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工业系统回南明 - xp1024.com
《带着工业系统回南明》


第1章 公元1646

公元1646年六月,清军南下福建,仙霞关、分水关沦落。八月,清军攻克浦城、霞浦。九月十九日,清征南大将军多罗贝勒博洛统兵占福州,疾取兴化、泉州、漳州诸郡县。

隆武政权最为倚重的南安侯郑芝龙降清,闽地大乱。

十月,厦门岛,郑芝龙之子郑成功昏迷三日才醒来,人心惶惶。

但是没有人知道这个世界的郑成功被人穿越了,身上还带着一个工业系统。

郑成功的军帐,十几个亲信将领正聚集在商议大事。

“清将李成栋已经攻占潮州、惠州,正在向广州府进军。李成栋那个叛徒,作为弘光朝的臣子,竟然投靠清军!”

“我从俘虏的清兵口中得知肃亲王将要率兵进入四川,大明朝连半壁江山都无法保住了。”

郑成功扫视手下的将领,这些人虽然没有投降清军,但是一个个脸上不乏惶恐之意,言语中惴惴不安。

这也怪不得他们,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后,南明声势浩大的弘光、隆武政权不到一两年的时间就被清军灭亡。

南明内部勾心斗角,各自拥立不同的皇帝,无法同心协力,如果这都不败,岂有天理?

郑成功声音低沉:“诸位,我们还没有输,我们还有厦门岛、金门岛、南澳岛,兵马数千。最为关键的是我们有水师,清军隔着大海难以攻打我们。在四川还有大顺军余部在抵抗清军,南方各地还有无数志士在等待一位英雄人物站出来振臂一呼,率领他们恢复大明。而能够做到这件事的,便只有我。”

郑成功麾下的将领们诧异地看向这位年仅二十二岁的主公。

郑芝龙降清之后,郑成功与他分道扬镳,统率本部兵马退守澳门、金门一带,这已经需要莫大的勇气。

现在,他们这位主公竟然要以区区数千兵马对抗所向披靡的清军,还一副势在必得的姿态。

“清点我们在几个岛屿所有的兵马,对诸岛进行戒严,从今日起,我们这支部队便是抗清的主力军!一旦恢复大明朝,诸位都是王侯将相!”

郑成功眼神坚定,知道此时稳定人心最为重要,他要尽可能地将恢复明朝的饼画的越大越好,让这些将领为了裂土封侯而为他卖命。

果然,他手下的将领们重新恢复了斗志,各自下去清点兵马。

空荡荡的军帐中,郑成功闭上了眼睛。

他相信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在南明最危急的时候成为抗清主力。

原因无他,他已经不是原来的郑成功,他是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穿越者。

而且他的身上还带着一个神秘的工业系统。

这个系统可以召唤各种技术人才来到这个世界,为他生产滑膛枪、青铜炮、蒸汽机、抗生素……

系统所需要的东西被称为“文明点”,时代越靠后的技术需要的文明点越多。

治下的百姓数量、百姓的生活水平会影响到文明点的产出。

也就是说,地盘越大、百姓的生活水平越高,系统得到的文明点就越多。

现在郑成功控制的地盘主要有三处,厦门岛、金门岛、南澳岛,人口数万,兵马数千,大小木船、渔船数百,每个月可以产出100左右的文明点。

穿越成为郑成功的他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有了这个莫名其妙的系统,但是他对滑膛枪、蒸汽机这些工业技术并不陌生。

恢复大明就要依靠这个系统了。

自己完全可以利用郑家在大海上的优势争取几年发展工业的时间。

他清楚地记得郑家的船队可是撑了几十年才倒下。

有几十年的时间加上这个工业系统,自己还不能够训练出一支装备新式滑膛枪和火炮的新军吗?

一旦训练出新军,教训落后的清军绰绰有余。

大顺军余部还在四川、云贵等地与清军周旋,郑成功所需要做的是征服更多的地盘,借以获得更多的文明点,开启更加先进的技术。

郑家船队的经济来源还没有完全被清军切断,他还可以和东瀛进行贸易,实在不行想办法从南洋贸易的葡萄牙人、荷兰人身上赚钱也行。

郑成功理清楚了自己的战略之后,他在脑海中翻看工业系统的技术。

他现在只有100文明点,能够开启的技术有限。

现在清兵南下福建布政司、广东布政司,兵荒马乱,最为紧急的不是缓慢地发展经济,而是要有一支崭新的军队来保证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稳定人心,然后再开始工业建设。

郑成功翻看工业技术列表中的“火枪”一项,可以看到一整部人类文明火枪的发展史,甚至有大明朝的鸟铳。

大明的鸟铳一度是新式火器,但是到17世纪中期已经落后了。

火枪的历史可以分为火门枪、火绳枪、燧发枪、击发枪、近代步枪。

工业系统还专门替他分门别类,可以看到不同国家的火枪技术。

17世纪到19世纪,可能有两个国家的技术最为耀眼,英格兰和法兰西。

郑成功翻看法兰西的火枪技术,直接看先进的遂发枪技术:“法兰西1777式标准步枪,有效射程50到100码,需要1万文明点;法兰西夏塞波步枪,有效射程1300码到1700码,需要100万文明点……”

本来郑成功还想要找一件跨时代的火器来碾压清军,不过当他看到越往后的火枪需要消耗的文明点越多,不禁有些头疼。

法兰西1777式标准步枪与夏赛波步枪隔着不到100年,但是两者所需要的文明点却相差100倍。

两者的技术含量也是天差地别,后者可是经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只能够寻找更加落后的火枪了。

只有可怜的100文明点的郑成功往前看火绳枪时代的技术。

他停在了一款火绳枪身上,北欧雄师古斯塔夫二世时期的瑞典火绳枪。

这种火枪是欧洲三十年战争的产物,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改良了德意志人发明的1630式苏尔火绳枪,可以说在1646年仍然不显过时,而且只需要100文明点。

郑成功在脑海中呼叫系统:“我要消耗100文明点开启瑞典火绳枪技术,按照这个时代欧洲最精锐的瑞典陆军模式训练出一支新军。”

工业系统冰冷的声音响起:“寄主消耗100文明点,正在为您召唤生产瑞典火绳枪的工匠。”

很快一批瑞典的工匠出现在军帐中,他们略带茫然地看着四周的情况,但是系统告诉他们要为眼前这个年轻人效力,无法违逆他的命令。

第2章 招揽人心

郑成功清点了系统带来的人,十三个瑞典工匠,还有制造瑞典火绳枪的模具。瑞典工匠竟然还会使用汉语来进行交流。

此时已经有一些洋人活跃在东南沿海一代,他带着十几个瑞典工匠,还能够解释为雇佣而来的洋人。不过要解决他们的来历问题还颇为棘手。

郑成功直接找到系统将他们变成了汉人的样子,这样一来就可以让他们伪装成为逃难来到厦门岛的工匠。

现在清军正在分兵攻打福建、广东等地,到处都是逃难的人群,想要给召唤到来这个世界的工匠找一个假的身份再容易不过。

“他们都是工匠,一定要保护他们的安全,他们将在厦门岛建造一个小工坊。我们还需要招募几十个年轻的铁匠、木匠,安排他们学习制造火绳枪的技术。”

郑成功将13个瑞典工匠带到一个铁匠铺,暂时安排几处简陋的房屋给这一群人生活。

所幸的是火绳枪的制造还不需要非常复杂的机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工锻造而成,郑成功相信这个时代的瑞典王国能够生产出来火绳枪,那么他在东方也可以仿造出类似的火枪。

工匠在17世纪可是非常稀有的人才,尤其是掌握了铁器、火器制造技术的工匠,他们的地位相当于后世的工程师。

一个年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见郑成功忙着张罗十几个工匠的事情,走过来问道:“侄儿,这些都是什么人?”

郑成功看向那人,他的叔父郑鸿逵,也是郑芝龙的四弟。

他的父亲郑芝龙投降了清军,而郑鸿逵不但没有投降,反而保护郑成功来到厦门岛,而且推举郑成功代替已经投降的郑芝龙担任郑氏集团的首领,所以郑成功才能够稳定人心,重新凝结力量。

出于这样的恩情,郑成功对他还是颇为感激:“他们是从闽地逃难至此的难民,我听说他们有生产西洋火枪的才能,所以才允许他们在厦门岛居住。”

郑鸿逵微微吃惊:“他们竟然能够生产红毛人的火枪?那还真是稀有的人才,如今清军南下,席卷闽地和岭南,我们正需要火枪。”

郑成功点头:“没错,侄儿打算在厦门岛建立一个火枪作坊,专门为我们郑家军生产火枪。请叔父务必要支持侄儿。”

“不妥……”郑鸿逵却反对郑成功的想法,“厦门岛距离陆地太近,我们的水师优势发挥不出来,如果清兵强攻,怕是难以抵挡。还有郑彩、郑联兄弟也在厦门岛,他们是你父亲的旧部,他们迎了鲁王朱以海,有想要效仿你父亲的意思,不见得会与我们一条心,我们防人之心不可无。”

郑氏集团里面还有这么多麻烦……

郑成功心里发怵。南明的局势糜烂至此,最大的敌人清军已经势如破竹,没想到南明内部的势力还在内斗,就连郑氏集团都分成了两派。

他和郑鸿逵是一派,而郑彩、郑联兄弟又是一派,他们虽然都在厦门岛、金门岛,但是郑彩兄弟明显有自立门户的意思。

在有实力吞并他们之前暂时先忍着吧。

郑成功知道郑彩兄弟在厦门岛的势力更大,而他的部众主要在金门岛和南澳岛。

“那我们将火枪工坊安置在金门岛。”

虽然郑成功更想要在人口更加密集的厦门岛为根据地,但是为了火枪工坊的安全以及暂时避开郑彩兄弟,郑成功决定隐忍。

等他训练出新式的火枪队,他一定要先统一郑氏集团,然后再与清兵抗衡。

有工业系统在,郑成功说不定可以制造出大量的风帆战列舰,凭借它们攻打沿海、沿江的城镇。

郑鸿逵对郑成功说道:“对了,我招来了一个人,此人曾经担任浙江布政使、宁波、绍兴巡海道,在浙江一带素得人心,如果他回到宁波等地振臂高呼,一定可以聚集一批义兵,为我等奋力作战。”

郑成功眼前一亮,他目前所缺少的就是这种在东南沿海有号召力的人,他们能够起到难以想象的作用:“你说的是卢若腾?”

很快一个将近五旬的人被带到郑成功面前,此人秉性刚直不阿,倒是一名贤臣,只可惜生在明末乱世,不为重用。纵使如此,他在所治理的浙江地区仍然有着巨大的声望。

“对于家父投降清军之事,我对此深感遗憾。但是我以项上人头为誓,我将会抵挡至哪怕最后一兵一卒,也决计不会投降,请先生助我一臂之力!”

郑成功知道这种正直的士子看重的是什么,他首先和要郑芝龙撇清楚关系,表达自己站在大义这边,才能够获得他的效忠。

果不其然,卢若腾听后眼神迸发神采,他仿佛看到了最后的希望。

闽地沦陷,岭南也将要不保,但是郑家还没有倒下,郑成功比他的父亲更能够担任起抗击清军、恢复大明的重任。

卢若腾感慨道:“隆武帝下落不明,多半已被贼兵所害,我们大明江山支离破碎,令人心痛。”

郑成功说道:“更加令人痛心疾首的是我们南明各个势力相互内斗,各为其主,难以形成一个势力,否则岂有这么快就失败之理?”

卢若腾听到郑成功分析隆武政权失败的理由,不禁大为同意:“崇祯朝的时候大臣内斗便严重,隆武朝也是一样。”

“卢先生打算接下来该如何作为?”

“我打算潜回宁波组织义兵,驱逐清兵。”

“荒唐、荒唐。”

郑成功接连摇头,让卢若腾大为郁闷,他都准备豁出性命了,没想到反而遭到郑成功的轻视。

郑成功眼神严肃:“卢先生可曾想过,宁波府已经被清兵控制,他们挟持胜利之姿,士气正盛,装备又比义军精良。你回到宁波府没有后援,只能够孤军奋战,只是徒劳牺牲自己和无数乡民的性命而已。”

卢若腾凭借自己的一腔热血,被郑成功这么一分析,反而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他咬了咬牙:“就算是粉身碎骨,我也要做最后的抗争。”

郑成功拦住了他:“你可以回到宁波起事,但是时机还不到,在此之前你跟着我做事,我们共创大业。”

第3章 诸多难题

卢若腾终于加入自己的账下担任文官的工作。他经历过崇祯朝、隆武朝,担任地方官,办事能力要远胜海盗出身的郑氏集团将领。

郑成功需要有一批文官来进行统计等工作,替他管理好后勤。

他让13个瑞典工匠挑选了一批本土的铁匠、木匠作为学徒。船匠前往金门岛,在金门岛建立一个火枪作坊,研制生产17世纪最经典的瑞典火绳枪。

被召唤过来的瑞典工匠不仅仅是生产火枪,还要替他训练出一批同样拥有制造、维修火枪能力的本土工匠,让郑成功拥有一群顶尖的工人。

他们是郑成功的底牌。

为了保护这群工匠的安全,郑成功还专门将主力部队从厦门岛转移到金门岛,以金门岛为后勤据点。

厦门岛有挟持鲁王朱以海的郑彩、郑联兄弟,他们虽然也奉郑成功为郑氏集团的首领,但是他们是郑氏集团的元老,有自立门户之心,郑成功打算先隐忍他们,等到生产出足够的火器就吞并他们的部队。

如果连郑氏集团的内部都无法统一,郑成功也别想着振兴南明了。

当然,郑成功只是打算将经营重心放在金门岛和广东的南澳岛,并没有放弃厦门岛的意思,他仍然留下一支人数不少的部队在厦门岛建立据点。一来他们可以制衡郑彩、郑联兄弟,毕竟郑成功才是郑家明面上的首领,二来厦门岛靠近陆地,无论是招兵买马还是在将来收复福建的泉州府、漳州府都比较容易。

现在的局势是郑彩、郑连兄弟占据了厦门岛的大部分地方,而郑成功心腹所控制的是小部分地方。

郑成功的眼光放得很远,他知道自己有工业系统,只要不出昏招,那么郑彩、郑联兄弟迟早会被他吞并,他实在是没有必要在尚未站稳脚跟之前与郑彩、郑联兄弟斤斤计较。

他要生产出第一批瑞典火枪。

郑氏集团有着大海上的优势,可以与东瀛、南洋进行贸易,想要买到生产火枪的木材、黄铜和生铁都不算困难,还有火药……

购买这些原材料需要大量的金钱,郑成功心里盘算着要怎么弄到白花花的银两,才能够尽可能地生产更多的火枪。

郑成功之前让部将亲点各自的人马数量,南澳岛远在广东,前去清点的部将还没有回来,而厦门岛、金门岛的部将已经将清点的结果向他汇报:“厦门岛有2700余人,绝大多数是刀牌手和弓箭手。金门岛守军加上我们调去的主力合计4100余人。南澳诸岛估计有不下3000人。”

郑成功倒是没有想到自己的部下会有这么多人,刀牌手、弓箭手和伙夫凑在一起竟然有一万人左右。

而且还不断有反抗清兵的郑氏将士前来寻求庇护。

这些人本来都是他的父亲郑芝龙召集起来的武装力量。郑芝龙投降清军后,他的手下也作群鸟兽散,部分人跟随投靠清军,部分人就地解散,剩下的人则追随郑成功、郑彩等人。

郑彩、郑联的部队比他要少,不过人数也少不到哪里去,如果能够兼并他们的部队,也许手中可用之兵能够达到2万人。

郑成功没有足够的银两组建1万人的火绳枪部队,他只能够训练出一支精锐的小部队,凭借他们打开局面。

郑氏集团有着东南沿海最强大的水师,但是水师无法决定胜负,一支可以在陆地上战斗的精锐部队不可缺少。

郑成功不满其中一点,问道:“我们的人只有刀牌手和弓箭手吗?没有火铳或者马匹?”

他的堂兄郑泰对他说道:“我们有从东瀛购买种子岛的火铳,还有大明生产的火铳,然而在清兵进犯福建等地时遗失了不少,现在只有上百支。马匹不足一百。”

郑成功听到郑泰的汇报,对郑氏集团的困境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如果放在冷兵器时代,缺乏马匹这一点与清兵动辄数千上万骑兵相比,就足以让郑家无法北伐。

幸好这是火器和冷兵器并存的时代,骑兵虽然还有很大的威慑力,但并非不可战胜。

在地形不适合骑兵大部队展开的南方河网丘陵地形,使用火器将会战胜骑兵。

郑成功喃喃自语:“这些我们都会有的,骑兵、火绳枪……”

郑泰对郑成功说道:“我们真的要将主力调到金门岛?这样一来会让郑彩、郑联兄弟野心滋长,以为你将厦门岛拱手让给他们了。”

郑成功冷笑:“先让他们暂且在厦门岛附近抗击清军,我们将重心放在金门岛以及广东的南澳岛。再者,我们还没有彻底放弃厦门岛,我们在这里招兵买马,然后运到后方训练。在关键的时候我们将会力挽狂澜。”

郑泰仍然不放心:“当今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想要在乱世招兵容易,而要获得足够的粮草却难上加难。没有足够的粮食,只会导致部下离心离德。”

郑成功听到堂兄的话,陷入了思索。

郑氏集团面临的问题远比他想象之中的要多,火器、马匹不足,粮食短缺,尤其是在海岛之上,如何供给大军所需要的粮食是一个问题。

郑成功不禁想到了夷洲,此时夷洲还在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控制之中。

收复夷洲是必须要做到的事情,不过他现在还没有必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收复夷洲。

夷洲的荷兰人棱堡代表着17世纪最坚固的防御工事,除非是拥有大量的火炮才能够摧毁,现在放着清兵不收拾而跑去和荷兰人打仗,还要开发夷洲,等到夷洲开发好郑成功都不知道多少年过去了。

他体内有一个工业系统,完全可以将注意力放在东南沿海的城镇。

郑成功向郑泰等部下指出:“潮州府、漳州府、泉州府都有粮食产出,我们可先重点收复这几个府县,然后与其他南明势力遥相呼应,共图大事。”

郑泰在内的将领们见郑成功信誓旦旦,不由面面相觑,清兵实力空前,在福建、广东有兵马数万,他们真的能够收复这些地方吗?

第4章 瑞典火绳枪

郑成功秘密在金门岛建立火枪作坊,工匠们正在加班加点生产瑞典火绳枪,而郑成功想方设法弄来他们制造火枪所需要的原材料,以及火药、铅弹。

作为穿越成为郑成功的后世人,他知道明朝末期的火器生产经常偷工减料,所以他亲自监督原材料的采购和火器的制造,务必要制造出精良的瑞典火绳枪。

所幸郑成功召唤而来的13名瑞典工匠完全对他进行效忠,所以他可以清楚知道他们制造的瑞典火绳枪是不可能偷工减料。除非是原材料采购上出了问题。

面对采购官克扣原材料,郑成功就只有一个字,杀!

他必须要保证火器的质量!

除了督促工匠们尽快生产出第一批瑞典火绳枪,郑成功还要重新整编部队,将手下的部队编成五个营。

他自己统率第一营驻扎金门岛,有兵马3000人,其余四营兵马1000人到2000人不等。第二营同样驻扎金门岛,第三营驻扎厦门岛,第四营、第五营驻扎南澳岛。

至于郑彩、郑联兄弟的部队,郑成功指挥不动,并没有给他们编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仍由他们活动。

他相信兵在精不在多,只要自己训练出一个营的精锐火枪兵,他就能够在陆上占据一席之地。

1646年是风波不断的一年,这一年的十一月,唐王朱聿鐭在广州府称帝,年号绍武;桂王朱由榔在肇庆继位,年号永历。在清兵进入广东之际,二者却互争帝统,相煎火并。该月,清将李成栋攻占潮州、惠州,迫近广州府,永历帝自肇庆逃入广西。

清军的进展是如此之快,以至于他们都没有做好统一天下的准备,忽视了还在厦门岛、金门岛活跃的郑氏集团。

也许在他们看来,郑氏集团的首领郑芝龙已经投降,剩下的小鱼小虾无法掀起什么波澜。

郑成功还在吞声忍气,他忍耐着清将李成栋在广东的势如破竹,他忍耐着郑彩、郑联兄弟不服从指挥。

他知道清军还没有彻底平定岭南等地,许多官吏还在观望,他们可能迫于形势投降,他们在等待一个人站出来振臂高呼。

软弱的唐王、桂王都无法做到。

郑成功知道自己可以成为这个振臂高呼的统帅。

所以他要隐忍,忍到自己有一支可以在陆地上与清军抗衡的部队。

只要他打出气势来,正在观望的官吏将会重新回到南明的旗帜下。

十一月将要结束,形势越来越不妙。

郑成功停留在厦门岛,他在盘算局势。

现在福建已经被攻占,广东多半也保不住了,广西、湖广、四川、云贵还在,最大的变数还没有出现。

如果郑成功的记忆没错,这一段时间郑氏集团还不是抗击清军的主力,变数在于各地投降清军的明朝将领,还有张献忠的大西军余部,也即是张献忠的养子们——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等人。

他们仍然会给郑成功他争取几年的时间,而几年的时间足够他凭借工业系统逆天改命了。

他所需要做的是忍辱负重、积蓄力量,在必须的时候全面出击。

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你们都给我等着吧,到时候有一笔账要与你们清算。

郑成功将瑞典工匠召唤到这个世界,他们在十一月末终于生产出第一支瑞典火绳枪的试验枪,让郑成功专门从厦门岛来到金门岛验收其成果。

沉甸甸的火绳枪握在他的手中,他可以感受到其份量。这一支火绳枪的试验样品重4公斤,配套的还有一根长145公分的支撑叉架,支撑火绳枪进行射击,因为这玩意实在是太沉了。

郑成功看到它时瞳孔不禁放大:“这才是我渴望的东西,简直就是完美的艺术品!不,如果它是遂发枪那就更好了!”

郑成功把玩瑞典火绳枪,爱不释手,在他的眼中,这种火绳枪将是他重振南明的第一个希望。

他不仅要造火绳枪,还要造青铜炮、铁炮、钢炮,碾压八旗兵。

郑成功向瑞典工匠问道:“你们是否能够生产燧发枪?”

瑞典工匠苦笑:“主公,我们如果稍作钻研,的确可以生产,但是遂发枪造价比火绳枪和火门枪高多了,后续的维护成本高,使用寿命短。您要迅速形成战斗力,还不如火绳枪来的实在。”

郑成功想了想,好像的确是这么一回事。

燧发枪在欧洲16世纪就出现了,但是一直到了17世纪才逐渐使用,并在18世纪达到了顶峰。倒不是大家看不到燧发枪的好处,只是其工艺肯定要高于火绳枪。

现在于欧洲爆发的三十年战争,双方主要还在使用火绳枪和长矛手组成的方阵呢。

在生产力提高之前,郑成功还是不追求成本较高的燧发枪,他只有两三个主要岛屿。

饭要一口一口吃,郑成功将注意力重新放到了自己手中的火绳枪身上。

瑞典工匠为他介绍:“这种火枪配给纸包子弹,内含火药与一颗铅弹弹丸,可加快装填速度提高火器的射击速率。”

郑成功按照指示引火药导入引药锅,咬开纸包子弹,将发射药和弹丸倒入枪管,使用通条捣实弹丸和发射药,吹火绳、装火绳……

完成了一系列颇为繁琐的步骤,他将火绳枪架到支撑架上,朝着距离他四十米处一副套在木板上的盔甲射击。

响亮的枪声响起,黑火药产生的浓烟弥漫了他的视野。

排队枪毙!

这个名词在郑成功的脑海中回荡。

没错,他需要的就是训练出一支可以进行排队枪毙的精锐之师!

没有什么战术比起排队枪毙更加适合这个时代。明军、清军已经在使用这种战术,东方还没有多么落后于西方。

但是排队枪毙需要士兵有着严格的纪律,这一点是郑成功对现在的部下所不敢恭维的。要训练出一支敢于走到别人面前六十米、甚至是四十米才开枪的队伍难度可想而知。

郑泰等将领上前查看火绳枪造成的杀伤,盔甲已经多了一个窟窿,令人心惊胆战。

第5章 工匠等级制度

郑成功亲自过来检查瑞典火绳枪的威力,他将沉重的盔甲从木桩取下来,他看到被铅弹击穿的盔甲,对火绳枪的威力有了新的认知。

这种大口径的火绳枪在欧洲战场上对笨重的板甲骑士都有杀伤力,刀牌手和骑兵根本无法抵挡。

17世纪中期火绳枪已经发展了上百年的时间,从早期的火绳枪到现在改良了许多。

火绳枪可以批量生产,就算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经过十天半个月的训练也可以使用。弓箭手却是要至少两三年的训练才能够成为精锐。更不用说弓箭的制造成本、保养成本都远远比火绳枪要高,破甲能力不及大口径的火绳枪。

以长弓手闻名中世纪的英格兰早在1590年就颁布《终止长弓法令》,弓箭手在欧洲基本上退出了战争舞台。

郑成功需要的是尽快拉出一支精锐,没有比火绳枪更快的选择。

虽然郑氏集团现在有不少的弓箭手,但是他们的水平参差不齐,弓的质量也令人难以恭维,他并不指望自己的部下能够用弓箭打败清兵。

他记得戚继光说过,教练场打把,鸟铳十倍快枪、五倍弓矢。鸟铳就是火绳枪。

既然是几十年前和倭寇玩命的戚帅这么说,郑成功相信走火绳枪、减少弓箭手数量这一条途径是正确的。

似乎万历朝与倭寇作战时李氏王朝也成立了鸟铳队,逐渐抛弃弓箭。

郑成功的思绪回来,他对瑞典工匠以及他们在本土招收的学徒说道:“三个月的时间,我需要有1000支火绳枪,原材料和资金我会想方设法获得,哪怕是砸锅卖铁也要完成生产计划。”

工匠们纷纷叫苦,三个月的时间要生产1000支火绳枪,相当于每天要生产10支火绳枪,基本上要靠人工打造,他们估计是要累坏了。

“你们人手不足我可以给你们调遣人手,工钱好说。我将会制定工匠等级制,为我们郑家效力的工匠资历越久、贡献越多,级别就越高,工钱和待遇就越高!”

郑成功当着这群工匠的面宣布要建立工匠等级制。

他将工匠视为重要的人才,为了激励他们为自己源源不断地生产火绳枪,他早在脑海中盘算好了对策。

他计划将工匠分为五个等级,每个等级有不同的工钱和待遇,以激励他们为自己效力。

最低等级的是学徒,他们一个月有三四两的钱粮,按照郑成功他的想法,顶级的工匠能够享受郑家军小头目的待遇。

这群工匠在郑成功宣布了工匠等级计划之后,他们似乎看到了晋升的希望。

工匠的作用很大,哪怕是屠城也要留着工匠的性命。只可惜在古代的地位不怎么高,士农工商,为第三等人而已。

但是郑成功可以给贡献高的工匠享受官员的待遇。

郑成功定下了工匠等级制,还要考虑从哪里可以买到足够的火药和金属。

福建布政司已经被清兵占领,广州府兵荒马乱,未必能够从陆地上获得足够的原材料。

郑成功只能够将目标转移到其他势力。

除了清军和南明军,郑成功能够贸易的对象还有德川幕府、朝鲜李氏王朝、荷兰东印度公司,以及占据了澳门的葡萄牙人。

其中荷兰东印度公司、葡萄牙殖民者的技术水平可能更高,只要有钱,从东南亚也可以买到硝石。德川幕府经过了战国时代,九州岛的大名们拥有数量不少的生铁、硫磺储备,有钱有关系,应该可以买到生铁、硫磺。

郑家与东瀛之间存在贸易关系。

郑成功的胞弟田川七左卫门现在是郑氏家族在东瀛的代表,从事双方的贸易。

七左卫门是郑芝龙的儿子,不过被郑芝龙过继给田川氏。

不知道郑芝龙投降清兵之后,七左卫门是站在他父亲那一边,还是站在他这个兄长这一边。

郑成功打算联络七左卫门,从东瀛购买一批硫磺和黄铜、生铁。

他不在意给幕府和大名送银两来获得原材料。

被东瀛人赚走的钱,他以后一定会拿回来。

等收拾完清兵,荷兰人、葡萄牙人、东瀛人,一个也跑不掉。

想要在东瀛还有一个胞弟,郑成功立马派人联系他。

他与这个胞弟的关系并不怎么熟悉,但是他们的母亲田川氏不久前在清兵占领福建的时候遇害,杀母之仇不共戴天,他相信七左卫门虽然身在东瀛,但是很有可能会站在自己这一边,而不是背叛了他们的父亲。

郑成功找来一个心腹,托他前去东瀛联络七左卫门,让他担任中间人从德川幕府和大名手中购买硫磺和其他的战略物资。为此郑成功还写了一封家书,向七左卫门诉说田川氏遭到清兵杀害之事,请他务必要弄到硫磺、黄铜、粮食等物资,价格可以商谈。

此时的郑成功还没有想到七左卫门不但在危急的时候为其输送人力、物资,而且将来还帮助他吞并东瀛,重新恢复郑姓。

当然这是后话了。

郑成功现在还忙着对付横扫闽地、岭南的清兵,他没有精力想着吞并东瀛之事。

第一批工匠已经初成规模,他们可以生产瑞典火绳枪。郑成功也在积极搜寻生产火枪需要的物资。

然而有能力生产火绳枪不意味着就拥有了一支强大的火铳队,他还要按照古斯塔夫二世的瑞典陆军模式打造一支强军。

他找来部将洪旭,此人是他父亲郑芝龙麾下老将,比他长一辈,但是此人也是一条硬汉,不愿意投降清兵,而是转投郑成功。

此人治军严整,所以郑成功对其倚重,任命他为第一营的副将。

他需要统筹全局,以洪旭为副将把第一营训练成为第一个全面使用古斯塔夫二世瑞典战术的新式军队。

他吩咐道:“第一营挑分成火枪手和长矛手,编制成7个连,每个连由216个长矛手和192名火枪手组成,我们要训练新的战术。”

洪旭还是首次听说只有长枪手和火枪手组成的阵型,疑惑道:“我们的盾牌、弓箭都不需要了?”

郑成功孤注一掷:“除了贴身肉搏的军刀,其他的装备都需要更换,我们要战胜清兵,就要不破不立!”

第6章 神机营

金门岛的校场,此地只是郑家军临时清理出来的平地,周遭还有砂石和野草,可见其原本是一片草坪。

第一营3000人被郑成功分成了7个连,每个连有192名火枪手和216名长矛手。他们排成六排。长矛手在中间,两翼是火枪手。

就是这么简单的阵型,却可以横行几百年的时间。

郑成功对瑞典队形只有简单的理解,他尝试着凭借自己的记忆重现瑞典的火枪线列。

长矛手的存在是避免火枪手被敌人的骑兵收割。骑兵来袭的时候火枪手会躲到长矛手身后抵挡骑兵冲锋,而4-5米的长矛组成的铜墙铁壁将会让骑兵头破血流。

在刺刀还没有发明之前,火枪线列牺牲了更强的火力来换取对骑兵的防御。

这是郑成功凭借自己为数不多的后世知识所能够了解的排队枪毙的原理。

郑家军的士兵们闹哄哄地按照命令排成队列,他们对此感到新鲜。

因为瑞典火绳枪还没有批量生产出来,他们现在是赤手空拳练习队列。

每个连的士兵站成六排队列,他们还被告知自己是火枪手还是长矛手,但是他们却没有武器,在场的士兵都觉得有点可笑。

但是作为主帅的郑成功并没有发笑,相反,他脸色凝重。

只有率兵打仗的人才知道队列有多么重要,这是区分精锐之师和乌合之众的重要标志。

戚继光的部队之所以能够成为精锐,很大程度在于他严格的训练,打仗的时候有章法,而不是一哄而上。

即使现在还没有火绳枪和长矛,郑成功也要事先开始操练士兵,尽量做到只要火绳枪生产出来,这支部队抄上火绳枪就能够战斗。

“任何在训练中懈怠之人,鞭打三十,驱逐出郑家军!表现优异者,赏三个月军饷!”

郑成功不但宣布金门岛、南澳岛戒严,而且从严治军,有功必赏,有错必罚。

他知道慈不掌兵,想要训练一支精锐之师,就要将手下的士兵训练成为冰冷的战争机器,用军棍让他们将纪律铭刻到骨子里!

“洪旭,你选拔出100名可靠的士兵作为督战队,在训练的时候发现懈怠的军士,立刻揪出来!”

郑成功又建立了专门的督战队,他们将在火枪线列后方,但凡是擅自后退扰乱阵型的人都会被责罚,而在战场上他们会被督战队击毙。

“遵命!”

洪旭作为依附郑成功的老将,他对于督战队并不陌生。第一营除了7个火枪和长矛手组成的连,剩下的人就是督战队、伙夫、马夫等辅助兵丁。

郑成功亲自督促训练,郑家军原本懒散的士兵们心底一凛,面面相觑,在首领郑成功的面前不敢违抗,便按照指示操练。

如果表现优异,他们还可以得到三个月的军饷作为奖赏。

现如今兵荒马乱,这些兵丁在战乱中一贫如洗,还需要银两娶妻生子或者养家糊口,三个月的军饷对他们的家庭而言就是温饱的保障啊。

郑成功可以从这群手下操练时候的眼神中看出来他们部分人对赏钱充满了渴望,也有人对严厉的训练感到不满。

这个时候是否要杀一儆百?

郑成功在等着有人抗议他的做法,那样他就可以通过诛杀违抗他命令的人立威。

但是他低估了自己在郑氏集团中的影响力。

郑鸿逵、洪旭等郑氏集团元老支持他作为郑家的首领,其他的人还真不敢有所微词。

郑成功已经有昔日郑芝龙在郑氏集团中的影子。

他相信只要自己获得一两场胜利,他就能够彻底取代郑芝龙在郑氏集团的地位。

尽管有人心里对郑成功提出的新式阵型内心不满,他们还是依法训练。

这是队列的训练。

郑成功规定在上午训练队列,而到了下午则训练火枪术。

目前郑家军只有少量大明火铳、东瀛火铳,郑成功在新式火绳枪生产出来之前,令部下暂时拿旧式的火绳枪训练使用火绳枪的方法。

至于更加古老的火门枪,比如三眼火铳,郑成功已经不屑于使用,令人将其熔炼。

三眼火铳都是洪武年的火器,当时的确威风四方,属于一流,可惜此时距离洪武朝都两百年了,两百年前再先进的火器也抵挡不过技术进步,没有必要使用两百年前的火器。

看到这群手下几十个人轮流使用一把火绳枪进行训练,郑成功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等到他们每个人都学会火绳枪的使用方法,再加上火绳枪能够批量生产出来,他就有了一支看上去还不错的火枪营。

郑成功眼神充满希冀地看着校场上打草靶训练的士兵,他对左右部将说道:“我们第一营应该有自己的名字。”

郑泰、洪旭等部将疑惑:“该取什么名字?”

郑成功一字一顿:“神、机、营!”

郑泰、洪旭等人眼神一亮。

他们对于这个名字再熟悉不过了。

永乐八年征交趾,明成祖朱棣得神机枪炮法,特置神机营肄习。

漠北之战,神机铳居前、马队居后,神机营配合步、骑作战,大破北元。

神机营曾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火器部队之一,如今不可避免地随着大明的衰落而衰落。

很不幸在和清兵作战时,许多明兵仍然使用洪武年就有的三眼火铳。

火绳枪、燧发枪才是未来。

明末朝廷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可惜已经无力回天。

现在郑成功以“神机营”命名他麾下的第一营,就有重振大明火器之意。

他要让神机营像是两百年前的漠北之战大放异彩。

洪旭摸了摸胡须:“神机营……他们能够配得上这个名字吗?”

郑成功肯定:“只要他们进行长时间的训练,大破清兵,那么他们就能够实至名归。等到明年新军练成,我将掀起抗清大旗,与尔等率兵收复漳州府和泉州府。到时候南明朝廷恢复我等仍然是王侯。”

众人听到郑成功的计划,口干舌燥,明年就要与势不可挡的清兵在福建交战了,不知道新的神机营是否能够旗开得胜,还是在清兵阵前土崩瓦解。

第7章 国无二君

郑成功加紧对神机营的训练,而在十二月,从广州府传来了更加不妙的消息——李成栋率领的清兵伪装成明军潜入广州城,里应外合攻破广州城,俘虏了在广州府登基的唐王朱聿鐭,绍武政权灭亡。

郑彩、郑联兄弟派人通知位于金门岛练兵的郑成功,请他回到厦门岛共谋大事。

郑成功对郑彩、郑联兄弟有所防备,带着神机营一部分兵马乘船来到厦门岛,见到了郑彩、郑联兄弟。

在场的还有鲁王朱以海,以及忠于鲁王的大臣钱肃乐、张煌言等人。

郑成功听过张煌言的名字,他是南明忠臣,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坚持抗清二十年。

如果可以,郑成功当然希望将张煌言纳到账下。

只可惜张煌言尊崇鲁王朱以海担任南明皇帝,要得到他的效忠,就必须要让鲁王担任自己的上司。

郑成功打算力挽狂澜,并不想一个庸碌的君王还有他任命的大臣在自己的头顶对自己指手画脚。

因此郑成功与郑鸿逵、郑泰等长辈私底下进行商议,决定不尊鲁王为主子,另外挑选一位天高地远的皇帝。这样一来他既可以打着南明的旗号,又不需要被鲁王一派干涉。

他好不容易才要训练出一支新军,要是被鲁王朱以海等人拖后腿,郑成功估计睡觉都不安心。

鲁王朱以海坐在会议的主位,毕竟他名义上是大明朝的皇亲国戚,地位比在场众人高。

掌握实权的郑成功、郑彩等人分列左右,左边是郑成功的亲信,右边是郑彩、张煌言等拥护鲁王一派。

郑彩向众人宣告了一个令众人心塞的消息:“广州府的逃兵飞报,清兵已然攻破广州城,唐王落在清军手中,迟早会遭遇不测。桂王已经逃到广西。”

郑成功微微皱眉:“唐王在广州府有一万多兵马,为何如此之快便为清兵俘虏?”

郑彩解释:“清兵进攻广州城之前,唐王将主力调遣到肇庆与桂王厮杀,广州城兵力空虚,清兵仅仅是潜入三百人便得了广州城。”

郑成功听到大明宗室在清兵已经抵达潮州府时还发生内讧,不禁对大明宗室反感。

大敌当前,还把主力从广州城调到肇庆攻打友军,让清兵趁虚而入?

如果他们联手在广东抗击清兵,说不定还能够撑住一段时间,等待变局。

唐王该死。桂王也好不到哪里。

以前郑成功还无法理解什么南明这么快就兵败如山倒,但是他身临其境,发现南明内部相互倾轧严重,皇室宗亲在清军面前一个个抢着当皇帝,才感受到了南明的绝望。

郑彩说道:“现在皇室宗亲只有桂王和鲁王还能够独当一面。鲁王在浙江、福建深得人心,我提议鲁王登基称帝,与桂王、清军三分天下。”

鲁王朱以海以及他任命的大学士们听到郑彩的话,不由动容。

如果鲁王称帝,他们就是股肱之臣,有从龙之功。

然而郑成功却不满这个提议。

一来他不想要身边有一个皇帝对他指手画脚,二来唐王和桂王内讧的悲剧才刚刚发生,现在鲁王称帝,岂不是变成了鲁王和桂王的争斗?

郑彩三分天下的提议在郑成功看来简直就是荒唐可笑。

清兵已经取得了大半天下,鲁王只有几个海岛,迟早要灭亡,有什么资本三分天下?

“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若一国有二君,只会内斗不止,无法合流抗清。到时别说三分天下,我等都会成为阶下之囚。桂王与崇祯皇帝关系更近,称帝较早,若是他能够成事,则可奉桂王为正统。”

郑成功明确反对鲁王称帝,引来钱肃乐、张煌言等人的不满。后者的确是忠于大明的臣子,但是他们想要立鲁王为帝,而不愿向他们不熟悉的桂王称臣。

郑彩不满:“郑成功,桂王的影响力仅仅在西南,鲁王却在东南深得人心,我们打着鲁王的旗帜抗清,比起打着桂王的名义更加有用。”

郑成功道:“无论桂王还是鲁王,都是大明宗亲,并无区别,但就是不能同时有两位皇帝。过去几年的教训难道还不够吗?一定要等到清兵将宗室赶尽杀绝,宗室之争才能够落幕?”

郑成功的话字字诛心,而且站在道德大义的制高点,让鲁王、郑彩等人拉不下脸面继续谈论称帝的事情。

如果郑成功这么说他们还要坚持称帝,那么就是承认自己要掀起新一轮的宗室之争。

更何况郑成功是郑氏集团的首领,他否定鲁王的合法性,鲁王还真要看他的脸色行事。

郑彩脸色不好看:“郑成功,这件事没得商量?”

郑成功点头,一群人不欢而散。

他从军帐中出来,他的部将郑泰、洪旭,文臣卢若腾,叔父郑鸿逵等人都站在郑成功这一边,坚定不让鲁王朱以海即帝位。

卢若腾想起郑成功不久前和他说的话:“广东布政司沦落,形势岌岌可危,没想到此时鲁王还有称帝的念头,实在是令人寒心。难不成大明气数已尽?”

洪旭也大大咧咧地说道:“我看郑彩拥立鲁王是想要学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主公,防人之心不可无,要小心防备他们。”

郑成功对郑彩这点小心思还是了如指掌,郑彩对他而言就像是跳梁小丑。

郑成功对左右说道:“我们需要修改战略。郑彩和鲁王的势力在浙江、福建等地,如果我们与他们同时收复这些地方,难免会因为利益而发生冲突。为了暂避风头,我决定先收复广东,再图福建、浙江、南直隶。”

他的叔父郑鸿逵有所顾虑:“如果郑彩、鲁王、张煌言等人成功收复福建、浙江等地,一旦与我们撕破脸皮,我们将会被吞并。”

郑成功知道郑彩的部众和清军差远了:“他们能够收复福建、浙江等地我还替他们高兴,只怕他们没有那个本事。能够做到的只有我郑成功。”

第8章 17世纪的火炮

公元1647年一月,金门岛因为寒冬到来,一片肃杀。

这是郑成功设立火枪作坊全力运转的第二个月,有500支瑞典火绳枪装备了神机营。

按照计划,在二月他需要有1000支火绳枪。而到六月,他计划有3000支瑞典火绳枪。

他派人前去长崎找他的胞弟田川七左卫门,七左卫门派人回复郑成功。

七左卫门因为母亲被清兵杀害,想要过来投靠郑成功灭清,却被德川幕府阻拦,不许他回归中原,也不许他改回郑姓。

不过七左卫门秘密给郑成功送来了他所需要的硫磺、铜等战略物资,让郑成功对这个弟弟有几分好感。

清兵封锁海岸线,各种物资难以补充,郑成功正急需硫磺、铜来制造火药、火绳枪。

以后占领东瀛后封他成为一个大名吧。

郑成功心想,有恩报恩,有仇报仇。他对阻拦七左卫门的德川幕府则有些记恨。

如果不是德川幕府阻拦,七左卫门能够弄到更多的物资援助他。

不管如何,有了这批援助,郑成功的底气更足了。

只要原材料足够,他就能够自产火绳枪。

但是收复广东布政司将会不可避免地攻打城镇、山寨,仅仅凭借火绳枪可无法攻克坚固的城防。

他需要威力更大的火器——火炮。

两个月的时间他积攒了200文明点,他还是无法开启18、19世纪的技术,只能够将眼光放在较为落后的17世纪火炮技术。

17世纪欧洲那边各国的火炮类型和射程没有多大区别。

陆军火炮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野战炮,分为3磅、6磅、8磅、12磅、16磅、24磅几种,有效射程约在450到600码之间;一种是攻城使用的重炮还有臼炮,炮弹重量达36到60磅。

郑成功还在火炮技术的清单里面看到了一些非欧式的火炮。

奥斯曼帝国可发射120磅石制炮弹的大炮。这种火炮简直就是奇葩。

还有明末仿制英格兰、荷兰舰炮而成的红夷大炮。

目前明军和清军使用的基本上是佛朗机炮和红夷大炮。

郑成功比较倾向于严格划分了炮弹重量的欧式火炮,作战体系更加严谨。3磅炮、6磅火炮重量轻,机动性强,可用于机动作战,8磅炮、12磅炮用于大规模会战,而攻城炮不用说也知道是用于炮击城防要塞。

这些火炮按照制造的材质又可以分为铁炮、铜炮。

郑成功估计开启其中一种火炮技术,召唤过来的火炮专家琢也可以生产其他的火炮,毕竟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不同磅数的火炮制造工艺很大程度上是共通的。

17世纪中期的欧洲火炮技术需要200文明点,可以自由选择召唤擅长制造哪一种类型火炮的技术专家。

郑成功现在拥有的200文明点刚好足够开启17世纪的铜炮或者铁炮技术。

郑成功陷入了纠结。

他需要确定是铁炮还是铜炮,是野战炮还是攻城炮。

17世纪的铁炮造价相对便宜,但是容易炸膛,不稳定。青铜炮不容易炸膛,但是铜是铸币原材料,本身的价格相当昂贵。

目前郑成功制造火绳枪、招兵买马、购买粮食需要大量的金钱,他不见得有钱制造足够多的青铜炮。

为了快速形成战斗力,还是选择铁炮吧。

至于磅数,郑成功选择了12磅炮,介于野战炮和攻城炮之间。

12磅炮对欧洲的棱堡或者南京等大型城池可能作用有限,不过用来攻打山寨或者沿海一些小城镇绰绰有余。

“系统消耗200文明点,为您召唤英格兰火炮专家以及工具。”

这一次郑成功有了准备,他一个人在空荡的房屋里,周围没有外人。

系统此次召唤而来的英格兰火炮专家人数比上次多,竟然有15人。

郑成功为了掩饰他们的身份,再次要求系统将他们变成汉人的长相,身份还是逃难而来的工匠。

郑成功有一件事需要向他们确认:“你们除了12磅的铁炮,是否还能够生产3磅、6磅的野战炮?”

来自英格兰的火炮专家对视一眼:“给我们一段时间尝试,应该能够生产出轻型的野战炮。”

果不其然。

郑成功猜测他们作为火炮专家,不可能只懂铸造固定磅数的火炮。他的猜测无疑是正确的,召唤过来的火炮专家在制造出来相应的冶铁、铸炮工具后,各种磅数的火炮都可以尝试制造。

“在原材料供给充足的情况下,是否能够在一个月内生产出第一门火炮?”

郑成功眼神炙热,他迫不及待想要拥有生产优质火炮的工坊。

他的手下并非没有火炮,实际上郑家还真有不少火炮。

郑家是做海盗出身的,纵横东南沿海的海盗。

海盗最为倚重的东西就是船只。船只上最重要的武器非火炮莫属。

郑家向葡萄牙人、荷兰人买过佛郎机炮和红夷大炮。

但是这些洋人的心思也坏的很,卖给郑家的往往是落后一个时代的火炮,价格还非常昂贵。

而郑成功召唤过来的火炮专家可以自产自足,生产的是现在英格兰最先进的铁炮。

郑成功同样将火炮作坊安置在金门岛,与火绳枪作坊挨着,这样一来他们可以共用原材料和铁匠。

第一门火炮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够打磨出来。

郑成功不着急。他手中还有几门红夷大炮和佛郎机炮可以搬到岸上使用。

攻城之法也并非使用火炮一途,还可以使用攻心、诱敌等传统的计策。

郑成功忙内忙外,一方面要招兵买马屯粮、寻求外援,另一方面兼顾制造火枪火炮、训练新兵之事。

郑成功选择将金门岛当成是自己的大后方,又频繁在金门岛出没,引来郑彩、郑联兄弟的注意。

不过郑成功安排了自己的心腹保护火枪作坊和火炮作坊,不让郑彩、郑联兄弟有机可趁,他们也打听不到什么。

郑成功现在将注意力放在了广东布政司。

清兵才刚刚占领广东,人心未定,如果此时他郑成功进入广东,应该会有义军加入他的队伍。

既然郑彩、郑联兄弟打算支持鲁王收复福建、浙江等地,郑成功就放任他们吸引清兵的注意力,自己则计划率领船队到南澳岛,逐一收复广东的城镇。

他在广东最大的对手将是南明的大叛徒,李成栋。

第9章 招募青壮(上)

“李成栋原本是李自成麾下大将高杰的亲信,后来跟随高杰降明,担任徐州总兵官。高杰死后,其人便投降了清廷,帮清兵攻略江南、福建、广东等地,多有屠城,罪大恶极。”

“现如今李成栋被清廷任广东提督,受广东巡抚兼两广总督佟养甲节制。佟家是汉八旗中正蓝旗的人,他更受清廷的信任,虽然没有什么战功,但佟养甲却是要排在李成栋的前面。”

郑成功计划着进入广东,他在正式起兵前需要了解清军在广东的部署。

目前时佟养甲担任两广总督,兵权却在南明叛徒李成栋手中,他是清军的急先锋,投降清军后几乎所向披靡,先后攻占福建、广东。

李成栋在广东有兵丁数万,势力庞大。他的部众有少量的旗兵,大量的南明降兵。南明降兵里面又分李成栋旧部和福建、广东新投降的南明兵。

现在清兵精锐都在北方平定各地的叛乱,而灭南明的主力是明朝的降将,只有少量的旗兵。

“李成栋必杀之。”

郑成功看着古老的地图,上面没有经纬度,没有严格按照比例尺,而是有山水、关隘、城镇等图案,主要在于标明通行的道路。

这是他能够弄到有关广东布政司最详细的地图,勉强足够使用。到时候进入广东还要依靠当地的义军,他们才能够真正辨明岭南地区崎岖的山路。

17世纪的广东官道并不发达,除了珠三角平原水网密布,四周都是丘陵,要塞林立,民风剽悍。

要想收复广东,需要得到当地义军的帮助。

所幸的是郑成功如果没有记错,东南沿海这几年的义军此起彼伏,与义军联合并不困难。

作为叔父的郑鸿逵说道:“我们若想要出兵广东,需要决定派遣多少兵力前去。厦门岛还有郑彩、郑联兄弟不服从我们的指挥,舟山等地有张煌言、张名振兄弟支持的鲁王势力。如果我们经略广东,说不定他们会趁机偷袭我们后方,将我们盘踞的金门岛占领。”

郑成功陷入沉默。

防人之心不可无,尤其是南明内部众人反复,郑成功对他们不放心,他率领船队主力经略广东,老家说不定就被偷袭了。

郑成功说道:“必须要留一支部队守金门岛,人数还不能太少。我们目前只有一万人马,分兵五千守金门岛,那么我们就只能够率领5000人马经略广东。5000人马,以我们目前将士的素养,很难打败李成栋,他手中有几十门新旧火炮。”

部将洪旭提议:“我们可以在漳州府、泉州府一带新招募3000人马,新组建两个营一同前往南澳。”

郑成功拍板:“就这么定吧。潮州府是广东的主要产粮地之一,又临近南澳岛,我们到时可率领船队抵达南澳岛,以南澳岛为据点经略潮州府。招兵买马这件事交给郑泰,务必要招募年轻力壮者,最好是担任过兵丁之人。”

郑泰答道:“末将一定如数招募到三千兵丁。”

担任郑成功麾下文官的卢若腾向郑成功提议:“倘若出兵,则需要举行誓师大会,振奋军心。”

卢若腾是崇祯朝的高官,资历比起郑成功要老不知道多少,但是他看到郑成功在训练精兵,要做其他南明将领都没有做到的事情,对郑成功寄予厚望,看到了复兴大明的希望,于是主动劝告郑成功誓师,正式抗清。

郑成功赞同:“在出师之前,我将会在小金门岛举行誓师大会,发兵南澳岛。”

郑成功虽然年轻,但南明政权隆武帝在生前封郑成功为忠孝伯,赐尚方剑,挂“招讨大将军”印。

也就说,郑成功始终是站在大义这边,正统的南明将领。

只要打出这一面旗帜,那么就能够以王师的身份收编广东的义兵。

郑成功令郑泰悄悄上岸招募闽地的民壮,又令卢若腾准备誓师大会所需要的旗帜、牛羊、香烛等物品。

但凡是师出有名,都要打着大义的旗号,誓师大会也必不可少。

郑泰得了郑成功的命令,他连夜乘船来到陆地,在漳州府海澄县招收难民,择其年轻力壮者为兵丁。

漳州府不少人因为对清兵不满,所以投靠郑泰的人数以百千计。

这群人之中有年轻力壮者,也有妇孺儿童,让郑泰眉头紧锁。

郑家粮食不多,需要的是精兵,可是这些妇孺都是自己人,不能够在这个时候弃之不理。

在报名参加郑家军的人之中,有一个年轻人身型魁梧,扛着一把锈迹斑斑的铁刀找到负责统计兵源的小吏。

随着他的出现,周围一些人小声议论:“我们东园村的甘辉,他经常惹是生非,被族长赶出村子,四处流浪,没想到来投靠郑家军了。”

负责统计兵源的郑家小吏坐在一张破旧的木桌前面,手中握着一根毛笔,抬头看向这个魁梧的福建汉子:“你是哪里人士?什么名字?家中是否高堂妻小?”

郑氏集团现在非常缺乏资金和粮草,郑芝龙的投降让郑家的积蓄大部分都给了清兵,郑成功继承的只有一部分财产。

郑泰带人偷偷来到海澄县,只能够拿当地破旧私塾来作为招兵买马的地方。

那个汉子说道:“我叫甘辉,海澄县东园村下房人。父母在我小时候就死了,没有妻小。”

小吏没有动容,乱世之中孤苦伶仃一个人并不罕见,又问道:“为什么要投靠我们郑家军?”

甘辉答道:“为了吃饱饭。我已经有两天没有吃饭了。”

小吏又在兵丁簿上写了几个字,问道:“你有什么本事?骑马、弓术、火炮、土木工事?”

甘辉又答:“我不怕死。”

小吏冷笑:“这个年头说自己不怕死的人多的去了,每次清兵一来,还不是逃的逃,降的降?看看外面我们大明山河,大半是降兵为他们的主子打下的。”

甘辉被激怒,他的拳头砸在破旧的木桌上,木桌轰然倒塌,墨水溅了一地:“老子不会降!”

第10章 招募青壮(下)

“你混账!来人,把他赶走!”负责登记兵丁的小吏见墨水倾覆,他七窍生烟。

“你们下去,这位兄弟也许是我们要找的人。”

负责维护秩序的郑家兵丁要将那人赶走时,正在监督募兵之事的郑泰制止了他们。

他走到名为甘辉的汉子面前:“兄弟,记住你今天的话,为我们郑家卖命,我会保证你能够过上温饱的生活。”

甘辉见郑泰身穿将领才有资格佩戴的甲具,知道他是郑氏集团的重要人物,抱拳道:“只要将军给我纵横沙场的机会,我必斩清将!”

郑泰满意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鼓舞,然后对左右亲兵说道:“给这位兄弟一块大饼,他以后就是我们郑家军的一份子了。”

甘辉深受感动,一个偌大的汉子拿到大饼时眼眶已经泛红。

时逢乱世,家徒四壁又被驱逐出村子的他时常挨饿,能够得到待见已经是莫大的知遇之恩。

郑泰只是做了一件他看起无足轻重的事情,他心里还在想着该怎么完成郑成功交代他的指标。他需要在漳州府招募三千青壮。

如果算上妇孺老少,他肯定能够带三千人回到金门岛。

问题在于郑成功需要的是士兵,而不是没有战斗力的妇孺老少。

“安土重迁,除非是没有活路,否则他们不会轻易离开他们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

郑泰不禁感慨乡民的宗亲乡土观念很重,除非在战乱之中村落或者城镇被摧毁,或者像是甘辉这样被村子逐出四处流浪的浪子,才会无奈从军。

郑泰正发愁没法招到足够的士卒,他们在海澄县待了几天的时间,郑泰只完成了计划的一半。

清兵已经占领漳州府,他在海澄县招兵买马一定会惊动漳州府的清兵,清兵很有可能会前来围剿他们。

就在这时,一个三十岁左右的村民带着几百号人前来投奔:“大人,小民叫陈泽。这是我们海澄县霞寮社以及附近的村民,我们想要投靠郑家军。”

郑泰见他们人多,内心为之一喜。

眼前可是几百人,有他们加入,他就招收到了2000人,距离郑成功给他定的指标更近。

“有你们的加入,大事可成!但我仍然需要挑选其中精壮,看他们的体力是否能够担任士卒。”

郑泰让陈泽带来的村民举石桩来检测他们的力气,从500余人之中挑选了400人。

这样的比例已经相当惊人。

郑泰从陈泽口中得知,他同乡青年习武练拳,保卫家乡,但是因为清军势大,仅仅凭借他们几百人无法成事,所以他们举村来投靠。

陈泽本身武艺高强,被郑泰十分看重,而且他是带了几百人来,与散兵游勇不同,肯定会被任命成为小头目。

郑泰一行人于漳州府周围的乡村又辗转了几日,终于收拢了3000青壮。

还有一群老幼妇孺在跟着郑泰他们,希望能够获得收留。

一些部将对郑泰说道:“我们自身的粮食不足,如果将他们带到海岛上,会加速我们粮食消耗的速度。”

郑泰看了一眼携家带口的人群:“他们信任我们才会跟着我们,不能够在这个时候要求他们离开,这样会让我们大失民心。我们不久之后就要经略广东,应该能够获得不少粮食甚至是占领城镇,多养活几千人不成问题。”

他一横心,让招募的青壮和一群妇孺乘船前往厦门岛、金门岛。

清军的漳州副将王进得知郑家的人竟然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招兵买马,立即清点三千兵马前来驱逐。

等到他的兵马来到阳澄县,郑泰等人已经乘船进入茫茫大海之中。

“将军,郑家纵横东南沿海数十年,有大量的船只,在沿海来去自如,我们根本就抓不住他们。”

“一群余寇而已,郑芝龙已经被押送上京,他郑成功能够成什么事?只要上面要求我们封海,几个一穷二白的海岛,撑死只能够坚持十几二十年。虽然我也不想投靠清军,但是大势所趋……”

王进看着平静的海面,在大海的对面,不知道位于厦门岛、金门岛的郑成功等人在垂死挣扎又有什么意义。

郑成功此时还在筹集物资和打造火绳枪、训练神机营。

在率领船队出发到南澳岛之前,他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不能够被清兵赶到大海里。

他有一个优势,那就是水师。

短时间内他还能够输得起,他可以在危急的时候让部队乘坐船只回到大后方。

不过他又有不能够失败的理由——他急需一场胜利来巩固他在郑氏集团的首领位置,并削除部众对清兵的畏惧心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要是接连在清兵面前失败,产生恐惧清兵的情绪,那么士兵装备再先进的火器也无济于事。

郑成功在清点自己的王牌部队——水师。

他发现郑芝龙虽然投降,但船只还在大海上,几乎全部被郑成功和郑彩等人接收。

他现在拥有数百艘船只,是名副其实的“船王”。

当然,郑成功不可能养得起数百艘大船,实际上大船仍然有限,多数是划桨的渔船、货船。郑成功的船队目前有排水量上百吨的平底大帆船三十多艘,不足百吨的帆船至少一百艘。

这些船只就足够清兵头疼。

郑成功并没有因为拥有这些船只便满足。

他需要造出那种搭载了几十门、上百门火炮的风帆战列舰,一路沿着海岸线平推到盛京,还要教训荷兰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德川幕府。

在此之前,他需要攻下几个府或者行省作为根据地。

统治的人口越多,他体内的工业系统每个月获得的文明点就越多。

现在的他有民众数万,每个月只有100文明点的收入。

他在心里盘算了一下,广东布政司在这个时代绝对有上百万人,那么他一个月就可以获得10000文明点收入。

收复广东布政司,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开启法兰西的遂发枪技术,彻底淘汰瑞典火绳枪!

文明点的诱惑太大了,这相当于系统在诱使他统一啊。

而且郑成功也甘心被诱惑,无论是收复失地,还是开启更加先进的技术,他都迫不及待。

第11章 誓师(上)

金门岛的校场上又多了一批兵丁,他们是郑泰从漳州府招募的3000青壮,大部分是闽南的村民,少部分是溃散的南明兵。

郑成功将他们分成了2个营,这样一来他就有7个营的兵力。

主力仍然是开始装备瑞典火绳枪的神机营。

郑成功率领诸将巡视招募的新兵,觉得差强人意:“他们看上去良莠不齐,还需要经过至少两个月的训练。”

毕竟招募过来的要么是从来没有上过沙场的农民,要么是在清军面前溃不成军的南明残兵,与郑成功现在正在训练的神机营有不小的差距。

神机营经过郑成功赏罚分明的训练,已经颇具规模,能够在短时间内排列火枪线列队形以及变阵。

他的眼光也水涨船看,对没有经验的青壮有些看轻。

幸好,一个合格的弓箭手训练需要几年的时间,而火绳枪只需要一两个月。线列战术的训练也可以迅速成形。

在郑成功穿越过来的年代,简单的军训都可以让懒散的学生面貌一新,迅速融入集体,队列的训练方式有着令人难以想象的效果。

众多部将问起目前郑家军的战略目标:“主公,我们什么时候前往南澳岛?”

郑成功没有直接回答他们,而是在内心计算。

攻打广东提督李成栋部不是意气用事、凭借血气方刚就能够做到,否则只是去送死而已。

他需要有九成的胜算才会谨慎行动。

目前火枪作坊凭借上百个瑞典工匠、汉人工匠连夜制造的瑞典火绳枪只有500支,只能够神机营六分之一的士卒。

神机营有一半是火枪手、一半是长矛手,也就是说还有1000支火绳枪的缺额。47米长的长矛也需要安排铁匠和木匠进行生产。

自制的12磅铁铸加农炮也没有生产出来。

还有新招募的3000名青壮需要至少进行两个月的训练才能够上战场,郑成功不想要让这一群村民立刻投入战场,那样只会让他们平白丢掉性命。

郑成功知道广东还会有义军反抗佟养甲、李成栋的统治:“我们再等等……等到有人向我们求援,我们就可以更加名正言顺进入广东。”

郑泰、洪旭等部将不解:“广州城的唐王已经被清兵活捉,桂王逃到了桂林,李成栋分兵平定肇庆、雷州等县城,还有人能够与其抗衡?”

郑成功说道:“唐王、桂王虽然不能守广东,但他们手下部将肯定心有不甘,迟早会起事。那个时候便是我们的南下的时机。”

郑成功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唐王和桂王内战,导致广东迅速被清兵攻占,这样的耻辱让唐王、桂王遗留在广东的部将记恨在心,他们迟早会进行反抗。

郑泰向郑成功提及此次潜入漳州府招兵买马之事:“这次在漳州府招募的兵丁之中,有几个人颇为出众。一位叫甘辉,重义任侠、不惧生死;一位陈泽,主动呼吁乡民习武练拳,抗击清兵……”

郑成功听郑泰提及几个人,多少露出几分兴趣:“可以安排他们在新成立的第六营、第七营担任低级军官。如果他们有统率兵马的才能,在接下来讨伐李成栋之时将会显露出来。”

集结在校场的3000青壮看向巡视他们的郑家军统帅,投来敬畏的目光。

他们许多人之前都是在一亩三分地耕耘的农民,可能郑成功是他们有生以来见过的身份最高的人。这个人年纪轻轻,却管理着几万民众、上万兵马,是他们这群人的最高统帅。

甘辉、陈泽等一批人眼神炙热,他们渴望在乱世之中建功立业。

郑成功让人将从神机营淘汰下来的刀盾、弓箭发放给这群青壮。

他本来想要将他们按照神机营的规格进行训练,不过火器不足,前面还有四个营没有装备火器,只能够先让他们暂且使用冷兵器好了。

卢若腾在忙着筹备誓师大会的事情。

郑家军以海盗发家,缺少卢若腾等有地方官经验的文官。但是卢若腾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认为誓师大会要符合礼制,于是就要准备一些繁琐的祭祀物品。

誓师大会选择在小金门岛,此岛位于金门岛与厦门岛之间,作为郑成功和郑彩的缓冲地界。

在这里举办誓师大会既不会向外人暴露金门岛的火枪作坊和火炮作坊,又可以让郑彩等人放心来此参加誓师大会。

郑成功也邀请了鲁王朱以海、张煌言等人来参加誓师大会。

郑成功是郑氏集团的首领,而郑家军已经是东南为数不多的几支抗清主力之一,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南明势力的关注。

1647年一月末,几百艘船只自厦门岛、金门岛来到小金门岛,上万兵马聚集此地。

拥挤的船只堆满了海面,各色旌旗在海风中猎猎作响,人声鼎沸,一扫隆武政权灭亡带来的阴霾!

郑彩、郑联兄弟率5000人来小金门岛会师,大明宗亲鲁王朱以海率领他的大臣们出行,排场隆重。

在不大的几个海岛上,却有着三股势力,金门郑成功、厦门郑彩、舟山张名振,还有一个没有多少实权、却有朱明宗室血统的鲁王。

表面上三人都是南明臣子,实际上内部不怎么合得来。

郑成功知道尽可能凝聚更多的势力才能够完成大业,但是他不认为郑彩、张明振能够成事,有工业系统的他可以与他们分道扬镳,不被他们拖后腿就谢天谢地了。

这次誓师大会郑成功邀请他们,一来是为了强调自己是郑家军的首领、南明忠孝伯、招讨大将军;二来此等重要之事如若不邀请郑彩、郑联兄弟,鲁王朱以海,名士张煌言等人,势必被他们以为自己是在小觑他们,惹来不必要的猜忌。

郑成功为了激励人心,特调神机营、第六营、第七营来小金门岛参与誓师大会。

他要在众目睽睽之下登上高台,向郑家军誓言抗击清兵,恢复大明之事,也将宣布调遣主力到南澳岛讨伐广东提督李成栋。

第12章 誓师(下)

小金门的高台之上,郑成功横扫下方上万将士,在他的身后是一面明军的旗帜,崇祯帝、弘光帝、隆武帝的牌位,还有祭祀使用的牲畜。

他看着下方浩大的方阵,体内热血翻滚。

他现在站在一个重要的历史关口,他的一举一动主宰着无数人的命运。

在下方有他精心训练的神机营,还在使用冷兵器的第六营、第七营,以及郑彩、郑联兄弟的部众。

所有人的眼光都聚集在郑成功身上,想要得知他的态度。

郑成功跪香案前,上香向着北方俯伏跪拜,以示对先帝的悼念。

在场所有人都默不作声。

清兵横扫江南、闽地、岭南,所向披靡,南明势力衰落到了极点。

郑家军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残兵败将,在清兵进入福建的时候四处逃窜,他们对清兵充满了恐惧,惶惶不可终日。前任首领郑芝龙投降后被押送到京城,更是加剧了恐慌。

他们需要一个转折点激励士气,重新恢复斗志。

一番礼节下来,郑成功俯视下方众将士,沉声道:“清兵势大,叛将助纣为虐,江南、闽南、岭南尽皆沦落,此乃大明王朝之不幸。然四川、云贵、广西、湖广等地尚未被攻占,部分叛将内心惶惶,或清或明,各地又有义军不断,天下未定,尚有变数。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我们郑家军便是遁去的一,可逆天改命!”

“我,郑成功,大明忠孝伯、招讨大将军,向天下臣民起誓,必将恢复大明江山!””

“叛将李成栋进入广东,生灵涂炭,吾等为国为民,必杀之!”

“军中有违抗军令、祸害平民者,必杀之!”

“内讧争权、贪污粮食者,必杀之!”

……

郑成功不同寻常的誓师大会发言字字诛心,让下方众将心底一凛。

他们可以感受到郑成功的语气坚定,不像是含糊之语。

从今以后他们就是一支正义之师,要从海盗脱胎换骨。

鲁王朱以海眼神复杂地看向高台上的郑成功。

他的地位比郑成功要高,他更应该站在那个位置,一呼百应,恢复大明江山,登基帝位。

可惜他没有实力,东南沿海有实权的人是郑成功、郑彩、张明振。

张煌言在鲁王身边感慨:“郑成功年纪轻轻,却得到郑家一众不愿降清的元老支持,现在他站稳了脚跟,羽翼逐渐丰满,也许与舟山的张明振可以联手收复南京城。如果他愿意拥立鲁王您,也许您能够成就帝王之业。”

郑彩、郑联兄弟听到张煌言的话,却多少有些不舒服。

他们是郑成功族中的长辈,实力不比郑成功差多少,但郑成功作为郑芝龙的长子,按照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哪怕他们的辈分比郑成功更高,也要奉郑成功为首领。

郑成功年纪不大却表现出足够强势的领导才能,让他们有些许畏惧。

郑鸿逵、郑泰、洪旭等支持郑成功的郑家元老则心里暗道,他们没有挑错人选,郑成功不是一个庸碌无为之人,他能够公然与郑芝龙分道扬镳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他们不知道的是此时的郑成功如此自信来自于他体内的工业系统以及训练的神机营。

郑成功无暇考虑下方众人迥然不同的心思,他向下方的将士宣布目标:“两个月后,我将率领汝等抵达南澳岛,收复广东承宣布政使司,杀清将李成栋!”

当郑成功宣布具体的计划时,下方一片哗然。

如果说之前郑成功是整顿纪律,那么现在提出了具体的战略目标,这已经不是单纯地喊口号,而是要付诸行动!两个月后他们将会南征广东提督李成栋,并且郑成功打算擒杀之!

李成栋连下数十座城池,威震南明,在降将里面仅次于耿仲明、尚可喜、孔有德、吴三桂几个大将。

没有人想到郑成功在誓师大会上将广东提督李成栋作为第一个试刀的对象,当地可是有李成栋数万兵马、火炮百门,士气正盛。

“郑成功一定是疯了,放着就近的漳州府、泉州府不打,反而要到岭南攻打李成栋,真当自己是韩信再世?”

“希望他到时候别被李成栋赶到海里。”

郑彩、郑联兄弟认为郑成功提出的战略不切实际。

一般而言,在前线的兵力往往最多,而后方空虚,李成栋是真正掌握兵权的降将之一,手中兵力与后方镇守各地的守将相比更加庞大,郑成功竟然要去讨伐李成栋……

不久前称赞郑成功的张煌言听闻郑成功的企图,也十分不理解:“他在想什么?我们正计划收复福建、浙江等地,他为何要跑去广东?”

郑彩、郑联、张煌言等人费解之余,郑成功的部将早已经和他交换过意见,一致赞同郑成功避开郑彩兄弟和鲁王势力,攻占广东布政司的粮食产地,有自己在陆地上的一块地盘,以图日后做大。

哪怕对手是李成栋,他们也要放手一搏。

至于郑成功麾下的士卒,他们绝大多数人大字不识一个,也没有资格制定战略方针,只能够选择追随郑成功这位统帅,成为他手中博弈的棋子。

台下几个将领齐声高呼:“战必胜,攻必克,必杀李成栋!”

数千士兵随之高呼:“战必胜,攻必克!”

喊声惊天动地,回荡在山谷海面上,令在场的人心血澎湃!

在经历了南明黑暗的几个月,他们再次掀起了抗击清兵的旗帜,一个新的统帅出现!

郑成功在众将士的高呼声中看向南边的海域,在那边还有一个岛屿向他效忠——位于潮州府海面的南澳岛。

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广东布政司的钱赋、粮食收入日益增加,可以自给自足,作为据点经略四方。

讨伐李成栋之后还可以与广西的永历帝、厦门的郑彩、舟山的张明振相互呼应,连成一片,减缓之后清兵精锐反扑带来的压力。

郑成功目光如炬,心里暗道:“李成栋,不久之后让你看看我砸锅卖铁打造出来的神机营吧。”

第13章 分道扬镳

誓师大会之后,郑成功命部将杀鸡宰羊,犒赏众人,气氛热烈。

刚加入郑家军不久的闽南兵丁恰好碰上誓师大会,他们多数人没有经历过与清兵苦战,轻易被热烈的氛围所感染,一时之间立誓死战到底。

郑成功激励部众之后,亲自设宴招待鲁王朱以海、张煌言、郑彩、郑联等人,共商大事。

小金门岛上就只有若干乡村,说是宴会,实际上就是在乡村摆上几十桌饭菜。

由于前来与会的将士上万,绝大多数人干脆盛了饭菜,席地而坐。

即使是郑成功、郑鸿逵一行人,也是在村口与鲁王吃饭。

非常时期,一切从简。

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能够在乱世混个温饱就已经别无所求。

朱以海、张煌言等人似乎都习惯了在乡村就餐,没有多少怨言。

张煌言在饭桌上对郑成功说道:“忠孝伯,我们鲁王打算在宁波、泉州等地号召义兵,收复福建、浙江等地。我正要前去舟山寻找当地总兵官张名振。若是你能够与我们合兵攻漳州、泉州、南京等地,则大事可成。为何要舍弃就近的漳州、泉州,而南下广东?”

鲁王朱以海见张煌言打算鼓动郑成功与他们合兵,他向郑成功抛出橄榄枝:“若郑卿与我们合兵一处,待收复南直隶,我可封卿为郡王。”

郑成功不由一惊。封王已经是最高规格的封赏。

清廷和南明为了拉拢人心,大肆分封王公侯伯。

南明,郑芝龙被封为南安侯、郑彩为永胜伯、郑成功为忠孝伯。

清廷也有封一群降将为王侯,如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定南王孔有德、靖南王耿仲明等人。

可以说除了皇室宗亲,异姓能够被封为藩王者,屈指可数。

鲁王朱以海这般笼络于他,可见鲁王对他这支部队的招揽之心。

然而从后世穿越过来的郑成功却知道封建王朝残酷的游戏规则。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

但凡是封建王朝,大功臣多数会被清算,杯酒释兵权已经是最为仁慈的手段。

封王对来自后世的郑成功而言诱惑力不大。

如果他接受鲁王册封的王侯,那么就相当于扶持鲁王为帝,奉其为主。

他要坚持自己的做法。

郑成功说道:“鲁王殿下费心。但依臣看来,诸位经略福建、浙江等地,我率兵经略广东,可形成巨蟒之势,使得清军疲于奔波,兵力分散。假使我们合兵一处,若清军主力南下,李成栋率兵北上,南北夹击,则我们将在福建、浙江等地陷入包围。等臣取下广东,诸位取福建、浙江,则形势可回到弘光、隆武之初,再图北伐。”

朱以海、张煌言、郑彩等人听郑成功提出分兵攻打沿海、处处开花之策,倒不无道理。

有一点担心郑成功并没有和他们明说。

他认为郑彩、张煌言等人兵力不足,部众没有经过变革,无法与清兵抗衡。

他仔细分析过东南沿海为数不多的势力,他们的兵力实在是太少了,即使占据了水师优势,一旦上岸不久就会被清军赶下海。

只有利用新式的火器和训练才能够打败清兵,让众将士在面对清兵的时候恢复士气。

同时他担心日后会因为占据同一块地盘发生内讧,不如放手让郑彩、张煌言他们在福建、浙江等地拖住清军,郑成功攻打李成栋胜算更大。

在场的人各怀心思,鲁王见郑成功始终不愿意承认他成为南明另一位皇帝,只好喝闷酒。

小金门岛是郑成功的地盘,他没有办法强迫郑成功承认他的地位。

张煌言仍然没有放弃让郑成功联合张名振收复南京城之事。

张名振是锦衣卫籍,明末以副将任台州石浦游击,与张煌言等人拥护鲁王为南明监国,现在在舟山群岛驻扎。

张煌言鼓励郑成功与张名振合兵,利用水师优势从长江入海口进攻南京城。

这样的提议对郑成功来说无疑非常诱人。

南京城在明朝的地位仅次于紫禁城,被视为南直隶,设南京六部。

如果收复南京城,造成的轰动将会难以想象,甚至可以让许多背叛南明的将领重新回到南明的旗帜下方,改变局势。

张煌言描绘的前景很美好,不过郑成功不认为自己现在能够收复南京城。

南明势力知道南京城的重要性,清军肯定也知道。

清军在当地部署了大量的兵力,还可以迅速从长江以北南下驰援,长江沿岸还有不少炮台。

郑成功的第一门自制火炮还没有生产出来,他缺乏用于攻坚的攻城炮,让他现在带领好不容易收拢的一万人去打南京城,估计会死伤惨重还达不到目的。

说到底,张煌言有些理想化了。

郑成功有自己的打算,他在这次誓师大会之后,注定与郑彩、张煌言等人分道扬镳,独自前往广东讨伐李成栋。

张煌言则前往舟山,与张名振合流,伺机联合宁波、苏杭等地的义军收复南京城。

郑彩、郑联兄弟直言要收复漳州、泉州等闽南地区。

三股势力出于各种原因没法合兵一处。

在郑成功看来不成问题,因为清军也会因为他们分兵而分散,他只需要对付李成栋的部队即可。

誓师大会在热闹中结束,郑彩、郑联、鲁王、张煌言等人回到厦门岛,而郑成功班师金门岛,继续训练士卒。

他为了招兵买马,士卒不从事生产,银两、粮草都在大量消耗。他将希望放在了经略广东,从该地征收税赋粮草进行补给。如果不能打败李成栋,他可能会陷入断粮的局面。

这是一场赌注。

他需要一个坚固的据点,而小小的海岛不能够长久。

郑成功对郑彩、张煌言等人虽不看好,但仍然心想:“希望他们不要太快被清军击溃,最好等我打败李成栋,不然福建、江西的清军同时增援广东,仅仅凭借一个神机营难以坚持。”

第14章 十二磅铁炮

金门岛的火炮作坊,郑成功召唤过来的英格兰火炮工匠带来了新的冶金技术、铸炮工具,17世纪中期钻膛法工艺有所发展,数学家可以手算出较为复杂的弹道公式。较为遗憾的是铸炮工匠还无法运用数学的理论研究在火炮铸造上,人工的成分依然较高。

应郑成功的要求,这些召唤过来的工匠要将冶金、铸炮技术传授给本土招募的工匠,让郑成功麾下的工匠学会自主铸造火炮。

郑成功令他们铸造的第一门火炮是12磅的铁铸加农炮。

按照17世纪西欧三十年战争的经验教训,郑成功记得每千人搭配1到2门火炮为最优解。这里的千人是陆军,而不是海军。

他的部众大约有13000人,所以应该要有20门左右的新式野战炮。

20门火炮看上去很少,不过火炮在陆地上的运输是一个极大的负担,需要几匹马甚至是几十匹马运输一门火炮和弹药,行进非常缓慢。

郑成功见到几十个工匠拼尽老命才锻造出来的第一门12磅火炮,发现它的确颇为沉重,重量达到了惊人的3000斤,加上实心弹等物资、炮队编组,至少需要十匹马甚至是二十匹马为它服务。

而且一旦固定了火炮阵地,想要转移似乎非常困难。

郑成功抚摸冰冷的炮身:“炮是好炮,只可惜太重了,用来攻城、守城不错,用于快速机动迂回则略显不足。”

郑成功看到17世纪中期英格兰人自己制造的铁炮,再比较荷兰人、葡萄牙人卖给郑家的次品,感受到了差距。

几十个火炮工匠因为连夜在金门岛铸造火炮而精神疲倦,有人问道:“大人,我们接下来还要继续制造这种款式的火炮吗?”

“让我再想想……”

郑成功手中马匹数量不多,一门12磅炮已经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还要制造更多吗?

以后还得想办法虏获一批马匹,用它们牵引火炮。

“我希望在出征前能够制造出轻便一点的6磅火炮。12磅火炮则再添一门。”

理论上3磅火炮的机动力更强,但是岭南地区村寨林立,3磅火炮威力显得有些不足。

郑成功要求这群工匠在出征前将铁炮的数量增加到两门,同时铸造四门6磅火炮,合计六门新式铁炮装备神机营,正好做到每千人两门火炮。

至于旧式规格不一的野战火炮,郑成功将其划分给其他营。

在对神机营训练之时,他专门成立了一个炮兵连,使用一门红夷大炮进行训练。

郑家常年在东南沿海活动,接触过大明、荷兰、葡萄牙、英格兰的火炮,自己的战船上也装备有从荷兰东印度公司购买的火炮,找到合格的火炮手并不困难。

郑芝龙年轻的时候纵横东南沿海,给郑成功留下的底子和人脉还是颇为雄厚。

郑鸿逵是郑芝龙时代的元老,他见到火炮作坊竟然自产出比从荷兰东印度公司购买的火炮还要精良的产品,大为惊讶。

“真不知道你是从哪里找来这一批工匠……以前红毛人卖这样一门铸铁的红夷大炮给我们,价格昂贵。而我们自己生产,原料、工钱还不到支付给红毛人的一半。甚至它比红毛人卖给我们的火炮还要可靠许多。”

“叔父,让我们的火炮手试验一番它的威力。”

郑成功与郑鸿逵对这一门重达3000斤的重炮威力充满期待,他们还专程带来了一组火炮手。

火炮手按照训练,将火炮对准了一面木盾。

火药和12磅重的实心弹从炮膛前方装填而入,火炮手点燃引信。

轰!伴随着一声巨响,炮口冒出浓烟,巨大的后坐力让它向后位移。

郑成功看向木盾,百米外的木盾上已经出现了一个窟窿。

郑鸿逵感慨道:“听说清兵主力攻城时善用楯车,覆盖牛皮、铁片,碗口铳、小炮不能击穿。唯一能够对付楯车者,唯有红夷大炮。”

郑成功不可置否,要对付楯车,没有比重炮更好的火器。

郑鸿逵和其他将领一样,将欧式造型的重炮全部视为红夷大炮。

清军也有俘虏明朝工匠,仿制红夷大炮,只不过清军称之为红衣大炮。

但是郑成功知道红夷大炮有严格的磅数体系,不同时期的火炮威力也有所不同,还分野战炮、攻城炮、舰炮等不同的类型。他并不会笼统地称呼所有的欧式火炮为红夷大炮。

15世纪的火炮使用黑火药,18世纪的火炮也使用黑火药,名字上都是黑火药,但实际上威力和射程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郑成功打算建立严格的火炮体系。他开启的技术是17世纪中期英格兰内战时期的铁炮技术,比16世纪的火炮有了长足的进步。

郑成功说道:“我们攻城拔寨就要依靠这些大家伙。希望我们进入广东后能够从李成栋手中缴获足够的马匹,这样一来我们才有足够的蓄力运输火炮。”

郑鸿逵见金门岛可以自主生产火绳枪和铁炮,对打败李成栋有了信心。

郑成功又对这位郑氏集团的元老说道:“叔父,此次即将进入广东,你来统帅南澳岛的两个营,我们一同对付李成栋。他的好日子也要到头了。”

郑鸿逵点头:“好,我就算是豁出性命,也要协助你打败李成栋,以报在闽地之仇。如果你我都前往南澳岛,那么该由谁来守家?”

郑成功说道:“让郑泰来守金门岛。”

郑氏集团有一个优势,郑家众将年纪都不算大,即使是作为叔父一辈的郑鸿逵也只有三旬。除非是患上急病或者被害,否则他们还有几十年的时间一起打天下。

按照历史,郑成功好像没有活过四旬,也不知道是在夷洲水土不服病死还是被人毒害。

郑成功想到这一点,不禁有些担心,不过他转眼想要自己体内有个系统,只要自己小心防备,应该不会那么容易让他英年早逝吧,而且工业系统似乎还能够通过开启医学技术获得来自未来的药物……

第15章 莞城乡勇

三月,莞城,数以千计的乡勇涌入县城之中,一个额头上绑着白缎带的南明将领拔剑指向县衙:“活捉知县!”

乡勇们争先恐后,莞城的清兵四处逃窜,不敢抵挡人多势众的乡民。

知县郑鋈正在收拾金银细软准备逃窜,他焦急不安地督促家奴将瓷器等珍品搬上马车。

他的额头上大汗淋漓,莞城的西城门已经传来了喊杀声,叛军正在接近:“快点,贼兵要来了!”

他的家奴紧张兮兮:“老爷,一时半会儿没法将所有的家具、瓷器装车,我们还是快逃吧,等下被叛军抓住,我们都要丢掉脑袋……”

郑鋈看着家中还有不少的藏品,咬牙切齿:“可是这些东西都价值百金!算了,我们赶快逃命的要紧!”

郑鋈舍弃了还来不及装填到马车上的细软,让家奴赶着马车离开了莞城。

很快手持长矛、弓箭、盾牌的乡勇包围了县衙,他们闯入郑鋈家中,尽数毁掉。

“张将军,县令郑鋈逃走了!”道滘的乡勇来到张家玉面前,向他汇报情况。

张家玉下马:“那个叛徒一定是趁着兵荒马乱逃走,要是被我抓住,一定会将其推到菜市口处决。”

“将军,莞城不可一日无父母官,我们需要挑选出一位有名望的地方人士来管理莞城,引以为倚仗。”

“东莞儒学训导张珆在清兵到来之时隐居山林,没有为虎作伥,可立其为莞城县令。”

“就这么办。”

张家玉与一众部下经过简单的商议,他们拥护明朝的儒学训导张珆成为东莞县的县令。

一时之间莞城的城头插上了义旗。

但是作为义军头领的张家玉仍然如履薄冰。

驻扎在莞城的清兵是二线的降兵,攻占广东的李成栋军还在广州城。若是李成栋得知莞城被义军所占领,必然会挥师扑向莞城。

张家玉知道接下来才是最危险的时候,他不能够孤军奋战,他找来亲兵:“你们分别前去佛山找陈子壮、顺德找陈邦彦、南澳找郑成功,他们都是广东境内的义军,也是我们为数不多的援军。所有抗清势力连成一片才能够成事。我们东莞诸县镇义兵的性命就托付给你们了。”

这群亲兵答道:“一定不辱使命!”

莞城义兵或驾着快马、或乘着快舟向附近的势力求援,张家玉在信件中约他们共围广州城,进而收复广东。

张家玉派出亲兵之后,他又率领士兵巩固莞城的城防,等待李成栋军来袭。

他站在城墙关楼之上,看向广州城的方向。

因为唐王和桂王在肇庆、佛山附近内斗,被李成栋轻易地占领了广州城。

但还有很多义兵散落在广东各座城镇,需要有人主动站出来振臂高呼,而他张家玉被东莞道滘的乡勇拥立为头领抗清,收复莞城。

他要号召南明在广东的残余势力做最后一搏:“希望陈子壮、陈邦彦二人能够同时起兵,我们可从佛山、顺德、东莞三面攻下广州城。至于南澳的郑成功部,不知道他们愿不愿意来响应于我,又是否来得及。”

莞城失守的消息被逃离莞城的清兵带到了广州府的府衙。

清两广总督佟养甲听闻莞城被张家玉率人攻占,大为震怒。

佟养甲找到手握兵权的李成栋:“贼子张家玉,我屡次派人前去招降他,都被他拒绝,终于还是起兵抵抗我等。简直就是以卵击石,不自量力!李成栋,你率领本部精兵前去占领东莞,活捉张家玉,施以车裂之刑!”

“遵命。”

李成栋对佟养甲这位同僚凭借和清廷的关系爬到他的头上对他发号施令有所不满,但他仍然要服从佟养甲的命令,率兵出征。

李成栋清点兵马,在离开广州城之前对佟养甲说道:“在我讨平莞城之前,请您务必要防备活跃在山区的陈子壮、陈邦彦等人,他们仍然在号召乡民给我们造成诸多麻烦。我怀疑他们会设法攻打广州城。”

佟养甲冷哼一声:“我看你还是小心为妙,别在莞城被张家玉打得落花流水,我会守住广州城。”

“那就最好。”

李成栋清点了自己的亲兵,上万人的行动需要调动大量的粮草,颇为耗费时间。

他们凭借在珠江上的船队运输兵力前去进攻莞城。

张家玉派去南澳岛请求郑成功部的信使乘坐帆船抵达南澳岛,找到了郑成功在南澳岛的部将。

南澳岛部将紧急转告位于金门岛的郑成功。

郑成功收到张家玉求援信时不由大喜。他的猜测再次得到了验证,清兵还没有在广东形成有效的统治,仍然有义军在暗中活动,现在他们终于光明正大地站了出来。

假如郑成功没有记错,张家玉是岭南三忠之一,他在当地颇得人心。

没有比这更好的机会了。

郑成功收到张家玉的信件,他还需要重新调整战略。

本来他打算经略闽南,但既然郑彩兄弟、鲁王打算在厦门、舟山等地起兵,郑成功就将目标变为潮州府。

现在张家玉在莞城起事,潮州府距离广州府还有一段距离,山路崎岖,如果郑成功还要继续攻打潮州府,将会无法及时应援张家玉。

郑成功认为张家玉等人起事最多撑不过半年,李成栋的清军势大,义军多没有经验,无法持久。

现在他也许可以放弃潮州府,直接增援莞城,然后收编张家玉等人,合围广州城。

郑成功舔了舔嘴唇,广州城在明末已经颇为繁荣,广州十三行有了雏形,与南洋、夷洲等洋人贸易,税收肯定是不少的,再加上珠三角平原的水田密布,又有义军可以收编,一旦占领该城,有钱粮,大事可成。

张家玉等义兵的人数不少,若是能够收编他们也可以作为讨伐孔有德、尚可喜等叛将的助力。

就在郑成功想要动兵前往增援张家玉时,有部下前来通报:“主公,荷兰通事何斌找您。”

郑成功说道:“何斌终于来了,带他来见我。”

第16章 荷兰通事

一个穿着荷兰人服饰的商人来到郑成功的军帐中,向郑成功作揖:“少东家,罪人何斌奉命前来。清兵南下,您能够安然无恙,实在是再好不过。”

郑成功看向这个投靠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通事:“这些年你跟着红毛混,整个人都圆润了不少,看来你在夷洲的日子过的不错。”

何斌露出一丝苦笑:“当年我奉您父亲的命令,前往夷洲开垦荒地,回来福建途中遭遇广东海盗李魁奇袭击,同伴战死,只与少数几个人逃到夷洲。不料当时夷洲被红毛人占领,我等只好投靠红毛,保住我们的村庄。”

何斌,此人是明末统治东南沿海的船王郑芝龙旧部,在夷洲开垦农田,夷洲被荷兰东印度公司占领后投靠荷兰人,被荷兰人任命为通事。

所谓通事,即是荷兰人与大明商人进行贸易的翻译和中介。

只要通事从事的是正经生意,郑成功对他们倒是没有多少偏见。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懂得荷兰语的何斌还是一个特殊的人才,而且他清楚夷洲的地形水文以及东印度公司的虚实。

以后从荷兰东印度公司手中收复夷洲多半还要依赖此人。

何斌作为郑芝龙的部将,按照以前的规矩还要奉郑成功为少主。

郑成功为了尽可能集结所有的力量攻打李成栋,不仅找平户藩的七左卫门援助,而且还找到了何斌从荷兰东印度公司购买物资。

郑成功问道:“我想要的两千担硫磺、三千担蔗糖、十万支箭矢是否已经备好?”

何斌苦笑:“少东家,您愿意抗击清兵,我哪怕是倾家荡产也是要支持。但是硫磺、蔗糖、箭矢都掌握在红毛人手中,卖不卖都是他们说了算。他们希望少东家您能够给他们在厦门、潮汕一带的港口贸易中给予他们便利,这样一来他们才会将硫磺、蔗糖、粮食、箭矢等物资卖给您。”

荷兰东印度公司还真是会做生意。

郑成功早就料到荷兰人没有那么容易将重要的物资卖给自己。

郑成功咬咬牙,他现在真的很缺硫磺、蔗糖、粮食、箭矢、铜铁等物资,而夷洲的荷兰东印度公司有不少的存货。

在实力还没有强大之前,急于讨伐广东提督李成栋的郑成功打算继续隐忍:“荷兰东印度公司那边,你可以代我与他们谈判。只要他们的要求不涉及主权,我可以答应允许他们的商船进入附近的港口进行贸易,并保证他们商船的安全。”

何斌见郑成功这么好说话,颇为惊讶:“我回去一定在红毛前面为少东家您说好话。”

“有劳你了。”

郑成功心里却想,17世纪是弱肉强食的时代,没有国际秩序可言,谁的拳头大谁就是真理。等到他消灭李成栋、扩大地盘之后,一定要将荷兰东印度公司从夷洲赶走。

这些条件暂且答应他们,等到以后兵临夷洲的时候他们就知道后果了。

由于还要利用何斌,郑成功留何斌下来吃饭,让何斌受宠若惊。

在饭局上,郑成功试图从何斌口中打听夷洲的情报,而何斌对昔日少东家问起他在夷洲的过往,知无不言。

对于何斌而言,帮荷兰人做事只是为了生存,郑成功向他问起夷洲的事情,他没有多少隐瞒,反而对荷兰人有所怨言。

“夷洲有汉人两万,开垦农田,种植水稻、甘蔗。红毛人对我们这群移民和当地土著苛以重税,对我们种种欺压、凌辱,实在是令人悲愤。可惜红毛人有鸟铳和火炮,而我们移民大多数是镰刀,无力抗争。”何斌说起夷洲之事情,不时唏嘘。

郑成功醉翁之意不在酒,只是在酒杯边缘沾了一口:“夷洲只是边缘之地,历朝历代正统王朝并不重视之,闽地百姓苦于战乱和饥荒,才会移民夷洲开垦荒田。”

何斌摇头:“少主此言差矣。夷洲沃野千里,若割据该地,且有大海隔绝,有一支水师足以称王称霸。夷洲北部鸡笼、淡水,有硝石和硫磺可用。对外可与东瀛、马尼拉、安南国相互通商,各地盛产桅舵、铜铁、珍珠。将沿海诸地的村民迁移过去耕种,春耕秋回,可以有足够数万将士食用的粮食。十年生聚,十年教养,进可攻、退可守。怎么能说夷洲是蛮荒之地?”

郑成功同意他的说法,17世纪中期的夷洲已经可以部分自给自足,要不然荷兰东印度公司也不会煞费苦心对夷洲形成统治。

只不过何斌的话未免言过其实,夷洲的汉人太少,不及广东、福建一座城的人口多,剩下的是红毛人,多数还是土著。土著语言不通,而且生产力水平也较低……

当然,即使如此,郑成功迟早也要收复夷洲,夷洲自东吴时期就与陆地有了关系。

郑成功低声对何斌说道:“现在清兵南下,局势混乱。我打算取广东、福建等地,然后收复夷洲。如果你能够与我里应外合,将荷兰人兵力部署情况、夷洲地形详细告知于我,待收复夷洲,可以奉你为大官。”

何斌惊讶得合不拢嘴:“少东家您想要占领夷洲?”

郑成功说道:“不是占领,是收复。夷洲本来就是我们郑家组织移民前去拓荒,只是本土烽火连天,才导致红毛人趁虚而入。不出十年,我会将红毛人赶出夷洲!”

何斌喝了一口酒压压惊:“如果少东家真的有这样的意思,也许我可以为您探查地形和布防图……但愿少东家不是耍我,而是真心要收复夷洲,驱逐红毛。否则一旦事情败露,可能我会被他们囚禁,甚至是杀害。”

郑成功不禁对这位荷兰通事另眼相看,没想到他还真的打算为自己谋取夷洲通风报信。

郑成功面露慎重之色:“这是肺腑之言,夷洲迟早是我们囊中之物,拿下夷洲,轻徭薄赋,对移居当地的农民而言是好事一件。”

何斌内心仍然一丝纠结:“我把全副性命托付少东家,但愿少东家尽早收复东南沿海,然后出师夷洲。这段期间,我会设法打听红毛人情报,暗通少主。”

第17章 前往南澳

金门岛的海滩上,排列着数以千计的士兵,他们在各自营官的带领下登船。民夫将一袋袋粮草搬运到船舱之中,水手在出发前检查索具和风帆。

福船桅杆上悬挂的明字旗、郑字旗猎猎作响,上百艘大小木船拥挤在附近的海岸,它们的任务是将六千人的三个营和辅兵、粮食、火药、马匹等物资运到南澳岛,然后再伺机支援张家玉等莞城义兵。

郑成功经过几个月的精心准备,在三月底终于训练出装备瑞典火绳枪、长矛的神机营。郑泰在漳州府招募的三千青壮经过了简单的训练,也稍微拥有了战斗力。

郑成功此次带去广东的是神机营、第六营、第七营。其中神机营是主力,而第六营、第七营是新招募的兵丁。

理论上新招募的兵丁战斗力堪忧,但是他们多数人没有与清兵战斗过,不像老兵一样对清兵充满了恐惧。

所谓不知者无畏,郑成功打算在与清兵的战斗中历练这两个新丁营,让他们无畏清兵,成为以后神机营缺员候补的人选。

郑成功站在一艘四百料福船的甲板上,这艘福船安装了两门红夷大炮和若干佛郎机炮、近战火铳,是郑家船队的主力战船之一。

它被郑成功命名为“招讨大将军”。

这是南明隆武帝给他封赏的名号,听上去也足以震慑敌人。

郑成功吩咐下去:“督促将士尽快登船,在船只上不得闹事。我们此次前往广东,面对的是清将李成栋所部,他们接连平定福建、广东等地,士气旺盛,又有不少火炮,很有可能这是一场硬仗。”

他的内心惴惴不安。

这是他第一次要正面与清兵作战,他的手中有两张底牌——郑家水师、神机营。

神机营装备1000余支瑞典火绳枪、1000余支长矛、2门十二磅铁炮、4门六磅铁炮。

尽管按照新的战术训练出来神机营有新的火器,但他们没有实战经验,是骡子是马,还要拉出来溜溜才知道。

神机营主将是郑成功自己,而副将是他的部将洪旭。

洪旭找到郑成功汇报:“主公,神机营除了数人患病不能前行,其余全员已经上船。”

郑成功说道:“出发。”

上百艘帆船缓缓离开金门岛,载着郑家军和粮草向南边的海域航行。

副将洪旭与郑成功在同一艘福船上,喃喃自语:“但愿接下来的航行不遇到风暴。”

郑成功也知道木帆船对暴风雨的抵挡能力很差,唐朝的时候鉴真东渡都非常危险。

从金门岛航行到南澳岛还需要一段时间,所以他们有可能会碰到海上风暴。在航行前,闽南这边的人基本上要祭祀妈祖,以保行出海顺风顺水。

“张家玉占莞城,他在求援信中言明已经派人联络佛山陈子壮、顺德陈邦彦等人,不知道他们能够坚持多久。如果莞城还在,我们可从南澳岛直接前往莞城,与张家玉合兵。最好能够直接收编张家玉率领的义军,将莞城纳入我们的控制之下,然后再伺机收复广州城。”

郑成功找来位于福船中的重要部将,众人在前往南澳岛的途中商讨对策。

莞城距离广州城已经非常接近,不足五十公里。

如果张家玉能够在郑成功他们到来之前守住莞城,那么郑成功的部众就可以在广州城与李成栋交手。

广州城是广东布政司的中心,收复该处,则其他观望的县城则可传檄而定。

但这也有一个麻烦,张家玉很有可能无法在郑成功到来前抵挡李成栋的反扑,双方的实力差距太大,就算是郑成功现在拥有一个神机营也不敢说自己一定能够击败李成栋。

郑鸿逵与郑成功在同一艘福船,他作为长辈也参与了讨论。

郑家众人之中,郑鸿逵算是与清兵有过交手的经验,他知道清兵势大,对张家玉等人并不看好:“广州城、莞城有珠江相连,广州城又有大量的船只,李成栋可征发船只前去莞城平叛。只要李成栋坚定决心强攻,我估计张家玉等人无法支撑一个月的时间。”

“我的判断也是相似。只求张家玉不要死守,尽量利用丘陵山林拖住李成栋。”

郑成功对张家玉等人同样没有信心。

李成栋率领的不是真正的清兵精锐,然而毕竟是接连获胜的部众,缴获了明朝大量的火器、箭矢,张家玉率领的是莞城临时拼凑的乡勇,他们之前还只是一群村民,双方差距过大,即使有良将也无力回天。

郑成功说道:“我们必须要假设好各种情况。如果张家玉能够坚守莞城,我们可利用水师的优势消灭李成栋的船只,让李成栋不得不撤兵,则可与张家玉汇合。如果莞城已经被李成栋攻克,我们需要决定是进攻潮州府还是另做打算。”

部将洪旭说道:“广州城有不少炮台,红毛人都对它有所畏惧,不敢轻易攻打广州城。直接攻打广州城恐怕以我们的兵力无法做到。”

“洪旭所言甚是,广州城城池坚固,如果不是唐王派遣主力与桂王在肇庆一带交战,也不会轻易被李成栋攻陷。清兵占领了广州城,一定会重兵把守。”郑鸿逵也说道。

对于郑鸿逵、洪旭一致反对直接攻打广州城,郑成功陷入了沉思。

如果广州城有那么好攻打,历史上的郑成功早就夺取此处为据点了。

他面临着有一个抉择,是攻打李成栋部将镇守的潮汕府,还是直接到广州府附近与李成栋主力决战。

要是神机营的规模再扩大四倍,扩张到一万人以上,郑成功还真的敢向李成栋下战书要求会战。不过现在他手中只有一个神机营,他必须要慎重使用,防止神机营全军覆没。

他干脆盘坐在甲板上,盯着不大详细的地图。对他来说这可能是一个艰难的抉择,选错了战略方向说不定会一失足成千古恨。

而在他南边的莞城,义军头领张家玉陷入了苦战,密密麻麻的清兵顺着云梯攀附而上,在墙头与乡勇肉搏,不少义军将领阵亡。

第18章 李成栋

张家玉攻克莞城县城仅仅是一天多的时间,李成栋的部众已经兵临莞城。

李成栋在南明担任徐州总兵的时候无力抵挡清军南下,对付乡勇和昔日同僚却战无不胜,他将带来的火炮对着莞城城墙一顿炮击,然后驱使兵丁架着云梯攻城。

半日的时间清兵就夺取城墙。

下方督促兵丁攻城的李成栋眯着眼睛,他并没有显露出兴奋之意。

攻克一群乡勇把守的莞城对他而言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副将对李成栋阿谀道:“大人,我们第二次攻陷莞城,您又积累战功。等到我们平定广东,向西攻打桂林,虏获永历帝,将来异姓王必然有大人一位。”

李成栋皮笑肉不笑:“广州城中那位佟大人还爬在我头上,这次攻占莞城的功劳定会被他分得大头。清廷根本就不信任你我。”

副将眼神中也有异色,他从李成栋的话中听出了不同寻常的意味。

李成栋所说的佟大人是两广总督兼广东巡抚佟养甲,此人没有多少战功,却因为佟家受到清廷的亲眛而成为李成栋的上司,似乎让李成栋不满。

不只是李成栋,李成栋的部将也受到佟养甲的压制,或多或少有所怨言。

但他们已经背叛了明朝,他们似乎没有选择。

张家玉率领乡勇且战且退。

清兵占领城墙,他们是久经沙场的战兵,比起乡勇要更加善战,张家玉也知道没有坚固的城池和威力巨大的火炮,他根本挡不住李成栋的攻势。

追随他的义军将领接连战死,他身边的人越来越少。

撤下的义兵来到张家玉面前急呼:“将军,我们的头领中箭身亡,清兵已经杀入城内,莞城已经守不住了!”

张家玉叹道:“李成栋都是虎狼之师,继续把守莞城已经无济于事,唯有回到道滘,凭借当地的山形地势才可以守住。”

张家玉一行人撤出莞城,与李成栋的追兵血战不止。

道滘是张家玉的起兵之处,当地头领叶如日派船迎张家玉,暂时逃脱了清兵的追杀。

叶如日看着满船灰头土面的乡勇,悲怆地问道:“大人,莞城落入贼手了?”

张家玉看着烽火四起的莞城,他是莞城人,在南明为官,才收复莞城不过两三日的时间又再失去:“我张家玉无颜见莞城的乡亲父老啊!”

叶如日感到绝望,又怕李成栋之后报复:“大人,我们道滘还可以泥砖为垒,坚守一些时日,等待其他义士响应。”

张家玉一众人乘船逃往道滘。

而李成栋在攻占莞城之后,活捉了张家玉拥立的县令,将其处斩。

原本的县令郑鋈没有逃远,他听说李成栋又攻克了莞城,于是回到莞城,重新当起了县令。

李成栋在平定莞城之后,又率领上万清兵尾随张家玉、叶如日等人,进攻他们盘踞的道滘。

道滘是广州府东莞县一乡,不久前李成栋麾下有几百人在道滘被乡勇伏击,后来才有了攻克莞城之事。

李成栋要平定这一股叛军,还需要攻克道滘。

在他眼中,区区一处破山沟,怎么也不比莞城难以攻陷。他的大军攻陷莞城只花了半天时间,一处破山沟只需要大军上前,便能够攻破吧。

李成栋驱兵向道滘进发。

然而还没有到道滘,正在山林间聚众的明朝参将杨邦达听闻张家玉在莞城举起义旗,待前去莞城投靠张家玉,结果在望牛墩遇到李成栋的大军。

双方在望牛墩展开了大战。

如同郑成功的猜测,唐王和桂王因为内斗而让广东轻易丢失,但是唐王、桂王遗留了不少部将在广东,他们仍然在山林活跃,或者在家隐居,等待有起事的时机。

参将杨邦达就是其中一位。

他率领几千义军与李成栋在望牛墩大战。

战斗持续了七天七夜,千余义军伤亡,杨邦达本人也在战斗中牺牲。

李成栋艰难地获得了胜利,他没有想到前去讨平张家玉一行人途中还遭遇了如此顽强的抵抗。

他看到四处溃逃的乡勇,这次没有乘胜追击,而是聚拢部将和士卒,看着满目疮痍,他自言自语:“难道大明气数未尽?”

围攻道滘的战斗更加激烈。

张家玉在李成栋被阻挡的时间,于道滘设泥垒,部署能够找到的所有火器。

此时的明军、清军将领对火器的依赖程度很高,对火器的使用已经颇有心得,在有足够可靠的火器前提下,他们对火器的运用并不逊色于西方。

张家玉看到满上遍野打着清军旗帜的李成栋部众,他攥紧了腰刀。

李成栋作为清廷封疆大吏之一,历经大顺军、南明、清廷,手下有一批精兵悍将,又连克福建、广东,气势高昂,仅仅半日便攻克莞城县城,可见一斑。

张家玉令人用稻草遮盖火器,于泥垒后面防守。

他从乡勇中挑选出其中曾经为兵、衙役者,他们或多或少会操作火器:“在贼兵靠近前不可动用火器!”

张家玉死死盯着靠近的清兵,他在等待一个机会。

道滘只是一处乡村,没有生产火药和弹丸的能力,被李成栋包围后火药和弹丸用一点少一点,直至弹尽粮绝。

只有一个机会……

清兵先是使用安置在板车上的轻炮对张家玉等人所在的泥垒进行炮击。这种火炮只有几百斤,威力不大,但火炮的响声令众人惶恐不安。

“不得还击!”张家玉再次向众人重申。

李成栋见对方无力还击,还以为张家玉携带的火炮在莞城遗失,他骑着战马率领大军进攻。

然而在李成栋率兵来到百米之内时,躲在泥垒后面的张家玉等人掀开稻草,铜炮与火铳齐发,李成栋的兵丁倒下一片!

“大人坠马了,快去救援!”

李成栋骑乘的战马被火炮声惊吓,本人从战马坠落,他的亲兵七手八脚将他抢救回来,大军因此后撤三里地。

“可恶,这群逆贼竟然暗算于我!”李成栋回到大营,恼羞成怒,“等攻破道滘,擒拿张家玉,杀之!”

第19章 抉择

四月,郑成功率领的船队抵达南澳岛。南澳岛位于大海之上,万历年始置南澳镇,属广东潮州府管辖。

郑芝龙旧部三千盘踞于南澳岛,现在向郑成功效忠,郑成功设第四营、第五营,每营有士卒、伙兵、传令兵、督战队、马夫约1500人。

郑成功从金门岛、厦门岛带来兵丁六千人,加上南澳岛的三千人,将近一万。

郑成功还以为统率十万兵马轻而易举,但他亲自担任主帅,才发现哪怕是要很好地指挥一万人就殊为不易。

这一万人之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辅兵,真正的战兵却是不多,而且还要操作战船,一个人当两个人用。

三千南澳岛士卒集结在海边,迎接他们新的主公。

现在统帅他们的已经不是郑芝龙,而是郑成功。

郑成功一下船就开口询问当地的将领:“张家玉可否有派人传来最新的情报?”

“张家玉克莞城仅仅数日便被李成栋夺回,李成栋趁机平定东莞镇各乡,镇压不少义兵。张家玉又退守道滘,险些使用火炮击毙李成栋。后来张家玉有一表兄为了向李成栋求得封赏,出卖道滘的虚实,李成栋已经攻克了道滘,张家玉一家几乎全部遭难。”

“那张家玉本人呢?”

“他率兵转战增城等地,以避开李成栋的兵锋。”

郑成功从驻扎在南澳岛的部将口中得知张家玉与李成栋之间的激战。

张家玉因为兵力和火器与李成栋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几无正面战胜的可能,只能够转战各地,等待其他义兵出现。

李成栋还是有两把刷子。

郑成功不曾想李成栋这么快就攻克莞城,他现在无法与转战增城的张家玉汇合。

“事情朝着不利于我们的方向倾斜……不过还没有到最坏的结果,张家玉还在增城等山区苦苦支撑。我们必须要尽快对其进行应援。”

“我们有两条路可以选择。其一者,就近攻打潮州总兵,夺取产粮地。其二者,仍然前往莞城,伺机与李成栋决战。”

一个重要的抉择再次摆在郑成功的面前。

所有的郑家部将都看向郑成功,等待他这位首领做下决定。

这个决定没有对错之分,各有优劣。

攻打潮州总兵,可收复潮州府,难度相对较小,行程较近,但是无法及时应援张家玉,很有可能张家玉在郑成功攻打潮州府的时候被李成栋围剿战死。

若是攻打广州府,可能要直接与兵力最雄厚的李成栋正面交锋,郑成功还要掂量一下自己手中几千人在陆地上是否能够打败李成栋。好处是可以与张家玉等义兵头领遥相呼应,让李成栋疲于奔命。

怎么选择,没有最优解。只能够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郑成功在南澳岛停留了一日,他需要尽快做出决定。

他这一日三餐都没有胃口,心中不禁发愁。

要成大事者,还要靠运气。

次日,郑成功站在南澳岛的海崖边缘,他精心训练的神机营就在海岛上扎营。

不知道神机营是否能够打败李成栋的部众。

在这么一瞬间,郑成功的内心似乎有答案了。

如果能够擒获李成栋,估计李成栋带来广东的部将多半会选择投降。

想到这里,郑成功召集了在南澳岛的诸多部将,于此岛宣布了他的决定。

“我在誓师大会上有言,此次率兵南下是为了讨伐叛将李成栋。张家玉正率兵与李成栋苦战,若是我们忙于攻打潮州府,张家玉必然不能够持久,很有可能会在此期间被李成栋讨平。因此,我决意前往莞城,寻找机会与张家玉联手对付李成栋!”

郑成功拍板,诸将对视了一眼。

他们的统帅选择了相对艰难的一条路,如果成功其回报也相当惊人。

众将只能够硬着头皮上了:“末将愿随同前往!”

郑成功满意点头:“李成栋正集结兵力于增城围剿张家玉,他绝对不会想到我们会在这个时候出现在广州城附近。而我们要收复的地方,不是重兵集结的广州城,而是莞城。”

郑鸿逵看着附近的地图:“张家玉的来信中有言,他派人联系佛山陈子壮、顺德陈邦彦,让他们尽快起兵。只要有这三个人与我们联合……”

“不错,这正是我的想法。没有比这个更好的机会可以合围广州城。张家玉派来南澳岛求援的使者是否还在此地?”

“其中一个人已经回去给张家玉送信,不过仍然有一个人在此与我们保持联系。”

“让那人来见我。”

一个莞城的女子被部将带到郑成功面前。

这个女子不过双十芳龄,着一袭浅色百褶裙,梨花带泪,听说眼前这人便是南明剩下为数不多的统帅,急忙向郑成功欠身求援:“小女子张石宝,兄长被李成栋率兵攻打,族人几乎全部战死,仅仅只有我们兄妹二人还活着。兄长危在旦夕,请郑将军看在同朝为官的情面上,务必要发兵救援兄长。小女子愿意做牛做马,报答恩情!”

郑成功看着眼前这个急着快哭出声的女子,问道:“你是张家玉之妹?”

“是的。”

“那你是否熟知东莞县、增城县、新会县、广州城的地形和河网?”

“小女子不敢说全部知道,但主要的道路都晓得,也会说广州城的方言。”

“我们郑家军主要来自于闽南,对于广东这边的地形不甚了解。现在你的兄长在增城县的山区,你独自一人回去的话危险重重。不如跟随我们郑家军行动,为我们带路。我会设法与你的兄长合兵一处,讨伐李成栋。”

郑成功正缺少当地的向导,而张石宝作为张家玉的家妹,本身就是东莞县之人,对莞城等地颇为熟悉。

张石宝听郑成功承诺会去救她的兄长,不由大喜:“将军大人,小女子愿意为您以及诸位大人带路,只求尽快救出兄长!”

郑成功其实并不确定是否能够救出张家玉,如果他没法击败李成栋,那么张家玉可能就要牺牲,他将张石宝留在郑家军也算是帮他们一族留下后代。

第20章 虎门炮台

珠三角入海口,散落着许多岛屿,包括香港岛、万山群岛,目前岛上只有少数渔村,属广州府新会县管辖。

郑成功的船队出现在这片尚不繁荣的岛屿之间。

很快他就要率领自己的船队进入珠三角,顺流而上。

郑成功看到几百年前落后的岛屿,几乎保持着原始葱郁的山林。广州府有好几十万人口,而这群散落在珠三角的岛屿只有几千人居住,夺取此地价值不高。

他需要的是一片有大量人口和产粮水田的陆地。

历史上的郑成功就是始终无法在陆地上站稳脚跟,所以才无法成事。即使是后来收复了夷洲,夷洲的人口不多,而且很多是土著,仍然不足以成事。

“以后这里会成为繁荣的贸易商埠。”郑成功经过香港岛时,对左右部将说道。

众人不解:“沿海就这样的荒芜岛屿数不胜数,为何主公会认为此地在将来会成为繁荣商埠?”

郑成功说道:“凭借此地位于珠江入海口,靠近南洋,有优良港湾。不过此地还要发展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们是等不起了。此次进入珠江,想要进入莞城,还需要占领虎门附近的炮台。”

“虎门炮台有不少青铜炮,多为佛郎机小炮和火铳,我们可使用红夷大炮对炮台进行压制,而后令一队死士奋勇向前,夺取炮台。如果连虎门的炮台都无法攻克,我们就没有必要想着收复广州城了。”

郑成功指着虎门的位置。此虎门炮台并非清末的虎门炮台,而是明末虎门附近水域用来抵挡海盗的炮台。

明末先是倭寇横行,而后因为水师衰落而导致海盗猖獗,郑芝龙、李魁奇等海盗垄断了东南沿海的贸易。

郑芝龙活跃在福建、浙江海域,刘香、李魁奇等广东海盗活跃在广东海域,后来郑芝龙击败刘香、李魁奇,彻底垄断东南海域。

海盗频繁活跃的时期,当地的巡抚在当地重要的水路关卡部署火炮,有时候还会向澳门的葡萄牙人购买红夷大炮。

明末与外界的交流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封闭,崇祯朝与澳门的葡萄牙铸炮厂有过贸易,广州府还有私人作坊制造鸟铳卖给洋人。

这一片位于南方的岭南土地因为自身的位置特殊,与闽南成为了对外交流和移民的主要区域。

不过当这些炮台被清兵占领后,反而成为了令郑成功颇为头疼的存在。

若要取莞城、窥视广州城,则需要占领虎门炮台。

郑成功远道而来,想要智取几无可能,只能够进行强攻。

虎门炮台,有一支数百人的清兵驻防,看守珠江。

他们不久之前还是明兵,后来李成栋取广州城,传檄各县镇,虎门的明兵也投降了清军。

虎门炮台已经有好几年没有发生战斗。烽火从山海关一路燃到仙霞关,没有人注意到偏安一隅的虎门炮台。

炮台有十几门大小火炮、火铳对着珠江的水面,守军百无聊赖地坐在炮台附近的土屋旁,还有人在摆弄骰子,一边拿微薄的俸禄作为赌注,一边扯起家长里短。

“你说我们一年换了多少个皇帝?这几年发生的事情比过去几十年还多,天都变了好几次。”

“管他谁当皇帝,我们还是兵丁。就是这个剃发易服令人不爽,好好的峨冠博带,偏要变成金钱鼠尾,已经有不少乡村起事。可惜我们大明无人能够力挽狂澜,他们一群乡民能做什么事?这天啊,终究是变了。”

“莫谈国是,你们几个嫌命长了?”

“嘿嘿,大人,我们就是这么随口一说。小的们有口饭吃就不错了。”

“这日子就真是憋屈,主子换来换去,也不知道那些皇帝为什么败得那么快,反而是被他人所趁。”

炮台守将漫不经心地看着江面,大势所趋,没有人站出来一呼百应,只会被逐一击破。他一个小小的守备又能够做什么。

突然,他的视线之中出现了几十道帆影。

守将急忙催促炮台上的士卒:“是帆船!有船队在靠近虎门,所有人集合!”

虎门炮台的士卒从地上爬起来,他们惶恐不安地站在炮台的石墙后面眺望江面。

“海盗吗?还是红毛人?”

“看上去不是红毛人的软帆,而是我们大明的硬帆船,说不定是海盗!”

“大人,我们是否要使用千斤大炮向海盗炮击?”

虎门炮台的士卒求助般看向炮台守将。

守将少有在珠江江面看到如此规模的船队,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慌张:“炮击它们?它们还有大船,不是我们能够击沉的,要是被他们报复……”

郑成功可以看到虎门炮台的轮廓,原来在明末此地就有设立炮台来守护珠江,但是此时的火炮威力应该还不大,两广总督购买的红夷大炮被运往了更加危急的北方。

虎门是一个颇有名气的地方,郑成功原来的那个世界恐怕没有国人说自己不知道虎门,虎门销烟的故事家户喻晓。虎门炮台也是鸦片战争抗英的海防要塞。

郑成功对这里怀有崇高的敬意,但是他并不希望在此地设立炮台。

若要御敌,就要御敌于国门之外,而不是被敌人打到珠江口。

“主公,第六营的新丁自告奋勇强攻炮台!”

郑成功正琢磨要派手下哪一个营的部众上阵,从闽南招募的第六营毛遂自荐。

他们没有与清兵作战的经验,初生牛犊不怕虎,加上当地招募的人熟悉水性,郑成功不想要让神机营消耗在攻坚战中,于是答应:“让第六营选拔出一批死士,攻拔虎门炮台者,赏一个月军饷!”

第六营的新丁邀功心切,郑成功不但答应他们的请求,同时还承诺会有赏钱,他们斗志更加昂扬。

第六营的部将挑选了100人作为先锋攻打虎门。

投靠郑家军的乡勇甘辉在这百人之中,他手持一面皮盾和一把尖刀。

福船上方的水手将小船与死士放下,很快几条小船漂浮在水面上,如同利剑般向炮台飞驰而去。

第21章 扼守虎门

“海盗势大,难以坚守,撤,快撤!”

虎门守将被上万疑似海盗的不速之客所惊吓,在巨大的福船将几条小船放下强攻炮台时无心坚守,他带着虎门的守兵逃离此地,丢盔弃甲。

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战,不想要丢掉自己的性命。

甘辉与一众郑家军士兵涉过浅滩,他们擒住十几个来不及逃走的守兵,将郑家军的旗帜插在虎门炮台上。

郑成功在福船上目睹一百人的死士轻易地占领了虎门炮台,进展竟然非常顺利:“此地地势险要,有好几处炮台互成犄角,如果虎门的守将拼命抵抗,我们可能会在此地损兵折将。然而兵将皆无斗志,人心涣散,我等算是捡了个大便宜。”

郑鸿逵在一旁猜测:“几个月前他们还是明军,李成栋传檄各地,原本虎门的明军变成了清军,估计他们也不是真心为李成栋卖命,见我们来势汹汹便逃之夭夭,根本就不会奋力作战。”

郑成功不可置否,眼前镇守虎门的清兵斗志全无,郑成功组织的死士还没有舍命强攻炮台,虎门的清兵只是象征地放了几炮就撤离炮台。

估计李成栋也没有想到远在厦门、金门的郑成功会亲自率领船队抵达珠江口,并没有将他的部众部署在沿岸炮台,仍然由当地投降的明军镇守。

没有想象中的苦战,郑成功一行人就占领了虎门。

郑成功亲自率领部众登岸,几十条大帆船靠近虎门炮台的岸边。

他有幸见到明末的炮台,这里可以作为他们的据点,临时用于抵挡清兵的反扑。

一百人的死士昂头挺胸站在炮台上方,他们首次出战便告捷,士气大盛!

有这样的气势就对了。

郑成功亲自巡视这批从漳州招募的士卒,他们还没有和真正的清兵交手,赶走的虎门守兵缺乏斗志,却给了这群漳州士卒信心。

“主公,是否要将炮台的火炮拆卸运到我们的船上?”

“炮台上的火炮铸造年份从嘉靖、万历到崇祯不等,各个朝代制造的火炮没有统一的制式,不必搬走,用来作为据点。”

郑成功没有拆走虎门炮台安装的火炮,他保留了这个古老的炮台。

这里曾经用来抵挡倭寇、海盗,历史颇为悠久,以后能够成为一个景点。

他留下了300人把守虎门附近的炮台,主力船队拐入珠江支流逼近莞城。

岭南地区水网纵横,郑成功率领的船队正好在珠江的干流和支流所向披靡。

在清兵没有对此地形成牢固控制之前,这片地方活跃着义兵、降将,就连虎门的守将都无心恋战,可趁虚而入。

义军首领张家玉的家妹张石宝作为信使跟随郑家军。

郑成功对张石宝说道:“张姑娘,你熟悉东莞县的诸多水道,接下来就需要依靠你帮我们指路。”

张石宝因为担心兄长张家玉的安危而面露憔悴之色:“嗯,我知道从虎门怎么抵达莞城,还知道哪些地方有炮台和村寨。”

有了在东莞县土生土长的张石宝作为向导,郑家军的船队一路沿着珠江的支流逆流而上。

若是有更多的兵力,郑成功会直接前去攻取重兵把守的广州城。

可惜现在他的兵力不足,引以为倚仗的神机营没有经历过实战,他采用的是步步为营、联合义军包围广州城的战略。

莞城,这是一座颇为悲壮的县城,短时间内发生了两次攻城战,不少平民因为战乱而涂炭。

张家玉率领乡勇短暂地收复了莞城,很快又再次失去,清知县郑鋈回来后再次管理这座县城,城内还有数百清兵。

李成栋轻易地夺回莞城,他在望牛墩、道滘等地与乡勇作战,遇到了进入广东以来少有的顽强抵抗,让他效忠清廷的决心都多少有些动摇。

尽管如此,他已经是明朝的一个叛徒,难以再获得昔日同僚的信任,他一路追杀张家玉等人,迫使张家玉等人离开了东莞县,转战增城县。

“不久前险些被叛贼捉住,来不及带走的财产都被叛贼掠走,要是李将军抓住那群叛贼,最好将他们全部推到菜市口处斩!”

郑鋈带着家奴逃回来,发现县衙门被乡勇哄抢一空,他在衙门的住处自然成为乡勇发泄的对象。

家奴对郑鋈说道:“老爷,银两没有了还可以再捞,若是落入了贼兵的手中,我们的脑袋就要搬家。”

郑鋈抚须:“你这厮所言甚是,没有了银两我们还有办法弄到。这乱世之中,没有比小命更加重要的东西。县衙又回到了我们的手中,那些乱臣贼子贼心不死,他们还想要作甚么?弘光帝、隆武帝、邵武帝都被清兵所杀,大明朝已经名存实亡,只有广西的永历帝还活着,他又能作甚么?”

“还是老爷识时务,都说识时务者为俊杰,老爷才是这乱世之中的英雄人物。”

“老爷我只是宝贝这条老命。”

郑鋈带着家丁和亲信回到莞城,莞城的平民看向他们一行人的眼神复杂,愤怒、恐惧、胆怯。

他并没有理会普通百姓的心理变化,他庆幸于取回了乌纱帽,再次成为莞城的父母官。

然而郑鋈的安稳日子没有过几天。

从虎门逃回来的数百士兵闯入了县城,他们出现在莞城的街道上,手中明晃晃的刀刃让莞城的平民心惊胆战。

莞城的平民经过了两次战斗,他们草木皆兵,再次见到披坚持锐的虎门士兵,个个门窗紧闭,只透过门缝打量逃入县城的虎门士兵。

城中守兵火急火燎地向坐镇县衙门的郑鋈汇报此事:“县老爷,大事不好了!”

郑鋈大吃一惊:“莫非是叛贼又打来了?!怎么他们总是阴魂不散,快,收拾细软,我们逃到广州城,请两广总督发兵剿灭叛贼!”

“县老爷,不是叛贼,而是虎门的守军!”

“虎门的守军?他们不在虎门为我们东莞县看守门户,来到县城做什么?难道他们也像那群乱臣贼子一样叛变了?”

“他们说有上万海盗攻打虎门的炮台,海盗势大,他们拼命抵抗后还是被海盗攻占了炮台。”

郑鋈嘀咕,自从郑芝龙这股东南沿海最大的海盗势力归降明朝之后就少有大型海盗集团在珠江活动,更别说上万的海盗。

他们打自哪里而来?

第22章 何方海盗

“这群海盗势力极大,他们人数上万、大船数十,这还不包括福船上还有可用于在浅水航行的小船。他们绝对不是什么乌合之众,他们训练有素,末将使用虎门炮台的火炮对来敌一阵炮轰,又令人与上前夺取炮台的海盗贴身肉搏,几次三番杀退他们,最终却不敌他们人多势众,这才撤到莞城。”

虎门守将向县令郑鋈说到他们遭遇一支庞大的海盗袭击之时,描绘当时战况之惨烈,令县衙内的刀笔吏面露菜色。

县令郑鋈倒是见多识广,他看到从虎门撤退下来的官兵除了大汗淋漓以外,身上并没有硝烟和血渍,估计守将口中的“苦战”子虚乌有,只是为自己丢失虎门炮台脱罪。

但是郑鋈作为老狐狸,并没有指责虎门守将丢失虎门之罪。他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县城都一度被张家玉率领的义军占领。

“你等可有看清楚他们船只上悬挂的旗帜?”

“海盗为了掩饰身份,他们撤下了所有的旗帜,令人难以猜测他们的来历。”

“真是狡猾的海盗……你们说会不会是二十年前海盗刘香、李魁奇他们的余孽?还是年份更加久远,潮州府林阿凤的残部?他们回来报仇了?”

郑鋈所盘点的几人都是明末赫赫有名、活跃在广东海域的大海盗。

刘香、李魁奇他们是郑芝龙的部众之一,后来与郑芝龙内讧,被郑芝龙击败自焚。刘香在兵败自尽之前将郑芝龙的二弟郑芝虎,也就是郑成功的另一位叔父,用渔网网住沉入大海,可以说是一个狠角色。

潮州府海盗林阿凤是资历比郑芝龙、刘香更加久远的海盗头子,与闽广水师、西班牙殖民船队都有交手,遭到明朝、西班牙殖民者两方面的联合打压,在部分下属被招安后率领剩下的船只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不知所踪。有传说林阿凤带领部众在东南亚建立了小王国。

虎门守将听郑鋈分析,尽皆摇头:“刘香、李魁奇、林阿凤鼎盛时期也不过上万人,勉强有这样的气势。如果袭击虎门炮台的是他们的残部,不可能有当年之姿。”

郑鋈皱眉:“如果不是以前海盗的余孽,那么整个广东海域没有其他海盗能够有如此多的大船和人马,附近的海盗撑死不过百数十人,怎会上万?除非是其他地方的海盗来到了珠江……”

突然间,他的脑海中灵光一闪,仿佛想到了一件对他而言非常可怕的事情:“东南沿海,只有一个家族能够做到集结如此多的船只和海盗,那便是郑家!”

他说的郑家不是郑鋈他自己的家族,而是明末最为著名的海盗,郑芝龙的家族。

郑芝龙年轻的时候是枭雄人物,作为海盗纵横东南沿海,屡败福建水师、救济闽地灾民,在闽地颇得人心。后来郑芝龙被福建巡抚熊文灿招安,他的船队就转变成了大明水师,在料罗湾打败荷兰东印度公司,捍卫主权。

然而郑芝龙终究是雄心逐渐磨灭,想要过上安稳的生活,与郑成功分道扬镳。

纵使如此,此时郑家的势力仍然庞大,郑成功、郑鸿逵、郑彩在郑芝龙投降清廷之后仍然各自拥有数千上万兵马,还有不少部众前来投奔,可见郑家在闽地的影响力。

虎门守将被郑鋈的推测吓了一跳,如果真的是郑家来到广东攻城略地,那么事情就严重了。

郑家的残余仍然效忠于南明朝廷,他们拥有大量的船只和精通水性的水手,他们就是现在的大明水师。

一旦附近的城镇被郑家军收复,郑鋈和虎门守将等背叛南明朝廷的官员很有可能都会被清算。

“不妙,不妙啊,如果是郑家的残余占领了虎门,他们下一个目标要么是广州城,要么是我们莞城……”郑鋈又想到一件事情,“我知道了!贼人张家玉在东莞县起事,郑家的船队一定是前来接应他们!此事要尽快向两广总督、广东提督等大人上报,否则一切休矣,你我都会遭到清算!”

虎门守将急道:“县令大人,此时还劳烦您上书告知佟养甲、李成栋两位大人此间发生的事情,多言其威胁,而少言我们失利之事。”

郑鋈摆手:“此等事情不用你教我。当务之急是要守住莞城,不能够第二次丢失莞城,否则我们就算没有被闽地郑家所杀,也会被上面处决。你从虎门带回多少士卒?”

“三百余人。”

“我命你为莞城守备,务必要带领虎门士卒和莞城的士兵、衙役守住莞城。”

县衙之中的主簿亲耳听到了县令与虎门守将的交谈,表面不动声色,暗地里已经汗流浃背。

闽地郑家是何许人也,那可是纵横东南沿海二十年的海盗,竟然要攻打莞城,那莞城能够守得住吗?

主簿心事重重地回到家中,他的内人见他神色惶惶,向他问道:“死鬼,你是不是在外面做了什么亏心事?”

“亏心事?现在兵荒马乱,小命都不保,哪里有什么心思在外面沾花惹草。你快收拾包裹,我们准备时刻逃命。”

“叛贼不是才刚刚被赶走么?他们又回来了?”

“不是那一股叛贼,而是海盗,上万海盗!要是我们被海盗抓住,还能够讨得好?听我的话,快抓紧收拾细软,做好逃出莞城的准备,在关键的时候我们还能够保住小命!”

“好,好。”

莞城县城集结了上千的清兵,城中的平民不知道官府是集结兵力围剿附近的义兵,还是前来守城。

“海盗要来了,很多很多海盗!”

“虎门已经失守,海盗正在直奔我们莞城而来!”

市井间不知道是谁走漏风声,虎门守军带回来的消息传开,所有莞城的百姓都知道莞城又要被战火波及。

平民开始抢购大米,县城的米价在一天之内翻了好几倍,还有人连夜逃出县城,打算避过灾难再回来。

第23章 攻打莞城(上)

“那里就是东莞县城,珠江东岸一座人杰地灵的镇子。”张石宝在甲板上眺望自己的家乡,“兄长是崇祯年的翰林院庶吉士,清兵入关后在江西抚州打败过清兵,后来保卫福州的战斗中箭坠马。再后来奉命回到潮州府、惠州府招降乡勇万人组成五个营。然而兄长还没来得及北上,听闻隆武帝已经遇害,闽地沦落,又缺粮饷,只好解散乡勇,回到东莞家乡。但是我知道的,他不会吞声忍气,如果有机会,他还是会起事。”

郑成功默默地听着张石宝说起她的兄长张家玉的过往。张家玉是南明众多将领之一,南明并不缺少一批人才,只是内斗严重,望风而降的人更多。

他可以看到珠江东岸支流旁的小镇子,不少茅草屋、镬耳屋散布在沿岸,还有石墙、关楼构成的城郭。

明末的东莞镇应该有10万人口,占领此地每个月可以获得超过100文明点吧。

郑成功正缺少文明点来开启蒸汽机技术。

蒸汽机自17世纪末就出现,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出现已经是18世纪中后期。

蒸汽机技术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其所需要的文明点要远高于火枪技术。

想要获得蒸汽机开启工业革命,还需要更多的人口,越多越好。

“郑将军,我们现在已经接近县城,现在该如何是好?”张石宝的话让郑成功回过神来。

“当然是收复莞城。”

江边有不少渔民发现了到来的几十艘庞然大物,他们撑杆的小渔船在三四十米长的福船面前显得如此渺小。

这群世代生活在江边的渔民匆忙靠岸,他们逃到岸上,不安地眺望到来的船只。

“县老爷,海盗出现在江面了!好多的帆船,他们还有火炮!”

家奴屁滚尿流地从外面跑回来,向县令郑鋈禀报在江边的见闻。

郑鋈不安地踱步,犹豫再三:“你们随我前去江边,看这群海盗到底是什么来路。”

他带着一群莞城士卒和衙役来到靠近江边的石墙上,放眼望去,江面上是大福船和其他的硬帆船,铺天盖地!

最为怪异的是这支船队没有悬挂任何的旗帜,来路不明,给县城的守兵和平民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虎门守将也在莞城的城墙之上,他的额头上都是汗水,没想到这一支规模庞大的船只竟然追击到东莞县城。

他见到郑鋈与县衙里面的人到来,苦笑道:“海盗没有攻打广州城,估计是认为广州城有大量的守军,所以把我们莞城当成是软柿子拿捏。县城只有千余士卒,还有不少民夫被李成栋将军调到增城山区运输粮草、围剿张家玉率领的叛军。以东莞县的兵力,根本就挡不住上万海盗攻城。”

郑鋈也看到遮天蔽日的海盗船队,他的头皮发麻,心中惧怕不已。张家玉率领数千乡勇就可以在一日之内攻陷莞城,而现在想要攻打莞城的是上万凶狠的海盗,县城要守住极其困难。

“放弃县城自然可以活命,但这是第二次丢失县城……”郑鋈面对声势浩大的海盗,心底打起了退堂鼓,然而他想到即使弃城而逃保住性命,佟养甲、李成栋等顶头上司也不会放过他。

他陷入了犹豫之中,不知道是否该守城还是逃亡。

突然,原本没有悬挂任何旗帜的福船船队拉起了大明的旗帜和郑家诸将的将旗!旌旗招展、气冲斗牛!

有曾经见过郑芝龙麾下福船的士卒叫道:“郑家,果然是郑家的旗帜!我一定不会记错的,这是纵横闽广海域的郑家的旗帜!”

听说是纵横东南沿海的郑家船队,而不是乌合之众的海盗团伙,所有守兵都交头接耳,他们畏惧于郑家海盗的传说。

在郑家接受崇祯朝廷的招抚之前,从浙江到广东的海盗都加入了郑家集团,风头无二。投靠朝廷之后,郑家取代大明水师,成为东南沿海的官方力量,势力更盛。

也有守兵大叫:“朝廷的水师,我们大明的水师!”

“什么大明,大明朝廷已经覆灭了,现在各地只有一些残兵败将,徒劳作挣扎而已。一定要守住县城,否则我们都要人头落地!”

“你们几个前往增城县,务必要带回援军,否则我们都要被斩首。”

县令郑鋈想到再次丢失莞城的下场,他一定会被李成栋处斩,为今之计就是要坚守莞城等待李成栋的支援,击退郑成功。

郑成功那边已经做好了准备攻打莞城的准备。

大福船将小船放下来,运载着郑家军的士兵靠岸。

莞城的守兵早就被郑成功庞大的船队所恐吓,他们不敢阻止郑成功的部众登上河滩,而是选择了最稳妥的方法——凭借城墙固守。

“怎么就只有两门火炮?其他的火炮呢?”郑鋈忙于督促守兵固城死守,莞城的火炮数量却少的可怜。

“县老爷,火炮要么被张家玉率领的贼兵掳走,要么被李将军征走,剩下的多半也在战乱中损坏了。”

虎门守将抱怨:“只有两门火炮该怎么坚守县城?”

郑成功的先头部队已经上岸。

此次攻打莞城,郑成功直接动用了麾下最为精锐的神机营。这是神机营第一次上阵。

郑成功打算让他们通过攻城略地建立神机营的士气,让他们成为一支真正的精锐之师,好在混乱而黑暗的南明乱世所向披靡。

郑成功在河滩上集结神机营,同时他派出了使者前去东莞县城下方向县令郑鋈等人发出最后的通牒:“城下船队乃是大明忠孝伯、招讨大将军郑成功郑大将军所部,尔等背叛朝廷,不忠不义!郑大将军有令,限汝等一炷香的时间之内献城反正,则赦汝等无罪!否则攻破县城,但凡是为清兵卖命者,杀无赦!”

城头的守兵面面相觑,他们得知投降郑家军可以被赦免,坚守的心理动摇。

县令郑鋈手持一张短弓射向郑成功派来的使节,险些射中,令城头的守兵一惊:“隆武帝、绍武帝都被清兵所杀,大明朝廷已经没了,我劝你们的首领还是投降新朝,还能够保住性命。”

第24章 攻打莞城(下)

“主公,他们不愿意投降,县令还打算劝你归降他们。”前去喊话的使节回来对郑成功说道。

郑成功忍俊不禁,莞城的县城工事并不牢固,毕竟在明末这里只是一个县,没有财力大兴土木,而县令还愚蠢到想要阻挡王师。

如果郑成功他们是贼人,说不定县城中的平民还会舍命保卫县城。但是现在郑成功师出有名,讨伐叛贼,县令郑鋈某种意义上来说背叛了旧主,平民不见得会帮助郑鋈。

他正要让神机营建立信心,以求将来面对清兵精锐的时候神机营的士卒不会落荒而逃。

在火绳枪时代,骑兵冲锋仍然是有威慑力的战术。如果火枪线列中间的长矛手在骑兵发动冲锋的时候转身逃走,那么缺乏近战能力的火绳枪手将会被骑兵轻易屠戮。

“神机营负责攻坚,架设火炮,只攻打城墙,尽量不要覆盖平民的房屋。”

郑成功让训练已久的神机营准备攻城。

神机营组建了第一支专门的火炮部队,有两门12磅加农炮和四门6磅加农炮。

郑成功还将郑家军为数不多的马匹用来牵引铁铸炮,其中一门12磅炮就要十匹以上的马匹为之服务。

六门本来用于野战的火炮此时被郑成功用来炮击城墙,虽然与专门的攻城重炮相比,郑成功手头的火炮威力有限,攻打一个县城就绰绰有余了。

城头的郑鋈看到郑成功等人在外面部署火炮阵地,明显是想要强攻莞城,他焦急找来几个守将:“你们几人之中谁可以出城破坏贼兵的火炮阵地,保我们县城一方平安?”

几个守将目光躲闪,他们没有人自告奋勇。

东莞县城只有守兵千余人,主动出城去袭击上万人的郑家军岂不是找死?

郑鋈更加焦急,整个莞城现在就只能够找到两门火炮在墙头,面对下方拥有六门火炮的郑家军,如何能够把守?更何况下方郑家军使用的还是威力巨大的红夷大炮,看上去很容易就能够摧毁莞城本来就因为战乱而伤痕累累的城墙。

在郑鋈一筹莫展之际,神机营的六门火炮已经就位,经过三个月训练的火炮手分站在各自炮组所在的火炮旁边。

郑成功有着来自后世的眼光,他虽然不怎么熟悉火炮该如何使用,但是他知道标准化的重要性。

这些火炮手接受统一的训练,有专门一套使用火炮的战术,而且他们有了自己的正式称谓——炮兵。

他们还分成了六个炮组,设炮长管理,通过磨合让一门火炮的威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17世纪的火炮、火绳枪装填繁琐,更加凸显训练有素的士兵的价值。优秀的火炮手比起不熟练的炮手,装填的速度相差可达一倍,他们操纵一门火炮等于敌人操作两门火炮,这还没有计算准度的差距。

此次是神机营第一次炮击一座县城的城墙。

“攻城云梯已经准备完毕,第六营的敢死队仍然自告奋勇,担任先登。”

“四座楯车安装完毕,请主公下令将攻城!”

郑成功麾下的部将们纷纷请战,立下他们出兵以来的首功。

现在是郑家军最为艰难的时期,他们只有几座岛屿立足,能够在此时帮助郑家军度过艰难的时期,他们就是郑家军的大功臣。

郑成功在首次攻城之前巡视火炮、云梯、楯车。它们都是郑成功在金门岛准备的攻城利器。

如果是攻打广州城、南京城等更加坚固、拥有不少火炮的城池,他可能需要更加充分的准备,甚至要动用挖掘壕沟的方法对坚城进行长期的包围。

火炮被张家玉或者李成栋带走的莞城还不需要郑成功大费周章。

第六营的漳州士卒不费吹灰之力就夺得虎门炮台,他们愈战愈勇,毛遂自荐担任死士先登。

所谓先登者,即第一批攻上城墙的人,与城墙上的守军进行殊死搏斗,为后方的同伴打开突破口。

“第六营的将士大都来自于漳州府,你们才加入我们郑家军两三个月的时间便所向披靡,这是天妃娘娘在庇护你们!她在注视着各位,等待各位奋勇作战,恢复昔日平静的生活,她会赐福生你们、养你们的土地风调雨顺!”

郑成功所说的天妃即是妈祖,乃是东南沿海地区的海神,原型是宋代闽地女子,在当地受到百姓敬仰,尤其是渔民和出海的水手、商人。

果然,在漳州府招募的第六营士卒听说天妃在天上注视他们,他们个个昂首挺胸,大受鼓舞。

郑成功满意地看着这群漳州乡勇,他们已经开始逐渐蜕变,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赤脚农夫逐渐成长为职业的士卒。他们与南明朝廷其他被清兵打怕的残兵败将不同,这群人还没有怯战心理,反而因为夺取虎门炮台信心倍增。

郑成功想要的就是一支常胜之师,那样的部众才会一往无前,因为他们坚信自己能够击溃敌人。

郑成功可以为他们提供这个时代最好的火绳枪和红夷大炮,让他们不存在因为火器落后于对方而战败的可能。

“我方动用六门火炮对城墙上的守军进行压制,而后神机营的一支火枪小队将躲在楯车后面前进,当接近城墙后火枪手会从楯车后面出来朝着墙头进行射击,压制城墙上方的弓箭和火铳。到时候先登队扛着云梯攀附而上,一举夺得莞城。”洪旭和神机营的几个将领向郑成功说明攻打莞城的计划。

“就这样办吧。”

郑成功已经在金门岛上预演过攻城战,神机营、第六营、第七营的将士多少有些经验,这次就在铁与血中洗礼,让他们成为真正的精锐之师。

郑成功不只是部署下进攻计划,他还亲自用鼓槌击打牛皮巨鼓,以壮声势。

众人听到浑厚的响声,热血沸腾,洪旭适时来到前方,拔出腰间佩剑:“招讨大将军亲自为我们击鼓助力,诸君共进,收复莞城,恢复大明江山!”

第25章 收复第一座县城

六门摆放在城下的铁炮依次轰鸣,黑火药爆炸产生的硝烟弥漫,实心弹轰击在石墙上,让石墙发出剧烈的颤抖。

石墙上的守兵畏惧郑家军的火炮,他们不敢冒出头来,生怕哪里飞来的实心弹将他们的性命夺去。

咚咚的鼓声如同敲打在众人的心间,令他们胆战心惊。

县令郑鋈额头上尽是汗水,郑家军的火炮威力凶悍,而莞城的火炮都被李成栋取走,城头两门千斤的火炮无力还击。

“他们开始攻城了!”

守将从石缝中向城下看去,郑家军中冲出四架蒙着牛皮和铁片的楯车,士卒躲在楯车后方,推着楯车前进,而更加后方,数百漳州士卒抬着云梯,伺机攻城。

看到郑成功认真摆开的阵势,城头的守军吓得肝胆俱裂,他们左顾右盼,眼神中流露出恐惧之色。

郑成功在正式攻城之前已经派人向他们喊话,如果献城反正,那么他们还可以保住性命,要是被郑成功破城俘虏,他们这群背叛了南明朝廷的地方官员估计都会被处死。

沉重的楯车在众人合推之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城墙靠近,守城的弓箭手朝着下方射箭,但是箭矢无法射穿楯车。

楯车在逼近城墙后,躲在楯车后面的火枪手现身,他们已经在楯车后面装填好火药和弹丸,朝着城墙上方排枪射击。

火绳枪的膛管冒出浓烟,弹丸以极高的初速射出,有弓箭手被铅弹射中,巨大的惯性撕开一道口子。

“啊啊啊——”

几个被铅弹击伤的弓箭手倒在城墙上,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声,让不少守兵心惊胆战,他们紧紧地贴着石壁,不敢露出身来。

而这样一来守兵就无法还击,甘辉所在的先登队扛着云梯对莞城的城墙发起了强攻。

有火炮和火绳枪压制城头的火铳和火炮,接下来就是先登队攻上城头,协助郑成功的大军破城而入。

他站在城外的高地上,看着自己部下首次攻城。这次攻打莞城的火炮队、火枪队、先登队加在一起只有近千人,不过足以攻下莞城。

他当这一次是练兵。

郑鸿逵站在他的身边,他已经看到先登队顺着云梯攀附而上:“从漳州府招募的新丁初生牛犊不怕虎,比想象中要勇猛,如果他们接连战胜,日后可以成为一支战必胜、攻必克的铁军。”

郑成功对第六营、第七营两个漳州营也是寄以厚望,他们还在使用冷兵器,但是以后生产出来的火绳枪和铁铸炮越多,郑成功会逐一让他们使用上这些新的火器。

收复东莞县之后,郑成功说不定还要在东莞县当地招募新的兵丁。

郑成功在沉思收复东莞县后该如何发展,攻下东莞县,接下来是想办法支援张家玉,一同包围广州城,然后慢慢积攒文明点,发展成为足够北伐的大势力。

他在沉思间,先登队已经占领了城墙。

没有了城墙,先登队打开城门,大军涌入,里面的守兵根本挡不住郑家军,他们纷纷放下兵刃投降。

“不得打扰百姓!”

郑成功骑马进城,亲自巡视纪律。

他对于海盗和村民出身的兵丁仍然不放心,必须要时刻用军令来压制他们倾向于破坏的本性。

他率领的是王师,要争取民心才能够一呼百应。

文明点的来源有两条途径:人口数量、生活水平,民心也是生活水平的构成。无论是出于收复大明的失地还是开启新的技术,郑成功都需要扩大地盘,还要保证平民的生活水平提高,这相当于又要当爹又要当娘。

“主公,我们至少俘虏了几百人。”

“莞城的县令有没有抓到?”

“没有,他那个老头跑的倒快,一下子就没有了踪影。我们只抓住了县衙的县丞、主簿、典史等次要的官员。”

郑成功听说莞城的县令溜之大吉,微微皱眉。

他攻克莞城,除了要贴出告示安民以外,还需要处决一批背叛了南明又不肯反正的官僚,以儆效尤。李成栋设立的县令自然难逃此劫。

郑成功将注意力看向被俘虏的县丞、主簿等人,他凌厉的眼神让这群俘虏惊恐不已。

他们大概猜到郑成功想要用他们的人头立威,同时震慑其他府县的县令,好让郑家军所向披靡。

想到自己的小命拿捏在眼前这个人的手中,县丞、主簿纷纷向郑成功叩头求饶:“大人饶命,我们只是跟随县令大人投靠李成栋,心里仍然向着旧朝,只是苦于没有人能够站出来振臂高呼。我们愿意追随大人,为大人管理莞城,征收钱粮徭役!”

郑成功眼神冰冷地打量这群人,让他们毛骨悚然。

他的确有把这群人全部处决的意思,但是这群人的背后说不定是莞城的地主豪强,处决这群人是否会得罪东莞县的地主势力,还有广东其他县的县令、县丞、主簿等人知道这件事后是否会在郑家军到来时顽抗?

郑成功见到他们,似乎是想到了什么:“既然你们这一班子还没来得及逃跑,县令怎么会提前逃离此处?来人,仔细搜寻县衙尤其是县令的住处,一定要揪出他来!”

一队郑家士兵查抄了县衙,县衙经过几次劫难,基本上被搜刮干净,郑成功他们在库房里面找不到几两银子,而在县太爷、县丞等人的房屋里面却搜出了几百两现银和其他有价值的瓷器、货物。

“大人看我们抓住了谁?!”

士兵将一个人如同落汤鸡一般拖到郑成功的面前,郑成功不认识那个人,但他可以确定这个人应该就是李成栋任命的莞城县令郑鋈。

郑鋈没有被张家玉抓获,却落在了郑成功的手中,他知道自己不论落在谁的手中,估计都只有死路一条。

郑鋈大喊:“小人愿意反正复明,我可以提供广州城的情报,请忠孝伯饶小人一条小命!”

郑成功从手下接过装填好的火绳枪:“情报我要,你的小命我也要。”

第26章 整肃纪律

“县令为李成栋卖命,犯了众怒,吾乃招讨大将军,讨伐逆贼,杀之!倘若以后还有顽抗者,任何有品级背叛朝廷的官吏,尽皆是如此下场!”

郑成功命人将面如死灰的郑鋈拖到菜市口处决,他使用的是火绳枪,一声枪响,让菜市口围观的人吓了一跳。

尤其郑鋈县衙班底的县丞、主簿等人,他们险些就代替郑鋈被郑成功处决。

主簿颤抖地捧着东莞县的户籍册子,向郑成功汇报:“距离上一次东莞县的户籍统计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了,当时东莞县有人口十万,现在可能已经十万不止。”

郑成功眼前一亮。仅仅是东莞县就有十万人口,比他在金门岛、南澳岛的部众和平民加在一起还多。

果然还是陆地上能够养的人口多,占据海岛不是长久之策。

郑成功觊觎于广州府的人口,东莞县是广州府的一个县,县城加上乡村有十万人口,那么广州城又有多少人口?

郑家军的士兵涌入东莞县的县城,其中有不少是出身海盗的士兵,也有出身乡村流浪汉的士兵,他们之中难免有人洗劫县城里的民居。

有一队士卒他们的肩膀上戴着黑色的臂章,在县城中巡查。这是神机营的督战队,平时负责督查部队,约束纪律。

来自后世的郑成功对纪律十分看重。

组织纪律是近代军队和古典军队的分水岭,近代军队可以承受巨大的伤亡仍然维持队形,而古典军队往往伤亡率不到10%就崩溃。淝水之战苻坚的八十万大军因为前锋被击溃导致全军逃窜的例子比比皆是。

这支督战队逮捕了洗劫民居的士兵,将他们送到郑成功面前邀功。

“此些人等不尊军纪,打扰百姓,还有人试图祸害此间的妇女,被我们督战队抓个正着,请主公发落!”

“将这群扰民之徒尽皆斩首,以儆效尤!”

郑成功不仅对敌人狠,对自己的手下也狠,直接下令处斩几个扰民的兵丁。

“将军饶命啊!我等再也不敢了!”

“大人,我等愿意在下场会战作为先锋死士,以命换命!”

这几个兵丁连忙向自己的主帅叩首,他们还以为攻破县城后可以虏获战利品,没想到会丢了性命。

郑成功冷冷地挥手:“违反军令者,没有将功赎罪的机会,唯有死路一条。督战队执刑!”

督战队使用火枪将五花大绑违纪兵丁当场击毙。

气氛异常安静,郑成功让督战队处决自己的兵丁比处决县令造成的影响还大。

少有攻破了县城,还处决自己士兵的将领。

郑家军的士兵心底凛然,他们再看向戴着黑色臂章的督战队士兵,后背一阵发凉。

目前郑家军面对的都是没有斗志的清兵,所以没有出现有人临阵脱逃的情况,将士没有体验到被督战队统治的恐惧。

而现在他们体会到还有督战队在注意他们的一举一动。

郑成功先后处斩清县令、违反纪律的士卒,而后在县城中张贴告示,安抚百姓。

这可是他在逃亡至海岛一以来收复的第一座县城,而且此地距离广州城不到50公里,经营好之后可以凭借东莞县为据点攻克广州城。

郑成功让东莞县人张石宝出面安抚当地的县民。

此时的城镇化水平并不高,多数人还住在乡村,地主乡绅势力强大,县城之中大约只有上万人。

不过县城是一个县的核心,只需要以东莞县的名义传檄四方,各个乡村基本上就会顺从。对各个村子而言,税赋交给县城即可,至于县城被哪方势力占领,乡村族老们也不关心。

这也是为什么广州城在广东布政司为何如此重要,因为各个州府、县城主要看位于广州城的两广总督脸色行事。

当然,不是所有乡村都一定会听从县衙的命令,道滘就不满清廷设立的东莞县令,推举南明将领张家玉起事,反而攻打东莞县城。

郑成功想到自己治下的人口增加,知道自己的势力正在逐渐壮大。

他与张石宝等东莞县人在青石板街道上巡视,恢复东莞县的秩序。

张石宝向他说明东莞县的情况:“原本的县城还不大,当时的官府围绕着县城建造了一面城墙,后来县城外面搬迁来许多人,县城就分为城内和城外。城外现在有四十条街道,已然非常繁荣。”

郑成功知道大多数的城市都是这般发展,一个村子会发展成为镇子然后是县城,原本用城墙圈起来的土地无法满足人口居住,于是会出现外城。

他对左右吩咐下去:“洪旭,接下来几日你率领神机营修建工事、巩固城防。叔父,你设法安抚周围的村寨,告知他们县城已经被我等收复,以后他们可继续向县衙上交税赋,我们将会长期坚守此地,不被清兵所驱逐。”

郑成功计划着自己在陆地上有了田地,还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变革,才能够改变明末土地兼并等封建王朝末期的弊端。

他还在盘算着要怎样对土地所有制进行变革。

但是他还需要挫败李成栋来在东莞县建立绝对的威望,才能够和东莞县的地主乡绅抗衡。

张石宝担心她的兄长,对郑成功求道:“郑将军,小女子的兄长还在增城县受到李成栋的围剿,请郑将军速速发兵救援。”

郑成功摇头:“并非我不想要立刻救援张家玉,我这是在围魏救赵。如果李成栋得知东莞县失守,极有可能从增城县回师攻打莞城。我对他的威胁比张家玉要更大,他不可能放任我在东莞县站稳脚跟。”

倒不是郑成功自大,他率领而来的是郑家军的精锐,还有大量的战船,可以水路并进,对广州城的威胁比张家玉要大多了。

突然,他看到有人留着辫子,这是清兵到来之后要求所有人剃发留辫。

郑成功皱眉,他险些忘记最重要的事情:“东莞县已经收复,所有人必须要剪除辫子,我不想要再看到东莞县有人还留着鞭子。”

第27章 剪辫子的前提

郑成功下达了剪辫子的命令,县城内的平民对此拥护不已,但是他们又担心清军打来,他们没了鞭子也没了脑袋,一时之间犹豫不决。

“我以忠孝伯的名义保证莞城不会再失去,而且还会将广东其他府县逐一收复!剪除辫子,恢复衣冠!”

郑成功站在县衙的台阶上,向下方的平民进行演讲,号召他们不用担心剪除辫子带来杀身之祸。他既然收复了东莞县,李成栋就难以从他的手中夺走。

东莞县的平民们不安地对视一眼,还是不敢相信。

其中一个颤巍巍的老丈从人群中走出来,对郑成功一行人说道:“道滘的乡民因为不满剃发易服令,起兵反抗,现在被李成栋赶到山区去了。我们剪掉辫子,要是李成栋又来了,我们的脑袋不就搬家了吗?”

“是这个理啊。”

“听说李成栋三百人就占了广州城,俘虏皇帝,他若引兵前来,这莞城该如何才能够守得住?”

县城的平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言语间对攻占广东的李成栋充满了畏惧。

三百人智取广州城这样的故事流传开来,足以止儿夜啼。

但是郑成功知道真相——如果不是占据广州城的唐王将主力调遣到肇庆和桂王内斗,李成栋凭借三百人是不可能打下广州城。而且李成栋阴险地伪装成为明军,顺利潜入广州城。

郑鸿逵在一旁低声对郑成功说道:“东莞县城的百姓对李成栋畏之如虎,除非我们能够挫败李成栋,才能够得到百姓的信任,他们才会放心剪掉辫子。”

郑成功脸色稍显凝重,他还是要与人生中第一个强敌李成栋进行较量。

李成栋收拢广东的南明降兵,有大量的火炮、鸟铳、弓箭、马匹,郑成功不求现在就消灭他,但是要挡住李成栋的反扑,他才能够在广东站稳脚跟。

想到这里,郑成功对下方翘首以盼的东莞县县民说道:“诸位,我们是朝廷王师,李成栋乃是叛贼,我必剿灭之。如果我们击败李成栋,是不是诸位心甘情愿剪除辫子?”

“如果不是担心掉脑袋,谁愿意留着一根辫子在身后?”

“正是如此,这根本就不是我们的习俗,有违祖训啊。”

县民自然不满身后留着一条长辫子,交头接耳,认为只要郑成功打败李成栋,他们就可以剪除长辫。

郑成功没有逼迫这群可怜人。

如果他没能击败李成栋,逼迫他们剪除辫子只会给李成栋屠城的理由,他也没法在广东立足。

当务之急是和张家玉等广东各地的义军首领联络上,一共合围广州城,杀李成栋,争取民心。

张石宝见乡人们畏惧李成栋,她感到有一丝惭愧:“我还以为所有人都会一呼百应,没想到他们如此害怕奸贼李成栋。”

“你不必在意,但凡是人都会贪生怕死。只有少数人将道义看的比性命重要,他们不是追随你的兄长转战到了增城县的山区?”

郑成功对于县民提出剪辫子的前提没有意见,反正迟早也是要击败李成栋。

张石宝见到郑成功没有过多计较,才松了一口气:“郑将军,李成栋真的会回师攻打莞城?”

“十有八九。”郑成功似乎想到一件事,对张石宝说道,“我听闻张家玉在道滘抵挡李成栋的大军,有一个表兄投奔李成栋,将道滘的详细布防尽数告知,不知道他现在的下落如何。如果找到他,我可以帮杀之为道滘的乡民报仇。”

张石宝听到这个表兄,柳眉一竖,咬牙切齿:“我去道滘一趟,如果找到他,定然将其挫骨扬灰!”

郑成功叫来几个亲兵:“你们几个人跟随张姑娘去道滘,听从她的吩咐,务必要斩杀叛徒。”

亲兵们齐声答道:“是!”

增城县的县城外面驻扎着李成栋的大军,士兵披坚持锐,仅次于八旗士兵。

广东提督李成栋坐在县衙,指挥大军设法围剿在山区逃窜的张家玉。

广东多山区丘陵,除了珠三角平原以外,其他地方都较难通行,对张家玉的围剿令李成栋多少有些烦心。

他的部将郝尚久疾步走进县衙,拱手向李成栋汇报:“提督大人,定南王孔有德、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仲明在湖南势如破竹,打算合围桂林、全州,生擒桂林的桂王。定南王孔有德令我部顺着珠江逆流而上,攻打梧州,从东面给桂王压力。”

李成栋放下手中的书卷:“我部此际正在增城县围剿叛军张家玉,可没有精力与三王围剿桂王。”

郝尚久说道:“大人,张家玉不过是残兵败将,缺乏火器和箭矢,派一部将统率千余人马便可以将其围堵在增城县山区,不足为虑。而攻陷梧州、桂林,活捉大明桂王,乃是大功一件,说不定到时朝廷也会封大人为异姓王,与定南王、靖南王、平南王同起同坐。”

李成栋心思一动,异姓王是真正的实权人物,不但可以光明正大拥有兵权,而且将来有了封地还可以总揽地方事务,割据一方。

“我留下千五人马于你,务必要剿灭张家玉等人……”

李成栋正打算任用部将郝尚久代替自己在增城县围剿张家玉一行人,又有部将脚步匆匆。

李成栋视之,却是他的养子李元胤:“吾儿,何事惊慌?”

李元胤向养父叩礼,而后说道:“东莞县有逃亡者,言闽地郑家攻打县城,县令伏法。郑家有人马上万!”

“上万人马?!”

李成栋不由动容。

郑成功带来的上万人马可不是临时起义的乡村野民,而是多少经过训练、有组织的南明将士!

突然有上万人马占据东莞县,无异于在李成栋的地盘上出现了眼中钉、肉中刺。

“郑家军盘踞东莞县,目标定然是广州城。看来无法前去梧州与三王合围桂王。倘若主力进入广西,广州城一定会被郑家军乘虚而入。”李成栋权衡再三,认为眼前郑成功的威胁最大。

李元胤眼神中却有异彩:“义父,郑成功乃是忠于大明的部队,人马众多,又有庞大的舟师,可以直达南京城,如果我们与郑成功联手,说不定可以恢复大明的半壁江山。”

第28章 处决叛徒

“荒唐,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我们已经背叛旧朝,即使反清复明,也无法在大明朝廷立稳脚跟!而且此事失败,你我都要掉脑袋!”

李成栋见自己的养子竟然劝说他反清复明,他看向旁边的部将郝尚久,此人也在场。

郝尚久赶紧说道:“末将不尊朝廷,只听提督大人命令,无论提督大人投靠清廷还是反清复明,末将定然相随!”

“义父,此言差矣。此时正值旧朝危急之际,若义父能够率领广东兵马与郑成功的福建兵马合兵一处,则可以贯通两广、福建,气吞山河,大事可成!旧朝不但不会归罪义父之前的行为,反而会封义父为王侯!清廷不能给义父的,旧朝都会给义父!”

李元胤在李成栋投靠清廷之后一直郁郁寡欢,憋屈多日,今日得以将心中想法说出,不禁大为舒畅。

李成栋见养子意志坚定,心中盘算得失,要说在攻占福建、广东之时受到乡民抵抗横尸遍野,他的内心不能说没有动摇。

然而,李成栋还是摇头:“郑成功舟师所向披靡,连红毛人都畏惧三分,徒步之师却不过尔尔。连他的老子都投靠了清廷,此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郑成功的抵抗可笑至极。勿要再言反清复明之事。郝尚久,我留一千五百兵马与你,在增城县围剿叛军,其余人等随我前去莞城驱逐郑成功!”

郝尚久应道:“遵命!”

“孩儿遵命。”

李元胤见李成栋拒绝自己的提议,但毕竟李成栋是他的养父,他随李成栋出生入死,李成栋的决定他不能违抗,此乃儒家的“父为子纲”。

道滘,此地的乡民与李成栋大军经过大战后一片狼藉。

仍然不甘心剃发易服的乡民追随张家玉转战至其他县城,而其余的乡民留在了道滘收拾残破的家园。

张家玉的表兄李郝思在道滘拥有一块上好的田地,他现在是道滘的大地主了,而这一片田地是李成栋赏赐给他的奖赏,只因他在李成栋攻打道滘受到张家玉火器齐射阻碍的时候向李成栋泄露道滘的布防,让李成栋得以快速攻陷道滘。

李郝思怕部分乡民报复,所以雇佣了好些家丁看守院子和农田。

然而,背叛了张家玉的人没有想到很快就有人找上门来。

“张姑娘,你的表兄至少招募了十几个护院,看来他还真是爱惜自己的性命。”

郑成功派来的几个亲兵躲在谷堆后面,暗中打量李郝思的府邸,寻找诛杀叛徒的机会。

郑成功不可能为了一个无耻之徒而兴师动众来到道滘,这是张家和亲戚之间的恩怨,郑成功派出几个亲兵便可以取得李郝思的首级。

他的亲兵可是郑芝龙时代就纵横东南沿海的大海盗,杀人越货的事情没有少干,投靠朝廷之后虽然有所收敛,但是浑身的本领却没有丢失。

张石宝知道表兄引李成栋攻打道滘后,大为愤怒,想要从谷堆后面冲出来找到李郝思理论,却被郑成功派来的亲兵按住。

“张姑娘,我们人少,暂且忍气吞声,等到夜色降临,我们再进去结果了他。”

等到天色渐暗,几道身影翻墙进入李郝思的乡间府邸,引来一阵犬吠声,惊动了府邸中的护院。

“好家伙,没想到这么怕死,竟然还养了看门狗。”

郑成功的亲兵与护院在黑暗中打斗,还有火枪的响声。

忐忑不安的李郝思从床上惊醒,他滚到了床底藏匿起来,竖起双耳打听外面的动静。

“老爷,发生了什么事情?”

床榻上的小妾也被夜间的犬吠和打斗声惊醒,她睡眼朦胧,发现李郝思不知道去了哪里。

突然,有一个凶徒闯进来,手中还握着一把利刃。

“啊!你是什么人!来人,快来人!”

“闭嘴!老子是来找你们家老爷李郝思,他欠了我们三千两银子想要赖账,老子要宰了他!说出他的下落,老子会考虑饶了你的性命!”

闯进来的凶徒将利刃架在小妾的脖子上,丝毫不懂惜香怜玉,利刃划出一道浅浅的血痕,令小妾不敢出声。她毫不怀疑对方就是杀人越货的强盗。

“老爷……老爷刚才还在床上,刚才不知道去哪里了……”

“刚才还在?”

凶徒眼珠子一转,从床底揪出瑟瑟发抖的李郝思,后者已经吓得双腿发软,就连逃走的力气都没有。

凶徒将利刃架在李郝思的脖子上:“你出卖了张家玉,张家几乎全部被李成栋所杀,张家玉兄妹让我们前来向你索命,你还有什么遗言?”

“我……”

“啊!!”

李郝思还没有来得及求饶,凶徒就将其斩杀,小妾发出尖锐的惊吓声。

凶徒转身逃走前还留下一句话:“老子可没时间听你废话,老子的兄弟还在外面打斗!”

乡间府邸又是一阵鸡飞狗跳,前来袭击的几个凶徒与护院打斗后离开,主人却已伏法。

谷堆后面,张石宝在等待郑成功亲兵出来。

她只是一介女流,不会舞刀弄枪,虽然想要亲自报仇,但是她知道不能够给郑成功派来的亲兵拖后腿。这种杀人越货的事情,没有人比曾经的大海盗更加熟练。

“几位大哥,事情做得如何了?”

“我们有一个人受伤,不过那群护院全是废物,十几个人还有几条狼狗都没法将我们拦下。张姑娘,我们该回去莞城向大人汇报了。”

“受伤的那位大哥没事吗?”

“没事,老子十几岁开始就为海盗,纵横大海二十年,跟随郑帅出生入死,受过的伤没有上百处也有数十处,一点小伤何足挂齿。”

郑成功派来的这几个亲兵是他父亲时代的功臣,个个豪气冲天,诛杀一个小人,对他们而言轻而易举。

他们护送张石宝返回莞城,而道滘从此以后流传下来一个传说,有几个快意恩仇的江湖侠客于夜间潜入出卖了张家玉的李郝思府中,替天行道,没有人知道这几个江湖侠客到底是什么何方神圣。

第29章 李成栋回师

郑成功此时正带着亲兵清点东莞县城的库房和粮仓,缴获此地的库银和储粮。钱粮是乱世中最为重要的资源,有了钱粮才可以招兵买马、发展经济、工业。

然而东莞县衙门的钱粮却少的可怜,让郑成功多少感到沮丧。

“清兵将周边府县的大部分库银和粮草都调到了广州城,准备用以顺着珠江逆流而上攻打广西,所以东莞县没有多少库银和粮草了。”主簿胆战心惊地向郑成功解释莞城为何缺少粮草钱粮,生怕郑成功有个不满就将他当场处决。

县令郑鋈被郑成功亲手用火绳枪送上天去找崇祯、弘光、隆武、邵武几位先帝赎罪,他们剩下几个活着的县衙门班子如履薄冰,生怕继了郑鋈的后尘。

“李成栋还准备进攻广西?”郑成功检查衙门的账簿,明知故问。

“清兵已经占领了肇庆,而肇庆就在广州城的上游,再往上是梧州、柳州。李成栋估计想要进入广西活捉桂王向清廷邀功,所以在广州城囤积粮草。”

郑成功当然知道李成栋想要进攻广西。

清兵入关后分兵平定各地,关内土地太过庞大,有清兵在攻打四川,还有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等叛将攻打湖广,李成栋攻打广东,金声桓攻打江西……

郑成功要对付的仅仅是一路清兵就如临大敌,而其他地方清兵仍然势如破竹,可见形势对南明来说实在是恶劣至极。

李成栋攻下广东,尽管广东境内还活跃着不下十股义军,但是在李成栋眼中,这群义军缺乏经验和火器,不足成事,而郑成功、郑彩等郑家残余活跃的地方是福建海域,当地有福建巡抚和各府总兵对付。

唯一令李成栋没有想到的事情是郑成功没有按照历史轨迹攻打闽南,而是跑到了水网纵横的珠三角攻城略地。

李成栋注定没有机会前去广西与孔有德进攻湖南的清兵汇合。

他如果不解决闯入广东的郑成功,说不定会被郑成功偷袭后方。

这也是为什么郑成功敢赌李成栋知道自己收复东莞县后一定会率兵反扑。

打败李成栋,威震广东,稳固自己在郑家军的统帅地位,同时让广东各府、县望风披靡,可不费吹灰之力收复广东。

“主公,前方斥候传回消息,李成栋已经率领部众抵达望牛墩!”

“督战队前去检查城防,将城头的火炮用布遮掩起来,等到李成栋到来,我要让他们看看我们郑家军火炮的威力。”

郑成功不仅将野战的铁炮搬运到城墙上,而且还将船只上的佛郎机炮也一并用来守城。

郑鸿逵则率领水师在珠江边做好支援郑成功的准备。万一郑成功无法坚守东莞县城,他还能够从水路接应郑成功逃离广东。

他在巨大的福船上,心中惴惴不安。

郑家水师在珠江上浑然不惧,而且他们留下了守军扼守虎门炮台,相当于控制了一部分珠江航道,可以从容离开。

在大海上所向披靡的郑家水师却不精通于陆上作战和攻坚战,能否在广东提督李成栋的攻势下守住莞城尚不可知。

李成栋虽然是一个叛将,却参与攻打江南、福建,还亲自主持攻打广东,攻陷的府县数不胜数。

郑成功这次没有发挥水师的优势,而是要与李成栋进行守城战,让郑鸿逵这位郑家元老多少为他捏了一把冷汗,最怕郑成功长期被李成栋围困,兵粮寸断。

东莞县的望牛墩,李成栋亲自率领两万将士、辅兵、民夫浩浩荡荡经过此地,向着县城的方向行进。

从北方带来的马匹牵引着珍贵的火炮,在水网纵横的南方缓慢行进。李成栋和其他清兵倚仗火炮,才能够轻易地攻下一座座城池。

李元胤纵马落后李成栋半身,仍然试图说服自己的义父:“清廷并非善类,现在大明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所以清廷仍然会重用我们这群降将。但是义父可有想过,当天下安定之后,清廷是否还信任我们?两广总督虽然是佟养甲,清廷却肯定知道广东的兵权都落在义父手中。甚至任命没有多少功劳的佟养甲为两广总督,而战功赫赫的义父只是广东提督,未尝不是清廷对义父的不信任,想要通过佟养甲制约义父,夺取义父的兵权。”

李成栋听李元胤的分析,脸色阴晴不定。

他不是一个蠢材,不然也不会始终将兵权牢牢抓在自己手中,清廷的手段他并非不知道。

“郑成功不过是一海盗之子,没有多少地盘,在海上所向披靡又如何?他们在岸上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就算我们与他们联手,也无法攻克福建和江南,到时候你我父子只会白白丢了性命。”

李成栋对郑家军十分轻蔑,他率兵进入福建后郑家军的首领郑芝龙没有多做抵抗就投降,而且郑家军本来就不擅长在陆地上作战。

李元胤却对郑成功抱有一丝希望:“如果郑芝龙的儿子,郑成功表现出足够的实力,义父是否会考虑与郑成功联手,尊广西的永历帝,共同北伐……”

李成栋伸手止住李元胤:“为父知道你对效忠清廷始终耿耿于怀,但这便是乱世,站错阵营会脑袋落地,站对了阵营便会裂土封侯。先前为父投靠李自成、弘光帝,以为他们能够成就帝王之业,结果现在全死了。为父之所以还活着,便是在于审时度势。仅仅只有两广的地盘,根本无法与清廷抗衡。广东有福建、江西的清兵威胁,广西有湖广的清兵威胁,无法持久。除非江西总兵一同起事才有可能恢复南明。然而想要让众人齐心协力,简直就是难上加难。”

李元胤又说道:“不如义父修书一封送往江西总兵金声桓,共谋大事。他之前乃是左良玉部将,有攻克江西之功劳,却与义父一样无法封侯。如果是义父修书一封,他必然会答应。”

李成栋有些心动,犹豫再三:“再容我考虑。”

第30章 煤和铁

“广东这边少煤炭,铁矿倒是不少,天下之铁莫良于广东,而广铁之精莫过于罗定。若要将铁铸成器,则莫善于佛山镇。佛山镇冶铁有七行,锅行、铁灶行、炒铁行、铁线行、铁锁行、农具杂品行和钉行。”

郑成功从东莞县的官员口中得知广东的煤铁概况,广东有足够的铁矿可以自给自足,然而如果郑成功没有记错,广东严重缺乏煤矿。不只是广东,整个华南地区的煤炭都偏少。

煤和铁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原材料,如果缺乏这两种原材料,以后说不定会限制蒸汽机的发展。

幸好现在郑成功对煤炭的需求还不多。

想要获得大量的煤矿,估计还要收复山西等产煤地,或者从海外进口煤炭。

然而大明周围好像也没有多少文明有能力大规模生产煤炭,这是一个难题……

东莞县丞似乎是看出郑成功想要煤炭,对他说道:“郑大人如果想要煤炭,曲江等地倒是有一些私人的小作坊,产量虽然不大,勉强够用。要是大人有足够的银两,也许可以令当地的做工坊扩大开采煤炭的规模。”

“曲江县是在韶州府?”

“正是。该地通往江西赣州,却又有河流经过清远,抵达广州府。除了曲江,番禺、三水、龙门、阳山等地也有小型煤山,可得煤炭。”

郑成功听了当地人的解释,稍微安心。广东缺煤可能是相对于工业时代可怕的消耗量而言,对17世纪中期的冶铁业消耗,小型的煤山似乎足够了。等到收复山西等产煤地,估计就不会缺少煤炭了吧。

县丞用余光偷偷观察这位年轻的郑家主帅,吞吐道:“郑大人,李成栋是虎狼之师,可有两三万之众,还有一支精骑,若是他率兵来攻打县城,则东莞县城是万万守不住的啊。不如郑大人利用水师的优势,四处出击,让李成栋疲于奔命。”

“李成栋率领的清兵是有三头六臂,还是他的马匹可以翻越城墙?在投靠清廷之前,他也不过是一条丧家之犬罢了。只不过南明多数将士丧失士气,听到清兵来袭便落荒而逃。并不是我们的士卒无法与之交锋,这是士气的问题。很快我就要证实,清兵没有什么可怕,那些狐假虎威的叛兵叛将也没有什么可怕。”

郑成功满溢的自信让县丞心里犯嘀咕,要是你能够击退李成栋,我就叫你太爷爷。

郑成功的自信来自于六门当时人眼中的红夷大炮,还有从郑家福船上搬运下来的佛郎机炮、千斤大炮。

比较令郑成功感到头疼的应该是李成栋并不强攻东莞县城,而是在城外挖掘壕沟,对县城进行长期的围困。到时候郑成功被拖在此地,无法发展。

张石宝此时与郑成功的几个亲兵从道滘回来向郑成功汇报。

“你们可有帮张姑娘处理了那几个叛徒?”

“那厮做下了亏心事,听到院子里的动静便躲藏到床底。幸亏小人经验老道,将他从床底揪了出来,就像杀鸡一样在脖子上一抹,他就一命呜呼了。”

亲兵绘声绘色地描述当时的场景,对昔日的海盗而言手到擒来。

郑成功对这群手下的本事还是颇为信任。他们在以前多少有血案,同时又是身手不凡,就像是一把双刃剑,要看握剑者如何使用。

张石宝大仇得报,跪下来向郑成功道谢:“多谢郑将军帮小女子报了家仇,万江张家高堂在天之灵一定会庇护郑将军收复江山!”

郑成功赶紧将其扶起,说起来他还真不习惯古人的众多礼节,让他觉得浑身不自在,以后还要设法简化礼节才行:“张姑娘快起来,除恶扬善本就是大丈夫应当所为,何况你们张家栽在李成栋的手中,真正的元凶还没有伏法。我将与令兄合力击败李成栋。”

张石宝眼神中有一丝坚决之意:“小女子愿意动员县城的妇女,为郑家军以及各路义军纺织衣物,捐献粮草。”

郑成功有些意外,他倒是暂时没想到走群众路线,而且郑成功带来的人马几乎是闽地的人,与岭南之间语言不通,而有张石宝一个东莞县人鼓动当地的民众,也许能够取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郑成功还打算开启水力纺纱机等技术,需要一批熟练的纺织工人来创造收入。

“我派一支小队协助张姑娘你动员此城的妇女以及号召百姓捐赠粮草,如果他们不愿意,我们也不能够强求。从县城的粮仓里没收的粮食还有我们船上带来的粮食,足以支撑一段时间。另外,最好能够利用这次动员的机会清点城中各行各业的人才,尤其是纺织工、矿工、铁匠、木匠、泥瓦匠,他们的地位不高,但是在我看来,他们比起什么秀才、举人还有用。”

“小女子遵命。”张石宝对郑成功另眼相看,她总觉得眼前这个人的思维异于常人。

郑成功可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大好青年,他的智慧不见得能够胜过老祖宗们,但是他的阅历跨越了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见识过各种朝代、意识形态的更迭,这份阅历是位于封建王朝更迭中的人们所难以体验的。

他在面对李成栋的反扑之前,他还要激励士气,奖赏在攻打虎门、莞城有功劳的将士。

第六营的先登死士昂首挺胸站成几排,他们因为接连胜利而士气高昂。

郑成功走到一个汉子面前:“你叫甘辉?”

那汉子因为被主帅称呼名字而激动不已,大声应道:“是!”

“你在收复虎门和莞城的战斗中每每先登,立下大功,赏银十两。”

“多谢大将军!”

“其余人等,有功劳者尽皆有赏!”

郑成功自掏腰包,让他好一阵心疼。

为了生产瑞典火绳枪和铁炮,郑家军的积蓄已然不多,从东莞县城缴获的库银也有限。

他现在急需要钱粮,而钱粮则几乎在大地主的手中。

第31章 摊丁入亩

郑成功在东莞县重新召集元老、部将,他要设法解决钱粮的问题,这就要触碰到明末的地主阶层。

地主就是一个火药桶,如果处理的不好,很有可能会丧失地主阶层的支持。

封建王朝更迭,地主们也换了一茬又一茬,然而只要皇帝在,地主们也在,他们把持着乡村的话语权。

在城镇化率很低的古代,拥有在乡村的话语权,那就是一方土皇帝。

郑成功说出在他在心底盘算已久的想法:“我打算收缴东莞县所有的田地归官府所有,实行公有制,分配给所有农民承包种植。”

郑鸿逵、洪旭等部将听到郑成功竟然要实行土地公有制,这简直就是农民起义的口号!

他们郑家以及其他部将是海商,后来发家之后也有购买土地,成为了地主,这是要和自己作对?

“太荒唐了,我们要收复大明江山还需要借助地主的力量,获得他们的支持我们才能够从各个乡镇征收徭役税赋。如果我们在东莞县没收地主的土地,其他州府的地主会全部倒向清廷,到时候我们寸步难行!”

郑鸿逵本来对郑成功寄予厚望,不曾想郑成功会提出一个违反常识的理念。

“主公,没收土地为官府所有绝不可行,地主也是从普通佃农积累而成,这样会挫伤佃农的积极性,他们也有想着哪一天能够积累财富成为地主。”

“此事慎重,一旦打出这样的旗号,我们郑家军就会被当为李自成那样的流寇,请主公三思!”

郑成功的部将们纷纷反对他的提议,在他们看来实行公有制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和农民起义差不多,他们代表的可是南明朝廷啊。

郑成功首次被部众们反对,他感受到阻力,甚至他的部将在某种意义上来也是地主,他们在闽地的乡村有着自己的土地,就连郑成功也有农田。

看来自己的想法太过超前,超出了现在的生产力水平。连自己的部下都阻碍这样的变革,那么他不能够轻易强行推行公有制,否则连自己在郑家军的首领地位不保。

除非是有足够的威望,他的地位才不会动摇。

郑成功试探地提出另一个偏保守的想法:“你们所言甚是。然而我们缺少钱粮,必须要想办法扩大税收,改善当前弊端。其一,当今距离上一次各个州府丈量土地已经有些年份,各个乡村开垦新的田地并加以隐瞒,官府无法对新增的田地进行征税。其二,一条鞭法以丁数和田地亩数确定要上交的赋役,将赋役统一,大为进步。然而丁银仍然以人头计算,虽容易计算,但是增加了贫农之负担,很多人家没地,人很多,根本没什么收入,让他们交人头税很难,而且民间也会设法隐藏人口,不利于人口流通。”

郑鸿逵作为老一辈,他明白郑成功所说的徭役税赋弊端,他从海盗出身,还没有想过要如何解决如此弊端,此时见郑成功热衷于税赋变革,对郑成功刮目相看。

他的心中暗道,此子思考的问题并非和他一样只考虑如何取得沙场上的胜利,竟然还考虑到了更加深层次的问题,并想着解决之,这是文臣首辅才会思考的问题啊。

难道此子将来能够收复失地,成就大业?

他试探地问道:“你打算如何解决此二弊端?”

郑成功胸有成竹,逐一答道:“其一者,派出小吏重新丈量田地,对隐瞒亩数者责罚之,没收隐瞒的土地,分给无地者,可拉拢一批人,又可打压恶意隐瞒田地、逃避税赋之人。为了防止小吏与地主互相勾结,每隔三五年换一批官吏重新核查,如发现前任小吏失职,则斩之。其二者,可将人丁银变为地丁银,即将丁银平摊至田亩之中,增加田赋,而取消人头税。再者,按照不同田地的价值、收成年份好坏调整税赋。对良田、年份收成较好的地区,可调增税收,相反,对贫瘠、遭受天灾的地区减税甚至是免税……”

郑成功滔滔不绝,仿佛能够就土地问题写出一本书。

不只是郑鸿逵、洪旭等舞刀弄棍的武夫听得颇为头疼,就连东莞县的县丞、主簿等刀笔吏也都一并听呆了。

如果不是亲耳听到郑成功说出他对土地问题的理解,谁能够想到这是曾经大海盗郑芝龙的儿子会说的话。

郑成功说完,冷淡地对东莞县的县丞问道:“你应该听得懂我说什么吧?”

县丞苦笑:“小的听懂了六七成。”

“那你按我所说,在东莞县重新丈量田地、摊丁入亩。我留着你们几人的性命,就是看在你们在东莞县八面玲珑,和各地乡村的关系上尚可。如果你们能够劝说各个村落完成丈量田地、摊丁入亩的任务,按时将税赋征收上来,则可以既往不咎,否则你们仍然难逃一死。”

“是、是……幸好大人您不是要没收地主的土地,否则各个乡村的地主都会起事。单单是重新丈量田地,估计那些隐瞒了田地的地主就不满了,甚至需要出兵镇压。”县丞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

郑成功还真的差点想要实行土地所有制。

不过想到部下反对,自己还没有建立威望,只有东莞县、金门岛、南澳岛几块小地方,人数十余万,似乎也没有变革土地所有制的能力。

郑鸿逵将手臂按在郑成功的肩膀上:“现在还不是丈量土地的时候,李成栋的大军就要到来,守不住东莞县,一切皆是空谈。守住了东莞县,才能够实现你的想法。”

郑成功嘴角微微上扬:“我们一定可以击败李成栋,到时候不仅要在东莞县丈量土地、摊丁入亩,而且还要在广州府甚至是全国推行。”

郑鸿逵大为意外,感慨道:“大哥真是有个好儿子,可惜他雄心磨灭,投靠了清廷,否则以他的身份在福建振臂高呼,可轻易收复福建。”

第32章 对屠城的恐惧

李成栋的大军终于抵达东莞县城外围,两万人的各种兵马满上遍野,打着清廷和李成栋的旗号。

李成栋进入广东以来连破潮州府、惠州府、广州府,所向披靡,又败东莞县义军张家玉,将其撵至增城县山区,在广东当地止儿夜啼,势不可挡。

当李成栋的先锋出现在东莞县城外围之时,县城内部人心惶惶,这是短时间内发生在东莞县城的第四次攻城战。

这一座还没有多少名气的县城如此频繁地被收复、又被攻占,已经遭到几次劫难。

“清兵来了!”

县民们紧张地看着城中向城墙集结的郑家军士兵。

他们还有人拖着辫子不敢剪除,他们在观望郑成功是否能够击败李成栋,而后再剪除自己的辫子,恢复旧日衣冠。

“李成栋总算是来了,让他成为我收复大明失地的第一个踏脚石。”

郑成功第一时间出现在城头,观察李成栋率领而来的2万人马,其中有李成栋从江北率领的本部兵马,还有他在福建、广东等地收编的降兵、辅兵、农民。

郑成功让郑鸿逵率领南澳岛的士卒于船只上作为后路,而自己率领不到6000人的三个营扼守县城。

在城头有不少用破布蒙住的火炮,这是郑成功的底牌。

县丞跟随郑成功来到城头,他已经被迫站在郑成功这一侧,再被李成栋抓住就是死路一条。

他对郑成功说道:“这还不是李成栋的全部主力,有相当一部分清兵在广州城和肇庆城,以及分兵各地。”

郑成功看到下方李成栋的营地中有不少从北方带来的战马,不由一阵眼红。

郑家军最缺少的就是马匹,无论是组建骑兵还是用来牵引火炮,都需要大量的马匹。

只要想办法消灭李成栋的主力,那些战马就是自己的了。

李成栋带来的人数是郑成功的两三倍,他花费了半日的时间才在城下驻扎好营地。

在郑成功观察他的时候,他也带着二十员部将在查看东莞县城的布防。

他用马鞭指着城墙:“郑家不想着在闽地攻城拔地,跑来广东凑什么热闹?他的父亲都不是清廷的对手,他又有何本事在我的攻势下守住东莞县?”

副将杜永和向李成栋请求出战:“提督大人,给末将五千人马,为大人攻下东莞县!”

李成栋淡淡地说道:“对方以逸待劳,我等连夜进军,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待稍作休整,明日再行攻城,勿要中了郑成功的计策。吾儿,今夜你率兵巡逻营地,防止贼兵偷袭。”

李元胤应道:“遵命!”

李成栋没有一来就强攻,他对郑家军心底还是有些许畏惧,害怕阴沟里翻船。

郑成功见李成栋按部就班扎营、准备攻城器械,对李成栋高看几眼,不愧是跟随李自成、高杰、清廷从陕北到徐州再到江南、福建、广东各地征战的将领,行军打仗已然是老手,与郑成功这样的新手不可同日而语。

夜幕降临,两万大军驻扎在城外,李成栋安排了部众巡逻,没有留给郑成功夜袭营地的破绽。

他就像是一只历经沙场的老狐狸,让郑成功意识到要彻底击败他难度不小。

尽管李成栋今日未有攻城,东莞县城中的百姓都意识到这是暴风雨到来前的平静。

“戌时一更,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更夫仍然在忠实地履行自己的工作,在县城穿街走巷。他这样身份低微又身无分文的人,无论是哪方势力攻占东莞县,都不会对他感兴趣。

“你说郑家军能够打败李成栋的虎狼之师吗?听说但凡是抵抗顽强的城池都会被屠城,要是李成栋恼羞成怒,把我们东莞县城给……”

“当家的,你的意思是我们全家要逃出县城?”

“现在所有的城门都有郑家军把守,城外也有李成栋的士兵,我们已经逃不出去了!但愿大将军能够守住县城!”

夜间从民居里传出来不少夫妇的窃窃私语。

郑成功走在街道上,可以不时听到普通县民的担忧,多是担心李成栋会屠城。

屠城带来的威慑力无疑是非常恐怖的,尤其是在冷兵器时代没有国际社会的谴责这样的概念,让屠城之人更是肆无忌惮。

他这夜可无心下榻,干脆巡视莞城的街道,不料在夜间听到县民对屠城的恐惧,担心郑家军连累整座县城。

对此郑成功也无法向他们保证什么,只能够通过击败李成栋来向他们证明自己是有能力守住收复的城池。

只要跟着他坚守城池,总有一天会收复关内关外!

“张姑娘,你还没有去休息?”

郑成功带着亲兵巡逻,发现张石宝在其中一个城门不安地走动。

张石宝见是郑成功,欠身道:“小女子担心兄长的安危以及明日的决战,转侧难眠。”

“明日还不是我们与李成栋的决战,只是与他首次交锋而已,我们几千人还没法吃掉他两万人。至于你的兄长,李成栋率领主力来包围县城以后,估计他没有危险。你还是早点前去休息,明日估计是一场苦战。”

郑成功对张家玉兄妹尊重有加,后者整个家族因为起义而只剩下兄妹两人,其他人都被李成栋纵兵所杀。

如果有可能,郑成功还想要招募张家玉为部将,在广东组建几个兵营北伐。

张石宝明显没有睡意,向郑成功问道:“将军当真有信心打败李成栋?”

“我对我的将士还有城头的火炮有信心,他们一定可以打败李成栋。”

郑成功与张石宝走到城墙上方,他将手心放在城头铁炮冰冷的炮身上,这可是明早用来对付李成栋的利器。袁崇焕能够在宁远城凭借红夷大炮重伤努尔哈赤,那么他也可以在这里利用红夷大炮击败李成栋。

他看向城外树立灯火的李成栋的军营,眼神中映衬着火光:“在将来我要铸造几百门这样的火炮,一路北伐,推到辽东。我要让所有人不必畏惧清兵,他们又不是三头六臂,在几公斤的炮弹面前也会在身上留下一个的窟窿。”

第33章 炮铳齐发

次日,李成栋终于开始强攻东莞县城,副将杜永和请求出战。

五千打着李成栋旗号的清兵在城下摆开阵型,让城墙上的郑家军多少紧张起来。

清兵有分强弱,主力是清八旗,其次是汉八旗和各地降将,李成栋的部众勉强也算是精锐了。

杜永和亲自指挥,他令火炮轰击守军,郑成功则忍气吞声,等待清兵的火炮消停。

他知道火炮消停之后清兵就要架梯攻城。

果不其然,随着鼓声和号角声,一队队清兵架着云梯朝城墙奔来,还有弓箭手朝城墙抛射箭矢,压制城头的火力。

李成栋骑马在下方观战,他眯着眼,一般而言只要发起强攻,很轻易就能够让城头的守军军心溃散,少有能够顽抗的城池。

终于来了!

郑成功下令:“火炮准备!”

就在清兵强攻之际,守军将蒙布揭开,一门门红夷大炮、佛郎机炮、千斤土炮陈列在城头。

火炮手站在大炮旁边,手中举着火把。

这些火炮已经提前装填了弹药,只需要点燃引信,便可以炮击下方的清兵。

杜永和正在指挥清兵攻打县城,当他看到一门门空洞的炮口从城垛之间露出来,他的头皮一阵发麻。

郑成功携带的火炮数量实在是太多了!

不仅有他在金门岛铸造的火炮,还有郑芝龙以前从葡萄牙、荷兰购买的船炮和佛郎机炮。

轰!轰!轰!

城墙上部署的几十门大小火炮依次开火,白色的硝烟覆盖了城墙,让石墙为之晃动!

实心弹落在清兵之中,顿时死伤大片!

几公斤的实心弹凭借可怕的初速度和惯性,就连厚木板都可以击穿,并非血肉之躯和盔甲能够抵挡!

下方没有城墙掩护的清兵只能够祈祷自己不被可怕的实心弹击中。

郑成功可以感受到几十门大小火炮的威力,虽然稍小的土炮使用的实心弹只有1磅到6磅之间,但是这么多火炮依次发射给清兵带来的恐惧前所未有!

李成栋的部众进入广东以来第一次遭到如此密集的火炮炮击,他遭遇的对手是一个极度重视火器并且还拥有不少火炮的穿越者!

副将杜永和误入红夷大炮的射程,乘坐的战马被火炮击中,杜永和从马背上跌落泥地,碰到泥地里的碎石,头破血流。

他的亲兵七手八脚将自己的主子从泥地拉起来,杜永和用手抹自己的额头,发现手上尽是血渍:“该死,一定要攻下莞城,一个都不留!”

“可惜南方的泥土比较松软,不然实心弹可以凭借弹跳杀伤更多的清兵。”郑成功却还不满于火炮的效果,他挥手下令,“火枪手准备,排成三排,持续射击!”

火炮只是吓坏了攻城的清兵,清兵在后方督战队的催促下仍然扛着云梯试图攀附城墙,火炮并不足以给他们造成巨大的伤亡。

手持瑞典火绳枪的火枪手从城墙后出现,一排排枪下去,不少扛着云梯的清兵当场栽倒在地!

第一排火枪手射击完毕,退到后排进行繁琐的装填弹药的步骤。而第二排、第三排火枪手在此期间上前射击,填补火力空缺。

上千支火绳枪分成三排轮流射击,密集的弹丸如同死神在沙场收割性命!

铅弹对于17世纪的士兵而言是致命的,不只是在身上留下一个小小的弹孔那么简单,而且动能会让铅弹在体内变形,给五脏六腑造成严重的创伤,无法取出。更别说铅弹本身就有剧毒。被铅弹击中只能够截肢,而截肢会导致伤口感染,九死一生。

三排火枪下去,至少有上百清兵倒在东莞县城下方的泥土地上,足以造成士气低沉。

李成栋大惊,这倒下的可是追随他的精锐部众啊。

“让杜永和速速后退!”

“提督大人有令,鸣金收兵!”

还没有强攻的清兵听到鸣金收兵之声,如同潮水般退去。

城墙下方散落着许多具冰冷的尸体、破碎的战旗、刀盾、箭矢、火铳、云梯。

李成栋不敢派人前来带走这些散落的器械,否则会遭到城墙上郑军的火炮和火绳枪射击。

“万岁!清兵已经被我们击退,东莞县城守住了!”

城墙上的士兵们山呼万岁,不曾想这么轻易就击退了势如破竹的李成栋,他们互相庆祝,胜利的氛围传到城内居民耳中,县城内的居民奔走相告。

有平民听到了震天动地的火炮、火铳齐射的声音,他们提前剪掉辫子,以示勇气:“我就知道忠孝伯能够击退李成栋,这辫子实在是碍眼,大家都剪了吧!”

被他们这么一怂恿,原本害怕李成栋攻陷县城的平民掀起了剪除辫子的浪潮,他们又恢复了昔日的衣冠。

平民们对清廷的剃发易服令早就不顺眼,只是苦于留发不留头,才被迫蓄辫子,现在有郑成功带领他们反抗,又能够击退李成栋率领的清兵,顿时振奋不已!

副将杜永和跪在李成栋面前,他本人因为坠马而灰头土面、头破血流:“提督大人,郑家军的火炮众多,还有红夷大炮糜烂数里……末将愿意领罪受罚!”

“你起来吧,郑家素与倭寇、红毛进行贸易,盘踞东南沿海二十年,应该积攒了一大批火器,是我太小看了他。”

李成栋再次看向东莞县城部署的火炮,眼神中已经流露出一丝畏惧。

这是他背叛南明以来少有遇到顽强的对手,而且对方一出手就是几门红夷大炮。

杜永和试探地问道:“提督大人,您打算接下来怎么攻打东莞县城?”

李成栋在心里盘算一会,答道:“倘若继续强攻,只会损兵折将。传令到广州城,让佟养甲将更多火炮,尤其是红夷大炮,还有楯车运送过来。只有用火器才能够打败火器。”

李成栋的义子李元胤看着城头郑家军的众多火器,他的眼神中泛着异彩,郑家残余比他想象的要更加厉害啊,也许能够恢复南明朝廷也说不定……

第34章 突袭

清兵退去,东莞县城内掀起了剪除辫子的浪潮,人们又重新戴上昔日衣冠。

郑成功见县民终于除了辫子,他知道只要屡败清兵,他将会建立起难以想象的威望。

部将洪旭仍然在城墙上巡视,防止李成栋再次组织攻城。

“李成栋被击退,他短时间内应该是不会急于攻城。我猜测他会想办法从广州城调遣火炮或者其他的攻城器械再次攻打东莞县城。”

郑成功在击退李成栋第一波攻势后仍然忧心忡忡,他的兵力要比李成栋少,经不起消耗,他要尽快打败李成栋。

“主公打算如何应敌?”

“偷袭。”

“嘶……主公说的是出城偷袭李成栋的大营?”

“不错!李成栋以为我们依靠的是火器,绝对想不到我们会出城偷袭。你们从第六营、第七营各抽调出50名死士,在夜间袭击李成栋的营地,一鼓作气!”

郑成功说出偷袭李成栋营地的计划,他的部将们被他的计划所震惊。

许多南明将领听到清兵到来就落荒而逃,郑成功凭借城墙之坚固与火器之威力守城击退李成栋还在众人的预料之中,但是出城偷袭李成栋的营地却出乎众人意料之外。

“我方新胜,无论士气还是民心皆可用,而李成栋部众被我方火炮炮击,损失惨重,他们内心惶恐,若是有一支精锐偷袭其营地,李成栋定会退避三舍。”

郑成功再三坚持奇袭,让部将们面面相觑,他们最终还是同意拼凑一支100人的死士于夜间进行袭击。折损100人还不至于影响东莞县的防务。

这一支奇袭小队由在虎门、东莞战斗中表现突出的两个漳州府人氏甘辉和陈泽担任队长,他们立下过先登之功。没有装备火绳枪和火炮的第六营、第七营还在使用冷兵器,他们也将以冷兵器的战术偷袭李成栋的大营。

一百个士卒排成了五排站在郑成功面前,等待郑成功训话。

“甘辉、陈泽,还有其他来自漳州府的义士,诸位的家乡都曾被城外的李成栋所劫掠,现在仇人就在眼前,此仇如何不报?!参与突袭存活者,赏银十两,阵亡者,只要恢复大明江山,诸位的妻儿老幼每年可从官府领取抚恤金,不用担心后事!尔等可否有信心击败李成栋?!”

“回将军话,我等必在万军中斩李成栋首级!”

甘辉、陈泽二人带头宣示,其中奇袭队的成员很多来自于陈泽带来的乡勇,其人深得自己家乡的人心,而甘辉虽然独来独往,却不畏生死,敢打敢冲。他们很快在郑成功招募而来的漳州兵之中崭露头角。

郑成功并不指望他们能够斩李成栋首级,毕竟那是演义小说里面才会发生的事情。

李成栋作为清廷的一员大将、广东提督,身边定然有许多亲兵护卫,除非是将其部众冲散,才有可能将其俘虏。仅仅100人的奇袭队还做不到将李成栋两万人彻底击溃。

入夜,老奸巨猾的李成栋仍然安排部将巡逻,不给郑成功可趁之机。

李成栋的义子李元胤坐在他的营帐之中,他的手中握着一卷圣贤书。他本是儒家子弟,后来成为李成栋的义子,这种复杂的人生经历让他的性格充满了矛盾。

按照儒家的看法,君为臣纲,儒家正统当在明朝,背叛明朝就是违背了儒家的理论。

然而明末率先投降的读书人并不在少数,活跃抗清的是各地农民军、乡勇,就连郑成功都是大海盗的后人。

“若是联合郑成功,也许能够形成掎角之势,一呼百应,恢复旧朝。可惜义父不懂这个道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等到永历皇帝也被杀害,我们这群走狗也失去了作用……”

李元胤心里盘算着如何与郑成功、永历帝联系上,他的设想是广西的永历帝、广东李成栋、福建郑成功,足以连成一片抵挡清兵,而后再号召其他降将起事,说不定大事可成,以后或许还能够从南明朝廷获得王侯之位。

不知不觉间,营地外面的夜色有了消退的迹象。不久后天色就会破晓,今夜估计没有可能遭到袭击了。

突然,东莞县城的方向响起几发火炮浑厚的轰鸣声,让李元胤吓了一大跳。

他急忙握着身边的佩剑从营帐出来,营帐中尽数是慌张起床的士兵。

“发生什么事情了?!”

“郑家军偷袭营地!他们杀进来了!”

此时位于黎明之前,天色还没有泛白,如果一不注意,很有可能会辨不清敌我!

甘辉、陈泽二人率领一百死士突入李成栋的营地,他们用斧头劈开栅栏和鹿角,在李成栋的营地里引发了慌张!

东莞县城城墙上的火炮在不时轰鸣,加剧了清兵的惶恐。

李成栋自然不可能营地部署在火炮的射程范围之内,但是李成栋的士兵还以为郑成功已经暗中将火炮从城中带出,正在炮击他们的营地。

慌张的清兵互相踩踏,死伤数十,还有部将见势不妙,不清楚郑家军人数,他们收拢自己的部众向后避退三里之地!

李成栋营地的动乱持续了足足一个时辰,甘辉、陈泽率领的死士攻拔了其中一处营寨后折回,留下仍然分辨不清楚奇袭人数的李成栋部。

身为广东提督的李成栋被郑成功摆了一道,好不容易才稳定军心。他清点部将,发现众多部将之中,有一人被突袭进入营地中的死士所杀,身首异处。

这是他第二次在一个未曾谋面之人手中吃瘪。

他看向东莞县城的城池,咬牙切齿:“郑成功,你竟敢偷袭老子的营地,让老子脸面尽失!此仇不可不报!”

部将杜永和再次请战:“提督大人,郑成功接连杀伤我们弟兄,请让我驱赶周围乡民强攻县城,无论如何也要攻陷东莞县城!”

李元胤则在旁边劝说:“义父,我方士气丧失,火炮和攻城器械还在广州城和肇庆县城,继续与郑成功死磕只会损失惨重。不如暂时退回广州城,休养兵马,看三顺王能够打下柳州、桂林,俘虏永历帝,再做图谋。如果三顺王在桂林被击退,说明大明气数未尽。”

就在李成栋犹豫之际,一队骠骑从广州城疾驰而来:“急报!顺德龙山人陈邦彦在顺德起兵,攻克顺德县、新会县,另有南海县人陈子壮起兵,现在正在围攻广州城!两广总督令提督等人速速回师!”

李成栋大呼不妙:“广州城不得有失,立即回援!”

第35章 郑成功的愿景

甘辉、陈泽等死士回到县城之中,清点人马,折损了兵丁十三人,幸存者几乎人人带伤。

斗大的首级扔在郑成功面前,让他差点呕吐。

这个甘辉也太剽悍了。

郑成功忍住反胃的感觉:“咳咳,以后不必将敌将首级带回给我验收……这次奇袭你居功甚伟,还有其余人等,皆有封赏。”

郑成功倒是没有想到甘辉真的斩了李成栋一员部将,不过这个短命鬼应该不是李成栋。

如果甘辉所杀的是李成栋,那么现在城外的敌军早就落荒而逃,不会很快就再次恢复秩序。

目前郑成功麾下有七个营,按照他的设想,每一个营下面应该是连,但是在郑家军并非叫做连,而是协,每一协设一个统领。

比如神机营下方有七个火枪、长矛手混编的线列方阵,也就是七个火枪协,另外设一个火炮协,共八个统领。

第六营有1500名漳州士卒,设五个步兵协,五个统领。

作为封赏,郑成功提拔甘辉、陈泽二人为统领,各自管辖三百士卒,其余死士也有提携。

郑成功现在的部将主要是他的父亲郑芝龙时代的旧部,还有郑鸿逵、郑泰等宗亲。

某种意义上来说他还要对这些郑芝龙时代就为郑家卖命的元老厚待,尤其是宗亲,才能够保持自己在郑氏集团的首领地位。如果连首领地位都不保,郑成功也别提收复失地了,可能自身都会变成丧家之犬。

郑成功在部众扩张之后,需要有一批经过他亲手提拔的部将,他们从底层被郑成功逐步提拔到高层,就会对郑成功感恩戴德。

因此,他有意亲自提拔甘辉、陈泽二人,让他们逐渐成为自己的心腹,削弱郑家元老对自己的影响力。

这种分权制衡也是郑成功需要考虑的事情,毕竟许多人可共患难,不可同富贵。

“多谢将军!”

甘辉、陈泽二人见郑成功封他们为统领,仅次于各营将领,不由大喜过望。

他们只需要在郑家军中混久一些时日,再立下战功,说不定在将来能够成为将军。

对于农民出身的二人而言,能够成为王侯将相,那就是阶级上的转变。

“这是你们豁出性命应得的奖赏。其余牺牲的弟兄,记下其姓名、住址,将来一定善待其家人,使其没有后顾之忧。”

郑成功除了封赏有功之人,还要安抚阵亡的将士。

“在收复各个州府的途中,还会有成千上万将士阵亡,但是——人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他们的牺牲将会给万民带来更好的生活,因此我们可以说他们的牺牲是有价值的。他们是真正的义士,我们应当在获得平静的生活后给予他们的家人一笔抚恤金,让他们在天之灵得以慰藉……”

郑成功当着幸存的士卒慷慨陈词地发表演说,让这群经历过生死的死士受到感染。屡次经过生死战斗,他们身上发生了自己也难以察觉的蜕变。

少有将领会在一场战斗后会花费大量的精力用于安抚士卒,而且还专门发表演说安定人心、祭奠亡者。

以后这也成为郑成功的一种习惯。但凡是一场大战过后,只要郑成功在场,他多半会举行专门的演说激励士气。

可能在普通人看来嘴炮没有多少作用,而郑成功却恰恰相反,他认为简单有力的演说可以感染将士。

明末的降兵众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为何而战,只要有钱有粮,士卒无所谓投靠哪一方势力。

然而郑成功想要让麾下的将士有一个雏形的愿景——收复失土、驱逐清兵、过上风调雨顺的生活。

他不追求让封建王朝生活下的人们有多少高的觉悟,但是一个势力有愿景总比没有强,尚且郑成功体内还有一个神奇的工业系统,他的确可以通过技术进步帮助17世纪中期的人们提前享受18世纪、19世纪的技术,过上更好的生活。

以18世纪、19世纪的农业技术,足以养活现在的人口,还有工业技术带来的交通便利、医疗进步。

厚古薄今是人之常情,实际上后世的生活条件却是比前人好上不少,因为无数前人的努力为了后人的生活改善而奠定基础。

“清兵撤退了!”

城墙上方的守军惊喜地发现李成栋大军开始拔营而走。

无数的县民登上城墙目送落荒而走的清兵旗帜,一片欢腾。

李成栋在东莞县城先后遭到火器齐射、死士突袭,伤亡数百人,虽然不算惨重,士气却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陈邦彦、陈子壮起兵围攻广州城,李成栋选择了暂时撤兵,保护广州城。

同时他也不想要因为和郑成功拼命而让自己的兵马损失惨重。在乱世之中,谁的地盘、兵马越多,谁的话语权也就越重,尤其是从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出身的李成栋更是把保存实力放在第一位。

郑成功能够体会到他的心理,他自己又何尝不是要建立神机营来保证在乱世之中有立足之地。

如果没有神机营,郑成功不一定能够挡住李成栋的强攻。

“看来李成栋对我们有所畏惧了,说明我们已然在东莞县城立稳脚跟,接下来我们可以安心在东莞县以及周边县城发展。另外需要联络转战到增城县的张家玉,设法让其率领义军返回东莞县,与我们合兵一处,壮大我们的力量。”

郑成功击退李成栋,他已经在东莞县建立了威信,同时还争取到了这边的民心,可以凭借此县为据点,逐一收复周围的县城,包围广州城。

东莞县和虎门炮台都在郑家军手中,相当于获得了珠江干流的入口和一片土地。

美中不足是他的领土太过分散,从金门岛、南澳岛到虎门、东莞县,相距数百公里。

“可以开始丈量东莞县的田地,进行丁银变革、摊丁入亩。”

郑成功终于可以有一座县城征收税赋,他要在这里取消人头税,按照田地的价值征收田赋。

除了最主要的田赋,还需要建立官营纺织厂创收,为郑家军提供收入。

这个时候,东莞县的县丞、主簿等人跪在郑成功前方:“太爷爷!”

郑成功无语地看着眼前这几个人:“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县丞、主簿等人齐声道:“我等在李成栋攻城之前有言,只要国姓爷能够守住东莞县城,我们就称您为太爷爷!”

第36章 棉纺织

绝大多数国家的工业化都是从纺织业开始。

郑成功同样打算先行发展纺织业。

纺织业按照步骤可以分为纺纱、织布。按照材质又可以分为棉纺织、麻纺织、丝纺织。

他还没法开启昂贵的蒸汽机技术,但是在蒸汽机之前还有手摇纺纱机、水力纺纱机、骡机等相对廉价的技术。

华夏勤劳的老祖宗们很早就开始使用蚕丝作为纺纱、织布的原材料,丝绸光滑而有着丝织品特有的光泽,受到达官显贵的追捧,比之粗糙、透风的麻布要好许多。不过……

“丝绸从养蚕到缫丝、织布,其中养蚕、缫丝步骤繁多、成本昂贵,通常只有达官显贵、大户人家才能够穿得起。平民穿着的原本是麻布衣,然而自棉花宋元时候传入,现在广州及其附近地区广植棉花,且质量上乘,平民开始穿着棉衣。黄道婆便是在海南学会棉纺之术,推广到江南。”

“原来这棉花在我们国家的起源竟然是在东南沿海?”

“正是,《宋书》有云,此物传种于中国,关陕闽广首获其利,盖此物出外夷,闽广通海舶,关陕通西域故也。棉花虽来自外夷,此物却格外合适作为平民衣裳,成本低廉,又比粗麻舒适、保暖。”

郑成功从当地的官吏口中打听到岭南的手工纺织业情况,有意外的收获。

原来广东、福建等地在明末已有广泛地种植棉花。

丝绸还是富贵人家的用料,平民多用麻布、棉花,也就是说棉纺织品在民间的需求量巨大,即使是富贵人家也会给下人购买棉纺织品或者棉被……

郑家军想要有除了田赋、商税、关税以外的其他收入,还需要从棉纺织品下手啊。

郑成功想到纺织机。其实华夏的纺织技术在17世纪都仍然先进,不逊色于其他地方,他只能够将目标放到18世纪、19世纪的纺织机。

即使是西方文明,也是在几十年、上百年之后才有突破的进展。

要说有名的纺织机,他想到了珍妮机,其揭开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

棉纺织机进行技术革新产生连锁反应,才有了后来一系列先进机器的出现,人们越来越不满足于人力、畜力的低效,后来又有了水力机、蒸汽机、发电机。

对于珍妮机,很多人还以为它是织布机,郑成功记得它实际上是手摇式纺纱机,将棉、毛、麻纤维纺纱,制成品是用以织布的纱。

纱是织布机的原材料。

想要提高棉纺织的效率,可以从棉花到棉布的过程中对每一个环节进行改良。

首先肯定是要种植棉花,如果有条件,需要提高棉花的品种、改善土壤肥力、预防棉花病,这就涉及到了农作物的栽培、种植和采摘。

其次,将采摘的棉絮纺成棉纱,主要依靠改进纺纱机。

再次,将棉纱织成布,需要改良织布机。

最后,染色,裁缝将棉布裁剪成为衣裳。

中间还有一些其他繁琐的步骤。

如果郑成功要从种植棉花开始发展棉纺织业,那么等棉纺织业发展起来都不知道多少年过去。

还好岭南地区已经有广泛的棉花种植,也有棉纱、棉布。

只需要在其中某一个环节进行改良,降低成本,那么就能够赚到白花花的银两。

“太爷爷问起棉花在岭南的种植情况,是打算要作甚?”

“我打算成立一家纺纱、织布作坊,招募劳工纺织棉纱,将生产出来的棉纱、棉布卖出去,赚取利润。”

“太爷爷要建纺织作坊?!”

东莞县的县丞、主簿等人对纺纱作坊并不陌生,在广州府有不少手工业者从事纺纱、织布等事情,尤其是乡村间以家庭为单位生产土纱、土布。

苏州城、杭州城还有数十人、数百人的手工作坊,除了江南,天府之国的四川、岭南的广州等城镇也有类似的作坊萌芽。

此时的作坊还称不上工厂,但这样的规模已经是同时代的前列。

县丞、主簿等人的惊讶在于郑成功竟然想要自己建立一座手工作坊来补贴郑家军的经费。

四大名绣里面就有粤绣,郑成功建立的纺织作坊能够竞争得过精明的商人吗?

还有,一个忠孝伯、招讨大将军,竟然会想要靠经商来赚取军饷……

对郑家的部众而言,他们却都支持郑成功的做法。

郑家本来就是半商半盗的集团,如果没有与海外的贸易,郑家也没有现在的规模。

一直到现在,郑家仍然垄断着沿海与东瀛、夷洲、南洋的部分贸易,不然郑成功决计没有能力养活上万人的部众。

每个月仅仅是给手下发放的军饷就要几万两白银,还要买粮食……

郑成功缺钱,很缺钱。

跟随郑成功的部将受到儒家的影响较少,对重农抑商并不怎么认可。

对海盗和海商而言,有钱不赚那就是王八蛋!

士大夫空谈仁义道德,郑成功操心养活一队抗清的部众才体会到白花花的银两和大米有多么重要。

有了钱粮,部众才会听得进去仁义理想,没有钱粮,清兵没来,估计就一哄而散了。

郑成功对东莞县的县丞、主簿等人说道:“我需要征用一块足够容纳数百人的土地,筹建纺纱作坊。你们在城中张贴告示,招收熟练的纺织工,不论男女皆可,年龄要在双八之上。初步招募纺织工二百人,而后再视情况扩招纺织工。至于待遇……”

县丞、主簿都不敢招惹这位占据了东莞县城的南明国姓爷,他的吩咐尽皆记下。

主簿听完问道,疑惑地问道:“太爷爷,您说了这么多,这个纺纱的机器要从何而来?如果向其他作坊购买,那么太爷爷的纺织作坊生产的棉纱岂不是与其他作坊相似?如此一来,何以让平民购买太爷爷生产的面纱?”

郑成功对这群官吏称呼自己为太爷爷感到无奈:“我们郑家军中有木匠,可生产新式的纺纱机、织布机,其产量惊人。因此,纺纱机、织布机无须向其他作坊购买,而是我们自产自足。”

第37章 飞梭与织布机

虽然信誓旦旦地向众人保证他有办法可以弄到新式的纺纱机、织布机,但是郑成功知道自己哪怕是借助工业系统召唤来后世的机器,也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事情。

工业系统需要文明点,时间节点越靠后、技术越复杂的技术需要的文明点越多。

纺纱机、织布机技术的重大突破发生在18世纪中叶,距今大约100年的时间。

想要开启100年以后的技术,所需要的文明点数量不少。

如1777式的法兰西标准步枪,需要1万文明点。

郑成功做好了长期种田经商的准备,为这个世界带来更先进的技术,为大明养活更多的人口。

“系统出来,珍妮机需要多少文明点?我说的是18世纪揭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珍妮手摇纺纱机。”

“珍妮纺纱机,诞生于18世纪60年代,开启该技术需要3000文明点。”

“3000文明点……太多了,可不可以少一点?”

“恕不讲价。”

郑成功得知珍妮纺纱机竟然要3000文明点,这实在是太多了!

他占领东莞县,系统默认他治下的人口增加到十余万,每个月有300多文明点的收入,比在金门岛多了许多,但也要经过十个月的积蓄才能够开启珍妮纺纱机技术。

或者他可以在此期间继续扩大地盘,增加每个月的文明点收入。

他现在有513文明点。

“有没有什么我现在可以开启而且可以有效提高棉纺织效率的技术?”

“系统为您查询……诞生于1733年,英格兰钟表匠约翰·凯伊发明的飞梭技术,仅仅需要消耗500文明点。系统可以为您召唤出应用飞梭技术的织布机以及几个熟练的英格兰纺织工。”

织布机?!

前面有说过,棉纺织可以分为纺纱、织布两个步骤。

郑成功本打算开启属于纺纱技术的珍妮机,然而系统却给他推荐了属于织布技术的飞梭织布机。

珍妮机如雷贯耳,而飞梭的地位差不多与珍妮机相似,郑成功肯定是知道的。

如果暂时不能够开启珍妮机技术,那么开启飞梭织布机技术似乎也不错。

棉纱可以购买家庭作坊生产的土纱,然后利用飞梭纺织机提高产量从而降低成本,达到占领市场份额的目的,为郑家获得源源不断的收入。

想到这里,郑成功咬了咬牙:“我要花费500文明点开启飞梭技术!”

很快,几个英格兰纺织工与一架飞梭织布机就出现在郑成功的面前。按照惯性,英格兰纺织工被强行改成了汉人的模样。

英格兰纺织工跪在郑成功面前:“向您效忠,领主大人。”

郑成功挥手:“起来吧。你们需要制造飞梭织布机以及在本地培训纺织工使用这种新式织布机。”

织布工会制造纺织机吗?至少18世纪的织布工不少人还真的会制造织布机,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就是英格兰的一位织布工。

郑成功查看传说中的飞梭是什么玩意,发现这就是一种安装在滑槽里带有小轮的梭子,滑槽的两端还有弹簧,可使梭子快速来回穿行。

对于郑成功而言,哪怕是18世纪的织布机都有些古老……

不过飞梭的运用在历史上极大地提高了织布效率,一直到近代农村还有飞梭的存在。

英格兰织布工向郑成功介绍:“使用飞梭只用一个人就可以完成以前两个人配合才能够完成的工作,而且织布的布面可以大大加宽,效率也得以提高。”

郑成功看不懂运用了飞梭技术的木制织布机的工作原理。

但是他知道这是好东西就对了!

而且还有专门使用这种织布机的英格兰织布工帮自己制造机器、培养织布工,自己只需要给他们场地、资金的支持,他们就可以加工面纱为棉布,为郑成功挣钱。

据说还是飞梭技术引发的织布效率提高,导致纺织工对作为原材料的棉纱需求增加,所以才间接促使了珍妮机的出现来提高纺纱效率。

各个技术之间的进步都是相互关联的。

郑成功让东莞县县衙的官吏们找了城隍庙旁边的几座房屋作为纺织作坊的场所。

“这一片人家多数在战乱的时候遇害,房屋空了出来,剩下的幸存者小人让他们搬迁到其他的空屋居住,使得这几座房屋连成一片,大人可以将这里推平重建,这样作坊的规模可以扩大。”

“东莞县在战乱中牺牲的人多吗?”

“回大人话,多,很多。李成栋率领清兵攻掠东莞县,张家玉率道滘义兵与李成栋苦战,还有大人收复莞城,至少有数千人涂炭。”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啊。”

“大人所言甚是,这几十年战乱不断,又恰逢天灾人祸,天下大乱。我们岭南还算好,其他地方到处都是流离失所之人。”

“我相信不出十年,天下又会重新恢复和平,而且以后百姓饿肚子的时候会越来越少。岭南不是几十年前就传来了番薯、马铃薯、玉米等作物?只需要大规模推广之,则老百姓就有更多的口粮。”

“玉米?大人说的可是玉膏粱?此物岭南少以为食。番薯倒是有详细的种植之法,闽广人赖以救饥,其利甚大,粤中处处种之,米价踊贵,赖此以活。”

郑成功敏锐地注意到了东莞县官吏透露的消息。

原来明末沿海的省份已经种植玉米和番薯。

番薯高产、多用、易活,岭南当地已经大规模种植番薯,还以此为主食之一。

倒是玉米虽有种植,但是还没有多少人以此为主食。

玉米在山区种植还是很有价值,而山区不大适宜种植水稻。郑成功可以指导农民在租山垦种,让玉米成为水稻、番薯之外的另一种主食。

对了,还要试行更加合理的轮耕制度,提高产量,以后有条件后可能还要发明、生产人工化肥……

想到方方面面都需要他进行指导改良,郑成功一阵头大,他又要和清兵打仗,又要教人种田,还要织布、征税,宛如一家之主。

第38章 莞城织布局

两百名莞城的织布工聚集在县衙门前,他们眼神炙热地看着站在县衙正门台阶上的郑成功。

这位南明的忠孝伯、招讨大将军、国姓爷,他成功击退了李成栋的虎狼之师,在东莞县的威望前所未有。

质朴的县民不会想到李成栋暂时撤退是为了解除陈邦彦、陈子壮对广州城威胁,以及保存实力。李成栋讨伐张家玉的道滘义军根本就没有调动全部部众和火炮。他意识到郑成功没有那么容易击败。

不管李成栋出于什么考虑,他的确是从东莞县撤兵了。那么在东莞县的县民眼中,郑成功就是打败李成栋的大英雄。

这群织布工是县衙门的刀笔吏召集过来的,主簿对郑成功说道:“这些人或多或少都有织布的经验。”

郑成功打量了眼前这群人,其中多数是女工。

男耕女织,织布工多数还是女子担任,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那是大户人家的女子,底层的贫苦人家还是要帮忙家计,甚至要下田帮忙做农活。在江南地区雇佣女工纺纱织布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

郑成功当着他们的面宣布:“莞城织布局在今日成立,以后各位都是官府招募的织布工,按照计件法计算工钱。素闻粤绣为天下四绣之一,远销外洋,我相信各位的手艺,一定能够将粤绣发扬广大。以后我们织出来的布,要卖到其他行省,卖到外洋!”

有织布工问道:“大人,什么是计件法?”

“即每生产一匹布,就给一份工钱,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每日一小结。”

“晓得,晓得。”

“张石宝,你担任莞城织布局的管事,平时负责照顾织工、结算工钱。”

“大人是认真的?”

张石宝瞪大了眼睛,她难以相信郑成功竟然让她一个女子担任织布局的管事。

“在场的织布工以女工偏多,如果任命男子担任管事,指不定会出现什么流言蜚语,影响到织布局的名声。”

郑成功对任用一个当地的女子管理织布局不以为意,他还计划收编张家玉带领的乡勇,他们经过与李成栋的战斗,不少人可以称得上是老兵。为张石宝管理莞城织布局,相当于在拉拢张家玉。

想到这里,郑成功还要派人前去联络张家玉,让他想办法转战回到东莞县,或者郑成功可以派一支部队前去帮他解围。

莞城织布局成立,县衙门也招来了合适的织布工,郑成功让召唤来的英格兰纺织工与本土的木匠一同制造飞梭织布机,让飞梭技术能够得到运用。

郑成功令人将空置的茅草屋和木屋拆除,以清理出一片空地,然后搭建木棚,建立起织布局的雏形。他还保留了一座镬耳屋用作仓库。

因为战乱许多人失踪和身亡,他们的房屋空置出来,郑成功拆除无人的房屋倒是不需要什么成本,也没有阻力。

众人忙碌了十多天,一架架新式织布机在心灵手巧的木匠和纺织工的合力打造下成型,这是来自一百年后的织布机,效率有了很大的提升。

棉布的产量上去后,价格就会下降,形成价格优势,由织布局产出的棉布投放到市场,可以胜过其他家纺织行的布匹。

不过要凭借手工制造上百架织布机需要耗费不少的时间,部分织工还只能够使用自己带来的旧式织布机。对于没法使用新机器开工的织布工,郑成功则暂时给他们补贴,将他们留在织布局。很快所有织布工都会用上运用了飞梭技术的织布机。

作为加工原材料的棉纱,他可以派人到各个乡村收购,只要村子里有人种植棉花,那么就有乡民在家中纺纱拿到县城换钱或者自己用棉纱织布,以补贴家用。

郑成功还可以直接在县城买到棉纱,县城中还有几个小作坊,他们会雇佣纺织工纺纱。

好不容易敲定下来莞城织布局的管事、织工、场地、机器、原材料,郑成功才松了一口气。

自己接手的郑氏集团不能够说没有底子,仅仅是郑家庞大的船队以及与外洋贸易的渠道就让郑成功支撑过最为艰难的时期,现在他终于在陆地上有一块立足之地。

东莞县此时只有人口十万余,却临近广州城,郑成功需要苦心经营,才能够以此为据点收复广东承宣布政使司。

他找到张石宝:“张姑娘,令兄在这东莞县城可留有值得信任的弟兄?我想要派他们秘密前往增城县联络令兄,让他们回到东莞县,我们一同商议如何收复广州城。”

“郑将军,我可以独自前往增城县,我相信我一定可以联络到兄长。”

“不妥,着实不妥。如果我所料不错,增城县有清兵驻守。除非是增城县附近的乡民,他们熟悉县内的崎岖山路,否则你有可能会被清兵抓住。你们家族就剩下你们一对兄妹,要是你出事了,以后我和你的兄长之间肯定会有隔阂。还有莞城织布局的事情要你多担待……”

郑成功苦口婆心劝说:“这样吧,你可以修家书一封给你的兄长,这样一来你本人无须冒险前往增城县,还可以让你的兄长得知你的安危,又不至于怀疑这是清兵的陷阱。”

“一切都依大人的。”

张石宝答应写下家书。

郑成功安排两个亲信以及几个当地的县民,后者知道前去增城县的路:“务必要找到转战至增城县的张家玉部众,将这封家书转交给他,就言忠孝伯已经收复东莞县城,李成栋暂时退却到广州城,请他率兵返回东莞县与我等会师,共谋大事。”

两个亲信答道:“是!”

郑成功亲眼目送亲信在县民的带领下出发前去增城县,就看他们是否能够找到张家玉,张家玉又是否能够率部众前来与自己汇合。他在闽地有影响力,而张家玉在粤地有着不小的影响力,还要借助他的影响力在此地招揽人心、安抚百姓。

第39章 收复增城县

增城县的大尖山附近,张家玉的义军驻扎在此地村落。

他在莞城、道滘遭到李成栋的强攻不敌,先后转战至新安、博罗等地,最后来到增城县。

与顺德陈邦彦、南海陈子壮二人起兵围攻广州城不同,张家玉遭到了李成栋主力的攻打,他率领的义兵损失惨重,没有机会围攻广州城。

但是他在等待其他义兵的响应。

他并不是孤独的反抗者,陈邦彦、陈子壮等人在得知张家玉起兵之后,他们各自在自己的故乡起事。

不久前这二人又派人与张家玉联系上,共约攻打广州城。

“好,太好了!”脸上有泥土灰的张家玉收到陈子壮的来信,拍手称好。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广州城附近出现了三股义军势力——占领顺德县、新会县的陈邦彦,占领南海县的陈子壮,还有转战至增城县的张家玉。

这些人麾下绝大多数是临时拼凑的乡勇,却掀起了对清兵进入广东之后规模最大的反抗。

他们在寻找一丝机会,收复广州城,再看能够恢复大明江山。实际上他们也知道机会渺茫,但仍然义无反顾。

“头领,增城县的清兵好像少了很多,似乎李成栋已经率领主力离开,不知道他又去攻打哪里?”

张家玉派去增城县县城打探消息的手下回到山麓村庄,带回来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消息。

张家玉闻此消息,眼前一亮:“李成栋一定是听说陈邦彦、陈子壮等义士起兵攻打广州城,所以急急忙忙带领主力回援!我们不能够拖他们二人后腿,我们必须要在增城县弄出动静,让李成栋疲于奔命!”

义军分头目们不解:“头领打算如何弄出动静?”

“攻打增城县的县衙门,占领增城县,与陈邦彦、陈子壮遥相呼应,并伺机合兵!只要攻克县城,我们在当地招募义兵,三方义军合在一起说不定有两万之众,未必没有机会收复广州城!”

“可是头领,增城县可还是有清兵把守,兄弟们在之前的战斗中损失惨重,五千人死的死、散的散,现在只有两千余人,这……这怎么打增城?”

“事在人为!李成栋在增城留守的部将一旦听说广州城被义兵攻打,一定无心坚守增城,这便是我们的机会!我们总不能够在其他义兵奋力作战的时候像是山贼一样躲在山林间!”

众多分头目互相对视一眼,他们都被张家玉的言语所感染,热血澎湃,想要尽快收复广州府,驱逐李成栋、佟养甲率领的清兵。

此际被李成栋留下来把守增城县的部将郝尚久的确是心中慌张,他的慌张却不只是来自于广州城遭到义兵的威胁。

在郝尚久看来,普通的乡勇根本就不足为据,无论是张家玉,还是陈邦彦、陈子壮,他们率领的都是一批庄稼汉,一击即溃。

他的不安来自于占据东莞县的郑成功。郑家军自从郑芝龙从事海盗事业已经经过二十年的时间,郑家军有不少经验丰富的士兵,而且形成了郑芝龙为首,郑鸿逵、郑彩、洪旭等元老部将为中高层的严密组织,与张家玉、陈邦彦、陈子壮等临时起兵且组织松散的乡勇不一样。更何况郑家军肯定有自己训练士卒的一套方法,这一点就比普通的乡勇强许多。

郝尚久得知上司李成栋在东莞县城遭到郑成功摆放的火炮、鸟铳一阵齐射,损失不小,又广州城遭到义军攻打而不得不回师,他更是如履薄冰。

乱世之中他们这些当部将的要选好主子才有好下场。

“提督如果有能力攻下东莞县,一定会尽快赶走郑成功。他却在这个时候选择撤兵,除了广州城遇到威胁之外,肯定担心强攻损失惨重……郑家海盗在郑芝龙投降后还能够兴风起浪,郑芝龙这个儿子还真是不简单。此地又多了一个变数。”

郝尚久不是蠢人,他跟随李成栋已有数年的时间,知道李成栋的习惯。

李成栋重视羽翼,始终把握兵权,要是损失大量的兵马才能够攻陷莞城,他一定会暂时回避,等到合适的时机再进行攻打。

李成栋退到广州城,那么位于增城县的郝尚久就成为了凸出部,他随时有可能被占领东莞县的郑成功率兵攻打,这由不得他不担心。

“将军!张家玉率领乡勇出现在城外,他们人数众多,还带来了云梯!”一个统领火急火燎地闯进县衙,向郝尚久急报。

“张家玉这个贼将,本将军还没有来得及进山围剿他,他反倒是胆大包天,竟敢主动攻打增城!他的火炮都被我们缴获,没有火炮,他们只能够用人命来堆!来人,召集各自兵马登上城墙……等等!”

郝尚久正打算率领兵马给张家玉迎头痛击,但是他转念一想,上司李成栋回援广州城,自己率领1500兵丁在增城县坚守,几乎没有可能得到援军。万一这个时候郑成功率兵前来与张家玉汇合,他不就被重重包围了吗?

增城县与东莞县的距离并不远啊。

想到这里,郝尚久心里打了退堂鼓,他只需要谎报贼兵势大,就可以从容退回广州城,与李成栋汇合。

虽然有丢失增城县的责任,但是这样无疑最为稳妥。

张家玉率领两千多东莞县乡勇,又招收了千余增城县的乡勇,一同攻打增城县。

他为了收复增城县,已经做好了死伤惨重的准备。

然而对增城县的攻打却比他想象中的要轻松不少,县城的清兵稍作抵挡后便撤离了增城县,往广州城的方向退去。

张家玉的义军只付出了上百人的代价就收复增城县。

“头领,城中的火炮和粮食大都被清兵带走了!”

“奇也怪哉,为何清兵会选择逃离增城县?我们的人数虽然比增城县的清兵多,他们也不足以畏惧我们……而且他们将火炮和粮草都带走了,不像是着急逃离此城的样子。”张家玉百思不得其解。

第40章 重视土地的人们

很快张家玉就知道为什么郝尚久会选择放弃增城县。来自东莞县郑成功的亲信来到增城县找到了张家玉。

“你们真的是忠孝伯郑成功郑将军的亲兵?忠孝伯当真从厦门前来援助我等?”张家玉本不寄望位于厦门、金门一带的郑成功会南下几百公里增援他,不料郑成功竟然如约到来,还重新收复了东莞县。

“我们主公听闻张大人率领义军流落于增城县,所以派我等前来接应张大人,请张大人移步东莞县城与我们主公合兵一处,共同收复广州城。这是令妹托我等送来的家书,上面应该已经明言东莞县城近日之事。”郑成功的亲信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交给张家玉。

张家玉拆开信件,里面是张石宝娟秀的字迹,在信中告知他郑成功已经收复东莞县城,人心安定之事。

“看来当初我令家妹前去南澳岛求援果然是没有做错,至少她还活着。”张家玉看完信件之后颇为感慨,他为当初的派张石宝去求援感到庆幸,相当于保住了自己的妹妹性命。

“张大人,不知道您的回复如何?”

“请容我好好想想。如果此刻我还没有打下增城县,我自然会回到东莞县与郑将军合兵一处。但是现在我率领众人打下增城县,此地比东莞县更加靠近广州城,可与顺德陈邦彦、南海互成犄角之誓,我不能够放弃增城县。这样吧,我亲自前去东莞县找郑将军,与他洽谈收复广州城之事。”

张家玉在内心稍作权衡,便同意单独前去与郑成功会面。

张石宝在信中对郑成功的评价颇高,而且提及郑成功拥有红夷大炮、佛郎机炮以及大明本土的火炮,这让张家玉深感振奋。

清将郝尚久从增城县撤退的时候将火炮这种利器全部带走,张家玉在东莞县搜集的火炮也在与李成栋交战的时候丢失,他严重缺少火炮。

冷兵器与火器混用的时代,投石车基本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火炮成为攻城略地必备的器械。缺乏火炮就只能够用人命来堆,还不见得能够攀登到城墙之上。

“我等愿意为张大人带路!”

“请几位暂时在增城县稍作停留,等在下安置好部众,防止清兵重新夺回增城县,我便与诸位前去。”

张家玉让郑成功的派来的亲信住下,而后他忙于安抚增城县的居民。

一时之间广州府的义军占据了一半的县城,郑成功、张家玉、陈子壮、陈邦彦四股势力收复了五座县城,东莞县、增城县、南海县、新会县、顺德县,形势大好。

郑成功在等待张家玉前来与他会合之时也没有闲着,他还要好好经营自己收复的第一座县城,为讨伐李成栋做准备。

他发现此地的县民和周边村落的村民日子并不好过,或者说日子过得紧巴巴。除了交给官府的税赋还有用以养家糊口的粮食以外,此地的百姓基本上没有多少积蓄,即使有也被当地的官吏还有乱兵收缴。

东莞县的县衙按照郑成功的吩咐,派人到各个乡村重新丈量土地。

为了防止此地的官吏与里长、族老、地主相互勾结,继续隐瞒新增的田地,所以郑成功派出了戴着黑色肩章的督战队,他们跟随官吏下乡,作为监督。要是发现有隐瞒的田地没有上报,那么等待他们就是锒铛下狱。

虽然郑成功同情他们的遭遇,但是该交的税赋还是要上交,这可是他用以收复其他失地的钱粮来源。

但凡是乱世,各地都有大量隐瞒的人口和田地,以躲避税赋和兵荒马乱,同时官府没有能力清点人数。郑成功打算每收复一处地方,便重新丈量土地、清点人口,重新恢复当地的秩序。

人头税被郑成功下令取消,原本人头税应该征收的数额被平摊到土地上。假如一个村落有两户人家,每户人家都有5个人,原本的丁银每个人要上交1两,该村落合计要上交10两白银。摊丁入亩后,村落还是要上交10两丁银,却是按照每一家的田亩数分配,有8亩地的家庭需要交8两白银,而2亩地的家庭交2两白银。哪怕两家人数一样,交的丁银却不一样。

这只是一个不准确的估计。

税收的总量看上去没变,但实际上简单的分配调整却可以提高实收的税赋和减缓贫农的负担。

华夏文明向来是注重多子多福,以抵挡小农经济的脆弱性,贫农之家的人口与不比地主要少,真要按照一刀切的人头税进行征收,贫农不但难以缴纳税赋,而且他们勉强上交税赋后吃不饱肚子就会起义,尤其是荒灾之年更加严重。地主的经济情况稍好一些,他们能够承担更多的丁银。

郑成功在东莞县对田赋丁银的变革多少触及了地主阶级的利益,总体税赋不变,他们却要额外承担一部分贫农的丁银。

丈量土地也侵犯了部分开垦了新的田地而没有上报官府的地主和农民,只要官府不知道他们新增的田地,他们就可以节省下部分田赋。

总之土地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汉来说就是一切,土地问题很棘手。

郑成功自认为已经不那么激进的变革仍然引发了不少村落的抗议。

好在郑成功有着南明隆武帝生前册封的忠孝伯、招讨大将军的大义,如果反对郑成功的做法就是对抗朝廷。再加上郑成功新败清廷任命的广东提督李成栋,在东莞县名声大振,信息闭塞的人们仅仅凭借一两场战斗的胜负就认为郑成功率领的王师能够击败李成栋一次,就能够将其彻底打败、收复广州城,所以他们对郑成功既尊敬又畏惧。

凭借手中有兵马,东莞县的各个村落这才在抗议后勉强屈服,他们按照新法缴纳田赋。

发号施令的郑成功得知其中的曲折后哭笑不得,他现在是大明伯爵、大将军,又有击退李成栋的战功,才能够勉强让东莞县的乡村族长、地主们屈服。如果换一个其他人,想要做到这样一件事还真不容易。

第41章 拓荒营与北美作物

“这十年来广东旱灾、洪灾、蝗灾不断,再加上战乱不断,盗贼出没,不少人家破人亡,还有从北方逃难的难民……县城中的流民就数以百计。他们整日居无定所,当街乞讨者有之,偷鸡摸狗者有之,冻死饿死者有之。”

“你们身为此地的父母官,县城出现流民不好生处理,反倒让他们流浪街头,这是你们的过失。”

“太爷爷,天灾人祸一起来,恰逢乱世,朝廷倾覆,我们纵使是有包拯、海瑞的才能也无法救济天下苍生。”

“如果你们有他们一半的才能和忠义,此地也不是这个样子。”

“是,是……”

东莞县衙门的刀笔吏们被郑成功当面呵斥却不敢有所怨言,对方可是连李成栋这样的枭雄都击退了,他们在郑成功收复东莞县之后都谨言慎行,防止郑成功找个借口处决他们。

郑成功看到土路旁的流民,他们因为战乱和荒灾而无家可归……

若是想要赈灾、救济灾民,就需要足够的粮草。郑家军的粮草本来就不多,刚刚占领东莞县之后从此地补充的粮草并不充裕。将原本就珍贵的粮草消耗到没有生产力的流民身上……

等等,流民未必没有生产力,只是他们没有土地、没有工作而已。只要给他们提供最基本的口粮,他们应该就会感恩戴德地劳作了吧。毕竟乱世之中能够活命就不错了。

郑成功想到此,心中便有了对策:“我打算在此地招募流民、乡民、县民,成立两个营,壮大实力,以图不久的将来收复广州城。”

县丞、主簿等人瞪大眼睛:“太爷爷,您是真的打算攻打广州城?就凭借这群流民能够成什么事情?”

“他们只是失去生产要素的可怜人而已,让他们为朝廷效力,他们就能够发挥出自己的价值。让我想想,两个营,一个义勇营、一个拓荒营。”

“义勇营小的们倒是能够理解,可是这个拓荒营又是作甚?东莞县城还有荒地可以开拓?”

“县城附近还有许多山林,只需要稍作改良,山林也能够成为农田,种植一些对水热条件要求低的作物,比如番薯和玉米,还可以尝试种植西红柿、土豆等作物。这个拓荒营便是被我们所雇佣的流民团体,专门按照我们的指示开发某一块地方,种植我们指定的作物。而我们能够给他们提供的是农具、种子、山地还有让他们不会饿死的口粮。”

官府雇佣流民种植庄稼,让流民通过劳动来换取救济粮,这种方式还挺别出心裁。

县城、主簿等人见郑成功的思维异于常人,完全不按照常理出牌,心底大感惊讶,完全将他当成是奇人。

主簿仍然指出其中的不足:“太爷爷所言倒不失为一条妙计,且太爷爷出发点是为了流民和乡民好,但是人心懒惰,他们有了饭吃以后,一定会设法偷懒。”

郑成功对这样问题却早有对策:“拓荒营每户负责一块地,每年向官府上交一定比例,剩下的农作物就全都是他们的收入,相当于我们借地、借工具给他们,他们按照我们的意思种植庄稼然后交租。对于身无分文而又没有土地甚至没有住处的流民而言,这已经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小人明白了,这官府就像是地主,流民是佃农。”

“可以这么比喻,但是我们要做的比地主更多,我们需要组织流民开垦荒地,一直到粮食收获都要照看着,出现什么紧急事件还要第一时间帮他们解决。”

“这、这不相当于我们又要当爹,又要当娘么?县衙门竟然还要如此无微不至地解决他们的问题?太爷爷是不是对他们太好了一些?这兵荒马乱的,人命比草贱,给他们指出一条活路已经是他们莫大的荣幸……”县衙的班子愁眉苦脸,郑成功的要求几乎是让他们负责拓荒营从开辟荒地到粮食收获,彻底解决流民问题。

换而言之,如果郑成功能守住东莞县,他们得耐心指导流民们几个月的时间,直到他们在开辟的田地附近驻扎下来,形成新的村落。这些流民有本地流离失所之人,也有其他地方的难民逃亡至此。想要让这些人重新平静地过日子,谈何容易。

“另外设法找到大量玉米、番薯的优良种子,接下来一两年就全靠它们救命了。”

郑成功想到还要组织流民前去开垦山地,种植的只能是对土壤要求不那么苛刻的北美作物,玉米、番薯。其中番薯叶还可以食用,或者用来喂牲畜。

按照之前郑成功从刀笔吏们口中得知,岭南地方已经有相当一部分人靠番薯来度过荒灾之年,番薯种子还有种植工艺想必都不缺少。玉米还没有大规模地种植,人们也很少食用,不过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作物,郑成功还是希望能够让此时的人们意识到这也是短周期的高产作物,可以作为不时之需。

虽然郑成功对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海盗和私人武装船队活跃在东南沿海、夷洲而不满,但是他不得不承认这些殖民者和航海家从美洲带来了番薯、玉米、西红柿、土豆等美洲的农作物。

产自美洲的农作物不但对东亚文明是一个巨大的冲击,而且也让欧洲得以养活更多的人口。

17世纪到19世纪,各国的人口翻了好几倍,除了农具、耕作制度的改良,新作物的大规模推广种植、牲畜品种的杂交改良也居功甚伟。

拓荒营是用来安置流民、提供粮食,楚七还成立一个乡勇营,也就是第八个营,由莞城以及周围的乡勇组成,以壮大自己的力量,在将来收复广州城。

很快招募兵丁的告示就张贴出来。但凡是愿意从军恢复朝廷的,则归入乡勇营,而不愿意在刀口过日子又没有土地的,可加入拓荒营,在周围山林乡村开垦农田,种植一些北美作物。

第42章 耕者有其田

“东莞县城还有周围乡里参加义勇营的平民有631人,拓荒营倒是有上千人愿意携家带口加入。主公要成立的第八营人数太少,我们寻常的营至少有千把人。看来此间的百姓仍然畏惧清兵如虎……”

部将洪旭奉郑成功的命令在东莞十乡八里招募乡勇,尤其注意清点人数,避免有人吃空饷。

洪旭在此间只招募到600多名乡勇,对此颇为沮丧,相对于神机营3000人的编制而言,600名乡勇不够看。

郑成功听了洪旭的抱怨之后,不以为然:“我们在漳州府可以招收新丁3000人是因为漳州府乃是一个府,而东莞县只是一个县,更何况张家玉已经带走了大部分愿意抗击清兵的乡勇,还能够招募631人已然是超出期望。等以后与张家玉合兵一处,收编他的部众,就能够凑齐第八营的编制。”

“张家玉会愿意被我们所合并吗?自从明末李自成、张献忠等人起事之后,所有将领都拥兵自重,张家玉手下好歹有几千义兵,他不见得会愿意轻易被我们兼并。”

“只要我们在收复广州城时立下首功,他们就不得不为我们收编,因为我们才是正经的王师。”

这倒不是郑成功自视甚高,而是南明朝廷在江南、福建崩溃之后,各地主要的抗清力量是义军、农民军,郑成功麾下的私人武装已经是南明最为正规的部众之一,与普通的乡勇还有不小的差别。

各路义军如果要合流,郑成功兼并其他广州府境内义军的可能性最高,因为他的势力最大。

郑成功亲自与众人考察县城附近的山地、安排流民,他令人收集了玉米、番薯、土豆等作物的种子,发放给流民,让他们种植这些作物。

只要挺过接下来几个月的艰难时间,待到第一批粮食有了收成之后,日子就会逐渐好起来。郑成功能做的是尽量给他们指导和提供一个相对安稳的环境。

拓荒营的人拖家带口,他们多数人面黄肌瘦,有老幼妇孺,正在清除山林的荆棘,开辟新的土地。

一间间简陋的茅草屋拔地而起,勉强能够安生。

兵荒马乱的乱世,他们即使修建了房屋也很容易被战火所波及,但是郑成功向他们保证不会失去这片土地,让他们安心在新开辟的土地上生活。

土壤肥沃、热水条件好的良田基本都有村落,要让村子里的原村民接纳外来流民无疑是困难的一件事。郑成功干脆让他们开垦没人居住、相对贫瘠但是能够活命的土地。

在他们能够收获之前,他们的粮食由郑家军提供,而收获之后需要向郑家军缴纳比寻常村落要多的粮食。

“任何家庭只需要在新开辟的土地上按照官府的指示种植作物连续五年的时间,他们就可以世世代代拥有自己耕种的土地,按照正常的田地交税即可。”郑成功当拓荒营众人的面向他们宣布规定。

鉴于乡民对土地的执着,没有什么东西比土地更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郑成功干脆让这群人在帮官府耕耘五年后就拥有他们所耕种的土地,从佃农转为自由农。五年后郑成功估计自己应该不会因为缺少粮草而烦恼。

此乃耕种有其田。

果然,当流民们得知自己耕种五年后可获得土地,并且在东莞县成为正式的村民,他们一时间斗志昂扬,从无到有建起村落。

郑成功看到热火朝天在他指定地区开辟土地的流民们,对明末的人口迁移浪潮有所感触。很多北方的人们因为战乱和饥荒逃往湖广、江南,而当清兵攻入江南之后,又有流民迁移到闽地、岭南。这群人都是天灾人祸所波及的可怜人,背井离乡来到更南的土地生存。更有甚者是逃到了夷洲、南洋。

“国姓爷,老朽感谢您能够将宝贵的大米和杂粮分给我们这些无用之人。如果不是您的救济,我的两个孙儿说不定撑不了几天……”

一个老丈正在用镰刀除杂草,他见到郑成功带人来巡视,他带着两个十岁不到的孙儿向郑成功跪拜。

“老人家不必多礼。既然我收复了这座县城,流亡到此地的乡民我就不能坐视不理。现在的生活虽然艰难一点,但是再过三五年,您的两个孙儿长大成人,能够帮忙家计,这日子就好起来了。”郑成功将老丈扶起来,让老丈更是感恩戴德。

滴水之恩以涌泉相报,郑成功慷慨地部分粮食拿出来赈灾,虽说需要流民用劳动来交换食物,但能够给他们活干已经是救命之恩。

郑成功见到脸上都是皱纹和泥土的老丈,不禁在心底暗叹民生多艰:“老人家从哪里来的?”

“老朽乃是江南嘉定人氏,当年一片涂炭……就只剩下两个孙儿与我逃难至此,老朽在此地人生地不熟,没有田地和盘缠,只能够流落街头,从杭州逃到福州,又逃到漳州、潮州。乱世这天下间就没有容身之处,直到国姓爷又给了我们一点希望。刚才听了国姓爷所说,只要跟随官府开辟荒地、种植作物,那么就能够分得一亩三分地。虽然老朽只剩下这副半入土的枯骨,也要为孙儿们留下一亩薄地。”

“原来是嘉定人氏……我定然会杀李成栋,为你们报仇。你们可放心在此地居住,我会竭尽全力守住一片桃源,并尽快驱逐清兵。”

郑成功与老丈人闲聊了一会,江南地区因为清兵南下而兵荒马乱,多有南逃者,这个六旬老丈与两个孙儿就是从江南的嘉定城逃难南下。

他尝试在这个县城率先试验一些设想,即使失败了也有机会调整。

但是他还不能够保证自己一定能够守住这里,他收复了东莞县,而后还要攻打广州城。他在岭南闹出的动静越大,清廷就会注意到他,并派遣大量的兵力对他进行围剿。他需要在清廷动用八旗之前先击溃李成栋。

这年头,想要好好种田都不行,还要一边种田一边打仗,否则好不容易开垦的荒田就成为了他人的成果。

“前去增城县找张家玉的人还没有回来?”郑成功算了算时日,他们也该回来了。

第43章 义士张家玉

“占据广州城的清兵虚实我们不知,估计多半是降兵降将,他们在唐王被擒杀后便投降李成栋。李成栋没有解散降兵,估计是打算拥兵自重,让清廷不但不敢动他,还要给他封侯拜王拉拢于他。李成栋打得一手好算盘,可惜他低估了清廷对他们的容忍。现在清军分兵定天下,自身兵力不足才需要依赖他们这批降将,如果天下已定,他们的下场一定极惨。”

郑成功与郑鸿逵、洪旭等元老商议收复广州府之事,绕不开李成栋与广州城。他知道现在三顺王还有其他被清廷册封的王侯看上去风光无限,但他们后来无不死于非命。狡兔死、走狗烹,他们死后还被自己的主子定为贰臣,遗臭万年。

李成栋还没有被封王,也没有被封侯,说明清廷对其还很看轻,他只是清廷的一路鹰犬而已,还比不上三顺王级别的走狗。

“我们可以从水路和陆路攻打广州城。水路或许会更加便捷,利用船只源源不断地将攻城器械、粮草运到城外,封锁珠江水面,迫使李成栋投降……前提是我们有足够的兵力围困广州城的各个城门,还要防止李成栋出城逆战。”

“一万人不到要包围李成栋的几万人马,这几乎是无法做到的事情。周围府县的一些乡勇也不是多么可靠。不是怀疑他们的决心,而是他们缺乏经验,在李成栋的兵马面前容易一触即溃。”

“近几日有从广州城方向到来的商人,他们说城西出现了义军的踪影,我看李成栋放弃攻打东莞县城是因为害怕广州城出事。一旦广州城出事,他肯定会遭到清廷追究失地的责任,有可能被清廷处决。义军在广州城郊出现,对于我们而言是一件好事,他们会为我们摸清楚广州城的虚实。”

“广东除了张家玉还有谁在起兵?”

郑成功等人在商议之时,郑成功一直等待的张家玉终于从增城县赶回东莞县城,他的身边还跟着郑成功的几个亲兵。

他可以看到东莞县城的石墙上有被实心弹砸中的痕迹,这座城池他曾短暂地收复,在李成栋的强攻下还撑不到半天就告失守。而郑成功占据这座县城之后不但没有被李成栋攻陷,反而迫使李成栋退走。

虽说李成栋暂时撤退与陈邦彦、陈子壮在顺德、南海一带起兵有直接干系,但是能够让李成栋讨不了一点好处,反而伤亡数百人,自身伤亡轻微,仅仅是这一点战绩就足以让张家玉自愧不如。

县城外围有郑家军的营地,神机营的士兵拄着火绳枪站岗。城门口更是有士卒把守,设有栅栏,一切井然有序,县民可以自由进出。

“郑家不愧是纵横东南沿海的势力,内部有自己的秩序,不像是我们临时召集的乡勇,里面各有山头,乡勇的身体素质和纪律也千差万别。”

张家玉羡慕地看着县城中走动的郑家军士卒,他们因为取得了“大捷”而士气高涨,走在街道上都昂头挺胸。

整座县城恢复了秩序,原本徘徊在街头的流民消失不见,焕发出一股新的生机,仿佛与以前的莞城不一样。

张家玉是东莞县人氏,住在莞城西北一个乡村,不时会来到县城中走动,因此他可以察觉到莞城有了不同。具体是什么地方不一样,他却又说不出来。

郑成功现在居住在县衙门以控制整座县城的运转,他还没有选出县令,或者说他本人就兼任县令的职务。

在县衙门看守的是郑家军戴着黑色臂章的督战队。

如果说神机营是郑成功以郑家老兵打造的亲兵营,那么督战队是更加特别的存在,他们可以说得上是郑成功的亲兵,需要在战场上督战,防止士兵不按照命令撤退,平时还要监督营地的纪律。本来这些事情应该由不同的部众担任。然而现在郑成功人手紧缺,只能够由督战队同时行使多项的职能。

张家玉参加过南明多次抗击清兵南下的战斗,他在江西、福建都有与清兵战斗的经验,作为南明将领之一,他可以看出这一支驻扎在县衙附近的督战队有着与其他不同部众的分工,更是钦佩于郑家军严密的分工体系。

郑成功的亲信对他说道:“张大人请在县衙外面稍等片刻,小人进去通报主公。”

很快县衙门里面在与部众商讨如何收复广州城的郑成功大步流星地走出来,他迫不及待地见到了刚过三旬不久的张家玉:“右佥都御史大人,我可等你久矣!”

右佥都御史是南明隆武帝生前给张家玉册封的官位,是正四品的大官。

隆武帝统治的范围有限且短暂,临时册封了相当一批有名无实的高官,就连当时二十岁的郑成功都封了忠孝伯。

不过隆武帝的册封给了他们名正言顺的旗号起兵抗清,他们仍然效忠于已经遇害的隆武帝。

张家玉苦笑:“隆武帝遇害,我这个右佥都御史名不其实,现在也就是清廷眼中一贼人尔。”

郑成功不以为意:“哈哈,如果右佥都御史大人认为自己是流寇,那么我这个忠孝伯、招讨大将军岂不是山大王?只要收复南明江山,张大人就能够重新当回右佥都御史。”

“欸,我对高官厚禄不甚在意。朝廷在福建被清兵连破二十余阵,总兵二十员、副将四十一员、参游七十二员、马步兵7万余名投降……福州之战后我心灰意冷,安闲家中数月,佟养甲、李成栋等人还屡次想招安我,如果为了官位,早就学钱谦益、吴三桂等人投降。我只想要当个与世无争的闲人,不曾想道滘的乡民起兵反抗李成栋,他们以前都是庄稼汉,怎么可能是李成栋的对手?我不想他们被李成栋所屠戮,才答应他们的首领叶如日,成为义军主帅。然而,叶如日在与李成栋的混战中被杀,我们损失惨重……”张家玉说起他在清兵去年攻占福建后的事情,面露悲苦之色。

郑成功可以理解张家玉在南明朝廷被清兵压境时接连被破阵的痛苦,安慰道:“张大人既然再次起事,那么我们这一次就要逆天改命,收复广州城,杀李成栋!”

第44章 七月七,起义兵

郑成功与众多郑家元老在县衙门设宴为张家玉接风洗尘,他们曾经在隆武朝廷同朝为官,算是昔日同僚。

张家玉在增城县有几千人马,与李成栋有过交手,郑成功想要拉拢于他,将广州府的各路义军乡勇凝聚成一股力量。

“陈邦彦是隆武朝兵部职方司主事,陈子壮是弘光朝礼部尚书,他们都是忠义之士,早有意愿起兵抗清。听闻我在东莞县起事,他们便于顺德县、南海县的等地同时起兵,约定攻打广州城。如我等能够与他们配合得当,即可收复广州府,分兵平定各处。”张家玉因为醉意挥斥方遒,说出他收复广州府的计划。

“我与他们并不相识,如果能够得到张兄的引荐,与陈邦彦、陈子壮两位义士联系上,最好不过。”

“国姓爷麾下尽是精兵悍将,一人可当三人用,有国姓爷带头攻打广州城,陈邦彦、陈子壮二人一定会唯国姓爷为首,听从约定。实不相瞒,在下已经与陈邦彦、陈子壮互通书信。他们需要时间整顿招收的乡勇、巩固地盘,于是各方密谋七月七日为举事之日。”

“七月七日?”

郑成功盘算了各路义军正式向广州城发起攻势的时间,迄今还有两个月。在这两个月的时间内,他还可以继续在东莞县种田和练兵。

哪怕是两个月的时间对他来说都非常重要,他需要在此地站稳脚跟、训练士兵。

张家玉继续说道:“在下被李成栋追击至增城县,流落在山林之间,收到国姓爷的命令应当立即率兵前来汇合。可是在下发现清兵从增城县撤走,稍一攻打便占领了增城县。在下占增城,国姓爷占莞城,我们互为犄角,可切断广州府与惠州府、潮州府清兵的联系。因此在下只身前来与国姓爷汇合。”

郑成功本打算让张家玉率兵回到东莞县,而后合情合理地收编他的部众,组建广州府兵,但是张家玉因为驻守增城县,不能轻易移走兵力,不由有些许失望。

意外之喜是张家玉收复了增城县,义军的势力更盛。

他与郑鸿逵、洪旭等郑家的元老们对视了一眼,默认现在还不是吞并张家玉部众的好时机,不能够因为吞并他的部众而导致增城县又落入清兵的手中。

因为内讧南明朝廷失去了很多机会,他们意识到了这一点。

郑成功早就做好了两手的准备。张家玉现在自愿被他收编自然最好。如果张家玉还没有这个意思,郑成功也不泄气。

只需要在收复广州城、与李成栋的战斗中立下首功,那么郑成功就有足够的威望收服各路义军为己所用。

南明朝廷的内讧根源在于没有人有足够的威望收编各路义军,或者说无论是谁都想要成为南明朝廷的掌权者,不想被其他人收编,于是各自为战,被清军逐一击破。

郑成功知道自己想要成为各路义军的盟主,就要拥有巨大的威望,而威望便是与清兵作战的战功。

如果有一支部队能够屡次击败清兵,各路义军首领估计都愿意臣服于此人账下。

陈邦彦、陈子壮的资历不见得比郑成功这个毛头小子低,郑成功的优势在于郑家在东南沿海二十年积累下的名声和威望。因为在莞城击退李成栋,郑成功也开始有自己的名声……

“张兄请不必在意合兵之事。有张兄在增城县征收钱粮,总比钱粮落到清兵的手中要好。等到七月七起兵之时,张兄可率舟师与我等进入珠江,与陈邦彦、陈子壮等人汇合。”

“一定!”

张家玉见形势对义军极其有利,不禁大喜过望,他看到了收复广东布政司的希望,难得与郑成功一行人纵饮。

郑家部将少有舞文弄墨之人,而是纵横四海的大海盗和讲究实用主义的海商,他们多数豪迈,让张家玉对他们的好感倍增。

郑成功为了拉近与张家玉的关系,他尽量招待这位义军首领。除了有拉拢之意,郑成功对他还是颇为钦佩。张家玉能够在广东基本上被李成栋以及他的部将占领时起兵反抗,虽败仍然转战到其他的县,仅仅是这份勇气就过于常人。

张家玉在郑成功一行人的车轮战下不免落了下风,很快趴在木桌上。

次日当张家玉清醒过来时,他的脑袋一片刺痛。

起兵之后他就已经许久没有如此放松,他发现自己就在县衙后院的房屋中,落尘的木窗还有一束阳光。

“张大人。”

他走到县衙前方,正在奋笔疾书的刀笔吏们见到这位抗清的乡人醒来,纷纷与其打招呼。

郑成功听说他醒来,便派人请他一同前去巡查神机营。

他要向张家玉彰显实力,以让张家玉知道他有实力担任抗清主力以及击败李成栋。

张家玉奇道:“你说的可是京城三大营之一的神机营?”

郑成功摇头:“京城之师已经在李自成攻入京城后溃散,不成编制,我这神机营乃是鸟铳手与长矛手混编而成的火器营,另设一火炮协,依赖火器对抗清兵。若是敌人在远,则炮铳齐发;若是敌人靠近,则以长矛手在前肉搏,鸟铳手在后驱散敌人。”

“此营有多少人?”

“三千多人,还有军官、杂役、工匠、车夫,鸟铳1500支、红夷大炮6门,马匹数量稍少,只有100匹不到,还要征用牛、骡来托运物资。”

“嘶……如此之多的火器,的确是一支劲旅。我在此地招募乡勇,只能够找到三眼铳和极少的佛郎机火炮,至于红夷大炮,一门都没有。”

张家玉不禁羡慕郑成功拥有的火器。

他说的佛郎机炮是16世纪葡萄牙人普遍使用的火炮,明代进行过改造,研发出种类众多的衍生品,还有结合本土火炮与佛郎机炮改制的无敌大将军炮,全重1000斤左右。无敌大将军炮属于佛朗机炮中的重炮了,普遍来说佛郎机炮威力不大,子母炮从几十公斤到几百公斤不等。

红夷大炮则是时人对17世纪前装滑膛加农炮的称谓,重量普遍在2000斤以上。崇祯十二年洪承畴捐资制造的红夷大炮重5400斤,与无敌大将军炮的1000斤相差甚远,威力也比一百年前的佛郎机更大。

第45章 彰显实力

张家玉只是在道滘等地起义兵,他的手中缺少火炮,仅存的是几百斤的佛郎机炮,威力堪忧。

他在郑成功的营地看到六门红夷大炮,这些都是重达一吨以上的铁炮,可用于攻城拔寨,发射的实心弹重达6磅、12磅。

神机营鸟铳手使用的鸟铳是清一色的瑞典火绳枪,放弃了三眼铳、种子铳等其他的火枪,只使用一种火枪。

原因无他,大规模地生产同一种火器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控制火器质量。

明末各地使用的火器批次不一,从万历、天启到崇祯的火器都有,维护和补给困难,质量也因为生产的作坊、工匠不一而参差不齐。

现在神机营使用的火器是自己的工匠制造,郑成功特意对用料进行监督,防止偷工减料,质量应该是上乘。

“以前戚继光、孙承宗就有成立专门的火器营,以鸟铳、火铳、佛郎机炮为主力,可惜前者不在此年代,后者受权臣掣肘,不然此时他们要是还有人活着,大明江山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张家玉看到郑成功自己组建的神机营,不由想到了戚继光、孙承宗二人,他们组建过与郑成功类似的神机营,以火器为主,冷兵器为辅。

郑成功在一旁微微带笑,这可是他砸下重金打造的神机营,每门红夷大炮和实心弹背后是白花花的银两。

带张家玉观看火器精良的神机营,郑成功有向其展示实力的意味,让他知道神机营与普通的乡勇不同,只有他才能够打败李成栋。

郑成功故作深沉地说道:“我们郑家军拥有的红夷大炮不只有6门,还有更多的红夷大炮正在厦门岛、金门岛生产,可以通过海路运到珠江。因此我打算扩大神机营的规模,等到新的火炮和鸟铳运到东莞县城,他们就可以形成战斗力。”

张家玉心领神会,他震惊于一件事:“国姓爷你竟然可以自己制造红夷大炮和鸟铳?!郑家收留了朝廷铸造火炮的工匠?”

“不只是火炮和鸟铳,还有火药、船只,所有的兵备,我们都可以制造。甚至近日我还在莞城成立了织布局,只要有原材料,一切的物品都能够自产自足。”郑成功向张家玉释放了一个重要的信号。

他向张家玉展示的不仅仅是郑家的武力,还有背后的生产能力。

南明的各个地方割据势力,恐怕没有人敢说自己能够铸造红夷大炮和17世纪中期的火绳枪吧?

郑成功不仅仅是铸造火器,还组织平民开垦荒地、种植南美作物、织棉布,努力解决收复土地上百姓的温饱问题。

这一点让张家玉很看重,且更加讶异。他再看向郑成功的时候,眼神中已经流露出一丝敬畏,对方简直就是一个奇人。

郑成功再带着张家玉前去城隍庙旁的织布局,里面已经有上百台木制织布机在运转,其中有几十台织布机运用了飞梭技术,织布工在忙碌地将棉纱织成棉布。

张家玉瞪大了眼睛,他竟然在织布局见到了他的妹妹张石宝,她坐在上方拿着一卷书,在监督织布工做活的时候忙里偷闲。

由于实行了计件工资制的原因,织布工的工钱与生产出来的棉布直接挂钩,所以不需要怎么监督,织布工为了获得更多的工钱和不被解雇,自然是不敢懈怠偷懒。

张石宝挂的莞城织布局主事平时是个闲职,只有在采购原材料、出售棉布的时候才会忙碌起来。

“兄长,你终于回来了!”

张石宝见到自己的兄长与郑成功过来巡视,惊喜地叫出声来。

张家玉溺爱地答道:“只要我没死,当然要回到家乡,这里才是落叶归根的地方。倒是你,怎么当上了这里的主事?”

张石宝红着脸:“石宝想要为义军尽一份力,所承蒙郑将军看得起,所以在织布局做点事。”

郑成功在一旁说道:“织布局需要向各个乡村、作坊收购土纱,然后在此地织布,所产的棉布在县城、乡镇的布行、裁缝店贩卖,或者利用我们郑家在外洋的贸易渠道卖到外洋。以我们布匹质量,在南洋、东瀛等地应该颇能畅销。”

“国姓爷,也许我们棉布与外洋的蛮夷、倭寇的棉布有竞争优势,可是棉布最大的销地还是广州府吧?广州府的织布行数不胜数,尤其是府城中的织工技巧精妙绝伦,如何与之竞争?”

“我们棉布的优势很简单,那便是价钱便宜。质量差不多的棉布,只要价钱比市场上的棉布便宜一成,那么布料行和平民很有可能会选择我们的棉布。另外这些布匹不只是在广州府贩卖,还可以用船只卖到漳州府、泉州府。”

郑成功既然有心办置织布局,就已经权衡过其中的利弊:“织布局有时也将会为我们郑家军的将士提供棉袄和被褥,比我们直接向商人购买要更加廉价。人数只有两百人的织布局为我们稍微开源节流,也许以后的规模会扩大吧……”

张家玉默默点头,郑成功的设想未必不可行。不过他所生产的棉布为何可以用更加低廉的价格出售?

张家玉将目光转移到作坊内不同寻常的织布机,这些纺织机似乎与他见识过的织布机不完全相同。

秘密应该藏在织布机之中。

“这个梭子有点奇怪……”张家玉从农户出身,轻易便看出不同的地方,织布机用了一种与他没见过的梭子。

“飞梭,一种新式的梭子,与平时常见的梭子有微妙的不同。”

郑成功并没有刻意隐瞒自己有飞梭技术,飞梭的巧妙之处在于弹簧和轮子,织布工使用这种织布机将棉纱织成棉布,每日与织布机打交道,即使想隐瞒也无法隐瞒。还有制造织布机的木匠可能也知道其中的秘密。

要说没有技术壁垒也并非如此,17世纪仅仅是制造弹簧就很困难。

郑成功还有一个工业系统,别人模仿他的速度还不一定能够跟上他开启新技术的速度。

第46章 收编

张家玉在莞城待了数日,目睹莞城发生的变化。郑成功好酒好菜招待他,先后带他去参观神机营、织布局还有垦荒地。

他在南明朝廷做过事,与南明一些将领打过交道,自然不难看出郑成功给他上好的待遇是为了招揽他。

先后思忖了数日,张家玉找到张石宝:“兄长只有你一个妹妹,你觉得郑成功为人如何?是否值得信任?”

“兄长为何如此发问?”

“郑成功视我如同上宾,又与我巡视莞城以及附近乡镇,为兄看出来他有招揽为兄的意愿。为兄在朝廷的时候本来就可有可无,所幸在岭南地区有点影响力。换而言之,为兄难以独当一面,需要有身份和势力更加显赫的人当抗清的首领。整个东南沿海,就只有寥寥数人有这般势力。鲁王朱以海,他有张名振、张煌言等人辅佐。其次就是郑氏集团,他们是隆武帝最为倚重的部众,可惜郑芝龙投降,不然福建的事情不可知也。”

“兄长的意思是打算率领道滘、增城等地的乡勇投靠郑将军,归他所指挥吗?”张石宝天资聪慧,明白她的家兄所说是什么意思。

“不错。为兄在增城县虽有数千兵马,但大家心知肚明,那几千人绝大多数是庄稼汉,他们之前只与庄稼、野草打过交道,哪里会攻城拔寨?再者,这些人来自不同的村落,各自结伙,心不一定能够往一处使,与郑家军按照营、协的编制打乱重新训练相差甚远。尤其是我见到郑家的神机营,比之我们的乡勇不知道精锐到哪里去,甚至李成栋的亲兵也不见得能够与之抗衡……很快各路义军就要合攻广州城,我肯定也要一同行动。若是与郑成功合兵一处,收复广州城的希望就会增加一两分。现在我却有点担心拖了他的后腿。不如彻底归郑成功指挥,或许乡勇能够起到一些作用。”

“既然兄长已经拿定主意,那么也无须向小妹发问。”

“你说的是……”

张家玉询问张石宝的意见,但是经过他的妹妹这么一提醒,才幡然醒悟,原来自己早已有了答案。

张家玉要前往增城县之前,他找到了郑成功。

“在下这几日于莞城居住,发现此地百姓能够在战乱后迅速安居乐业,这其中要多亏国姓爷治理有方。而且国姓爷麾下有诸多精兵悍将,足以与李成栋正面一战。因此我打算将增城县的兵权交给国姓爷,请国姓爷派一员将领前去增城县收编当地的乡勇。他们虽然是庄稼汉,但是也有一副侠肝义胆。”

出乎郑成功的意料之外,张家玉主动放弃了对增城县的主导权,愿意率众接受收编。

在各个势力拥兵自重之际,放弃兵权无疑需要莫大的勇气。

郑成功试探道:“张兄不是在开郑某的玩笑?”

张家玉微微摇头:“在下能力有限,手下的兵马多是村野农夫,无法与李成栋带来的兵马抗衡。如若不是国姓爷应援,率领水师收复东莞县城,恐怕在下已经遭到李成栋的围剿。还有在下的表兄李郝思出卖道滘乡民,国姓爷派人除去此害,为在下亲人报仇,着实感恩不尽。让国姓爷派人统筹增城县的乡勇,一同收复广州府,刻不容缓。”

郑成功观察其神色,不像是作假,于是便打算正式收编:“我的部众有七大营,其中核心是神机营,其中有两个漳州营为第六营、第七营。我近日在莞城招募了600余名乡勇,组建第八大营,但是人数不足。不如将你率领的莞城、增城的乡勇编入第八营,你担任第八营的总兵官。第八营编制士卒2000人,军官、伙兵、马夫、杂役1000人。”

张家玉见郑成功仍然让他率领现在的部众,并不意外,他主动要求加入郑家军,在郑家军还没有彻底壮大之前如同雪中送炭,这可是大功劳。虽然他仍然率领增城县的几千人,却需要听从郑成功的号令,而无法自主决定战略。

郑成功给他画了一张大饼:“如果以后有多余的鸟铳和红夷大炮,我会考虑分配一部分给你们第八营。我们第一步是收复广州府,然后分兵平定广东其他的府县,最后联合广西桂王、舟山鲁王等势力一同北伐,则大事可定。”

张家玉闻言眼前一亮,郑成功竟然承诺给他的部众配制新的鸟铳还有威力巨大的红夷大炮。

清兵入关前俘获大明的军匠,获得了佛郎机炮、红夷大炮的铸造技术和能力,所以入关后攻城拔寨势如破竹。

张家玉不由期待将来自己也能够率领一神机营,与清兵决一死战。

“在下愿意唯国姓爷马首是瞻,希望国姓爷不要辜负在下的信任,能够至始至终将驱逐清兵放在第一位。”张家玉向年纪比他还小不少的郑成功效命。

“我从来没有忘记过这个目标。为此,我打算将第六营按照神机营的模式进行训练,用作预备队或者与李成栋决战的时候用以增强火力。”

“难道新的鸟铳和红夷大炮已经运来了吗?”

张家玉之前从郑成功的口中得知他在后方铸造火器,没想到郑成功又可以拉起一个神机营。

如果每隔一段时间就能够打造一个神机营,那么将清军驱逐出关外指日可待啊……

“与陈邦彦、陈子壮他们约定攻打广州城的日子是农历七月七,在七月七之前,将会有一批新的火器走海路运到莞城,足以装备半个神机营。刚好第六营的人数只有现在神机营的一半。只要有足够的生铁、青铜、硝石等原材料,我会成立第三个、第四个神机营。”

“嘶……”张家玉被郑成功的展望所震惊。

一个神机营就已经是精锐,而看郑成功的气势,他似乎想要如同批量生产鸟铳一样批量成立神机营。

如同流水线般的生产神机营,那么该有多么可怕?

现在限制郑成功发展的似乎就是原材料和银两的问题。

第47章 小神机营

营地的校场上,两个赤着膀子的大汉正在比拼力气,他们一来一往,沉重的脚步在泥土地上踩踏出脚印子。他们使尽了劲力,额头上青筋暴起,粗大的胳膊上肌肉颤抖,汗水顺着虬龙般的臂膀滴落。

“好!”旁边围观的士卒见两人有来有回,无法得知谁能够撂倒谁,更加紧张。

郑成功带着几个亲兵来到漳州兵的第六营,看到甘辉和陈泽两个统领角斗,他们的士卒在起哄。

“他们二人的力气异于常人,却又在伯仲之间,是两个勇猛之士,如果能够培养,能够作为主公的左臂右膀。”

“现在神机营为主力,个人的武勇已经不足以决定胜负。不过武勇果敢仍然是他们的优势。如果他们有统率兵马的能力,那么他们的将来就不可限量。”

随着部众的规模扩大,郑成功有意栽培一批新的部将,一方面统率越来越多的士卒,另一方面制衡父亲郑芝龙时代遗留下来的郑家元老。

新的部将来源也有几条途径,一是如同甘辉、陈泽一样底层的新兵,他们因为战功和不同寻常的天赋脱颖而出,二是各路义军将领,如张家玉,他们或多或少有和清兵交战的经验,在地方上也有声望。

“让他们暂时停下,我要宣布一个重要的消息,他们的胜负可以在稍后再决出来。”

郑成功见甘辉、陈泽二人难分胜负,他还要向第六营的营兵宣告成立第二个神机营之事。

“主公!”

甘辉、陈泽二人与其他的统领、将领停下手头的事情,齐齐来到郑成功面前。

看着这群打出了气势的漳州兵,郑成功颇为满意。他们是新招收的的士兵,在虎门、莞城一系列小规模的战斗中因为接连获胜而士气高涨。

排队枪毙极其考验火枪手、长矛手的勇气。他们在面对敌军步骑发起冲锋的时候需要稳住线列,不能够后退而破坏阵型。排成线列的火枪手和长矛手哪怕是面对成千上万骑兵的冲锋都不容易被冲垮,但是一旦自乱阵脚,一队骑兵即可屠戮火枪手。

正是因为这群士卒没有在与清兵的战斗中吃过亏,不会对清军有畏战心理,所以郑成功选择让第六营而不是其他的营进行火器化。

“各位将士已经加入我们郑家军几个月的时间,夺虎门炮台、先登莞城、突袭李成栋大营,立下赫赫战功,后人会为你们写书立传!你们使用大刀和弓箭就取得了这样的战果,但是……”郑成功从亲兵手中接过一把火绳枪,“从即日起,你们要学会使用火绳枪,也即是鸟铳!除了鸟铳,还有火炮!第六营改名为小神机营!”

甘辉、陈泽以及其他第六营的士卒闻言一片哗然,他们要放弃顺手的刀剑了,改使他们之中大多数人都没有接触过的新式兵器——鸟铳和红夷大炮。

陈泽咽了咽口水:“主公说的是神机营所使用的火器?我们第六营有幸成为第二个神机营?”

“你说的对,虽然诸位擅长肉搏突袭,但是俗话有道,一寸长、一寸强,我们有上好的鸟铳和火炮,用好了这批火器,配合你们一往无前的气势,你们可以轻易地碾压清兵!”

郑成功不是在空口说大话,只要他能够批量训练出一个个神机营,那么打败清军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困难。

“我们要使用鸟铳和火炮了,可是我们能够用得好吗?”

“以后咱们也可以享受神机营的待遇,听说神机营待遇要比普通的营更好,而且还是主力……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才加入几个月的时间,我们就是主力了?!”

第六营的兵丁们激烈地讨论起来,几个月前他们多数人还是庄稼汉,现在竟然成为了神机营主力。

郑成功认为几个月的时间就足够一个营的兵丁从新兵到主力,这才是火器的效率之所在。

哪怕是寻常的庄稼汉,只需要经过一两个月的训练,就可以学会使用火绳枪和排成基本的队形,剩下的就是机械地装填铅弹和开枪。

火器的普及让各国可以迅速地拉起规模越来越大的军队,甚至一些民兵可以迅速入伍。

“我将同时担任神机营、小神机营的总兵官,以后两个营由我直接指挥。”

郑成功又宣布了一个重要的消息,他亲自指挥大、小神机营,作为郑家军的绝对主力。

目前大神机营有人马3000、火绳枪1500支,郑成功认为仅仅千五火绳枪还无法收复广州城,他需要有更多的火绳枪。这才有了小神机营。

按照郑成功的想法,小神机营编制1500人,配置瑞典火绳枪1000支、红夷大炮2门。红夷大炮是此时人们对欧式前装火炮笼统的称呼,实际上郑成功令工匠制造的是6磅的铁铸滑膛炮。

12磅的滑膛炮比较笨重,灵活不足,郑成功在3磅炮和12磅炮之中选择了折中的6磅炮。

“主公,既然我们第六营已经更名为小神机营,那么我们的鸟铳和红夷大炮呢?”

无论是甘辉还是陈泽,他们的眼神炙热,迫不及待地想要拿到在他们看来罕见的火器。

“小神机营的火器还在铸造中,过一两个月就会运到东莞县。在此之前,小神机营的士卒与神机营一同训练,洪将军会将你们教导成合格的火枪手和长矛手。至于队列训练,你们之前在金门岛已经接触过了。洪旭,这群人就交给你了。”郑成功向神机营的副将洪旭吩咐。

“是。我一定会按照神机营的要求好好训练他们。”洪旭答道。

从第六营变为小神机营,这些士卒的脸上流溢着兴奋,很快他们就在神机营教官的教导下开始掌握鸟铳和红夷大炮的使用方法。

不止如此,郑成功还想办法让两个神机营学会配合,如神机营在前担任主力,小神机营作为预备队;又或者两个神机营同时摆开阵型,增加正面的火枪线列长度以加强火力。

第48章 卑鄙手段(上)

郑成功与义军联络并且忙着种田、练兵、经商,他在广东布政司最大的敌人李成栋则率领清兵退回广州城。

他骑着战马来到广州城的城门口,发现城门紧闭,城墙上是弓箭手、火铳手。

看来佟养甲并没有骗他,的确有贼兵想要袭击广州城,以至于佟养甲甘愿当一个缩头乌龟在广州城闭门不出。

城上的清兵问道:“来者何人?!”

“吾乃广东提督李成栋,讨伐东莞县城归来,兵马疲惫,速开城门!”

“原来是李大人,来人,大开城门!”

守兵听说是手握兵权的李成栋回师,不敢有所怀疑,立即合力打开城门,好让李成栋的兵马入城。

广州城是明末岭南最为繁荣的城池,没有之一,广州十三行在此时已经有了雏形。

此间的百姓再次见到李成栋披坚持锐的兵马,眼神中流露出畏惧。

在几个月前这里还是南明控制的城池,居民对突然到来的新统治者感到不满和惶恐。但是没有人敢站出来起事,否则乱兵将会摧毁这座繁荣的城市。

李成栋径直到州府衙门,发现佟养甲正聚集一众部将与当地的官员在后院设宴痛饮,心里气不打一处来。

他率领兵马在广东各地镇压乡勇的起义,而佟养甲却可以凭借自己与清廷的关系爬到他的头上发号施令。两广总督可是他这个广东提督的上司。

佟养甲有些醉眼朦胧,他看到李成栋到来,指着李成栋说道:“这不是我们的提督大人么?有李提督在,广州城可保万全,什么陈邦彦、陈子壮,都是土鸡瓦狗。”

“正是如此,李提督从江北一路杀到江南、福建、广东,无不望风披靡,一群拿着镰刀和锄头的庄稼汉怎么可能是李提督的对手!”

“以后佟大人、李大人裂土封侯,希望还能够记得我等,我等愿意为两位大人鞍前马后,平定此地人心。”

一批唐王的大臣、部将在投降了清廷之后,于筵席上对佟养甲、李成栋二人阿谀奉承。

筵席上还有几个明军的降将脸色不那么好看,他们不想要对昔日的敌人阿谀,但他们又害怕被佟养甲、李成栋所杀,不敢出声指责同僚对清将的巴结。

“什么土鸡瓦狗,占据东莞县城的不是乡勇,而是郑家的残余部众!”

李成栋将佩刀拍在餐桌上,让在座众人吓了一跳。

佟养甲的酒意稍微清醒过来:“你说的郑家残余是闽地海盗郑芝龙的儿子郑成功以及几个郑家的贼人?”

“正是郑芝龙那批不愿意接受招安的部将,他们带来了不少火器,还有擅长使用火器的士卒,占据不远处的东莞县,对广州城威胁颇大。”

李成栋说到是郑成功,在场众人之中的施大瑄、施福、施琅几个施家将领对视一眼,心中滋味难言。尤其施大瑄是原来郑芝龙的部将,在郑芝龙闯荡大海的时候就追随其左右。施福是他的亲弟。其子施琅比郑成功要年长三岁,十七岁加入施福的部队,同样是郑家部将,他们身上打上了郑家的烙印。清廷软禁投降的郑芝龙,并以郑芝龙的命令招降他们。施大瑄、施福、施琅等人的部众被编入佟养甲、李成栋麾下,南下广东。

此时听闻少主郑成功不但没有被招降,反而起兵反抗清廷,收复东莞县,他们的内心都有些异样的想法,不由想到追随郑芝龙纵横东南沿海一带的时日。

佟养甲见李成栋脸色不好,刻意问道:“看来李提督在东莞县城受挫了,以李提督的英明神武,兵马没有损失多少吧?”

李成栋对佟养甲的阴阳怪气早已习惯,反讽道:“托总督大人洪福,只是伤亡数百人而已。现在广州城被各路贼军威胁,总督大人却在衙门后院摆设筵席,如此淡然,想必已经胸有成竹,有破解各路贼兵的良策。”

佟养甲放下酒碗:“良策不敢言。本总督倒是有些许手段能够让陈邦彦、陈子壮二人不战自降。”

李成栋有些讶异,这个饭囊酒袋还有计策能够迫降陈邦彦、陈子壮两股贼军?

“无论是陈邦彦、陈子壮还是张家玉,在我看来不足以成事。他们率领的乡勇脆弱不堪,无资战守,我仅半日便可击败张家玉。倒是郑家残余令人头疼。郑家活跃在闽广海域二十年,从事与东洋、南洋的贸易,估计从红毛人那里买来了不少的火器,实属正常……整个闽广海域的船只都要看郑家的脸色行事,他们在大海上来无影去无踪,想要彻底剿灭他们,很难。”

李成栋寻张凳子坐下,毫不客气,反倒是一众投降的文臣武将赔笑脸。

“施大瑄、施福、施琅,你们几人是郑芝龙部将,想必郑成功带来许多你们的老相识。郑成功只不过是继承了他父亲的一部分势力而已,没有多少战功,而你们是郑家宿将,可否有把握剿灭郑成功?”佟养甲看向施家将领。

施大瑄、施福、施琅等人很想要将佟养甲按倒在餐桌上揍一顿,他竟然想要以郑芝龙部将的兵马去对付郑成功。

施大瑄跟随郑芝龙十多年,见识过许多手段,不中佟养甲的激将法:“施某手下的士卒与大哥其他旧部乃是同乡,如果相遇,我怕他们不但不会努力作战,反而会转投郑家。”

施大瑄向佟养甲释放了信号,言下之意就是如果佟养甲逼着他和故主之子作战,说不定他就转投郑成功麾下,不再为清廷卖命。

佟养甲被施大瑄这么一威胁,还真不敢逼迫施家众将与郑成功作战,毕竟施大瑄、施福几人手中还有不少原来郑家旧部,算是除了李成栋以外一股不小的力量。

李成栋则不指望施家众将对付郑成功,反而很是轻视他们,在他看来,施家将领就是一群乌合之众:“要对付郑成功,首先要解除我们的后顾之忧。总督大人,你打算怎么招降陈邦彦、陈子壮二人?”

佟养甲摇头晃脑地说道:“我已收到叛徒告密,得知他们家人所在。”

第49章 卑鄙手段(下)

顺德龙山,一队清兵闯入这座小镇,顿时鸡飞狗跳,居民门户紧闭,不敢出来。

“你们二人躲在地窖里面,不可出来!”

陈邦彦的妾何氏听到外面的狗吠声,让两个继子下到狭窄的地窖。

两个继子不过十岁出头,他们眼珠子瞪大,流露出惶恐:“娘你不下来吗?”

何氏已经将米缸堵住地窖的入口。

“封锁庭院,不许走漏一个人。”外面的清兵拥簇着一辆马车,佟养甲拨开帘子对周围的清兵吩咐下去。

很快屋内响起瓦罐摔裂的声音,何氏被清兵抓住,带到佟养甲所在的马车旁。

“奴才们只找到了一个犯妇,请总督大人发落!”

“就一个娘们?”

佟养甲见到何氏长得还有几分姿色,眉头微微一皱:“应该还有陈邦彦的两个儿子。既然连他的女人都来不及逃走,不可能他的两个儿子独自离开。仔细搜查房屋内所有地方,就算是掘地三尺,也要将贼子揪出来!”

“是!”

何氏被两个清兵按住,她见到佟养甲狡猾如狐狸,不禁露出焦急之色。

“小娘皮,以后别跟着陈邦彦这个将死之人,不如跟着本大人吃香喝辣,免得糟了这副好皮囊。”

佟养甲何等狡猾,他擅长察言观色,凭借何氏的反应便知道自己的判断不错,陈邦彦的两个儿子肯定还在房屋之内。

何氏柳眉倒竖:“呸!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侍二夫!需要辱我名声,要杀便杀、要剐便剐!”

佟养甲冷笑:“你现在落入我的手中,该有怎样的下场由我而定,想要受死哪有那么简单……”

“总督大人,果然有两个小崽子躲在地窖里面,妄图藏匿过去!”

清兵押着两个不过小十岁的少年出来向主子邀功。

“小兔崽子,算你们倒霉。你们的父亲不肯归顺朝廷,反而起兵作乱。若是他还不肯归顺,你们就在九泉之下等他与你们相会吧。我们走!”

佟养甲放下帘子,清兵将何氏还有两个陈邦彦的儿子绑走,留下狼藉一片的庭院。

“那一家子是什么人?怎么被清兵抓住了?难道他们是哪里的山贼?”

“什么山贼,分明就是义军。”

龙山当地的百姓不知道佟养甲抓走的是谁,陈邦彦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让他们隐姓埋名住在此地,结果还是不慎被叛徒泄露,落入了佟养甲手中。

广州城周围的珠江旁边,有一队清兵疾步而来,朝着江边一艘渔船包抄。

“清兵来了,快解开绳索,逃离此地!”

渔船上一个二十余岁的汉子见势不妙,催促渔夫一同解开木桩上的绳索。两个人手忙脚乱,但是木桩上的粗绳索系得过紧,他们一时之间难以解开。

就在此时,清兵已经在岸上包围渔船,他们手持弓箭对准了渔船上的两人。

李成栋的部将郝尚久站在清兵中间。

郝尚久为了防止被张家玉和郑成功夹击,主动放弃增城县,撤到广州城与李成栋汇合,因此被李成栋责骂了一顿。失去增城县让义军的势力更加壮大,形势对李成栋更加不妙。

为了向自己的上司李成栋有个交待,前来抓人之事他便承揽过来。

郝尚久语气冰冷地说道:“贼人陈子壮之子,没想到你竟然有胆子敢来到府城打探消息。这回两广总督指名道姓要抓你,你可逃不掉。”

渔船上那汉子脸色苍白:“我就说昨日我们少了一人……原来是那叛徒告密!如果有来世,我一定会生啖其肉!”

汉子说完转身跳入江中。

“想死哪有那么容易?总督大人要抓的人,死在我的手中,我又如何向他交代?”

郝尚久挥手,十几个会水性的清兵跳入江中,将陈子壮之子抓了起来。

汉子全身都湿漉漉,落在清兵的手中比溺水而亡下场还惨,说不定还会连累他的父亲。

郝尚久押着汉子回到衙门,佟养甲偷袭顺德龙山回来,两人合计下来,将义军首领陈邦彦、陈子壮的家人尽皆逮捕。

佟养甲满意地看着一排俘虏:“过去数月我屡次派人前去招安陈邦彦、陈子壮二人,他们二人不识抬举。早知道当时找几个刺客前去了断他们的贱命,就不会有今日之祸。这次抓了他们的家人,若他们还是一意孤行,便将他们的儿子处以锯刑。至于女的……”

李成栋与佟养甲并肩,他打心底瞧不起佟养甲的小伎俩:“真正固执的人是不会因为家人被俘虏就改变自己的立场,尤其是一些死读书、认死理的人。”

“你是说陈邦彦、陈子壮两个人不会投降?”

“正是。”

“那你的意思是本总督大费周章所做是无用功?”

“不敢。”

“如果连我这招都不管用,李提督又有何高见?”

“唯有战耳。将他们击败、擒获、砍头。”

佟养甲冷笑:“李提督在东莞县城被郑芝龙留下的余孽所击退,本总督实在难以想象到现在李提督还有能够击败陈邦彦、陈子壮的信心。”

李成栋鼻子哼气:“胜不骄、败不馁,总督大人是不会明白的。再者,郑成功不过凭借在城墙上架设火器,这才击退我。若是野战或者我守他攻,他绝对不会是我的对手。”

李成栋还有一点没有明说。以他的兵马和火铳,如果强攻东莞县城,胜负未可知也。

但是他要保持实力,不能够折损过多的兵力,没有必要与郑成功死磕到底,才没有不计代价急攻。

“至于陈邦彦、陈子壮等人在我看来,不足为虑,不需要损耗多少兵马便可以剿灭他们,无须动用这些无用的小伎俩。”

李成栋高傲的话让佟养甲更加不舒服,完全不把他这个顶头上司放在眼中。偏偏李成栋还掌握了兵权,他拿李成栋无可奈何。

佟养甲说道:“哼,先看看陈邦彦、陈子壮二人是否愿意接受招安。即使他们仍然固执不愿被招安,我们还可以在事情不妙的时候拿他们当人质。”

第50章 卢若腾到来

郑成功遣人回到金门岛和厦门岛讨要一批新的火绳枪和火炮。

莞城是郑成功新收复的城池,可以生产棉纱、棉布、铁锅等民生用品,至于火绳枪和红夷大炮,这个县城还真的无法生产。郑成功估计在广东布政司有能力铸造火炮的城市可能只有广州城,还有葡萄牙人居住的澳门有铸炮厂……佛山镇此时的冶铁业比较有名,至于该地有没有作坊可以铸造火器,这个郑成功就不知道了。

不管怎么说,郑成功有自己的一批工匠可以在后勤据点金门岛生产火器,而原材料可以通过郑家的商船运输到金门岛。

驻扎在厦门的郑彩、郑联兄弟可能会对金门岛的火绳枪作坊和火炮作坊造成威胁,但是郑成功猜测郑彩、郑联兄弟还不至于在唇亡齿寒之际与他进行火并。

清廷任命的福建巡抚、漳州总兵、福州总兵无不想着剿灭盘踞在厦门的郑家集团残余,对厦门、金门造成巨大的威胁。郑彩、郑联兄弟若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内讧,只会便宜漳州、泉州附近的清兵。

更何况郑成功才是郑家名义上的首领,他们偷袭自己的首领就是背信弃义,难以服众。

几艘挂着郑家旗号的船只出现在珠江的入海口,历经崇祯朝、隆武朝的文臣卢若腾站在船艏,他望着浩瀚的珠江水注入南海,年近五旬的他心中涌起豪情万丈。

就在去年,清兵南下,陷福建,隆武帝遇害,逃到广州的绍武帝也随后被清兵俘获和处决,南明陷入前所未有的黑暗。

卢若腾做好了回到浙东起义、舍身成仁的准备,后来投靠郑成功以后,郑成功给他指出了一条新的途径可以恢复朝廷。

现在郑成功开始率兵进入广东与李成栋作战,似乎一切正在按照郑成功预计的方向走,这让卢若腾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再次焕发。

虽然他的资历在隆武朝比郑成功还老,但是他终究是一个文臣,不擅长率兵打仗,也没有兵马,只能够依附于某个势力,以实现自己的志向。这就如同张良、萧何与刘邦、韩信的区别。

在他看来,也许郑成功会是一位明主。

选择投靠郑成功而不是缺乏兵权的鲁王朱以海,他也有自己的打算——乱世之中没有兵权,空凭仁义和血统是无法驱逐清兵。

“忠孝伯能够扼虎门、据莞城、连增城,与顺德、南海遥相呼应,不失为一条破局之策。”卢若腾抚摸自己的胡须。

目前的形势是越往北方清军的势力越强,李成栋占据广东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人心不服,郑成功选择以清军最薄弱的环节为突破点,倒是别出心裁。

“卢大人,这便是虎门的炮台,已经被我们收复,有三百人驻守。只需要占据虎门炮台,则清兵的船只不能自由进出珠江,而我们的船只却可以横行无阻。”前去接卢若腾前来的亲兵对其说道。

卢若腾点头:“此处据山水之险,布火炮数十,则可控制这绸缎般的河道。”

卢若腾他们一行人几条船,却在东南海域畅行无阻,即使是与葡萄牙人的殖民船只遇到,葡萄牙人也只是微微吃惊,见到是郑家的旗帜,不敢打扰,从一旁驶过。

虽然郑家曾经为海盗,不过在各地商船上交了保护费之后,也会给予他们保护,葡萄牙、荷兰、西班牙等红毛不想要轻易招惹郑家,防止郑家禁止他们在沿海进行贸易。

如果能够赚钱,这些来自外洋的不速之客是不计较和谁合作。

卢若腾这一次奉郑成功的命令从金门岛前来,除了携带工匠制造出来的一批火器以外,还带来了通过荷兰通事何斌向荷兰东印度公司购买的硝石、砂糖、索具等战略物资。

古代哪怕是砂糖的生产都是要一件繁琐的事情,尤其是郑成功要养活一群不从事生产、专心训练打仗的士卒,他们每天消耗的砂糖都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卢若腾在虎门进入珠江的支流,抵达莞城。

郑成功得知讯息,亲自率人出城迎接。

“怎么能够有劳忠孝伯前来迎接……实在是折煞老夫。”卢若腾赶紧下船。

郑成功不在意地说道:“卢大人在崇祯朝时便已是京官,小子前来迎接是应当的。更何况卢大人押运过来的乃是我们恢复大明江山必不可少的火器和物资。”

卢若腾见郑成功对其尊重,不由好感倍增。

谁不希望自己能够在一个平台得到重用,同时实现自己的抱负?

一个个有些陈旧发霉的木箱被郑家军的士兵搬运下来,里面塞满了稻草。

“我们钱粮匮乏,就连使用的木箱都只能够找到以前仓库里留下的旧箱子,没有多余的木材和人手专门刨木钉成箱子。”

郑成功一边有感于一切以发展火器优先,其他的物资将就用着,也不讲究,一边令人将木箱撬开,露出一捆躺在干稻草上的火绳枪。

“卢大人监造的鸟铳质量相差无几,我们的将士有这一批鸟铳在手,收复广州城的胜算更大。”

郑成功将一把火绳枪取出来检查,在他眼中这种人工加以简单模具生产出来的火枪就像是完美的工艺品。

卢若腾被郑成功这么一夸奖,老脸一红:“老夫已经令人笔录每一批火器的用料及其成本,另外还按照忠孝伯所说,每一支鸟铳、每一门红夷大炮都刻有编号,如有遗失,则追求持有者的责任。”

郑成功为了防止自己铸造的火绳枪和火炮遗失、战损、被士卒贩卖,他对火器的把控非常严格。

他不仅要求木材、铜、铁、硝石等原材料的质量没有问题,而且还要求时刻能够清点自己生产的火器数量。

他可不希望自己培养的本土工匠或者生产的火器流落到清兵的手中。

“卢大人,接下来你暂代东莞县的县令,帮我处理一些令我头疼的衙门事务。请不要嫌弃县令官小……”

郑成功见到卢若腾过来,对方好歹是崇祯朝的举人,担任京官,处理琐碎的民生事务应该比自己有经验。

于是乎,他在卢若腾到来之后就当起了甩手掌柜。

第51章 雇佣红毛?

“少主,幸不辱命,小人从荷兰东印度公司带来了您所需要的物资。小人已经尽力了……”

一个人从商船上下来,胸前挂着一个十字架饰件。

此人是郑成功在不久前见过的荷兰通事何斌,他奉郑成功的命令与荷兰东印度公司通商,向对方购买砂糖、硝石、铜、箭矢等物资。

郑成功目前只有一个神机营,还有正在筹备的小神机营,其余各营使用的仍然是冷兵器,箭矢也是必不可少的战略物资。

何斌此人还真的相信郑成功会收复夷洲的愿景,并开始付诸实践。

虽说何斌肯定是基于自己的利益,想要在夷洲获得更大的权力,但是只要与郑成功的目标一致,那么就是双赢的局面。

“眼下正需要各种物资,我会记住你这份恩情,来日再报。”郑成功知道共同利益才是合作的基础,反正空口画大饼承诺未来之事又不花一分钱。

或者说擅长画大饼,让人为自己卖命也是一种本事吧。

果然,何斌言语间有些激动:“何某人作为郑家旧部,曾经蒙受郑家的恩情,怎敢让少主记下何某人的恩情。这只是小事、小事……”

郑成功微微带笑,他可以看出何斌口头虽然这么说,但是神情却很诚实,对方还是希望郑成功能够兑付对他的承诺,以后收复夷洲之后,给他在当地更高的地位。

如果对方能够帮他从荷兰人那里买到郑家暂时稀缺的物资以及在将来用较小的代价收复夷洲,也算是等价交换。

“现在王师已经收复东莞县城,不日将攻伐广州城,等广东、福建二省之地收复,我将会在泉州府南安县,也即是你的家乡为你购置一片良田,你可以来往夷洲与南安县居住,然后共图驱逐红毛、收复夷洲之事。此行你来往夷洲和此地,应该没有让红毛人知道我有收复夷洲的意图吧?”

“回少主的话,要是红毛人知道我吃里扒外,那还不把我绑住沉到红毛城的海底?小人在小心翼翼地探听红毛城的地形和布防以及每年红毛人船只的航行规律……不过此次回到夷洲乃是为大人与红毛人达成买卖,以买卖为重,还没有空闲绘制当地的海图和地图。”

“此事不必着急。当下我的重心放在广州府,至少还需要三四年的时间才能够腾出手来驱逐红毛人。”

郑成功与何斌低声交谈这些秘密,让旁边听不清楚两人交谈内容的卢若腾不禁在想他们二人到底在嘀咕什么。

尤其是何斌为了取得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信任,更是穿着红毛人的服装。卢若腾倒是好奇除了生意上的买卖,郑成功又有什么事情要与何斌密谋。

郑成功许诺将来在泉州府南安县给何斌一块田地。至于何斌所说的红毛城,是荷兰人在夷洲南部建造的一座殖民城市——赤崁城。荷兰东印度公司通过当地的西式棱堡来统治夷洲,迫使当地的住民为他们工作和纳税。

何斌听说郑成功正在图谋收复广州城,他为了郑成功能够成事,为他出谋划策:“少主可有把握打败李成栋?是否要向澳门或者赤崁的红毛人求援?如果能够支付足够的佣金,他们说不定会会愿意担任雇佣兵,为少主助战。红毛人的人数虽少,但他们冒着横渡远洋的危险来到东南沿海追求财富,多数是亡命之徒,又有威力巨大的鸟铳和红夷大炮……”

“你的意思是雇佣红毛?”

郑成功知道明末东南沿海活跃着来自欧洲的殖民者、私人武装商船,澳门有葡萄牙人、夷洲有荷兰人、马尼拉有西班牙人。当时的人难以分清楚这些人归属的国家,刚开始称呼他们为佛郎机,后来又称他们为红毛人。据说南明还雇佣过澳门的葡萄牙小队帮助自己对抗清兵……

无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还是荷兰人,他们几乎清一色使用火绳枪和火炮,是漂洋过海、不时与土著打仗的亡命者,确实有一点本事。

不过此时郑成功可以自己生产火绳枪和红夷大炮,训练大、小神机营,他们只是缺少经验,不比东南沿海活跃的殖民者要弱,甚至拥有更多的鸟铳和火炮。何必要舍近求远,去雇佣殖民者?

“何斌你认为需要多少银两才能够雇佣一个红毛人为我们卖命?”

“一年至少需要100两白银吧,或许还要更多……”

“你可知道100两白银是什么概念?即使是一个铸造火器的工匠一年的俸禄都远达不到这个数额。何况红毛人的雇佣兵是为了金钱接受雇佣,忠诚度实在是不可靠,一旦有生命危险,一定会转身逃走。虽说我们的士卒也是为了一日三餐,但是被清兵抓住的话,他们会被砍头,没有后路,因此多少比红毛人更加忠诚。本人招募的乡勇,用上我们工匠铸造的鸟铳、经过训练后一点都不比红毛人差,他们缺少的只是使用火器和队形的经验。”

“少主说的是,倒是小的孤陋寡闻,不知道少主可以自己制造红毛人的火器……”何斌心底暗暗吃惊。

他之前还不知道神机营已经普遍装备瑞典火绳枪,这种火枪也是欧陆现在所普遍使用和仿造的一种火绳枪。

只要郑成功让神机营在和清兵的战斗中历练出来,郑成功说不定有几万火枪手,相比之下澳门的几百个葡萄牙火枪手,他根本就看不上。

“哈哈,不管怎么说,随我到莞城,我设宴招待你等。”

郑成功获得了后方运输而来的物资,心情大好,他还指望这一批物资度过艰难的一段时间。

他又看向卢若腾:“卢大人,想必你已经认识这位何斌通事,他为红毛人的东印度公司做事,倒腾夷洲与东南沿海的贸易。我刚才与他商议日后收复夷洲之事。”

郑成功大大方方地向卢若腾坦白他的打算,卢若腾是大明的官员,还不至于向西洋蛮夷泄密。

“夷洲?”卢若腾有些讶异,他与南明朝廷的目光都集中在和清兵的交锋,对隔海相望的夷洲兴趣不大。

郑成功肯定地答道:“夷洲自古以来就是我们的土地,肯定不能让红毛继续占有,收复是迟早的事情。”

第52章 郑家旧部

“东莞县十里八乡的田地已经重新清点完毕,具体到每家每户,请县令大人过目。清点过程中有督战队之士卒代为监察,无人敢隐瞒田地。”

县丞、主簿小心翼翼,双手捧着登记田地的簿子呈交给空降东莞县的县令卢若腾。

张家玉拥立的明朝儒学训导已经被李成栋所杀,郑成功在亲自管理县城一小段时间之后,终于任命了正式的莞城县令。

卢若腾在崇祯朝廷就担任兵部主事、武选司郎中等京职,后又在地方担任浙江布政使、宁波、绍兴巡海道,隆武朝时担任浙东巡抚,加兵部尚书衔。

他在明末群臣之中也算是资历很老的一位,担任县令对他来说是大材小用。

可是南明在东南沿海只剩下几座海岛,好不容易收复一座县城,县令已经是郑成功能够给他的最大的实权官位。

其他的明朝遗臣虽然挂着大学士等显赫的头衔,但都是皇帝为了拉拢文人册封的虚职,乱世中看的还是实权,所以卢若腾这样老资历的臣子也要在郑成功的麾下打工,帮他治理收复的县城。

“没想到忠孝伯除了率兵打仗以外,竟然还会想着丈量土地、摊丁入亩来保证田赋收入,莫非这是他的老师钱谦益教他的本领?”

卢若腾见郑成功令人统计的田亩,具体到了每一户有多少人口、多少亩田地。

由于丁银按照田亩征收,不再按人头收税,所以人丁较多的贫农不必再隐瞒人口,一时之间东莞县冒出了比以前县志记录要多得多的人数。

卢若腾认为这是已经投降了清廷的钱谦益教给他的本事,钱谦益教导过郑成功一两年的时间。

两个师生分道扬镳,一个投降了清廷,另一个继续在东南沿海抗清。

如果现在的郑成功得知卢若腾竟然认为是钱谦益教他处理土地问题,一定会万分无语,这分明是他作为后世人对土地问题的重视,他才会第一时间清点土地、摊丁入亩、开垦山林。

再者,郑芝龙聘请钱谦益并不是真的指望对方能够教自己的儿子什么仁义道德,而是为了让郑家从海盗、海商世家向士大夫转变,利用钱谦益的名声而已。

仁义道德这种事情因人而异,钱谦益被人称为名儒,不照样在清兵到来的时候投降,反倒是一些海盗出身的郑家部将拥护郑成功继续反抗?

郑成功自己对郑家海盗的烙印却一点都不反感。

海盗怎么了?至少海盗重视大海、重视与外洋的贸易,甚至主动组织闽地破产的农民前往夷洲拓荒,将夷洲与华夏文明紧密地联系起来,还抵抗过西洋殖民者的入侵。

“还有这莞城织布局……官府自己带头经商?这真是海商的想法。”

卢若腾接手治理莞城,发现郑成功在这里的作为不只是丈量土地和摊丁入亩这么简单,还组织当地的两百名织工组建了织布局,亲自购买棉纱、生产棉布,还试着卖到民间和外洋。

他想到郑家的人对经商买卖有一贯的传统,就不那么难理解了。

他是泉州府同安县金门岛人,当地人以捕鱼、船运为生,他的重农抑商思想倒是不严重。

这也是郑成功班底的优势,他们在东南沿海已经频繁和红毛人接触,思想较为开放,不受儒家思想的条条框框所束缚。

大海给郑家带来抗清的资本和物资,谁跟真金白银过不去?

郑成功在卢若腾到来前已经定下大概的发展方向,卢若腾很快就上手,他处理起东莞县的事务井井有条。

郑成功成了脱手掌柜,他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经略广州城这件大事上。

东莞县终究是广州府的一个县,还不足以成大事,也没有任何的纵深可言。

一旦清兵主力南下与李成栋合兵,拥有大小神机营的郑成功说不定要弃城而去。

他需要在惊动清廷之前拿下广州府,并尽量收复惠州府、潮州府、肇庆府等地,才能够搜集到足够的物资抵挡清八旗。

张家玉已经成为郑成功麾下第八营,他还代为联络陈邦彦、陈子壮二人,与他们约定七月七起兵复广州城。

“侄儿,我们收复莞城的时候,抓住了不少清兵,根据他们交代,驻扎在广州城的清军不只是李成栋、佟养甲带来的部众,还有不少原来唐王的将士以及……”郑鸿逵在这个时候找到郑成功,脸色凝重。

“叔父有什么发现尽管讲。”

“你父亲的一批部将奉命投降清廷,被迫跟随李成栋南下,现在也在广州府,有施大瑄、施福、施琅、黄廷等人,他们的麾下的人马可一点都不少。如果我们强攻广州城,需要与昔日的同僚刀锋相向。”郑鸿逵提到一个无法避开的问题。

郑芝龙投降之后,郑家的部众分道扬镳。部分人马一哄而散,部分人马因为郑芝龙的投降而跟随投降,还有部分人马不愿意屈服,转投郑成功或者郑彩的麾下。

这一批投降的人马被清廷勒令跟随李成栋、佟养甲南下,以壮大攻占广东布政司的兵力。清兵南下时很大程度上利用了各地的降将,让他们分兵平定各府县,所以才有摧枯拉朽之势。否则仅仅凭借八旗那点人马,根本无法短时间占领偌大的江山。

也就是说,郑成功需要和父亲一辈的部将打交道,这些人都是昔日郑氏集团的元老。

施大瑄、施福、施琅、黄廷……

郑成功知道施家对于郑家来说意味着什么。

施琅的父亲施大瑄是跟随郑芝龙纵横大海的最早一批元老之一,属于元老中的元老。

至于施大瑄之子施琅,郑成功更是知道。历史上的施大瑄、施琅一度反清复明,投靠郑成功,后来施琅和郑成功发生冲突,投靠了清廷,一辈子与郑成功作对。

头疼啊。

郑成功想到广州府还有施家众将。如果以郑家首领的身份招募他们壮大自己的势力,那么夺取广州城的胜算更大。可是施琅也许仍然会和他发生冲突,冲突的根源也很简单,郑成功不是郑芝龙。提拔施大瑄、施琅的是郑芝龙,而不是一个年轻的少主,对方不见得会服气。

第53章 限期来降

“这些部众加在一起可能有上万人,他们多随你的父亲还有我们这些叔父辈的人出生入死,不失为可用之士。他们只是迫于形势,追随李成栋南下,若是向他们伸明大义,也许他们会愿意反清复明,追随于你。”郑鸿逵还是希望郑成功能够将以前郑芝龙的部将一一招揽回来,重现郑氏集团的辉煌。

对于叔父郑鸿逵的意见他不得不考虑,不过他也有自己的想法:“施大瑄、施琅父子还有其他资历较老的部将,他们拥兵上万,又有过投靠清廷的历史,将他们招揽回来,怕是不愿意服从命令,又是一个郑彩、郑联兄弟……”

郑成功说出他的担心。

郑芝龙留下来的基业四分五裂,郑成功想要重新恢复郑芝龙时期的规模都有些困难。

别说施大瑄、施福、施琅等郑家集团的元老,厦门岛还有郑成功指挥不动的郑彩、郑联兄弟,对方也有上万人。

由其可见郑芝龙时代郑氏集团有多么辉煌,四分五裂之后各个分支仍然有上万兵马。

郑鸿逵沉吟:“有我和洪旭等人节制施大瑄、施福部众,他们应该不敢乱来。”

郑鸿逵、洪旭与施大瑄、施福是同一批元老,郑鸿逵更是郑芝龙的四弟,从地位上来看是可以压过施大瑄、施福一头。

虽然有郑鸿逵自信的保证,郑成功还是比较纠结,郑氏集团内部也是山头并立,他想要收编与他差不多兵力的施家众将,谈何容易。

“派人前去广州城尝试联络以前我父亲的旧将,如果他们愿意率部来到东莞县接收我的收编……他们跟随我父亲投降清廷之事可以既往不咎,毕竟他们很多人承受了我父亲的恩惠,且追随李成栋的时间只有几个月……倘若收到我的书信仍然不愿意离开李成栋转投我的帐下,则过后不待。”

郑成功无法评定这些郑芝龙的旧部品行,决定让他们自己抉择。

他会派人去联络父亲的旧部。如果这些旧部在得知郑成功没有投降但是没有多少地盘的前提下还愿意反清复明投靠他,他可以既往不咎,一来郑芝龙的投降确实间接导致一批部将倒向清廷,二来他现在的兵马不多,急需要扩大势力正面干翻李成栋。

如果施大瑄、施琅等人收到信件之后仍然呈观望的态度,那么就不能够怪郑成功以后不接纳他们或者解除他们的兵权了。

施大瑄、施琅、黄廷等旧部的性命掌握在他们的手中。他们现在来投靠郑成功,也许能够成为郑成功的部将,如果在李成栋失败后再投靠,那么可能就只有……死路一条。

这算是折中之策。

郑鸿逵还以为郑成功比较念旧情,才给这些部将反清复明的机会,对郑成功的决定很满意:“嗯,已经很宽容了,给他们一个期限吧。如果在规定的期限内他们没有率领部众反清复明,则说明他们的意志不够坚定,与我等非同一志向,可宣称其是叛徒,与我们郑家从此一刀两断。”

“两个月,我只给他们两个月的时间!若是两个月的时间他们不主动归降我等,则我四处散播谣言,声称他们是我安排在清廷之中的棋子。到时候不需要我们动手,清廷就会将他们视为眼中钉、肉中刺。”郑成功冷笑。

好狠的离间计……

郑鸿逵心底暗暗称道,这个侄子比他想象之中要更加不简单。

郑成功确定了给郑芝龙原来的部将两个月的时间考虑前来东莞县投靠他,但凡是主动前来依附的,算是弃暗投明。否则超出这个期限,郑成功就有足够的理由诛杀背叛之人,到时候郑氏集团之中的元老部将也不能够埋怨没有给他们机会。

之所以是两个月的时间,郑成功也在其中设下了陷阱。

现在距离与陈邦彦、陈子壮约定攻打广州城的时间只剩下一个月的时间,他却故意释放出两个月的宽松时间。

如果有郑芝龙的旧部收到郑成功的劝降书而向李成栋、佟养甲告发,李成栋、佟养甲二人定会错误地判断郑成功在两个月后会有大行动……但实际上一个月后郑成功就会与顺德的陈邦彦和南海的陈子壮联合包围广州城。张家玉则以部将的身份率领增城县的兵马与郑家船队一同行动。

至于佟养甲、李成栋是否会做出错误的判断,那就看他们的本事了。

此时双方都在博弈,看谁能够棋高一筹。

莞城城门口,一匹快马疾驰而来,马背上的斥候见到城门,急忙勒住马匹:“急报!!带我去见主公!!”

城门口巡逻的郑家士卒见回来的骑兵行色匆匆,知道有紧要的事情,不敢怠慢,引那一轻骑径直前去找郑成功。

“何事惊慌?难道李成栋不打算守广州城,选择与我决一死战?”

郑成功眼神有一丝狠色。

他刚刚从后方获得一批物资,底气更足,如有坚城、水师引以为倚仗,纵使李成栋兵马比他多几倍,他也无惧于李成栋。

纵马而来的斥候气喘吁吁:“有一支船队从肇庆方向经过珠江支流水道逃窜至虎门,请求进入东莞水道,直言要面见主公您!”

“我们在肇庆可有认识的旧部?”郑成功看向郑鸿逵,有些迷茫。

郑鸿逵也是一头雾水,他可想不到肇庆府有什么旧部。

“那人可否有报上名号?”

“有,那群人的头目道,忠孝伯可否还记得揭阳的九军否?”

郑成功与郑鸿逵对视一眼,他们都知道来的人是谁了。

“原来是揭阳县的刘公显,他怎么会到了肇庆府,又逃窜到了虎门炮台?”

郑成功对于来人有些意外,揭阳刘公显并非郑芝龙的旧部,却也和郑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刘公显在崇祯朝灭亡后于揭阳南塘山起义,占山为王,有九军部众、十八虎将,当地人皆称“九军”,他们也引以为傲。

为什么说刘公显与郑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原因也很简单,刘公显一度投靠了郑芝龙在南澳岛的部将。

郑芝龙的部将成为了郑成功的部将,那么刘公显就是郑成功部将的部将。

第54章 山贼的皇帝梦

一个身材矮胖的部将来到郑成功面前,此人在郑成功军中被称为“三尺六大人”,据说他的腰围有三尺六。

至于有没有三尺六,郑成功不清楚,但是郑成功知道他叫做陈豹,乃是自己父亲时代的部将,在南澳岛担任副总兵。

郑成功退到厦门、金门之际,远在广东海域的南澳岛仍然向郑成功效忠。

郑成功将南澳岛的兵力分成了两个营,交给郑鸿逵担任总兵,陈豹仍然担任副总兵,陈豹也跟随郑成功来到了东莞县。

将陈豹叫来,是因为九军首领刘公显曾经是陈豹的部下。

“揭阳刘公显率领船队抵达虎门炮台,想要面见我等,你可知道此事?”

“不曾听闻此事,刘公显他不是在去年冬天于李成栋进入潮州府的时候投降了吗?”

担任南澳岛副总兵、实际上帮助郑家主持南澳岛事务的部将陈豹听说昔日的手下出现在虎门炮台一带,觉得有些惊奇。

“去年清兵破福建,入广东,几个月的时间内推进上千里,刘公显一众人正好在李成栋进军途中被降服。他声称被胁迫前去攻打肇庆城,不愿意为李成栋卖命,所以趁机夺走肇庆城江边的船只,抢掠当地清兵囤积的粮草,连夜逃入珠江。他听闻我们一行人收复东莞县城,想要前来拜会,他之前是你的手下,你认为他所言属实,还是说这是清兵的陷阱,故意让刘公显接近并攻打我们?”

郑成功慎重,或者说草木皆兵,担心被李成栋阴一手。

如果刘公显是李成栋派来诈降的,关键时刻被刘公显捅一刀可不好受。

陈豹涉及到如此大事,不敢妄下决定:“以属下对刘公显的认知,此人素有野心,在弘光朝廷时候就起义攻打揭阳县,还一度在南塘山称帝,与李自成、张献忠是相似的人物,不过他的地盘和人马比之后者差远了……其部众纪律也很差,与山贼相似。隆武帝为了安抚各地、凝聚人心,没有追究其在地方乡县称王,令属下奉旨封刘公显为左军都督……与其说刘公显是属下的部下,不如说是一方豪强,属下并不能调动他的兵马。”

“也就是说我们无法确定刘公显的忠诚?”

“正是如此。属下建议让刘公显仅带数人来见主公,防止刘公显是奉李成栋的命令前来袭击我们。”

“我的看法与你一致。”

郑成功心想小心无大碍,于是吩咐下去,刘公显可以来拜见他,但是只能够派一条小船而来。

虎门炮台,上百条小船聚集在此地,船上人满为患,他们都是揭阳县山贼刘公显的部下。刘公显此人也颇为复杂,在农民军里面比起李自成、张献忠差远,在山贼之中却是算是不小,占据一方为王,隆武朝廷没法控制。

郑成功的命令传到虎门,刘公显被准许通过虎门前往东莞县城。

“大哥,这个郑成功让你带几个人去见他,而不让兄弟们前去东莞县休整一番,明显是不信任我们。我们没有必要厚着脸皮拜见他,回到南塘山当山大王不好吗?”

“没错没错,受人节制令人浑身难受。李成栋、佟养甲等人对我们指手画脚,在攻打肇庆城时还让我们当炮灰,让我们死伤好几百个弟兄。要是投靠了郑成功,多半也是被他当成是工具,死伤的还是我们弟兄的性命。我们回到南塘山呼风唤雨,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吃好喝好,岂不快哉?”

刘公显听手下起哄,他也在犹豫要不要投靠郑成功,还是回到揭阳县,他熟悉当地的地形,在明末割据一县之地绰绰有余,即使是清廷也很少会注意到一个小县城的山贼。

可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刘公显本想要找一个靠山:“好歹我是隆武朝的左军都督,铸镇国将军印,郑家是隆武帝最为倚重的势力,他收复此地,我应当前来拜山头……”

“大哥!别犹豫了,我们在清兵追赶到来之前从珠江逃回揭阳县,到时候重新打下揭阳县城甚至是潮州府,说不定大哥能够成就帝王之业,何必投靠郑家。汉高祖刘邦也不过是一亭之长,与大哥又都是刘姓,他能够做到的大哥也可以做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以后大哥成事,我等也能够裂土封侯,李成栋带领的清兵被郑成功拖在广州府,潮州府只有清廷任命的一个总兵而已,以我们在当地的势力,完全有机会占领潮州府!”

“大哥,我们走吧!”

船只上的众人一同闹了起来,作为头领的刘公显无法招架,他再不同意手下就要哗变。

而且一度在南塘山称帝的他未尝没有效仿历朝历代开国皇帝打天下的想法……

他咬了咬牙:“好,既然弟兄们都说要回到揭阳县,我们这就回去,重新打下县城,然后包围潮州府,驱逐清兵,潮州府就是我们的地盘,所有兄弟都有封赏!”

“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公显的部众们山呼万岁,然后拥簇着刘公显离开虎门,船队顺着珠江离开。

镇守虎门炮台的300郑家士兵互相对视了一样,在他们看来闹哄哄山呼万岁的刘公显等人十分可笑与无知。

郑家拥护的是南明隆武帝,现在郑成功掌权后倾向于拥护桂林的永历帝,至于鲁王朱以海,也有一点希望在永历帝之后继承皇位,但是郑成功为了避免皇位之争,并没有认鲁王朱以海为皇帝。

刘公显放弃与郑成功会面,他率部众从清军之中逃亡出来,不再为清兵效力,而是逃回了揭阳县山村。

郑成功得知这个消息哭笑不得,乱世之中做皇帝梦的人还真不少,哪怕是一方豪强山贼也呼万岁。

郑成功倒是不想要招揽刘公显这般江湖气的部众,会让郑家军的纪律下降。与张家玉带领的恢复失地的乡勇相比,刘公显带领的部众更偏向于占山为王的山贼。

“不过刘公显回到揭阳县,吸引住潮州府的清兵,对我而言也是一件好事。有他挡住福建通往广东的通道,我就能够专心对付李成栋。”郑成功现在就等着与陈邦彦、陈子壮约定的时间到来,收复广州城他才能够有更多的作为。

第55章 劝降

广州城东郊的校场,有一营从闽地到来的兵丁,这一队兵丁有数百人,他们百无聊赖地在此地驻扎,随时听从两广总督和广东提督的命令。

清兵挟裹大量的降兵南下,像是这样的部众比比皆是。

一个年轻的统领在校场旁一座石屋见到了郑成功派来的使节。

“我已有听闻少主占据东莞县城,与张家玉遥相呼应,还在东莞县城击退了李成栋……刚开始还以为李成栋故意放出消息以试探我们这批降将,后来才知道这是真的。按理来说少主应该就近占据泉州府、漳州府才是,怎么会来到岭南?”统领黄廷见到故人,有些唏嘘。

“泉州府、漳州府有郑彩、郑联兄弟攻打,黄廷统领应该知道郑彩、郑联兄弟资历较老,并不愿意服从少主的命令。”

“郑彩、郑联二人素来居功自傲,在郑公被掳往紫禁城之后,少主镇不住他们实属正常。在我加入郑家军之时,他们已经是元老了。”

“黄统领,大明气数未尽,清军只是一时占上风而已,各地抗清义军此起彼伏,便是最好的证明。少主有意继续抵抗,占据厦门、金门,已收复东莞县、增城县。广州府还有多路义军,一旦收复广州府,则广东布政司唾手可得。黄廷统领此时不反正复明,又待何时?”

郑成功派来的使节开始劝说黄廷反清复明。

黄廷闻言陷入沉默,他在权衡该如何立场。

来使继续说道:“少主有言,清廷只是人数不足,所以才会用高官厚禄收买人心。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倘若将来天下安定,清廷定然会清算昔日的降兵降将,尤其是统领您这般原来是隆武朝廷的将领,将会为清廷所忌惮,也不会被重用。郑公在投降清廷之后不是被软禁押至紫禁城,失去了实权?将军是大明的臣子,效忠正统才是。少主可以念你是追随郑公才投降清军的份上,只要黄廷统领在两个月内率领部众离开广州城,前往东莞县归顺,那么少主可以既往不咎,重用统领。”

黄廷稍一犹豫,咬了咬牙:“好,给我几日的时间,我这便设法逃脱清军的控制,率领部众前往莞城投靠少主!”

来使眼前一亮,能够招募黄廷几百部众,他也是大功一件:“黄统领不妨留广州城,与少主里应外合,夺取广州城,功劳更甚!”

黄廷摇头:“清廷与李成栋根本就不相信我们这些闽地人,尤其是李成栋、佟养甲的兵马控制广州城的各大城门和城墙,而我们这群降将只能够在东郊校场驻扎,一切的钱粮补给都被李成栋、佟养甲把持。”

“原来如此,不过黄统领率领己部兵马归顺,便已经是功劳一件,对清兵的士气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少主除了派你来招降我,还有没有前去招募其他旧部?”

“在下并不清楚,只是奉少主的命令来招揽黄统领。”

“我怕一些旧部不但无意归降,反而将此事泄密给佟养甲、李成栋二人,让他们有了防备,我就无法率领部众前去投靠少主。我的部众虽然只有几百人,但他们都是精锐之士,其余老弱我在清兵南下福建的时候尽数解散了。若是能够将他们带去莞城,对于少主而言会是不小的助力。”

黄廷说出自己的担心,他的食指不安地在木桌上轻敲,像是下定了决心:“我决定三日后便起义,脱离李成栋的控制。娘的,老子忍了李成栋和佟养甲几个月,可惜没有人能够站出来一呼百应,只能够顺从。现在少主有恢复大明的能力和决心,又近在咫尺,老子是再也忍不下去!”

与此同时,住在广州城内的施家将领被混入城中的郑成功使节找上门来。

施琅在门槛左顾右盼,发现没有人监视,这才将木门合上。

在不大的庭院内,施大瑄、施福、施琅等施家将领聚集一堂,他们个个神情凝重。

施琅将一封书信放在木桌上,推到父亲施大瑄的面前:“郑成功派人前来劝降我等,要求我等率众起义,前往的东莞县与他合兵一处,共谋大事。期限是两个月的时间。过时的话我们就会被视为叛徒……”

施大瑄仔细翻看郑成功的书信,他是郑芝龙最早一批部将,郑氏集团资历最老的元老之一,对郑家还是颇为感恩戴德:“郑成功有当年他爹的影子,可惜现在连他爹都投降清廷,他一个后生能够做什么……唉,若是回到二十年前,我们纵横东南沿海,无须寄人篱下,当时是多么惬意,现在受到佟养甲、李成栋的节制,还要被其歧视。”

施福说道:“兄长,要不要我们率兵起义?我们现在的部众还有上万人,如果与郑成功合兵一处,应当有两万部众。附近还有张家玉、陈邦彦、陈子壮等人起兵抗清,即使是对上李成栋也不怎么吃亏。”

“现在已经不是当年了。天下已失去七八,剩下的二三成如何抵挡?当初郑芝龙与我等分占福建各地,依靠险要山地关隘都无法阻挡清军南下……宋朝当初失去半壁江山,偏安苏杭,最终还是逃不过被蒙元所灭的宿命,大明就是在重蹈当初大宋的覆辙,而且来得更快……”

施大瑄与郑芝龙白手起家,现在他们面对历史的洪流,也逐渐丧失雄心壮志,人到中年之后心态也发生了变化。

施琅说道:“三顺王正在攻打桂林,如果永历帝也被俘虏和斩首,那么大明可能就真的无力回天,不如我们再观望一阵。虽说郑成功只给我们两个月的时间,但是我们人马不少,如果永历帝能够在桂林打败三顺王,我们再投靠郑成功应该也不迟。”

施大瑄和施福两个长辈选择了这个折中的方法:“我们还是再观望一会,看桂林那边的形势如何,再做决定。”

第56章 纵一把火

“弟兄们,以前我们纵横四海的时候多么意气风发,而现在,自从被迫跟随李成栋南下之后,就一直不被当人看待,遭到李成栋亲兵的冷眼。在他们眼中,我们恐怕就是流浪在街头的一条野狗,不,就连狗都不如!现如今忠孝伯收复东莞县城召集旧部,我打算前往投靠,与忠孝伯反清复明。弟兄们的去留我不强求,但凡是愿意追随我的,我们一起回去过好日子,不愿意追随我的,可以继续留在这里,或者回到自己的故乡,希望我们以后不会在沙场成为敌人!”黄廷召集数百手下,当众向他们宣布反清复明、投靠郑成功之事。

这几百人都是黄廷留下的亲兵,他们也经常受到李成栋以及李成栋亲兵的歧视,他们齐声高呼:“愿随统领出生入死!”

“好!从今日起,我们与清廷、李成栋不共戴天!来人,放火烧了这校场,以示我们反清复明之决心!”

黄廷横下心来投奔郑成功,他率领部众在逃亡前放火烧了广州城东郊的校场和营地,让此地变成了一片火海。

“走水了,走水了!”

校场附近不只是黄廷的几百人,还有其他的降将部众,他们因为校场附近的房屋营地被熊熊烈火所吞没而四处逃命。黄廷也得以趁着混乱逃离广州城,向东莞县城逃窜。

火势大盛,滚滚的黑烟直冲云霄,连广州府衙门都可以看到冲天火光。

正东门城墙上的守兵紧急跑到衙门:“大人,不好了!东郊校场有人纵火,各部兵丁大乱!”

“不用你说,我等都已经看到浓烟了。”佟养甲看向手握兵权的李成栋,“会不会是周遭的叛军打算袭击广州城,所以在东郊纵火?”

李成栋也在判断东郊突发大火的原因:“不无可能,下令各个城门严加看守,若有是城外的兵马打算进城,让他们暂且在城外整顿,听候命令!郝尚久,你率领一队亲兵前往东郊查看火势,探明火势起源!”

“是!”郝尚久立即点了一队兵马出城。

东郊校场大火,广州城中不少居民都看到了冲天的火势,他们还以为是大明天下崩裂,火神发怒,各自惶恐,此事还被人记入了府志,

大火持续了一整天才消停,东郊几百座房屋被烧成一片废墟。

被李成栋命令前来调查的郝尚久带着几百兵马来到此地,他得知郑芝龙的部将黄廷带领部众望东而去,便猜测到黄廷是前去投靠郑成功,这东郊大火估计也是黄廷放的。

郝尚久弄清楚原因后,清军对广州城的戒严解除,李成栋亲自骑着马匹前来巡视一片焦土的东郊校场。

“郑芝龙虽然投降,但是他留下的部将就是一群祸害,就连这个小小的黄廷都敢背叛我。”李成栋因为黄廷背叛而恼火,他恨不得将黄廷抓回来处以极刑。

佟养甲这次没有对李成栋冷嘲热讽,形势对他们逐渐不利。要是丢失了广州府,整个广东布政司又会回到南明的势力范围,他们都会被清廷主子责骂。

佟养甲露出狠色:“前几日山贼刘公显在肇庆城率部众夺了船只逃窜,现在黄廷也带领众人逃亡,这些在福建、广东新收服降将一点都不可靠,要不要将他们全部杀了,以免将来广州城被贼兵包围的时候他们里应外合?”

“这些降将数量众多,仅仅是施家部将就有上万人,虽然是一群窝囊废,但要是杀了他们,他们的部下会因为受到牵连被哗变,其他的明将也会畏惧被杀而不愿屈服,到时候朝廷追究下来,你我能够担待得了吗?”李成栋见佟养甲竟然提出这么没脑子的意见,翻了白眼。

清廷想要取代明朝的正统地位,就要尽量拉拢和册封一批明朝的降将、关内的地主和文人,在天下未定之前,清军可以杀李自成、张献忠的余孽,因为他们是贼,但是不能够轻易杀掉投降的明朝官兵,因为他们是官。

“杀又不能杀,他们就像是火药,遇到明火便会点燃,你说该怎么办?”佟养甲想不出主意,不满地向李成栋发牢骚。

“让各个降将到广州城中居住,派人密切监视即可。至于他们的人马,将他们集中在城郊,使他们互相监督,举报者有功。他们人人自危,一定不敢轻举妄动。”

“没想到你这个家伙一肚子坏水。”

“比总督大人差远了。”

李成栋对佟养甲心中更看不起。

李元胤跟在李成栋身后,他目睹了一片焦黑的断壁残垣,可见黄廷一肚子怨气,走之前还放了一把火。

李成栋继续对佟养甲说道:“黄廷望东而去,十有八九是去东莞县找郑成功。郑成功现在是我们的心腹大患,他一定会设法联络各地的贼兵包围广州城。施大瑄父子叔侄乃是郑家元老,与郑成功的关系不明。现在有一个黄廷起兵反水,那么下一个可能是施大瑄父子。如果我所猜不错,郑成功已经派人前去劝说施大瑄父子反叛。尤其要监视他们以及他们的兵马。”

佟养甲对施家众将也是冷眼相看:“施大瑄、施福、施琅几人凭借自己在福建等地的威望与上万兵马,对你我的命令不是言听计从,我早有铲除他们的意思。”

李成栋点头:“先将他们软禁起来,但为了以防其他郑家降将人心惶惶,切不可杀掉他们。”

佟养甲不耐烦地说道:“真是麻烦,朝廷当初就不应该招降郑芝龙,而应该大军推进,将一切抵抗者赶尽杀绝,这样一来我们就不用缚手缚脚。倘若他们是李自成的余孽,早就斗大的人头落地了!”

李成栋冷哼一声,并没有顺着佟养甲杀降的话题,同时他也不希望因为和郑成功在广东死战而损失自己的兵马:“当务之急是一边巩固广州城的城防,一边向朝廷报急,请求援军从福建或者江西南下支援我们。”

第57章 黄廷来投

黄廷在广州城东郊校场放了一把大火,他临时起义,没有规划好逃亡的道路,甚至不怎么熟悉广州府当地的地形。

他率领几百人沿着来时的道路跋山涉水,中途还遭遇几股在周围地方征收粮食的清兵,爆发了小规模的冲突。

当他好不容易得到当地乡民的指引来到莞城时,黄廷的部下已经有好几十人伤亡或者患病。

莞城的衙门,郑成功正在与县令卢若腾博弈,各执黑白子。

卢若腾是崇祯十三年的进士,于棋艺上亦有造诣,郑成功难以招架。不过他头铁,硬是拉着卢若腾继续下棋,并从他那里偷学不少棋艺。

“卢大人棋艺高明,恐怕天下间无人能出你左右。”郑成功发现自己在围棋一道根本就不是卢若腾的对手,连下七盘都大败。

偏偏卢若腾还是一个顽固之人,不愿意让郑成功一次。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精通。忠孝伯是帅才,率兵打仗在下差忠孝伯远矣。如今是乱世,我宁愿在棋艺上一无所知,换取一身统帅兵马的才能。如果我有韩信、白起之才能,怎么会让清兵轻易南下。”卢若腾感慨道。

“卢大人不必自谦。天下乱世需要韩信这般的将帅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也需要萧何这样的文臣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只要众人齐心协力,恢复大明江山不是难事。”

郑成功对卢若腾的重视不亚于洪旭、甘辉、陈泽等武将,甚至认为卢若腾的价值还在众武将之上。

如果没有卢若腾等一批文臣,以后收复广州府后缺乏官吏治理,总不能百般事务都由郑成功亲力亲为吧。如果那般,岂不是与诸葛亮一样容易出师未捷身先死?

“忠孝伯请不要再称在下为卢大人,称呼在下表字闲之即可。”卢若腾在郑成功的势力下,知道与隆武朝已经不可同日而语。被郑成功叫做卢大人,就算郑成功没有意见,郑成功手下的部将也会有异议。

一串脚步声传来,洪旭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来通报:“主公,旧部黄廷率领五百余人响应号召来降,还放火烧清兵校场,以示忠诚。”

郑成功执子的手停在半空:“黄廷值得信任吗?会不会是诈降?”

洪旭答道:“黄廷不过二十余岁,与施大瑄等元老不同,他应当还血气方刚。他接到主公的劝降令不过两三日的时间便起义来投,不大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与佟养甲、李成栋设下阴谋。他们为了来到莞城,在途中还遭到了清兵的追杀,损失数十人。”

郑成功微微点头,黄廷在郑氏集团算是一员年轻的将领,不像是施家拥有巨大的影响力,投靠了郑成功之后估计会服从他的命令。既然他见到自己的劝降书之后立刻来投,足以见其诚意:“好生招待和安排黄廷的部众,让他们在城外一地驻扎,另外让黄廷进城见我。”

洪旭拱手道:“是!”

郑成功像是想到了什么事:“施大瑄、施琅等人可有回复?”

洪旭又道:“施家众将没有接受也没有拒绝,他们声称李成栋对其部众看守甚严,一时之间无法脱身,以后再伺机起义。”

“罢了,有没有他们都无妨,我们都能够收复广州城。或许这样更好,他们来投,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安置他们万余人,我们的粮食不多了。”

郑成功知道施大瑄和施琅父子还在观望形势,他们自恃有上万兵马,无论何时都是值得被拉拢的对象。殊不知郑成功下设大、小神机营之后,对部众的要求更高,普通的兵丁还不一定看得上。

黄廷在洪旭的带领下只身来到县衙,他以前见过郑成功,跪拜在郑成功面前:“去年清兵入闽,清廷以老主人的虎符命令我等投降,罪将不得已而降,后随李成栋南下至此。数日前收到少主之号令,发觉少主仍然坚持抗清,所以不顾一切前来投靠,求少主收留!”

“好了,莫要谈论那些不愉快的事情,我既然白纸黑字说了两个月内来投就既往不咎,决不食言。”郑成功见黄廷也是一员猛将,更是在第一时间来投,知道他应该可以重用,“你仍然率领本部兵马,若在接下来获得战功,我可以考虑让你重组一个大营。”

“谢主公!”黄廷抱拳,他也不气馁,深知自己从李成栋麾下投靠过来,需要用战功洗刷不光辉的过往,才能够真正获得郑成功的信任。

与郑成功下棋的卢若腾在一旁点头:“黄廷统领年轻尚轻,不慎误入歧途,不过追随李成栋几个月的时间,能够反正复明,为时不晚。”

黄廷在隆武朝廷与卢若腾有过数面之缘,见卢若腾也在郑成功麾下,看来郑成功是接过了隆武朝的一部分班底:“没想到能在此地见到卢大人,只要有机会,末将定然会为恢复大明江山而尽力。”

“好话谁都会说,能不能做到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不久之后王师将攻打广州城,到时候便是你立下战功的时候。”郑成功在一旁提点。

黄廷朗声道:“末将只是苦于没人能够站出来振臂高呼,既然主公兴王师,在下愿率亲兵为先锋,必为先登!在下这段时间曾几次进入广州城中,大致知道清军在广州城中的虚实,这就向主公一一说来!”

郑成功眼前一亮。他得了黄廷几百亲兵还属次要,最为重要的是黄廷来降,带来了广州城内虚实底细,可以让郑成功做到心中有数。

黄廷凭借自己的记忆描绘出广州城的轮廓和大致的兵力。

不得不说佟养甲、李成栋自身从江北、福建带来了大量的兵马降将,还有在广东招收的降将,有人马好几万人,还有部将在守潮州府、惠州府、肇庆府、韶州府等地分兵驻守。

“贼兵势众,但也并非坚不可摧。除了李成栋本部的兵马,其余人等都对李成栋有意见,一是因为刚刚投降清廷,对旧朝有所眷念。二是李成栋以南兵软弱,对南下时候招降的部众多有歧视。哪怕是李成栋的义子李元胤,也有反清复明的倾向。”黄廷向郑成功透露了一个重要的消息。

第58章 兴王师(上)

顺德龙山,当陈邦彦率领义兵从新会收复当地的县镇,回到自己的家乡,发现自己的家乡被清兵偷袭,妻子已经清兵抓走。

为了隐藏自己的妻子,他在前去攻打新会县之前还特意让他们躲到隔壁一座山村,没想到还是被人出卖。

“清兵真是卑鄙!”陈邦彦咬牙切齿,他现在就只剩自己只身一人。

陈邦彦回到龙山,清两广总督佟养甲派人前来招降陈邦彦。

那个使节长得贼眉鼠眼,却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佟总督担心兵荒马乱,已接陈大人的妻子到广州城避难。如果陈大人能够忠心归顺朝廷,佟总督会上报朝廷,给陈大人在广州府衙门谋个差事。以陈大人在顺德县的名望,足以当个县令,说不定还能够当上知府。”

“你是哪里人?”

“小人是龙山人。”

“既然是同乡,为何做贼?”

“贼?成王败寇,只有失败者才是贼。现在天下为清军所得,现在小人是官,大人才是贼。识时务者为俊杰,如果大人能够归顺朝廷,那么大人也能够当官,待遇肯定要好于小人,就看大人能不能识时务了。”

“如果不是为了要你这狗贼回去给佟养甲传话,今日我必杀你!你回去跟你的主子说,妻辱之,子杀之,皆唯命。身为忠臣,义不顾妻子!”

陈邦彦怒瞪佟养甲派来劝降的使节,几度动了杀机。

“陈大人敬酒不吃吃罚酒,将来不仅妻子被杀,自己也难逃一死!将来你们在阴间相会吧,小人告辞!”

“快滚!”

陈邦彦令人将使节乱棍打出,那人带着怨恨离开龙山。

响应陈邦彦号令的一众义军首领面面相觑,他们知道陈邦彦做出这样的选择有多么痛苦。

本来陈邦彦起义兵就是在争取渺茫的机会,现在家人被清兵逮捕,很有可能会断子绝嗣。

在素来重视子嗣亲人的华夏文明,这是极大的痛苦。

但是一旦陈邦彦向佟养甲示软,那么他好不容易召集起来的义军就会四分五裂。

一个义军头领建议:“陈大人,不如我们向佟养甲诈降,设法救出您的妻子,而后再与其他义军共同收复广州府?”

“万万不可如此冒险,我们已经和郑成功、张家玉、陈子壮等人约好七月七合围广州城,如果我们诈降,一定会破坏大局,甚至各地的义军会认为我们叛变。为了恢复大明江山,这些牺牲……要是不久后能够收复广州府,活捉佟养甲,我一定要亲自将其凌迟!”

陈邦彦的指甲扎入了掌心,鲜血流淌而出也没有察觉。

“陈大人,我们潜入城中的人已经回来,他们联络到了三位愿意反清复明的军官,他们本来是唐王的部众,被派去攻打桂王回来后广州城已经被清兵所占,他们被迫投降。现在他们愿意在城中担任内应。”

在陈邦彦陷入困顿的时候,他派去潜入广州城劝降前明将领的手下带回来了一个好消息。

“哪三个人?”

“杨可观、杨景烨、黄天锡三人,只要我们的兵马攻打广州府,他们将于当天夜里举火为号,接应我等入城,一同活捉李成栋,诛杀佟养甲!”

“此事一定要严加保密,就我们这一群人知道,否则他们不但无法成为内应,还会被佟养甲、李成栋所诛杀。”

陈邦彦将希望放在了广州城中的内应与城外的其他义军身上,如果能够及时攻破广州城,也许能够及时将他的妻子安全地救出来。

占据南海县的陈子壮也遭到了佟养甲的威胁,他同样义正言辞地拒绝了佟养甲的招安。

他们都在积蓄力量,准备攻打广州城,这是他们恢复大明江山的第一步。

广州城是广州府、广东布政司的中心,为了准备攻打广州城,各路义军抢占广州城周围的县城、招募义军。

他们在等待七月七的到来,各路义军齐会广州城外,讨伐佟养甲、李成栋。

佟养甲发现自己用家人威胁陈邦彦、陈子壮的手段完全不起作用,他大费周章抓来这些人的家人完全就是浪费精力。

佟养甲歇斯底里:“可恶,这群贼人竟然敬酒不吃吃罚酒!等他们出现在广州城外,我要他们当面后悔他们今日的决定!”

距离七月七的时日越来越近,可能占据广州城的佟养甲、李成栋都意识到风雨欲来,他们召集各地的部将聚集在广州城,准备先守广州城,击溃各路义军后再对各路义军进行清缴。

按照李成栋的设想,广州府的义军活跃在各地,如果分兵前去镇压,派去的人马少了反而会被义军击败,人马太多又会让广州城内兵力空虚,不如等待各路义军聚集,然后以雷霆之势将义军摧毁,再分兵平定各处。

他的设想倒是不错,如果没有郑成功的大小神机营,以陈邦彦、陈子壮、张家玉等义军哪怕是联合起来攻打广州城,也不会是他麾下精兵悍将的敌手。

然而,他的对手之中却多了郑成功这个变数,这一次七月七起兵,郑成功作为外来者,他反而是取得了主动权。

郑成功正在整顿兵马,准备前去与陈邦彦、陈子壮回师。

增城县,张家玉募集了几千东莞县与增城县的乡勇,乘坐上百条大小木船顺着珠江支流而下,抵达莞城。张家玉受郑成功命令,组建第八大营,以莞城、增城之乡勇组成。按照郑成功对第八大营的定位,其以辅兵为主,战兵为次。

这次攻打广州城,主力是郑成功自己的大、小神机二营,其次才是广州府各县的义军乡勇。

在珠江的水面上,大小船只组成一座水上城市,旌旗蔽空。

莞城的河滩边,近万郑家将士聚集,人头涌动,旌旗猎猎作响。

郑成功在郑鸿逵、洪旭、黄廷等部将的拥簇下出城,他要亲自征讨广州城,收复广州府,以此为据点进行北伐。

此战,他们必须获胜!

第59章 兴王师(下)

郑成功披着一身明军将领的铠甲,多少显得有些沉重。在他的身边,几十员部将也是披坚持锐。

虽说火绳枪诞生之后甲具的作用越来越小,但仍然能够在远距离抵挡铅弹和箭矢。

鉴于甲具昂贵的锻造成本,给普通的士兵装备甲具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还不如用银两多造几条火绳枪。郑成功这样的将领倒是有自己的铠甲。

但是对于来自后世的郑成功而言,这副铠甲还真是相当笨重,披上铠甲一段时间就会比较吃力了。

成为郑成功部将的张家玉下船与郑成功会面,他率领的第八大营已经改编完毕,张家玉还专门从东莞县、增城县的乡勇之中挑选出身高较高之人,组成了一支先登死士。

郑成功带来了近万人,又收编张家玉的几千人、黄廷的数百人,现在已经有上万人马、2500支火绳枪、8门陆用红夷大炮,还有其他的佛郎机、将军炮等火器。

在广东布政司,除了李成栋以外,郑成功无疑是最大的势力。他现在要先灭李成栋这一路清廷的鹰犬。

郑成功叉腰看着兵强马壮的部众,意气风发:“终于到七月七,广州城已经沦陷大半年的时间,是时候回到我们手里!”

他只有收复广州城才能够展开大规模的工业建设,毕竟一个县城的体量太小了,而一个府甚至是一个布政司才有足够的人口、纵深、体量。

这一次他势在必得!

张家玉激动地浑身颤抖不已,他起兵几个月以至于家人都被李成栋所杀,图的不就是收复失地、斩杀李成栋等叛贼吗?

现在是广州府义军的奋力一搏。

成,则可杀佟养甲、李成栋,收复广州府、广东布政司,一呼而天下应!

败,则血流成河,为李成栋所追杀,十死无生!

“郑将军、兄长,你们一定要小心。”

张石宝带着莞城织布局的织工前来相送,随行的还有莞城的平民,他们已经剪除了辫子,与郑成功同舟共济,要是郑成功失败,他们在清兵下次到来之时说不定会遭到屠城。

“你也要小心,有什么事情可以找陈豹将军,他会想办法保护你和乡亲们的安全。要是有其他方向的清兵攻城,若是无法坚守,则可以从水路逃至虎门。虎门炮台还有三百守军,加上当地地势险要,有火炮十余门,足以坚守十天半个月。”

郑成功担心惠州府、潮州府的清兵趁着他离开莞城时偷袭,于是让南澳岛副总兵陈豹率领由南澳岛士卒组成的第五营1000余人守莞城。

陈豹抱拳:“末将一定会在主公回来之前守住莞城,保一方乡民平安!”

张家玉则与张石宝告别:“家妹,你要照顾好自己。如果兄长出了什么意外,你随郑家军的将士远遁海外,千万不能够再留在莞城了……这里虽然是我们的家乡,但如果被清兵报复,一定会变成一片焦土。”

“兄长一定不会有事的,我们家不能够只剩下我一个人……”张石宝拽住张家玉的衣角,眼眶泛红。

“哈哈,大哥答应你,这次大哥不但要活着回来,而且还要攻下广州城!”

张家玉爽朗大笑,斗志昂扬,他转身对郑成功说道:“忠孝伯大人,此行吾等必胜!”

郑成功同样充满信心,他带着张家玉、洪旭、黄廷、甘辉、陈泽诸将登船,大手一挥:“出发!”

两百艘大小船只扬帆起航,上万人的部众进入珠江干流,向清兵集结的广州城进发,旌旗猎猎作响!

南海县,义军首领之一的陈子壮在过去几个月收拢南海、清远、高明等地的义勇上万。

他的犬子潜入广州城刺探情报,结果被叛徒出卖,为佟养甲所逮捕。

出于国仇家恨,陈子壮对佟养甲恨之入骨,他站在南海县的城墙上宣读佟养甲和李成栋的罪行:“佟养甲、李成栋二人乃是卖国之贼,血债累累,从江北至江南、福建、广东,无不家破人亡……此二人者,必杀之!”

下方的乡勇义愤填膺,他们的家乡也因为战乱受到牵连,还有剃发易服令让他们不满,他们高举着五花八门的兵器:“必杀之!必杀之!”

陈子壮见人心可用,振臂高呼:“随我出发前往广州城,与忠孝伯、兵部职方司会师!”

他的年纪已有五旬,体力跟不上,当他从城墙下来的时候因为情绪激动而有些头晕目眩。

其他的义军将领扶住他:“陈老没事吧?”

“不行了,人已经开始老了,若是再晚几年起事,不知道还能不能率兵打仗。”

陈子壮是崇祯朝的礼部右侍郎,那个时候的官员份量要高于南明政权任命的官员,因为南明政权的官位往往被某一行省的乡绅或者总兵所控制,乱世之中的官员任命也很宽松,王、侯、伯爵比比皆是。

他稍微恢复了体力,便执意亲自带兵前去广州城下与郑成功、陈邦彦会师。

陈邦彦率领顺德、新会、恩平、阳江之兵在顺德汇合,他收集了大量的船只。与郑成功水师中拥有不少的福船相比,陈邦彦的船只多是珠江上的渔船、货船,多则能装几十人,少着十几人,有舟师几百艘。

这已经是广东各地义军所能够发动的最大规模的起义,他们在博取一线生机。

“新兴县梁信灼!”

“新会县黄公辅、何世熊!”

“恩平县王兴!”

“阳江县莫廷兰!”

……

各县义军首领们被陈邦彦召集而来,他们这次齐心协力,共抗清兵,在陈邦彦的号召下比邵武政权还要团结。

“诸位,此行举义旗、兴王师,若是被佟养甲、李成栋所败,则我等必被满门抄斩。此乃险事,然诸君仍然愿意随行,宜当同心协力!”

众多义军首领朗声答道;“虽千万人吾往矣!”

陈邦彦将一杯酒倒入珠江,声音低沉悲壮:“扬尘伐鼓发江干,变徵声高七月寒。夜渡可能知大漠?日边何处是长安!”

第60章 初战不利

一个传令兵火急火燎地在跑到府衙,惊动了佟养甲、李成栋二人:“报!城外出现贼兵,人数众多!”

“贼兵终于开始图谋广州城,今日便要将他们一网打尽。我们去看看有多少贼兵敢来自寻死路!”

李成栋带领部将来到南城的五羊门,果然发现南城门外旌旗招展、人头涌动,至少有上万人。

这是广州城外第一次出现上万的义军,继广州城东郊校场大火以后,城内第二次因此震动,尤其是不少投降了佟养甲、李成栋的南明将士人心动摇。

李成栋发觉身边降将的不对劲,估计是人心思明,眉头不经意间微微一皱。

上万义军对他来说不过如此,但若是投降的南明将士因此起义,他有可能无法控制广东这块地方。

佟养甲见到城下义军人数不少,汗流浃背,他用丝布擦汗,向李成栋抱怨:“你不在义军分散的时候逐一击破,却说什么要等各路义军汇合再一同粉碎,现在可好了,仅仅是一路义军就有上万人马。若是广州城被贼兵攻陷,你我该如何向朝廷交代?!”

李成栋没有理会佟养甲的怨言,他盯着下方出现的人马:“今日是七月初五……不知道各路贼兵约定的是几号一同攻城。不过城下仅仅只有一路义军,看来他们可能提前到达了。其统帅说不定是文官,大明以文御武,文人带兵能有什么本事。”

李成栋从李自成农民起义,转战各地,乃是军伍出身,自然看不起儒生带兵。

部将郝尚久对李成栋说道:“下方之人能够聚拢如此之多的贼兵,足见其名望,但其旗号不一、部众五花八门,在广东一带定是旧朝遗老,而不是郑家余孽。依在下来看,宜在郑成功与其合兵一处之前将其消灭。”

李成栋点头:“你派一小队轻骑从东门潜行,想办法去抓几个贼兵,问清楚他们的虚实,再做打算。”

郝尚久抱拳:“遵命!”

广州城南门外出现在义军是陈子壮从南海县带来的上万义兵,这些义兵还来自于高明、清远等地,普遍绑着白色的抹额,以示对遇害的先帝们的悼念。

陈子壮率领的义军比约定的七月七要提早两日到达,这个结果他本人也没有想到。无论是他还是各路义军首领都普遍缺乏带兵作战的经验,他们认为提前到达也没有所谓,只需要小心防备,清兵见义军势大,定不敢轻易出战。

一小队轻骑在郝尚久的带领下从东门悄无声息潜行出来。

陈子壮等人见陈邦彦、郑成功还没有到来,于是他与众多义军首领转屯五羊驿,四处收集柴火,搭灶做饭。

上万人仅仅是填饱肚子就是一个问题。他们除了收集薪柴,还要向周围的村镇募集粮草,防止陷入长期的围攻。

一队乡勇正在附近的村庄征收粮食,突然有人大喊起来:“骑兵,是清军的骑兵!大家快逃!”

这几十个乡勇一哄而散。

岭南的丘陵、水田地形不利于大规模的骑兵展开,但是不意味着骑兵在这里无用,小规模的骑兵仍然是徒步乡勇的噩梦。

“抓活口!”郝尚久率领的骑兵撞见这一众义兵,如同羊入虎口,用马刀轻易地将他们斩杀,同时还活抓了几个人。

村庄里的乡民门窗紧闭,他们惊恐地目睹了一面倒的战斗。

在骑兵面前,一群乡勇转身逃走将后背暴露给锋利马刀,毫无抵抗能力。

郝尚久与一众骑兵围着几个来不及逃走的俘虏转圈,他们手中握着的马刀还有猩红的液体滴落,他在给这几个俘虏巨大的心理压力。

几个被骑兵包围的义兵俘虏绝望无比,马匹的气味、锋利的马刀还有面目狰狞的清兵在一点一点地摧毁他们的心理防线。

其中一个乡勇头皮发麻,他承受不住巨大的压力而跪倒在地上向郝尚久等人磕头:“大人饶命!我有重要情报交代,请大人饶命啊!”

郝尚久冷道:“你是什么人?有什么重要的情报能够让我饶你性命?”

“小人乃是陈子壮的家僮,城中有内应,小人知道内应是谁!”

“内应?”

郝尚久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他的眼神闪烁:“带他回城见提督大人。如果你所言有误,那么就做好被杀头的准备。”

家僮劫后余生,向郝尚久接连叩头:“谢大人、谢大人!”

广州城的李成栋很快就从陈子壮的家僮口中得知城中有南明降将打算与陈子壮里应外合、攻陷广州城。

“原来陈子壮之子潜入广州城内是为了物色内应的人选,他倒是宁死不屈,而他们的家僮就是一个软骨头。立刻逮捕杨可观、杨景烨、黄天锡三人,推到菜市口斩首,以儆效尤!”

李成栋得知城内有叛徒,立即动了杀意,派遣亲兵去处决义军的三个内应。

同时他从家僮口中得知驻扎在五羊驿的是陈子壮的部众,并预定在七月七与郑成功、张家玉、陈邦彦等人共围广州城。

佟养甲听说各路义军要一同攻打广州城,汗流浃背:“果不其然,这些刁民都造反了,一路兵马就有一两万人,再加上郑成功、张家玉、陈邦彦之众,至少有四五万人,这下可不妙,朝廷忙着平定其他地方,不见得会及时来援……”

李成栋轻蔑一哼:“在吾眼中,陈子壮、陈邦彦等人土鸡瓦狗罢了。既然城外只有陈子壮一路兵马,则我明日便可以在郑成功、陈邦彦到来之前将其击溃!”

广州城内的清兵急忙调动起来,三个打算举火为号的南明降将因为叛徒泄密而被杀害,其他的南明降将见状更是人心惶惶,唯唯诺诺。

施大瑄、施福、施琅等郑家旧部更是被李成栋、佟养甲两人软禁在城中,防止作乱。

李成栋的清兵算是鹰犬之中比较精锐的部众,他亲自披甲出城攻打陈子壮,双方在五羊驿提前爆发战斗,尸骸遍地。

第61章 义师合流

“主公快看,那是陈邦彦的义军!”

“我看到了。没想到能够在珠江上与陈邦彦汇合,这下收复广州城的希望又多了一分。”

郑成功站在福船船艏甲板之上,江风拂面,他率领的水师正好与陈邦彦的舟师在珠江相遇,双方合流,兵更强、马更壮。

陈邦彦的舟师虽然绝大多数是撑杆的小渔船,但胜在数量众多,还携带了不少口粮,破釜沉舟。

陈邦彦见到郑家水师高大的福船,不由感慨:“那才是我们大明水师该有的姿态,小渔船相形见绌。诸位随我前去拜见忠孝伯。”

两支水师汇合,陈邦彦带着一众义军首领来到郑成功所在的福船“招讨大将军”号上拜见。

“吾等见过忠孝伯、招讨大将军!”

一众义军首领与郑成功在福船上相会,郑成功打量这一群人,发现其中有老有少,老者有六七旬、少者只有十几二十岁。

其中一个人已经头发花白,郑成功从义军首领口中得知此人名为黄公辅,曾疏劾太监魏忠贤,历任湖广布政司参议、湖广参政、吏部御史,恐怕现在活着的没有几个人的资历比他还老。

一个七旬的明朝遗老还亲自随军出征,其忠义不必多言,就连郑成功都要让人第一时间为其赐座。

黄公辅抚花白的长须:“昔日告老还乡之际,大明江山尚存,这才四年的时间,连半壁江山都没有了,令人唏嘘,令人唏嘘啊。”

“黄老,希望尚存,广西还有永历帝,四川还有大西军,情况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陈邦彦在一旁激励士气。

郑成功心里却想,如果不是他转变战略进入广州府,眼前这群忠义之士还真的不是李成栋率领的虎狼之师的敌手。

不过既然他带来了红夷大炮和神机营,那么就要逆天改命,收复广州府。

郑成功也出言鼓舞众人:“各位不必惊慌,广州城周围的县城几乎都被我们王师收复,李成栋龟缩于一城之地,只要我们在江西、福建等地的清兵南下增援李成栋之前攻陷广州府即可。”

“在下总结朝廷历次抵挡清兵失利之根源,在于无法同心协力,各部无法配合得当,因此应当有一人担任总督,节制各路兵马。忠孝伯麾下有良将数十员,精兵上万,还有红夷大炮,我等愿意听忠孝伯统一指挥,共同收复失地。”

陈邦彦见郑成功兵强马壮,福船上更是有粗大的铜炮和铁炮,与各路义军相比算是南明的“正规部队”,于是决定奉郑成功为此次攻打广州城的盟主。

义军中固然有比郑成功资历更老的黄公辅等崇祯朝的遗老,但是他们一来无兵无权,别说指挥郑成功的部将,就是各个县的乡勇也不见得会服从他们的指令。二来黄公辅的年纪实在是太大了,难以操心攻城之事。

郑成功也不遑多让,这里的确他才能够保证各路义军能够服从指挥,而且他在金门岛、东莞县训练的精兵才是此次攻城的主力:“既然各位相信于我,这一次我率领众人收复广州城!”

郑家水师与陈邦彦舟师气势高昂,他们于约定的七月七日会师,并在白鹅潭遇到了陈子壮率领的乡勇。

陈子壮因为家僮泄密,在五羊驿遭到李成栋的攻打不敌,从五羊驿逃至白鹅潭。

正当陈子壮率领的乡勇们垂头丧气之际,他们看到江面上出现了一艘艘挂着义军旗帜的船只出现。

“万岁!我们的援军!”

义兵们见援军至,重新振作起来。

陈子壮的脸色有土灰,他的另一个儿子在和李成栋的战斗中阵亡,还有一个儿子被抓,他现在就只身一人。

几百艘大小船只铺天盖地,在白鹅潭停泊,接应陈子壮。

陈子壮见到郑成功、陈邦彦、张家玉等人,想到数日的心酸、牺牲的将士还有自己家破人亡,身为一个五旬的大男人,也不禁声泪俱下,向郑成功哭诉他们这两日遭到叛徒出卖、被李成栋攻打之事。

“此事都怪我提前来到广州城下,如果能够迟两日如约而至,也不会有此大败。好不容易陈邦彦贤弟在城中物色的三个内应,他们恐怕也被叛徒出卖,遭遇不测……如果抓住该家僮,我一定将其千刀万剐!”

陈子壮对出卖自己的家僮恨之入骨,后者的背叛让上千人受到牵连或者为李成栋所杀!

郑成功与陈邦彦、张家玉、黄公辅等人对视一眼,他们也不曾想到陈子壮会在七月初五就会抵达广州城下,显然陈子壮众人对行军的估计出现了偏差,再加上有家僮告密,陈子壮率领的义军受到了巨大的打击。

陈子壮终究是文人,领兵经验不足,郑成功正值攻打广州城之际,无意责难:“陈大人不过初战,对方是狡猾如狐的李成栋,初战不利可以理解。现在诸路义军联合,李成栋想要击败我们,难。”

“不错,此战我们必胜!”陈邦彦、张家玉等人互相鼓励,他们在白鹅潭帮助陈子壮整肃兵马,分成了三大镇。

第一大镇是郑成功、张家玉的兵马,这是攻打广州府的主力,拥有大量的火炮。

第二大镇是陈邦彦、黄公辅的兵马,他们还没有与李成栋交手,人马没有折损多少。

第三大镇为陈子壮的兵马,因为叛徒泄密导致损失,士气有所下降,但无大碍。

三路兵马齐聚广州城下,一时之间义军的气势更盛!

几万人驻扎在五羊门外,凭借水师在水网密布的珠江流域横行无阻。佟养甲、李成栋带来的亲兵不怎么识得水性,他们干脆放弃了防守珠江,而是龟缩在城内,凭借坚城死守。

别说是与擅长水战的郑家海盗,哪怕是陈邦彦这些土生土长的岭南乡人,李成栋在江面上都不是对手。

郑成功于广州城下扎营,他眺望高耸的城墙。

拿下广州城,凭借这里的人口,他就可以通过工业系统在这里好好种田和开办工厂,以期北伐。

第62章 收复复广州府(1)

“报!郑成功令人下来战书,指名道姓邀提督大人出城决战!除了战书,还令人送来了……”

“送来什么?”

“一套妇女的裙袄……”

“可恶……这个郑成功,是谁给他的勇气与我正面决战?郑芝龙几万精锐都一并投降,他只是继承了郑芝龙一部分的基业,竟然如此嚣张,还送来女装讽刺于我!”

李成栋收到郑成功的战书和女装,战术上面尽是讽刺之言,将他骂的狗血淋头,最后更是指名道姓要求在五羊门外与之决一死战。

李成栋毫不怀疑自己不是郑成功的水师对手,但他看来,郑成功的水师一旦上岸,就如同虎落平阳,不可能与他的部众相抗衡。

偏偏郑成功一来到广州城下,便派人将战书射入城中,于书信之上辱骂李成栋,激怒他出城决战。

“然而正是这个郑成功,在莞城却击败过你。”佟养甲在一旁讽刺。

“那是因为莞城有城墙可守,倘若是在平地作战,以我部之精锐,足以夷平贼兵!”

“那么李提督快率兵出战,为广州城解围。”

“出不出兵是我说了算。万一中了郑成功的阴谋,广州城只会更加危险。”

李成栋陷入沉思,他不知道郑成功为何有把握与正面决战,他手中可是有一支从北方带来的千人轻骑,但凡是在平原上,只需要骑兵突击,没有应付骑兵经验的南方乡勇就会一击即溃。

他招来李元胤、郝尚久、杜永和等部将,与他们商讨是否应当出城与郑成功会战。

李成栋环视诸将:“此次是我们率兵南下第一次被包围,城内人心惶惶,各位认为是固城死守,还是出城击败郑成功,并一举镇压各县贼兵?”

杜永和说道:“郑家海盗素与红毛人、倭寇来往贸易,说不定从外洋获得大量的鸟铳和火炮,此乃利器也,不可中计。”

郝尚久附议:“广州城城池坚固,兵粮众多,坚守一两年也不成问题。”

李成栋见众将倾向于固守而不是出城与郑成功决战,他也打定了主意。

突然,城外有低沉的响声,让李成栋、杜永和、郝尚久等人心底一惊。

他们都是从江北打到岭南的将领,对于火炮的声音再熟悉不过了。

城外响起火炮声,说明包围广州城的义军开始攻城!

“随我前去守城!”

李成栋不知为何对郑成功的火炮产生了畏惧心理,郑成功是他南下以来见过的火炮数量最多的势力。

他与部众来到五羊门的墙楼之上,城外的郑家军已经布下火炮阵地,正在进行校准,他们之前听到的火炮声便是郑家军的火炮手在进行试射。

郑成功不只是给神机营配置红夷大炮这么简单。

再好的武器也要有合适的士兵才能够使用,郑成功对火炮手的要求颇为严格,除了要熟练填装黑火药和实心弹,火炮手还要学会通过试射来调整实心弹的落点、部署火炮阵地、及时转移阵地。

“他们的火炮手……训练有素。”

李成栋发现城外的火炮每一次轰鸣,实心弹的落点越来越准,尽量轰击同一段城墙,这让李成栋心惊胆战。

郑成功带来的火器部队其训练之精良,让李成栋都不禁琢磨,他麾下的火炮手可不及郑成功的精锐。

李成栋的义子李元胤躲在墙垛后面,他看着下方郑成功的部众有条不紊地进行攻城准备,眼神中流露出异色。

郑成功的部众比他见过的南明军要精锐许多,攻城行动看上去很有章法,让李元胤看到了恢复大明江山的希望。

郑成功与几十员部将、义军首领在城外指挥攻城。

他发现自己很需要一个望远镜,不过他还没有开启望远镜技术,只能够用肉眼观察实心弹的落点。

张家玉、陈邦彦、张家玉、黄公辅等义军首领第一次看到郑家军的火器发威,他们不禁称奇。看了郑家军的火炮威力,他们纷纷认为尊郑成功为攻打广州城的盟主是正确的选择。

郑成功对左右部将、义军首领说道:“先用火炮震慑城中的守军,让他们军心动摇,然后再寻找机会攻城。”

陈邦彦看到神机营的火炮开始炮击广州城的五羊门,灵机一动:“当下清兵注意力集中于南边的五羊门,我可以率舟师从正西门进行偷袭,我们一举拿下广州城。”

“此计尚可。陈大人,有劳你了。”

郑成功仔细考虑了陈邦彦的提议,他们有舟师的便利,可以在珠江水域自由出没,如果陈邦彦率水师奇袭城西门,也许能够取到意想不到的奇效。

“一定不辱使命!”陈邦彦下去准备。

郑成功眯着眼看向高耸的广州城墙,城门口却不大,想要破城还殊为不易。如果强攻,怕是至少要折损几千人马。

他在东莞县的两三个月内又打造了一批楯车以及攻城云梯,还准备了铁锹、铁镐等铁具,可以用人命攻城,也可以挖掘坑道向城墙逼近,使用火药炸塌城墙。明清交战时使用火药进行爆破已经屡见不鲜。

不过广州城是一座坚城,民心可用足以坚守一年。

这还是他首次攻打大城池,郑成功当然无法耗费一年的时间围困广州城,那样的话各路的清军援兵会南下岭南增援李成栋。

现在他只能够赌李成栋还没有在广州城获得民心,各路降将对其并未心服口服,应该还不至于全城民众帮助他死守城池。

进攻广州城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但是他必须要拿下,否则没有足够的人口和资源发展工业。他总不能在连淡水、粮食都匮乏的海岛上发展蒸汽机、高炉炼铁等重工业。

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农业技术的进步必不可少,发展工业的技术是有足够的粮食。如果粮食产量没有上去,农民就去当工人的话,将会导致严重的粮食危机,尤其是饥荒之年。

“两广总督、广东提督都在此城之中,若是能够破城将其活捉,则天下必将撼动。”

郑成功知道如果自己收复广东,说不定清廷会放弃永历帝而将他当为最大的威胁,到时候他要对付的可能就是孔有德等三顺王了。



免责:该文章采集于网络,相关权利归相关人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更多文章: 1024社区 xp102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