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颠覆者 - xp1024.com
《楚汉颠覆者》


第1章 鸿门宴

公元前206年年初,咸阳郊外的鸿门。

这里由于被骊山流下来的雨水冲刷,北端出口处状如门道,形似鸿沟,所以被命名为鸿门。

由上将军项羽率领的楚军就驻扎在这里。

两个月前,刘邦率军突袭武关,攻入关中,秦王子婴投降,秦朝正式结束。

上个月,项羽率领诸侯联军进入关中,随后,屠杀秦国宗室,火烧阿房宫。

初春的关中大地,乍暖还寒。

鸿门一带,北风呼啸着,片片雪花从天空飘下。

在连绵的军营中,最大一座营帐,便是楚军统帅项羽的帅帐。

营帐内警卫森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披着鲜明铠甲、手持长戟的士兵们,无惧着寒风,个个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守卫宫门或主帅营帐的士兵被称为执戟士,统领执戟士的军官称为执戟郎中。

在营帐门口,一个站岗的人跟其他执戟士大不相同,除了手握长戟外,腰间还悬着佩剑。

这人,便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兵仙”韩信。

在韩信正对面那名执戟士,名叫邓兴,字玉龙,他年约二十,身材高大,面貌英俊,双目炯炯有神,跟其他执戟士大不相同。

然而,现在这个邓玉龙,并不是原本的邓玉龙。

在几天前,一个同名同姓的现代青年,灵魂穿越到这个人邓玉龙身上,这几天来,已经跟身体原主人的记忆有效融合。

在现代中的他,是个退伍军人,是历史发烧友、古代军事迷,对历朝历代都有研究,其中对秦汉时期的研究更深入,并且还熟读过古代有名的兵书著作。

万万没想到,自己却鬼使神差地灵魂穿越到秦汉时期,跟自己同名同性的执戟士身上,更巧的是,对面的顶头上司,便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韩信。

因为融合了原主人的记忆,来到这个陌生的古代,才不至于对这个时空一无所知。

对于穿越到古代,邓玉龙很无奈,但又不得不面对现实,这几天来,他对自己未来进行充分思考。

首先,他绝对不会再做一个小小的执戟士,且不说会跟着项羽一起殉葬,在现代的邓玉龙,有着非常强的事业心,既然来到古代,那就要打拼出一番大事业。

此时,有三个人向营帐走来。

根据原有记忆,邓玉龙一眼就认出来了,三人分别是项羽、项伯、范增。

项羽二十七八岁,高大威猛,身高接近两米。他被誉为华夏历史上武力值最高的人之一,四肢每一个动作,都给邓玉龙孔武有力的感觉。

项伯四十多岁,是项羽最小的叔父。

范增年约七旬,被项羽尊称为亚父,尽管头发胡子花白,却精神矍铄。

走到营帐门口时,项羽瞥了韩信一眼,面无表情地说道:“待会刘邦来了之后,没有我的命令,不许放他出来。”

“诺”韩信朗声应了一下。

项羽目光不会在韩信身上停留哪怕多一秒钟,他压根儿就看不起韩信,觉得能够给个执戟郎中给他已经算不错了。

沛公刘邦即将到来了。

因为楚怀王熊心曾经许诺过,先入关中者为王。

项羽在反秦力量中实力最强,并且消灭了由章邯统领的秦军主力,正因为他吸引了秦军主力,而刘邦却趁机攻入兵力空虚的关中,本身就让项羽大为不满,并且刘邦还曾经在函谷关阻止过项羽进入关中,两个因素加在一起,让项羽大为恼火,所以在鸿门的营帐中设下宴会,要跟前来赴宴的刘邦算账。

目前,项羽的军队有40万,驻扎在鸿门一带;刘邦军队有10万,驻扎在霸上,一旦开战,刘邦没有任何胜算。

片刻之后,从霸上而来的一百多人抵达军营大门外。

为首的正是刘邦,跟随的人员有张良、卢绾、樊哙,他将姿态放得很低,只带了一百多人前来赴宴。

正当刘邦要进入营寨时,守在寨门的英布拦住了他,只肯让刘邦和张良进入。

邓玉龙目睹着这一切,这跟原本历史是何其相似。

因为他的到来,以后的历史,注定了不会按照原本的轨迹发展。

在英布的带领下,刘邦、张良跟着向帅帐走来。

邓玉龙目光注视着他们,刘邦年约五十,内心的不安从眉宇间散发出来,项羽要问罪于他,他在忧虑着能否过得了这一关。

张良年约四十,身穿儒士服,样貌儒雅,衣着得体,他没有不安之色,他向刘邦提议过应对的方法,对自己的谋略颇为自信。

两人进入帅帐之后,鸿门宴开始了。

在门口站岗的邓玉龙,对于里面的动静基本上都听得清楚,如果主将有令,要将某人拿下,他和其他执戟士要立即冲进去将其擒拿,这是职责所在。

宴会上,刘邦根据张良提供的方法,巧妙地向项羽谢罪,果然成功地让项羽平息怒火。

有妇人之仁的项羽,便不再追究刘邦,这让一心要除掉刘邦的范增着急不满。

楚军的执戟士,分为三班值守。

当鸿门宴还在进行的时候,交接班时间到了,由另外一批执戟士接班站岗。

执戟士的住处,位于军营某个角落,伙房已做好午饭。

宿舍帐篷外面,执戟士们在一起吃饭。

这个时期的主食,并不是大米,而是小米(亦称为粟米)。

楚军中的伙食还算不错,邓玉龙大口吃着鹿肉,这个时期能够吃到现代很难吃到的野味,只可惜佐料很少,味道太淡。

执戟士们开聊起来。

“你们说,上将军是否会饶了刘季?”

“他敢不把上将军放在眼里,肯定不会绕过他。”

“刘邦这次死定了!”

………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认定项羽必杀刘邦,这是普通人基于常理的判断。

韩信却不言语,他的见识不是普通士兵可比,不会参与这种讨论中去。

“我敢肯定,上将军必定会放了刘邦。”

士兵们聊得正兴时,邓玉龙突然插话,他语出惊人,所有人都向他看来,连韩信亦不例外。

韩信问道:“你为何认为,刘邦一定会没事?”

邓玉龙说道:“上将军心肠软,只要刘邦认错求饶,上将军肯定不会再为难他。是真是假,一个时辰内就能揭晓。”

身为执戟郎中的韩信,下辖三十名执戟士,他对每个属下多少还是有些了解的,邓玉龙跟以前不一样了,不仅有些见识,神态、言行举止跟以前大不相同。

吃饭后不久,果然是听说刘邦安然无恙离开了。历史上的鸿门宴正是这样,刘邦说得让项羽饶恕他后,借着出去解手的时候,直接不辞而别,溜出营寨。

某个空地里,韩信拿着一根小棍子,在地面比划着。

在以往有空闲的时候,韩信就自个儿琢磨军事、统兵作战方面,时而用棍子在地上划出各种图案,模拟由自己排兵布阵。

韩信担任执戟郎中一年多,也曾经多次在下属面前谈论过军事方面的事情。

那些普通士兵,对于统兵作战、排兵布阵这类跟自身无关的事,根本不会有兴趣。

“韩大哥!”

邓玉龙走了过去。

在平常,很韩信关系好一点的几个执戟士,都称呼韩信为韩大哥,邓玉龙是其中之一。

韩信瞥了邓玉龙一眼,又再看着地上图案。

“韩大哥,我觉得你,最少能胜任将军之职,做个执戟郎中,太屈才了!”

这句话,说到韩信心坎上了。

“哎!命运不好,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韩信仰天长叹着。

邓玉龙拍拍他的肩膀,说道:“韩大哥,我以前听你说过一些用兵之道,就觉得你应该是将军。我相信,你日后一定不会只是执戟郎中。”

“但愿如此吧!”韩信神情中充满了无奈。

“韩大哥,我想离开军中,不想干了。”

“噢”韩信为此感到意外,再问道:“为何不干了?做执戟士又不用出去冲锋陷阵,没有性命之忧,每天站岗就能拿军饷。”

邓玉龙说道:“要是一辈子做个执戟士,太没劲了,不想干了!”

这几天来,他都在考虑以后该如何在这个时代打拼。

自己召集人马起兵打地盘?这是很不现实的事,那只有先投奔某个诸侯王了。

在各个诸侯王当中,只有刘邦有争夺天下的志向,只有在这样的人帐下,才有可能出人头地。

历史上的韩信,在辞去执戟郎中后前去投奔刘邦。正是因为有着过人的军事才能,在萧何面前将才能展示出来,才促使萧何全力保举韩信成为大将军。

邓玉龙全面分析过自己的能力,如果按照军事理论来说,他觉得自己未必比韩信差,他同样熟读兵书,在现代的时候,同样多次模拟着,在历史上各个时期,当自己置身于某个军事统帅、将军的时候,该如何统兵作战。

特别是楚汉时期,他曾经模拟将自己置身于项羽、韩信、章邯、龙且等人的位置上,面对不同情况时,在军事上该采取什么策略、该如何排兵布阵。

除了统兵作战外,日常的军事训练、军事制度、各种兵器装备优劣、军队士气等等,邓玉龙都有详细研究。

邓玉龙对历史主要时期的研究,不仅局限于军事方面,还包括天下大势,主要人物、主要势力的具体情况。

基于这样的判断,邓玉龙认为,如果自己像原本历史上韩信那样去投奔刘邦,先找机会在萧何面前将自己推销出去,有成功争取到成为大将军的可能性。

刘邦最重要的属下是萧何和张良两人,张良要在项羽分封诸侯、刘邦南下巴蜀时,才会暂时离开刘邦去辅佐韩王,还可以趁早去找到张良推销自己,尽量争取张良和萧何同时向刘邦举荐自己。

如果真的能当上大将军,邓玉龙可不会像原本韩信那样。韩信军事能力超强,政治嗅觉却不怎么样,最后落得兔死狗烹的下场。

邓玉龙绝对不会让这样的事发生在自己身上,只要有机会,他必定会做天下的主宰者。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任何人的成功,都是全力争取、全力奋斗的结果,天上不会掉馅饼,邓玉龙决定好了自身发展计划,就会尽快付诸行动。

要离开项羽阵营,有两个选择,要么是按照正常流程辞职走人,要么是做逃兵溜走。

现在,至少表面上战事已经结束,正常辞职走人基本上没问题。要是在战时你敢提出辞职,肯定当你是逃兵,说不定把你砍了。

韩信没有再为难邓玉龙,爽快地说道:“觉得没劲,那就走呗!我会在这几日给你办好手续。”

他本身就怀才不遇,就够没劲了,答应得很爽快。

他又再说道:“用不了多久,我也得走人了,跟你一样,干得没劲。”

哈哈!邓玉龙心中笑了起来,韩信肯定有意投奔刘邦,自己早一步行动,如果能争取到大将军位置,韩信就是自己得力手下了。

不过,这是以后的事情,邓玉龙要先走好第一步。

第2章 分封天下

两天后的下午,韩信来到邓玉龙面前。

“邓老弟,已经给你办好了手续,明日你站好最后一次岗就可以走人了,还有一笔还乡钱可以拿。”

“多谢韩大哥!”

韩信只是替部下办好该办的事。

翌日上午,天空放晴。

鸿门楚军营寨,这里旌旗招展,战鼓声响起。

项羽帅帐外,这里有座点将台,各路兵马的首领,以及项羽部将,都集合在点将台前,即将宣布分封的诸侯王名单。

项羽主要部将有英布、虞子期、钟离昧、季布、龙且、项庄、项声、项它等人。

谁有资格当诸侯王,完全由项羽说了算,在公布名单之前,除了项羽和范增,谁也不知总共会有多少个诸侯王。

每个人心情不一,有些人自信能当上王,有些人期待着项羽能有特殊照顾。

话事人还没出现,众人交头接耳聊天起来。

邓玉龙仍然在帅帐外站岗着,将那几十人看得清清楚楚,他早已知道结果。

不多时,项羽、范增、项伯从帅帐出来,项羽手中拿着布帛。

现场顿时鸦雀无声,目光都聚焦在项羽身上,等待这个神勇无比的男人宣布最后结果。

三人登上点将台。

项伯面对众人,朗声说道:“楚王诏令,封上将军项羽为西楚霸王,统领各国之兵,代寡人节制诸侯。”

名义上,包括项羽在内的各路反秦首领,皆是楚怀王熊心的臣子,还得以熊心的名义发布诏令。其实,这都是由项羽说了算,楚怀王只是傀儡而已。

点将台下,众人都拱手略躬身,表现得恭恭敬敬。

此时,项羽将手中布帛递给项伯。

项伯接过布帛将之举起,说道:“以下是各路诸侯王名单,乃是由霸王所封。”

他将布帛打开,朗声说道:“惟楚怀王二年三月,西楚霸王元年一月,西楚霸王项羽受义帝楚怀王诏旨,封诸侯王于关中鸿门。封沛公刘邦为汉王,辖巴蜀、汉中,都城南郑;封章邯为雍王,辖咸阳以西地域,都城废丘;封司马欣为……”

项伯一路宣读下去,十八个诸侯王名单为:汉王刘邦、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西魏王魏豹、河南王申阳、韩王韩成、殷王司马邛、代王赵歇、常山王张耳、九江王英布、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辽东王韩广、燕王臧荼、胶东王田市、齐王田都、济北王田安。

本身,项羽就可以趁着各路诸侯集中一堂的时候,将其一网打尽,最少要收缴兵权,由自己做皇帝,然而他却要搞分封制,他自己成为天下共主。

并且在分封当中,就有诸多不公平,难以服众。

比如田荣、陈馀两人,就对自己没有被封王十分不满。

这一切,为他以后的失败埋下的祸根。

尽管如此,目前局势由项羽掌控,要是有人敢发作,那是嫌命长了。

有人不满自然有人高兴。

比如英布,由将军跃升为九江王,可把他乐坏了。

宣读完毕后,各人都只得领封。

项羽俯视着十八路诸侯王,自己就是他们的共主,如同的以前的周天子那样,意气何等风发。

此时此刻,在他心目中,认为一切已尘埃落定。

随即,项伯又再说道:“霸王诏令,各路诸侯只能保留兵马三万,多余兵马由霸王统一管辖,若违令者视为谋反,就地处决。”

此言一出,十八个诸侯王皆是一惊,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人发声。

只是现在不发声而已,众人对项羽的不满之心进一步加深。

这是范增想出来的法子,目的是削弱各诸侯军事力量。

霸王命令,莫敢不从,项羽扫视着诸侯王们,没有一人敢抗命,洋洋自得。

他大声说道:“看来,大家都没有异议,很好,分封已毕,摆贺宴,今天一醉方休。”

众人跟着进入大帅帐,摆下美味佳肴。

项羽和那些意外封王的人,都尽情吃喝,其他人可就吃得没意思了。

未时四刻,新一批执戟士来交接班,邓玉龙下班了。

邓玉龙去到相应的部门,办理好离职手续,领取了一点还乡费,按照规定,他还可以在军营住一晚上。

邓玉龙才不愿意多待,明天一早就赶去刘邦那边。

吃过晚饭后,韩信将邓玉龙叫到一边。

“邓老弟,日后有什么打算?回家乡吗?”

“不了,先离开再说。”

现在还在楚军中,如果直接说去投奔汉军,说不定会被认为是投敌。

韩信拍拍邓玉龙的肩膀,说道:“但愿以后,你我还有相见之日。我也不想呆在这里了,明日就找钟离将军说这件事。”

在还没有从军前,他和钟离昧就是好朋友,是钟离昧先投奔楚军,当上了将军,后来韩信再投奔楚军,钟离昧将他举荐给项羽,项羽却不识人才,只给了区区执戟郎中,这一干就是一年多。

在这段时间里,韩信数次向项羽提出军事方面的正确建议,都直接被项羽无视了,让他越来越郁闷。

“韩大哥,你有统兵之能,去投奔某个诸侯王,说不定能得到重用。”

邓玉龙是以一副惊讶的表情来回应,这才是正常反应。

韩信说道:“我还没决定好,跟你一样,先离开后再说。”

在原本历史上,韩信是在刘邦出发去汉中后,他才赶上去投奔,去到汉中后才有机会见到萧何。

翌日早上,鸿门营寨外,大批楚军先集合,再由虞子期、季布前往在霸上的刘邦营寨。

因为项羽有令,所有诸侯王只能保留三万兵马,多出来的士兵全部纳入划归项羽管辖。这个命令看似公平,每个诸侯王一视同仁,其实是专门针对刘邦的。

在各诸侯王当中,要数拥有10万兵马的刘邦实力最强,其他诸侯王即使有超过3万的,亦多不了多少。

项羽专门派出这两人,前去收缴刘邦多出来的兵马。

军队出发后,邓玉龙只身出来营寨,他背着包袱,走路前往霸上。

第3章 毛遂自荐

霸上,位于现代西安东边,在现代称之为白鹿原。

这里热闹非凡,有大批楚军来到在这里,一队又一队的士兵被楚军带走。

在上午的时候,就已经有4万士兵被带走了。

“你们这队,跟我走!”

有一批12万人的汉军队伍,跟着项庄向鸿门而去。

刘邦望着那远去的士兵,原本是自己的部下,转眼间就要加入到楚军阵营中,心中颇为不舍,又对项羽充满了憎恨。

其余汉军将士们,亦对此愤愤不平,个个都仇视项羽。

好在昨晚的时候就有准备,刘邦专门挑选出战斗力最强的三万人留给自己,比起那7万要被项羽带走的人,战斗力强上一大截。

鸿门离霸上大约二十公里,邓玉龙走了半天抵达霸上附近,直至等到大约下午三点,楚军才清点完毕,确认汉军只剩下三万士兵,才离开这里。

望着霸上那连片的军营,其中最大那座有高高竖立起来的王旗,这应该是刘邦所在军营。

不过,如果直接找刘邦,不可能给予邓玉龙高官,必须有刘邦最重要的人举荐才行,萧何跟张良,就是刘邦最重要的臣子。

项羽分封诸侯之后,封张良为韩国的相国辅佐韩王,不得已要跟刘邦离别,说不定现在还没走。

萧何肯定要去找的,但迟点都还可以,得先去见到张良将自己推销出去,要是迟了可就没机会了。

如果要让张良和萧何同时向刘邦举荐自己,那是最理想的。

“来者何人?”

当邓玉龙来到大营门口时,立即被守门汉军挡住了。

“我叫邓兴,是张子房先生的远方亲戚,有要事来找他!”

见大人物要有借口,张良当然能看穿,不过,这样有较大概率能激起张良兴致。

“军师在营内,我先去通传!”一名士兵快步进去营内。

过了一会,那名士兵出来,说道:“军师有请!”

张良果然肯见自己,邓玉龙心中一喜,机会只有一次,可要好好把握。

某帐篷内,这是张良独立住处。

按照计划,刘邦明天启程南下南郑,他会在明天跟刘邦分离,去辅佐韩王成。

当接到卫兵来报,有远方亲戚来找他,张良亲戚中没有邓玉龙这个人,就知道是冒充的,不过,他倒是有些兴趣,看看邓玉龙为什么找借口要见他。

“军师,邓兴已带到。”

“让他进来!”

进入帐篷,张良仔细打量着邓玉龙。

“你费尽心机找我,可有事相求?”

邓玉龙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说道:“子房先生,在鸿门宴上,项羽放过汉王,注定了他最终失败的命运。”

“噢…”张良惊讶起来,又再被激起兴致,“汉王和霸王强弱明显,为何说霸王必定失败?”

“项羽的强大,乃是假强大。他无识人用人之能,赏罚不明,并非明君;楚军军纪不严,所经过之处,百姓遭蹂躏残害,特别是进入关中后,洗劫秦人,早已失去了民心;前几日分封诸侯,他封赏亲信和偏爱的人,种种不公正,让许多人愤愤不平……”

邓玉龙不卑不亢,娓娓而谈,说出项羽一大堆劣势和缺点,句句在理,让张良有耳目一新之感。

“邓玉龙,你只是说出项羽不足之处,可有打败他的策略?”

仅仅刚才那番高论,足以证明邓玉龙见识不凡,张良倒要看看,眼前这个年轻人到底有多大能耐。

成功让张良对自己产生兴趣,邓玉龙心中暗喜,继续说道:“项羽虽然并非明君,但勇武不凡,是出色的大将,才有去年在巨鹿大破章邯三十万大军的壮举。要彻底将项羽打败并非易事,需要从军事和谋略两方面同时着手。在谋略上,汉王需联络号召其他诸侯王,共同讨伐项羽。

因为分封不公,各诸侯当中有许多人对项羽不满,不出一年,必定会有人率领起来反抗;另外,我料定项羽必定会弑杀义帝,汉王更可名正言顺举起旗帜,号召诸侯共同讨伐项羽这个乱臣贼子;此外,范增这个人老奸巨猾,诡计众多,必须想办法除掉。

在军事方面,汉王抵达封地后,当迅速招兵买马,扩充军备,在几个月内重新扩充到10万人应该不成问题,待关东有变,便是出兵时机。首先,是打败章邯,夺取关中,随后再东出函谷关占领洛阳一带。到那时候,汉军需要分成南北两条战线。

南部战线由汉王直接负责,需要跟项羽正面对抗,必须能扛住项羽2-5年时间;至于另外一条战线,需要一个能统帅三军的大将军,率军挥师北上,攻取或收服北方的魏国、代国、赵国、齐国,控制整个北方。夺取北方后,对项羽的包围圈已形成,届时,只要汉王发出命令,全天下兵马集中对付项羽,让项羽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这些大战略,是邓玉龙还在现代时,结合历朝历代对楚汉争霸的成败分析,再加入自身的看法进行总结,是他离开楚军阵营前就已经想好的,在萧何、刘邦面前同样可以这么说。

听着,邓玉龙娓娓道来,张良越听越起劲。

邓玉龙所说的内容,富有谋略的他,有很多方面也已经想到了,只是没想到还有人能有如此战略眼光,并且战略设想更加完善。

邓玉龙又再说道:“子房先生,你是出色的谋士,可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而治理内政、筹措粮草军饷、安抚百姓,没人能及得上萧丞相。这是汉王之幸,但这还不够,还需要一个能统帅三军,为汉王攻城拔寨的大将军。敢问子房先生,目前汉王帐下,有能胜任大将军的人选吗?”

“噢…”张良已经猜到了邓玉龙来意,说道:“是啊,目前汉王帐下将军们,还未有人能胜任,莫非你有合适人选举荐给汉王?”

邓玉龙说道:“正是,我是特意给汉王举荐人才的,有了他,汉王定能打败项羽。”

“此人是谁?”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邓玉龙在现代社会时,已经工作了好几年,基本的观言察色还是懂的,谈论了这么久,根据张良的反应,判断出说服他的把握已经很大了。

“好…”张良大笑一声,“你为汉王着想不假,同时也是为自身功名而来,你的战略见识我很是佩服。不过,刚才所说只是大方略,若要担任大将军,还需精通兵事。”

第4章 两人助力

这方面难不倒邓玉龙,他将在现代学习到的、适用于古代的军事理论适当地说出来,包括操练士卒、军队日常管理、领兵作战、武器装备等方方面面。

在现代的时候,邓玉龙不仅熟读兵书,并且还结交了好几个这样的发烧友,相互交流各自的心得。以前研究这些,只是出于个人爱好,现在派上用场了,有很机会能将理论付诸于实践。

只要是正常人,当他突然发现能力超群的人,必定会为之震撼,张良亦不例外,眼前的邓玉龙就是一块瑰宝,对方谋略似乎不低于自己,而军事才能,估计当世无人能及。

不知不觉间,两人会谈时间已经两个多小时了,碰到能力超群的邓玉龙,让张良一直处于兴奋之中。

“我的确是为了自身功名而来,我叫邓兴、字玉龙,希望自身所学能有勇武之地,能成为像吴起、王翦这样的历史名将。我原本是项羽账下的执戟士……”

邓玉龙将投奔楚军的经历全盘说出,既然要投奔汉军,当然要自我介绍,在敌势力从军经历不能隐瞒。

他将自己的经历,说成喜欢兵事、立志要成为大将军的人,说从小就想尽办法搜罗兵书熟读、研究兵事的人。

“你都说了,项羽不懂识人用人,拥有你却不重用,这是他的损失。我最后再问你,倘若由你统领汉军,你如何从南郑出兵夺取关中?”

这是张良对邓玉龙的考验,亦对此很好奇。

项羽让章邯、司马欣、董翳镇守关中,是要死死压制刘邦。就算在巴蜀和汉中将兵马扩充到十万,要夺取关中,在兵力上丝毫没有优势,在地利上却处于劣势,这本身就是一大难题。

“子房,我对此已有成熟的方案,若你能将我举荐给汉王,必定全盘托出。”

这下,邓玉龙卖了个关子,具有最后决定权的刘邦还没看到,不能全部都先说出来。

张良说道:“你想做大将军,汉王需要大将军,我自当全力引荐,若只有我一人举荐,分量还不足,先跟我去见萧丞相。”

喔呵!终于成功说服张良了,邓玉龙十分兴奋。

他跟着张良,向萧何所住的帐篷走去。

如获至宝的张良,急切地要让萧何也认识邓玉龙,步伐匆匆。

营寨内有许多大小不一的帐篷,有士兵宿舍、大人物的单独住所、仓库等等。有许多士兵在收拾东西,做好南下的准备。

行走在营寨里,时而能听到士兵们对项羽的臭骂声,刘邦被赶到偏僻的巴蜀之地,士兵们同样要跟着过去,远离家乡,汉军兵士们都是一肚子的气。

邓玉龙跟着张良行走几百米后,来到一座中型帐篷前,这里有好几个士兵守卫着。

“萧丞相可在?”

“军师,丞相就在里面。”

张良在汉军中地位仅次于刘邦,跟萧何不相上下,不需通传便可进去。

帐篷内有三个书架,摆放着许多用竹简作为材料的书籍和公文,在帐篷左边有张案桌,有个老人在席案桌前地而坐看书,他抬头一见,走入帐篷的是张良,身后还有一个陌生面孔。

“萧丞相,你可知道此人是谁?”

此时的张良,仍然还在兴奋之中。

萧何站起来,仔细打量着邓玉龙。

邓玉龙亦打量着萧何。

萧何年约五旬,身材中等,留着山羊胡子,给人和蔼的感觉,如果不是事先知道他的身份,很容易当成是德高望重的老人。

萧何当然不认识邓玉龙,向张良说道:“瞧你那高兴样,这人定非普通人。”

张良说道:“他的能耐,大到超乎你的现象。”

萧何说道:“还能大到何种程度?难道能像你这样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还是他能胜任大将军?”

能让张良如此兴奋,又说出这样的话,萧何自然是往最好的方面说。

张良大笑一下,说道:“你还真说对了。他叫邓玉龙,兵事之能恐怕当世无人能及。”

萧何略感惊讶,对邓玉龙道:“子房这么夸赞你,看来你真的有些真才实学。”

张良说道:“丞相,让我来说吧,邓玉龙……”

他将刚才邓玉龙跟他说的话大概性叙述出来,萧何越听越惊,越听越喜,当张良说完后,萧何的兴奋之情,比张良犹有过之。

“哎呀!邓老弟啊!汉王最缺像你这样的帅才,有你投奔,用不了多久,定能再打回关中来。”

萧何拍着邓玉龙的肩膀,喜不胜喜,还从来没这么开心过,称呼对方为老弟了。

邓玉龙说道:“丞相,我既是为了汉王,亦是为了自己的功名而来。”

张良说道:“邓老弟,汉王需你统率三军战胜项羽;你需要给予你发挥所能的机会。你辅佐了汉王,也就成就了你自己。”

邓玉龙何尝不高兴,张良跟萧何都支持自己,大将军位置十拿九稳了。

在这个时空里,在争取成就大事业的道路上,有了良好的开端,活了二十多年的邓玉龙,还从来没有这么开心过。

帐篷内,三人都笑了起来。

天已经黑了,士兵将饭菜端进来,萧何专门叫人做了好菜招待重要人物。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你要有能耐才能得到别人的重视,现在的邓玉龙,已经成功地让萧何和张良重视他。

萧何能力很强,又对刘邦十分忠心,想刘邦之所想。刘邦被项羽逼去巴蜀、汉中后,要重新北上夺取关中,甚至跟项羽一决雌雄,最缺的就是军事统帅。

而今天竟然有超级军事人才邓玉龙前来投奔,他是何等的高兴。

萧何亲自给邓玉龙斟酒,说道:“邓老弟,汉王能得到你,何愁大业不成,吃饱后,我带你去面见汉王,再加上子房,一定能说服汉王,让你统领三军。”

邓玉龙说道:“多谢丞相和子房。”

他喝下一杯酒后,拿起筷子将每道菜都尝了一遍,虽然缺少佐料,但在不缺盐的情况下,加上有好的厨师,味道还是不错的。

在项羽军营的时候,虽然伙食不错,但区区一个执戟士,不可能吃到什么山珍海味。萧何是汉军二号人物,自然大不相同。

这次有六道荤菜,邓玉龙能识别出的,分别有羊肉、猪肉、狗肉、鹿肉、黄猄肉,还有一样肉食,连以前那个邓玉龙都从未吃过,不过味道确实好。

第5章 战略规划(求推荐票支持)

萧何从那个菜盘里夹起一块肉到邓玉龙的碗里,说道:“邓老弟,这是兵士早上打到的食铁兽,你多尝尝。”

“食铁兽?”邓玉龙皱皱眉头,在想着什么东西在古代用这个称呼。

很快,他似乎想起了什么,问道:“这个食铁兽,是不是头部白毛、身体和眼睛黑毛的?”

萧何说道:“是啊!食铁兽在西部很常见,据说行动迟缓,比野猪还好打,肉又多,猎人最喜欢打食铁兽。食铁兽只有西部才有,关东的人很多不知。”

哇塞!这可是国宝大熊猫啊!不过话又说回来,古代人口稀少,现代的珍稀动物在古代很常见。

虽然如此,前世成长在现代的邓玉龙,一时还是不能接受吃这种肉,将碗里的熊猫肉夹给萧何。

“邓老弟,你可是不喜欢食铁兽的肉,我吃起来味道好得很。”

“每个人口味不一样,我的确不习惯。”邓玉龙随便敷衍过去。

吃饱饭足后,萧何说道:“邓老弟,你先在此稍后,我和子房立即去找汉王,向他举荐你。”

汉王王帐内,刘邦心情郁闷,什么事也不想管,吃过饭后直接睡觉,侍从将蜡烛吹灭出去。

萧何、张良两人向这边走来。

“丞相,汉王已经就寝了!”

守卫王帐的执戟士说道。

萧何说道:“我有要事找汉王。”

他直接迈步走了进去,张良跟着进去。

“汉王…”

“丞相,我烦着呢!有什么事明日再说!”

“汉王,我告诉你好消息,保证你不烦了。”

侍从跟着进来,点燃了蜡烛。

萧何说道:“汉王,有一人能解你烦恼。”

在床榻的刘邦起身坐着,对萧何道:“到底有何事急着找我?”

昨天才刚当上汉王,刘邦还不习惯自称寡人。

“汉王,你午时还说过,此番被项羽逼得去汉中,一定要打回来,但没有精通兵事的大将军统领三军,能有多大胜算?”

“你不会跟我说,有了大将军合适人选吧?”

“正是,目前已有合适人选,若汉王能拜他为大将军,定能助你夺取关中,最终打败项羽。”

“那人是谁?怎么我从未发现?丞相,你这个玩笑开得太大了吧!”

刘邦当即站起来。

萧何正色道:“汉王,臣下不是开玩笑,那个人叫邓玉龙,确有过人的军事才能,足以胜任大将军。”

张良亦说道:“汉王,丞相的眼光不会错,臣明天就要离你而去了,在走之前,向你保举邓玉龙为大将军。”

萧何跟张良同时保举,让刘邦惊奇起来,心想,这个邓玉龙到底有何能耐?

随即,萧何跟张良两人轮流发言,向刘邦讲述邓玉龙的事,刘邦越听越震撼。

萧何帐篷内,邓玉龙在等待着消息。

张良萧何要向刘邦讲述自己的事,肯定要些时间,他在无聊地等待着。在古代,没有网络电视,没有电脑,连纸质书都不存在,从现代穿越过来的他,的确够无聊的。

大约两个小时后,有个执戟士装扮的人匆匆进来。

“你就是邓玉龙吗?”

“我正是邓玉龙。”

“汉王要召见你,请跟我来。”

邓玉龙跟着执戟士,进来王帐。

刘邦面无表情地看着他,萧何、张良站在另外一边。

“草民邓玉龙见过汉王。”

邓玉龙恭恭敬敬地行礼。

刘邦仔细打量着邓玉龙,上看下看,前看后看。

“丞相和军师都跟寡人说,你有胜任大将军的才能,是一匹千里马。”虽然刘邦依然是面无表情,但其实心里是高兴的,只是当上了汉王,他就学着君主模样,喜怒不形于色。

“汉王,草民自信有这个能力,才敢找到军师和丞相。”邓玉龙不卑不亢地说道。

普通的平民,见到大官和君主往往会紧张,他虽然在前世没有见过大世面,在君主面前也镇定如常,眼前的刘邦,在两年前还是一介布衣,昨天才刚被封王而已。

只听刘邦说道:“那你说说看,若让你当大将军,你如何从汉中出兵夺取关中?”

这是张良和萧何都很好奇的事,两人向刘邦说邓玉龙事情时,都有谈及这方面。

“汉王,要重新打回关中,需要从军事和谋略两方面着手。项羽始终对汉王你不放心,他之所以将汉王封地定在汉中和巴蜀,就是要让汉王难以发展;他在关中设立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个诸侯王,就是要监视和钳制汉王。汉军南下汉中,无论是走褒斜道还是子午道,草民建议,大军经过栈道之后,将栈道烧毁。”

在古代,从关中前往汉中和巴蜀,道路艰难。

在这个时期,关中进入汉中的道路只有子午道、褒斜道两条,这两条道路都有一段路地势险要,有人工在悬崖绝壁上凿孔架木而成的栈道。

听到这样的话,张良目光为之一亮,感叹邓玉龙真是谋略非凡,他本身也想到了这方面,还准备要在走之前向刘邦说呢。

智谋不如他的刘邦和萧何,则是疑惑不解。

刘邦问道:“烧了栈道,以后汉军如何进军打回关中?”

邓玉龙说道:“栈道狭窄,即使不烧掉也起不了作用,只要章邯派出一小队人马守住栈道北面,任你有千军万马都过不去。烧掉栈道是做给项羽看的,让项羽认为汉王会好好呆在封地,没有夺取关中之意。”

还真够有谋略的,本身经过萧何、张良的叙述和举荐,刘邦便对邓玉龙产生了很大兴趣,这下又再提出谋士才能提出的建议,让他更为高兴。

刘邦不再压下心中的喜悦,笑容挂在脸上,双手拍着邓玉龙肩膀,说道:“邓玉龙,你不愧是千里马,项羽是昏君暴君,我…寡人是好伯乐,一定不会埋没你。”

张良说道:“汉王,你有了大将军,重新打回关中指日可待。”

他再对邓玉龙道:“对于如何打回关中,在汉王面前,是时候说出来了吧。”

刘邦和萧何同样看着邓玉龙,都很想知道答案。

邓玉龙根据前世对楚汉历史的了解,早已了然于胸,说道:“烧毁栈道只是其中一环,是为了迷惑项羽和章邯。汉王去到汉中后,当任命大将军,操练士卒,扩充军备。要打回关中,自然不能再从褒斜道或子午道北上。汉王可有地图?”

刘邦当然有地图,他将地图在桌面上摊开。

第6章 居中协调

这个时候的地图,不像现代那么高清,精确度也差了很多,只能画出大概的地点和路线。

邓玉龙用手在地图上比划着,说道:“根据我的了解,要从汉中北上关中,除了常走的褒斜道、子午道以外,还有一条陈仓道,只是这条道路人迹罕至,知道的人不多,地图上没有画出来。我的策略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当萧何和刘邦还没反应过来时,张良先说道:“我明白了,是要大张旗鼓重修褒斜道栈道,迷惑章邯,再偷偷从陈仓道进军,突袭大散关。”

只要邓玉龙说出一部分,智谋超群的张良就能想出全部。

“不错”邓玉龙自信满满地说道:“栈道修筑在悬崖峭壁上,一旦被烧毁,没有两三年无法全部修好,让章邯误以为汉王是要重修栈道,通过褒斜道兵出关中,疏于对大散关和陈仓的防备,汉军再出其不意从陈仓道出兵,这是成功的关键。演戏要演足,这个方案必须绝对保密,除了在场4个人,不能有其他人知晓。”

在原本历史上,刘邦正是按照这个计策和路线进军,才得以夺取关中,邓玉龙只不过将其陈述一遍。

邓玉龙虽然智商不算低,但自问还不能跟顶级谋士相比。

在现代,对某段历史时期的研究,是集合了两千多年来人们的见解分析,再加上有现代的各种知识,作为从现代灵魂穿越过来的这个邓玉龙,这是他的最大优势。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妙啊!来来来,坐下慢慢说!”

刘邦十分兴奋,让邓玉龙在旁边布帛上席地而坐,自己和萧何张良再坐下,又再叫人上茶。

在古代的隋唐以前,一般都属于跪坐,邓玉龙幸好融合了这副身体原主人的记忆,加上这副身体原本习惯跪坐,才不至于坐起来不舒服。

邓玉龙又再对军事、战略方面,跟刘邦深入交谈,让刘邦高兴和满意,对邓玉龙十分重视,多次亲自给他斟茶。

根据现场情况来看,邓玉龙觉得,拿下大将军的位子,成功的概率已经很大了,可以这么说,已经成功将自己推销给刘邦、萧何、张良三人。

四人一共谈了三个多小时,不知不觉到了半夜时分。

伙房已经做好了夜宵,全部端进来,大鱼大肉的。

古代野味众多,哪怕有这副身体原主人记忆的邓玉龙,还是有两样肉食没有识别出来。

其中,有一种肉是大块大块的,刘邦用小刀将肉切好,兴致勃勃地说道:“邓老弟啊!今日兵士们运气好,打了一只大老虎,虎肉好吃又补身子,你好好尝尝。”

他将两块虎肉送到邓玉龙碗里。

老虎肉?放在现代可是珍稀动物啊!邓玉龙皱着眉头,一时没有动筷。

萧何说道:“邓老弟,虎肉可好吃了,不像鹿肉、黄猄这么容易打到。”说着,他大口大口地吃着。

刘邦说道:“韩老弟,你以前没吃过吧!不尝尝可惜了!”

既然来到了古代,那就要适应古代环境,许多在现代的珍稀动物,在古代比比皆是,又不是什么罪恶,邓玉龙很快就相通了。

夹起一块老虎肉咬了下去,咀嚼在嘴里,味道的确不错,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吃饱之后,萧何说道:“汉王,臣下和子房举荐的邓将军,足以胜任大将军吧?”

会谈了这么久,是时候让刘邦表个态了,萧何在适当时机问话。

邓玉龙觉得,即使成功将自己推销出去,但刘邦不可能立即就允诺让自己当大将军。才认识不到一天时间,换成任何一位君主,都不可能马上给你当三军统帅。

“啊…邓老弟的确有经天纬地之才,至于大将军嘛…”刘邦在挠挠头,没有直接回答。

果然,刘邦模糊的回应,在邓玉龙的意料之中。要是换作自己是君主,同样不可能当场就答应。

张良说道:“邓将军以前默默无闻,要是突然间成为武将之首,三军将士恐怕不服,你给汉王一点时间处理,汉王重视人才,一定不会埋没你、委屈你。”

他是特意这么说的,借他的口说出主子的意思。

刘邦顺着接口道:“子房说得对。韩兄弟,寡人觉得,你是胜任大将军的,不过寡人还得先跟将军们说说。这样吧,你先跟随寡人一齐到汉中,到了汉中之后,尽快给你安排好。”

其实,这是张良给刘邦出的主意。

从关中到汉中,虽然直线距离不算很远,但道路险峻崎岖,几万人一齐出发,还有众多粮草辎重,有可能要耗时一个月。

在这段时间里,刘邦顺便多熟悉和考察邓玉龙,如果都没问题,到时候再正式封为大将军。

邓玉龙从座位上站起来,再走到刘邦面前行君臣之礼,说道:“臣遵命。”

萧何说道:“汉王,已经很晚了,臣下安排好了邓老弟住宿之处。”

刘邦说道:“邓老弟,你先去休息,明日跟随寡人一起南下汉中。”

邓玉龙、萧何、张良齐齐向刘邦一揖,再出来王帐。

张良向邓玉龙说道:“邓将军,我和萧丞相已经全力向汉王举荐你了,不过汉王也有他的难处,你要体谅一下。”

这个张良很会做事,在刘邦和邓玉龙之间居中协调。

邓玉龙向两人说道:“两位的帮忙,我邓玉龙感激不尽。能够得到汉王赏识,已经出乎我的意料了,到了汉中后再做大将军也不迟。”

虽然是场面话,但有些场面话不得不说。

张良回到自己帐篷睡觉,萧何则亲自带邓玉龙,去到安排给他的单独一座帐篷。

“邓老弟,时候不早了,好好歇息!”

萧何说完后回去了。

帐篷虽然不是很大,能够有属于自己的空间,比起住宿舍好多了。

初春的天气还比较冷,邓玉龙躺进温暖的被窝里。

不过,他却没有丝毫的睡衣,因为内心一直处于兴奋之中。

在前世里,邓玉龙只是一个小人物,一个大公司的普通职员,虽然很希望事业有成,但是谈何容易,成功的人永远占少数。

意外穿越到这个时空,让这一切变得有可能。

今天,在三个大人物面前将自己推销出去,获得对方重视,在大事业之路上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他在想像着,以后在汉中登坛拜将的时候,一定风光无限。

不知过多了多久,邓玉龙终于模模糊糊地入睡了。

第7章 尽职尽责

“邓将军,该起床了…”

在被窝里的邓玉龙,迷迷糊糊地听到这声音。

张开双眼,只见帐篷内有一个士兵,是这人叫醒他的。

阳光从帐篷缝隙射入,说话声、搬动物品声、车辆走动声从帐篷外传来。

士兵说道:“邓将军,我叫王大虎,萧丞相派我来担任你的侍从兵。时候不早了,大军快要出发了,”

所谓侍从兵,也就是现代的勤务兵。

在古代,军职达到一定级别的军官,同样会配备侍从兵,邓玉龙现在就有侍从兵了,足见刘邦对他的重视。

邓玉龙睡眼惺忪的,虽然还有浓浓睡意,但不得不起床了。

事实上,凌晨三点多他才睡着的,睡眠不足。

王大虎又再说道:“邓将军,汉王在王帐你等你!”

邓玉龙走出帐篷,只见这军营里,士兵们都在忙碌着,在忙着收起帐篷、装载物品,大量的物件被装在一辆辆马车上。

再次来到刘邦王帐里,张良、萧何也在。

刘邦说道:“邓老弟,你起床也太晚了,先吃早点。”

他们三人都吃过早餐了,有侍从兵将端进来一盘老虎肉。

邓玉龙不客气,大口大口吃起来。

刘邦说道:“寡人决定走褒斜道南下汉中,一个时辰后要出发了,这一路上,你就跟在我旁边。”又再对张良说道:“子房,今日一别,不知何日才能相见。”

他神情中显得十分不舍。

张良说道:“汉王,我乃韩国臣子,必须忠于韩王,无论我身在哪里,都会尽量帮助你,协调好韩国跟汉国的关系。”

韩王成目前在关中,他将会跟着韩王一起返回韩国故土,重建韩国。

只有邓玉龙知道,根据原本的历史,项羽会以韩王对推翻秦朝没有任何功劳为理由,将他扣留在彭城,后来干脆将韩王杀掉,张良将会在一年左右重新回到刘邦这里。

所谓协调好两国关系,只是他美好的愿望。

一个时辰后,营寨外,刘邦和张良单独在一个地方。

张良说道:“汉王,就算臣不在你身边,有萧丞相替你安抚百姓、筹措军粮、治理国土;有邓玉龙替你整顿军事、统帅三军,打出关中一定没问题。”

刘邦说道:“子房,多多保重。”

两人依依不舍惜别。

大军启程,井然有序地向南进发,除了三万士兵外,还有大量粮草辎重。

汉王的坐骑位于队伍中间,邓玉龙坐着马跟随在侧。

这一路上,刘邦跟邓玉龙时而畅谈着,邓玉龙说了很多跟军事相关的话题,大到军事战略层面,小到具体军事建设、兵马操练这类细节层面。

毕竟在霸上的首次见面会谈,只有三四个小时,虽然已经确定了邓玉龙有大才能,毕竟还了解不足,刘邦借着这机会,更全面深入认识邓玉龙,才能最后决定是否让他当大将军。

跟邓玉龙谈得越多,刘邦就越是满意。

在跟刘邦谈话的同时,每走出一段路,邓玉龙都会注意观察四周地形,时而又思考着。

三天后的中午,大军行军半天后休息吃饭。

在汉王这边,勤务兵们摆好台,刘邦、萧何、邓玉龙三人一起吃饭。

吃饱饭足,还要休息半小时才出发,邓玉龙趁着这个机会,在另外一边将一块布在地面上摊开,用毛笔画着图案。

自从出发后,每天的中午休息时间,以及晚上停下来安营后,他都会这样做。

前几天的行军,刘邦、萧何都没有留意到,这次萧何好奇地走过来,要看看邓玉龙在弄什么。

“邓将军,你在画地图啊!”萧何略感意外。

在外面的时候,他不便再“老弟”这样称呼。

“没错,在咱们的地图上,只画出了褒斜道,却没有褒斜道具体地形。”

萧何再仔细看,布匹上有从出发到现在,大军所走过道路的具体地形,包括树林、河流、高山等等,有些古怪的图案他根本看不懂。

他随即兴奋起来,几十米外的刘邦亦注意到这边,快步走了过来,看着地图。

邓玉龙说道:“汉王、丞相,臣是要跟据不同情势,预想到若发生战事该如何应对。”他指着地图道:“你们看,这里是一大片树林,可做隐藏士兵;这段路旁边山势较高,可在山上设伏兵打击敌军;这段路较为狭窄,可埋下陷阱至少可迟滞敌军速度……”

这是极为专业的军事知识,邓玉龙在现代时熟读兵书,就花了大心思研究这方面,有时候还跟其他古代军事爱好者相互交流,军事理论十分丰富,现在有机会付诸于实践,他就扎扎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做。

在影视作品中那些军事统帅,用兵如神,仿佛是出个锦囊妙计,谈笑一挥间,就能攻城掠地,打败千军万马。

其实,在现实当中的统帅,哪会有这么轻松的事情,他们有大量的基础工作要做,要事先了解各方面的情况,才能根据综合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再定下各种应对、破敌的措施。

绘制详细的地形图,就是最基础工作之一,当然,以后当上大将军后,很多基础工作可以安排部下去做。

这几天来,他根据地形,模拟着如果刘邦撤退有追兵前来该如何打;如果是刘邦北上前方有敌军又该如何打,在不同情况下进行作战推演。

“哎呀!邓将军,你时刻不忘战事,真是尽职尽责啊!”

刘邦在惊喜着,这几天来,邓玉龙带给他的惊喜不止一次了。

“汉王,我只是在尽作为臣子的职责,承蒙你赏识,臣必定全力以赴做好每一件事。”邓玉龙说道。

“汉王,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照我看,就算是吴起、李牧复生,也未必比得上邓将军。”萧何感叹道。

“丞相过誉了!”邓玉龙谦虚了一下。

其实,每天绘制地图,他是故意在不远不近的距离。

要是距离过远,刘邦和萧何根本发现不了;要是就在刘邦面前去做,又会显得过于做作。在不远不近的距离,多干几次后总有被发现的时候。

无论是古代和现代,有些道理是相通的。

一个人才,既要能力亦要勤快,但是不能仅限于此,不能是只知埋头苦干,必须主动寻找合适机会让老板知道才行,才能得到老板的赏识提拔重用。

第8章 火烧栈道(求推荐票支持)

天黑之后,大军停止行军,安营扎寨,次日早上再继续出发。

邓玉龙跟前几晚一样,有自己的帐篷住下。

刘邦对邓玉龙的好,那些将军们看在眼里,所有人以前根本没有听过邓玉龙这个名字,突然间冒出来的人,居然被汉王如此厚待,让不少人嫉妒起来。

这天晚上,几个将军在一起聊着。

樊哙说道:“那个邓兴是什么人?我跟汉王出生入死打到关中,都没见汉王对我如此好过。”

他边说边做着手势,情绪颇为激动。

周勃说道:“我问过丞相,丞相说他是刚投奔咱们的人才。”

卢绾说道:“就算有点能耐有如何?我们谁没点能耐,我看是汉王偏心。”

灌婴说道:“除非能像管仲乐毅、商鞅吴起这样的人才,才配汉王这么厚待。”

曹参说道:“说不定是邓玉龙善于阿谀奉承,博得汉王高兴而已。他有多少斤两,大家迟早会知道的。”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在大吐口水。

翌日,大军继续前进,道路越发崎岖不平。

根据斥候来报,偶尔有发现楚军斥候。

这是项羽专门派来打探情报的,要确保刘邦去了汉中。

古代华夏大地人烟稀少,汉军从褒斜道行军后,很容易能望见两边山上的野生动物,刘邦还特意组建打猎队,在大军进发的时候顺便打猎,打到了不少好猎物。

有了猎物,被刘邦器重的邓玉龙,自然有机会享用。

褒斜道全场两百多公里,是关中跨越秦岭连接汉中路程最短的通道,在褒斜道中段有一段栈道区,这段区域时而是栈道,时而是正常的泥土道路。

又再行军两天后,抵达了栈道的北面,前面是悬崖峭壁,唯有人工凿孔架木修筑的栈道可通行,栈道宽度不大,顶多只能让马匹和小型车辆通过,大一点的车要么拆卸开运送过去,要么只能丢弃掉。

好在这不是在战时,后无追兵,有宽裕的时间从容过栈道。

在技术条件很差的两千多年前,要在悬崖峭壁上修筑出栈道,工程是何其艰辛,在修筑过程中,有人不小心摔死不是稀奇事。

邓玉龙下马行走在栈道上,探头向下望去,要是不小心从悬崖摔下去,那就呜呼哀哉了,好在他没有恐高症。

恐高症在一定比例的人群中存在,有恐高症的兵士们,走在栈道时心中害怕,有些人浑身发抖。

其中,樊哙的恐高症比较严重。他在栈道走路之时,身子一直在发抖着,一手扶着峭壁,速度十分缓慢,许多人纷纷越过他。

“天杀的项羽,害得要我走栈道…”他时而在怒骂着。

栈道区难走,如果仅仅是士兵还好一些,更难的是运输物资,往往一天只能前进不到10公里,晚上的时候,士兵们在栈道之间的泥土道路区域休息,第二天继续前进。

足足花了十二天时间,所有人员终于跨越了栈道区,所有粮草辎重也全部运到了栈道南面。

刘邦和主要部下们,都集中在栈道南面。

他向北望着那长长的栈道,一把火烧掉,再要重新修筑可就难了。

邓玉龙见他在犹豫,说道:“汉王,毁掉这栈道,我们才有打回去的机会。”

战略已经确定好,刘邦不再犹豫,向周勃说道:“周勃,你派人把栈道烧了!”又再向陈贺说道:“到了南郑后,你再带人将子午道栈道给烧了。”

当听到刘邦这个命令时,众武将们都楞了一下。

萧何说道:“火烧栈道,是要项羽知道我们再无出关中再战之心,让他也无法再派兵来追赶我们了,以便我们在关中休养生息,重振军备。”

听到这么一说,大家都觉得有道理。

曹参问道:“汉王,张军师神机妙算,肯定是他的计谋吧?”

周勃接口道:“对对对,只有张先生才能想出这计谋。”

其他武将亦是这么认为的。

萧何笑道:“你们都错了,给汉王出这个主意的不是张军师,而是邓将军。”

大家又再楞了一下,目光移向邓玉龙身上,难怪能被汉王厚待,原来还真有点能耐。

不过,没有人认为他能耐也不会大到哪里去,只不过是出了一个计策而已,哪能跟张良比。

栈道区域连绵近百公里,要全部烧毁需要一定时间,周勃选好一队人马留下来,第二天开始执行刘邦命令。

在火烧栈道之后,很快就有斥候向还在关中的项羽报告。

项羽更加放心了,认为刘邦已经向他臣服,下令大军拔营起寨,明日开始返回彭城。

项羽划给刘邦的封地,包括汉中郡、蜀郡、巴郡,都城南郑是汉中郡的治所。

过了栈道之后,已进入了汉中郡的地界。

这里通往南郑的道路,虽然不算宽阔,总算能畅通无阻。

按照大军的正常行程,携带着粮草辎重的步兵还需四五天才能抵达南郑,如果是派骑兵轻装前去,一天便可到达。

这天晚上,邓玉龙向刘邦提出建议,带上骑兵先一步到南郑接过管治权,尽早投入工作。

刘邦觉得有理,当即就接受提议。

刘邦10万军队打入关中,其中有六千骑兵,当项羽要削减至3万人时,这些骑兵自然是在刘邦要保留的军队范围内。

翌日早上,六千骑兵聚集在一起,在刘邦的带领下向南郑出发,邓玉龙、萧何、灌婴、夏侯婴、卢绾五人跟随南下。

剩下的部队暂时由曹参统一管理。

六千骑兵一路南下,申时抵达南郑。

南郑城外,汉中郡守率领官吏们,提前在城门外等待着,上至郡守,下至最普通小吏,一共几百人尽皆聚集于此。

众人望着那几百人,他们都是秦朝任命的官吏,都还穿着秦朝官服。

夏侯婴朗声说道:“他就是汉王,还不快快拜见!”

汉中郡郡守名叫杨丙,他向刘邦作揖道:“前秦汉中郡守杨丙,率领郡衙全体官吏拜见汉王。”

说着,他跪了下去,其他官吏跟着跪下,拜了三拜。

刘邦说道:“都平身吧!”

待官吏们起来后,他命令军队入城。

灌婴首先率军进入城内,把守各个要道,刘邦再入城。

南郑城内,军队所经过的街道上,有不少百姓夹道欢迎,刘邦时而向两边百姓挥手。

去年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后,刘邦厚待秦王、王室以及秦朝官吏。萧何很懂得做事,不仅将秦国府衙中重要的典籍资料取走,还让秦王派出官吏,向汉中和巴蜀通报投降事宜,让三个郡的官吏各司其职,直至新朝廷派人来接管为止。

这个杨丙很忠于职守,从秦王投降后的几个月里,汉中郡仍然秩序不乱。

第9章 埋头工作

邓玉龙仍然是跟在刘邦的旁边。

这是他穿越以来首次进入古代的城市,南郑城不算大,城内大多数是一层的瓦房,只有极少数有两层,大多数显得老旧,街道上只有主干道铺了砖,沿途不时能看到左右两边连接着主干道的小路,就如同在现代小时候曾去过的那些落后农村的黄泥路那样,只要一下雨,肯定是坑洼泥泞。

至于老百姓,衣着非常朴素,有些人衣服还有补丁。这些人身材样貌,如果按照现代的标准来说,属于面黄肌瘦、营养不良类型,一个胖子都见不着。想想也对,在这个技术落后、经济落后的古代,能够不饿肚子就很不错了。

这跟现代影视剧中的古装剧情景大不相同,影视剧一般在影视城拍摄,建筑物富丽堂皇的,剧中的百姓大都衣着光鲜。古代百姓的真实生活,那会有那么好。

队伍沿着主干道一直前进,最后来到郡衙。

郡衙大堂还算宽敞,正中上方是郡守的座位,左右两边还各有四张桌子,桌子后面都有蒲团方形蒲团,蒲团就是供人跪坐的。

“汉王请!”

君主亲临,杨丙自然不再是主人了。

刘邦坐在主座位上,萧何、邓玉龙、夏侯婴坐在左下方,汉中郡官员坐在右下方。

杨丙首先向刘邦讲述汉中目前情况。

秦国讲究的是法制,自从秦王投降后,虽然汉中郡郡衙仍然坚守岗位,维护当地的原有秩序,但是有一些地方县令、官吏逃走,让当地处于无官府管治状态,甚至出现盗贼,郡衙人手有限,难以及时补充。

初步了解情况后,刘邦让其他人出去,留下萧何、邓玉龙商议。

萧何作为汉国丞相,其重要性大家都知道,而邓玉龙却能跟丞相一起留下来议事,让许多人嫉妒不满。

刘邦说道:“汉中、巴蜀是我们打回关中的本钱,要尽快掌控起来,政事和兵事要尽快纳入正轨。丞相,政事就有劳你了,寡人相信你能办好;邓将军,你对我汉国兵事有何建议、规划,这几日你确定好报告给我。”

邓玉龙说道:“汉王,臣会尽快做好,不过要先了解三个郡的情况,才能做好最完备的军事计划。”

萧何说道:“邓将军,你有什么需要了解的,尽管来找我。”

经过这十几天来的接触,刘邦相信邓玉龙的能力。

天开始黑了,刘邦和几个部下,跟汉中郡主要官员共进晚膳。

刘邦让杨丙暂时继续担任郡守,不过要在萧何统一安排下工作,既然改朝换代了,制度肯定会有所不同。

晚饭过后,临时安排居住地,刘邦住在杨丙事先安排好的宅院,萧何暂时住在郡衙,方便随时了解和管理政事,住在最大的卧室里;邓玉龙也暂时住在郡衙,待遇仅次于萧何。

第二天,杨丙向萧何全面汇报汉中郡情况。

邓玉龙要先了解辖区情况,才能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好军事发展计划,整个上午都跟着萧何,有时候需阅览竹简内容。

秦国的文字是小篆,如果放在现代,邓玉龙最少有一半不认识,好在这副身体原主人识字。在秦汉时期,文盲率很高,普通士兵大多数不识字,原本那个身为执戟士的邓兴,是少有的识字的人之一。

即便如此,古时候没有标点符号,阅读起来非常不方便、不习惯。

了解完汉中郡情况,他又再向萧何了解蜀郡和巴郡情况。

在原本咸阳的官署中,就有这两个郡典籍资料,只是不像当地郡衙那样全面而已,虽然只有大概性的描述,但本身邓玉龙在前世时就对这个时期有一定的研究,结合起来基本上够用了。

在秦惠文王以前有个古蜀国,其疆域范围大体上就是后来的汉中郡、蜀郡、巴郡。

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派出张仪、司马错南下伐蜀,古蜀国灭亡,后来设置了三个郡。

这110年来,秦国治理巴蜀很有成效,特别是在几十年前,当时的蜀郡太守李冰,治水成绩斐然,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连在现代都还能使用。

巴蜀地区虽然较为偏僻,但经过110年来的封建化管治,早已不是蛮荒之地,这里的人不算是化外之民,成都平原、汉中盆地适合农业耕种,在以农业立国的古代,巴蜀可谓是大粮仓。

秦国正是拥有关中平原和巴蜀这两个大粮仓来支撑,才有一统天下的资本。

自从纳入秦朝统治后,一直到秦末战争,战火都没有波及到巴蜀,这段区域没有遭到破坏。

所以在粮草方面,汉国自给自足完全没问题。

至于人口方面,三个郡加起来约一百七十万,除了华夏族外,还有多个少数民族,各地气候、风土人情,甚至是特产,都在邓玉龙的了解范围内。

仅仅是了解情况,就花了邓玉龙一整天时间。

翌日,汉中郡衙次卧室,房间面积比现代卧室大得多,左边是床榻、起居用品,右边有案桌、书架竹简。

邓玉龙来回渡步着,他大脑中在思考着,前世学来的理论知识,结合目前汉国的实际情况,该如何进行军事规划、制定军事制度。

他不是懒惰的人,即使在现代晋升空间不大,都能勤于工作。意外穿越这个时空,给了他成就大事业的机会,就有更大的动力投入到工作当中去。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邓玉龙匆匆吃过午饭继续工作,除了大小便外,整天时间都待在屋内。

“将军,该用晚膳了!”王大虎走了进来,出言提醒。

邓玉龙透过屋门望去,已是傍晚时分,聚精会神投入工作,时间过得还真快。

“萧丞相正等你过去跟他一起用膳。”王大虎说着,又再收拾桌面上的茶杯。

来到萧何这边,只见他在饭桌边的蒲团坐着埋头看着竹简,真是够尽责的,为主子鞠躬尽瘁,有这样既有能力,又忠诚勤奋的臣子,那是刘邦的幸运。

“丞相,你真够勤快的,连等我过来这点小时间都不浪费。”

听到邓玉龙的声音,萧何才知道他到了。

“刚刚接管汉中巴蜀,千头万绪,我身为丞相,要为汉王打理好政事,不努力怎么行。”

萧何将竹简放好,再叫人上菜。

第10章 军事规划

在饭桌另一边,有侍从已放好的蒲团,邓玉龙席地而坐,跟萧何面对面。

侍从将几样菜端来,给两人盛上粟米饭。

“吃饭吃饭!”

萧何先动筷,邓玉龙也跟着吃起来,每样菜分量不多,够吃就行了,萧何生活节俭,不铺张浪费,两人边吃边聊。

“邓老弟,兵事计划可有头绪?”

“已经想得差不多了,今晚整理好,明日就可向汉王汇报。”

“你效率不错,如若你真的当上大将军,你所规划之事再由你具体实施下去,日后有得你忙了。”

“忙点很好,能让我充实,只要能成就功名,有盼头,我就有动力去做!”

“充实?盼头?”萧何先是略皱眉头,又再笑道:“你这小子,老是有精辟的词语冒出来。”

邓玉龙毕竟是现代人,就算了解这个时代语言特点,有时候依然会不自觉地用上一些现代词语,今天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萧何文化水平较高,就算头一次听到的词语,结合邓玉龙所说的整句话,有很多大体上能猜出是什么意思。

“你的词语用得很好,照我看,你不仅可做三军统帅,还可以指导太史官改进文字。”

萧何笑着说道,笑得很开心,邓玉龙这个超级人才,给他带来的惊喜实在太多了。

“做好兵事工作才是我的职责,其它方面等先打败项羽后再说。”

“说得对,这两日来,你已经有头绪了吧!”

“差不多了,今晚整理好,明日向汉王详细汇报。”

“你的效率倒挺快的,明日我要洗耳恭听。”

萧何要期待着,相信明天邓玉龙肯定又会带来新的惊喜。

第二天上午,郡衙书房,这里只有刘邦、萧何、邓玉龙三人。

刘邦说道:“邓老弟,你说已经做好了兵事规划,说给寡人听听。”

他和萧何都在期待着。

“汉王……”

邓玉龙先是大致概括了一下,再详细解说。

比如制定军事制度,包括了纪律制度、兵役制度、官阶军职级别、晋升制度等。

在军职方面,邓玉龙结合秦汉时期制度,自己再给予适当改动。

具体为:伍长、什长、都伯、军候、军司马、都统、校尉等级别,都伯以上还设有副职,一共有十几个级别。

在晋升制度方面,邓玉龙抛弃唯军功论,因为他觉得这不太合理,他提出的是军功加资历相结合的方式。

如果在战时,军功多自然晋升快,但如果有些人没有立功的机会呢?或者非战时很少打仗呢?这就要看军龄资历了。

一般情况下每4年晋升一次,如果中途有犯错误的,分别有记小过、中过、大过这三种惩罚方式,分别剥夺2年、5年、8年不等的晋升资格(也就是这段时间不计入军龄资历年限),比大过还要严重的错误那就要降职甚至开除。

这是参照了现代的军队晋升制度,邓玉龙觉得可以运用到这个时代中。

在获得军功方式方面,邓玉龙又再抛弃了唯杀敌数量而论的标准。

比如西汉的李广,资历很老,但在唯杀敌数量论军功的制度下,造成了“李广难封”。如果按照当时的军功标准,李广的确没有达标。

西汉封侯标准有几点:捕斩敌军王、相、将军、阏氏等;斩敌千级以上;父亲在战斗中做出重大贡献而死,儿子可以获封侯。

如果是防守城池关隘挫败敌人攻势、烧毁敌人粮草、在军中出计策被统帅采纳后获得成功的、劝降敌人,等等此类,凡是对某次作战胜利有大贡献,或者在军事上对国家有大贡献的,都应该计算入军功。

当然,杀敌数量是十分重要的军功标准,但不能作为唯一标准。

凭军功和资历都可获得晋升,只是凭军功晋升快很多而已。

除了军功和资历外,还可以通过才能获得军职,比如较技比武、集体考核,那些成绩优异者,可根据具体情况晋升。

在军纪方面,如果是违反军纪,轻则打军棍、重则处决,至于具体怎么处置,都有明确的标准。

在扩充士兵方面,邓玉龙的建议是征召8万人。

汉国三个郡总人口近两百万,在正常情况下适龄兵役人员不低于三十万,不过经过秦末的繁重徭役,再加上征召士兵南征百越、秦末镇压起义军,目前适龄入伍人员应该不足20万,再加上需要有适当的成年男人留在家里耕种确保粮草供应,征召8万人已经是极限。

至于具体兵员构成,要根据各地情况而定。

比如,巴郡很少地势平坦的地方,这个时期有很多巴人还住在山上,有很多以打猎为生,可以征召这些人组建一支擅长山地作战的军种。

再说到军事训练方面,具体有军种构成、武器装备、训练方式、考核标准等。

这时候主要的武器有戈、矛、戟、斧、钺、剑、弓(有竹弓、木弓和合成弓几种)、弩机、抛车这几种,护具主要有皮甲、藤盾等。

邓玉龙结合汉国辖区内的资源和特产,设立多个武器打造区。

对于训练方式,邓玉龙暂时没说出过于新颖的方法,只是在原本秦朝军队基础上小幅度改进,除非自己成为一方诸侯才能放手去干,现在必须有所保留。

至于考核标准,邓玉龙给出及格、良好、优秀、精锐四个级别,建议级别越高,给予越高的俸禄。

在后勤保障方面,包括粮草补给,以及马夫、伙夫、军医等后勤人员的配备标准。

邓玉龙在娓娓而谈着,刘邦和萧何,越听越是惊喜,果然没有让他们失望。

对于他提出的许多新制度、新观念,两人觉得新颖又很合理。有时候两人会就某些一时不是很明白地方进行询问,邓玉龙再进行详细解说。

足足谈了三个多小时,才将军事规划说完。

刘邦感叹道:“邓老弟,你是什么脑袋,既计划得很全面,又有很多新想法,那些新想法,寡人又觉得很在理、很实用。”

邓玉龙向他拱手道:“汉王,承蒙你赏识,臣自当竭尽全力去做好。”

刘邦拍着他的肩膀,说道:“寡人需要你来统帅三军,打败项羽,夺取天下。你想要功名,寡人会让你有成就的机会,让你我君臣携手,一同努力。”

第11章 口头承诺

刘邦说出这些话,邓玉龙自然要有所反应,他向刘邦行君臣之礼,说道:“谢大王,臣自当肝脑涂地,为你效犬马之劳。”

刘邦双手将他扶起,说道:“如此旷世良才,项羽竟有眼无珠,弃之不用,真是超级大蠢货。

萧何笑道:“邓将军就指出过项羽诸多缺点,他不是好伯乐,投奔汉王你这个好伯乐,是千里马的最明智之举。”

刘邦又再笑了一下,好奇地向邓玉龙问道:“邓将军,在鸿门宴上,如果你是项羽,你会怎么做?”

邓玉龙说道:“如若臣是项羽,当然会除掉汉王和张子房,要是没有汉王,他自然可以高枕无忧,就算有其他诸侯王敢反叛,只不过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他还想说,要是我是项羽,趁着各路诸侯都在关中的时候,将他们一锅端除掉,自己当皇帝。不过这绝对不能说,要不然肯定会认为你野心极大。

刘邦和萧何听后,都笑了起来。

随即,萧何说道:“汉王,待步军抵达南郑后,该任命大将军了。”

在汉中刚认识邓玉龙的时候,自然不可能立即决定让他当大将军,经过大半个月来的考核检验,他认为汉王应该能考虑清楚了。

刘邦点头道:“是啊!丞相说过,要打败项羽就必须有军事奇才来统领三军。”

萧何又再问道:“汉王,你认为还有谁能比得过邓将军?”

刘邦回答道:“丞相你跟我说过,像等邓将军这等旷世奇才,普天之下都找不到第二个来,我也是这样认为。”

两人对话两次刘邦所说的,正是他以前萧何以前单独跟他说过的内容,现在故意这么说出来,他要让邓玉龙更感激萧何,他知道萧何对自己绝对忠诚。

萧何再说道:“汉王,那大将军人选,可以定下来了吧?”

刘邦再看向邓玉龙,正色道:“邓兴,寡人决定,册封你为大将军。待步军抵达南郑后,选好场地筑好坛场,寡人要办个隆重的册封仪式。”

直到昨天晚上,他都还没有最后下定决心,让新来的邓兴担任大将军。直到今天邓玉龙说出兵事发展蓝图,终于促使他做出最终的决定。

“谢汉王!”

邓玉龙装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跪下连扣头三下。

刘邦再将他扶起,说道:“邓大将军,以后好好干。”

“臣定当不会让你失望!”

此时,邓玉龙表情是兴奋激动,这倒是真的,君主口头承诺让你当ceo,为事业而奋斗的他,当然很高兴了。

刘邦说道:“大军到了南郑之后,该有丞相府、大将军府了。丞相你先挑选好地方,你可向先入住府邸,大将军府先挂上牌匾,登坛拜将后正式入住。”

郡衙大门一边,灌婴、卢绾、夏侯婴三人在聊天起来。

夏侯婴比较经常跟在刘邦身边,将刘邦在郡衙时如何厚待邓玉龙向两人说出。

卢绾说道:“敬伯(曹参的字)不是说过吗,肯定是邓兴善于阿谀奉承,博得汉王欢心。”

灌婴说道:“他不是出过烧掉栈道的主意吗?也不完全是无能之辈。”

卢绾说道:“嗨!若是一点斤两都没有,只会阿谀奉承,除非是傻子才会理他,最怕的就是这种有那么一点斤两,更懂得献媚之人。”

夏侯婴说道:“管他那么多,反正咱们又没损失分毫。”他的嫉妒心不太强,不太计较这些。

卢绾说道:“哼!要是被我知道他敢在汉王面前说咱们的坏话,我肯定会让他好看。”

说着,他将佩剑拔出一半,又再重新入鞘。

对于刘邦厚待邓玉龙,在众多武将中,要数卢绾和樊哙意见最大。

郡衙书房,邓玉龙、刘邦、萧何三人一说就是半天时间。

中午的时候,三人共进午餐,并不是分君臣一人一个小桌子吃,而是共用饭桌一齐吃。

吃饱饭足后,刘邦说道:“政事有丞相,兵事有大将军,寡人无忧了。”他扔下这句话就离开了。

年轻时的刘邦很懒惰,不学无术,很讨厌干农活。家里人经常说他的不是,他都不以为然,他要干的是大事,怎么能下田干活渡过人生呢?

他经常在外面玩,因此结识了不少英雄好汉。因为刘邦很豪爽,重情重义,所以大家都喜欢跟他玩,遇事了也找他去帮忙,久而久之,刘邦在这些人当中就有了威望。

刘邦处理内政能力不如萧何、统兵作战不如韩信、谋略不如张良,但是他很懂得“驭人”。反过来,项羽是一员猛将,勇武过人,但是缺少君主该有的驭人之术,经常听不进正确意见,最后以失败而告终,就显得不奇怪了。

在南郑,已经有了汉王的临时王宫,刘邦或许是回王宫,或许是去游山玩水,又或许是去打猎了。

刘邦依然保持着原有习惯,只要不是他必须要做的事,他就一律交给部下去办,就算是他必须做的事,有时也会拖拉。

看着刘邦离去的背影,萧何说道:“只要有能臣为大王分忧,自然可高枕无忧。我大汉每个武将以往表现都有登记,待步军一到,我会将档案给你。”

作为一个政权,每个军官的个人资料、作战表现,肯定会有档案记录,邓玉龙通过可档案初步了解每个武将情况,以便根据情况合理安排工作。

邓玉龙再次感谢萧何向刘邦举荐之恩,旋即想到一个问题。

“对了,我想问一下,我当上大将军后,俸禄是多少?”

现在暂时是给刘邦打工,工资当然要了解清楚。

“大将军跟丞相平起平坐,你的俸禄跟我一样,具体数目要过段日子才能最终确定,还得再了解巴蜀两郡粮草赋税情况,摸清家底后才能制订合理开支计划。”

萧何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汉国刚接管封地,要先全面了解情况,才能做出治理国家的总体规划,财政收入和支出自然是一个重点,军队和官吏待遇标准是重要的一环。

第12章 人选是谁

萧何还要继续忙他的工作,要是没有什么事,邓玉龙也没必要打扰打他,在被正式任命为大将军之前,是邓玉龙的空闲时间。

古代没有网络,缺少娱乐节目,他向萧何要了一些的典籍资料,以便更清楚了解这个世界,同时也算是打发时间。

在现代的时候,虽然可以通过网络和购书中心的书籍了解古代,但毕竟现代只是通过古书记载、出土文物进行来了解分析、推断古代某时期的状况,能了解到的比较有限。

真实身处这个时空就不一样了,可以查阅这时候的书籍、可以耳闻目睹、可以亲身经历,能了解到的情况比现代更多、更全面。

邓玉龙挑选了一批竹简书,让王大虎搬到卧室里案桌旁。

回到卧室里,王大虎终于忍不住好奇,问道:“邓将军,大家都叫你将军,可我不知你是那种将军。”

汉军中的将军有很多种等级,邓玉龙还未正式入军籍,许多人只知道汉王很厚待他。

邓玉龙笑道:“你觉得我是那个级别的将军?”

王大虎挠挠头,迟疑了一下再说道:“在汉军中,以樊将军、周将军、卢将军、曹将军军职最高,你刚投奔汉王,总不可能跟他们一样吧!”

邓玉龙摇头道:“猜得不对,不出半个月,你自然会知晓。”

王大虎不好再问,他将竹简全部堆放好,又说道:“我真羡慕那些将军们,可以带兵驰骋疆场。”

邓玉龙随口说道:“有什么好羡慕的,打仗随时都有可能掉脑袋,做个侍从安安稳稳。”

王大虎没有再说什么,刚才那番话是他忍不住说出口的。

邓玉龙没有过多留意这个侍从,他再看着案桌后面的蒲团,即使这副身体能适应跪坐,但他终究是来自现代,适应不等于喜欢或习惯,而案桌的高度跟现代椅子高度差不多,他干脆屁股坐在案桌上,拿起竹简阅览着。

看着邓玉龙这样,王大虎大为奇怪,不过他只是区区侍从而已,没有去过问。

此后一连两天,邓玉龙都在阅读书籍,偶尔找汉中郡官员询问某些事情。

这两天来,邓玉龙对本时空人们的生活习俗,农产品种类、耕作养殖方式、产量,科技状况,医疗水平和人均寿命等等,有了全面的了解。

在这个时期,还有很多人连温饱都不能解决,人均寿命只有四十多岁,许多现代的小病在这个时代都是绝症。

而在这几天里,刘邦都是在玩,时而去打猎,时而去游山玩水。

两天后的下午,汉国都城热闹非凡,南下的汉军步兵和粮草辎重终于抵达南郑。

少数步兵入城,大部分在城外空地安营扎寨,一车车粮草辎重被运入城内,原汉中郡衙已经改成了汉国的临时官署,郡衙搬迁到另外地方。

刘邦发出命令,众武将明天集中到官署商议大事。

翌日上午,众将军们纷纷来到官署,向大堂走来。

邓玉龙从卧室出来,跨步走向大堂。

当走到大堂门口时,恰好樊哙亦走到这里,两人打了个照面。

近距离观察樊哙,他豹头环眼,燕颔虎须,一脸络腮胡,造型跟影视剧中的张飞、李逵相似度还挺高的。

樊哙瞪了他一眼,“哼”了一声再跨步进入大堂。

不仅仅是樊哙,有好几个武将对他的眼神颇为不善,因为邓玉龙被汉王厚待,让部分人心生嫉妒和不满。

辰时四刻,全部人都到齐了,按照地位高低站好,邓玉龙站在萧何旁边。

刘邦朗声说道:“将士们,项羽把我们逼到汉中,这里就是我们的家,但这只是临时的,我们还会打回关中、打回沛县老家去。”

这是大家心中的痛,武将们的情绪顿时被调动起来,大家都咬牙切齿的,在骂着项羽,表达对项羽的憎恨。

邓玉龙没有发言,在冷眼旁观着。

刘邦没有立即制止,先让武将们通过嘴巴将愤怒发泄出来,过了好一会,才让大家安静下来。

“俗话说,蛇无头不行,需要任命一个军事奇才来担任大将军,带领大汉将士们打出关中去,寡人决定在五日后登坛拜将,册封大将军。”

此言一出,让众武将感到意外,绝大部分自问大将军不可能是自己。

汉军中地位最高的是周勃、曹参、卢绾、樊哙四人,樊哙性情耿直,也觉得自己不可能是大将军,自问没那个能耐统率三军。

而其他三人都有一种心理,大将军会不会是自己呢?

其余武将都“知道”,未来的大将军肯定是四人当中的一个,在现有的将军中,本身就没有能力特别突出的人,更不用说资历无法跟四人相比。

没有一个人会认为邓玉龙会是大将军,他虽然出过火烧栈道的计谋,汉王顶多也给个小谋士给他,现在他站在萧何旁边,不少人认为邓玉龙是个文官。

樊哙首先问道:“汉王,到底谁是大将军啊?”

夏侯婴说道:“是周将军、曹将军,还是卢将军?”

灌婴说道:“虽然要五日后正式册封,但烦请汉王说出来,我等可先拜过大将军。”

……

许多武将都有发话,而曹参、卢绾、周勃三人沉默不语,他们都觉得有可能是自己,都希望当上大将军。

最后,萧何面向武将们说道:“汉王的意思是,是等五日后的登坛拜将,再公布大将军人选,大家莫急,到时候自然就知道了。”

说着,他再看了邓玉龙一眼。

刘邦说道:“大汉的政事由萧丞相负责,军队之事就由大将军负责,寡人就不先安排了。”

说完之后,刘邦走人了。

几十名武将在大堂里交头接耳继续聊天着。

急性子的樊哙走到萧何跟前,露出憨厚的笑容,他低声道:“丞相,汉王定好的大将军是谁呀?可否先告诉老樊?”

萧何是刘邦最器重的人,他认为萧何一定知道内幕。

只听萧何说道:“汉王连我都没有说,我也想知道是谁。”

“哎!”樊哙一副失望之色,目光不经意见瞥到旁边的邓玉龙,又再“哼”了一声。

看着樊哙,又再看着几十名武将,邓玉龙心想,等登坛拜将那天,大家一定会很意外,势必会有人不服气,樊哙肯定是其中一个。

第13章 韩信的行动

等武将们都出去后,萧何对邓玉龙说道:“邓老弟,各级军官档案都在我这里,等会我叫人送到你那里。大将军府我已经选好了,你要不要先去看看。”

那可是自己未来的家呀!邓玉龙前世在大城市工作,只能在城中村租房蜗居,有个面积广阔的家,他迫不及待要先看看。

萧何先忙完一些事情后,带着邓玉龙来到城内某处宅院。

行走在宅院里,这里大厅、饭厅、书房、卧室、厢房、庭院等房屋皆备,面积颇大,各处都干干净净,想必是萧何提前派人打扫干净。

古代富贵人家就是不一样,在现代别说买房一般是那种小区楼盘套间,就算是别墅,都很难有面积这么大的。

萧何说道:“汉王说过,要选南郑城最好的宅院给你,除了汉王王宫,要算大将军府最大了,我的府邸面积只有这的六成。”

邓玉龙明白,刘邦这么厚待自己,要是能统率三军杀回关中,那是皆大欢喜;要是失败了,被激怒的项羽肯定不会饶过刘邦,而刘邦首先不会绕过自己,两人都只有死路一条。

刘邦让邓玉龙做大将军,这是有一定风险的赌博,他不甘心困在巴蜀,一心要争夺天下,身边又实在没有杰出军事能力的将军,邓玉龙才有这个机会。要不然就算他能力再强,顶多只能先做个普通将军。

邓玉龙向萧何深深作揖,说道:“我邓兴不会忘记丞相举荐之恩,不会忘记汉王知遇之恩,若不能领兵杀出关中,用不着汉王问罪,我会在将士们面前自刎谢罪。”

这是他的态度和决心,他可不仅是为了刘邦,更是为了自己。退一万步来说,如果失败了,就算刘邦不问罪,项羽也绝对不会放过投敌跟他作对的人。

萧何说道:“汉王不要你谢罪,要的是你统领三军杀出关中,东出函谷关,打败项羽。”

汉中北靠秦岭,南临大巴山,秦岭以北是关中平原,大巴山以南是成都平原。

成都平原被誉为天府之国,总面积约为关中平原的一半,而南郑周边同样是平原,被称为汉中平原,面积为成都平原的六分之一。

在汉中城郊某处空旷之地,工人们在忙着修筑坛场,用于即将举行的大将军册封仪式。

即将登坛拜将的消息,很快在南郑百姓和汉军兵士间传开了,许多人在议论纷纷,猜测谁会是大将军。

在城郊某处军营里,有个身穿普通士兵服饰却相貌堂堂的人,他此时心中失落,这人便是韩信。

在邓玉龙先离开楚营后的两天,他向钟离昧辞别走人了,全力追赶南下的汉军,终于在过栈道前被他追上。

当时韩信一来到汉军中,就想面见刘邦或萧何,想将自己推销出去,士兵会带一个无名小卒去见大人物才怪呢。

不过韩信不气馁,他先入伍成为一名普通士兵,以后再找机会面见刘邦或萧何,他认定刘邦肯定要打回关中,而他帐下又没有杰出军事人才,还没有三军统帅,只要有机会见到他们,有很大的机会当上大将军。

当得知即将登坛拜将后,韩信先是大吃一惊,继而无比失落,要是有人先当上大将军,那自己还有希望吗?就算以后大将军肯任用自己,顶多只能上升到一名高级别将军。

为了当上大将军,自加入汉军以来,韩信通过一些方法,对汉军将军有了大体了解,如果要任命大将军,应该是在曹参、周勃、卢绾三人中产生,他有信心自身能力绝对超过三人。

既然即将登坛拜将,那汉王肯定是已经有了人选,韩信不失落才怪呢。

如果是能力比他强的人当大将军,他不服气也不行,如果是能力比他差远的人,他如何会心服呢!

哎!事已至此,只能等登坛拜将之后,尽量在大将军面前多表现自己了,就算做个将军,总好过在项羽那里做个执戟郎中。

韩信想通了之后,只好接受现实,郁闷之心、失落之情减轻少许。

在这几天里,邓玉龙还住在原本官署的卧室中,阅览萧何给他的汉军各级军官资料,他要先了解各人情况,对各人能力和特长有个初步判断,才好量才适用。

他也想到了韩信,虽然因为自己穿越到这个时空到来的蝴蝶效应,历史肯定不会再按照原本轨迹发展,但韩信最少有9成概率会来投奔汉军,这个人才绝对不能错过。

第14章 刘邦的诚意

南郑城西十里外,这里已经修筑好了大约三层楼高的坛场,在登上坛场的阶梯上,已铺满了红地毯。

公元前206年2月20日,这天风和日丽,阳光明媚,是难得的好天气。

春天季节,万象更新,新的开始,新的希望。

上午时分,汉军官兵上万人聚集在这里,文武官员在前、士卒在后,整整齐齐站列着,空出中间的通道,等候着君主的到来。

在刚集合的时候,刘邦就曾下旨,所有人员不得大声喧哗、不得出列。

文官有郦食其、周苛、隋何、杨丙等人。

作为武将最重要的几个人,樊哙、曹参、周勃、卢绾等几人站在最前面。

急性子的樊哙在焦急地等待着。

另外三人内心都无比紧张,都希望今天登上坛场成为大将军的会是自己,而三人都自认为有机会。

在士卒队伍中,韩信是排在靠后的位置,他倒要看看,刘邦会让什么人担任三军统帅。

在南郑西门外,有大量百姓站在两旁,汉王要从这里出城,大家都想一睹汉王和大将军风采。

南郑官署大门,刘邦坐着王驾来到这里,他要带着邓玉龙一齐前去坛场。

萧何先走了出来,他说道:“汉王,你得进去请他,等会你要邓兴让坐你的王驾。”

精通驭人之术的刘邦当即就明白了,既让邓玉龙看出自身对他的重视、让他多一份感激,又让将士和百姓都看看,自己是多么礼贤下士,博得一个好名声。

官署卧室里,邓玉龙刚刚换过一身华丽的衣服。

王大虎说道:“将军,汉王对你真好,给你这么好的衣服,还要跟你一同出发。”

直到现在,他还不知道邓玉龙要当大将军。

邓玉龙说道:“因为我今日将会登上坛场,被汉王封为大将军。”

天啦!王大虎顿时愣在当场。

“玉龙…”

这是萧何的声音,只见他和刘邦一齐走到卧室门口。

萧何说道:“邓兴,汉王亲自请你前去坛场接受册封。”

“谢汉王!”

邓玉龙深深作揖。

今天的萧何、刘邦,衣着十分正式,萧何是丞相官服,刘邦身穿君主黑色袍服。

天啦!邓将军竟然是大将军,王大虎被深深地震撼了,心道:他应该是汉王早已内定好的人选,怪不得还在汉中时,就安排我做侍从。

邓玉龙出来大门口,只见这里有汉王的王驾,还有侍卫队、仪仗队。

王驾属于露天马车,四面车身只是凸起几十公分,车顶还有圆形的伞。

刘邦手掌指着王驾,说道:“邓爱卿,请你登车。”

竟然是要让自己坐他的车,刘邦真懂得驭人之术,邓玉龙再向刘邦深深一揖,说道:“汉王,这…臣不敢当。”

刘邦直接将邓玉龙拉到王驾旁,做出一副极其真诚的样子,又再说道:“请。”

对方这样诚意让你上车,邓玉龙不好再推辞。

“谢汉王!”

邓玉龙深深作揖后登上马车,在车上跪坐坐下。

侍卫队向向前开道,车马缓缓前行,刘邦和萧何骑马跟在王驾后面。

王驾出来西门,两旁的百姓气氛热烈起来,大家基本上可以从君主服饰、王驾来判断身份。

“快看,汉王骑马,却让那人坐在车上,好威风啊!”

“看来,他肯定是汉王今日要拜的大将军!”

“汉王不愧是好君王,这么礼贤下士。”

“我听说过有什么吴起、王翦、李牧,汉王这么器重他,说不定比这几个人还厉害!”

……

一直到汉王离开,这里的民众都还在热烈讨论着。

十里外的坛场,人们在焦急等待着。

“来了…汉王来了…”有人在小声说话。

主角终于出现了,众人远远望见了向这边走来的队伍,隐约望见了汉王的王驾。

随着人群越走越近,似乎发现坐在王驾上的不是刘邦,但距离还太远,模糊不清。

“那个人会是谁呀?”不少人嘴里低声说着,心里这样想着。

韩信同样在张望注视着,隐隐觉得王驾上那模糊的身影似曾相识,随着距离逐渐拉近,远处的身影也逐渐清晰起来。

咦!不会是邓兴吧!韩信吃惊起来,邓兴曾经做过他一年属下,韩信觉得很清楚他有多少斤两。

没多久,他终于看清楚了,还真的是邓兴。

天啦!这怎么可能,不可思议,韩信内心的震撼无以复加。

难道,邓兴小时候也像自己那样,熟读兵书、通晓兵事?对,只有这样才能解释得通。刘邦不是傻子,本身邓兴就刚投奔他,如果没有过人能耐,怎么可能让他做三军统帅。

王驾抵达通道口时停下,刘邦、萧何下马,邓玉龙下得车来。

刘邦手掌对准坛场方向,向邓玉龙说道:“邓爱卿,请!”

邓玉龙作揖道:“谢汉王!”

三人一同沿着通道向坛场走去。

到了这个时候,在场所有人都把邓玉龙看得清清楚楚,各人的反应不一。

周勃、曹参、卢绾三人原本还想着,大将军会不会是自己,没想到居然是新人邓玉龙!三人先是失望,随即是不服气。

至于樊哙,那是非常不服气。

其他各个武将,有相当一部分也都有不服气的心理。

不过,有许多人认为,汉王既然任命了大将军,就算不服气也得服从旨意,以后服从军令。

邓玉龙、刘邦、萧何三人继续向前走,性子耿直的樊哙越看越气,要不是汉王有旨,他可要冲出去进谏了。

用木料建好的坛场分为两层,第二层高度相当于现代的三楼,第一层相当于现代的二楼,面积比第二层稍大。

坛场阶梯前,刘邦向邓玉龙说道:“请!”

邓玉龙恭敬说道:“谢汉王!”

邓玉龙踏着鲜红的地毯,走上坛场,刘邦和萧何,分别在他身后的左右两边跟上。

韩信望着这一切,心中无尽感慨,做上三军统帅是他最大的梦想,却让原本的下属捷足先登了,他失落中带着好奇,邓兴到底有什么大能耐?他一定要找机会了解。

第15章 登坛拜将(求投票支持)

三人走上第二层,手握诏书的周昌早已在这里等候,另外一名文官捧着托盘,托盘上放着兵符和印信。刘邦说道:“宣读诏书!”

周昌面向坛场下的众人,打开诏书,朗声宣读起来。

“大汉元年,汉王昭告日月星辰,风雨雷电之神曰:天下兴亡,朝代更替,唯有德者居之,邦为人主,身肩大任,望贤能者辅之。今有邓兴,人中豪杰,国士无双,汉王拜将邓兴,统率三军,征战之事,全权以授,布此精诚,神灵共鉴。”

那朗朗宣读声远远传开,坛场下一万多双眼睛,都望着坛场上的邓玉龙。

此时此刻,邓玉龙可谓是风光无限,内心兴奋又激动,就如同是在现代大公司里就任ceo那样,全体人员集中在一起的宏大场面,宣读诏书就如同宣读任命书那样。

不不不,大将军可是一个国家军队统帅,岂是区区一个企业可比。

正式就任大将军,让邓玉龙在前进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诏书宣读完之后,邓玉龙向刘邦跪下,拜了三拜再站起来。

刘邦先是给邓玉龙披上红色的披风,再将旁边文官托盘中的兵符递给邓玉龙,邓玉龙恭恭敬敬地接过。

托盘上的兵符名为“虎符”,这虎符是用青铜做成的伏虎形状的令牌,被劈为两半,授予邓玉龙的只是其中一半,另外一半在刘邦手里,只有两个虎符合并使用,才能调兵遣将。

邓玉龙即使当上大将军,暂时还只是有军事管理权,只有刘邦将另外一半虎符授予给他,他才能带兵出征。

刘邦看着邓玉龙,语重心长地说道:“邓爱卿,你现在已是大将军了,从此大汉安危,三军胜败,全赖于大将军一人,凡事听凭将军节制,将卒全凭将军调遣,统领三军攻城略地,既不能畏缩不前,亦不可轻举妄动,要与汉室同寒暑,与将卒同甘苦,才能无往而不胜。”

邓玉龙说道:“汉王教诲,臣铭记于心。既受命于汉王,臣当鞠躬尽瘁,万死不辞。”

刘邦在拿起大将军印信给邓玉龙,邓玉龙低头恭敬接过。

“大将军,你可以点将了!”

“遵命!”

邓玉龙面向坛场下众人,朗声说道:“传本大将军令,点将。”

命令发出,擂鼓声响起,旗杆上,“邓”字的旗帜冉冉升起。

达到相应级别的武将们齐齐向坛场走来,走上坛场第一层停下。

“叩拜大将军!”

几十名武将,齐唰唰地向邓玉龙跪下。

“诸位将军们,都起来吧!”

武将们齐唰唰地起来。

邓玉龙扫视着众人,有一部分神色不友善,很显然是对自己不服。

“本将军发出一道军令,明日巳时正,众将在南郑南面的大营集合!”

不管服不服,凡是敢违反军纪的一定会严惩,在军中必须树立自身的权威。

“诺!”

武将齐齐应答。

邓玉龙让将卒解散,官兵们有秩序地离开。

萧何说道:“大将军,你可以住进大将军府了。”

刘邦说道:“如若还有需要,尽管跟丞相说。”

随即,他和萧何一齐离开。

当上大将军后,有300名士卒被划给邓玉龙作为亲兵。

邓玉龙让其中200人先去军营,他骑着马,带着剩下一半亲兵回到南郑,直奔大将军府,在这100人中,最终还会留下30人守卫府邸。

大将军府门口,有个美少女站在这里,远远望见主人士卒们向这边而来,为首那个骑马的,相貌堂堂,衣服很特别,必定是大将军无疑,当即跑进府内。

“大将军回来了!大将军回来了!”

丫鬟仆人们都跑出来。

邓玉龙来到门口,勒马停下,只见有4男2女。

“拜见大将军!”

6人齐齐跪下。

邓玉龙下得马来,说道:“都平身吧!”

6人起身后,一名紫衣女子说道:“大将军,奴婢名叫杏儿,连同春兰和有其他4人,是萧丞相派来服侍将军的。”

“奴婢春兰”

“小的…”

几人一一报出姓名,神态恭敬。

邓玉龙仔细打量着春兰杏儿,两人都是十四五岁模样,身材娇小,身穿丫鬟装束,颜值都还算不错。

两女那敢跟主子对视,忙低下头。

进来将军府,邓玉龙再检查每一个屋子,又跟上次不一样了,上次还空空如也,这次各类用品一应俱全,每个地方都布置整齐。

春兰杏儿始终跟在她后面。

杏儿说道:“将军,若有不合您心意之处,您说出来,奴婢按照您的意思办,若还需什么,您尽管吩咐。”

邓玉龙说道:“行了,就这样。”

他对这些不太在意,差不多就行了。

吃饭时,是邓玉龙一个人在吃,两个美女都站在后面,这是封建社会的规矩,下人是不能跟主人同一桌吃饭的。

今天当上了大将军,风光无限,家里又有美女服侍,这种感觉爽歪歪的。

府邸的桌子低矮,皆是以跪坐为基准做出来的。

“全部人都集合。”

主子命令发出,6个人都集中起来。

邓玉龙拿起毛笔,在一张布帛上画着图案,画的是现代椅子,还注明了高度宽度。

“按照这个图案,尽快造十张出来。”

杏儿接过图纸一看,眉黛轻蹙,不解道:“将军,这是何物?”

邓玉龙说道:“这叫椅子,我不喜欢用膝盖坐着,做出来后,我用屁股坐在上面。”

以后,当没有贵客来的时候,他就坐椅子,只要有得选择,他才不要席地而坐呢。

看着图案,听着主子的话,大家都甚感新奇,这个时代还没有专门的椅子,大家都当成是邓玉龙的发明了。

杏儿说道:“大将军,奴婢会尽快办好。”

天黑了,杏儿说道:“将军,热水已经烧好,是否沐浴?”

听到这里,邓玉龙才想起,古时候的丫鬟们是要服侍主子沐浴的,嗨!身处这个时代,就按照这里的规矩办。

浴室里热气弥漫,里面有个大浴桶,邓玉龙坐在浴桶里,在舒服享受着。

第16章 主帅点将

翌日,天还未亮,邓玉龙就被“笃笃笃”的敲门声吵醒。

杏儿的声音传来:“将军,已是卯时四刻了!”

现在是六点钟,天还未亮,不过九点钟要在军营开会,军营是在南郑南面二十里处,骑马赶去要大半个小时,首次开会,必须提前赶到。

在床上的邓玉龙一骨碌起来,打开卧室门。

杏儿微微一笑,进来替他穿好衣服,动作麻利。

春兰捧着热水和洗漱用品进来。

邓玉龙先漱口后,春兰再用热毛巾给他擦脸。

跟侍从兵比起来,由女人来服侍,不仅周到很多,并且感觉不一样,要是由男人来服侍,邓玉龙总感觉怪怪的。

洗漱之后,来到饭厅吃早点。

邓玉龙边吃边说:“我出去后,可能要过几天才回府。”

两女微微一怔,服侍好将军是她们的职责,莫不是将军嫌弃她们做得不好?

杏儿急道:“将军,府里肯定比军营住得舒服吧!再说了,军营那边离南郑不远,快马顶多半个时辰便到了。”

春兰接口道:“将军,要是我俩做得不够,你尽管说来。”

看着她们焦急的模样,邓玉龙解释道:“你们做得很好,我刚担任大将军,要多点留在军营跟将卒们同甘苦,岂能每夜都回来。”

两女略微释怀,都觉得大将军待人和蔼,在下人面前丝毫没有架子。

七点正,邓玉龙出来府邸,亲兵已将他坐骑牵来,他带领七十人出城向军营而去,剩下的三十人留下来守卫府邸。

八点钟刚过,邓玉龙抵达大营辕门外。

略为观察周边情况,在辕门外有个大空地,在辕门外有块大空地,这里既可以做大规模点兵之用,亦可以作为训练场。在大空地前,有个两米多高的木制点将台。

进得军营,来到帅帐中,又见到了王大虎。

“大将军,你来了!丞相昨日让我过来的,还是由我来当你的侍从。”

邓玉龙点点头,再观察帅帐。

这帅帐左边是床榻,中间是吃饭和接待客人的地方,右边有书架案桌,可以看书写字。

帅帐有两个,这个是作为主帅起居之所,旁边还有一处帅帐,是主帅召集众将开会之处。

巳时已到,点将台前,几十名武将和大批士卒整齐站列着,有相当一部分精气神不怎么好,有点死气沉沉的,因为他们对邓兴有嫉妒和不服气的心理。

在点将台旁边还有文书,主帅宣布的重要事情,有需要的时候要当场记录下来。

时间即将到了,邓玉龙身穿大将军铠甲,披上昨天刘邦披在他升上的披风,出得辕门外走上点将台。

他环顾将卒一遍,精神面貌可不太好,要将这些人打造成精兵,军纪是一切的基础,没有军规的军队,军人就是一群散兵。

他朗声说道:“我邓兴,被汉王封为大将军,是为了要打回关中、打败项羽。本将军统兵,首在严明军纪,从今日起,我立下以下军规,若有违反,必依照军法当众斩首示众。”

随即,文书手持布帛,走上点将台,朗声宣读:“其一:闻鼓不进,闻金不退,旗举不起,旗按不伏;此谓悖军,犯者斩之。其二:呼名不应,点视不到,违期不至……”

文书那朗朗的声音传入每个人的耳中,武将们听着这些话,其中有些人不以为然。

汉军以前当然有军规,只是邓玉龙公布的军规,比以前更加全面和严格。

站在周勃旁边的殷盖,低声向周勃说道:“你看这执戟士,还真当自己是大将军了。”

他这番作为,邓玉龙虽然听不清说什么内容,但面有讥讽之色,他可是看在眼里。

他当即重重地说道:“监军殷盖,你窃窃私语什么?”

殷盖回答道:“启禀大将军,末将未说什么。”他的神情中没有半点对上司的恭敬。

邓玉龙说道:“念你是初犯,本将军姑且饶你一次,在方才军规基础上再加上一条:主帅讲话,军中窃窃私语者,定斩不赦。如上各条军纪,张榜公布,全军将士必须熟记。”

他说的这些话,殷盖还是不以为然。

邓玉龙又再说道:“从明日开始,每天卯时两刻点到,明天点到后,本将军会宣布将卒操练和考核大纲,正式开始训练。今日给将士们的任务,就是熟读军规,五日后若查出背不全军规者,军棍处罚。”

在集合起来的士兵当中,韩信赫然在列,他对于邓玉龙今天的作为十分赞同,要是他来当大将军,首先亦是要严明军纪。

在众多士兵当中,邓玉龙看到了韩信的面孔,不过他不打算主动召见,而是等他主动上门。

只要韩信真的投奔了汉军,邓玉龙敢肯定,他一定会来求见,这比起主动召见来,更有利于以后驾驭好这个人才。

纪律严明,令行禁止,这只是一支军队的最根本,但这还远远不足,刚才只是立威,他要恩威并济,要让官兵们诚心归服,作战用命。

随即,他再让人宣读将卒晋升标准,这是在几天前就跟刘邦说过的,获得了刘邦同意,现在是正式公布实施。

文书将提前写好的内容朗声宣读出来,晋升标准跟原本的以唯军功论、唯杀敌才列入军功这种标准,可谓说变化很大,是重大改革。

在这个时期以前,只有战国初期的魏武卒才属于募兵制,其余都属于征兵制,适龄人员平常在家务农,每年抽出一小部分时间接受军事训练,在有战事需要时,才有可能被征召出征。

晋升标准明确规定,在家务农的时候不算从军时间,比如每年军训、被征召征战、驻守某地方等等这些才算,累计每满4年晋升一级。

新政策一经公布,大家顿感耳目一新,大多数的人持欢迎态度。

尤其是那些基层士兵,就算没有立功都能有晋升机会,他们心中感激着,精神为止一振,这是邓玉龙所希望看到的。

对于武将来说,特别是高级武将,天下还远未太平,还有很多仗要打,立战功的机会多得是,不在乎靠军龄来晋升这种方式。少数才能较高的武将,对这个很是赞许,这可谓是破天荒之举。

原本刘邦的武将中,要说谁的能力最强,非曹参莫属,原本历史上他可是西汉第二任丞相,现在,他原本对邓玉龙不服气的心理大为减轻。

宣布解散后,邓玉龙回去帅帐。

第17章 送上门来

“大将军!”

刚进入帅帐,只见王大虎噗通地跪在他面前。

邓玉龙不解道:“有何事啊?”

“大将军,我不想永远当侍从兵,求大将军调我去当一名参与征战的士兵,我想杀敌立功。”

王大虎言语神情间,诚恳又充满了期待。

他是秦国人,是在刘邦打入关中后才入伍的新兵,他喜欢从军驰骋沙场,希望能凭凭借军功一步步晋升,秦国历史上的白起、王翦是他的偶像。

根据晋升标准,每从军满4年一次晋升的是军阶,就好比现代的军衔级别,跟军职是两码事,当然,如果你级别先升上去了,升职肯定方便很多。

军阶每升一级,待遇随之提升,如果是升军职还要看具体情况,一般情况下不能跨军种,比如你是弓箭兵,一般只能在原军种范围内提拔。

至于侍从兵这类,晋升的一般是级别待遇,很难再调派到其他军种担任军官。

王大虎原本是希望到一线作战部队中去,却未能如愿,先是被派去担任张良侍从,后来再调派到邓玉龙这边来,这段时间过得很郁闷。

自己服侍的人成为了三军统帅,他再也忍不住了,要全力争取机会。

邓玉龙甚感意外,想起了几天前的王大虎跟他提起过,很羡慕那些将军们,这有点像韩信呀,不甘心只当个小人物,用行动来给自己争取机会。

他说道:“做侍从安稳得很,出去打仗随时有可能没命,你可想好了?”

王大虎说道:“大将军,千千万万的汉军将士都不怕,我没什么可害怕的,让我从最普通士兵做起都行,我会很勤快训练,以后上战场定会勇往直前,我想凭军功做军官,光宗耀祖,求求大将军了。”

他没有丝毫犹豫,是以肯定的口吻回答,心中殷切期盼着。

“那好,我答应你了,迟点替你安排。”

看到他这么坚定,难道这么有志气,邓玉龙索性成全他,给他一个机会。

“谢谢大将军!”

激动中的王大虎向邓玉龙连磕三个头,很感激这个给他机会的人。

在军营里,樊哙、卢绾、殷盖三人一齐聊天着,自然是诉说对新主将的不满,在发发牢骚。

殷盖说道:“邓兴只能借大将军这个名号来耍耍威风而已。”

樊哙恨恨地说道:“区区执戟士,一来就当大将军,要我听他的话,要不是看在汉王面子上,这个将军我不干了。”

卢绾说道:“让他做大将军我也很不服,可这是汉王亲封,军令可不是开玩笑,万一他来真的呢?”

樊哙对殷盖道:“是啊,先忍一忍。”

殷盖轻笑道:“我等都是从一开始跟着汉王起兵的,要是邓兴敢拿功臣动刀,汉王定不会饶了他。”

他就是不信,邓玉龙敢拿他怎么样。

在另外一边,有几个士兵在一起聊着,他们都是掌管仓库的后勤兵,韩信亦在其中。

“邓大将军真好,要不然我就算干个10年,都未必能升一级。”

的确,斥候、后勤兵这类是很难有晋升机会。

“听说大将军以前是项羽那边的执戟士,我才不管他出身,对我们好我就拥戴他。”

“我们跟随汉王一直打到关中,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去。”

“或许大将军会带着大军打回去。”

这时,韩信发话了:“就算你干40年那又如何,你升10级也只能升到中级军官。”

他的话人几人听着不舒服,士兵们刚要出言反驳,韩信已经迈步向帅帐那边走去,他要去找以前的下属,希望邓兴能赏识自己。

此时,帅帐中的邓玉龙,刚刚让文书写好操练和考核大纲,这方面亦跟刘邦说过,现在是将理论付诸于实施,他有信心能做好,也必须做好。

文书刚出去,一个执戟士进来。

“报告大将军,有看管仓库的兵求见,他叫韩信。”

“让他进来!”

韩信终于来了,看来他对功名是极其渴望,邓玉龙要彻底收服这个人才为己用。

韩信迈步走入帅帐,看着邓兴这个曾经的属下,心情十分复杂。

“韩大哥,想不到你也来投奔汉军了!”

邓玉龙故意露出一副惊讶表情,当然不能表现出早就知道你会来。

“大将军,我选择投奔汉军,没想到你比我还早一步,更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

目前双方身份悬殊,韩信可不敢像以前那样称呼他。

邓玉龙双手拍拍他的肩膀以示友好,说道:“我早就觉得你以前太屈才了,如今来到汉军中,我一定不会亏待你。虽然以前就觉得你非普通士兵可比,不过还不知你的才能到底如何,只要你有真材实料,我一定会让你有用武之地。”

韩信没有直接回答,反问道:“大将军,汉王竟让投奔不到一个月的人当大将军,看来你肯定有独到之处。我很好奇,你到底有什么才能。”

岂止是他好奇,汉国的文官武将、黎民百姓都同样好奇,邓玉龙从最底层人员跃升为大将军,别人不好奇才怪呢。

这虽然是一步登天,但并未超出人们的认知范畴,这并非首次出现。战国初期的商鞅投奔秦国、申不害投奔韩国,在获得君主赏识信任之后,都是直接担任相当于宰相的最高官员。

“两句话:你具备的能力我都具备,我具备的能力你却未必具备。”邓玉龙露出一副莫测高深的样子。

韩信顿时一惊,这邓兴真有那么厉害?不过,刘邦能让他做大将军,怎么也不可能差到哪里去,不见得他是吹牛。

这下,他的好奇心更大了,问道:“大将军,你可愿意跟我探讨一下兵事问题?”

邓玉龙笑道:“以前在楚军时,我就很好奇,你时常在地上比划着、脑袋在思考着,你的军事能耐到底如何,今天,我就好好了解了解。”

虽然知道他具有优秀统帅的才能,但那只是历史上对韩信的描述,现在面对着真实的韩信,邓玉龙倒要认真了解。

第18章 兵家

两人先从兵书说起。

韩信所说的兵书,自然是这个时代以前的著作,比如《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起兵法》、《尉缭子》。

邓玉龙所读过的兵书远远多于韩信,还包括了从汉朝至明朝时名叫所著兵书,还花心思研究过岳飞、戚继光、李靖等名将的用兵之道,了解过历史上许多经典战例的胜败得失,就算韩信再牛,都不可能与之相比。

两人各自说出某部兵书的某段内容,然后再进行具体分析说出自身的见解,双方都不是书呆子,会根据兵书所著内容,时而说出如何灵活运用。

在刚开始的时候,邓玉龙的讲解,仅限于汉朝以前的兵书,一开始韩信没有过于惊讶,毕竟能当上大将军,最起码要有点真材实料。

随着两人讲解的越来越多,韩信逐渐惊奇起来。

比如孙子兵法,邓玉龙对于某段内容的解释,韩信以前同样去理解过,他自己能理解的,邓玉龙同样能理解,但对方却理解得更加深入透彻,并且还有许多新颖的见解。

以前,从未有人在兵法上跟韩信深入交流,邓玉龙可谓是第一人。

韩信是古代兵家代表人物之一,而兵家又分为四类,分别为兵权谋家、兵阴阳家、兵形势家和兵技巧家。

兵权谋家在现代称为战略家,善于分析天下形势,做出战略判断。

兵阴阳家主要是运用各种天时、地利、人和等条件去取得胜利,孙武、孙膑、张良、诸葛亮属于阴阳家的代表人物。

兵形势家现代称为战术指挥家,主要是强调发挥自己优势击败敌人。

具体为三点:打造出对敌优势;精心运筹帷幄,打造出最佳战场态势。这两点属于作战前的。

在作战时,主将临阵审时度势,充分发挥击敌威势,这属于作战进行时的临场指挥范畴。

代表人物主要有韩信、项羽、李靖、岳飞、成吉思汗等等。

兵技巧家主要指的是士兵训练、武器装备的创新发明以及使用方法,包括征兵、训练、医疗、军粮等后勤保障。

代表人物有田单、张巡、孟珙、戚继光等人。

比如诸葛亮的木牛流马、诸葛连弩;又比如善于练兵的戚继光,他的鸳鸯阵和火器灵活运用。两者都属于古代兵技巧家的范畴。

对于兵家四类,古代某位名将不可能仅限于其中一类,只是会有其中一类是他最擅长的。

在邓玉龙面前的韩信,身兼兵权谋家和兵形势家,既富有军事战略,亦善于在战前打造自身的优势、营造有利于已方的战场态势,在作战时拥有高超的军事指挥能力。

而邓玉龙自己,却是对兵家四类都擅长,任何一类放在这个时代都是超一流的。

在前世现代的时候,他醉心于古代军事历史政治,不仅自个儿潜心研究,还跟许多历史迷、军事迷充分交流,包括面对面交流和网络交流。

正因为如此,在现代时他没少被老爸责备,老爸希望他少花心思在这方面,多干实在的事情,比如多花点心思拥在工作上,努力挣钱娶老婆。毕竟,就算在这方面研究得再多再好,跟挣钱扯不上关系,只是属于个人爱好而已,如果过多心思用于跟工作无关的兴趣爱好上,属于玩物丧志。

邓玉龙万万没想到会穿越到这个时空,前世的个人爱好派上了大用场。

韩信醉心于兵家,邓玉龙在这方面超凡的理论学识,让他又惊又喜,仿佛是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知己,跟对方深入交流起来,一时间忘却了自己是前来求官的、前来推销自己的。

这就好比在现代,你醉心于某一领域,而你身边却没有一个跟你志趣相投的人,当有一天突然间被你发现或遇见了,不高兴才怪。

邓玉龙同样乐于跟韩信交流,就当做是在现代跟某个古代军事迷那样交流着,只是要注意该注意的问题。

他大脑里所承载的,是华夏三千年来人们的在相关领域的智慧结晶,他已经将这些有效融合在一起,成为他个人的在本时空无人能及的能力,着实更胜于韩信,让韩信越来越佩服。

“大将军,该用晚膳了!”

两人都十分投入,时间在不知不觉间飞快逝去,直至侍从兵王大虎的声音传来,才发现已经是傍晚了,两人已经谈了四个多小时。

邓玉龙说道:“哎呀,这一接见你就花了我半天时间,有些事情都被耽搁了。”

他是故意这么说的,本身就是韩信主动找上门来的,自己花了半天时间专门接见他,他是故意要营造出这种情势。

邓玉龙希望收服韩信为己所用,让这个大人才作为自己的亲信;韩信需要有人赏识他,给予他施展才能的舞台。

当两人相互需要时,那看谁更需要谁,邓玉龙要营造出韩信更需要他这种情势。

两人交流停止后,韩信还意犹未尽,但想起两人地位悬殊,显得不好意思起来,说道:“大将军,你不愧是国士无双,我甚感佩服,你是大将军最适合人选。”

半天时间交谈,让韩信认识到了邓玉龙那超凡的才能。

邓玉龙说道:“韩大哥,你竟有如此之才,也出乎我的意料。来来来,先一起用膳。”

王大虎将膳食端上来,有小米做的主食,有三种肉食,邓玉龙特意让厨子做了两个人的分量。

“大将军,这可怎么使得!”

韩信更加不好意思了。

邓玉龙再说道:“以前在楚营时,多蒙你的关照,就当是我回谢你。”

以前在楚军时,韩信平常对下属的确不错,如果是碰上难相处的上司,邓玉龙要辞职走人不会那么顺利。

本身韩信就已经折服了,邓玉龙这番盛情,让他受宠若惊,心生感激。

大将军帅帐外,汉军兵士们集中开饭,吃的是大锅做的饭,伙食不可能有多好,只能管饱。

帅帐内,两人开吃起来,大将军的饮食,当然是由军中最好的厨子来做,三种肉食采用不同做法。

第一种是烤羊肉,是特意加了蜂蜜的;第二种菜是加了饴糖和醋的酸甜鸭肉;第三种是用加了花椒的猪肉。

在秦朝时期,调味品主要有饴糖、蜂蜜、醋、豆豉、花椒、姜等等。

邓玉龙大吃起来,韩信刚开始有些拘谨,后来也慢慢放开地吃。

吃饱饭足后,王大虎收拾好桌面。

韩信向邓玉龙深深一揖,说道:“谢大将军赏饭。”

第19章 有条件答应

邓玉龙说道:“韩大哥啊!我在楚营跟你共事一年,你志向远大却怀才不遇,甚感可惜啊!”

韩信恭敬地说道:“大将军,我自小苦学,钻研兵法,就是为了能功成名就,若你能重用,韩信一生感激不尽。”

说罢,他向邓玉龙跪下,态度十分诚恳。

邓玉龙伸出双手将其扶起,说道:“项羽不懂识人用人,放着你不用,我才不会做这种傻瓜,你跟着我,我会让你实现抱负。这样吧,我先让你做个军司马。”

他身为三军统帅,自然有制订军事制度的权限,并且汉国才刚刚建立,新制度实施起来容易很多。

在几天前,在各级军官军阶和下辖人数方面,邓玉龙向刘邦提议过,具体为:伍长6人、什长19人、都伯59人、军候182人、军司马550人、都统1700人、校尉5500人,当时刘邦已经同意了。

“军司马?”韩信没有表现出高兴,虽然比在楚营时的执戟郎中好了很多,但还跟他的期望值有差距。

邓玉龙说道:“你不是熟读兵书、精通兵法吗?以你的才能,不应该只是个军司马,不过,要升职必须有军功,以后凡是有战事需要调兵遣将时,我尽量多考虑用你,能升到什么位置得要凭借军功了,那就要看你能否把握住。再说了,如若让一个新来的人当将军,将士们不服啊!你好好表现,凭军功升上去,谁还能不服啊!”

虽然当上了大将军,但兵和将都是刘邦调拨给他的,那些人是因为他是刘邦任命的统帅才听他的。

邓玉龙要培植出为他马首是瞻的亲信,要打造自身的班底。提拔低层军官、以及以后收服的降将,是班底人员的主要来源。

有大才的韩信是他重点栽培的人之一,以后肯定有很多立功的机会,如果一下子给予的军职过高,以后可晋升封赏的空间就少了,他对韩信要慢慢进行晋升。

韩信心道:“你一下子就做了大将军,就更是一步登天了!”不过,邓兴的能力的确比他强多了,这点他是心服的。也罢,就先做个军司马。他最怕的不是一开始军职低,更怕的是没有立功机会、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只要肯给予他机会,他相信自己能行。

“末将谢大将军!”

韩信恭恭敬敬地向邓玉龙行礼,随即又再说道:“大将军,以后能否多跟你学学,你所学之能胜于我,日后能否多向你请教?”

虽然只交谈了半天,邓玉龙展露出来的能力只是自身一小部分,但已明显超越了韩信,让韩信衷心折服,仿佛是找到了知己,这是何其难得的事,刚才他就是意犹未尽。

“不是不可以,不过我有一个条件,你有何主意计谋,或者如何用兵,凡是所学兵家之能,不要在任何人面前表露出来,你有何想法只跟我说就行了,只要是说得在理、可行的,我会采纳,并且优先让你去实施。只要你能答应,你向我请教兵家之事,我绝不藏私。”

在确定能当上大将军后,邓玉龙就开始筹谋以后的发展道路。

如果是他自身的班底人员表现得过于抢眼、展现出太高的能力,有可能会被刘邦调走。作为有一定能力的君主,肯定不会让其他能力很强的人待在三军统帅身边,要防备统帅的势力过大、防备你培植亲信。

在楚汉时期,韩信带兵征战,期间收服了不少人,其中要算李左车能力最强,刘邦为了遏制韩信不让他势力过大,将李左车从韩信身边调走。

如果韩信太早在其他人面前展露超凡能力,善于驭人的刘邦肯定会将其调走。

“大将军,末将答应你,一定会做到。”

韩信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在他眼里,邓玉龙已经对他很关照了,这点小小要求算不了什么。

“我的好兄弟!”

邓玉龙双手拍拍他的肩膀,初步收服了韩信,他心中高兴着。

韩信又说道:“大将军,现在还不算很晚,末将能否留下来再跟你讨论兵法?”

邓玉龙心里笑了起来,韩信对军事方面还挺痴迷的,不过要不是这样,他就不可能学得丰富的军事理论,后来再付诸于实践,成为一代名将。

“你还真够猴急的,来来来,坐下谈!”

汉军大军营,部分士兵已开始休息了,而在大将军帅帐内却灯火通明,邓玉龙和韩信席地而坐,在秉烛夜谈着。

韩信虚心地向邓玉龙请教兵法之事,邓玉龙有所选择地讲解出来,让沉醉在这个领域中的韩信受益匪浅,对邓玉龙更是钦佩。

“大将军,已是亥时四刻了!”

经过王大虎的提醒,邓玉龙终于要停下来了,这一不小心,又谈了三个多小时,现在已经十点钟了。

“时候不早了,日子还长着呢!以后有机会再聊!明日会在将卒们面前任命你为军司马。”

邓玉龙打了个哈欠。

“多谢大将军,末将在走之前还想请教你最后一个问题。”

其实,韩信可以以后再问,不过实在忍不住。

“有话快说!”

这个韩信还真够孜孜不倦的,要不是有价值的人,邓玉龙还真会不耐烦起来。

韩信弱弱地问道:“大将军,你打算如何打回关中?是重修栈道吗?”这本身就不是一个小小军官该问的问题,只是他既过于好奇,又想听听邓兴的策略是否跟自己所想相吻合。

他做过战略设想,当自己置身于汉军大将军位置时,该如何统兵夺取汉中,韩信是想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又希望跟邓兴这个唯一知己交流一下。

邓玉龙搭着韩信的肩膀,低声道:“我当然已做好计划,不过这是超级机密,天机不可泄露,到时候你自然会知晓。”

韩信略微失望,不过这的确是机密,不可能向他说出来,邓玉龙应该已经向刘邦说过了,要是没有可行之法,刘邦是不可能让他做大将军的。

“大将军,末将回去歇息了!”

韩信终于走了,邓玉龙伸伸懒腰,然后洗澡再上床睡觉。

第20章 众将点到

南郑以南二十里军营,足足有两万汉军驻扎在这里。

军营内,除了值班站岗人员外,其余将卒都还在梦乡之中。

“大将军…大将军…”

帐门外执戟郎中的声音传来,邓玉龙迷迷糊糊地醒来了。

“大将军,现在快到卯时了。”

邓玉龙不得不从温暖的被窝里起来,二月下旬的天气仍有丝丝凉意。

他规定是卯时二刻集合(凌晨5点半),他让值班的执戟士在寅时七刻钟(4点45分)叫醒他,作为主帅,必须以身作则。

随即,拿着一盏油灯的王大虎进入帅帐,将其它油灯点燃,他是在帅帐旁边有个小帐篷睡觉,起床的时间略早于邓玉龙。

邓玉龙刚洗漱完毕,敲锣声传遍了军营,这是报时的声音,已经是卯时了。

这是邓玉龙的规定,五点钟起床、五点半集合点到。

在古代,壶漏是主要计时器,有专门负责计时报时的人员,称为壶人,掌管计时的官员称为壶郎。

在军营内,同样有这类人员。

在现代,除非是特殊工作,要不然不可能那么早起床,但在古代不同,古代科技落后,没有电没有网络,缺少娱乐节目,很多人九点钟左右就睡觉了。

汉军军营规定,晚上最迟必须在亥时两刻(九点半)休息。

士兵和中层以下的军官必须住在军营,达到一定级别的高级军官可以住在营外,但必须按时赶来报到。

邓玉龙穿好衣服,戴好铠甲头盔,将佩剑悬在腰间,从住宿的帅帐出来,放眼望去,数不清的火把将军营照得通亮,士兵们开始忙碌起来了。

再迈步进入议事的帅帐,多盏油灯将这里照得通亮,已经有两个将军先来到在这里等待着,分别是灌婴和郦商。

“大将军…”

两人齐齐向邓玉龙拱手施礼。

邓玉龙点头道:“早啊!”

对于现代的打招呼方式,两人皆是一怔。

帅帐正中前方,是主将的座位,邓玉龙走到座位跪坐坐下,将佩剑解下放在座位前的案桌上。

很快,有第三人赶到了,这人是柴武,其余的武将陆续赶到。

“噹噹噹”三声锣声响起,在帅帐旁边的壶人喊声传入:“卯时两刻已到…”

帅帐外,汉军士兵们迅速集合,由都伯、军候这类中低级军官负责点到。

帅帐内,高级武将分列两旁,没有一人做声,等待主将发话。

另外,还有主簿坐在另外一边,这时期的主簿,相当于现代的秘书,邓玉龙身为大将军,当然要配备秘书,萧何那边同样有秘书。

在主簿下面,有时候还有若干个文书协助工作,大将军主簿下面就有两个文书。

邓玉龙拿起军官名册,按顺序念着军官的名字,被念到的武将说一声“到”。

当念道“樊哙”这个名字时,樊哙说的“到”字故意将声音拉得很长,念到“卢绾”时同样是这样,还有好几个武将回应的声音也不太好。

邓玉龙绝对不会允许这样,会很快改变这种状况。

在念到的高级武将中,主要人员有曹参、樊哙、卢绾、周勃、灌婴、孔聚、陈贺、柴武、丁复、殷盖、王吸、薛欧、靳歙、傅宽、郦商、朱轸、陈濞、王陵、奚涓、虫达等人。

刚才念到的是汉军大部分高级军官名字,但有少数军官不在名单之内,这些人是要留守在南郑,比如夏侯婴是守城官,周緤是刘邦的护卫参乘,不在大将军管辖之列。

刘邦规定,除了守卫都城的军队外,其余皆由大将军管辖,总不可能将全部军队交给邓玉龙。

在该来报到的军官当中,唯独还缺殷盖。

曹参说道:“大将军,或许殷盖有什么急事给耽误了。”

他是汉军中的军正官,负责维护和执行军纪,想办法给殷盖开脱。

邓玉龙正色道:“要急事必须先请假,除非是遇到不可抗力因素,否则就是触犯了军规。”

不可抗力因素?主将突然间冒出这六个字,众将楞了一下,都还是头一回听到过这句话。

曹参问道:“大将军,不可抗力是何意?”

邓玉龙虽然有这副身体原主人的记忆,也能适应这古代环境,但现代的全部习惯不是短时间内能完全改过来的,有些也并不是非得要改。

“不可抗力的意思就是……”

邓玉龙具体解释一番,这下大家懂了,觉得由大将军发明的语言真是精辟。

主帅升帐议事,一般情况下普通文书是没有资格待在里面的,记事工作由主簿亲自执行,他在竹简里写着,在大汉元年某月某日,大将军说出某句话,并且解释具体含义。

“殷盖触犯军规,本大将军必会处置,今天是第二次召集众将,有两件事要宣布:第一,宣布将卒的操练和考核大纲;第二,公布部分新任命人员名单。”

随即,主簿摊开竹简,将提前写好的大纲内容朗读起来。

由邓玉龙制定的训练方式,是以战国时期主要国家以及军种的训练方法作为借鉴,再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改进,将操练方式、考核标准细化,包括了骑兵、弓箭兵、弓弩兵、戟兵、刀兵、矛兵等诸多兵种。

每个兵种都有具体标准,包括了训练标准,考核标准(又分为合格、良好、优秀三个等级。)

大纲由文书在昨天抄写了若干份,还需分别给予不同军种的军官。在初期的时候,邓玉龙需要先在操练中进行讲解,当军官掌握了之后,再由军官负责对兵士的训练,邓玉龙会进行监督。

其实,按照邓玉龙的能力,操练方式还有改进的空间。不过,现在还是给刘邦打工,他不会傻到将所有能力都展露出来,要不然让刘邦的人掌握了,那就是给刘邦做嫁衣,白白便宜了他。

又比如造纸术和火药,以及一些在现代看来很简单、在这个时代却还没有发明的技术,还在现代时的邓玉龙是懂得的基本制造原理的。这些都不能先展露出来,必须是等脱离刘邦,自身由完全自主权后,才能有计划地发明创造。

主簿花小半个小时,将大纲全部朗读完。

第21章 整肃军纪

此时,帅帐外,姗姗来迟的殷盖来到了门口,要直接进去帅帐。

执戟郎中拦住了他,说道:“殷将军,大将军跟众将军议事,不得随便入内。”

殷盖并不着急,慢悠悠地说道:“那我如何才能进去呢?”

执戟郎中道:“将军稍等,我进去通报一声。”

“大将军,殷盖将军来了,正在帅帐外。”

听着执戟郎中的话,邓玉龙显出愤怒之色。

“哼!传他进来。”

在场武将当中,有些人心中暗笑着,特别是卢绾和樊哙,他们可不怎么相信邓兴真的敢按照昨天宣布的军规来执行。

虽然两人昨天提醒过殷盖,不要触犯军规,但如果真的触犯了,两人都认为邓兴不可能真的斩首,但也不可能不惩罚,最有可能是打军棍。殷盖是跟随刘邦在沛县起义的元老之一,他们认为邓兴不会有胆量将其杀掉。

“末将殷盖,见过大将军。”

殷盖进入帅帐见过邓玉龙,脸上没有丝毫恐惧之色。

邓玉龙重重地说道:“殷将军,本大将军卯时二刻点将,你为何迟到两刻钟?”

殷盖说道:“启禀大将军,昨日有几位老乡来探视,昨晚多饮了几杯,于是……”他的神情语气之间,只是显得有些不好意思而已。

“住口”邓玉龙厉声道:“你身为监军,公然不守军规,该当何罪?”

殷盖道:“大将军,末将知罪,还望你念在末将初犯,饶过末将一次吧!”他认为邓玉龙不敢拿他怎么样。

邓玉龙道:“军中无戏言,军规岂是摆设?军正官!”

曹参道:“到”

邓玉龙道:“主将升帐,监军殷盖迟到两刻钟,罪犯哪一条?”

曹参出列,说道:“启禀大将军,于点到会期后才至,乃慢军之罪,按昨日颁布的军纪当斩首示众。”

殷盖当场一惊,难道邓玉龙还敢来真的?

曹参又说道:“不过,念在殷将军初犯,并且自沛县起一路跟随汉王,转战南北,军功卓著,末将认为,还是给他一次机会,改为打军棍。”

他不希望殷盖被杀,但殷盖的确违犯了军规,他希望求情給了大将军台阶下,大将军会顺势饶恕。

“混账”邓玉龙一拍案桌,喝道:“你身为军正司,难道要把军规视同儿戏吗?若再说不合军规之言,当治你渎职之罪!”

殷盖违反军规,本身就当处决,并且邓玉龙才当上大将军,许多人不服他、轻视他,殷盖撞在枪口上,正好拿来立威,绝对不可能放过。

曹参没想到邓兴会如此坚决,顿时吓得不敢再说了,退回自己原本的位置。

邓玉龙大声道:“来人!”随即有四名执戟士立即快步进入帅帐,他再说道:“将殷盖绑至辕门外,待本大将军跟众将议事完毕后,再监督执行军规。”

有两名执戟士当即将殷盖拿下。

殷盖这下终于撕破脸皮了,他大声说道:“邓兴,别以为你真当自己是大将军,你只是区区执戟士,别拿着鸡毛当令箭,我可是在芒砀山就跟随汉王一起起兵的,为汉王出生入死,你敢斩我?汉王一定会撤你的职,拿你问罪!”

邓玉龙厉声说道:“殷盖,你违反军规,还竟敢威胁本大将军,罪上加罪,速速拖出去绑在辕门,等候我斩首的命令。”

执戟士将殷盖拖出去。

过半数的武将都认为,邓兴不会真的把殷盖杀了,等下肯定会降低刑罚。

该做的事情继续进行,邓玉龙让主簿将操练大纲发给了每一个将军,让将军们将其熟记,根据大纲要求做好练兵准备,如若还有不了解的地方,他会专门抽时间亲自讲解。

并不是向每人都发全部大纲,而是根据其军职来发给相应部分。比如以后打算让其统领长戟兵的将军,只会发给长戟兵操练和考核这部分。

分发好之后,要公布中低级军官的任命名单了,这要将士兵和军官召集一堂再公开宣布。

此时,天已经蒙蒙亮,众将出来帅帐,向辕门外走去。

在行走途中,樊哙、卢绾、曹参三个人在低声私语着。

曹参说道:“大将军不可能真杀了殷盖,等会他肯定会找个台阶下。”他认为,既然邓兴当上了大将军,功夫要做足,刚才坚决拿下殷盖是要做给大家看的,最后还是会饶恕他。

樊哙说道:“殷盖是跟我们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给邓兴豹子胆也不敢。”

卢绾说道:“我再叫上其他人,等会向邓兴求情,给足这个大将军面子。”

辕门外,殷盖被绑得严严实实,他仍然不相信邓兴真的会杀了他。

点将台前,2万士兵集合一堂,武将在前、士兵在后,整齐站列着。

韩信身在其中,依然站在靠后的位置。

至于剩余的1万士兵,有三千守卫着南郑,七千士兵驻扎在汉中郡其他地方。

邓玉龙走上点将台,朗声说道:“我大汉军队要打回关中,打败项羽,三万军队远远不足,将会大规模征召士兵,需要一批新的军官。下面,宣布新晋升的军官人选。”

这三万士兵,绝大部分都是在刘邦入关中前入伍的,其中又有最基础的元老派,也就是跟随刘邦在沛县起义的。

这些将卒们,对项羽极其痛恨,无不希望杀出关中,最后打回老家去。邓玉龙需要以此来号召将士,凝聚士气。

要说在汉中有没有项羽或章邯的派来的奸细,十有八九会有,这并不怕被章邯知道,即使不打出这个口号,几天前的公开登坛拜将,就足以让对手认为刘邦有兵出关中之心。关键之处,是不要让人知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

褒斜道、子午道栈道已经被烧毁,但不排除敌方奸细能有极为隐秘难走的小路将消息传递出去。

有人传递消息更好,大张旗鼓修复栈道更能迷惑敌人。

第22章 打造班底

手持竹简的主簿走上点将台,打开竹简朗声宣读起来。

人员名单是根据职位从高至低念起,这是邓玉龙在详细阅览各级军官档案后做出的决定,这些人在历史上是默默无闻,以至于史书没有记载,在现代根本找不到他们的姓名资料。

其中,有2人被任命为都统,9人被任命为军司马,四十多人被任命为军候。

当念到韩信的名字时,邓玉龙向韩信望去,恰巧韩信亦向他望来。韩信给他以信任和感激的目光。

其他的人员大多是晋升一级,少数晋升两级。只有韩信是从最普通士兵晋升为军司马。

这些新晋升的人,暂时管辖的人员只有编制员额的20%,先进行训练,要等征召到新兵之后,才有士兵调拨给他们确保编制满员。

任命完毕后,该处理殷盖了,邓玉龙向侧边绑在木柱上的殷盖望去,对方对自己是不屑一顾,认定了不敢杀他。

台下的将卒们拭目以待,看看新上任的大将军,是否真的敢杀跟随汉王起兵的元老。

邓玉龙朗声说道:“卯时二刻点到,身为监军的应该卯时四刻才至,犯有慢军之罪,本将军依照军规将其处斩。”

刹时间,官兵们惊呆了,周遭的空气似乎要凝固了,大将军还真的要杀了殷盖,这出乎多数人的意料。

“来人,把殷盖拉上来!”

随着邓玉龙的命令,四名士兵将殷盖押上点将台。

殷盖一副恶狠狠的神色,大吼道:“邓兴,要是你敢杀我,汉王不会放过你的!”

台下好几个将军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看看谁带头出言求情。

曹参身为军正官,是不可能出头的了。

最终还是樊哙先带头,他向邓玉龙跪下,大声道:“大将军,殷盖是触犯了军规,念在以往跟随汉王出身入死的份上,能否先责打军规,让他以后戴罪立功。”

“我赞同樊将军,求大将军暂且绕过殷将军!”卢绾跟着跪下求情。

“大将军,若这么砍了殷将军,汉王会怪罪你的,给他戴罪立功的机会吧!”第三个求情的是周勃。

接着,孔聚、王吸、傅宽、朱轸、郦商、靳歙亦出言求情。

此时,殷盖一脸得意之色,心道:邓兴,看你还敢杀我?

邓玉龙面向众将,重重地说道:“仗着有军功,就可以目无军规了吗?殷盖不仅触犯军规,还敢威胁汉王任命的大将军,若这样的人都能饶恕,那要军法何在?”

他的声音义正词严,神情中散发出一种威严,没有人再敢继续求情了。

“邓兴,你不得好死,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殷盖顿时绝望了,大声怒骂着。

“处斩殷盖,行刑!”

主将发出命令后,两个士兵按住殷盖,一名士兵举刀向他砍了下去。

“邓兴,我在黄泉路上等着你…”

殷盖话还没说完,已经身首异处了。

辕门外,这里寂静无声,2万官兵们都被主将铁血执行军纪震撼了。

“以后,无论他是何官职,有多硬的后台,只要胆敢违反军规,一律军法处置。”

邓玉龙的声音远远传送出去,上至将军、下至最普通士兵,没有人会再怀疑他的真实性。

“后台”这个词,将士们都是首次听说,不过结合整句话,多数人都能知晓是什么意思。

办完该办的事情后,全军解散。

那些得到晋升军官,都是怀着喜悦的心情,都有人祝贺他。

韩信亦不例外,原本那些管理仓库的兵士们,纷纷来祝贺他。

邓玉龙重新回到帅帐,将韩信召来。

“韩信,军司马只是起步,上升空间无限大,就看你的努力和能力了!”

“谢大将军提拔,你给予我机会,我一定不会辜负你!”

随即,王大虎被叫了过来。

“今天,是你作为侍从兵的最后一天,从明天开始,他就是你的上级,他是新任命的军司马韩信。”

邓玉龙是要让王大虎跟着韩信,看看他是否有塑造培养的价值,如果有这个价值,会着重栽培,这是邓玉龙对打造自身班底的尝试。

他再向韩信道:“我这个侍从兵,跟你以前一样不甘于现状,我给他机会,他是你的一个兵。”

“谢大将军!”王大虎向邓玉龙跪下磕头。

“见过韩大人!”又再向韩信行礼。

各个将军们投入到工作当中去,身为主将的邓玉龙更忙,现在是巳时四刻(10点钟),他不等到吃中午饭,跨上坐骑向南郑而去,要赶去跟萧何商量敲定一些事情。

萧何跟邓玉龙,分别是文官之首和武将之首,工作上并不是完全各做各的,有许多地方会有交集,需要相互配合。

——————

汉王王宫,刘邦、萧何、郦食其三人在书房内,邓玉龙杀殷盖之事,刚刚被传到这边来,让刘邦非常不满。

刘邦愤愤地道:“哼!这个邓兴,就这么随随便便杀了我一员大将。”

殷盖是从芒砀山开始跟着刘邦的,征战能力还算可以,立过不小的军功,就这么死了,让他十分肉痛。

郦食其说道:“邓兴初掌帅印,未曾征战便杀了殷盖,让我汉军失去一员悍将,汉王,臣认为必须惩罚他。”

他这么一说,刘邦更是火了。

萧何说道:“汉王息怒…汉王息怒。邓兴初掌帅印,严明军法,殷盖违纪,该当处决。如若军纪废弛、三军散乱、军令不行,这样的军队能打胜仗吗?殷盖死了确实可惜,臣知道你心疼,但这是他咎由自取。”

在刘邦的臣子当中,要算萧何最有分量,并且萧何说得在理,刘邦的火气顿时消了大半。

郦食其据理力争,说道:“殷盖是违反了军纪,但这就处决了未免施刑过重。”

萧何道:“赏功罚过这是治军常道,老先生,难道你不懂这个道理吗?”

郦食其不再反驳了,他反驳的理由实在站不住脚。

“邓兴做得固然没错,可是…哎!我大汉就这样少了一员猛将…哎!”

刘邦在叹息着,道理上他明白,只是情感上一时难以接受。

萧何又再说了一些安慰的话,然后回到官署办公。

第23章 全面征兵

邓玉龙回到南郑之后,便直奔官署。

此时的萧何,正在忙碌处理公事。

“大将军,殷盖无视军纪,该杀,你做得很对。汉王虽然感到可惜,总算明白这点,认可你的决定。”

其实刘邦只认同了一半,只不过是殷盖已经被杀,只能接受这个事实,没有因此问而罪于邓玉龙。要是刘邦由来领军,殷盖迟到肯定要受到处罚,但绝对不至于斩首这么严重。

两人先匆匆吃过饭后,又再立即投入到工作当中。

邓玉龙过来的这里,是要敲定四项事宜。

第一,是派兵进入巴蜀,目前汉军只掌控了汉中郡大部分地方,巴蜀地区还属于无朝廷管辖的真空状态,部分地方出现土匪盗贼。汉军必须派兵将蜀郡和巴郡完全掌控,再由文官进行管治。

第二,是关于征兵事宜,确定各地区要征召多少士兵,具体选拔标准。征召的士兵需在当地进行初步选拔后,才会集中到汉中由大将军统一管理。

根据人口比例,在总征召的8万兵员中,汉中郡为18万,蜀郡为42万,巴郡为2万。在征兵时,所有适龄男人都要参加初级考核,选取考核成绩较好的人作为新兵,预计汉中郡一个月可征召完毕,蜀郡和巴郡可能要三个月左右。

第三,兵器种类和打造数量、粮草后勤,征召8万士兵再加上原本3万兵马,要根据各军种人数配备相应的武器装备。

第四,士兵和各级军官待遇标准,包括平常的俸禄、伙食标准,以及阵亡和残疾抚恤金。邓玉龙所争取的待遇标准,是基于汉国三个郡预估的府库收入所能承受的上限。

这四项事情,邓玉龙是很具体细化,萧何身为华夏历史上内政能力最强的人之一,做工作也是很细致周到的,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邓玉龙对他的能力是很佩服。

两人对每大类中的每个细节,都当面确定下来,一部分是邓玉龙已做好的方案计划,另外一部分还要方面商量。

天黑的时候,两人又匆匆吃过晚饭继续工作,直至戌时六刻(8点30分),才将所有细节都确定下来。

办完公事后,邓玉龙回去府邸。

“大将军回来了!”

主子回来,杏儿、春兰和仆人们都很高兴。

“大将军,你用过晚膳了吗?”杏儿问道。

“用过了,给我准备热水就行了!”

杏儿吩咐下去让人立即准备,又在说道:“大将军,你吩咐要做的椅子,已经做好了。”

邓玉龙来到书房,打量着做好的椅子,符合自己所要求的尺寸标准,坐下去后,感觉好多了,以后凡是自己的地盘尽量不跪坐,像现在这样坐在椅子上。

看着主子那高兴样,杏儿、春兰都感觉怪怪的,怎么大将军会喜欢这样坐?

很快,邓玉龙发现,换成椅子后,桌子的高度明显不合适了。

“你们再叫人做新桌子,卧室、饭厅、书房各个房间,凡是我要用到的桌子,高度全部增加五成。”

两女面面向觎,大将军还真够另类的。

“将军,天下间没人使用这样的桌子”杏儿说道。

“我是这里的主人,一切按照我的需求来办!”邓玉龙霸气地说道。要是在现代,作为普通人的他根本没有霸气的资本。

“是,奴婢尽快让人去办好!”杏儿只得恭恭敬敬地领命。

第二天,邓玉龙早早出发,回到军营里。

他立即升帐,派周勃、孔聚、郦商、陈濞、王吸五人共率军15万人南下巴蜀,协助朝廷官员控制每个郡县,平定一切非法武装力量。

这具体的将军人选和兵员,都是昨天跟萧何商量好的。

在剩下的15万士兵当中,有三千士兵守卫都城和王宫,三千士兵分散驻守汉中郡各个县,最后剩下的九千士兵集中练兵,以后等征召新兵之后,这些人还会分出一部分指导新兵训练。

从这天开始,邓玉龙分别给相应的军官,具体讲解训练士卒的事宜,先是从理论上解释,然后是监督由军官们负责的训练,遇到不对的地方及时纠正,从中又再考察每个人的能力。

为了自己的大事业,邓玉龙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不知不觉间已经过了三个月。

这天早上,2万新兵集合在辕门外大空地,这批士兵都是巴郡征召的人,刚刚赶来报到。

在半个月前,蜀郡已经征召够了42万新兵,全部已前来报到;在更早的两个月前,汉中郡就已经将18万新兵足额征召完毕。

“大将军,这位是巴郡其中一个部落的首领,名叫范目,在巴郡征兵时,他主动带着部落适龄男子加入汉军。”

陈贺向邓玉龙介绍着,汉军的各级人员名单由他来负责。

朝廷征召的士兵有两份名册,一份是由丞相掌管的官署,另外一份是交给大将军,给大将军这份是由陈贺来接收,让大将军过目后再交给主簿存入档案。

“巴人范目见过大将军!”范目向邓玉龙恭敬行礼。

邓玉龙打量着范目,对方皮肤黝黑,虽然身材不高,却十分壮实,看上去精力充沛。

“你带领整个部落八百男人当兵,值得表扬,这属于立功表现,先记在功劳簿上,待新兵们训练完毕后,本将军一定会重用你。”

“谢大将军!”

巴郡辖区是现在的重庆和四川东部,主要以山地丘陵为主,适合耕种的土地少,这个时期还有很多人居住在山上以打猎为生,虽然巴郡在一百年前就由秦朝统治,但还有许多地方仍然是部落制,只是这不属于原始社会那种部落,各个部落每个人都要服从朝廷管治,有赋税和服兵役义务,秦朝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让部落首领协助管理部落内部的人。

范目三十八岁,是其中一个大部落的族长。

邓玉龙计划组建一支数量为七千人的适合山地作战的队伍,在三个月多月前就跟萧何商议好了,以巴郡中那些还居住在山上的部落猎民作为兵源。

这些人长期居住在山上,熟悉山地环境,擅长在山林中行动,最为适合不过了。

第24章 大练兵

每当一批新兵报到之后,都会当场宣布军官名单,任命伍长、什长、都伯、军候、军司马、都统这些级别军官,确保对部队的有效管理,这些都是从那3万老兵中提拔上来的,以老带新进行训练。

在伍长、什长这两个最基层军官中,老兵只会占70%名额,剩下30%名额先空着,等训练期结束后统一考核,新兵成绩优异者将会被任命为伍长、什长,填补剩余空缺,适当给予新兵们盼头,更能激励他们刻苦训练。

除此之外,邓玉龙还特意留出6个都伯职位。在练兵期结束后,将会进行团体和单兵的大考核,考核结束后,六个军种中单兵能力第一的人,将会被晋升为都伯。

至于那空缺的职位,暂时由部分相同级别的老兵军官兼任。

征召的8万新兵,并不是完全的新兵蛋子。在征兵制中,凡是在兵役年龄的男人,每年都要抽时间参与军训,尤其是在法令严格的秦国,对政策的执行率非常高。

征召来的新兵大多数都曾经参与过秦朝时期的军训,虽然邓玉龙制定的军事制度跟秦朝有所区别,但新兵终究是有从军经历的人,训练起来上手快得多。

安排下去后,邓玉龙行走在各个训练场地中,观察着兵士们的训练情况。

军营是居住和存放物资的地方,军事训练是在军营外的训练场地,在军营周边,有许许多多的场地,每支部队人数不等,以军候、军司马、都统作为基准的都有,在不同场地训练着。

来到大营东南边的某个训练场,这里是军司马五百多人进行训练,军司马正是韩信。

这批士兵目前训练的是长戟作战技能,邓玉龙给韩信配置的是特殊军种,除了掌握长戟、单刀作战能力,还必须掌握运动战、突袭战,调拨给韩信的士兵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要将这支部队打造成11万汉军中的精兵。

“杀…杀…”的声音不断响起,士兵们在伍长、什长的带领下训练着。

现在是五月底,正值炎炎夏日,兵士们士气旺盛,他们不惧酷暑,挥洒着青春的汗水,在苦练杀敌本领。

王大虎是这批士兵当中的一员,他双手紧握着长戟,训练时一丝不苟,他汗如雨下,却精力旺盛,丝毫未见疲倦,他每刺出的一戟都是满含着杀气。

身为这支部队长官的韩信,在场监督着下属们的训练,他本身有极为丰富的军事理论,有很强的将理论进行实践操作的能力。他热衷于功名,期盼着在兵出关中的作战中立下大功,对工作极其热忱,对部下的要求,比原本邓玉龙的要求更高,他每天都督促着训练,部下只要半点失误,都会被惩罚。

邓玉龙对于练兵虽然有严格的要求,但不是一味死练,而是要先凝聚士气,士气充足的士兵,训练起来才有积极性。

恰当的口号和理由,对于振奋士气有重要作用,目前主要有两个口号。

第一,是士兵们对项羽和章邯、司马欣、董翳的仇恨。新征召的士兵原本是秦国人,去年10年,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刘邦在关中约法三章,对百姓和秦国王室、官吏秋毫无犯。

而项羽却大不相同,在入函谷关前,项羽屠杀20万秦国降兵,进入关中后,烧杀抢掠,将秦国王室和原官吏杀尽,火烧皇宫和官署。项羽的所作所为,将秦国百姓推向了跟自己的对立面,为后来刘邦平定关中创造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正因为这样,关中和巴蜀的秦人仇恨项羽,而投降项羽的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被秦人视为“秦奸”,同样成为仇恨的对象。

至于原本3万汉军老兵,他们本身是关东(函谷关以东)人,被项羽逼到巴蜀,远离家乡,跟家人骨肉分离,同样对项羽极其憎恨。

邓玉龙充分利用这种心理,时刻激励着士兵。

第二,是邓玉龙颁布的晋升标准,不仅杀敌可以晋升,剩余的30%伍长、什长空缺,只要训练成绩好,还未出战就有机会晋升。士兵们有了盼头,更能充分调动积极性。

“大将军!”韩信见到邓玉龙前来,跑步来到他跟前。

“练得怎么样?”

“严格按照你的要求来训练,进展还算顺利,只要不出意外,七月份可以进行攀爬训练了。”

根据邓玉龙的要求,由韩信管辖的部队,除了擅长戟和刀两种武器作战外,还必须掌握其它技能,攀爬能力就是其中一项。

邓玉龙说道:“只要你好好干,出兵关中的第一仗,我派你打头阵。”

这是韩信十分期待的事,他施礼道:“谢大将军!”略停顿一下,再弱弱地问道:“大将军,很久没与你讨论兵事了!”

邓玉龙表现出比他更高的军事才能,他将邓玉龙当成了知己,上次跟邓玉龙讨论兵法已是在一个月前,他热切希望能多跟对方交流,一个月没有交流了,让韩信为此郁闷着。

邓玉龙说道:“我再安排时间吧!只要能打出关中,兵出函谷关,以后机会有得是。”现在,已经初步将韩信跟自己捆绑在一起了。

现在还在汉中,离刘邦近在咫尺,邓玉龙的一言一行刘邦随时都有可能知道,如果在军中经常召见韩信,一谈就是谈很久,明眼人都会知道,两人的关系非同一般,刘邦势必会将韩信当成是他亲信。

如果韩信在战场上再有好的表现,刘邦肯定会找个由头将韩信调走,这是邓玉龙要尽量避免的。

他又再问道:“王大虎近期表现如何?”

对于曾经的侍从兵,对于王大虎的至诚,邓玉龙印象深刻,对他格外关注一些。

提到王大虎,韩信显出欢喜的笑容,他说道:“王大虎这个小子,勤快得很,不仅在训练时格外卖力,晚上用膳之后,还找地方加练,直到快到最后休息时间才停下,这三个月来,他进步飞快,是非常好的士兵。”

邓玉龙同样欢喜起来,对于这样的人,只要运气好一些,不至于早战死,进步空间肯定很大。

下午的时候,邓玉龙又再考察了其他部队的训练情况,各个兵种、各个将军们,都严格按照他的要求来训练,总体来说,邓玉龙还算满意。

邓玉龙在这个时空努力奋斗着,对于取得的每一个小成绩、小进展,他都会为此而喜悦,担任大将军三个多月,军队各项工作已经上了轨道,他心中欣慰着,该实施原本计划好的策略了。

第二天,邓玉龙回到南郑,他要面见刘邦。

第25章 明修栈道(求推荐票支持)

跟刘邦说明缘由后,刘邦随即发出命令,主要的文武官员明天集中议事。

公元前206年6月初一,南郑汉王殿,汉国文武官员聚集一堂。

官员们分列两旁,文官在左边,萧何站在最前面,其余人员有郦食其、隋何、周苛;武将站在右边,邓玉龙站在最前面,身后有曹参、卢绾、樊哙、周勃、灌婴、夏侯婴六人。

现场人员只占总官员的少数,不达到一定级别,是没有资格在这里参与议事的。

刘邦扫视众人一遍,朗声说道:“诸位爱卿,大家是否希望杀出关中,打回老家去?”

这根本就是明知故问,不过要用这个话题调动起众人的情绪。

顿时,大家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

樊哙说道:“汉王,龟缩在汉中,够憋屈的了,我早就盼着杀出去。”

他说的憋屈,不仅是因为被项羽逼着来到这偏僻之地,还包含了邓玉龙这个执戟士做了大将军,不过这不能明摆着说出来,他私底下跟某些人不知发过多少次牢骚了。

卢绾接口道:“待在这狗屁地方,够窝囊的,只要汉王确定出战,我愿冲在最前面。”他的意思跟樊哙相似,让他郁闷的还有邓玉龙这个因素。

曹参说道:“汉王,义帝说过先入关中者为王,关中本来就该是你的,就应该夺回来。”

其他人亦纷纷发言,无不希望尽快杀出关中。

刘邦做出相应手势,让现场安静下来,再说道:“既然如此,寡人决定出兵夺取关中,为我等一雪前耻。邓玉龙,你身为大将军,出兵的准备事宜由你全权负责。”

这一切,都是事先商量好的,刘邦、萧何、邓玉龙三人,那是在演戏。“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划正式开始实施了。关键之处,在于迷惑章邯,大张旗鼓修筑栈道让章邯做出错误的判断。

邓玉龙施礼道:“臣遵旨。”然后转过身来,向武将们说道:“汉王封我为大将军,我要对汉王负责,向汉王保证一年内打出关中;你们各个将领,必须对三军统帅负责,本将军命令,由樊哙、卢绾两位将军带五千人,负责修复褒斜道栈道,若有谁偷懒怠工,我严惩不贷。”

这根本就是故意的,让最不服他的樊哙和卢绾来负责这个事。虽然在练兵的时候,两人必须按照要求来做,但内心一种都是不服气。

“什么?”樊哙本身就不服邓玉龙,听到让他做这个费力的苦差事,强烈不满,大声说道:“让我来负责修栈道,没本事就别来折磨我樊哙这个老实人。”

邓玉龙说道:“军令如山,如若谁敢违抗军令,殷盖就是榜样。”

卢绾问道:“敢问大将军,修栈道有期限吗?”

邓玉龙说道:“当然有期限,限你们在今年内之内修复栈道,否则军法从事。”

演戏要演足,让两人越不满效果就越好。

“今年?”樊哙的声音更大了,嚷嚷道:“栈道这么长,没两三年修不好,你让我们七个月修好,这怎么可能!”

邓玉龙正色道:“军令如山,不服从军令者,斩!”

卢绾对刘邦道:“汉王,大将军这道军令,末将不敢接啊!”他希望刘邦进行阻止。

刘邦道:“大将军全权统管兵事,寡人不插手。”

邓玉龙重重地说道:“本大将军再重申一遍,不服从军令者斩!”

这下,两人实在没办法了,总不能做第二、第三个殷盖。

“诺…”樊哙回应的声音很大声,又将声音拖得很长,只能以这样来表达内心的不满。

至于其他武将,则是继续练兵,大家都认为,邓玉龙是要在栈道修复后从那里出兵。

商议完毕后,刘邦让文武官员们散去。

樊哙愤愤不平地离开了,出来之后,跟卢绾一起,私底下骂遍邓玉龙的祖宗十八代,如果邓玉龙被刘邦撤职,樊哙肯定要将他毒打一顿,以泄心头之恨。

汉王宫大殿内,只剩下刘邦、邓玉龙、萧何。

刘邦说道:“若出兵后,项羽率军来关中,我们哪里会是对手,大家都将死无葬身之地。”

深深的忧虑挂在他脸上,他既不甘心待在这里,想要争夺天下,但又非常不想死。他既有极大的野心,又极度惜命。

萧何说道:“汉王,大将军分析过,很多诸侯王不服项羽,肯定会有人造反,先造反的最有可能是田荣,只要有诸侯王拖住项羽,我们就有充足的时候夺取关中。”

邓玉龙说道:“汉王,请你相信,臣的判断不会错,今年之内,必定会有人造反。”

刘邦虽然担忧,但他不会后悔,这是一场豪赌,赌博是有风险的,他还是愿意赌一把,自从任命大将军那天起,他就已经下了赌注了。

“寡人就仰仗两位爱卿了!”

说罢,刘邦回去后宫,寻欢作乐去了,他不敢肯定赌博绝对会赢,今朝有酒就先醉了再说。

从汉王王宫出来后,萧何说道:“邓老弟,我还从未到你府上做客,难得你回来一趟,到你那坐坐。”

在这三个多月时间里,邓玉龙九成时间都住在军营,哪怕回到大将军府,日理万机的萧何也一时难以抽时间过去。

“丞相前来,荣幸之至!”萧何要来,邓玉龙当然欢迎。

两人骑着马,在护卫们的拱卫下,向大将军府走去。

“大将军回来了!大将军回来了!”

丫鬟和仆人们,迅速出来府邸门口。

“恭迎大将军回来!参见萧丞相!”几人恭敬行礼。

这几个人本身就是萧何挑选出来的,所以认识萧何。

进来府邸,走入客厅后,萧何目光就停留在桌子和两张椅子上。

“桌子为何这么高?”又再指着椅子道:“这是何物啊?”

“这叫椅子,是用屁股坐在上面的,当你坐在上面后,原先的桌子就显得太矮了,所以要做成那么高。”邓玉龙解释着。

目睹着这场面,跟随在一旁的杏儿偷笑起来,大将军太特别了,其他人发现了不一样的东西,不惊奇才怪呢!

第26章 噩梦缠绕

“萧丞相,你试试看。”

邓玉龙在说话时,先坐在一张椅子上。

看着邓玉龙坐下,萧何尝试着走到对面椅子前,用屁股坐下。

这一坐下去,感觉怪怪的,不过,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萧丞相,感觉如何?”

萧何右手轻轻指向邓玉龙,笑着说道:“你这小子,尽弄些稀奇古怪的玩意。”

邓玉龙的行为举止、语言习惯,给他的感觉,是跟其他人大不相同,这次发现了不一样的椅子桌子,只是觉得新奇,并没有太大的意外。

春兰捧着放着茶壶茶杯的托盘走入客厅,杏儿给两人倒茶。

两人边喝茶边聊天,先说些题外话,闲聊一会后,很快进入了正题,说到了公事方面。

萧何这次前来,既是来做客看看邓玉龙生活情况,更侧重的是要向邓玉龙多了解这三个月来军事方面的事情。

只要不是必须保密之事,邓玉龙都向萧何进行大概性叙述出来,让萧何惊喜不断。

在三个月前,萧何认为邓玉龙是大人才,能胜任三军统帅,不过随着军事工作逐渐展开,尤其是操练兵马,所获得的进展还是超出了萧何的预期,当下又再夸赞了邓玉龙一番。

中午的时候,两人一齐吃午饭,这是萧何首次在用屁股坐着的情况下吃饭,虽然不太习惯,不过这种感觉似乎也挺好。

吃饱饭足后,邓玉龙向萧何了解近期政务情况,尤其是跟军事有关的。

根据邓玉龙的预计,最有可能是深秋到初冬之间出兵关中,萧何一直在为此准备着,在筹备各种后勤所需。其中,兵器和粮草最为重要。

目前,汉国朝廷已经有效掌控了辖区的每个县,在好几个地方有铁矿矿场,尤其是蜀郡最南部,有一个大型铁矿场,产量非常不错。

邓玉龙知道,这个时期蜀郡最南部,就是现代的攀枝花市,拥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各地的矿产开采之后,统一运送到汉中郡,汉中郡已经建成了多个兵器作坊,按照邓玉龙要求的规格、质量打造兵器。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个时期的农作物,主要有稷(小米)、麦(小麦)、黍(大黄米)、稻(水稻)、菽(大豆),在古代称为五谷。其中小米种植最广,是最主要的主粮食。水稻虽然有人种植,但局限在南方,并且还未推广。

萧何根据以往汉中、巴蜀的农作物收成来估算,在正常的税收情况下,到了秋冬之际,征收上来的粮食能够供应10万大军3-5个月所需。

凡是邓玉龙要了解的政务工作,萧何都有周详的计划,都管理得井井有条,让他不佩服都不行。这的确是难得的内政型人才,就像历史上刘邦所说的萧何、张良、韩信三大功臣,刘邦认为萧何是三大功臣之首。

两人聊得十分畅快,一直到天黑萧何才回去。

————————

废丘,这里是雍王章邯的都城,章邯正在寝室里睡觉。

这天凌晨,他又做起噩梦来了。

章邯梦见了在函谷关东面的新安,他所带领的二十万秦军降兵被项羽残杀的场景,这些士兵们死不瞑目,无数的冤魂在向他怒目而视,让他无比恐惧,又有着深深的罪恶感,他对不起秦人,他该死!

当噩梦到了最让他恐惧的时候,他被惊醒了。

此时,已经是天亮,他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对噩梦还心有余悸。

类似这样的噩梦已经有很多次了,章邯还曾经梦见过在咸阳的时候,项羽杀害秦王子婴和所有官吏,子婴的魂魄飘荡到他跟前,历数他的罪恶,然后来向他索命。

“来人…”

章邯让宫女给让他拿酒来,然后大口大口喝着。

自从项羽坑杀20万降兵开始、再到项羽入关中杀进秦国王室和官吏,罪恶感在章邯内心中不可收拾地燃起,让他越来越难受,活在痛苦愧疚之中。

自从被分封为雍王以来,他曾经有数次在废丘街道上巡视,所经过之处,老百姓都对他很冷漠,甚至有些人还带着仇视的目光。章邯没有去为难这些百姓,他本身就认为自己对不起秦人,有着很深的罪恶感和愧疚感。

这时候,弟弟章平匆匆进来,屏退宫女。

“王兄,刚刚收到探子来报,邓玉龙让樊哙、卢绾两人带兵修筑褒斜道栈道,严令必须在年内修好,汉军将士对他十分不满。”

在项羽刚刚分封的时候,章邯就迅速派出几个探子,火速前往汉中,在南郑开了一家客栈,暗中打探情报。

每当刘邦有重要动静,探子中就会分出一人,从崎岖难行、荆棘遍地的道路回来传递消息,从南郑传递回废丘,往往要半个月时间。

章邯略为平复一下那不安的内心,说道:“果然不出所料,刘邦还是不安分,项羽撤出关中后,就重新修筑栈道想打出关中。”

章平说道:“是否派快马向项羽报告?”

两人都恨项羽,在私底下都直呼项羽其名。

章邯说道:“不用了,栈道区连绵两百里,没有两三年修复不了,只要我们在守在栈道北面,就算他们修复了栈道,也打不过来。只要没有咱们处理不了的事,懒得去联络那该死的项羽。”

章平说道:“想必是那个邓玉龙为了向刘邦交待,急着修复栈道率军打出关中。”

章邯认同这个看法,轻笑道:“邓玉龙只不过是项羽帐下执戟士,刘邦竟然让他着了大将军,就算有点斤两,要打出关中谈何容易。”

章平道:“褒斜道、子午道栈道已烧毁,如果短时间内不能修复,他们会不会从陈仓道出兵?”

章邯道:“陈仓道已废弃几十年了,根本无法容纳大家通行,这点就不用担心了,我们只需密切注意褒斜道那边的情况、严防好即可。”

章平想想也是,两兄弟都认为,刘邦只能老死在关中了。

随后,章邯在喝着酒,直至喝得醉醺醺的,以此来麻醉自己,在醉酒中就不会有什么负罪感了。

第27章 高度怀疑

褒斜道,几千个汉军士兵在这里忙得热火朝天,忙着打戳石头、搬运木板、搭建支架等各种工作,已经在这边忙活了大半个月了。

这天,邓玉龙出现在这里,他身为大将军,亲自前来劳作,明面上是要鼓励士兵们,给士兵们打气,让兵士们看到大将军跟他们同甘苦;同时又是做给外界看的,好让潜伏在汉中的奸细知晓,禀报给背后的主子。

像这种建筑工地的活,邓玉龙在前世根本没有做过,既然是做样子就要做得像一点,他也只好做一回建筑工人了,他亲自搬运木板,推着木车,参与劳作。

“弟兄们,修栈道,是我们汉军的头等大事,早一天完成,咱们就可以早一天打回去,跟亲人团聚。到那时,你们都是功臣。”

汉军士兵们纷纷叫好。

樊哙、卢绾两人,始终对邓玉龙冷眼相看,只要邓玉龙不问他们,他们就绝对不主动发话,在私底下,两人经常唠唠叨叨的,说些埋怨邓玉龙的话。

古代技术条件差,要在悬崖峭壁上凿孔打桩,筑起供人行走的栈道,是很危险的事情。邓玉龙要求尽可能做足安全措施,但还是偶尔有人不小心从悬崖中掉下去。古代要修筑栈道,这些事情没办法做到完全避免。

邓玉龙在这里一连干了三天才回去。

——————

转眼间,已经到了7月份。

在这个月里,天下发生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是田荣起兵造反自立为王;第二件,是项羽在彭城杀了被他封为韩王的韩成。

七月下旬的这天,项羽召集将领,准备出征去齐地讨伐田荣。

范增说道:“项王,就算田荣作乱,终究成不了气候,派遣一名大将前去征讨即可平定。刘邦才是心腹之患,还想着修筑栈道出兵关中,跟你争夺天下,你身为君王,应该坐镇彭城,以便随时了解天下情势,随时出兵关中。”

项羽恶狠狠地说道:“田荣这个混蛋,胆敢挑战我的权威,我一定要将他碎尸万段。就算刘邦敢反我,栈道岂会有这么快修好,我先带兵好好收拾田荣,回头再找刘邦算账。”

无论范增怎么劝谏,项羽就是不听,他命令下去,让大军做好准备,三天后出发。

晚上,卧室里,虞姬在陪伴项羽。

虞姬道:“项郎,你回彭城没几个月,又要出征了。听亚父说,其实你只需派一名上将,比如龙且、季布、英布,就可收拾田荣了。”

其实,是在开完会之后,范增来找过虞姬,让虞姬对项羽做一下思想工作。

一说起田荣,项羽又再露出愤怒之色,说道:“哼!你的男人是天下霸主,所有诸侯都必须由我来分封,凡是不服从我的人,我都要宰了他。田荣第一个跳出来自立为王,我要亲手抓住他,将他五马分尸,让其他人看看,不服我的就是这个下场。”

这是非常情绪化的决定,任何人都拦不住他。项羽从小就非常容易情绪化,这次也是一样。

项羽那大手,抚摸着虞姬的脸庞,温和说道:“妙弋,我出征齐地,很快就能收拾田荣,回来陪伴你。”

虞姬姓虞,妙弋是她的名字。

虞姬地看着高大威猛的男人,眼神中是满满的深情,说道:“项郎,祝你早日凯旋归来。”

——————

陈仓道,是连接汉中和关中的古道,在战国时期被命名,因为道路荆棘难行,在这个时空以前,还从来没有作为重要通道被重视过。自从褒斜道、子午道修筑了栈道之后,这条道路几乎无人再用,这几十年来人迹罕至。

在陈仓道南面,有一队人马潜伏在这里,这是在一个月前由邓玉龙派出的汉军小队,他高度怀疑潜伏在汉中的奸细是通过陈仓道出关中传递消息的,专门派出一支队伍潜伏在这里,看看是否有收获。

在这里,那是荒山野岭,杳无人烟,到处都是些树丛、灌木丛,在原本陈仓道的道路上,已经长满了野草树木,布满了荆棘。

九月下旬的这天,这支队伍继续隐藏在丛林中,都一个月了,天天守在这里,有些士兵都不耐烦了。

某个士兵道:“军候,大将军让我们守在这里,到底是干什么?”

另一士兵道:“天天守在这里无聊死了,还不如回去参加训练。”

军候道:“大将军派我们来,自然有他的道理。”

这一个月来,士兵们只能以聊天打发时间。

“快看,有人来了!”

军候和几个士兵向东南边望去,只见有个牵着马的麻脸男子向这边走来,因为这里荆棘遍地,只好牵着马步行。

这个人似乎不是第一次来这里了,他寻找到了以前曾走过的痕迹,再在荆棘丛中步行前进。

忽然间,一旁树丛中,有一队汉军服饰的人冲出,以最快的速度向他跑来,迅速将其围了起来。麻脸男子顿时大惊。

军候喝道:“你一个人鬼鬼祟祟来到荒山野岭,肯定不是什么好鸟。”

麻脸男子从惊讶中迅速平复心情,说道:“各位军爷,大汉律令可没有允许百姓入山吧?”

军候喝道:“大将军有令,凡是来这里的人,一律抓起来。来人,把他给我绑了!”

四个士兵冲上前去,其中有个士兵拿着绳子,将其绑得严严实实。

这麻脸男子,正是章邯派到汉中的奸细之一,要从陈仓道出去关中,向章邯传递情报。

身为情报人员,心理素质好,善于察言观色,善于跟各类人员打交道。

他并没有显出慌乱的样子,以质问的口吻道:“我说军爷,我没有触犯大汉律令,为何要抓我?”

秀才遇着兵,有理说不清,这些兵士们只知道服从军令,懒得跟他废话,无论麻脸男子怎么嚷嚷都不予理会,直接将其押送到邓玉龙这边。

邓玉龙得知有效果后,非常兴奋,立即单独对其审讯,麻脸汉子一开始还死不承认,但邓玉龙是何许人也,没过多久,他就乖乖地坦白了。

邓玉龙随即派人前往南郑,邀请刘邦和萧何,明天参观军事大训练,检验这几个月来的练兵成效。

第28章 出兵时机

早晨的阳光出现在东边天际,那缕缕的阳光,映照在数万张年轻士兵的脸上,现在已是九月底了。

驻扎在南郑南部的汉军将士们,每天不断地操练着,按照汉军部队的伍长、什长、都伯、军候、军司马、都统的划分,整支军队机构严密。

这支大军由邓玉龙任大将军,其次是曹参、周勃、樊哙、卢绾四员大将,下面还有灌婴、孔聚、陈贺、柴武、奚涓、虫达、范目、靳歙、傅宽、郦商等各个武将,真是猛将如云,兵强马壮。

沉闷而又巨大的鼓声,划破长空的寂静,附近林中沉睡的飞鸟被惊起,训练场上响着号角声、马蹄声、脚步声、兵甲摩擦声、刀枪撞击声不断交织在一起,宛如颗颗重木,撞击着大地,声势浩大无比,不同的兵种方阵在进行各种的训练。

这支人马大多都是青壮年,既有原本刘邦在关东地区带来的老兵,更有在汉中巴蜀征召的新兵,经过邓玉龙几个月的训练,精神面貌为之一新,显得十分的正规。

长戟手、盾牌手、弓箭手、长枪手等各兵种,随着整齐的步法和击技动作,兵甲锵锵,浑厚有力,颇具战士的杀气!

这天,因为刘邦和萧何要前来视察,邓玉龙特意带着两人参观着各个训练场,一边进行讲解。他望着训练场上不断训练的各个方阵,露出丝丝的笑容,这些都是自身努力的成果。

这些练兵方法,各种战阵、战法,源自于邓玉龙在现代时熟读的兵书、以及跟那些古代军事迷们的充分讨论,再经过自己的融合创新,创立出新的练兵之法。

在操练士卒的同时,邓玉龙也勤于锻炼自身的身体素质,练习古代的各种战斗技能。

旁边的刘邦道:“大将军,大军训练有素,日渐进步,看来我汉军已经接近精锐之师了,是时候带兵杀出关中,活擒章邯司马欣,打败项羽,一雪前耻。”

今天目睹如此鼎盛的军容,觉得任命邓玉龙为大将军应该是正确的选择,萧何、张良没有看错人。接下来该考验邓玉龙的军事指挥能力了,他在汉中憋了好几个月,也够郁闷的,希望早日杀出关中。

邓玉龙淡笑道:“为将之道,一定要顺应规律、把握时机、合乎民意来获取胜利。如若合规律、合人心但时机不成熟,这属于违背时机;如若合时机、合民意而不合规律,属于违背天道;如若合规律、合时机而不合人心,那就是违背人意。”

刘邦道:“眼下汉军训练有成,萧丞相已经储备了足够的粮草,汉军将卒们都希望杀出关中,关中的百姓都希望我汉军北上,灭掉章邯、司马欣、董翳这三个秦奸,出兵的时机应该成熟了吧?”

刘邦略显焦急,已憋屈八个月了,恨不得立即杀出关中。

随即,他又想到了一个因素,说道:“我们出兵关中,项羽知道后必定雷霆大怒,倘若他领兵前来,我们可就不好办了。”

刘邦虽然有些懒惰,不过人还是比较精明的,在南下关中之前,邓玉龙和张良都跟他说起过这个因素,这等战略大事他不可能忘记,刚才只是一时心急。

萧何接口道:“是啊,我们已做好了准备,只是不知时机是否成熟。”

邓玉龙道:“时机已经来了。”

刘邦道:“子房和你说的时机,是指有诸侯王造反,先拖住项羽,为我大汉夺取关中赢得时间。可我们被困在这里,消息闭塞,根本不知道这几个月来天下有何变化。”

自从烧毁栈道之后,整个汉国,就完全失去了跟外界的联系,如同封闭的小王国,除了原本带来的粮草辎重外,所有的粮食物资都必须要自主生产制造。

而关中和巴蜀,虽然地处偏僻,但已被秦国开发了上百年,有被誉为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进行粮食种植,铁矿亦可满足自身所需,其它生活和军用的必需品,大部分都能制造出来,暂时还能自给自足。

邓玉龙道:“汉王,请随臣过来,马上有答案了。”

带着刘邦、萧何进入大营,来到一处帐篷前,这里有执戟士专门守卫着,邓玉龙命人将麻脸男子押到帅帐中。

三人进来帅帐后,邓玉龙指着麻脸男子,向刘邦道:“这个人,是章邯指派潜伏在汉中的探子,昨天要从陈仓道出关中,被臣事先派去那边埋伏的人抓住了。”

刘邦、萧何皆是一喜,心中盛赞邓玉龙工作做得真够细致。

邓玉龙对麻脸男子喝道:“把你昨日向本大将军的供述,原原本本再说一遍。”

麻脸男子神情恐慌,老老实实照做。

原来,在年初项羽分封诸侯后,章邯就挑选出四个情报人员,在刘邦出发前,通过褒斜道来到南郑,买下了一间在城内的兴隆客栈,表面上是生意人,实则暗中打探消息。

四人中有明确分工,有三个人是通过不同方式打探消息,麻脸男子名叫秦发皮,是专门将消息传递给关中的章邯,在昨天之前,曾经向章邯传递过四次消息了。

邓玉龙冷冷地道:“还有呢?”

秦发皮说道:“我上次到关中时,听说齐地的田荣造反,自立为齐王,项羽亲率大军去讨伐田荣。”

邓玉龙熟悉楚汉时期的历史,在历史上的公元前206年7月,田荣造反,项羽亲自率军讨伐田荣。

但是那毕竟只是原本的历史,自己穿越到历史时空,原本历史轨迹有发生变化的可能性,所以才想办法寻找奸细,既要确认田荣是否真的造反了,亦要肃清敌国奸细,避免将从陈仓道出兵的事情提前报告给章邯。

“大将军,你做得好啊!”

刘邦大笑起来,笑得十分畅快,出兵的时机已经成熟了,即将可以走出汉中了。

萧何道:“在册封大将军之初,还有许多将士不服,汉军这几个月来的变化,大家都看在眼里。如今,又挖出了奸细,了解外面发生的事情。汉王,你亲自册封的这个大将军,实至名归。”

刘邦道:“现在说这话,还为时尚早。虽然出兵时机已成熟,还得看看大将军你能否统领三军杀出去,夺取整个关中。”

萧何道:“出征所需的粮草物资,臣已经准备好了,就看大将军的了。”

邓玉龙道:“汉王,臣这边也准备得差不多了,几天后就可出征。在出征前,得先铲除在城内的三个奸细。”

第29章 大考核

南郑城内繁华地段,这里人来人往,兴隆客栈坐落在这里。客栈内有十几个食客,分别在五张食桌吃饭。

掌柜对食客们是笑脸相迎,店小二不断地将菜端上来,面对客人时都是哈腰说话。

这家客栈生意不错,从表面上看,是掌柜经营有方,没有人想到里面的人会是敌国探子。

突然间,有一队全副武装的汉军士兵冲了进来,为首的是韩信,是邓玉龙派韩信来这里的。

掌柜立即迎了上去,哈腰道:“军爷,是否要用膳,你们是大汉的英雄,我很是敬佩,给你打八折。”

韩信旁边的王大虎喝道:“八你个头,你这个章邯的奸细,死到临头了。”

此言一出,现场的食客都大吃一惊,全部都离开现场。

至于掌柜和两个店小二,内心中同样是这样,但他们心里素质好,表面上没有表现出来。

掌柜严肃地道:“军爷,大汉是讲究律法的地方,你可不能血口喷人,要不然我去廷尉府那里告你们。”

汉国虽然立国才几个月,辖区只有三个郡,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萧何已将一个国家所需的职能部门建立起来了,廷尉府作为最高司法机关,早已正常行驶职能。

韩信冷冷地道:“将秦发皮带上来。”

秦发皮被两个士兵带进客栈,掌控和店小二一见,内心顿时慌了起来。

秦发皮指了一下掌柜和两个店小二道:“跟我一起的做探子的,就是这三个人。”

到了这个份上,三人都知道必死无疑,皆是脸如死灰,陷入了绝望。

“奉大将军令,将这三个奸细砍了!”

刹时间,10个持刀士兵冲上去,将三人处决。

看着三个同伴被杀,秦发皮流出冷汗,对韩信道:“军爷,大将军跟我说过,只要我如实供述,就会放过我,我已经按照他的要求做了。”

韩信说道:“没错,大将军是对你承诺过,他是打算放过你。”

秦发皮大喜道:“那我可以走了吗?”

韩信冷冷道:“可汉王不放过你,他要你的命。”

说着,他抽出佩剑,一剑刺入秦发皮心窝。

——————

翌日,大校场,数万汉军士兵聚集在这里,根据大将军的命令,要进行全面考核,成绩优异将会被提拔为伍长、什长,每个军种第一名会被提拔为都伯。

在此几天前,每个军种内部,已经以军候、军司马作为基准进行过考核,成绩最好的人,才有资格参与今天的大考核。

在考核完毕之后,邓玉龙将会率领大军出征。

参与考核的士兵们,各个都摩拳擦掌的,希望自己能脱颖而出,获得好成绩做个小军官。

被提拔晋升只是其中一方面,如果你能力强,那代表的是一种荣誉,谁不想获得荣誉。

至于考核的内容,每个军种肯定会有所不同。

比如骑兵,考核的是骑马技术、马背上的作战能力等;

弓箭兵既要考核近距离射箭的准头,亦要考核臂力,只要臂力强的人,才能持续拉动弓弦射箭;

又比如韩信的特殊兵种,要考核的项目就更多了,比如对各种兵器作战、徒手作战、短跑速度和长跑耐力、攀爬能力等等。

除了个人考核外,还有团体考核,考核的是各个阵型的集体作战能力,这不仅要单兵能力强,团队协作亦十分重要,成绩优异者,相应的军官将会获得晋升。

首先是团队考核,花了两天时间,所有兵种都决出了胜负。

在骑兵方面,大汉共有六千多骑兵,分为六个千人队,其中由孔聚带领的千人队,综合能力优于其他五队。

在长戟兵、弓兵(包括弩兵)、长矛兵、刀兵这四个军种,亦角逐出了综合能力最强的团体。

第二天下午,邓玉龙当场宣布,成绩最好的团体军官,军阶晋升一级。

这天晚上,邓玉龙召见王大虎。

“参见大将军!”

王大虎的说话声,铿锵有力。

邓玉龙仔细打量这个曾经的侍从兵,现在是精气神十足,跟那时大不相同。

“这两天,是对你刻苦训练7个月来的检验。”

王大虎的巨大进步,邓玉龙是知道的,他倒要看看到底进步有多大。

“大将军,我从来不甘于只做个普通小兵,我有信心拿到第一,名正言顺地当上都伯。”

“那就要看你的表现了,我拭目以待。”

王大虎出去后,邓玉龙又再召韩信前来。

韩信进入帅帐后,噗通一声向邓玉龙跪下。

“大将军,你对末将的栽培,末将没齿难忘,他日一定拿下大散关!”

韩信军事能力很强,在刚刚跟随汉军进入汉中时,就根据刘邦的情况,研究重新打出关中的方法,跟原本历史上那样,他想出来的办法,就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在几个月前,邓玉龙成立一支特殊兵种,交给韩信训练指挥,特别是要训练攀爬能力。

韩信早已明白,邓玉龙是要让自己带兵突袭大散关,夺得头功,凭借军功来提拔,这是对自己的特意关照,他是发自肺腑的感激。

邓玉龙双手将他扶起,语重心长道:“韩大哥啊!我赏识你的军事才能,给予你机会,至于能否把握机会,这还得靠你自己。这几个月来训练得不错,兵出关中的首战,我相信你能行。”

“大将军,末将绝不会让你失望!”

此时此刻,韩信差点要流泪了。

本身要碰上跟自己一样懂兵事的知己已是非常难得,邓玉龙不仅在方面强于自己,还对自己如此之好,让韩信十分感动,谁说男人不流泪,只是未到伤心处,或者没有足以令他感动的人或事。

翌日,考核正式开始了,是在各个军种里各决出综合能力最强的人,成绩排名靠前的人都会被提拔。

由于参与考核的人不少,不可能一天就决出最优异者,第一天的角逐相当于初赛,有上百人脱颖而出,进行第二天的最后角逐,相当于决赛。

第30章 训练成军

两天后的下午五点左右,辕门外大校场,这里旌旗招展,汉军将卒们,按照军种不同,整齐排列在不同位置。武将和普通文官,站在点将台旁边。刘邦、邓玉龙、萧何等重要人员站在点将台上。

通过这两人来的角逐,六个军种都已经决出了第一名。这几个人都怀着兴奋的心情,就等着正式宣布结果,等着做个小军官。

手持竹简的文书朗声道:“单兵考核胜负已决,各军种第一名为:骑兵-欧阳陵、戟兵-钱得涯、刀兵-巩志、矛兵-于威、弓兵-尉州、天策军-王大虎。”

天策军这个名字,这是邓玉龙早已想好的,在两天前正式命名。

点将台上的邓玉龙向前两步,朗声道:“大汉将士们,这几个月来,你们每天都刻苦训练,都是好样的。如今,大汉军队已是天下精兵,各支兵种的第一名,更是军中的佼佼者,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们。”

话音落下,几万士兵几乎同时鼓掌,汇聚起来的掌声响彻天际。

在这个时期,并没有鼓掌这种称赞方式,是邓玉龙当上大将军后这样要求的。

王大虎等六人感受着为自己而鼓掌的响亮掌声,这是一种荣誉,荣誉感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快乐和满足。

一分多钟后,邓玉龙双手做出手势,示意让大家停止鼓掌,现场的掌声迅速停下,仅凭这一点,就可看出汉军基本上能做到令行禁止。

接下来,是宣布晋升人员名单。

六个军种的前一名被晋升为都伯,第2-10名被晋升为什长,第11-100名被晋升为伍长。

刘邦既然来到这里,当然不会什么事都不做,六个军种第一名的都伯军官凭证,都由刘邦亲自颁发,六人恭恭敬敬地接过。

大汉士兵经过几个月来的训练,在经历了大考核,刘邦当场宣布,大汉军队正式训练成军,今晚好好庆祝,文武官员明天上朝,商讨进军关中事宜。

晚上的时候,营寨内灯火通明,邓玉龙让军厨那边给将卒们加餐,庆祝训练成军,士兵们都在大口吃着着。

帅帐里,这里摆满了许多桌子,刘邦和主要大臣集中在这里,刘邦坐在了正中上方原本大将军的位置,文官在左边、武将在右边,一齐吃午饭。

刘邦道:“众位爱卿,这几日来,大家都看了汉军的操练和考核较技,我们的汉军,乃是天下精兵,这有赖于大将军的操练。军中不允许喝酒,大家以茶代酒,一起敬他一碗。”

说着,他拿起桌上装着茶的碗,其他人同样举起碗。

邓玉龙忙站起来,向刘邦拱手,恭敬道:“臣谢汉王!”再拱手向众人道:“谢各位大人。”

刘邦将碗送到嘴边,众人再跟着喝下,邓玉龙站着将一碗茶喝下,再坐下来。

一碗茶下肚后,刘邦道:“大将军首创的军队考核制度,寡人觉得非常好,以后可在汉军长期实行。”

邓玉龙道:“臣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辅佐汉王夺取关中、打败项羽。”

樊哙当即道:“大将军,你练兵是有些能耐,但你如何能打出关中?就算修好了栈道,只要章邯大军守在栈道另外一边,汉军能攻下来吗?”

他承认邓兴练兵确实有一套,但是仅仅擅长练兵,还不够格当大将军,除非真的有很强的统兵能力,他才会心服。

卢绾接口道:“大将军,你可是向汉王保证过的,一年之内要率军打出关中。”

邓玉龙道:“我既然接了大将军这个帅印,当然有夺取关中、打败项羽的把握。待明天上朝后,大家自然会知道出兵计划。”

樊哙道:“只要你能率领大家打出关中,我老樊向你赔罪。”

樊哙并不是傻子,只是性子比较耿直,心里这样想的,只要不是军事机密,往往忍不住就说了出来。

现在不是正式议事之时,主要是为了庆祝,刘邦要等到明天上朝才讨论出兵事宜。

大约晚上九点,刘邦和官员们才回去南郑,邓玉龙继续住在军中。

第31章 终于要出兵了

公元前206年10月上旬,南郑汉王殿,汉国主要的文武官员尽皆聚集在此。

汉王还没有到,大家在这里等待着。

因为昨天刘邦宣布,今天是来商讨出兵关中之事,可到底要怎么杀出关中呢?只有邓玉龙和萧何知道,其他人都是苦苦期待的心情。

有些急性子的樊哙首先忍不住了,问道:“大将军,该如何打出关中,这下可以说了吧?要是你没这个能耐,就不该坐大将军的位子。”

邓玉龙笑道:“樊将军,你不用再受这种煎熬了,杀出关中的时候到了。”

具体怎么做,这要等主子到了才能揭开谜底。

曹参道:“栈道都还没有修复,末将想问问大将军,你想从何处杀出关中?”

萧何接口道:“出关中的办法,大将军早就有了计划。”

这时,只见刘邦从后面小门走了进来。

“拜见汉王…”

众官员齐齐跪拜下去。

“众卿平身!”

刘邦面对众人,朗声道:“众位将军们,相信大家已经憋屈很久了,寡人正式宣布,我汉军开始出兵打到关中去。”

周勃说道:“大王,栈道都还没有修好,我们从哪条路线出兵?”

刘邦说道:“关于出兵的路线,当初在关中南下汉中时,大将军就向寡人献计,寡人和大将军、萧丞相当时已已经商量好了,由大将军给大家说说。”

邓玉龙转身面对众人,说道:“在汉中的西北处,有一条不为人知的古道,称为陈仓道,我们就是计划从陈仓道出兵,先突袭大散关,再夺取陈仓城,进而挥军入关中。”

众将听了以后,均面露喜色,对这个计策啧啧称奇。

很快,有人不满了。

樊哙大声道:“大将军,为何不早点告诉我,害得让我去修筑栈道,我老樊恐高,整天提心吊胆的,你这不是存心捉弄我吗?”

刘邦、萧何都笑了一下,憋了这么久,终于可以出兵了,原本的策略不需再保密了,两人心情都轻松不少。

邓玉龙没有直接回答,向众将道:“有谁能说说为什么?”

在场的文官武将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间没人能想出个所以然。

在刘邦原本众武将当中,要数曹参能力最强,在原本历史上,萧何去世是由曹参接任丞相职位,他管理内政的能力自然不能跟萧何比,原本萧何定下来的规矩,他一律继续实行,才有了后来“萧规曹随”这个成语。

在最后,还是曹参发话了。

“末将认为,修筑栈道就是做给章邯看的,吸引他把主力布防在褒斜道的一线,而陈仓、大散关那边兵力空虚,我们正好可以出其不意从陈仓道出兵偷袭,好一个声东击西之计。”

经曹参这么一说,众人恍然大悟,怪不得大将军昨天很肯定地说有把握。

邓玉龙说道:“没错,汉王、萧丞相、还有我,为了保密起见,事先都没把真实意图告诉任何人。现在,我们一雪前耻的时候到了。”

这下,樊哙看邓玉龙的眼神有些不一样了,说道:“大将军,这计策听起来很好,但灵不灵,要打过才知道,只要能够成功拿下关中,我老樊就真正服了你,到时候一定向你赔罪。”

邓玉龙笑道:“好啊,要夺取关中,有很多硬仗要打,少不了需你樊将军冲锋陷阵。”

樊哙拍拍胸脯道:“我老樊怕的是没仗打和打败仗,最硬的仗,大将军只管让我上就行了。”

在以前,很多武将都不服邓玉龙,再加上在这里过得憋屈,以往上朝的时候心情都不会好到哪里去。

现在,终于可以出战了,原本的郁闷之气一扫而空,无论是胜败,起码可以堂堂正正地打一场,再加上邓玉龙的练兵能力、出兵计策得到了大家认可,即使武将们还没有完全服气,最起码抗拒之心减轻了很多。

樊哙那耿直的说话,许多人都笑了起来,让气氛轻松起来。

刘邦道:“既然到了出兵的时机,寡人授予大将军调兵之权,全权负责夺取关中的战事,调拨九万士兵由大将军差遣。”

说罢,他从衣袖中取出另外一半虎符,走下台阶到邓玉龙面前,将虎符递出。

邓玉龙恭恭敬敬地接过,跟原本在自己手中的另一半虎符合在一起,准确无误,几乎没有一丝缝隙。

“谢汉王信任,臣一定会率军拿下关中!”

“大将军,寡人丑话说在前头,若是你失败了,寡人要你的脑袋!”

刘邦在说这句话时,面无表情,真是君心难测。

邓玉龙先是做出诚惶诚恐的样子,再以坚定的口吻道:“请汉王放心,臣必定会成功。”

无论是刘邦还是邓玉龙,根本没有退路,万一失败了,就算刘邦不杀邓玉龙,项羽也绝对不会放过胆敢反叛他的人,都是死路一条。

邓玉龙再转过身来,右手将虎符高高举起,朗声说道:“本大将军奉汉王之命,统领众位将军和大汉军队,北伐关中。”

当他的声音停下时,大殿内寂静无声,安静得落针可闻,武将们都在等待着大将军的命令。

邓玉龙将高举虎符的右手放下,朗声道:“灌婴、郦商!”

“末将在!”

灌婴和郦商齐齐从出列,拱手面向邓玉龙。

“陈仓道已荒废几十年,原本的道路荆棘丛生,早已不成路了,我调拨给你们一万士兵,带上合适工具,专门披荆斩棘,给前进的大军开路。”

“诺”灌婴、郦商齐齐领命。

“奚涓、虫达!”

“末将在!”

“我调拨六千士兵给你,负责押运粮草。”

“诺”

“其余将军和士兵,跟随我一同出发。各位将军回去做好准备,大军三天后出发。”

命令完毕后,文武官员们先散去,剩下刘邦、邓玉龙、萧何三人。

第32章 作战方案

萧何对刘邦道:“汉王尽管放心,在出征期间,臣会镇守好关中巴蜀。”

此次大战,刘邦将会跟随一起出征,只是将军事指挥委托给邓玉龙。

萧何又对邓玉龙道:“大将军,你只管安心指挥大军,出征期间的粮草供应一粒都不会少,夺取关中就看你的了。”

在历史上的楚汉之争,萧何都是一直坐镇后方,确保前线部队的粮草供应,将关中这个大后方管理得井井有条。

刘邦道:“丞相过谦了,大汉的胜利,既要有大将军在前面统领三军,同样少不了由丞相坐镇后方。”

他跟两个臣子有说有笑的。

这次会谈时间不长,邓玉龙和萧何离开王宫,他在亲兵的拱卫下回到府邸。

“大将军…”

回到府邸,丫鬟仆人们都向他行礼。

邓玉龙手中拿着一块方形大布,直接走入书房,春兰和杏儿跟着进来。

“把这地图挂在墙上。”

两女找来绳子,将地图一角绑住,再将其挂在墙壁上,一幅长度和宽度都是三米左右的大地图展现在眼前。

“这地图好古怪啊!”

杏儿惊讶着,她曾经看过一些地图,但没见过这么大的地图,并且地图上的图画特点、文字和标记完全不一样。

春兰虽然也曾经看过地图,但是她不识字,只觉这地图很新颖。

两女都被吸引住了,目光一直停留在地图上。

“将军,这是关中地形图啊!为何图中的标记符号和文字这么奇怪啊!”杏儿不解地问道。

她本身就是秦人,是出身于秦国有文化的家庭,对外界也还算有些了解,对于秦国的大致地形还是知道的,比如函谷关、潼关、栎阳、咸阳、陈仓、秦岭、汉中、大巴山、巴蜀这些地区在秦国大致的位置,以及整个秦国疆域的总体轮廓,从而判断出这是关中地图。

这幅关中大地图,是邓玉龙在几个月前就开始画的,他专门找人要来一幅大的空白布匹,然后再由他亲自画地图。

这地图上所记载的内容,是三大因素结合在一起做出来的。

首先,是参照了本时空在官署内的现有的关中地图;

第二,又再询问关中地区的士兵(军队中有少部分是在刘邦进入关中后入伍的),让他们描述出自己所知道的关中地区某地的地形;

最后,邓玉龙本身在现代的时候,就对秦末楚汉时期有较为全面的研究,包括对这个时期发生的主要战事、大事的具体过程,现代中对这时期主要地区的地形描述,本时空主要人物的能力、性格特征,这个时期大致的科技水平、文化状况等等。

邓玉龙是参照现代时对本时期的关中各地区地形描述,再结合上面两个因素,亲自动手画出了这幅大地图。

这地图里,除了城池、河流、山岭、道路等采用现代标记来画地图外,里面的文字同样是采用现代简体字,跟这个时期的小篆相差特别大。

之所以要画这幅关中地形图,就是为夺取关中之战准备的,这幅地图就是专门给邓玉龙自己看的。

“我作为三军统帅,这地图是按我要求所做,采用那些标记和文字,是为了方便我观看和记忆。”

邓玉龙随便编造理由糊弄过去。

杏儿只是觉得,大将军真是太另类了,不仅言谈举止跟其他人不同,爱弄一些稀奇古怪的物品,连地图也弄成这副怪模样。

“你们两个退下!”

“是”

两女走出屋门,关上房门。

屋内只剩下邓玉龙一人,安安静静的,大脑在思虑起来,他是在想着由自己指挥的仗应该怎么打。

在现代时的古代影视作品中,很多时候能看到某个谋士一个锦囊妙计就能克敌制胜,看到统帅谈笑用兵,统领的军队所向披靡。却很少去拍摄出这些人为什么会这么厉害,很少拍摄出背后所做的大量基础工作、所做的努力。

谋士要出谋略,需要先了解各方面的情况,包括已方和敌方各方面情况,包括军队士气、纪律、武器装备、日常训练、主帅和主要武将能力以及性格特点、后勤保障、粮食产量、民心背向、君主是否贤明等等,才能根据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从而想出针对性的策略。

作为三军统帅,道理同样差不多。

邓玉龙同样如此,他首先从基础工作做起,军事训练是其中重要一环,仅仅是这个环节,要将其做好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另外两个环节,第一是后勤保障,如果没有萧何这样的内政超级人才,刘邦阵营的粮草储备、武器打造供应,绝对会比现在差很多。

第二,是敌方的情报。关中地区的山川地理,邓玉龙已事先画出来了,还有章邯、司马欣、董翳三方面的兵力布置、军纪士气、主要武将情况等等,这些同样要考虑进去,只有知己知彼,才能进行针对性布置。

从上个月开始,邓玉龙就在考虑仗该怎么打,这涉及到很多方面。

比如长度两百多公里的陈仓道,荒山野岭,荆棘丛生,一万士兵在本已经没有路的地方开拓出供大军和粮草辎重通行的道路,快则最少要半个月,慢则可能要耗时一个月。

又比如经过陈仓道之后,该如何夺取大散关和陈仓城?章邯会有什么反应?章邯前来救援的时候该如何阻止他?拿下陈仓之后下一步又该如何行动?

等等此类,邓玉龙作为军队统帅,必须全面考虑问题,为此做好周密布置。

战场瞬息万变,战局发展有可能跟原定设想不同,邓玉龙还尽量做出两套、三套、甚至四套方案,将有可能出现的变数都尽量考虑在内,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案。

在战前事先准备充足,可以说相当于成功了一半,另外一半,主将的临场指挥能力,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在了解敌我双方情况的前提下,判断出没有胜利的可能性,就是再优秀的统帅都无力回天。

邓玉龙对自身指挥的还定关中之战,从客观、专业角度评估出胜率为90%,如果临场指挥得不好,就算得准备再充分,照样有失败的可能性。

第33章 身世遭遇

书房里,邓玉龙来回渡步着,大脑在快速高效地运转着,时而又看着地图。

在这一个月来,他已经制订出较为完善的作战方案,现在重新梳理一次,检查是否有不足之处、是否有可改进的地方。

统兵作战,必定存在风险,不可能是完美、万无一失的,邓玉龙要尽120%的努力,争取让胜利的天平尽可能向自己这方倾斜。

这是没有退路的战争,成功了,从此踏上飞跃之路,要是失败了那就只能死翘翘。

邓玉龙全身心地投入进去,脑海里只有作战方案、战争推演,不知不觉间已到了傍晚。

“笃笃笃”敲门声响起。

“将军,该用膳了!”杏儿的声音传入。

听到这样的声音,邓玉龙的思绪才停止,顿感腹中的确有些饥饿了。

来到饭厅,一个人吃着晚饭,杏儿、春兰恭恭敬敬站在一边。

饭菜是按照邓玉龙的要求来做的,以符合他的口味为基准。主食是小米饭,菜是羊肉汤和炖鸡肉,这两道菜足够了,邓玉龙一个吃不下那么多。

偌大的将军府,只有邓玉龙一个主人,没有父母,没有老婆孩子,显得冷冷清清。

在前世,邓玉龙还是个光棍,但好歹还有父母家人;穿越到这个时空,仍然还是光棍,一个人孤零零的,在军中忙碌的时候不觉得什么,回到府邸后,那就是这个时代的家了,家里就他一个人,丫鬟仆人自然不能算是家人。

应当娶老婆了,好让家里有点人气,这才像是个家。

在前世,邓玉龙只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人,住在大城市城中村出租屋里,要找老婆,还得花点心思去追求,或者去相亲。

在这里却不一样了,这是男尊女卑的古代,更何况他是时代的强者,要找女人那是轻而易举之事。

想到这方面,邓玉龙目光移向左边的杏儿、春兰。

此时,春兰正低着头,而杏儿却是看向他,两人目光相触,杏儿忙低下头,丫鬟是不能跟主人对看的。

这两个少女都还不错,颜值中上,春兰性格内向,平常较为沉默寡言;杏儿平常看上去倒是较为阳光开朗一点,不过,邓玉龙隐隐觉得,杏儿眉宇间似乎有着带着淡淡哀愁。

门当户对这个词虽然要元朝时期才有,但是这种规矩是从西周就开始了,像有地位的主人看上了丫鬟,当然可以让她做你的女人,但一般只能做妾,必须有个门当户对的正妻。

邓玉龙才不管所谓的门当户对,他最看重的自己是否喜欢。

不过,现在还不是成家的时候,担任大将军七个多月,还未经历战火洗礼,还完全证明自身的价值,必须要在事业上先打好根基才行,婚姻家庭方面以后再说。

吃饱饭足后,春兰收拾桌面,邓玉龙回去书房,杏儿跟在后面。

“我待会再沐浴,你先退下。”

杏儿却没有立即出去,只听她说道:“将军,你即将出征了,奴婢相信你定能打败章邯、司马欣、董翳这三个秦奸,还定三秦。”

她说着说,声音和神色不对劲了,双眸湿润起来。

“怎么了?”邓玉龙略为意外,想起以前就感觉出有些问题,或许是有伤心的经历。

“将军,奴婢是汉中人,家父和兄长原本都在都城咸阳做个小官。后来,关东各诸侯起兵反秦,汉王攻入关中,秦王投降。汉王厚待秦国王室和官吏,约法三章,对百姓秋毫无犯。哪知项羽坑杀二十降兵,入关中后,对秦国王室和官吏屠杀殆尽,焚烧皇宫官署,践踏百姓,家父和兄长亦未能幸免于难。”

说到这里,晶莹的泪珠从杏儿眼颊流出。

“项羽是秦人的大仇人,章邯、司马欣、董翳是秦人的叛徒。大将军,你千万不能放过这三个秦奸,奴婢希望大仇能得报。”

泪水从杏儿脸颊流出,在她内心中,既有伤心、仇恨之情,更有对大将军的期盼。

想不到,杏儿竟然有着这样的身世,邓玉龙自担任大将军以来,忙于军中之事,累计只有17天是住在府邸,既没有多少时间、亦没有想到要去了解身边的丫鬟。

刘邦在进入汉中后,由萧何招募各方面人手,其中包括汉王宫和主要人员府邸的丫鬟,累计有几十人,杏儿和春兰都是由萧何亲挑选调派来给邓玉龙的。

邓玉龙向前几步到她跟前,注视着在嘤嘤哭泣中的杏儿,模样真是楚楚可怜,要是放在现代,必须递纸巾给她擦眼泪,好好安慰她,要不然做男人就做得太失败了。

“我身为汉王倚重的臣子,自然要为汉王扫除一切敌人,拿下关中是我的职责,你的所有仇人都跑不掉。”

“大将军,你出征后,奴婢会日日为你祈祷,夜夜为你祝福,祝你斩将搴旗、杀敌立功、凯旋归来。”

她相信自己所服侍的主人肯定能做到。

邓玉龙的直觉感受到,这是杏儿的肺腑之言,不过最后四个字用词不当,随即笑道:“不会有凯旋归来,我夺取关中后,还会回来这偏僻之地吗?汉王和我都肯定留在关中。”

“对对对,是奴婢说错了!”

杏儿不由尴尬起来,不过,原本那悲伤之情也随之烟消云散。

邓玉龙道:“我出征期间,你只管安心在这里等待捷报,待平定关中后,萧丞相肯定会搬迁到关中,你再随他一起出发。”

“奴婢知道了,不打扰大将军了!”

杏儿出去并将房门关上。

她痛恨项羽,痛恨三个秦奸,还有千千万万的秦人同样是这样,这就是目前原本秦人的民心,这是可以充分利用的,平常也用这种口号来激励那八万新征召的士兵。

邓玉龙身为大军统帅,自然要利用一切能利用的因素,他连续两天待在府邸里,对战役战术进行着最后的准备。

汉军官兵们,在厉兵秣马为出征准备着。

在汉中各个仓库里,大量的粮食被装进一个个袋子里,将会有马车来运送。

调拨给灌婴和郦商的一万士兵,都集中报到,这些人以刀兵为主,还搭配有其它工具。

第34章 暗度陈仓

其中最重要的工具是锄头,邓玉龙从三个月前开始准备着,让萧何大规模打造。

总之,邓玉龙不会打无准备的仗。

初冬的时节,阳光明媚,晴空万里。

这天是公元前206年10月初十,南郑城郊大校场,这里旌旗招展,9万出征的汉军聚集一堂,有骑兵、弓箭兵、戟兵、刀兵、矛兵各兵种将卒们,还有扛着锄头的一万前军队伍,全体人员整齐有序排列着。

刘邦首先登上点将台,由周昌宣读北伐诏书,诏书中明确出征的理由,声明汉军乃是仁义之师,痛斥项羽和章邯、司马欣、董翳,由大将军统兵平定关中。

宣读完诏书后,邓玉龙登上那高高的点将台上,一身银色铠甲熠熠闪光,身后的披风迎风飘展,气势雄浑,放眼四顾,那一个个年轻黝黑的面庞,眼中充满未知的兴奋,黄鬃、黑鬃、白鬃地战马汇成片片斑斓的云彩,寒光闪闪的刀枪剑戟,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诡异的清冷光辉。

“诸位将士……”邓玉龙放开嗓子,朗声说道:“汉王已经下达诏令,北伐正式开始,这是我们的第一仗,在我们的背后,有数以百万计的大汉子民在望着咱们,在我们前面,有几百万的关中百姓在翘首以盼,我们只许胜,不许败,要一战还定三秦,铲除秦奸!”

“铲除秦奸!还定三秦!”

“铲除秦奸!还定三秦!”

这是汉军的口号,这是数百万秦人的心声,那洪亮的声音响彻天际,九万将士的气血、战意凝成一股,士气如虹,一股强烈的阳刚风云,席卷整个方圆数里的上空,这就是军人的气势!

所谓“三秦”,指的是雍王、塞王、翟王这三个由项羽分封的秦军降将,三个诸侯王占据着关中地区。

刘邦在入关中后施行仁义,而项羽却残暴无比,两人相比是天差地别,促使秦人和民心彻底倒向刘邦这边。

章邯、司马欣、董翳这三人投降项羽,本身就让百姓们痛恨,后来还被项羽封王统治关中,更加深了百姓的不满,大多数人期盼着汉军前来铲除奸贼,汉军北伐,是顺应民心、顺应军心之举。

“大军开拔……”

9万大军雄赳赳、气昂昂,浩浩荡荡地队伍向西北方向行军。

南郑的许多百姓,自发地来到这里欢送着出征将士,他们对汉军寄予厚望,热切期盼着三个秦奸能被铲除。

陈仓道位于南郑的西北方向,大军需先抵达陈仓古道口后,再向北行军。

走在最前面的,是由灌婴、郦商率领的一万兵士组成的开路队,当抵达陈仓道路口后,必须由他们披荆斩棘,开拓出道路后,大军才能前进。

在中军中,刘邦、邓玉龙并肩走在一起,曹参、樊哙、周勃、卢绾、韩信等人在周边。

自从进入汉中后,将领们都过得很郁闷,今天终于北伐了,是他们进入汉中以来最开心的时刻。

其中,要以樊哙最为高兴,他策马来到君主和大将军面前,一副兴奋的样子。

“终于出兵了,我老樊等这天等了太久了。大将军,你要多让我出战,把最难缠的对手交给我。”

只要有仗打,他就高兴,上次在汉王宫就向邓玉龙说过这方面意思。现在,樊哙原本对邓玉龙不满之心减轻了很多,不再说那些埋怨之言,但最起码要能打赢第一场仗,樊哙才会真正服他。

邓玉龙笑道:“樊将军,以后的硬仗少不了你。”

刘邦同样笑了起来,对樊哙道:“樊将军,你可以冲锋陷阵、可以打最硬的仗,但千万别丢了性命,要不然就算打赢了,也得不偿失。”

樊哙拍拍胸脯道:“汉王,末将命硬得很,不会战死沙场。”

有好几个武将同样笑了起来,君臣之间、将帅之间,气氛还算融洽。

走在最后面的,是由奚涓、虫达率领的运输队,在运输的物资中,有小米、蔬菜、肉类这些粮食,有安营扎寨所需的各种物件,有战斗器械,还有将卒们所需的生活物资。

从南郑到陈仓道口有一段距离,如果按照步行速度,需要两天时间,前军队伍慢跑前进,在当天傍晚抵达,开拓道路的工作由第二天开始。

中军和后军在半路上安营扎寨,邓玉龙命令,每隔两天才启程行军一次,毕竟前方开拓道路需要时间,两天能开拓出来的道路不可能太长,花不了一天时间就能走完。

半个月后,一股冷空气到来,天气进一步寒冷,呼呼的北方呼啸,天空中下起了鹅毛般的大雪。

在深入秦岭的陈仓古道上,一万汉军士兵不畏严寒,清理着道路上的杂物,以灌木、荆棘占比最多,如果遇到有大树,能绕开则绕开,如何有成片的树木无法绕开,那就要将其砍掉。

一万士兵有基本的分工,有的负责砍伐树木,有的负责将之搬移到道路两边,有的负责将太过于凹凸不平的路面整平。

当道路开拓完成后,以后陈仓道就会成为连接关中和汉中的主要通道。

虽然天气寒冷,但大家干起活来就不冷了,士兵们原本都是秦人,希望早日铲除秦奸,能够为此而努力,他们心中是温暖的。

每隔两三个时辰,伙夫们都会送来热气腾腾的食物,兵士们身体上累,精神上半点也不累。

“弟兄们,加把劲,大散关就在眼前了!”

邓玉龙在朗声说话,鼓励着士兵们,

自从大军出发以来,他时而会来到前军这里,给士卒们打气,偶尔还会亲自动手干活,以身作则。

士兵们热烈回应着,连大将军都来了,士卒们干起来更加卖力。

邓玉龙再用手中的锄头,锄着一块明显凸起来的泥土。

一万人同时开拓道路,热火朝天工作着,场面蔚为壮观。

邓玉龙估算过,这半个月来,累计开拓出来的道路为一百五十公里左右,平均一天十公里。陈仓道总长度两百多公里,只要不出意外,在半个月内能完工。

不过,当接近大散关时,就不能再大规模行动了,以免被大散关的守军发现。

第35章 暗度陈仓(二)

在后面几公里处,这是汉军临时居住处,在开拓出来的、几米宽的道路上,扎着数不清的帐篷,由北至南延绵十几里。

中午时分,刘邦和几个武将们,一边烤火一边大口吃着肉,他才不会亲自参与劳作。这半个月来,他只是有两次象征性地到前军劳作场所视察一下,说几句鼓励士气的话,然后就走人了。

刘邦有些懒惰,只要有部下能去处理的事情,他就绝对不会亲自去干,即使必须要亲自去干的,有时还会有些拖拉。

当不用出发的时候,他每天上午大多数要睡懒觉。

不过,他有项羽所不具备的优点,就是精通人性,懂得驾驭人才,对于下属正确的建议,他大多数还是听得进的。

邓玉龙干了小半天活后,回到这里一起用餐。

刘邦亲自拿着两个大碗,在一个碗里装上几大块肉,给另一个碗里盛上热汤,端到邓玉龙面前。

“邓爱卿,寡人知道你不喜欢吃食铁兽,今天运气好,打了两只大老虎,好好享受。”

邓玉龙现在是刘邦十分重要的人才,刘邦亲自装菜以示对他的重视。

“谢汉王!”

邓玉龙做出敬畏的样子回应着,汉王吃的菜,自然是由军中最好的厨师来做,这老虎肉做得还不错,邓玉龙大口吃起来。

自从出发以来,除了前军队伍外,其他部队都是走一天、停两天,前军两天时间开拓出大约二十公里的道路,后面部队不用一天时间就能走完。

在其余时间里,除了休息闲聊外,刘邦还专门组织一支打猎队,在周围一带打猎。

这个时代,猎户十分普遍,秦岭野外动物众多,像野羊、鹿子、獐子、野兔这些,对于士兵来说太普通了,最少要能打到大野猪才能让人高兴,如果能打到大老虎,那就值得炫耀一番了。

其他人继续吃着肉,食铁兽就是其中一种,吃得津津有味。

食铁兽在现代可是国宝,虽然在这个时代数量众多,但邓玉龙仍然无法接受吃它的肉。

在武将当中,要以樊哙的食量最大,他一边吃着食铁兽肉一边说道:“大将军,这食铁兽可好吃了,你居然不喜欢吃,太可惜了。”

除了打仗外,吃喝是樊哙的一大爱好,他可不是只会吃,厨艺还不错,特别是做狗肉,以前在沛县开了一家狗肉馆,让樊哙狗肉很有名气,刘邦一直都爱吃他做的狗肉。

在前军开路、大军前进的时候,汉军斥候会翻山越岭,或站在某处山顶上观察周围情况,以防有敌军的斥候。

当逐渐靠近大散关的时候,邓玉龙让大军注意该注意的东西,特别是要禁止烧火做饭,防止被远处的敌人发现升起的炊烟,不仅仅是要防止被大散关的敌人发现,还要防止附近有可能出现敌军斥候,虽然可能性不大,但必须小心谨慎。

在此之前,邓玉龙已让伙夫们准备好了足够的干粮,储备好了充足的饮用水。

邓玉龙偶尔会跟韩信、王大虎说上几句,越是靠近大散关,两人对作战立功就越是期待。

十一月初七,道路开拓至离大散关还有八九公里时,邓玉龙让前军停下来,不再再继续了,防止被大散关守军发现。

是到了突袭大散关的时候了。

大散关,始建于周朝,位于秦岭北麓的大散岭,乃是“关中四关”之一,东有函谷关、西有大散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只要牢牢守住四个关隘,外界便很难攻入,让有着“八百里秦川”之称的关中平原成为古时候地理位置最好的区域。

在历史上,秦国、西汉、隋朝、唐朝,都是向以关中为基地,再从函谷关东出中原,先平定北方,再挥师南下,进而一统天下。

章邯、司马欣、董翳被封王之后,项羽各自调拨3万士兵给他们镇守封地,这几个月以来,三个诸侯王都在征召士兵,但无奈他们早已失去了民心,关中秦人很少愿意参军成为秦奸的士卒。

目前,章邯只有七万兵马,司马欣、董翳各有六万兵力。

本身章邯就不认为汉军有出现在大散关的可能性,再加上接到探子报告,汉军在修筑褒斜道栈道,章邯又调派一批兵马严守褒斜道北面。

目前,大散关守军为两千人,守将为姚通;陈仓城守军为六千人,守将为章邯的大侄子章直。

———————

这天早上,在废丘的章邯又再次从噩梦中惊醒。在几个月以来,他内心被愧疚之心占据,过得越来越痛苦。

章邯将弟弟章平唤来,要了解刘邦那边最新动向。

“王兄,探子已经有三个月没有传来情报了。”

“我要求最少两个月传一次情报,难道出现了什么意外?”章邯有些疑惑。

“嗨!就算没有前方消息,栈道没两三年无法修好,至少这段时间我们可高枕无忧。”

章邯也是这样想,他懒得再去思考有什么其它可能性,他早已没有了在兵出函谷关、镇压各路反贼时的意气风发,只想在封地安安稳稳地了此残生。

——————

“报告大将军,大散关十分平静,关墙上的守军似乎很懒散。”

这是斥候的报告,斥候是悄悄靠近到里大散关前的山林里潜伏着,观察大散关好一阵子,才返回来报告。

邓玉龙当即召集众将。

汉军临时营地延绵十几里,当召集众将的命令传递下去后,武将们皆以最快的速度赶来,大家都知道,战斗即将来临了,武将们难掩兴奋之情,摩拳擦掌的,恨不得立即率军跟敌人大战一场。

在几米宽的道路上,二十多面高级武将聚集一堂,掌管天策军的韩信亦在其中,邓玉龙和刘邦站在中间。

邓玉龙道:“诸位,大散关就在眼前,这关隘险峻,不宜直接强攻。我决定,派兵在夜间突袭,在明日天亮前,必须拿下大散关。”

刘邦不说话,由邓玉龙调兵遣将,全权负责战事,他只是旁听,亦借此了解邓玉龙的临场指挥能力。

“我愿出战!”

“大将军,派我出战吧!”

“派我出战,一定拿下大散关!”

武将们纷纷请战,个个都散发出浓烈的战意,他们憋屈了好几个月,要在作战中充分发泄出来。

第36章 战前准备

武将们都是满腔热枕,情绪高涨,都希望有出战的机会,至于派谁最合适,具体应该怎么打,这属于统帅的职责。

邓玉龙道:“要夜袭大散关,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攀上城墙,夺取关城,打开城门。”

他对韩信道:“韩信,这个重任就交给你们天策军了!”

这是邓玉龙对韩信的照顾,训练天策军,最重要是为了夺取大散关,由他来带领支持部队,是要让他立下头功。邓玉龙不宜一开始给韩信太高的职位,但会尽量给予他立功的机会。

韩信朗声道:“诺!末将一定完成任务!”

樊哙安耐不住了,大声道:“大将军,这首战可不能少了我。”

邓玉龙命令道:“樊哙、卢绾、陈贺。”

“末将在!”

三人齐齐回复,被叫到了名字,肯定是要分派任务了,都高高兴兴的。

“我调拨六千精兵给你们,戟兵、刀兵、矛兵各两千,跟着天策军一起行动,当天策军攀登上城墙后,刀兵们跟着上;当城门被打开后,你们全速冲进大散关。”

“诺!”

三人朗声应答。

邓玉龙再接着命令,让参与行动的官兵们做好准备,吃饱后由斥候带路,悄悄摸近离大散关最近的山林,在适当的实际进行偷袭。当拿下大散关后,由灌婴、郦商指挥的队伍连夜工作,以最快的速度将陈仓道最后的八九公里道路开拓出来,让主力部队尽快前往大散关。

这是邓玉龙担任大将军的首战,事关重大,将会亲自跟随督战。

命令发出后,相应的官兵们立即行动起来。

在戟兵、刀兵、矛兵这三个军种当中,各挑选出训练成绩较好的两千人交给三人指挥,其中三个军种中单兵能力最强的钱得涯、巩志、于威亦在其中。

韩信同样将五百多名手下集中起来,在这些士卒里,每人都配备一把单刀,刀鞘是绑在后背。另外,还有一百人还配备有绳子,绳子一端有钩爪,绳子是弄成圈挂在肩膀上。

邓玉龙同样在这里,他要看看韩信如何安排工作。

“大将军有令,今晚奇袭大散关,由我们天策军来打头阵。”

这几个月来苦练本领,等着的就是这一天,549名士卒们,那年轻黝黑的脸庞上,尽皆是兴奋之色。

韩信作为军事能力超强的人,在这方面心思缜密,他要将工作做得十分细致,力求不出现任何差错。

他首先将夜袭大散关的任务具体细化,给每个军候、都伯都安排了具体任务,比如由哪队率先攀登城墙、哪队全力杀向城门、哪队夺取城楼。

接下来,韩信又列举出突袭行动有可能会出现的几种情况,针对每种情况下达不同的应对指令。

对于这样安排,邓玉龙比较满意,如果韩信安排得不够好的话,他会进行补充,韩信果然没有让他失望。

韩信安排完毕后,邓玉龙再简短说了一下鼓励士气的话。

解散之后,韩信将还在兴奋中的王大虎拉到一边。

“大将军派我们打头阵,是对我们的倚重,亦是给我们立功的机会,只要我们成功打开城门,兵出关中首功就是我们的了。”

邓玉龙指派王大虎作为他的下属,他一直以来都格外注重这个人。

“属下明白,属下一定会奋勇杀敌!不能辜负大将军,天策军一定会成功!”

王大虎既有浓烈的战意,又有必胜的信念。

上午时分,伙夫带来大批食物,不仅有干粮,还有风干的肉食。

这几天来,因为禁止生火,汉军主要是靠干粮充饥,邓玉龙让即将出发的六七千官兵们先吃顿好的。

参与行动的人全部集合起来,每个将卒都能领取一大块肉,邓玉龙手中同样是一块,他边吃着肉,边喝着羊皮水囊中那冰冷的水,已经连续三天是这样充饥了,天寒地冻的,这样过日子着实不好受,如果作战顺利,凌晨时或许能在大散关喝上热汤。

在行出征时,刘邦是迫不及待地希望立即赶到大散关,现在战斗即将开始了,却有一些担忧起来。

出发前,刘邦将邓玉龙叫到一边。

“邓爱卿,章邯他毕竟是前秦的大将,战绩显赫,在各路反抗暴秦的诸侯中,没有人是他的对手。如果不是极为勇猛的项羽在巨鹿将他打败,恐怕秦国还灭亡不了。这一战,你有多少把握?”

在秦末战争中,除了项羽外,其他各路义军着实被章邯打怕了,都对存在着畏惧之心,刘邦亦不例外,即使现在探子报告,大散关防备松懈,刘邦仍然有些担心,谁知道大散关里面部署有多少兵马。

“汉王请放心,臣有必胜的把握!”

要是说100%会胜利,那肯定是假话,不过老板问话了,总不能说那些丧气话,要给予老板胜利的信心。

邓玉龙按照客观理性来判断,此战最少有90%以上胜算,这是他人生的首战,他也免不了有些担忧。不过路总要向前走,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

“寡人在这里等你的捷报!”

邓玉龙向刘邦拱拱手道别,带着6850人出发。

在这些人当中,有300人是他的亲兵,邓玉龙作为统帅,除非是万不得已,要不然不可能亲自拿起武器作战,他这次是要在最前线指挥,要不然他还真有点不放心。

离大散关还有八九公里,几千人在秦岭北麓的密林中,缓慢地向既定目标行军。

古代人烟稀少,这里几乎看不到有人活动过的痕迹,在这密林中行军颇为不易,好在离目标不远了,天黑前抵达目的地问题不大。

因为有斥候带路,在逐渐靠近目标时,避开了大散关守军视线范围。

大散关,因建造在大散岭而得名,在大散岭有两座险峻的山,在两座山之间有条山谷,大散关就建造在山谷入口处,在古代交通不便、技术条件差的情况下,要从陈仓道一带出去关中,就必须先夺取大散关。

夜幕降临,大散岭周边,所有动物都已蛰伏起来,只有呼呼的北风声。

几千汉军士卒,来到了大散关南面的树林里,这里离大散关只有几百米。

士兵们暂时坐下歇息,邓玉龙和韩信、樊哙、卢绾、陈贺,观察着几百米外的大散关。

敌人就在眼前,樊哙似乎等不及了,说道:“大将军,天策军不是很会攀爬吗?让他们爬上城墙,宰了那些士兵,打开城门让我们进去,大散关就到手了。”

第37章 夜袭大散关

邓玉龙笑道:“要偷袭,就必须做到出其不意,现在刚入夜不久,敌军尚未疲惫,若此时去偷袭,你觉得成功概率有多大?”

在古代,根本不存在“概率”这个词,是邓玉龙在几个月前说了出来,不仅仅是这个词,还有许多出自他口中的词句,被史官记录下来,然后被逐渐推广使用,成为了这个时空的语言词汇。

汉国的将卒和官吏们都知道,邓兴不仅仅是大将军,还是语言文字方面的行家。

樊哙挠挠头,思索了一会,恍然大悟。

“对啊!若此时靠近大散关,想要偷偷攀上去,很容易被发现。那…半夜时,章邯的兵或许会偷懒睡觉吧,那时候再偷袭,准能赢。哈哈!我太聪明了!”

说到这里,樊哙憨笑起来。

邓玉龙笑了一下,以鼓励的语气道:“你猜得没错!就是这样干。”

在一旁的韩信老早就想到了这层,不过他并没有发话,他会恪守承诺,不在其他人面前过于展露自身的才能。如今,北伐之战的首次作战便派他出战,韩信内心中感激着邓玉龙。

邓玉龙传令下去,先让士兵好好休息,饿了就吃点干粮,养足精神半夜行动,他还需再继续观察大散关情况。

大散关上,城墙上每隔一段距离放置着一个木架,木架上有个盆子,烈火在盆子里熊熊燃烧着,这是这个时期里,军队中普遍采用的照明方式,火盆子里的燃料可以燃烧较长时间。

此外,大约每隔30分钟有手持火把的士兵巡视城墙一遍。

——————

大散关内,姚通在大口喝酒吃肉。

各个诸侯的军队中,一般都有规定,军中不得喝酒。

不过,这个规定在大散关守军里只成了摆设。

自从项羽分封之后,这里一直相安无事,从来没有人会想到汉军会前来偷袭,更何况,向不少士兵厌恶充当章邯这个秦奸的士卒,每天站岗的时候,都是做做样子而已。

特别是在寒冷之时,值班士卒更是聊儿郎当的。

守将姚通没有严格管理,反正不可能有敌人前来,也懒得去管那么严。

——————

大散关前方,大部分汉军士卒都在睡觉,他们或靠在树干上,或人挨着人,或直接躺在地面上。

虽然天气寒冷,好在出征前,萧何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所有物资都储备充足,包括了冬天御寒衣服。

然而,却有少数人睡不着。

首先是邓玉龙,他内心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虽然首次作战有很大胜算,但理论上终究不存在胜率百分百的战争,穿越到这个时空,他可不希望有什么意外发生,不希望让大散关成为自己人生的终点。

邓玉龙了解人类的一些基本心理,对于期盼已久的事情,当等到真正实施的时候,刚开始有紧张心理这太正常了。

第二个睡不着的是樊哙,他有些急性子,盼望出征已经好几个月了,大散关就在眼前,却还要再等待半个夜晚,对他来说是度日如年。

第三个睡不着的是韩信,他的心情跟邓玉龙有点相似,主要是紧张。他不是简单的武将,具有成为优秀统帅所需的能力,对于战事,他会考虑到很多方面因素。

在行动的时候,会不会刚好有敌军士兵起来撒尿,而发现偷袭的汉军呢?会不会南郑还另外有潜伏的探子,将汉军举动提前报告,让敌军故意在大散关布下陷阱呢?又会不会……

韩信连续想了很多种可能性,这些从理论上都有存在的可能,立功机会来了,他可不想出现任何意外。

第四个睡不着的是王大虎,他渴望冲锋陷阵、杀敌立功,即将可以上战场了,他是兴奋得睡不着。

北风依然在呼啸着,天寒地冻,这个时期的十一月上旬,相当于现代的十二月了,正是寒冷时节。这个时节出征,虽然作战会更加艰辛,但敌人同样艰辛,对于士气充足的汉军来说,无疑增添了胜算。

比如夜袭大散关,本身雍王军就士气低落,因为天气寒冷,大散关上值勤的守军,要么躲到城楼里偷懒,要么靠在城墙凸起位置卷缩着睡觉,几乎不会有人还坚守岗位。

经历了“漫长”的等待,终于到了凌晨时分,前线的汉军官兵们集合起来。

“将士们,胜败在此一举,祝你们成功。”

邓玉龙对武将们嘱咐完之后,韩信带领部下们悄悄地向大散关靠近,其中在最前面的,是那批配备了绳子的士兵,绳子一端的金属钩爪还缠上了一层布,以免在将钩爪抛上城墙时,钩爪跟城墙碰撞发出响声。

陈贺带领两千刀兵跟在后面,樊哙、卢绾带领戟兵、矛兵各两千人,跟在刀兵后面。

而邓玉龙自己,带着三百亲兵跟在最后面。

这时,手持火把的一队敌军士兵,刚刚巡视完一遍,邓玉龙正是要借着这30分钟间隙实施突袭行动。

几千汉军士兵们,借着微弱的月亮光前进着。大将军严令他们,必须在一刻半钟时间内发起突袭。

此时,大散关的雍王军几百个值班士兵们,都在梦乡之中,浑然不知死神正悄悄降临。

韩信率领天策军士卒们,摸到了大散关城墙下,他们是站在两个火盆子之间,火光照耀不到的位置,避免被敌军发现。

前排士兵开始行动了,他们拿好绳子,将钩爪甩上城墙,稳稳地钩在墙垛上。

因为钩爪都缠上了一层布,虽然触碰到城墙时还会有声音,但已经比较轻微了,没有被敌军发现。

天策军以都伯为一队,第一队士兵迅速抓住绳子,沿着城墙攀爬而上,动作十分熟练,速度比普通人快很多,王大虎正是这批士兵中的都伯。

在以前,天策军对这方面进行严格训练,每个人都必须有过人的攀爬能力,邓玉龙之所以组建天策军,首先是为了夺取而考虑,现在终于派上用场了。

在后方的邓玉龙,注视着前方士卒的行动,虽然难免有些紧张,但对自己训练出来的士卒、对自己的军事指挥能力很有信心。。

首批59名士兵很快就爬上了城墙,下面立即第二个都伯队接着攀爬。

第38章 夜袭大散关(二)

首批上来的士兵们,迅速观察城墙上的环境,在能见到的视线范围内,只见雍王军士兵们都在睡觉,这是韩信事先向士兵们列举出来的、有可能出现的情况之一,这属于比较理想的情况。

天策军是军纪十分严明的军队,士卒们严格按照韩信事先列举出来的、面对各种不同情况时,所下达的应对指令来行动,他们纷纷抽出后背的单刀,悄悄地向敌军士兵摸近。

当靠近敌人时,单刀或刺向敌士兵心胸,或砍向敌士兵脖子,务求一招致命,有不少雍王兵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命丧于汉军之手。

突然间,一名敌军士兵的惨叫声响起,划破了宁静的夜空,大部分雍军士兵顿时被惊醒了。

城墙上的雍王兵们,当他们睁开眼睛的时候,发现有人正向他挥刀杀来,许多人还未来得及反应,就被击中了要害,他们才看清楚,原来是汉军士兵来了。

初次参与战斗,王大虎兴奋得很,在短时间内就一连干掉了4个雍王兵。

此时,第二批天策军已经爬上了城墙,第三批士兵接着上,韩信就是其中之一,他选择在这个时候攀爬,是事先考量好的。

当还在汉中练兵时,韩信亦要加入到天策军的训练当中去,他自小就花大量时间精力去熟读兵书、研究兵法,虽然在武艺方面没有荒废,但用于练武的时间少很多,在汉军几十个武将当中,韩信的武力值只属于中低档次。

韩信是矢志要成为高级武将之人,他要做的是管理和训练士卒、指挥作战,亲自冲锋陷阵、以身犯险的事情尽量少干,但又不能落在后面,所以选择第三批攀上城墙,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城墙上的喊杀声越来越大,雍王兵们匆忙拿起武器应战,但他们在士气、日常训练、单兵素质三个方面本身就不如汉军,又在仓促之下应战,战斗力相差一大截。

在城楼里面休息的,是统领这批守城兵的雍王军武将。

雍王、翟王、塞王原本就是秦国将领,被项羽封王之后,封地军队仍然是采用秦国时期的编制。具体为: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二伍为什,设什长一人;五什为屯,设屯长一人;二屯为百,设百将一人;五百人,设五百主一人;一千人,设二五百主一人。

在大散关的两千守军里,值班采用的是三班制,每班五百人,军事官为五百主,剩余的五百人作为机动兵力。

五百主被惊醒之后,来不及穿上衣服,匆忙拿起兵器,带着在城楼内一同偷懒睡觉的几十个士兵一齐冲出。

汉军是从城楼东边攀爬上城墙的,在城楼西侧城墙上的两百名士兵,亦是匆忙拿起武器向这边冲来。

在城楼的左右两边,有上下城墙的阶梯。

“弟兄们,一起跟我冲!”

王大虎大声命令着,率领部下们向城楼方向冲去,要以最快速度从城楼旁边的阶梯跑下地面,只要能打开城门,那胜利就到手了,那是他立下的大功。

恰好,由敌军五百主率领的几十人从城楼冲出,向他这边冲来,双方当即就杀到了一起。

第二批上来的士兵,跟城墙东侧其余敌军厮杀着,他们战斗力强,又勇猛向前,那剩余的几十名雍王兵本身就自身难保,哪里还能阻止源源不断攀爬而上的汉军,

几百米外的邓玉龙,将大散关城墙上的一切都望在眼里,能够顺利爬上城墙,本身就已是成功了一半。

大散关下面那些官兵们,望着那城墙上的战斗,个个都热血澎湃,恨不得立即参与其中。

邓玉龙朗声道:“点火把,给汉军加油!”

很快,数十支事先准备好的火把被迅速点燃,照亮了大散岭的夜空。

“汉军必胜!汉军必胜!”

数千士兵高呼着口号,响亮的声音响彻天际,这既是给战斗中的士兵打气,又能增添已方威势,给敌人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

大散关城墙上,攀爬上来的韩信,迅速观察着现场形势,很快就做出了最恰当的判断。

“第三队弟兄们,都跟我来!支援第一队!”

关键时刻,韩信还得要亲自参战,才能更激励部下们奋勇杀敌,他抽出后背的单刀,带领着几十名士兵,向跟第一队交锋的敌军冲去。

此时,城楼西侧的雍王兵,最前面那一批亦已冲了过来,双方的后续部队都加入到激战中。

在这短暂的功夫里,以王大虎为都伯的第一队59人当中,已经战死了11人,但他们杀死了五十多名敌人,尤其是王大虎,又再连续砍翻了4个敌人。

城楼西侧的雍王兵赶到之后,尽管在人数上暂时占优,但是在气势上很快就被汉军压下去了,许多士兵都产生了恐慌畏惧心理,在恐慌之下作战更加不力,死亡率比汉军高出五倍。

韩信紧握着兵器参与到战斗中,此时此刻,根本无暇顾及自己是否有危险,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要率军打开城门。

他丝毫不怀疑由自己训练出来的兵,会比眼前的雍王兵强很多,但此次任务成败之关键,在于要迅速打开城门让外面的主力部队进来,不能过多地在城墙上跟敌军纠缠。

尽管韩信的武力值在武将当中属于中低水准,但还是比普通士兵强,在全力拼杀下,有两个雍王兵死在他的刀下,这是他人生以来首次杀人。

天策军训练有素,第四队士兵很快攀爬上来,迅速冲到韩信这边。

此时,第二队士兵已经将城楼东侧城墙上的敌军清理干净,再向这边冲来。

韩信在参与战斗的同时,还不忘注意观察战况,他十分明白,必须让一批人手拖住城墙上的敌军,掩护其他人迅速冲下地面,必须在敌军大部队赶到之前打开城门。

他朗声发出命令:“第三、第四队拖住城墙敌军,其他人跟我冲下去。”

战斗打到了这个时候,雍王兵死亡超过两百人,汉军战死三十多人,后面两队兵士加入战斗后,在兵力上已接近城墙上剩余的敌军,在战力上已有明显优势,要全歼这批敌军只是时间问题。

第39章 激战大散关(求打赏支持)

但是,他们的任务是打开城门,在接到韩信命令后,第一、第二队士兵向城楼旁边的阶梯口冲杀过去。

冲在最前面的是王大虎,接连有敌军被他砍翻,在强力冲击下,雍王兵哪里挡得住,汉军很快就冲到阶梯口,沿着阶梯迅速向下跑去。

在大散关关城内,姚通正在睡觉,因为昨晚喝了很多酒,当城墙上传来喊杀声时,他并未被吵醒。

“笃笃笃笃…”急促的敲门声响起,“姚将军,有汉军偷袭!姚将军…”

姚通先是迷迷糊糊地醒来,还想出言责怪吵醒他的士兵,当他听到“汉军偷袭”这四个字时,差点要被吓坏了,匆忙穿上衣服铠甲,拿着兵器出来。

姚通匆匆从住所出来,望见城楼东边城墙上在激烈厮杀着,汉军十分勇猛,自己的部下根本抵挡不住。

此时,原本在宿舍睡觉的雍王兵,亦匆忙跑出来,被眼前的景象所惊呆了。

正当姚通要发出命令、带领士兵对付汉军时,城墙外面传来汉军响亮的呼喊声,隐隐望见那边冲天的火光。

“汉军大部队来了!”

这是一名五百主发出的声音,许多士兵同样是这样想法。

原本大家都认为,驻守在大散关可以高枕无忧,可以在这里混日子领军饷,没想到汉军突然间凭空出现,大家都目睹了城墙上汉军的勇猛,这下,恐慌情绪迅速在雍军士兵中蔓延。

姚通心中亦产生出恐惧之心,但如果丢失了大散关,章邯肯定不会放过他。

“大家抄家伙,全部一起上,杀退汉军,临阵脱逃者军法处决!”

首先有几百名士卒被他组织起来,向城门方向冲去。

此时,以王大虎为首的几十名汉军,刚刚从台阶冲下来,他们是要冲到城门将之打开,有三百多名雍王军拦住了他们。

“一起上,杀掉他们……”姚通在大吼着。

在他的严令下,雍王兵们冲上去,跟汉军激战起来。

汉军的第五、第六队接连上来城墙,先后赶到这边加入战斗。

而雍王军的其他士兵亦不断赶来。

尽管雍王军人数更多,但汉军战力更强、士气更高,雍王军不仅奈何不得,在气势上还输于汉军、在伤亡方面数倍于汉军。

只是这样一来,暂时拖住了冲下来的汉军,不让其打开城门。

——————

外面的汉军官兵们,听见大散关内的喊杀声,都摩拳擦掌的,希望城门尽快被打开,冲进去大战一场。

由樊哙率领的两千长戟兵,已经来到了城墙下面,樊哙本人更是站在了城门前,他手持长戈,只要城门一开,就会立即冲进去。

看着天策军一队队攀上城墙,邓玉龙总算放心了,只要先上去的士兵稳住局面,已方士兵就会源源不断爬上城墙,随着人数越来越多,胜利终究属于他。

只不过是,如果城门能尽快被打开,让部队冲进关城内,在大批量部队集中作战的情况下,汉军的优势会更大,会更快结束战斗,伤亡会更加小。

——————

城墙上的韩信,始终是沉着指挥战斗,见敌军大部队赶来后,让后面攀爬上来部队立即支援。

此时,第八队已经上来城墙了。

“你们跟我来!”

韩信带着这几十人向台阶下冲去。

在城门后方空地上,天策军第三至第七队的士兵们,全力跟雍王军战斗,打得十分激烈。

“快…拦住他们!”

姚通望见一批汉军下来,当即抽出两百人,赶过去拦截,企图阻止汉军去开城门。

从战斗一开始,韩信就一直注意着现场情况,从雍王军展现出来的战斗力来看,也就是接近及格这个水准,连汉军普通士兵都还不如。

仗打到了这个份上,韩信明白,汉军夺取大散关肯定没问题了,天策军要挡住雍王兵肯定也没问题,但如果等到作为预备队的刀兵攀爬上来后,再借助了他们的力量才将城门打开,那天策军的功劳肯定会大打折扣。

韩信对绝对不会让这种情况出现,他对旁边两个什长道:“你们两队给我死死拦住敌军,若放一个人过来,我砍了你们!”

他发出的命令十分严厉,军令如山,就算让你跟敌人同归于尽,你也得冲上去。

“诺!”

两个什长带着几十名部下,向冲来的两百雍王军迎了上去,不要命地厮杀起来。

“其余的人跟我来!”

韩信带着剩下的士兵,向城门方向赶去。

大散关守将姚通,一直在严令后面的士兵尽快赶上来,汉军源源不断地沿着阶梯冲下来,而他其余的部下亦不断赶到,部下们在他的命令下,将先后赶到的汉军拖住,不让其打开城门。

通过短暂的交战,姚通发现,就算部下人数是汉军三四倍,但双方交战以来,已方队伍竟然还落在下风。汉军士兵们不仅个人勇猛,并且士兵之间协调有序,往往是已方倒下六七人,汉军才会损失一人。

竟然有如此精兵,这让姚通越来越惊惧。

现在,抽调出来的两百士兵,被几十名汉军士兵死死将其挡住了,有一个将军模样的人带着十几个兵士,从缝隙中穿插过去。

对于这一切,姚通看在眼里。

“快,挡住他们…”

姚通在大吼着,嗓子都快要嘶哑了。

在他的命令下,雍王兵分出几十人快速向韩信冲去。

幸好,天策军一名什长和几个士兵及时赶过来,抱着必死的决心死死挡住了雍王军。

在部下掩护下,韩信终于进入了城门门洞,厚厚的城门就在眼前。这城门是用厚木打造,外面包裹着一层铁皮,看上去很坚固,就算用攻城锥、冲车,都要耗费不少时间才能将其撞开。

“快,将城门打开!”

———————

城墙外,几千汉军在焦急地等待着。

天策军五百多人全部都已攀爬上城墙了,一批刀兵抓紧绳子,接着攀爬而上。

这些士兵们,攀爬技巧不像天策军那么专业,速度亦慢上不少。

正当首批刀兵刚上到城墙时,大散关城门终于有动静了,里面有人正在将城门拉开。

“哈哈,我老樊来了!”

站在城门前的樊哙再也安耐不住了,在城门还只被拉开一小部分时,樊哙向城门猛力一推。

第40章 首战告捷

在刘邦众多武将当中,樊哙武力值最高、力气最大,在他全力推动下,城门被快速推开,在门后面的士兵后退不及,有两个直接被撞倒了。

此时,那率领九名部下掩护韩信的什长,身上好几个部位被刺中,战死当场,部下也死了大半。

樊哙先瞥了一眼站在门洞韩信,再看向韩信身后在交战中的敌我双方。

“杀…”

樊哙一声爆喝,犹如平地惊雷,这吼声蕴含着极深的怒火,挥动长戈向敌军冲了过去,跟在他后面的长戟兵蜂拥而入。

此时此刻,在城外的邓玉龙长呼一口气,人生指挥的首次作战即将告捷了。

憋屈已久的汉军官兵们,犹如猛虎出笼,向敌人冲杀过去。

樊哙以最快速度冲到敌军跟前,挥动手中长戈,接连挑翻了数名雍王兵,将压抑已久的怒火彻底发泄出来。

后面的大批长戟兵迅速冲了上来,个个奋勇向前,雍王兵哪里抵挡得住,前面几十人很快就死于汉军长戟下。仗打到了这个份上,雍王兵士气终于崩溃了,不顾后面还有人督战,开始溃逃起来。

姚通眼看如此局面,哪里还顾得上丢失大散关会不会被章邯处斩,先逃命再说。

趁着部下还未完全溃散,姚通以最快的速度跑到马棚,跨上坐骑向北逃跑。

此时,韩信来到了台阶旁边,大声道:“天策军弟兄们,到我这里集合,让友军收拾敌人。”

这次奇袭大散关,天策军伤亡不小,既然任务已经完成,大局已定,该让部下歇息了。

大散关城门,汉军潮水般向里面冲,长戟兵全部进去之后,接下来是长矛兵,邓玉龙和亲兵们在最后面。

大散关关城内,汉军追赶着四散而逃的雍王兵。

“投降不杀…投降不杀”

一名都统在大喊着。

雍王兵们都不想死在这里,为了章邯战死就太不值了,纷纷丢下兵器投降。

“杀…”

杀意正浓的樊哙,仍然未停下手来,一连杀了几个已投降的敌人。

“樊将军,大将军有令,降兵一概不杀!”

都统及时制止了他。

在韩信这边,所有还能行动的天策军士兵们,都已集合到他这边来,其中不少人身上带着伤。

“我们立下首功了!”

王大虎在兴奋着,这次他亲手干掉了十几个敌人,鲜血染红了他的铠甲。

其他兵士们,都在欢呼着胜利。

片刻之后,所有参与行动的汉军士兵,都已经冲入大散关。

当邓玉龙进来大散关时,只有稀稀落落的喊杀声,战斗基本上结束了,他环顾四周观察着。

古代的关隘,并不仅仅只是一段城墙,而是一座关城,城内一般会有主将住宅、办事区、士兵宿舍、物资仓库等建筑设施。

这大散关关城,虽然在古代关隘中算是面积比较小的,同样是“五脏俱全”。

这时,樊哙来到他跟前,一副兴奋神色。

“终于出了一口鸟气,但打得太快了,还不够痛快!”

一名都统跑到邓玉龙面前,说道:“禀报大将军,除了敌将姚通逃走外,其余没死的雍王兵都已投降,只是…”他看着一旁的樊哙,迟疑了一下。

邓玉龙严肃道:“若对本大将军隐瞒,治你的罪!”

都统道:“末将严格按照你的军令,凡是投降的敌军一概不杀,但是樊将军杀了4个降兵。”

这次调集六千多人参战,都统职位的中级军官有3个。

在目前汉军军制中,要都统以及以下的军官才配备固定的部下,其他较高级武将除了少数亲兵外,是没有固定部下的。

当大军出征后,由大将军直接管辖下面的都统,当大将军安排作战任务时,才会根据战事情况调拨相应人手给武将,当武将任务执行完毕后,调拨出去的士兵重新归入大将军直辖。

向邓玉龙报告的都统,就是刚才制止樊哙杀降兵的都统,邓玉龙特别指示过他,由他监督其他官兵严格执行命令。

邓玉龙听后,凌厉的眼神看向樊哙。

“这个…”樊哙挠着头,露出惭愧之色,“末将一时没收住手…”

邓玉龙厉声喝道:“我再三严令过,不得杀降兵,若有再犯,决不轻饶。这次大散关作战,削去你的军功,这是最轻的惩罚!”

在古代大部分时间里,华夏大地上人口稀少,在战国时期总人口只有两千多万,在秦国统一天下后,最高峰时达到三千万,后来因为繁重的徭役、秦末战争、楚汉之争,人口大幅度下降,到刘邦称帝时,总人口不足两千万。

人口是最重要的资源,尤其是成年男人,那是最重要的劳动力,成年男人的减少,是对生产力的最大破坏。

在夺取天下过程中,只要对已方没有威胁的降兵,能不杀尽量不杀,要么是收编成为已方士兵,要么是将其释放回家耕种,或者是参与工程建设,这都能发挥作用。

“是,末将以后一定严守军令!”樊哙回应道,他自知是自己不对,不敢有任何怨言。

邓玉龙对都统道:“清点人数,统计我军伤亡情况!”

“诺”

都统朗声回应一下,去办事了。

邓玉龙又再命令,向刘邦那边发出已经成功的讯息。

从大散关至刘邦所在的这段八九公里距离内,每隔几百米都会有三名士兵留守着,这是邓玉龙专门安排好的。

大散关城墙上,两个士兵面向南方挥动着火把,在几百米外的士兵望见之后,再点燃火把,同样是面向南面挥动火把,以此类推下去,刘邦这边很快就接到了讯息。

“大将军成功了,拿下大散关了!”

刘邦高兴死了,几万汉军官兵们在欢呼着,在秦岭北麓的荒山野岭里,成为了将士们欢乐的海洋,巨大的欢呼声响彻天际,林中飞鸟被惊醒飞起,许多已蛰伏起来过冬的动物被惊得四散逃窜。

本身刘邦就一直都还有些担心,现在终于放下了心头大石。

第41章 紧急军情

大散关内,邓玉龙来到天策军这边。

大将军到来,除了重伤员之外(有军医救治),其余人员都排好队列。

韩信朗声道:“禀报大将军,末将率领天策军将士们,完成了你下达的任务。”

此次作战大获成功,官兵们都难掩兴奋之情。

“弟兄们,你们今晚干得很漂亮,无愧于大汉精兵之称号,所立下的战功,将会记在功劳簿上,待拿下关中后,再论功行赏。”

以后天策军肯定要扩编,这里的许多人将会得到晋升。

官兵们欢呼起来,情绪高涨。

韩信向邓玉龙汇报具体的战斗经过,整个过程有些惊心动魄,战斗比较激烈,之所以能战胜敌军,首先是因为有近几个月来的严格训练,其次是韩信恰当的临场指挥。

听完汇报后,邓玉龙轻拍韩信肩膀:“好好干,前途无量。”

占领大散关后,汉军继续忙碌起来,有人将俘虏集中关押看管,有人负责救治伤员,有人清点仓库物资,还有人负责烧火做饭。

邓玉龙再对大散关视察一遍,这里有可供两千人食用几个月的粮食,兵器装备都还不错,这些全部都是战利品。

——————

秦岭北麓,离大散关几公里处,数不清的火把将这里照得通亮。

“全部人一起动手,尽快去大散关汇合!”

刘邦亲自指挥着部下们开拓道路,不仅仅是原本灌婴、郦商的开路队,其他兵士都过来帮忙,即使没那么多工具,总能发挥一些作用。

北伐作战首战胜利,汉军官兵们都高高兴兴的,干活十分有劲。

此外,伙夫们忙着生火做饭,这几天大家都吃干粮充饥,终于可以好好吃一顿了。

——————

大散关内,这里有间议事厅,是守将召集部下议事之处。

邓玉龙将军司马以上级别的军官召集一起,共有十几人。

都统道:“禀报大将军,人员统计完毕。我方战死225人,受伤180人,其中天策军战死154人、重伤41人、轻伤47人;雍王军原本有守军两千人,死亡1155人、重伤264人。”

邓玉龙道:“首战大获全胜,待夺取关中后,汉王自会论功行赏。今晚将士们都表现得很好,大家辛苦了,主力部队还需几个时辰才能赶到,大家好好吃一顿,再歇息一下。”

饭菜已经做好,邓玉龙跟部下们大吃起来,这几天都是吃干粮,现在吃起热腾腾的饭菜来,有滋有味。

在出征前,邓玉龙就对夺取关中有了详细的作战计划。

如果全歼大散关守军没有一个敌人逃走,这是最好的情况,邓玉龙会有相应的下一步行动;此次作战让姚通逃走了,邓玉龙又有另外一套应对计划,这要等主力部队抵达后才能进行,先好好休息再说。

邓玉龙作为大将军,最好的住所是留给他的,原本姚通住的屋子被重新收拾好,首战告捷,让他可以放松身心地休息。

——————

陈仓城,位于大散关东北二十多公里处,属于秦岭北麓的边缘。

从陈仓道出兵,除了要夺取大散关外,还必须拿下陈仓城,才能算是打通了进入关中的门户。

天刚刚亮,守城士兵跟往常一样在值班,望见一人一骑向这边跑来。

“这是谁啊!连夜赶来陈仓!”

“看样子,是一名将军!”

“只身一人前来,难道是发生了什么事?”

城墙上士兵在谈论着,为此感到奇怪。

那名将军很快来到了城楼前,掏出令牌大声说道:“我乃大散关守将姚通,有紧急军情要禀报章将军。”

守城军官确认了姚通身份后,打开城门放他进城。

陈仓城守将府邸,章平还在梦乡之中,急促的敲门声将他吵醒。

“张将军,大散关的姚将军只身一人前来,说有紧急军情要向你禀报。”

章平顿时一惊。要是有什么军情,姚通派人前来禀报便是了,竟然是他一人前来,有可能是大散关发生了什么变故。

难道是汉军进攻大散关?章平想想不太可能,汉军怎么可能凭空出现。

章平不敢耽搁,匆匆穿好衣服,出来大厅见到了风尘仆仆的姚通。

第42章 半真半假

姚通噗通一声跪在章平面前:“汉军突袭,大散关失守了!”

他的神情中带着惊恐,章平可是章邯的大侄子,是他的顶头上司,要是章平问罪于他,是有权将他斩首的。

章平脸色大变,急问具体情况。

姚通还算有些小聪明,他并不说平常大散关防备松弛,而是说汉军突然出现,人数很多,强行攻城,将汉军描绘得如何如何厉害,他率领两千士卒全力死守,浴血奋战,最终才不敌汉军。最后还说,他身为大散关守将,本应跟大散关共存亡,但是要及时赶来陈仓禀报,好让将军提早防备,才只身赶到陈仓。

为了不被上司惩罚,姚通只好编造谎言,反正没有其他部下跟着前来,暂时不存在被揭穿的可能性。

对于这样的报告,章平居然信了,汉军竟然能神出鬼没出现,战力还这么强,让他心中震骇,立即派出快马向在废丘的叔父章邯报告,再通告全军,说汉军来袭,大散关已经失守,让六千守军做好应战准备。

章平没有问罪于姚通,只是责备了一下,让他留在陈仓协助守城,姚通总算松了一口气。

——————

公元前206年12月初八。

冷空气过后的今天,天空终于放晴,大家都神清气爽。

邓玉龙上到城墙上,举目远眺,远远望见南边在开拓道路的大军。

距离越来越近了,城墙上的士兵们挥动旗帜,向那边打招呼,那边很快就回应着。

邓玉龙让部下带上大散关所有有用的工具,从大散关北面开拓道路,尽快跟主力会师。

他和众将领从城墙下来,守在路口边,等待着刘邦的到来。

“汉王…”

当双方距离只有两三百米时,邓玉龙和几个武将们向刘邦打招呼。

“大将军…”

刘邦亦回应着。

他又再看着还剩下这一小段尚未开拓完的地段,这是树木、灌木、荆棘混合在一起的树丛,长得十分茂密。

此时,他灵机一动,想到了某方面,当即迈步进入树丛,向对面的邓玉龙赶去,在茂密又还布满荆棘的树丛中行走,刘邦所穿衣衫越来越多地方被刮破。

“汉王,等开好道路再过来!”

看着刘邦的举动,邓玉龙大声说着,但刘邦就是不听,依然是一副兴奋、迫不及待的样子,无视遍地的荆棘,继续走来。

君王做出这样的举动,邓玉龙必须做出合适的反应,他只得也踏入树丛向刘邦走去,身后几个武将跟着这样做。

双方都是全速前进,终于汇合了。

邓玉龙恭敬道:“汉王,你只需再稍等一会,兵卒们就将这段路打通了。”

刘邦仍然是兴奋之色,“邓爱卿啊!子房和萧丞相举荐得没错,寡人也没看走眼,你果然行。寡人着急啊!很想听听昨晚交战情况,看看你是如何拿下大散关的。”

众人都身穿铠甲,但在铠甲遮挡不到的裤子,都有被刺刮破留下的破洞,刘邦脸上还稍微被刺刮破了一点皮。

刘邦做出这样的举动,属于半真半假。拿下大散关,刘邦自然是真正为此高兴,但还不至于这么急着赶过来,他是故意这么做,是要做给邓玉龙和全体将士们看的。

邓玉龙做出一副感激的神情,恭敬道:“承蒙汉王厚爱,臣必定会统率大军,为你攻城略地,先拿下关中,最后打败项羽。”

接着,他将凌晨的战斗过程娓娓道来,刘邦在饶有兴致地听着。

对于这一切,汉军官兵们都看在眼里,汉王这么器重大将军,心中称赞他是赏识人才、礼贤下士的好君王。

两个方向同时动工,开拓道路的速度更快,贯穿南北的陈仓道,在数万汉军将士的努力下,终于在午时全线打通了,官兵们在一起欢呼着,首次作战胜利,让汉军备受鼓舞。

只有拿下陈仓,汉军才能站稳脚跟,主力部队已经上到了,就必须迅速出击。

大散关议事厅,主要武将都聚集一堂,刘邦站在正中前方,邓玉龙站在侧边。

首先由刘邦发表讲话。

“大将军率领我汉军将士,一晚上就拿下大散关,干得很漂亮,所有立功的人,先记下功劳,待拿下关中后一并论功行赏。大散关只是刚刚开始,还要尽快拿下陈仓,再进兵关中,继续由大将军来调兵遣将。”

说罢,他目光移向邓玉龙。

只听邓玉龙道:“守将姚通逃走了,肯定会去通知陈仓,陈仓守将章平肯定会火速向废丘的章邯报告。对我汉军、对章邯来说,陈仓都十分重要,章邯必定会派兵支援。我们要夺取陈仓,必须将所有来援军阻挡在陈仓外,为部队拿下陈仓赢得时间,若有机会,顺便把援军消灭掉。根据情报,章邯有几千骑兵,很有可能会派骑兵队火速前来。众将听令…”

邓玉龙要点将了,几十双眼睛都注视着他。

“樊哙、孔聚!”

“在!”

两人齐齐出列,主将叫到他们名字,肯定又是有任务了。

邓玉龙对樊哙道:“樊将军,夜袭大散关,只不过是让你小试牛刀,接下来有真正的硬仗要打了。”

“大将军,你信得过我老樊,老樊绝不让你失望,无论有多硬的对手,都一定打败他。”

樊哙再次兴奋起来。

“大汉六千骑兵,暂时交由你们来统领。樊哙为正、孔聚为副,你们先一步赶到陈仓城外,扎好营寨。陈仓至废丘三百多里,若陈仓今早派快马赶往废丘,现在应该到了。若章邯立即派骑兵赶来,最快可能会入夜前赶到,你们到达陈仓后,做好作战准备。这是硬仗,必须啃下这块硬骨头。”

“诺!”

两人齐齐领命。

樊哙屁颠屁颠的,只要有仗可打,他就高兴,打越硬的仗他就越高兴,心想大将军果然待他不薄。

第43章 陈仓城

邓玉龙又再命令,调拨八千士兵给奚涓、虫达,全面负责后勤事务,暂时驻守在大散关,负责接收汉中运送过来的粮食物资,以及向前线部队输送物资。

剩下的其他人,跟随邓玉龙一起出发,前往陈仓城。

到了陈仓之后,邓玉龙会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攻城方法,再临场安排任务。

汉军将士吃过饭后,全部集结起来,樊哙、孔聚率领骑兵先出发,邓玉龙、刘邦率领大部队按照正常速度行军,大散关距离陈仓二十多公里,虽然一路上还属于秦岭范围,但道路不算太崎岖,天黑前可抵达陈仓。

——————

废丘,雍王王宫,章邯正在跟弟弟章平一起吃饭。

“报……”侍郎官匆匆而入,“禀报雍王,陈仓派来的人有紧急军情要亲自向你禀报。”

章邯、章平两人皆是一惊。

“速速让他进来!”

士兵被带进来后,对章邯道:“雍王,今日早上,小的奉章将军之命,火速赶来。”

他从怀中取出竹筒,递给章邯。

章邯接过,从竹筒出取出一张布帛,那是大侄子章直亲笔所写的内容。

“果然来了!果然来了!”大吃一惊的章邯喃喃自语,再将布帛给章平。

章平看后吃惊道:“王兄,刘邦真的能从陈仓道杀出,此前我们都想错了。”

章邯道:“如若陈仓有失,让刘邦站稳脚跟,以后我们就麻烦了。这样吧,我带上所有骑兵,全速赶往陈仓,暂时由你镇守废丘。另外,再派人给司马欣、董翳报信,请求他们派援军。”

此时是未时,在天黑前是来不及赶到陈仓了,不过陈仓城池坚固,地势险峻,易守难攻,章邯不认为陈仓会有失,只是要尽快打败汉军,最少要将其重新赶到大散关以南。

关中四关是为了防御外部敌人而建,而对关中内部则是无险可守,可直接进攻。

另外,章邯又再派人传令,让其它地方守军赶到陈仓支援,他要在陈仓一带跟汉军进行决战。

章平道:“臣弟遵命,王兄此行要小心。”

章邯迅速将骑兵集结起来,向陈仓进发。

他的骑兵有六千人,原本在年初分封时,项羽调拨给章邯、司马欣、董翳各三万兵马,都是属于步兵,三个诸侯王的骑兵,都是后来组建起来的。

——————

陈仓城外东边,六千汉军骑兵出现在这里。

樊哙和孔聚望着远处的陈仓城,陈仓三面环上,城高墙厚,东面城墙前有条护城河,更远处的城西城楼高高耸立。

樊哙皱皱眉头道:“看起来,这城池很不好攻下来!要是我,除了强攻,根本没辙。”

旁边的孔聚道:“大将军给我们的任务,是对付雍王军的援军,攻城之事大将军会另有安排。”

樊哙道:“也是,章邯的骑兵,那是一块肥肉,咱们要将这块肥肉吃下去。”

他让士兵们休息,等后面的主力部队来了,自会安营扎寨。

陈仓东面城楼上,章直和姚通都在这里,两人望着远处的汉军骑兵。

姚通说道:“将军,就算汉军有再多的人,都奈何不了我们吧!”

章直道:“陈仓固若金汤,大王必定会派兵来援,保住陈仓自然没问题。你说过汉军攻击大散关的步军很厉害,这我还没看到,不过看起那些骑兵来,军容的确是很好。”

章直年近三十,有一定的军事能力,他知道叔父的六千骑兵,是几个月前才组建,训练时间不长,并且关中百姓不太拥护叔父,从这些百姓中招募的士兵,士气不太高。他有点担心叔父的骑兵,是否会是汉军骑兵的对手。

姚通道:“将军,我们只要守好陈仓,雍王大军一到,自然会收拾汉军。”

在大散关战斗中,他的确是目睹了汉军的厉害之处,但是他早上对章直所描述的,又再经过了加油添醋,让章直对雍王军信心不足。

——————

邓玉龙率领几万大军,向东北方向的陈仓进发,在酉时刚到时抵达陈仓城郊,大军安营扎寨,邓玉龙则策马来到陈仓城外,趁着天还未黑,先了解这里的地形情况。

在现代的时候,邓玉龙专门查过陈仓的资料,陈仓是位于秦岭北麓边缘,城池的西、南、北三面环上,乃是依山而建。

邓玉龙策马从陈仓城南开始,再跑到城东、城北,分别在陈仓城外三个方位仔细观察,果然如此。

陈仓城东,地势开阔。

城西的城墙是建在山上,其中城楼是建在一处山冈上,可以居高临下,观察陈仓全城和周边情况。这种情况不算奇怪,古代有些城池就是依山而建。在现代时他了解过广州城墙情况,建于明朝初期的广州城墙,北城墙是建在越秀山山上,作为城楼的镇海楼就建在越秀山蟠龙冈上。

而在陈仓城西以西区域,是挨着城墙的险峻山岭,远远望去,山岭陡峭,林木茂密。

陈仓的城北和城南同样是靠山,乃是城西山岭的延伸,只是没有挨着城墙而已,在城墙和山岭之间,有护城河阻隔开来。

陈仓作为军事重地而建,这样的地利位置,的确是易守难攻,就算来再多的士兵,也只能在陈仓东面才能展开兵力攻城。

怪不得在三国时期,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时,魏国将领郝昭以两千兵力守卫陈仓,让诸葛亮的数万大军无计可施。

无论陈仓如何坚固,邓玉龙都必须将其拿下。

重新回到军中后,天已经完全黑了,汉军士兵们在忙碌着搭建营寨,作为最优先搭建的汉王王帐、统帅帅帐,现已经搭建好。

帅帐外的鼓声响起,那是大将军升帐的鼓声,各个将军们迅速赶来帅帐,要是逾期不至,那可是违反军令,轻则打军棍,重则斩首。

第44章 敌军来了

当鼓声停下时,所有武将皆已来到帅帐中。

按照邓玉龙规定,主将升帐,凡是校尉级别以上的军官都必须前来,不过这不是绝对性,主将有特殊规定的除外,天策军是独立的军种,作为军司马的韩信,拥有跟其他将军那样,参与议事以及让主将点将的资格。

帅帐内的武将共有28人,分列左右两边,每个人皆甲胄整齐,精神抖擞。

左排站在最前面的是曹参、卢绾,右排是樊哙、周勃,韩信站在右排最后面。

邓玉龙道:“相信大家都恨不得立即夺取关中,陈仓就在眼前,兵贵神速,必须尽快拿下,才能挥师关中。曹参…”

“末将在”

“我给你一万士兵,从明日开始,对陈仓发起最猛烈的进攻,务必在三日内拿下。”

“诺”

曹参没有异议,恭敬接令。

樊哙出列,问道:“大将军,末将看过陈仓的城池,坚固得很,地形险要,没那么容易攻下。”

邓玉龙道:“为帅者,当把握全局,权衡利弊,辨明方向,本大将军统兵,自然有全盘考虑;为将者只需服从主将军令即可。樊将军,章邯的骑兵要么不来,要来的话最迟明日上午必到,你可要做好准备了。”

他当然知道,正面强攻短时间内不可能将陈仓攻下。

在刚才观察过陈仓城后,邓玉龙大体已确定好了夺取陈仓的计划,但必须先打攻城战,后续计划才能顺利实施。

“诺”

樊哙应了一下之后便不再说话,退回自身位置上。

要是搁在以前,他肯定会来气,但经过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谋略,以及夺取大散关后,樊哙原本不服气的心理已基本消除,他心想,说不定邓兴真的有办法。

军令暂时只有一道,其它需要根据临场情况,再随时调遣。

——————

章邯在废丘点齐六千骑兵后,全速向陈仓赶去,从陈仓的东北面至废丘,都属于关中平原,只要抓紧赶路,骑兵是可以在一天一夜内赶到的。

队伍每奔跑一段时间,章邯才让兵马休息一小会,终于在凌晨时分赶到陈仓东北边。

此时已经是人困马乏,骑兵当中亦有斥候,章邯让斥候打探情况,他和士兵们露天睡觉,天亮后再做计较。

辰时正,天刚刚亮,雍王军六千骑兵都起来了。

探马来报:“禀报雍王,在陈仓东边十几里处,由汉军的大片营寨,方才望见大批汉军士兵从营寨出来,还带有攻城器械。”

章邯知道,汉军是要攻城了。

不过他一点也不担心,以陈仓城池之坚固、位置之险要,怎么可能攻得下。

章邯是秦末时秦国军事能力最强的将领,当然明白凭借区区几千骑兵,要打败汉军的可能性很低,必须等援军赶到后,才有一定机会。

他出发前就派人传令,命令弟弟章豨,以及萧平、赵贲、内史保火速带兵赶来,共计有两万多人。如果还不能打败汉军,那就等到跟司马欣、董翳的兵马前来汇合后,再跟刘邦进行决战,他要尽量将汉军压制在陈仓一带。

章直在书信中,将汉军说得很厉害,让章邯重视起来。如果联合司马欣、董翳还打不败刘邦,还有项羽在,只要派人向项羽报告,项羽不可能坐视不理的。

总之,章邯不认为自己有失败的可能性。

之所以带骑兵火速赶来,除了要打探消息,更是要寻找战机。骑兵对步兵有很大优势,只要有合适时机,就迅速出击重创汉军,如果找不到合适机会,等援军到了之后再做打算。

如果碰上敌军攻城,也可以算得上是合适时机,要是骑兵突袭攻城部队,肯定能给敌军造成重大打击。

“弟兄们,跟我来!”

六千骑兵齐齐上马,跟着章邯出发。

——————

汉军营寨,邓玉龙早早起床,斥候当即来报告。

“禀报大将军,在东面十几里发现敌军骑兵,数量有好几千。”

骑兵果然来了,邓玉龙尚不知道带兵者是何人。不管是谁,既然来了,那就狠狠地打击他,他当即派人给樊哙、孔聚传令。

汉军八万人汇聚在陈仓城郊,安扎着连片寨营,六千骑兵是在其中一座营寨里。

一匹快马匆匆进入骑兵营寨,马背上的是大将军传令兵。

“樊将军、孔将军,我军斥候发现十几里外有敌军骑兵,大将军有令,命你们立即出战。”

终于等到敌人出现了,樊哙当即兴奋起来,点齐全部兵马出发。

此时,在汉军另外三座营寨都在忙碌着,大批汉军步兵从其中两座营寨鱼贯而出;另外一座营寨,士兵们将投石机、云梯、冲车这类攻城器械推出。

曹参横刀立马,在寨门外指挥着攻城部队。

昨晚在主将账内,樊哙就说陈仓难攻,后来他特意找樊哙询问陈仓城情况,樊哙将昨天下午在陈仓城外所见一五一十说出,当时曹参就郁闷起来。

他军事能力还算不错,深知如果要强行攻城,除非是连续不断攻城,愿意付出几万人的代价,才有可能将陈仓攻下。

这是注定无法完成的差事,既然大将军有令,他只能去执行,说不定大将军还有另外的计划。

这时,只见在另外一边的骑兵营寨,骑兵们快速而出,领头的是樊哙和孔聚,带着士兵向东北方向而去,曹参感受到士兵们那浓烈的战意,应该是敌军出现,有仗要打了。

骑兵们自然也看到了攻城部队,樊哙特意策马来到曹参跟前。

“哈哈!章邯的骑兵出现了,大将军命我出战呢!”

樊哙笑着说话,一脸的兴奋。

曹参无奈道:“你可好,很快就会打胜仗,汉王和大将军都等着你凯旋而归。而我,只能干那种没有结果的苦差事。”

樊哙道:“我以前还不是干修栈道的苦差事,以后仗还多得是。论带兵,你比我厉害,日后肯定有你痛快杀敌之时。我去也。”

他缰绳一扬,战马疾驰而去。

曹参望着樊哙那远去的背影,心中祝福他凯旋而归,自己再带着兵马向陈仓城东面出发。

第45章 骑兵战

陈仓东北,六千雍王军骑兵向西南边的汉军攻城队奔去,战马以中速奔跑着。

由于这个时期还没有马镫,骑马是一种难受的苦差事,奔跑时必须双腿夹紧马身,还要一只手抓着马鬃,以确保在马背上的身体平衡。

在没有马镫的时代里,马背上的士兵脚底悬空没有受力点,作战时必须分心保持身体平稳,更难以借助马匹冲击力冲锋,稍有不慎,比如双腿一放松或者上身没调整好,就会从马背上摔下去。即使在有马镫的时代,都还会经常出现坠马受伤,更何况没有马镫。

即便如此,骑兵对步兵依然拥有巨大优势。

在战国时期,各国都有相当数量骑兵,比如赵国的胡服骑射、秦军骑兵,又比如匈奴骑兵,又比如跟战国同一时期的亚历山大大帝麾下的马其顿伙伴骑兵,这些都是强悍骑兵的代表。

章邯望着那汉军步兵,对于他来说就是一块肥肉,只要骑兵冲上去,汉兵只能仓皇逃命。

只是,汉军同样有斥候,会没有发现自己吗?

此时,又有一个斥候赶回来。

“启禀雍王,发现了有汉军骑兵出寨,人数跟我军差不多。”

章邯知道,刘邦原本就有几千骑兵,果然来了。

斥候刚报告完,汉军骑兵就出现在章邯视线里,很快超越了攻城部队,向这边奔来。

章邯调转马头,面向部下们朗声道:“两军相逢,勇者胜,跟随寡人一起,打垮汉军骑兵。”

随即振臂一挥,大声喊道:“给我冲……”

章邯再调转马头,向汉军骑兵方向冲去,临战之时,他暂时忘却了对秦人的愧疚之心,激发起自身的斗志,但跟在他后面的部下们,士气却不怎么样了。

樊哙和孔聚率领骑兵奔跑着,见到敌军亦向已方奔来,樊哙大笑道:“哈哈!肥肉送上门来了。弟兄们,敌人就在眼前,痛痛快快杀一场。”

“杀…”

骑兵们高喊着,从项羽分封时就一直憋屈着,现在要在敌人身上充分发泄出来。

汉军这六千骑兵,是刘邦从沛县起兵开始,一直到攻入关中这段时间里陆续组建起来的,都是关东(这时期的关东指函谷关以东)人,士兵们远离家人,都希望早日打回老家去,个个犹如猛虎出笼,斗志旺盛。

不过,汉军骑兵只是让战马速度略为加快,在没有马镫的时代,只要不是万不得已,不能全速奔跑。

反观雍王军这边,秦人都当章邯是秦奸,士卒们战意较弱。

很快,双方骑兵相遇,短兵相接,绞杀在一起。

章邯本身是一员勇将,手中的长戈一连刺死了几名汉军。

樊哙更是神勇非凡,他挥动兵器干掉几个敌人后,向章邯杀了过去,欲先拿下敌人首脑。

作为骑兵单兵能力最强的欧阳陵,同样杀了几个敌人,带着部下向章邯杀去。

陈仓城东北十里外的空旷平地上,超过一万名骑兵绞杀在一起,马蹄重重地踩踏在地上,阵阵闷雷一般的回响,喊杀声直冲云宵。

雍王军骑兵的士气、训练度、骑术皆不如汉军,在战斗一开始,便处于劣势中。

在没有马镫的年代,同样可以组建骑兵队伍,骑兵战斗力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训练和经验,平常训练得越多,作战经验越多,骑术才会越好。骑术越好,士兵们越能有效掌握好在马背上身体平衡。

在陈仓东边,负责攻城的汉军步兵陆续来到这里,曹参让士兵们暂时停下,望着远处的骑兵战斗。

看着友军逐渐占据优势,士兵们欢呼起来。

——————

陈仓东面城墙,雍王军大量士兵集中在这里,皆望着城外的战斗。

章直观察东北边的战况,望见了伯父章邯,他伯父十分勇猛,但汉军战力强大得出奇,已方骑兵跟汉军骑兵的差距愈发明显。

章直眉头紧皱,越看心中就越不是滋味。

在章直旁边的姚通,内心在震撼着,汉军步军强大战斗力他是亲眼所见,骑兵同样如此强悍。

不过,他又有一丝安慰,这更能证明自己没有说假话,汉军实在过于强大,导致他“死守大散关还是没能守住”。

望着叔父的骑兵不断倒下,章直心中越来越难受,长叹道:“放眼天下,或许只有霸王的骑兵,才能对付得了汉军骑兵。”

在一年多以前的巨鹿之战,他虽然没有参与其中,但听父亲章平详细讲述过当时情形,由项羽率领的军队,战斗力实在让人恐怖,硬生生以五万兵力打败了由伯父统领的三十多万秦军。

现在所见的汉军骑兵,战斗力让他震撼,但还未项羽骑兵那种程度。

姚通接着道:“哎!汉军的步军和骑兵,都同样厉害,要不然末将就不会守不住大散关了。”

他是趁机再为自己丢失大散关,找个“名正言顺”的理由。

——————

陈仓东南边,这里有个小山冈,邓玉龙和刘邦来到这里,观察着远处的激战。

目睹着战况逐渐向有利于已方发展,两人心中畅快。

刘邦道:“章邯撑不了多久了,仰仗于大将军训练有方啊!”

这是明显在夸赞邓玉龙。

邓玉龙回应道:“若非汉王率军跟秦军作战三年,臣区区训练几个月,焉能有如此之强的战力。”

他同样在夸赞刘邦。

刘邦于公元前209年沛县起兵,三年后秦国灭亡。汉军骑兵之所以有今日之战力,是在秦末那三年时间里的战争历练、以及邓玉龙任大将军以来的严格高标准训练,这两者结合在一起的结果。

统兵作战,只有谋和勇兼备,才能有更大的成就,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邓玉龙正是了解汉军骑兵战力,再通过在现代时对章邯、司马欣、董翳的研究,从而了解这三个诸侯王情况,做出当前汉军骑兵战力优于章邯骑兵的结论,才派樊哙出战,凭借将卒的勇武和战力,以力战战胜对手。除非樊哙中了奸计,要不然几乎没有失败的可能性。

第46章 攻城战

战场上,双方激烈厮杀着,交战双方上万支兵器,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这个时期,骑兵的长兵器以长戈为主。

汉军骑兵们越战越勇,数年来的作战经验,再加上平常苦练的骑术、马背上格斗技巧,在作战时充分发挥出来,越来越多的敌军死在他们的长戈下。

而雍军士兵们,本身就士气不高,面对着汉军强大的气势和攻击力,不由惊惧起来,逐渐产生了畏敌心理,战意更低,战斗力再进一步削弱。他们跟汉军的伤亡率,从一开始的2比1,逐渐拉大到3比1,再到4比1。

章邯原本还想着跟汉军决战,无奈却是这种局面,眼看形势越来越不利,败局已定,要是不及时撤走,这条命就要搭在这里了。

“章邯,纳命来…”

樊哙大吼着,终于杀到了章邯面前,两员勇将厮杀起来,章邯武力亦相当不弱,暂时敌住了樊哙。

欧阳陵同样向这边杀来,在接近章邯的时候,一名雍军偏将将其挡住。

孔聚正全力跟其他雍军作战。

“靳照,快过来…”

章邯大喊着让靳照过来,要这名偏将掩护他撤退。

不多时,靳照冲到章邯这边,跟主子一起跟樊哙厮杀。

“给我挡住…”

章邯下达命令后,向樊哙虚晃一枪,再迅速调转马头,大力一扬缰绳,让坐骑全速前进。

“章邯休走…”

樊哙正要追上去,无奈靳照向他攻来,死死将他挡住,只得放弃追击。

在章邯的六千骑兵中,共设有六名偏将,章邯叫上两名偏将跟他一起撤退,其他留下来殿后。

主将逃走,留下来的官兵们,顿时陷入了崩溃的边缘,再也无心恋战,几乎成为了汉军一边倒的屠杀,士兵们仓皇逃命,汉军追了上去。

“降者不杀…降者不杀…”

汉军一边追赶,孔聚和部分士兵一边大喊着。

最终,有部分雍军扔掉兵器,下马投降,部分不降者被斩杀,只有少部分人逃走。

——————

陈仓东城墙,雍王兵看着已方惨败,情绪低落,章直更是气得把拳头重重打在墙面上。

将卒们都望见,对面那上万汉军正做着攻城准备。

姚通说道:“将军,汉军要攻城了。”

章直朗声说道:“弟兄们,汉军接着要攻城了,都给我死守,谁作战不力,当场处决。”

就算骑兵作战失败,章直也不认为雍国最终会失败,不仅有司马欣、董翳会前来支援,项羽也不会坐视不理。

仅仅是陈仓城,章直就认定了绝对不可能失守。的确,陈仓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那是固若金汤。

——————

陈仓东门外,汉军正准备着攻城,首先要用投石车进行攻击,士兵们将其推到合适的攻击距离,还有士兵将作为抛射物的石头运来。

在投石车后面,是大批攻城士兵,有木幔、云梯、冲车等各类攻城器械,也有准备好用于填埋护城河的麻袋,麻袋里装着泥土。

在攻城兵后面,是几百名弓箭手。

士兵们刚刚目睹了友军将敌方骑兵打败,个个都心情振奋。

——————

小山冈上,邓玉龙和刘邦,目睹着整个作战过程。

“传我命令,让樊哙、孔聚注意俘获敌军马匹。”

在这个时期,战马是相当宝贵的资源,如果没有足够的马匹,就算有再科学的训练方法、再充足的时间,都无法组建足够的骑兵。

“诺!”

传令兵跨上战马,向相应方向疾驰而去。

刘邦心情很爽,笑道:“这章邯素来小视各路诸侯,只有项羽打败过他。这回,让他见识了我汉军的厉害。”

邓玉龙对自身统兵夺取关中,有绝对的信心,但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去做好,对于取得的每一个胜利,每一个进步,会因此而高兴。

现在,他同样很高兴。

——————

陈仓东门外,曹参下达攻城的命令。

首先,一架架投石车,将石头抛向城墙,城墙上的雍王兵,只得躲在城墙上凸起处躲避。

一批士兵跟着冲向前,最前面的士兵都扛着麻袋,中间的士兵属于攻城主力,在主力背后是弓箭兵。

当前面士兵快要冲到护城河时,弓箭手向城墙射箭。

在投石车和弓箭的掩护下,士兵们将麻袋扔进护城河,需填平护城河作为冲近城墙的通道。

在汉军的压制下,偶然有敌军从墙垛处向最前面的汉军射箭,造成汉军一定的伤亡。

但是,汉军投石车抛射来的石头、弓箭手射出的箭支,同样威胁着他们,有部分发起攻击的雍王兵被石头砸死、或被箭支射中。

费了一番功夫后,汉军终于将其中一段护城河填平。

随后,汉军推着木幔、云梯冲向城墙。

到了这时候,后方的投石车只能停下来了,投石车投**度不是很高,当已方部门接近城墙的时候,如果投石车还继续抛投,有可能会打中自己人。

弓箭手射击精度高很多,继续向城墙上的敌军射箭,持续给攻城部队提供掩护。

从邓玉龙担任大将军开始,萧何就有计划地打造各种武器装备,在这几个月里,制造出大量的箭支。

不过,缺少了投石车的压制,城墙上的雍王军开始全力反击,弓箭手对向城墙冲来的汉军射箭。

木幔,是一种装有木板作掩护的攻城车,能够对箭支、石头、滚木等抛射物进行缓冲,士兵躲在木幔后面徐徐前进。

云梯不仅仅是梯子,还有防护盾、抓钩等。

有着这些工程器具,在冲到城墙前,的确能有效抵御城墙上敌军的射击。

但是,当靠近城墙时就不一样了,敌军将事先准备好的油泼向木制的攻城器械,再一支火把扔下去,顿时着火了。着火的汉军士兵惨叫哀嚎着,打得十分惨烈。

要是没有弓箭来支援压制,根本不可能将坚固的城池攻下,即便有弓箭支援,要攻陷城池亦要付出很大代价。

邓玉龙和刘邦,仍然站在小山冈,一起观察着攻城战。

望着那不断倒下的士卒,而陈仓却还是固若金汤,刘邦眉头紧皱着。

“邓爱卿,强行攻城不是办法,你可还有其它计划?”

昨晚击鼓升帐,刘邦虽然不在场,但升帐中的事情,自然有人告诉刘邦,对于当时樊哙的疑问,邓兴说有全盘考虑,刘邦认为,邓兴应该还有其它计划。

第47章 凯旋归来

“汉王,正面攻城只是一个步骤,臣已经有了大致的计划,但还需两日后才能将夺取陈仓的计划完善。”

邓玉龙没有直接回答,先卖了个关子。

这下,刘邦的好奇心被激起了。

“邓爱卿,你对寡人就别卖关子了,如若需要保密的,我绝对不会泄露!”

“汉王,你看!”

邓玉龙指着陈仓北面远处的山岭。

刘邦循着他指着的方向望去,那山岭陡峭险峻,按常理来判断,是不可能翻越的。不过,既然邓兴指着那个方向,或许答案就在那里。

“邓爱卿,难道你是打算派兵从那里突袭陈仓?”

“没错,看似不可能,但许多事情没有绝对。具体如何做,臣还需先勘察好附近地形,才能做周密的布置。”

勘察地形,不仅仅是为了绕道到陈仓北面,翻阅山岭从北面突袭陈仓。章邯很有可能调派其他部队前来支援,要先熟悉地形环境,才能更好地做出应对。这是作为统帅的基础工作。

刘邦和蔼地道:“战事方面,就有劳邓爱卿了!”

再继续观察着攻城战,汉军的伤亡逐渐增加,仍然没有进展。

午时的时候,樊哙带着骑兵们回来了,两人一起下去迎接他们。

温暖的阳光照耀着每个年轻士兵的脸庞,大胜归来,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容。哪怕是轻伤的士兵,都为胜利而兴奋着。

“哈哈!这次杀的痛快!”樊哙大笑着说道,“可惜让章邯跑了!”

邓玉龙拍拍他宽阔的肩膀,道:“已经打得很好了,章邯迟早还会有更大的失败。孔将军呢?”

樊哙回答道:“他清理战场,押解俘虏和战马。”

跟随樊哙回来的只是小股部队,大部分还在后面,樊哙喜欢冲锋陷阵,其它事情交给孔聚去做了。

刘邦面向士兵们朗声道:“大汉勇士们,辛苦你们了!”

士卒们热烈回应着。

大约一小时后,骑兵大部队回来了,领头的正是孔聚,在他身后,有被押解的俘虏,还有专人负责驱赶的,向这边步行走来的无人骑着的战马,那些重伤员都是跟未受伤的人坐在同一匹马上。

孔聚策马来到刘邦跟前,下马道:“汉王,末将清理……”

刘邦打断他的说话,道:“大将军全权负责北伐之战,你应当向他汇报。”

孔聚再快步到邓玉龙跟前,恭敬道:“大将军,末将和樊将军按照你的军令,尽可能俘获敌军战马。经过统计,此次战斗,我军453人战死,216人重伤。敌军共有1142人投降,可以肯定的是,跟着章邯逃走的不足一千人。除了降兵的坐骑外,我军还另外俘获了1585匹战马。”

邓玉龙道:“做得很好,好样的。先带伤兵到营寨救治。”

按照战报来推算,除了降兵外,章邯另外折损的人马应该不低于三千,可谓是损失惨重。

孔聚带着伤兵向军营而去。

邓玉龙来到俘虏这边,这些人虽然战败了,但却没有伤心、沮丧之类的神情,反而显得有些轻松。

他们原本就不希望为章邯而死,很多人参军是为了军饷,现在投降不用死了,在他们看来是好事情。

向敌军投降,是有被屠杀的风险,例如章邯带着20万秦军向项羽投降,结果全部被项羽杀掉。但刘邦入关中后施行仁义,厚待秦国王室、官吏,不仅对百姓秋毫无犯,还约法三章,按照三条法律来维护好关中秩序。这给关中百姓留下好印象,降兵们认为汉军不杀降兵。

邓玉龙朗声道:“你们是否痛恨秦奸?”

降兵们面面向觎,很快,有人回应了。

“当然痛恨秦奸!”

有第一个人回应后,其他人纷纷回应起来,说到这方面,都露了恨意。

邓玉龙又再问道:“章邯、董翳、司马欣是不是秦奸?”

“是…”

这次,一千多人几乎是异口同声回答。

邓玉龙说道:“你们原本都是秦人,汉军欢迎你们加入,跟随汉军一起除掉秦奸,打败秦人的大仇人项羽。愿意加入汉军的举起手来。”

话音落下,绝大部分人都举手。

但是,有几十人没有举手。

邓玉龙道:“你们为何不愿加入汉军?”

一人回答道:“我不想打仗了,家里还有老母妻儿,我只想回家种地。”

“不想参军也可以。”这是刘邦的声音,他从邓玉龙身后走来。“无论是参军打仗,还是勤勤恳恳种地,大汉朝廷都欢迎。你们先留在军营,待大汉军队夺取关中后,就让你们回家。”

那几十人顿时欢呼起来。

刘邦作为历史上汉朝开国皇帝,基本的获取人心手段还是有的。

换成邓玉龙,同样会这么做,古代人口数量实在太少了,人口是最重要的资源,能不杀的尽量不杀。

回到营寨后,将卒们都欢呼起来,欢迎英雄的将士们凯旋归来。

邓玉龙安排人员负责对降兵的整训,需要重新接受训练合格后,才能成为汉军骑兵的一员。

那些俘获的马匹被牵入马厩中,由马夫照料。

随后,刘邦、邓玉龙,跟骑兵们一起吃饭,为他们庆祝。

樊哙一脸笑意,对邓玉龙道:“大将军,你不是说过,获得大胜利,可以解除禁酒令么?今天大败章邯骑兵,可以喝酒了吧?”

樊哙爱喝酒,酒量大,平常只能忍着不喝,亲自带兵打了大胜仗,心中痛快着,要是还能喝酒,那就更痛快了。

邓玉龙道:“此次虽然大败章邯,等这种胜利还不够大。”

樊哙随即抱怨道:“大将军,难不成要拿下整个关中后,那时才能喝酒?”

邓玉龙道:“那倒不必,章邯虽然败了,但我们还得拿下陈仓,才能在北伐之战中站位脚跟。”他再对将卒们朗声道:“只要拿下陈仓,我让大家喝个痛快。”

“好…”

士兵们热烈回应。

第48章 运筹帷幄

刘邦道:“陈仓势在必得,我们就看大将军的本事了。”

吃过饭之后,邓玉龙并未闲下来,他问明了章邯逃走的方向,在帅帐中打开地图进行研究,分析章邯下一步动向。

在章邯赶来陈仓之前,肯定还传令其他地区的军队赶来支援,章邯失败后,十有八九会待在离陈仓最近的城池雍城,如果是这样,很有可能会让各地援军在雍城集合。

既然这样的话,可以设法将那些援军消灭在半路上。

打仗需要了解各方面情况,才好做出应对之法,邓玉龙在现代时,对楚汉时期有深入研究,穿越来到这个时空后,就成为了十分有用的情报,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比如汉军兵出陈仓后,章邯具体是什么动向,整个北伐夺取关中之战过程,各方面相应资料等等,邓玉龙在现代的时候,不仅通过在网上,还在购书中心、图书馆查找过相关文献记录,还跟一些历史发烧友、历史学者交流过。

根据在现代时获得的资料信息,雍国除了在都城废丘、陈仓外,兵力主要布置在咸阳、汧城、漆县、好畤这几个地方,援军亦是从这些地方抽调。

除了雍城以外,要算陈仓北面约100公里处的汧城离陈仓最近,由章邯弟弟章豨驻守。

陈仓属于秦岭边缘,北部、西部、南部属于山区,邓玉龙需要了解具体地形,既是为了突袭陈仓的需要,说不定可以利用地形巧妙地吃掉从汧城赶来的援军。

不过,这只是在现代时研究古代历史,不能绝对确保100%真实,就算能确保真实性,自己穿越到这个时空后,也不能排除跟原本历史发生变化的可能性。

今天上午不仅打了胜仗,那一千多降兵或许能立即发挥价值,降兵皆是关中人,原本就是章邯的部下,应该能从这些人口中得到有用信息。

汉军某座营寨里面,专门有地方负责安置降兵,有士兵专门看守着。汉军善待降兵,这些都是有用的人,给予他们跟汉军士兵一样的生活标准。从明天开始,专门有人对他们进行整训。

下午时分,一千多人在休息着。

“大将军到…”

众人向声音传来的地方望去,只见邓玉龙向这边走来。

降兵们很快被集合起来。

邓玉龙道:“你们当中,有谁是陈仓、雍城、汧城户籍,有谁熟悉这三地之间的道路、地形。”

“我家在雍城…村”

“我家在汧城东面的…村”

“我家人都在陈仓城内,盼着汉军尽快拿下陈仓,跟家里团聚。”

“我是猎户,家在汧城南边,跟父亲到过附近很多山上打猎,今年4月才当兵的。”

“我家里……”

邓玉龙问话后,士兵们纷纷回话,总共有43人是这一带户籍的。

“陈仓西边的山岭,还有从汧城到雍城、陈仓的道路情况,你们谁最熟悉?”

他要寻找最熟悉地形的人作为向导,经常在外走动的是优先人选,猎人最适合不过了。

在这个人烟稀少、野外动物众多的古代,猎户占了一定比例,在43人当中就有3个是猎户出身。

这次,回话的人少了很多,大多数人是农户出身,平常待在家里种田,对外界了解不多。

三个猎户出身的人,各自介绍自己熟悉的地方,其中有两个熟悉从汧城到雍城、陈仓一带情况,另外一个名叫曹二喜,曾多次进入陈仓西面山岭打猎。

“你们三个,明日跟随我一起出去探路。”

有熟悉本地地形环境的人来带路,能让邓玉龙事半功倍。

陈仓城东门前,骑兵队大胜一场,攻城却好无进展,让官兵们有些郁闷。

中午之时,暂时停止攻城,伙夫送来饭菜,士兵们在吃着饭。

吃饱饭足,略为休息后,攻城继续进行。

下午的攻城战,除了增加一些伤亡外,仍然是毫无进展。

直至傍晚,曹参收兵回营,随即向邓玉龙报告。

“大将军,今日攻城,我军折损了3051人,拿陈仓毫无办法。末将看得出来,敌军损失比我军轻得多,估计也就几百人。末将认为,这样打下去不是最好的办法!”

曹参在向邓玉龙诉苦着,看向不断有士卒战死,却撼动不了陈仓,他心里不是滋味。

“我当然有夺取陈仓的方法,必须有适当的攻城,方法才能奏效。明后两天继续攻城,攻城以投石车远程攻击为主,少派点人冲近城墙,多擂鼓呐喊,制造声势。”

运筹帷幄、考虑全盘战局是统帅该做的事,有很多涉及保密问题,除了刘邦外,他不可能向任何人透露出来。

“诺”

曹参没有去问为什么,依令行事。

雍城,位于陈仓东北四十多公里处,在秦国定都咸阳以前,曾经在长达294年的时间里以雍城为国都。

章邯败于汉军骑兵后,只得先撤退到雍城,经过清点人数,六千骑兵只剩下935人,这是极其惨重的失败,对他来说是极大的打击。

当得知汉军突袭大散关时,原本颓废已久的章邯,振作起精神,带兵火速赶来。当面对汉军时,他重新激发起自己熄灭已久的斗志,要率领部下力战敌人。无奈的是,士兵不愿跟他一起死战。

章邯本身是能力比较强的统帅,很快就能分析出失败的原因,最关键是部下士气不振,其次是骑术和马背上作战能力不如汉军。

他是亲身经历过巨鹿之战的,整个过程他记忆犹新,上午面对的汉军骑兵,综合战力仅次于巨鹿之战时的楚军。

在出发之前,他派人传令,分别让驻守汧城的弟弟章豨、驻守好畤的萧平、驻守咸阳的赵贲,火速带兵前来支援,约定在雍城汇合。

翌日早上,邓玉龙带上陈贺、孔聚和几百骑兵,还有亲兵中的三十名骑兵,以及降兵中的三个猎户,向陈仓东北方向而去。

邓玉龙要实地考察,全面了解情况,以便做出最恰当的军事部署。

曹参继续指挥着兵士们,对陈仓发起进攻。

第49章 实地考察

汧城至雍城道路上,几百骑在慢跑前进着,这是由邓玉龙带领的汉军骑兵,三名降兵作为向导,时而介绍着附近一带情况。

陈仓以东属于平原,一路上地势平坦,在前进的道路上,时而能看见村落,看到被民众开发耕种的耕地、菜地,偶尔还能看见劳作中的农户。即使是冬天,还是有少数农作物可以种植。

汉军能见到村落和农户,农户自然也能看见路过的汉军。

“这不像是章邯的兵。”

“这是汉军,去年年底我曾见过汉军,就是穿这样的衣服。”

“汉军来了,那太好了,快点灭掉秦奸!”

当邓玉龙经过某处时,菜地里有人在聊天着。

在出征前,邓玉龙就严令,军队不得侵害、骚扰百姓,这一路上,部下对百姓秋毫无犯。

午后,来到一道岔口,这里位于陈仓正北方八九十里处。

“大将军,这条是前往陈仓的路。”

这里有汧城往南的道路上,分岔出来的两条路,往东南边那条路是前往雍城,往西南边那条路是前往陈仓。

目前所在位置属于平原的边缘,向西南边望去,相隔几百米外便是山地,便进入了秦岭范围。

如果在平原上作战,那属于力战,汉军战力强于雍军,自然有很大胜算。

不过,邓玉龙尽量不这样做,他要尽量以最小代价获取最大的胜利,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

邓玉龙向三名降兵询问清楚,前往陈仓的道路一路上大致情况,特别是有利于作战的地形环境,他会问得更加详细。

其中两名降兵只能讲述出大致情况,曹二喜能讲得详细一些。在那条道路上,山势险峻,树木茂盛,平常很少人经过。

“走,进去看看!”

邓玉龙策马向前,其他人跟上。

由于邓玉龙要观察地形,走得并不快,这一路上的环境地貌,跟曹二喜描述的大致相同,他要了解得更详细。

这条一直往南通往陈仓的道路,总长约四十公里。

邓玉龙这一路上细致地了解情况,不知不觉间已到了申时。

陈贺道:“大将军,时候不早了,再不加快速度,就来不及在天黑前走出这条路了。”

孔聚道:“这条路还没考察完,看来大将军不打算回去了。”

看着邓玉龙一路上专心致志地考察,他猜出了大将军的心思。

邓玉龙道:“没错了,一来一回要消耗半天时间,我们要早日拿下陈仓,尽量节省时间,今晚就在野外露营。”

章豨有可能会在这两三天赶来,陈仓还没拿下,拖上半天就有可能延误军情,邓玉龙是让士兵们带上露营的帐篷和足够食物,做好在野外过夜的准备。

几百人继续徐徐前行,再过了一个小时后,来到了曹二喜中午描述过的山谷。

这里左右两边山势陡峭,山势丛林茂密,有利于士兵隐蔽,很适合在打伏击战,如果能将从汧城南下的援军吸引到此处,必定能打一场漂亮仗。

邓玉龙通过实地考察,一个作战计划在他脑海中产生。

“陈贺!”

“末将在!”

“你赶回大营给我传令,让周勃、夏侯婴带一万精兵赶来跟我汇合,今晚必须赶会大营,让他们两人明日一早出发,最迟在明日午时赶到。”

邓玉龙取出令牌交给陈贺。

“诺”

陈贺接过令牌,带上10个士兵疾驰向南而去。

这里位于陈仓西边,离陈仓城有三十多公里,既然要从背后偷袭陈仓,要选择好从何处进入,走什么路线。

邓玉龙继续往南视察,直至傍晚才停下。

士兵们下马在道路上搭建帐篷。

曹二喜详细讲述这片山岭情况。

他和父亲、哥哥三人一起,曾经五次进入过这片山岭打猎,从未发现过有其他人踏足的痕迹,进入山岭后是原始密林,各种动物众多,往东约三十里之后的地势十分险峻,有陡峭的山坡、有悬崖峭壁,他和家人不敢、也没有必要翻越过去。

“你认为,几千士兵能否翻越过去?”

“几千人要翻越过去?”

曹二喜吃了一惊,像他这样熟悉山地活动的猎户都不敢这么做,何况是几千人一起。

“没错,前面三十里范围有你走过的地方,你给大军带来,只要大军成功翻越过去,记上你一份功劳。”

“大将军,要翻越过去很危险,一不小心会死人的。”

“怎么,你怕了?”

曹二喜看出了翻越山岭的重要性,应该是跟陈仓有关,他拍拍胸脯道:“要是几千人都一起干,我当然不会怕了!”

天已经黑了,燃起了数个火堆,将带来的肉食烤热进食。

士兵们在道路上搭好帐篷,邓玉龙单独住一个,其他士兵是多人共住一个。

这次,邓玉龙没办法洗澡了,以往在军营内,都是在大帐篷里属于室内的地方洗澡,在荒山野岭露营,住的是低矮的小帐篷,本身烧水就麻烦,冬天在室外洗澡还不如不洗,他只是在睡觉前用热水洗洗脸。

孔聚带着10个士兵向南疾驰着,到入夜时只走了一半路程,他让士兵们举起火把,让马匹步行前进,又再走了四个小时后才回到营寨。

“大将军有令……”

接到军令后的周勃、夏侯婴,心情都很好,说不定能像樊哙、孔聚那样杀敌立功,当晚就凭借大将军令牌点齐1万兵马。

翌日,天蒙蒙亮,一万士兵从陈仓西南面道路口向北进发。

“大将军,末将奉命赶到。”

一万大军赶到时,已经是接近中午了。

“总算来得及时,我有重要任务给你们。”

“什么任务?”

夏侯婴、周勃两人急问着,希望能像樊哙那样大败敌军。

邓玉龙带着1万士卒来到昨天的山谷。

“汧城很有可能会有援军前来,叫你们来这里的目的,是要将敌人的援军干掉,这个地方是打伏击战的绝佳之地,我们一定要将援军全部吃掉。樊哙将军先立下军功,这回轮到你们了。”

听到这里,周勃、夏侯婴、孔聚、陈贺都十分兴奋。

推荐一本不错的外国历史文-《罗马尼亚雄鹰》

</br>

</br>

第50章 巴人队伍

“周勃”

“末将在”

“我给你四千士兵,先潜伏在这条道路北端山林里,如若有敌援军赶来,你先前去迎战,佯装不敌败退,引诱敌军进入这山谷。”

“诺”

周勃高兴地接令。

邓玉龙再嘱咐道:“败退时样子一定要做得逼真,你经过‘力战’后才不敌被迫逃跑,士兵们在‘逃跑’过程中不断丢盔弃甲。敌军原本是要去雍城跟章邯汇合,若是做得不够逼真,不可能让他上当。”

周勃答道:“末将明白。”

“夏侯婴、孔聚”

“末将在”

“你们各领两千士兵,潜伏在山谷两侧山头上,多准备石头滚木,待敌军追兵大部分过了山谷后,你们俩再发动攻击,堵截敌军退路。”

“诺”

夏侯婴、孔聚齐齐领命。

邓玉龙对陈贺道:“剩下的两千士兵交给你,在山谷以南10里处等待,待山谷的伏兵发动攻击后,你再率军杀出。”

“诺”

陈贺同样是高兴地接令。

邓玉龙道:“这样一来,让敌军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必定被全歼,说不定还会有不少敌军愿意投降,你们要尽量争取。这里就拜托你们了,我还需赶回大营,安排重要事情。”

他并不打算留在这里,他要返回营寨当面安排好恰当的人,让他们翻越陈仓西面山岭,在陈仓背后发起突袭,这个任务十分重要、特别艰巨,必须当面嘱咐好,要不然他可以留在这里指挥。

四个武将们依令行事,邓玉龙带上几百骑兵、亲兵,以及三个降兵,火速返回营寨。

——————

陈仓东面,攻城战仍然在进行着,章直指挥着士卒,打退汉军一次又一次进攻,让汉军付出了不小的损失。

“噹噹噹……”

汉军鸣金收兵了,攻城部队迅速撤走。

城墙上,章直和姚通欢笑起来,总算出了一口恶气。

姚通道:“汉军太嚣张了,却奈何陈仓不得。”

章直道:“就算汉军有点能耐又如何?只要我牢牢守住陈仓,伯父兵马,还有翟王、塞王援军不断赶来,定能制得了刘邦。万一还不行,还有霸王在,只要霸王军队一到,刘邦、邓玉龙只有死路一条。”

这三天来的战斗,陈仓守军只损失了九百多人,他们能估计出,汉军损失了好几千人。

——————

汉军大营,邓玉龙回到帅帐后,刘邦当即找上门来。

“邓爱卿,攻城部队损失不小,要拿下陈仓,就看如何从背后奇袭了。”

“汉王,臣已经有了完善的计划,剩下就要靠武将们去实施到位了,我相信能办好。”

“你一出去就是两日,昨晚派人来调遣一万士兵,看来又有新的作战计划了。”

邓玉龙将打伏击战的计划说出,让刘邦大为高兴。

“最关键的,还是要拿下陈仓;若能以小代价吃掉汧城来的援军,乃是锦上添花。邓爱卿,拜托你了!”

随即,邓玉龙派人将范目、曹二喜召来

“末将见过大将军!”

“小的见过大将军!”

邓玉龙对曹二喜道:“你跟范将军说说陈仓西面情况。”

“诺”

曹二喜将陈仓西边山岭情况,向范目详细讲述一遍。

讲述完之后,邓玉龙从椅子上站起,走到范目跟前,问道:“你们巴人彪悍尚武,熟悉山地环境,擅长丛林作战。若我派你率领七千巴人队伍,可有把握翻越那七八十里的山岭,从陈仓背后发起突袭。”

当初在征召士兵时,邓玉龙特意要征召一批巴郡的猎户,是为了以后有需要进行的特殊作战,这夺取陈仓之战,这几千人成为了作用重大的奇兵。

范目听后,当即向邓玉龙跪下,要向主将表明决心,拱手道:“大将军,末将愿立下军令状,若不能完成任务,不用你杀我,末将当自刎让士兵提头来见你。”

邓玉龙语重心长地说道:“我不要你的人头,我要的是陈仓城,这个任务极其重要,我希望能在陈仓城内为你举行庆功宴。”

范目道:“承蒙大将军信任,这是末将和七千巴人将士的荣幸,请大将军放心,末将一定完成任务。”

“咚咚咚……”的鼓声响彻汉军营寨,大将军击鼓升帐。

帅帐内,二十多名武将分列两旁,站在左右两边最后面的,依然是韩信和范目。

刘邦依然来到帅帐内。

曹参首先出列,郁闷道:“禀报大将军,这三日来,我汉军攻城士卒累计折损5528人,陈仓城却还稳如泰山。”

邓玉龙让他从明日开始暂停攻城,随时等候指示。

不仅仅是曹参郁闷,很多武将都为此郁闷着,若不拿下陈仓,要夺取关中只是句空话。

在两天前,将军们还为骑兵取得的胜利而高兴,随着攻城战无功而返,官兵们心中,逐渐被愁云所笼罩。

“正面强攻,只是作为辅助手段,相信大家都望见过陈仓西面的山岭,山势极为险峻。雍军以为汉军不可能翻越山岭,我汉军却偏要这样做,才能做到出其不意。下面,由范目给大家说一下情况。”

范目出列,向众人粗略介绍陈仓西边山岭情况,众将听得直皱眉头,这几乎不可能的事情,一不小心,就会一命呜呼了。

“我打算会派出一支奇兵翻越过去,潜伏在陈仓西面,届时我军在晚上发起进攻,先向陈仓东门发起攻势,吸引陈仓大部分守军,西面的奇兵向陈仓发起突袭,定能一举拿下陈仓。”

邓玉龙的说话,让大家疑惑着。

樊哙问道:“大将军,那样的山,能翻越过去吗?”

灌婴道:“大将军的法子固然是好,但我汉军士兵,得能翻越山岭才行。”

丁复道:“若翻越不了山岭,再好的法子也没用。”

有好几个武将发话。

韩信一言不发,他早已知道该怎么做,但恪守承诺,不过于表现出来。

这时,只听曹参道:“大将军的法子的确高明,先是让我带兵攻城三天,他们会更加以为我军拿陈仓没办法,麻痹大意。至于奇兵,我军不是有几千由巴人组成的队伍么?派他们去,说不定还真能翻越那山岭。”

按照曹参的军事能力,勉强可以做合格的统帅,但远远达不到优秀水准,即便如此,在统兵作战方面,除了还没有被大家了解能力的韩信外,已没有其他汉军武将能比得上他了。

曹参的解释,让众将豁然释疑。

第51章 重大任务

邓玉龙道:“曹将军说得没错,在巴郡户籍士兵中,有七千人是猎户出身,我决定派出他们执行此次任务,范目作为副将,还需一位将军来统领,有哪位将军敢接下这个重任?”

目前,范目的军职为都统,一般情况下编制是1700人,考虑到作为特殊军种,邓玉龙才允许严重超编,让他管理这七千人,到了要执行重大任务时,还得有将军级别的人统领才行。

以往,邓玉龙是直接点将发出军令,这次,他要给予武将们自告奋勇的机会。

“末将愿往……”

邓玉龙话音刚落,灌婴、郦商、柴武、朱轸四人几乎是一齐出列。

“末将愿往…”

又陆续有卢绾、丁复等五人出列,道路艰难,接任务有丢掉性命的风险,这几个人都是略为犹豫后才回应。

具体人选,当然是由从毫不犹豫就回应的四人中选择,邓玉龙在思忖着,在历史上,这四个人当中以灌婴名气最大,按照实际而论,亦是灌婴能力最强、军职最高。

考量过后,邓玉龙道:“此次行动,以灌婴为正、范目为副,明日一早出发。望你们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完成任务。”

灌婴道:“大将军,末将定不会让你失望!”

这时,刘邦发话了。

“寡人预祝你们成功,下次再见面,将会是在陈仓城内,我要在哪里给你们举行庆功宴。”

灌婴、范目两人再适当回应着。

散会后,刘邦先行离去,众将陆续走出帅帐,唯独韩信却还留在原地。

“韩信,你可还要其它事?”

韩信快步走近道:“大将军,论翻山越岭,天策军或许不如那几千猎户兵,若论到偷袭和打硬仗,天策军比他们强得多。”说到这里,他向邓玉龙跪下,拱手道:“末将希望能带部下参与行动,恳请大将军准许,我一定会让天策军在行动中发挥作用。”

从他的眼神中,邓玉龙感受到他那坚强的决心和无比的勇气。

邓玉龙道:“奇袭大散关,你已经是首功了,这次的行动,比上次危险性更大。”

韩信道:“若因危险而退缩,那干脆不要从军了!求大将军成全!”

他十分诚恳,说到底,他就是要抓住一切机会,多立军功,多证明自己,凭军功升职,这本身就是他的梦想与追求。

“既然你有如此决心,我成全你,祝你好运!”

“谢大将军!”

韩信给他磕头了,心中感激着眼前这个赏识他的知己。

邓玉龙随即再传令,让天策军加入到行动队伍当中去,暂时由灌婴统一指挥。

当天晚上,所有参与行动的人都集合起来,由领头的人宣布事项。

天策军同样集合起来。

上次奇袭大散关,天策军154人战死,41名重伤的人在军营中疗伤,要1-3个月不等时间才能康复,剩下有355人。

韩信朗声道:“弟兄们,大将军再次安排给我们重要任务。明日早上,我们将会跟随灌婴将军一起,翻越陈仓西边的山岭,奇袭陈仓。我们天策军,是大汉最强的军队……”

他在给部下们训话、打气。

得知又能执行任务了,王大虎再次兴奋起来,上次作战表现不错,这次同样要好好表现。

讲话之后,韩信带着天策军到灌婴那边集合。

邓玉龙亦来到这里,他跟主要人员说好行动的具体细节,除了要翻越山岭外,还包括如何传讯、如何有效配合正面攻城的人员、在城内如何作战等等。

翌日早上,七千多将士集合在辕门外。这次行动,准备好了足够的物品,除了作战兵器外,还有用于攀登的绳索,用于传讯的工具。

此次行动事关重大,邓玉龙和刘邦一齐为出发的将士们送别。

包括灌婴、范目、韩信在内,凡是等级别达到军候级别的军官,共有几十人集合在刘邦、邓玉龙面前,每人手中都拿着装满酒的酒碗。

刘邦将酒碗举起,朗声道:“将士们,今日破例饮酒,寡人敬你们一碗,为你们壮行。”

他首先一饮而下,几十个军官跟着喝下。

接下来,是邓玉龙给他们敬酒。

“我大汉将士是战无不胜的,那区区的山岭和陈仓城难不倒你们,祝你们马到成功。”

几十人齐齐饮下。

随后,七千多人向北进发。

——————

陈仓西边道路北端,周勃和四千部下潜伏在山林里,都在等待着斥候的消息,官兵们都盼望着敌人尽快出现,都铆足了劲,要跟敌人大杀一场。

大约在未时四刻,一匹快马疾驰而来,这是汉军斥候,当即有士兵从山林出来跟他接头。

“发现前方十几里处有一队雍军,人数七千至一万,军旗上是一个‘章’字。”

士兵返回原地,将斥候的话向灌婴完整复述一遍。

灌婴笑道:“终于来了,是快大肥肉,领军的肯定是章邯的弟弟章豨。”

他带着全体士兵走出山林,向北出发。

另外,灌婴还派人通知夏侯婴、陈贺、孔聚,三人接到通知后会做好相应的准备。

第52章 伏击战

汧城南下道路上,一队人数为八千人的军队往南徒步行军,为首之人正是章豨。

他的辖区有一万两千驻军,接到哥哥章邯命令后,迅速抽调出八千人,亲自带兵赶来。

这八千人皆是步兵,只有少数军官有坐骑。

章豨走在前面,旁边有三个偏将。

章邯给出的命令,只是说大散关被汉军突袭,让他带人到雍城汇合,对于章邯出发后的事情,章豨目前还一无所知,他对汉军情况亦不太了解,只知道刘邦让邓玉龙做了大将军。

某个偏将道:“章将军,听说陈仓古道已有几十年没人行走,汉军竟能偷袭大散关,匪夷所思。”

章豨冷笑道:“年初鸿门宴上,霸王饶他一命,刘邦不好好待在汉中巴蜀,那是找死。”

在他看来,刘邦是自寻死路。

这时,前方一匹快马疾驰而来,那是雍军斥候。

“禀报将军,前方七八里处发现了一队汉军,人数有四五千。”

章豨道:“哼!汉军竟敢送上门来!”

他命令部下们跑步前进,要给汉军颜色。

两军相遇,在相隔一定距离内停下。

章豨先是观察着敌军,只见汉军军容不整,士兵们精神似乎不太好。

对面的灌婴道:“果然有章邯的援军到来,有我在,你们休想过去。”

章豨听后大笑起来,手中武器遥指灌婴:“就凭你们,也想拦住去路?”

他已认定了,这支汉军是来阻拦他到雍城汇合的,估计是汉军在攻打陈仓,要阻止其他雍军前去支援,以确保有充足时间能拿下陈仓。

灌婴大喝道:“那就来吧!”

“你们两个给我上!”

在章豨命令下,两个偏将各带两千人,从左右两边向汉军冲杀过去,很快就交锋起来。

在一开始的时候,双方似乎是打得“难解难分”,但汉军很快就呈现出不支。

“弟兄们,给我挡住雍军。”

灌婴在大喝着,试图阻止颓势。

但是,在雍军的冲击下,汉军开始有人逃跑,向西南方向跑去,灌婴不得已只好下达撤退的命令,全军向西南方向那条通往陈仓的道路“溃逃”。

“全军给我上,别让汉军跑了…”

随着章豨的命令,雍军全部人马追了过去。

进入山区后,汉军士兵陆续有人扔下军旗、扔下头盔,这是灌婴事先交待好的,他交待得很详细,具体安排好哪一批人、在什么时候、该扔掉什么东西。

幸好汉军军纪严明、训练有素,要不然下令撤退就有可能会演变成真的溃退了。

“给我冲,干掉汉军…”

章豨在大声说着。

但是,雍王兵就是追不上汉军士兵。

汉军平常严格训练,身体素质强于雍王兵,在佯装逃跑时,就是要确保不能被敌军真的追上。

敌军有少数武将有坐骑,除非是碰上项羽、龙且这类猛将,要不然哪敢撇下士兵单独追上来。

章豨心中大骂着,汉军打仗不行,逃命倒是跑得比兔子还快,驻守大散关的姚通肯定是玩忽懈怠,让汉军侥幸成功。

不知追了多久,来到了一处山谷,章豨眼中只想着尽快追上敌军,没有注意到地形情况。

一名偏将来到他旁边:“将军,此处地形险要,小心有埋伏。”

章豨向两边望去,果然是这样。

此时,只见前方汉军士兵们,有许多人已停下脚步,气喘吁吁的,有些人已倒在地上。

跑了这么久,就算是铁人都会累,汉军的确是很累,不过,身体素质不如汉军的雍军士兵,其实比他们更累。

汉军这样的表现,同样是邓玉龙事先布置的,他叮嘱灌婴,如果敌军追到山谷时停下犹豫起来,就这样“表演”。

山谷两边陡峭山林里,汉军士兵早就埋伏在这里,已准备好了大量石头、箭支,因为林草茂密,从山谷下面向上张望,根本看不出来。

此时,雍军只是先头部队抵达山谷,要是某些军令不严的军队,即使成功吸引敌军前来,很有可能会忍不住就发动攻击了。要是这样做,的确是可以大量杀伤敌军前面的人,但是后面的敌军肯定会逃跑,无法将其全歼。

山谷下面的章豨,看到前方汉军的“狼狈像”,哪还会疑虑有什么伏兵之类的,大声道:“汉军跑不动了,冲上去,给我杀…”

士兵们本身就很累了,在他的严令下,只得继续往前冲。

“敌军杀来了,快逃命啊……”

汉军中有人大喊着,那些躺在地上的士兵们,都迅速起身,全部人继续“逃跑”。

很快,雍军的中军经过山谷了,接着是后军。

骤然间,山谷两边喊杀声响起,大量的石头、箭支倾泻而下,雍军后军还未回过神来,就有许多人被夺走生命。

章豨慌忙勒马停下,目睹眼前情形,终于明白了,这一切都是汉军的奸计。

山谷前方拐弯处,陈贺和两千士兵已等候多时了。

灌婴和几千士兵跑来这里,再听着前方的声音,知道已经得手了,官兵皆顿神情振奋。

陈贺道:“灌婴将军,你干得很好,剩下的就交给我了。”

灌婴道:“我可没那么容易累坏。”再对数千士卒道:“弟兄们,如果你们累了,就先歇息,如果还能打的,就跟我一起上。”

有时候,精神力量能有效激发出个人潜能。

那四千汉军士兵们,虽然已经累坏了,但大部分还是紧握武器,要继续作战。

几千兵马从南至北,向雍军冲杀过去。

“杀啊……”

汉军杀入雍军人群中,犹如猛虎下山,勇不可当。

此时的雍王兵,本身就累得没力气了,得知中伏后,士气很快就崩溃了,退路已经被石头堵住,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几乎成为汉军一边倒的屠杀。

“章豨,纳命来…”

灌婴大吼着,向章豨冲了过去,陈贺同样向章豨杀去。

正所谓擒贼先擒王,邓玉龙嘱咐过他们,优先除掉敌将,尽可能争取让敌军士兵投降。

第53章 原始森林

周勃、陈贺齐齐向章豨冲去,士气已经崩溃的雍王兵们,根本挡不住,解决了几名敌军后,两人冲到章豨跟前。

心中惊惧的章豨慌忙迎战,哪里是对手,先被陈贺刺中胳膊,然后被周勃劈杀。

“章豨已被我宰了,投降一概不杀……”

周勃大声喊着,将挂着章豨首级的兵器高高举起。

汉军暂时停止对敌军的攻击,只要敌军不向自己攻击,士兵就暂时停下手来,这是邓玉龙的指令。

无论最后这个天下是自己来掌控,或者是其他人,邓玉龙都尽量要为天下保留元气,本身这个时期人口就少,人口是最重要的生产力,能够不杀人就尽量不杀。

本身,雍王军的士气早已奔溃,主将被杀,降者免死,纷纷扔下兵器投降。

汉军收缴兵器,将降兵集中起来。

经过统计,雍军八千人当中,有一千多死于伏兵的石头、弓箭,还有一千余人被汉军近身杀死,总计有4957名降兵。

汉军方面,只有148人战死,61人重伤,这是几乎完美的胜利。

周勃派出快马,让其赶回大营禀报这次胜利。

那些战死的敌军士兵尸身,在附近找地方集中掩埋。

下午,南下道路上,汉军士兵加上降兵共一万多人,排成了长龙,在步行前军着。

与此同时,由灌婴、韩信、范目率领的七千多人,沿着道路北上。

傍晚时分,两支队伍相遇。

一方为另外一方取得的胜利而高兴,另外一方预祝友军顺利完成任务。

第二天,露宿一晚后的两方人马继续出发,周勃率军继续返程,灌婴率军继续进发。

两个时辰后,灌婴队伍七千多人停下。

曹二喜道:“灌将军,从这里入山最好走。”

灌婴让他带路,七千多人进入人迹罕至的山林中。

即使在山林中要算这一带最好走,但在这里几乎如原始森林里,既有高大的树木,亦有各种矮小植物,长得极为茂密,荆棘塞途,比原本尚未开拓过陈仓道难走得多。

“好在现在是冬天,大部分动物都过冬藏起来了,要是在其它时候,毒蛇、毒虫非常多。”

曹二喜在前面带路,一边给灌婴、范目、韩信讲述着。

对于巴郡猎户出身的士兵来说,虽然这里很难行,但他们习惯了在打猎生活,适应山上环境,在密林里活动再正常不过了。

对于天策军来说,虽然从未在这样的山林中行走过,但他们适应能力很强,能很快适应这样的环境。

“吼…”虎啸声传来。

“在山林中,每只老虎都有自己的地盘,应该是我们闯入它的地盘了。”

曹二喜又再讲解着,就算他不说,这些情况绝大部分人都知道。

很快,士兵发现逃走的老虎,几千士卒踏足这片森林,就算百兽之王也只能落荒而逃。

在原始森林里行动,前进速度缓慢,根据曹二喜描述,大概要明天下午才能到达有悬崖的地方。

——————

午时,汉军大营。

刘邦、邓玉龙,以及武将们,都在辕门外迎接英雄部队的归来。在昨天晚上,已经有快马回来详细汇报战况。

周勃、陈贺、孔聚、夏侯婴齐齐来到邓玉龙面前行礼。

周勃道:“禀报大将军,末将和三位将军都按照你的指示,打了个大胜仗。”

夏侯婴赞叹道:“大将军你用兵真是秒极了,末将佩服。”

孔聚道:“我真服了大将军,跟着你打仗,那真是畅快。”

众将们都高高兴兴的,从几个月前的军事准备、操练士卒,到统兵出征接连三个胜仗,大家对邓玉龙这个大将军,基本上都心服口服了。

刘邦开心大笑道:“大将军果然用兵如神。”

曹参道:“我以前误会大将军了,总以为大将军不行,现在看来,就该邓大将军做大汉三军的统帅。”

众将纷纷发言,说些夸赞邓玉龙的话,这不是阿谀奉承,而是发自内心的夸赞。

邓玉龙道:“现在只是刚刚开始,待拿下陈仓,也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万里长征?突然间冒出这个词,大家都只能隐约猜出其中含义。以前邓玉龙就冒出过不少新鲜词汇,大家已不会为此感到奇怪了。

这是邓玉龙在形容现在状况时,顺口用最恰当的言语来表达。

刘邦道:“我说大将军,你时常冒出闻所未闻的话,快给大伙解释一下,这‘万里长征’是何意?”

邓玉龙道:“‘万里长征’指的是很遥远的征程。汉王要先拿下关中,再兵出函谷关,打败项羽,问鼎天下,这是艰辛而又漫长的征程。拿下陈仓,只是万里征程的第一步。”

其实,在他心中也暗指自己,自己统兵出征,现在只是万里长征的开始,以后的路还很漫长。项羽注定了是失败者,而刘邦,也未必是最后的胜者。

“妙啊!大将军发明的词就是妙!”

刘邦竖起大拇指夸赞着。

这次有近五千降兵,大部分人都愿意加入汉军,对于那些不愿意入伍的,跟上次一样,先关押起来,夺取关中后再放他们回家。

推荐朋友写得不错的历史文-《1255再铸鼎》,这是难得的群穿历史文。

第54章 艰险路程

晚上,汉王王帐。

刘邦把邓玉龙叫来,共进晚膳。

白天面对将卒们时,刘邦显得心情很好,这时却露出忧虑之色,在吃饭的时候没说多少话,只是让邓玉龙尽量吃。

邓玉龙何尝不忧虑,战争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即使原本历史上刘邦兵出关中,是成功拿下陈仓,但毕竟那只是原本历史,当他来到这个时空,本身就跟原本历史不一样了。

虽然派出灌婴、范目去执行任务,从理论上分析,成功概率较高,但只要还没有成为事实,谁敢肯定绝对会成功。

在现代看历史的时候,那只是故事,当亲临其境,亲身经历,这便不再是故事了。

吃饱饭足,刘邦忧虑之色更甚,道:“邓爱卿啊!我在担心啊!万一灌婴他们不能完成任务,那情况相当不妙啊!”

邓玉龙道:“汉王勿须担忧!从被你册封为大将军那天起,臣就为此准备着,臣相信自己挑选和训练出来的人,灌婴他们一定会成功。”

尽管他同样忧虑,却不能像刘邦这样说出来。有时候,君主可以在臣子面前抒发一下情感,但身为臣子却不能在君主面前这样,臣子必须给以君主信心。

刘邦从座位上站起,来回渡步几下:“你说得没错,寡人要跟项羽争夺天下,这就是一场豪赌,没有绝对会赢的赌博。邓爱卿,你已做得很好了,寡人拭目以待,时候不早了,早点回去歇息。”

邓玉龙出来王帐,回到帅帐,在床上翻来覆去,不知过了多久才睡着。

——————

陈仓西部,原始密林。

夜色深深,林中一片沉寂,辛苦了一天的汉军官兵们,晚上在这片森林里露天而睡。

天亮之后,起身继续行程,当饿了的时候,就吃着带来的干粮。

在太阳落山之前,抵达了曹二喜所说的悬崖边,按照从刚进山时到陈仓直线距离而论,大约走了一半行程。

放眼望去,前方沟壑交错纵横,山岭陡峭,可以肯定的是,要翻越过去极其艰难。

几千士卒们,望着这险峻的山林,心中震撼了,要翻越过去,搞不好就会丢了性命。

韩信在感叹着,正因为这样的地形情况,陈仓守军才会认为汉军不可能从西面出现,才能达到出其不意。

灌婴面向着士卒们,朗声道:“大家都看到了,要翻越前面的山岭很难,大将军对我们委以重任,我们要坚决完成任务,不能有负他所托,更不能辜负汉王的期望。”

韩信再补充道:“将士们,大家原本都是秦人,只有翻越过去,才能突袭陈仓,才能铲除秦奸。”

本身汉军士气就不错,两人的说话更让他们情绪高涨。

天开始黑下来,汉军将士们再露宿一晚。

翌日早上,艰难的征程开始了。

士兵在悬崖附近的树干上系好绳索,以都伯、军候为基准,一批批士兵有序地抓着绳索下去。

从悬崖下去倒是不难,只要能抓稳绳索一般很少出现意外。

等到最后只剩下两个人时,这两人将绳索解开扔下,只留下最后一条,两人才从悬崖下来。

悬崖下面,这里荆棘茂密,根本没有任何人类活动过的痕迹。

在前方,有一座山,以岩石为主,树木不算茂盛,还好,这座山虽然有些陡峭,但翻越过去问题不大,上到半山腰后可绕过这座山。

从山脚到半山腰,士卒们缓慢前进着,到了某个位置,需要爬过峭壁,峭壁只有比脚掌略大的凸出处可供人踩踏。

士卒们按顺序一个个过去,他们脚踩着峭壁凸出部位,双手抓着峭壁上可抓的物体,小心翼翼地过去。

突然间,“啊…”的一声惨叫传出,一个士兵脚底打滑摔了下去。

灌婴提醒道:“走的时候别看下面。”

尽管如此,仍然偶尔有人不小心摔下去。

花了小半天时间,总算成功翻越这座山,在这过程中,累计有七十六名士兵摔死。

下午,一道陡峭的山崖阻挡在士卒面前,从周围环境来看,根本无法绕过去,只有翻越这道山崖,才能继续前进。

从山崖底部向上望去,有几十丈高,坡度大,峭壁上有凸出的石块,有长出来的小树。

即使是士卒们是猎人出身,攀爬能力比普通人强,要爬上山崖,虽然不是绝对不可能,但难度特别大,可以说是九死一生。

要翻越这道悬崖,需要有人带上绳索先攀爬上去,然后再将绳索绑在树干上,大部队再跟着攀爬上去。

灌婴扫视着几千将士,朗声问道:“谁愿意爬上去?”

这可是九死一生的,要说去杀敌,会有人自告奋勇,但要带头攀爬悬崖,大家都犹豫起来。

灌婴道:“既然没人响应,范都统,由你指派人手上去。”

范目指着一名什长道:“你和你的属下,爬上去。”

在军队中,军纪严明,上司指明要你上,不上也不行。

什长和十八名下属,每人肩膀上都挂着圈好的绳索,再观察了山崖一会,然后开始攀爬。

士兵们踩着峭壁凸出部位可落脚的地方,双手紧抓凸出部位,慢慢往上爬,这攀爬的过程,处处充满了危险。

突然间,一名士兵脚踩的小石块脱落,摔到悬崖底,几名士兵前去察看,眼看是活不成了。

“啊…”一名士兵右手紧抓着的小树脱落,摔下悬崖,一命呜呼。

下面的士卒们,都望着那攀爬着的十几人,都为他们而悬着心。

接下来,一个又一个士兵从峭壁上掉落。

最后一名士兵,是在爬到峭壁六成高度时掉落的。

十九名士兵,没有战死沙场,把生命交待在前进的道路上。

在出发前,邓玉龙特别说过,即使是在行军途中意外身亡,一律都是按照阵亡来对待,对家属发抚恤金。

面对这样的情况,韩信主动站出来了。

“攀爬是天策军的强项,这最艰险的事,交给天策军来办。”

韩信指着一名伍长道:“你,带部下爬上去。”

</br>

</br>

第55章 军中的英雄

六人在攀爬时,看起来比刚才的人专业一些,尽管如此,仍然没人能攀爬上去,最后一人,是在爬到八成高度时掉下来。

将卒们的心都凉了下来,这几十丈高的悬崖,似乎成为了不可逾越的大山。

“弟兄们,谁能先爬上悬崖,便是立下军功,谁愿意上?”

“我愿上…”

共有六个人回应,其中一人是王大虎。

五个人先后找地方攀爬着,而王大虎却没有动,一直在观察着,既观察他们如何攀爬,亦是细心观察峭壁的各个位置。

这自告奋勇的五人,仍然是失败了。

其中一人,是爬到九成高度时掉下来的。

已经死了几十人,王大虎无所畏惧,准备要上了。

这是大将军特别关注的小伙子,韩信拍拍王大虎的肩膀,说道:“祝你好运。”

从第一批人开始,王大虎就十分留意,几十人之所以失败,山崖陡峭固然是很重要原因,但如果能改善方法,是有成功的可能性。

只要是当兵,随时都有掉脑袋的可能性,不管结果如何,王大虎尽力去做,要是不成功,也只有认命了。

他走到认为是最适合的位置,开始攀爬起来。

几千名将士的心,都在为他捏汗,死了这么多人了,但愿他会成功。

王大虎攀爬的速度不算快,但却很稳健,越爬越高。

几千双眼睛,都聚焦在他一人身上,随着他离悬崖边越来越近,大家便越来越紧张,神经紧绷着,只要有一个人上去了,等同于宣告可成功翻越这道悬崖。

王大虎始终没有往下看,他心态平和,时而看着眼前,时而抬头向上望,有时候还停下来先观察情况,力求脚下每踏足的、双手所抓的每一个位置,都不要出现滑溜或崩落。

终于,王大虎离悬崖边已近在咫尺了,众人的心紧张到了极点。

在那个位置的悬崖边上,长着一颗小树,此时,王大虎右手抓在小树上,眼看就成功爬上悬崖了。

到了这个时候,大家紧绷的神经终于开始放松起来。

突然间,王大虎左脚所踩着的凸出石块崩落了,左脚悬空。

众人刚放松的神经再次紧绷起来。

幸好,王大虎此时已抓住了小树,否则就跟前面那几十人一样,牺牲在前进道路上。

有惊无险,众人总算舒了一口气。

王大虎四肢用力,要爬上悬崖。

突然间,悬崖边的小树树根松动,经受不起王大虎重量加用力。

悬崖下面的几千官兵,又再跟着紧张起来。

韩信同样如此,他心中在为这个出色部下默默祈祷着。

在这危急时刻,没有给王大虎考虑的时间,他一鼓作气,四肢用力往上爬。

小树树根,在王大虎重量加力道作用下,终于脱落。此时,王大虎上半身已上到悬崖。

“加油……”

下面的士卒在给他打气。

成功了,王大虎终于上去了,大家终于落下心头大石,欢天喜地,犹如是打了一场大胜仗。

王大虎在悬崖边上躺着,在喘着大气,接近日落的阳光照耀在他身上。刚才可谓是九死一生,终于成功了,他在享受着胜利的喜悦。

“王大虎…王大虎…”

悬崖下边的官兵们在呼喊着。

王大虎起身,在一颗大树上将绳索绑好,让后放下去。

首先攀爬而上的是韩信,上来之后用力拍了一下王大虎。

“恭喜你,你是汉军中的英雄。”

韩信又再找一颗大树,绳子系好之后再放下去。

入夜之后,全体人员都已爬上来了。

这里虽然跟陈仓直线距离不远了,但在险峻山岭中前进,预计还需两三天时间才能抵达目的地。

露宿一夜后,将卒们继续进发,这天又有六十三人不幸死在路上。

——————

公元前二零六年十二月十七日。

傍晚,陈仓城内守将府邸。

章直和姚通在喝酒吃肉。

姚通道:“刘邦好几天没攻城了,看来是拿我们无可奈何了!”

章直连笑几下,道:“雍王的援军应该赶到了,刘邦嚣张不了多久。”

的确,章邯调派的两路援军已赶到了雍城,共有两万雍军集结在雍城。但章邯哪里敢出击,他见识到了汉军骑兵的勇猛,加上弟弟章豨被干掉,不敢跟汉军硬碰硬,只能等司马欣、董翳的援军赶到后再做打算。

章直和姚通一边吃喝,一边吹水,不断耻笑着刘邦和邓玉龙。

——————

汉军大营。

晚饭后,邓玉龙在帅帐中来回渡步,灌婴、韩信已出发五天了,却还没有消息传递出来,他心中焦急。

他时而在想着,会不会遇上了克服不了的困难?

随着他们出发的时间越久,邓玉龙想得就越多,心中的焦急就愈发强烈。

已经派出了就恰当的人,该交待的都已经交待好了,剩下的就看他们的了,多想无益。

道理是这样,但古代没有网络,没有电视,缺少打发时间的方式,只要闲下来,邓玉龙就不由自主想到那方面。

“你过来,陪我玩玩!”侍从兵被邓玉龙叫进来。

“大将军,要怎么玩?”侍从兵楞了一下。平常的时候,他是尽职尽责,大将军跟他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话都没多说过。

“我这几天发明了一种棋局,叫五子棋,你先教你。”

邓玉龙将小时候经常玩的五子棋搬出来,向侍从兵详细解说棋局特点和下棋规则,这是打发时间的方式,让邓玉龙暂时忘却了战事。

陈仓南边,这里同样有山,只是不像陈仓西边的山那么高、那么陡峭。

一队汉军就在山上隐藏着,时而观察着陈仓西门外的山岭。

这是邓玉龙特意派来的,如果灌婴、韩信他们成功翻越山岭,会在山上摇动火把来传讯,当这边的人发现后,会立即返回大营报告。

至于陈仓西城墙,虽然建在山冈上,但对面山岭位置比城楼更高,只要值班的人不是特意抬头望向那边,几乎不可能被发现。当然,事情并没有绝对,只是被发现的概率很低而已。

这批汉军士卒守在这里,已经是第三个晚上了。

第56章 声势浩大

辰时四刻,陈仓西面山上,终于出现了挥动着的火把,守在这里的士卒立即向大营报告。

汉军大营内,士卒们已进入梦乡之中。

大将军帅帐却灯火明亮,邓玉龙正跟侍从兵玩着六子棋,刚刚学会下棋的侍从兵玩得正兴。

“哈哈!这盘我赢了!”

侍从兵好不容易赢了一局,屁颠屁颠地笑着。

邓玉龙只是为了打发时间而已,输赢无所谓,继续下着棋。

汉王王帐内,刘邦已经上床了,但他翻来覆去睡不着,他同样焦急着,在急切期盼着灌婴的消息。

此时,急促的马蹄声在辕门外响起,士兵下马亮明身份,值勤守军放行后,向帅帐飞奔而来。

“报…”

看着直奔而来的士卒,邓玉龙终于安心了。

“禀报大将军,陈仓西边山上传来了讯号!”

邓玉龙心情兴奋起来,大声道:“击鼓升帐。”

“咚咚咚…”的擂鼓声响起,划破了宁静的夜空,已经进入梦乡的汉军官兵们,皆被响亮的鼓声吵醒。

军中的鼓声有很多种,在帅帐门前的鼓声,是专门通知武将集合,士兵们可以继续睡觉。

刘邦听到鼓声后,一骨碌起来,这么晚还升帐,十有八九是灌婴那边已完成任务了,他匆忙穿上衣服,向帅帐跑去。

“邓爱卿…”刘邦话音刚落,人已经冲入帅帐,急问道:“灌婴是否成功了?”

邓玉龙开心笑道:“没错,拿下陈仓,就在今夜。”

刘邦当即高兴起来,原本焦急的心情一扫而空。

各个武将们,迅速起床穿好衣服甲胄,快步帅帐走来。上次大将军说过,如果灌婴完成任务,将会在晚上从陈仓正面发起进攻以吸引敌主力,灌婴那边再暗中偷袭。

大家都认为,很有可能是要攻城了,个个都怀着兴奋的心情。

最先进入帅帐的是樊哙,看见刘邦也在,立即问道:“汉王,是灌婴那边完成任务了吧!”

刘邦轻松笑道:“那是自然,要不然大将军怎会无端端升帐议事。”

“哈哈!好啊!很快就可拿下陈仓了。”樊哙畅快大笑。

武将们陆陆续续进入帅帐,按照等级次序站列两边。

鼓声停下,帅帐内重新安静下来。

邓玉龙道:“或许你们已经知道,灌婴已经成功完成了任务,正等着我们这边的行动。攻破陈仓,就在今晚。”

大家的确是已先估计出来了,现在是从大将军口中确认。

“众将听令”

“樊哙、曹参、卢绾”

“在”

三人齐齐出列。

“你们三人负责攻城,这次调拨4万士兵给你们,1万用于攻城,4万负责呐喊助威,攻城时鼓声不能停,声势越大越好。这次,必须全力攻城。”

“诺!”

三人都高高兴兴接令。

“陈贺”

“末将在”

“你带兵协助伙夫,把军中最好的食物、美酒都拿出来,天亮后,在陈仓城内举行庆功宴。”

“诺”

很快,辕门外,数不清的火把亮起,4万士兵在这里集结,目标陈仓城。

——————

陈仓西边,西城墙正前方的茂密树丛里,数千汉军隐藏在这里。

这支由灌婴、范目、韩信带领的部队,历经艰难险阻,终于成功完成了大将军给予的任务,在这过程中,有三百多人死在路途中。

这一路上,韩信都在思考着,自己在偷袭陈仓时,要怎么样才能发挥最大作用,现在,他已经有了切实可行的点子。

他对灌婴低声道:“灌将军,在出发前,大将军还给我一个任务。”

灌婴问道:“是何任务?”

韩信道:“大将军说,待偷袭成功后,由我带人换上雍军衣物,佯装前去给章直禀报军情,再伺机将其拿下。”

其实,邓玉龙根本没有另外再给任务给他,韩信如果说是他自己想出来的,不见得灌婴会一定采纳,并且这样就将自身才能展露出来了,所以临时自作主张,说成是奉命行事。

灌婴一听,此计甚妙,感慨道:“大将军真是足智多谋,用兵如神,正所谓擒贼先擒王,就按照大将军意思办。”

没多久,东边擂鼓声响起,连这里都听得清清楚楚,韩信心道,这么响亮的鼓声,应该是集合了所有军鼓。

攻城的声势越大越好,这边偷袭的成功率就越高,韩信很佩服邓玉龙,很庆幸自己能有缘认识这个知己。

——————

陈仓城内,章直躺在温暖的被窝里,枕边还有个女人,在温柔乡里享受着。

突然间,城外响亮的鼓声传入。

“笃笃笃…”卧室被急促敲了几下“将军,汉军要攻城了!”

“行了,我知道了!”

章直慢吞吞地起床,不就是攻城吗,陈仓城固若金汤,算不上是什么危急之事。

姚通先来到了东城墙,放眼望去,那城外密密麻麻的火把,几十个战鼓同时敲响,突然间集结了那么多人,汉军肯定是要尽最大的力量攻城。

一会儿后,章直也来了,望着现场情形,没有出现紧张惧怕,他本身就不认为陈仓有失守的可能性。

姚通道:“看来,汉军是不拿下陈仓誓不罢休啊!”

章直冷冷一笑:“刘邦是没辙了,只能不惜一切代价连夜攻城。”

这时,大批汉军士兵推着攻城器械向陈仓东门而来,专门有人举着火把,火光将攻城士兵都照得清清楚楚,城墙上的雍军看在眼里。

这是邓玉龙特意让这么做的,就是要让敌军看清楚,汉军有很多人来攻城了,摆出不拿下陈仓誓不罢休的架势。

章直对传令兵道:“传我命令,南城墙和北城墙抽调七成兵力过来,北城墙抽调九成兵力过来。”

“诺”

三个传令兵迅速向三个地方跑去。

姚通道:“就算来再多的人,也休想拿下陈仓。”

章直又再冷笑起来:“陈仓城墙下,就是汉军的坟墓。若是他真的敢不惜一切代价攻城,待他久攻不下疲惫之时,雍王必定会出击,刘邦就彻底完了。”

前几天接连攻城三天,部下也折损了九百多人,但汉军折损了几千人。有着基本能力的章直明白,如果汉军不惜代价攻城,在兵力足够的情况下,是能攻破陈仓的,但伯父章邯绝对不会坐视不理。

第57章 陈仓之战

楚汉颠覆者正文卷第57章陈仓之战陈仓东面,数不清的火把照耀着夜空,几十个战鼓集中在一起,这里擂鼓声震天,声势极其浩大。

邓玉龙再发出命令,数以万计的士卒同时高喊着口号。

“汉军必胜…拿下陈仓”

“汉军必胜…拿下陈仓”

………

数万士卒的高呼声,跟鼓声交织在一起,场面让人震撼,更增添了威势。

附近森林中,那沉睡的飞鸟、部分已经冬眠的动物,皆被惊醒,仓皇逃窜。

邓玉龙在现场指挥着战斗,刘邦亦在这里观摩着。

现场的声音震耳欲聋,如果要长期面对这一百多分贝的噪音,势必会耳力受损,说不定会造成神经衰弱。

前方的攻城队伍徐徐前进,投石车已经开始抛射,这次所集中起来的投石车,比上次攻城时更多,大量的石头同时砸在陈仓城墙上,躲在城墙上的雍军能感受到城墙的震动。

攻城队靠近城墙了,激烈的攻城战随之展开。

汉军这次的攻势,比上次更加猛烈,要全力攻城给奇兵创造出偷袭的条件。

原本守在陈仓西、北、南三面城墙的雍王兵,奉命赶到东城墙支援。

章直、姚通在现场指挥着战斗。

按照士兵作战能力而论,雍军当然不能跟汉军相比,正是依托陈仓城墙、依托三面环山的地利,才能在守城战中占据优势。

陈仓西城墙,这里只剩下一百多名雍军了,他们都找地方卷缩着躲避寒风,东面的激烈厮杀,似乎跟他们无关,许多人还庆幸不用参与战斗。

城楼内,军官和十几名士兵在烤着火,聊着天。

没有一个雍军会认为,会有汉军在这里出现。

城墙外,数千汉军在等待着时机。

即使这里跟东面有一定距离,但东面的声音实在太大了,在这边听起来,声响依然还比较大,这更能掩护部队的行动。

攻城战大约进行了两刻钟后,行动开始了。

天策军摸近城墙的黑暗处,挥动绳索,钩爪钩在墙垛上,士兵们熟练地攀爬而上,在第一队攀爬人员中,王大虎仍然是其中一员。

本身天策军的行动,就尽量将声响降至最低,再加上东面传来的声音将这边的声音掩盖了,第一批士兵爬上城墙时,仍然没有被雍军发现,下一批士兵接着快速攀爬而上。

“汉军来了…”

当有敌军发现汉军时,已有三十多人攀上城墙,他们力求以最快速度干掉敌军,每人都用手中的武器击杀着敌人。

原本防备松懈、精神懈怠的雍军们,面对突然出现的汉军,惊慌失措,第一时间不是想着抵抗,而是想着保命,纷纷逃跑。

城楼内,十几个人仍然在烤着火,城墙上汉军行动的声音,基本上被东面传来的声音所掩盖,这里的人浑然不知。

突然间,木门被踢开,十几人刹时间懵了,在他们还没有反应过来时,一队汉军冲入。

这批雍王兵还未来得及拿起武器,全部被汉军解决了。

陈仓南面城门被天策军轻松打开,外面的士兵蜂拥而入。

韩信对灌婴道:“灌婴将军,由属下先行动,你带兵随后跟上。”

汉军冲入陈仓城,这六七千士兵要是冲杀过去,拿下陈仓当然没问题,但是肯定会付出一定的伤亡代价,如果能擒下敌军主将,能避免很多伤亡,陈仓之战就更加完美。

韩信想出来的点子,固然是为了汉军着想,亦是为了自己,他有着很强的功名心,就算对外说这是大将军的命令,虽然他只是作为执行者,但只要成功完成任务,同样属于立功。

韩信找了两件完好的雍军衣服和甲胄,跟王大虎一起换上。

这次只能带上一人参与行动,王大虎在天策军中综合能力最强,自然是韩信首选。

王大虎一边换衣服,一边兴奋道:“跟着大将军和韩将军你,打仗就是爽。”

韩信道:“刀口上舔血的日子,随时都有可能丢了性命,上次攀登悬崖算你命大,这次跟我一起,同样有掉脑袋的危险。”

王大虎没有丝毫的害怕,回应道:“功名险中求,就算有危险,但好歹有盼头,总比做侍从兵强多了。”

在谈话间,两人已经换好了衣服。

韩信跟灌婴再确认一遍相关细节后,带上王大虎向东城门方向跑去。

陈仓东城墙,这里火光冲天,喊杀声不断,攻城战在激烈进行着。

章直比较惜命,并没有站在充满危险的城墙上,而是在连接城墙和地面的阶梯中间,刚刚有士卒向他报告,北门被突袭失守,顿时让他陷入惊恐之中,当然,士兵只向他一人报告,部下们还不知道。

这时,只见两个“士兵”匆匆跑来。

这是韩信和王大虎,韩信看见一人站在阶梯中间,这人身穿着将军才能穿的铠甲,台阶口还有士兵把守,估计这是将军亲兵,很有可乐是章直,为了确保一击必中,必须先确认身份。

他和王大虎匆匆跑到台阶口,向这里的士兵问道:“章将军在那?我有紧急军情禀报。”

士兵以为他没望见章直,指了一下阶梯里的章直道:“在那。”

韩信在前、王大虎在后,快速向阶梯跑上去。

“禀报章将军…”

陈仓六千守军,章直能够认识的只是少数,见有“士兵”匆匆跑来,并未起疑,当“士兵”说到一半时,突然间动手向他扑来,韩信一个人还不足以擒下章直,在后面的王大虎快速冲上,两人一齐将章直擒下。

这只不过是在电光火石之间,当雍军反应过来时,章直已经被拿下了,被王大虎用匕首抵着脖子。

韩信大喝道:“不许动,谁敢动,我把章直宰了!”

姚通匆忙来到阶梯口,一见到韩信、王大虎的面孔,顿时吓了一跳。

在奇袭大散关时,姚通一直在指挥战斗、观察战况,将韩信、王大虎的面孔看得清清楚楚,他对汉军的强悍是心有余悸,没想到竟然会在这里出现。

“你们……”

姚通指着他们,连手都在颤抖着。

韩信大笑道:“没错,我就是率军拿下大散关的大汉将军。”

再凑近章直低声道:“在我出发夺取陈仓前,大将军命我向你转达,如若你命令部下投降,不仅不会杀你,还会记上你一功。”

第58章 陈仓城内

邓玉龙也根本没有让韩信向章直传话,这是韩信为了尽快结束战斗,故意这么说的。

见章直还在犹豫,韩信再说道:“陈仓城已破,谁也阻止不了汉王夺取关中,就算你不投降,亦改变不了结局,你父亲就你一个儿子,留下性命为你们章家多开枝散叶。”

在出征前,韩信从邓玉龙那里,了解到章邯、司马欣、董翳的一些资料,章邯弟弟章平,的确是只有章直这么一个儿子。

本身章直就比较爱惜性命,韩信的说话,说到他心坎去了。

不过,章直还是有些犹豫,一时间还未下最后决定。

韩信催促道:“几千汉军已从西门进来了,很快就会杀到,要是成为俘虏,你就得斩首示众。速速命令士兵投降,要不然你没机会了。”

这下,章直终于下定决心,大声道:“传我命令,命令全军向汉军投降。”

在原本历史上,本身就有章邯家族的人向刘邦投降,这个章直就是其中之一,后来被封为巴东将军。

这个时候,攻城战仍然在进行着。

章直的传令兵,迅速跑上城墙传令。

“章将军有令,放下武器向汉军投降!”

“章将军有令,放下武器向汉军投降!”

……

士兵高喊着章直的命令。

本身雍军士气就不是很高,听见命令后,纷纷后退到宽阔城墙最里面,扔下武器跪下投降。

冲上城墙的攻城士兵见状,没有对投降士兵进行攻击,邓玉龙的军令对士兵有很大约束力,没有人敢杀降兵。

与此同时,灌婴率军冲了过来,冲到了阶梯下面,见此状况,就知道韩信已经得手了。

“速速放下兵器…”

东城门一带的雍军,同样投降了。

士兵将城门打开,城外的汉军潮水般涌入,迅速控制了全城。

有士兵上来将章直、姚通拿下,雍军士兵皆被押到另外一边集中看管。

望着城墙上的战斗停止、城门被打开,城外的汉军官兵们都知道,我方已经胜利了。

曹参、卢绾率军赶去陈仓,他们是负责攻城的,自然要进去城内了解情况,有效控制全城。

战鼓声和士卒高喊声停下,转而是胜利的欢呼声。

汉军将军们亦欢声笑语着,邓玉龙和刘邦都开心得紧。

邓玉龙是在为自己所取得的成就而开心,从前世到现在,他很少有这么开心过。

陈仓东门城外,成为了欢乐的海洋。

欢呼一阵子后,刘邦、邓玉龙亦带兵入城。

陈仓城内,先入城的曹参、卢绾,向灌婴了解情况。

灌婴从部队出发开始说起,说到在山岭中冒险前进,连曹参、卢绾都听得惊心动魄。

当说到偷袭陈仓时,部分由韩信叙述,两名武将更是为大将军的用兵深深折服了。

随后,刘邦、邓玉龙等人亦进入城内,灌婴将作战过程再复述一遍。

当说到后面的时候,得知韩信自作主张说大将军还另外给他军令,邓玉龙皱了一下眉头,不过还是认可他的表现。

韩信这么说,只要邓玉龙不否认,那当然是算作是他的杰作了。

刘邦对邓玉龙道:“邓爱卿,你用兵如神,是寡人难得的千里马,这是大汉之幸。”

无论是训练士卒还是统兵作战,邓玉龙都表现十分优秀,都超出了刘邦的预期,到了现在,刘邦才完全认可他这个大将军。

邓玉龙恭敬回应:“汉王,你让臣做大将军,为你攻城拔寨,是臣的本分。”

刘邦笑了笑。

随后,邓玉龙将韩信叫到一边。

还未等邓玉龙询问,韩信主动说道:“大将军,末将想到了好法子,但又担心灌婴将军不同意,所以借用你的军令;末将希望能尽快结束陈仓战事,尽可能减少我军伤亡,所以在拿下章直后,亦借用了大将军的军令。末将这么做,是为了汉军,为了大将军你。”

“你啊…”邓玉龙摇摇头。

韩信看我邓玉龙反应,心中一惊,急道:“末将私自做主,还请大将军看在立功的份上,宽恕末将。”

邓玉龙拍拍他的肩膀,说道:“行啦,看在你表现不错的份上,这次不怪罪你了。”

其实,邓玉龙根本就没有不满之心,刚才是为韩信这么强烈的功名心而摇头佩服,他也知道,韩信这么做,最少有一半因素是为了立下更多的军功,不过他不去说破,也没必要说破。

听着大将军的话,韩信总算松了一口气。

回到刘邦这边,邓玉龙命人将章直、姚通押上来。

邓玉龙对刘邦道:“汉王,章直识时务,命令士兵投降,既让我汉军减少伤亡,又让更多的雍军士兵活下来投向我军,这属于立功表现,还望汉王饶恕他。”

其实,他身为三军统帅,完全有权处置敌将,但是,邓玉龙尽量不将刘邦赋予的权力用尽。

他在现代时,曾经了解过很多历史上的君王用人之道、治国之道,亦了解过很多文臣武将的为臣之道。

比如清朝的年羹尧,就是将雍正赋予他的权力使用到极致,最后落得悲惨的结局。

刘邦道:“你是三军统帅,由你来决定。”

只要不是涉及重大问题,刘邦仍然是不干预邓玉龙。

邓玉龙道:“章直,你接受本大将军让韩信转达的规劝,命令部下投降,这属于立功表现。现在关中还未平定,汉军还需面对你伯父、父亲,必须暂且先将你关押,待我大汉军队夺取关中后,再论功行赏,自然会还你自由身。”

他再面向刘邦道:“汉王,不知这样是否妥当?”

刘邦点头道:“大将军处置得很恰当。”

邓玉龙随即命令下去,将章直单独关在一个屋子里,但不能当战俘来对待,必须当成是汉军中暂时失去自由的武将来看待。

章直被带走后,轮到姚通了。

姚通说道:“大将军,我同样投降了,汉军不杀降兵的。”

原本,他认为有可能会被处决,见到章直被饶恕,觉得自己应该也能被饶恕。

邓玉龙冷冷道:“一般情况下,汉军不杀降兵。”

“谢大将军…谢大将军…”

姚通向邓玉龙磕头。

只听邓玉龙冷冷地道:“但是,你姚通不适用于一般情况。在大散关的时候,你弃下士卒逃跑,汉军不要这样的军人。”

随即大喝道:“来人,把姚通就地斩首。”

立即有士兵过来。

“大将军,让我回去种地也好啊!求你了……”姚通在苦苦哀求着。

邓玉龙懒得理这种人,士兵很快将其处决。

——————

(给大家推荐一本不错的历史文-《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同样属于争霸天下类型)

第59章 负荆请罪

邓玉龙再巡视检查陈仓城内主要地方。

在这个时期,陈仓属于一个县,县令、县丞、县尉等各级官员一应俱全。

邓玉龙首先来到县衙,陈仓主要官员都被士兵集中看管起来,当见到大将军时,每个人都毕恭毕敬的。

县衙的档案都保存完好,包括土地、人口、粮食收入等各种资料。

目前,陈仓县辖区共有9万多人口,陈仓城内有居民1万余人。

当占领一个地方时,如果当地还有完好的资料、能够跟原本官员有效交接,管治起来会顺利得多。

如果不能这样,所有人口要重新统计,所有土地要重新丈量,这是很大的工作量。

又再来到仓库,这里的粮食足够六千守军一个月食用。

对于汉军来说,全体官兵加上俘虏降兵接近10万人,这些粮食只够二十多天的消耗。关中是天下最大的产粮地之一,以后随着占领更多的城池,缴获的粮食肯定会越来越多。

视察一遍后,已经到了卯时,曹参向邓玉龙报告统计情况。

参与攻城部队,战死1327人、重伤528人;在灌婴率领的部队中,死亡402人,其中有391人是死在路途上,其中天策军死亡32人。

敌军方面,共有4586人投降。

也该休息了,邓玉龙让曹参、卢绾守城,参与奇袭陈仓的官兵全部回营休息。

庆功宴在今天下午举行,陈贺已经在准备着。

邓玉龙、刘邦、灌婴、韩信、范目等人,重新回到营寨。

在这里,那些没有接到作战命令的官兵们同样都起床了,为胜利而欢呼着。

在此之前,已经有人先回来,将从灌婴率军出发开始,到拿下陈仓的整个过程,告诉这里的将军们,众将都为大将军的用兵如神而叹服。

樊哙来到邓玉龙面前,竖起大拇指道:“大将军,你真行,老樊服了你了!”

邓玉龙笑道:“我既然坐上大将军这个位子,当然要行。”

樊哙憨笑着道:“大将军,现在陈仓已经拿下,可以喝酒了吧?”

邓玉龙道:“当然可以,今天解除禁酒令一天,可以尽情地喝。”

说罢,他向帅帐走去。

刘邦过来将樊哙叫到一边。

刘邦道:“你觉得大将军怎么样?”

樊哙道:“他很行啊!”

刘邦道:“你以前不服他,顶撞过他,你该向他赔礼道歉。”

樊哙一想,是啊,应该向大将军道歉才是。

“我现在就去给大将军道歉!”随即转身要向帅帐走去。

刘邦叫住了他。

樊哙不解道:“姐夫,趁大将军还没睡,我得赶紧去给他道歉啊!”

他的老婆,就是吕雉的妹妹,跟刘邦算是有姻亲关系。

刘邦道:“你是当众顶撞他的,就应该当众向他道歉。下午庆功宴时,众将都在一起,那时你给他赔礼道歉。”

刘邦很懂得驭人,自然了解人情世故,而樊哙性情耿直,却没那么懂了,刘邦教教这个妹夫。

樊哙恍然大悟道:“对对对,姐夫说得对!”

帅帐里,邓玉龙回来后,洗了热水澡再睡觉,他心情轻松,很快就入睡了。

——————

章邯还在梦乡之中,急促的敲门声将他吵醒。

“雍王,不好啦!汉军已经攻陷陈仓了!”

章邯大惊,陈仓固若金汤,怎么会被攻陷呢?

接着,又有探马来报,说汉军连夜攻城,声势极其浩大,陈仓已经失守了。

雍城池并不像陈仓那么坚固,如果待在这里,不出几天就会被攻破,必须及时撤走。

章邯留下四千士兵给骆甲,严令他死守雍城,他希望骆甲能够尽量拖住汉军,为司马欣、董翳援军赶来赢得时间。

原本章邯不希望跟让他厌恶的项羽联络,但目前战局发展远超他的预料,要是没有楚军前来,即使跟司马欣、董翳联手,恐怕胜负都还不好说。为了确保关中不失,就算再讨厌项羽,也只得向他求援了。

为此,章邯派出一队人马,火速赶往楚国向项羽请求援军。

安排好之后,留下骆甲和三千守军,章邯率领其他人马撤退。

——————

下午,陈仓将军府,这里是城内最大的宅院。

大厅里,刘邦、邓玉龙,以及汉军众将都集中在这里,庆祝胜利,庆祝有功之人。

刘邦坐在正中前方,邓玉龙坐在左边最前面。

要是没达到一定级别,是没有资格在这里的。不过,王小虎成为了英雄,大将军破格让他出席庆功宴,他觉得这是莫大的荣幸。

庆功宴开始后,刘邦首先举起酒碗,朗声说道:“大将军率领大汉军队,运筹帷幄,拿下大散关、陈仓,屡屡获得胜利。寡人和众将们,一起敬他一碗。”

邓玉龙端起酒碗:“谢汉王!”

全部人将碗中之酒一饮而尽。

随后,邓玉龙道:“此次拿下陈仓,灌婴、范目、韩信,还有王小虎,都立下大功,待拿下关中后,一并论功行赏。来,大伙敬他们一碗。”

大家齐齐举碗再一饮而下。

接下来,是大家自由喝酒吃肉,自由敬酒,气氛十分热烈。

而王小虎,在众多大人物面前显得有些紧张,不敢放开吃喝,只是小口喝酒、小口吃肉。

有好几个将军,先后端着酒碗走到大将军桌席前向他敬酒,他们是真心佩服邓玉龙的军事才能。

这个时期的酒度数低,邓玉龙就算多喝一些也不会有醉意。

酒过三巡,樊哙端着酒碗走到邓玉龙跟前,诚恳道:“大将军,我老樊之前顶撞过你,在暗地里说过你坏话,我向你负荆请罪。我敬你一碗,我先干了。”

邓玉龙同样一碗酒下肚,看着樊哙那老实憨厚样,笑道:“樊将军,你这样就算负荆请罪了?”

樊哙略一迟疑,心想一定是自己诚意不足,当即向邓玉龙跪下,拱手道:“大将军,樊哙之前多有冒犯,向你赔罪了!”

邓玉龙起身将他扶起,道:“樊将军,你勿须如此,若是有诚意,就做一顿你的拿手好菜给我尝尝。”

在现代,樊哙狗肉是沛县特产,远近闻名,这特产就是来源于眼前的樊哙,邓玉龙一直都还未尝尝他做的狗肉。

樊哙拍拍胸脯道:“好嘞,明日我专门给大将军做顿狗肉。”

现场有许多人笑了起来,气氛轻松又融洽。

——————

——————

相信许多书友喜欢抗清的书,推荐一本写得不错的抗清文-《伐清1719》

第60章 不算紧急事

庆功宴结束后,已经是傍晚了,邓玉龙回到大营帅帐,时间还早,跟侍从兵下了一会六子棋后,再洗澡睡觉。

翌日早上。

随着新的冷空气到来,晴朗了好几天的天空,开始飘起了雪花。

汉军大营伙房,伙夫们在忙碌着。

樊哙端着盆子,迈步进入伙房,让伙夫们感到意外,

“弟兄们,很久未见了!”

樊哙说着话,脸上还挂着笑容,将盆子放在砧板上,那盆子里装的是新鲜的狗肉。

伙夫长道:“樊将军,你有好几个月没来了。看来是汉王想吃你做的狗肉了。”

以前跟秦军征战时,樊哙偶尔到伙房里做狗肉,是给刘邦或重要的人物吃。

这个伙夫长,是在沛县起义就跟随刘邦,他打仗不太行,厨艺却是不错,所以一直负责伙房管理,除非给刘邦以及一定级别的人物做菜,要不然一般不下厨。

樊哙道:“这次,我只做给一个人吃,那就是大将军。”

伙夫长道:“大将军指挥军队打了好几次胜仗,是汉王让你做狗肉给他吃的吧。”

樊哙摇手道:“不不不,我以前对大将军不敬,我专门做狗肉给他吃,好好向他赔罪。”

说罢,他动起手来,从切肉开始,再到煮菜、调味料搭配等等,整个过程都得心应手,以前他在沛县开狗肉馆,做过无数次狗肉,才有如此熟练的手法。

一阵子后,伙房里飘香四溢,色香味俱全的狗肉已经做好了,装在锅里。

伙夫长还想像以前那样,伸手去拿两块狗肉出来吃,立即被樊哙制止了。

“这顿专门给大将军,谁也不许吃。”

樊哙将菜锅盖上盖,端起来向帅帐走去。

天空雪花飘飘,帅帐门口,执戟士们不畏严寒,正常站岗着。

端着菜锅的樊哙,快步向这里走来,在接近帅帐时,被执戟士拦住了。

樊哙道:“我要找大将军,通传一下。”

一名执戟士走到帅帐门口,侍从兵对他道:“大将军还在睡觉。”

执戟士当即返回。

“大将军还未醒来。”

执戟郎道:“樊将军,是否有重要事情?如若没有要事,还请先回去。”

樊哙道:“我专门做了狗肉,给大将军吃的。”

执戟郎道:“吃狗肉算不了大事。大将军有令,如若他在休息时,除非是有紧急事情,否则不可以叫醒他。还请樊将军先回去,过一两个时辰再来。”

樊哙道:“是大将军要吃我的狗肉,你通传一下,大将军肯定不会怪罪的。”

执戟郎近乎哀求地道:“樊将军,求你别在为难我了,要是大将军怪罪下来,搞不好我会成为第二个殷盖。”

樊哙没办法,他想过回去自己帐中过会再来,但又想到,大将军随时都有可能醒来,尽快让他尝尝自己着的狗肉,还是留在这里等他,直到等他醒来为止。

帅帐中,邓玉龙曾迷迷糊糊醒来过,现在正是隆冬季节,天寒地冻的,再加上打了大胜仗,计划要明天才进军,心情轻松,所以睡起懒觉来。

关中大地上,雪花仍然在飘舞着。

樊哙继续在帅帐外等待着,头上、肩膀上挂了不少雪花。

执戟郎实在看不过眼了,说道:“樊将军,大将军不知何时才醒来,你还是先回去吧!只要大将军一醒来,我就派人通知你,你看行不?”

他当然知道樊哙跟汉王的关系,不过大将军军令很严,不敢冒着被惩罚的危险去叫醒大将军。

樊哙不接受他的建议,语气肯定地道:“你们可以在这里站岗,我在这里等等有什么问题。”

大约11点,邓玉龙终于起床了。

侍从兵立即道:“大将军,樊哙将军在外面等着你呢,说专门给你做了狗肉。”

邓玉龙才想起,昨天下午庆功宴跟樊哙的事情。

他匆忙穿好衣服,快步出到帐门,只见樊哙站在执戟士旁边,一旁还有个菜锅。

见到邓玉龙,樊哙立即端起菜锅:“大将军,你终于起床了,我等你有一个多时辰了。”他边说边走,来到邓玉龙跟前。

邓玉龙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双手拍着他头上和肩膀的雪花,一边道:“哎呀,我实在睡得太死了,不知你这么早就来了。”

他瞥了一下执戟郎,责怪道:“怎么樊将军来了也不叫醒我?”

执戟郎惊慌道:“大将军,末将是严格执行你的军规,没有紧急事,不敢吵醒你。末将以为,吃狗肉不算紧急事!”

这还真不能责怪执戟郎,邓玉龙也就没对他说什么了,带着樊哙进来帅帐。

帅帐里,士兵准备好炭火,樊哙亲自动手,把狗肉重新温热,再盛满一碗邓玉龙。

“汉王也喜欢吃我做的狗肉,大将军你尝尝。”

邓玉龙用快夹起吃下一块,味道的确不错,樊哙的厨艺能流传到现代,的确不是很有一手。

樊哙十分在意邓玉龙对他的评价,问道:“大将军,我老樊亲自做的狗肉怎么样?”

邓玉龙竖起大拇指,称赞道:“好,很好。”

两人一起大吃着,边吃边聊。

首次单独跟樊哙一起用膳,邓玉龙又再仔细打量一下樊哙,说道:“樊哙,我发觉有个人很像你?”

樊哙笑道:“大将军,我老樊长得不好看,竟然有人像我?这个人是谁?”

邓玉龙道:“他叫张飞,块头跟你差不多,豹头环眼,虎腰熊背,一脸络腮胡,跟你一样,特别能打。”

按照外貌而论,樊哙跟现代影视作品中张飞的造型还真有点像,索性就吹吹水。

樊哙当即兴奋起来,问道:“张飞在哪里?怎么以前没有听过这个人,你快叫他过来咱们汉军这里,长得这么像我,我好好见见他。”

邓玉龙说道:“他家在幽州,我通知不了他,等我有机会去到幽州,再把他找来。”

樊哙不解,问道:“幽州?幽州在什么地方,好像没有听过这个地名?”

秦朝和西汉都是实行郡县制,东汉时期才把天下分为十三个州,这个时期当然没人能知道幽州这个地名。

邓玉龙说道:“在四年前的时候,我也只是跟他有一面之缘,他说家乡在幽州,我也不知幽州在哪里。说实在话,你跟他长得太像了。”

樊哙见大将军喜欢吃自己做菜,聊得开心,心想大将军已经原谅自己了,心中也开心。

第616章 驭人

两人一边吃肉,一边吹水,旁边还有燃着的木炭,要是狗肉凉了可随时加热。

“汉王…”

当狗肉吃得七七八八时,帐门口执戟郎的声音传来。

只见刘邦迈步而入,身上披着虎纹披风。

邓玉龙、樊哙起身,长揖行礼。

“哎呀!看来我来迟了!”

刘邦快步走近,见锅里的狗肉已经没有多少了,叹息道:“许久没吃过妹夫做的狗肉,知道今日要做狗肉,特意来蹭肉吃,都怪我起床太晚了。”

他做出十分可惜的神情,在不经意间,目光移到邓玉龙身上,见对方身上所穿有些“单薄”,关心道:“邓爱卿,你穿得太少了,这天寒地冻的,要注意身子。”

随即,刘邦解下身上的披风,亲自披在邓玉龙身上。

“谢汉王!”

邓玉龙做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神情中带有感激,刘邦在驭人方面可是人精,无论是在他面前,还在他的臣子面前,邓玉龙都必须表现出对刘邦的敬畏之心。

他估计,刘邦是以蹭肉吃为借口,实质是特意穿着披风前来帅帐,故意这样表现,以示对重要臣子的关心。

话又说回来,这披风披在身上,的确很暖和。

看着邓玉龙的表现,刘邦心里还算满意,达成目的后,拿起筷子开吃起来,他的确是有一段时间没吃樊哙做的狗肉了。

邓玉龙基本上没有再吃了,全部让给刘邦,樊哙同样没有再吃了。

一阵子后,刘邦将剩余狗肉吃得一干二净。

随后,樊哙先离开了,邓玉龙跟刘邦大概性讲述接下来的作战计划。

现在,刘邦和邓玉龙的万里长征,都同样是只成功踏出第一步,两者的利益是一致的,暂时没有冲突的地方,刘邦目前对邓玉龙有足够的信任。

今天,邓玉龙让全军暂时歇息,但这只是适用于于普通作战队伍,少数人员除外,斥候便是其中之一,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季,依然在侦察敌情,做着本职工作。

天空中雪花飘舞,一直到下午还未停止,汉军大营、陈仓城,已是白茫茫一片。

下午时分,大营东北边,一人一骑冒着风雪向大营赶来,这是汉军斥候,来到辕门后,亮明身份,下马向帅帐跑来。

“大将军,章邯昨日早上率军向好畤方向撤退后,在抵达好畤前,章邯另外分兵前往废丘方向。”

斥候报告着所探得的军情。

在夺取大散关、在陈仓南边安营扎寨后,邓玉龙便派出斥候,前往好畤、雍城、汧城一带侦察敌情。虽然关中平原一马平川,但尚有许多地方还未开发用于耕种,还有不少树林,可以找到隐秘地方潜藏起来,一旦发现敌情,会迅速回来报告。

听完报告后,邓玉龙再看着由他画好的关中地形图,在思考着如果进行接下来的战事。

虽然在出征前,就已经制定了大致的作战计划,但战局是不断变化的。

北伐之战,章豨一开始便被杀死、章邯未进入好畤,这都跟历史上刘邦夺取关中过程发生偏差了,计划必须根据战局发展进行适当调整。

夺取陈仓后,要进军关中,首当其冲是陈仓东北方向的雍城,雍城不仅城墙比陈仓矮一些,并且没有任何地利优势,可包围起来全面进攻。

雍城东北方向是好畤,东南方向是废丘,距离皆是接近三百里,先拿下雍城后,再夺取好畤,然后分兵几路。

第一路围困废丘;第二路夺取咸阳,扫荡雍国除废丘以外的南方地域;第三路北上夺取漆县、汧城、泾阳等雍国北部广大土地。

除此之外,还需另外派兵对付董翳、司马欣的援军。

这是基本的作战计划,只要没有发生其它出乎意料的事,就按照这个计划来实施。

要在攻城战中攻陷雍城当然没问题,但伤亡是避免不了的,要夺取关中,还要经历许多战斗,已经投诚的章直,只要用得好,或许能发挥一定作用。

傍晚,邓玉龙来到陈仓,前往守将府邸,章直被关在其中一间卧室里。严格来说,这属于软禁,还是可以在府邸里自由活动,只是不能出去。

邓玉龙来到府邸后,直接走向章直所在房间。

“大将军”

章直原本正在看着竹简,见到邓玉龙后起身作揖。

邓玉龙开门见山道:“章将军,你既已投奔汉军,我想让你做些力所能及之事。”

章直露出为难神色,道:“大将军,你此前说过,汉军还需面对我伯父章邯的,这话说得很对,我愿意为汉王效力,但实在不愿与父亲和伯父为敌,不愿意对付雍军将卒。”

邓玉龙道:“章将军,此言差矣。关中百姓把你伯父,还有董翳、司马欣当成是秦奸,他们得不到百姓拥护,我大汉军队势不可挡,若你真的为他们着想,应当尽量劝说他们归降,既保全自己,又能让秦人免遭战火所累。汉军即将开拔,希望将军能随军出发,劝降雍城守军,减少秦人和汉军的无谓伤亡。”

听着邓玉龙的话,章直脑海思忖着,想想也是,本身就得不到百姓支持,作战又没有胜算,不如早降。

“我愿意去劝降雍城守军,也可以写劝降父亲的书信交给你。至于伯父,不是我能劝得了的。”

章直能够这样做,已经很不错了,邓玉龙不再苛求其他的。

章直当场在布帛里写好给章平的劝降书信,再交给邓玉龙。

邓玉龙将书信内容过目一遍,他在书信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根据邓玉龙在现代时对章平这个人的了解,能够让章平投降的可能性顶多是一半,只要有可能,就要尽量争取,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上上之选。

——————

——————

给大家推荐一位起点作家,笔名:大罗罗,他的《抢救大明朝》这本书写得非常棒,值得去品阅。



免责:该文章采集于网络,相关权利归相关人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更多文章: 1024社区 xp1024.com