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与客家文化 - xp1024.com
《客家人与客家文化》


第一章 客家人——汉族的独特民系 第一节 客家人及其分布

客家是中国汉民族的一个稳定而又独特的民系。他们主要是4世纪初(西晋末年)、9世纪末(唐朝末年)和13世纪初(南宋末年),为躲避战乱而从黄河流域逐渐迁徙到南方的汉人。他们都操共同的客家方言,有着共同的生活习俗和共同的心理素质。目前,国内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湖南、四川、贵州、台湾、海南等省、自治区。其中,又集中聚居在广东的东北部、福建西部和江西南部,即人们常说的闽粤赣交界地区。

由于客家人分布广泛,但又有相对集中的聚居区,为此,学术界将客家居住地分为“纯客住县”和“非纯客住县”:前者指该县的客家人超过90%;后者的客家人数多少不一,但必须是形成了客家人聚居的乡镇、村落或独立文化区的。

全国究竟有多少“客住县”?目前,由于缺乏权威的国家统计数字而莫衷一是。1950年,著名客家学专家罗香林教授发表《客家源流考》时,公布其调查结果是全国9个省区,共有客住县184个,其中“纯客住县”33个,“非纯客住县”151个。近年,有些客家学者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调查,提出其统计结果。其中,房学嘉在《客家源流探奥》中提出,全国9个省区共有“客住县”220个(未区分纯客住县与非纯客住县)。台湾学者陈运栋在《客家人》中称,包括台湾、香港在内,全国16省228县有客家人聚居。林嘉书在《土楼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出,在全国19个省区中,共有286个客住县、市。刘正刚在《闽粤客家人在四川》中,援引崔荣昌先生的调查研究,介绍了四川客家话的分布状况。而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客家方言专家黄雪贞编绘的中国客家话分布图,则比较准确地标示了客、家人的分布。参照上述各种调查、客家话分布图以及有关统计资料,笔者提出客家人的分布区域,计有:

<h3>江西省</h3>

纯客住县:宁都、兴国、石城、瑞金市、会昌、安远、寻乌、定南、龙南、全南、于都、赣县、南康市、大余、崇义、上犹(16个县、市)

非纯客住县:广昌、信丰、宁冈、井冈山市、永新、吉安、遂川、万安、泰和、吉水、铜鼓、修水、武宁、靖安、奉新、高安、宜丰、万载、萍乡、永丰(20个县、市)

<h3>福建省</h3>

纯客住县:长汀、永定、上杭、武平、宁化、清流、明溪、连城(8个县)

非纯客住县:顺昌、建宁、泰宁、光泽、崇安、龙岩市、漳平市、南靖、平和、诏安(10个县、市)

<h3>广东省</h3>

纯客住县:梅州市、梅县、蕉岭、平远、兴宁市、五华、大埔、丰顺、河源市、龙川、东源、紫金、和平、连平、翁源、新丰、始兴、陆河(18个县、市)

非纯客住县:惠州市、龙门、博罗、惠东、惠阳市、汕尾市、海丰、陆丰市、揭阳市、揭东、揭西、惠来、汕头市、普宁市、饶平、潮州市、潮阳市、韶关市、仁化、乳源、南雄、曲江、乐昌、广州市、花都市、增城市、从化市、番禺市、深圳市、珠海市、斗门、佛山市、南海市、三水市、高明市、江门市、台山市、新会市、恩平市、开平市、鹤山市、东莞市、中山市、清远市、佛冈、连州市、连山、英德市、连南、阳山、肇庆市、四会市、封开、德庆、新兴、怀集、云浮市、郁南、广宁、高要市、阳江市、阳春市、阳西、茂名市、信宜、化州市、电白、湛江市、廉江市、雷州市(70个县、市)

<h3>湖南省</h3>

纯客住县:汝城、桂东(2个县)

非纯客住县:炎陵、茶陵、攸县、浏阳、平江、江华、江永、道县、郴州市、宜章(10个县、市)

<h3>广西壮族自治区</h3>

非纯客住县:防城港、钦州市、合浦、浦北、博白、陆川、玉林市、北流市、横县、贵港市、桂平市、平南、来宾、合山市、象州、柳江、柳州市、鹿寨、柳城、罗城、宜州市、融安、恭城、阳朔、荔浦、平乐、蒙山、昭平、钟山、贺县、扶陵、上思、崇左、宁明、龙州、天等、隆安、武鸣、宾阳、上林、马山、大化、平果、巴马、南丹(45个县、市)

<h3>四川省</h3>

非纯客住县:成都市、新都、金堂、广汉市、彭州市、什邡、温江、双流、新津、仁寿、简阳市、乐至、广元市、安岳、威远、资中、内江市、隆昌、富顺、泸县、合江市、宜宾市、宜宾、仪陇、巴中市、通江、广安、三台、德阳市、绵竹、梓潼、达县、邻水、西昌市、会理(35个县、市)

<h3>重庆市</h3>

非纯客住县:重庆市、荣昌、涪陵市(3个县、市)

<h3>海南省</h3>

非纯客住县:儋州市、临高、陵水、定安、崖县、澄迈、万宁、白沙(8个县、市)

<h3>贵州省</h3>

非纯客住县:榕江

<h3>台湾省</h3>

非纯客住县:苗栗、新竹、桃园、南投、台中、台中市、屏东、嘉义、高雄、彰化、花莲、台东、台北市(13个县、市)

<h3>港澳</h3>

香港特别行政区:非纯客住区。

澳门:非纯客住区。

此外,在湖北、安徽、浙江、江苏、河南、山西、陕西等省的一些县、市,也有客家人分布。但是,由于人数甚少,还未形成非纯客住县、市,这里便不再列举了。

国内客家人有多少呢?由于历次人口普查中,未将客家民系列项统计,也未对方言人口进行统计,因而目前难以对国内客家人口提供准确数字。语言学家袁家骅根据1956年人口调查资料和1958年汉语方言调查结果,得出客家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4%的比值。目前全国12.3亿人,那么客家人约为4920万人,加上台湾客家人680万,香港200万,澳门10万,共约5810万人。

播迁海外的华侨、华人中,也有不少客家籍人。他们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越南、缅甸、柬埔寨、韩国、印度等国,人口约400万人。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南非、毛里求斯,以及美洲、欧洲、大洋洲许多国家,都有客家籍人。据估计,海外华侨、华人中的客家籍人约为500万。有人估计海外客家籍人约占海外华侨、华人总数的1/3。目前海外华人、华侨约为2200万人。这样,海外客家籍人约为700万人。

根据这些推算数字,全球客家人和客家籍人大约有6300万人。

第一章 客家人——汉族的独特民系 第二节 客家先民的历次大迁徙

那么,客家先民究竟经历了几次南迁?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客家史研究权威罗香林提出,客家人经历了5次大迁徙。有的学者则认为客家人有过6次大迁徙。

这两种看法的分歧在于:2000多年前的50万秦军南下,是不是客家先民的第一次大迁徙。罗香林没有提到这是客家先民的迁徙。而“六次南迁”论者则认为,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防止南方百越民族进犯,便派屠椎、赵佗率领50万大军南下,驻扎在五岭南北。不久,秦朝灭亡,这些秦军仍居留驻地,与当地百越民族中的南越人融合后,大部分人成了今天广东、广西一带粤语地区的先民。另一部分便是今天赣南、粤北、粤东地区的客家人的最早祖先。赵佗当年曾任龙川县县令。如今在广东这个纯客住县内,便有四个姓氏是赵佗带来的北方汉人的后裔。他们认为,50万秦军南下是中原汉人的第一次南迁,也是客家先民的第一次迁徙。

客家先民的第二次大迁徙,始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为避战乱,中原汉人开始南迁。魏、蜀、吴三国纷争,黄河流域战火连年,民不聊生,百姓四处逃难。西晋末年的“五胡乱华”和“八王之乱”,历经18年,中原士民纷纷南逃。特别是公元311年的“永嘉之乱”,匈奴贵族率兵攻陷洛阳,俘虏怀帝,杀人三万之众,后来还逼得晋元帝迁都江南建康。于是,苦于连年战乱的中原士族百姓,纷纷跨黄河,渡长江,逐渐迁到安徽和江西的长江两岸。“洛京倾覆,中州仕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晋书》王导传)当时,在百万南迁的人流中,有70余万南渡长江,一部分迁移到江苏、浙江和福建。“永嘉之乱,中原士族,林、黄、陈、郭四姓先入闽。”(唐代林谞《闽中记》)“晋永嘉二年,中州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所谓林、黄、陈、郑、詹、丘、何、胡是也。”(明代何乔远《闽书》)另一部分则迁往江西北部,再溯赣江而上,来到赣南地区,有的甚至迁到赣闽交界处。

唐代末年的黄巢农民战争和藩镇割据,特别是黄巢起义军的征战,波及长江中下游和南方各省,使客家先民住地成了战祸的要冲。于是,他们只好再次迁徙,移居到当时未蒙战乱的江西东南部和福建西部,还有一些则进入广东东北部。这是客家先民的第三次大迁徙。

第四次大迁徙是南宋末年。当兴起于北方草原的蒙古贵族的铁骑席卷而来时,怯懦无能的南宋帝室,仓皇逃往福建、广东。这时,定居江西、福建的客家先民,或随之南迁,流入广东东北部,或响应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等人的号召,勤王抗元。

元代初期,在元朝统治者的高压下,客家聚居区人口大减,经济、文化也受到摧残。后来,经过明代的休养生息,闽粤赣交界处的客家地区,经济复兴,人口繁衍了。然而,这些地区山多田少,此时已不能满足发展。到了清代初叶,朝廷实行移民政策,于是客家人便积极响应,大举南下、西迁。南移者,迁入珠江三角洲及广东西部一些沿海地区,其中包括今日深圳和香港九龙、新界等地。这是客家人的第五次大迁徙。

第六次大迁徙,源起广东西部的土、客大械斗。这是由于居住在广东台山、开平、四会等地的客家人,人口激增,与当地居民的矛盾日益加剧,终于在1856年爆发了持续12年之久的大械斗。清朝政府在调解、弹压之余,再次移民。于是,由官府拨钱,“成年者每人八两,未成年者每人四两,各发执照,使往他处垦殖”,将这一带的客家人迁至信宜、徐闻等粤西山区和雷州半岛,以及今日的广西合浦、钦州和海南岛等地。

本文采用五次迁徙的说法。

第一章 客家人——汉族的独特民系 第三节 与土著民族的融合

客家人的主体是中原南迁的汉人,客家文化的主体承袭了中原文化。但客家先民在南迁及定居后,也不断吸收和融合南方土著民族的古越文化和畲〔she奢〕族、瑶族等文化。其中,最重要的是吸收和融合了畲族文化。

秦汉时期,广东、江西、福建是古代百越民族的居住地。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在今日客家住地的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生活着史称为“蛮”、“蛮僚”、“峒蛮”、“峒僚”的土著居民。据考证,他们是百越民族一个分支的后裔,是今日畲族的先民。但是,直到13世纪中叶南宋末年,汉文史籍、文书上才开始出现畲族的名称:“畲民”或“輋〔奢she〕民”。客家先民正是在与畲族的共处和交流中,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最后才形成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的。

唐代末年的黄巢农民战争,延续了九年,波及中原及南方的10个省区,而闽、粤、赣交界处,却因地处偏僻山区而幸免这场战祸。于是,西晋末年迁入江西北部的客家先民,纷纷迁到江西南部、福建西部,还有进入粤东、粤北地区的。

随着大量汉人的迁入,加之这时增设郡县,封建统治力量不断扩展和深入,使得居住在这一带的畲民,一部分被迫迁往他乡,大部分则与客家先民共同生活。他们在长期的杂处和互相通婚中,不仅血缘混合,而且由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多层面的相互交流、相互吸收,出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融合,并最终形成了客家民系,造就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这方面的例证,不胜枚举。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人们的交流工具。客家人讲客家话,而今天居住在福建、浙江、江西、安徽、广东的畲族人民,除了广东的海丰、增城、惠阳、博罗等县极少数畲族使用接近瑶族“布努”语(属苗语支)以外,99%的人都操与客家话接近的畲语,以至有人认为畲族人讲客家话。这种有趣的奇特语言现象,就是客家文化与畲族文化交流和融合的结果。

原来,历史上客家先民与畲族长期生活在交通闭塞的山区,他们进行交流,首先要有通用的语言为媒介,于是导致他们的母语出现了变异,彼此互相靠拢,互相交融——原先讲北方语言的客家先民,其母语有所变化,吸收了畲族语汇等等。这里只举一例。“母亲”一词,在广东梅县一带称“阿娓”〔mei梅〕,在福建长汀一带称“娓娓”或“姆娓”,皆用“娓”来称呼母亲,这在汉语普通话和其他方言中都是少见的。然而,在畲语和苗、瑶语中,则多用“娓”来称母亲,其中不难看出渊源关系。当然,在相互交融中,畲族的母语也变了,而且,先进的语言往往起主导作用,畲语向汉语靠拢为多,正是古畲语被汉化的结果。据研究,这一语言混化的过程,始于唐代末年,而在南宋,大量客家先民迁入闽、粤、赣地区后,便已初步完成。换句话说,客家话初步形成于南宋。

在经济生产与物质文化方面的相互交流和吸收也相当广泛。客家先民向畲族学习当地的耕作方法和生产技术。例如,开垦梯田;种植适于山坡旱作的稻子“畲禾”和适于山区的早熟水稻“百日子”,以及单季稻“八月白”等;施用草木灰作肥料;将青石烧成石灰施入深山冷水田,使“田得其煖〔暖nuan,实为用碱性石灰来中和酸性土壤〕;利用田边地角种植芋头,等等。畲族的这些垦殖耕作方法,直到20世纪50年代在客家山区中仍可见到。至于在饮食和生活器物方面,如畲民用大瓢作水瓢,以长柄瓢当舀酒的酒瓢等日常器物,也传给了客家人。

在住房方面,畲民最初用竹木搭盖简陋的茅草房,因而畲语称房屋为“寮”。在与客家人共处交融中,畲族不但有了木结构的泥墙瓦房,还吸收了客家人的建筑形式,讲究选址方向,甚至迷信风水了。

在风俗习惯方面相互交融的地方更多。其中,突出的例证是生育与丧葬习俗。从前,客家产妇大多请来接生婆,在自己家里分娩。若生下儿子,接生婆将毛笔劈开,用笔管的竹片割断脐带,以祝愿男儿长大后勤奋好学,读书仕进;如生下女儿,则将烧火吹风的吹火筒劈开,用其竹片割断脐带,希望她日后好生烧火做饭,料理家务。还有,产妇在坐月子期间,要用温开水洗脸,不吃稀饭,不吃青菜等等。这些习俗都与畲族完全一样。

畲族历史上曾盛行火葬,后来,客家人实行的土葬和“拾骨重葬”习俗,影响了畲民,畲民也普遍实行二次葬。至于葬礼过程的各种礼仪,客家人与畲族也多有相似之处。例如为逝者沐浴,客家习俗是到河边焚香化纸,再丢几文钱币于河中,向河神买水,再顺水舀水,拿回灵堂为逝者抹浴。畲民亦有“买水”之俗,但逝者男性为顺流取水,以示男在天;逝者女性则逆流取水,表示女居地。

在文化生活方面,客家人和畲族人民都喜唱山歌。畲民不论在闲暇休息、生产劳动、节日喜庆、谈情说爱、会亲访友,乃至男婚女嫁、祭祀祖先、举哀丧葬,无不吟唱山歌。客家人受了畲民的影响,也喜唱山歌,他们在生产劳动、节日闲暇和男女相慕、谈情说爱中,常常以歌为乐,以歌传情。客家人和畲族在唱山歌中互相影响,还表现在客家人给畲族山歌带来了唐诗的韵味,以及采用七字一句、四句一首的形式,和比、兴、双关、重章叠句等表现手法。

在信仰崇拜方面,客家人有浓厚的崇拜祖先观念,重视以直系血缘为基础的宗族关系,讲究姓氏渊源,门第堂号,续修祖谱,建立祠堂,修建祖坟,祭祀祖先。受客家人的影响,畲族在崇拜图腾、笃信远祖盘瓠〔hu护〕之外,也编纂族谱,甚至也像客家人一样,把自己的祖先说成是来自中原,出身权贵。

在民族精神方面,表现在妇女身上的民族精神尤为典型。客家妇女和畲族妇女在历史上都保持天足。她们吃苦耐劳,艰苦创业,勤俭持家,孝顺父母,侍奉丈夫,抚育子女,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客家妇女以中原儒家礼教和思想道德影响畲族,而畲族妇女则以勤劳节约、艰苦创业和淳厚质朴的品德影响了客家妇女。

此外,客家人和畲族男女从前皆以长衫马褂为礼服,女子喜爱戴遮阳挡雨的竹笠,婚姻礼俗中有许多中原古风,以及共同过春节、上元、二月二、清明、端午、乞巧、盂兰、中秋、重阳、冬至等节日。从上所述,人们不难看出客家先民与畲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多层面的文化互动及民族融合。

第一章 客家人——汉族的独特民系 第四节 客家民系的形成及其界定

目前,关于客家民系形成的时代,学术界众说纷纭。其中,主要有下列六种说法:

(1)房学嘉的“秦至南朝”说;

(2)吴炳奎的“南朝”说;

(3)罗香林、陈运栋的“五代至宋初”说;

(4)吴福文的“唐末至北宋”说;

(5)李默、张溥祥的“明正德年间以后”说;

(6)刘佐泉的“清朝”说。

判断一个民族或民系的形成,应以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心理素质等四大要素为其标志。

首先,从共同的居住地域来看,目前客家人主要聚居在赣南、闽西和粤东、粤北地区,这一带集中了全部“纯客住县”,人口约为国内客家人的60%左右。

这一块客家聚居区是在中华民族历次大迁徙中逐步形成的。西晋末年的第一次大迁徙,百万汉人南迁,主要居住在长江中下游的安徽和江西北部,只有一部分进入赣南;迁入闽西的更是少数。据载,直至唐开元年间(公元712—741年),开发较早、交通较为便利的赣南,已有37600户,而此时闽西、粤东一带,仍是山高林密、交通闭塞之地,当时闽西汀州仅有4680户,而粤东梅州的户籍统计尚缺。

唐代末年的第二次大迁徙,大部分南迁汉人进入赣南、闽西定居,后来还有一部分人从赣南进入粤东、粤北。据载,粤东梅州在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4年)为1577户,到宋神宗元丰年间(公元1068—1077年)已增至12390户。同样,元丰年间赣南户数已增至133899户,闽西汀州增至81454户。在北宋时期,在赣南、闽西和粤东一带的客家聚居区已初具规模了。

南宋后期的第三次大迁徙,中原百姓渡江南迁,渐次进入江、浙、赣、闽诸省。而早年迁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汉人,则再次南迁。他们有的沿东路从浙江、福建进入粤东梅州地区。也有的沿西路从江西北部进入赣南再迁至粤北和惠州地区。这时,广东的客家人口迅速增长,而且,除了平民百姓还有不少文人墨客和官宦人家,他们带来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先进文化,提高了客家地区的人口素质。这时,赣南、闽西和粤东、粤北成了客家人口集中的聚居区。换句话说,在南宋后期,以闽、粤、赣交界处为中心的客家人共同地域已经初步形成了。

客家话是客家人的共同语言,是客家民系形成的重要标志。正如前面所述,客家话是操北方汉语的中原汉人,在迁入闽、粤、赣交界地区后,与操古畲语的畲民等,在长期杂居共处中相互吸收、融合,而在南宋时期基本形成的。

在共同经济、文化方面,宋代随着客家聚居区和客家话的形成,在当时这块相对和平安宁的山区里,经过客家人的艰苦奋斗,发展了垦植农业,促进了稻作生产的进步。同时,其他物质生产也有了发展,例如制瓷技艺大大提高了,采矿业发展了,也开始出现了反映这一生产水平和居住文化的赣南方楼、闽西土楼。

与此同时,随着大批官绅和文人墨客迁入客家住地,他们创办府学、县学和书院,讲学立说,培养人才,大大促进了这里的文化教育的发展。例如赣南的周敦颐和程颢、程颐以及后来的朱熹,都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史称“程朱学派”,对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的形成,深有影响。此后,闽西和粤北、粤东的文化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科举名额大增。例如,广东蕉岭县蓝坊乡是偏僻山乡,但乡人蓝奎在宋代元祐三年(公元1088年)考取进士,首开梅州地区进士记录,其文章气节,朝野钦崇。他去世后,乡人为纪念他而以其姓为乡名。

在共同心理素质方面,客家人继承了中原儒家文化,崇尚忠孝,崇文重教,追宗念祖等道德礼俗,世代相传。同时,他们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历经艰辛和磨难,逐渐养成了勇往直前、奋发图强、团结互助的精神。当他们在荒僻山区定居后,在创立家园的过程中,以及与南越、畲、瑶等民族的融合中,吸收了他们艰苦奋斗、刻苦耐劳、勤俭节约等品德。从而形成今天称之为“客家精神”的客家人的共同心理素质。

综上所述,南宋时期,在赣南、闽西、粤东和粤北这块客家聚居地域内,已初步形成一支同操客家话、有着共同物质文化生活和共同心理素质的独特的汉族民系客家人。

为此,有些客家学者提出,作为中国汉族五大民系之一的客家人的界定,应包括下列四个方面:

(1)他们是历史上从中原地区辗转南迁到赣南、闽西、粤东北交界区,或再从这些地区迁往海内外其他地区的汉族人;

(2)他们能讲客家话;

(3)在衣食住行、人生礼俗、信仰崇拜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客家文化习俗;

(4)具有勇于开拓、奋发进取、刻苦耐劳、崇文重教、团结互助、思乡念祖等客家精神。

第二章 客家传统民居文化 第一节 赣南方楼、闽西圆楼、梅州围屋

中国传统民居,或为四合院,或为窑洞,或为竹楼,或为蒙古包,或为氆氇帐……千姿百态,蔚为奇观。然而,客家传统民居与众不同,独具特色,在世界建筑史上堪称一绝。

客家民居的建筑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最具特色的传统民居主要有赣南方楼、闽西圆楼、梅州围屋,以及五凤楼、走马楼等。

<h3>赣南方楼</h3>

散落在江西九连山北麓群山中的赣南土楼,大多背靠青山,面临小河,独立为体。它们大都是方形,四角都构筑有坚固的碉堡楼,外墙为坚实封闭体,墙上设置了一排排枪口和炮眼,整个外形森严、雄伟。据考证,这些赣南客家方楼,是公元三世纪东汉中后期中原地区大庄园主的典型住宅形式,中原士民南迁时,把这种建筑形式和技术传到客家地区的。因而,人称赣南方楼是汉代“坞堡”的活化石。在这些方形土楼中,小的仅三开间,人称“猫柜”,大的占地10亩。方楼一般两三层,也有四层的,为悬挑外廊结构。规模大的方楼,内部建有祖厅,有的甚至多层套围,按八卦形布局,更具特色。

赣南方形土楼坚固异常,其外墙多是由麻石、鹅卵石、青砖和糯米浆筑构而成,墙体厚者有两米多,方楼内设有粮仓、水井和排污设施,其结构封闭,防御性能甚为完备。据称,龙南县关西的一座方楼,厚墙内壁上敷了一层用糯米粉、杂粮和防腐草药拌成的“厚泥”。万一敌人围困方楼,在断粮的危急时刻,可以剥下来,泡软后充饥。

<h3>闽西圆楼</h3>

福建闽西圆形土楼,世所称奇。据说,20世纪60年代,西方某大国宣称,他们的卫星在中国东南的崇山峻岭中,发现有几组“导弹基地”、“隐匿核力量”……其实,被误认为是“导弹基地”的是客家传统民居——圆形土楼。

南靖、永定是土楼集中之地。据统计,南靖县有土楼776座,而坐落在永定县湖坑乡高北村的“承启楼”,是当地规模最大的圆楼,直径73米,全楼共有三圈环形围楼,外高内低。最外一环周长229米,高12.4米,为四层楼,每层72个房间,共288间。第二环为二层楼,每层40个房间,共80个房间。第三环一层,32间。土楼中心是祖宗祠堂,为外圆内八角的大厅,前有天台,边有荫廊,构筑精巧。楼内有两眼深水井,可供楼内居民用水。永定县的另一座圆形土楼“振成楼”,按八卦图建造,有内外两环,外环高四层,每层48个房间,内环高两层,楼内设有学堂、书斋、花园,古朴典雅。它的祖宗祠堂前为一座戏台。演戏时,全楼数百居民可在戏台前的天井和内环二楼廊道上看戏,宛如在外国古代竞技场上或大剧院包厢看演出。前几年,在南靖县发现建于明代的“云峰楼”遗址,直径竟达132米,占地18亩,是目前世界上被发现的最大的圆形住宅。

<h3>梅州围屋</h3>

围屋是客家人的另一种传统民居,主要分布于广东东北部的梅州地区和闽西及其他一些客家聚居区。围屋又有殿堂式围屋和围龙屋两种。

围屋中最常见的是殿堂式围屋,因颇似中原府第殿堂而得名。它布局严谨,讲究坐向、主次、对称,外形堂皇,美观大方。例如,广东蕉岭县蓝坊乡中村的丘氏宅居“钜美堂”,就是一座“二堂二横”的殿堂式围屋:进了大门,沿着中轴线依次是下厅堂、矩形天井、上厅堂和后室。天井两旁各有一个侧厅,上厅堂还有巷道通向左右天井和左右横屋(二层楼)。这样便把楼上楼下40多个房间和厅堂、走廊、天井都围在一起了。门前是晒物和出入的禾坪及一口半圆形池塘。池塘接纳各个天井的排水,既可养鱼、浇灌菜园,又有了消防用水。屋后是种有各种果树和林木的小山,既有林果收入,又调节了小气候,还减少了洪水对围屋的冲刷。厕所、牛栏、猪圈和柴草间,皆在围屋外另置杂屋,因而,既安全舒适,又清洁卫生。

殿堂式围屋有大有小,人多地阔的,可建造“三堂四横”的大屋。

围龙屋大都是殿堂式围屋的扩展,大多建于较为开阔的丘陵缓坡或田畴中。建屋之初,通常先建祠堂和横屋,后因兄弟成家,子孙繁衍而扩建新屋时,倘若围屋后面地基开阔,便从左右横屋往祠堂后面建造半环形的围屋——因宛似游龙从后面围护祠堂,故名围龙屋。有趣的是,围龙屋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左右对称,而大门前面的禾坪和半圆形池塘,正好与祠堂及后面的半圆形围屋组成一个太极图。蕉岭石寨郭氏围龙屋,其环形围屋共设64个门,以合八卦的八八六十四卦。

蕉岭县广福乡的罗氏围龙屋,是“三堂四横三围”的大屋。第一围建于170年前,1943年建第二围,1954年建第三围。近十几年,族人再建新屋时,因俗规不得超过三围龙,便在第三围的后面建起一栋栋一字形走马楼。罗氏围龙屋共有300余个房间,分别为50户人家的卧室、厨房、仓库、杂物间、厩棚、碓房和厕所。围龙屋之间的一条条天井,多用卵石铺拼成各种几何图案,它们晴天晒物,雨天排水,既采光,又流通空气,还是万一失火时的隔火巷。于是,外地人参观后,对这种集居住、饲养、加工、贮存、晾晒、防盗、防火等设施于一体的围龙屋,说成是最有“客味”的客家民居。

<h3>五凤楼</h3>

五凤楼多分布于各地客家山区,其形制大致与殿堂式围屋相似。但是,为适应山地斜坡,那一进进厅堂和横屋,皆随地势而呈阶梯式向上升高,房基呈阶梯形,顶瓦呈层叠式。从远处望去,那一层层屋脊飞檐,有如展翅的凤凰。因常见的多为五层叠,故称“五凤楼”。

<h3>走马楼</h3>

走马楼实为对全封闭的方形土楼的“简化”和“开放”。走马楼形式多种,它随山势、地形及住户人口的多少而不同,常见的有一字形、曲尺形、凹形。走马楼多为两层楼,一层是厅堂、厨房、杂物间及畜厩、厕所,二楼为卧室、仓库。走马楼的特点是二楼外面有一条外伸悬空的走廊。灵活多样的走马楼,颇适应山区的复杂地形和多雨潮温的气候,既干爽、通风、防洪、避潮,还简单易建,省工省料,因而越来越受客家人的欢迎。

此外,在平原地区的客家聚居区,还有将一栋栋纵列楼房围在一起的“纵列式多栋楼房”。在山陡地窄的深山里,则有依山建造的一字形平房或楼房。为安全起见,又在屋前及左右两侧筑起围墙,并在一侧开设门楼,因形似昔日的锁头(客家话,即门锁),故名“锁头屋”。

第二章 客家传统民居文化 第二节 客家传统民居的特点及社会功能

以土楼、围屋为代表的客家传统民居,类型不一,风格各异。然而,其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以及合族聚居性,则是它们突出的共同特点。

<h3>坚固性</h3>

现存的福建、广东、江西一带的圆形、方形土楼,一般都有二三百年乃至五六百年的历史。它们历经风雨洗刷,强烈地震、台风袭击,至今仍安然无恙,巍然屹立在丛山峻岭之中。作者的老祖居“钜美堂”,也有200年左右的历史了。

如此坚固的民居,与精心选择屋址,科学的设计、用料及施工方法分不开。现仅从土楼的建筑材料和施工方法作一些说明。

土楼的墙壁,下厚上薄,有些厚的竟达两米。夯筑时,先在墙基挖出又深又大的墙沟,夯实,埋入大石为基,然后用石块和灰浆砌筑起墙基。接着就用夹墙板夯筑墙壁。土墙的原料以当地黏质红土为主,掺入适量的小石子和石灰,经反复捣碎、拌匀,做成俗称的“熟土”。一些关键部位还要掺入适量糯米饭、红糖,以增加其黏性。夯筑时,要往土墙中间埋入杉木枝条或竹片为“墙骨”,以增强其拉力。就这样,经过反复的夯筑,便筑起了有如钢筋混凝土似的土墙,再加上外面抹了一层防止风雨剥蚀的石灰,因而坚固异常,具有良好的防风、抗震能力。据《永定县志》记载,1918年发生大地震,历时20分钟,但土楼始终挺立无恙。

<h3>安全性</h3>

历史上,客家人本是中原汉人,他们南迁到闽、粤、赣边界山区后,为防止盗匪的打劫及猛兽的袭击,他们建造的土楼、围屋,皆防范严密,极为安全。

例如,宛如古城堡似的土楼,一层不设朝外的窗子,或只开设枪眼似的细长石窗;二楼三楼的每个房间都有朝外的大窗,既利于采光、流通空气,又成了瞭望敌情和向外射击的枪孔。土楼大门的门框、门槛都是条石,门板厚约10厘米。有的大门上斜挖了几个嵌有竹筒的护门孔,倘有土匪攻门,可往下射击和浇开水。有的土楼大门还安装了防火水槽,若来犯之敌放火烧门,只要一按开关,水便顺门而下,以灭火护门。土楼本已坚固异常,但为防万一,有的土楼还夯筑了夹墙。万一外墙被炮火轰开,土楼仍有夹墙支撑,可安然无虞。土楼内有各种齐全的生活设施:设于天井的深水井,是被围困时的水源;楼内有砻、碓等加工粮食的设备……这一切都令匪敌久攻难下。至于那些四角建有高耸碉楼的,更是令盗匪望而却步。

<h3>封闭性</h3>

客家民居,不论土楼还是围屋、五凤楼,里面的每一个房间、厅堂、天井,都以走廊、巷道、楼梯相通,住户生活方便。然而,它们对外则是全封闭的。土楼一般只开一个正门一个后门,或一个正门两个侧门;围屋、围龙屋的各横屋、半环形围屋,皆设有门楼。万一有盗匪打劫,只要把门一关,便封闭得严严实实。

<h3>合族聚居性</h3>

客家土楼、围屋、五凤楼等,一般都规模庞大。永定“承启楼”有400多个房间,面积5376平方米。“遗经楼”有五层楼,面积10336平方米,光是厅堂便有51个。

如此庞大的民居,正是为了适应聚族合居的特点。“承启楼”最多时曾住80户,600多人。作者家乡广东蕉岭的罗氏围龙屋,有300多个房间,为罗氏50户人家、350人所共居。住户虽多,但由于房间、厅堂、天井也多,能以厅堂及天井和若干房间组成一个个生活小单元,令住户各得其所,显得幽雅、舒适。

值得一提的是土楼、围屋的“心脏”——祖宗祠堂。平日,这里是族长聚集各户家长议事的地方;逢年过节,合族的每家都挑着各种供品,到这里祭祀祖先;男儿娶亲,须在祠堂拜天地,叩先祖,宴宾客;闺女出嫁,要在祠堂向列祖辞行后,方可罩上盖头,踏着象征团圆的大圆匾出阁;老人谢世,祠堂成了举哀发丧的灵堂……就这样,一座祠堂将合族融洽地凝聚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第二章 客家传统民居文化 第三节 客家传统民居探源

谈及客家民居,不少研究者都指出,客家民居源自中原,是客家先民从河南等地向南迁移时带来的黄河流域的建筑文化。这里以地下发掘的考古资料和文献记载为依据,从客家民居的形制、布局、建筑方法等方面,追溯客家民居与黄河流域建筑文化的渊源关系。

<h3>客家民居肇始于黄河流域</h3>

古人讲,“南越巢居,北朔穴居”(晋代张华《博物志》)。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的原始先民,由于气候炎热,多雨潮湿,虫蛇兽害严重,他们最初在树杈上架设巢式窝棚。后来,这种“巢居”发展为“干栏”式房屋:先在房址打上一根根木柱,上面架梁铺板作室面,再用竹、木围成四壁,上盖茅草为顶,门外置一个小晒台,最后用木杆、木条和藤类扎制上下的楼梯。于是,上层住人、贮物,下层饲养牲畜,既遮日避雨,通风防潮,又可防虫兽之害。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大量实物证明,7000年前的本地先民,曾用木构架建造大型“干栏”长屋,进深七米,长达23米。

今天,生活在云南的傣、景颇、德昂、佤、哈尼族,贵州的水族、布依族,广西的壮、瑶、苗族,广东黎族和台湾的原住民,他们居住的房屋,或用竹、木构筑,或以砖木结构,屋顶盖瓦,但都保持着“干栏”房屋的基本形制,以及上层住人、下层养畜的传统居住习俗。

在黄河流域,由于气候干燥,冬天寒冷,原始先民大多选择干燥、向阳、背风的洞穴为栖息之所。例如,生活在四五十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的北京人,一万多年前的北京山顶洞人,都是居住在天然洞穴里。随着人类的进步,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北方先民由穴居渐渐进化为半穴居,以至发展为在地面建造土木混合构架的房屋。

6000年前,生活在西安半坡遗址的先民,他们建造的一处处氏族聚落,其房屋或方形或圆形。方形的是先挖出浅穴,四周用密排的木柱构成壁体,中间再以木柱作为构架的骨干,并支持屋顶。壁体和屋顶铺敷泥土或草。圆形房屋一般建于地面,周围密排较细的木柱,中间再立二至六根柱子,在圆锥形之上可能再造一个两面坡式的小屋顶,壁体和屋顶敷泥土或草。木骨泥墙的出现,是地下建筑发展为地面建筑的关键;而直立的墙体,倾斜的屋盖,则为后代建筑的基本形式奠定了基础,因而在建筑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半坡遗址的原始村落的房屋群中,位居中心的是一座大型的方形房屋,据推测,这可能是氏族公共活动场所。而在它北边发掘的45座中小型房基,皆大体朝南,并形成一个面向大房子的不甚规则的半月形。离西安半坡不远的临潼姜寨,也发掘了6000年前的原始村落:村中心是用于欢庆丰收和其他重大活动的广场;四周围绕着五个房屋群落,它们分属于五个不同氏族,但所有房屋的门都朝向中心广场;每个氏族房屋群,都有一个用于氏族集会、祭祀和游乐的方形大屋子。这种原始聚落的布局,与客家民居中的围龙屋的半月形环形屋,围护着中心的祖宗祠堂,一个个房门朝向祠堂相近似。特别是与福建南靖书洋田寮坑村的由几座圆楼围护中心一座方楼的客家聚落布局,甚为相似。还有,围龙屋祠堂作为氏族议事、祭祖、娱乐和举办婚丧大事等氏族公共活动的场所,也与半坡遗址的大房子功能相似。至于它所体现的氏族聚落特有的团结向心精神,与客家民居聚族共居的习俗和团结对外的传统精神,也是一脉相承的。

在半坡遗址住房附近,还发现了两处营造简陋的长方形建筑遗址。据推测,这是饲养牲畜的栏圈。这种人畜分开的居住习惯,也与客家民居中的殿堂式围屋近似,而与南方土著“干栏”式建筑的上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的习俗迥然不同。

在河南安阳后岗遗址龙山文化层,考古工作者在600平方米范围内发掘了38座房基。据考证,这些大约4000年前的房基,都是直径为3.2米至5.7米的圆形地面建筑。有趣的是,这种住宅不仅其形制与客家圆形土楼相似,其建造方法也颇为相同:先在地面垫土筑起高于周围地面的台基,然后在台基上挖出建墙的沟槽,再用处理过的纯黄土在槽内筑起土墙。

这一切,都说明黄河流域先民的房屋建造方法和居住习惯,与客家民居有种种相似之处。因而可以说客家民居仍保留着黄河流域史前建筑的风韵。

<h3>夯土版筑源流</h3>

客家传统民居,几乎都是采用版筑建造的。筑墙时,两边用木制墙板夹定,举杵夯实,这叫“版筑”,它是夯筑法的发展。古人将版筑技术广泛应用于长城、城垣、宫殿、楼宇和民居建筑中。例如,东晋大夏国王征民工10万,建造国都统万城(在今内蒙古伊克昭盟毛乌素大沙漠南端)时,便用黏土、石灰、砂子版筑,并规定若以铁锥刺土,能刺进一寸,就要杀死筑城之人。于是,把城墙筑得“城坚如铁石,攻之不能入”,“其坚可以砺刀斧”。同样,有些客家土楼虽经几百年风雨浸蚀,然而,欲开墙造门,竟如开凿石隧之艰难。

那么,版筑方法源起何时呢?

《孟子》和《史记》都记述了这样的故事:相传,商代有一位名叫傅说的人,本是在今河南三门峡、洛阳一带从事版筑的罪人,大概是因为他的版筑技艺高明,才华出众,商王武丁想提拔他来治理国家。但又恐怕朝廷贵族百官不服,便假托梦中见到一位名叫“说”的圣人。于是,商王派人把他找来,并举为宰相,由是商朝大治。

这里姑且不论故事的真假,考古工作者在河南淮阳县平粮台发现了4500年前的古城遗址。该城墙残高3—5米,底宽13米,顶宽8—10米,是采用小版筑堆法筑成的。在河南郑州的商城遗址发掘的属于3500年前的古城墙基址,四周总长为6960米,是采用分段版筑法逐段延伸建筑,每段长3.8米左右,墙体下宽上窄呈梯形,墙基宽为10.5-10.7米,一般夯层厚8—10厘米,夯窝圆形,直径2—4厘米。因夯层较薄,夯窝密集,质地相当坚硬。

如前所述,客家人在版筑舂墙时,每筑一版都要平放一些杉木枝或竹片做“墙骨”——古称“纴〔ren任〕木”,以增强土墙的拉力。放置紝木之法,早在汉代筑造长安城时已见采用。有趣的是,汉代在甘肃河西走廊一些河滩沼泽地段建长城和烽火台时,由于那里土质黏性较差,又缺少树木,民工就用河滩、沼泽的芦苇充作紝木,亦甚为坚固。

<h3>殿堂式围屋溯源</h3>

客家殿堂式围屋,源自黄河流域的传统建筑文化。在河南、陕西等地,无论是文献记载,还是考古发掘的殿堂建筑和遗址都极为丰富。

在今日陕西岐山凤雏和扶风召陈村,都发现了西周初期的殿堂式建筑基址。考古工作者对岐山凤雏遗址的研究表明,这座南北长45.2米、东西宽32.5米夯土台基上的大型建筑群,是以门道、前堂、过廊、后室为中轴,东西配置厢房的,前后二进、东西对称的封闭院落。进了正中大门是门道(客家称“下厅”),门道两侧有东西塾房(或曰“门房”)。前堂前面为中院,两侧各有台阶通向东西厢房。厢房左右对称,各有大小不等的八个房间。由中院台阶升入前堂,它面阔六间,进深三间。前堂后面通向后室的廊道,把后庭分成东西两个小院(天井)。后室有五间,东西两端各有一小门道通向室外。整座建筑,从堂、室、厢、塾及庭院、廊道,皆围护在一起。这种封闭式的建筑物,从形制、布局以及堂的功能作用,与客家殿堂围屋颇为相似。

<h3>客家土楼探源</h3>

中国最早出现的楼是城楼。有人从甲骨文中的<img class="inner" src="p:///book/plate.pic/plate_171880_1.jpg" />和<img class="inner" src="p:///book/plate.pic/plate_171880_2.jpg" />等字,推测3000年前的商周时代已有城楼。这是可能的,但有待考古发现的确证。2500年前的吴王阖闾建造的吴城,“门三,皆有楼”(《越绝书》)。其后的越国大夫范蠡,则为越王勾践造了象征天门的“飞翼楼”。不过,这些城楼,高垒厚墙,楼上设垛口、射口,以居高临下抵御进攻之敌,纯为防御设施,并非民居。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秦汉时期中国出现了楼宇。秦始皇造的阿房宫,“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汉武帝听了方士建议,下令建起迎神的神明台和井干楼——顾名思义,这大概是井字形的方楼。

东汉已有民居的楼宇。汉代中有“西北有高楼”诗句,汉乐府《陌上桑》也写道:“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乡间采桑女秦罗敷也住楼了,可见楼宇已相当普遍。

不过,像客家地区碉堡似的土楼,源起何时呢?

1956年,考古工作者在广州动物园内麻鹰岗东汉墓葬中,出土了多座陶城堡明器。它们反映了墓主人生前住宅的建筑形式和特点:方形城堡,前后开设大门,门顶皆建有用来瞭望和御敌的碉堡;城堡一层不开外窗,二层才开设细长的竖窗;城堡四角各建一座碉堡似的望楼,以便瞭望和居高临下地射击进犯之敌。

城堡,汉时称“坞堡”,甚为盛行。东汉初期,经过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靠着地主豪强的支持建立起来的东汉政权,赋予豪强地主种种特权,他们巧取豪夺后,纷纷在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建立庞大的田庄。他们中有的占有良田万亩,攫取亿万资财,控制着上万家农户——农民平日为他们耕种、做杂役,战时充当“部曲”(家兵)。为保护其财富,他们在自己的田庄修建坞堡。坞堡内,有高耸似塔的望楼和庞大、坚固的城堡式住宅。东汉末年,董卓在离都城长安130公里所建的郿坞,高丈余,周一里许,里面屯积了够用30年的粮食,黄金二三万斤,白银八九万斤,号曰“万岁坞”。

陶城堡的形制及功用,与客家方形土楼,特别是俗称“四点金”的方楼极为相似,它们都源自黄河流域文化。

第二章 客家传统民居文化 第四节 客家民居的发展变化

南迁的客家人,传承着黄河流域的建筑文化。不过,客家民居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和时代的发展,在建筑形式和功能方面也有各种变化。例如,“走马楼”的出现便是其中一例。

“走马楼”是当今广东、福建、江西等客家地区常见的建筑形式。它多倚山而建,其形式有一字形、曲尺形、凹字形。其中的凹字形走马楼,显然是由方形土楼演变而来。这是因为客家人在当地站稳脚跟,反客为主了。于是,他们便将高层、庞大、防范严密的土楼,改成了低矮、小巧和灵活开放的走马楼了。

走马楼形式虽多,但共同特点是:在二楼外部,用木料(今有用钢筋混凝土的)架设一条长长的外伸悬空的骑楼式走廊。同时,走马楼的二层多为卧室、仓库,一层则用作厨房、农具杂物间、牛栏猪圈、厕所和加工粮食的碓房。这种房屋结构和居住习惯,与古代南方百越人,以及今日西南一些兄弟民族所居住的“干栏”式房屋相似。显然,这是客家人南迁后吸收南方土著民居的优点,以适应岭南地区多山、潮湿和多虫蛇兽害等自然环境。

客家华侨在海外生活中,既恪守中华传统习俗,又努力吸收外国文化。这在民居建筑中的表现是出现在侨乡的一种被称为“中西混合式”的民居。60多年前建的梅县白宫的“联芳楼”,便是其中的一个例证。

从外表看,“联芳楼”是一幢西洋风格的建筑:在两层楼上,高耸着三座穹顶的钟塔;正面的30多条柱子,20扇拱形窗户以及墙面、墙角、墙边,都装饰着精美的欧化浮雕和绘画……然而,穿过西式门楼进去一看,屋内是“三堂四横”的殿堂式围屋。走廊的柱子和楼梯地面的装饰,也是星星、云彩、牡丹、凤凰等中国民族图案。

近十几年来,客家民居建筑的形式越来越丰富,结构,布局、装饰也愈来愈精致,既有花样翻新的走马楼,又有外国式的洋楼,还有设计精巧、装饰华丽、美观舒适的别墅式民居,真可谓百花齐放。

第二章 客家传统民居文化 第五节 客家传统建房习俗

建房做屋,既为着当代人的安居乐业,也关及子孙后代的繁衍和兴旺发达。于是,客家人对建房极为讲究,从选择屋址、破土动工、上梁,直至乔迁新居,都有一套甚为严格的传统习俗。

<h3>选择屋址的习俗</h3>

凡做新屋,一般都要请堪舆先生来看“风水”,以选择吉利的屋址。中国传统的风水观念,不免带有许多迷信色彩。然而,其中也包含了一些对住宅地址选择、规划的合理因素。例如,屋址最好是左有流水,右有道路,前有池塘,后有山丘,认为这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环抱的风水宝地。这些说法反映了客家人崇拜龙凤龟虎的古老遗风,但也有其实用目的:在这种地址上建造坐北朝南的房屋,既避风向阳、暖和舒适,又临水、近路,汲水便利,交通方便。

客家人大都住在山区,因而格外注重屋址与山水走向以及地形之间的关系。民间认为,做屋要选有“龙势”的地方,这就是山脉的入首之处,要山碧水环,左右盘旋,以形成曲折的入口之地。在这种基址做屋,能人口兴旺,飞黄腾达。同时,屋址前面要有腰带状的江河流过,而且来水之源与去水之口,皆有回环而看不见水口,这样便能财源茂盛。为此,倘若门前没有水流,则要在门前开渠挖塘,以求财纳吉。池塘多为半圆形,可与半圆形的围龙屋组成吉祥的圆形。反之,被视为“血盆照镜”的正方形池塘,那是万万不可的。

选屋址还有诸多忌讳。例如,屋址要取顺势、忌逆势,忌坐南朝北;要前低后高,忌前高后低;宜在宫观仙居侧近做屋,忌在塔冢、寺庙、炉冶、故军营战地和草木不生之处做屋。此外,做屋还忌正对山沟深壑、通衢大道和直冲江河,以免“冲射”。如果实在避不开,则应在正对“冲射”之处,立一块镌刻有“泰山石敢当”一类的碣石,以“避邪去煞”。

<h3>房屋布局的习俗</h3>

选定屋址后,还要注意新屋的高低和向位。如果屋后山丘较高,可将新屋建得高些或离山远些;若后山较低,新屋可离山近些,且不宜建高楼。这样既可避风防潮,又使房屋与山峦的配置和谐。

新屋左右地势的高低,也有讲究: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左边可比右边高一些,而右边不得比左边高,这就是俗话说的“不怕青龙高万丈,最怕白虎高一拳”。显然,这是古代崇龙、尚左的风俗在客家民居建筑中的表现。

客家建房还讲究整体布局。例如,为显示主次关系,围屋上下厅堂的高低、宽窄便有所区别。紧靠大门的下厅堂要低些,上厅堂应高些;与之相配,上厅堂比下厅堂还应宽一些、深一些。这样,从高处望去,前低后高,前窄后阔,方显出气派。而且,也使得上下厅的布局恰如“昌”字,以兆繁荣昌盛。

厅堂与左右厢房(俗称横屋)的配置,其高低也有规矩:紧靠厅堂的左右第一列横屋,要比厅堂低一些;而第二列横屋,则要略低第一列横屋。同时,由于上厅堂高于下厅堂,这样就要求左右横屋和天井的后半部,也要随之高于前半部,使之与上下厅堂的高低相配套,既显得和谐美观,又利于雨天排水。

<h3>破土动工习俗</h3>

客家一般多在农事闲暇、雨水较少的冬季建造房屋。但究竟何日平基、开基、落石、安门、上梁等等,则要请“风水先生”来择日,以避免凶煞不祥之日,择取黄道吉日。动工之日,如主家子孙的生肖有相冲相克者,则应避开。

若屋后是山岭,破土动工,需挖山搬平地基时,应在屋后山坡挖出一层层水平梯级(客家人称为“阳段”),以减缓雨季山洪下泻时对房屋的冲刷。

如果是炸石开出的屋址,在挖沟砌墙基之前,应先往石面上撒些泥土,以示有泥土落地,必能生根开花结果,预兆主人能安居乐业、子孙繁衍。由此可见客家人崇拜土地的传统习俗。

如果屋址是向别人购买或调换来的,必须由买卖或调换双方及公证人,共同签署契约文书为凭据,以免后代子孙节外生枝。同时,乡间迷信者还要在买下的屋址上,焚香烧纸,念叨一番,说明向卖方去世的先人“购买”地址,以祈做屋和居住的安宁。

<h3>建房习俗</h3>

围屋墙基皆用石块与灰浆砌造,既坚固,又抗洪防涝。因而,在洪水多发的河边地区,有的甚至将墙基砌至屋顶,以求永固无虞。而一般人家的墙基,高约四尺左右。打好墙基,接着是在墙基上夯筑土墙。舂墙之土,或是山岭生土,或是稻田底层的板结土,皆土质坚韧,黏性极好。但夯筑之前,先用锄头捣碎,并用筛子筛净,再掺上适量的小石子和石灰,拌匀,做成“熟泥”,便可用来夯墙。

舂墙人站在夹墙板上,高举木杵使劲夯筑。夹墙板长四尺左右,而建造圆形土楼和围龙屋的夹墙板,长约三尺,便可舂成环形、半环形的土墙。舂墙时,要放入一些杉木枝作为“筋骨”,以增强土墙的拉力。

舂墙质量如何,事关房屋的坚固程度。为防止偷工马虎,留下外实内虚的后果,受聘的舂墙人多为本族兄弟子叔或亲朋好友。为避免泥瓦匠、木匠的暗算,甚至借助“模拟巫术”手段,给主家下“魇镇”,如悄悄往墙内放小木人、纸人、纸刀、头发、钉子一类的祟物,让主家遭祸害。为此,主家聘请的师傅匠人,应是人品、技术皆佳的。同时,主家对他们皆好生相待,工钱也格外优惠。

做屋期间,主家及干活的人,皆忌讳说“跌死”、“倒塌”一类的不吉之词,以免发生意外。从前轻视妇女,木匠、泥瓦师傅的尺、墨斗、瓦刀等工具,不得被女人踩踏跨越,以免出现误差。

<h3>安门设窗习俗</h3>

围屋的大门,一般安置在中轴线上。而锁头屋、走马楼等民居,可在向位吉利的一侧建门楼。大门和门楼,一般为向南、向东南,或正对远处的高峰大嶂,以取“山峦培秀士,世代出人才”。大门和门楼忌向下——以当地河流为准,大门应逆河流方向而设;若顺流而向,此为“退水门楼”,不吉。大门和门楼还忌讳对着山峡、沟壑、深巷、高塔,也不能让别的房屋所遮挡。万一避不开时,可在门楼正脊安置陶制雄狮、八卦图或立一块刻有“泰山石敢当”的碣石,以避煞驱邪。另外,在门前三五米的地方,挖一口池塘,民间认为它也可“吞食”风煞。

安置大门时,要在门上贴“安门大吉”一类的大红吉联,门楣悬挂俗称“门红”的红布。讲究的大户人家,还要在门槛下埋放少许金银或钱币,以取“脚踏金银,财源茂盛”。而后,便在鞭炮声中,把大门安置起来了。

<h3>上梁习俗</h3>

上梁是新屋基本落成的标志,各地民间对上梁都十分重视。客家上梁习俗甚为讲究。首先,大梁要挑选又大又直的上好杉木,有的还要髹上朱色油漆。大梁正中要写上“世代兴隆”、“财丁兴旺”、“世代书香”等吉语,有的还要绘上八卦图。大梁正中系挂一个装有线香的红布袋,此谓“挂龙”;两端则各系一个装有早稻谷的红布袋。这一切无非是祝贺上梁大吉,日后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财源茂盛。

上梁要请宗族中一位儿孙满堂、德高望重的长辈来主持司仪。吉日良辰一到,随着他的一声号令,众人在鼓乐、鞭炮声中把大梁抬入上厅堂。接着,在他的唱诵声中,木匠师傅开始浇酒祭梁。“……一盅酒,把梁头,儿孙世代出公侯;二盅酒,把梁心,裔孙世代万年兴;三盅酒,把梁尾,裔孙世代做官回,大吉大利,万代富贵!”

祭梁之后,众人用红布系紧大梁两端,抬梁上屋脊——依照惯例,上梁先抬左端,后抬右端,看着大梁升起,主持人又高声唱赞上梁吉语。上梁仪式在火爆的鞭炮、鼓乐和欢呼声中结束后,主家依例要设宴庆贺,酬谢主持人、各位师傅、亲友和帮工。

第二章 客家传统民居文化 第六节 乔迁新居习俗

新屋峻工后,要及时乔迁新居。如一时未能迁入,则应将衣服挂于梁上,以示有人在此,以免鬼魅乘虚潜入作祟。新房忌空室,这是中国各地民间共同的古俗。

旧时,民间认为生地新屋,恐有什么灾煞作祟,应请僧道法师在夜深人静之时,杀鸡宰狗,以驱赶凶煞,祈得居家安宁。这一陋俗今已不见。

择吉乔迁新居时,要请本族长辈中一对多子多孙的夫妇来开大门。他俩先站立门内,待外边祭过门神,他们便在鞭炮声中,边唱诵边开门:“左门开,财丁来;右门开,富贵来;财丁富贵一齐来。”

大门开了,主家列队顺序进入大门:走在最前面的是肩挑炭火正旺的火炉——搬家先搬灶,这是中国各族崇火的古老习俗,以示香火鼎盛,兴旺发达。第二位是挑米谷豆类的,第三位是挑豆腐和发酵米糕的,第四位提一笼母鸡和小鸡——这一切,无非是借以祝福主家迁入新居后,日子红红火火,五谷丰登,发家致富,子孙繁衍,家庭兴旺。跟在他们后面的,不论男女老幼,人人都肩挑或手提家具、用物,切忌空手入门。

这天,主家要请族中长辈、兄弟、亲友共庆乔迁之喜。亲友则依例要馈赠各种贺礼,贺礼多为家庭实用品,如今从大挂钟到电视机、电冰箱皆有。但贺礼中必有芹菜、青蒜、豆腐、发酵米糕和鞭炮、门红,以祝主家勤劳、善算,发家致富。而主家则要盛宴款待亲友、来宾、工匠、帮工等,共庆乔迁之喜。

第二章 客家传统民居文化 第七节 石旗杆和风水林

在福建、广东、江西客家地区旅行,不时可看到一种在外地罕见的景象:在围屋门前,耸立着一座座华表似的巍峨石柱。这就是客家人称之为“石旗杆”的特殊建筑物。

石旗杆一般高约五六米,先用精选的花岗岩条石凿成一段段圆形或方形石柱,每段下面有一块四角或六角、八角形的石底座。然后,再把它们一段一段地衔接起来,竖立在家族祠堂门前。石旗杆的石柱和底座上,皆雕有盘龙、翔凤、祥云一类的吉祥图案和其他装饰物。旗杆上还雕刻有立旗杆人的姓名、生平和主要业绩。

原来,石旗杆是客家人的旌表之物。古代,族中倘有人考取进士,除在祠堂大门或厅堂上高悬“进士及第”的匾额外,还要在祠堂或围屋门前竖立石旗杆,以示荣耀和激励后人读书仕进。清代,除了进士,凡举人、贡生、监生、秀才等有功名的人,也可竖立石旗杆,只是底座以八角、六角、四角形相区别。近代,那些高官、富商以及对家乡建设做过重要贡献的海外华侨,族人也为之竖立石旗杆,以示留芳铭念。

由于觅石不易,加之聘请石匠雕石和竖立沉重的石旗杆,花费甚为惊人。于是,有人便代之于高大笔直的大杉木,并在上面雕龙刻凤。竖立后,两边再用两块石柱镶夹固定。高耸屹立的木旗杆,虽无石旗杆的雄伟、凝重、坚固耐久,亦颇显气势,同样起着激励人们建功立业和造福乡梓的作用。在作者家乡的丘氏祠堂前面,便并列立过石旗杆、木旗杆各一座。

客家民居,不论是背靠山坡峰岭,还是坐落在田畴平地上,村民必在屋后栽种林木或果树、竹丛。它们郁郁葱葱,少则几亩,十几亩,多则百亩。这些树木,多为生命力较强的红栲、楠木、榛和竹类。树干高大,枝繁叶茂,盘根错节,而且一次栽种,自生自繁。这些屋后树林,不少是当年创建围屋的开基祖所栽种,流传至今,有的已是百年乃至几百年的古树了。对于这些林木、果园,后世子孙皆精心管理、养护,视之为能福荫家族风水的宝林,于是人称“风水林”。

客家人极为爱护“风水林”,不仅宗族立下了严禁砍伐、采樵、放牧的条规,违者将严惩不贷,同时,人们还赋予种种神秘传闻,借以养护风水林。例如,他们把古树作为族中老人的象征,倘若哪棵古树因年久枯朽而被大风刮倒,族人皆甚为惊惧,以为这是不祥之兆——族中某位老人将不久于人世了。有这种世代相传的心理民俗,谁人敢动风水林的古树呢!

在一些客家地区,民间还流传着动人的保护风水林的故事。

在广东大埔县银滩村背头山,那里的大片风水林,浓荫蔽日。这片风水林的繁茂不败,与当年的禁山故事分不开。传说当年乡贤百畴公曾主持订立乡规民约,规定砍伐风水林者,初犯罚演戏一台,重犯则加倍处罚,等等。尔后,百畴公故意支使自己的儿媳妇偷偷进入林中打柴。村民发现后,告到百畴公跟前。百畴公不徇私情,执法如山,自罚一台大戏,并向村民认错,赔礼道歉。村民见百畴公严格执法,大义罚亲,皆自觉遵守保护风水林的条规。

客家人珍爱“风水林”,有其实用的功利目的。在多雨的南方,用生土夯筑的客家民居,最怕山洪的冲刷。为此,人们除了在屋后陡坡挖出一级一级俗称“阳段”的梯级外,还在屋后栽种树木、果树和竹丛,以涵养水土,防止洪水冲刷和山崖坍塌之虞。此外,“风水林”也有防风挡沙、冬暖夏凉之效,调节了居住环境的小气候。

“风水林”也给客家人带来生活乐趣。例如,作者家乡祖居屋后的“风水林”,古木参天,树身披着青苔绿衣,灌木、藤蔓丛丛蓬蓬,遮天蔽日,宛如原始森林。这片“风水林”成了族人共享的乐园:夏日雨后,村姑孩童,手提竹篮钻进林中,用手扒开那厚厚的枯枝败叶,可采到金黄鲜嫩、美味可口的蘑菇;秋后,垂挂在野柿树上的小灯笼似的山柿子,在呼唤着它们的主人;冬天,待北风把榛子吹裂落地时,村童拾得一颗颗珍珠似的榛子时,真是乐趣无穷。

第三章 客家饮食文化 第一节 客家风味菜肴及其由来

客家菜,其特点是油重、味咸,讲究酥软香浓,朴实大方,有着浓郁的乡土特色,其中尤以盐焗鸡、梅干菜扣肉、青蒜焖肉、牛肉丸等最具客家风味。

<h3>盐焗鸡</h3>

一般选用一公斤左右的嫩母鸡,宰杀后,掏去内脏,洗净,晾干,往鸡腔内放入两棵大葱和少许姜片,抹些生油,用干净草纸将整只鸡包裹起来,把纸喷湿,随后放入锅中,用炒得滚烫的粗盐,把鸡煨埋起来,再用文火焗一小时左右。然后,出锅,拆骨,撕下鸡肉,再按鸡的原型,装盘上席。盘旁搁一个小味碟,内有香油和姜末等调料供蘸用。盐焗鸡色泽金黄,皮脆,肉滑,连酥香的骨头亦可嚼食。由于盐焗鸡包裹甚严,最能保持鸡本身的鲜香美味。而且,它是用热盐焗熟的,有清心润肺之效。

相传,盐焗鸡最早出于广东惠阳盐场。当时,一些盐工春节后从家中带来用白水煮熟的整鸡,为防时间长了变质,便用草纸包裹,埋进盐堆。谁知埋进盐堆之鸡,不但食用方便,而且愈加香酥可口,宜酒宜饭,食后力气倍增。此事传开后,盐商、富豪和各饭店纷纷仿效,后经过不断改进,遂成客家一道名菜。

在焗制菜肴中,“酒焗双鸽”也颇具特色。先将两只掏洗干净的鸽子,放上适量的盐、姜、葱等调料后,装在盘里摆好,再把一小杯玫瑰酒(或葡萄酒、糯米黄酒),放于双鸽中间,再用瓦盆盖严,置锅中用中火蒸焗至熟。此菜须趁热上席,开盖时酒香扑鼻,肉嫩味鲜,且能益中补气。

<h3>梅干菜扣肉</h3>

“梅干菜”是享誉海内外的客家乡土菜。秋末冬初,芥菜抽了苔,有拇指般粗细,顶带花蕾,形如秋菊,脆嫩味甘。摘下菜苔(长约五寸左右),晾挂几天。然后置盆,撒上盐,用手揉搓,待渗出一些汁液时,装入陶瓮,码一层撒一层盐。待装满后,再用芥菜叶或竹笋壳把瓮口封严。过了半月20天,取出晒干,便成了色泽金黄、咸酸味甘的梅干菜。

制作“梅干菜扣肉”时,先取肥瘦三层相间的猪肉,用白水煮熟,拌上酱油,切成方块,放入沸油锅中,把猪皮炸成酥香,再切片装碗,上面铺放一层梅干菜,上屉蒸烂,再倒扣盘里上席。此菜因肉里浸入梅干菜之清香,而梅干菜又得了肉香之味,故而浓香扑鼻,肥而不腻。

<h3>青蒜焖猪肉</h3>

这是客家人的一道家常菜。冬春时节,从菜园拔回一束鲜嫩的青蒜,洗净切段,与五花猪肉片下锅,焖煮10分钟,让猪肉吸收了青蒜的芳香,青蒜又得猪肉的鲜香——倘起锅前再加少许黄酒,添了酒香,其味更为醇香可口。

<h3>肉丸</h3>

客家人喜吃丸类食品,他们常用牛肉、猪肉、鲩鱼等为原料,加上适量淀粉,制作牛肉丸、猪肉丸、鱼肉丸。

民间以手工方法捶打肉丸,甚为费时。制作者双手持举古代兵器铁锏似的锤子,一上一下地捶打肉料,直至打成细茸而又黏结的肉泥,再掺入适量淀粉、精盐和清水,拌成胶泥状。随后,制作者左手握捏肉泥,令肉泥从大拇指与食指之间的圆孔挤出来,右手用汤匙一挖,随即将龙眼似的丸子浸于凉水中,再捞起放入沸水锅里。不久锅里便漂浮着一个个浑圆雪白的肉丸了。盛上肉丸和热汤,洒上少许香菜、葱末、姜末和胡椒粉等调料,即可食用。这道脆嫩爽口、味道鲜美的氽丸子,常常给人留下美好的记忆。

制作肉丸选料极精,如牛肉、猪肉,须选用精良之瘦肉,还得把肉中的细筋剔掉。若做鱼丸,非肥美肉嫩的鲜活鲩鱼不可,而且鱼鳞、鱼刺、鱼鳍,皆要一一剔尽。捶打时还得注意肉的纹丝,拌和肉泥又得注意搅拌方向等等,必令做出的肉丸,爽脆、嫩滑、鲜美、结实——有人将煮熟的肉丸使劲掷地,肉丸非但不碎,还能像乒乓球似的反弹上来。

<h3>油爆老鼠干</h3>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客家山区农民尤其是青少年,最喜捕田鼠,一来鼠口夺粮,二则可晒老鼠干吃。乡民就地取材,或用木板、铁丝做小捕鼠箱,或用竹筒制作套勒老鼠的捕鼠筒和剪夹老鼠的鼠夹等等。于是,当晚稻将熟待割,田鼠不断搬粮进洞时,正是捕鼠的时候。夕阳西下,少年们呼群约伴,挑上自己的各种捕鼠器,在稻田田坎、山边寻觅鼠洞和鼠路——由于老鼠进进出出,洞口和鼠路出现细泥翻作之路,有时还可发现鼠爪留下的痕迹,便在洞口、路旁布下捕鼠器(不过,也得仔细辨认,否则,有时也会将蛇洞、蛇路误作鼠洞、鼠路)。第二天清晨,再趟露踏霜去田野收回捕鼠器,往往可捕得相当于捕鼠器1/3左右的老鼠。

挑鼠回家,烧上一锅开水,逐一烫鼠,便可褪净鼠毛。随后开腹,掏去内脏,洗净,切块,放入油锅,再加上盐、姜、葱、蒜等调料煸炒一会儿,即可上席食用。油爆鼠肉,鲜嫩肥美,十分可口。鼠肉富含蛋白质,且有补肾除湿之功效,对腰疼和尿频者颇有疗效。

若捕鼠多了,一时吃不了,便找来竹签、树枝,将洗净的老鼠四肢张开,晒上两三天做成老鼠干,留待冬日慢慢食用。当客人上门,主人将老鼠干切块,配以猪肉(或腊肉)、冬笋,佐以大蒜、生姜、黄酒,下锅煸炒,实为下酒佳肴。在福建宁化等地,民间还有“老鼠干,猪肉价”的说法,足见其受欢迎的程度。

第三章 客家饮食文化 第二节 客家岁时食品

除了在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的应节食品外,客家地区还有下列应时食物,也颇具特色。

<h3>夏至狗肉</h3>

古代中原有夏至杀狗祭门祈安之俗。客家人传承着这一古俗,讲究在夏至焖狗肉吃。民间认为,狗肉有除湿利尿、壮阳固肾之效,而夏至前后,客家地区暑热多雨,人们上山劳作,下田耕耘,暑气、湿气郁积,最宜食狗肉以滋补健身。因而,客家有“夏至狗,吃了满山走”的谣谚。

不过,客家民间认为,吃老狗肉不但无滋补价值,反而会生病,那是吃不得的。正在吃奶的小乳狗,虽能补身,但个小肉少,食之可惜。最理想的是选用20斤左右的嫩狗,宰杀(多在池塘淹死)后,用开水褪毛;若残存汗毛,可燃烧稻草燎净,还可增加香味。焖煮狗肉时,佐以陈皮、草果(小茴香籽)和芹菜、姜片等调料,其鲜香之味,最为诱人。

<h3>仔姜炒仔鸭</h3>

初夏,村民饲养的仔鸭开始上市了。刚长出翼毛的仔鸭,重约一斤,宰杀洗净后,切块,再将当年长成的鲜嫩新姜切片,将鸭块、仔姜片下锅,旺火煸炒至熟,烹以少许黄酒即成。此菜因仔鸭肉嫩骨脆,仔姜片微辣爽口,别有一番风味,且有补肾壮筋之功效。

仔鸭的另一种吃法是,将整鸭放入沸水锅中旺火煮熟,再用新鲜猪油涂抹鸭身,切块装盘上席。食时,蘸以香油、姜末、蒜泥和薄荷泥等调味品,脆嫩鲜美。

<h3>仙人粄</h3>

这是最受客家人欢迎的夏令清凉小吃。仙人粄〔ban板〕用仙人草(又称凉粉草)根和少量土碱熬水,过滤去渣,加上适量淀粉再煮。冷却后,凝结成黑褐色的半透明的胶状物。食用时,将仙人粄置碗,调以蜂蜜(或白糖),它清凉、滑溜、爽口,特别是仙人草那种特有的幽香之味,最能润喉解渴,清热去暑,且有助消化、降血脂和治疗糖尿病的作用。如今,这种独特的地方风味小吃已制成罐头,远销海内外,尤受华侨欢迎。

<h3>药粄</h3>

“七月七,吃药粄”,这是广东五华县民间流行的习俗。农历七月初七,五华妇女从田野里挖来思茅草根、鸡矢藤、狗贴耳草、尖尾枫叶、苎麻叶、艾草叶等,洗净浸软,用石碓舂烂,和入糯米粉中,拌入红糖,蒸制成又甜又香的药粄。由于这些草药各有清热解毒、除湿利尿、益肝明目、健胃、祛风的功效,又清香、甘甜,因而很受欢迎。

吃药粄乃中原古俗。相传,客家先民从中原迁入广东后,南方暑热多雨,许多人水土不服,患了肠胃病,一位族长也身染此疾,一天晚上他在梦中得仙人指点,让他用上述几种草药做成药粄吃。族长依仙人指点食用药粄后,其病果然治愈。

<h3>枣姜羊肉</h3>

冬至将至,老百姓不论贫富,皆要进补身子,这也是客家一俗。民间认为,隆冬人的体质比较虚弱,极需进补药膳以健身。同时,冬至乃一年中白日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这天进补,最能为人体所吸收而达到健身目的。

常见的冬至进补药膳是姜枣羊肉。将羊肉切块入锅(最好是砂锅),放上砸裂的姜块,用文火炖至软烂,再加适量的红枣、红糖和黄酒,趁热食之,最能补身。许多老人都认为,吃过温热补身的枣姜羊肉,便能一冬身暖体健,无病无灾。反之,倘若冬至这天无羊肉或其他食物补身,便常感手脚发冷,体弱多病,甚至会觉得熬不过这个冬天了。

倘若买不到羊肉,也可用雄鸡炒酒代替:先将切碎晒干的姜末,下锅用油炒香,再把鸡肉块下锅翻炒,加水炖煮至烂,再放红糖、黄酒稍煮,即可食用。

至于冬至进补的药材,还可依据各人的体质或遵医嘱,分别加入适量的人参、黄芪、枸杞、党参、桂元、当归等等,以补益中气,滋补肝肾,等等。

第三章 客家饮食文化 第三节 客家待客礼俗

俗话说,“客家客家,好客之家”。保持着中原古风的客家人,素有热情好客的传统。倘有贵宾登门,殷富之家将以丰盛酒席盛情款待。就是贫穷人家,他们宁可自己勒紧腰带,节俭过日,也要倾其所有来招待客人。

在一些偏僻山村,还有家族、邻里共同招待客人的习俗:来了不速之客,主家正为一时无法置办食品而发愁时,家族邻里闻讯,或送来自己贮藏的香菇、竹笋干、银耳等山珍,以及平日舍不得食用的鱿鱼干、墨鱼干等海味,或烹制一道自己最拿手的菜肴端上席来。这时,主家依例请来族长或长辈坐于上首,并请来家族、邻里的代表一起作陪。于是,靠着家族、邻里的帮助,也能把筵宴置办得甚为丰盛、热闹。

第三章 客家饮食文化 第四节 多彩的饮茶文化

客家人素有喝茶的习惯。贵客登门,主人会在幽雅氛围中,用泥炉小壶,精心烹沏又浓又酽的香茗敬客;喜庆之日,主妇会擂出一钵钵配料丰富的菜茶;家人生病,他们又会找来中草药材,以药入茶,熬出一罐罐对症治病的药茶……客家人的饮茶文化丰富多彩,这里只介绍独特的擂茶、药茶和工夫茶。

<h3>擂茶</h3>

在赣南客家农村广泛流传着古老的喝茶方式——擂茶。顾名思义,擂茶必须先擂茶叶。擂钵是碗状的陶器,内壁布满网状的沟纹,擂槌(或曰擂棍)多用山茶树、山捻子树制成。煮茶时,主妇将泡软的茶叶、芝麻、花生米和适量食盐放入擂钵,双手紧握擂槌,不停地旋转研擂,碾成糊状之后,放入锅里煮开,舀进小缸或大盆,任凭客人开怀畅饮。

擂茶清香可口,人称“一家煮茶百家香”。同时,擂茶止渴生津,健胃提神,疏肝理肺,偶受风寒,喝上两碗热茶,发发汗,也能把感冒治好了。农忙时节,擂茶配以米果,亦可当作早餐和午餐之间的一顿牙祭。每逢婚嫁迎娶、生子满月、老人寿诞或乔迁新居等喜庆日子,主家更得煮擂茶欢宴宾客。

闽西长汀客家人煮的擂茶,除了茶叶,还会加些诸如山梨、淮山一类野生植物的叶子。这些采于清明前的嫩叶儿,先要洗净、煮熟、发酵、晒干。一旦客人登门,主人将它们与茶叶浸软,研擂成末,放上花生米、黄豆、粉条煮熟,最后再加上茶油、食盐和葱、蒜、韭菜等调料。当主人捧上一碗碗热气腾腾的擂茶时,客人呷一口浓香的茶汤,感受其中的乡情亲情,无不为之陶醉。

广东揭西客家人喝擂茶的时候极多:家里来了客人,主妇要擂一钵茶敬客;邻居、亲友的闺女出阁之前,依俗要擂茶请姑娘,为之送嫁;家人病愈,也要擂茶款待那些关心、帮助过病人的亲友和邻里。至于生子满月、建房上梁、乔迁新居等,更要擂茶待客和庆祝一番。

有趣的是,过元宵节时,家家都要烹煮“十五样菜擂茶”。这天清晨,村姑从自己菜园里摘回15样青菜,其中必有葱、蒜、藠〔jiao教〕头,她们借其谐音,祝愿自己更加聪明、善算、多窍门,新年大吉,交上好运。

揭西擂茶,配料丰富,除了茶叶,还有花生、芝麻、香菜、薄荷等,入钵擂为糊状,再泡上开水。然后,再把锅里炒好的罗卜干、芥蓝菜、蒜、葱、黄豆、白菜、藠头、虾米等菜料,以及爆米花、咸酥花生仁,放入缸中。这种擂茶,既是解渴的饮料,又是能吃饱肚子的点心,而且甜、香、辣、酸,诸味皆全。

<h3>药茶</h3>

从前,客家山村缺医少药,老百姓就以各种中草药入茶,以预防疾病,保健身体。在闽西长汀一带,村民在煮擂茶时,常常根据气候节令的变化,适时加些中草药,比如酷暑饮用消暑清火茶,冬春饮用祛除风寒茶,等等。于是,他们采来细叶金钱、艾叶、金银花、薄荷一类,与茶叶一起擂成糊状,再放上一些其他配料,上锅煮熟,既当饮料,又作药用,有防病治病的效果。

在广东客家山区,村民每到采药季节,都会采来具有药用价值的蔬菜、青草、树叶、树根,洗净晒干,以备不时之需。有人拉痢,可煮“葫芦茶”消炎止痢;孩子滞积厌食,唱些“萝卜苗茶”,便可去积;夏日中暑,熬上“布惊籽茶”,便可去痧……至于紫金县出产的“竹壳茶”,味儿略苦,但具有清热、消炎、去积、降血脂等功效,享誉南方各省和东南亚诸国。

<h3>工夫茶</h3>

工夫茶本是流行于广东潮州和福建闽南的饮茶习俗。近代以来,特别是近几十年来,随着潮州与梅州、惠州经济文化和人员交流愈来愈频繁,加之工夫茶那种特有的高雅文化韵味,也陶醉了客家人。于是,由城镇到乡村,工夫茶渐渐在客家地区流行起来。

工夫茶的茶具甚为精巧。茶壶只有拳头大小(直径7-10厘米),并且以透气性能好的陶壶为佳。茶杯晶莹小巧,洁白透明。贮放杯壶的瓷茶池,其状如鼓,而茶池盖还可兼作茶盘。烧水的炉子以小泥炉为佳,烧水的锅则是陶质的薄锅,而燃料则以橄榄核为上乘,火力猛,且有沁人心脾的橄榄清香飘逸出来。工夫茶对水质要求甚严,而茶叶则视主人的经济条件有所不同,其中以福建出产的“铁观音”等为佳。近年来,梅州地区引种的“单丛茶”,茶汤碧黄,茶味浓厚淳和,清爽甘泽,饮后满嘴清香,愈来愈受欢迎。

工夫茶冲饮方法可分为10道工序:活火、虾须水、拣茶、装茶、烫盅、热罐(茶壶)、高冲、低筛、刮沫、淋顶等。“活火”即煽风烧旺炉火,使水速开,但又不要大开,以水中冒出小泡,状如“虾须”即可。茶叶要拣过,先细后粗,装入茶壶,填至七成满,但要小心,不能把茶叶压碎。装茶叶前,要用开水把茶壶烫热,茶盅也要烫过,以除去异味。冲水时,高提烧水锅,直到壶满水溢了,还继续冲水,以便把茶叶里的杂质冲掉,这叫“高冲”。这时茶壶中有些杂沫浮起,要用壶盖刮去,叫“刮沫”。然后盖上壶盖,再用开水“淋顶”,一则冲去盖上的泡沫,二来可迅速泡出茶味。筛茶入杯时,茶壶要低,以免斟出水泡,有失雅致,这叫“低筛”。同时,筛茶时应将茶杯摆成圆圈,转着圈不停地往每个杯里斟茶,这叫“关公巡城”。最后再看看各杯的茶水成色和分量,并往茶水少、茶色淡的杯里,再加几点茶水,务使各杯的成色、分量一致,而壶中点滴不留,这叫“韩信点兵”。待贵客饮毕,然后再冲第二次。

饮工夫茶最好是三个人,故有“茶三酒四游玩二”之说,茶汤要浓,以示对客人的尊重。第一巡茶要请老人或贵客先喝,依次轮流。客人喝茶时,不要用盅脚刮茶池,且要趁热一饮而尽,并轻轻把茶盅放下,咂咂嘴,品品味,赞赏一番。还有,当主人给你筛茶时,你要用食指、中指轻叩桌面,表示感谢。这本是旧礼俗的简化。从前,茶友斟茶,对方要起身鞠躬、作揖致谢。后觉时坐时立,不胜繁琐,有人便以双指叩桌代替。对这一茶俗的变化,民间传说把它归于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出巡发生的故事。一天,乾隆皇帝给随从斟茶,随从感恩戴德,本应随即下跪叩拜的,但又怕这样一来会暴露皇帝的身份,他灵机一动,便以两指微曲,轻叩桌面,表示下跪叩拜,并一直流传至今。

第四章 客家岁时节日文化 第一节 春节:祭祖贺年吃七样菜

待一交子时,新年到来之际,家家都争相开门燃放鞭炮。霎时,鞭炮声、锣鼓声响成一片。时下的新年开门炮仗愈来愈长,并美其名为“万福鞭炮迎新年”。

<h3>腊月忙年</h3>

<h3>隆重的祭祖典礼</h3>

祭祖是客家人过年最隆重的活动。各家各户都要挑来最好的食品,享祀先人。同时,男女老幼皆依序拈香叩拜先祖,以纪念先人开基创业的功绩。此外,祭祖也是增进宗族团结的机会。为此,不少离乡游子,甚至华侨后裔子孙,也常常携妻带子,在除夕赶回家乡祭祀祖先。

<h3>万福鞭炮迎新年</h3>

除夕上午,族中男子先在祠堂和围屋大门上,张贴新书写的堂号、堂联,悬挂写了堂号的大红灯笼,并在自己的厨房、卧室、仓房的门楣和门边,张贴春联和挂签。

午后,人人沐浴,更换新衣,俗谓“年三十日不洗身,来生会变牛”。这实乃客家人勤沐浴更衣的卫生习惯。

腊月二十三日是民间祭灶的日子。过去,家家要在灶台摆上猪肉、鸡(或鸡蛋)、鱼(或墨鱼干)三牲,以及红枣、花生一类的干果和酽茶,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保佑全家平安,五谷丰登。

守岁时,老妪还要大门洞开,在门坪摆上斋盘,燃香点烛,按照该年的吉时吉向,恭迎财神、贵神、喜神光临家门。有些地方,这时还要再次挑上牲醴,到灯火通明的祠堂祭祖,祈求祖先给家庭带来幸运。

按照道家天地生万物的顺序,古人将正月初一说成是鸡日,初二狗日,初三猪日,初四羊日,初五牛日,初六马日,初七人日,初八谷日……对此,古人不但以当天的阴晴来占卜本年内人畜庄稼的顺遂与否,并有一套俗规,比方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七不对犯人用刑,以示宽容。

客家习俗,正月初一、初二不能动扫帚扫地,以免扫掉财气。为此,有人还在除夕把扫帚藏起来,以免犯忌。到初三这天,家家又非扫地不可,并把各种秽物倒于门外三叉路口上,点火烧掉,并认为这一来便可送穷、除秽。于是,俗称初三是“送穷日”。

腊月二十这天依例要把冬至酿造的糯米黄酒,装入酒瓮,放上红曲,用稻草和谷壳拥埋起来,点火烧炙。用文火炙出的黄酒,因蒸发了一部分水分,酒变得更醇美香甜,也耐贮存了。从这天开始,清晨常常传来宰杀年猪的声音。杀猪后,照例要请族中长辈和亲朋好友来聚餐。余下的猪肉,或出售,或腌成腊肉,供过年和整个春天慢慢食用。

<h3>初三送穷</h3>

除夕晚上,合家团聚吃年夜饭。这是一年中最丰盛的晚餐;雄鸡炒酒、白斩鸡、青蒜焖猪肉、梅干菜扣肉……如今吃年夜饭,还有“打边炉”(火锅)的,菜肴有大虾、鳗鱼、肉鸽等。年夜饭的菜肴,常常借其谐音,寄寓美好的祝愿:一盆什锦发菜汤,祝福新年发财;一碗牛肉丸,表示合家团圆;一盘全鱼,只摆不食,饭后将它放于米缸上,待留到新年过后再吃——客家人用这条“压岁鱼”,取其“连年有余(鱼)”、“米缸有余”的吉兆。

初七是人类诞生之日,民间对此尤为讲究。在客家地区,每到正月初七这天清晨,都要依俗吃七样菜,将芹菜、青蒜、大葱、芥菜、韭菜、芫荽(即香菜)以及鱼、肉等,一起下锅烹炒,全家食用。民间认为,人日吃了七样菜,借其谐音,希望家人勤劳(芹菜),善算(青蒜),聪明(大葱),多计谋(芥菜),幸福久远(韭菜),有人缘(芫荽),富足有余(肉、鱼)。

俗话说,“腊月忙年”。为迎接春节,客家人从腊月十五便开始作准备。这天大人孩子一齐动手搞卫生,先打扫卧室、仓库,拆洗被套、蚊帐、床单,再打扫厨房,把家具和炊具、餐具拿到河里洗干净。俗谓这天打扫干净后,来年便没有蜘蛛网和锅底黑灰。

值得一提的是,客家人的年夜饭还有一碗瓤豆腐。这是将豆腐切成小三角块,中间挖一小口,塞进三鲜肉馅,下锅煎黄,炖熟,趁热上席。这道香滑可口的菜肴,因客家人从中原南迁后,广东缺乏面粉,难以吃到更岁饺子,便代之于瓤豆腐。为此,在吃这道菜时,长辈还要对家人讲述其原由,让子孙不要忘记自己的中原故地和北方人春节吃饺子的习俗。

孩子睡觉时,妈妈还一再叮嘱:明天起来,要先拿放在枕边的“红包”和柑橘;要先给阿公阿婆拜年;见了长辈要鞠躬拜年;过年不要哭闹,不要骂人,不说不吉利的话……,这些传统习俗,实乃对儿童进行文明礼貌的启蒙教育。

<h3>吃年夜饭,不忘中原故地</h3>

除夕上午,在锣鼓声中,农妇们在门坪摆设供案,摆上牲醴,焚香点烛,祭祀天神。一些老妪还要带上香烛纸钱,到村前寨后去祭祀“大树伯公”、“桥头伯公”、“土地伯公”、“运粮伯公”——伯公,神也。老妪敬祀桥神、树神、土地神,以祈出入平安,五谷丰收。除夕祀神,这是古代腊祭酬神的遗风。

客家习俗,大年初一人们都不约而同地向族中辈份最高、年岁最大的人家走去,向尊者拜年。这时,长辈照例要给前来拜年的孩子和晚辈发“红包”,让大家吃糖果、花生、蜜饯、煎粄等。“红包”的钱多少不拘,但非有不成,否则对老人不吉。

客家人还有舞狮入屋贺新年的奇俗。大年初一,本村或邻村的狮子队,敲着锣打着鼓,舞着威武的醒狮来了。他们先到围屋大门口,在紧锣密鼓声中,对着大门耍舞一番。接着,他们进入上厅堂,向供有祖宗牌位的神龛耍舞参拜。最后再到每家每户的厨房里参拜。人们认为,勇猛的狮子乃百兽之王,具有驱邪逐祟的神威,有狮王参拜,这一年定能清吉平安。于是,一见狮头前来参拜,主人必在大门口、厅堂和厨房燃放鞭炮,以示欢迎。当狮子队离开时,家家都得奉上香烟、食品和“红包”。

这时,宗族祠堂门前锣鼓喧天,土铳轰鸣——听到族长向族人发出祭祖信号时,主妇赶快将煮熟的全鸡、猪肉、熏鱼和红枣、花生、柿饼、柑橘、苹果、莲子等干鲜果品,以及茶、酒、鞭炮、黄表纸等,放入竹编礼盒,全家来到祠堂,摆供祭祖。

<h3>守岁,分柑同味</h3>

<h3>人日吃七样菜</h3>

<h3>贴春联,烧旺火</h3>

<h3>舞狮入屋贺新年</h3>

从前,官府从祭灶这天开始“入年假”,农家则从二十五日才“入年假”。“入年假”后,家家都忙乎过年的事:赴墟采办年货;为家人添置新衣服、鞋帽;踏碓舂制米粉;用糯米粉加糖蒸制年糕——客家人称之为“甜粄”,以喻“年年高升”;用籼米粉加酵母,蒸出绽开似花的发酵粄,祝福“发家致富”;将红糖水掺入糯米粉,搓成圆丸,放入油锅炸成又香又甜的煎粄子;把门前的池塘水排干,捞鱼,分鱼;杀鸡宰鸭;以及捶打肉丸、鱼丸,蒸梅干菜扣肉……腊月忙年,家家都都越忙越欢畅。

大年初一的早饭,或荤或素,因人而异。吃荤者除鸡鸭鱼肉,还有一盆寓意新年发财的什锦发菜汤。他们认为,新年第一餐吃得越丰盛,便意味着这一年将更有食禄和福气。吃斋者,意在借斋与拆同音,把这一年的灾难、疾病都给拆掉。

客家地区传统节日甚多,以农历排序,几乎每月都有节日。这里主要介绍客家人过春节、元宵、端午、中秋节,以及独具特色的清明节、冬至节的节日文化。

正因为初三是送穷日,所以这天大家都不出门串户,也不欢迎别人来自己家,以免“穷鬼”上门把财气给冲了。倘有违俗上门者,主人待其一走,立刻在门口燃放一串鞭炮,以驱除邪秽之气。

这天,小伙子们围在祠堂门前,敲锣打鼓,不时还要点燃几响客家人称为“墩子”的土铳,声震全村。这天,家家都把连日来打扫的垃圾,堆在门口的土坪上点火焚烧。客家人称这为“烧猪牯火堆”,意在祈求来年养猪顺遂肥大。其实,这种在庭院烧火堆,与贴大红春联、敲锣打鼓、放土铳一样,皆源起中原民间驱赶传说中名叫“年”的猛兽,以祈求平安幸福的古俗。

吃过年夜饭便是全家通宵不寐,以迎接新年到来的“守岁”。据说,只有守岁熬年,来年才身强体壮。孩子们打熬不住瞌睡了。这时,阿公阿婆除了给他们每人发“红包”外,还要给他们一人一个大柑橘,以表示“分柑同味”、老少同欢。同样,如剥柑橘吃,则不能一人独吃,而要掰开几瓣,一人一份,以“分柑同味”,合家吉利。

第四章 客家岁时节日文化 第二节 元宵节:祠堂上灯烧火龙

客家人过元宵节,早晨要吃“圆粄子”。这是将糯米粉和入适量的水,搓成球状的“圆粄”,下锅用开水煮熟,蘸上白糖吃的。讲究的,还要包上花生茸、芝麻、白糖等馅料。客家人用这些传统节日食品,祝福合家团圆,吉祥康乐。入夜,城镇街头,一座座灯棚上的彩灯,五彩缤纷。挂于骑楼下的一盏盏花灯,家联户缀,俨然成了“十里灯街”。

不过,最具客家特色的还是“上新丁”和火烧龙活动。

“上新丁”,这是元宵节上午,凡在春节前添了男孩的人家,要挑着一对写有“新丁”、“添丁发财”吉语的灯笼来到祖宗祠堂,祭祀祖先,报告族中又添了新丁,祈求列祖列宗保佑孩子健康成长。祭毕,由家长点亮灯笼,在鞭炮声中将灯笼挂于祠堂和自己厨房的门楣上。此俗借“灯”与“丁”的谐音,祝贺宗族添丁之喜。只有举行过这一“上丁”仪式,孩子成为宗族正式成员之后,才可以在宗族公祭祖坟中分得一份酒和肉;孩子上学,亦可从宗族公产田、公产山的收入中,获得一份助学金。

客家谣谚说,正月“十一十二龙灯到”,耍龙灯是客家春节重要的娱乐活动,元宵节更是舞龙灯的高潮。客家地区的传统舞龙,多种多样,有布龙、软腰龙、板凳龙、香火龙,等等。至于耍舞的方法,更是多姿多彩:有二三十米长的蛟龙,在广场上飞舞翻腾的武舞;还有软舞、文舞;既可在舞台上耍舞,又可在室内、厅堂,乃至墙垣上耍舞,它们刚中带柔,舞得矫柔,舞得潇洒,别有情趣。

最令人难忘的,要数丰顺埔寨乡等地的“火烧龙”了。火龙用竹篾扎架,裱糊上一层层白纸,龙头高昂,双目如铃,口含宝珠,龙身遍体彩绘鳞甲,全长十几米,龙身四周捆扎了五颜六色的鞭炮、烟花,更显得五彩班斓。

每逢大年,埔寨乡五个村子各出一条火龙。火龙出门,要在鞭炮、锣鼓声中,由几十位手擎熊熊火炬和长串鞭的小伙子,从各自的祠堂请出火花,左右还簇拥着鲤鱼灯、鳌鱼灯——它们也身捆鞭炮、烟花。

耍舞火龙之前,主持人先在广场上鸣放鞭炮,发出引龙出海的信号。于是,一队举着红黑双色木棍的壮汉跑入场内。他们边跑边耍舞木棍,清出让火龙起舞的宽阔场地。这时火龙登场了。耍龙者皆赤膊袒胸,身穿短裤,分别手持龙头、龙身的把竿。他们紧随龙珠而舞,忽儿向上猛跃似飞腾入云,忽儿向下俯冲如破浪潜海,时而翻腾,时而扑闪,时而旋绕,极为壮观。

火龙舞至高潮,主持人入场,先点燃鳌鱼灯、鲤鱼灯上的烟花,再点燃藏于龙嘴的焰火,霎时龙嘴火焰四射,并引燃了捆扎于龙身的鞭炮。于是,从龙头到龙尾,皆火光四射,鞭炮连声,硝烟弥漫。这时,广场四周烟花架上的各种焰火,也点燃起来。一串串五彩缤纷的烟花,或似“五谷丰登”,或像“天女散花”,还有能发出阵阵鸟鸣声的“百鸟朝凤”……这时,坦胸露臂的舞龙者,全然不顾焰火的烧灼和鞭炮的崩炸,举着熊熊燃烧的火龙,上下翻飞,左右腾闪,向观众展示出最为惊心动魄的一幕。客家人认为,舞龙者倘被焰火、鞭炮烧起血泡、疤痕,不但是勇敢的印记,也预示着今年将大吉大利。

龙是华夏民族的图腾崇拜之物,何以客家却有在新春佳节烧龙之举呢?原来当地百姓认为,舞龙烧龙,能驱邪治病,兴旺村寨。在埔寨乡,村民流传着这样的故事:

很久以前,埔寨乡飞来一条恶龙,它兴妖作怪,与百姓作对。一年大旱,一对年轻夫妻带领乡亲凿山挖渠,引来了山泉。谁知这恶龙喷出烈火烧死了这对夫妻。他们的儿子张共长大后,决心为民除害。他去四川峨眉山求仙学得高明法术。三年后,张共回乡,与恶龙苦战三昼夜,终于打败了恶龙,恶龙逃进一个石洞。张共引来神火,把恶龙烧死在石洞里。张共也筋疲力竭,最后倒在洞口。这一年埔寨乡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村民为纪念张共,欢庆丰收,便在元宵节之夜举行烧龙的民俗活动。

第四章 客家岁时节日文化 第三节 清明节:扫墓挂纸吃艾粄

清明是中国民间踏青扫墓的节日。素有敬祖传统的客家人,对此尤为重视。节前,人们舂糍粑,做甜粄,买肉,置酒。清明节清晨,家人宰杀一只公鸡,将鸡血滴在一张张黄表纸上,把鸡煮熟。于是,全家老少挑着一应祭品,带上镰刀锄头,来到祖先坟墓。他们先割去坟墓周围的杂草,整修填土,再将滴了鸡血的黄表纸挂于坟头,压上泥块,这叫挂纸。顺便说几句,客家人崇拜土地,扫墓挂纸只能用土块,而不能用石头或其他东西压墓头纸。随后,他们便在墓台摆上各种供品,焚香点烛,按长幼顺序拈香,向长眠地下的先人膜拜致礼。祭毕,焚化黄表纸,燃放鞭炮,挑上牲醴回家。倘若路远,便到附近人家借厨,将牲醴烹煮,共同享用。若是祖墓建于没有人家的深山里,即在墓地附近挖灶野炊。大家围聚野餐,既挂纸扫墓,追宗念祖,又享受了踏青春游和别具山野情趣的美餐。

清明节,客家人还要吃应时的“清明艾粄”。清明时节,万物欣荣,农妇挎篮采来鲜嫩艾草,再找来鲜嫩的苎麻叶或山苍树叶、鸡矢藤叶,洗净,掺入用水泡浸过的糯米里,放进石碓,舂成艾末糯米粉,再和上红糖水,蒸成青绿的艾粄。民间认为,艾粄不但清香甜美,软滑可口,还有除湿明目、清热解毒以及调和妇女月经的功效。

第四章 客家岁时节日文化 第四节 端午节:悬艾挂藤花草浴

客家人称端午节为“五月节”,这天除吃粽子、看划龙船外,家家都要备办牲醴,祭祀祖先和神明,招待亲戚朋友。按照惯例,出阁的闺女这天都要挑上粽子和其他食品、礼物,回娘家看望父母。

端午清晨,家家不仅要在大门和房门两侧墙上插上艾条、菖蒲,还要找来长长的黄葛藤,悬挂在门楣上。为何要插艾挂蒲呢?古人认为,艾条是古装戏里的“马鞭”,是骑马的象征;菖蒲叶又长又直,像一把把青铜宝剑;而弯曲盘绕的葛藤则似拴锁恶鬼的铁链;再加上室内张贴的钟馗像,便以为请来了民间传说中的捉鬼英难钟馗,让他拉着骏马,举着宝剑,带上锁链,站在门边把守,妖魔鬼怪便不敢进来作祟了。

原来,古人称五月为“恶月”,端午这天又被认为是五月里最不吉利的一天,古代有人甚至将这天出生的孩子视为灾星而遗弃。其实,古人之所以对五月深恶痛绝,这是因为进入五月以后,天气炎热,瘟疫流行,迅速滋生的蚊蝇以及蛇、蝎、蜈蚣、壁虎、蜘蛛等“五毒”开始播害人间。于是,古人便将散发辛香之味的艾草悬挂门前,往房间里洒雄黄酒,以驱除蚊蝇和毒虫。

客家人也把挂于门楣的葛藤,视为驱邪之物。但是,与别处将葛藤附会为绑鬼的“铁链”“神仙索”不同,客家民间传说中却把它与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联系起来。

相传,黄巢率义军来到福建宁化石壁村一带,这里已聚集着一群群从外面逃亡而来的难民。一天,黄巢路遇一位中年妇女,她身背一个男孩,手里还牵着一个年龄更小的男孩。黄巢心里纳闷,便上前问她:“你为何把大孩子背在背上,而拉着小的走路?”这位妇女回答道:“这小的是我的儿子,而背上背的是我的侄子,他父母双亡,实在可怜,如今黄巢造反,兵荒马乱,我得格外看护好他,他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便绝了一房。”黄巢听罢,深为妇人的好心肠所感动,连忙对她说:“大嫂,你不要怕,我就是黄巢,我们不杀穷人、好人的。你好心必有好报,你回去拿葛藤挂在门上,包你平安无事。”于是,黄巢转身便传下军令:凡挂有葛藤的地方,不得擅入!这位妇女跟着难民逃到一条山沟藏身,不久,她见后面来了义军,忽然想起黄巢的话,急忙拉上葛藤绕挂山沟路口上。义军一见葛藤便撤走了。此后一传十、十传百,许多难民靠着悬挂葛藤保住了生命。那天正好是农历五月初五,于是每逢这天都要在门楣上挂葛藤,既褒扬那位好心肠的妇女,也纪念保护穷人的黄巢。

端午节这天,客家一些地方还有洗花草浴的习俗。这天上午,母亲在庭院摆上大木盆,倒上水,里面浸着艾草、菖蒲、茉草、凤仙花、白玉兰。近午,看看水晒温了,便叫孩子跳进木盆,母亲用花草蘸水洒在孩子头上、身上,边洒边念道:“艾蒲洗身,百病消除!”

第四章 客家岁时节日文化 第五节 中秋节:吃芋剥柚拜月光

客家人称中秋节为“八月半”。客家人中秋赏月吃的月饼、瓜果,颇具特色。别处月饼,做得又小又厚,里面装满厚厚的馅料,加之糖多、油大,令人生腻。客家月饼大多又大又薄,雪白皎洁,酷似天上圆月。它用大米粉及少量的糖制成,食之清爽可口。讲究一些的,还在饼面压印嫦娥、玉兔等图案,令人想起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与月亮有关的神话故事。

瓜果是当地出产的时鲜果品,如柚子、芋头、香蕉、杨桃、花生、柿子等等。杨桃是广东、福建、广西等地特产,果形奇特,上有五棱,横切像五角星,果肉柔滑,甜中带酸。芋头要用芋头仔,晒干后蒸熟,在月光下剥食芋头,清香宜人,别有风味,俗称剥芋。柚子则要在赏月兴致最浓时才打开分食,以象征大家都开心。至于被称为“长寿果”的花生,“事事如意”的柿子,无不寄寓着对美好生活的良好祝愿。

第四章 客家岁时节日文化 第六节 冬至节:打粑酿酒晒姜干

冬至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客家人对冬至节十分重视,民间有“冬至大过年”的谣谚。这天,除杀鸡宰鸭,买肉置酒,备足三牲祭祀天神和祖先外,家家还要“打糍粑”。这是将糯米蒸熟,放入石臼,随着壮汉高举木槌一下一下地舂捣,糯米饭变得又黏又软又韧,取出置盆,用手捏成圆丸状的糍粑,蘸上白糖食用,又香又甜,别有风味。福建、江西一些地方的客家人,还要蘸以捣碎的炒花生仁或芝麻,更是喷香可口。后来,大概是举槌舂捣糍粑过于劳累,乡间已少见打糍粑的了,代之为用电磨磨出米粉,再用双手搓出糯米汤丸。

与别处多在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日酿酒不同,客家人多在冬至开始酿酒。主妇将糙糯米蒸熟,晾凉,拌上酒药,放入酒缸,过几天,便可闻到酒香飘逸出来。滤出酒液,装入酒坛,封严,点燃水稻谷壳,将糯米酒炙至香酽,留到春节、元宵节慢慢饮用。客家人认为冬至酿酒,既保证质量,又可久贮,故而有“冬至酒,留到明年九月九”的俗谚。

客家人还有在冬至日制作“冬至姜”的习俗。把老姜洗净,刮去表皮,用慢火煨熟、晒干,留作药用——倘胃寒肚疼或拉稀、呕吐,将冬至姜干煎水,加上红糖服用,颇为见效。

第五章 客家人生礼俗 第一节 古朴有趣的婚礼

今日客家青年男女,大都在共同劳动、学习、娱乐以至对唱山歌中,相识相爱,互订终身。当然,有不少人也是通过亲戚、朋友、同事的介绍,再经过自由恋爱而结成眷属的,于是便有了“看女子”的习俗。

“看女子”又叫“相姑娘”。在介绍人引导下,小伙子约上几位为他当“参谋”的兄弟、朋友,带着酒、肉和其他礼品来到女方家里“相亲”。这时,姑娘依礼出来招待相亲者,向他们敬茶献烟,并回答他们的各种询问。过一会儿,女方便称要去厨房烧火做饭,款待大家,实为探询男方的意见:倘若小伙子坚持不吃饭而要告辞回去,那是未相中姑娘;要是小伙子满口答应,这便是喜欢姑娘了。

男家相亲之后,女方亦有“探人家”的规矩。这是女方父母(多为母亲出面)选个吉日,邀上介绍人和亲友到男家去,见见未来的女婿和公婆及兄弟姐妹,看看男家的村场、屋舍和邻里,察访家境的贫富,打柴、挑水、洗衣的远近,以及出门赴墟便当与否……他们周详地考察一切,唯恐将来女儿婚后吃苦受累。同样,他们若匆匆告辞,那是告吹了。若应邀留下吃饭,便是同意这门亲事了。

此后,你来我往,互送礼物。在梅县一些地方还要送一对“兔子”。“兔子”实际上是将猪肚洗净,装入米糠,再饰以眼睛、耳朵而成。女家收下“雄兔”,回给男家“雌免”,以借“兔子”与“吐子”的谐音,祝愿未来媳妇生儿育女。当双方情意愈深,双方便商量着婚娶的日期。于是,两家便开始准备聘礼和嫁妆了。妆奁因时代和家境而不同。但传统的两双木屐、鞋、雨靴和毛巾、镜子及梳妆品,外衣、内衣、毛衣、大衣和衣箱,皆不可或缺。而作为现代家庭象征的缝纫机、自行车或摩托车、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等等,也进入了寻常百姓人家的嫁妆行列。按照惯例,嫁妆多由男家筹办,并最迟在结婚的前一天送至女家。

迎娶的前一天,男方还要用礼担,装上酒和鸡、猪肉、鱼、肉丸等食物,由媒人挑到女家去,用它敬祀祖宗,向先人“报告”嫁女的消息后,当晚便用它置办酒席,招待族中长辈和亲友,这叫“轿下酒”。

结婚这天,新郎或亲往女家迎娶,或在家门前迎候。新娘出门,讲究颇多。旧时,新娘要在祖宗祠堂向列祖叩拜辞行后,方可罩上红缎盖头,踏着象征团圆的米筛,怀抱着据说能驱邪纳福的古籍《大学》或上轿。如今新娘出阁不坐花轿,代之以小汽车、旅行车或拖拉机了。但新娘出门依然要怀抱一本农历通书,手擎一把雨伞。据说,这些都有驱邪逐祟的神力。这时,族中一位德高望重的“叔公头”或“福命”老妪,还得用茶水和黄酒淋洒新娘的雨伞,并边洒边祝福道:“茶香酒香,子孙满堂,百年和合,五世其昌。”

在媒人的引导下,送嫁队伍中,前有吹吹打打的鼓乐队,有手持一枝杉木枝(或榕树枝)在前清道驱邪的“拖青”者,以及高擎新灯笼以喻新婚添丁的。四位手擎雨伞的伴娘则始终不离新娘的左右。还有同行道贺的亲友以及新娘的弟弟妹妹——俗谓“老妹送阿姊,渐渐喜”。但新娘的姑姑却不可送嫁,因“姑”与“孤”谐音,以避新妇不能生养而成孤老之嫌。

传统习俗认为,“新娘大三天”,送嫁队伍途中若遇见行人、官轿乃至皇帝出巡,他们都要依俗避让花轿。但途经桥梁、水井、寺庙时,走在最前面的媒人要上前献上一束香烛和黄表纸,礼拜一番,向桥神、井神和寺庙神明祈安。如若迎娶途中遇到别地的送嫁队伍,为避免相互冲克,两位新娘要相互交换手绢,或者互相交换“拖青”的树枝,既可避免冲克,又互祝多子多孙,这叫“换青”。倘族中同一天中有两家迎娶新妇,俗谓先入门者可早生贵子、家运昌盛。于是,他们不免为此而运用各种谋略,以求抢先入门拜堂。

新娘一行,在鞭炮、鼓乐声中来到了婆家门前,新娘要在伴娘搀扶下跨跳门前的火堆。当新人双双进入祠堂拜堂时,千万不可脚踩大门门槛,以免不吉。有的地方,新娘入门前还要将事先包在手绢里的花生、糖果、莲子、钱币等,撒于门口,让围上来瞧新娘的孩子们去抢拾。于是,拾得物品的孩子都会欢呼“花生!”“莲子!”既给新娘入门带来欢乐,又得了“连生贵子”等吉兆。如今一些旧俗已改掉了。但新人在祠堂拜天地、叩拜祖宗和长辈时,有些地方却只有公公一人端坐正堂接受礼拜,而婆婆和新郎的兄嫂及弟妹却避入菜园。原来,这是借“园”与“缘”的谐音,希望这一来便能与新妇结下缘份,和睦相处。

拜堂之后,新娘由新郎牵入洞房。洞房里,案桌红烛高照,桌上、茶几摆放一盘盘红枣、莲子、鸡蛋、糖果,寄寓着对新人连生贵子、生活甜蜜的祝福。有趣的是,福建长汀城里人,却对柚子情有独钟。他们不仅在洞房安置婚床时,女方要送来柚子和木炭,借“柚子”与“有子”、“炭子”与“探子”的谐音,祝福早生贵子,而且,在迎娶之日也要把贴有喜字的四个柚子放在婚床上。而长汀乡下则把一个装满大米的米斗放在洞房里,斗上还放有尺子、剪刀、秤杆、算盘等,以祈愿新人婚后精于经营,善于谋算,丰衣足食。

有趣的是,广东梅县、蕉岭一些地方常在婚床上放一只精巧小竹篮,篮里搁了一束用红纸包卷的小草。这是新娘特地从娘家带来的,当天下午种于婆家的菜园里,以示从此扎根安家,长命富贵,于是人称“长命草”。有些新娘还从娘家带来一枝柏树枝,亦于当日扔到婆家屋顶,以借其谐音,祝福“百子千孙”。

晚上依俗是闹洞房。不过,客家人多在上厅堂闹房。族中兄弟子叔、亲戚朋友聚集一堂,让新郎新娘给宾客敬烟敬茶,说说恋爱经过,唱歌、跳舞……闹洞房时,年长者大多稳重、含蓄,他们无非说些祝福话语,而那些青壮汉子和好事者则不拘礼节,往往出些新点子来戏谑新娘,比方让新郎抱着新娘去咬红花或红包,两人合吃一粒糖果,甚至还有让新人用筷子将盆里的泥鳅夹起来,等等。不过,只要不出格,新娘新郎都会羞羞答答地听从众人的摆布,从而给洞房带来一阵阵欢笑声。客家人认为,新婚闹洞房,越闹越吉祥。的确,热闹而文明的闹房,既让新郎新娘丢掉羞涩之情,和谐地开始新的家庭生活,又增进了新人与大家的情谊。晚上就寝前,婆婆照例要到洞房来,把摆于案桌的鸡蛋剥给新郎新娘吃。她边剥边祝福道:“卵子圆圆,养子中状元……”

一对从娘家带来的公鸡、母鸡,用红绳子拴连着腿,放于婚床下面。这对“子婆鸡”(台湾客家人称“带路鸡”)是新婚夫妇凤鸾鸣和、传宗接代的象征。第二天清晨,公鸡在床下啼叫,新郎听后问道:“床底下怎么有鸡叫呢?”新娘答道:“天亮了,公鸡啼明,母鸡生蛋了。”新郎下床一看,果真下了个鸡蛋,不禁大喜:“生了,生了,这是好兆头,我们也会生的。”对此人称“圆房催生”。

第三天是“回门”。早上,新郎新娘带着鸡蛋、糕点和其他礼物回娘家去。依照惯例,他俩吃过午饭便得返回婆家。行前,娘家要让他们带些蒸熟的红圆粄回去,分送给亲家,并要把红红绿绿的棉线和带子,挂在扁担两头,以祝他们“带子而归”。

第五章 客家人生礼俗 第二节 客家产育礼俗

祈望家庭繁衍,生生不息,这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一旦媳妇怀孕,全家乃至整个家族都喜滋滋的,故而俗称“有喜”。客家地区对孕妇的禁忌甚多。首先,怀孕期间不要干重活(如今还严禁参与喷洒农药);不要跑跑跳跳;不要踮脚伸手够高处的东西;不要搬动房间里的睡床和大家具;不在房间里乱钉钉子、砸东西……凡此种种,都是为了保护孕妇的健康和胎儿的正常发育,以免发生流产、早产等事故。

孕期要增加营养,以保证孕妇的健康和胎儿的发育。但民间习俗也为孕妇规定了一些戒口:不吃姜,以免将来婴儿长出姜似的第六只分叉手指;不吃田螺,免得将来孩子像田螺爬行流涎般爱流鼻涕;不吃蛇肉,免得孩子皮肤落下蛇皮似的皱纹;不吃羊肉,免受羊肉的热毒,孩子将来爱烂嘴唇;不吃甲鱼,免得分娩时像甲鱼似的伸头缩头,使婴儿娩出后又缩回去……凡此种种,多属借某生物的特性引申出来的饮食禁忌,实为古代感应巫术的遗俗。不过,像忌吃姜、羊肉一类的热性食物,免得胎儿上火,积下热毒,那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女儿怀孕九个月时,母亲依俗要来探望。据说,母亲问讯过后,便会如期顺利生产,因而俗称“催生”。此时,母亲还会嘱咐女儿:要是过了预产期还未生产,应把自己的衣箱打开一会儿,便会顺利生子。不消说,这也是感应巫术遗下的旧俗。

客家人忌讳直呼“生孩子”,而雅称“轻身”。从前,农家孕妇大多请来接生婆,在自己家里分娩。对于胞衣(婴儿胎盘),照例应由祖母拿出去,在自家祖居地范围内找个僻静之地悄悄埋掉——埋藏地点则是绝对保密的。因而,许多海外客家华侨把自己出生的故乡,称为“胞衣迹”,而将回国省亲称为“回胞衣地”。

“坐月子”期间,家人一般都要用雄鸡煮酒给产妇吃。这是将姜干下锅用油炒香,再将雄鸡切块,入锅与姜干一同煸炒,加水煮烂,最后放入黄酒、红糖煮开起锅。它营养丰富,又有热性,最能滋补身子和排除淤血,在整个坐月子期间,产妇皆用它佐餐。

产妇最忌受凉中风,以免落下日后难以治愈的酸痛症。于是,洗脸、刷牙要用温开水,碗筷等食具则要用开水烫洗消毒。客家人素有洗澡的习惯,但产妇洗澡,要用枫树根或山苍子树根入锅同熬至沸,待开水放温后沐浴。据说,用这两种树根煮水沐浴,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的功能。万一产妇不慎受凉中风,从前民间常用某些土方偏方祛风:或将孵出小鸡之后的蛋壳洗净焙干,研为粉末,用黄酒冲服;或将晒干的鸽子粪,用黄酒冲服。此外,还可将用开水煮过的头发或生姜片摩擦酸疼之处,据说也能收到祛除风寒之效。

第五章 客家人生礼俗 第三节 隆重热闹的满月酒

待生子满月时,依照传统习俗,家人要举办丰盛的满月酒,搓糯米汤丸,宰鸡买肉,招待亲友——从产妇的父母、兄弟、姐妹,到邻里、友好,凡接到通知者,皆带着各种礼物前来祝贺。其中,外婆依例要置办孩子衣服、鞋袜、帽子、斗篷、背带、被子以及孩子吉祥佩物等等。

这天婆婆抱着婴儿出来让亲友看看,接受众人诸如“长命百岁”、“长大能中状元”等祝福。随后便由婴儿的哥哥或姐姐用背带背着,并使劲地关门、开门,故意发出巨大的响声。同时还要把孩子背到大门外,让众人连声大呼:“老鹰抓小鸡啦!”据说有了这些“考验”,孩子才会愿意让别人背,并且不怕惊吓了。

第五章 客家人生礼俗 第四节 命名习俗

满月还是给孩子“命名”的日子。说到命名,当孩子生下第三天,在接生婆给婴儿洗去身上胎垢的“洗三朝”时,孩子的祖父或父亲,便会请占卜先生来推算孩子的生辰八字,并推测其在金、木、水、火、土五行中缺那一行,在命名时便用该字或带有该偏旁的字给补足。比方缺火者,便起名炳炎、煌生,缺金、缺水者则称金水,等等。不过,“洗三”或满月给孩子起的乳名,常常起个卑贱之名,称呼阿牛、阿狗,意为像牛、狗那样不会闹病,容易养大。有些迷信的老媪还会带上香烛供品来到寺庙,在祭告神明之后,便把孩子“卖”给神明,并请和尚起一个与神明有关的名字。例如,卖给观音娘娘的,便叫“娘恩”或“娘安”,卖给关帝的,便称“关保”或“关佑”。还有叫“天养”的,表示已为天神所收养,定能健康成长。

待孩子长大或上了学,再直呼乳名,未免欠雅。于是,由祖父或父亲,或请族中长辈、学校先生,再给孩子起家名、学名。一般来说,氏族若已排定“世辈名”,则按其辈名,“对号入座”排上一字,只须另起一字即可。当然,也有未排出“世辈名”,或不按“世辈名”命名,而另起名字的。不论单名、双名,也不论是男孩女娃,长辈无不在命名中寄托自己的厚爱和期望,挑选那些吉祥美好、响亮顺口的名字。

第五章 客家人生礼俗 第五节 奇异的二次拾骨葬习俗

到客家地区旅行的外地人,常被建于山腰的一座座形状奇特的坟地所吸引。的确,客家人的丧葬习俗和坟地建造皆很有特点,这里主要介绍奇异的“二次拾骨葬”习俗。

<h3>隆重的葬礼</h3>

客家人素有重孝道、敬祖先的传统。他们对丧葬礼仪习俗尤为重视。年过花甲的老人,身体尚健,晚辈便要为之准备其死后穿的寿衣和棺材。老人看着或红或黑的油漆棺材,材头材尾写着福、寿大字,为自己过世之后有了长眠的卧具而欣慰。他们一高兴,愈发精神健旺,身板硬朗了。

不过,生老病死终究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当老人病危弥留之际,儿孙要依俗将他们抬至上厅堂,放在临时支搭起来的木床上,铺席置枕,悬挂蚊帐,床前点灯,亲人轮流日夜守护伺候。

待老人咽气去世(客家人俗称“过身”),遗属立即下跪痛哭。他们中的长媳要拿一个水壶,一路哭泣着去河溪打水。她先在河边插上未点燃的香烛纸钱,再丢几个钱币到河里,以示向河神买水。舀水时,要顺流舀水,而且不论舀得多少均不可重舀,回去时还不能哭泣。此俗名为“买水”。“买水”回来,亲属要趁着尸身还热软,赶快给逝者抹洗脸部,再打水抹洗全身,换上寿衣,穿上寿鞋寿袜,戴上帽子。同时,亲属们还在族人帮助下设置灵堂,并派人四出向亲友报丧。身穿孝服的亲属,皆在灵堂席地而坐,日夜守灵。

亲友闻讯立即前来吊唁。孝家门外悬挂一面铜锣,司锣者一见唁客前来便敲锣报信。孝子孝孙闻讯即到门口跪迎,痛哭,并与唁客同入灵堂吊唁。

按照客家习俗,孝家要请人选择吉日良辰,分别进行“小殓”(将死者装棺而未加钉密封)、“大殓”(将棺材加钉封死),并举行隆重的“成服”礼:在祭告亡灵和祖宗、天地之后,孝子孝孙等遗属和亲友依序穿上孝服。随后,抬棺出屋,并在门口和门坪上停棺,僧尼诵经,绕棺唱悼亡歌等,这叫“出柩”。最后,在吹鼓手的哀乐声和飘飘扬扬的铭旌、挽幛中,送葬队伍出殡送葬。四位壮汉抬着灵柩,送到附近山上事先挖好的墓穴里埋葬。因客家人多住山区,死者皆葬于山上,于是俗称安葬死者为“还山”。

<h3>奇异的拾骨再葬</h3>

奇怪的是客家人第一次埋葬逝者,既不起墓,也不竖墓碑,而是过三年五年或者更长时间后,再举行隆重的改葬仪式。这就是民俗学家所称的“二次拾骨葬”。

所谓“拾骨葬”的大致程序是这样的:遗属择定改葬的风水宝地后,便于农历八月初一(福建有的地区是大寒前后)请来安葬师傅,在焚香祭祀后便掘墓开棺,并在油纸雨伞的遮盖下,一一捡拾遗骨,并用山茶油拭擦干净。此谓把长眠地下的先人“牵起来”。随后,他们将遗骨按人体的结构自下而上,屈肢叠放装入俗称“金盎(ang昂)”的缸状陶瓮里。这叫“捡金”。最后,他们将写有死者姓名、生卒年月日的盆形圆盖,反扣在金盎上,便用砖块、三合土等砌建永久性的坟地——客家人称之为“做地”。

客家坟地,大多依山势斜坡而筑,后高前低,左右形状宛若罗圈形的靠背椅,好似让逝者安坐在向阳背风的安乐椅上,甚为安详稳当。

客家坟地的构筑,还酷似客家民居围龙屋:碑后面安葬了“金盎”的穹隆形墓室,是围龙屋的“上厅堂”;碑前及碑侧左右筑造的插香燃烛的蜡庵,似围龙屋的左右“横屋”;碑前摆放供品的祭台,有如围龙屋前面的“晒坪”;坟前挖筑的半圆形墓塘,宛若围龙屋前的池塘;而墓后筑造的半圆形地坟头,正像围龙屋背后的“后龙山”,是象征承接“龙脉”之处。由此可见,客家人继承着“人死灵魂在,事死如事生”的古老观念,并因此而为长眠地下的先人,设计了酷似其生前居住的围龙屋状的坟地。

关于客家人二次拾骨葬的由来,这与客家人本为中原居民,后因躲避战乱而不断南迁分不开。他们不论迁往何处,必由男子用陶罐装上祖先遗骨同行,待定居后再择地另行安葬,以免远徙他方,无法返回故里祭坟。

其实,二次拾骨葬是中华民族的古老葬俗之一。战国时期的《列子》及《隋书》等史籍,都记载了古代荆楚一些地区的二次拾骨葬习俗。晚近,东北地区鄂温克、达斡尔、赫哲族的一些猎人及萨满死后,常用桦树皮或苇席包裹遗体,放置在木架或树杈上。待三年两年后尸体腐烂了,再拾骨装棺埋葬。广西壮族,广东、广西瑶族,云南苗族,福建、浙江畲族,以及上海郊区崇明岛的一些居民,也有与客家人相似的二次拾骨葬习俗。

至于用陶罐、陶瓮为葬具埋葬死者,其历史就更为久远了。考古发掘资料表明,6000多年前的西安半坡人,已用陶瓮来埋葬未成年死者。本为中原居民的客家人,或许一直传承着6000年前的古老葬俗呢。

<h3>传统风水意识及丧葬改革</h3>

客家人行二次葬时,还十分看重是否能为祖宗坟墓觅得风水宝地,并认为这对子孙后代的兴旺发达关系甚大。所谓风水宝地,要义有三:一是要有龙势,即山岭的脉络要发脉雄壮,奔腾有势,落颈俊秀灵活,结基丰实、宽敞。据说龙势主人丁兴旺。二是要有局,即对景罗列各峰,湾环回托,或旗或鼓,或印或案,皆应为基地所利用。据称,局主功名。三是要有水,即基地前面有对逆的江河,但江水又不是直冲基地,而是水口回环带水。水主财路。为此,从前行二次葬时,已将先人遗骨装入“金盎”了,却因找不到吉地,便把“金盎”寄放于山间岩穴或田头地坎,以待日后安葬。这种暂时寄存的“金盎”,俗称“寄岩子”。

对客家人的二次葬,早先的社会贤达和有识之士,已有批评之词。今天安居乐业的客家人,不再迁徙流离。为此,摒除旧俗,推行火化等殡葬改革便益显重要。在广东梅县、兴宁、五华等县市已先后建起火葬场和殡仪馆,推行火葬。有些村镇的老年人,自动组织起“老人会”、“老人福利会”,倡议丧事从简,自觉革除陈规旧俗。

第六章 客家话——客家民系的文化标志 第一节 客家话的形成

客家话是中国八大方言之一。客家话的形成,与客家人历史上的几次大迁移分不开。客家先民原本主要是河南一带的中原士族。那时他们讲的是中原汉民族的共同语——河洛雅音,是当时北方地区通行的交际语,是北方官话。西晋以后,他们渐次南迁,先是进入长江中下游地区,在与当地土著居民共同生活中,既保留了自己的中原官话,又吸收了当地的吴楚方言,从而产生了新的次方言“江淮官话”。这就是今日客家话的源头。

唐代末年,再次南迁,进入江西、福建、广东等地居住。他们在南迁和定居后,与当百越人和畲、瑶等民族的共处融合中,又不断吸收了古越语、畲语和赣方言、粤方言、闽方言,从而丰富了自己的方言。

南宋时期,客家先民在闽、粤、赣边区定居以后,随着这里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汉族新民系客家人形成了,同时,作为这个民系的共同交际工具客家话,也在这时基本形成了。

客家话称我、你、他为“(亻厓)〔ai皑〕、你〔en〕佢〔ju巨〕”,其中尤以“(亻厓)”最为特殊。于是,一些操粤语的人称客家话为“(亻厓)话”。那么,客家话有什么特点呢?

第六章 客家话——客家民系的文化标志 第二节 客家话的语音

客家话有17个声母,声母S(s)、S)、-g (-k);一般有六个声调,平、入分阴阳,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入、阳入六个声调。

与广东的另两种方言粤方言、闽南方言相比,客家话是最接近普通话的。特别是用客家话来念书面文字时,北方人也能基本听懂。

客家人虽讲共同的客家话,但是,由于当年客家先民迁徙的路线不同,他们沿途所接受的当地方言和文化也有所差异,再加上他们广泛分布在粤、闽、赣、湘、桂、川、琼、台、黔等省区,在与当地居民交往中,也吸收了各地方言的影响,因而,各地客家话在语音、词汇等方面也有所不同。据客家方言学家黄雪贞等调查,客家话可分为粤台、粤中、粤北、惠州、汀州、宁龙、于桂、铜鼓等八个客家方言片。为此,客家方言学界确认以粤台片嘉应小片的梅县话为标准语音。北京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及海内外的电台、电视台的客家话节目,即用梅县话播出。这不仅因为梅县地区自明末以来,已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区之一,人口集中,文化发达,而且在第四次、第五次客家人的大迁徙和移居海外的华侨中,大多数也是从梅州迁出去的缘故。

第六章 客家话——客家民系的文化标志 第三节 客家话的词汇特点

在词汇方面,客家话保留中原古语甚多。例如称“黑”为“乌”,绳子为“索”,脸为“面”,吃为“食”,饿为“饥”,脖子为“颈”,稻子为“禾”,走为“行”,早晨为“朝”,柴为“樵”等等。据研究,称我为“(亻厓)”亦是古音。古时称我为“吾”,而古音“吾”与“牙、衙、雅”是同声通用的。有趣的是,客家话常用“等”来表示复数。例如“我们”称“(亻厓)等人”,“你们”称“你等人”,这也是唐宋古语中常见的“吾等”、“尔等”。

客家话词汇中,有丰富的词头、词尾。词头中常用的有“阿”、“老”,如“阿爸”、“阿公”、“阿婆”、“阿姐”等等。但“老”字多用于对晚辈的称呼,如“老妹”、“老弟”等等,或平辈之间的称呼,如“老陈”、“老林”,以示亲切。

客家话词尾有“牯”、“嫲〔ma马〕”、“头”等。“牯”、“嫲是表示性别的,牯为雄性,嫲为雌性,如牛牯、狗牯、猪嫲。有时,“嫲”也可泛用,如鸭子不分雌雄,皆泛称为“鸭嫲”;鲤鱼,称为“鲤嫲”。同样,“公”本指雄性,但对猫则不分雌雄,统称为“猫公”;虾统称为“虾公”,等等。这些词尾,有时也用于非生物,如称竹笠为“笠嫲”,称水勺为“勺嫲”,将大海碗称为“碗公”等等。有趣的是,“嫲”、“牯”也可用于人,如阿平牯、阿四嫲,而且,嫲本指雌性,但有时也可用来称呼一些男人。例如安叔已当爷爷了,但其长辈仍沿用旧称,称呼他为“安嫲”,以示亲切。同样,长辈特别是老妪,也常常称呼男孩为“阿妹”或“妹子”,以示疼爱。在江西赣南一些地方,不论男女还在名字后面加上“女子”二字,如单名“华”,便称为“华女子”。

“头”多用于无生物名词和时间用词的后面,如太阳为“日头”,锅为“镬头”,上午为“上昼头”,中午为“当昼头”,晚上为“夜哺头”。

与普通话相比,客家话的单音词也较多。例如,皮肤称“皮,知道称“知”,坟墓为“地”,房屋为“屋”,健康为“健”,干净为“净”,等等。

客家话的量词与普通话也有差异。例如,称一个人为“一只人”,两头牛为“两条牛”,八个鸡蛋为“八只鸡卵”,两片树叶为“两皮树叶”,一首山歌为“一条山歌”,一套衣服为“一身衫裤”,一棵树为“一条树”,一扇墙为“一堵墙”,一座房屋为“一只屋”,做一次体操为“做一摆体操”,等等。

第六章 客家话——客家民系的文化标志 第四节 客家话的语法特点

在语法方面,客家话也有一些与普通话不同的地方。

客家话的词序中,常有倒置的现象。例如,称客人为“人客”,灰尘为“尘灰”,轻重为“重轻”等等。

客家话中的单音节量词重叠的情况比普通话多些。例如,“日日”为每一天,“碗碗”为每一碗,“担担水”为每一挑水。

客家话还常常将“多”、“少”缀于动词后面。例如,“当昼有人客,煮多两样菜。”(中午有客人来,多做两道菜)。“讲少两句,唔会输人。”(少说两句话,不会输给人的)。

客家话的日常口语中,还将“添”用于句末,以表示“再”的意思。例如,“坐下添”(再坐一会儿),“食杯茶添”(再喝一杯茶)。

客家话的虚词中,常用“稳”表示“着”。例如,“(亻厓)食稳饭”(我吃着饭),“佢看稳书”(他看着书)。

在客家话的比较句中,常常要加一个“过”字。例如,“今天比昨天暖和”,说成“今哺日比秋哺日过烧暖”。“她的衣服比我的漂亮”,说成“佢个衫裤比(亻厓)的过靓”。“你的成绩比我的成绩好”,说成“你个成绩比(亻厓)个成绩过好”。

在处置句中,普通话有“将”、“把”做处置式的介词。而客家话只用“将”做介词。例如,“我把你的书借给同学了”,说成“(亻厓)将你的书借分同学哩”。

第六章 客家话——客家民系的文化标志 第五节 俗语、谚语、歇后语

客家话中,有许多形象、生动的俗语、谚语、歇后语。

俗语,如“软脚蟹”、“共笼货”(一路货)、“神神经经”、“弄古弄怪”(搞名堂)、“打卵见黄”(形容性急)、“养蛇食鸡”、“天晴防落雨”、“狗瘦羞主人”、“一尺风三尺浪”、“男人百艺好随身”、“讲得三国来,豆腐做哩一锅”。

谚语,如“人死留名,虎死留皮”,“人心高过天,想哩皇帝想神仙”,“读书爱专心,一字值千金”,“你有春风,(亻厓)有夏雨”,“相骂莫帮言,相打莫帮拳”,“坐成懒,睡成病”,“单丝唔成线,独木唔成林”,“白日喊打虎,夜哺怕老鼠”。

歇后语,如“花钵种树——难成材”,“黄牛食草——吞吞吐吐”,“哑吧讲话——指手划脚”,“船头上跑马——走投无路”,“排骨炒豆腐——有软有硬”,“擎伞又戴笠——多余”,“黄连树下弹琴——苦中求乐”。

第七章 客家山歌特出名 第一节 “山歌一唱心就开”——客家山歌的内容

在山上对唱山歌,都是即兴创作,随口编词,表达自己的心思和情怀。他们若互不相识,则要先相互发问和自我介绍:

经过发问和介绍便可对唱山歌了。他们或互相咏唱家乡风貌和物产,例如:

客家人爱唱山歌。到客家地区旅行,无论在城镇还是乡村,在江边河岸还是在田头、山冈都会听到那曲调优美、悠长动听的山歌。有一首山歌描述这一风俗:“打渔唱歌歌满河,掌(牧)牛唱歌歌满坡,砍樵阿哥满山走,满山满岌(山岭)都是歌。”因此,客家地区素有“山歌之乡”的美誉。

除上述劳动歌之外,还有行业歌、劝世歌、耍歌、谜语歌、猜调、竹板歌、逞歌、虚玄歌、小调等等。但客家山歌中的佼佼者,是抒发男女之间爱慕之情的情歌。不过,对唱情歌不可造次冒失。首先要看清对象,如对方有情有意,方可以歌相邀,否则容易产生误会或带来麻烦。对唱情歌,要先唱引歌,发问身世,再唱探情、思求、条件、爱慕,最后唱离别、相思等等。其中,唱得最多最动人的是思求、爱慕、相思一类的情歌。这里仅从编辑部编、黄火兴整理的《客家情歌精选1900首》中,各列举一二首:

山歌,顾名思义,多是在山上唱的。因为一两个人在山上干活,不论是牧牛、割草、砍柴,还是烧木炭、割松香、挑担子,都很寂寞很劳累的。于是他们常常唱些山歌,以排遣寂寞,消除疲劳,消愁开心。他们用山歌表达唱山歌的作用:“上岗过坳唱一首,百斤担子也变轻”,“人人都有忧愁事,山歌一唱心就开”。

唱山歌者打过“嗬嗨”后,便用悠长的起头曲调唱道:“(口依)溜咳,对面岌冈的阿哥(或阿妹),有好山歌唱等来。”这是在邀请对唱山歌。对方听见后,按照规矩也要打声“嗬嗨”为回应,并接着回唱山歌:

客家人唱山歌也有规矩。青壮年男子是唱山歌的带头人。他们看见或听见对面山上有人干活,便先打个“嗬嗨!”向对方打招呼。顺便说几句,客家人上山,往往要先打几声“嗬嗨”,其作用甚多:若有人在山上往下溜放竹子、木头,他们一听“嗬嗨”声,知道山下有人,就得暂停溜放,以免伤人;山径峰回路转,拐弯抹角,特别是扛竹、抬木头时,难免会被遮挡视线,他们听见对面有人打“嗬嗨”声,便会停立一旁,以免撞人;要是山上有野兽,它们一听“嗬嗨”声也会逃走的。

或歌唱山区的劳动生活:

<span>发问:

一朵红花路边生,

花又红来叶又青,

咁(这么)好红花哥唔识,

手攀花树问花名。

大风吹落路上尘,

借问妹子哪里人,

问真细妹哪只屋,

等郎上下好行情。

答问:

老老实实话妹知,

(亻厓)屋住在南山尾,

屋背有条(棵)龙眼树,

门口掩(围)有大园篱。

探情:

三条绿竹一样长,

唔知哪条系竹娘,

三位娇容都一样,

唔知哪个情较长。

新做大屋四四方,

做了上堂做下堂,

做了三间又两套,

问妹爱廊(双关,廊喻郎)唔爱廊?

思求:

阿妹人材盖一村,

两排牙齿白如银,

讲话好比黄莺叫,

走路好比风送云。

月光咁清风咁凉,

看见情哥在井旁,

家里还有半缸水,

假作挑水会情郎。

爱恋:

阿哥同妹隔条岗,

手拿笠嫲(竹笠)来招郎,

手拿笠嫲招三下,

魂魄飞到妹身旁。

送郎一条花手巾,

朝晨洗面(脸)夜洗身,

毛巾肚里七个字:

永久千秋莫断情。

相思:

岭岗顶上一株梅,

手攀梅树望郎来,

阿妈问(亻厓)望脉个(什么),

(亻厓)望梅花几时开。

梁上燕子双双飞,

朝晨同出暮同归,

阿哥出门无信转,

目汁(眼泪)流干无人知。

钟情:

话里交情就交情,

两人相好一生人,

泥鳅生鳞马生角,

铁树开花唔断情。

生爱你来死爱你,

江山能改情难移,

阿哥若系寅时死,

妹死唔等到卯时。</span>

<span>春暖花开绿叶多,

黄蜂采花过山坡,

黄蜂采花为酿蜜,

我采绿肥长好禾。

烧炭阿哥真苦情,

满山倒(砍)树扛回窑。

入窑就像焗(熏)山鼠,

出炭又会烧须姑(胡子)。</span>

第七章 客家山歌特出名 第二节 比兴、双关、重章叠句——客家山歌的表现手法

客家山歌,以客家话口语编词,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押韵上口,尤喜用比、兴、赋等艺术手法和重章叠句的表现形式。这些与2000多年前的15国国风,汉乐府民歌,以及唐宋“竹枝词”,都是一脉相承的。

“双关”的表现手法,在客家山歌中非常普遍,除了前面已述的“问妹爱廊唔爱廊”外,再举一首:

“兴”的山歌也比比皆是:

<span>新买葵扇画麒麟,

两人讲过千年情;

牵手来看河中水,

河里无水不断情。

喜鹊飞上凤凰台,

妹子打扮出门来,

月光底下来相会,

灯草结子心花开。</span>

“赋”的山歌,直抒胸臆,颇为动人:

<span>榄树打花花榄花,

郎就榄上妹榄下,

掀起衫尾等郎榄,

等郎一榄就归家。</span>

<span>入山看见藤缠树,

出山看见树缠藤;

树死藤生缠到死,

藤死树生死也缠。

米筛筛米谷在心,

嘱妹连郎爱真心,

莫学米筛千只眼,

要学蜡烛一条心。</span>

重章叠句的山歌,虽有字句重叠之嫌,但反复吟咏,一唱三叹,情真意切,十分感人:

<span>妹在塘边洗衣裳,

手拿擂槌眼看郎,

擂槌打在妹手上,

只怨擂槌唔怨郎。

唔怕死来唔怕生,

唔怕叔公研脚踭(轧压脚后跟),

研了脚踭有脚趾,

两人有命总爱行。</span>

为何客家山歌每首四句?这是因为唱者大都是农民,文化水平不高,加之所唱的内容,不论是咏物叙事,还是抒发情意,往往只唱一事一物,有四句就够了。如若双方对唱山歌或互斗山歌,要即时回唱,以快取胜,更得以短为宜。当然,一两句太短,表达不清,三句亦单调,四句则比较适宜,也符合为文作诗“起承转合”的传统。至于四句之中,一、二、四句要押韵,而且押平声韵,这是古诗词的传统之一,也与客家山歌是唱的分不开:押平声韵,有利于歌手的吐字、发音、传声,唱起来音乐性强,可以唱得更加悠扬、舒展。

<span>送郎送到五里亭,

再送五里难舍情;

再送五里情难舍,

十分难舍有情人。

山中山谷起山坡,

山泉山水荫山禾,

山哥山妹住山角,

山人山上唱山歌。</span>

第七章 客家山歌特出名 第三节 高亢、悠长的客家山歌曲调

客家山歌曲调丰富,据梅州市文化部门统计,客家山歌曲调有近百种之多,加上其他民间小调,共有200多种。不过,民间常唱的一般为20种左右。

客家山歌的旋律优美,这是由于历代山歌手在演唱中,不断运用各种润腔的缘故。因而,在几乎所有客家山歌曲调中,都有颤音、滑音、倚音等装饰音,从而使得原是简单的旋律,也变得回环曲折,委婉动听,韵味十足了。

客家山歌节奏多为散板。这是因为在山里唱歌,要让对面山上的人听得清楚,非提高嗓音、拉长调子不可,故而旋律高亢、悠长。同时,由于在山野即兴咏唱,既没有伴奏,也不是面对众多观众,因而节奏可快可慢,十分自由。特别是双方斗歌时,常常有意放慢节奏,拖延时间,以便编出能衔接对方或驳倒对方的唱词,免得落下词穷句枯的把柄而遭对方讽刺。反之,老练的山歌手,文思敏捷,经验丰富,他们多采用快速节奏,尽量不给对方思索的机会,以斗败对方。当然,若演唱山歌时,往往按歌词内容和不同的思想情绪,运用不同的曲调和节奏,或舒展、宽广,或欢快、跳跃,或激昂、短促,变化甚为丰富。

第七章 客家山歌特出名 第四节 新兴的梅州山歌节

从前,受了封建思想的禁锢,认为客家山歌,特别是那些情歌,皆轻佻不经,只能在山上唱。如若在村里或厅堂咏唱,往往会受到族长或长辈的指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们的思想解放了,观念更新了,特别是在人民政府的倡导下,山歌活动日益活跃起来。现在不仅在山野、田头唱,而且堂而皇之地登上了舞台,甚至到广播电台、电视台上演唱。山歌的演唱形式,也从独唱、对唱,发展到演唱、表演唱、打擂台和山歌剧等。

1982年中秋节,梅州市举行山歌大赛,除著名山歌师,一批年轻的山歌手也脱颖而出,推动了山歌活动的发展。此后,中秋节成了梅州地区的“山歌节”,各市、县皆举行山歌比赛。其中的山歌“打擂台”,你来我往,互斗歌才,互比歌喉,气氛格外热烈,最受观众欢迎。

客家山歌还深受海外客家华侨、华人的喜爱。他们虽远离祖国、家乡多年,但对乡音、乡曲仍念念不忘。每有家乡亲人来访,他们便会邀请客人唱山歌,或互相对歌,甚至还有在欢迎会上以歌代言的。他们一唱三叹,歌者动情,闻者流泪。20世纪80年代以来,梅州市组织的“客家山歌演唱团”,先后赴台湾、香港和泰国、新加坡、毛里求斯、文莱、巴沙、美国及一些欧洲国家和地区访问演出,深受台胞和各国客家华侨、华人的欢迎。

第八章 海外客家华侨及侨乡习俗 第一节 出国过蕃习俗

客家人称出国谋生为“过蕃”。因为他们大都是去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这些毗邻中国南方的国家,因之又称为“出南洋”。

旧时出南洋,主要方式有俗称“卖猪仔”和由“水客”带过蕃两种途径。其中前者约占华侨的20%,后者为80%。

“卖猪仔”,根据华工出国时间、地域、劳动组织形式的不同,可分为“猪仔”、“契约华工”、“赊单工”等多种类型,这是近代殖民主义者掠夺华工去南洋和世界各地做苦力的一种手段。当南洋传来招募华工的消息后,设在广州、澳门、香港、汕头等地的“猪仔馆”,便派人去内地“招募”。他们或诱骗拐卖,或武力掳掠,还要逼迫被“招募”者签订卖身偿债契约。然后便把这些劳工用猪仔船运往南洋各埠贩卖,因而人称“卖猪仔”。据统计,当年在广州、汕头的“猪仔馆”便有30多间,粤东许多客家人就是从这两个港口被卖“猪仔”出去的。

在被称作“活动地狱”的猪仔船上,华工被锁禁在轮船大舱里,挤得密密麻麻,以致卧无尺地,难以转身。他们吃不饱,喝不上水,加上空气污浊,晕船呕吐,生病者极多,有些人在贩运途中便命丧黄泉,被扔下大海。为此,有一首客家山歌描述过蕃时的苦难情景:“至嘱亲友莫(不)过蕃,海浪抛起高过山,晕船如同天地转,舱底相似下阴间。”

那些侥幸活着上岸的华工,他们过关时,还要被剥光衣服检查,备受凌辱。至于他们后来为主人采矿、垦殖、修路,亦是饱尝人间辛酸。有一首客家山歌描述在锡矿打工的艰难日子:“日头似火热难当,挑担锡泥上跳帮,一身晒到锅底黑,心中苦楚谁思量。”他们中虽有幸存下来的,但更多的是很快就被折磨死去,或终身困苦,因而许多“猪仔”一上船便沓无音信。

由“水客”带过蕃,这是在南洋的亲人,委托水客把家乡某人带去南洋。水客是往返唐山与南洋之间,专门替华侨和侨眷带信、代写书信,带银钱、捎物品的人。由于他们在南洋住的时间长了,熟门熟路,与当地的海关、移民局等都建立了关系。于是,他们接受当地华侨的委托,为家乡的过蕃者代办护照、签证及其他各种手续,并带着他们来到南洋。最后,水客从华侨那里收取俗称“走水钱”的报酬——一般为所花费银钱的3%—10%。

近代过蕃,皆乘轮船,其中通过南中国海需航行七天七夜,于是俗称为“过七洲洋”。南中国海风急浪高,不时还有台风突袭,险恶重重。于是,每有子弟过蕃,其家庭、宗族乃至全村,都要当作一件隆重的大事来办。

临行前一天,过蕃者的父母要备好三牲、酒茶、干鲜果品的斋盘和香烛纸钱,在大门口的禾坪摆设香案,摆上供品,虔诚地敬祀天神,祈求一帆风顺。全家还要用三牲等,到祖宗祠堂去,一来让过蕃的子弟向列祖列宗辞行,更重要的是向祖宗祈求平安:“我儿明天就要出洋过蕃,请祖宗保佑他一路平安,顺风得利。日后,我儿会用桌板扛银子回唐山的,……”

是晚,主家便用这些敬神、祭祖的供品烹煮菜肴,摆设酒席,邀请族中长辈、亲友共宴,欢送子弟过蕃,并再三叮嘱到了南洋,切莫忘了唐山的父母兄弟。

第二天清晨出门时,过蕃者依俗要从祠堂或围屋的正门出发上路。长辈、父母、兄弟、亲友都要送行,而且,他们或低声叮嘱,或心中默念,祝福子弟一路平安。

第八章 海外客家华侨及侨乡习俗 第二节 侨居海外生活习俗

客家华侨生活在南洋(俗称“住蕃”)期间,他们一方面遵守所在国家的法律,与当地居民和睦共事。另一方面,住蕃华侨及其后裔又怀有深厚的爱国爱乡之情,恪守中华文化和客家生活习俗。这方面的表现很多。

客家华侨不论到什么地方谋生,都不忘祖国和家乡,尽管有的已过一二十代,但都会记住自己的祖籍是唐山(华侨对中国的俗称)某州某县某乡某村,并且还要挂上“江夏黄”、“陇西李”、“颖川陈”一类的姓氏堂号,以表明其祖根之地。

为了交际和谋生,他们自然要学习当地语言。但他们同时也讲客家话。在一些客家华侨聚居的村镇、矿山,客家话往往成为当地的通用语,甚至还影响当地土著居民也学说“唐山话”。他们开设的商号、公司、店铺,常用汉文命名。散居在大城市的华侨,他们在外面讲当地语言,回家便讲客家话。对在国外出生的子女,他们则从孩子呀呀学语时就开始教客家话。至于逢年过节,客家华侨聚会,更非讲客家话不可。在华侨聚居的商埠、村镇,大家集资兴办中华子弟学校或业余义学,讲授华文和客家话,以不忘中华文化和客家话。

华侨在南洋使用公历,但他们依俗要过中国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每到春节,华侨要备置牲醴,焚香点烛,向祖宗牌位或向北方叩首礼拜,向祖国和家乡父老乡亲遥致新春祝福。春节这天,华侨照例要互相拜年或团拜,有的还组织金狮队,到同乡门前参拜祝福。

华侨还念念不忘家乡风味饮食。逢年过节,他们要蒸糖粄(年糕),煎圆粄,搓汤圆,包粽子……操办喜事时,常以瓤豆腐、梅干菜扣肉等家乡菜上席为荣。倘得“水客”带来家乡的茶叶、梅干菜、牛肉干等,更是备受欢迎。那些上了年纪的华侨往往保持祖国的穿着,并把对襟布纽扣的衣服称为“唐装”。他们还保持家乡习惯,每晚皆沐浴洗身,再趿上干爽舒适的木屐……

华侨虽身居海外,但时时心系家乡亲人。他们经常写信回乡问候亲人,不会写信的,则央求乡亲代笔。但凡生活过得下去,必在年节之前给家乡寄钱,对父母、兄弟姐妹、亲友和族中子叔,皆一一写明每人名下给多少钱,以表示慰问。他们一旦发了财,首先想到的也是家乡亲人:或寄钱回乡做新屋、修祠堂,或供子弟读书,或为家乡修桥、铺路、建学校……如若祖国遭受敌国侵略,家乡遇到天灾,他们更是尽力捐款捐物,为祖国和父老乡亲减灾分忧。

华侨及其后裔结婚时,一般都在客家人或华侨中物色对象,以建立保持中华血统的家庭。如若与“蕃婆”结婚,则往往会遭到非议。华侨、华裔在南洋生了男孩,他们要写信向家乡报喜,并寄钱回家乡,委托亲人代买灯笼,在正月十五元宵节,为他们在祠堂上灯,以示向祖宗和宗族报告海外子嗣兴旺的喜讯。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思想观念的变化,客家华侨的思想观念乃至文化习俗,也有了变化。

首先是华侨国籍有了变化。这既与华侨观念变化有关,也与居住国的独立,与祖国的华侨政策都有关系。早年的华侨,出于浓厚的祖根观念,或未加入所在国国籍而成为无国籍者,或加入所在国国籍后,仍保留中国国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居住国独立了,华侨便从“双重国籍”转为“单一国籍”,从“华侨时代”进入了“华人时代”。

过去,客家华侨出洋后,经济贫困,社会地位低下,备受歧视,他们往往只能干些粗笨活计,靠镰刀、割刀、菜刀、剃刀餬口。现在,随着祖国不断繁荣富强,他们在海外的地位提高了,加上经济收入提高,他们渐渐兴办各种企业、商业,有的甚至办起多元化的大企业。

经济地位的提高还带来文化、社会方面的变化。早年客籍华侨往往只能干苦力活儿。现在华人加入了居住国国籍,通晓当地语言文字和社会政治,他们积极参政议政了,其中一些杰出人物还竞选议员,担任政府的重要职务。

婚姻观念变化更大。过去,老一辈华侨或回乡娶妻生子,或只与海外客家人或华人联姻。现在的华人后裔观念变了,与当地异族结婚的越来越多了。

还有,老一辈华侨、华人对祖国、家乡思念不已,他们尽可能地带领儿孙回乡拜祖寻根。他们还念念不忘“叶落归根”,不愿骨埋异乡。而现代出洋的华侨及后裔受了侨居国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对中国风俗习惯较为淡薄,已产生了“落地生根”的观念。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安定,经济迅速发展,这使广大客籍华侨华人备受鼓舞,他们也积极参与祖籍国的建设,热心兴办乡梓公益事业。特别是中国的广大市场和吸引投资合作的优惠条件,对华侨、华人企业家有着巨大吸引力。于是,他们纷纷回国投资,兴办各种合资企业,这也成了海外客家华侨、华人的新风尚之一。

第八章 海外客家华侨及侨乡习俗 第三节 华侨社团及其作用

早年漂泊南洋的客家华侨,寄人篱下,生活艰难,因而他们极重视华侨的团结互助。于是,许多城市、商埠乃至村镇成立了客家华侨社团组织。据考证,1801年创办的槟榔屿“嘉应馆”,1805年在马六甲成立的“惠州会馆”,1822年成立的“应和会馆”,以及1865年在印度印尼西亚巴城成立的“华侨公会”,是海外客家华侨创办较早的社团组织。海外华侨社团,形式、名称甚多,其中主要有四种:一是以地域组织的社团,例如永定会馆、嘉应会馆等等;二是以血缘组织的社团,例如新加坡刘氏宗亲会、江夏公所等;三是以职业组织的社团,如中华商会、嘉应商会等等;四是以善缘组织的社团,以及学校校友组织的社团。

据统计,目前重要的客属社团组织约有300个,遍布五大洲的许多国家(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及美洲地区)。其中,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属下有28个团体会员,马来西亚客属公会联合会有49个团体会员,泰国客属总会下属有22个分会或办事处,美洲地区有16个客属社团组织……

客属华侨社团,组织相当完善,普遍都制定有成文的章程、规约和特定组织形式,有社团领袖、会徽、会旗及监督机构。例如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1929年成立,领导机构为董事会,每届两年,选出正副会长、董事若干人,董事会下设13个委员会或部,分管产业信托、监察、调解、总务、财政、文书、稽核、组织、福利、文教、体育、娱乐、交际等事宜。

当年,海外客属华侨“为着职业、居住、疾病、保护、丧葬、年老救济、失业接济、互通信息、修理坟场、捡运骸骨、助川资回国等互助目的”,而成立了各种客属华侨社团。今天,这些社团为同胞乡亲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

在社会教育方面,这些社团组织积极筹资兴办公学,推广华文教育,设立助学金、奖学金,资助华侨子女求学。例如在新加坡,由胡文虎创办的民众义学,学生完全免费,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华侨子弟。

在为华侨谋福利方面,各地客属社团组织,设法开办医院,普济华侨大众;修建义庄,慎终追远;颁发年老度岁金,以尊老敬贤;开展各种文娱体育活动,以娱乐健体。例如越南崇正医院,由客属先贤徐智权、余南喜于1924年所倡议,经四年努力终于落成,这所免费医院为贫病客家华侨解困济危,备受赞扬。而各地社团组织修建的义庄,接受先侨安葬和祭祀先祖,使华侨终有所归。对于贫困华侨,有关社团还义施棺材和赠送丧葬费或赠葬墓穴,更让贫苦华侨感到温暖。每有中国传统年节或社团组织聚会,由体育、文娱、宣传部组织的文娱体育活动,或观赏汉剧,或演唱客家山歌,或表演其他文娱节目,既传播了客家传统文化,娱心健体,又凝聚了乡情亲情。

第八章 海外客家华侨及侨乡习俗 第四节 侨乡风情

经过艰苦奋斗,苦心经营,一些华侨渐渐在海外站稳了脚跟,事业发达了,他们有了钱,于是或寄钱回家乡置产业、盖新屋,或在家乡投资发展工商业,或兴办文化、教育、卫生及其他公益事业。同时,由于“水客”和华侨自己常常回乡,促进了家乡与南洋在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于是,贫穷、闭塞的客家山村,逐渐变成了比较发达富裕、比较开放的华侨之乡,并形成了四个显著特点:海外华侨多,在乡侨眷、侨属也多;侨汇、侨资多,物质生活水平较高;工商、文化、教育事业比较发达;与海外联系频繁,容易接受和传播海外新观念、新技术等。为此,侨乡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活习俗。

在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方面,侨乡特色较为突出。

在民居方面,一些华侨对比了客家民居与外国建筑的优缺点后,取长补短,将外国的建筑形式与传统民居结合起来。例如前述梅县白宫的“联芳楼”即为一例。

侨乡的衣饰也有别于其他乡村。例如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客家侨乡男子喜戴一种宽边硬质、状如龟甲的椭圆形白色通帽。这种从南洋传来的“荷兰帽”,遮阳透气,凉爽舒适,最宜夏日使用。侨乡男子上衣式样,也受海外影响。例如有一种名曰“甘姆艳”的圆脚翻领衬衣,是从印尼传入的。而平脚翻领的短袖衬衣,则呼之为“夏威夷”。

在饮食方面,侨乡也吸收了海外的某些饮食习惯。诸如,在煲汤、煮牛肉丸、烧瓤豆腐时,常常撒些从南洋带回的胡椒粉,以提味、暖胃;吃面条,多用盘碟盛放;宴毕要烹煮浓香的南洋咖啡待客……此外,有一种俗称“蕃鬼粄”的米糕,也颇有趣味:将米浆一分为三,分别掺入红曲、黄栀子,染成红,黄颜色,而后便蒸一层,浇一层米浆,使之红、黄、白三色相间,最上面再撒铺椰蓉,既松软香甜,又几色相间,很是美观。据说,这也是从印尼传来的。

水客、华侨的来来往往和华侨回国定居,还使得侨乡口语,掺入了一些南洋词语。其中,来自印尼语、马来语的较多。例如,称饼干叫“罗蒂”,皮箱为“甲闭”,朋友为“交弯”……但最多的还是直译英语单词,如称小提琴为“歪啊令”,商标为“唛头”,打球为“打波”,球出界外为“坳帅”,等等。

侨乡的人生仪礼习俗,也有一些特殊之处。其中如“讨屯家婆”,便是侨乡的奇特婚姻习俗。华侨离乡背井后,因自己无法伺奉父母,也为了在家乡延续香火,于是,他们或在离家前夕,或在回国省亲期间,匆匆娶妻成婚。他们中有每隔三年五载回乡探亲,生下一男半女的,但也有一去便沓无音信的。

在客家乡村,还有一种“隔海嫁郎”的习俗。这是那些出洋多年不能回乡省亲、娶妻,而又不愿在海外成家的,他们为奉养年迈的父母,以及要有人看管家产,于是人未回乡,而只是汇钱回家乡,由父母为其物色对象,娶回媳妇。这是另一种“讨屯家婆”的形式。

对各种“屯家婆”(或曰“看家婆”),侨乡也有约定俗成的乡规民约。例如“屯家婆”既有侍奉公婆、耕田种地的责任,又有继承家业和享受宗族公产的权利。如若丈夫终生未归,未生儿育女,经过宗族同意和举行一定的仪式,她可以从族中或村中抱养、过继孩子,作为自己的儿女,并成为家庭的合法继承人。

“屯家婆”中确有从未见过丈夫面,而守了一辈子“活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种在特殊环境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陋俗也随之废止了。

第九章 著名的客家人物 第一节 政界人物

<h3>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h3>

洪秀全,字仁坤,祖籍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1814年生于花县。他于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后写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号召人民为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理想而奋斗。他和冯云山到广西活动,先后吸收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广西客家人组成领导集团。1851年1月11日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立太平天国,自封天王。随后,太平军北进,于1853年3月攻克金陵(今南京),改金陵为天京。他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这是洪秀全的救国救民方案,也是太平天国政治经济纲领。1856年发生杨、韦事件,次年石达开被迫出走,给革命造成严重损失。后来,他提拔陈玉成、李秀成、洪仁开等,虽扭转战争被动局面,但清政府勾结外国侵略者共同镇压,天京被围,粮断援绝,洪秀全于1864年6月病逝。

太平天国不但许多将领和骨干是广西、广东客家人,同时还活跃着一支以洪宣娇为首的女军,她们大多是客家人,个个是天足,英勇善战,为太平天国历史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h3>巡抚丁日昌</h3>

丁日昌,1823年7月生于广东丰顺。20岁中秀才。1859年任江西万安县令。1862年为两广总督毛鸿宾督办军火。1863年李鸿章调他去上海督办军火,并参与军务与洋务。1864年任苏淞太道时,参与建立上海机器局,又荐容闳赴美国购机器、聘技师,建立起这家当时最大的军工厂(今发展为江南造船厂)。他还重视矿业,力荐唐廷枢创办开平煤矿(今开滦煤矿)。

1865年任两淮盐运使时,力革盐弊。1867年任江苏布政司、巡抚,两年清理积案27万宗。1873年参与建立中国第一个新型船运企业——轮船招商局。1875年任福州船政大臣,次年任福建巡抚,曾渡海巡阅台湾全省。丁日昌重视教育,在上海设立龙门书院,1870年成立“留学生事务所”,1872年向美国派遣留学生30名,造就了詹天佑、严复等一批人才。

1882年2月病逝于广东揭阳。

<h3>巡抚陈宝箴</h3>

陈宝箴,1831年生于江西义宁州(今修水县)。举人出身。1894年任直隶布政使。1895—1898年在湖南巡抚任内,积极推行维新改革措施,与按察使黄遵宪、学政江标等推行新政,开办时务学堂,开设矿务、轮船、电报及制造公司,出版《湘学报》。陈宝箴成为维新派著名人物,各省纷纷派人前来参观,轰动朝野。为此,他受到守旧派王先谦等人的攻讦。戊戌变法失败后,被革职。

1900年突然逝世于江西九江西山寓所。

<h3>启蒙思想家黄遵宪</h3>

黄遵宪,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1848年生于广东嘉应(今梅州市),是近代著名外交家、启蒙思想家、诗人,历任驻日本、英国参赞及驻美国、新加坡总领事,尽力维护华侨权益。他驻外期间,留心观察所在国社会。他撰写了50余万字的《日本国志》,50卷,详述日本变革经过及得失利弊,结合中国提出改革主张,认为中国必须革新自强,效法日本,进行维新变法,并参加戊戌变法。作为著名诗人,黄遵宪主张“我手写吾口”,表现“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其诗反映民间疾苦,表现爱国激情和正义之心,也有描绘客家山乡风情画和异国风土人情的。诗作有《人境庐诗草》、《日本杂事诗》等。

<h3>爱国先驱丘逢甲</h3>

丘逢甲,字仙根,别号仓海,祖籍广东嘉应州镇平县(今蕉岭县),1864年生于台湾苗栗县铜锣湾。他14岁考取全台湾第一名秀才。1889年中进士,任工部主事。后辞官回台湾,在各书院讲学。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他“倾家财以为兵饷”,积极督办团练,准备卫国护台。次年,清政府战败,把台湾割让日本,他三次刺血上书要求“拒倭守土”。清政府置之不理,他倡导筹组抗日政权“台湾民主国”,组织台湾义军与日军激战20余昼夜,兵败回广东镇平,先后在潮、嘉、穗等地积极创办学校,推行新学。曾任广东教育总会会长、广东谘议局副议长。同情支持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民国成立,他赴南京,被举为临时参议院议员。因病返粤,1912年2月25日在镇平病逝,终年49岁。丘逢甲还是“诗界革命之巨子”,其诗受杜甫、陆游诸家影响,激扬爱国热情,有《岭云海日楼诗抄》等诗集。

<h3>伟大的民族民主革命家孙中山</h3>

孙中山,名文,字逸仙。1866年生于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其祖籍为永安县(今紫金县)中坝公馆村(今名孙屋排)。十四祖孙殿明迁至翠亨村,传至十八世的孙中山已有五代。孙中山讲粤语,也能讲客家话——来了客家人,他便用客家话交谈。

孙中山早年北上上书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主张,不被理睬,便赴檀香山组织兴中会。1905年在日本组织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确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提出三民主义学说,并创办《民报》宣传革命,与改良派斗争。此后,在国内外发展革命组织,联络华侨、会党和新军,在各地多次发动起义。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各省响应。同年12月29日被17省代表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因革命党人与袁世凯妥协,被迫辞去大总统。袁世凯复辟称帝后,孙中山严正讨袁,发动“护国运动”。1919年他将中国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20年回广东,次年就任非常大总统,准备北伐。后因陈炯明叛变,围攻总统府,孙中山脱险退居上海。

当孙中山屡遭失败时,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给了他希望和力量。1923年驱走陈炯明,他回到广州后,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共产党的帮助下,在国民党左派的支持下,于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宣言,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改组国民党,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同年10月,他应邀北上讨论国是,提出“召开国民会议和废除不平等条约”两大号召,与北洋军阀段祺瑞、张作霖作斗争。

孙中山毕生为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百折不挠,积劳成疾,于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遗著编为《中山全书》、《总理全集》、《孙中山全集》等职。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他首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鼓舞中国人民为民族的崛起与腾飞而奋斗。孙中山和毛泽东、邓小平一样,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三位最伟大的人物。

<h3>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鼎丞</h3>

张鼎丞,1898年生于福建永定。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和邓子恢等同志一起领导上杭、永定、龙岩等县农民武装暴动,建立工农政权,是闽西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1931年任中央政府执行委员、土地部长。红军长征后,他任闽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坚持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期间,他先后任闽西南抗日义勇军第一支队和新四军第二支队司令员。解放战争期间任华中军区司令员,1949年7月率10兵团解放福建,并任福建省委书记兼省政府主席等职。此后,他曾任中共中央华东局第四书记、中共中央组织部代部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等职。在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1981年12月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h3>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h3>

廖承志,祖籍广东惠阳,1908年9月生于日本东京。在孙中山、宋庆龄和父母廖仲凯、何香凝影响下,早年投身革命。1927—1928年在日本期间,因从事革命活动,曾三次被捕。1928年被驱逐回国后,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1932年在法国、荷兰、德国,因领导罢工等,又先后被捕并被驱逐出境。

1932年回国后,在上海全国总工会、全国海员总工会任领导工作时又被捕。获释后即参加红军,曾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长征中因坚持正确路线,被张国焘拘捕,一、二、四方面军会师后,经周恩来解救获释。抗日战争期间,在香港从事抗日统一战线工作。香港沦陷后回广东,又被国民党逮捕。1946年1月被营救出狱后,在南京中共代表团协助周恩来工作。1946—1949年,曾任中共南方局委员、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新华社社长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统战部副部长、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中日友好协会会长等职。历任中共中央委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

1983年6月在北京逝世,终年75岁。

<h3>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丕显</h3>

陈丕显,1916年3月生于福建上杭。13岁参加革命,并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反“围剿”斗争。红军长征后,他在赣粤边区坚持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期间,任中共苏中区委书记、新四军苏中军区政委等。1947年任华东野战军纵队政委、兵团政委等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第一书记、华东局书记处书记等。1977年起先后任中共云南省委书记、湖北省委第二书记、第一书记、武汉军区政委、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等。后调北京,任中共第十二届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h3>新加坡开国元首李光耀</h3>

李光耀,1923年生于新加坡,他的曾祖父是广东大埔县党溪乡人,后漂洋过海去新加坡谋生。

李光耀早年赴英国剑桥攻读法科,学成回新加坡,成为许多职工会的代表律师。1954年他与同僚成立人民行动党,进行反殖民主义的斗争。1959年,在各政党联合斗争中,终于赢得新加坡自治权。人民行动党在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年仅30岁的李光耀出面组织政府,担任首任总理。此后,他以其杰出的政治才干,把脏乱、拥挤、毫无矿产资源的新加坡,变成了世界重要港口、亚洲金融中心、国际会议中心,使新加坡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文明进步的“亚洲四小龙”之一。

第九章 著名的客家人物 第二节 军界人物

<h3>爱国将领刘永福</h3>

刘永福,1837年生于广东钦州(今广西钦州)。1857年参加广西天地会领导的农民地义。1865年自制七星黑旗,人称“黑旗军”。1873年冬,法军进攻越南,攻陷河内,危及广西。刘永福率黑旗军把侵略军赶出河内。1882年4月,法军又犯越北,直窥我国云南,刘永福率黑旗军伏击法军于纸桥,大捷。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清政府收编黑旗军,授刘永福为记名提督。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895年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刘永福和台湾人民奋起抵抗日军,直至弹尽粮绝。刘永福被迫潜回大陆,1917年病逝于广东。

<h3>朱德总司令</h3>

朱德,1886年生于四川仪陇县马鞍庄,祖籍广东韶关,是清代“湖广填四川”时迁移四川的客家人。

朱德早年进入滇军,反对袁世凯复辟。1922年在马列主义影响下,他抛弃少将旅长军衔,到德国柏林留学,由周恩来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他参加领导八一南昌起义,担任起义军第九军副军长。1928年他率一部分起义军发动湘南起义,不久上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1930年起,他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军团长、红军第一方面军总司令、红军总司令、中华苏维埃军事委员会主席。

1934年,他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任八路军总司令。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他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他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他当选为共和国副主席,在第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均当选为常务委员会委员长。1976年7月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h3>叶挺将军</h3>

叶挺,1896年生于广东惠阳,是著名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者之一。

叶挺早年追随孙中山革命,陈炯明叛变,围攻总统府,作为总统府警卫团营长的叶挺,与数倍的叛军战斗,掩护孙夫人宋庆龄脱险。

1926年北伐,他率领作为先遣队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勇夺汀泗桥,占领贺胜桥,攻克武昌,为北伐立下卓著功勋,第四军被誉为“铁军”。

1927年8月1日,他与周恩来、贺龙、朱德等发动南昌起义,他任前敌总指挥和十一军军长。同年12月,叶挺与张太雷等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广州起义。

抗日战争爆发后,叶挺出任新四军军长,创建了苏南、苏北、皖东、豫皖苏边区等抗日根据地。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叶挺被非法扣押。面对威迫利诱,叶挺表示:“头可断,血可流,志不可屈。”1946年3月4日出狱后,第一件事是请求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4月8日,叶挺与王若飞等由重庆飞往延安,途中飞机失事,殉难时年50岁。

<h3>叶剑英元帅</h3>

叶剑英,原名宜伟,1897年4月生于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雁洋乡。

叶剑英追随孙中山,投身民主革命,曾任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参加东征、北伐。1927年7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他与张太雷、叶挺领导广州起义。1931年初到江西中央苏区,历任红军重要领导职务。1934年10月红军长征,他任军委第一纵队司令员等。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任八路军参谋长。1949年北平解放,他任市长。1949年10月,他和陈赓指挥广东战役,广州解放后,任广州市长和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等职。1954年调回北京,担任中共中央军事方面重要职务。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文化大革命”中,他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斗争。1976年10月,在党和国家面临危险的紧急时刻,叶剑英和党中央政治局其他同志一起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1978年3月当选为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1986年10月22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9岁。

<h3>肖华将军</h3>

肖华,1916年1月生于江西兴国。12岁即参加革命,后历任红四军连、营、团政委和红军总政治部青年部长、少共国际师政委等。红军长征经过大凉山,他积极促成刘伯承司令员与彝族首领小叶丹结盟。抗日战争期间,他任八路军115师政治部副主任、旅政委等职,曾参加平型关战斗,后率军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期间,奉命进军东北,参加辽沈、平津等重大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奉命组建人民解放军空军,并任政委。此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常委、副秘书长等。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文化大革命”中遭残酷迫害。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85年,这位能文能武的高级将领与世长辞。

<h3>杨成武将军</h3>

杨成武,1914年生于福建长汀。1929年参加红军,先后参加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功卓著。他历任红军团政委、师政委和师长、晋察冀军区司令员、野战军纵队司令员、政委、兵团司令员、大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司令员、军委防空军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副总参谋长、代总参谋长等职。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杨成武为祖国立下不朽功勋。长征途中,在飞夺泸定桥战斗中,杨成武等荣立大功。抗日战争期间,他指挥华北的中央纵队在“百团大战”中歼灭大量日伪军。在朝鲜半岛,他指挥20兵团和兄弟部队、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打得美军退回“三八线”,不得不派代表谈判,签字停战。

第九章 著名的客家人物 第三节 文化界人物

<h3>当代中国文化旗手郭沫若</h3>

郭沫若,1892年生于四川乐山沙湾场。祖籍福建宁化,其祖先1781年迁到川西。郭沫若1914年赴日学医。回国后弃医从文,第一个诗集以充沛激情开创一代诗风。1926年投笔从戎,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旅居日本10年,从事中国古代史、甲骨文和金文研究以及文学创作,开辟了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学结合研究的新天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回国在文化界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并创作了《棠棣之花》、《屈原》、《虎符》等历史剧。1949年当选全国文联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担任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兼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等职,当选为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在繁忙政务和社会、文化活动中,仍创作《蔡文姬》、等历史剧。1978年6月12日在北京病逝,终年86岁。

<h3>一代史学宗师陈寅恪</h3>

陈寅恪,祖籍江西修水县,1890年生于湖南长沙,后随父移居金陵。他13岁随兄东渡日本留学,1910年起先后在德国、瑞士、法国留学,后赴美国哈佛大学学梵文和巴利文,赴德国柏林大学梵文研究所学习东方古文学。1925年起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香港大学、岭南大学等任教授。解放后任中山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等。

1944年冬,他突患左眼视网膜剥离症,医治无效,双目失明。1962年又跌断右腿不能行立。但他以惊人记忆力和顽强毅力,在夫人和助教协助下,口授著述。他从事史学研究与教学,尤其长于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蒙古史,对梵文、突厥文、西夏文和佛教经典均有精湛研究。他培养出一批如王力、季羡林教授等文史方面杰出人才。其著作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及论文数十篇。1969年在广州病逝,终年80岁。

<h3>国际名画家林风眠</h3>

林风眠,1900年生于广东梅县。祖父是雕刻石匠,父亲是民间画师,他幼年随父习画,1920年在梅州中学毕业后,先后赴法国第戎国立美术学院和巴黎国立美术学院学习素描、人体油画,并常到卢孚宫等博物馆等观摩学习。1925年回国,年仅25岁便任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校长兼教授。1928年在杭州创建国立杭州艺术学校并任校长。1945年抗战胜利后,重返杭州任艺术学院教授。1951年定居上海,任美协副主席。1977年冬赴巴西探亲,后居留香港,从事创作,并到世界各地举办画展。

林风眠的绘画艺术,融合中外古今画法,把印象派的外光画法和中国画的水墨方法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既不同于中国古代,也不同于西方的新的绘画结构和风格。他的绘画追求宁静而有力,讲究形式和韵味的美。

林风眠1991年8月12日因病辞世,享年91岁。

<h3>国际著名女作家韩素音</h3>

韩素音,祖籍中国四川郫县。她自述家史说,周家祖先是13世纪从北方迁徙到广东嘉应定居下来的。清朝“湖广填四川”时期,有位穷祖宗携妻子从嘉应迁到四川郫县,成为周家始祖。她的祖母还是祖父从故乡娶来的。周家老一辈还带有客家口音。

韩素音父亲周炜早年留学比利时,与一位比利时姑娘结婚,1913年携妻回国。1916年中秋节,韩素音出生于河南信阳火车站,后在北京读书,并赴比利时和伦敦学医。1949年至60年代,长期在香港、马来亚、新加坡等地从医,同时积极写作。自1956年与印度工程师陆文星结婚后,几乎年年访问中国,探望亲人。40多年来,她写了30本书,其中《周恩来与他的世纪》,详述周恩来的为人处事和高贵品质。她在世界各地作过2000余次演说,介绍中国见闻。

第九章 著名的客家人物 第四节 体育界人物

<h3>球王李惠堂</h3>

“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这是20世纪30年代上海流传的一句话。李惠堂,1905年生于香港大坑村,其父李浩如是广东五华人。李惠堂从小喜爱足球,13岁成为香港南华队球员。16岁初露锋芒,屡立战功。20岁便到上海踢球,加盟天华足球队,战功赫赫。其时上海举行“万国足球赛”,24岁的李惠堂被评为最佳明星,人称“球王”。作为著名中锋,李惠堂速度快,射门力量大,角度刁,尤以过人射门和跌射享誉足坛。李惠堂在世界足坛享有很高威望,1966年他担任亚洲足球协会和世界足球协会副会长。1979年病逝,享年74岁。

<h3>体坛尖兵叶乔波</h3>

叶乔波,1964年生于吉林长春,她父亲是广西贺县客家人。叶乔波少年时便进入解放军速滑队,19岁开始进入国家速滑队训练和比赛。

1990年,叶乔波在第16届冬季奥运会上获两枚银牌,为中国队实现了冬季奥运会奖牌“零”的突破。1991年叶乔波首次夺得短道速滑世界冠军。1992、1993年,又连夺世界短距离速滑锦标赛女子全能冠军,成为世界冰坛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运动员。1994年2月叶乔波带着膝盖骨重伤,参加在挪威奥斯陆举行的第17届冬季奥运会500米速滑比赛,虽仅得第13名,但三天后又带伤参加1000米速滑比赛,并奇迹般地夺得铜牌!

伤痕累累的叶乔波已告别冰坛,但她20多年来共获奖牌133枚,其中世界速滑锦标赛、世界短距离速滑锦标赛、世界杯速滑锦标赛金牌23枚。她曾连续三年获“全国十佳运动员”称号,名列1992年“全国十佳青年”榜首。1992年5月,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签署命令授予她“体坛尖兵”称号,并授予她“二级英模”勋章。

<h3>羽坛名将侯加昌</h3>

侯加昌,1942年8月生于印度尼西亚,祖籍广东梅县。受父亲影响,他从小爱打羽毛球,热爱祖国。1960年3月高中毕业后回到祖国,不久考入广州体育学院运动系。

他1961年7月初露锋芒,在六省市羽毛球邀请赛中获冠军。1963年夏,他第一次代表中国队参加国际比赛,战胜“汤姆斯”杯得主印尼队。同年在印尼雅加达举行的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上,夺得男子单打亚军。当运动员期间,侯加昌以其优异成绩荣获国家体委一等功一次和体育荣誉奖一次。

1979年担任国家羽毛球队教练后,培养出陈昌杰、韩健、杨阳、赵剑华、熊国宝、吴文凯等世界冠军11人,获汤姆斯杯冠军4次,被评为国家级教练。

第九章 著名的客家人物 第五节 科技界人物

<h3>国际著名桥梁专家李国豪</h3>

李国豪,1913年生于广东梅县,1936年上海同济大学毕业后,赴法国专攻桥梁工程及结构力学,获工学博士。

1946年回国,任上海公务局工程师,同济大学土木系教授、系主任、工学院院长。1950年起先后任该校教务长、副校长、校长,并当选为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学会联合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等职。他先后被聘为武汉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委员和主任、上海宝山钢铁总厂工程技术委员会首席顾问,上海南浦大桥专家组组长。其工程理论著作十分丰富,有的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际结构工程奖等。1981年被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推荐为国际10名著名桥梁专家。

<h3>国际著名化学家卢嘉锡</h3>

卢嘉锡,1915年10月生于福建厦门,原籍台湾台南,祖籍福建永定。193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39年获伦敦大学博士学位。

1945年回国,任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系主任和理学院院长。1955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1960年任福州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所长。

1981年至1988年任中国科学院院长。曾任第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现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农工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

<h3>肿瘤专家吴桓兴</h3>

吴桓兴,1912年生于非洲毛里求斯,祖籍广东梅县。1936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次年赴欧洲深造,在英国从事放射肿瘤学的治疗与研究。

新中国成立后,吴桓兴任上海肿瘤医院院长。1958年,他主持建立并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肿瘤医院院长。他在20世纪60年代初设计的新型镭容器,20多年来治疗一万多例宫颈癌患者,疗效达世界先进水平。他主持研制的抗癌新药,对骨髓瘤的治愈率达国际先进水平,被各国专家称为药物治愈恶性肿瘤的成功典型。

吴桓兴曾任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主席、中国抗癌协会主席。法国总统密特朗授予他“骑士勋章”,比利时国王授予他“王冠勋章”。1986年10月病逝于北京,享年74岁。为纪念他在中国肿瘤防治上的杰出贡献,1988年3月成立了北京桓兴肿瘤医院。

<h3>热带医学奠基人钟惠澜</h3>

钟惠澜,1901年生于葡属东帝汶的叻利岛,原籍广东梅县。1917年回国,先后在梅县广益中学、上海沪江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学习。1929年毕业,留在协和医院任内科医师。

国际黑热病权威认为,中国、印度地区人类黑热病与犬无关。钟惠澜从两名患者家中癞疤狗身上发现黑热病的病原体,但需用健康人做试验。他因患过此病获免疫力而不能作试验,就在妻子身上做试验,结果证明狗的黑热病原体,对中国人有致病力。

法国诺贝尔奖得主尼柯尔等认为,人类得回归热是被感染回归热的虱子叮咬或接触病虱子所致。钟惠澜对此表示怀疑,又在自身做试验,让病虱叮咬而未得病。后经大量试验证明,病虱体腔长期存在大量活螺旋体,当虱子被人用指甲挤碎或放进嘴里咬死时,螺旋体从体内溢出,这才感染被擦破皮肤的人。这一研究推翻了尼柯尔学说,为防治回归热病做出了贡献。1953年起,钟惠澜又对肝吸虫病和肺吸虫病的研究作了许多工作。

钟惠澜曾任北京中苏友谊医院院长、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所长等职,是中国医学科学院院士。1981年,作为中国热带医学奠基人,他被美国热带医学、卫生学会授予荣誉会员称号。

1987年2月因病逝世。

<h3>数学泰斗丘成桐</h3>

丘成桐,原籍广东蕉岭,1949年生于广东汕头,同年随父到香港定居。

他酷爱数学,1967年考进香港中文大学后,连假日也在图书馆钻研数学。这年他获得英联邦数学竞赛第一名。1969年赴美国加州大学深造,1971年获博士学位。他26岁任加州大学客座教授,28岁任斯坦福大学讲座教授,同时出席芬兰赫尔辛基国际数学家会议,并获“一小时讲者”的殊荣。1983年8月在华沙国际数学家大会上,荣获世界最高奖菲尔兹奖。

“卡拉比猜想”是30年前由著名数学家卡拉比提出的关于高维空间曲率的猜想,但其本人未能证明其正确性。丘成桐彻底解决了“卡拉比猜想”,还解决了多变函数与广义相对论方面的两个猜想,成为微分几何学术权威。1994年2月获得瑞典皇家科学院克拉福奖。

丘成桐是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终身教授、哈佛大学教授并兼任《理论几何学报》总编辑。1993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4年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第九章 著名的客家人物 第六节 工商界人物

<h3>大唐客长罗芳伯</h3>

罗芳伯,原名罗芳,因受尊崇而称罗芳伯。1736年生于广东梅县。早年入天地会,致力复兴民族大业。1772年率同乡从虎门乘独木连体船,远航至婆罗洲(今为加里曼丹)坤甸。此地产金,他与同乡组织“兰芳公司”,从事采金和种植业,并购买军火自卫,抗御海盗和荷兰殖民者。一次,土人叛乱,当地苏丹求助于罗芳伯。他探得叛酋虚实后,奇袭获胜。自此苏丹与他兄弟相称,后又相让土地纵横几千里。1777年,罗芳伯根据侨民意愿,建立独立民主“国家”,具有民主共和政体。他任“大唐总长”,又称“大唐客长”,即中国人作客海外的首长。下设公署,订立制度,公选官吏。他重视发展经济,鼓励开矿、开荒,提倡经商,发展交通。他重视教育,广设汉文学校,且不收学费。他还开办兵工厂,铸炮,练兵,成为富强之“国”。

1795年,罗芳伯积劳成疾,他召各执事首长嘱咐后事和禅让传贤。去世时年仅58岁。

<h3>爱国华侨实业家张弼士</h3>

张弼士,1840年生于广东大埔县。16岁随人渡海到当时荷属雅加达,先当佣工,后自己开设商行代销各国酒类。19世纪末,他在南洋垦殖橡胶、椰子、胡椒、咖啡和采矿业,成为华侨巨富。

为振兴祖国工业,他先后投资兴办粤汉铁路、广三铁路,创办山东烟台张裕酿酒公司以及银行、采矿、玻璃业。张裕酿酒公司出品的“可雅白兰地”,在1915年旧金山万国商品博览会获金奖,遂改名“金奖白兰地”,驰名全球。张弼士热心社会福利事业和教育事业。1900年黄河决口,他发起募集100余万两白银,赈济祖国灾民。1916年9月12日因病逝世,享年75岁。

<h3>爱国华侨实业家胡文虎</h3>

胡文虎,1882年生于缅甸仰光。祖籍福建永定县。其父1861年由原籍赴仰光,开设永安堂中药行。胡文虎、胡文豹兄弟继承父业后,第二年胡文虎赴各国考察药业,研究良方,其虎牌商标万金油风行海内外。

胡文虎热心创立文化教育和各种慈善事业,建学校、办医院、设报馆,这是他服务社会的三大事业。胡文虎、胡文豹兄弟关心社会慈善公益事业,捐赠不分国界,不论宗教,获得各国政府及慈善机构颁授许多勋衔及奖章。胡文虎1954年9月5日病逝,享年72岁。

胡文虎之女胡仙博士,继承父志,经过努力,她担任了《星岛日报》集团董事长,并担任世界中文报业协会主席、国际新闻学会副会长等职。她关心祖国建设,积极在中国内地投资,并做了大量慈善事业。

<h3>香港人造革大王田家炳</h3>

田家炳,1919年生于广东大浦县。18岁起,先后去越南、印尼经营工商业。20世纪50年代末移居香港,在元朗屯门海边购买30万平方米海滩,填海建厂,1960年底出产了第一批人造革。经过20多年努力,终于获得“香港人造革大王”的美誉。

田家炳关心家乡和祖国的建设,多年来他为家乡大埔和祖国捐献巨资,建造桥梁、道路、学校、医院、水电站及投资文化、艺术及工农业生产等领域。

1994年1月,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其发现的第2886号小行星命名为“田家炳星”,以表彰他对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和教育事业作出的重大贡献。

<h3>领带大王曾宪梓</h3>

曾宪梓,1933年生于广东梅县。作为“亚洲领带大王”,他走过艰苦创业之路,终于在香港建立金利来(远东)有限公司。随后陆续扩大到皮革、皮鞋、皮包等皮具制品,并由香港进入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和欧美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1985年当选亚洲领带协会主席。

曾宪梓时刻想着回报祖国和家乡的养育之恩。他捐巨资用于母校梅县东山中学和中山大学,以及祖国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和社会公益事业。据不完全统计,他捐资200多个项目,总金额超过8000万人民币、2.3亿港元和1800多万美元。他捐资1亿港元设立的曾宪梓教育基金会,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其发现的第3388号小行星命名为“曾宪梓星”。

第十章 客家精神 第一节 开拓进取

当年,客家先民为躲避战乱、灾荒而渐次南迁。为此,有人称客家人是“中国的吉卜赛人”。其实,客家人不但与流浪各地靠卖艺、占卜等为生的欧洲吉卜赛人不同,也与今日外国那些因躲避战火而迁逃他乡甚至流落到外国去的难民,只是消极地等待国际难民组织救援不同。客家先民每迁到一地,便自己动手,披荆斩棘,开创新的家园。他们在拓殖家园的艰苦岁月中,既开发了南方的荒蛮之地,传播了中原的先进文化、技术,也培养了客家人的开拓精神。

在客家民间,留下了不少鼓励开拓、激励进取的风俗习惯。例如在客家人的祖先崇拜中,最尊崇的是开基祖。客家人对先祖不畏艰险、开创基业的敬仰之情,寄寓着对开拓精神的颂扬与传播。

客家人的开拓进取精神,还表现在鼓励人们向外发展,甚至到海外去谋生。客家谣谚说:“情愿在外讨饭食,不愿在家掌灶炉”,“情愿在外做到死,不愿在家守娇妻”。客家地区山多田少,不少人生计无着,于是便鼓励子弟外出谋生,甚至有不少家境贫穷、身无分文者,他们把裤腰带一勒,挑上一副竹箩,也敢于出门闯荡世界。反之,如有外出机会,却因恋家而不愿出门,则被视为“灶下鸡”,是没有出息的人。同样,如果外出谋生,不图进取,甚至因为眷恋妻儿而返回家乡,也会被人鄙视,认为是在外边混不下去才回家。

当社会矛盾激化,民不聊生,或国家民族处于危难时期,客家人的进取精神便表现为奋起反抗压迫奴役,以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来推翻腐朽的旧制度、旧政府,建立新社会,挽救国家和民族。为此,客家有一句民谣说:“敢食三斤姜,敢顶三下枪。”形象地表现了客家人敢于奋斗的大无畏精神。

第十章 客家精神 第二节 艰苦奋斗

勤劳节俭,艰苦奋斗,这是客家精神的又一重要方面,在客家人的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中有许多体现。例如正月初一过大年,不少人家都在这天吃素,除有信佛者为吃斋礼佛外,更多的人是为了节俭,留下鸡鸭鱼肉招待亲戚朋友。

在人生礼俗中,如兄弟分家时,各家岳丈便用木桶挑着米、柴、锅碗瓢盆、发糕和芹菜、葱、蒜到女婿家来,一则帮助女儿女婿安家,二则借芹菜、葱、蒜的谐音,鼓励小俩口成家立业后,勤俭持家,聪明善算,发家致富。

各地流传的民间谚语,也是客家人进行艰苦奋斗教育的生动教材。比如“早起三朝当一工”。客家人不睡懒觉,平日妇女早早起床烧火做饭、挑水洗衣、喂猪喂鸡,男人则早早下田、上山干活。不少人起床后,先下地干活,回来再吃早饭。至于插秧时节,村民更是半夜起来,在田头插上火把,拔秧,插秧。

客家人大多住在山里,出门就得上岗下岌〔yin印〕。旧时山里不通公路,进出全靠肩挑。客家谣谚说:“三日肩头四日脚”,意为挑担子艰苦,但经过磨练,待磨出铁脚板,练就铁肩头,便不怕挑担之苦了。

第十章 客家精神 第三节 崇文重教

在客家地区,特别是广东梅州地区,“村村有学堂,家家有学子,处处有读书声”,是中国的“文化之乡”。目前448万人的梅州市,共有小学2300多所,中学200多所,还有师范、卫生、工业、商业、农业、戏剧等八所中专学校。高等学校则有梅州教育学院、嘉应师范专科学校和嘉应大学等。

客家人从孩童开始便用儿歌进行崇文重教的教育:“唔读诗书,有目无珠。”只要子弟潜心向学,父母再穷再苦,那怕是靠挑担、烧炭,也要供他们读书。

同时,客家民间也有种种兴办教育的村规民约和传统习俗。不少氏族有公尝山、公尝田,这是祖辈在兄弟分家时,并不将祖产分尽,而将一部分田地、山林、鱼塘留下来作为氏族的公产,并用其每年的收入来兴办村学,帮助教师,支持族中子弟上学。有的族规还写明,凡考上中学、大学者,资助钱财若干。此外,从前民间还有“文会”、“互助会”,将集股所得的钱、粮,以奖学金的形式来扶助穷家子弟求学。

客家素有尊敬老师的传统。他们教育孩子要尊敬老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昔日有些客家山村的学生,平日要轮流给老师送蔬菜;逢年过节,家长要请老师到家做客或给老师送些土产。

第十章 客家精神 第四节 爱国爱乡

爱国爱乡是客家精神的又一重要表现。历史上,客家人的爱国爱乡精神十分突出,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爱国志士和民族英雄。例如,宋末江西客家人文天祥,他勤王起兵抗击元军入侵,不幸兵败被俘,他做诗拒绝投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近现代的客家民族英雄更多。除上述的刘永福、丘逢甲等爱国志士外,抗日战争时期,率领800壮士,孤军固守上海四行仓库,与日军浴血奋战的谢晋元,就是广东蕉岭客家人。

客家民间也有许多激励人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风俗习惯。客家人有强烈的家乡观念,重视修族谱,不但把这当作氏族延续的需要,还以此寄托对故土的系念之情。

客家人虽迁居他乡或移居海外,但时时惦念家乡,常常为家乡的建设慷慨解囊,如捐资建学校、兴水利、修道路、架桥梁、办工厂及其他造福乡亲的善行义举。当家乡发生水旱灾害,他们则必定写信、寄钱、捐物,以示慰问和帮助家乡抗灾救灾。

客家谣谚说:“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外出回乡者,倘不讲客家话,难免会受到长辈的谴责。于是,他们既学习当地语言,又不忘家乡话。不忘中华文化,这是客家人爱国爱乡精神的具体表现。

客家精神是客家民系的重要精神力量和宝贵财富。今天,弘扬客家精神,将进一步鼓舞和激励客家人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和平统一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附录 辅文图辅片

<img src="p:///book/plate.pic/plate_171923_9.jpg" />

客家民居——圆形土楼内景

<img src="p:///book/plate.pic/plate_171923_10.jpg" />

粤东客家的“围龙屋”

<img src="p:///book/plate.pic/plate_171923_2.jpg" />

连城客家人的传统民间文艺——“走古事”

<img src="p:///book/plate.pic/plate_171923_8.jpg" />

西永定县的客家土楼——“承启楼”

<img src="p:///book/plate.pic/plate_171923_4.jpg" />

客家婚嫁场面



免责:该文章采集于网络,相关权利归相关人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更多文章: 1024社区 xp102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