说的,我感觉有点言过其实)。去吃饭刷信用卡,去逛超市刷信用卡,去哪儿都刷信用卡,这就是美国。

所以在他的观念里面,美国人和中国人就靠这种挂钩的方式使得双方紧密相联,中国人购买美国的国债,就是我们赚到美元再返回美国,让美国金融市场的资金非常充裕,因此美国的利率很低。由于利率低,美国人更愿意买房子,然后等房子涨价后拿去抵押,借来的钱再去消费。由于利率低,美国人喜欢借110%的钱去买汽车,由于利率低,所以美国人喜欢用100%的贷款去买冰箱、买电脑、买洗衣机。同时,由于利率低,美国人特别希望刷信用卡,个人有好几张信用卡,这就是美国人的消费。

这种消费特别有意思,托马斯?弗里德曼的文章里面批评了什么呢?他讲了一句话。我讲给各位听。他说,美国人的消费,尤其是前任总统小布什是这么说的,你们可以同时拥有大炮和黄油。也就是说,美国政府打伊拉克,打阿富汗花了这么多钱,没关系,军事跟经济挂钩,军事就是大炮,经济就是黄油,军事跟经济可以齐头并进一起发展,而且老百姓开始更加富裕。这是小布什政府讲的话。

可是请读者注意,这不是真正的富裕,而这一切呢,我给它取了一个名字——泡沫消费,就是这几年你所看到的美国经济的繁荣,全部都是泡沫消费带来的。什么叫泡沫消费?借钱来消费就是泡沫消费,如果你叫美国人出现金,我可以告诉,一般美国人既买不起汽车,也买不起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脑的。叫他出现金,他是买不起的,他必须要靠负债,而为什么他们愿意借钱?因为利率低。

为什么利率低,因为中国花了万亿美元外汇买了美国的国债,因此使得美国金融市场上的资金充裕,这两个结果相辅相成,造成了美国的消费泡沫,这是ChIMERICA的来源,这是弗里德曼的观点。我虽然不赞成他的观点,但是他道出了美国虚假繁荣的原因——泡沫消费。

也就是说,他认为中国帮助了美国人由于低利率而造成这么多的负债。当然,他这么说,有点得了便宜又卖乖的意思。一个人不用现金消费而用负债来消费的消费方式通通叫做泡沫消费,因为用现金买不起。也就是说,美国人把未来的钱通过借款通通拿到今天来消费,形成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可是我告诉各位读者,美国人的财富并没有增加,只是美国人更肯去借钱消费,所以造成这种泡沫消费。可是这个泡沫消费按照弗里德曼的原话,已经到头了。在这次金融危机下就已经踩了急刹车了。由于消费下跌3.4%,请你猜一下,这种消费下降所导致的美国第四季度的GDP下降了多少?我可以告诉你,第四季度因为消费下跌3.4%左右,而使得美国GDP下跌了0.5%。第四季度,消费下跌幅度更大,而使得美国的GDP下跌3.8%。你可以想象情况多严重吗?也就是说我们前面谈的,创造这种繁荣的泡沫消费,现在已经开始全面崩破,而这一切就是从2008年11月开始的。

第六章 中国要如何救市(二) 三、美国泡沫消费崩破的冲击

2008年的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人的消费能力以及消费信心受到了重创。美国人把每年11月和12月视为传统假日购物季。在往年,从感恩节到圣诞节的一个多月时间是美国每年最重要的购物季,美国商家每年约有65%的消费量都来自这个季节。按照传统,很多商家都会在圣诞节前进行大抛售,在前几年的圣诞节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许多市民头一天晚上就在商场门口露营过夜,一旦商场开门,便蜂拥而上,场面可谓惊心动魄。而2008年,在美国,虽然许多商店门口一个多月前就挂起了“清仓大甩卖”的横幅,却再也看不到顾客抢购的场景了。

据全美零售店的调查显示,在圣诞节前的一周中,购物人流同比下降了27%,而销售额则降了8%。并且调查显示,有30%左右的美国人在购物季已经在逐渐改变自己高负债的消费习惯,开始抛弃信用卡,改用现金消费。那么美国人这种低迷的消费信心怎样来提振?这种消费习惯的改变又会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呢?

那么这一种泡沫消费全面崩破,对我们中国又有什么冲击?我接着弗里德曼的文章再告诉各位,为什么他认为要把信用卡拿给我们来花,我们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有很多人说,包括很多经济学家说,我们中国人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是一个喜欢储蓄而不喜欢消费的民族。胡说八道,这是不对的。我以20世纪90年代为例,90年代我国GDP当中消费所占的比重高达60%,而现在,GDP当中我国消费所占的比重只有35%。消费比重急速下降。这绝非是因为文化让中国人喜欢储蓄而不喜欢消费,而是由于我们推行两个政策所导致的,第一个政策就是地方政府拉动GDP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这样做的结果使得钢筋水泥式经济占GDP的比重达55%,而使得消费的比重被压缩到35%。

第二个就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我们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时给予了税收、土地等方面的优惠,同时对于环境污染、资源破坏或者是劳工被剥削等等问题,前几年采取了比较容忍的态度。在这样的利好政策之下,我国的产能大幅扩张。我国产能扩张已经到了什么地步呢?我国产能扩张已经将近占整个GDP的70%。但是我们的消费呢,只有35%。这就是这位专栏作家所看到的问题。今天中国要走到下一步,他认为他是很悲观的。他认为我们中国目前很困难。为什么?消费太少。更可怕的是我们有70%的产能,但是我们只有35%的消费。剩下35%是什么呢?就叫做产能过剩。

通过我前面讲的ChIMERICA的例子,由于美国人通过负债,产生大量的泡沫消费使得我们扩大生产,然后又通过泡沫消费把我们35%的过剩产能给吸收掉了。因此我们过去不会发生问题,可是告诉各位,未来就会发生问题,如果美国第四季的GDP下跌的话,你可以想象他们的泡沫消费崩破到什么地步了。如果泡沫消费一旦崩破,它影响到我们中国的就是这个35%的过剩产能。我再重复一遍,这个35%的过剩产能为什么过去不会产生问题,因为它就是被泡沫消费给吸收掉了,可是泡沫消费在这次金融危机当中已经破裂了。而破裂的直接结果就是直接影响到中国35%的GDP,就这么具体。那我告诉你,如果这是实情的话,无论怎么做基础建设,也无法恢复35%的损失,请读者想一想,我们就算是一年之内就把4万亿人民币投下去,也就只相当于GDP的16%而已,何况这笔投资还要分几年进行。如果分两年的话,那只占8%,就算都投下去的话,也很难弥补35%的GDP的损失。最近除了弗里德曼的文章以外,还有很多在国际上发表的文章。都对于我们4万亿人民币工程提出一些建议。我觉得这非常好。因为中国太重要了,没有人希望中国会走下坡,每个人都希望中国的4万亿人民币的投资是有效的。所以我可以告诉各位。我最近所看到的海外媒体对于中国政府的4万亿人民币的投资都是非常得友善,而且提出了非常正面的建议,大家都希望中国政府要做好。如果我们再失败的话,对他们这些国家来讲,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但是,就算我们把4万亿人民币完全压缩到同一年来执行的话,也不过是16%的GDP。

弗里德曼所谓的消费减少会影响到中国,那可就是35%的,可见事态有多严重了。所以他讲了,干脆把美国人的信用卡拿给中国人,让中国人负债去消费,然后把35%的过剩产能给消费掉,否则中国的经济会走下坡,这是他的观点,我觉得这个观点很有意思。

中国的负债为什么有潜力?请你注意一下,美国这种负债消费的方式已经使得美国家庭的负债比例高达GDP的95%。而中国人,不但收入低,而且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太健全的,比如说你的孩子生病了怎么办,你父母生病了怎么办,孩子上学了怎么办,这些都会强制你不得不储蓄,所以我们中国人的负债占GDP的比例只有13%,美国人是95%。

所以他建议,中国要真正能够避免经济萧条、拉动经济发展,他开个玩笑讲,就是把信用卡给中国人,其实他是希望中国进行负债消费,越多越好,把不能通过出口吸收掉的35%的过剩产能,通过我们自己的消费把它给吸收掉。你千万别认为他讲得不现实。我再告诉你一个数据,我们目前的消费占GDP的35%,如果我们真的靠负债来消费,我们再借35%的钱全部拿来消费,那么就是70%的消费了,你晓不晓得占GDP比重70%的消费是一个什么标准?我告诉各位,这才是一个符合国际标准的消费。

●我们中国人的负债比例只有13%,美国人是95%。

●所以我们能不能有一个异想天开的计划。直接拿钱给老百姓消费。

我们目前GDP中消费只占35%的比重,我们的钢筋水泥占了55%。这个比例太不正常了。和国际标准对比一下,我们可以发现,GDP当中的消费比重按国际标准是70%~80%。钢筋水泥只占10%~20%。也就是说国际标准的消费比例应该是70%,而我们中国是只有一半。所以,通过高负债来消费,我们中国是有潜力的,我们只有13%的GDP是负债,美国是95%,我们通过负债再增加几十个百分点的消费,让我们的消费能从过去的35%变到70%。完全吸收掉我们的过剩产能之后,中国经济才不至于走下坡。

所以把信用卡丢给中国人的原因就是让中国人开始负债消费。我个人觉得,我看到的我们学者的发言,包括很多国外学者的发言,我觉得他们是比较诚恳的。

2008年12月15日,成都市对低保人员首次发放消费券,鼓励市民增加消费。而国务院用于扩大内需的4万亿人民币的资金也是为了增加收入以提高中国人的消费能力。与此同时。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也陆续出台,可是要提高消费还有别的更好的方式吗?中国人是不是真的只有接过美国人的信用卡,开始负债消费,才能解决经济面临的困境呢?

除了弗里德曼之外。还有一个人。就是诺贝尔奖的得主蒙代尔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蒙代尔在美国发言,他呼吁中国政府发消费券,直接拿钱给老百姓消费,当然他只建议给每个人发100块。可是我在想我们目前的4万亿人民币如果平均分给每一个老百姓。每个人是3000多块人民币,如果把这个3000多块人民币去消费的话,马上就会使得我们35%的消费大幅提升,再加上乘数效果会使得消费比例进一步扩大。所以我们能不能有一个异想天开的计划。如果真的像蒙代尔所说的,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应该把4万亿人民币全部发给老百姓,一个人3000多块人民币的消费券,当然我们要规定一些技术细节,规定消费券不能存起来,存起来就完了,非要逼着你花出去。

台湾已经发了消费券,那么他们怎么逼你花出去呢?那就是消费券一整票不找零钱的措施,所以你不能拿去买米,买米是不能找零钱的,只能花一次,所以逼得你在3600块台币之外你还得再贴点钱买个冰箱,买个空调什么的。就通过这种方法强迫你消费。所以通过这种方式,也就像周小川所说的,我们可以在消费方面大下工夫,提高我们的消费基数,把弗里德曼所担忧的35%的过剩产能给消费掉。

第六章 中国要如何救市(二) 四、中美合作拉动消费

我想讲一句比较公道的话,美国政府也在帮我们忙。2008年11月25号,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开记者会,讲中美两国如何合作。保尔森是这么讲的,他说前面这种泡沫消费可以通过美国政府的帮忙让它重新恢复。怎么恢复?我给读者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美国银行是怎么帮助美国人进行泡沫消费的?银行拿1000美元借给A去买汽车,买完之后,银行把这1000美元汽车债权卖给投资人拿回来美元;再借同样1000美元给B去买冰箱,买完冰箱之后,再把冰箱的债权卖给投资人;银行再拿回1000美元,银行再把同样美元借给C去买电脑,然后再拿电脑的1000美元债权卖给投资人,取回1000美元。

也就是说,美国银行所扮演的角色,就是把投资人的3000美元通过银行负债的方式借给消费者,这就是我前面一直讲的泡沫消费。因为这3000美元都是负债。所以负债所创造的消费通通叫做泡沫消费,因为用现金买不起的。目前出了什么状况,会让弗里德曼这位兄弟这么担心呢?就是保尔森所说的,消费全部被冻结了,也就是说,当银行把1000美元借给A去买汽乍,拿到1000美元的债权后,银行不干了,他不把债权卖给投资人了,同时,B跟C也不向银行借钱了,整个消费市场被冻结了。也就是说,过去是3000美元的泡沫消费,而现在变成1000美元的实际消费。而这种3000美元消费变成1000美元消费的泡沫消费破裂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2008年11月份。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出口制造企业从去年11月份开始,接到的定单数量大幅度下跌,同时,我国地方政府的财税收入也大幅下跌,原因就是美国人的泡沫消费在那个时候开始破裂了。所以这位专栏作家是什么意思呢?那就是3000美元成1000美元。那2000美元怎么办?让中国人去消费。希望中国人通过负债把这2000美元的消费补上。中国经济才有机会。

如果中国不做这个事,而只是做基础建设投资的话,那就很麻烦了,那么中国35%的过剩产能立刻会曝露出问题来。但是美国政府决定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呢?我觉得这又是对ChIMERICA的一个最好解读。

美国政府怎么做?保尔森在11月25号的记者会上提出,他说美国政府把救市资金从7000亿美元提高到8000亿美元,拿出其中1000多亿美元借给投资人(他们就是国际金融资本或其马前卒),什么意思呢?就是请投资人拿着1000亿美元中的1000美元,向银行收购汽车债权,然后银行拿着1000美元借给B去买冰箱,再把美元的冰箱债权卖给投资人;投资人再从美国政府1000亿美元中拿出1000美元给银行;银行再拿这1000美元借给C买电脑,然后银行再把1000美元的电脑债权卖给投资人,投资人再拿美国政府1000亿美元里面的1000美元给银行收购电脑的债权。通过美国政府这种资助,使得消费市场能够解冻。促使银行把资金借给A、B、C,让他们的泡沫消费重新开始从1000美元上升到3000美元。这是美国政府的期望。

当然我相信各位读者一定都会有疑问,这也是你们所关切的,这个疑问就是,郎教授,这个政策有用吗?我要告诉你,不要对美国政府的救市政策有幻想。保尔森的立场跟我们的政府完全不一样,他有他的说法,他说美国政府这一招有没有效,他完全没有概念,甚至美国政府也不知道如何救市。

如果这句话是对的,那我们更要担心了。担心什么呢?我们更要担心美国泡沫消费从3000块跌到1000块会冲击到我们35%的。如果我们自己的消费不能够像周小川所说的那样大幅度提高的话,我们中国的经济将受到重大影响,这不是基础建设所能拉回来的,同时这个重大影响将造成大量人员失业。所以,基础建设虽然能够有效地雇佣劳动力。增加就业人口,可是抵挡不了35%的过剩产能的冲击。

第六章 中国要如何救市(二) 五、美国的三大汽车公司在求救

美国三大汽车巨头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都是百年企业,被视为美国工业的象征,但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三巨头”却接连亏损,甚至到了濒临破产的边缘。

据统计,整个2008年10月,通用汽车的销量同比下跌43%,克莱斯勒下跌38%,而福特跌了36%。从11月初开始,有关它们在世界各地关厂、停工、裁员的消息也不断传来。

于是底特律高层开始展开对华盛顿的游说工作,从2008年11月18日一直到12月20日,三大汽车公司、汽车工人联合会、美国国会,白宫之间上演了一场持久的辩论,而到底救不救三大汽车公司,就成了辩论的核心话题!

●美国人的泡沫消费从11月份开始完全破裂了。

●在三大汽车公司之上搞了一个“发改委”,美国人给它取了名字叫做“汽车沙皇”。

●问题是三大汽车公司一旦崩溃之后,带给美国人消费信心的创伤,大得是你无法想象的。

2008年12月中旬,又有一个新的事件发生了。这个事件的发生完全出乎美国政府的意料,那就是美国三大汽车公司要倒闭了(请读者回忆一下我写的前言,三大汽车公司的产能过剩就是国际金融炒家所设的套)。我们过去总是以为三大汽车公司一旦倒闭,不过就是汽车工业的末路,那不过是汽车工人的失业,但我们把它看得太简单了,这事情其实是很可怕的。

12月上旬三大汽车公司通用、克莱斯勒以及福特已经扛不住了,然后这三个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包了一架私人飞机,一路从底特律飞到了华盛顿去求援,希望美国政府从70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当中拿出300多亿美元帮助三大汽车公司。结果你知道发生什么事吗?媒体一披露,说这三个首席执行官没有责任心,竟然花了股东20000美元乘私人包机去华盛顿,你们三个家伙怎么不坐经济舱呢?这个事件被披露出来之后,美国国会立刻否决他们的提议,对他们说,滚回去,不干了,滚回去,不给你钱了。这三个人灰头土脸地回去了。

回去以后,过了两个礼拜,这三个哥们又来了,因为他们扛不住了。这一次不敢乘包机了,也不敢坐经济舱了,这三个哥们挤在同一部车子里开车过去,据说那个车子是1.6排量的,很省油。两个哥们坐前座,另外一个哥们坐在后座,三个人轮流开,开了24个小时开到了华盛顿。油钱挺省的,大概只花了200美元。这个事件经过媒体披露之后,美国老百姓说,兄弟们干得好,这就是责任心的表现,你们没有乱花我们股东的钱,好,300亿美元不给了,给你惩罚,给你一半。这三个接家伙摸摸鼻子,心里想骗到一半也不错吧。回去吧。但是。美国政府又把他们三个叫回来了,对他们说,别急着走,你那个通用的首席执行官一脸横肉,你准备下课。还有,美国政府对你们三大汽车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不是很放心,我看你们三个都有问题,所以就决定,在三大汽车公司之上搞了一个“发改委”,美国人给它取了名字叫做“汽车沙皇”,实际上就是发改委的意思。我觉得美国越来越好了,他们越走越像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了。

可是,就在2008年12月底他们又搞砸了。美国汽车工会发表声明拒绝降薪。美国三大汽车公司是70多美元一小时的工资。日本丰田公司在美国的工厂给多少钱呢?48美元一小时。所以美国老百姓希望他们把工资降一点,共渡难关嘛。结果美国汽车工会拒绝,就是不降工资。这一下把美国老百姓彻底惹毛了,你什么态度。结果参议院大笔一挥,180亿美元都不给了,滚回去吧。

当时都是以为这不过是汽车公司的事情,结果我们做梦都没有想到,发生了什么可怕结果。那就是第二天早上开始,全美国、全球股价暴跌,不可想象的暴跌。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那就是由于三大汽车公司的崩溃,使得美国老百姓对于消费的信心几乎完全瓦解了。我前面讲的3000美元跌到1000美元的泡沫消费的爆裂已经很严重了,现在三大汽车公司一破产,连1000美元的消费都没有了,你可以想想有多严重。

我想那个晚上,小布什总统肯定一个晚上没睡好,因为整个晚上在开会。这个会议的意义特别重大,因为小布什所属的是共和党,共和党从来不靠三大汽车公司的,因为他的选民不是他们,共和党的选民是华尔街,是石油公司,是军火公司,是有钱人。三大汽车公司是投民主党的,是奥巴马同志的重要支持者。所以小布什总统的内心深处可能想你们最好早点破产吧,又不投我们的票。可是到了当天发现都扛不住了,为什么?因为共和党亲眼看到美国人消费信心的全面崩溃。

美国人消费信心一旦全面崩溃。就会使得我前面例子中的美元的泡沫消费也化为乌有,后果就这么严重。所以逼得小布什总统第二天早上8点钟在股市开市之前,立刻发表声明,参众两院不给钱,没关系,美国白宫给,用《紧急救援法案》拿出170亿美元给三大汽车公司,希望他们能够生存下来。这句话挽救了股市,否则的话,第二天继续狂跌,搞不好还连跌一个礼拜,全球股市就崩溃了。因为三大汽车公司的问题已经不是三大汽车公司的问题了,虽然三大汽车公司如果真的崩溃的话,将有480万直接、间接的失业人口,但这个都是小事。问题是三大汽车公司一旦崩溃之后,带给美国人消费信心的创伤,大得是你不可想象的。

第六章 中国要如何救市(二) 六、美国泡沫消费破裂以后中国怎么办

就在美国政府做出拯救美国汽车业决定的当天,美国政府在对华贸易政策上展开新动作:就中国“驰名商标”战略涉嫌提供非法出口补贴为由,将中国告上tO。这让已经深受金融危机影响的中国制造业再一次受到冲击。

据统计,2008年,对外贸易收入占中国GDP总额的68%,而美国消费信心的崩溃,必然会影响中国制造企业的定单,一些制造企业不得已将本来用于出口的商品转为国内销售。那么国内的消费到底能不匏消化这些产能呢?面对出口企业所面临的滞销局面,中国的普通消费者又能做些什么呢?

三大汽车公司这个事情出来之后,3000美元的泡沫消费全部化为乌有,原先是3000美元跌到1000美元,现在是3000美元跌到0,就这么具体。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那么保尔森的1000亿美元救市资金就像是肉包子打狗,振兴不了美国的消费。实际上,美国第四季度的GDP下跌3.8%,似乎已经说明保尔森的救市计划效果不彰。

那么回到我们中国来,请大家注意,我们中国有35%的GDP是过剩产能,按照《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的说法,这一块要靠中国人自己来帮自己的忙。虽然,美国政府2008年11月25号宣布增加的1000亿美元救市资金,但是12月中下旬的三大汽车公司的问题,使得美国人的泡沫消费几乎全线崩溃,而全线崩溃的结果就是,过去我们35%的过剩产能,是被这3000美元的泡沫消费所吸收的,如果3000美元突然都消失了,那就像一把尖刀一样,插在我国35%的过剩产能上。那怎么办?求人不如求己,所以这篇文章就用最后这个词——ERICA来说明。

中国如何自救,这已经不是简单地把钱用于基础建设了,而是希望中国老百姓利用高负债的方式大量借钱,家庭负债不要只占GDP的13%,但也不必像美国人那样占95%,但可以上升到40%、50%,也就是开始多刷信用卡、多消费,把我们中国35%的过剩产能首先让我们自己给吸收掉。而吸收掉过剩产能之后的消费如果能够达到GDP的70%,那么这样才能达到国际标准。在这种情况之下,中国能不能做得好,全世界都在关注,全世界关注什么呢?只希望中国能够按照全世界的平均消费水平GDP的70%来消费。如果能做这到一步,那就救了全世界。各位明白我的意思吗?怎么样把消费从35%扩大70%呢?拿钱给老百姓消费,花吧,借钱吧。

而且我刚刚讲了,诺贝尔奖得主蒙代尔也说过,发钱给老百姓花。你不这么做,只想靠美国人帮我们消耗掉过剩产能是不现实的,而且我们不知道美国救市会有什么结果,这就是我们所面临的双重危机。

所以我在这里想做一个总结。我觉得我们政府在这方面的态度还是比较正面的,也就是说根据实际的经济状况,我们已经对各项政策做了不少的修正,尤其是12月26号周小川的发言显然已经看到了我们中国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不能靠美国,因为它这个救市方案可能会有问题,而且美国去年第四季度GDP下降幅度高达3.8%,对于我们的冲击是不可想象的。如果我们要做的好,只有自立救济。自己靠自己。而自己靠自己的方法,就是在我们从事中西部基础建设、增加就业量的同时,干万不要忘记,像这篇文章所说的,我们真正的需要是希望在萧条的民营经济中注入更多的活力,注入更多的资源,让大家的消费能够从过去只占GDP的35%拉高到70%。只有这么做,才能让我国经济稳定地往前发展。

我个人对这方面非常地关切。因为美国泡沫消费的破裂将冲击我国35%的GDP,这个影响是非常大的。尤其很多人讲,我们中国不会发生金融危机,因为我们中国的银行购买美国的次级贷款债券并不多,所以不会像欧洲跟日本一样发生金融危机。我可以清楚地告诉你,你这个说法太不靠谱了。因为像这篇文章所说的,国际金融危机将绕过我国的金融危机,直接一刀插在我们的实体经济上。

所以跟各位做这么个总结,我们未来经济能不能避免衰退,似乎只有一条道路能走,那就是如何通过我们政府的资源整合,提升我们的消费比重,而且我们必须是自立救济。这就是那篇文章所说的,他们认为最好的方法,是把美国人的信用卡全部收起来,你们都不要用了,全部给中国人花,就能解决问题,这个讲得太形象了,而且一针见血,解决了中国的问题。如果真能做到这一步,拿信用卡给我们花的话,大家来花吧,花了之后中国经济才有希望。

<h3>附录</h3>

现场观众针对这个章节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问题,我把问题和解答罗列如下给各位读者做个参考。

观众:国家拉动内需的三驾马车,一个是消费,一个是出口,还有一个是政府支出。出口这一项显然是由于随着欧洲、美国那边的消费下降,所以我们这里也是日渐萎靡,然后房地产和汽车的消费也不行。您能不能讲一下,能不能再有什么措施刺激某个行业,或者某一部分行业再来拉动消费,从而刺激GDP发展的。

郎咸平:其实欧美各国人士也认为中国的下一步是要刺激消费。政府支出已经很大了,比如说修建高速公路、桥梁,和20世纪90年代相比,这么做的效果已经大幅降低。为了达到20世纪90年代同样的效果,今年我们的投资必须增加3倍。为什么?太多、太烂、太低效。还要靠基础建设拉动内需的话,效益就太差了。而我们过去的出口主要是被美国的泡沫消费所吸收了,目前也同样受累于泡沫消费的破裂。所以剩下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把美国人的信用卡拿来让我们来花,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所以那篇文章虽然听起来有点挖苦的口气,但实际上就是那么回事,美国的泡沫消费破裂之后怎么办呢?希望我们中国人拿着美国人的信用卡,向银行多借钱来消费,否则你拉动不了内需,也发展不了经济,这也是为什么我呼吁政府要把4万亿人民币的救市资金,不要光用在修建高速公路上面,而要用于拉抬老百姓的消费、让老百姓更富裕的方面,这才是下一步该走的路,而且似乎也是唯一的路了。

观众:郎教授您好,刚才您提到了《纽约时报》的专栏文章,关于美国利率走低的原因。当时那篇文章里头提到,由于我们外汇储备增加了,然后购买了美国国债,从而使得市场资金增加,所以引发了利率下降,但实际上根据我的了解,应该在2000年左右,由于It泡沫的破裂,是美联储主动把利息调低了。其实我想问您一下,对利率调低的真实原因怎么看?

郎咸平:格林斯潘在2001年成功“扼制”了科网泡沫对美国实体经济的冲击后迷失了方向。美联储在调节利率水平的时候,本来只看通货膨胀率。但是格林斯潘坚信当时的利率不会带来太大的通货膨胀风险,所以开始采用低利率政策了。

观众:郎教授您好,请教一个有关消费的问题,刚才你提到有关美国的一篇文章认为,把信用卡交给中国人来消费,提到这么一个观点,而且您比较赞同这个观点。往下如果设想一下,如果这个事真的有可能发生的话,中国人拿了一些信用卡的话,那么我有一个疑问就是他会买什么东西。就比如说刚才你提到中国民营经济,比如说有35%的经济总量是面向国外出口,面向国外出口的这些产品,现在让国内把它消化掉。可是这些产品原来是面向国外的,如果需要用国内的消费来把它消化掉的话,这里面是不是有点不太容易消化?

郎咸平:当然,您讲得完全正确。

观众:所以您提到的刺激消费这个问题,能否帮我们讲得更深入一点。

郎咸平:那个作者讲了一句话,中国没有多少农民可以买得起400美元的网球鞋和圣诞树的装饰物;而且中国的社会保险、医疗保险跟失业保险还不完善,没有社会安全保障,中国人怎么能够不存钱?也就是说,你讲的这些问题他们都知道,他也提到了,中国人购买力不行,我们广大农民的购买力是很弱的。刺激消费要做到可执行化的话,还需要一个很好的规划,所以今天我倒没有谈得那么仔细。我只是告诉各位。我觉得政府推出4万亿人民币工程本身,目前最大的问题是这个工程还停留在基础建设的层面,希望通过基础建设来拉动内需,增加就业人口。可是你有没有想到,这样做的副作用是什么?是民营经济更萧条,而更萧条的结果呢,是老百姓更不想消费。所以这个副作用更严重,会有更多的人失业,失业人员更多他们就更不敢消费,形成恶性循环。因此现在该做的是什么呢?是把这个钱拿过来,鼓励大家消费,然后增加消费,才能够把我们的过剩产能给消化掉,这是一个理论模型。至于说应该怎么做,我今天没有讲,这也不是我该关心的事,因为目前还没走到这一步,现在连要不要增加消费都在犹豫的阶段,所以希望能通过这本书,让有关方面能够转变思维,能够开始注意到老百姓的消费比什么都重要。我们到时候再谈也来得及,目前谈早了一点,所以美国作家开玩笑讲,让中国人拿信用卡去消费,它的目的就是希望中国人多负债,可问题又出来了,万一不还怎么办,也有后续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很复杂的。

<h3>延伸阅读 未来之路:全球经济大变局下的企业思维革命</h3>

过去10年来,处于时代尖端的公司已经把实时商业(Real-time Business)的概念引进他们的标准化运作程序中,以搜集当下发生的信息为基础,帮助企业在不断变迁的商业环境中快速反应。如今,我们看到企业运作的趋势正转向我所谓的预测商业(Predictive BusiM),以发展出一种洞烛先机、先发制人的企业经营能力。实时商业讲究的是做事情的速度,预测商业则与跨越极限、为过去所不能为有关。

单点事件累积到一个关键水平将成为大规模风潮的引爆点,进而从中开启崭新的一页。我相信,在实时商业的领域内,我们对于动态数据的捕获、分析与模式辨识能力已经达到临界水平(critical mass),现在拥有了用更高的准确率预知未来商业事件的能力,我们已经触及了那个引爆点。对企业经营来说,拥有在事件发生之前便灵活敏捷地采取行动的能力,无疑是如虎添翼。

预测商业将会改变各行各业的经营方式,对企业实务影响的范围与深度不亚于20世纪80年代引进企业网络连接台式计算机与服务器对企业运作所造成的改变。

企业的下一轮革新称之为需求链,一种“有人买才开始做”的思维。现在,你冢附近的食品店运用的正是这样的经营模式,你点了最喜欢的三明治,他们在几分钟之内就组装完成给你。戴尔(Dell)便是计算机业中运用接单生产法最广为人知的企业。同样,汽车业在欧洲是制造业当中典型的接单式生产的例子。不过,接单生产也有其局限性,这种生产方法显然无法让顾客享受到购买当天就把新车从经销商处开回家或马上就可以用到新计算机的那种立即的乐趣。有些人会认为,这种做法不过是把存货的压力移转给供货商,谈不上发明出满足客户需求的新型商业模式。

反之,预测商业体现了我所谓“渴望网络”(eager work)的概念:“因为你知道需求将至,所以开始生产。”以这个观念为基础,企业可以同时免于供应链与需求链的陷阱。你自己既不需囤积存货,也不必逼你的供货商这么做。你更不会落入在适当的时机却没有足够多适当产品的窘境,因而错失商机。

(本文摘编自[美]维微竟·拉纳藏夫的《未来之路:全球经济大变局下的企业思维革命》)

第七章 在金融危机冲击之下:2009年中国股市展望 一、冰岛这个国家

冰岛是全球金融危机中一个极端的例子,然而2008年全球股市、全球经济却与冰岛一样表现不佳。

提要: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得冰岛股市的市值跌了90%多,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我们要如何理解中国2009年的股市呢?中国股市的决定因素是二元经济,也就是占了经济总量70%的民营经济主导了股市的发展。而不是2005年推出的股改。2009年中国股市的走向取决于两大因素:第一,股改中的大小非问题能不能够得到彻底解决;第二,我们政府的4万亿人民币救市工程能不能帮助二元经济中的民营经济。只有我国的民营经济有所好转,股市才有希望,否则政府的救市只有短期效果。

但是,这么美丽的国家它的股市市值跌了90%多,为什么?就是来源于金融危机的冲击。就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早上,冰岛老百姓一起来发现什么都变了,当他去银行提款的时候,发现冰岛所有的银行都倒闭了。想去政府上班的时候,发现政府也倒闭了,国家破产了。什么叫国家破产?也就是说外汇都用光了,自己的货币没人用,他们用克朗,没有用欧元。没有用欧元是这个小国家最大的错误,而克朗崩溃了,贬值幅度达到30%——40%。大量冰岛人逃离冰岛,就像大逃难一样。所以冰岛老百姓说,早上醒来之后突然感觉自己被丢进了冰凉的监狱里面一样,什么都没有了。可是问题就是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错。冰岛政府很有意思的,我觉得他们采取了一项很幽默的政策,他们开始通过媒体对外发表谈话说,不好意思啊,兄弟们,我们搞砸了,政府破产了,更不幸的是国家也破产了,最不幸的是外汇都没有了,所以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没有办法进口大米、小麦、猪肉、牛肉、鸡肉、鸭肉、鱼肉了。为什么?没钱了。老百姓说,那我们怎么办?政府说那你们都没东西吃了。

冰岛政府倒挺幽默的,因为冰岛什么都不产,没有东西吃了,所以政府鼓励全体32万老百姓,从那天开始下海,不是经商,而是捕鱼。我不是跟你开玩笑,这句话是真的,真的要求冰岛老百姓去捕鱼,因为冰岛就是一个捕鱼为生的国家,只是最近这么多年,它介入了太深层次的金融操作才走到这个下场。不过我觉得,冰岛只有32万人,他们去捕鱼的话,没有问题的,因为人口数量很少,鱼的数量又很大。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中国就很麻烦,我们有13亿人口,我都怀疑比鱼多呢,最后由鱼来捕人可能还实际一点。冰岛的经济面临全面崩溃的时刻,这个民主国家的老百姓第一次不通过选票,而通过一个更有效的办法——拳头——把冰岛总理给揍了—顿。

福利好,教育水平高,人口素质自然高。冰岛人明白靠捕鱼维生是没有可能令国家富有的,所以他们便大力发展金融业。以高利率与低管制的开放金融环境,吸引海外资金。而冰岛的银行也效法其他国际投资银行,在国际资金市场大量借入低利率短债,投资高收益的长期资产,次级按揭资产便是其中一种。之前几年的全球经济盛景,导致冰岛的银行过分借贷。财务杠杆因此达到了惊人的幅度,总外债规模竟是国内生产总值的12倍。外债总额高达1000亿欧元,相反冰岛央行的流动资产却只有40亿欧元。银行业已经到达了一个“富可敌国”的地步,所以银行一旦出现问题,政府根本无法解救,只好马上宣布面临破产。

冰岛2007年被联合国选为全球最适宜居住的国家。虽然冰岛只有32万不到的人口,但是2005年,冰岛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4975美元,位居世界第三。除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之外,冰岛还是世界上第二长寿的国家。2005年人均寿命达到了81.15岁。冰岛的福利也是十分完善的,连大学也都免交学费。

第七章 在金融危机冲击之下:2009年中国股市展望 二、提高GDP是救经济的万能法宝吗

中国股市,在2007年10月16日股指创下了6124点的纪录。飘红的股市让投资者热情高涨。2008年初,“黄金10年”、“沖上10000点”等种种言论依然不时入耳。

然而,时至今日,股市没能再现昔日的繁荣,股指也没能再回到6000点,绝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股票资产随之大幅缩水,而绝大部分股民手中的资产也随着股指的滑落而逐渐萎缩。冷静下来的人们开始思索我们的股改之路。

我相信我们的读者朋友,一定会对2008年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特别感兴趣。从我们刚刚借用的冰岛的例子可以看得出来,国际金融危机让冰岛的股价跌了90%,国际金融危机会对我们有什么冲击呢?我希望通过下面的篇幅,能给各位做一个非常简单的剖析。

首先我想请各位回忆一下,我在我的书里面做过各种预测,有没有发现,我从来没有讲错过。我对中国股价的估计,怎么讲怎么准。其实一点都不是因为我聪明,我这个人一点儿都不聪明,还有点笨。我所以能够讲那么准,是因为我发现中国的股票市场遵循着一个规律。它所遵循的规律就是完全反映了我们中国经济的基本面。

我这么讲你们肯定觉得胡说八道,我们中国经济每一年都有10%的经济增长率,可没看到股票市场这么涨啊。你错了,那是表面现象,你知道我们国家10%的增长率是怎么来的吗?这一切都反映在股票市场里面,我们国家10%的经济增长,基本上是由钢筋、水泥所拉动的。

也就是说,我们国家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包括修桥铺路,拉动了这十几年来经济增长。而这个经济增长,并不是由民营经济所拉动的,而完全是由基础建设工程所拉动的。可问题是,由于大量资金投入到这一类的工程,使得我国GDP变得非常扭曲跟畸形。我国GDP当中的固定资产投资也就是钢筋水泥已经占据了GDP55%左右的比例。

由于这块比例过高,因此使得消费被压缩到35%,这种GDP的形态结构和其他国家相比是非常扭曲的,非常不正常。我们就以欧美国家或者日本为例,他们的消费在GDP中的比例不是35%,而是70%、80%,我们还不到别人的一半。他们的固定资产投资,比如钢筋、水泥,只占GDP的10%、20%,而我们是他们的几倍。这种畸形的现象,使得我国经济在每一年保持10%增长率的背后,使得我们的民营经济更萧条,使得我们的民营经济所面临的投资经营环境急速恶化。

举个例子,中国民营经济怎么恶化的?有几大原因:第一,人民币汇率不断地升值,打击到了我国的出口制造业;第二,国际通货膨胀,使得成本上升;第三,超前的《劳动合同法》的推出;第四,宏观调控的误判。当然了,目前政府认识到由于《劳动合同法》的超前性所带来的严重问题,已经通过制定一些施行细则来做出修正,但是这已经对我国1/3以上的民营企业造成了打击。

还有一个就是宏观调控出现了误判,当然政府在2008年下半年也做了全盘的更改。可是由于前几年宏观调控过于严厉,这使得我国民营经济的生存环境急速恶化。而恶化的结果是什么呢?恶化的结果就是使得资源大量外流,甚至很多资金从制造业中撤出了,而从制造业挪出的资金被拿去炒股,从而形成股市泡沫。

也就是我到了2008年之后,重新回顾一下2006年、2007年,会发现那时候股市泡沫现象开始形成了,而不是像很多学者所谓的,这是由于经济发展更成功了,老百姓更富裕了,因此你有更多的钱去炒楼炒股,你发现不是这种所谓流动性过剩的情况。而是像我所说的,股市泡沫背后的本质,不是经济发展更成功,老百姓更富裕了,而是因为制造业在这种汇率、成本、《劳动合同法》、宏观调控的压力之下,它的投资经营环境逐渐恶化,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从业者把投资在制造业的钱撤出来,拿出来炒股,所以造成了2006年股价的上升。

第七章 在金融危机冲击之下:2009年中国股市展望 三、股改是怎么回事

股权分置也称为股权分裂,是指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股份上市流通,另一部分股份暂时不上市流通。前者主要称为流通股,主要成分为社会公众股;后者为非流通股,大多为国有股和法人股。

股权分置是中国股市因为特殊历史原因,在特殊的发展演变中,中国八股市场的上市公司内部普遍形成了“两种不同性质的股票”即非流通股和社会流通股,这两类股票形成了“不同股不同价不同权”的市场制度与结构。

股权分置问题被普遍认为是困扰我国股市发展的头号难题。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股市上有2/3的股权不能流通。由于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等“股权分置”存在的弊端,严重影响着股市的发展。

而我们政府当时误判情势,甚至以为股指的节节攀升是股改所带来的结果。对这个股改本身,我从2005年开始就给予了严厉的批判,我认为股改是错的,为什么是错的?在2009年的这个时刻,我认为更有谈的必要。错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学习西方国家如何迸行股改。

西方国家以英国为例,他们进行股改的经验是非常重要的,叫做股改三定律。

定律一,股改的公司必须由具有信托责任的职业经理人领导才可以进行。而我们的股改对此没有提出要求,我们的上市公司普遍缺乏信托责任。什么叫信托责任?我就以2008年上半年为例,股价从5000多点开始跌的时候,我们上市公司的职业经理人竟然不顾我们中小股民的利益,大量抛售股票。你说他们这么抛合不合法?合法,因为这是原先政府对他们的承诺。可是我想问问他们,你们心中有没有一点良心,有没有一点对我们中小股民的一种信托责任,这是一个软约束,这是一种良心,和法律无关。可我们根本没有发现这种良心。他们说,政府给我们承诺,我们非抛不可,股价跌,那是跌你们的,我们才不管。这是为什么?归根到底,就是我们的上市公司缺乏信托责任,在这一个定律上就和英国不一样,他们强调上市公司的经理人必须具有信托责任。

定律二,英国强调只有好公司才可以股改,而我们呢,谁都可以股改。当然我们大部分都是坏公司。坏公司股改更糟糕,给老百姓造成的伤害更大。英国为什么只准好公司股改呢?因为坏公司股改的结果会伤害中小股民,因此最后大家会怨恨政府。所以英国政府不让坏公司股改,只让好公司股改。而我们让所有公司股改的结果,就是坏公司股改使得情况更恶劣,使我们中小股民更怨恨政府。

定律三,是我一直强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英国政府在股改之后,仍然保有一股黄金股,有什么用意?这股黄金股有一票否决权。这个太重要了。我在2005年的时候一直在呼吁,甚至恳求证监会保有一股黄金股,可是证监会并没有这么做,政府完全退出,什么都不要,完全退出股市。没有黄金股是什么结果?最近媒体常采访我,郎教授,大小非的问题出来了,你怎么看。大小非的问题是从2005年开始的,持股5%以下叫小非(小非流通股)。大非呢,是大非流通股,是持股5%以上的股份,所以这个小非在一年之内陆续地抛售。这问题我就不详细讲了,我相信各位股民都应该知道。这个大小非问题出来之后,给我们股市造成太大的振荡,压力太大,所以我们证监会提出很多的方案来亡羊补牢。

因而,在2008年年底的时候,证监会又推出一系列的方案来补救。媒体问我了,郎教授,你对于证监会所推出这些方案,你心里有什么想法,你认为做得对不对。我怎么回答呢?我说我不想接受你们采访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不想谈亡羊补牢,为什么?证监会根本就不该走到这一步的,也就是说如果在2005年证监会开始股改的时刻,肯听郎教授一句话,他们只要保有一股黄金股,就算我们的上市公司缺乏信托责任,就算我们上市公司中的坏公司也可以股改,问题也不至于如此失控,今天的问题都不会发生。比如说大小非的问题,政府有承诺,没关系,承诺可以延后,但是我告诉你,一票否决就可以了,为了保护中小股民的利益,政府就应该保有一股黄金股,一票否决,那样今天大小非的问题就不会成为问题。你看到股市不行了是吧,一票否决。承诺延后,等了股市稳定了以后再抛。可是当你放弃自己的一股黄金股之后,全体中小股民就将替政府买单。

所以这一点,是我最不满意的地方。如果你说你不知道该怎么做,这个世界上没有先例还情有可原,但是这个事情从撒切尔夫人时代就已经开始做了。而且我也通过电视媒体,通过平面媒体,不断地告诉证监会要保有一股黄金股,它就是不听。和读者开个玩笑,我不晓得为什么,反正我讲话它就是不听,别人讲它一定听。2008年之前,我会很愤青,最近半年媒体采访我,说郎教授,你最近心态平和了不少,你都不会愤青了,也不会骂证监会了。我说坦白讲,我真的不会愤青了,为什么呢?因为我已经成熟了,我长大了。而且我发现,当我说的是对的时候,他们不听的结果,就是使我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大家到处请我演讲,想听我的正确观点,我太愉快了。所以你们最好都不要听,我讲我的,你们做你们的,过几个月你们还是要回来听我演讲。

第七章 在金融危机冲击之下:2009年中国股市展望 四、股指是怎么下跌的

中国股市,在2008年遭受了重创。仅37只个股上涨,1213支股票被腰斩。2007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指报收5261.56点;2008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沪指报收在1820.81点,一年下来,沪指跌去了3440.75点,累计跌幅65.39%。创中国股市创立以来最大跌幅。

这种错误的股改,使得2008年的股市遭到重大的压力,到2009年这个压力不会减小。既然股改是错的,为什么2006年的股价会上升呢?当时证监会还认为由于股改成功所以2006年股价才会上升,当时我说不可能。为什么不可能?因为股改本身就是错的,股价上升是因为别的原因。什么原因?就是因为我前面讲的,民营经济在汇率、成本、《劳动合同法》还有宏观调控压力之下,它所面临的投资经营环境迅速恶化,而恶化的结果是其大量资金流入股市,从而造成2006年的股价大涨,这就是原因。至于股价大涨本身,我可以告诉各位,在这一点上我也要批评我们中小股民,你们对情势也有所误判。

误判什么?你们误判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成功之后的必然现象,这是错的,而我当时怎么告诉你们的?我当时讲的就是,这是制造业的回光返照。如果是制造业的回光返照,那么下一步呢,就是股价必跌,再一步呢,制造业企业大量倒闭,这是一定的。

当时政府就应该拿出大量资源,包括温家宝总理在2008年11月份所提的,税收、融资、产业转型以及服务方面的政策。如果这四大政策在2006年的时候就能够帮助制造业的话,让它们能够赚更多的钱,让它们能够把资金留在制造业,就不会有大量资金从制造业中撤出去冲击股市,也就没有股市泡沫了,也不会把各位读者套牢了。可是我们当初把这些制造业全部推向市场。当时怎么说的呢?当时告诉它们,“找市场不要找市长”,整个胡说八道。如果当时我们的市长能够像今天一样拿出有效的政策,积极地帮助中小企业的话,我告诉各位,这些制造业的资金就不会冲击股市,就没有股市泡沫、股价大跌,更重要的是就不会有大量的制造业企业倒闭。所以这一切是因为什么造成的?是误判。

这句话是我2007年初讲的,在那个时候,一片形势大好的情况之下,我这么讲,惹人嫌,惹人讨厌。郎教授这几年忍辱负重,不容易啊!我演讲的时候只要我这么一说,保证全场大笑,其实我挺喜欢调侃自己的,博得听众一笑。当你们一头热的时候,2007年我就告诉你,这个是制造业的回光返照。我发现没人听,我回去讲给我们家人听,他们都不听,塞着耳朵。跟我们家那只狗讲,它也不听我的,跑了……谁都不听。我那时真的很被动,好可怜,混到今天才发现我是对的。可是我这几年日子过得真是不容易啊。

到了2007年5月30号,政府为了打压股市,又是误判,提高了印花税。提高印花税的结果是使股指从4000多点跌到3000多点。从5月份到11月份,股指又拉回6000多点。我想请问各位股民,为什么你们不赚钱?我又要自我解嘲了,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你们没有听郎教授的演讲,你没有听我的话。其实当时你也是误判,你不晓得股指的波动,基本上是遵循二元经济理论的。什么叫二元经济呢?就是我国经济中和基础建设工程有关的部门是过热的。而民营经济由于汇率、成本、《劳动合同法》跟宏观调控的原因,它基本上是过冷的,这种二元经济反映了中国的经济形势。那么过热部门是哪些部门呢?以2007年为例,包括地产,钢铁、水泥等建材,大型国企等等都是过热的部门。这些部门开始主导了我国的股市,尤其是从2007年5月底开始。

也就是说,从2006年下半年到2007年5月底,是由于整个制造业资金冲击股市才造成股指拉到6000点的特殊现象。而从2007年5月到11月,我请问你,为什么你不赚钱,因为你没有买大盘股,你买了什么?你自作聪明,买了二线蓝筹股。可是二线蓝筹股在这半年之中,从5月到11月股指就没涨,当时是哪些股票涨了?叫做“二八现象”,各位还记得吧?也就是占据了20%的大盘股把股指拉到6000多点。当时的二八现象的“二”是指哪些股票呢?地产,钢铁、水泥等建材,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大型国企,替它们融资的银行还有证券公司它们的股票。你有没有觉得这几句话听得很耳熟?这不就是我前面讲的二元经济当中过热的部门吗?也就是说从2007年的5月到11月,二八现象所反应的就是二元经济,过热部门拉动了股指,而过冷部门没有变动。所以你当时如果没有炒大盘股而投资二线蓝筹股的话,你就基本没赚钱。到了11月,我在北京发言,呼吁我们的股民撤出股市。为什么?因为我当时已经预见了2008年的股票市场将一路狂泄。

为什么当初我会这么讲?原因只有一个,因为中国2008年的股市是根据我前面讲的二元经济环境所运作的,也就是占了经济总量70%的民营经济,他们这个部门真正地决定股票市场的走势。到了2007年的11月份,大盘股涨幅过快,因此一定会回调。而70%的民营经济它是持续萧条的,并且它的投资经营环境持续恶化。在这种情况之下,这个占经济总量70%的部门的股价要下跌。所以过热的部门要回调,过冷部门的股价要下跌,合在一起的结果,就是股指从2007年11月一直跌到2008年的12月31日。

在2008年的5月份,我在凤凰卫视的《锵锵三行人》节目中讲,各位股民不要对奥运行情抱有幻想,中国股价在奥运之前必跌,我这个讲法又是不讨好的,因为全体股民,甚至学者都认为:第一,我们政府不会放任股价在奥运之前跌;第二,奥运主办国的股价在奥运之前都是大涨的,奥运之后才会跌。所以大家都保持着乐观的情绪。我为什么给你们泼一盆冷水呢,原因只有一个,那是因为5月份的资料已经显示了制造业回光返照的现象,那就是制造业企业大量倒闭,读者还记得什么叫做回光返照吧。股市的虚假繁荣就是制造业的回光返照,因此第一步就是股价大跌。第二步是制造业企业大量倒闭。所以从2007年11月份开始已经是第一步了,股价大跌。到了2008年5月份我的资料显示,广东、浙江、江苏的民营企业倒闭比例已经高达20%、30%。这就是第二步。完全印证了我在两年之前说的话。

到了9月份情况更恶化了,9月份的时候,过冷部门把2007年的过热部门也拉进来了,比如说地产、钢铁、水泥全部变成过冷的部门,所以过冷部门的基数更加庞大了。过去只是以民营经济制造业为主,现在还包括地产、钢铁、水泥,都进来了,基数扩大的结果是股价进一步下跌,这就是股指为什么会跌到了1700多点,这是由二元经济所带动的。

到了2008年11月份股指又从1700多点拉起来了,超过2000点。为什么?因为政府在这个时刻及时地推出了4万亿人民币的救市工程计划。我想请问读者,这个4万亿人民币工程投资在哪些部门呢?基本上是以中西部的基础建设为主是吧?又是二元经济当中过热的部门,所以各位请你回忆一下,从1700多点拉到2000多点是哪一些股票所拉动的?我念给你们听好不好?钢铁、水泥、大型国企,就是这些过热的部门继续在拉动股指的上升。但是当时在11月份的时候,媒体采访我说,郎教授,拉到2000多点了,你认为下一步会持续上升还是持续下跌,我当然说会持续下跌,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一再告诉你们,真正决定股价的因素就是庞大的、占据了经济总量70%的民营制造业,现在钢铁、水泥、地产都被拉过来了,所以这个萧条的基数更大,而萧条的基数变大的必然结果是拉跌股指,这是一定的。所以到了2008年12月31号股指跌到1800多点。因而,从2006年开始,一直到2008年,二元经济主导了整个股市,再加上我前面所谈的错误股改,使得情况更恶化。

第七章 在金融危机冲击之下:2009年中国股市展望 五、展望未来

目前,中国的上市公司已经达到1500多家,资本市场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一个健康、稳定的股市对企业和投资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这些无不依赖于对证券市场的监管。而严格的监管才能有效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我们开始展望2009年,我根本就不认为股改可以解决问题,你只能够防止它更恶化,要从根本上解决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政府当初把手中最好的武器,一股黄金股全部给放弃掉了。你既然放弃掉了,那你就得实现你的承诺,你只有让它抛售大小非,大小非问题就会出来,2009年股市的压力更大。如果当初保有一股黄金股倒还有缓转的机会,现在这个机会都没有了。不过,我也希望证监会能够在这方面继续用更强有力的手段来保护中小股民的利益。我觉得最强硬的手段就是用新的法规或政策限制大非。

我希望证监会和上市公司明白他们对于国家、民族及中小股民的信托责任在哪里。在这里,我们不谈法律。你既然当了上市公司的职业经理人,你就得对你的股东有信托责任,你要为他们创造财富,而不是老抓着政府的承诺死不放手。我请我们的上市公司回去仔细想一想郎教授所提的,弱化承诺,而强化你应该有的信托责任。只有大家发挥点良心,我们的股市才有希望,如果你还是不讲良心,不讲信托责任,抓着承诺不放的话,中国股市就难有作为。金融危机的冲击是什么?请你注意,我前面跟你讲的冰岛的故事,就是金融危机的冲击一旦来临,使得冰岛的股价跌了90%多。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它是从2008年的11月份开始的,也就是说从11月份,国际金融危机已经和我们中国的市场挂钩了。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制造业它的定单在11月份大幅下滑,各级政府的财税收入在11月份大幅下滑的原因。因为我们有些民营制造业所面临的问题,除了我前面讲的汇率、成本、《劳动合同法》跟宏观调控之外,从2008年的11月份开始又加上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而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是第五把尖刀,配合上另外四大国内冲击,这五大因素会使得我国的民营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的情况更恶化。

如果他们的情况更恶化的话,将会使得我国股市的压力更大,再加上大小非的问题没有有效地解决,这两个力量会使得股市的前景并不乐观,或者可以说更悲观。在2009年伊始,我觉得,我们对于整个情势的看法,应该换个角度。我不可能在每本书里面谈股市,但是很多我的粉丝常常会来问我,郎教授你看股市怎么走。我这么告诉你,下次不要问我了。股市好不好,你就看两个问题:第一个,大小非问题能不能够彻底解决;第二个,我们政府的4万亿人民币救市工程能不能帮助制造业。只有我国的民营制造业有所好转,股市才有希望。

也就是说,如果政府的4万亿人民币工程能扭转局面,再加上大小非问题能够得到彻底解决的话,我们的股市会上扬。如果经济情况更恶劣,大小非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这才是开头,股市还会往下走。所以现在大家就不要再去看股指怎么走了,你要看最源头是什么情况。那就是整个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不是过热的一部分,不是拉动GDP的一部分,而是看占据了经济总量70%的民营企业,你看它会不会好转,只有它好转了,股市才有上升的动力,它变坏了,对股市来说是下降的动力,这就是2008年为什么我们政府会实施救市工程,那有没有救?有救。而且我也必须坦白得讲,股市有救,可是只有短期的效果。因为以制造业为主的民营经济才是问题的源头。如果它持续恶化的话,会使得整个股市往下走,如果这种情况成为事实的话,政府再怎么救也就只有短期效果,而不会有长期效果。真正要实现长期效果一定要跳出股市才能解决股市的问题,这就是围魏救赵的道理。也就是一定要回到最基本的本原问题、根本问题,那就是解决民营经济的困难,困难解决得越多、越快,股市就会越好。

世界银行目前预计2009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从2008年的2.5%放缓至0.9%,为世行自1970年起记录该数据以来的最小增幅。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做出的最新预测分别是7.5%和8.5%。虽然相对于过去5年中国10%以上的高增长率,经济增速下滑趋势进一步凸显,但中国经济预期增速仍高于世界其他国家的增长幅度。按照世界银行等机构测算,2007年我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7%左右,成为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而按照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8%左右测算,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居世界第一。

在2009年年初的时刻,政府在这方面已经推出了很多的政策,包括温家宝总理所提出来的,要通过税收、融资、产业转型以及服务来帮助中小企业。而且周小川在2008年12月26号也提出,政府这4万亿人民币救市工程,除了投资基础建设之外,很大一部分要挪过来用在民营经济上,希望民营经济能够更繁荣,能够增加大家的消费,其实这些如果都能够得到执行的话,会对于我国以制造业为主的民营经济有利好的刺激作用。只有它好了,股市才会好。而且我觉得民营经济的作用是最大的,甚至在大小非之上。可是这两个问题一定要同时解决才能有效地推动股市的长期发展。

所以,今年中央政府的政策已经慢慢转向了民营经济,而且由政府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效果会更大。我个人的态度当然是审慎乐观的,希望这个效果是有效的。只要它是有效的,2009年股市就会好转,如果没有效果,或者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过大,那也没有办法了。而且在这里我必须得说,国际金融危机跟我们每个人都有关,那是一场百年不遇的大萧条、大危机。这个冲击有多大,还要看美国政府如何救市,所以这非常复杂。如果美国政府救市成功,那么可以减小危机的冲击,对我们冲击也小一点。如果他们失败的话,我刚刚讲的冲击会更大。所以2009年对于我们股市来讲,由于我们制造业的衰退,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再加上大小非的问题,会变得特别不确定。大家要做一个心理准备。

我相信很多读者都读懂了我本章节的讨论,因此下一个问题肯定想问我2009年到底该不该买股票?我不是股评家,我从来不告诉读者应不应该买股票,那是你们自己的决定,我只是告诉读者决定股价的基本面是什么。

<h3>附录</h3>

在我做节目的现场,有几位来宾问了我有关股票的事,我觉得会对各位决定是否买股票有帮助,因此我把他们的问题和我的回答罗列出来给各位读者作参考。

观众:我有个问题,关于股市的,请教您一下,您可以大胆地预测一下,中国政府下一步会不会在大小非上加一把锁或者加一块补丁?

郎咸平:一定会的。

观众: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是,政府会不会推出平准基金,或者类似的平准基金,会不会,谢谢。

郎咸平:不知道,这个问题你应该问尚福林,不应该问我。如果平准基金的目的是来抬住大小非的话,那太悲哀了。所以我觉得问题还不是要不要平准基金的问题,而是要解决大小非的问题,再推出平准基金才有价值。否则拿平准基金去撑住大小非有什么意义呢?你理解我的意思吗?否则又是图利这些既得利益团体——上市公司,这没有任何意义的。所以平准基金的推出我是赞成的,但是推出目的是什么,应该是要能够帮助我们中小股民致富。但是平准基金和大小非问题捆绑在一起的话,那就有偏差了,这帮不了我们。大小非问题出来之后用平准基金给你撑住了,那算什么呢?我们中小股民在这种情况下的获益是不大的。所以对于目前会不会推出平准基金,不是首要的,而是推出平准基金之后,我们以什么态度来对待这个基金。推出目的应该是要替中小股民创造财富,而不是去撑住大小非的漏洞。

观众:那么2009年第三、四季度,会不会有一些复苏的迹象?或者2010年?

郎咸平:不会。

观众:我想知道一个抄底的时机?

郎咸平:你别抄,你最好别抄。这绝对不会是短期的危机,你如果了解我国制造业的现况,你会非常担忧的。你最好别抄这个底。

<h3>延伸阅读 逆市布局:经济危机下的经营投资策略</h3>

经济危机已经形成:对发达经济体而言,私人消费最重要的增长引擎,正在随着消费信用的蒌缩而丧失。在全球周期同步的共生体内,发展中经济体高度依赖外需来推动经济增长,且外需作为拉动发展中经济体投资与消费的杠杆作用十分明显,当发达经济体的消费减少时,后者的消费内需能力难以作为发展中经济体与全球经济的增长支撑点。2009年全球经济将同步步入周期下行时期,且衰退的可能性极大。

欧盟衰退较之美国更为严重:在发达经济体序列里,由于产业分工的秩序,作为高端制造业者与位于美国之后的主要金融中心区,欧盟与日本等经济体受到的波及更为严重。尤其是欧盟,由于房地产市场泡沫更加严重、金鼬危机更加剧烈且出口快速萎缩,其衰退的空间较之美国更大。

全球经济陷入L型下行周期:本次下行周期出现于贸易与金融都更加全球化的时期,且冲击主要来自于银行业相关金融危机,下行的波及范围更广、持续时间更长,整体经济将步入L型走势。根据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型金融危机所致周期下行样本的事件性实证分析表明,金融危机所需要的恢复季度均值落于15.8个季度左右,约为4年时间。因此我们判断,全球经济将于接下来的时间落于较低速的增长,强劲复苏可能需要等到2012年左右。

美股于2009年第3季度形成底部:一方面全球经济将在2009年上半年见于最低点;另一方面分析二战以后发达经济体中18次银行业金融危机的数据以及其中5次规模较大、对于实体经济影响较大的银行业金融危机的数据,由于金融危机冲击导致的股市下滑事情一般存续1——3年左右的时间,那么本次股市下降趋势可能继续维持1——2年。二者结合,我们判断美股将于2009年第3季度形成底部。

中国经济突围的路径与主突破口:应对当前的经济困局,政府投资牵引仍将是推动经济增长的突破口。预计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对GDP的贡献将超过1.5%。对消费的拉动效应0.4%左右。此外,行业内重组兼并与整合的产业升级也将引领中国经济突出重围。

(本文摘编自中倍建投研发部执行总经理彭砚苹主编的《逆市布局:经济危机下的经营投资策略》)

第八章 在金融危机冲击之下:2009年中国楼市展望 一、高处不胜寒的房价

2008年,对于整个房地产行业来说,是急速转折的一年。当众多开发商还沉浸在2007年“辉煌”的赚钱年代中不能自拔时,房地产市场却在2008年发生了“巨变”。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商品住宅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出现放缓或回落的现象。其中商品住宅开发投资减少,新开工面积增长放缓,竣工面积回落,成交量有40%左右的下滑,价格方面也有15%——20%的调整。而这些指标在过往的10年里都曾保持快速增长。可以说主要指标明显下跌,使得2008年成为中国房地产10年快速增长的转折点。

提要: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我们应该如何理解2009年的中国楼市呢?由于制造业的投资经营环境恶化,使得大量制造业资金进入楼市,从而造成楼市泡沫。因此,中国房价的决定因素不取决于地区的富裕与否,而取决于制造业资金的流向。由于2007——2008年楼市泡沫使得房地产商有所误判而将大量资源投入楼市。但2008年房价下跌、房屋滞销的结果将造成2009年房地产业陷入全面停顿的危机,从而冲击建材等相关行业,造成大面积的失业。政府在这个时刻要严格规范零首付或20%首付,不能将银行推向火线,否则将带来类似于美国的次贷危机。

我还记得我在2007年的时候谈到广东的房价为什么会翻几番。2007年从1月到6月,深圳高档楼盘的房价几乎涨了4倍,我常常以香蜜湖的熙园为例,它每平方米的价格从1万块涨到了4万块。这个毫无道理,你说哪有可能半年之内涨4倍。而且根据很多学者做的研究结果显示,2007年在深圳地区炒楼的资金,大概只有7%是外资,而且7%当中有6%是港澳台的资金,只有1%是真正意义上的外资。那么另外93%呢?都是内资。这些资金是哪里来的?他们炒作楼市的方式是什么?怎么冲击房价?其实这一切都给今天造成了重大的影响。我想请各位读者做一个回忆,就是从2006年开始,我国房价开始蠢蠢欲动,一直到2007年涨到高峰,到2008年像股市一样开始全面下滑。而且各位注意到没有,我国楼市和股市下滑的程度差不多,下滑的方向跟时间也差不多。为什么?因为今天冲击楼市跟股市的来源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2007年开始,按照我的分析,房价暴涨其真正原因就来自于制造业的资金,也就是说制造业在它所面临的投资经营环境恶化的情况之下,他除了炒股之外,他也去炒楼。那么2006年开始到2007年,为什么制造业所面临的投资经营环境会开始恶化?我在上章曾经提过,原因包括人民币汇率的上升,国际通货膨胀所引发的成本上升,《劳动合同法》的推出以及宏观调控误判等等问题,使得我国制造业所面临的投资经营环境急速恶化。而这个恶化的结果,是使得大量资金从制造业流出,然后冲击楼市。我们注意到了一个现象,从2007年开始,这股资金开始冲击楼市,它是先冲击高档楼盘的,高档楼盘价格被拉高之后,附近中低档楼盘的价格随之水涨船高。因此真正有泡沫的,还是中低档楼盘,而不是高档楼盘。这就是为什么到了2008年之后,房价全面下跌的结果,是中低档楼盘的跌幅反而更凶,原因是什么呢?因为这股资金冲击高价楼盘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请你想一想,是什么后果?那就是造成几乎全国房地产商对形势的误判。这个错误的判断是非常严重的,结果是社会上大量的有用资源被误导到了房地产市场来了。

第八章 在金融危机冲击之下:2009年中国楼市展望 二、房价上升带来的错觉

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11月末,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达到1.36亿平方米。按照中金公司发布的2009年宏观经济展望研究报告显示,在目前的成交量下,北京、上海、深圳、厦门、南京、杭州、重庆等15个城市现有的库存商品房,需要约27个月才能消化。而如此大面积的商品房空置,使得开发商手中的资金日益紧张。

另一方面,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置业者逐渐减少大额消费,银行也对开发商持谨慎态度,使得开发商面临更为艰巨的资金压力。那么2009年,开发商会不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险呢?

●坏事都是一起来的,就是祸不单行。

●你们大家不要以为,房地产价格是取决于老百姓是否富裕的。

●2009年整个房地产市场被冷冻住是最可怕的。

●持续的结果,会使得我国钢铁、水泥行业全部发生重大危机。

房价居高不下就是由于大量的资源被误导到了房地产市场,而且由于资金是先冲向高档楼盘的,所以高档楼盘的价格拉上去之后,中低档楼盘的价格随之水涨船高。在这种影响之下,非常容易在各地看到高档楼盘如雨后春笋一般地冒出来,而且还在大量地建造。另外,购地成本也不断地上升,使得地方政府的财税收入来源也大幅增加。以2007年、2008年为例,光这一项收入就占到了地方财税收入的30%以上。

可是各位知道这有什么危机吗?请你想一想,其实有个危机我已经看到了,我觉得我们的政府和我们的企业家,还有我们老百姓还没有看到。这个危机就是大量的资源被误导到房地产市场之后,形成楼市泡沫,楼市泡沫本身和股市泡沫一样,都是制造业的回光返照。那么,我再强调一下,回光返照的下一步是什么?第一步一定就是房价大跌,第二步一定就是制造业企业大量倒闭。但是我们的房地产商误判房价上涨这是一种长期的现象,他为什么会误判呢?因为我们很多学者说了,房地产价格之所以上升,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经济发展非常成功了,老百姓更富裕了,因此去炒楼,从而造成楼市泡沫。

另外,房地产商认为,还有几大原因也造成了房价的上升,包括:第一,中国人口不断地增长;第二,可用的土地越来越少;第三,城市化加速进程当中,会使得人们对楼房的需求越来越大,再加上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会使得需求量更大。由于以上几点他们误判了形势。误判这种泡沫现象是一种常态。由于误判房价泡沫成为常态的结果,使得社会大量资源涌入这个行业。其好处是使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增长又上了一个台阶,包括卖地,包括地产税。更大的好处是什么呢?带动了相关行业,包括了水泥、钢铁、型材、装修、电梯行业等等。由于盖了大量楼房,因而对这方面的需求上升,所以造成了2007年楼市的一片火爆,比如电梯行业也是一片火爆,到2008年11月份稍稍才有下跌的趋势。可是整个2008年的形势还是很好的,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这些配套工程,包括电梯等等,都是因为大量盖楼房之后涌人这个行业的。但是,今天中国房地产业的真正危机,绝对不是像我们所想的这么简单,仅仅会发生房价大跌之后老百姓会断供,然后会使得政府税收减少,或者是银行会发生经济危机。我告诉各位这都是可以看到表面现象。

第八章 在金融危机冲击之下:2009年中国楼市展望 三、楼市泡沫带来的真正危机是什么

从全国的平均水平看,房地产投资占到固定资产投资的25%左右,在有些城市超过50%,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房地产投资的下滑和交易量的萎缩,已明显影响到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和税收收入,为了缓解房地产市场停滞的局面,中央、部委及地方2008年出台的各项政策和文件已经有上百项,可以说2008年是房地产行业的政策年。从6月份开始,就有地方政府出台政策,鼓励购房者入市买房。到了9月份、10月份,“救市”政策更是层出不穷,从地方到中央都有相应的“救市”政策鼓励消费。放松二套房贷、减少税费、降低贷款利息……据计算这些政策实际上已经直接为购房者减少了20%以上的费用。

另外,2009年元旦,银行开始执行5次降息后的最新利率,购房者的房贷成本的下降幅度将超过10%以上。以50万元20年期商业货款为例,执行新利率以后,购房者每个月可以少还365元货款。

虽然有如此众多的政策出台,却依然没有改变房子滞销的局面,也没有根本改变房价过高的现状。那么房地产的价格,到底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

你们有没有想到楼市泡沫会带来的真正危机是什么?那就是2007年、2008年时,当大量资源被误导进入房地产市场之后,使得很多房地产商资金链紧张,而房价大跌的结果是套牢了很多房地产商,更可怕的是什么?那就是制造业企业的大量倒闭,因为企业家的购买力大幅缩水。一个是房价大跌,套牢地产商;第二,真正大宗买家是制造业企业家,由于制造业企业大最倒闭的结果,使得他们的购买力也大幅下降。这两个相互影响的结果使得2008年下半年,尤其10月份之后,各地楼盘的销售都出现滞销的情况,不但房价下跌,而且成交量极少。

这种必然的局面是由于以下两个同样的原因:第一是房地产商资金链过紧;第二是购买力持续衰退。这使得从2009年开始,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新楼盘开工很少。你想一想,如果从2009年开始,各地都不盖新楼房怎么办?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和房地产相关的所有行业,将由此同时突然地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冬天,包括钢铁、水泥、型材等等,或者是铝合金门窗、电梯等等的。请读者们想一想,这个危机是非常大的。所以在这个时刻,我觉得我们政府,应该要赶快面对问题,如果这个时刻真正来临的话,我们还得通过政府的力量盖更多廉价的经济适用房,盖更多的廉租房,而且必须在好的地段来盖才能吸引社会资源。否则所有这些相关产业将同时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冬天。这个冲击太大了,这个由房地产业所造成的对其他行业的冲击,会使得失业率到达一个不可想象的局面。

其实这一切在2008年9月份的时候都已经发生了,当时铁矿石价格一直在涨,第一年涨76%,第二年涨19%,第三年涨95%,所以我们的钢铁行业误判,把这个泡沫现象也误判成为常态,因为他们的想法跟房地产商是一样的,他们认为这种上涨是由于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所以各个地方搞建设的结果,包括建筑,包括房地产,包括高速公路,包括桥梁等等都需要大量的钢材。所以我们国家需要钢材是一个常态。因此他们误认为,这种国际铁矿石价格上涨是一个常态,而误判的结果,从2008年9月份开始已经全部曝露。我还记得9月底的时候去上海宝钢做演讲,我当时把误判的情况跟他们说得很明白。

我说你们宝钢从10月份开始业绩会下滑,他们不太高兴,说好好好,我说真的哦,你们的业绩会开始下滑的,他们又说好好好,但是他们心里可能不太高兴,所以中午请我吃饭的时候,就带我去员工食堂吃了两个包子。到了2008年10月中旬,有一天我在北京首都机场碰到宝钢其中一位领导,那个领导看到我亲热得不得了,看到我就冲过来,吓了我一跳,他说郎教授你太伟大了。我说怎么了怎么了,你不要激动。他说你走了一个月之后,我们宝钢的业绩真就那样下滑了,关了一半的生产线。这是为什么?因为在10月份以后,已经随着整个经济情势的恶化加上房地产市场的停滞,而使得非常多的相关行业立刻陷入了冬天,而且由于误判的结果使得很多钢铁企业在高价时积存了大量钢材而造成严重亏损。

第八章 在金融危机冲击之下:2009年中国楼市展望 四、看不懂的房地产价格

2008年11月,国务院出台4万亿人民币拉动内需的10项措施,其中第一项就是加快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安居工程,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的支持力度。另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对外宣布,未来3年将投资9000亿元做保障性安居工程,其中建设经适房400万套,投资6000亿元,廉租房200万套,投资2150亿元。

在一些地方,也出现了一些新形式的保障性住房。在江苏南京,保障房是由政府出资向市场购买商品住宅实现的。而在上海,国资背景的企业收购商品住宅的模式,也成为政府扩大需求的一种方式。在2008年的最后一个月,上海陆家嘴集团、外高桥集团、张江集团等国有企业,纷纷通过商品房市场购买普通商品住宅作为人才公寓,向外来优秀人才提供住宿。

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无疑是扩大内需的一种途径,那么增加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是否能改变房地产行业目前面临的停滞局面呢?

2008年10月份,当国际石油价格下跌以后,你会发现,坏事都是一起来了,真是祸不单行。当我们的房地产业开始停滞不前的时候,所有的配套行业同时产生了问题。更严重的就是到了2009年,房地产业持续停滞的结果会使得我国钢铁、水泥、建材、装潢等产业产生重大危机。而且我跟各位读者讲一个新观念,大家不要简单地认为房地产价格是取决于老百姓是否富裕,因为表面上看起来,北京的房价很高,还有上海的房价很高,甚至你们觉得广东的房价很高,你们可能认为说这个区域应该是经济发展最好的区域,因而造成了房价高的现象。而像合肥、徐州等二、三线城市,房价应该低一点。如果你这么想的话,你就大错特错了。我就以浙江为例,浙江够发达了吧。杭州是很好的地方,那里每平米的房价在20000块左右。温州企业特多,所以它房价特高,每平米也在20000块左右。因为有大量的制造业资金,尤其是温州制造业十分繁荣,涌入温州的房地产市场去炒楼,所以温州房价高。这两个地方房价高达20000块一平米左右,这我可以理解。再谈浙江另外一个城市嘉兴,和合肥、徐州相比,离上海最近,而且等到上海建好磁悬浮铁路之后,从嘉兴去上海的时间,大概只有15分钟。这么近的地方,你猜它的房价是多少?和合肥、徐州一样是4000块一平米。为什么?

另外讲讲我们的苏南,苏南跟苏北的经济发展程度不一样,你说徐州4000块一平米可以理解是吧,那讲苏南。苏南最发达的区域,就是常州、无锡、苏州这一线。自古以来,苏州的园林就有很高的声誉,所以有这个概念以后,大量资金会流人苏州房地产市场,所以苏州房价特高,也是10000——20000块一平米。那么隔壁的无锡呢,房价是多少?4000——5000块一平米。你说有什么道理?都是苏南地区,都是经济发达地区,凭什么苏州和无锡差距这么大?而无锡的房价和苏北差不多,甚至和中西部城市差不多,完全没有道理。

所以,你听我举这两个例子你会突然发现,中国房价的决定因素和老百姓的购买力是无关的,而基本上是根据资金的流向而决定的,这个资金流到哪里,哪里房价就高。这些资金不去的地方房价就不高,比如说嘉兴跟无锡。我常常开玩笑讲,无锡的“无”这个字可能让大家望而却步,所以不想去,觉得无锡什么都没布,感觉不好,所以不去。嘉兴呢,听起来像“假”的兴旺一样,都不是感觉太好的字。所以资金当然不去这两个城市,结果是使这两个城市的房价,就和二、三线城市的房价是一样的。所以真正驱动房价涨或跌的因素,就是这一股到处乱窜的制造业资金。这个制造业资金流到哪里,哪里房价就起来,这是一个最大的危机。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房价的走势和整个经济基本面几乎完全不挂钩。这就是2007年跟2008年我从中国楼市得到的最大感触。

另外,我以北京房价的变化来做说明,北京的房地产市场在2008年11月份,搞了个山西团,很多房地产商到山西去拉客户,为什么?因为他们想吸引山西煤老大的资金过来买房子。到2008年年底,北京35%的房子卖给了外地人,其中14%是山西人。可是2008年9月份之后,整个山西省的产值大幅下跌,也是由于我前面讲的国际能源危机,价格大跌的结果,使得山西也遭到重大打击。山西遭到重大打击之后,你会发现,这种资金它的流量就产生了问题。所以各位请注意,房价大跌的结果是套牢了房地产商。以山西为例,整个产值和整个经济萧条使得大家的购买力也急速下跌。而急速下跌的局面,是我们2009年所面临的一个新的危机:这个危机已经不是房价跌不跌的问题了,而是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停摆,如果整个房地产市场停摆的话,必然会造成大量的失业。

第八章 在金融危机冲击之下:2009年中国楼市展望 五、中国会发生次资危机吗

2008年12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在文件中首次提出,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合理的融资需求,希望以此来缓解开发商资金链紧张的局面。另外,央行政策明确规定自2008年10月27日起,购买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这些政策无疑会增加银行等金融体系的压力,那么郎教授对这些政策是怎么看的呢?

●是国家垫资建造住房,而不是要求银行给予更宽松的信贷。

●我们推动零首付或者20%首付的结果,就是我们把银行立刻推向火线。

●使得房地产开发不至于全面崩溃。

2009年楼市的问题已经和2008年不一样了,2008年最大的问题是资金乱窜,造成房价暴涨的现象。2009年整个房地产市场被冷冻住才是最可怕的。这就是我对2009年房地产市场的判断,你说怎么办?

而且有类似问题的国家不止是我们,还有俄罗斯。俄罗斯在2008年年底也碰到同样的危机,俄罗斯政府干了什么事?第一,国家出钱把这些房子买下来,然后租给老百姓,为什么?俄罗斯政府这么说的,“为了使得房地产开发不至于全面崩溃”,这是俄罗斯政府的原话。第二,俄罗斯居民购买住房享受到的税务优惠可以增加1倍,你买房子的钱可以免征个人所得税,上限可以高达10000美元。从这一点上来说,我觉得我们政府目前对这个危机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的,没有想到这个危机来得那么得快。你看俄罗斯,它的房地产市场还没有我们火爆,它们就已经碰到了重大问题,而俄罗斯政府的做法是直接参与。

当然我是说这是俄罗斯的做法,我的意思并不是我们也来做同样的事,而且我们政府也没有这种财力,也不可能垫资建住房。但是,我是希望我们政府要注意,不要再把注意力放在房价是否下跌。房价是否上升这个问题上,我觉得这个问题目前看起来都是小问题,更可怕的是什么?是房地产商资金链紧张的结果,会使得2009年开始的房地产市场整个被冷冻住。而房地产市场被冷冻的结果,再加上制造业企业的持续倒闭,将进一步影响到银行体系下一步的安全。

深圳有很多房地产商用零首付来促销。甚至我们的政府允许20%的首付。促销房地产本身,这一点我表示理解。可是对于这种政策,我也希望通过我的书给我们的房地产商,我们的银行,甚至给我们政府也提出一个新观念吧,那就是零首付也好,20%首付也好,这些都是次级贷款,为什么零首付?因为你没有钱,为什么你只付20%?因为你没有钱。所以就让我想起美国的金融危机是怎么来的。

国际金融危机的真正原因,是因为以华尔街为首的国际金融资本的贪婪无度。过去在美国买房子的人,都是信用卓著的,而且我认为都是具有信托责任的一批人。这些人买了房子,塑造出一个繁荣的美国经济市场:他买了房子之后,比如说他有10000美元的购房贷款,银行拿到之后,卖出去给证券公司,证券公司把这10000美元的贷款切成10张债券,每张债券的面值是1000美元,债券再卖掉。通过这种方法,把债券卖给投资人,然后银行拿10000美元回来,再借钱给你买房子。所以整个美国的金融链条是不会出问题的,因为这个人他的信用是卓越的,同时具有信托责任。什么叫做购房者的信托责任?那就是你如果还不起的话,你千万别借。在美国,过去这是没有问题的,购房者有信托责任,同时信用也好,他向银行借钱买房子,买完之后,银行把这个债券卖给投资人。然后银行把投资人的钱拿回来,弥补资金的减少,然后拿同样的钱借给第二个人去买房子。

次级贷款的真正问题就是国际金融资本及其马前卒找了一批信用不好的人,同时也缺乏信托责任的人来买房子。什么叫缺乏信托责任?那就是他明明知道自己还不起钱,他还借钱买房子。所以通过当时很多造假的行为,让这些人合法地取得贷款。到最后的结果是次贷危机爆发,次级贷款债券有多少钱?1万多亿美元,而这1万多亿美元竞然造成如此恐怖的金融危机,你可以想想这个冲击有多大。所以在我们的房地产市场全面停滞状态的情况之下,如果我们推动零首付或者是20%首付的结果,就是立刻把银行推向火线,这很可能就造成另一场中国的次贷危机灾难的开始。

如果在中国也爆发次贷危机的话,那就冲击太大了,我都不敢想象了。所以我建议政府,在这个时刻,要从自己口袋里拿钱出来帮助房地产商,从自己口袋拿钱出来帮助购房者,而不要通过银行的运作,否则银行会立刻被卷入金融危机当中去,会产生我们中国自己的金融危机,我给你举个例子。当美国发生金融危机的时刻,比如说花旗银行,由于购买了很多这种次级贷款债券,大概买了3060亿美元,其中200亿美元亏损了,花旗银行亏损了美国政府怎么救?难道找别的银行去帮助它吗?不是的,而是从口袋里面直接拿出200亿美元帮助花旗银行,美国政府说这个钱给你,兄弟扛住,千万别倒闭。它这么做有什么目的?这个目的就是绕开金融机构,不要让金融机构负担更多的风险,而由政府直接拿钱来帮助这些银行,包括花旗银行。而这就是为什么我在这个时刻,提出俄罗斯的国家垫资建造住房的政策,而不是要求银行给予更宽松的贷款。因为银行给予更宽松贷款的结果,会使得银行更快地被卷入危机中,爆发中国的次贷危机。

我对于我们的房地产市场,是非常担忧的。我担忧的问题,和我们一般媒体担忧的不一样,和政府担忧的也不一样,我把大家的担忧做一个总结,那就是房价持续下跌可能会造成断供的现象。而且制造业企业大量倒闭,工人失业,可能还不起房贷也有断供的现象,从而影响到经济发展。我所担心的是什么?我所担心的是从2009年开始整个房地产市场被冷冻住了。讲个最极端状况,那就是不再建造新的楼盘了,这样做的结果会广泛地影响到相关行业,包括钢铁、水泥、型材等等,而这会造成大量的失业。政府在这个时刻,我认为应该直接拿钱来帮助老百姓,我呼吁政府不要允许20%的首付,同时更不允许零首付。因为20%以下的首付很明显会造成中国未来的次资危机,这一点是我们一定要防范的。

第八章 在金融危机冲击之下:2009年中国楼市展望 六、业内人士怎么看

我相信很多读者都读懂了我本章节的讨论,因此下一个问题肯定想问我2009年到底该不该买房?我不是中介,我从来不告诉读者应不应该买房,那是你们自己的决定,我只是告诉读者决定房价的基本面是什么。在这个基础之上,我邀请了一些业内人士,请他们谈谈该不该买房,读者听完他们的发言之后,再想一想我的观点,我相信你们可以做出一个比较成熟的决定。

●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房地产市场有多大的影响。目前房地产商的内心是值恐不安的。

●政府出手救市能否挽回购房者的信心。如果这个消费信心一直在走低,那么这个问题就比较严重

●在今天的环境下是否到了买房的时机?到底这个时侯我们要不要买房?

●现在都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时机。谁也不能清晰地预测房价的底部在那里?

2008年下半年,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万科降价事件发生之后,引起了很多争论。读者相当关切类似的降价事件在2009年会不会重演呢?在这个时候我们究竟要不要买房。

2008年9月,对于房地产的知名企业万科来说,是个难熬的月份,由于他们推出了一系列的打折促销活动。引起了老业主的不满,个别情绪激动的业主,甚至沖进售楼处要求退房。退房之争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房子该不该退激起了大家的热议,虽然万科退房事件,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暂时以万科坚决不退房而告一段落。但是表面看似平静的万科公司内部已经是暗潮汹涌,各地房地产开发商更是四面楚歌。那么,回首这次退房亊件,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我们该不该买房呢?

古方龙(新华社中国名牌杂志社副社长):我觉得万科的这个降价是很正常的一个企业行为,市场中的企业必须以生存下去作为首要任务。我们学的经济规律告诉我们,房地产只是一个社会经济繁荣的一种展现,当整个经济基础开始动摇时,房地产它是怎么拉也拉不起来的,它只能是一路往下掉。

蔡鸿岩(《楼市传媒》董事长):我们从万科自身的一贯发展历程来看,我不认为万科降价事件是一个真正为了企业的利益的正常经营行为。万科对房地产行业的市场占有率一直是抱有野心的。它的这种降价行为,我们从其企业自身理念去分析,是自相矛盾的。万科这个品牌怎么来的,是靠人性化的物业管理起家创出来的万科品牌。物业管理是什么,是做服务,是以客户服务为核心,制造出的一个品牌,而现在它带头降价,而且是在全国五六个城市接二连三地降价。我们认为对一个有良好企业文化、企业理念,尊重客户的、负责任的企业来说,出现了这种情况,哪怕出现了一次也是不应该的,何况是接二连三地出现。

何红光(中化分时度假机构总裁):实际上,房地产市场也是市场经济,刚才咱们前面很多嘉宾也讲了,当这个市场出现了转折的时候,王石也在媒体上提出来拐点的观点。实际上,他作为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公司的领导人,我们过去有一句话叫做“春江水暖鸭先知”,他的信息量可能是最大的,包括对政策的研究,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万科这个全国最大的房地产公司的领导人,在前面房地产高涨的时候它有可能囤积了很多土地,那么按照政策它又必须在一定时期内把土地开发完,这对它又是一个压力,作为全国标志性房地产企业,并不是说它要带头降价,而是它顺应市场的规律。

郑荣霞(泽地萃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总裁):作为我个人来讲,我比较赞成老蔡的看法。虽然我们开发的楼盘相对来说比较小一些,可是作为我来说,我觉得也不会因为现在的市场环境不好,就会大幅下调房价。因为每个房地产商他在定价的时候,对楼盘有一个定位,他不会说因为今天市场不好了我就马上降价。毕竟在楼盘开发之初有个市场评估,并且已经做了很多的市场调查、市场评估跟成本核算,既然如此,就不要轻易地因为市场波动就把价钱降下来,短期内这么做是不合适的。

不管万科降价究竟是为了抢占市场,或者是无奈之举,但至少让我们感受到这个房价是有泡沫的。它最早的价位大概是在1平方米13000元,后来降到均价1平方米10800元,1平方米降2000多元。这就是为什么所有业主反应那么强烈,一套房子可能要省掉10万——20万的样子,所以对老百姓来讲这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且我们也感受到了,因为万科降价带来了很多的骚乱,很多想买房的人在这个时候不敢买房了,很多房地产商的成交量在缩水。

郎咸平: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叫做定价权,如何定价的思维是特别重要,我们不要把它看得太神奇。目前在我们中国,就是这么个环境,就是这么个水平,我给各位讲,我们目前的房地产商他内心是惶恐不安的。为什么惶恐不安,道理很简单。第一,他的成本是刚性成本,比如说他的购地成本、建房成本,还有其他刚性成本支出,再加上资金一积压的话,那个利息支出都是不得了的。刚性成本之下他的需求是什么,我们设身处地为他着想一下。大家购买房子主要的原因,不是说经济发展很好了,也不是老百姓每年的收入都增加50%更富裕了,所以拿出一半钱去买房子。如果是这种正常的购物行为的话,相对而言,有多少资金流入楼市是比较容易预测的,因为你可以根据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来预测,房地产商可以根据需求,再慢慢来建房子,这都很好预测的。可是目前就不是这种情况,这个资金来源它是搞不清楚的,有多少资金流入流出都无法预测的。比如北京有个很有名的高档楼盘叫星河湾,它的第三期我也去看了。看完了,我就知道我买不起,我只是去看。售楼小姐告诉我说售价是40000元一平方米,其中装修是10000元一平米,我还兴致挺高地去看他们的装修。哇,那个装修富丽堂皇,感觉就像进了夜总会一样。你说我们到底有多少人,会因为住夜总会而每平米多出10000元,我感到不理解。所以,现在楼市的资金来源就是很奇怪,就不是正常资金。所以说,房地产商一旦开发高档楼盘的时候,他就会根据市场状况做调整。因此要做差异化调整、差异化定价,这是他们的应对之策。但是这样一来,带给中低档楼盘的压力就非常大,包括政府推出的很多经济适用房、廉租房,而且很多地方的房价确实在下跌,那怎么办呢?所以中低档楼盘的价格,会出现万科现象,你可以理解的。因为在这种环境之下,他选择这种方法,就像有些人所说的,2009年的经济形式更恶劣怎么办呢?更多人买不起房怎么办呢?所以它会突然做出些定价权改变的决定,那么这些就是房地产商在惶恐不安的情况之下做的一个决定,我认为就是一个定价权的决定,其实没大家想的那么复杂。

第八章 在金融危机冲击之下:2009年中国楼市展望 七、香港房地产业集体过冬

琢磨不透的市场让万科难以定价,这家成立于1984年曾连续保持14年利润增长的房地产公司,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根据北京市统计局2008年10月24号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前三季度,北京市四环以内的住房均价同比每平方米下降235元,购房者观望心态占据主流,如果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如万科这样的房地产企业,应该如何调整策略?假如退房潮愈演愈烈,对我国经济又会造成怎样的影响?亚洲金融危机发生时,香港的房地产业又是如何过冬的呢?

万科是经历过几次大风大浪的企业,包括第一次宏观调控等等,它受过冲击,曾经被踢出局,因此它的危机意识比较强,换句话汫,它的风险管理意识比较强。我想给各位举例香港的“四大天王”。王石他每次演讲的时候都不忘提起,既然王石喜欢讲,我就把新鸿基拿出来谈。

李嘉诚的和记黄埔、长江实业,郑裕彤的新世界,郭炳湘的新鸿基,李兆基的恒基地产,叫“四大天王”,四大天王的风险管理意识之强是各位不可想象的。

我以资本负债比例为例,就是负债除以资本(净资产),我们内地上市公司的资本负债比例是100%——300%,各位猜一下像李嘉诚、郑裕彤、李兆基,还有郭炳湘他们的公司的资本负债比例是多少?这些人不会借不到钱吧,他们的公司规模又大那么多,比万科大很多,香港法制系统又健全,信用体系又好,他们不会借不到钱吧。各位猜一下,这些人的资本负债比例是多少?我们内地上市公司是100%——300%,四大天王借钱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但是他们只有20%。为什么只有20%?因为这些人都很明白,知道怎样才是一名最好的企业家一个重视风险管理的企业家才是最好的企业家。

不是说你在顺境的时候能赚多少钱,而是你碰到逆境的时候能够不倒闭,那才是真正的水平。所以有人私下问他们,包括他们做演讲的时候,问他们,你这一生成功的哲学是什么?我相信你会听到一句很奇怪的话,他们说“我们这一生成功的哲学就是保守”。当然他们的做法更成熟,还有几十年经验,他们的做法,包括跟客户之间的交流,会有非常平稳的过渡,也不可能说马上降价,像万科这么干的。他们非常有技巧,因为他们有经验,可是成功真正的本质灵魂是他们做事非常非常保守,所以这一点万科跟他们有一点类似。只是万科这个做事方式,我不知道为什么,总是选择悲壮的道路,发生任何事情,他们都选择最悲壮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我不理解这家公司的风格。

第八章 在金融危机冲击之下:2009年中国楼市展望 八、拐点论的争议

2007年下半年,王石提出的拐点论引起大家的争议,如今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步在蔓延,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也出现了萎靡的态势。近一段时间,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剌激房地产经济:从2008年11月1日起,对个人首次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住房的契税的税率下调到1%,个人销售或购买住房暂免征印花税和土地增值税,最低首付调至20%。这一系列政策的推出,都是为了鼓励消费,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下,今天是不是买房的好时机呢?

●特别是战胜这么多房地产商去抄到底,我觉得,可能难度比较大。

●真正有泡沫的房地产,反而多是中低挡楼盘。

●温州的房价是20000块一平米,嘉兴只有4000块一平米,你怎么做解释?

●前段时间也有报道,有几位开发商去养猪了。

蔡鸿岩:对于买房人来说,你如果现实有需求,那么任何时候都应该早买。从整个市场来说,在现在这个阶段,我认为在北京买房,从现实居住需求和投资来说,现在都应该是个很好的时机,我知道现在有很多的机构和投资者都在寻找有投资价值的房源,在抄底,这些投资机构和投资者实际上就在传递着一个信号,他们的行为一定是代表着对市场的判断。

陆新之(资深媒体人、商业观察家):当年马云是这么形容他老婆的,也就当时他的合伙人,他有两个名词,一开始跟他创业的时候他就把他老婆叫做生产资料,后来生意做大了,把他老婆放回家去管小孩,又把他老婆定义为生活资料。大家买房也有两个不同的范畴,大家是把它当作一个投资品,那么房子就是生产资料,还是仅仅当作你居住的生活资料,这两者是不一样的。试想如果你在北京也好,在上海也好,你本身要在这里工作,要在这里生活,那你的第一套住房肯定就属于生活资料的范畴,你住都住不上,或者可能你自己住在比较差的环境,这时你再去做一个投资就没有太大的价值。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你要看你自己的支付能力,你肯定要在你的支付能力能够承受的情况下去买。因为无论楼市也好股市也好,你基本很难清晰地预测它的底部在哪里,你只能从你自己个人的角度去考虑,就是说,谁都想买得聪明,买到最便宜的那一套,但是大家从历史上看,似乎这个点位对大多数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我建议,大家要比较理性地看待自己,我相信大家也有正常的理性判断,你很难在社会上战胜所有别的人,特别是战胜这么多房地产商,去抄到底,我觉得可能难度比较大。

但是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我觉得不管是投资买房也好,还是我们居住买房也好,我们都期待在进入楼市的时候,价钱是更低的,泡沫是更小的,我们投入成本是更少的,然后我们得到的会更多的,或者说我们买的房的性价比会更高一些。

蔡鸿岩:还有一个现象,我们在前年底的时候,做过一个关于星河湾入住率的一个调查。当时调查了星河湾一期入住的500多名业主,包括一些非常著名的演艺界人士我们都发了问卷调查,我们直接访问了12名业主,我们得出的数据是,在这些被调查的住户当中,其中有超过50%的人,在星河湾的房子平时他是很少住的,他是偶尔来一次北京才到这个地方去居住。因此,我们把这类客户人群叫储蓄型的投资客群,而在北京,现在真正影响北京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就是这些投资客主导的客群。在2008年年底之前,全中国城市房价大幅度上涨,总体来说,有90%以上的城市房价上涨都是由于该城市所辐射的这个区域的投资客群在这个城市买房,而推动这个城市的需求和推动城市房价上涨。而辐射力越弱的城市,它的房价上涨越慢,比如说重庆是最典型的,而北京、上海的辐射性是最强的,所以它的房价上涨幅度是最快的。包括深圳,它带来的投资客是辐射全国的,深圳本身是最近二三十年发展起来的一个移民型城市,所以有一些包括香港投资客在内的投资客群在主导这个城市的发展,所以我们的调控方向,自去年以来在这些方面有了一些转变。

郎咸平:刚刚老蔡提的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我觉得我们最近对楼市不管宏观调控也好,或者执行其他政策也好,都没有把握这个重点,我想解释一下为什么一些楼盘的价格仍很坚挺,但是另外一些就已经下跌了。我把我这个理论背景做一下说明。为什么会产生老蔡所谓的现象,从2006年开始到2007年,尤其2007年,广州地区尤其是深圳地区,它的房价一翻翻几番,很不正常,那你们认为是什么原因,比如说股价也是一样,2007年拉到了6000多点,而2008年是很凄惨的,为什么2007年发生这么多泡沫现象?

过去的10年间,中国房地产行业经历了高增长阶段,各地房价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房地产企业的利润也是逐年增加,尤其是2007年上半年,房子的涨价声此起彼伏,地王之争愈演愈烈,那么,房地产市场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的泡沫?今天房价的回调难道只是受到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吗?这背后还有怎样神秘莫测的关系?

第八章 在金融危机冲击之下:2009年中国楼市展望 九、拉动房价起伏的那只手

●2007年中国主流的开发商,基本上都没有经受住地王的诱惑。

●到底我们这个时候要不要买房?

●未来一年左右,整个楼市肯定是一个萎缩期。

●预测房价这件事不可为,包括一些名人也罢,必错,没有一个人是正确的。

●真正有泡沫的房地产,反而是中低档楼盘的多。

郎咸平:今年你看制造业企业大量地倒闭,尤其是广州地区已经有超过30%的制造业企业倒闭了,深圳地区也是非常悲惨。那么请大家注意,这种资金流窜现象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种资金流窜现象,完全主导着中国楼市的发展。这种资金我给它取了个名字叫虚拟资金,因为它本身就是不正常的,并不是因为这个社会更富裕了,你想住更好的房子,而是因为某个行业,尤其是制造业或者矿业因为投资经营环境更萧条了,他的钱不知道干什么用。所以他们不继续投资,你晓得他们干做什么?就是大量炒房,所以这个钱,打到哪里,哪里就有泡沫。那么这种现象值得我们关注,而且这个钱首先会进入这个地区的高端房地产市场,把高档楼盘的价格一下拉起来,使得附近的中低档楼盘随之水涨船高,所以这跟我们一般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我们发现在广东地区,或者在其他地区,真的有泡沫的房地产,反而是中低档楼盘比较多,高档楼盘由于制造业资金被大量引入,拉高房价,它还有资金撑着似乎比较坚挺。而你看2008年,跌价的楼盘基本上是中低档楼盘先跌。而且这个深圳的房地产很有意思的,它从关外先跌,因为最近这几年,70%的房子建设在关外,深圳老百姓他也不喜欢住在关外,关外房产价格大跌,然后关内的中低档楼盘价格大跌,那么高档楼盘呢?大概房价在两三万块之间算是正常,超过的话,比如说熙园每平米一下从1万块涨到4万块那是疯狂的,它会回到两三万块的区间,差不多就暂时持稳了。因此我们可以说高价楼盘产生非常奇怪的现象,像你刚才讲的,北京三环之内的高价楼盘的价格还是坚挺的,并没有看到降价的现象,反而是周边地区的中低档楼盘先跌价,那么这种现象很奇怪,要值得我们注意。

李永涛(《中国房地产报》副总经理):为什么低端房受冲击比较大,这是因为国家对住房保障非常重视。这一块无论是深圳还是上海,几乎全国所有城市都推出了这样的计划。香港以前也是,大量推这种廉租房,它对市场的影响非常大。现在开发商最担心的其实并不光是资金紧张,更担心的是国家把部分的房地产市场收回去了。1998年以前,大部分的房子都是集资建造的,国有企业单位盖房,国家建房,取消福利分房以后,房地产市场才发展起来的,才有了这么多大开发商赚了大钱,那么这个市场如果某种程度被剥夺了一部分,那对开发商的打击是非常最大的。

郎咸平:而这也就是为什么产生万科现象,在这个阶段还没来之前,赶快降价卖,你觉得有没有这种可能?

李永涛:对,有这种可能。前段时间也有一些报道,有几位开发商去养猪了。还有些建筑公司因为开发商欠他的钱,被迫转行。

陆新之:有一点我觉得可以判断,就是未来一年左右,整个楼市肯定是一个萎缩期,是一个低迷期,至少价格能降下来,降多少不一定好说,但是它的成交量肯定是萎缩的,观望情绪可能占主导。在这个情况下,假设你买第一套房,你愿意把这钱放着一年,你先去租个房子住等一年其实也没有多大关系。但是我想如果是有理财经验的人,或者是对生活质量有要求的人,他可以先买再放一年,价格也不会差太远。

李永涛:预测房价这件事不可为。大家看一看包括一些名人的预测,基本必错,没有一个人是正确的。赌房价的人也是很滑稽的,他一时对了,没有考虑到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一步必然也是错的。但是刚才郎教授提到一个问题,定价权的问题,我现在想补充一点就是,它这个定价现在处于两难境地,开发商的心里现在非常痛苦,为什么?一方面他现在降价绝对还有空间,因为现在在卖的楼盘都是前两年的土地,那时候地价非常便宜。在这个情况下,他还有20%以上的利润,降价没问题的,如果开发商拿的都是这种低价的地,他现在普遍降价是可以的。但是现在开发商他痛苦的是,2007年中国主流开发商基本上都没有经受住诱惑,他们全部拿了高价地。他这部分地建的房子的降价空间是非常有限的,所以他现在痛苦在这里,就好比面粉比面包贵,他用高昂的面粉做成面包的时候他怎么卖?

郎咸平:我告诉各位什么是股价跟房价的决定因索,今天通过很多专家已经告诉各位了。而且我认为已经非常清楚地告诉各位,到底房价是由什么决定的,它的走势应该由什么决定。但是我不会告诉你该不该买房,你自己做决定,每个人有自己的立场,有不同的环境,什么时候该退出楼市,什么时候该买楼,那是你个人的决定,但我觉得我的目的就是告诉你整个环境是怎么样的,提供一个大家用来判断的背景。

<h3>附录</h3>

现场观众对于房价的问题也提出了很多的问题,我相信对各位读者还是很有帮助的,我把这些问题和我的回答罗列出来给大家做个参考。

观众:郎教授您好。

郎咸平:你好。

观众:您刚才关于房地产所谈到的问题,您说政府应该出来救市,但是我觉得中国现在的房价还是很高,所以我认为未来房价还有很大的下调空间,所以我想问一下,您觉得这个价格下调到什么时候,政府才有必要对房地产进行全面的救市?

郎咸平:今天中国的房地产,坦白讲,已经不是一般老百姓买得起的了,不管它再怎么跌,我可以告诉你,13亿人中的大部分还是买不起。买不起房产的是大多数人,真正能够买得起房产的大概只有几千万人,就这几千万人在那儿忽悠。我们的房价再跌,一般人还是买不起。也就是说,我们这个房地产的资源已经被误导到了高端楼盘,虽然还有中低档楼盘,但中档楼盘的价格还是很高的。一般老百姓他是买不起的,也就是说还有十二三亿的人是买不起房子的。

观众:我知道您这个意思,但是如果政府出来救市怎么救呢?

郎咸平:我再讲清楚,由于房地产商看到高端楼盘价格猛涨,同时带动中低端楼盘价格之后,大量的资金就流入到这个方面的市场去了,去建这样的房子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可是这种需求是来自于什么?来自于制造业的萧条。也就是制造业的回光返照,制造业的资金打入了高端楼盘,使得价格猛涨,同时带动中低档楼盘价格。同时使得我们的社会资源都慢慢流向这个市场,而且整个市场和13亿人口的实际贫富程度是脱离的,并不是因为13亿人口更富裕了之后,大家都有钱才去买房子,而是因为制造业干不下去了以后,大量制造业资金涌入特殊的高端楼盘。因此使得房价水涨船高,吸引我们大量的社会资源去盖这样的房子去满足这种需要,而这种特殊楼盘呢,它跟社会大众的需求是脱节的。因为它是制造业的回光返照才引起某一个高端市场特别火爆,不是因为整个社会更富裕了,大家更有钱了,去买房子。有些人是永远买不起的,因为我们的社会资源被误导了,再跌也没有用。

观众:如果政府去救市的话,岂不是使它和老百姓的承受力更脱离?

郎咸平:我所谓的救市,不是救房地产价格,而是去救最原始的那一块,叫做什么?叫做中国的民营经济,把它救好之后,我讲一个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中国民营制造业更富裕了,老板更富裕了,给工人更多的钱,然后工人赚更多钱,他才能有能力慢慢去买房子。因此我讲的方法叫做围魏救赵,不是直接去救楼市,而是救占了整个中国经济总量七成的制造业。因为制造业雇用了90%的工人,我希望他们更富裕,把基层老百姓赚的薪水拉上去了,然后我们很多资源再慢慢流入这个市场,替他们盖一些他们买得起的房子,我们该做这个事。而不是光救楼市,直接救楼市只有短期效果,一定要把占据中国经济总量70%的民营经济救活了之后,我们的房地产才有希望。是这个意思,所以这个问题很重要。把这个问题剥出来,非常重要。

观众:我有一个问题。关于房地产的事情,我有一个初步的观点,我想让您评论一下,我认为可能在2009年或者2010年年初,外地不好说,北京的房价会跌个40%左右,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个就是说,现在这个购买力基本上处在一个停滞状态,大家在观望。另外就是为什么目前的房地产价格跌不下去,是因为目前的开发商它的成本非常高,买地的成本和建设的成本很高,如果跌的话可能要亏损。另外一个可能政府并不希望跌,但是如果等到2009年底或者2010年初,因为新开发的楼盘拿地的成本相当低,可能比最高点低50%,另外建设成本大概要低40%-50%,那么开发商的利润期望也会降低,这样总的测算下来,我估计跌40%左右。如果按照纯市场行情的情况来看,可能会跌得更低,大概跌个50%,但是为什么不跌50%呢?因为政府可能会出手,根据以前购买的情况,购房者的首付一般只付30%,就是他的成本是30%。再加上一些其他的费用,至少40%,如果跌个40%的话就可能出现断供,如果断供就会影响到银行的安全,我认为跌到40%以后,政府就不可能再让它跌了,我不知道郎教授对我这个观点认不认可。

郎咸平:你说到了2009年底,或者到2010年会发生这种现象。我想提醒你一句话,那就是假设这些地产商都在,都活着,都活得挺好的,因此他把房子卖出去之后,等到2009年拿地的价格很低了,然后各种原材料价格也很低了,他再盖的房子的价格应该是很便宜的,如果按照这种推论,这个结论是没有问题的。可是我请你注意一件事情,就是这一轮危机之下,你要晓得,我们的社会资源通过房地产商的运作已经大量投到房地产行业去了,而且这是一种有特殊需求的行业,我要跟你讲,它依靠高端楼盘带动中低端楼盘这种特殊扭曲的价格机制,吸引大量的资源套进去的。因此13亿老百姓基本是买不起的。你的假设是在一种良好发展情况下,房价低了,地价低了,成本低了,房产价格就下来,有一批人慢慢有机会买了。我再问你,目前已经被套牢的房地产商,套了这么多,到了2009年年终的时刻,如果他们资金链都断裂了怎么办?

观众:现在如果顺从市场的需求,就没有购买力?

郎咸平:现在没有购买力,而且现在大部分房地产商已经没有能力再开发新的楼盘了。因为资金差不多都被套牢了,所以房地产商我很怀疑他们会不会有这种能力再开发新楼盘,同时你要晓得,2009年是非常困难的一年,整个社会的蠃利水平都会大幅度下跌,大幅下跌的情况之下,还有没有人会去开发新楼盘,我都很怀疑。

观众:现在这个时候,因为购地的人少了,所以这个地价非常低,而且还是有一部分房地产商在做,他们也在开发新楼盘,并且有一些开发商认为,2009年或者2010年初房地产业有可能会复苏,但是不知道这个具体时间点。

郎咸平:他们太乐观了。

观众:这是他们的想法。

郎咸平:我在演讲的时候跟他们讲,你现在千万别拿地,我说金融危机最大的危机是什么?还不是金融危机本身,而是大家对于危机的认识是不到位的。大家把事情看得太简单了。简单来说,比方你去买一个价低的地,然后到最后你再盖一些便宜的房子,这是一个很美好的愿望。可是我告诉你,当你去买了以后,如果经济持续恶化,你会发现对房产的需求也是持续减少的,在没有需求的情况下,这个房地产商难以生存,这就是为什么李嘉诚在这个时候保留大量的元气,停止了所有的投资,而且手上保留221亿美元的现金,什么目的?就是准备度过这个寒冬。所以在这个时刻拿地本身,我觉得就有待商榷,这个风险太大。而且我认为,这个逻辑太漂亮了,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一个没有任何问题的逻辑,这么严谨的推论,到最后一定会出现问题,也就是说中国经济持续恶化之后,资金链可能会断掉。

观众:刚才提到李嘉诚,可是李嘉诚每次都在危机的时候大量投资土地。

郎咸平:那是过去,这次就没有了。这次他停止了所有投资,因为过去是中小萧条,这次是大萧条,不一样。所以为什么提醒你,你要跟你的朋友讲。听郎教授讲的话,最好这个时刻大家多留点现金,不要在这个时候急着买地,也不要有太多的幻想,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如果李嘉诚都停了,他们最好思考思考。

<h3>延伸阅读 大衰退:如何在金融危机中幸存和发展</h3>

在花旗、AIG等西方大银行拟申请破产保护或者再度资金援助的时候,金融危机第二波冲击依稀而至。现在发生的这场金融危机何时见底?将如何演变?我们的世界将何去何从?我们自身又该做出怎样的抉择?

在经济陷入衰退时,大多数企业自然会将企业目标从“利润最大化”转为“负债最小化”,在停止借贷的同时,将企业能够利用的所有现金流都投入到债务偿还上,不遗余力地修复受损的资产负债表,希望早日走出技术性破产的泥沼。企业这种“负债最小化”模式的大规模转变最终造成合成谬误,于是就会出现即便银行愿意继续发放贷款,也无法找到借贷方的异常现象。

在资产负债表衰退期间,当今学术界主张的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令人怀疑,真正具有效力的是由政府主导的财政政策工具。经济周期可以形象地分为“阴阳”两个阶段。当经济周期处于“阳”态阶段时,经济状况属于传统主流经济学可以涵盖的范围,企业资产负债表健全,将利润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利率正常,存在通货膨胀倾向。这时政府可以有效地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来调控经济,而财政政策工具由于会产生挤出效应(cro)则应该尽量避免运用。

在由资产价格泡沫破灭诱发的经济衰退中,经济周期处于“阴”态阶段时,企业资产负债表失衡,出现资不抵债现象,企业大规模转向负债最小化模式,从而导致合成谬误,将经济拖入资产负债表衰退之中。此时利率降至极低点,通货紧缩现象发生,货币政策完全失灵,政府必须大胆使用财政政策工具来刺激经济复苏。

(本文摘编自辜朝明的《大衰退:如何在金融危机中幸存和发展》)

第九章 个人在金融危机之下的应对之道 一、资产保值的选择

在中国,理财是非常简单的,它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观念,因为我们可以选择的理财品种太少了。第一,股市,我曾经提到过,2009年股市的不确定性非常高。第二,楼市,2009年楼市的最大风险是全盘的冻结。2009年的楼市很可能由于在2008年之前投入过多的资源,一碰到房价下跌,捆绑了开发商,再碰到制造业萧条,结果使得购楼者的资金量下降,这些力量会使得2009年开始的楼市产生停滞的局面。第三,银行存款,现在银行存款碰到什么问题?大家最担心通货膨胀。请你想一想,为什么大家会担心通货膨胀,我觉得你的担心很有道理的。举个例子,政府这4万亿人民币的救市计划,我请问你钱从哪里来?2008年之前,由于我们的房地产市场非常得活络,政府卖地也好,地产税也好,或者是企业盈余也好,收了很多的企业所得税。这些税收使得中央政府或者各级地方政府的财税收入,不但稳定上升而且大幅上涨。

提要:我们个人理财的选择非常有限,只有股票、房地产和银行存款,但这三样选择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都显得吸引力过低。

相对而言。黄金虽然被国际金融炒家所操纵,但是黄金有两个特点:

第一,黄金和美元之间具有对冲性。也就是同时购买等价的黄金和美元就可以保证不赔钱。这个理财观念在股市泡沫爆破后的今天特别具有意义;第二,黄金可以有效地抵御通货膨胀。

第九章 个人在金融危机之下的应对之道 二、什么是黄金投资

如今,通过理财手段让手中的钱实现保值、升值,已经成为百姓生活的一部分。然而,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楼市、股市、银行存款等作为理财品种,可投入性变弱。与此同时,国际市场上的黄金价格却连续7年强势上扬,表现抢眼,越来越多的国内投资者将黄金视为安全避风港。2008年11月21日,上海黄金交易所开放个人实物黄金交易,中国个人实物黄金交易终于有了以交易所为平台的合法渠道。中国有黄金避险的传统。那么,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之下,黄金会成为一个理想的避险理财品种吗?

如果你通过银行或者其他投资机构投资黄金的话,可能要抽2%-3%的手续费。如果通过黄金交易中心的话,它的收费只有千分之几,非常低的,但是你的最低提领额必须是3公斤,3公斤很重的,像两只老母鸡的重量。所以这个时刻很多人问我,在楼市、股市、银行存款都有问题的情况之下,我们对于黄金投资应该持什么态度。我告诉各位,我心里是挺紧张的,虽然我自己是金融学博士,但我跟你们坦白讲,在沃尔顿商学院,从我受教育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就不断地被误导,误导我们黄金是不重要的,黄金没有货币的属性,黄金不是货币。我在沃尔顿商学院念那么多年我念什么呢?我的时间基本上都花在衍生性金融工具上了。

什么叫做衍生性金融工具?那是特别复杂的。我给各位举个例子。我就以银行借贷为例跟大家解释一下。一个人向银行借了100万美元去买房子,银行把100万美元借给他,拿到100万美元债权,这些叫做银行债权,这就是金融工具,但它不是衍生性的。什么叫衍生性金融工具?就是银行拿到债权之后所开始的这一切,叫做衍生性金融工具。比如说银行把100万美元的房地产债权变成房地产抵押债券,每张债券面值是1000块美元,当他卖给投资人之后就叫做衍生性金融工具。同理可推,汽车贷款、冰箱贷款、电脑贷款都可以是这样的,比如说10000块美元汽车贷款吧,依然可以切成10张消费型的抵押债券,每张面值多少呢?一定是1000块美元。美国的债券不论任何品种,它的面值一定是1000美元。所以我们把消费贷款,包括汽车、冰箱贷款也依然可以切成1000块钱一张的消费型抵押债券。那么消费型抵押债券是什么呢?是衍生性金融工具。也就是从银行,把正常贷款换成债券之后,只要换成债券以后的东西通通都是衍生性金融工具。

那么我们花费大量时间做什么呢?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决定衍生性金融工具的市场价格应该是多少。就这么简单,我念博士就念这个东西。那个数学模型复杂得不得了,我这个人又比较笨,真是的,那是我最痛苦的三年。

比如说汽车贷款抵押债券、房地产贷款抵押债券,它的面值不是1000块吗?面值1000块是没有错,但是卖到市场的市场价是多少?把1000块面值的抵押债券卖给投资人的过程中,要以多少价格卖给投资人,就花了我三年的时间去学习,你看我可不可怜,浪费我这么多时间,谈谈恋爱多好,是吧。我花了三年的时间学了无数的数学模型,只干了一件非常小的事,多小呢?那就是1000块的债券到底我应该用多少钱卖给投资人,是998块呢?还是1002块?就干这个蠢事。为了学习到底是998块,或者是1002块,就这么小的差别,我就要学上好几种非常复杂的数学模型,包括随机过程微积分(stocic calculus)来回答这个问题。

所以,我们在那个时候都认为,这个才是我们的未来。可是你知道出了什么问题吗?当我们致力于这种数学模型推导跟数学模型定价的时候,我们认为未来我们金融学博士跟整个金融行业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推出越来越多的衍生性金融工具,创造社会的财富,让老百姓更富裕一点。其实我们都错了,你知道我们错在哪里吗?我们到最后太相信数学模型了,我们犯了一个基本错误,那就是当我们把这一切推给数学模型的时候,结果使事情变得非常得复杂,因此更解决不了问题。什么叫做更解决不了问题呢?比如说我把债券以998块的价格卖给你,到最后发现,市场价格不是998块,是975块。怎么办呢?我们要花很多的时间去解决这个问题。可是问题这么多,不能光我来解决,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来学金融,去解决这个小问题。

但是更多人进来以后,发现问题还是很大,搞不好这个价格跌到965块了,那我们就需要更多的人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们整个金融学,是自己创造自己的供给。为什么这么多人学金融,就是这个原因,因为我们解决不了问题。越解决不了问题,就越需要更多的人来解决问题。其实我在想,把我们这些学金融的一脚踢开或全部杀死的话,这个世界搞不好更好。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那就回到一个最基本的位置上。当初为什么我们不学黄金的定价?我觉得我们都是被误导了。我们从来不学黄金的定价,因为老师告诉我们,黄金是没有用的东西,你去给你太太打个首饰,去打个奥运金牌还可以,它不是货币。你要想学习货币,就是要去学复杂的定价。998块卖给别人,卖给别人你拿回998块,那就是货币。除此之外,都不是货币。

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对黄金产生抵触的情绪。请你注意看这个事情。其实我觉得,我们都是被忽悠了。为什么被忽悠了?从30年来黄金价格的走势中你可以注意一个现象,1968年黄金价格是35美元1盎司,从1986年开始,也就是我博士毕业的时刻,黄金价格达到最高峰的时刻,要800多美元1盎司。可是1998年黄金价格却被打压到250美元1盎司。为什么?

当时我们在想,黄金既然没有货币的价值,既然不是货币,怎么价格会拉得这么高,我当时比较笨,没搞懂。等到1998年的时候,虽然我那个时候变得比较聪明一点,但我还是没懂,怎么1盎司黄金的价格会从800美元跌到250美元。这个对我们来说都是不合理的现象,大家看美国股市的走势基本呈稳定的上升。可是黄金不是,有好几个高峰,你怎么解释?而且,处于第一个高峰时(20世纪80年代),黄金的价格从1968年的35美元1盎司拉抬到800多美元1盎司,到了1998年,又跌回250块美元1盎司。我突然明白了,黄金是一个被操纵的货币,一切都搞懂了。就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查了很多的资料。我发现,就在1998年这个时刻,我竟然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请听清楚,那时各国中央银行的行长聚在一起商量如何把黄金卖出去,那是1998年他们干的事。为什么?因为那个时候包括各国金矿的矿主都相信,10年之后,也就是2008年之后,黄金的价格将下降到和铜一样的水平。所以黄金价格从那个时候开始一直往下跌,跌到250美元1盎司,到这个时候跌到最低,低得不可想象。

第九章 个人在金融危机之下的应对之道 三、黄金与美元挂钩

从4000年前人类发现黄金至今,大约总共生产了17.1万吨黄金。黄金以其稳定、贵重、稀少、神秘的色彩为世人所追逐。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黄金价格大幅暴涨之后,国际黄金陷入了长达20年的熊市,“黄金无用论”观点在全球蔓延。很多人相信,黄金已失去了货币的功能,属于它的历史已经过去,黄金的存在意义仅仅是一种金属而已。直到今天,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让美元面临信任危机,人们转而发现,所谓的“黄金无用论”包含了太多的谎言。那么,在郎咸平教授看来,在有人大肆忽悠“黄金无用论”的背后到底包含着怎样的秘密呢?

●通过“黄金无用论”,宣扬黄金不是货币而来操纵其价格。

●美国人什么事都不用干,躺在家里就可以了。

●他只要印美元就可以买东西。

●给你们美元,你们全世界给我黄金。

我们同班同学很多人在做对冲基金,当然他们比我们聪明,我这么傻的只能当教授。所谓的对冲基金就是一种特殊的基金,它同时买同时卖,就是把风险给对冲掉。比如,日本有日经指数,而且新加坡也有日经指数,两个指数是一模一样的。可是价格有时候会稍稍有点不同,比如日本的指数1张是102元,而新加坡的指数1张是101元,那就卖1张日本的可以赚到102元,再同时买1张新加坡的要付出101元,两者对冲掉,这样你不用出钱,就可以赚取1元钱,非常微小的差价,这就是对冲基金。对冲基金的目的就是对一个物品同时买同时卖,然后赚取一个差价,那是很复杂的,我也不多解释,反正知道就好,不知道也无所谓。

我注意到这个时刻,当大家散发“黄金无用论”的时刻,大量的基金开始买入黄金。而买入的结果就是买家大赚一把,使得这个黄金价格从每盎司250美元,跳到目前的800-900美元1盎司,谁赚了呢?国际金融炒家大赚一把。所以当时他们通过“黄金无用论”来操纵黄金的价格,宣扬黄金不是货币。这个时刻为什么黄金这么有价值?这值得我们反思。

1944年7月,联合国货币和金融会议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来自44个国家的168名代表,围绕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等人提出的世界金融新秩序方案召开了磋商和交锋。这次会议的最终妥协成果,一方面确立了美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一方面建立了固定汇率机制,黄金的命运就此展开了最具戏剧性的一幕。那么,这一幕又演绎出了怎样的结果呢?

我在这个时刻收集了一下资料,因为我们在学校的时候从来不学黄金的,我们认为黄金只能拿来做戒指,只能做奥运金牌,其他没有什么用的。那个时候,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其实我现在想想,这都是国际金融炒家操纵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成了世界的超级强权,所以战后大家为了维持世界的稳定,在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叫做布雷顿森林,在那里开了一个会就叫做布雷顿森林会议。他们开会干吗呢?这次会议真正确定了美元的国际地位。也就是说,以后大家都用美元,你要把东西卖给别的国家,就得用美元来交易,别的货币都不可以,只能用美元。

美国为什么这么干呢?它有好处,也就是说,美国人什么事都不要干,躺在家里就可以了。他只要印美钞就可以买东西,他只要开一个印刷钞票的工厂,他只要不断印,他就能够买全世界所有的东西,所以美国人是最幸运的,他们可以好吃懒做,只要印钞票就可以了。这就是当时布雷顿森林会议的最重要结论,那就使美国人从此可以好吃懒做了,他们只要印钞票,就可以买全世界包括中国的所有产品。

于是当时要有措施限制美国,你印钞票可以,但是不能乱印。所以就规定,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固定要换35美元,你根据这个方式来印钞票,否则你乱印就不得了,把全世界都买走了,这不就引起通货膨胀了吗,不行的,要用这个方式限制美国。美国说OK,没问题,只要你们让美元成为全世界的清算货币就可以了。所以,当时就规定了1盎司黄金换35美元。为什么大家会同意呢?美国人是这么说的,他说我们保证永远是1盎司黄金换35美元。所以你们欧洲各国、亚洲各国呢,你们就没有理由留黄金了,都卖给我们。你卖1盎司给我,我给你35美元。然后,你拿35美元可以向我们美国买我们的国债,每年给你2.5%的利息,10年就是25%的利息,多好啊,所以你看你买1美元的美国国债,10年之后可以变成1.25美元,1.25美元你再拿回来买黄金,多好啊,你可以买到更多的黄金回去对不对?所以以后我们就定了,美国永远信守承诺,那就是1盎司黄金换35美元,几年之后变成40美元了,你再拿回来买黄金,不但可以买回来1盎司黄金,还可以多买5美元的黄金,这就是美国当时的花言巧语。

给你们美元,全世界给我黄金,然后过几年之后,你们可以做投资,赚了钱之后再拿赚的美元赎回黄金。反正就是1盎司黄金换35美元,这很简单吧。

1995年,美国有一部叫做《纽约大劫案》的影片,设计了盗贼盗取美国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地下金库的情节。影片中关于纽约地下金库场景的拍摄并不夸张,在这个著名的地下金库中,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和国际组织存放了大约3亿多盎司的黄金。按照2008年第三季度的相关数据,美国的黄金储备为8133.5吨,约为世界总黄金储备的27.3%,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黄金储备占世界总储备的75%,在黄金领域拥有如此发言权的美国又会以一种什么方式决定黄金的命运呢?

从战后到1968年,世界一直维持这种系统,所以大家把黄金都卖给了美国,所以现在美国的黄金储备是全世界最高的。它的黄金储备占了货币总发行量的70%,而欧洲只有20%多,中国只有1%,曰本只有2%,黄金都流到美国人手中了。结果突然在一个北风呼啸的晚上,尼克松总统说,同志们,不玩了,以后你不能来换黄金了,从此以后美元跟黄金脱钩。这么一搞,全世界都傻了,怎么能脱钩呢?可是美国财大气粗,谁也不能把它怎么样,于是美国强行决定脱钩。一脱钩,黄金价格就从35美元1盎司炒到了800美元1盎司。但是你如果要买黄金,对不起,现在价格改了,过去是35美元换1盎司,现在用800美元才能换1盎司黄金,请记住,这是30年前,30年前得用800美元换1盎司黄金,这个价格跟今天的价格是一样的。为什么?美国操纵的。把黄金价格操纵上去,而且我再告诉你,你只能到国际市场上去买。花800美元去买1盎司黄金,如果向美国人买,美国人是不卖的。美国人手中有的是黄金,就是不卖。

我们常常笑美国是虚拟经济,它是以服务业为主的,没有什么真正的制造业,因此它不是实体经济,它是一个虚拟经济。可是你不要小看美国人了。虽然美国确实是虚拟经济,但是美国经济的本质就是金本位,它拥有最多的黄金。中国呢,是实体经济,我们没有太多的虚拟经济,因为我们的服务业所占的比重非常小。我们都是制造业,看起来是实体经济,但是我们的黄金储量只有1%,美国是70%,我们是黄金严重不足的国家,美国是黄金过多的国家。

我认为,黄金与美元脱钩之后,他们操纵黄金价格从35美元1盎司拉到800美元1盎司,嗛了一笔。然后,1998年,再发表“黄金无用论”,把黄金价格打下来,大家开始急于抛售黄金的时候,我发现又是美国的对冲基金在开始收购。收购黄金之后,又拉到今天的800多美元1盎司。所以我今天谈黄金的时候,我一直很犹豫,我一直很犹豫我应该怎么跟你们谈这个话题。我鼓励你们去买吗?当然我可以这么做,但是我心里面有一点儿不安,因为我非常清楚地知道,我这么多年都在被误导的,我在念书的时候从来没有把心思放在黄金上面,因为我们认为这是不重要的,我们都应该搞衍生性金融工具。可是黄金确实是被误导的,价格拉抬到很高,然后再打到很低,所以我告诉大家,请你看看黄金价格的走势和美国股市的走势,你自己看看,你应该投资黄金还是应该该投资美国股市,你自己决定吧。

第九章 个人在金融危机之下的应对之道 四、黄金值得投资吗

●你在这个时刻买的话,你可以大赚一把,收益达3倍。

●你也操纵不了。操纵者是别人。你是被操纵者。

●黄金未来会涨到几块之类的预言,我告诉你,千万别信。

你说黄金有价值吗?我举一个数据,民国初年,1两黄金可以买2亩良田,5两黄金可以买1个四合院。那么到今天呢,1公斤黄金只能换23万人民币,连个厕所都买不到。所以,以黄金的价值而言,从解放前到现在,黄金没有那么好的保值能力。

我最近做的研究结果显示,如果你拥有黄金30年,它可以带来3倍的回报率,如果你投资在标准普尔的话,是8.36倍的回报率,如果投资在道琼斯的话,是9.72倍,如果投资在纳斯达克的话,是12.2倍。也就是说黄金的回报率是最差的,它只有3倍的回报率,美国股市的回报率平均有10倍。所以黄金并不具备太多的投资价值,可是如果我只看最近这10年,由于他们操纵的结果,黄金的回报率是多少?也是3倍,投资30年赚3倍,投资最近10年,还是赚3倍,也就是说过去的20年白干了,因为过去20年是操纵的时代,你赚不了钱,这个时刻也是操纵的时代,但是如果说你在这个时刻买的话,你可以大赚一把,收益达3倍。美国国债的回报率呢,1.8倍。道琼斯工业指数亏损6%的本金,纳斯达克亏损28%的本金,标准普尔500亏损27%的本金。也就是以近10年的情况来看的话,你投资黄金是赚3倍,远远好于美国国债的1.8倍,而美国的股市基本上全亏。

可是你要不要根据这10年的优秀业绩去买黄金呢?为什么这10年黄金的回报率这么好?只有一个原因,因为它又是被操纵了。因为在10年之前,全世界有一个非常好的谣言,那就是“黄金无用论”,把价格打到250美元1盎司,你在这个时候买入,10年之后你可以赚3倍。因此在30年长期持有的情况之下,虽然有过两次大操纵,但黄金的回报率是最差的,比国债差,也比股票差。但是,如果这10年你买黄金的话,它的回报率是最好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它也是操纵。所以我告诉各位,过去30年之所以最差,是因为被操纵,这10年它之所以最好,因为它也是被操纵的。所以我就不敢建议你去买黄金,因为这都不是你能控制的,而且你也操纵不了,操纵者是别人,你是被操纵者。如果告诉你去买的话,完了,下面怎么操纵谁都不知道。你可能会说郎教授,你来预估一下,未来是怎么操纵的。我可以跟你讲,郎教授没这个水平。国际金融炒家下一波要怎么操纵我不知道,但是以前怎么操纵我还看得懂。在这种操纵情况之下,我不敢跟你做什么建议,你自己看懂以后你自己想办法。而且最近我看到很多媒体报道,报道什么呢?我给你讲几个听听。

花旗银行首席技术分析师费茨帕特里克,在2008年12月说,黄金在未来会涨到每盎司2000美元以上。另外有些人说,黄金未来会涨到6000美元1盎司。我可以告诉你,我通通不信。按照我对黄金的理解,他们这么讲的原因就是新一轮的操纵要开始了,至于说他们要怎么操纵,坦白讲还没发生,我不知道,我只敢讲已经发生的事。可是当你们听到这种关于黄金未来会如何如何的话,尤其是花旗银行、摩根大通、高盛这些国际金融资本说的话千万别信,你自己回去考量一下,你应该怎么做投资。

第九章 个人在金融危机之下的应对之道 五、黄金价格的特点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最新统计,2008年第三季度,全球黄金需求创出有史以来最高季度需求纪录。这个纪录比2008年第二季度大幅增加了45%。世界最大的黄金EtF基金SPDR仅在一个月内就增仓了130多吨。欧洲央行与欧洲各成员国也不约而同地集体增持黄金,国内近两年来也接连发生地下黄金交易大案,涉案金额高达数百亿元,也是在这个时候,就像当年鼓吹“黄金无用论”一样,关于黄金可以涨到6000美元1盎司的说法不胫而走。那么,该如何看待这一波新的黄金浪潮呢?

最后我想谈一谈操纵之后的黄金价格具有什么特性,我觉得这个很有意思。黄金在被操纵的情况下,与石油价格的走势很类似。你还记得我前面跟各位说的,石油价格为什么从70多美元一桶达到147美元一桶然后又跌回35美元一桶?原因呢?就是算计中国和俄罗斯,这是有国际政治目的的操纵啊!结果你发现在国际金融炒家的操纵之下,黄金价格走势和石油价格走势是一模一样的,这一点非常惊人。

既然石油价格是被操纵的,黄金价格为什么就不是被操纵的呢?操纵有什么好处?再看美元和黄金的走势,请你们注意看一下,黄金跟美元全部都是负相关的,美元走上波峰,黄金就走波谷,黄金走在波峰,美元就走在波谷,也就是美元一升值,黄金就贬值了,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到最后你会发现,黄金价格本身是随着被操纵的石油价格而被操纵的。它的走势和石油价格是一样的,因而它和美元之间可以有对冲。这就是我以前所说的,如果你今天要去买黄金的话,我奉劝你买100美元黄金的同时买100美元。这是什么目的?加在一起除以二的结果,就是它们的价格走势是一条直线,而直线就意味着不赔钱。如果你想买黄金,你不要想从黄金上面赚钱,因为它是严重被操纵的品种,你很可能会亏,因为我不知道未来怎么操纵,水平不够。但是你要买黄金可以,买价值100美元的黄金,就再买100美元,因为黄金跟美元可以完全对冲。那么这个投资策略有什么好?也就是只有在泡沫的时代才能赚钱,泡沫一旦破裂,你基本上投什么亏什么。因此最好的理财专家就是不亏钱,所以你只要买等价的黄金跟美元,就会做成一个最好的投资,保证不亏钱。

除此之外,去掉通货膨胀因素的黄金价值是怎么样的情况呢?除了20世纪80年代这个阶段,整体来看,黄金的价格都基本处于水平的状态,这个什么意思?也就是你买黄金的话,不但可以跟美元做对冲,同时长期来说,还可以对抗通货膨胀。

因此本章我做一个结论,包括本人在内,我们对黄金关注不够的结果,是使得黄金特别容易被操纵。所以从1968年美元跟黄金脱钩开始,结果使得黄金价格被拉到了800美元1盎司,这时又唱起“黄金无用论”的观点,使价格跌到250美元1盎司。最后美国的对冲基金开始大縫收购黄金,又把它的价格拉了起来。所以黄金价格是严重被操纵的。

但是这个操纵的走势我发现跟石油价格差不多。由于都是被操纵的,所以不敢跟你讲,未来黄金价格会怎么走,因此你不要去猜黄金价格会跌还是会涨。如果你要买黄金的话,有什么好处?两个好处。第一个,它和美元可以做对冲。可以保证你不赔钱不赚钱,在萧条的时候能够保证不赔钱那是最好的。

黄金不但可以跟美元对冲,另外有一个好处,至少以过去的资料来看,去掉通货膨胀之后的黄金价格可以有效地抵御通货膨胀。所以最后,买黄金可以实现某种程度的对冲,你不但能够跟美元刚好对冲掉,让你不赔钱、不赚钱之外,你还有可能可以对冲通货膨胀,这就是买黄金的目的。

<h3>延伸阅读 全球性</h3>

1976年春天,《纽约客》发行了一张著名的封面图片,题名叫《从第九大道看到的世界》,作者是索尔·斯腾伯格,这张图片已然成了狭隘世界观的标志性画像。你还记得它的样子吗?近景中赫然而清晰地耸现着曼哈顿街市;在中景里,美国的剩余地区占有一个绿色的矩形方块;而遥远的地平线上隐约可见三个低洼中冒出的气泡,标着中国、俄罗斯和日本。印度甚至没有占据一个点。

那个封面在今天这个时代绝不可能得以发行,因为中国和俄罗斯,还有印度、墨西哥、巴西、土耳其、捷克共和国,以及其他快速发展中的所有经济体,正从四面八方迎来,每分每秒地融人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都知道产品和服务的全球采购——我们的衬衫是在罗马尼亚缝制的;我们的杏子是在土耳其采摘的;电脑热线的工作人员来自印度;还有,笔记本电脑在中国组装。但衬衫的标签和印度的口音,只不过是庞大冰山浮出海面的微小尖端,挑战者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存在才是那庞大冰山的主体。

全球性会影响任何人、任何地方、任何事物。这意味着你也不例外。有一天,塔塔集团要收购的可能是你的企业,你的孩子可能会从上海给家里打电话,你的职位可能会迁往墨西哥城,而你的私人车道上将会停着一辆闪亮的全新长丰牌汽车。这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

多中心的世界秩序可能需要一个新的基本哲学观点。多年以来,特别是在冷战期间,我们习惯了二元观点——东方Vs西方、我Vs你、、最佳者Vs其余者……我们要从这一思维中跳脱出来。我们发现成功的国家正向全球开放,而中国则是当之无愧的榜样国家。我们还看到成功的企业正打破界限,尽其所能地保持灵活——无论何时只要有意义,就与任何人进行合作。另外,我们赞成这样的观点:“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唯一真理。”对企业来说,如果它们能够充分利用自己的独特资源,用自己的方式不断创新、不断调整,并超越一切传统界限,它们必将获得成功。

(本文摘自波士顿咨询公司三位合伙人合著的《全球性》)

第十章 企业在金融危机之下的应对之道 一、萧条的时候不要去想赚钱

他在2008年10月份的时候亏惨了,亏了163亿美元,我看他现在还在亏,因为不能抄底。为什么?在萧条时期的投资策略是完全不一样的,萧条时期你要做的是对冲性的投资。那么什么叫对冲性的投资呢?比如说你买了价值100美元的黄金,你就一定要买100美元。因为黄金和美元之间的对冲性很高,为什么呢?保证不赔钱是目的,你如果在这个时候想赚钱的话,你就很难赚钱。你要做对冲。在泡沫时期怎么投资怎么赚,到了萧条时期就要非常保守,以现金为王为例,你保有不同的货币做对冲,就可以保证不赔钱,这是原则。

●你不要在萧条时期想到去赚钱

我说你千万不要想这个问题,萧条时期能够保本就要谢天谢地了。有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哥们也在抄底,叫做巴菲特同志。我们以前讲过他,他2008年9月份开始抄底,跟我们股民一样,越抄底越低。

提要: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之下,企业家应该保持两种心态:一个是保守,一个是保持稳定的现金流。保守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资本负债比率低;第二,大量的现金储备;第三,停止投资。怎么实现稳定的现金流?第一叫现金打底,第二叫项目或行业对冲,通过这两个办法实现稳定的现金流。一名卓越的企业家,不论你是不是首富,不论你赚了多少钱,你都必须是一名最好的风险管理者。只有最好的风险管理者才能够让企业永续长存。我希望把这两种正确的心态送给各位读者,但是这个时候稳定的现金流来不及了,你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做出项目的对冲,也很难创造出所谓现金流打底,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保守心态下实现三大指标:低负债、高现金流、停止投资。

第十章 企业在金融危机之下的应对之道 二、金融危机对香港的影响

●改革开放30年太成功了,我们内地企业家没有一个应对真正意义上的大萧条。

●经历过大萧条之后,你必然保守,这才是应对大萧条的原则。

●你看这些曾经经历过大萧条的人,他们很明显对这次大萧条的估算还是不足的,还是太乐观。

●他们在很悲观的情况下还是太乐观,这就是差别。

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虽然香港这些富豪们最近也亏得多,但是他们的保守心态跟我们不一样。由于改革开放30年太成功了,我们内地的企业家没有一个人经历过真正意义上的大萧条,所以他们才会盲目乐观。

我就以香港“四大天王”为例,香港“四大天王”都是做地产的,这些人和我们内地企业家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就是我们内地企业家没有经历过大萧条,而他们都经历过不同程度的萧条。

我想以一个简单的数据跟各位做个说明,大家就明白了。我就以我们上市公司的资本负债比率为例,什么叫资本负债比例?就是负债除以资本(净资产)的百分比。我们内地上市公司的企业家只有个人辛苦的奋斗历程,缺乏大萧条的洗礼,显得激进,显得浮躁。我们上市公司的资本负债比率平均在100%-300%之间,是很高的。这“四大天王”和我们内地企业家一样,也有个人辛勤奋斗的历程。但和我们企业家不同的一点是他们个个都经历过很多次大萧条。你看这些经历过大萧条的“四大天王”的公司资本负债比率是多少?大家猜一下?而且香港“四大天王”的公司都很大,规模是我们很多上市公司的上百倍。而且香港的法制建设也比较完善,信用体系比较健全,法制又好,信用体系又好,应该可以借更多的钱,我们的上市公司规模又小,法制又不太健全,信用体系不太良好,都敢借100%-300%,那“四大天王”应该借得更多是吧?

恰恰相反,他们的资本负债比率只有20%而已。我们的上市公司是100%-300%,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企业家没有经历过大萧条,所以浮躁,经历过大萧条之后,你必然保守。按照我的数据显示,就算他们借钱,突然拉高这一负债比率以后,他们也会尽快还债,把它打低。我以李嘉诚通过长江实业1978年收购和记黄埔为例,在收购之前长江实业的资本负债比例是30%,而收购当年突增到90%,但其后几年马上降到20%以下。为什么?他们害怕,害怕大萧条,但是大萧条终究来了,所以我很好奇李嘉诚到底怎么处理这个问题。

李嘉诚在面对大萧条时候的处理方式值得我们借鉴。我们从他的一些言论中可以看出这个人相当谨慎。在2008年3月份的时候,李嘉诚就说,对于内地股指的大幅下降呼吁投资者要量力而为,到了5月份,他认为我们内地的楼市不可能继续暴利了,接下来到8月份,他指出美国房地产业会继续下调,其疲软会影响到全世界,还有全球的通货膨胀和能源价格都很高,对经济非常不利。

以实际行动而言,他在2008年10月立刻停止了和记黄埔的所有投资,而且大量套现。以上海地区的投资为例,他在2008年5月份以44亿元的价格出售了世纪商贸城外,6月折价24%出售了御景豪庭,2009年1月份以10亿元的价格出售了上海黄金城道商铺。此外,他的手中握有大量的现金,我们算了一下,他差不多有221亿美元的现金。这221亿美元当中,有70%左右以现金形式保有,另外30%是以国债方式所保有,所以流动性资金的量非常大。为什么这么做呢?准备应对大萧条。

我刚才谈过“四大天王”,包括李嘉诚、李兆基、郭炳湘兄弟和郑裕彤,已经够保守了,但是这么保守的人也会出错。比如“四大天王”里面的李兆基同志,被誉为“亚洲股神”。这个亚洲股神在2008年9月初的时候,在股市栽了一个跟头,他表示从此以后不敢再对恒生指数公开预测,因为预测都是错的,他非常紧张。而且美国这次金融危机,雷曼兄弟投资公司破产了,李兆基在里面有投资。而且不但他在里面,我发现很多人包括索罗斯都在里面有投资,所以很多都人栽了。

李兆基的原话这么说:金融危机下,股市波动,市场动荡,目前都不知道怎样预测股市才好。另外,我们的赌王叫何鸿燊,他说2008年12月是香港最艰难的时间,因为各行各业都会做年结,就是年终结算,恐怕坏消息比好消息多。他预计要两到三年时间才会恢复元气。他说由于香港的商业活动比较多元化,不像澳门都是搞赌业的,因此他认为澳门受到打击的程度会更大。你看这些曾经经历过大萧条的人,他们很明显对这次大萧条的估算还是不足的,还是乐观了。但是我们内地的企业家更乐观,他们在很悲观的情况下还是太乐观,这就是差别。

第十章 企业在金融危机之下的应对之道 三、多元化投资策略

●这几个投资的行业之间,都有所谓的对冲性,什么叫对冲?就是两个行业我好你坏,我坏你好,刚好可以抵消掉。

●虽然这种投资很保守,也很难达到利润最大化,但是现在不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而是为了风险最小化。

李嘉诚的和记黄浦的核心业务有七个方面,包括了港口、房地产和酒店、零售业、能源、电信、基建、金融投资等等。但是这些投资不是简单的多元化投资,我们内地也有很多企业在做多元化投资。结果呢,全盘失败。为什么很多内地企业做多元化投资不行,而他可以呢?我觉得不光他可以,而且“四大天王”都差不多。因为刚刚讲的他做的这几个投资的行业之间,都有所谓的对冲性(也叫互补性),什么叫对冲(互补)?就是两个行业我好你坏,我坏你好,刚好可以抵消掉,也就是这两个行业的现金流可以对冲(互补)。

所以,当第一个行业好的时候,第二个行业是坏的。当第一个行业坏的时候,第二个行业最好是好的。这种好坏刚好可以相互抵消,而使得最终现金流达到稳定状态,我认为这是他的最高战略指导方针,而我们内地很多企业家就不是这个水平,我们怎么做呢?我们没有做对冲的投资,反而是这种情况:第一个投资的行业,可能和李嘉诚一样,我们第二个投资的行业呢,是兴致所致投资的,可能是关系户或者是凭想象投资的。因此第二个行业的利润走势跟第一个行业差不多,所以会出现要好一起好,要坏一起坏,一碰到坏的时候一起倒闭的局面。而李嘉诚的企业就不一样,坏的时候有好的,好的时候有坏的,可以相互抵消。所以我就拿它的数椐做一个分析,我发现它通过这种行业之间的对冲,现金流波动的风险缩小了10倍。

虽然这种投资很保守。也很难达到利润最大化,但是我想告诉读者一个新思维,企业经营的目的不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而是为了风险最小化。而且做这种对冲互补性投资的,不是他一个人。“四大天王”之所以成为“四大天王”,因为他们的投资思维非常类似,他们毎一个人都做这种对冲投资。而且按照我的数据所显示,他们通过对冲投资降低了最少7倍和最高12倍的现金流波动风险。而且这“四大天王”个个都储存了大量的现金,过去30年,“四大天王”的现金占总资产的比例高达5%-15%,而且“四大天王”的资本负债比例都只有20%左右,他们的风险管理风格是比较接近的。

第十章 企业在金融危机之下的应对之道 四、大萧条时期要保守

●“四大天王”成功的经验是:在大萧条时期,第一,资本负债比率低;第二,大量的现金储存;第三,停止投资。

●保守是他这一生成功的关键。

●在萧条时期行情走势刚好相反,是往下走的,你想抄底很难抄到底。什么时候到底你不知道。

所以我有一次私下问了“四大天王”中的一位企业家,我说你这一生成功的哲学是什么?我想把这个话送给读者,他说“保守是他这一生成功的关键”。我相信“保守”也是“四大天王”共同的成功经验。而保守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资本负债比率低;第二,大量的现金储存;第三,停止投资。这就是曾经经历过大萧条的人他们的心态,他们非常得保守。所以我认为在他们心目当中,一名卓越的企业家,不论你是不是首富,不论你赚了多少钱,你都必须是一名最好的风险管理者。只有最好的风险管理者才能够让企业永续长存。所以说他们现在有些企业几十年了还能够运营良好,也是因为他们过去的风险管理做得特别好。

我又问他,我说你经营企业最重视财务报表的哪一项,他说是稳定的现金流,而不是能赚多少钱。怎么实现稳定的现金流?按照我们对其企业的研究结果显示,他们通过两个方法做到的,而且“四大天王”一模一样。这一点我感到万分震惊,第一叫现金打底,第二叫做项目或行业对冲,通过这两个办法达到稳定的现金流。

什么叫做现金打底呢?举一个例子。我以李兆基的房地产公司为例,我把恒基公司过去二三十年的资料做了分析,我发现恒基房地产公司在过去有5年现金流为负,也就是这5年它的资金链是断裂的,但是它没有倒闭。请问各位房地产商,如果你的资金链断裂的话,你能够支撑多长时间?而李兆基为什么可以撑过5年,我分析的结果是他手上有两个资产非常有意思,一家是煤气,一家是租赁,这个煤气跟租赁的现金流在那5年里都是稳定上升的,所以虽然房地产开发的现金流有5年是负的,可是当我把房地产开发的现金流加上煤气的现金流,再加上租赁的现金流,加在一起之后,过去二三十年没有一年是负的,统统是正的,这叫做现金流打底。

所以我希望通过本书能够把这两条金玉良言:一个是保守,一个是稳定的现金流,送给各位读者。但是我告诉你,这个时候稳定的现金流来不及了,你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做出项目的对冲,也很难创造出所谓现金流的打底,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保守心态下实现三大指标:低负债、高现金流、停止投资。

这么保守的人,像李兆基这些人,在这一次金融危机当中,还是过于乐观,所以亚洲股神李兆基也栽了个小小跟头。巴菲特也是太乐观,过早抄底。也是我们大家对于这一次的金融危机的冲击可能估计不足,这才是一个大问题。而且你看李嘉诚本身常常讲,炒股要注意怎么怎么样,这个都是官话,我们大家都这么说的。问题是他对于整个宏观经济的走势还是比较乐观的。比如说在宏观调控之下,他认为我们中国的股市或者楼市应该不会太会差,但是实际情况却很差。

因为现在是萧条时期,萧条时期股价的走势基本上是往下走的,而且起伏不定,所以你很难抄到底。为什么我说你在萧条时期的投资战略要做个大改变?因为只有在泡沫时期才能赚钱,因为泡沫时期,你什么时候买都可以,反正行情总是往上走的。可是在萧条时期行情走势刚好相反,是往下走的,你很难抄到底。什么时候到底都不知道,而且低到什么时候你也不晓得,有没有可能到1000点以下,这个谁都不知道的。所以很难抄底。

第十章 企业在金融危机之下的应对之道 免五、避免通货膨胀的损失

●一个人的成功是需要一些运气的。大多数所谓的抄底都是不成功的。

●你可以买楼,但是一定要有对冲的投资,一心想着去抄底是不可取的。

●房地产不管怎么样再跌,心里面还不会太痛苦,你还可以看得见。

●如果想投资的话,千万不要去揣测形势变化,一心想去抄底发财,很难做到。

20世纪60年代的时候,香港经济非常不景气,那个时候李嘉诚就收购了大量的烂尾楼,最后成就了赫赫有名的长江实业,这个抄底可以说是很成功。

但这是他的运气。坦白讲,一个人的成功是需要一些运气的。大多数所谓的抄底都是不成功的。

所以我今天讲,在面临萧条的时候,你可以买楼,但是一定要有对冲的投资,一心想着去抄底是不可取的。你买楼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通货膨胀的损失。现金怎么投资,比如说我投资100欧元,那么我就要同时买100美元,什么意思呢?对冲。让你不赚钱,当然也不会亏钱。现金投资能够把汇率的风险对冲掉。但是通货膨胀的风险对冲不掉。我们跟李嘉诚不一样,他保有221亿美元现金,是因为他有周转的需求,他那么大的企业,随时需要周转,所以他需要现金。像我们如果手头有闲钱的话,基本上是不需要周转的,如果这个闲钱,你用现金形式保有的话,虽然你可以对冲掉汇率风险,但是你放在手上的必然结果,就是你会遭到通货膨胀的损失。

所以怎么办呢?刚才讲了房地产的问题,李嘉诚当时的投资是商业投资,他做一锤子买卖,就买这几个,刚好就买对了。没有多久经济就复苏了,然后刚好赚一笔。可是我们不能这么做投资,因为现在买房地产的话,一定要注意,买房地产也要有对冲的概念,怎么对冲呢?

买房地产的好处在哪里?首先第一个它看得见,这跟股票不一样,股票不晓得怎么跌的。房地产不管再怎么跌,心里面还不会太痛苦,你还可以看得见。而且以台湾、香港的房地产市场为例,你会发现,经过15-30年,购买房地产还可能抵消通货膨胀的影响,其他资产就很难了。所以从长期来看,你可以考虑持有房地产,以便对冲通货膨胀。我的做法就是现金以对冲形式保有,比如等量的黄金和美元,或者等量的欧元和美元。然后再以对冲后的现金和房地产再做对冲,以便在长期对冲通货膨胀的风险。我投资房地产还会更进一步利用高按揭的形式以便更好地对冲通货膨胀。当然,我的策略是专门指投资而言,如果你只能买一栋自己住的房子的话,你就不能用这个策略,你在2009年上半年还是稍微等一等,观察一下再做决定,大部分地区的房价还会继续疲软。

如果能够度过萧条期,走入泡沫时期,你就赚了。问题是萧条时期有多长我们不知道。在萧条时期,我认为大家不要抱有幻想,千万不要说抄底或者是预估一下美元会有什么走势,欧元会有什么走势,然后去捞一下。你发现你的判断都是错的。我举个例子,我在美国念过书,在美国也教过那么多年书,我心里深深知道,全世界的汇率基本是美国所决定的。

就在2008年年中,美元不断贬值,我相信我们的投资人,甚至全世界的投资人都认为美元会贬值,所以大家都去买了黄金、石油、欧元、澳元等等,因为大家都认为美元会贬值。可是请你想一想,事情真的会朝着大家想的方向发展吗?美国总统的财经团队也这么想吗?可是请各位读者想一想,连我们这种水平都知道的事情,他们不会不知道,不可能的。就在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美国政府突然来了一招。就在当天的石油价格上升到147美元一桶的时候,美国政府突然决定召开国会听政,把那些美国籍的国际金融炒家叫过来骂一顿,甚至威胁要起诉他们。从那一天开始,国际油价从147美元一桶跌到现在。石油价格下跌的结果,是美元立刻坚挺,谁说美国货币会贬值?胡说八道,你发现根本不会贬值,反而坚挺了好几个月,因此全世界在投资其他货币的投资人全亏,而且被美国一手就给赚回来了。实际形势就是这么复杂,所以我奉劝各位读者,如果想投资的话,千万不要去揣测形势变化,一心想去抄底发财,很难做到。

<h3>附录</h3>

现场观众针对本章节提出了两个相关的问题,我把他们的问题和我的解答罗列如下,以供读者作参考。

观众:因为我本身是做国际贸易的,现在钢厂是全行业都亏损,钢铁公司也在栽员,而且是大幅度裁员。日子都非常难过,因为欧盟、美国没有再下定单了,而且还有一些贸易限制措施,比如说反倾销等等。而且从货币结算上说,我们一直是以美元作为结算货币的,这是不是有点关系?因为最近我听到消息说,现在中国人民银行要在欧盟,或者在东盟之间,把人民币作为中国和它们之间的一个结算货币,我不知道人民银行为什么这样想,请您给我们解读一下它的意义。

郎咸平:如果谈到一个最好的状况,那就是我们所有的对外贸易都可以用人民币结算,那我们就完全没有汇率风险了,那么人民币是贬是升都无所谓了。但是人民币不是硬通货,欧盟也不会接受,美国更不可能接受。但东南亚国家会接受,比如越南,他们很高兴用人民币,你们今天去泰国、越南旅游的话,你带人民币去,他们非常高兴,因为对他们而言这是一个强势货币,因此在强势货币的地区,你用人民币结算,他们是愿意的。可是到了欧美国家跟日本等国,人民币就变成一个弱势货币,所以,你要用人民币做结算,那就很麻烦。如果他跟你用人民币结算的话,他就要负担所有的汇率风险了,他有这个必要吗?所以用来对付小国家,是没问题的,你真的走上国际贸易的平台,用人民币跟别人做结算,本身你就要很强,你才能做到这一步,就像美国一样,但现在我们没有这样的可能。

观众:现在中央政府想实施人民币自由兌换,是不是会提前推出?

郎咸平:这个是没有错,但是该不该推,我认为推是对的。也就是说,它早该走这一步了,不应该等到今天;今天是碰到我们的人民币汇率不断上升,所以使得我们企业的外贸出口变得特别得困难。在碰到困难之后才会想,如果能够用人民币直接报价的话,是最好的状况。可是要推结算货币这个事情,需要很长的时间。对方也要有适应时间。目前对方口头上说,我们可以考虑,考虑是可以考虑,会不会做是另外回事了。我很担心还是用欧元跟美元做结汇,因为那样大家比较放心。而且你说人民币现在没有贬值,我问你,如果我们国内通货膨胀严重了呢?或者是人民币大幅贬值怎么办?当然这个事还没有发生,我们现在还不知道。我们举个简单例子,我请问你,你自己想想看,美元、欧元、人民币你对哪个货币有信心?你告诉我。不可能是人民币,你可能对欧元最有信心,美元其次,人民币是最没有信心的,一般中国人都是这个样子,何况别人呢!同理可推嘛,你跟别人做结算的时候,别人有没有必要拿人民币来结算,他为什么不拿欧元和美元呢?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你看,当人民币假如大幅贬值或者国内通货膨胀严重的话,人民币立刻解体,没人会拿来做结算货币。除非它是一个非常稳定的货币。人民币在2009年能不能够持续稳定,我们有待观察,所以要推一个货币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一个最起码的条件就是你必须得依托公信力,有长期稳定的币值,别人才有兴趣,你自己都没有信心,我不晓得别人的信心怎么来。这个事情该不该做呢?该做。但是你自己不要有太大的期望,要推向强势货币、结算货币不是那么容易的。

而且再想想看,美国人凭什么让你推?所以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一波反击的力量会出来。就像欧元一样,欧元当结算货币没那么容易的,美元不可能那么容易放弃它的统治地位,理解我的意思吧,所以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h3>延伸阅读 如何拯救一场全球金融大瘟疫</h3>

20年前的华尔街尚能做到诚信守诺,然而从那以后,商业和资本投资将华尔街变成了娼妓窝。某些东西除非你能说服别人为其投资否则就一钱不值。假如你能误导某位投资者,令他投资某个物非所值的资产或者项目,那么你就值得额手相庆。假如你能够隐瞒掉资产负债务表上的债务,再将它们转嫁到顾客头上,那么就更值得你欣喜若狂。

然而,这场灾难得以爆发的真正原因在于受到背后操纵的美国政府。假如没有针对金融业实施的大规模去规则化政策,以及对于既存规则和监督的诸多缓和,那么当前的这一切根本就不会发生。近30年来,美国政府一直都在鼓吹小政府、少规制,从而实现低陚税、髙发展,而且还将其作为解决世界经济问题的灵丹妙药在全球范围内推销。

可是,今日美国面临的却是高支出、高赋税、大政府。

总而言之,美国正面临的困境能够通过四种途径瘟疫般地蔓延到全世界。首先,许多外国政府和它们的商业银行将由于持有美国房贷资产和房贷抵押证券而遭受到直接损失。其次,那些经历过暂时性房产泡沫的国家终会出现房价的迅速下跌。第三,那些以向美国和欧洲出口为主的国家将由于美欧消费需求的减少而发生经济蒌靡。最后,货币流动将会放大那些已经遭受到了经济危机威胁国家的损失。不仅是企业和银行将会承受压力,而且整个国家都将面临破产的危险,这些国家货币的下跌也将放大外国投资者的投资损失。

依照大众从这场危机中所学到的教训,从哲学角度做出总结。如果公众能够渡过这场危机,他们将会因此而变得更加坚强,因为每个人必然都将做出深刻的反省,判断他们的国家,他们的政府,以及他们自己的生活的方向是否正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场危机的爆发是一件好事,除非遭受到巨大的痛苦和困扰,否则美国大众将永远无法意识到他们选择了错误的前进方向。而现在,他们已经感受到了工作和住宅受到威胁的切肤之痛。

(本文摘编自[美]约翰·R·塔伯特《大拯救》)



免责:该文章采集于网络,相关权利归相关人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更多文章: 1024社区 xp102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